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精品课程五要素范文

精品课程五要素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0-08 17:36:17

精品课程五要素

精品课程五要素精选篇1

【关键词】民办五年制高职 化学 精品课程 问题及探索

随着国家大力支持民办院校发展,民办院校呈现蓬勃式发展,但因收到建设资金的制约,既要体现教学水平的提高,又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故民办院校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前三年按照中等教育模式进行管理,我院有效地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学效益,为完善五年制教学教育管理,推进五年高职基础教育改革,整合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实践环节。因此,笔者以我院化学精品建设为例,阐述民办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一、师资队伍建设

“化学”为我院学生的一门基础实验学科。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专兼结合的模式,专职为主,兼职为补充的模式,整合师资队伍,聚集优秀教师,形成互助互补教学。并结合青年教师情况,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学习、培训以提高专业教学技能,并组织青年教师观摩有经验教师的公开课,参加学院组织的教学技能大赛,形成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但是因为民办高校的办学机制,教师岗位流动性较大,教师队伍建设不够稳定,以青年教师为主,且其授课任务重,无法深层次的对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学院应多引进高职称教师,并鼓励年轻教师多发科研论文,满足精品课程人员配置的要求。

二、化学课程建设

1. 教材建设方面。

本课程我院采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刘斌教授编写的《化学(通用类)》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计划新教材,经全国中等教育职业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组成,此教材提供课程内容结构合理,该教材并未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将学生的生活、职业生涯作为教学背景,以课程教材与专业化、生活化知识结合为载体,重视“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交叉领域、与学生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应用领域”,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后来经了解发现,关于五年一贯制的教材市场上较少,缺口很大,大都借用中专或者专科的教材,这对于五年制学生的培养导向缺失。

2. 教学手段方面。

精品课程建设之前,我们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化学教师并未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生活的界限,将专业知识、生活素材融入化学课程中,实现化学教学的专业化、生活化。后来再建设中,我们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模式,鼓励教师利用微视频教学方法,并且书写电子教案,拓展教学教育资源,将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形象的,从而使教学效果更为直观。利用精品课程建设,整合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多动手,将理论学习融于实践教学中。我们实践教学中,资金投入较少,启动较快,符合民办院校资金比较紧张的办学情况,但达到实际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

3.化学基础实验教学方面。

化学基础实验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的教学环节,其实验教材内容的编写我们化学精品课程重要部分。我们从三部分完成,第一,对指导教师的要求;第二,对学生的要求;第三部分,实验室室的安全守则;第四部分,化学实验目录。化学实验的目的不仅要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训练学生实验技能,增强动手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我院购置形象直观的教学标本,添置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但是学生实验中,由于教学实验条件的限制,很多对于学生开放的实验教学并不能满足。

三、有效的评价机制和管理制度

1. 网站建设的实力

精品课程最终的展现和资源的利用都体现网站建设中。网站建设不仅仅体现化学精品课程内容的共享,更彰显课程的特色与创新。在建设过程中,因经费的问题,我们先采用学校网络技术人员来完成,但是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很大差距。学院在下一步完善过程中,联系专业网站建设公司完成。

2. 课程评价机制

化学精品课程的评价不仅要体现在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实施课堂教学,在“课程内容”的相关主题中设置“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包括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重大成就、化学对社会发展影响的事件等,更要通过利用这些素材来创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管理机制

所有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环节都需要主要负责人在每一个环节进行监控,学院需在人力、财力、物力给予大力支持,经常进行教师互相听课、教学检查、开展教师座谈会及学生情况反馈跟进等措施,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总结并整改,逐步形成一套有效的精品课程评价管理制度,让制度管人,以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使得化学精品课程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

总之,五年制高职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项目,要把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目前成果主要是校级,尤其在民办院校更应该继续努力,不断总结不断反思,才能有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精品课程五要素精选篇2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5)01-0115-03

哈尔滨工程大学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并于2006年成为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第二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2007年创建独立的实体――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并于同年入选首批部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自2007年9月成立以来,基地坚持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为主旨,走过创建期、发展期,进入深化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基地作为学校的独立建制单位,在工作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搭建高水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中,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建设期:顶层设计,理念创新

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从顶层设计、理念创新出发,建立执行机构和独立建制的牵头单位,集中力量,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基地将教务处公选课模块、团委大学生艺术活动中心、人文学院艺术教研室职能归并,主张全校“艺术教师――散兵集合”,真正做到了站在全局角度,整合全校资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以“面向课程、面向活动、面向环境”为途径,以“高质量课程、高水平讲座、高品位活动”为要求,以“打造课程精品、凝练活动品牌”为方向,以“科学与人文融合、增强蓝色国土意识、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提升民族凝聚力”为目标走改革创新之路。回顾基地发展历程,凝练为“五重五抓”“一实二创三高四化”。

其中,“五重五抓”具体如下:(1)重素质教育,抓“机构建设”,创立“三办一中心”;(2)重调查研究,抓“课程体系”,构建特色六大课程体系;(3)重文化熏陶,抓“启航讲坛”,创建纳入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大讲堂;(4)重人文精神,抓“读书工程”,开设课程;(5)重校园氛围,抓“艺术拓展”,创建艺术教师“一人一品”。“一实二创三高四化”具体包括:“一实”指独立建制的实体;“二创”指素质教育理念创新、国家素质教育基地运行机制创新;“三高”指高质量的课程、高水平的讲座、高品位的活动;“四化”指力争做到课程精品化、讲座课程化、活动人文化、竞赛普及化。

二、发展期:六大体系。十大举措

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基地将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划分为六个模块,即“中外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人生与社会科学”、“艺术修养与审美”、“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和“国防文化与船海史话”。近年来,基地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力度搭建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提升课程授课质量和教师课堂授课水平。目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初步构建大体完成,形成了以通识教育课程为总体框架、以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为有力支撑的典型模式。

基地采取十大系列措施,确立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其具体措施包括重新梳理优化“有灵魂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核心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提升课程地位,素质课程课堂教学效果单独评价;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师工作量进行单独核算;深入艺术拓展工作,对本科能力拓展学分予以认定;创造性开展学生艺术素质专项分级工作;在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中增设专职督导,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全面监控;注重建设,创建精品专题网站;出版主题刊物;树立文化品牌,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通识选修课程分为三大类别,分别为文化素质教育类、新生研讨类和专业拓展类。基地大力建设通识教育选修核心课程、网络视频公开课课程,搭建科学通识选修课程体系,形成名师名家授通识课程的氛围。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体,基地在打造精品化课程过程中,培育出一批大学素质教育精品(优秀)课程。除此之外,基地还重点建设“核心课程”。2010年,基地启动首批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的立项遴选工作,已有《走进海洋之三海一核》《基础乐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28门课程获得文化素质教育类“核心课程”称号。

基地倡导素质教育艺术教师的“一人一品”,相继成立了16个由专职艺术教师指导的学生艺术实践团队,如大学生管弦乐团、民乐团、“爱乐”钢琴团、“海之韵”大学生合唱团、“飞鹭”舞蹈团、“弦之月”吉他社团、“地平线”平面设计工作室、书法摄影研究室、“启点”美术工作室等。艺术实践团队作为学校文化艺术实践拓展活动的带动者,在国际、国家、省级的大型比赛中成绩斐然;艺术实践团队作为学校开展文化艺术实践拓展活动的引领者,在文化素质教育平台下,不断实践着基地将艺术理论向实践延伸、同步建设“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教学理念与原则,逐步形成了具有哈尔滨工程大学特色的素质教育育人体系。

基地广泛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交流,先后建立了文化素质教育网站与启航讲坛视频网站,创建了《文化素质教育通讯》。基地多次组织召开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论坛以及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与课程设计研讨会,发挥了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辐射作用。

三、深化期:创建“五个一”工作特色,开展博雅教育

哈尔滨工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特色为创建了“五个一”。“五个一”具体包括:创建一支学生队伍――学生工作中心;创建一支教师队伍一校文化素质教育理事;创建一个课程体系一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创建一个跨学科学术大讲坛一“启航讲坛”;创建一份刊物――《文化素质教育通讯》。

第一,创建一支学生队伍――学生工作中心。素质教育工作的展开必须与学生紧密相连。基地在成立之初,便创建基地学生工作中心,至今已培养了六届具有领导才能的精英人才。学生工作中心的学生干部来自于学校各院系,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家”文化为主导、以“博雅书堂”进行内部培训,对其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其爱国爱家情怀,经选拔后组成“平等、团结、自由、向上”“德才兼备、积极主动、展示自我、合作奉献”的自主成长型团队。

第二,创建一支教师队伍――校文化素质教育理事。为了提升学校素质教育的受众面,让全校学生能够有计划、有目标地参与到素质教育中,素质基地于2013年上半学期,以推荐和自荐的方式,在全校各个院系遴选17名教师,聘任其兼任素质教育理事,负责其所在学院学生的素质教育相关工作的开展、普及及推广。17名素质教育理事均为各院系从事学生工作的思政教师,最贴近学生生活、了解学生动态,通过理事的监控、反馈,让素质教育工作更能有的放矢地深入到学生中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第三,创建一个课程体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素质教育基地自成立后着手负责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管理、建设工作。“第一课堂”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文化素质课程体系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基地在认真分析学校原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和构建特色体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点环节,要求学生修满相应学分。

第四,“启航讲坛”是学校纳入本科教学方案的一门跨学科选修课程。自2008年3月开讲以来,其以每教学周一期的频度举行,现已授课260余期。讲坛重在知识性、前沿性、趣味性、哲理性,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启迪智慧,引领航程”为宗旨,纳入学校通识课程体系六大模块。基地先后聘请到中科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和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先生,张岂之、王义道教授等,少将徐光裕,国家名师彭林教授、顾沛教授等,百家讲坛金正昆、鲍鹏山、马瑞芳、康震、隋丽娟、喻大华教授等,艺术家六小龄童、黄宏,央视著名体育主持人韩乔生等,以及来自耶鲁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等专家作客讲坛。讲座以“高质量、精品化、学术化”引起了师生们的强烈反响,在全省乃至全国发挥了国家基地的辐射作用。

