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化学元素方程式范文

化学元素方程式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8 15:59:15

化学元素方程式

化学元素方程式精选篇1

【关键词】初中化学;用语教学;实践探讨

化学学科教学中,有一套简洁、严密、国际科学通用的化学符号,即化学用语。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初中化学考纲明确指出:“化学用语是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必须掌握化学用语――能够独立的书写化学用语、会读化学用语、会用化学用语,理解化学用语的意义,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化学用语”。学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前提,学生化学学习的“分化点”往往也在化学用语的学习上。

一、运用兴趣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根据教材的内容,有计划地分散重难点,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都可以前期教学中逐步渗透,尽量避免多个重难点知识集中学习而使学生不易消化知识;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在教学中愉快地理解内化元素符、离子符号,进而会写化学式,顺理成章地写化学方程式。

为避免化学用语的学习枯燥无味,可将元素符号、化合价、金属活动顺序表等知识编成顺口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记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二、根据教材分层次教学,降低坡度,循序渐进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分析化学用语在全册书中的分布,按照教材编排的层次,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将化学用语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从“绪言”至二单元是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识记阶段。

让学生提前分散识记元素符号。每节课3―5种,学生不感到负担,愿意学。到元素、元素符号这一节,学生已能熟练地读、写元素符号,为今后正确书写化学式作好准备;从“绪言”接触物质开始,就可注明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让学生经常见一见,不作其它要求。等到学习化学式时,实际上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上有了发展、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2.从第三单元至第五单元是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理解阶段。

让学生理解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用元素符号与离子符号写化学式,用化学式写化学方程式的初步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教学的重点,掌握好化学式与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使学生形成化学方程式的初影。

3.从第六单元至第十一单元,巩固、理解和应用化学用语。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酸碱盐的性质与单质、氧化物的简单关系,是化学用语的高级阶段。理解是基础,运用是关键!

三、讲练结合,提高理解记忆与书写效果

化学用语和化学教材的各部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学用语的特点是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因此应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习惯。能用化学用语解答问题,如物质的性质、用途、制取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等,必须用化学用语解答。理解体会,达到会读、会写、会用,逐步熟练。

四、严格要求化学用语读、写的正确规范

纠正化学用语读、写中的错误习惯,比学习新知识更困难!故教师的教学与示范从一开始就要做到严谨,避免学生最初就混淆不清。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及化学式的读、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至始至终都要规范!

1.过好元素符号关。

(1)树立超前教学意识,从第1节课就开始化学用语教学。初中重点掌握的元素符号有33种,第一节化学课老师应把这33个符号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三类教与学生,初步形成对元素符号思维认识。

(2)轻轻松松学元素符号。先制作教具:一面写元素符号,一面写元素名称。第一步读、认:先集体认识再个别认识,也可采取互动游戏:学生从卡片中抽取,读出它的名称。第二步写:注意正确的书写,多写多练,同时指出学生的优劣。第三步:检查效果,重点检查后进生。

(3)元素符号巩固教学持续到第三单元学完之后,采用听写,对个别后进生采用人人过关等手段,来强化学生记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记住并正确书写常见的33种元素符号。

2.过好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和原子团化合价关。

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是我们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工具。只有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才能正确书写化学式,从而把学生从死记硬背化学式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把元素化合价及原子团化合价编成口诀,并且每节课上课读一遍,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记住并理解化合价口诀,再采用默写和抽个别学生背诵等手段来强化学生对化合。

3.过好化学式的书写关。

在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是基础,化学式是关键,化学式能否正确的写出,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式好比英语中的单词,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组合的式子表示化学式。化学式的书写式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正确、规范、熟练地书写化学式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化学基本技能。但由于书写化学式所需的有关知识记忆量大,抽象性强,极易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分化点。学生在写化学式时,常犯错误。

(1)持之以恒、日滴月累记忆化学式。同样强调超前教学意识,每上一节化学课都应该归纳本节课见到的物质化学式,布置学生抄写记忆,坚持课前的小测,检查书写化学式,及时巩固,增强学习信心。

(2)化学式的教学是枯燥无味的。教师要变无味为有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与其他活动结合起来,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在学中体验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式的兴趣,从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化学式的书写。

4.过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关。

化学方程式就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是学好初中化学最为关键的地方。化学方程式掌握不好,那么必将影响后面有关化学方面的学习。

在化学方程式教学中,首先应讲清楚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五个书写步骤:写、配、等、标、查。①写就是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就是配平化学方程式;③等就是将横线改成等号;④标就是标注反应条件,生成物状态;⑤查就是检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否完整。特别要加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练习;其次是课本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均要求学生记忆,并且每周定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学完上下册后把教材上的化学方程式分类印成题单,让学生记忆,并定期检测,做到人人过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总之,化学用语的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强求学生一次性的就弄懂、弄透;而要在实践检验中加深体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最终使学生会读、会写、会用化学用语,全面提升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1]王之宏.浅论加强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策略.中学化学教与学

化学元素方程式精选篇2

关键词:化学方程式;有效教学;措施

在中学化学教学阶段,化学方程式是整个化学教学过程的重点,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知识的基础,学生只有熟练地记忆、书写、理解化学方程式,才能为化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一、掌握元素符合及化学式

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学生要想写好化学方程式,就需要熟记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活动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设计多种教学方式,如将元素符号、化合价等编成顺口溜等,并合理地分散难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为化学方程式的有效教学打下良好的

基础。

在中学化学学习过程中,化学用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难点合理地分散开来,循序渐进,稳扎稳打,逐步提升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教师可以将化学用语的教学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基础知识的识记,如在刚开始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将一些简单的、常见的元素符号、化学式书写出来,让学生逐渐认识并记住这些符号,当涉及物质后,教师要注重物质与元素符号的有效结合,让学生逐步掌握各种物质的元素符号,从而为学生学习化学方程式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在学生认识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元素符号、化学式的意义,并帮助学生找到用元素符号书写化学式、用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原则、规律。三是从易到难,指导学生正确的书写、记忆化学方程式,使学生达到会读、会写、会用化学方程式的目的。

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及配平方法

教师在进行化学方程式有效教学时,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和配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能在书写过程中改变元素种类,同时也不能将反应物、生成物写颠倒。在进行化学方程式配平时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只能在化学式前配上合理的数字,不能改变化学式,也就是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不能发生改变。学生在学会配平后,教师要专门用一节课甚至多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配平练习,从而帮助学生巩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三、寻找规律

在进行化学方程式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学习过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同一类化学方程式的规律,这样学生就能避免死记硬背化学方程式。一般情况下,化学方程式可以分为化合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其他反应等几种情况,下面对这几种反应情况进行分析。

1.化合分解反应

化合分解反应可以分为“多生一”和“一生多”两种情况,如CO+O2CO2、CaCO3CaO+CO2等,对于这类反应,在化合反应中,其生成物是反应物组成元素的组合;对于分解反应,其生成物是反应物元素重新分解的组合。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需要记住反应的生成物,就能快速掌握这类化学反应方程式。

