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众传媒的含义范文

大众传媒的含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01 15:33:43

大众传媒的含义

大众传媒的含义精选篇1

【关键词】公众传播;乒乓球;乒乓外交

在技术进步、跨国组织发展、经济一体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各国民众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信息传播具有了全球的维度。在此背景下,公众传播走入了日常生活,各种媒介开始介入公众传播并发挥自身的效用,有效地扩展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一张处在不断扩张中的公众传播图景在这个时代出现了。乒乓球作为一种公众传播媒介,其自身的机理亟待重新被认知并得到重视。

德国社会学家卢曼曾指出,传播媒介具有社会复杂性,包含了多个维度:一是技术维度上的“信息传递媒介”(dissemination media)概念,二是“成果媒介”或者“通过符号而一般化了的传播媒介”,三是作为“媒介/形式”(medium/form)的面目出现。[1]本文将从这三个维度对作为公众传播媒介的乒乓球运动进行论述和展开分析,具体论述乒乓球是如何从“信息传递媒介”走向“成果媒介”,并以“媒介/形式”的面目出现,进而成为一种独特的公众传播媒介。

一、从一项运动到一种媒介

乒乓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的属性是其成为“信息传递媒介”的基础。从技术维度看,乒乓球媒介本身是通过运动的普及以及相关赛事的转播等传布开来,以一种具有技术含量的运动方式发挥吸引力和运动魅力,吸引人们参与其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乒乓球运动已经具备了初始的媒介属性了。

这种初始的媒介属性创造了一个人与人之g文化意义传递与情感交流的运动情境。在乒乓球桌的两端,可能参与运动的双方没有深交、不熟悉甚至陌生,来自不同的国度,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然而,在乒乓球桌上,在共同的乒乓球运动游戏规则的约束下,一场运动下来,乒乓球运动参与双方的个人风格、态度、个性等在球来球往的交流与传播中也显露出来,双方也就熟悉起来。乒乓球作为人与人之间连接的纽带与交流途径,发挥着“媒介”的作用。这种媒介作用,在于乒乓球提供了一种运动、交流的传播情境――“在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2]。

乒乓球进行的空间的多样性也造成了传播情境的复杂性,乒乓球运动相对于篮球和足球这样活动空间较大的体育运动项目而言,其运动空间是在一个较近的亲密空间中进行的小球类竞技,标准的乒乓球桌长2.74米、宽1.525米――而这也是乒乓球球体运动的主要空间。这种空间距离是爱德华・霍尔所言的“社交距离”[3]范围。这样的社交距离之中的竞技可能也会很激烈,但是其释放出来的更多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过程重于结果”“交流重于结果”等善意的交流价值。同时,作为特殊运动情境的乒乓球运动,提供了人与人之间拉近距离,近距离观察、接触的机会。

二、从“成果媒介”到公众传播

作为初始媒介的乒乓球运动在符号化过程中也会以“成果媒介”的面目出现。作为一种现代体育竞技赛事,乒乓球比赛及相关的内容又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内容,在二次传播中将传播内容扩散到更广的地域和文化中去。在成果媒介层面,乒乓球被赋予了文化意义,充当着象征意义的承载物。在此基础上,乒乓球被赋予了象征的意义,其意义与具体的语境和历史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不熟悉这个传统,很可能就会对这个传播情境忽视,在读解过程中难以把握住其内涵,同情性理解也就无从谈起了。乒乓球的这种象征意义同乒乓球的文化属性密切相关。在成果媒介层面,乒乓球更多是以文化形态面目出现。

“文化”有多种含义:一是含耕种之意,二是含居住之意,三是含练习之意,四是含留心和注意之意,五是含敬神之意。[4]文化的第一个含义与“撒播”观念联系在一起。所谓的撒播,是一种同农业生产进行的类比,强调的是广泛播种,传播的单向性。撒播的状态很像当下乒乓球运动在世界上传播的情形,在单向的撒播中传向那些特定喜爱的人。第三个含义和乒乓球运动本身特点密切相关――作为一项现代的、具有技术性质的体育运动,熟能生巧,乒乓球选手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才能掌握更高级的技术。从第四个意义看,乒乓球选手是根据球的运动轨迹进行反应,将注意力放在球的运动轨迹上,并对此作出判断以决定如何反应。与第五个含义相联系的是,现代大型的乒乓球赛事担负着部分传统意义上重大仪式的功能,那些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在竞赛中卫冕、取得荣耀,受到爱好者的崇拜,颇具有在该运动领域造神的特点。围绕乒乓球运动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使得这项运动在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与传播实践中被象征化了,被赋予了丰厚的文化意义,并上升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在精神文化层面,最典型的便是乒乓球的技术制度。乒乓球的技术制度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1937年,乒乓球比赛在时间上和球网区别开来,以增加进攻性和观赏性,同时,乒乓球在项目设置上也逐步走向完整。技术制度的演化史在某种意义上也赋予了乒乓球运动更多的文化意义。

