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化学中的类比法范文

化学中的类比法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09-19 15:26:26

化学中的类比法

化学中的类比法精选篇1

【关键词】 类比法 高中化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2-029-01

现代教育要求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别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的培养,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创新课堂教学的新模式。高中化学教学是高中课堂的重要部分,在其中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全面素质的提升。

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类别法的作用

1. 类比法的定义

类比法是指利用一个已知对象的知识对另一个未知对象的知识进行推测的思维方式。根据两个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有目的地将其中一个对象的特殊属性假设到另一个对象上去,再次基础对未知对象进行性质的研究。类比法是一种归纳演绎的过程,是一种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在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

2. 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课程难点和构建化学体系

高中化学的内容繁复,难度较大,常会涉及到一些微观和抽象的概念,老师难以进行描述和学生难以理解。类比教学法可以实现在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从已知知识中提取出与新知识相近的属性进行类比,可以实现在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新知识的自我构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的类比法运用的同时符合了构建主义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自我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地进行知识结构的构建,而不是接收来自老师的传授,完成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效关联和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高中化学在化学知识体系中本身就是一部分比较完整的体系,学生要在知识不断地学习,层层积累的基础上完成整个化学体系的构建。

3. 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模式

高中化学的难度较大,内容种类较多,对于学生的学习掌握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类比法,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新课改明确指出,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应以对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来实现,类比推理既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最简单和常用的猜想和假设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类比法,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模式。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对类比法的具体运用

1. 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掌握高中化学概念,是进一步进行化学性质和反应等知识学习的基础。高中化学的概念一般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如果在教学中仅仅要求学生对概念死记硬背,也难以起到在化学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地学习。运用类比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化学概念。如在人教版化学教材选修4“化学平衡状态”这一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化学平衡状态进行了如下描述:如果将溶质在溶液中形成饱和溶液时的状态称为溶解平衡状态,那么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这种状态就称为化学平衡状态。这一描述既是体现了类比法的运用,老师可以作为对“化学平衡状态”这一新概念教学的突破口,以溶解平衡状态作为类比,将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介绍给学生,学生在原有类比概念的基础上,完成对新的概念的理解。

2. 运用类比法突出实验的效果

根据化学实验的不同,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对以达到同一实验的效果为目的的实验进行横向的比较,对其不同的材料、装置和操作过程等因素进行比较,了解不同的实验方法对物品和操作的要求。对于不同的化学实验之间进行纵向的比较,例如对蔗糖与浓硫酸的脱水氧化和与稀硫酸的水解反应之间的类比,卤化氢的水解和消去实验的反应类比,从中让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原料和正确的操作流程的重要性,使学生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各个因素更加了解。

3. 类比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运用

已知已知Fe3O4可以写成Fe O・Fe2O3的形式,则Pb3O4就可以写成( )。

这是一个典型的需要利用类比法进行解答的题目,在实际的教学中,会有学生将答案写成Pb O・Pb2O3的形式,这是由于学生只看到了两者的形似,而没有了解其性质,机械性的类比造成的。分析可得,铁只有+2价和+3价,所以可以完成题目中给出的类比,但铅只有+2和+4价,所以只能写成2PbO・PbO2的形式,在改写时要注意对化学合价法则和原子守恒知识的运用。运用类比法可以知道本体的答案为2PbO・PbO2。运用类比法来寻找化学物质的共性,同时要主要两者共性之外存在着的不同,这就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比较的熟悉,由较强的归纳总结能力从已知的题目中获得相关的信息,对未知的题目进行解答。

三、总结

高中化学教学是高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化学的内容较多,复杂抽象和具有规律体系性的特点决定了类比法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分析了类比法运用的价值和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希望可以促进高中化学教学事业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庞学瑞.化学教学中的类比方法和应用[J].管理观察, 2009(12).

化学中的类比法精选篇2

【关键词】类比法;高中;化学教学;应用

1.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通过研究高中化学教材找出了22处类比,其具体的数据如表1,其中涉及微观粒子及其结构方面(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等方面的内容)11处,占总数的50%;而元素化合物性质方面仅有1处。

2.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2.1加强对化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在“化学平衡状态”中有这样的描述:“如果把溶质在溶液中形成饱和溶液时的状态称为溶解平衡状态,那么对于化学反应体系来说,就应当称作化学平衡状态。溶解平衡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在化学平衡体系中都可以找出对应点。又如,在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着正逆反应两个过程,当这两个过程的速率不相等时,常常只能观察到某个方向的变化。”可以看出,教材是从学生已熟悉的知识“溶解平衡状态”作为类比对象,将“化学平衡状态”作为目标概念,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起目标概念,从而理解化学平衡也具有类似溶解平衡的许多特征。

实践表明,将类比法应用于化学教学,不但可以增强化学教学效果,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可以提升人的科学素养,知识可以遗忘,素养却伴随一生,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2.2追求计算综合能力的迁移

立意新颖的习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学习潜能、创新能力和文化素质,也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和选拔人才。命题专家也常常将科学家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概括整理而提炼出一些开放型的试题,以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而这类问题的解答一般都要经过联想、估计、类比、验证等途径,其中类比法又恰恰是最主要的方法。这一创新为试卷注入了生命力,激活了化学课堂的教学,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较好地考查学生从题设背景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

NO2、NO和O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计算。解NO2、NO和O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关系量的确定,要抓住两个基本反应以及由它演变的两个反应,即:

由上述方程式可以得出:当混合气体是NO2和O2,且体积比等于4:1,因为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则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水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NO3,无气体剩余;同理,若二者的体积比大于4:1时,剩余NO2,再由②式知,若二者的体积比小于4:1,最终剩余O2。

总结

论文阐述了类比法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教学、习题教学、实验教学、化学反应教学等中的应用,探讨了类比法应用于化学教学的具体化学教学案例。

【参考文献】

[1]吴海洋.类比法在“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2(06)

[2]赵春哲.类比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1(04)

化学中的类比法精选篇3

摘要:生物化学是医药专业的重要必修基础课程,是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的主要理论溯源,为此抓好医药类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工作意义显著。独立院校生源有其独特性,如常规教学方法收效甚微,反馈抽象复杂,内容繁杂,深奥难学等问题。鉴于此,笔者提出“比喻教学法”联合“框架式教学法”应用于中医药类独立院校《生物化学》教学过程,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乱为清晰、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注意力,为快乐与高效的《生物化学》课堂提供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比喻教学法;框架式教学法;生物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89-02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及其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包含了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控、遗传信息的传递等内容,是医药行业与生命科学领域至关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是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的主要理论溯源,为此抓好医药类专业《生物化学》教学工作意义显著。笔者在中医药独立学院从事生物化学一线教学十几年,热衷于教学改革研究,拟将教学过程中呈现的题进行归纳并针对中医药独立学院的需求与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提出“比喻教学法”联合“框架式教学法”,提升中医药类独立院校《生物化学》的教学效率。

一、生物化学教学瓶颈与独立学院生源的独特性呼吁《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涵括的知识众多,有动态生化、静态生化、机能生化等,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主要突显出的问题为:(1)学生难于理解《生物化学》课程中的相关概念,认为它们是生涩的、模糊的、抽象的,例如呼吸链等;(2)学生难于理顺生物化学中的知识结构,断然以为其内容纷乱繁杂、混乱无规律,例如各种代谢途径等;(3)学习过程容易碰壁,难于坚持,不少学生索性放弃本课程的学习。独立学院的学生较其他本科生而言,存在文化基础底子较薄、学习自信心和动力不足、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容易沉迷网络游戏、学业难于完成、综合素质不过关带来的上岗能力较弱等独特性。大部分中医药类独立学院的中医专业、护理专业、针灸推拿等专业中文科生居多,理学类课程教学计划难以实施,而《生物化学》对化学基础及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传统教学理念与方法在课堂收效欠佳为此,寻找适合中医药类独立院校生源特点,有助于破除《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瓶颈的教学方法有待探索。

二、“比喻教学法”联合“框架式教学法”融入《生物化学》教学的适用性

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日常生活与大自然中众多现象与生物化学内容相关,通过“比喻教学法”建立桥梁,化“生涩的、模糊的、抽象的生化内容”为直观与趣味。生物化学知识之间存在联系,通过“框架式教学法”归纳总结,将貌似“纷乱繁杂,混乱无规律的生化知识”系统化与清晰化。

1.“比喻教学法”为快乐《生物化学》课堂提供保障。比喻是将某些具有相似点的事物、现象或原理放一起比较,从而获悉某一新的事物、现象或原理,通常以浅显易懂的去阐明生涩难懂的,以便于形象并简单地表述新事物、新现象或新原理。“比喻教学法”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将比喻手法引入,巧妙地将学生们所熟知的、感兴趣的、容易理解的事物、现象或规律与未知、生涩、深奥的事物、现象或原理进行特征比较,通过类似点而深入浅出地解释疑难点,最终帮助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喻教学法,具有形象性、引导性、趣味性等优点,拥有化生疏为熟悉、化生涩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构建直观易懂桥梁的作用;具备引导学生思考、拓宽学生思路、促使学生类比并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具有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专注力的作用。比喻教学法将是《生物化学》教学中“晦涩、难懂、抽象”知识点的克星,将为快乐《生物化学》课堂提供保障。

