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多技能人才培养范文

多技能人才培养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2-02 15:48:23

多技能人才培养

多技能人才培养精选篇1

【关键词】技能培训 一岗多能 评星定级 提升素质

1.实施背景

石钢公司自动化部主要负责该公司通信、计量、网络和自动化控制等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 2011年石钢公司提出“以信息化推动业务管理扁平化、流程化和高效化,推进生产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统一高效运营体系建设”的工作方针。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公司采购、生产、销售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网络信息、自动化控制等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石钢公司自动化部面临的现实是,因前几年企业改制高端人才流失造成的技术人员短缺和整体素质偏低。为了尽快满足信息化发展对各种技术人才的需求和节约费用,自动化部决定与高校联合办学,自编教材,对部内员工进行一岗多能培训,通过培训,不仅要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而且要让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掌握多种技能,从而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解决人员紧张的问题。通过在工作中开展评星定级活动来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学习多种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一岗多能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组织实施

2.1一岗多能培训

为提高多技能培训质量,石钢公司自动化部申请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对企业、岗位、人员三方面进行充分的需求调查分析、培训需求评估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共同编撰符合石钢公司现实需求的、职工容易接受的培训教材并进行普及培训教育。

(1)明确培训目的:一是提高职工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对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的学习与掌握。二是提高职工技术素质与操作技能,具备一岗多能技术能力。三是通过技能考试,对员工技能水平进行等级评定。

(2)明确培训方案制定的原则:提高工作绩效;提高员工的任职能力;提高员工的满足感和安全水平;培训内容与现场实际一致;方便职工自主学习;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即自学、集中辅导、实际操作等。

(3)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为了使培训计划更具有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培训前必须了解自动化部各岗位人员的培训需求。培训需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是企业需求分析,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经营目标和营销系统的年度目标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侧重点。二是岗位需求分析,通过对具体岗位职责进行综合分析,决定如何培训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三是人员需求分析,通过对员工个人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兴趣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4)教材编制

依据各岗位知识、技能要求编制培训教材。2011.01.01~2011.06.30,经过半年时间的紧张工作,以石钢公司自动化部主管人员为主,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协助,完成了八个工种的教材编写,共约78万字。

(5)实施培训

培训采取以自学为主,集中辅导答疑的方式进行,并对培训教材采用DACUM技能开发表,评估难易程度(等级)和授课答疑安排(频度),合理安排自学和授课答疑课时。

2011.07.01~2011.08.31,在完成自学的基础上,请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培训,以答疑为主,通讲为辅,取得了良好效果,各工种普及达标率在98%以上。

2.2评星定级活动

(1)为激励员工的学习热情,提高员工学习掌握多种技能的主动性,在开展一岗多能培训的基础上,自动化部在员工中开展了评星定级活动,每月对员工多种技能的学习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依据考核评星定级,并给予奖励,职工每通过一个星级评定,绩效工资系数上浮0.1。

(2)将评星定级与岗位劳动竞赛和技师技能鉴定工作紧密结合,通过与岗位劳动竞赛相结合,将星级员工和月度最佳岗位工挂钩,达到促进积极、鼓励先进的目的。

(3)设计自动化部星级员工臂章,为取得星级员工称号的职工举行授牌仪式,让他们“亮星示范”,以视觉冲击的方式激发全体职工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已有78人(87.6%)通过一星级达标评定,20人(25.6%)通过多星级达标评定,已评出2星级员工19人,3星级员工2人。

3.效益测算

3.1节约培训经费

(1)节约教材编写费用:由自己的技术人员编写培训教材,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老师编辑、修改。付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教材编写费用a:3.9万元,节约教材编写费用b:3.9万元。

(2)一轮讲课费c:5.14万元。二轮和三轮自行培训节约讲课费d:5.14×2=10.28万元。

(3)一、二、三轮培训实操实验环境自行搭建,每次共需106次,每次平均300元,节约实操设备使用及耗材费e:106×300×3/10000=9.54万元

节约培训经费:b+d+e=3.9+10.28+9.54=23.72万元。

3.2节约人力资源费用:截至目前,共评出二星级员工18人,三星级员工2人,均已安排到一岗多能岗位,年节约人力资源费用(18+2×2)人×4.9(2012年石钢职工年平均管理费)=107.8万元。

多技能人才培养精选篇2

首先,在培养目标上,应当促进电子技术人才良好公民道德修养培养。电子技术人才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应掌握当前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生产工艺等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英语应用水平。此外,应用电子技术人才,还应当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可以进行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安装维护及生产与管理等多能力综合素质人才。

其次,电子技术学生应当进行系统的电子技术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要具备本专业必需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应用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时应当包含的专业课程包括:工程制图、高频电子线路及电工学、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应用、自动检测和传感技术、Protel、电子产品的工艺基础和管理、音像设备工程、电视原理和接收与智能仪表技术。在知识结构上,除上述专业课程以外,应当具备一定社会科学的知识与人文知识,如电子工艺与电子产品的检验方面基础知识,电子设备的维修和电子产品的营销管理等方面相关能力知识。而在能力结构上,应当具备电子产品的生产一线相关工艺实施与技术管理等能力。如对于基本电子电路图识图与绘图等能力;电子产品的辅助设计能力;熟练运用电子仪表仪器等能力;电子产品生产设备应用和维护能力;电子产品检验维修等能力;音像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调试维护能力;电子设备使用与维护等能力。

最后,在素质结构上,电子技术人才应当具备比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及唯物主义相关理论知识基础。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勇于克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要有较好身体素质,以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需要;还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水平,从而不断创新自身工作能力。

2多能力结构应用电子技术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分析

首先,应当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和创新当前教学手段。电子技术专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并结合当前电子技术发展的特色开展教学。要避免只是进行课本内容的灌输,应当加入电子发展特色,扩充学生知识面。其次,要加强应用电子技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电子技术的教学,理论教学要和实践教学同时进行。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利用课堂的一半时间教授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再安排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同时,操作时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操作失误,通过这种方式,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当定期组织相关实践课,如教师将一些企业开发项目应用于实践课中去,促使学生依据所学理论知识,自主动手进行设计,针对设计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帮助学生自主分析与解决。

最后,教师再对学生所设计的项目进行审定,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接着,完善应用电子技术的教材改革。当前电子技术教材都是由国家进行统一制定,而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一些教材内容已经无法能适应新时展背景,所以,教材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对此,相关部门,应当依据电子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把新兴电子技术要素纳入到教材编写中,以丰富电子技术的教材内容。最后,是完善师资建设,多能力结构应用电子技术人才培养的关键,就是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而只有教学水平高、结构合理与经验丰富师资队伍,才可以规划好应用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因此,需要定期对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师开展能力培活动与职称考核工作,以构建一支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及经验丰富都比较强的师资队伍。

3结语

多技能人才培养精选篇3

关键词:多元化;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开展高职教育20多年来,各高职院校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省情、行情和企业情况,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经历了逐步认识的过程,并取得了许多共识。但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些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它们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高等职业教育要与时俱进,图变求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创新,在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不断推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根本问题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元化开放式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1 高职院校的创新人才观

科学的人才观认为:人才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人人都可以成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具有创新潜质的人才。“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成倍增长的事实更使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等教育应该在科学人才观的指导下拓宽视野,为社会培养多层次多领域的具有不同创新潜质的人才。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应具有如下的基本特点:

(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术创新能力。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时代,创新人才应紧跟时展,不但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理论与技术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与职业协作能力。

(2)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创新人才应熟练掌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各种实践操作工具,具备一定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并根据工作需要革新工具、改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

(3)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智以及人文素质。

2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学院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培养创新型实用操作技术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在于教会了学生掌握了多少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是否教会了学生掌握走出校门后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技术或技能。高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所实施的教育,就是要用创新的理论和理念去指导学生,用创新的舆论和气氛去引导学生,用创新的精神和实践去锻炼学生,使学生在学校及将来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可以看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社会需求使然,是势在必行的,也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育部16号文指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共有7个二级学院、56个专业(66个方向),在校人数为13000人。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教育部16号文精神为指导,采用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组合,为激发学生的潜能提供发展机会。主要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下:

1 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科技协会创新活动”人才培养模式

(1)模式说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极为重视,2006年建立了跨学院、跨专业的大学生科技活动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园”。“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园”覆盖了电子协会、创新实验室、数学建模协会多个学生科技协会,为全院科技爱好者提供互动交流的基地,增强同学的科技创新意识,加强动手能力,鼓励发明创造,拓展科技知识,提升专业技能。

