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的发展阶段范文

经济学的发展阶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05 15:21:33

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篇1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三个发展阶段;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5-0003-02

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经济学体系和框架中形成的新学科。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与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十分深刻的联系。发展经济学的产生的背景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工业革命以后,科技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当时发达国家的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当时的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是滞后的,仍是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研究,经济学家们并没有对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只是国家干预思想对发展经济学产生了一定的启迪。二是战后一些国家摆脱了殖民和压迫,纷纷独立,经济发展成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迫切需要,战后经济发展成为了一大批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经济学家们运用各自熟知的方法和理论构建了特色各异的经济发展理论。三是从西方主流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经济发展思想和理论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个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一个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增长,也即经济规模、经济总量的递进增长;二是在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社会任何部分相对它的过去都有所进步。经济增长指生产力的增长、社会财富或国民财富的增长,即在投入基础上的产出的增长,具体表现为GDP和GNP或国民收入的增长。因此,经济发展理论上包含了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可以理解为伴随着经济增长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如经济结构的优化、社会的前进、民利的改善等。由此可见,经济增长是基础,经济发展是结果;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发展思想始终是发展经济学的主旨和精髓。发展经济学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历了结构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古典政治经济学三个阶段的演变。

一、结构主义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当时结构主义思想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无弹性、刚性是结构主义的经济特征。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各个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经济结构的差异性、市场失灵和制度或缺等问题。结构主义认识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经济现实不同,发展中国家的价格刚性、市场不完善,经济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应实现动态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对没有明显改变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工业,实现工业化是克服这种刚性的有效方法。结构主义的发展经济学思想经过了不断的演绎过程。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十分重要影响。而在20世纪40年代,罗森斯坦―罗丹(Rosenstein-Rodan,P.N.,1944)的《东南欧工业化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在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实施有计划的工业化思想;曼德尔鲍姆(Mandelbaum,K.,1947)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一书中探讨了工业落后与农村伪装失业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1954年W.A.刘易斯(W.A.Lewis)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进一步把发展中国家的刚性结构问题具体化、理论化和上升到空间分析框架,使之成为结构主义发展思想最具影响的理论基础。在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基础之上,1957年罗森斯坦-罗丹提出大推进工业化模式,大推进工业化模式理论成为结构主义发展思想另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理论标志。

虽然结构主义的发展思想在引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还存在着缺陷。结构主义是以推动单一的数量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目标的,唯工业化为经济增长,在结构主义的实践中,主要研究探讨如何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虽然结构主义的发展理论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建立起了基本的国民经济体系,但是在致力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效果方面收效甚微。实践上,结构主义并没有搭建起发展中国家由落后到发达的桥梁,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诸如有增长而无发展、失业率上涨、农业发展停滞不前、收入分配不公平等现象。

二、新古典主义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以均衡和自由发展的逻辑起点,新古典主义构建了与结构主义相反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它运用模型逻辑演绎推导的方式,在被假定的经济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进行了数学推理与论证。市场-价格机制成为了新古典主义的核心理论。新古典主义方法摒弃了结构主义刚性的缺陷,突出和强调价格弹性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由计划模式的分析转为对市场模式的分析,消除价格扭曲和价格抑制,实现“矫正价格”(getting prices right)。突出了市场-价格机制在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1)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2)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3)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4)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缺陷表现为:第一,新古典主义对经济的分析是在没有考虑历史、政治、法律、社会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的影响下的纯经济分析,肆意夸大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制度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第二,市场也会失灵,主要表现在资源空间上的有效配置、公共物品与外部性问题。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是以新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的,融合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并对它们兼收并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有3个方面:(1)注重发展的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2)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3)建立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这些经济发展的思想可归纳为:认为社会和经济是不断的一个演化的过程,但是发展经济学家们强调的制度却是可变的、人为的,制度在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强调集团行为和社会控制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确认推动经济体制进步的力量是技术;决定资源配置的终极因素不在某些市场制度,而是各种制度的总和。

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在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彰显了它独到的魅力。中国是发展中大国,也是经济学的沃土,运用和借鉴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一定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 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4] 马颖.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J].世界经济,2002,(4).

[5] 苏红卫.发展经济学的三个发展阶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9).

篇2

关键词:周口经济;发展阶段;科学判断;发展环境;综合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周口市国民经济不断取得历史性跨越,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种大背景下,科学判断周口市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全面综合分析未来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有利于我们矫正一些错误认识,有利于周口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周口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

(1)三个漫长的历史阶段。1)后进赶超先进的漫长历史阶段。由于周口市人口众多,虽然经济总量较大,但人均水平较低。按当年价格计算,2007年全市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0.1%、21.5%、51.2%、78.0%、81.1%,周口市仍处于后进地市,要赶超全省平均水平仍需漫长的历史阶段。2)加速工业化的漫长历史阶段。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2007年周口市人均GDP为8051元,换算成美元约为1010美元,基本相当于工业化初期的人均GDP水平。从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来看,三次产业生产结构为30.4∶42.5∶27.1,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为55.5∶22.8∶21.7。根据国际上划分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标准,周口市工业化仍处于初期阶段,并向中期阶段迈进的时期,周口市工业化的道路还很漫长。3)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的漫长历史阶段。2007年,周口市三次产业结构为30.4∶42.5∶27.1,与全省相比,一产比重高于全省14.0个百分点,二产比重低于全省11.3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低于全国2.7个百分点。分省市区来看,周口市工业增加值占二产的比重居倒数第三位。长期来看,周口市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的状况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要将周口市第一产业比重降到20%以下,需要10年左右,周口市在结构调整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GDP总量不断壮大,经济发展基本条件不断夯实。周口市GDP总量2007年接近800亿元,粮食产量接近700万吨,今年又创历史新高。同时,经过几年的发展,周口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绩,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加到334.5公里,完成“村村通”工程2812公里,新增通油路行政村1304个,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通油路。解决了重污染地区20.6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生态文明村207个,沼气用户新增20万户。完成1.1万无电户和203个盲点村的电力设施建设,解决了全市所有无电户和盲点村用电问题。劳务输出258万人次,劳务总收入142亿元,为广大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提供了条件。二是产业结构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的产业结构与1980年相比,一产比重明显下降,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三是全市财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为今后经济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随着财力的不断扩大,周口市能集中力量办一些大事。同时,随着工资体制改革和减免农业税、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近四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在长期徘徊的基础上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周口市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主要经济指标人均水平低。周口市经济总量大,人口多,人均水平低。按当年价格计算,2007年全市人均GDP为8051元,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7.6元,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021.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5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22元,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009元、721元、971元、2522元和730元,分别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0.1%、21.5%、51.2%、81.0%和73.6%。(2)产业结构层次低。“十五”以来,全市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九五”时期有较大提高,但产业结构层次仍然较低,第一产业比重较大,服务业比重偏小,发展滞后。2007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0.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2.5%,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优化之比在全省18个省辖市区中倒数第一,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3)城乡发展不平衡。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二是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拉大。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较大。(4)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快。2007年周口市人均GDP已经达到1010美元,但城市化水平仅为26.02%,远远低于这一标准。从全省市区看,2007年周口市工业化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1个百分点,在全省18个省市到数第四位;城市化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8.28个百分点,城市化相对于工业化发展缓慢,滞后于工业化。(5)对外开放水平不高。2007年我省进出口总额128.05亿美元,而周口市仅有3.22亿美元,仅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5%;我省外商直接投资为30.65亿美元,周口市仅有0.73亿美元,漯河市达1.7亿美元,是周口市的2.33倍。

三、加快周口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发展周口经济必须把握的基本事实和规律。1)经济总量与人均水平的一高一低要求周口必须加快发展。2)经济结构水平的高低决定经济发展速度。3)工业经济发展是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首先,工业经济发展是各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其次,工业化水平决定财政收入水平。4)加快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投资拉动。(2)加快周口经济发展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1)坚持把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2)坚持把加快工业化步伐作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3)坚持把投资拉动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4)坚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3)加快周口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1)抓住促进经济发展的三个动力。一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二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三是进一步启动社会需求。2)利用好促进经济发展的三个途径。一是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工业化进程。二是加快城镇化步伐。三是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核心,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的四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关系。二要处理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关系。三要处理好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四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梯度理论;发展战略;三阶段

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学界已多有研究,但至今尚未见对科学发展的梯度理论进行探讨。梯度发展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领域,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呈梯度性、多层次、渐变与突变相交织、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发展形态。研究这个领域,有助于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一全景式观照,并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和规律。

一、梯度发展理论研究的使命与价值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一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是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完善程度的表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变动着的经济社会实态。所谓经济社会发展,通常是指后工业化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人文环境等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运动,它具有梯度性的特征和发展规律,研究这个特征,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规律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研究经济社会梯度发展是时代的选择

研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性特征,首先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情和发展规律,研究当代我国发展观念的战略调整和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更要研究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考察当前经济社会整体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在更高的理论层面解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社会主义更高阶段梯度发展的必然规律。