跨学科大讲堂――“启航讲坛”作为文化素质公选课纳入学分管理,学生每听5场讲座即可获得1学分。自“启航讲坛”开办以来,基地加强了对“讲坛”运行情况的分析总结,通过各项统计和分析反映出该门课程组织运行、课程安排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长处和不足,对课程持续健康运行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五,创建一份刊物――《文化素质教育通讯》。基地自2008年起,每学年编辑出版正式刊物《文化素质教育通讯》一期,涵盖热点辑要、素质论坛、素质成果、教学动态、人才培养、交流合作、艺术撷萃、讲座集锦、人物访谈、师生天地等12个版块,每期总计字数约6万字。该刊物是对素质基地日常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高度提炼和全面总结,也是作为校内外交流、推广素质教育教学成果、提高素质教育辐射面的有效手段,更是基地工作人员日常最有效的查询工具。通讯的编辑出版,记载着哈尔滨工程大学素质教育基地的成长史,同时也见证了素质教育基地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过程。

精品课程五要素精选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精品课程 学生满意度

[作者简介]普林林(1959- ),女,云南建水人,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云南 昆明 650000)郭显林(1984- ),男,四川宜宾人,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湖北 宜昌 4431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140-03

一、研究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近些年迅猛发展,然而教育教学质量并没有完全跟上其发展的步伐,如何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作为影响教学质量核心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更是引起了广大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在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地方和学校加强课程建设。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怎么样?实际效果如何?相信这些肯定是教育主管部门、高职研究者和教学者特别关心的问题,因为他们共同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希望了解其预期的效果和发挥的作用。最后,作为教育受众的广大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具有最重要的评判资格。

基于以上,本研究试图从学生的角度,通过对其满意度的调查研究,摸清高职精品课程的现状,总结出一些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中的经验与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为高职教育管理者、教学者和研究者在下一步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完善中提供一些较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以云南地区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样本共来自云南省6所高职院校,其中昆明4所、地州2所;2所部级示范院校、2所省级示范院校和2所普通院校;共调查19门课程,其中部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15门;共发放问卷718份,回收699份,回收率为97,剔除无效问卷(漏选三题以上和规律性作答)后为612份,有效率为85。所以无论是从问卷数量还是从所选样本来源来看,本研究样本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研究法,同时兼顾了定性研究,在研究中尽量让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达到和谐。

3.因素分析。本研究根据国家高职精品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内涵,结合教育学相关知识和理论,以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实践条件和学习效果等六个因素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分析高职学生对高职精品课程的满意程度,并对其各个因素的成因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为探索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精品课程满意度夯实了研究基础。

4.信度与效度分析。(1)信度分析。对于信度的考评,本研究采用克朗巴哈(Cronbach)a系数法检验量表来检验。经检验,本研究的各因素Cronbach值最大为0.76,最小值为0.55,均值在0.65左右,信度较高。(2)效度分析。本研究主要从内容效度来考察问卷的效度。本问卷所设置的纬度是以国家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及内涵为基础,包含了整个精品课程建设所涉及的六大方面的内容,在通过一系列的文献综述、学生访谈后形成了初步问卷,并邀请相关的教育专家、高职教育研究专家、在职教师、研究生学生和高职学生对问卷的题目数量、问题清晰与可行性、内容合理性、针对性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结合大家的建议进行反复的修改,形成最终问卷,这些措施有效地保证了本研究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总体情况分析。本研究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法,选项分别为“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对应的分值分别为1、2、3、4、5分。“3”分为理论中值,大于“3”表示不满意,小于“3”表示满意,所以当分值越靠近“1”就表明学生越满意,越靠近“5”就表明学生越不满意。统计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对高职精品课程的总体满意度为2.2,处于较满意水平。其中对课程设置(2.1)和教师队伍(2.18)的满意度最高,对教学方法与手段(2.27)和学习效果(2.33)满意度最低。但六个纬度都超过了一般水平(低于3),表明精品课程的建设还是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基本认可。

2.具体项目的相关指标分析。总体上对高职精品课程的学生满意度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具体分析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的每一个项目的满意度也是非常必要的,从具体的每一个项目的分析情况,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对具体某一个项目的满意情况,从而便于清晰地发现精品课程的具体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首先,学生对精品课程评价的具体的17个子项目都是趋于满意水平。其中“学生所学知识对将来职业发展的作用”和“实践课教师的整体素质”这两个项目的得分最高,处于“比较满意”的水平。其次,学生对精品课程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教师教学方法的丰富程度和教师授课内容与以后实际工作内容的结合度都给予了较高评价,接近“比较满意”水平。在所有的项目中,“学生对自身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满意度最低(2.52),处于刚“满意”的水平。最后,学生对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满意程度都较高,但是问卷统计时缺失数据(“无”或者“不清楚”)高达70个左右,表明很多精品课程还没有建立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或者一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开实训课),或者说某些精品课程的实训课在设置上不科学,这些都需要引起高职课程研究者和管理者的注意。

3.学生满意度各因素指标满意度比较。完成了学生对高职精品课程总的满意度和各个项目的细致分析,可以很清晰地看出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的评价,再通过对各个项目的满意度指标的比较,那么就可以完全了解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的具体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各因素指标的评价为“很差”的个数很少,最多的为“校内实训室效果”和“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作用”,数量为11;最少的为“所学知识对职业能力的发展所起作用”和“实践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数量为3。学生选择“很好”的数量很多,比例较大,其中在“实践课教师”项目上更是达到了190,比例为31.5%。其中“所学知识对职业发展作用”“理实结合度”“教学方法丰富程度”“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结合度”“考核方式满意度”和“对课程的总体看法”这几项的选项为“很好”的比例都超过了20%,特别是25.5%的学生对精品课程的总的看法都持“很好”的态度。整体项目中,学生持“较好”态度的比例在40%左右,持“一般”态度的比例占30%,总体状况良好。通过笔者在问卷回收过程中对学生的访谈,由于学生的选择心理,选择“一般”选项的学生还是持比较中立的态度,再加上还有少部分学生持“较差”态度(5%左右),所以高职精品课程要体现其比普通课程的“精品”性,做到赋予其的“示范性”,还需要在各个方面继续加大改进与发展力度。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一是,高职学生对高职精品课程的总体情况处于“满意”水平,关于高职精品课程六个维度的“满意”水平相差不大,都处于“满意”水平,其中对课程设置和教师队伍的满意度最高,接近“比较满意”的程度。二是,高职精品课程所属专业多为理科、工科、医科和农科等具有实操性的专业大类,文科类精品课程数量偏少,课程性质几乎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三是,学生对精品课程的认可度较低,接近一半学生不知道自己所学课程为精品课程,精品课程需配备的实践条件(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还需改进,有接近三成的学生认为无实践条件或者不清楚。四是,高职精品课程的考核还是主要以考试为主,实操考核欠缺。五是,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的各个项目几乎没有反感态度(5%左右),“较满意”和“很满意”选项比例达到七成左右,表明大部分学生对精品课程各个方面的认可度都较高。

2.提高高职精品课程学生满意度的对策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的总体满意度趋于“满意”水平,但有些维度不是处于特别满意状态,离高职精品课程所要求的“示范性”还有一定距离。所以本研究从影响高职精品课程的六个核心维度出发,分别给予相对合理的对策与建议。(1)高职精品课程的课程设置应该科学合理。课程设置即某门课程的设立与安排,包含了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如果把一门设立与安排并不合理的课程评选为精品课程,那么该门精品课程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因为由于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差异性和自身的特殊性,高职精品课程的课程设置也有其独特性,根据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内涵,高职精品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做到:第一,选择学生满意的课程作为精品课程来建设推广;第二,精品课程的受众覆盖应科学合理;第三,精品课程的内容应具有职业性;第四,精品课程与获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有效衔接。(2)丰富高职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为教学内容选取、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因为这三个方面的重要性,所以提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也就成了提升学生对高职精品课程满意度的主要突破口和重要内容。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应该做到:第一,提高高职精品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第二,提升高职精品课程特色与创新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三,加强高职精品课程的教材建设;第四,提高高职精品课程教学与学生将来实际工作岗位要求的结合度。(3)改进高职精品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教育方法与手段作为教学工作实施的最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精品课程的满意度。如何提高高职精品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应该从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网络教学环境三个大的方面出发,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一,采用行动导向的高职教学模式。第二,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第三,丰富课程教学手段。第四,加强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第五,改革精品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课程的评价形式主要分为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高职精品课程应该是综合两种评价形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即更加关注评价的过程而非结果。(4)加强高职精品课程教学队伍建设。教学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形成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基于精品课程所具有的引领示范性,其教学队伍建设的经验与问题肯定会在师资建设中给予同类课程以重要参考。高职精品课程的教学队伍主要分为主讲教师和教学队伍结构两个部分:主讲教师主要强调师德、能力与水平;教学队伍主要强调“双师”结构和专兼职比例。如果教学队伍建设水平高,随之学生的满意度就自然会高,反之亦然。建设一支优秀的高职精品课程教学队伍应该做到:第一,建立结构合理的高职精品课程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应该是一支“双师”结构合理、专兼教师比例合理、学缘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和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合理的队伍。第二,提升主讲教师的综合能力,增加课堂吸引力。第三,规范兼职教师准入制度,保证兼职教师素质。(5)改善高职精品课程的实践条件。高职教育的实践条件主要分为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训环境两个方面,所以必须加强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环境建设。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课程所属专业岗位(群)的具体需求,建立相应校内实训基地。第二,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第三,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科学规范地对实训基地进行管理,校企双方按照管理体系,明确各自的职责,保障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使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第四,加强实训基地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第五,加强教学监管,对实训结果进行科学严格的考核。建设和管理好校外实训基地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择信誉较好,有教育情结且能双赢共荣的企业作为长期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伙伴。第二,选择确实能给予学生锻炼机会、充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行业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第三,加强对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第四,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训基地协调发展。(6)注重学生的自身建设。前面五个部分从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外部条件出发,就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对精品课程满意度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以下从学生学习的内因出发,提出一些建议。第一,树立自信,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第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三,加强心理辅导,改变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适应能力。第四,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对学生的整体管理,严格要求,狠抓校风、学风建设,让全校都沉浸在一片积极学习的氛围之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也提升学生对学习效果的满意度。

五、结语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比较短,对高职教育的研究起步也较晚。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载体,国家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质量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期项目和提升质量的“抓手”是科学合理的。精品课程建设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与难题,但毕竟只经历了不到十年的发展时间,笔者相信,通过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研究专家、各院校教师与高职学生的共同努力,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体系将越来越完善,其功效也将越显著,最后它必然会影响整个高职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从而为实现整个质量工程建设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切实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玉志.美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方法评介[J].比较教育研究,2006(6).

