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低碳环保的目的范文

低碳环保的目的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09-28 10:13:14

低碳环保的目的

低碳环保的目的精选篇1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保护;低碳技术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149-03

0 引言

目前,世界格局正在不断变化,我们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不在少数,其中环境问题最为严峻。如全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水污染等等都对地球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我们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的开采以及疯狂的需求也使得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低碳经济这种新型概念油然而生,低碳经济这个理念一出现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并在一定时间的发展后受到广大人们的认可,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这样的举动也体现了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使得经济发展朝着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全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运行。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使经济发展朝着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全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方向发展的,它的根本解决方案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其核心问题是怎样创造出新能源并加以利用开发,以及改变人类的生存发展观念。世界各国面对着气候变暖、能源不足等问题都一一选择了发展低碳经济来应对此危机。我国的经济发展虽然很快,但是其所付出相应的环境代价太大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快也导致了资源环境承载的能力失衡,这也给我国的长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报复和隐患,同时也制约了我过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因此,对如何发展低碳经济,以及怎样发展低碳经济的路线探索,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大大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1 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对技术的革新,开发新能源等手段,尽可能的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耗。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使得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它的核心是要制定低碳政策、并开发出相关的低碳产品,并使之符合低碳政策的要求。

而中国科学院对低碳经济的解释是低能耗的、低污染的、低排放量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所追求的是如何将能源高效率运用、怎样开发新能源的问题。换句话说,低碳经济是目前人类文明的又一大进步。

2 我国低碳经济现状

2.1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国内对能源的需求以及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正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增长。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人口的不断增长,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以及城市的不断建设使得我国目前急需能源的支持,也正因为此,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在不断增长。有关部门对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做了一个统计,发现我国对于能源的消耗量已经远远大于别的国家,因此,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刻不容缓。

2.2 我国目前的主要能源是煤,因此想要在短期降低碳的排放量很困难,我国相对于外国来说,煤炭资源比较多,天然气、石油资源比较少,因此我国的主要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的,想要实现低碳经济是比较困难的。同时,我国探明的资源贮存量中,煤炭占据绝大部分,这也决定了我国是以煤炭能源为主的消费大国。同时煤炭所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多,因此,我国的排放量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排放量偏高的问题。

2.3 我国的能源利用率较低。我国的主要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式增长,因此,我国对于能源的依赖性比较高,且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是我国的能源浪费问题很严重,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36.81%远低于世界主要能源消耗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也使得我国的传统工业面临着高昂的改革费用,在传统的工业支撑下,我国依靠工业拉动了我国了经济发展,而这种发展可以说是不明智的,因为这种发展是建立在我国的高能源消耗、极大的污染环境所换来的。

3 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关系

低碳经济是由一个叫尼古拉斯·斯提出来的,它从环境污染的角度切入,深入分析了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低碳经济就是因环境问题而被提出来的,因此,低碳经济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由于低碳经济这个概念的提出,这个概念在国际上引起了一番热潮,国际上开始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全球的气候变化开始逐渐加强关注。世界上各个国家也因此开始呼吁要节能减排,共同创建一个低碳经济的社会。世界上各个国家也逐渐开始将低碳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在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被定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这个主题一经提出就受到多方面的议论,各个国家对于低碳经济这个概念开始关注起来,这也使得低碳经济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传播发展起来。

低碳经济的主要观念是降低能耗、减少污染、降低排放量。它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应对当今社会气候不断变暖的情况。实施低碳经济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使目前的社会处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下。低碳经济这个概念的诞生促使各个国家开始研究能够提升能源利用率、怎样减少排放量的技术,这也促使国际上的能源技术得以进一步的更新,使得目前经济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低碳经济的提出也使得世界发展格局得到改变,它制约了一些国家的发展,同时也为一些国家制造了大力发展的机会。目前,在国际上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潮。

最近几年,我国相关部门认真落实中央的部署,在国内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这一原则,致力于节能减排以及环境保护这一工作,并制定了相关的低碳发展制度,也正是如此,国内的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比较顺利,也比较成功,这一步为今后的节能减排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使我国社会进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提。

虽然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发展低碳经济,但在不久的将来,能源的消耗与生态环境的压力将大大提升,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与环境的承载力的矛盾将不断激化。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将受到严峻的考验,因此,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尽快的改变,以此来增强我国的竞争力,并不断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从整体上形成一个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社会发展模式。因此,我国想要能够不断的发展下去,开展低碳经济模式刻不容缓。从根本上来说,发展低碳经济也是我国应对环境危机的唯一出路。

4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与必要性

根据目前的国际形势,全球对于节能减排这块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但高速的工业化发展和快速的能源消费增长排放及其变化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来自国际社会要求我国承诺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巨大压力,要求我国必须做好迎接后危机时代挑战的准备。

我国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但因人口较多,人均资源能源占有量与世界整体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高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减排目标双重压力矛盾突出;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经济发展受到威胁,水资源短缺和区域不平衡加剧,农业生产损失巨大,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威胁。因此,我国的选择只能是继续化压力为动力,寻求低碳发展道路,在发展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对我国来说是一种双赢的选择,既能化解国际上的压力又符合我们自己的特殊国情。

5 我国低碳经济建设中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开始了对低碳经济的研究,欧美一方已经在低碳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努力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世界各国都已经开始为低碳经济做准备,各自研究相关的课题。我国由于碳能源结构的构成主体较大,因此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比较困难,所以我国的低碳经济仍然处在一个起步的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成员,我国在低碳经济的进程中还有着相当大的一部分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去解决。

5.1 能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 我国目前正在处于一个工业现代化进程中,想要是国家富强就必须寻求稳定的发展空间,因此我国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稳定与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一个国家想要发展期经济不得不拉动国内的消费水平,拉动消费水平的同时也在不断消耗着能源。国内几大耗能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这也使得我国目前的高碳消耗状态难以一时改变。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我国主要还是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因此,我国目前对能源的需求量仍然比较大。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传统的工业耗能仍然占有主体低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的耗能量也必然增加,这也使得我国的排放量必然会增加,这个问题也是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的矛盾之一。

5.2 我国的资源储备决定了碳的高排放量 我国是一个碳多、石油少、天然气少的国家,这样的资源配置对中国的发展来说是比较尴尬的,这个情况也导致了我国的煤炭使用量占有了很大的比重,着也直接导致了我国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排放平均水平。虽然清洁能源不断的被开发出来,但是清洁能源在目前来说难以完全代替传统能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国以煤炭等高能耗资源为主的消耗结构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5.3 产业结构阻碍低碳经济发展 我国目前正处于以高能耗为住体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世界上绝大部分地段铲平都是由我国产出的,这也变相的决定了我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耗资源,即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我国的工业技术相对来说也是比较落后的,这也加剧了我国的能源消耗量。

5.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面临着有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注意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制正在不断的完善当中 但从根本上来说,国内的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健全,政府政策倾向于政策管制,对于市场的实际管制并不强烈,这也导致了相关的政策不能完全实施的情况。同时由于经济体制的不健全也导致了实行低碳经济的不全面,这不能仅靠政策的束缚来实现低碳经济,还需要全民参与到其中来。这样能够大大推动国内的低碳经济的发展。

5.5 低碳技术水平低下 低碳技术主要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等,这些技术我国并没有完全掌握,这也导致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比较困难,从中也可以看出我国在国际上的低碳发展的领域还处于落后的低位。想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发展低碳基础,只有有了先进的低碳技术才能决定低碳经济建设的发展程度。

6 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低碳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环境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为了避免一家独唱的场面出现,就必须充分认识到低碳问题里所包含的各种问题,并结合各个方面进行解决。

6.1 建立于气候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低碳经济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想要不断的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对低碳技术进行创新和修正。因此,我国应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制订中,增加对气候变化的应急预案。应加强对这块的监管力度,提高各级政府、企业及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6.2 大力建设低碳基础设施,为我国未来的低碳发展创造条件,使我国进入可持续发展阶段。将低碳理念引入城市设计理念中去,根据低碳理念来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设中,要大力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使建筑物自然采光,对于取材部分要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尽量选用保温材料,倡导合适的装饰,不铺张浪费,杜绝毛坯房;在尝试住户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这样能够在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使得全民低碳化。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有些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情很高,应该结合相关的情况,结合这些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在全国进行推广。

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国外的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城市管理等方面也逐步趋于成熟,中国政府应去国外进行考察学习世界上发展低碳城市的成功经验,用之以国内的城市向低碳城市过渡的经验,以此来避免可能在转变过程中的不必要的弯路。

同时还要重视低碳交通。在运输方面还要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在城市中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与行人和谐的道路系统,使得人车和谐,建设和谐的、低碳的经济社会;建设符合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尽量减少运输工具的无用驾驶率。

6.3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形成一个全球范围内的低碳研究体系。想要在国内发展低碳经济,低碳技术创新是其核心问题。应该采取综合管理措施,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建立相关的政策和提供整体的市场环境。应大力研究我国低碳技术索要发展的方向,怎样促进生产和消费领域提高能效、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并根据最初的发展路线逐步建立起节能高效、能够代替高能耗能源的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多方面的低碳技术体系,为我国的低碳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援。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关系吸纳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并在国内制定相关的低碳政策以此来限制国内的高能耗低效率的问题。通过不断吸纳更新我国的低碳技术水平从而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6.4 强力发展循环式经济体系,尤其是要对工业的低碳化进行主要监管。要发展循环经济,需将减量化放在主要位置,减量化贯穿生产始终,首先是从减少生产环节入手,增强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推进节能减排的重点应放在工业节能上,这是由我国发展阶段的工业消耗能源占据大部分的能源消耗所决定的。还要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过快增长,并将其落后的生产力淘汰并更新低碳节能的生产方式。

在控制工业的同时也不能忘了对农业的监督,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严格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大幅度减少农产品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我国农副产品的质量标准。将农作物的剩余物利用,利用最新科学技术将其转化成饲料、肥料、菌类基料、工业原料和发电原料等等,充分利用废弃物资源,并以此来减轻焚烧秸秆等对城市及其周边的环境污染,从经济的每个环节做好对环境的保护。

6.5 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力度,提高其利用率。尽管目前还没有一种清洁能源能够代替碳能源,但面对地球气候不断变暖的现实,世界各国已经开始加大力度研发清洁能源,以替代传统的碳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目前,新能源的开发工作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应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力度,摒弃传统的粗开放式的经济模式,不要以消耗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而是尽可能地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让它们为我国所用,成为新型低碳经济的能源基础;从多种途径来使用新能源,并逐步提高其在目前使用的能源中的比例,使之成为未来能源的替代品,彻底避免温室气体的排放,保障能源安全的新举措。

6.6 认真做好宣传教育普及及舆论监督工作 各级政府应贯彻落实低碳经济的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其利害关系,定期向社会通报低碳减排工作的进展、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同时组织媒体配合政府号令及时进行相关的报道和揭露,将低碳经济的真实过程摆在大众面前。开通低碳经济网络专线,搭建老百姓与政府勾通的桥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低碳经济”主人翁作用。

7 结束语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全球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方面一定要起到带头作用,不仅推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也为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创造基础与条件。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对于其中该如何处理好低碳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十分关键的。我们要重视我国低碳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利用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碳能源的消耗,降低对我们生存环境的破坏。因此,我国应根据实际国情对我国的经济社会进行调整,使我国真正的进入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时代。

参考文献:

[1]王文军,赵黛青,陈勇.我国低碳技术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12).