科学发展的梯度理论认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任何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其内在客观自然的历史过程,这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不同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有不同的特征表现。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特点是过多的人为因素阻碍了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自然展现,其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在低水平发展的基础上展示相对平等的社会图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被誉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我国经济社会从发展基础极度薄弱的情况下快速成长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8年有望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梯度性特征,总体表现是:时间跨度短,发展步伐快。但与此同时,转轨期尚未结束,经济和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难度非常大。第一二三产业几乎同步发展,其中农业、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没有较大的时间顺次发展差距;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几乎同时打开,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面临同样的市场,改革和开放并举;传统观念与现代经济社会的新思想相互碰撞和融合,传统道德和新的价值取向相互冲突、磨合及调适,要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声日益强烈;社会阶层出现显著变化,个体的外在社会生产能力发生扩延,内在心灵和精神成长逐步适应经济社会环境的快速发展。这些现象表明,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日益成为常态,整个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另一方面,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暴露出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困扰着当前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形成了阻力。这些阻力不仅与整个改革开放相始终,而且表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因此,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性研究就显得尤为紧迫。

此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研究,不能只是立足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或某一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进行周期性研究,因为单纯的经济研究并不能完全覆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因此,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化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影响,来揭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性规律,是时代的选择。

2.在新的实践逻辑起点上解读发展梯度

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梯度性的相关研究,历史上、国内外都有学者进行过探讨,并提出各自的理论,但他们大多是从阶段论的角度展开。如美国经济学家胡佛-费雪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约翰·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成长阶段理论、日本学者井村干男的关于工业化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划分理论等。我国也有学者对经济发展阶段作过一些理论上的探索,但他们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分析,一是偏重于经济增长维度,二是分析的时间跨度短,有的仅到20世纪90年代为止,三是有的甚至连分析的依据和产生的结果都存在争议。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都没能从理论上对特定国家的具体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进行考察并得出科学的结论。

出现这种情况,在国外,主要是其研究背景基于西方国家工业革命以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经济结构呈现顺次发展和渐次进入高度化的特征,城市化依次出现分散—集聚—分散的趋势。在国内,虽然这些国外理论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有较大启发,但由于其研究背景与我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很大不同,因此,很难照搬和模仿。首先,我国尚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无论在思想上还是体制上的转轨难度都极大;其次,我国的国情有其特殊性,人口多,底子薄,资源不丰富,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文化影响深远,在这样的情形下,难以完全复制国外的发展模式和成熟经验。正如2007年7月9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在我国国家统计局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所说,中国是一个开创性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上没有什么模式可以模仿,其间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同时,中国经济改革的某些经验对西方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它能够丰富其制度经济学的思想。虽然诺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有了较深刻的洞察,但同样没有提出关于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梯度的新见解。

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研究,关键在于从发展梯度的角度阐述科学发展观,研究科学发展的规律,研究科学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问题,关注科学发展的中间过程状态,论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必然逻辑,追求科学发展过程的创造性和谐,为科学发展的未来阶段提供理论支持。

1.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理论意义在于它能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首先,科学发展梯度理论坚持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对以往只注重发展结果、忽视发展过程,或只注重发展过程、忽视发展结果的发展理论都提出了挑战,主张发展过程与发展结果相统一的发展理论,是对以往发展理论的突破。

其次,科学发展梯度理论吸纳了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内核,如后现代主义的全球意识、强调事物的共生关系和相互依存关系、重视对自然物理的认识传统、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人际关系与代际关系的和谐,扬弃了后现代主义的极端的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乌托邦色彩等消极理念,否定了它的宗教神学色彩和唯心主义,追求一种真正能够为全人类提供参考价值的科学发展观。

再次,科学发展梯度理论本身也是一个发展过程理论,这个理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的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中期因经济快速发展,忽略道德建设带来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和改革成本的畸高,再到改革开放鼎盛时期的现阶段提出的“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无不表现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2.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它也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方法论

首先,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实践价值在于它从发展阶段的视阈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科学发展梯度理论首次提出了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的时间历程和哲学意义上的动态共生。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和发展也是个持续过程,不可能以单一突变的方式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个规律。第二,科学发展梯度理论开拓了我国科学发展的实践新领域,率先把发展梯度理论引入从自然、社会到精神的一切领域,把发展过程与解决矛盾的实践联系在一起,在时间上相始终,在方法上循序渐进。第三,科学发展梯度理论指明了我国科学发展的实践新途径,提出了发展是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是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其次,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实践内涵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它能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与人民生活水平低层次小康的矛盾。传统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使人们往往缺乏对发展梯度和层次的认识。科学发展梯度理论主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让人们同步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同时让人们认识到,发展是渐进的、有先后的,不可能所有的人同时进入小康。二是它能有效解决我国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与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的矛盾。科学发展梯度理论认为,只有让全体人民深刻理解发展的梯度性,通过对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兼顾、尊重、保护不同群体的利益,通过制度安排把不同群体利益的矛盾冲突降到最低限度,实行体制机制的渐进式完善和突变式改革的统一。单纯的渐进式完善,容易导致改革战机的贻误;而盲目追求突变式改革,则容易在未被大多数人理解的时候失去群众基础。三是它能有效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与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矛盾。在转型期,不同利益主体对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以及对发展成果的急切占有都明显增强,形成一些反体制力量,使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要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分步骤、渐进式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开发党的政治权威合法性的新的政治资源和力量,及时地将现代化产生的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成功地吸纳到政治系统中来,达到利益的动态共生。

再次,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实践方法主要表现在:第一,重视对发展的宏观政策的指导。宏观政策的制定、形成和执行也是一个过程,也呈现出梯度性特征。如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到80年代末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再到90年代的“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每一个阶段都体现了党和政府求真务实的高度责任感,每一步也都体现了科学发展梯度理论对发展的宏观政策的指导。第二,重视对发展的微观过程的指导。经济发展肯定需要速度,但更需要发展速度和质量的统一。速度是优化结构的重要手段,优化结构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真正高速度。我国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在每个微观领域,都要计算发展的成本,还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才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三,重视对发展的具体方法的指导。主要指重视发展的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静态方法包括社会实践一般思维方法和一般操作方法两种。动态方法包括决策计划方法、组织指挥方法、操作技术技巧、信息方法、沟通协调方法、监督控制方法、评价总结方法等。无论静态方法还是动态方法,都是在过程中梯度性形成的,在梯度中发展,在梯度中起作用。离开发展梯度,它们毫无意义。这是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又一重要价值所在。

二、梯度发展的战略决策与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梯度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多阶段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这些理论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实践提供了依据。任何实践都需要理论为先导,而“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社会主义是多阶段发展的。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并分析了两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后,社会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理论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言,对后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梯度提供了理论指导,特别是社会阶段划分必须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出发点的思想,对于后人科学认识社会发展梯度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列宁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经历了社会主义的最初实践,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后社会发展的三阶段思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概念,并认为社会主义需要经过若干个发展阶段,才能到达共产主义。并提出采用迂回的方法,来完成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阶段思想大大向前发展了。正如列宁在《论粮食税》所说的“所以为了使‘我们’能顺利地完成我们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就必须懂得,需要经过那些中间的途径、方法、手段和辅助办法,才能使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从中国国情出发,进一步发展了列宁的思想,在1959年12月到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更长。并对两个阶段各自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做了简要的论述。而邓小平更是以“台阶式”发展理论继承了马列主义和的社会发展思想,以“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这些都为把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与“台阶式”的发展理论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多阶段思想,有两点理论创新。一是根据中国国情把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准确定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多阶段发展的,并明确把初级阶段分为三个阶段,集中反映在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上。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了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任务也基本完成。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这个“三步走”战略对我国的整个改革开放起了纲领性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进一步提出“几年上一个台阶”的发展思想,被我国理论界冠以“台阶式发展论”。我国经济要“几年上一个台阶”,这是邓小平多次阐述的论断。这个时期,正是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邓小平认为,在这个时候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对加快经济发展很有必要。1991年,他在《总结经验,使用人才》的谈话中,初步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十多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的思想,并指出:“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而且他认为,这也是“国际经验”。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又指出:“从我们自己这些年的经验来看,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是能够办得到的。”之后,他列举了1984年至1988年我国经济发展较快时期和调整时期经济呈台阶式发展的事实,并以日本、南朝鲜、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台阶式发展”作为例证。邓小平的“台阶式发展”论断,是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上总结出来的,是邓小平在领导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总结,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事物发展普遍规律。

正是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与“台阶式”发展理论,为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辩证统一的关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2.非线性过程理论是划分阶段的方法论指导

纵观国内外关于发展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际,科学发展梯度理论除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理论,还借鉴和具象了公共政策非线性过程理论和经济发展短周期理论。

在公共政策理论研究领域,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公共政策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对传统的“阶段启发法”理论和分析工具提出各种批评的同时,发展出某些适合解释和说明复杂的政策过程的分析理论和模型。这些重视公共政策过程中的非线性因素的理论和模型,从多元视角深入透视了复杂的公共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间断性与连续性、人的行为与规则改变、基于利益而形成的组织间的互动、创新行为的学习和传播等因素,形成了一些与“阶段启发法”相区别,并更有说服力和解释力的非线性的政策过程分析工具,主要包括美国公共政策学者约翰·金通的基于政策源流汇合的触发机制理论、保罗·萨巴蒂尔的支持联盟理论、鲍姆加特纳和琼斯设计的政策运行中的间断-平衡模型等。

其中,鲍姆加特纳和琼斯的间断-平衡模型更能体现公共政策的非线性过程特征,这个模型意指公共政策的选择、变更和深化可从公共政策的运行周期、政策群落的组合规则及政策运行中的间断和平衡等方面来理解:一个重要的宏观政策被提出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它会产生一些可能是政策设计初期难以预料的消极后果,需要设计新政策来纠正,只有经过这种对旧政策的突破,克服原先运行中出现的消极惯性,宏观政策才会继续向正确的方向实施下去。从运行过程来考察,它表现为一种间断和不稳定,呈现梯度状态。

