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的特征范文

经济学的特征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0-11 15:53:56

经济学的特征

经济学的特征精选篇1

[关键词] 数学 经济学 特征 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学方法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经济学领域更为明显。数学逻辑的严格性,以及它的结论的确定性,应用的广泛性都是经济学所必需的东西。因此,现代经济学将数学作为研究工具、并使经济学研究日趋“数学化”。

一、数学的本质和经济学特征

1.数学的本质

数学本质上是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两个层面去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实际上,人们在有意识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之初,就是通过对数的认识和思考开始的,在此基础上逐渐产生了数学。早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把数作为认识世界的基本概念,认为“数是万物的原理”,数学本质上不是为了应用,而是为了认识世界。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也逐渐体会到,客观世界本质上可以通过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来认识,于是,近代数学大师笛卡尔得出了“数学是科学之母”的结论。

2.数学是揭示经济客观规律的有效工具

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客观性,主要通过与事物有关的各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来表现,而数学又是用以揭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专门工具,因此,数学无疑是揭示事物客观性的有效工具,这就决定了现代经济学选择数学作为研究工具。数学是贯彻理性精神最彻底的科学,当然也应该是以理性假设为前提的现代经济学的研究的必然选择。

3.数学是一种理论信念和方法论

数学的经济学特性还体现在其思想性上。数学作为一种理论信念、方法论和研究手段,十分明显地体现在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中。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描述的基本理论,对我们经济学研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学习和研究的角度看,可以明显感觉到,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推理方式的特征之一表现在其数学性方面。在整个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的理论形式、研究方法是公认为最接近自然科学的。按传统流行的科学观,一门学科达到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它能否充分运用数学方法。而在经济学中,对于经济现象、经济运行及其规律的描述与研究,正需利用要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从而使它达到科学性。

二、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

1.数学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工具

科学观认为,一门学科达到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它能否充分运用数学方法。运用数学知识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可以减少无用争论。同时,由于经济活动的多样性,研究中存在许多变化的因素,数学作为经济研究的基础工具,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利用数学语言我们可以将经济学中的某些问题描述得非常清楚,并且逻辑推理严密精确,可以防止漏洞和错误,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我们还可以推导新的结论,得到仅凭直觉无法或不易得出的结论。而在经济学中,对于经济现象、经济运行及其规律的描述与研究,正需要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从而达到它的科学性。

2.数学使经济学理论更为严谨推理

数学方法为经济学理论的突破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它的运用大大拓展和加深了经济学科,使经济学的推理和分析过程更加严谨。数学推导具有数理逻辑性,运用数学模型结合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问题,可以使经济学的推理和分析过程更加严谨。数学方法是使经济学向科学迈进的重要工具,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使得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更为严谨,条理更为清晰,在经济学的理论更新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数学提高经济学理论的实用性、科学性

数学方法不仅能对经济关系和经济现象进行数量方面的定量分析,而且还能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的质分析。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经济现象也不例外。运用数学方法对事物的本质进行研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对象从量到质的转化,从而加深对质的认识。数学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提高经济理论的实用性,以及经济政策的科学性。数学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更使得使经济学的结论具有明确性,如只需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即能直观地表述出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可操作的理论依据。

三、科学地使用数学研究经济学

数学方法是使经济学向科学迈进的重要工具,但经济学毕竟不是数学,经济学是社会学科,其研究需要掌握除数学以外的多方面的知识,仅仅使用数学方法,经济学研究不可能取得进展。只有合理地运用数学方法,科学地使数学与经济学融合,才能使两者相得益彰。过分强调数学方法在经济学分析中的作用、把数学方法作为经济学研究惟一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滥用数学,或者不赞成使用数学方法、或者很少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问题都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贾根良徐尚:经济学怎样成了一门“数学科学”――经济思想史的一种简要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2]刘颖华: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 2007,(25)

[3]董玉龙王宇红韩振芳:试论数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J]. 商场现代化, 2007,(26)

经济学的特征精选篇2

1 俄罗斯经济心理学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二十多年前,除了美国,苏联心理学是世界心理学的又一大中心,苏联是世界上从事心理学研究最积极的国家。苏联解体后,作为独联体主体的俄罗斯心理学在研究人数、研究机构及研究成果等方面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俄罗斯学者在国际学术性期刊上发表心理学论文的数量居世界第6位,而经济学居第9位,政治学则居第10位。由此可见,今天的俄罗斯心理学在世界主流学术研究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苏俄心理学的发展基本遵循着两条路线,即维果茨基所开创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和苏联马克思主义心理学体系创立者鲁宾斯坦所引导的主体心理学思想。前者的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列昂捷夫、鲁利亚、加里培林、赞科夫、达维多夫和塔雷金娜等,其主要阵地为苏联(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

主体心理学思想的路线由鲁宾斯坦所开创,其追随者布鲁什林斯基创建了代表着当今俄罗斯心理学发展方向的主体心理学。主体心理学理论广泛地应用于个性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和经济心理学等心理学各分支学科中。特别是,随着俄罗斯经济的私有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俄罗斯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成立了以A.几菇拉夫列夫(A.见。}Kypaaaea)、E.B.霄洛霍娃、B.兀。巴孜尼亚科夫(B.n.[IosHSKOB)等为首的经济心理学研究课题组。在主体心理学思想的指导下,他们对在俄罗斯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所有制形式变化情况下的不同社会群体调节自己经济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专门的研究,特别探讨了经济活动主体的各种积极性和心理态度的问题。

1987年基多夫出版的专著《经济心理学》开创了苏联俄罗斯的经济心理学。当今,在俄罗斯科学院内部联合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和法学等各方面力量,以整合经济学和心理学。并成立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如:俄罗斯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社会与经济心理学实验室、国立贝加尔经法大学社会与经济心理学系、圣彼得堡财经大学经济心理学实验室。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联合会议成为了传统。

近几年在伊尔库茨克(2002)、卡卢加(2007)、圣彼得堡(2008)和莫斯科(2012)召开了全俄或者国际性的经济心理学大会。近几年他们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发表了许多论文和著作,其中有代表性的有:}KypaBneB A.几。分别于2005和2007年出版的《经济心理学:理论问题和经验研究的方向》、《经济自决:理论和经验研究》等。同时,俄罗斯心理学界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经济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出版有相应的本科教材,如,2004年出版的由3.3.

BaXHTOBa主编的《经济关系主体感知的社会经济特征》、1999年出版的由o.C.且eflHera主编的《经济心理学》、2003年出版的由B.兀。H03HnKOB主编的《经济心理学》和2005年出版的由B.A.Pafia6epr主编的《心理经济学》等。

当前,俄罗斯经济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向有两个。第一个方向研究的是基本经济现象,如金钱、财产和劳动等。第二个方向研究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的社会心理研究的对象,但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研究。作为经济心理学相对独立研究方向传统地研究了不同社会群体对金钱的态度和“金钱行为”的特征他们分析了个体和群体意识中的经济价值问题个体的经济自决问题。近几年他们还特别关注了共同经济活动中的工作相互影响的心理特征

2俄罗斯经济心理学的基本特征

2.1 俄罗斯经济心理学突出对经济意识的研究

西方的经济心理学以及深受其影响的我国的经济心理学都比较一致地认为,经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关于特定行为人的经济行为(俞文钊,2004;王光荣,2010;马胜祥,2008)。在俄罗斯心理学界,他们把经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经济积极性(个体与群体主体的经济意识、行为及其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经济现象及其与心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B.兀。n03HffKOB,2004)。经济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可以在不同的生命活动水平展开,其主体可以是个体、群体和大群体。与西方传统经济心理学一样,他们认为,经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行为,但他们还更加关注经济意识及其与经济行为的相互关系。他们既研究个体和群体主体的消费、投资、储蓄等经济行为,并更为关注经济意识现象的结构和动力等问题。他们认为,经济意识现象的产生不仅有外在的因素,如知识内容的变化、关系情态的变化和行为准备状态表现水平及方向的变化等;而且经济意识的动力产生于其各要素的矛盾中,如过去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成为个体与群体经济意识内涵发生变化的内部机制。经济意识现象最重要的动力点就是时间构成要素,即在主体生命活动中存在的时间连续体:过去一现在一将来。属于主体过去意识经验的要素有:个体和群体所追溯的对过去社会经济变化的记忆、与它们相关的知识及与主体的关联性。属于未来的期待和预测范畴的有:未来主体自身的积极性及其目标和计划等。而属于当前的紧迫的经济意识内涵只是这个时间连续体中的一个点,其变化的可能性取决于外在社会经济条件的动力和主体自身的积极性。对于经济行为与经济意识的相互关系,他们认为,是辩证的关系(B.兀。H03HgKOB,2000,2001)。一方面,经济意识现象是在主体生命活动的外在的、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另一方面,其自身决定着经济积极性的方向和水平。这种联系不仅表现为主体经济意识和行为的协调性,也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巨大分歧和矛盾,这些分歧和矛盾成为了主体经济意识的动力要素和主体经济行为的调节器。

2.2 他们提出了俄罗斯经济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原则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是经济人假设。然而,人并不是经济学家所想象的理性的经济人。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不经济”、“非理性”的“非正常现象”,正是对经济学完全理性原则的严峻挑战。

因此,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尼曼关注到人类行为的非理性一面,研究了不确定条件下的经济决策行为,并因此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是,以丹尼尔。卡尼曼为代表的经济心理学理论也存在局限。如,单一问题设计的信效度问题、决策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等(李永鑫,黄宏强,2007)。相对来说,俄罗斯经济心理学提出的具体研究原则在一定程度t-.克服了西方经济心理学的这些局限,更加关注经济行为产生文化历史条件、人的主体性等。

2.2.1 经济活动文化历史条件性原则

这一原则意味着,经济行为的规律不是绝对万能的、超越历史的;经济行为的心理特性带有文化的烙印,取决于统一的历史发展特征;另一方面,许多对现金消费及其他形式经济行为跨文化研究的结果、对在社会经济紧急变化条件下的社会心理现象动力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原则的经验基础。

2.2.2主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意味着,人伴随经济条件影响和经济作用的消极对象,而是在与其他经济主体交互作用中实现不同经济行为方式的能动主体;基本的主体性特征有:积极性、行为的意识性、目的性和选择性。

2.2.3 经济主体行为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原则经济主体的行为和意识是辩证统一的,而不是等同的,也就是,经济行为主体及其意识之间不仅存在着相似性和协调性,而且还有分歧和矛盾。

2.2.4经济现象与社会~心理现象相互联系和影响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在调节主体经济行为和反映不同经济生活方面的心理现象中存在着经济因素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

2.2.5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统一原则

这一原则意味着,经济心理学理论发展既与包括实验的经验研究,而且与不同范畴经济生活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这也显示出心理学实践者对科学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关注,也显示出根据社会心理生活提出的经验研究任务。

2.3 俄罗斯经济心理学关注经济积极性的主体范畴.

由鲁宾斯坦和布鲁斯林斯基开创的主体心理学思想,在俄罗斯心理学中,特别是在俄罗斯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在其经济心理学领域,突出经济积极性的主体范畴是必然的。按照主体心理学的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主体的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们提出并在理论与实践中研究了主体工作积极性概念。这一概念整合了内在(心理)的和外在(表现于现实行为)的主体积极性现象。工作积极性概念在经济活动及其主体的心理研究的概念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首先,它强调了主体积极性的内在心理特性。积极性的心理基础包括目标、动机、期待、意愿以及其他的调节经济活动的主体动机因素。其次,工作积极性概念能够实现的不仅是对主体经济活动质的、而且还有量的分析,与其动力和评价水平相联系。工作积极性的方向表现在经济活动条件的选择上。工作积极性的水平则体现了经济活动的强度及与其存在相联系的能量与资源消耗的总和。他们的研究显示,在主体工作积极性范畴,社会心理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工作积极性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对俄罗斯经济心理学的评价及其对我国经济心理学研究的启示意义

俄罗斯经济心理学以新的方法研究影响工作积极性的社会心理因素问题,其创新之处在于,揭示的因素能够描述主体工作积极性变化的社会心理机制,评判它们的社会心理指标和方法,可以用以分析和预测不同社会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也可以根据社会心理指标在经济活动之前以确定提高或降低去工作积极性。

经济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最终就是为了服务于经济。随着近几年来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扩散和放大,深处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中国也深受影响。当前形势下,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自然而然成为批判的焦点。在我国面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国际金融债务危机的内外双重压力下,如何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已是当务之急。

经济学的特征精选篇3

一、问题探索与回应

当前国内房屋拆迁纠纷呈现出四个主要特征:发生纠纷的被拆迁人趋向组织化;纠纷类型高度集中;被拆迁人败诉率高;涉房屋拆迁案件的信访率高居不下。客观而言,拆迁是有利于拓展城市生存、发展空间,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那么拆迁为何会引起如此多的质疑甚至是反对之声呢?其实,许多反对拆迁的人并非反对拆迁本身,而是对一些野蛮拆迁等不法行为以及安置、补偿条件的不满意,这才是学界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之关键。从实践情况看,大部分征收、征用纠纷的争议焦点并非征收、征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是相关补偿标准的合理性和补偿到位的及时性。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频繁发生的房屋征收补偿纠纷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阻碍之一。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国家城镇化建设重心亦逐步转移到西部,旧城改造逐渐加速,随之而来的是法院接收拆迁案件的逐渐增多。以西部某基层法院为例,2010~2013年,该院共受理拆迁类行政诉讼案件、非诉行政执行审查案件、执行案件1812件,审执结1780件(见图1);其中,依法强制执行102件,经协调后当事人自动履行662件,自动履行率达866%。通过司法工作,促成大量被拆迁户搬迁(见图2)。可以说,西部某基层法院所审查、执结的司法拆迁案件,具有典型意义。通过法经济学视角分析西部某基层法院2010~2013年所审查、执结的司法拆迁案件,有助于明确公平补偿原则,细化征收补偿标准。

