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当代文学思潮范文

当代文学思潮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0-12 15:35:05

当代文学思潮

当代文学思潮精选篇1

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在叙述模式上,一直是先进行理论,后进行创作,该思维模式就是指,文学史家对某个时期的文学创作理论进行研究,掌握该时期文学创作的特点,在此情况下继续文学史的阐述。另外,现当代文学史还有另一个思维模式,就是先思想后形成,说的就是文学史家在文学史叙述的过程中,觉得文学创作工作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即文学形式、思想主体。因此,在现如今,现代文学史的叙述工作,该思维模式一直对现代文学史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此,当文学史家进行文学创作时,存在固定的几种思维,第一,社会背景与文学理论紧密相连,前者可决定后者;第二,文学理论、主张、创作在同一时间形成,第三,文学创造建立在文学理论的基层上,而文学创作的形式,完全取决于文学史家的思想。进行文学创作时,文学创作者,首先对作品做全面的分析,掌握作品的主要思想、人物特征等,最后再对其中的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文学界在80年代得到人们的重视,并有“重写文学史”的历史事件,即便如此,具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却少之又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这样一个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该思维模式忽略了文学作品本身的特殊性,文学作品已经转变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

二、重构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有效方法

1.认识到文学思潮史重构的必要性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进行重构,首先要使人们对文学思潮史具有一定的认识度,掌握中国文学思潮史发展中存在的特点,并对认识到文学思潮史构建的必要性。在重构的过程中,分析古代文学思潮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当代文学思潮的情况,进行重构,保证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顺利开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建立在古代文学思潮史、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基础之上,为现代文学重构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使我国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认识到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重构的意义,了解到文学思潮史在发展中具有长期性、整体性两大特征,为此,在文学思发展中,要将文学思潮史质量放在第一位,对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鼓励当代人积极参与到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当中。

2.进行文学思潮分类工作文学思潮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每一个时期的文学思潮都具有该时期的特点。在传统的文学思潮史研究中,通常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对文学思潮史进行研究,理清文学思潮的脉络。但是,该研究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时间出发进行研究,会受到历史事件的影响,将文学思潮史与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导致文学思潮史演变成为社会思潮史。在现当代文学思潮重构工作中,为了预防此类问题的出现,在文学研究上要做改变,不再采纳以时间为线索的研究方式,应对文学思潮做分类,根据文学思潮本身的特点进行划分,该分类是文学思潮本身的一种类别区分。此分类方法,可将文学作品的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将文学思潮按照专题分类,分类处理后,文学思潮内在逻辑更加清晰明了,有效预防社会思潮混入到文学思潮史当中。

3.文学思潮史重构符合发展规律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需要符合发展规律,并兼顾着各种思潮,现代文学思潮分为三类,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种文学思潮在现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兼顾文学思潮,去除时间化,避免文学思潮受到时间的制约,但是,并不可完全将时间概念所摒除,而是在文学思潮的叙述当中,对时间意识做适当的调整,使用互见性的叙述方法。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需要兼顾人性、社会以及审美这三类思潮,并顺应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保证其符合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意思就是在文学思潮重构过程中,要全面认识到文学思潮史的发展规律,确保现代文学思潮史重构顺应思潮史的发展规律,另外,还需要对现当代文学史重构工作的实际情况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顺应思潮史发展规律的同时,提高文学思潮重构的质量。

三、结束语

当代文学思潮精选篇2

文化发展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逐渐成为了社会的焦点关注内容,同时文学自身也在趋向媒介性发展,涌现出的媒介文化思潮可以说是顺应社会发展而必然产生的结果。当代文化发展中融入的时代观念更加丰富,所以更需要对其进行探讨。本文对媒介文化思潮和当代文学的内涵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媒介文化;当代文学;思潮

一、媒介文化思潮以及当代文化观念

(一)媒介文化思潮

媒介文化是大众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在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之下形成的文化形态,直接而真实的体现出了社会文化,也就是说媒介文化是在大众媒介以及大众媒介的传播活动产生的影响之下而形成的,是一种价值观念、思想、行为方式以及与之对应的意识形态等,由于大众媒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而形成的文化现象也包括在内,具体类型包括网络文化、电影文化等;媒介文化属于亚文化系统,其社会功能不容小视,例如进行社会价值观念的推行以及社会价值意识的构建等。在坚持媒介文化理念的这个基本前提之下,评价大众媒介以及社会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的现象,就叫做媒介思潮,其理论基础是由意识形态、社会批判以及传播政治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理论共同构成的,这些理论发挥指导作用从而更好的去对文化结构进行揭示。媒介文化思潮是包括在社会思潮的范畴之内的,其影响形势非常广泛的,因为这种思想潮流是世界性的,但是相比起“自由主义思潮”、“女性主义思潮”等来说又不一样,这种思想潮流并没有将某种所倡导的思想主张作为具体的内容,虽然媒介文化是它的主要研究内容。

(二)当代文学观念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的文学都被叫做当代文化,它在国家发展的影响之下呈现出了一定变化,分为了不同的阶段和流派,例如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等;同时当代文化也可以看作是在特定历史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发生的文学,揭露了这一段时期和社会背景下的民生现状,从思想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了批判。当代文学观念评价了文学历史和现实的同时,也阐释的新世纪文学现象,对于当代文学观念的内容来说是最重要、最直接的。

二、媒介文化思潮和当代文学观念之间的关系

(一)媒介文化下的当代文化观念

媒介文化的理念在不断发展的现代文学的推动下,会渗透的越来越深入,是一种必然的社会发展趋势,当代文学现象中有媒介文化语境的存在,而只有媒介文化参与进来才能建设起当代文学理论,所以二者的结合必须必须是有效的,从而对新时期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让大众文化发展的更为深入。逐渐深入的现代媒介不仅让文学存在的方式和本质发现了变化,还让文学生存的基础得到了提高,具备了更加丰富的社会价值,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此作用下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本来已经边缘化的大众文化变得更加主流,现实文化中网络文化、电影和电视文化的渗透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社会文化这个大的范畴。

(二)文学阐释的媒介文化态度和媒介文化视角

将各种社会现象和其中的本质通过媒介文化的视角来进行阐述,尤其是对文学精神进行的批评,对历史转折进行的阐释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还奠定了全新的格局。自我批判精神是文化精神批判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大的文学背景下,市场经济和市场格局等都会对文学精神造成影响,使其走上狭隘的道路,所以在进行自我批判的时候需要利用媒介的视角去进行,将这种反面精神充分的揭露出来;历史的转折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也在经历不同的发展历程,有一些困难局面的出现,例如文化大革命对文学发展带来的阻碍和伤害就是非常巨大的,想要实现转折的目的,通过媒介文化的视角来进行批判分析是最适合的;奠定新格局主要是说对于不断发展的新时期文学来说,媒介的视角可以对网络分化的渗透情况进行分析,让更多的网络文化可以深入现代文化观念中,向我们证明时代在进步。

结语

大众文化在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媒介文化对于大众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大的影响着社会的文化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所以说同样重要的还有媒介文化的发展;当代文学作为新时期以后诞生的文学,是对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现实问题的一种反映,在传播的过程中要借助媒介的力量,想要发展现代社会文学,当代文学的观念是必须的。媒介文化虽然更加复杂,但是和一般文化在内涵上来说差异不大,差异主要体现在表现形式上,对于当代文学观念来说最能体现当代文学思想的就是不断融入的媒介文化理念。

参考文献

[1]朱立元.试论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67-90.

当代文学思潮精选篇3

一、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要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先得考察现有的文学思潮史是怎样的,我们首先来看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模式。实际上,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模式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述模式的变体,是基于现有的文学史观基础之上的文学思潮史模式。这种模式只是在文学史叙述模式的范畴内进行微调或者上升,而并不存在超越或者本质的区别。这自然限制了文学思潮史的拓展、改变和创新。当然,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到底是如何限制的? 现有文学史叙述模式基本是按这样的体例进行的,即由三大版块加起来构成的文学史。一是文学背景 + 文化与文学运动 + 理论主张等构成的历史。不论是以阐释文学作品为主导的文学史,还是以介绍文学史知识为主导的文学史,基本是以文学创作思潮和文化与文学运动为主要线索来串连具体文学作品的,由此就形成了这样层层推进的体例,即在一定的文学背景之下产生了相应的文化与文学运动,从而出现了某种理论主张。例如叙述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 1917 - 1927) 的文学史,大多数是先介绍五四文学革命兴起与发展的情况,再谈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流派的蜂起,最后介绍胡适、周作人和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等。二是文学体裁史。现有的现当代文学史,多考虑文学体裁的布局,并以文学体裁来划分章节。为了区分不同文学体裁的创作状况及各自的创作特征,往往是先介绍相关社会/历史背景之后,再按照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体裁进行排列阐释。三是重要作家作品论( 包括某些重要创作流派) 。这种呈现常常是将在特定的社会/时代环境中影响较大的作家作品( 或创作流派) 当作这一时期的主导精神/文化现象加以考察,像鲁巴茅、郭老曹、艾丁赵、沈从文、张爱玲等所谓经典作家及其创作几乎是每部文学史著作讨论的重中之重,而如京/海派、新感觉派、九叶诗派、伤痕/反思/改革/寻根文学等创作流派或现象也是重点论述的内容。无疑,这已经成为了固定的文学史思维模式。

我们具体来看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呢? 从两个方面而言,一是已有的文学史叙述是按照从外到内、从大到小来叙述的。所谓从外到内是指先叙述远离文学创作的外在社会背景、历史事件,再叙述文学创作。而从大到小是指文学史叙述总是先叙述一个时代的文学,再叙述这个时代的文学流派,再叙述作家。先看从外到内,正是在这种认为人及一切思想观是社会环境底产物[2]( P. 297)的思维模式影响下,现有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篇必然绕不开先交代第一次文代会与所谓的新文学体制建立的问题,以相当的篇幅叙述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及社会背景的变化,然后再从这个由现代到当代所谓跨越的框架之中来叙述具体的文学创作状况。即使是以解读文本为切入的某些尝试重构新文学史的著作( 如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突出的是对具体作品的把握和理解,文学史知识被压缩到最低限度,时代背景和文学背景都只有在与具体创作发生直接关系的时候才作简单介绍[3]( P. 6 -7),但是这种文学史叙述在追寻文本研究和历史语境( 包括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等) 关系的时候,不仅没有完全跳出由外到内的传统路数,而且还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向了所谓的内外互动的叙述道路上去了。

再看从大到小,这种思维模式先是宏观或整体把握时代背景,然后细化并筛选出与之相关的流派,最后是阐释具体的作家作品。为了呈现这一问题,我们以艾青的《向太阳》、《我爱这土地》等诗歌为例,大多文学史著在叙述这些诗歌时,往往先以相当多的篇幅叙述在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的整体面貌,接着分别叙述解放区文学、国统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和上海孤岛文学的各自创作情况。再转到在解放区文学的大背景之中,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了,然后重点叙述艾青和田间等七月派诗人的诗歌创作状况,最后指向的才是艾青的《向太阳》等诗歌的创作情况。尽管不同的文学史著作在文字叙述或标题设置上稍有不同,但是遵循的仍然是这样一种从大到小的思维模式,并不存在本质意义上的区别。无疑,这种思维模式混淆了文学史与社会史/历史的关系,研究者习惯性地把文学史当作了社会史/历史的某种变体。但实际上,文学史并不是恰当的历史,因为它是关于现 存 的、无 所 不 在 的 和 永 恒 的 事 物 的 知识。[4]( P. 305)

二是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的思维模式。所谓先理论后创作是指文学史家叙述文学思潮史时先认定一个时代文学创作必然是由一种文学理论或者文学主张引发的。所谓先思想后形式指的是文学史叙述者在叙述、介绍、阐释、研究创作现象、作家作品时,先在的持有一种观念,即认为文学创作是由思想主题和文体形式两个层面构成的,而文体形式是为思想主题服务的。也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发现现在众多文学史叙述中总是先分析一个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然后再分析它的艺术成就,包括语言、结构、文体色彩等等。如叙述鲁迅的《阿 Q 正传》,基本是先分析以精神胜利法为基本特征的阿 Q 形象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病态、缺陷、弱点乃至劣根性的画像,并指出这部小说国民性批判的基本思想主题,接着叙述小说的艺术成就,如讽刺、议论、古典和文言句式介入的语言,开出反省的道路的叙述方式等。当然,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也无意一一列出,但不可不指出这样一个问题,即自 20 世纪 80 年代现代文学界掀起重写文学史热潮至当下,我们仍见不到足够令人满意的文学史著作,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先理后创、先思后形的思维模式至今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事实上,文学和艺术的全部特点在于它们的特殊性。文艺作品都是一些鲜活的经历,而并非抽象的教条。这些作品赏心悦目、精致优美,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而,这些抽象概念难道不就是把这些都消灭于无形吗?[5]( P. 72)在某种意义上说,伊格尔顿的这种质问倒是指出了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思维模式的不合理之处。由此,我们也可洞见这种思维模式必然表现出文学史家在叙述文学史时先在地具有一系列基本的文学理论观念:第一,社会背景决定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决定文学创作,由此也说明了文学理论、文学主张是与文学创作同步的和同构的; 第二,文学创作的思想与形式之间,认为思想决定形式,同时也说明任何文体的思想、形式可具有可分性。

