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范文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0-13 15:36:38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精选篇1

1.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

对于青少年的教育而言,思想政治课是最基本的教学课程,但是,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来提高青少年的人格思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学来提升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状况。一旦重视了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就能保证思想政治课教育与现代素质教育联系起来,从而达到真正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

2.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要求

人格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其人格还不够健全。因此,为了强化青少年的人格,注重对青少年的人格教育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当代的思想政治课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进而使得青少年形成理想的、稳定的人格。

3.人格教育是青少年思想发展的迫切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最为关键阶段,由于青少年会面临这一时期很多方面的矛盾,尤其是当青少年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差距时,他们人格的形成还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人格教育对于促进青少年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格教育,从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保证青少年的人格魅力能够满足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的措施

1.思想政治课教育是培养青少年人格的基本

青少年的人格形成过程是建立在一定的思想基础上的,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与培养学生的人格融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真正作用。当然,随着社会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及其人格形成,当今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加应该融合过多的人格培养过程,从而让思想政治课中的理论在青少年的思想中形成人格之果。因此,认识到思想政治课教育是培养青少年人格的基本,对于促进青少年完美人格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帮助。

2.思想政治课教育是培养青少年人格的风向标

当一个青少年在人格形成阶段,只有通过科学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才能鉴定清楚青少年的人格及其品德。目前,将思想政治课教育与培养青少年的人格融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思想政治课教育的实质效果,实现对青少年人格的培养。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一定要认识到思想政治课教育是培养青少年人格的风向标,才能真正通过思想政治课教育来培养青少年的人格魅力。

3.思想政治课教育是培养青少年人格的重要保障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精选篇2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和凝聚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增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又一工作重点。

1当前部分青少年思想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少年思想也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冲击,造成了当前青少年价值取向多元化,理想信念淡漠、文化生活低级枯燥等现象的出现。譬如有些青少年政治观念淡漠;有的狭隘自私,只顾索取与得益;缺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的沉湎于游戏和网络;还有一些青少年讲享受,盲目追求高消费等等。强化政治意识,加强理想信念是当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课题。部分青少年认为经济建设就是挣钱第一,造成了思想认识错位,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对许多社会问题不能从整体上认知把握,片面理解,对社会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责任感,产生了信仰危机。排除部分青少年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发展存在的疑虑与隐忧,是当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与改革开放成就相伴的一现象是趋于形成固定格局的收入两级分化、失业下岗、竞争失序等,导致部分青少年对改革负面评价的增加,对改革的前景持观望和说不清的态度,甚至有的青少年认为前途渺茫。强化法制纪律意识,增强社会公德是当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题。部分青少年由于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处理问题时感情用事,不考虑后果,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上升的趋势。同时,当前的青少年社会公德状况也不尽如人意,并存在许多新的道德困惑。部分青少年对公德赋予了很高的价值,强烈要求改善社会公德,但对自身的道德实践却缺乏严格的要求。加上社会对一些现象不能做出明确的道德评判,直接影响部分青少年行为的选择和道德的困惑。提高文化生活品味,丰富青少年社会活动是当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课题。部分青少年文化生活倾向于低级枯燥,沉迷于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没有把精力放在科学文化知识的汲取上,文化品味有待提升。

2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与感召力和凝聚力间的关系

青少年思想出现种种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不仅会造成思想教育工作的无效,还会降低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威信,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很大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缺乏感召力和凝聚力,如果工作不能符合青少年的思维和活动模式,就无法获得广大青少年的认同,又何谈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呢!因此,我们应当明确把“以人为本”提升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青少年为本,客观评价及深层次分析他们的思想现状,准确把握思想教育的定位,理清工作思路,丰富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与形式,切实提高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3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感召力和凝聚力的途径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精选篇3

青少年 思想政治教育 人生观

同志曾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搞好素质教育,必须把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思想意识支配行动,政治观念决定立场。多数情况表明,一个人如果从小尤其是青少年时期树立一种坚定的信念,他就会用毕生的精力去为之努力奋斗。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

1.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人生黄金时段,以学校这块育人阵地为主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2.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新世纪,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各种新型人才,这里所说的高素质,不仅只是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坚持正确立场,立于不败之地。

3.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根本保证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灵魂,我们所培养的未来人才就会明确奋斗目标,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学习和工作的兴趣和动力。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而决不会背离党和人民。只有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才会在当前和今后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提高政治敏锐性,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帮助广大青少年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以,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过程中永恒的课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做好这项工作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协作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受学校、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是主阵地,可是光靠学校的来完成这项工作是不够的,还需要各级党团组织,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共同协作。此外,家庭和社会方面也要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给予大力支持配合与正面引导。如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清理校园附近的录像厅、歌舞厅、台球厅、游戏厅等干扰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设施时,就需要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与大力支持。从而为教育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尤其在网络文化铺天盖地,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产生强烈冲击的今天,更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严格管理和正确引导。同时,一个健康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愉快成长也是必不可少的。父母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对青少年的成长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教师也要有严格要求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广大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和质量观,做到育人先育己。在帮助学生打好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基础的同时,更要帮助学生打好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以及健康心理,文明行为的基础。因此,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使教师以优秀的师表形象去影响学生,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灵活方法,广开渠道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抓住根本,用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人,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凝聚人,用革命传统教育和英雄模范事迹激励人。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教育纲要》,深化“两史一情”教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影视、歌曲、图书等系列化教育。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读书报告会、演讲会、知识竞赛、参观革命圣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逐渐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在知我中华的基础上,爱我中华,进而奋发图强,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要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要通过中学生业余党校、业务团校、主题班团会等多种形式,尽量扩大教育宣传面。