上图说明西部某基层法院,2010-2013年,共受理并结案的拆迁类行政诉讼案件、执行案件共计1780件,其中审判案件比例较大。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经协调后当事人自动履行的案件比例远远超出强制执行的案件,这就说明通过司法工作,大量促进了拆迁工作的进展。

二、征收补偿的法与经济学分析

经济分析法学是20世纪70年代初首先在美国兴起的西方法学思潮之一。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有G.卡拉布雷西、R.科斯、波斯纳等人,他们主张将经济分析法运用到法律领域,以解决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波斯纳认为,经济学是人类在一个资源有限、不敷需要的世界中进行选择的科学。它的理论假设是,人是对自己的生活目标,自己的满足,也即我们通常所讲的“自我利益”的理性的、最大限度的追求者。(P1)此处的自我利益不应与自私自利混同,他人的福利也可能是个人追求的满足。并且波斯纳也是以人是理性的、最大限度地追求自我利益者这一假定以及从中推论出来的基本经济概念作为他的法经济学理论基础的。

(一)科斯定理与拆迁模式的互应性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出著名的科斯定理,揭示了交易成本、制度、产权之间的内在联系:当交易成本为零时,不同的产权界定将不会影响资源配置的结果;当交易成本不为零时,不同的产权界定将会影响资源配置的结果。只要交易是公开的,只要没有发现强制和欺骗,并在这种交易上达成一致协议,那么,这种交易就属于有效的。(P137)

经济运行过程中,若交易成本为零,不同的产权界定将不会影响资源配置的结果。事实上,交易成本普遍存在于经济与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庞大的交易成本的存在阻碍了资源的有效的配置,造成市场失灵。此时,一种制度安排与另一种制度安排的资源配置效果是不同的,要使法律的调整作用实现社会最优,应当选取交易成本最低的法律规则。

征收人在决定征收时,天然的具有节约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刺激,因此,由征收人单方制定的补偿标准通常是不公平的。被征收人天然地认为征收人单方制定的补偿标准过低,顺利交易会为征收人节约很多的成本,否则征收人不会奖励按时自动搬迁户。而如果他拒绝交易,征收人将失去所节约的成本,若该成本大于被征收人的拆迁补偿要求,征收人可能会答应被征收人的要求。在我国,征收人通常是政府等行政部门,而被征收人是普通居民,政府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决定对房屋进行征收,其制定的谈判规则通常是无效率的,正当交易就无法进行。从法经济学视角看,房屋征收过程中存在的巨大交易成本以及谈判规则的无效率是产生纠纷的主要原因。

假设征收过程中,征收人制定的补偿标准为P,预期获益为Q。若被征收人依照征收人要求搬迁,征收人无须支付额外交易成本,付出P,得Q;若被征收人抵制,产生交易成本R,且R随时间推移无限增大,当R大于Q时,征收人会考虑支付被征收人P+Q,以防止损失继续扩大(见表1)。

(二)激励机制与法律的规范性

激励问题是社会制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如果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完全的责任,社会就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P63)法律规则客观上是一种激励机制,通过权利义务的配置和责任的实施,明确法律主体行为的外部成本,诱导法律主体选择实施社会最优的行为。

实践中,有些地方拆迁条例规定对违章建筑予以适度补偿,于是居民一旦知道政府要拆迁,且对违章建筑补偿数额高于建筑成本,往往会增加房屋层数、面积数,以期在拆迁中获得更多的补偿,这种规则显然产生了激励过度投资的效果,政府或开发商也须为这种投资支付交易成本。从社会最优的角度来看,这些投资会浪费资源,增加交易成本,是不应该的;而从个人最优的角度来看,这些投资会获得更多的补偿收益,是应当提倡的。通过上述主体在回应此种激励机制时所产生的结果可知,该规则会造成居民不当回应,产生资源浪费,不利于实现社会最优。《城市拆迁补偿条例》规定,对违章建筑不予补偿,从而纠正了补偿规则的失当之处。 法律作用本身就是法律对于人的行为及其社会关系所带来的影响。法律规范包括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这些规范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引、评价、预测作用。房屋征收涉及的人员广泛、矛盾也相对突出,一旦处理不当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介于法律规范对征收行为的重要影响。因此,最优的法律就应当充分考量征收人与被征收人利益与行为,反对低补偿与高补偿,倡导公平补偿,以达到对社会的最佳调整。

(三) 拆迁高补偿与钉子户的适时性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货币补偿的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以房地产市场评估价格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该规定采取的办法是根据被征收房屋的情况,以房地产市场评估的方法确定货币补偿价。通行的做法是由拆迁户和被拆迁户共同选择一个评估机构,以评估价格为基础确定拆迁补偿的数额。实践中,被拆迁户往往对自己选择的评估机构做出的评估价格不满意,觉得评估价格过低、补偿不公,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我国目前的拆迁补偿评估体系不够科学。在政府参与拆迁的大背景下,房屋评估机构很难做到完全中立和独立,往往更多考虑拆迁人的利益。其次,被拆迁户对现有补偿政策存在误区。被拆迁户通常不了解现有补偿政策,而是从自身角度出发参考最有利于自己的补偿政策。比如涉及“城中村”拆迁过程中,被拆迁人往往要求依照城市拆迁补偿标准对自己予以补偿,而忽略了土地使用权期限、房屋成本和评估时点等因素。评估时点是指房屋评估机构评估房屋的时间,房屋评估完成后,拆迁人需要时间同被拆迁人达成协议,一些协议达成时间较长,由于物价上涨、房屋升值等原因,后达成协议者所处时点的房屋市场价格高于之前评估价格。

在“史上最牛钉子户”案件中,被拆迁人杨武不满开发商提出的货币补偿政策,要求原地还房,同开发商僵持时间长达三年之久。最终在法院、政府的协调下,以开发商基本满足被拆迁人所提要求才结束。该事件中,被拆迁人获得了超过原定补偿标准的高补偿,“钉子户”的初衷得以实现。自此,高补偿被视为有关“钉子户”问题顺利解决的重要衡量标志,网络、媒体日益关注各地的钉子户。然而,该事件的顺利解决并没有为之后处理类似案件提供法律上的依据,同类案件处理结果事实上并不相同。

根据产权规则,政府等征收人需说服每一户居民同意搬迁,这是非常困难之事。征收人制定政策的依据通常包括居民房屋市场评估价格及搬迁成本、提前搬迁居民适当奖励等。而被征收人收到征收通知后,决定是否搬迁主要取决于补偿是否公平,征收结果能否实现个人最优。如果征收补偿是公平的,有利于实现个人最优(包括居住、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补偿收益的最大化),则被征收人通常会选择搬迁,此种情况下若被征收人拒不搬迁,法律应当启动强制程序,确保征收的顺利进行。如果补偿不公,不利于实现个人最优,则被征收人通常会拒绝搬迁,会选择当“钉子户”,此时被征收人搬迁与法律的强制执行都将导致法律的调整失范。

(四)城中村拆迁补偿的特殊性

所谓“城中村”,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由于农村土地全部被征用,农村集体成员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份后,仍居住在由原村改造而演变成的居民区,或是指在农村村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土地大部分被征用,滞后于时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的农民仍在原村居住而形成的村落,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结果,是我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及土地的二元所有制结构所造成的。城中村是城市的一块夹缝地,其独特的地位和现象,必然会带来人口杂乱、城市规划滞后、违法违章建筑集中、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使用存在问题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一些城中村问题较为突出的城市。

下面以重庆为例,重庆主城区内环高速以内共有55个“城中村”,城中村的建筑密度大、危旧房比例高,很多还搭起“偏偏房”等违章建筑,容易发生火灾,配套公共设施也不完善。由于历史、政策、户籍等方面的原因,城中村拆迁补偿标准远远低于周边城市房屋标准。涉及司法审查、拆迁过程中,城中村拆迁补偿矛盾尤为突出。《重庆市征地补偿安置办法》第四条规定征用土地应依法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的使用、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执行。根据上述规定,被拆迁房屋位于西部某城市的罗某某户,房屋有证面积3997㎡,补偿金额107622元,构(附)着物补偿金额49566元,上述款项共计1125786元。被拆迁人可选择认购房屋,认购金额900元/㎡,上述补偿金额可认购1251㎡的房屋(见表2)。

波斯纳指出,如果一种制度安排对社会中某些成员有系统性的歧视,财富最大化就可能不是一个合理的标准。现阶段,城中村拆迁补偿标准过低已成为普遍共识,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笔者认为,切实提高涉城中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是解决涉城中村拆迁矛盾纠纷的基础。

三、补偿标准与纠纷解决的比较法研究

(一)补偿范围与标准:市场法则

如何确定拆迁补偿范围与标准,关系到被拆迁人能否得到公正的补偿。在美国,财产法将宪法规定的合理补偿规定为补偿所有者财产的公平市场价格,包括财产的现有价值和财产未来盈利的折扣价格。(P60)德国出于实用性和便利性的考虑,实践中对补偿数额的高低通常根据被征收财产当时的流通价格确定,对可预期的财产增值不予考虑(P108)(见表3)。

2.因征用而导致邻近土地所有者经营上的损失。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包括征用土地现有价值和土地可预期、可预见的未来价值。加拿大1.土地补偿费;

2.剩余有害或不良影响补偿;

3.干扰损失的补偿;

4.重新安置的困难补偿。征用部分的补偿,依据土地的最高最佳用途,根据当时的市场价格补偿。德国1.土地或其他标的物的权利损失补偿;

2.营业损失补偿;

3.征用标的物上的一切附带损失补偿。土地补偿 以市场价格为标准,营业损失补偿为在其他土地投资可获得的同等收益。日本1.征用损失补偿;

2.残余地补偿;

3.通损补偿;

4.离职者补偿;

5.少数残存者补偿;

6.事业损失补偿。征用土地的补偿为征用时邻近同类土地的交易价格并适当修正;残余地补偿为征用减低的价值;通损补偿以实际损失为准;离职者补偿对其支付不超过原工资的适当补偿金;少数残存者补偿为维持残存者生活适当补偿;事业损失补偿以可预见损害为准。英国1.土地补偿费;

2.残余地补偿;

3.租赁权损失补偿;

4.迁移费及经营损失补偿;

5.其他。土地补偿费以公开市价为标准,并且不得因征用而给与被征用人救济或其他优惠,残余地补偿以市场的贬值价格为准;租赁权损失补偿为因征用而造成的损失。

总体而言,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规定征收或征购土地按包括开发收益的正常市场价格进行土地补偿;安置补助费的补偿,以保证征地前同样的生活状态为原则,包括安家费、转业费、养老保险等。

在拆迁补偿标准方面,2011年1月21日正式施行的 《国有土地上房屋与征收补偿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做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从该规定及城市制定的拆迁补偿办法来看,城市拆迁补偿范围限于房屋及其附属物,而对土地使用权、房屋开发收益不予补偿。事实上,部分被拆迁户在取得土地使用权时支付了一定代价,且拆迁地点一般位于城市中心位置,土地价格级差产生的效益尤其显著,因此,对土地使用权、房屋开发收益不予补偿显然有失公允。

(二)补偿公式:科学计算方法

补偿公式是计算补偿数额的依据,对计算补偿标准具有重要意义。参考国内一些主要城市的拆迁补偿公式,有利于确立科学的补偿公式。

(1)上海公式

(2)北京公式

(3)西安公式

(4)重庆公式

由上可见,各地拆迁补偿公式不一,上海公式为同区域新建多层商品住宅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使用权基价,北京公式为拆迁房屋重置成新价加宅基地区位因素,西安公式为被拆迁房屋市场价格加区位因素,重庆公式为被拆迁房屋市场价格加土地使用权、房屋区位因素。总体而言,各地拆迁补偿公式主要包括被拆迁房屋的评估价格及土地区位因素,相比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各地拆迁补偿未充分考虑土地使用权及房屋开发收益。

综上,本文新提出公式:

货币补偿额=房屋补偿+土地使用权补偿+政策性补贴(含开发收益)。

(三)纠纷解决:谈判为主的原则

英国设有专门的土地法庭来裁决土地补偿纠纷。日本由一个专门的中立机构,称作土地“收用委员会”来裁决土地征收中的补偿纠纷,对裁决不服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P248~249)科斯认为,当双方能够一起谈判并通过合作解决争端时,无论法律的基本规则是什么,他们的行为都将是有效率的。假如谈判是成功的,私人协议将会纠正由规则这样的法律对法权所做的无效率分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谈判方式来确定补偿标准,有助于实现资源社会利用的最佳效率。

当然,谈判方式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适用的。如前所述,每一位产权所有者都有实现“个人最优”的刺激,如果征收人按照每个所有者保留价格支付,那么总成本将是庞大的,过高的成本将使征收人利益受损,打击甚至摧毁征收人的投资信心。我国未设立专门机关来裁决房屋征收案件,该类纠纷通常由法院的行政审判庭审理。谈判是解决纠纷的最有效方式,当出现谈判失灵时,需要中立机关进行协调,以确保谈判的继续进行与公正的实现。

