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范文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0-13 15:37:23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精选篇1

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2―0029―01

智障,被定义为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者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知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智障儿童又称为智力残疾儿童。面对智障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全社会从认识、情感、行为上真正接纳,通过政府组织、社团公益等多形式合力才能为他们“推倒”人为歧视的“藩篱”,助他们融入社会、走上自力更生的阳光大道。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搭建学校、家庭与社区融合平台

社区是一个社会实体,是一个小型社会,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在具体的社区内进行,是智障人士生活、学习、融入主流社会的重要场所。智障儿童接受社区融合教育,实则是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体验、尝试乃至真正确定社会角色的过程。社区实施融合教育可以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改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互独立、相互隔离的状态。因此,社区管理者要把智障儿童融合教育作为一项重任,整合社区资源,专设社区融合教育机构,配备具有专业知识的社区辅导员,及时协调处理相关事宜,与学校、家庭构建起一个教育网络体系,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相融合的教育力量,加强三者的互动和合作。社区通过举办适合智障儿童的实践活动、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与辖区居民沟通交流等形式,既能为智障儿童提供真实可行的教育环境,又可以引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还可以让社区居民消除对智障儿童的偏见和歧视,从而真诚接纳他们、关爱他们、帮助他们。

二、把课堂教育迁移到社区

我们可以把智障儿童从教室带出来,让他们逛超市、学游泳、乘公交、进电影院,这也是进行社会融合课程的一部分。这种真情实景的体验和实践,有助于智障儿童的生活化和社会化。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智障儿童学会自理、学会生存、学会技能,从而融入社会,因此,学校教育不能只是“空中楼阁”,而是要引导智障儿童“多接地气”,把最简单的“1+1”的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变死板为创造,让他们在超市买自己最喜欢的两支铅笔,就比单纯地告之答案更具现实意义。如,《认识交通设施》通常用图片来一一指认,还不如带孩子们到社区某个十字路口认红绿灯、过斑马线、走人行横道、穿地下通道、上天桥走走,这样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可以达到“知行合一”。教育即生活,把课堂教育迁移到社区,就可以给智障儿童一个真实可行的生活场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智障儿童更顺利地适应生活。

三、设置社区融合教学课程

开展社区融合教学,要有一套支持性的融合教学课程。由于智障儿章的差异性比较大,传统书本中的教材纲要,例如多学科的划分都不适合智障儿童的现实需要,更不要说能适应社会发展与社会顺利接轨。再加上“大而统”的陈旧教学模式,使得智障儿童的个性特征得不到尊重和发掘,因此,要真正实现教育权利,教育体制的设计以及教育项目的执行都应该考虑智障儿童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需要。针对智障儿童的教育目的并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系统的、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其着力点应是为他们成为社会平等的公民打下基础。因此,随着融合教育的兴起,设置智障儿童的教材纲要,就要从社会需要、学生个人需要、课程发展需要三方面出发,突出社会化和个别化,构建以康复训练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技能训练课程和潜在课程为支柱的课程体系,开展以适应智障儿童、家庭、社区为目的的教学训练;教材的基本内容要以主题单元为龙头,兼容不同的学科基本内容,不同科目围绕主题单元展开不同的教学。同时还要不断开发课程资源,整合多种资源为单元开展服务。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精选篇2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新模式;改革;构想

教育是着眼于未来的事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为未来社会培养相适应的合格人才。随着人工智能的诞生和发展,我国已经开始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领域,并显示出人工智能对于弥补当前教育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推动教学现代化和教育发展改革进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医学发展中,工程科学与临床医学不断融合,相互进步。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与医学不断的融合发展,衍生出一系列的医学诊疗技术,仪器,大大推进了医学发展。从2013年到2017年,国务院、发改委、FAD连续发文,多次提及医疗走智能化、云化的趋势,为推动智能医疗领域保驾护航。智能与医学的结合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为培养大量智能医学人才极有必要对智能医学教育新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一、目前医学教育以及医学人才培养状况

智能医学工程是一门将人工智能、传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综合运用于医学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研究内容包括智能药物研发、医疗机器人、智能诊疗、智能影像识别、智能健康数据管理等。

智能医学工程的毕业生掌握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对智慧医院、区域医疗中心、家庭自助健康监护三级网络中的医学现象、医学问题和医疗模式有较深入的理解,能熟练地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信息大数据的智能采集、智能分析、智能诊疗、临床实践等各个环节。实验教学正是融合型创新人才的最好培养方式。智能医学人才的培养需要各学科间的相互交融更为紧密,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与此同时,由于绝大部分医工结合的专业大部分归属与工科学院下,缺乏必要的临床经验,因而学生不能很好的把握新技术的应用。

而国内相关人才缺口还非常大,目前,国内仅仅有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信息工程等工科专业培养医工结合人才。但是囿于培养时间与培养模式,他们往往只能针对具体某一方向,并且目前的培养体系还多着重于工学技术的研究,缺乏临床实践。

二、智能+医学教育的必要性探究

2.1技术进步对医疗人员的诊疗帮助

以癌症的治疗为例,由于针对癌症药物的研究何药物数量非常巨大,对于普通医生在短时间内难以进行准确的判断针对癌症的研究和药物数量非常巨大,具体来说,目前已有800多种药物和疫苗用于治疗癌症。但是,这对于医生来说却有负面的影响,因为有太多种选择可供选择,使得为病人选择合适的抗癌药物变的更加困难。同样,精确医学的进步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基因规模的知识和推理成为决定癌症和其他复杂疾病的最终瓶颈。今天,许多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学研究员需要数小时的时间来检查一个病人的基因组数据并作出治疗决定。

上述问题在拥有工学、医学双背景的医生手中已经不是问题,通过目前日渐成熟的AI技术,对于大量的医疗数据进行检索,通过可靠的编程手段,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完备的医疗数据库,帮助医生进行诊疗。据调查,美国微软公司已经研制出帮助医生治疗癌症的人工智能机器,其原理是对于所有关于癌症的论文进行检索,并提出对于病人治疗最有效的参考方案,它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来帮助医生找到最有效,最个性化的癌症治疗方案,同时提供可视化的研究数据。

2.2智能医学对于新时代医生培养的影响

人工智能通过计算机可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的丰富信息和数据,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人工智能可帮助教师完成繁杂的、需适应各种教学的教学课程、课件等设计,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学与教的行为和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正如前面所述例子,智能网络模块化学习平台可使教学摆脱以往对于示教病例的依赖,拓展了学生们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可极大地提高医学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育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将会创新教育方式和理念。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当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中提到当代教育技术的五大发展趋势之一就是“愈来愈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结合上述人工结合上述人工智能在医学教育中的创新作用,下面就人工智能结合医学学教育新模式提出一些构想。

三、交叉医学人才的培养

3.1建立智能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目前智能医学的研发和临床还存在隔阂,临床医生并没有很好地理解人工智能,无法从实践出发提出人工智能能够解决的方向,而人工智能的产业界热情高涨,却未必能踩准点,所以产业界需要和临床深度沟通融合,才能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目前,国内仅仅有生物医学工程、醫学信息工程等工科专业培养医工结合人才。

3.2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初步构想

据悉,目前已经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几所院校开设了智能方向的医学本科教育,旨在弥补上述缺口,相关院校也在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为医学生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应当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该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充分进行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的训练,具有智能医学工程领域中的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精选篇3

关键词:HPS教育;小学科学;人工智能

随着我国教育的迅猛发展,作为科学教育重中之重的小学科学教育逐渐开始被大众所关注,所以探索小学科学教育的新思路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多年来,我国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理念与经验,并进行本土化研究,促进我国教育发展。

一、研究背景

HPS教育作为西方20世纪80年代盛行的理论,引入中国已有20余年。作为极其受欢迎的教育理念,凭借着自身优势在中国教育课程改革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也为中国科学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一)HPS的概念界定

HPS的提出源自科学内部对科学反思和科学外部人员对科学本质认识的思考。最初,HPS指的是科学史(HistoryofScience)和科学哲学(PhilosophyofScience)两大学科领域,但在20世纪90年代科学建构论流行后,科学社会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被引入科学教育,HPS逐渐演化成科学史(HistoryofScience)、科学哲学(PhilosophyofScience)和科学社会学(SociologyofScience)三者的统称[1]:科学史即研究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科学知识的历史;科学哲学则是对科学本性的理性分析,以及对科学概念、科学话语的哲学思辨,比如科学这把“双刃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科学社会学则讨论科学处在社会大系统中,社会种种因素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信仰等因素[2]。在国外,德国科学家和史学家马赫最早提倡HPS教育,突出强调哲学与历史应用至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我国HPS相关研究开始晚且研究规模较小,首都师范大学的丁邦平教授认为HPS融入科学课程与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3]。

(二)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必要性

运用科学史、科学哲学等进行教学是目前国际上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新趋势。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科学教育步入了新阶段,其不仅要求达成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的相应目标,也要养成相应的科学态度,思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融洽相处。该标准提出了“初步了解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需要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提倡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提高保护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HPS教育与小学科学课程的结合是教学内容由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过程,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新维度,改变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环境。将科学课程中融入HPS教育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研究科学知识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对社会的多方面影响以及科学和科学方法的优、缺点等。当《小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态度和价值观视为科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时,小学科学课程就有望成为HPS教育的天然载体,同时为小学科学课程渗透HPS教育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虽已有部分设计融入了HPS教育理念,但该融入过程仍停留在表面,融入程度低,融入方式单一。所以,研究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十分有必要。

(三)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可行性

纵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将HPS教育融入小学科学课程可分为基于传统课堂模式的正式教育课程和基于科技馆、研学机构等的非正式教育课程。由皖新传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新媒体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三方通力合作、联合打造的《人工智能读本》系列丛书自出版以来已发行八万套,在安徽省多个市区的小学得以应用,是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上的一次全新探索。该套丛书分三年级至六年级共四套,涵盖了16个人工智能前沿研究领域知识点,每一节课都设有场景引入、读一读、看一看、试一试4个模块。小学《人工智能读本》作为阐述新兴科技的读本,以亲切的场景对话和可爱幽默的插画等形式吸引了众多小学生的兴趣,不仅可作为学校科学课读本,也可以应用于课外场景。本文则以小学《人工智能读本》为例,对HPS教育进行初步摸索与实践,以期对小学科学教育带来教益。

二、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的典型案例

《人工智能读本》作为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实践的典型案例,侧重引导学生多维度、科学辩证地认识人工智能,内容包括机器学习、决策职能和类脑智能,以及人工智能的不同发展阶段,带领学生思考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以及其他挑战,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研究将以《人工智能读本》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为例,分析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的实践。

(一)科学史:提升课程趣味性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公众的重要步骤,提升过程的趣味性则十分重要。过去传统的小学科学教育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学习过程,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失去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索欲,不利于公民科学素养的整体提高。而科学史作为研究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科学知识的历史,已经逐渐渗透到科学教育中来。科学史常常介绍科学家的事迹,某一知识诞生所面临的困难和曲折过程,而将科学史融入课程可以带学生重回知识诞生的时刻,切身体会科学。读本作为在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利用科学史内容,以叙事方式可以将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的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在读本中融入历史,可以提升课程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加容易探求科学本质,感受科学家不懈努力、敢于质疑的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例如《人工智能读本》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引入部分即以时间顺序展开,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与面临的困境。在“看一看”中机器人索菲亚是否可以结婚的故事不仅为本章节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提升了课程的趣味性,而且还融入了科学与哲学,引发读者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

(二)科学社会学:提升课程社会性

科学社会学是研究一切科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包含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科学的影响。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同时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影响,比如蒸汽机的诞生表明科学促进社会的发展。在科学教育的课堂中融入科学社会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问题,还可以通过介绍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培养学生灵活、批判看待科学问题的思维能力。如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中,在介绍个人与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政府和环境这两个要素,使学生在更宏观的背景下,获得这样一种认知:环境与技术之间有一把“双刃剑”,个人与技术、政府与技术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主客体关系。《人工智能读本》并不全是说教性质的文字,在“试一试”中的辩论赛环节让同学通过亲身实践,更加了解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多方面影响。通过对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这一事实的了解,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将学习知识与社会的背景联系在一起,深刻体会科学中的人文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科学哲学:提升课程思辨性