2.“框架式教学法”为高效《生物化学》教学提供保障。框架的引申含义为:事物中发挥重要支撑与保护功能的基本元素所构成的整体结构或轮廓。“框架式教学法”是将“课程中的知识归纳并构建成框架”引入教学设计,将教材中的流线式的知识内容系统化、框架化,甚至网络结构化,让学生清晰地牢固地掌握知识,使学生头脑中呈现知识有机整体的教学方法。框架式教学法的首要特征为整体性,与传统教学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同,提倡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局部,帮助学生摆脱迷茫,系统性地掌握知识技能;框架式教学法的第二特征是反思性,集中体现在对同一框架的反复使用与讲解上,例如生物化学中“糖代谢途径的框架”在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等糖代谢途径的讲解中均会被展示或提及,这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利于增加思维速度与跨度;框架式教学法的第三、四特征是高速性与生成性,高速性表现为学生课堂中的高度热情、积极思考、快速掌握知识技能,表现为教师不断用新角度,系统地、有序地教学思路高效传授知识;生成性体现在弹性化教学设计中,在框架的支撑下,学生可自主联想或探索与框架相关的知识内容,最终为高效《生物化学》教学提供保障。

三、中医药类独立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科学引入“比喻教学法”与“框架式教学法”的两点建议

优质教学的关键在于优良教学方法的有效设计与实施,故建议以下两点:

1.紧扣当今学生的兴趣点,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医药领域应用,积极思考,巧用比喻,切实发挥“比喻教学法”的效用。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是生物化学教学效果的关键。但是,师者切不能忽略当今学生的兴趣点与我们大学时期的兴趣点或许存有偏差,所以师者备课前,应该“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知识背景等。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医药领域应用,积极思考,巧用比喻,切实发挥“比喻教学法”的效用,例如讲解酶与医药学的关系时,我们可以用几张血液化验单与蛋白酶药物说明书等,实实在在地说明理论与医药领域应用的关系,例如讲解生物氧化的概念时,我们可以将之比喻为“体内的燃烧”,其燃料是营养成分(糖、蛋白质、脂肪等)与O2,其助燃剂是蛋白酶,其产物为CO2与H2O,其功效是为机体蓄积化学能ATP与热能,其特点是“没有硝烟”的缓慢的燃烧。

2.合理构建“生化知识框架”,框架大小以学生适用为宜,适时启发学生思考,避免填压式满堂灌。教学设计是为了教学目标服务,构建“生化知识框架”应与教学目标相符,以适合学生思维跨度为宜,并非越大越好。合理构建“生化知识框架”需要根据教学不同阶段与学生对知识不同掌握程度,构建不同层次的框架,服务以教学质量。其次,在“框架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避免填压式满堂灌的教学情形,不要忽略该教学法的启发思维的重要效用,通过框架启发学生思考,并且适时让学生构建框架,给予学生动脑动手机会,教会学生归纳,给予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比喻教学法”联合“框架式教学法”科学融入《生物化学》教学中,将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凌乱为有序,将有效地缓解或化解当前《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主要的问题,提升中医药类独立院校《生物化学》的教学效率,将为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提供方法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倩,王宁,李仲.基础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0):869-870.

[2]敖梅英,梁文龙,周枫.独立学院创新“寝室联系员负责制”管理模式及其价值[J].科技广场,2010,12(10):152-156.

化学中的类比法精选篇4

关键词:高中化学 复习教学

一、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优化复习方式

高中化学复习中经常用到的化学学习科学方法有:探究,分类,比较,类比,归纳等。在复习课中结合具体化学内容作优化学习方法的尝试,学习化学时,这些方法像“钥匙”教会学生如何学好化学。

1、探究法《新课标》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列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将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学生从被动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究知识转化。在高中复习阶段,适时运用“探究式学习”这一复习方法,对训练学生实验技能,宏观把握教材体系,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设计研究性实验方案的方法等都有重要作用。

2、分类法分类也称之为归类。分类是根据被分类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逻辑方法。通过比较,识别出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然后根据共同点将事物归合为较大的类,根据差异点将事物划分为较小的类,从而将事物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利用分类法,复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1)概念的复习,例如在总复习时对化学键、分子的极性进行分类,学生在完成这项作业时,首先要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复习有关的概念,然后再通过比较、分析,将知识进行分类。

(2)复习有机物时,从结构对有机物进行分类,根据官能团对有机反应进行分类,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使原有的知识更加情晰,稳定,加强了记忆与理解,从而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3、归纳法归纳是从个别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关系中概括出性质,特点和关系的推理形式。中学化学里有许多分散的知识,但是不少知识在做“横向联合”时就往往能找到一些规律。找规律不仅是学会知识的好方法,也是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培养自己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探讨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最常用的是由很多事实总结出规律的归纳法。

4、类比法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电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在复习中应用类比,具有启发性,在类比推理的过程中,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做为基础但又不受已有知识的限制,它是获得新知识、新方法的一种有效的探索方法。它可以提供线索,启发思路,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如复习由氯化氢的喷泉实验引导学生联想到氮的喷泉实验,遇到类似的情况,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应用类比的方法,常常可以使学生获得新的发现和新的发明。

5、比较法常用的比较方法有对立比较、差异比较和对照比较等。如概念、实验复习,研究改进实验常用比较的方法。如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和还原、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属于对立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要抓住这些概念内部间的对立面来比较,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实现记住一个就掌握另一个的一箭双雕的效果。要学会比较,关键在于对化学事实进行分析,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这样做不仅能揭示事物的关键特征,而且还能更加容易掌握新概念的涵义。要注重实验的复习比较,重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比较。如检测NaCl、Na2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可以用沉淀法、气体法和滴定法,比较可知滴定法最好。

二、驾驭科学方法论,优化复习的过程

在复习中我们要交给学生复习的方法,优化复习的过程,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轻松自如地获得知识、掌握知识。

1、在物质的性质、结构、实验等内容复习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论和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复习探究乙醇分子结构时分割成:(1)围绕乙醇分子式C2H6O可能结构的探究,(2)围绕乙醇分子结构推断的原理的探究,(3)围绕实验装置设计的探究,(4)围绕提高氢气产率的探究四个主要方面,相互之间构成了探究的主要环节:a起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关注、参与的作用,b是作出预测、形成假设过程,c是实验探究过程,d是解释、推论与反思过程。学生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到进一步的发展。

化学中的类比法精选篇5

类比思想是通过比较将一种已经熟悉掌握的特殊对象(类象)的知识推理到另一种新的特殊对象(本象)上去的推理手段,是沟通已知与未知的桥梁。将类比思想的方法寓于初中化学教学当中,并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中科学地灵活运用类比思想方法解决化学问题,必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

[关键词]

类比思想;策略;化学教学

一、类比思想的内涵

一切客观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且万事万物都是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和相似的表现形式。这就为人们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提供了客观基础。此外,人类“从已知到未知,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也使类比思想具有心理学基础。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假如必须把一切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我就要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楚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

类比思想的本质是在新旧知识间建立相互联系,并使其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心里意义。例如:初中化学中氧化剂还原剂概念的教学,除与初中氧化还原的概念建立联系外,还可与催化剂、干燥剂的概念进行下列类比思维。

这种类比思想使学习者既可将已有知识应用到同类事物之中,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知识结构网络中,又可将新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对新旧经验之间的本质要素产生整体认识。

二、类比思想的应用策略

类比思想的基本过程是:确定本象寻找类比比较本象与类象,得出其相似关系和差异性重整理相似关系,把类象的知识迁移到本象检验类比思想推理的结论。将上述五个过程综合起来,便得到类比思想的动态结构。

类比推理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提高类比的质量和效率要处理好如下几个问题:

(1)恰如其分地选择类象。类象的选择有三个标准:学生对类象的熟悉程度,本象与类象的相似程度和相似特征的数量。类比是通过已知认知未知,因而类比的质量和效率取决于本象、类象、学生三者的关系。根据现代学习理论,本象和类象相似程度越大,相似特征越多,学生对类象越熟悉,就越容易形成有意义的学习,越容易形成知识的迁移,类比的质效就越高。

(2)尽可能使用“一本多类”的类比模式。由于没有同本象完全相似的类象,因而每个类象都有不足之处,类象的某些特征属性不能类推到本象上。为一个本象同时提供多个类象,不仅可以使学习者从多角度、全方位理解本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类比推理所得结论的或然性。

(3)注重类比对象的差异性。类比的对象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既有相似性,又有相异性。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学习者很容易把类象具有的属性(有些是偶然属性)推移到本象上,导致类比的失败。因此在分析比较类象与本象的相似性的同时,指出本象和类象的差异性,不仅对学习者科学地理解本象,而且对学习者掌握类比的科学方法都是非常必要的。

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是学生难学、老师难讲的重要内容之一。化学概念是对一类化学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而化学原理是运用化学概念作出的基本判断、推理等。化学概念和化学基本原理一般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难于理解且难于直观表现,而运用类比教学法不但可有效地加强学生的想象和理解,促进化学原理和概念的形象化,加强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懂得在学习中遇到认知困难时,类比常常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类比思想应用的技巧

