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范文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0-13 15:37:57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精选篇1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形象

>> 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化学中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的现在和未来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知识和考点剖析 老婆的“元素周期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各周期元素个数的确定方法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知识集萃》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考点透视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命名お 117号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新成员 点击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核心考点 巧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规律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考点探究 基于“思维导图”的《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教学オ 元素周期表学习化学的照明灯 从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体悟化学哲学 多媒体巧用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之中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命题分析 试论元素周期表的艺术审美性 “探究元素周期表结构”的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表》的创新教学设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12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中国科技术语,2011(5).

[5] 张青莲.原子量的测定和修订.化学通报,1986(10).

[6] Michael E.Wieser,Tyler B.Coplen.Atomic weights of the elements 2009(IUPAC Technical Report).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2011(2).

[7] 钱秋宇.化学元素的原子量.大学化学,2011(6).

[8] 张青莲.漫谈原子量的质谱法测定.大学化学,1995(6).

[9] 张青莲,陈刚,肖应凯,祁海平.锂原子量的校准质谱法测定.科学通报,1991(4).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精选篇2

类型一、求物质的化学式

1、 已知各元素的质量比和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求化学式。

[例1]已知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X、Y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40,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31:16,求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其中X显正价,Y显负价)。 [解析]先设出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mYn,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A,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A。然后根据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各自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比列出计算关系式,X:Y=31Am:16An=31:40,则m:n=2:5,写出化学式X2Y5。

2、 根据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求化学式。

[例2]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当A与B两种元素相互化合时,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析]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当最外层电子数≤3时,在与其它元素化合时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当最外层电子数≥4时,在与其它元素化合时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根据电荷数,按阳离子在前阴离子在后的顺序,把电荷数约分后十字交叉即可写出化学式。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与B元素化合时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A2- ;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与A元素化合时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B3+ ,则根据 B3+ A2- 可得出化学式为:B2A3 。类型二、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计算物质的质量比

[例3] 在Fe2O3和Fe3O4两种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比2:1,则Fe2O3和Fe3O4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多少?

[解析]解决此类问题要明白两个关系:一是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各自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比;二是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各自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的比。设在Fe2O3和Fe3O4两种物质中,有X个Fe2O3分子和Y个Fe3O4分子,则在Fe2O3和Fe3O4两种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比为:(2×56X):(3×56Y)=2:1,可解得X:Y=3:1,假设X=3N,则Y=N。Fe2O3和Fe3O4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Fe2O3:Fe3O4=(160×3N):(232×N)=60:29

类型三、已知混合物中各成分化学式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另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4]已知在FeSO4和Fe2(SO4)3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m%,求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仔细观察两种物质的化学式,两种物质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都为1:4,根据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各自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比计算,混合物中硫和氧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S:O=32:(16×4)=1:2 ,即氧元素的质量为硫元素的2倍,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m%,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m%,剩余的则是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m%-2m%=1-3m% 。

类型四、已知样品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有关纯度的计算。

[例5]已知某硝酸铵样品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2%(杂质不含氮元素),求此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

[解析]此类习题涉及纯度的计算,应先推导出纯度的计算公式,设样品的质量为m,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x,则硝酸铵的质量为mx,氮元素的质量为32.2%m。而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80×100%=35%,则氮元素的质量为35%mx,所以32.2%m=35%mx,则有 x=32.2%÷35%,即可得出纯度计算公式:纯度=样品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这种纯净物质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NH4NO3%=32.2%÷35%=92%

*此类涉及纯度的计算,可让学生牢记此公式,以便直接运用。

例如:已知某Fe2O3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3.7%(杂质不含铁元素),求此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根据公式可得出 Fe2O3%=63.7%÷[(56×2)÷160×100%]=91%

根据化学式计算的题型很多,就不一一列出,要根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拓展解题思路,积极总结,不要让学生误认为初中化学知识少、计算少,错误的把化学定格为记一记,背一背即可,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功,教师一要预设学生的“未知”,为学生选准探究内容、探究重点;二要关注生成,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说出相应变动,或激起学生认知冲突,或调整教学进度,或将差就错,变学生错误为新的学习资源。三要适时点拨、引导,“该出手时要出手”,把握时机,疏通探究途径,拓展探究成果。

总之,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有数学魂、数学味,这个“魂”和“味”指的是数学课是否让学生思考,是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核心是在思考过程中,学生是否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是否通过思考,掌握数学知识、领悟数学方法、理解数学思想。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精选篇3

初三化学课本里指出:“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但是在多种参考书和习题中都用到这样一种说法“元素符号还可表示该元素的原子量”,由此推知,分子式可以表示物质的分子量。在旧课本第53页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中也指出:“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这进一步说明元素符号还代表着元素的原子量。在旧课本的例题计算中也使用了这一意义。例如在计算元素百分含量时,求碳酸氢铵(NH4HCO3)中氮元素的百分含量,计算式为:NNH4HCO3×100%。这里不言而喻,“N”表示氮元素的原子量,“NH4HCO3”表示碳酸氢铵的分子量。从这些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懂”得以下概念,元素符号本身表示元素的原子量,并“会”用分子式计算元素的百分含量。

但是在求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类型的题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表示方法。例如,“求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列式为H∶O=1∶8(该种写法见旧初三化学课本第88页)。在这里很明显的元素符号“H”不再表示氢元素的原子量,而表示的是水中氢原子集团的质量,即组成1个水分子的2个氢原子的质量之和。

做完这两种类型的习题后,有的学生开始迷惑。元素符号到底表示什么?在练习题中出现了下列问题:

①求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百分含量。有的学生列式为:NNH4NO3×100%,他们从书中“H∶O=1∶8”的式中理解认为元素符号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原子的质量之和,在这里“N”表示组成硝酸铵的氮原子集团的质量,也就是组成1个NH4NO3分子的2个氮原子的质量;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精选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式及化学式的意义;

(2)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3)能利用化学式简单推求化合价,进而能用化学式正确地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4)学会简单化学式的读法。

教学重点

1.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2.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利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教学难点

1.化学式的书写;

2.利用化合价写化学式。

第一课时

化学式

1、下列符号分别代表某些物质,从组成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判断各属哪一类物质(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Al、CuO、He、H2、NH3、SO2、ZnO、NaCl、KMnO4

一、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提问]

化学式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以水的化学式“H2O”为例进行学习。

2.注意:①纯净物的化学式是唯一的,混合物无化学式;

②书写化学式必须以事实为基础;

③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与元素符号一样。

3、意义(以H2O为例)

[提问]

水中是否含氢气、氧气?理解右下角小数字的正确含义。2H2O表示什么?