2.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有三种情况:一是金属+酸盐+氢气,如Fe+HClFeCl2+H2;二是金属氧化物+C或H2金属+CO2或H2O,如CuO+CCu+CO2,Fe2O3+H2Fe+H2O;三是金属+盐新金属+新盐,如Fe+CuSO4FeSO4+H2。对于置换反应,其基本规律是元素位置的变换,因此,在书写这类化学方程式时,只需要按照化合价组合新的生成物化学式即可。

3.复分解反应

对于Fe2O3+HClFeCl3+H2O、CaCO2+HClCaCl2+CO2+H2O等复分解反应,其反应过程主要是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其反应规律是在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下,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只需要重新组合。

4.氧化还原反应

对于Fe2O3+COFe+CO2、CuO+CCu+CO2等还原反应,其反应规律是反应物中有种物质具有还原性,从氧化物中夺取氧,生成新的物质。

5.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对于这类反应,如果非金属氧化物是CO2、SO2等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相对应的酸和水,其反应过程相当于酸性氧化物和水作用生成酸,然后在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CO2+Ca(OH)2CaCO3+H2O。

6.其他反应

对于其他反应,在可燃物中,只要含有H元素都会生成H2O,只要含有C元素都会生成CO2,如CH4+O2CO2+H2O。

化学方程式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总结化学方程式的规律,并通过不断练习加深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从而为学生学好中学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化学元素方程式精选篇3

【关键词】 规范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化学用语贯穿整个初中教材,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技能,掌握好化学用语才可能学好化学。在每年中考后,专家进行考卷点评时,总会归纳出一条就是考生化学用语不规范。如Na2CO3写成NaCO3、Fe3+写成Fe3-或Fe+3、H2O写成H2o、CaSO4写成CuSO4、CO写成Co、“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中不注反应条件、不配平、生成物中缺少“”。这些学生明明会做对,但因为粗心,不注意细节,直接导致失分,反映出考生的科学严谨态度不够。由此可见规范化学用语很重要。

如何规范化学用语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该从如下几方面实施:

一、运用各种形式过好元素符号的关。

初中化学用语是以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为主干的,突破元素符号关,是掌握初中化学用语的关键,否则学生将会产生知识上的第一次分化,突破的方法有:

1、作讲座,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自觉性,有了自觉性才有积极性,才能把事情办好,而自觉性又来源于目的、意义明确。通过课外讲座,我让学生知道元素符号是国际上通用的符号,是近代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的产物,它具有简明客观、根据力强、确切表达化学知识和化学思维等优点,是其它各种语言所不及的,且已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体系。讲座使学生在思想上对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引起了重视,认识到学习元素符号的重要性,从而能始终自觉地保持学习的兴趣。

2、猜谜语,添兴趣,强化记忆。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元素符号是需要记忆的,学生背的时候既枯燥无味,又常常出现差错。为了让学生乐于记,记得快,记得准,我编写了一些均打一元素符号的谜语让学生猜。如捧着金碗的乞讨者―钙,水上作业―汞,抵押石头―碘,金属之冠―钾,这些谜语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认识元素符号的兴趣,而且有的还复习了元素单质的性质,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编顺口溜,分散难点,减轻负担。

心理研究表明:随着材料数量的增加,识记所需要的时间并不直接按照所识记东西的数量来增加,而是比这个比例要大得多,也就是说分布识记要大大优于集中记忆。另外,学生对有规律可循的知识更易记住。因此,我在教学中从第一课开始就让学生提前分散识记元素符号,每节课3-5种,学生不感到负担,愿意学,且要求学生最好能背。这样到讲“元素、元素符号”这一节时,学生已能熟练地读写常见的20多种元素符号。为了帮助记忆,我将大纲要求熟记的27种元素编成顺口溜“氢氮氧氯溴,碳硅磷硫碘,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再加钨和钡”。这句顺口溜不但包括了初中化学要求掌握的20多种元素,而且将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分开,并按金属活动顺序排列,为后读课程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实践表明,学生通过顺口溜进行学习更有劲,这是突破元素符号关的有效方式。

4、制卡片,指导方法,强化兴趣。

为了增强元素符号的记忆效果,我在讲完第二章时,布置学生在课外制作正面是元素名称,背面是元素符号的小卡片,以便及时复习、巩固。利用小卡片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反复进行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的练习,从而把一些易混淆的元素符号及名称搞清楚。如铝(Al)与氯(Cl)、钠(Na)与氖(Ne)、钙(Ca)与铜(Cu)。为了保持和强化学生识记元素符号的积极性,我在课堂教学中还经常进行元素符号与名称的口答比赛,从而使学生尽量过好元素符号关,防止学生过早地分化。

二、采用多种手段,过好化学式的关。

1、将“名”与“实”结合,理解物质化学式的涵义。

根据物质的名称尚不能知道一种物质的组成,而化学式是国际通用的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符号。为了让学生能更透彻地理解化学式的涵义,教师可用模型、图式描述分子的变化、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同时用元素符号及其组合与之对照,这样就做到了“名”与“实”的结合,实现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使学生能较容易地形成化学式的概念,也就为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奠定了基础。

2、运用化合价口诀和原则,写好化学式。

化合价口诀和原则是书写化学式的依据。为了快捷、准确地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教学中我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编写成口诀:一价钾钠银氢氯,二价钙镁钡锌氧;三铝四硅五价磷,二四六七锰冠群;二四六硫二四碳,二三四五就是氮;铁为二三铜一二,单质零价要牢记。

熟背化合价口诀为化学式的书写打下了基础。我运用化合价原则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很快就形成了化学式的书写技能,同时又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通过变式训练,过好化学方程式的关。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中的高级思维形式,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工具。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教学的重点、难点,掌握好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使学生形成化学方程式的雏形。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是难点,教师除了讲清“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还可通过实例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分数法”。要通过反复训练强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规范,一点错误也不能出,要认真检查,如是否要注反应条件,生成物的后面是否要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习惯,切实提高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防止学生出现严重的分化现象。因此,我也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要领,编成口诀:一写二配三条件,四要瞄准放暗箭。另外,我和化学组其他老师协同作战,经常组织全班、全年级的学生进行化学用语的竞赛,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默写,并评出优胜者进行奖励,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积极性。

四、归纳小结,举一反三,形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归纳小结。如学了化学方程式,就把前面的章节中出现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并按照反应类型加以整理,以后每学完一章,教师就要求学生把这一章新学到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找出来,并结合经常性的小听写,以强化、巩固所学的化学用语。对一些相似的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把它们整理出来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异同点,让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从而举得事半功倍之效。如在加热时,H2与CuO或Fe2O3等的反应,CO与CuO或Fe2O3等的反应;高温下,C与CuO或Fe2O3的反应;“酸、碱、盐”这一章中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都可以作如此安排。

五、加强练习,能会写、会读、会用。

1、学生在写化学用语时,常犯这样一些错误:大小写混淆,如Mg写成mg,KMno4写成KMNO4,上下标书写不规范,如H2SO4写成H2SO4,写化学方程式时不配平,不写必要条件和乱写气体箭头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布置足够的练习,让学生暴露错误,分析学生练习中出现缺陷及错误的原因,与学生一起研讨弥补和订正的方法。

2、学生在读化学用语时,常不够严谨准确,如把FeCl2、FeCl3全部读成“氯化亚铁”或全部读成“氯化铁”,而不能根据其化合价的差别,分别把它们读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铁”;又如把化学方程式

