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呼吸道疾病症状范文

呼吸道疾病症状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1-21 10:08:40

呼吸道疾病症状

呼吸道疾病症状精选篇1

方法:以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感染科及其他门诊科室就诊的1219例患者为对象进行临床分析,重点研究其人群分布、季节分布以及疾病症候群分布。

结果:经分析,收治的1219例患者在季节、人群和疾病症候群上具有一定指向性,需要在临床诊治中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综合诊断。

结论:要高度重视健康意识教育工作,促使各类人群特别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加强体育锻炼,减少疾病侵蚀。

关键词:感染科 发热伴呼吸道症状 临床分析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23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142-02

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是感染科接诊的主要疾病类别之一,同时也是居民多发高发的常见疾病,在人群分布、季节分布和疾病分布等方面具有一定特征,加强对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可以为环境卫生整治、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本文即以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感染科及其他门诊科室就诊的1219例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为对象进行临床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自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前来我院感染科及其他门诊科室就诊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1219例。其中男性患者639例,女性患者580例;年龄最大最小者为3个月,最大者为79岁。这些患者均符合国家临床诊断标准关于发热伴随呼吸道症状的定义标准,即体温≥37.3℃,同时伴有呼吸道充血、咽痛、气短、哮喘、咳嗽、扁桃腺炎、支气管炎、肺炎、胸闷等鼻、咽、肺部感染症状。

1.2 方法。对以上1219例患者从季节分布、人群分布以及疾病症候群分布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其中门诊诊断需转入呼吸科住院患者在入院后进行血液、尿液等方面的化验,并根据需要进行痰、胸腔积液、咽拭子涂片及培养,进行进一步诊断和病原学分析。

2 临床分析

2.1 人群分布。在1219例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中,男性患者639例,女性患者580例;年龄最大最小者为3个月,最大者为79岁。其中72%为城镇居民,28%为农村局面,这主要是由于基层卫生室(所)的分流;其中学龄前(0-7岁)儿童443例,占36.13%,其中大部分病例在儿科门诊首诊;中小学生患者109例,占8.94%;18岁至60岁患者425例,占34.86%;60岁以上患者242例,占19.85%。

2.2 季节分布。在1219例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中,冬春季发病患者964例,占患者总数的79.09%;夏秋季发病人数255例,占患者总数的20.91%。而在具体的疾病类型方面,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冬春季,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而在冬春季发病人群中,上呼吸道感染主要发生于学龄前(0-7岁)儿童,而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疾病则以18-60岁患者为主。

2.3 疾病分布。在疾病分布方面,共发现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94例,占患者总数的56.93%;支气管炎(肺炎)患者281例,占患者总数的23.05%;肺结核患者47例,占患者总数的3.86%;其他传染性疾病197例,占患者总数的16.16%,其中风疹66例、流腮57例;水痘38例,猩红热24例,麻疹12例。

2.4 住院患者情况。经感染科诊治后转入呼吸科住院治疗患者合计111例,经进一步的病理诊断和病原学检查,其中103例为社区获得性肺炎,8例为结核杆菌感染,其中结核性胸膜炎5例,肺结核3例。而在10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经病毒PCR、痰涂培养等检测手段进行检测,发现肺炎支原体3例、细菌感染11例、病毒阳性9例,总阳性率为22.33%。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合并方面,其本身合并有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阳性率要总体上要高于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非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3 讨论

从1219例发热合并呼吸道症状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中可以发现,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情况由于天气、气候以及个人体质等原因,一直处于高发态势,需要通过环境卫生整治、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等多种手段加以控制。就发病人群来看,虽然从接诊的情况来看城镇居民占了多数,但这主要是基层卫生院(室、所)等卫生机构网点对农村居民实现了有效分流;学龄前(0-7岁)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高,主要是因为这一类人群的免疫力、抵抗力还处在较低水平,家长需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季节变化和儿童的活动情况加强必要的疾病预防;18岁至60岁患者发热伴呼吸道疾病症状疾病也较为高发多发,反映出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这一人群生活的不规律性增加,缺少锻炼,由此带来免疫力和身体素质的下降;60岁以上患者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发生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主要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各方面机能都在逐渐退化,对疾病的抵抗力也随之下降,特别是经感染科诊治后转入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中,其中多为60岁以上年龄段的患者,其本身合并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支气管哮喘等一些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在人体中的长久发展则进一步降低了他们对致病菌和病毒的抵抗力。从疾病类型以及发病季节来看,冬春季发生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几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这主要是冬春季的气候变化较为激烈和无常,同时也有利于流感病毒以及致病菌繁殖传播;而支气管炎(肺炎)的发生以18-60岁患者为主要群体,肺结核则以农村居民为主要对象,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卫生条件还是相对落后,传染源不能及时有效进行控制,人们的卫生意识和易感人群隔离防护意识也相对较弱。而风疹、流腮、水痘、猩红热、麻疹等其他传染病主要在学龄前(0-7岁)儿童中发生,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工作,因此还是应当从缩小免疫空白的角度,加强儿童免疫接种的科学性、规律性。总之,从1219例发热合并呼吸道症状疾病患者的相关临床分析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加强社区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引导各类人群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全面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呼吸道疾病症状精选篇2

[关键词] 神经外科;重症医学;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8-0034-03

颅脑外伤、脑出血等患者病情危重需要进行特殊的重症监护救治,患者生命体征的维持和监护需要实施多种医疗仪器进行无创或有创的治疗操作,患者意识模糊甚至处于昏迷的状态长时间卧床,且机体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免疫功能紊乱,下呼吸道是重症医学科最常见的医院感染部位,严重的肺部感染极易诱发患者呼吸障碍、全身感染、加重基础疾病和病情,结局不良[1]。本研究对我院重症医学科2009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743例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和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743例,男408例,女335例,年龄18~75岁,平均(63.29±10.83)岁,其中颅脑外伤382例,脑出血179例,颅内肿瘤术后8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3~8分,平均(5.93±1.29)分,合并心脏病179例、高血压239例、高血脂159例、糖尿病209例、慢性肺部疾病126例,急诊手术307例,择期手术437例。

1.2调查方法

研究重症医学科住院期间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及预后,分析相关高危因素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及预后的关系,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情、合并症、GCS评分、营养状况[2])、治疗资料(手术类型、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等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激素使用、呼吸机使用)、住院时间、死亡等。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对照组。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相应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P

2 结果

2.1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及预后

73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发生率为9.83%,经治疗处理好转55例为对照组,死亡18例为死亡组。

2.2下呼吸道感染及死亡单因素分析

年龄、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营养状况、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种类、呼吸机使用、住院时间与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下呼吸道感染及死亡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种类是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3讨论

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交通意外、工伤事故、脑血管意外、颅脑肿瘤等导致的颅脑创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往往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机体状况极差,各系统功能出现紊乱或障碍,结局凶险,同时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极高,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占比最大,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后,加剧身体机能障碍,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直接危及患者生命,给危重症患者救治造成严重影响[3-5]。因而,防范下呼吸道感染是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本调查结果显示,743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73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发生率为9.83%,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相似,其中有18例死亡,说明神经外科危重症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

本研究中老年患者占比例较高,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率也显著高于较年轻患者,且死亡组和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但多因素分析则均不是独立危险因素,说明单纯的高龄并不决定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和死亡的风险,而可能与高龄合并多种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更大有关。而合并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在多因素分析中均为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对医院感染的风险被普遍认知[6],而既往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下呼吸道基础疾病导致呼吸道屏障功能低下,对病原菌侵袭抵御能力低,病原菌感染风险极高,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后,原有基础疾病可能诱发加重,从而使病情进展更为迅速,症状表现更严重[7]。心脏病、高血压等也是老年患者常见合并症,但在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方面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但心脏病在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为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心脏基础疾病被肺部炎症诱发加重,形成多系统疾病的叠加,导致患者死亡[8]。营养状况是重症医学科需要关注的重要状态之一,尤其是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往往处于昏迷状态,肠内营养难以补充,肠外营养达标也有难度,患者易发生营养不良,进一步降低机体抵抗力,发生感染[9],分析结果显示,营养状态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有关,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而却对患者死亡起到了独立的影响作用,表明保证患者营养达标是危重症患者救治关键,不仅可降低感染发生,还有助于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改善预后。侵入性操作和多种抗菌药物应用是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以往研究一致[10]。呼吸机的使用和长时间住院治疗对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及预后的影响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可能是本研究以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多数患者都需要实施人工机械通气,且住院时间都较长有关。

临床护理则可依据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重点人群为高龄、基础疾病多的患者;护理干预的方式则以患者具备的危险因素对症处理,保证患者营养达标,结合早期肠内营养,恢复患者胃肠道功能,促进身体机能逐步恢复,控制基础疾病,做好吸痰、机械通气调整,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保持患者皮肤、黏膜、呼吸道、导管等清洁,达到规避危险因素,降低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风险,改善预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Navoa-Ng JA,Berba R,Galapia A,et al. Device-associated infections rates in adult,pediatric,and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of hospitals in the Philippines:Inter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Consortium(INICC)findings[J].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2011,39(7):548-554.

[2] 宿英英,黄旭升,彭斌. 神经系统疾病肠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11):788-791.

[3] Lili Tao,Bijie Hu,Victor D,et al. Device-associated infection rates in 398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Shanghai,China:Inter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Consortium(INICC) finding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11,15(11):774-780.

[4] 沈雅舰,胡银燕,刘俏俊.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16(1):89-90.

[5] 耳思远,李卓杰. 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J]. 医学综述,2013,19(2):377-378.

[6] 郭魁,赵云龙,董全勇. 神经外科重症昏迷病人肺部感染的防治[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42-44.

[7] 王鹏,王春生,齐震.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3,(2):242-243.

[8] 温雅婷,沙丽艳,贾岩竹. 开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3,12(2):185-186.

[9] Helder OK,Brug J,Looman CW. The impact of an education program on hand hygiene compliance and 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in an urba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an intervention study with before and after comparis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10,47(10):1245-1252.

呼吸道疾病症状精选篇3

(1.四川省宁南县畜牧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615400;2.云南省曲靖市种猪场655000)

鸡呼吸道综合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是病原体、环境与鸡体抵抗力降低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当前养禽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药物不规范使用以及禽类产品快速流通等,导致鸡呼吸道综合症在养鸡生产中较为普遍发生,并且呈现病性错综复杂,预防和治疗难度越来越大。究其病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查找,并依据病变特征以及通过实验方法,综合考虑,做出正确的诊疗方案。?