[回答]

水中没有氢气和氧气;右下角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2H2O表示2个水分子。

[练习]

请以水的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为参考,说说二氧化碳的化学式(CO2)表示的意义。

[讨论]

符号H、2H、H2、2H2、2H+各具有几个意义?分别是什么?

3.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1)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

①金属(铁Fe、铜Cu等)

②固态非金属(如碳C、磷P、硫S等)

③稀有气体(氦He、氖Ne、氩Ar等)

④双原子构成的分子: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氟气F2、氯气Cl2、溴Br2、碘I2等。

(2)化合物(只研究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①写法:a.氧化物:如CuO、P2O5,“氧在后”。

b.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ZnS,“金左,非右”。

(注意)1.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1时,“1”不标出。

2.化学式中右下方的小数字一般为最简整数比。

②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例如:ZnS读作硫化锌。非金属氧化物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P2O5。

板书设计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意义(以水为例)

宏观

微观

3.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课堂练习]

1.上册课本P87习题

1.(1)(2)(3)(4)

2.2CO2表示(

A.2个二氧化碳分子

B.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

C.2个碳原子和2个氧分子

D.2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

第二课时

化合价

二、化合价

实验测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

物质

HCl

H2O

NaCl

Fe2O3

原子个数比

1∶1

2∶1

1∶1

2∶3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出:物质不同,原子个数比可能不同。

[分析]

原因是在形成化合物时,各原子为了使其结构达到稳定,即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不同原子的个数比是电子数目不同造成的。

1、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化合价是元素化合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看书本P85表4--2

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2、注意: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之分,有些元素有多种化合价

②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

③金属元素只有正价,非金属元素一般显负价

④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⑤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元素通常显+1价。

[观察]

Ca(OH)2、NaOH

CaCO3、Na2CO3、CuSO4、

NH4NO3

、(NH4)2SO4这些化合物中加横线的部分有什么特点?

3、原子团:

有些物质如Ca(OH)2、CaCO3中的一些原子集团,作为整体参加化学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也叫根,根也有化合价。

原子团

化学式

化合价

原子团

化学式

化合价

氢氧根

OH

-1

硝酸根

NO3

-1

碳酸根

CO3

-2

硫酸根

SO4

-2

铵根

NH4

+1

高锰酸根

MnO4

-1

原子团的化合价是其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

4、化合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标“+”“—”,后标数值。

H(+1)

O(-2)

Mg(+2)

S(-2)

[练习]

请同学们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讨论常见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有什么相同之处?

[总结]

1.许多元素的原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可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2.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

注意:Fe有+2、+3;Cu有+1、+2,高价时读作铁或铜,低价时读作亚铁或亚铜。

例如:FeCl2读作氯化亚铁,FeCl3读作氯化铁。Cu2O读作氧化亚铜,CuO读作氧化铜。

[探究]化合价的表示与离子符号有何区别?

如:+3价铁元素

Fe(+3)

铁离子

Fe3+

(两同两不同)

三、化合价的应用

1.已知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知价写式)

[例题]

已知磷为+5价,氧为-2价,写出磷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解:(1)写出组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符号,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

P

O

(2)求两种元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

5×2=10

(3)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最小公倍数

正价数(或负价数

原子数

P:

10

÷5

=2

O:

10

÷2

=5

(4)把原子数写在各元素符号的右下方,即得化学式:P2O5

(5)检查化学式,当正价总数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等于0时,化学式才算是正确的。

(+5)×2+(-2)×5=+10-10=0

答:这种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P2O5。

[小结]

知价写式一般步骤:

(1)写出元素符号,正价在左,负价在右。

(2)求两种元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

(3)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4)把原子数写在各元素符号的右下方,即得化学式。

(5)按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检查化学式。

[练习]

写出溴化钠、氧化钙、氧化铝、二氧化氮的化学式。

答案:NaBr、CaO、Al2O3、NO2

[补充]

十字交叉法写化学式

一排序,二标价,三约简,四交叉,五检查

例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化铝

硫化氢

氯化镁

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氧化钠

氯化钡

氯化银

答案:Na2O

BaCl2

AgCl

2.已知化学式书写化合价(知式写价)

例: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已知氧元素为-2价,计算二氧化硫里硫的化合价。

解:SO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4。

练习:标出下列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S、SO2、SO3、H2SO4

NO、NO2、N2O5、NH4NO3

答案:、、、

、、、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表示物质的组成可以用化学式,化学式既可以表示该物质中有哪几种元素,又可表示出该物质中的一个分子中每种原子各有几个。化学式是通过实验测定的,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化合价推求化学式。同时我们还知道了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板书设计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二、化合价

1.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2.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的原子集团,也叫根

3.注意事项:

4.应用

(1)已知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2)已知化学式书写化合价

布置作业

1.上册课本P87习题3、5、6

2.某宝石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3.某含铁盐溶液能够在高浓度的碱性环境下长期稳定存在,且具有较强的灭菌消毒功能,该盐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净水剂,其化学式为Na2FeO3。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6

4.我国科学家发现,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

A.Na2SeO3

B.Na2SeO4

C.NaSeO3

D.Na2SeO2

答案:2.D

3.C

4.A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化合价概念较抽象使学生接受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应分散难点。前面的离子、元素等知识的学习不容忽视,它是这节课的重要基础。记忆化合价十分枯燥,组织好本课的活动与探究,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课下让学生编化合价的歌谣,利于学生记忆,有的学生编得挺不错!

第三课时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符号为Mr)

1.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例1]

计算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1+16×1=18

[练习]

计算3HNO3、NH4NO3、(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2.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比

[例]

计算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

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同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之比。

解: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2×1)∶(16×1)=2∶16=1∶8(化为最简整数比)

计算二氧化碳中各元素的质量比m(C)∶m(O)=(12×1)∶(16×2)=12∶32=3∶8

计算硫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m(H)∶m(S)∶m(O)=(1×2)∶32∶(16×4)

=1∶16∶32

计算硫酸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m(N)∶m(H)∶m(S)∶m(O)=(2×14)∶(1×8)∶32∶(16×4)=7∶2∶8∶16

[练习]

计算HNO3、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又称为质量百分含量)

[例]

计算水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100%

=11.1%

答: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

[练习]

计算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4.根据化学式的其他计算

(1)计算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之比

如:Fe2O3中,铁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就是2∶3,CaCO3中钙、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3。

注意某些物质的化学式中,同种元素并不写在一起的,这时要注意原子个数。

如:NH4NO3中,氮、氢、氧原子个数比应该为2∶4∶3

Cu2(OH)2CO3中,铜、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2∶5

(2)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某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该元素在物质中的质量分数

[例1]

60

g

MgSO4

中含有氧的质量。

解:m(O)=m(MgSO4)×w(O)=60

g×=32

g

[例2]

多少克碳酸氢铵(

NH4HCO3

)与

400

g

硝酸铵(NH4NO3

)含氮元素质量相等?