[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精品课程五要素精选篇4

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它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不仅在于建构学生的学术基础与核心能力,而且必须藉由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博雅内涵,陶冶学生性情、构建博雅涵养、培养学生价值与道德判断、思维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而改变体质与气质,达到全人的境界。尤其是要使大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团队合作。作为一名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十分重要,理念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文化素质教育就是把文化作为内容,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实践体验等多种教育活动,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文化层次、思想境界、精神品味[1]。其实质是促进学生内在身心的发展与人类文化向个性心理品质的内化,形成较为稳定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精神与文化素养、形成人的素质品格,并外化在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中。科学与人文融合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索

学校自教育部批准学校为部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起,积极思考如何开展各项工作,应该由哪个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相关工作。在学校党委认真思考和充分讨论后,一致认为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组织机构必须要创新,即应整合全校资源,站在全局角度,从顶层设计建立执行机构和独立建制的牵头单位,真正做到切实转变观念,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基地作为学校独立建制单位,先后设立了“两办三中心”,即综合办公室、教务办公室、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素质教育教学中心和书法摄影研究中心。此外,为了更好的落实学校制定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内容,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与管理,使我校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效益成果,进一步建设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指导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学,监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质量,形成全校统一的指导协调机构,学校在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中增设专职文化素质教育委员,负责宏观指导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及质量监控工作。经过认真调研与分析,规划素质教育开展从课程、跨学科讲座、文化艺术活动三方面入手,构建我校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即坚持以“提升人文素质、培育科学精神、陶冶艺术情操、弘扬先进文化”为己任,以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为突破口,以系列文化素质讲座、读书工程、文化与艺术教育活动等为载体,使理工科学生兼具人文素质的底蕴,文科学生获得科学精神的熏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作为独立建制机构,目前独立运行近五年了,学校积极参加2008-2012年的“三北、四川片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研讨会,虚心向专家、优秀素质基地学习。回顾发展历程,我校基地初步实现了从建设初期的“五重五抓”到目前“一实二创三高四化”的努力发展方向。“五重五抓”:即重素质教育抓“机构建设”、重调查研究抓“课程体系”、重文化熏陶抓“启航讲坛”、重人文精神抓“读书工程”、重校园氛围抓“艺术拓展”。“一实二创三高四化”:一实:独立建制实体;二创:理念创新、机制创新;三高:高质量课程、高水平讲座、高品位活动;四化:课程精品化、讲座课程化、活动人文化、竞赛普及化。

三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效果

(一)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创建其核心地位

重新搭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中外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哲学人生与社会科学”“艺术修养与审美”“自然科学与人类文明”“国防文化与船海史话”,新增受学生喜爱的文化素质课程近百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市场营销与能力提升》2门课程,首次作为学校选修课程获得黑龙江省级精品课程。一批核心、特色、地域化课程不断涌现,诸如:《走进海洋之三海一核》、《英语美文赏析》、《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关系与中国》、《科技创新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六门核心课程,以及《科技创新训练》、《孙子兵法》、《朋辈心理辅导》、《情商与智慧人生》……等一批优质课程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与欢迎。新版通识选修培养方案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梳理为文化素质类(六大模块)、新生研讨类、专业拓展类。2010年学校召开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评审会,《现代海洋开发》、《科学精神的启示》、《现代西方哲学》、《中国古典文学欣赏》等22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获得首批核心课程立项[2]。同时,学校还开设名师讲堂、网络尔雅通识课程。学校学期末组织召开大面积中小型学生座谈会,了解通识选修课程教师教学状况。学校适时开展校院两级教学大检查,注重通识课程质量,停开一批课程。经过努力,学校在文化素质课程工作量、教学奖励、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单独体现。

(二)创建跨学科学术大讲堂———启航讲坛

“启航讲坛”作为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纳入了本科培养方案,学生每听五场讲座即可获得1学分,其定位是通识教育跨学科的学术大课堂,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主,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尤其是“学会做人”,这一方面对18-22岁的大学生非常重要,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讲坛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启迪智慧,引领航程”为宗旨,重在知识性、前沿性、趣味性、哲理性,融入通识课程体系六大模块。已与北京师范大学、国防大学等建成合作单位,定期选送优秀专家来我校讲座。“启航讲坛”作为通识教育讲座课程重要载体,不仅邀请国内名师、学者,也邀请国外有关专家,通过讲座互动以及讲座后座谈的方式,让学生有机会与专家“零距离”,达到典范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3]。讲座专家主要以国内外高校名师为主,走“高质量、课程化、精品化、制度化”路线。先后聘请到杨叔子院士、张岂之教授、王义遒教授,国家名师清华大学彭林教授、南开顾沛教授等,百家讲坛主讲鲍鹏山教授、马瑞芳教授、康震教授,军事专家金恩祥将军、徐光裕少将,艺术家六小龄童、黄宏,以及来自台湾地区、国外耶鲁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等专家作客讲坛。专家精辟独到的见解,深入浅出的演讲都能唤起聆听着的共鸣,震撼的是学生的心田,滋润的是学生的心灵,部分讲座将以模块化的形式固化下来,已被聘为学校的近20余位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每年将到我校讲座至少一次。专家提前二周提供讲座课程大纲或讲座简介或讲座文稿;并提供与讲座相关的教材或书籍以便学生延伸阅读与学习。

(三)倡建艺术素质教育“一人一品”

建立“一人一品”,即一名艺术专业教师负责一个艺术精品社团的日常教学、训练、演出节目的排练的教学模式。大学生艺术团相继成立,诸如“爱乐”钢琴团、“海之韵”大学生合唱团、“金帆”声乐艺术团、“飞鹭”舞蹈团、“弦之乐”吉他团、“地平线”平面设计工作室、“启点”美术工作室、“书法摄影”工作室等,这些艺术团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展现佳绩。基地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步建设的原则,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理论向实践延伸,以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为平台,提供学生文化实践机会。以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为平台,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为目标,大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

(四)做好艺术素质教育普及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文化素质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理念,学校于今日出台“关于印发《哈尔滨工程大学艺术素质专项分级标准》”,此分级标准设计五大类专项,即艺术类音乐专项(合唱、键盘、声乐、小提琴、铜管类、木管类)、艺术类绘画专项、艺术类舞蹈专项、艺术类视觉设计专项和艺术类书法专项。

(五)建立文化与实践体验基地

学校利用社会资源,结合课程体系、素质讲座、地域文化,建立校外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如《阿城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萧红故居》、《哈尔滨文庙》等,作为大学生了解文化与实践体验基地,这些基地成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的延伸,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共同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四文化素质教育十大任务

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坚持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整合全校资源,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等方面不断地丰富着校园文化[3]。注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形成具有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给师生打上哈工程的文化烙印,并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可持续发展做着不懈的努力。

(一)加强素质理论研究,探索人才培育的途径和方法

素质教育依托文化素质课程体系,面向课程、面向活动、面向环境,以“高质量课程、高水平讲座、高品位活动”为工作宗旨,努力实现“课程精品化、讲座课程化、活动人文化、竞赛普及化”。着力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推动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科学发展。注重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营造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治学严谨的学术氛围。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素质教育只有纳入本课培养方案、进课堂,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精选博雅课程,重视我校“短板”教育。在专业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探寻实施素质教育的新思路。采取政策引导、氛围营造、典型示范等方式,调动广大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力求取得突破与成效;围绕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团队建设,从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建设艺术教育团队、数学文化教育团队等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举办高水平跨学科学术大讲堂

结合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系统开设大学生文化素质系列讲座,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质,开拓国际视野。讲坛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启迪智慧,引领航程”为宗旨,重在知识性、前沿性、趣味性、哲理性,讲座专家主要以国内外高校名师为主,走“高质量、课程化、精品化、制度化”路线。部分讲座将以模块化的形式固化下来,专家提前二周提供讲座课程大纲或讲座简介或讲座文稿;并提供与讲座相关的教材或书籍以便学生延伸阅读与学习。高水平讲座专家的到来,有利地推动学科建设,促进校际联合,以及高校与企业间产学研合作。高水平、学术化的讲座,发挥基地示范辐射作用。

(四)组织多层次、多样化文化素质教育活动

文化素质教育要始终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步建设的原则,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理论向实践延伸,以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为平台,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提供学生文化实践机会,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为目标,大力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

(五)组织文化素质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工作

从事人文社会科学、艺术教育和自然科学普及工作的教师是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力量。学校要注重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文化素养,并形成文化素质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积极组织教师编写文化素质教育教材与读物,以推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六)建设网站,编辑通讯,做好文化素质教育年报与静动态宣传工作,办好大学生艺术团,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

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需要高水平特色网站的配合,包括要闻、课程建设、图文讲坛、理论探索、艺术活动、文史哲艺相关内容等,同时更要做好文化素质教育通讯,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对工作进行总结,也可以起到宣传、辐射作用。通讯的编辑,记载着历史,还可以起到工具的作用。艺术团旨意在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和活跃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同时也培养了许多有专业特长的优秀人才,锻炼出一批团结意识强,办事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同时艺术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宣传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中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特色品牌,力求使大学生艺术团成为学生提高艺术水平、展现艺术才能的阵地和学院对外宣传交流、树立良好形象的窗口。

(七)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引进高雅艺术进校园,建设高校联盟,积极推进校际文化素质教育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五要素精选篇5

进入“十二五”期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进入新阶段,教育部先后制定了《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目的是在继承与发展“十一五”期间实施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基础上,计划再支持建设5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发展现状及问题

图1是秦炜炜的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高校教学发展中心的制度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该项目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10年来国家精品课程项目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全国性调查和分析,该样本覆盖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20余所高校(本科+高职)中10年来从事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管理与评价有关工作的参与者,该研究数据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一定的说服力。从图1中可见,国家精品课程的时效性差,利用率很低,经常使用的仅占19.44%。85%以上的精品课程参与者认为,精品课程对高等院校的教学影响不大。此结果完全有悖于国家精品课程项目的初衷。

此外,已有精品课程在建设中还受到课程建设开发模式、评审指标体系导向等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缺乏一套宏观评价机制以实施对精品课程应用状况、共享程度和影响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以上经验和教训都为新一轮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提供了启示。

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领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新一轮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目标是“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2]。梳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相关内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领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建设目的来看,主要是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大学精神落到实处。

从服务面向来看,要求课程以内容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课程服务对象从服务教师向服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学习者转型。精品共享课程服务面向的转型,是新教育教学理念的体现,实质上是要求改变目前教学中师生间的地位关系,践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从课程内容来看,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内容要求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适合网上公开使用。

