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7 17:34: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生命健康监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 医院药师参与ADR监测探讨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探讨 数字环境保护监测探讨 电容性设备在线监测探讨 建筑施工变形监测探讨 固定源废气现场监测探讨 浅埋隧道施工监测探讨 污染源废气监测探讨 感知健康\智能医疗 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探讨 健康维护需要定期体检和监测 大型建筑结构健康监测和基于监测研究 定期体检:关注生命和健康 谨防过期药威胁健康和生命 和生命息息相关的健康数字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临床感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监测探讨 深基坑支护工程变形监测探讨 运行变压器的绝缘监测探讨 高危妊娠400例孕期管理与监测探讨 运营期地铁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关键词:可信计算;大数据;健康感知;可穿戴;运动监测;睡眠监测;健康
DOI:10.3969/j.issn.1005-5517.2015.10.003
健康感知计算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周兴社:如图1国内外健康感知研究进展的比较可知,(1)在健康感知与计算系统论方面,国外尚没有形成整体性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国内有些院士基于人体系统观与均衡论,提出了人体健康的调节模型。(2)在健康数据的感知方式与深度方面,国内和国外差距较大,尤其在基于智能植入的健康感知等方面。(3)在多元信息数据的分析方法方面,国内刚刚开始,和国外相比较起步较晚,但是部分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特色。(4)在健康状态评估模型的构建方面,国外侧重于微观化,主要根据某一种疾病构建健康评估模型;国内则基于系统论,从人体健康系统的角度来评估健康并解读相关的症状。这方面和国外差别较大。
健康感知发展趋势
国内在西安召开了专家研讨会,提出了可穿戴计算与健康感知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健康检测是可穿戴计算的一个重要应用。在深圳召开的全国性的可穿戴会议上,绝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服务健康。可穿戴计算与健康感知的结合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在医院的检查相比,可穿戴长时间持续的动态监测能够获取丰富的健康数据;可穿戴设备的便捷性也使健康参数的采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间进行。不过,可穿戴计算与健康感知相结合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主要有三个挑战:第一,实现健康感知的持续性和普适性。目前一些设备缺乏普适性,需要解决感知的精确性和普适性之间的矛盾。第二,提升可穿戴设备的舒适性,可穿戴设备要从可以穿戴变成适合穿戴。第三,减少和消除可穿戴设备的负面效应,现在的企业界都没有过多地去研究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负面效应问题,要把可穿戴计算和健康感知进一步相结合,还需要研究很多问题。比如人体供血的综合建模方法、穿戴在哪个部位更加合适、便捷的智能人体交互方法、可穿戴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等。
第二个趋势是大数据与健康评估相结合,可穿戴设备和数字医疗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健康领域的大数据。比如苹果健康软件包等健康软件,收集移动手机用户的健康数据,数据集合非常庞大。和传统通过医院做简单的诊疗相比,利用大数据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具有更多的优势,可以揭示更多人体健康规律。健康大数据是关系复杂的多维数据,数据类别特别多,并且个体差异显著,而且还涉及到隐私问题。所以,进行大数据和健康状态评估,需要研究一些关键问题,比如适合健康大数据的分析方法,并非所有的大数据分析方法都适合健康大数据。还有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健康评估演化模型,一个人的健康变化是个演化过程,怎样基于大数据分析进行健康评估演化,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第三个发展趋势是O2O模式与健康服务相结合。在电子商务领域已经获得成功的O2O模式也可以用于健康服务。O2O健康服务需要解决如何整合医院、社区、家庭、网络等分散的健康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健康数据、面向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老年人、小孩等不同人群)、创新新型的健康服务形态等挑战。O2O健康服务的关键点在于研究健康服务个性化的设计。健康云服务也存在优化空间,目前已有的一些健康云服务系统服务质量并不高。还需要研究健康服务的动态演化,根据人的不同健康状态进行动态演化,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服务和健康促进新模式。
