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范文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8 15:43:44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精选篇1

关键词: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休闲农业的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从2004年以来出台了很多个一号文件都是关于这些方面的,从而有力的促进了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休闲农业的发展。

1、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2011年,有超过1.5亿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被乡镇企业所吸纳,这些人数是整个农村就业人数的百分之四十还多;并且这些农村劳动力每年获得报酬也越来越多,每年增长接近百分之十;在近些年,乡镇企业向农村居民人均提供的收入达到2500元;在近年,大约有八万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且从业人员达到了将近2000万人。

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力量:在近些年来,一共有超过两千五百亿元支出到农业建设之中,在2011年,一共有400多亿元支出到农业建设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也超过了农业产值,相当于又重新造了一个中国农业。

可以有效的壮大县域经济:根据相关的统计,东部乡镇企业可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贡献百分之四十以上,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乡镇企业可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贡献百分之七十以上。

2、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

乡镇企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新成效:近些年来,二次、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调整,其中第三产业的比重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在规模乡镇企业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近些年达到了三分之一还多;各类乡镇园区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总产值也呈直线上升趋势。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近些年拥有技术创新中心和研发机构的乡镇企业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并且从业的人数综合素质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都是中专以及技校以上的文化程度;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也在逐步的增强,在前些年,东部的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百分之六十还多,现在已经降低了很多,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乡镇企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进一步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

农产品加工业创新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农产品加工业受到了中央高度的重视,并且在近些年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速度每年平均增长百分之二十五以上,食品加工业产值在农产品加工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并且加工产业形成了集聚化的趋势,逐渐实现了加工园区化、园区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化,初步形成了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从而逐步打造出一个可以整合资源、共享信息、联合攻关和创新应用的多样化平台。

休闲农业逐渐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一个亮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速度越来越快,城乡居民休闲消费需求带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据相关的统计表示,我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已经突破了一千五百亿,每年来休闲旅游的人数达到了7亿好多,这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也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总之,休闲农业可以有效的贯穿一、二、三产业,并且可以将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有效的融合起来,还可以将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紧密的连结起来。

农民产业可以有效的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我国的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民创业产生了足够的重视程度,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工回到了农村,开始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开办一些工商企业,这些农民工创业在改善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且还可以带动很多的农民工就业。目前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二十都是由农民创办的;农民创业的主体一般都是打工的人员或者是本村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的人员,通常情况下,创业的行业选择往往集中在规模种养业、一般工商业和手工操作业等,创办的方式主要是依靠一些具有某方面长处的人在带动、产业集群的带动以及由专业市场在带动。一般情况下,增加收入就是创业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帮助创业的人们实现人生价值,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家庭地位。主要是一些当地的产业特色和积累的打工经验以及外来企业的诱导给人们提供了创业的机会。

3、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将会进一步提高。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休闲农业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作者单位:江苏省洪泽县高良涧镇计生服务站)

参考文献: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精选篇2

趋势一:农业规模扩大

过去农业是小农经济,生产规模比较小,效率比较低,成本比较高。现在规模化趋势非常明显。以肉鸡和奶牛为例,2003年全国肉鸡养殖规模在100万只以上的占3.12%,到2010年为8.55%。规模化养殖业推动了饲料生意火爆。但和发达国家规模养殖还有较大差距。50万只肉鸡以上的养殖规模,美国占比67%,中国占比11.96%,中国大部分2000只到9万只之间。

趋势二:专业化农业合作社将成潮流

“瘦肉精”、“毒豆芽”、“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当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高端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加大。有市场、有需求,势必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柳传志、马云、丁磊、李连杰等商业大佬正是看到了农业的巨大机会纷纷投资农业行业。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较弱,中国农业存在产业规模小、散、落后的弊病,行业内都是中小型企业,不仅经营模式落后,附加值也不高,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逐步的优化和调整,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和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农业专业合作社势必将成为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

趋势三:有机农业将迎来大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有机食品正逐渐走上高端消费者餐桌,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虽然有机食品的价格通常比一般食品高20%-50%,但因为禁止使用过多的化肥和农药,从而降低了食品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受到全世界消费者青睐。

目前有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增长迅猛。据统计,全世界2012年有机产品的市场销售额已超过600亿美元,中国有机食品的消费额正在以每年30%-50%的速度迅速增长,我国有机食品也有着巨大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近10年,我国有机食品的年出口增长率均在30%以上;同时,国内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有机食品消费群。所以,有机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趋势四:农产品品牌化

随着农产品供需关系和消费者生活方式的转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要求不再是质量和价格的要求,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在农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农业企业往往会在价格上做文章,长此以往,会导致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下降。当前的农产品市场已由单纯的产品价格或质量的竞争,转化为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等以品牌为主导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趋势五:构建全产业链资源优势

上游原料成本和下游渠道费用的挤压,让企业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很多企业开始整合资源,布局全产业链。中粮依靠资源优势做全产业链,就是一个成功的范本。

志起未来服务的客户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做芝麻油的从芝麻种植到深加工产品,肉食行业从饲料开始到自建终端,电子商务自己做物流,都无不如此。所有企业都应该立足自身资源,进行整合,尽量构建产业链,将市场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志起未来非常看好以农业为依托的大食品产业。这个行业有着长足的发展。

趋势六:重视食品安全和品牌形象

回顾过去两年的瘦肉精事件、塑化剂风波、山西老陈醋勾兑传闻、速冻食品病菌门、可口可乐中毒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信任极度脆弱,对于食品行业、企业品牌的发展都极端不利。

有眼光、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都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一方面严把产品质量关,在源头上预防问题,另一方面,也更重视食品安全的诉求,加大宣传力度,以此重建品牌形象,重拾消费者信心。

趋势七:重视战略新品打造

面对不容乐观的宏观经济形势,沉迷模式、偏信定位、妄求多元化发展等等浮华的营销手段都开始失效,农业龙头企业只有从产品发力,踏踏实实围绕一个战略核心,打造并成功运营自己的战略型新品才有出路。

战略新品是所有的成功者共有的一个最重要的基因,只有持续不断的战略新品的运营成功,才让所有行业领导型企业能够活得很好,才能领先市场,才能利润丰厚。

趋势八:渠道布局从大而全到小而精

不断上涨的渠道费用,让企业不堪重负,进商超等传统渠道开始非常谨慎,转而寻找新的、更独特的、更经济实惠的渠道。这个新渠道,不仅仅是靠发现,也靠创新和整合。

相比网店、电子商务的火热,可以让我们看到企业开始布局新阵地,一些线下渠道发生的改变则更加悄无声息一些。比如旺旺,选择不进KA,而是深耕渠道,着力布网,整合了一个城市所有的便利店、社区店资源,绕过二批商环节,直接供货,大大降低了渠道费用,而取得的效果一点都不小。像旺旺这样的小而精的渠道模式在2012年将是大趋势。

趋势九:新兴媒体的运用更普遍和成熟

这些年,企业的广告成本一直在不断增加,“限娱令”、“限广令”更让电视广告投入雪上加霜,传统媒体威力下降,新兴媒体的作用不断攀升。

新人群、时尚人群也是主力消费群,这个群体都是“御屏一代”,屏幕成为超级终端,手机、电脑是他们最频繁的接触信息、联网互动的手段。企业在新兴媒体上的运营会更加普及,尤其是微博等手段的运用至关重要。

趋势十: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兼并等更加频繁

过去两年,大批中小企业倒闭,不少存活的企业产量也大幅削减,行业洗牌、企业整合在所难免。百事可乐装瓶厂打包给了康师傅,雀巢收购了银鹭、徐福记,达能酸奶在上海的工厂则停产进行业务调整……在新的一年里,企业间的联合、重组与兼并将更加频繁。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精选篇3

1.1农业用水量变化通过对邢台市2001-2012年农业用水量资料和粮食产量对比分析,用水量呈递减趋势,而粮食产量呈增加趋势。农业用水效率明显提高,2001年农业用水量为16.6103×108m3,到2012年减少到13.2860×108m3,平均每年减少用水量0.2662×104m3。粮食产量2001年为300×104t,2012年粮食总产为453.2×104t,平均每年增产13.93×104t。图2为邢台市农业用水量和粮食产量变化过程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指根据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改变农产品的生产结构,从而使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相协调的过程[3]。农业生产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开展农业节水等措施,使农业用水成逐年减少的趋势,而粮食产量逐年增长。灌区灌溉节水,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推广渠道衬砌、低压管道、喷灌、滴灌、渗灌、沟灌、畦灌等田间灌溉,输水新技术,提高灌区水利用效率和效益。根据2011年资料统计,邢台市农业节水灌溉面积272×104hm2,其中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268×104hm2,喷灌灌溉面积2×104hm2,微灌灌溉面积2×104hm2。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4]。结合邢台市地域特点,以市场调控为主,种植耗水量少,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加大蔬菜基地设施建设,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增加农民收入。

1.2工业用水量变化工业用水包括火力发电、规模以上企业和规模以下企业等。火力发电用水占工业用水量的10.29%,规模以上企业占工业用水量的45.49%,规模以下企业占工业用水量的44.22%。邢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工业主导地位,采用2001-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用水量以及对应的工业增加值进行对比分析,在用水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成倍增长,由2001年的90.94亿元,到2012年增加到600.6亿元,平均年增长46.3亿元。图3为邢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量和工业增加值过程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①减少废水外排,污染环境;②可以节省大量处理费用[5]。邢台市工业节水从淘汰落后用水工艺设备产品,加强重点行业定额管理,积极推广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等措施。加快淘汰落后高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依据《重点工业行业取水指导指标》,对现有企业达不到取水指标要求的落后产能,加大淘汰力度。组织研究工业节水器具、设备认证评价制度和实施方案,工业节水器具和设备目录,加快推进工业节水器具和设备认证评价工作,适时推进市场准入制度[6]。切实加强重点行业取水定额管理。严格执行取水定额国家标准,对钢铁、染整、造纸、啤酒、酒精、合成氨、味精和医药等行业,加大已取水定额国家标准实施监查力度,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限期整改。加快完善取水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尽快出台氧化铝、乙烯和棉纺织等其他高用水行业的取水定额标准。强化高用水行业企业生产过程和工序用水管理,制定和实施钢铁行业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热轧、冷轧等主要工序用水定额和节水标准。积极推进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采用高效、安全、可靠的水处理技术工艺,大力提高水循环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取水量。加强废水综合处理,实现废水资源化,减少水循环系统的废水排放量。加快培育节水和废水处理回用专业技术服务支撑体系。