从资源类型来看,精品资源共享课包含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要求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系统性、完整性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与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技术指标中尤其对拓展资源提出了要求,拓展资源建设实为基础资源的补充,尤其是在多样性和交互性上的补充。这就需要课程建设者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建设在线学习平台,这也是精品资源共享课赖以建设的基础,是实现面向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充分开放的前提条件。

从技术要求来看,规定了各类资源的标准和技术格式,以保障课程资源传输、互通、共享等服务活动,便于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教育资源网络共享服务。

三、文献信息检索课程建设的策略

基于上述信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各部分指标都在强调课程资源及其教学活动必须能实现网络化、互动和共享。综合以上各因素,结合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经验以及多年的教学实践,制定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整体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

本方案的创新点和突破点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资源建设、评价体系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

(一)更新教学理念和思路

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是各类专业信息素质教育的公共课程,也是为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专业拓展课程。同时,更是一门培养自学能力、提高研究素质的科学方法课或工具课。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尤其是信息检索能力,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实用性,本课程确立了“授人以渔、提升素养、服务专业、面向社会”的设计理念,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建立网络环境下基于检索过程的课程观,形成一门系统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知识、技能等的立体化课程。

(二)调整课程定位,适应专业调整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成为必需。因此,将课程目标定位从原来的培养学生文献检索理论素养和掌握系统性知识,调整为着重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将信息素养的培养与专业学习、终身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及社会学习者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尤其是文献信息分析应用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来构建知识与能力并举的一体化培养目标。

(三)重构课程体系,满足差异化要求

围绕课程目标,遵循职业教育与学生成长的规律,以文献信息检索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起一个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文献检索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重构的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由一条主线、三个层次、五个教学单元构成。一条主线为研究型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三个层次为信息意识、文献信息获取、文献信息利用;五个知识教学单元则是信息意识、知识产权及创新、信息检索能力、信息研究能力、信息分析及应用能力。同时,根据各专业的不同侧重定制每一教学模块的具体内容和学时。

重构的课程体系突出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做法为,在对传统的文献信息检索经典理论进行创新和整合的基础上,引入信息检索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一代的网络资源等,根据专业的不同设计各类典型工作任务。同时,开展各类文献信息检索大赛,鼓励并协助学生加入教师科研小组等课外科技活动,建立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二是根据高职的教学特点,满足差异化教学要求。具体做法是:基于信息技术和无线校园的应用,突出信息素养对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的支撑作用。强调课程与专业其他课程的衔接,即从各专业入手,全面梳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融入到本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并针对不同的专业形成差异化、项目化的课程解决方案。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将强化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终身学习意识等作为课程建设的新要求。为此,本课程着重从三个方面提出改进教学方法的策略:一是在课程总体设计时,把重点放在文献信息的利用上,采用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教师指导教与学结合的模式;二是教学以启发式为主,采用案例教学、系统演示、实例研讨、研究型学习、关键词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三是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集体辩论、小组讨论、小组互评、个人演讲与答辩、角色扮演、同伴教学、作业点评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的实践性环节,本课程曾与航空维修专业的《飞机机务维修与保养》课程对接。实施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自主检索数据资源、自主选题或课题立项,在此基础上进行课题分析、制定检索策略、信息检索、检索结果分析并撰写学术论文,然后在网上展示各自的成果,通过邮件、论坛等途径作进一步的交流。最后,对各自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相互启发与借鉴,共同提高。最终不仅完成了《飞机机务维修与保养》课程的教学任务,也达到了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能力的目的。

基于以上系列改革措施,通过这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文献的选择与评判能力,以及对学术机构和学者的评价能力。

(五)建设在线学习平台,开发适用的拓展资源

针对服务面向的不同,本课程系统开发、设计、整理了大量形式多样的数字化资源,建立课程网站,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学校及面向社会开放的课程资源的共享。

针对拓展资源的技术要求,本课程着重从两个层面开发了拓展资源。一是在内容上增加诸如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自主考试系统、单元测试系统等。二是在技术上,基于Web2.0技术与核心理念,建立文献检索课程博客,建成课程网站。在博客和课程网站上实现微课程内容的创建、存储、传递、维护和管理,学生随时可以通过手机和各种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极大地增强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互动交流性。

教学实践证明,拓展资源在教学中很好地补充了基础资源,而且为师生搭建了互动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平台,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管理平台。如教学实施中,本课程将单元测试系统、自主考试系统、课程网站等系统链接至Blackboard平台,通过该平台实施教学进度管理。首先设定教学进度,学生通过微课程视频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后,通过单元自测后才能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所有单元学习完成合格后才能进入自主考试系统参加期末考试。如果学习中遇到了问题,学生可以选择去讨论区借鉴别人的想法,也可以直接提问,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

精品课程五要素精选篇6

一、“十五”本科教学概况

“十五”(2001-2005年)期间,北京化工大学抓住我国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良好的契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全面达到本科教学优秀学校评价指标为目标,从人才培养的实际出发,开拓思路,团结奋斗,真抓实干,教学改革取得了新突破,教学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教学管理形成了新机制。

五年来,根据教育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大精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为主导,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规划,加强建设,深化改革,推进创新,提高质量,注重特色”,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教发[2004]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教高[2005]1号文件精神,以及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我校2000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第八次党代会和2003年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精神,围绕“一个中心(迎接教育部对我校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确保达到优秀水平)、两个基本点”(继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加快向现代化教育教学管理体制转化的进程)和“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实施“北京化工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行动纲要,以建设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一流的本科教学体系、创建一流的本科教学为目标,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重点,积极推动研究型本科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教学管理,与时俱进,而全面展开本科教学工作。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校已形成万人办学规模,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的格局进一步形成,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教学成果有了进一步的产出,教学管理有了突破性进展,全校师生员工的全面教育观念得到创新、组织管理的行为得到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得到创新,并以创新促进和推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展开,以创新探究、追寻和确立学校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水平。在2004年教育部高校水平评估工作中,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获得优秀,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

二、“十五”本科教学主要成绩

“十五”期间,在学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本科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培养质量,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在教学改革方面居国内高等学校前列。五年多来,我校以争创优秀本科教学校为目标,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教育部“4号文件”)为契机,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抓住机遇,扩大规模,改善教学条件,使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继续实施以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设施建设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一)教学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教学条件显著改善,本科教学的地位得到巩固

近五年,学校执行教学经费预留和单独划块制度,确保了教学经费投入并做到了逐年增加。五年期间,学校在教学用房、实验室改造、实验设备购置、实习基地建设、图书设备购置、校园网建设、运动场所及各种体育设施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改善了办学条件,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培养的需要。学校充分重视校园网、图书馆、公共教学实验室、公共服务设施等教学基本设施的建设,努力营造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现代化育人环境,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进一步夯实高层次人才培养长远发展的物质基础。有近百台国外先进的关键仪器设备引入重点建设学科,保持了科学研究基础设备水平的先进性。

结合学校“十五”规划,学校着力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验室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等问题,五年中共投入3000多万元,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即:9个校级教学实验中心、8个院级学科实验平台、11个专业特色实验室和9个校内实习基地,重点建设了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实验中心、机械实验教学中心、信息类院级实验平台、生物类院级实验平台、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室、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室、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室等,理顺了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不仅解决了我校基础实验室设备陈旧和不足的局面,而且不同程度地缓解了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需求,使我校的教学条件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使我校本科教学“十五”规划的实现有了坚实的基础。截止目前,全校共建成各类教室240个,其中多媒体教室75个、语音教室13个。全校共有计算机4807台,其中用于教学的计算机达2943台。

(二)教学改革日渐深入,取得突破性成果

“十五”期间,学校全面实施“新世纪教改工程”,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以新世纪教改立项研究为载体,先后承担了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31项,形成了部级、省市级、校级和院级四级教学改革研究体系,为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新世纪教改工程”开展以来,参与教改的教师数由2000年的63.2%上升到目前的95%,极大地推动了我校的教学工作。

我校十分重视教学改革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完成新世纪教改工程和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验收工作,并结合国家精品课程评审、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评估,对教学改革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总结和提炼,使教学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我校在教学改革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多次在全国性的会议上进行交流,受到教育部和兄弟院校的一致好评。

新世纪教改工程,极大地带动了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成果,近年,在四年一评的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中,我校获得部级一等奖4项,部级二等奖6项;获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9项,获二等奖11项。在=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评选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7项、二等奖21项和优秀奖22项。

(三)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示范作用得到发挥

“十五”期间,我校探索高等学校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之路,建立起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各类基地,使其在学生培养中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为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合格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学校投入近3000多万元建设成了“部级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部级工科基础课程物理教学基地”、“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工科基础课程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涵盖理、工、文、法等学科,已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试验基地和基础课程教育的大平台,为持续、稳定地提高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做出了贡献。通过几年的建设,这些基地在人才培养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功能不断完善,教学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6月化学基地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工科基地。物理教学基地于2004年11月被教育部确认为部级教学基地。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也已经过校内专家的评审论证为申报部级备案基地做进一步的准备。

学校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探索出的许多成功经验,不仅指导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同时也辐射到全国部分高校。基地通过主持召开全国性教学研讨会、接待兄弟院校来访、网上免费开放的精品课程资源、推广自行研制的多媒体课件、培训其他院校教师等活动,为全国理工科高校基础课程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教改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而且,这些基地在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功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我校化学教学实验中心被北京教委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并颁发标志牌,在北京高校产生了积极的辐射作用。

(四)专业结构得到调整,培养体系更加优化

“十五”期间,学校根据“四适应”(即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学校的文化传统与实际)的思路,按照发挥优势、量力而行的原则,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着重提高学科专业整体水平,构建了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对学科专业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了以工科为优势,以化工和材料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法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十五”期间,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加强了办学的针对性、适应性,不断探索新的专业方向,注重办学的效益,增加科研积累,将教育教学资源集中到优势专业和发展重点专业上,进行本科生专业“末位淘汰”的改革,进一步拓宽了专业口径,提升了学科专业的生命力,密切了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联系。