解:根据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来列等式

设需要碳酸氢铵的质量为x,则质量为x的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m1(N)=x·=17.7%·x

400

g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质量为m2(N)=400××100%=400

g×35%

根据题意:17.7%·x=400

g×35%;x=790

g

(3)有关混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1]

硝酸铵样品中含有杂质10%(杂质中不含氮元素),求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先求出纯净的硝酸铵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w(N)=×100%=×100%=35%

设不纯的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如下关系:

,x=31.5%

[例2]

某不纯的尿素〔CO(NH2)

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2.4%

,求这种尿素中杂质(不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2×1)×2=60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w(N)=×100%=×100%=46.7%

设不纯的尿素中含尿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如下的关系:

,x=90.8%

所以该尿素中所含杂质的质量分数是w(杂)=1-90.8%=9.2%

[课堂练习]

1.计算下列相对分子质量。

H2SO4__________

98__________________

2Ca(OH)2__________148________________

2.计算NH4HCO3中N、H、C、O四种元素的质量比。

(14∶5∶12∶48)

3.计算12.25

g

KClO3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4.8

g)

4.计算120

g

NH4NO3中含N元素的质量与多少克CO(NH2)2中所含N元素的质量相等?(90

g)

布置作业

1.上册课本P87

习题7、8、9、10

2.锌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元素,锌缺乏容易造成发育障碍,易患异食癖等病症,使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市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下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

××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含锌量:每支口服液含锌6.5

mg

××制药厂

(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455____________;

(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14.3%________。(精确到0.1%)

3.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氨酸分子中C、H、O、N原子个数比为___3∶7∶2∶1__________。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89__,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15.7%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合格奶粉每100

g中含蛋白质约18

g,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现测定某奶粉每100

g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2

g。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奶粉是否属于合格奶粉。{

(3)氮元素的质量:18

g×16%=2.88

g>2

g,不合格奶粉(或蛋白质的质量:2

g÷16%=12.5

g

g,不合格奶粉)}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精选篇5

数量这个概念贯穿了高中化学的始终,从元素的概念,原子的组成结构,分子的组成结构,到后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甚至电子守恒问题,都不可能不提到其中的数量变化.事实上,任何的物质,任何的知识,只要是提升到了科学的层面,就必然会涉及这个问题.如木炭在空气中会燃烧,这只是个常识的问题,一旦上升到化学的高度,就必然要涉及碳与空气中氧气的反应,一个碳原子结合一个氧原子或两个氧原子形成一氧化碳或者二氧化碳,而一个氧分子又是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再往里推,碳原子和氧原子其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是确定的,也正是这些确定的数量赋予了元素的性质.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高中化学中涉及的元素、原子、分子、物质等化学概念中的数量关系以及微观与现实中数量的不同和统一问题进行总结和阐述.

一、元素与数量

元素是一类有着相同质子数的原子的总称,是区别各种物质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氢是氢元素,碳是碳元素,氧是氧元素,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元素的概念将这些物质天然地分离开来.同种元素可能有不同种类的几种原子,如目前发现的氢元素就有三种原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氕、氘、氚,它们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都是1,但是中子数分别为0、1和2,原子核外电子与质子数相等都为1,所以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三种原子的质量相差很大,基本上是1∶2∶3的关系,在物理性质上有着巨大的差别.氕、氘、氚三种原子就形成了同属异形体,在化学界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各种各样的元素的质量在相互比较时,由于质量都非常小,并且每种元素都有若干种类的原子,确实存在着巨大的麻烦.因此,对质量这个量的一种统一就成为解决化学问题的一个关键.在化学发展的道路上,人们逐渐认识到,化学元素以及原子之间的差别的本质就是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差别,电子数又等于质子数以维持原子的电平衡.而各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是没有区别的.实验表明,中子和质子的质量几乎相同,所以人们引入了相对原子质量这个概念来表示原子的质量,与现实中的质量就有了一定的区别.

事实上,人们发明了更加简便的方法,那就是阿伏伽德罗常数,这个常数为6.02×1023.这样,对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量就通过数联系了起来,1mol的碳十二原子的质量就是12g,1mol水分子的质量就是18g.

二、化学反应与数的关系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结构或者新的分子,也就是形成了新的物质.化学反应也是离不开数量的,不同比例的反应物会生成不同种类的反应产物.

例如,一个碳原子在充分燃烧时可以与两个氧原子形成CO2,是一种无毒的气体,但是如果是不完全的燃烧,一个碳原子就只能与一个氧原子结合形成CO气体,是一种对人类有剧毒的物质.一个氮原子与一个氧原子结合可以形成NO气体,这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当其在空气中继续氧化,再结合一个氧原子,就会生成棕红色的NO2气体.如果在反应时控制反应物的量不准确,造成反应失败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三、元素化学性质与数量的关系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精选篇6

1.下列关于二甲醚(C2H6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46

C. —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 : 6 : 1

2.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的变化 B.化学反应中一定会有新物质生成

C.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一定不发生变化 D.化学反应中一定会伴随着一些现象

3.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农产品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黄曲霉素有很强的毒性

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12

C.黄曲霉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7:12:6

D.每1个分子由35个原子构成

4.碳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4HNO3浓 CO2+ 4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NO3 中 N 的化合价为5 价

B.化学方程式中 X 为 NO2

C.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分子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

D.该反应中,C 具有还原性

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依据上表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11 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变成离子

B.铝元素与硫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3S2

C.上述元素称为第三周期元素是因为这些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D.ClCl— ,则 Cl 核内有 18 个质子

6.按照物质分类及化合价规律排列的:Mn、S、MnO2、SO2、K2MnO4、 六种物质中,最后一种物质为

A.H2S B.Na2SO3 C.CuSO4 D. Cu2S

7.下列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HC1+NaOH=NaC1+H2O B.2KMnO4 K2MnO4+MnO2+O2

C.Zn+CuSO4=ZnSO4+Cu D.CO+CuO Cu+CO2

8.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

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钠的原子序数为11

9.路边烧烤除污染环境外,在烧烤肉类食品时还会产生一种致癌物质——苯并(a)芘(化学式C20H12)。有关苯并(a)芘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由两种元素组成 B.苯并(a)芘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

C.它属于有机化合物 D.苯并(a)芘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0:12

10.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2H表示两个氢元素 B.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

C.Zn2+表示锌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11.下图呈现的是钾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19 B.它是非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39 D. 相对原子质量是19

12.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 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B.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

