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0-12 15:36:12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选篇1

高考命题的趋势在于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运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点,探究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一、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

自然因素分析:要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哪些是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因素,哪些是限制因素,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最主要的自然因素,确定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农作物。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最终确定比较合适的农业区位。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农业发展的对比(表1)。

区域内部差异分析:如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分析: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二、不同区域气候、地形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华北平原广阔平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两熟。但因涝洼地和盐碱地面积广大,旱涝和寒潮等气象灾害多发,中低产田广布。加上人口密度大,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而水资源紧缺,从而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每年秋末到次年的春初,华北平原经常遭受寒潮的侵袭。寒潮造成低温冷冻天气,秋末常使庄稼减产乃至失收;春初则使返青作物遭受严重的冻害。

南方地区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贫瘠的酸性红壤广布;地势高低起伏,耕地面积狭小。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条件优越,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但广大的丘陵、低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而利于发展多种经营。由于夏季风不稳定,该地区经常遭受洪涝、伏旱的危害;东南沿海省区还经常遭受台风的侵袭,往往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成为该地区的限制性因素,因此种植业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热量较丰富的河谷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加上纬度较低,白天多晴天,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白天,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地面增温快,近地面气温迅速上升,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较多的营养物质;夜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农作物和牧草的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营养物质少,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青藏地区的青稞、小麦、豌豆、牧草等品质优良且高产。

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保持合理的强度,农业土地等资源就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以无限地获取农产品为目的,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违反自然规律,单纯谋求短时间内农业的高产出,则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多种问题(图1)。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选篇2

【关键词】创意农业旅游 区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社会形势下,农业旅游经济以乡村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生产、乡村民俗文化和农民生活方式等为旅游资源,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观光开发和布局进行营销设计,以保护自然生态为目的,集合了生态农业生产和农村旅游,展现了生态农业建设、农事劳作、体验农村风土人情,是获取农业知识和地域文化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项目。从全球范围内的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状况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农业旅游树立品牌、创新农业旅游形式、提升旅游品质,以及制定农业经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这些创新理念、措施和规划为我国农业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1农业旅游经济

农业旅游经济是以乡村原始的生态环境为平台,以生态农业生产和乡村民俗文化和农民生活方式为旅游资源,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的观光开发和布局进行营销设计,以保护自然生态为目的,集合了生态农业生产和农村旅游,展现了生态农业建设、农事劳作、体验农村风土人情,是获取农业知识和地域文化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项目。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体制变革和技术的运用,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保证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满足当代人及其后代对农产品需要的不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涵盖了农村、农民、农业以及生态环境领域,强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要求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1]

3创意农业旅游

3.1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提出

创意农业旅游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的不足,找出一条创意+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笔者认为:创意农业旅游是以农业创意环境为背景、以创意农业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创意学、旅游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乡村文化的整合,将创意元素作为农业旅游的核心,以创意农业生产和创意旅游为主要功能,集创意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创意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参与创意农业、参与农事劳作、体验乡村情趣、获取农业知识为一体的一种新型创意旅游活动。[2]

3.2创意农业旅游的内涵

由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可以看出,创意农业旅游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到农业创意环境中进行旅游;二是旅游活动的开展以创意元素为核心;三是促进农业、农业旅游、创意农业可持续发展。

创意农业旅游实际上包含了上述创意旅游、创意农业和农业旅游的主要内容,可以说是从农业旅游的角度对三者的优化结合。从创意旅游的角度,它强调在旅游者参与互动、以创意元素为基础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从创意农业的角度讲,它把旅游产品贯穿于具有高技术含量、高创新效益、高价值含量的“三高”创意农业生产中。从农业旅游的角度讲,它将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把农田建设、农艺管理、产品生产、原料加工和游客参与融为一体。它把创意农业观光、农事劳作、农业研修、乡村度假、农家旅游、乡村民俗风情旅游、手工艺品制作和购物等旅游活动建立在创意农业的基础上,是创意农业生产、创意旅游活动、创意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创意型”旅游方式。

作为农业旅游的一种形式,创意农业旅游与传统农业旅游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建立的资源基础已由一般农业转变为创意农业,它以创意学、旅游学、农业景观学、美学、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指导具有旅游价值的创意农业资源和创意农业产品的开发和布局。

4创意农业旅游与区域农业经济的关系--以海南为例

海南省1988年建省以来。一直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发。以此带动省内经济发展1988―2009年海南 省旅游产业总收入连年均以两位数字递增 (其中2008―2003年为17.03%,2003-2009年为13.41%)。远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农业旅游以形式多样、功能齐全、服务范围广泛不断地将农业与旅游联系起来。特别是2009年12月31日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推动海南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促进农业旅游资源的形成,各种创意农业旅游应运而生。目前,海南农业旅游的主要形式有农家乐、休闲农业、现代农业展示示范园等几个模式。

创意农业旅游形式即农民利用自家院落所依傍的田同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创意的构思活动、新颖的主题,吸引市民前来吃、住、玩、游、购、娱的旅游区形式或者通过农业高新技术在示范同的展示与示范,游客观摩、农民学习模仿,使农业技术推广由行政命令型转变为示范带动型,为农业科技 成果辐射推广做贡献。海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2011年就有33家,其中著名的有: 海口绿枫农庄、文昌龙泉乡园、香世界庄园等这些示范点每年接待客流量达上万人次。使当地农村人均收入增加了一千多元以上。 创意农业旅游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作用有以下几个共点:

首先,为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参与现代产业分工和分享现代产业利益找到了有效途径。据海南省旅游局统计,2008年底海南现有农家乐近50个,年接待游客量达到70多万人次。实现收入l500多万元。在农家乐工作的农民每年净收入在1.0―1.5万元之间。

其次,提升产业层次。创新农业旅游是将农业与旅游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相互促进发展。在创新农业旅游中,既要做到发展生产,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由单纯提供农产品向提供生态产品、文化产品、休闲产品的转化升级,从而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商贸旅游业等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最后,实现协调发展。创新农业旅游作为一项沟通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农业与旅游业的复合型新兴产业,它的发展顺应了城乡社会融合的要求,促进了城乡互动、市民与农民的交流。[3]

5创意农业旅游如何可持续发展

创意农业旅游带动着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旅游如果缺少统一规划、过度开发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的出现,必将导致当地农业经济陷入困境,因此如何使创意农业旅游得以循环发展至关重要。

5.1利用市场机制,优化政府宏观调控

政府是循环经济的责任主体。要改变农业旅游园区职能不清、角色不明的命运,必须从转变政府职能人手,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合作,优化政府主导作用的宏观调控机制。依托市场,通过制定规划,政策引导,依法管理,经济激励,科技发展和教育宣传等手段多层次全方位地推进,保障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

5.2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环保法律体系

加强法制建设,促进旅游资源开发有序进行是发展农业旅游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规范农业园区与旅游景区开发和建设的政策法规,颁布《农业旅游发展指导规范(草稿)》《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

5.3依托高新技术,大力推进环保技术在农业旅游中的应用,保持“农游合一”特色

从农业旅游项目的规划开始就要重视循环经济理论及其配套技术的应用;在产业开发的过程中注重修复技术,及时对农业旅游开发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修复。因此要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变先污染后治理为“源头削减和事后修复并重”的模式,建立环境保护协调机构,优化环保旅游产品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加快农业环保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旅游环保产业体系的建设,最终达到农业旅游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5.4开展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消费方式

遵循循环经济理念不应当仅是专家、学者或政府的事情,它必须落实到企业、单位和个人,只有全社会真正理解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并将它贯串到生产和生活当中,循环经济才能得以实现[4]。旅游企业应加强雇员教育,通过培训,使雇员具有环境意识,能够识别绿色材料和绿色产品,尽量少采购一次性产品,通过对垃圾的分类,使之资源化,实现垃圾的新利用。

参考文献:

[1]王桂霞.创意农业旅游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上海农业学报,2012,28(1):97―101.

[2] 关明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农业经济 Agricultural Economy,2013(2).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选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保障机制;新农村

理论基础

(一)区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关系我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基于不同资源禀赋形成的不同农业区域分工是农村地区发展的比较优势。各区域需结合自身的资源等条件,发展适合本区域的经济活动,由此也体现了农村地区的不同区域分工与不同发展模式。区域分工的目的在于达成整体效益的最优,通过对资源进行整合,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伴随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农村地区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区域分工也在逐步调整,如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或产品等的流动加速,原有的区域分工和优势发生了改变,且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政策的指导下,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明显增强。区域经济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特征愈加明显,一方面,从合作的角度来讲,区域之间的合作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要求,同时也符合全球化和市场化的经济发展趋势;从竞争的角度来讲,区域经济关系主要以利益为基础,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要达到平衡的状态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而区域之间的竞争关系是长期存在的。

(二)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内涵及趋势当前农村地区发展仍然主要以农业为主,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是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关系着农村可持续发展。基于可持续目标的区域农业协调发展内涵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新农村建设以“美丽乡村”为目标,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道路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二是因地制宜。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也要突出地域特色,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三是整体筹划。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从整体考虑,注重农村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注重分工与合作,各区域发挥自身优势,增进各自利益。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发展趋势来看,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农业地域分工更加明确,同时也面临着部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生产布局不合理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等。从区域经济视角出发,对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布局,应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立足于当前新农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力求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细化农业分工,构建完善的区域协作体系。区域农业协调的目标是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新农村发展良性互动的空间秩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既能够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也有助于避免恶性竞争或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项目的盲目跟风。