以往研究发现,国内学科教材中关于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内容较多而且呈显性,而对于科学哲学的融入内容不够,且不鲜明。[3]科学哲学融入科学教育无疑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辨性,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科学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例如,《人工智能读本》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中,引入人工智能伦理,通过介绍人工智能面对的挑战、人工智能的具体应对策略,让小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可能引发的法律和伦理道德问题,明白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准则。通过“读一读”先让学生明白伦理概念,再用一幅画让学生思考在算法的发展下,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如何定义,向学生传递树立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共生的技术伦理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学观,全面且思辨地看待科学,提升学生思辨性,进而提升科学素养。

三、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实践建议

《人工智能读本》作为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儿童科普读物,着重引导小学生培养科学创新意识,提升人工智能素养,产生求知探索欲望。但《人工智能读本》作为HPS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初始,仍存在教育资源不充分、内容结合较浅等不足,为了将HPS教育更好融入小学科学课程,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改进。

(一)开发HPS教育资源

HPS教育需要教育资源的支撑。HPS教育资源来源广泛,无论是学生的现实生活,还是历史资料,都可以提供契机和灵感。《人工智能读本》中收集了大量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故事和现实案例,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从各个角度达到科普的目的。在新媒体时代,进行HPS教育资源开发时,应当注意借助最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增强资源的互动性,如互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科学可视化技术等。在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图片文字讲解,实验演示及互动来开展。这种形式对于现实中能接触到的实验内容,如常见的动植物、可操作的物理化学实验等,比较容易开展。而对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知识,或者一些已经不存在的动植物,则只能通过图片视频进行展示,不容易进行实验展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则可以虚拟出世界万物,如不易操作的物理化学实验、已消失的动植物等都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的手段得以呈现。这些技术或能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或通过营造沉浸感以使学生有更佳的情境体验,或让学生与教学资源进行交互从而自定义内容,服务于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终极目的。

(二)对小学科学教师进行培训

HPS教育的关键是从社会、历史、哲学等角度对自然科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并不是将大量的内容或学科知识简单相加,这对教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人工智能教学领域常常出现“学生不会学、老师不会教”的状况,《人工智能读本》作为内容翔实有趣的读本可以弥补一部分缺失。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知识储备。HPS教育理念不仅仅针对历史中的科学人物,所有的学生主体也是历史中的主体,他们也身处于社会中,并且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科学现象有着自己的思考。所以教师身为引导者,需要注意到学生的思考,深入挖掘,鼓励他们对所思内容进行反思并付诸实践。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应当成为科学教师教育项目中的一部分,这能让科学教师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社会责任。为此,对职业科学教师进行HPS培训便是必要的。

(三)多场景开展小学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不是空洞的,它来自学生的认识体验,并从中获得生动、具体的理解和收获。《人工智能读本》作为方便携带的读本,不仅可以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场景,如研学旅行、科技馆等场所。课堂学习只是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一个环节,家庭、科技馆等也可以进行科学教育。例如,科技馆与博物馆可以以科学家和历史科学仪器为主题举办展览,展览中融入HPS教育理念,学生在参观和学习过程中学习有关科学内容。一些历史上大型的科学实验,学校教室或实验室无法满足条件,但在大型的场馆中可以实现。例如,研学旅行作为目前科学教育中最受欢迎的方式之一,已被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列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正逐渐成为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另一个途径。研学旅行作为一种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旅游形式,通常伴随着知识教育的过程,包括科学知识的普及,所以也是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该场景下,运用《人工智能读本》等新兴手段进行科学教育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目前,HPS教育理念已经积极尝试运用到小学科学教育中,包括学校内的正式学习以及学校外如科技馆、博物馆、研学旅游中的非正式学习之中。其中,科技史以时间维度为线索创造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课程趣味性;科学社会学以科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提升科学素养;科学哲学则以哲学的视域审视科学的诞生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未来,HPS教育结合小学科学则需要更深入,在资源开发、教师培训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加以改进,为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袁维新.国外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0):62-67.

[2]张晶.HPS(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范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9):83-87.

[3]丁邦平.HPS教育与科学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0(06):6-12.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精选篇4

关键词:科教融合;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0引言

物流业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的地位备受社会重视。新时代、新常态下的物流业低端过剩、高端不足,迫切要求转型升级,不断创造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引领物流业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转变,对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有前瞻性,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科教融合是大学本质、办学目的以及育人形式的内在逻辑要求,是大学回归本真、修订目标、创新育人方式的必然取向。科教融合从大学学术共同体出发,明确提出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耦合关系。在新时期新常态下,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这种内在逻辑耦合关系,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跨界性与实践性,从师资队伍、课堂教学、实训平台和实习基地4个方面尝试构建校企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养的云服务平台系统模型,利于培养大量富有地域民族特色的高素质的综合应用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有力助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不断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1文献综述

在科教融合新常态下,专家学者们已研究了科教融合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科教融合理念下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策略和机制。关少化等[1]思考了洪堡的科教融合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房宏君等[2]分析了科教融合与应用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关系。徐明丽[3]提出了教、研、学相长的人才培养举措。丁祎昕等[4]探究了协同创新视阈下的科教融合本科生人才培养机制。黄音等[5]构建了校企合作下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钟相强等[6]认为科教结合在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成洪波[7]认为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发现和发掘各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可助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王廷璞等[8]实证了科教融合培养模式下协同创新育人的良好办学效果。江定心[9]构建了“研究+实践”型教学模式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杨青等[10]开展了以“智能应用”为主题的创新实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一系列教学研究、改革和实施活动。梁玮[11]通过多种途径探索了人才培养新模式。王嘉铭等[12]认为实现一流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依托科教融合理念进行制度设计。肖英等[13]构建了基于“挑战杯”的科教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薛澜[14]认为未来的科教融合重在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及企业之间的合作。柯春松等[15]探索了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崔宝东[16]认为现代高校创新管理机制,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整合科研与人文精神,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刘静平[17]将学生分为“融合和非融合”两组,对比实证了科教融合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性。基于上述文献的分析可知,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发展方向。现有的研究虽然为此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但是涉及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不多,研究智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论文少之又少,还需对此课题进行研究。

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类型与特点

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以及“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物流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类型与特点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2.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类型

目前,就企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一般可分为基础操作型、综合管理型和复合战略型3种类型。基础操作型物流人才也被称为初中级实用型人才,在物流企业中主要从事设备操作与维护,物流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企业配送中心的管理和经济核算以及储存、运输、配送、货运、报关等工作。综合管理型物流人才不仅能够从事企业发展方向研究,企业管理体制研究,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和企业设备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更能够进行系统化的物流管理,专业操作进出口贸易业务,熟悉电子商务物流,精通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及成本核算。复合战略型物流人才主要从事企业发展方向研究,企业管理体制研究,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和企业设备研究与开发,善于掌控物流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还可从需求的角度分类,具体分为企业物流人才、物流企业人才、物流规划咨询人才、物流研究人才4类。企业物流人才主要是指物流各功能岗位的操作人员,如运输管理人员、仓储管理人员、报关员、配送人员、客户关系管理员等。物流企业人才主要指第三方物流营销人才,能够运用物流知识进行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营销。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和物流研究人才则指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具有物流科技创新能力,并且知识面较宽的复合型物流管理规划人才。

2.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特点

在智能技术和“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特点主要表现在:专业复合型、语种多样化型、国际型、智慧型4个方面[18]。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应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物流理论和技能,具有扎实的英语能力。基础操作型物流人才特点是熟悉物流行业,同时掌握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等方面的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综合管理型物流人才特点是精通现代物流商务活动,具备足够的物流技术知识,善于提出满足物流活动需求的方案。复合战略型物流人才特点是通晓物流活动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维,熟知至少一个行业或一种模式的物流理论与应用,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现代企业要求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把握全局的能力、实操技术技能、规划未来蓝图和团队合作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具有物流管理知识、财务知识和其他商业知识、专业英语、计算机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

3科教融合下的智能物流人才培养平台模型构建

物流行业处在智能变革时代,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尤为关键。面向现代企业需求的类型与特点,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行业背景、产业发展等因素[19],明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下,加快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步伐,改革OBE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0],以需求导向理论及协同教育理论为支撑,在区域经济需求导向下,结合物流行业发展前景以及物流管理领域人才需求情况[21],从师资队伍、课堂教学、实训平台和实习基地这4个方面构建校企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养的云服务平台系统模型,以期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发展的物流专业人才,助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22]。

3.1智能物流人才培养的云服务平台系统概述

基于高校的校园智慧网WLAN,校企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养的云服务平台系统可以链接智能端口、通过智能端口可以管理师资队伍模块、课堂教学模块、虚拟仿真实习平台和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并能为这些模块提供智能云服务。

3.2智能云服务简介

在高校校园智慧网WLAN的支撑下,校企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养的云服务平台系统中的智能云服务模块具备八大服务功能,可以为高校师生提供资源管理、微课管理、学习空间、在线学习、虚拟教室、虚拟企业、网络教研、课堂实录等方面的服务。

4科教融合下的智能物流人才培养平台模型实施

科教融合是现代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和有效路径,主要源于学术探究的过程、大学理念的认知、组织架构的耦合和教学学术的遵循。这种基于自身理性选择的人才培养方式具有科研育人、保障组织和激励教学学术的特征。应用型本科学校应以培养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为根本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物流综合管理应用能力,突出实践教学和技能的培养,在科教融合下的校企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养的云服务平台系统模型实施中,一定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课堂教学设计、建好虚拟现实交互式实训平台、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习基地。

4.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精明能干的师资队伍利于智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兼职的方式组建一支凝聚力强的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造就一支技术过硬、科教素养高的教学科研团队,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智能云平台,让教师大胆运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和智能云提供的虚拟教室和虚拟企业进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拟演练,并且依靠校企合作共建的实习基地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教师工作的工作岗位,逐步培养和精心打造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4.2强化课堂教学设计

科教融合是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的大趋势。依托科教融合理念,根据学校特色,把教学和科研、知识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强化课堂教学设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设计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明确物流专业技能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创新“双导师制”校企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双证融通”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采用科教融合的教学方法,将项目研发过程和教学过程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4.3建好虚拟现实交互式实训平台

物流业的发展必然走向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化跟踪和智能监控。建好虚拟现实交互式实训平台益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物流信息技术素养,创新复合应用型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4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学科。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是培养合格且适应企业需求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最高效途径。在真实的实习基地工作环境中,学生可以迅速自然地转换角色,熟练掌握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并能够灵活运用物流信息管理技术及时解决实际物流运作中出现的问题。

5结语

高校是智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之一,加强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课堂教学、实训平台和实习基地建设是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各项知识和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此外,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开拓新的渠道,拓宽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满足未来企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关少化,许硕.“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洪堡“科教融合与人才培养关系”思想再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10):172-173.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精选篇5

关键词 融合式适应体育 智力障碍 体育教学 体适能

分类号 G764

1 问题提出

智障,也称精神发育迟滞,是个体在18岁之前的生长发育期,智力与适应行为两方面出现严重缺陷的表现。智力障碍者的自我照顾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自身的健康往往需要依赖别人的照顾,因此,智障者的体适能状况就需要特别关注。Beaseley(1982)指出,智障者有认知或语言能力障碍,大多数可能会从事劳力型的工作,因此,需要有良好的体适能才能胜任这些工作,智障者如果拥有较佳体格和优异健康的体适能,就能克服别人的歧视,获得社会认同与接受,另外,智障者如果具有慢性疾病或是有其他心理健康问题,也可以通过体适能方案改善身心状况。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及社会的关注,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带动了全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教育实践经验中大量的案例说明了体育活动对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培养的具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近20年来,美国的融合教育运动影响越来越大。融合教育自然也影响到各国教育体系的制定,它的理论及实践也已成为各国教育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适应体育对智力障碍学生的体育教育和身体活动等相关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因此,结合融合教育以及适应体育两种概念的体育教学理念——融合式适应体育便开始出现。

2 国内外智力障碍学生体适能的相关研究

对于身心障碍者而言,可以在从事体育活动中,经学习而获得各种日常生活的经验。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身心障碍者生活品质的研究多将身体健康情形列为指标之一。就促进身心健康或体适能改善而言,健康相关生活品质与体育运动息息相关。通过适度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提升体适能,进而对个体的心理、情绪、精神、社交与智慧各层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Moon和Renzaglia(1982)指出,身心障碍者的体适能比正常人要弱,且中重度的智障者又比轻度智障者弱;早在1959年,Francis和Rarick两位学者就针对儿童和青少年智能障碍者的健康体适能与同年龄之非障碍者进行了动作表现、年龄、性别与体适能关系的比较性研究,结果显示,智能障碍者的体适能不及正常者。Tomporowski与Ellis(1984)研究了中重度智障者接受心肺、肌力训练及学业培训的状况,考察实验组及控制组学生的智商变化情形,结果显示,接受体适能训练的智障者在心肺适能上确有显着改善,但是智商方面没有进步,并且体适能实验组的学生在不良行为上有明显的改善。Femhall和Pitetti(2000)两位学者针对26名轻、中度智能障碍儿童和成年者进行腿部肌力训练发现,腿部肌力与跑步持续表现有很大相关,通过肌力训练提升腿部肌力后,在六百米及二十米渐进性跑步测验中都有显著进步,腿部肌力会影响最大耗氧量及跑步表现。Memman、BarneR及Jarry(1996)以22名多重障碍成人(包含智能障碍)为研究对象,利用暖身运动、伸展操、音乐有氧运动、肌力训练、缓和运动等,经十二周体适能训练后发现:被试的身体组成及脂肪两者均无显着改变;但在心肺适能、肌力及柔软度上都有显著提升。