13.前者决定原子种类,后者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核内中子数,外层电子数 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离子所带电荷数

14.在H2、H2SO4、H2O、H2O2四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

A、氢原子  B、1个氢分子

C、2个氢元素  D、氢气

15.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二、填空题

16.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化学实验小组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漂白粉可用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17.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①铁元素 ②水 ③二氧化硫

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⑤氨气

⑥碱式碳酸铜是由 元素组成。

18.(4分)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完成下面的空格。

(1)2个氮原子 ; (2)铁离子 ;

(3)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 (4)由生物细胞中含量占前三位的元素组成的酸的化学式 。

19.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碳在氧气中燃烧: ;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③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

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20.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氧气 ;四氧化三铁 ;过氧化氢 二氧化硫 .磷 ;铁 .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氮原子______ ; (2)氧化钠的化学式________ ;(3)铁离子的符号________。三、简答题

22.据浙江在线《水能灭火,可是昨天这场雨,却在一起火灾中充当了“油“的角色》报道:30米挂车在江南大道上一路撒“火种”13小时,这一切都是因为这辆载有20多吨电石的大货车。据介绍,电石,化学名称碳化钙(CaC2),不可燃,是一种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遇水后能激烈分解产生产生乙炔(C2H2)气体和熟石灰,释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

(1)请写出碳化钙遇水后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应该如何保存电石?

23.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氟、锌、硒、碘等.它们在人体内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

(1)图1是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电子数是   ;

(2)从图2可知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3)加碘盐所含KIO3中的I的化合价是   ;

(4)写出化学符号:①氟离子  ;②三个铁原子   ;③碘单质(双原子分子)  ;

(5)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6)硫酸亚铁是一种补铁剂,写出一个由铁单质获得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   .

24.普通干电池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广,其构造示意图如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干电池胜任照明时化学能转化为 。

(2)电池中石墨表现出优良的 性能;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不同。

(3)下图是回收利用废旧普通干电池的一种工艺流程(不考虑废旧电池中实际存在的少量其他物质)。

①分离回收铜帽,经净化处理后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滤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③实验室中在加热和固体b存在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④氯化铵和尿素是重要的化学肥料,请简易鉴别氯化铵和尿素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分析。A、C2H6O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 B、—个二甲醚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正确; C、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6+16=46,正确; D、二甲醚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 :6 :1,错误。故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2.D

【解析】

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正确,B、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有新物质生成,正确,C、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一定不发生变化,正确,D、化学反应中可能会伴随着一些现象,而不是一定,错误,故选D

考点:化学反应的特点

3.C

【解析】

试题分析:A、黄曲霉素有很强的毒性,正确,B、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相对分子质量为312,正确,C、黄曲霉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7×12:1×12:16×6=17:1:8,错误,D、每1个分子中的原子数=17+12+6=35,正确,故选C

考点: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

4.C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HNO3 中 N 的化合价为5 价,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化学方程式中 X 为 NO2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分子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是错误的叙述,原子没变而分子变化了;D选项该反应中,C 具有还原性是正确的叙述;故选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合价的计算、还原性的判断

5.C

【解析】

试题分析:A.11 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变成离子是错误的叙述,容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B.铝元素与硫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3S2 是错误的叙述,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化学式为Al2S3 C.上述元素称为第三周期元素是因为这些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是正确的叙述;D.ClCl— ,则 Cl 核内有 18 个质子是错误的叙述,原子转化为离子时电子改变而质子数不变;故选择C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6.C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的分类是按照单质、氧化物、盐的顺序排列;化合价是由低向高排列,故最后一种物质 为硫酸铜;选择C

考点:物质的多样性、化合价的计算

7.D

【解析】

试题分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A属于复分解反应;B属于分解反应;C属于置换反应;D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选择D

考点:化学反应的分类

8.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几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A选项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钠属于金属元素;D选项钠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可知,是正确的叙述;故选择D

考点:元素周期表

9.B

【解析】

试题分析:由苯并(a)芘(化学式C20H12)的化学式可知A.它由两种元素组成是正确的叙述; B.苯并(a)芘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是错误的叙述,应该为4.4%; C.它属于有机化合物是正确的叙述; D.苯并(a)芘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0:12是正确的叙述;故选择B

考点:有机物的概念、物质的组成、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0.B

【解析】

试题分析:A.2H表示两个氢原子B.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正确的叙述; C.Zn2+表示一个锌离子的所带的电荷数为+2;D. 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择B

考点:化学符号的含义

11. 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可知,A选项原子序数是19是正确的叙述;它属于金属元素;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故选择A

考点: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

12.C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故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为物质的运动状态,故选择C

考点:化学研究的范围

13.C

【解析】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中子数可以相同,所以中子数不能决定元素的种类。稀有气体的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氦是2个),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所以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14.A

【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由微粒构成的;而分子则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四种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而不能说分子中含有元素、其它分子或其它物质。

知识点分析:考查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

15.D

【解析】: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知识点分析: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16.物理 , O2

【解析】

试题分析:(1)活性炭的吸附没有新物质生成,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得出X的化学式为 O2。

考点:水的净化、质量守恒定律

17.①Fe ②H2O ③SO2 ④N2 ⑤NH3 ⑥Cu、O、C、H

【解析】

试题分析:①元素符号的书写,铁元素:Fe

②化学式的书写,水:H2O

③二氧化硫:SO2

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N2

⑤氨气:NH3

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Cu2(OH)2CO3,故碱式碳酸铜是由Cu、O、C、H元素组成

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

18.(1)2N (2)Fe3+ (3) (4)H2CO3

【解析】

试题分析:(1)表示原子个数,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故2个氮原子:2N

(2) 离子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故铁离子:Fe3+

(3)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若数字为1时,不能省略。故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精选篇7

沪教版化学九(上)“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元素概念定性地表示物质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来学习和研究物质的组成。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建立和理解元素在物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引领学生从微观粒子的数量与质量的角度,推算出组成宏观物质中各元素质量关系,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学科中“宏观-微观-符号”这三重表征的极好素材。

“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一节内容较为抽象与深奥,且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性知识,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较好地突破教学中的这一难点,帮助学生用定量的观点去学习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观察、想象、模型化等方法,化虚无抽象为形象直观,逐步引领学生从定性到定量,初步理解物质的组成。同时通过类比推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定量计算能力也能有所提高。

二、教学片断

环节一:问题情景。

【投影】尿素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氮肥。小强看到某化肥标签如下:

试帮助小强回答下列问题:

(1)尿素含氮量的含义。

(2)尿素中的含氮量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环节二:定比定律介绍。

【阅读】法国化学家普鲁斯特发现定比定律的化学史。

【讲解】每一种化合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且组成化合物的各成分元素的质量比是一定的,这一规律称为定比定律,又称定组成定律。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