区域经济视角下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当前农村地区区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梯度和层次,为了实现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需将区域间的不平衡性控制在合理区间。分析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是否过大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其一,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属于同一范畴,且区域间的差距是否在逐渐缩小;其二,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格局中,低层次的占比不宜过大,这样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制约作用会更明显。现阶段,我国从政策上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整体布局,但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农村发展和建设水平不尽相同,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即便是在同一区域范围内,也面临政策、平台、资源等方面的差异,目前而言,尚未建立功能完备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系统。从政策方面来看,当前还缺乏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机制和组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性。

(二)区域之间竞争关系显著,缺乏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一直以来国家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考核主要以竞争导向为主,不同区域多呈现经济竞争关系,因此在行政区划之内,主要领导考虑的是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仍然以本区域影响因素作为主要参考,及时考虑到其他区域的利益也更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来研究的,并没有从未来发展角度制定共同的目标,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缺少相应的学术机制,区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产业发展协同性较差,区域之间缺少有效联动。

(三)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够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是客观的事实,且不同区域均或多或少存在对环境保护关注不够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为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外资,制定的优惠政策过于宽泛,由于缺乏对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严格限制,实际上也纵容了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农村的污染企业不能达到绿色生产的标准,必然会破坏原有的农村生态环境,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从政府监管角度来看,政府对引进来的企业监管力度不够,对于周边群众反映出来的环境问题重视不足,这些都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平衡好环境保护问题的主要原因,从长远来看,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平衡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四)低碳农产品市场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正处于转型关键期,转型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受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现有的农村市场体系并不完善。以低碳农产品为例,低碳农产品市场作为新鲜事物,在我国东中西部都均有分布,但由于低碳市场内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少,能够提供低碳农产品种类也不多,导致整个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有限,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低碳农产品都以本地为主,很少有出省或出口的地产农产品。我国地产农产品市场多以行政区域为依托,在市场管理层面一般以区域管理为主,这种条块分割式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低碳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也破坏了低碳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构建,这种带有半垄断式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低碳农产品市场向外拓展。同时,低碳农产品的生产者一般都是以农户为主,广大农村信息发展相对滞后,低碳农产品市场信息渠道有限,加之当前我国没有形成区域生产的低碳农产品统一展示平台,导致整个产业发展始终处于数据监测盲区,即使是多年生产低碳农产品的农户,也无法掌握市场数据,生产低碳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缺乏可持续的规划,常常导致低碳农产品滞销或供给不足。

基于区域经济视角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

(一)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产业体系第一,投入减量化。由于农业发展农药化肥使用超标,为了发展生态农业,应对农药化肥进行减量,大力推动精准施肥,精准播种,精准使用农药,通过精准管理和科学管理,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第二,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含有大量有机质,这些农业废弃物只要通过合理开发能够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可以通过沼气利用方式将农业废弃物放到沼气池,既能够为家庭生活提供沼气,同时也能够将废弃物发酵之后用于土壤肥力改善等;对于可利用秸秆可以实施秸秆还田,也可以用于生物发电,造纸等;对于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应该按照垃圾的不同性质进行分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发展生态农业。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农业作为支撑,对农业生产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通过系统整体谋划的方式,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之下,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例如,打造立体农业模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作物在一个农业生态系统之内进行混合耕作,一方面能够提升产量,另一方面还能够改善环境;再如,发展观光农业,将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等多项功能,为农民增收拓展新的路径。

(二)跨越地理范畴构建区域经济分工体系第一,构建更为开放的区域经济分工体系。以开放性的思维来推进区域分工体系建设,在分工体系建设过程中,敢于打破行政规划限制,按照比较利益,将整个区域作为一个大的经济发展主体,在大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和产业链条中进行合理定位,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使区域经济之间能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第二,对区域经济进行合理分层实施梯度开发。可以将区域经济划分为几个方阵,按照方阵的特色和优势,明确区域内的核心产业和核心竞争力,不同区域给予不同的政策支持,在考评过程中也应该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更好的激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形式,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第三,优化区域经济进行整体布局。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具体特点和差异情况,对区域内的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安排,推进区内城镇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环境规划、农村规划多规合一,实现更为立体的城乡一体化模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能够更好的促进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第四,打破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限制。站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要考虑区域内的产业形态、空间布局、体制机制等多方因素,敢于打破行政区划的诸多限制,根据区域内的不同要素进行重新整合,不断发展壮大区域经济。同时在对行政区划进行科学合理安排过程中,也要处理好各方利益关系,避免因为利益冲突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选篇4

1.1不断优化生产方式,降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

在建立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在生产方式上要尽量摒除传统耕种生产方式,进一步提升农药与化肥施用的减量化与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在符合农村区域农业发展的情况下,积极推进秸秆沼气化工程与太阳能工程等。从而实现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低投入、低能耗、有机化、生态化以及高效益,创新农业生产新方式。

1.2构建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配套化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建立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对于生态文明式的农业发展,必须要具备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才能让相关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实际工作上,要相应配套相关管理机构,强化区域内执法力度,从而构建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监督,保证相关工作有法可依与有法必依。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电视网络、下乡宣传以及村民会议等形式,加强宣传与教育力度,不断引导涉农企业、农业经营者以及农村居民对于生态与环境的保护观念与法制认识,让每一个农村居民积极投身到农业生态与环境的保护工作中去,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引导农业科技的创新力量

2.1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的创新机制

2.1.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对于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来说,其创新技术上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因此,在建立区域农业经济的过程中,出于农业经济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一定强化财政性补贴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利用,积极鼓励涉农企业在农业生产与开发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并把科技成果传之于民、用之于民。例如,在2014年7月末,河南省南阳市农业局就通过《关于申报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奖励的通知》,引导涉农企业与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有机产品与绿色食品,提高区域内农产品附加值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区域循环性农业积极的可持续发展。

2.1.2重视农业科技发展能力的建设力量

在建立区域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对于农业科技的利用,一定要积极加大对涉农领域的科技实验室、技术中心以及野外基地建设与运营的投入,完善区域内农业经济的基础条件。在实际工作上,积极推进水稻、玉米以及大豆等粮食产业的科技体系化建设,提高多部门有效联动的合作力度,提高多学科有效集成优化的提升力度,从而加强科技体系在提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层面的能力。另外,在建立区域性循环农业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强化区域内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在遵从本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培养在世界农业经济上的具有领先思想与技术的团队与科学人员,从而在国际农业经济发展上占据先进技术的利用程度,积极推动区域内,甚至是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设力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提升成果的有效转化与技术扩散

第一,在我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区域内农业经济同样要积极取得“863”、科技支撑等计划的支持,把农业科技与重大成果进行有效转化,从而在区域内逐渐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第二,积极推进“科技富民强县”等区域内扶持计划,构建涉农企业包办区域化与“以户带村和以村带乡”等新型科技成果与技术扩散模式。一方面要基于本区域内农民最实质也是最需要的相关先进技术出发,强化乡村农户科技“超市”式推广,让农户积极学习与利用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农业经营者基于自身情况去创新技术与开发产品,强化全员创新意识。第三,基于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的前提下,打造特色农业生产新模式。例如,对于河南、江西以及安徽等地来说,其同属于粮食的净调出省份,在我国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中较为典型,因此可以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域的计划上,积极推进粮食技术集成化示范工程,使该区域粮食在生产上渐趋于现代化、高效化以及持续化,加大该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工程。第四,对于农村区域的农业生产来说,通过农业科技人员扎根农村对农业科技进行亲身传授属于最为直接,也是最好用的办法。与此同时,还要加大高校、职业学校以及培训机构中涉农专业学生的奖励力度,大力引导与鼓励新农业人才扎根到农村区域,从而为我国现代可持续发展农业贡献更大的力量。第五,在推进创新科技有效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与相关农技站的合作力度,为私营合法机构提供技术信息与支持,通过其中介作用促进创新科技和经济的有效结合,从而强化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农地的紧密联系关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的遍地开花,促进可持续发展。

3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3.1完善政府服务职能

3.1.1政府要强化积极引导与职责规划作用

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建立者,其在整个农业可持续经济发展上起着引导与职责规划的作用。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区域定位与功能拓展的条件下,加强区域内政府间的合作力度,大力发展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确保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得到保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3.1.2加大政策性支持力度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来说,由于历史与现实人地关系,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小农经济”的发展状态,在建立区域循环性经济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政策与资金层面的大力支持,相关工作将很难开展。因此,相关地方政府一定要强化立法、基金扶助等措施,在区域内构建支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构建农村区域“三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体系,从而提高区域循环性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1.3完善农村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在改革土地流转形式与扩大农业经济经营规模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以往行政命令等粗暴方式的出现。在相关工作上,要充分参考农村居民的意愿,利用政府积极引导的手段,多鼓励农村居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强化资本。另外,相关地方政府还要完善农地流转管理中心,在配套运转机制与体系的协助下,监督、引导与协调农村居民在农地流转合同的签订、矛盾纠纷的处理和仲裁等工作,从而构建符合本区域的农地评估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土地真实价值,保护农民的合法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积极推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配套的义务教育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以及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充足、高效的信贷支持是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条件。对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业生产者(农民、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销售商等相关主体通过利率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对资源约束与生态环境影响大、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相对不高的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企业,尤其要增加信贷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根据其发展需要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

4结论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选篇5

高考中农业知识的考查往往是定格在某一区域,分析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般先从该区域的自然地理(自然条件)、人文地理(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分析。