1.3林牧渔业用水量变化林牧渔业用水量包括林果灌溉用水、草场灌溉用水、鱼塘补水和农村牲畜用水等。根据邢台市2001-2012年统计资料,邢台市林牧渔业用水量总体呈递减趋势,减少幅度不大。而林牧渔业总产值成上升趋势,特别是2006年以后,上升幅度较大。图4为邢台市林牧渔业用水量和总产值变化过程线。在林牧渔业用水中,林果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7.42%,农村牲畜用水占总用水量的32.55%,鱼塘补水和草场灌溉两项总和仅占总用水量的0.03%。根据邢台市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近几年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速生丰产林、森林生态旅游和绿化苗木花卉。农村养殖业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成本低,适应性强,深受农民喜欢。

1.4生活用水量生活用水包括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生活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变化呈两个阶段,2001-2006年,用水量增长;2007-2012年相对稳定,略有增长趋势。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居住人口呈递减趋势,相应用水量减少。城镇生活用水量变化也分为两个阶段,在2001-2008年期间,变化幅度较大,变化因素较多,如人口变化、用水方式,节水措施普及程度等。2008-2012年呈稳定上升趋势:①城镇居住人口增加;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镇生活采用先进的节水设施,对节约用水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使城镇生活用水呈增加趋势。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用水结构的变化,对用水保证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7]。图5为邢台市生活用水量变化过程线。

1.5城市公共用水城市公共用水包括建筑业用水和服务业用水。城市公共用水随着行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建筑业用水,变化幅度较大,与房地产开发热度有直接关系。服务业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根据邢台市2001-2012年城市公共用水量分析,2002-2004年用水量偏大,主要是建筑业用水量增加所致。其他年份相对比较稳定。图6为邢台市城市公共用水量过程线。

1.6生态环境用水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维持生态与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要的水量。根据天然生态和人工生态的区别,可以根据不同覆盖类型,把生态环境用水分为植被生态用水、湖泊水库及重要河道生态用水、城市生态用水。目前,邢台市统计的生态环境用水包括城镇环境用水和农村生态用水量部分。城市生态用水是指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而人为补充的水量。主要包括公园湖泊用水、风景观赏河道用水、城市绿化用水和园林建设用水以及污水稀释用水。邢台市城镇环境用水从2002年开始由统计资料,用水量变化幅度较大,2012年城镇环境用水达0.4946×108m3。农村生态用水从2004年开始有统计资料,用水量逐步增长,变化幅度不大。图7为邢台市生态环境用水量过程线。

2结论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精选篇4

关键词: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03503

0引言

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连接着城乡居民的最终消费,决定了城乡居民日益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满足程度,对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加速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农产品加工业以优势、特色农产品的资源转化为主”,因而如何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及产品特色,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对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百色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1百色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百色位于云贵高原伸向广西南岭丘陵的过渡带,地形地貌多样,是立体多样的农业开发带。百色具有南方河谷平原、丘陵地带、石山区、高寒山区等代表性农业开发带,同时生长着多种热带、亚热带以及温带作物,使百色成为地方特色农产品种类和品种繁多的生产区域。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业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或再加工的工业。百色农产品原料充足,素有“土特产仓库”和“天然中药库”之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目前百色市已有农产品加工企业800多家,其中龙头企业40多家。

2001年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等六部委批准成立了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几年建设,建成了芒果、蔬菜、香蕉、茶叶、甘蔗、板栗、八角、油茶、油桐、茴油及烤烟、种子种苗繁育、特色畜禽水产养殖等产业化示范园,搭建了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及培训基地,初步建立了农产品加工产业化示范基地,成为中国“芒果之乡”、“南菜北运基地”,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和糖料生活基地,注册了以壮族祖先发祥地“布洛陀”“敢壮山”为名的田阳香芒和田阳优质蔬菜商标、农产品品牌商标“六香宝”、“福东香米”、“增年牌”山茶油等,打出了具有百色地方民族特色的优势农产品。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出现促进了百色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截止2013年年底,百色共有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8个,实现总产值416695万元。

2百色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界定

我国参照国际惯例,将农产品加工业分为5大类12个行业:一类是食品加工业(含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制品,共4个);二类是纺织工业(含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共3个);三类是纸品工业(含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共2个);四类是木材工业(含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和家具制造业,共2个);五类是橡胶工业。

从表1可以看出,百色农产品加工业当中,从相对数的角度看,纺织业和纺织服装、服饰业的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负值,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仅有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这两个行业的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这两个行业有优势;从绝对数的角度看,制糖业、造纸业、人造板制造、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精制茶加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这六个行业的生产总值和增加值与其它行业相比都是比较高的,并且都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如制糖业占11.15%;因此这六个行业为百色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由于这六个行业的出口规模不大,并且都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因此对百色特色优势农产品竞争力分析主要是对这六类产业进行国内竞争力的分析。

3百色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分析

一般情况下,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说明竞争力大小或者规模的显性指标,如单位数、从业人数、总产值和增加值等;另一类是说明形成竞争力的分析性指标,如利润总额、产品销售率、产值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本文选取2011-2013年六个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八个指标进行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制糖业的单位数三年间保持不变,从业人数呈下降的趋势,但是总产值和增加值是呈现上升的趋势,制糖业的繁荣发展依靠百色丰富的甘蔗资源,2013年甘蔗产量566.56万吨,比上年增长838%。广西是我国四大产糖基地之一,无论在生产竞争力、产业创新力、资本竞争力、社会竞争力、市场竞争力还是生态竞争力方面等都具有很大的优势。百色地处南贵昆经济区中心地带,是滇黔桂三省边缘交通枢纽、重要物流集散地、大西南出海通道咽喉,地理优势使得制糖行业比较而言也具有很强的产业竞争力。

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这个行业从2013年开始统计年鉴中才开始单独列出,说明它是一个发展较快、发展潜力很大的新型农产品加工业,2013年百色的蔬菜产量高达193.89万吨,比上年增长3.58%;2013年百色水果产量达58.2万吨,同比增长15.9%;水果以柑桔和芒果为代表,其中柑桔产量9.29万吨,同比增长45.1%,芒果产量21.37万吨,同比增长35%(2012年百色芒果总产值达6.28亿元,2011年为4.71亿元,2010年为3.52亿元)。百色优越的地理和气候资源优势,使得芒果品质及上市期与其它地区相比优势明显,近几年芒果产业已经逐渐成为百色市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百色的右江区、田阳县和田东县有“中国芒果之乡”之称,右江区、德保县和西林县柑桔基地也逐渐形成规模。

精制茶加工业的单位数、从业人数、总产值和增加值都是呈现上升的趋势造,说明这个行业一直是稳步增长的趋势,2013年百色的茶叶产量为0.93万吨,比上年增长14.04%。人造板制造的单位数增加,从业人员基本保持不变,总产值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纸业从业人数下降,但是总产值和增加值呈现的也是稳步上升的趋势;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和精制茶加工业一样,四个指标都是表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综合以上分析,百色六个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中,除人造板制造外,其它五个产业总体上都是呈逐年增长趋势,竞争优势明显。

百色六个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优势明显的原因可以从表3得出。

制糖业的利润总额、产品销售率和产值利税率都是逐年下降,但全员劳动生产率却是逐年提高,这是为什么表2中总产值逐年增长的原因。精制茶加工业的利润总额波动较大,但产品销售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却是逐年上涨,2012和2013年的产品销售率都大于100%,市场前景良好。人造板制造的利润逐年下降,产品销售率维持在90%左右,但全员劳动生产率却是逐年大幅下降,这是为什么表2中总产值和增加值呈减少趋势的原因。造纸业的产品销售率都在96%以上,市场前景广阔,与表2的结果一致。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利润总额也是逐年上升,产品销售率2013年更是高达101.24%,全员劳动生产率在波动中提高,所以表2中的4个指标全都呈现上升趋势。

4百色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存在问题分析

4.1一是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低

百色市场化改革进程相对滞后,地区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地方和部门之间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条块分割现象,影响了农产品加工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导致行业内部的大、中、小企业之间缺乏应有的专业化分与协作,并造成“大而全、小而全”局面。加工企业小而散,实力不强,发展水平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名牌企业或企业集团很少,生产经营成本高、产品质量波动较大。

4.2二是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少,加工程度较低

以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为例,这个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家,并且2013年才开始大规模发展。并且它们的加工程度很低,对蔬菜和水果的加工大多数仅限于简单的包装,最初级的加工也仅仅是切片或制作成果干,根本没有进行深加工。百色的蔬菜、水果和坚果销往全国各地,但是简单包装后农产品折损率比较高,从而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利润。与发达国家相比,运输的耗损率更高。

4.3三是基础设施落后,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求

由于百色是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芒果和茶大部分分布在山上,水电缺乏,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农产品加工业的原料采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需要的流动资金量相应会很大。但是政府对企业和农民的资金扶持力度还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资金的投入不足也造成了企业产品开发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加工程度较低。

4.4四是农产品加工业所需人才不足

目前百色农产品加工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大量的农产品加工业人才。原材料甘蔗的收割和茶叶的采摘需要大量的人员。现有的农业从业人员学历普遍较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够,人专业技术人员分布也不合理,企业中从业人员的知识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和营销力度不够,专业的农产品加工业营销人才极度匮乏,没有在全国建成百色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网络。

5提高百色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的途径

5.1提高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

培育和形成百色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百色中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太少,通过加强百色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程度,采用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形成小的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发挥规模优势,通过产业集群培养大规模的百色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

5.2提高农产品加工的广度和深度

百色一方面可以借助百色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优势,利用生产大量特色蔬菜水果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形成新的产业链条;另一方面可以进行产业整合,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内部其它产业的融合。

5.3改善基础设施,整合资金

改善百色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方面原材料的种植、管理、收割和采摘等;二是政府要加大对百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从资金和政策上进行支持,除了财政上加大支持力度外还可以对现有的百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包装以此来吸引外界资金和社会闲散资本

5.4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优秀人才

从全国各地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听过管理人才引进改革现有管理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技术人才的引进,提高百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产品加工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营销人才的引进创新现有的百色农产品营销模式,建成全国性的连锁经营、大力推广百色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马成武.农产品加工业竞争优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6,(12).

[2]李金叶.新疆优势特色产业选择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

[3]周燕,齐中英.产业竞争力及其来源分析[J].商业研究,2004,(8).

