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新常态下人口与经济耦合分析范文

新常态下人口与经济耦合分析

发布时间:2023-10-09 10:19:42

新常态下人口与经济耦合分析

摘要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选用2006—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乌鲁木齐市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在时序上,乌鲁木齐市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7—2020年耦合关系出现明显波动。根据选取指标对影响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的因素进行测算,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乌鲁木齐市城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建议: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发展特色城市经济;促进产业结构现代化升级,调整产业布局;完善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人口素质,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调整、优化人口就业结构。

关键词新常态;乌鲁木齐;人口;经济;耦合分析;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和经济发展转变期,逐渐呈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新常态和人口新常态。高质量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动态的人口变化是相辅相成、相互限制的。人口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影响着人口规模和人口质量。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不一致,不仅会影响城市发展潜力,也会扩大城市区域间差异。人口与经济的耦合关系是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乌鲁木齐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经济城市。受惠于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城市群开发等发展战略,乌鲁木齐市经济总体稳步上升,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招商引资与产业发展相互结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力度逐渐增强,伴随而来的是更多技术人才的引进,疆内疆外人口的进一步流动,增强了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此背景下,研究目前乌鲁木齐市人口与经济的耦合关系现状,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其耦合关系的因素,旨在为乌鲁木齐城市发展提供有针对性且可靠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纵观国内外文献可知,国外学者对人口与经济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数量增长与经济之间的关系[2]、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3]、人口结构与经济之间的关系[4]、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5]等方面;国内学者对人口与经济的关系研究分类甚广,主要集中在人口数量增长与经济之间的关系[6]、人口结构与经济之间的关系[7,8,9]、人口与经济耦合之间的关系[10]等方面。对于人口与经济的研究,国外要早于国内,国内学者在国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原理论进行了本土改进,以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研究成果上看,国内研究不论是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区域、研究方法上都更加多元化,而且取得了一定成就。其中,对人口与经济耦合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空间选取上体现由大入微、以小见大,在研究内容上也越来越注重人口对于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强调合理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区域健康良好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立足乌鲁木齐市,采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进行数量测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三、实证分析

(一)人口与经济耦合测算

1.数据来源。

所选数据主要来自2007—202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乌鲁木齐市2007—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于个别缺失数据,使用均值插值的方法予以补全。

2.指标选取。

关于人口指标,从人口总量和人口质量两个层面选取:人口总量选用指标包括常住人口数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城镇化率、人口密度;人口质量用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来体现。经济指标也从两个层面选取,总量选用以下指标表征,如地区GDP、地区财政收入、地区财政支出、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经济质量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地区第二产业比重、地区第三产业比重来体现;人均经济指标包括地区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地区人均GDP、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此构建乌鲁木齐市人口与经济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第一,数据标准化。为了减少主观因素干扰,选用熵值法测算乌鲁木齐市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以提高测算和评估的准确性与客观性。首先,构建原始数据矩阵,选择n个年份、m个评估指标。假设矩阵中任意的数据为Xij,代表第i年乌鲁木齐市第j个指标的实际值。其次,选择采用离差标准化法。为了消除由于量纲之间差异而对评估结果产生的偏差,有必要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便使得每个评估指标的最终值处于0—1的范围内。其中,min(X1j,X2j,…,Xnj)表示对应年份内乌鲁木齐市第j项指标的最小值,max(X1j,X2j,…,Xnj)表示对应年份内乌鲁木齐市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Yij表示第i年乌鲁木齐市第j项指标经过离差标准化处理后的数值,同时选择α取值为0.0001。第二,熵值法赋权。根据离差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而计算第i年乌鲁木齐市第j个指标评估值的比重Pij: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其中,常数k的取值与样本数m有关系,即k=,最终使得0≤ej≤1。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gj:gj=1-ej针对第j项指标,其指标值Xij之间的差异越大,对方案评价结果的作用影响也越大。

3.耦合水平。

通过上述使用离差标准化、熵值法赋权对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测算之后,得到2006—2020年乌鲁木齐市人口与经济耦合水平(如表2所示),以及其耦合关系在时序上的演变历程(如图1所示)。

(二)乌鲁木齐市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影响因素

1.研究方法。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寻找在指标体系内影响乌鲁木齐市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的主要因素,详细步骤如下。第一步,确定指标体系的参考序列及比较序列。共包含n个序列,m个子序列。其中,假设Xo(k)(k=1,2,…,n)作为指标体系的参考数列,Xi(k)(i=1,2,…,m;k=1,2,…,n)作为指标体系的比较数列。第二步,计算出参考数列Xo(k)与比较数列Xi(k)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i。其中,代表两级之中的最小差,代表两级之中的最大差,ρ作为分辨系数,通常取值为0.5。因此,此处ρ也取值为0.5。第三步,计算关联度Ri。其中,Ri越接近0,说明关联度越低;反之,Ri越接近1,说明关联度越高。第四步,关联度排序。将比较数列对同一参考数列的关联度数值,采用从大到小的排列方式进行排序,最终组成关联序列,以此反映出各个比较数列对参考数列的作用程度。