健康感知.计算和服务“三结合”
健康感知是基础,健康计算是核心,健康服务是目的。人体健康调节模型包括感知和辨识调节。在这方面,西工大承担了一个重点基金一面向老年人健康的非干预性感知与持续计算研究。研究内容为非干预感知动静结合、昼夜互补、睡眠加步态。目前已经在持续计算、基于感知数据的关联分析和健康评估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成果。
生命健康监测探讨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王新安:今天大家思考人的健康问题,需要重新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比如人从何而来,将往何去这个古老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有很多解释,但仍未达成共识。第二个问题是人到底能活多久?健康研究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们能不能活200岁、300岁、800岁,百岁老人能不能像30岁小伙子一样健康,精神体力饱满地生活,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无论从动物细胞演进还是历史的考证等方面,都很难得到定论。比较严谨的说法(严谨的说法不等于认同)是按生长期成熟期的年龄的5到7倍推算,即100到140岁。如果按细胞成熟期过程(按动物),拿动物寿命和人类寿命类比,人类寿命可以达到145岁。从细胞分解的角度又可能得到不同的说法。传说中国历史上的彭祖(彭祖,姓W名铿。一作彭铿,陆终第三子,据宋初乐史《太平寰宇记》“彭城县”条引《彭门记》云:殷之贤臣彭祖,颛顼之玄孙,至殷末,寿七再六十七岁,今墓犹存,故邑号大彭焉)活到880岁,据记载,武当创始人张三丰活了200多岁,近代中国最长寿的李青云256岁。
论文摘要:采用教育部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4个心理量表,对昆明大学2007级1917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水平测评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不同人口变量因素的学生心理状况存在差异。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2007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筛选、排查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工作,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采用教育部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4个心理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中国大学生健康量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和《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对昆明大学2007级1917名新生进行心理测评,以便及时发现和帮助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测试基本情况
(一)测试对象
昆明大学2007级全体新生。本测试发放问卷1 917份,有效问卷1 832份,有效率为95. 6% ,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9. 59士1. 18岁。其中经济系520人,旅游系428人,艺建系460人,电机系332人,社科系92人;男生953人,女生879人;汉族1362人,少数民族466人,民族缺失4人;独生子女470人,非独生子女1 350人,是否独生子女缺失4人;理工类632人,文史类1 036人,文体艺术类164人;来自大城市182人,来自中小城市256人,来自小城镇298人,来自农村1 096人,家庭所在地缺失10人。
(二)测试方法
测试工作是在昆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指导下,由经过培训的测试者主持,采取团体测试的方式,按照统一的程序组织。施测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一般在90分钟左右完成。问卷和答题卡均当场发放,当场收回。
(三)测试时间
新生人学后半个月至一个月内。
(四)关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的说明
教育部制定的《中国大学生心理测评量表》,是我国首份本土化的大学生心理测评表,包括四种心理健康相关量表。