,读成“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针对前者情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化合价的区别,并把化合物的一些命名规则讲清楚,而后者是由于学生不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把化学方程式当成数学上的方程式了。

纠正化学用语读、写中错误习惯,比学习新知识更困难。因此,教师的教学及任何示范都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读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反应条件、“”“”符号的表示,必须强调规范化,对作业、考试的评分必须严格,要及时发现、纠正错误,避免扩大或养成更多的不良习惯。

3、学生在会写、会读化学用语的基础上反复练习、巩固,就能达到正确使用的目的。

元素符号、化学式的练习,可采用名称与符号互现方法。练习时教师说元素、物质的名称,学生写其元素符号、化学式,或提出元素符号、化学式,让学生写其名称,并说其涵义。至于化学方程式的练习,教师可描述这一反应,让学生说出它所表示的反应事实,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的性质、鉴别和制取等。

化学用语和化学教材的各部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学用语的特点是学生容易理解,但不用又容易遗忘。因此,应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当要求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用化学用语解答的问题,就要求学生必须用化学用语来解答,经常练习,以能达到会写、会读、会用,逐步熟练。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取得的成绩,对于他们的进步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赞扬,学生在不断得到认可的同时,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切忌开始就做难度很大的练习,否则会增加学习障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在后续的学习中螺旋式上升,不断进步。

化学用语学习情况的好差直接关系到学生中考的成败,中考复习时师生需高度重视化学用语的复习,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及语言表述的准确性,特别是化学方程式要求学生熟记,并且教师要检查落实,确保化学用语这一项少失分,最好不失分。

总之,只要教师们在教学上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控制学生在化学用语上的分化,让学生比较轻松地学好化学用语、规范化学用语,就一定能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雄雄・浅谈元素符号之教学【J】甘肃教育,2006,(8)

[2] 马力・化学符号语言的特征【J】中学化学,2009,(6)

化学元素方程式精选篇4

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看,出现的化学用语有:

1、元素符号(33种)与离子符号(5种)

2、原子结构示意图(22种)离子结构示意图(5种)

3、化学式(108种)

4、化学方程式(62个)

5、电离方程式(11个)

新编教材不仅删去了电子式,减少了元素符号,降低了对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要求,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变的反应规律的要求,而且对章节编排做了改进,分散了难点,选择了合理的知识梯度。

如何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接受能力进行化学用语的教学是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下面谈点浅见。

1、运用兴趣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根据教材的内容,有计划地分散难点,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提高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例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都可以提前逐步渗透、避免大量集中学习使学生难以接受。要让学生在学懂学会中不断强化兴趣,在教学中重视牢固地掌握元素符号,进而熟练地写出化学式,就可顺利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为避免化学用语的学习枯燥无味,可将元素符号、化合价、金属活动顺序表编成顺口溜以提高兴趣,获得好的记忆效果。

2、根据教材分层次教学,减少坡度,循序渐进。

教师应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化学用语在全册书中的地位,按照教材编排的层次,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将化学用语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①从“绪言”到第二章第三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识记阶段。

让学生提前分散识记元素符号。每节课3~5种,学生不感到负担,愿意学。

到元素、元素符号这一节,学生已能熟练地读、写24种元素符号,为下一节化学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从“绪言”课接触物质开始,就可注明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让学生经常见一见,不作其它要求。等到学习化学式时,实际上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上有了发展、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②从第二章第三节到第四章第二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理解阶段。

让学生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用元素符号写化学式,用化学式写化学方程式的初步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教学的重点,掌握好化学式与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使学生形成化学方程式的雏形。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是难点,除了讲清最小公倍数法,可通过实例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

③从第四章第三节到第八竟,着重巩固、扩大和应用化学用语。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酸碱盐的性质与单质、氧化物的简单关系,是化学用语的高级阶段。要应用必须强调理解、熟练。

3、多练多用,提高记忆与书写效果。

化学用语和化学教材的各部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学用语的特点是学生容易理解,但不用又容易遗忘,因此应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当要求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用化学用语解答的问题,如物质及其性质、用途,制娶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等,必须用化学用语来解答,经常练习,达到会读、会写、会用,逐步熟练。

化学元素方程式精选篇5

关键词:化学方程式; 配平 ;质量守恒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1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初中阶段,我们接触了许许多多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十分贴近生活的。但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有的同学在配平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不知道该怎样操作,没有正确的思路和解题习惯。现就初中化学常见的配平方法归纳如下:

一、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时,首先找出其中出现次数较多,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求出这种原子的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再由最小公倍数确定相关化学式系数,(化学式系数=最小公倍数原子数),使这种原子的原子数在方程式两边相等,都等于最小公倍数。然后通过观察将其它原子配平

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P+O2―P2O5

在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氧原子个数左边为2,右边为5,最小公倍数为10。因此,O2前面的系数为10/2=5,P2O5前面的系数为10/5=2.在通过观察发现右边有4个P,左边P的前面应配上系数4。即为:

4P+5O2=2P2O5

二、用奇数配偶法配平

这种配平方法适用于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有一种元素出现次数较多,且其原子数目有奇有偶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时,首先找出这种元素的原子,将该元素的原子数的奇数配成最小的偶数,然后在依次确定相关化学式前的系数。

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H2S+O2―SO2+H2O

配平这个化学方程式时,先选出氧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因此,H2O前配上2,使氧原子数变为偶数,即:H2S+O2―SO2+2H2O

此时右边氢原子数为4,给左边 H2S 前配上系数2,将氢原子配平。即:2H2S+O2―SO2+2H2O

此时左边硫原子数为2,在右边SO2前配上系数2,将硫原子配平。即:2H2S+O2―2SO2+2H2O

此时右边有氧原子总数为6,给左边O2前配上系数3,将氧原子配平。这时整个化学方程式配平为:2H2S+3O2=2SO2+2H2O。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化学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以将它作为配平的起点来配平化学方程式。

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Cu2(OH)2CO3―CuO+H2O+CO2

在这个化学方程式中 Cu2(OH)2CO3比较复杂,显然Cu2(OH)2CO3中的Cu、H、C全部转化成CuO、H2O、 CO2中的Cu、H、C,因此,CuO前配上2, H2O前配上1,CO2前配上1,即为:

Cu2(OH)2CO3=2-CuO+H2O+CO2

四、待定系数法配平

用待定系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发生变化,设出方程式两边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再根据各种原子数目不变列方程组,最后求出各未知量。

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NH3+O2―NO+H2O

配平时先设未知量,设各物质前系数分别为:a、b、c、d即:

aNH3+bO2=c NO+dH2O

则反应前各原子总数N为a, H为3a,O为2b.反应后各原子总数N为c, H为2d,O为c+d.根据反应前后各原子总数相等,得出下列方程组:

a=c (1)

3a=2d (2)

2b=c+d (3)

d=(3/2)a(4)

将代(1) (4)代入(3)式可得:

2b=a+(3/2)a=(5/2)a,

即b=(5/4)a,

由于化学计量数都为整数,所以可以设a=4,则b=5,c=4,d=6

即化学方程式为: 4NH3+ 5O2=4NO+6H2O

五、分数配平法

配平时,先用反应式中含有多原子的化学式中的原子数,配平其他化学式中元素的原子数。然后根据已配平的元素的原子数,可用暂定分数化学计量数来确定未配平的元素的原子数。

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FeS2+O2―Fe2O2+SO2

第一步:配平Fe、S原子数得下式

2FeS2+O2=Fe2O3+4SO2

第二步:根据已配平的铁、硫元素的原子数,可用暂定分数化学计量数来确定未配平的元素的原子数。如在上述反应中,铁、硫元素的原子数已配平,氧元素的原子右边为11,左边为2.可把O2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1/2,即为:

2FeS2+11/2O2=Fe2O3+4SO2

第三步:将反应式中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乘以暂定分数的分母,使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为正整数。即为:

4FeS2+11O2=2Fe2O3+8SO2

总之,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在实际配平时往往需要几种方法同时使用,这样配平起来就会容易多了。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哪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因为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代表着物质的组成,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来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

化学元素方程式精选篇6

初三化学课本里指出:“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但是在多种参考书和习题中都用到这样一种说法“元素符号还可表示该元素的原子量”,由此推知,分子式可以表示物质的分子量。在旧课本第53页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中也指出:“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这进一步说明元素符号还代表着元素的原子量。在旧课本的例题计算中也使用了这一意义。例如在计算元素百分含量时,求碳酸氢铵(NH4HCO3)中氮元素的百分含量,计算式为:NNH4HCO3×100%。这里不言而喻,“N”表示氮元素的原子量,“NH4HCO3”表示碳酸氢铵的分子量。从这些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懂”得以下概念,元素符号本身表示元素的原子量,并“会”用分子式计算元素的百分含量。

但是在求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类型的题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表示方法。例如,“求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列式为H∶O=1∶8(该种写法见旧初三化学课本第88页)。在这里很明显的元素符号“H”不再表示氢元素的原子量,而表示的是水中氢原子集团的质量,即组成1个水分子的2个氢原子的质量之和。

做完这两种类型的习题后,有的学生开始迷惑。元素符号到底表示什么?在练习题中出现了下列问题:

①求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百分含量。有的学生列式为:NNH4NO3×100%,他们从书中“H∶O=1∶8”的式中理解认为元素符号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原子的质量之和,在这里“N”表示组成硝酸铵的氮原子集团的质量,也就是组成1个NH4NO3分子的2个氮原子的质量;

化学元素方程式精选篇7

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材看,出现的化学用语有:

(1)元素符号(33种)与离子符号(5种);(2)原子结构示意图(22种)离子结构示意图(5种);(3)化学式(108种);(4)化学方程式(62个);(5)电离方程式(11个)。

新编教材不仅删去了电子式,减少了元素符号,降低了对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要求,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变的反应规律的要求,而且对章节编排做了改进,分散了难点,选择了合理的知识梯度。如何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接受能力进行化学用语的教学是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下面谈点浅见。

1. 运用兴趣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根据教材的内容,有计划地分散难点,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提高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例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都可以提前逐步渗透、避免大量集中学习使学生难以接受。要让学生在学懂学会中不断强化兴趣,在教学中重视牢固地掌握元素符号,进而熟练地写出化学式,就可顺利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为避免化学用语的学习枯燥无味,可将元素符号、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编成顺口溜以提高兴趣,获得好的记忆效果。

2. 根据教材分层次教学,减少坡度,循序渐进。

教师应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分析化学用语在全册书中的地位,按照教材编排的层次,把握教材的深广度,将化学用语的教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①从“绪言”到第二章第三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识记阶段。

让学生提前分散识记元素符号。每节课3~5种,学生不感到负担,愿意学。到元素、元素符号这一节,学生已能熟练地读、写24种元素符号,为下一节化学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从“绪言”课接触物质开始,就可注明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让学生经常见一见,不作其他要求。等到学习化学式时,实际上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上有了发展、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②从第二章第三节到第四章第二节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理解阶段。

让学生理解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用元素符号写化学式,用化学式写化学方程式的初步规律。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教学的重点,掌握好化学式与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使学生形成化学方程式的雏形。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是难点,除了讲清最小公倍数法,可通过实例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

③从第四章第三节到第八章,着重巩固、扩大和应用化学用语。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酸碱盐的性质与单质、氧化物的简单关系,是化学用语的高级阶段。要应用必须强调理解、熟练。

3. 多练多用,提高记忆与书写效果。

化学用语和化学教材的各部分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学用语的特点是学生容易理解,但不用又容易遗忘,因此应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应当要求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用化学用语解答的问题,如物质及其性质、用途,制取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等,必须用化学用语来解答,经常练习,达到会读、会写、会用,逐步熟练。

化学元素方程式精选篇8

化学用语的第一层次

元素符号是化学用语第一层次的内容,它相当于建筑的“砖瓦”。这一层内容的复习笔者将其化解在三步中:第一步,结合1号至l8号元素序列,记忆常见元素符号。第二步,联系金属活动顺序记忆常见金属元素,经上述二步的复习记忆,学生不仅记住了常见的元素符号,还强化了“二条顺序”的记忆。第三步则为识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对于元素的化合价要与1号至l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相联系,找出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在数值上与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并结合一些“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化学用语的第二层次

有关化学式的书写是化学用语的第二层次内容。笔者又将化学式的书写分为三步来讲:第一步称为“排队”,按规则将组成化合物的元素及原子团以正价元素在左、负价元素在右的原则排列。第二步称为“标价”,即给排队的元素符号及原子团标上它们正确的正负化合价。第三步称为“约简交叉”,即在正确标出元素、原子团化合价的基础上,将正负化合价在数值上约至最简,然后将约简后的数值用小号数字交叉写到元素符号、原子团的右下角(如数值为1时省略不写,原子团个数超过1个时应用小括号将原子团括起来)。例如:写出氢氧化铝的化学式。按上述三步法:(1)按规定顺序(正左、负右)写出组成该化合物的元素符号和原子团——铝和氢氧根(Al OH)。(2)标价:标出铝元素和氢氧根的化合价(Al OH)。(3)约简交叉即得化学式Al(OH)3(上述方法可先在草稿上写出,熟练后在心中默想即可)。当然也应注意识记不符合正价元素在左、负价元素在右的特例化学式。如氨气(NH3)、有机化合物如甲烷(CH4)、酒精(C2H5OH)及复杂化合物如碱式碳酸铜[Cu2(OH)2C03]等,以免出错。

化学用语的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的化学用语即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它是化学用语的重头戏。笔者也将其分为三步。首先称其为“联想”,即联系化学反应的具体实验和文字表达式,想出该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其次为“写配”阶段,即先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正确的化学式及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然后利用常规配平方法(如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观察法)将反应方程式予以配平。最后为“等注”,即将上述配平后反应式中的短线改为“等号”,并根据规则注明生成物的状态。对此,笔者概括为两句话:如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的气体要在其化学式右边注“”号;如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反应物中无固体,生成的固体要在其化学式右边注“”号。譬如:写出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反应方程式,可以分为以下3个步骤。