在将类比思维作为一种学习方法介绍给学生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寻找类象的技巧和艺术。化学教师指导学生寻找恰如其分的类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以化学基础理论为依托。如元素周期律告诉我们,结构相近者性质相似,二是充分利用提示信息。为了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现在的中考化学题(本象)的类象,认真分析和筛选信息,就会使学生快捷而又准确地寻找到类象。三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解决化学问题的学习中,有些类象是隐性的,存在于其他学科或日常生活、生产之中,这些类象的寻找就要求学生要放开思维,大胆想象,并经常用“试误法”去检验自己的想象的类象的正确性。

[参 考 文 献]

[1]⒅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化学中的类比法精选篇6

关键词:高中化学 类比法 教学 建构知识

类比法也被称作类推法,是不同的物质间具有类似的特征,从而获得其他的类似的特征也存在的推理法,科学中的大量假设均是由类比法得出的,具有独特的思维逻辑方式以及独特的价值。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因此,运用类比法进行教学,采用生活中的现象对学生进行教学,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因此,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就高中化学教学中类比法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化学教学生活化

教学活动与生活存在天然的关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启示我们:生活本身具有教育意义,而且教学活动本身具有生活意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联系社会和生活实践,加强高中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关心社会实际。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教学活动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具有多种方式,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群体、知识的类型等进行方法的选择。采用类比法进行教学,将课堂上的化学与生活实际相统一,既能起到化难为易、深入浅出的效果,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类比法在化学教学生活化中的应用

1.用生活常识类比化学知识。比如对于元素的氧化性、还原性问题教学,采用生活常识类比法,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相关概念。采用“登山原理”比拟高价元素表现出氧化性、中间价态的元素往往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低价元素表现出还原性的概念,以人在山谷、山腰以及山顶的状态为例,可以让学生很形象地理解元素的氧化还原的概念。

2.用其他学科来类比化学。比如在进行碱金属活泼性对比的教学中,因为从Li到Cs的电子层数增加,失去电子的能力加强,从而表现出碱性加强的规律。为了向学生解释该原理,采用“天高皇帝远”的观念来解释碱金属的活泼性,将原子核比作皇帝,而核外电子比作将军,因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所以越是离核远的电子,显得更加不受控制,也更加容易失去。用这样的现象解释化学原理,既能够使学生了解到化学的魅力,也能够使学生增长其他的相关知识,获得较为深刻的印象。

3.用现实生活的宏观现象来类比化学中的抽象微观知识。比如在进行微观物质的教学中,采用宏观生活的概念,能够使学生获得相对直观的认识。采用具体的实例类比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知识,使学生理解自己的学习内容。比如在进行摩尔体积的教学中,学生们对于摩尔体积的规定并不理解,笔者采用篮球类比气体分子,解释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所以在标准状态下气体分子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最终等物质量的气体的体积相同。

三、类比法教学的成效

1.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科学的方法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知识的最好工具,类比法是基于科学探究中假设的最好方法之一,能够使化学知识的学习变得简单。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类比法进行教学,不仅让学习变得简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

2.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将化学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掌握基础知识与生活的基本技能。联系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采用生活常识进行学习,有利于知识的牢固和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改善学习方式方法。化学教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采用类比法进行教学,将化学教学与生活化联系在一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与责任感。化学的最终问题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的问题,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生活类比,使学生了解到能源危机、臭氧空洞、白色污染等社会问题,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化学的责任,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结语

高中化学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化学教学生活化。类比法作为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地将化学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的乐趣和化学的责任感,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和责任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宗大庆 浅析新时期中等卫生学校化学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6期。

化学中的类比法精选篇7

关键词:科学史;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

Abstract: One of the important objects of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 is to discuss the methodology of history of science. From the viewpoint of historiograph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usage of anthropological “cross-cultural comparative study” in history of science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such study.

key words: history of science anthropology “cross-cultural comparative study”

所谓编史学,是“对历史书写之研究”,而“科学编史学的研究把对科学史的不同书写方式作为其研究的对象” [1]。不同的书写方式会对科学史带来深刻的影响,这也说明科学编史学研究中进行方法论探讨的重要性。

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跨文化比较,由于人类学的学科性质,以及该方法背后所蕴涵的思想和观念,而使这一方法具有特别的意义。在科学史的研究中,比较的方法其实也早已存在并被经常使用,但与人类学意义上的跨文化比较又有着诸多差异,正是在这两个背景下,使得在科学史研究中反思已有研究并对人类学中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进行借鉴成为可能。

一、人类学中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或跨文化比较研究,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也被称为人类学方法论的重心。抛开具体的方法,由于文化人类学家总是要面对着自我与他者,本文化与异文化等等的问题,“比较”事实上是作为一种潜在的观念而一直存在于该学科的发展之中的。

在人类学产生之初,古典进化论学派就采用了跨文化比较的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进化论观点,在这一时期,比较是为了把初民社会当作是西方的过去来看待的,试图建立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进化论认为所有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会朝向一个方向从野蛮走向文明,而比较法是“从各地方、各部落中广搜风俗信仰的资料,用作文化阶段的例示(在进化派便是证据)” [2]。后来,进化论的观点本身遭到了很大的批判,时至今日,这种观点在人类学学科之中已经基本上被抛弃了。

随着人类学学科的发展,不同学派的学者根据自身的理论观念以及学术关注点,展开了不同的比较研究工作。如弗郎兹.博厄斯(Franz Boas)创立的美国历史学派,在批判直线进化的同时,提出了跨文化比较方法的局限。与其说博厄斯的批评是指向这一方法本身,不如说是指向进化论的观念,也正是在批判直线进化观念的同时,博厄斯主张比较研究不能局限于只比较发展的结果,还必须比较发展的过程。他提出的“历史特殊论”[3]及其思想中所体现的文化相对主义观点,为以后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功能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布朗(Radcliffe Brown)那里,跨文化比较的方法被重新加以阐述和应用。他提出,文化的单线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解释我们这个世界上人类的知识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许多无可争辩的事实说明,文化的发展不是单线的,作为一个社会历史和环境的结果,每一个社会都发展它自己独特的类型。” [4]布朗认为进化论学者将从世界各地收集到的表面相似的现象列到一起,这并不是真正的比较方法,他自己的比较方法的重点,是要比较各种文化之中社会现象的差异点。

虽然如上所述,跨文化比较在人类学不同的学派之中的应用也有所差异,但是“历史学家要阅读人类学家的著作……意识到人类学解释的不同学派,并且把这些融入到历史学家自己的社会组织观念之中,而不是要……介入到他们之间的内部争论之中[5]。我们从上文对几个学派的跨文化比较的论述中,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们之间本质上的一致性。

文化人类学的最一般的目标,“是努力理解所有人类文化以及这些文化的创造进程的相似点及区别”,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进行比较,“因为如果我们要了解任何文化——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就必须将其放在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和对照中看待。否则,我们可能将那些仅仅属于一个特定社会的习俗当作‘人类固有’的信念和行为。” [6]对于跨文化比较研究的重要意义,人类学者们也有相关的论述,如台湾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认为,“我们对人类行为的研究自然不能仅以某一种文化的人为对象,而我们的目的也是要尽量发现人类行为的变异,因此,跨文化比较研究法无疑是研究人类行为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7]

二、科学史研究中的比较研究

科学史家也经常使用到比较研究,下文就首先通过对李约瑟的研究,以及围绕李约瑟难题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的分析,来讨论已有的研究中体现出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李约瑟的整体思想就是比较,可以说比较的观念贯穿于李约瑟关于中国科学史的整个研究之中。但是李约瑟难题的提问背后,是“潜在地预设了欧洲或者说西方作为一个参照物……在这种预设的参照物的对比下,更加关心发现的优先权问题。” [8] 李约瑟虽然是以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为其出发点的,但他所持有现代科学的“普遍性”的观点,使他的研究并没有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因为在他的比较科学史研究中,仍然是以西方为参照对象和比较标准的。

洛(Morris F.Low)曾经写到,“如果我们确实想要超越李约瑟和单一的科学,我们还需要打破由现代化研究所强加的框架。近来的经验表明,进步可以不是线性的”。[9] 洛的表述说明了科学史研究者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反思,以及对于线性进化观点的批判。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李约瑟的工作,尤其是“李约瑟难题”的提出,打开了中外科技史比较研究的大门。对于中国的科技史研究者而言,李约瑟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这种特点使得围绕该问题的比较研究容易带有比附性比较的倾向:这一类研究的典型特点是脱离了中国以及西方科学发展的不同历史与境,把西方科学当作“正确”的“真理”以及比较的标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总体目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定位于“总结祖国科学遗产,总结群众和生产革新者的先进经验,丰富世界科学宝库” [10],这又使得中国的科学技术史研究容易陷入“民族中心主义”的泥淖。其实这两类研究在本质上又是相同的,都是拿西方现代科学作为标准来加以比较。

上述的科学史比较研究中的问题也只是存在于部分的研究之中,已经有一些具有洞察力的学者,提出了当前科学史比较研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批评和反思之后,就是要寻找新的途径去超越过去所作的研究,笔者认为,对人类学方法的借鉴和引入或可作为一种尝试。