1细菌引起鸡呼吸道疾病?

1.1致病型大肠杆菌病?

致病型大肠杆菌本身的血清较多型,在养鸡生产中较为常见,多引起鸡的腹膜炎、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气囊炎、肉芽肿、眼炎等多种疾病,对养鸡业危害较大。鸡只的呼吸道在受其他病原感染时,因呼吸道黏膜受到损伤,容易引发气囊炎,如果大肠杆菌侵入鸡体,病鸡会出现与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大肠杆菌病例,因为大肠杆菌容易通过血液循环或呼吸道侵入气囊而引起急性炎症,病鸡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在临床病例中,易出现因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气管炎、新城疫、禽流感等感染,继发大肠杆菌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症状。通常这些混合感染的病例在临床上很难区别,必须借助实验室检验才能确诊。?

1.2沙门氏杆菌病?

鸡沙门氏杆菌在育雏阶段的临床症状比较明显,雏鸡以排白色糊状粪便为特征,称之为鸡白痢。雏鸡一旦发病,死亡率较高。凡患白痢的雏鸡,绝大多数具有呼吸道症状,表现为羽毛蓬松,双翅张开,双眼紧闭,后腹呈现一收一缩的呼吸急促症状,少数有咳嗽声,鸡只排白色糊状粪便,部分鸡只因粪门堵塞而用力排便,发出声音,后期鸡只出现脱水死亡现象。发病日龄通常集中在3~15d,死亡高峰出现在7d左右。?

1.3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较易发生,可引起鸡只死淘数增加和产蛋量显著减少。该病在治疗中,容易出现反复发作,对药物易出现抗药性。病鸡初期鼻孔流出水样分泌物,继而转为浆液黏性分泌物。鸡只有时甩头、打喷嚏、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有的流泪,一侧或两侧颜面肿胀,部分病鸡可见下颌部或肉髯水肿。鸡只生长发育不良,发病后期有个别鸡只因瘦弱而死亡。?

1.4败血性支原体病?

鸡败血性支原体病感染可引起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慢性呼吸道病,其特征为咳嗽、流鼻液,呼吸道啰音和张口呼吸。该病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成年鸡多为隐性感染,可在鸡群中长期存在,一旦应激即可发生蔓延。本病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1.5曲霉菌病?

该病的主要病原为烟曲霉菌,多见于雏鸡,感染后病程较长,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疗效较差。发病鸡呼吸困难,伸颈张口,细听可闻气管啰音,有时可发生曲霉菌性眼炎,眼睑肿大、凸出,下眼睑有干酪样物,严重时可失明。?

1.6禽衣原体病?

本病病原体为鹦鹉衣原体,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患病后,病鸡呼吸困难,表现单侧或双侧性结膜炎,眼睑肿胀和鼻炎,眼、鼻有浆液性脓性分泌物,发病率10%~80%,死亡率可高达30%。?

2病毒引起鸡呼吸道疾病?

2.1新城疫?

鸡新城疫以下痢、呼吸困难和神经症状为其特征,尤其是发生急性型新城疫时。病鸡分泌大量黏液自口鼻流出,黏液有时悬挂于喙端,表现甩头,嗉囊内充满液体,倒提病鸡,从口中流出大量黏液。病鸡喉部发出湿啰音。发病后期,鸡呼吸极度困难,冠髯变为青紫色,死后尤为明显,冠髯边缘呈紫黑色。?

2.2传染性支气管炎?

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鸡群发病后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并迅速涉及全群。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畏寒、喘息、咳嗽、喷嚏,有气管啰音,鼻孔中流出分泌物。本病多呈肾型病变,剖检可见肾肿大、苍白,整个肾呈槟榔状色斑,故称为花斑肾。?

2.3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A型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鸡只发病突然、传播速度较快。病鸡主要表现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低头缩颈吸气,咳嗽、甩头,甩出带血的黏液。病鸡特征性症状为流鼻液和呼吸时发出湿性啰音,随后出现咳嗽、喘气,最后由于出血块阻塞喉头引起窒息死亡。?

2.4鸡痘?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缓慢扩散、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集约化、规模化和高密度饲养的情况下易造成流行。病鸡临床表现为皮肤型、黏膜型及混合型。当发生黏膜感染时,鸡口腔、喉头及气管黏膜出现溃疡性黄白色病灶,伴有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不少病禽都是因为呼吸道假膜增厚而引起采食和呼吸困难,引起增重缓慢,鸡体消瘦。产蛋鸡感染后,产蛋量下降,如果并发其他疾病,或营养不好,卫生条件差,可以引起较大的死亡。幼龄雏鸡病情严重,更易死亡。?

2.5禽流感?

病初鸡即表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出现咳嗽、打喷嚏、下痢、精神萎顿,产蛋鸡产蛋量下降或停止。特别是温和型禽流感,呼吸道症状拖延的时间较长,而且药物治疗效果甚微。?

3寄生虫引起的鸡呼吸道疾病?

3.1隐孢子虫病?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寄生于鸡呼吸道黏膜上皮微绒毛区,感染后鸡呼吸道出现啰音、咳嗽、打喷嚏,渐而气喘。剖检病鸡,该病早期可见气囊增厚并含泡沫状的光亮白色或灰白色的液体,后期有白色干酪样渗出物和实变病灶。?

3.2住白细胞原虫病?

本病为鸡的血液寄生虫病,主要危害3~6月龄的鸡,鸡年龄越小发病越急。一般在病程中后期,病鸡出现呼吸障碍,常因咯血、呼吸困难而死亡,有的病死鸡口流鲜血。?

3.3气管吸虫病?

本病由环肠科吸虫引起,病鸡以咳嗽为特征。气管吸虫多寄生于鸡的气管、支气管、鼻腔、气囊及体腔。病鸡主要症状为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呼吸,呼吸时发出声音,最后窒息而死。?

4中毒引起呼吸道症状的疾病?

4.1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采用煤碳加温的育雏方式,容易造成烟道阻塞,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雏鸡长时间过量吸入一氧化碳而造成中毒。轻度中毒时,雏鸡精神呆滞,食欲减少,流泪、咳嗽。严重中毒时,鸡只骚动不安,随之出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呆立、昏迷、嗜睡,头颈后伸,肌肉痉挛或惊厥,最后窒息死亡。?

4.2氨气中毒?

禽舍内的粪便、垫料和饲料等含氮有机物都会分解产生氨气。鸡舍内如不及时清理,如果通风不畅,空气中氨气浓度升高引起鸡只中毒,易出现鸡只口流唾液泡沫,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舍内在静止时可听到病鸡喘气声,并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动作。?

5其他因素?

因鸡呼吸道的机械损伤、中暑、非传染性致病因子侵入呼吸道等,均会导致鸡出现呼吸道症状,在生产实际中这些因素所引起的呼吸道障碍并不少见,这就要求养殖户在诊断鸡呼吸道病时要认真细致,追根寻源,方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6诊疗方案?

为控制和治疗鸡呼吸道病,首先应该弄清病因,结合剖检、实验室病理分析,才能对症选择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案。呼吸道综合症是以病毒、细菌、支原体、免疫抑制性病原和不利环境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并发或混合感染的结果。鸡场除了要按当地疫病发病特征制定免疫程序并严格实施外,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鸡呼吸道病的发生,支原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常常是潜在的感染源。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养鸡场卫生条件较差,种鸡本身可能携带有这三种病原,导致出壳的雏鸡部分带菌,在不利的因素影响之下,引发呼吸道疾病,导致全群感染和传播。一个鸡场在有霉型支原体、沙门氏菌感染的情况下,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等病原发生协同作用会更加明显。因此常出现几种病原混合感染,病原间相互作用,导致呼吸道病的发生和流行。?

免疫抑制性病原引发呼吸道病,常见免疫抑制病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白血病、鸡网状内皮增殖症、鸡传染性贫血、鸡马立克氏病、副枯病毒四型等。免疫抑制病病原感染后,机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或无应答反应,将影响某些疫苗接种的免疫效果或使此类疫苗不能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导致免疫失败,这种情况在鸡场里常有发生,如不通过抗体监测,很难发现问题。?

7预防措施?

注重雏鸡的品质。在进雏时,禁止引进沙门氏菌阳性以及支原体阴性或阳性率很低的种鸡场生产的雏鸡。严禁引入带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雏鸡,从源头上杜绝或防止雏鸡发生呼吸道综合症。?

进雏前做好育雏舍环境的清扫、清洗和消毒工作。育雏室要彻底清洗,并用不同的消毒药水消毒2~3次,并注重空气消毒。?

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及良好的通风对鸡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在满足舍内温度的同时,要尽量降低舍内氨气浓度,管理好饮水器,防止漏水。夏季注重防暑降温,冬季注重防寒保暖。?

尽量减少、消除引起呼吸道病的诱发因素,如气候突变、过冷过热、鸡群密度过大、营养不良、不正确的免疫方法及通风不良等都会诱发或加重呼吸道疾病。控制好环境因素是防止呼吸道病综合症发生最直接的措施。

?

很多呼吸道综合症往往是由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与大肠杆菌、霉型支原体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必须做好病毒性传染病的免疫预防。雏鸡的第一次预防免疫最好选择能突破母源抗体干扰的新城疫、支气管炎二联疫苗以及采用母源抗体对疫苗免疫干扰较小的免疫途径,并考虑雏鸡超前免疫,这样可在雏鸡的呼吸道和消化道上形成早期的局部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防止雏鸡较早感染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

选择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控制霉型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继发感染。在运输、免疫、气候突变等情况下,可考虑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优质的维生素,减轻应激反应。?

8综合防治?

由于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诱因,因此预防工作显得犹为重要。在预防工作中,首先要对各种病毒性疾病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其次是加强饲养管理,精心管好鸡群,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冬天做好防寒保暖。一年四季都要做好鸡舍的通风工作,给鸡创造一个较好的生存条件。?