(2)模式特点。①以各类协会为平台,建立“学中做、做中学”的学做一体链,将课堂知识很快地融入到实际的运作中,同时也使实际操作很快地找到理论源头,极大提高了理论与实践融合度,为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操作模式。②以校内外的各类科技竞赛为契机,构成以教师为指导、以广大学生为参加主体,以“理论教学操作化,操作教学竞赛化”为原则,通过“技能竞赛、模拟对抗”的技能训练方法,鼓励学生自我学习,自主创新,将理论尽量融入操作中,实务操作尽量融入竞赛中进行。

(3)实施效果。经过2年的实践,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学院――二级学院――教师――学生为链条的大学生创新活动模式,教师们积极热情,学生们主动上进,形成了师生融合、奋发向上的教学氛围,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学生,为社会输送了创新人才。

据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的不完全统计,参加各类协会的学生人数达到了800人次。两年来有200余人次参加校外的各种竞赛,各类协会获得奖项共45项。

2 培养技师型人才的专项技能“尖子班”人才培养模式

(1)模式说明。本院针对企业对就业者的岗位能力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岗位需要技师、高级技师来胜任),依托我院实训平台,招收理工科类专业的优秀生,选择与企业岗位密切相关的主题,进行专项技能培养,称为专项技能“尖子班”人才培养模式。

(2)模式特点。①选择与企业岗位密切相关的主题,如制冷空调维修技术、汽油机柴油机维修技术等,采用小班授课形式,每期招收15~18名学员,时间为22学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强化培训。②依托学院实训中心,以实训中心技术能力强、操作能力强的教师为指导,采用自编培训教材,以任务驱动、实物教学为主,采用“边教边做、边学边会”的方式进行训练。

(3)实施效果。从2005年至今,学院已开设了十多种类型的尖子班,共30期,有超过500人获得结业证书。

由于是小班课,利于根据个性化的发展要求,实施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操作,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飞跃性的提高。通过培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也明显提高,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3 以高级工程师为主导的“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1)模式说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港航学院于2007年创建“高工工作室”,以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工程项目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为导师,将科研课题、工程项目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故此称为“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2)模式特点。以“高工工作室”为依托,以

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为主导,将科研课题、工程项目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将实际工程项目(例如其中佛山工商局新办公大楼)融合到学生的毕业设计环节中,以制冷空调专业毕业设计为突破口,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干,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从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项目工程管理能力、关键能力,从而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创新品质的人才。

(3)实施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科研课题、工程项目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的设计能力、科研能力、创新意识都得到了提高,吴海勇同学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课题背景技术路线和资料数据,撰写的科技在《中山大学学报》上,并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

培养了学生的关键能力。由于设计小组各成员为共同完成一个项目,需分工配合,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由于项目大,需要查阅文献资料多,不但要借阅图书馆专业书籍,还要借阅设计院设计手册、国家规范,同时利用互联网对各生产厂家设备进行设备选型,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由于充分利用设计院最新国家规范及查阅生产厂家最新产品选型,培养了学生追踪和掌握高新技术能力。

提高了就业质量。通过导师制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为100%,且就业质量高,在美的、格力等知名品牌集团公司就业人数超过50%。如李泽洋同学在格力集团任该公司顺德区部门经理,另两位同学已成为美的集团基层领导。

4 校企合作,构建“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模式说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利泰集团合作,共同培养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前两年在校内完成学习,第三年根据利泰班学生选拔条件,合格的学生与学校、企业签署《利泰班学生入选协议》后,在广东利泰集团相应岗位完成相应的培训,结合专业方向和岗位要求进行“特色”培养,提升“综合”技能,最终完成结合实际岗位的“订单”式培养。因该模式的人才培养由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合作企业――广东利泰集团接力完成,故此称为校企合作“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模式特点。①根据利泰面向任务的技术和要求,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结合岗位需求组织教学,双方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经考核合格的学生,毕业后才能进入利泰集团工作。②利泰班的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完成文化基础素质课程平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专业“通识”教育和专业“综合”知识技能平台,第三年在广东利泰集团完成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真刀实抢地锤练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校企合作完成“订单”式培养。③利泰班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员,企业给予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同时也增强了企业和学生的相互了解,为双向选择提供了先机。

多技能人才培养精选篇4

[关键词]多专业渗透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原则

[作者简介]林旺兴(1964-),男,北海职业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高等职业教育。(广西北海536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重点资助项目“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JGZ10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25-02

国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由于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同一种模式的发展也不尽相同。国外三种典型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别为CBE模式、MES模式和双元制模式。国外高职教育历史发展久远,办学机制比较健全,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采用的形式包括专业主辅修制、选修课制、开放式培养以及综合专业培养与综合实训培养。

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实践角度来看,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仍与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有很大差距。近年来针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轻基础重专业、轻能力重知识、轻人文重理工、轻素质重技术,培养的学生只能在相对狭窄的专业领域内发挥作用,对知识和技术缺乏基本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国内开始了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近几年论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文章越来越多,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总体上来论述复合型人才的特征与能力要求,并就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提出一个总体的思路,这些思路基本是从课程、教材、师资、实训等方面的改革来适应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另一类主要是展示某个学校或某种复合专业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论述,这些研究都带有一定的地方性经验主义色彩。我们对待这些经验宜采用的是借鉴而非整体移植。

一、目前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是走学科交叉的路子,在我国的高职高专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成果不多,正处于探索与实践阶段。就现有文献分析,针对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未见有重要成果。能搜集到的有限的资料也只是针对某专业进行的个案研究。而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与走学科交叉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本科院校相比,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中多数正是职业教育的弱点。

1.未能明确区分学科与专业的概念。学科是一个学术概念,与知识相联系,它是指按照门类划分的系统知识,或者说是知识门类。有时,我们用“学科知识”这一术语指称知识的门类属性,强调这一知识所在学科的科学归属。所以,学科又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大知识系统(也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三分说)内知识子系统的集合概念,学科是分化的科学领域,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概念的下位概念。专业则主要指大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而不主要在发现、创造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组织管理形式,是基于进行专门训练、培养专门人才系统工作而产生的一个概念,是高等学校根据学科的分类与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职业的分工而设置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科方案和计划的总称。一般说来,学科与专业的关系表现为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

2.完全移植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现今时代,任何高科技的成果基本都是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成果。因此,以满足形势发展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就成为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突出问题。境外很多国家和地区早已尝试摒弃专业化的教育模式,逐步引导高等教育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己任。就复合型人才而言,一般是指要求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般主要针对本科生,通过双学(历)位制、第二学位制、联通培养制、主辅修制等诸多形式进行。专业之间的相关度可以不予考虑,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

由于缺乏现成的可供借鉴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走在改革前列的那些职业院校一般就直接套用了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走的是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 养的路子。但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般不适合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是针对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院校而言的,职业院校(专科及专科以下层次)很少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尝试和研究。通常都会认为由于存在学制短、资源贫弱以及生源基础差等特点,不适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社会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一定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娴熟的动手能力、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人才。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如何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却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移植本科院校的做法无疑是一种不适切的做法。一般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学科资源相差悬殊,这也限制了高职院校采用本科院校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需要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改多学科交叉方式为多专业渗透的方式,从基本概念上修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确立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以及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

1.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上的修正。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一专多能”或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点相似,但更多的是区别。就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而言,其“一专多能”的“多能”与“一专”之间并没有特别的关联,甚至可以毫无关联;其目的可以是满足兴趣爱好,也可以是为就业服务。本科院校多学科渗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所谓的文理相通,其目的在于培养真正高层次的人才或者“通才”。而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属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这种模式以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依托,构建与学生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讲究专业间的关联性却并不要求学生具备本专业之外的某个完整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背景,不强调关联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的完整度。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2.坚持多专业渗透的基本原则。高职教育谈学科的不多,一般考虑的都是专业。所以从专业渗透方向考虑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适切的选择。较之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而言,多专业渗透的途径更适合高职院校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学科交叉总体要求通常较高,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并且容易使人才培养偏入“通才”培养的误区。多专业渗透不注重文理相通,同类学科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都可以渗透,灵活机动,人才培养目标容易实现。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也正体现了高职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异之处。(1)专业关联性原则。在强化高职学生本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多专业渗透的方式,激励学生掌握部分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核心技能可称为高附加值技能。而本科院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则比较关注专业的跨度和差异度。(2)目的性原则。多专业渗透的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就在为学生的就业服务。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3)实用和够用原则。本科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注重知识背景的跨度,注重文理相通,但不考虑实用和够用。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本专业,多专业渗透的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在多专业渗透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实用和够用原则,摒弃非技能性和纯理论课程。(4)以本校资源为基础的原则。多专业渗透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优先考虑本校的资源,以本校的资源为基础,进行专业间的渗透和组合。这就要求充分发掘本校的资源,充分利用本校的资源。如果寄希望于本校目前缺乏或者短期内不可能具有的课程资源,不仅会加大各类成本,同时也很难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当然,如果能通过院校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以资源互享的方式拓展课程资源,多专业渗透的面可以拓宽。