三、科学史对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的借鉴

李约瑟虽然也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但是他还是没有超越西方中心论,美国科学史家席文与李约瑟不同,比较而言,他更具有一种人类学家的关怀。席文曾经明确的提出在中国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和观念上“跨越边界”的问题[11]除了作为学科间对话倡导者席文之外,国际以及国内一些科技史的研究中也出现了若干具体的研究成果,在这里,我们将结合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在科技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中,人类学方法引入的意义以及给我们提供的启示。

(一)、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给科学的比较研究提供的若干启示:

这里所说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并不单纯是具体的方法层面上的,更重要的是方法背后存在的观念,因此我们需要从人类学中加以借鉴的,与其说是一种形式上的方法,不如说是带有人类学观念和意识的跨文化比较方法。

1、对直线进化观念的否定,进而反对建立在这种观念之上的比较研究。人类学中对于单线进化模式的抛弃和拒绝,强调每一个社会都有它独特的发展类型,比较是要发现各种文化、各种社会现象的差异点,发现和理解世界上丰富多样的文化方式。这是对科学“普遍性”假定的一个批判。并非所有文化模式发展的方向都必然的朝向现代科学,因此,在进行科学史研究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时,要警惕把非西方社会中的认知方式当作西方科学的过去的倾向,这种观念的引入也可以使研究者对比附印证性的研究进行反思。

2、科学观念的变化。在进行科学史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时候,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来理解“科学”。席文在“比较:希腊科学和中国科学”一文中指出,他是在很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科学”一词,“它包含四个颇为不同的方面:描述自然界的哲学,数学,自然科学(天文、历法、以及技术等等)和医学”,在这种宽泛界定的基础上,席文进而指出,“每一种文化中都包含科学、技术和医学。” [12]

近些年来的人类学以及科技人类学的发展,是把科学看作文化系统,“是把科学当作整个人文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作与宗教、艺术、语言、习俗等文化现象相并列的文化形式的一种。” [13]这种对科学把科学看作文化系统的观点,是把西方科学放到与其他民族的“科学”同等的地位上来,这就为在比较中平等的看待比较对象奠定了基础。

3、在比较中平等的看待比较的对象。科学史比较研究中,关键是对西方中心主义,或“我族中心主义”的突破。人类学独特的开放胸怀,看待各民族文化的平等态度,及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对于科学史研究以及中国科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把科学看作文化系统,也确立起科学史比较研究的合法性,平等的看待比较对象,一种“比较的科学史”是可能的,“科学能够按照不同的方式发展,其它的发现能够揭示出关于自然的不同规律,西方科学的唯一性并不是必然的。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一种‘比较的科学’(comparative science)是有意义的”。[14]

4、把研究对象放到各自的与境之中进行比较。文化人类学强调“他者”观念的重要性,提倡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著述他人,从研究对象自身文化的观点来看问题,即人类学提出的“文化持有者的内部视界”(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 [15]。正如席文所指出的那样,“如果忽略史境来比较一个事物,不管是概念、价值、机器或是人群,结果一定没有多少意义” [16],在科学史的比较的研究中,研究者就需要在平等看待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在与境之中理解和比较研究对象。同时,这样的比较研究势必对研究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要对所比较的两种文化有同等深度的了解和掌握。

5、比较的目的和意义。在人类学中,比较的目的是要认识文化间存在的差异,展示人类文化和科技的多样性,并且探讨这种差异和多样性存在的深层原因和合理性,而不是要做出哪个比哪个更加先进或落后的判断。借鉴人类学的观念,在科学史研究中,比较应当是发现各种文化中“科学”存在的不同以及这种多样性存在的原因,而不是以现代西方科学为标准,去发现别的知识系统中存在的“合理”因素。同时,比较是要认识到各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相同之处,使我们对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科学实质有更深刻的理解,简单的罗列或者把两种事物摆在一起,并不是真正的比较研究,

(二)两个具体的案例分析

在科学史、技术史以及医学史领域中,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都得到了应用。

比如在一项对中国古代医学中的“脉”所进行的研究中,有人提出,“如果现代欧洲解剖学发展的核心是对尸体的可见观察的话,我们可能会问,对于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2世纪出现的占主导地位的医学知识和实践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文中提出了以触摸(tactility)为基础的“脉”。这项研究所要探究的问题就是,如果可视的观察形成了解剖科学的话,是何种理解或感知方式型塑了中国医学对于身体过程的理解[17]。很显然,这样的比较研究,就是要找出中国医学自己的特征,而不是以西方医学为标准,寻找它的“科学性”何在。

接下来本文更加具体的分析一项技术史的研究案例。这里要举出案例,是《玻璃的世界》一书中对玻璃的历史的考察,这项研究将焦点集中于玻璃,用人类学的视角来考察玻璃的历史,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则是该项研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在对玻璃的历史的考察中,研究者比较了五种文明中——西方、伊斯兰、印度、中国、日本——玻璃的不同发展历史和境遇。研究者在讨论该研究的方法论时说到:

“我们认为,历史研究和人类学相结合,对我们探讨玻璃这一主题的方法产生了有力的影响。人类学是一种广阔的比较学科,……比较的方法也引导我们注意到我们自己所属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事物。” [18]

在对西方和中国的玻璃发展史的比较中,如果站在西方本位的立场上,可能会觉得玻璃在中国的经历是令人费解的,因为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养育过历史上最富于创造力的一批工匠,制陶工艺、金属工艺、印刷术和纺织术无不独领风骚,但为什么在玻璃开发领域却几乎毫无建树可言?

这样的问题,是站在西方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如果要问为什么中国没有开发透明玻璃,同样应该问一问为什么罗马人没有制造陶器?这里不是要评价玻璃或陶瓷的孰优孰劣,而是旨在表明,在不同的文明的比较之中,可以看到哪些东西缺席或者哪些道路未曾选择,那么如何才能发现和解释这些发生和未发生的秘密,比较的方法的重要性就显示了出来,“发生了什么和为什么发生,秘密就藏匿在这个充满差异和竞争的多元体系中,如果兴趣囿于某一个国家,秘密是无法探究出来的。” [19]这也是比较研究给我们所要展示出来的东西,一个民族只有在和其他民族的比较中,才能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本民族的特征和发展。

在这项研究中,比较的方法就和人类学中功能主义的方法结合到一起使用,“要想了解玻璃之类现象的历史,比较的方法非常关键:欧亚大陆东端不发展玻璃,并非因为缺乏知识或理性,盖因那里有别种东西发挥着玻璃在西欧发挥的同样功能。” [20]

这项研究也可以和李约瑟问题联系起来,当我们讨论为何中国或其它非西方文明中为何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革命,或者为何没有经历西方文明所经历的过程时,比较的核心不应该再是以西方科学的发展为标准去寻找这些文明中对科学发展的“阻碍”因素,而是结合每个文明发展的轨迹,探索它自身的发展道路和出现这种发展方向的历史与境。

这项对玻璃发展史的比较研究,也体现了人类学的文化相对主义的特征,书中说到,“人类学以其文化相对主义声名赫赫(或声名狼藉)。它致力于描述和分析人类应付生活挑战的各种不同方式,不过一般克制着不从道德角度判断某一种方式比另一种更好”,“人类学者怀抱相对主义,所以不愿将一个事物置于比另一事物‘更好’的地位。它们只是两个不同途径而已,各有其所长所短。” [21]

人类科技发展的多样性表明,比较的方法应该是努力揭示人类各种文明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和差异,并致力于在比较的方法中解释这些现象的原因。这项对玻璃历史的比较研究,为这些主张做了一个很好的说明。

四、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类学中的跨文化研究方法;科学史研究中比较研究的特征和问题;以及在科学史研究中引入和借鉴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在这几个方面的讨论中,体现了人类学跨文化比较研究的特点以及对科学史研究的借鉴意义。具体的案例分析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该方法的应用,比如在对象的选择、比较的目的、比较的立场的问题上并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在认识到科学编史学的意义的基础上,还应当意识到在编史学研究中对方法论研究的重要性。在当前学科对话的趋势下,对科学史研究引入、借鉴人类学方法的探讨,有助于科学史研究者培养方法论的自觉,并在实际研究中加以应用,从而推动科学史研究在超越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John R. R. Christi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iography of Science[A]. Rcolby, Gncantor, Jrrchriste and M.J.S Hodge.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C].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1990.5.

[2] 包智明.跨文化比较研究法[A].王铭铭.西方与非西方[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47.

[3]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流派——文化研究中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71.

[4] 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北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9.

[5] Jordan Goodman.History and Anthropology[A].Michael Bentley. Companion to Historiography[C]. London:Routledge,1997. 787.

[6] P.K.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28.

[7] 李亦园.文化比较研究法探究[J].思与言,1976,13(5):1-13.

[8] 刘兵.若干西方学者关于李约瑟工作的评述——兼论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编史学问题[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3,22(1):69-82.

[9] Morris F.Low. Beyond Joseph Needham:Science,Technology,and Medicine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J].Osiris,1998,13:1-8.

[10] 袁江洋.科学史的向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67.

