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物联网创新技术范文

物联网创新技术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09-21 09:57:53

物联网创新技术

物联网创新技术精选篇1

关键词:物联网+配网;智能运维;创新技术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已成为了带动经济产业和信息化跃升的主体,并且在“感知中国”的带动下,不断借鉴和创新发展思路。但是我国的核心技术产业却在物联网高速增长时期,在协调整合产业技术及应用服务方面出现了发展困境,并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

1 加强分析传统运维业务的技术

1.1 运维业务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传统的配网巡视工作所涉及的面比较广,且工作点也比较多,所以人员到位率对其运行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并且也经常有发现及处理缺陷不及时的问题发生,同时对现场运维质量也难以保证,甚至会对配网安全稳定及健康运行造成很大的威胁。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1)对设备到位率的检查不到位,且存在不实的情况。(2)对配网运营成本控制的监管不利,对有异常或隐患的问题没有及时的加以解决。(3)因配网设备分布广的情况而对巡检敷衍了事,没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

1.2 对现场智能运维的需求要有效的加强

对此,可以建立与配电系统常用的组件模型,并对每一组模型进行独立仿真,所以,就可以方便它与其他新的模块(远程工作站工单、配调故障信息、配网图资信息、PMIS信息等)和第三方工具能有效的集成。

2 物联网系统的运维特点

2.1 运维资源化

由于传感器与网络技术一日千里,已经很难有一个运维方可以独立完成对如此复杂的万物互联的物联网的全面运维。因而一个好的运维平台首先应该是一个资源融合的平台。不论是工程师还是资料或者专家都是被融合的资源。只有通过资源融合才能完成有效的运维。

2.2 运维流程个性化

不同的物联网应用服务于不同的用户,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规矩和习惯,客随主便是运维活动的重要特点。

2.3 运维时效性明显

从上面的认知出发,结合麦斯杰融合与共享的理念,运维中间件应该具备:

(1)运维资源的融合能力。

(2)通过个性化流程将运维资源整合成运维服务,在保证为业主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完成运维资源的共享。

运维服务是一个从知识到劳务到考核的有机过程。通过运维服务物联网应用系统的稳定性获得极大提升。这种提升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防微杜渐式的预测性运维,在设备失效前完成修理更换;二是通过快速有效的故障运维,在设备发生故障时,缩短设备退服时间。

3 加强新技术的实践与研究

3.1 对便携式巡视及缺陷APP的应用要有效的加强

3.1.1 对消息功能模块的分析。通过网络服务器对巡视人员所录的现场视频进行上传并保存,进而网络服务器就会把这一信息分享到消息功能模块中去。因此,通过消息功能模块管理人员就可以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实时的查看,并详细的掌握现场的动态。

3.1.2 对缺陷功能模块的分析。对现场缺陷的情况进行拍照并进行详细的记录,然后点击功能模块最下端的拍照选项,可以把现场缺陷情况的照片点击提交,进而管理者就可根据图片及信息对现场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及时做出解决方案。

3.1.3 对巡视功能模块的分析。为了保证巡视结果的准确、真实,巡视人员可以在巡视现场实时录制,并把这一情况输入到巡视功能模块中,同时,功能模块将会自动记录信息录入点的地理位置和信息时间。因而,对其就无法进行更改,从而保证无法作假。

3.2 准确识别智能电缆通道的属性

标识牌比较适用于户内户外电缆井位环境,其安装便捷牢靠。把电力电缆通道信息导入到电子标识牌的内部,并采用使用近距离无线识别技术,可方便现场巡视人员能够准确的读取到电力电缆通道信息。

3.3 对智能防盗及防误联动系统的分析

对于所辖无人配电站所的防火门的现场情况,配网值班人员可以通过智能防盗及防误联动系统对当前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若有异常情况,智能系统就会立刻报警,并把异常情况传到应急中心,然后针对监测的情况配网值班人员对其选取有效措施,并派专职人员到现场处理。与此同时,根据现场的配电接线图系统还可以自动开出相关的操作票,并传到智能手持终端中,以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此操作票在操作完成后还能够回传操作信息,因此对操作人员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

3.4 对集成智能辅助监控要积极拓展

对配电所的防盗监控系统可利用影像监控模块来实现,其也可以作为配电站所检修时的后备监护。同时在远方可实现辅助信息监测。对配电站所中的变压器的控制可根门禁控制与振动感知模块来进行,因而,如果变电站受到外来破坏,其就会及时的停止运行,及时的消除安全隐患,进而避免对其内部的破坏。

4 进行阶段性的成效分析

为了实现智能坐标定位的优化,可把配电设施设备定位及查询技术与APP工具相结合,并把配电线缆设施名称与对应的定位的地理坐标信息相匹配,进而确保坐标的准确性。为了能够给日常巡视、故障抢修提供方便,可按照区域和责任人划分,对收集坐标信息和设备信息的补充和完善可利用巡视工作来进行,方便对动态配电设备设施地理位置的识别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够辅助日常巡视周期和巡视质量的控制。

5 物联网+配网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的基础信息设施中,有很大部分的关键产品及核心技术都是源于国外,自主研发的产品比较少,关系到我国的信息安全和产业的自主安全,因此,在安全方面即使采用科学的防控手段,依然有被渗透和被控制的风险存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以及基础信息网络更新的需求,而促使自动可控的软硬件物联网的发展空间也是不可估量的。在物联网中加快安全可靠关键软硬件的研制,直接关系到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加快推进也势在必行。

再者,是对物联网商业模式的融合加强创新。目前,企业和最终消费者用户需求的释放受到物联网商业模式的制约。因此物联网的商业模式还存在投入成本高、投资回收慢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发展。商业驱动将是在物联网平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其投入的比较少,但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则比较高。市场爆发期的到来取决于第三方物联网应用企业,当他们找到自己业态模式时,就是物联网发展的开始。同时第三方的物联网服务平台成为主要的商业形态,也正是物联网企业成熟的真正时期。所以第三方物联网运营企业的商业模式才是物联网商业模式的主导方向,只有加以有效的探索第三方物联网平台运营模式,才能使物联网服务市场实现真正的成熟。

6 结束语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发展,通过对可控资源的配网设备的信息数据交互及现场成果的推广等的创新融合,同时对基础数据整合和现场运维一体化作业模式能够有效的实现持续推进,并有效的做到了数据交互优化的应用。在能够持续推进并有效准确的把控现场监测动态信息的同时,还可以成为城市配网智能化主动对接、集约化运维管控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金炜皓.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2).

[2]李德斌.电力系统中的配网自动化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9).

物联网创新技术精选篇2

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是为提高区域物联网产业创新能力和实施物联网发展战略而构建的发展支撑与保障系统。针对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瓶颈,从产业层面对资源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重组,以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需求为导向,以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开发、应用和共享为目的,以物联网产业技术市场为载体,通过政府、企业、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主体协同创新与制度设计,实现技术供给和产业需求的高度对接,为技术研发和物联网技术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撑。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是实现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共享、一体化、网络化的支撑体系,是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支撑平台,具有主体多元性、动态开放性、知识与技术溢出性、资源共享性等特性。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主体架构包括公共决策层、支撑平台层、创新主体层3个层次,3个层次之间以技术需求与供给为纽带,通过技术市场形成交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各模块形成委托、协作形式的耦合关系。公共决策层以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部门、物联网技术应用部门、物联网企业等为主体,通过战略、政策、标准制定,采取引导、激励、保护和协调等方式,影响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过程,在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在物联网产业创新政策、创新投入保证、创新要素集聚与配置、创新成果有效输出与转化方面起引导作用。公共决策模块既影响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类型,又影响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机制。

支撑平台层是以各级工程技术中心(部级企业技术中心、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省级物联网产业研发机构)、行业共性技术基地、行业协会及其它平台等为主体,通过协商机制形成的为物联网产业技术开发和应用提供支撑的平台。根据公共决策层的任务和项目,以及市场的实际情况培育产业,并将研究成果产业化,是创新主体间的连接载体,具有降低交易成本和实现协同创新的功能,能够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扩散与共享。创新主体层主要由物联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主体构成,各主体以物联网产业技术开发与应用为目标,通过协同创新形成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其中,企业是创新主体层的主要力量,以技术需求为核心,通过集聚和整合各种资源,共同完成物联网产业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技术创新平台中居于主导地位;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主要成员,主要担负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过程中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重要任务,在平台中的作用逐渐凸显;中介机构主要是指以物联网产业技术孵化器、产业技术示范基地为代表,为物联网产业技术转化、产业化、管理、咨询和培训提供服务的机构。公共决策层是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基础层,支撑平台层是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支持层,创新主体层是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主体层,各层次通过技术需求挖掘和技术成果扩散,在产业创新过程中产生委托关系,形成相互支撑、相互协作的有机整体。图1描绘了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组织架构。

2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机制

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是由多主体、多层次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系统中各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联系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基础,系统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直接影响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效率。因此,研究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是探索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与管理理论的基础。如何整合物联网产业技术的创新资源,使各平台的资源能够集成共享、联动发展、促进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机制,如图2所示。

2.1动力机制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平台发展的各种动力及其形成与传导机制。平台运行的动力机制是动态的,在平台建设的不同阶段,其动力机制有所不同。在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初期,政府是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资源整合的推动者,通过制定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规划、采取政策倾斜等手段,建立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等支撑平台,积极引导物联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对物联网技术进行联合研发,通过建立物联网产业技术转让和应用载体,促进物联网产业技术的转化与应用。同时,通过培育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良好环境,打造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生态圈。当创新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和科研机构成为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主体,市场成为推动平台建设的主要动力,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各创新主体形成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市场机制为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提供了相互交流的界面,促进资源在平台中顺利流动,实现优化组合。进入创新平台建设成熟期后,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的动力由政府推动转变为市场驱动。其动力机制如图3所示。

2.2协同机制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的协同机制是指创新平台的各利益主体,为实现物联网产业关键技术破、共性技术研发、技术产业化,通过资源共享、产学研协作互补等途径建立协同研发、协同创新、技术共享的协同机制,实现物联网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利用及增值。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运行的协同机制分为纵向协同与横向协同两种。纵向协同机制主要表现为,协同创新平台中物联网设备商和运营商向上游和下游延伸,在运营商主导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下,主要以产品和服务购买的形式向系统基础服务延伸;横向协同机制主要表现为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协会等主体之间的合作。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协同更多表现为各主体之间的横向联盟与协同,物联网产业技术平台发展的协同机制源自研究机构、高校、企业、政府、协会等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动力。

2.3扩散机制物联网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运行的扩散机制是指在物联网技术创新平台中,研发主体将研发出来的技术通过企业实现在创新平台中的传播与推广。企业作为创新成果应用与推广的主要承担者,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中技术扩散的平台和主体。高校、科研机构、研发型企业通过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研发,向物联网技术应用和产业化企业提供新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和产业化企业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产业化,推动技术转移、转化、扩散,以提高物联网产业技术的传播效率,促进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高效运行。物联网产业技术扩散建立在技术转移和转化的基础上。技术转移是将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研发的创新技术提供给需求主体,通过建立技术供给方和技术需求方的转移平台实现无缝转移对接,通过集成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采用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和风险资本等各种资本运作方式,实现技术创新成果向企业和社会有效转化,并促进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直接利用自身的技术创新成果创办企业,实现产业化。技术转化是将物联网产业技术转化为最终产品的需要,通过成果转让、技术服务、创新人才培养等形式,实现将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物联网产业技术扩散受到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情况、宏观政策环境、技术创新平台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因此,需要为技术扩散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降低其运行成本,提升技术转移、转化、传播效率,促进物联网产业技术的发展。

3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对策

3.1制定有利于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的政策体系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在发展初期面临着市场准入门槛高、创新市场化水平低等障碍。政府应通过制定各种有利于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的战略、标准、政策,为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的政策体系是指政府为引导和促进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通过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标准、方法的选择与评价,制定的相关规划、法律和制度体系。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政策体系的制定,要以提高平台内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物联网技术研发的不确定性、消除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为目标,为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发展提供人、财、物支持,为物联网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建议从以下角度出发,制定有利于物联网产业创新平台发展的政策体系:①建立由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相关产业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的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建立动态协商机制,为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战略、政策制定提供主体保障;②构建有利于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的激励制度,包括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引导资金、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③建立产业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建立研发和示范一体化管理体系,促进技术扩散,提高物联网产业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水平。

3.2建立有利于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的主体合作创新体系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离不开各主体的合作,建立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合作创新体系是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的保证。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主体合作创新体系是指物联网产业创新平台中各主体通过技术标准制定、技术研发、技术推广、技术应用建立起的协同创新组织体系,其以合作创新为手段,致力于关键技术研发和技术产业化。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主体合作创新体系建立的重点在于:①有效整合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资源,构建官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合作机制,建立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机制、利益共享机制;②强化平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平台内显性知识快速流动,刺激第三种形态的知识流动及最大化创新成果溢出效应。通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知识在平台内创新主体间流动速度和频率,缩短研发过程中主体间的响应时间,提高平台创新的整体效率,实现创新主体间信息、资源、人才的双向流动与循环,缩短研发时间,提高技术商业化速度,实现知识溢出效应最大化。

