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范文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2-21 11:23:38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精选篇1

关键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李峻峰(1976-),男,四川会理人,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邱克辉(1955-),男,四川资中人,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四川 成都 610059)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项目编号:SZH1109JC02)、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综合改革项目(项目编号:SZH1109ZY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83-01

当前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得益于传统化石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广泛应用,因此可以说世界经济是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之上的经济。然而这一资源载体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地接近枯竭,大力发展新能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进行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不仅是出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更是世界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1,2]因此新能源技术必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五个技术领域之一,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是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关键。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是为适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而设置。教育部于2010年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是由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多学科交叉,以能量转换与存储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备工程技术为培养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专业。[3,4]

尽管我国多所高校以前有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相关方向的专业进行人才培养,但是作为一个进行系统人才培养的新专业,其相关专业课程的建设是相对滞后的,因此设立该专业的各高校均或多或少面临该专业的课程建设问题。尤其较多学校均把新能源材料概论作为该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建设好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对于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中的地位

成都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应用研究型人才。为达到这一专业培养目标,所构建的课程体系中,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处于联系该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与专业核心课程(如材料科学基础、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等)的重要位置,也是该专业同学接触专业方向内容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因此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具有联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建立初步专业知识框架奠定专业基础、培养初步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兴趣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建设

根据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该课程教学应该达到如下目的:培养学生建立起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学科知识框架,掌握新能源材料相关的重要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了解主要代表性新能源材料的成分、结构、工艺、性能及其关系,了解新能源材料的国内外发展动态,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笔者设计的新能源材料概论课程内容结构如图1所示。

对于新能源材料概论的课程内容,在教学实践中首先从介绍能源着手,包括能源的定义与分类、世界能源结构、中国能源现状、能源危机问题等;其次引入新能源问题,包括新能源的概念、分类、特点、各种新能源简介等;再次介绍材料相关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的概念与分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要素即材料的组成、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能与应用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等;然后在以上知识基础上介绍新能源材料,包括新能源材料概念、分类、任务与面临的课题等;最后分章介绍目前主要的一些新能源材料如发光材料与半导体照明发光材料、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燃料电池材料、核能材料、相变储能材料等。在这些新能源材料的介绍中通常以相关新能源器件工作原理入手,通过原理介绍引出相关器件的核心材料,再对所涉及材料的成分、结构、合成与加工技术、性能与应用性能特点等分别介绍。

在上述课程课程内容具体实施中,必须坚持强化“三基”(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同时保证知识的系统性、新颖新和前沿性,以达到奠定专业基础、培养专业兴趣的教学目标。根据目前已实施的两届学生教学效果来看,达到了预计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

三、关于课程建设的思考

教材是课程的物化构成部分,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离不开与之相匹配的教材,而教材内容又必然反映前期课程内容的组织。通常一门课程的教材都是经过慎重编选,其知识体系合理,内容科学,可以基本保证学生学习的正确性。并且教材的知识结构及顺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一本好的教材有助于教师完善教学方法。[5]从目前现有的几本新能源材料概论相关图书来看,或者内容偏重于专著的形式而不太适合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使用,或者偏重于上述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且难度较深而不适合刚入门学生的使用,或者编写较早而难以跟上目前该领域发展前沿动态,并且基本上都缺少作为基础课程教材使用相匹配的系统思考题与习题,因此根据目前现有教材难以很好地完成上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笔者已经根据新能源材料概论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按照上述内容结构在着手编写尽可能适合大部分学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使用的新能源材料概论教材。

对于一个新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新能源材料概论具有联系学科基础、奠定专业基础、培养专业兴趣的重要地位,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教学改革中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除了课程教学内容外,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支撑性、本课程与各学校该专业的特色相结合等问题均应该进行深入探讨。此外还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强调教学效果。成都理工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必然将不断地关注全国其他院校本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课程改革发展动向,为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生玲,郝宇.中国能源安全分析:基于最优消费路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0):137-143.

[2]江凯,杨美英.全球新能源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水电能源科学,2010,28(1):151-154.

[3]安春爱,米晓云,柏朝晖.浅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28(6):107-108.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精选篇2

【关键词】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基础因素;信息化保障因素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9―0008―04

一 引言

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策略建立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确定影响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因素。学校教育信息化影响因素比较多,而且相互之间关系比较复杂。只有明确影响学校信息化应用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策略。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展了有关学校教育信息化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如李永健[1]在其论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心理因素研究”中指出,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七个心理维度会对推进教育信息化产生影响。王春蕾、刘美凤[2]在其论文“美国影响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因素分析”从教师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研究影响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因素,同时指出领导能力是关键因素,学校整体规划、硬件因素和教师培训等因素也十分重要。焦宝聪、董黎明、赵意焕[3]在论文“影响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因素及内在逻辑关系”指出,影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三大因素是推动因素、障碍因素和决策因素。王春蕾、刘美凤[4]在其论文“影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的调查研究”中指出,影响我国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性三方面关键因素,即学校领导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如何正确认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应用和各种影响因素,学校教育信息化影响因素与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关系及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二 学校信息化的具体应用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环节是信息化应用,即教师、学生及管理者等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从而实现更高效、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本文认为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具体内容包括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四个方面。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并使之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强调信息技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效引用,关注教与学的全过程,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其目的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

2 学校管理信息化

学校管理信息化(即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管理)主要是指以校园网为依托,利用信息技术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处理功能来支持学校管理职能,优化教育管理过程,帮助学校管理部门了解、掌握学校各项工作状态,监测、调控、评价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并且为学校领导提供有助于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信息,促进学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3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专业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需要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将是必然的选择,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4 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

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成长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面向信息社会所必须掌握的信息素养;二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德育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更好地促进学生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 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影响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张际平教授指出,应该基于系统论的思想来思考学校教育信息化,这将有助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他对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学校信息化的具体应用进行归纳与整理,提出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框架。[6]基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影响因素包括学校信息化基础因素和保障因素两个方面。

1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因素

围绕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因素,具体包括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教育资源和信息化人力资源三个因素,这是开展学校信息化应用实践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信息和信息技术在学校中有效应用的基础,没有这三个方面的基础要素,学校信息化应用无从谈起。在开展学校教育信息化每一种基础因素建设时,都要从有利于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的角度来思考。

(1) 信息化的软硬件环境

学校信息化软硬件环境是学校信息化应用的物质条件,具体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各类系统软件与各种技术。在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配置以后,缺少持续的技术支持成为阻碍教师使用的另一个因素[5]。信息化硬件设施的有效使用需要各类系统软件和各种技术的支持,因此,学校系统软件、各种技术支持和硬件一样是影响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因素。

(2) 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

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教师仅仅想用与会用还不行,学校必须要有教师能够方便使用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可以分为教学资源和管理信息资源两大类。学校管理信息资源是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推进的关键因素,教学资源是信息化教学应用推进的关键因素。有了大量教学和管理的资源,才能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有效地推进信息化应用。

(3) 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

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具体包括了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学校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学校信息技术人员技术维护能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具体表现为校长的信息意识与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决策与规划、组织与管理、评估与发展四个方面的能力。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主要是指信息技术的意识与基本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监控与评价和创新的能力。学校信息技术人员的技术维护能力主要是指对设备的管理和应用能力、对资源的管理和应用能力和支持学校实际信息化工作的能力。

2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保障因素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保障因素是对学校信息化具体应用的推进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因素建设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学校教育信息化保障要素具体包括学校信息化的规划、经费投入、规范与标准、信息化组织与管理、安全保障以及信息化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等。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的每一项内容应该涉及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四个方面的具体应用,涉及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教育资源、信息化人力资源三个基础因素。在思考和建设学校信息化的每一方面应用和每一个基础因素时,都应该考虑建设相应的保障因素。

四 学校信息化应用与各影响因素关系的实证分析

基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设计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广泛地收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有关信息,对浦东新区近50所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情况进行了评估,主要从学校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基础因素、信息化保障因素三个方面分别展开评估。对每所学校的评估有8位左右的评估人员根据各自负责的指标分头进行,每所学校评估的时间为一天,评估的主要操作方法有听取学校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观察、课堂观察、个别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最终确定学校每项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的分值。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中各类因素的评估结果,通过SPSS17.0软件,采用相关分析法开展各种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1“信息化各种基础因素”和“信息化应用”的相关分析

(1)“信息化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应用”的相关分析

根据实际对近50所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四种应用评估的结果,通过统计软件计算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1所示。

从表7可以发现,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81,在0.01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简称“整合”)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与使用比较好的学校,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整体水平相对也比较高。

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与学校信息化其它三种应用(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94、0.194和0.182,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186、0.187、0.215,均大于0.05,故接受零假设,认为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与学校信息化三种应用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2)“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应用”的相关分析

“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应用之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分析

对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整合能力、技术人员技术维护能力)与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所示。

从表2可以发现,学校教师整合能力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85,在0.01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23,在0.05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两者之间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学校技术人员技术维护能力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44,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095,大于0.05,故接受零假设,认为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三种信息化人力资源之间可能也存在相互影响,因此需要剔除其他相关因素影响,这就需要采用偏相关系数进行两个因素之间的偏相关分析。所谓偏相关分析是指在诸多相关的变量中,剔除其中的一个或若干个变量的影响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7]。

从表3可以发现,在剔除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技术人员技术维护能力两个因素的影响,学校教师整合能力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4757,在0.01置信水平上显著,认为两者之间还是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学校教师对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开展有着直接显著的影响。

从表4可以发现,在剔除了教师整合能力和学校技术人员的技术维护能力两个因素的影响,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1586,偏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293,大于0.05,故接受零假设,认为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这说明校长对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是通过教师对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产生影响。

(3)“信息化人力资源”与信息化三种应用的相关分析

计算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学校信息化其它三种应用(信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发现,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学校信息化三种应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之间)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34、0.317和0.351,在0.05置信水平上显著,故认为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与学校信息化这三种应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剔除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因素的影响,重新计算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学校信息化三种应用之间的偏相关系数,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发现,在剔除信息化教育资源因素的影响,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学校信息化三种具体应用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089、0.2649、0.3078,偏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000、0.072、0.035,前者大于0.05,故接受零假设,后两者小于0.05,故拒绝零假设。因此,可以认为“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学校管理信息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从实际经验来分析,学校管理信息化更多的涉及学校管理人员,与学校管理人员的能力关系比较密切,学校管理信息化开展的效果与大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性不是很大。而学校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与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二种信息化应用的实施主体是教师与校长,因此,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技术人员的技术维护能力与这两种具体应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2 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和“信息化应用”的相关分析

计算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四种具体应用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如表7所示。

从表7分析,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与学校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8、0.374、、0.336、0.373,在0.05置信水平上显著,认为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与学校信息化化四种具体应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但是从表8分析,在剔除信息化基础因素中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两个因素的影响,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与学校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0294、0.2042、、-0.1665、0.1675,偏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846、0.173、0.269、0.266,均远远大于0.05,故接受零假设,认为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与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这说明,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虽然从表面上看与学校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系数,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对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存在很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通过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两个因素产生的,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对学校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之间不存在直接影响。

五 结束语

学校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化应用,学校信息化的基础因素、保障因素对学校信息化应用产生影响。为了有效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一方面,需要从系统的角度思考学校信息化应用保障因素、基础因素这两大影响因素的建设;另一方面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系统各层之间要协调发展,同一层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每一层各个因素的发展要强调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李永健.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心理因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34-36.

[2] 王春蕾,刘美凤.美国影响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因素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4,(2):45-48.

[3] 焦宝聪,董黎明,赵意焕.影响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因素及内在逻辑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5,(5):53-57.

[4] 王春蕾,刘美凤.影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6):15-19.

[5] 王雅杰,刘美凤,吕巾娇.影响教师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因素的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3).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精选篇3

信息环境下,海量教育信息资源与用户快速获取个性化教育信息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导致无处不在的学习演变为无处不在的搜索,学习者之间信息素养的差异使得个性化教育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学习者不能同等享有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引发了信息环境下新的教育不公平。剖析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结合其研究现状,构建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探求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为教育信息资源的主动服务提供解决策略,把合适的教育信息资源呈现给适合的用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数字化学习背景下的教育不公平,促进个性化教育。

【关键词】 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教育公平;个性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6)02―0005―05

一、问题的提出

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资源的爆炸式增长和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快速得到满足之间的矛盾引领着信息服务模式的变革。现代科技的发展促成全球信息总量以几何级数增长,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达到35ZB,为2009年的44倍[1],这使得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海量的资源,学习者如何快速获取优质个性化教育信息资源的难题越发凸显。

第一,学习者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搜索、鉴别和分析杂乱无序的教育信息资源。2010年6月,《纽约时报》做了一次相关民调,在45岁以下的受访者当中,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消耗巨额时间和精神成本,却依然迷失在浩瀚的信息空间中,找不到符合自己需要的资源。目前,教育信息资源的海量、静态和杂乱无章严重加大了学习者搜集资源的时间和精力成本,让无处不在的泛在学习演变成了无处不在的搜索。

第二,信息时代,个体间的“信息素养沟”演变成为“知识沟”。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了用户的信息素养,也扩充了教育信息资源。然而,用户的认知容量有限,且认知能力的增长总体较为平缓,故信息素养得不到突破性提升,但教育信息资源却呈指数级增长,不断走向海量化。这就逐渐导致信息素养高的用户可以在海量资源中搜集到优质资源,而对信息素养低的用户来说,则较为困难,“优者更优,贫者更贫”的现象日趋严重,造成信息时代下的“知识沟”,加剧教育不公平。

第三,盛行的普适性教育信息资源不具有个性化,并非能满足所有用户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非主流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往往因主流教育信息资源的频繁使用而被覆盖,越来越严重的掩埋效应造成资源的浪费。在海量的教育信息资源中快速获取和有效利用优质个性化教育信息资源,是现代学习者的需求。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必然鼓励着新的信息服务方式和工具的出现,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也便应运而生。

二、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

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能够在用户信息迷茫、没有明确需求时及时为用户提供其感兴趣的信息,有效缓解“信息超载”引起的用户认知负荷和信息迷航等问题。它就像是商场优秀的导购员,不仅熟悉每一个商品的属性和特征,而且能记住顾客历史偏好并发现其最新偏好,为顾客推荐适合的优质商品,为商品找到最合适的买家,增加顾客的依赖度和商家的盈利。

(一)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概述

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的实质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通过分析用户(user)与项目(item,如信息、资源、商品等)之间的二元关系帮助发现其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并生成个性化推荐结果,进而为用户提供区别与差异化的服务[2]。其精准化推荐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根据不同的推荐算法,个性化推荐系统主要分为: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系统、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以及混合式的推荐系统。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系统主要依据用户相似性或项目关联度的推荐,即用户信息(包括个人资料以及对项目的评价、收藏、购买等行为信息)的相关性,判断或者由用户群的行为信息计算出项目间关联度。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则主要根据项目本身的特征属性,在项目库中搜索满足用户需求的项目。混合式的推荐系统则是基于以上两种方式的推荐,根据用户相似性、项目关联性及特征,利用“群体智慧”通过分析某一款产品的所有顾客购买记录,推测用户感兴趣的商品。最终不仅从用户浏览和接收的角度来呈现推荐结果,更从用户需求、商品标签以及相似用户的使用度等方面来增加推荐结果的可信度,为用户主动接受推荐结果提供依据。

(二)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研究现状

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最初是在电子商务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应用成效也尤为显著,而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郭亚军曾基于用户需求、信息产品、用户关系管理构建个性化信息服务钻石模型来实现资源的个性化推荐服务[3];李宝等人提出利用学习者的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来构建学习者特征模型,采用协同过滤与相似度匹配的方式促进资源的推荐服务[4];刘通江、王陆研制小学课程的个性化课件生成系统,预先测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然后根据测验结果为学习者推荐自适应的内容、资源和活动[5];柏宏权构建适应性智能教学系统,为学习者提供自适应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策略,以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6];刘媛筠等人认为在当代图书馆信息服务中,信息推荐服务能够将用户定制的资源随时推送给用户,方便其获取信息[7]。这些在教育领域的研究虽已取得相关成就,但其应用还不够成熟。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学习者根据信息导航进行需求细化和纵向浏览,但系统经过筛选后呈现的资源参差不齐,依旧需要学习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甄别,信息服务的个性化程度不高。此外,我国“985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除了查看、修改或定制信息外,大多还只限于记录读者的借阅行为、预约、续借、新书通报等功能,还不能根据用户动态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及时推荐的功能。

由此可见,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虽已引起不少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和研究,但它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广泛度和个性化程度均不及在商业领域的应用。究其原因,以往的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研究主要侧重于推荐算法本身,其推送的内容与学习者的个性匹配程度以及服务个性化程度有待提高,其理论支撑相对单薄,对学习者间的差异和个性化需求掌握不够准确。因此,迫切需要设计有效的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来改善当前信息推荐服务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提高其应用成效。

三、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

信息过载引起用户认知负荷,导致优质资源浪费,其本质是用户无法准确、及时地获取满足自己个性化需求的优质资源。结合目前个性化推荐服务的研究成果,针对教育信息资源的系统性、关联性和不断进化等特征,试图通过构建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来提高优质资源的使用率,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促进数字化学习时代下的个性化教育。

(一)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构建依据

根据学习者个体特征、学习倾向、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情境,对个体心态、思维、学习能力、创造力、知识技能水平等进行综合分析、测试和诊断。同时,根据教育信息资源的课程体系、关联进化、重组与重构等特征,构建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模式,为学习者量身定制学习任务、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案,整合并推荐符合其独特学习需求的个性化教育信息资源,从而形成自适应的个性化服务,帮助学习者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8],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分析与决策系统为学习者提供小众化、个性化的信息资源服务,其效益甚至会超过那些大众化信息资源[9]。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是客观存在的,而网络环境下普适性的教育信息资源往往没有与学习者的这种个性化相适应。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其实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学习者对个性化教育信息资源的无限渴望,同时差异性的存在也对资源建设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激发其开发和建设用户满意的优质个性化教育信息资源。尊重每一位学习者的差异,利用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为其提供差异化服务,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位学习者都能同等地享有适合自己的个性化优质教育信息资源,从而推动教育公平,促进个性化教育。

(二)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构建

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旨在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信息资源。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和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同时根据教育信息资源的特征模型,以提高教育信息资源使用率为主要驱动力,构建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以推动信息时代下的教育公平,促进个性化教育,如图1所示。

图1 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

从学习者和教育信息资源库两条主线构建该模式。根据学习者基本信息、行为信息和差异化的需求信息,将兴趣相投、偏好一致的用户聚合、归类,构建学习者模型;根据资源基本特征、标签和价值信息(其他学习者对该资源的有效评价信息),将特征相近、关联度高的资源聚类,构建资源模型。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推荐方式和策略层出不穷且不断得到完善,分析与决策系统能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感知学习情境,识别学习者特征,挖掘其潜在需求和模糊需求,准确定位其个性化需求。同时,通过分析学习者模型与资源模型的匹配程度,能够选择合适的推荐方式,形成高效的推荐机制,从而对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重组,挖掘优质的个性化资源,并将与学习者认知水平高度相近的教育信息资源主动提供给学习者。在此过程中,学习者模型和资源模型将随着学习者信息和资源信息进行实时动态更新,不断完善个性化推荐机制,促使资源进行自我调整,主动服务于学习者,形成自适应的个性化服务。

(三)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内涵

1. 尊重学习者个体间差异,定位内在学习需求,提升学习体验。该模式能够尊重不同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感知学习情境,准确定位个性化学习需求,从而提升学习体验,缓解学习者认知负荷,促进个性化教育。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独特个体,教育要培养的不是批量生产的产品,而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因此,该模式的构建将个体的独特个性纳入其中,向学习者推荐的资源内容能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习者对信息需求的广度和深度各不相同。系统能够分析不同学习者的信息,构建包含学习者档案、动态需求和相似学习者信息的学习者模型,感知学习情境,全面定位其个性化需求。同时,通过剖析学习者模型与资源模型的匹配程度,做出正确的分析和精准的决策,从而帮助过滤无效信息,推荐适合的优质个性化教育信息资源,提升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在教育领域,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对教育信息资源的需求存在着很大差异。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希望能得到针对自己特殊学习问题的及时服务和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希望能快速获取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教学资源;科研人员则希望得到更多学科范围内新的思想观点、学术前沿、理论热点及事实性材料等。该系统能够根据这种需求差异,进行资源过滤和重组,帮助其在混沌无序的资源中获取优质个性化教育信息资源,从而广、快、准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2. 指引资源,挖掘优质个性化资源,催生更优资源。根据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利用该模式挖掘优质个性化教育信息资源,用最短的路径和最少的时间为学习者提供指引服务,指导资源建设者开发个性化的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催生更优资源。那么,什么样的资源才是优质资源呢?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质量是产品或服务达到预期要求并满足顾客期望的能力[10]。所以,教育信息资源质量则是由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决定的,用户满意且充分尊重个体差异的个性化资源才是优质资源。

依据KWL学习策略,通过分析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利用资源的关联信息和进化信息,挖掘被大众化教育信息资源掩埋的优质个性化教育信息资源,实现资源的自我价值,缓解资源的掩埋效应。其中,K代表系统能分析出用户知道什么(Know what),从而激活其原有知识,巩固先前所学内容,为学习新内容做准备;W代表系统能精准判断用户想要知道什么(Want to learn),并为其推荐适合的学习内容和资源;L则指系统根据用户对知识的掌握程度(Learning level)为其推荐符合其能力的学习资源和任务。同时,学习者也可以参与编辑、丰富和标记教育信息资源,由资源的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实现资源的动态发展,促使资源与资源之间产生连接,实现资源的关联进化,形成资源关系网。教育信息资源不同于一般商品,它具有一定的课程体系,所以系统可以根据其内在教学规律和资源间关联性挖掘潜在的个性化教育信息资源。