《中国大学生生活应激量表》,利用这一量表可以测量一个人在一段时期内所承受的精神压力,也可以用来筛查出那些可能需要给予特别心理关照的学生,该量表共85个项目,包括学习、日常生活、社会交往、家庭和发展等领域常见的压力源,包括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和日常琐事。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用于测量心理困扰症状,可以作为主要筛查工具,用来发现可能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以便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帮助。量表共104个项目,包括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社交攻击、偏执、强迫、依赖、冲动和精神病倾向十二个维度,要求被试对各个项目从(1)“没有”到(5)“总是”进行主观评价。
《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该量表从适应的角度来评估个体心理健康所达到的水平。量表共有60个项目,从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适应7个不同的维度来评定大学生的适应情况,要求被试对各个项目从(1)“不同意”到(5)“同意”进行主观评价。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该量表用于测量人格或性格特征。量表共68个项目,从活跃、爽直、坚韧、严谨、利他、重情和随和7个维度来评估大学生在人格上的差异,要求被试对各个项目从(1)“非常不符合”到(5)“非常符合”进行主观评价。
(五)统计T具
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测试数据进统it分析。
二、《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测试结果
(一)本样本被试在各个分量表及总分的描述统计及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经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昆明大学新生在各分量表以及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
(-)各系、全校和全国常模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数比较
1.昆明大学和常模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数比较
从图中可以看出,昆明大学学生在各分量表上的得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全国常模,说明昆明大学学生感受到来自学习、生活、社交,家庭和发展方面的压力均大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其中,来自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压力较大,来自家庭的压力相对全国常模来说比较大,应激事件所引起的压力主要在生活事件上,并且对事件的评价认为是负性事件的分值较高。
2.各系总分和全校以及常模总分的比较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校2007级新生所体验到的压力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而其中旅游系总分最高,艺建系次之,其他三个系的筛选比率相差不大,只有不到8%的学生体验到了较大的压力。说明在过去的一年里旅游系承受了较大压力的学生多,来自学习、生活、发展、社交和家庭的问题对
这些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较大。
(三)标准分总分各分数段的频次分布
按照中国大学生常模的标准,我们也把样本被试按照总分标准分分成六个压力水平,各压力水平的T分数区间及被试人数分配见表2。从表中看出,昆明大学学生压力水平的T分数集中在41分以上,说明在过去的一年里受测者承受了较大的压力;来自学习、生活、发展、社交和家庭的问题对受测者产生的心理影响较大。
(四)本样本总分的总体分布状态
为了考察本样本被试总体的一个大致分布情况,我们考察了其分布状态,结果发现该样本被试的总体分布呈正偏态趋势。
三、《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且表》测试结果
(一)本样本被试在各个分一表的描述统计以及与全国常模的比较,见表30
经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除躯体化维度外,昆明大学新生在各分量表以及总分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 < o. 001),说明昆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二)各系、全校和全国常模在各分一表上的平均数比较
1.昆明大学和常模在各分量表上的平均数比较.见图30
从图中可以看出,除躯体化维度,我校大学生在其余各维度,特别是在攻击、偏执、冲动、抑郁、自卑等纬度上的得分均比全国常模低,说明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常模;我校学生在躯体化维度上的平均得分高于全国常模,这个结果说明我校学生普遍存在躯体方面的症状,自我感觉身体不适感居多。