这个诠释特殊情形的政策过程的间断—平衡模型,是值得高度关注的。在今天看来,这些理论对于处在转型中的、“非常态的”或“超常规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有着重要意义。分析我国30年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改革过程中的发展战略、政策选择和变动,可以发现,几乎每个阶段都有“非常态的”或“超常规的”各种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出现,适应并引导各个阶段的良性发展。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情况看,党和政府每次及时提出发展的重大社会发展政策,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指导思想,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些政策无不在解决旧有尖锐矛盾的基础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因此,借鉴非线性政策过程理论,研究每个阶段“非常态的”或“超常规的”各种政策及其成因,并以此作为划分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方法,是一种方法论的新尝试。

3.经济发展短周期是划分阶段的量化参照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最主要也最简明的GDP经济指标的变化是反映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信号。观察GDP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短周期的状况。通过1978到2007年的GDP变化,可以看到三个明显的经济发展短周期:

第一个短周期是1978—1990年的发展期,我国经济开始起步,经1982—1985年的年均12.2%的快速发展后,逐步回落并伴随宽幅震荡,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开始全面整顿。到1990年GDP增长率跌至谷底的3.8%,完成经济增长的第一个短周期。这一阶段的宏观政策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这也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的从1981年到20世纪末20年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

第二个短周期是1990—2001年的发展期,经济从1991年开始迅速回升,1991—1994年年均GDP达到12.6%,之后开始比较平缓的逐步回落,出现通货紧缩,到1999年GDP增长率落至最低的7.6%,但比1990年的低谷仍高3.8个百分点。2000年GDP略有反弹,到2001年又回落至8.3%,完成经济增长的第二个短周期。这个阶段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同步的宏观调控政策,如1993年的“16条措施”完成了从经济过热到“软着陆”的调控;针对亚洲金融危机提出国民经济GDP“保8”的目标等。

第三个短周期是从2001年至今的发展期,经济呈稳步上扬的良好态势,GDP年均增长9%以上,经济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同时各项社会指标稳步好转。这一阶段的宏观政策主要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步淡出,转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以这三个经济发展短周期为基础,依据科学发展梯度理论,借鉴公共政策非线性过程学说,结合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状况的主要变化和矛盾,可以将我国从1978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划分为三个阶段。

三、合规律的梯度发展三阶段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期间三个阶段的发展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征。

第一阶段:以“反贫困”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初级阶段。

这个阶段(1978—1990年)的主要特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为战略目标,从农村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反贫困”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和战略方针。这个战略方针的顺利贯彻,使温饱工程基本完成,城乡人民生活得到普遍改善,极大地赢得了国际社会舆论的赞许与国内人民期望值的提升。

但由于改革初期缺乏系统有效的(政策上、制度上和法律上)调节途径和监督机制,各种非法或不合法的收入渠道,从未真正被杜绝过,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成为某些群体致富的捷径,使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良好政策愿望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

任何改革都有成本和代价。在这个阶段,改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是相关制度缺位,如市场制度发育不成熟、法律制度不完善、产权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到位、政府管理制度改革滞后等;二是环境污染严重,如城乡的“三废”、噪声和光污染等;三是由于国门初开,意识形态逐渐趋于宽松,价值观念多元,如社会道德结构的无序、外在道德约束的弱化、内在道德修养的贫乏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第二阶段:以“重效益”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跨越阶段。

这个阶段(1990—2001年)的主要特征是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旗帜下,经济改革进入超常发展阶段,同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被异化为“重效益、轻公平”。这个阶段的发展思路,一是思想解放,为经济发展助跑;二是加快市场化进程;三是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在这一阶段,从“计划”走向“市场”的历史性选择,使得我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被普遍接受,全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成为判断改革成败的三条标准。

在这一阶段,(1)生产力发展水平虽然还只是处在相对高点,但全社会的效益崇拜已到了非理性的边缘,表现为:利益追求的竭泽而渔、财富期望的短视浮躁、欲望导致的行为目标迷失、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制度空洞的“合法利用”,从而导致全社会付出高昂的发展代价。(2)产业结构调整、三农问题瓶颈、区域发展差距成为经济发展的三大难题。此时,战略调控的利益抉择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严峻。宏观调控政策中的制度弱化与执行弹性、区间矛盾与周期忽视、行政干扰与利益平衡等,使得诸多措施不得不选择策略性的让步。(3)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的惯性,使正在制定和完善的各种相关制度未曾出台就已落后,而各种利用制度真空侵吞国有资产、巧取豪夺公共资源、占有改革开放巨大成果的腐败行为,成为部分权力拥有者的特权。在此前提下的公共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则被忽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转型最终带来了社会转型,此时的特点表现为人们对不健全的体制、机制、法制的零容忍,“人民”意识空前高涨,其外在表现便是加快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成为国人的目标。

第三阶段:以“讲和谐”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完善阶段。

这个阶段(2001年—迄今)最初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唯GDP论,在考量各领域的发展状况时往往以单一GDP指标为依据。但很快人们就发现唯GDP无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如无法有效衡量社会成本、反映社会贫富差距的社会矛盾、甚至引发道德异化、出现数据失真等问题。当人们意识到GDP的这些缺陷时,从GDP图腾走向社会多元和谐就成为全社会的理性选择。

这一阶段,由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多种矛盾的缠绕,以及矛盾之间的共振性关联,使得建立健全社会福利指标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刚性需求,如就业问题与解决途径;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产品分配的社会公平与指标确立;改革时期社会贫困消除的量化与监测等。同时,由于传统的旧伦理观承载不了当代太多的使命,难以提供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更厚重的社会教化功能,因此,新伦理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毋庸置疑,在一个多元价值体系的时代,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前提,道德教养的完善是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科学素养的培育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提升,法律素质的提高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而社会责任的提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在转型时期,新伦理建设主要涵盖三方面的内容:(1)新经济伦理建设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它要求遵循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求利”与“取义”相协调原则、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并重原则。(2)新政治伦理建设是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其核心内容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和总体目标,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系。(3)新生态伦理建设是和谐社会的文明追求。新生态伦理观包括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生态与“人态”的和谐共生;二是设定生态“必要伤害”的底线;三是倡导新生态理念的价值判断。

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个阶段的划分,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提供了实践佐证。三个发展阶段,虽然各具个性,都有诸多曲折和亟待消除的不和谐因素,但其发展都展现了梯度的规律,都富有中国特色,其共性都是对科学、民主、自由、人权等这些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的肯定和高扬,其梯度发展的实践理念是对实践本质的思考,其梯度发展的系统理论是对发展逻辑的尊重,其梯度发展的创新理念是对世界潮流的响应。

参考文献:

[1][美]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美]保罗·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M].彭宗超,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8-18.

[3]鲍宗豪,严黎昀,等.科学发展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56-212.

[4]刘金全.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和“全面小康增长”的实现途径[J].社会科学战线,2003,(2).

[5]刘世锦.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性质、特征和政策取向[J].调查研究报告,2003,(3).

[6]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1).

[7]朱传耿.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6-145.

[8]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30-34.

[9]王永志.诺奖得主诺斯:中国经济改革经验挑战经济学理论[].中国新闻网,2007-07-09.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1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9.

[12]中共十三大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87-10-25.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8.

[14]叶秀峰.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浅析邓小平“台阶式发展论”[J].思想研究,2006,(4).

篇4

关键词:商品经济阶段;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资本动力系统

2010年10月,中央党校举办了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界近十年来第一次研讨会——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高层论坛。会议认为,科学社会主义仍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学科体系定位尚不清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范畴、基本原理等不甚明确,组织基础严重萎缩。[1]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这个最基本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有过深刻的论述,但从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发展的大战略角度而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进一步科学系统认知确乎成了制约社会主义长远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近代世界的发展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的过程;商品经济阶段包括两种发展模式:资本主义模式和社会主义模式;两者在商品经济阶段是并行共存的关系,并非相互替代关系——当然资本主义由于自身的痼疾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不过其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开始向第三阶段发展,而社会主义同样会被共产主义取代。

一、商品经济形态阶段社会发展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自然经济阶段、商品经济阶段、时间经济阶段。[2]104在近代,人类开始了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转型,即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

从生产力角度而言,由自然经济过渡而来的商品经济是一个逐步打破狭隘的社会格局而使社会日益形成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要求以及整体的能力体系的过程。[3]32-33商品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对物的依赖关系基础上,资本基于自身的特殊属性——能够不断实现价值增值和便宜转化为货币,成为推动这一阶段社会发展的具体动力。资本的驱动使这一阶段的社会以如下形式发展:个体作为商品的生产者和交换者日益摆脱各种自然发生的和传统的社会联系、摆脱对直接共同体的隶属或依赖而独立发展——不过由于几乎完全受物的统治、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个体成为片面的人和对货币崇拜的异化的人;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劳动工具由于资本驱动的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而逐渐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人类整体活动的空间——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同时得到深度发展。确实,近代社会的发展是按着马克思所揭示的规律前进的:社会空间得到极大拓展、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个体得到充分发展。从生产关系角度而言,以独立的所有权为前提、以自由竞争为条件的商品经济社会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狭隘的、严重依赖的关系,结成了形式上平等、自由、相互协作的关系。而就商品经济运行一般过程而言,人们的劳动以及由劳动形成的社会地位在质上都是等同的,个体则凭借自身的生产活动而平等地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

