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匠精神的培育范文

工匠精神的培育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09-22 10:35:34

工匠精神的培育

工匠精神的培育精选篇1

德国制造就如同精品保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而它的支柱则是占德国经济99.6%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制定的标准严谨、苛刻,哪怕是一支铅笔、一把餐勺,也都彰显着细腻的心思、独到的创意。德国人的严谨、精益求精成就了工匠精神最根本的内涵。

日本制造的强大也与工匠精神密切相关。从江户时代,在日本的匠人间就已经形成了一股追求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对产品质量严格要求,对技艺精致的追求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日本的很多中小型企业数十年如一日只生产一种产品,专攻一门技艺,其产品也就日趋完美。

在中国,也是能工巧匠辈出,工匠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时期的鲁班,专注于提高劳动效率和工艺水平,发明了曲尺、墨斗、刨子、钻子等,提高了工匠们的劳动效率和工艺水平;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布局精巧,历经2000多年而不衰延用至今。他们之所以被后人敬仰,也是因为其精益求精和传承求索的精神。

从鲁班到李冰,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八级工,中国的工匠精神延续了几千年。不过到了当代,我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度失落了,在一些地方,中国制造成为假冒伪劣的代名词。

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力争在未来10年实现由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型。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工匠精神自然不能缺位。

工匠精神需要重视,更需要培育,它是由上到下的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顶层设计、外部环境、国民教育、企业文化等多方面多层次发力。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需要制度发力。瑞士钟表业的奠基人与开创者布克说,“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培育工匠精神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现代学徒制度。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进一步培养形成高素质的劳动大军,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和服务的水平。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对“工匠”多一份尊重。在当今中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主体,是经济实力的厚实基础。而长期以来,社会上一直存在一种“君子不器”的错误观念,大家都想把孩子培养成公务员或者白领,“劳心者治人”的理念根深蒂固。我们要培育工匠精神,就要对工匠给予足够的尊重和重视。

工匠精神的培育精选篇2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精神;职业教育

2016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上,让人耳目一新,又振聋发聩。目前,国家正在努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希望建设制造业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这也是全面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这些国家战略的实现需要大批高素质实用型技能技术人才。作为为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技术人才的主要承担者,职业教育要切实承担起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需要认真研究工匠精神的内涵、时代意义,以及培育的方式和路径。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近几年,工匠精神受到制造业和职业教育的广泛关注,对其研究和认识在不断深入。一般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 。工匠精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工匠精神是指凝结在工匠身上所具有的,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广义是泛指在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这种职业精神。有人在对比分析我国和西方文化视域中的工匠精神的内涵的基础上,将“工匠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等内容 。

二、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出现无数的“能工巧匠”,他们的发明创造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生产和社会的发展,也凝聚了“工匠精神”,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现代社会,传统的手工小作坊基本上被机械化的工业批量制造所取代,“工匠”也渐被“工人”“技术人员”所取代,但是沉淀下来的“工匠精神”所蕴含的优秀的职业精神依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工匠精神依然是各行各业倡导的职业精神,特别是制造业的灵魂,也是高科技、互联网企业不可或缺的。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的产品享誉全球,得到认可和信赖,除了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外,还与质量可靠、做工精细考究密切相关,其中也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苹果手机就是其中的典型。工匠精神也不仅仅局限于“工匠”、手工业者,是所有从业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精神,是一种“隐性”素质、能力,在从业者的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三、工匠精神的缺失及其原因

当今世界,互联网、科学技术盛行,技术、机器成为经济、产业的主导,主宰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职业与生活,创新、创业精神深受重视,而作为手工业职业精神象征的“工匠精神”被部分人认为已经过时。生产、服务一线出现从业人员好高骛远、不愿从事生产一线工作、频频跳槽、得过且过、心不在焉、责任心缺乏、差不多就行、技术粗糙、不愿精益求精等问题。“与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企业相比,中国企业不缺技术,而是缺少一种‘工匠精神’,如果不唤起‘工匠精神’,中国就谈不上成为世界制造强国。”

四、“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

职业院校要充分认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重要性,明确纳入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切实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一)将“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实用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具有特别的意义。要把它作为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作为人才的素质能力结构的重要内容,明确纳入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特别是制造业相关专业。其中,关键是要将“工匠精神”与各专业的专业精神有效结合起来。

(二)发挥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职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职业指导课程是我国开展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开展职业精神教育的主渠道。职业院校应改革和完善职业精神的教育内容,将工匠精神的内容纳入思政教育中,采用合适的方法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使其明确工匠精神的实质与内涵,认识其价值和意义,从而形成更为正确的职业态度,提升其职业素养,促进自身的成长、成才。

(三)发挥专业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专业课教学是职业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应该把工匠精神融入专业课教学。要研究和分析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将其整合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之中,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宣扬、塑造“爱岗敬业、做事专注、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等精神,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工匠精神”。

(四)发挥实践教学的实效作用。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也是培育职业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教学中,模拟企业真实情境,布置企业真实工作任务,按照企业的工作标准和管理要求训练学生;重视校企合作,走出校园到企业参观、考察,引进行业专家、能工巧匠讲座示范,特别是利用顶岗实习,以员工的真实要求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能够真正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五)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应该加强自身职业精神,热爱教师职业,关爱学生,认真钻研教学艺术,潜心科学研究,精益求精提高教学技艺和实践技能,提升自己的双师素质,处处展示工匠精神,特别是负责实践教学的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要成为工匠精神的“代言人”,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六)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文化具有强大的熏陶作用,职业院校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要认真设计、布置宣扬工匠精神、职业精神的校园环境,如在教室、实训室墙上张贴体现工匠精神的口号、事迹,定期举办有关工匠精神的专题宣传、辩论赛、演讲等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引入企业文化,将追求自由、自主、个性的大学文化与爱岗敬业、负责专注、守时守纪、精益求精等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一隐性教育资源,传播、弘扬工匠精神。中国制造离不开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职业教育责无旁贷。职业教育要充分重视工匠精神培育,为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技术人才,为我国的制造业强国建设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

[2]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

[3]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

工匠精神的培育精选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研究现状

1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概述

工匠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职业文化之一,比对现代对职业工作的认识,工匠精神中包含了古人对职业发展的理解与看法。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一共有两点,一是敬业精神,二是职业素养,这两点是学术界所公认的。敬业精神是指的热爱岗位工作,并在工作中全身心的投入从而进入到忘我境界后形成的奉献精神。具有敬业精神的人,会发自内心忠于自己的职业,并专注于事业,就像老一辈的医生和教师一样,他们干一样爱一行,注重于在岗位上寻求个人价值。职业素养,是指的所要人在所要从事的职业上形成的观念与内涵,对于工匠而言,其职业素养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虽然他们没有较高地文化水平,但是掌握了所从事工作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对于工作上的事能见微知著,运用所学知识与一切办法去解决工作上的难题。

2影响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因素探析

由于职业教育体系与办学水平等影响,职业教育难以有效在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且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精神的培养也没有很好地渗透到专业教学中,这都是由于以下因素造成的:(1)社会因素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影响,是从企业发展和市场人才招聘渠道形成的。经哼多数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很难在现有升学机制下进行深一层的学习,且多数群众都认为职业教育低于高校教育,以致于教育制度以及资源显著落后于高校教育。企业本身缺乏完善的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对岗位就业制定完善的要求,缺乏健全的职业精神评价、激励以及惩罚机制,以致于员工在招聘是多数采用量化考核指标。职业教育也难以针对企业的岗位要求,在校内教育和实习中营造优良的工匠精神氛围,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培育。(2)职业教育自身的影响。职业教育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影响,在于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不足,及时学生技能水平与企业需求差异逐步缩短,但是学生难以适应岗位工作。这是因为职业教育发展中由于能力本位论的影响,多数都是以企业当下发展为教育背景,缺乏企业及行业未来发展的认识,那学生有怎么能适应岗位工作发展呢?可持续职业精神的培育,要求职业教育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职业精神培育难以渗透到专业教育中,以致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影响有限。(3)学生发展影响。从企业岗位需求以及职业教育发展角度来看,实现工匠精神在学生发展中的融入,对于学生而言有利无害。但是多数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都是因为成绩和文化因素等难以进入普通教育系统中深造,所以其学习目标定位在“求一技之长,谋一份好工作”上,这样的观念导致学生尤为注重技能的培养,却忽略了文化与精神的培育。即使有些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也没有深入明白其内涵的价值,导致不少学生缺乏优良的学习习惯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品质,不利于工匠精神的塑造。因此,想要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就必须意识到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全面渗透工匠精神。

3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的反思与策略

3.1反思我国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研究现状

我国经济逐步转型发展时期,这个阶段中需要大量的工匠人才,为我国经济以及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立足根本,只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在人才教育中实现工匠精神的渗透。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转变成创造大国,高端制造业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人才,以缩短与强国之间的差异,缩短中国产品与德、日、美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基于各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现状,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既要为科技进步培养创新人才,又要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工匠精神技工队伍,以促进我国经济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新时代企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持,缺乏工匠精神企业就会陷入发展困境。经济转型发展下企业发展也要实现创新与升级,才能使用大的经济发展环境。依据现阶段的企业发展调查发现,全球中超出200年发展历史的长寿企业中,由日本与德国囊括前两名,这是因为这两国企业注重于传承工匠精神经,尤为注重企业产品质量的改进,将精益求精当做是职业价值追求。但我国很多企业缺乏对长久利益的关注,更为关注眼前的利益,企业工匠精神理念的缺失,难以实现企业长久、健康发展。所以从企业发展和国家经济现状来看,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缺失,是因为人才培养途径中,思想引导和实践认识规划滞后,导致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融合不足。