国内方面,戴听(2007)通过检索对大量研究有关智力障碍者体质特点的文献,对唐氏智障者与普通智障者在体能状况、肌肉力量与平衡能力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智力障碍者下肢肌力与平衡能力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而唐氏智力障碍者的各项指标更显著低于普通智力障碍者。研究认为肌肉力量是影响智力障碍者体能与平衡能力的一项重要因素。研究者还发现,经过针对性训练可以增强智力障碍者的下肢力量与平衡能力。

吴雪萍与章建成(2007)通过实验探讨了不同动作技能活动方式对智力障碍成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对被试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结果表明,智力障碍成年人不论是参加开放性动作技能或封闭性动作技能练习,对他们的身体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轻度智力障碍成年人组平衡性好于中度智力障碍组,说明智力障碍群体坚持参加体育运动是有益的,也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并提出应进一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融合式适应体育及相关理念

3.1适应体育及相关研究

适应体育一词最早由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是基于促进个体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的,以身体、心理、智力发生障碍的人为主体,包括在特定时期内不能分享普通体育活动的社会成员所从事的高度个性化的体育活动和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其实践领域涉及适应体育教育、适应休闲娱乐、适应运动竞赛和适应运动康复。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开始使用适应体育这个术语,目前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并成为体育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健康体育休闲舞蹈协会认为,适应体育是依靠多样化的活动设计,来满足特殊学生的需求。从研究领域而言,适应体育应属于“适应身体活动”的分支,它是一个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强调在学校教育体系中,首先进行评估,然后由体育综合课程结合特殊的教学设计,来诊断并解决个体因伤残失能而引起的社会、情感、认知与心理动作等方面的终身问题。

我国大陆从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始使用适应体育概念,目前,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关适应体育的研究,大部分都是总体性地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学进行论述。相对而言,对于智力障碍学生的研究要多于其他残疾类型,主要涉及到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康复、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问题。

施敏等研究显示,通过全脑型体育教学训练,可以提高弱智学生左手、右手、双手及下肢的左、右侧肢体运动技能的潜能,弥补缺陷,发展协调能力;提高上肢力量潜能,促进力量素质协调发展;对提高弱智学生心智潜能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绍志春等从体育与语文、数学知识相整合、体育与劳动生活相整合、体育与音乐舞蹈相整合、体育与游戏活动相整合等方面,对培智学校体育课程整合进行了探索。李红认为,弱智儿童班级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需要来调节;教新技术时最好在小的教学场地进行,防止学生分心;教学中需要大量的器械;设计内容时要考虑环境,并且应是大多数学生能够成功完成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问题法、示范法、保护与帮助法及暗示法等。总体来说,我国关于适应体育的研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

3.2融合式适应体育的理念

融合式适应体育(inelmive adapted physie~educa,tion)一词,是由“融合教育”所衍生出来的一种体育教学方式,落实了融合教育的理念,通过融合的过程,使残障学生和普通学生都能够得到体育发展。

美国健康体育休闲舞蹈协会的定义指出,融合式适应体育是以多样化的活动设计来满足特殊学生的需求,且它是属于“适应身体活动”的一支,强调通过学校体育方面的综合性课程与特殊教学的设计,并且通过评价、诊断以解决个人因伤残失能而造成的社会、认知与心理动作等终身问题。融合式适应体育是针对特殊需求学生的兴趣、能力与限制,设计出包括运动、游戏等的综合活动计划,希望特殊需求学生能够通过身体活动来达到情感与智力的共同发展以适应社会。

分析融合式适应体育的内涵,可以将融合式适应体育分为过程(指完成运动项目的动作成分)、成果(指运动成绩)以及变量(实施条件如器材、指导方法等)三个方面,而课程与教学的调整就是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调整,而且能够随学生的学习进展与需求而改变。

4 如何开展融合式适应体育教学

4.1融合式适应体育教学的类型

从事融合式适应体育教学课程时,调整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式以及提高对班级与学生的行为管理技巧都非常重要。适应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考虑以下几点:社会行为,学习与同伴互动的社会技巧;享受运动乐趣,促进身心均衡发展。

总的来说,融合式适应体育的教学类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身体的融合(physical inclusion)。身体的融合指的是将所有的学生都安置在一般的体育课堂当中,是目前国外最普遍的融合方式,但是,如果是中度障碍或多重障碍的学生,由于他们参加一般体育活动会遇到障碍,因此,这部分学生单独分开教学。

二是教学方式的融合(instruction inclusion)。教学方式的融合指的是和普通学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而参与的程度则由身心障碍学生的目标以及他们是否接受足够促进融合的支持而定,如果学生的身心障碍情况比较严重,虽然可以在专业人员及同伴的帮助下进行体能活动,但是相对和其他同伴之间的互动较少,所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轻微的活动方式,以便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

三是社会性的融合(social inclusion)。社会性的融合指的是身心障碍学生和同伴之间的互动情况。一般来说,社会性的互动是正面的、积极的,并有助于身心障碍学生和一般学生之间的互相接纳。

进行融合式适应体育教学的第一要素,就是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及需求来调整课程,这才能提升并达到学习目标。目前,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很难把握融合式适应体育教学的原则,经常造成教学的不一致,甚至产生混乱,因此,就必须要了解融合式适应体育的教学模式。Shen411(1993)提出适应身体活动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融合式的适应体育方案可分五种参与的层次。一是正常性体育活动:指完全的投入正常体育课,没有做任何体育活动上的修改。二是修正式的体育活动:在上体育课时,教师做一些弹性的调整以便普通学生与身心障碍学生可以愉快地在一起活动。三是平行的体育活动:障碍学生参与同样的活动但有他们自己的活动方式。四是融合式的适应活动:普通学生与障碍学生一起进行适应性的活动。五是隔离式的适应活动:身心障碍学生在隔离环境中参加体育活动。

4.2开展融合式适应体育的教学原则与策略

4.2.1教学原则

我们建议,融合式适应体育活动的教学原则可遵循以下几点:不要对障碍学生“特殊对待”;游戏活动中不要进行淘汰;机会均等的竞争;运用同伴帮助法;及时调整环境器材和规则;不要诱导学生失败;不要强调技能为成就标准;在活动过程中要给所有学生选择机会;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活动时间不宜过长。

4.2.2教学策略

融合教育是让所有学生有权利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获习技能,特殊学生也是班上的一员,学生良好的学习应以单一教育系统替代普通、特殊二分的教育系统,而且通过家长、教师、学生交互影响的力量来促使融合模式比分离模式更易成功。在群体体育教学课堂上,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融合”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常规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学生学习策略一直没有变化,难以满足学生多样性的特殊需要。为此,改变普通的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系统化、整体化的融合体育教学体系,在常规体育教学中对特殊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精选篇6

关键词:融智观念;高校;师资;技术

融智教育观念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他的本质特征是通过社会资源的利用去提高我国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虽然我国的高校数量不断增加,可是对于一些新生的地方性院校来说,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缺失很低,那么就需要一种理论和理念去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而融智教育观念正是这样一种理念,下面我将对融智教育观念进行具体的介绍和分析。

一、融智观念的内涵

高等教育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中心和焦点问题,有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的中心是“育人”,有的学者认为中心是“育才”,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德才兼备。那么,我们就来共同讨论一下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说过世界的本质是矛盾,要想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就要掌握存在于事物之中的矛盾。那么,在高等教育发达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高等教育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大学人才呢?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急需搞清的问题。这些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就是提高教师的水平和能力从而去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只有具备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融智观念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吸收和融合社会中和学术界的有效资源和高水平资源(主要指人力资源)去发展学校的教育。这种教育观念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但是真正的学术大家和学术名师的数量却与之不成比例,非常的稀少,这样就造成了我国的高水平教师和科研人员往往都集中在了著名的国内大学之中,而对于广阔的省属高校和地方性高校的教师水平有待提高,这样就产生了两个重要现象和问题。第一是不公平,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这种人才的概念不一定指的是精英型的人才,而指的是受过高水平教师点拨和指导过的人,一个好的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受用无穷,受益一生。但是,高水平的教师往往成群的集中在我国的知名院校,而地方院校的高水平教师人才是奇缺的,这样就造成了由于高考成绩的不同,而导致了受教育水平和人生发展轨迹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这就是一种不公平,同时应当解决这种不公平。第二个现象和问题是高水平教师的使用效率不高,我国的高水平教师往往集中在高水平的国内院校之中,这部分教师的课程量往往不是很大,同时,具有大量的退休的高水平教师,这部分人才几乎处于闲置的状态。这样,就为解决第一个问题(教育不公平)提供了思路,这种思路就是融智观念。

融智观念是儒家文化的一种继承,主张社会是一个共同体,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一个人要想成为人才就应该受到多方面教师的指导和教育,这种教育不仅仅来自于学生的授课教师,同时,还要来自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整个社会都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作用,但是,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没有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包括退休教师、在读的研究生和一些工作不忙的高水平教授等人,根据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看法,社会最大的正义就是使社会中的所有资源都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与融智观念存在许多契合支出,都主张应当将社会中的闲置的或者没有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用到目前的高等教育中去,从而使得社会中的所有资源都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去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才。融智观念充分体系了社会共同团结和帮助的理念,使得学校和社会之间的隔阂基本的消失了,社会中的企业和各种教育资源都可以参与到高校的教育中来,共同培养社会人才。

二、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正常的高等教育教师的师资队伍应该是成金字塔形状的,年轻教师处于金字塔的低端,人数较多,中年教师处于金字塔的中段,人数居中,而年纪较大的教师处于金字塔的顶层,人数较少。这种金字塔式的年龄结构是国际公认的合理结果,这样就可以在教育领域中,不断的培养新的高水平的教师。但是,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教师年龄结果就与之完全不符。对于,一些高水平的高校来说,往往是高水平的教师比较多,而年轻教师较少,因为,高水平院校的招生人数变化的并不是很快。而对于相对发展较晚的地方性高校来说,教师的年龄结构就更加的不合理了,在地方性高校中往往是呈现出年轻教师较多,而中年和老年的教师较少的现象,这样就造成了地方性院校发展畸形的现象的产生,即不能够真正的培养出人才,同时,教师也很难通过学习而提高自己的水平。除了教师的年龄结构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之外,教师的水平结果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必然会带来社会教育的不公平,因此,我国高校亟待出台办法来解决这种发展不平衡和不公平。

第二,师资队伍中存在着大量资源的浪费。我国高水平的高等院校的人才饱和,而地方性院校人才短缺,与这种发展不平衡并存的现象是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因为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不同,高等教育的教师工作量相对于初级教育来讲很少,因此,许多退休的高校教师都可以并且能够通过返聘的形式回到高校中继续工作,而这种返聘不是要回到原来的大学,而是要补充到地方性高校的教育中,为地方性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初次之外,大学中还存在许多课程不是很紧张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都可以补充到地方性高校的教育中来。而对于一些高水平的教授来讲,他们不应该只在一所高校担任教授职位,应当像美国的教育体制一样,采取教授的讲座制度,即一个高水平的大学教师可以在多所院校担任讲座教授,定期给学生进行重要专业知识的讲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在社会中还存在大量的教育资源的浪费,所以,地方性高校应当积极的采取措施,吸收社会中的优质教育资源。

第三,没有将社会中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纳入到师资队伍中来。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技术和能力,其目的是通过学生未来的就业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但是,对学生技术和能力进行教学的往往是在大学毕业,但是没有到实际工作岗位中工作过的研究人员,这样的教师结构就会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技术性的理工类的高等教育过于的倾向于理论教育,而忽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建设,或者教学的内容我国的实际生产技术不相符,造成了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对口的现象。这种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师资队伍中缺乏社会中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我们国家是市场经济国家,国家的经济主体是企业,所以大部分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都集中在企业之中。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应该聘请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向我们广大的大学生进行适合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教学。但是,我国目前高校与企业的这种师资和人事合作是很少的,并且仅有的为数不多的合作的水平还比较低,仅存在于学校的后勤管理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没有出现教学和师资队伍方面的合作。