在这样的过程中,乒乓球本身作为成果媒介所积累的文化资本越来越丰富,逐步具有了某种“媒介/形式”的功能。在中美著名的“乒乓外交”之中,乒乓球运动便发挥着“媒介/形式”的作用,将冷战时原本处于敌对态势的双方拉到了乒乓球桌前,这种更为亲密的距离使双方重新在和平友好的情境下认识对方,确定是否进一步接触。当时,中美双方正处于战略选择的十字路口,如何打破此前的战略敌对、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乒乓球运动创造了恰到好处的机会。而这种更具私密性的距离,在某种意义上也象征着中美在外交战略上的小心试探与相互接触的意愿。在那个年代,乒乓球运动成为中国对外传播中少有的几个对外传播的渠道。

田培良在《乒乓外交始末》一书中详尽描述了事件的整个过程:当时参加比赛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庄则栋利用间歇之机,赠送杭州织锦给美国队,委婉传达了主席邀请美国队的意思,并且邀访成功。乒乓球、乒乓球运动、乒乓球运动员三者的特点在乒乓外交实现过程中被充分利用,成为“人民外交”的重要媒介。毋庸置疑,乒乓球将两个曾经对立的国家再次联系起来,在中美邦交正常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成了冷战中中美两个国家的接触与联系。而中美乒乓外交的成功经验也为中日邦交正常化提供了参考。[5]

选择乒乓球这种媒介作为打开外交僵局的手段和渠道,更大的原因便在于其中的传播隐喻:中美两个国家尽管差异很大,而且始终处于敌对状态,但是依然能够找到乒乓球这个共识、共同点,乒乓球运动作为双方求同存异中最大的共同价值符号被充分利用,通过乒乓球传递出“求同存异”“从小做起”“小球推动大球”的传播意义。此后这种意义在对外交流中被延续和传承下来。

后冷战时代,乒乓外交的精神以及乒乓球运动在公民外交、公众传播的过程中被重新重视起来。公众传播强调的公众传播的主体性,公众作为主体是传播的旨趣所在。在民主社会中,大众媒体应该满足的是公众传播的需求,满足民主政治所必须的公众舆论的生产。然而,在大众传播时代,单向的、撒播式的传播特点被商业利益、政治权力绑架,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媒介成为权力的媒介,公众传播的需求经常处于缺失状态。

公众传播理念的出现,是对传统大众传播时代那种实践状况的反拨。乒乓球的那种形式上反操纵、反宣传的“对话”“交流”“竞技”的交流形态又暗合了公众对自由交流、民主交流的心理需求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符合哈贝马斯所言的交往理性,因而也理所当然地被视为公众传播的媒介。乒乓球运动的精神内涵恰恰符合这种现代生活方式的内在理念,即对人们彼此之间的沟通的强调。即便是敌对的双方,乒乓球运动也给彼此提供了一个传播交流的契机,为公众活动目的的实现、彼此感情的增进提供了机会。通过乒乓球,使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在社交过程中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并展开更深入的交流。

从公众传播的视角来看,乒乓外交的历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虽然乒乓球是小球,但和民间交往、公民交往发于微端,却意义重大。专注、执着、坚持是乒乓球运动在公众领域取得的共识性价值认知。在公众传播中,一场完美的乒乓球运动,需要双方的彼此协调和配合,而不仅仅是其中一方的实力展现。同样,在广泛的社会互动中,协调合作是社会共同体得以维系和发展所必需的要素,而这在乒乓球运动中表现得更为充分,在比赛的几个小时内被实践得淋漓尽致。

三、乒乓球的公众传播媒介实现机制

首先,乒乓球作为公众传播媒介,是以与国家、民族、文化等密切相连的个体参与为前提的。乒乓球运动本身是一项二人或四人运动,球台的两边是比赛的选手,这符合最基本的传播模式――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模式。而参与乒乓球运动的主体本身的肤色、代表的民族、身份等传递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代表性的信息,比赛双方承担着通过乒乓球运动传递文化意蕴的使命――尽管在乒乓球桌上较量的是两个人或四个人,是通过乒乓球运动这种形态进行传播,但背后却是无数人通过观看参与其中,是两个人或四个人所代表的民族和文化在交流和沟通。这样一来,乒乓球实际上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一项运动,更是以乒乓球运动为媒介的体育文化的交流。乒乓球桌上的双方都试图通过乒乓球传递自身文化的特质,在球来球往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和较劲,在公平的竞技规则下,比赛参与双方都试图通过最后公平的竞争来证明自身的水平和能力。