3.科学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培养高职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关键在于构建多专业渗透的教学内容体系。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针对不同的主干专业,均应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为依据,以“能力本位”为基本价值取向,构建多专业渗透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根据前文提到的基本原则,科学选择可与本专业渗透的其他专业。例如,就文秘专业而言,可以与法律、管理、财会以及网络类专业渗透;英语专业可以与国际贸易、报关等专业渗透;营销类的专业与财会类专业的渗透,等等。其次,重点研究如何进行多专业课程的模块化设置。一般而言可以将课程分为三个基本模块:知识模块、能力模块和素质模块,以能力为体,以知识和素质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知识模块包括公共知识、本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其中相关专业知识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由此构成相关专业知识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进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能力模块包括公共能力、本专业能力和相关专业能力。其中相关专业能力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能力为主,由此构成相关能力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进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素质模块包括公共素质、本专业素质和相关专业素质。其中相关专业素质教学内容需根据院校的现有资源,考虑安排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素质为主,由此构成相关素质子模块。学生依据各自兴趣选择相关的子模块,可以选学一个,也可以选学多个。

三、结语

在充分认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差异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师资、生源以及就业需求,通过多专业渗透的途径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是一种适切的选择。多专业渗透的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资借鉴的成果不多,期待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对这个领域投入更多的关注。相信只要秉持务实、开拓的原则,我们一定会在职业教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领域取得全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多技能人才培养精选篇5

关键词 多元智能 教育技术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Mode Bsed on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DING Nan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Shangqiu, He'nan 476000)

AbstractSuggested by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mode of cultivation of qualified person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on the educational goal, curricula system, educational measure and instructional evaluation.

Key wordsmultiple intelligenc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ode of cultivation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提出,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与我国目前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一致,对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1 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观点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平等的、有差异的,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九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每个人都是在某些方面更好些而在其它方面的不那么突出,这种组合千差万别,没有两个人的智能结构是相同的。

加德纳还认为人的智能是和社会文化环境有关的,不同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对智能的理解和对智能表现形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每个人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也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加德纳特别强调智能是个体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或生产及创造出在某种社会文化的标准下被认为是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①他的智能观点不是像传统智能定义那样以语言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和衡量水平高低,而是以能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为核心和衡量水平高低的标准。

2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2.1 培养目标――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才的培养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个体智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这就明确指出要尊重个性。

社会的发展需要多样化、层次化和结构化的人才群体,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应是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金字塔结构,每个人都能以在不同的方面为社会做出贡献。教育要使每一位学习者获得成功,必须重视培养目标的多样性,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特色,要求学生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宽口径与特色方向结合”的培养,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教育现象的能力,具有运用媒体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可从事教育技术领域中有关教学、科研、设计、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2.2 课程体系――符合学科体系,注重课程多样化

课程体系并不完全对应于学科理论体系,它包含着学科理论体系中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知识体系以及与培养目标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科目。②培养“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或生产及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前期的基础知识和潜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育技术专业学生,首先必须具有很好的专业基础知识,这种基础对能力的提升快慢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到科学合理,符合教育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包括:奠定学生专业基础的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扩大学生知识面的选修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等内容。

在课程体系结构上,注重多样性,比如,尽可能多地开设相关专业选修课程并要求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拥有各自的知识特长和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多元需求。

2.3 培养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培养综合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才更丰富、更易于迁移,因此,实验实践教学对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十分有利。

实验实践教学是培养教育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实验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应该变革只有基础性、验证性实验的实践实验教学模式,重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施。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某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的实验,是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查阅中外文资料的能力。

设计性实验是指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是结合所学知识和技能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实验。实验方案的设计不仅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发现并解决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具有较强的情景性,或有多种解决方法和途径,不能确定哪些知识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设计性实验是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步骤。

人际交往智能是多元智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分组实验的方式对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的培养十分有利。学生可以自由分组,在合作完成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优势智能。在这样的实验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专业技能,学习专业知识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发展个体智能。

2.4 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的智力各有特点,每种智能的表现形式也有多种,那么就不存在一种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智能水平。类似于传统的智力量表之类的东西或作为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书面考试作,只是强调了学生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能力的发展,而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客观考核。这种一元化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多元智能。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应该树立多向度的评价观,即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真实情境中来衡量不同的学生智力发展的不同侧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③评价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科学地设计课程评价的内容与方式,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果,要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为此,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习过程档案袋、实验设计、作品集、上机考试、书面考试、课程答辩等。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有利于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刻理解,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发展。

注释

①[美]H・Gardner.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

多技能人才培养精选篇6

关键词:珠宝行业 高技能人才 核心专业技能 多层次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具体岗位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所建立的一种教学方式,是提升学习者综合素质以及岗位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层次项目教学法是在项目基础上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项目任务,从而让学习者能够所学内容更加全面和适用。对此,研究“多层次项目教学法对培养珠宝行业高技能人才核心专业技能的探讨”具备显著意义。

一、明确培养目标,构建教育专业体系

培养珠宝行业高技能人才核心专业技能的根本必然是满足珠宝企业对人员岗位的需求,以基层业务岗位工作为主要的项目基础,通过完成任务来明确学习者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从而满足岗位工作以及职业发展的需求,满足企业的发展目的。对于珠宝行业而言,多层次项目教学法的最终教学目的有:优质的职业到的、了解贵金属手势材料、首饰制作工艺、珠宝鉴定知识以及能够满足相关行业生产、销售、管理、服务等多元化的工作岗位需求,在高C合素质的基础上具备一技之长。

就当前的珠宝行业而言,就业岗位比较多,以珠宝首饰工艺和鉴定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其就业岗位主要是珠宝首饰检验员、检定员等,就业范围主要是生产珠宝首饰的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性企业,主要工作业务以珠宝首饰的鉴定为主。对此,就需要针对这一方面的业务需求,建立多层次性的项目教学,从而满足行业的需求。图1为珠宝首饰工艺和鉴定专业课程基本体系。

表1 珠宝首饰工艺和鉴定专业课程基本体系

二、建立多层次项目教学,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

为了有效地提升课程体系的教学质量及效率,必须采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的课程,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需要采用不同层次的项目教学,体现循序渐进、逐渐提升,最终实现培养珠宝行业高技能人才核心专业技能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分为课内模块的项目教学、订单模拟的项目教学、真实订单的项目教学、企业平台项目教学。

首先,需要按照项目化教学的目的以大班的形式开展教学,教师需要在有限的学时内促使学生对珠宝首饰的制作有基本认识和记忆。例如,需要让学生对珠宝首饰的制作注意事项以及流程等有初步的了解和记忆,掌握国内外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当前珠宝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该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其次,将学生分为对个小组开展项目模拟学习,教师组织学生并引导其借助校外的实地调研、查询相关网站以及访问相关人员等方式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认识。最后,进行整体统计与总结,拟写一个相关的调研总结报告,其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制作工艺的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和掌握,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珠宝首饰制作能力。

在课内模块的项目教学当中,主要内容为首饰制作工艺的教学。首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项目。课内模块的教学项目主要是以学生的基础能力为主,也就是针对一些具体的小项目进行学习,如“珠宝首饰的制作流程”,通过具体的小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基础工作能力,为后续的各种教学项目提供可行性基础。

在模拟订单的项目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创建一个与行业相关的订单,并让学生分成小组完成该项目。例如,建立一个关于“学校周年纪念币”的项目,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对每一个小组下达明确的项目任务,如“设计”任务与“制作”任务,促使学生分工合作,真正的投入到项目工作当中。在项目完成之后,可以由教师、学生或者相关企业来进行评价学生的项目完成效果,并对学生提出建议。

在模拟订单的项目教学完成之后,便可以为学生创建真实的订单项目。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业获取联系,通过企业来获取相应的小额订单,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之下完成该订单。教师为学生提供真实订单时,必须确保学生的基础能力以及订单本身的质量要求,需要在保证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帮助学生完成订单。

企业平台项目教学主要是通过企业建立第二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平台。学校和企业达成合作,定向培养相应的人才,在学生掌握基本能力之后,便可以让学生进入到企业当中进行定岗实训学习。在定岗学习过程中,成绩的评定不仅仅是以工作成果,还需要涉及到工作态度以及工作作风等,确保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以及规范性。对于企业平台项目教学而言,也可以作为企业聘用学生的依据,企业可以将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直接性聘用,从而让学生在项目完成之后真正成为企业一员,实现推动企业发展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些年,关于项目教学的研究和话题越来越多,虽然存在许多的优势,例如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及职业道速和素养,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项目教学当中的岗位质量质量不一、管理监督难度较大等。与此同时,相对于多层次项目教学法而言,单一层次的项目教学法很难实现行业对高技能人才核心专业技能的培养。对此,必须采用更加丰富的多层次项目教学法来逐渐培养珠宝行业高技能人才核心专业技能,从而真正为企业的经济效益、行业的发展做出相应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春宇,王昶,袁军平等.多层次项目教学法培养珠宝行业高技能人才核心专业技能的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4,(06).