3.2职业教育中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职业教育要从学生的实习以及就业观入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用思想教育引领学生正常的认识就业,树立优良的择业观与发展观。实际教学中应引入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引领校园与社会实践活动,多进行典型示范以及榜样激励,从而展开职业精神的培育,加强学生的责任感。第一,职业教育应借助企业与社会资源,坚持提升教师的素质,依据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在校内营造优良的风气。职业教育应狠抓师德建设,建立校外进修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到社会实践与校外挂职中,借助这些资源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做好职业理想以及职业道德等宣讲教育,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培育效果。第二,合理应用各种实践性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渗透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应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工匠精神的全方位渗透。鉴于此,职业教育应大力引进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职业性、实践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导入工匠精神,实现人才的职业性教育目标。现阶段有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应实现课程体系以及教学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教学与实训环节,进而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创建优良氛围,保证工匠精神内涵能渗透到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因此,职业教育应该建立相应的教育制度,为工匠精神融入到职业教育环节中提供相应的制度性保障。制度的建立还能克服机制体制上的障碍,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理念下,实现工匠精神的全面的渗透。第三,借鉴国外教育经验,促进职业教育精神培育。职业教育应实现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造潜力的培育与挖掘,但我国职教中工匠精神的培育经验不足,需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国内外的工匠精神理念比较相似,将国外培育经验融入到我国职业教育中,能优化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融入。具体的可借鉴日本“职人文化”和德国“工作伦理观”,注重企业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展现,借助合同与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合作,保证专业教学、实训课程等与企业文化、岗位工作融合,从而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工匠精神的培育精选篇4

摘要:职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培育“工匠精神”,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经济文化大国,通过中等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我国由经济文化大国向经济文化强国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仅是对于国家社会的一种进步与迫切需求,对于学生本身更好的适应社会也是一项巨大的好处。

关键词: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培育

引言:

在二零一六年的三月五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工匠精神”。这是国家政府在教育方面完成一次重大改革,意味着国家对于技术性人员的需求已经十分迫切,本论文就中等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具体方面进行分析。

一.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是社会本质性的需求

工匠精神在官方意义上的解释为:在特定的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的支撑下,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于世界物质进行客观化的改造,从而获取一种新的认知,同时在主观意识情感方面完成一个升华,最终达到通过技术对人类生存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进行构建。

中等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是为社会培育出一批具有高能力与高技术的人才,满足社会在这方面的缺失,对于社会多方面人才需求进行一个补充,这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然发展要求。

(二)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是时展的需要

我国政府在全面实现“中国制造2025”之后,对于高端型技术人员有着一个极大的需求,这仅仅是在国家层面上的需要,从二十一世纪发展以来,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急速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带动一系列的企业改革与进步,这一方面的体现就在于时代对于工匠技术人员的需求。

中等职业教育培育工匠,“工匠精神”可以说是对于技术工匠培育的“导向盘”,“工匠精神”的提出与应用,极大化的对于职业教育体系做出一个匡正,为学生在技术学习的价值观上精益求精,从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时代在急速地发展,而在这背后必然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通过中等职业教育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正是时展的原动力,是时展的主力军,只有在更多的技术型人才的共同努力与奉献之下才能最大化的提高我国在制造企业等方面的质量,更好的切合时展的高端要求。

(三)中等职业教育培育“工匠精神”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发展途径

现如今我国的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出现一个共同的弊端:理论方面往往是具有极其优厚的知识储备,但是到了工作岗位之后进行具体的实践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理论知识多,实践能力弱,这是传统教育的一大弊端,是一项必须要改革的项目。实践教学一直处于一个不被大力发展的地位,但是目前我国对于企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大的增加,导致了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于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

长期以来教育体制与产业要求不相匹配的尴尬局面必须要改变,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在职业教育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方面上。

二.中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方法

(一)通过创新意识与道德教育为根本保障

在职业教育的教育过程中给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将学生对于技术发展上面的理想与信仰最大化的挖掘出来,同时在技术学习与职业规划理想方面做好协调,不能单独发展某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的内容,全面发展达到最终目标。

在学生的分类与组建方面同样也要多下功夫,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事实证明单一个体的工作效率是远远低于团队合作的效率。因此在团队合作意识方面应当多加培养,在学生年纪作为一个单位协调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在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单独列出一个团体,培育学生在专业化技能方面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作出补充,同时也是为了学生之间自主学习相互补充以达到共同进步的最终目标。

(二)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作为保障

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根本性目的还是为了培育出合格的人才最终输送到有关企业单位工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在学生学习阶段进行尝试性接触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好处,这一点是具有先进性的。通过在企业中请出一些具有高端技术的技术人才进入校园,参加一些知识性的讲座,以及一些关于职业规划理想的辅导等活动,使得学生进一步的了解高职教育的本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最主要的一点,目前许多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着找工作困难的尴尬局面,在职业院校这种学位并非很高的教育学院学生很难得到自信,通过这一系列的讲座接触可以使得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程度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师生共同走进企业,真正的感触一些工作,在能力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好处,同时在学生的心理方面引发一种触动,更加确切的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与要要求。明白自己未来所想要的工作岗位,贴切的了解自己的专业与工作之间的差距,才能够在下一步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在教职工技艺与德育方面规范引领

在教职工的技艺方面以及品德方面规范也是一项必须要做的工作。教职工是最主要接触学生的人群,所以很多技能方面以及品德价值观也会不经意间传递给学生。提倡“技艺精深、品德优馨”的教职工理念,在教职工身上规范化,才能进一步的引领学生。

教职工通过对于“工匠精神”的虔诚意识以及严谨认真的研究技术方式身体力行,在爱岗敬业,育人子弟方面做出明确积极的态度,使得“工匠精神”具体化的落实到每一位教职工的身上,形成一种对于技术的执着探索与追求的精神。

通^教职工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进而引导式的教育学生,而摆脱传统教育对于知识与价值观“强加式灌输”方式,做好“领路人”的工作,成为学生的榜样与目标,引导学生的向往与学习。

(四)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实践

对于“工匠精神”的培育不能是书面的片面之言,也不能单单是高高在上的信仰,它应该落实到具体的事件中来,确确实实的在生活学习之中得到发展。

故而,在学校应当举行一系列的有关活动,譬如“发扬工匠精神,实现技能进步”等方面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这不仅仅是在学生对于“工匠精神”的认知与了解方面大有裨益,同时在为学生培养一些综合性的才能,包括言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好处。

通过活动确切的落实“工匠精神”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并且适当的将其具体化为教学任务,落实到学生技能学习,教职工备课教授考察等方面的具体工作中去,并且举行一系列的选举,选拔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并且授予他们一些荣誉称号以及一些物质性的奖励,使其成为学生追寻的榜样,进一步的展现出其风采与职业操守。

通过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并且引导他们去追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迹,更大化的激发出学生的求知与追寻欲望,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广泛宣扬于学校之内,让“工匠精神”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培育学生的自豪感的来源之处。

参考文献:

[1]王文涛. 刍议“工匠精神”培育与高职教育改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1):188-192.

[2]许润. 浅谈当代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育[J]. 科技创业月刊,2017,(01):56-57+60.

工匠精神的培育精选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重技轻人;工匠精神;校企合作 ;工匠文化;共同成长

2016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与科技进步、企业发展、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教育类型。重振“工匠精神”自然离不开职业教育,它应该成为培育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当然,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这种培养必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应该充分发挥企业作为育人主体的作用,把工匠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

一、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要对工匠精神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应该从三个层次去把握

第一个层次,首先了解什么是工匠。工匠,是指有手艺特长的人,是在整个专门、专业活动中掌握技能、技艺和技术的一种专门人才,当然,需达到一定地高度才能被称之为工匠,一般的小手作的简单熟练工,不能称之为工匠。

第二个层次,要了解工匠的精神境界。一般来说,跟工匠匹配的精神,首先,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及强烈的专业追求;其次,还应该具备很坚定的专业操守。

第三个层次,真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职业态度、R稻神、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

(二)要正确的认识“工匠精神”,还需进一步认清“工匠精神”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

“工匠精神”是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精神成果。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故职业教育在本质上,就应该以这种精神成果作为自己的价值根本和导向。要尽快转变以前重技轻人的价值取向,把对“工匠精神”的正确理解,以及对它的适应与培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指导思想;并把它树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标杆。

二、基于职业教育的属性,培育“工匠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职院校有必要将工匠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列入德育课教学计划

为更好地在职业教育中深化文化育人的理念,让学生获得工具性知识和技能之外的职业素养和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同样也急需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德育教师可以作为完成课程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课程要以工匠精神为核心,培养学生正确认知、感悟工匠精神的能力,使之具有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进而为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际教学中可根据高职生的认知行为特点,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使其能正确认识工匠精神,明确工匠精神的实质与内涵,并认识其价值和意义。

(二)要将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尤其是专业教学中

我们要将职业素质、工匠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尤其要融入到整个专业的素质培养中去,要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特别是与实训教学相

结合;要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在专业教育中,应结合专业特点,将工匠精神渗透其中,使学生能真正地感受、获得这种精神,最终将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职业素养,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职业信仰与追求。

(三)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平台,加强“工匠精神”的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和实践教育

“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长期的工作实践积累锻造,还要靠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熏陶。所以要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平台,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下强化知识运用和技术技能训练,加强“工匠精神”的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和实践教育,从而使“工匠精神”与活动、技能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内化于心,外化与行;达到躬行践履,知行合一。

目前很多学校实行了引企入校、订单培养、生产实习、定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都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总之,实践教育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它实现了从知识技能到素养、精神的高度融合,使“工匠精神“的培育得以真正落实。

(四)努力营造卓有成效的校园工匠文化,使“工匠精神”得以进一步传播和弘扬

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这一隐性教育资源,以它为引领,进一步传播、弘扬工匠精神。比如可通过相关的展览、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一种精神氛围,可对其职业精神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校园文化活动课要凭借其丰富多彩的形式,使工匠精神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弘扬,努力使“工匠精神”成为每一个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所向往的境界。