[11] Nathan Sivin. Over the Borders: Technical History, Philosoph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J]. Chinese Science,1991,10:69-80.

[12] [16]席文.比较希腊科学和中国科学[J].三思评论,1999,2:26-35.

[13l 刘珺珺.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和科学技术人类学[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1):24-30.

[14] Yehuda Elkana. A Programmatic Attempt at an Anthropology of Knowledge[A]. Everett Mendelsohn & Yehuda Elkana. Sciences and Cultures: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Studies of the Sciences[C].Dordrecht, Holland: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1. 66-69.

[15] David J. Hess.Introduction::the New Ethnography and the Anthrop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A].David J. Hess & Linda L.Layne.Knowledge and Society:The Anthrop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 .London:JAI Press Inc, 1992.2.

[17] Elisabeth Hsu. Tactility and the Body in Early Chinese Medicine[J]. Science in Context,2005,18(1):7-34.

化学中的类比法精选篇8

一、比较法教学的作用

1.可使学生在已知概念的基础上,迅速而准确地由此及彼,去认识未知概念,获得新的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加深原有知识的程度。如讲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型,先用绿藻的自养方式作对比,引出异养的含义。

2.可使学生牢固地建立起知识的内部联系,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

生物学知识,本来有它固有的联系,但在教材编写时,不得已将它们分割开来,编入不同章节中。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将分散了的系统的知识适时相应地集中起来,阐明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规律间的关系。如讲动物的进化规律时,把各门动物的神经进行比较,就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动物之间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进化的。

3.可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中学生认识事物时,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对那些相近的概念、成双成对、成列成排、前后联系的名词混淆不清,琢磨不定。有比较才能鉴别,一切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在教学中采用比较法,突出一方,找出它们的异同,就可避免混淆和张冠李戴。如讲穗状花序时,用总状花序作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可使学生清楚地掌握这一对概念。

4.比较法能起到或加强直观作用。

比较法能使抽象微细的生命现象和规律具体形象化,我们也称之为“对比直观”。如借用学生们所熟知的一般事物,比喻生命现象或规律,如说草履虫象草鞋,大草履虫有一个透明略呈肾形的大核,等等。这样,使学生对微细抽象的生命现象,有一个直观形象。比较法还能加强直观作用。如将蜥蜴的肺结构图同青蛙的肺结构图比较,能使学生具体深刻地看到蜥蜴肺泡数目增多,深切地认识到蜥蜴肺的呼吸作用能够满足整个身体对氧气的需要,因此适于陆地上的生活。而青蛙还需要皮肤辅助呼吸,仍然离不开潮湿的环境。

5.比较法是培养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比较法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石,即比较是一切逻辑思维的方法。任何事物的特点必须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因此,采用比较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必须用比较法,从逻辑上找出对比之项:作用场所、作用条件、反应物、生成物、能量转化等等,然后分析出对立面和统一面,得出答案。并从中看出二者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比较法的类型及其运用

中学生物学主要是讲述生命现象的共性和个性,都是科学家们经过反复比较,从理论上概括总结出来的。生命现象之间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纵横交错,网络复杂。生命现象的多样性决定了比较法的多样性。一般的比较法有类比、列比、历比、寡众比和综合比。

1.类比。就是根据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系统性,进行类型或类别比较的方法。根据被对比各点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类比法又分为类型比较法和类别比较法。前者是把同类的各个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共同性和相似性,进行归纳教学的方法。如学生已学过了地上茎的知识,在讲授地下茎时,将其特点分别与地上茎特点作相应比较,或者让学生把两个实物对比分析,这样可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学似地获得新的知识,建立起同类的概念。后者是把不同类的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比较,找出特殊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类的教学方法。如绿藻和兰藻的比较,鲸和鱼的比较,可使学生在原有一类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另一类新的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

类型比较法和类别比较法关系密切,常相互配合,同时运用。求大同,归一类;找出特点,分门别类。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对比各方既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一大类,又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二类或多类(小类)。

2.列比。列比就是把相对独立的互为并列的几个生命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如:绿色开花植物的各种根(或茎、或叶、或花、或果实)的比较;昆虫纲各目动物口器的比较;等等。可使学生从中清楚地认识到繁多的生物器官与其功能和环境条件相适应。

3.历比。历比就是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将某一生命现象发生发展历程分阶段进行比较的方法。如将高等植物各类的根(或茎、叶),按进化程序比较,可帮助学生具体生动地认识到:植物的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又如把鱼纲、两栖纲、爬行纲和哺乳钢的心脏(用挂图或模型更佳)比较,这样,学生就不难看出脊椎动物心脏的分隔变化,即由一心房一心室到二心房一心室至二心房二心室。有力地证明了动物也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历程。

4.寡众比。寡众比就是将同类中的一事物同众事物比较的方法。一般以一事物为圆心,与众事物分别比较,而众事物之间不进行比较。如把茄科与锦葵科、蔷薇科、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分别进行比较,强化对茄科主要特征的认识和记忆。在分章节复习时,也可把其中的一种器官(或组织、或系统)同多种器官(或组织、或系统)分别比较。强化其一,巩固其他。

5.综合比。综合比就是把一系列的各个生命现象的诸方面进行比较的方法。一般用在总复习末期,将一本教材(或一编)的内容,分纵类和横行,综合整理,分析精炼,列出一览图表,让学生灵活运用上述各种比较法,掌握个别和整体知识的网络关系,积零为整,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如六大类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比较等。

三、运用比较法需注意的问题

1.选准比较因子。比较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很广泛,但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用来作比较的。只有具有比较意义和条件的双方,才能确立为比较对象。一般要符合如下比较的基本条件:

(1)同类不同种的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比较。如:一种植物体与另一种植物体;一种动物体与另一种动物体;一种植物群落与另一种植物群落;一个动物类群与另一个动物类群。它们分别隶属于同一大类中的不同小类。比较的目的:求其异同,寻其特点。

(2)非同类事物的比较。非同类事物的比较,属于借比。如:双子叶植物叶脉呈网状,栅栏组织象栅栏,海绵组织似海绵等。比较的目的:借以说明某些难于想象的事物,使学生理解某些抽象的事物。

(3)本质特征相同或相反的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比较。如:动物进化原因与植物进化原因;呼吸作用实质与光合作用实质等相比。

2.贴近学生思维要求。运用比较法时需“驾轻就熟”,“就地取材”,不要找那些学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对象,更不要找那些比本体还要复杂,令人费解的对象。如:比较蜂群中蜂王、雄蜂、工蜂的区别。引导学生分别从三种蜂的身体大孝卵的受精情况、蜂房大孝幼虫期食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职能等加以比较。

3.灵活综合应用。

化学中的类比法精选篇9

关键词:类比思维;物理化学;教学效果

在材料、化学、化工、生物、制药、冶金等相关专业中,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到对其他课程知识点的把握。同时物理化学也是诸多大学研究生入学的专业考试课程。但是,在物理化学课程具有课程起点高、知识点密集、知识点抽象、难度大的特点。这也使得物理化学“教”与“学”的难度都较高。如何提升教学效果,一直是物理化学教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具体教学中,通过联想、分析、比较、归纳,把已经熟悉的知识模型、知识规律与所研究的各种现象和过程相联系,找出它们在某些方面的相似之处,并用类似的方法处理称为类比思维方法。类比思维曾经帮助人类获得大量的知识,很多物理学家如开普勒、牛顿、麦斯伟尔都运用类比思维解决了很多物理学难题,可见,类比思维能力是进行学习和研究的基本素质之一。根据认知心理学原理,在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尤其是比较抽象的知识时,最好能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于物理化学教学而言,通过相似关系举出学生熟悉的领域中的实例,可以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由于物理化学教学内容相对抽象,类比思维可对学生学习该课程提供直接的指导和启发。另外,类比思维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类比有助于迅速地把握处理问题的关键,变通物理化学规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与熟悉的形象化的事物进行类比

物理化学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比如焓、熵函数、活度、相律等。这些概念不易理解,但是用学生熟悉的形象化的事物去类比,可帮助学生较快地理解与掌握这些概念的含义。这种类比思维方法的基本过程是,确定要类比的目标问题对象,然后确定类比源对象;之后对目标问题对象与类比源对象进行比较,进而找出他们之间的类似关系;根据目标问题对象的已知信息,对其相似关系进行重整化处理。例如,学生在学习热力学第二定律章节内容中利用熵判据ΔS≥0来判断隔离系统的方向与限度时,普遍感到不好掌握,我们就类比生活中的现象来进行解释。即让同学试想自己生活的房间,如果平时不注意清洁和整理,用过的东西随意丢弃摆放,用不了多长时间房间就会变得很混乱。这样,同学们在理解熵增加的本质即系统内部自然发生的随机过程打破了原有的状态限制,使得系统内部元素的状态更多,就会感到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更易于理解与接受。所以,利用类比法,使抽象、陌生的概念变为具体、熟悉的知识,降低接受抽象概念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这种思维方式通过选取合适的类比源对象和目标问题对象以直观的、形象的图景映入学生脑海中,使其具有形象思维的特征。