其次,乒乓球作为公众传播媒介,还充当着所谓“元媒介”的角色。所谓元媒介,是指最初交流传播的媒介。作为一种重要的w育交往形式,它对文化意义的建构离不开其他形式的媒介。在大众传播时代,乒乓球比赛是作为转播和报道的常规内容出现的。一方面是媒体出于迎合人们对乒乓球热爱、提供民众喜闻乐见的内容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随着乒乓球作为一种群众性运动普及之后,本身便蕴含了更多的商业价值,这种商业价值也是美国积极同英国争夺乒乓球发源地的原因所在,其中渗透了体育商品提供商自身的利益。

在公众传播的时代,乒乓球在传播中的路径更加多元化。除了体现媒体主导性以及商业价值的大众传播外,还有体现公众主体性的公众传播形式――很多时候是在新媒体平台上完成的。在自媒体和其他数字媒介广泛使用的今天,新媒体给公众提供了广阔的传播空间。公众传播代表着另外一种信息方式――即公众是主动的,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爱好和关注点来关注、传播信息。新媒体技术则将这种关注与交流表现了出来。公众传播中,体育是被公众广泛接受和喜爱的话题,在某种意义上充当了公众交往的一般等价物。在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使得乒乓球领域的领军人物家喻户晓。相对于足球、篮球等烧钱的大球运动,乒乓球作为一项平民运动,虽然视觉效果不如大球那么富有竞争性,过程也没有那么戏剧性,却是中国当下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来源。众多的乒乓球世界冠军也广为人知,大魔王张怡宁竞技时候的表情被网友做成表情包在网络上广受追捧。公众在平时日常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也往往会传播乒乓球方面的讯息,乃至相关的评论,寄托某种情感。尤其在体育重大事件出现之际,乒乓球往往也会成为关注的重点。在中国足球新的政策出台之际,乒乓球发展的相关经验便成了足球的参照,成为社交媒体讨论的一个话题,并影响了最终政策。

再次,作为公众传播媒介的乒乓球,是一种具有高度情境投射性质的运动形式。在乒乓球传播中,影像或者图片等能够将乒乓球运动现场中的具体情境反映出来,现场运动员的神情、态度和动作等都成为观众观看、欣赏以及评论的重要内容。在观看的过程中,现场的观众以及不在现场的公众,都会不同程度地纳入相关的情境中,并通过自身身份、爱好以及认同等将自己想象成为运动场上一方的支持者,投射成为其中一方的运动员,情感与身心随着球起球落的运动状况不断起伏,并通过自身的言语和想象对运动进行个人化解读,在此基础上做出自己的评价等。这种高度情境投射性质的运动形式,使得各种关于乒乓球的报道变得更受欢迎。

最后,作为公众交流媒介的乒乓球建构了独特的乒乓球文化传播图景。尤其在国民社会生活中,乒乓球爱好者分布广泛,这也带来了相关器材的热销,形成独特的乒乓球经济。在运动人才培养方面,由于这些年中国一直在乒乓球领域独占鳌头,为了促进乒乓球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开始实行“养狼计划”,大力推动乒乓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普及和发展,相关人才交流与人员往来日益频繁。这在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上便可见一斑,乒乓球项目参赛172人,中国的“海外军团”共38人,分别代表21个国家同中国6名队员较量。这种人才输出有力地培育了他国公众对乒乓球项目的关注。围绕着器具、产业经济、人才往来、文化等展开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交流,乒乓球作为一种公众传播媒介的功能也变得广泛起来,功能也越来越明显。

参考文献:

[1]葛星.N.卢曼社会系统理论视野下的传播、媒介概念和大众媒体[J].新闻大学,2012(3):7-20.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0.

[3]霍尔.无声的语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98.

[4]陈由.痛苦的智慧――文化学说发展的轨迹[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135.

[5]田培良.从乒乓外交看民间外交的作用[C].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

[6]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92.