三、融智观念在我国高校师资建设中的可行方式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我国社会中的闲置教育资源有很多,这些资源都可以被用于高校的教育中去,下面我以教育资源的主体为分类方式,对融智观念在我国高校建设中的可行方式进行分析。

第一,兼职教师融智方式。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社会中具有大量的闲置的教学资源,因此,地方性高等院校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闲置资源,利用的方式可以采取兼职聘用的方式进行利用。兼职教师的融智方式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高等院校中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为地方性高校的一些基础性课程进行教学,这样可以降低学校的运营成本,同时,也可以对外聘的教师进行严格的管理,择优录用,为学校未来的教师提供人才保障。

第二,退休教师融智方式。融智观念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要吸收社会中的优质教学资源去帮助学校的教学。高等教育的水平往往是与教师的年龄和资历是成正比的,因此就会有大量的资深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因为退休而在社会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样的资深退休教师就是融智观念所要找寻的社会优质教学资源,所以,高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退休的教师返聘回来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客座教授融智方式。我国科研和教学的中坚力量就是大学中的中年科技人才,这些人才往往聘用于我国的知名高校,本着融智的原则应该将这部分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利用,因此,地方性院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聘请这些资深的在职教师担任学校的客座教授,定时给学生们讲解专业的核心课程。除了国内的融智之外,我们还要将眼界放在国际,定期应该聘请国外的知名学者到学校中进行讲学,从而促进我国高校的高水平发展,使我国高校不仅在数量上增加,同时在质量上提高。

第四,社会精英融智方式。融智观念不仅要利用社会中的教师和专业人才,还要利用社会中的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由于成功人士和技术精英大多都工作在企业之中,所以,要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不是合作办学方面的合作,而是师资队伍建设和人士方面的合作。高校可以与企业的人事部门进行沟通可以让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走进大学的课堂为学生们讲解社会中和企业中真正缺少的技术是什么和常用的技术是什么,并且要求学生们到企业的车间中进行参观和进行实习,从而增加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以后工作的就业机会,这样就可以使得大学的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模式,真正地使学生的知识来自于社会并应用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黎利云.民办普通高校师资建设战略规划[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精选篇7

【关键词】智慧校园;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8-0021-04

【作者简介】李国庆,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江苏徐州,221008)副校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网络应用技术、教育教学管理。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一代移动网络技术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从数字技术时代进入智能化时代,智慧教育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新兴观点与视角引起人们的重视。职业教育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一个层面与类别,更应该做好智慧教育的探索与研究。2016年1月,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推进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通知》,并随文公布了《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015)》,职业学校的“智慧时代”即将来到,如何做好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的转变?我们距离智慧校园还有多远?

一、智慧校园是什么?

智慧校园到底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智慧校园的定义中,当前国内有以下几种相对权威的说法。

一是基于管理应用的“智慧校园”。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这幅蓝图描绘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简而言之,“要做一个安全、稳定、环保、节能的校园”。

二是基于物联网管理的“智慧校园”。南京邮电大学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即构建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与服务要求的开放性、协同化运行环境,为校内外各类人员提供完善的个性化服务支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完善的智慧化运行环境,在学校中实现数字资源整合与共享、身份识别、图书管理、校园一卡通、校内各类信息系统集成等,从而实现为校园管理提供“智慧化”服务。

三是在《江苏智慧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文件中给出了“智慧校园”的基本定义:基于教育云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对传统的校园网络系统进行整合与优化。建立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招生等各个区域的宽带高速网络环境,提供面向全体师生的基本网络服务和软件服务。在校园内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构建工具化的学习环境和智能化的工作环境,实现教师教研、学生学习、教务管理和评价、家校沟通、学校安全管理的智能化。

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智慧校园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搭建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服务领域,实现这些领域的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基于此,所谓“智慧校园”是指通过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学校师生和校园资源交互方式,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以提高应用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能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

二、智慧校园应该具备哪些指标?

对于智慧校园建设的标准,国家、省教育部门结合教育类别制定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尽管针对不同的对象,但总体方向是一致的。评价项目共分师生发展、应用服务、数字资源、基础设施、组织保障五个部分,整体分析,可以称为“一二二”体系,即一个核心――师生发展;两个平台――应用服务平台、数字资源平台;两个保障――基础设施保障、组织制度保障。

(一)一个核心:体现智慧校园水平的师生发展能力

智慧校园建设的目的是“提升学校管理的效率,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要体现出“人要智慧、物要智能”的特征,其核心是学校师生教育教学发展能力的提升,主要包括校长、教师、学生三个方面的发展能力指标。

校长要具有一定水平的信息化发展理念与能力:发展目标、规划和设计、引领与组织、个人影响力。学校的中层干部也应该同时达到以上几方面要求,并具有较强的实施能力。教师要具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先进理念,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能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专I发展;与家长、学生、同事、专家进行互动交流。学生要具有正确的信息意识,对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学习方式持积极态度;能正确利用网络获取、储存、评价、整理和应用数字化资源,改进学习方法,进行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两个平台:应用服务平台、数字资源平台

1.支撑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的应用服务平台。

搭建好智慧校园建设中的教学、科研、管理的应用服务平台至关重要,单个平台的好坏决定着应用的程度,平台融合是智慧校园整体水平的关键,要着重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软件服务平台的融合统一,要具有统一身份认证、信息门户数据标准、校园一卡通系统、电子档案管理统一服务功能。二是教学与科研服务,要具有教学、实习实训服务等信息化管理功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个人空间支持,提供网络教学与培训服务;具备基于物联网的信息采集、分析与互动的信息化管理功能;提供教科研协同服务,具备对教科研项目从立项申报到项目验收各个环节的管理功能。三是校企合作服务,建设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具有校企合作信息、校企合作项目管理、顶岗实习管理、毕业生跟踪管理和服务等功能。四是办公与生活服务,即能提供办公自动化平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公文流转、信息、用印管理、会议管理、请假与销假等常规行政办公服务。五是财务和资产管理服务,能提供财务管理服务并能够根据财务数据进行信息分析,同时建设设备资产管理服务平台,提供资产采购、管理等信息化服务。

2.适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数字资源平台及教学资源。

建立适用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数字资源平台以及建设适应学校专业发展、课程教学的数字化资源是支撑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主体,也是智慧校园建设中最难的环节,它需要全体人员的参与,需要持久的耐力,是教学中最能体现“智慧”的地方。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数字资源管理平台,要结合学校需求、管理平台功能、教学内容的范畴等情况建立“适用+实用”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数字化资源要具有满足专业建设需要的数字场馆资源、文化展示场所,满足实验、实习及实训的仿真资源,丰富的数字图书馆资源、数字课程资源。更要建立校本资源库,并与国家、省、市教育云资源平台连接,实现校际共享。

(三)两个保障:基础设施保障、组织制度保障

1.智慧校园顺畅运行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保障。

在“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校园的基础设施要将校园网络、物联网、通信网络有效融合与统一,达到“一个中心、多网融合”的建设目标。

数据中心:建设全面覆盖学校所有核心机房(数据中心)、汇聚层机房、重点和非重点接入层设备间,支持监控运维网对外通讯,独立自供电运行,集动力、环境、视频、设备、安防、消防综合监测、调控、监视软硬件平台于一体的分布式、智能化网络机房远程运维管理系统。

校园网络:建设三层架构、设施先进、安全可靠、管理便捷的校园基础网络,网络带宽达到万兆,出口带宽达到2000M以上,实现有线、无线全覆盖,运行稳定。

物联网:配备物联网管理系统,能够集中管理分布于校园各处的基于物联网的终端设备,并可对这些设备所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基本实现智能控电、智能控水、智能路灯控制等,并在实习实训场所实现物联网的基本应用。

数字通讯网:基于学校基础网络,建设数字化广播系统、数字电视系统(校园电视台)、数字会议系统和数字宣传系统。

校园安全网:建设平安校园,配备智能安防管理系统,节点全面覆盖校园,以校园网为传输平台,配套子系统联网运行,实现对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控制、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电子监考、消防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紧急广播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

2.合理有力的智慧校园组织制度保障。

智慧校园的工作推进与实施离不开“两个一”,即一支由领导牵头的信息化工作专家队伍,一套完善的组织制度体系。

机构队伍:建设由一把手校长牵头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工作常态化;建设由高校、企业、行业专家和学校专职信息化工作机构成员组成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团队;学校成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中层机构,有专职维护管理人员,各级队伍结构合理。

组织制度体系:做好经过科学论证的智慧校园建设中长期规划,并制订分年度、分学期的具体实施计划,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以及合理的智慧校园应用绩效考评制度。

三、我们的现状――在路上

(一)信息化教育的总体情况

近年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家、省市、地方、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物力、财力、人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始终达不到期望的效果,而智慧校园也是近几年来刚刚起步的一个项目,所以把智慧校园建设定性为“在路上”是比较恰当的。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分别确定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三类教育将要达到的信息化程度。在信息化方面,基础教育主要存在着数字鸿沟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问题,高等教育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方面有所欠缺,而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水平最为薄弱。这就是当前我们各级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现状。

(二)智慧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差距

对照智慧校园建设指标体系,教育信息化要想达到“智慧”的程度,还存在哪些问题?有多大的差距?这里以职业教育槔,从指标体系的五个方面分析。

职业教育的现状:多年来,我国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层次的教育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其中更多地关注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而职业教育是由原来的中专、大专转型而来,在某种程度上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在财力、物力方面的投入有所欠缺,信息化程度不高。从另一个角度讲,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与职业教育灵活性等特点,职业教育信息化更容易实现跨越式发展。

基础设施距离要求有较大的差距。资金短缺是当前职业学校较为突出的问题,基于这种现状,职业学校在信息化设施的投入方面有较大的缺口,而智慧校园建设的设施要求标准较高,尤其是核心设备与多网融合方面更为欠缺,也就是说,实现信息化的“路”没有铺好。

数字资源建设需要统一与规范。2011年以来,在国家层面开展了“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重点工作是推进了职业学校的教学资源建设,建立了教学资源平台与一部分教学资源课程,各个省市、地方也进行了类似项目的建设,比如凤凰创壹软件、超星泛雅平台等,但由于平台设计不统一,造成资源重复建设与使用不便。同时,数字资源的应用推广需要在教学中积极推进。“建而不用”“重建设而轻应用”已经成为职业院校数字资源建设中的严重问题,需要集中力量研究和解决。

服务平台建设与融合度不够。一个是适用于职业学校的软件平台不多,可能是市场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个是职业学校的信息孤岛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所以解决这两个问题是智慧校园建设接下来的主要发展任务。

应用能力与水平需要培养与培训。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在信息化应用能力与习惯方面需要培养,要有充分的机制保障,在教师的技术水平提高上要集中组织培训与学习。

组织机构与制度需要健全与完善。职业学校的信息化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队伍配备不足也是影响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智慧校园的实施需要专门人员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实施、推广。

四、如何解决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差距,目标是什么?如何做?(What-How)

(一)What――智慧校园的目标、目的是什么?

首先要找准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一个具有“智慧”的校园应该是什么样子?建设智慧校园的目的是什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的目标是:

智慧的环境――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集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于一体的新型智能化环境;综合的服务――提供面向师生的综合信息服务,使得学校师生能快速、准确地获取、捕捉校园中人、财、物管理和产、学、研业务过程的信息和服务;优化的管理――将智慧校园中的管理改进和业务流程再造作为学校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的决策――利用智能化的综合数据分析,为学校各种决策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撑,实现科学决策;资源的共享――通过智慧校园中各个应用系统的紧密联结实现校园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信息鞯莺托畔⒎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How――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如何弥补差距?