[2]薄海瑞,马春宇,陈德东等.产业升级视角下培养珠宝首饰行业高技能人才核心专业技能的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

[3]左剑.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饭店服务与旅游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雪莲,2015,(21).

多技能人才培养精选篇7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质就是校企通过签订“订单”这种形式实现生产、教学、科研三者的有机结合,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合作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互利共赢

Order implement training mode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achieve win-win situation

——Cases Shaanxi Energy Technical College and Binchang Group Co. Analysis

【Abstract】“Order” Talents is school-enterprise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by signing the “Order”, directly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our school and Shaanxi Binchang Mining Group Co., 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Binchang Group), as an example of cooperation to analyze.

【Key words】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Talents;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作者简介:贾麦仓(1955.07.02—),男,陕西铜川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现任陕西能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从事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工作。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多年来广大高职院校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长期探索、研究和实践,形成的一种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充分贯彻了“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在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化解毕业生供需矛盾、实现学生优质就业方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较好的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 “三赢”的局面。下面就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彬长集团)的合作为例进行分析。

1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背景

1.1  企业人才战略需求是实现订单培养的前提和现实依据

彬长集团是2003年6月挂牌成立的大型煤炭企业,隶属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13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之一。随着下属几个矿区的开发建设,企业对于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就愈加强烈。而另一方面,受原16所煤炭院校隶属关系变化以及自2013年煤炭行业持续低迷现状的影响,普通高校培养的地矿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较高,真正到煤炭一线就业的毕业生很少,企业仅靠普通高校来培养主体专业紧缺人才根本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订单式”人才培养能够充分满足其人力资源的现实需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现实依据。首先,可以有效解决急需专业人才的来源问题,为企业储备和培养大批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应用性人才。另外,能够节约用人成本,增加业务收入,获得经济效益。“订单式”培养有助于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降低人才招聘成本和人才培养成本。

1.2 学院为“订单式”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发展平台

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理论教学,又要有操作训练;既要有专业能力培养,又要有现代职业素质养成;涉及招生、教学、实训、教学设施、师资、科研等一系列培养要素。这些复杂的、立体式的组织要素客观上要求一个能够有效地整合上述要素并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平台。而立足于陕西,有着六十年发展历史,建筑设施齐全,校园功能完善,拥有一支结构优化、充满生机的教师队伍,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管理体系的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即成为这一平台的最佳选择。2004年以来,学院始终本着“立足煤炭,面向社会,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依靠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雄厚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设施,严谨的教学方法进行办学。尤其是在“订单式”培养方面,曾先后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陕煤彬长矿业有限公司、陕西麟北煤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二十余家企业联合办学,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培养体系,为煤炭企业一线输送各类专业技能型人才。

2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形成

经过各方面综合考察,彬长集团最终选择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其订单培养基地。根据本企业人才需求战略计划,企业向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培养专业、人数、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要求,学院组织学院教授和企业专家,经过多次研讨,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在基本意向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起草“订单式”委托培养协议,明确培养目标、专业以及学院、企业及学生三方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双方对协议没有异议即开始进行委托培养。从2004年至2012年,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已为彬长集团培养10个专业,共2865名学员(培养人数及专业详见表1及表2)。

3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是学院按照企业需求,培养适合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的人才,其最大特点是“三个协调”:即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而科学性、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三个协调”有效保证。

3.1 严格学员选拔,保证生源质量

好的生源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因此在学员的选拔上我院采取了“校企合作”的选拔方式。首先,我院根据企业需求编写招生简章,明确招生条件、培养年限、教学大纲和培养方式,通过各种媒体、各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报名结束后,由我院和彬长集团共同对报名人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面试及体检,对于不合者不予培养,并确定最后的录取名单开始委托培养。

3.2 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使教学过程更加清晰明确

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的蓝图,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环节。煤炭企业实施订单式培养的学员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着较大区别:其一,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专业技能和社会阅历较强;第二,学员对教师水平和讲授的知识要求较高(新知识、新观点、能结合实际解决问题、传授本专业的前沿知识);第三,学员大多将服务于煤炭企业一线。基于此,学院将“订单式”培养的目标定位为适应现代生产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并处理生产现场技术问题,面向煤炭生产、建设、管理一线的从事煤矿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实用性人才。

3.3 “因材施教”的教学计划实施,保证教育质量

针对“订单式”煤炭企业学员的特点,学院通过与彬长集团协商将委培年限定为两年,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建立完善了以“理论教学—校内模拟实训—校外实习”为主体的“三段式”教学体系(详见表3),并使教学计划中理论课与实践课达到1:1的比例,以保证学员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有效对接。

根据教学计划,学员在第一学期接受煤炭行业认识实习及基本理论学习,使学员能够掌握煤炭行业实际情况及基本专业理论技术;第二三学期安排学员进行“理论-实训-理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校内实训;第四学期学员带着实习日志进入煤矿实习。实训及实习有助于学员结合生产现场实际情况消化吸收专业知识,指导教师定期到现场指导,帮助学员解决实训、实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按照协议,彬长集团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是学校与企业“双导师”联合指导,“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分段式培养方式。

3.4 专业化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为企业“量身定做”技术人才

在符合“订单式”教学体系规律的前提下,学院按照“宽基础、活模块、重实践”的课程组合,不断改革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与实训课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设置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在教学方面,突出以应用知识为主,强调针对性与实用性,对专业课基础课做到以够用为“度”,专业课和实践课以适用性、符合企业生产现场需要为原则,并与实训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技能。

3.5 专业的师资队伍组成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可能

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对高职学校的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教学内容落到实处,我院“订单式”委培的教师队伍由学院教师、彬长集团管理人员及其他工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三部分组成(比列为6:3:1)。学院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拥有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学员讲授行业前沿理念及尖端技术;聘请彬长集团管理人员做为兼职教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为学员讲授委培企业的发展历史、过程、现状、企业宗旨以及价值观,使学生在还没有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就能够了解企业文化,以便更好的融入企业文化;聘请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实情境的实训实习过程中解决学员实际生产操作中的疑难问题。

3.6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员的操作技能

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必须针对岗位,让学生有岗位工作的经历,这就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达到这一要求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仿真实训,即在实训基地进行实训;二是企业实习,即由合作企业提供合适的岗位,学生集中一段时间在岗位上跟师傅在煤矿一线工作。通过这两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提升学员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其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了技能基础。

4 “订单式”委培生就业状况

为了进一步保证委培生的质量,在学员毕业之前,学院同彬长集团对毕业生进行入职理论考试、面试、体检等各项考核。各项考核达标的学员可以进入委培单位进行入职培训继而开始参与企业生产,从2004年至今,我院已为彬长集团累计培养“订单式”实用人才近3000人,委培就业率达到95%以上。

5 结束语

经过调研发现,学院与彬长集团在“订单式”培养的合作还是比较成功的。学校办学的空间得到拓展,有目的性的多渠道为煤炭企业培养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煤炭企业消除了“人才流失”的疑虑,培养的学生投入到生产第一线,“留得住、用得上”,成为企业发展的后备生力军;学生的学历、能力、技术、待遇都得到提高,良好的业务素质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受到了彬长集团的好评,其中不少学生已经成为集团业务骨干和操作能手。这种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培养模式增强了学院办好“订单式”联合办学的信心,激发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勇气。

参考文献

[1]兰小云.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效度刍议[J].现代教育管理,2012(06).

[2]林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构建机制的调研[J].中国大学教学,2011(7).