3.3建设有利于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发展的支撑体系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撑体系是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由于部门分割的存在,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撑体系出现了重复建设、共性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加快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支撑体系建设,必须打破部门分割,整合各类资源存量,建立共性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同时,选择支撑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加大增量投入,提升支撑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支撑平台建设成效。重点支持工程研究中心、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基地、行业协会、信息共享服务体系、技术标准、检测体系等领域的支撑体系建设。

4结语

物联网创新技术精选篇3

关键词: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

最早的网代表的蜘蛛吐丝织出来的蛛网,后来人们将人与人之间的看不见的联系成为网。网的种类十分的多种多样,有关系网,互联网等等。但是这些网都是指人类内部之间的,并没有人与物或者,物与物之间的网络,于是物联网应运而生。

一、物联网的概念

交际网主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正如同它的名字所说的一样,物联网着重强调的物与物之间的交流。当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很快,新的科技产品琳琅满目,新的科技理念目不暇接。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也产生了新的具有推进作用的新科技,物联网。物联网主要是运用现代高科技的互联网等技术,将传统的农业生产变得规范而且有序,同时将传统农业置于监控管制之中,将农作物的状态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中。给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互联网的重要任务是信息的交换,而物联网的作用则主要集中在信息方面的收集。任何事物经过物联网的录入,都能够准确它的定位,使人感觉清楚和明白。不同于文字或者画像中的苍白无力的单方面的表现,物联网中的事物给人更多的是更加具体,更加细节的认识。物联网通过对事物具体数值的监控,和对相关数值的分析研究,达到了精确测量的目的。科学是推动生产的重要动力,物联网更是推动生产的重要动力。物联网的发展展现着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促进着物联网的发展。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就一直采用重农抑商的策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业是中国立足的根本。在中国相比于传统的农业来说,物联网支持下的农业显得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也使得农业产生了新的发展的道路。

二、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一)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如果说农业是中国立足的根本的话,种子的质量就是农作物立足的根本。物联网技术下,所有种子的品种,信息,数据被记录了下来。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观测哪种种子才能成长为更优秀的农作物。在现实生活的育种运用中,物联网还有许多其他的用处,通过有效的观察,可以人工培养,甚至于可以人工完成某些新型种子的培育。优胜劣汰,在种子阶段就做到选取最有的种子进行农业生产,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二)在设施园艺生产中的应用

在大街的街边,有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有些草坪上有一个小小的洒水器,它的身边并没有其他人的操控,但是它却能够自动洒水,可谓是十分神奇。这个就是物联网在园艺设施上的应用。在物联网的控制下,并不需要人力来完成这个工作,只需要在物联网的系统中输入一定的数值,然后通过机械的操控,就可以达到精确把控的目的。这样做,既节省了人工费用,又防止出现了数据失误。

(三)在禽畜养殖化管理中的应用

除了农业种植业以外,农业另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就是畜牧业。那些整天嘈嘈杂杂的小动物,虽然每天都在说话,但我们并不能了解它们说的意思。它们身体出现什么状况,或者突发什么疾病,我们也不能做到很好的发现工作。这时候就是物联网大展神威的时候了,物联网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将这些小动物的参数都记录下来,一旦参数发生意外,在参数范围之外变化,我们就可以得到有效的信息,这些小动物就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

(四)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由于在养育,培育过程中,农产品的数据都在物联网上有相应的记载。这相当于每一个农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从它的出生到死亡都有严格的记录。这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可以随时查看这些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是否出现了其他不良情况,真正做到了从源头处把控农产品的质量。

(五)在资源调控中的应用

任何科学养殖,都离不开数据的支撑。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也是用数据证明了自己的优势。在物联网技术下,所有的农产品数据都集中显示在物联网信息网中,物联网拥有最多的信息量。信息量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决策的正确性。有足够多的信息支撑才能够得到比较正确的决策,所以物联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极大程度地帮助了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资源配置决策。

三、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提高信息感知与识别技术

对于信息的收集来说,信息的获得是十分重要的。而信息的收集,主要依靠物联网的感知和识别技术,在这种技术的支持下,物联网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信息的收集工作。在当下,由于物联网该方面并未完全成熟,所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加强信息传输和自组网络技术

由于物联网还属于一个较为新型的事物,所以的使用受众较小,网络的覆盖率也较小,这就使得物联网的网络版图较小。只有庞大的网络才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内容支撑,才能使决策更加的正确。

(三)提升云端计算技术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中,云的概念被广泛地提了出来,各种网络云盘占据了原本移动硬盘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云端计算技术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支持者,主要是因为它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云端技术使得一份资料变得移动起来,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能查看有关的资料,而不局限于某台电脑。物联网的属性要求它必须在云端技术上下一定的功夫。

四、结语

无论是互联网技术,还是物联网技术,说到底都是为了我国的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在各项技术中,创新求变永远是不变的必胜的法宝。物联网是我们科技技术上的一大步,但是如何将步伐迈的又大又稳,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和进步了。只有不断地进步,才能为科技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秦怀斌,李道亮,郭理.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及关键技术应用进展[J].农机化研究,2014(4).

[2]彭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发展策略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2(2).

[3]戴起伟,曹静凡.燕面向现代设施农业应用的物联网技术模式设计[J].江苏农业学报,2012(05).

物联网创新技术精选篇4

关键词:计算机;物联网技术;物流领域;创新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become much more common in all walks of lif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has also been further developed under such background. In recent years, the rise of online shopping has promoted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However, since the application time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s still relatively short, there still exists many problem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of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logistics, analyzes how to improve these problems and proposes th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computer;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logistiecs; innovation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很多的购物网站兴起,比如:淘宝、天猫和京东等,同时也带动了物流业和物联网的发展。为了促进物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要加强对物联网技术创新,不断完善其服务的能力,从而促使物流行业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 计算机物联网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就现在看来,我国的物流行业仍然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所以如何提高物流工作的效率,节约其成本,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和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整合资源,提高物流行业整体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是我国现代物流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最为主要的问题。因为物流这一行业的工作中有多个环节,而且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网络化作业的特点比较明显,所以对信息技术的要求也就比较高。而现在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大量应用,也给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促使了物流行业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

物流企业使用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它对联网中的物流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比如:在工作过程中对货物的生产、入库、整理和装卸等环节都可以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些工作环节都是相互制约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物流工作。而物联网可以对每个工作流程进行适时的监控,从而改善传统的管理状况。在物流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对货物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安排配送路线,减少配送环节中的人工和交通成本等,而且也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库存情况,通过互联网对货物运输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跟踪,可以有效的提高车辆的装载率,从而减少对车辆的使用。同时可以很好的监控到货物状况,以免货物在运送路途中,被损毁或者被盗等情况的出现,在责任划分的时候,也可以做到有理有据,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的情况。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验证信息,使得客户可以清楚的查出自己货物的物流情况,从而提升了物流行业服务的透明度,而且也使物流查询变得方便快捷,使物流行业的服务更加高效和全面。所以通过物联网对物流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可以很好地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物流行业整体的服务质量。

和传统的物流业务相比,现在的物流行业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方便和快捷的获取相关的物流信息。通过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各环节中的应用,实现了物流行业许多工作环节的自动化。并且通过对每个工作环节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人们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物流的整个配送过程。所以随着物联网的技术的发展,会使得企业内部之间和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更加便捷。

2 计算机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物联网存在信息安全问题

物联网技术是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递的,并通过信息共享完成基本信息内容的构建。但是由于互联网是一个信息较为开放的平台,所以在信息进行传递时很可能受到网络黑客的攻击,或者网络系统出现安全漏洞,从而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这样货物的信息和客户的信息都容易被窃取,无论是对于物流企业还是对客户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2.2 成本过高的问题

由于物联网技术在应用时需要使用很多电子仪器和设备,比如电子标签和视频读写器等设备。使用这些设备在提高物流的工作效率和服务的质量的同时要花费比传统的物流行业更多的费用。现在的物流行业发展中,一些相对较小的物流公司会比较注重其工作中的成本,入不敷出很容易导致公司倒闭,所以他们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就不会选择高成本的设备和物联网技术。所以物联网在进行发展和推广的时候,应该重点减少自身的成本,降低其门槛,使得每个物流公司都可以使用物联网这一新的科学技术,从而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和快捷。

2.3 存在物联网技术问题

在物联网技术不断l展和不断扩大的应用过程中,网络传输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和可追溯性管理技术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有关的无限射频识别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方面,我国依旧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阶段,而且远远无法达到可以灵活使用的地步。但是在现代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这些技术在未来的应用一定非常广泛,所以对此应该加强研究。目前,我国物流行业中精通物联网技术的专业人才还很匮乏,使得其技术在一定时间内很难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 计算机物联网在物流领域中的创新和举措

3.1 培养出专业的技术团队

相关的政府机关和部门应该重视起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建设,并针对其服务的领域和工作性质制定出相关的扶植政策。可以通过调动各方面的科技人才,加大投资的力度,联合相关的技术进行创新和探究。这不仅需要很好的专业的物联网技术,同时还需要研究如何降低其中的成本,从而使得物流行业获得最大的利益。与此同时,各高等院校不断提高物流专业的教学质量,从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出相关专业的人才,为计算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从而促使物联网技术可以全面、协调的发展。

3.2 加强信息安全的管理建设

在网上购物越来越活跃的今天,人们的个人信息安全也越来越难以得到保障。所以在物联网运作的时候,需要加强对各种防御安全系统的建设,在网络信息遭到攻击或者入侵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进行识别和防护,避免个人信息在物联网中遭到损失,同时还可以通知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出现的系统漏洞进行及时的修复,从而有效避免个人信息的泄露。工作人员还可以增加物联网中对人们身份的验证步骤,有效地限制异常的访问,通过联合计算机技术对异常的信息进行检测和分析,及时拦截异常的访问,加强物联网对信息的安全管理,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密有效保证信息的安全。

3.3 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计算机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时间还很短,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还不齐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行业的不断进步,物联网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针对物联网发展状况建立起与其配套的法律体系,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改,从而保证法律法规的健全性和时效性。有序地促进计算机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3.4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创新和应用

物联网具有三种主要的技术,分别是全面感知技术、智能处理技术和可靠传送技术,但是在中国的物流行业中主要应用的是全面感知技术和可靠传送技术。在智能处理技术方面应用则比较少。比如物联网技术主要应用在货物的运输和配送环节的可视化管理的方面,如生产仓库和配送中心的自动化作业和对物流全程的追踪和监控等。尽管如此,物联网的创新和应用对物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许多物流公司都非常注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而且物流信息网络技术是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技术。比如有关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主要是为全省的物流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它不仅把省内的各种物流信息进行整合,放在同一个标准上,然后共享信息,而且可以和其他省的物流平台相连接,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有关物流信息的资源共享。企业可以通过了解物流业的信息,掌握目前物流业发展的状况,做出企业的经营策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从而为我国物流行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4 总 结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物联网对于物流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物流领域也应该加强自己的科技建设,从而跟上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物联网给物流行业带来了更加简单方便的工作方式。所以在物流行业的发展中要加强对物联网的建设,从而促进这项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使其逐步成熟,从而从整体上提高物流行业经济的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物联网创新技术精选篇5

关键词 物联网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一概念国内外普遍认可的是 MIT Auto-ID 中心Ashton 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时至今日物联网已经从概念逐步走向实践。同样在高校中,“物联网专业”也经历着从无到有,从鲜见到热门的变化。在教育部的联合推动下全国700余所高校积极到参与物联网这一新增专业的设置。如何培养物联网相关专业技术人才是反复强调的话题,但实际情况却总是形式大于内容。对于高校而言,利用新增专业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搭载“物联网”快车不应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切实地在师资、教学设备、教材上进行实际加强。从电子、信息类新增专业看,物联网工程是最热的专业之一,哈工大、北京理工大学等全国30多所高校都将开设该专业。

1 物联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方法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综合能力,正确的教学方法会有力地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而落后的教学方法则会成为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阻碍因素。因此,要发展学生的创新素质,就必须采取有利于创新的教学方法,切实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应该清醒地看到物联网技术具有“新、长、专”的特点。

1.1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开放式思维

物联网专业成立之初自身学科特点尚未成型,但集成创新型技术,知识体系不清晰;产业涵盖面宽,边界难以界定。物联网是新增设的专业,交叉学科特性更加显著。如何变思维封闭式为思维开放式教学对于教学是一个挑战。所谓开放式思维就是要求学生不能只会死记硬背书本的知识,要着眼于不同答案或结论的自主选择。为此,教师要科学设计课程中创造性活动,善于传递创造性教育新观念,制造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各种创造性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逐渐形成广博的思维,做到跨学科和课程规定以外的内容,例如可以利用课堂辩论、CAI授课、学生讲课和专题讨论等方法,传递创造性教育新观念,制造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各种创造性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逐渐形成开放式的思维。