四、分析与建议

关于补偿依据的理论,有既得权说、恩惠说、土地征用说、社会协作说、人权保证说、公共负担平等说等。通说认为,补偿应适用严格的程序,采取市场法则确定补偿范围与标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确定了货币补偿与产权调换两种补偿方式,不同地方所采纳市场估价方法的理论依据不同,出发点不同,得出的评估结果也不尽相同。应当细化房屋价格评估的原则和方法,明确补偿项目的具体内容,确立科学的补偿标准,保障“公平补偿”原则的贯彻实施。基于上文的分析,笔者拟提出如下建议:

(一) 法院在征收案件中应当保持中立性

在现行法律规则下,政府有权决定征收,但房主有着几乎不受限制的控告申诉权,法院无权审查政府决定征收是否合法和补偿是否公平,它在社会上缺少权威。(P89)现行法律未授予法院审查征收决定补偿是否公平的实质审查权力,这是造成大量涉诉涉执信访重要原因。《规定》第九条指出,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的,一般由做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在审查与执行方式上借鉴吸收了许多国家所采取的由法院审查、由行政机关具体实施的做法和经验,明确了裁执分离的体例,有利于法院在征收案件中保持中立,维护司法公正与权威。

(二) 完善房屋征收评估制度

评估机构的独立性是保证其评估结果客观、公正的必然要求,是房屋拆迁制度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P490)“公平补偿”意指“合理的市场价值”。征收过程中,应当确立科学的第三方评估机制,通过评估确定被拆房屋的市场价值。在评估时,既要考虑政府愿意支付的价格,也要考虑私人所有者所要求的价格。 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认为,如果我们把“公平补偿”解释成所有者的保留价格,即所有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那么占有私人财产带来无效率的可能性将减到最小。治愈占有造成的潜在无效率的药方是,政府不仅提供公平的补偿,而且要按私人所有者所要求的价格支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与私人购买者没有区别。在评估机构的选择上,应当由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协商选择,或者由被征收人选择或委托,一方对评估结果不服可以另行聘请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进而采取申诉、诉讼等方式维护权益。在评估时点的选择上,估价委托方与评估机构应当事先约定好估价时间点 ,参照《城市房屋估价指导意见》的规定“一般为房屋拆迁许可证办法之日。拆迁规模大,分期分段实施的,以当期(段)房屋拆迁实施之日为评估时点。”在估价方法上,确立以市场法为原则,以成本法、收益法等方法为补充的估价方法。

(三)扩大房屋征收补偿范围

现行法律规定对被征收人补偿范围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该范围不包括土地使用权的价值。事实上,被征收地土地使用权在征收后存在再次出让的价值,被拆迁地与迁入地之间存有土地级差效益,这部分效益在房屋征收时并没有得到补偿。若征收项目非基于“公共利益”,而是基于商业等目的,房屋的预期收益、无形利益损失也应该得到补偿。

(四) 提高涉农、涉城中村征收补偿标准

相比城市房屋征收,涉农、涉城中村征收补偿存在标准偏低的问题。在征收过程中,征收人与被征收人矛盾突出,被征收人普遍认为补偿标准低,对抗激烈,容易引发大量纠纷及涉诉信访。政府在制定涉农、涉城中村征收补偿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使用权的价值、拆迁预期效益,提高涉农、涉城中村征收补偿标准,杜绝暗箱操作、拆迁返贫等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刘庆富.房屋拆迁纠纷案件审理中的几个疑难问题—对张家界市房屋拆迁案件的调查.法律适用,2005,(5).

刘亚凡.凯洛诉新伦敦市土地征收案.中国审判新闻月刊,2007,(7).

胡鸿高.论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从要素解释的路径.中国法学,2008,(4).

波斯纳.经济的法律分析.美国Little Brown公司,1972-1973.

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城中村”2012年从主城消失 一半建绿地. (2009-0 6-12)http://cq.qq.com/a/20090612/000024.htm

Posner,R., 1980,“The Ethical and PoliticalBasis of the Efficiency Norm in Common law Adjudication”, Hofstra Law Review, 8.

郭洁.土地征用补偿法律问题探析.当代法学,2002,(8).

汉斯·J·沃尔夫等.行政法(第2卷).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

张慧芳.土地征用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经济学的特征精选篇4

关键词:江苏省 贫困生 就业特点 对策

“十二五”规划提出:“健全国家资助制度,扶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在江苏省,高校的“奖、贷、助、减、补”覆盖了全体经济困难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退学的学生几乎没有。对于他们的帮助,除了生活补贴、心理健康等,贫困生最为关心的就是就业和创业问题了。毕竟他们千辛万苦地考上大学,并且埋头苦读三、四年,大多都是为了通过今后激烈的就业竞争来改变自己命运。所以,当我们的经济困难学生面临就业时,他们的就业状况如何?也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一、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上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就业的“功利性”强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率达到100%。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兼职赚钱和刻苦学习通常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毕业后,他们急于为家庭解困,还面临还贷的压力。所以,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毕业后,就会尽快在就业市场找到一份工作,以便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偿还贷款。

2.升学率低

升学意味着人力资本的增加,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也可以缓解就业的压力。通常大多数贫困生具备以下特点:学习刻苦,对待个人感情比较理性,奖学金获得者比例较高,但是继续升学的比例很低。比如:读研、专转本,专接本等。而专转本只能考本三院校,学费较高,虽然很多贫困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好,但是他们更多的选择了就业。

3.职业类型的特点

美国教授施恩从大量的跟踪调查中总结五种职业锚的类型――技术/职能型、管理型、创造型、安全/稳定型、自主/独立型。从对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两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调查来看,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岗位在技能型方面的偏多。比如:从工职院电子工程系09届毕业生的调研来看,在121名贫困学生中,除有1名学生专转本升学以外,其余120名学生,毕业一年以后,有87名学生在企业担任的是技术型(含操作工)职务,占了71.9%。而其他岗位或其他工作的占27.3%。虽然相当多的情况是交叉和动态的,但仍然能得出结论――经济困难学生更适合或者更多就职于技术型的岗位。而由于个人的综合能力不够突出,如:英语的口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情商往往低于智商。由09届毕业生的调研结果来看,在管理型的岗位上的比例很低。

二、改进方法

1.政策与择业观的指导

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的就业或创业要想成功,都与国家的产业政策是息息相关的。产业政策决定人力资本的投资方向,意味着学校培养产品(学生)的内容和质量。现在我国正处于“十二五”规划的开篇之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时期,更提出了让经济“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苏州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一、二、三级产业协调发展,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把产业政策和国家经济转型,与自己的就业联系起来。如“十二五规划”重点扶持的七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只有在了解这些东西产业以后,我们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方向才能朝正确的方向走,才可能成功。

除了政策的解读以外,我们还要在择业观上进行指导,引导他们了解自身兴趣和特点,开发自身潜力,通过自我规划,达到自我实现。同时,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业素质。即便是因为经济压力而急于就业的同学,也要先进行一个基本合理的职业规划,明确自己适合的职业,然后从选定的一份较低的职位开始,脚踏实地地工作。

2.心理辅导和咨询

(1)就业焦虑。临近就业,毕业生中会较普遍地出现就业焦虑状态。对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就业焦虑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如在电子系09届学生中,曾经有一个家庭非常贫困且自身体质较差的女生,性格内向、软弱,在临近实习,就因为承受不住就业的压力,每天以泪洗面。老师和同学们都竭力安慰,帮助她化解压力。工作中尤其要注意:现在的学生信息量大,客观上说,比从前的学生更难“哄”。所以,面对这些学生,需要老师的真诚和坦白。我总是努力让学生明白“贫困不是你的错,你背负了很大经济压力,要化压力为动力,面对现实,积极应对,而不能一味的抱怨。”

(2)自卑或自负心理。对自卑的学生,我总是对他们说:“人的格局决定了你以后的舞台,心要宽,你的发展空间就大。”对自负的学生,我们应该让他(她)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正确评价自我。如果评价过高,就会产生求职过程中的不切实际,容易遭遇失败,甚至会发生冲突。而这些损伤和内心冲突,将导致不能正常发挥自身的本领和潜能。

(3)定位不准确,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在很多高校,一些成绩优秀的经济困难学生们往往会成为就业困难人群。在就业中,能够一步到位的很少,尤其是一些原本在校表现很优秀的贫困学生,其中大部分原因是他们的职业定位并不准确。这时,老师的点拨和引导,也许能帮助他们迈过心中的那道坎。让他们意识到“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到彩虹”。

(4)缩小贫困生与其他学生的文化资本差异。绝大部分的经济困难学生都来自农村。这些来自农村的经济困难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在以城市价值观为主流文化的高校,需要他们不断地调整适应。特别是沟通协调、语言文字表达、组织领导能力等方面的欠缺。现今中国已经到了“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时期,我们也要对农村和城市学生的文化资本差异进行融合与对接,包括文化的对接、生活方式的对接,等等。来自农村的贫困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欠缺还是很明显的。“近年来出现了用人单位淡化专业对口的要求、更看重人才的可塑性的现象。如果学生的综合素质高、基础扎实、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强、知识面宽、自学能力和适应性强,那么他的可塑性就高,后劲就足,就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对于全体经济困难学生,我们更应该从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入手。

(5)搭建企业与学校建立贫困生的“对口支援”平台。这不仅可以保障部分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也为企业培养人才,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推动贫困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比如:苏州爱默生电动有限公司,在我院设立“爱默生助学金”,每年资助一批资助品学兼优、专业突出的经济困难学生,这种“对口支援”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贫困学生的就业。我们要努力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让经济困难学生经过后天努力得到相应回报,实现和谐就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9.

[2]钱贵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论.

经济学的特征精选篇5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经济学特征 经济结构

在电子商务中,许多产品是数字产品,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生产性软件、电子图书、音像制品及信息、服务等。这些产品有区别于传统商品与服务的许多特征,生产数字产品的企业所遵循的规律也不同于传统企业,呈现出许多电子商务新的经济学特征,这些特征也必将对经济结构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数字产品就是信息内容基于数字格式的交换物。数字产品既可通过载体以物理方式运送,也可通过因特网以电子方式运送。

一、生产数字产品的电子商务企业应遵循的规律

在要素投入方面遵循边际成本递减规律。一般工业企业的成本曲线呈U字型,产量超过一个适度规模以后,随着产量的继续增加,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开始上升。而数字产品在理论上可允许无限多的人同时共享,可以零成本复制,平均固定成本随产品数量的增多呈下降趋势,平均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相同趋于零。

价值的不确定性在于企业生产数字产品的原始成本是固定的,但由于其边际成本趋向于零,销售数量的不确定性及对不同消费者效用大小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其价格的不确定性。边际效用递增性是指信息与财富在边际效用上恰好具有相反的性质,即一个人拥有的信息越多,每增加一条信息对这个人的效用就越大。

二、电子商务新的经济学特征

由电子商务而派生出的新经济特征与以往的经济形态大相径庭,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主要体现为如下经济学规律:摩尔定律、梅特卡夫法则、马太效应、边际报酬递增规律等。

1.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网络信息技术功能价格比的变化规律,它揭示了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和持续变革的根源。按此定律,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以减半数下降。摩尔定律反映了信息技术产品的性能价格比,揭示了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该定律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依然发挥作用,并在今后会持续发挥作用。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改进与价格的快速下降导致了人类计算成本的显著下降。

2.梅特卡夫法则:根据梅特卡夫法则,网络价值等于网络结点数的平方,或网络价值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加。信息网络的扩张效应受梅特卡夫法则支配,或者说梅特卡夫法则反映了信息网络扩张效应。互联网用户大约每半年翻一番,互联网的通信量大约每100天翻一番,这种爆炸性增长必然会带来网络效益的迅速增长。

3.马太效应:新经济是以信息流组织与支配商品(包括货物和服务)流、资金流、技术流、人力流的经济。在信息活动中,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优势或劣势一旦出现,就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滚动的积累效果,即所谓的马太效应。

4.边际报酬递增规律:在电子商务时代,信息资源成了新经济中的主要资源,这种资源是可再生和重复使用的,具有无排他性,它的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中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出现了要素边际报酬递增规律。在社会经济的投入产出系统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要素投入的持续增加,其边际报酬(即边际产出效益)呈递增的趋势。

三、电子商务新特征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市场是一种对稀缺资源进行分配的有效机制。然而,今天有大量的商务活动是发生在大的等级制企业组织的内部。当交易成本很高时,商人就会创立企业,这种企业用一套等级制的监督和控制系统来代替在市场上的交易协商活动。尽管创立和维护一个监督和控制系统的成本可能会很高,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成本低于交易成本。

经济学家奥立弗?威廉姆森把科斯的理论推广了一步。他认为,那些生产工艺复杂、采用流水线作业的行业倾向于有更多的等级制企业,最终更容易实现垂直一体化管理。企业界的生产和管理创新大大提高了等级制监督活动的效率。流水线和其他大批量生产技术可以把复杂的工作分解成小的、易于监督的步骤。计算机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上级管理者监督和控制其下属具体活动的能力。高层经理使用的一些直接绩效测量技术甚至比一线监工的监督更加有效。

从工业革命到现在,随着监督手段的日益普及,企业垂直一体化的规模和层次都在不断地增加。然而,在一些大型企业里,监督系统不能适应企业规模的扩大。由于企业的整体经济可行性取决于它有效地监督各级企业业务活动的能力,问题就出现了。这些企业只好采用分权管理,让不同的业务单位像独立的企业那样运作,它们彼此之间按市场模式协商交易,而不像同一企业不同部门那样进行交易。这些分权化的方法只是简单地回归到高效的市场机制,这种机制在企业垂直化之前是行之有效的。