3. 提供自适应的个性化服务,推动教育公平,促进个性化教育。该模式能够将适合的教育信息资源(在用户认知能力和最邻近发展区范围内,与个体差异化特征相匹配,符合其个性化需求的教育信息资源)推荐给合适的学习者,为其提供自适应的个性化服务,促进个性化教育。只有符合个体兴趣和发展需要的学习任务,个体才会积极投入;反之,个体则往往消极应对。因此,准确把握“度”成为关键,而对不同学习者来说,这种“度”必然是有差异的,它主要由学习者模型、资源模型以及系统监测与感知所决定,构建三维坐标系并探讨对“度”的掌控,分析自适应个性化服务系统影响因子及其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中的A、B、C、D四个点代表资源的个性化程度分别由系统监测与感知,学习者模型和系统监测与感知,学习者模型、资源模型和系统监测与感知,资源模型和系统监测与感知所决定。自适应个性化服务提供的资源应该高度符合学习者模型、资源模型以及系统监测与感知信息,即处于坐标中C点位置的资源是最符合也是最适合的优质资源,而以C点为球心的球与该立方体的重合部分即为相对较为适合该学习个体的资源。系统通过综合分析学习者特征、行为信息以及资源属性等数据,掌控适合学习者个体的“度”,从而向其推荐处于C点位置或距该点最近并在其认知弹性能力范围内、符合最邻近发展区(指学习者通过独立学习与教师教授所获得的知识之间的差距)的教育信息资源,适时、适度地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如果学习者在某个问题上停滞时间太长,系统可以实时地进行动态干预,关注和分析学习者的表现,从中发现他们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进而调整C点位置,设定适合该学习者的“度”,以保证推荐的资源能够自适应地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四)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应用

利用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不仅节省学习者搜索资源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快速推动学习者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避免教育信息资源的浪费和掩埋,还可以激励学习者提出更高需求,促使资源建设者开发更优资源,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也正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精神。

Springer 出版公司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科技出版集团之一,其提供的“CiteULike”个性化服务能够根据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相似学习者的行为记录以及资源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学习者准确查找相似资源、发现兴趣偏好相似的其他学习者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实现协作学习。此外,爱课程网(iCourse)是我国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它拥有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能够根据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和学习行为记录实时推荐相关课程。在学习过程中,系统定时向学习者发送邮件推荐课程信息,调查学习者的满意度,并根据反馈完善资源,提高用户体验度。爱课程网推荐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热门课程、热门教师、热门学习群组以及最热资源和最新资源。然而,系统的推荐并不能完全满足独特个体的个性化需求,与学习者兴趣爱好的匹配不够精准。也就是说,学习资源的选取与推送存在盲点,系统不能精准地感知学习情境来有效挖掘适合学习者的个性化优质资源,为学习者适时推荐适度的教育信息资源。虽然该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已得到初步应用,但还需要提升其应用价值和效果,这也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四、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

服务模式应用前景分析

个性化教育是教育公平的最终目标,利用该模式促进个性化教育,是大众所需,也是大势所趋。如今在线教育已经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种主要模式[11],将该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嵌入其中可以充分关注学习者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体现个性化在线教育的特点,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意识和学习动机。同时,该服务模式还可以用于移动终端,更好地服务于泛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此外,小到课程资源的推荐,大到高考志愿填报和未来职业规划,根据不同学习者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可以将该模式应用到智能服务填报高考志愿、图书馆资源荐购、网络招聘、教育信息管理等方面,实现“靶标式”资源和任务的主动定向推荐。例如,在智能服务填报高考志愿中,通过分析高考分数、考生类别、报考院校、专业及录取的相关规则和相似考生报考情况,得出供考生决策的相关参数;在图书馆资源荐购方面,根据学习者的浏览和购买记录,推测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图书馆资源的荐购提供参考;在网络招聘中,通过分析求职者的资料、浏览记录以及招聘单位的招聘条件,将合适的职位推荐给适合的求职者;在教育信息管理系统中,通过挖掘和分析数据为管理者提供智慧决策来破解信息管理过程中的难题,以提高信息管理的成效。

五、结语

将该模式应用到教育领域,对于学习者,可以激活其隐性需求,满足显性需求,从浩如烟海的资源中获取符合其认知风格和知识基础的资源,减少时间和精力成本,增强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成就感;对于资源,可以促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知识的流动和聚集及其价值的增值,保证将最好的知识推送给最需要的人;对于资源的提供者,可以提升经济效益,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促使其开发的资源更加精细化和差异化,开拓服务市场,让更多的学习者来使用和购买资源。后续我们将深度剖析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的成功商业案例,研究现代感知技术,比较常用推荐策略,完善个性化推荐机制,并结合实证研究来分析其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Villars R L, Olofson C W, Eastwood M. Big data: What it is and why you should care[J]. White Paper, IDC, 2011:1.

[2] 杨丽娜,颜志军,孟昭宽. 基于个性化推荐思想的虚拟社区学习共同体动态构建[J]. 现代教育技术,2012,(01):88-92.

[3] 郭亚军. 个性化数字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34(7):56-59.

[4] 李宝,张文兰. 智慧教育环境下学习资源推送服务模型的构建[J]. 远程教育杂志,2015,(03):41-48.

[5] 刘通江,王陆. 基于信息理论的个性化教学系统的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9):074.

[6] 柏宏权,李艺. 利用适应性超媒体技术建构智能网络课程[J]. 电化教育研究,2004,(4):41-44.

[7] 刘媛筠,李志民. 当代图书馆的三种信息服务模式[J]. 图书馆杂志,2013,(1):26-31.

[8] 熊才平,何向阳,吴瑞华. 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J]. 教育研究,2012,(6):22-29.

[9] 何向阳,熊才平,郑娟. 论网络信息资源的再生与利用[J]. 电化教育研究,2013,201(3):4.

[10]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 管理学[M]. 李原,孙健敏,黄小勇,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518.

[11] 蒋志辉. 网络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的模式建构与策略优化[J]. 中国远程教育,2013,(3):48-51.

收稿日期:2015-05-30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精选篇4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理论;实践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当前大学生教育、就业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雇员也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特研究对象。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教师,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与思考认为: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全面引入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具有必要性和可实践性。

1大学生教育与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高等教育是为社会提供高级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高等教育的培养导向,高等教育的培养水平也反过来制约着社会人力资源的层次与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和制约。

目前,高校已经将企业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的成熟成果向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引进和推广,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研究的主要方向有:人力资源规划理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与大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理念与大学生学习绩效管理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与方法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共青团建设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变革与大学生培养的相关研究等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导向日益突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的社会人力资源化成为必然。

2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全面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必要性

目前的高等教育研究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成分逐渐扩大,诸多大学生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创新都源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然而,当前的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表现为相对独立和静态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缺失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系统化的衔接,相关的研究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和滞后性。比如:大学生管理理念和方法变革落后于企业实践;较多停留于理论研究和在个别方向上的尝试性实践;实践的及时性、深入性不足;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上,对于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实践到大学生各项管理中较少;重视理论传输和灌输,缺少理念和方法培养、固化等,并未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在大学生管理和教育中的充分应用。

那么,科学的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引进高校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间和实用价值。当前形势下提出高校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全面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有着诸多的必要性:

2.1将提高大学生自我定位和自我塑造的目标性与科学性

当前大学生自我定位模糊、自我教育过程随机、缺乏规划。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测评与绩效考评标准能为大学生提供发展的目标、实现准确自我定位;通过借鉴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理论能提高自我教育的科学性。进而实现大学生自我培养目标和过程的社会需求导向化、明确化、科学化,抛弃模糊化、均一化、不切实际等病。       

2.2能提高大学生自我发展系统化思考和实践能力

应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的系统化原理,科学的培养和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系统化思维和能力,引导学生对自我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并辅助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和方法进行学生管理实践,逐步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大学生社会化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2.3能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能力

传统的大学生教育重视理论灌输和局限于思政教育,主观、随意的管理居多,借鉴和应用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可以提高大学生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增加系统性的客观成分,真正将大学生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和实践。

2.4可以更好的实现大学生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对接

目前,大学生初入职场的问题较多,尤其是角色转换困难等问题,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闲置。主要原因就是大学教育与社会人力资源需求出现了脱节。那么,将大学教育视为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开发阶段,本着系统化、企业人力资源导向化化的观点进行大学生教育与培养,将极大的减少脱节,实现两者良好的对接。

3全面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到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实践性探究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和不利现象几乎都与其不具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认知和实践有关,对大学生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普及性教育和日常管理实践,将对于树立职业规范、固化职业认知、塑造职业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为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进行的系列探究:

3.1对大学生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普及性教育

目前,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多是单纯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教育,学生缺失系统性的生涯规划基础,并未形成自身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沦为没有系统支撑的孤立式教育,出现自我发展无目标、混乱的现象。对大学生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普及性教育,能为传统断章取义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理论和系统依托;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使大学生及早树立职业生涯发展与人生发展理念,塑造良好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引导能力,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自我培养和自我发展实践。

3.2借鉴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理论对大学生社团组织进行变革

班级、宿舍、社团组织等都是大学生团体组织,目前的大学生组织结构基本保持着多年的延承,但是,社会发展不断加速,大学生特点趋于多元化、时代化,很多原有的组织结构基本失去作用或是严重阻碍组织发展。我们需要借鉴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理论对当前大学生及其群体特点进行细致的系统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结构变革,使组织结构更适应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潜能开发。

3.3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实践组建高效学生干部队伍

高校学生干部是辅导1进行大学生管理的左膀右臂,一个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对于学生管理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有着巨大的榜样和支撑作用。目前,干部遴选过程中的主观成分过大,科学性欠缺,往往造成学生干部遴选结果的偏差,学生干部队伍工作效率折扣,干部集体形象受损,极大的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甚至造成大学生干部队伍与普通学生的脱节和代沟。那么,借鉴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科学实践,讲提高干部队伍遴选效率,增加准确性,为后续的各项学生工作开展铺平道路。

3.4应用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方法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开发基本过程类似于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具有巨大的借鉴和实践空间。但是,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开发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简单通过大学生业余活动、社会实践等载体来进行潜性培养,大学生在此过程中缺乏目标性和针对性,往往出现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盲目动机。如果引进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方法,明确培养目标、设置科学培训与开发程序、实施严格培训过程,那么将极大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针对性和效率。

3.5在大学生勤工俭学、助学等领域实施薪酬管理实践

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数量较多,在校生通过学校组织的各项助学、勤工助学岗位进行自助和能力提高实践,但是,薪酬的设定却出现明显的不科学现象,并没有实现薪酬分配的效率原则,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塑造了不良的工作和学习态度,虽然暂时解决了物质的贫穷,却用形成了态度的错误培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实施科学的薪酬管理将直接培养大学生良性竞争意识,提高助学与服务校园的效率和效果。

3.6以劳动关系管理教育为契机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能力

大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能力相对淡薄,同时又对相对枯燥的法律普及课程缺乏兴趣,但是,毕业生异常关注劳动关系法律,我们可以通过对毕业生进行劳动关系法律教育入手,在毕业生毕业前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和能力的教育和培养,这样提高教育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为毕业生提供更为实用的法律教育指导。

3.7在大学生管理上实施全面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目前,虽然高等教育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借鉴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是,缺乏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于学生管理的系统性研究和实践。大学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大学生管理上实施全面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将结合相关理论教育,从实践环节深化大学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使大学生从相关的被管理实践中适应、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方法。同时实现大学生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

综上所析,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可以视为特殊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它和真正的职业生涯阶段有着紧密的衔接和顺承关系。如何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培养的高效化、社会化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上述的方法与实践,实现大学生毕业后角色转换期和不良症状的减弱或消除,直接与社会化人力资源管理接轨,快速实现大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精选篇5

[关键词]协同创新;云计算;信息资源;学科平台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7.06.017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6―0107―06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高校要充分认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到建设当中,贯穿到改革当中。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信息资源汇集地,为高校院系部门服务,在学科协同创新与信息资源的管理上也有独到之处,致力于将原有的被动的知识传播方式转化为主动式的与学科融合的资源集成与推送方式。

另一方面,随着云计算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日益进步与发展,对信息资源的集成与揭示也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读者行为分析判断、以及海量数据资源的集中式存储和智能化揭示的需求,信息资源的集成融汇逐渐成为了大势所趋,由此而涌现出了不少跨学科信息集成融汇的系统平台,这些平台各有特点,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希望从不同平台的比较中总结出一些应用模式与规律,从而为今后建设面向学科协同创新的信息资源集成与服务的通用框架与规范奠定基础。

1协同工作下的信息资源集成化趋势

从信息资源发现系统到学科导航系统,从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到学科服务系统等这几年的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这些系统正在逐步向信息资源的多元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并且呈现出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展现方式,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领域的信息呈现多元化的交互,并且信息的建设方也开始逐步摆脱传统单一建设者的模式,有不少平台像学科服务系统、荐购系统等已经尽可能地将协同建设的工作方式引入进来,大家一起协同工作,使得学科信息自由的来源更加多元化。

在当今知识创新的时代,传统被动式的信息获取方式现在日趋被智能化、主动化的信息推送方式所替代,融合涉及各W科领域的多个机构的主动式、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已初见端倪。国内外有关机构纷纷开展了以社区服务、推拉式服务、一站式服务为特色的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理论与方法研究,一些国外著名高校也相继建立了所谓“自助式”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项目,例如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Mylibrary@comell、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图书馆的Mylibrary@NCState以及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所推出的“我的数字图书馆”等。同时在这些系统平台中我们可以看到多种学科信息的资源被集成融汇到了一起,尽可能地一站式的将所有资源都揭示并推送给用户,使得用户查找信息资源变得更为方便,无需再通过多个途径进行查找。

因此,面向协同学习、协同研究的交互式信息资源集成模式无疑已经是当前的应用趋势,这些系统平台都普遍呈现出以下一些特征:

1.1协同性

协同性所展现出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拥有比较强的交互性。传统的信息资源门户网站所呈现的特征是“你给什么我看什么”,用户往往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被动接受网站所提供的内容,即使不满足口味也无法可施。而新模式下给了用户交互的权力,用户可以进行主动式的推荐甚至参与到资源的建设过程中来,这种协同创新的工作模式大大提升了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与针对性。

1.2集成性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海量信息资源如何获取成为了一个新的难题,因此新平台都呈现了一种“海纳百川”的气概,尽可能多的将相关的学科信息资源都进行集成融汇,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信息资源数据的抽取、分析与集成,最终展现给用户的就是一个应有尽有的聚宝盆,从资源获取的方便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主流趋势。

1.3主动性

主动性体现的是信息资源的主动推送,能够通过数据分析获取用户的行为习惯,从而为其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信息资源。目前一些大型购物网站如亚马逊、淘宝网等都做了顾客行为分析的研究,根据顾客的购物兴趣主动推荐相关产品;而对于学科信息资源网站来说,采用主动的还不多,不过相信也是未来的应用趋势。

2云环境体系架构

这几年云计算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得益于计算机技术与存储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的信息资源数量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已经来临,各种大数据、海量数据的概念被摆上了桌面,传统“单机”版模式的系统平台架构已经无法满足海量资源的存储与展示需求,不少系统平台已经开始架设在云端。

云计算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实现随时随地、按需、便捷地访问共享资源池(如计算设施、存储设备、应用程序等)的计算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大量的集群服务器与存储资源来为某个应用进行服务,因此相比传统的软件部署应用具备显著的应用优势:

1)服务方式更加弹性化:由于云端资源的划分相对较容易,因此服务的规模可快速伸缩,以自动适应业务负载的动态变化。这样用户使用的资源同业务的需求相一致,避免了因为服务器性能过载或冗余而导致的服务质量下降或资源浪费。

2)计算性能与存储性能更强:一些大型的系统平台之后往往有着成千上万台服务器与存储资源的支撑,这种规模不是单机服务模式的运算资源所能匹敌的,因此计算性能与存储性能呈几何级数增长,更适用于海量信息资源的集成融汇。

3)集中式管理,用户部署简化:云环境是以服务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应用程序、数据存储、基础设施等资源,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动分配资源,而不需要系统管理员干预;而对用户来说只接触前端界面,只要考虑应用即可,无需再去进行繁琐的软硬件配置,部署应用变得非常方便。

4)泛在化接入:由于信息架设在云端,用户可以使用各种终端设备(如PC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等)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访问云环境,获取想要的数据信息资源。

正是因为云环境拥有如此巨大的应用优势,因此利用云环境来搭建基于云的信息资源集成系统无疑是最合适的,一方面海量的信息资源能利用云环境的计算能力与存储能力进行快速汇聚与查询;另一方面部署应用与协同工作也会变得非常简单,只需要制定好应用模式,环境的部署与前端应用的协同操作将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

如图1(原创)所示,本文勾画出在云环境下,信息资源集成系统的架构图。

1)服务器、存储层。这一层是底层硬件,包含网络/计算机集群与大规模存储设备,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对底层硬件资源的一体化管理与操作。

2)数据资源层。在信息资源集成平台上,存储着海量的信息元与数据,在这一层会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聚合化处理,可用于后续的分类、查询与检索操作;同时通过从前端扶取到的日志文件、信息文件中获得的用户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获知用户的偏好信息、情景信息等,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预测用户行为;然后这一层会设定并实现资源的揭示方式。

3)信息调度层。这一层将数据资源层里整理好的相关资源,按照前端应用层的要求进行调度与分配,是整个架构中的控制中枢,对系统的稳定性与算法的精准性有较高要求

4)应用服务层。之前三层体系都由云环境的提供商直接管理,这一层主要用于服务与应用的部署,大部分工作可由应用提供商米完成,用户也可介入到部分应用配置过程中去。这一层实现了应用的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没定。系统可基于服务效率和服务满意度等指标评价服务质量,对应用与服务过程进行优化进而模式化、模块化,建立服务模式库。

5)接人没备层。这一层是最终面向个人用户的层面,用户可通过各种设备实现云端系统的接入,包括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或其它电子设备。

3支撑学科协同创新的云系统平台

虽然协同创新的理念在最近几年才逐渐开始流行,但是之前许多学科系统平台在建设之初已经整合了协同工作的理念,希望把与学科相关的各个部门的人士都拉入到系统平台的建设工作中来。目前业界所知的学科建设类资源平台大部分都由图书馆所主导引进或建设,少部分由高校其它部门承担建设。笔者通过调研,大致列举一下目前广泛使用的学科资源平台。

CALLS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库,由CALLS在2003年创建,实现了多馆参加共建的学科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学科博客与学科微博,利用开源软件或者云服务商,实现学科信息资源的汇聚与推送;SubjectPlus和Libguides,两个比较专业的学科资源服务平台,国外很多图书馆正在使用;CNKI机构学科子馆,依托CNKI的海量文献资源建设的学科资源平台;MediaWiki,最著名的开源维基百科软件,不少高校利用其知识存储与社区协作的特点来搭建学科资源平台;Myhbrary、Libdata、Research Guide、Li-brary Course Builder,这几个是针对图书馆学科信息资源服务的开源系统,国外有不少图书馆利用其搭建平台;Drupal,新兴的开源系统,是一套歼源内容管理框架,使用者可在其上任意搭建想要的系统,目前也已经推出了针对信息资源集成相关的模块;YADDA,2008年由华沙大学开始使用,系统包含灵活的数据仓库聚集机制,多层次的支持和全文索引功能,适合数据资源的存储与展示;英国的Intute、美国的Infomine、澳大利亚的AARLIN、德国的SSG-FI,分别是各个国家的若干高校联合所成立的学科信息资源门户网站,整合了多个知名的学科信息资源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m然国内外提供学科信息资源服务的平台非常多,但是基于云环境的系统平台目前其实并不是很多,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云计算技术还属于新生事物,从传统的单机平台转变到云环境需要时间过渡;二是因为信息资源的存储是一个敏感话题,很多信息资源拥有机构不太愿意接受资源不为自己掌控的情况。本文仅对基于云的系统平台做一些比对研究,希望能从中总结出一定的应用模式,为今后建设面向学科协同创新的信息资源集成与服务的通用框架与规范奠定基础。

3.1 AARLIN

Intute、Infomine、AARLIN等系统平台性质类似,都是学科资源门户类的站点,而且均以“中央馆-成员馆”的模式实现了信息资源的云端汇聚,支持云环境下的资源检索与共享,在此仅以澳大利亚的AARLIN系统作为范例进行解析。

AARLIN平台利用汇聚的资源,向前端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检索界面,支持对内部集成的多种电子数据库、Web站点、在线图书馆目录及其它电子信息资源的分布式检索,并能使用同一格式进行检索。平台借助OpenURL的协议框架和相关软件技术,向最终用户提供内容敏感的参考链接服务或扩展服务,如全文文献的深度链接服务等。更人性化的是,系统能够根据认证过的用户资料,向每个用户推送相关的信息,并且每个用户都可以个性化定制并精炼“搜索环境”,只访问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关的信息资源,还能支持用户缩小或扩展门户推送的“信息图景”,并予以设定。系统还会提供最新的文献报道服务或定题服务,向用户定期通告与他们预先设定的搜索特征相匹配的最新的可利用信息资源。