2.各系总分和全校以及常模总分的比较,见图40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躯体化维度上,经济系的得分最高,说明经济系学生的躯体化症状最严重,而电机系学生的最轻;在焦虑维度上,五个系学生的得分都比较高,说明o7级新生的焦虑水平都比较高,而经济系学生和社科系学生的焦虑水平又更高;在抑郁维度上,艺建系学生和旅游系学生的抑郁水平最高;在自卑维度上,电机系学生的自卑感最低,其他四个系学生的自卑感没有太大差异;在社交退缩维度上,艺建系学生的得分最高,说明艺建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够主动;在攻击性维度上,社科系学生得分最低,可能与他们比较注重人文气息有关;在性心理障碍方面,我校学生的总体得分均不高,说明我校学生的性心理比较健康;在偏执维度上,经济系、旅游系和艺建系学生的得分较高,社科系和电机系学生得分较低;在强迫维度上,我校学生的总体水平都高,说明07级新生的强迫症状很明显;在依赖维度上,我校学生的总体得分也比较高,说明学生们的依赖思想比较严重,以后应该加强独立性方面的教育;在冲动维度上,旅游系学生的得分最高。总体来看,我校学生的精神病倾向不明显。
四、《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测试结果
(一)本样本被试在各个分量表及总分的描述统计,见表4。
结果表明,我校学生的适应能力比较好,特别是对人际关系和择业方面的适应均比较好。
(-)不同院系学生在各个分量表及总分的平均数,见图5。
不同系部之间,电机系学生的总体适应能力最好,经济系次之。但经济系学生在校园生活的适应以及满意度方面的得分比较低,说明在这两面的适应不够好;旅游系的学生对校园生活以及学习均不太适应,总体适应度也不好;艺建系学生的适应能力最差,在各方面的适应都不太好,特别是校园生活和学习适应;社科系学生总体适应还可以,但对大学生活的满意度最低。
(三)标准分总分各水平的频次分布
按照中国大学生常模的标准,我们也把本样本被试按照总分标准分分成四个适应水平,各适应水平的T分数区间及被试人数分配见表So
(四)本样本总分的总体分布状态
为了考察本样本被试总体的一个大致分布情况,我们考察了其分布状态,结果发现该样本被试的总体分布呈标准的正态分布,说明本样本被试总体适应能力的分布比较理想。
五、《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测试结果
(一)本样本被试在各个分里表的描述统计,见表60
(二)被试在各个分量表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在人格量表各维度上的得分情况都比较好,说明我校学生在人际交往、为人处事等方面都比较好。其中,随和维度上的得分最高,说明我校学生总体与人为善,灵活热
清。在严谨维度上的得分较高,说明我校学生做事认真,遵守规矩和自我克制,同时有追求新异的倾向。在利他纬度上得分较低,说明我校学生注重成功和成就,同时也注重方式和手段的正当性。五个系之间学生的情况区别不大,只是社科系和经济系在严谨方面得分比其他系略高,社科系在爽直和重情两个维度最低,但在严谨和随和方面又是全校最高,说明社科系的学生与人交往平和、处事坚持原则。电机系学生在活跃方面得分比其它系略高,说明他们与人相处更平和、自然,但不够主动。
六、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拱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桥梁建设理念逐步从“重建轻养”转向“全寿命管养”。桥梁的服役期几乎占据了桥梁整个生命期,关注桥梁服役期的状态,确保桥梁时刻处于良好的服役状态对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大跨钢筋混凝土拱桥为研究对象,对其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进行研究,对同类型桥梁具有借鉴意义。
2、桥梁概况
某钢筋混凝土拱桥全长493.14m。桥孔布置:9×20m+220m+4×20m,桥面宽度为:2×(净11+2×0.5m墙式护栏)。主孔为等截面悬链箱形无铰拱,截面为三室箱,拱轴系数m=1.543,净跨径L=220m,净矢高f=40m,矢跨比f/L=1/5.5,拱上建筑为13×17.5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面连续及双柱式排架立柱,柱间设横向联系,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面连续,下部为双柱式墩台,基础为钻孔灌注嵌岩桩。设计荷载为:汽—超20、挂—120。设计洪水频率:1/300;地震烈度:6度区,按7度设防。全桥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桥型布置图
3、健康监测系统设计
3.1 健康监测系统定位
常见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布置主要可分为这几个等级,分别为:全面的在线、实时健康监测系统;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健康监测系统;专项在线、实时健康监测系统。
等级一:全面的在线、实时健康监测系统
参考国际标准,系统地针对桥梁进行了监测,传感器系统布设全面,测点较多,系统功能强、可靠性高,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成熟的传感器和设备,确保监测系统的先进性、耐久性,但费用相对较高。
等级二: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健康监测系统
采用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健康监测系统具有测点数量布设适中,系统可靠性较高,采用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成熟的传感器和设备,确保监测系统的先进性、耐久性,工程费用适中。
等级三:专项在线、实时健康监测系统
该等级的健康监测系统其传感系统布设精简,选取部分关键内容进行监测,测点布设较少,采用目前国内生产技术较好、性价比较高的传感器和设备,未来维护更换方便,不包含人工巡检系统,工程费用较低。