一、农业生产区位及常见农作物分布

(1)在自然因素中,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其中气候和地形占主要。谈到“气候”这一要素,一般包括光照、降水、气温;通过以温度定带、以降水定型,从而判断气候类型。了解区域的降水季节、年际变化,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变化能更好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进一步了解影响光照、降水、气温等因素有利于发挥土地最大的生产潜力。①海拔高度 ②地形 ③昼夜长短状况 ④天气状况等因素影响光照强弱;①海陆位置 ②风带、气压带 ③洋流 ④坡体朝向(迎风坡、背风坡)等因素影响降水多少;①海拔高度 ②纬度高低 ③洋流 ④坡体朝向(阳坡、阴坡)等因素影响气温高低。以上这些知识点是自然地理的常考内容,而农业知识归属人文地理内容,但需要弄清农业知识一些常识,还需要从自然地理常考内容中找答案,比如:南疆是我国五大商品棉生产基地,当然在这里分析区位因素我仅从气候这角度来入手,需要适当了解棉花生长习性,播种期间降水不宜过多,否则烂根不利于存活,采摘期间也不宜多水,一般要求以晴朗天气为主,保证产量。结合南疆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明确距海远,降水稀少、以晴朗天气为主、光照充足、热量充足导致冰雪融化有较稳定灌溉水源。再或者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也是主要商品棉基地之一,在这里需要突出该区域在7、8月份出现伏旱天气热量充足、降水偏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种植。

谈到“地形”这一因素,一般理解为地势的起伏状况。当某区域地势坡度>25°,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反之宜发展种植业;若地势坡度>25°发展种植业,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等问题,农业应遵循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观。事实上区域农业考查并不会把这些要素隔离开,往往是综合考查,需要考虑多个因素,这也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

09年全国Ⅰ36(3)给出区域内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考查对河流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农业的影响;10年全国卷Ⅱ36(1)(2)结合区域等高线疏密,气温、降水分布变化考查对河谷地区农业的影响;11年大纲卷36(1)结合降水柱状图和气温线考查气候特征阐述(2)结合区域等高线疏密和河流分布考查地形特征描述(3)考查当地生产黄麻的水文特征描述。

以上试题是对全国各地近三年高考考查农业的自然因素举例。事实上在区域考查中涉及社会经济因素。

(2)在社会经济因素中有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质量、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相对自然因素而言变化相对较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人类改造自然因素的能力也相对加大,比如:江南丘陵酸性土壤,肥沃力低、有机质含量少,但江南丘陵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可以结合增施有机绿肥、生石灰中和酸性等措施改进不利的自然条件。市场的需求量决定农作物品种和规模大小;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大大拓展消费市场;优惠的政策有利于提高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积极性,这些相关因素的考查在近几年高考中表现较为突出。

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内容是中学地理的核心,结合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思想,分析区域的发展始终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扬长避短。对于区域的考查往往是结合农业区位因素,因地制宜,明确优势因素,找出限制因素,改造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比如区域的发展需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性农业基地等。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在近几年高考中考的比重较大,考查形式多样化。

09年山东卷(3)给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考查农业使用的新能源对农业生产意义;10年安徽卷34(3)给出特定的区域考查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1年山东卷3考查农业区域整治措施。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选篇6

关键词:丘陵地区;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6.05.236

1丘陵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思想

针对丘陵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利用效率低,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工业化程度低,水环境逐渐恶化的情况,丘陵地区必须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满足经济社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丘陵地区工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为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理念,突出把握好“稳政策、增投资、夯基础、促改革、强管理、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全面做好水利改革、发展和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加快推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2丘陵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宏观对策

由于丘陵地区服务、娱乐等第三产业,城市化进程较低,农业人口所占比例较大,该区域主要以农村为主,故基本不涉及城市发展用水战略。同时工业以传统行业为主,耗水量较大,在今后的规划发展中应当逐渐减少,因此,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宏观对策的重点是农业,农业用水战略:建设高效节水的现代化灌溉农业。

2.1丘陵区水资源开源战略对策

丘陵地区水资源供需实践表明,地区工农业、生活的发展过分依赖降水资源,使得用水保证程度低,难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由于地表水年际、年内变化大,供水没有保证,影响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的调整,这种情况在没有供水调蓄能力的丘陵地区影响更大。单一的依赖降水资源,使丘陵种植业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现状,该区域的种植业以抗旱树木业和旱作粮食作物为主,作物产量均不是很高,农民收入相对平原区较低。为巩固和提高区域内水资源承载能力,必须构建多元化的供水体系和高效用水体系。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修建集雨蓄水池等供水工程,进行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实施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提高山地供水保证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体措施:①加大雨水资源的开发力度。面对丘陵地区径流流量日益减少的实际情况,在丘陵地区应大力发展集雨蓄水工程,修建大型蓄水池,以解决当地人畜饮用水和生产发展用水。②开发利用地下水,提高地下水资源可利用率。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釆利用是解决当地可利用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由于丘陵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还具有较大开釆潜力,但是丘陵区域地下水资源埋藏深度远大于平原区,受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只有部分地下水源被开发利用,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条件进一步开采地下水资源,增加丘陵地区地下水资源利用量,改善丘陵地区有效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现状,缓解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将成为丘陵地区水资源开源战略的主要措施和重要对策。③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梯田蓄水农业。丘陵地区的缓坡地带(坡度小于15°地区)能够开发形成梯田,在北方地区基本种植树木,它们根系发达能够阻止水分流失,减少水土流失;而南方地区多种植水稻,这种作物根系可以集蓄、吸收降水为自身生长、发展和储备营养物质所用。总之,优化种植结构,发展梯田农业,可以减少水资源流失,增加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量,最终达到开源的目的。

2.2丘陵区水资源利用节流战略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主动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①农业种植结构:在水资源短缺地区严格限制种植高耗水农作物,鼓励种植耗水少、附加值高的农作物,适当减少小麦种植面积。②工业结构:合理调整丘陵地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和低耗水行业,禁止高耗水产业的新建和扩建,努力减少区域内传统煤炭、机械、炼钢等局耗水行业。2)优化配置农业用水,以期达到节水目的。丘陵范围内建设骨干集雨蓄水工程、拦截地表径流和实施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缓解重点丘陵区域农业生产区的用水压力和牲畜用水。3)完善节水工程性措施。优先推进粮食主产区和严重缺水地区节水灌溉农业发展,充分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喷灌、微灌、地膜覆盖和膜下滴灌),同时考虑耕作地的栽培情况,努力提高水的利用率。4)建立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构建多元化经营模式。积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2.3丘陵区水资源利用旳管理对策

1)完善和制定政策体系。丘陵地区应积极推进水利立法工作,各地区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规范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和管理。2)实行用水的宏观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宏观总量控制就是要根据水权分配的指导原则,从水源上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其分配要求是要低于区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而明确各用水单位能够利用的水量。3)健全农业节水管理措施。丘陵地区地块分散,无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人们都是沿河谷取水、用水,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故丘陵地区需要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农业用水量,合理确定灌溉用水定额。明确农业节水工程设施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加强水费计收与使用管理。4)强化全民的节水意识。丘陵地区经济条件较差,通信较不发达,农民思想相对落后,没有节水灌概的意识和自觉性,故应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广泛利用各种形式,让全民了解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以及水质供需所面临的问题和危机。以上众多管理措施的实施能够保障其他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的顺利执行,以确保可持续利用体系发挥其应有作用,可见管理对策是所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的精神支柱。

3丘陵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体系

3.1因地制宜地实施丘陵地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

农业作为用水大户,也是用水浪费大户,必须釆取各种措施加快农业高效用水工程的建设进程,减少水资源的无效损耗,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益。根据大部分丘陵地区实际情况,以节水、高效为目标,提出丘陵地区的高效用水模式。丘陵地区产业和种植结构相对单一,主要种植经济林、粮食作物、少量蔬菜,耕地面积规模均较小,仅稍大于山地地区,针对不同的作物考虑实施不同用水模式,使其适用于所有丘陵地区该种作物以后的种植发展。模式1:经济林+局部灌溉(涌泉灌、滴灌、地下滲灌)+梯田蓄水措施。模式2:粮食作物+长短畦结合,高低埂结合的田间工程+深耕蓄水+节水品种。

3.2健全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区域内人员素质

当前,我国各个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结构都在发生巨大变化,青壮年农民大量进城务工,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村水利组织难、投入难、管理难等问题更加凸显,特别是区域范围内服务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日益突出。要以乡镇水利站为主导、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为基础、专业化服务队伍为支撑,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布局合理、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区域服务体系,增强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积极推进防汛抢险、抗旱服务、水文水资源监测、水利科技推广、灌溉实验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大规模开展岗位培训和实用人才培养,提高区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管理能力、服务水平。

4结语

本文以丘陵区域的水资源状况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提出了研究我国丘陵区的水资源利用管理模式和对策,对丘陵区域进行系统分析,指出了丘陵区域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制定了丘陵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涉及水资源持久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宏观对策、开源战略、节流对策、管理对策、综合技术体系等多种措施。这些措施具有普遍性意义,适用于大部分同类型的地貌地区,方便了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贯彻执行,可以加快推进全国范围内水资源可持续思想的实施,缓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并为丘陵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推广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文喜.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

[2]姜蓓蕾,耿雷华,徐彭波,等.我国水资源管理实践发展及管理模式演变趋势浅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10):66-69.