[4]黄志乾,向阳.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广西农业科学,2004,(4).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精选篇5

但是对于大量的农药企业来说,这样的憧憬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从目前的政策导向和市场趋势来看,农药行业的2013年,或许将是更大整合浪潮的开始,更高的行业集中度、更强的竞争将使相当大数量的一批企业面临生存或者消失的考验。面对这样全行业性质的整合发展,无论是略有成绩的大型企业,还是正在打拼的中小型企业,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都有可能成为被整合的对象,消失在市场的浪潮之中,成为行业发展历程中的注脚,而非最后的胜利者。

对于行业整合浪潮的到来,我们可以从政策和市场两个方面的观察得到印证。

1.农药行业整合的政策导向已经非常明确。

根据《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农药工业发展目标包括6个方面:(1)总量目标;(2)行业结构发展目标;(3)产品发展目标;(4)创新发展目标;(5)技术发展目标;(6)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目标。

其中行业结构发展目标要求,农药原药生产进一步集中,到2015年,农药企业数量减少30%,力争进入化工集中区的农药原药企业达到全国农药原药企业总数的50%以上,培育2-3个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指南》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农药行业百亿级企业的发展目标,这无疑吹响了农药行业资源整合、产业整合的号角。

2.农药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已经让整合成为了必然趋势。

经济学上的市场规律和无数行业的现实已经证实了行业集中化程度提高是市场发展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农药前二十大企业占总产量比重还不到40%,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企业只占整个市场份额的不到4%,而世界上前8家农化集团销售额已占到全球农药市场的80%以上,中国所有农药企业的总量还难以与国际上大公司一家的销量相比。根据国际市场农药行业的发展经验和发展趋势,我国农药行业未来一段时间一定会实现行业集中化,大量的农药企业将会被行业所淘汰,行业整合已经是未来农药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和道路。

我们相信,中国农药市场即将到来的行业洗牌,也同其他行业曾经发生过的整合一样,将会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企业若想在长期、复杂的行业整合态势下冲破风浪,必须依靠管理的智慧、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根据农药企业的经营特点和未来的市场需求,我们认为在行业整合趋势的压力下,企业应该采取三大应对措施,才有可能乘风破浪,见图1。

措施一:整合渠道资源,强化终端销售市场

在中国的农资市场中,长期以来农药、化肥和种子的经销商一直是分开的,但到了终端销售,又混合到一起。这样的模式使得企业在渠道资源整合中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现在部分地方的经销商已经出现了混业经营的现象,整合渠道资源的方式和机会已经摆在了眼前。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行业渠道扁平化,企业完成从市级经销商,到县级经销商,延伸到乡镇或村的转变,完成企业经销网络的全面布局。

另外,农药产品的销售成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销售终端的好坏,零售终端具有销售和展示两个重要的作用,终端不形成销售,再多努力也没用。随着批发市场的快速萎缩,以及农民用药水平的急剧提高,以品牌农药为核心的产品销售终端将变得日益重要。市场上已经有农药企业开始试验直销、联营等终端销售模式,强化终端管理已经变得日益重要。

可以预见,在农药行业的整合过程中,渠道和终端的争夺将会成为竞争最惨烈的领域。农药企业想要突出重围,必须重视渠道和终端的建设,毕竟卖出去的才是收入,卖不出去的仅仅是产品。

措施二: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根据媒体的报道,在国际市场上,2007年我国农药产量就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到今天我们依然很难举出一个可以叫得响的国际品牌。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农药出口达到79.6万吨,占我国农药总量的30.1%,出口创汇24.2亿美元。但是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农药的平均出口单价仅有3040.2美元/吨,远低于同期的平均进口单价9245.3美元/吨,作为低端品牌出口的农药,难以获得高附加值的利润,这对于企业效益来说是不小的损失。我国作为农药出口大国,如果能够通过农药品牌的建设,抢夺价值更高的市场,提升出口农药的收入,对于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意义。

在国内市场上,近年来农民的用药水平在不断提高,而且越来越偏爱品牌更好、市场口碑更好的跨国公司品牌,使得跨国公司品牌的农药在国内农药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高。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导向,面对农民用药趋势的改变,企业要想巩固市场地位,必须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对品牌建设的重视。

因此,实施品牌战略,既有利于企业提升出口农药的价值,扩大国际市场,同时也有利于巩固企业在国内的市场,让企业能够在整合浪潮中可以稳定,甚至提升市场份额。所以,实施品牌战略将随着整合进程的深入,凸显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措施三: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

面对未来市场的激烈竞争,谁掌握技术优势,谁能够持续进行技术创新,谁就有最强的生命力——这已经成为几乎所有行业的定律,农药行业自然也不例外。我国在各行业都存在的高附加值产品少、专利性产品少等问题,这在农药行业依然存在。制剂类产品、专利性产品、绿色农药产品、环境友好的产品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通过技术上的创新来加强。

同时在《指南》提出的产品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力争到2015年,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比例调整为40:15:45。这对于农药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无疑指出了未来农药产品结构的发展方向。顺应潮流的企业当然可以借助大势所趋的力量发展得更快,而后知后觉或逆潮流而动的企业,套用一句俗话——是会被潮流拍碎的。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精选篇6

一、背景和方法

1980年以前的乡镇企业(1984年前叫乡村企业)多数是1958年工业化冲动失败后的遗产和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衍生物。80年代初进行的农村改革使乡镇企业逐步突破了“三就地”原则和“国民经济补充”地位的桎梏。虽然政策上的突破在1992年之后才真正实现,但政策上对乡镇企业的许多限制在80年代中期就不起作用(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实际上乡镇企业最辉煌的时代正是80年代,因为那时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从不到3%上升到超过30%,而在发达地区则接近或超过50%。这一阶段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江苏的“苏南模式”和浙江的“温州模式”。因为两种模式本身具有历史渊源、典型性和先进性,在当时是乡镇企业成功的代表,同时又受到两地政府和理论界的大力推崇,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对这两种模式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就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简单地说,“苏南模式”是指乡镇企业以集体(乡、村一级)企业为主、以中型企业(相对而言)为主、以工业为主、依托大中城市的一种发展模式。而“温州模式”则是一种以非集体(个体、私营或联户)企业为主、多元化发展、专业化市场分工与专业化市场导向为特征的一种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已有众多学者对这两种模式的特点、优势、劣势进行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在此不再赘述。由于缺乏合适的样本和必要的数据,很难对这两种模式所产生的经济结果进行直接比较。本文以江苏和浙江省1987-1998年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来代表“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所产生的经济结果,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双方地理位置相近,都属于东部沿海地区,比邻上海,自然经济条件优越,历史上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双方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基本一致。

2.在我们进行比较的初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1987年,江苏人口是6438万人,工农业总产值1971亿元,工业产值占80.7%,全民所有制工业占工业产值的36.6%,人均工业产值2505元。同年浙江的人口是4121万人,工农业总产值1078亿元,工业产值占78.9%,全民所有制工业占工业产值的33.2%,人均工业产值2064元。从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来看,两省都比较接近,仅浙江略逊一筹。

3.在1987年以后,两种模式基本已经得到理论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可。而且有足够的文字资料证明江苏省政府更倾向于肯定和推进“苏南模式”,而浙江省政府更积极推动“温州模式”。

4.有足够详细(按所有制划分)和足够时间段(1987-1998)的可比资料。

由于统计口径上的可能差异,比较时我们只采用《中国乡镇企业年鉴》,并尽量只进行横向比较,需要纵向比较的数据也经过处理,以消除价格、统计口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二、基本结果

通过对1987年至1998年12年间的两省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1.浙江的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要远快于江苏。我们可以从表1看出:1987年,江苏的乡镇企业无论是企业个数、产值,还是雇佣人数方面都远远超过浙江,企业人均创产值也略高于浙江。而到了1998年后,除了雇佣人数略占优外,其他几方面都落后于浙江。反映了江苏乡镇企业经过12年的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全面落后于浙江乡镇企业。

2.整体上,集体企业的发展慢于非集体企业的发展;浙江的非集体企业发展快于江苏非集体企业的发展。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浙江非集体企业产值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除个别年份(1991)之外,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江苏情况则不同,在1991-1994年这一阶段,集体企业的发展明显快于非集体企业的发展,直到1996年,非集体企业产值所占比重仍低于1990年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苏南模式”的影响。而正是在这一阶段,浙江的非集体企业发展最快,1996年非集体企业产值超过集体企业,非集体企业逐步由经济舞台上配角演变为主角。值得注意的是,在1989-1991年宏观经济进行治理整顿的过程中,对乡镇企业的影响巨大,而非集体企业更是首当其冲,这也是导致两省非集体企业在1991年相对萎缩的重要原因。另外,1998年江苏非集体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的突破增加主要是由于集体企业改制为非集体企业所致,而不是非集体自我发展的结果。

3.在企业规模方面,由于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价格变化较快,以产值和收入为指标难以反映企业规模的真实情况,因此我们以企业雇佣人数作为衡量企业规模的指标。根据表3我们可以看到:从企业平均规模来看,江苏变化不显著,浙江则呈下降趋势。江苏集体企业平均规模变化不大,浙江集体企业平均规模则呈扩大趋势。但整体来看,1994年之后集体企业的规模都呈下降趋势,若将1998年许多小的集体企业转制因素考虑过去,这一趋势就更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集体企业在1994年后就逐步失去活力。由于江苏集体企业规模明显大于浙江,从而导致其在体制改革、经营管理上要比浙江遇到更多的困难。同时两地的非集体企业规模呈明显扩大的趋势,说明非集体企业更具成长动力和潜力。而浙江的非集体企业规模明显大于江苏,因此当集体企业逐步失去活力而非集体企业成为主角之后,浙江乡镇企业就有比江苏更坚实的基础。

4.从乡镇企业雇佣劳动力的情况(表4)来看,江苏从1988年开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浙江则在1988年后呈明显增长趋势,但在1994年后处于稳定状态。由于企业个数增加,浙江乡镇企业的规模在缩小。这说明当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现存企业对劳动力的吸收就会趋于饱和甚至还会释放部分劳动力。浙江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虽呈增长趋势,但集体企业的从业人员在减少,劳动力的吸收主要依靠非集体企业。但现有非集体企业对劳动力的吸收也非常有限,而主要依靠新增企业来吸收劳动力,这从1996年后非集体企业规模有缩小趋势可见一斑。同时,无论在江苏还是在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显著存在,各大中城市的众多温州发廊和裁缝店可资为证。

5.从乡镇企业人均创产值(表5)来看,1987年,江苏略高于浙江,但1998年,浙江的人均创产值比江苏高13%。说明江苏乡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已落后于浙江。这种差距主要发生在1997年后,也就是在集体企业失去活力之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南模式”的负面影响。若从不同性质企业的情况来看,不同模式的影响就更显著。1987-1998年间江苏集体企业的人均创产值一直高于浙江的集体企业,说明江苏集体企业在劳动生产率方面有相对优势,但优势不明显,也没有扩大的趋势。而浙江非集体企业的人均创产值明显高于江苏,而且差距在扩大。同时浙江的非集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在1997年超过集体企业,1998年仍然维持这种差距。说明“温州模式”不仅导致非集体总产值超过了集体企业,也导致非集体企业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总体上看,两省非集体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集体企业,说明非集体企业更有活力。