大众传媒的含义精选篇2

关键词:大众化;抽象艺术;新媒体艺术;差异

由于新媒体艺术是现当代艺术的重要形式,不仅体现出新的审美观,还打破传统艺术所无法体现的新领域范围,形成一种新的创新审美体验模式,推动了当下艺术文化的发展。因此,新媒体艺术实现了大众化和现代化的交融和互动,提升了大众对于艺术的审美需求,有效推动了抽象艺术的发展进程。所以,本文从大众化角度出发,分析抽象艺术和新媒体艺术之间的差异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抽象艺术的含义

抽象艺术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表现形式。抽象艺术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它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在很多时候,抽象艺术的概念指的就是抽象画。当然,除了抽象画以外,抽象艺术还应该包括更多的艺术领域、抽象雕塑、抽象装置、音乐、抽象诗歌、抽象摄影、建筑、抽象舞蹈等。抽象是外来语,在艺术中的抽象最初只是对具象的概括和提炼,使得画面消解了具体的轮廓和细节,变得高度象征性。我们可以从毕加索的《牛》和蒙德里安的《树》的演变来理解西方人的抽象概念最初的含义。后来,抽象走向了极端,彻底摆脱了具体的形象和物象,画面必须没有任何我们的视觉所熟悉的物体,纯粹由色彩、构成、符号、点线面、肌理构成的画面,才称为抽象画。

二、新媒体艺术的含义

新媒体艺术(computer graph)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新媒体艺术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新媒体艺术已经发展成单频录像带作品、录像装置作品、多媒体光盘和网络艺术的大家族。从新媒体艺术在欧美的发展,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一开始就与商业利益紧密地挂在一起。新媒体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一批较优秀的作品和成熟的艺术家。

三、从大众化的角度,分析抽象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差异

(一)抽象艺术的大众化理想

不少研究抽象艺术的学者认为,抽象艺术一方面所体现的是一种艺术的精神价值和纯粹性,另一方面所强调的是艺术的大众化,将一些比较隐秘的知识转化为平常人能够理解的内容。所以,抽象艺术就是将艺术作品和艺术家以及欣赏者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感情的沟通和交流,将普通的大众化得到升华,从而上升至精神生活的层面。只有这样,艺术家和欣赏者才能根据感情的变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还有一些早期的抽象艺术家认为,艺术是集体的,而非个人,它能够改变人类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实现精神的净化,因此,抽象艺术蕴含着独特且具有普遍性的艺术美,其抽象绘画的过程的整个过程就是一种平行和垂直两条直线的直角对抗的二元论,进而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自由。通常情况下,抽象艺术并非要脱离大众,拒绝和大众的交流,其实质上是将社会大众和整个人类世界作为服务的对象,通过相应的教化来将艺术的大众化特点展现出来。所以,抽象艺术是实现大众化理想的重要内容,不仅将大众社会精神价值的构建包含在内,同时也将社会生产实用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加快了服务和大众生活的现代设计形成速度。尽管抽象艺术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但其本身所具有的精神价值和大众化的含义依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保留下来。

(二)新媒体艺术的大众化现实

随着媒介的不断改变,使得艺术形式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基于这种条件,新的大众传播媒体得到迅猛发展,新媒体艺术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并受到众多人士的喜爱。由于新媒体艺术主要是借助电脑、电视以及数字成像技术等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术形式,继承和发展了抽象艺术的优势,其中包括包装艺术和观念艺术等,从而使新媒体艺术散发出独特的艺术品质。这和大众传播媒体呈现出各自的优势,通常情况下,大众传播媒体一方面主要是通过自身的选择来实现对于自身的教育,而另一方面则长期受到传播媒体的控制,使得大众艺术无法真正得到自发的以及自娱自乐的艺术,而是由商人和媒体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对大众艺术进行操控,这些无不成为大众主要的艺术经验来源,进而实现对大众欲望的操作和异化的目的。针对这种情况,不少富有抽象艺术且极具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艺术家,逐渐想要将大众媒体和艺术创作以及大众生活等相互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具有艺术性的功利性媒体文化,实现集科技、生活、艺术等融为一体的新的艺术形式。但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和追求纯粹性的抽象艺术相较而言,新媒体艺术形式具有更加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内容,具有观赏的开放性和复制性等特征,大大增进了新媒体艺术和大众艺术之间的距离。由此可见,新媒体艺术在艺术中发挥着重要角色,不仅促进艺术大众化的发展,还符合了艺术本身演化更新的时代要求,最终使其处于时代领先的地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抽象艺术还是新媒体艺术,它们都离不开大众化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实现艺术的社会价值,才能不断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新媒体艺术通过和大众传播媒体之间的有效结合,从而将大众艺术有效融合在一起,呈现给人们一种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因此,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抽象艺术所体现的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大众化特征。所以,任何形式的艺术要想得到发展,就需要以大众化艺术为基础前提,从而将抽象艺术和新媒体艺术各自的艺术魅力展现给大众。