第一,完善智慧校园基础硬件平台,根据需要扩充数据中心、网络的建设,满足智慧校园数据处理需求的增长,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方面的硬件设备投入。

第二,继续完善应用服务融合。将现有的信息化管理综合平台和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管理、教务管理、学工管理、校企合作平台,科研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综合校情分析平台,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平台,实习实训设备、单位、项目库及知识库综合管理的应用平台,物业、修缮、饮食等信息的查询统计平台等融合应用,形成基于学校现状的大数据,为数据挖掘做好充足的准备;进一步完善智慧校园业务系统在学校行政管理、教学服务、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促进各应用服务与学校日常管理的融合。

第三,高度重视数字资源建设与平台的应用。在数字场馆资源建设、仿真实训实习资源建设、数字图书资源建设、数字课程资源建设以及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全面推进与学校专业特色相配套的实验实训资源、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资源、选修课程资源的建设。

第四,强化智慧校园保障机制。完善智慧校园专职管理机构的职能,配备足够的专职管理人员,加强对广大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在制度建设与执行、经费保障与投入、智慧校园建设规划、运维资金保障、运维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充足的保障。

第五,加强智慧校园的“智慧”特征研究。在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要系统研究、深入调研,充分利用物联网、移动应用等平台,在智慧校园的相关应用过程中充分体现其智能感知、移动应用等“智慧”特征。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精选篇8

关键词:科教融合;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0引言

物流业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的地位备受社会重视。新时代、新常态下的物流业低端过剩、高端不足,迫切要求转型升级,不断创造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引领物流业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转变,对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有前瞻性,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科教融合是大学本质、办学目的以及育人形式的内在逻辑要求,是大学回归本真、修订目标、创新育人方式的必然取向。科教融合从大学学术共同体出发,明确提出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耦合关系。在新时期新常态下,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这种内在逻辑耦合关系,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的跨界性与实践性,从师资队伍、课堂教学、实训平台和实习基地4个方面尝试构建校企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养的云服务平台系统模型,利于培养大量富有地域民族特色的高素质的综合应用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有力助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不断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1文献综述

在科教融合新常态下,专家学者们已研究了科教融合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科教融合理念下的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策略和机制。关少化等[1]思考了洪堡的科教融合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房宏君等[2]分析了科教融合与应用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关系。徐明丽[3]提出了教、研、学相长的人才培养举措。丁祎昕等[4]探究了协同创新视阈下的科教融合本科生人才培养机制。黄音等[5]构建了校企合作下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钟相强等[6]认为科教结合在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成洪波[7]认为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发现和发掘各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可助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王廷璞等[8]实证了科教融合培养模式下协同创新育人的良好办学效果。江定心[9]构建了“研究+实践”型教学模式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杨青等[10]开展了以“智能应用”为主题的创新实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一系列教学研究、改革和实施活动。梁玮[11]通过多种途径探索了人才培养新模式。王嘉铭等[12]认为实现一流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依托科教融合理念进行制度设计。肖英等[13]构建了基于“挑战杯”的科教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薛澜[14]认为未来的科教融合重在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及企业之间的合作。柯春松等[15]探索了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崔宝东[16]认为现代高校创新管理机制,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整合科研与人文精神,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刘静平[17]将学生分为“融合和非融合”两组,对比实证了科教融合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性。基于上述文献的分析可知,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发展方向。现有的研究虽然为此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但是涉及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不多,研究智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论文少之又少,还需对此课题进行研究。

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类型与特点

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以及“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物流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类型与特点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2.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类型

目前,就企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一般可分为基础操作型、综合管理型和复合战略型3种类型。基础操作型物流人才也被称为初中级实用型人才,在物流企业中主要从事设备操作与维护,物流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企业配送中心的管理和经济核算以及储存、运输、配送、货运、报关等工作。综合管理型物流人才不仅能够从事企业发展方向研究,企业管理体制研究,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和企业设备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更能够进行系统化的物流管理,专业操作进出口贸易业务,熟悉电子商务物流,精通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及成本核算。复合战略型物流人才主要从事企业发展方向研究,企业管理体制研究,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和企业设备研究与开发,善于掌控物流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还可从需求的角度分类,具体分为企业物流人才、物流企业人才、物流规划咨询人才、物流研究人才4类。企业物流人才主要是指物流各功能岗位的操作人员,如运输管理人员、仓储管理人员、报关员、配送人员、客户关系管理员等。物流企业人才主要指第三方物流营销人才,能够运用物流知识进行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营销。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和物流研究人才则指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渊博的知识,具有物流科技创新能力,并且知识面较宽的复合型物流管理规划人才。

2.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特点

在智能技术和“一带一路”的发展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特点主要表现在:专业复合型、语种多样化型、国际型、智慧型4个方面[18]。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应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物流理论和技能,具有扎实的英语能力。基础操作型物流人才特点是熟悉物流行业,同时掌握物流运输、仓储、包装、装卸等方面的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综合管理型物流人才特点是精通现代物流商务活动,具备足够的物流技术知识,善于提出满足物流活动需求的方案。复合战略型物流人才特点是通晓物流活动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维,熟知至少一个行业或一种模式的物流理论与应用,能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现代企业要求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把握全局的能力、实操技术技能、规划未来蓝图和团队合作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具有物流管理知识、财务知识和其他商业知识、专业英语、计算机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

3科教融合下的智能物流人才培养平台模型构建

物流行业处在智能变革时代,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尤为关键。面向现代企业需求的类型与特点,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行业背景、产业发展等因素[19],明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下,加快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步伐,改革OBE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20],以需求导向理论及协同教育理论为支撑,在区域经济需求导向下,结合物流行业发展前景以及物流管理领域人才需求情况[21],从师资队伍、课堂教学、实训平台和实习基地这4个方面构建校企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养的云服务平台系统模型,以期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发展的物流专业人才,助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22]。

3.1智能物流人才培养的云服务平台系统概述

基于高校的校园智慧网WLAN,校企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养的云服务平台系统可以链接智能端口、通过智能端口可以管理师资队伍模块、课堂教学模块、虚拟仿真实习平台和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并能为这些模块提供智能云服务。

3.2智能云服务简介

在高校校园智慧网WLAN的支撑下,校企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养的云服务平台系统中的智能云服务模块具备八大服务功能,可以为高校师生提供资源管理、微课管理、学习空间、在线学习、虚拟教室、虚拟企业、网络教研、课堂实录等方面的服务。

4科教融合下的智能物流人才培养平台模型实施

科教融合是现代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和有效路径,主要源于学术探究的过程、大学理念的认知、组织架构的耦合和教学学术的遵循。这种基于自身理性选择的人才培养方式具有科研育人、保障组织和激励教学学术的特征。应用型本科学校应以培养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为根本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物流综合管理应用能力,突出实践教学和技能的培养,在科教融合下的校企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养的云服务平台系统模型实施中,一定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课堂教学设计、建好虚拟现实交互式实训平台、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习基地。

4.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精明能干的师资队伍利于智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兼职的方式组建一支凝聚力强的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造就一支技术过硬、科教素养高的教学科研团队,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智能云平台,让教师大胆运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和智能云提供的虚拟教室和虚拟企业进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拟演练,并且依靠校企合作共建的实习基地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教师工作的工作岗位,逐步培养和精心打造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4.2强化课堂教学设计

科教融合是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的大趋势。依托科教融合理念,根据学校特色,把教学和科研、知识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和教书育人结合起来,强化课堂教学设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设计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明确物流专业技能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创新“双导师制”校企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的智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双证融通”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采用科教融合的教学方法,将项目研发过程和教学过程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

4.3建好虚拟现实交互式实训平台

物流业的发展必然走向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化跟踪和智能监控。建好虚拟现实交互式实训平台益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物流信息技术素养,创新复合应用型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4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学科。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是培养合格且适应企业需求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最高效途径。在真实的实习基地工作环境中,学生可以迅速自然地转换角色,熟练掌握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并能够灵活运用物流信息管理技术及时解决实际物流运作中出现的问题。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精选篇9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智慧教育 云计算

一、关于“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是信息化与教育融合发展的高级阶段,旨在综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现有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包括不限于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科研和智慧服务),缓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促进教育模式的创新,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氛围,培养现代的智慧型人才。

智慧教育代表了未来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方向,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刘延东副总理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致辞,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更加重视教育信息化在突破时空限制、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作用和地位,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共建共享。

二、“智慧教育”的建设目标

智慧教育的最终目标,不外乎是使教育的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老师教、学生学的效率最大化。具体来说可以理解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学生学习、学校管理和教学能力的融合,即做到“四融合”:

教学内容融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单一的以文本表示知识的形式,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借鉴当前比较流行的翻转式课堂、微课程、MOOC等在线学习模式,建设一套与学科内容紧密融合的教学课件和案例。

学生学习融合: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资源配置、教学过程优化和学习效果评价等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式的学习。

教学能力融合:教师通过调用全市、全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最新教育技术服务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理念、能力和水平,推进大数据采集和分析运用,推动教师备课、教学、辅导、评价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学校管理融合:建设和完善市、区、校三级教育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对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进行统筹管理,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的融合,为学生培养、学校管理提供全面支撑,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

三、“智慧教育”的建设内容

(一)教育云平台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它把信息资源(服务器、存储器、宽带)、数据、应用作为服务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把大量的计算资源组成资源池,为用户动态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一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正筹划建设独立的信息中心、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和开发各类应用等,以中等规模城市为例,一个城市中小学近100所,按照每个学校投资20万元(按照最低限度)建设信息中心计算,累计投资将超过2000万元。然而,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以及应用软件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虽有个别差异,但利用共享平台可以方便进行应用的个性化定义,以满足各校需要。可见,建立教育云平台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需求。

(二)智能课堂平台

智能课堂平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传统教学课堂的智能化和网上虚拟课堂(或称网上学习社区)。对传统教学课堂和以电子白板为工具的教学课堂进行全面改造,实现现有课堂与信息化技术的紧密融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在教学内容、展示方式、互动方式进行全面改革,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个性化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

(三)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以电子课本为核心,集成自助式学习管理、自助考试管理、师生互动管理、学生定位管理、紧急求助管理、学生家长互动管理等多项功能,是改变学生目前带课本上学、盲目购买参考书、抄写课堂作业、完成家庭作业等方式的重要设备。该平台以教育云为基础,以智能终端(计算机、移动终端等)为学习手段,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和教育资源进行课后学习、作业等工作。

(四)教师智能工作平台

整合白板系统、学校管理系统、电子书包、虚拟课堂等,为教师提供一个集成教学、管理、自我提高的平台。该平台是一个智能备课、学习、工作平台,构成中小学教师的智能环境,能同学校数字校园系统、白板系统、教学资源库进行无缝连接,制作课件,调用全市、区、学校的课件、案例等相关资料,也可以调用学校对教学情况的评价,调用所在班级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师有针对性的备课提供支撑。也可进行试卷评阅、与学生、领导、家长互动。

(五)网上学习社区(个人终生学习平台)

建立网上学习社区,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社会个人之间按需组成学习社区,而网络学习社区管理者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料、课件、参考文献供社区共享(分有偿和无偿两类),社区管理者与教育管理部门对网络学习社区实施共同监督和管理。

网上学习社区集成智能课堂平台、学生智能学习平台、教师智能工作平台,增加个人终生学习管理相关功能, 加入学习网上社区申请、建立个人终生学习档案,定制学习计划,接受终生学习管理系统的推送服务等功能。

(六)校园智能综合管理平台

在校园数字安全管理的基础之上,增加学生轨迹跟踪管理,学生一卡通管理,支持学生活动家长调看,教师工作业绩数据挖掘,学生学习效果综合评价、学生行为综合评价等功能。并实现与智慧城市的相关系统互联互通,如同人口数据管理系统、个人电子病历管理、社会保障系统、就业管理系统等数据共享。

四、建设要点

(一)物联网建设智能化教学

智慧教育环境的构建在智慧教育中尤为关键。即利用物联网、云技术建立新的课堂环境,对传统课堂和虚拟实验进行拓展,如利用智能标签识别需要学习的对象,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调整学习内容。建立泛在学习环境,在空间上和交互环节上,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增强学生的体验。如上地理课,可以利用空间信息平台,进入相应的地理环境,让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三网融合全面整合教育资源

三网融合进入校园,整合校园内现有的教育信息资源,开拓新的用途是智慧教育第二个关键。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在原有的视频网基础上采用数字技术改造,使其适应于IP网络。通过改造电视网络或终端,与电信网、互联网重新组成一个新的系统。新网络可以承载更多的业务、实现更多的功能,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上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得到最前沿的知识、技术,为学生、终身学习者提供多种便利的学习环境。

(三)无线网络与3G/4G技术创造普适学习模式

利用市政府即将建设完成的覆盖全城无线网,建立普适学习环境。普适学习环境是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提供给学习者持续而合适的学习资讯。普适学习的主要特征是永久性,易于获取,即时性,交互性,教学活动真实性,适应性,协作性。普适学习环境是多维度的,能提供视、听、读,以及紧密结合,让学习者对知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超脱传统的学习情境,给予更广阔深远的思考,在知识的广阔性、系统性、及时获得性等方面提供全面支撑,从而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无线网络与3G/4G技术实现校园的全覆盖,实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学习、讨论、研究,一种新的学校模式、新的课堂模式,新的师生关系将呈现在各个校园。

(四)教育云构建新的办学模式

建立全市统一的教育云平台,把拟建的学校信息中心、计算机设备集中起来,实现教育资源(数据库、教育支撑平台、应用软件、智能终端管理系统等)的全面整合,将全面改变教育管理、教学方式,将充分整合、合理的使用我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建立教育的均衡性,解决择校难等相关问题,可全面提高我市的义务教育水平,建立全市统一的终身教育平台,全市统一的读书平台,为营造全民读书的氛围提供支撑。

总之,智慧教育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它引领了全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教育质量提升和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德仁,姚远,邵振峰.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06).