(五)培育“工匠精神”还需“走出去,请进来”

除了前面提到的各种方式方法外,高职院校还应采用进企业、进社区进行采访、参观等方式“走出去”,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到工匠文化的熏陶;同时,学校还可用从校外聘请专家这样的方式“请进来”,通过专家讲座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工匠精神的价值及意义。另外,学校还可充分发挥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榜样作用,当他们以校友的身份以生动鲜活的事例及亲身体会来感染学弟学妹们时,往往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更具有说服力,它对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所起到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往往是不容低估的。

(六)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中不可忽视了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成长

“工匠精神”的培育,对于职业院校的所有教师,都是一次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改革创新的挑战。教师们要随时掌握业界创新的新动态,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随时充电,不断地提高自身职业素养,身体力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职业教育领域内的优秀“工匠”,以更好地指导和培育学生。

最后,愿所有的职业院校都能带着一颗“工匠”之心,以培养“工匠”为目标,切实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落到实处,大力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盛景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的培育精选篇6

[关键词]工匠精神;人文精神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社团活动;全面融合

一、通过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与彰显是研究型高校大学文化的核心,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结合与彰显构成了高职院校大学文化的特质[2]。进一步而言,以理工为主的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中更加突出了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上的特征,人文精神方面的要素就相对欠缺;而以商经为主的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中则无形之中更加彰显了人文精神与商业精神,同时,其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就显得不够突出。但无论以何种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人文精神都是大学文化的基础,只不过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文化中的特质更为突出。亦即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的高职院校的文化是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有效融合。一方面,通过以文化人,使学生在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科学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心理素质、优雅的审美情趣等做人基础及通识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掌握本专业与相邻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判别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使学生在职业理念上树立起“质量至上、用户至上、荣誉至上、责任至上”的意志品质,在工作态度上秉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价值取向,从而让学生在全面全程培养中树立起包括职业态度与精神理念、创新创造等在内的工匠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当立足于以下方面以促进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高度融合。首先,必须将人文精神作为高职院校文化的基础。裴斯泰洛奇说:“要把专业训练和道德培养结合在一起。”[3]表明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必需的人文素质这一重要依托。在我国人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已由过去的手工艺人与生产一线动手操作的能工巧匠转向了被广泛描述为工作人员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及从业者在工作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教育工具性功能,即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方面来看,使学生拥有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教育的目的性功能,即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方面来看,显然需要培养学生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把工匠精神视为职业精神的范畴,看作是从业者的职业态度、精神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表现,以此为核心塑造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及大学文化,从而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其次,高职院校文化架构中必须突出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相融合的特征。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必须以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为指导。大学章程作为大学的根本大法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章程以及以此为基础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都应在大学治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将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彰显其中,这是高职院校的文化之魂。最后,高职院校校训一定要高度凝练出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精髓。在教风建设上,一定要突出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教师特色。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具有教师共有的高尚师德、信念坚定、仁爱学生、精湛教法等“人师”引力,还要拥有丰富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科学的研究方法、过硬的实践技能、持久的创新能力等“经师”素质。在人才培养方面,教师要确立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以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不懈追求、完美至真的工匠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而非将学生当作“工具人”来训练与培养,从而使学生不仅拥有技术技能方面的“工匠能力”,而且是具有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在学风建设上,一定要突出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融合的教育特色。如加强人文课程教学、举办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专题讲座、感受和体验工匠精神的实质、开展有利于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的课外活动、优秀企业文化融入课堂、大力宣传人文精神与工匠精神相结合的校园文化,等等,以引导良好学风文化的形成。

二、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突出对工匠精神的培养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不仅要把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作为灵魂与核心来抓,而且必须全面全程地贯彻于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之中。这既源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源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提高学生现实职业能力,即所谓“实用够用的技术技能”,以及未来应对各种复杂挑战时必须具备的社会适应能力、工作迁移能力[4]、综合研判能力、求新发展能力等的需要。而非过去忽略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只是单一强调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指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工匠精神会焕发出新的活力。”[5]作为劳动者最基本的素质,工匠精神是职业人做人与做事的相统一、人文素质与技术素质的有机融合。这决定了必须从三个维度理解工匠精神:第一,它是现代职业人的一种职业内核。其强调德与才的互为表里,既是一种职业精神,更是一种职业习惯。因此,不仅要把工匠精神作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而且要以专业技术的高标准作为人才培养的更高追求,从而培育工匠精神所需的技术技能。第二,它是现代职业人的一种职业思维。美国学者亚力克福奇指出:“真正的工匠是一种思维状态,而不是指向未来的一些兴趣或技能集合。”[6]说明只有培养出学生的工匠式思维,学生才可能具备工匠式技术技能。第三,它是现代职业人的一种职业道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全体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更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要想真正锻造出职业必需的工匠精神,前提便是要履行上述道德规范。而以培养学生工匠精神为目标的职业素质教育的实施,则需要采取如下途径:首先,在人才培养中一定要树立工匠精神的新理念。尽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6],但是高职院校并未走出长期以来形成的重量轻质,重传技轻育人的人才培养误区,时至今日“实用够用技术技能”的人才观仍未得到纠正。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一定要在人才培养中突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其次,要充分认识工匠精神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特殊作用。从人才培养的逻辑上来说,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必然会体现出学识、素质、专业、技能、创新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统一,但现在仍存在着将学识与素质、素质与技术、专业与能力等相割裂的做法。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将上述各要素嵌入人才培养中,使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工匠精神达到职业知识、职业能力与职业情感的有机统一,人才培养规格下的工匠精神就是达到职业技术、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有机统一。最后,要塑造工匠精神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把“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落到实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自己的言行标准。加强对新时代大国工匠、敬业典型、创新高手、能工巧匠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工作观、担当观等精神文化的宣传,将“羡慕工匠”“尊重工匠”“成为工匠”渗入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信仰与价值追求之中,塑造“润物细无声”的工匠精神,培养必需的文化氛围。

三、在工匠精神中厚植职业道德教育

深厚的人文道德修养与娴熟的精湛技术是“工匠”的两个双重保证。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的内在契合之处在于“精”“诚”二字。“精”指工匠要有娴熟精湛的技术,在专业技术技能中必须表现出精心、精细、精准、精责;“诚”指工匠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是其敬畏职业精神的集中表现[7]。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中一定要将工匠精神厚植于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之中,以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终极目标。首先,要科学界定工匠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标准。工匠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专业行为和专业道德、专业伦理、专业信息管理、专业批判性思维等的基本素质,以突出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而工匠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标准无疑必须包括:精益求精的精神、细节极致的精心、一丝不苟的态度、专注耐心的要求、专业敬业的行为[8]等核心要素。因此,坚持职业道德与职业教育突出专业技术技能并重的教育理念,坚守教育共性立德树人的崇高目标,无疑是现代职业教育重建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的迫切任务。其次,构建“技能教育+道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要把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与全方位,必须构建“技能教育+道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9],对人才培养效果进行全新评估。一是以过程中的多次评价代替期末的一次性评价;二是评价主体由单一学校教师评价变为企业师傅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并重及第三方监督实施的多元评价主体;三是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由传统的仅评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单一维度向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为先导+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多元维度转变;四是专业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从“独白”教学方式转向“对话”教学方式[10]、从“说教”教学方式转向“体验”教学方式、从“显性”教学方式转向“隐性”教学方式[11]、从“灌输”教学方式转向“浸润”教学方式、从“定制”教学方式转向“个性”教学方式、从“粗放”教学方式转向“集约”教学方式、从“理论”教学方式转向“理实结合”教学方式、从“书本”教学方式转向“社会生活及实践”教学方式,将学生的职业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系统构建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教育融合新模式。第一,建立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工匠精神教育体系。要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根本还在于坚持党的立德树人原则,路径在于探索新时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教育新模式,重点是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塑造与养成及德技之间的水乳相融。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贯通性,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拓展到学生的全部课程之中,并由专业课程思政群、人文教育课程思政群、文化通识教育课程思政群等组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思政体系,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全覆盖。通过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的贯通性,在学生的校内实训与企业实践之中对其进行实践活动思政教育,将过去单一的思政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延伸到企业实践思政教学课程体系,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全覆盖。第二,构建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同向共行机制。要让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进入学生的脑海与心田,就需通过距学生近些、近些、再近些,和学生亲些、亲些、再亲些,与学生熟些、熟些、再熟些,对学生好些、好些、再好些等方式,掌握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并确实具备比学生高些、高些、再高些,较学生强些、强些、再强些[12]的能力,才能点亮学生的理想之灯,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教学内容上,在思政课程中注入专业元素,将古代优秀工匠文化、当代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红船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相关职业道德案例引入专业课程,增强专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开展专业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使思政课程热起来、活起来;通过在专业课程的见习、实习、实训、实践环节中的课程思政实践,不断增强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使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融为一体。第三,构建工匠精神提升贯通培养新方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将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之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全过程之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将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训练贯穿于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之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将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教育和训练贯穿于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之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服务社会能力,将高职院校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之中。从而强化高职院校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基本人文素养的养成与内化。

四、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

由于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在本质上契合、目标上一致、模式上融合[13]、价值上契合、培养上契合、过程上契合、思维上契合等关联性[14],决定了工匠精神在融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时,不仅要加强创新创业理想教育、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重视敬业精神的培养、加强心理品质的塑造、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而且要做到如下两点:一是以工匠精神为引领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突出工匠精神引领性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师职称评定与学生能力素质评价制度等,以引导师生积极支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二是要把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就必须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标准、培养师资、择优企业、评价主体及机制等进行优化,重新制定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不断激发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工匠精神。三是搭建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平台既包括已有的校内实训体系,也包括合作企业可以用作创新创业教育的硬件设施,更需要以各类技能竞赛、工匠比武、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大赛等以赛带学,以项目促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培育精选篇7