二、与其他课程内容进行类比

学习类比思维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很多知识点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类比思维的培养,既依赖于形象思维,因为只有通过想象作必要的类比示意图,才能将原来不同的两种物理模型、物理规律之间相互联系起来。同时又借助于抽象思维,因为只有抽象思维才揭示出两个事物的共同特征,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除了与形象化的事物进行对比,物理化学的知识点还可以与很多其他课程内容进行类比,以此来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遇到的新的物理化学问题。特别是物理化学与其他课程,比如大学物理、大学化学乃至高中物理和化学之间都有部分相似的教学内容,那么就可以采用类比教学法,利用学生较为熟悉、已经掌握的旧知识,去启迪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化学中新的知识。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内容,同时也是物理化学中的内容;那么,在讲授物理化学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两节内容时,就可以采用类比法,指出与大学物理所学内容的相同之处,同时强调二者存在的差异,如此循序渐进同学们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指出,不管是大学物理还是物理化学,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的都是系统在变化过程中的能量问题,包括功、热和热力学内能或称内能等。但不同的是,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中,仅针对理想气体这一简单的系统,计算过程也相对简单;而物理化学的相关内容里,系统不仅包括理想气体还包括液态、固态物质,而且系统经历状态复杂,不仅有恒温、恒压还有相变化以及化学反应等复杂的过程,同时相应的引入了新的概念,如摩尔相变焓ΔβαHm、摩尔反应焓ΔrHm等,所以计算过程相对复杂。这样,通过类比就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新旧知识之间互相沟通。

三、对课程内部知识之间进行类比

物理化学课程中有很多非常相似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集中以大量类似的化学方程式来呈现。面对大量的物理化学化学方程式,学生往往感觉记忆困难。巧妙运用类比法,会让方程式记忆变得轻松并且深刻。例如,范德霍夫渗透压公式被认为是物理化学界的经典理论之一,被写在世界各国的物理化学教科书中,范德霍夫的渗透压方程式表述为ΠV=nBRT,但是其概念不容易掌握。我们可对比学生们所熟知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发现二者具有相似的组成,比例常数与气体状态方程式中的常数R也基本一致,所以可对比这两个公式的特点来帮助同学们进行理解、掌握与记忆物理化学课程方程式繁多、复杂,看似难以理解和记忆,然而从整体上去把握,就会发现不同章节的方程式只不过是同一个方程式在不同条件下的演变形式而已。因此,在讲授基本原理和基本方程式的过程中,灵活运用类比或比较的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另外通过类比来找出各个方程式之间的共同点和关联性,既加深对物理化学本学科知识点的理解,也使学生对自然规律的普遍适用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四、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形式,类比推理的过程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直觉思维的辩证统一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类比思维是类比推理过程中的各种思维形式的总称。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类比思维,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规范。首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类比思维在科学发展史上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类比思维的重要性。比如爱因斯坦从引力场几何化的成功作类比推理,致力于电磁场的几何化,进而建立“统一场论”的思想,这样的类比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从而激励并增强学生运用类比思维解决新问题的勇气。其次,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选用学生熟悉的“类比源”。虽然类比思维既可以近亲类比,还可以边缘类比。但是教师与学生在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特别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教师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心理特征都呈现出较大的不同。部分教师在追求专业知识精深的同时却对当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时代背景少有了解,这可能造成教师在进行类比教学时难以找到合适的类比原型。另外,部分学生生活经验的匮乏可能导致他们在理解类比源时产生一定的困难。这都需要教师要主动地积累深厚而广博的知识,尽可能广泛地涉猎目前时展的特征和其他领域的知识。这样类比源的选择范围越广泛,类比的形式越灵活,也越能发挥类比的作用。最后,类比法中虽然包含了许多辨证的关系,如相似与相同、同一和差异、偶然联系和必然联系,现象相似与本质相似等等,但是教师应该适时地提醒学生,类比思维作为一种形式逻辑思维方法,它不同于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也不同于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它的结论具有偶然性。因此,采用类比思维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必须事先提醒学生注意到各种差异对类比结果的影响。教师在物理化学教学中要注意类比法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准确地应用类比思维接受新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类比。实践证明,采用类比思维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理解,还有利于对复杂物理化学概念、过程的具体化、形象化,能帮助学生通过类比联想寻求思维的线索,获取理解、掌握知识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于提升物理化学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丹,贾建光,马丽景,吕志.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科物理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06):42-44.

[2]吴卫东.论教育研究中的类比思维[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2):46-51.

化学中的类比法精选篇10

1.可使学生在已知概念的基础上,迅速而准确地由此及彼,去认识未知概念,获得新的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加深原有知识的程度。如讲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型,先用绿藻的自养方式作对比,引出异养的含义。

2.可使学生牢固地建立起知识的内部联系,把一些零碎的知识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 生物学知识,本来有它固有的联系,但在教材编写时,不得已将它们分割开来,编入不同章节中。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将分散了的系统的知识适时相应地集中起来,阐明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规律间的关系。如讲动物的进化规律时,把各门动物的神经进行比较,就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动物之间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进化的。

3.可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中学生认识事物时,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对那些相近的概念、成双成对、成列成排、前后联系的名词混淆不清,琢磨不定。有比较才能鉴别,一切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在教学中采用比较法,突出一方,找出它们的异同,就可避免混淆和张冠李戴。如讲穗状花序时,用总状花序作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就可使学生清楚地掌握这一对概念。

4.比较法能起到或加强直观作用。 比较法能使抽象微细的生命现象和规律具体形象化,我们也称之为“对比直观”。如借用学生们所熟知的一般事物,比喻生命现象或规律,如说草履虫象草鞋,大草履虫有一个透明略呈肾形的大核,等等。这样,使学生对微细抽象的生命现象,有一个直观形象。比较法还能加强直观作用。如将蜥蜴的肺结构图同青蛙的肺结构图比较,能使学生具体深刻地看到蜥蜴肺泡数目增多,深切地认识到蜥蜴肺的呼吸作用能够满足整个身体对氧气的需要,因此适于陆地上的生活。而青蛙还需要皮肤辅助呼吸,仍然离不开潮湿的环境。 5.比较法是培养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比较法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石,即比较是一切逻辑思维的方法。任何事物的特点必须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因此,采用比较法,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学生必须用比较法,从逻辑上找出对比之项:作用场所、作用条件、反应物、生成物、能量转化等等,然后分析出对立面和统一面,得出答案。并从中看出二者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比较法的类型及其运用

中学生物学主要是讲述生命现象的共性和个性,都是科学家们经过反复比较,从理论上概括总结出来的。生命现象之间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纵横交错,网络复杂。生命现象的多样性决定了比较法的多样性。一般的比较法有类比、列比、历比、寡众比和综合比。

1.类比。就是根据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系统性,进行类型或类别比较的方法。根据被对比各点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类比法又分为类型比较法和类别比较法。前者是把同类的各个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共同性和相似性,进行归纳教学的方法。如学生已学过了地上茎的知识,在讲授地下茎时,将其特点分别与地上茎特点作相应比较,或者让学生把两个实物对比分析,这样可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学似地获得新的知识,建立起同类的概念。后者是把不同类的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比较,找出特殊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类的教学方法。如绿藻和兰藻的比较,鲸和鱼的比较,可使学生在原有一类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另一类新的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 类型比较法和类别比较法关系密切,常相互配合,同时运用。求大同,归一类;找出特点,分门别类。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对比各方既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一大类,又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二类或多类(小类)。

2.列比。列比就是把相对独立的互为并列的几个生命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如:绿色开花植物的各种根(或茎、或叶、或花、或果实)的比较;昆虫纲各目动物口器的比较;等等。可使学生从中清楚地认识到繁多的生物器官与其功能和环境条件相适应。

3.历比。历比就是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将某一生命现象发生发展历程分阶段进行比较的方法。如将高等植物各类的根(或茎、叶),按进化程序比较,可帮助学生具体生动地认识到:植物的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又如把鱼纲、两栖纲、爬行纲和哺乳钢的心脏(用挂图或模型更佳)比较,这样,学生就不难看出脊椎动物心脏的分隔变化,即由一心房一心室到二心房一心室至二心房二心室。有力地证明了动物也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历程。

4.寡众比。寡众比就是将同类中的一事物同众事物比较的方法。一般以一事物为圆心,与众事物分别比较,而众事物之间不进行比较。如把茄科与锦葵科、蔷薇科、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分别进行比较,强化对茄科主要特征的认识和记忆。在分章节复习时,也可把其中的一种器官(或组织、或系统)同多种器官(或组织、或系统)分别比较。强化其一,巩固其他。

5.综合比。综合比就是把一系列的各个生命现象的诸方面进行比较的方法。一般用在总复习末期,将一本教材(或一编)的内容,分纵类和横行,综合整理,分析精炼,列出一览图表,让学生灵活运用上述各种比较法,掌握个别和整体知识的网络关系,积零为整,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如六大类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比较等。