二、社会主义是资本动力系统推动的商品经济阶段社会发展的模式之一

商品经济作为扬弃自然经济的人类社会的第二个阶段,对它运行本质的探究尤其是驱动动力的认知,是近代以来理论界关注和探讨的中心话题。马克思通过对近代商品经济运行特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认为:资本动力系统是驱动这一阶段社会发展的具体动力,但资本动力系统有两套不同的组合方式——资本和资产阶级上层建筑结合的方式即资本主义模式以及资本和无产阶级上层建筑结合的方式即社会主义模式。

传统认识认为:资本主义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资本家掌握生产资料;在生产中,资本家通过提供生产资料,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而工人则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报酬;在分配上,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辩证法角度而言,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都是由其动力系统推动的。商品经济阶段资本主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就是在以资本为轴心的动力系统推动下实现的。资本主义以资本为轴心的动力系统包括法制化的所有权、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精神伦理和维护这种经济运转的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政治上层建筑。

篇5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内涵

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界定最初见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中的报告,他曾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经济形态”,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因素只是为发展到社会主义创造前提,新民主主义本身不是社会主义,而是由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时间相结合,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到党的七大,他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把这些归纳为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基本纲领。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特征是:建立起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的民主共和国。实行的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合,对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反动派实行,比较好的确立起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也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需的政治保证。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特征是:在没收官僚资本、废除封建土地关系以后,实行国营经济为主体,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集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国营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由于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因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并不占有主体地位。新民主主义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允许资本主义的发展,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为进入社会主义创造物质条件,从而对待非社会主义的经济采取的是宽容政策,实质上就是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走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保证。所谓新民主主义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个方面可见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鲜明特色的独立的历史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须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8]十三大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做了系统的论述,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不可逾越性,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及解决途径,完整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路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方针的提出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三、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在联系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两种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社会形态。学术界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联系的研究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必要准备);社会主义社会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有学者将 二者的联系这样表述:新民主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新民主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其内在联系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政治方面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国体和整体的一致性。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政治方面都明确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1954年9月,《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又以国家根本大法的方式确立了人民民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明确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派是参政党。中共肯定了共产党和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党的“十二大”又加上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组织形式。

经济方面的相同点是在社会经济结构及经济成分相似。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是多种成分不断发展、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存在着五种经济形态,曾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建国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即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这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总体是下降趋势,但并没有动摇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在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这一原则。同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个体或私营经济的发展是对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

文化上,二者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倡导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政治方面的关联,“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决定了两者在文化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在保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同时,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倡对古今中外,特别是当代西方的优秀文化兼容并蓄。在党的十五大上,强调要“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一精辟概括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文化上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实践的继承。

四、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区别

尽管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点,但是我们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因为他们之间还有着不容忽视的本质性的不同之处。

(一)二者在政治方面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社会性质及其发展阶段不同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革命两步走中的第一步的胜利成果。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改变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 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按其性质,基本上依然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是为建立社会主义做准备的过渡性的阶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不同,它是属于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一个发展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正如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在时间上是先后关系,但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第二,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不同

新民主主义社会既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又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史阶级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曾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中国尚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则有了根本性的变化,阶级矛盾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尽管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总得来说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了。

第三,政权的阶级基础不同

新民主主义社会,政权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也就是说,新民主主义政权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阶级四个阶级的联盟。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之后,我国的人民民主的阶级基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结成了更加牢固的联盟,小资产阶级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民族资产阶级丧失了自己的经济基础,作为阶级已经不存在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拥护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已经成为我们这个人民民主国家的新的阶级基础。这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权的阶级基础与新民主主义时期相比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是无产阶级的性质了。

(二)二者在经济方面的不同

第一,经济主体不同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部门居统治地位并已经在工业交通运输领域取得优势,即已经控制经济命脉,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是很低的,个体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占有明显的数量优势。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在过渡时期结束后便已确立主体地位。在强大的社会主体经济周围,允许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社会主义经济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之间的基本关系不同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就有的资本主义与新生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无产阶级政权还在较量中,社会主义经济和非社会主义经济之间经常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14]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力量已经很强大,因此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下的存在和发展,看作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所有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东西。

第三,农村个体经济有本质区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并将继续显示其强大生命力。这种分散的个体劳动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个体经济是有根本区别的,其主要标志就是土地所有权的不同。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农民具有土地所有权以及土地处置权,土地买卖是合法的;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土地买卖是非法的。由于土地归集体所有,不能自由买卖,也就不可能出现土地占有不均基础上的两极分化。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控制贫富差距程度,而且还基本上保证了农民家庭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其经济和社会意义非常重大。

(三)二者在文化方面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纲领的内涵不同

新民主主义社会文化是以建立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主要内容,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等方面。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可见,时代和任务的不同赋予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以新的内容。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简单复归,而是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创新。两者虽然在某些形式上有表面的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相差甚远。只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才能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信心,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福新.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J].思想究.1999.3(5):98-100.

[2]郭德宏.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异同[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1,2(4):42-45.

[3]张奇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思考[J].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增刊.

[4]巩茹敏.论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在联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8-9.

[5]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60.

[6]裴育萍.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13(6):3-4.

[7]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698.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38.

[9]金春明.试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之异同[J].教学与研究.2001(1).

[10]项东.再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联系与区别[J].皖西学院学报.2002, 18(5):10-13.

[11]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3.

[12]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4.

篇6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4)03-0022-07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内涵、推动力等理论问题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发展路径等诸多方面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在许多方面尚未达成共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新中国的成立及改革开放并称为我国三次社会经济大变革),就目前阶段而言,加快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研究既十分重要,又极为迫切。总结国内外转变经济发展研究现状,找出不足,明确未来研究方向,这对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研究以及更好地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国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理论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的不断发展就是经济学家不断寻找和解释经济增长源泉的过程。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代表性的观点主要为“资本决定论”、“技术进步论”、“人力资本论”、“结构效应理论”和“制度决定理论”。

资本决定论观点的主要代表是哈罗德和多马所构建的哈-多模型。该模型强调了生产要素的贡献,认为当实际经济增长等于资本家愿意的经济增长率并且等于人口增长率时,经济才能处于稳定增长状态。技术进步论认为,在要素资源投入量一定、资源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况下,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增长水平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论强调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将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人力资本当做经济增长的源泉。结构效应理论认为,劳动和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会加速经济的增长,亦即结构效应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源泉。制度决定理论认为,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及其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1]。

上述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通过建立相关模型,研究各因素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后分析出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从而探讨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虽然这些理论观点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上述观点大多强调了资本、制度、技术和人力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认为经济的增长不是受单一因素影响的而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其中包含起主要作用的关键因素。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关注保持资本的积累速度,还需要把握影响资本积累速度的各因素,尤其是关键因素,这就要求在保持资本积累速度的基础上,注重推动技术进步、提高劳动分工水平、优化分配结构等方式的推动作用。

(二)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由于二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很多学者开始反思经济增长至上论,逐步形成了新的经济发展观,在此基础上,联合国发展计划署1990年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概念,并设计了“人类发展指数”。新发展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逐步融合,提出了通过加快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创新等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比较有影响力的有刘易斯(1954)、罗斯托(1960,1971)、波特(2002)与阿西墨格鲁(2006)等的经济发展理论[2]。

1.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将经济发展阶段分为传统经济、过渡和现代化三个阶段,二元结构就是指过渡阶段中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并存的现象。刘易斯的理论不仅仅是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模型,而且涉及到整个经济中的结构转变[3]。

2. 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把经济发展分为传统社会阶段、起飞准备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等五个阶段。后来在《政治与增长阶段》一书中,他又提出了新的第六个阶段,即“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主导部门是服务业与环保产业。罗斯托认为“起飞”和“追求生活质量”两个阶段是促进经济成长的关键性阶段,并分析了这两个阶段所需要的政策。

3. 波特的经济发展四阶段论。波特(1990)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根据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不同把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要素驱动阶段,主要靠要素投入(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等)驱动经济增长。(2)投资驱动阶段,主要靠投资供给推动,而不是由需求拉动。(3)创新驱动阶段,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优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这一阶段越来越少,不断地对这些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动力。(4)财富驱动阶段,获得经济财富是这一阶段的驱动力。

4. 阿西墨格鲁的经济增长两阶段论。阿西墨格鲁等(2006)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的增长称之为“基于投资的增长”,而将处于技术可能性边界前沿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称之为“基于创新的增长”。(1)“基于投资的增长”阶段,由于发展中国家远离技术可能性边界前沿,意味着发展中国家更多地通过学习或模仿现成的技术,此阶段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动员和组织资源,增加投资以吸纳国外先进技术促进经济增长。(2)“基于创新的增长”阶段,发达国家已经处于技术前沿,只有通过自身的研发与创新活动才能推动技术可能性边界的外移,为经济增长寻求新的技术与产业支撑。

上述对经济发展阶段论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细化了经济发展的过程,借此我们可以判断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明确各阶段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发展途径。经济发展驱动因素的转换(资源―资本―技术),其中隐含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对于我们研究经济转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相关理论体系

除了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外,从理论层面看还有一些相关理论对我们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重要意义。这些理论主要包括创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和需求结构理论等。