关键词: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表层工匠;深层工匠;高职教育

1背景介绍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是现下中国年轻一代的热门词,伴随而来的是“工匠”“双创”等词汇的红火。在这些人人必谈的词汇面前,有必要梳理一下它们更多的内涵。自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联合推出系列新闻报道“大国工匠”的报道之后,这些普通又平凡的劳动者便广为赞誉与钦佩,更激发了大家对“工匠精神”深层次的思考和学习的热情。大家普遍认为,工匠精神应该是指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使之尽善尽美的精神理念,即追求极致,专业且专注。与此同时,创新创业的滚滚洪流向我们扑面而来,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当仁不让地成为引领新常态、实现新发展的强大动力。高等学校亦应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局势。高职高专学校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以上,更应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2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

2.1工匠精神更是创造和发明精神

工匠,一般的理解是匠人,是“几十年如一日”地专注于一件事的人,公认的典型代表有做事严谨精细的德国、日本、瑞士等。不过,地球另一端的美国给了我们不同的诠释。他们认为:工匠是一群不拘一格,富有创造和发明精神,且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作出了改变世界的发明创新的人。赫赫有名的代表人物有: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爱迪生、怀特兄弟、迪恩•卡门等,他们是工匠的杰出代表。富兰克林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工匠,我们从很多教科书上都可以看到他诸多发明的事例。同样拥有该美誉的是人人皆知的乔治•华盛顿,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位好总统,其实他也是一位卓越的工匠。他们不仅精益求精,专注执着,而且勇于创造和发明,这种创造发明的工匠精神,影响了美国整个国家的产业和社会环境。而他们这些人的共有特征是:博学,充满好奇心,以卓越的勇气和毅力来重建世界。美国最著名的发明家迪恩•卡门说:“工匠的本质是收集改装可利用的技术来解决问题或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创造财富,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更是让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简单来说,任何人只要有好点子且有时间去努力实现,就可以被称为工匠”(引自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发明家迪恩•卡门原话)。通过对美国进行大量的研究与调查,发现他们的工匠精神有三个基本内涵。(1)用我们周围已经存在的事物制造出某种全新的东西。(2)工匠们的创造行为在最初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就算有也和当时确定好的目的有很大不同,是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和对它的迷恋。(3)它是一种“破坏”,工匠们背对历史开始了一段充满发明创造与光明的全新旅程。由此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将工匠分为两个层次:表层工匠和深层工匠。表层工匠们通过密切关注工作方法、工作过程,从而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深层工匠们更专注于通过思想创新从而改变我们对事物的思考方式。而真正的工匠精神,是一种思维状态,是一种思维由表及里的全新构造和开拓。工匠精神不仅仅是对事物的精细耕作、精益求精,更是创造和发明,是创造与创新。我们需要的工匠精神,正是由表层工匠向深层工匠的迸发,从而有全新创新和创造的品质。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而中国此刻的创新驱动发展正呼唤这种“工匠精神”的回归,“创新精神”加上“工匠精神”,才是一个国家更合理、更永久的创新创业源动力。

2.2创新诠释工匠精神的精髓

创新是指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时具备推陈出新的能力,能运用新方法、新方案解决问题而不是循规蹈矩,工匠精神倡导“精益求精、锲而不舍”。两者看似关联不大,甚至有些矛盾,其实不然。工匠在经年累月的精雕细琢中,持续地对工艺和细节磨砺及锻造,这种多年的严苛磨练会帮助匠人练就更敏锐的洞察力,更懂得深层次揣摩客人对产品的需求,能考虑到最刁钻的用户都无法想到的细节。正所谓“匠,君目所不及之处愈要用心”,匠人因触及常人所未能及之处,故眼界不同,“眼界不同,开创的世界不同”。无论在哪个时代,能够用全新的视野重新审视自身产品、审视世界格局、开创新时代的人才能称为真正的匠人,“创新”才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没有创新,只能称为“工匠”,有了创新,才是“工匠精神”。

3创新创业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3.1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其辉煌灿烂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工匠精神的史诗。早在《诗经》中记载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充分显现了古人对“工匠精神”之赞誉;《天工开物》是一部凝聚了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工匠宝典,仅仅一句“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便足以显见中华民族对“工匠精神”的追求。自古以来,我国同样有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工匠传奇故事:游刃有余的庖丁、精益求精的鲁班、出神入化的卖油翁等。这些历史书籍及人物典故,充分显示了我国由来已久的对工匠精神不懈的追求。

3.2工匠精神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

工匠精神是一个人的积极的意识形态的总结,是一种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对工匠精神的悟透,会启迪人们“用智慧驾驭自己的情绪,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敬业会让自己变得出类拔萃,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引自《工匠精神》,付守永著)。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它告诉我们在修炼的道路上要披荆斩棘;它是一种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

3.3工匠精神锻造未来的民族性格

工匠精神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安静。静,能生慧,让劳动果实拥有灵魂。在执着专注的劳动体验中体会工作的乐趣,树立工作的尊严。熟为人知的日本和德国人的工匠精神,直接缔造了他们在世界工业中受人尊敬的地位。有数据统计,创办时间超过200年的全球企业中,日本有3146家,居世界首位;德国有837家,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这也是这些公司基业保持常青的奥秘之一。我国自古就不缺乏技艺高超的工匠,可是工匠精神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很多人和事情都是追求“短平快”,只看重眼前效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只追求表面利益而放弃了深层收效,甚至有很多人空谈情怀,却不能务实苦干。这样的氛围使得当今中国很多事情流于虚浮和幻景,这是一种后患无穷的性格。当今中国,需要大力倡导“工匠精神”,帮助国人塑造严谨坚毅的国民性格,更需要将持之以恒、专注敬业、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内化为国民品性,推动中华文明的复兴。

3.4工匠精神成就创新源动力

创新虽然主张打破旧事物,创造新事物,但是其中必然有一些一以贯之和衔接过去与未来的东西,这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看似背道而驰,其实是并行不悖,两者既相互联系统一,又相互平衡补充。创新精神需要工匠精神作为支撑,而工匠精神又以创新精神为动力。工匠精神更强调细节、锲而不舍和永不满足的审美意识;创新精神则更强调思想灵动、瑰丽奇想和义无反顾的思维和态度。工匠精神更强调产品品质、稳定和完美;创新精神则更多体现在跨越式发展和断层式创新。在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既能帮助我们矫正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又能够促进新经济实现跨越式创新发展,并促进传统经济增质、提效和转型。同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精神”加上“工匠精神”,正是一个国家更合理的创新创业驱动力。

4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举措

4.1通识课引领工匠精神

高职课程体系一般分为通识课和专业课,通识课程里面有思政课、文化课。而在学生入学初始,首先接触到的就是通识课程。我们可以通过通识课程作为职业精神培养的主阵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宗旨下,融入严谨专注等职业精神的教育内容,并根据高职生的认知行为来选用合适的方法及途径,从而形成更为积极的职业理念和思维方式。这样学生在培养职业技能之初便意识到工匠精神的意义,并在后期学习职业技能时理解并实践,从而为成长成才做好准备。

4.2专业实践课凝炼工匠精神

通识课程帮助学生领会到工匠精神的意义,在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在知行合一的教学环境中切实体会到工匠精神。高职教育相比于本科教育,其实践技能课程比重更多,动手操作课程更多,这为工匠精神的践行提供了更多的实践舞台。进入实践实操课程阶段,学生接触到更多的实际工作场景和技能操练,可以结合产品生产的过程、企业运营的流程,将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融入到实践教学目标中,并不失时机地将“专注、坚持、严谨、细致、诚信、执着”等工匠品质融入到学生教育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学生的真切体会和感受,逐渐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严谨执着的基本职业操守和素质,也使得工匠精神凝炼在学生工作的每时每刻中。

4.3教师以身作则辐射工匠精神

在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中,教师的以身作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和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学生。教师是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传播者,要能勇担重任,务必严谨治学,严格执教。这需要每一位教师闻道在先、学业精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求真、求精、求实,以尽善尽美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务实执着的工匠精神感染学生,以开拓进取的态度去带动学生。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浸润着教师对工匠精神的身体力行。

5结语

让工匠精神、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关注点,让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工匠精神培育的载体,让新一代的大学生成为工匠精神的凝结体并成为星星之火,从而引领中华民族回归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秀传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黄益飞.以工匠精神推动创客发展[J].职教视点,2016(9).

[2]陈劲.工匠精神改变世界[J].人力资源,2015(03).

[3]雷克萨斯:注魂于物的大匠心[EB/OL].我要微信,2016-11-01.

[4]齐善鸿.创新的时代呼唤“工匠精神”[J].道德与文明,2016(5).