当然,现有文学思潮史与文学史叙述相比有一些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比文学史更多的加大了文学背景、文化与文学运动在叙述中的比重; 二是更加突出了文学流派、文学社团在文学思潮史中的地位; 三是减少了作家论的比重。拿近几年新出版或修订的文学思潮史著来说,像杨春时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李运抟的《现代中国文学思潮新论》、刘中树和许祖华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刘增杰和关爱和的《中国近现代文学思潮史》、李扬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等不同程度呈现出了这些变化,而且这些文学思潮史著在写作方式或思想观念上也有所创新,但是其叙述仍然没有超出传统意义上划分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等范畴。更为重要的是,尽管这些文学思潮史的叙述已经与文学史叙述有所变化,但是这些变化不足以与文学史叙述模式区分开来,不能够从文学史叙述模式的定势中逃出来,更不能摆脱理论先在的固定思维模式,也就是说,文学史叙述模式及思维定势再加上理论先在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在文学思潮史叙述模式中同样存在。

二、对现有文学思潮史存在问题的理论反思和批判

上述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文学思潮史叙述模式存在问题主要是描述性的,以下从理论层面进行进一步的反思,以便为我们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廓清理论上的障碍。具体来说,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反思和批判。

第一,社会背景决定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决定文学创作是不完全符合客观事实的,也是不完全符合逻辑的。因为一方面文学理论的嬗变、文学主张的更新有时候是按照文学自身发展规律引起的,并非完全因政治、社会、时代背景的改变、压迫、逼迫而完全改变,这也是艺术理论相对独立之所在。也就是说,就文学的理论形态而言,一旦形成一个或多个自足性的文学理论体系,它可以不受文学运动的牵扯和制约而独立存在,也可以不需文学创作的印证而自成系统,也就是说文学理论形态能够摆脱文学史纠缠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别于文学史的自身价值。[6]实际上,恩格斯在1890 年 10 月 27 日《致康拉德施米特》的信中曾就这样指出: 凡是存在着社会规模的分工的地方,单 独 的 劳 动 过 程 就 会 成 为 相 互 独 立的[7]( P. 485)。毋庸置疑,文学( 理论) 也是社会规模中分工的单独的劳动过程,因此,文学( 理论) 与其他单独的劳动,如法律、哲学和道德等一样都具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也就是具有相对独立性。当然,这种相对独立性在文学创作中正明显体现出来了,譬如,关于文学表现人性的问题文学要不要表现人性( 或人道主义) ,而人性到底是人类普遍存在,还是要区分人的动物性与社会性,尤以阶级性为要? 尽管这一文学主张因具有高度敏感性,在建国以来前三十年的理论界和文学界屡屡遭禁,但这并不表明人学理论就已经不存在了。事实上,这一理论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中自始至终有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呈现,像《小巷深处》、《红豆》、《百合花》、《达吉和她的父亲》、《波动》等小说和《白雪的赞歌》、《野兽》、《故园九咏》等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延续或发展了人学理论。

另一方面,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文学理论、文学主张不完全一致的,由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本质区别所决定,文学创作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审美意蕴总是远远大于理论的框定。甚至有些时候,文学创作的形象和叙事伦理的指向与来自同一作家或者同一流派的文学理论追求相矛盾,不仅不一致,而且是彼此否定的。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 克伦威尔 序言》中这样宣扬:没有别的规则,只有翱翔于整个艺术之上的普遍的自然法则,只有从每部作品特定的主题中产生的特殊法则。[8]( P. 126)无疑,这个宣言不免是偏激的,但是也在某种意义上肯定了文学创作的独立价值和意义。当然,文学创作的这种理论意义上的独立价值并不是孤立的,在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或文学现象中也有着明显的体现,像钱钟书的《围城》本身就有着多层意蕴,我们不仅难以用哪一种具体的理论/主张来框定,而且这部小说所表现出的现代文明的危机、现代人生的困境等意蕴也不是某种理论/主张可以相对应的。再看文学史著中所谓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研究会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创造社,两者的文学创作实践则呈现出与其所宣扬的文学理论主张相矛盾之处,即前者在写实追求之中又有着浪漫或唯美色彩,后者在坚持所谓的纯粹艺术之中却往往有着相当比重的写实内容。这种矛盾的现象同样出现在某些作家的创作中,如丁玲的文学创作一度代表的是解放区文学的成绩,但是她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创作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和《在医院中》( 甚至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等小说所显现的自我表现等因素,不仅仅与当时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文学理论规范不一致,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更是对当时主流理论要求的某种否定。

第二,根据现代语言哲学的观点,文学创作的思想主题与其艺术形式之间不应该由文学思想决定文学形式,不应该先有文学思想,然后再由形式把思想表达出来,更不应该把思想与形式分裂开来进行二分。因为是形式创造思想,而思想本来就寓于形式之中。在论述历史时,恩格斯在 1890年 9 月有这样的论断历史是这样创造的: 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7]( P. 461 -462)在这里,恩格斯论述的是历史的创造,他把历史事实的生成解释为多种力量共同起作用的产物。尽管我们不能将文学创作完全置换成历史事实,但是这一论述对我们不无启发意义,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又何尝不是有着这种相似性? 我们可以认定的是,文学也同样并非某个人或者某一社会/政治集团意志的产物,而是由许多意志和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相融合或者相冲突,最后形成的一个总的合力。可以说,文学思想和文学形式是形成一个总的平均数的主要方面之一,形式与意义有什么关系呢? 这种关系很容易确定: 意义全部存在于形式之中。[9]( P. 124)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则说得更为明确,他认为思想( 或思想主题) 并不成为抽象的思想,同时,并没有僵死的形式,有的只是活生生的创造,一部文学作品的形式的生动的美正是文学作品( 不仅仅是诗歌)具有庄严思想的证明。[10]( P. 52 -53)在别林斯基看来,文学作品的思想与形式本来就是融合的,两者是一个完整、统一而有机的整体,并不存在所谓的思想与形式的分野。

然而,文学史家习惯于把文学作品当作是某种思想的实践产品,甚至有时当成是思想的附属产物,这种阐释作品的方式显然是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念在当代的遗产。但问题在于,这样的思路就会不可避免地让文学思想成为了文学( 不仅仅是文学形式) 的决定性力量,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将文学创作当作是概念化或图解化的结果。当然,这样的思路在文学创作中并不鲜见,像茅盾在上世纪 30 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子夜》便呈现出了这方面的倾向,这部小说是对当时思想界正在展开的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讨论的某种回应,也算茅盾以文学创作形式开辟的论战。当然,这种将思想观念转移到文学创作的做法导致了小说在艺术形式上的缺失,即人物形象塑造呈现出概念化倾向,情节也显得过于戏剧化等。更为重要的是小说所表现的艺术却是落后于当时的现实时代的,这也与艺术的职责,是揭示在一个生气洋溢的时刻,人与周围世界之间的关系。由于人类总是在种种旧关系的罗网里挣扎,所以艺术总是跑在时代前头,而时代本身总是远远落后在这生气洋溢的时刻后面[11]( P. 233)的艺术本真追求相背离了。可以说,这种创作实践上的偏离倒与现有文学史著的写作思路趋于一致,但是这种做法误解了文学思想进入文学的方式,更是颠倒了文学形式对于文学思想的创造价值与意义。

三、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方法和途径

毋庸置疑,在谈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其实是在谈论社会思潮史、文学史、文学运动或者社团史等等,并在自觉、不自觉中将其作为一种进一步谈论的知识前结构。在此情况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研究,很难避免不进入非文学思潮的误区,而且进入了这一误区却并不自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彻底走出这种误区? 又应该如何在林林总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建构之中,来重构一种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呢? 我们以为应从这样四个方面来加以考虑。

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首先,重心应该落到创作思潮上,我们需要建构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思潮史,以具体的文本为依据( 单位) ,而不能以作家或者流派为依据。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研究者在研究文学思潮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能够生产作品的作家作为研究的基点,以此出发而延伸到作品文本、写作风格的研究。虽然也有一些敏锐的研究者指出要以文本为基础,但是由于对此并无自觉认识,导致了在研究时并没有摆脱作家的束缚,实际上还是以从作家出发的文本为基础。对此,我们还是需要再一次反思与清理,破除文学研究中作家对文本的奴役。事实上,文本一旦呈现,我们就该将其当成一个相对自主的研究对象,而不再是依附于作家的附属品,作家的阐释对文本意义的呈现有补充作用,但是文本却不是作家后续意义的某种延伸。罗兰巴特认为文本只在作者大脑里未呈现之前才具有一义性,当文本一旦呈现,便具有了独立阐释性,此时作者的创作意图已无关紧要了,即作者已死[12]。对于作者的边界在哪里,作者是否真的有权主宰自己的作品,福柯曾有这样的论述:作者不是一种灌注一部作品意指的无限源泉,作者不能优于作品作者是人们用以阻滞虚构作品的自由支配、自由传递、自由处理、自由构筑、自我解构和重构的呼应。[13]( P. 292)因此,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必须解除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奴役关系,将文学文本从作家那里解放出来。文学思潮研究的起点和主体,应该是文学创作这一活动的结果即文学文本,应该在一个相对严谨的意义上将作家、社会思想等放在文学之外。

另一方面,得到解放之后的文本,是相对独立的而并不是孤立的,即不依附于作者但是也不割裂于作者,应该是一种互相独立、互相拥有自主性而又互相关联的有机关系。自主地呈现意义倾向而不是外部的过度阐释,思潮史的重构,正是要着眼于这种文本自主呈现的意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文本意义的释放应该以语言为基点,在语言的多义性之中形成一个宽松、开放的体系,也只有这样,整个文学研究的视野才能够真正地打开。第二,在宏观的建构上,应先对文学思潮进行大致分类,此为大类,然后再对每一类进行历时性的论述。每一种思潮事实上都是一种历史性的流变,都存在着自己的历史逻辑。传统上的文学思潮史研究和著述,无论是以什么标准,在架构上都是总体遵循时间的线索,这样的安排自然有其好处,即思潮横向看,条理清晰,而纵向看脉络也清楚。但事实上,这种安排有重大缺憾,因为循时间先后而动,所以很容易被社会史所规训。在这样的架构中,思潮史研究很难摆脱被社会历史事件所切割的命运,因为人们对时间的概念往往被重大的历史事件所规范。最终的结果是文学文本不可避免地被吸入社会变迁甚至被社会事件所规训,这样,所谓的文学思潮史其实是某种社会思潮史。为了避免文学思潮成为社会思潮的奴隶,我们在研究中就必须要打破这种总体上的时间架构,先对文学思潮进行分类而不是分期。总体架构上的分类,显然能够让文学思潮的研究回到文学思潮本身,因为去时间化的分类是文学思潮本身的分类,而分期则是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寻找文学思潮变动的理由。因此,整体结构的专题化有利于将属于某个专题的文学思潮,按照自身逻辑走向论述清晰,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思想的大量入侵,从而尽量避免文学思潮被社会化。当然,遵循这一思路,我们主要从这样三个大类( 专题)来建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即社会/革命文学思潮、人性/启蒙文学思潮、审美/感性文学思潮。简而言之,这三类文学思潮分别对应的是文学文本在内容上的宏观化,展现较为阔大的图景和追求某种广度的表达; 文学文本对人性的发掘及人性弱点的揭露与启蒙的内在需要的体现; 文学文本对审美价值和文本丰富感性的追求等。

第三,在叙述上,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必须同时兼顾各种思潮( 主要是上述的三大类的文学思潮) ,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叙述张力、一种互相补充的发展态势。关于这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以往的叙述并非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为注重依靠作家这一要素,所以作家的本身的思想倾向往往决定思潮的属性,这样一来,在不自觉中使得一些思想复杂的作家也会被分割在不同属性和不同分期的思潮里。不过,这种情况毕竟不多,自觉的意识也不明显,并不能形成一种总体上的论述特色和有意识的研究模式。

适应思潮史总体架构的去时间化,在叙述方面可采用这种互见性的总体叙述模式。互见性的叙述方式在我国早有传统①,同时也完全可以引入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中,为思潮史的重构提供一种新的整体化模式。事物都是纷繁复杂的,在专题化之后,文学思潮固然回归到了文学思潮本身,但这又带来一个很难避免的困境,专题化的思潮往往容易走向单一化,但如果我们充分考虑到以语言的多义性为基础的文本应成为思潮史研究的基点,那么我们的研究就不得不是完全开放的态势。一个文本,既可能呈现出一种思潮倾向,也可能同时呈现出两种或三种思潮倾向; 有可能两种思潮在文本中并行不悖、同等重要,也有可能以其中某一种为侧重点,而另一种或两种则并不突出。因为总体上的分类架构安排,在叙述时不可能同时表述一个一个文本中的各种思潮,只能先表一支,而在另一种思潮的叙述中再互见其另一个思潮侧面。显然,这种互见性的叙述模式可以让对思潮史的叙述更加富有张力。

然而,我们都是处于历史的流动之中,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脱离历史而成为一种绝对性存在,所以,去时间化的架构只是总体上的,而在具体的每一种文学思潮叙述中,依然是要突出时间意识的。总体上专题化的目的在于,首先要让文学思潮研究回到文学研究本身,但我们并不是要做思潮的横截面研究,不能也不可能一直是共时性的姿态,在具体的思潮叙述中,还是要遵循历史的流动。只不过,我们这里讲到的历史,依然不是社会史,而是文本自身按照线性时间自主呈现出的思潮流变,这才是我们所需要重构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