[3]贾竑骥,樊贵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践与关键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选篇7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 可持续农业 发展

一、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提出及意义 此后,得到与日本相似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贸易立场的韩国响应,积极支持宣传农业的多功能性。欧盟一些国家也相继加入日本和韩国这一集团。之后,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相继出现在联合国的 文献 决议之中。如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

欧、日、韩等国注意到农业对保护遗产、确保粮食安全、保持空间上的平衡发展、保护地面景观与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认为农业多功能性概念有助于重新审视和认识农业这一古老产业,从而在新的理论基础上制定新世纪的农业发展战略,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 历史 文化、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就更具有特别的意义。

二、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解决一向被认为是“两难”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新的思维范式。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而又面临诸如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危机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领域的体现。

1、“可持续农业”概念提出

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思潮源于西方发达国家,与这些国家由于农业发达而相对看轻农业的增产目标及转向关注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改善不无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绿色革命”以后高投入集约农业的弊病逐渐显现出来世界农业发展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多种危机的严重挑战。各种环境问题频频向人类发出警报:农业生态稳定性下降,生物物种减少,施用农药导致害虫天敌被杀死,农药残留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大量使用化肥引起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等。Potter & Goodwin 研究 认为发达国家普遍对农产品进行补贴,人为抬高了部分农产品价格,诱导农民大量种植有补贴的这些“计划产品”,鼓励了水、肥料和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多方面负的“外部效应”。这一系列问题促使业界对这种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反思,发展可持续农业有利于上述难题的解决。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都具有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生产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四个方面的目标特征。Bromley(2003)认为,农业可持续性是人们寻求对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最佳思维,并非是在无限的未来寻求有关消费和福利最大化的路径或过程。针对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应提出不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好的区域发展战略应包含一些共同的要素,其中包括和平与安全的保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市场激励的供给、市场制度的健全以及对物质、人力、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本等方面进行适当比例的公共和私人投资,而各区域战略的不同之处则在于依据不同的区域比较优势设计不同的投资规模与结构。

2、农业多功能性与可持续农业 可持续农业发展到今天,最高层次是具有多功能性的可持续农业。这种可持续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有机结合,是在遵循可持续农业一般原则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强调农业的多功能特性,在技术路线上采取能够充分发挥农业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功能,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对多种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持和保障。这种可持续农业属于可持续农业的一种高层次的具体发展模式。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 发展

农业的多功能性应该成为各国政府制定支农政策的 理论 基础。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了任何国家政府都要重视构筑农业产业体系间各个环节的互动,而非传统的单一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功能。

对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而言,提供基本食物、满足消费需求,仍是我国农业的最基本的功能。 中国 农业 科学 院的陆庆光教授说,农业 问题 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也是新一届中央政府下决心解决的重要问题。新时期,农业的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 经济 的发展,农业的 现代 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基础。农业产业化是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关键,并指出,农业产业化发展应坚持农业的多功能性,注重发挥农业在生态、文化、 教育 等方面的作用。

张陆彪曾建议我国政府应尽快明确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立场,并开展我国农业多功能性立场问题的深入 研究 。陶陶和罗其友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我国农业的功能划分为农产品供给、就业和 社会 保障、文化以及生态4方面的功能,并探讨了农业的功能分区[4]。2004年农业部制定了旨在推进今后全国农业资源和生态建设的《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这是农业部门第一次系统规划此领域的工作,也是首次全面强调农业多功能性问题,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确保粮食自给,关乎我国食物安全和国家安全。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绝不能依靠国际市场解决。要确保粮食稳定供给,以及维持农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就必须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多功能性理念的确认以及日、韩、欧等国政府为之付出的努力,对我国新世纪农业发展是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的。

1、强化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强调农业多功能性,促使人们重视农业的地位,有助于唤起国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农业的热情,统一国民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粮食安全关系民心稳定和社会稳定。如果从粮食安全和农业多功能的角度,考虑到一旦面临战争、灾害等非常因素,就应当加强农业。因此,即使大米和小麦等粮食在国内生产远不如从国外进口经济划算,也应该在降低国内生产成本的同时立足于国内生产,以确保粮食稳定供应。农业具有多功能性,但农业又是弱质产业。农业不仅对实现粮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保障农业和 农村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实现生物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支撑其他多种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强调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忽视农业,要特别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2、加深对农业多功能性的认识,引导农业投入政策的走向。 目前 ,我国农产品存在加工不足、加工品消费不旺等问题。主要是包括信贷投入、财政投入在内的投入体系不完善和投入不足引起的国民消费不足造成的。无论是拉动内需,还是参与国际竞争,都需要增加对农业的补贴和投入。保持和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切入点除 科技 投入以外,主要是对农业品和农民的补贴政策。国家补贴给农业的领域与国家基金支持的方面和范围都需要从当前和长远两方面考虑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农业投入政策应该确保农业在保持一些地区的社会和人文平衡,维系农业在国家财富的保持、生态平衡的维护、农作物家畜品种的保护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强调农业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来看,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逐步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发展的趋势。但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巨大,目前城市和 工业 吸纳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需由农业来提供从业岗位,减小社会就业压力。农业容纳隐性失业的能力很大,大量兼业型农户的存在,可以缓冲由非农产业发展的波动引发的就业问题。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强,社会保障程度低,农业人口的社会保障几乎没有。对人口众多的农村社区来说,政府及商业机构都难以在养老、医疗卫生、救灾、扶贫济困等方面提供足够的保障,只能依靠农民自己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农业、依赖土地。农村问题研究专家温铁军一再强调,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的土地是农民的社会保障。它具有双重功能,既有生产资料的功能,也有农民生存保障的功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关于社会保障我们提供的数据仅仅是城镇方面的,但是这不等于我们不关注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农民的社会保障最主要的是农民应该拥有耕作的土地,这个土地是他们最坚强的社会保障。”

4、分区域发挥农业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农业中不同农作物具有不同的最适宜生产和生态区域。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各地社会、经济、 自然 情况差别很大,区域特点更为明显,应充分注意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西部地区应坚定不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下大力气恢复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节水旱作农业。中部地区和粮棉主产区要继续发挥农业提供基本食物的功能,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形成各有特色的产业带。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其他地区,要吸取日本的经验和教训,防止出现二、三产业发达而农业萎缩的局面,充分发挥社会、经济的区域优势,努力发展高科技、外向型农业和休闲 旅游 、体验农业、“都市农业”,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教育投入。教育是提高国民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提出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成败。把中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重点是通过教育提升人力资本、提高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的能力。国家应当制定必要的措施,积极开展农业教育,加深国民对农业的理解,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促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 学习 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 方法 ,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因此,增加政府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投入,是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价值、能力和禀赋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此外通过对农业、农村的教育投入,还可以提升农业人口的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能力,快速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农业科技生产力,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奠定农业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

参考 文献 : [2]张法瑞,靳乐山,郝晋珉.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7):33-37.

[3]张陆彪.农业多功能性与我国贸易谈判立场[J].农业经济问题,2002(6):12-15.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选篇8

[关键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层次分析法;可持续性动态评价;农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

一、引言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潮,其核心思想是农业发展应该处理好农业经济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方法而进行的。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许信旺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应该包括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人口可持续性五个方面[1];赵学平和陆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子系统对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2];何秀丽等认为应该从农业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以及综合发展能力等方面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3];张尔升和王勇从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和评价[4]。 徐根兴认为,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5]。

(二) 评价方法的选择

许联芳和刘新平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主要县(市)的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6];张丽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7];韩瑛等采用均方差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宁夏红寺堡移民区 1999年至 2006年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价[8];文余源和邓宏兵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9];崔和瑞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10];孙艳玲和黎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1];赵莉和王生林运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法对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2]。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指标体系来讲,学术界普遍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复杂系统,各地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另外,从已有的研究方法来看,多数学者采用了某区域一年的相关指标。 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本文拟从动态分析角度选择中部地区 2001年至 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到动态的综合评价结果,以使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

(一) 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业人口最为集中和“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中部地区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 2009年,中部地区农村人均耕地仅为 0? 141公顷,第一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为 27? 3%;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 28? 84%,占中部地区总人口的比重高达 57? 68%;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479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53元);中部地区农村恩格尔系数为 42? 50,高于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

国家统计局 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 13? 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 1%)、东部地区(6? 30%)和东北地区(10? 63%),略低于西部地区(13? 15%);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 30? 6%、27? 89%和 43? 36%,除了棉花占全国的比重低于西部地区(44? 33%)外,其他两项均高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5509? 6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19? 01元)和东北地区(6434? 5元)。

近年来,中部农业已经出现了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农业耕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下游河道、水库淤积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耕地生态赤字严重(1? 8543hm2/人)[13]。 比如,农业大省河南人均耕地面积目前只有 1? 22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 80%,是世界人均水平的 35%。 河南省耕地面积每年以 20多万亩的速度在减少[14]。