环节三: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

【活动】指导学生用下面的模型搭出水分子结构,再拼出1个水分子中氢、氧原子质量比的示意图。

【讲解】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n(H):n(O)=2:1,1个水分子中所有的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之比,即是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

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比=

【讲解】原子的质量都很小,计算时使用相对原子质量。

【总结】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巩固】计算下列物质中原子个数比、各元素的质量比:(1)氨气(NH3);(2)尿素〔CO(NH2)2〕。环节四: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活动】用模型拼出氢元素质量在水中占的质量比例(质量分数)。

【讲解】一个水分子中所有的氢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水分子的质量之比,即是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所占的质量分数=

【讲解】分子和原子的质量都很小,计算时使用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

环节五:拓展应用。

【情景再现】尿素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氮肥。小强同学看到某化肥广告如下:

请你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判断这袋尿素样品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學生活动:

通过计算,纯尿素的含氮量为46.7%。而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3.5%,低于纯尿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故为混合物。

【课堂小结】结合所学内容,从知识、方法、规范、学科观念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三、教学反思

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本节课将宏观计算演变成微观模型的演示,从而化抽象为直观,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物质的微粒观、元素观的认识。

1.合理设置教学台阶。本节教学内容是初中化学计算的开始,设计时以学生熟悉的化学肥料(尿素)为素材,以问题链作为主线,同时以组成相对简单的水为例,用球棍模型让学生体验水分子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关系。通过模型,学生总结出水分子中氢、氧原子质量比和氢原子在水分子中占的质量比例,然后通过类比、归纳等方法得出氢、氧元素质量比和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教学以生活经验为基础,拾级而上,降低学习的难度。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精选篇8

关键词:化学式计算;化学教学;学习条件分析

有关化学式计算是化学科学中最基础的知识,是九年级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化学学科的后续学习都要在具备清晰、熟练的化学式计算技能的条件下才能顺利地进行。化学教师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教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理论的、有一定效果教学方法,但从学生学习和教学实际来看,有关化学式计算的教和学的效率都不是太高。探讨有关化学式计算教学的原理对于指导中学化学的教学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一、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学习条件分析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或元素符号与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是一种可以表达多种含义的化学符号:表示某种物质、表明了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明一种物质的分子(对于分子化合物)、表明分子的原子构成情况等。表明物质元素组成及分子的原子构成是有关化学式计算的基础。

有关化学式计算看上去十分简单,但由于是在分子和原子层次上认识化学式并进行计算,所以在学生学习中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容易。学生必须具备以下几项条件:

1.学生必须明了化学式表明了物质最小组成

任何数量的物质都是这种组成的按整倍数的扩大,这一最小部分就代表了整个物质,同样这一小部分的相关量计算就代表了整个物质相关量的计算”这一认知基础。

2.清晰的原子概念

学习者必须具备清晰的原子概念,必须知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是一个不“破裂”的球,而且任何同种原子的质量都相同,物质的最小组成就是由化学式所表示的原子种类和各种原子的数目。

3.清晰的相对原子质量概念

由于原子的质量很小,其质量是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的,而不用千克(kg)质量单位来表示原子的质量。

二、有关化学式计算学习困难原因的调查研究

有关化学式计算类型较多,常见的有关化学式计算类型及各种计算类型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难原因调查分析如下:

1.对分子质量计算

这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有关的化学式计算。这一计算在学生的学习中相对来说是简单,约90%的学生可以在课堂内掌握概念和计算方法,因为相对分子量是直接将化学式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加和。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学习困难。经访谈得知,原来学生并不清楚原子的概念,他们对原子是球形不清楚,对化学式里的符号与符号所表示的原子不能进行转换,因而没法学习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这些学生不能用思维来掌握原子的形貌,因此也没法认识物质的组成,对化学式的来源和表达物质组成的意义不清楚。例如,有的学生在计算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因为只知道“H2O”表示水的化学式,将其理解成表示水的符号,而不能理解为表示水分子的原子组成表达,不知道“H”“O”这两个符号在整个化学式中既可以表示宏观的水的组成元素,也可以表示微观的分子的原子构成,不理解符号可以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从而无法下笔进行计算。

2.根据化学式求组成元素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这种计算类型有两个原理必须掌握,一是要理解对于物质来说其组成是用“元素”而非原子表示的,在分子中讲原子构成,但对于物质而言讲元素组成。二是化学式所表示的原子构成是物质组成的最小单位,因此,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的原理就是计算化学式中各种原子质量占化学式中全部原子质量的总和百分数。对于百分数的计算,绝大部分学生是熟悉的,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不能将物质中元素的质量转换为化学式中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将物质中元素质量比转化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相对质量比。对学生进行访谈显示,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学习分子、原子、元素、化学式等概念时,知识机械的记忆理解概念,不会对宏观的元素与微观的原子这两个概念进行联系,以及对化学式是表示分子组成的符号,在表观上表示物质的组成单元的这一原理进行深度解析、二次加工。例如,在计算S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时,要理解SO3分子是三氧化硫这一物质的组成单元,三氧化硫这一物质就是若干个SO3分子聚集而成的,SO3分子中氧原子的质量分数就代表了氧元素在整个三氧化硫这种物质中的质量分数。

3.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各元素质量比

此类问题同样是从物质组成单元(即化学式)中各元素原子的质量比而推论为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学式表示物质的最小组成单元(包括分子组成),而整个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组成与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原子组成是一致的,因此只要求出了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原子质量比,这个各元素的原子质量比,就是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对于这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理解化学式的宏观含义可以表示一种物质以及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不能将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转化为化学式中各原子的质量比。究其原因,除了前面几项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学生对于化学式表示物质的单元(分子)组成,而单元(分子)组成与整个物质的组成是一致的这个原理不甚理解,因而造成了在计算物质中各元素质量比时出现概念指向不明及质量与微粒数目概念混淆的问题。

4.根据化学式计算一定量物质中所含某元素的质量

这类计算是在前面三类计算的基础上发展的较为高级的计算,其计算较之前三类计算多了一项计算技能,就是在已知某物质中M元素含量为b%的基础上,求a kg物质中所含M元素的质量。进行此项内容的学习,学生必须有这样的知识,即分子是物质组成的最小单位,表示物质的化学式其实也是表示了这种物质的最小组成单位,然后转化成所有物质的组成就是这些小单位的无限重复。这类计算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比例式的计算,只要将其换个形式理解,即百分含量是指每个组成单元中某元素原子的含量,这种计算就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了。