等级四:离线健康监测系统
第四等级系统多适用于中小跨径桥梁,或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选用,一般是每隔一定的时间到现场对桥梁的响应进行检测,再根据检测结果对结构进行评估,提出养护管理建议等。
对于该大桥,桥梁结构形式复杂,结构重要性程度高,但等级一的健康监测系统成本过高,因此采用等级二: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形式是比较适合本桥的。以下就本桥在线与离线相结合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进行研究。
3.2 健康监测测试项目
基于二等健康监测系统,该桥监测内容及测点布设情况如表1、表2所示。
表1监测项目和测点布设一览表(基本配置)
表2主要测点布设示意图
3.3 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数据传输是桥梁监控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传输采用有线与无线传输相结合的方式:现场组网采用有线连接;现场测试数据通过远程数传仪传至远程控制中心,整个网络传输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健康监测数据传输系统
3.4 健康监测软件界面设计
桥梁健康监测离不开监测软件的开发,健康监测的软件系统需具有:数据显示、数据查询、结构预警以及出具监测报表等功能。健康监测工作主界面如图3、图4所示。
图3健康监测系统基本设置界面图4 健康监测系统监测设置界面
4、结语
本文针对某钢筋混凝土拱桥进行了健康监测系统设计,就健康监测的等级选择、测试内容、测点布置及数据传输和健康监测软件界面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在大跨钢筋混凝土拱桥健康监测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1进化的人权
人权,又叫基本人权、自然权利、人类基本权利,人权就是人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人权是一个不断进化的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与发展成本越来越高,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蛮荒时代,人类只要满足生命权、分配权就已经足够;到了农业世代,劳动权、自由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时代,仅仅只有生命权、分配权、劳动权和自由权已经不能保障一个人的正常生存,还得要有公平权、教育权、发展权、政治权等人权。
1.2基本人权
基本人权是最高级人权,是保障一个人基本生存的人权。基本人权之外的人权是由基本人权派生的,基本人权也是不断进化的。在当代,要保障一个人能生存下去,至少需要生命权、自由权、教育权、劳动权、人格权、健康权、生态权。(1)生命权。生命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如果无法充分保障人的生命权,那么一切其他权利都是空中楼阁。(2)自由权。自由,是人权的灵魂。因此,人身自由、通信自由、言论自由、结社自由、自由等都是个人的基本权利。如果没有充分的自由权,生命权也将失去意义。(3)教育权。当代以及未来,劳动越来越复杂,没有教育一个人无法获得劳动技能,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来保障自己的生存。教育权是劳动权和发展权的基础。(4)劳动权。在当代,如果没有劳动权来保障就业的公平与公平地获取劳动报酬,那么劳动者就无法公平就业,无法获得应得的劳动报酬,甚至不能公正公平地获得劳动机会,他的劳动成果或劳动机会就会被别人剥夺侵占。因此,只有劳动公平,即就业公平与获取劳动报酬的公平,尊重个人劳动,才能保障一个人的人格权、发展权。(5)人格权。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是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中,尊严权是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6)健康权。健康权是生命权的延伸。由于当前世界整个发展模式都是货币之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公众健康权益屡遭侵犯。没有健康权,也就谈不上生命权。在当前环境下,把健康权从生命权中突出独立出来,显得尤为重要。(7)生态权。生态权是健康权与财产权叠加之后的拓展。生态权得不到保护,就没有健康权、生命权和发展权。
1.3当代人权的基本内容
国际社会对人权的内容和分类存在很大的分歧,各种理论之间不仅有冲突也有重叠之处。当代主流观念,人权应该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获助权、公正权、教育权、发展权、民族自决权。目前,被多数国家认同的人权立法内容主要有安全的权利、自由的权利、政治的权利、诉讼的权利、平等的权利、福利的权利、民族的权利。
2人权与生态法治
由于法律是最高社会规范,是其他社会规范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文件,是保障社会有序、维护社会公平的最根本措施。人是社会的基础,人权又是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所必需的权利。因此,所有法制活动,首先要保障人权,任何社会活动不得侵犯人权(人权至上定律),也即人权至上。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要实现生态法治,首先要把生态法治提高到人权保护的高度,把保障公民健康权、公民生态权的理念作为生态法治的理论基础,融入生态法制建设中。