学校加大了对窄专业整合和扩展的力度,实行“并”、“整”、“扩”、“改”、“增”等措施,发展传统专业,加强基础专业,提高专业的办学实力和水平,使这些专业对新学科、新专业、新知识领域的衍生与辐射能力及对应用技术学科专业的支撑作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新型学科专业的需要,以及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对社会紧缺人才的需求,适时增设了新的专业,并努力创建交叉学科专业。通过寻找高分子材料和生物工程学科专业的交叉点,学校创建了生物功能材料专业,使我校成为国内唯一一所在目录外设置该专业的院校。不仅扩大了学校的服务领域,为构建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学科交叉、文理渗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学校在“十五”期间,坚持以特色求卓越,分层次建设本科专业。学校出台了《北京化工大学校级示范专业的主要标志和国内领先示范专业的主要标志》,明确了将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这4个专业建成国内领先示范专业;将生物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这6个专业建成校级示范专业。这些专业办学历史较长,具有国家或北京市重点学科支撑、有一定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较高。建设这些专业的管理责任进一步体现在校长与各学院院长签订的“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暨院级评估整改责任书”中。通过建设,创建4个“国内示范专业”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五)课程建设得到巩固,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

课程建设是本科教学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十五”期间,我校课程建设最突出的成绩是,共取得了19项基于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教学成果奖,其中部级奖5项、北京市级奖14项。获得部级精品课程4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6门,校级精品课程21门。这些都有赖于“宽口径、厚基础、广交叉、多综合、重能力、倡创新、兴人文、健身心”原则的建立,以及通识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和学科方向课程一体的教育思想的倡导。

我校课程建设始终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这一核心贯穿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本着以人才成长规律为出发点,积极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主线的学科知识体系,注重强化本科专业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加大了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并进一步增加了课外素质拓展和创新实践,优化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空间,进一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及利益最优化,“以通为主、先通后专,通专结合”,使课程内容、培养方式、教学手段符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扭转了以“学科本位”思想为主的课程设置局面。学校先后以课题立项形式投入200万元经费用于课程建设和改革,以“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递阶控制的方式,重点开展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学校采取切实措施,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以确保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不断深化。

为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学校教学大纲依据学科知识体系(知识点、知识单元和知识领域)对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并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形成了“3×3×4”的课程体系。即3个平台:通识及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学科方向;3个系列:理论教学(知识)、实践教学(能力)、素质拓展(素质);4年学制:按学科大类打通培养。借鉴国外大学通行的课程编码方法,以课程的层次、学科属性、知识领域等为主要编码信息,对全校本科生课程进行了编码,构建了相应的课程预修,进一步地使学生通过选课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对薄弱领域的课程(群)建设也得到了加强。

学校在深化教学改革中对课程建设标准和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进行了适时调整。课程建设突出课程教学的九要素:大纲、讲授、讨论、作业、实践、教材、答疑、考核、评价,并用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校级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库,大力推进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研究型教学。

我校注重精品课程在课程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将其提升到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的高度来认识。学校按照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的精神,统筹规划,精心建设并学校在“质量工程五年行动纲要”中,明确了重点建设部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级精品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和院级精品课程的目标。经过多年扎实的课程建设,学校已初步形成国家、北京市、学校和学院四层次的精品课程体系。

在近年国家和北京市精品课程评选中,我校《物理化学》等4门课程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数学建模》等16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学校拥有部级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的数量居北京高校前列。

(六)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并得到完善

“十五”期间,学校共投入5000万元用于重点学科专业、新办专业和公共基础实验室的重点投入;2001年的实践教学工作专题会议确立的“三层次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为学校建设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校根据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注重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机械基础实习、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军训、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在教学计划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学校开设的实验课程不仅满足了学生基本训练,更注重实验内容的更新与改革,将科研成果引入本科实验。

在构建学校“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各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其中化学、化工等一批实验项目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2005年,我校化学教学实验中心被北京教委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并颁发标志牌,在北京高校产生了积极的辐射作用。

“十五”期间,我校结合教学基地的建设,利用校办产业的技术和设备优势,建立起产学研结合的材料、机械等校内富有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门化实训基地10个。同时建立了校外固定实习基地79个。学校积极改革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单一“进厂”实习模式,建立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有各专业特色的实习模式,使学生直接参加有关重大科技计划和产品研发等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为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强与企业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取得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双赢,学校探索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的尝试,以改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现状,出台制定了《建设北京化工大学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意见》。

学校注重实践教学研究,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校《化工原理实验》、《过程装备专业实验》、《仿真实习》等实验(实习)项目、设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国内部分高校推广。化学基地将传统的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成按化学研究方法设置的实验体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对实验课程体系及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和优化,建立了以材料科学基础实验、高分子专业实验和聚合物等高分子专业方向实验平台、科技园区等实习基地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出版了系列教材。近3年来,以实践教学为主的项目有2项获部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

学校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建立了化工、生物、机械、电工电子、数学建模等创新基地,给优秀生配备指导教师,实现因材施教。近5年,学生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累计达300多篇。学生在各类省市级以上竞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数学建模连续多年保持好成绩,2002年获得最高奖“高教社杯”。2004年获得“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决赛”获一等奖。在各种物理竞赛、数学竞赛、化学实验竞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等竞赛中,我校均取得好的成绩。

(七)教学管理得到加强,质量体系得到保证

“十五‘期间,在以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将严格的教学管理和全面的质量监控作为保证教学中心地位和实现高质量教学水平的有效机制。学校将课堂教学质量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担任教学任务教师的聘任、考试和考风以及日常教学管理等四个方面列为全程监控的四个关键环节。

学校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制定和出台了包括:《北京化工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认定细则》、《北京化工大学教学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北京化工大学关于教学管理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教师教学工作条例》、《北京化工大学关于加强教学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化工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以及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本科实行学分制教学与学籍管理条例等多种规章制度、奖励办法、条例与细则。

在质量监控体系上,学校重点制定了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成绩考核与评定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并进一步完善了校、院两级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和管理制度。保持校领导靠前沿指挥的传统:校领导亲临教学第一线听课、巡视考场和深入教师及学生当中倾听意见;每学期开学前校领导分头带队检查开学前的准备工作等。

学校建立了一套适合校情、保证教学质量、实施自我监控、良性循环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等级(免检、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差)为依据,形成了优胜劣汰的主讲教师聘任机制,确保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上的投入。

学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严把选题关和质量关。通过制定《北京化工大学本科毕业环节工作规定》,对毕业设计(论文)各项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对各环节进行有效监控。

(八)教学评估获得优秀

精品课程五要素精选篇7

中等职业教育当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学校如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精品课程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内涵建设的重点,不仅可以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更是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动力。精品课程建设,是促进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更是中等职业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办特色专业,树品牌教育,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课程是学校教学的最基本要素,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是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综合改革与实践,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各个中等职业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中等职业教育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体现。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数量和质量等已成为衡量其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该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精品课程建设也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作为职业教育的载体,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等职业学校建设精品课程的建议

(一)正确把握精品课程内涵,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精品课程是体现“五个一流”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虽然精品课程是多层次、多样化且各具特色的。但精品的核心内涵是永恒不变的,即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适应相应层次的优秀教材为核心,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前提,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和以科学规范管理体制为保障的课程体系。这是集教育理念、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是精品课程先进性、科学性、教育性、整体性、实用性、有效性和示范性高水平定位的具体体现,是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科研创新同步教育目标的基本保障。

(二)科学确立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要素,全面提升精品课程建设水平

确立合理的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标准是搞好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可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分解为五类要素,即基本建设要素、主体建设要素、过程建设要素、教学评价要素和成果特色要素,并对精品课程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1.基本建设要素

课程的基本建设要素是指课程最基础的构成要素,如: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和教学参考资料等。作为精品课程,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大纲,精品化、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完整规范的教学档案,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和充分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等。

2.主体建设要素

课程主体建设要素是保证和实现课程建设目标的主体因素,如:课程负责人、教师、学生、教师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等。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培养造就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学缘范围广泛,且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养成积极和创新学习的态度等。

3.过程建设要素

过程建设要素是指课程教学组织过程的基本要素,如:教学组织运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教师的配备等。作为精品课程,其教学过程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组织科学严谨,各教学环节制度化,教学安排合理;教学内容适应培养目标,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服务于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教学手段先进且恰当应用。

4.教学评价要素

教学评价要素是保证课程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作为精品课程,应当建立教学效果评价制度,对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严格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讲求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根据不同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教师教学技巧的艺术性进行评价,具有强烈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应当注重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达到较高的学生总体满意率。要接受专家和同行教师评价,得到同行和校内外的广泛认可。摘要:本文围绕精品课程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标准,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对中等职业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几个建设环节的建议。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引领,以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今后中等职业学校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信息。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示范作用

5.特色与标志性成果

精品课程建设重在过程,但衡量课程的精品性也必须通过一定的特色和标志性成果体现出来。其主要体现的内容包括教师群体的影响和声望、重大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人才的素质和质量,并且在教学改革方面应具有鲜明特色,在课程建设中具有长久的发展和积淀。作为精品课程,首先应具有一、二名国际或国内知名的优秀教师,发挥该学科课程的学术带头人作用;建立有利于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培养一批高素质并具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学和学术骨干;有多人次获国家和省级的集体和个人荣誉。其次,取得重大的教学改革和建设成果,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第三,人才素质高,学生在与该课程有关的单项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毕业生对该课程给予较高评价。第四,特色鲜明,成为某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性课程,得到广泛认可和认同。

(三)研究和探索精品课程目标的实现途径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预期成果和目标,必须研究和探索科学可行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明确的指导思想、科学的建设规划、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建设过程的动态监管。

1.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

课程建设目标应与学校定位相适应,与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由于不同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科发展水平以及对精品课程的认识角度的差异,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也不尽相同。但应明确:精品课程建设要遵循“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建设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先导,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为依托,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切实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2.科学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育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等。课程建设规划反映了各个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学科和专业特点。在新形势下,首先要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和培养一支素质过硬、技术精湛的教师队伍;并在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知识结构合理、整体优化、符合社会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并反映学校教学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开发网络教育资源等立体化教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实验、实践教学工作,增强能力的培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教学交流活动,开阔视野,为建立青年教师培训机制创造条件。

(1)教育思想规划:教育思想是指导教师在课程理论建设和教学实践中的纲领,教学规律的掌握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学校应要求精品课程负责人要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认真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牢牢把握科教兴国、素质教育这一总体指导思想,树立主体教育思想,科学、人文教育思想、创新,实践教育思想和终身教育思想,力求教育思想的创新,把课程建设与教书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程建设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统一起来。

(2)建设目标规划:按照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确定精品课程建设层次,最终将集中建设好反映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体现“五个一流”,能起到示范和牵动作用的精品课程,并使这些课程在国内同类课程中居领先或先进水平。