低碳环保的目的精选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如今,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已经引起全球普遍关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气候问题的方法。在此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应运而生,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经济发展模式。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问题愈加重视,通过各类国际性会议达成了若干应对措施。而气候变化引起的会计问题也开始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尤其在西方会计学界,“碳会计”已经成为当前环境财务会计研究领域的前沿。国内,关于碳会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引进、介绍国外碳会计的发展,关于低碳经济条件下会计和财务方面的研究也较少,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低碳经济下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绿色会计的研究,如吴丽健(2012)、徐亮(2014)等,主要介绍了绿色财务管理的概念、内容、实施的必要性以及需采取的措施,但实际上是绿色会计冠以低碳经济之名,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深入研究;②低碳经济下企业低碳财务管理、低碳会计的研究,如瞿凤云(2013)、鞠成晓、肖文锋(2014)等,主要介绍了低碳经济对现代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要求,低碳会计的基本理论、实施意义、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措施,但大多流于表面的探讨,分析不够深入,且针对性不强,提出的对策也较粗浅。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关于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成果较少,且不够深入,没有对低碳经济给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进行详细梳理,提出的对策也较空洞。基于此,笔者探讨低碳经济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具体影响,并基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低碳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这将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产生较大影响。财务管理环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政治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政治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由此产生的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世界各国多次召开气候大会,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努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之一,我国也积极响应全球号召,采取多种措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正是这种政治导向使得大多数企业积极投入到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中。

政治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文化。传统的财务管理文化追求的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只考虑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因素,而发展低碳经济使得企业必须重视环境因素,实行可持续发展。②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节能减排的最终承担者和落实者实际上是各个企业,这就使得企业在制定财务管理目标时需要引入碳排放、节能减排等指标数据进行业绩评价。③影响企业的投资方向。在低碳经济条件下,政府将会鼓励企业向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流入,加大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的支持,因此企业的投资方向将会有所转变。

(二)法律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为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许多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低碳经济的有序推行,其中“碳关税”是重要手段之一。我国为切实推行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制定的法律有《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以及旨在减缓气候变化的《节能中长期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

这些法律环境的变化将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如下影响:1.影响企业的税收筹划。碳税的开征会增加出口企业的税负,降低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企业需重新考虑如何获得较大的税收优惠。2.增加资源使用成本和碳排放成本。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企业可使用的原材料将会减少,使用成本将会增加,若碳排放超标,碳税和罚款的双重压力将会使排放成本显著增加。3.影响企业的资本投资和现金流。企业会倾向于往节能环保产业靠拢,而现有设备的更新升级和低碳设备的购买也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向。

(三)金融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低碳经济条件下,“碳金融”应运而生,泛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

金融环境的变化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由于资金投入倾向于低碳项目,传统项目的筹融资难度将会加大,风险增高;其次,碳交易市场的迅速发展将会丰富企业的筹融资方式和投资方式;另外,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组合也会因为低碳经济的到来而有所调整;最后,企业的资金营运范围、利润分配激励方式等也需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社会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社会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逐步增强,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人们在实际购买中,更青睐于低碳环保产品。

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具有内在促进作用。首先,低碳消费的价值观要求企业财务管理文化必须作出改变,适应低碳大趋势;其次,企业要想取得较高的销售收入,就必须关注消费者的低碳需求,调整产品策略;另外,因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运输等过程中须控制好能耗和碳排放,这可能会增加产品总成本,须考虑如何降本增效;最后,企业在经营中须树立节能环保的品牌形象,重视对环境的贡献。

二、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对对策

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巨大,机遇和风险并存,只有迎合经济市场的需求,趋利避害,积极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的自主创新和调整,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总的来说,就是要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进行低碳财务管理。

(一)树立低碳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理念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的核心,只有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树立低碳观念,才能科学有效地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手段和行为,实现低碳发展的财务目标。

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对管理者和财务人员低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建立企业的低碳文化,提高他们的低碳管理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使其决策时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另一方面,企业应树立低碳风险观念、低碳税务筹划理念和低碳财务预算观念等,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具备低碳财务管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生产、经营和管理全过程中关注企业的低碳发展动向。

(二)完善低碳财务管理制度

基于低碳经济环境的企业财务管理涉及的领域更加广泛,工作更加复杂,因而需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以为低碳财务管理提供支持和保障。

首先,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应由局部的、分散的管理向集中的管理模式转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还能促进各部门间的有效沟通,保证企业低碳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其次,应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来提升低碳管理的可靠度,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使财务信息得到及时反馈,从而更好地整合企业的生产资源、生产环节和管理目标,达到低碳管理的目的。另外,应建立健全企业的低碳财务管理预算制度,重点关注收入、费用、现金流等指标,综合考虑低碳发展可能引起的收入、成本费用的变动,制定详细的成本费用预算计划,严格执行,控制支出,以保证低碳项目资金的供应和合理使用。最后,还应建立灵活的低碳激励制度,实现员工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的统一,保证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关注生态环境因素。

(三)从事低碳财务管理活动

财务管理目标是通过财务管理活动来实现的,而低碳财务管理活动包括低碳筹资、低碳投资、低碳运营和低碳分配四个方面。

1.低碳筹资

企业由高碳向低碳转型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的低碳技术和设备,而且低碳目标的实现需要的时间也较长,这就决定了企业的低碳融资不仅需求较大,而且资金使用周期较长。因此,要想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企业需要做好完善的低碳筹资计划,多开发低碳环保项目。在筹资过程中,还应充分利用国家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扶持政策和法律保护,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把握发展先机。

2.低碳投资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除考虑常规影响因素外还需着重考虑低碳经济因素、低碳政策因素、能源市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进行低碳项目投资时,企业可以从低碳技术开发、低碳产品生产以及整体低碳项目施行等方面做好发展低碳经济的全面项目规划。因低碳项目投资投入大、时间长,企业在进行低碳投资决策时,应考虑投资的财务风险,估计可能发生的成本和费用,全面评估投资项目的盈利性;但是,也应持发展的眼光,避免忽略那些短期效益不明显但长期效益显著的投资项目。另外,除项目投资外,企业还可进行碳金融产品投资,抢占碳金融市场。同时,企业自身也可参与国际以及国内碳市场进行的碳排放权交易。

3.低碳运营

低碳运营就是要保证低碳项目所需资金的合理调配,保证资金的流转顺畅,同时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因环境问题所发生的资金支出。因此,企业应做好全面的低碳项目资金使用计划,时刻掌握一定时期内资金的流入、流出情况,合理安排资金,保证资金供应充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外,尤其要加强低碳成本的控制,降低因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所带来的资金支出的增加幅度。对低碳成本的控制应贯彻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供应的全过程,充分考虑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要避免发生诸如违反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受到处罚,因环保形象差销售额减少等情况,降低企业环境成本。

4.低碳分配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在进行分配时除了要考虑国家、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更应该考虑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企业应按低碳收益的多少以投资比例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但是必须要考虑到后续低碳经营所需资金的储备,还要看哪种分配方式能够更加促进投资者在低碳项目上的投资。因此在分配时,需要处理好积累和分配之间的关系,保证企业有足够的资金积累来抵抗低碳项目发展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风险;在股利分配时,企业可以相对优先支付低碳项目的股份,从而给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促使投资者更加积极地支持企业在低碳方面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主要参考文献:

[1]吴丽健.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2,(32):238.

[2]徐亮.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绿色财务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15):150-151.

[3]瞿凤云.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会计思考[J].管理观察, 2013,(17):131-132.

低碳环保的目的精选篇3

关键词:低碳建筑;项目;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生产中很多事物都在威胁着环境,面对日渐严峻的环境问题,人们的生活与生产都提倡低碳环保。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所消耗的能源以及排放出的气体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为了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对建筑项目进行低碳管理。

低碳建筑项目的特点

由于低碳建筑项目对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要求很高,要使其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最低,所以低碳建筑项目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由于低碳建筑项目的外部性很强, 且其收益的群体广泛,所以外部对其进行监督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低碳建筑项目的目标复杂,低碳项目不仅要求在设计以及施工阶段保持低碳环保,在建筑物运营阶段也需要低碳环保,所以低碳建筑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将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都在低碳环保下进行;低碳建筑项目的技术非常复杂,由于对排放二氧化碳量要求很高,所以在施工的工艺、建筑材料以及施工的机械设备上要求也非常高,使其在施工过程中难度增加;由于低碳建筑项目要求高,所以对于材料的选择、技术的应用都是有要求的,所以初期投入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低碳建筑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模式

对于低碳建筑项目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要求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等对其进行低碳管理,还要确保低碳建筑在运营阶段、后期的拆除都在低碳环保下进行,所以要对低碳建筑进行全寿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模式。

首先,对低碳建筑目标形成阶段进行管理。对项目的目标形成阶段进行低碳管理是对项目进行基础的把关,确保项目的后期阶段也在低碳下进行。项目的目标阶段主要是对项目的投资决策、招投标以及对项目进行整体的规划与设计三个环节,要对这三个环节进行低碳管理。在对建筑项目进行规划设计时,就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对建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情况进行预测,对其进行主动的控制,以确保在项目后期阶段的低碳处理在预测之内。建设业主在选定投资项目后,就要将项目委托给相关的咨询部门,让其对后期的建筑低碳排放进行分析,确保更好的对后期建筑低碳排放进行控制;对项目的低碳图纸进行设计时,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参与到设计以及审核工作中,进行全方面的统计与分析,确保投资决策完全实现低碳设计;进行招标时,要将低碳建筑以合同的模式展示出来,此时要与各个部门进行合作管理。要对承包商进行综合考察,承包商要有低碳施工的能力。

其次,对低碳建筑项目的施工阶段进行管理。建筑项目施工阶段是进行低碳管理的重要阶段,因为此阶段所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是非常高的。由于施工阶段的周期长,且施工面广,对其进行低碳管理有一定的难度,这需要建设业主与低碳管理方进行沟通协作,履行各自的管理职能,使得建筑项目在施工阶段实现预定的低碳目标。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低碳管理与低碳目标的偏差小,如果出现设计变更时,更要对其进行监控,使其变更后的施工在低碳目标管理下进行。为了减少此类事件发生,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责任明确,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如果设计变更无法满足低碳目标管理时,项目经理要将变更后的方案交给低碳管理部门进行审核,接到批准后才能进行变更施工,不可自行变更处理;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工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低碳验收工作,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在低碳目标下进行;对施工环境进行监督,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让施工在节能环保下进行。

第三,对低碳建筑运营阶段进行管理。建筑项目竣工后移交给业主,这时候就要对建筑项目进行运营阶段的低碳管理,此阶段管理涉及的方面广泛且事物琐碎,是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项目管理的关键阶段。虽然建筑项目已经竣工,但是建设业主与承包商同样承担着运营阶段出现问题的责任,这时候就需要物业管理方,在对建筑项目进行管理时,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建设业主和低碳管理部门进行反馈。低碳管理方对反馈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如果出现严重违规者进行列入黑名单处理,严格地对低碳造假承包商以及建筑投资商进行打击,严谨打着低碳的旗子,做破坏环境的事情发生。

最后,对低碳建筑拆除以及后评价阶段进行管理。当建筑物超出使用年限后就要对其进行拆除回收处理,这时候就需要投资建筑商将建筑中可回收的材料清单报给拆除机构,拆除机构进行统计后再进行拆除工作,将可以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以及设备进行回收处理。为了降低拆除时对环境再次造成污染,拆除工作要在低碳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建筑物拆除后,和建筑项目有关的部门应该将建筑物的前期目标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以及拆除阶段的低碳方案反馈给低碳管理部门,对建筑项目进行全寿命周期的最终评价管理。

结束语

建筑行业对环境的污染是不容忽视的,虽然我国的低碳建筑才刚起步,现有的管理模式还不够完善,相关部门要加以重视,要对低碳建筑项目进行监督管理,使其真正达到低碳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希晨.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7).