【参考文献】

大众传媒的含义精选篇3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网民 自主话语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成为网络传播中的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从2008年的“打酱油”、“很傻很天真”、“做人不要太CNN”、“俯卧撑”,到2009年的“躲猫猫”、“欺实马(70码)”、“被……”。网络流行语在公众舆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网络流行语是由网民创造或由网民积极传播的,进而被多数网民认可、接受并使用的语言。网络流行语虽然最早从网络中产生或流行,但是凭借其巨大的影响力弥散至人们的日常口头传播与大众传播的话语体系中,在网络之外的“交流场”中也频繁被使用。

网络流行语主要有三大类型:第一类是一般网络用语。主要是以象形、谐音、比喻、缩写等方式表达某种特定意义的词汇,也包括人们在网络沟通中使用字母、数字等符号进行简化表达的形式。如斑竹、大虾、菜鸟等即属于此类。还有在网络聊天中常被使用的88(再见)、5555(哭泣)、MM(漂亮女子)等。近两年出现的“雷”、“山寨”、“”、“杯具”等词语也可以归入此类。

第二类是阿民自创、流传甚广的网络俏皮话,如“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等。这类网络流行语通常会有很多的“变种”,即网民在互相传播时会在原句基础上作一些修改。这类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某种情绪的蔓延,其本身与网络大众文化的属性也是密不可分的。

第三类是与社会公共事件相关的网络流行语。如“躲猫猫”、“欺实马”、“俯卧撑”、“楼脆脆”等。这类网络流行语基于社会公共事件产生,是网民在对公共事件或社会现象进行自主解读之后创造出来的词汇。本文分析的网络流行语主要是指第三类。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话语

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创造的一种特殊话语,其本身包含着复杂的意义生产和含义建构过程。费斯克认为,话语是“一种被社会化发展出来的语言或再现系统,以赋予和传播一整套有关某一重要话题的含义”。后现代思想家福柯也指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话语生产赋予事件以特定的含义,代表了话语生产者的态度和主张,是权力的体现。网民从网络媒体中获得强大的话语生产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动摇了传统媒体一贯拥有的话语霸权地位,在传统媒体话语之外,形成一股制衡的力量。网络流行语无疑是这种网民自主话语的集中张扬。

在前互联网时代,大众传媒占据着话语生产的主导地位,传媒通过向受众输出话语以灌输某种意识形态。形成特定的媒介文化。受众虽然可以对传媒话语进行选择性接收和选择性理解,但由于缺少便捷的话语表达渠道,受众的声音十分微弱,更多时候受众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很难形成与大众传媒相抗衡的话语力量。同时,受众对媒体文本的解读更多限于个体层面,较为分散,而未能表达出来的意义解读在舆论中的作用呈“隐性”状态,除非有某种外力的触发和推动,否则难以在群体中形成某种共识。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为网民提供了开放和相对自由的话语空间,使网民有机会自主生产话语,可以充分彰显解读讯息含义时的“受众力量”,参与信息含义的构建。而网络流行语就是网民作为话语生产主体自主创造出来的一种意义符码。这种意义符码的影响力从个体层面蔓延至群体层面,在某一段时间内形成热点的社会舆论,并影响大众传媒。例如,在“瓮安事件”中产生的流行语“俯卧撑”,反映了网民对该事件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地方政府在事件处理过程中信息迟缓、不全面的不满。而这一词语也进一步引申为“避重就轻”、“含糊其辞”、“置身事外”、“做立场中立状”等含义的代名词,在一段时间之内,其出现频率之高,适用范围之广,堪称“俯卧撑帖遍网络”,蔚为壮观。在网络之外,一些传统媒体的新闻标题、广告语中也出现了“俯卧撑”一词。网络流行语的话语力量不容小觑。

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解码与编码

英国著名学者斯图亚特・霍尔曾提出电视媒体话语意义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他认为,电视节目的传播者,即“编码者”通过具有明示和隐含意义的符号构建讯息,并为了意识形态的目的而对讯息进行选择性编译。而电视节目的接收者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视野,通过变通或对立的解读来抵御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一理论肯定了媒体内容接收者的能动性,即编码后的讯息并非常常等于译码后的含义Ⅲ。接收者可以不按编码者的设想和意图来进行解码。