此外,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充分发挥好课堂主渠道作用。要把语文课、历史课、思想政治课等学科教学,作为提高广大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载体,同时加强科学普及教育和唯物论教育,使青少年从小养成学科学、爱科学,自觉抵制愚昧迷信的良好习惯。

(1)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利用语文教学的形象力、感染力、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既不失优良传统,又合乎时代节拍。要引导学生把语文课上所学到的思想内容应用到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热爱生活,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思想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指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其他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成语接龙、续编课文比赛、抢答歇后语、猜字谜等,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发展智力,还可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竞争意识。既生动活泼,又贴近生活,很容易达到育人的最佳功效。

(2)在历史教学中,要学会用史实来说明问题。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中,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增强建设祖国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精选篇4

关键词: 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65-01

弱势群体在任何社会都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青少年本身是弱势群体的一部分,而青少年弱势群体又是青少年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弱势群体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 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界定

青少年弱势群体是弱势群体的一部分,是指在青少年群体中,由于生理、社会等原因,其生存与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同龄人,在参与社会权益分配与社会资源分配中处于相对劣势的群体。青少年弱势群体分为生理性青少年弱势群体和社会性青少年弱势群体。生理性青少年弱势群体包括肢体残疾、精神障碍、身患疾病和无劳动能力的青少年;由于社会经济的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分化,社会控制和保障制度的变化,家庭和家庭功能的变化,学校收费、管理方式等的变化,导致社会上出现了新的青少年弱势群体成员,他们属于社会性青少年弱势群体,主要有: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弱势群体、家庭贫困的青少年弱势群体;能够部分得到家庭的支持而不能得到学校和社会支持的青少年弱势群体,主要涉及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进城务工的青少年;既得不到家庭也得不到学校和社会的有效支持的青少年弱势群体,主要有“三无”青少年(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无法定义务抚养人),失学、失业青少年等。此外,问题青少年诸如少年犯也属于社会性青少年弱势群体的一部分。

二 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及主要内容

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协助其进行心理状态的调整,正确认识自我,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命教育,挫折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感恩教育和成才教育几个部分。

1.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青少年弱势群体大多深处逆境,在承受过多的挫折和打击时,可能会有轻生的念头,而生命是十分可贵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命。青少年弱势群体生命教育旨在唤起他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自杀等行为对其生命的威胁。生命教育就是要要让青少年弱势群体从认识人的自然生命的特征入手,进而体会自我之社会生命,意识到人的生命必须在社会中孕育和成长,从而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境界。

2.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青少年弱势群体因为其经济上、生理上等各个方面的不利处境,往往比普通青少年面临着更多的挫折,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失败时,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来自教育者的理解、支持、指导和帮助。挫折教育是对人们面对挫折时的一种态度和思维方式的教育,教给人的是一种乐观向上,百折不饶的精神。

3.公民意识教育。

所谓“公民意识”主要是指公民对于自己的国家主人地位、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公民意识的培养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具有积极影响。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是国家主人意识,因此,青少年弱势群体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国家主人意识和祖国民族意识。(2)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式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使其成为具有高度主体性精神的好公民是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任务。(3)民主法治是公民意识的基础内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内容就是培养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民主与法治意识。

4.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内容。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感恩教育涉及以下内容:一是对父母的感恩。父母赐予了子女生命,对父母的尊重与回报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要求。二是对救助者的感恩。救助者对弱势群体施加帮助,并不是他的义务,而是一种善良与美德的体现,受助者必须心存感激。三是对生活的感恩,感恩生活,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中的灾难,保持对生活的激情。

5.成才教育。

成才教育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摆脱弱势,解决群体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对弱势青少年进行经济援助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帮助其彻底地摆脱困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帮助弱势青少年彻底摆脱困境,就必须帮助其发愤图强。具体来说,就是要帮助其培养青少年弱势群体的专业知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政治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适应环境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科学认知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这才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摆脱弱势境地,实现自身发展的最重要环节。

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全面分析青少年弱势群体的思想道德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实施科学的教育内容,是青少年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陆士桢,宣飞霞.关于中国社会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问题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2,(7)

[2]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苏宁.关注成长——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前沿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精选篇5

关键词:互联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监管机制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是近些年来新兴起的一种媒体,被广泛地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去,教育行业也不例外。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新媒体就是通过无线通信网和互联网等渠道利用电脑和手机向人民进行信息的传播。新媒体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如手机短信、电视节目、微博、微信、门户网站等。新媒体将多媒体进行了整合,能够对信息实现共享,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多媒体对青少年也有很大的影响,在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比如,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学习,在疫情期间利用多媒体进行网上上课,利用多媒体查询一些信息等。所以多媒体的出现改变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也让青少年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对世界的认知很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下,更应该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其正确地运用新媒体带来的便利。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会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因此,必须要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教学,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就摆脱了这种束缚。如在疫情期间,全国的学生都利用了网络教学,教师通过多媒体与学生进行网络教学与实时对话。教学利用QQ、钉钉、腾讯会议等不同媒介进行授课,还可以在网上进行作业的批改,这种教学方式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有的学生家里断电或者网络不好时,还可以进行课程回放,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思维,也为教学生活带来了便利。不用拘泥于教学的地点,还可以及时得到学生的教学反馈。这样的教学方式也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学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二、新媒体环境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

