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岩土工程师的要求范文

岩土工程师的要求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2-06 10:16:19

岩土工程师的要求

岩土工程师的要求精选篇1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

1 新时期岩土工程

岩土作为支承体: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弃渣场、各种大型设备等等,都建造在岩土体上,岩土体作为地基,作为支承体,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承载力和变形问题、稳定问题。岩土作为荷载或自承体:边坡工程、基坑工程、露天采矿工程等地面工程开挖,隧道、地下洞室等地下工程开挖,面临的是另一类稳定和变形问题。这时,岩土体担任的角色,既可能是荷载,也可能是自承体。同时,地下水的时空分布状态常常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岩土作为材料:填方工程,特别是大面积高填方、填海造陆,要用大量岩土作为回填材料;水工围堰、水利大坝、填筑路堤等也用岩土作为当地材料,就近取材。这些工程除了研究其稳定和变形等特性外,岩土材料的质量、数量、运距和施工质量控制是主要的岩土工程地质问题。地质灾害的防治:岩溶、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对工程构成严重威胁,防治工程必须针对具体地质条件和地质演化规律进行设计和施工。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也是岩土工程的一部分。环境岩土工程: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重视,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的评价、废弃物的卫生填埋、土石文物的保护等等,都涉及复杂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环境岩土工程正日益受到更大的重视。

以上各类工程,不仅涉及天然岩土,还包括各种人工土,包括对天然土的加固和改良,利用排水、压实、加筋、改性、注浆、锚定、设置增强体等人工改造方法,改变岩土体的强度、变形和渗透等性能。岩土加固和改良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新兴起来的一门新的岩土工程技术。

2 岩土工程和其它专业的关系

2.1 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二者的区别:工程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学的产生源于土木工程的需要,其本质是一门应用科学;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门工程技术。从事工程地质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勘察师),侧重于研究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过程、地质规律、地质与工程的相互作用;从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师,关心的是如何根据工程目标和地质条件,建造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技术问题。因此,无论学科领域、工作内容、关心的问题,两者都是有区别的,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但是,二者的关系又非常密切。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虽然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有一定道理。岩土工程师面临的岩土材料,无论性能和结构,都是自然形成的,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是多种复杂地质作用下的产物。对岩土的性能和结构,只能通过勘察来查明,而又不能完全查明。

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需根据地质规律推测或预测。尤其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山区,有经验的工程地质学家,通过大量的地面地质调查,综合分析就可大致判断、推断地质构造的框架、轮廓,利用物探、钻探、槽井探等勘探手段揭示,由粗而细,由浅入深,构画出工程地质模型。

2.2 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的关系

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关系密切,这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房屋结构或桥梁结构,都建造在地基上。地基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危;地基是否会产生过量变形,直接影响结构的使用功能,产生的次生应力可能使结构超过设计极限。地基出了问题又很难补救。因此结构工程十分关心地基的稳定和变形。现在,一般地基设计均由结构工程师考虑上部结构要求统一完成,只有复杂地基基础问题或需专门处理的地基才要求岩土工程师参与。同样,岩土工程师在进行地基的勘察设计时,必须详细了解结构的型式、荷载及其分布,特别是基础的型式和刚度,了解对地基变形的限制要求,以便有的放矢。岩土工程师与结构工程师的密切配合至关重要。结构和地基是一个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地基的变形会改变结构的应力,结构的荷载分布和不同刚度会产生不同的地基变形。人们常常用调整基础和结构刚度的办法来适应地基变形,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协同作用分析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反过来,也可通过地基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刚度来适应上部结构的要求。岩土工程与结构工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搭接,互相重叠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桩基础,作为结构的延伸,是结构的一部分,但桩基的承载力和变形则主要取决于岩土,与岩土的关系更为密切。结构工程师应当具备必要的岩土知识,岩土工程师也必须具备必要的结构知识。

3 岩土工程的主要特点

岩石的裂隙性和土的孔隙性是岩石和土区别于混凝土、钢材等人工材料的主要特点。

3.1 岩石的裂隙性

岩石总是或稀或密、或宽或窄、或长或短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裂隙,这是岩石区别于混凝土的主要特点。这些裂隙有的粗糙不平,有的光滑;有的平直,有的弯曲;有的充填,有的不充填;有的产状规则,有的规律性很差。裂隙的成因复杂多样,有岩浆凝固收缩形成的原生节理,有沉积间断形成的层理,有构造应力形成的构造节理,有表生作用形成的卸荷裂隙和风化裂隙,还有变质作用形成的片理、劈理等等,在岩石中构成极为多样非常复杂的裂隙系统。人们将岩石和裂隙视为一个整体称为“岩体”,将裂隙概化为“结构面”。

3.2 土的孔隙性

根据土力学解释:土是一种散体结构的材料,存在孔隙。对于饱和土是固、液两相;对于非饱和土,是固、液、气三相。于是产生了有效压力和孔隙压力;孔隙压力又有孔隙水压力和孔隙气压力。在饱和土中,由于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不同的加荷速率地基承载力不同;是否及时支撑,对软土基坑稳定有不同的表现;渗透系数和地层组合的差别,导致基础沉降速率的差别等等。饱和土中的超静水压力可导致挤土效应,使桩被挤断、挤歪和上浮;地震时的超静水压力导致砂土和粉土液化。非饱和土的孔隙气压力形成基质吸力,基质吸力随着土中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因而是不稳定的。膨胀土和黄土随湿度的增加而强度显著降低,非饱和土基坑雨季容易发生事故,花岗岩残积土边坡暴雨容易发生浅层滑坡,都和基质吸力降低有关。总之,把握好孔隙压力是岩土工程的重要关键。

岩土工程师的要求精选篇2

关键词:注册岩土工程师;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118-02

自2009年我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正式实施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制度以来,注册岩土工程师可在规定的执业范围内,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的名义在全国范围内从事相关执业活动;未取得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的人员,不得以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的名义从事岩土工程及相关业务活动[1-2]。作为一种行业准入制度,这有利于提高岩土工程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利于行业国际化;也将成为高等学校岩土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标,推动着高校专业教学改革,使之紧紧围绕行业市场,为岩土工程行业培养较高执业素质的专业人才[3-5]。

一、我国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简介

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分为基础和专业考试。

1.基础考试。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基础。考试分上、下午两场,均为单项选择题,涉及的考试内容包括:(上午)高等数学、液体力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经济学;(下午)土木工程材料、岩体力学与土力学、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岩体工程与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结构力学与结构设计、职业法规。

2.参加基础考试合格并按规定完成职业实践年限者,方能报名参加专业考试。专业考试分2天进行,共四场,开卷考试,分别考查岩土工程专业知识及案例分析。专业考试内容包括:(1)岩土工程勘察;(2)岩土工程设计基本原则;(3)浅基础;(4)深基础;(5)地基处理;(6)土工结构与边坡防护;(7)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8)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9)地震工程;(10)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11)工程经济与管理。涉及的行业规范、规程有40本左右,每年的规范清单都在增删。

专业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证书》。

二、现行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制度作为一种行业准入制度,明确了其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作为一名合格注册岩土工程师应该懂勘察、懂设计、懂施工、懂监测检测、懂法律法规,既要懂得地质方面的知识,又要懂得力学、土木工程专业方面的知识,要求是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高等院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如今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制度对人才提出的更全面更综合的要求[6]。

目前,高校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1)课程设置不全,与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内容相比,学生专业知识面窄,不能兼顾地质、力学、土木工程等各方面理论知识。(2)培养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弱,工程意识不强,不利于岩土工程工程的开展。

因此,发挥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考试制度的指导作用,对现有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三、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我校自2005年首次招收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以来,为了适应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制度,在专业课程设置、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环节调整、教学方法改进、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

1.专业课程设置。在专业开设初期,比较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大纲,与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内容,培养大纲能够基本涵盖了后者基础考试的大多数内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置不完善;部分课程课时少、开设的顺序欠合理。比如缺少地震工程、特殊性岩土等内容,岩土工程勘察课程安排在工程物探、原位测试等课程之前。

经过多次的培养大纲修订,在最新版的2016年版培养大纲中,学科与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包括:基础工程、土力学、岩土工程概论、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混凝土结构、工程物探、岩土工程测试技术、基坑支护、地下结构、隧道工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基处理、边坡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与评价、岩土工程勘察、环境岩土工程、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法规、建设工程经济、工程监理概论等等。这几乎涵盖了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的所有内容,这对于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生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2.课程与教材建设。在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中,地震工程、特殊性岩土是必考内容之一。过去我们对这部分内容讲授不够重视。在最近由本专业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基础工程》教材,将之前未重点讲授的“地震工程”内容集中编成一章重点讲授,还专门介绍了岩土工程师执业制度的相关内容;同时也申报了土力学、基础工程等精品课,由全体老师共同建设。而对于特殊性岩土这部分内容,也在《岩土工程勘察》课程中重点讲授。

3.教学方法改进。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主要考查的是对相关专业规范、规程的熟练应用能力,因此,在专业课程授课中,均要求学生配备有相应的最新版的规范或规程,大学四年下来,基本上能把岩土专业中的主要规范、规程过一遍,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基坑支护规程》、《建筑地基处理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等。在上课过程中,以教材内容为主,结合相应的规范或规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基本原理等的同时,也了解规范的规定,这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走上专业岗位时能更好地应用规范。

4.实践教学环节调整。在高校中,学生工程意识淡薄、实践能力不强的现状较为普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参加工程实践的机会太少,这对其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快速适应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制度是不利的。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均将专业课程向实践工程做一些倾斜,加强实践基础的建设,调整实习、课程设计等内容,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

5.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教师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培养效果,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且具备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讲解专业理论的同时,结合实际工程,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具有教师资格及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论

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制度的推行,使得岩土工程行业越碓焦娣叮也必将加速我国岩土工程与国际接轨;同时,也为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指明了方向,推动高等学校土建类岩土工程专业教学改革。通过对我校现行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探索,包括岩土工程课群的设置、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环节调整、教学方法改进、师资队伍培养等,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提出了进一步的改革措施,使专业教学不断向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靠拢。

参考文献:

[1]高大钊.注册岩土工程师与岩土工程体制[J].岩土工程师,2003,(11):1-4.

[2]付旭.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白哲.从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探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4,(37):46-47.

[4]李飞,霍宁.我国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制度与高校教学改革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106-108.