多技能人才培养精选篇8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开发

作者简介:孙琳,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教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3-0020-04

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发展呈现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并存态势,经济增长方式在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加快,改造传统产业,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是我国发展的重点和突破点,这些都要求有大批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发展支撑。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与高技能人才是紧密相联的,工业化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各国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拥有高技能人才的数量与类型,成为提升 “中国制造”竞争力,并向“中国创造”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更多更快地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创新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发展方向;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高职教育的关系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主要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技能含量较高的岗位上[1]。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对人才的界定标准是中专学历以上,或获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对于像能工巧匠、技术能手或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技能型人才在统计时并未将其纳入人才范围。2003年12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颁布,将高技能人才纳入人才系列,与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一起构成我国的人才大厦。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强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一般而言,技能人才中的一、二、三级(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工)分别对应的教育基础是高等职业教育,四、五级(中级工、初级工)则对应的是中等、初等职业教育。按照1997年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ISCED)中技能人才与学历教育的对应分类,我国技能人才学校类型主要有:职业初中(2C)、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3C)、高中后职业教育(6个月到2年,4B)、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至少2年,5B)。据此,我国学校教育类型与技能人才培养的对应分布是,职业初中培养的是初等技能人才;3C、4B培养的是中初级技能人才;5B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学校模式与基地。总体上,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奠定的是不同级别技能人才需要的教育基础,高等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方面具有基础与主导作用。

当然,人才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一个多因素与多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接受不同的教育并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只能是人才成长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职业院校奠定的只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与技能基础,培养的是潜在的技能人才,最终成为高技能人才还要通过工作实践经验积累,在岗位上成材。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实施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是院校系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事实上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院校开展大规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作,始于21世纪初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对技能型高层次人才大量需求的背景下。国家从政策层面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以下改革。

(一)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上,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与类型随着高职院校的改革与调整一直存在着目标不明,层次不清的问题。对此,1990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2000年1月颁布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要求各种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都要按照这一共同的培养目标协作攻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要“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至此,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类型逐步明确,即“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成为高职院校的办学发展方向,高职院校逐步成为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这了适应这一变化要求,高职院校从2004年开始了专业调整,即将原来的高职院校学科大类调整为专业大类,《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以产业、行业、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为主要依据,共设置了农林牧渔、制造等19个专业大类,下设78个二级类,下分为532个专业。《目录》内的专业大类、专业类结构对应于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格局,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类型紧密结合,特别是培养目标上明确了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方向。同时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制造、建筑、能源化工、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农林牧渔和服务业等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结合,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针对性地培养高技能人才。

到2010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数达1246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53%;高职教育招生数达到310万人,在校生达到966万人,分别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在校生总数的47%、43%,到2010年高职院校累计培养了2000余万名毕业生。高职毕业生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企业技术进步,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重要的技能型人才资源基础,高职院校成为区域、行业乃至国家战略实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二)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发展,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步伐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主要由技工学校承担,改革开放后技工学校获得了更快发展,由于技工学校教学中规定的基本操作技能、技巧要求达到中级工的水平和重视“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训练,使得这类学校成为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进入新世纪后,200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作用,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对此,技工学校按照“调整布局,提高层次、突出特色、服务就业”的方针进行改革,一批骨干示范性学校,从以培养中级工为主,逐步向培养高级技工、技师为主转变,一批规模大、师资强、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成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006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门发文,将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明确化,并规定了该类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任务:一是要制定高技能人才院校培养规划,明确院校培养目标主要为高级技工、预备技师、技师或高级技师;二要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创新高技能人才院校培养方式;三要统筹发展技师学院,明确了技师学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工为主要目标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四要制定激励政策,推动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关于推动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有关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6]31号)。同时,将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列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并“选择200所规模大、设施完善、特色鲜明,以高级工、技师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建立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扩大各类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整体推进全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关于建立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通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2)。

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有高级技工学校485所。全国技工院校招生人数达到161万人,其中高级工、预备技师和技师班学生超过47万人,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高级班和技师班在校生102万人,占在校生总量的25.7%。[2]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高技能人才是工业化国家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保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将达到1.4亿人,其中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达到3900万人。

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相比,我国高技能人才发展现状与需求间存在较大差距,据统计,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1.12亿人,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足13%,高技能人才2863万人,技师、高级技师仅占技能劳动者的5%。据预测,到2015年和2020年,高技能人才需求将分别比2009年增加约540万人和990万人,其中还不包含现有的存量缺口440万人。[3]

除总量不足外,结构性短缺,年龄和行业分布上的结构性矛盾,也是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5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进行的持续监测显示,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技师的需求缺口一直较大,平均十个岗位空缺只有五六个人前来求职[4]。发达地区高技能人才供求缺口更加突出,北京今后两三年中技能人才缺口总量达60万人;其中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的缺口约为13万人。[5]据广东省劳动保障厅统计,截至2011年,广东全省共有高技能人才127.6万人,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19.75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重达15.27%,高技能人才需求220万人,目前尚需100万人。[6]2010年宁波市总工会的一份调查显示,全市技能人才总量为85万人,不到产业工人的40%,其中高技能人才总数只占技能人才总数的7.3%,用人单位要求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岗位有38.91万个,占岗位提供总数的61.08%,而进场求职中有技术等级或职称的人员只有14.36万人,缺口数达24.54万人,占需求人数的63.08%。高技能人才面临年龄断层,以技师为例,30岁以下的青年技师约占4%,46岁以上的占45%。[7]高技能人才分布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民企和中小企业少,传统机加工类工种多,新型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少;有40%以上的技师、高级技师年龄超过46岁,人才断档问题比较突出,年轻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何文芳)[8]。21世纪出现的大批民工荒,实际上是技工荒。技工荒的实质是我国技能型人才结构比例过低,落后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也大大落后于工业化国家。

国际发展经验表明,技能人才的数量和水平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一份报告指出[9],平均技能水平可以解释1960年到1995年间OECD国家超过55%的人均GDP增长差异。如果能够减少1%的文盲率,则可以保持1.5%的人均GDP增长和2.5%的劳动生产力增长。技能短缺确实阻碍经济增长、生产力发展和技术革新,低技能约束技术革新速度,而且约束采用更有生产力的劳动组织。技能型人才在发达国家人才结构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德国技能人才在整个人才结构中占到60%以上,美国称技能型人才“工作在中层(working in the middle)”,范围是高中阶段教育及以上、学士学位以下的人员,占比约60%[10]。据欧盟2005年27个成员国资格结构统计,相当于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占比,第二产业为54%,第三产业为47%[11]。而我国这一层次的技能人才比例则相对较低,2007年全国职工文化程度抽样统计结果显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在整体中的占比为32.6%[12]。而“有的企业每年耗费大量财力送管理人员学MBA,送工程技术人员去高校拿文凭,却不愿在技术工人培训上多投入(何文芳)。[13]

技能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提高质量效益水平的主要问题,在我国许多地区和行业存在技能人才短缺,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结构失衡,已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对此,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已成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人力资源保障。

(二)发挥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

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企业培养、院校培养和校企合作培养三种途径。在我国,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依据企业和部门在生产、工作第一线,采取以师带徒或集中培训等形式,院校培养的途径不占主导。主要因为:一是过去我国多数企业都建有自己的培训基地或技工学校,这类教育组织根据企业的技术发展需要,举办各类培训班,承担了本企业的人才技术提高培训任务;二是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具有岗位养成、岗位积累和岗位个性的特点,因此,通过“师带徒”的传帮带的方式,实行生产与训练一体化训练,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三是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企业开展的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生产和科研攻关实际紧密结合,这种应用研究型的培养模式更适用于企业需求,可以说,企业是高技能人才的使用主体,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著名的宝钢企业集团建立起了宝钢教培中心和宝钢技工培训中心作为本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基地,面对当代钢铁生产先进装备和技术的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实施新型培训模式“三合一高级技能班培训模式”,即“以国家大专学历框架为基础,以高级工培训与鉴定为主线,以突出岗位能力培养为特色”,加强本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同时在此基础上,开设“三合一高技能深化班,实现从高级工到技师的人才培养。但企业毕竟是一个生产实体,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数量与标准也是有限的,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依靠企业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有计划、大规模地培养技能型科技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健全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具有基础性、系统化、规模化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职业院校的优势与资源,是尽快满足现阶段对技能型人才大量需求的一条有效途径。职业教育在技能型人才资源培养与开发方面具有基础与主导作用。特别是从技能人才的成长途径来看,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的功能与作用日益重要。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依靠中级技能人才边工作边接受继续教育完成,德国的师傅学校(工长)就是这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然而,由于中断工作去学习或业余学习对于多数人来讲勉为其难,这就造成这一模式逐步萎缩,高技能人才主流培养途径逐步由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所取代。而现代知识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教育方法、手段的进步,也为这一层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技术保障。事实上,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据估算,2001年到2010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共培养5000多万名毕业生,高等职业学校共培养2000多万名毕业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这些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三)改革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模式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还很不完善,高技能人才的成长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仍缺乏有效的衔接。高级工的培养主要由劳动部门管理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或企业岗位培养培训为主,而数量众多的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功能上尚不明确,在诸多培养环节上存在着脱节。主要问题是,许多职业院校并未完全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技能人才的培养上,专业设置学科化,课程设置本科压缩化,教学内容理论化的倾向依然存在,培养的学生不符合企业岗位的需求;再者,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实习环节和实习实训条件不足,这些都影响了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对此,改革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的关键。一是职业院校要建立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技能型人才,学校深入到企业一线,建立起由企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的专业教学委员会,跟踪科技发展和企业进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生产和教学紧密相连。二是深化教学改革,职业院校应紧密结合企业技能人才岗位要求,对应国家职业标准,对应企业岗位技术标准,确定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加快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三是推进“双证书”制度,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职业资格鉴定限于初、中级,只有极少数高职院校试行了高级工鉴定。而对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评定,一般需结合在企业岗位上的工作实绩,即采取能力评价和业绩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因此,目前要尽快提升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的等级水平,加快高职院校学生获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途径与比例。

参考文献:

[1]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有关名词解释[OL].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2010-07-27.