第四,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应该拒绝现有文学研究中习惯使用的各种文学史概念,同时也拒绝使用不同历史时期偶然出现,然而又被文学史接受和强化的概念。一般而言,如果要进入某种特定的语境,无论这种语境专业与否,首先接触的便是能够打开这个语境的概念,在文学领域同样如此。进入文学思潮史的语境,即是从接受文学思潮史的概念开始的,思潮史概念是文学思潮史的表征。因此,无论是在读者对文学思潮史的接受上还是在研究者对文学思潮史的解读上,概念都在对接受或者解读起着规范作用,如果从既定的概念出发,那么我们很难突破对文学思潮史的既定观念。当这种思潮史观念已经固化,且不能体现文学思潮本身的流变甚至与文学思潮渐行渐远,那么我们就应该从更新概念开始。文学概念和文学观念显然关系紧密、相互影响,文学思潮史观念的固化和非文学化,与概念的表达失效密切相关。

事实上,当下文学思潮史叙述中构成思潮史学术架构的概念,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将创作方法或创作原则当成创作思潮,比如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等等,文学思潮史应该以文学创作思潮为主体,即文学文本所体现的创作上的内在思想流变而形成的一种思潮,而不是创作原则方法等理论思潮。其次,现行文学思潮史概念本身就是社会思潮的概念,如左翼文学思潮、左倾文学思潮、民族化和大众化的文学思潮等等,通过这样的概念首先进入的便是大社会思潮语境,而很难进入文学思潮的。最后,现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概念中存在着一些偶然出现,却又被文学史接受并强化的概念,如伤痕文学、朦胧诗、新写实小说等。不过,所谓的伤痕文学并不伤痕,而称之为朦胧诗的诗歌并不见得就朦胧,这些偶然出现的概念没有经过文学史的长期沉淀与选择,不仅具有很强的投机性,而且也不能有效地对文学思潮进行准确的表述。

因此,要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就必须打破现有的概念体系,重新启用一套概念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我们进入文学思潮史的入口,不一样的入口自然可能产生不一样的文学思潮图景; 也只有这样,才能置换我们审视文学思潮史的途径,不一样的途径才可能寻找到不一样的思潮史意义与价值。

四、重构思潮史在学理上的必要性及其学术史意义

自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从政治伦理的规训下获得相对的自主权之后,就一直在试图寻找某种途径回归文学研究,还原文学研究的本体意义。应该说这个意图在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上,有了某种程度的突破,而在现当代社团史和文学运动史尤其是现当代思潮史的研究上,人们依然没有太多的进展。这种状态不应持续下去,走出文学思潮史构建的误区,以文本为基点,以内在流变为线索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在现当代文学学术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一,如此构建,既可以避免理论思维的干扰和先在的框定,又可以避免放大社会、文化背景对文学创作的内在价值的支配性作用。就文学创作而言,在理论家这里,就是对存在价值的激情的灵感式的言说( 书写) 。[14]( P. 103)在作家看来,文学创作是一种燃烧。[15]( P. 214)这也从一定意义上说明了文学创作( 及其内在价值) 本身就与理论思维、社会/文化背景存有某种距离。因此,我们尝试从文学文本出发,以创作思潮为主体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试图突出的是文学文本自身所反映出的思潮轨迹,注重这种轨迹的流动性,不陷于文学思潮之所以兴起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而是探究在这种原因和背景下,文本思潮的自在走向。如此,可以避免先在的文学理论对文学思潮史轨迹的探求,还思潮史的文学本性;另外,也可以阻止外在于文学的各种社会史、政治史等对文学思潮史的入侵,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应该是以文本为基础,从内到外的自主阐释而非从外到内强制解读。然而,这种构建基于文本却又超越文本,分析文本但并不过多地对作品进行评价,而是在对文本的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发掘其创作倾向和内在思想指向,并试图展现这种倾向与指向的走向和内在逻辑脉络。

其二,如此构建,方可抓住文学思潮的本质,突显文学思潮的能动性、个体性、自律性和创造性,因为文学创作思潮史既不能是被外在社会历史理论或社会思潮完全框定的,同时又有着不可取代的创造思想、重构伦理的创造力量和多元性的本质。文学终究是一种感性的、审美的体验,这种体验不是由被动的知觉构成,而是一种知觉化的方式和过程美感就是对各种形式的动态生命力的敏感性,而这种生命力只有靠我们自身中的一种相应的动态过程才可能把握。[16]( P. 192)当然,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这种动态的构造性的文学并不是某种社会改造的现实工具,因此,任何想给文学创作和文学阐释负载过度重量的做法都是与其本质相背离的。过去在构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时候,工具理性往往主导构建者的思维,习惯性地着眼于文学的现实改造性,而忘却了文学虚构与想象的本质,从而使得文学思潮史失去了自己的文学本然个性,远离了作为一种生命体验的文学诉求。无疑,构建文学的创作力量本应该是思潮史研究的重要目的,但是事实上我们从未真正有过这种意识,自然也从未做到过,构建思潮史的目的仅仅是对过去文学思潮的历史做出符合某种特定思维模式的确认,并予以传播,大多与文学本身无涉。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其重要意义便在于激活文学的创作力量,重构文学创作的开放性体系,还原文学的多元性本质。

其三,这一建构,由于唯创作思潮马首是瞻,还可避免放大文学流派对作家的限定,文学社团对作家的规约,即这种重构可消解创作思潮以外的力量对作家的束缚。一直以来,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构建的问题在于,是作家而不是作家的创作本身在构建中一直以来都处于支配地位。外在于作家具体创作的各种属性,譬如文学流派、文学社团等,都被组合进了思潮史并受到重视,这种普遍性的现象也又一次导致了文学思潮史的非文学化。然而,重要的不仅是应着重指出文学流派中的个别和一般的统一,而且应该指出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在审美的共同体形成中的作用。文学流派的形成不是由于属于这个流派的作家具有少许独特性的结果,恰恰是由于其中每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一定艺术原则的作家具有创作的独特性( 文学流派的,论者注) 主导倾向不是以失去个人特点 的 形 式 出 现 的,而 有 其 个 人 的 表 达 方式。[17]( P. 188 -189)但是,实际上,我们多见到的是文学流派、文学社团对作家的限定,在特定文学流派的先在视野里和文学社团的某种规训下,我们看不到有个性的、感情丰富的作家,而是在流派理念束缚和社团主张规约下的某个符号,最终作家思想的复杂性、作家创作的多元性指向都被遮蔽。当然,对文学流派和文学社团的强调,有助于初学者快速掌握文学知识,也能让人们快速进入文学语境。然而,这些始终是一种僵硬的文学知识,而不是文学创作者想传递的生命体验,这种文学语境也是一种破碎的理性场地,而不是真正的文学世界。确立文学创作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构建中的核心地位,还原创作思潮在思潮史构建中的主要力量,可以消解非文学创作思潮力量对作家的束缚,回归创作,回归文本,这样才能真正进入文学思潮史。

其四,这样一种以创作思潮为主体的文学思潮史构建,有利于打通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不同文体之间的界限,避免过去文学思潮史过多受到文体史影响的弊病。乔纳森卡勒认为: 体裁就是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式和期待: 知道我们读的是一本侦探小说还是一部浪漫爱情故事,是一首抒情诗还是一部悲剧,我们就会有不同的期待,并且会对能够说明意义的东西做出判断。[18]( P. 76)也就是说,文学文体的区分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学认识框架,根据表达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文体,而除创作上的方便以外,文学研究也可以根据文体的划分来了解文学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等等。然而,对事物的任何分类都是有危险的,对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都是一种障碍。过度强调文体的框架功能,或者说,正是研究者习惯于这种约定俗成的程式和期待的时候,更容易给文学研究带来很大的弊端。实际上,无论是文学思潮史还是文学史,都长时间地受到文体分类所带来的困扰,人们习惯于从文体去看文学的发展和演变,而不是从文学的创作意图上。这样无疑肢解了文学发展的整体性,不管是文学史还是文学思潮史,其实都是以文学文体史为前提的,甚至直接就是文学文体史,这显然是一个已经被忽视了许多年其实却不可忽视的问题。

当然,我们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就是要以文学创作思潮为主体,无论是哪一种文体,只要在共时性上创作思潮一致,就应该归于一种思潮范畴,在论述上也一并进行; 在历时性上属于一种思潮的发展,我们也应该敢于打破文体的限制,将其视为一种思潮流变,并加以结构。唯有如此,才能在最大限度上摆脱文体的束缚,回归文学思潮史本位。 最后,这一建构最终的目标,是要呈现出文学思潮史的流动线索,主要是理清思潮史内在流动的线索,从本质上与理论史、社团史、流派史以及形形色色的文学史区别开来,并从逻辑上加以超越。无论是在研究上以文本为基础,还是将思潮在总体架构上专题化; 无论是在论述上采用不同文本相同思潮的互见法,还是拒绝所有的现有文学研究所使用的概念,都是为了确立创作思潮的核心地位并形成一种自身内在的流变,即都是为了这一目的: 要构建一个文学本身的思潮史。规避社团流派对文学创作所形成的理论、制度的限定,回归文本,从作家创作的文本探讨思潮倾向,又避免过度的作家作品的介绍品评,而着重于文本本身的内在逻辑变化,即文本在历时性向度上体现出来的、具有逻辑性的文学思想流。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说的: 一切皆流[19],而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即是要呈现出这样一条清晰的文学文本自身的内在流变。

注释:①互见法的源头可追溯到《吕氏春秋有始览》,而司马迁的独特贡献在于将互见法与纪传体两者结合起来,并为其后纪传体史书的撰写提供了有效经验。关于这一点,可参见章沧授的《论 吕氏春秋 的文学价值》,《文学遗产》1987 年第 4 期;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年版等。

参考文献:[1]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俄]普列汉诺夫. 论一元历史观之发展[M]. 冰夷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7.

[3]陈思和.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 文学理论[M]. 刘象愚等译.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5][英]特里伊格尔顿. 理论之后[M]. 商正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9.

[6]朱德发.三大板块: 现代中国文学史的重构[J]. 淄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1) .

[7][德]恩格斯. 致康拉德施米特[A]/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7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1.

[8][法]维克多雨果.《克伦威尔》序言[A]/ /雨果论文学[M]. 柳鸣九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9][法]米歇尔杜夫海纳. 美学与哲学[M]. 孙非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0][俄]别林斯基. 亚历山大普希金的作品( 第五篇)( 1844 年) [A]/ /别林斯基论文学[M]. 梁真译. 上海: 新文艺出版社,1958.

[11][英]戴赫劳伦斯. 乡土精神[A]/ /袁可嘉编. 二十世纪文学评论[C].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2][法]罗兰巴特. 罗兰巴特随笔选[M]. 郑法清,谢大光译.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

[13][法]米歇尔福柯. 什么是作者? [A]/ /王岳川编. 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4]董学文. 文学理论学导论[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5]王蒙. 王蒙文集[M]. 北京: 华艺出版社,1993.

[16][德]恩特斯卡西尔. 人论[M]. 甘阳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7][苏]赫拉普钦科. 赫拉普钦科文学论文集[M]. 刘捷,刘逢祺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当代文学思潮精选篇4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02

一、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综述

(一)自由主义文学定义

社会学是这样定义自由主义的: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为主要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第一个给自由主义文学明确定义的是刘川鄂,他认为自由主义文学是“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那些深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文学观念影响的独立作家和松散组合的文学派别,他们创作的那些具有较浓厚的超功利色彩,专注人性探索和审美创造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则是指发生在20世纪20和30年代以自由主义的人生理想为追求的一股文学思潮。

自由主义作家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注重创作的独立性。这一时期文学的最大追求是“自由”,作家思想上的自由,文学作品反应文学与人生的密切关联。虽然自由主义文学流派众多,但是他们普遍表现出“远离政治,贴近艺术”的价值追求。

(二)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代表流派和作家

自由主义文学旗下流派众多,可谓各有特性,各流派包含的作家更是多如繁星,著名作家辈出。他们倡导的“自由”、“为人生”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学的发展。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流派有:“现代评论派”、“新月派”、“语丝派”、“新感觉派”、“九叶诗派”、“京派”、“自由人”等。在众多流派下包含了庞大的作家群,如梁实秋、林语堂、闻一多、徐志摩、朱光潜、沈从文、等知名作家。对自由主义学者的研究也一直不断,如叶向东对梁实秋的考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民族救亡的形势使梁实秋对自由主义文学现代化剪口的努力,成了一种个人的呐喊。他坚持的文学自由和主张抗日救亡的无产阶级文学成为难以避免的矛盾。” 李明清着重探讨“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他认为:“这两个流派提倡文学的自由品格,主张艺术多样性和艺术真实论。不可否认他们的一些观点存在偏颇地方,但是他的价值不能否定。”

二、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与当代文学

(一)当代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当代文学走过了六十年,其发展和进步是毋庸置疑的。它的繁荣是作家推陈出新的硕果,也包含对众多流派、作家经验的吸收。

文学是自由的,包容的,只有开放的文学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幻。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正是这种文学,它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无论是作家还是作品都是如此丰富。当代文学迅速发展在借鉴传统文化的方面,现代自由主义是功不可没的。那种开放的文学思想主张让更多的文学理论得以绽放,“自由”和“为人生”的主题也是当代文学中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当代文学对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吸收