企业和个人采用电子商务可以改善信息的流动、协调不同活动、降低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交易成本。通过降低收集潜在买主和卖主信息的成本、增加潜在市场参与者数量,电子商务可以转移很多企业对垂直一体化的注意力。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处理订单时,用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销售询价、提供报价和确定存货等活动的处理成本。正如电子商务可以增加卖主的销售机会一样,它也给买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企业在采购时利用电子商务可以找到新的供应商和贸易伙伴。利用WWW可以高效地传递报价和交易条款,提高了企业间信息交换的速度和准确性,降低了交易双方的成本。 虽然现在还不清楚电子商务的广泛采用是否会使等级制组织回归到它们以前的基于市场的结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电子商务的广泛采用会对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1.在市场模式方面。很多企业和战略业务单位都是在介于市场型和等级制两种经济结构之间的中间模式下运行的,这种中间模式就是网络型。在这种网络经济结构下,不同的企业根据共同的目标建立长期的稳定关系,以协调它们的战略、资源和技术组合。这种网络型的组织特别适合于信息密集的高技术行业。电子商务可以使这种主要依赖信息共享的网络更容易建设和维护。一些研究者认为,商务活动的这种网络组织形式在未来将占据主导地位。

2.在市场竞争方面。一家企业在网上做的广告可以把企业的促销信息传递到世界各地的潜在顾客的手中。企业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送达在地理上极为分散,而需求非常狭小的目标市场。因特网和WWW在创造虚拟社区方面特别有效,这些虚拟社区可以成为企业理想的目标市场。虚拟社区是指具有共同兴趣的人的集合,但这种集合不是发生在现实世界,而是出现在因特网上。电子商务企业实时生产,零库存销售及差别规模经济的运营模式,打破了大型企业的垄断地位。虚拟企业的出现和贸易环境的改变也削弱了中小企业的进入壁垒,从而增强了市场的竞争机制。在梅特卡夫法则的作用下,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商品价格不断向成本降低,在达到价格底线后便不再下降。它在这一水平的停留最终导致价格失去导向作用,市场中更多依赖的是非价格竞争。

3.在资源配置方面。电子商务这种新的运行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市场效率,资源配置将趋向最优状态。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经济运行方式中各环节的比重。经济运行的中心环节呈现出逐渐从生产和流通向设计和消费转移的趋势。传统商务体制下形成的资源配置结构,必将在电子商务状态下发生重大转变,朝着信息化和科学化的方向转变。

4.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比重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服务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逐渐增加。同时,行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电子行业以及与电子产品制造业有关的行业将会取得高速的增长,其他行业的发展相对缓慢。

5.在国际经济结构方面。影响将在多个层面上产生:一是促进国际经济的一体化,各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连接度会进一步提高;二是各国国民经济结构将在国际经济结构的整体构架下按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进行分布,由国际经济结构决定各国的国内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1]姚学礼 刘秋丽: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探讨[J].安阳大学学报, 2007,(02)

[2]汤兵勇: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增长战略探讨[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7)

经济学的特征精选篇6

【关键词】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经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F28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1―0095―03

【作者简介】徐启刚,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经济、体育教育;赵金岭。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经济学、体育营销学。(江西赣州341000)

一、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经济学特征

在用不同的消费函数理论对体育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体育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很大区别,据此,我们可以得出极不相同的结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制度因素对体育消费者行为方式具有较大的影响,这在考察我国体育消费者行为方式时尤显重要。

在整个体育体制改革仍在缓慢进行这一背景下,我国体育消费者行为方式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体育消费者行为仍未定型。综合考察,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行为主要有以下特征:

1.体育消费者选择自由比较充分,体育消费行为方式更趋多样化

我国的体育体制改革进程自1993年的全国体委主任会议制定了《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以来,体育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已经大幅度提高。从制约体育消费者选择的主要因素来看,一方面,体育消费品价格基本上实现了市场化;另一方面,体育消费品供给约束基本消除。虽然自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体育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我国体育市场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体育商品的短缺问题很快得到了缓解,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对体育消费者选择自由构成最大限制的最大约束才基本消除,其标志为:(1)国家体委1993年以后陆续推出了全国性单项协会实体化或项群管理,推进俱乐部的职业,举办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以及开放体育竞赛市场,发行体育等具体措施,体育产业化有了突飞猛进般的发展,体育商品大大的丰富;(2)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体育商品价格基本实行市场化;(3)为了刺激消费需求,我国从1990年至2002年,连续7次降低银行利率,降幅之大前所未有。体育消费品价格的市场化和体育消费品的大大丰富,加之国家消费政策的引导,使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市场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他们已经能够在不同的体育消费品之间进行选择,并且现在这种选择主要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偏好和预算约束。

2.体育消费需求指向多元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趋于均等化的分配方式下,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来源单一,收入水平差距不大。体育商品的供给几乎为零,其后果反映在个人的消费需求上,就是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用于除体育消费品以外的商品消费支出。消费水平和消费选择具有趋同化倾向,这种局面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改革过程中也没有根本改变。从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我国城市居民收人来源出现了市场化、多样化的趋势。由于就业制度的市场化,个人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减弱;由于收入来源不同,我国城市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在收入来源稳定性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的家庭和个人之间,面对体育消费品种类的不断增多,就形成了不同的消费倾向,因而体育消费需求指向也就趋于多元化。体育消费需求指向多元化是体育消费者行为理性化的重要表现。

3.流动性约束软化

体育消费者行为趋于跨时预算约束下的行为方式,个人可支配收入上升是我国体育消费流动性约束软化最重要的原因。超出生存必需的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大为降低,使我国城市居民有了在当前体育消费和未来体育消费之间进行选择的可能。截至2005年12月底,我国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总额已突破14万亿元,创造了历史新高。居民储蓄存量迅速增长形成的金融资产,为城市居民跨时预算体育消费支出奠定了基础,城市居民延期体育消费行为明显。

在刺激内需的政策导向下,我国的消费信贷近年来快速发展,尽管这些消费信贷不以体育消费为对象,但在客观上,却为城市居民进行提前体育消费行为提供了条件,扩展了城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预算约束的时间跨度。目前,由于居民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张已使得资产收入成了城市居民个人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借贷在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的前提下正被纳入其个人消费需求的预算约束范围,这都为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流动性约束的弱化,以及其体育消费行为趋于跨时预算约束下的行为方式提供了可能与保障。

4.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进一步强化

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体育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跨时预算约束条件下体育消费者预期的改变。在生命周期消费函数理论中,不确定性占有重要位置,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越多,确定的概率越低,消费者的预期就越悲观。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影响最大的外部条件。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退休养老等项制度改革全面铺开,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就业制度的改革以及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大量出现的职工下岗现象,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稳定的收入预期。而住房、医疗、教育、退休、养老等项制度的改革,则加强了人们未来支出的预期,从而使人们的体育消费行为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制度的不确定性使得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被置于较为悲观的预算约束之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行为。

5.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不同社会群体体育消费行为方式差异明显

据统计,至2005年,我国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2004年为3.21倍,扣除社会保障等因素,实际为6倍左右。差距之大,由此可见一斑。改革开放以来居民个人收入的差距大体上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不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的差距和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按照经济学一般理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但是任何消费函数都是以一定的消费者行为方式为基础的,在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过程中,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体育消费行为方式。而且,随着我国基尼系数的加大,我国城市不同社会群体或不同阶层的体育消费行为的差异将会更大。

二、优化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对策建议

1.重视社会舆论导向、转变体育消费观念是先导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体育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国传统消费观念中的固有张力,并没有从根本上使人们落后的体育消费观念和淡薄的体育消费意识发生改变,这严重制约了人们的体育消费行为。针对这种情况,政府有关部门

应以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举办为契机,重视社会舆论、社会心理对我国体育消费观念的影响作用,以各种传媒为工具,大力倡导先进的体育消费理念,正确引导人们的体育消费行为,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没有体育的生活是残缺的生活。唯有如此,人们参与体育消费活动的意识才能得到加强,“花钱买健康”的消费理念才能尽快转变为人们的体育消费行为。

2.帮助弱势群体,减小贫富差距是关键

根据官方统计,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失业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另据《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披露,2002年上半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进一步增加到733万人,失业率提高到3.8%。根据2005年的最新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贫困人口仍有3000万之多,约占城镇人口的5%左右,庞大的弱势群体业已形成。

弱势群体的大量增加和基尼系数的高居不下,财富集中呈加速之势,导致了这样一种情况:高收入居民基本的体育消费需求得到满足,而低收入居民因收入水平下降而无力进行体育消费。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引发了社会平均体育消费倾向的降低,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体育消费需求水平的下降。这样,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能力的不足与消费水平难以大幅度提高,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帮助弱势群体,减小贫富差距已成为增强体育消费的关键。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

由著名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进行的一项实证研究表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左右时,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率一般为61%,而中国在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的2000年,居民消费率不足50%(其中体育消费水平更低),比国际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与居民消费率持续偏低相反,居民的储蓄却正在稳步递增。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一国的储蓄较高而消费率较低,对于经济发展往往有利。但如果居民消费不足或出口需要不足,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将发生困难,高储蓄将造成资金闲置。同时,过低的消费率不仅会弱化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也会间接影响投资本身的增长,最终制约经济的发展。

4.健全法律体系,切实保护体育消费者权益是根本

目前,我国体育消费者权益屡屡受到侵害,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体育消费行为的积极性。这种现象的发生,与体育消费者自身的因素有关,例如,体育消费者的权益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体育消费者某些消费知识的缺乏等,但同时,没有一个能够对体育消费者权益进行有有效保护的法律体系,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但这只是一部母法,保护体育消费者行为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的局面仍未得到彻底改变,全国范围内统一规范的体育执法体系尚未形成。因此,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和实施细则,以健全的执法机构和有力的执法手段作保证,并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保障我国体育消费者行为和体育消费者权益。(1)通过综合性的法律法规和专门的体育法规来直接确认和维护体育消费者的权益。(2)通过规范体育企业行为和体育市场秩序,间接维护体育消费者权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体育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体育消费者行为的积极性得以调动。

三、结语

经济学的特征精选篇7

摘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危害性极大,为了更好地打击此类犯罪必须深入地研究其经济行为方面的特征,才能有效地开展同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斗争

关键词:非法商务活动;垄断;暴力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指由3人或3人以上组成的人数众多,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工,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实施违法犯罪活动,并建立起一定的势力范围和“保护伞”的非法组织所实施的犯罪。目前,理论界有人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主观特征不能概括为追求经济利益,追求财富、荣誉和权力的三位一体才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目的。当前理论界的主流观点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基本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的观点比较准确的。笔者赞同主流观点,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而且在经济上有很强的贪婪性。考察历史上的帮会组织及我国当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现状就发现他们均是在主流社会控制相对薄弱的区域建立的反社会、反主流的亚文化群体,他们所追求的不是政治地位和政治理念,而是巨额的经济收益,这也是他们实施犯罪行为的组织犯罪组织的巨大动力。从当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犯罪的初期即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大多从事走私、开设、聚众、诈骗、绑架、非法经营等非法活动获取经济收益,当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会寻求合法的经济实体来掩护非法的所得,或者当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为了能够在一定地区或行业内获得巨大收益会使用暴力对同行之间进行排挤、打压,从而保证该组织在此行业、地区内的绝对的优势,进而获得更丰厚的犯罪收益。当然,为了使主流社会认可其存在,不查处或不干扰他们的犯罪活动或犯罪组织,也需要其拿出部分的犯罪收益去寻求政治庇护,向政府、执法机关进行渗透、贿赂,甚至直接在政府机关内部担任职务,他们所追逐的并不是权力,而是尽各种可能是主流社会留出相应的空间让其“地下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