第一步,“联想”实验。明确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为双氧水(二氧化锰根据实验是反应条件),生成物除氧气外,还有水。第二步,“写配”。先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及反应条件:H2O2H2O+O2。然后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将其配平:2H2O22H2O+O2。第三步,“等注”。先将反应式中的“短线”改为“等号”,然后标出生成物的状态。如氧气应在其化学式右侧注“”号,由此得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2H2O+O2。在正确掌握上述书写反应方程式的基础上,请学生按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将所学化学反应方程式归类书写,以巩固上述书写方法,在此特别提醒学生两点:一是有关溶液中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应与金属活动顺序表相联系,考虑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二是有关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充分考虑反应发生的条件,不仅要考虑生成物中有无沉淀、气体和水三者之一,也应考虑反应物能否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至于离子符号的书写,应以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为基础,明确离子符号的书写与元素化合价二者在写法上的“二同、二不同”。所谓“二同”是指离子符号与化合价之间在数值、符号上的相同。而“二不同”是指离子符号与化合价在写法和书写部位上的不同。例如,锌元素化合价与锌离子符号书写的异同。锌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表示为Zn+2 (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号在前,化合价数值在后)。而锌离子符号表示为Zn2+(其带电符号标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电荷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若电荷数为“1”时,应省略不写)。通过这样对比联系,学生很容易写出离子符号。

化学元素方程式精选篇9

化学符号及其使用规则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言语,是化学科学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重要工具,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基矗初中化学从一开始,就要重视和搞好化学用语的教学,使学生习惯运用化学符号的语言,来正确表达化学过程及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是化学用语的典型结构形式,对它们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达到会写、会读、会用,了解它们的化学意义。”即做到·懂、·会、·对。化学用语比较抽象,一开始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为克服这些认知上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学生首先弄清楚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在物质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的教学里,加深理解,形成规范定格的化学语言,并会用这种化学语言正确地表示和研究各种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

初三化学课本里指出:“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但是在多种参考书和习题中都用到这样一种说法“元素符号还可表示该元素的原子量”,由此推知,分子式可以表示物质的分子量。在旧课本第53页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中也指出:“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这进一步说明元素符号还代表着元素的原子量。在旧课本的例题计算中也使用了这一意义。例如在计算元素百分含量时,求碳酸氢铵(NH4HCO3)中氮元素的百分含量,计算式为:NNH4HCO3×100%。这里不言而喻,“N”表示氮元素的原子量,“NH4HCO3”表示碳酸氢铵的分子量。从这些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懂”得以下概念,元素符号本身表示元素的原子量,并“会”用分子式计算元素的百分含量。

但是在求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类型的题中,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表示方法。例如,“求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列式为H∶O=1∶8(该种写法见旧初三化学课本第88页)。在这里很明显的元素符号“H”不再表示氢元素的原子量,而表示的是水中氢原子集团的质量,即组成1个水分子的2个氢原子的质量之和。

做完这两种类型的习题后,有的学生开始迷惑。元素符号到底表示什么?在练习题中出现了下列问题:①求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百分含量。有的学生列式为:NNH4NO3×100%,他们从书中“H∶O=1∶8”的式中理解认为元素符号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原子的质量之和,在这里“N”表示组成硝酸铵的氮原子集团的质量,也就是组成1个NH4NO3分子的2个氮原子的质量;②还有些同学认为元素符号既然表示元素的原子量,那么求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时,可这样表示: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2H∶O=1×2∶16=1∶8。但这样又与习惯用法不符了。

综上所述,为正确使用化学用语及符号,我认为在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的讲解中应慎重。如果我们认为元素符号可以表示元素的原子量,那么在计算求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这一类型的题中,就应在表示式中元素符号前加原子的个数,像上面第二种问题中所示。如,表示碳酸氢铵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可这样表示:N∶5H∶C∶3O=14∶5×1∶12∶3×16=……。或者直接应用新教材中的汉字表示式:氮的质量∶氢的质量∶碳的质量∶氧的质量=……。其实这种说法、写法既不会出现似是而非的场面,也不影响对“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原子量”的正确理解,还便于学生掌握物质分子的结构和组成。>

化学元素方程式精选篇10

关键词:化学用语 国际语言 重要工具 化学教学难关

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物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专用符号,是国际上化学学科的通用语言,也是研究化学和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只有掌握好化学用语,才有可能学好化学。化学用语贯穿整个初中化学教材的始终,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化学用语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化学用语就没有化学教学”。抓住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这一化学用语主线,掌握了化学用语这一工具,就能用简明的符号正确表达物质及其变化过程,就能加深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助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因此化学用语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备受重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化学用语的教学。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化学用语主要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和微粒结构示意图等,需要学生记忆和掌握的东西较多,因此,化学用语教学历来都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掌握好化学用语,对学习化学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牢固掌握化学用语这种化学专业语言,了解化学用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用化学符号进行逻辑思维,是教师向学生传播化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就中学化学学科的特点而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抽象的化学概念和理论较为集中,陈述性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记忆性的化学术语较多。学习这些知识、技能的结构一般是:从宏观现象到微观物质结构,宏观与微观的不断联系及相互转化,从静态的物性到动态的化学运动,从定性的描述到定量的测定和运算,而对于化学用语的学习也应如此。

化学用语教学是化学教学的关键,也是全面提高学生化学修养,化学素质的关键。下面就我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体会和具体做法。

一、分散教学,贯穿始终

化学用语由于数量多,枯燥乏味,成了教学难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有计划地分散难点,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提高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例如:在上第一节课便讲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身边的化学、前沿化学,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并做了几个生动的实验,一下子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此时将初中常用的33种元素符号中的20种结合1-20号元素顺序给出,并帮助学生按每五个一组,1-20号元素共分为四组,像背诵诗歌一样,郎朗上口,学生很感兴趣,很快就能背会。同时,通过谐音,拼音等方式教学生记忆元素符号的方法。同组以及同桌之间互相比赛,看谁记的又快又准确,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化学用语教学变得活泼有趣。

在以后的教学中把余下的13元素符号结合金属活动顺序给出,分散于第一、二单元的教学之中,并且在每节课让学生按顺序读一遍元素符号,让学生在无意识中记住元素符号。在第二单元学完之后,再采用默写和抽个别学生背诵等手段来强化学生记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记住并正确书写常见的33种元素符号。在学习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时给出几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如: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在学习《氧气的制取》时给出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水的化学式。在学习《空气》时,教会学生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学习氧气的性质时,让学生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式,这种处理方法既帮助学生巩固了元素符号又为以后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做好铺垫。在学习元素一节之后逐渐给出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常见原子团口诀等知识为第四单元化学式的书写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第五单元学习用化学式来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提前做准备。采用分散教学原则来过好化学用语关,必须天天抓、时时抓。如果我们不把这些难点分散的话,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可想而知。从我多年从事化学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从第四单元开始差距就渐渐拉开,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化学用语掌握不好,想继续学习很困难,开始逐渐放弃化学的学习。

二、化学用语教学要过好四关

(一)过好元素符号关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然而物质的化学式又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的,因此,元素符号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过好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和原子团及其化合价关

元素符号及其化合价、原子团及其化合价是我们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工具,只有记住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才能正确书写化学式,从而把学生从死记硬背化学式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一般采用把元素化合价及原子团化合价编成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