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众多学者就视其为经济增长的源泉,越来越多地从创新的视角研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代表性的创新理论主要包括:熊彼特创新理论和他提出的独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强调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同等重要的演化经济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需求结构理论从需求角度分析,就是宏观经济学中把国民生产总值分解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部分,用公式可表示为:Y=C+I+G+(X-M)。而在国民经济学中,通常把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概括为“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和外需[4]。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相关的收入分配理论主要有:马克思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和两阶段分析模式基础上的收入分配两极化理论;李嘉图认为分配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命题;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即收入不平等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虽然这些理论有的还不完善,但对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可持续发展最早于1972年提出,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以上理论对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切实落实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发展政策,完善收入分配改革,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理论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但是伴随而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明确提出了一些相应政策和技术手段来拉动和带动转变。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引发了一些新问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日益严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一次成为学者寻求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研究热点[5]。

(一)转变经济发展的内涵

十七大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对其内涵作了深入阐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大局,是关系着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影响着未来经济发展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针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研究[6-8]。

大多数研究者是从定性的角度阐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黄泰岩(2007)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不仅指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还应该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9]。吴树青(2008)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10-11]。杨玉霞、邢宏(2008)从定量的角度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进行阐述,他们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注重实现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或超过50%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经济发展质的提升,注重质和量的统一,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的改善,等等[12]。杨玉民(2011)认为在强调数量的基础上,更应该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

众多学者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笔者认为,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的内涵更为深刻,除了包含上述两方面内容,还应包含民生改善。即:

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结构转变+民生改善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基础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消费需求的提高对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将改善民生融入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成为转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就会更加全面和丰富。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各地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发展模式等方面都存有差异,各有特色,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面临的问题与实现途径、约束条件等也各有不同,许多学者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作了深入研究。

一部分学者强调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比如吴敬琏(2005)认为,要打破经济转型的体制就要推进经济体制和社会政治体制的改革;张卓元(2007)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深化政府改革。

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增强创新能力[13-14],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才能维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刘世锦(2006)和(2010)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卫兴华、侯为民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是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王德平(2009)指出科技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

还有一部分学者综合分析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种因素,相应地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如:黄泰岩(2008)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9]。王军(2009)指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进展;不断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

(三)转变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定要有推动力,推动力就像是汽车的发动机,是加速转型的关键。由于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推动力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有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16-17]。主要观点如下:

刘庆宝、未良莉(2007)结合我国国情,系统分析经济增长理论的源动力,构建了扩展的索洛(So-low)模型,从消费、投资、出口三个方面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18]。

(2010)结合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他认为只有坚持不懈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权[19]。

陈元中(2010)认为必须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才能有效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20]。

马西恒(2010)认为目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遭遇内生动力不足的瓶颈。应充分重视社会经济基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和制约,通过调整利益格局建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建议以发展型社会政策为范式,从政府能力、公共服务、权利平等和收入分配四个方面建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政策支持体系[21]。

(四)转变经济发展的阶段研究

虽然西方有许多关于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但是由于经济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差异可能不完全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认清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研究。为此有些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分析。

蔡(2007)认为经济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劳动力驱动、生产率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从一种要素驱动为主的发展阶段到另一种要素为主的发展阶段的转变。中国目前处于第二个转折点――刘易斯转折点[22]。

梁炜、任保平(2009)透过经济发展的内涵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内容,设计了相应的指标体系,从经济总量水平、经济结构、制度水平的变化和创新水平四个方面对我国1978―2006年的数据进行整理,借用Fisher最优分割法进行系统分析,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为“自主发展”的工业化准备和初级产品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1985―1992年)为我国经济发展在经历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后,进入实现工业化的起步阶段;第三阶段(1993―2002年)为工业化实现和经济发展加速度阶段;第四阶段(2003―2006年)为工业化逐渐成熟、开始迈进工业化高级阶段和经济稳定增长阶段。我国目前正处于第四阶段上[23]。

王兵和颜鹏飞(2004)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1991年,我国的TFP年均增长率为-0.17%;第二阶段为1992―2001年,我国的TFP年均增长率为0.79%。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和TFP测算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后,众多学者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理论研究转向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的研究[24-26]。众多学者大体从综合指标(经济增长份额中靠集约所得占的比重)、反映投入和产出质量的指标、反映提高生产效率的指标等方面进行评价。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测算和评价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社会生产函数分析投入结构及其与产出的关系,来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测算,主要包括劳动生产率、能源产出率、投资产出率等指标体系;另一种则是基于系统论方法构建评估体系。主要研究成果有:

崔立涛(2008)根据浙江省经济发展类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从不同侧面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的国民经济增长质量指标、经济结构优化程度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含量及技术发展状况指标。他主要从七个方面反应经济发展方式是否发生转变及转变程度,其中包括经济增长本身、经济增长中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质量、生产结构调整、需求结构调整、资源消耗和污染产生、劳动力流动机制及增长实施主体[27]。

康达华(2008)建立了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环境友好型社会指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标3个一级指标,以及相应的具体指标,其中包括8个生产领域的资源节约指标,9个生活领域的资源节约指标,7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生活水平指标[28]。

郑惠强(2010)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应包括优化产业结构、优化需求结构、优化投入结构、促进均衡发展、促进绿色发展、促进共享发展等六个方面[29]。

张炳君、于淑娥(2010)对青岛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了实证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设计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涉及经济增长质量指标、经济结构优化指标、科技投入指标、资源环境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和人民生活指标共6个一级指标以及29个二级指标[30]。

沈露莹(2010)立足于现阶段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内涵和要求,构建了一套集经济增长、服务经济、城市功能、自主创新、资源集约和以人为本六个领域为一体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18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并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和阶段评价[31]。

庄惠明、黄丽君、郑伟腾(2010)结合福建省经济发展情况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和环境、科技创新、经济效益5个系统,并对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32]。

李志平和刘世奎(2010)主要从经济结构的失衡和技术的进步两方面选取指标。构建了拉力模型PL=∑?兹iTi和推力模型PS=∑?棕iSi,并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从这两个模型出发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科研投入、区域结构的失衡、国有和民营经济的失衡等八个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湖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33]。

刘春宇、闫泽武(2010)在充分体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要便于量化和考核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设计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基本框架,并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自主创新、生态文明、社会事业和民生等不同维度设计了一些具体指标[34]。

石宏博(2011)从经济发展、民生福利、环境评价与协调发展等方面选取指标来反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客观系统地对辽宁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进行了评价[35]。

通过以上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和监测等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现有研究主要以省、市为评价对象来构建指标体系并进行测评,现有文献虽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但由于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间较短,相关的统计监测及评价研究寥寥无几,现有研究大部分是静态地评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状况或者和其他省市地区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并没有动态的监测机制。

(二)全要素生产率(TFP)衡量经济转型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是指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它的理论基础是索洛增长模型[36-40]。依据生产函数并利用多元回归方法测算出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计算出TFP,进而根据相应的标准判断经济增长方式的类型,判断标准如表1所示。

许多学者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33,35,41-42],但由于依据的模型和假设不同,测算出的数据有较大差异,有的学者测算出的TPF高达48%,有的仅为2%。主要研究成果有:

Chow首先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进行了研究,他指出,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全要素生产率趋于稳定,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改革开放后全要素生产率以每年2.7%左右的速度增长。

江春、吴磊、腾芸(2010)测算了2000―2008年中国及各省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TPF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指出这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投资、收入分配不合理以及金融体系不健全造成的[43]。

高峰(2008)指出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判断标准,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份额小于30%的经济发展方式为粗放型,30%~50%的为半集约型,50%~70%的为集约型,70%以上为高度集约型[44]。

蒋晶晶和冯邦彦(2011)建立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模型T=Y-?琢h-?茁h,测算出1985―2008年广东省的全要素增长率,分析出广东省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投资生产率拉动型增长,有效劳动作用不明显[45]。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目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偏低,基本属于投资拉动型增长[46-47]。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尚不统一。

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上述文献梳理可以看出,近年来,虽然众多的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政策做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 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关概念、内涵、意义等研究论述较多,大多数经典理论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对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索。但是这些理论研究至今还没有完全体系化、成熟化,理论体系还比较单一。其原因,一方面是理论演进本身所遇到的困难,再加之经济转轨与发展相互交织的经济体经常出现的非均衡状态和各种不确定性,使得非均衡动态经济理论和模型难以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自身特定的国情和背景。中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可能产生种种复杂的态势,并且有多种发展路径,所以很难用单一的理论来解决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所遇到的问题。

2. 虽然现有很多研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但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单纯地把改善民生看做一个社会问题,忽略了改善民生不仅是转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重要前提,也是转方式的基础动力。现有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思路还比较狭窄,没有充分和边沿理论进行结合。

3. 对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的演进、路径、政策等定性研究较多,而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不多,基于统计数据的实证研究也较少。现有成果许多没有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本质特征紧密结合开展研究,并且有的评价指标体系内的某些指标过于细化,可操作性不强,模型构建不够合理,综合测度结果不能有效地指导政策研究。

4. 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TFP)判断经济发展模式时,缺少统一的测算标准。衡量一个地区能否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的TFP测算方法有多种,每种测算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环境,而很多学者在测算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时忽略了所应用的方法是否适合要分析的内容,这也是不同学者测算出的TFP值差异较大的原因之一。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的未来展望

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要着重从以下方面加强研究:

1. 要综合运用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各学科各分支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学科的融合发展才能有效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体系,要不断创新,注重理论的横向有效整合,如经济理论与创新理论,分配理论,人口流动理论的结合等。

2. 由于中国特殊国情的制约,在经济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存在非均衡性和不确定性,所以研究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均衡性和灵活性。要能够应对经济转型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确定因素,研究要具有预见性,尽量减少经济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3. 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以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为重点的定量研究,通过定量化的测度并据此进行纵横向的比较分析,可以相互之间找出优势、劣势、差距和薄弱环节;要注重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和整体性,不但要研究和构建最表面、最容易感知的显示性指标,更要注重揭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原因的分析性指标和传导性指标,使对策研究更具针对性。

4. 对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的研究应当不断细化。我国经济测算全要素率的方法应与发达国家的不同,要加快探讨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的测度方法,应该在TFP核算中加入新的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计量方法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刘建党.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文献综述[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6,(6):71-74.