三、运用比较法需注意的问题

1.选准比较因子。比较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很广泛,但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用来作比较的。只有具有比较意义和条件的双方,才能确立为比较对象。一般要符合如下比较的基本条件: (1)同类不同种的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比较。如:一种植物体与另一种植物体;一种动物体与另一种动物体;一种植物群落与另一种植物群落;一个动物类群与另一个动物类群。它们分别隶属于同一大类中的不同小类。比较的目的:求其异同,寻其特点。 (2)非同类事物的比较。非同类事物的比较,属于借比。如:双子叶植物叶脉呈网状,栅栏组织象栅栏,海绵组织似海绵等。比较的目的:借以说明某些难于想象的事物,使学生理解某些抽象的事物。 (3)本质特征相同或相反的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比较。如:动物进化原因与植物进化原因;呼吸作用实质与光合作用实质等相比。

化学中的类比法精选篇11

关键词: 类比法 中学物理 规律教学

类比法是一种富有启发性、创造性的推理方法,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当研究陷入困境时,科学家们经常运用类比推理,提出科学假说,从而在研究上有所突破。爱因斯坦曾说:“在物理学上往往因为看出了表面上互不相关的现象之间相互一致之点而加以类推,结果竟得到很重要的进展。”现在,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类比法在物理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其中也包括中学物理的规律教学。

一、类比法的概念

类比是一种逻辑推理方法。金岳霖在《形式逻辑》中提到,类比法就是在观察到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许多属性上都相同时,便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可以这么说,类比法是一种从已知到未知,探求新领域的方法。

在教学中,类比法可归纳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两个研究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论出它们在其他地方也可能相似或相同所采用的一种推理方法。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就是将两种不同的物理现象进行比较,从而揭示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的本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具体来说,物理规律建立时的类比教学就是在学习新的物理规律时,将它与已学过的物理规律进行比较,借助已学规律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新的物理规律,从而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

二、类比法的运用在物理规律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1.运用类比法教学,提高类比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碰到内容较不熟悉的新规律的学习或较复杂的问题时,就会无从下手。针对实际教学中出现的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必须注重科学思维方法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物理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提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方法方面的要求。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注意到科学方法的渗透,并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类比法是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之一。在物理规律教学中运用类比法,训练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类比法教学,沟通新旧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中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缺乏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虽然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但物理的理论(概念、规律等)是对实验、事物实体等经过抽象化而形成的。学生经常会觉得很多物理理论很抽象,比较难以接受和理解。在中学物理中,有不少物理规律存在很大相似性。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类比方法教学,以学生较熟悉的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类比抽象的物理规律,能化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能使学生开拓思维、触类旁通,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物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

3.运用类比法教学,形成知识网络,使物理规律条理化、系统化。

随着物理教学的深入,学生需要掌握的物理规律越来越多,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与应用,我们可以利用类比法揭示这些物理规律内在联系。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可以利用原先所掌握、较熟悉的知识和规律,借助类比推理,可以有效掌握新的知识和规律。若再对已有知识进一步做适当类比,则可以将这些知识有机系统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很显然,通过这样的类比,我们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新、旧规律的理解,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清某些容易混淆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我们从表达形式的多样化中探求知识结构的统一化。因此,正确运用类比法既能引导学生巩固已有的规律,把物理规律条理化、系统化,又能引导学生探索新规律,使学习变为自觉积极的活动,更好地掌握新的物理规律。

三、类比法在物理规律教学中的运用实例

下面通过实例具体说明类比方法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选修3-1》中电场部分知识时,我们知道电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又客观存在的物质,其物理规律对学生来说是比较不容易理解、接受的,因此在进行电势能的教学中,可以基于学生对重力场的有关知识较熟悉,将重力场和电场进行类比推理,找出它们的相同点――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两个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进而得出在电场中某两点间移动某一电荷,电场力所做的功只与始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与物体在重力场中运动时重力所做的功也只与始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相似。这样从旧知到新知的类比,学生就容易接受,显然能帮助学生理解电势差概念和电场力做功的特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巧妙运用类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师生教与学的互动,物理课堂气氛会更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规律,促进中学物理有效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步学会探究,体会科学探索的方法和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阎金铎,主编,查有梁,等著.物理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3.

[2]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4.

[3]李长华.类比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25(4):93-96.

[4]王晓凤.类比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J].邢台学院学报,2004,19(4):63-65.

[5]刘有才.浅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分析法[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1,(03).

[6]张焕全.“类比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裕中简报,2005(5).

[7]郑世山.类比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创新,2006(03).

[8]葛传体.类比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创新教育,2009,6:140.

化学中的类比法精选篇12

类比是以比较为基础,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人们为了变未知为已知,往往借助于类比方法,把陌生的对象和熟悉的对象相比较,把未知的东西和已知的东西相比较,进而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或相似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推移到另一对象中去,产生新的理论或知识。这种类比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启发思路、提供线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类比法在中医学中叫做“援物比类”或“取象比类”法。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常以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与人体内的事物相类比去探索和论证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疾病的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问题,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方法学作用。现将中医学中蕴涵的类比思维方法略述如下。

1精气学说中的类比思维

精气学说认为,精或气是构成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本原。宇宙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精或气的同源异构体,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即所谓“天人一体”。以这一思想类比人体,则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或称一个小天地。人体的各个部分、各个脏腑组织器官,都是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化生而成的,因而它们之间也是同源异构体,也存在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依赖于精或气的升降聚散运动;人体的生命活动,也是由气的运动变化所维系。气的运动停止,人体的生命活动则终止。

2阴阳学说中的类比思维

阴阳学说认为,物质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是由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结果。类比到人体,人体的生命进程也是由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所维系,并时时受到自然界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影响。因此,人的生命活动正常与否,不但与人体内的阴阳运动平衡状态有关,而且与自然界中阴阳的运动平衡状态也有密切联系。中医学还依据自然界中随着太阳的升落而出现的一天之中阳气的变动情况与人体相类比,指出“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即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

3五行学说中的类比思维

五行学说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依据木、火、土、金、水的特性归为五大类,并认为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学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人体的脏腑组织等根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将与自然界“木”相类的脏腑组织及功能活动归属于肝,将与“火”相类的脏腑组织及功能活动归属于心,以此类推而形成了人体的肝系统、心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等五大生理病理系统。五大生理病理系统按照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运动变化,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的动态平衡,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

4病因及治疗学中的类比思维

中医学还把人体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与自然界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进行类比推理,形成了病因理论中的“六淫学说”。例如:自然界的风具有轻扬向上、善动不居的特性,类比到人体的病理变化,则凡具有轻扬开泄、善行数变而主动等特性的病理表现,如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皮肤瘙痒无定处、头痛汗出、抽搐等’皆属外感风邪为患,治疗时应采用祛风的方法。

此外,中医学还运用类比思维创造了不少治疗方法。如中医学在治疗火热上炎时,受到炉火正旺,抽掉炉底柴薪,则火势自减的启示,采用寒凉攻下的方法治疗,大便一通,火热下行,上部火热征象顿消,这种方法称之为“釜底抽薪法”。在治疗阴虚肠液干枯、大便秘结时,受到水能行舟的启发,采用滋阴增液而通便的方法,肠液增多,大便自然通畅,这种方法称之为“增水行舟法”。其他如“提壶揭盖法”、“导龙人海法”等亦属类比思维而创立的治疗方法。

5方剂命名中的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是中医学中重要的思维方法,中医方剂学也大受影响,在方剂的命名上体现得很明显。方剂的命名有很多规律,有以主药命之者,有以功效命之者,有以神话中人物命之者等,其中暗含文化信息’以及类比思维在方剂命名中的应用。

5.1类比卦象  青盂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方,药用荷叶,生石膏,知母,僵蚕等。主治瘟疫表里俱热,头面肿痛,亦治阳毒发斑。青盂一名,是通过类比卦象而得名。本方之所以名青盂,是因为方中用了荷叶一味,青盂指荷叶。在《周易》中,震卦之象为仰盂,而荷叶一味,其色青,亦如仰盂,故称。古人受类比思维的影响,把荷叶与震卦类比,认为荷叶有震卦之象,则亦具震卦之性,能禀初阳上升之气,可载诸药上行头面,以治头面肿痛之症。

5.2类比实物  斗门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方,药用干葛,地榆,炮姜等。功能涩肠止痢,主治疫毒痢。本方名之斗门,是类比水利设施一斗门而得名。斗门,为调节水量而设的一种装置,相当于闸门。开则水泄,闭则水止。斗门散一方功能涩肠止痢,能止痢下赤白脓血,其“止”之功卓,犹如斗门之于水,服之则痢止。另外,泰山磐石散、金锁固精丸等方名与此相类。泰山磐石散安胎之功坚如磐石,故名;金锁固精丸固精之功如金锁锁之,故名。

5.3类比人物事迹禹功散,《儒门事亲》方,药用黑牵牛、茴香等。功能行气逐水消肿,主治水停之证。本方名之禹功,是类比大禹治水之功而得名。大禹治水,以疏导为法,最终功绩卓著,天下太平。故大禹治水之功,人皆仰之。本方功能行气逐水消肿,以疏导为法(疏导二便)广用于治水。两相类比,名禹功,以示其逐水消肿之功卓越。