岩土工程师的要求精选篇3

关键词:岩土工程;监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长期以来建筑工程监理一直主导着建筑工程、岩土工程监理的重任,在工程项目中的基坑支护降水、地基处理等涉及岩土工程的监理,通常得不到重视,人员配置也都是没有岩土工程师注册资格的监理人员。现状就是专门的岩土工程监理基本没有深入、全面的开展。结果就是岩土工程监理水平良莠不齐,监理效果无法满足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岩土工程监理的相关概念和要求进行了简要阐述,旨在为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1 岩土工程的理念

1.1 基本概念和监理具体内容

岩土工程监理也叫岩土工程咨询(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pervision),是对在某建设工程项目与岩石和土的相关研究、调查、利用等方面,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据委托合同,实行必要的监控、协调和约束,从而实现岩土工程各方面的工作有序快速的进行,这一工作可以达到友好施工环境、高质量、高收益的成果。岩土工程监理的具体内容是指对房屋建筑岩土工程,公路、铁路、机场、地铁岩土工程,港口、船厂、填海岩土工程监理,水利、电力、矿山建井工程岩土工程监理等,实现岩土工程设计监理、勘察监理、监测监理依据施工监理等。 常见的岩土工程施工有:换(填)土处理、干法和振动水冲碎石桩、砂桩施工监理、废渣混凝土、沉管灌注桩、降水工程、边坡锚固等。

1.2 基本特点

岩土工程师解决和研究问题的主要是在地面以下的部分,包括滑坡与边坡的治理、地基基础等地下工程,故地下工程的监理(岩土工程监理)也有其特点:复杂性———非均质的岩土体,特殊性岩土专门的设计、勘察和施工,岩土工程问题复杂;隐蔽性———岩土工程监理的工程是指地面以下部分,即是在隐蔽状态;风险性———非均质的岩土体,面对复杂的环境条件,岩土工程监理的精度通常会因土质等变化造成较大的不确定和风险;独立性———与地面建筑的工艺、技术相比岩土工程需要的知识具有较大的区别,即相对独立性;综合性———岩土工程通常需要兼容力学、地质学、工程结构学等内容,故设计的知识综合性强。

1.3 基本准则

岩土工程监理作为有别于建筑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也有其自己的基本准则:总监负责制———和建筑工程监理类似岩土工程也有总监理工程师来负责岩土工程的内容,且需要承担相应工程监理的全部权责;责权一致———岩土工程监理签订的委托合同中,应明确规定的职责和相应的职权;实时监控———尽管岩土工程具有隐蔽性,但其监理还必须做到实时监控,不然岩土工程很难补救。只有这样公平公正、统筹全局的处理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和投资控制三者的关系才能有效实现监理工作的以理服人。

1.4 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关的法律包括《招标投标法》、《建筑法》、《合同法》、《环境保护法 》等,法规包括国务院制定《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等,以及国家物价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建设部等制定的有关法规,常见的有《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和注册试行办法》、《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等,还有相关的地方性有关法规。

2 岩土工程监理中的常见问题

2.1 岩土监理机构和人员方面的问题

现今施工现场基本是未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的专业人员,其很少有岩土工程师,绝大部分是土木工程师。而监理公司或监理项目部通常是临时配备岩土工程方面的监理人员,对诸如桩土复合地基工程或各类桩基础等岩土工程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程,也未配备专业人员,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现今出现的大部分问题都出自于监理人员专业知识不够,无法处理复杂情况。

2.2 岩土工程施工阶段的问题

当前,工程监理单位是在建筑工程的技术 、经济指标明确的情况下才确定的,故岩土工程监理基本就只是在工程施工阶段,这样监理过程就出现了岩土工程设计、勘察内容方面的空白,更无法涉及前期策划、立项的介入和决策,表现的就是严重的介入滞后问题。另外,当前的岩土工程监理都是借用地上建筑工程监理的模式和方法,对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控制倾向性强,未实行专项的监理制度。

3 岩土工程勘察中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3.1 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努力规范市场行为

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有利于构建全程化的监理和建设科学的建设程序。这有赖于政府主管部门对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同时通过推进全程化的监理,工程建设中采用事前,事中和事后环环相扣,紧密结合的方法,才能保证勘察质量的工程质量,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3.2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努力规范市场准入

近年随着政府对勘察单位的清理整顿,以及勘察设计资质的换证,这些措施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化。但目前我国勘察资质的门槛较低,不同行业间的衔接过渡也有待完善,特别是以高级工程师来衡量勘察企业的技术实力,这种做法是很不合理的。因此,尽快实行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相当必要。通过对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的双重管理来规范勘察市场,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勘察技术水平。

3.3 力争在岩土工程勘测中采用先进的勘察技术

为提高准确性,在进行岩土工程的分析评价时,可采用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法。还可在勘测中运用回归分析法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最后为保证结果的正确性 ,在对勘测资料的整理中可运用计算机来进行处理。

3.4 加强勘察设计单位质量认证不断健全质量管理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是以过程模式为标准的结构管理。勘察设计企业应通过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来进行运作,运用PDCA 循环对岩土工程勘察进行实施行,管理和改进,这有利于提高勘察设计的能力,同时满足顾客的需求。

4 结论和建议

岩土工程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其不仅是监理工程师更是岩土工程师,只要这样岩土工程监理发展才会向正确的道路上发展,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状态,提出以下几条发展建议:

4.1 加强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不断改进专业监理水平,培养更多复合型、综合型的监理人员,为监理工作发展提高保障。

4.2 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岩土工程监理的技术和行政法规并不健全,造成其地位和工作内容的不明确。必须不断加快立法内容,实现有法可依和依法监理。

4.3 加强相关岩土监理的理论研究,形成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4.4 改进监理信息采集和处理,目前落后的信息采集方法和发展迅速的信息处理技术矛盾已然明了,如何实现信息采集科学化、规范化是目前岩土工程监理中急须处理的问题。

5 结束语

岩土工程的专业监理工程师,不仅是监理工程师更是岩土工程师。当前岩土工程监理水平良莠不齐,监理效果无法满足要求。本文通过对岩土工程监理的相关概念和要求进行了简要阐述,旨在为这一行业的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浮声.地基基础设计与计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 孙跃东.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复习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 GB5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4] JG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岩土工程师的要求精选篇4

【关键词】岩土工程;连续介质力学;数值分析;本构理论;本构模型

1 引 言

本文首先介绍笔者对我国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现状的调查结果,然后就岩土工程分析中的关键问题,如何发展岩土本构理论和数值分析在岩土工程分析中的地位这 3 个问题提出粗浅的看法。

2岩土工程分析中的关键问题

岩土工程分析中人们常常将用简化的物理模型去描述复杂的工程问题,再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数学方法求解。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饱和软黏土地基大面积堆载作用下的沉降问题被简化为Terzaghi 一维固结物理模型,再转化为 Terzaghi 固结方程求解。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求解工程问题一般包括

下述方程:①运动微分方程式(包括动力和静力分析两大类);②几何方程(包括小应变分析和大应变分析两大类);③本构方程(即力学本构方程)。对一具体工程问题,根据具体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求解上述方程即可得到解答,对复杂的工程问题,一般需采用数值分析法求解。对不同的工程问题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求解,所用的运动微分方程式和几何方程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本构方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当材料为线性弹性体,本构方程为广义虎克定律。将岩土材料视为多相体,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分析岩土工程问题一般包括下述方程[2]:①运动微分方程式(包括动力和静力分析两大类);②总应力= 有效应力+ 孔隙压力(有效应力原理);③连续方程(总体积变化为各相体积变化之和);④几何方程,包括小应变分析和大应变分析两大类;⑤本构方程,即力学和渗流本构方程。

将多相体与单相体比较,基本方程多了 2 个,即有效应力原理和连续方程,且本构方程中多了渗流本构方程。对不同的岩土工程问题,基本方程中运动微分方程式、有效应力原理、连续方程和几何方程的表达式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本构方程。对一具体岩土工程问题,根据具体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求解上述方程即可得到解答,一般需采用数值分析法求解。从上面分析可知,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的岩土工程问题时,不同的是本构模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对一个具体的岩土工程问题,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是容易确定的,而岩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十分复杂,采用的本构模型及参数对计算结果影响极大。

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分析岩土工程问题一般需采用数值分析法求解,有限单元法对各种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采用的各类本构方程都有较大的适应性。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十分复杂,自 Roscoe 和他的学生建立剑桥模型至今已近半个世纪,理论上已提出数百个本构方程,但得到工程应用认可的极少,或者说还没有。从这个角度讲,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求解岩土工程问题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岩土材料的工程实用本构方程。

3 如何发展岩土本构理论的思考

Janbu 认为,反映作用与效应之间的关系称为本构关系,力学中的虎克定律、电学中的欧姆定律、渗流学中的达西定律等反映的都是最简单的本构关系。岩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具有下述特性:土体性质区域性强,即使同一场地同一层土,沿深度和水平方向变化也很复杂;岩土体中的初始应力场复杂且难以测定;土是多相体,一般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组成,土体中的三相有时很难区分,而且处不同状态时,土的三相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土中水的状态又十分复杂;土体具有结构性,与土的矿物成分、形成历史、应力历史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十分复杂;土的强度、变形和渗透特性测定困难。岩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应力路径、加荷速率、应力水平、成分、结构、状态等有关,土还具有剪胀性、各向异性等,因此,岩土体的本构关系十分复杂。至今人们建立的土体的本构模型类别有弹性模型、刚塑性模型、非线性弹性模型、弹塑性模型、黏弹性模型、黏弹塑性模型、边界面模型、内时模型、多重屈服面模型、损伤模型、结构性模型等等。已建立的本构模型多达数百个,但得到工程师认可的极少,或者说还没有。怎么走出困境?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笔者认为,对土体本构模型研究应分为两大类,科学型模型的研究和工程实用性模型的研究。科学型模型重在揭示、反映某些特殊规律,如土的剪胀性、主应力轴旋转的影响等。该类模型也不能求全面,一个模型能反映一个或几个特殊规律即为好模型。从事科学型模型研究是少数人,是科学家。工程实用性模型更不能求全面、通用,工程实用性模型应简单、实用,参数少且易测定,能反映主要规律,能抓住主要矛盾,参数少且易测定即为好模型。工程实用性模型重在能够应用于具体工程分析,多数人应从事工程实用性模型研究。研究中应重视工程类别(基坑工程、路堤工程、建筑工程等)、土类(黏性土、砂土和黄土等)和区域性(上海黏土、杭州黏土和湛江黏土等)的特性的影响,如建立适用于基坑工程分析的杭州黏土本构模型,适用于道路工程沉降分析的西黄土本构模型和适用建筑工程沉降分析的上海黏土本构模型等。工程实用性模型研究还要重视地区经验的积累。采用考虑工程类别、土类和区域性特性影响的工程实用本构模型,应用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并结合地区经验进行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可能是发展方向。