从之前提到的协同创新资源集成平台的3个特征来分析:在协同性方面,AARLIN系统由19所大学图书馆与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共同合作建设,具备一定的协同工作性质,但是缺乏用户的直接参与建设,在协同创新性上稍有欠缺,资源来源的多元化程度不够。在集成性方面,系统在云端环境下集成了多种途径的信息资源,并且按照学科进行分类,支持应用Z39.50、HTIP、SQL等协议对各种类型的数据库、信息资源及网站进行统一形式的检索,集成度相对较高,体现了云计算架构的优势。在主动性方面,平台做得比较好,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资料分析其特点与特征,例如身份标识,为其定制个性化的检索方式,推送其感兴趣或对口的信息资源,体现个性化定制与信息主动推送的特点。该系统在云架构方面略有不足,本地如要使用还需架设本地服务器与资源,无法完全依赖中心的云环境。

3.2学科博客/微博

学科博客/微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开源软件搭建的本地学科博客资源,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内;另一种是利用第三方云服务商提供的博客/微博平台来实现信息资源的汇聚与推送。本文要分析的是第二种类型,以学科微博为例。

平台主要可用于学科信息资源的集中汇聚,进行与推送,但缺乏信息资源的存储功能。可以向用户主动推送各类的学科服务类信息,在微博上关注了平台账号的用户只要登录就可以看到,相比于其他众多的学科信息资源类平台,用户登录微博的频次与偏好显然更有优势,这样无疑可以大大提高学科信息资源的推广效率,同时这些信息通过转发可以迅速遍布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小组与群,甚至用户之间也发生互动,因为他们也可能把信息转发给其他好友。平台在资源荐购的协同参与上也具备优势,可将资源列表直接发送到平台上,只要读者关注了资源荐购相关的微博,就能第一时间了解到资源采购情况,通过微博的转发大量用户都可以看到并根据需求提出自己的建议,对于学科信息资源的准确购买显然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平台通过与手机的无缝结合,使服务的时间和地点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用户可随时随地访问平台所提供的信息资源。

在协同性上,博客/微博平台具备一定的先天优势,由于架设在云端,因此只需提供账号密码即可由任何人进行管理,这样与学科相关的各种机构、甚至用户都可以参与到平台的建设中来,另外用户还可以通过信息资源的推荐方式直接参与进来。在集成性上,由于博客/微博平台的特点是信息的推送与,而非信息存储,因此该平台无法用于仓储大量的资源信息,只能起到资源整理与汇集的作用,往往需要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访问其它平台获取数据。在主动性上,平台可以通过订阅方式将信息主动推送给用户,但是目前尚没有用户行为分析与个性化服务的功能。该平台属于完全的云架构应用,资源获取非常方便快捷。

3.3 Libguides

Libguides是由美国Springshare公司推出的基于云环境的学科服务平台,提供的交互界面是Web方式,用户对系统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浏览器来进行,而无需关心后台的硬件配置。由于Libguides的应用对象比较专业,因此全球已有数千家图书馆使用该平台来进行学科信息资源的汇聚与推送。

Libguides的设计理念非常超前,可以建设子站点,采用了框架与模块化的设计,页面上的布局与样式都可以由使用者任意调整,用户甚至可以用鼠标自由拖动每个模块进行自由排列。平台中内置了多种类型的模块,称为“box”,包括文本型box、RSS型box、多媒体型box、投票反馈类box等等,其中对于文本型box,用户还可以进行二次编程,将html、Javascript代码直接嵌入box中,可以实现对其它信息资源平台的嵌入式引用,实现一站式检索与信息集成的目标。另外,平台还支持对模块与页面的引用与复制,Srpingshare公司建设了分享社区供用户交流使用经验,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甚至可以直接复制与引用其它高校站点的页面与模块,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与博客/微博系统类似,Libguides也不擅长于信息资源的仓储,而更多地被用于信息资源的与推送。每个学科点都可以建设独立的子站点,进行个性化服务。

在协同性方面,Libguides平台做得非常出色,每个学科指南都有单独的账户权限控制,并且可以开设临时账号给其它机构的人员,使其参与到指南的制作中来;页面上的评论功能与反馈模块可以供用户提供参考建议,帮助资源的进一步完善。从不少高校的使用情况来看,很多院系已经参与到Libguides学科子站点的建设中来,丰富了信息的多元化来源。在集成性方面,平台可通过资源嵌入的方式实现一站式的资源推荐与检索,但同样需要利用第三方的系统界面来实现,不过无需跳转到其它页面,在站内即可完成检索与资源查看。在主动性方面,平台稍显欠缺,平台可通过不同学科子站点的资源建设,向各个不同学科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但没有用户行为分析与主动推送的服务。该平全架设在云端,用户管理与建设非常方便。

3.4 Summon

Summon、Primo、EDS等系统同属于信息资源发现系统,将海量的信息资源汇聚于一体,提供一体化的检索与资源获取,可包括实体书资源与电子资源。这一类系统通常采用本地+云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本地有实体书的信息资源,云服务提供电子资源的信息。本文以Summon为例进行分析。

Summon拥有39个Open Access数据库及平台,来自73个机构的257个特藏数据库可以通过Summon公开检索并访问,HathiTrust中超过200万册公开版权的图书可以在Sum.mon中做全文检索并免费获取,全部800万册图书可以做全文检索。信息资源来源非常多样化,全文主要来自Else-vier、Sage、Wiley,主题词和摘要来自于Gale、PorQuest,DOI来自CrossRef,同行评审状态来自Ulrich’s,文章被引用次数、主题词来自WebofScience。系统还提供专门为查询馆藏OPAC资料的特设功能,用户可以将检索结果限定为来自馆藏目录中的结果,还有浏览和查询OPAC书目数据的分面导航。基于用户输入的检索内容还可以推荐相关的数据库,这样读者可以直接去相关的数据库中检索,提高数据库的曝光率和使用率。Summon与Web of Science整合之后,可以显示检索结果的被引用次数,而引用次数会影响到这篇文章的相关性排序,且引用这篇文章的其他文献也会显示出来。

在协同性上,Summon平台主要由供应商进行资源的维护与建设,少量个性化工作可由本地用户完成,其它机构用户基本无法参与到资源的建设当中去,在f同创新方面比较欠缺。在集成性上,这是资源发现系统的最大优势,能够汇聚各个来源的海量信息资源,实现一站式的查询检索,并且资源内容相当丰富,包含了各类学科相关的信息。在主动性上,平台能够做一些用户数据分析,基于用户的检索内容与记录给用户推荐关联度较大的数据库资源,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主动推送服务。平台采用本地与云环境结合的方式,假如不需要检索本地资源也可以采用独立云环境的部署方式。

4多种系统平台的比较

这些形形的学科信息资源系统各有特色,有些在资源的集成性方面具备优势,有些主要致力于信息资源的揭示与推送,表1是对这些系统做出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多种系统平台的比对,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建设面向学科协同创新的信息资源集成与服务系统的特征与趋势?首先系统在协同创新上应该给予足够的自由度,能够允许多方机构的人员共同参与到资源的共建共享中来,用户也应当有一定的资源推荐或建设权力;其次应在资源集成性与一站式资源获取方面做到极致,最大程度方便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包括移动端的建设,也是未来的应用趋势;再次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在大数据分析与用户行为分析方面做出深入研究,利用云环境的强大计算功能,给用户智能化、主动化的体验感受;最后系统需按照云平台的架构进行建设,体现泛在服务、资源集成融汇的特色。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精选篇6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理论;实践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扩招,当前大学生教育、就业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雇员也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特研究对象。笔者作为一名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教师,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与思考认为: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全面引入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具有必要性和可实践性。

1大学生教育与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高等教育是为社会提供高级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高等教育的培养导向,高等教育的培养水平也反过来制约着社会人力资源的层次与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和制约。

目前,高校已经将企业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的成熟成果向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引进和推广,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研究的主要方向有:人力资源规划理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与大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理念与大学生学习绩效管理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与方法和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共青团建设的相关研究,人力资源变革与大学生培养的相关研究等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导向日益突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的社会人力资源化成为必然。

2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全面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必要性

目前的高等教育研究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成分逐渐扩大,诸多大学生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创新都源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然而,当前的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表现为相对独立和静态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缺失与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系统化的衔接,相关的研究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和滞后性。比如:大学生管理理念和方法变革落后于企业实践;较多停留于理论研究和在个别方向上的尝试性实践;实践的及时性、深入性不足;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教育上,对于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实践到大学生各项管理中较少;重视理论传输和灌输,缺少理念和方法培养、固化等,并未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在大学生管理和教育中的充分应用。

那么,科学的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引进高校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具有巨大的研究空间和实用价值。当前形势下提出高校大学生教育与管理全面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有着诸多的必要性:

2.1将提高大学生自我定位和自我塑造的目标性与科学性

当前大学生自我定位模糊、自我教育过程随机、缺乏规划。引进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测评与绩效考评标准能为大学生提供发展的目标、实现准确自我定位;通过借鉴企业员工培训开发理论能提高自我教育的科学性。进而实现大学生自我培养目标和过程的社会需求导向化、明确化、科学化,抛弃模糊化、均一化、不切实际等病。

2.2能提高大学生自我发展系统化思考和实践能力

应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的系统化原理,科学的培养和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系统化思维和能力,引导学生对自我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并辅助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和方法进行学生管理实践,逐步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大学生社会化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2.3能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能力

传统的大学生教育重视理论灌输和局限于思政教育,主观、随意的管理居多,借鉴和应用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可以提高大学生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增加系统性的客观成分,真正将大学生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和实践。

2.4可以更好的实现大学生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对接

目前,大学生初入职场的问题较多,尤其是角色转换困难等问题,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浪费和闲置。主要原因就是大学教育与社会人力资源需求出现了脱节。那么,将大学教育视为学生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开发阶段,本着系统化、企业人力资源导向化化的观点进行大学生教育与培养,将极大的减少脱节,实现两者良好的对接。

3全面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到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实践性探究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良和不利现象几乎都与其不具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认知和实践有关,对大学生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普及性教育和日常管理实践,将对于树立职业规范、固化职业认知、塑造职业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为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进行的系列探究:

3.1对大学生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普及性教育

目前,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多是单纯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教育,学生缺失系统性的生涯规划基础,并未形成自身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沦为没有系统支撑的孤立式教育,出现自我发展无目标、混乱的现象。对大学生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普及性教育,能为传统断章取义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理论和系统依托;结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使大学生及早树立职业生涯发展与人生发展理念,塑造良好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引导能力,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自我培养和自我发展实践。

3.2借鉴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理论对大学生社团组织进行变革

班级、宿舍、社团组织等都是大学生团体组织,目前的大学生组织结构基本保持着多年的延承,但是,社会发展不断加速,大学生特点趋于多元化、时代化,很多原有的组织结构基本失去作用或是严重阻碍组织发展。我们需要借鉴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理论对当前大学生及其群体特点进行细致的系统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结构变革,使组织结构更适应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潜能开发。

3.3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实践组建高效学生干部队伍

高校学生干部是辅导1进行大学生管理的左膀右臂,一个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对于学生管理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有着巨大的榜样和支撑作用。目前,干部遴选过程中的主观成分过大,科学性欠缺,往往造成学生干部遴选结果的偏差,学生干部队伍工作效率折扣,干部集体形象受损,极大的影响各项工作的开展,甚至造成大学生干部队伍与普通学生的脱节和代沟。那么,借鉴实施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科学实践,讲提高干部队伍遴选效率,增加准确性,为后续的各项学生工作开展铺平道路。

3.4应用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方法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开发基本过程类似于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具有巨大的借鉴和实践空间。但是,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开发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简单通过大学生业余活动、社会实践等载体来进行潜性培养,大学生在此过程中缺乏目标性和针对性,往往出现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盲目动机。如果引进科学的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方法,明确培养目标、设置科学培训与开发程序、实施严格培训过程,那么将极大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针对性和效率。

3.5在大学生勤工俭学、助学等领域实施薪酬管理实践

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数量较多,在校生通过学校组织的各项助学、勤工助学岗位进行自助和能力提高实践,但是,薪酬的设定却出现明显的不科学现象,并没有实现薪酬分配的效率原则,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塑造了不良的工作和学习态度,虽然暂时解决了物质的贫穷,却用形成了态度的错误培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实施科学的薪酬管理将直接培养大学生良性竞争意识,提高助学与服务校园的效率和效果。

3.6以劳动关系管理教育为契机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和能力

大学生正确的法律意识和能力相对淡薄,同时又对相对枯燥的法律普及课程缺乏兴趣,但是,毕业生异常关注劳动关系法律,我们可以通过对毕业生进行劳动关系法律教育入手,在毕业生毕业前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和能力的教育和培养,这样提高教育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为毕业生提供更为实用的法律教育指导。

3.7在大学生管理上实施全面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目前,虽然高等教育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借鉴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是,缺乏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于学生管理的系统性研究和实践。大学生培养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大学生管理上实施全面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将结合相关理论教育,从实践环节深化大学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使大学生从相关的被管理实践中适应、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方法。同时实现大学生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

综上所析,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可以视为特殊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它和真正的职业生涯阶段有着紧密的衔接和顺承关系。如何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培养的高效化、社会化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上述的方法与实践,实现大学生毕业后角色转换期和不良症状的减弱或消除,直接与社会化人力资源管理接轨,快速实现大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精选篇7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专科院校;信息化;数据转换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17. 113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17- 0217- 05

0 引 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再局限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传统模式。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全面开发可实施、科学、便利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这有利于专科院校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着专科院校向信息化进程迈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中,要尽可能让专科院校各个部门的教职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有机联系到一起,让各级不同的部门也能够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充分享受其便利性,实现信息的共享,不受传统纸质化、公共操作、静态管理模式、时空的限制,把“以人为本”与信息化管理有机结合并灵活运用于专科院校的信息化管理中。并且人力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其除了能够让人事管理工作更加具有效率与质量,还能将专科院校中传统的人事管理体系与时代接轨,转变成新形势下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人力资源管理,进而推动专科院校人事向多元化、扁平化管理体系并进,加快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专科院校运用符合自身真实校情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有利于专科院校实现现代化管理。

1 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含义及其意义

1.1 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含义

为迎合时代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逐渐实现信息化,它是通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与高速发达的科学技术结合而来,是二者交融的产物。从计算机的出现到其在中国的发展,现如今计算机技术普及化,促进了网络技术的运用从生涩逐步走向成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促进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并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不仅包括人为,还包括技术先进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在信息库集合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和自助服务,通过信息共享的方法,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其效率,这种行为已经被当前高校运用为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主要手段。

1.2 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

(1)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引入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与理念,推倒了高校以往的传统化人力资源管理观念。高校的发展带动了高校职工的迅速发展,使其逐年增加,在此基础上,高校需要通过借助工具的合理化以及科学性来对自身发展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数据分析的结果来制订出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为高校领导提供严谨的资料,作为其决策的依据,以此来促进学校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力实施。

(2)人力资源的信息化可促进数据的共享,带动高校的发展,并作为建设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依据,与此同时,也可以实现与其他的一系列相关系统的有效共享。

(3)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可以促进其需求以及相关策略的实现。不同的专业以及职能导致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使各高校之间产生差异化,对其自身人才需求以及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各高校不同的人才需求为基础,形成本校个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

2 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在信息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高达80%的专科院校已经开通校园网,其中大约10%的专科院校正朝着数字化校园的方向发展。这部分的专科院校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解决和优化了人力资源信息庞大而杂乱的问题,还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工作效率,已初步达成信息化建设的预期目标。然而,人力资源信息化应用还没有在专职院校中普遍开展,依旧存在一部分专科院校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认识的不足,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将不利于该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发展,甚至是制约着学校的办学效益。大力推广和实施专科院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必定会快速地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稳定学校的发展步伐,因此全面实行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的信息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最近几年来办学发展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就目前情况而言,专科院校还存在以下4点问题,阻碍着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建设:

2.1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人员匮乏,力量薄弱

现阶段,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中,能完全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人数不多,只有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数量庞大且繁杂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才能快速地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为一个新的技术系统,被引进专科院校的时间不长,学校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资源,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和全体教职工当中,开展相关的理论和实操培训工作,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该系统,使系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当然,管理人员和教职工从陌生到掌握,再到灵活自如地利用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另外,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发生持续的变革,加上一部分专科院校欠缺高技术的信息管理队伍,在推广和实行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导致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无法及时跟上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步伐,甚至严重滞后于变革速度,造成资源的浪费,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不利于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江苏省部分专科院校在2008年购买了江苏省通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因为缺乏技术指导,并且该软件自身设计缺乏灵活性,它是全省人事编制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工具,没有结合各专科院校实际情况来开发各项具体功能,操作及其复杂和繁琐,现有的工作人员也没有时间去研究系统该如何操作,导致资金浪费,软件被搁置。

2.2 基础薄弱,部门系统各自为政,信息严重不对称

由于部分专科院校办学历史悠久,对信息化管理环节投入的力度不足,计算机设备未能及时更新换代,或者多媒体信息技术配备不完善,计算机的运作速度较缓慢,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相对落后,其工作效率相对滞后。另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体系只限于学校内部某些部门使用,在各职能部门间未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其表现出来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已经严重影响高职院校日常有关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进度。甚至有些职能部门为了方便开展自己的工作,各自建立起了仅限部门内部使用的信息系统。其实,各职能部门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有其共性,员工的基本信息和教学科研信息可以被高职院校里的多个职能部门所利用。虽然人力资源信息的概念、内涵和作用,对于每个部门而言会有所不用,各职能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需要,建成了部门内部的信息系统,但是这种做法容易造成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不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和长远目标的实现。职能部门自行搭建的信息系统不能直接通过学校系统的相互连接,把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传送给人力资源部门或者其他的职能部门。同样,其他职能部门也无法实现信息的公开化和共享化,造成了信息管理的“孤岛”现象。当相关信息发生更新时,系统无法实现信息的同步更新,就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例如,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力池系统中有一个字段信息“工作职位”,是反映和统计教职工的职能身份和不同工作职能的人数。图书馆系统中,也涉及到工作职位,假如今后的工作中,教职工的职能身份发生变化时,最先会在人力资源部门的信息系统中更新,因为信息系统各自为政,未能实现信息的共享,所以图书馆系统无法进行信息同步,未能及时获得最新的信息,从而造成系统间信息的不对称。

2.3 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与资金投入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未能实现全面进入专科院校,其中的原因之一在于学校缺乏对其的重视程度。学校正在使用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学校的实际运营需要,学校缺少对先进技术和先进系统开发和利用的资源支持。绝大部分学校因为对其不重视,没有划分出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专项资金,或者确实设定有专门的资金支持,但仅仅是停留在系统前期的开发阶段,对后续阶段的设备维护、技术引进和人员培训的资金投入几乎为零。部分专科院校没有做好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长期计划,因为一时资金的松动,就引进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后期的开发和利用阶段,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等资源支持,就不得不把该项目延后,甚至是放弃对该项目的投入。对于一些办校规模较小、办学环境较差,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专科院校来说,因为缺少长期的技术和资金投入,难以将先进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引入并推进。

2.4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数据繁杂,工作量大

人力资源信息数据的计算工作量十分之大,且每一年都要重复统计,假如只是运用传统的人工计算和统计方法,必将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工作效率的低下。上传的报表数量非常多,有些报表里存在重复内容,因为没有建立统一且先进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各职能部门需要通过不同的路径把报表上传给其他的职能部门或者是上级管理层,容易产生反复的劳动,机械化的日常事务性操作难以提升学校教职工的工作能力,甚至没法抽出空余的时间,参与学校开展的培训活动,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不能得到持续的提高。例如,专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数据的采集和汇总平台,每一学年都需要按照教育局的要求进行上报。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对采集回来的信息进行填写、核对和审理,其中针对学校内专职教师、学校外聘教师、学校外聘人员的调查表格就高达12份,每个表格内的字段信息至少有9个,其内容有关于被调查人员的姓名、性别、民族、学历、专业领域、职称、职业资格和培训等。此外,人力资源部门有些需要上报给上级管理层的报表中,也涉及上述的相关内容,假如只是运用传统的Excel表格进行人工操作重复繁琐的劳动,使学校教职工的工作强度大,上班无精神,甚至会产生抱怨和抵触心理,将不利于专职院校相关工作顺利地开展。

专科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难以开展,主要原因包括:①信息管理人员把全部的关注度放在日常的事物处理中,对信息系统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相对欠缺;②学校教职工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感觉陌生,没有获得相应的技能培训,难以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③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引进和推广相对滞后,学校内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沟通,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3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理念

3.1 提高认识,转变理念

不管是学院的管理层人员,还是普通的人事工作者,都必须了解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以及时间的紧迫性,用自身的行动来促进高职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3.2 创新管理,重组流程

信息化代表改变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校园实现数字化,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高校的管理层次,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组织形态逐渐转化为扁平式以及矩阵式。为适应这个信息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价值体系,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对其组织结构和职能进行相关调整,设定新的业务流程。

3.3 顶层设计,规范接口

为实现数据间的共享,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应该与高校的教育系统、科研系统以及财务系统无缝链接。①对数据进行统筹,制订整体规划;②设计顶层,明确建设的目标,划分系统与系统间的边界;③确定系统的功能,拟订数据标准;④检查系统的安全性,使数据接口实现规范化,导入导出相关文件。利用同步的技术,实现不同业务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同时,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指定相关目标函数,为设置学科、培训教师以及专业发展提供相关决策信息,为学校实现人才战略目标打下基础。