黑社会性质组织控制一定社会区域或者行业,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从事局部的非法控制。但是黑社会组织对社会的非法控制主要是对社会的局部控制,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虽然具有“黑社会”的性质,对社会有一定的控制和影响力,但它还没有发展到“黑社会”的程度,不能对整个地区或者社会的较大方面有影响力,只能是控制或者影响一定区域或者行业。这里的“一定的区域”,通常是在一个区、县或者乡镇范围内,有些较小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势力范围只有几个村庄或者是市场、码头、车站,少数发展时间较长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势力范围能够扩展到一个较大的城市。黑社会性质组织对一定区域或行业的非法控制和影响是有限度的,它并不能控制区域或者行业内的所有方面,通常还没有达到使该区域内的正常社会完全受制的程度,只要该组织在区域或者行业内实施了大量违法犯罪活动,群众受到欺压、残害,并认识到或者感觉到该组织的非法控制和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受到该组织的严重破坏,就可以认为这一组织对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形成了非法控制和影响。第二,称霸一方,实行垄断经营。黑社会组织作为一个“社会”,不仅要有管理者、控制者——黑社会组织成员,还必须要有被管理、控制的对象——固定的场所与稳定的人群,而稳定的人群与固定的场所的结合便形成了社区或行业。这既是黑社会组织控制的对象,也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空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般都控制相对独立的、垄断性的势力范围,在一定区域诸如某一村、乡、镇、县、集贸市场,或者在一定行业诸如建筑业、运输业、娱乐服务业、手工业等范围内,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欺行霸市,垄断集贸市场,形成非法控制或者产生重大影响,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经济秩序和社会安定。同时在黑社会性质组织形成的同时及形成之后,通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凭借其政治、经济、人员、犯罪装备等资源和实力,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所提供的非法保护,在主流社会行政区域之内划定地下控制范围,并以暴力或其他手段营造黑社会恐怖气氛,把触角伸向一个或多个行业,或称霸一方、或划分“势力范围”,在主流社会中建立一个社会控制体系,俨然是国中之国。当然,黑社会性质组织为了争夺和保护自己的地盘,各个组织之间也不惜“火拼”,以此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在其势力范围内插手地方经济活动,控制、垄断某些领域,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从而使合法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此外,他们还在自己的“地盘”内,向商家强收“保护费”,要求提供“捐款”和“赞助费”等,群众敢怒不敢言,扰乱了社会的安定,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经济贪婪性的特征不断地促使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武装自己,发展壮大队伍,进行新的、更高的手段的犯罪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黑社会性质组织渗透到经济领域,通常从事非法经营,但也不排除从事合法经营的可能性。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实体在追求经济目的的同时,更在于追求对某一经济领域的非法垄断和控制。当然,当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发展到高级阶段,已经形成典型意义的黑社会组织犯罪时,不排除黑社会性质组织可能会为了进一步追求合法权而介入政治,直接或间接地掌握政治力。但是从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发展现状来看,为了维护犯罪收益会拉拢、腐蚀政府官员或执法人员,其基本的目的不是为推翻社会,改变现状,而是为该组织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提供种种便利条件,使该“非主流”社会能够长期得以存在和发展。他们看重的还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此外,暴力性、敛财性和腐蚀性是当前黑社会性质犯罪三大行为特征,它们共同维系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生存。为了巧取或豪夺,往往在手段上具有凶残性和暴力性,并会针对特定的人和物,用非常手段敛财,和经济的贪婪性紧密相连。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往往软硬兼施。所谓硬手段,就是暴力手段,既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起家的资本,也是该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所谓软手段,是与暴力手段相对应,主要就是拉拢腐蚀的手段,是黑社会性质组织收买人心,扩展社会关系网的资本投入。软硬两种手段并存,交替使用,是黑社会性质犯罪的两根支柱,两者缺一不可。这就表明了黑社会性质组织要想存在和发展,达到称霸一方,获取丰厚犯罪收益的目标,就必然会实施大量的抢劫、绑架、敲诈勒索、甚至放火、杀人等暴力犯罪行为。当然不能排除黑社会性质组织存在合法经营的可能性,但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他们往往也会使用暴力手段对其他的经营者进行排挤、打压、恐吓,因此可以说暴力手段也是不同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之间争夺地盘、争斗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暴力手段的使用,包括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对外,它是扩充实力必备的手段,一般采用暴力殴打、绑架、抢劫、伤害等赤裸裸的手段,在其组织内部还会有各种各样的犯罪凶器,如枪支弹药等,肆无忌惮地进行各种违法活动或犯罪活动,树立自己的“威望”,进而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或威慑力;同时,不同的犯罪组织之间为了扩大地盘,获取行业垄断或争夺犯罪收益,彼此之间会使用武力或暴力解决争端,对他们来说,暴力和武力的强度直接决定该组织的实力。为达到称霸一方,获取高额犯罪收益的目的,惨无人道,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显示出明显的疯狂性和残暴性。他们的所谓经济实力,就是依靠这种暴力逐步积累起来的。对内,它是一种维持组织内部秩序和纪律的手段。对不少黑社会性质组织来讲,一方面,暴力成为加入犯罪组织的必要条件,是组织内部迅速提高自己的地位的重要手段。他们认为暴力是与国家司法机关抗衡取胜的能力,是组织内容权力分配的重要依据;通过使用暴力使人敬畏,确立其在组织内部的权威和地位,并得到下属拥护的能力。另一方面,如果组织内部有人违犯了帮规和纪律,将会受到帮规的严惩,轻则体罚,重则导致残疾甚至死亡。这些行为准则的核心就是对组织的忠诚,绝对地服从,不得背叛,在成员之间形成一种威慑力或约束力。而暴力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统一的物质支持。而他们的所谓内部秩序和凝聚力,也是依靠这种暴力来维系的。参考文献:

[2]张明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浅议[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3]黄曙.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浅析[J].政府法制,2002,(9).

经济学的特征精选篇8

目前,国内对休闲体育产业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大多数的研究都还处在产业模式、产业发展现状等一些基本概念的定性描述上,或者从产出比研究具体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核心竞争力,而很少有学者从决定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消费者,消费者本身所具备的可见的经济能力、消费条件,强大消费潜力进行研究。所以,结合现在我国的政策、区域划分和对人们的意识导向及国家对不同产业的重视与投入研究,从人口经济学特征和其它一些关联指标并以行政区域划分研究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角度,有其研究的价值,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切人点。 

而对于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评价问题研究也还处在起步阶段,国内目前从这个角度去研究的学者还很少。所以,本文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了适合休闲体育产业特性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用统计学方法对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的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它的理论意义在于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抓住了我国正在研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热点议题;实际意义是为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建立了实际的指标体系,各行政区域可根据白身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休闲体育竞争力水平。 

1 人口经济学特征及其相关指标 

人口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就是揭示人口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而这种规律性是用人口经济学的一些具体特征描述,比如人口的数量与经济总量的关系,人们的种种需要以及各种需要变动的相互联系,人口质量影响经济过程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影响人口质量的发展,人的专业化分工和经济结构的多元,人的不同时期需求催生出多样化的产业。而所有的人口经济学特征又可用与之相适应、可量化的人口经济学指标体现,如:以一定区域为单位(国家、省、地区)的人口数量、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区域内产业结构、产业竞争力,各产业就业人数、恩格尔系数、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本课题是研究一定区域内人口与经济中一定产业(休闲体育产业)的相互关系,所以与这些人口经济学中的特征指标密不可分。同时,本文是从消费者角度研究产业的竞争力,决定消费者能力的是区域内一定数量的人口应有的余暇时间,一定的经济能力和区域内休闲体育产业所具备的产业基础,通过人与经济互为运动,相互发展,提高其产业竞争力。所以,本文根据休闲体育产业的特点以及决定其竞争力的消费者两层面,有针对性地选取极具相关性的人口经济学指标体系: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休闲体育产业就业人数、居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总值等。 

2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是一种生产力,它通过为国际或国内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表现出来,其产品或者服务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即为该产业竞争力的强弱。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某产业的竞争力不仅表现在国内不同区域间的竞争,还表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间竞争。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具体化,它是为国际或者国内市场提供休闲体育产品或者服务的竞争能力,它比较的是休闲体育产业的生产效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及消费者的经济能力。由于各个区域的政府政策、经济结构、资源优势、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等不同,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任何区域也不可能把休闲体育产业各个方面都发展到最强作为最终目标,应该集中力量去发展其他地区不具有但本地区拥有的休闲体育产业特色和优势,做出选择性的竞争,扬长避短,发挥区域特色和优势,最终提高休闲体育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从研究的规范和严整,本研究有针对性的认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是指区域内休闲体育产业相关的部门和企业及消费者能够持续有效的提供和消费休闲体育产品和服务,并具有强大消费潜力的能力。 

3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从人口经济学特征和其它一些关联指标看,能够反映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指标有区域内人的经济因素、人口因素、人均休闲体育资源因素、相关产业与政府投入因素等四个方面来设计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1.1 区域内人的经济因素指标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人的经济因素指标选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恩格尔系数(X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

3.1.2 人口因素指标人是生产力的主体,人是社会各个活动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人口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着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人口因素指标选取:居民闲暇时间(X4)、休闲体育产业就业人数(X5)。 

3.1.3 人均休闲体育资源因素指标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客体资源的支撑。资源因素是整个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最主要的部分。休闲体育资源因素指标选取:健身和户外俱乐部数量(X6)、居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X7)、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8)、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健身器材数(X9)、每年休闲体育的研究成果数(X10)。 

3.1.4 相关产业与政府投入因素指标休闲体育产业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产业,该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与其相关的其他产业发展紧密相连。休闲体育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需要政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政策上的支持,因为政府对该产业的态度将对本地休闲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相关产业与政府投入因素指标选取:体育收入(XII)、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总值(X12)、交通密度(X13)、政府支持力度(X14)。 

交通密度=(公路总里程+铁路总里程)/土地面积 

政府支持力度=政府在文教事业的财政支出/政府财政总支出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方法 

选取中国13个省市作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从消费者的人口经济特征对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是主成分分析法的延伸和扩展,就是在评价某一问题时,把影响这一问题的关联性强的指标划分在一起,这些指标就总结归纳为少数几个因子,这几个因子能够反映出评价问题的全部信息,这样就在压缩各个分析指标的同时,又保存了这些分析指标与所总结的几个因子之间的联系性。通过因子分析法,可以综合评价某地区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高低,以及在选取样本中的具体排名,同时还可以把指标数据归纳总结为少数的几个影响因子,从而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4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根据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13个省市2011年、2012年、2013年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指标数据收集和整理(当年的经济数据都是一年半后公布,所以没有2014年),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得出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反映在12个具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优劣势,为各省市在休闲体育产业做顶层设计时提供具体细分而又量化的指标依据,强优改劣,有针对性的调整体育产业结构,真实的做到把休闲体育产业作为“拉动内需和经济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层面上来。 

4.1 数据的收集 

本文选取了我国13个省市作为研究的样本区域。主要是选取东南沿海省,因这些省从地域上相似,都是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4个直辖市选了3个,同时,选取3个相邻的内陆省,因为这些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近,因为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样才具有可比性(主要是通过每年各省市GDP进行比较,相对讲其它省与选取的省市相差太大,不适合做因子分析)。由于居民闲暇时间、健身和户外俱乐部数量这两个指标的数据难以获得,因此,在实证研究中,将其从指标体系中删除。剩余12个指标重新调整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1(万元)、恩格尔系数X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元)、休闲体育产业就业人数X4(万人)、居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X5(㎡)、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6(㎡)、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健身器材数X7(个)、每年休闲体育研究成果数X8(篇)、体育收入X9(亿元)、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总值X10(亿元)、交通密度X11(%)、政府支持力度X12(%)。上述12个指标数据值直接从中国统计年鉴、地方统计年鉴、中国体育年鉴以及各种统计网站中获取。 

4.2 计算过程 

4.2.1 公共因子的确定 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产业竞争力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能够解释变量指标值之间相关关系的最少公共因子的个数。 

表2为变量共同度表(Communalities),变量共同度表示公共因子对原始变量的信息反映程度。由表2可知,大部分变量的变量共同度分布于0.7-0.9之间,表示公共因子比较充分的反映了原始变量的信息。 

4.2.2 因子得分的计算 计算样本的总得分如表4、表5、表6所示。 

第一个公共因子F1主要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I)、恩格尔系数(X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健身器材数(X7)、交通密度(X11)等5个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影响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这个公共因子为经济社会发展因子。 

第二个公共因子F2主要包括休闲体育产业就业人数(X4)、居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X5)、政府支持力度(X12)等3个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影响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政府相关行为因素,这个公共因子为政府行为因子。 

第三个公共因子F3主要包括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X6)、体育收入(X9)、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总值(X10)等3个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影响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相关产业与设施因素,这个公共因子为相关产业设施因子。 

通过整理表4、表5、表6得到2011-2013年的13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排名及平均得分,如表7所示。 

5 实证结果分析 

5.1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公共因子得分分析 

通过表4、表5、表6的分析得到3年来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具体情况,即某地区在哪些因子上得分比较高,在哪些因子得分上比较低;哪些因子对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具有较大影响,哪些因子对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影响较小。

        从表4来看,2013年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排名第1的是上海,它的F1在当年也排第1位,虽然F3排第13位,F2第4位;北京排第2位,它的F1也排第2位,而F3排第8位;再看第3位的山东,F1排第3位,可F2排到了第12位;广东F2排第1位、F3排第3位,但是F1排第10位,所以它的竞争力排名在第6位。四川F2虽然排第3位,但F1排在第13位,它的竞争力水平排在第12位。所以F1是决定一个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子,因为这个因子是代表本区域居民的经济指标,反映居民所具备的消费条件。同时,各省市F1因子在连续3年内的排位没有变化,这表明一个特定区域内人的经济因素不能在短时间内会有明显的改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所以F1占优的省市无疑在发展休闲体育产业上具备了竞争力的优势。 

第4、5、6位的是浙江、江苏和广东,浙江F1、F2排第5位,F3排第4位,3个因子数平均,决定它的综合排名也不俗;江苏F1第4位,F2第10位,F3第2位,综合起来排第5位;广东虽然F1在第10位,但F2排第1位,F3排第3位,所以它的综合排位在第6位(从表5、6分析2012年和2011年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所以除了F1关键指标因子外,F2、F3在发展、培养和决定本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时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视,应均衡对待。 

从连续3年各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综合排名看,三年来,排名几乎没有大的变化,一般也就是上一个或下一个名次,说明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政府要有长期的政策、规划和布局,不能急功近利,搞形像或面子工程。但是,从表4、5、6中各因子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政府行为的急迫性、任务性及不连续性(不知是好是坏?)。按表的顺序依次往下探讨:四川省,2011年F3因子排第3位,到2013年就下降到了第9位;北京2011年F2在第13位,到2013年到了第2位,F3从第4位到第8位;上海,2011年,F3第1位,到2013年排第13位了,而F2从第10位排到第4位;浙江,201 1年F3在第1 1位,到2013年排在第4位;江苏2011年,F2在第2位,到2013年就下到第10位;山东,201 1年F2排第1位,到2013年就下降到第12位,而F3从第7位上升到第1位;云南2011年F3在第12位,到2013年排在了第7位。F2、F3因子在许多省市3年中上下波动较大,而这两个因子主要体现是与政府行为有关的指标体系,如:休闲体育产业就业人数、居民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政府支持力度、居民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体育收入、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总值。 