(三)过好化学式的书写关

在化学式的教学中,可以从复习元素符号及其涵义引入新课。这样既巩固了元素符号的知识,又为学化学式做准备。并提出根据物质的名称尚不能确切知道一种物质的组成,而化学式能简明表示物质组成,为学习和研究带来方便,进而引出化学式的概念。为让学生能更透彻地理解化学式的涵义,再用形象图式描述原子、分子的变化过程,同时用元素符号及其组合与之对照,这样就做到了“名”与“实”结合,使学生能较容易地形成化学式概念,也就为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奠定基础。

化学式能否正确的写出,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针对这一知识点,一般应讲清楚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应该给学生指明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如:铁Fe、钙Ca、硫S、氖气Ne,而氢气、氧气、氮气、氯气等双原子分子,常用元素符号右下角加一小数字“2”来表示其化学式即H2、O2、N2、Cl2。

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1)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用十字交叉法口诀即正价在左,负价在右,化合价标上头,先约简后交叉,代数和要为零,来书写化学式。

(2)其次要向学生讲解化学式中的几种常见读法,如某化某由两种元素组成,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硫酸某含硫酸根,碳酸某含碳酸根,硝酸某含硝酸根,氢氧化某含氢氧根等。这样能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从而克服死记硬背化学式。

(四)过好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关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是学好初中化学最为关键的地方。掌握好化学式与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使学生形成化学方程式的雏形。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平是难点,除了讲清最小公倍数法,可通过实例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待定系数法”等。课本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均要求学生一一记忆,并且每周定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学完酸、碱、盐后,把书上化学方程式归类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其他反应。印成讲义,让学生记忆,并定期检测,做到人人过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的书写化学方程式。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三种读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放学方程式的含义,为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奠定基础。

三、加强练习达到读写用有机结合

化学用语的记忆和使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强求学生一蹴而就,要在不断的练习中加深体会,而且要由易到难,从而使学生达到会读、会写、会用化学用语。教师要及时纠正化学用语读、写中的错误。元素符号、化学式的读、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及其它条件,符号的表示,必须强调规范化。对作业、考试的评分必须严格,要及时发现、纠正错误,避免扩大或养成不良习惯。其次是学生在读化学用语时,常不够严谨准确,如把FeCl2、FeCl3全都读成“氯化亚铁”或全都读成“氯化铁”,而不能根据其化合价差异分别把它们读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铁”;又如把化方程式C+O2 CO2 读成“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针对前种情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化合物的区别,并把化合物的一些命名规则讲清楚;而后者是由于学生不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把化学方程式当成了数学方程式了。学生在会写会读化学用语的基础上反复练习、巩固,就能达到正确使用的目的。

以上就是初中化学用语分散教学和学生学好化学用语的四关原则,加强练习达到读写用有机结合。教师还应对化学用语的有关知识进行及时总结、归纳,以便学生能系统掌握。另外,还应定时加强对学生进行化学用语方面的检测,只有这样,才能把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落到实处,从而突破初中化学教学的难关。

参考文献:

[1]袁珍波.要重视初中化学用语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韩汝女.规范化学用语教学[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2,⑵:25-28

[3]毕华林.化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⑵.

化学元素方程式精选篇11

关键词:化学用语;教学方法;化学教学

一、元素、原子、离子的教学

1.含义

(1)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2)离子符号:表示这种离子,表示这种离子所带电荷数,如,Mg2+表示镁离子,还表示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书写要点

(1)元素符号的书写主要是注意大小写。(2)离子符号:“离子符号右歪帽,先写数字后写号”。

3.常见书写错误

(1)元素符号:主要是大小写错误。(2)离子符号:①电荷数写在正上方;②“+”“-”写在电荷数前;③电荷数“1”没有省略;④电荷数错误(化合价不熟)。

4.注意事项

(1)知道不同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原子里质子数相同。(2)重视元素符号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并加强这种训练。(3)微粒符号前面有数字(不是1)的都只能代表微观意义,如2Cl2、2Cl、2Cl-等。(4)明确元素组成物质、原子构成分子的含义。(5)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6)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表示三种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这种物质,如Fe、He等。(7)初步读懂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从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名称、符号、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等信息。

二、化合价的教学

1.记住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钾钠氢银正一价,钙镁锌钡正二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负二价;铜正一正二铝正三,铁有正二和正三;碳有正二和正四,硫有负二正四和正六;化合价实质要认准,金正非负单质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正负总价和为零。(2)常见原子团化合价: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是铵根。

2.书写要点

“元素头上正戴帽,后写数字先写号”与离子符号的书写“离子符号右歪帽,先写数字后写号”对比较起来教,并举例解释说明。

3.化合价书写常见错误

(1)标写位置错误。(2)“+”“-”号写在价数后面。(3)原子团化合价标在某一元素的上方。(4)价数错误。(5)标写物质中某一元素的化合价未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4.几个注意点

(1)某元素的化合价和物质中某元素化合价的书写。(2)可变化合价。(3)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不同化合价。(4)根的化合价:组成根的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5)0价元素不能再组成新的物质。(6)化合价的运用要抓住两个关键点。①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②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0。

三、化学式的教学

1.书写要点

(1)单质。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用元素符号表示;②气态非金属,一般用元素符右下角标小数字“2”表示。(2)化合物: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口诀:正价在左,负价在右;倍数为简,交叉写数;是一省略,总价和零。

2.化学式书写常见错误

(1)元素符号错误。(2)元素符号右下角小数字错误(未注意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3)原子团未用小括号。(4)根据物质的分类书写和记忆化学式

教师可将教材中出现的化学式按物质分类归纳好,印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自己归纳填空,并提醒学生书写化学式一定要注意化合价。

3.能读懂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以H2O为例:(1)表示这种物质:表示水。(2)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表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3)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一个水分子。(4)表示分子的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或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四、化学方程式的教学

1.书写要点

(1)注意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2)正确地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和配平是化学方程式教学的重点。(3)配平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就是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配平不能改变化学式右下角的小数字。

2.化学方程式反映的信息

(1)反应物和生成物(质的关系)。(2)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3)各微粒的数目之比。(4)各物质间的质量比(量的关系)。

3.化学方程式书写常见错误

(1)化学式错误。(2)未配平。(3)未标反应条件或标写错误。

4.能读懂化学方程式中反映出的信息

化学元素方程式精选篇12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 元素化合物 知识网络 反复练习 精练巩固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构成整个化学知识的主体,是化学学习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对重要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高中元素化合物包括九大元素:钠、镁、铝、铁、铜、氯、硅、硫、氮,内容面广量大,零碎而又分散,需要记的知识点特别多。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反映了一个问题: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点不难,但是学了就忘,再学再忘,无法有效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所有知识点。在高考命题中,几乎每道题都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如果没有学好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则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如何学好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迫在眉睫。下面我谈谈高三化学元素化合物的复习策略。

1.系统地复习元素化合物,构建知识网络

在第一轮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时候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灌输思想,想要有效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必须构建好知识网络,才能更好掌握这些知识点。特别是在学习第一种元素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养成这种习惯,这样学生在学习后面的元素时就会按照这个思路来复习。怎样构建知识网络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呢?