呼吸道疾病症状精选篇4

[关键词] 鸡呼吸系统综合症 病因 防治

所谓呼吸道综合症是由鸡支原体、大肠杆菌、鸡新城疫病毒、冠状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副鸡嗜血杆菌和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疾病,其中两种或多种混合感染引起鸡呼吸道疾病的总称。该类疾病对养鸡业危害最大,造成的损失最严重,近几年来发病越来越严重,治疗难度和治疗费用越来越大,下面就发病原因、病变及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一、病因分析

1.新城疫基础免疫没有做好,后期的免疫即使做得再好也不易产生坚强的抗体。新城疫的免疫抗体产生的水平一般建立在首次免疫的基础上,所以首次免疫接种很重要。

2.肉用鸡后期生长快,需氧量大,呼出的有害气体多,鸡舍又过于密闭,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超标严重,刺激呼吸道产生病变。

3.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造成气管发炎,致使气管内有粘液和痰分泌,同时鸡无吞咽和呕吐动作,这种情况会造成鸡明显的呼噜或咳嗽。

4.喉气管炎、慢性流感和新城疫等较严重的病毒性疫病造成鸡的喉头与气管严重肿胀、出血,进而造成鸡群比较严重的呼吸道症状,一般药物往往难以治愈。

二、临床症状

呼吸道内的这些疾病的共同症状是:流鼻涕、打喷嚏、咳嗽、气管出现锣音,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消瘦,严重影响雏鸡、肉仔鸡的生长发育和成年蛋鸡的产蛋。病理剖检喉气管有粘液,喉头有出血点,气管环状出血,鼻腔和气管有黄色干酪样物,气管还会出现假膜或血痰,肺水肿并有积液,胰脏出血,十二指肠溃疡,直肠有弥漫性或条纹状出血,卵巢变性或卵泡坏死,输卵管有炎症、萎缩,子宫有水肿并有异物。

三、鸡群呼吸道综合症的成因

1.鸡只呼吸系统结构的特殊性

鸡只所特有的气囊结构,使鸡的呼吸系统可以说是从鼻到肺、至腹腔脏器、至骨骼及相关组织的“开放”系统。这意味着鸡只呼吸系统的感染很容易扩散至鸡腹腔脏器甚至全身,一旦气管、支气管的黏液纤毛系统、肺泡的巨噬细胞吞噬系统受到损害,鸡只呼吸系统疾病便会发生。

2.管理因素

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过小,VA、VC等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日粮中蛋白与能量的比例失衡,霉菌毒素的污染,均会损伤上呼吸道系统结构的完整性,进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3.疾病因素

引起鸡呼吸系统综合症的常见疫病有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霉形体感染等,而其中霉形体感染是引起禽呼吸系统综合症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4.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响

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白血病、网状内皮系统组织增生症、马立克氏病、传染性贫血、呼肠孤病毒感染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破坏了鸡只的免疫系统,使鸡只产生了免疫抑制,对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强,使得新城疫、传支、大肠杆菌病、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以上影响鸡呼吸系统综合症发生的各种因素常常具有相互作用。如管理因素、营养因素的相互作用会使机体的抵抗能力下降,常可以继发一些条件性呼吸道疾病如大肠杆菌病、霉形体感染等。有时在实际中也可见到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混合发生,如新城疫+大肠杆菌病、新城疫+支原体感染、新城疫+传支、传鼻+支原体感染等,加重了疾病的发病程度,从而造成严重的损失。

四、鸡呼吸系统综合症的防治

了解导致鸡群呼吸系统综合症的发病原因是采取相应防治措施的前提。通过现场观察并评估可能影响呼吸系统综合症的管理因素,对可疑饲料进行营养分析和霉菌素毒素的检测,以及怀疑是病毒、细菌、霉形体感染时可进行必要的血清学监测或进一步采取各种实验室手段以确认病因或病原,来做好对鸡呼吸系统疾病的判断和治疗工作。

1.预防措施

1.1综合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给鸡群供给足够的营养物质,做好日常的消毒卫生工作,保持鸡场、鸡舍、运动场所的环境卫生,饲养密度要合理,通风良好,对于病死鸡只要深埋或彻底销毁,杜绝传染源,给予鸡群良好的生存环境。鸡场应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和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制度。

1.2预防接种

呼吸系统综合症是一种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环境应激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呼吸道综合性疾病。因此,在做好饲养管理及营养方面的预防工作外,还要做好如新城疫、传支、传喉、霉形体、传鼻等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2.治疗措施

2.1管理、营养方面

加强饲养管理,给鸡群以足够的营养物质,做好日常的卫生消毒工作,保持鸡场、鸡舍、运动场所的环境卫生,饲养密度要合理,通风良好,对于病死鸡只要深埋或彻底销毁,杜绝传染源,给予鸡群良好的生存环境。鸡场应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和采用全进全出的生产制度。

2.2检测病原

通过现场观察并评估可能影响呼吸系统综合征的管理因素,对可疑饲料进行营养分析和霉菌毒素的检测,以及怀疑是病毒、细菌、霉形体感染时可进行必要的血清学监测或进一步采取各种实验室手段以确认病因或病原,做好对鸡呼吸系统疾病的判断和治疗工作。(1)病毒性疾病方面。可选用抗病毒中西药进行联合治疗,必要时可先进行疫苗紧急接种,再进行相关的治疗。(2)细菌疾病等方面。可选用抗生素、化学合成抗菌药进行治疗,如头孢类药物、强力霉素、阿米卡星、氟苯尼考、新霉素等。(3)支原体感染方面。可选用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替米考星等进行治疗。(4)混合型感染方面。可将上述的药物联合应用,同时多使用一些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以促进机体的康复。

参考文献

[1]舒永方,曹步玲. 鸡常见几种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技术[J]. 山东畜牧兽医. 2011(02) .

呼吸道疾病症状精选篇5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扁桃体及喉部,如某一局部炎症特别突出,即按该部炎症命名,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和支原体感染所致。鼻咽部感染常可波及鼻窦、中耳、口腔、颈淋巴结、气管、肺等器官。有时原发病已好转或痊愈,而并发症则迁延不愈,故必须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做全面检查观察。另外,某些传染病早期表现为上感症状,需仔细辨认,以免造成误诊。一般本病预后良好。

1 临床表现

1.1 症状体征

1.1.1 潜伏期 多为2~3日,起病多较急。

1.1.2 轻症 只有流清涕、鼻塞、喷嚏等鼻部症状,也可有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在3~4日内自愈。

1.1.3 重症 体温可达39~40℃,高温初期可发生惊厥。患儿有头痛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咳嗽频繁。婴幼儿常伴呕吐、腹泻。若炎症波及到中耳、鼻窦、颈淋巴结、气管及支气管等邻近器官,则发生相应器官炎症。并发肠系膜淋巴结炎时,可持续腹痛。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婴儿因鼻塞而张口呼吸或拒乳。如由肠道病毒引起者,可出现不同形态的皮疹。

1.2 种特殊类型上感

1.2.1 咽结合膜热 由腺病毒3、7型所致。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1.2.2 疱疹性咽峡炎 病原为柯萨奇A组病毒。急性起病、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1~4mm大小的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2 诊断要点

(1)据症状、体征即可诊断本病。

(2)本病须与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病早期、过敏性鼻炎等相鉴别。

3 生活习惯与疾病的关系

3.1 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促进生命,它可促进各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体质。体育锻炼是保持和增进呼吸系统健康的根本方法,它能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减少呼吸道疾病。

3.2 睡眠

睡眠不仅能消除一天疲劳,并使机体处于最佳的生命状态,但有部分儿童睡眠不正确,如张嘴呼吸、蒙头睡觉等不良习惯,污浊的含氧少的空气和未给鼻腔过滤空气进入下呼吸道会影响健康而易患病。

表1 在观察的108例患儿中,年龄与患病率有一定关系

3.3 饮食

由于偏食而造成的营养不良,口腔炎病极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它是小儿患肺炎、上呼吸道染等的最基本因素,据查,在患呼吸道系统疾病的2至9岁的儿童74名,其中就有偏食、厌食的51名,约占70%,其中以吃甜食及零食的居多。

4 年龄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从表1中看出,儿童在1~7岁间患呼吸系统疾病偏高,这是由于此年龄段呼吸系统生理解剖的特点决定的,抵抗力弱,易造成感染。

5 气候环境因素与呼吸系统的关系

5.1 气候

在北方每年的11月~5月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约占一年发病率的65%,干燥寒冷的气候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外部因素,有关文献报导,小儿的最佳环境是温度22℃,湿度65%。

5.2 环境

成人吸烟对小儿健康影响极大,燃烧后的烟雾含有500多种有刺激性的或有毒性的物质,工业污染导致的空气污染,更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步增加。

5.3 集体环境

集体环境不良造成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增加,送幼儿园的3~6岁小儿尤其是刚送的孩子,心理紧张,环境不适应,孩子较密集在一个活动室,空气消毒不及时不彻底,极易造成此系统疾病的传播,因此统计一年的病儿在家看管和去幼儿园的3~6岁儿童患病的比例是28:52,当然这要排除其它的一些因素,如去幼儿园途中是否着凉等。

5.4 某些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在调查中,患贫血的儿童37名,营养不良的5名,心肌炎的16名,佝偻病的4名,约占发病总数的58%。

6 预防

(1)环境卫生。环境要清洁、空气清新,公共场所如幼儿园、影剧院、商场、医院等地应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或用250PPm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两次喷雾消毒并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家庭环境可用食醋薰蒸的方法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2)注意个人卫生,纠正偏食的坏习惯,多运动并练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及呼吸道抗感染能力。教育孩子养成自我防护的知识,如别人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避开,不要让人离自己说话太近等,一但有上感症状应抓紧治疗,以免向下漫延引起支气管炎及肺炎。

(3)根据天气冷暖增减衣服.干燥炎热的天气多饮水,寒冷天气外出带口罩。防止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

(4)积极治疗某些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心肌炎等病,据报道佝偻病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90%以上。因此要特别预防和治疗佝偻病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呼吸道疾病症状精选篇6

关键词:猪呼吸道疾病;野马追克喘散;疗效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072

1 猪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疾病是养猪场最常见的疾病,多发于秋末、冬季、春初季节,危害性非常大,尤其是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如何防治猪呼吸道疾病成为养殖业普遍关注的问题。猪呼吸道疾病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对病原微生物不同,其引起的疾病也不一样,此类传染性疾病很少由单一的传染因子引起,通常发生于环境应激(猪群过度拥挤、通风不良、温度过低等)和多种传染因子的相互作用。常见的猪呼吸道疾病有猪流行性感冒、猪气喘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肺疫、猪伪狂犬病等。猪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感染的疾病种类不同,具体的症状表现也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各种猪呼吸道疾病的症状比较相似,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很容易混淆,如何诊疗不准确极易导致大批猪死亡,不仅会给猪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如果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还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所以做好猪呼吸道防治工作非常重要。在以往的猪呼吸道疾病治疗中,多依赖于实验室检测,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2 野马追克喘散