3.围绕“五个一流”,把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要求

“一流的教师队伍”,就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培养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成果显著、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主讲教师梯队,并使这支队伍成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力。“一流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内容上,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深入开展教育理论研究,结合课程的历史沿革和特征,以知识整合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重在课程的精品内涵建设,始终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充分体现“加强基础、注重应用、增强素质、培养能力”的教育原则,对理论课程实施以知识点为模块,联系基础、拓展应用的构建模式;实验课程应科学合理地设置自主设计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注重实践课程环节的设计,应该包括科学研究活动、科技发明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一流的教材”,就要以科技创新为源泉,以新的教材体系为基础,结合教学实际,修订教学大纲,开发建设以纸质教材为基础,以网络课程建设和学科专业网站建设为依托的集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实验教程、习题集、试题库、电子教案、系列参考书和辅助教材等构成的一流立体化教材。“一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其核心在于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形式把教材内容多角度地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要用生动、丰富的教材,有价值有说服力的理论,接触实际的实验课,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要用“启发式”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思想,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要根据课程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积极使用网络技术,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网络化,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将课程全部开发建设为网络课程,依托精品课程网站,创建现代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机制,实现“一流的教学管理”。完善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规章制度的执行是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而规范完整的教学档案,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体现。通过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保证精品课程建设在科学制度的框架下,得以有序进行。

4.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动态监控和管理动态监管

对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质量十分重要。学校应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相继出台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重点把握如下几个环节:严格申请、评审程序,确保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定期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年度和中期检查,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严把验收关;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办学主体自身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课程发展特征和世界教育趋势、课程改革方向和教育政策等,对课程建设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实现监管过程和验收指标的双重动态管理,明确精品课程质量的时代特征,确保课程的创新性、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整体性、适用性及示范性。

三、结束语

精品课程五要素精选篇8

    思想政治(品德)课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小学德育工 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 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建设。在以往改革的基础上,原国家教 委分别于1996年6月7日和1997年4月1日印发了《全日制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和《九年义务 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并决定依据《课程标 准》组织编写一套示范性试验教材。高中教材1997年秋季起在江西、山西和天津二省一市试用,修订后自1998 年秋季起供全国高中学生使用;初中教材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的需要,经报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同意,采 取特殊的“审读”方式,提前一年于今年秋季起在全国试用。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将于1999年秋季起在全国试用 。同时,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用)》、《全日制中学思想政治 课教学大纲(试用)》以及依据该大纲编写的教材停止使用。

    这次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的改革,是本世纪末重要的一次政治课改革。

    一、这次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原因和思路

    现行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是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的教学大纲确定的,至今已使用了6年。教 学内容和教材相对稳定,教师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积累了经验,改进了教学方法,促进了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 治课的建设。那么,为什么还要修订现行两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一)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前,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面临的形势与90年代初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1992年10月召开了党的第十 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要求“全党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 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定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根据青少年的特点 和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学习和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精神,是思想品德课特别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国际 上,苏联东欧剧变以后,两极对峙瓦解,冷战结束,多极的世界格局已基本形成。中国经受住了90年代初期西 方敌对势力妄想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颠覆的考验,广大青少年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信心。同时,世界经济正在发生一次深刻的变革。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在世界兴起,一种全 新的经济——知识经济正在形成和发展,它对现在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都提出了新的 挑战。1992年以来,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形势发展变化在实践和理论上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问题 ,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编的教材中都需要正确反映。这样,我们的课程在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上才 不会脱离实际,才能具有活力。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同年,国家教委颁发《小学德育纲要》。19 94年,江泽民、李鹏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抓紧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年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接着又印发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学习和贯彻这两个重要文件的通知。《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 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要求两课教学要“根据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变 化以及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编写出相对稳定、具有规范性的教材”。1995年,国家教 委颁发《中学德育大纲》,下达《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对课程建设全面 提出要求。1996年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 央和国家教委制订和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向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 和整个德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所有这些要求,必须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得到贯彻落实。

    (三)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也向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提出了重要的新课题。一要研究和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 精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十分鲜明地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教育改革 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并且尖锐地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 轨道”。以德育人乃大根本,实施素质教育,如果忽视了德育,则是丢了根本。因此,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 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素质教育的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处理好两课自身基础 知识与育人功能的关系。二要考虑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将初中学段与小学学段联系,统一考虑教育要求、教 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这是体制上的一个重大改革,要求统一安排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 。三要研究实行五日工作制、减少学时以后的新情况。由于总学时减少,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 实践活动等方面均需作相应调整,进一步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四)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自身深化改革的需要

    1992年以来,按照中央和国家教委的要求,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改革取得较大进展,积累了不少新鲜 经验。特别是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方面,许 多好的、比较成功的经验都需要在课程标准和新编教材中得到反映。总之,为适应面向21世纪学校德育工作的 要求,制订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并按照新制订的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是必要的。这是思想品德课和思 想政治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

    这次修订两课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呢?

    根据中央《若干意见》,这次修订两课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是:整体规划,分层要求;总体目标,一以贯 之。《若干意见》指出,学生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情感,文明的行 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一个通 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过程。这里,既提出了德育的总目标(同样是政治课的总目标),又明确实现总目标是一个 逐步形成的过程。《若干意见》还指出:“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 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这就是说,既要整体规划小学、 初中和高中两课的课程体系,又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及学习阶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划分层次,具体 确定这种教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逐步提高。因此,小学、初中、高中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阶段,需要将整 体规划与分层次要求科学地结合起来,保证两课的总体目标一以贯之。

    原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确定了在现行两课教学大纲基础 上,根据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按照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分别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 目标的总体思路,并具体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再划分为一、二年级,三至五年级,六年级三段;七至九年级( 即六三学制初中一至三年级)一段;共四个教育教学阶段。整体规划教学内容体系,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整体 规划,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内容分别是以下几点。

    1.小学重点进行以“五爱”为中心内容的公民道德品质教育。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确定小学思想品德 课一、二年级和三至五年级的章节题目,以清晰地反映“五爱”教育在两个年级段中的循环上升、逐步提高的 过程和教学的内在联系,解决现行品德课教学中内在体系不清的问题。六年级从个人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 活、社会公共生活和国家民族生活等方面,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五爱”为基本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典型 事例具体指导学生分辨社会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道德现象的是与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小学阶段的“爱社会主 义教育”是与“爱祖国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小学阶段的“热爱共产党”的教育主要是情感教育,它是通过讲 述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进行的。

    2.初中重点进行公民的健康心理品质和正确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法律常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教育和我 国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对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能 够有正确的认识,逐步树立起社会责任感。

    3.高中重点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 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 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为他们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这次中小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意义和特点

精品课程五要素精选篇9

关键词:精品课程;经验;对策

一、精品课程建设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南工学院的《工商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建设从始于1995年。1997年开始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制作,开始利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后,建立了约40套试卷的试卷库,规范了考试环节,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000年以来,学院又着手考试方式的改革,尝试加大平时的作业和测试的评判比重,尤其是加入体现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测试,接着进行了该课程的教学用素材库中的建设。2001年开始网络教学建设,目前初步建成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平台。

(一)经验

1、应注重统一整体的建设。在考虑精品课程建设时,必须要有系统的、全局的观念和视野。

2、师资队伍建设是打造精品课程的核心。要重视优秀教师梯队建设,组建优秀教学团队,要着力培养能够担任精品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队伍,造就大批教学名师梯队,实现优质课程教学的接力。

3、形成一批高质量的教材。教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

4、要与科研相结合。精品课程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与任务,只有与科研相结合,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课程,才有可能成为精品。

5、规范教学管理,为教学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问题

不能较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媒体单一;配套的题库、作业、测试不完整,与实际的课程内容不吻合,

已建立的在线测试不能达到正式试卷的要求;教材建设缺乏个性和特色。

二、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思路及措施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和建设标准

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按照教育部“五个一流”的标准,高度重视对课程建设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和实践,不断研究课程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使之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更加符合课程建设的整体目标。

(二)认真组织管理精品课程建设

为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湖南工学院和教学单位实行两级领导制,从不同要求、不同角度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由主管教学副院长负责、教务处具体组织实施;教学单位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由系主任和主管教学副主任负责,并确定精品课程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学院整体统筹协调、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保证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

(三)加大课程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开展课程条件建设

对省级精品课程,学院要以地方教育部门资助数额为基础,提供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以改善教学条件,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重点加强教学文件、教材、多媒体等“软件”建设和与立项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等“硬件”建设,使精品课程建设更加深入。

(四)形成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一是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鼓励名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二是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由学术造诣高,在该学科影响力强的名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全面负责课程建设。三是成立课程建设组,按课程组建以课程负责人为核心,包括技术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在内的精品课程建设团队,以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的质量。四是培养一批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超的“双师型”人才。

(五)完善教材建设

地方高校的教师应利用自身教学实践优势,编写以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为培养目标,注重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技巧的实用性强的精品教材。教材编写应做到围绕技能训练这个中心,多学科相互渗透,以模块为体例编写。

(六)改革考核内容和方法,营造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教学环境

学院在网络教学和强化教学过程分层次教学的两种教学模式中,对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进行了研究,加大平时考核的比例。平时考核的内容有教学基本内容的测验、学习阶段总结、综合问题的讨论、专题小论文、作业质量等一系列有利于引导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方面的内容。

(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加强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课程资源建设,课程介绍、教学大纲、知识点(含难点、重点)、案例库、习题库、教学课件、模拟实验、参考文献及资料、前沿问题等优质课程资源实现网上共享,整体推动了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晓蓓.建设精品课程的几点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精品课程五要素精选篇10

关键词:高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装饰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149-04

精品课程建设是“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至2010年,教育部已累计评审出国家精品课程3 892门,建设成效非常显著。精品课程建设对推动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可归结为:(1)引导各高校关注教学质量,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结果,注重从规模到内涵的发展。(2)强制性地让高校加强课程建设及课程资源建设,推动教学改革与资源共享。(3)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教师投入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4)使教师和学生受益,部分实现了资源共享。但不可否认也存在各种问题,除大家公认的学科分布、知识产权外,还存在以下问题:(1)重建设、轻共享。各个院校对精品课程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除本校外,其他学校使用少,共享率低。(2)重评审、轻更新。各个院校关注课程评审,关注评审指标,但评审过后,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更新率低,对网站维护不够。(3)互动性差。不能充分利用网络使教师与学生或使用者互动。(4)定位不准。许多精品课程建设是为评上国家精品课程,关注的是评审条件,不是更好、更方便学生的使用。(5)视频较少,不能很好地为学习者服务。