低碳环保的目的精选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态环保;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随着人类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导致能源消耗巨大,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我国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大都是走以牺牲生态环境、高污染、高消耗为代价的发展道路,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进入21世纪后,生态环境的恶化给社会的可持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对现有的城市发展模式开始不断反思、调整,探索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建设逐渐被人们提上日程并得到大范围推广。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建设目标,"低碳生态"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

二、我国生态环保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的城市建设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但是这种以牺牲环境、高污染、高消耗的城市发展模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破坏,资源的短缺逐渐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态势,气候的变化和高排放的巨大压力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城市的发展模式。面对能源枯竭和环境变化的严峻问题,建设低排放、低消耗、低碳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城市建设已经不再单单追求速度和质量,更多的是考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选择低消耗、低排放的低碳型城市发展模式,建设生态环保城市。因此,建设低碳型的生态环保城市是推动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低碳城市的必然选择。

三、建设低碳型生态环保城市存在的误区

(一)对建设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认识不足

国外对建设生态城市的认识比较深刻,也积累了了丰富的经验,生态环保意识始终贯穿城市建设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正式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促进了全球生态环保城市的建设。而我国在2009年才引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比国外整整迟了三十年,而且跟风的现象比较严重,对建设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盲目性较强。目前我国各个城市建设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名目和名称都比较混乱,出现了“绿色城市”、“宜居城市”等诸多称谓。

(二)在建设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过程中忽略了我国的国情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盲目发展。在实际中有些城市不能很好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环境等的关系,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国情、地方的实际情况没能很好的结合起来,造成城市建设与土地、资源的矛盾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与改造的步伐与城市建设的步伐严重脱节。如上海东滩生态城、山东廊坊万庄生态城等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没能很好利用现有的资源,大量占用农田,造成人地关系紧张,还使生态城建设停滞,陷入困境。

(三)缺乏有效的、权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支持。在建设低碳生态环保城市中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各地各自为政,很多与低碳、生态环保没有多大关系的项目或城市也冠以低碳生态的名号,误导民众。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方面也不完善,很多都是以领导的意志为转移,后期的建设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目前很多在建的以“生态城”命名的项目有很多,但是很多都不符合生态环保建设的标准,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的个案不少。

(四)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建设大多注重新项目的开发,而对旧城区的改造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被忽略。地方政府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和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多大张旗鼓地征地搞建设,新城开发的热度极高,而对旧城区的改造、生态环境的保护极为滞后,甚至被忽略。造成了生态环保城市建设就是新城的开发,建几个公园就是“生态环保”的认识误区。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建设都打着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旗号,但其建设仍然摆脱了不城市建设就是经济发展、建新城的传统发展模式。

四、建设低碳型生态环保城市的建议

(一)规范生态环保城市建设标准,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针对目前生态环保城市建设混乱发展、盲目立项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应当制定生态环保城市建设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指导城市建设的发展,规范生态环保城市建设的标准,并建立城市建设的评价体系,对于不适合建设生态环保城市的项目严格把关,统一标准。生态环保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应当涵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和社会和谐四个维度,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环保城市建设中要坚持以低碳、环保理念来指导城市规划和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三废”的达标排放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紧紧围绕打造“生态环保城市”这一建设目标,在开发新城区的同时加快旧城区的改造和生态保护建设,综合治理污染项目,加快城市的绿化工程建设,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保环境。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夯实城市低碳发展基础。低碳产业是建设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重要内容,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按照技术密集程度高、产业附加值高和能耗低、排污少、运量少、占地少的原则,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低污染、低能耗产业,不断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建筑节能设计,支持建设低碳建筑。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建设低碳生态型城市的一项紧迫任务。建筑领域严格低碳建筑建设标准,积极推广、普及低碳建筑理念。同时,还要推行建筑能耗标识制度,推广低碳建筑的分级认证制度。

结语

创建低碳型生态环保城市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在建设低碳生态环保城市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创新思维,将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为全面发展城市低碳经济和建设生态环保文明城市奠定一条长盛不衰之路。

参考文献

[1]余立风,谢永明.“低碳”与“绿色”的辩证分析[J].低碳世界,2011(03).

低碳环保的目的精选篇5

关键词:低碳会计;环境会计;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社会,企业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经济危机过后,企业急需一些新的经营方式来降低成本,减小风险。环保是企业节约成本,发展壮大和改革创新的新源泉。环境的压力正迫使企业界发生永久性的变革,绿色浪潮正悄然逼近。毋庸置疑,无论是否情愿,企业必须在应对当前经济挑战的同时,应对当前以及长远的环境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威胁,更是一个巨大的商机。正因如此,低碳会计应运而生。

一、低碳会计

(一)低碳领域

1.低碳的含义

低碳,英文Low Carbon,“碳”,狭义上是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化石能源燃烧所产生的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低碳则要让碳的强度降低到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有效配置和与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2.国际局势及构建低碳会计动因

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人类正面临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如今,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理念,家电类产品更是抓住了消费者的环保心理,以节能省电作为销售的卖点之一。人们的目光朝向了一个新的领域――低碳领域。

2009年12月1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总理在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并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

(二)低碳革命

绿色是颜色中的一种,人们用它来代表高质量的环境,例如“绿色食品”,就是人们愿意购买的产品。低碳会计作为绿色会计的一个分支,先在本地区,继而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三)低碳会计

1.低碳会计的含义

由于对低碳会计理论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上属新兴学科,所以学术界对此并无一个准确的定义。我个人认为,低碳会计是会计学和自然环境相结合,采用多种计量手段,依据相关的会计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反映和监督主体中与碳的排放有关的经济活动,并为企业管理者和投资决策者提供与环境有关的低碳排放量的新兴会计学分支。

2.“低碳会计”闪亮绿博会

2010年11月24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了为期四天的“2010中国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高科技国际博览会”(简称“绿博会”)。此次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经济,互利共赢”,旨在引导企业转向“绿色经济”。

“ACCA资深会员,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财务总监孟岚女士指出,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大大突破了传统资金核算的范畴,它所考虑的是除资金以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及生态循环价值。因此,绿色会计增加了自然环境的内容,特别重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相结合,对设计自然环境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并予以正式记录报告,为各经济单位进行经济及环境决策提供帮助。这也对会计标准的细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思考。”

二、传统会计与低碳会计的区别

(一)会计目标

传统会计目标就是对会计自身所提供经济信息的内容、种类、时间、方式及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角度出发,反映和监督企业的资金运动,并没有体现企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低碳会计的基本目标是降低碳的排放量,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要自觉地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碳的排放量,减少环境的负荷,少投入多产出,谋求发展生态经济。具体目标是帮助企业提高环境效果与低碳环保经济效益。作为一个经济组织的企业,在关注自身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环境效益,承担社会环保责任,努力做到保护环境与追求利润协调发展。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围绕低碳环保及各种资源的高效利用,力争全面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营活动,达到环保效果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会计假设

传统会计的假设是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是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低碳会计对会计主体进行了新的诠释,在原有定义的基础上,融入了环境法规对每一会计主体的要求。具体来说,对于碳的排放,企业应当出具有关方面的报告。从环保的角度加大对高碳排放部门的责任追究。对于某些可再生资源的清理与回收,不应该单单是社会的责任,企业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2.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会无限期的延续下去。会计分期假设是把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分为较短的相对等距的会计期间。

低碳会计赋予了持续经营假设更广泛的含义。这是一种建立在环境责任风险履行基础上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在低碳持续经营假设下,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内部的经济性,还要结合法律法规及时制定企业环境责任和风险考核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至于会计分期假设同样适用于低碳会计核算。将企业各个时期的环保经济效益及时对外公布,有利于提升大众对企业的综合印象。

3.货币计量假设

传统会计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低碳会计则采用多种计量方式,在使用货币计量方法记录经济业务的同时,也使用非货币的方法记录购买的材料、销售的产品等,例如“含碳比”。采用多重计量形式能给人们提供更直观、更形象的信息,便于人们理解,有助于人们对货币指标的进一步理解。

(三)会计报告的编制与披露

传统会计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包括财务报表和附注,其中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低碳会计财务报告在原有财务报表基础上,增列了许多和低碳有关的会计项目。附注中也增加了低碳会计信息的披露。比如在资产中可以增加“存货――碳含量”、“固定废弃物处理”等会计科目。总之,企业会提供例如能源消耗强度等非财务指标与信息,便于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碳足迹,

三、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一)政府方面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碳排放量的监督与管理,可以设置“碳审计”部门。其审计监督的范围要从传统的财务审计领域扩展到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和固体废弃物治理等相关审计领域。对希望看到的现象要加以鼓励,对不希望发生的现象予以惩罚,从而达到对碳排放量的控制,力争做到事前预防,事后解决。还可以高薪聘请环境专家,配合相关审计人员,检查公司碳信息数据的可靠性。定期组织专家对各公司领导进行低碳环境保护意识培训,增强环保概念,让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重视低碳问题。在实践中协调环保、财政和监管部门的工作。

财政部门在制定碳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时,要多参考其他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建议,充分利用环保部门提供的有关环境方面的数据,把有关环境问题的各项指标也纳入到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体系中来。并且还应该制定有关二氧化碳排放标准的法律法规,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许可、分配、收费、交易、管理等内容做出规定。具体来说,可以对可再生能源进行税收优惠,提倡使用更新型的能源网络,安装清洁水系统和其他降低污染的项目等等。

(二)企业自身

企业不能因为自身利益与环保措施有冲突,就不顾其发展对环境的危害。公司的财务部门则应严格遵照国家的政策和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对本单位的碳会计信息做到披露及时、准确。各部门要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共同打造低碳会计信息监管与披露的软环境。

另外,企业可以在原有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增设或单独列报与低碳有关的项目。比如在资产负债表“存货”下,可单设“碳含量”科目,“无形资产”下设“环保专利技术”科目,“负债”下设“用于预防环境的借款”、“用于治理环境的借款”科目,“股东权益”下设“吸收低碳环保投资”。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下设“环保费用”、“环保收入”,其中,环保费用包括排污费、环保机构经费、因违反环境法规而发生的罚没罚款,对职工特殊工作环境的补偿等费用。环保收入包括企业利用“三废”生产产品收入和利用“三废”获得的减免税收入,国家对企业环保成效显著给予的奖金,环保专利收入等等。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下设“低碳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销售低碳产品收到的现金”、“收到低碳产品税费返还”、“使用低碳材料带来的能源节约”、“收到其他与低碳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购买低碳材料、能源所支付的现金”、“购买低碳技术和设备所支付的现金”、“支付其他与低碳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等等。

(三)社会方面

现在,低碳型的专业会计人员稀缺的很,作为会计人才的我们应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对相关教程学科知识的普及与学习理解,致力于绿色经济核算的钻研,多关注与参与有关生态与环境保护学科的培训与讲座,开拓眼界,建立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眼光,及时关注国家的信息,响应国家环保的政策,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低碳达人”,利用自身所学,效力于企业,贡献于社会,让低碳环保和企业盈利紧紧相结合。相关部门应提倡环境技术人员和会计人员共同参与公司低碳环保事项,让低碳不再是一句简单的空话。

四、低碳会计任重而道远

低碳环保的目的精选篇6

一、低碳经济下的会计目标

从低碳经济下会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看,低碳会计的目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目标,即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利用会计手段,促使会计主体通过技术创新、能源开发等各种手段进行低消耗、低排放生产,在生产中要自觉地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并积极治理污染,降低环境污染,最终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的指标要求,并发展生态经济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第二层次是具体目标,即充分披露有关会计信息,满足决策的需要。如提供与碳会计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相关的会计信息,即披露环境资源流存置、资源资产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环境资源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了解环境投资金额、投资管理情况;了解环境费用支出金额及其具体用途等。使得政府能及时了解企业在环境保护,资源减耗方面的执行情况;使投资人、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企业低碳会计实施情况,为他们提供有用的决策依据。