(二) 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中部六省中的大多省份是农业大省,因此,对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须考虑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评价指标应全面准确地反映该地区农业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为准确地评估中部地区 2001年至 201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本文在设置各个具体评价指标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借鉴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中部地区的农业经济状况,根据各层次指标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构建了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这一结构模型包含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 5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有二级指标,共 25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 1所示。 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逻辑是:人口系统和社会系统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分别下设 3项二级指标和 6项二级指标;经济系统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设有 6项二级指标;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持续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分别下设 4项二级指标和 6项二级指标。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部六省统计年鉴(2001—2011)和《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1),部分数据参阅了中部各省历年的《统计年鉴》和各地区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劳动力转移人数”数据来自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和“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人员”数据来自《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1—2010)。 部分指标的计算如下:乡村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 =100 -乡村文盲人口占 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劳均农业生产总值 =农林牧渔总产值/乡村人口数,土地生产率 =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农村人均用电量 =农村用电量/乡村人口数,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 =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 =粮食总产量/总人口数,化肥使用强度 =化肥使用量/耕地面积,农药使用强度 =农药使用量/耕地面积,塑料薄膜使用强度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耕地面积。(三) 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方法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实际应用,但由于层次分析方法本身存在主观性过强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借鉴了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方面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层次模型,根据德尔非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首先,本文通过咨询具有实际经验又有较深理论素养的农业经济专家,将待定权数的指标和有关数据发给六位专家,请他们独自给出各指标的标度值,根据回收结果计算各标度值的均质和标准差,将计算结果返回专家组重新确定标度值,重复以上方法,直到各位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以各指标标度值的均值作为该指标的均值,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其次,把专家建议和层次分析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因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并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15],保证所得权重分配合理(如表 1所示)。

本研究采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将各指标值转化为无单位的相对数(比重),数值大小规范在

三、实证分析

(一) 人口系统可持续性动态评价

从表 2可以看出,2001年到 2010年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省份人口系统可持续性水平有较大差距,人口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排序为山西(强)、湖南(中)、江西(弱)、河南(弱)、湖北(差)、安徽(差),山西得分均值最高,其次是湖南、江西和河南。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近几年来,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 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与 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了 2? 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都在下降,其中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了 1? 08个百分点。

第二,山西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高,主要是因为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较低。 笔者通过计算得到,2001年至 2010年,山西省乡村人口所占比重除 2010年略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以外,其余年份这一比重均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山西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也表明,2000年到 2010年江西省人口净增量减少了 39? 93万人。 另外,山西省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也处于中部地区较高水平。

第三,湖南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较高主要源于其人口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与 2000年相比,湖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2926人上升到 2010年的 759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 11177人上升到 1542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5708人上升到39528人。 另外,2001年到2010年湖南省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均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这说明湖南省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第四,安徽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低,主要原因是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受教育程度水平在中部地区都处于落后水平。 比如,2009年和 2010年安徽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别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8? 59个百分点和 4? 16个百分点;除 2010年外,安徽乡村人口所占比重在其余年份均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近几年来,尽管中部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这主要受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的影响。 随着东部沿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量农民工回流,中部农业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 只有通过培育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业内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才能够从长远角度解决农业资源与人口问题。一是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业高等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特别是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 二是要积极创新返乡农民工培训模式,提升他们在农村地区的创业能力。 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通过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不断增强农业自身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三)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

一是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应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应加强中部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推进农业机械化力度,增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三是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与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有效衔接,从而有助于减少农村资源的损耗和浪费,提高农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克服分散农户生产对于生态环境的损害。 (四) 建立农村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预警机制

一是要加强对中部地区农业资源环境的监测,防止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引起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是要建立农业资源的生态补偿和修复机制,通过税收、补贴等措施避免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是要统筹农业人口、经济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业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信旺.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2):5861.

[2]赵学平,陆迁.区域农业可持续性定量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722.

[3]何秀丽,张平宇,程叶青.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地域分异与总体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4):413416.

[4]张尔升,王勇.海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策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760.

[5]徐根兴.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因素冲突与矫正[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2):4143.

[6]许联芳,刘新平,王克林,等.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j].资源科学,2006(3):8793.

[7]张丽,刘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4):3136.

[8]韩瑛,祥,韩?.宁夏移民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基于对红寺堡移民区的调查[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9297.

[9]文余源,邓宏兵.基于 gis和 spss的湖北省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8990.

[10]崔和瑞.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12):103105.

[11]孙艳玲,黎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2):3435.

[12]赵莉,王生林.甘肃省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9150.

[13]黄细兵,李海东,赵定涛.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部地区发展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833.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选篇9

[关键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层次分析法;可持续性动态评价;农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供给;

一、引言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潮,其核心思想是农业发展应该处理好农业经济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或评价方法而进行的。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许信旺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应该包括经济、资源、环境、社会和人口可持续性五个方面[1];赵学平和陆迁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子系统对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2];何秀丽等认为应该从农业发展水平、发展效率、发展潜力以及综合发展能力等方面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3];张尔升和王勇从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海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和评价[4]。 徐根兴认为,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5]。

(二) 评价方法的选择

许联芳和刘新平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主要县(市)的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6];张丽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7];韩瑛等采用均方差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宁夏红寺堡移民区 1999年至 2006年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价[8];文余源和邓宏兵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湖北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9];崔和瑞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10];孙艳玲和黎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1];赵莉和王生林运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法对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12]。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就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及评价指标体系来讲,学术界普遍认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涵盖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复杂系统,各地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 另外,从已有的研究方法来看,多数学者采用了某区域一年的相关指标。 基于现有的理论研究,本文拟从动态分析角度选择中部地区 2001年至 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到动态的综合评价结果,以使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

(一) 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业人口最为集中和“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中部地区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 2009年,中部地区农村人均耕地仅为 0 141公顷,第一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为 27 3%;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 28 84%,占中部地区总人口的比重高达 57 68%;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479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53元);中部地区农村恩格尔系数为 42 50,高于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

国家统计局 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 13 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 1%)、东部地区(6 30%)和东北地区(10 63%),略低于西部地区(13 15%);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 30 6%、27 89%和 43 36%,除了棉花占全国的比重低于西部地区(44 33%)外,其他两项均高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5509 6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19 01元)和东北地区(6434 5元)。

近年来,中部农业已经出现了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农业耕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下游河道、水库淤积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耕地生态赤字严重(1 8543hm2/人)[13]。 比如,农业大省河南人均耕地面积目前只有 1 22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 80%,是世界人均水平的 35%。 河南省耕地面积每年以 20多万亩的速度在减少[14]。

(二) 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指标体系

中部六省中的大多省份是农业大省,因此,对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必须考虑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等多个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评价指标应全面准确地反映该地区农业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为准确地评估中部地区 2001年至 201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本文在设置各个具体评价指标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借鉴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中部地区的农业经济状况,根据各层次指标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构建了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这一结构模型包含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 5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有二级指标,共 25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 1所示。 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逻辑是:人口系统和社会系统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分别下设 3项二级指标和 6项二级指标;经济系统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设有 6项二级指标;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持续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分别下设 4项二级指标和 6项二级指标。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部六省统计年鉴(2001—2011)和《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1),部分数据参阅了中部各省历年的《统计年鉴》和各地区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劳动力转移人数”数据来自历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和“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人员”数据来自《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1—2010)。 部分指标的计算如下:乡村受教育程度人口比重 =100 -乡村文盲人口占 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劳均农业生产总值 =农林牧渔总产值/乡村人口数,土地生产率 =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农村人均用电量 =农村用电量/乡村人口数,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 =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 =粮食总产量/总人口数,化肥使用强度 =化肥使用量/耕地面积,农药使用强度 =农药使用量/耕地面积,塑料薄膜使用强度 =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耕地面积。(三) 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综合评价方法

层次分析方法在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实际应用,但由于层次分析方法本身存在主观性过强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借鉴了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从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方面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层次模型,根据德尔非法,结合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首先,本文通过咨询具有实际经验又有较深理论素养的农业经济专家,将待定权数的指标和有关数据发给六位专家,请他们独自给出各指标的标度值,根据回收结果计算各标度值的均质和标准差,将计算结果返回专家组重新确定标度值,重复以上方法,直到各位专家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以各指标标度值的均值作为该指标的均值,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其次,把专家建议和层次分析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数学方法计算反映每一层次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通过所有层次之间的总排序计算所有因素的相对权重并进行排序,并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15],保证所得权重分配合理(如表 1所示)。

本研究采用直线型无量纲化方法将各指标值转化为无单位的相对数(比重),数值大小规范在

三、实证分析

(一) 人口系统可持续性动态评价

从表 2可以看出,2001年到 2010年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省份人口系统可持续性水平有较大差距,人口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排序为山西(强)、湖南(中)、江西(弱)、河南(弱)、湖北(差)、安徽(差),山西得分均值最高,其次是湖南、江西和河南。 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第一,近几年来,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 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与 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了 2 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都在下降,其中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了 1 08个百分点。

第二,山西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高,主要是因为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较低。 笔者通过计算得到,2001年至 2010年,山西省乡村人口所占比重除 2010年略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以外,其余年份这一比重均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山西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也表明,2000年到 2010年江西省人口净增量减少了 39 93万人。 另外,山西省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也处于中部地区较高水平。

第三,湖南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较高主要源于其人口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与 2000年相比,湖南省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全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2000年的2926人上升到 2010年的 7595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 11177人上升到 1542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5708人上升到39528人。 另外,2001年到2010年湖南省乡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均高于中部六省平均水平,这说明湖南省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

第四,安徽省人口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得分最低,主要原因是其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受教育程度水平在中部地区都处于落后水平。 比如,2009年和 2010年安徽乡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别低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8 59个百分点和 4 16个百分点;除 2010年外,安徽乡村人口所占比重在其余年份均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

近几年来,尽管中部各省份的人口可持续水平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但这主要受中部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到东部地区、人口大幅净减少的影响。 随着东部沿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量农民工回流,中部农业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 只有通过培育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农业内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才能够从长远角度解决农业资源与人口问题。一是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农业高等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特别是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 二是要积极创新返乡农民工培训模式,提升他们在农村地区的创业能力。 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通过农业产业链的纵向和横向延伸,不断增强农业自身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三)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

一是加快中部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应大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应加强中部农田水利建设,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推进农业机械化力度,增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三是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与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有效衔接,从而有助于减少农村资源的损耗和浪费,提高农业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集中度,克服分散农户生产对于生态环境的损害。 (四) 建立农村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预警机制

一是要加强对中部地区农业资源环境的监测,防止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引起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是要建立农业资源的生态补偿和修复机制,通过税收、补贴等措施避免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是要统筹农业人口、经济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农业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信旺.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2):5861.