3进行罪因溯源是我国生态法治的关键
目前,我国生态法治的根本障碍是忽视了健康权、生态权,没有对生态违法进行罪因溯源:一是在司法实践上,对生态违法惩治力度偏小,犯罪成本小。二是没有溯源研发者,以致于在暴利的诱惑之下,将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转换成犯罪技术方法。三是监管者缺位,为了GDP,对辖区内生态违法熟视无睹,甚至间接参与。四是在立法上违背罪刑相当原则。生态违法犯罪,比投毒罪的犯罪动机与行为更加恶劣,投毒者只是为了泄私愤向被害者投毒,而生态违法者是为牟取暴利向公众投毒;比投毒罪影响范围更广,投毒罪只涉及少数受害者,而生态违法的受害者涉及整个区域甚至全世界;比投毒罪危害程度大,危害持续时间长,投毒罪只影响事件发生的一段时间,而由于生态违法犯罪手段隐蔽,再加上监管者可能的袒护,发现困难,等发现时危害时间已经很长,危害程度已经十分严重,治理起来十分困难,需要长达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因此,我国生态法制建设的关键,是要将罪因溯源理论与方法应用于生态立法与司法。
4建立全球安全网络
在立法、司法理论与技术上解决了生态法治障碍,还必须要有全球安全网络支撑生态法治,才能实现生态法制建设目标。全球安全网络的核心,是生命地球系统的建设。
4.1生命地球
生命地球的实质,就是把整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当作一个生命体。人类只是其中一个分子,我们在生活、发展的同时,赋予其活力和智慧,增强其自稳性,维护地球健康。生命地球的实现途径就是要构建“和谐地球”和“安全地球”,目标是“幸福地球”。和谐地球的建设,首先要树立“民心物体”的理念,即“万民是我心,万物是我体”,众生平等,共享地球(宇宙)。“生态和谐”就是推行“按需生产,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快乐生产,清洁生活,勤俭生活”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和谐”就是政府在保护人权同时,还要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心理和谐”就是营造自由与公平的环境,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公民素质;“安全地球”就是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维护生态安全、社会安全、个人安全。
4.2安全地球
安全地球,就是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维护生态安全、社会安全、个人安全。安全地球包括地球的安全监测、地球健康评估和预警、安全维护和系统溯源。
4.3安全监测
(1)立体地图。通过航天平台,应用数字地球、智能地球、GoogleEarth技术,建立精准立体数字地图系统,通过互联网。面向大众、用于一般定位和报警的普通精度立体地图,免费,高精度专业应用部分可以适当收费。(2)航空重点监测。对于一些突发事件,通过航空平台,采集高精度数据,与数字立体地图实行无缝链接。(3)地面实时监测。对于一些重点区域,通过视频进行实时监测,并与数字立体地图进行无缝链接。(4)地面专业调查。对于一些精度要求更高、需要更详细的地面调查或进行科学研究,由外业人员携带便携数字终端,开展专业调查。(5)用户终端。所有用户终端,都应该具有实时通信、广播信息接受、GPS定位、一键紧急报警并实时发出报警时所在地理信息等基本功能。专业应用:通过手持移动终端,现场采集数据和进行预处理,可应用于各种野外作业。溯源:通过终端,对溯源对象进行检测、追踪、定位与事件回溯。个人用户:普通应用。个人信息交流、广播信息接受、普通定位、紧急报警、个人健康检测等。
4.4健康评估和预警
通过对生态健康、社会健康、个人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智能评估软件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发出安全隐患预警。
4.5安全维护
今年4月里一个宁静的夜晚,美国波士顿某车库里聚集着一群年龄在20~30岁的年轻人,他们多为男性。这些人中有健身爱好者、科技发明怪才,还有一些对自己身体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的慢性病患者。他们为了相同的兴趣和目标聚集在一起,在进行着为期一个月的自我试验,利用一种名为Zeo的“个人睡眠测试”设备,对他们的睡眠进行分析和测试,收集到的与睡眠有关的详细数据,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这些年轻人的热情和执著是目前世界上流行的“量化自我”和“自我健康跟踪”的一个缩影。对健康进行自我测试的理念已有十多年历史了,一些运动员利用一些自测仪器坚持跟踪自己的个人健康指标,~些患有偏头痛、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利用自测仪器关注个人的生活习惯及其对病症可能产生的有利或不利影响。
新颖的健康自测手段