[2]技工院校发展现状[OL].中国就业网,2010-03-09.

[3][8][13]中国急需高技能人才 “八级工”辉煌有望重现[OL].新华网,2011-10-28.

[4]中国“两高”人才缺口大 需以用为本激活人才[N].光明日报,2010-11-22.

[5]北京技能人才缺口将达60万 职业培训将实现终身制[N]. 北京晚报,2011-07-11.

[6]广东高技能人才缺口100万人[OL].新华网,2011-12-16.

[7]技工缺口大,为何难填补[N].宁波日报2010-06-18.

[9]Andreas Schleicher,Benchmarking 21st century skills,30th APEC-HRDWG meeting,Bohol,The Philippines,2008.4.

[10]W. Norton Grubb. Working in The Middle——Strengthen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he Mid-Skilled Labor Forc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1996.

多技能人才培养精选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发展

本论文为2013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建立河北特色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基地的途径探讨》研究论文。课题编号:JRS-2013-3033

随着我国工业的大力发展,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也随着经济形势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现象不可忽视,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当前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

1.1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外部问题

1. 高职教育外部协调机制仍需完善。首先,各级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经贸部门对校企合作工作的宏观调控、监督管理和统筹指导需要加强,相关部门不能及时有效的提供政策扶持。由于缺乏对企业的激励性政策,企业部能在职业教育中受益,也就导致企业的支持和合作积极性下降。

2.政府统筹力度薄弱, 管理体制不顺。办学管理体制不顺,各类职业学校的学制和培养目标不明确,学校布局结构不尽合理;高职院校校际合作较少;区域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变化不匹配,这些导致了高职院校低水平重复及资源浪费。

3.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认识不够。高技能人才只能从技术工人中脱颖而出的传统观念仍较普遍, 形成了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观念障碍;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价值评价一直存在着传统的“重学历, 轻能力”和 “重科技, 轻技能”的倾向; 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持不够, 热情不高,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途径流于形式。

4.政府资金支持不足。高职教育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对教学硬件的要求高于普通高等教育。然而政府财政对于高职院校的投入却低于普通高校。对于一些地( 市) 办高职院校, 既无生均经费投入, 也无基建、专项设备经费投入, 只能靠学费和贷款维持低成本运作。这种状况已造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材开发、师资培养等基础工作的严重滞后, 长此以往, 势必会严重影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1.2 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高职院校内部问题

1.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严重匮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多数都是高校毕业直接到教学岗位,没有到企业工作的经历,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体会,缺乏对当前行业企业先进设备、设施、理念的掌握和运用。多数教师在指导学生技能、动手、实践方面, 大多数是纸上谈兵。真正能承担起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的教师,除了是传统意义上的 “双师型”教师, 还应自身也成为一个技能人才, 甚至成为 “技术大师”。

2.忽视高技能人才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高技能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人文素质、社会技能和综合素质。但近几年来很多高职院校过度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普遍存在着基础文化课设置越来越少,甚至有些课程已经被踢出必修课范围。使高职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下滑,影响其在工作岗位的稳定表现。

3.教材开发落后,与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不匹配。主要体现在: 一是基础课教材还是多个专业公用,不能与专业紧密结合。二是教材内容陈旧,特别是新兴行业教材严重缺乏。三是实践技能培训教材不足,多数的实践技能培训还是有教师自己随机拟定计划。

4.校企合作方面的问题。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 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多数仍处于不断探索与改进之中。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训操作脱节,校企之间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上,学校名义上聘请企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开校企合作洽谈会,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但实际运行中不好操作、没法操作,“校热企冷”现象依然存在。

2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途径

解决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建立科学适宜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政府的外力支持和高职院校内部体制另方面共同改进。

2.1 改善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外部环境

1.完善政府协调机制,理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宏观管理体制。高技能人才培养已列入国家人才战略体系。支持高职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完善跨部门的协调机制, 使教育、劳动、人事等多个部门能及时有效的沟通,。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对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开展得较好的高职院校及合作企业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奖励, 引导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进一步深入, 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机制。

3.提高社会的认识与重视程度。高技能人才培养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 特别需要健全激励机制, 出台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导向性政策以提升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 引导全社会积极支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加强舆论引导, 另一方面通过大幅度提高技能型人才收入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使高技能人才队伍后继有人。

2.2 完善高职院校内部人才培养机制

1.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构建适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可通过在校内建实习工厂或公司,引进合适的项目任务进行校内实习;或者在企业中建立实习基地等方式实现校企共赢,从而进行长期有效的合作。校企双方有了一定的合作基础,相互了解对方的需求,才可以进一步研讨专业建设、教材开发、科研开发、师资共享、实习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2.培养一支适宜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可通过引进兼职教师和鼓励校内专任教师深入企业动作双方面来加强教师队伍培养高技能人才所需的技术能力,密切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关系。

3.优化课程设置, 加强教材建设。应根据不同专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加强专门的教材建设, 注重教材的实用性与先进性,坚持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相统一, 部分教材可以依托行业企业编著, 并尝试建立起电子化、立体化的教材体系。

多技能人才培养精选篇10

1.1学历层次需求

一直以来,我国对应用电子技术行业的学历没有太多强制性的要求,使得应用电子技术人才的学历参差不齐。现在许多企业为了提高资质等级,对应用电子技术人才的学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遍需要动手能力强的大中专学生。除此之外,由于企业竞争的白热化日益严重,许多企业都不愿意用更多的花费进行人才培训,为了提高人才利用率,就需要能够直接上岗的应用电子技术人才。

1.2综合素质需求

除了要具备专业的技能水平,应用电子技术人才还需要具备完善的综合素质,如心理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现代企业无论是从人文素质方面还是职业道德方面都对应用电子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应用电子技术行业的流动性和劳动强度过大等原因,决定了应用电子技术人员必须要具有勇于奉献和吃苦耐劳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

2多能力结构的应用电子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广义上来说,多能力结构的应用电子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坚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有专长有特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并且能够适应管理、建设、服务和生产的全方位技术应用型的人才。从多能力结构的应用电子技术人才的具体培养目标来看,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是使技术人才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其次,牢固掌握所学的单片机控、电子电路、电路分析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较好的操作和应用计算机、以及计算机软件,增强实践动手的能力,并能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最后,运用所学的技能和理论知识辅助电子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并进行产品的检测和维修等服务工作。

3多能力结构的应用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新规划

多能力结构的应用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新规划是紧密围绕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人才培养规划方案不但要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还要突出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培训,同时注重专业能力拓展。

3.1坚持社会需求导向

多能力结构的应用电子技术人才培养规划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及时关注和了解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目前的发展状况。对社会需求进行调研工作,并聘请行业专家来进行专业规划的指导以及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时刻观察社会需求变化的趋势,及时对专业方向和专业结构作出调整,并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3.2注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

在进行人才培养规划时,应该合理的分配专业实践培养与理论培养的比重,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强调实践培养;基础专业的培养应紧密的围绕培养目标以及新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对缺乏的工艺和人员设立相应的培养课程;加强生产实训和实践教学的培养力度,设立现场实验、教学,以及基本的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实行2+1的培养模式,重视与相关电子技术企业加强合作,开发实践教学的基地,学生前两年可以在学校接受教育,培养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最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根据应用电子技术的特点,不断的完善培养的内容从而优化培养中的教学体系,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

3.3加强专业能力的拓展

专业能力拓展包括电子设计大赛、课外实验、科学实践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全省和全国的设计类以及电子制作的比赛,争取获得相关电子行业的资格证书。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应组织电子协会开展社会实践,让大部分学生加入到电子协会的服务之中。除此之外,开放电子制作的使用和设计实验、综合设计实验以及项目的开发和研制,为技术人员提供更多参加研制和开发的机会。

多技能人才培养精选篇11

【关键词】电力企业 人才培养

一、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

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提高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以创新人才工作为动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以培养评选更高层次优秀人才为重点,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建设成一支坚强并能践行公司发展战略,思想素质好,懂业务,会管理,勇于创新,执行能力强的管理人才队伍;一支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技术攻关和创新能力强,专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技术人才队伍;一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有一定文化素养,操作动手能力强,一专多能、技术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实施人才兴企,培养和造就与公司改革发展相适应的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技术人才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