野马追是生于湿润山坡、草地或溪旁的一种中药材,性平,味苦,具有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是化痰止咳平喘药下属分类的止咳平喘药。野马追中的黄酮类成分用羧甲基纤维素配成混悬液,具有一定的镇咳作用,10%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甲型链球菌有抑制作用,临床上,能使白细胞增加、血压下降,并抑制腺体分泌。野马追克喘散的药物成分包括桔梗、连翘、野马追、黄芩、甘草等,均为纯中药制剂,药物副作用小,在止咳平喘、 清热解毒等方面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1]。另外,野马追克喘散药性稳定,药效维持时间长,能够有效控制疾病蔓延,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3 野马追克喘散治疗猪呼吸道疾病

本研究以当地某养猪场180头呼吸道疾病感染病猪为研究对象,180头猪均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精神萎靡、食欲差等症状,均被确诊为猪呼吸道疾病,且均实验要求,症状典型、自然感染。将180头病症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60头。A组病猪均给予野马追克喘散治疗(早、晚灌服1次),B组病猪均给予金花平喘散治疗(早、晚灌服1次),C组病猪均给予泰乐菌霉素治疗(每天肌肉注射2次)。3组病猪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期间密切关注病猪的病情变化。治疗结果显示,3组病猪经治疗后均得到不同程度好转,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精神萎靡、食欲差等有所减轻,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将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精神萎靡、食欲差等疾病症状明显改善以及停药物一周后无复发视为有效,其中A组病猪的治疗有效率为98%,B组病猪的治疗有效率77%,C组病猪的治疗有效率为42%,A组病猪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由此可见,相对于金花平喘散和泰乐菌霉素,野马追克喘散治疗猪呼吸道疾病的疗效更显著,该结论与许静、朱仁民等人[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近几十年来,猪呼吸道疾病在国内外范围内频繁爆发,传播迅速,往往引起暴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养殖业的发展,是养猪业疫病防制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呼吸道疾病可由病毒、寄生虫、细菌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并在各种环境作用下爆发,由于感染的病原体多在2种以上,所以又可称为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猪呼吸道疾病病情复杂,病程较长,传染性极强,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并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对人畜均可造成严重危害。所以为了避免发生接触性传染病,需要采用综合性措施进行防治,以便将损失降到最低。野马追克喘散是目前用于治疗猪呼吸道疾病的常用药物,具有化痰止咳平喘、杀菌消炎、清热解毒的功效,药物成分为多种纯中药,副作用小,能够迅速控制疫情的蔓延。本研究中3组病猪的治疗效果显示,野马追克喘散的治疗有效率最高,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金花平喘散和泰乐菌霉素,可见野马追克喘散治疗猪呼吸道疾病整体效果理想,实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呼吸道疾病症状精选篇7

[关键词] 小儿喘息性疾病;诊断;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0-0011-02

哮喘病是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疾病,由于气流快速通过呼吸通道而形成喘息音。儿童喘息疾病是一种综合性呼吸疾病,包含的呼吸疾病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疾病有三种,包括儿童支气管哮喘病、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这三种疾病有着紧密关系,患病儿童通常患有的并发症包括变应性鼻炎、变应性皮炎等一些过敏性症状,同时还可能有家族遗传史的倾向,三种疾病都具有高反应性[1]。近年来,关于小儿喘息性疾病的诊断与临床治疗的研究已引起关注。笔者就儿童喘息性疾病的诊断与临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发病机制

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①Th1/Th2免疫应答失衡机制。Th1主要产生肿瘤坏死因子和IL-2,Th2主要产生IL-5和IL-4。Th1一般对抗病毒治疗有显著效果,然而对于先天性有Th2倾向优势的患病婴幼儿,由于正常婴幼儿的免疫机制还没有发育成熟,导致Th1机制选择失效,产生的IL-1很少,特别是受到环境影响,可以保证Th2/IgE反应一直存在,免疫机制记忆限制在Th2中,因此容易产生变换性疾病。②神经免疫应答机制。炎症细胞、上皮细胞被感染后P物质(NGF)被释放,使受体值提高,让P物质产生刺激,P物质受体(NK1)上调,以便激发新循环,产生长时间变异调节以及气道炎、高反应性[2]。

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由于上呼吸道受到病毒感染所致。患儿感染病毒后,由于病毒往下蔓延而引起支气管壁出现炎症,导致支气管壁黏膜出现充血性水肿,引起血管肌肉痉挛,从而使得支气管变窄,并产生鸣音。持续反复的喘息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病情逐渐转变为急性[4]。当患儿受到花粉、屋尘、羽毛等应变原刺激时,会出现呼吸困难及持续性咳嗽症状。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大多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受慢性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特别注意病发因素。该疾病基本的病理变化主要为气道慢性炎症,其基本特征为支气管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3]。该病发病时会出现频繁的咳嗽,同时患儿还会伴有明显的哮鸣音,情况严重的患儿还有可能发展成为持续哮喘,并会出现紫绀、脉搏快、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湿冷、端坐呼吸等症状。

2 临床诊断

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①初起有发烧、恶寒、头痛、咽干等;②早期呼吸音可变粗,双侧可听到水泡音;③以持续性咳嗽为主,多月不愈,早晚加重,尤以夜间为明显。痰量或多或少,以咳出为快。症状在夏季较轻,冬季易出现急性发作,使病情加重。反复发作者,体质多瘦弱;④以对称性两肺相闻为主的呼吸喘鸣音,发病后3~5 d肺部会出现细微的湿啰音;⑤对胸部照射X光片,可以清晰看出肺部纹理凌乱、加粗,并具有不同程度斑点阴影或肺气肿阻塞现象;⑥大多数血白细胞正常,多以淋巴细胞为主[4]。

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具体表现:①大多数出现在1~3岁的儿童中,患有湿疹等一些反应病史;②病患的喘息疾病通常在早晨或夜间加重,以咳嗽引起的刺激干咳为主,儿童咳嗽后喘息疾病加重。产生发绀现象。一些患病儿童还会出现心脏衰竭并发症;③能够清晰看出患病儿童产生肺气肿,呼吸变得困难,肺部有鸣音,呼吸时有轻微的湿啰音,严重的病患甚至可能出现三凹现象;④血液中的白细胞通常正常或是偏少,淋巴细胞出现增高现象,如果血液中的白细胞升高,则表明出现细菌感染;⑤对胸部照射X光片,可以清晰地看出病患纹理加深、有肺气肿、婴幼儿比一般年长儿童更加严重[5]。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①经常发作的咳嗽、气促、喘息、胸闷,多和接触冷空气、运动、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化学或是物理性刺激等有关;②儿童发病时两肺相闻或是在肺部产生以弥漫性为主的呼吸鸣音,呼气时间加长;③使用舒张支气管药物疗效显著;④排除其他病症引起的咳嗽、气促、喘息、胸闷;⑤对于一些患病症状不典型的病症儿童,在肺部产生哮鸣音,可以根据以下两种情况中任何一种使用舒张支气管进行试验协助诊断,如果为阳性则能够确诊为哮喘;第一,使用气雾喷雾剂或是β2速效激动雾化剂,让患病儿童吸入;第二,对患病儿童注射0.1%的肾上腺素0.01 mL/kg,每次注射剂量的最大值不能>0.3 mL;任何一项试验在完成后,15~30 min内喘息症状明显减轻,则表明哮鸣音为阳性。患病儿童的年龄>5岁,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儿童患病前后对FEV1或是呼吸流速进行测量,治疗后肺部的哮鸣音上升值超过15%的患病儿童为阳性患者[6,7]。倘若肺部产生哮鸣音,同时FEV1>0.75,那么可以做激发支气管试验,如果表现为阳性,则确诊为哮喘病。

3 临床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①临床抗病毒治疗。使用利巴韦林喷雾剂对减缓喘息疾病症状和排除病毒具有一定效果;②使用舒张支气管剂。将肾上腺素或是沙丁胺醇以雾化剂的形式让患者吸入,这样做疗效显著,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通过试验可以看出,相比沙丁胺醇,肾上腺素可以更有效、更快速地降低临床症状,同时十分安全;③使用糖皮质激素。不管吸入、注射、口服糖皮质激素,都可以对毛细支气管炎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无远期、近期疗效。支气管激素糖皮质或是舒张剂的优势都可以在重症患病儿童中表现出来[8];④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有效降低白三烯的释放,例如孟鲁司特能够防治反复发作的毛细支气管炎;⑤重组基因干扰素γ(rINF-γ)。干扰素在细胞的表面和一些指定受体相互结合,引发细胞形成抗病毒蛋白,选择性组织干细胞mRNA和蛋白合成,以及传递,让病毒无法复制,同时可以提高肺部吞噬细胞活性,控制炎症介质的产生[9,10]。

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除止喘以及抑制感染以外,应注意患病儿童的休息,让患病儿童多喝水,保证室内空气新鲜。但儿童感冒或出现气管炎时,通常表现为咳痰、咳嗽。咳痰和咳嗽症状的产生是让患病儿童将因为呼吸炎症形成的分泌物排除在身体以外,确保呼吸顺畅。然而,很多儿童的家长一看见儿童产生咳嗽症状,就马上给儿童吃止咳药,这对儿童身体有不好的影响。由于止咳药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咳嗽,缺少排痰、清洁呼吸道的功能,无法将含有病毒和细菌的痰液排除体外,进而使呼吸道中的炎症加重,因此,儿童在咳嗽时对于止咳药的使用一定要慎重[11]。但是如果儿童的呼吸道产生感染时,过多的咳嗽和痰液会使儿童的睡眠受到影响,医生通常会开一些化痰、止咳的药物,经过化痰达到止咳的效果。

对儿童支气管疾病进行治疗:①快速缓解药物;②长期预防药物;③吸入型短效药:激动剂。治疗的基本原则:保持长时间、个体化、规范化的治疗原则,在哮喘病发作时能够使症状快速缓解,缓解期长期控制症状。避免触发因素。早期、长期、联合用药[12]。尽可能快速缓解气流受阻,缓解低氧血症,尽快恢复肺功能。④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轻到中度发作,给予吸入型短效药:激动剂是使气流迅速缓解的最好方法,更严重的发作时,通常需要给予超过一般剂量的吸入型短效的β2激动剂,直接或借储雾罐、雾化器吸入[13-15]。

4 小结

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就是哮喘疾病,发生喘息的前提是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壁上产生炎症,呼吸道中的管壁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现象,并且分泌物提高,支气管中的平滑肌产生痉挛,管腔受到分泌物或是异物的阻塞,都可以使呼吸道中的气流受到阻碍,产生哮鸣音[16,17]。在临床症状中经常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重症患者会产生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如出现心脏衰竭,甚至使生命受到威胁。目前,喘息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根据流行病统计数据表明,这种疾病多发生在婴幼儿中,春、冬季节属于高发季节,并且女孩少于男孩,婴幼儿倘若患有呼吸疾病,将会对呼吸系统的成长和免疫机制造成一定的影响,使以后经常出现持续性喘息或哮喘病症[18-21]。所以,对这种疾病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周皖兵,熊言佳,钟冲. 不同年龄患儿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J]. 安徽医药,2012,37(8):543-545.