[2]王静远,李超,熊璋,单志广.以数据为中心的智慧城市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02).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精选篇10

摘要:在智能制造和产教融合等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新常态下,针对机械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培养问题,从智能制造的技术特征和技术体系分析出发,研究了智能制造背景下企业对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新要求。依据机械工程人才对新技术的要求,构建了符合专业要求和当前背景的实验教学体系,搭建了实验教学平台。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指导方针,研究了合作企业的特点和选择原则,制定了学生在企业阶段的学习方案和教学执行计划,为培养高素质的、符合企业要求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参考方法和管理运行方式。

关键词:智能制造;产教融合;机械工程;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162-03

在经济新常态下,高等教育也处于新常态的运行模式下。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机械工程专业而言,目前的新常态主要表现为智能制造和产教融合[1]。智能制造是发展方向,产教融合是指导方针。周济院士[2]指出“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为了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五项基本指导方针,结合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探索智能制造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重中之重。本文从智能制造的技术体系入手分析智能制造对人才的新要求,结合产教融合方法提出了符合要求的机械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室建设思路,研究了校企合作培养符合智能制造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新实施方案。

一、智能制造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分析

智能制造是在常规制造技术基础上,随着科技发展而升级换代的新制造技术。所以对从业人员能力的需求也是在常规能力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从业者具备一些新的能力和技能。为此,我们从技术的需求出发分析了智能制造企业对一线人才的能力需求。

1.智能制造的技术体系。智能制造技术的核心是“智慧工厂”,是将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设备形成一个智能网络[3]。通过这个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形成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的高度集成,其技术体系如图1所示。根据智能制造的技术体系,其核心技术主要有:数字化建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数控编程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虚拟现实与模拟仿真技术等[4,5]。

2.智能制造背景下对人才技能的新需求。智能制造具有高度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三大基本特征。自动化将导致工业形态发生改变,特别是企业工作者的角色和地位将发生较大的改变,这要求新型工人拥有新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与机器人进行协作。信息化使工业机器人能协同工作,由于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更容易提高生产效率,形成学习型生产系统。因此,智能制造对专业人才具有如下的新要求[6-8]:(1)技术人员需要更多的机电一体化实践经验,能迅速解决设备运行中遇到的问题。(2)技术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能运用网络技术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3)技术人员需要与软件工程师紧密合作,解决智能机器中的软件问题和软件的用户体验。(4)技术人员需要掌握特定的编程技能,以及复杂系统的控制、操纵和设置技术。根据上述要求可以看出,智能制造导致了对优秀员工标准的转变,人机交互以及机器之间的对话将会越来越普遍,技术人员从服务者、操作者转变为一个规划者、协调者、评估者和决策者。

二、实验教学体系及实验室建设

针对智能制造对技术人员的新要求,实验教学是能力培养的根本保证。这就需要构建先进的、符合能力培养要求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在该体系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室建设。为此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依托环境教学,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系统观”的实验教学理念,构建了“四级能力层次、七个教学模块、三类驱动项目、三种结合方法”的“4733”实验教学体系,搭建了准工厂化环境的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该教学体系从能力上着眼于循序渐进,从内容上覆盖装备设计、检测、制造和生产组织全过程,从方法上着重于项目驱动,从培养模式上依靠产教融合。实验教学体系的能力层次分为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四级。由机械基础模块支撑基础能力的培养,机械设计模块、机械制造模块、机电液控制模块和石油冶金装备模块支撑专业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模块专注于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机械创新模块服务于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使用三类产品贯穿上述7个教学模块,将各个教学模块串联成一个整体,培育学生的系统观和整体观。在教学项目开发和教学方法上采用“产学结合、虚实结合和赛课结合”的方式。

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索

产教融合是本次教学改革和高校转型发展的根本指导原则。产教融合的实施效益可以从学生、教师、学校和企业等四个主体来分析。(1)学生方面:基于产教融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改善学习效果,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之更适合企业需求。(2)教师方面:产教融合要求教师深入企业、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避免“盲教”。同时在与企业导师合作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3)学校方面:产教融合为进行应用技术大学试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成功转型积累经验,提供参考。同时,与地方中小企业的合作也为学生就业难题提供新的解决途径和解决办法。(4)企业方面:首先,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所合作企I亦可借助学校的科研平台和人才优势,解决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其次,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也是响应国家政策,为政府排忧解难,对提高企业社会效益和社会美誉度具有一定的作用。另外,改革方案也为企业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一个更为可靠的解决方法。

1.产教融合中联合培养企业的选择。(1)签署联合培养协议的企业数量要多。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前提下,考虑企业可接纳人数的限制,参考国外高校人才培养的实习生制度,将学生分散到各个企业中去,每个企业安排2-10名学生,故签署合作的企业数量要求众多。例如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为了完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或机械电子工程两个专业学生的联合培养工作已经与40多家重庆本地的从事各种设备(或机电一体化装备)设计制造的中小企业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他们计划将签署合作协议的企业数量扩展到100-150家。(2)合作企业突出地方性。在企业的一年学习期间,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与专业教师之间频繁联系交流,同时为了对学生监管的方便,离学校空间距离不远的地方性企业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同时要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培养的学生更能快速融入地方经济,服务于地方经济,体现学校的地方性特色。(3)合作企业以单件小批量生产模式从事设备(装备)的设计制造为主。所选择的企业大部分均为单件生产模式的集设计与制造一体的装备或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企业。因为该类型的企业从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到生产制造以及生产管理等所有生产内容均有所涉及,使得学生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锻炼;同时,这类企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更为旺盛;另外,大批量生产模式企业生产的产品较为单一,技术也较为成熟,而单件模式的企业产品开发项目众多,更适合于基于项目教学的培养方式。(4)合作企业的生产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一方面因为这类企业技术力量薄弱,对专业人才更为渴求;同时这类企业灵活多变,对市场反应灵敏,产品开发速度快,适合学生培养。另外,学校导师组对企业也可以起到技术支持作用,企业有与高校合作的意愿和动力。

2.企业学习阶段的实施和运行。在企业学习培养阶段,学校与企业之间应该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机的运行机制。共同商定学生的培养计划、学生的监管、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及学校对企业的技术支持等。学校需将所签订联合培养的企业按照产品类型进行分类,然后成立一批“导师组”,“导师组”由学院不同知识结构的老师及企业一线工程师组成。由导师组负责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联系、管理和学习质量监控。全过程参与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指导等。教学方式:采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教师辅导”的教学模式。重点是深度参与项目关键技术、设备的开发与改造,并通过专业知识、相关资料、计算分析等方法解决其中的部分问题,以实际项目为驱动,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完成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等技能训练。考核方式:主要考察基本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及动手操作能力。导师组对课程学习报告、以案例为内容的大作业、以项目为对象的课程论文、学习小组(或)专题的汇报和答辩以及其他要求进行综合评定,确定学生学习成绩。

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背景下,中国要想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适宜智能制造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制造企业深度参与、校企融合、多学科联合共建的智能工场结合以非正式学习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制造2025》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6):6-10+82.

[2]周济.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J].中国机械工程,2015,(17):2273-2284.

[3]朱剑英.智能制造的意义、技术与实现[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3,(03):1-6,10.

[4]张益,冯毅萍,荣冈.智慧工厂的参考模型与关键技术[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y,2016,(01):1-12.

[5]傅建中.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机电工程,2014,(08):959-962.

[6]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田慧生,曾天山,等.完善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教育研究,2016,(01):4-16.

[7]李良军,金鑫,周佳,等.新工业革命对分布式制造领域人才培养的影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4):70-75.

[8]杨善江.产教融合: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4,(33):8-10.

收稿日期:2017-01-01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精选篇1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高等金融教育;SWOT;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0-0008-03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崛起并深刻影响着金融学子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和思维观念。一系列互联网金融的新概念进入高等金融教育的视线:“大数据”、“云计算”、“社会征信”、“共享经济”、“数字货币”、“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让金融专业的师生既兴奋又备感压力。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金融的思维观念已经改变,经济和金融明显可分的界限被打破。当前,互联网“经济”、互联网“金融”和互联网下的“大数据”高度融合,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一切资金支付活动均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几乎不需要现实货币参与,点对点的资金流动使得“金融脱媒”趋势来得异常凛冽,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受此影响,复合型人才和跨界发展不再是空洞的口号,传统金融教育的专才培养模式不再可行。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其实践远远走在了当前高等金融教育的前面,对传统高等金融教育产生强烈冲击,但也带来了变革和发展的机遇。因此,强化对互联网金融教育的研究,通过互联网金融思维重塑和再造高等金融教育势在必行。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特点 

(一)大数据优势 

互联网金融首先是从“草根金融”兴起的,在民间金融“野蛮生长”和“乱象丛生”的时代中逐渐走向成熟,对传统正规金融形成强大压力。实际上,历史上非正规金融发展缓慢的根源在于一系列困境的桎梏:信息不对称导致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社会征信缺失、无足值抵押等。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较好克服了这些顽疾,信息不对称可以依靠大数据技术有效缓解,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结合人工智能使社会征信和债务催收都不再成为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催生了众筹、共享经济等变革创业方式、生活方式的全新业态。 

(二)人工智能优势 

与传统金融相比,人工智能效率高,错误率低,模型不断进行自主训练和优化,大大提高了适应性,在量化投资、决策咨询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逐步取得优势。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机器学习,互联网金融下每日新增的海量用戶数据,以及公司之间的数据共享使得感知机、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Logistic回归、BP神经网络等一系列机器学习的核心算法和模型不断“学习成长”,在实践中取代了传统基于人工授信、核查和对客户分类的工作模式。在不远的将来,这种开放、大维度、多渠道的人工智能下的“智能”金融,必然取得对银行依赖中央银行建立的封闭客户数据系统的优势。 

(三)“互联网+”的后发优势 

“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智能化、去中心化、脱媒化、信息化以及便捷快速的推广模式催生了各类体量巨大的新兴业态,作为这些业态的基础和共同体,互联网金融拥有显著的后发优势,领先于传统产业成为近年创新创业的最大落脚点。 

(四)规模优势 

2008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规模迅速扩大,经营上的规模优势日益明显,各项交易成本明显下降。与传统金融业态不同,互联网金融由一系列的产业链构成:征信、借贷、催收和服务等环节可分散于不同的公司,在业务模式上可以灵活分散也可有效整合,每一环节聚焦其优势业务,可将规模优势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发挥到极致。 

(五)双创优势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成本低,可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交易效率高等的优势愈发明显,不断与其他行业形成跨界融合发展,催生创新,推动创业,极具双创优势。一是依托互联网的移动支付业务的快速发展,不仅远程支付场景不断完善,近场支付也在爆发;二是支付产业链的受理端及其延伸的综合金融增值服务——海量支付数据以及数据驱动的增值服务,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三是区块链技术的融合运用引爆了“跨境支付”的探索热潮;四是在P2P等典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上,从以往只提供信息中介服务平台的模式创新发展出了引导P2P平台与担保机构合作、整合线上与线下服务以及增加债权转让等服务的新型模式;五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展客户的理财或量化投资业务;六是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大大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和观念。 

二、当前高校金融教育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SWOT分析 

表1是高校金融教育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SWOT分析矩阵,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当前高校金融教育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提供了分析思路和依据。 

(一)优势 

首先,传统金融教育具有雄厚的人才基础和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建立高等金融教育事业以来,到目前为止高等金融教育已取得质的突破,金融专业的品牌认可、高考招分、学生素质、国际化程度、毕业后的薪资水平、社会评价等各项指标均处于各行业的前列。同时,国内金融领域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也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次,当前高校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一般采取模块化搭建的思路,从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培养、素质教育和实践实习等方面进行模块化管理,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互联网金融的相关课程可根据不同专业需要,进行优化组合,体现功能性。第三,互联网经济和互联网金融给高校师生带来了良好体验和观感,高校师生有充分的积极性迎接新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劣势 