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在加大专业管理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的同时,通过项目攻关、管理课题研究等培训,着重提高他们的专业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通过岗位交流、挂职锻炼、到先进企业学习等多种形式,在实践中锻炼人才,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

努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信息等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培训,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承担和参加工程项目建设、技术创新、重大课题研究等机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科技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国内外著名企业、科研机构、知名院校联合,通过项目合作、技术交流、培训进修等多种形式,培养出一支站在电力科技前沿的技术人才队伍。

努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人才队伍。以公司各生产技能培训中心为依托,以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以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主要内容,加强技能人员的培训,引导青年技术工人既要在技能上有所继承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通过开展岗位培训、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技术攻关等活动,努力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技能人才队伍。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开展需求调研。为使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岗位实际需求,公司在一线生产单位中开展了以专业人才使用方向为主题的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工作,通过对调研结果统计分析,并与各专业部门反复沟通,制定了经营管理等8大专业的定向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公司人才培养的目标、内容、重点和具体措施等,完善了人才培养机制。

(2)专业人才培养的组织架构――实行三级管理。在公司人才培养方式的选择上全面实行三级管理,即强化一级培养,公司部门充分整合各方面资源,发挥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统领、指导作用,负责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相关配套制度、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教育管理与考核评估、整合培训资源与培训质量控制等。支持二级培养,各基层单位是公司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单位,负责实施公司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开展专业人才专题培训,提炼和总结人才培养的典型经验和做法,选送专业人才典型。鼓励三级培养,基层班组(站所)是人才培养的最小单元,也是最直接、最前沿的人才培养单位,负责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和挖掘专业人才,构筑人才培养的班组级阵地。三级管理模式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组织架构,细化了管理责任,明确了工作职责,对于公司全面、系统地培养和挖掘各专业的高、专、精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专业人才培养的队伍保障――培育自有师资。为突出专业人才培养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发挥企业内部人才资源的作用,公司积极筹划组建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坚持每年派送部分专、兼职培训师参加社会上培训咨询公司举办的各类培训,定期组织观摩教学、集体备课、试讲等方式进行培训技巧训练。目前,公司已拥有专、兼职培训师86人,覆盖电网经营管理、生产等领域的6个专业,有效传承了公司先进的管理、技术经验。

(4)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搭建专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近年来,公司为搭建专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加快专业人才成长速度,选送专业人才攻读硕士、本科、专科60人次。通过竞赛、岗位练兵、技能大赛等选拔公司专业带头人12人,技术能手30人。为突出二、三级主体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公司出台了“师徒对子”,在岗“传帮带”等举措,选拔了一大批生产一线骨干员工作为师傅,与新员工及转岗员工结成师徒对子,对岗位知识、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在岗的传帮带,形成了良好的在岗技术交流和互动,为专业人才的快速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5)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选择――以专业培训为主体,竞赛和岗位练兵相结合。结合公司年度工作重点及生产经营实际,以满足岗位实际需求、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培养高、专、精人才为目标,组织开展了专业培训、技能大赛和岗位练兵。

突出专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新问题和难点问题,确定培训内容,将各类专业知识总结、细化、分解,真正达到每一次培训都能为受训者“解渴”和“答疑”。培训方式除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以外,引入网络教育、视频会议、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手段,采用讲座交流、问题培训、案例分析、理论研讨、实践学习等多种形式。

多技能人才培养精选篇12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特征;构成

20世纪80年代初期, 伴随着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我国高职教育不仅应运而生而且异军突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30多年来,在高职教育的不同历史阶段,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曾有过多种表述,首先是“较高级技术员和相应层次的技术、管理人员”,其次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接着是“高技能人才”,后来是“高端技能型人才”,最近是“技术技能人才”。虽然表述不同,但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高职教育,通过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今,国家站在时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从现代科技视角出发,确立了职业教育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从而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创新发展,其中“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继之,教育部编制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进一步强调,要“支持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职业院校骨干专业特色发展”。这无疑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和院校发展方向的科学预见。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其目标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和焦点所在。在此,有必要首先阐释一下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几个概念。教育目的作为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有广狭二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期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产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或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社会对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在现实语境下,人们对教育目的一般取其狭义,本文即是如此。教育目标作为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指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构成普遍与特殊、概括与具体的关系。说到底,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是教育目的之所在,它反映和体现了教育在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诸方面对人的培养所提出的要求。与此相联系,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显性化,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只有借助于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方可实现。而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又在于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实际完成。在这里,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手段还在于教学目标的实施与完成。

就实质而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既是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检验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部于2011年10月印发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2012年6月,教育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制定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又强调指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因而必须“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建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专家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至此,我们可以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作如下表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第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求为导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既离不开技术技能操作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技术技能的转化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第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技术技能人才。顾名思义,作为专门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是介乎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之间的一种人才,既包括操作型人才,也包括创新型人才,还包括转化型人才。第三,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发展型意味着人才要具备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潜质和能力,复合型意味着人才不仅凸显专业技能,而且颇具相关技能,创新型意味着人才个性上富于开拓性,能力上具有创造性。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B目标的突出特征

既然高职院校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那么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人才层次的高等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但以其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而且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除了其素质结构中的知识所占比重相对较高之外,其知识与技能的结合程度也较强。显然,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属于两种不同层次的教育。现在,国家已经明确界定了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同时也重新划分了教育体系,如今我国的职业教育则不再是过去的“断头教育”。

(二)综合素质的职业性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但具有层次上的高等性,而且具有类型上的职业性。首先,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定向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它按照社会分工需要进行专业设置,职业性是其所设置专业的最突出特征。其次,职业性既体现出高职教育在专业上的综合、复合与融合,又表现为知识与技术的应用性、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性;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职业性更是其优势所在。再次,高职院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解决学生的职业困惑这一价值诉求,更要培养学生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必须立足于学生现时就业需求,着眼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

(三)人才类型的应用性

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依类型划分,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构成专门人才。再进一步划分,工程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又构成应用型人才。显而易见,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但又与普通工科高校所培养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不同,他们是应用型人才中颇具技术倾向性的技能人才,亦即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因而其应用性特征更加突出。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培养就业竞争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应有针对性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还须注重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

(四)培养手段的灵活性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结合体。由于职业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是动态的,因而高职院校只有采取灵活的培养手段,才能适合高职教育的自身发展需要。再者,高职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准定位,使得它必须根据具体的行业背景而进行专业学科建设和课程优化设置,以满足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活动的流动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都是培养手段灵活性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工学结合作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要求高职院校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应对工学结合过程的灵活变化,着力于建立与工学结合相配套的课程体系。

(五)工作岗位的基础性

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技术技能人才的明确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基本去向是基层单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提质升级、产业布局的调整转移、用工制度的日益完善和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加之近年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普遍推行,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生产实践之间已经不再是真空地带,而呈现出就业去向日趋多元、紧贴结构调整、密切服务城镇化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可喜局面。为有效培养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的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基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已经有不少高职院校和不少专业采用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构成要素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同时更有赖于专业、课程、教师队伍、教学环境等诸多内涵的深化与品质的提升。高职院校的优化发展与根本生命力在于,一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方向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和类型不同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在国家确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予以恰当定位;二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规格;三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四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路径的选择与实施。总之,人才培养目标由方向目标、层次目标、规格目标、类型目标等4个构成要素。

(一)方向目标

人才培养既需要立足当前求实效,又应该着眼未来谋长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出一所高职院校最基本的办学宗旨。高职院校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从而提高办学质量,实现充分就业。在这里,所定位的一线岗位恰恰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就业去向目标,也是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每一名毕业生都应达到的基础性目标。当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目标仅限于此还是不够的,而应当更为高远,以契合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姑且称之为时展目标。即是说,从长远考虑,高职院校需要走国际化之路,重视培养适应外向型企业和国际化城市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层次目标

高职院校目前多是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规划,在不久的将来,实施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层次高职教育的高职院校将日益增多,但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专科)学校仍然会长期居于主流地位。因此,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层次的目标定位是技术技能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的这种高级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对实践知识的掌握上,他们为本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所不及;另一方面,在综合技能的拥有上,他们又强于中职学校所培养的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这种技术技能人才,不但与高等工科院校培养的理论型、设计型人才不同,而且也与中职学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相异。

(三)规格目标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是对所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标准的规定,这种规定表现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低要求,因而也是各专业培养目标的细化与具体化。人才培养的规格既不能拔高也不能缺位。如果以发展性资格而不是以入门性资格作为技术技能的规格标准,则会造成规格标准难以实现;而培养规格的缺位,又势必影响培养目标的可操作性。就构成要素而言,复合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结构和人格素质结构构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其中,复合知识结构强调知识结构的基础性、综合性、前沿性,体现出博、专、新的特征;综合能力结构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其中主要是实践技能、人文技能和综合技能;人格素质结构强调思想修养与现代人格理想塑造相结合,包括精神品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

(四)类型目标

大体而言,人才可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4类。其中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则由实施专科层次高职教育的高职院校来培养。目前,对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类型有多种表述,但概括归纳起来说,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专门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就是专门人才。对应用型人才还可以具体划分为两类人才,即技能型人才和技g型人才,或者将这两类人才统一称作技术技能型人才。可以说,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一种处于技术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重叠带或交叉点的具有技术倾向性的技能人才。作为应用型人才,他们又以技能为主要特征,不但具有技术应用能力,还具有技术管理和技术研发能力。

四、结语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但由于社会需求的广泛性和变动性,又使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突现出不确定性。恰恰相反,只要掌握技术技能人才的供求状况、立足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的不同特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完全可以得以确立。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改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进行不断调整和修订。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由最初的“高级技术员”调整为“技术技能人才”就是如此,当然这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所具有的灵活性使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匡瑛,石伟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换――从“技术应用性人才”到“高技能人才”[J]. 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2).