(一)学生的思想变得更加超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网络逐渐应用到千家万户中,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媒体对学生的成长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学生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学生的思想变得十分超前,并且在网络上了解的内容也很多,对教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如今的教育教学环境下,教师的思想政治教学也变得很有挑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健康,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全面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同时教学还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和判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

(二)学生会受到情绪化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下,学生的思想也会受到新媒体的影响。比如,学生在一些网络平台发表言论时,为得到人们的关注,得到一些浏览数据,会发表一些缺少内涵的东西。并且,一些有影响力的公众号为了得到大家的关注,会引导青少年进行推广和转发,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发表一些无脑信息,比如在钓鱼岛事件上,各个网络平台对该事件报道的过程中就掺杂了太多的个人情感信息,部分学生甚至走上街头对日本生产的产品进行了销毁。这种无脑的爱国行为是不可取的,这也是新媒体给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样的信息不利于为学生引导正确的国际政治关系,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网络中的文化鱼龙混杂,好的文化指引会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好的文化则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同时也会让学生形成畸形的价值观,影响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三)学生的思想舆论导向会受到影响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借助新媒体进行学习,所以学生接触的知识面会更广。学生利用多媒体获取更多知识的同时,也可能会接收一些不一样的思想。所以也对政治教育的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媒体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对自己国家的制度产生一定的认同感。但同时学生也会通过新媒体学习到一些西方的文化,这些文化也会改变学生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舆论导向,因此新媒体的出现也会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更大的挑战。

(四)教师的传统教育方法得到了改变在传统的教育方法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有一定的权威性,通常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信息的认知。但是在新媒体的影响下让课堂的主导地位发生了改变,教师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威胁,所以教师的教育方式要做出改变。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通过新媒体教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新媒体的优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思想政治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三、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现状与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需要更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近些年来,新媒体在教学中逐渐得到运用,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要不断地发生改变。但是近些年来,在思想政治的课堂上,教学改革的进程十分缓慢,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还不能灵活地运用新媒体进行教学,不能将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学相融合,并且部分教师的课件也不能及时更新,授课内容也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潮流。这一系列的问题就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达不到教学的预期效果。青少年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工作目标过于空泛这个问题,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没有设定一个具体的评价目标,很多学校仍然会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因此评价的流程过于形式主义,同时还存在工作内容比较单一的问题。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直都是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在课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课内容也比较单一,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会把课本中的知识作为授课的主要内容,不会有过多的实践活动,学生很难从实践活动中获得学习的内容,也就导致学习内容比较单一。

(二)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教学时有了更多的教学素材,也为教学带来了便利。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课堂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教师,教师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新媒体成为教学的工具,学生还是被动地成为知识的接受者,只能单方面接收知识的灌输,在课堂上和教师交流的机会特别少,这样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缺少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缺少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占据主导地位。

(三)新媒体环境下学校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给教学带来较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弊端。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具有开放性,很多信息没有经过甄别就对学生进行输送,如果学校对新媒体环境监管不到位,那么互联网就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但是现阶段很多学校还存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这也是学校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四、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更新思想政治的教育形式、利用多媒体完善平台建设在新媒体环境下,上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对教育平台进行建设。新媒体的出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要建立自身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并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第一,优化学校的互联网环境,为思想政治的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现在的校园中新媒体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可以设立一些公众号,思想政治部还可以开通微博和校园电视台等让这些新媒体途径成为学生获取思想政治知识的新来源。教师也可以定期在新媒体平台上消息,从而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了解。第二,加强校园新媒体的载体建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稳定的教学环境。学校思想政治部建立网络平台后,还要对网络平台进行维护。要在平台上做好舆论导向工作,宣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思想政治网络平台健康稳定地发展。对于的消息要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不能在平台上散布谣言,创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网络平台。第三,组建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教学为中心,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业务水平。这就要求要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让教师对思想政治教学有正确的认识,还要提高教师的新媒体使用能力,提高其科学技术应用能力、沟通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第四,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学习氛围。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首先,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活动,如举办一些竞赛等。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思想政治有更深入的了解。其次,还要充分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从新媒体平台上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最后,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思想政治教学,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从而促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不断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等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上课时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对该课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还可以借助新媒体的理论对学生进行实时的动态掌握,可以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渗透到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到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还可以通过课后的实践课巩固课上学习的思想政治知识,通过这样的创新型教学方法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的教学水平。

(三)加强校园新媒体的监管机制第一,领导应该提高对校园新媒体监管机制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作为学校的领导不仅要认识到新媒体在教学中产生的重要影响,还要了解到新媒体在教学中产生的弊端。这样才能对新媒体有正确的认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才能对新媒体展开有效的应用,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素质。第二,加强新媒体的校园监管机制时,还要对新媒体进行经费支持。首先,学校可以根据学校财政的实际情况,对多媒体教学进行相应的经费支持,还可以建立相应的多媒体教学基金让多媒体教学可以顺从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多媒体教学的设备,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对多媒体进行经费支持时,还要专门拨款对教师进行师资培养,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可以提高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学方式不断地发生着改变,教师也需要不断进步学习。只有教师不断进步,才能熟知学生的心理变化,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学校要对师资进行人才培养,让教师掌握新媒体的教学方法,及时把控学生的思想教育发展。培养教师的新媒体运用能力,要求教师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在新媒体时代下,为思想政治教学做好准备。其次,还要不断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把握好时代的脉搏,对社会上发生的实事要及时掌握,还要及时运用到课堂中来,对当下发生的热点和焦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课的上课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精选篇6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青年改革的步伐也相应加快了。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我们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加强青少年的教育,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本文就针对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三种教育方式来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教育。