4数值分析在岩土工程分析中的地位

下面从岩土材料特性、岩土工程与结构工程有限元分析误差来源分析比较和岩土工程分析方法三方面来分析数值分析在岩土工程分析中的地位。前面已经提到岩土材料是自然、历史的产物,工程特性区域性强,岩土体中的初始应力场复杂且难以测定,土是多相体,土体中的三相有时很难区分,土中水的状态又十分复杂。岩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与应力路径、加荷速率、应力水平、成份、结构、状态等有关,岩土体的本构关系十分复杂。至今尚无工程师普遍认可的工程实用的本构模型,而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求解岩土工程问题的关键问题是

如何建立工程实用的岩土本构方程,这是应面对的现状,也是考虑数值分析在岩土工程分析中的地位时必须重视的现实情况。

5结 论

通过对我国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现状的调查研究和上述分析,笔者对岩土工程数值和解析分析的思考意见如下:

(1)基于对岩土工程分析对象――岩土材料特性的分析,并考虑岩土工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复杂性,岩土工程分析很少能得到解析解,而目前岩土工程数值分析只能用于定性分析。所以,岩土工程设计要重视概念设计,重视岩土工程师的综合判断。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结果是岩土工程师在岩土工程分析过程中进行综合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2)自 Roscoe 和他的学生建立剑桥模型至今已近半个世纪,各国学者已提出数百个本构方程,但得到工程应用认可的极少,或者说还没有。从这个角度讲采用连续介质力学模型求解岩土工程问题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岩土的工程实用本构方程。

3)岩土工程师在充分掌握分析工程地质资料、了解土的工程性质基础上,采用合理的物理数学模型,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分析,然后结合工程经验进行综合判断,提出设计依据。在岩土工程计算分析中应坚持因地制宜、抓主要矛盾、宜粗不宜细、宜简不宜繁的原则。

作者简介:

岩土工程师的要求精选篇5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关系;问题

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3-0176-01

1.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之间的关系

虽然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分别属于土木工程和地质学,但二者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有专家概括岩土工程作为工程地质的基础,是工程地质的进一步延伸。工程地质学是源于土木工程的需要而产生。

岩土工程的基础理论是传统的力学理论,但仅仅依靠力学计算难以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与工程地质在发生之初就具有密切的关系。结构工程研究的是钢材、混凝土等人工生产制造的材料,具有均匀的材质,由于是工程师设计或选定的结构和材料,所以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具有十分明确的计算条件,所以说建立在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基础上进行计算可信度非常高。但对于岩土材料而言,不管是结构还是性能,都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在自然中形成,是复杂地质条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工程师不能控制结构和材质,必须通过仔细勘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做到勘察清楚。因为工程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地下岩土体的区域性和不确定性,岩土工程师对工程的计算就会存在信息不全面和计算条件的模糊,不能仅仅依靠计算的结果,对工程经验要求较高。因此,尽管岩石力学、土力学和计算技术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也在岩土工程设计施工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因为存在计算参数、计算假定、计算方法等与工程的实际有一定的误差,就会导致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这就需要对岩土工程进行综合判断。

对工程地质的正确认识和研判,对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有着关键的前期引导作用。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首先遇到的研究对象是岩土体,对其工程特性以及在地质演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地质规律进行研究和推测,就当前我国工程建设中的分工而言,必须依靠相关的工程地质工程师。比如隧道工程,由于土木工程师缺乏对工程地质的深入了解,对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的预测就会存在一些困难。在进行隧道钻探施工过程中,虽然土木工程师可以分辨岩芯的软硬状态,但是不能全面掌握在何种岩土体情况下使用何种钻进方法,对其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就存在欠缺。但对于经验丰富的的工程地质工程师而言,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手段,运用工程地质经验,就能够对岩土体的工程性质进行初步的判断,预测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作出预案建议。岩土工程需要工程地质方面知识来服务,工程地质研判出的地质问题、岩土特性及其它问题需要对岩土工程发挥科学的指导作用,根据工程条件和地质条件,为设计师提供合理的岩土参数和建议,为工程施工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施工方法以及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工程问题,提出处理建议。

2.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共同发展

2.1力学与地质学的互相结合

力学和地质学共同支撑着岩土工程的发展,力学是岩土工程是发展的基础。力学的出发点是力学的基本理论,与具体条件相互结合,构建模型,然后进行求解,注重在条件设定情况下的定量计算,是演绎推理。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独特,主要是通过调查,收集较多的数据信息,然后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找出内在的科学规律,注重成因演化,对问题进行宏观把握,最后进行综合的判断,是归纳推理。对于工程地质学家来讲,假如力学理论掌握的不够精通,就难以对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做出有深度的评价,就不能科学处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岩土工程师来讲,假如地质学知识掌握较少,就不能把握好工程与地质之间的作用,难以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具有良好的互补性,综合应用才能很好的解决岩土工程问题,促进学科发展。

2.2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相互依托发展

近几十年来,不管是岩土工程还是工程地质,在我国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不断的创新。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较快的发展阶段,向着高空和地下同时追求最大化空间利用,深基坑越来越深,高层建筑也在追逐或者超越世界水平。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与环境改善共同存在。但我国幅员辽阔,各项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工程地质条件有其独特性,给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带来了非常突出的问题,但是也给岩土工程技术和工程地质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在软土地区,进行深基坑开挖和隧道掘进的同时,如何很好的保护好周边环境条件,特别是在城市中心的工程,周边环境复杂,既要保证工程进度的顺利,也要保证地面建筑、已有道路和纷繁复杂的地下管线及其他构筑物的安全。这就需要工程地质人员对地下土层的分布,岩土工程性质进行科学、合理的研判,充分发挥土质土力学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利用能力。同岩土工程设计师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进行反复假设和论证,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以地质工程为基础前提,而地质工程又以岩土工程为服务对象,在地质工程师掌握项目工程条件时,其目的性就更明确,更加经济合理的开展地质工程工作。

在岩土工程技术不断创新的同时,地质工程的勘探技术和分析技术也在发展。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对地质资料的准确性要求就会越高。只有地质工程勘探技术和分析技术发展起来了,才能提供更精确、更多的地质条件,多种勘探方法的同时利用,对地质条件的解读也更加准确。比如地质数值模型的建立,将有利于岩土工程技术数值模拟的比较和选型。这需要两个领域的相互穿插和知识的相互融合,依托发展,两者共同构成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技术的创新,创造高质量精品工程是工程领域共同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岩土工程师和工程地质工程师克服各种困难,抓住机遇,在工程建设和生产中不断创新,探究更加科学、更加先进的实用技术和方法。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在国际竞争中领先,才能推动我国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的科技进步。

2.3人才培养

当前,很多高等院校都将工程地质学科与岩土工程学科进行合并,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的人才。但在这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时,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缺少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而此过程中容易造成学员缺乏对所学学科的认识,容易造成学员认为配置的教材与所学专业缺少直接联系,以至于我们的学员在学习期间或者毕业后总觉得所学内容无所用处。我认为在高校期间的人才培养,需要利用工程实例,特别是一些失败的工程案例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解析,培养学员对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其分析能力,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在高校外,学员进入各工作单位后,工作单位应根据学员所学专业配置情况,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经验传授,让学员学会应用规范、规程等工具书。对于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既需要学校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也需要社会工程实践的锻炼。作为一个合格或优秀的工程师,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很好利用理论知识,什么样的工程问题需要寻求什么样的理论分析,什么样的技术在工程实际中可以得到创新,这是一个长期理论知识的积累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结果。

3.结语

岩土工程和地质工程的发展,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更加科学、可靠、经济的工程技术,两者之间互为依托,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促使地质工程勘探技术和解析方法的发展,地质工程提供的高精度、高准确性的地质解读,为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岩土数据基础,两者共同组成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两者的发展和探索一直是工程建设领域不断追求的目标,同时,对具有综合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人才的培养也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岩土工程师的要求精选篇6

我国勘察大师林宗元曾经从广义上对岩土工程监理进行了阐述,从总体上说,可以总结为按照法律法规上规定的技术与标准,利用组织技术、经济等措施,对岩土工程整体参与者进行协调约束,保证岩土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达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的目的。岩土工程主要涉及地面以下的部分,工作中主要包括勘察、设计、监测以及各种岩土工程施工如边坡、滑坡治理、地基基础处理,并且需要以为地面以上建筑组织服务为目的。岩土工程监理的主要工作目的是保证岩土工程的正确性可靠性以及经济型。并且岩土工程与地面以上的工程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具有一定隐蔽性、较高的复杂性、风险性、实效性、独立性以及高度综合性。

2岩土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岩土工程监理工作在运行中存在许多问题,从相关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已经独立注册的岩土工程监理行业单位十分稀少,大部分从事相关工作的单位都使用建设监理单位的名称掩盖了自身特性,这点在我省的岩土工程监理工作更明显,大多数的岩土工程监理并不介入,或者只是在岩土工程施工阶段介入。土建行业近年来发展过快,土建市场工作人员素质水平有较大差异,并且真正从事岩土工程专业的工程师十分稀少,大多并不具备岩土工程方面的相关知识。对于贵州省来说,岩土工程从业人员中注册岩土工程师的比例非常低,而岩土监理工作相关人员,拥有岩土工程师资格的基本没有,目前从事岩土监理的工程师,大部分都是土木工程出身。业内对于岩土工程监理工程师师的要求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随意性比较强,行业整体缺乏专业性以及针对性。部分企业为了节省资金,会聘请一些从事过相关工作的非职业人员对工程进行监理,在工程完工后,将其抽调到其他部分。但是岩土工程监理本身是一门涵盖知识面十分广阔的学科,想要出色的完成相关任务必须熟练掌握土力学、岩体学、经济学等多项知识,但是现在所谓的“岩土工程监理人员”均不具备上述资格。