综合这3年的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在3个公共因子上的得分情况,可以得知各省市的因子得分在连续3年内都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存在着所谓的“短板”,影响了各省市休闲体育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部分省市休闲体育产业没有实现质与量的协调发展,各具体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5.2 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分析 

通过对表7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我国13个省市2011-2013年3年来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整体情况及发展趋势。我国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整体上保持着越来越好的发展水平。 

根据2011-2013年的竞争力平均得分可以将这13个省市划分为3个等级:竞争力强劲省市、竞争力中等省市、竞争力落后省市,如表8所示。 

竞争力强劲省市都是经济发达地区,竞争力落后省市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此可以得出,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和该区域内居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我国13个省市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竞争力强劲省市与竞争落后省市之间的综合得分差距还是很大。 

6 结论 

(1)F1(经济社会发展因子)是决定一个区域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子,F1占优的省市无疑在发展休闲体育产业上具备了竞争力的优势。同时,各省市F1因子在连续3年内的排位没有变化,这表明一个特定区域内人的经济因素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改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连续3年F2(政府行为因子)、F3(相关产业设施因子)指标数据上下波动大,表明各省市政府的行为表现出急迫性、任务性及不连续性特征,不利于该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违背了休闲体育产业竞争力需要长期性发展和培育的特点,切记不应搞形像或面子工程。 

经济学的特征精选篇9

论文摘要:基于调查得知,经济落后地区学生对红色旅游的认知和意向行为特征表现为:知晓率低,主要的了解渠道是电视;学生外出进行红色旅游主要受到景点服务质量、讲解水平和知名度的影响,在红色旅游方式友情彰显,喜欢和同学朋友一起,其外出旅游时间集中在寒暑假期,以增长见识和放松休闲为主要目的,消费水平低,但其意愿消费比实际消费高,有一定的拓展空间,在下次红色旅游景点选择上,以韶山和长沙的相关景点为主。据此,提出相应的营销对策。

一 研究背景

潜在旅游者行为特征研究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外对其的研究始于20世纪6o年代,主要以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为基础来探讨旅游者本身的属性,重视理论意义,1967—1969年英国地理学家罗杰斯(h·b·rodgers)主持了第一次试验性全国游憩调查,获得了有意义的旅游流规律资料;随后1978年,波兰学者a·szwichtenberg采用问卷方式对旅游者进行调查,找到了相应的旅游行为特征。80年代后的研究注重指导性和实用性,并将心理学内容引入进来,主要侧重于对旅游需求模型和旅游流形成机制的探讨,如shih(1986)提出了价值与生活方式的概念,他认为感知和形象是目的地选择的决定因素,joseffink和alfredkobsa(2002)基于潜在旅游者的行为和特征,提出了一个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从国内情况来看,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针对客源地居民的行为特征进行的研究:保继刚早在1987年以行为科学为指导揭示了北京市居民的旅游动机、动力、决策、偏好等方面的特征,其后他还对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对宾馆选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吴必虎对中国城市居民关于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4条基本规律;许春晓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长沙居民周边休闲旅游和出游特征;王家骏研究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及旅游决策行为,得出了两点推导结论。其二是潜在游客类型或旅游形式入手探讨其潜在市场的规律:李丽梅、保继刚(2000)研究了中山大学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吴峰山(2005)调查了山西体育旅游潜在客源市场并提出发展对策。

我国学者对红色旅游的研究成果颇多,大量集中对红色旅游基本问题的研究基于红色旅游资源,提出发展对策,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红色旅游的区域合作问题讨论热烈,以红色旅游客源市场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相对较少。

无可否认,学生是红色旅游的主体对象,然而,从研究内容来看,目前却难以找到研究学生红色旅游的行为特征的相关文献,针对落后地区学生红色旅游行为特征的研究更是鲜见,因此,对其的探讨将是红色旅游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从时间来看,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后,迄今红色旅游发展已逾三年,今年正好处于纲要的中期阶段,在这个时候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对红色旅游的发展作一个回顾性的评价,意义重大。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端,五岭北麓,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改革开放以来,永州经济发展同全国虽亦步亦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整体水平仍落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和周边先进地区,而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可能”,因此,将其作为经济落后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子2007年4月对永州市九中、永州市三中、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及湖南科技学院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涉及初中、高中、大专及本科层次,共发放问卷640份,回收580份,回收率90.6%,剔除非永州籍问卷及其它无效问卷,共整理出有效问卷488份,有效率为84.1%。问卷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为人13统计基本资料,二为对红色旅游的认知、消费、评价等行为特征资料,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其中有关红色旅游的意向行为特征等问题以多选为主。

基础数据经spss13.0软件处理。共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对背景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出永州学生的人171特征;第二步,采用交叉分析和卡方检验,针对学生对红色旅游的知晓状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第三步,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对永州学生的意向行为特征进行阐述。卡方检验是用于检验两个名义变量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的统计分析方法。p值表示检验的显著程度,p值越小,说明显著程度越高,本次卡方检验中所设定的显著程度为0.05。

三 数据分析结果

(一)背号数据分析

统计表明:男女比例分别为41.6%和58.4%;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5%,来自城镇学生的占24%,其他占1%;初中生10.o4%,高中生26.7%,中专生19.67%,高职生15.4%,大学生27.66%;家庭人均年收入在200元以下占3.29%,200—500元占3.48%,500—1000元占11.89%,1o01—2000元占8.2%,2001—3000元占7.79%,3001—5000元占8%,5000元以上占14.34%,不知道的占43.03%。以上数据男女、年龄、学历背景结构合理,来自农村的学生多、家庭年收入较低,均符合永州目前以农业为主、农村人13居多的客观情况,调查数据真实可靠。

(二)学生对红色旅游认知研究

1.了解程度分析。调查对象中,了解红色旅游的占45.8%、不了解的占54.2%。数据说明,不了解红色旅游的比了解红色旅游的学生更多,红色旅游宣传的效果堪忧。作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显著度为0.05下,将性别、学历和户籍来源分别对红色旅游了解程度作卡方检验,检验值列入表1。

表1显示,仅学历和户籍来源地的p值小于0、05,即统计上认为,性别在红色旅游的了解上无显著差异,不同学历或户籍来源的学生对红色旅游的了解呈现显著差异,分析卡方检验的统计量得出,初中、中专和高职学生对红色旅游的了解的实际频数大于期望频数,而高中和本科层次的实际频数小于期望频数;来自城镇的学生比其它户籍来源的学生更了解红色旅游。

2.信息来源渠道分析。通过电视来了解红色旅游知识的比例最高,达到了60.1%。其它媒介按选择比例高低依次为他人介绍(17%)、网络(12.1%)、广播(5.8%)、杂志(2.7%)、报纸(2.2%)。

进一步经交叉分析得出,虽然学生获取红色旅游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电视,但在次要渠道的选择上有较为明显的分异:性别上表现为女学生更偏向于他人介绍和报纸;学历上表现为高巾和大学生偏向于报纸和广播媒介,初中生、中专和高职学生则偏向于他人介绍,高中生主要通过网络途径;从户籍来源来看,来自农村的学生对红色旅游的了解渠道集中于电视,其它的媒介选择频率很小。

(三)学生红色旅游市场的意向行为特征分析

1.影响红色旅游出行因子的均值比较分析。影响红色旅游出行的因子共设计10个,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法,其中1分~没有影响,2分~有点影响,3分~一般,4分~很重要,5分~特别重要。经均值计算后按大小顺序将有关数据列入表2

一般而言,里克特量表1~5等级评分在1~2.4之问表示反对,2.5~3.4之间表示中立,3.5~5之间表示赞同。从表2可以看出,永州学生进行红色旅游最为重视的是服务质量、讲解水平和知名度,其余因子均处于中立。

2.红色旅游目的和旅游方式的特征分析。受测对象中,了解异地文化和休闲成为了学生红色旅游的主要目的,分别占47.6%和42.8%,这与学生处于受教育阶段渴望知识、紧张学习之余想放松这一现实情况比较吻合。

在旅游方式的选择上,成为首选方式的是和同学朋友一起外出旅游,占了57.1%,其次才是选择和父母亲戚一起(32.9%),最后是自己单独出游(10%),旅游方式的选择表现为友情彰显。

3.消费行为特征分析。将学生的红色旅游实际花费与意愿花费的数据经统计后列入表3,可以看出,学生的实际花费和意愿花费水平都较低,且选择频数按花费的多少顺序依次减少,说明学生无收入来源,对待旅游花费持慎重态度;再比较学生的实际花费和意愿花费可知,在100元以上的消费空间里,学生的意愿花费要高于实际消费,这说明,永州红色旅游学生市场的花费有拓展的可能。

4.旅游时空特征分析。有72%永州学生在红色旅游出游时间上选择寒暑假期,26%的人选择五一、十黄金周旅游,仅0.8%和1.2%的人选择了双休周一和周一到五外出,永州学生能理性地避开旅游高峰期,大量集中选择寒暑假外出进行红色旅游,而极少选择学习时间外出,这一方面表现出学生有要充实假期生活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永州学生以学习为重的心态。

在下一次出行的红色旅游景区的选择上,韶山以70.7%的选择频率遥遥领先,紧跟其后的是长沙的红色旅游景区,这说明景点的知名度对学生的影响较大,省会长沙对学生也有着较大的吸引力。

四 结论

学生对红色旅游认知特征可表述为:第一、了解程度低,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不了解”;第二、学生了解红色旅游的主要渠道是电视。说明尽管红色旅游曾经一度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茶地宣传,但在经济落后地区的效果却不理想,因此,要达到中央和政府的对红色旅游发展的要求,加强宣传是当务之急。经过卡方检验和交叉分析发现,学历和户籍来源地对学生了解红色旅游有显著影响,高中与本科学历的学生对红色旅游了解的实际频数小于期望频数,来自农村的学生知晓率相对较低,因此在实践中,除了继续强化电视的宣传功能外,通过报纸和广播加强高中与本科学历层次的红色旅游的宣传和教育,采用报纸或老师介绍等方式提高农村学生的知晓率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经济学的特征精选篇10

自立(self-supporting)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方面[1],也是素质教育、人格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方面[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立是个体从自己过去依赖的事物那里独立出来,自己行动,自己做主,自己判断,对自己的承诺和行为负起责任的过程[3]。从社会工作的角度看,徐勤、郭平[4]把自立看作是一个与“依赖”、“依靠”相对的概念,即“依赖”一词往往是作为与“自立”相对的概念而提出的。自立的过程是一个与依赖做斗争的过程,对大学生依赖性的研究有利于对大学生自立的理解[5]。中国古代提出了仁、智、勇、隐、中庸、自强的理想人格模式[6]。黄希庭教授将健全人格定义为:自立、自信、自尊、自强、幸福的进取者[7]。近年来,吴锡改认为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是青少年健全人格系统的主要要素之一[8]。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就必须使他们从依赖性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中摆脱出来。经济自立是自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9],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蓬勃发展、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在大学生中普及经济意识并提倡经济自立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关资料显示[10],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经济意识比国外的大学生要滞后3年以上,大学生的经济意识只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高中生的水平,这也是一般大学生毕业后至少要两年才能适应岗位的症结所在。而经济依赖是导致经济意识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大学生经济依赖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依赖这个概念虽然常见,但对其进行相关的系统研究却非常缺乏,对经济依赖的研究更是无人问津。Bronstein提出依赖性既有消极的方面也有积极的方面,消极方面,如易受暗示性、顺从等;积极方面,如对他人的态度的准确体会和在实验中追求优异成绩[11]。李媛、黄希庭从心理学角度对依赖的概念、结构和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他们还提出按其所涉及的领域,依赖可划分为:政治依赖、经济依赖、心理依赖等[12],但并没有对经济依赖做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内隐人格假设[13]和人格词汇学假设[14]作为研究的方法学基础,探索在大学生经济依赖人格的内隐观结构和特征,为建立自立型人格结构和指导大学生培养理财能力、理财意识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本调查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预调查。在重庆师范大学随机抽取127名大学生,其中男生26名,女生101名。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尽可能地用形容词列出经济依赖的大学生所具有的心理和行为特征。问卷收回并进行整理、汇编之后,按各特征出现的频数高低进行排序,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频数最高的前109个词汇,编制成大学生经济依赖词汇内隐观的正式问卷。第二阶段:正式调查。问卷采用7点记分,要求大学生对这些形容词用来描述经济依赖型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符合程度进行评分,1分到7分代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抽取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大学4所高校的2002级~2005级的5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14份,有效率82.8%。性别构成为:男生183人,女生231人;年级构成为:一年级177人,二年级76人,三年级145人,四年级16人。专业构成为:文科157人,理科216人,工科38人,缺失3人。采用SPSS12.0ForWindows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3结果

3.1预调查结果

将127名大学生对大学生经济依赖描述词汇的选择频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列,结果见表1。从表1可知,大学生所罗列出来的反映经济依赖型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有109个,可见大学生对经济依赖型人格特征的认识非常丰富和复杂。出现频率最高的10项依次是依赖的、浪费的、挥霍的、社会适应性差的、自以为是的、懒惰的、脆弱的、安于现状的、幼稚的、自卑的;而出现频率最低的10项依次是热情的、作怪的、痛苦的、做事草率的、能吃苦的、等待性的、彷徨的、封闭的、乐观的、坚强的。