3.4 构架先进,强调扩展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带有政策性,但是由于政策手段以及方法的持续革新性,此时便要求信息化系统配备耦合机制,对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设计与修整。以构件为基础,实现动态的、低成本的对系统的某些功能进行实时的更新,在工作流技术的前提下,能够做到在线办公,使系统达到集成、统一、智能以及完整是其最终目标。

3.5 加强推进,深入应用

信息化系统的缺陷在于其重建轻管,在加强推进的同时,要弥补其缺陷,实现建管并举,促进职工信息化办公的意识以及能力的增强,谨记维护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人有责,并实时推进。通过自助填报和分级审核的系统运作机制,维持数据的基本效率。同时,增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研究力度、建设力度、运行力度以及管理力度,通过对人事管理者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增强其信息化应用的能力,在数据挖掘、报表订制等计算机相关技术的条件下,实现对数据用度的增强。

4 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4.1 进一步规范数据和简化、细化工程流程

提高专科院校的人力资本管理效率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目标,实现“以人为核心”,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信息竞争力,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构建快捷、方便、准确的人力资源管理运用平台,结合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其管理方式,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灵活运用,并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需求,保证数据库结构与系统的统一性与一致性,确保数据的保密性与安全度。同时,还要为系统的操作者提供多种数据转换接口,由此实现其他数据库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成功转换,让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变得更加直观与便于操作。为了能够给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一定要将其基础数据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例如教职工的履历、个人基本情况等都要做到准确无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的内部业务,要做到信息化、程序化、精简化与精细化,这样才能有效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的相关技术,科学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的相关工作流程,注重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持。

4.2 领导和管理层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及支持,教职工也要积极响应

各部门权责和义务的重新划分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的问题,若要有协调和调动各个部门的能力,高职院校主要领导就必须要全程参与。若要实现人力资源部门效率最大化,被授予自助权限的信息人员就必须要承担起信息查询的责任,遇到信息查询任务时,不必直接求助于人力资源部门相关人员,而是依靠整个系统来运行。这样,将大大减小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量,相关工作人员也能从琐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这就不会违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目标与初衷。如此一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工作,必然能够大大提高整个信息系统的运行效果。要想充分体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效用和价值,全院教职工就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大力支持,参与到其中并积极运用系统。

4.3 分阶段逐步实施,全面推进信息化进程

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着强政策性的特点,因此其需要不断更新政策的落实方式与手段,这就需要耦合机制对所需的信息化系统进行改造,这样也有利于扩展系统框架内所开展的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运用SOA系统或者构建,能够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进行低成本、动态、实时地更新,通过工作流的技术从而实现在线办公,节省时间。专科院校也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把基础系统模块进行落实,等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熟悉系统操作后,并且功能也慢慢完善之后,再将薪酬模块、管理模块一起纳入信息化建设系统中,这样整个系统的功能才能够得以完善,更有效地为人们服务,让信息化建设的最大价值得以体现。

4.4 提高管理者及信息员队伍的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加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工作,组建一支优秀的、独当一面的管理队伍。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所运用到的计算机技术主要分为网络技术与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若想熟练地操作上述两种技术,就一定要培养综合型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因此,在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专科院校应向全院的教职员工提供相对应的培训机会,向教职员工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疑难问题,并鼓励教职员工亲身实践,在培训过程中强化教职员工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帮助教职员工提高其技术技能。另外,教职员工必须要充分对这方面加以重视,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善于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自我学习,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主动向他人学习等,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升个人的信息素质。这样一来,将原来的信息人员队伍不断加强壮大,让原来的信息维护员与管理人员能够在不断地实践与培训当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系统使用技巧,用心感受反馈系统中每一模块的优缺点,在这个过程中会找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便于系统开发者优化系统,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更进一步地发展与成长。

4.5 打破部门壁垒,增强信息共享度

由于组织制度的不完善,沟通的不足,很容易让员工产生部门壁垒。专科院校各个部门之间更应该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因为教育是一份神圣且庄严的工作,有时候足够的沟通能够改变一个学生的命运。同理,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也如此,信息本身是开放的、共享的、没有界限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打破部门壁垒,让不同部门之间产生有效的信息关联、资源共享,若各个部门之间拥有足够良好的沟通,集体协商,那么就会提供给系统开发商更加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建议,让开发商不再囿于现有技术的枷锁,能开发出让各个部门有效连接的系统,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数据的关联度、有效性,让其所录入的系统信息实现增值,让不同的部门均能实现信息的共享。

4.6 技术创新

4.6.1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设计与结构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能够与时代接轨,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体系的转变,适应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可建立创新性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如图1所示)。系统开发人员要跟专科院校各部门、院系积极沟通,对所需统计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需求分析,收集信息之后,要确定系统所要运作的目标,构建系统运行的模型,进而确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所需的数据库,并对系统进行调整与不断地测试,待测试通过就能投入使用,建立适合专科院校日常管理工作的用户角色、业务流程、界面等,并制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使用说明书,以便管理人员与教师、用户能够有效操作该系统。

上述模块中的各组数据之间是相互联系、紧紧相扣的,其中基础是信息管理模块,也是其中最为核心的模块之一。只有做好信息管理,才能让其他模块更好、更加顺利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为开展信息化而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其他子系统与其有效连接。这样,其他模块才能随时调用基础数据库的信息,并且其他模块也能通过自身的功能优化与更新基础数据,让每一个模块都成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提升系统的整体效率,进而实现统筹化管理。

4.6.2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优化与运行

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投入使用的时候,要与相关工作人员或系统开发人员取得良好的沟通,并且结合当地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不断实时对系统进行更新优化,让其更加适合专科院校的个性化设置。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应具有以下特点:

(1)用户的操作时间、内容等都会保存于系统日志库中,为了日后发现填写中的信息错误、信息修改的痕迹,追究起来提供有章可循的依据。除此之外,系统还要满足保密性、安全性等各种要求,提供对数据访问权限的设置、数据的加密等方式,对信息进行保护加密,让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更加安全有保障。

(2)人力资源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被授予与其职责相对应的权限,确保不同职责的工作人员的权限范围各不相同,确保其权限的安全性。管理者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将具体的工作进一步细化、落到实处,这样每位工作人员能够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能够随时查看、调用录用人员的关键字段的信息,让工作人员能够随时审核、更新、添加教职工所提交的个人信息,这样就能够防止重复劳动,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而管理层或领导则应赋予系统审批的权限,逐渐实施办公无纸化,有利于快捷、高效、准确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等,便于管理层提供决策的依据,更好地统筹与建设专科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一般的教职工,则可以凭借用户名与密码登陆系统,查询自己的信息、证书、成绩、课程等,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推动自身的职业发展。

(3)首先,由于专科院校每年都会进行教师的合同续签、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考勤情况的记录、离退休人员手续的办理、饭卡消费情况等工作,上述的这些情况,系统均可以预先告知或提示相关工作人员或教师本人,让他们能够尽快处理相关事务,管理者也能够更加及时、科学、快速地完成相关事项,让专科院校人力资源部门的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其次,网络自助服务也可用于招聘流程当中,让专科院校能够通过新媒体进行招聘,可以通过网络招聘信息,让更多合适的人才看到院校的招聘工作,并利用新媒体对应聘者进行筛选和审核,让更多优秀的人才跻身教育行业中,便于建设更为优秀的师资队伍;最后,通过系统对报表中所要求的格式与内容等储存,智能化报表统计,将数据的上报与统计工作进一步简化,大大提高专科院校人力资源部门对外服务的效率与质量,系统还要实时按照管理工作的变动性需求,在系统内独立设置特殊的字段或需求的表格,让信息储存的愿望得以实现,并且不受到其他信息之间的干扰,不会自动与系统内的其他信息发生关联,以便工作者能够随时查询其此前所做的相关工作。

5 结束语

逐步在专职院校中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学校开展管理工作的必然之势。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相融合,不仅是一种管理技术的创新,还是一种管理模式的革新,更是专职院校稳步发展的需求。专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推广和实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得到专职院校全体教职工的重视和配合,主动认识和接受这项新的系统工程,掌握运用其方法和技巧,总结和分享使用心得和经验,主动发现和提出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索推进和提高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使用率的有效措施,为专科院校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贡献一份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丙权. 高等体育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2]梅卫阳,金个,褚鲁吟.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实践――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3-37.

[3]弭素伟.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探析[J]. 电子测试,2013(22):269-270.

[4]万健.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探析[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1):46-47.

[5]霍振朝.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6]刘长未. 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其运作机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7]蔡拔平. 新建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8]张琳. 浅析信息化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2):57.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精选篇8

当前各艺术设计类院校与专业院校都在轰轰烈烈的开展着以网络为载体的各类学习资源建设,如:慕课、微课、公开课等,构建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俨然已成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但在海量的课程资源凶猛涌现的同时,我们也看到现实中网络课程学习资源一哄而上的乱象,出现了课程与学习资源知识陈旧更新缓慢、课程形式呆板与设计实践脱节缺乏联系,课程与课程之间联系弱、课程系统交互性差,各知识单元间相互疏离等一系列问题[2]。大量的问题课程、僵尸课程、呆课、死课的出现,使得当前有相当一部分课程资源处于一种废弃、静止、毫无生机的状态,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艺术设计网络学习资源生态性基础

当今知识更新的快速性让学习和教学也呈现出空前开放、高效发展的态势,即要求课程知识必须以开放的形式与社会科技发展同步,对新知识、新技术能够及时补充更新,快速应对技术与环境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一本教材用十几年的陈旧观念。后现代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活动呈现出生命系统的特征,课程资源的构建更是如此,如何让相对静止处于休眠状态的学习资源和课程教学动起来?对外,使它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对内,使他们可以自我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路径。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HeinrichHaeckel)于1866年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即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进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即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及能量交换。生态学的研究从最初生物链的揭示到生物群落发现,然后再到生态系统平衡的提出,体现了整体性、相互依赖的基本特征。运用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我们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阈下,是否可以为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学习资源建设提供一种新颖的发展观和建设思路?学习资源是生态型资源吗?其支持观点有:(一)同生态资源一样,学习资源同样经历着从资源的产生(设计、生成)、资源的发展(进化)、资源的消亡(再生)的生态发展衍进过程,不是一经生成后就绝对静止一成不变的,它们有完整的生命周期。学习资源通过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参与,使学习资源完成物质循环(物质流)、能量流动(能量流)以及信息交互(信息流)过程,呈现出生态化资源的生机与活力,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实现资源生命历程的演变,最终全面地服务于教学活动。(二)学习资源是有生命力的活的存在,能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学习资源在网络课程中是有生命的活的存在,它们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呈现出多维性、再生性和演化性的特征,是一种过程的、发展的和自组织的整体。(三)同生态资源一样,学习资源是具有自我适应与发展能力的,能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存在形式。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学习资源一经诞生便置于网络中不是静止不动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呈现出多维性、再生性和演化性的生态特征,是开放形态的。

三、艺术设计网络学习资源生态性特征

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力量的呈现与发展的体验过程[3]。教师所要做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其生命充分生长的情境,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传统的课程教学观认为学习资源作为网络课程实施的基础,是专业教学得以开展的前提保障,从整个学习与施教过程来看,网络学习资源具有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交互性和协作性等特征,因此其课程实质应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发展体系。立足于生态系统论的观点,结合生态学理论全面审视,除了上述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交互性和协作性等特征外,其多维性、再生性与演化性是网络学习资源的生态性特征。(一)学习资源的多维性。学习者的个性化特征决定了学习资源的多维性,多维的学习资源最大程度地调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为完成学目的,向学习者提供多种实现路径,给予学习者多种选择的可能,即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应该拥有科学、系统的层次化的知识与组织结构,多样化的学习呈现方式与资源种类。为学习者提供科学匹配的课程知识,能有效促进他们的自主性学习和自我成长与发展[4]。(二)学习资源的再生性。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等进行互动的一种过程,学习资源在与外界进行物质交互与信息交互时,进行知识与信息的双向互动,将同时获得的外界知识吸收归纳,而不断分化和衍生出新的知识内容,以此实现学习资源的延续性发展,期间也包括来自学习者的知识、经验、体验等不断地被补充到课程中。(三)学习资源的演化性。是指学习资源受其自身的发展变化所决定,在资源教学使用过程中在受到相关技术、软件的有力支持以及内部课程与知识结构单元间的联系转化、竞争共生等管理运行机制的控制的综合内力作用下,能动地适应外部环境,以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方式获得自身组织单元结构的分化裂变式发展和信息量的增加,最终实现信息价值增量、增值的结果。

四、构建艺术设计网络生态化学习资源策略

从现实情况看,当前的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资源建设,难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不能适应快速发展更迭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变化。在知识爆炸讯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在“互联网+”技术浪潮对产业和行业的全面冲击下,课程体系中的网络学习资源作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活性元素,在教与学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与课程学习者、授课教师、学习活动等要素发生相互作用。生态主义认为任何生物物种个体的生存都不是静止孤立的,生态环境中每个个体,包括同种与异种、植物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5]。由此发展而来的生态主义课程观尊重施教对象的个体差异,强调教学内容的完整、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和人与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就与当代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强调构建开放性的课程体系,关注学习方法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获得的主流理念相契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发展和学习资源的科学适用性。当今艺术设计学科发展呈现出与其他学科交叉整合的总体趋势,为此网络课程中的学习资源也必然是多维多样的,以知识内容的学科交叉为基础,课程资源以多样化形式承载,才能为艺术设计专业师生提供所需的专业知识;同时网络课程中的学习资源必须是符合共享、开放的生态化课程标准,具备知识内容的可更新拓展机能,才能不断补充教学所必需的新技术、新知识,实现优化发展,使网络课程在与其他施教形式的竞争中,在课程与课程的竞争中不断完善、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使用环境。(一)多样的网络学习资源来源。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多元、开放性特征决定了网络学习资源应有多种来源获得途径,并以此体现不同学习资源形式间的特点与优势,保证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在诸多学习资源中灵活、自由的选择,构建自身所需的课程与知识。艺术设计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的来源包括课程自制资源、加工后的非自制资源以及直接引用的外部资源等,资源来源途径的多样化保证了学习内容的丰富,保证了网络学习资源学习者的可选择权利。(二)丰富的学习资源呈现方式。艺术设计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的呈现方式应以艺术设计学科特点、专业知识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研究为实现依据,恰当地选择与之匹配的知识传授方式。通过学习平台科学清晰的资源构架、科学直观的导航导视界面、亲切友好的使用交互体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师的知识传递与学生的知识吸收效率。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行为习惯,不同的学习资源呈现形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之别,因此不能武断的判断不同学习资源形式的好与坏,针对学习者而言,最合适的学习资源才能最有效地促进学习。(三)微课形式的知识载体。课程是知识点的集合,微课是将整块课程进行颗粒化分解,将知识点相关度高的对象,以相互独立又具备一定关联度的方式,即将知识分解成学习者易于消化接受的微小型知识单元的学习资源呈现方式,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自由选择组合,将颗粒化的知识单元通过重新组合将这些对象组织不同的课程。微课的介入,摆脱了大型学习资源结构粘连,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这种学习者自主构建课程,自主设计、控制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资源生态化生长和发展的源动力。(四)可拓展的弹性化课程资源。以发展的眼光构建艺术设计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就要求在当前的使用环境中学习资源不仅要满足学习者当前的知识与技术需求,又要兼顾考虑到学习者未来的职业长远发展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知识需求,要平衡好学习者当前需求与未来需求的关系。所以资源应向学习者开放,鼓励他们参与共同构建,同时为学习资源日后常态化的扩充升级留出空间。学习资源科学合理地留下一定的知识空白,自然地引导学习者对已有资源的关注以及对课程的深度参与。学习资源在设计与规划时并不要求都是完整的、确定性的材料,考虑到学习者的个人发展适当地在资源中留下一些问题供学习者探究补充,引导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论联系实践活学活用,将知识固化为实践能力,迅速将不确定的内容转化为确定性的理解。课程资源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能为学习资源的动态生成预留下合理充裕的生长空间。

五、结语

在艺术设计专业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建设中引入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建设途径与思路。生态主义所主张的多样、联系、整体的观点为当前艺术设计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建设中普遍存在的诸如:资源同质化严重、可拓展性差、各自孤立缺乏联系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维度的观念和方法。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而言,学习资源建设处于教学改革的基础环节,它的成败关系到专业与学科的长远发展。可以预见,用生态主义的观点为指导进行的艺术设计专业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构建工作,将更尊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特征与创意创新人才培养对智慧、创造力的体现与关怀,必将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作者:周大鹏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2014.

[2]武汉美,黄道华.试论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平台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27).

[3]王聪,李敏,初建杰.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网络教学平台搭建模式的应用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1).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精选篇9

关键词:学习过程;个性化资源服务;推荐服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5-0029-05

一、问题的提出

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教育信息化建设因此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各类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在线教育社区、网络教学平台等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不断延伸与发展,全球范围内的开放教育资源项目、我国的精品课程热潮、优质资源库共建共享方略等促进了网络教育资源持续丰富与增长。技术对教育产生正向推动作用的同时也带来挑战。一方面它为推进教育部的“三通两平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与环境支持;另一方面海量的教育资源、多样化的网络教学平台及应用为学习者提供丰富选择的同时加重其认知负荷,导致网络学习“迷航”。有学者认为技术传播缩小了数字鸿沟抑或增大了数字鸿沟 。[1]

为破解信息过载难题,研究人员和平台建设者借鉴商业领域个性化推荐思想,将推荐服务引入教育领域。它在一定程度上将用户从“信息迷航”的焦虑中解救出来,实现了“人找资源”的信息被动检索模式到“资源找人”的信息主动服务模式的转变,弥补了搜索系统的不足。然而,现有教育信息资源个性化推荐研究重点集中在系统设计研究、算法改进研究等层面,偏向从技术角度入手研究推荐服务而未从教育的视角来整合技术。一方面是学习者需求被忽略,学习过程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学习者的潜在需求均不相同,而这些需求直接影响其知识建构过程,[2]故弄清学习者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的动态需求是实现精准推送和有效服务的前提;另一方面是不同推荐系统对不同学习情境的适应性研究较少。推荐服务策略中推荐系统有多种选择,如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协同过滤推荐系统等,但它们各有优劣,适用的学习情境相异,需结合算法特点、资源特征和用户偏好综合考虑。

二、从学习过程视角分析学习者资源需求

1.学习过程相关理论

(1)奥苏伯尔的认知学习理论

奥苏泊尔认为要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学习材料必须具有潜在的逻辑意义,因此他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策略和“逐步分化”、“综合贯通”两条原则。[3]奥苏泊尔认为,教学内容的呈现首先应该利用引导性材料为学习者架构新旧知识的桥梁,再按照从一般到个别的思路循序渐进分层次呈现教学材料,最后巩固新知,消除平行概念的矛盾与混淆,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线学习是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统一体,最终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因此,奥苏泊尔的认知学习理论对我们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各阶段的资源需求并组织学习材料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并给予足够的时间,绝大多数学习者都能相同程度地掌握学习内容,因此学习应该是从“存在差异到消灭差异”的过程[4]。根据掌握学习理论,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实施阶段要经历“常规授课”、“揭示差错”、“矫正差错”的一般流程。而在线学多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学习者的资源需求各不相同,亟需相应的资源推荐服务来保障学习顺利推进。

虽然关于学习过程的观点各异,但国内外教育家普遍认为学习过程具备阶段性特征。随着学习过程的层层推进每个阶段知识加工程度深入,学习者认识分化,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性也随之产生并逐步凸显。

2.学习过程不同阶段的资源需求层次

(1)面向大众学习者的普适性资源

客观、普遍的知识观追求的是“同一性”,普适性价值是学校教育需要考虑的维度之一。[5]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在线学习者对知识点的意义建构是建立在各类教学资源基础上的,因此在进入新的学习单元之前,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需要为学习者提供知识地图和基础性的教学资源。另外由于大众学习者在开始进入新的单元学习时候面临共同的学习任务,也决定他们的资源需求具有一定的共性。综上,普适性资源是学习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可供选择的全面性学习材料(如课件、教学视频、习题集、辅导材料等),它代表最易满足的浅层次需求,符合普适的价值观,也是最基本的学习支持。

(2)面向相似学生群的针对性资源

网络学习环境中,师生、生生之间处于时空分离状态,学习者虽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接收相同的教育资源,但由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学习进度、学习效果会产生差别。当前网络环境中传统的资源服务策略要么只关注学习者的共性,而忽略网络聚集效应下大规模、倾向于无差别的学习群体会逐渐分为兴趣一致和特征相似的“小众”,[6]要么过分关注单个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而忽视相似学习者群体之间资源需求的一致性[7]。研究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中部分学生群体的相似特征,例如兴趣爱好、知识基础等,一方面可以为之提供有针对性、准确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能为其推荐相似学习伙伴,促进协作学习,加快学习社区的建立。这种针对性资源不仅是补偿性的,也可是拓展性的,关键在于挖掘需求对象的群体特征。

(3)面向特定学习者的专题性资源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蕴含着对知识的掌握、应用与创新的过程。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者个性化知识诉求愈加明显,个体发展成为关注重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也正是对全体共同发展和个体差异发展的诠释。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顺利完成规定的学习目标并通过形成性测验后,会面临知识巩固、探索创新的新需求,这种需求在探究性学习和具体问题解决环节会更明显。专题性资源因其打破传统模式下单元知识点的学科界限,实现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和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能较好满足特定学习者的复杂学习需求。它并非所有相关资源的直接堆砌,而是根据教师的结构化知识经验及学习者解决问题时所需知识点的相关程度,分析知识点间的层级关系,形成专题知识网络后将其汇聚整合,满足特定学习者的高层次需求。学习过程资源需求层次如图1所示。