关键词 青少年 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教育

所谓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青少年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的教育。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党的十五大号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发展打一个新阶段。这一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因而更具有实践性。尤其是这一理论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中国最大的实际出发,思考如何把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在对国家环境和时代特征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旗帜,是我们最强大的精神支柱。最为我国社会主义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青少年,是否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并以它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前景和未来国家前途的大问题。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本文就以邓小平理论最为教育的基本点来论述现代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作用。

一、现代学校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是根据现代学校管理原理及教育基本规律,利用现代学校系统的主导地位和设施,或以班级整体,或以小组或个体的形式,对青少年学生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和影响,促进青少年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身的全过程。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场所。它既有专门从事教育教学的管理系统,又有受过专门训练的管理者、教师,还有比较完善的教育教学设备和资料,为青少年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学校应对青少年学生实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专门策划规划和决策,并按照决策和计划组织施教,在施教的过程中进行控制和协调,并保证德育活动的有序进行和最佳达成学校德育的目标。学校还可以按照德育计划和规定的德育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知、情、意、行诸方面下功夫,鞭策其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还有后勤工作,可以安排学校,建筑以及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为青少年学生优化有利于发展成长的学校环境。

二、现代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培养人才的第一所学校。一个人受到的最早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有终身影响作用。任何学校只能对孩子进行一段时期的教育。由于血缘和伦理关系,家庭都是孩子的长久教育场所。家庭教育的长期性和连续性,是同其他教育不同的一个重要特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观点、道德品质要从小开始培养。在现代社会中,不少的家庭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教育成为又红又专的有用人才。在家庭教育中,方法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形成不拘一格,态度严肃,要求严格,把严格要求与尊重爱护结合起来进行教育。把规范的道德伦理与儿童已有的行为表现结合起来进行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学校德育是需要家庭教育配合的,只有得到家庭教育的支持、配合、强化,学校教育才有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三、现代社会教育

现代社会教育是指学校组织外部公众――社区、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宫、俱乐部、电影院以及有关社会组织、机关、企业、社团医院等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它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课外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扩展和延伸。社会是一所大的学校,良好的社会风气对青少年的良好成长非常重要。学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对广大学生进行社会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所以学校德育环境的优化至关重要。我们要创造与社会初级阶段政治经济相适应的文化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样才能使学生德育环境不断优化。

现代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管理是优化学校德育教育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学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在改革开放信息激增的现代社会,在学校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加大对青少年学生教育同执政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相吻合,尤其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相一致,促进青少年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长为自学、自理、自护、自尊、自重、自强、自律的合格公民,并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玄武.政治观教育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精选篇7

【关键词】动漫文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传媒

我国青少年中存在着规模巨大的漫画、动画、卡通消费群体,伴生这种消费而来的是发展迅速的动漫亚文化。如今灌篮高手、名侦探柯男、蜡笔小新、圣斗士星矢、机器猫等卡通人物不仅为儿童喜欢,在中学生、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中也很有市场。中央电视台及各省台设立独立的动画频道,新浪、搜狐等大型网站辟有动漫专区,校园里以卡通创作、欣赏、交流为目的的动漫社团的火爆,动漫展在各地的频繁举办,种种事实昭示了动漫已经成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已成为青少年的又一文化选择。动漫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以及人们赋予它的各种价值被青少年所接受。这就给当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要求: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好动漫文化,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1 动漫文化的界定

动漫文化是指“视觉消费时代以动漫形象为基础、以现代传媒为支撑的大众文化。”②它的内涵有三:其一,它是以动漫形象为基础:其二,它是一种消费性的大众文化:其三,动漫文化以现代传媒为支撑。

动漫文化是以ACG(Animation,Comic,Game)即动画、漫画、游戏为核心,其外延涉及所有带有动漫形象的事物及文化现象。动漫文化是一种大众化、社会型的文化形态,这一点从其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受众中均可以看出。它具有商业性、娱乐性、虚拟性、世俗性的特征,“具有强烈的实用功利价值和娱乐消遣功能,具有批量复制和拷贝的创作生活方式,具有主体参与、感官刺激、精神快餐和文化消费都市化、市民化、泛社会化的审美追求。”

动漫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它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经济达到一定水平,人们才能把动漫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娱乐形式。可想而知,在人们生活水平无法满足温饱的情况下,动漫文化是无法发展起来的。动漫文化与科学技术特别是传媒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从最初的皮影戏、走马灯,到漫画书籍、动画影视作品以及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出现的FLASH动画、网络游戏等全新的动漫文化形式,动漫文化的宣传和渗透主要依赖书籍、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动漫文化与传媒技术紧密联系着。

2 动漫亚文化迎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

霍尔曾用“暴风骤雨”形容青少年的发展特点。身体的成熟带来接踵而至的新问题。成人感的产生要求与儿童期进行“断裂”,这种断裂通过渴望爱情、友情、对梦想的执着、挑战权威、无厘头的搞笑折射出来。青少年期的社会化需要使友谊关系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朋友问的鼓励、慰籍,使青少年获得自我同一眭。在与朋友的共处协作中度过欢乐时光,青少年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友好关系。圣斗士紫龙说“或许这世上真没可信的人,但我仍相信友情”。圣斗士星矢说“你抛弃了友谊和眼泪,就毫无胜利的希望了”。卡通片对友谊的诠释让青少年热血沸腾。青少年有反叛、追求独立挑战权威的个性。卡通英雄们向来都是不惧权威,勇敢挑战世俗追逐梦想的。并不英俊的怪物史莱克勇闯险关最终打败暴君尔奎德救出美丽公主菲奥娜。小蚂蚁飞力与他的昆虫马戏团伙伴合力将霸王率领的蚱蜢军团驱逐,保卫了蚂蚁王国。青少年通过这些卡通故事找到自己的“代言人_卡通英雄们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的知音。