3.2正式调查结果

(1)大学生经济依赖内隐观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将各项描述大学生经济依赖人格特征的词汇按照其符合程度的高低排列后结果如表2。由于问卷中涉及的词汇较多,故不逐一列出,只列出符合程度评分最高的前10项和最低的后10项。由表2可见经济依赖人格特征的大学生所具备的109个特征中,符合程度评分最高的前10项依次是随和的、乐观的、热情的、外向的、坚强的、多愁善感的、专注的、自由的、敏感的、单纯的;按照标准差的大小进行分析,大学生看法比较一致的依次是洒脱的、害羞的、潇洒的、乐观的、热情的、吝啬的、随和的、懦弱的、多疑的、外向的这10个题项。(2)经济依赖人格特征的因素分析结果。根据因素分析理论剔除本问卷6个题项,对剩下的103个题项的结果进行因素分析。这103项经济依赖人格特征构成的问卷其克伦巴赫系数为0.918,对这些项经济依赖人格特征的调查结果采用主成分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素分析,并根据前期的碎石图结果确定5个因子,结果见表3。从表3可见,5个因素解释了总方差的41.338%,题项内因素的最高负荷为0.681,最低负荷为0.307。第一个因子(F1)包含34个题项,其中“浪费的、享乐主义的、拜金主义的、挥霍的、互相攀比的、炫耀的、娇生惯养的、我行我素的、自以为是的、任性的、自傲的、纵容的”等题项主要描述的是个体的自我中心性特征。因此可以考虑命名为“自我中心性”。第二个因子(F2)包含27个题项,其中“缺乏挑战的、循规蹈矩的、安于现状的、缺乏勇气的、不敢于探索的、对自己要求低的、自控力差的、被动的、等待性的”等题项描述了个体心理和行为的被动性品质特征,表现为个体被动的接受,而缺乏挑战精神的品质特征,故命名为“被动性”。第三个因子(F3)包含19个题项,其中“焦虑的、封闭的、自负的、痛苦的、悲观的、心理阴暗的、多疑的、无助的、退缩的、懦弱的、担忧性的”等题项描述了个体由无引起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具体表现,故命名为“无”。第四个因子(F4)包含12个题项,其中“热情的、随和的、洒脱的、乐观的、自由的、轻松生活的”等题项描述了个体对待人或事的一种开放心态,故命名为“随和性”。第五个因子(F5)包含11个题项,其中“依赖的、恋家的、胆小的、爱哭的、渴望被关注的”等题项描述了个体的依赖的特征,故命名为“依赖性”。(3)大学生经济依赖型人格特征各因子的描述性分析和性别、年级、年级与性别交互作用因素在5个因子之间的差异比较。将各个因子所含题项的得分加以平均作为因子的得分,结果为自我中心性(3.46±1.05)、被动性(3.62±0.99)、无(3.30±0.99)、随和性(4.46±0.95)、依赖性(3.90±0.98)。从结果得知,大学生认为的经济依赖型人格特征中,以随和性和依赖性较为严重,同时从标准差大小的分析结果来看,随和性和依赖性的评价较为一致。以经济依赖型大学生人格特征的5个因子的平均得分为因变量,以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为影响因素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性别、年级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在各因子上都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这说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经济依赖型人格特征的各因子的看法基本一致。

4讨论

(1)大学生经济依赖型人格特征的内隐观主要表现在自我中心性、被动性、无、随和性、依赖性等5个方面。将这一结果与国内外有关学者和专家的观点相比较,发现他们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如Birchnell认为依赖包括一个中心需要,即与他人保持亲近和在人际作用中成为主要的信息接受者。他提出依赖的三因素结构:在自卑和谦卑的地位上与他人的交往;在人际的互相影响中是信息的接受者;与他人接近的需要[11]。在随和性、被动性和依赖性上大学生经济依赖型人格特征的内隐观与其基本一致。Bornstein和Cecero[15]的研究表明,依赖者的行为表现为易受暗示性、顺从、求助、人际让步、害怕否定评价、对人际线索敏感、低挫折忍受力、低自尊、嫉妒和不安全感、对亲密与合群的强烈需要、害怕遗弃等,并且他还认为依赖性水平高有可能增加心理变态,依赖的人具有一种无助的自我概念。在被动性和无上大学生经济依赖型人格特征的内隐观与其相一致。心理学者李丹[16]认为“依赖心理最突出的表现是缺乏自信心与独立感。具有依赖心理的人始终要求别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愿意依靠强者,听从摆布,没有自己的主张,很少争取选择的机会、权利。”本研究中的被动性和依赖性与该观念中的一些特征是相吻合的。然而在关于依赖型人格特征中很少将“自我中心性”纳入其中,这与内隐观的调查结果不大一致。而且“自我中心性”似乎与“随和性”相矛盾,但笔者认为其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在现代家庭中,一般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他们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长大,因此逐渐形成了“自我中心性”的特征。

(2)大学生经济依赖型人格特征的内隐观中按照出现频率排在前10位的依次是:随和的、乐观的、热情的、外向的、坚强的、多愁善感的、专注的、自由的、敏感的、单纯的。这说明在大学生中他们认为的经济依赖型人格特征中首先应该是随和性,然后才是无和依赖性。大学生在经济依赖型人格特征的内隐观中看法比较一致的依次是:洒脱的、害羞的、潇洒的、乐观的、热情的、吝啬的、随和的、懦弱的、多疑的和外向的。这说明大学生在经济依赖型人格特征的判断方面,在随和性和无等方面是比较一致的,但是在自我中心性方面的特征却存在一定的分歧,如娇生惯养的、大手大脚的、喜欢物质享乐的、享乐主义的、我行我素的、浪费的、拜金主义的等特征。这说明当今的大学生他们一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注重维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西方的许多观念广泛传入中国,对大学生的心态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使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所以他们在自我中心性方面存在着分歧和差异。

(3)在大学生经济依赖型人格特征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大学生经济依赖型人格特征在性别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一结果与李嫒、黄曼娜[5]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他们也认为从依赖性上讲,大学生的依赖性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而Maccoby[17]的研究表明女性的依赖性比男性强,在本研究中却并未显现出来,这一方面是因为本研究的抽样群体是大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因性别不同而导致的男女在依赖性程度上的差距;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性别的社会角色差异正在缩小,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大学生不再认为女性在社会中的价值比男性低,而是认为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具有同等的社会价值。

经济学的特征精选篇11

【关键词】经济法经济性HHI指数技术规范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经济法研究以来,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的特征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审视当前经济法学界,大部分的经济法学者仅仅运用传统的法学分析方法,通过经济法与传统法律部门的比较,试图揭示经济法的特征。然而,毕竟经济法是一门与传统法律部门差异极大的法律部门,这样的研究方法有它固有的局限性,唯有将经济法置于整个市场经济,并将其与经济学的经典理论紧密结合,才能更加深刻地揭示经济法的特征。

分析经济法规群的共同特点,笔者认为经济性是而且应该成为经济法的本质特征。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经济法的经济性进行论述,这也是笔者的一点思考。

一、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经济性

分析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市场主体调控关系,市场秩序调控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以及社会分配关系。

从市场主体调控关系来看,国家为了维护市场的有效运行和整体利益,通过市场准入制度等制度,对市场主体进行经济调控。以《商业银行法》为例,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主要经营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由于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至关重要,为了保障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国家对商业银行的设立规定了极为严格的准入条件。《商业银行法》第13条以严格的准入制度对金融业做出了调整。商业银行在设立后仍要受到持续调控,由于商业银行主要是经营负债业务,负债率就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新《巴塞尔协议》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各成员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应高于8%。我国也根据这一协议做出了相应的要求。这些规定无不显示出经济法对现代经济关系的积极调控,也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经济关系的重要性,才引发了国家通过经济法进行有效的调控。

此外,国家为实现一定的产业布局调整以及社会公平目标,也经常通过产业政策、再分配政策、财政政策等对经济发生作用。这在日本等发达国家集中表现为《产业政策法》《结构不景气法》等法规。无论是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哪一方面,源于经济法的产生正是客观经济关系出现而传统的民法、行政法都无力调控,它们天生就具有强烈的经济性,这也内在地决定了经济法具有经济性,并且经济性理应成为经济法的本质特征。

二、经济法调整工具的经济性

经济法的发展与干预主义的出现密切相关。干预主义的经济学基础是凯恩斯主义。但干预主义并没有提出可供操作的干预经济的调控工具。随着西方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西方国家逐渐提出了操作性极强的调控工具。

以国家对垄断的干预为例,由竞争引起的垄断,反过来又必然妨碍、限制甚至消灭竞争,最终使市场机制遭到破坏。为维护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通过经济法限制垄断成为必然的选择,但何时该由国家介入呢?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市场结构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当竞争使得市场集中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垄断。衡量市场集中度有几种经典的指标,譬如四企业集中度(CR4)、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指数)以及熵指数(entropindex,EI)。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采取了HHI指数作为判断企业收购行为是否构成了垄断威胁,国家是否应当进行干预。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

联邦贸易委员会要求意图实施兼并的企业必须提供该企业以及其竞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接着由该委员会计算兼并前与兼并后的HHI指数值的差值,倘若这个差值达到兼并法则规定的数值,联邦贸易委员会随即根据反垄断法作出允许或者不允许企业兼并的决定。运用HHI指数进行垄断的认定有一个相当典型的案例,即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兼并较量。倘若允许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实施兼并,将使兼并后的HHI值严重超过法则规定。

在美国反垄断法的实施过程中,经济学的工具被运用于判定垄断与否的标准,而反垄断法被称为“经济宪法”,是经济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法的调控工具具有浓厚的经济性,其数据完全来自真实的市场经济运行过程,而诸如HHI指数之类的调控指数最先纯粹是经济性的指标,而后才引入了经济法的领域,故而经济性成为经济法的特征自然而然,并且应该成为经济法的本质特征。

三、专业技术规范的引入

经济法的重要表现,是经济法往往把经济制度、经济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直接规定为法律。直接赋予经济规则以法律效力,也意味着经济法具有专业性。在我国经济法的法律框架之中,存在相当多的专业性技术规范。在经济法的各个领域内,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出此类规范。譬如房地产法中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会计法中的《企业会计准则》。这类规范产生的目的带有极强的经济目的性,来源于对市场交易关系、结算关系进行规制的需要,显然这些社会关系具有强烈的经济性。故而从经济法对专业技术规范的引入也反映出经济法的经济性特征。

以上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调控工具以及专业技术规范的引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适当运用了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经济法的经济性着重论述,深化了对经济性这一特征的理性认识。当然,经济法仍具有诸如政策性、综合性、回应性、指导性、后现代性等特征,但与经济性相较而言,其他对其特征的表述均是第二位的,或可称为经济法的区别特征,但毕竟不是本质特征。因此,经济性是经济法的本质特征。

参考文献:

黄达.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经济学的特征精选篇12

从循环流通视角来看,人类经济行为就是利用劳动借助于土地(当然包括现代意义上的各种资产和各类信息)来获得货物的过程。如熊彼特所言,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劳动,既可以看作是工人消费其他货物之后的产品,也可以看作是人类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原始的生产资料或生产手段。由于工人消费到工人劳动特征之问联系存在高度不确定性(显然,这涉及到教育、文化等等复杂的社会因素),对主流经济学来说劳动就不是工人消费其他产品过程之后的产品,而是原始生产资料或生产手段,在此背景下,人类经济行为就被理解为目的在于取得货物的行为。经济学家白身的“有限理性”选择了视劳动为经济过程中的投入而不是产出的研究图式:在主流经济学奠基时候,人类并没有关于劳动或者知识再生产的更多知识。

有限理性揭示了偏好只能在局部(时空)保持传递性,行为者的偏好、信念与行为的演变就成为研究的关键对象。行为经济学关注经济过程产出的劳动,主要是因为异质性的引入导致个体信念、偏好与行为的多样化,并作用于真实的生理过程。在行为经济学中,作为产出的劳动不仅在下一次循环中具有生产率方面的特征,其感性、理性特征也是关注重点,并用以解释劳动生产率的形成过程。从公理化基础来看,主流经济学默认了偏好的全局传递性;而在行为经济学中,作为经济过程产出的劳动,是社会经济体系中传递性局部化和概率化的具体化:信念、偏好与行为随着环境而多样化,指向人们主体满足(及其真实生理过程)。

行为经济学将非理性的情感纳入到个人决策框架中,脑的生理机制数据成为经济研究的客观基础。行为经济学从两个方面扩张了主流经济学的个体效用:人的行为以给定消费品(或者是决策环境下)后的产出而出现。决策环境对应的局部框架不仅影响个体的决策结果,还直接从信念、偏好与行为方面塑造决策者,影响决策者的情感、心理特征,实质上已经把劳动看作是决策环境的输出,视劳动为经济过程的产出;行为的神经元基础。行为经济学关注外部环境下人类的神经冲动特征,给出真正意义上劳动作为产出的具体生理物理基础,把经济行为的目的植根于人的主体性满足上。

作为消费或者决策结果的劳动,其对应的决策者信念一偏好一约束演变过程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三大非标准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平台。主流经济学也已注意到作为人类劳动关键的知识和人力资本是经济过程的产出,知识被视为人类劳动的基本特征,知识之问的交互作用构成了经济体系不确定性的根源。行为经济学则把对行为人劳动特征的关注深入到个体选择与环境互动过程的信念一偏好一约束的演变中,甚至基于脑科学数据把情感因素纳入到劳动行为输出的高度不确定性特征的揭示框架中,在此基础上形成三大非标准模型,不仅可以分析个体劳动的知识特征是如何驱动信念一偏好-约束演变过程的,更重要的是可以把人类经济行为的目的植根于人的主体性满足上。经济学研究图式必须把特定环境下所产出的劳动特征:偏好、信念、知识、情感和行为置于分析的中央。