如果我们用霍尔的理论来对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机制进行观照,就会发现,网民在创造网络流行语的过程中,集接收者与传播者的角色于一身,同样经过了“解码”与“编码”两个阶段。网民在接收到关于某一社会公共事件的外部信息之后,首先对信息进行初步评估。接着根据自己的某种观念、经验或框架对信息的要素进行再组织,即对信息进行“解码”,再将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用特定的话语表达出来并在网络中以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传播,即“编码”。当这一特定话语被广泛流传并在网民中产生共鸣的时候,网络流行语就产生了。网民会在各种场合提及这一特定话语,也会在类似事件中套用这一话语,网络流行语的强大舆论效应由此形成。“华南虎事件”中产生的“周老虎”、“正龙拍虎”两个流行语正是网民在对事件进行解码之后的重新编码。在荒诞的表象背后,网民看到了因利益驱动而蓄意造假的实质。这两个流行语被用来评价类似的通过造假来愚弄大众的现象。在一些论坛中,我们会看到诸如“不会又是一只周老虎吧?”等言论,网民的自主编码成为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霍尔曾提出三种解码假设:“支配一霸权立场”、“协商立场”、“对抗立场”。他认为,意义不是传送者“传递”的,而是接受者“生产”的。“支配一霸权立场”假设受众的解码立场与传播者的编码立场完全一致,即受众会按照传播者的意图来解读讯息,传播者的传播目的能得以顺利实现。“协商立场”包括相容与对抗两种因素。即受众在解读过程中,既对传播者赋予的意义表示一定程度的认可,同时又会自主引申出原编码之外的意义。“对抗立场”是解码者根据自己的认知与经验对于讯息进行重新诠释。使解读出来的意义与编码者想要传递的意义完全相背。文本解读是一种社会谈判过程。在网络流行语的形成过程中,网民对讯息的解码方式更倾向于“协商式解读”与“对抗式解读”。这两种解读方式蕴含着强大的

话语生产动力。正是因为网民无法完全认同传播者给出的信息及为信息赋予的含义,他们才迫切需要表达出自己的话语,并试图对社会舆论产生影响。2009年发生的“杭州飙车案”中,警方给出的初步结论是肇事车辆速度为70码左右,网友对这一数字表示质疑,无法认同,并展开热议。“70码”随之成为一个网络流行语,根据其谐音,网民还创造了“欺实马”这一“新物种”,用来讽刺欺骗诚实大众的行为。而该事件最终的调查结果是车速在每小时84.1公里到101.2公里范围内,这与网民的舆论监督是分不开的。

考察社会公共事件中的网络流行语,其编码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直接抽取事件中新闻当事人的说辞或言论中的某一个词语或句子。这一词语或句子通常是富有争议的、出乎意料的或令人质疑的。如“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70码”、“躲猫猫”等。

二是网民对新闻事件的过程或新闻人物的特征进行解读、提炼、重组之后创造出来的词语。如“范跑跑”、“楼脆脆”、“正龙拍虎”等。

第一种话语方式表明网民不再被动地接受来自新闻媒体的报道,他们倾向于自主思考事件的逻辑,大胆质疑官方与媒体的言论,放大事件中的关键点及不合理之处,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第二种话语方式体现了网络草根文化的特质,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网民对某些社会荒诞现象的戏谑和调侃、无奈与愤怒,当然也有少量流行语是指向对正面形象的评价。无论是哪种编码方式,网民的话语生产都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意识,他们跳出原有信息的局限,对原有信息进行过滤、移植、联想、类比。进而表达出自己的主张。

网民创造网络流行语的动力

在对传媒话语生产的研究中,人们认为,市场与商业需要构成了话语生产的巨大动力,消费主义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其运行机制则是由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规范结构所决定的。那么,网民在创造网络流行语时,其内在动力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网民争夺话语权的需要、网民心理情绪宣泄的需要是网民创造网络流行语的两大主要动力。

首先,网民争夺话语权的需要促使网民热衷于通过话语表达来对社会公共事件进行判断和评价。在传统媒体的格局中,受众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话语权通常掌握在传媒或精英阶层手中,受众难以及时便捷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话语流向较为单一。对于某一社会事件,媒体经常用预设的框架来反映现实。新闻媒体所受到的体制内约束以及媒体从业人员业已形成的相对刻板的报道模式有时会使真相无法得到完全的展示。当新闻事件被置于网络媒体中,多元主体的参与使各种解释框架同时存在于这一场域中。各种框架彼此竞争,争取各方的认同。当主流或官方的解释框架不稳定时,就是竞争者框架逐渐突显的时刻。相对于媒体或官方框架而言,网民框架便属于竞争者框架。网民对事件议题的不同于媒体和官方的解释形成了话语权的争夺,在此情况下,谁掌握了话语权。便拥有了影响事件发展和引导舆论走向的权利。