[3]梁国胜. 我国高职教育在校生首破千万[N].中国青年报,2015-12-03.

多技能人才培养精选篇13

关键词: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一、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意义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的摇篮,提高和加强高职教育办学质量尤为重要。社会和人才市场对于技术型人员的渴求,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注重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加强对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必要性的研究显得十分有意义。加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问题重重,提出合理的发展方向迫在眉睫。很多高职院校没有真正懂得高等职业教育在技术层面上的要求,甚至删减高职教育相关理论课程,使高职毕业生的专业素养达不到人才市场要求。因此,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十分必要。

二、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困境

1.未能满足市场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从整体上来看,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处于发展阶段,不具备完善和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来的相关人员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技术领域更是如此。归根结底,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实际,并没有市场调研和考察工作,培养的盲目性较高。

2.目标定位不当。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尤其是在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上还存在较多问题。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中职院校没有形成差异化竞争,并且在与中职教育的衔接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加上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一味模仿,没有体现自身特有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创新能力。

3.教育内容简单化。高职院校秉持“就业至上”,认为就业是评判高职院校水平的唯一标准,这使高职院校在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上不能实现突破。教育形式和内容呈现单一化的形态,完全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渴望。更加重要的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育工作较少,学生技能单一、知识面窄、职业素养偏低,这些问题在高职院校技能培训教育中较为常见。

4.师资力量不能达到要求。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从实训设备、师资力量以及训练方法上来看,高职院校教师存在很多问题,参与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的教师在数量上存在不足。这些问题使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受阻,师资力量达不到市场人才需求标准,无法与其他教育机构形成竞争。

三、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

1.开展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从长远角度来看,开展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是发展趋势,其是以就业为导向发展产学结合的模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人才。其中“产”与“研”要紧紧依靠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而“学”则要将生活与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办学模式是未来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

2.改善高职院校教育环境。首先,高职院校应加快实验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实践提供场所。其次,配备先进设备,设备需要满足先进性、科学性以及教学性;建立教师工作室以及技术研发平台,实现实践教学多元化发展。以上工作能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较好环境,是实现技术型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手段和措施,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该工作。

3.加强对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必须紧紧围绕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计划,在人才培养工作开办期间,教育工作者应加强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应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即多组织技能实践课程,学生参与实际操作。积极构建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避免以学科知识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

4.设置明确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永恒的话题,全面改善我国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现状,需要从目标定位抓起。建设保障技术型人才培养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成为重要的成功因素。人才培养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培养模式,设置恰当的培养目标是成功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要先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为未来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方向。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为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但是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问题上还有较大漏洞,尤其是未能意识到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本文针对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高职院校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发展道路。希望本文的研究和探索能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有所启迪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董刚,邹吉权.高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及途径研究——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4

[2]丁金昌.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问题和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4

[3]景韵.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课堂教学敏感研究[D].西南大学,2014

[4]王书丹.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5]宣继余.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衔接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多技能人才培养精选篇14

关键词:校企合作 技能人才 方法 探索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结合学校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情况,我们对毕业生成为企业人才及培养途径进行专项跟踪调查,目的是掌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规律,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新模式。

根据调查得到的信息分析发现,人才在其成长之路上有着共同的特征:一方面是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强,能较快成为企业在技术方面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就是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感,工作中表现出积极进取的态度;同时,他们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充电,包括社会培训、访问老师等等;还有他们非常希望得到学校更多的学习方面的帮助,也有着回报母校、回报社会的强烈愿望。

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到一些人才培养的动向,从中也反映出当代教育的一些特征。基于这个基础,为谋求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深层次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新模式值得思考。

一、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高技能人才首先应具备较强的职业素质。具体表现在:能出色地掌握某一方面的职业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掌握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等;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工作应变能力,就是指高技能型人才在生产中能准确把握技术应用中最新动态和解决困难的能力,能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学习提高的能力,通过学习提高拓展和延伸知识结构;高技能型人才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他们是优秀企业文化的传播人,肩负着企业的生产、创新、培养人才和传承的任务,还必须有服务社会的良好意识。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要有长远发展目标,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同时,必须不断完善继续教育体制,充分考虑人才的阶梯培养问题,这与技术的传承同样重要。

二、建立校企合作长期发展机制、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发展的需要

在很多情况下,只有通过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企业有计划地参与到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的质量才能够有显著的提高。高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一方面强调的是高技能,另一方面强调的是高素质。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进步的保证。通过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技能人才健康成长,加快人才的培养步伐和人才教育培训质量,有计划地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持续可靠的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的保障。

三、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深化教学改革

通过长效、多渠道校企合作,共同构建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目前,职业院校专业师资队伍的组成,主要是学校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和派遣教师到企业实践两种方式。其固然是通过校企合作补充师资队伍的快捷途径,但仍有很多不足,它是一种单向的、松散型的合作方式,学校师资培养的成本较高,且很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样,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实践亟待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是帮助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我们认为,要具体实施这一方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深层次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打造双赢共生的合作伙伴关系。深层次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是全新的概念,也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最好办法,是指学校与企业建立一种双向互动的、深层次紧密型的长期合作关系,也赋予高技能人才服务全社会的职责。他们服务于企业,同样也是学校的师资,通过与学校合作还将为企业培养人才服务,学校与企业成为双赢共生的合作伙伴。二是在制订教师进修计划时,要重点考虑提高进修的有效性和目的性,通过带任务或项目去企业实践,以提高实践的目的性。教师进企业实践进修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将企业生产实践中的新技能、新知识、新工艺等内容带到学校,及时更新学校教学计划,结合企业要求来制定和完善教学方案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师进企业实践进修标准必须完全参照企业生产管理要求,这将大大提高实践的有效性。

调查结论还表明:职业教育的实施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加强社会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增强职业教育的质量和社会适应性,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改革措施和发展方向。

四、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逐步解决好几个问题

1.充分发挥院校和企业交流合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职业技术院校在师资和教学条件上具有先天的优势因素,可实现高技能人才的集约化培养。职业院校要应用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这方面优势,走校企多方面合作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道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完善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切合实际的服务工作,开展知识服务到现场。

2.重视合作培养人才与科学管理人才问题

企业应为高技能人才提供培养与发展的条件,组织他们参与新项目的研发、技术改造、疑难技术课题攻关等活动,推动他们向知识性、研究型、创新型方向发展。同时,要加强高技能人才的服务与动态管理,解决好人才的流动体制问题,推动高技能人才不断更新。

3.重视技能人才的岗位培养,强化培育模式的多渠道

面对大量新技术、新设备,为适应企业对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目标,要找准培训切入点,确立新的培训思路,拓宽培训渠道,增强培训效果。师带徒是教育培训的一种传统的形式,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师带徒的作用,明确高技能人才传帮带的责任,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把技师、高级技师的绝活变为企业与社会的共同财富,促使更多职工在岗位成才。

4.建立规范、长效的培训体系与多种促进手段,为人才培养提供提升通道

利用好校企合作平台,共同建立起专业水平高、布局科学合理的技能培训基地。学校与企业要统一目标,共同规范好培训体系,建立高技能人才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凡是适应企业特点、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技术动力支持的培训模式就是合适的培养模式。

5.建立好促进高技能人才发展的使用环境

要想使高技能人才得到社会的承认,就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社会大环境,充分体现他们的技术价值与魅力。

企业是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最重要的舞台,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合作内容与方法,为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为技能人才操作技能的提高、实践经验的积累创造条件。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解决数量更应重视质量,需要学校与企业全方位的共同参与和社会的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