[2] 李成瑶,付娟,陈虹. 小儿喘息性疾病病因及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01-3604.

[3] Graham LM. Preschool wheeze prognosis: how do we predict outcome[J].Paediatr Respir Rev,2006,7(S1):115-118.

[4] 袁敏华,万托林. 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2010,12(8):153-155.

[5] 许锦姬. 小儿喘息性疾病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2, 27:3752-3753.

[6] 刘焕,张凤仙. 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儿童哮喘相关性探讨[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 (10):801-803.

[7] 孙立锋,杨锡强,冯学斌. 对当前儿童喘鸣、哮喘防治的几点反思[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16(11):365-366.

[8] 吴福玲,宋秀凤,李营营,等. 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J]. 重庆医学,2008,37(5):918-920.

[9] 赵明彰. 联合博利康尼和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3):106-107.

[10] 李雅慧,张国成,许东亮. 雾化吸入干扰素α-1b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治疗的实验研究[J].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0,31(3):203-205.

[11] 丁媛. 机体抗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机制研究进展[J]. 国际儿科学杂志,2006,33(13):14-17.

[12] 苏志强,卓志强,柯丹红. 吸入糖皮质激素及联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2):2746-2749.

[13] 刘朝菊. 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 28(6):447.

[14] 李琼,王淑华,冯吉芳. 哮喘清合剂联合小剂量西药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2):10-11.

[15] 白新会. 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J]. 当代医学,2011, 17(15):139-140.

[16] 李玉华. 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6个月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177-178.

[17] 王永杰,殷显德.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复合型粉剂小剂量吸入治疗轻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27(13):1319-1320.

[18] 吴剑云,罗育冰. 喘息性小儿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1,19(7):116-119.

[19] 贾丽春. 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28例[J]. 中国乡村医药,2011,14(2):1392-1395.

[20] 郝永敏,王玉琢,展锐,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151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35(6):176-178.

呼吸道疾病症状精选篇8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患病率;体征和症状;对比研究;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 R 18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6-0708-03

Prevalence of Respiratory Symptoms and Disease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in Urban Shanghai/NIU Chun-jin,WU Jin-gui,ZHUANG Zu-jia,et al. Changn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hanghai(20005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the prevalence of respiratory symptoms and illnesses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and to provide the data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espiratory illnesses. MethodsBy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e, the prevalence of respiratory symptoms and illnesses was determined. Using standardized questionnaires, 6 551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among 16 schools in 3 urban areas in Shanghai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persistent cough, persistent phlegm, wheeze, wheeze symptom, asthma, current asthma and bronchitis in them was 8.6%, 4.4%, 7.1%, 2.7%,4.5%, 1.9% and 1.8%,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prevalence of most common respiratory illness in age(P

【Key words】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s;Prevalence;Signs and symptoms;Comparative study;Adolescent

呼吸道疾病是影响学龄儿童健康和导致学生缺课的主要原因[1],呼吸系统症状会倾向性地延续到成人并发展为慢性疾病。欧洲呼吸道健康协会(European Community Respiratory Health Survey, ECRHS)曾组织对欧洲多个国家大规模调查[2]。本研究调查了上海市城区儿童青少年呼吸道疾病与症状的流行状况,为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根据上海市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城市内、中、外环线为界划分为3个地区,共抽取6所中学、8所小学和2所幼儿园,共215个班级的学生,要求学生在上海居住2 a以上。共发放问卷7 230份,回收6 921份,调查应答率为95.7%;经审核,符合填写质量要求的问卷共6 551份,有效应答率为90.6%。男生3 381人,女生3 170 人;年龄最小4.2岁,最大16.5岁,平均为(10.96±3.44)岁。男、女生平均年龄分别为(11.1±3.4)和(10.9±3.4)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参考美国胸科协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 AST)推荐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调查问卷》[3],并进行适当修改,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家庭社会人口学特征(姓名、性别、学校、班级、年级、居住地址)、呼吸道症状与疾病(过去1 a内出现的咳嗽、咳痰、喘息、哮喘、支气管炎等)。

1.2.2 儿童呼吸道症状及疾病定义 持续咳嗽:感冒或不感冒时经常咳嗽,且过去1 a中有3个月以上每天(1周有4 d以上)咳嗽。持续咳痰:感冒或不感冒时均咳痰,且过去1 a中有3个月以上每天(1周有4 d以上)发生吐痰。喘息:有过喘息且近2 a超过2次。喘息样症状:有过喘息且近2 a超过2次,但并非哮喘。哮喘:喘息并伴有急性呼吸困难发作2次以上,或曾被诊断为哮喘性支气管炎或者小儿哮喘,或被诊断有喘息并伴有呼吸困难。哮喘现患:喘息并伴有急性呼吸困难的发作2次以上,或曾被诊断为哮喘性支气管炎或者小儿哮喘,或被诊断为有喘息并伴有呼吸困难,且近2 a因哮喘或哮喘性支气管炎或小儿哮喘而接受过治疗。支气管炎:在门诊或住院就诊中医生诊断为支气管炎。

1.2.3 质量控制 调查问卷经预调查并请相关领域专家和中小学教师讨论修订后正式应用。对所有参加调查的人员进行培训。调查问卷由学生家长填写,回收后由课题组成员进行审核。采用即时逻辑审核检验与双重复录入比较检验结合的方法,确保数据录入准确。

1.3 统计分析 使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患病率、检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χ2趋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呼吸道症状年龄分布 见表1。儿童青少年持续咳嗽的检出率平均为8.6%,5岁组最高,达15.5%;最低为13岁组,为2.4%。各年龄组间持续咳嗽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74,P

2.2 哮喘与支气管炎的年龄分布 各年龄组哮喘、哮喘现患、支气管炎患病率分别为4.5%,1.9%,1.8%(表1),哮喘、哮喘现患、支气管炎的患病率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52,24.28,38.51,P

2.3 呼吸道症状与疾病的性别分布 见表2。持续咳嗽、持续咳痰、喘息、喘息样症状、哮喘、哮喘现患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5.77,23.31,11.88,8.91,4.39,P值均0.05)。

2.4 呼吸道症状与疾病的城区分布 由表3可见,上海城区内、中、外环3个地区儿童青少年呼吸道症状检出率与疾病患病率存在差异,多数呼吸道症状为内环、中环高于外环。χ2检验显示,3个城区持续咳痰、喘息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11.409,8.009,P值均

3 讨论

3.1 呼吸道症状检出率与疾病患病率 欧洲呼吸道健康协会(ECRHS)报道,西方国家持续咳嗽检出率为3%~9%,持续咳痰检出率为1%~5%;哮喘患病率在8.5%~32.0%之间,喘息检出率在13%~29%之间[2]。本次调查中,儿童青少年持续咳嗽、持续咳痰的检出率分别为8.6%,4.4%,喘息及喘息样症状的检出率分别为7.1%,2.7%,哮喘、哮喘现患的患病率分别为4.5%,1.9%。与欧洲的调查结果相比,我国儿童哮喘、喘息等过敏性疾病患病率较低,而持续咳嗽、持续咳痰等刺激性症状检出率较高。

3.2 哮喘患病率趋势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近20 a来,全球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加,每10 a以20%~30%的比例增长[4]。我国儿童哮喘协作组于1988年、2000年对城市儿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哮喘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上海在这2次调查中的患病率分别为1.5%,3.34%,在全国城市中处于高水平。有不少理论和学说解释哮喘患病增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空气污染物暴露[6-7];(2)运动减少和肥胖增加[7];(3)儿童早期感染的变化[8-10]。本研究显示,上海城区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为4.5%,哮喘现患率为1.9%,略高于2000年调查水平,但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这种患病率的差别归因于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

3.3 呼吸道症状年龄检出率趋势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可见,呼吸系统的症状均有随年龄的增长有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肺在儿童出生时并未完全发育成熟[11],随着生长发育,肺泡数增多,而肺泡上皮未完全发育成熟,其结果是肺泡上皮的渗透性增大,儿童每千克体质量的肺泡表面积明显大于成人。在正常呼吸的情况下,每千克体质量呼吸的空气比成人多50%,儿童肺生长发育时期是空气污染物暴露且产生影响的敏感期[12]。

3.4 呼吸道疾病与症状的居住地区差异 本研究结果,居住在不同城区的儿童呼吸系统患病率有一定差异,居住在中心城区(中环以内)儿童呼吸道症状检出率和疾病患病率均高于外环。从上海城区的实际情况看,内环、中环人口、道路和交通密度均大于外环。有报道显示,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NO2、可吸入颗粒物、含碳化学物水平与住所附近50 m或100 m范围内的道路、人口密度有联系[6]。上海市小学、初中学生一般是就近上学,内环、中环的学生居室以及就读的学校附近的交通流量、人口密度均大于外环,学龄儿童以及青少年呼吸道疾病与症状的发病率内、中环高于外环可能与此有关。

3.5 呼吸道疾病与症状的性别差异 本次调查发现,男性持续咳嗽的检出率和哮喘、哮喘现患的患病率高于女性。与查日胜等[13]报道的结果不太一致。有报道认为,女性呼吸道症状或疾病高于男性可能是由于女性在厨房呆的时间较男性长,暴露于较高水平的燃气炉废气污染物所致[11]。城市儿童青少年一般很少参与家务劳动,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在厨房呆的时间都很少。一般认为,男孩在室外活动时间多于女孩,受室外污染物的影响程度大于女孩。但在不同地区室内、外污染物的相对效应在不同地点可能不完全一致,需要更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证实。

4 参考文献

[1] SCHAPPERT SM. Ambulatory care visits to physician offices, hospital outpatient departments, and emergency departments: United States, 1997. Vital Health Stat, 1999,13(143):1-39.