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于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1 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建设5 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由此可见,精品开放课程不仅是教育部“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继承与发展、转型与升级。

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认识及建设策略

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

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2012年9月,教育部高教司又颁布了《关于开展2012年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推荐范围、推荐条件、建设要求等等。

根据上述文件和《2012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高职)》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新一轮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处理好与原课程的衔接,另一方面要结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要求,在原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转型和升级。

(一)转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前提

根据文件精神,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目的非常明确,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以课程资源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通过共享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这与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目的有显著的区别。因此,从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到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必须从建设目的、服务面向、建设思路、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转型。其中,最重要的转型是服务面向的转型,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要求服务对象从服务于教师向服务于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学习者转型。

从单纯的面向教师转型为面向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的教学思想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不善于开发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服务面向的转变,实质上要求教师践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改变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更

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自主学习平台和丰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衔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基础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5 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这就明确要求新的国家精品资源课程应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转型升级,两者之间应该在团队、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方面有良好的衔接。

1.团队衔接。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团队是在“一流的教师队伍”要求下组建的,并且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积累了一定的课程建设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新的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重要力量。新团队应该在原团队的基础上,增加行业企业的人员和教育技术骨干,体现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点。

2.课程内容衔接。原国家精品课程内容基本涵盖了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综合应用等内容,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先进性。新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在原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领域的发展,进行补充、完善和提高。

3.课程资源衔接。原国家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一般包括了课程简介、课程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案、电子教材、学习指导、习题库、典型案例库、素材库等内容。这些也是新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基本资源要求,应通过规范化、格式化整理,加工整合到新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中,避免资源浪费。

(三)升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核心

服务面向的转变要求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必须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资源、课程传播与开发技术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要求和目标。

1.课程目标的转变升级核心是在注重学生及社会学习者基础理论知识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及社会学习者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即要关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还必须将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自主学习的方法、技能等融入课程目标。

2.对高职高专课程内容的选择(升级)应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能力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遵循职业能力形成规律,设计重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开发应强调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而不是知识体系的完整”。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职业岗位技术工作,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

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转变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式,强化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意识和方法。

4.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分为基础资源和拓展资源。课程的基本资源要求系统完整,能反映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课程资源配置和应用,反映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展现课程团队的教学风采。课程的拓展资源要求有一定的社会覆盖面,涵盖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岗位技能培训、新技术普及、职业素质养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课程资源应丰富多样,以灵活性、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将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习者,提高课程学习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兴趣,进行有效学习,使学习者的个性得到彰显,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建筑装饰设计”申报国家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实践

我院的“建筑装饰设计”课程2007年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当时的课程内容和结构仍是理论+集中实训的模式。在总结多年课程建设和改革成果的基础上,2012年申报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过对原课程的转型、衔接和升级,其课程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建设团队体现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点

新团队是在原团队的基础上,增加企业技术人员和教育技术骨干组建的。团队负责人有丰富的教

学经验和课程建设经验,主持过多项校企合作专业技术服务项目,团队成员也有多人多次参与企业技术服务项目且成效明显。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了课程建设,并承担了一定的实践教学任务。

(二)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更加准确、清晰

“建筑装饰设计”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课程以建筑装饰设计基本知识为基础,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手段,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对家居、办公、餐饮、商业、酒店等不同类型建筑空间的设计实践,使学生掌握建筑装饰设计必备的基本知识,掌握一般装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具备一定的建筑装饰设计创作、表现和沟通表达能力及从事建筑装饰设计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质,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质的形成。

(三)课程开发以真实的工作过程和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据

课程开发设计总的思路:行业企业调研——职业岗位分析——知识、能力、素质分析——课程内容解构与重构——项目设计——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教学评价设计。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行业企业调研为前提,校企共同对建筑装饰设计所必需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共同确定本专业学生所需的课程知识体系、职业技能和素质目标,重构课程内容。

2.以任务布置——现场采寸——采寸图绘制——方案与提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提案审核——施工图审核——综合评价的实际设计过程为导向,设计工作项目和学习情境,并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构建建筑装饰设计的基础阶段、初步阶段、提高阶段、综合阶段,按照教学周安排课程项目,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序化。

3.“建筑装饰设计”课程所培养的职业能力主要是建筑装饰设计基本能力,其实质是培养学生掌握解决建筑装饰设计基本问题的能力,即要能掌握建筑装饰与空间、材料、造型、尺度、艺术等方面的关系问题。经过大量行业企业调研,装饰设计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掌握建筑装饰设计基本知识,更需要大量工程项目的实践。因此,应围绕建筑装饰设计的基本问题,对原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打破理论课+集中实训的旧的课程模式,引入典型的工程项目实践,将理论知识融入每个项目中。同时,在兼顾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项目过程系统化原则的基础上,突出项目主题(重点能力培养目标和主要侧重的内容)。全部课程内容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形式融入项目中,形成以建筑装饰设计基本知识为基础,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手段,以装饰设计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四)采用工作室教学模式,实施工学结合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我院现有的工作室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对内结合课程开展项目教学,对外承接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的模式。工作室教学模式融课程、教室(工作室)、生产实践为一体,变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使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真正实施工学结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五)校企合作开发建设课程资源

在原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联合有关企业开发课程资源。

1.联合上海松下盛一国际企业,引入松下系统先进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化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现场采寸标准、采寸图绘制标准、方案与提案设计标准、施工图设计标准、提案审核标准及施工图审核标准,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

2.引入企业全套工程案例,进行教学开发,完善工程案例的任务书、投标书、虚拟演示动画、方案图、施工图、施工过程图像、竣工实景等内容,作为学生研习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开设校园威客,承接并满足周边区域企业、个人等公众的服务需求;设置项目源信息、项目承揽、项目指导、项目提交等对外承接真实工作任务的通道;打通课程与社会需求的资源沟通渠道。

4.开设课程论坛,加强师生互动。论坛有作业区、共享区、交流区、精彩转贴等,以此加强师生及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资源共享。

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十二五”规划期间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的重

要内容,直接引领课程建设的方向。通过“建筑装饰设计”申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实践,笔者认为,高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应采取“衔接、转型、升级”的建设策略,既要处理好与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衔接,又要对其进行转型和升级。同时课程建设一定要体现高职课程的特色,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突出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

参考文献:

[1]吴宁,冯博琴.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2(11):6-9.

[2]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80-85.

精品课程五要素精选篇11

关键词:体育精品课程 教师团队建设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164-01

高校体育承担着培养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运动技能、增进运动参与、丰富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等重要责任,高校体育精品课程以丰富多彩的运动为大学生学习和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提供了的平台。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中,将精品课程定位为“五个一流”,即具有一流教师团队、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对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从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入手,在探讨教学团队同其他几个“一流”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为这“五个一流”,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教师团队。并在探讨教学团队同其他几个“一流”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突出教师团队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建设教师团队的几点建议,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上海图书馆、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进行相关文献的查阅及对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相关检索,查阅有关于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的参考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为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走访有关上海市部分高校体育课程管理方面的领导、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普通体育教师,为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2 分析与讨论

2.1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建设是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建设一流的教学内容要体现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以交叉学科知识的整合为课程内容建设的核心,重在课程的内涵建设。教学内容建设也要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专业或者某运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高校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取者。教师要从课程培养目标出发,选取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并进行整合,以满足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可以说,没有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团队,是不能根据时代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科学的选取以满足课程建设的需要。

2.2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先进的教学方法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流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注重因材施教,运用学生乐于接受的逻辑形式,实行生动而丰富的形式、先进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教学方法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特色源于创新,只有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的新时期教师团队,才能创新特效的教学方法。

2.3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是教材的编著者和实施者

琳琅满目的各种运动项目作为教材资源,对丰富教学内容有关键作用。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而教材则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而编写和使用优秀教材的人是教师,或者教师团队。教师团队的科研水平、创新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是推动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编著出高质量特色教材的保证。

2.4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管理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具有发展性、动态性,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方法、教材都要与时俱进。一流教师团队培养发展,也要因课程建设的发展,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提高。教师团队既是教学管理的客体,更是教学管理的主体。精品课程的教学管理除课堂教学的组织、实践教学的安排、学生成绩的评定等教学环节的管理外,还包括师资团队的配备、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

综上所述,教师团队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教师团队建设决定了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特色教材的编撰并运用,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3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建设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3.1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教师团队需要分工合作明确

高校体育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教师团队成员不同的分工和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一个团队需要由团队的决策者、业务能力骨干、充满激情和斗志的新鲜血液组成。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同时团队间也要相互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并进行整理整合,使团队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教师团队的影响和声望、科研成果、培养人才的素质和质量这些特色都需要在课程建设中通过团队合作长久的发展和积淀。

3.2 要重视梯队建设

建设可持续性教师团队一定要着力培养后备师资团队,实现优质课程的教学接力。教师梯队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与此同时,还应重视课程教学各环节的师资力量配置。保证高层、中层、新生代合理的搭配和比例,使得教师团队建设得以薪火相传。

3.3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发挥团队中各个岗位和分工的积极性,满足团队成员的发展需要,给予其发展机会,特别是各个高校高层管理者、体育主管部门要给予一定的有利于课程发展的政策倾斜。

3.4 增加团队成员业务培训机会

当今时代,随着教育理念的飞速发展,专业知识日新月异,新的教学内容、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新较快。教师团队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一定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掌握最新专业知识动向,并转化为自身业务能力以满足广大学生学习的需要。多增加团队成员业务能力培训,对于提升团队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方面。

4 结语

在新一轮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高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将起到样板示范作用。而作为课程建设中人的因素―― 教师团队,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贡献将越来越大,如何提升团队整体实力将是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各高校应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侯治富,金祥雷,谷树严,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1-23.