1.为人生的写作态度与目的。

在“五四”文学启蒙时期初始,周作人就提出“人的文学”这一经典理论。对于什么是“人的文学”,周作人这样解释,“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便谓之人的文学”。他鲜明地指出新文学改革的本质,必须是实现思想内容的革命。这一文学观点在当时升华了白话文学的精神,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深度,对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潮流,是对“人的文学”最直接的复苏和致敬。其中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张洁的《方舟》等等,他们在表达对愚昧时代控诉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唤醒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灵魂的尊重。“人的文学”对当下的作家和文学潮流也有很大影响。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大众需要的文学是百姓的、日常的、实用的文学,相应的要求作家的文学创作也要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群众生活。

2.反映日常生活,突显平凡世界

文学自由主义并不是自由文学,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甚至连文学自由也不能充分做到。那一时期,文学与政治是缠绕一起的死结,任谁也打不开的。很多作家既不愿卷入政治,又不想放弃文学,只有寄居在自己精神的桃花源处。沈从文的著名作品《边城》是典型的描绘自己故乡的作品,文章着重叙述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以及一代年轻人的感情纠葛。其他如张爱玲、徐志摩等,他们的创作部关乎天下大事,不去进行任何的批判,有的就是小桥流水的已经和简单朴素的表达。这样的作品不会是那个时代的主流,他们始终在坚持自己的个性化创作,游离于文学边缘地带,但却是对文学审美最真的追求。

八十年代中期,新写实小说异军突起,成为当时文学界一支实力新军。新写实小说继承了现代自由主义“反映日常生活”的主旨,并将琐碎苦恼的人生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中的很多作品看上去渺小甚至卑微,可拥有可以打动大众人心的巨大力量。《一地鸡毛》是新写实小说中的佼佼者,刘震云通过对豆腐、菜篮子、孩子、妻子、保姆之间的恩恩怨怨的描写,反映了小林家庭遭遇和心灵轨迹演变。当然他所要表现的绝不仅仅是夫妻间的争吵,邻里间的猜忌,他要反映的是大多数中国人八、九十年代的生存状态。刘恒的《狗日的粮食》,池莉的《烦恼人生》,都是以琐碎事件表现人生的经典之作。这样的作品是大众化的,赢得读者的喜爱,让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变得亲切。

3.自由主义文学与文学自由

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强调的自由,是突破封建思想文化的文学革命,是“人道主义”、“为人生”等从西方吸收来的新思想。此时自由的范畴是有限制的,在其众多理论中成果不少,但终不能做到彻底自由。

当代文学思潮精选篇5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与人学精神问题,固然可以从精神传承的历史角度加以考察,但是,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反问的口吻所肯定的那样:“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在他们看来,物质生产、人们的社会存在,是决定一切精神生产和精神过程的根本基础和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根本观点,同样适用于对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与人学精神问题的分析。

作为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思想资源和动力类型,西方近代以来的人学精神是不可忽视的。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中国现当代文艺的影响深远而巨大。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第一次把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现实的具体的人来加以考察,提出了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和人的解放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人学是近现代社会矛盾运动的产物,在资本主义扩张过程中,它与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日益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实践力量,对20世纪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产生了重要的塑造作用。不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便不能够理解整个现代世界的精神实质和思想版图。马克思主义人学与西方古典人学、近现代资产阶级人学一道,构成了中国当代文艺思潮的人学资源。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亦不容忽视。中国古代人学在悠远的绵延中形成了内敛和自洽式的自循环结构与机制。中国古代人学的根基是以血缘宗法关系为核心的家国同构的集体主义、首重人伦日用的经验主义、内圣外王的伦理主义、当下直觉的审美主义。通过儒道互补的方式,中国古代人学在把握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智慧。中国古代人学精神中的“人”可谓“大写的人”,这个“人”并不缺少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缺失的是对个人的肯认,这种肯认在西方的传统中则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在近现代资本主义运动中达到极致。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与人学精神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与过程的能动反映。建国初近30年文艺思潮,其人学精神实质上是现实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这种现实主义和集体主义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相适应,是时代精神的反映。这种现实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强调的是阶级的人,人的阶级性是文艺致力于表现的对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歌颂叱咤风云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是这一时期文艺的主要诉求。

从1976年到80年代末期,是各种人文思潮风起云涌的年代。从文艺政治学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文艺再次充当了政治和思想运动的先锋,成为意识形态聚焦的核心。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文艺思潮价值取向是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服务的,尽管各具体文艺思潮的形态和诉求有别,但其总的思想旨趣则表现出某种一致性,反思、启蒙和解放成为文学的共同主题。80年代文艺思想领域的启蒙与解放运动无疑是深刻的,它拓展并深化了人们的思维,推动了思想界文化界对当代政治现代性、经济现代性、文化现代性问题的探索,尽管这种探索暴露了很大局限性,但是,它的意义不能低估。

从1992年到新世纪开端,中国当代文艺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文艺思潮的人学主题前所未有地多元化,呈现出复杂色彩。80年代引领人学思潮的人文知识分子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与纯洁高雅的知识力量相比,基于世俗的民间的大众的力量对文艺的牵引力显得更为直接、更加有力。不仅如此,自90年代中期前后,人文知识分子的精英立场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分化的趋势日益加剧。

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中国当今文艺人学精神与思潮仍然是中国日益纳入全球化进程和实现现代化的反映,文艺上的波澜折射出来的是现实中的矛盾与冲突。

二、人道主义:合理性与合法性、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

在哲学、美学、文艺理论领域,人道主义文艺思潮论争涉及的焦点问题主要有两个: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问题;异化问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一种见解认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包含着人道主义,并且这种人道主义达到了彻底性和先进性。“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中心。这一派的主要代表是汝信和王若水,他们反对将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对立起来,将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对立起来。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存在着一个“准确完整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被长期忽略的人的问题凸显出来。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不能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那种把人道主义作广狭义区分的观点抹杀了人道主义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事实。这一派的主要代表是邢贲思、陆梅林等人。邢贲思指出:“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建立了科学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这个历史观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来认识历史,把社会的发展看成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它摈弃了那种用人的天性作为最高准绳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从社会历史现象中找到决定历史发展的一个最本质的方面,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显然,这种观点致力于维护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反对将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混为一谈。

1984年1月,胡乔木的题为《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长文在《人民日报》发表。这篇文章对“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社会主义异化论”作了驳斥,认为这两种论点的要害是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乔木的文章对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纠葛作了权威性的剥离。这篇文章的发表是一个标志,它在形式上终结了80年代人道主义文艺思潮的众声喧哗,但是,对人道主义的思考和讨论无疑影响了中国当代人学思想进程,其中的某些思想观念必然会在社会实践中积淀下来,对此后的文艺现实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文艺创作领域,“人性”问题是新时期文艺创作的一个主要问题,对现实主义创作来说更是如此。从1977年底到80年代中期,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开始复苏并取得实绩,为思想解放运动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这一时期,现实主义文艺的主导地位是确定无疑的。作为艺术感知的具体方式,现实主义文艺首先对“文革”给“人性”造成的戕害和扭曲作了尖锐的揭露和控诉。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艺术画廊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心灵遭到扭曲和摧残、人格和尊严遭到践踏的艺术形象(如《班主任》《伤痕》等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与80年代前期相比,80年代中后期的现实主义文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文艺观念的冲击,作家艺术家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写作姿态和创作理念以适应新的局面。现实主义创作与人道主义“人学”观念的关系也与80年代前期有了很大的区别。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对人性问题的思考,主要表现为善与恶、光明与黑暗、人性与兽性、愚昧与觉醒、改革与反改革的对立冲突,那么“新写实”小说则主要描写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新写实小说家对现实人生的认识与把握从世界观高度转向了对个体生存的无奈和“异化”情状的真实观照。对庸常琐碎与无意义的“此在”生活的偏爱,对普通人和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烦恼的关注构成了“新写实”小说的独特视点。

考察“新写实”小说与人道主义人学观念的关系,可以发现80年代末期文艺“人学”之维的重大变化和调整。如果说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是以人性、人道主义作为启蒙的一面旗帜,那么80年代末期兴起的“新写实”文学所蕴含的“人学”意味则很难用“人道主义”涵盖。它所张扬的“人学”意味,实际上是在西方新人本主义人文精神的孕育下,在西方现代主义的触发下,从中国当代的精神现实中酿造出来的。它虽然带有某种反传统现实主义的倾向,但正像有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新写实小说有着现实主义的明显胎记,它那种面对现实,注重生活画面的逼真和细节的真实,注重写人物故事等,都跟现实主义传统一脉相承。”但是,以往现实主义的崇高精神、英雄主义和价值判断是确凿无疑地被消解了。

文艺创作领域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反传统现实主义,都彰显了人的问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对于清算非人性、反思人性有着积极意义。当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在对待人道主义思想遗产问题上,采取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态度是十分必要的。其实,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人道主义,都是发展变化的,其精神内涵必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三、非理性主义:内向化、性本能、解构

非理性主义是中国当代人学文艺思潮的重要表现,它兴盛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对中国当代文艺的人学精神产生重大影响,成为文艺精神与市场化运动接驳的关键环节。

非理性主义高度凸显人的非理性价值,把人的本质的决定因素归结为人的感性,意志和本能。在非理性主义者眼里,人的非理性更为真实地揭示了人的本真的生存状态,通达这种本真状态不能通过理性逻辑的方法,而只能采取直觉的领悟的方式。叔本华的“生活意志”、尼采的“强力意志”、柏格森的“生命冲动”、弗洛伊德的“性本能”、海德格尔的“此在”、马尔库塞的“爱欲”等等,实质上都是非理性的生命本体。这种生命本体意味着一种姿态或方式,它可以是对资本主义现存秩序的“大拒绝”,可以是对科技理性的舍弃,可以是保持真实自我的根据,也可以是实现生命力扩张的源泉。总之,非理性意味着对传统的否定与怀疑。

从主题意向角度看,中国当代现代主义文艺主要是摹仿、借鉴和融合了西方新人本主义的“人学”观念,即非理性主义,而非近代的人道主义、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比如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中孤独的个人、人生的虚无与荒诞、敌对的外部世界给人带来的“异化”感等观念,对中国当代作家文艺观的影响是强烈而持久的。

除此而外,新时期文艺对“性”的格外关注,对本能欲望压抑和变态描写的广泛存在,除了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在两性关系上的封建禁锢和这种禁锢的逐渐解除相关外,显然与西方弗洛伊德主义的“潜意识”与性本能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有密切关系。客观地说,新时期现代派文艺和非现代派文艺中广泛存在的“性解放”思潮对解构长期以来形成的加于两性关系之上的神秘主义、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禁锢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是它的肆意泛滥也降低了文艺作品的品位,给人的审美趣味带来了不良影响。

非理性主义与中国当代人学精神的必然联系。80年代非理性主义文艺,意图解构现实主义传统模式,由西方近代人道主义意蕴走向现代新人本主义意蕴,由文学他律走向文学自律和文本形式,从而达到一种所谓“文的自觉”。同时它反对传统理性权威,致力于挖掘和展示人性的丑、恶、怪,凸显人的躯体感觉和本能欲望的作用,这些尝试对于打破文艺禁区,多方面多角度地表现人性的复杂,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另一方面,非理性主义人学文艺思潮的问题与弊端也是明显的。首先,它的思想基础是建立在对历史、理性、人性、实践的片面理解基础之上的。西方非理性主义的中国变种同样鲜明地表现出这一特点。历史发展表明,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体现了人的主体的力量。理性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否定的,也是否定不了的。即使是非理性主义,也不难看到它的理性本质,即表现为对理性的自我反思和批判。其次,非理性主义的极端价值取向,如反传统、本能论、内向化,在人学实践中的偏颇更显而易见。第三。尽管非理性主义文艺对“性”的关注和表现对于解放生产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的肆意描写和过度展示,在造成国民精神的低俗方面实难辞其咎。

四、市场经济与世俗化:人文精神、历史理性主义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史走到了分水岭。社会主义改革的挫折引发了中国向何处去的思考。十几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基础与结构、人们的交往方式、意识形态出现了变动与调整。与文艺人学主题密切相关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文艺人学主题的开拓与表现。  90年代以来,有两场比较典型的讨论,集中体现了文艺人学主题与市场经济的龃龉与磨合关系。

第一,关于人文精神问题的争论。

一种见解认为,中国当下的人文精神已经失落了,人们落入了精神危机。这种失落具有普遍性,不仅存在于文艺创作领域,也存在于整个社会,甚至存在于思维着的主体身上。王晓明认为,“今天的文学危机是一个触目的标志,不但标志了公众文化素养的普遍下降,更标志着整整几代人精神素质的持续恶化。文学的危机实际上暴露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危机,整个社会对文学的冷淡,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我们已经对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丧失了兴趣。”张汝伦和陈致和等人认为,人文精神危机不限于文学领域,也不限于中国,而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人类文化现象。

对立一方对当前的人文精神状况持乐观态度。王朔称从人文精神立场批评他的人为“假崇高道德主义理想主义者”。张颐武等人则从文化关系角度揭露了“人文精神”的虚幻性。

显然,“人文精神失落”的断言,不能看作是一个科学的结论,相反的主张同样也不科学。但是,作为对人文精神状况的一种感知,它们同样都有现实的依据,都是真实的。转型的痛苦在人文知识分子身上有不同体现。确乎有越来越多的人文知识分子投入到市场的怀抱,也有不少的人文知识分子固守着已有的立场,坚持着自己对文学艺术崇高价值的信念。在后者眼里,文艺与市场的结合是有害的可怕的,这种结合不仅侵害了文艺的高雅本质,而且消解了人文学术的内在生命力。断言现在的人文精神状况好于以往任何时代的说法,像断言人文精神已经失落的说法一样,都显得过于匆忙。即使是在今天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文艺和文艺家的道德良心与操守都不是一个过时的问题,在转型期的中国更是一个具有批判张力的现实问题。