只要学生能按照“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或碱盐”的模式复习元素化合物,学生心中就能清楚我们需要掌握哪些元素化合物,这些元素化合物各有多少知识点。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遗漏知识点的情况。复习时,把这两个知识框架图拿出来,按照每种物质逐一回顾,使知识具有系统性,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1.1构建金属元素的知识网络

1.2构建非金属元素的知识网络

2.有计划地针对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反复练习

第一轮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时候,每种元素我都设计了知识框架图给学生,在课堂上采取了边复习边小测的方法。每节课的前十分钟我都对学生进行方程式小测,一般情况下是测十个方程式,每次小测都要认真批改,让学生把写错的方程式多抄几遍,加深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的记忆。

第一轮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完后,我把每一种元素常见、常考的方程式设计成方程式小测试卷,共九份。然后一次性发给学生,让学生在一周时间内自己找时间进行小测,自己进行批改,写错的方程式用红笔进行改正,让学生清楚自己还有哪些方程式不会书写,对于这些不会写的方程式学生可以自己进行强化。我把这九份方程式小测试卷再拿出来小测,利用晚自修每周测两次,每次测试大约十分钟左右,然后让学生对比之前测过的卷子,看是否有所进步。当然,写错的方程式仍要罚抄十遍,对方程式进一步加强。

在第二轮复习时,我们还可以把这些小测试卷再拿出来测一遍,反复练习,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通过三轮方程式小测的反复练习,学生的掌握情况比较好。

这九种元素所要求的方程式总共加起来也有一百多个,学生在记忆的时候会比较辛苦。所以,在讲述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时,尽可能抓住其性质规律,从通性、氧化性(还原性)、特性三个角度介绍元素化合物,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比如:金属单质的通性、非金属单质的通性、酸碱氧化物的通性、酸碱中和反应的通性、复分解反应的通性等,让学生在记忆时可以省下许多时间。

3.精心挑选试题,精练求巩固

在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同时,教师要精心挑选试题,让学生通过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1利用好课本习题

不管是考试大纲还是考试说明都一致提出了高三复习时要回归教材。怎样才算是回归教材呢?很多老师只是口头说说,其实大部分复习仍然是按照辅导教料进行复习。我认为回归课本有两点:除了要认真研究教材以外,还可以利用好课本习题。课本的习题是编者通过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而制定的,具有针对性、基础性,与教材相辅而成,学生通过完成课本习题扎实基础,达到夯实双基础的目的。虽然在高一上必修一时学生已经做过这些习题,但是过了两年后学生也基本忘记了。高三复习时利用好课本习题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3.2利用好高考试题

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整理出元素化合物的相关习题,利用好高考试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能力。高考试题有两大特点:其一,知识点覆盖面广;其二,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能力。学生通过完成课本习题夯实基础后,尚需要通过完成高考试题进一步精练巩固。高考试题往往一道题目就涉及多种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知识点覆盖面很广,只要精心挑选几道题目,基本上可以把九种元素都包括其中,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习题进一步巩固基础。另外,高考试题比较注重考查学生能力,通过完成高考试题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化学元素方程式精选篇13

摘要:中职学校的学生化学基础普遍较差,有些学生甚至没有化学基础,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章节内容时,困难重重,面对配平,无从下手。对于简单的方程式,通过观察法即可解决问题,而面对稍微复杂的方程式,很难采取有效的办法。分数配平法简单,易懂,适用,特别适合化学基础差的学生。

关键词:化学方程式 分数 配平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化学方程式一直是中职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1],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有的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过程中存在着“猜测性”和“盲目性”[2]。一些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很容易配平,但是对于一些数字比较大、比较偏的方程式,用一般的方法很难配平。

方程式的配平是将各化学式的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叫做方程式的配平。

能够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需要大量的实践,下面是三个基本的步骤:

1、写出未配平的方程式。

2、配平方程式

应用物质守恒定律使得方程两边每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一种元素配平以后,接着配平另一种元素,直到所有的元素都配平为止。

3、标明生成物的物理状态

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且反应物中无气体,则在生成气体的后面用“”标出;如果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且反应物中无固体,则在生成沉淀的后面用“”标出。

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表现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化学计算提供准确的关系式,关系量。配平方法有多种[2]:观察法,奇偶配平法,求最小公倍数法等。

观察法:通过观察,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系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该法简单,但适用面不广。

最小公倍数法:求出方程式两边相同原子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系数。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配平方法,也是其它配平方法的基础。

奇偶配平法:用这一方法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配平方法:选定该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先把奇数变为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有多种方法,具体要用哪种方法,要由便捷程度和熟练程度来决定。当方程式中有单质存在的时候,可以巧用分数配平,该法简单,实用,能较快的配平这类化学方程式。下面举例说明。

基本步骤,用观察法先配平其它元素,最后配平单质。

最后配平单质,即O元素。方程右边有7个O原子;左边,单质有2个O原子,所以2×7/2=7,即在单质O2前×7/2,

再配平H元素,观察可知,H已经平了。

最后配平单质,即O元素。方程右边有5个O原子;左边,单质有2个O原子,所以2×5/2=5,即在单质O2前×5/2,

1.3 NH3 + Cl2- N2 + NH4Cl

2、读者可以按照以上方法做相应的练习。一般来说,在方程式中只要有单质,用该方法配平是比较容易的。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需要在练习中不段总结,只要平时多练习,自然就会熟能生巧,并找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希望读者加强练习,并将其作为一种乐趣,不断提高自己。

参考文献

化学元素方程式精选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和总结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讲解,实验演示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形成初识,科学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动手探究,培养学生形成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培养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托盘天平、锥形瓶(250ml)、玻璃管、单孔胶塞、气球、白磷、烧杯(100ml)、铁钉、玻璃片、蜡烛、火柴、镁条、石棉网、坩埚钳。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授:

1、写出铝在氧气中燃烧和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2、问题提出:

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会是怎样的关系?

二、活动与探究

实验方案

在250ml锥形瓶底部铺层细沙,放在一火柴头大的白磷,在橡皮塞上插一玻璃管,在其上端系一个小气球(使下端能与白磷接触)称量。将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将橡皮塞盖好,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称量。

在100ml烧杯中加入30mlCuSO4溶液,将几根铁钉同时放在硫酸铜烧杯旁边一起称量。将铁钉放入CuSO4中观察至不变色,称量。

实验现象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3、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1)归纳小结:质量守恒定律。

概念:

理解:

(2)情景与讨论:

情景⑴:取一支蜡烛粘在一块玻璃片上,将玻璃片和蜡烛一起称量,点燃蜡烛,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

情景⑵:取一根用砂纸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称量。在石棉网上将镁条点燃,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观察反应现象并比较反应前后质量。

4、讨论与交流:

⑴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⑵对于前面方案一中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⑶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⑷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四、反思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和体会是

五、板书设计

一、活动与探究

实验方案

在250ml锥形瓶底部铺层细沙,放在一火柴头大的白磷,在橡皮塞上插一玻璃管,在其上端系一个小气球(使下端能与白磷接触)称量。将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迅速将橡皮塞盖好,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称量。

在100ml烧杯中加入30mlCuSO4溶液,将几根铁钉同时放在硫酸铜烧杯旁边一起称量。将铁钉放入CuSO4中观察至不变色,称量。

实验现象

反应前质量

反应后质量

二、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简单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对化学方程式教学,教师通过互动性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讨论总结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培养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简单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培养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遵守质量守恒的原因。、

2、用文字描述碳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3、我们知道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的组成不仅书写方便,而且从化学式还可以知道物质的内部构成。那么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否也可以用一种式子来表示呢?