三、分析与结论

1.从上述比较结果来看,尽管“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发展都有其历史背景,并且江苏的集体企业仍然显著地优于浙江,但“苏南模式”在1994年之后就已经明显地失去了活力,这是导致江苏乡镇企业在1998年落后于浙江的根本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委托一关系问题之外,“苏南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它抑制非集体企业的发展,这在1992-1994年间乡镇企业大发展时非常明显:集体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稀缺资源(人才、资金、机会、政府支持等),另一方面,增加了非集体企业的进入障碍。因此,尽管1996年后江苏有大量的集体企业转制为非集体企业。但并没有改变江苏乡镇企业相对于浙江的颓势。浙江乡镇企业的成功在于集体企业减少时有大量的新的非集体企业产生,而江苏则没有,这是“苏南模式”的弱点。

2.“温州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其纵向专业化市场分工和长期形成的市场基础。纵向分工产生了内部专业市场和各种专业村、专业镇,这种模式在初期,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重复建厂、相互模仿、过度竞争、追求短期利润、小规模、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等特征。但它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纵向分工导致非集体企业的进入障碍很低,任何一个家庭都可以非常容易地建厂,同时也容易逐渐发展出有一定水平的专业企业。内部激烈竞争导致其生产效率的迅速提高,从而更有效地占领外部市场。从浙江非集体企业人均创产值超过集体企业和浙江非集体企业人均创产值超过江苏非集体企业可以看到,“温州模式”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更具优势。

3.许多地方政府喜欢上规模。但就上述比较来看,乡镇企业在较低规模水平上时,规模与劳动生产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在超过40人以上后,规模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就没有显著关系,甚至是负相关关系。例如1991-1994年间,江苏的集体企业规模在缩小,而浙江的集体企业规模在显著扩大,但这一阶段江苏集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要显著优于浙江的集体企业。因此规模并不意味着劳动效率。1997年后,浙江非集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就高于集体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小企业在高度市场化的环境下有其优势,这是“温州模式”的另一大特点。

4.从吸收劳动力的情况来看,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会显著减少,甚至出现回流情况。江苏和浙江都是乡镇企业最发达的地区,但江苏自1988年从业人员数达到最高之后,十年间从业人数减少140多万,浙江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在1995年达到高峰之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即使在这样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也并没有解决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这些地区的劳动力仍在大量无限地流出,剩余劳动力仍然存在。尽管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珠江三角洲、宁沪杭地区)已经呈现典型的城市化趋势,但这只是个别现象,而不是一般规律。因为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市场扩张、低进入障碍)已不复存在。农业由于相对过剩,导致与其它部门的交易条件持续恶化,实际上缺乏有效积累的现实条件,因此期望靠乡镇企业的发展来解决农村和农业问题,越来越趋于不现实。农村问题只有靠农业本身来解决。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农村的收入水平下降,并制约了与农村进行贸易的产业(如电视机等家电)的发展。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精选篇7

一、背景和方法

1980年以前的乡镇企业(1984年前叫乡村企业)多数是1958年工业化冲动失败后的遗产和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衍生物。80年代初进行的农村改革使乡镇企业逐步突破了“三就地”原则和“国民经济补充”地位的桎梏。虽然政策上的突破在1992年之后才真正实现,但政策上对乡镇企业的许多限制在80年代中期就不起作用(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实际上乡镇企业最辉煌的时代正是80年代,因为那时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从不到3%上升到超过30%,而在发达地区则接近或超过50%。这一阶段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江苏的“苏南模式”和浙江的“温州模式”。因为两种模式本身具有历史渊源、典型性和先进性,在当时是乡镇企业成功的代表,同时又受到两地政府和理论界的大力推崇,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对这两种模式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就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简单地说,“苏南模式”是指乡镇企业以集体(乡、村一级)企业为主、以中型企业(相对而言)为主、以工业为主、依托大中城市的一种发展模式。而“温州模式”则是一种以非集体(个体、私营或联户)企业为主、多元化发展、专业化市场分工与专业化市场导向为特征的一种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已有众多学者对这两种模式的特点、优势、劣势进行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在此不再赘述。由于缺乏合适的样本和必要的数据,很难对这两种模式所产生的经济结果进行直接比较。本文以江苏和浙江省1987-1998年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来代表“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所产生的经济结果,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双方地理位置相近,都属于东部沿海地区,比邻上海,自然经济条件优越,历史上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双方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基本一致。

2.在我们进行比较的初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1987年,江苏人口是6438万人,工农业总产值1971亿元,工业产值占80.7%,全民所有制工业占工业产值的36.6%,人均工业产值2505元。同年浙江的人口是4121万人,工农业总产值1078亿元,工业产值占78.9%,全民所有制工业占工业产值的33.2%,人均工业产值2064元。从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来看,两省都比较接近,仅浙江略逊一筹。

3.在1987年以后,两种模式基本已经得到理论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可。而且有足够的文字资料证明江苏省政府更倾向于肯定和推进“苏南模式”,而浙江省政府更积极推动“温州模式”。

4.有足够详细(按所有制划分)和足够时间段(1987-1998)的可比资料。

由于统计口径上的可能差异,比较时我们只采用《中国乡镇企业年鉴》,并尽量只进行横向比较,需要纵向比较的数据也经过处理,以消除价格、统计口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二、基本结果

通过对1987年至1998年12年间的两省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1.浙江的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要远快于江苏。我们可以从表1看出:1987年,江苏的乡镇企业无论是企业个数、产值,还是雇佣人数方面都远远超过浙江,企业人均创产值也略高于浙江。而到了1998年后,除了雇佣人数略占优外,其他几方面都落后于浙江。反映了江苏乡镇企业经过12年的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全面落后于浙江乡镇企业。

2.整体上,集体企业的发展慢于非集体企业的发展;浙江的非集体企业发展快于江苏非集体企业的发展。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浙江非集体企业产值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除个别年份(1991)之外,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江苏情况则不同,在1991-1994年这一阶段,集体企业的发展明显快于非集体企业的发展,直到1996年,非集体企业产值所占比重仍低于1990年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苏南模式”的影响。而正是在这一阶段,浙江的非集体企业发展最快,1996年非集体企业产值超过集体企业,非集体企业逐步由经济舞台上配角演变为主角。值得注意的是,在1989-1991年宏观经济进行治理整顿的过程中,对乡镇企业的影响巨大,而非集体企业更是首当其冲,这也是导致两省非集体企业在1991年相对萎缩的重要原因。另外,1998年江苏非集体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的突破增加主要是由于集体企业改制为非集体企业所致,而不是非集体自我发展的结果。

3.在企业规模方面,由于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价格变化较快,以产值和收入为指标难以反映企业规模的真实情况,因此我们以企业雇佣人数作为衡量企业规模的指标。根据表3我们可以看到:从企业平均规模来看,江苏变化不显著,浙江则呈下降趋势。江苏集体企业平均规模变化不大,浙江集体企业平均规模则呈扩大趋势。但整体来看,1994年之后集体企业的规模都呈下降趋势,若将1998年许多小的集体企业转制因素考虑过去,这一趋势就更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集体企业在1994年后就逐步失去活力。由于江苏集体企业规模明显大于浙江,从而导致其在体制改革、经营管理上要比浙江遇到更多的困难。同时两地的非集体企业规模呈明显扩大的趋势,说明非集体企业更具成长动力和潜力。而浙江的非集体企业规模明显大于江苏,因此当集体企业逐步失去活力而非集体企业成为主角之后,浙江乡镇企业就有比江苏更坚实的基础。

4.从乡镇企业雇佣劳动力的情况(表4)来看,江苏从1988年开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浙江则在1988年后呈明显增长趋势,但在1994年后处于稳定状态。由于企业个数增加,浙江乡镇企业的规模在缩小。这说明当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现存企业对劳动力的吸收就会趋于饱和甚至还会释放部分劳动力。浙江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虽呈增长趋势,但集体企业的从业人员在减少,劳动力的吸收主要依靠非集体企业。但现有非集体企业对劳动力的吸收也非常有限,而主要依靠新增企业来吸收劳动力,这从1996年后非集体企业规模有缩小趋势可见一斑。同时,无论在江苏还是在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显著存在,各大中城市的众多温州发廊和裁缝店可资为证。

5.从乡镇企业人均创产值(表5)来看,1987年,江苏略高于浙江,但1998年,浙江的人均创产值比江苏高13%。说明江苏乡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已落后于浙江。这种差距主要发生在1997年后,也就是在集体企业失去活力之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南模式”的负面影响。若从不同性质企业的情况来看,不同模式的影响就更显著。1987-1998年间江苏集体企业的人均创产值一直高于浙江的集体企业,说明江苏集体企业在劳动生产率方面有相对优势,但优势不明显,也没有扩大的趋势。而浙江非集体企业的人均创产值明显高于江苏,而且差距在扩大。同时浙江的非集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在1997年超过集体企业,1998年仍然维持这种差距。说明“温州模式”不仅导致非集体总产值超过了集体企业,也导致非集体企业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总体上看,两省非集体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集体企业,说明非集体企业更有活力。

三、分析与结论

1.从上述比较结果来看,尽管“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发展都有其历史背景,并且江苏的集体企业仍然显著地优于浙江,但“苏南模式”在1994年之后就已经明显地失去了活力,这是导致江苏乡镇企业在1998年落后于浙江的根本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委托一关系问题之外,“苏南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它抑制非集体企业的发展,这在1992-1994年间乡镇企业大发展时非常明显:集体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稀缺资源(人才、资金、机会、政府支持等),另一方面,增加了非集体企业的进入障碍。因此,尽管1996年后江苏有大量的集体企业转制为非集体企业。但并没有改变江苏乡镇企业相对于浙江的颓势。浙江乡镇企业的成功在于集体企业减少时有大量的新的非集体企业产生,而江苏则没有,这是“苏南模式”的弱点。

2.“温州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其纵向专业化市场分工和长期形成的市场基础。纵向分工产生了内部专业市场和各种专业村、专业镇,这种模式在初期,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重复建厂、相互模仿、过度竞争、追求短期利润、小规模、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等特征。但它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纵向分工导致非集体企业的进入障碍很低,任何一个家庭都可以非常容易地建厂,同时也容易逐渐发展出有一定水平的专业企业。内部激烈竞争导致其生产效率的迅速提高,从而更有效地占领外部市场。从浙江非集体企业人均创产值超过集体企业和浙江非集体企业人均创产值超过江苏非集体企业可以看到,“温州模式”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更具优势。