1.2 将科学研究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之中,丰富实验手段,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教学与科研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在创新教育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探索其规律性的东西,就必须将科学研究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它们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有选择性地布置一些综合性作业或小论文题目,让学生尝试进行科研研究与创新的基本训练。根据学生的兴趣再加以具体指导,使学生初步掌握科研研究与创新的方法和途径。注重实验环节,设置多样化的实验。例如处理器基础实验方面可以考虑程序下载实验,串口通信,控制器的基础,虚拟演示终端控制实验、微操作系统,基础通信实验可以设置线信道监听,无线报警,SimpliciTI网络通讯实验,射频标签RFID部署;自组织网络实验可以设置指定路由多跳网络的实验,简单的泛洪协议的多跳路由网络的实验;

1.3 将科研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强化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

目前高校某些专业的人才培养在实际工程能力方面和社会需求存在着天然鸿沟。这就需要企业和高校之间采取有效的桥梁与杠杆来跨越障碍协同发展。上面提到了将在教学中引入科研能力培养,那么在科研中也同时要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物联网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决定只学好某几门课程,或者是仅仅是掌握某一学科(比如计算机、电子、通信等)是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的。让学生接触新的无线技术DSRC,Bluetooth,WiFi,ZigBee,RFID 和NFC的知识。通过设计丰富、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式,可以为物联网专业学生打下扎实的应用基础,为将来创造出更多物联网应用及产品积累经验。目前在许多大型办公场所、商业Mall等经济金融聚集的地方已经采用了先进物联网技术,适时采取现场实地考察,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师生共同感受物联网技术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2 物联网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创新

2.1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物联网创新技术精选篇6

【关键词】古建筑;消防;物联网;管理创新

古建筑是指古人遗留下来的距今有较长历史年代且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它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历史资料,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建筑根据其地理环境、结构、平面布局等不同的特性,与现代建筑相比,在防火安全保护上有着截然不同的重要特性,而如何把传统的建筑与消防物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在服从它的整体性、观瞻性的前题下,消除火的隐患,保证消防安全,是我们值得研究的课题。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古建筑已成为旅游和宗教活动的场所。在古建筑旅游开发极大的带动和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消防安全带来了隐患。《文物法》规定:“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

一、古建筑群防火特性

1.地理环境。我国古建筑除少量建造在城市市区或近郊外,绝大部分建造在远离城市的高山深谷中,建造时一般都充分利用地形地物,建筑峻峭,随城就势,院落相错,通路曲折逶迤,构建在山腰和山顶或处于深山环抱中,且建筑物比较分散,(如山西的五台山、陕西华山等)人员徒步到达都非常困难,更不要说对消防设施的检查、管理和维护了难以综合管理,一旦发生火灾,只能自救,从而丧失了有效控制火势的机会。

2.结构特性。古建筑有独立建筑或建筑群,其结构多为砖木或纯木结构的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耐火性能差。而古建筑中的各种木材构件,又具有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性能。如古建筑屋顶严实紧密,在发生火灾时屋顶内部的烟热不易散发,温度容易积聚,迅速导致“轰燃”;再如古建筑的梁、柱、椽等构件表面积大,木材的裂缝多,火灾发生后,火势蔓延快,燃烧猛烈。另外古建筑中的木材经过多年的干燥,含水量很低,特别是一些枯朽木材,经过多年干燥,质地疏松,在干燥的季节,遇到火星也会起火。

3.平面布局特性。古建筑一般在总平面布局上成组、成

群,对称布置,形成格局。殿堂之间往往用木质廊子相连,层层叠叠,组成四合院和廊院两种格局,即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形式多样的建筑群,其规模壮观,气势雄伟。但由于廊道相连,建筑相连,建筑群内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间,如果一处起火,火势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则毗连的建筑很快出现大面积燃烧,既不利于安全疏散,又容易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二、古建筑的火灾事故分析

1.生活用火。主要反映在做饭、采暖、照明等用火过程中不慎引起的火灾,约占古建筑火灾的40%。

2.电气火险。此方面引起的火灾约占古建筑火灾的20%,主要有线路老化,绝缘破损;电气设备使用时间过长,温度过高;照明灯距离木屋架或可燃物等过近,因长时间烘烤而起火;随意增加用电负荷,因导线截面过细难以承受较大的电流作用,以及随意在古建筑的可燃结构上铺设不符合安全规定的电线引起火灾。

3.宗教活动用火。民用佛教信徒进行烧香拜佛等宗教活动者甚众,而古建筑古寺庙是民间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宗教活动常见的用火形式主要有烧香化纸、燃点蜡烛、供龛上的植物油灯,喇嘛庙宇中的酥油供灯、灯节等大型用火活动。此外,还有定时的庙会,临时性的超度道场等宗教用火活动。无形之中埋下了众多火灾隐患,此类型火灾约占古建筑火灾的10%以上。

4.其它原因。主要是柴草堆积时间过长引起的自燃;集会燃放烟花爆竹,危险品引起的爆炸,以及人为因素如小孩玩火、报复纵火、放火等原因引起的火灾。

综合以上一、二点的情况分析得知,首先古建筑的特性决定了对消防设施的安装与施工必须要求对古建筑的伤害降至最低;其次即便是已经安装了少量的消防系统,各系统间也是相互独立运行,缺乏集中管理。

三、消防物联网技术在古建筑上的应用

1.无线的火灾报警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在建筑物早期火灾探测报警和电气火灾的早期预防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无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针对古建筑的建筑特点,无线的监控系统是比较好的实现方式之一。无线监控报警技术的发展直接受益于近10年来移动电话市场的推动,微电子技术和蓄电池技术的进步使“无线监控”这一要求成为可能。该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基本无需电缆布线。没有布线要求,就无须破坏建筑物结构,无需埋设任何管线,这一点对古建筑来说尤为重要。

2.无线消火栓监控系统。消火栓系统是为消防部队灭火是提供水源的重要保障,一旦在火灾发生后其管网内没有水或压力不足,就会直接影响火灾的扑救效果。所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其压力实时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3.一键报警系统。将“一键报警机”连接到消防物联网平台,组成“一键报警系统”。“一键报警机”具有一键紧急报警功能、GPS定位和通话功能;主要配发给古建筑内的巡查人员,用于突发事件的紧急报警和求助。它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加大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加强各文物保护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提高文物安全防范水平,保障文物安全工作秩序稳定,杜绝火灾、文物失盗等事故的发生;可以全面提升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的安防水平,规范安保人员管理,提高基层文保单位应急处置能力,加大文保单位的安全系数。

4.手机应用终端。手机应用终端可以为监控中心领导、中心管理员、消防领导、消防监督员、消防检测员、维保工程师、文物主管领导、文物部门分管领导等角色配备,实现手机随时消防监控和管理、作业。

5.热成像火灾预警系统。它是一种新型火灾预警系统,以检测10KM距离4平方米大小温度超过280度所需求为基础,输出8bit或14bit数字视频信号,采用自动动态图像优化算法每秒8次检测,多协议自适应网络接口,I/O信号联动报警输出,准确度在96%以上,漏报、误报率低。具有火情智能识别、火灾自动预警功能和自然物燃烧临界温度探测智能温感预警功能。不仅对已经发生的明火火灾具有精准的识别功能,而且对烟雾状态的暗火具有很强的识别预警功能。该预警系统主要是采用国际先进的非制冷氧化钒(VOx)微热探测器技术,其特点主要有恶劣天气适应性强、24小时全天候巡航、探测距离远(半径10公里)、可预设温度报警阈值等。

四、应用特点及好处

1.提前火灾预警时间。在现有技术上,无论是电气火灾报警系统、普通火灾报警系统还是视频监控系统,它们在监测到火警时,只是向值班人员发出声光报警,最终向消防队报警的都是人工电话报警,这样就势必造成时间上的延误。接入消防物联网后,报警系统在发出声光报警的同时,信号也通过上位机向消防物联网和消防部门发出报警信息,极大地缩短了报警时间,同时为火灾的扑灭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2.提高古建筑综合防灾水平。消防物联网技术在古建筑中应用以后,不但可以同时监控火灾报警系统和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实施数据,而且还可以监控到消火栓系统内水压和重要位置的视频图像是否有异常情况;同时,又增加了巡逻人员的”一键报警系统”,既能对文物犯罪行为进行有效遏制,又能对初期火灾的确认和报警做出迅速反应。使得监控更全面、更立体,提高了古建筑综合防灾的水平。

3.促进古建筑防火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首先,古建筑消防物联网的应用将原来的面型对象由消防控制的值班人员直接扩展至对古建筑来说最主要的两个部门,即文物部门和消防部门。其次,古建筑消防物联网的应用终端形式主要是电脑和智能手机,加之其平台是B/S结构,整个服务项目(火警受理、数据查询与统计、视频图像、消防设施运行状态、人员定位、紧急呼救设施档案管理等)都可以在授权的情况下打开IE浏览器进行监管和查询,大大提高了对古建筑防火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五、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建设的系统构架

物联网创新技术精选篇7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Ad Hoc网络已经成为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热点。对于大型公司野外任务和部队野外训练而言,有一个能够实时传递信息并实现信息初步处理的系统是十分重要的。Ad Hoc网络能够较为良好地完成这个任务,而且该网络有诸多优点,例如不需要基站建设,不需要特定的交换路由节点,并且实  。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介绍基于Ad Hoc网络中的信道分配模型建立及其抗毁性研究,并具体分析其应用前景。

1 信道分配的着色模型

1.1 建立理论模型

在一个1 000[×]1 000(面积单位)的正方形区域内构建一个Ad Hoc网络,用最少个半径都是100的圆完全覆盖,要求相邻两个圆的公共面积不小于一个圆面积的[a0%(a0=5 or a0=18)]。要使圆域被完全覆盖就必会有大量重合部分,尽量减少重合部分的面积且不会引起通信盲区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点。如图1所示,设定变量角度[α,][β,]分别从横向和纵向来确定圆的个数。

约束条件:正方形面积和圆面积的重合部分面积最小化,但是要保证相交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如[a%,]再有就是不能出现通信故障和通信盲区。在这些条件基础上建立如下模型:

目标函数:

参数含义解释:应该在的取值范围。方程(8)和(9)表示通信区内一跳覆盖区的数量。

1.2 着色模型

着色模型中,对公式的设计和计算的准确性要求很高。把[a=6,]10分别代入之前的模型,利用数学软件进行求解,可以得出,把[a=6]时,需要圆至少40个。

所谓信道分配,即对信息资源进行分配。根据着色模型基本理论,将[n]个圆划分成[K]个部分,将每两个圆的共有部分设计成为信息的通道,将会产生[K]个颜色。而且[K]是最小值,即无法再划分为[K-1]个子集。[K]也是需要颜色的最少数目。这个过程需要求出图的独立集合,并从中挑选出最小值,这就是求出颜色数量的基本方法。

图2所示的着色图,是通过上述算法计算出[α=0.585 7]时的信道安排。不同的颜色表示的是不同的信道,着色会有差异;而公共部分没有着色的区域是不同信道表示的最好方式,在实践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当[a=18]时,通过计算得出需要圆的数量为64个,信道的数量为79个。此时的着色信道如图3所示。

2 抗毁性分析

抗毁性是网络系统的一个重要技术,抗毁性的能力是衡量中断部分节点之间的通信需要破坏的链接数量。抗毁性的分析需要从黏聚度和连通度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只讨论在去除了一部分节点之后网络的连通度。一般而言,网络的连通度和抗毁性之间成正比。

2.1 抗毁性算法

对抗毁性的计算需要依照一定的约束条件进行,其具体算法见图4。

首先假设节点的表示方法,[P(A,B)]表示[A~B]的最大独立轨条数。独立轨表示的是[A~B]公共内的距离。假设[G]是一个非平凡的连通示意图,[{V1][V1]是[G]的点割集或[G?V1]是平凡图}为[G]的点连通度。即[K(G)]是使得[G]不连通或成为平凡图所必须删除的顶点的最小个数。这个假设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接下来,将重点分析[A~B]的最大轨数的计算方法。连通的条件是在[G]图中的[v]顶点能够正常地发挥其设计作用,而非成为虚设点。

下面将分析图4表示的计算内容。假设[K(G)]的趋势是向正无穷大,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图中每一个顶点。如果[A]和[B]是不相邻的,中间具有很宽的范围,那么求[P(A,B)]可以采取求最大流的方法进行求解。而在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之后,笔者发现,割顶集合的建立就会为顶连通度的实现提供前提。

2.2 设计的抗毁性分析

在前文所述的算法中,可以实现对节点的求解,并能够计算出在去除一些节点之后的网络连通度。在这个过程中,网络节点的连通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从数学概率理论的角度,可以计算出网络节点的连通概率。

根据以上算法可求得从节点集合中随机地抽掉2%,5%,10%,15%等数量的节点后网络的连通度,就可以求得该网络节点的连通概率,表1给出了模型的抗毁性算法应用的结果。

由此得出结论,节点越多,抗毁性越强,否则反之。而纵向的比较能够得出结论,相交面积越小,抗毁性越强。这两个结论是整个系统的一个设计基础和实现系统功能最重要的部分。而相交面积的扩大 没有带来面积内节点数量的增加,因此导致圆的个数也在不断增加。将这两个结论代入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可以证明其准确性。

表1 模型的抗毁性算法应用

[公共面积\&抽调节点\&总通信

节点数\&2%\&5%\&10%\&15%\&5%\&99.998 4%\&99.94%\&99.20%\&96.75%\&155\&18%\&99.75%\&99.48%\&97.41%\&92.95%\&225\&]

3 总 结

Ad Hoc网络中的信道分配模型建立及其抗毁性的研究涉及的变量多,计算方法复杂多变,并需要很多的限制条件。而且按区域的分布划分信道,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即每一个节点的发射信号面积之间有重合部分,因此导致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因此该系统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即如何调整系统设计方式,并实现一定的技术进步以达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刘冰,刘全,禹华钢.Ad Hoc网络中的区域划分和资源分配问题[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37(14):16?24.