3岩土工程监理技术方法及其探讨

笔者根据岩土工程自身监理特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以及当前我省岩土工程工作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对岩土工程监理在岩土工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初步讨论。

3.1岩土工程监理方法讨论及实施

对于岩土施工而言,应当按照相关监理规范上的规定,对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资金投资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必须对信息管理、开发合同管理、以及组织管理进行协调。对于岩土工程全过程中,要针对岩土工程自身特性、从勘察、设计、施工各阶段,结合组织、经济、合同等诸多方面,制定出妥善的监理方案。

3.2加强责任权限

勘察工作在工程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所以监理部门必须对其高度重视,确保勘察准确性与可靠性。监理项目一经开展,必须第一时间组织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该区域中最完善的地质资料,并且要对相关报告进行审核与分析。

3.3岩土工程设计阶段监理工作

对于岩土工程来说,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是一个特殊监理阶段,并且,由于岩土工程的最大特点,即信息化施工特点,监理部门应在设计方案阶段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在施工阶段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提出相关改进措施,经过实际工作确认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3.4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与常规建筑施工监理无太大区别,施工过程中的建设工程监理程序大致为;质量控制检查程序、质量缺陷程序、是个处理程序、监理试验相关程序等一些细小程序,均为质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工作流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岩土工程信息化施工特点,其控制内容、对于控制点的设置、以及控制措施采用等方面都需要通过岩土工程监理特点以及工程勘察情况来定夺。

4结束语

岩土工程师的要求精选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and comes to that if geotechnic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want to do investigations, they must strengthen all aspect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and the adoption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ways to strengthen site management ultimat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vestigation report.

关键词:岩土勘测;建筑工程岩土勘测;建筑工程地质勘测

Key words: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constructio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中图分类号:TU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111-01

0引言

岩土勘测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地质信息,其数据的精确度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和周期,对于施工企业争创名优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如何做好建筑工程中的岩土勘测工作

1.1 确立岩土勘测工作的规范和制度在勘测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岩土工程师要对所负责工程的结构形式、用途、载荷大小以及建设单位对岩土勘测工作的要求等问题进行详细的了解和掌握,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出符合合同要求的勘察规范和制度。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①明确取样及试验、原位测试、钻探施工等的技术要求。②根据内业资料整理、土工试验、外业施工等环节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时间计划。③明确勘测过程中一旦发生与规范和制度相冲突的情况时应选择的信息沟通渠道以及技术调整要求。

1.2 强化现场监督,确保技术质量①安全生产。在正式开工之前,岩土勘测人员应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各类报告对施工现场的空间和线路进行勘测和核实,并根据核实内容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和挖掘时注意避让,以免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②勘测工具标准化。在正式开工之前,要对钻机所使用钻杆的尺寸和长度进行检查和核对,分清非标钻杆和标准钻杆,并确保标准贯入器钻杆的长度、取土器钻杆的长度、静力触探钻杆的弯曲以及角机的灵敏度等情况符合勘测和施工的要求,以免在进行原位测试和分层取土时因尺寸不统一而出现差错。③做好原位测试。岩土勘测工作中的各项原位测试项目,均应根据国家颁布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的要求及相应的制度规范进行。例如在进行静力触探时要注意查看现场施工的归零情况及率定曲线的变化,避免温度变化对探头造成的影响。如果探头发生进水或断电等情况,必须要先进行率定再进行施工;在进行十字版施工时要注意控制转速;在进行单孔波速试验时应保证检波器紧贴在钻孔孔壁上。④合理选择钻进方式。在对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粉土、砂土层以及软弱土层进行钻进时,应采用泥浆护壁钻进法,每次进尺深度应为1m左右,并严格限制钻进速度。如果地表含有一定的杂质或碎石,则应设置套管;在对岩层进行钻进时,应根据岩层强度、完整性的不同选择合理的钻进速度,每次进尺深度不能超过2m;在对特殊性土(如黄土)进行钻进时,钻具口径应大于150mm。⑤取样管理。在取样时,应严格控制钻杆尺寸,同时用专业的取样设备取Ⅰ级和Ⅱ级土样,严禁通过切取岩芯管的方式取原状土样。在取样结束后,要及时贴好标签,并保证包装和运输都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在取水样时要注意不得加水或采用泥浆钻进法。⑥高程和水位测量。无特殊情况,应尽可能选择黄海高程,如果因条件不允许而不得不使用假定高程的话,就要注意将基准点设置在相对安全、不遭到破坏的地方,最好是将其埋设。对于地下水位的测量工作应在工程施工结束后统一进行,如果在施工范围内存在地表径流,则应优先进行测量。⑦加强对异常点的控制。岩土工程师要及时对外业资料进行核对和验收,明确施工场地中主要土层的划分,并保证原位测试数量和主要持力层的取样数量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对于不能满足要求的,应进行补充测量。同时,还要注意对持力层的起伏,尤其是桩基持力层的变化情况进行控制,并对可能存在的异常点进行小规模钻探,以进一步查明情况。

2做好对勘测数据的提炼,以进一步提高勘测报告的质量

结合建设项目自身及其周边环境的特点来对勘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勘测报告的质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岩土工程师的学识和处理实际工作的能力。①确保土层划分的科学性。要在充分了解外业资料所确定土层分层的基础上对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的测量数据进行调整和分类,去报层位的划分无论在横向上还是在纵向上都能符合地质学的规律。②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要尽量避免那种“纯数学”的统计分析方式,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等特征对测量数据中的异常点进行适当的取舍,以便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③做好与设计人员的沟通。岩土工程师要根据项目要求和勘察规范向设计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设计参数,对于差异较大的参数要进行必要的说明,以便设计人员能够更好的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④做好质量控制。岩土工程师在工作中应虚心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对于存在争议的技术问题应开展研讨会进行研究,对于重点大型工程则要邀请本行业的专家来进行咨询和评估,从而真正将三级校审体系落到实处。

3加强回访,总结成果

首先就是对天然地基进行验槽。岩土工程师应及时核对土层层位情况,并对基坑土扰动以及地下水流向等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查看施工现场是否存在防空洞、土洞和暗滨等容易造成不良地质作用的内容。其次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对地基处理的质量进行检测,以确保地基质量符合施工要求。最后就是要做好项目回访。岩土工程师应定期回访已经完成的项目部分,对于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与勘测报告不服的情况进行记录,以便日后研究。

4结语

岩土勘测报告是建筑工程施工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不合格的勘测报告会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不仅会增加项目成本,还会给施工过程及建筑物日后的正常使用带来安全隐患。想要提升建筑工程岩土勘测报告的质量,离不开对勘测工作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因此,除了要定期开展对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还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程序。岩土工程师在工作中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参与到对勘测工作的质量控制中来,最终向设计部门提交一份符合实际情况、准确无误的勘察报告,从而为增强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岩土工程师的要求精选篇8

关键词: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应用;研究

Abstract: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cluding ground engineering and underground project, and it in all kinds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have been of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so the affected area is widel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areer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but also with many risk accident. How to reduce the probability of these analyses accident, reduce the risk of serious damage to bring accident, become the urgent need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is paper analysi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re analyzed, and on the basis of its application research,

Key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Risk analysis; Applicat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O434.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岩土工程是以岩体作为工程建筑项目的地基或者施工环境,并对该岩体进行一系列的开挖和加固的工程,它包括地面上的工程和地下的工程,因此涉及范围非常广泛。

一、岩土工程及其研究意义

在中国岩土工程研究领域,岩土工程的概念有非常多的版本,综合《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近年来不少的专家和学者所从各个角度所下的定义可以看出,岩土工程就具有三大特点,即岩土工程可以看作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岩石与土,同时也包括岩土中的一些水分;它是一门有关岩石和土的技术科学或者工程技术。从其涉及的工程项目(地面上的工程和地下的工程)来看,它可称得上是无处不在,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岩土工程的应用相当的广泛。小到路基、桥梁以及房屋的建设,大到地质灾害等的防护,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结构形式上来看,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岩土工程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由于岩土工程所涉及的范围非常之广泛,因此一些风险就难免发生。然而,如何正确认识岩土工程中的这些风险,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使其成为日常应用的一部分,成为当前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岩土工程风险分析

对于岩土工程而言,由于其涉及的范围太广泛,因此所牵涉到的不确定性因素就非常的多,而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正是造成其存在风险的根本原因。一般而言,岩土工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包括参数和模型的不确定性以及认识上的不确定性,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岩土工程基础和相关的土木工程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从形式上来看,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风险具有不可抗拒性,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分析这些风险因素,去认知风险的成因,进而才能保证在岩土工程的作业过程中尽量避免此类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自然环境造成的客观不确定性。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工程建设技术的进步,但同时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目前来看,我们对岩土工程的认识和控制依然更多的还是建立于自然条件基础之上,因此,对于地震、泥石流以及山洪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仍然显得力不从心,同时也显示了岩土工程受自然环境的不可控性。对于岩土工程而言,施工中我们最常见到的材料基本上就是混凝土或者钢材等,这些都是人工合成的,材质相对比较均匀,而且材料与结构均是由工程管理、技术人员设计并选定的,因此是可控的。虽然在力学基础上的岩土工程计算是值得信赖的,但岩石材料和岩石结构却是自然形成的,这一点工程师是无法控制的。岩土工程施工场地选定时,只能是根据实际勘测情况选择最佳位置,但勘察的地质是不可能穷尽的,因此难以实现人工控制的影响因素还非常的多。此外,虽然岩土工程的计算方法业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计算时的假定、计算模式以及计算参数和实际之间或多或少的一些差别,需要岩土工程师进一步的做综合判断。目前来看,“不求计算之精确,但求判断之正确”,这种一味地强调概念的设计,业已成为当今岩土工程研究领域的共识。因此,其中的不确定性与不可控制性,共同构成了岩土工程风险。

第二,岩土工程自身的不严密性、不成熟性以及不完善性。地质学与力学,通常被成为岩土工程学科的两大理论支柱,二者互补相融。力学从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具体的工程施工条件,从而构建其模型并求解。力学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演译推理思维方法,而地质学则是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思维方法。由于工程条件自身各项参数的不确定性,致使相关数据信息呈现出不完全性的特点,单纯靠计算得出的结论既不精确,也不可靠。对于岩土工程而言,其最好的规避风险方式是综合判断,这主要依赖于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忽视了实践经验,解决不了实际工程中的复杂问题;忽视了理论基础,很容易将局部的经验错误地认为是普遍的真理,因此犯了概念性的错误。总而言之,岩土工程涉及的面特别广泛,它是一门仍处于“发展中”的科学技术,存在诸多风险也在情理之中。因此,在自然环境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可以将理论与经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对岩土工程风险的有效控制。

三、岩土工程应用问题研究

基于以上对岩土工程风险问题分析,岩土工程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的风险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岩土工程应用过程中一定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当岩土工程涉及到了人民的生命健康、环境保护以及工程安全等公共利益或者国家利益时,应当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技术法规,并严格按照该法规办事,违者必究。同时,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中,要包括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基本要求和各类灾害防治技术策略,对于那些对社会和人身有危害性的岩土工程要坚决抵制。

2、对于那些属于重复型的工程技术规则,比如专业术语、分类,符号、常用的测试方法和手段以及常用的分析法等,要制定出一套具体而又统一的规范标准,以便保证工程师做出的方案具有统一性和规范性。

3、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结合具体岩土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出处理意见,比如,工程勘察工作、岩土工程的设计方案等。不但要遵守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规范标准,而且岩土工程师也可以根据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贴切实际的规范标准,工程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对岩土工程进行综合的判断,从而降低岩土工程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林辉.关于岩土工程风险分析及应用的相关研究[J] .中国房地产业,2011(05).