[2] JANSON C, ANTO J, BURNEY P, et al. The european community respiratory health survey: What are the main results so far? Eur Respir J, 2001,18(3):598-611.

[3] FERRIS BG.Epidemiology standardization project Ⅱ.Recommended respiratory disease questionnaires for use with aduts and children in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Am Rev Respir Dis,1978,118(suppl 6):7-53.

[4] MASOLI M, FABIAN D, HOLT S, et al. The global burden of asthma: 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GINA dissemination committee report. Allergy, 2004,59(5):469-478.

[5] 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中华儿科杂志,2003,41(2):123-127.

[6] CLOUGHERTY JE, WRIGHT RJ, BAXTER LK, et al. Land use regression modeling of intra-urban residential variability in multiple traffic-related air pollutants. Environ Health, 2008,7:17.

[7] DALES R, WHEELER A, MAHMUD M, et al. The influence of living near roadways on spirometry and exhaled nitric oxide in elementary schoolchildren. Environ Health Perspect,2008,116(10):1423-1427.

[8] REDD SC. Asthma in the United States: Burden and current theorie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2,110(4):557-560.

[9] LEIKAUF GD.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 and asthma.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2,110(4):505-526.

[10]BACH JF. The effect of infections on susceptibility to autoimmune and allergic diseases. N Engl J Med, 2002,347(12):911-920.

[11]SCHWARTZ J. Air pollution and children's health. Pediatrics, 2004,113(4):1037-1043.

[12]BATESON TF, SCHWARTZ J. Who is sensitive to the effects of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on mortality? A case-crossover analysis of effect modifiers. Epidemiology, 2004,15(2):143-149.

呼吸道疾病症状精选篇9

关键词 面罩 BiPAP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碳酸血症

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倍受呼吸科临床医生的关注[1],为探讨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疗效,2010年4月~2011年12月应用面罩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10年4月~2011年12月应用面罩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69.6±11.6岁,伴左心功能不全2例,伴轻度上消化道出血4例,伴房性心律失常3例,伴意识不清5例。血气分析:PO2 66±13mmHg,PCO2 96±15mmHg,pH 7.23±0.06。

方法:应用Vision-40B-iPAP呼吸机,全部患者通过充气密闭面罩与呼吸机连接,近面罩处接1个鱼嘴呼气阀,以具有伸缩弹性的头带四周固定面罩。呼吸机模式为自主呼吸与定时模式(S/T)[2],备用呼吸频率14~18次/分,吸气压力(IPAP)由8cmH2O开始逐渐增至16~20cmH2O,呼气末压力(EPAP)从4cmH2O开始,根据实际情况最高调至8cmH2O;氧浓度30%~40%,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3%。病情好转逐渐下调参数,间断延长停机时间,并转为鼻导管吸氧,直至完全撤离。

结 果

临床症状的变化:14例患者中经面罩BiPAP通气,气促、气急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缺氧症状迅速消失。2例意识不清的患者经过通气1小时后,意识清晰。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PO2/mmHg、PCO2/mmHg、pH)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的主要特征是慢性气流阻塞,并呈进行性发展。由于肺泡弹性纤维破坏,肺泡壁毁损,肺组织弹性减退,肺过度充气,肺内气体和血流分布不均匀,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小气道动态陷闭。急性加重期这些病理改变进一步加重,气道的阻力进一步加重,致呼吸做功增加[3],呼吸肌负担增大,当呼吸肌过度疲劳,就会出现呼吸肌功能衰竭而致通气障碍,发生呼吸衰竭,当常规药物、吸氧等治疗措施来不及或不能缓解病情时,常需进行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有创通气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并会引发多并发症,尽管其疗效可靠,临床上常等到呼吸衰竭发展到相当严重,已危及生命才考虑应用。无创通气不仅可以避免与有创通气相关的并发症,而且可早期应用,通气的指征较宽,及早纠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可减少有创呼吸机的应用。随着新一代无创通气机的开发及面罩材料的不断完善,使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依从性得到进一步肯定,从而改变了COPD并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只能依靠有创通气治疗的格局。

BiPAP呼吸机是目前最常应用于无创通气的呼吸机,采用双水平正压提供压力支持通气,允许患者在两个持续呼吸道正压水平上自主呼吸,同时是有流量同步触发和漏气补偿功能,并且有自主呼吸与控制呼吸并存的特点,避免了人机对抗,减少容积性损伤和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吸气时一个提高的吸气压(IPAP)作为压力支持通气,可以帮助患者克服呼吸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气量,同时又能够改善气体在肺内分布不均一情况,可以有效地改善肺泡通气和氧合,尤其是肺的通气/血流比值,促进肺泡中氧向血液弥散,减少无效死腔气量,对CO2潴留严重的患者,可采用较高压力以增加潮气量,促进CO2的排出。有报道采用面罩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其通气效果、病情基本变化及最终转归与选择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相比,无明显差异性,但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明显减少。

本资料显示,合理应用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COPD并重度高碳酸血症可迅速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改善缺氧、严重的二氧化碳潴留及呼吸性酸中毒,且可避免有创通气的各种并发症,安全有效,可作为COPD并重度高碳酸血症患者优先考虑的一种治疗方法。应用无创通气不仅要求选择合适的面罩呼吸机,而且要根据病情及不同阶段的呼吸生理要求设置适当的参数,使得人机能较好的配合;同时要及时防治相关的并发症并排除人机对抗的各种原因,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金祥,张虹霞,周建群,等.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效应.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64-65.

呼吸道疾病症状精选篇10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195-02

前言: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这使得无论在城市中还是在农村,越来越多的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气管、支气管、肺部以及胸腔都是主要病变的部位。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常年承受着巨大的身体痛苦和心理压力,如何在临床实践中做到更好的防治呼吸系统疾病、更好的护理这类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医学课题。

1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

1.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其特点

本病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大多由病毒引起,临床表现分为普通感冒,咽炎和支气管炎。患者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差别,一般情况下,起病较急,咽干,头痛,鼻塞同时出现流鼻涕的症状。很多人对感冒不以为然,但感冒引起的一系列疾病,例如:风湿病、肾炎等。另外对外科手术后的病人来说,“感冒”是一个极其危险的现象,常常是手术后并发症的一种表现,值得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警惕。

1.2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及其特点

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多由感染、过敏或理化刺激引起气管和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一般的临床表现为先有鼻塞、流涕、畏寒、发热、痛、头痛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1.3肺炎球菌性肺炎及其特点

肺炎球菌性肺炎大多是由细菌感染而引起的肺实质的急性炎症。一般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体温很快升至39到40℃、寒战并发热。多伴有头痛、胸痛、全身痛咳嗽、有粘痰、带血或呈铁锈色、气急发绀等症状。

1.4气胸及其特点

自发性气胸指的是在患者非外伤的情况下,肺组织连同其表面的脏层胸膜破裂,致使空气进入胸膜所引起的疾病。发生于患者肺部,X线检查无其它明显病变的气胸则称特发性气胸,气胸的临床表现为起病较急,多数有咳嗽、摒气或用力过度等明显诱因。

1.5慢性支气管炎及其特点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

1.6哮喘及其特点

在易感者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症状也很常见。

2对以上疾病的临床护理

2.1对患者的护理

针对不同疾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于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等,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有发热头痛等严重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病人宜多饮开水,饮食宜清淡、稀软、少油腻,多食蔬菜、水果等,以清淡、爽口为宜,忌饮食不节;对于一些患有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球菌性肺炎的患者来说,消除空气中的污染和烟尘是很重要的环节;如伴有发热的症状则可用冰袋敷前额,用酒精擦身,注意卧床休息。原发性治疗,即治疗气胸的原发病,抗感染,一般治疗,保持安静、镇咳、避免对于气胸患者,用力、呼吸困难者吸氧,胸腔排气。闭合性气胸、肺压缩少于30%,症状轻者不必抽气。肺压缩超过30%,伴呼吸困难发绀者应用胸腔排气治疗。 此外,无论是何种呼吸系统疾病,都应加强体育锻炼,良好的体质是病情好转的前提。

2.2对医护人员的要求

加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科室与医院要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教育,对法律、法规中涉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内容进行筛选,开展有预见性的教育活动,由专门人员对护理人员讲解医患双方义务与权利方面界定和护理工作法律责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状态。加强对护理人员礼仪教育,使用文明用语,态度和蔼真诚,让患者能充分感受到尊重与温暖。加强对护理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其整体护理能力。完善本科室的监督制度随机抽查,定期考核,并与奖惩挂钩。

3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

在呼吸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中,主要以慢性疾病为主。患者表现为:病情反复、体质虚弱、久治不愈等特点。在老年呼吸疾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应结合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临床症状、病程长短等,采取行之有效的规范化护理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心理问题、心理需求的不同,提供科学、完善的心理护理措施,以调动老年患者最大限度的主观能动性,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相关治疗与护理工作。对其呼吸道的护理应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畅通。在使用吸痰器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吸痰管的及时更换,吸痰动作应尽量轻柔。同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调节患者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具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对于病情危重或吞咽困难的患者,护理人员将药物研碎后溶入水中,以便患者顺利服药。在患者用药后,护理人员密切关注药物的实际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

结语: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的数量在很多地区都呈现出一个大幅上涨的趋势。由于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强传染性,在护理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较多的。而且由于病患个体情况的不同,护理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护理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但同时也是一门多变的学科,从庞大的知识体系中挑选组合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是呼吸系统相关医护人员,也是所有医护人员面对的挑战。医护人员应当从患者的心理、生理各方面出发,为患者建立科学的医疗方案,培养良好医患关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呼吸道疾病症状精选篇11

关键词:产蛋鸡;呼吸道疾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中图分类号: S858.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4-70-1