59?1163.

[3] 胡兴雨,张学义,吴俊,等.移动Ad Hoc网络拓扑结构抗毁性测度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2):78?80.

[4] 卢晓珊,贺永金,何伟,等.Ad Hoc网络中的区域划分和资源分配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39(8):53?60.

[5] 徐武,雷剑,陶红亮.Ad Hoc网络中的覆盖和互联问题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2):29?30.

[6] 任治国.Ad Hoc网络中的区域划分和资源分配问题[J].咸宁学院学报,2012,32(6):44?46.

物联网创新技术精选篇8

中兴通讯充分利用多年积累的停车和数据挖掘经验,整合相关领域的先进技术,率先推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道路停车系统,再造智能化道路停车流程。

中兴通讯的智能道路停车系统具有丰富的业务流程管理;对车辆实施的停车监督、诱导管理和详细的拒付车辆管理;使客户能够实时掌握城市道路停车的详细动态;灵活的收费标准管理和丰富的报表分析统计以及强大的数据交换管理让管理更灵活;而便捷的第三方支付,大大拓宽了支付渠道。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道路停车方案

系统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4部分组成。

感知层包含物联网数据检测单元(IDU)、物联网接入网关(IAG)、手持PDA、手机终端等。

物联网数据检测单元(IDU)。每个停车位安装一个,用于检测泊位是否有车停靠或者离开。并通过物联网将泊位占用信息上传给物联网接入网关IAG。

物联网接入网关(IAG)。收集泊位占用信息并传送到运营管理平台。

手持PDA。现场收费&监管配备,作为巡查终端,可完成人工收费、欠费拍照取证等。

手机终端。车主启动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输入车辆驶入泊位号及约定停留时间,完成缴费。

网络层由通信网、互联网等各类网络构成。通信网主要用于物联网接入网关(IAG)、手持PDA、手机终端与平台之间双向信息交互;互联网主要完成运营管理平台与通信网网关、对外系统的接口等的互联。物联网主要用于物联网数据检测单元(IDU)和物联网接入网关(IAG)的双向信息交互。

平台层主要采用云计算、云存储等各种云方案,搭建一个基于云的运营支撑平台。

应用层的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由停车系统和运营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

运营平台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支撑智能道路停车系统停车、收费等一系列流程;二是运营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统计和分析功能全面掌握路边停车信息,为路边停车位的规划建设提供依据;三是提供网络管理功能。例如,通过运营管理平台,可以对系统的设备进行设置,可以获取诸如物联网数据检测单元电池状态、工作状态等设备实时信息,可以对巡查员等进行管理;可以对实际收账和系统计费的情况进行对账;可以对各车位的状态进行实时查询;可以对停车位的周转率和利用率进行统计分析。

外部系统主要是智能道路停车系统可以对外提供支撑、或者对外获取帮助的系统。

与外部系统的主要接口完成如下功能:交警接口完成罚单生成、处理等;车管所接口完成对于违规停车用户的年审控制等;支付系统接口(如银联、微信、支付宝等)主要支持系统完成交易清算等;征信评估系统接口主要用于记录恶意违规用户的不良行为等。

方案亮点

技术领先:

(a) 系统采用科学的架构设计,易于扩容和与第三方对接。

(b) 物联网数据检测单元(IDU)获取车位占用情况,设备检测准确性可达98%以上。

(c) 数据传输采用全新的物联网技术,可以轻松实现系统的稳定接入和数据的可靠传输。相比现有的RF/Zigbee等无线技术,功耗更低、覆盖更广、容量更大。

使用方便:

(a) 系统支持灵活的停车诱导,包括三级诱导屏和手机APP停车诱导,车主可方便地获取车位信息,实现便捷停车,由此可使车主的车位找寻时间减少43%左右。

(b) 系统支持多样的收费方式,车主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手机APP自助缴费、车载标签自动扣费、或收费员人工收费等,从而提升车主体验,并大幅减少收费员及巡检员的工作量。

运维简单:

(a) 系统采用全无线架构,支持远程维护升级,管理方便。设备安装简单,通过对工人进行2小时左右培训即可独立进行安装,平均部署100个车检器仅需2人1天。

(b) 物联网数据检测单元(IDU)体积小,不破坏路面,抗干扰能力强,结构可拆卸,电池通用易购买,寿命长达5年;一旦电量低于系统设置阈值,主站会发出告警通知,维护人员使用定制工具即可方便取出对应IDU内胆更换电池,平均更换100个IDU电池仅需0.5人1天。

管理高效:

ZTE具有业界领先的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海量停车数据的有效整合,促进系统效益的最大化。

(a) 管理部门利用全方位的停车信息,结合经济杠杆等手段,实现停车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协调与动态交通的有效平衡,体现政府在宏观管理和资源规划层面的价值。

(b) 停车管理者利用统计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停车管理的漏洞,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

产品价值

经济效益可观:

实施智能道路停车能给路边停车运营管理部门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收益。

降低人力成本:

通过各种收费手段,减少停车管理的人力、物力。

提升泊位利用率:

停车诱导功能,能合理安排停车,提高停车位利用率和周转率,减少驾驶员寻找车位的时间消耗。

改善交通状况:

通过收费能让很多僵尸车、非法占道车离开道路两侧。停车收费片区平均车速有较大提升,交通运行状况明显改善。据统计,平均车速上升11.4%,部分居住区、商业区上升8.8%-14%。

市场应用

南京智能道路停车实验局

实施背景:

物联网创新技术精选篇9

关键词:物联网;创新系统;多要素联动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物联网是一个新兴领域,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式。美国、欧盟与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率先抛出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战略。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2012年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2011年增长58.7%。在物联网产业的创新方面,王斌义利用改进的A-U模型,揭示了在特定技术轨道上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陶冶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问题,并分析了物联网产业的政府买单、用户与厂商联合推动、运营商推动、垂直应用、行业共性平台等模式的可行性。施密兹指出,产业联动是促进产业链升级、应对全球竞争压力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卢涛等提出了“创新系统要素联动方法”,它是将创新系统作为一个观察复杂系统的框架和视角,特别是将创新系统划分为由主体、环境和功能三类要素,这三类要素彼此之间发生“联动”,即促使双方或多方发生持续变化的联系和互动的能力。我国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在全国范围内要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和100家以上骨干企业。在此背景之下,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把物联网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来发展。黑龙江省能否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竞争中取得先机,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将运用创新系统要素联动方法,构建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创新系统模型,并提出促进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1、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创新基础与存在问题

1.1 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创新基础

1.1.1 创新的政策基础

黑龙江省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2010年,物联网产业已被列入《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2011年7月黑龙江省物联网中心在哈尔滨市成立,该中心是物联网领域的第三方公益机构,将在促进物联网产业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11年11月,《哈尔滨市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出台。根据该规划到2015年,哈尔滨市数据中心服务器总数将达到200万台,云计算及相关产业收入将突破500亿元。这些政策为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1.1.2 创新的技术基础

黑龙江省在传感器网络、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在哈尔滨市哈南国际数据城新近建设的“中国云谷”项目也为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黑龙江省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哈尔滨市已成为国家“三网合一”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中表现活跃,黑龙江省联通公司已成为中国联通物联网研发基地。此外,黑龙江省教育资源较好,2011年黑龙江省高校新增设了5个物联网相关专业,在物联网方面具有一批领先学者和技术梯队。这些项目的开展和人才储备机制的形成为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技术创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1.3 创新的市场基础

从长远发展来看,物联网产业必然走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业化道路。黑龙江省是国家装备制造业及现代农业、畜牧业产业发达地区,广泛的应用领域为物联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与其它产业不同,物联网产业具有以应用带动标准制定和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的特点,谁能够尽快实现规模化应用,谁就能掌握话语权。物联网技术已在黑龙江省农业、林业、能源、环保、电力等领域开展试点应用,为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市场基础。

1.2 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与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较快地区相比较,在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创新发展中,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第一,尚未出台物联网产业的创新发展规划。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比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更加需要顶层设计与创新规划。国内的许多城市,尤其是沿海地区纷纷出台了物联网产业创新与发展规划。与这些地区相比,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短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仍未确定,政策对物联网产业创新的引导力度不够,产业的各环节之间缺乏创新联动机制。

第二,缺乏在RFID领域的技术创新。虽然黑龙江省在传感器网络、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技术基础,但是在RFID的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缺失。目前,黑龙江省严重缺乏与RFID业务相关的研发企业,连从事RFID特种标签设计封装、读写器研发与生产企业的数量都很少。

第三,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创新不足。由于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黑龙江省物联网应用仍局限于小范围的简单应用,大规模需求还未被激发出来。由于没有明显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黑龙江省从事物联网产业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链不完整,芯片和技术多为外购,科研机构在高端技术向民用转化、研发与生产对接等方面的产业化能力不足,这也是制约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2、基于LAIFIS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创新系统模型

根据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创新基础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运用创新系统要素联动方法(LAFIS),建立了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创新系统多要素联动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将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创新系统分为政策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和市场子系统。

2.1 黑龙江省物联网政策子系统的联动分析

黑龙江省已经把物联网产业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并成立了黑龙江省物联网中心。2010年以来在哈尔滨、大庆、牡丹江等地都成立了物联网产业园区。在物联网园区的政策制定和规划活动中,体现了黑龙江省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在资金投入、人才保障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在物联网产业创新系统中,政策子系统与其他2个子系统间存在着显著的联动作用。一方面,它为市场子系统制定优惠政策,发放牌照,为应用示范项目买单,进行行业监管。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子系统的研发,协调成立技术与产业联盟,对重大研究开发项目提供种子基金。在与市场子系统的联动中,政府通过构建物联网应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信息交换平台、传感信息网络平台等共性技术支撑平台,为多项“物联网”技术创新示范工程投资,促进物联网核心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在与技术子系统的联动中,通过大力引进、培育“二维码”、射频辨识标签(RFID)、传感器、芯片、智能卡、通信网络等物联网上下游相关产业的重点项目,促进技术子系统的创新。例如,2010年在黑龙江省政府的推动下,黑龙江大学与能恩智浦物联网联合研发中心成立。智浦半导体是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在物联网的核心技术RFID(射频识别)解决方案及电子护照方面排名全球第一。该联合研发中心的成立,有效地提升了黑龙江省射频技术的应用水平。

2.2 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子系统的联动分析

物联网技术之间是相互支撑和相互融合的,每一项技术创新和进步,都会对相关联的技术产生影响和推动作用,这就是物联网技术子系统内部的创新联动。由于物联网技术的联动特性,集群或联盟成为物联网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黑龙江省物联网中心组建了物联网产业发展协会,凡是有志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企业和组织都可以成为该协会的会员,构成了物联网技术交流与共享的平台。201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斥资2.12亿元启动了在科技创新城内建成集物联网硬件产品研发、物联网软件开发、物联网平台运营服务、物联网行业应用为一体的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从联盟或集群中的某一个物联网企业的角度来看,一方面通过成员问知识转移获得所需的知识,并通过吸收和内化,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其他企业的经验,并通过反馈不断修正自己的技术需求,如图2所示。在整个联盟或集群中,这种联动是不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或“多对多”,物联网企业在对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馈内容进行学习之后,又再次作用于其它

2.3 黑龙江省物联网市场子系统的联动分析

目前,物联网市场子系统的发展与IT产业最初阶段非常类似,稳定和有利可图的市场化模式还未形成,产业上下游受益具有不确定性。物联网产业市场子系统的联动,不但包括企业之间的交叉作用,而且包含企业、用户和政府的多重交叉作用。