工匠精神的培育精选篇8

关键词:实践共同体;工匠精神;参与性;情境化;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5-0013-04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完善激励机制,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工匠精神”一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培育拥有工匠精神的人才与制造业转型需求的人才不谋而合,怎样有效地培育工匠精神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职业教育是工业转型人才输出的主阵地,在职业教育中怎么样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成为关注点。本文通过莱芙和温格提出的“实践共同体”的这一概念来探讨工匠精神的培育。

一、实践共同体和工匠精神的概念

(一)实践共同体

人类学家莱芙和温尔提出的“学习是实践共同体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1],开拓了学习的新视角。实践共同体中的“共同体”既不意味着一定要共同在场,定义明确相互认同的团体,也不意味着一定具有看得见的社会性界线,它实际意味着在以一个活动系统中的参与、参与者共享他们对于该系统的理解,这种理解与他们所进行的活动、该行动在他们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对所在共同体的意义有关。在共同体中,参与者从边缘参与到充分参与,参与的形式和内容是多样性的,强调学习的群体性、⒂胄院颓榫承浴J导共同体重视一般技能的教授,使之迁移到多种情境中去,强调在应用情境中教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必须在一定的背景中学习,实践共同体中的活动实质上是一种文化适应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2]。

(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在古代主要表现在技艺高超的工匠身上,随着技术变革和工业革命的到来,工匠精神一度被人们忽视。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工匠精神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对工匠精神的定义各不相同,但这些定义存在相同的观点,即工匠精神包含“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耐心”“品质”等关键词。工匠精神的生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客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养成,要充分考虑工匠精神外化的社会动因,形成的思想条件和技术前提。

二、实践共同体与工匠精神培育的交点

实践共同体和工匠精神的培育都显现出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由边缘性参与到充分参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因情境的变化、参与程度的变化,发生了身份的转换,需要学习者对新身份产生认同,最后达到目标。

(一)参与性

莱芙和温格提出的实践共同体中合法边缘性参与,是指新成员首先是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接触到实践共同体,他们不是被动的观察者。在刚接触实践共同体时,新成员的意识、身份、文化都是边缘化的,在实践共同体与熟手互动过程中逐渐理解实践共同体,使新成员逐渐把实践共同体的文化纳为己有,由边缘性参与逐渐达到充分参与。

莱芙和温格列举了西非利比亚的瓦伊(Via)和戈兰(Gola)地区裁缝的例子。学徒刚进入裁缝这个行业时,首先从学习缝制帽子、衬裤和一些小孩的便衣开始,逐渐制作正式的服装,再到高级服装,在反复练习基础工作并熟悉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1]。学徒在边缘性参与时,只是从事制作低端针线活、熨烫衣服之类的工作,其实离裁缝的关键工作还有很大差距,这就需要长期参与,在参与学习中实现技术分享和文化价值观养成。古代工匠精神的养成同样是在工作坊中进行的,在师傅和学徒形成的实践共同体中养成。在这个共同体中,学徒观察和模仿师傅是如何讲话、走路和工作,师傅何时、如何以及在什么方面合作、共谋及发生冲突,理解他们的所爱、所恶、所敬及所责[3]。在这样的边缘性参与到充分参与的过程中,学徒逐渐习得养成所从事职业的技能和态度。同样,在当今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参与性,学习者是否参与到工匠精神培育的共同体中,是否可以从边缘性参与达到充分参与,使得学习者能够在充分参与后有效地养成工匠精神。

(二)情境性

实践共同体强调“情境性”,是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的。情境中本来蕴含着没有符号化的“默会知识”和其他一些知识,是在与情境的交汇中产生的[4]。情境中的默会知识是在群体互动的情况下传递的,不一定以语言作为载体,还可通过他人行为、态度或价值观等进行情感体验。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者不知不觉间从有意识的行为逐渐过渡到机械性的习惯,模范他人的自觉性与不自觉性,从内心到外表去模仿熟手,以此达到熟手的标准[1]。

莱芙和温格举了一个屠夫的例子。以商业学校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形式联合培养在超级市场里进行屠宰的人员为例。在实际工作中,这些人员需要掌握大规模肉制品切割方法、烹煮肉类相关知识等。但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只是在肉制品零售店工作所需要掌握的肉类包装等简单操作。学习者的学习经验与之后从事工作的场景不符合,导致其在就业时产生对这一工作的隔离感,并且无法习得岗位转换时的迁移能力。莱芙和温格指出要在真实和合适的工作场景中讲授技能和态度,使学徒习得的技能和态度能够充分适应将来从事的工作[1]。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就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热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着那份工作。那么,对工作的态度首先是热爱,有了热爱才会有坚持和耐心,那么这份热忱的培育不仅仅是学校教学就能达到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真实情境中去养成。在真实的情景中感受体验,从内心热爱这份工作,再从外在行动中表现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养成工匠精神所需要的坚持和耐心的职业态度。

(三)身份认同

学习者在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转变意味着身份的转变,身份的转变同时伴随着学习者对新身份的认同以及对新身份所在共同体中的文化认同过程。个人身份认同的脆弱性和独立身份认同建立的不稳定性[5]。这个过程的载体是实践共同体。在实践共同体中,身份转换过程也是由新手到熟手的过程,这不仅是技能实施场所的转变,往往还是实践共同体的身份意义的文化渗透。

莱芙和温格举了助产士尤卡坦的例子。一个助产士从小就参与家庭的助产活动。在祖母或母亲的助产活动中,从最初的观摩到中间的帮忙再到最后的亲自操作 ,她参与助产的所有活动,在与祖母或母亲的实践共同体中,养成对助产士这个身份的认同,同时养成对这份工作的责任心,由此实现一个新手到熟手的身份转变[1]。在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过程中,怎样使学习者从学校学生身份过渡到企业员工身份,怎样使学习者在学校学习过渡到企业就业,这个是关键的问题,这就需要在学习者工匠精神内涵养成过程中,关注学习者从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化,身份转化中的文化氛围的转变,学习者对企业员工身份的认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要达到这个目标,单靠学习者自身是无法达成的,还需要他人和群体的情感感染,正式成员对非正式成员的情感感染,使得个体意识能够跟随集体意识,产生群体的团结感觉[6]。

三、实践共同体视角下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选择

通过对实践共同体与工匠精神的分析,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在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中,通过构建“师徒关系”来增加群体的参与度、搭建真实的实训场所进行教学及联通校企文化来达成身份的认同,是养成制造业中大国工匠需要的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

(一)构建“师徒关系”

在工匠精神的养成过程中,学习者参与群体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者在从新手成长到熟手的过程中必然需要熟手的“领路”,技能的学习和非技能的养成都需要有模仿对象。在群体参与中,学习者能够分享群体的资源、信息和情感。工匠精神在古代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德国的“双元制”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师徒关系的优势。仅仅是学校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不能充分满足培养工匠精神的条件的。学校教师教学通常面对的学生对象是众多的,不能进行“一对一”的培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会被平均化,且教师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建立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的,对于技能养成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缺陷的。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片面的,学生的群体参与是边缘性的参与,没能让学生在学习技能和态度的成长过程中达到充分参与,而在校企合作基础上构建师傅带徒弟的师徒关系,可提升学生充分参与的空间。在师徒关系共同体中,师傅手把手地对学生进行技能传授和职业精神熏陶,在此过程中,师傅对学生的影响则更直接更深入。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应合理分配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比例,引进企业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员工进学校做兼职教师,做带教师傅,与兼职教师签订有效的雇佣合同,确保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在师傅“一对一”的指导下,学习师傅的技能和感受职业精神。在此过程中,学生从新手成长为熟手,使学生从掌握简单的技能成长为熟练技能的拥有者,并逐渐培育工匠精神。

(二)搭建情境化的实训场所

学习者要养成工匠精神,需要进行情境化教学。只有在真实或仿真的情境中,学习者才能充分了解对工匠在技能方面的要求和在非技能方面的要求。实训场所是实现技能教学和非技能教学的重要载体,在不符合标准的实训场所亦不能有效地进行情境化教学。当前,职业院校的情境化教学存在大量“伪情境”的情况。例如,很多学校并没有在真实或仿真情境下进行实践教学,课堂上通过一个假设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判断某一项操作是否得当。这样的”伪情境”教学存在隐患,学生的判断与实际操作存在差异,长此以往,学生不能真正掌握技能,工匠精神培育更无从谈起。

实训场所搭建应与学生未来就业工作内容紧密结合。实训场所需要提供学生技能习得和职业精神养成的外在条件,使学生充分感受未来就业的工作环境、社会关系、文化氛围等,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必备条件。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企业先进的设备,教学与企业的工作车间接轨,创设大量的情境化实训任务,通过让学生完成复杂多样的实训任务,在就业之前充分接触相关设备,掌握操作技能,培育工作素养和职业精神。另外,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与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实训场所载体形式随之改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学的开展必须有固定的场所和时间,而互联网时代则不受局限,许多专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建设实训课程,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教学,弥补无法到达现场学习的缺陷。3D影像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某些专业实践教学的不足。例如,旅游相关专业在培养导游时,利用该技术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体验景点的“真实”景象,达到情境化教学的效果。

(三)联通校企文化

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就是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的认同,对自己身份的认同,融入实践共同体的文化氛围。在文化渗透的过程中,个体对文化的认同,促使去规划自己的行为,模塑自己的思想体系[7]。在学习者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从学校学生的身份向企业员工身份的转换,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必然也要适应文化氛围的变化。想要使学习者顺利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身份转化,尽快认同员工身份和融入企业文化,不能仅依靠学校的课程教学和仿真教学,更需要企业参与。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学习者能够充分感受未来就业环境及其文化,能够让他们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快速适应企业工作环境,认同企业文化,进而在之后的工作中持有对这份工作的热忱,对工作付出持续的耐心和坚持。另外,加强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兼重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渗透,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并认同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从实践共同体的视角来看,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在职业教育中注重学习者的参与性、情境性、身份认同,创造工匠精神养成的技术条件和思想前提,培养制造业强国需要的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J・莱芙,E・温格.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6-34,98.

[2]徐涵.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30-32.

[3]徐涵.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3.

[4]沈佳乐.实践共同体:一种职业教育学习逻辑的重审[J].职业技术教育,2014(13):36-40.

[5]加布里埃尔・塔德.模仿律[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

工匠精神的培育精选篇9

>> 培育工匠精神:中国职业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推崇工匠精神 培育中国工匠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培育“工匠精神”精神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 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怎样的“土壤” 浅谈技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职业教育应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本 职业教育尤须注重培育工匠精神 培育“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 职业教育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思考 南宁市现代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探索 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浅论 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协同培育机制构建 浅谈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浅论如何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探索 技能大师产业创新园培育工匠精神的摇篮 技术哲学视域下工匠精神的生成及培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6-8.