三、有关化学式计算的教学原理

有关化学式计算教学的研究说明,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需要两方面的基本技能,一方面是数学技能,另一方面是化学的基本概念要清晰。对数学技能的要求不高,主要是比例的计算,九年级学生进行比例计算是较为熟悉的,但将比例计算技能运用到化学式计算中产生困难的主要原因乃是化学基本概念掌握不牢固。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教学当中,学生掌握原子的形貌和化学式所表达的意思是基础,因为无论是分子或是化学组成单元,首先必须使学生理解到这些都是由不改变的原子组成的,而且每个原子的形貌和质量都是固定且不改变的,这样学生可以对分子和物质的组成单元就可以清晰地从原子的角度理解,各种有关质量的计算中就可以从他们的原有知识出发解决问题。其次是准确地理解相对原子质量,对相对原子质量应该理解为也是表示原子的质量的一个量,只不过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以kg做单位,而是以一个化学科学中设定的一个值―― 一个碳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质量为一个单位来衡量原子的质量。如果学生将相对原子质量理解非表示原子的质量,那么有关化学式计算就丧失了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忠立.化学计算技能的培养[J].读与写,2008(5):147-158.

[2]王洪林.浅谈初中化学计算题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0(6):84-87.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精选篇9

关键词:化学式计算题;原子个数比;元素质量比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建立宏观、微观、化学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物质发展到与化学符号相联系,初步形成了学习化学的理论基础,化学式的计算使学生对化学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新课标要求下,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以下五种化学式的计算:(1)计算化学式量;(2)计算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个数比;(3)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4)计算某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5)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针对教学中学生常出现的错误,我将化学式计算中的一些解题方法归纳如下几点。

一、计算化学式量

化学式量的计算相对简单,学生在学习中常出现的错误多是忘记乘以原子个数,还有计算过程的粗心导致计算错误,这些错误只需认真细心就可以避免。

二、计算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的原子个数比

计算原子个数比也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化学计算,一般情况下就是每个分子中各种原子的脚标之比,但是有的原子在分子中不只出现一次,如,乙醇(CH3CH2OH)中的C和H、NH4NO3中的N等,此种情况下只需把各种原子及个数依次列出,合并相同的原子的个数即可。

三、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计算方法不难掌握,但是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约分,尽量避免先算出乘积再算比值。如,醋酸(CH3CO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2):(1×4):(16×2)=6:1:8,在计算中先约分(同除以4),再算比值,会很容易得出结果。

以上计算难度不大,但需认真仔细,比如,有的学生经常看不清计算原子个数比还是各元素的质量比就开始想当然地计算,最终导致错误,事倍功半。

四、计算某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此计算需要注意过程中的因式分解及约分,如,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40/(40+12+16×3)×100%=40%。

五、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该类型题目在计算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处理,如,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C12H18Cl2N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现有瘦肉精554g,计算其中的氯元素的质量。此题目并不难列式,氯元素的质量=瘦肉精的质量×氯元素的质量分数=554g×(35.5×2/277×100%),很多学生在练习中写到此,就开始埋头苦算括号内的数字,即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几位小数后再乘以554,结果出来的数字非常麻烦,其实此题只需稍加观察就可发现554是277的2倍,约分后很容易就得出最终的结果142g。由此可以发现,在计算中要注意观察各数字之间的关系,能约分的先约分,这样使计算过程简洁,事半功倍。

初中化学要求掌握的这五种化学式的计算非常易懂,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之所以容易出错就是对计算理解不透,将公式混淆或不能将公式变式应用,如,加碘食盐中会添加碘酸钾(KIO3),1000g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0.35g,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9.3%,计算1000g加碘食盐中碘酸钾的质量。学生乍看此题觉得不属于以上五种计算的一种,其实仔细分析便会发现此题是“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的变式,即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元素在化合物中所占的质量分数,只要识破此处,问题就迎刃而解。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精选篇10

课题3

元素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并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生物细胞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分数

3、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课堂预习】

一、元素

1、阅读书本P59页并完成以下填空:

元素的概念:

具有相同是________________(即核内____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特点:由于元素是个总称,所以只讲____________;不讲_____________。

3、元素的种类: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元素有________多种,但组成的物质却有几千万种。

4、元素的含量

按质量计算,在地壳中的含量位于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质量计算,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

[思考与讨论]

1、在原子中有如下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那么可不可以说元素是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呢?元素的种类有谁来决定?

2、元素概念中的“同一类”三个字能否改为“同一种”?你对“同一类原子”是怎么理解的?

二氧化锰

3、下述化学反应中

过氧化氢

+

氧气

+

氧气

二氧化硫

(H2O2)

(H2O)

(O2)

(S)

(O2)

(

SO2

)

反应物跟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4、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概念间的联系

区分

使用范围及举例

【点拨】

1、元素的的种类是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的

2、不可以。因为同一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可以不同,而同一种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如氧原子质子数是8,但中子数却有8个,9个,10个的。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元素不发生变化。

4、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概念间的联系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分

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即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及举例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如可以说,“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课堂训练】

1、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不同。

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之和

D、相对原子质量

2、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这些名词“加碘盐”、“补铁酱油”、“高钙奶”,这里的碘铁钙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D、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a.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气分子。(

)

b.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

c.水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

【课后练习】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填名称)

2、“低碳生活”中的“碳”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铝

B.铁

C.氧

D.硅

4、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是收硫元素和氧气组成的

B.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一个硫元素和二个氧元素构成的

C.二氧化硫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6、下列对元素的叙述正确是(

A、元素就是原子

B、单质就是元素

C、一种元素只存在一种原子

D、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原子,但核内质子数相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2、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

3、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

4、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课堂预习】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

国际上统一采用

名称的

字母来表示元素。书写时注意: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

。如

表示碳元素,

表示氧元素。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

,第二个字母要

表示铝元素,

表示钙元素。

2、元素符号的意义

(1)表示

(2)表示这种元素的

如:“N”

1

H

1.008

三、元素周期表简介

1、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的

将100多种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的表。

2、原子序数

元素周期表按元素

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

原子序数=

=

=

3、元素周期表结构

(1)横行(也叫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周期。

(2)纵行(也叫族):元素周期表共有

族。

(3)单元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占据一格,包括四个方面的信息,如图所示:

【合作探究】

二、元素符号

1、熟记表4-3中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记住后同桌互相检查。

2、说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O

②Fe

③2O

④3Mg

3、怎样根据元素名称中的偏旁判断元素的状态和种类?

三、元素周期表

1、从元素周期表上查找原子序数为6、7、12、14、16、18、20、29、47的元素的名称、符号、核外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并指出它们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

2、考察每周期开头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靠近尾部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结尾的是什么类型的元素。这说明元素之间存在着什么规律性的联系?它与“元素周期表”这个名称有没有关系?