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市场创新主要有以下2种推进方式。第一,政府埋单模式。政府埋单模式是指政府和物联网企业、物联网技术研发机构共同合作,并由政府出资,物联网企业负责研发示范应用项目,例如黑龙江省的生乳质量综合管理物联网系统、基于物联网的物资回收管理系统等。第二,运营商推动模式。运营商推动模式是指运营商依据定位的客户市场和客户群体共性需求特征,充分利用传感技术和运营商的运营服务能力,形成智能终端或其它智能应用的应用创新。例如,黑龙江省移动公司在佳木斯建三江建立了“中国移动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蔬菜大棚进行远程控制;黑龙江省电信公司开展了大庆油田物联网应用试点项目,对勘探、生产和储运等环节进行视频监控,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远程自动采集、分析、管理和控制。黑龙江省物联网的市场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子系统创新的联动作用尚不明显。随着试点应用的开展与联动效应的作用,由更多产业链主体参与的运营商与用户联合推动模式、用户与厂商联合推动模式、垂直应用模式和行业共性平台模式有待形成。

3、促进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合上述对物联网产业创新系统的模型分析,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促进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创新发展。

第一,科学规划,为物联网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首先,黑龙江省应该效仿其他省市,尽快制定《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布局。本文认为可以把成为全国十个物联网产业发展集聚区之一作为总体发展目标,以哈尔滨市为物联网应用示范先行区,带动牡丹江市和大庆市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从而形成对全省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其次,将现有的省市各类专项资金向物联网产业倾斜,对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核心技术开发、系统集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制定等物联网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支持。同时,加强政府对物联网产业创新创业的投资引导,设立物联网产业投资基金、企业发展担保资金、风险投资补偿基金,为物联网企业的成长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第二,依托科技园区,加大产业联盟力度。本文认为应该依托现有的物联网产业园区和省内高校的科技园区,建立以物联网企业为核心,以政府统筹协调为依托,联合电信、移动、联通及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大学与院所等广泛参与,形成一个有生产商、运营商、服务商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产业联盟发展模式。通过推进物联网产前的技术创新联盟,物联网相关产品的生产联盟,以及市场联盟等多种形式,实现由单独的物联网企业或组织的内部创新走向多企业,多组织的外部联合创新。在物联网产业园区的发展中,把FRID和传感器研发作为重点领域,加大招商引资、招商引智力度,并加快专业园区建设及其功能的完善,推动产业上下游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实现不同企业在信息、公共技术平台、市场和人才等高端要素上的资源共享,并积极探索物联网产业园区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模式,形成在产业园区发展高端产业、在周边区域提供配套服务的合作机制。

第三,以市场子系统的应用创新为突破口,转变政府扶持方式。在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初期,政府一直发挥主导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只有物联网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才能促进物联网产业的持续发展。建议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创新作为突破口,与黑龙江省现有的优势产业紧密结合,重点发展在农产品溯源体系、动物溯源体系、公共安全、节能减排、智能交通、装备制造等领域推广应用。在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创新的过程中,逐渐转变政府扶持方式,从政府单纯的为示范项目“埋单”,向政府提供优惠政策,组织行业共性平台,引导运营商与用户联合推动模式、用户与厂商联合推动模式转变。

物联网创新技术精选篇10

关键词 校企协同;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9-0020-04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对人才提出新要求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新趋势

我国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创新、加速运用,重塑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互联网+”也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新形态,开放式、跨行业、协同化、融合化创新将成为新业态发展主流。按照“共性平台+应用子集”的物联网发展模式,物联网和行业用户紧密结合,行业应用快速拓展。物联网技术运用从原来以第三产业为主到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特别是服务于建立在物联网基础上的,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制造业变革,以信息流带动物质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引擎。

江苏是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产业高地,2015年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发文《关于加快互联网经济的意见》,指出加快发展物联网等产业,构建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为重点的信息服务业体系,到2017年量化融合指数达到95[1];无锡作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引领全国物联网发展。截至2015年底,无锡市物联网企业已达20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2015年物联网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2658亿元。

(二)物联网人才培养新要求

目前国内设有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有100多所,江苏省有20多所。物联网人才培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侧重物联网技术培养,另一类是根据学校的行业特色侧重于某一行业应用技术技能的培养。

在“互联网+”产业发展及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持续推进“两个融合、两个创新”,即互联网新技术与现代制造业融合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成果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应用创新。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技术层面的知识、能力,也要对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典型行业进行创新,如物联网智能制造、物联网智慧农业、物联网智能家居、物联网智能物流、物联网智慧校园等的创新应用进行选择性拓展及个性化培养,还要贯穿融合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培养。专业与产业发展联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2],将物联网技术技能培养与行业应用能力培养深度融合,将物联网技术技能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协同培养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

二、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校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创新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产教深度融合作为核心理念,是指产业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教学科研的全过程深度融合式发展,跨越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疆域,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企业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3]。要实现“将物联网技术技能培养与行业应用能力培养深度融合、将物联网技术技能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深度融合”,需要推动产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由表层结合走向深度融合,密切政产学研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协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关键是要进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改革与创新。

(二)人才培养各环节的重构问题

按照适应物联网产业发展新形态的人才成长成才需要,进行人才培养各环节的重构。一是重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产业发展和行业企业要求,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重构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新定位。二是重构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以物联网典型项目为依托将核心课程贯通;设置跨专业、跨院系的物联网行业应用选修模块;建立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三是重构实践体系。校企共同建设或升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成专业群共享的物联网融合创新应用实训基地,作为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构建特色鲜明的实践育人体系,也促进平台的开放共享。四是重构师资结构。重构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结构,组建校企混编师资团队,在不断提升本专业知识技能,侧重于精通某一典型行业的应用,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建设,提升教师培养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的能力。五是重构创新创业实践。以多种载体、多样形式、多方参与,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三、校企协同培养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

(一)形成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运行机制

平台共建。采用校企混合投入的方式共建物联网融合创新实训平台,根据建设需要分年度、分阶段投入相关技术设备,确保平台能跟踪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和设备。平台引入合作企业运行的流程、规范和制度,引入合作企业的运营服务体系,打造融教学、科研与服务一体化的C合基地。

管理同担。参照现代企业治理制度形成管理同担的经营管理模式,成立由校企联合参与的“物联网专业群管理委员会”。对资产管理、人员聘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等问题进行决策,不断优化和完善专业群建设与管理、师资互聘、嵌入式人才培养等系列制度,共商校企共同发展之策。

人才共育。企业提出最新岗位需求和标准,由校企双方共同协商、研讨,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共同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开发集职业素养、技能训练、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共同建立教学标准及考核标准,不断更新教学项目与内容。

师资混编。建立校企混编师资团队,实行“双专业负责人”制,由校、企专家共同担任专业负责人;实行“互兼互聘制”,学校聘请合作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成为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合作企业聘请学院专业教师担任研发主管、研发工程师,实现双方的“身份互认、角色互通”。

资源互助。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对接互补。将合作企业研发项目引入学校创新工作室,将企业项目转化为学校教W项目,将合作企业职业素养培训、人才认证资源引入学校,共同开展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

文化交融。将学校的文化积淀与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传承、技术研发、团队建设等经验从表层的“主动贴近”到深层的“相互交融”。在专业群构建和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引入企业的管理制度;校企合作开展创新创业社团活动、举办就业讲座和创业论坛,讲述生动鲜活的创业案例,分享新信息、新技术、新发展。

协同创新。通过搭建高水平的物联网融合创新实训平台,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从而构建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公共服务体系。与企业商定协同创新项目,在现有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解决协同创新项目的难点,如人力资源的薪酬等问题,由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生构成协同创新的主体,在完成创新科研项目的同时,培养创新型人才。

利益共享。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运行机制;充分考虑共建企业的利益诉求,通过制度设计,明确出资人的权利、义务和报酬,规定多元投资形成的教育资产增值部分的处置方式。按照目标达成要求及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开发、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的投入比例,实现利益共享。

(二)确立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定位

在充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产业发展及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即以联网技术层面的知识、能力为核心,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典型行业的技术应用创新为拓展,贯穿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物联网技术+行业应用+创新创业”能力的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

(三)构建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建立跨院系、跨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根据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定位,将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人才培养由专业单一型向多专业融合型转变。强化核心能力、职业变迁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突破既有的教育教学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设立主干专业与拓展专业相叠加的“专业+”平台和学习要求。

以三年制高职为基本学制,打通物联网专业群平台课程,分设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物联网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等典型的行业应用领域,增设15个左右拓展专业模块,每个模块10~16学分。每个学生除主修一个主干专业外,必须选择性学习一个拓展专业。主干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物联网技术核心专业能力,拓展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物联网行业应用能力。跨院系、跨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复合专业方向、复合课程设置、复合能力结构、复合资格证书,从专业、课程、学分到考核方式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2.构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人才培养方案原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必修、选修课程实施的基础上,按照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动态优化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群,引入创新创业教育优质通识课程资源,建设和推广应用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开发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由行业企业专家、杰出校友担任主讲人,面向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前沿技术、创业基础等必修和选修课;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观念、原则方法和精神指向,将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及大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对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的要求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按照培养具有竞争力的职场新人的要求,突出职业素质和工匠精神的培养,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开展职业素养教育。

(四)实施以典型项目为主线的项目教学改革

1. 设立以典型项目贯通的核心课程体系

选择能够基本覆盖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对应核心岗位主要技术技能要求的“物联网智慧城市”典型项目,逐层精细化拆解项目、归集知识点,转换成教学项目,形成项目化课程,架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2.开展项目教学改革

在学习借鉴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项目”的形式开展教学,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学生逐学期、逐模块学习有机分解在各个专业课程内的物联网典型项目,按照“教师指导(选题)―学生汇报(开题)―项目实施(执行)―项目成果汇报(结题)”组织实施,促进所有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共享知识、传播知识与总结知识等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教师运用创造思维教学,鼓励学生多进行尝试。

(五)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训平台

按照“基础平台+应用子集”物联网发展模式,按照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层面,分别建设“物联网关键技术”“网络工程与安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移动互联软件开发”等基础平台;与行业应用相结合建设 “物联网智慧城市实训平台”“物联网行业应用实训平台”“物联网技术展示与体验互动平台”等应用子集平台;建设贯通线上线下学习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建设“物联网创新工作室”。实训平台以各主体投入界定产权,按照现代企业经营制度进行企业化运行管理,通过创新实训平台运行机制来实现校企共赢。

(六)打造具有物联网融合创新能力的师资团队

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组建混编师资团队。双方的文化渗透与团队融合是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由合作企业选派具有一定资质的优秀技术、管理人员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范,进行一对一帮扶提高,兼职教师将行业企业最新技术、最新项目实践经验带进课堂,在专任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提升教学专项能力,专任教师则在结对过程中提升实践经验、实战能力。

注重教师物联网行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切入点,让教师以技术人员身份参与到企业实际项目开发中,感受物联网行业的技术氛围和企业文化,及时更新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突出重点突破,组建物联网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科技创新团队,承担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方面的大型企业委托项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等重点项目,并将研发成果产业化,通过产学研密切结合,提升教师物联网行业应用能力和水平。

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在教师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行业企业锻炼中将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作为重要内容;选派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参加专门培训、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参与项目构思和设计,聘请知名专家、杰出校友、企业家等承担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任务。

(七)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实践

开设物联网创新实验班,实行小班教学,优配校企双导师,开展基于企业真实项目的教学及工学交替。组建物联网专业工作室,导师由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担任。选拔有一定专业特长及有培养潜力的学生加入工作室,学生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在工作室参与导师承担的技术开发、项目研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工作。

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纳入到创新创业实践内容中,实行学分互换制度。鼓励学生建设小微创业基地、孵化创新项目、发表创新论文、申请专利与软件著作权等,使创新创业成果进一步显化。

建立学生管理云平台,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独立档案,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创新创业实践成果。为学生提供在线测试平台,对学生技术水平、性格发展和职业倾向等多个维度提供专业测试和评估。

参 考 文 献

[1]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互联网经济的意见[Z].苏发[2015]13号,2015-04-24.