传统金融教育是单一化的金融专才培养模式,一般分为货币经济、金融市场、投资、金融工程、银行经营与管理、公司金融、家庭金融等方向,注重对货币、投资、资产定价、股票、债券和财务等“纯金融”知识的讲授,对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涉及计算机与统计学习等跨领域的知识鲜有涉及。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到来之后,我们发现业界需要复合型的跨界人才,单一聚焦金融领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开始变得落后和陈旧,金融教育需要“混业发展”。另一方面,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目前,比较缺乏互联网金融的专业教材:一是自编教材的质量令人担忧;二是优秀的互联网金融的国外教材引用较少;三是互联网金融跟风开设课程的现象比较突出,没有因地适宜,教学内容和难度都过犹不及,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机遇 

互联网金融是朝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人才极度缺乏,不得不采取“挖墙脚”的无奈之举,导致银行业人才流失严重。限于人才奇缺,互联网金融目前的进入门槛较低,人员素质和水平良莠不齐,原因在于高校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处于摸索阶段,传统金融教育毕业的学生青睐于在正规金融行业就业,对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心存疑虑甚至偏见,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显然,传统金融教育向互联网金融教育转型发展的机遇巨大。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还在科研立项、论文选题、学生的实习实践、就业创业、高校金融教育的学科点申报、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开拓了广阔空间,前景可期。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的金融业而言,互联网金融是典型的跨界金融,从一开始就在进行业务模式的细分和产品之间进行内部整合。互联网金融也正在逐步通过用户、大数据和场景的互动来实现对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和资产管理等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强有力的整合运作。互联网金融的跨界整合实现了不同行业功能的有机结合,推动了我国区域经济在空间和深度上的拓展。互联网金融需要既懂得信息技术又懂得金融业务、营销和管理知识的跨界复合型人才,这就对高等金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高等金融教育实践来看,金融、计算机及营销和管理类专业的教育还是各自为政,独立培养,忽略了跨界知识的构建,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挑战 

首先,传统金融教育“分业培养”的理念和当前互联网金融“混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冲突,需要解决“并轨”发展问题。其次,传统高等金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培养体系相对成熟,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实践远远走到了学校教育的前面。再次,互联网金融教育强调“长尾性”。与传统金融的“二八定律”正好相反,互聯网金融的优势在于服务80%的小微客户,推广的是普惠金融的理念。但在传统金融教育中关于普惠金融、微型金融的相关课程几乎从不开设。消除“教育偏见”达到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之间的教育平衡,更加注重“长尾性”仍然任重道远。 

三、结语 

高等金融教育承担着为金融行业输送急需人才的重任,也是社会和家长的关切所在。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行业的制高点,需要高校金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他们具备金融学知识,理解金融业务的原理,掌握信息化技术并能对大数据进行分析,还要具有一定的营销和管理能力。因此,主要的启示有如下几点:(1)注重学科交叉,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复合型人才。(2)加强师资建设,促进传统金融教育向互联网金融转型发展。(3)加强互联网金融的“产学研”的合作,树立“干中学”的务实求真精神。对此,高校金融教育是有优势的,要秉持开放理念加强彼此合作,使研究向应用转化。(4)加强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关注,引入相关课程。此外,在互联网金融风险高发的背景下,高等金融教育也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适时向社会进行互联网金融知识的推广和普及,提高民众规避风险的能力,达到普及金融教育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小铭.浅析互联网金融现状及风险[J].经营管理者,2016(23):313. 

[2] 杨竹清,张超林.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高等教育金融的启示[J].金融教育研究,2016(5):82-88. 

[3] 刘源.论技术经济学课程的分阶段培养模式[J].中国市场,2016(48):167-169. 

[4] 谢水园.企业的业务骨干参与大学课堂教学常态化研究——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J].亚太教育,2016(30):89. 

[5] 谢水园.论外贸通关实务课程中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J]. 中国市场,2014(22):149-150. 

[6] 胡烨丹,潘锡泉.互联网金融语境下的金融职业教育模式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4):93-95. 

[7] 刘变叶.互联网时代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5):1-5.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精选篇12

关键词:人工智能影视教育课堂在场价值观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社会媒介化发展的特殊产物,不仅能够建构起智能媒介化的信息社会,更能深入到传媒研究领域,引导影视传媒研究朝着“互联网+教育”的方向发展。当前影视传媒教育正面临重要的转型阶段,如何通过媒介信息技术调整现有的理论学习模式和教学培养目标,已经成为影视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基于人工智能为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影视教育正致力于从“刀切教育”迈向“精准教育”,从“课堂缺席”转为“课堂在场”,从人才培养模式到教育信息平台搭建,都在不断强化智能教育培养,力求为影视传媒教育的智能化改革和实践提供决策依据。

一、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应用价值

智能化影视传媒研究是教育信息化极为重要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拓宽了影视传媒教育的研究方向,同时也在技术手段、渠道搭建、傳媒伦理等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消除数据鸿沟,发挥智能传媒教育技术赋能和知识平权的双重功能。影视传媒研究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性教学,以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为教育目标。教育学者是影视文化传播的驱动者,因个体间存在传播技能、信息储备和交往行为方面的差异,造成影视传媒教育具有严重的知识鸿沟。在影视研究学者步入算法教育的重要阶段,智能教育平台可通过读取人的反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调整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天赋类型。与此同时,教育学者能够充分利用算法技术和人工智能手段,获取定制化的影视资源和学习条件,以技术逻辑引导学习流程,用分析框架提高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强化教与学的变革场景,激活文化创作的想象力和逻辑性思维,使科技创新在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践的引导作用下,从一般的理论教学形成智能媒介化的信息教学模式,从单向传授转变为双向互动的学习教育模式。

2.拓宽学习渠道,推动教育形态从理论课堂到智能媒体教育课堂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引发起一场新的教学革命。从教育手段和学习途径上来看,原有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求,大数据催生出的智能化影视教育,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间搭建起新的算法课堂,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简化理论教学的概念,又通过具有超强运算能力和通讯能力的技术手段协助实践操作。例如,人工智能照相机作为辅助型的教学工具,被运用于智慧课堂的摄影实践教学中,借助云端技术和物联网连接远程数据中心,可以帮助不懂摄影技术的学习新手尽快了解电影拍摄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技能,推动教学场景从应用性教学到智慧型课堂的氛围建构。人工智能与影视教学的跨界融合,成为智能传媒教育进行颠覆式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教育形态正逐渐从智慧课堂过渡到智慧校园,从传统的理论范式过渡到智慧媒体的应用型范式,帮助构建起新的学科话语体系。

3.重视传媒伦理,推动智能化影视传媒教育价值观和技术性的生成。人工智能是以追求效益为初心的理性工具,在技能研发阶段尚未对伦理规范提出强制要求,技术伦理向来是人工智能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影视传媒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的伦理观和价值观为出发点,重视以道德审美为核心的理性意识。智能化传媒教育将信息技术和影视教学进行结合,使得理性工具得以同理性意识深度融合,人文关怀建立在技术作用之上,这既是培养受教育者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要,亦是强化人工智能技术伦理的有效途径。人工智能时代,强调智能化影视传媒教育技术性和价值观的生成,与其说是建立在影视教育应用场景上的技术伦理规范,不如说是借信息技术完成对传媒伦理和受教育者价值观的理性建构,让人工智能发展紧密联系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问题,加深技术手段和教育学习的彼此作用,从而获得传媒教学在伦理层面的共识。随着传媒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以内容为载体的影视教学活动意味着要担负起更重要的教学责任,学科研究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必须以注重传媒伦理和技术伦理为教学基础,重新建构现有的伦理道德观念,为人工智能技术注入价值观的活的灵魂。

二、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风险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赋予影视传媒教育极大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潜在的风险问题。

1.灌输式教育仍占据主流,智能化影视教学陷入价值认知困境。在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以前,理论+实践的教学策略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形态存在于传统影视教学工作中,受教育者根据统一的培养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方式,包括影视创作及影视理论等相关课程都按照相同的培养模式进行。由于教育主体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过往只能够通灌输式对学生进行强制教育,智能化影视教学则是处于小范围内的实践和创新。对影视教育而言,理论与实践是学习的内容,继承与创新才是研究的实质。明确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认知,从灌输教育逐步迈向定制化教育,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应当是影视教育智能化转型发展的着力点。

2.智能教育应用场景缺乏思考,其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挖掘。当前,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的出现奠定了智能传媒教育的基本雏形,依靠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支撑的智能传媒教育,在平台搭建层面已出现显著性成果,但对应用场景的深度和广度挖掘还存在明显问题。影视教育智能化应当以追求个性化和定制化教育为目标,崇尚的是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不应当将人工智能技术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课堂,除了要从“线下”走向“线上”,还需要考虑到以人机交互为主要形态的教学应用场景,挖掘人工智能教育更多的应用情境和展现方式,从而对影视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价值提供合理的在场性证明。

3.专业壁垒依然存在,智能化教学成果马太效应极为明显。智能教育世界要求培养更加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但人工智能的马太效应逐渐渗透到影视传媒教育工作中,也会导致教学成果受到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难以满足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作为艺术研究的影视教学活动,其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同样重要。尤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要想推进受教育者从“影视学者”逐渐过渡到“影视作者”,人工智能不仅需要满足师生的定制化教学任务,还应当破除专业和行业的壁垒,对其相关联的学科和传媒领域进行合作,才能够改变当前智能化影视教育在教学模式上面临的不足,不断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三、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转型实践

面对智能传媒教育的风险与挑战,影视专业更应当立足于自身的教育发展特色,从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场景建设、教育资源整合等方面,推进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转型实践。

1.从“灌输教育”走向“精准教育”,创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智能传媒教育范式的自主性建构,应当立足于对传统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颠覆。基于当前影视传媒智能化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层面的不足,其转型实践需要从受教育者的个性化需求出发,在师生、家长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下,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碎片化学习完成系统化的学习过程,逐渐从“灌输式教育”走向“精准化教育”。例如,人工智能时代对影视学生的培养更趋向于“以个人为导向的系统化学习”,通过前期对受教育者的大数据整理,对每一位同学的逻辑性、想象力、创造性和沟通能力等进行分析,从影视理论和影视创作两大方向出发对受教育者形成定制化的学生画像,并提供针对性的智慧作业,帮助教师采集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现规范化的信息管理。可以预见的是,智能传媒时代,“互联网+教育”学习模式的生成,在推动知识平权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价值,成为影视教育智能化追求的重要转型路径。

2.从“课堂缺席”走向“课堂在场”,打造新的传媒教育平台。人工智能不仅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样也应当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应用场景。过去的影视研究多局限于单一的课堂场景,采用课上理论和课下实践的方式进行授课,完成影视教学的闭环。人工智能时代,影视传媒教育应当调整原有的受教育模式,通过搭建合理的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可以巧妙地将课堂场景与智能技术结合起来,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加多样性的教学应用场景,从而实现成长课堂的“在场共生”。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带动影视制作的推陈出新,通过搭建智慧超媒体系统,将电影屏幕从影院搬到校园,自动生成无穷界面。与此同时,影视传媒的智能化还可以帮助教师自动生成电影梗概,将理论性教学转变为可视化形象,使电影理论同定制化的影像人物之间建立匹配关联,让教育场景从线下逐步延伸到线上,为影视研究提供重要的云服务。

3.从“媒教分离”走向“共建合作”,实现产研学的自主对接。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求理论与实践的融和,帮助构建起传媒教育和传媒业界的良性生态关系。传媒教育智能化也可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通过优化教育资源,带动影视内容的高质量生产、影视人才的高质量创作。因此,从“媒教分离”走向“共建合作”,引导产研学的自主对接也成为了影视教育智能化转型实践的有效探索。未来的影视传媒发展,能够抓取海量资源建构独立的影像景观模型,为机器人参加艺考创造可能性,并且也可以紧抓电影内容的智能化生产,从前期的电影脚本自动化写作到后期的虚拟演员个性化定制,系统均可以对剧本创作、电影拍摄等课程进行精准化评估,从中筛选出符合影视公司要求的作品,进入后续的市场化操作。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精选篇13

智慧教育是信息化与教育融合发展的高级阶段,旨在综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现有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包括不限于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评价、智慧科研和智慧服务),缓解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促进教育模式的创新,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氛围,培养现代的智慧型人才。