1 秋冬季节产蛋鸡呼吸道疾病常见种类

秋冬季节产蛋鸡的呼吸道疾病很多,常见的有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鸡气囊炎、由强毒型新城疫和禽霍乱、禽流感继发的呼吸道疾病等。一遇发现有上述这些疾病发生的症状,要根据所发病的特征进行分析,对症治疗。

2 秋冬季节产蛋鸡呼吸道疾病发病原因

(1)在深秋季节昼夜温差大,养鸡户为了保证鸡舍温度,舍内透风设备关闭,屋顶通风口小或不够用,造成舍内空气恶劣,新鲜空气少,毒害气体严重超标,进而引起鸡群呼吸道疾病大面积发生。一般舍内温度保持10℃~20℃为宜,每天保持光照16小时。冬季防止低于7℃,否则增加饲料消耗。

(2)鸡舍内饲养密度过大,高热潮湿,粪便杂物清理不及时,也能诱发此病。一般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每天刷洗一次水槽,早晚各清扫一次粪便为宜。

(3)免疫接种不科学,用苗后未能及时销毁疫苗瓶。

(4)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料槽水槽及养鸡用具消毒不严格,也能加速此病发生。

(5)鸡群未能及时在发病前投喂相关预防药物,即使预防了,但未能抓住主病和控制继发感染症,这些都能促进此病的流行。

3 秋冬季节产蛋鸡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

(1)传染性鼻炎:由嗜血杆菌引起,症状为甩鼻,流泪,面肿,打喷嚏,鼻子周围结痂。剖检鼻粘膜充血肿胀,有粘性分泌物。

(2)传染性支气管炎:由冠状病毒引起,症状咳嗽,气管音,打喷嚏,产蛋量下降并有畸形蛋出现,排白色或绿色粪便。本病分呼吸道型、肾型、腺胃型、生殖型四种。剖检可见气管有粘液或干酪样物,气囊浑浊,肾肿大,输尿管变粗,内有大量尿酸盐沉积。有的腺胃粘膜出血溃疡,卵泡充血出血,输卵管水肿。

(3)传染性喉气管炎:由鸡疱疹病毒引起,症状呼吸困难,咳血痰,吸气时向上向前伸颈张口,呼气时甩头长鸣。剖检气管内附带血的黄色粘液和血凝块或有豆腐渣样栓子。多发30日龄以上青年鸡或成鸡。

(4)鸡慢性呼吸道病:主要由败血霉形体引起,症状咳嗽,呼吸音,眼肿,流泪,多发雏鸡,气囊、鼻腔及鼻窦有干洛样物质。

(5)鸡气囊炎:多由大肠杆菌继发,症状甩头,咳嗽,流鼻液,剖检胸膜气囊浑浊,增厚,表面有干酪样物。

(6)新城疫型呼吸道病,死亡率高,胃肠出血,有神经症状。

(7)禽霍乱型呼吸道病:死亡率高,心冠脂肪,十二指肠出血,肝脏有坏死灶,易碎。

(8)禽流感型呼吸道病:死亡率高,腿部鳞片出血,鸡冠肉髯发绀,肿胀,排黄,白,绿稀便。肌胃角质层下严重出血。

4 秋冬季节产蛋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4.1 禽舍的管理

加强通风,及时排除有害气体,方法有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同时注意舍内温度的提高,一般为10℃~15℃为宜,排气通风时间以舍内没有刺鼻氨味为宜。一般通风时间为15分钟左右为宜。次序以由里向外为宜。

4.2 及时注射疫苗预防

选择正规厂家疫苗,根据本地疫情情况,制定好科学免疫程序,做病毒性疫苗后用抗菌药物,同时料中拌黄连解毒散,饲水中加超强氨基金维素(河南大明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连用5天,同时注意通风,注完苗及时销毁苗瓶及注射器械。

4.3 做好消毒工作

及时清理粪便及杂物,对水槽料槽定期清洗消毒,每日一次。消毒药物选择气味小的。夏季选用聚维酮碘成分的,秋冬季节选用中药成分熏蒸消毒,消毒药要交替使用为好。

4.4 补足营养

鸡料做到营养丰富,优质。不喂发霉变质饲料,饮水添加超强氨基金维素(河南大明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一般开产前,每只每天采食310~320千卡代谢能,粗蛋白16克,钙2.5~3.0克。产蛋期每只每天采食115克,粗蛋白20克,钙类4.2~4.6克。

4.5 进行药物预防

呼吸道疾病症状精选篇12

【关键词】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病因;防治

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由多因子病原感染引起的,以咳嗽、喘气、腹式呼吸、肺炎等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一系列综合性症状。可能的病原主要有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原虫(支原体、衣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病毒(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等)以及环境条件、饲养管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已成为我国当前猪病中的重中之重,几乎所有的猪场都有发生。

1 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流行情况及其危害

猪场常因购买不检疫或检疫不严的病猪或隐性感染猪而使本病流行,并因饲养管理不善或营养不良而导致病情加重。

该病除了造成直接的死亡之外,更为严重的是使猪增重减缓5%~25%,饲料利用率降低5%~25%,出栏时间推迟15~20d,并长期携带多种相关病原体,有的发病率高达25%~60%,直接死亡率可达20%~90%,增重下降或生长停滞的可达70%。

2 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主要症状

该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有的体温升高、腹泻。急性发病的猪可突然死亡,大部分由急性变为慢性或在保育舍周围形成流行。哺乳仔猪以呼吸道和神经症状为主,死亡率高,生长育肥猪经常发生“18周龄墙”,首先发热,随之出现呼吸道症状。

3 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

3.1 传染性病因

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猪流行性感冒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等。

细菌:主要有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链球菌属1型、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

原虫:猪肺炎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衣原体等。

3.2 非传染性病因

非传染性因素主要是饲养管理条件,包括营养水平、饲养密度、空气质量、粉尘、温度、湿度、转群频率、不同来源的或日龄相差太大的猪只群饲、没有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等,它们往往是猪呼吸道疾病暴发或死亡率升高的诱因。

3.3 综合病因

事实上,以上病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从而使得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变得非常复杂,这也是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难以诊断和防治的原因所在。

4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

咳嗽:咳嗽是猪群出现呼吸道疾病的第一警示信号,应该引起广大养猪场(户)的重视。

气喘:观察猪气喘的最佳时机为早晨饲喂之前或者采食1h后休息时,发现侧卧猪出现腹式呼吸(猪呼吸时,腹部明显起伏),即可认定有气喘症状。

呼吸困难:患猪出现不爱吃食、精神不振、张口喘气、出气不畅、腹上或者后背发红、后背毛根出血、耳缘发紫等症状。

5 猪呼吸道综合症的治疗方案

5.1 个体治疗方案

不明原因咳嗽:万特肺灵注射液按15kg体重1ml 的用量毎48h注射1次。

咳嗽、气喘、不发烧:上午用万特肺灵注射液按10kg体重1ml 的用量注射,下午用利安注射液,连用3d。

咳嗽、气喘、发烧:在“咳嗽、气喘、不发烧”的方案基础上,增加退烧药,可选择安乃近、氨基比林以及中药,配合使用VC,每日1次。

耳缘发红、腹下发红:黄芪多糖+白细胞介导素,每日1次。

5.2 全群治疗方案

用万特肺灵700g+新附优特乐(或泰乐新)1000g/t饲料连用7d,再用万特肺灵500g+治嗽净(或富乐克)1000g/t饲料连用7d。如果怀疑猪群感染温和型猪瘟病毒、圆环病毒,则在上述配方案基础上增加黄芪多糖500g/t饲料。

特殊说明:拌料量以该群猪发病前采食量未下降时每日采食量为准,猪群发病后,虽然采食量下降,仍然按健康时采食量计算投药量,以确保发病猪不因采食量下降而摄入药物不足。

6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综合预防措施

“预防为主,防重于治”已成为许多养殖者的共识。等出现气喘症状再用药,治疗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即使治好了也影响生长,损失很大。针对从上介绍的原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就能杜绝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生。

(1)加强管理,操持舍内干燥:秋冬季节,先清干粪后扫圈,一般不用水冲洗圈面(转群后消毒除外)。

(2)保持舍内温度:北方养猪户可以通过火墙、土暖气等方式增温,有条件的猪场应设计安装先进采暖设备。

(3)保持适当通风:在晴朗天气,可选择在中午13:00~14:00时通风1~2h。养猪实践证明,采用正压鼓入热风可解决通风与保温之间的矛盾。

(4)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由病毒、细菌和原虫混合感染的,因此针对这三种病原采用综合办法加强猪群免疫:把猪瘟、蓝耳、伪狂犬等病毒性的疾病免疫好,有条件的养猪场(户)可采用检测净化,把有野毒猪瘟、蓝耳、伪狂犬感染的猪淘汰掉。有条件的猪场可增加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炎的免疫。

(5)做好猪群保健:猪一生中的四关(出生关、断奶关、转群关、18周龄关)是猪最容易感染疾病的时候,把这四关保健好,猪就不会发病,就能健康出栏。出生关要做好母猪的保健,仔猪有病都是母猪传染的,母猪产前7d和产后7d做好保健不但对仔猪出生后的健康生长有效,同时能控制母猪产后疾病的发生。产前7d每吨饲料加氟苯尼考500g+磷酸泰乐菌素、磺胺二甲嘧啶预混剂(或泰乐新)1000g;产后7d每吨饲料加万特肺灵500g+附优特乐(或富乐克)1000g;断奶后每吨饲料用万特肺灵500g+新附优特乐(或泰乐新)1000g+黄芪多糖500g,连用7d;再用万特肺灵500g+新附优特乐(或治嗽净)1000g/t饲料,连用7d;第3周用乐去从500g/t饲料驱虫一周;70日龄转群时每吨饲料加万特肺灵500g+新附优特乐(或附优特乐或治嗽净)1000g连用7d,接着再驱虫7d;110日龄时再用上述方案保健一周,猪就能健康出栏。

只要加强防疫、保健、管理和消毒,多管齐下,就能彻底控制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旭.猪群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原因[J].养殖技术顾问,2011(07).