[2]蒲晓晔,赵守国.关于近年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的观点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30-33.

[3]王德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4]陈元主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0.

[5]林宪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与政策研究[J].求索,2010,(10):33-35.

[6]杜锦锦,金晶瑜.国内外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研究[J].政策望,2011,(07):118-121.

[7]柯健.后危机时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3):46-51.

[8]邓平,邓娥.国内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11,(07):118-121.

[9]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J].求是,2007,(18):6-8.

[10]吴树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J].前线,2008,(1):17-19.

[11]王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1):4-6.

[12]杨玉霞,邢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及实现机制[J].学理论,2008,(6):15-18.

[13]高梁.全球化、解放思想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开放导报,2009,(2):14-19.

[14]高梁.自主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6):21-24.

[15]王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中国集体经济,2009,(19):15-16.

[16]Garaten A Holz.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78-2025: What We Know Talay About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omorrow[J]. World Developmert,2008,36(10):1665-1692.

[17]沈利生.“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评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4):139-151.

[18]刘庆宝,未良莉.我国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07,(12):257-258.

[19].自主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推动力[J].学术研究,2010,(3):1-5.

[20]陈元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N].广西日报,2010-12-14.

[21]马西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及社会政策支持[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5):26-29.

[22]蔡.刘易斯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3]梁炜,任保平.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评价及现阶段的特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4):3-18.

[24]贾根良.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呼唤经济发展战略的革命[J].经济纵横,2010,(9):47-50.

[25]冷崇总.关于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8,(4):21-26.

[26]车春鹂,高汝熹.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6):84-89.

[27]崔立涛.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08.

[28]康达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两型社会”研究[D].广州: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1.

[29]郑惠强.必须创新经济评价考核指标体系[J].港口经济,2010,(04):7.

[30]张炳君,于淑娥.青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标体系的定量分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04):120-124.

[31]沈露莹,葛寅等.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发展,2010,(06):11-35.

[32]庄慧明,黄丽君,郑伟腾.福建省经济发展方式综合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4):128-132.

[33]李志平,刘世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测算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0,11:101-103.

[34]刘春宇,闫泽武.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10,(06):40-41.

[35]石宏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绩效评价与地区间差异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11,(9):124-128.

[36]杨永华.发展经济学流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7]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8]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39]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40]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1]孙琳琳,任若恩.中国资本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J].世界经济,2005,(12):3-13.

[4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43]江春,吴磊,腾芸.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2000―2008[J].财经科学,2010,(7):5-62.

[44]高峰.国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3):113-116.

[45]蒋晶晶,冯邦彦.广东省要素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01):76-82.

篇7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发展阶段 特征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要着力解决的任务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亚洲国家怎样发展经济的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阶段(第二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第三阶段)。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及其特征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阶段。在这一阶段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革命和建设两个角度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问题。这一阶段,主要有以下特征:

1.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工业化。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经济,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的工业化。1953年,他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完整提出了这一思想:“党的任务是在十年甚至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改造。”①认为,要发展通过社会主义经济,最终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

社会主义工业化理想,是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之一。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一直是一条不变的信条。由于直接领导和参与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因此他的工业化目标就不但是一个理想,而且也是实际经济工作中的行动纲领。从这个角度讲,他的工业化目标更具现实意义,对后来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也更大。

2.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采用“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

认为,“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②因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就必须尽量建立公有制,而公有制的最高形式是全民所有制。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力要取得发展,就必须采取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最好是采用全民所有制形式,即“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

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变迁的历史看,“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既是学苏联的结果,也是由于长期以来理论界未能合理地解释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造成的。而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看,也许正是由于“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对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伤害,才直接导致了邓小平等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模式的思考,从而确立了今天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采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看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中国工业化和富强的根本。既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计划经济也就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体制选择。说,“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纪律,破坏这种必要的统一,是不允许的。同时,又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各地都要有适合当地情况的特殊。”③

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所有制上坚持公有制、资源配置上坚持计划经济体制几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代名词。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经济上高度集权,抑制了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以及由此而来的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讨论,成为后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话题。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及其特征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阶段。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提出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一阶段,主要有以下特征:

1.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前提。

在对国情的判断上,邓小平强调了中国现阶段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④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经济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初级阶段理论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它科学地概括了我国的国情特点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的前提,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根本目标。

邓小平说,“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⑤“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⑥

在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马克思也谈过共同富裕问题。马克思说,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⑦。在马克思的概念中,共同富裕是经济发展达到一个特定的高度,使得“自由人联合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具备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认为,发展经济以促进共同富裕是为了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认为,只有通过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但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突出了区域经济梯度开发的思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首先认为要在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发展区域经济。为此,在政策上就表现为给东部沿海地区以优惠,并在相应地方建立经济特区等。当这些地区先富起来后,就要承担对落后地区的帮扶义务。通过区域协调与合作,最终实现全国所有地区的共同富裕。可以看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强调在全国范围内,要通过区域经济梯度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各地区的共同富裕。一句话,它突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步骤和现实政策选择。

3.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基础手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体现在他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准确定位上。他认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⑧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非是区别不同社会经济性质的标志,它们只是作为一种体制类型,表明资源配置的方式、手段和途径,因此与社会经济制度无关。所以,社会主义发展市场经济并不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说明,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证明了邓小平观点的正确。邓小平对资源配置手段的认识,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观点的束缚,既在实践中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在理论上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这个观点在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上的贡献在于,它第一次正面说明了计划和市场的性质以及二者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国家采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来发展经济提供了理论前提。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及其特征

第三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邓小平之后的中国领导人,作为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环境下,继续从实践上探索“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课题。这种认识,是对改革开放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深化和发展。这一阶段,具有如下特征:

1.先进生产力是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是对先进生产力问题的重要阐述。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现代生产力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科技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先进生产力是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邓小平理论认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三个代表”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同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相结合,把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尤其是先进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开创了新的篇章。

2.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

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去科学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促进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在创新发展模式中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当前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而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表明我们必须摒弃传统发展观,解决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意义在于,它解决了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坚持的正确的发展模式,这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是空前的,对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子。”⑨工业化是指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在世界科技发展迅猛的信息化社会,我国经济发展可以避开发达国家曾走过的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能以信息化为支撑,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角度考察,我们发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时代提出的工业化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认为,实现工业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并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要“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的工业化提法,受到了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影响,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工业化道路上的体现,是旧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对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理想的继承,又有别于传统工业化道路。关键的区别在于,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在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工业化道路必须与信息化相结合,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此,新型工业化道路正视知识经济的到来,重视科技和人才的作用,注重可持续发展。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探索,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模式理论的重大创新,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注 释:

①《建国以来文稿》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1990年版,第251页。

②《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③《著作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30~731页。

④⑤⑧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155、373页。

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定本)》第121页。

篇8

[关键词] 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历史进程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为突出的现象之一。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客观存在的现实和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潮流。我国学界通说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通过考察经济全球化的演进历程,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世界经济总体发展规律,立足国情,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友快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的起源

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的提出仅仅是20年左右的事。但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还是古已有之?由于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不同,所以对经济全球化的起源亦众说纷纭。综合起来,大体有五种观点。一种认为全球化有久远的历史,这一过程至少象所谓的世界宗教两千多年前兴起一样悠久。

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全球化,乃是20世纪90年代最新的全球性趋势。”第三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始于地理大发现,以早期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为标志。第四种观点认为,真正的全球化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第五种观点认为,当代的全球化乃是二战后,更确切些讲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社会现象。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应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达到一定广度和深度开始起算,即1492年哥伦布多次远航美洲,发现新大陆。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世界市场从早先欧洲市场拓展到亚洲、美洲和非洲沿海地区,贸易商品的种类由奢侈品扩展到日用消费品,世界市场雏形初步形成,出现了“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方式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资产阶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到文明中来了。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虽然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起源于15世纪末,但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或者说发展阶段,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三阶段论”、“四阶段论”和“五阶段论”。

“三阶段论”大概有两种分法,一种认为,全球化的第一阶段是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二战结束,世界市场网络真正形成;第二阶段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至20世纪的80年代末,这一阶段跨国公司的发展引人注目;第三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经济全球化的开始。另一种分法认为,第一阶段从15世纪全球化进程源起到19世纪70年代大英帝国霸权的确立;第二阶段从1880年一直到1972年美元本位的终止;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一直到现在。

“四阶段论”也有两种分法。一种分法认为,第一阶段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19世纪末;第二阶段始于19世纪末,结束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三阶段始于二战结束到20世纪的90年代;第四阶段始于20世纪的90年代直到现在。另一种观点是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的观点,他把全球化分为前现代、现代早期(1500~1850)、现代(1850~1945)以及当代(1945年以来)四个阶段。