[2]陈龙 黄宏伟.岩石隧道工程风险浅析 [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01).

[3]姚文君.风险分析的方法在岩石隧道工程中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5).

岩土工程师的要求精选篇9

踏勘工作以及搜集已有资料是勘察大纲编制前需要开展的一项重要手段,但也是容易被一些岩土工程师忽略的一个环节,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现场踏勘与资料收集工作和内容都做过明确的规定,通过该项工作的实施,能使岩土工程师在开展勘察工作前初步了解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条件,综合分析勘察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合理的安排布置勘察工作量。

2勘察目的及任务

我国新《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1041—2014)将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划分为初可研勘察、可研勘察、设计阶段勘察、施工勘察四个阶段,并规定了各阶段的勘察任务、要求及一般方法。在这里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勘察规范规定的任务是针对所有勘察场地制定的。因此在编制某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大纲时,应根据现场踏勘与资料收集结果,结合具体工作场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务,特别是对岩溶、塌陷、地面沉降、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采空区、地震液化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的调查;对岸坡、斜坡及人工高边坡的调查。应结合场地具体实际制定任务。避免出现如在岩浆岩、火山岩、沉积砂岩区出现要求调查岩溶的任务这类问题。

3施工组织的设置

每一个核电厂勘察项目的实施,项目承担单位都必须成立项目组织机构,对于主要组织机构人员组成都要明确到人,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单位对参与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人员往往会出现计划与实际工作的不一致性,随着国家对核电建设质量控制越来越严格,管理部门和业主单位对工程项目承担单位的人员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勘察大纲的过程中,慎重考虑和安排合格可行的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

4工作方法的选择

《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1041—2014)等规范标准对各阶段勘察工作方法都有较明确的规定,但我们应注意的是一些具体工作方法的选择问题,如早期勘察阶段的地面工程物探方法的选择,上述规范主要给出的是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在方法选择的时候,很多单位都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设备条件来设计工程物探方法,而没有考虑到如电法勘探方法的干扰源、地形条件和地震勘探方法的震源强度等限制条件。从而造成成果资料的准确性问题以及设备人员的重复调配。在其他工作方法和设备的选择上,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问题,充分了解各方法和设备的适用条件与范围是岩土工程师必须具备的技能。

5岩土工程勘察实施细则

岩土工程勘察实施细则是总体目标任务的具体分解,也是现场实际工作的作业指导书,这也要求勘察大纲编制时,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将总体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工作方法中,明确提出每一工作方法的目的任务、技术和质量要求、设备人员、实物工作量等,使岩土工程勘察实施细则具有可操作性。

6结语

岩土工程师的要求精选篇10

[关键字] 工程物探技术 岩土工程 工程检测

[中图分类号] P5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17-1

岩土工程施工中,对施工地的地下环境判断十分重要,对其判断的成果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须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岩土工程项目进行勘察和检测,以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

1 工程物探技术

工程物探即地球物理勘探,它利用仪器对岩土层自然或人工物理场变化进行观测,在地下岩土层物性差异基础上确定岩土层空间展布范围,并测定出岩土体物性参数,从而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地质问题。是地质科学中一门新兴的学科,发展快,十分活跃,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可以说是衡量地质勘察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工程物探技术的方法很多,所依据的原理和使用的设备也都各不相同,常用的工程物探方法大致上可以分为五个内容,即电法勘探、探地雷达、地震勘探、弹性波测试和层析成像。电法勘探包括电测探、电剖面、充电法、瞬变电磁法以及自然电场法等多种方法;探地雷达有剖面法、环形法、宽角法等;地震勘探有浅层折射波、浅层反射波和瑞雷波法;弹性波测试主要有声波法和地震波法两种;层析成像则包括声波层成像、地震波层成像、电磁波速度以及吸收系数层成像等几种方法。

2 工程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物探技术的不同方法发展状况各不相同,但总体上来说正在日趋成熟,新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涌现,在岩土工程中的工程勘察、治理和工程质量检测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有弹性波无损检测、测井技术以及浅层地震和电法勘探技术。

2.1岩土工程检测。工程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检测中主要是应用于地基的密实度、混凝土的构建和基桩的质量检测,以及对地基加固效果进行评价。常用方法是瞬态面波法、弹性波速度测井和地质雷达等方法。通过建立弹性波速度和电磁波速度与原位测试实验值以及地基密实度之间的关系,对施工前后这几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岩土工程的地基、基桩的施工质量进行评价。

工程物探的技术还可以用来检测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以及地基垫层的厚度等,另外还能对大坝以及一些建筑中是否存在裂缝进行检查,利用电磁波传递速度的差别对大坝、建筑中存在的裂缝的情况进行具体和详细的掌握,并对其危害性、危害等级等进行评价,从而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措施、需要采取何种措施对工程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中,最常用的是桩基无损检测技术,实际应用时有动力测桩法和声波测桩法两种方法,它能够通过对弹性波传递、反射的特征以及速度的差别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是否合格。这种检测技术不但具有工艺简单,便于操作、成本低、检测效率高的优点,还能进行大面积的检测和随机抽样检测,在岩土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2.2岩土工程勘察。在岩土工程的工程勘察中,传统的勘察手段多是使用钻探技术,这种方法勘察地质的方式是通过对某一点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并以此数据作为一定范围内的地质的整体情况,这种以点代面的方法由于获取的地质界面是不连续的,因而不能准确完整反应出地质实际情况。而工程物探技术能够通过连续加密测点的方法获得工程地质的连续性界面,从而解决了钻探技术的缺点,并能对地下的不明物体、断层等地下的分布特征、形态、埋藏深度、位置等一些传统勘察技术中难以勘察出来的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勘察,解决了传统勘察技术难以完成的问题。

工程物探技术进行工程勘探时,使用的场地和对工程条件等方面要求都较低,应用局限性比传统勘探技术要少,具有可行性高、成本低,且精度较高的优点。但由于这一技术的发展还并不是十分成熟完善,在实际的岩土工程施工中,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将二者结合起来,选择合理科学的技术和手段,从而提高工程勘察的准确性,在当前激烈的勘察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位。

在岩土工程、工程勘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弹性波技术,这种技术是以弹性波在不同介质中传递的差别为原理对地质介面进行判断的,如当地层存在着明显差别的时候,弹性波就会从动力学和运动学两个方面表现出异常,从而将地层情况表达出来。

3 工程物探技术应用要点

工程物探是地质学科中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实际的应用中又是一种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在应用中最为关键的是工程物探资料的分析和物探工程师与岩土工程师的配合。

3.1工程物探资料分析。在工程物探作业中,工程物探数据的野外采集工作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将其解释成工程地质资料也十分的重要。这一环节的成果直接影响着岩土工程的问题分析判断和工程处理方案的选择,其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工程是否安全。因此物探工程师除了要具有专业深厚的工程物探理论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岩土工程相关的专业知识。

以弹性波勘探方法为例,在对工程物探资料进行分析时,先要将有碍分辨有效波的干扰波进行分离和压制,从理论上来说,这一过程是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来实现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干扰波不可能被完全地分离出来,这就要求物探工程师要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从测试结果中去伪存真,得到真实准确的解释成果。另外,由于物探方法的多解性,对物探资料进行分析解释时,还需要将其与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的成果进行对比、验证,以确保解释成果的准确性。

3.2工程物探和岩土工程关系。工程物探解决的主要是岩土工程介面、形态、参数问题,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工程中,工程物探和岩土工程相辅相成,因此需岩土工程师和物探工程师配合,由岩土工程师对工程进行一系列勘察之后,对物探工程师提出明确勘察任务,物探工程师再根据勘察任务,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地质环境,选择合理的勘察方法,确定工程物探数据采集的最佳位置,接着开展工作,完成对物探资料的分析和解释。

岩土工程师的要求精选篇11

关键词:地质勘察、岩土工程技术、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 F4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岩土工程勘察体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现阶段,岩土勘察技术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出来。岩土勘察是岩土工程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岩土工程的造价、质量和安全使用周期,通过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用,岩土勘察技术将更能满足超高层建筑和基础建设项目工程的要求。

二、工程地质勘察与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

1.工程地质勘察的发展现状

(1)岩土参数难于确定

大多数岩土体受力状态复杂,是非均质、各向异性的,难以直接观察和检查,岩土设计参数就难于确定。如对粉土的划分,粉土试验复杂,经常会出现塑性指数的误判现象;粗颗粒土、残积土和风化岩等这些岩土层,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进行室内室外试验,其参数确定亦比较困难。

(2)工程地质测绘不到位

工程测绘是岩土勘察的基础工作,主要是观察、分析和推断地质性质,为后续勘测工作提供依据。由于测绘工作的技术性措施不够,会存在对岩土体和岩石风化层厚度分析不够,对软弱结构面和地质构造、地质形态的界定不准确等情况,这样会导致地形地貌、断层、地层界面、风化程度等资料离散,不能充分显示地质特点。

(3)监察机制不完善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规定:“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性质、基础形式、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但因为缺乏系统的、完善的监理监察机制,使得不规范岩土勘察现象存在,勘察时不参照设计要求不依据建筑物实际荷载等,导致勘察报告深度、广度和精确度难以满足要求。