[2]赵学平,陆迁.区域农业可持续性定量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722.

[3]何秀丽,张平宇,程叶青.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地域分异与总体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4):413416.

[4]张尔升,王勇.海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策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5760.

[5]徐根兴.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因素冲突与矫正[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0(2):4143.

[6]许联芳,刘新平,王克林,等.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j].资源科学,2006(3):8793.

[7]张丽,刘越.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7(4):3136.

[8]韩瑛,陈忠祥,韩臖.宁夏移民区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基于对红寺堡移民区的调查[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9297.

[9]文余源,邓宏兵.基于 gis和 spss的湖北省可持续农业发展能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8990.

[10]崔和瑞.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12):103105.

[11]孙艳玲,黎明.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2):3435.

[12]赵莉,王生林.甘肃省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分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9150.

[13]黄细兵,李海东,赵定涛.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中部地区发展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833.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选篇10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之根本,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选取2004~2013年山东省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5个维度的24个指标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加权求和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山东省2004~2013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各子系统得分及各年协调系数。结果表明:人口子系统权重为0.2026,经济子系统权重为0.3111,社会子系统权重为0.1728,资源子系统得分为0.1402,环境子系统得分为0.1732;2004~2013年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经济、环境、社会子系统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5个子系统发展协调度总体提升,但近年来有下降趋势。

关键词:

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熵值法;加权求和法;动态评价

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议会通过了《可持续农业研究教育法》,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概念[1]。1994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和根本保证”[2]。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之根本,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式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市场一体化这一背景下,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3]。目前我国各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迫切需要广泛开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深入研究,为制订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近年来,我国学者针对不同区域开展了部分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在评价体系的构建方面,袁久和[4]、卢李朋[5]、刘喜广[6]等分别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经济五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曹执令[7]从农业经济、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社会及农业资源与环境四个方面选取了16个指标构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高鹏等[8]从经济、资源、社会以及环境保障四个方面选取指标进行了评价研究;戴蓉等[9]从农业经济、农业生产、农业社会、农业环境与资源四个维度选取指标;彭万臣等[10]从农业资源、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农村环境等四个方面选取指标。在指标权重的确立方面,主要采用熵值法[4~6]、主成分分析法[8,9,11]或层次分析法与专家意见法相结合[7,12]。在评价模型的设立方面,多采用加权求和的综合评价法。在评价尺度方面,时间尺度上动态评价多以十年时间为研究对象[4,8,9,13],区域尺度上以省域[2,4,6,10,14]、市域[7]为主。综上所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方面指标设立差异大,采用的研究方法也不一。为增加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度,本文采用客观赋权法———熵值法,指标设立涵盖人口、社会、资源、经济、环境五个方面,与加权求和法相结合设立综合评价模型,对2004~2013年期间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做动态评价,以期得到近十年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演变规律。

1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黄河下游地区,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6.5毫米。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势。总面积15.8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总面积的1.64%。农用地1156.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2%。总人口9733万人,农业人口占5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产品出口额在全国一直名列第一,山东省农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2005~2014)及《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2013),部分数据经换算得到。

2研究方法

2.1指标体系基于指标设立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选取2004~2013年山东省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5个维度的24个指标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2.2熵值法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其本质是通过计算指标的信息熵,继而计算出指标的信息效用值,信息效用值代表了指标的相对变化程度对系统整体的影响度,影响度越大,权重就越大。相比主观赋权法,熵值法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可信度。

2.3加权求和法加权求和法是整合不同指标评价值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即根据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得出其权重,然后累加各项指标评价结果得出总分值。

2.4发展协调系数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不仅只看重综合得分,还要看各子系统之间是否协调发展。本文采用多层次评价体系,为定量衡量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这五个子系统是否平衡发展,引入标准差系数作为协调系数的衡量标准。标准差系数越大,表示数据差异较大,发展不协调;标准差系数越小,表示数据差异小,发展协调。

3结果与分析

运用上述研究方法及计算公式,得出各指标权重即类权重(表2),从而计算出2004~2013年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分(表3)。

3.1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由图1、图2可看出,近十年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由图1及表3计算可得,农业可持续综合得分年平均增长率为14%,呈稳步增长状态。表明近年来人们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有所提高,政府采取的相关政策法规也起到了明显作用。由图2可知,经济和社会子系统评价得分上升最快,环境子系统呈先下降后稳步上升状态,资源子系统评价得分整体呈下降水平,人口子系统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动状态。2004~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大幅增长,由2004年的120.3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169.2万人,而同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由2004年的6.01%下降到5.83%,使得2004~2005年人口子系统得分出现了一个较大增幅。2005年以后较为平稳,到2008~2009年出现剧烈下降,因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导致失业人数增多,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由2008年的149.9万人降为2009年的122.4万人,因此人口子系统得分转呈下降态势,2009年以后逐步恢复上升趋势,但与经济、环境子系统得分差距仍然较大,说明虽然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人口增长速度,但较大的人口基数依然是制约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004年山东省农村劳动力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占比为19.1%,2013年数据为22%,仅提高了2.9个百分点,可见农村劳动力素质仍然较低,必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前期环境系统得分低且呈剧烈下降态势,在2006~2007年达到最低,主要原因是农药、农肥、塑料薄膜等使用过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负担。此后随着农药、农肥、塑料薄膜等施用量较大程度的减少和节水灌溉面积的较大增长,环境子系统得分攀升,一度超越经济子系统,成为得分最高的子系统,这表明人们的农业环保意识逐步提高,近年来政府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开始发挥作用。目前山东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现代农业的推广普及、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由于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加之过去农业的粗放式发展导致资源消耗过度,资源子系统在2007~2008年之间下降剧烈,后期小幅度增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与自然资源的恢复性差及不可再生性有较大关系。经济子系统得分基本呈直线上升态势。由原始数据计算得出,人均农业生产总值与土地产出率均增长了一倍多,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两倍,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增长了32.5%,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山东省农业产值多年来位居全国第一位,各项农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农业经济整体运行良好。社会子系统得分呈稳步增长态势,2005~2006年公路通车里程大幅度增长,表明公共基础设施在此阶段有大幅度改善,促使2005~2006年社会子系统增幅较大;中期发展较为平稳,2010年以后农村恩格尔系数由2010年的37.5下降为2011年的35.7,下降了1.8个百分点,表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善并不明显,2004年为0.37,2013年为0.38,城乡教育、医疗、收入等方面的差距仍然较大。

3.2系统协调度分析协调系数越小,发展协调度越高。由表3可以看出,近年来山东省农业各子系统协调发展系数整体呈减小趋势,表明山东省近十年发展协调度整体提高,但2010年以后协调系数有略微增大趋势,可见各子系统之间发展有可能逐渐趋于不协调状态。另外,人口、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与经济、环境、社会子系统差异较大,表明资源利用率仍然较低,资源承载力负荷过重,亟需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资源浪费现象,扭转以过度消耗资源换取经济增长的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4结论

通过对2004~2013年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4.1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经济、环境、社会子系统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5个子系统发展协调度仍有待提高。

4.2人口基数大及农村劳动力素质差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践行国家人口政策的前提下,应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加大农业科技的培训力度,全方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4.3资源消耗率仍然过大,在提高农业经济的同时,更应注重耕地资源、水资源的保护,积极推广现代农业,引进并普及现代先进农业技术,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优化农业功能结构,强化农业非直接经济生产功能[15],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出于数据的可得性,所选择的评价指标仍然不够全面,而且有的指标难以量化,增加了研究难度,因此仍需进一步探讨指标设立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参考文献:

[1]彭念一,吕忠伟.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评估指标体系及测算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2):87-90.

[2]姚成胜,朱鹤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以福建省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3):380-388.

[3]卢代富,邵海.产业化背景下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法律对策[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3):103-112.

[4]袁久和,祁春节.基于熵值法的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2):152-157.

[5]卢李朋,张杰,卞晓峰,等.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4,34(4):248-254.

[6]刘喜广,陶楚南,陈银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1):26-29.

[7]曹执令.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以衡阳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8):113-116.

[8]高鹏,刘燕妮.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聚类评价———基于2000~2009年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2(3):59-65.

[9]戴蓉,薛达元,郭泺,等.黔东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预测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2):138-146.

[10]彭万臣,张淑花,周利军.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5):22-26.

[11]欧阳涛,肖海燕,袁辉斌.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1):35-43.

[12]赵莹雪.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五华县为例[J].地理科学,2003,22(2):223-229.

[13]徐梦洁,赵其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研究[J].土壤,2000(3):135-139.