如今,一些为消费者量身定制的高科技跟踪测量器使用起来更简便,测得的数据更全面、更严谨,越来越多的人体验着这些仪器在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所起的作用。例如,上述几位年轻人试验的一种叫做Zeo的测试器,可简单地通过绑在额头上的一条软带跟踪佩戴者的睡眠,软带上的织物感受器将佩戴者的脑电波信息传送到床头边的监控设备上,每晚睡眠的相关数据上传到电脑,用户可据此对睡眠产生影响的天气、光线等环境因素进行了解和分析。
桑尼・沙哈是一位长期失眠者,他也是这项睡眠研究的参与者之一。他发现在睡前几小时戴上一种橙色眼镜更容易入睡。有理论认为,橙色眼镜可阻挡蓝色的光线而在人类和动物身上的研究表明,蓝色光线会对生理节律产生影响。沙哈利用Zeo和另一种称为Fitbit的拇指大小的装置,记录了一个月来的睡眠状况,他发现睡前没戴那种特殊的眼镜,平均28分钟才能入睡,但睡前几小时戴上那种眼镜,平均只用4分钟就能入睡。
也有专家认为,沙哈知道自己在睡前戴没戴眼镜,而他能很快入睡,或许是一种心理作用,即“安慰剂效应”。他们认为,没有大规模的研究表明橙色眼镜可以改善睡眠。但这种眼镜对于沙哈来说确实有效,相对于安眠药物来说,一个价值8美元的塑料眼镜显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一家名为百思(Basis)的自我健康跟踪仪公司开发研制了一种新款手表,它看起来、用起来都是手表,但却不是普通的手表,实际上它还是一种多功能的“监测器”,能够跟踪测量佩戴者的心率、体温、运动和出汗水平等生理指标,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配戴者一天的活动量和消耗的热量。百思公司的产品主管朱莉・威尔纳希望,生命体征实时反馈信息可激励人们多运动,并倾向于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越来越多新开发的自测工具收集着与健康和行为相关的数据,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健康水平。这款百思手表只是这些新工具中的一种。这些仪器是“量化自我”和“自我健康跟踪”健康新运动的一部分,反过来,这一新的健康潮流也促使了跟踪人们运动、营养,睡眠、情绪等生理指标和生命体征的各种跟踪器应运而生。
风靡全球的“自我健康跟踪测试”潮流
2011年6月,来自全球大约400名电脑程序员、设计师、工程师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士聚集在美国加州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召开了第一次“量化自我”年度会议。与会者展示了许多“自我健康跟踪测试”的新创意,包括各种健身显示器、收集和显示数据的应用程序等。绿鹅公司(Green Goose)展示的是一种跟踪监测人体运动的粘贴式传感器,这种布满各种感受器的廉价贴膜可黏附在牙刷、水壶或拴狗的皮带上,追踪人们从刷牙到遛狗等日常活动。还有的展示了智能手机用以监测健康状态的各种扩展功能以及用于监测食物热量卡路里摄入、睡眠、疲劳状态、心情指数等专为消费者定制的各种监测器。
在大厅人群中缓步而行的亚历克斯・吉尔曼是美国富士通实验室的一位研究员,他的肩上挎着一个包,许多缠结在一起的电线监测着他的身体各部分:一个测量血液氧含量的白色塑料耳夹,绕着手臂的血压计,还有绑在胸前的心率监测仪、心电图测量仪、温度计等,肩上背着的那个袋子里的仪器用来对所有这些传感器获得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在不久的未来,如今用于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里的监测手段,都将转化为人们随身佩戴普遍使用的小巧测试工具,实时评估用户的健康水平。相对于每年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这种自测技术和工具可更及时更直观地显示人体的健康状况。
美国斯克里普斯转化医学研究所的心脏病专家埃里克・托普尔说,佩戴式传感器可24小时对血压、心跳节律等生命体征进行测量,帮助人们改善头痛,疲劳等亚健康问题,这些可能算不上是真正的疾病,但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轻微头痛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偏头痛是否与血压异常有关?”而量化自我理念及相应的新科技发明将是解答这类问题的最好途径。
未来理想的健身模式
我们对睡眠科学的了解,包括8小时睡眠的概念,大多数来自于优化控制研究,而通过实时监测测得数据形成的数据库资料,将有助于重新定义健康的睡眠行为。例如,Zeo实验项目发现,女性的快动眼睡眠(REM)少于男性,那么睡眠对衰老的影响是否也存在性别差异呢?
另外,个人数据共享将有利于一些疾病的治疗,某种特定疾病的患者是最早认识到这一好处的群体之一。例如,亚历山德拉・卡迈克尔是一位长期偏头痛患者,经过对饮食和生活中其他因素的跟踪调查之后,确定其头痛与饮食中的奶制品和麸质缺乏有关。为了帮助其他患有同样病症的人缓解和解除这种慢性疼痛,她创办了一个名为CureTogether的社交网站,网友们可以通过网络互相交流信息,而网站则帮助人们决定首先尝试哪些治疗方法。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颖自我监测手段的出现,“量化自我”和“自我健康跟踪”的健康理念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人们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个性化医疗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许多新颖的自测仪器,患者可以自己记录身体的生理反应,随时了解生命体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