呼吸道疾病症状精选篇13

关键词: 猪呼吸道疾病;特点;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40

呼吸道疾病在猪养殖场的扩散是造成养殖场病疫的1个因素。当猪患上呼吸道疾病后,会出现呼吸急促、皮肤发红等一些症状。最常见的一些疾病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猪的自愈能力不是特别强,就像普通的呼吸道感染也会致命,而且很容易传染。在养殖场中引发疾病的病原体较多,仅靠疫苗很难控制病菌传播,需要定期投喂药物,起到预防的效果。

1 流行特点与病变特点

猪在很多时期都特别容易患病,每一个猪龄周期,发病的概率和死亡率都是不同的。在养殖场中的小猪,发病率最高,如不能有效的防止传染,就会导致大量生猪猪染病。发病率最集中的是猪龄18周的猪,这个时期的猪抵抗力过低,很容易发病。其他时期,小猪的患病的种类也大不相同的,比如说,大多数都是炎症种类的疾病,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肺出血,呼吸困难等症状。一些猪在发病后会在耳尖及四肢末端出现些许紫斑。

2 症状特点与发病原因

在猪感染疾病之后,会明显的感觉到猪的精神不振,没有食欲,走路没有力气,严重的时候可能会有呼吸困难等症状。感染急性病后猪可能会突然死亡或体温在短时间内明显上升,感染慢性病的猪表面的病症不明显,但生长缓慢,食量减少,约2周的时间后会逐渐出现咳嗽等症状,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表现为持续咳嗽。

引发猪的疾病的病原体往往都是可以互相传染的,最常见的就是猪流感病毒,这种病毒很容易传染,也很难治愈,会伴随着很多的并发症,导致更多的病原体侵入猪的身体。养猪场出现的猪嗜血杆菌病和猪附红细胞病等主要疾病,常见的有猪支原体肺炎,是指猪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出现的接触性慢性呼吸道疾病,一般发生在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混乱的养猪场,会引发死亡。当养猪场发生低温、超时、拥挤、通风条件差、天气突变以及长期投饲单一饲料的情况时,生猪自体抗病能力下降,发病率上升,同时病情加重。一般来说这种病造成的死亡率并不高,但是当流行期到来,饲养管理始终得不到提升时,也会在猪群中造成大面积感染,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2.1 临床症状

猪一般患上疾病,现象都会很明显,整天躺着不太爱动,吃饭也不积极,最主要的就是咳嗽和急喘。急性病往往是发生在新患病的猪上,其中怀孕母猪和幼龄猪较多,患病猪往往出现急性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会舌头突出,口鼻处出现沫状物,发生腹式呼吸,腹肋部快速起伏,时有痉挛性咳嗽。在刚发病的时候很难察觉,一旦猪的抵抗力下降到无法与病原体抗衡的时候,这时候现象会极为严重,体温会很快升高,变得很严重,需要及时救治。

2.2 防治方法

预防,对于目前养殖场大规模养殖的具体防护措施,只能是利用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来预防发病率。要注意提高生猪的抗病能力,就要提高生猪的免疫能力,必须通过改善饲养条件来达到。猪圈要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菌在猪舍内长期存在、恶化,普通的消毒剂配合和科学的使用方法即可达到目的。养猪场最好使用自己繁殖的生猪来养殖,以免外来生猪从外界带入病菌。

治疗,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猪呼吸道疾病,但具体使用哪种抗生素要根据实际病情决定。霉形体具有抗药性,长期使用单一抗霉素,后期容易失效,因此需要几种抗生素交替使用。

除上述人造环境外,外界的自然天气变化也会诱发生猪的呼吸道疾病。数据表明,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易发病,猪群断奶日龄不同、营养不均衡,饲养时没有做到全进全出等问题都容易引发疾病。

3 预防措施

病猪的复发率很高,尤其呼吸道感染疾病,所以要及时的做出防护措施。预防工作是管理的重点。外来新猪入圈前要进行病菌检查和消毒,并隔离观察一段时间。购入的商品猪,隔离期为15d左右,混群前还要进行检疫确认健康。饲养猪群要保证提供足够的营养,并做到营养均衡,提高猪的自体免疫力。投喂的饲料应保持正常品质,发霉、变质的饲料不能投喂,否则其中的霉菌可能致病或降低免疫力。猪舍要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保持良好通风,排除堆积的氨气;通风的同时要保温,以免低温引发呼吸道疾病。

虽然没有疫苗可以应对所有呼吸道疾病,但应对某类疾病的疫苗是可以作用的。i群要及时做好接种工作。能繁期和幼年期的生猪较易患病,所在猪仔1~3周龄时可以注射支原体灭活苗2mL,用来防止感染疫病,提高体内免疫力。6周龄注射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来减少断奶后出现的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等疾病出现。

4 治疗措施

呼吸道感染是严重的疾病,治疗起来也特别困难。发现病情越早、治疗越早,成功治愈的几率越高。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呼吸道疾病就会从一次性损伤变为慢性病,更难有效的治疗。有些能够正常进食的小猪,治疗起来相对的容易些,这样就能在食物中添加治疗的药物,辅助治疗。但是如果小猪无法进食,只能通过注射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养猪场可以定期对猪进行抗生素的药物敏感试验,以便及时针对敏感性猪肺炎支原体和细菌感染进行治疗。

治疗猪呼吸道疾病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治疗方式,坚持对症治疗为主,支持疗法为辅,通过这种治疗方式,不仅能消除病猪本身的疾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生猪的免疫力。目前在猪呼吸道疾病方面,具体的治疗药物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板蓝根注射,它能有效的防止疾病的复发,最有效的止咳专用药有喘立町等。

5 结语

现如今,养殖场的大规模养殖最容易出现疾病感染,养殖人员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有效的防治感染病,这也是对养殖人员的一大挑战。一旦猪患上疾病,治愈就相当困难,复发率特别高。如果发现有小猪患上感染疾病,一定要及时将猪隔离,集中治疗。在秋冬二季,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和预防措施。秋天补注疫苗提高猪群免疫力。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预防,新猪入圈前要仔细检查,对新猪的来源要谨慎。在猪舍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好检查,保持谨慎的态度,从根源上减少猪呼吸道疾病发生。

参考文献

[1]兰宁恒.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综合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8).

[2]张爱勤.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控[J].农技服务,2015(6).

[3]陈晓英.猪呼吸道疾病病理分析和防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5(6).

[4]夏道伦.猪呼吸道疾病的药物预防与治疗[J].兽医导刊,2015

呼吸道疾病症状精选篇14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8-0068-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6.18.038

超声雾化吸入是现阶段呼吸系统疾病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超声雾化吸入是用专门的雾化装置将药物溶液雾化成微小颗粒,吸入呼吸道及肺部使药物沉积在呼吸道内治疗疾病,吸入的药物可直接到达患病部位呼吸道和肺部,因此比口服药物起效快,而且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呼吸道黏膜能始终保持湿润,祛痰与平喘的作用更为有效[1-2]。本文以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标准[3]。排除伴有肝肾功能障碍、精神障碍及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79岁,平均(43.46±7.42)岁;其中气管炎23例,支气管炎15例,哮喘10例,慢性肺栓塞2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78岁,平均(41.57±7.56)岁;气管炎21例,支气管炎16例,哮喘7例,慢性肺栓塞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其临床表现与病情给予吸氧、镇静、止咳、解痉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雾化药剂的用法与用量:5岁患者0.5%沙丁胺醇0.5~1.0 ml+布地奈德1 ml;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混合后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5 ml作为雾化吸入药剂;雾化吸入2次/d,1周为1疗程。

1.2.2 护理

1.2.2.1 常规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每3小时通风1次;室温20 ℃~25 ℃,相对湿度55%~60%;雾化吸入后对患者进行叩背,促使有效排痰。

1.2.2.2 用药护理 雾化治疗前对患者的呼吸、血氧饱和度进行评估,并听诊患者肺部呼吸音;开启雾化机,连接氧气与喷雾器底部接口,将药液注入喷雾器内;雾化吸入时患者应保持头部竖起,不可擅自摘下面罩,保证药物充分吸入;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采用口含式雾化器,以提高治疗效果;注意控制氧流量,雾化时间30 min;雾化器为专人专用,使用后要彻底冲洗消毒,每周更换雾化瓶。

1.2.2.3 心理护理 由于呼吸系统疾病经常反复发作,患者痛苦不堪,而且经常伴有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的配合与依从性,因此在护理中要善于察觉患者的需求,鼓励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向其讲解疾病的病因、症状及反复发作的影响因素,并向其说明雾化治疗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消除其心中的疑虑,提高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

1.2.2.4 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体位,雾化吸入后,指导及时漱口、洗脸,减少药液对面部皮肤及口腔黏膜的刺激,对于排痰困难的患者指导其多饮水,稀释痰液,促进排痰;日常饮食要以清淡为主,避免与诱发哮喘因素的接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增强抵抗力[4]。

1.2.2.5 并发症护理 (1)声带喉头水肿:对声带喉头水肿者,需立即停止治疗,并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激素静脉给药[5]。(2)呃逆:对呃逆患者,可暂停治疗,饮温水150~250 ml后,于颈部冷敷,待症状好转后继续治疗。(3)痉挛型呛咳:对于痉挛型呛咳患者,需立即停止吸入治疗,若症状较轻,可暂停治疗10~15 min后酌情继续吸入,若症状较重,需立即给氧,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异常改变,遵医嘱给予氨茶碱缓解气道痉挛,并叩击背部排痰,防止痰液阻塞。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症状完全消失,两肺干湿??音消失;(2)有效:症状明显减轻,两肺干湿??音减少;(3)无效:症状未好转甚至加重,肺部干湿??音未减轻[6]。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快,空气污染日益恶化,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肺栓塞及肺心病等[7];

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腹胀腹泻、痰量增加、恶心呕吐、分泌物粘稠、呼吸急促、高热、咽喉肿痛等,如果不能及时诊治,很可能造成患者永久性呼吸系统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因具有操作简单、药量使用少、不良反应少、痛苦小、起效快等优势,已经在现阶段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作为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喉头水肿、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手段超声雾化吸入的临床优势主要体现在:(1)超声雾化吸入驱动力以氧气为主,通过高速氧流将药液击为微小颗粒,并推入气道深部。该吸入方式降低了雾化湿度,减少水蒸气对吸氧浓度的影响,降低耗氧量[8]。(2)药物直接进入呼吸道,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3)对于某些以病毒感染为主的疾病,可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4)湿化气道,稀释痰液。(5)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以面罩吸氧治疗,增加了患者吸氧浓度,提升其血氧饱和度。(6)药物作用直接,显著缓解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