【教师点拨】

二、元素符号

2、3、

三、元素周期表

1、2、

教师出示答案,小组内互相订正。

【课堂训练】

1、如右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13Al

26.98

A、原子序数是13

B、它是非金属元素

C、它的质量是26.98g

D、相对原子质量是13

2、下列元素符号中,表示金属元素的一组是(

)

A.Hg、Ba、Mn

B.Fe、He、Mg

C.Ca、Na、N

D.H、C、O

3、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Cl

2Fe

nH

【课后练习】

1、钠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区别是。

2、用元素符号填空: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

3、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2个氧原子

2个氢原子______;3个钾原子______;镁元素______。

4、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这里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5、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元素名称是“硫”

B.元素符号“S”

C.元素的质量32.6g   D.核电荷数是17

6、化学中把众多原子划分为不同种元素的依据是( )

A、原子的质量大小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C、核内中子数不同

D、核内质子数不同

7、一瓶气体经检验只含一种元素,则该气体(

A、肯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是只含单质、化合物的混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课后提升】

1、试着用图示表示出物质、元素、分子、原子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组成

元素

物质

构成

原子

分子

例如,可以说:

铁是由铁元素组成的

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精选篇11

一、2007年各地考查分值统计

2007年各地中考化学试卷中有关“物质构成奥秘”的知识考查统计如下:上海,选择、填空、计算,占12%;江苏常州,选择、填空,占11%;辽宁沈阳,选择、填空,占13%;北京,选择、填空,占14%。

二、重点基础知识链接

1.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2.原子与离子的关系:

3.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4.化学式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 (2)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比 ;(3)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

常用的计算关系式有(以化合物AmBn为例):

三、经典例题解析

考点一:元素知识

例1 (2007年江苏泰州考题)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这里的碘、氟、钙、铁是指( )。

A.单质B.分子C.元素D.原子

解析: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物质中有效成分是含“碘、氟、钙、铁”的化合物,题中叙述为宏观描述,即这些物质中含有的元素。答案:C。

点评:物质的描述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宏观描述可表达为: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微观描述可表达为:某物质由某分子(或原子)构成。

考点二: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知识

例2(2007年江西南昌考题)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B.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 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

解析:根据给出虾青素的化学式可知:虾青素是由C40H52O4分子构成;虾青素中含有三种元素,所以它不是氧化物;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0∶13∶1,而不是质量比;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答案:C。

点评: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的区别,一定要分清概念。组成是从物质所含的元素进行分析,而构成是从微观(分子、原子、离子)角度进行分析。

考点三:原子结构知识考查

例3(2007年北京考题)某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原子核内有个质子,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个电子。

解析: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该原子核中含有11个质子,所以该元素是钠元素。根据原子结构,该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1个电子。答案:11,1。

点评:弄清原子结构示意图包括3部分:原子核、电子层、各层上的电子数,弄清各部分的含义;抓住原子结构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考点四:化学式与化合价知识

例4(2007年上海考题)某宝石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1 B.+2 C.+3 D.+4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求解。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我们可得到:x+(-2)×2=0,x=+4。答案:D。

点评:有些元素有多种可变化合价,解题时应根据所给化学式的实际进行求解,而不能死记硬背。

考点五:关于化学式的基本计算

例5(2007年广东汕头考题)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个数比为。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合格奶粉每100 g中含蛋白质约18g,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现测定某奶粉每100 g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2 g。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奶粉是否属于合格奶粉。

解析:本题是一道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考题,主要考查原子个数比、相对分子质量的求解、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等知识。

答案:(1)3∶7∶2∶l;(2)89,15.7%;(3)氮元素的质量:18g×16%=2.88g>2g,为不合格奶粉;或蛋白质的质量:2 g÷16%=12.5g

点评:化学式计算一定要牢牢记住计算公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一定要细心。

四、2008年中考预测

综观近3年各地的中考试题,有关物质构成的知识是考查的重点知识与必考内容,在试卷中占有相当的比重。预计2008年中考命题趋势如下:

预测1:用分子、原子、离子观点解释一些现象及变化,对一些符号周围数字的理解,以及从微观角度理解和解决一些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预测2:给定原子结构示意图或元素周期表,总结、提取相关信息并得出结论,注重试题的开放性。

预测3:给出某种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化合价的规律,判断某一元素的化合价,或根据元素或原子团化合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预测4:化学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是中考必考内容。主要考查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质量和化合物的质量、样品纯度等。与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商标、说明书、广告等情境创设的形式考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预测5:以微观模型考查物质构成、组成、化学式及相关计算或判断反应类型与微粒系数等。

预测6:以课本知识为载体,考查某些不熟悉的物质,会判断其所属的类别,元素的组成种类,以及化学式等,这部分试题的来源依托我国的航天、医药、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以环境保护、打击犯罪、中毒事件等社会热点和新技术为背景创设具体的试题,这就是所谓的“高起点、低落点”。

预测考查的题型仍以选择、填空为主,配以适当的简单计算与实验探究,在试卷中分值比例将维持在10%左右。

五、2008年中考应对策略

策略1:理清知识脉络,学会组成与构成的思维方法。

策略2:采用比较的方法,弄懂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如:单质和化合物,可通过它们的概念、区别和联系进行比较。

策略3:对于分子、原子、离子、化合价等符号的书写要熟悉;在不断的练习中感悟方法、培养能力、掌握解题规律、积累解题经验。

策略3:通过情境的理解,提高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策略4:加强对计算方法与技巧的理解,重视情境的创设,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精选篇12

一、化学反应的实质

从微观角度看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从而说明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物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组合成(新物质)分子。

二、某化合物是由哪些元素组成

从宏观角度看:水电解的产物只有氢气、氧气两种物质,所涉及的元素也只有两种且都来源于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此可解释:化合物是由哪些元素组成。

例1 某化合物燃烧生成H O和CO 。该化合物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解析:该化合物用X表示,燃烧的实质是与氧气反应,故有X+O2 H O+CO ,产物两种,所涉及元素三种,其中的碳氢两元素一定来自X,氧元素的来源既可能来自X,也有可能来自空气中的氧气。故答案为:碳、氢,氧。

例2 某化合物46g,完全燃烧生成54g水,88g二氧化碳,故此化合物中含 元素。

解析:首先肯定该化合物中含有碳、氢两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由计算可知:该化合物用Y表示,故有Y+OH O+CO ,由54g水可计算出含氢06g,由88g二氧化碳可计算出含碳24g,故产物中碳氢质量和:24g+06g=3g,而该化合物为46g,说明该化合物中还含氧元素且质量为46g-3g=16g,故答案为:碳、氢、氧。

三、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

电解水实验结果是产生氢气和氧气,体积比为2∶1,又知氢气、氧气两气体密度分别为00899 g/L,1429 g/L,由此可计算出两元素质量比:设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为2L,则与此同时产生氧气为1L。

m(H )=2L×00899g/L=01798g

m(O )=1L×1429g/L=1429g = ≈ 。

其他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呢?如前面例2……

四、解释如何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

由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在上面已确定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且质量比为1∶8,那么各元素原子之间的个数比呢?