[14]乔家君.改进的熵值法在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中的应用[J].资源科学,2004,26(1):113-119.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选篇11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包括县级市)范围内的一种区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综合性和区域性特征的基本经济单元,小企业是其主体,“三农”经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城镇化进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既是农民摆脱贫困奔小康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发展县域经济的高度重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无论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对于推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与战略意义。

银监会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经济金融工作的重要部署,紧紧围绕国家宏观调控大局,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切入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支持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一是积极推进大型商业银行深化改革,调整内部分工,建立差别化考核体系,发挥其县域机构对当地金融服务的重要作用。二是鼓励政策性银行对符合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扩大对小企业贷款、微小贷款、科技创投等小额信贷业务的覆盖面。三是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更好地促进中小商业银行为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及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四是大力推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支农信贷投入,提高支农服务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五是引导外资银行特别是有农村金融业务特长的外资银行参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在资本、业务及技术等多领域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增强农村金融的服务功能。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尤其是县域及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县域金融体系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机构功能不完备,基础设施不配套,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贷款难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整体服务水平远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此,必须从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综合实力的高度,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城乡、地区金融布局,改善金融服务,加大对县域经济、“三农”、中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具体来讲,应积极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六大创新”。

机构创新

有效构建适应县域经济特点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是提升县域经济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一是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原则,继续落实《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稳妥地推进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工作,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更多的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促进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二是继续落实《关于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有关事项的通知》,促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商业银行提高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为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和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努力改善和提高县域金融服务覆盖度,激活县域金融市场,缩小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距,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三是鼓励信托公司、租赁公司到县域设立机构开展业务,引导非银行金融机构科学发展。四是规范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制定颁布《民间借贷条例》,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农村地区民间借贷,发挥其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拾遗补缺作用。

功能创新

首先,继续发挥农信社主力军作用。农村信用社要坚持服务“三农”、做实县域的原则,持续推进深化改革,壮大县域金融力量,改善县域金融服务,继续发挥好支农主力军作用。要按照政企分开和市场化原则,稳步推进省联社改革,积极探索有利于发挥县域金融活力的管理新模式。要按照股份制导向,改革产权制度,优化股权结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引进战略投资者并适时上市融资。

其次,稳步推进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深化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强化农业银行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责任,通过机制和体制的转换,利用其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和专业优势,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邮政储蓄银行要加快建立符合“三农”需求特点的零售业务体系,根据改革进程和风险管控能力,积极扩大涉农业务范围,促进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探索建立符合“三农”需求的金融服务模式。

第三,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在继续做好粮棉油收购融资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和业务范围,开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农业基础设施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等业务,突出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项目的金融支持,真正成为政策性金融服务“三农”的骨干和支柱。鼓励国家开发银行结合商业化转型,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支持“三农”的新途径和新方式,加大对农村地区中长期项目的金融服务,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服务。鼓励中国进出口银行运用出口信用手段,开办农产品出口卖方信贷业务,支持县域企业、农业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发挥好政策性资金的引导作用。

机制创新

小企业融资是县域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和加强小企业融资是县域经济领域和金融领域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开展好中小企业贷款的关键在于机制创新,重点建立和完善以下“六项机制”:一是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小企业贷款有一定风险,为实现小企业贷款业务商业性的可持续发展,银行必须实行风险定价,根据风险程度确定相应利率,以足够的利差来覆盖小企业贷款的风险。二是独立核算机制。由于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特殊性,应对小企业贷款业务进行独立的成本和利润核算,以独立考察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经营管理业绩。三是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应对有条件的基层行进行合理授权,简化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审批程序,减少贷款审批层级,可实施“双人”或“四眼”原则,以适应小企业贷款业务“小、频、急”的特点。四是激励约束机制。要研究制定风险防范与正向激励并重的业绩考核评价办法,使小企业信贷人员的收入水平、职级晋升等个人利益能与其业绩紧密联系,从而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五是专业化的人员培训机制。在减少贷款审批层级的同时,必须在各业务环节配备专业的、有经验的业务人员。银行要注重对从事此项业务的员工的专业化培训,以提高信贷人员的专业素质。六是违约信息通报机制。要注意收集和掌握各自业务区域内的恶意违约客户相关信息,并在本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定期通报,以防范风险,改善信用环境。

产品创新

一是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则下,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战略合作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金融创新机制,针对县域多元化金融服务的特点,从拓宽收入来源、改善收入结构、控制金融风险、提高综合竞争力出发,将金融创新产品研发与定价、风险管控与后台管理信息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开发适应服务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不断完善个人消费信用产品和工具,拓宽消费领域,大力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督促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计算机网络,利用电子化手段延伸农村金融的服务触角,采取在农村地区安装ATM的方法,扩大存取款业务的覆盖范围等;开办银行卡的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向广大农民发放具有透支功能的银行卡,向农民提供授信和贷款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完善银团贷款制度,推进综合业务经营试点,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流通体系建设、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适应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需要,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发挥引导生产、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的作用;适应农户融资需求的变化,放宽农户小额贷款对象、额度、利率和期限,将城市成熟的金融产品推广到农村;适应农户生活需求的变化,开发保障适度、保费低廉的农民财产、健康、意外等各种形式的保险产品。

制度创新

借鉴各国扶持农村金融的惯例,综合发挥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监管政策的扶持作用,构建激励有效、风险可控、协调配套的政策扶持体系,在我国建立健全引导激励县域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金融服务的政策扶持长效机制。一是货币政策,对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当继续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再贷款支持。二是财税政策,在一定期限内继续保持减免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税、所得税政策,对发放小企业贷款、农业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适当贴息。三是监管政策,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要实施金融创新的监管措施,适时适度放宽资金准入、机构准入和业务准入门槛,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原则投资、收购、兼并、重组中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对经过政策扶持,经营财务状况仍然持续恶化、风险突出、严重资不抵债且救助无望的农村金融机构,坚决实行市场退出,提高金融体系健康度。

监管创新

县域金融监管面临的困难最多,压力最大,任务最重,必须把依法加强和改善县域金融监管作为县域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构建风险为本的监管制度,加强监管有效性建设,突出重点领域监管,促进县域金融机构稳建经营和持续发展。一是完善县域金融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监管机构依法监管、金融企业风险内控、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有机结合的、全方位的县域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银行、证券和保险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要加强对县域金融机构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实行与持续监管一致的市场准入政策,健全监管指标体系和风险监测预警体系,落实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联动机制。实施法人机构属地监管,增加县域金融监管力量。二是坚持正向激励,突出重点。督促县域金融企业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根据本企业的实际,建立符合本企业实际的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及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改进监管的方式方法,实施分类监管,坚持正向激励,对发展好的银行,在监管政策尤其在准入政策上给予积极支持;对差的银行,要及时采取严格的限制性监管措施。与此同时,要尽快研究建立市场退出机制。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选篇12

自 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 WCED) 正式提出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众多学科研究的焦点,而且成为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1]。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水土资源贫瘠和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综合分析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在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全省地域辽阔,资源较为丰富,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贫困率大幅度降低。然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生态环境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土地退化、水资源紧缺,综合生产力低、人口增长压力巨大等因素致使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较大。

2 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待提高

2. 1. 1 农民的收入需要增加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 2020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 2008年翻 1 番;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努力扭转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然而,农民增收缓慢是一个全国普遍性的问题,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农业投入不足、农业科技水平低、增收渠道单一、农村公共服务落后、农业生产成本高、农民文化水平低和政府服务不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使得农民收入存在多元化、不均衡和不稳定等问题,农民增收困难[2-3]。因此,促进农民增收,不仅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是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2. 1. 2 教育事业需大力发展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要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4]。甘肃省是农业大省,农民的教育得不到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因此,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大力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村教育理论建设以及缩小城乡知识差距是非常关键的。

2. 1. 3 医疗卫生事业需大力改进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改善人民的健康和卫生医疗状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建国以来,甘肃省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城乡之间在医疗卫生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差距,农村医疗卫生在全省的卫生资源配置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村基本健康指标与城市差距明显[5]。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中的卫生服务以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院为主,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制约,相当多的乡镇卫生院都存在设备简陋、资源匮乏、人才缺失、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因此,政府应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2. 2 农村资源的配置失衡

2. 2. 1 农村自然资源配置不均衡

甘肃省土地资源丰富,但相对贫瘠。全省总土地面积 42. 58 万 km2,居全国第 7 位。人均占有土地量1. 754 hm2,居全国第 5 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土地利用率为 58. 03%,尚未利用的土地有 1908. 75 万 h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 41. 97%。土地资源主要存在如下特点: 土地资源总量大,但难利用土地多; 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质量差; 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地区间差异大。甘肃省属于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1 152 m3,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一半; 全省土地平均水资源占有量 5 835 m3hm2,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5 左右。全省水资源分布也不平衡,人口仅占全省 2. 5%的甘南州拥有全省 32%的水资源量,而兰州作为省会城市,人口占全省的 12. 5%,人均水资源量仅占 0. 9%。

2. 2. 2 农村社会资源配置不平衡

由于受资源、交通、地理位置和生产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甘肃省农村社会资源配置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如全省用于农业财税支出的大量资金实际用于非农领域; 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投资淡化; 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缺乏,医疗卫生资源有限,资金短缺;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商品市场体系不健全,流通不畅; 农村扩大再生产规模资金的短缺等都阻碍了甘肃省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2. 3 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容忽视

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西部大开发以来,甘肃省资源开发的力度和速度不断加大,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人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提高和掠夺性生产的加大,甘肃省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对农民的生存、生产和生活构成了极大威胁。

2. 3. 1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甘肃省是西部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省土壤侵蚀面积为 39 万 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86% ,其中水蚀面积为 12. 69 万 km2,风蚀面积为26. 31 万 km2,土壤侵蚀造成全省河流年输沙量达6. 44 亿 t。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不仅造成了湿地面积、绿地面积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而且严重影响了农牧业的生产能力,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2. 3. 2 水资源日渐枯竭