三、个性化推荐服务系统概述

学习者资源需求分析是开展个性化服务的出发点,需求的满足是个性化服务的终点。从现有的网络学习环境来看,资源主要靠学习者自主搜索,但学习者面对庞杂的资源条目,加上自主学习的惰性,导致资源利用率低、学习效果不佳。而传统基于Push技术的推送服务往往给不同的人推送相同的资源,推送结果不够个性化、智能化,易造成信息轰炸,令人生厌。在商业领域,常需要将“对的产品推荐给对的消费者”,目前效果最佳的就是利用个性化推荐服务系统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它以用户为中心,帮助其及时、准确完成信息获取,提供决策支持。根据系统中使用的主要算法,可分为协同过滤推荐系统、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和基于关联规则的推荐系统。

1.协同过滤推荐系统

协同过滤推荐系统充分体现了“集体智慧”的思想,其关键在于挖掘相似用户群,即“最近邻”。主要通过用户行为选择的相关性来判断相似性,例如打分、收藏、下载等。其算法可进一步细分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和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系统核心思想是“最近邻”的用户群需求相似;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核心思想是“最近邻”的物品群具有相似的客户。协同过滤推荐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处理机器难以进行内容分析的流媒体资源,如音乐、视频等;一些评价类信息也可以转换为“隐信息”,弥补了内容分析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推荐结果可能覆盖用户的多个兴趣点,帮助用户发现潜在兴趣偏好。然而稀疏性和可扩展性等问题会影响系统使用效果。[8]

2.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

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核心思想是根据物品本身的内容属性为目标用户推荐相关产品,分别为用户与产品建立配置文件,利用TF-IDF等方法比较两者之间的相似度,进而开展推荐服务。其关键在于产品文本信息的获取与过滤,可以用决策树、神经网络和基于向量的表示方法等技术实现。目前,商业领域侧重使用基于内容过滤的推荐系统的案例不多,比较成功的是音乐电台潘多拉。由于不依赖其他用户的打分数据和其他隐数据,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可以弥补数据稀疏性问题。对于新加入的物品或者用户,它可以根据内容和用户配置文件进行推荐,不存在“冷启动”问题。但对于机器难以自动分析内容的物品,如音乐、电影等,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无法发挥作用。且若纯粹采用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提供的内容只与用户兴趣点相关,会陷入“越推越窄”的困境。

3.基于关联规则的推荐系统

基于关联规则的推荐系统核心思想是从大量数据中发掘项目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关系,通过制定关联规则集进行目标项目推荐。目前已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交叉及捆绑销售和零售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与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算法利用项目间的相似性进行推荐有所不同,关联规则类似于“因果关系”,即抓住两件看似毫不相干的商品间的相关性,例如:经典营销案例“啤酒与尿布”,关联规则“啤酒尿布”,反之则不成立。[9]与前两种推荐系统相比,基于关联规则的推荐系统简单直接,推荐的结果通常是清晰有效的,转化率高。由于不需要提取内容信息,因此对资源类型没有限制,可以发掘用户潜在需求,而且,随着数据量的扩充,推荐精度逐渐提高。不过它的缺点在于:规则的提取、更新较难,耗时较多规则数量的增多带来管理难题。

四、面向学习过程的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策略

1.资源个性化推荐服务策略设计

根据学习过程阶段性的特点及学习者认知结构层次化组织原则,分析得出在线学习者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基本演变过程是“基础性需求――针对性需求――提升性需求”,因此面向学习者的资源服务也相应呈递增性推进。这种学习支持服务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它根据当前的学习情境、学习对象采用不同的推荐策略。每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系统将测试诊断其知识掌握程度,以此决定下一阶段的推荐内容和策略,按逻辑分层次将学习资源呈现给学习者。整体的推荐策略流程如图2所示。

2.资源个性化推荐策略流程

学习者进入网络学习平台后,系统会根据其提供的年级、学科、学习进度等个人信息自动构建学习档案。一般来说,进入新的学习单元之前,学习者具有相似的需求,面对未知的学习内容,他们均需了解单元学习目标、知识图谱、学习重难点等基本信息。在选择进入某一特定单元学习后,学习者需充分接触与知识点相关的各类学习资源,比如课件、教学视频、课外推荐读物等,这类资源属于学习群体的共性需求,具有普适性的特征。此时,系统会利用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将学习者文档与资源文档进行匹配,进而产生相关推荐。

学习者通过相关资源的学习,完成单元学习任务后会进入学习诊断环节。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形成性检测了解学习者的知识掌握情况“揭示差错”,以便及时调整资源推荐服务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测试题从当前知识点题库中随机抽取并根据学习者答题情况自动调整,此外学习者作业完成情况、论坛区发言情况等也是学习诊断的参考依据。从图2可以看到,学习诊断是判断学习过程走向的关键步骤。[10]一方面可以挖掘出知识水平相似的学生群,记录这些学生易错和易产生疑问的知识点,从而决定下一阶段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从侧面反映学习资源的质量及资源推荐策略的效果,为资源及推荐策略的良性发展提供建设依据。

学习诊断不合格的学习者会进入“矫正差错”环节,这是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关键步骤,根据诊断结果提供学习处方,体现了个性化教育实质是基于诊断的教育思想。同时,依据诊断结果,可将学生按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聚类,此类学生往往有相同的资源需求。此时,系统会利用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推荐针对性的资源序列,并且按照学习者点击率、评论信息等隐性数据决定推荐次序。此外,学习者可以对推荐结果进行评价反馈,不满意可以通过双边互动重新推荐,满意则基于这些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再次进入“学习诊断”环节。

对于学习诊断结果合格的学习者,系统会主动询问“是否进入新的学习单元”。选择“是”的学习者,其学习档案自动更新,默认开始下一轮的单元学习。选择“否”的学习者,可以结束本阶段学习,也可以选择继续此单元的学习。此时,单元学习任务已经完成,一般性的学习目标也已达成,学习者潜在的深度学习需求开始凸显。系统需要提供一些专题性资源,为学习者打破线性学习框架,将零散、孤立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完善知识结构。针对此情况,系统利用基于关联规则的推荐算法挖掘资源间的相关性,为学习者推荐资源序列。在此阶段,学习者也能对推荐结果评价反馈。

3.资源个性化推荐策略分析

在设计整体的推荐策略时,需根据每种系统的优劣确定其适用的学习情境,确保推荐策略实施的合理性与高效性。

(1)第一阶段:基于内容的推荐服务策略

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学科资源能够生成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等多种类型的数据。[11]但教育信息资源知识点逻辑清晰、目标用户特征明显、专业针对性强,每种素材都有完整的内容描述,这均为基于内容的个性化推荐策略的实现提供可能性。另外,由于普适性资源的推荐对象是刚进入新单元学习的大众学习者,此时学习者具有相同的资源诉求,因此主要考虑资源与学习者的匹配策略,即采用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不依赖其他学习者的数据,恰能解决新用户和新学习单元的加入而导致的“冷启动”问题,直接依据学习者与资源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资源匹配。它虽无法为学习者提供非同质资源,但能够保证推荐资源的全面准确,因此适合于推送基础性、普适性的资源。实现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资源表征、学习者需求构建、资源与学习者的匹配。首先是抽取资源的内容属性进行加权后用具体的向量来表示,然后根据学习者档案分析出学习者的资源需求并构建用户文档,最后比较资源内容向量与学习者文档的相关度,相关度最高的即为符合要求的普适性资源。

(2)第二阶段: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服务策略

针对性资源推荐服务发生在学习诊断后,更贴近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它的推荐对象为相似学生群。与上一阶段基于内容的推荐方式不同,此阶段重在建立学习者与学习者的关联,并利用这种关联特性建立资源与学生群的匹配关系,实现为相似学习者推荐相同的资源,这与协同过滤推荐思路吻合。因此,该学习情境下可以选择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策略,充分利用学生群体行为规律发挥集体智慧,考虑资源受欢迎程度,保证较高的推荐精度,且可使相似学生群在共享学习资源的同时开展协作学习。网络学习环境中学习者与资源间的交互行为和评分数据都可成为数据源,不会产生矩阵稀疏。它的实现过程首先是对学习者的测验诊断结果、历史行为如对资源的点击、下载等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计算学习者之间的相似度,将相似学习者归类;最后根据相似学习者对资源的适用性评价情况将符合当前相似学生群需求的针对性资源汇聚整合,并将这些针对性资源推荐给目标群体。

(3)第三阶段:基于关联规则的推荐服务策略

专题性资源推荐服务发生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后,旨在促进学习者知识点融会贯通、单元内容深层掌握,它满足特定学习者的需求。本阶段的推荐服务重在建立资源与资源的关联,根据相关性强弱和因果关系将符合条件的资源推荐给学习者,实现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不同的资源服务。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侧重于挖掘资源与学习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系统侧重于挖掘学习者与学习之间的相似性,而基于关联规则的推荐系统恰好可以通过关联挖掘技术发现资源背后可能存在的相关性,来形成专题性资源的汇聚与整合。它的实现过程首先是制定一系列相关的规则集,这些规则必须通过手动人为制定,主要依据学科知识点逻辑关系、教师经验,分析不同学习者学习路径,然后根据设定好的规则计算专题里学习资源间的相关性,最后将资源按照相关性强弱生成推荐序列。相较于商业领域产品规则难以抽取的问题,在教育领域,由于知识点间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关联规则易于抽取。[12]

五、总结与展望

在网络学习空间迅猛发展、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方兴未艾的背景下,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推荐服务能够有效缓解信息素养差异带来的“知识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公平。为发挥个性化推荐服务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的有效作用,从技术角度转向学习者角度来设计推荐服务策略是关键,立足于服务需求设计服务策略,从而有效提升推荐服务效果。本文依据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分析学习者在不同学习过程中的资源需求,剖析比较目前商业领域应用较成熟的三种推荐系统,设计面向学习过程的个性化资源推荐策略。即有效整合向大众学习者推荐普适性资源的“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为相似学生群推荐针对性资源的“协同过滤的推荐系统”,为特定学习者推荐专题性资源的“基于关联规则的推荐系统”三种推荐方式,为学习者提供面向完整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服务,缓解信息过载、资源迷航等问题,切实提升网络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Plesch C., Kaendler C., Rummel N.,et al. Identifying Areas of Tension in the field of 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 Results of an international Delphi study[J]. Computers & Education,2013,65: 92-105.

[2]杨丽娜,肖克曦,刘淑霞.面向泛在学习环境的个性化资源服务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 2012(7): 4-88.

[3]王惠来.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7-70.

[4]王帅.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2007,20(2):42-45.

[5]王鉴,安富海.知识的普适性与境域性:课程的视角[J].教育研究,2007(8):63-68.

[6]何绍华,林翔.基于网络交互式平台的信息服务协同模式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7):54-57.

[7]王红磊.基于社会性标签的相似学习伙伴推荐系统设计与开发[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8]刘建国,周涛,汪秉宏.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研究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9(1):1-15.

[9]DietmarJannach, Markus Zanker, Alexander Felfernig,et al.推荐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6-25.

[10]王春晖.初中物理智能学习系统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0):90-95.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精选篇10

第一部分阐明了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章认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认识自身和自然的经验的总结;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既是以往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是对今后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挑战和机遇;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是当代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主要特点,当代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的实质是三者关系的失调和失衡。文章指出:回顾历史,人口、环境、资源三者关系的失控和失衡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最严重的失误;面对现实,“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和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是当代社会最严重的问题;展望未来,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和控制是2 1世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课题。

第二部分论述了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文章认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一体化理论的主要特点是:一体化研究和调控的主要对象是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主要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一体化理论是一门正在发展的交叉、边缘学科;一体化理论是当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科学研究中的综合,符合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研究,即从人口、环境、资源问题,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综合研究、分析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和现象,促进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健康发展。文章论述了加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第一,人口、环境、资源这三者关系的协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也是21世纪最重大的社会问题;第二,加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是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关系,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关系”的需要。文章认为,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方面看,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调控的理论,已成为推动当代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向着更加科学、综合、完整的体系发展的理论指南和动力。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的内容。

第三部分提出了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的途径和措施。文章认为:首先应该通过宪法和国家发展计划,确定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控制的目标、原则和基本政策,即:将“实现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目标;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国策;将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关系,促使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即实行一整套体现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原则。文章建议制定一整套有利于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和控制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包括:第一,提倡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健全有利于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的科研体制,在人口、环境、资源研究方面实行创新;第二,以可持续发展为总体战略,大力推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管理方式,这是将人口、环境与资源工作结合起来,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结合起来的基本的、有效的途径和手段;第三,制定和实施对人口、环境、资源实施一体化控制的各种计划,认为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战略性、综合性和跨学科、跨部门性,只有通过各种计划才能实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一体化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土规划、人口规划、环境规划、各种资源能源规划等专门规划,是这项系统工程的龙头和中心环节;第四,综合采取其他各种手段和措施,加强对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宣传教育,加大投入,加强对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工作的管理和法制。

本文所谓“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主要在如下几种意义上使用:第一,是指人口、环境、资源这三者组成的综合体;第二,是指人口、环境、资源这三者形成的综合关系;第三,是指由人口、环境、资源这三方面工作所形成的系统工程;第四,是指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调控(或一体化控制),即对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全盘考虑和统筹安排;第四,是指人口学、环境学、资源学的综合,即指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既可以表示一种思想、一个观念、一门学问,又可以表示一个目标、一种实践、一项工程。在某种意义上,还可以将上述几种意义的一体化概括为或简称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

“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中的一体化,又称综合化,英文是integration(名词)。英文中的integral(形容词)、integration(名词)、integrate(动词)、integrative(形容词)等词,在不同的中文翻译中有“结合、综合、整体、整合、一体化”等不同译法。例如,“环境与发展的结合、综合、整合或一体化”、“人与环境的结合关系、综合关系或一体化关系”,到底哪种译法准确、流行,一时很难确定。

主席在1997年3月8日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全盘考虑,统筹安排,努力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切实保护好 环境,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1]他在1999年3月13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把这件事关中华民族生存的大事作为紧迫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人口、资源环境这三方面的工作,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协调好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搞好这项系统工程 .”[2]笔者认为,要做到“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全盘考虑,统筹安排”、“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必须从思想上认清人口、环境、资源的内在关系,从理论上加强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从实践上完善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调控;唯有如此,才能协调好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搞好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系统工程,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

一、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回顾历史,人口、环境、资源三者关系的失控和失衡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最严重的失误;面对现实,“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和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是当代社会最严重的问题;展望未来,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和控制是2 1世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课题。对于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的产物,是人类认识自身和自然的经验的总结

在人类社会初期,人类自身生产较慢,人类对自然的冲击较少,人与自然比较和谐。到公元元年时,世界人口约3亿,直到18世纪中叶才增至8亿,人口翻一番用了1500年,如果保持这样的速度,要到公元3250年才能达到16亿。 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在改造自然、提高自己和发展经济方面建树了辉煌业绩,人口从1750年的8亿到1900年增加到17亿,即只用150年就翻了一番。从1950年的25亿到 1987年的50亿,只用37年世界人口又翻了一番。估计到2000年世界人口将达63亿。也就是说,在第一个1000年,世界人口稳定在3亿左右;而在第2 个1000年,人口增加了60亿。一些国家由于对人口、环境、资源与发展的关系处理不当,采用“高生育、高生产、高消费”的发展模式,以超出环境资源承受力的方式进行人类自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不适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结果造成了严重的人口膨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走了“先盲目生育后计划生育,先污染破坏后保护治理”的弯路。面对这三大问题,各国分别制定了人口政策、环境政策和资源政策及有关法律,建立了管理人口控制、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机构和队伍,形成人口控制工作、环境保护工作和资源管理工作这在大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是,初期的这三项工作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人口工作与环境资源工作相脱节,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二是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相脱节,即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相脱节。从总体上看,各国的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大都经历了“从分别考虑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到综合考虑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不少国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将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分属几乎是互不相关的政府部门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环境资源一直属于不同的行业或专业,他们大都尝过“人口、环境、资源工作三股道,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与保护、改善环境资源各自为政”的苦果。这两个致命的弱点使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深层次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据经济学家罗伯特? 里佩托(Robert Repetto)计算,如果世界人口按目前每年16.7%的增长率继续递增,到2667年地球的陆地将挤满人,即使将南极用来安置人,它也只能为7年内增长的人口勉强给个站脚的地方;据罗马俱乐部1971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和一些环境资源学家的估计数字,如果世界按目前每年排放的废物和消耗的资源量的增长率继续下去,到2667年地球的陆地将堆满垃圾和废物、耗尽许多重要资源,人与废物、人与资源的矛盾将达到骇人听闻的程度。面对严重的综合症,人们转而思考“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以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转机,人们开始认识人口、环境、资源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重要意义。这一次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申明:“人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断地给环境保护带来一些问题,但是如果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为了在自然界里获得自由,人类必须运用知识在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个较好的环境。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这个目标将同争取和平、全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这两个既定的基本目标共同和协调地实现”,“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空气、水、土地、植物和动物,特别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有代表性的标本,必须通过周密计划或适当管理加以保护”。《内罗毕宣言》(1982年5月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十周年特别会议第13次会议通过)指出:“环境、发展、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紧密而复杂的相互关系,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特别在城市地区内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已为人们所广泛认识。只有采取一种综合的并在区域内做到统一的办法,强调这种相互关系,才能实现于环境无害和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1987年4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即《我们共同的未来》[3],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理论。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签署、通过了一揽子体现“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原则”观点的文件。其中被称为“地球”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指出:“人类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他们应享有以与自然相的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其中《21世纪议程》是一个全面考虑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等活动的国际政策文件,它充分论述了人口、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4].例如该《议程》第5 章强调,“查明人口过程、自然资源及生命支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将人口、环境与发展综合起来的研究方案”,“将环境关注与人口问题结合起来”,“综合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应该将关于人口趋势和因素的行动与满足有关人口需要的资源管理活动及发展目标密切结合起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目前不少国家已经制定涉及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综合性规划、行动方案甚至法律,人们开始从学科专业、计划管理和政策立法等方面将人口、环境、资源工作联系起来,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结合起来。

在处理人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的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为了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环境资源,建立人与环境的良好秩序,各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的部门、行业、专业、学科和活动必须相互配合,必须打破原有的部门、行业、专业、学科界限,在人口、环境、资源领域实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综合性行动。这种认识反映到政府政策、规划、管理和立法上,就是开始出现综合考虑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综合性较强的政策、规划、管理部门和法律。

(二)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既是以往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又是对今后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环境大国和资源大国,也是 一个存在人口膨胀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紧缺问题的国家。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的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已经不再是孤立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而是名副其实的“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并且这种深层次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振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中国在处理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也曾走过一段弯路。在一个时期曾片面批判马寅初的人口论、宣扬违反自然规律的唯意志论、采取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个别地区甚至实行过“先污染、后治理”、滥砍滥垦滥捕、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的政策,结果使得一些地方造成“人越生越多越穷越垦(指盲目开发自然资源),地越垦越坏(指环境资源破坏)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有关部门和专家虽然也有过将人口、环境、资源工作联系起来,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结合起来的想法,但国家并没有将其作为指导原则,也没有从国家计划、政策、立法和行政管理体制上将它们结合起来。面对接踵而至、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人们开始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分别制定了有关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法律,但结果是防不胜防、治不断根、有小改而无大变。进一步实践和研究发现,原来这些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绞结在一团的综合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计划生育和国土环境资源工作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的重要性,党中央和国务院开始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等问题。1981年10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建委关于开展国土整治工作的报告》(1981年8月),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系统考虑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的相互关系,并将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的部级政策文件。该报告尖锐指出,建国以来,由于在国土整治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国土资源和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情况相当严重”,“资源的考察和开发、利用,多是由各部门分散进行,缺乏统一协调,既有重复劳动和空白,又对综合利用考虑不够”。该报告认为,“国土整治应当包括考察、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这些相互关联的五个方面的工作”。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后,国务院于1994年3月通过了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国21世纪议程》。该《议程》不仅强调“突出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通过法规约束、政策引导和调控,推进经济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5] ,而且初步阐述了有关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政策。例如,该《议程》的第1 章指出: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人类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1页)。第2章指出:中国将长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和尖锐矛盾(第7页);加强政府对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作用,实行综合性决策、管理和监督(第6页);制定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和采取重大行动,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第7页)。第7章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问题作了较多的论述,强调在规划和决策等各个方面充分考虑人口因素,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第14章“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指出:“目前,中国在一些重要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资源管理体制上分散,缺乏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和机构”:“为了确保有限自然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要求,中国必须执行‘保护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问题重’的方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依靠科技进步挖掘资源潜力,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有效配置资源,坚持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的道路。”[6] 在《森林法》(1984年)、《矿产资源法》(1986年)、《土地管理法》(1986年)、《水法》(1988年)、《水土保持法》(1991年)等资源法律和《环境保护法》(1989年)、《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制定,1996年修改)等环境保护法律中,分别规定了将开发、发展、合理利用、增殖、保护、防治、改善、建设、管理等环境资源活动结合起来的目标或原则。

(三)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是当代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主要特点,当代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的实质是三者关系的失调和失衡