智慧教育代表了未来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方向,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刘延东副总理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致辞,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更加重视教育信息化在突破时空限制、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作用和地位,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共建共享。

二、“智慧教育”的建设目标

智慧教育的最终目标,不外乎是使教育的效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老师教、学生学的效率最大化。具体来说可以理解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学生学习、学校管理和教学能力的融合,即做到“四融合”:

教学内容融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单一的以文本表示知识的形式,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借鉴当前比较流行的翻转式课堂、微课程、MOOC等在线学习模式,建设一套与学科内容紧密融合的教学课件和案例。

学生学习融合: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资源配置、教学过程优化和学习效果评价等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式的学习。

教学能力融合:教师通过调用全市、全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利用最新教育技术服务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理念、能力和水平,推进大数据采集和分析运用,推动教师备课、教学、辅导、评价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学校管理融合:建设和完善市、区、校三级教育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对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进行统筹管理,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的融合,为学生培养、学校管理提供全面支撑,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现代化。

三、“智慧教育”的建设内容

(一)教育云平台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它把信息资源(服务器、存储器、宽带)、数据、应用作为服务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把大量的计算资源组成资源池,为用户动态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一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正筹划建设独立的信息中心、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和开发各类应用等,以中等规模城市为例,一个城市中小学近100所,按照每个学校投资20万元(按照最低限度)建设信息中心计算,累计投资将超过2000万元。然而,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以及应用软件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虽有个别差异,但利用共享平台可以方便进行应用的个性化定义,以满足各校需要。可见,建立教育云平台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需求。

(二)智能课堂平台

智能课堂平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传统教学课堂的智能化和网上虚拟课堂(或称网上学习社区)。对传统教学课堂和以电子白板为工具的教学课堂进行全面改造,实现现有课堂与信息化技术的紧密融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在教学内容、展示方式、互动方式进行全面改革,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个性化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

(三)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以电子课本为核心,集成自助式学习管理、自助考试管理、师生互动管理、学生定位管理、紧急求助管理、学生家长互动管理等多项功能,是改变学生目前带课本上学、盲目购买参考书、抄写课堂作业、完成家庭作业等方式的重要设备。该平台以教育云为基础,以智能终端(计算机、移动终端等)为学习手段,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和教育资源进行课后学习、作业等工作。

(四)教师智能工作平台

整合白板系统、学校管理系统、电子书包、虚拟课堂等,为教师提供一个集成教学、管理、自我提高的平台。该平台是一个智能备课、学习、工作平台,构成中小学教师的智能环境,能同学校数字校园系统、白板系统、教学资源库进行无缝连接,制作课件,调用全市、区、学校的课件、案例等相关资料,也可以调用学校对教学情况的评价,调用所在班级学生学习情况,为教师有针对性的备课提供支撑。也可进行试卷评阅、与学生、领导、家长互动。

(五)网上学习社区(个人终生学习平台)

建立网上学习社区,让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社会个人之间按需组成学习社区,而网络学习社区管理者提供广泛的学习资料、课件、参考文献供社区共享(分有偿和无偿两类),社区管理者与教育管理部门对网络学习社区实施共同监督和管理。

网上学习社区集成智能课堂平台、学生智能学习平台、教师智能工作平台,增加个人终生学习管理相关功能, 加入学习网上社区申请、建立个人终生学习档案,定制学习计划,接受终生学习管理系统的推送服务等功能。

(六)校园智能综合管理平台

在校园数字安全管理的基础之上,增加学生轨迹跟踪管理,学生一卡通管理,支持学生活动家长调看,教师工作业绩数据挖掘,学生学习效果综合评价、学生行为综合评价等功能。并实现与智慧城市的相关系统互联互通,如同人口数据管理系统、个人电子病历管理、社会保障系统、就业管理系统等数据共享。

四、建设要点

(一)物联网建设智能化教学

智慧教育环境的构建在智慧教育中尤为关键。即利用物联网、云技术建立新的课堂环境,对传统课堂和虚拟实验进行拓展,如利用智能标签识别需要学习的对象,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调整学习内容。建立泛在学习环境,在空间上和交互环节上,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增强学生的体验。如上地理课,可以利用空间信息平台,进入相应的地理环境,让学生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三网融合全面整合教育资源

三网融合进入校园,整合校园内现有的教育信息资源,开拓新的用途是智慧教育第二个关键。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在原有的视频网基础上采用数字技术改造,使其适应于IP网络。通过改造电视网络或终端,与电信网、互联网重新组成一个新的系统。新网络可以承载更多的业务、实现更多的功能,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上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得到最前沿的知识、技术,为学生、终身学习者提供多种便利的学习环境。

(三)无线网络与3G/4G技术创造普适学习模式

利用市政府即将建设完成的覆盖全城无线网,建立普适学习环境。普适学习环境是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设备提供给学习者持续而合适的学习资讯。普适学习的主要特征是永久性,易于获取,即时性,交互性,教学活动真实性,适应性,协作性。普适学习环境是多维度的,能提供视、听、读,以及紧密结合,让学习者对知识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超脱传统的学习情境,给予更广阔深远的思考,在知识的广阔性、系统性、及时获得性等方面提供全面支撑,从而培养学习者的创新能力。无线网络与3G/4G技术实现校园的全覆盖,实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学习、讨论、研究,一种新的学校模式、新的课堂模式,新的师生关系将呈现在各个校园。

(四)教育云构建新的办学模式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精选篇14

关键词:多元智能;新媒体公众号;思想政治教育;融媒体

一、多元智能与高校新媒体育人功能

(一)加德纳关于智能的内涵

加德纳教授(HowardGardner)在著作《重构多元智能结构》中完善了智能的定义:人是拥有多元化能力的,个体智能存在差异,有潜力也有弱点,必须关注学生个体智能的差异,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八种以上智力潜能:音乐、身体、逻辑、言语、视觉、人际、自知和自然,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节奏智能、动觉智能、数理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交往智能、自省智能和观察智能。

(二)融媒体

在互联网升级换代的契机下,伴随“新媒体(newmedia)”“多媒体(multimedia)”“自媒体(wemedia)”“全媒体(omnimedia)”的出现,“融媒体”应运而生[2]。融媒体强调的是“融”,即各种平台之间的融合以期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融媒体主要在传播学、新闻学领域进行研究。在笔者看来,高校校园育人工作也可利用这一理念进一步完善,促进教育与多媒体的有机融合,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高校新媒体育人功能

融媒体时代到来,作为高校只有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才能占据意识形态前沿阵地。高校校园媒体在发挥“外塑形象、内聚人心”宣传功能的同时,育人功能越来越凸显[2]。《2019年高校新媒体观察报告》显示,近八成大学生关注新媒体公众号,校园生活进入微时代。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更要拥抱新媒体时代,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推进新生代。

二、多元智能理论下高校新媒体公众号育人方案

(一)音乐——节奏智能

为了促进音乐智能的发展,学校公众号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分享校歌[1],并不断创新活动方式。例如,“医高专校歌MV,青春版VS传统,总有一款适合你!”并投票“为你心仪的校歌MV(青春版和传统版)”吸引全体医高专人的注意。通过音频、视频和文字的方式促进初来乍到的新生对学校、专业和教师的了解,更激起毕业生对母校的怀念,广大师生不仅踊跃参与投票,更在评论区里留下对学校的祝福和期盼。例如,“泉州医高专,校歌代言人,冲锋第一线”。这一专辑主要是介绍疫情期间医高专的援鄂毕业生,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正是校训“精诚惠世”的生动体现,更是谱写了一曲现实版校歌“白衣战士之歌”。通过新媒体平台旨在宣传校歌,却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使其更深刻地理解校歌背后的含义。这样的公众号校歌分享不仅提升了学生音乐——节奏智能,同时发挥了新媒体公众号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和凝聚功能。

(二)身体——动觉智能

新媒体公众号培养此智能创意在于紧跟潮流,如“天天兄弟同款,我也要”的体能测试,宣传学校健康管理实训室拥有“天天兄弟”同款体适能测试设备,号召学生参与,以此了解自己的肌力、平衡力、反应力、柔韧性和心肺耐力等情况,并结合测试结果制定科学的运动建议。不仅提升了学生身体——动觉智能,同时潜移默化地发挥新媒体公众号的网络育人实效。

(三)逻辑——数学智能

新媒体公众号为了有效提高逻辑——数学智能的发展,组织一些校园活动的头脑风暴设计。例如,“看,漫画”的“医笔医画”漫画设计大赛,全校学生热烈参与,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想象力,将自己所学专业特点与艺术相结合,让医学与艺术碰撞,增强了医学的趣味性,推动健康科普,让“生僻”的医学普及大众,让“冰冷”的医学贴近人心,从而营造校园的良好氛围。不仅提升了学生逻辑——数学智能,同时发挥了新媒体公众号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和凝聚功能。

(四)言语——语言智能

为促进该言语——语言智能的发展,新媒体公众号创意有以下两点:一是语言设计上,常用问句类型或者感叹句类型博文[1]。比如,“谁家导员C位出道?”“2020级萌新:准备开学啦!”等,用这些文字来吸引、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二是设置话题,让学生加入话题探讨。比如,设置投票“摄影大赛:青春医高专”让学生广泛参与进来,从而使其关注学校,产生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用语言阐述和表达出来[1],不仅提升了学生言语——语言智能,同时发挥了新媒体公众号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和凝聚功能。

(五)视觉——空间智能

学校新媒体公众号为了培养此智能,创意主要是将校园“图形化、立体化、图像化”。比如,微信公众号有单独的“实景校园”栏目,这是一种创新,把身边的环境转换到动态地图里,会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新生可以先了解熟悉校园环境,毕业生也可以通过这个地图回忆曾经在校园里的美好时光。不仅提升了学生视觉——空间智能,同时发挥了新媒体公众号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和凝聚功能。

(六)人际——交往智能

学校新媒体公众号在培养此智能的创意主要在于:提前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渠道公布新生对接信息,比如,“2020级萌新:准备开学啦”的文章中详细介绍了每个学院辅导员的联系方式以及咨询方式,为初来乍到尚未谋面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搭建沟通交往的平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有利于促进人际——交往智能,同时发挥了新媒体公众号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和凝聚功能。

(七)自知——自省智能

为了促进该智能的发展,新媒体公众号的创意在于“线上+线下”的紧密结合。线上通过对优秀毕业生的采访号召学生学习先进模范,线下学生通过与优秀毕业生的交流答疑进一步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前进目标。例如,“@医高专人:你的研究生学姐上线啦”“全省第二:‘榜眼学姐’带你开启学霸之路!”“她们回来啦!”等博文。不仅提升了学生自知——自省智能,同时发挥了新媒体公众号的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和凝聚功能。

(八)自然——观察智能

新媒体公众号为了培养此智能创意在于在新媒体平台一些大学生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典型案例的图片[1],如参观闽台缘博物馆等,让学生通过翔实的文字和丰富多彩的图片以及生动的视频了解自然,同时通过新媒体公众号召集大学生团建的成员,鼓励学生到团建中接触自然,进而提高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1]。

三、工作思考与建议

多元智能理论不仅丰富并细化了人们对个体智能差异性的认识,还为融媒体时代网络育人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操作指南。为此,探究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理念创新、内容优化、资源整合以及机制革新等内容成为探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

(一)理念创新提升关注度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教育的直接目标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育人更是如此。在推动融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程中,需要积极转变多媒体管理者的理念,使其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与了解。与此同时,多媒体管理者要对学生的需求和心理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提升关注度。

(二)内容优化增强实效度

内容上,加德纳认为“少就是多”,精简优化内容,摈弃面面俱到,以便学生通过深度学习获得真正的理解。高校新媒体公众号应在内容上进行重组、编排和调整(如对内容的量和范围、内容的深度和难度、内容的顺序安排和进度等),同时兼顾对公众号整体性、系统性的把握。另外,还要通过网络育人的引领方式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增强多样化内容的优化和整合。

(三)资源整合强化专业度

多元智能理论作为网络育人方案的有力帮手,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开展:提供多元的网络讯息切入点(如叙述性切入点、数字切入点、逻辑切入点、存在性切入点、美学切入点、实际动手切入点、人际关系切入点等)。同时,还要积极掌握多媒体的使用方式和技能,多角度对信息和资源内容进行挖掘,合理建立起多媒体网络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价值引领。

(四)机制革新提高协同度

作为医学类高职院校,“医教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势在必行。利用医院和学校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欧阳超群,等.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学生会微博公众号网络育人搭建脚手架实践研究[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