精品课程五要素精选篇12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刘 红(1989—),女,东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江西南昌 330013]

本文系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项目编号:DYCB12004)的研究成果。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必要性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机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它是一系列构成要素的有机组合,表现为持续的、不断再现的人才培养活动[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和规格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任务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这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体现如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校企合作深度不够,课程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陈旧单一,缺乏实训基地等。

(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当前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严重缺乏与劳动力市场对其大量的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此,加强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已迫在眉睫。

(三)2010年10月,国务院发表了关于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高职院校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规划(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2010-2020)》文件要求,全面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现职业培训促就业[2]。

二、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改革与实践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首批批准设置的一所以水利类为主,兼有建筑、机电、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等专业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2007年,正式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院校。在立项建设期间,安徽水利水电学院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开发、校企合作和基地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突出的是:学院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行“五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推动了学院教学改革建设与发展。

(一)实行“五双制"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发展和改革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即“双纲导教”、“双师执教”、“双堂施教"、“双向考核"、“双证就业”。“双纲导教"是指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分别用理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教学大纲指导教学;“双师执教’’是指既具有理论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任教;“双堂施教"是指在理论课堂与实训场地组织教学,理论课以课堂为主,实践课以现场为主;“双向考核”是指教师评学与学生评教相结合;“双证就业"是指毕业生持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就业。“五双制”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相长,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双证就业”制度的实行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大大增加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二)大力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着力开发“精品课程”

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适应社会的一个桥梁,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事关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1.大力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水院针对基层一线人员缺乏现状,以就业为导向,依托行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行业,着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学院注重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针对水利行业及安徽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构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标准,制订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课程开发模式。

2.“精品课程”的开发。截至2011年,学院已修订了49个专业的专业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83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了核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建设了46门优质核心课程,按照部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建成精品课程8门,如由孙敬华编制的“机械制图”课程;按照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成精品课程24门,如工程CAD、VB程序设计、数字电子产品的分析与制作、工程力学等,其中3门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6门,出版国家教材50余部。精品课程的开发,有效地促进了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3]。

(三)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双方互惠双赢

校企合作是连接学院与企业的纽带,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把校企合作作为一项中心工作严抓不懈,并把深化校企合作作为促进学院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开放办学,紧贴市场脉动,积极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双赢发展。2011年,学院与合肥金德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2012年12月,与北京华奥公司签订水利科技园,此项协议的实行将为师生提供更好的科研及生产实训平台,有利于学校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有利于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教育改革;2013年1月,安徽水电学院与上海中锐集团正式合作。校企双方合作意义重大,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学院快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累积校企深度合作的经验,探索和创新校企、校际合作体制,形成多元合作、互惠共赢、充满活力的校企合作机制,搞好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等。

(四)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实训基地,实现教学与生产相结合

1.建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学院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采用“学与分组教学、个体学习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项目导向法、情境体验法、实例解析法等组织教学,理论实践并进,“教、学、做”三位一体。注意结合校内外典型案例进行现场教学,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受到工程实践教育,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空间思维方法的训练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践基地建设。2011年学院新建校内实训基地8个;改建、扩建校内实训室(场、车间)12个,校内实训室、场、工厂数达到147个,开发实验(训)项目240个。新建水利园、施工技术实训场、工业实训中心、工程实训中心、中水处理厂、水文气象站、测量技术实训场等8座校内实训基地,扩建城镇建设专业实训中心、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心、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训中心、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训中心等12个实训中心。实际建成室内实训室面积达36746m2、室外生产性实训场地面积达68900m2,为学生实训锻炼提高了可靠的硬性保障。

(2)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学院依托行业企业,新建42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8个规模较大、技术水平好、行业认可度高、接纳能力强,涵盖城镇建设、给排水工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城市水利、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此外,还建设了一批“引入式”和“融入式”实训基地,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3]。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生产实践环境,促进了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

(五)重视基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重视基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学院重视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熏构建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熏以科技文化基础类课程、社会活动类课程为依托?熏通过开放式的教育环境?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及创新创业意识?熏增强适应能力、抗压能力?熏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竞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2011年学院在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机器人”、“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两个项目荣获二等奖;13年学院管理系举办“博弈杯”象棋大赛,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同年3月学院开展第九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目前,学院正积极准备2013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筹备会。通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与竞赛,真正做到以赛促建、以赛促技、以赛促学,培养了学生创新协作精神以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三、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改革与实践的启示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给我们带来以下几点启示:1.多元互动、工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市场为导向,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互动协作;同时,借鉴“五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习与工作的相互促进。2.项目导向、自主开发——打造精品专业课程。学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自身基础,设立专业课程,实行“以项目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等课程开发模式,开发精品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深化合作、校企共建——完善生产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和学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要在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课程建设,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共同合作。同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技能掌握,岗位适应提供锻炼场所,为学生“理论学习——理论实践——岗位实训——入岗就业”打造一条龙服务。4.文化育人、以赛促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高职院校在重视教学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氛围;加强人文科学知识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与竞赛,丰富学生业余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协作精神;密切校际联系,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等。

如何走出一条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办学路子,顺利地实现高职的培养目标,这是当前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以其独特“五双元”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突出“以能力为根本,就业为导向”宗旨,大力加强基地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得一系列显著成绩。学院将通过不懈努力,发挥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榜样作用,大力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

精品课程五要素精选篇13

北京市五路居第一中学始建于1985年。在2015年深入学区化教育改革中,汇聚周边优质资源,现已成为拥有63个教学班,1600余名学生,180名教师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二、学校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贯彻“办有品位的学校,发展有品位的教师,培育有品位的学生”的办学目标,秉承“体验感悟、自主发展、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通过“培养习惯、塑造人格、学会方法、发展能力、打造品质、形成思想”的教育模式,努力实现“培养有思想的健康公民”的育人目标。

三、学校办学特色

(一)骨干教师引领专业成长

五路居一中用先进的办学理念、积极向上的发展愿景、科学的管理机制、多样的学习平台,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力、学科特色课程的开发能力、课题研究能力、德育工作能力,点燃每一位教师用智慧创造的激情,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学校各项工作中。

在师资梯队建设中,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学校的42位市区级骨干教师、12个朝阳区优秀教研组,带领所有教师,通过课例研讨、课题研究、论坛交流、骨干示范、读书学习、专家引领等一系列举措,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加强九年一贯制教学的衔接,推动各校部协同发展,学校在小学六年级采取了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的模式,教师们跨校部共同学习和研讨,形成了完善的九年一贯制教学及课程衔接体系,实现学生螺旋式发展。

(二)优质课程培育多彩少年

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五路居一中秉承“培养有思想的健康公民”的育人目标,确立了基础类、拓展类、精品类三个课程体系,整合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在基础类课程建设中,学校构建阳光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质疑发现的方法,生成独特的见解,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让学生体验发现与创造的快乐。

2.在拓展类课程建设中,学校建立了人文、科学、艺术、体育、社会五大课程板块,开设了108门校本课程,实行自主选课机制,不断提升学生乐学、善思、质疑、创造四大核心要素的发展水平,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彰显个性。

3.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五路居一中提供丰富资源鼓励学生创办精品社团,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通往未来的成功之路。

(1)学校充分挖掘各种校内外资源,开设了车模、VEX机器人、乐高等多个精品科技社团,连续多年参加“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锦标赛、全国青少年机器人亚洲锦标赛,并斩获数座冠军奖杯。通过环境浸润、课程推动、活动体验、大赛提升等方式,培养师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2)为了推进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扎实开展,学校成立了艺术教育中心,在常态课的基础上又开设了管乐、合唱、舞蹈等多个精品艺术社团。学校依据学生的管乐基础,把管乐团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的社团,这些社团均聘请全国知名教师为学生授课。

(3)不仅如此,学校还不断探索阳光体育新路径,组织开展特色体育活动,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组织学生长期坚持锻炼,养成良好健身习惯,切实培养健康公民。学校每年均代表朝阳区参加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均取得突出成绩,学校体育中考成绩连年位居朝阳区前三名。

通过各类课程的开展实施,五路居一中为学生们构架了完善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培育有品位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特色文化彰显育人本色

学校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科学的管理,为了建设好九年一贯制的学校,五路居一中理顺管理体制、构建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学校的内部治理能力。学校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靠教职工代表大会,发扬民主,构建了一系列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推动学校自主发展。建立了学生自治组织和家长委员会,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实现师生、家校共建,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精品课程五要素精选篇14

一、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意义

将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之中,一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和素材,是高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二是新时代高校实现育人模式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提高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三是能够有效推进塞罕坝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拓宽其传播路径。

二、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五育”教育的功能价值

(一)塞罕坝精神赋能德育

塞罕坝精神体现的“牢记使命”“忠诚于党”“家国一体”等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案例,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意识以及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塞罕坝精神赋能智育

塞罕坝精神所蕴含的“科学求实”“守正创新”等是高校智育的基本要求,塞罕坝人坚持科技引导、勤奋学习、大胆创新,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其对待科学的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大学生提供了精神指引,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科学素养。

(三)塞罕坝精神赋能体育

塞罕坝精神体现的“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等是高校体育的基本内容,三代塞罕坝人与恶劣环境斗争、敢闯敢拼、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是体育精神的高度体现,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增强拼搏意识、提升抗压能力、重视体育锻炼、不断提高个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四)塞罕坝精神赋能美育

塞罕坝精神中的“绿色发展”“文明和谐”等内容是高校美育的生动素材,历经60年的发展与建设,如今的塞罕坝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一年四季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无数艺术作品,无一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和人类辛勤劳动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是人才培养中美育的优质资源。

(五)塞罕坝精神赋能劳育

塞罕坝精神中的“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等内容是高校劳育的典型示范,塞罕坝人几十年如一日辛勤劳作,实现沙漠、秃岭赋予人的劳动价值,用实际行动谱写生态文明建设宏伟篇章的真实事迹,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掌握基本劳动技能、提升劳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三、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三全五育四结合”模式构建

(一)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将塞罕坝精神全面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三全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高校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思政育人格局,把塞罕坝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理论素养和育人责任感,建立由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分工、各级党组织和院系上下联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机制;其次要整合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教育资源,通过多元立体的教育活动,打通高校课程教学、环境建设、管理服务等工作之间的壁垒,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多维协同机制;最后要适应大学生各阶段成长特点和发展规律,统筹好各门课程和活动的有机衔接,将塞罕坝精神贯穿于学生各阶段学习和生活,高校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全过程。

(二)丰富“五育并举”内容,充分发挥塞罕坝精神的时代价值

高校进行五育融合创新实践,要在“五育”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上下功夫,既要顺应时展需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也要理清“五育”之间的内在关系,发挥协同效应。充分发挥塞罕坝精神赋予“五育”教育的价值功能,将塞罕坝精神融入高校“五育”内容之中,要根据学校实际对其进行统筹安排,合理选择教育方式、载体和评价等,使各个育人要素在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发挥整体效应,推进“五育”融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坚持“四个结合”模式,合力推动塞罕坝精神育人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