目前,许多国家对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和资源紧缺问题的种种努力之所以收效不大,并且有进一步发展蔓延的趋势;人口危机、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这三个问题之所以多年来得不到有效控制和根本解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人口、环境、资源这三个貌自分离的问题,实质上已经发展成为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问题”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成分。孤立地对待这三问题,看不到这三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看不到综合症,是无法解决当代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对这种综合症的研究进一步表明,“综合症”的成因和实质则是人口、环境、资源这三者关系的失调和失衡。例如,一些国家希望通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和途径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但人本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最大特征是尽量满足人类自身物质生活的需要,这就是尽量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生活,结果这种人口政策越实施,环境和资源危机就越严重。一些国家想控制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但日益增长的人口及提高生活标准的需要又要求增加生产、发展经济,而增加生产、发展经济的需要又要求加大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和频率,结果又削弱了环境保护的努力。一些国家想充分发挥本国自然资源的优势,通过充分开发利用资源强国富民,满足人口数量和质量增加的需求,但对自然资源的高强度高频率开发,却加剧了本来就很严重的环境法律和生态破坏问题。

二、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

经过许多人的长期研究,目前已经初步形成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这就是对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进行调控的理论,即有关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相应的人与人的关系的理论。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方面看,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调控的理论,已成为推动当代人口、环境、资源工作向着更加科学、综合、完整的体系发展的理论指南和动力。

(一)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的内容

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的内容即研究对象,概括地说是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及其相关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与这一综合体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具体地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领域:

  第一,人口、环境、资源的基本理论。主要研究: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的理论基础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环境、资源的理论以及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思想;与人口、环境、资源有关的其他理论;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人口、环境、资源的发展史(涉及人口、环境、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和解决方法,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发展过程和特点);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的构成、性质和特点、地位和作用;调控人口、环境、资源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实行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等。

第二,对中国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的研究。主要研究中国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相互关系,中国的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相互关系,中国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综合体的政策和法律,中国调控人口、环境、资源综合体的原则、途径、方法和制度。

第三,对外国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的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印度、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 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各国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与中国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比较。

第四,对国际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研究。主要研究各种有关国际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公约、条约和协定,国际人口、环境、资源领域的组织机构、会议和其他活动。

除上述几个方面外,还研究与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问题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及其有关理论、政策和法律,如环境与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等。

(二)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的特点

第一,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和调控的主要对象是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主要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 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这一独特性质,是区分一体化研究与分割式研究的主要特征,它最集中、扼要地提示了当代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理论的根本特征。

在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中,按照排列组合公式存在着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环境与资源这三种关系;按照传统的关系论,表面上看,这三种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环境、人与资源)、物与物(环境与资源)的关系;但进一步分析,在人与物的关系和物与物的关系后面,还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一文中谈到这3种关系,即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物与物的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马、恩认为:人的发展或人的生命的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生命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则是无关紧要的”;自然关系即物与物的关系,“凡是有某种(社会)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社会)关系都是为我(指为人)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社会)关系’,而且根本没有‘(社会)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它物的(自然)关系不是作为(社会)关系存在的”[7] .同时马、恩指出:人类活动的“一个方面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另一个方面是人对人的作用”[8] ,即“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9] . 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简称一体 化研究,从狭义上讲是研究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从广义上讲是研究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与环境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及其相关问题的学科,主要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人口、环境、资源这一综合体有关的人与人的关系。

第二,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是一门正在发展的交叉、边缘学科

对上述3种关系,相应地存在三种理论,或者说全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可以抽象地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以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为主的理论;二是以研究自然体与自然体的关系为主的理论;三是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的理论。按照学科分类的传统标准,研究自然关系(包括自然体、自然现象和自然物与自然物之间关系)的科学属于自然技术科学,研究社会关系(包括社会人、社会现象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这种简单的分类方法有很大的机械性、局限性:第一,它显然没有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或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第二,实际上某些自然技术科学也研究一些社会关系,某些社会科学也研究一些自然关系,对于那些既研究自然关系、又研究社会关系、还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科学不知道属于什么科学?于是有人提出,以研究自然关系为主的学科属于自然技术科学,以研究社会关系为主的学科属于人文社会科学,以研究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主的科学属于交叉科学(又称边缘科学、综合科学和自然社会科学)。 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具有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特点。这是一门随着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日趋严重,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资源管理活动的日益加强,以及人口法、环境保护法和自然资源法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古代或很早以前就有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就有人口控制、保护环境、管理资源等活动、思想甚至法规,但那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对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进行一体化研究,更谈不上进行一体化的控制。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是以“人口、环境、资源综合体”或“人与自然”系统为对象,而研究其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和利用的交叉科学;或者说,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有人称为环境规律)的科学。一体化研究要求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既从宏观上又从微观上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其研究成果只能是综合人口学、环境学、资源学的产物。因此, 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既与自然科学有关,也与人文社会科学有关。各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合并越来越多,交叉、边缘、综合性学科的不断出现,这是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无限性、多样化和客观物质世界相互联系性和统一性的必然结果。如果将这种一体化研究发展为有关人口、环境、资源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则更能突出一体化研究的特点和效益。

第三,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理论是当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科学研究中的综合,符合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包括主流法学在内的传统的社会科学只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即只研究社会、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传统的自然科学只研究物与物的关系,即只研究自然、自然现象和物体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反对这种将社会与自然、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人与人的关系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技术科学对立起来、分割开来的作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深刻地指出:“自然科学和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完全忽视了人的活动对他的思维的影响:它们一个只知道自然界,另一个只知道思想。”[10] 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即唯心主义奉行“人主宰自然”的信条,将唯物主义归于主张“自然是人的主宰”的观点的行列,他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感兴趣,他们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排斥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研究。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列宁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一文中曾专门批判如下观点:“科学的定律与其说是外部世界的事实,不如说是人心的产物”,“凡是把自然界说成人的主宰(sovereign)的诗人和唯物主义者,都过于容易忘记:使他们惊叹的自然现象的秩序和复杂性,最低限度也像人本身的记忆和思想一样,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产物”,“人是自然规律的创造者”,“人把规律给予自然界这一说法要比自然界把规律给予人这一相反的说法有意义得多”[11] .马克思主义认为,包括哲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各种思维、意识和知识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不言而喻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亦即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而是相适应的”[12].人们把自然环境问题分为两类,一是第一类环境问题,即由自然现象和自然灾难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如火山、地震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二是第二类环境问题,即由人类不适当的开发活动、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这两种自然环境问题或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会对人类的思想意识观念发生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更重视由人为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环境问题或自然环境变化。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13] 也就是说,包括当 代环境法学在内的人的思想和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的不当活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破坏,而不单纯是原始状态的自然界本身,包括人口学、环境学和资源学在内的当代人类的智力只能按照如何学会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即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不屑于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哲学和社会科学家曾多次提出批评,他们在批判当时德国的青年黑格尔学派时指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14] 通过对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综合研究,恩格斯得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即:“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因此,任务在于使关于社会的科学,即所谓历史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和,同唯物主义的基础协调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造。”[15] 站在综合自然和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高度,马克思指出了今后科学发展的趋势,即:“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6] 这些观点对于促进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对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交叉与综合,对于建立和完善既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又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人口、环境、资源学一体化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第四,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研究,即从人口、环境、资源问题,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指导,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综合研究、分析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和现象,促进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健康发展。

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特别注意吸收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研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注意掌握和运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加强这一新兴学科的科学性;注意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先进的对人口、环境、资源理论和实践,实行开放式的研究。一体化研究区别于传统的分割式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一体化研究不是对人口、环境和资源进行独立地、分散地研究,不是仅仅研究其中的一种因素,而是将人口、环境、资源联系起来做为一个综合体进行综合研究。

(三)加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加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人口、环境、资源这三者关系的协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的主题,也是21世纪最重大的社会问题。如何认识、解释和掌握人与自然(包括环境和资源)的关系,一直是人类思想意识和科学领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的哲学理论、法学理论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席1997年11月1日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指出:“早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人的这些发明创造,体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道德思想相结合的理性光彩。”[17].在西方,自然法学派著名代表人物孟德斯鸠(公元1689~1755年),是运用接近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典型人物,他强调自然地理环境对人性、民族性和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或民族的素质、习俗与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有关,甚至认为这种作用具有决定性。在50年代,我国学术界曾就自然对人类的作用问题进行过讨论,1959年出的论文集曾刊登前苏联学者转引马克思说的“不是有着坚强的植物的热带气候,而是温带气候才是资本主义的老家”[18] 这一名言。后来,包括法学界在内的我国学术界曾企图全面否定上述观点,将其打入反动的、资产阶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其实这是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观点,马克思认为:“过于富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就象小孩子离不开引带一样’。它不能使人的自身发展成为一种自然必然性。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 [19]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重要作用的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地理学界、哲学界和法学界开始肯定或重视这种观点。在1990年代,《中国环境报》曾专门刊登一些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翻案的文章,指出地理环境对该区域社会或民族国家的发展的影响是不以人的主观众意志为转移的、长期的因素,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现代科学证明,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和周围环境即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物质的基本单元是化学元素,人体各种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地球地壳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适应,例如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化学元素和地壳中这些元素的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自然或地理环境对人的素质和人类发展的决定作用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先定的、长远的、内在的影响,自然的进化产生蛋白质和有机物,蛋白质的进化最终产生人,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周围环境为人体提供的物质决定着人的特征和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新陈代谢,而且这种新陈代谢一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20]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的长期影响和作用,在不同的地区便产生了不同肤色和特征的民族和人种。事实证明:英国的岛国的地理环境是英国受大陆影响较少而形成一个独立法系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之所以最早产生民族、国家与法律,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分别位于富饶的黄河流域、恒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

第二,加强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是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的关系,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关系,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关系”的需要。目前在中国,广泛开展的计划生育和人口控制活动已经形成一门计划生育工作或人口工作,对人口问题和人口控制的研究已经形成人口学;广泛开展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活动已经形成一门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的研究已经形成环境科学;广泛开展的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已经形成一个资源开发利用行业或资源管理工作,对资源问题和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已经形成资源学(包括土地学、林学、矿产学、水利学等)。但是,以往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种分散研究,还远没有形成以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即人口、环境、资源的综合体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一体化研究。这种分散式研究,在科学发展的一定阶段甚至在将来,或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是有必要的。但是,这种分散式研究也具有某些弊病,主要缺陷是:容易产生片面性、局部性,没有综合性、整体性,容易助长行业倾向;没有研究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内在关系。在1997年3月8日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计划生育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计划生育工作抓得不好,人口增长控制不住,造成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就难以提高;如果环境保护工作抓得不好,环境受到污染或者破坏,就会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生存条件,甚至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21]他在1999年3月13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跨世纪发展目标,必须始终注意处理好经济建设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重要因素。”[22]

人口、环境、资源之所以可以结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研究,是因为在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口、环境、资源已经成为一个人与自然的综合体,这一综合体有其产生、发展和存在的特定原因, 研究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正在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职业领域,这一职业已经形成其特定的目的和任务。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综合的、一体化的研究,是当代包括科学(自然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成就。要解决中国日益严重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必须加强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实践证明,关于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的理论,抓住的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之一,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矛盾,因而是对人口、环境、资源工作起长期作用、总体作用的理论。运用关于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的理论,能够准确地解释人口、环境和资源的问题和现象,能够指导科学地制定人口、环境、资源的政策和法律,能够指导人口、环境和资源工作的实践,从而成为人口、环境和资源法制建设的理论指南。

三、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的途径和措施

(一)通过宪法和国家发展计划确定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控制的目标、原则和基本政策

首先应该通过国家根本大法即国家宪法,并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如下目标、国策和原则:

第一,将“实现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目标。

第二,将“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国策。

第三,将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关系,促使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即实行一整套体现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原则。其中“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原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思想的体现:“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原则”,是正确处理环境资源活动与经济、社会活动的指导原则:“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相结合的原则”,是正确处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与保护、改善活动关系的指导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是正确处理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综合症的指导原则,是有关如何运用各种方法、措施、途径、手段的原则:“人口、环境、资源责任原则”,是建立人口、环境、资源工作责任制的指导原则:“公众参与和民主原则”,是正确处理在人口、环境、资源工作中政府机关与非政府组织、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相互关系的指导原则。

(二)制定一整套有利于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和控制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第一,提倡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健全有利于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研究的科研体制,在人口、环境、资源研究方面实行创新。必须从一体化的角度对传统的自然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进行改造,特别是从一体化的角度对以住的人口学、环境学、资源学进行改造。应该改革现有的人口、环境、资源研究各自为政的科研机制,采取措施鼓励和促进自然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联合,特别是实行人口学、环境学和资源学的联合;鼓励从人口学、环境学、资源学等学科出发对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进行一体化研究;鼓励原有的人口、环境、资源研究单位和研究人员之间的联合研究;对在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研究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以奖励,而不是哪个学科谁都不管。应该改革现有科研管理体制,成立综合考虑人口、环境、资源关系的科研管理部门,建立健全综合性的人口、环境、资源研究会或联合会,从科研管理机制方面促进对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研究;对涉及人口、环境、资源关系的重大课题,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人口、环境、资源领域的研究人员联合攻关、共同研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该确定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综合性研究、跨学科研究、一体化研究的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学科。

第二,以可持续发展为总体战略,大力推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管理方式。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消费和管理方式,是将人口、环境与资源工作结合起来,将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结合起来的基本的、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可持续的生产、消费和管理方式,是统筹考虑、综合协调人口、环境与资源工作及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环境资源等各种活动的方式。对人口环境资源的可持续生产,主要是指有计划地、着重提高人口自身素质和人口生活质量的人口生产,指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综合开发、利用,对环境无害的开发、利用”;对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消费,主要是指“减少环境压力、减少对地球有限资源的依赖、减少资源浪费的”的消费、“与地球承载力相适应的、重在提高人口生活质量的”消费、“合理、综合、节约利用自然资源的”消费;对人口环境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主要是指“综合的、协调的、注意综合效益的”的管理。要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人口、环境、资源实行一体化控制的体制。

第三,制定和实施对人口、环境、资源实施一体化控制的各种计划。人口、环境、资源的一体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战略性、综合性和跨学科、跨部门性,只有通过各种计划才能实现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一体化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土规划、人口规划、环境规划、各种资源能源规划、科技规划、教育规划等专门规划,是这项系统工程的龙头和中心环节。这些规划应该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问题,对人口、环境、资源工作进行综合平衡,对国土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治理作出合理安排,制定和执行有利于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宏观调控政策。

第四,综合采取其他各种手段和措施,加强对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宣传教育,加大投入,加强对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工作的管理和法制。

要加强环有关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的法制、管理、宣传、教育、科学、技术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宣传教育、道德力量和经济手段的作用,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法律的、教育的手段等各种手段,提高人们的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意识、道德观念、科学技术水平、法制观念和控制一体化的能力,综合防治人口、环境、资源综合症。

应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环境无害技术、节能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积极研究、开发和推广高效、低耗、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业、能源、农业、林业和环保产品生产体系,实现资源能源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切实可行的经济手段,特别是各种价值工具,是推动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控制的有力武器。首先要增加资金投入,确保对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控制的财源。综合运用 税费、信贷、利润、价格等价值工具,大力采用经济手段,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一体化的人口经济政策、环境经济政策和有偿利用自然资源的政策,可以从经济利益和市场机制方面鼓励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对环境资源的合理、综合利用,促进人口、环境、资源工作的结合和“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改善的结合”。

加强管理和法制。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的基本途径,是制定并实施体现一体化的法律措施和法律制度,即通过有关环境立法、守法、执法活动来贯彻一体化。只有建立健全环境政策体系、环境法规体系和环境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才规范人口、环境、资源一体化工作,规范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资源的各种活动,保障这些活动的结合。一体化控制应该体现于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技术政策、行政管理政策等各个方面,任何具体政策不得与一体化相抵触,为此应建立健全对人口、环境、资源进行一体化控制的各种责任制度和监督管理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对一体化控制的统一领导,切实对本辖区的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负起责任。一体化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政府工作成绩的依据之一,并向同级人民政府代表大会和上一级政府报告。市长、县长在任期内要要向上级政府签定责任书。对政府行政首长和有关部门的公务员进行考核时,应该考核其履行一体化控制责任的工作或政绩。单位负责人,如厂长、经理等,作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单位领导,负有一体化的责任,厂长任期内实行的目标责任制应有一体化的内容。企业的改组、改制、破产、兼并不得放弃和削弱原企业应该承担的一体化责任。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一体化的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度,将一体化工作纳入本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范围。 承包经营土地、企业和其它承包经营活动,应同时承包有关一体化任务,承包经营合同应有一体化的内容,承包者必须对其承包活动承担一体化责任。

为了最有效地实现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改善、治理等活动的结合,在开发每种环境资源时,都应坚持综合考察、综合评估、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综合治理的方针。在一个行政区或自然区,应该对该区域内的所有自然资源进行综合考虑。所谓区域综合开发整治,是指在行政区或开发区的环境资源工作中实行综合考察、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综合治理、综合建设和综合管理,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法制等各种方式和手段开展环境资源工作。实践证明,实行区域综合开发整治是将四种活动结合起来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 《环境工作通讯》1997年第6期《 总书记在中央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1997年3月8日。

[2] 在1999年3月13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环境工作通讯》1999年第4期《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举行》。

[3] Our Common Future ,牛津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

[4] 国家环境保护局译《21世纪议程》,第59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5] 《中国21世纪议程》第7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

[6] 《中国21世纪议程》第107至108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

[7]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3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8]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9]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0]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1] 列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列宁选集》第2卷第161页,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2]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4~7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4]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5]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6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1997年11月3日中国教育报“。

[18] P.M.卡博著的论文“自然与人的相互关系是社会文化地理学的对象”,登于《人口地理与城市地理》(论文集),前苏联P.M.卡博等著,杨吾扬等译,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4页。

[19] 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6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0]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77页。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精选篇11

关键词:脱钩理论 经济发展 能源 环境 资源

一、脱钩理论

近年来,脱钩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中。脱钩理论认为,当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以环境恶化为代价,即其资源利用和对环境的压力不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增加,则称脱钩关系;反之则称耦合关系。脱钩理论中有完全脱钩和相对脱钩两种状态。完全脱钩是指经济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的正指标保持稳定或者增长;相对脱钩是指经济发展指标与环境破环指标都有变化,只是环境破坏的指标变化比率低于经济发展的指标变化比率。一般来说,绝对脱钩状态相对较少,其发生的前提条件是资源的生产效率超过经济的增长率(De Bruyn 2002)。

OECD在《衡量经济增长对环境影响脱钩关系的指标》报告中研究了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标,发现OECD各成员国已经普遍处在经济增长与环境破坏的脱钩状态,更有部分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完全脱钩。

UNEP在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影响的关系时,也采用了脱钩理论。在UNEP体系中,脱钩理论分为资源脱钩和影响脱钩两种模式。其中资源脱钩指的是减少单位经济增长所消耗的资源量,其实现途径是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在不降低经济增长率的前提下,实现资源、能源使用量的减少。影响脱钩指的是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概况分析

(一)分析思路

本文拟采用脱钩理论分别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污染、资源之间相互的影响关系。首先,通过数据采集分别得到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变量、环境污染变量和资源消耗变量之间的发展趋势。其次,由公式■分别得到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变量、环境污染变量和资源消耗变量的脱钩系数。最后,通过脱钩系数的值及其发展趋势,简要得到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概况。当DIt≥1时,有资源消费或者污染物排放的增长速度不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呈现出耦合关系。在完全耦合阶段,脱钩系数越高,表示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越高,对环境的破坏越大。当0<DIt<1时,则有资源消费或者污染物排放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构成了相对脱钩关系,代表相对高效的资源使用效率,或者相对低的环境破坏程度。当DIt≤0时,则有资源消费或者污染物排放的增幅小于0,构成了绝对脱钩关系,代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费或污染物的排放随之减少。

(二)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

在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中,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年能源消费总量作为能源消耗的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9—2011)》。

1999—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迅速,由1999年的89677.1亿元人民币增长为2010年的401202亿元人民币,增幅高达3.5倍;能源消耗总量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增长的速度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增幅为135%。

由公式■,得到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能源总消耗的脱钩系数,见图1。

由图1可见,2000—2010年间,除2003年外,我国GDP与能源消耗脱钩系数取值范围在0至1之间,其发展趋势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2003年,这一阶段我国GDP与能耗总量的脱钩系数逐年上升。2000—2003年间,我国GDP与能耗总量的脱钩系数从0.33上升到1.19,2003年DI>1,GDP与能耗形成了耦合关系。2003—2008年,我国GDP与能耗总量的脱钩系数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从2003年的1.19下降到2008年的0.21。2008年后,我国GDP与能耗总量的脱钩系数呈现震荡趋势,但均低于1。

纵观10年间的GDP与能耗总量的脱钩系数,可以认为两者之间构成相对脱钩关系,表明在2000—2010年间,我国能源使用效率有一定提高,我国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能耗总量脱钩系数大于1,与当年沿海地带新建扩建钢铁项目有较大关系。

(三)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脱钩分析

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脱钩分析中,经济发展指标仍采用国内生产总值,环境指标分别采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其中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COD是指标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反应出水体的污染程度。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二氧化硫是检测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大气中,二氧化硫会氧化而成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是环境酸化的重要前驱物。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在0.5ppm以上对人体已有潜在影响;在1—3ppm时多数人开始感到刺激;在400—500ppm时人会出现溃疡和肺水肿直至窒息死亡。二氧化硫与大气中的烟尘有协同作用。当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为0.21ppm,烟尘浓度大于0.3mg/1L,可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高,慢性病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精选篇12