二、低碳经济下的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

低碳会计下的会计主体假设既要秉承传统会计假设,又要赋予新的内涵,所以低碳经济下会计主体假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企业核算时,将环境资源的价值消耗,环境资金,企业内部的资源消耗,污染事项,等都考虑在内;另一方面,从全球的角度而言,环境问题是共同关注的话题,所以也要充分考虑本会计主体同整个社会及其他会计主体关于环境问题的联系,从宏观层面把握球境问题。

(二)持续经营。

传统会计中:该假设认为企业以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进行会计核算,但企业走上低碳道路,最重要的就是要减少碳排放量,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资源,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假设是低碳会计构建的基本前提和根本性约束。

(三)会计分期。

将一个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平均划分为连续的期间,称作会计期间。在低碳经济下,会计也需要分期,但要不仅要涉及到传统的会计周期,还要考虑到企业污染治理周期,而且许多降低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支出很难正确分摊得到各个收益期中。所以说对低碳会计而言,环境保护收益期的确认和计量将会是会计分期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计量假设。

货币是主要的会计计量单位,但是对于低碳经济下的会计核算有的可以用货币计量,有的却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例如涉及到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于存在一个范围和年限问题,很难用货币来衡量。这就要求会计计量的形式多样化,不仅仅包括货币计量模式,同时应该包括实物计量模式,劳动计量模式等非货币模式。对于企业的碳排放量,应当设定碳单元,用以计量企业的减排量。并且对每一碳单元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情况,,核定每一碳单元的价格,从而可以将企业的碳排放量纳入企业的利润表中进行计量。但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量化到报表中,这就导致企业业务很难用统一的计量单位来计量,就必须提供财务报表之外的低碳经济对环境的会计报表,以保证财务报告的充分性和各会计要素的可比性。

三、低碳经济下的会计要素确认

企业业务范围内与低碳经济行为相关的项目应当相应地计量并计入六大会计要素中,结合传统会计的定义,对低碳经济下的会计要素做如下定义:

低碳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取得,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预期能为企业提供低碳处理和环境保护的资产。其主要内容为:为进行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处理污染而购置的专门设备或者兴建的场所;为低碳生产购置的日常材料或低值易耗品;为低碳治理和保护而专门购入的专利技术等。

低碳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且与低碳生产相关的现时义务。其主要内容为:为进行低碳生产,清洁能源利用而发生的长、短期借款、应付的资源环保税费、治理环境发生的应付账款等。

低碳权益指企业所拥有的清洁能源、治理资本、接受的环保投资或捐赠、节能环保基金等。

低碳收入指企业在曰常活动中形成的,可直接归集于节能减排、能源节约所形成的非主营业务收入、低碳环保奖励等。

低碳成本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为节能减排、低碳生产而发生的支出。如低碳生产而形成的工、料耗费;环境保护治理费用、补偿费用,低碳设备的折旧费用等。

低碳利润指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低碳收入扣除低碳成本、税金后的净额,反映企业低碳效益。

四、低碳经济下的财务报告与披露

会计信息的披露通常包括两种形式,财务报告和单独报告。低碳经济下的会计信息披露也不外乎这两种形式:

一是在传统会计报表中增列低碳会计项目,将能够以货币形式量化的低碳信息反映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在相应的科目中,并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里表等报表形式体现出来。对于一些无法以货币形式量化的信息,则在附注中增加低碳会计信息,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存货-碳含量,在损益表中单独列示碳消耗费用,像低碳项目、产品含碳量等信息也可在附注中列报。在附注中,还可以用财务评价指标来披露低碳信息。

二是单独报告,即提供单独的低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信息。对于无法量化的项目可以编制单独的“低碳情况说明书”。可以采用数量、文字、图形和技术指标结合的方式;既简便又容易操作更直观地企业的低碳信息。这种方式既能更好的反映企业诸如能源消耗强度,污染治理支出,环境保护措施等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同时还能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低碳环保的目的精选篇7

(一)低碳施工理念

低碳施工,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以低碳设计为基础,严格执行工程建设节能标准,在材料采购、管理规划、项目实施、验收评价等环节,适度融合低碳标准,采取措施对整个施工过程实行最优低碳化控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些措施分为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技术方面主要有对建筑过程中的废弃建筑材料进行循环再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等传统资源;管理方面主要有尽量减少施工的中间环节、优化工作流程,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以及机械的使用效率。通过低碳施工,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二)低碳运营理念

运营阶段是建设项目发挥保障能力的关键阶段。低碳运营,是指对项目的使用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充分利用建成项目的低碳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其效能。实现低碳运营既要靠使用单位的自觉性,也要靠制度的激励与制约。低碳运营不仅可以节省经费,也可以提高建筑物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的应急保障能力,实现后勤保障力的提升。

二、推行军队工程建设低碳式管理的必要性

十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指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并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向。面对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的客观现实,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看,推行军队工程建设低碳式管理不仅是大势之所趋,而且是提升战斗力、保障力的应有之义。

(一)是提升军队战斗力、后勤保障力的需要

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来看,科技含量高的经济体碳排放量低,同一产业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碳排放量低。这充分说明了科技在低碳节能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当前,我军正处于深入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和新军事变革的关键时期,在军队工程建设中推行低碳式管理,建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指标的“红线”,加强军队工程建设低碳创新能力以及低碳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以低碳科技为支撑提高保障效能,实现节能、节材、环保、高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将对军队信息化建设起到重要牵引作用,能推动军队战斗力和保障力加速提升。

(二)是提高军队工程建设效益的需要

虽然目前我国军费持续快速增长,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军费供给不足与我国日益增长的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显著。面对相对紧张的军费供给,我们应将军队建设理念由“资源投入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尽一切努力提高军费使用效率,避免资源闲置浪费。从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角度看,对军队工程建设实行低碳式管理,虽然短期内会增加项目的建设成本,但从长期看,会在低碳军事设施使用阶段大大降低运营成本,节省军费开支,有助于缓解军费紧张的矛盾,在保证工程建设军事效益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

(三)是推动军队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有研究表明,约有三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于建筑行业,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行业,治理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刻不容缓。军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军营建设,军队工程建设的管理低碳化,会对生态保护发挥重要作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军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军营建设着手,注重引进、创新、运用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更加强调军营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本着低碳节约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原则,建设“美丽军营”,全面发展“绿色后勤”“低碳后勤”。

三、军队工程建设推行低碳式管理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低碳经济的日益重视,军队对低碳建设意识的逐步加强,军队工程建设虽然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推行低碳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对低碳管理认识模糊

低碳管理意识不够强是制约军队工程建设推行低碳式管理的首要因素。具体表现为: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论证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时,有时会更多地侧重于项目的军事效能、技术指标,对环境影响考虑不足;在设计阶段,较多地侧重对工期及工程质量的控制,忽略与低碳技术及节能措施的结合,尚未形成对设计决策进行约束把关的科学有力的低碳减排标准;在施工阶段,一些承包商只看重眼前利益,缺乏低碳节约意识,忽视低碳材料的应用、建筑废料的循环使用及生态环境的维护,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竣工验收阶段,侧重于对建成项目的质量及功能进行审查,对碳排放的环境影响审查不严,评审过程并未真正融入低碳减排这一软性指标。

(二)低碳技术应用不广

科学技术是将低碳式管理应用到军队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但由于低碳经济在我国起步较晚,军队对工程建设低碳式管理的方法研究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对低碳环保技术和能源节约技术掌握较少。而且,随着工程建设项目数量的急剧增长和建设资金的相对紧张,军队工程建设往往在资金方面受到限制。此外,军队有关低碳技术研究的人才匮乏,条件也达不到所需水平,导致工程建设低碳技术应用不够理想。目前,军队工程建设对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对废弃建材的无害处理、循环利用,以及对低碳建材的使用,只存在于小范围的试点工程中,还未进行大范围的推广。

(三)低碳减排激励不足

现阶段,军队在低碳减排和节能环保方面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尚未真正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一些单位虽有意开展低碳建设,但由于缺乏经费来源和资金支持而最终放弃。而一些污染重、能耗高的单位,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这导致军队进行低碳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低碳管理推行困难。

(四)低碳政策实施过程中缺少沟通协调

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低碳建设的政策措施,但由于沟通协调不够,军队争取到的政策扶持及资金支持相对较少,同时在低碳管理过程中本该减免的费用没有得到减免,导致一些单位在低碳工作上力不从心。比如,军队日常用水所缴纳的水费中已包含排污费,增加了各单位将污水净化后排出的成本,导致一些单位干脆直接将污水排入农田,给周边环境及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负面的影响。

四、推行军队工程建设低碳式管理的对策

根据我军低碳发展现状,军队工程建设应从理念、技术、制度和协作方面着手,加强低碳式管理。

(一)树立低碳管理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军队要提高工程建设低碳管理水平,就必须从转变观念着手,广泛组织宣传教育,提高低碳管理意识。一是树立低碳决策意识。即工程建设要加强请示汇报,争取首长的理解支持,使各级首长充分认识推行低碳管理的必要性。尤其是在新的营区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环保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努力把营区建设成百年营区、生态营区。二是搞好低碳理念教育。即要组织各级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学习相关规章制度、方针政策、低碳技术,加强开展低碳节能、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使他们真正了解、关心和重视低碳式管理。三是重视施工低碳管理。即要引导承包单位对所属人员进行有关低碳管理和施工理念的教育,强化低碳意识,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节能环保效果。

(二)推广低碳技术的应用

低碳材料、低碳技术对节能环保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工程施工阶段,我们应逐渐将低碳材料、低碳技术应用到工程建设当中。例如,采用粉煤灰烧结空心砖、页岩烧结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性价比高、保温隔热性能好的建材;在不影响日照、通风、采光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窗体应尽可能减小面积,并采用低辐射玻璃、热反射玻璃、双层真空玻璃、充氮玻璃等新技术产品,降低窗体传热,增强隔热效果;采用植被屋顶来增强保温隔热效果;加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地源热泵技术为建筑提供暖气和热水,同时在屋内安装温度传感器,使供暖系统可以随时感知室内外温度变化,自动调整热泵供热效率,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在照明上通过安装太阳能路灯、LED节能灯,以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

(三)健全低碳管理制度

军队工程建设低碳式管理的有序进行,需要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保障。一是确保经费来源。根据低碳建设的要求提高概算定额基价,或者考虑在工程建设其他费中增设类似“环境保护费”的经费项目和概算。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应考虑在《军队工程建设管理条例》中设立低碳建设、资源节约的相关条款;出队工程建设低碳管理办法,对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各阶段制定明确的低碳目标、要求;出队工程建设低碳评价标准,确定科学适用的低碳评价指标,对各单位工程建设实行“碳追踪”。三是落实低碳管理责任。应将低碳管理落实情况纳入单位评优评先体系,切实提高各单位低碳管理的自觉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而对高能耗、高污染的单位,应处以相应惩罚。

(四)加强低碳交流合作

低碳环保的目的精选篇8

低碳经济已经成了中国社会的热点,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低碳潮流之中,直销行业也不例外。尽管低碳是个环保话题,而环保话题也说过多次,但低碳潮流扩展到了政治与经济层面,于企业来说便意味着机遇或阻碍。

本刊向各大主流直销企业发放了低碳调查问卷,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企业都在关注低碳经济,不少企业已经开始了相应的活动,但反应在产品研发、生产方面的还很少,更多则处在观望状态。

企业仍在观望

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今年的“绿色指数调查”(Greendex)中,中国的消费者在 17 个被调查国家中排名第 3 位。这表明中国消费者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而且热衷于采取切实的行动。在这次调查中显示,中国消费者尤其关心污染和食品安全对健康的影响。这样的市场需求信号,反映了消费者对有环境责任感的产品的需求。

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企业确实需要内部的变化来适应这股来势汹汹的低碳潮。

在记者的调查过程中,不少企业都表示,他们有长期的低碳项目计划,即使没有的,也正在着手准备。对于直销企业是否有必要发展低碳经济,多数企业一致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在。

发展低碳经济必定面临硬软件上的难题,但从各企业的回复来看,技术问题并非首要,多数企业表达了缺乏相关政策支持的难点。值得欣慰的是,资金问题已经不是困扰直销企业发展的难题,从侧面反映出直销企业在开发新技术新能源上“不差钱”。

对于“愿意为低碳经济做什么”这一问题,可以看出,虽然直销企业都乐于支持“低碳”,但对低碳经济仍然处于观望的态度。首先他们会积极参与政府的低碳项目,也会号召员工和经销商开展低碳健康生活,但在投入更多的时间与资金进行技术开发上都持保留态度。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不是没有,但很少。

但接二连三的,直销企业也推出了各自的低碳项目顺应潮流,这些低碳项目是否起到了环保的作用,是否如企业期望那样推动了自身的发展?