第二,关于“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论争。1999年6月24日,《文艺报》发表陆贵山《铁肩担道义——文艺工作者的精神价值取向》一文,引起了一系列反响。童庆炳以《历史——人文之间的张力》一文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对陆文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其后,一些理论工作者纷纷拿起笔来,投入了这场讨论。

陆贵山的观点主要有三:其一,文艺家要有政治良知。其二,文艺工作者要有文化操守。其三,文艺家要有历史理性。

童庆炳认为,作家、艺术家、批评家应该站在审美的诗意的立场上说话,而不应站在管理者、经济学家的立场上说话。文艺学不应“越界”。两位学者之间的分歧,引发了后续的讨论。其中,陶东风、刘润为等人从现代性、马克思主义视角所作的引申分析进一步深化了这个问题。

当代文学思潮精选篇6

关键词: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当代文学;影响

一、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综述

(一)自由主义文学定义

社会学是这样定义自由主义的: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为主要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第一个给自由主义文学明确定义的是刘川鄂,他认为自由主义文学是“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那些深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文学观念影响的独立作家和松散组合的文学派别,他们创作的那些具有较浓厚的超功利色彩,专注人性探索和审美创造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则是指发生在20世纪20和30年代以自由主义的人生理想为追求的一股文学思潮。自由主义作家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注重创作的独立性。这一时期文学的最大追求是“自由”,作家思想上的自由,文学作品反应文学与人生的密切关联。虽然自由主义文学流派众多,但是他们普遍表现出“远离政治,贴近艺术”的价值追求。

(二)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代表流派和作家

自由主义文学旗下流派众多,可谓各有特性,各流派包含的作家更是多如繁星,著名作家辈出。他们倡导的“自由”、“为人生”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学的发展。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流派有:“现代评论派”、“新月派”、“语丝派”、“新感觉派”、“九叶诗派”、“京派”、“自由人”等。在众多流派下包含了庞大的作家群,如梁实秋、林语堂、闻一多、徐志摩、朱光潜、沈从文、等知名作家。对自由主义学者的研究也一直不断,如叶向东对梁实秋的考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民族救亡的形势使梁实秋对自由主义文学现代化剪口的努力,成了一种个人的呐喊。他坚持的文学自由和主张抗日救亡的无产阶级文学成为难以避免的矛盾。”李明清着重探讨“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他认为:“这两个流派提倡文学的自由品格,主张艺术多样性和艺术真实论。不可否认他们的一些观点存在偏颇地方,但是他的价值不能否定。”

二、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与当代文学

(一)当代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当代文学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新时期文学、80年代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当代文学走过了六十年,其发展和进步是毋庸置疑的。它的繁荣是作家推陈出新的硕果,也包含对众多流派、作家经验的吸收。文学是自由的,包容的,只有开放的文学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幻。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正是这种文学,它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无论是作家还是作品都是如此丰富。当代文学迅速发展在借鉴传统文化的方面,现代自由主义是功不可没的。那种开放的文学思想主张让更多的文学理论得以绽放,“自由”和“为人生”的主题也是当代文学中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当代文学对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吸收

1.为人生的写作态度与目的。

在“五四”文学启蒙时期初始,周作人就提出“人的文学”这一经典理论。对于什么是“人的文学”,周作人这样解释,“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便谓之人的文学”。他鲜明地指出新文学改革的本质,必须是实现思想内容的革命。这一文学观点在当时升华了白话文学的精神,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深度,对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潮流,是对“人的文学”最直接的复苏和致敬。其中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张洁的《方舟》等等,他们在表达对愚昧时代控诉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唤醒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灵魂的尊重。“人的文学”对当下的作家和文流也有很大影响。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大众需要的文学是百姓的、日常的、实用的文学,相应的要求作家的文学创作也要更加人性化,更加贴近群众生活。

2.反映日常生活,突显平凡世界

文学自由主义并不是自由文学,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甚至连文学自由也不能充分做到。那一时期,文学与政治是缠绕一起的死结,任谁也打不开的。很多作家既不愿卷入政治,又不想放弃文学,只有寄居在自己精神的桃花源处。沈从文的著名作品《边城》是典型的描绘自己故乡的作品,文章着重叙述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以及一代年轻人的感情纠葛。其他如张爱玲、徐志摩等,他们的创作部关乎天下大事,不去进行任何的批判,有的就是小桥流水的已经和简单朴素的表达。这样的作品不会是那个时代的主流,他们始终在坚持自己的个性化创作,游离于文学边缘地带,但却是对文学审美最真的追求。八十年代中期,新写实小说异军突起,成为当时文学界一支实力新军。新写实小说继承了现代自由主义“反映日常生活”的主旨,并将琐碎苦恼的人生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中的很多作品看上去渺小甚至卑微,可拥有可以打动大众人心的巨大力量。《一地鸡毛》是新写实小说中的佼佼者,刘震云通过对豆腐、菜篮子、孩子、妻子、保姆之间的恩恩怨怨的描写,反映了小林家庭遭遇和心灵轨迹演变。当然他所要表现的绝不仅仅是夫妻间的争吵,邻里间的猜忌,他要反映的是大多数中国人八、九十年代的生存状态。刘恒的《粮食》,池莉的《烦恼人生》,都是以琐碎事件表现人生的经典之作。这样的作品是大众化的,赢得读者的喜爱,让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变得亲切。

3.自由主义文学与文学自由

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强调的自由,是突破封建思想文化的文学革命,是“人道主义”、“为人生”等从西方吸收来的新思想。此时自由的范畴是有限制的,在其众多理论中成果不少,但终不能做到彻底自由。说起文学自由,没有严格的定义,有的人理解为文学创作上的内容和思想的自由,有的人认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就是文学自由。尤其是在当今社会,随着网络写作成为一种职业,网络签约作家和网络自由如牛毛搬出现。何为文学,何为文学作品,也就日渐模糊。网络文学把文学自由给无限扩大化了,出现了过度泛滥的后果。网络红人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木子美的《遗情书》、可爱淘的《那小子真帅》等等,在他们作品中最常见的是灯红酒绿的夜店、宣泄欲望的酒吧。对于主流道德思想,他们是排斥的,他们努力争取用自己的作品呼喊出大众心中的无聊、空虚与堕落。这种自由是扭曲的自由,是这个时代的悲剧。文学自由表面上更加完善,其实却在很多方面走向了偏激和不归路。虽然当代文学已不同于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对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有着明显的痕迹可以看出。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关注人的自由,反对各种压抑人性的现象,并关心一些社会问题。现代自由主义作家的理论积累和创作经验,对当前文学的发展进步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下文学,是多元化的文学,是更迭频繁的文学。当代文学借鉴现代自由主义合理成功的部分,也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许多不好的文学现象。但是,现代自由主义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呼喊文学的自由、人性、为人生,是永不过时的文学主题。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当代文学思潮精选篇7

[关键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大学生;文化自觉

多元化是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必然会带来诸如传统与现代、世界与本土、批判与继承等关系的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忽视这种变化,必须作出及时的回应。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日趋深入,西方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时代挑战和崭新课题。

一、当代西方文化思潮

受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的影响,各种新思潮、新流派层出不穷,构成了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发展变化的动力,呈现出一种活跃的文化景观。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的主要特点:

1.彰显宽容的文化氛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方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和空前的灾难。战后,面对废墟和混乱,西方传统的思想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反思、探索的氛围中,西方文化思潮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发展和演变:力图在痛苦的反思中,寻求使西方社会摆脱精神苦闷的新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客观上看,新的文化思潮是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也成为大众精神新的寄托。当代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不但促成了经济结构、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更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更新。权威可以被挑战,正统可以被颠覆。大量的非理性思潮对传统的理性文化模式提出了抗议,否定传统成了文化思潮中司空见惯的事。

2.学科交流的互融共生

社会的变革、科学的实证、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观念的解放、思想的革新。学科之间的新成果、新观点,可以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借他者而反观自身,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对话的语境里,在不同的参照系里汲取新的营养。这种跨学科的集成、互文性的对比,给单一领域带来了质的重组,如结构主义的哲学思想源自语言学的分析、考古学的发幽;存在主义哲学带来了文学写作的实践与探索;后现代主义美学引发了戏剧、绘画、文学等艺术的革新。跨学科视野下的互文性,于陌生中带来另一维度的诠释,使得各种思潮在各类文化中互融共生,同息相契。

二、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在“文化反思”概念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近年来大力提倡并反复申论“文化自觉”的理念。他在《跨文化的“席明纳”——文化价值再思考之二》一文中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命题。他认为“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先生认为文化选择的自觉就是让中国文化参与世界文化的建构,互相沟通、互相理解,遏制文化冲突带来的悲剧,用当代人的话语诠释古代人的思想,这本身也是文化自觉。建构“文化自觉”意识,既要反对“文化割据主义”拒绝接受外来文化,同时也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强调文化吞并和文化一体化。由此可见,费孝通先生和乐黛云先生,基本上都是从全球化背景下来阐述“文化自觉”或“文化自觉意识”这一概念的,主要强调了保持文化的自主性、兼容性和博采众长的必要性。笔者认为,“文化自觉”应包含对自身文化的“自知之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对外来文化的“博采众长”,以及对未来文化的“积极建设”。文化自觉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针对不同的主体,文化自觉的界定范围、对主体的要求等都是不同的。就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而言,大学生是主体,文化是客体。因此,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化自觉体现了大学生对文化的自我觉悟和觉醒,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反思,对国外文化的借鉴与批判,进而参与文化的传承和创造。

三、西方文化思潮对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影响

1.文化认同逐渐弱化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怎样去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如何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坚持自己民族的本色,解决民族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出现了认同危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方面,西方文化在大学生中盛行。文化传播借助于科学技术和产业形式,使文化传播的手段、技巧与策略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我们看到,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的生意越来越火,美国好莱坞电影深得大学生的热捧。有学者指出:“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一直是批判多于继承,百年的文化断层造成了中国知识阶层的集体失忆。大学生们宁愿去读外文原著而不去读诸子典籍,原因竟是因为前者比后者易懂。”这表明,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缺乏应有的认同和自豪,而对西方文化逐步走向认同和依赖。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呈弱化的趋势。当代大学生能考出令人咂舌的托福高分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甚至连中文写作都做不到文通字顺。这从另一侧面暗示了传统文化在国人心目中的弱化。

2.文化观念受到挑战

由于当前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在多元文化选择方面,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方面发生了动摇,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对主流文化存在质疑。 从整体看,大学生思想觉悟水平参差不齐,多种价值取向并存;从个体看,多数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在一些问题上常常表现出矛盾或多变性,对社会主导价值和信仰抱有更多的“游离”态度。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肤浅、模糊、有疑虑,信心不够。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受到扭曲、侵蚀和消磨。

另一方面,一些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呈现明显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的特点。有的大学生把参加政治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学校所组织的各项活动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希望通过政治活动和政治参与来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要求。

3.文化自主逐渐丧失

在全球化进程中,随着娱乐文化加速产业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与市场机制的操纵下,娱乐文化正以“大众文化”的名义成为一种霸权文化,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整个大众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增殖与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这也造成了大学生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和多变。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而价值又是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面对多元文化的选择,大学生们更多地表现为茫然不知所措。

在多元文化的选择中,受国家、民族、文化价值模式和价值体系的影响和制约,大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意志、兴趣、价值观念等作出一定的判断。应该说,多元文化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价值享受和感知愉悦。使其往往停留于对活动的享受,而缺少对文化的反思。因而,是不可能接触到文化的本质内涵,这就造成在多元文化的选择中丧失自主性,更谈不上发展文化了。 转贴于

4.参与意识日趋淡化

人依据自身的价值需要创造了整个社会文化结构。“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他从社会群体生活和文化结构中获得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从社会文化结构上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从中获得的自由和自主性。”从这个层面所讲的大学生文化主体性,主要侧重于大学生在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包括对文化需要的创造、选择的能动性、价值体验的主动性等方面。

大学生缺乏文化选择的主动性以及文化参与的积极性。“制造者和传播者常常是例行公事,他们不是按照观众的欲望、动机、需要,而是常常根据需要这条信息的雇主和社会集团所提供的广告费用的多少或者集团的大小来决定信息量,如播放时间的长短,报纸版面的大小等等。”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作为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在大众文化传播中缺乏主体参与性和主动创造性。

四、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构建和强化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之际,文化自觉作为当代中华民族应有的、正在增强的新型文化观念,对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大学生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是外来文化的借鉴者和批评者。只有培养其文化自觉意识,才能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具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对于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以及中国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潮流,就有科学的思考,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对于保持中国先进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立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强化主流意识

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按照时代的要求对多元文化进行审视、鉴别和筛选,强化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总的来说,我们要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因为主流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意志在思想文化领域的集中反映,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对大学生来说,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统领和整合多元化的社会思想、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促进社会形成普遍共识。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必须引导大学生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主流意识的正确导向。