3.许多地方政府喜欢上规模。但就上述比较来看,乡镇企业在较低规模水平上时,规模与劳动生产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在超过40人以上后,规模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就没有显著关系,甚至是负相关关系。例如1991-1994年间,江苏的集体企业规模在缩小,而浙江的集体企业规模在显著扩大,但这一阶段江苏集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要显著优于浙江的集体企业。因此规模并不意味着劳动效率。1997年后,浙江非集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就高于集体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小企业在高度市场化的环境下有其优势,这是“温州模式”的另一大特点。

4.从吸收劳动力的情况来看,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会显著减少,甚至出现回流情况。江苏和浙江都是乡镇企业最发达的地区,但江苏自1988年从业人员数达到最高之后,十年间从业人数减少140多万,浙江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在1995年达到高峰之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即使在这样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也并没有解决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这些地区的劳动力仍在大量无限地流出,剩余劳动力仍然存在。尽管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珠江三角洲、宁沪杭地区)已经呈现典型的城市化趋势,但这只是个别现象,而不是一般规律。因为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市场扩张、低进入障碍)已不复存在。农业由于相对过剩,导致与其它部门的交易条件持续恶化,实际上缺乏有效积累的现实条件,因此期望靠乡镇企业的发展来解决农村和农业问题,越来越趋于不现实。农村问题只有靠农业本身来解决。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农村的收入水平下降,并制约了与农村进行贸易的产业(如电视机等家电)的发展。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精选篇8

信息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普适性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特别是互联网的实时互动性带来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交易方式,极大拓展了人们的交易途径和贸易范围,推动形成了人类全新的商务模式。

(一)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新动力

进入21世纪,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正在步入泛在、智能、集成的新阶段,从计算技术到网络技术,再到软件技术和感知技术,正在经历一系列创新和变革,将为电子商务发展带来更为强大的技术支撑。第一,计算技术向计算密集和数据密集方向发展,驱动能力计算和容量计算同步提升。第二,网络技术向宽带、无线、智能方向发展。第三,软件向开源化、智能化、高可信和服务化加速发展。第四,感知和识别技术向智能化方向演进。

(二)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交易用户数量逐年上升。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电子商务仍然显示了巨大的发展优势和市场潜力。

首先,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为电子商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促进个人和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性措施,包括税收优惠、就业扶持等。完善管理体制、规范行业运行,为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其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电子商务的市场环境更趋优化。自2008年末至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各行业都受到冲击,但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网络经济却是经济寒冬中的暖流。为应对危机,电子商务行业进行了相应调整。部分外贸型B2B企业转向内贸,注重国内需求拉动的消费。B2C和C2C网商也不断完善配套服务,电子支付工具不断改善。

再次,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民的更加成熟拓展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网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加速提升。据CNNIC统计,截止到2009年6月,我国网购用户为8788万,同比增加2459万人,年增幅达38.9%。网络购物的使用与网民网络使用年限密切相关,随着网民数量的提升和网民网龄的增加,电子商务的使用率和交易额必然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三)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电子商务在面临上述机遇的同时,互联网的商务运用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巨大挑战。用户仍然对物流、售后等环节满意度低,网络安全亟待加强,信任体系急需完善。表现在:第一,缺乏统一的物流配送市场。第二,电子商务交易缺乏全面的法律规范。第三,网络诚信和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二、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

总体上看,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之中,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农户小生产和市场大流通之间的矛盾。

第一,从供应方看,农业生产经营以分散的小农户为主。

第二,从需求方看,农产品的供给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水果等生鲜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由数量的增长转变为对质量、口味、营养、安全的追求。目前农村的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的粗放式生产方式无法满足城市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造成了严重的供需矛盾。

第三,从中介方看,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的流通方式不能有效满足市场流通需求。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电子商务可以很好地解决我国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能够改善农产品流通状况,促进农产品贸易,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首先,电子商务可以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其次,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丰富城市居民菜篮子、便利和拉动消费。

再次,农产品电子商务有利于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特征

从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践看,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呈现三个层次的特点:

一是初级层次。主要是为农产品交易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如一些企业建立的农产品网上黄页,在网络平台上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大型农业集团建立的超大现代农业网。小企业或是个体农户则依托各类农产品信息网信息。

二是中级层次。一些网站不仅提供农产品的供求信息,还提供了网上竞标、网上竞拍、委托买卖等在线交易形式,交易会员可以直接在网上与自己需要的运输公司洽谈,但尚未实现交易资金的网上支付。资金的支付还是依靠传统的邮局或银行实现。

三是高级层次。高级层次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不仅实现农产品电子商情的网上和农产品在线交易,还实现了交易货款的网上支付, 是完全意义上的电子商务。

三、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探索成功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必须首先准确把握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趋势。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农产品电子商务呈现出四个发展趋势:个性化趋势、专业化趋势、区域化趋势以及移动化趋势。

(二)探索成功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在今天这样竞争激烈的复杂市场环境下,经营好一个企业非常辛苦,而经营像农产品电子商务这样的新兴业务更是需要“大胆摸索,小心过河”。实践证明,选择正确的运营模式,是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我们认为,企业运营模式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适应农产品的特点。必须围绕农产品的季节性、区域性特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开展业务布局。

第二,要准确定位目标人群。比如先定位城市有消费能力的高端群体,再逐步向中等收入群体扩展,先从团购做起,再逐步向高度个性化扩展,循序渐进,走稳健发展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上海农信公司推出的“菜管家”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探索,既大胆,又稳健。

第三,要提供高效的物流输送。向客户提供新鲜的农产品,是对电子商务物流的基本要求,也是重大的挑战。要认真选择农产品来源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手段,根据物流辐射范围,确定市场区域,精心做好标准化的包装,确保点对点及时送达。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精选篇9

[关键词]需求拉动;技术推动;创新系统;农药行业;绿色;环保

农药行业既是一个支农部门,又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部门。最早使用的农药有滴滴涕、六六六等,但因其难以降解,在环境中长期残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被淘汰。后来改用有机磷农药,如敌敌畏等,然而它们的毒性太大,危害人畜的生命安全,于本世纪初逐渐被禁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出现了一批高效低毒的农药。相信未来,绿色环保的农药将不断涌现。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命脉,也是农药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从需求拉动、技术推动与系统创新的视角探索农药行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有助于我们洞悉农药行业发展的趋势。

一、需求拉动与农药行业212艺发展趋势

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又被称为市场拉动型创新,是指创新的想法来源于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企业为此而采取新的技术和工艺,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需求拉动观强调市场的导向作用,认为市场(消费者)对技术开发的产品选择、技术路径起着重要的影响。同样,市场变化使农药行业的工艺创新出现了新的趋势。

第一,农药生产工艺不断优化的趋势。

农药生产工艺不断优化的趋势,草甘膦生产工艺的提升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农药通常分为杀虫剂、除菌剂和除草剂三大类。其中,草甘膦约占除草剂总量的30%,近年来,草甘膦销售量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已连续多年占据世界农药销售额的首位。欧盟农业大国大面积种植抗草甘膦作物(如玉米、大豆)以及可再生能源战略所引发的生物能源需求是造成草甘膦旺盛需求的主要原因。

需求加快了我国农药行业的技术革新,生产草甘膦的龙头企业浙江新安化工集团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药创制工程中的草甘膦创新生产工艺研究),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甘氨酸法草甘膦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填补了国内空白。江山股份在传统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了连续化生产工艺和dcs控制系统,优化了草甘膦的生产工艺。

第二,农药生产技术环保化趋势。

以往使用高毒农药虽然有较高防效,但存在污染危害严重的弊端。含有铅、砷、汞的农药和有机氯杀虫剂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在环境中或在农作物产品中残留期长,不仅破坏生态环境平衡,还威胁到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限制高毒农药的生产与使用,如我国宣布从2007年1月1日起,撤销含有甲胺磷等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制剂产品的登记,全面禁止其在农药中使用。对更高质量更安全食品的需求“倒逼”农药行业推动技术的绿色化,如原料的绿色化(dmc代替光气),催化剂的绿色化(taml活化剂代替tempo),以及一些绿色合成方法正越来越多地在农药行业中得到应用。在市场推动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支持下,预计至2012年莠灭净一步法绿色合成工艺、高品质甲基嘧啶磷清洁生产技术将覆盖全行业,草甘膦副产氯甲烷清洁回收技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清洁生产技术及乐果原药清洁生产技术将达到80%的行业普及率,二苯醚类除草剂原药生产三废回收技术、常压空气氧化产二苯醚酸技术等将达到30%-50%行业普及率。

二、技术推动与农药行业产品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理论表明,科学与发明是技术创新的源头之一,因而科学和发明的积累也是决定人类社会技术发展趋势的因素之一。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被公认是“技术推动”论的代表,他认为,技术创新的源头是科学与发明,创新活动的步伐依赖于科学进展。农药行业亦是如此。

第一,农药的研制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的趋势。

农药行业的技术创新始终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伴相随,科学发现与科学发明预示着农药行业的发展方向。综观农药行业的历史发展,农药产品从最原始的天然药物型发展到近代的无机化学型,再到现代的有机化学型,直到当今的有机化学型、生物化学型和生物型共存,这一过程是与科学和发明的不断推进而相对应的。历史上化学学科的发展早于且快于生物学科,客观上为农药产品最先使用化学技术提供了条件。而无机化学技术的较早出现和发展,导致了无机化学型农药的较早应用;随着有机化学的快速发展,农药产品开始向有机化学型转变,有机类化合物种类繁多,技术研发的空间巨大。

与此同时,数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的快速进步为有机化学型农药的创制开辟了广阔空间。例如,病毒和害虫由于不断进化而产生了抗药性问题,要求农药行业不断研发新产品加以应对,而新农药的创制则是对数量庞大的各种化合物进行逐次筛选的过程,正是由于数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的技术对农药研究的渗透,使得新农药的创制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一批支撑新农药创制的核心技术,如合理药物设计、靶标验证、组合化学和高通量筛选等;随着农药生产和使用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以及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的日益严重,农药产品开始朝着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特点发展,另一方面,新型化合物筛选空间的明显缩小也造成了有机化学型农药的发展瓶颈。

近年来兴起的生物科学,为创制新型农药产品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如基因组、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和生物信息学等,与农药研究紧密结合,以发现新先导化合物和验证新型药物靶标为主要目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至此,农药已经不完全属于化学品的范畴,它开始向生物化学型产品、甚至是生物型产品转变,并体现出汇集众多科学技术于一身、以生物化学技术为主的产品特点。