设水的化学式为HmOn,则 ==

故水的化学式为H O。

例3 核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50,其中含碳40%,氢67%,其余为氧,则核糖化学式为。

解析:已知化合物由三种元素组成,设其化学式为CxHyOz如其质量为100g,则碳元素质量为40g,氢元素质量为67g,氧元素质量为533g。由此可推出x∶y∶z=1∶2∶1。又因核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50,简式为CH O,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为30,故原子个数应同时扩大5倍,故其化学式为C H O 。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精选篇13

一、配平法

例1要使SO2与SO3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SO2与SO3的分子个数比为( )。

A. 1:1B. 3:2 C. 1:4 D. 6:5

解析:本题中SO2与SO3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根据“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可知,在SO2与SO3的分子中含有相同个数的氧原子;SO2与SO3分子中氧原子个数2与3的最小公倍数为6,所以我们可以配平为:3SO2和2SO3,即SO2与SO3的分子个数比为3:2。答案为B。

二、定“1”法

例2下列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FeO Fe2O3 Fe3O4 B.Fe2O3 Fe3O4 FeO

C.Fe3O4Fe2O3FeO D.FeO Fe3O4 Fe2O3

解析:本题可以利用元素质量分数的公式,常规解法是利用公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分别求出3种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比较大小,但运算麻烦。

此题可以将3种物质中铁元素的原子个数定为“1”,然后比较化学式中氧原子的个数,再比较分母的大小进行判断。先把FeO、Fe2O3、Fe3O4化学式变形为:FeO、FeO、FeO;比较氧原子的个数:1、、;铁原子的个数相同,氧原子的个数越少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答案为D。

三、平均值法

例3已知碳酸钙(CaCO3)和另一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含碳量大于12%,则另一物质可能是()。

A.Na2CO3B.MgCO3 C.KHCO3D.K2CO3

解析:本题可以利用平均值法,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此数据实际上是含杂质的混合物进行反应时测出的平均值,与假设为纯净物时所得的数据进行对比,一个数据应大于平均值,一个应小于平均值,从而判断杂质的成分。

首先计算出纯净的碳酸钙中的含碳量等于12%,根据题意,混合物中的含碳量应大于12%,则所含的另一物质含碳量必大于12%。在选项中物质含碳量情况为:Na2CO3小于12%,MgCO3大于12%,KHCO3等于12%,K2CO3小于12%。答案为B。

四、极值讨论法

例4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其中碳与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不可能是()。

A.3:4 B.3:5 C.3:8 D.3:9

解析: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在初中化学中可能是CO、CO2或CO和CO2的混合气体。假设全部是CO,则碳与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假设全部是CO2,则碳与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8;若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则碳与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应在3:4与3:8之间。所以碳与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不可能是3:9。答案为D。

五、固定关系法

例5由Na2S、Na2SO3、Na2SO4 3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解析:观察3种物质的化学式的特征可知,所含Na与S的原子个数比均为2:1,由此可知,Na与S两种元素有固定的质量比,其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乘积之比,还等于质量分数比。设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因此有=,解得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6%-32%=22%。

六、等量代换法

例6某甲醛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甲醛的化学式为HCHO)

解析:本题常规解法是:先根据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甲醛的质量分数,再利用甲醛化学式求出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这种解法运算太多,容易出错。

分析甲醛化学式HCHO,我们会发现其中H、O原子个数比为2 :1,即可将甲醛的化学式写作CH2O。则此题可以巧解。

HCHO可写作CH2O,可虚拟由HCHO和H2O构成的溶液的化学式为Cm(H2O)n ,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精选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元素概念的涵义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了解并记忆常见的24种元素符号。

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理解氧化物的概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材分析:

本节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有元素、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而且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较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将是初中化学的学习一个分化点。这节课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础课,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多做练习,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去加深理解和巩固,是所学的化学用语、概念得到比较清晰的对比、区分和归类。

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本的化学用语,必须将大纲中规定要求记住的常见元素符号记牢,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元素符号的读法、写法和用法,它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直接再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中应最好采用分散记忆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元素符号发展简史的探究活动,课上小组汇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表达能力。

关于元素概念的教学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从具体的物质着手,使他们知道不同物质里可以含有相同种类的原子,然后再指出这些原子之所以相同: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并由此引出元素的概念。

例如: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这时再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元素的概念。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的概念,此时应及时地进行元素和原子的比较,使学生清楚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注意元素作为一个宏观概念的意义及说法。

关于单质和化合物的分类过程中,学生也容易出错,关键在于理解单质和化合物是纯净物这个前提下进行分类的,即它们首先必须是纯净物。

教学设计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氧原子和磷原子

以上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是8的原子都归为同一类,称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将核电荷数为15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磷元素等等。

请同学们给元素下定义:[学生讨论归纳]

(1)元素:

①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学生讨论思考]

a、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

b、学习元素这个概念的目的何在?

c、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a、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b、元素是一个描述某一类原子的种类概念,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成分时,只涉及到种类的一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c、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于联系:[投影片展示]元素

原子

联系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

多少的含义

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的

含义

举例

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水是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

成的”。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例:一个

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所构成的。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所组成的”。

投影片展示:教材图2-8介绍地壳中所含各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硅、铝、铁

③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多种,而这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却达三千多万种。

(2)物质分类:

学生阅读课本P36前三段,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思考讨论:我们已经学过的物质中那些是单质?哪些是化合物?哪些是氧化物?

布置研究课题:元素的故事。分组布置任务,要求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全班汇报。

第二课时

(3)元素符号:

①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钅”旁,汞除外

非金属元素:“氵”“石”“气”旁表示其单质在通常状态下存在的状态

稀有气体元素:“气”

②元素符号的写法:一大二小的原则:Fe、Cu、Mg、Cl、H等

③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种类):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粒):(知道一种元素,还可查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生讨论回答: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Fe、2N

用卡片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

课堂练习记忆元素符号名称及写法、读法。

(4)探究活动汇报:元素的故事。

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加深对元素的理解和记忆。

4、板书设计:

第三节元素元素符号

一.元素:

1.定义: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硅、铝、铁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二.物质分类

三.元素符号

1.写法:一大二小

2.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