直销企业的“低碳”动向

在低碳潮流之前,环保已经是中国直销企业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直销企业已经着手开展环保项目的研究或是组织各种各样的环保公益活动,以生产减排、降低能耗以及投资造林等为主。低碳潮流来袭,直销企业的环保项目便也开始打上了“低碳”的标签。

新时代:生态产业链

低碳方向:节能减排,增加绿化

新时代选择结合自身产品的生产线,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费的“资源――产品――污染物”的简单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的“松竹资源――国珍产品――种植松竹――再生产品――改善环境”的闭环流动来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开展绿色经营活动。

除了上下游产业,这条生态产业链还扩展至供应商,新时代对整个外部供应链的大系统进行统筹管理,将节能环保问题引入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当中,促使大家都具备节能环保意识、合乎节能环保要求。

通过这样的绿色生态产业链,从绿化环境、增加种竹农民收入、生产健康产品,再经过当地加工减少运输排放,并引领供应链系统的环保,确实达到了各个环节的低碳效果。

另外,新时代也通过开展“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的活动号召员工参与低碳生活。

玫琳凯:绿色环保物流

低碳方向:节能减排,增加绿化

玫琳凯在近期启用了位于广州、北京两地的绿色区域物流配送中心。这两个中心除了整体风格充满“绿色”元素外,还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材料使中心充分利用自然光,并辅以节能型日光灯管备用。另外,配送中心屋顶铺放高反射率材料,外墙使用ALC吸热墙面板,使中心室内不必安装空调也能保持恒定温度。这两项前瞻性的措施使得玫琳凯每年可预计节电超过50万度。

不但如此,玫琳凯今年还计划以新型保温材料逐步替代目前在使用的装有空调的货车,以减少运输环节的排放。另外,推出产品环保袋、加大植树行动等活动也显示出玫琳凯主攻环保的决心,这些环保活动显然于打造低碳经济有宜。

安利:环保嘉年华

低碳方向:环保宣传

2009年,安利即与中华环保基金会合作,推出中国首个环保教育主题乐园――“安利环保嘉年华”。通过互动式环保体验,推广环保。这一活动到2009年底,共走过8个城市,吸引了约6万户家庭直接参与,人数超过20万人。而今年安利在环保嘉年华将以低碳为切入点,将对低碳生活的宣传起到极大的普及作用,计划影响30万人。

除此之外,安利的各个分公司今年也陆续开展了相关的低碳宣传活动。

嘉康利:碳中和产品研发

低碳方向:研发产品

4月26日,嘉康利在广州召开的“低碳经济,绿色环保”活动中,嘉康利中国副总经理李重华表示,嘉康利在产品研发和销售培训方面的投入会比在基础设施的投入更大。嘉康利将加强碳中和产品的开发。嘉康利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杰・巴纳特也现身会场并表明对中国分公司环保行动的支持。

嘉康利还发起了“绿丝带行动”,号召经销商加入,从自身实践环保。

除了以上低碳项目,完美陕西分公司的植树活动,安惠呼之欲出的“食用菌低碳经济模式”,太阳神即将推出的“低碳就业”,均是从不同的角度走上各自特色的低碳路线。

低碳环保的目的精选篇9

关键词: 低碳会计;企业财务管理

人们的生活环境在现代工业的发展过程中日益恶化。现在人们都开始关注维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绿色环保的低碳经济。将以低污染、低耗能、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作为全新的经济模式,清洁能源结构问题以及高能源利用效率就是其实质,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是其核心。在低碳经济中应该提高低碳会计的应用水平,并将其应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

一、低碳会计的定义

能源环境法律和法规是低碳会计的依据,低碳会计是一门新兴的科学,通过货币、实物单位进行计量或者通过文字进行表达的形式,承担企业应该履行的低碳责任,确认并计量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对企业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进行报告和考核,对企业自然资本效率和社会效益加以披露。低碳会计的目的在于将企业的节能减排和最大化绿色利润实现。

二、低碳会计研究的意义

(一)能源结构现状要求发展低碳会计

煤炭是我国目前能源结构中的主要能源,而且现在能源十分紧张,在应用国际油气资源方面,有着过高的成本,同时也有一定的限制,可以选择的低碳能源也很少。煤炭是高碳排能源的一种,根据计算,每吨煤碳燃烧后制造的二氧化碳气体为4.12 吨,比石油要多出30%,比天然气要多出70%。水电比重在电力中仅仅占 20%左右,火电比重却高达超过77%,可谓是很高的碳排放量。

(二) 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发展低碳会计

由于我国目前的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环境的温度因为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逐渐升高。对于能源的过高消耗,导致碳排放量日益增加。我国的碳排放量是因为能源的现状和发展需要而提高的,对于低碳经济和低碳会计问题的考虑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企业应该将低碳会计体系积极的构建起来,对全面计量企业碳成本和收益提供帮助,这样就可以对企业正确的分析判断同环境有关的决策产生促进作用,进而走好低碳发展的道路。

三、低碳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主题是环保和绿色,以新时期的全球经济发展为基础,能够同经济市场变化相适应的有效办法就是企业财务管理。但是我国传统财务管理理念里面并不具有有效地环保理念,企业因此并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管理要求。换句话说,我国的企业财务管理在低碳经济环境背景下依旧有不少的问题。下面进行一一阐述:

财务管理的基础差。企业财务管理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相对较为薄弱。特别是很多国有企业,都是老旧的设备和管理方法,这就导致很难进行资金管理。与此同时,现代信息平台的管理才刚刚开始,这就导致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基础依旧十分薄弱。

财务管理目标不够长远。目前企业都将利益最大化的短期目标作为其运营中财务管理的目标。企业受到短期盈利的诱惑,在盈利的同时将牺牲环境作为其代价。企业今后财务管理创新性改革的关键在于企业盈利目标的长远性。

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企业管理层没有足够的环保意识,这就导致企业财务管理改革遇到很大的阻碍。可是在企业的经营方面过分重视利益化,这就容易导致企业盈利污染化。所以,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改革同企业管理者的素养情况息息相关。

监管力度不够。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监管制度对其进行监管。可是,在实际运行中,并不能够进行有效地监管,特别是相关的环保部门,监督的力度更是不够。我国企业低碳财务管理的执行力度也因此不够强,这样一来企业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消耗能源。

四、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变革

对企业理财活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完成理财活动的目标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能够经营的成功同一个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目标息息相关。对于财务管理的目标,一直存在争论,其中主要有“最大化利润”、“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股东财富最大化”等,它们各自阐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不同本质,对企业经营管理的特征和要求加以反映,不能说那个观点是对的,或者哪个观点是错的,这些观点各自有各自的合理之处,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是在经济学角度看来,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有着一定的间接性,不能够将目标对企业财务活动的指导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以上目标更加重视的都是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如此一来,就会对生态效益及环境保护过于忽视,不能够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谐、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理念、经济环境和经济制度同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运行财务管理活动联系十分紧密。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新环境之下,应该将自己的低碳核心竞争力积极提升,让自己的竞争力变成低碳约束,对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重新的审视,对自己的战略目标以及财务管理目标进行适当的调整,对自己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生促进作用,对产业结构进行整顿,创新财务管理,让财务管理目标能够融入低碳经济发展中,让分配投资资源和成本的降低更加合理,将企业自身和产品的绿色竞争力不断提升,始终坚持技术上的创新,进一步推动低碳经济。让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五、我国低碳会计体系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建设的措施

(一)制定健全低碳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低碳经济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应该将低碳会计的有关准则和理论加入到新的环境会计准则当中,为进一步有效推进低碳经济提供根据。不少企业由于没有有关的法律、法规准则的约束,并不会轻易的为避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去增加这方面的支出。凭借有关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可以在法规方面对环境会计的地位及作用加以确定,这样一来低碳会计也就能够有法可依,在披露相关信息方面也能够统一标准。

我国应该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向发达国家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有关的法律法规构建并完善起来,使企业在低碳经济的构建问题上可以有一定的参照依据,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这样一来,政府在进行监督的时候也可以有法可依,实时的对企业的低碳规范加以监督,让企业和社会的安全得到保障。

(二)增强低碳经济的意识

低碳会计的发展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应该让人们在生活中自觉地产生低碳意识,将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在实际中紧密的联系起来,不可以再只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前提条件就是将自身的低碳经济意识提高,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价的时候使用低碳经济下的会计核算方式,将碳排放自觉地降低。当然也可以凭借发传单、贴宣传海报、展开低碳经济和低碳会计的相应培训课程来将社会公众对低碳经济的认识提高。

(三)注重低碳会计理论研究 在低碳经济下将企业的低碳会计体系构建起来,应该将低碳经济和低碳会计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不断提升,对现有环境会计系统进行完善。低碳会计在现在的形势之下,依旧有不少仍未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研究机构及人员对低碳会计的最新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例如对于低碳会计理论体系的设计问题、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的问题、信息披露的问题等。

我国应该让一些专业的学者前往西方国家进行低碳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学习,之后再同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方向相结合,将有着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会计理论构建起来,让企业在低碳会计的构建中能够拥有成熟的理论基础,让企业的低碳经济制度能够顺利的构建起来并加以健全,让企业的发展能够始终处于最好的状态,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完善低碳经济市场交易机制,注重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定制方面,各高校应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重视起来,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应该对会计的技能以及经济管理知识掌握的十分熟练,还应该对环境资源的知识有所了解。对于已经在会计行业工作的从业人员就应该将自身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分明白环境保护同企业经营之间的密切关系。凭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让会计可以充分的了解低碳会计,同时对低碳会计的处理方法加以熟练掌握。

(五)经营活动核算

企业进行同低碳经济相关的活动就是低碳经济下的经营活动,其中具体的有采购、生产、销售、存储与运输等几大重要环节。企业应该在各个环节中都加入低碳经济理论,全方位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展开。在进行购买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采购低碳环保的原材料、燃料及动力,整条生产线都保证低碳化。同时还应该设立碳资产类二级科目。另外,低碳会计在用货币计量方法来对采购的材料和能源价值进行计算的时候,应该将应用非货币方法(比如含碳比等非财务指标记录材料、能源的碳含量)记录在业务摘要中;生产环节应该保证低污染、低能耗,尽可能将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企业还可以以自身情况为根据,将合理的分配标准计算出来,在不同的生产部门分配碳成本。对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低碳材料及耗费的碳燃料等经济业务,可以在“碳资产”二级科目下设立部分明细分类账户,分别进行核算;已经完成的产品应该将碳含量等必要的信息标在产品上,同时应该贴上碳标签,还应该将有关产品碳成本的核算以及碳含量的披露做好,这样既能够使企业对碳成本核算的正确性得到保证,还能够让产品的价值得到真实的反映。

通常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共同构成了经营活动产生的

收益。像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之下的减去销售成本的低

碳产品的销售收入所剩部分就是直接收益,像因为能源利用率的提升所引起的能源节约同低碳技术及设备超额投资部分的差额就是间接收益。通过低碳经营所获得的收益,企业可以将它用来对低碳绿色产业链的构建进行支持。在低碳环保的进行原材料的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重要环节的基础之上,凭借低碳收益反哺和回馈的形式对产业链条的绿色变革加以带动,最终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得以实现。企业只有保证其低碳产业链,才能够将低碳产业圈构建起来,显示企业最大的价值所在。

(六)低碳运营

安排资金的时候确保不损害生态环境所应用的资金情况就是低碳营运管理。低碳运营管理的营运过程需要对资金的合理配置加以保证,让资金达到动态平衡。不会产生多余的低碳成本,比如说因为触犯了有关的环境、环保法律、法规而受到的惩罚;因为企业环保形象差进而丢失的市场份额,最终导致收益降低等。因此,应该使资金的充分供应得到保证,同时应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做到这些就应该对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情况加以掌握,这样就能够使动态资金的安排更加方便,使财务管理的平衡性原则得以实现,进而使资金使用效率得到提升。

(七)低碳分配

现在很多企业进行的低碳财务管理都是单一环节,也就是说在企业投资之前,考虑的问题仅仅是是否同生态环境问题有关、应用什么方式来避免环境破坏、同时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如何可以将成本降到最低并获取最大的收益等,可是企业在筹集资金、分配利润以及整体运营方面依旧存在很多困难,大部分也还没有落实。这就导致企业缺少低碳分配的能力。针对刚开始进行低碳财务管理的企业,应该根据主要利益进行分配。提供资金的人是目前最主要的利益人,也就是低碳投资者、低碳债权人。

参考文献:

[1]桑军朝.低碳会计理论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2]张瑞,江书军.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1(22).