[3]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4]黄君录.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8):50-54

[6]刘冬玲.熔铸“工匠精神”:职业教育责无旁贷[J].校长论坛,2016(14):1.

[7]程宇.职业教育活动周:社会观念变革与思想启蒙[J].职业技术教育,2016(15):15-19.

[8]梅洪.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6(25):79-81.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Artisans: the Mission and Role of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

Cheng Yu, Fan Chao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a huge manufacturing country to a powerful manufacturing country,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spirit of excellence, relentless innovation and dedication to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so a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manufacturing that is the significance to emphasize on artisans spirit now. As the main channel to cultivate technic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for the industry, vocational education plays an unshirkable role in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artisans.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cultivate technical talents with the spirit of craftsmen in China by constructing four systems, such as system cultivation, culture cultivation, curriculum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cultivation.

工匠精神的培育精选篇10

那么,怎样培育工匠精神呢?

既是“精神”,就要在培育上下工夫。

心灵环境

被誉为“历史之父”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记载:埃及金字塔是由30万名奴隶所建造。

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在游览金字塔时石破天惊地推断:金字塔这么浩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被衔接得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难以想象,一群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奴隶,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片小小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有很长时间,这一推论都被当作一个笑料。

然而,400多年之后的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对吉萨附近600处墓葬的发掘考证,金字塔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

由此,证明了布克的推断。

制度设计

旅游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表现。

而旅游等服务业,同样有工匠精神的表现。

对此,有人说起一次到我国台湾地区旅游消费的经历。

在某小店,游客看中了一套非常漂亮的茶具,折合人民币200多元。

店主自豪地介绍说:这套茶具,是他的团队设计的,获得了台湾最高设计金奖。但是他从里边取出一只小茶杯,说:这只茶杯,设计感很强,但用来喝茶却很烫,请客人再考虑一下。

客人又相中了另一套。可是店主摇头说:这套不是台湾设计,你们来台湾,是要买台湾本地产品。

游客怒了:你到底想不想做生意?

店主正色道:正因为我认真做生意,才会跟你仔细说。我是做百年老店的,卖了你不想买的货,会砸了我的牌子的,那我追求的百年老店不就毁了?

游客乐了。再仔细挑选,结果挑选了一套价值千元的精品。

游客感叹道:这老板会做生意啊,他真诚地替顾客着想,非但没吃亏,反而赚爆了。

其实,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人的素质,而是产权设计的结果。

盈利理念

德国产品以质优价实、经久耐用闻名于世,一个8000万人口的国家,竟然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奥妙究竟何在呢?

一位外国顾客与一家柏林菲仕乐锅具店的经理聊天。

顾客说:你们德国人造的锅可以用上100年,因此每卖出一口,实际上也就丢失了一位顾客,以后人家不用找你了。仔细想一想,你们划得来吗?

工匠精神的培育精选篇11

叶桉、刘琳在《职教论坛》2015年34期撰文,肯定当代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呼唤,创新性地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职业院校德育和素质教育中以培育当代工匠精神,从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逻辑关系和模式机制入手,着力阐发红色文化的精神动力、普遍价值和特殊意义在培育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主体地位和导向作用,为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开拓了新思路,创造了新途径。

当代工匠精神的塑造一方面要从传统时代的工匠技艺与民间文化吸取营养,另一方面要汲取西方工匠精神的内涵精华。然而传统的工匠文化和西方的工匠精神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现实中产生的,不可避免存在着局限性,因此,在对传统的和西方的工匠精神的继承和扬弃的同时,培育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工匠精神刻不容缓。红色文化的内涵、价值、作用,既与传统的和西方的工匠精神同条共贯,又呈现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哲学品质,红色文化一方面丰富了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使之具有时代精神、红色烙印、民族特点和社会责任,继而成为普世的观念;另一方面,为职业院校的育人模式、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拓展了新空间、新理念、新方法。以此为桥梁纽带和平台管道,可以为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支撑闯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大国工匠”精神塑造的新途径。

从理念层面上作者指出:1.应在“文化时代”以红色文化凸显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的中心地位,用红色文化弘扬创建职业院校文化氛围;2.应通过红色文化内涵与当代工匠精神的科学对应分析,找准和构建红色文化传承与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对接点和融合面;3.应把握红色文化促进当代工匠精神培育协同创新的正确路径,将红色文化纳入职业院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等顶层设计和各个环节之中。

在操作层面作者建议:1.首先要在红色文化引导下建构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理论模型。2.要加强红色文化推动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证研究。3.要坚持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当代文化思想发展规律和把握文化理论研究的前沿,基于当前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建立健全存在的问题和当代工匠精神缺乏的状况,凸显红色文化在革新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和形成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等方面对培育当代工匠精神的巨大影响。4.要遵守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并善于适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好传统与方法,将红色文化纳入到学校德育工作顶层设计内容之中,有机地与职业院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党政工作共同部署、协同进行,在制度层面、在载体层面和表现形式上发挥红色文化作用,为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当代工匠精神提供良好文化氛围。

工匠精神的培育精选篇12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素养 职业精神 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工匠精神”的概念与内涵

2016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中国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自此,“工匠精神”作为2016媒体十大新词之一,红遍大江南北,并被各界广泛讨论。

工匠精神,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其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工匠精神”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2)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追求最终产品的完美极致。(3)耐心、专注、坚持。不急不躁,持之以恒,从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以及生产流程等诸多方面,专心注意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坚决保持对品质的高标准、严要求,以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4)专业、敬业。从业人员必须在专业领域里不懈努力,不断进步,力争打造出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5)敬畏、入魂,即“匠人”在工作时,将自己的“心意”和“魂魄”注入作品之中。(6)谦恭、自省,指“匠人”对做的事情不吹嘘,实事求是。

“工匠精神”概念的提出,不仅在企业界得以应用,同时也在职业教育领域被广泛推广,许多职业教育院校也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列入日程,并着手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改善学生的职业精神面貌。

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层次职业准备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专门技术人才。职业素质包含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两大层面。职业技能是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是学生未来在职业环境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的各种能力,包括智力技能、技术和功能技能、个人技能、人际和沟通技能、组织和企业管理技能等。职业精神则是指人们在对职业理性认识基础上的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行为表现,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操守等要素。职业技能是职业素质的表层部分,是外在的职业素质,职业精神是职业素质的深层次内涵,是内在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反映了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决定了职业技能的熟练程度。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关系,只有将二者密切结合起来,学生同r具备上述两种职业素养,才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并且在行业中获得较好的成就,推动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指引下,国内高职院校一般都较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往往忽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尤其是酒店管理专业,由于行业本身的特殊性,许多学生即便掌握了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从性格、能力等诸多方面非常适合这一行业,或者即便接受过一些职业素质方面课程的培训,但受实践经验及真实环境体验方面的限制,学生对于“服务”的职业道德精髓、职业价值观等理解依然不够,导致学生无法承受或者解决在未来服务过程中必需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最终只能遗憾地放弃在该专业领域内的求职与发展。

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途径与方法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作为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工匠精神”在各行各业的普及势在必行,虽然酒店行业属于服务行业,但在严谨、专注、敬业、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推陈出新、用户至上的职业价值理念上,酒店行业与制造业并无差别,因此酒店管理行业同样急需具备“工匠精神”的专业服务及管理人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不仅应当掌握实操技能,还应该透露出顶极的工匠精神,才能在职业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帮助酒店行业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根据“工匠精神”的内涵,酒店管理专业从业人员的“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对客服务方面,具体表现为:(1)在服务中追求细节,精益求精,认真观察每位宾客的喜好,能够根据每位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服务。(2)在个性化的基础上,绝不忽视标准化服务,对于酒店产品基本的卫生、安全要求绝不放宽标准,严格按照服务规程进行操作,绝不投机取巧。(3)持之以恒地专注于提高本部门及本岗位的服务质量,从材料选择、到加工工艺,对酒店的各类产品品质加以控制。(4)热爱本职工作,真正在工作中体现出“助人为乐”的服务精神,将自己一平方米的工作岗位作为为宾客服务的阵地,在服务中融入真情,为社会增添一份美好,并以此严格要求自身,在态度上谦恭、自省,努力钻研服务技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就是从课堂内外个方面入手,针对上述精神展开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

3.1融教于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育活动的主战场,在课堂中渗透职业精神,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接受并深深地烙下“工匠精神”的印记,是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中的主要工作内容。

3.1.1在入学专业教育中介绍基本职业要求

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需要将教学与专业相结合,在学生入学初期即需要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工作内容及所需具备的职业精神,以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明确职业发展方向,这是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基础。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入学教育中,教师一般会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酒店管理专业所需人员的基本要求,比如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技能等,而要做好酒店行业的根本在于学生本人必需热爱服务,并具备乐于助人的精神。在简单的介绍中让学生对职业基本要求有初步的认识,形成入门级的“工匠精神”意识。

3.1.2设置职业素质专业课程

职业素质的专业课程是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主干课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素质与礼仪的主体内容分为职业素质与职业礼仪,其中职业素质侧于职业精神内涵的培养,职业礼仪侧重于职业精神外在表象的培育。在职业素质这一部分的内容讲授中,酒店管理专业侧重于敬业乐业精神、服务意识、整体与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奉献精神的培养,这些都是酒店管理从业人员必需具备的职业精神,也是做好酒店专业“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任课教师需要通过大量案例以及各种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入学初期即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精神具备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在日后的专业课程中逐渐巩固。

3.1.3在专业理论课渗透职业意识,在专业实践课中体验职业态度

工匠精神的培育应当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专业课程的学习应当是酒店管理专业“工匠精神”培育主战场中的重要阵地,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各类专业理论课中,特别是在酒店服务理念精萃、酒店前厅与客房服务、酒店餐饮服务、酒店康乐服务与管理以及酒店质量管理等课程中,所有任课教师都会在自己的授课内容中有针对性地融入有关职业精神方面的内容,并通过各种事例论证职业精神以及工匠精神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以及这种精神对于酒店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工作状态和工作质量的影响,在点点滴滴中,给学生渗透工匠精神的养成。