物联网创新技术精选篇11

内容摘要:本文对价值网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详细梳理,进而探讨了两个理论体系的关联性,从而在分析物联网产业价值网络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价值网的开放式创新体系结构,系统分析了这一开放式创新体系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机制。最后从价值网、开放式创新网络组织协调和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物联网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物联网产业 价值网 开放式创新

引言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世界信息产业革命浪潮,将成为继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之后,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最重大科技变革力量。“物联网”的产业发展、技术创新、具体应用越来越受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

当前,国际上关于物联网应用主要还集中在RFID技术应用上,其中,在智能交通、智能建筑、身份识别、物资管理等方面已有成功的应用。欧洲智能系统集成联盟(EPOSS)在《2020年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第二阶段(2010-2015年)实现物体互联;第三阶段(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第四阶段(2020年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美国权威预测机构Forrester Research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业务相比将达到30∶1,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从产业结构来看,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期,物联网实现技术已经不是问题,但严重缺乏创新应用开发。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服务尚未商业化,安全技术、标准、产品以及市场均不成熟。然而我国物联网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层面,这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政策推动力。我国已有大量的市政物联网应用工程和大型企业应用工程,为物联网产业向规模化、大众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文以价值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物联网产业的开放式创新系统模型。首先强调了客户价值系统的重要性,并以价值网为路径基础研究了物联网产业的开放式创新系统和机制,最后总结提出了一些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的策略和政策建议。我国“三网融合”和“两化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为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机遇,同时这一研究对我国物联网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和面向国际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价值网与开放式创新

(一)开放式创新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高新技术行业,封闭式创新范式逐渐显露出各种弊端。Chesbrough(2003)提出“开放式创新”的概念,他指出企业应把外部创意和外部市场化渠道的作用上升到和封闭式创新模式下的内部创意以及内部市场化渠道同样重要的地位,均衡协调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创新,企业在不断加强自身知识积累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还应积极寻找外部合资、委外研究、技术特许、技术合伙、技术交易、战略联盟或者风险投资等合适的商业模式以抓住和利用自身和外部一切资源和优势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实现企业利润和竞争力的提升。

(二)价值网

价值网(value web)的概念最早由Merce(美智)顾问公司的Slywotzky提出,他认为价值网是为了适应顾客需求增加和高度市场竞争而对供应链进行的改造。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顾客需求的增加、国际互联网冲击以及市场高度竞争,企业间的价值链关系已经演变为价值网络关系。无边界企业的出现促进了虚拟价值链理论的发展,企业的边界不再是物质边界,而是能力边界,企业边界的大小取决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强弱。另一方面,产业边界模糊也促进了价值星系理论的发展。在行业边界模糊环境下,基于行业边界模糊的价值网络并非像价值星系里那样,没有规律地相互作用,而是围绕某个行业价值链展开,并以该行业的某个主体企业为出发核心,基于行业边界模糊的价值网的主体企业在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见图1)。企业之间通过实物价值链和虚拟价值链形成复杂的网络关系。

价值网是一种以顾客价值为核心的价值创造体系,不同节点的业务核心能力是价值网得以形成和价值实现的关键。

(三)开放式创新与价值网关联性分析

在价值网中,企业被定位为一个开放的体系,顾客、技术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不是外生变量,而被置于系统内部。在这个生产和交换系统中,系统成员不但可以转移知识,而且还可以创造并转移价值。价值网结网机理是价值转移,而基于价值网的开放式创新则是知识转移,因此价值网络也是知识网络,而知识转移的背后则是企业的吸收能力和学习能力,开放式创新使企业能够从知识转移中获得收益,使企业知识资本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结构优化与数量增加。

在价值网中,企业间在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强互补特性,以及彼此间在风险效用体系一致性基础上的共享机制,形成了知识与能力在网络组织内部的快速扩散和渗透,以最小成本和最短时间实现创新成果,从而有效地实现价值转移和增殖;在模块化的技术机制下,价值网络能够确保企业间在各自节点上的模块创新满足整体创新的系统化要求。这从根本上满足了开放式创新要求实现信息共享以及贯穿于整个产品系统的协调性整合。

基于价值网的开放式创新需要解决三个层面的基本问题:发现创造性的方式利用内部创新;吸收外部创新到内部开发;激励外部成员成为开放创新的持续支持力量。

物联网产业价值网络

在新环境和条件下,物联网产业只有变“线性商业模式”为“中心—商业模式”,实时捕捉用户的真实需求,通过一系列价值活动的设计,协调物联网供应商的生产供应活动,实时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无缝连接,实现人机物实时相连。“中心—商业模式”对满足物联网各细分市场的用户需求,为用户和各物联网参与者创造价值都具有现实意义。

对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问题的研究,首先应明确产业开放式创新的参与主体。笔者按照Verna Allee(2001)对价值网络维度的划分,主要从物联网价值网的交叉研发网络角度总结出物联网产业涉及的各类参与主体,因为这些主体也正是产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参与主体,构成价值网的内环。主要包括标签制造商、读写器制造商、中间件制造商、ONS提供商、EPCIS提供商、政府和科研院所、电信运营商等。在最外环,还包括各类上下游供应商和分销商等。在物联网产业内,有众多企业可能同时提业技术链上不同层级的产品和服务,即使是在同类型产品中也存在大量竞争性供应商,因此无论是从横向的开发网络还是纵向的生产网络来看,并不存在一条独立的产业链,各企业之间必能存在各种链间和跨链的业务和信息联系,形成价值创造的关系网状,共同为终端客户创造价值。

基于价值网的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

(一)基于价值网的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体系结构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物联网产业还是以闭环网络为基础,大部分是政府推动的示范应用工程,并没有为广泛的企业组织和个人所应用。这其中除了物联网使用成本高外,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物联网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强有力的物联网产业的协调者,相关物联网R&D主体之间联系较少。然而在我国当前时期,网络运营商最可能成为物联网价值网的组织者和网络平台架构者。因为运营商拥有坚实的固网和移动网络基础,庞大的用户市场和雄厚的研发实力,同时也是物联网技术标准的积极制定者。我国可承担这一角色的企业主要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以网络运营商为产业主导,可以构建出基于价值网的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二)价值网开放式创新系统的运作机制

1.网络运作理念。是一个以终端用户为核心的价值增值和创新知识流动为统一整体的系统,价值增值各节点的创新知识流、信息流在体系之间相互流转、互补,找到各种创新知识的最佳应用场所,从而提高价值创造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除了各节点之间的直接交互外,还包括与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共享知识交流互动,通过多方互动,使产业快速优化升级,价值快速增值,产业竞争快速提升。

2.网络运营商的中心带动作用。运营商作为物联网开放式创新系统的架构主体和与物联网接入用户的长期接触者,它最了解各类型用户的产品和服务新需求,并最容易挖掘潜在市场和创新机遇。因此,运营商应该肩负起创新活动核心带动的作用,将大量起源于用户市场,并由运营商提出的创新需求辐射到创新网络的各个节点,共同完成新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生产。运营商作为创新理念的提出者,带领网络中各创新主体共同完成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和创新研发的进行。

3.开放式创新业务组织形式。物联网开放式创新网络中各类软件、硬件和平台供应商之间根据各种业务发展需要,产生了各种外部合资、技术特许、技术合伙、战略联盟和风险投资等。这些企业同时和相关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通过委外研究、人才交互学习等建立各种政用产学联盟、科技产业园和孵化器、研发机构等,同时以运营商为主导建立与客户的交互反馈系统。所有这些组织形式是开放式创新网络各节点之间的信息流、知识流、业务流、价值流的有力保障,共同推动开放式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效应。

4.网络知识创造和流动机制。在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体系中,各类型组织的边界是模糊的。知识产生场所不仅存在于组织内部,而且存在于组织之间。知识产生场所在物联网产业链的结点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的边界上广泛存在,为组织内和组织间知识创造的SECI螺旋上升过程提供了必要条件。基于价值网的物联网开放式创新网络存在着开放式外部边界,可以与外部其他创新主体甚至其他创新网络之间进行技术交换。创新来自于网络内部的企业,也来自网络外部。当新技术和创新在企业之间流动时,企业的边界变得疏松多孔,以便知识的交互流动。各参与主体之间可以通过技术的有意外流,为暂未找到市场的技术寻找外部技术突破口。网络内部的产品和创新通过合理的整合,最终流向已有市场和新市场。

5.价值创造和分配机制。由于物联网产业的大部分产品和服务价值是由运营商最终传递给客户的,并实现了最终的产业收益和利润。并且运营商和客户接触最频繁,最了解客户需求和信息反馈。因此,运营商应充当价值和利益分配主导者角色,构建一个合作共赢、合理有效的方式与系统各节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对于创新系统各节点企业,除了向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支付费用之外,还应当对不同节点开展相应的有效激励机制以促进更广泛的合作研发创新,并建立合理的业务规则和监管机制,使创新合作能持续健康发展。

6.开放式创新系统平台。在这个创新网络中,更重要的是利用各创新主体的独特资源搭建一个公共科技创新平台。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发挥主角作用、产业链上下游互相作用、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智力支持的方式搭建公共创新的开放式平台。平台的建设应注重五点问题:平台的作用是促进知识溢出、技术共享,需要坚持以公共服务为导向而非市场利益为导向;在技术合作平台上产生的创新产出归平台所有,任何平台内的企业或者平台外的企业需要使用则需要支付一定的使用费,该收入用于支持平台今后的研发活动;人才管理上采用流动与固定两种模式,灵活选择;由于必然涉及到知识产权交易问题,需要政府聘请外部专家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估,披露创新投入和产出;领先顾客是开放式创新平台的重要参与者,重要的知识生产源和价值发现主体,这也体现了价值网的核心理念思想。在这方面,北京、江苏无锡等地的电信运营商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支撑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或开放社区平台,以此进行物联网相关的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的汇集、整合。

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发展策略

(一)提升物联网创新价值网络的动态能力

第一,运营商在网络平台构建过程中应根据市场环境需要、知识需要和技术组织架构需要等来选择最具竞争力的创新主体,且很多主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技术要求的变化和各主体自身能力的发展变化等,创新网络节点或网络规模也会动态变化,价值网的边界也是动态变化的。

第二,价值网中各利益主体是竞争与合作的互动关系,因而要求网络组织制定公正合理的竞合机制,提升关系网络管理能力。

第三,价值网开放式创新系统的组织核心从长期来看应该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业务种类、市场规模和未来技术的发展,可能在将来终端用户能和创新网络中的任何主体进行更频繁的互动。因此,在未来谁掌握最广泛的客户资源,谁在网络联接和技术架构中形成主导优势,谁就能成为开放式创新网络的核心组织者。就物联网产业发展来看,系统集成商、服务内容供应商等都能吸引客户的直接创新参与。因此,创新价值网各主体应该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实际调研企业、非企业组织和个人的物联网需求,为其提供更有价值的实际应用解决方案,以为客户增加价值作为物联网商业模式设计的核心。

第四,无论在任何产业领域,现在的竞争不再表现为单一企业之间或单一线性价值链之间的竞争,而是不同价值网之间的竞争。就物联网产业来讲,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都吸引了大量组织、非组织或个体用户,三者都能构建自身基于价值网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客户可以自由选择它们最需要的物联网应用供应商,同时各开放式创新体系之间的主体和信息知识要素是频繁流动的。因此各开放式创新网络主体应该与创新价值网的其他主体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合作互动关系,使价值网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二)增大知识库存量和增强吸收能力

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各主体节点的知识技术学习和吸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新兴技术产业来讲。我国物联网产业技术链的很多核心信息技术依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在这一产业领域的发展初期,产业中各级主体就应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各网络节点企业首先应建立自身的技术知识学习和开发团队,提升自身技术积累;其次应充分利用开放式创新网络的外部资源;最后应多样化、多渠道地利用知识产权资源,从而保证各主体能以更低成本、更低风险、更短周期使生产活动内部化,提升自身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性,所有主体的协同开放式创新,以推动整个价值网结构的优化和竞争力的增强。

(三)共同完善物联网技术标准

在国内外,我国物联网产业各大主体都在积极参与物联网各层级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发展,但我国应用该技术和标准发展处于低水平重复阶段。这方面运营商应该与开放式创新网络其他主体协同制定物联网产业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各种通信协议标准、技术标准和业务标准,以开放式创新平台为基础降低创新成本,促进创新平台的共享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国际上应加强和主要发达国家的物联网技术标准的合作开发制定,取得更大话语权。

(四)加强应用开发创新和技术安全研究

在2012年10月25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众多物联网专家学者都反映两个共同问题:应用短缺和安全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当前物联网发展最大的障碍是商业模式上的空白。当前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应用开发问题。物联网应用门槛比互联网高出数倍,甚至几百倍,而这种差距让物联网商业模式的搭建和应用都变得难度颇大。物联网是在移动网络基础上的集成感知网络和应用平台,在不同的应用开发中,信息认证、加密和识别技术和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将来不同领域的应用开发中,这方面的攻关依然极其重要

因此,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应更侧重应用开发创新和跨层跨链安全技术的突破研究,逐步扩大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降低应用成本和提高使用安全。陈玉川(2011)指出,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选择大型企业和非企业组织为物联网应用开发突破口,以点带面,逐渐实现物联网应用的推广。

(五)加大政策导向和政府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地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引导相关的产业调整和市场调整,促进各地的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体系的建立。随着各地物联网产业示范应用的发展和相关产业技术的成熟,物联网产业应逐渐向更多的民生应用领域发展,只有规模化应用才能有效降低边际成本,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和盈利模式,激发市场活力。而规模化应用不足将严重制约物联网产业的壮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标准化的制定,同时也难以激发产业技术链各层级的参与和创新积极性。