“五阶段论”的代表是美国学者罗兰.罗伯森,他认为第一阶段从巧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这是全球化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从18世纪中叶延续到19世纪70年代,这是全球化的开始阶段;第三阶段是起飞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延续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第四阶段是争霸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延续到60年代后期;第五阶段是不确定性阶段,从60年代后期直到现在。

三、结论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虽然各有道理,但不是分得过细,就是过于简单,或者把经济全球化的起源确定过早,或者各个阶段的特征区分欠妥当。因此,结合科技革命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深度、广度,笔者认为划分为下列四个阶段比较合适。第一阶段从1492年全球化起源到19世纪70年代;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第四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并继续延续。与此同时,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西方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而从19世纪70年代起,西方开始了第二次以电化技术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资本输出和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黄金变成单一的世界货币,国际支付体系形成,世界各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这一阶段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化进程遭受挫折,但总体上经济全球化在不断发展。所以,笔者认为以上四个阶段的划分能比较清楚深刻地反映经济全球化各个阶段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周穗明.西方全球化理论与反全球化思潮]J].国际政治,2002年第4期

[2]蒲启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安全[J].中国政治,2002年第3期

[3]蒋立山.法律现代化的三个层面―从法律“西化”概念说起[J].法学,2003年第2期

[4]李龙.经济全球化与法学的演进]J].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

[5]李锡海.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刑事犯罪[J].新华文摘,2001年第9期

[6]苏晓宏.法制转型与司法主导―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路径选择[J].法学论坛,2003年第1期

[7]、贺小勇.中国加入WTO的若干法律问题[J].法学,1999年第12期

篇9

经济学自从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以来,就一直以经济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并为经济的发展服务,这样说并不是否认经济学的阶级性。因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发展水平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主导或统治作用的,是不同的社会阶层,也就是不同的阶级。经济学的阶级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也是最明显、最不容易被人忽视的方面,就是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时期,经济学的阶级性表现在反对前一阶段处于统治地位阶级的利益,大力宣扬即将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这时的经济学的阶级性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起着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二个方面,是在每个经济发展阶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在这个阶段,经济学站在已经牢牢地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立场上,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压制被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不论治阶级是否代表未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由于此时统治阶级控制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往往把为其服的经济学说成是为一切阶层服务的“纯经济学”,是站在社会“公正”立场上的经济学,此时人们最容易忽视经济学的阶级性,其实,这种“纯经济学”本身就代表着经济学的阶级性。这个阶段经济学的阶级性一开始是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的,因为它所代表的统治阶级之所以成为统治级,是因为它比前一阶段的统治阶级更能容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有一种更为进步、更能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因素出现,而这种因素不可能从统治阶级内部长生,因为它代表的只是比前一阶段更进步的因素,而只能从其他阶级,也就是被统治阶级中产生。在社会的进步使这种因素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要走上社会的前台发挥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时,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经济学的阶级性就不再具有其原来的进步性和革命性了而具有了保守性和落后性。因此经济学的发展是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它是不同阶段不同阶级的利益的一种反映。

经济,是人们获取物质财富(这里的物质财富是从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的活动,而物质财富的获得要依赖多种要素的共同作用。在迄今为止的人类认识水平内,自然资源、生产资料和劳动在财富的生产过程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财富就是在这三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不断地生产和积累的。而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三种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不断发生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促进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变,使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并将继续向更高一级的社会转变。在原始社会,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处于极其低级的阶段,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的能力微乎其微,在自然面前基本上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借助自然界的施予,努力使自身生存下去。另外,在十分偶然的情况下,人类发现土地上长出来的庄稼可以以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培养,一粒种子能够长出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果实,由此发展了野果、动物的培养活动。这样人类就有了简单的工具,有了有意识的活动,在大自然面前,有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大大提高了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到原始社会末期,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力的提高,不仅能获得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物品,而且还能有一定的剩余,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在整个原始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山林、树木、河流等,在获取财富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人类依据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自己的活动范围,决定自己的活动类型。自然资源在财富生产过程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低下(个人的单独活动不能支持一个人的生存),使该时期的经济活动采取大家共同生产、按需要分配产品的方式。

篇10

关键词:经济发展阶段 人均 GDP 新疆

一、引言

正确估计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是合理确定各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目前比较通行的判断方法,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水平(人均GDP)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1的变化来研究经济发展的阶段。下面将采用上述三个指标对新疆的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进行判断。

二、新疆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

(一)基于人均GDP的发展水平的判断

近现代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工业化为标志,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工业化过程密切联系。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曾运用多国模型对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进行深入的研究。按照H・钱纳里的分析,现代经济发展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准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实现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见表1)。

新疆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为了正确判断新疆的经济发展阶段,本文利用了H・钱纳里等对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研究成果。

对照H・钱纳里的人均GDP经济发展阶段划分表,1996年新疆人均GDP值约合1315美元,小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上限1456美元,说明在1996年之前新疆仍处于准工业化阶段。1997年人均GDP值达到1457美元,超过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上线1456美元,说明到1997年新疆开始步入工业化中级阶段。直到2006年,人均GDP值约合2450美元,一直处于1456―2912美元的工业化中级阶段区间,说明1997--2006年间新疆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尽管2006年人均GDP值进一步提高,达到2450美元,但其人均GDP水平仅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标志的下限区域附近,故目前新疆的经济发展阶段定位应为工业化中级阶段。

(二)基于产业结构发展情况的判断

根据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的研究成果,工业化往往是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之间“二元结构”的转化。在工业化起点,一产比重较高,二产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当一产比重降低到20%以下时,二产比重上升到高于三产,这时候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当一产比重进一步降低到10%左右时,二产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

由新疆三产统计数据显示,直至199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上升至37.1%,首次超过了三产的35.7%,但一产比重未能降至20%以下,所以还不能完全说是达到了工业化的中级阶段。新疆直至200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才下降至19.3%,首次向下突破20%的关口,但第二产业比重未能超过了三产,因此也不能说是进入到了工业化的中级阶段。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才下降至19.6%,第二产业比重为44.7%,超过了三产的35.7%,这标志着新疆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过渡到了工业化的中级阶段。所以,根据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可以判断,新疆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定位为工业化中级阶段。

(三)基于就业结构角度的分析

C.G.克拉克根据威廉・配第的观点,得出以下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如表3)。该表中的1、2、3、4、5大体分别对应准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化高级阶段和发达经济阶段,又称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该定理通过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的转移,表明就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从新疆的实际情况看,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构成,从1978年的72.06:14.33:13.61转变为1980年的70.01:14.84:15.15;其中,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了2.05%,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分别上升了0.51%和1.54%,且三产超过了二产。根据上述不同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特征及2006年的值,可以得知目前新疆工业化处于配第克拉克定理第2、3阶段之间,但更靠近3阶段一侧,因此,根据就业结构可判断新疆的经济发展阶段目前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

篇11

经济学自从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以来,就一直以经济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并为经济的发展服务,这样说并不是否认经济学的阶级性。因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发展水平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主导或统治作用的,是不同的社会阶层,也就是不同的阶级。经济学的阶级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也是最明显、最不容易被人忽视的方面,就是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时期,经济学的阶级性表现在反对前一阶段处于统治地位阶级的利益,大力宣扬即将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这时的经济学的阶级性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起着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第二个方面,是在每个经济发展阶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在这个阶段,经济学站在已经牢牢地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立场上,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压制被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不论治阶级是否代表未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由于此时统治阶级控制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往往把为其服的经济学说成是为一切阶层服务的“纯经济学”,是站在社会“公正”立场上的经济学,此时人们最容易忽视经济学的阶级性,其实,这种“纯经济学”本身就代表着经济学的阶级性。这个阶段经济学的阶级性一开始是具有进步性和革命性的,因为它所代表的统治阶级之所以成为统治级,是因为它比前一阶段的统治阶级更能容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有一种更为进步、更能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因素出现,而这种因素不可能从统治阶级内部长生,因为它代表的只是比前一阶段更进步的因素,而只能从其他阶级,也就是被统治阶级中产生。在社会的进步使这种因素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要走上社会的前台发挥其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时,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经济学的阶级性就不再具有其原来的进步性和革命性了而具有了保守性和落后性。因此经济学的发展是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它是不同阶段不同阶级的利益的一种反映。

    经济,是人们获取物质财富(这里的物质财富是从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的活动,而物质财富的获得要依赖多种要素的共同作用。在迄今为止的人类认识水平内,自然资源、生产资料和劳动在财富的生产过程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财富就是在这三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不断地生产和积累的。而随着人类认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三种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也不断发生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促进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转变,使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并将继续向更高一级的社会转变。在原始社会,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处于极其低级的阶段,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的能力微乎其微,在自然面前基本上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只能借助自然界的施予,努力使自身生存下去。另外,在十分偶然的情况下,人类发现土地上长出来的庄稼可以以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培养,一粒种子能够长出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果实,由此发展了野果、动物的培养活动。这样人类就有了简单的工具,有了有意识的活动,在大自然面前,有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大大提高了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到原始社会末期,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力的提高,不仅能获得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物品,而且还能有一定的剩余,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在整个原始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山林、树木、河流等,在获取财富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人类依据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决定自己的活动范围,决定自己的活动类型。自然资源在财富生产过程的决定性作用,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低下(个人的单独活动不能支持一个人的生存),使该时期的经济活动采取大家共同生产、按需要分配产品的方式。