3 动漫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3.1动漫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第一,有利于青少年树立积极正确的“三观”。动漫作品中包含了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政治学、物理学甚至宗教文化的内容,有很多的动漫作品以探讨“三观”为主题。青少年关注着作品中主人公的命运,与其同喜同悲,在观赏作品的同时也受其感染。动漫作品所传达的积极的观念,例如奋斗进取、乐观豁达、沉着稳健等,都会影响到青少年。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积极的“三观”,动漫文化促进了这一过程的开展。

第二,有利于青少年传承先进文化。

动漫文化既有其世界性,又有其民族性。说动漫文化有世界性,不仅是因为其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所创造,更重要的是,动漫文化通过现代媒体进行传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接受。说其有民族性,是因为世界各国都以本民族的文化作为动漫文化的最初源泉其制作出来的动漫作品必然带有不同的民族印记。正是由于这种世界性和民族性特征的统一,青少年通过动漫不仅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先进思想,也体会了世界各民族的先进文化。

第三,有利于青少年创新思维的培养。

青少年在观赏动画、阅读漫画、玩转游戏的同时,也是在对动漫作品进行解构,这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斯图亚特·霍尔在《电视话语的制码和解码》中将电视话语的流通分为生产、成品和解码三个阶段。霍尔认为电视话语是一种经过加工的“译本”,观众必须要“解码”,才能获得“意义”。青少年在观赏动漫的过程中,完成了这一“解码”的过程,而获得“意义”,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

3.2动漫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第一,导致青少年民族精神的丧失。

动漫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欣赏动漫体验世界各国的文化风采,这本无可厚非,但西方国家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也通过动画传递给了我国青少年。“外国动画垄断中国市场的现状与后果令人不安,经济利益的损失在其次,更可怕的是背后民族精神的弱化。”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各种观念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青少年在观赏动漫时其行为习惯、意识观念都受其影响,对国外的文化产生认同,很容易造成我国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

第二,使青少年性格低幼化发展。

性格的发展应当逐渐走向成熟。青少年尚处于成长阶段,对事物还缺乏判断能力,很容易对“合胃口”的东西加以模仿。动漫作品中有很多性格鲜明的人物,这些人物说的话、做的事都会成为青少年模仿的对象。在动漫迷中普遍存在的COSPLAY活动就是很好的例证。偶尔的模仿可以有助于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但是过分的沉溺于此,就会使青少年混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恰如某些评论所说“活在真空中”。长此以往,青少年就会自我封闭在动漫的世界中,性格始终处于低幼化的水平,阻碍其社会化的进程。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精选篇8

1 我国中学生人生规划教育的现状

2008年,广东省教育厅了《关于开展“初中生人生规划指引”专题教育的实施意见》,开始在广东省的初中进行人生规划指引专题教育,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指导中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会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引导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帮助其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结合自身实际做出最合理的决定,培养学生对人生规划的主控力及做决定的能力。

在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人生规划教育从小学便开始进行,而内地则是在高校才开始开展人生规划教育。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将人生规划课纳入初中德育课堂,让学生能完善对自我的认识,并及早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选择和规划,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人生规划教育是人生观教育的内容之一。我们以前的人生观教育较空泛,而人生规划教育则更迎合学生成长的实际需要。青少年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却常常不知道要从何着手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广东省推出的这项措施,迈出了我国内地中学生人生规划教育的重要一步,为青少年实现人生理想增添了助力。而通过对广东省人生规划教育措施的研究,我们能够明确中学生学会制定人生规划的重大意义,并进一步探索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有效的人生规划教育,从而为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的建设型人才开辟道路。

2 中学生学会制定人生规划的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的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青少年学生作为一支最积极的社会力量,容易受到这些变化的影响。而他们又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青少年的人生发展问题,将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人生规划是一个人对自己人生各个阶段发展道路的科学设计和规划过程。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增强学生人生规划能力,旨在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发展,最终实现提高国家人力资源质量和国民素质的目标。做好中学生的人生规划指导工作,有利于增强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其自律能力,帮助其理性地思考自己的人生;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进行人生规划的思想武器,科学地设想自己未来的职业,加深对学习意义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人生规划教育有利于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兴趣、志向之所在,从而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科学的人生规划是通往理想职业道路的指向标,确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就如同确定了一条未来道路的中轴线,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能够有效地激励和鞭策青少年前进。

3 中学阶段的人生规划的目标

中学阶段的人生规划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远期的职业方向规划,一个是结合长远目标制定,并服务于长远目标的学业规划。人们在儿时都曾有过朦胧的梦想,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希望取得什么样的成就。然而随着人们一天一天地长大,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社会现实的一面,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曾经树立起来的人生目标或许会在现实的对照下开始有所动摇。人生规划教育在中学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们结合自身需求,了解自己在理论、技能、观念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教育他们从实际情况出发,最大可能地为实现目标创造良好的环境。

人生规划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应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得以普及。然而目前,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在我国并没有受到广泛重视,学生的人生目标缺乏科学的方法指导,他们也很少接受到系统的人生规划方法的教育。广东省已经率先在我国内地开展中学生人生规划教育,然而在其他地区,人生规划教育的普及程度还远远达不到青少年的实际需求,人生规划教育是我国教育“木桶”上一块亟需补上的“短木板”。