从众多网络流行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话语的产生和流行,打破了传统媒体或官方机构对新闻事件的单一阐释。促使事件的本质和真相能尽快得以呈现。网络流行语就像一块多棱镜,对社会事件进行多角度透视,而事件的内在纹理在这样的透视中“呼之欲出”。“躲猫猫”这一流行语质疑了公安机关就云南晋宁县看守所内在押青年李荞明离奇死亡一事给出的解释,即该男子是与狱友玩“躲猫猫”游戏时,遭到狱友踢打并撞到墙壁致死的。有网民戏称:“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是中国武林三大绝学!”还有网民说:“珍爱生命,远离躲猫猫!”在看似调侃的话语中,网民将矛头直指事件中的荒谬之处,表达了对公权机关的质疑,对媒体与官方施加了舆论压力。如果媒体与相关机构仍对网民的质疑置之不理,可以想象,网民将对权力机构和新闻媒体失去信任,执法机构的声誉岌岌可危。而事件的后续发展证明了网民自主话语表达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云南相关机构邀网友组成调查团对此事件进行调查,而检查机关的侦查结果也迅速地向社会公布。在此事件中,网民通过争夺话语权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使掩盖的真相“重见天日”。

第二,网民心理情绪宣泄的需要使网络流行语成为网民表达“适度愤怒”的解压出口。网络赋予网民一定程度的表达自由,网民在匿名开放的场域中获得言说的权利。对于社会公共事件,网民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他们迫切想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露出来。网络流行语无疑是一种相对曲折隐晦的评论话语,是一种现实社会关系和社会情绪的折射。在现实社会中,利益分配的不均、社会阶层的分化、公权力的滥用、社会公德的缺失、民众权利的被漠视,都会使民众产生不满和愤怒的情绪。借助某些社会公共事件,网民用简洁的、俏皮的、诙谐的、调侃的、戏谑的语词表达“适度的”愤怒,网络流行语代表了一种“温和的”、“非暴力的”轻微呐喊,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疏通和化解社会负面情绪的载体。例如2009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被……”被网民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情境当中。该话语的出处是最初发表在天涯论坛当中的一个帖子《应届毕业生怒问:谁替我签的就业协议书?注水的就业率!》,作者“酱里合酱”说道:“我就业啦,就业啦,太兴奁了,而且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就业的!”于是。“被就业”一词诞生了。这个帖子引起了网民的热议,不少网友道出了自己“被就业”的经历。之后,类似的阐语如“被自杀”、“被代表”、“被自愿”、“被捐款”、“被增长”等多种“被……”词语在网络上流行起来。一个简单的“被”字,道出了网民在面对某些社会现象时的无奈和愤怒,也揭示了复杂的现实社会关系。网民在运用这一流行语时获得了宣泄的,虽无力改变现实。却在一定程度上排解了心中的郁闷。并能在网友中引发共鸣。

当然,除了上述两大主要内在动力,网民张扬个性的需求及网络草根文化崇尚娱乐至上的特质同样是网民创造网络流行语的动因所在。

大众传媒的含义精选篇4

【关键词】大众媒介;消费主义;2011;研究综述

随着西方文化对于国内的不断渗透,“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开始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显现并日趋鲜明。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消费主义”这一原属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文化符号,已经初步在国内成型,并持续对经济文化和社会风气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媒介自然也难逃其辐射。学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也可谓蔚然成风。本文中,笔者仅以2011年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为文本,对媒介的消费主义特征和利弊关系进行梳理,以一窥其未来走向及趋势。

媒介消费主义的含义界定

何为“媒介消费主义”?学界对此目前并无明确的和统一的界定。我们仅能从现有的对于“消费主义”的含义界定中推论一二。

南京师范大学的金洪奎在《浅析传媒消费主义倾向的动因》一文中使用了这样的说法:“所谓消费文化,指的是二战后在美国兴起,并逐渐向其他后现代社会扩散和渗透的、一种以消费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在全球化、一体化、多元化趋势影响下,消费文化正在从一种地方性现象扩散到全世界各个角落,发展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1]

蔡月亮在《红色影视剧中的消费主义现象探析》一文中借鉴了迈克·费瑟斯通的定义:“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世俗化的精神特征,即反对禁欲主义的道德说教,主张承认、尊重和满足人在现实人生中多方面、各种层次的需求。”[2]