低碳环保的目的精选篇10

[摘 要]本文从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两者的来源与定义出发,在比较两者的异同后,对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概念做出自己的解析。

[关键词]生态旅游;低碳旅游;两者的联系、异同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9-0008-01

1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定义

(1)生态旅游概念的来源与定义。随着大众旅游的迅速发展,给旅游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人们寻求既不破坏旅游环境,又能满足自身需求,并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并被认为是21世纪旅游发展主要趋势之一。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的生态旅游的概念,90年代逐渐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重视,在之后二十几年的发展中,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和旅游造成的生态问题的严重,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加入到对生态旅游相关概念的研究中。

世界旅游组织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以生态为基础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强调组织小规模旅游者参观保护区,或者其他有传统文化吸引力的地方。国内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是以自然和生态资源为主要吸引物,以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

(2)低碳旅游概念的来源与定义。20世纪末,为了保护地球,追求健康生活,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全球推行低碳经济。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低碳旅游借助低碳经济理论,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开展绿色旅游,形成一种新的旅游方式。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明确提出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定义:低碳旅游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其中包含了政府与旅行机构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政策与低碳旅游线路、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自行车与徒步等方面。国内学者对于低碳旅游的定义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

2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辨析

(1)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相同点。具有相同的理念。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都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在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利用生态技术,维系和修复生态系统,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2)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不同点。具有不同的侧重点。生态旅游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核心是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低碳旅游则以低碳经济为理论基础,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同时,生态旅游注重对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文化生态系统的保护;低碳旅游则体现在整个旅游产业链的低碳生产行为和旅游者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低碳消费,不存在目的地限制。

具体来看,从定义上来说,生态旅游重在理论上阐述生态旅游的构成要素,而低碳旅游重在从实践角度,说明低碳旅游的具体行为要求;从内涵上来说,因为定义的理论性,使得生态旅游的内涵广泛,范围很大,而低碳旅游包含于生态旅游之中,是实现生态旅游的一种途径;从本质理念上来说,生态旅游一方面使旅游者充分享受旅游体验,另一方面提醒游客将对旅游客体的影响降至最低,而低碳旅游是以降低碳的排放量为前提,使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从实现目标上来说,生态旅游是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规划和管理,保持旅游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的完整性,而低碳旅游是减少旅游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低碳经济;从旅游者类型来说,生态旅游是以享受生态环境资源为主要目的,兼顾环境保护的客源群,而低碳旅游选择碳排放量最低出行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客源群;从活动特点上来说,生态旅游以享受为主,环保为辅,而低碳旅游以消耗最少量“碳”为准则。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生态旅游,现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生态旅游与企业管理企业管理传统的旅游方式显著不同,它强调景区内野生动植物的自然属性,是一种蕴涵自然生态文明的高雅休闲旅游形式。生态旅游无疑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旅游的相对局限性日益明显。首先,由于生态旅游内涵的丰富性,众多学者对其定义进行探讨,但仍未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从而导致相关的生态旅游对象、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过程等概念模糊化;其次,生态旅游强调“生态”,仅侧重旅游环境的生态持续发展;最后,为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规模必然受到一定限制。低碳旅游的出现恰好弥补了生态旅游的不足。低碳旅游强调“低碳”,着眼于旅游发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注重旅游及其环境整体发展,在涉及旅游环境生态性的同时其内涵不断扩充。著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由此,低碳旅游亦可进行量化,从而避免生态旅游内涵的空泛化。此外,低碳旅游贯穿于整个旅游过程,强调旅游活动中食、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的低碳,这样既可避免关于旅游资源、对象和过程的争议,又可以突破旅游规模的限制。

3 结 论

从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生态旅游更多的是从旅游产业的开发上保持景区的原生态,旅游者的观念必须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一种融入生态环境的旅游活动;低碳旅游则更注重于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以减少旅游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碳”量,从而达到低碳旅游的目的,不仅仅是对于景区环境的影响,还体现在进入景区的过程中减少碳排放量,最终实现低碳经济。

笔者认为,生态旅游是从生态理念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并保持其生态平衡,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赢利不是首要目的,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强调“概念”和“内涵”;而低碳旅游是从低碳理念出发,以实现低碳经济为目标,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带着低碳的理念,在旅游过程中的所有阶段都以降低碳排放量为首要目标,是生态旅游的概念的一种实施方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

参考文献:

[1]钟永德,王怀採,李晶博,等.国外生态旅游研究新进展[J].旅游论坛,2008,1(4).

低碳环保的目的精选篇11

关键词:低碳会计;企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各行各业纷纷冠上“低碳”的头衔,如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网络等。面对低碳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作为环境与资源的最直接作用者,低碳会计的出现是大势所趋。低碳会计是以能源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货币、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表述的形式,对企业履行低碳责任,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考核企业自然资源利用率,披露企业自然资本效率和社会效益的一门新兴会计科学。低碳会计的提出能科学的衡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的经营利润,以更合理的评价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和企业的经营业绩。

一、我国低碳会计发展的必要性

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达360亿元,生态破坏损失为500亿元。由此可见,我国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加快低碳会计的发展,协调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发展十分重要。

(一)从国家角度来讲,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为突出的矛盾

一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这些都带来发展空间扩大的新机遇,也势必加大对资源的需求和消耗强度;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经济运行成本上升,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低碳会计的实施和发展,一方面,可以获得比较详细具体的环境信息,使得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相关数据更加科学合理,具有可测性,让国家相关部门可以制定更完善的节能减排计划,更合理的安排节能减排目标;另一方面,能改变我国以牺牲生态资源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局面,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从企业角度来讲,企业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责任人

实施低碳会计,可以让企业不断地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降低企业生产所带来的能耗成本,获取更多的环境收益,增强企业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的竞争力。企业披露低碳会计信息,使企业的生产运作更透明化,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和更好地规避环境污染责任。

(三)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可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面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信息的要求也逐渐多元化。政府部门不仅要了解企业的资本实力,还要了解企业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情况;企业的债权人和投资者除了要考核企业的经济实力,还要把企业对环境、生态、能源等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能力也考量进去,以此来全面地衡量企业创造利润的效益和效率;而作为企业客户的消费者,也希望通过获得低碳会计信息,来了解企业产品是否为“绿色产品”。

(四)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有利于环境的改善和资源的节约

低碳会计的实施,可以督促企业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利用,这对保护环境起着直接作用。此外,还可以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大舆论的监督作用,减轻我国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以更好地保护我国环境和生态资源。

二、我国低碳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尽管一直致力于有关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并积极地完成了节能减排目标,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但实践中,低碳会计的实施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低碳会计的实施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持

在会计领域,我国当前的与环境有关的制度有《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尽管里面涉及了要对企业运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说明,但没有对造成的环境问题采取详细的处罚措施和行动。我国更没有对低碳会计的规范与操作提供明确有效的法律法规支持。对于低碳会计要素的计量、核算和低碳信息的披露也没有统一明确的规范。缺乏统一的规范,必然使低碳会计在实务中缺乏操作性,大多数企业不披露与低碳会计相关的信息,即使披露了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去衡量其低碳会计信息的质量,无法使大众得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而没有有效的法律支持和严格的奖惩机制,更使这些企业在实施低碳会计的时候缺乏有力的监督,增大了他们披露低碳会计信息的随意性。

(二)我国会计理论缺乏对低碳会计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低碳会计在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在我国,学者们低碳会计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对于低碳会计的基础知识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认知,理论研究中也没有权威性的报告。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在理论研究如此匮乏的状态下,我国低碳会计的实证研究就更少了。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证经验做支撑,低碳会计的实施就无法顺利进行,更谈不上协调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了。

(三)缺乏专业人才

低碳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它是集会计、生态、环境、资源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的学科,涉及到的知识是多方面的,发展低碳会计需要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有熟练的会计处理才能,又要掌握一定的资源、环保知识。我国目前相当缺乏这样的人才,高校也只注重会计和审计方面的人才培养,没有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的意识,企业也不重视这类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因此专业人才的匮乏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低碳会计的发展。

(四)缺乏实施的动力

在我国,社会大众对于低碳会计的具体内容了解得还不是很深,对于低碳会计信息的需求也很少,这就使得企业实施低碳会计的动力不足。并且企业披露低碳会计信息会增加自己的披露成本,同时还会影响自己的形象,要承担更多的环境责任,所以大多数企业都选择不披露低碳信息,或是随便披露一些信息,根本无法规范的披露低碳会计的信息,更无法保证其质量。

三、完善低碳会计实施的建议

(一)政府部门出台更加完善法律制度,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

政府部门要尽快出台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环境保护的各种细节措施,用法律来约束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规范执法部门的执法行为。此外,还应修订我国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规定低碳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规范低碳会计的相应处理方法,为会计人员的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为低碳信息的披露提供明确、统一的规范。对于低碳会计的规范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明确低碳会计的目标。低碳会计的目标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是指通过低碳会计的实施,有效地保护社会环境资源,改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协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具体目标是指通过具体的会计核算,计量各个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给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带来的损失,以及改善环境时获得的效益。

2、明确低碳会计的对象。低碳会计的对象应该是各种资源的收入与支出。衡量在改善环境的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费用,在治理生态破坏的活动中的投入,以及由于环境改善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所节约的成本和带来的收益。

3、明确低碳会计的内容。低碳会计由于其固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无法像现代会计那样进行精确的数字计量和核算,所以对于低碳会计的核算可以采用数字计量和文字叙述相结合的方式在财务报告中进行披露,低碳会计披露的内容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大致分为以下内容。(1)低碳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企业为实现低碳环保目的所拥有和控制的资产。如企业为了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所购置的设备和引进的新技术;为进行低碳生产所购买的清洁能源和低消耗的原材料。(2)低碳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为实现低碳环保目的所产生的现时义务。如企业在治理环境中发生的应付账款;为了低碳生产而购买设备所发生的借款。(3)低碳收益是指企业实际发生与低碳有关的经济业务时,由于改善环境和治理污染所获得奖励等非主营业务收入,减去由于破坏环境和生态污染所支付罚款等非主营业务成本得出来的数值。