5.4类比神兽  大青龙汤《伤寒论》方,方用麻黄、桂枝、生姜等。功能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治风寒表证兼有里热。本方名是类比古代神兽青龙而得名。青龙,古代四大神兽(青龙、白虎、玄武、朱雀)之一。古人亦尊之为神,称青龙为东方木神。龙是国人崇拜的神兽,有兴云布雨之能。本方麻黄量大,发汗力强,有如龙兴云布雨之势,故以龙名之。另有小青龙汤,方名之意与此相仿。除了青龙之名,白虎、玄武等亦被用为方剂名,如白虎汤、真武汤(因避讳,玄武改真武)。方名之用意与大小青龙汤相仿。

6讨论

类比方法在许多情况下是十分有效的,但也存在着局限性。因为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推理,事物之间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同一性提供了类比的逻辑依据,差异性则限制着类比结论的正确性。类比推理的结论可能是真实的、正确的,但也可能是虚假的、错误的。因此,类比推理结论的真实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验证。

化学中的类比法精选篇13

关键词: 化学教学 类比 运用 注意

所谓类比是一种思维的方法,是将两个对象进行比较,根据它们某些方面的类似性或同一性,再类推出它们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类似或同一的思维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应用类比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思维活动在课堂中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也是落实学科素质教育,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途径。

化学教学中类比思维运用的设置是一种艺术。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种既孕育着迷雾而又引人入胜的情景,提出既不是唾手可得,又非高不可攀的问题,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运用直觉、联想、分析、比较去推理,去活化思维,教师则乘机诱导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下面笔者就在化学教学中运用类比谈些体会。

一、在化学教学中类比的运用

1.新知识教学时,运用类比。《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教学时,学生已具备弱电解质电离是一个可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建立平衡,以及化学平衡等知识。因此本节课开始时可直奔主题,首先让学生猜想电离平衡是如何建立的(以醋酸电离为例)。开始学生自然有些困惑,教师可点拨,开始时醋酸分子部分电离出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同时产生的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又结合生成醋酸分子,两个可逆过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两者的速率(电离速率与分子化速率)有何关系?请画出速率-时间曲线。此时大多数学生会联想以前学过的化学平衡,类比猜得电离平衡的建立与化学平衡建立相似,并画出速率-时间曲线。此时教师可追问电离平衡有何特征?它的移动受哪些因素影响?规律如何?这样无需教师多讲,学生会类比思考出相关问题,教师只需指出它们的差异之处。这就将新知识纳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既复习了旧知识,又落实了新知识;既让学生学得了方法,又培养了能力。知识学得活,用得也活,同时也为后面其他平衡的学习提供了方法。

2.实验教学时,运用类比。《氯气实验室制法》教学时,我们不必按照实验课的常规专教法,可先让学生自行设计这个实验的装置。教师先指出制氯气常用的药品:二氧化锰固体、浓盐酸,反应条件:加热。然后引导学生类比推出:该气体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H2、CO2的相似,由于反应需加热,应在反应器下放酒精灯(垫上石棉网),同时依据氯气的物理性质类比设计出氯气的收集装置。之后师生再共同完善该实验装置。学生运用类比思维设计成功后,整节课兴趣盎然,学习热情非常高,也提高了创新设计能力。

3.习题教学时,运用类比。例题:据报道,某石油化工厂用三乙醇胺N(CH2CH2OH)3,水溶液代替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石油解气除去其中CO2和H2S,年增产值100万元。为什么三乙醇胺能代替氢氧化钠?为什么这种改革可以增加年产值?此题乍看问题非常隐蔽,但可引导学生从三乙醇胺的分子式N(CH2CH2OH)3联想到熟悉NH3的碱性,类比得出可与CO2和H2S反应,三乙醇胺吸收CO2和H2S的原因为:

N(CH2CH2OH)3+H2S=[NH(CH2CH2OH)3]HS,

2N(CH2CH2OH)3+H2S=[NH(CH2CH2OH)3]2S

N(CH2CH2OH)3+H2O+CO2=[NH(CH2CH2OH)3]HCO3

2N(CH2CH2OH)3+H2O+CO2=[NH(CH2CH2OH)3]2CO3

类比铵盐的分解性质,得出可增产原因:上述盐热分解放出CO2和H2S,三乙醇胺被回收循环使用。在解决这类情景题时,可启发学生从已知或相关条件切入运用类比思维进行联想,对一些含有相似之处的现象或过程,突出其本质,扬弃其非本质的因素,化难为易,化隐为显,化模糊为清晰,化生疏为熟悉,由此及彼,从而创造性地确定解题方向。

二、运用类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运用类比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作为创新的阶梯。要充分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组建,重视对知识的比较、分类,以便有的放矢,思而有得。在学生没有获得必要的知识准备,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之前,让学生去尝试去发现,必会陷入盲目中,久而久之,学习积极性势必受到挫伤。

2.运用类比教学,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类比因素。根据知识内容,教学要求,结合知识点中的重难点、分化点,着眼于教学内容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知识来设计,要抓住知识的中心,激发学生充分思维,将知识教学与创造力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运用类比教学,应重视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新旧知识的“结合点”,类比、联想、推理,提出自己的见解,要重视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学习中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养成善于创新的习惯。

4.运用类比教学,应兼顾求异思维。由于类比经历是一个“从特殊到特殊”的过程,其本质是求同思维,并带有一定程度的猜测性,因此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情况:类比双方虽然具有数个相同或相似的属性,但类推的下一个属性恰是双方的差异点,使推断结果失真,这就是类比思维的忽然性。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类比的同时必须兼顾求异思维,既发挥类比思维的独特功能,又避免其不足,使之在解决问题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类比思维是一种古老又极富生命力的科学思维方法,著名数学家开普勒曾说过:“我珍视类比胜于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信赖的老师,它能揭示自然界的秘密……”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情景,经常性地训练学生的类比思维,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可以断言,在现代科学认识获得的全部知识中,用类比思维方法得到的知识所占的比例将会日益增大。

参考文献:

[1]杨慧仙.全面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5,7.

[2]张日升.中学化学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的一些体会[J].龙岩师专学报,2006,4.

[3]胡新发.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

[4]李德强,马松艳.中学化学教学应向素质教育转轨[J].绥化师专学报,2002,4.

化学中的类比法精选篇14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会觉得有很大的困难,往往会感到在学习中解决了一个问题,另一个新问题又会接踵而至,学生付出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但是收效甚微,效果不理想.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因为知识本身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其知识迁移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通过类比教学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和学习效率.

类比思维即通过探索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事物间相同的特点来并将其进行对比的一种思维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其间的相似性,根据相似性推理出其他方面的类似性.类比思维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联想,就是由新的知识联想到旧的知识;二是类比,也就是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找到它们的相似点或不同点.类比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多向性思维的建立,更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自主积极性.因此,笔者就类比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及解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类比思维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与解题中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新知识

类比推理作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知识,还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在掌握一种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去探索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抛物线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掌握的抛物线知识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去探索、教授双曲线和椭圆的知识,因为它们之间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是基本相通的.因此,运用类比推理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新旧知识.

2.有利于学生探求新结论

类比推理在自主学习新知识和探求新结论方面,都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比如,探索空间问题的某些结论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在平面中得到的一些结论,然后利用类比推理的办法得出空间问题的新结论.像是把平面中的知识类比到空间知识中,将二维思维转换为立体思维,再去想象空间中的点、线、面、角的关系,依据平面中的相关知识得出结论,从而推出空间结论.通过这种类比推理办法能够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素养.

3.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解题新思路

类比推理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意义不仅仅是在于教给学生一种新的解题方法,更是在于为了让学生掌握这种新的思路解题.使学生即使碰到其他的难题,只要掌握了这种思路和观念就能通过类比找到解决办法.类比推理的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结构类比,这种方式主要是在类比过程中发现两者之间在结构上的相似性,从而找到解决方法;二是结论类比,主要是在类比过程中将已解决或是易解决的问题的结论和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类比,从而解决问题;三是降维类比,其主要应用在空间结构中,当遇到维度较多的问题时把它们转化为平面图形或者是维度较小的图形就可以很轻松得出结论.

二、高中数学教学与解题过程中类比思维的具体运用

1.加强了新旧知识的对比

高中数学教学和解题中,类比思维的运用可以加强学生的新旧知识间的沟通,不断丰富、深化教学内容,并且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和联想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新的知识结构网.比如教师在对球的概念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入圆的概念与之进行类比教学,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并掌握球的概念.

2.促进知识的条理化

随着高中数学知识的不断深入化和系统化,学生需要将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整合,形成知识网络体系,使得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能够得到质的飞跃,因此,要通过类比教学法的运用,建立知识网络,使学生知识条理化.如在学习向量知识的时候 我们需要注意共线向量、共面向量和空间向量这三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异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先让学生理解掌握共线向量的知识点,再通过类比推理的办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平面向量,最终达到掌握空间向量知识的目的.

3.深化学生的解题思想

类比思维在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能够深化学生对数学解题思路的开发.比如在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为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可以在课下准备收集不同类型的习题,在学生掌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及一般解法后,再让学生进行拓展性训练,通过类比学习的解题练习,从而发现解题的具体规律.

4.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类比,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复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类比整式乘法,使学生自我探索并获得创造性的认识,在进行复数除法时,学生自己就会类比根式除法,在做根式除法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从而使分母有理化,所以在复数除法时,学生自然会通过类比思考实现分母实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