本文从微型学习资源的来源、组织、聚合、定制和整合五个方面,探讨成人微型学习资源系统的设计理念,据此构建适于成人学习者的微型学习资源系统原型。

【关键词】 微型学习;成人学习;成人学习者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1)12―0071―03

一、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社会文化情境的悄然改变,相关理论、实践研究的广泛深入,微型学习已然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前沿与热点。特别是在成人教育领域,微型学习以其独特的理念与品格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未来之门。面向成人学习者的微型学习资源系统,是开展适于成人学习者的微型学习的基础,是构建服务于成人学习者的微型学习网站的关键,制约着成人微型学习的效果。为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究成人微型学习资源系统的设计理念、功能模块及系统模型。

二、成人微型学习资源系统的设计理念

1. 微型学习资源的来源

微型学习作为非正式学习有效形式,其学习资源不应仅依靠专业团队提供,还应充分发挥广大学习者的智慧与热情。微型学习资源可以是对已有资源的直接或改造的利用,也可以是对巨型内容(Macrocontent)的分解或抽取,还可以是由统一了消费者和生产者身份的特别用户(Prosumer:Producer和Consumer的合成词)通过各种媒介应用服务创建生成。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和Web2.0的蓬勃发展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优质的、直接或间接的微型学习资源。源于开源、共享、知识平等精神的OER运动,使学习资源成为可自由获取并可重复使用的公共用品;在此基础上,Web2.0时代民众的资源创造热情也得以激发,大量的用户(特别用户)自创内容已成为微型学习资源的重要来源,Web2.0就如同一个资源制造加速器。成人微型学习资源系统设计应充分体现微型学习资源的开源与共建理念,为成人学习者免费提供数字化资源的各种应用,并让成人学习者参与资源的管理与建设。

2. 微型学习资源的组织

微型学习资源数量巨大、内容庞杂,如何有效组织这些资源,关系到它们能否充分发挥功效,决定着成人微型学习资源系统的特色。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环境、由大众用户产生的信息分类组织方式“Folksonomy”[1](大众分类法),能有效组织微型学习资源,满足成人学习者的实用性学习目的,并符合微型学习的特征。大众分类法是基于社会化书签(Tag)系统的一种新型信息组织方法,体现了互联网所推崇的共享与协作精神。该分类法首先由资源使用者根据对资源的理解,给该资源贴上一个或多个自定义的个性化属性标签,当有一定数量的用户对同一资源贴上足够多的意义相近的标签后,这个资源的属性归类便被大众认可而确定下来。与传统的分类法相比,大众分类法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实用主义的资源标注和分类方法;数量庞大、种类繁杂的微型学习资源便是这样被标注和分类,从而被成人学习者高效便捷使用。

3. 微型学习资源的聚合

聚合技术使成人学习者可对微型学习资源进行科学的组织管理,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并将有价值的微型学习资源及时推送给学习者。RSS、Mashup是被广泛采用的聚合技术。RSS通过客户端阅读器浏览聚合内容,用户可不必登陆多个信息源网站,多源、时时更新的微型学习资源便会自动地汇集到微型学习终端,RSS对学习资源的聚合体现的是一种选择和数量的累积;而Mashup则把松散的资源、要素、服务和功能集成新的应用以满足特定需求。Mashup的教育应用案例“世界七大奇迹”[2]分别调用Googlemap、Wikipedia和Flickr的数据,学习者在Googlemap中定位某一文明古迹时便会呈现Flickr用户上传的相关图片,同时伴有Wikipedia中对该古迹的解释。

4. 微型学习资源的定制

微型学习是“一瞥而得”的学习,常发生于注意力转换时、工作“流”的间隙。成人微型学习资源系统应通过定制与推送资源至用户的方案,使学习者能“按图索骥”,所需资源即时、快速、高效地“主动”呈现,优化微型学习效果。例如,桌面Widget(微件)能把成人微型学习资源通过一定的应用服务形式推送至各种终端桌面,传送给预先定制的特定用户,它具有“身材微、形式多、功能巨、姿容丽、个性化、易制作”的特点;苹果、雅虎、谷歌和微软都开发了若干桌面Widget,例如Yahoo! Widget、Windows Vista侧边栏,用户可把各类网络信息资源,如新闻头条、名人博客、日程表、电子邮件、游戏等直接放于终端桌面;诺基亚作为移动产业的巨擘也率先开发了适于移动终端的移动Widget。

5. 整合式微型学习资源

整合式微型学习资源,“可以将学习任务分解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分布式学习活动”[3],不必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全部的知识内容,而是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向成人学习者呈现一个或一组关联的短小、易管理的信息组块。整合式微型学习(IML)资源能充分利用普遍存在的资源技术设备和片段闲暇,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解决信息化时代成人学习者面临的挑战。

三、成人微型学习资源系统原型构建

成人微型学习资源系统原型是开展成人微型学习的基础,是微型学习环境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成人微型学习系统应能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丰富、精悍、新颖的微型学习资源,支持成人学习者通过多种终端设备,尤其是便携的微型设备在其方便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施微型学习;既包括“软件资源”,也包括“非人力资源”;既包括“设计的资源”,也包括“可用的资源”;既包括“各种媒体化的学习材料”,也包括“支持学习活动的工具化软件”。

斯坦福学习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微型学习资源设计,关键在于要设计相对简单的原型,着重开发适合于零碎时间、抵抗外界干扰的支持微型学习的各个要素。成人微型学习资源系统原型共六大功能模块:资源分类与搜索功能模块、资源共享(上传与下载)功能模块、资源聚合与定制功能模块、资源导航功能模块、IML资源功能模块、支持微型学习活动的工具化软件资源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1. 资源分类与搜索功能模块

成人微型学习资源系统,提供海量、优质的微型学习资源,它们或来自于web2.0时代用户自创的符合微型学习特征的资源,或来自于成人微型学习资源系统管理者依据微型学习理念改造、优化后的资源。成人微型学习资源系统的资源分类和资源搜索功能模块,依据学习者的实用性学习需求对微型学习资源分门别类有效组织,并通过为其添加资源形式、资源时长、适合人群、学习结果的关键字实现单独或联合的搜索,使得学习者能快速、准确地定位所需资源,开展微型学习。

2. 资源共享功能模块

Web2.0时代,网络世界的内容因每位用户的积极参与而产生、流通、激增。观察一些Web2.0的应用实例,如维基百科、“围脖”、Flickr、开心网等,不难发现,这些备受用户追捧的网络应用与那些被时代湮没的网站相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更加注重用户的参与。这些网络应用旨在提供一个让用户一起参与、共同创建内容的场所;网络已从单向提供资源开始转变为利用集体智慧促使大众共建资源。科技以人为本,无论是眼下的Web2.0,是眼前的Web3.0,或未来的Web4.0,用户都将拥有更大的自由与话语权,参与网络世界的各种活动。

微型学习资源共享功能模块,使学习者可以免费上传、下载一切微型学习资源,充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并参与到微型学习资源的管理和建设中。微型学习需要海量微型学习资源的支撑,开放共享、激发用户参与对于微型学习资源库的建设至关重要。

3. 资源聚合与定制功能模块

微型资源聚合功能模块,即RSS模块,是一种在线共享内容的简易方式,使用RSS技术可轻松实现微型学习资源的聚合与订阅。一方面,RSS可用于微型学习资源网站经常更新的内容,如微型博客、音频、视频等;学习者只需在客户端借助在线或本地桌面的RSS订阅程序,定期检查订阅的网站是否有信息更新,然后将新的信息内容摘录或下载到订阅程序,有利于让学习者及时发现网站的更新内容。另一方面,RSS也可以轻松地将与微型学习相关的内容聚合到微型学习资源网站中来,学习者就不必逐个网站、逐个网页地去浏览了。

微型学习资源定制功能模块,实现了微型学习资源的推送服务。学习者依据实际需求、兴趣爱好、职业等信息定制自己可能感兴趣的微型学习资源。实际应用中可通过桌面Widget,把微型学习资源通过一定的应用服务形式推送至各种终端桌面,传送给预先定制的特定用户,如Yahoo! Widget;另外,微型学习资源的管理者、学习共同体成员或专家、教师也可以通过E-mail、短信等形式把微型学习资源定向发送给特定的学习者,使得学习者可以利用闲暇片段化时间通过阅读电子邮件或短信息实施微型学习。

4. 资源导航功能模块

微型学习资源导航功能模块,则记录每个用户浏览微型学习资源的网络路径,使学习者了解其学习的进度,即明确学习活动目前所处位置、回顾过去的学习路径、展望未来的学习计划。由于微型学习形式利用片段化的时间进行学习,故整个学习过程也是片段化的,学习行为间缺乏联系与延续,资源导航功能可以使“片段化”的学习行为间建立起更为紧密的逻辑联系,它直接关系到微型学习的延续和效果。

5. IML资源功能模块

信息化时代,信息更新速度惊人,成人学习者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因此其学习的能力与学习的速度成为其生活质量基本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技术设备和信息服务正日益融入成人学习者的日常生活,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邮件、互联网、短信等的使用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整合式微型学习利用这些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资源设备,使学习过程细分成较小的、且能嵌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活动。例如,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实现的第一个整合式微型学习资源原型是以电脑屏幕保护程序作为切入点的整合式微型学习;自定义屏保程序要满足一个知识脉冲发生器的最低要求,这是整合式微型学习资源所必需的;当电脑已经闲置一段时间,操作系统就会进行检测,从而启动一个特殊的屏保程序,充当访问交互式学习对象的用户界面。

6. 工具化软件资源功能模块

支持微型学习活动的工具化软件资源模块,各种工具化软件资源有力支持着微型学习的进行,辅助学习者对微型学习内容的认知、在微型学习活动中问题的解决与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沟通等。例如,“MicroBlog(微型博客)”就是最典型、最重要的支持微型学习活动的工具化软件资源。它是一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是一种可以即时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是一种互动及传播性极快的工具;可即时信息,选择并组织讨论群体共享和交流,不但能为成人学习者提供多种媒体形式(文字、图片等)的、简明的微型学习内容,设置恰当的微型学习目标,且对于学习者而言,没有任何技术障碍,学习者可以选择适合自身的任意学习终端对MicroBlog进行便捷的操作。

?眼参考文献?演

[1] AdamMathes.Folksonomies-Cooperative Class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roughShared Metadata

[EB/OL]..

[2] Seven wonders of the world map[EB/OL].

world.>

[3] 张豪峰,朱喜梅. 整合式微型学习探微[J]. 现代教育技术,2010,(7):

21~23.

收稿日期: 2011-09-15

作者简介:陈琳,硕士生导师,院长;郭阳,研究生。徐州师范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精选篇13

关键词:智慧管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能耗增值服务;智慧校园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推进,已然进入一个互联网的时代。社会中,各方的发展也已是几何级速度的发展,在这个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推动社会前行的大潮中,对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能管理由“绿色环保,打造节能型社会”作为一项国策写入“十二五”规划起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目前,科技创新管理的概念普遍被大众所认知。管理中有一个被一再提及的词语――量化,其归根结底是对数据的需求体现。即量化要求的结果是数据的产出,这里的数据既包括管理中表面的数据,如被管理对象的数量、状态等属性基础数据,也包括对基础数据通过管理模型分析后所得到的具有决策依据功能数据,数据是实现管理智慧化关键。

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智慧化即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并通过这些技术变革原有的管理模式。[1]具体表现为,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开放系统,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能耗大数据潜在价值的挖掘,随后,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决策数据进行实际的管理工作。这对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其能力尚停留在能耗数据的采集、存储、统计以及初级的简单报警上,对于管理智慧化显得力不从心。为了适应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的需要,应以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核心,以移动互联网为有益补充,建立具备对能源,特别是能对水电能源具有监控、预警、测算、系统联动和消费支付等管理决策及服务延伸能力的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智慧系统。这将是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由传统的信息化管理转型为能源管理智慧化的初期阶段,两种管理方法对于数据的处理及运用理念是截然不同的。

二、能源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的普及,学校需要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而学校后勤管理就是对在校后勤情况的全方位管理。[2]其中,能耗管理是工作的难点与重点,学校是否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运行,[3]均与后勤集团能耗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节约型校园概念的提出使得学校在办学及校园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遵循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建设及运营的管理思路和节约教育理念、形成良好节约型校园文化的校园。[3]目前,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主要依托于多年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在这套制度上经过业务流程提炼后所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

(1)管理制度化。各地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经验累计,在校园能耗统计、校园能源审计、校园能效公示、需求管理、分项计量等方面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做到了不同部门、单位间的有效协调。在管理模式上采用了根据学科门类、各单位性质、事业发展情况、使用水电需求,科学合理定量,将水、电能源消耗指标分配到各有关学院和部门,对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统筹协调,兼顾利益,量化管理,促进节约水电长效管理机制的形成。能耗管理制度的完善进一步推进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2)管理信息化。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结合自身管理的需要,高校后勤集团对于能源管理工作也做了业务的流程化定制,并依托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工程、工业设计、环境工程等学科,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了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分为计量采集部分、数据传输网络、数据存储系统,以及用户交互系统等几个主要部分。完成了能耗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与展示,有效地数据处理方法提高管理中对于数据统计的需求。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的建立有效地提高了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水平,通过系统实现了能耗数据的实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即通过科技手段,实现高效管理,提高社会效益。

(3)存在的问题。如上,简述了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的两个主要方面,即制度与监管系统。制度与监管系统有效的提高了管理的水平与准确性,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下列举最为表层的三种。第一,设备的改造优化。高校中诸如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室等用能热点比比皆是,仅就采用何种照明器具一项,就存在不同的说法,但很大一部分取自于照明器具厂家的宣传与器具参数,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能够给出设备改造优化的决策方案。第二,消缺的即时高效。在能耗估计的过程中,由于设备和人为的因素会造成故障的出现,即时做出故障报警,迅速消除缺陷是节能的重中之重。举例而言,校园供水会存在水管爆裂故障、笼头节点故障、人为使用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单靠人员巡检和制度约束是无能为力的,只有采用更新的技术手段,才能做到有效的管控。第三,用能指标的制定。在上文中提及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模式是根据学科门类、各单位性质、事业发展情况、使用水电需求,科学合理定量,将水、电能源消耗指标分配到各有关学院和部门,超标自负。实际上这里所谓的科学合理定量并没有可靠的数据作为支撑,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一阶段的用能历史数据“大致”确定现阶段的用量,看似合理,但并不科学,缺少合理的指标定制模型。

二、管理系统的智慧化变革与应用

对于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而言,仅就目前的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智慧化的设计目的是在与管理制度不断的交互完善中,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并通过这些技术变革原有的管理模式,[1]这也包括原有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的功能,但绝不是简单的系统升级。所有的管理变革均以建立新的管理智慧化平台为基础,提供“能源管理+能源便利+校区通信”的高校能源管理云服务。

(1)信息系统的变革。第一,系统架构的改变。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所采用的传统C/S或B/S架构已经不能适应智慧化的需要。智慧化是建立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海量的数据分析,提炼决策数据。传统的系统架构,能耗数据的采集密度对于分析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加之,高校的扩招、扩建,分校机构的设立都对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提出了改变需求。就目前发展而言,其系统架构应该包含:数据采集服务、数据存储服务、关系型数据库服务和模型计算服务等部分,以及任务调度、安全管理和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底层支持。第二,存储方式的更新。系统架构的变革,为了适应更多的数据需求服务,这势必产出海量的能耗数据,随之而来的将是数据存储问题。以往的数据库服务器及热备方式很难适应海量数据的压力,建立或委托数据云存储业务将是最终的出路,有效的数据存储将是后期大数据分析的坚实基础。第三,大数据的分析,如上一、二小节所讲,系统架构的变革与存储方式的更新皆是为了海量的能耗管理数据而进行。对数据做了如此之多的支持最终为了什么?这些数据有何意义呢?答案就是大数据分析。例如,Google通过全美各地区搜索H1N1及流感相关关键字频率和分布,得出疫情暴发警报;对冲基金通过全球Twitter用户每天关于情绪的关键字进行以亿为单位的数据分析,用以为买入和抛售股票做参考依据;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警方通过数据分析,第二天抓获嫌疑犯,制止再次作案;这些都是根据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做出的决策。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准确的预测是最大的竞争力。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智慧化的核心就是对用能做出分析,根据结果做出科学的预测及决策。这也是智慧化与信息自动化的区别。

(2)应用功能的变革。目前,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的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具备实时监测用能情况的功能。智慧化依托于大数据分析及高效的分析模型为平台带来更多功能。能耗报警方面将不完全依附于计量终端的硬件功能,而是通过特定时段的用能数据分析,确定问题,并通过监控页面、短信等方式推送报警信息。例如,用水管线的查漏报警和超指标报警等。节能测算,为用能改造提供依据。通过对实验对象更换用能设备前后的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得出该改造方案及所采用的设备是否真正做到了节能。指标规划,高校能耗管理的终极目标之一是能耗定额管理。通过能耗历史数据的环比、同比,分析能耗大户用电趋势,结合人员设备总量,为能耗指标的合理分配提供支撑。系统联动,管理智慧化要求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动响应,如能耗监管系统与课表系统、宿管系统的联动数据共享,达到根据课程及生活作息数据,利用能耗模型控制重点部位大型仪器开启与关闭时间,通过能耗合理性分析,加强重点部位能耗监控。

(3)管理的最终蜕变。大数据分析带来决策与预测依据,可以对特定用户提供用能合理性分析服务;通过对线路负载数据的分析,判断线路负荷是否正常,做出警报预测,即时整改。多系统协作,将延伸能耗系统的增值服务,如用能消费的支付手段,可以结合第三方支付系统完成用能的缴费。这样,无论是实体充值点,或是移动支付,都能方便快捷完成支付动作。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智慧化带来高校能源工作由管控到服务的最终蜕变。

三、新技术驱动下的发展方向

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是智慧校园的数据核心区域,其发展中涉及的互联网(数据通讯)、移动互联网(支付)、物联网(采集传感器)、安全监控、电信(通话、短信)都在产生海量数据。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全面融入社会生活,信息爆炸已经积累到了一个开始引发变革的程度。它不仅使世界充斥着比以往更多的信息,而且其增长速度也在加快。信息爆炸的学科如天文学和基因学,创造出了“大数据”这个概念。再则,云计算已经成为当今信息技术领域中最重要的新概念,正在成为未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结合的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4]

高校后勤集团能源管理将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变革原有的管理模式。最终形成能耗云平台,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能源监管将以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作为决策的依据,逐步演进为智慧化能源服务。

参考文献:

[1] 黄念根.雾霾锁城倒逼传统能源智慧变革[J].智慧城市,2014

(3):60.

[2] 谢珊.学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成都电子科

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

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Z].2008.

化学与能源的关系精选篇14

关键词 能源生态足迹;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环保投资弹性系数;灰色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1-0157-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1024

人与生态系统是共轭关系,人类活动必须在生态系统可承受范围内,同时,人的行为作用于生态系统,时刻影响其阈值变化。不受外力和人为干扰情况下,生态系统因自校稳态机制而无需外界控制,承载力一定。当受到干扰超过稳态阈值后,生态系统走向另一种稳态,承载力也随之变化。人类常常忽视约束自身行为对生态阈值的巨大作用,攻克一项艰难的技术瓶颈(2007年中国财政支出235亿主要用于支持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效果,完全可以通过减少人的一次浪费行为而获得;同样,如果人类一直放任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再多的新能源和新技术也无法挽救地球一天天“消失”。2011年结束的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不仅讨论了全球气候变暖是否陷入失序的困境,更释放出环境保护已经从地区结构调整向全球政治博弈深化的明显信号,标志着对于生态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得不从防止和缓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转向研究如何适应全球环境变化的重大转折。约束人类行为是主动适应全球环境变化,促使生态系统恢复或发展到高级状态的有效途径,为实现生态系统的持续安全提供了长效机制。

生态阈值的测度和评价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也是生态学的关键科学问题。目前常用的能值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法(SETAC)、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法和自然资源评价法、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 EF)评价法、环境容载力、环境可持续性指标(ESI)等评价方法分别从能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及时间、空间尺度上研究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态过程。测度方法的重点和标准不尽相同,结果较难比较和转换,尚无法确切得出生态系统阈值的具体数量,但相关研究均表明,全球生态系统压力巨大,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生态足迹指标作为一种衡量自然资本可持续利用的生物物理定量评价工具,将人类对各种资源和能源的消费折算为6类主要的生物生产性土地(指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化石能源地(fossil energy land)、可耕地(arable land)、林地(forest)、草场(pasture)、建筑用地(builtup areas)和海洋(sea),研究维持个人、地区、国家和全球的生存或吸纳人类排放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s)[2],揭示了人类持续生存的生态阈值。已有研究表明,我国人口密集区均存在明显的生态赤字[3-4]。该方法在水资源、大气成分稳定性以及生态系统美学服务功能等方面的核算存在不足。

自然资源的价值水平与减少人类影响的方法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限制某些人类活动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安全性。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IHDP)从社会科学角度研究全球变化的人类原因,提出全球变化的根源在于人为,高度关注全球化引起的社会安全问题[5]。人的行为方式及构成的行为关系受利益驱动,表现为对需求的满足,生态问题则表现为社会利益结构所决定的均衡、冲突和再均衡的过程。博弈理论常用来分析各利益群体的自然观、环境伦理观及人类价值观,研究公共资源与环境公平性、主体利益关系及各主体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管理人类活动是提高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有效策略,调整人类活动要比调节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自然因素更加实际[6]。通过合理安排和有序组织人类活动,能够使生存环境的总体和尽可能多的局部在人类可以预见的时间尺度上不发生显著退化,甚至持续好转,同时又能够满足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是人类适应全球变化的重要途径[7]。通过环境经济投入产出表,可以反映经济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社会为消除这些影响而进行的各种活动[8]。

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为者是人,承受者虽直接表现为生态系统,但其最终承受者还是人本身。将人为作用下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性问题凝练为生态阈值的人类行为影响和约束问题,厘清生态子系统和人类行为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试图回答两个基本问题:①生态阈值与人类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确实存在吗?②生态系统可持续能力的提高,究竟是减少消极行为(例如,能源消耗的节约)的直接结果,还是人类增加积极行为(例如,环境保护投入的增加)的间接反应?