政府在鼓励和扶持各类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同时,应该加大对国家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和创新体系的完善。同时应加大各科研院所的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为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储备更多技术力量和后备人才。应加大力度引入外部参与者(其他区域和国外),只有与外部技术实力强大的各类物联网业务主体广泛进行业务和创新互动,才能使本地物联网产业保持持续竞争力。同时,各级政府和相关物联网发展主体应加强与广大民众的接触和互动,建立相应的互动平台,只有各行业领域民众的广泛参与支持才能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活跃。

参考文献:

1.邱善勤.物联网产业发展阶段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0(10)

2.江吉海.基于价值网的开放式创新—京东方的案例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4)

3.[美]亚德里安.J.斯莱沃斯基,[英]大卫.J.莫里森等著.凌晓东等译.发现利润区[M].中信出版社,2002

4.李海舰,原磊.论无边界组织[J].中国工业经济,2005(4)

物联网创新技术精选篇12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场以互联网为驱动的新科技革命,互联网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于2015年首次提及“互联网+”战略,“互联网+”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成新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优劣互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要素结构优化作用,将互联网技术渗透至社会各领域,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活力。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当成一种工具,而是将互联网思维深植于物流行业。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对社会构成要素、形态历史演变、系结构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论。我国对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应用主要侧重于复杂系统问题、创新系统体系、城市系统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例如,赵亚男,刘焱宇和张国伍(2001)介绍了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特点,说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是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范如国(2014)认为复杂社会网络系统具有小世界、无标度、社团结构等特征,并通过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社会治理的系统创新;孙喜,杜澄(2011)对基于系统结构和基于系统功能这两种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进行了文献述评;周青,刘志高,朱华友等(2012)介绍了创新系统的理论演进及各产业技术领域研究,并辨析了几大创新系统理论之间的关系;刘继生,那伟和房艳刚(2010)将脆弱性理论应用于辽源市社会系统研究,对辽源市社会系统敏感性、恢复力、脆弱性进行评价分析。因此,以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相关理论分析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体系,为电子商务及物流行业发展提供指导。

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

1.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讨论“对社会中已经存在的系统质,能否建立合理的系统模型和理论来加以描述和还原的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为整体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环境分析法四种。整体分析法是社会系统分析方法的核心,它认为系统由若干分离区域构成,应从全局角度理解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的融合创新,互联网、物流企业是新业态体系的核心部分。

2.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

“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融入传统行业中,让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运营模式,实现国民经济各行业边际效率递增、商业模式创新的目标。电子商务实际就是“互联网+”的例子―“互联网+商贸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是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物流的融合,将互联网思维、方法论、技术、系统和工具深植于电子商务物流行业,改变原始物流运作模式,全面推行信息化,利用平台化发展优势实现各方面资源共享,使电子商务物流运营更为科学高效。

三、基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融合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物流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新业态,同时不断向其他业态渗透,实现行业生产边际效率递增。互联网、电商物流相互作用形成整体,互联网优化电商物流产业结构、电商物流释放互联网能量。

1.发展目标

电子商务模式使得消费者的物流需求不仅限于速度,体验经济、延生服务需求愈发旺盛,原始物流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将互联网融入物流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作希望实现以下目标。

(1)通过一体化服务满足需求

传统分离式物流,即物品流通过程中自成战线、标准不一的服务已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通过互联网信息的及时更新、传递将物品周转各项服务融合在一个闭环网络系统内,统一服务标准实现各局部之间的完美对接与协调,构建完整体系,为用户提供高标准、个性化物流服务。

(2)通过信息、数据资源整合实现精准营销

大数据时代,企业通过对客户信息、销售信息、反馈信息整合得到大数据,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计划贡献力量。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使得信息共享更加容易,企业之间相互开放实现基础资源共享,依靠大数据和信息共享减少不必要的物流浪费,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之线下的物流体验、延生服务、推行试销、定制物流等实现精准营销。

(3)通过“互联网+”创新动力实现电商物流生态化运作

“互联网+”战略为电商物流发展形成创新动力。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开展,电商物流企业改变原有粗制滥造式物流服务,物流行业利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市场机制,实现物流业的变革转型,使电商物流行业低效、混乱的局面得到重塑,构筑电子商务物流产业生态圈。

2.要素结构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具体包括物流服务商、互联网服务商、电子商务企业、消费者、政府五个主体要素;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种结点要素以及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智能物流技术装备三种支撑要素。

物流服务商是核心要素,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将互联网融入传统物流模式,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物流企业进行实体运作,完成物品的空间位移。物流服务商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高标准的物流服务,是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的核心;互联网服务商是灵魂要素,互联网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互联网+电商物流利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技术改造物流产业,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精神”贯穿于体系的始终,互联网服务商是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的灵魂;电子商务企业和消费者是驱动要素,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具有双重驱动,电商企业需要物流服务,是第一层驱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使电商企业产生物流需求,是第二层驱动,二者相互作用构成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最为关键和活跃的要素;政府是统筹要素,政府作为监管者把控整个发展体系的运作。政府对相关服务标准的制订、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优惠政策的出台实施等优化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发展环境,从全局把握整体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形成网络状物流服务体系,由相应物流点和线组成,结点要素是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条件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种基础模式在干线运输、支线运输和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衔接下形成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输配送体系。

物联网技术是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发展基础,RFID/EPC和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各类传感技术、GPS/GIS/北斗系统定位追踪技术实现了实体物流与虚拟互联网的对接;大数据、云计算是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大脑,能够有效地实现精准化运作;智能物流技术装备是根本,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实体操作应用通过各类智能技术装备完成。利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中层次分析法构建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层级构架模型如下图。

3.运作机制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在传统物流行业基础上融入互联网,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业务经营模式,加速推进物流智能化,实现物流产业升级。应用整体分析方法分别从主体因素政府、相关行业和企业的角度探究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机制。

对于物流企业,首先,要改变传统物流模式,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物流产业升级。信息技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用互联网工具武装物流行业,利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物流服务能力变化积极响应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响应电商物流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其次,企业主动开展平台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物流的大数据、足够的资金池搭建物流平台,实现各式数据、信息、资源的共通,产生的聚合效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实现物流绿色智能化运作;再次,企业应主动积极采用先进物流设施设备及相关技术,开展绿色智能运作。先进的物流技术装备是开展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基础,企业应改变传统观念,主动参与技术设备、信息系统的更新升级,积极响应政府“低碳经济”的号召;最后,在互联网+、互联网化过程中,企业要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专注于消费者需求,先驱解决电子商务物流行业中最痛苦的问题,专注于用户体验,用有限的企业资源提供极致的服务。

对于政府,首先,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升级。政府对物流行业长期发展和“互联网+”战略进行总体规划,并通过给予政府补贴、技术支持等优惠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培育智能化、信息化的“互联网+电商物流”示范企业;其次,加快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加快制定物流技术、编码标准,加速RFID、条形码在仓储、配送等业务领域的应用,同时促进数据层、应用层、交换层信息化标准的衔接,推动物流化标准体系建设;再次,投入大量资金联合企业建立公共平台,实现物流基础设施、互联园区信息平台及高速公路通行信息的联网共享,实现全国物流基础设施的联网监控管理;最后,政府主动融入“互联网+”变革。政府工作人员亲身体验网购、互联网物流带来的变化,对基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创新有更多的包容,主动参与到“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创新浪潮中。

四、“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保障实施建议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是互联网经济下物流发展新业态,从法律环境、人才培养、技术管理创新三个方面提出保障实施建议。

1.法律环境

良好法律环境是“互联网+”成长的肥沃土壤。政府出台互联网、电子商务及物流业相关的指向性文件在很大程度上对互联网+电商物流产生积极影响,相关行业专利保护、互联网金融安全、客户信息保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有利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对于“互联网+”创新,政府主管部门应有更多的包容,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创新发展,为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营造积极、健康的法律环境,使其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转。

2.人才培养

优秀人才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必备要素,培养优秀的专业性、综合性人才符合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要素优化”精神。企业一方面积极培养所在领域专业人才,加快培养一批物流专业人才和互联网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培养优秀管理人才及涵盖行业发展相关领域综合性人才,综合性人才知识面广、对相关法律熟识,并对新事物有极高的热情。因此,造就一批熟悉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作程序、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服务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物联网创新技术精选篇13

一、世界物联网发展概况

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美国将微纳传感技术列为“在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两方面至关重要的技术”,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地球”计划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积极回应和支持,将此作为经济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欧盟委员会制定公布《物联网十四点行动计划》和《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等中长期规划,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也先后了“I-Japan战略2015”、“U-Korea”等多项包含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在内的发展规划。

随着电子、通信、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应用大规模普及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600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达3500亿美元。美国是物联网应用最广泛的国家,物联网已在军事、工业、环境监测、农业、医疗、空间和海洋探索等领域大规模投入使用,其中RFID(射频识别)应用占全球59%。欧盟物联网应用大多围绕RFID和M2M(机器对机器通信)展开,在电力、交通及物联网领域形成相当规模,Orange、沃达丰等移动运营商开展的M2M服务能力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日本针对灾难应对、安全管理、公众服务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特别是NTT、DoCoMo等通信运营商的移动支付业务已探索出成功的商业模式,得到大规模应用。

虽然物联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环节大多被上述国家牢牢控制,但物联网是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为数不多的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的产业,国务院把物联网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支持。总的来看,经过几年努力,我国物联网已从概念、研发进入系统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阶段。2012年全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增长38.6%,其中,RFID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低频和高频RFID相对成熟,全国1600多家企事业单位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年产量达24亿只,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通信设备制造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建成全球最大、技术先进的公共通信网和互联网,核心传输交换设备基本实现自主可控,M2M终端数量超过2000万,各类IC(智能卡)发卡量近90亿张。芯片、通信协议、网络管理、协同处理、智能计算等领域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取得许多成果,传感器网络接口、标识、安全、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网融合、物联网体系架构等方面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取得进展,成为ISO(国际标准化组织)/WG7(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的主导国之一。物联网技术在安防、电力、交通、物流、医疗、环保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模式正日趋成熟。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三年,我国物联网市场增长率都将保持在30%以上,2017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

二、推动物联网发展的国内外经验

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利用资源。北京、上海利用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顶尖研发团队和创新型企业,承担了60%以上物联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广东连续多年推进粤港RFID产业合作,并在该领域形成了竞争优势,占全国70%以上份额。江苏应当进一步拓宽发展视野,在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新格局中定位江苏物联网发展,坚持走开放式自主创新之路,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国际物联网领域知名研发机构、著名企业和领军人才,抢占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

注重产业发展环境的营造。欧盟、日本、韩国既从战略高度制定物联网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又安排了具体的业务应用推进计划。北京、上海通过打造中关村、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政策环境,加快集聚各类创新和产业资源。江苏应当充分利用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加强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划的配套衔接,努力形成产业、科技、财税、金融、土地和人才等各方面政策措施的叠加效应,营造全国最优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同时要坚持谋长远与抓当前有机结合,以实施“信息化引领行动”等为重点,紧紧围绕“做强企业、做大产业”,扎实做好当前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

以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发展。目前,全球物联网尚处于起步阶段,商业模式尚不成熟,应用需求有待激发。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普遍做法是先通过政府投资、企业参与的方式建立示范性项目,进而进行更大范围的应用推广。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物联网规划也都将应用示范和行业推广作为推进重点,并明确了具体领域和项目。江苏应当超前谋划、及早部署,瞄准大的行业、大的需求,健全各部门间协同推进机制,加快推进重点应用示范和规模化推广,以示范拓市场,以模式促推广,以应用带产业,逐步实现物联网在江苏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提升物联网规模化发展水平。

依托“智慧城市”推动物联网集成应用。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也是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内外很多地区先后启动“智慧城市”发展战略,上海、北京、浙江分别《智慧城市行动计划》、《智慧北京行动纲要》和《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通知》,重点发展多领域智慧应用,围绕“应用”形成智慧产业。江苏应当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将“智慧城市”作为物联网集成应用和规模化推广的重要平台,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群”,在大幅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同时,促进物联网应用普及和产业发展。

三、江苏发展物联网的阶段性成果

物联网是江苏“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省经信委等部门密切配合,坚持“做优做强物联网企业、发展壮大物联网产业”,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扩大了规模总量。2012年,全省物联网产业完成业务收入1519亿元,增长37%;今年一季度,完成业务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35%,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促进了产业集聚。率先出台《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重点打造以无锡为核心,苏州和南京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的全省物联网产业布局,目前区内产业规模占全省的比重达到75%以上。争取将无锡列入国家TD-LTE试点城市,承担部级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示范区内物联网核心企业达到794家,营业收入628亿元,MEMS磁传感器、微波RFID芯片、注射式电子标签等多项技术、产品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增强了创新能力。围绕物联网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了一批企业技术中心,省内物联网部级研发机构达到22家。突破了核心芯片、通信协议、协同处理、智能控制等一批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在传感器网络接口、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网融合、物联网体系架构等方面标准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开展了推广应用。在7个重点领域建设了64项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深入推进“智慧城市”、“两化融合”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物联网技术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渗透,加快形成市场化运行机制。