(二)加强我国低碳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可以为我国低碳会计相关工作的展开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为今后发展提供必要的准备。但是,我国现在对于低碳会计的理论研究十分缺乏,更不用说相关的实证研究了。为了更好地推动低碳会计工作的进行,我们应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知识和经验,与我国的环境和资源现状有效的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会计理论。我们还可以结合各地环境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完善我国低碳会计的制度和理论框架,使得我国低碳会计的理论研究报告更具科学性,指导性和严谨性,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我国的环保工作。

(三)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我国不乏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才,但是,面对低碳会计这个会计的新分支,会计人员的工作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会计人员对于低碳会计的认识不多,理解不深,更加缺乏具体的实践操作经验。面对这种情况,会计师事务所和各大高校应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环境、资源等领域的学习。会计人员也有责任和义务提高自身专业水平,要有意识的培养和丰富自己在会计领域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对于低碳会计这个新兴会计,应进行充分的学习和钻研,对涉及的生态、能源、环境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

(四)提高环保意识,增强低碳信息需求

我们应该提高社会大众的环保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实施低碳会计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对于低碳信息的需求,对企业形成舆论压力。要求对企业披露的低碳会计信息进行披露,这无疑加大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和企业的披露成本,相关部门应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解到其中难处,可以拨出一定的经费,对于实施低碳会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降低企业的披露成本,并对披露规范的企业和会计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增加企业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力。

低碳环保的目的精选篇12

关键词:低碳旅游;内涵;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以利用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基础,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和休闲消费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旅游业市场的繁荣,旅游业一度进入了辉煌时期,然而,伴随着产业繁荣的是旅游资源的滥用和破坏,目前,有些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瓶颈,呈现出各种服务问题和旅游资源问题。旅游业的发展以环境的利用为基础,为了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环保为行业经营的第一理念,因此,低碳旅游成为了目前我国旅游业经营的主要方向。

一、低碳旅游的内涵

(一)低碳旅游的概念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出现的新兴旅游发展方式,它是旅游业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2009 年 5 月世界经济论坛 《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 “低碳旅游”的概念,随即得到各国响应。几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低碳旅游的概念进行了多种解读,但其核心思想基本上是统一的:所谓低碳旅游,是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舆论宣传等多种手段影响旅游宏观主体行为和旅游微观主体行为,不断减少旅游活动各个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对旅游资源环境永续利用的新型旅游发展方式。它包括政府的低碳决策行为、旅游企业的低碳生产行为和旅游者的低碳消费行为。

(二) 低碳旅游的主要特征

低碳旅游以旅游行为中的节能和环保活动为主要发展方向,因此,低碳旅游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旅游行为的一些特征。首先,从旅游价值上来看,传统的旅游以享受自然山水为主题,人们认为“花钱”的目的是为了“购买旅游资源”,而在低碳旅游模式下,旅游本身也成为一种促进环保的公益行为;其次,从旅游的契约履行方面来看,传统的旅游业是单纯的买卖行为,游客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利益分割非常明显,而在低碳旅游模式下,无论是游客还是旅游企业,都以环保节能为主要行为目标,二者在利益分配上的方向更加一致;第三,低碳旅游并非对旅游业应用自然或人文环境的产业发展行为进行禁锢,而是要求旅游业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如此一来,旅游业在产业发展上的投资方面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寻求资源应用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比占有旅游资源更加重要。

(三)低碳旅游发展需要的资源和技术

低碳旅游以节能和环保为基础,这意味着旅游业需要更符合这样的行业发展目标的资源和技术,这其中不仅包括了旅游行业内部对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高效的利用,白包括政府和游客对节能环保型的旅游发展的支持。例如,国家政府和当地旅游部门以推动低碳旅游为目的进行的旅游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相关的技术研究以及水利、电力设施的建设等。可以说,低碳旅游的发展实际上是以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和旅游意识进步作为先决条件的,在低碳旅游时代,任何一个公民和相关组织,都有责任、有义务对环保型的旅游发展提供资源和技术。

二、我国低碳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低碳旅游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

低碳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低碳旅游作为一种产业模式,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相关旅游资源的提供和旅游设施的建立。从小处讲,景区载客车辆的尾气排放量降低是低碳旅游的一种行为;从大处讲,将旅游资源进行立体化开发利用,使一个景区能够满足游客的多项旅游需要,也是低碳旅游的一种发展方式。然而,无论是景区服务还是旅游资源供给方面,都存在着不能满足游客需要的现象,每到节假日,我国著名风景区和名胜古迹与古城,都遍布游人,游客似去看人而并不是看景;名山大川日产垃圾量超过一座小城市,代表着旅游区并没有提供给游客进行“低碳旅游”的充足条件。

(二)游客对低碳旅游的主动程度不强

低碳旅游以旅游行业提供的具有低碳特征的旅游资源为基础,而实际上践行低碳旅游的是游客。但是,我国国民环保意识普遍较低,国民素质决定了游客对低碳旅游的主动程度不强。许多游客出行喜欢选择自驾的方式,认为方便,这就给景区停车场造成压力,还直接污染景区环境,与低碳旅游的目标背道而驰;还有些游客将旅游与物质消费直接联系到一起,虽然这种行为能够刺激景区消费,给旅游产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游客在消费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这也是与低碳旅游不相符合的。

(三)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冲突

低碳旅游的发展与旅游资源的高效应用直接相关,这就意味着旅游区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旅游技术和旅游管理发展方面,而这方面的投资对旅游业带来的价值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显示出来,甚至还使旅游企业担负了资金周转不灵的风险。而旅游业作为盈利性产业,以利润的获得为经营的首要目标,在长期的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短期经济价值之间,很多旅游产业选择了后者,减少了对低碳旅游的投资,这使得我国旅游业整体还在粗放发展的轨道上。解决旅游业经济效益实现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冲突,称为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对旅游资源进行创新式应用

要使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拥有雄厚的基础和发展动力,旅游业就有必要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价值,使游客能够体会到低碳旅游的乐趣,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创新式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旅游区可以针对“低碳”这个话题对景区资源创新,即将景区旅游活动设置为一场低碳环保活动,例如,将景区餐饮业进行营业形式创新,改为“厨艺比拼擂台”,请游客作为厨师展示厨艺,这样即节约了餐饮供应的资源,又能够使游客之间的交流更丰富,而游客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乐趣,直接提高休闲类景区的服务水平;又如,在清明小长假、端午小长假期间,举办主题型的旅游活动,由景区提供花草和树苗,以为亲人植绿植、命名树木等方式,寄托人们的思亲之情;也可以将观赏性的赛龙舟和祭祀活动,设计成为游客参与型的活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景区的废物产生量,也能够节约大量的旅游资源。

(二)鼓励游客积极践行低碳旅游

游客的旅游行为是低碳旅游实现的最基本方式,他们在旅行的过程中尽量少的使用含碳产品、选择低碳旅行路线和低碳的旅行消费方式、积极参与到低碳旅行的活动当中实际上就是低碳旅游实现的标志。除了旅游区提供给游客的与低碳相关的旅游活动之外,游客也应该积极践行低碳旅游行为。能够鼓励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提升环保意识,选择低碳旅游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景区和旅行社联系,在满足游客自助游的基础上,提供环保型交通工具,并提高私人停车的费用,刺激游客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第二,设置低碳旅游勋章,如果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够践行低碳环保的行为如使用步行的方式在景区游览、自备生活必需品和餐具、主动将饮食产生的垃圾清理到制定位置等,一旦达到某个标准,就颁发低碳旅游勋章并赠予旅游景区代金券或给予免单优惠等;第三,在景区内部多处设置低碳旅游宣传标语并通过短信通知和wifi登陆广告等形式,提醒游客哪些行为符合低碳旅游标准,为游客时刻践行环保行为指出方向。

(三)以环保技术应用优化旅游业产业模式

旅游业盈利和低碳旅游之间的冲突可以通过优化旅游产业模式的方式解决。首先,景区可以以旅游产业链条的拉长提升竞争和经济优势。如种植区、养殖区、宾馆、沼气池等进行有效地链接,合理布局,实现景区与共伴生资源在产业链条上“再利用、再循环”。每一种上游景区的废弃物都是下游景区的原材料,实现了从资源产品到废弃物,再到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其次,可以采用相关技术对景区资源进行重复利用。景区的生态环境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要强化对景区资源的循环利用,特别是景区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对于轻度污染的水源可以直接用来冲洗厕所、花木的灌溉和景区的喷水,对于重度污染的水源,经过过滤、净化之后可以作为轻度污染的水源继续使用,有机物质作为肥料用于养殖区和种植区。以上两种行为都依赖于环保技术的应用,也都可以大量缩减景区的开支,使低碳旅游和景区盈利同步发展。

四、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发挥全社会的环保组织力量推进低碳旅游发展

低碳旅游的发展实际上与全社会息息相关,游客作为旅游资源的消费者,其个人能力有限,只能靠自身的行为去践行低碳旅游,而要使低碳旅游的理念在全社会推广,使低碳的景区开发模式被整个旅游产业中的各个企业所接受,还需要环保组织加入到此项事业的发展当中。环保组织能够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使地他女友可持续发展获得更强的动力。

(二)政府提供相应的支持

为了实行低碳旅行,政府部门需要提供政策、体制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提倡和鼓励人们或者旅行社进行低碳旅行。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旅游部门和旅行社组织提供行动支持和方法指导,避免在实行低碳旅行的时候出现政策、决策和管理方面的失误。政府部门还要对实行低碳旅行作出相关的规定,使低碳旅行能够统一的发展和规范实行,以便对实行低碳旅行进行统一的管理。

综上所述,低碳旅游以旅游资源的高效、可循环绿色应用为基础,以游客和旅游业共同在旅游行为中履行节能环保责任为基本目标。旅游业需要对旅游资源应用形式进行创新并鼓励游客践行低碳旅游、优化产业模式,才能使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下去,最终形成旅游业发展、游客满意度提升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刘培松.基于旅游者偏好的低碳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管理,2014(10):115-116.

[2]李亚男.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06):120-121.

[3]泮晨晓.低碳视角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策略探究[J].中国外资,2012(02):125-126.

[4]高丽敏.中国低碳旅游发展驱动力研究[J].生态经济,2012(12):101-102.

[5]唐承财.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1(05):126-127.