(4)勘测的数字化水平低

如果技术条件欠成熟欠规范,那么数字化的某些设计系统环节就会有失连贯和精准。岩土勘察提供的勘察信息资料一般以表格、文字、图片等形式呈现,描述偏向于定性内容,数字化程度低,就会造成勘察资料理解、处理、运用上的难题。

2. 岩土工程技术的现状

岩土工程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欧美国家,它是在土木工程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技术体制。岩土工程研究解决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

就勘察现状的情况来看,“只认识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只提出问题而不去动手解决问题”。只局限于“地质资料”,虽然也对“勘查报告”提出一些很抽象宏观的观点,但对于设计是否合理,施工后效果怎样,却少有人认真探讨过,而只对基础工程的效果和工程质量的好坏、成败负一定责任。这可以看出许多地质勘察人员在提高岩土工程技术水平上没有责任感、紧迫感。结果是勘察资料的水平、深度和质量一直都在原有的基础上重复,却无突破。

从设计方面来看,就岩土工程体制的做法,岩土工程师发挥很大的作用,不但要提供基础设计基准,而且要决策工程方案,结构工程师通常都要采纳听取岩土工程师的意见。但目前国内的做法却是:结构工程师是基础方案的制定者和决策者,他不直接对岩土进行勘查测试,有些对复杂场区无直接认知者,仅仅根据“勘察报告”的资料进行基础工程设计,就很难提出既合理安全又经济的方案来。然而,为了保险起见,设计师就采取加大安全系数的方法,这样既不经济,还会导致不安全因素。

从施工角度来看,由于把勘察,设计,施工三个方面分开来,因此勘察人员对开挖基坑检验的工作没有明确责任,如果有补充试验工作也不会主动去做。所以基础工程施工和建筑物竣工后的表现性状监测,勘察人员也不再负任何责任.在这种脱节的情况下,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就很难进行下去。

我国岩土工程技术发展如此缓慢,原因有二:第一是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缺陷,造成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奇缺。另一条是体制上的弊端,把一个完整的工程体制比如勘察、设计和施工分开来。近些年,在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人们也意识到把勘察、设计和施工人员统一在一条战线上,更有积极的岩土勘察人员仅仅在公司名称上下功夫,把 “工程地质勘察公司”更名为“岩土工程公司”的现象。但由于知识面不够,只懂勘察不懂设计 ,岩土公司最后还是停留在勘察和施工方面。

三、关于工程地质勘察与岩土工程技术发展的展望

1. 岩土勘察秩序将会更加规范

因为岩土勘察的工作比较复杂,它可能会同时涉及很多方面的测量工作,所以如果每一项测量工作都由单一的部门进行就会使得勘察的效果比较低,同时如果不加规范还可能使得勘察的工作进行的比较混乱。随着岩土技术的发展需求,岩土勘察的工作在未来必定会对勘察过程进行规范,主要是对勘查中的各个工序进行规范,确保在多个工序同时进行时的勘察不会混乱的同时保证勘察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勘察效率得到提高使得勘察工作更加科学化。

2.岩土工程勘察将向数字化方向发展

数字化的发展已经使得现代化的设备取代落后的生产设备,新设备的运用在生产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勘察在未来肯定也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勘察需要对很多东西进行测量,与此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传统的陈旧工具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所以在现代的岩土勘察中已经出现了用红外线进行勘察的技术,这些先进设备在岩土勘察中的应用使得勘察结果更加精确,同时提高了勘察工作的效率,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勘察必定会加大投入研究的力度,可以想象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多数字化的设备满足勘察的需求。

3. 岩土勘察监理机制将会更齐全

不健全的岩土勘察监理机制会影响施工计划。因此,为提高岩土勘察的效率和质量,岩土工程部门需要全程监理岩土勘察的全过程,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需要严格监控岩土勘察工作的每个工作阶段,进一步健全岩土工程勘察机制,同时随着监理机制的齐全,对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力度的加强,岩土勘察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将会被制止,这样不仅岩土勘察的工程质量和效率会被显著提高,而且又促进了岩土工程中各个环节的实施,保障了岩土工程的施工进度。

4. 岩土工程勘察员素质将会越来越高

岩土勘察工作的专业性很强,所以勘察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勘察工作的质量,为了满足岩土工程的需求,必须加强对岩土勘察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从而提高人员素质,同时勘察人员在进入实际勘察工作之前要经过长时间的实习期,才能正式进行勘测工作。另外,有关岩土勘察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必须加紧健全,从而为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依据。只有通过这两方面的改善,勘察人员才能更好的在工作岗位上工作,同时统一的规范使得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统一,从而使得勘察结果也更加统一。勘察人员的素质提高了,也会改善勘察工作中的不足现象,提高了岩土工程的经济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是国家各项建筑工程的前提,对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岩土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岩土勘察,并且根据建设程序基本的要求,各项工程建设在施工设计前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以保证工程整体质量,更好地为国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军:《岩土勘察在岩土工程技术中的分析及解决措施》,《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08期

[2]徐伟军:《工程地质勘察与水文地质》,《城市建设·下旬刊》, 2011年09期

岩土工程师的要求精选篇12

[关键词]:环境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岩土工程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997-0668(2008)100058-02

1. 环境岩土工程定义

环境岩土工程(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一词,源自1986年4月美国宾州里海大学土木系美籍华人方晓阳教授主持召开的第一届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其著名的"Introductory Remarks on 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论文中,将环境岩土工程定位为"跨学科的边缘科学,覆盖了在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及地质微生物圈等多种环境下土和岩石及其相互作用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在不同环境周期(循环)作用下水土系统的工程性质。

2. 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内容及分类

环境岩土工程是研究应用岩土工程的概念进行环境保护的一门学科。这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涉及面很广,包括:气象、水文、地质、农业、化学、医学、工程学等等。

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环境工程。主要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来抵御由于天灾引起的环境问题。例如:抗沙漠化、洪水、滑坡、泥石流、地震、海啸等。这些问题通常泛指为大环境问题。

(2)环境卫生工程。主要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抵御由于各种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例如城市各种废弃物的处理、污泥的处理等。

(3)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一些环境问题。例如在密集的建筑群中打桩时,由于挤土、振动、噪声等对周围居住环境的影响;深基坑开挖时,降水和边坡位移等。

3. 环境岩土工程研究中基本观点及研究方法

3.1基本观点

(1) 岩土实践的范围是地球表层, 而地球对于宇宙来讲是一个子系统, 它的变化受其他子系统的影响, 它们之间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 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 资源与人口相比越来越小, 所以我们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而不能盲目地掠夺式地利用, 以防止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3) 人类无计划的活动会毁灭人类自身;

(4) 自然界在不断地变化, 有一些直接危害人类, 反过来人类要避开危害, 就必须采取措施;

(5) 虽然岩土工程曾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但它是由于人类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历史的局限性造成的,

所以从理论上讲, 所有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但它依赖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 岩土工程技术的进步和法制建设的健全。

3.2研究方法

环境岩土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许多学科领域, 所以在研究中应从学科间的交叉处着眼, 以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其次, 应用岩土工程的观点去改善环境, 使其更符合人类的生存需求。

4.工程地质工作的任务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也异常艰巨,主要任务是:

①选址,选择在地质条件上相对最优的工程建筑地区或场地;

②评价,阐明工程建筑区或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工程地质评价,准确界定工程地质问题;

③预测工程建筑物兴建和运用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为研究改善和防治工程地质缺陷的措施提供依据;

④调查工程建筑物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等。

5. 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现状

20世纪50-60年代公害事件的显现,人们不断探索,反思,并已取得了基本的共识。目前国外对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垃圾土、污染土的性质、理论与控制等方面,而国内则在此基础上有较大的扩展,就目前涉及的问题来分,可以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同作用问题。这类问题的动因主要是由自然灾变引起的。例如地震灾害、土壤退化、洪水灾害、温室效应等。这些问题通常称为大环境问题。第二类是人类的生活、生产和工程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共同作用问题。它的动因主要是人类自身。例如城市垃圾、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液、废渣等有毒有害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工程建设活动如打桩、强夯、基坑开挖、盾构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过量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等等。有关这方面的问题,统称为小环境问题。

6 . 工程地质要面对现实着眼未来

汪恕诚部长最近讲话强调:不能老修改设计,因为搞招投标尤其是国际合同,修改设计就意味着被索赔。修改一个设计,似乎节省了某一个工程量,而索赔量比这个还大,大量修改设计怎么得了?汪部长的这段讲话似乎在批评设计,实则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新的契机。

如何理解汪部长的这段话?我们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修改设计,水利工程因为地质问题而修改设计的可以举出若干例子来。

修改设计往往赖地质,我们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前期地质工作投入不够,工程地质条件不清楚,地质基础资料不准确,工程地质分析出力不够或分析工作的深度不到家,工程地质问题的界定不明确或界定有错误,学术技术问题得不到广泛的讨论和争论,工程地质问题的真理有时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很明显,要想不修改设计,地质工作必须做到家,基本的地质工作量必须保证。作为地质师,既要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还要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更要勤于实践,不迷信权威,不违心唯上。工程地质专业的形象靠地质师们去树立,去维护;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也只有靠地质师们自己去争取

地质师是当今社会最优秀的人才之一,许多人成不了地质师。

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未来的世界,永远也离不开地质师! 忽略了地质工作,怠慢了地质师,人类社会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惩罚!