4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导青少年进行人生规划

对中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教育,需要教育者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掌握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合适方法,并且选择恰当的时机,这些都少不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指导。 指导中学生进行人生规划,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和思想状况,并结合其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综合评估。

为了获取客观真实的评估信息,教育者本身需要具备良好的形象,让被教育者乐意与之交流。教育者可以通过观察、谈话直接了解被教育者的想法;通过与被教育者的朋友、家人交流,从侧面了解受教育者的性格特点,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在分析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的时候,要将他放在客观环境中,分析其所处的系统中的各要素对他的想法和行为产生的影响;要善于发现想法与现象之间的联系,把握目标、理想的产生根源。

在初步掌握受教育者的性格行为特点和心理状况后,教育者需要采取适当的手段对其进行目标教育和人生规划方法指导。人生规划教育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除传统的理论教育外,还可通过组织学生与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们交流,帮助学生增进对各种职业的认识。在对学生们进行人生规划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有度地掌握学生们的思想状态和目标实施进度,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实施人生规划中产生的疑惑,督促他们在深入了解社会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人生规划,在达成原先的人生目标以后及时树立新的、更高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精选篇9

【关键词】流动人口;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发展方向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是党和中央高度重视的教育发展问题,而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则是广大青少年群体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如何加强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让在外地的少数民族青少年在生活中、学习上能够有效的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如何让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择从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青少年、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以及流动人口中少吗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一番论述和探究。

一、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青少年

外来流动人口在本县(辖区)的流动人口主要有来自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并且这些流动人口均以少数民族占多,这与这些地区的民族不无关系。而在这其中的特殊群体――少数民族青少年则大多是外来务工或者随着父母出现在这个流动人口的群体之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体由于工作、学习的原因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城市建设中的流动人口,而附带着自己的孩子;在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员呈增多趋势的今天,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青少年由于自身思想、社会背景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在城市的生活中、学习中出现了不合群、学校学习状况堪忧,甚至少数还成为了社会建设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少数民族青少年由于在城市的大家庭中生活习惯与主流社会的差异性、思想教育的落后等原因,显得和当地的青少年格格不入,也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长期在生活、学习和思想上迷失。

二、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存在着许多问题,国家也一直的实施一系列的举措给予改善。在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显得尤为的重要,只有从思想上纠正偏差才能算得上是从根本上抓起。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存在这些问题:第一,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塑造以及认识不够深刻。这主要体现在许多少数民族青少年在学习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生活中对许多当地的法律法规不以为然,这些主要是由于在自己思想观念没能及时的转换,很好的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第二,对于外界的评价以及看法过于敏感,把自己独特化,由于是流动群体,又是少数民族,这让这些青少年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异样的眼光,而这些异样的眼光则或多或少的刺激了这个群体自身的自尊心,导致其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上不是设法融入到当地青少年中去,而是做出一些有悖当地社会价值观的行为,周而复始,恶性循环。第三,国家对于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问题没有系统的教育机制,社会也没有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帮助。这些都成为了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发生的源动力。

三、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

在中央会议中强调: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能“关门”也不能放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助需要从点滴做起。而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则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而要想做好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么则必须从国家政策、社会关注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入手。从国家层面上来说,需要制定有效的机制,对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对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对象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提共免费避孕药药具有关政策宣传和咨询,并为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上学开具计划生育证明等服务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外来人口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为其解决困难并上门慰问送去慰问和慰问品等。从社会层面来看,在社区建设中,需要对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定期举行有利于社区居民交流的活动,让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当地生活;从学校教育来看,对于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不能因为特别待之,但是又要特别关注,前者需要我们的学校对待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任务上平等对待,后者则要求学校在思想教育上通过各个途径让其能够转变思想,尽快融入到当地主流思想中去。

四、结语

关注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青少年是构建和谐社会、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思想政治教育上入手可谓是踏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根本的一大步,需要我们的国家、社会乃至个体一同努力,仍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卫晓晓,侯彦杰.浅谈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J].传承,2012(02).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精选篇10

一、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青少年

外来流动人口在本县(辖区)的流动人口主要有来自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并且这些流动人口均以少数民族占多,这与这些地区的民族不无关系。而在这其中的特殊群体――少数民族青少年则大多是外来务工或者随着父母出现在这个流动人口的群体之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群体由于工作、学习的原因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城市建设中的流动人口,而附带着自己的孩子;在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员呈增多趋势的今天,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青少年由于自身思想、社会背景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在城市的生活中、学习中出现了不合群、学校学习状况堪忧,甚至少数还成为了社会建设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少数民族青少年由于在城市的大家庭中生活习惯与主流社会的差异性、思想教育的落后等原因,显得和当地的青少年格格不入,也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长期在生活、学习和思想上迷失。

二、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

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存在着许多问题,国家也一直的实施一系列的举措给予改善。在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显得尤为的重要,只有从思想上纠正偏差才能算得上是从根本上抓起。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存在这些问题:第一,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塑造以及认识不够深刻。这主要体现在许多少数民族青少年在学习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在生活中对许多当地的法律法规不以为然,这些主要是由于在自己思想观念没能及时的转换,很好的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第二,对于外界的评价以及看法过于敏感,把自己独特化,由于是流动群体,又是少数民族,这让这些青少年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异样的眼光,而这些异样的眼光则或多或少的刺激了这个群体自身的自尊心,导致其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上不是设法融入到当地青少年中去,而是做出一些有悖当地社会价值观的行为,周而复始,恶性循环。第三,国家对于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问题没有系统的教育机制,社会也没有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帮助。这些都成为了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发生的源动力。