第二,生物农药的外延不断被拓展、内涵不断被深化的趋势。

生物农药是指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代谢产物和转基因产物,包括微生物农药、转基因植物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等。生物农药与传统化学农药之间很大的区别在于,它们通常是控制而不是消灭病虫,具有延迟的作用,更具有选择性,生物农药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选择性强且能迅速分解、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优点,并且能极大地降低传统农药的使用,而不影响作物产量。生物农药包括生物体农药和生物化学农药,生物体农药是指用来防治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商品活体生物,而生物化学农药是指从生物体中分离出的、具有一定化学结构的、对有害生物有控制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该物质若可人工合成,则合成物结构必须与天然物质完全相同。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可用于防治病、虫、草害等具 有农药作用的细菌100余种、真菌500余种、病毒700余种、植物4000余种,再加上线虫和微生物代谢物——抗生素,其数量蔚为可观,这将为新农药的开发提供非常丰厚的生物资源。我国地域辽阔,生态多样,是一个生物资源大国,拥有全球10%的生物遗传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拥有动植物、微生物约26万种,还有着其他国家少有的丰富的人类遗传资源,目前我国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料种类达30余万份,这为我国发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提供了丰富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研发生物农药,目前注册登记的生物农药有效成分有77个品种,占有效成分品种的13.4%;产品691个,占注册登记农药的7.1%;微生物农药的研究起步较早,如从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了对bt杀虫剂的研究,此后针对应用情况不断加以改进,为了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应用bt制剂与阿维菌素、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复合增效的方式,成功研制了bt生物复合杀虫剂抑虫啉和克虫威,其杀虫效果良好,使用成本大大降低。总之,我国在生物农药菌种引进、资源筛选评价、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检测及工业化生产等方面,都将大有作为。

第三,有机化学农药研制的绿色化趋势。

在观察到生物农药越来越多的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到,现有的有机化学农药的绿色化在技术上仍然大有可为。例如,作为除草剂作用的生物农药品种还比较少,有关其良好应用的报道也不多,相比之下,目前草甘膦在除草剂农药中仍具有良好的技术优势;就杀虫剂农药而言,在技术上属于第三代的拟除虫菊酯类自20世纪80年代开发后至今平稳发展,在我国,菊酯类农药正在快速取代之前的高毒农药,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由于生产工艺不复杂、成本较低和药效高的优点,在农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占有率显著领先,而开发于上世纪90年代的第四代以吡虫啉为首、以吡啶杂环为主体的烟碱类农药,在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含吡啶环农药不仅高效、低毒、药效期长,而且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近年来已覆盖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三大类,成为当前农药创制的方向之一。针对我国目前的农药生产和运用技术来看,有机化学类农药还是存在很大的技术发展空间和应用空间。首先,我国农业生产目前仍主要依靠单个农户进行,生产活动零散而不集中,施药技术落后,还是倾向于使用现有的化学农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物农药的实际应用。其次,与国外精湛的生产工艺相比,我国化学农药在制剂环节上的工艺明显粗糙,在对助剂选取和混剂配制等精细技术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目前我国农药剂型不足,主要为乳油和可湿性粉剂,占60%,平均每种原药加工5-6种剂型,而发达国家则在30种以上;尽管近十年来我国对环境安全农药新剂型进行了大面积产业化开发和推广,但时至今日,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环境友好型的水性化农药新剂型,依然只占全部制剂登记数的约24%,远远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根据世界农药制剂的发展方向,我国农药制剂的技术趋势应该是以固体形式代替液体形式、粒状形式代替粉状形式和水基形式代替油基形式,并以装运施用方便、有效成分高分散度、对靶体高沉积量、使用形式及制剂中辅助成分对环境友好为目标。

三、创新系统与农药产业组织创新的趋势

创新系统是指一个特定国家或区域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网络。在创新系统中,核心是知识与知识的流动。知识的流动必须有载体,载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政府机构等组织,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最主要载体。由于技术创新的过程是复杂的,知识的扩散和转移并不是依照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线性路径,相反,它是以复杂的反馈机制与科学、技术、学习、政策等的相互作用为特征的。因此,组织内部、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被置于研究的中心,而创新系统实质上是促进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学习交流的制度安排。从农药行业来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行业创新系统正在形成。

第一,创新资源向优势区域、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正在形成。

从世界范围来看,占全球农药销售额80%以上的仅为世界排名前8名的农药跨国公司。而我国农药生产厂家较多,缺乏规模结构的相对优势,原药产量达万吨以上的仅有3-4家,5000吨以上的也只有10家左右。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农药产品供过于求和市场的无序竞争,反过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无力进行技术创新。

我国农药行业的集中度偏低,这使该行业进一步整合发展和集约化经营有着较大的潜力。

我国农药行业集聚度在1998-2007年持续上升,衡量空间分布的指标gini系数、crl、cr2和cr8(分别为排名前1,3,8位的省份占全国份额的绝对比)都有一个显著提高的过程(见表1)。苏浙鲁冀鄂五省占据排行的前5位,其中江苏省在10年中始终保持销售收入的第一位,这说明我国农药行业在省域范围内存在空间集聚的现象。农药行业在优势区域的集聚,可以吸收行业中相同、相近的企业以及相关的农业服务机构进驻该地,从而形成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充分利用公共服务设施,专业化和网络化并存的生产组织形式。这样一种组织上的重构有利于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和相互学习,形成氛围活跃的区域创新体系。

由于农药的开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实力较弱的公司无法承担。近年来,我国农药行业的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可以预见,随着农药行业准入条件的进一步收紧,我国农药行业的整合发展趋势将会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企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有助于核心能力的成长,由此带来了产业组织革新对我国农药行业的创新体系意义深远,从而在根本上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能力。

第二,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趋势形成。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精选篇10

第一是资本整合,在2015年会有一个大的资本整合。这个资本整合会通过农村金融、农产品保鲜,还有一系列的财政补贴构成。所以,2015年农业经营的资本运作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

第二就是服务化,社会的专业化服务。也就是说,将来畜牧饲料行业的客户将是新型经营主体,这个新型经营主体主要是专业户升级为家庭农场。围绕社会专业化服务来讲,将来的畜牧业都是养猪服务公司、养鸡服务公司、养牛服务公司,而且这些服务公司的定位非常清晰。这些企业会分化出针对客户的精准化服务,比如说小农场的服务、家庭农场的服务、大型规模养殖场的服务,这些服务会越来越专业化,就确保把我们的价值传递给养殖环节。

第三个非常大的趋势就是更加重视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我们将会看到一些非常优秀的企业,它的采购会做得非常好,比如双胞胎、海大、大北农、正大、山东六和等。饲料产业将来的利润还是要靠采购来节省。还有一个就是食品的终端销售。中国的畜牧业,凡是做得比较好的都是食品终端销售比较好的企业,比如说周黑鸭。它就比较容易整合一些养鸭户。2015年饲料行业非常大的趋势就是前头重视原料的采购,后头注重食品的品牌连锁,中间的环节就分给农户去养殖。

2015年畜牧业还有一个比较重大的趋势是:人才的整合。人才的整合不仅仅包括培养养殖户,也不仅仅是培养员工,而是养殖户和员工的一体化培训,养殖户的水平需要提高,员工的水平也需要提高。把他们的水平都提高,农业就上了一个档次。除此之外,农牧企业要担任起消费者的教育。消费者的教育就是要使消费者更加理性,使他们更加放心地消费我们的肉食品。只有消费者多吃,我们的畜牧业才能好。

此外,还有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就是联合、兼并、重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抱团取暖”,这样一种跨界合作。比如,海大转做畜禽饲料、大北农开始研究水产饲料等等,这些跨界大农业将是大趋势。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精选篇11

当前,全球电信业的转型步伐在加快,技术业务创新更趋活跃,电信技术业务移动化、宽带化、IP化及多媒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固网企业的业务增长持续放缓,这是各国固网运营企业都在经历的全球性问题,整个电信业界都很关注。为适应这种全球性的挑战,英国电信、法国电信等各大跨国电信企业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转型战略。在我国,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主要的固网运营企业也相应作出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战略决策,并在认真付诸实施。

从近几年看,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主要的固网运营企业在加强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努力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应该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最有说服力的是,非话音业务在全国电信业务收入总额中占的比重已经从2005年前的不足20%提高到目前的27.3%。不过由于移动电话、移动通信的替代作用,很多话务量转移了流向,很多电话用户选择了移动手机;同时还有互联网的发展,比如有一些互联网开通的互联网业务,新业务的产生也对一些语音业务有所分流。这种社会需求的变化造成了固网短暂的困境。固网企业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实现快速、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促进固网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固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拿出切实有效的策略和方针来。

1、进一步树立信息服务大行业的观念,加快推进固网企业转型。推进行业转型既是服务信息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电信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现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发展受阻的固网企业来说尤其如此。具体来说,运营企业要顺应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从单一话音业务向多媒体综合服务拓展;从简单的电路连接向网络集成服务拓展;从开放网源出租向全面承接IT外包服务拓展。固网企业要积极推进运营模式、业务模式的转型,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网络、技术、业务方面的优势,与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合作,不断扩大延伸产业链,通过深化信息服务,不断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2、把握信息通信技术业务发展的趋势,积极推进网络融合。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固网企业应该把握这种趋势,加快推进固定网与其他网络的融合,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对于目前备受业界关注的固定网与移动网融合,固网企业要把握话音业务移动化和固网业务宽带化、视频化、IP化的趋势,积极推进技术业务的创新,实现固定网与移动网的融合发展。运营企业要积极探索实现通信网、广电网以及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新机制、新途径,从业务、网络、终端等层面加快推进。在上海、黑龙江、河南等地,固网企业通过与有关方面的合作,利用固定网向用户提供IPTV业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值得各地借鉴推广。

3、构建和完善产业链,大力推进宽带产业发展。宽带是固定网络一个明显的优势,也是固定网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当前随着电信网向下一代网演进,以及互联网技术、光纤技术的不断进步,宽带通信发展前景广阔,这对于固网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固网运营企业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业务,加快宽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促进宽带产业的发展。同时要把构建和完善产业链摆在重要的位置,积极推进形成包括基础电信、增值电信、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内容提供、应用服务等在内的更为紧密的产业链,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4、面向信息化大市场,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发展非常快,电信运营企业有自己的优势,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行各业中,参与到各地各部门的重要信息系统中,参与到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传统产业改造以及社区信息化,旅游信息化等各类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去。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精选篇12