“体知躬行”的实践教育有助于学生体验工匠精神。在中国古代和西方行会的学徒制中,学徒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磨练技艺。体验并形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高职学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教育中,才能真正感受、获得这种精神。并最终将其转化为一种内在的职业素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拥有自己的实训中心,并要求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完全按照酒店的职业精神要求培养自己的职业态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味工匠精神对自己工作状态的影响力,从而在日后的工作中提前步入超级敬业的工作态度。

3.1.4职前训练课程中强化职业理念

在学生即将入职前再次强化职业理念,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补充。学生在学校中的任何学习都是为日后的工作奠定职业基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学生即将进行实习前会专门开设职业与就业训练课程,并在课程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理念与职业态度,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宾客即上帝”的服务意识,并鼓励要求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不嗟刈非笞吭剑为宾客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服务。

3.2融教于课外活动

课堂进行的工匠精神培育,只是一幢楼房中结构体的基本搭建,要想这幢楼房结实,还必需在每块结构体中添加粘合剂。课程之外的各项活动就是工匠精神这幢精神大厦中的粘合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会在课程之外举办各种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比如在课外以电影周的活动播放一些与酒店相关或者以酒店从业人员为主角的电影,通过电影中的部分片段,以不同于课堂正式讲授的相对轻松愉快的氛围,将酒店职业精神的精髓渗透至学生的脑海之中。学院会定期举办教学成果展,以酒会方式要求学生在服务实战中锻炼自己,培养职业意识。此外学院还会通过“请进来”的方式邀请酒店高管、专业人士以及已经在酒店行业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往届毕业生来到学校讲堂举办讲座,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以他们的亲身经历以及鲜活案例讲述职业精神对职业成就的影响,对在校学生起到示范和感染作用,激励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以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身。在“请进来”的同时,学校还会以“走出去”的课外活动比如让学生参加中网赛事服务活动,或者参加瑞吉、香格里拉等酒店承担的各项宴会外卖活动等,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体会、养成酒店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工匠精神”。

总而言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应当在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至学生的脑海之中,继而表现在其职业行为之中。经过科学的课程设计及一系列活动的辅助影响,相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的培育体系不会是海市蜃楼,而是有着扎实稳固的基础和夯实强健的主体结构的摩天大楼,会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酒店行业的不断完善提供助力。

作者简介:王文慧(1976-),女,汉族,河南鹤壁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高职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参考文献

[1] 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91-93.

[2] 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14-17.

[3] 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6(22):66-69.

工匠精神的培育精选篇13

摘要:“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金庸个人的人生经历和金庸小说中塑造的一些人物,都承载着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特质,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精神的培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金庸小说;敬业;工匠精神

大学承担着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中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就当前来看,高校存在着对“敬业精神”、“工匠精神”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工匠精神”“敬业精神”教育内容有失偏颇,教育途径较为单一等问题。科技部部长万钢曾说,“工匠精神实际是一种敬业精神,就是对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锲而不舍。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事都不能放松。”工匠精神与敬业精神二者是互为统一的。

笔者在所在高校开设了《金庸小说赏析》选修课,在课堂上,金庸先生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其塑造的人物,对“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都有很好的弘扬。很多选修该课程的学生都表示,深受金庸先生及其作品的影响,要努力弘扬工匠精神,做敬业乐业的人。

一、金庸先生是“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典范

金庸先生生于1924年3月10日,这些年每年的生日金庸先生都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粉丝的祝福,也包括很多明星们,大家对金庸先生的敬重,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更重要的是被他的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打动。

1955年,31岁的金庸开始创作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一直到1972年最后一部小说《鹿鼎记》。历时17年,这时金庸48岁。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这正是创作的黄金期。但金庸却对外宣布,这是他最后一部小说。而后,金庸又用了十年的时间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才有了现在的15部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作品。《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雪山飞狐》《天龙八部》、……这些耳熟能详的小说或者是电视连续剧陪伴着我们大部分的人成长,不管时间过去多久,都焕发出迷人的光芒。

也许对于很多金庸迷来说,无法理解金庸的决定。但是,笔者认为,金庸封笔,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对读者负责,对自己的作品负责。是金庸先生的“工匠精神”,才有了如此精彩的作品问世,让读者对他有了发自内心的尊重。

在文学创作上,这样的精神更让人感动。有人把文学创作比作生孩子,这是一条艰难枯燥的路,要不模仿、不借鉴、不抄袭地走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路很难,但是金庸先生却做到了。

而且,他对于作品中的那些“瑕疵”毫不避讳。金庸的江湖是“工匠精神”的延续,不刻意、也不随意,宁静致远,在浮躁的当下,金庸这种追求卓越、执着专一,把对作品质量的追求融入血液中、灵魂中,他的这种敬业精神、工匠精神是非常值得大学生学习的。

二、金庸小说对“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塑造

扫地僧是《天龙八部》中着墨不多的人物。甚至有点不太起眼。但确是金庸小说中公认的武功最高的人物。因为在他的“轻描淡写”之下,就降伏了萧远山、慕容复这样的绝世高手,而且化解了两人的仇恨,使其皈依了佛法。这个很容易让我们忽略的特殊人物,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在任何时代,靠耍嘴皮子,靠泛泛的空谈,是成不了事的。必须心无旁骛,一以贯之,靠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为支撑,把职业当事业,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

《天龙八部》里,从小生活在少林寺的虚竹,人生理想很简单,就是做一个好和尚。做好和尚的标准就是严格遵守戒律清规。但造化弄人,虚竹在被迫之下破了包括淫戒在内所有的戒律,但他依然一心向佛。后来,虽然他被少林寺开除,担任逍遥派掌门,已不是真正意义的和尚,但却被很多读者认为是最好的和尚。因为他有一颗佛心,是不是和尚在不在庙里,甚至念不念经都不是问题。

《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天生木讷。出身卑微,从小受母亲的熏陶,不忘父仇,不忘国耻。好在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单纯,因为单纯,所以容易相信别人,因为相信别人,所以他自己宁愿吃亏。因为敬业,所以勤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也,郭靖就是真正大侠,守卫襄阳几十年。

《射雕英雄传》中的周伯通武学的喜爱可以说到达了“痴”这个境界,也可以说达到了从敬业到乐业的敬业。一天可以不吃饭,但不可不练武。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修理武学上。

总之,敬业精神是大学生的成才立业事业发展所必需的。金庸及其小说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感悟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大门。大学生要在其中汲取营养,追求人生价值和自我实现,谋求成就事业和贡献社会。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的培育精选篇14

摘 要:重拾“工匠精神”是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工匠精神”,将工匠卓越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贯穿技能型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及其职业道德建设,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耦合起来,以更好地提高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耦合

作者简介:李梦卿(1969-),安徽滁州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政策、比较职业教育;杨秋月(1994-),安徽滁州人,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中职‘双师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主持人:李梦卿;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重点资助研究项目“中职‘双师型’卓越教师培养研究”(编号:2015A100),主持人:李梦卿。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21-06

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工匠精神”。《诗经》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显现古人对“工匠精神”之赞誉,《天工开物》堪称凝聚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工匠宝典,只其“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一句足可见对“工匠精神”之追求。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的精心雕琢、孜孜不倦地改善工艺的职业追求和信念,更要不断吸收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新技术,进而创造出新成果。落实到个人层面上,“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产品负责、让企业满意的认真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需要的且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专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应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使学生严谨务实,脚踏实地地学习理论课程和实践技能,循序渐进地养成高尚的职业情操,以敬畏的心态对待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

一、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耦合逻辑阐释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推进下,我国劳动力市场对技术技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截至2015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为1.65亿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7.3%,而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一些制造业强国,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占到技能劳动者总数的40%以上[1]。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劳动力市场要求职业院校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是高技能人才的优秀基因,工匠精神培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在本质内涵、价值取向与实践内容等方面存在耦合关联。

(一)本质内涵相通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在逻辑内涵上存在紧密耦合关联,具体表现为三个向度:逻辑起点、逻辑条件、逻辑结构,即回答了为何必须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并行、如何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协同发展以及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在哪些具体内容上相关联的问题。

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注入“工匠精神”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然而,当前技能型人才培养仍然存在许多困境,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与“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结合不紧密导致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不高、职业素养缺乏、“工匠精神”缺失,无法完成现代意义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耦合的逻辑起点正是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后难以对接工作岗位以及由此引起的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各种危机。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逻辑条件耦合,只有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与精细化发展的前提下,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工匠精神”培育高度一致才能形成。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注重对其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更要重视学生的内涵发展,兼顾通识课程、文化课程的教育,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的全过程,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表现出对产品的细节有很高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技能型人才也应讲究精细化培养,使之具备未来大国工匠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工匠精神”培育的逻辑结构耦合表现在二者都是通过“政府-社会-职业院校”上下互动、多元主体协作培养。在横向结构上,包括制度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教育教学层面等多个向度;在纵向结构上,包括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和内部精神理念两个层面。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在横向和纵向逻辑结构上协同共治,是有效支撑制造业升级的现实选择。