低碳环保的目的精选篇13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金融;金融创新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4-0071-04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一、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碳金融支持

在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潮流。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碳货币化程度日益提升,“低碳金融”(简称碳金融)概念随之产生。碳金融是指服务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碳金融正在成为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的关键。

低碳经济正在成为继信息技术革命后的又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将会导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乃至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彻底告别不可持续的“高碳经济发展时代”,进入“低碳经济发展时代”。

纵观人类产业发展史,每次产业革命总少不了金融创新的支持。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股权融资方式的支持,信息工业革命的完成得益于风险投资的鼎力相助。低碳经济具有大投入、长周期、高技术、成长型特点,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配套的、高效率的碳金融体系。阎庆民(2010)认为由于低碳经济的投融资体系具有更加严格的资本密集要求、技术创新要求、环境互要求、产业合作要求与国家政策要求,必须大力提升金融创新水平与金融工具能级。建立碳金融体系,需要在直接投资、融资、金融服务和一系列金融工具等方面进行综合创新。

二、国外碳金融发展的实践

近年,国际上生态金融、绿色金融、碳金融不断涌现。1988年,前联邦德国设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生态银行。Mark A.White(1996)在分析金融和环境的相互制约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的重要性,并将绿色金融定义为,运用多样化工具来促进环境保护,将环境风险作为决策评价因素之一的金融系统。2003年6月,花旗银行(Citi-group)、巴克莱银行(Barclays)、荷兰银行(ABNAMRO)和西德意志州立银行(West LB)等10家国际领先银行(分属7个国家)宣布实行“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简称EP),即参照国际金融公司(IFC)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与指南,制定的旨在管理与发展项目融资有关的社会和环境问题的一套自愿性原则。国际范围内与低碳经济相关的“碳金融”业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出台了相关碳金融制度

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简称碳交易)是发达国家利用市场机制来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一种制度安排。碳交易市场可分为履行减排义务驱的配额市场和自愿市场(见图1)。配额交易市场由以配额为基础的交易和以项目为基础的减排量交易两个不同的系统组成(见表1)。碳交易本质上是一种金融活,它将金融资本和实体经济联通起来,通过金融资本的力量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但与一般的金融活相比,它更紧密地连接了金融资本与基于绿色技术的实体经济:一方面金融资本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创造碳资产的项目与企业;另一方面来自不同项目和企业产生的减排量进入碳金融市场进行交易,被开发成一个个金融工具。

目前,全球主要的碳交易市场欧盟排放权交易系统(EUETS)、英国排放权交易系统(ETG)、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以及澳大利亚的澳洲国家信托(NSW)都实现了比较快速扩张,加拿大、新加坡和东京也先后建立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全球的碳交易快速增长(见图2)。当前,全球已建立了20多个碳交易平台,遍布欧洲、北美、南美和亚洲市场。一些国家也以立法的形式对碳交易和碳金融进行制度设计和安排,如欧盟颁布了《排放交易指令》,德国制定了《节省能源法案》(2002)、美国颁布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2009)。此外,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均建立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二)市场主体广泛参与碳金融交易

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已成为碳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机构、风险投资、基金等纷纷涉足碳金融领域,商业银行充当做市商的角色,为碳交易提供必要的流性。金融机构的参与使得碳金融市场的容量扩大,流性加强,同时日趋成熟的市场又吸引更多的企业、机构甚至私人投资者参与其中。

(三)碳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较为丰富

国外比较成熟的碳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主要包括天气衍生产品、绿色贷款、环保期货、互换合约、环保基金、巨灾债券,基于减排信用设计的金融产品、碳交易保险、富碳产品与营业的债权和资产安排等。基于碳交易的金融衍生品包括远期产品、期货产品、期权产品及掉期产品陆续出现。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权,已经形成了碳交易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货期权等一系列金融衍生品为支撑,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等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参与的碳金融体系(见表2)。新兴市场机构也不甘落后,如韩国光州银行推出了“碳银行”计划,尝试将居民节约下来的能源折合成可用于日常消费的积分。

三、中国碳金融发展状况

(一)碳交易市场开始起步

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已经开始起步。2008年8月,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宣告成立,同年9月,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挂牌成立。随后,广州、武汉、杭州、大连、昆明、河北、新疆、安徽等地的环境权益交易所相继成立。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深圳国际能源与环境技术促进中心及香港RE-SET公司将联合发起成立亚洲排放权交易所,主要业务将包括国家环保部现有的排污许可权交易。这些省市成立的碳交易所只是地方设立,存在着盲目、无序发展的现象,至今还没有国家碳交易所。

但国内市场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业务仅限于项目信息介绍服务,且都只是企业行为,主要是基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交易,而非标准化的交易合约,还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交易平台。2009年12月,北京环境交易所出台了“熊猫标准”,推出自愿减排市场,就是企业给自己定的目标,然后将指标拿到市场中来交易。由于我国尚未制定总量控制目标,无法进行配额交易,而交易所在CDM项目中难以实现盈利。因此,自愿减排交易被交易所认为是比较符合现阶段国情的一种尝试。

(二)碳金融的参与主体较少

碳金融的参与主体较少,与碳排放规模不相适应。我国碳金融的市场参与主体以政府设立的公募基金和商业银行为主,其他参入主体较少。国内许多企业对碳金融的认识不足,还没有认识到其中蕴藏着巨大商机,需求较少。国内一些金融机构对碳金融的价值、操作模式、项目开发、交易规则多尚不熟悉,控制低碳项目风险的能力较差,目前关注碳金融的主要是一些商业银行。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全,缺乏从事CDM项目的评估和开发机构,也缺乏专业技术咨询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分析、评估、规避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CDM项目下的碳减排额是一种虚拟商品,其交易规则十分严格,开发程序比较复杂,销售合同涉及境外客户,合同期限很长,非专业机构难以具备此类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能力。

(三)碳金融产品和碳金融服务发展滞后

中国尽管有极其丰富和极具有潜力的碳减排资源和碳减排市场,但是碳资本与碳金融的发展极为落后,碳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种类和数量较少。迄今为止,碳金融活主要是各类“绿色信贷”业务,不仅缺乏有效的碳交易制度、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更没有碳掉期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各种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创新产品以及科学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碳金融主要体现为绿色信贷对低碳产业的支持和对高碳产业的限制,但是绿色信贷在我国银行信贷总规模中的比重还比较小,且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可操作性较差。绿色证券方面,低碳行业的上市公司目前不足10家,总市值约为3000多亿元,不到全部上市公司总市值的3%。而且,节能减排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低碳风险投资远没有破题。绿色保险方面,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还处于试点阶段,没有全面推广。我国碳基金数量有限,规模较小。

四、加快金融创新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上,较为关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减排方面,更多的是通过行政手段,政府来监管和鼓励,然后用政策来调节,较少考虑发挥市场机制在减排上的基础作用。中国必须进行金融创新,尽快建立碳金融体系,主要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减排问题。

(一)加快构建中国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12年全球碳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中国是世界上减排项目储备最多、CDM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目前,中国在核证减排量(CERs)供给方面所占的比例已接近50%(见图3)。由于碳交易的市场和标准都在国外,中国为全球碳市场创造的巨大减排量,被发达国家以低价购买后,包装、开发成价格更高的金融产品在国外进行交易。由于碳交易权的计价结算与货币的绑定机制,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定价能力,中国是未来低碳产业链上最有潜力的供给方,却仍不是定价方,人民币尚未成为碳交易计价和结算货币。中国处在整个碳交易产业链的最底端,面临着类似在国际石油市场中丧失定价权的局面。

我国应积极、有序、稳步发展碳交易市场。

首先,构建全国碳交易市场。在开展区域性信息平台和交易平台的构建,引进先进的排放权交易技术,组织各类排放权交易,培育多层次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基础上,将区域性碳交易市场链接起来,进而构成统一的国内碳市场,成立人民币碳金融产品。

其次,积极推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目前欧元是碳现货和衍生品交易市场的主要计价结算货币,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试图将本国货币与碳交易挂钩。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在国际碳市场影响力的不断加强,中国要抓住机遇,将人民币与碳排放权绑定,在CDM项目中,在国际碳交易中利用人民币计价,使人民币逐步成为碳交易的计价和结算货币,改变中国在全球碳市场价值链中的低端位置,这也是使我国的国际碳交易市场获得定价权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

然后,适时推出碳期货市场。完善碳现货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推出碳期货市场,设计各类标准化碳交易合约,开展碳掉期交易、碳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建立期货市场有助于价格的形成和分散现货交易的风险,为现货市场上碳交易权的供给和需求的企业提供经营决策的主要依据和规避风险的工具。

(二)设立碳基金

从建立碳基金的国家实施效果看,碳基金对这些国家实现京都议定书的目标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我国必须加快设立碳基金。碳基金的定位,一是帮助企业排除低碳生产模式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经济和管理障碍,帮助企业和公共机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对具有市场前景的低碳技术进行商业投资,拓宽低碳技术的市场。目前中国碳基金可采用政府出资设立,其他相关机构(如金融机构)参与的方式,逐步引进市场机制,吸收民间资金,但是应当保证政府在基金份额中的多数地位,以保持政府对基金政策的主导作用。除了基金的初始投入,政府在未来还可以通过征收碳税的方式获得持续的资金供给。此外,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发起设立低碳产业投资基金,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低碳经济领域的新能源、环保节能、智能电网、储能、碳捕获封存等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高成长性的未上市企业。制定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的财税优惠政策,完善碳产业投资基金的推出机制。

(三)发行碳债券

由国家面向居民和机构投资者发行“碳国债”,募集资金专项用于重大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可考虑开征碳税,碳国债用碳税收入来还本付息。支持和鼓励低碳类企业发行碳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方式获取资金,限制资金的用途为开发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方向。利用债券流性强、投资量大、效率高的特点筹措发展低碳经济所需资金。可考虑用政府碳税收入担保及以碳减排交易所得作为抵押品,为此类债券提供可靠的风险担保机制,增强市场投资者对于绿色债券的投资信心,提高其信用等级,从而为二级市场的扩大和流性提供足够的支持。

(四)优先支持低碳企业发行股票融资

为低碳企业上市建立“绿色通道”,优先扶持低碳技术开发和应用企业、低碳环保企业、开发和应用新能源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主板上市公司利用并购重组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和产能转换。也还可以规定发行绿色优先股即环护优先股股票的条件,企业通过这种优先股筹集来的资金,必须专用于建立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体系。传统企业也可通过发行绿色优先股来筹集资金,用于企业的低碳化改造。同时,在所有公司上市条件中增加耗能和碳排放量标准,将其作为公司上市必须达到的强制性指标,形成对上市公司节能减排的硬约束。

(五)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进行碳金融服务和碳金融产品创新

加强政策性金融对发展低碳基金的支持引导,可借鉴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经验,向环保方面表现优异的企业提供专项低息贷款,并按照企业承诺减排比例,实行不同优惠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研发生产环保设施、从事生态保护建设、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提供倾斜信贷。同时对高污染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减少向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信贷投放,通过对低碳经济的金融倾斜和对高碳项目的金融限制,从源头上推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环保的目的精选篇14

城市建设实现低碳环保,离不开施工者的低碳意识的普及。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施工企业、施工人员、监管人员等具备足够的低碳经济意识,认同低碳施工的意义。然而,目前低碳施工的概念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和支持。同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依旧影响着施工企业的思维观念,阻碍低碳经济的发展。此外,市政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不足,责任不明确,监管不到位,这些都深刻影响低碳经济、低碳施工的推行和发展。

2以低碳经济作为指导,实现市政工程建设低碳化

为了实现低碳经济,减少市政工程建设的碳排放,达到高能低耗、高效低排,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化,需要以工程施工单位作为中心,结合业主、监管单位,统一协作,共同做好下面的工作。

2.1建设低碳设计理念和企业文化

市政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是影响项目建设的主要阶段,因此,从项目设计上按照低碳理念来进行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低碳经济的理念指引下,施工企业大力建设低碳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员工形成节约意识和保护环境、降低碳排放的观念,树立低碳建设目标,使企业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低碳色彩,做到在发展建设中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中发展建设,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2采用绿色低碳的施工方式

市政工程施工应该采取绿色施工方式,施工企业应该严格管理,在施工中防止采用耗能较高、效率低下、性能差、污染明显、即将淘汰的设备;避免使用不符合要求、对环境有害的工程材料;采取封闭施工,减少灰尘的污染扩散,降低噪声污染,保持施工工地整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调配、使用各种机械设备,淘汰落后设备,建立机械维修、保养计划,保证设备的性能。

2.3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制度

精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对环境友好。对于市政工程施工单位来说,实施有效的精细管理制度,首先要注重制度创新,通过制定管理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使项目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其次要把精细管理落实到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最后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自动化、机器化、流程化,提高管理效率与水平。

2.4采取低碳环保的施工技术

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市政工程低碳建设的核心。通过运用低碳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减轻施工建设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实际来看,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高效冷却、地热系统、水资源再生等核心技术实现低碳建设;应该尽量使用低碳的建筑材料,减少碳排放,采用新材料和新的工艺,替代旧的材料和工艺;发展新技术,改革传统技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利用率;建设市政工程碳排放检测系统,保证及时观察统计碳排放量,方便做出施工技术改进。

2.5建立健全施工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