一、 中国农业的生产现状

根据联农组织的农业产量统计资料,2014年我国粗粮总产量达到2.25亿吨、玉米产量达到2.16亿吨、稻米产量达到2.08亿吨、大豆产量达到0.13亿吨、小麦产量达到0.90亿吨。我国2013年粗粮和玉米达到最高产量,分别为2.27亿吨和2.19亿吨,在粗粮中玉米占主要份额,所以粗粮总产量和玉米产量的趋势图基本一致。我国小麦在2014年有一个显著提升,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大幅增加了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同时,由于种子等技术的改良,也是造成小麦的产量出现了较大的增长。大豆的产量基本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产量水平且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稻米的总体趋势是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有小幅缓慢增长的趋势;而玉米在长期增长之后,在2014年出现下降趋势。从长期看,玉米的产量主要是由于我国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得对家禽肉食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而玉米作为家禽家畜的主要饲料也得意在2001年之后出现长期增长。但是从总的产量趋势看,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增长基本已达极限,上升空间有限,其由于化肥等要素的投入已达极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2013年的数据测算,我国化肥投入在大部分国家中属于较高的水平,我国在氮肥方面的投入相当于美国的2.86倍,巴西的4.35倍,欧洲的4.31倍;在磷肥方面(P205),我国的投入相当于美国的3.31倍,巴西的12.28倍,欧洲的5.91倍;在钾肥(K20)方面,我国的投入相当于美国的2.04倍,巴西的0.96倍,欧洲的3.99倍。通过提高化肥的投入来增加粮食才产量的空间有限,未来应主要以提高优质种子资源来提高我国的粮食产量。而根据最近几年的我国粮食自给率,我国粮食自给率自2007年起持续下降,2013年我国粮食自给率达到历史最低87.75%,早已突破我国95%的粮食自给率的安全警戒线。

我国农产品的国内供给不足,主要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农业资源不足,生产能力有限。我国人均耕地少,规模化种植不足,种粮成本高,现有耕地资源受制于集体土地所有制的限制,有一部分潜力没有充分释放出来。(2)中国现有的农业生产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低效率的农业耕作,生产产量没有达到最大化。二是大量的农村土地抛荒,该种粮的没有种粮,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受到威胁,最终导致农产品供应的不足。(3)自然灾害导致农业减产。近年来,我国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多项气象指标打破历史记录,干旱、洪涝、重大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交替发生。从产量的影响因素看,我国的耕地资源很难再有较大的增长,而农业生产率来看的话,确实规模化的农业,短期内也不会有较大的改善。而农村的荒地的话,经过一定的复垦可以增加一定的产量。而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此来看的话,把我国的粮食增产完全放在国内来解决的话,难度较大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根据粮农组织统计的我国农业进出口贸易量来看,我国农业进出口的增加值同比基本上都在提高,但农业出口的贸易增速明显快于。从总的趋势看,我国农业自2002年以来进口值明显高于出口值,在2008年由于世界粮食危机发生后,由于世界许多国家如俄罗斯制定了出口限制措施,致使国际农产品贸易市场交易量大幅下滑,我国在粮食进口同期出现下滑外,基本上我国粮食的进口值增长趋势明显高于出口趋势,而且自2009年始进出口差距明显加大,进口增势明显。

二、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现状

2014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对外投资仅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量的1.10%,而且是历史最高水平,严重低于我国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对外投资的规模。虽然从2008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农业投资总体总量一直处于增加态势,但是增长仍处于低水平增长,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以提高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总体战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应对水平。要维持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解决我国粮食一定程度的短缺问题,坚持以我为主适度进口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应继续提高我国农业的对外投资水平,以增加我国对国际粮食市场的控制力度。中国农业是一个劳动力和资本相对丰富、土地资源相对短缺、农业技术较先进的国家。《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提高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的能力。从农业走出去战略来看,我国具有一定的优势。包括资本、劳动力及先进的农业技术都可以作为对外投资的主要因素。但从农业投入的环节来看,我国主要以生产环节投入为主。目前走出去的水平相对较低。国外企业投资我国农业往往是头两头,即育种和化肥、农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领域。与制造业相识,我国农业还是处于在生产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但在育种和化肥农药领域以及农产品深加工领域竞争力较弱。这也使得我国缺少农产品的定价权。在利润方面也表现得获利较少。我国农业目前对外投资以民企投资为主,而且多以生产领域投资为主。规模小,投资区域以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为主。但都仅限于从企业层面对国外农业方面的投入。缺乏从国家层面的系统性的对外农业投资规划及战略。

三、 中国农业对外投资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严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人口统计资料,我国在2030年预计人口将达到14.16亿人,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居住证制度的全面实施,我国的人口增速进一步增加,这意味着我国的粮食压力也将将持续受制于人口的增加。而随着我国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消费粮食呈上升趋势。虽然膳食结构发生一些变化,但是最终都会体现在基本粮食的供应上面。无非是在食物链的传递过程发生一些变化,但是对最初营养级的需求是呈绝对上升的趋势。

而按照粮农组织对我国的土地资源量的统计资料,我国农业用地在2013年为5.15亿公顷,耕地为1.06亿公顷,虽然我国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建设占用耕地势必更加严重。按照现有的国家占用耕地土地政策,虽然实行占补平衡,并可跨省市调剂,但是由于城市占用的往往是比较好的耕地,而补的往往是劣质耕地。虽有土地评价等一系列防范措施,但人为影响较大,且事后监测比较困难。

从我国农业的资源禀赋及发展现状看,我国扩大农业投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途径。而扩大农业对外投资又有许多不确定性,如非洲政局动荡、国家政策调整都增加了投资的风险。因此有必要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投资策略。政府应为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供政策支持。同时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从国家层面制定FDI的投资政策;通过双边及多边谈判协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农业投资协定,规范农业投资的方式方法。通过国家的大型国企走出去,带动中小型民企走出去,建立对外投资咨询服务机构,建立不同国别农业投资数据库,从政策上,制度上、法律上和文化风俗上为企业服务。2011年,全球排名前二十位的农化企业绝大多数实现业绩增长。以美元计算,有14家企业实现双位数的增长。延续前六位农化巨头的强劲增长势头,四家美国企业以美元计算的业绩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目前我国尚无农业巨头进入世界20强。这也说明我国农业对外投资还处于学习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先从比较容易的生产阶段进入。在逐步参透进入育种、化肥、农药及农产品深加工阶段。在熟悉农业资本运作的条件下,在逐步进入农业资本领域,通过并购及参股进入世界级的大型农化企业中去。在现有阶段看,农业是未来的一个新的投资增长点。而我国也将复制在制造业上的成功经验,从初级阶段入手,逐步进入农业全球产业链的不同层次。农业"走出去"包括农产品出口、农业对外合作、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农业对外援助等方面的内容。农业投资不但受比较优势的影响,也受世界环境及自然灾害、国家国情的影响。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安全、可持续的投资策略,持续推动农业对外投资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

农业对外投资,既要有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也要保障投资对象国的基本利益不受损,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最终实现可持续的良好发展环境。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老师所说,对外开放应坚持和国际社会形成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关系,确保中国能够和平崛起。在农业对外投资中,应加强双方谈判,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相互开放农业投资领域,没有任何国家愿意单独承担义务而不行驶权利。在继续“以开放促改革”的同时,以“开放换开放”应当成为中国下一阶段贸易谈判战略的重要目标。在农业的对外投资中,也应坚持互利开放,同时在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对我国的农业投资领域进行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强我国的农业竞争力。

四、 在现有阶段,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政策建议

1. 由国家制定总体投资战略,对耕地资源丰富政治稳定且与我国友好的国家名录,签到双边农业投资协定,针对土地的开发、农业生产资源的进出口、粮食的回运、税收等方面签署双边协议,保护我国的投资利益,同时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从收入、劳工、文化及环境建设方面保护对方的根本利益。

2. 加大金融、保险的扶持力度,加大对我国农业企业在境外融资,投资风险等方面提高补贴程度,提高我国农业企业的贷款,抵押提供便利化条件。同时,结合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与我国互补性强,适宜农业投资的国家,加快金融力量的进入,同时,加快双边的货币的互换额度,减少我国农业企业受汇率变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农业对外投资风险高,投资大,中国企业必须得到我国金融企业的大力支持,才可能在国外取得长足的发展。我国四大行拥有强大在资金实力,但在我国农业对外投资方面投入不足,这里面既有风险问题,也有制度问题,应提高我国对外投资农业企业的融资的抵押种类,允许对外投资企业母公司为对外投资子公司提供担保,同时引入战略投资者包括银行资本,加强银企之间的信息沟通,同时加快我国保险行业的对外投资风险产品的开发,为企业提供种粮丰富的保险产品,减少我国对外农业投资企业的投资风险成本。加快我国金融行业在与我国农业优势互补性强的国家和地区的参透能力,化解我国对外农业投资企业的融资困境。

3. 加大我国农业企业的联合重组,减少我国企业在境外的内耗,建立不同国别地区的农业投资协会,协调双方在生产、加工、流通及劳动力资源流通等方面的分歧,为我国企业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企业种粮繁多,且大多具有地方色彩,在国内的环境下,在一定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同时出海,中方企业面临的国内同行竞争程度往往大于其周边的国外同行。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内企业的发展水平差距不大,异质性不强,同质竞争现象明显,最终基本表现为传统的价格战,双方受损。应加快我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行业协会的建设,消费美国商会的模式,在中国主要农业目标投资国加快行业协商,维护共同的利益,保障我国的对外投资企业具有一定的利润水平。同时,为中国农业提高信息咨询服务,解决中国企业对投资国在政策、关税以及劳务派遣等方面的困难。

4. 我国农业的对外投资提高我国粮食的安全水平为目标,所以,由于我国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存在一定的价格倒挂现象,对回运基本粮食作物的企业,仿造中国国内的农业补贴政策,在种子、化肥、农业机械等方面的采购,根据其粮食的回运量,提供一定的优惠额度,以提高我国农业企业的资本力量,加快我国农业对外投资企业的发展壮大。中国的对外农业投资,既要本着提高投资国的粮食生产水平,为投资国的粮食安全做贡献,同时也要具备向母国国内市场供应粮食的能力,以缓解我国粮食紧张的局面。可以仿效沙特的农业对外投资模式,即为投资国创造了一定利润,建设了较好的投资形象,又极大的解决了本国的粮食问题。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精选篇1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到“民工潮”,再到废除农业税。但现阶段面对着就业压力和城市高负荷效应,农民工的发展需寻求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农民工数量在不断上升,住户中外出的农民工比例上升的相对较缓,本地农民工和举家外出农民工比例上升相对较高。农民工数量变化将形成一定的格局。所以,研究农村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