经济学的特征精选篇13

本论文分析了新经济条件下煤炭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运作特征对煤炭成本管理在预测、控制、核算、分析及考核方面造成的影响。管理学论文有很多类似参考供大家学习。欢迎前来研究学习。 新经济因素对煤炭成本管理的影响 在新经济环境下,生产条件的变化、高技术的运用,给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带来很大震动,特别是对成本和费用的管理影响至深。本文将透视笔者所在煤炭企业经济运行的特征,探讨煤炭成本管理的发展。 一、新经济条件下煤炭经济运行的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之互动的煤炭经济运行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具备以下特征: (一)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煤炭企业近几年在生产技术上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主要特征是生产者的自动化运用程度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生产安全监控技术投入,技术含量高的采掘机械广泛使用,在产量规模扩大的前提下,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 (二)产品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煤炭企业一直被认为是单一产品企业,地质赋存的资源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每个客户对煤炭产品的性质要求不尽相同,企业根据客户对煤炭产品的特殊要求,经过采、洗、储后,进行资源的配置,量体裁衣,最终达到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近几年配煤技术不断发展,煤炭产品个性化特征变得很明显。 本论文分析了新经济条件下煤炭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探讨了这一运作特征对煤炭成本管理在预测、控制、核算、分析及考核方面造成的影响。管理学论文有很多类似参考供大家学习。欢迎前来研究学习。 新经济因素对煤炭成本管理的影响 在新经济环境下,生产条件的变化、高技术的运用,给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带来很大震动,特别是对成本和费用的管理影响至深。本文将透视笔者所在煤炭企业经济运行的特征,探讨煤炭成本管理的发展。 一、新经济条件下煤炭经济运行的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之互动的煤炭经济运行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具备以下特征: (一)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煤炭企业近几年在生产技术上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主要特征是生产者的自动化运用程度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生产安全监控技术投入,技术含量高的采掘机械广泛使用,在产量规模扩大的前提下,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 (二)产品个性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煤炭企业一直被认为是单一产品企业,地质赋存的资源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每个客户对煤炭产品的性质要求不尽相同,企业根据客户对煤炭产品的特殊要求,经过采、洗、储后,进行资源的配置,量体裁衣,最终达到客户对产品的需求。近几年配煤技术不断发展,煤炭产品个性化特征变得很明显。 (三)销售市场化范围越来越宽广 煤炭市场从单一计划经济走出后,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涵。跨行业、跨地区扩大销售范围,一户一策的销售策略,依据成本制订的多样价格等诸多市场要素,要求我们利用成本的优势合理准确地反映出产品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份额。 (四)经营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 由于经济资源在一定区域中的流动和组合,资源的配置不再受体制、地区的限制。企业的重组实现了生产经营的区域化,企业的资本、人力、技术的流动化,使生产经营活动突破了空间的一定限制,可以使同样的资金投入取得的最佳经济效益,也使成本要素得到最佳配置。 (五)管理信息化交流越来越便捷 网络技术和数字计算技术大规模的应用,技术信息和管理信息相互结合,形成了有效的信息群。信息的生成、使用、交流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企业的决策者可以很快将信息尽在掌握中,对生产经营管理进行适时决策。 二、煤炭成本管理的发展 新的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经营运作特征,必将影响煤炭成本预测、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的管理。这主要表现在: (一)成本管理理念的更新 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的新观念。所谓战略成本管理是指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进行

经济学的特征精选篇14

【关键词】虚拟经济 特征 综述

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虚拟经济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全面认识虚拟经运行特征将有利于充分发挥虚拟经济的功能、正确发展虚拟经济。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统一认识。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尝试将国内在该领域内主要贡献者的观点进行归纳,并梳理其理论逻辑,力求从另一个侧面去理解虚拟经济运行特征,以期能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视角。

一、虚拟经济运行特征的研究现状

在研究虚拟经济特征的众多观点中,内容最全面和影响最大的主流观点是成思危和刘俊民的理论,其他贡献者多是针对以上两位的观点进行肯定或延伸或继承。成思危认为,在理解和分析虚拟经济问题时需要注意虚拟经济的五个特征。

第一,复杂性。虚拟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是有限理性的,难以了解和预测各种可能的结果,通常只能根据主观判断进行决策,而且在决策时也难以考虑所有可能的方案。此外,人们的价值观和周围人们的言行也会影响其决策的正确性。政策等环境因素只能通过影响人们的决策准则和行为来改变自组织作用的方向和力度。

第二,介稳性。虚拟经济系统是一个介稳系统,即远离平衡状态,但是还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系统。虚拟经济的介稳性来自3个方面:一是来自虚拟资本的内在的不稳定性。二是来自货币的虚拟化。三是来自正反馈作用。

第三,高风险性。虚拟经济的风险性既来自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也来自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还有不少人因为追求高收益而甘冒高风险,从而促使各种高风险、高回报的金融创新不断出现。此外,内部交易、庄家操纵、信息披露不真实等违法行为的存在,也会造成虚拟经济的高风险。

第四,寄生性。虚拟经济的寄生性则表现在其运行周期大体上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运行周期,但短期的背离是可能发生的。由于虚拟与实体这两种经济系统之间联系紧密,在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的风险,都会传递到虚拟经济系统中,导致其失稳。而虚拟经济系统中的风险,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第五,周期性。虚拟经济系统的演化大体上呈现出周期性特征。一般包括实体经济加速增长、经济泡沫开始形成、货币与信用逐步膨胀、各种资产价格普遍上扬、乐观情绪四处洋溢、股价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外部扰动造成经济泡沫破灭、各种金融指标急剧下降、人们纷纷抛售实际资产及金融资产、实体经济减速或负增长等阶段。刘俊民认为,从虚拟经济成本的构成角度讲,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是没有生产成本的,它的价格取决于人们在市场上对它的估价,即取决于人们对这类资产未来收入的预期。因此,可以将这类资产的价格看作是由人们的观念支撑的价格系统。所有观念支撑的价格系统(包括地产、证券、无形资产等)构成了虚拟经济系统。这套价格系统反映了虚拟经济的一切特征。

此外,其他学者在成思危和刘俊民研究的基础上,又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虚拟经济的根本特性在于它是在实体经济基础上衍生出的价值运动体系。首先,虚拟经济各主体经营的是金融产品,即与资金融通具体形式相联系的载体。其次,虚拟经济的交易活动与实体经济有很大不同。最后,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资本的价值决定和价格运动有自己的特殊性(管仁勤、李娟娟,2004)。

第二,虚拟经济的显著特点是易波动性,即投资者对虚拟资产投资预期易受各种系统性因素影响而发生逆转,资产价格水平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巨大变化。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的加深和现代金融交易方式的发展,对宏观经济的不确定预期转移到虚拟经济部门,投资者预期在虚拟经济领域其影响力被大大放大了,系统因素变化引发的投资者心理预期的逆转对虚拟资产价格的变化产生直接影响。而在宏观层面,表现出来的就是虚拟资产价格水平常常偏离与实体经济相适应的水平(李宝伟,2007)。

第三,非独立性。从虚拟经济的作用机制看, 虽然虚拟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它的扩张也不断脱离实际生产过程, 但虚拟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 虚拟经济的良性运行要以服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为条件。人们关于虚拟经济的判断主要来自对实体经济的预期评价(李政,2006)。

第四,规范性。虚拟经济是一种规范经济, 这是由虚拟经济的交易本质所决定的, 一是虚拟经济交易的资源形式的规范化,二是交易条件、程度、场所等运作方式的规范化(李政,2006)。

第五,虚拟经济的根本特性在于非物质性, 是在实体经济基础上衍生出的价值运动体系。虚拟经济的微观基础是虚拟资本, 因此研究虚拟经济的价值基础实际上是研究虚拟资本的价值基础(段进朋,2006)。

第六,虚拟性。这是虚拟经济最根本的特征,也是虚拟经济区别实体经济最突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虚拟资本中所包括的股票、期货、期权等交易都是在虚拟的运动中完成的,并无实物进行交换,其他衍生金融工具如各种合约、外汇汇率、期指等也都是虚拟交易行为(冯琦,2003)。

第七,高度流动性。实体经济活动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即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其从生产到实现需求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但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股票、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无纸化、电子化,其交易过程在瞬间即刻完成,提高了虚拟经济商品的流动性(冯琦,2003)。

第八,不稳定性。由于虚拟经济自身所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并非像实体经济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虚拟资本持有者和参与交易者对未来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的主观预期,而这种主观预期又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前景、政治及周边环境等许多非经济因素,增加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冯琦,2003)。

第九,高投机性。有价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虽然可以作为投资目的,但也离不开投机行为,这是市场流动性的需要所决定的。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巨额资金划转、清算和虚拟资本交易均可在瞬间完成,这为虚拟资本的高度投机创造了技术条件,提供了技术支持。越是在新兴和发展不成熟、不完善、市场监管能力越差,防范和应对高度投机行为的措施力度越差的市场,虚拟经济越具有更高的投机性(孙耀乾,2007)。

第十,信用性。虚拟经济的信用性根源于虚拟资本的信用特征。首先是货币的信用特征;其次,各种虚拟资本体现着不同形式的信用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讲,整个虚拟经济体系就是靠一种信用而存在(戴辉、刘新梅,2004)。

第十一,脆弱性。虚拟经济的脆弱性表现为:虚拟经济固有的虚拟特征和固有的经济周期波动使虚拟经济易受到冲击导致虚拟经济系统的不稳定性。虚拟经济的脆弱性来自三个方面:首先,货币表现出显著的虚拟化特征;其次,与实体资产的价格相比,虚拟资本的价格具有显著的虚拟特性;最后,正反馈作用机制直接影响着虚拟经济的脆弱性(戴辉、刘新梅,2004)。

第十二,报酬递增性。在实体经济中,规模收益递减被看作是普遍存在的规律。在虚拟经济的特殊运行方式中,规模递增是经常起作用的机制。虚拟经济中的资产定价模式是造成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周婷,2004)。

第十三,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体经济是它在当展的新特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性便表现为虚拟资本价值增值程度的不断加深,即原生金融资产价格的膨胀和金融衍生资产衍生化程度的加深(张宝林,2001)。

二、虚拟经济运行特征的评述及问题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发现, 学术界对虚拟经济运行特征还没有达成共识。对虚拟经济涵义的不同理解决定了研究虚拟经济运行特征的不同视角,也决定了对虚拟经济运行特征的不同认识。我们可以从两个视角简单分析上述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在成思危界定的虚拟经济涵义下,首先,虚拟经济表现出的介稳性、不稳定性、易波动性与脆弱性存是一致的。虚拟经济系统是一个介稳系统。而这种介稳性的直接表现即是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和易波动性,虚拟经济固有的虚拟特征和固有的经济周期波动又使虚拟经济受到冲击导致虚拟经济系统的不稳定性,而这又是虚拟经济脆弱性的表现。其次,虚拟经济的寄生性与非独立性是统一的。虚拟经济的寄生性表现在其运行周期大体上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运行周期,虚拟经济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所以,虚拟经济的运行具有非独立性,即虚拟经济的良性运行要以服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为条件。此外,虚拟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的运行又体现出一定的独立性。虚拟经济的定价方式和独立运动又造成虚拟经济背离实体经济运行,其运行过程遵循虚拟经济的内在规律表现出一种规范性,规范性是虚拟经济独立运行的必然体现。

在刘俊民关于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的价格系统的理论下,虚拟经济的虚拟性、非物质性、高度流动性、报酬递增性、高度投机性与信用性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虚拟经济资本化定价行为所表现的特征。首先,根据刘俊民的概念界定,可以理解为虚拟经济是在实体经济基础上衍生的价值运动体系。虚拟经济的微观基础虚拟资本的交易是在虚拟的运动中完成的,他们表现出虚拟经济的虚拟性与非物质性。其次,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虚拟资本的流动性很高,导致虚拟经济表现出高度的流动性,特别是在金融工具不断创新和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虚拟经济中商品的定价不再是由这种商品的成本来支撑的,而是用预期收益折现的方式定价,它是以心理为支撑的。由于虚拟经济商品不是以成本来定价,就不会表现出报酬递减性,而是报酬递增性。此外,由于种种不确定性导致缺乏对虚拟资产价格的了解,为虚拟资本存量的高度投机创造了条件。虚拟资本没有实际价值,人们还是接受它,还会参与虚拟经济活动,这完全出于人们的信任,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整个虚拟经济体系就是靠一种信任而存在。

同时,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决定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作用,也决定着虚拟经济的功能发挥;对虚拟经济运行特征的不同认识将会导致虚拟经济监管者、被监管者、投资者的行为偏差。目前的研究与探讨主要集中在虚拟经济运行的一般特征方面,而对虚拟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所体现出的具体特性,以及如何根据虚拟经济的运行特征去正确发展虚拟经济的研究较少,这应是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 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J].中国科技产业,2004(2).

[2] 管仁勤、李娟娟:虚拟经济的理论透视[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3] 李宝伟:虚拟经济管理初探[J].中国行政管理,2007(8).

[4] 李政:虚拟经济与政府责任[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4).

[5] 段进朋:虚拟经济的作用及影响[J].生产力研究,2006(11).

[6] 冯琦:关于虚拟经济内涵界定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11).

[7] 孙耀乾:论虚拟经济的特征及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7(4).

[8] 戴辉、刘新梅:论虚拟经济的特征[J].经济纵横,2004(6).

[9] 周婷:虚拟经济及其效应分析[J].天府新论,2004(1).

[10] 赵锦辉:虚拟经济理论论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