篇12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发展理论 阶段性特征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和一大突出贡献,就是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阐述,并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按照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全党正在分期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以期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必须清醒认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依据和现实针对性,从而清醒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最终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

人们都知道,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在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超越历史和落后于现实,都将影响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对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深入考察和科学分析,并据此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大约100年的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提出目标、制定政策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实际、超越阶段。我国处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过的一个特定阶段。这一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贯穿这一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邓小平理论正是以此为前提和基础逐步展开,并发展成为一个包括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发展阶段问题、根本任务问题、发展动力问题、外部条件问题、政治保证问题、战略步骤问题、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等等在内的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显然,科学发展观作为同邓小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也理应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重要理论依据。

二、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历史借鉴

人类社会现代意义上的发展始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由于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一些国家相继走上工业化道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财富。此后,世界各国均十分关注发展问题。20世纪40年代以后,基于世界发展实践的不断演进,人类探索发展问题的理念也纷至沓来,让人目不暇接。择其要者,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经济增长论。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国发展的主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但是,这种发展观不能体现分配制度的改善、社会结构的改良,也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变化,不仅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福利,却使一些国家出现政治腐败、分配失衡、社会动荡、环境污染的状况,被学术界归纳为“有增长无发展”现象。二是增长极限论。其基本观点是,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应该制止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一理论,主张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看待发展,较之单纯的经济增长论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它也内在地蕴含着对人类把握自身命运能动作用的忽视。三是综合发展观。这种理论认为,发展是以民族、历史、环境、资源等自身内在条件为基础,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文明、科技进步、社会转型、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一种“整体的”、“内生的”综合发展过程。它强调发展应致力于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人的发展。这种由物转向人的发展理念,是发展观的一大进步,但它的局限性在于强调了当代人的发展,忽略了后代人的发展。四是可持续发展观。它肯定发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权利,但推动社会发展时必须注重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它主张代内公平,但也主张解决代际公平的问题,最终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此外,关于发展问题还有其他一些理论,比如循环经济理论、自由选择与实现权利的发展观、真实GDP、人类发展指数,等等。

总之,国际上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经历了从传统的发展理念到新型发展理念的转变,使人类发展由以物为中心,不惜以破坏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追求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在借鉴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教训、充分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我们说,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历史借鉴。

三、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现实依据

如前文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理论依据,这是相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社会而言的。也就是说,考虑中国问题,从一个长期的时间段来看来,必须以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为理论论据。与此同时,我们又必须从一个中期的时点来观察中国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身的演进规律。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这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当前的具体表现,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提出最为重要的现实依据。

那么,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个什么样的的阶段性特征?这必须从两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经过全国各族人民近30年的共同努力,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过近30年的不断探索,我们党回答了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执政党如何成功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确立了科学的指导思想。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人均GDP超过去2000美元;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水泥等重要工农业产品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温饱向小康的跨越;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大范围、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改革大开放格局,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迸发,中国社会活力空前增强,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改革开放的决心更强、信心更足、行动更加自觉稳健。经过近30年的对外开放,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不断增多,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外汇储备不断增多,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所有这些,均表明我国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二,要清醒认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十七大报告从从国民经济、经济体制、人民生活、协调发展、民主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建设、对外开放等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深入分析。从这八个方面可以看出,我们已经具备了非常好的发展条件,面临着空前有利的发展机遇,这是主要的方面;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教育、医疗、就业、分配、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亟待解决;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将给我们带来空前严峻的风险和挑战。

新起点、新机遇和新挑战,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当前的具体表现,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期正经历的“四个深刻”变化,即“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把握了这个新的历史起点,把握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了这“四个深刻”变化,就把握了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现实依据。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特定的现实依据和明确的历史依据。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3]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篇13

论文摘要:党的十五大报告不仅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而且在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党的十五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党的十五大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同志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这次大会不仅全面论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而且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本文拟就党的十五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进行探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制定一切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我们以往发生的失误,制定的有些方针政策所以不符合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归根到底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处的阶段认识还不清楚,不明确。诸如“一大二公”、“急于求成”、“大干快上”、“急于过渡”等等,都与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个问题认识不太清楚有密切联系。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所以成功卿 F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地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归根到底,就是由于全党同志对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的客观实际,有了清醒的、科学的和坚定的认识。正是从这个根本实际出发,展开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来确立和确定同这个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这才有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成果,才有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因此,正确认识党的十五大对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全面贯彻十五大精神,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党的十五大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初级阶段的理论呢?

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一个不成熟的、特定的历史阶段,它除了具有一般社会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征。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总结十三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在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概括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进程作了进一步的概括和论述:①这个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一个总的概括;②这个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③这个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④这个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⑤这个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⑥这个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⑦这个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⑧这个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⑨这个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上述九条系统、全面地概括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科学描绘了它的整个历史进程,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这个阶段的历史任务,使我们能够更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确努力的奋斗目标;使人们懂得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九个方面的概括,与十三大的概括相比,不仅更具有科学性,如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概括方面,目的性更明确;把“商品经济”改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等,而且还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由十三大五个方面的概括增加到十五大的九个方面概括。

三、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概括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几十年实践中正反两方面丰富经验,特别是近二一i一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的总结。为了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必须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并明确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①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③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④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一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匕,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①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②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篇14

关键词:河南省;发展阶段;趋势特征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2011B428)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十二五”时期河南省发展阶段与趋势特征分析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3日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纳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规划》明确提出,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位于中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京哈、京广通道纵轴的交汇处,包括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部分地区。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河南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中部地区经济总量最大、人口数量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河南省在“十一五”时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历史性转变,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22,942.68亿元,继续保持全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首位。

一、对河南省发展阶段及其趋势特征的判断依据

研究某一地区未来发展,制定相关发展战略与政策,必须以该地区所处发展阶段及特征为基础。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趋势特征,对应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机遇和主要矛盾。本文根据一系列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基础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倒U理论(库兹涅茨)、经济成长六阶段理论(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结构理论(钱纳里等根据居民收入和产业结构提出)、“工业化后社会”理论(丹尼尔・贝尔根据社会生产特点提出)。本文综合以上分析方法,形成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增长动力、社会发展水平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和判断。

二、对“十二五”时期河南省发展阶段及趋势特征的分析判断

(一)经济发展水平。从经济发展水平上看,目前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分类依据主要参考世界银行关于成员国及一定经济规模以上国家的分组标准,如表1所示。(表1)河南属于内陆省份,海外净资产在河南省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影响较小。因此,人均GDP与人均GNI之间的差别主要来自间接税。2007年我国企业平均税负大约为25%,因而GDP与GNI的比率大约为1∶0.75。“十一五”期间,河南省人均GDP(按当年汇率换算)突破3,000美元并迅速增长,而2010年人均GNI大约为2,598美元,仍处于下中等收入阶段,落后于全国的3,296美元。按照河南省“十二五”期间主要发展目标预测,河南省人均GDP年增速将达到9%以上。照此计算,到2015年,河南省人均GDP和GNI将分别达到5,330美元和3,997美元,对比世界银行关于各国收入分组的标准,将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并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表2)

(二)工业化进程――河南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对工业化进程的分析和判断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研究。目前学术界在分析工业化进程时使用最普遍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和H・钱纳里等人的工业化水平评价体系。1986年钱纳里借助多国模型,提出了标准产业结构理论,所采取的数据来自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9个准工业化国家(地区)1960~1980间的历史资料。即按照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将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6个时期,如表3所示。(表3、表4、表5)

2000年和2005年的折算因子为陈佳贵等(2007)推算出来的,2008年与2005年的换算因子为1.074,系根据郭克莎(2004)的计算方法和美国经济研究局(BEA)提供的美国实际GDP数据(以2000年美元为基准)推算出来的。

根据以上标准工业化理论的研究结论,结合河南省人均GDP指标、产业结构指标等数据,可以得出以下基本判断:河南省“十一五”时期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阶段转变阶段,“十二五”时期将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由于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第一产业比重在今后一个时期将很难降到10%以下,因此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甚至后工业化阶段将比沿海地区晚。

另外,从河南省的工业体系结构分析,目前河南省的产业层次相对较低,主要工业属于原材料初级加工、资金密集的重化工业食品、有色、化工等。

(三)城市化进程。不同的城市化进程直接影响该地区的发展战略。根据城市化率,可以将一个地区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

(四)增长动力。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投资拉动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属于较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河南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6年的5,90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6,585亿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居于前五名,增幅也居全国前列。(图1)

(五)社会发展。从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不同步的,根据发达国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经济发展为主,一方面是经济总量和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另一方面各种差距逐渐扩大,社会矛盾也不断积累。第二阶段经济与社会发展并重,一方面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并且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另一方面种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制约经济发展,需要着手解决种种矛盾,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第三阶段以社会发展为主,社会物质财富得到极大满足,同时社会事业得到极大发展,收入差距较小,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发展成果为全民共享。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河南省将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并重阶段,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要注意处理好各种矛盾,转变发展方式,更加重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三、结论

综上所述,“十二五”期间,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将不断加快,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形势更加复杂,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缩小与全国差距、走在中部地区前列的难度增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紧迫;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仍需加强。对此,需要按照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定位,围绕构建中原经济区战略支撑体系,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主要参考文献:

[1]金人庆.内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负高出外资近10%[EB/OL].http://省略/.200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