三、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

在中央会议中强调: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能“关门”也不能放任。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助需要从点滴做起。而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则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而要想做好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么则必须从国家政策、社会关注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入手。从国家层面上来说,需要制定有效的机制,对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对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对象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提共免费避孕药药具有关政策宣传和咨询,并为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上学开具计划生育证明等服务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外来人口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为其解决困难并上门慰问送去慰问和慰问品等。从社会层面来看,在社区建设中,需要对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一视同仁,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定期举行有利于社区居民交流的活动,让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青少年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当地生活;从学校教育来看,对于流动人口中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不能因为特别待之,但是又要特别关注,前者需要我们的学校对待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任务上平等对待,后者则要求学校在思想教育上通过各个途径让其能够转变思想,尽快融入到当地主流思想中去。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精选篇11

关键词: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及方法

一、引言

青少年是我国现在和将来建设中必不可少的发展力量,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历史的重担需要他们来承担。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并结合年龄特征做出相应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

二、当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显性

1.现代青少年的显著特征

口口相传的“80 后”的我们逐渐都已长大成人踏向社会,已从半成熟逐渐走向成熟,更多的是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而时下最具个性、最难管的便是所谓的“90 后”和“00后”的学生,他们生在新世纪也是高科技的年代,生在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家庭、社会环境都很优异的条件之下,在如此现实的社会中,学校也成为了一个小社会,各种家庭背景的孩子都有,这难免会造成很孩子的攀比之心。除此之外,现在的青少年还普遍叛逆心强,喜欢彰显自我,同时,他们的自控力差,抗挫能力差。

2.当前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青少年就像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和肥沃的土壤来灌养的小树苗,但不能娇生惯养,因为有风雨等的外力浇灌,方可更加地茁壮成长。

笔者认为,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重大问题的重要途径,更是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基础举措。除此之外,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1.从往看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薄弱

以邻国日本为例,日本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在日本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引领下,形成了一套全社会都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系。正是家庭、学校和社区对青少年道德教育活动中的协作,使得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落到实处。回顾我国教育史,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实还比较薄弱。

(1)教师未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思想政治工作水平普遍有限。我国大多数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有因材施教、具体分析等方法,并设有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年级,但我国对每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内容、方法上虽有区别,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教学方法也不够丰富,常是为了达到统一思想而强行“灌输”,难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热情与兴趣。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并充分结合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发展规律,尊重青年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重视个体差异,实现课程安排要有阶段性、教材内容要有选择性、教学方法要有层次性,在尊重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没有将隐形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样化。主要是教育者通过训练、说服、奖励和惩罚等方式,把社会公认的道德以正面、直接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形成与之相符合道德的过程。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取得最大的效果。

(3)理论联系实践薄弱。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与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让学生入脑、入心,就必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学会亲身体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论的说教与灌输,与学生面临的社会道德问题联系不够紧密,从而错过了青少年实践中学习思想政治的良好时机。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

(1)家庭环境。往往普通家庭忽略了这个环境因素,新时代、新发展之外包括了家长的自身素质及客观认识水平。青少年正处于接受知识、对环境及问题产生好奇和拥有自己的连续性思维的阶段,这样一来,即使你想要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龙中龙或凤中凤也是难以实现的。因为,你有什么样的思想政治觉悟就有什么样的思维、行为,那你的孩子就会有相同的作为。由此可见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给予的,这其中也涵盖了类似于家庭环境这样的因素存在影响。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无疑是最容易影响青少年成长和意识形态形成的大集体环境,社会作为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具有整合功能、传讯功能、继往开来的功能和导向功能。笔者认为,为确保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政教育能真正落到实处,我国要加强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育人氛围:即家长要言行统一、做出榜样;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社会要为孩子营造和谐的育人大环境。

(3)学校环境。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要充分认识环境育人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功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荣八耻、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内容,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优美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法治校园等建设活动;积极开展班级间、年级间、院系间校园文化建设评比活动。学校及教师不仅要切身做到关注国内、国际的思想、政治动态,更要树起榜样,做好学生直接出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四、结论及建议

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大胆借鉴国外一些拥有优秀教育系统的、较为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比较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成分。同时,我们要结合中国实情,不能盲目吸收,要在批判借鉴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切实把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精选篇12

关键词:农村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D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6-0029-02

一、加强家庭教育

1.家长要树立起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迅速转变家教观念。既要让孩子智育好、成绩好,还要切实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孩子成为思想高尚的人。

2.要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也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从小养成高尚品德的影响和作用更大。因此家长要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感染教育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充分考虑孩子的人格、爱好,引导孩子学会自我规划、自我教育、自我评价。

3.家长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配合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家长的义务和责任,家长不仅应做好“父母”本身应做的教育工作,而且平时应该经常到学校去,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形成最大的合力,产生最好的效果。

二、加强农村学校教育

1.农村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创新。过去,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不区分年龄层次、不考虑青少年认知能力,笼而统之地进行教育的现象,致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存在盲目性和“一刀切”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构建适应时展需要和符合青少年成长特点的中小学课程体系入手,积极改进和创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青少年群体各成长阶段的特点,进行分层教育,合理确定由低到高的阶段性目标、内容和方法,努力做到目标切实可行、内容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形式,变灌输型为渗透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是青少年,既要灌输说理,更要让他们参加实践;既要有专项的教育活动,更要渗透在各科教学和各种活动之中。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德养性。离开思想政治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就将变成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像离开游泳实践不可能学会游泳一样。所以要大力加强青少年课余活动主阵地建设,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采的课余活动,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和农村公益活动,参加生产劳动实践。同时要大力加强农村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重视班集体建设,培养青少年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加强社会教育。