(二)价值取向一致

当前,“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在现代价值取向上产生耦合效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职业院校学生将在毕业后直接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成为工作在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养成对自己的学习高标准、对未来的工作严要求的习惯,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必须积极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先进制造业培养一大批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精湛制造工艺和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现代服务业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服务理念和现代服务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为基础产业和艰苦行业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2]。大国工匠是“工匠精神”的具体化,代表着制造业强国技术技能人才的最高水平,通过《大国重器》、《大国工匠》节目的播出,人们了解到工匠在产品和服务上,表现出以人为本、精心打造、精心制作以及不断突破自我等优良品质。简而言之,“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与“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职业院校一方面要不断培植“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以达到工匠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随着中国制造与技术创新发展速度的加快,与其联系较为紧密的职业教育,更要从价值取向维度出发,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从而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实现技能型人才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三)实践内容统一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的培育,二者既是理论层面的问题,也是实践层面的问题,受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价值远远大于理论价值。在实践层面上,政府的顶层设计、职业院校具体的专业和课程设置、行业企业的支持、整个社会营造的“工匠精神”培育的氛围等尤为关键。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教学组织侧重未来工作岗位的生产要求、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吃苦耐劳、注重细节、敢于创新、独立自主的“工匠精神”,与工匠在不断完善工艺的过程中形成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相一致。由于科学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新产品、新工艺更新周期缩短,产教融合趋势更加显现出来,在提高实践教学开放性和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平台方面,职业院校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与学生做好未来职业准备相匹配,甚至企业的高级专家或技术能手被职业院校聘请为兼职教师,让他们担任实训实习指导、参与讨论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融合度。职业院校要明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整合院校和社会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优势互补和共享的人力资源。职业院校也要端正自身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关注企业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的利用合作资源,推进校企深度融合,进而培养优质高效的人才。同时,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基础之上,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的锻炼与学习,让学生真正精通一门技艺,逐步向工匠精湛技艺靠拢,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技能型人才的“工匠精神”不会自发形成,需要政府、学校、企业、教师及师傅的科学引导,使之在实践中彰显出来。

二、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耦合问题分析

审视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耦合的条件发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是“工匠精神”传承延续的重要载体;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校企深度合作是培育“工匠精神”的有力支撑。

(一)“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重大政策更加健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各类职业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服务体系,要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配备与储备问题、技术技能的积累创新与传承问题,要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外部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要解决培养、培训不同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问题,要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部适应[3]。目前,高职人才培养只限于专科层次,高职专科学生要想进一步学习只能升入普通本科院校,失去继续接受本科职业教育的机会,影响了技术的传承与交接。近两年来,有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14年有11所本科院校全面转型,2015年又有7所本科高校获批全面向应用技术型普通高校转型,并提出转型高校的试点专业校企合作覆盖率达到85%以上、实践性教学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双师型”教师逐步达到50%以上等要求。然而,很多省份在课程改革、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校企合作等方面都不能达到应用型本科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导致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质量不高。此外,职业教育体系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由于职业教育层次的不完善,使技能型人才培养在职业基本知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与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教育存在缺失与不连贯,难以培养为未来职业准备奠定坚实基础的“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努力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性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属性,要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都以职业活动为基础,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求相适应,技能型人才专业水平与工匠卓越技能相符合。高水平的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解决和分析问题的关键能力、为工作和社会服务奉献的职业素养等都是技能型人才在未来职业岗位上必须具备的。由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不断加快,企业岗位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为关键的职业教育发展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工匠精湛技巧和精益求精精神的培养同样也需要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折服于工匠的精湛工艺,真正认同和追求“工匠精神”。当前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职业技能不高、岗位适应性不强、缺乏竞争力;在校企合作方面,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建设理念、管理方式、主要内容、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难以量化平衡,致使学生无法从实习实训积累中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感受企业文化;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政府对职业院校的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缺乏科学的指导,导致购买设备使用率不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使“做中学”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有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质量不高,缺少“工匠精神”培育的相关条件,影响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水平。

(三)“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科学实施职业院校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帮助学生制定出适合自己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有效实现职业目标的途径以及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综合性教育活动。目前,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职业院校缺乏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教师指导能力不足;学生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未来职业目标定位模糊;学生对自我综合素质认知不够明确,职业价值观存在一定问题;学生服务意识不强,难以形成坚定的职业理想等,影响了技能型人才树立坚定、专业、敬业的职业道德和理想,影响了“工匠精神”的传承。职业院校在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门机构方面不够重视,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工作指导只限于表面,不能根据学生专业特长和个性特征给予科学的指导,有些职业院校由于师资和资金力量薄弱,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在课程设置上也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知识普及力度不够,导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并未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其未来在职业发展和个人成功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此外,学生还对自身在职业院校学习所获得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分析和处理工作问题的关键能力、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和心理品质缺乏认知,导致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往往对职业预设过高。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就业率普通很高,但就业稳定性不足,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职业理想是对其未来所从事职业有关社会价值的评价和认可,是从事未来职业的最基本的心理期待,是在工作岗位中维持工作热情的不竭动力。然而,学生的坚定职业理想和“工匠精神”不会自发形成,需要职业院校和教师科学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人生价值观。

(四)“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校企合作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院校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宏观政策导向、高职院校的积极探索、企业的大力支持,校企合作育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仍然存在有效体制不健全、互惠共赢局面难以真正形成、校企资源共享意识不强烈等亟待解决的难题,导致技能型人才培养难以达到工匠熟练的操作水平,难于传承工匠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职业院校和企业存在明显的价值追求差异,虽然政府逐步完善其制度设计,颁布相应的政策和文件,但缺乏合理、科学的配套政策、财政支持,也没有有效的协调机构保障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双方共同利益的实现,大大降低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校企合作也存在深度不够的问题,难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产教融合,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难以有效衔接,以至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供求难以很好地对接,影响了人才培养效果。目前,由于校企资源共享和平台建设的不完善、合作缺乏有效的对接机制、教学内容和结构不完整等问题也制约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不利于技能型人才养成精湛的技巧、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质,而这些又恰恰是“工匠精神”培育所必须的基础保障。

三、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精准耦合策略

正是因为“工匠精神”培育过程中存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适应等问题,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愈加强烈呼唤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使技能型人才培养符合企业用人标准;愈加强烈呼唤“双师型”教师提质增量,使技能型人才培养有充分的师本支撑;愈加强烈呼唤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使技能型人才培养达到高水平职业能力与良好职业精神的统一。

(一)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培育“工匠精神”

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学徒制”本质上是一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以言传身教为主的技能传授方式,强调“做中教、做中学”。“现代学徒制”中的“现代”是相对于“传统”而言,是将传统学徒招工与现代职业教育充分融合、学校与企业、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加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能更快适应岗位需求,是新时期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新范式,有利于传承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教育制度,其教育性质与过去相比,从狭隘走向广泛,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封闭走向开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就业培训到职业教育、从非正规培训到正规教育、从终结教育到终身教育[4]。在现代学徒制体系下,学生的技能培养更侧重于现实工作场景过程中将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为学生选配合适的企业技能专家和导师,在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技能基础上,开展个性化精细培养,使学生真正精通一门技术,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综合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职业性。职业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可以结合院校实际发展情况,通过校企合作和“双主体”交替的育人机制,建立“双主体”教学方式、“双体系”课程体系和“双标准”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传统学徒制和现代学校教育的优势,达到人才培养的优化。中国古老的“师徒”文化精髓、优良的“工匠精神”内涵值得职业院校和现代企业借鉴和学习,要使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现代社会中继承与创新,有必要对现代学徒制进行有效推广和实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鼓励多样化的尝试,使“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扎根,推进技能型人才养成对学习、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工匠精神”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和基本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又是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双师型”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实施者,在构建工作过程和项目教学课程体系、提升校企合作广度和深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都需要具备扎实丰富的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实践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等。把以人为本、敬业乐业理念贯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和职业生涯规划中,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提高其社会服务能力,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建设方面,在类型结构上,“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从事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的双重能力,使其真正发挥深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优势;在来源结构上,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校企双方协同培养技能型人才水平,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提供条件。兼职教师既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又是学校的任课教师;既是企业里的能工巧匠,又是学校专业课程实践项目的指导师傅。这些兼职教师的引入,改善了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密切了学校与社会和市场的联系,强化了职业教育特色[5],对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尤其重要。此外,政府应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完善“双师型”教师入职标准、职称评定体系、激励机制和职后培训的专项经费、有关申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课题及项目经费等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顶层设计及导向。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系统工作,需要职业院校立足实际,结合地方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探索与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途径,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向高素质、高技能的能工巧匠转变,向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转变。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融合“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工匠卓越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职业院校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是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院校本身治理与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职业院校学生个人获得职业成功的重要保障。职业院校学生首先要对“工匠精神”树立坚定的认同感,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素养是其专业素养的基础,并坚定信念和意志,选择积极的职业行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行动诠释职业道德内涵。我国古代工匠强调“以德为先”、“德艺兼求”的工匠精神。这样一种“向善”的“道德精神”的指引,一定意义上铸造了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技术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古代技术文明[6]。因此,职业院校应深入剖析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各种困境,整合校内外资源,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把职业道德教育置于首要位置,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融入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做好在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与工作岗位中具体的职业道德标准相对接,增强职业道德培养的针对性,不断破解职业道德培养的困境,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职业价值观,习得“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和企业都应重视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态度、关键能力,将职业道德教育融通于企业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追求卓越、认真刻苦、爱岗敬业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提升职业道德水平。职业教育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道德教育是塑造“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要重视始于职业学校教育、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匠精神”的养成。

技能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值得塑造的价值观,是优秀文化的历史延续。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存在耦合关联,职业教育呼唤“工匠精神”回归,将其渗透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之中,不仅是职业院校加快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前提基础,也是企业、行业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培养技能型人才具有“工匠精神”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希望的历程,需要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行业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发展,共同促进学生牢固树立精益求精、敬业守信、乐于奉献的“工匠精神”,促进“中国制造”逐步走向“中国智造”和“中国质造”。

参考文献:

[1]张立新.培养大国工匠是时代使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6-04-09(3).

[2]朱雄才.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4(9):104.

[3]李进.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治理现代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20.

[4]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之“现代性”辨析[J].教育研究,2014(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