1 研究指标设计及其遴选依据

人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最直观、复杂和能动的关键要素,也是最难衡量和控制的环节,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复杂而深远。由于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环境投入产出核算体系,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正、负行为及其影响难以简单界定。例如,为了保护环境而进行的国家或地区政府财政投资可以计算,而用于宣传环保的社会投入和个人支出很难统计;环境污染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和治理成本可以计算,而浪费等个体行为加总成为社会行为后的影响鲜有研究。因此,在本研究中,仅选取“环境保护”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产生积极影响的正行为,选取“能源消耗”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施加干预的负行为,对应地,以人均能源足迹代表生态系统的阈值变化,研究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

11 能源消耗弹性系数(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Energy Consumption,ECEC)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消费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大量需求所引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已成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9]。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将直接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10]。中国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因能源消费而产生的污染排放中工业部门占80%以上[11],且高耗能产业消耗资源(水电、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以及物耗等)的速度最快,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大,污染排放占据了工业部门排放的90%以上[12]。因此,以“能源消耗”作为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施加的各种负行为的系统集成指标,是有科学依据的。

能源消耗的总量反映一个社会经济组织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数量。相比于总量指标,以能源使用效率来衡量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以下4种关系:①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即非能源依赖型经济,经济增长会带来能源消费的增加,但能源消费的增加不会带来经济增长。对于这种经济类型,节能政策的实施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可能就很小[13];②从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即能源依赖型经济,依靠能源消费增加拉动经济的增长。节能政策所导致的能源消费的降低可能会显著影响经济增长[14];③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没有必然的联系;④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互相依赖型的。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等于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增长速度之比。选择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作为人类负行为的代表指标,说明由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生活的能源消耗给生态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程度。

12 环保投资弹性系数(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ECEI)

2008年,中国统计的名义环境保护投资已经达到4 490 亿元,占当年GDP 的149%。但是,多年来环保统计中存在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尚未解决,突出表现在环保投资的内涵界定不清。一般来说,中国的环保投资主要包括工业和区域污染防治、环境基础设施(如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机构能力建设等内容,通常不包括生态建设的投资[15]。因此,中国的环保投资通常也称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是指在工业污染源治理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中,用于形成固定资产的资金,包括工业新老污染源治理工程投资、建设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所投资的资金。

根据我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口径,从1996年开始引入统计“环保投资”总量指标。同样,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环保投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效率,参考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来构造环保投资弹性系数。环保投资弹性系数反映环保投资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等于环保投资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增长速度之比。选取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产生积极影响的正行为,说明由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积极行为,给生态系统带来的正面影响程度。

13 人均能源足迹(Percapita Energy Ecological Footprint,Percapita EEF)

自然资本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有效的管理依赖于对自然资本的准确度量。研究表明,能源足迹在生态足迹中占很大比重[16-17],是影响生态足迹大小的最主要因素。如美国与德国都是发达国家,1999年美国人均生态足迹(97全球公顷,ghm2)是德国(47 ghm2)的206倍,主要是因为生活方式和能源消费不同的结果[18]。WWF等最新的《2006地球生命力报告》指出,人类的能源足迹增长最快,2003年超过1961年的10倍,几乎占到6类总生态足迹的一半(48%)[19]。由于社会、经济、科技、生产、日常生活等众多因素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能源消费、决定着能源足迹的大小,揭示能源足迹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子,找出影响能源足迹增长的主要因子,为人类降低能源足迹、减少环境影响(生态足迹)提供可行的途径和方法很有必要。

以人均能源足迹为目标序列,代表生态系统阈值的变化趋势,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作为参考序列,通过关联分析研究生态子系统和人类行为子系统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研究人类行为对生态阈值的影响程度以及约束人类行为的效率。

2 上海市Percapita EEF、ECEC、ECEI计算

上海作为高度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区域,属于典型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各种生产生活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最为显著。

21 Percapita EEF的两种算法

采用碳汇法[20-21]计算上海市1978-2010年的人均能源足迹,即每消费单位化石能源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所需要的林地吸收面积(水电不释放二氧化碳,其生态足迹计算是以建设水电站等设施所淹没的土地面积计算)。由于森林对温室气体吸收能力是以热量为表征的,需要先将化石能源消费量按其燃烧效率转化为热量[22]。在计算不同能源消费项目的生态足迹时,采用Wackernagel[23]等所确定的煤、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全球平均土地产出率:55 GJ/hm2、71 GJ/hm2、93 GJ/hm2、1 000 GJ/hm2,将能源消费所消耗的热量折算成一定的化石能源地面积。按照能源消耗统计口径的不同,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计算并分析上海市的人均能源足迹。

算法一:

根据统计年鉴数据,选取工业能源终端消费量的数据,将所有能源转换为标准煤进行能源足迹测算。折算系数及转化标准如下:1 t原煤=0714 3 t标准煤,1 t原油=1428 6 t标准煤,1 m3油天然气=133 kg标准煤,1 kWh电力=0229 kg标准煤。测算的结果见图1。

根据上海市能源消费种类的不同,按照电力、燃料油、焦炭和原煤四种主要能源分类,根据不同能源的全球平均土地产出率系数,计算1978-2010年的上海市分账户能源足迹并加总,作为上海市的人均能源足迹。测算的结果见图2。

上海市人均能源足迹的变化趋势可以归纳为:①人均

能源消费足迹存在阶段性特征。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逐步增加,90年代中后期平稳下降,近5年有所上升。②人均能源足迹的构成发生了变化,由原煤足迹为主,逐渐向以焦炭为主、燃料油减少、电力增加的能源足迹结构转变。③电力的全球平均土地产出率系数比原煤高,此类能源消耗所占比例越多,人均能源足迹的数值越小。研究期内,上海市四种主要能源消耗中,只有电力消耗量保持持续上升,随着能源消耗结构的进一步转变,电力足迹将会继续增加。

22 能源消耗弹性系数(ECEC)的计算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产生消极作用的负行为,说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生活的能源消耗,给生态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程度。根据上海市统计年鉴,以1978-2010为研究期间,计算能源消耗弹性系数(见图3)。

研究期间,上海市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呈现周期波动趋势,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①改革开放之初,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小于1,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速度;②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多次大于1,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最为显著。特别是1986年,能源消耗系数为205,说明GDP增加1个百分点,需要增加2个百分点的能源消耗;③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平均增速1257%),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持续下降(平均增速443%),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平稳下降;④2000年以后,由于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呈现上升趋势。

23 环保投资弹性系数(ECEI)的计算

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产生积极作用的正行为,说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给生态系统带来的正面影响程度。由于我国对环保投资在统计口径上的数据收集较晚,选取1996-2010年作为研究期间,计算环保投资弹性系数(见图4)。

研究期间,上海市大部分年份的环保投资弹性系数大于1,相比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环保投资的增长速度更快。但是,环保投资弹性系数的数值越来越小,从1996年的367,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环保投资增加367个百分点,到2010年的103,可以看出,上海市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的实际增长速率是下降的。这与上海市逐渐调整产业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产业升级将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落后产业转移或淘汰,是造成主要用作污染治理费用的环保投资增长速度放缓的可能原因之一;但对比同时期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的增加趋势,不能排除城市在经济发展中过早享用环境改善的红利,忽视或减少对环境保护的持续投资,采用加大能源的消耗拉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可能性,迫切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3 上海市Percapita EEF、ECEC和ECEI的灰色系统分析

31 灰色关联度

灰色系统分析用灰色关联度来描述系统要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和次序,从而分清主导要素和潜在要素,分清优势和劣势,为分析评价系统发展提供相关的信息。灰色关联度反映两个系统或系统内各要素间变化的方向和速度的关联程度。如果样本数据反映出两要素变化的发展态势基本一致,则关联度大,表明该要素是系统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关联度小,说明系统发展不受或少受此要素影响[24-25]。

根据前文分析,以人均能源足迹代表生态系统的阈值变化,研究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方式和影响程度,组成一个母要素Y0(t)(参考数列)。

Y0(t)的样本值:Y0(t)={ y0(1),y0(2),…,y0(t)},t=1,2,…,n (n为时间序列个数)

以“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产生积极影响的正行为,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施加干预的负行为,组成两个子要素Yi(t)(比较数列)。

Y1(t)的样本值:Y1(t)={y1(1),y1(2),…,y1(t)},Y2(t)的样本值Y2(t)={y2(1),y2(2),…,y2(t)}。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人均生态足迹是正向变动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对能源的使用数量和速度越高,对生态系统的占用也越大,即人均能源生态足迹越大。需要注意的是,环境保护作为人类干预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随其数量的增加,通常会给生态系统带来正面的作用。也就是说,环保投资的越多,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趋向改善,人类能源消耗占用的生态足迹相应地减少,即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与人均能源足迹之间是反向变化趋势。故在灰色关联度计算中,需要对环保投资弹性系数取倒数进行研究,才能科学地考察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意义。

将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以减少随机要素的干扰。设X0(t),Xi(t)分别为经过无量纲均值化处理的母要素和子要素的样本值,表示为:

X0(t)={x0(1),x0(2),…,x0(t)},Xi(t)= {xi(1),xi(2),…,xi(t)};t=1,2,…,n, i=1,2。

X0(t)与Xi(t)在第t点的关联系数可以由公式(1)计算。

ξ0i(t)=minimint|x0(t)-xi(t)|+ρmaximaxt|x0(t)-xi(t)|

|x0(t)-xi(t)|+ρmaximaxt|x0(t)-xi(t)|

(1)

式中|x0(t)-xi(t)|=Δi(t)成为第t点X0(t)与Xi(t);mint|x0(t)-xi(t)|为第1级最小差;

minimint|x0(t)-xi(t)|为第2级最小差;maximaxt|x0(t)-xi(t)|为两级最大差;ρ∈(0,1),为分辩系数,通常取ρ=0.5。

用公式(2)计算灰色关联度。

γ0i=1n∑ni=1ξ0i(t)(2)

32 人均能源足迹X0(t)与能源消耗弹性系数X1(t)的灰色关联分析

1978-2010年期间,将所有能源消费折算为标准煤后得到的单一帐户人均能源足迹与能源消耗弹性系数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为0710 3,两个因素的变化方向相同,趋势基本一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事实上,能源消耗弹性系数体现着能源消耗的速度领先或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是相对指标,能源消耗弹性系数越大,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越高,势必会导致人均能源足迹的生态占用越大。

按照原煤、焦炭、燃料油和电力等4类上海市工业企业主要消耗的能源种类,建立人均能源足迹帐户,构成上海市的人均能源足迹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灰色关联矩阵(见表1)。

1978-2010年期间,上海市人均能源足迹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为0603 9。由于燃料油和电力的全球平均土地产出率系数比原煤高,在分帐户人均能源足迹的计算和汇总过程中,这两类能源消耗所占比例越多,相比单一帐户,人均能源足迹的数值越小,对应地,与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的关联度也会偏小。根据表1,对上海市人均能源足迹影响最大的是原煤足迹(0904 5),其次为焦炭(0892 0),电力最小(0654 8)。研究期内,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以原煤消耗为主,而原煤的全球平均土地产出率最低,为55 GJ/hm2,以原煤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系统的资源占用较大。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关联度最为密切的能源足迹为电力足迹(0739 0),是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趋势最相似的,对其影响最显著的能源消费类型,说明电力消费是拉动上海市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和推进经济增长的最依赖能源。

33 人均能源足迹X0(t)与环保投资弹性系数X2(t)的灰色关联分析

1996-2010年期间,将所有能源消费折算为标准煤后算得到的单一帐户人均能源足迹与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为0667 1。由于对环保投资弹性系数采用取倒数计算灰色关联度,结果说明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与人均能源足迹两个因素的变化方向相反,即环保投资弹性系数越大,人均能源足迹的生态占用越小,加快环保投资对能源消耗的减少起了一定的作用(见表2)。

1996-2010年期间,分帐户的人均能源足迹与环保投资弹性系数之间的灰色关联系数为0638 7。将表2和表1对比分析发现,上海市的人均能源足迹构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其影响最大的是焦炭足迹(0948 8),其次为原煤足迹(0931 3),电力足迹最小(0702 7)。人均能源足迹与各能源足迹的关联度均大于1978-2010年时间尺度下的数值,说明人均能源足迹与各能源足迹的变化趋势更加一致,相互关联更加密切。焦炭取代原煤成为与人均能源足迹变化趋势一致性最显著的能源种类,随着能源消耗结构的转变,电力足迹将会进一步增加。与环保投资弹性系数变化趋势最相似、关联最密切的能源消费类型是电力足迹(0685 3),由于对环保投资弹性系数取倒数计算灰色关联度,说明环保投资增长越快,电力消耗的生态占用越小,电力是上海市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投入产出效率最高的能源种类。

34 X0(t)与X1(t)、X2(t)的灰色关联分析

以人均能源足迹X0(t)作为参考数列,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X1(t)和环保投资弹性系数X2(t)组成比较数列,通过灰色关联系数,可以反映生态系统和人类行为系统内各要素间变化的趋势,从而找到影响生态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见表3)。

根据表3,人均能源足迹与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的关联度均大于其与环保投资弹性系数的关联度,这说明,与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更为一致的行为系统因素是能源消耗。能源消耗比环境保护对生态阈值和承载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是影响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目前,中国的环保投资主要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属于典型的“终端治理”模式和“事后控制”策略,由于环保投资作用于生态系统的路径长、层次多、时间滞后和传导损耗等原因,虽然会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产生积极的作用,但直接影响有限。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选取“环境保护”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产生积极影响的正行为,“能源消耗”代表人类对生态系统施加干预的负行为,人均能源足迹代表生态系统的阈值变化,研究生态系统和人类行为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影响程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生态阈值和人类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是确实存在的。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受到人类各种行为的影响。虽然生态承载力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相对稳态,但通过灰色关联度的分析表明,无论是人类对生态系统的污染、破坏和消耗,还是对于环境的保护、治理和恢复,都会引起生态系统承载力的动态变化。

(2)人类生产生活中的资源消耗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是直接而显著的,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受到人类积极行为(环境保护)增加的影响较弱,直接减少人类的消极行为(能源消耗)是约束人类行为有效率的方式。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健康有效的方式是从根本上减少资源的消耗数量和消费速度,从这个意义上,“节能”的效果大于“减排”。

(3)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市的能源消费总体呈现加速趋势,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的实际增长却放缓,而人均能源消费足迹有所增加。城市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产业结构升级期间,经济快速增长需要新的动力源,可能导致对环境保护的持续投资减少,对能源消耗依赖性增强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很可能卷土重来,削弱甚至威胁生态系统可持续能力。

(4)上海市人均能源足迹的各种能源种类中,电力足迹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环保投资弹性系数的变化趋势最相似,关联度最高,相互影响最显著。电力既是上海市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也是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产出效率最高的能源。目前,上海市人均能源足迹构成中电力足迹所占的比重最小,增加电力消耗以代替原煤等初级能源是上海市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方向。

(5)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复杂而深远,正、负行为的内容、判断标准及其影响范围难以简单界定。有些负行为的影响是显性的,可以即时发现并约束;更多的影响则是隐性的,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经过复杂的路径作用到生态系统中。而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和政策导向等积极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效率,也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同时,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环保支出便于统计,而公共组织、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缺乏基础数据收集和统计调查,使得一些环保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缺少科学的预测。构建完善的国家、地区、部门和企业环境投入产出核算体系,为约束人类行为、制定生态管理公共政策提供科学的、量化的方法和依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刘惠敏,韩传峰 区域生态可持续评价[J] 自然灾害学报,2006, 15(4):112-116 [Liu Huimin, Han Chuanfeng Evaluation of Regional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J]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2006, 15(4):112-116]

[2]Wackernagel M,Rees W E 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7,20:3-24

[3]蒋依依,王仰麟,等 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量度方法探讨:以深圳市为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41 (4): 612-621 [Jiang Yiyi, Wang Yanglin, et al Measuring Urban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A Case Study in Shenzhen City[J] Acta Scicentiarum Naturalum Universitis Pekinesis 2005, 41 (4): 612-621]

[4]韩传峰,刘惠敏,陈建业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系统安全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 2005, 14(5): 49-54 [Han Chuanfeng, Liu Huimin, Chen Jianye Security Evaluation on Ecological System of City Group in Shandong Peninsula[J] 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2005, 14(5): 49-54]

[5]Petrosillo I, Zaccarelli N The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Conservation Policies on the Security of Natural Capital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J] 2009, 89 (1-2): 49-56

[6]Huang G H, Qin X S An Optimisationbased Environment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 Rural Area in China[J] Civi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2009, 26(1): 65-83

[7]叶笃正,吕建华 对未来全球变化影响的适应和可持续发展[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0,(3):183-187 [Ye Duzheng, Lv Jianhua Adaptation to the Future Global Change Effect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00,(3):183-187]

[8]叶笃正,符淙斌,季劲钧,等 有序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J] 地球科学进展,2001,16 (4):453-460 [Ye Duzheng, Fu Congbin, Ji Jinjun, et al Orderly Human Activities and Subsistence Environment[J]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2001,16 (4):453-460]

[9]IPPC. Climate Chan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10]Shobhakar Dhakal. Urban Energy Use and Carbon Emissions from Cities in China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 Energy Policy,2009,(37):4208-4219

[11]陈诗一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2009,(4): 41-55 [Chen Shiyi Energy Consumption, CO2 Emiss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ese Industry[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9,(4): 41-55]

[12]龚健健,沈可挺中国高耗能产业及其环境污染的区域分布: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2):20-36 [Gong Jianjian, Shen Keting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of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 in China [J]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 2011,(2):20-36]

[13]Jumbec C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betwee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GDP: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Malawi[J] Energy Economics,2004,(26):61-68

[14]Masih A M M, Masih R Energy Consumption, Real Income and Temporal Causality: Results from a Multicountry Study based on Cointegration and Errorcorrection Modeling Techniques[J] Energy Economics, 1996, (18):165-183

[15]逯元堂,王金南,吴舜泽,等 中国环保投资统计指标与方法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5):96-99 [Lu Yuantang, Wang Jinnan, Wu Shunze, et al An Analysis on Statistical Indicators and Methodology of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s in China[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 20(5):96-99]

[16]Wackernagel M, Monfreda C, Schulz N B, et al Calculating National and Global Ecological Footprint Time Series: Resolving Concep Tual Challenges[J] Land Use Policy, 2004, 21 (3) : 271-278

[17]Sanderson E, Jaiteh M, Levy M, et al The Human Footprint and the Last of the Wild[J] BioScience, 2002, 52 (10): 891-904

[18]Liu M, Hu Y M, Li Y H, et al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and Its Research Advances[J]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6, 25 (3): 334-339

[19]WWF.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Global Footprint Network[EB/OL] Living Planet Report 2006 http: / /www panda org/ news_facts/ publications / living _planet_report / indexCfm

[20]Xu Z M, Cheng G D, Zhang Z Q A Resolution to the Conception of Ecological Footprint[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 16 (6): 69-78

[21]Haberl H, Erb K H, Krausmann F How to Calculate and Interpret Ecological Footprints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The Case of Austria 1926-1995[J]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 38 (1): 25-45

[22]Steglehner G Ecological Footprint: A Tool for Assessing Sustainable Energy Supplie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3, (11): 267-277

[23]Wackernagel M, Moran D, White S, et al Ecological Footprint Accounts for Advancing Sustainability: Measuring Human Demands on Nature[A]. Lawn Pe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in Ecological Economics[C] USA: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Inc, 2006: 247-267

[24]Deng Julong Introduction to Grey Mathematical Resorece Science [M]Wuha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Press, 2010

[25]罗党,刘思峰 灰色关联决策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05,(1):101-106 [Luo Dang, Liu Sifeng Study on the Method for Grey Incidence DecisionMaking[J]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05,(1):101-106]

[26]李岚红.论我国基于能源消费的产业结构调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135-139.[Li Lanhong. The Theory of Adjust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Aspect of Energy Consumption[J].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0,(2):135-139.]

[27]包玉香.高效生态经济与低碳能力建设的耦合作用机制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86-93.[Bao Yuxiang. Study on the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High Efficient Ecological Economy and Capacity Building of Low Carbon Economy [J]. 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2, (2):86-93.]

[28]严立冬,陈光炬.生态资本构成要素解析:基于生态经济学文献的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5):3-9.[Yan Lidong, Chen Guangju. Analysis the Elements of Ecological Capitalization: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Ecological Economics[J]. Journa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2010,(5):3-9.]

Grey System Analysis of Energy Consump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

LIU Huim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