二、引入新授

1、化学方程式:

⑴定义:

⑵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C+O2CO2为例

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二氧化碳。

微观: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生成了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质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生成了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⑶化学方程式意义(与读法一致)

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⑴讨论: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CuO+H2Cu+H2O

Mg+CuOMg+Cu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反应物、生成物粒子比

生成物、反应物质量比

质量守恒

⑵归纳: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三、课堂练习

1、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3B====2C中,C的化学式用A、B表示是()

A、AB2B、AB3C、A2B3D、A3B2

四、课外练习:点拨P137

五、反思与体会:通过这节课学习,我的收获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

一、化学方程式

1、定义: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C+O2CO2为例

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二氧化碳。

微观: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生成了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质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生成了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⑶化学方程式意义(与读法一致)

二、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CuO+H2Cu+H2O

Mg+CuOMg+Cu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教学后记】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及简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过程与方法:以师生互动为课堂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练习与讨论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唯物主义观点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教学难点】简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识、创设情景:

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遵循质量守恒原因是什么?

2、引入: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等号两边原子种类与数目的关系。

二、进入新授

1、阅读教材P95第三自然段-P96,了解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目的。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4、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⑴写⑵配⑶标⑷等

5、结合实际讨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目的:使等号两边的和相等)

⑴最小公倍数法:(氧两边各出现一次)

阅读教材P95-96学习配平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

Al+Fe3O4Al2O3+Fe

⑵奇数配偶数的方法(左右氧出现多少次)

例:CH4+2O2——H2O+CO2

练习:FeS2+O2——Fe2O3+SO2

KClO3——KCl+O2

⑶定“1”法:以化学反应中组成最复杂的物质的化学式系数定为1,再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化学式复杂或有机物燃烧)

例:KMnO4——K2MnO4+MnO2+O2

练习:C3H8+O2——CO2+H2O

CO+Fe3O4——Fe+CO2

H2+Fe3O4——Fe+H2O

三、课堂练习:教材上P98习题

四、反思与体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五、板书设计

1、化学方程式配平的目的。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4、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⑴写⑵配⑶标⑷等

5、结合实际讨论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目的:使等号两边的和相等)

⑴最小公倍数法:(氧两边各出现一次)

⑵奇数配偶数的方法(左右氧出现多少次)

⑶定“1”法:以化学反应中组成最复杂的物质的化学式系数定为1,再配平其它物质的系数

【教学后记】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掌握与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熟悉、理解方程式涵义的基础上进行。首先要把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与方法,并依据它进行规范化、准确性地练习,以便更好地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学重点】在掌握与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综合计算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并计算出各种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⑴KMnO4—K2MnO4+MnO2+O2

⑵CaCO3—CaO+CO2

二、引入新授:

研究物质间的化学变化常涉及量的计算,而化学方程式正体现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我们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取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取一点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

三、新授:

1、例1:加热分解31.6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g氧气?

2、归纳解题步骤:

3、例2: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制取10吨氧化钙,要碳酸钙多少吨?

四、巩固练习

教材P100习题

五、收获和体会

解题步骤:

(1)设未知数

(2)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列出已知和待求的量在相应的物质下面

(4)列比例式,求解

(5)简要作答

【教学后记】

第五单元整理与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2、使学生巩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原则。

能力目标: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综合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原则

【教学难点】学生综合计算的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分组练习法

【教学资源】初中化学网

【教学过程】

一、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1、物质的分类

下列物质⑴铁⑵高锰酸钾⑶水⑷碳⑸氮气⑹氧化汞⑺食盐水⑻汞⑼海水⑽空气⑾冰水混合物⑿氯酸钾⒀氧气⒁氦气⒂氧化镁

(填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有:属于化合物的有:

属于单质的有:属于氧化物的有:

2、化学符号

元素符号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一个原子⑶金属、稀有气体、固体非金属可表示单质

化学式⑴表示一种物质⑵表示组成的元素(宏观)

⑶表示组成的元素⑷表示一个分子的构成(微观)

化学符号前加上适当数字后,通常只具有微观意义

例H2O⑴表示水⑵表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⑶表示一个水分子⑷表示每个水分子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练习:1)2000年国家药管局紧急告戒患者,立即停用含PPA(化学式为C9H4NO)的感冒药,关于PPA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一个分子里含有20个原子B、它由四种元素组成

C、它是一种氧化物D、它是一种化合物

2)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C是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组成

B、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保持维生素C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维生素C分子

D、青少年应多吃蔬菜、水果,切E、忌偏食

3)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B、ClC、HeD、CO

4)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⑴2H⑵H2⑶2H2O(两个2都需解释)

5)用于火炬接力的丁烷(C4H10)(打火机内液体)乳酸C3H6O

鲨鱼体内有抗癌作用的”角鲨烯”(C30H50)葡萄糖C6H12O6

“脑黄金”不饱和脂肪酸之一C26H40O2尼古丁C10H14N2

“盖中盖”有效成分为葡萄糖酸钙(C6H11O7)2Ca叶绿素C55H70MgN4O65

3、化学计算

1)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质量/碳12原子质量的12分之一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4)相对分子质量: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AxBy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x+B的相对原子质量×y

5)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AxBy中

mA:mB=A的相对原子质量×x:B的相对原子质量×y

6)元素质量分数=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

AxBy中

A%=A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AxBy的相对分子质量×100%

原子个数:X=AxBy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质量分数/A的相对原子质量

7)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mgAxBy中,mA=mg×A%mB=mg×B%

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质量分数=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100%

练习:

1)镭22688Ra是居里夫人发现的一种有放射性的元素,226为相对原子质量,88为其质子数。则镭元素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_______。

2)某些商品广告常有“补铁”“补钙”“补锌”等词语,这里的铁、钙、锌是指()

A分子B原子C元素D无法确定

3)某物质的化学式为HnRO2n+1,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化合价是________。

4)已知R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则R(NO3)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54B240C185D213

5)H2、O2、CO2、SO2各一个分子,按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若各取1g上述气体,则分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6)某种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7:1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

7)某药物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8,在其分子中,C占76.83%,H占9.76%,N占8.54%,O占4.88%。则该药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8)某化合物A6.2g燃烧后,生成8.8gCO2和5.4gH2O,试通过计算后确定A的化学式。

9)某气体与CO混合气体中,经分析含氧58%,则该气体为()

ASO2BH2CCO2DNOEO2

10)某不纯的NH4NO3样品,经分析知其中含N36%,则可能混有的杂质是()

ANH4ClB(NH4)2SO4CCO(NH2)2D无法确定

11)有一不纯的NH4NO3样品,经分析知其中含N30%。则该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12)含碳酸钙(CaCO3)80%的石灰石(其余成分不含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13)对于SO2和SO3

A、相同质量的SO2和SO3中,硫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SO2和SO3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B、若SO2和SO3所含氧元素质量相等,则SO2和SO3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