2.弘扬传统文化

获得“文化自觉”能力的途径离不开对中华全部历史及其世界背景的认识。可以说,自觉地维护一种文化的历史和传统,使之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这是文化自觉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财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产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关注。既要让他们知道中华民族的光荣史,也要让他们清楚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对那种蔑视传统文化、企图割断中国文化命脉,使中国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错误行为要自觉进行抵制。

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民族是不可能团结起来的。文化自觉的培养最终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认同,实现民族的大团结。

3.重建文化自信

在当前全球化语境的多元文化冲突中,思想文化上的差异性、开放性和兼容性的特点十分明显。对于西方文化思潮,我们要合理地批判与吸收,而不是简单的拒斥或崇拜。这就需要有分析地、有选择地博采异质思想文化之长,在思想文化整合中进行“综合创新”,并且,在多元的文化冲突中,善于利用文化资源,整合传统文化,为我国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建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是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对各种思想文化的扬弃与批判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和思想观念层面上的心理自信。而这正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觉的培养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维度。

4.注重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基。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都面临文化之间的碰撞、冲突和矛盾,从文化资本到文化产品、从文化形态到文化意识、从语言教育到宗教信仰、从影视传媒到日常节日,无不对当代的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位学者曾说过:“弱小的犹太民族能历经多年的世界大离散重新聚集到一起,靠的就是不灭的犹太文化。所以,文化决定民族精神,文化乃国本。”继承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使中国文化后继有人,乃是维护国家、民族文化安全的国策。大学生是文化的实践者和创新者,培养他们的文化安全意识事关中国的崛起,任重而道远。

当代文学思潮精选篇8

一、宏观把控与微观透视的研究问题

当前,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更倾向于宏观视角,但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发展产生较多影响力的却是个别领域或是研究方向,所以目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研究还存在着宏观把握与微观透视两者如何协调的问题。就笔者的个人观点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研究,需要从研究的主体方向,即宏观视角去进行把握,考虑文学思潮研究的整体性,但与此同时也需要从“个性化”、“派别”的微观角度去分析,以突显出不同文学派别的内涵与价值。总言之,需要宏观把握与微观视角相结合。

二、内涵界定问题

在普遍大众的理解下,文学和文艺都属于文学艺术范畴,但是两个概念既有联系,也存在着区别。文艺倾向于文学的艺术性质,而文学则更偏重文学的学术研究。由此,部分人也将文学思潮称为文艺思潮,但其实两者也同样存在着区别与联系。其实,目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内涵界定有多个版本,综合概之,笔者对其做如下解释,文学思潮它是基于社会科学、文学思想中的某种观点,对文学问题(文学的本质、作用、价值)作出解释,并由此形成的独立文学思想体系,而这一体系被特定时代的大多数文学作者所接受和追捧,于是便形成了比较有影响力的文学思潮。同时,文学思潮的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进步而不断被丰富。换言之,文学思潮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发展,而且它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某一地区或是民族,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文学思潮影响的规模正在逐渐扩大,而这也使不同文学思潮之间形成竞争性。

三、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与文学流派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第一阶段中,受特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出现了许多的文学艺术流派,且各流派在取材、创作手法、文学思想等方面有着较明显的差异。但是尽管各个流派产生的作品不一样,却都流露出共同的文学思想信念,所以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说来文学思潮可以通过文学流派及其作品得以体现。如现代派,它关注社会现实,尤其是人民生活、社会格局等现实问题,其中以鲁迅先生的《药》《阿Q正传》、矛盾的《春蚕》、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为代表,都深刻揭示当时社会发展的黑暗面。而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这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文学思潮注重的是文学及社会思想的发展方向,文学运动则强调对文学创作的形式、内容进行革新。总言之,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需要正确把握好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流派之间的关系。

四、结构程式与方法论的研究问题

目前,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学者很多,但是关注到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结构程式”和“方法论”问题的人很少。其实所谓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结构程式”,就是从文学观念的发展历史角度去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探究文学史中,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表现与功能作用。而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的“方法论”,其实就是从“方法”与“模式”角度去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探究文学作品的语境,研究文学作者的文?W风格等,简言之就是针对具体的社会条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研究的方法。

当代文学思潮精选篇9

[关键词] 现当代文学;人道主义;思潮

一、人道主义思想概述

人道主义思想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将文学作为推动人类思想解放的武器,它反对传统的封建统治,倡导对于人类自身的爱护以及关怀,它将人作为道德的中心,提倡建立以人为本的世界观。人道主义在我国的当代文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体现,它起源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包括鲁迅、周作人、胡适、陈独秀以及梁实秋等,这些作家都在自身的文学作品中高举人道主义旗帜,大力宣扬人道主义精神。我国在二十世纪中期推行了“百花齐放”的文艺创作方针,使得人道主义思想在文学创作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也遭到了批判。

二、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潮流

时期与之后的一段时间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之中人道主义思想潮流取得集中发展的两个关键时期。在新文化运动中,人道主义精神是反对封建思想与封建统治的强大武器,在之后,人道主义精神再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两次集中的发展都是人道主义对旧制度的反抗与批判,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周作人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中人道主义精神的先驱,但是,他对于人道主义的相关理解与阐述具有封闭性与个人理性,忽视了复杂的社会形态,也忽略了对于整个社会的人道主义关怀,这种狭隘的对于个人完善的追求,也使得其人道主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周作人的人道主义主要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关爱“小儿”与“女人”;第二强调爱应当是平等与博爱,爱是人人都能享有的,不专属与特定群体;第三,追求人人自爱以及人格独立,反对慈善主义,反对居高临下的施舍与同情。

同一时期的鲁迅、胡适、梁实秋较周作人而言对于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展现出更为激进的姿态,从其他角度进行了相关阐释。梁实秋提出了“伟大的文学是体现普遍人性而非表现自我,”他的这种的阐释在当时具有较大的影响,这种较为古典保守的人道主义思想被称为新人文主义。在梁实秋看来,人性具有普遍性与固定性,是永久而不受时间限制的,因此,文学创作要建立在永恒的人性之上。

建国后,我国推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使得人道主义取得了一定发展,巴人认为人情也是人道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创作应当呼唤人情味的回归,文学作品要能反映充满人性的现实生活。钱谷融认为文学创作要从人出发,将人作为创作中心。但是他们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受到了批判,称鲁迅强调人性的阶级性,违背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十年之后,人道主义探索的被打破,在理论与创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新时期,人道主义对历史的错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使教条化、概念化的文学创作现象得到冲击。在这个时期,人们从不同角度对于人道主义思想进行了新的阐述。朱光潜认为文学作品必须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映,应当能够帮助人进行自身人性的完善。在这个时期,人道主义思想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转型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呈现出边缘化趋势,文学创作必须在新时期对自身的作用以及地位进行重新的思考与定位。除此之外,由于贫富差距、腐败现象的产生以及拜金享乐主义的兴起,使得人类的精神生活多元却空虚。在这种现实下,人道主义精神是否“失落”成为了讨论焦点,王朔现象被广泛关注,包括刘心武、王蒙、刘彬彬在内的众多专家对于人道主义的现状进行了谈论。

三、“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在我国的发展演变

“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即以“人道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指导理念,注重描写人了生活状态,尊重人、热爱人的一种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手法。其精神内核就是对于现实人生的人道主义关怀。

西方的人道主义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具有很大影响。陈独秀、等都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多次提及西方的人道主义精神。经过理论引进,我国早期资产阶级开始探索创建适应我国国情的人道主义理论,该时期以周作人为代表。他从不同角度对于人的价值与地位进行了多方面的论述,提出了在当代人道主义缺失于文学创作中的情况下重建该理论的必要性,为创作早期“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随着阶级矛盾的尖锐化,“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文学遇冷,这使其发展上陷入低谷。提出了关于“人性”与“阶级性”相对立的观点使众多作家不敢在对人性进行讨论。期间,文学个人创作被集体创作取代,文坛充满了欺骗性,文艺创作也失去了独立性,“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文学受到巨大打击。

纵观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潮流,其发展道路坎坷曲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于我国当代文学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玉花. 探讨我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潮[J]. 青年文学家, 2013,(1):87-88.

[2] 谭凯红. 浅论中国当代文学人道主义思潮[J]. 岁月(下半月), 2011,(3):32-33.

当代文学思潮精选篇10

【关键词】后现代;大众文化;中国大学生;积极影响

一、理论基础

早期的大众文化主要指Mass Culture而言,译为大量的、多数的、群众的、聚成一体的文化,含有无知、庸俗、偏见等含义,是正处于上升期的西方资产阶级对下层工人阶级粗俗文化状态的贬称。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认知基础。霍克海默(Horkheimer)和阿多诺(Adorno)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认为大众文化是“文化工业”的产物,是欺骗群众的统治工具,目的就是制造大众的虚假需求,剥夺工人阶级的政治和反抗意识,使其盲目追求,甘心忍受资本主义的奴役。20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开始涉足大众文化研究,其代表人物威廉姆斯(Williams)在《【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中不赞同将工人阶级的文化与上层社会的文化对立起来,开始用“Popular Culture”代替“Mass Culture”。

20世纪6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思潮迅速兴起,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之后随着电视,尤其是网络等媒体的出现与广泛使用,大众文化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大众文化研究也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对大众文化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以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始给后现代大众文化赋予了一种肯定的色彩,这在大众文化研究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在《理解大众文化》一书中公开宣称,大众文化不是文化工业生产的,而是人民创造的。他不同意法兰克福学派把矛头完全指向文化工业对大众意识的控制的观点,不同意把大众只看做被动受控的客体,而认为大众文化中隐含着一种积极能动的自主性。他提出重新理解大众文化,重新审视大众传媒,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大众文化的启蒙性和独创性。他认为,民间文化是从下面长出来的,是人们自发的土生土长的表达,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大众文化是地地道道的人民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文化,表明大众文化可以制造积极的快乐。

二、中国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的市场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信息传媒技术的全球同步传递,后现代主义思潮不失时机地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后现代大众文化也随之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笔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大众文化研究,本文则主要着眼于中国后现代大众文化的发展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影响。笔者最近阅读了多篇中国当代研究学者所著相关文章,诸如刘建佳的《论当代青年大学生文化的现状与重塑》,徐景一、王迎春的《浅谈流行文化和世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刘红林的《论当前高校大学生时尚风潮的文化表征和引导策略》及肖尚君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及其塑造》等,发现中国学者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大多基于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对中国大众文化或流行文化的影响给予消极的批判,认为其模式化、平面性、世俗性等特点极大地抑制了大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削弱了大学生对于道德、价值以及信仰的追求,使他们精神匮乏、信仰迷茫、追求享受,甚至走上消沉与堕落的道路。对此问题笔者认同约翰・费斯克的观点,认为后现代背景下大众文化的受众,尤其是当代中国大学生不只是被动受控的客体,他们在接受大众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积极能动性及判断力。因此我们要看到后现代背景下中国大众文化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

三、中国大众文化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有着彰显自我、张扬个性、追求自身价值的需求,后现代中国大众文化为其提供了宽松的文化环境。

在后现代思潮的推动下,大众文化中交互性成分被无限放大,进入一个大众参与表演的时代。进入21世纪之后的短短10余年间,由于电视这一流行文化的核心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选秀活动,受到了大学生群体前所未有的关注。究其原因,正是因为选秀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表演的舞台。他们可以报名成为比赛选手,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艺,尽情地展现压抑在心中的张扬自我的愿望。他们也可以以观众的身份参与演出,因为观众同样可以成为场内及场外的大众评审,场内大众评审手中有决定哪位选手继续留在场上的权力,场外观众也可以用发短信或网上投票的方式参与到活动中。无论是选手还是观众实际上都成为了活动的参与者与表现者,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另外一个吸引大学生眼球的大众文化形式就是流行音乐与卡拉OK。流行音乐的主要受众是青年一代的大学生,他们在享受流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美的享受的同时,同样也想要像他们心目中的流行偶像一样一展自己的歌喉,并展现自己对于音乐的独特理解,卡拉OK的盛行便满足了大学生的这种表现自我的欲望。此外,对于休闲运动的选择,如瑜伽、跆拳道、街舞、户外旅游也受到大学生的偏爱,成为他们张扬个性和释放压力的主要方式。

(二)后现代中国大众文化有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挫折感及辨析力,引导其塑造健康人格。

“超女”、“快男”等选秀节目在选拔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环节“PK”。选手们在每一轮的晋级中都有可能被淘汰。虽然每一位参赛选手都希望自己能走到最后成为冠军,但一旦被淘汰,他们没有抱怨、没有叹息,用微笑鼓励继续留在舞台上的同伴。面对这样的挫折,他们表现出了超出实际年龄的心理承受力。同样,许多备受大学生喜爱的偶像剧中的主人公往往都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窘迫。但他们拥有美丽的心灵和超强的意志力,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绝不低头,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理想奋斗。他们这种承受挫折和失败的勇气正是年轻一代大学生所缺失的,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素质。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大众文化表现形式从正面培养大学生的挫折感,磨练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强意志。同时我们也看到,选秀活动是不少大学生误认为进入娱乐圈是一条成功的捷径,使许多人的成才观、价值观、爱情观或多或少刻上了明星的印记。因此我们要利用选秀等活动从反面培养大学生的辨析力,引导他们在五花八门的大众文化潮流中去除盲从、虚荣的形式主义和享乐主义。

(三)网络媒体与网络文化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文本形态,为大学生提供了了一个公共、公平的表达与交流的平台。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大学生网络逐步普及开来。例如在人人网或校园BBS的论坛中,往往只有一个话题,每个注册的大学生都可以针对此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交流心得。他们可以简单的赞成、反对,也可以进行专业的评论或分析,对于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甚至频频抡起“板砖”或“斧头”。跟帖也同样地被阅读或评论,大学生往往能够从这些充满生命活力和个性色彩的表达中找到共鸣。这样,大众的文化感受不再是私人性的,而是使大学生获得了公共、公平的表达和交流的途径。

(四)大众文化走进大学校园为大学生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搭建了文化通道,有利于大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熟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即将面临的社会压力有太多的恐惧和陌生。

大学生生活在相对单纯的校园中,往往有些自命清高、唯美、浪漫的情怀,对当下的社会生活或多或少地存在情感上、认识上和行为上的隔膜。而带有浓重的市场化、商业化气息的大众文化进入大学校园,使种种新鲜而又复杂的社会现象进入校园,从而为相对单纯的校园增添了新的社会元素,是大学生在不经意间产生了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习得了一定的社会观念与行为模式。不难发现,大学生“愤青”的数量在逐渐减少,自我期望与评价也趋于客观。虽然他们不乏对社会不公和就业压力有所抱怨,但总的来看他们的心态还比较务实和理性,对即将步入的社会具有了更加包容的心态和平和的意识。

四、结语

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涌入中国,各种后现代大众文化形式随之铺天盖地地进入大学校园,值得肯定的是它们对当代青年大学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同时我们又要居安思危,有意识地避免其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不良诱导。我们应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入手,引导大学生清楚自己该去追求什么,坚持什么,倡导什么,认清自己的努力方向,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高素质带动未来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霍克海默,阿多诺. 启蒙辩证法[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2]费斯克. 理解大众文化[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姜华.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威廉姆斯. 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 北京:三联书店,2005.