四、江苏抢占物联网产业制高点的根本路径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江苏物联网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必须采取措施,着力做到以下几点: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发展制高点

加快汇聚创新资源。以完善创新环境为重点,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快集聚国内外物联网创新资源和要素,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开展重大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组织实施物联网“育鹰计划”和“双创计划”,大力培养和引进物联网高层次创新创业和领军人才,进一步优化环境,完善人才评价,激励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

着力推进协同创新。坚持以抢占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制高点和价值链高端为目标,以引导创新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为落脚点,大力推进物联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应用单位深度合作,组建多种形成的产业、技术联盟和行业中介组织,针对物联网产业特点,加强跨领域、跨行业的集成创新,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实现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

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瞄准国际发展前沿,坚持高端引领,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集中力量攻克信息传感、组网通信、数据处理、智能分析、应用抽象等制约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代表行业创新水平的重大新技术、新产品。“十二五”期间新增核心发明专利2000项以上,主导制定国际、国内重大标准10项以上,力争在物联网技术和产业领域占有重要位置,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2.突出应用导向,加快产业化步伐

积极开展应用示范。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深化产用合作和资源整合,以经济运行、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先导应用为引领,着力推进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交通物流、智能家居安防、智能节能环保、智能医护等一批高水平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10个具有一定应用规模和用户覆盖面的自主可控物联网行业应用服务平台,尽快形成完整的具备推广应用价值的解决方案和案例。

加快推动规模化应用。进一步优化促进物联网推广应用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加快物联网新技术新产品和示范成果的推广应用。瞄准重点行业和重大需求,深入开展物联网技术的规模化推广,逐步实现物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以“智慧城市”为重要平台,以无锡国家超算中心建设为重大机遇,加强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和大数据的分析运用,创新应用模式和服务模式,促进技术研发、行业应用、网络运营和内容服务深度融合,培育壮大物联网市场。

大力拓展市场空间。办好“南京软博会”、“无锡物博会”等重点展会,策划江苏物联网优秀案例评选和展示,提升“江苏物联网”的整体品牌形象。组织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展洽会,举办多种形式的物联网供需对接和应用推介活动,开展与贵州、新疆等省区的区域合作,实施“东西合作、阳光牵手”计划,更大力度培育和拓展省内外市场。

3.加快无锡示范区建设,推动集约集聚发展

全力建设无锡产业核心区。以做强企业、做大产业为着力点,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方向,实现无锡示范区建设“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加快推进和全面完成发展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早日将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物联网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应用示范中心。

重点打造苏州、南京产业支撑区。苏州重点发展适应物联网大规模应用的各类低功耗、高性能、低成本及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的新型传感器件,依托集成电路与IP融合通信产业优势,重点开发微纳器件、网络通信产品和智能控制设备,不断完善产业链配套。南京依托“中国软件名城”和“未来网络谷”建设,重点发展物联网嵌入式软件、专用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应用软件、物联网系统集成及平台服务,做强做大物联网产业。

构建全省应用先行区。引导和鼓励省内其他地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错位竞争,走特色化发展路线。大力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发展物联网平台运营与内容服务,在稳步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带动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物流等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向物联网核心产业领域拓展。

加快重点产业基地建设。按照“无锡产业核心区、南京苏州产业支撑区、全省应用示范先行区”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深入推进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加大对南京徐庄、无锡滨湖等7个省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共性技术和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推动环境优化与功能完善,发挥产业基地园区的辐射效应和集聚功能,促进我省物联网产业布局优化和集约发展。

4.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物联网产业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抓紧实施50项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重大项目。切实加强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围绕重点产业、企业和产品的培育,加快研发成果的转化速度,着力构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完整配套能力的物联网产业链条。

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将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选择一批拥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的物联网企业,通过项目承接、资本运作、品牌塑造、并购重组等方式加以扶持,加快培育引领产业跨越发展的领军企业。“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年销售额超过百亿企业5家以上,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企业10家以上。强化人才、技术、风险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以“专精特新”为目标,促进创新型物联网中小企业不断涌现,使之成为我省物联网产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后续力量。

5.加大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建立推进机制。密切与国家相关部委的沟通对接,深化部省合作,上下联动、合力推动我省物联网产业发展。加强政府部门、行业、地方之间的工作协同,协调物联网重点行业应用及示范项目建设推广,共同解决物联网发展面临的关键技术、行业标准、产业支撑、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等问题,形成各地区、各部门、各环节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加强前瞻性研究。整合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坚持开放式研究,加强运行分析监测,广泛吸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准确把握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动态。既要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又要着眼长远,提出事关全省物联网产业发展大局的扶持之策、推进之举。

物联网创新技术精选篇14

关键词: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

一、引言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场以互联网为驱动的新科技革命,互联网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于2015年首次提及“互联网+”战略,“互联网+”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成新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优劣互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要素结构优化作用,将互联网技术渗透至社会各领域,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活力。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当成一种工具,而是将互联网思维深植于物流行业。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对社会构成要素、形态历史演变、系结构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论。我国对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应用主要侧重于复杂系统问题、创新系统体系、城市系统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例如,赵亚男,刘焱宇和张国伍(2001)介绍了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特点,说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是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范如国(2014)认为复杂社会网络系统具有小世界、无标度、社团结构等特征,并通过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社会治理的系统创新;孙喜,杜澄(2011)对基于系统结构和基于系统功能这两种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进行了文献述评;周青,刘志高,朱华友等(2012)介绍了创新系统的理论演进及各产业技术领域研究,并辨析了几大创新系统理论之间的关系;刘继生,那伟和房艳刚(2010)将脆弱性理论应用于辽源市社会系统研究,对辽源市社会系统敏感性、恢复力、脆弱性进行评价分析。因此,以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相关理论分析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体系,为电子商务及物流行业发展提供指导。

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

1.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讨论“对社会中已经存在的系统质,能否建立合理的系统模型和理论来加以描述和还原的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为整体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环境分析法四种。整体分析法是社会系统分析方法的核心,它认为系统由若干分离区域构成,应从全局角度理解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的融合创新,互联网、物流企业是新业态体系的核心部分。

2.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

“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融入传统行业中,让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运营模式,实现国民经济各行业边际效率递增、商业模式创新的目标。电子商务实际就是“互联网+”的例子―“互联网+商贸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是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物流的融合,将互联网思维、方法论、技术、系统和工具深植于电子商务物流行业,改变原始物流运作模式,全面推行信息化,利用平台化发展优势实现各方面资源共享,使电子商务物流运营更为科学高效。

三、基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融合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物流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新业态,同时不断向其他业态渗透,实现行业生产边际效率递增。互联网、电商物流相互作用形成整体,互联网优化电商物流产业结构、电商物流释放互联网能量。

1.发展目标

电子商务模式使得消费者的物流需求不仅限于速度,体验经济、延生服务需求愈发旺盛,原始物流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将互联网融入物流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作希望实现以下目标。

(1)通过一体化服务满足需求

传统分离式物流,即物品流通过程中自成战线、标准不一的服务已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通过互联网信息的及时更新、传递将物品周转各项服务融合在一个闭环网络系统内,统一服务标准实现各局部之间的完美对接与协调,构建完整体系,为用户提供高标准、个性化物流服务。

(2)通过信息、数据资源整合实现精准营销

大数据时代,企业通过对客户信息、销售信息、反馈信息整合得到大数据,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计划贡献力量。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使得信息共享更加容易,企业之间相互开放实现基础资源共享,依靠大数据和信息共享减少不必要的物流浪费,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之线下的物流体验、延生服务、推行试销、定制物流等实现精准营销。

(3)通过“互联网+”创新动力实现电商物流生态化运作

“互联网+”战略为电商物流发展形成创新动力。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开展,电商物流企业改变原有粗制滥造式物流服务,物流行业利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市场机制,实现物流业的变革转型,使电商物流行业低效、混乱的局面得到重塑,构筑电子商务物流产业生态圈。

2.要素结构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具体包括物流服务商、互联网服务商、电子商务企业、消费者、政府五个主体要素;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种结点要素以及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智能物流技术装备三种支撑要素。

物流服务商是核心要素,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将互联网融入传统物流模式,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物流企业进行实体运作,完成物品的空间位移。物流服务商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高标准的物流服务,是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的核心;互联网服务商是灵魂要素,互联网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互联网+电商物流利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技术改造物流产业,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精神”贯穿于体系的始终,互联网服务商是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的灵魂;电子商务企业和消费者是驱动要素,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具有双重驱动,电商企业需要物流服务,是第一层驱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使电商企业产生物流需求,是第二层驱动,二者相互作用构成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最为关键和活跃的要素;政府是统筹要素,政府作为监管者把控整个发展体系的运作。政府对相关服务标准的制订、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优惠政策的出台实施等优化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发展环境,从全局把握整体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形成网络状物流服务体系,由相应物流点和线组成,结点要素是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条件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种基础模式在干线运输、支线运输和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衔接下形成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输配送体系。

物联网技术是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发展基础,RFID/EPC和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各类传感技术、GPS/GIS/北斗系统定位追踪技术实现了实体物流与虚拟互联网的对接;大数据、云计算是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大脑,能够有效地实现精准化运作;智能物流技术装备是根本,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实体操作应用通过各类智能技术装备完成。利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中层次分析法构建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层级构架模型如下图。

3.运作机制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在传统物流行业基础上融入互联网,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业务经营模式,加速推进物流智能化,实现物流产业升级。应用整体分析方法分别从主体因素政府、相关行业和企业的角度探究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机制。

对于物流企业,首先,要改变传统物流模式,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物流产业升级。信息技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用互联网工具武装物流行业,利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物流服务能力变化积极响应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响应电商物流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其次,企业主动开展平台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物流的大数据、足够的资金池搭建物流平台,实现各式数据、信息、资源的共通,产生的聚合效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实现物流绿色智能化运作;再次,企业应主动积极采用先进物流设施设备及相关技术,开展绿色智能运作。先进的物流技术装备是开展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基础,企业应改变传统观念,主动参与技术设备、信息系统的更新升级,积极响应政府“低碳经济”的号召;最后,在互联网+、互联网化过程中,企业要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专注于消费者需求,先驱解决电子商务物流行业中最痛苦的问题,专注于用户体验,用有限的企业资源提供极致的服务。

对于政府,首先,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升级。政府对物流行业长期发展和“互联网+”战略进行总体规划,并通过给予政府补贴、技术支持等优惠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培育智能化、信息化的“互联网+电商物流”示范企业;其次,加快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加快制定物流技术、编码标准,加速RFID、条形码在仓储、配送等业务领域的应用,同时促进数据层、应用层、交换层信息化标准的衔接,推动物流化标准体系建设;再次,投入大量资金联合企业建立公共平台,实现物流基础设施、互联园区信息平台及高速公路通行信息的联网共享,实现全国物流基础设施的联网监控管理;最后,政府主动融入“互联网+”变革。政府工作人员亲身体验网购、互联网物流带来的变化,对基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创新有更多的包容,主动参与到“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创新浪潮中。

四、“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保障实施建议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是互联网经济下物流发展新业态,从法律环境、人才培养、技术管理创新三个方面提出保障实施建议。

1.法律环境

良好法律环境是“互联网+”成长的肥沃土壤。政府出台互联网、电子商务及物流业相关的指向性文件在很大程度上对互联网+电商物流产生积极影响,相关行业专利保护、互联网金融安全、客户信息保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有利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对于“互联网+”创新,政府主管部门应有更多的包容,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创新发展,为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营造积极、健康的法律环境,使其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转。

2.人才培养

优秀人才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必备要素,培养优秀的专业性、综合性人才符合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要素优化”精神。企业一方面积极培养所在领域专业人才,加快培养一批物流专业人才和互联网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培养优秀管理人才及涵盖行业发展相关领域综合性人才,综合性人才知识面广、对相关法律熟识,并对新事物有极高的热情。因此,造就一批熟悉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作程序、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服务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3.技术管理创新

技术管理创新包含技术装备创新及相关理念、商业模式、发展业态创新。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发展战略为物流行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创新条件。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和相关企业应专注于“互联网+”在本行业可以有哪些创新,积极参与到技术管理创新浪潮中,物流技术装备更新换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升级都是技术管理创新在物流行业的集中表现。政府鼓励创新,人人争当创新先锋,形成企业主导的技术管理创新浪潮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赵亚男,刘焱宇,张国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方法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02):21-23.

[2]范如国.复杂网络结构范型下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2014(4):98-206.

[3]孙喜,杜澄.创新系统研究中的竞争性方法-文献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08):99-106.

[4]周青,刘志高,朱华友,尹贻梅.创新系统理论演进及其理论体系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02):51-55.

[5]刘继生,那伟,房艳刚.辽源市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及其规避措施[J].经济地理,2010,30(06):945-948.

[6]郑杭生,张小军.社会学中的系统哲学[J].社会科学,1986(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