1.优化环境,缩小差距。改变农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消除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模式,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加大对落后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优化农村社会环境,是加强农村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途径。

2.需要有关职能部门共同行动起来。不但要加强对农村网吧的监管,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健全网上思想教育阵地。要明确职责,层层签订责任状,把这项工作主动承担起来。要建立重点对象假期跟踪制度,多与家长联系。对学校周围的网吧,组织专人,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查处。要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和相关网络杂志,积极主动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和正确的信息传播,做好“疏”和“导”的工作。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精选篇13

【关键词】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221-01

在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充分注重人性、与时俱进,关键要努力探索在当前大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确立应时、应势、应人的科学施教方法和内容,使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摆脱空洞和教条式的说教,更为契合青少年运动员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观念落后

当前,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能认清青少年运动员的接受心理,在遵循训练、育人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尊重青少年运动员的主体意识,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构建和完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而往往是将德育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仅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行为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和规范,忽视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致使运动员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难以得到有效地提高,严重影响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待于完善

受到社会进步、经济腾飞、文化繁荣的影响,社会的包容度日益增加,人们的民主意识显著增强,这些变化折射到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与青少年运动员的生活之间的差距在逐渐拉大,过于注重教练员的主动作用,青少年运动员的想法往往难以得到有效地表达,这不仅仅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行为修养的提高,同时还影响青少年运动员主体性的发挥。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需要改善

青少年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说教和开会的形式进行,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对运动员进行直接灌输,往往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思想政治教育中往往仅仅是通过理论进行教育,难以解决当前运动员生活中和训练中的实际问题,忽视了运动员之间的差异,导致青少年运动员的思想政治素质难以得到有效地提高。

二、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则

青少年运动员作为生力军,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和运动员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好地适应当前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青少年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应当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创新开展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青少年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举措。首先不能一味的强调共性,忽视个性差异,而应当切实考虑到青少年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就青少年运动员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让每位青少年运动员的不同潜质得以充分发挥。其次要注意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注重营造良好的外在和谐氛围,给予运动员充分的人文关怀,从而增进教育双方的情感交融,从心理上拉近双方距离,逐步引导青少年运动员提高认识。第三要充分尊重青少年运动员的独立人格,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力,引导其进行独立自主的观察和思考,为自身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拔与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中,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体育事业相同步的原则。由于体育活动本身具有较强的竞争性,很多经少年在技术和经验方面都较为缺乏,这对于他们参加各种赛事来说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学生缺乏自信、乐观的体育精神,很容易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所以,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与当前体育事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对青少年运动员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他们思想和心理的不断成熟。另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科学训练理念的不断深入,所以要保证体育训练的科学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加强训练内容科学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结合当前运动员的思想政治现状进行教育,及时发现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运动员的素质问题。由于当前青少年运动员人数逐渐增加,不同的运动员和不同行业的运动员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需要发挥运动员的主体作用,改善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运动员不能仅仅是一味的被动接受,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通过一些实际行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精选篇14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从生活化的角度而言,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品行,遵守生活中的“德行”规范,让品德教育与实践生活融为一体,让外化的行为内化于心,培养思想意识里的遵纪守法意识,提高规范意识、法制意识。从问题式的教育角度而言,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人的需要出发,根据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本文从以人为本、生活化实践活动、践行问题式教育、优化教育环境等几个方面探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让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一、以人为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根据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青少年的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受互联网信息的影响,受到各种思潮的侵蚀,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冲击,以至于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异化现象,过度崇拜西方文化,不利于青少年政治自信的培养,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加强对青少年政治理论素养的培养,使青少年用邓小平理论、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活动、学生演讲以及课堂讨论的方式提高青少年对不良社会问题的正确认识,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自觉抵御不良思潮的影响。

二、通过生活化的思想政治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与实际生活脱节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倾向,青少年一谈及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出现逆反、厌恶的情绪,又何谈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呢?因此,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通过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例如,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实践活动,学校与社会相关单位协商,组织学生开展“道路文明”的雷锋精神宣传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体会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通过协助老人和幼儿过马路的行为来体会雷锋精神的思想境界,学生既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又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以雷锋为榜样纠正自己日常行为中不规范的地方,提高自己的法制意识,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三、践行问题式教育,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问题式教育要关注学生的问题和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订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教师要关注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有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信心不足,遇到困难的第一反应就是退缩、逃避,这是学生意志力薄弱的体现,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开展关于“加强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控能力”方面的讲座,聘请专家进行现场演讲,根据学生的需要设置咨询室,帮助学生梳理思想中的价值观冲突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增强教育的实效性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要借助媒体的作用,对当今社会的不良行为和青少年问题进行披露和引导规范,营造正确的社会舆论,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帮助他们纠正不规范的思想和行为,提升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学校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主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个性修养,通过开展各种实际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辨能力。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任课堂,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示范作用,因此父母要在言行举止、人际交往、思想进取等方面给孩子做出榜样,为青少年营造一个社会、学校、家庭统一的良好氛围,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思想,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提高抵御不良影响的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达到育人目标,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以上措施,还有很多对策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无论哪种措施,都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谈教育,不能脱离以人为本谈措施。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和问题式的教育为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下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为今后教育工作的持续性、系统性、创新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5(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