岩土工程师的要求精选篇13

阿尔及利亚位于非洲西北部,北临地中海,东临突尼斯、利比亚,南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与摩洛哥、西撒哈拉交界,国土面积238.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380万(2006年)。该国正展开巨大的交通基础工程建设,计划建设总长9000km的电气化铁路网,其中新建线路4000km。Thenia至BBA铁路为阿尔及利亚规划重新构建的国家铁路网中东西战略铁路的组成部分,通过现代化改造以提高运能和运输质量、缩短首都Alger与东部重要城市Constantine的旅行时间;拟建设为时速160km的双线电气化客货共线的准高速铁路。本文针对笔者参与该铁路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作的工作,对项目铁路地质条件、勘察技术的采用及中欧(法)勘察技术的差异展开讨论,以供海外类似项目参考借鉴。

2铁路项目工程地质条件

2.1地质构造路线总长度158km,路线所经地区位于阿尔及利亚北部,欧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结合部前沿。由于强烈动力地质作用,断裂构造、次级褶曲非常发育(图1),岩层节理、劈理、层间错动非常显著,岩体非常破碎。

2.2地层岩性路线通过地区地层包括了从侏罗系以来的完整的地层序列,时间跨度不大,但岩性种类较多、岩性组合复杂,下面从新到老作简要叙述:

2.2.1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平原区、丘陵或山地河谷或斜坡地段。平原区最大揭露厚度40m,岩性组成以粘性土为主,含砂、砾石及卵石层,常含一层或两层厚度0.5~2.0m左右的钙板层。丘陵或山地以含砾粘土或碎石为主,河谷阶地含卵石等粗粒堆积。

2.2.2上第三系(N)岩性以泥灰岩为主,色灰、灰绿、黄绿,质软、极易崩解,节理裂隙发育,缓倾层状构造,常含厚层砂岩夹层,质软,可机械挖掘。

2.2.3下第三系(E)岩性组成非常复杂(见图2),以泥岩为主,含大量砂岩夹层,局部地段相变为泥灰岩、千枚岩。其中泥岩灰色~灰黑色,风化后呈黄绿色~灰绿色,质软、易崩解裂解,节理裂隙发育,以包含大量砂岩、石灰岩碎屑或岩块为特征,岩层倾角、倾向变化较大;砂岩灰色~灰白色,风化后呈黄褐色,无论成分或是厚度均变化很大,质地坚硬,裂隙极发育,部分段落的砂岩极易软化;泥灰岩:灰色~灰绿色,厚层状,弱风化层中等硬度,易于软化,有崩解裂解现象;千枚岩:灰绿色,千枚理发育,节理裂隙发育,常常与大型断裂构造相伴产出。

2.2.4白垩系岩性以页岩或页片状泥灰岩为主(见图3),灰黑、灰绿色,风化后呈黄绿、灰绿色,质地软,薄层状或页片状,节理裂隙极发育,易崩解裂解,含砂岩或石灰岩薄夹层。

2.3地下水根据勘测区地下水的含水岩组、水动力特征、赋存条件、补给及排泄条件并结合勘探成果分析,含水岩组主要分为两类,第四系孔隙含水岩组和基岩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前者主要位于平原区或者河谷阶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很大,或者仅雨季含水;后者地下水的赋存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分布均极不均匀,赋存状态多数情况下呈带状或囊状,主要赋存于砂岩夹层或断裂破碎带的适宜部位,地下水位、水量随季节变化并不显著。

2.4不良地质沿线发育的主要不良地质是滑坡和岩溶。

2.4.1滑坡滑坡是项目中最典型的,也是项目进行过程中影响最大的不良地质现象,如图4中PK94+775滑坡区视图。滑坡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是岩性不良,属地质病害多发地层。

2.4.2岩溶岩溶现象仅见线路后段的灰岩峡谷地带,线路以桥隧形式通过,主要体现为密集发育的溶孔、溶穴,代表性的岩溶如图5所示。

2.5特殊性岩土

2.5.1泥灰岩泥灰岩由于其质软、易崩解、抗风化能力差、具膨胀性。由于其特殊的工程性能将会导致挖方边坡滑移失稳、个别路段填方路基变形、泥灰岩挖方坡面冲刷严重,同时由于其工程性能差,不能作为路基填料而导致大量弃土、借土,代表性泥灰岩如图6所示。

2.5.2膨胀土除了泥灰岩外,膨胀土有所发现,其成因既有残积、坡积,也有冲洪积;其分布也涉及了从平原、丘陵到山区的各种地貌单元,如图7所示。泥灰岩是一具中等膨胀性的软质岩,经试验分析可知,自由膨胀率为81%,遇水易软化、失水易崩解、强度及承载力迅速降低是其主要特点。另外,泥灰岩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粗糙,无充填,闭合,表面为铁锈薄膜,裂隙为地表水的下渗提供了又一通道,这也是泥灰岩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

2.5.3腐蚀性岩石主要是指石膏层(图8),由于其易于溶蚀,具有强烈腐蚀性。

3勘探手段和方法

3.1地质及工程地质测绘1:50000的全线地质及工程地质测绘,从宏观上反映路线走廊带和小区域的地质条件、地震、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等,为路线方案的优化提供地质依据;1:1000或1:2000的工点工程地质测绘反映工点范围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建筑场地稳定性评价、构造物墩台布置、隧道洞室围岩分类和隧道进出口的稳定性评价提供工程地质依据[1]。

3.2工程钻探与挖探目的在于查明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岩性、获取原状、扰动岩土试样及地下水试样,并进行相关原位测试、水文观测等。

3.3工程物探本次勘察主要采用地面浅层地震勘探(折射波法、反射波法、雷瑞面波法)、波速测孔及高密度电法等物探方法。主要应用于高边坡、隧址及沿线不良地质发育路段,目的在于确定岩土工程参数、辅助岩土工程分层、初步圈定溶洞、土洞的埋藏特征等,为场地类别划分、隧道围岩分类、路基边坡设计、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3.4原位测试原位测试通常用来进行岩土工程分层,划分场地类别、评价地基均匀性、计算岩土工程参数、计算地基承载力[2]。

3.4.1圆锥动力触探(PDA/PDB)独立或在钻孔内进行,适用于细粒土、软岩及平均粒径不超过60毫米的粗粒土壤。可通过连续贯入200mm的锤击数计算地基土的动贯入阻力,并据此计算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静压桩或锤击桩极限承载力,划分场地类别。

3.4.2标准贯入试验(SPT)在钻孔内进行,适用于粉土、砂土及砾质土。并据此计算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及桩基的极限侧摩阻力、极限端阻力,划分场地类别。

3.4.3旁压试验自法国道桥工程师梅纳(Menard,1956)将预钻式旁压试验真正成为一项原位测试技术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完善、发展和推广应用,旁压技术在国外取得了很大成功。其应用领域涉及到地质条件评价、浅基础和深基础设计中承载力的确定、基础沉降计算诸多方面,已成为地基勘察和基础设计的实用、可靠方法。在阿尔及利亚公路和铁路勘察设计过程中,业主和外部监督均要求桥梁桩基的计算必须采用法国标准,即采用旁压试验所取得的参数来进行计算;然而在中国的桥梁桩基计算中,大多是通过土工、标贯、动探等原位测试来获得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通过查表、类比或地区经验等方式提供岩土体的容许承载力和极限摩阻力来计算桩长。旁压试验主要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残积土、极软岩和软岩等,以取得岩土的极限强度、旁压模量、初始应力[3,4],并据此计算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及桩基的极限侧摩阻力、极限端阻力,划分场地类别。

3.4.4孔压水位计试验用于地下水位观测。

3.4.5浅层地震用于斜坡及隧道工程,以取得岩土波速参数。

3.4.6波速测孔用于隧道及构造物场地,以取得钻孔岩土波速参数。3.4.7钻孔测斜主要用于滑坡或不稳定边坡监控量测,以取得滑坡滑面深度或监控变形速度等参数。

3.5室内试验

3.5.1一般规定岩土、水试样采取应考虑工程对象、地层结构、岩性特征及试验目的[5],通常情况下取样应满足下列规定:土试样的采取应考虑岩性特征及试验目的:Ⅰ级土试样通常在钻孔中采用专门取样设备完成或于探井中人工刻取;Ⅱ极土试样采用适宜取样设备完成;Ⅲ、Ⅳ级土试样可以岩芯代替;岩石试样可利用岩芯制作、挖探孔或于其它适宜部位直接刻取。

3.5.2取样数量

3.5.2.1构造物(包括桥梁、涵洞、挡墙)勘探点一般每1.0~2.0m取样一件,遇土层变化时应立即取样;当土层厚度大于5.0m时,可视具体情况分别于上、中、下部位各取样一件。粘性土(或细粒土)必须采取Ⅰ级土试样。对于长度大于100m的构造物,主要土层采取Ⅰ级土试样数量不得少于6件;一般构造物主要土层采取Ⅰ级土试样的数量不得少于3件;砂类土除采取Ⅲ、Ⅳ级土试样外,尚应分层采取代表性的Ⅰ、Ⅱ级土试样;岩石必须采取Ⅰ级试样,试样按不同岩性及风化等级分别采取,每一独立工点同一岩性及不同风化状态的取样数量均不得少于三件。

3.5.2.2路基(一般路基、挖方、填方及斜坡)勘探一般在10m以内每2.0m应取样1件,10m以下每2.0m~3.0m取样1件,如遇地层变化应立即取样。粘性土(或细粒土)取原状土样;砂类土除采取扰动试样外,尚应分层采取代表性的Ⅰ、Ⅱ级土试样。样品数量及等级由工程技术负责人根据工程特征或设计要求确定。如需采取Ⅰ级土试样原则上同一工点或每一独立地貌单元Ⅰ级土试样不宜少于6件。

3.5.2.3隧道勘探隧道孔均应采取岩土试样,且洞室顶面以上二至三倍洞室宽度范围内同一岩性及不同风化状态的取样数量均不得少于三组,若地质条件复杂、岩性条件较差时,取样数量尚应酌情增加。其他部位的取样数量可酌情减少。

3.5.2.4水试样的采取水样的采取要考虑工程类型、可能的地基基础型式、地貌单元、地质条件,以满足工程评价需求为原则。通常情况对大中桥,地表、地下水取样数量均不少于两件;长、特长隧道地下水取样数量不少于两件。但当含水构造复杂或有多个含水层时应分层取水试样,水试样的采取应能代表天然状态下的水质情况。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特殊岩性土,取样质量、数量尚应满足专门评价要求。

3.5.3岩、土及水的试验指标

3.5.3.1土壤鉴别试验颗粒分析(筛分、沉降分析)、界限含水量、亚甲蓝、砂当量、有机质含量等,属土壤鉴别、分类指标,通常均属必做项目。

3.5.3.2物理试验天然含水量、孔隙率、容重、颗粒密度、膨胀系数(rapportdegonflement)、膨胀力(contraintedegon-flement)、渗透系数、岩石磨耗、岩块波速;

3.5.3.3力学实验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前期固结压力、岩石抗拉强度、岩石杨氏模量、岩石波松比、岩软化系数、风化系数等;