全省年降水总量 1 368 亿 m3,各地年均降雨量35 ~ 800 mm,年均蒸发量却高达 1 100 ~ 3 500 mm,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 12,每公顷耕地平均水资源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 13。全省大体以乌鞘岭为界,以西为内流区,以东为外流区。内流区降水少、蒸发大、水平衡严重失衡。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大面积减少,冰川雪线大幅度退缩,河西的主要河流年径流量逐年减少,近年来石羊河流域下游平均每年递减流量达 1. 11 ×107m3,黑河流域下游平均年减少流量为 1. 24 ×107m3,水资源日渐枯竭[6]。

2. 3. 3 天然草地退化严重

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甘肃省全力组织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生态恢复所需周期较长,并且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超载过牧、掠夺开发的问题,致使草原植被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目前全省退化草地面积达 712. 87 万 hm2,占年利用草地面积的 39%,其中重度退化草地 2. 2 万 hm2,中度退化草地 263. 73万 hm2; 沙化面积达 305. 8 万 hm2; 盐渍化和沙漠化面积达 4 533 hm2。

2. 3. 4 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布局不当及治理不够产生的工业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向农村延伸、城市工业废物向农村排放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发展[7]。环境状况的恶化,导致了滑坡、泥石流、春旱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接连发生,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近几年来甘肃省发生的大范围扬沙、浮尘和沙尘暴天气,以及 2010 年 8 月 7 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暴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均为历史罕见。政府部门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高度重视资源、环境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继续开展农田基本建设、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等工作,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并逐步杜绝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3 促进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改革开放至今,甘肃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但同时还存在诸多因素严重阻碍着农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共同进步。必须充分认识到以牺牲资源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探索一条能使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 1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基础设施应优先发展水利水电设施和建设生态工程,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首先,应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完善灌区配套设施,积极推进节水灌溉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大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保护及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力度,促进生态恢复。其次,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有利于改善落后地区投资环境,加强落后地区同外界的联系,加速资金、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形成区域性的市场,强化商品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最后,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加快农业走向现代化。

3. 2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针对甘肃省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要推进各区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根据区域布局结构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化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各地区政府要实行优惠政策,建设河西、陇中、陇东、陇南及甘南、临夏各区的农业特色产业。河西走廊是灌溉农业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制种基地,应形成以小麦、玉米制种、啤酒大麦、棉花和酿酒为主的区域特色产业加工集群。陇中、陇东为旱作农业区,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中药材、杂粮、羊羔肉及肉牛生产基地,应继续实施66. 67 万 hm2全膜双垄沟播玉米、66. 67 万 hm2马铃薯脱毒种薯种植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高原夏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陇南地区气候湿润,是重要的特色农业基地,有经济林果、草畜和蔬菜等主导产业,应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甘南、临夏应建设以乳制品及皮革加工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格局。

3. 3 农村经济趋于规模化

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必须跳出小圈子,谋求大发展,改变分散经营的传统模式,整合生产资源,集中有限的耕地,实行连片种植,规模经营。应按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要求,积极应对市场,优化区域布局,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这是全省农业发展的方向。要面向市场、因地制宜、系统规划、科学确定主导产业和主打产品,引进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

3. 4 农工商集成一体化

农工商一体化是以农产品为中心,把农业生产与其产前、产后有关的工商业务有机地组织起来,进行农产品的综合经营。这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要实行农工商一体化,需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部门相互配合与促进,育种,饲料生产,农药、化肥的配制和施用,农业技术设备的维修以及农产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和有关的服务等都要与农产品的生产紧密联系起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选篇13

关键词: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构建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逐渐进入到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实现了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由于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理念已经不再适应时展需求,农业逐渐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而循环农业作为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流程,必须要构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创设良好的经济氛围,缓解环境破坏和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进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型农业经济概述

对于循环型农业经济而言,其主要是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融入农业经济体系建设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没有重视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受设备和技术等的限制,生产力水平不高,许多地区仍然以人力劳动为基础来管理农作物。由于发展理念的制约,传统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极易忽视资源和经济效益,如粗放式管理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农业废物处理中采取直接焚烧的方式,浪费资源的同时污染环境。现代化工业发展理念要求共同实现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理论、生态系统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从而多级利用农产品,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业活动的循环化和生态化。可以说,循环型农业经济能够构建多元化的消费及生产渠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信息的共享,满足农业发展低耗高效、生态优质等要求。

一般而言,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管理农业活动中的各项资源,使生产和排放相衔接,环境和经济相协调,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为农业和农村的整体发展。循环型农业经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①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循环型农业经济可以发展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增强农民的收入,调动农民积极性,更好地落实循环经济制度与细则。②排放的零污染。对于循环型经济而言,其需要将农业废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进而促使物质和能源在系统内部进行循环,不会影响或破坏环境。③资源的高效利用。农业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就是资源,而资源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如营养、水源和能量等,其中能量是农业生产活动的动力,能量的高效利用可以实现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目标,打造出生态化的农业系统。当然在能源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先进科学的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的能力,将能源效能加以充分发挥。

二、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加强绿色生产

在农业发展中纳入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加强农业生产环节的管理,寻找科学的渠道来构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加强前期宣传,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循环农业经济的重要作用及其经济效益,便于体系的高效执行。同时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加强绿色生产中,在生产环节科学施肥,如利用科学的测土施肥法进行农作物的耕种,实现家肥的再利用;采用科学的防治技术来进行农作物防虫,保证产品质量。从畜牧业发展层面而言,在家禽家畜的疾病预防和饲养等环节需要运用绿色概念,将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有效结合,相互提供养料,进而实现系统内的物质循环流动。

(二)完善服务体系

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各种机构和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来构建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使公众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同时政府部门可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出能力强和素质高的人才,研发出科学实用的技术,如高效利用水肥药等减排减量化技术、饲料化和能源化等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等。当然区域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农业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以及农业技术设施的建设,加快乡村道路和水利工程的建设。此外,通过建设工程和农业设备等来提高区域循环型生产的工业化及机械化程度,建设重点具体如下:①循环工程:在农田管理工程中输送沼液;②收获废弃物技术设备,如收集秸秆和采收水生植物的设备等;③利用废弃物来发酵沼气或生产有机肥等的设备;④喷洒农业的减量化设备等。

(三)增强集约管控

当前产业科学化发展的趋势就是节约化和集约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各流程中贯彻落实相关的开展方法、服务方式和政策引导等。如保证资金、配置和土地筛选等方面的准确性,使农业的收获期、生产期、准备期等有效契合,确保产业的有机统一,实现产业链的科学构建。当然政府需要完善农业经济体系,注重规模化发展,合理分配农业资源,实现产业的发展及拓展。

(四)提高农业经济水平

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基础就是农业产业,其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经济体系的建设水平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促进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这就需要以现代新型农民为主,以市场为导向,采用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从而增强农产品加工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农业产业的生态特色、文化特色、自然特色、地域特色等,推动现代化农业的转型发展。

结束语

在构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过程中,需要从实际具体情况出发,详细分析该体系的具体特点,掌握体系的特性及最终目标,加强绿色生产,完善服务体系,增强集约管控,提高农业经济水平,在各个环节贯彻落实这一体系。这样才能体现集约化和节约化的生产经营理念,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达到高收益和低成本的目标,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持续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精选篇14

关键词:区域特色;旅游管理;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五项中,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要发展生产就必须全方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而区域特色旅游应该是积极因素中的一个最为有利可行的。我们知道,旅游业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同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优势,自然的、人文的、种植的都可以开发为旅游资源。只要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规划、科技、教育等手段加强对旅游环境的管理就能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1区域特色旅游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区域特色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形态,明显表现出市场的适应性、功能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造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特色旅游打破了产业界限,延伸拓展了农业的功能,带动了农产品加工、商贸、交通、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开辟了新的增长点。二是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区域特色旅游业是开放型产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走出城市、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也把城市的先进理念、进步的生活方式带到农村,促进“乡风文明”的形成,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提高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区域特色旅游业是“绿色朝阳产业”,以绿色、生态、高效为出发点,进一步增进了实现“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

2加强区域特色旅游管理建设的具体措施

区域特色旅游业要更好的发展,更有效地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就必须建立健全旅游管理条例,形成管理机制。基于此考虑,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努力建设发展区域特色旅游的良好环境。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全力协同做好区域特色旅游的服务指导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旅游是有效途径之一,如“农家乐”休闲旅游,就是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民增收脱贫的有效渠道。区域特色旅游业起步阶段比较困难,如经费问题、发展模式等,都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的扶持与引导。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政府各级领导要对发展区域特色旅游作专题研究,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办公室,加强对区域特色旅游开发的领导。二要明确发展思路。领导办公室要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明确特色旅游的发展思路,确立发展试点,确保特色旅游健康发展。三要拓宽投资渠道,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区域特色旅游项目开发。

2)注重区域特色旅游的科学规划,确保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发展。区域特色旅游应该有历史文化背景和市场背景,应该因地制宜,力避无序性和盲目性,政府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将区域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田园景观、村居民舍、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等资源,实现区域特色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一要注重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充分考虑投入能力、市场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保持适度开发,合理布局,避免一哄而上。二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区域特色旅游是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理念的,要保护好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和民俗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做好区域特色旅游开发配套项目的规划。区域特色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部分,其相关产业要根据不同类型进行规划,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程度,推进区域特色旅游规范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