[5]陆扬,. 大众文化研究[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6]黄群英,张春芳.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文化品位提升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95-97

[7]刘红林. 论当前高校大学生时尚风潮的文化表征和引导策略[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136-140

[8]刘建佳. 论当代青年大学生文化的现状与重塑[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1),29-31

[9]肖尚君.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及其塑造[J]. 辽宁教育研究,2008(7),120-122

当代文学思潮精选篇11

【关键词】当代文学 情感休闲 文化景观 生存理想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休闲文化景观不仅是对生活理念的表达,也是对安逸自由状态的心灵期待,它蕴含着人们对理想状态的追求,是人们的生活从单一贫乏转入丰富多样的具体表现。在这一过程中,休闲主体能够感受到生命的自由和快乐,但更深层次意义是追求并达到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以及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达到与精神需求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休闲主体的人生理想和心理目标。查理思・波瑞特比尔认为,休闲审美是“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①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如幸福、美感、喜爱等等,而个体情感喜、怒、忧、思等与社会情感有很大联系,爱情、亲情、爱国情感会给主体带来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由于现实局限,主体的情感需要常常得不到满足,而情感休闲文化从物质、身体层面为休闲主体带来畅快之感,并使休闲主体在文化、精神层面得以满足,使人达到平静安逸、脱离局限、身心自由的状态。

爱情中的休闲文化景观:分合离别中坚守忠贞

春雨秋风,白云明月,是爱情的美好;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是爱情的伟大。爱情不屈于世俗沉浮,纯洁无暇、绚丽似锦。诗意表达展现出在残酷现实中追求内心和精神完美无暇的人生理想,人们追求理想、善美的爱情,歌颂执着和忠贞的爱人。

在分离中寻找甜蜜。张洁塑造了一批因爱而活的人物,如《爱,是不能忘记的》中的钟雨,《方舟》中的梁倩、柳泉和荆华,《祖母绿》中的曾令儿,《无字》中的吴为,等等。《爱,是不能忘记的》描述了爱情和婚姻并不同在的矛盾现象。知识女性钟雨与老干部一生痴情相恋,而老干部不得不娶救命恩人的女儿为妻。他和钟雨真切的爱情受到现实、伦理的压迫和折磨,他们只得把对彼此的爱深藏于心底。现实的苦痛和辛酸并没有磨灭二人对爱情的理想,面对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情感,他们选择依靠精神情感的享受,以此远离现实纷扰,脱离世俗束缚,使自我的内心在生活和精神上都找到了寄托和慰藉。他们在爱情中执着坚持,在婚姻责任前不越雷池,在伦理道德下控制自我。他们渴望爱情,反抗愚昧落后的道义观念,自由追逐真挚情感,对爱情忠贞不渝,以此获得情感满足和心灵寄托。

在奉献中实现自我。《祖母绿》中的曾令儿,因保护恋人左葳而被划为,被发配到偏僻小城。她离别前主动委身于爱人,在20年的苦难人生中,她先被定性为,又因是未婚母亲被视为离经叛道、伦理不容,她忍受政治歧视,承受分离折磨。但所有的痛苦都没有让她放弃对爱情的忠贞,她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思念转化为科研动力,最终取得巨大成就。20年的苦难经历使她身心成熟,精神蜕变,曾令儿的爱情也随之得到升华,对爱情的期盼和追逐让她重新找回自我,获得人们的认可。她跨过人生另一高度,淡化爱恨情仇,拒绝怜悯施舍,在坚韧中取回爱情,达到豁达之态。

亲情中的休闲文化景观:悲惨世界中温婉犹存

温馨和温暖是对亲情美好的诠释。亲情具有温婉的融和之美,人们常因种种艰辛磨难体味人间丑陋与至美。亲情能够改变和抵抗悲凉残酷的现实,为人谋求一丝生存希望的同时,也为其生活带来丰富感悟。生活的变化无常、人性的贪婪丑恶、社会的衰败堕落,使亲情融入人生,浸入心灵。

苦涩中的温热构建。迟子建的小说常使人感到温暖,以一种温馨之感融入人们内心,让灵魂深处的温情泛起涟漪。其作品充满浓厚的人性温暖,如同冰冷现实中一杯给予内心慰藉的热茶,又如同一道穿透黑暗的希望之光,蕴含着“对辛酸生活的温情表达”。这种温情体现在亲友之间、底层民众日常生活的细节中,看似平凡的人际关系却包含着淳朴的亲情,让冰冷无助的人们得到难得的温馨,抚慰人心。迟子建文中的温情之光,以最常见的亲情形式表现出来。亲情让人感受到温馨,温馨源于苦涩残酷的现实,但亲情给予人们希望的温热,使人们在苦涩现实中求闲作乐,脱离痛苦,浸入理想。亲情以一种最为平凡的方式,却创造了最为充实的慰藉感。如《童话》中,小主人在姥姥、姥爷、二姨、小舅面前表现得调皮、娇憨、可爱,对世事懵懂天真,儿童这些行为其实是展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属关系。用儿童的快乐情绪来表现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迟子建通过对父女之情的描写,特别是父亲去世后,女儿时常回忆与父亲的丝丝往事,以此表达出对亲人的思忆,以及对家庭完整的渴望和对亲情的依恋。《雾月牛栏》中,宝坠被继父失手撞昏在牛栏上,自此丧失记忆,成为弱智儿。继父受到道德上毁灭性的打击,也给母亲带来巨大的身心煎熬。继父深怀负罪感,千方百计弥补过失,最后在欲砍断牛栏时饮恨死去,用生命完成忏悔,留下永久思念。温馨最终传递了温热,融化了坚冰。

苦难中的温馨普照。亲情温暖着社会底层的百姓,以人性之光照亮其艰辛生活。亲情为漂泊他乡、艰苦谋生的人们带去勇气和信念,让他们心怀度过难关的力量,在孤独无助时,成为他们的引航灯。《盲人报摊》中的盲人夫妻,依靠在街头读报来赚取微薄收入,维持清贫生计。生活虽艰难困苦,但他们始终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用亲情之光温暖彼此,在寒冷的街头为爱人提供温热,这微薄但珍贵的亲情之光,为他们传递着生存的希望,使他们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仍得其乐。《亲亲土豆》中的泰山和李爱杰的爱情超越生死,现实的艰难困苦,使这对农民夫妻的甜蜜爱情逐渐升华成为战胜死亡的坚固亲情,以真切之情感染对方,用诗意构建亲情世界,用和谐之美描绘温暖人间。

民族情中的休闲文化景观:残酷战争中祖国大爱

抗战文学不以描写残酷的战争为情节主线,而是着眼于解放区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人生百态,歌颂人民的乐观和坚忍。他们积极抗战,以胜利的希望和决心释放情感,达到内心安逸,以勇敢坚韧、乐观向上的精神映射出民族品质。

艰苦抗战中的勃勃生机。孙犁的《荷花淀》以清新优美之态表现出各解放区人民维护家国的决心和必胜信心,生动书写了战区人民在抗战生活中依然能够怀有轻松乐观心态,在保卫家国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情感的升华。《白洋淀纪事》、《村歌》、《铁木前传》中白洋淀和大运河地区聪明勇敢、勤劳纯朴、坚贞美丽的农村妇女,如水生嫂、合欢、碧桃、望日莲、秀梅、一丈青大娘、双眉、红桃等抗日英雄女性展现出人性和人情之美。她们不仅要担负家庭重任,还会成为抗击侵略的生力军,大敌当前,毫不胆怯,忍辱负重,坚忍自信,谱写下抗战背后欢乐的赞歌。《一天的工作》中为革命运送铁轨的孩子,《山里的春天》中逐渐支持革命的抗属等展现出人民鲜活的生命之态。战争生活已不是磨难和折磨,人民顽强的生命力散发出勃勃生机,在保卫家园、捍卫祖国中悠闲自适。

悠悠水畔旁传递大爱。《蒲柳人家》的望日莲和何满子的姑侄情,爷爷何大学问、奶奶一丈青同孙儿的骨肉情,何妞和郑整儿的儿女情,在国难面前,都逐渐成为一种超越个体情感的民族大爱,这些情感由于爱国主义,变得更加坚实,为抗战生活带来慰藉,为英雄儿女带来力量。《荷花淀》、《嘱咐》中,水生夫妇的夫妻情,在保卫家国、抗击侵略中融于民族大爱。水生深夜归来向妻子告别,水生嫂忍痛送别丈夫,丈夫前线抗日,妻子照顾家庭,夫妻小爱升华为祖国大爱。坚强乐观,相信中国必胜,面对侵略倔强不屈,是水生夫妇坚持斗争的精神动力,他们在保家卫国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使自我内心豁达畅快。战区人民的小爱和民族大爱融为一体,人民甘愿忍受困苦、离别之痛,在争取民族解放、保卫祖国中获得惬意安慰。

结语

本文以张洁、迟子建、孙犁的作品为主,对当代文学中的情感休闲文化景观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从爱情休闲文化景观、亲情休闲文化景观、民族情休闲文化景观的角度进行了解读:

一是分合离别中坚守忠贞的爱情休闲文化景观。它寻求精神寄托,升华自我价值的人生理想:憧憬美好未来,期盼理想爱情,对爱情的追求和信仰矢志不渝;牺牲奉献自我,不惧苦痛折磨,为价值的重塑和提升坚定不移。

二是悲惨世界中温婉犹存的亲情休闲文化景观。它追求温热和睦,达到心灵归属的人生理想:和谐温情,浓郁亲情,在悲凉中创造温暖;追忆温馨,怀念亲人,在回忆中重温幸福。

三是残酷战争中祖国大爱的民族情休闲文化景观。它追求平静安逸,实现民族独立解放的生存理想:在颠沛流离中构建安逸家园;在动荡不安中期盼安逸之所。

(作者单位:山东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注释】

当代文学思潮精选篇12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当代;影响

社会思潮是一种很常见、很重要的社会意识现象,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反映一定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思想愿望、利益需求和情感需要,它是一种有社会理论做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心理的思想潮流。它常常被人们称为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社会变迁的风向标"。社会思潮具有复杂多样性、直观现实性、批判反思性、国际全球性、强弱并存性等特征。在当代中国,存在着主流社会思潮、非主流社会潮以及反主流社会思潮这三种流向;同时,相对于主流意识形态,又可分为维护性社会思潮、弱挑战性社会思潮和强挑战性社会思潮这三种类型[1]。

社会思潮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会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多种积极方面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唤起了大学生的思想觉醒,催化了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形成

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形成与社会思潮对他们的影响有着必然和直接的关系。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而当代社会思潮一旦形成,大学生首当其冲的受到影响,于是它唤醒了大学生的思想觉醒,激发了他们的思想和热情,那么,以此作为条件,再加上它的异向性与大学生喜好标新立异相合拍,就促成了大学生社会思潮的形成。

(二)促进了大学生的理性思考,促使他们更加关注现实问题

社会思潮中的许多理论都针对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阐述的。对于近年来出现的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华尔街运动等,使大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等,同时进行深刻而理智的思考。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理智冷静、客观辩证的面对和看待这些问题,看到社会思潮中的先进思想内容和现念,既能从西方的社会批判理论思潮中找到这些问题存在的共性,同时也看到问题是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的完善和制度的健全而得以解决。

二、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出现并相互交织在一起,传统的和现代的、进步的和落后的以及理性的和非理性的,形成一种复杂的集织,使大学生面对形形的社会思潮,失去了分辨善恶美丑、是非对错的能力,导致大学生价值选择上的混乱和困惑,对他们构成了现实的冲击和影响。

(一)导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淡漠和迷失

最为典型的表现为全球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和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全球化思潮倡导超国界的整体主义,鼓吹"趋同论"、"民族国家过时论"、"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观点,而这些观点和论调也都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家提出的,企图取消和否定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本质是企图制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此思潮影响的大学生容易出现理想信念不坚定、爱国意识淡化、政治观模糊等不良后果。

(二)导致大学生民族意识的狭隘

由于受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心被唤醒。但与此同时,部分大学生在表达爱国之情时,展露出狭隘的民族意识,以极端对峙的思维方式对待国际争端,甚至有些大学生错误的期望政府采用极端的方式解决。

三、针对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一)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对待当代社会思潮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也同样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力图影响的最重要的对象。社会思潮本身掺杂了许多利益因素和政治企图面对政治文化有着一定的解构性,它的理论外形往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特别是大学生由于对外界社会认知的缺乏,往往在半知半解的壮况下就接受了各种社会思潮并对之赋予理想化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和灵魂,它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与否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它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能够正确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认识当代各种社会思潮。

(二)倡导先进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由于大学生在选择接受社会思潮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不仅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加强理论研究,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也要掌握最新、最适用于大学生的教学方法,用先进的文化巩固大学生的思想防线。注意要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审美、心理健康等多重角度对其进行正面疏导,提高大学生面对事物的思辨能力,这才是引导大学生正确选择接受社会思潮的根本。

(三)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正确的当代社会思潮

加强对大学生社会思潮的超前预测。这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防止错误思潮的形成,减少因工作被动而给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危害,必须对可能出现的社会思潮作出前瞻性的预测,以防患于未然。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电影和话剧等艺术作品往往与当下社会现实、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相联系,体现着诸多社会思潮。积极向上且具有崇高价值的电影能引领大学生奋发向上,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这些反映社会主旋律的影片,大学生可以在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中找到正确的方向,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和目标,并自觉将个人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从中找到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魏红霞.当代社会思潮新特点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

[2]刘勇波,徐传武.当代社会思潮的特殊性及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

[3]田遵辽.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探析[J].教育理论研究,2011,(11).