2.影响因素。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06—2020年影响乌鲁木齐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得出耦合关系与各指标之间的关联度。

四、结论与讨论

根据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的测算结果得知,乌鲁木齐市人口与经济耦合水平呈现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06—2018年)

从2006年的0.0089增加到2020年的0.1750,其中,2006—2018年,耦合关系呈现稳步优化趋势,2018年耦合关系最优,耦合度为0.4289。在这个阶段,受自然和经济社会环境等不利因素影响比较少,国家、城市、企业、居民生产生活均较为稳定,国民及地区城市经济呈现向好态势。受惠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城市群开发战略等发展优惠政策,乌鲁木齐市吸引大量技术、人才、劳动力以及各种企业建厂投资,有效地拉动了城市经济。

(二)第二阶段(2018—2020年)

在此阶段,乌鲁木齐市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出现明显波动,从2018年的0.4289降落到2019年的0.1572。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导致人口流动严重受限、经济发展几乎停滞,最终造成耦合关系出现“过山车”式滑落;随后,乌鲁木齐市耦合水平从2019年的0.1572提高到2020年的0.1750,其主要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各种积极有效措施,不仅抑制了新冠病毒的蔓延,而且使地区城市经济得以复苏,人员也可在防疫要求范围内相互流动,因而2020年乌鲁木齐市人口与经济耦合关系“回暖”,耦合水平明显提升。从总体趋势及耦合指数平均值上看,乌鲁木齐市耦合水平主要是靠2017年以后城市发展持续拉动的。“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当然要以人为主体,依托经济的持续发展。新疆各地区政府也秉持此目标,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安居乐业、文明进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从而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因而2017年也成为乌鲁木齐市城市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

五、对策建议

根据对乌鲁木齐市人口与经济耦合因素的分析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发展特色城市经济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核心区,可以利用这一有利外部环境,大力发展经济,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可以与周围临近的其他城市进行合作,对外注重贸易结构升级,同时重视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的重要地位。注重边境贸易,充分发挥与港口地区的贸易合作,进一步开展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金融合作。对内结合自身优势扩大城市需要,进而充分利用经济互补性,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二)促进产业结构现代化升级,调整产业布局

城市经济良好发展与产业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政府应该发挥地区优势,对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以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找到适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保留产业特色,大力推进新型产业,调整二三产业之间的比重,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还要注重与未来人口结构相适应。其中,政府要统筹规划,合理迁移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形成科学的分布格局,利用产业转移加强人口资源在地区间的有序流动。完成承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协助产业布局调整,不断加快交通、通信、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建设,使人口迁移和产业转移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实现“以点带面”的正面效果。

(三)完善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中的供需关系、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对区域经济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由于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和要素能够通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实现最优配置,各地区可根据自身比较优势,以最低成本不断转变优势产业。城市经济发展在利用其比较优势、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促进人口利益最大化,从根本上降低居民收入不确定性,促进城市经济均衡发展,加强要素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建立一个开放、统一、有序、竞争的现代化市场体系。

(四)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调整、优化人口就业结构

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力度提升劳动力素质,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使教育更加适合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在人口迁移方面,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引进,高素质人才通常聚集于经济发展较快区域,而落后地区要制定更具吸引力的相关政策,大力吸引优秀人才,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在吸引人才的基础上更要留住人才。调整产业人口比重,发展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就业结构,实现人口就业结构优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释放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在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柳雨杉.乌鲁木齐市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9.

[2]THORNDIKEEL.TheInfluenceofDifferencesintheAmountofPracticeinCausingDifferencesinAchievement[J].JournalofGeneralPsychology,1944(1).

[3]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增长的极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SAUVYA.SocialandEconomicConsequencesoftheAgeingofWesternEuropeanPopulations[J].PopulationStudies,1948(1).

[5]YANGDT,DANDANCHEN.TransformationsinChina'spopulationpoliciesanddemographicstructure[J].PacificEconomicReview,2010(3).

[6] 孙敬之.食物来源与人口增长[J].地理学报,1956(2).

[7]宋健.结构问题是21世纪中国人口的核心问题[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1).

[8]王维国,徐勇,李秋影.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定量分析[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6).

[9]王维国,杨晓华.我国人口素质与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06(2).

[10]李豫新,赵东栋.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演变路径及耦合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4).

作者:曹巍 董晔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