一、农民工数量的变化

农民工即指身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农业户口的工人。21世纪以来,进城务工的农民呈上升趋势。有约80%以上的农村迁移人口是为了提高收入而进入城市“务工”或者“经商”。

据20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全国农民工总数为25278万人,其中,住户中外出农民工2584万人;举家外出农民工3279万人;本地农民工945万人。2009年农民工总数比上年增长1.9%,2010年农民工总数比上年增长5.4%,2011年农民工总数比2010年增长4.4%。2008年至201年外出、本地农民工增长情况见图1我国从2008年至201年,农民工总数比上年同期增长率与住户中外出的增长率先上升后逐渐下降趋势;举家外出比上年同期增长率与本地比上年同期增长率呈上升趋势。2009年住户中外出农民工比上年同期增长3.4%,举家外出比上年同期增长3.7%,本地农民工比上年同期负增长0.7%;2010年住户中外出农民工比上年同期增长6%,举家外出比上年同期增长3.5%,本地农民工比上年同期负增长5.2%;201年住户中外出农民工比上年同期增长2.6%,举家外出比上年同期增长6.8%,本地农民工比上年同期负增长5.9%。结果显示,住户中外出的农民工逐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本地及举家外出的农民工增长率呈逐年上升,但本地农民工基本达到饱和,所以增长率潜力不高。

二、人口比重的变化

截止201年末,农村人口首次降至50%以下,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农村人口多3423万人。

三、未来农民工格局

(一)农民工的处境与社会发展

1.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城市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工数量上升,就业压力越来越严重,并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矛盾。严禁的就业压力使流入城市的农民常常找不到工作而流落街头并诱发许多犯罪事件,一些犯罪集团则乘机欺骗农民的财物或拐卖其中的妇女,唆使和利用少数人去作案犯罪。

2.现阶段对农民工管理体制和方式、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供给等方面都还存在着许多缺陷,随着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大,可能演化出新的社会问题。

(二)形成格局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住户中外出农民工增长率将逐步下降,最终趋于一个平衡值上下波动不大。

2.现阶段我国改善农民工问题逐步取得巨大的成功,所以举家外出的农民工增长率逐渐升高。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将达到一个饱和值并上下波动不大。

3.由于自然和地理条件以及社会发展需求,本地农民工将逐渐增加。最终将达到城市化。

一个健康、文明的城市仅仅依靠本地或外来农民工是不够的。必须两者兼顾、相互促进。所以,三种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将各自形成一定的格局。

四、农村发展的初步探讨

(一)条件分析

1.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根据近年数据显示,住户中外出农民工比上年同期增长率逐年下降。其原因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正统地位,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而儒家思想“孝”占有及其重要的一席之位。受传统思想的约束,“孝”一般都选择在土生土长的地域内,所以住户中外出的农民工不可能长期迁移到城市中去。其具有抚养子女和赡养父母的责任和重担。而本地及举家外出的农民工增长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因为城市化对农民工的相关政策在改善,有利于举家外出的农民工。但根据城市的容纳饱和度,其具有局限性,不可能无限扩大。且现阶段住户中外出农民工依然占主体地位。

2.现阶段家庭状况。论述的重点主要是住户外出农民工的家庭状况。家庭成员分离和家庭功能缺失表现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以及留守妇女(檀学文,202)。农村典型的三大留守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构成特殊的社会问题。产生不和谐的因素,影响家庭未来乃至社会的发展。住户中外出的农民工背井离乡,留守儿童缺失父爱母爱,性格容易扭曲,缺失监护人的管理,性格任意性大,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侵蚀,甚至导致犯罪。赡养缺位,导致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艰难,精神上受到冲击。

3.社会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来自其他发展国家竞争力的加剧,各企业迫切需要改变当前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企业改革,下岗职工数量增加等,都给农村劳动力就业总量和就业稳定性造成巨大压力。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乡镇企业逐渐兴起,缺乏劳动力和对家庭的兼顾,所以不久的将来农民工将大量地转移到乡镇企业或乡村企业中。

4.城市限制。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造成城市中人口膨胀问题。城市发展不可能无限制的扩大,城市区域发展,资源优势等具有其局限性的一面。不可能无限的、大量的接受外来人口。

(二)农村发展的趋势

1.开发资源。根据农村地区的发展条件,农村地区的矿产资源、能源、农业产品合理地利用、开发。开发农村的优势产业。

2.市场需求。a.农村项目在不断增长,传统的耕种已经满足不了农民的生产需求。只有农业转型。

b.相关企业转移到农村地区,降低资源及劳动力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3.体制改革。转移企业发展方向,到农村中去。根据各企业的自身条件,各企业的性质,有目的地转移到对其有利的地区。如煤炭企业到煤炭资源量丰富的地区。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建设新农村,达到缩小农村与城市贫富差距的目的。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精选篇14

关键词:用水结构;用水现状;节水策略

1概述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南北差异巨大。水资源分布问题影响着国家战略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正是缓解北方区域缺水的巨大举措。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总用水量6095亿m3。其中农业用水为3870.3亿m3,占63.5%,而工业、生活、生态用水分别是1353.1亿m3、768.0亿m3和103.6m3,分别占总用水量 22.2%、12.6%和1.7%。南方省份地表水供水量占其总供水量比重均在86%以上,而北方省份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约一半以上,超过40%的水危机标准。水资源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新时期下,合理分析国家用水结构和提出节水策略,为节水战略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2 用水结构与用水分布

2.1 用水结构

根据用水特征分类,我国用水结构分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2005-2014年国家各行业用水量及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根据统计,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的比例分别为62.62%、23.25%、12.35%和1.78%。

(1)由图1可知,总用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5-2014年,年均用水量5966.1亿m3,2005年用水量最小,为5633亿m3;2013年用水量最大,为6183.4亿m3。

(2)农业用水量基本平稳上升,农业用水比例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农业用水比例2011年分为两个阶段,如图1所示。a.2005-2011年,农业用水量波动性较小,整体保持平稳,年均用水量为3667.0亿m3;农业用水比例逐步下降,2011年达到最小值,为61.30%。b.2012-2014年,农业用水量明显增加,年均用水量为3896.7亿m3;农业用水比例相应有所回升。

(3)工业用水量和用水比例整体上都呈先升后降趋势。图1显示趋势变化的分界点点出现在2010年。a.2005年-2010年,工业用水量和用水比例均呈增长趋势,但趋势变化不显著,年均用水量为1377.8亿m3;2010年两者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45.3亿m3和24.00%。b.2011年-2014年,两者出现下降趋势,年均用水量为1400.5亿m3。

(4)生活用水量先升后降,用水比例先升后降。前一阶段(2005-2011年)年均用水量为720.8亿m3,用水量从2005年676.0亿m3持续增长至2011年的787.8亿m3,用水比例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0.13%;后一阶段(2012-2014年)用水量和用水比例下降,年均用水量为752.7亿m3。

(5)生态用水量与总用水量趋势变化基本一致,用水比例基本保持在1.78%上下浮动。

2.2用水分布

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要求,将全国各水资源一级区划分为南方四区(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和北方6区(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两部分。2005-2014年南方4区和北方6区各行业用水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通过10年用水数据观察,南方四区和北方六区的总用水比例、农业用水比例、工业用水比例和生活用水比例变化基本保持稳定,但南方四区的生态用水比例呈上升趋势,北方四区则出现下降趋势。其中,总水量比例分别为55.03%、44.91%,农业用水比例分别为46.02%、53.98%,工业用水比例分别为75.47%、24.53%,生活用水比例分别为64.61%和35.39%。北方区域的农业用水大于南方区域,表明北方区域具有较多的土地资源,节水工作应偏重于农业;南方区域在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北方区域,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指明方向。由于生态用水所占比例较小,文章着重研究农业、工业和生活三类用水情况。

3 各类用水现状

3.1 农业用水

农业用水主要包括种植业灌溉、林地和草场灌溉、畜牧水产养殖用水等农业生产用水。[1]。在农业用水中,比重最大的是农田灌溉用水量。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448m3降至2015年的402m3;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逐步增加,2014年达到0.53,达到《“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要求。结果验证农业用水正处于以节水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工程建设时期,农业灌溉节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中国农业水资源存在短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用水总量不足、用水浪费和灌溉设施不齐全。另外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生活用水量必将不断增加,而农业用水量将会得到控制。严峻的形势下,农业用水必须从进行内部挖掘,寻找潜力点,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3.2 工业用水

工业用水指工、矿企业的各部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在加工、冷却、空调、洗涤、锅炉等处使用的生产水及厂内职工生活用水的总称[2]。从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可知2005-2014年工业废水排放量逐渐下降,但总量较大;重复利用率逐年升高,但与发达国家90%的重复率存在一定差距;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急速下降,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2010年的90m3降至2014年的59.5m3,用水量降低33.89%,提前完成《“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的约束性要求。

3.3 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包括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生活用水。其中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波动范围不大,基本在209L/d上下浮动,明显高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存在较大节水潜力。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呈现先升后稳趋势,在2005-2010年基本平稳上升,此后维持在81L/d左右,基本处于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范围内,但用水量偏高。

4 节水策略

4.1 农业用水

政府层面加强水权制度改革,合理配置区域的水资源,减少流域上下游的用水冲突。因地制宜,根据区域作物耗水和经济效益的不同,适当调整农业用水水价。利用经济杠杆的手段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用水的水耗。农业灌溉区域施行节水指标考核和用水定额管理,积极推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在技术层面,逐步减少农业的漫灌面积,发展先进的节水工艺。

4.2 工业用水

节水主管部门逐步取消、淘汰高耗水、低产值的项目,严格限制企业用水总量,启用惩罚性的水价政策。在节水型企业建立中,实施标准提升计划,使得企业达到先进的定额标准。在企业之间开展节水技术推广和节水治污示范,增加循环水的利用率,实现企业用水的“零排放”。强化多领域、跨学科的节水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

4.3 生活用水

在生活用水方面,加强节水意识的培养,减少人为的浪费。家庭用水尽可能一水多用。公共场所提倡使用节水型器具。

5 结束语

通过2005-2014年国家各行业用水量及所占比例比较,可知农业用水依然是用水大户,农业用水量基本平稳上升,农业用水比例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工业和生活用水量有所增加,但用水比例均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生态用水量与总用水量趋势变化基本一致,用水比例基本保持在1.78%上下浮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仍然是农业大国,今后的节水工作应优先考虑农业。通过区域的用水比例比较,探讨区域内部的用水结构,使得区域内水资源配置和节水工作趋于科学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