[4]杨子.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积极影响[J].教育理论研究,2011,(7).

[5]李玲芬.当代社会思潮视阈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1).

[6]马卫国.正确引导大学生应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J].社科纵横,2012,(27).

当代文学思潮精选篇13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社会思潮的研究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本文探讨了社会思潮的特点和类型以及研究意义,为深入理解社会思潮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社会思潮 ;类型;特点;研究意义

一、社会思潮的基本概念

社会思潮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反映一定阶段、一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的社会思潮,是当代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思潮,全民在这样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下,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人事管理者可借助这一社会思潮的力量,适度加大舆论宣传,强化改革宣传的力度,有助于人事改革的社会思潮的形成。

二、当代社会思潮的特点

1.复杂多样性。社会思潮的多样复杂性主要表现为研究内容的多样性。

2.群体性。表现为社会思潮在一定阶段或阶层的人群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与支持,显现出绝大多数人的共鸣与趋同。

3.直观现实性。社会思潮的理论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大多从对元理论的研究转向对当下具体问题的关注,试图从不同视角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

4.历史性。社会思潮总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并带有该时代的印记,对该时代人们的精神层面、生活层面起着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

5.批判反思性。这是当代社会思潮最本质的特点,是中西社会思潮的共同点。

6、广泛传播性。如果一种理论仅仅在某一学科内部群体广泛流传形成一种思想潮流,那么这种理论观点仅仅能够称上是一种学术流派或学术思潮,还不能成为一种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其理论观点和思想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在某一个学科范围内,而需要跨越了自己学术领域,成为许多学科都接受和认可的一种观念;同时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这种理论观点还必须跨越理论与现实的界限,影响和干预到人们的现实生活,形成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受众基础。因此,作为社会思潮具有广泛传播的特点。

三、当代社会思潮的基本类型

政治思潮:

在每一时代的社会政治生活中, 总是存在着形形的政治理论、政治观点和学说。一旦某种政治思想演变为一种思潮, 就必将影响人们的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价值和政治理想的选择与追求。事实上, 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又置身于各种政治思潮的辐射中, 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其暗示和影响。作为当代世界政治思潮主流的科学社会主义, 就经历了其理论的创立、为世界无产阶级所普遍接受并成为工人运动中的主导思想, 进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汇成内涵丰富的世界性大潮的演进历程。

经济思潮:

一定的经济思潮往往以某一经济学说或思想作为理论根据, 反映着一定的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认识、要求和愿望。一定的经济思潮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活动的产物, 反映着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问题和现象,它的涌动不仅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着影响,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产生着重要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盛行于西欧、

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干预主义经济思潮、新经济自由主义思潮、激进经济学派新思潮等, 就是以当代某些西方经济学说为其理论基础衍生、发展而来的, 这些经济思潮对西方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宗教思潮:

宗教思潮是以宗教观念和宗教理论学说为基础, 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社会成员中形成的、有着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在宗教思潮的发展中, 由于宗教理论学说和信奉者的不同,形成了诸如基督教思潮、伊斯兰教思潮、佛教思潮等风靡全球、历久不衰的较大宗教思潮。同时, 在宗教理论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冲撞中,也出现了在某些地区、某些阶级、阶层或某些群体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宗教思潮, 如, 基督教社会主义思潮、解放神学思潮、

激进的世俗神学思潮、泛伊斯兰主义思潮等就属此类。除此之外, 还可以划分为教育思潮、心理学思潮、未来研究思潮等等。

四、 我国目前存在哪些社会思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民族主义思潮。最早是合信在1990年提出民族主义主张,要求反击西方颠覆阴谋,加强爱国主义。1996年出版的畅销书《中国可以说不》,掀起情绪化民族主义冲击波,使民族主义议题从学界进入大众领域。1999年出版的《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2000年出版的《碰撞》,2002年出版的《混乱的经济学》都高扬经济民族主义。

3.新自由主义思潮。主张搞私有制的市场经济、私有化、自由化等。在外交方面,新自由主义带有“绥靖主义”色彩。但它提倡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如“自由”“民主”观点

4.思潮。近年来在我国高校知识分子和学生中间兴起的一股思潮。表现为:一是贬低和否定革命,诋毁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二是把“五四”以来中国选择社会主x发展方向视为离开所谓的“以英美为师”的“近代文明的主流”而误入了歧途。三是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法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5.民主社会主义思潮。2007年,《炎黄春夏》发表谢韬文章《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前途》,首次公开明确提出民主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前途。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模式是民主,多党制,三权分立,混合所有制,市场经济,福利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极力鼓吹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反对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认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而只能是一种新的社会模式,即“第三条道路”。

五、当代社会思潮的研究意义

1.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社会思潮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思潮也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变化。面对现实状况,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加强对社会思潮的研究,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接受、对待各种社会思潮,对于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推进,影响人们群众的各种社会思潮也在不断调整、演变。社会思潮具有复杂多样性的特点,各种社会思潮的迅速传播,彼此之间的相互碰撞与交流,必然衍生出新的社会思潮。如何把握其变化发展规律,同时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思想潮流新趋势,对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3.进一步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是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主导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建设必须坚持的方针。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推动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阻碍作用。

参考文献:

当代文学思潮精选篇14

关键词:社会思潮;大学生;思想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035-02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其思想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重要内容。当前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与国内的社会思潮进行交流交融交锋,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引导大学生理性对待社会思潮,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当前主要社会思潮及其特点

1.当前社会思潮的类型。当代社会各种思想观念争相涌动,对大学生思想素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社会思潮有新自由主义思潮、思潮、民族主义思潮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等。(1)新自由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极力强调个人原则、平等原则、自由原则,试图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当作整个世界的主流意识模式进行推广,力图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进行诋毁和污蔑并进而否定和取消。(2)思潮。思潮是企图以重新解读为名,任意歪曲历史的一种思潮,主要表现是歪曲和篡改历史、贬损和否定我国的革命、片面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社会主义所做出的努力、丑化英雄人物等。 (3)民族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将中国的发展置于全球化进程中加以观察,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整体性角度来认识中国。其基本观点是要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国家的独立自主,自觉抵制西方经济、政治、文化霸权,维护本民族的利益,实现本民族的发展。(4)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文化保守主义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面向中国本土、面向古典、面向纯学术的文化潮流,它模糊了中国与西方社会所处历史背景的差异,并带有一种泛中华的诉求。

除了以上几种社会思潮之外,新左派、普世价值论、功利主义、消费主义等社会思潮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形成。当代各种社会思潮虽然对开阔大学生视野、满足求知欲、增强批判意识、促进个性发展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少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辨析的能力,还不能客观理性认识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当他们在社会上、网络上接触到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社会思潮的“新”观点、“新”思想时,容易被吸引误导。总体来看,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影响一消极为主,尽管是少数人,但不容忽视。

2.当前社会思潮基本特点。当代社会思潮除了作为一种传播思想而具有思想性、实践性、阶级性、时代性等特征之外,还表现出多元交融,涵盖领域广泛;理论化与感性化并存,呈碎片化发展;传播途径以互联网为主等新的特点。(1)多元交融,涵盖领域广泛。当代流行的社会思潮则多达十几种,涵盖领域更加广泛。从人民论坛的思潮调查来看,每年评选的十大思潮,都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在当代大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对各种思潮并没有明确的思想界限,他们更多地把这些思潮看成是同一思想基础和内容的东西。这一方面说明当代大学生并不仅仅是通过对某一种思潮的深入了解来接受某种思潮;另一方面表明各种社会思潮并不是以单一的方式传播的,而是相互交融在一起共同产生影响。(2)理论化与感性化并存,呈碎片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社会思潮主要以理论的正确性和观点的完整性影响高校师生。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接受方式发生了改变,那些集新奇性、有用性、同感性、通俗性的社会思潮更易于被大学生接受。大学生接受当代社会思潮的原因并不因为其观点的正确性、系统性以及理论的完整性,而更主要以感性的方式接受社会思潮,使得社会思潮的影响呈现出理论化与感性化并存,向零星化和碎片化发展的状态。(3)传播途径以互联网为主。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网络成为各种思潮传播的主要途径。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基本上传达的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而网络相对宽松、自由的言论氛围更适于表达不同意见,成为思潮传播的重要平台。有关调查显示,90%以上受访者选择“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作为了解社会思潮的主要方式,远远超过“报刊、杂志、图书等纸媒”(2%)和“学术研讨会、专家讲座、大学课堂等场所”(5%)。

二、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素质形成的消极影响

1.信仰层面:引发信仰危机,弱化政治认同。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深刻变革之中,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大学生由于缺乏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分辨能力,在受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时,少数大学生表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情绪及信仰危机。他们怀疑社会主义制度,认为马克思主义“无用”,马克思主义“过时”,中国的改革应该遵循西方的模式。除了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之外,在部分社会思潮影响下少数大学生政治情感淡漠,他们主张在政治上既不积极,也不消极,做平常人,“去政治化”正成为这些人中流行的时尚。

2.道德层面:引发道德滑落,歪曲价值观。当前后现代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等社会思潮使一些大学生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一些大学生在面对社会物质欲望、丑恶腐败等现象时,道德与良心的坐标偏离轨道,出现社会公德缺失、个人道德滑落情况。在价值观层面上,大学生渴望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由于心智的不成熟和社会经验的缺乏,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社会思潮就会乘虚而入,利用大学生的好奇心理、敢于尝试的心态,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观点引起青年大学生的关注,使得少数大学生渐渐迷失正确的方向,造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

3.心理层面:引发错觉心理、失意心理、盲从心理。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希望独立地探索人生和社会的意识也有所增强。西方社会思潮的涌入,以其强烈的理论色彩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倾向,进一步强化了青年自我意识发展中“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当现实与理想出入较大时,还会进一步诱发大学生失意悲观心理的产生。同时,大学生容易受朋辈影响,一人受社会思潮“奇异”观点影响容易感染到其他人。在这种情形下,大学生会很容易淡化所接受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在政治、文化、消费等方面形成茫然跟风的“从众心理”。

三、应对社会思潮影响的主要路径

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思潮的理论、性质、观点鱼龙混杂,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进一步加强马克思基本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不断增强抵御各种风险和辨析各类社会思潮的实质的技巧,积极反对各种消极的社会思潮。

2.培育高校正能量的思潮旗手。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培育高校正能量的“思潮旗手”,是实现对社会思潮进行有效引领,并消解其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的根本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干力量为高校的党政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他们不仅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还要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能够熟练运用网络媒体,敏锐捕捉社会思潮传播造成的大学生思想的热点、焦点和疑点问题,并能够以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分析,提高对社会思潮的政治鉴别能力和科学分析水平。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身心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必须始终坚持以育人为目的,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营造以宣传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对文化活动的引领,完善学习场所的布局,使得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同时,还要注意校容、校貌建设,加强校园环境的美化,使学生在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接受科学化、现代化的信息。

4.加强对社会思潮研判。当前各种错误社会思潮的渗透和影响更加多样、更加隐蔽,对各种社会思潮我们不能简单加以处理,而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观点,研究社会思潮的历史脉络,分析其理论体系和政治诉求,揭示其内在本质和现实特征。在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高校要及时关注学生思想动向、关注网络传播平台,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研判、引导。

参考文献:

[1]鲍存侃,李建国.近十年来影响青年的国内外思潮述评[J].中国青年研究,2006,(5).

[2]何凡.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分析[J].东方教育,2014,(2).

[3]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0).

[4]王易,许慎.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规律与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2).

[5]周学增.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The Influence of Society Ideological Trends on the Ment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FU Fan

(The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331,China)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