3.5.3.4化学试验腐蚀性CO2、硫酸盐SO2-4、镁离子Mg2+、铵离子NH+、PH酸碱度及土壤和岩石的碳酸钙含量。

3.5.3.5岩土、水试样测试及试验应考虑工程对象、地层结构、岩性特征,以满足岩土鉴别,岩土工程评价、地基与基础设计计算、施工设计为前提。

4几点经验教训和体会

4.1法国和阿尔及利亚规范中无勘探点平面布置和深度确定的条文由于勘察设计理念及角色定位的不同,阿尔及利亚项目无论是勘察深度还是广度与国内勘察相比都更加深入和细致,具体主要表现在测试试验内容频次高、试验要求高、特别是对筑路材料的勘察完全突破了国内标准、理念及模式。另外,几乎找不到对勘探工作量有规定的规范。法国的岩土工程师就很难理解中国规范为什么对钻孔的间距和取土的间距都要规定得如此具体,而对于取土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取土器的标准却不能严格执行。本文中所介绍的勘探点的平面布置和深度确定原则都是我们与设计外部监督、监理和业主顾问团碰撞交流同意后实施总结的,因地因人因项目而异。

4.2对现场钻探的孔压水位计试验要求特别严格。现场钻探的孔压水位计试验用于地下水位观测,我们按照国内习惯做法,仅仅在钻探的时候量取地下水位,而他们在钻探后下放安装PVC管,用砂粒石充填管子外壁和钻孔的孔隙,加盖加锁,每个阶段都对水位进行长期观测。在每一阶段(APS、APD、EXE)的地质勘察报告审核时,对会对我方现场钻探的孔压水位计提出审查修改意见。这点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出现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时候,能对地下水进行全程动态监测和分析。

4.3强调原位试验,特别是旁压试验梅纳尔旁压试验源自法国,从目前的法国规范体系而言,由于旁压试验广泛的适应性,在重要构造物基础设计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国内旁压试验应用不够广泛,我们在项目中需要学习,学习旁压试验现场操作、学习处理旁压成果资料,最重要的是与设计的配套接口问题,旁压成果资料地勘人员整理出来以后,设计人员怎样应用到桥梁桩基计算中去,也需要学习。

4.4国内勘察和设计的脱节问题在国外反映很明显

4.4.1国内设计院勘察设计组织脱节国内大部分设计院将下属勘察(岩土)分院(室、公司)与承担主体设计的分院(室)并列,项目组织框架中也将地质勘察作为一个独立专业与其它设计企业并列。

4.4.2国内勘察设计工程师知识结构脱节由于组织脱节,专业分工过细,一方面导致地质工程师长期集中于勘察部门,专门从事勘察工作;另一方面,主体设计部门又缺少相关地质人员,对勘察成果的应用过分依赖勘察单位。多年之后,地勘人员对公路专业知识知之甚微,难以领会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则将学校里曾经学过的并不扎实的地质知识还给了老师。这是我国工程师和国际岩土工程师的差异所在。设计院越庞大,内部专业分工越细,工程师知识结构越单一。工程师知识结构的脱节,则使得其综合素质及处理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大大降低。

4.4.3国内勘察成果与设计文件脱节按照现行勘察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地勘成果作为正式文件反映在设计成果中的内容不多,且大多为最终成果的摘要,缺乏对勘察成果的分析、评价和研究,地勘报告过于独立,与关联专业的结合不紧,设计应用和审查管理极为不便。欧美等国在设计文件组成及编排方面,将各专业地质勘察成果和相应设计融为一体,即便是小型构造物,或一小段挖方边坡,从地质技术报告、计算参数确定、基础计算、边坡稳定性验算到设计图纸汇编于一册,便于设计审查和施工管理,也会有效减少因专业接口矛盾而引发的质量事故。

4.5勘察收费和勘查队伍建设阿尔及利亚钻探收费价格在每延米1万第纳尔上下,折合人民币每延米1千元左右;室内试验当地也有国家实验室,价格也同样是国内的几倍。阿国现场钻探比较规矩,弄虚作假极少;但室内实验报告等待的时间比较久。阿尔及利亚使用的钻机大多为液压履带式钻机,而国内使用的简易钻机在这边不被监理和业主认可,对比见图9。阿国失业率很高,工作签证指标越来越控制,类似工程项目可以考虑以当地人力资源为主的专业化勘察队伍,承担该地区勘探和室内实验工作。先以钻探工人和实验操作员慢慢过渡到机长和实验分析员,这些在阿东西高速项目都有尝试,效果效益不错。

岩土工程师的要求精选篇14

1岩土实验技术的教学特点

岩土实验技术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特别是岩土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岩体力学》和《土质土力学》的基础上,并为基础工程学》和《工程勘察等专业课奠定基础。岩土实验技术主要包括岩体力学实验和土质学土力学实验,其中岩石室内实验包括岩石矿物成分测定实验、岩石孔隙实验、岩石水理性质实验、岩石声波测试、岩石强度实验、岩石变形实验和岩石渗透性实验等。土质学土力学室内实验主要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实验、土的密度实验、土的变形实验、土的强度实验、土的流变实验、土的动力特性实验、土工离心模型实验、土的矿化分析实验。除了这些室内实验,还有原位测试,如载荷实验、静力触探实验、圆锥动力触探实验、标准贯入实验、十字板剪切实验、旁压实验、扁铲侧胀实验、现场剪切实验和岩体原位变形和应力实验等。由此可见,岩土实验技术课程的特点是实验丰富,大约有上百种实验;实验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多,如物理、力学、化学、光学等。岩土实验技术课程的特点是与工程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这就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必需要采取理论联系实践的做法,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国内外典型的工程实例,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要怕仪器损坏,不要怕学生受伤。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仪器的限制和实验场地的限制,学生普遍反映,实践的机会较少,掌握的方法不多,对岩土实验技术的原理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缺乏锻炼。针对岩土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的这些不足,我们在教学方面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两年,四个学期的的实验表明,效果很好,不仅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达到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2教学方法改革

2.1调整课时设置

21世纪的地质工程和岩土工程行业要求从业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厚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对岩土实验技术的掌握,即可以节省成本,又能获得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还可以为后来的三维数值仿真提供准确的计算参数。岩土实验技术作为一门既是专业基础实验方法,又直接服务于工程生产实际的课程,对于岩土、水利、土木、地质等类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岩土实验技术课程的特点是: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强调工程应用,实践性强,要求对实验原理相当熟悉。该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模块。

(1)岩土实验基础知识:包括岩体力学、土力学、土质学等课程。

(2)岩土实验的基本原理:包括应力的测量原理、应变的测量原理和强度的理论。

(3)岩土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任何一种仪器都有简单的操作和复杂的机械图,只有完全理解并掌握机械原理才能发现测量问题。

(4)结果分析: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工程师和技术员的区别就是工程师不但知道测量结果,而且知道为什么数值高低,为什么有偏差。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特点,我们在课时安排上作了适当调整。减小课堂理论知识的授课时间,增加学生到实验室操作的时间,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熟悉仪器的基本操作,到工作岗位上也会触类旁通。

2.2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的主要目的是:精选和优化教学内容。岩土实验技术是专业基本课,教学内容和形式主要由上课老师决定,因此,精选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必须针对课程特点,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原来最先进的仪器在高校,现在最先进的仪器在生产单位,那么就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术原理才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具体的教学内容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代表性和更新。教学内容更新的目的,是使讲授内容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即内容应反映与该课程有关的最新科技动态。其代表性是指所选内容应是该课程基础性及典型性的知识。

(2)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学习。岩土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存在一个重要问题是,该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与许多课程重复,如岩石测试强度和变形在岩石力学中已介绍过;土的基本性质、强度和变形性质在土力学中介绍过,而在岩土实验技术中,又一次重复出现,这不仅导致学时浪费,而且使学生感到乏味。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这部分内容主要留给学生自学,只在课堂上用少量的时间进行总结,将讲课的重点放在新知识的学习上。这样既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节约有限的课时,又可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3)注重学科前缘的介绍。针对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介绍该课程的发展动态,以及相关知识领域的前缘技术,如如何模拟软件ANsYS、FLAC3D等模拟岩土实验,使学生常学常新。同时,更应该注意向学生介绍觉得的前缘发展点、不足点,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向问题挑战的创新精神。

2.3注重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岩土实验技术课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岩土物理、水理、力学、化学指标的测试技术,而且更应让学生理解实验作为研究岩土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怎样被利用的。要让学生掌握这一研究方法,并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多方创造条件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不惜增加老师的工作量,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时分批开展实验。这样,学生较少,有些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而不至于只是看前面的人头,不能动手的缺点。又如,不断尝试让学生改进测试仪器,把原位实验仪器或室内实验仪器改成所有的参数都是由计算机自动采集数据,整理数据。总之,在现有的条件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把实验开设全面,即使不能做的实验,也要想办法让学生参观仪器或组织学生看相应的视频。

2.4采取双向式教学手段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就要打破教学靠课堂上“满堂灌”的做法,还要只是调动学生的“记忆”能力,更为主要的量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为此,我们莅教学中采用了双向式教学手段,做到教学互动。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课堂讨论。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就一些重要的概念、理论等在课堂上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进入角色,进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去,更能开发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如果学生的发言不是很积极,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好点名请学生发言,逐步大家会积极响应起来。通过课堂讨论,老师还可以及时地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这个问题掌握的程度,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

(2)课堂小报告。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让学生自学,为了检查自学的效果,我们采用课堂进行小报告,一个汇报,大家点评,这样大家就不会因为是老师讲,提问有所顾虑,就会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些都记入到学生平时成绩中。

(3)留问题。在课程讲完后,适当留一些伏笔,留一些问题,特点是与实践有关的,比如某地铁隧道沉降,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岩土实验方法来确定问题,来监测问题。从而让学生走进图书馆,或到网上去查阅一些参考文献,自己学习。

2.5改进考查方法

教学的目的是应用于实践,但目前的教学往往难以达此目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常将内容分散,单独讲解,而实际问题的解决则需要综合应用多种知识。特别是对于工程地质问题更是如此。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除了加强实验动手能力,在考查时,出综合应用题,开卷,促使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免去了学生“死记硬背”的考试之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达到了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收到平时考试难以达到的强化实践的目的。

3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尽管对岩土实验技术课程做了以上一些教学改革的探索,但受各方面的影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按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学时数将进一步缩减,这将要求进一步的教改。

友情链接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