而目前较多的研究者采用的是陈昕在《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生活中的消费主义》当中的观点,即“消费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求的满足,而是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换句话说,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

可以看出,尽管上述说法不一而足,但共同突出了消费主义文化的这样一个特征:以消费为手段来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在这个基础上,诸多研究者引用了鲍德里亚对于媒介消费主义的经典论述:“日常生活的平庸和重复使得人们需要外界的刺激使日常生活得以延续。于是,暴力、灾害、犯罪新闻频频出现在报纸上,明星隐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鸡毛蒜皮的邻里小事出现在报纸电视中。”[3]“我们大众交流获得的不是现实,而是对现实产生的眩晕。这种眩晕由符号和文字产生,媒体上的灾难新闻和花边新闻打破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平庸和重复,形象、符号、信息成为人们消费的主题。”[4]

鲍德里亚认为大众传媒对消费主义的盛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各类新闻中的伪善煽情都用种种灾难符号(死亡、凶杀、、革命)作为反衬来颂扬日常生活的宁静。而符号的这种冗长煽情随处可见:对青春和耄耊的称颂、为贵族婚礼而激动不已的头版头条、对身体和性进行歌颂的大众传媒”[5]。可以看出,尽管缺乏白纸黑字的定义,但学界已基本形成一致的观点,即媒介着眼于刺激公众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欲望,放大对物的符号及其意义的强调。媒介消费主义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奉行受众至上,满足受众的欲望和需求。这一思想内核对新闻价值的选择和媒介的传播方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前的主要研究视角

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媒介内容研究。消费主义文化对于媒介的影响最先体现在传播内容上。在《红色影视剧中的消费主义现象探析》一文中,作者以近年来大热的红色影视剧为对象,分析了消费主义在传播内容上的表现形式,简单来说包括营造视觉奇观,以人情化、世俗化渲染剧中人物,以大量娱乐元素取悦公众等方式。

田新玲在《消费主义语境下我国电视节目生产论析》一文中对这一问题做了更为精要的论述,将其概述为媚俗化娱乐、跟风生产和依赖广告三方面,并将这些现象原因一方面归结为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指出这是当前国内受众市场畸形发展的必然结果。

《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新闻和受众分析》一文中,作者孟庆楠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的系列报道为例,呈现了其中极其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作者写道:“在题为《欧媒称中美领导人全球最有力握手,奥巴马表现温顺》的报道中可以看出,硬新闻经过处理,增加了趣味性和娱乐性,难以承担起‘瞭望塔’的角色;《美方称愿意妥协解决贸易摩擦》、《中美经济合作是全球经济重要晴雨表》、《美欧亚三足鼎立格局形成》这种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被淹没在大量的软性新闻中。”“这些看似新闻在利用受众至上的商业原则来拉拢更多的受众,以赢得更大的利润,创造新闻的繁荣与昌盛,实则是新闻的衰落与无奈,是新闻无能为力,是新闻屈从于受众的表现,使新闻丧失了客观与独立的高贵品质。”

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媒介经营策略研究。无论是出于参与大众文化传播还是争夺受众和市场份额的需要,媒介的经营和运作方式都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赵瑞华在《消费主义价值观之传媒兜售路径探讨》中将媒介“自我兜售”的经营之道简洁地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广告和时尚杂志展示魅力,直接推销劝诱;二是通过大量明星报道和影视剧塑造偶像,间接榜样示范;三是通过加大“生活方式报道”,鼓励受众消费。

大众传媒研究学者李蓉在她的《论大众传媒中的新闻消费主义倾向》一文中指出,新闻消费主义在中国最直观的表现是以凤凰资讯台为代表的卫星电视和国内地方台热播的民生新闻。卫星电视“利用了国内观众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了解的急迫心理和国内资讯贫乏延迟的尴尬局面,利用自己的评论团队,挖掘时事背后的新闻,全方位地为观众提供最新最快的资讯”。各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报道,注重百姓生活,让百姓近距离地接触媒体、参与媒体,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增强。这些都是媒介为适应受众的消费需求所作出的探索和调整。

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受众研究。消费主义社会,受众的传受者身份已经不是媒介研究关注的焦点,其“消费者”的身份被无限放大。《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新闻和受众分析》一文对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消费主义影响下的受众角色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新闻报道对新闻的选择着眼于满足作为‘公民’受众的需要,新闻常关系到国计民生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然而,消费社会的媒体对新闻的选择越来越着眼于满足作为‘消费者’的受众的欲望和需求,新闻报道具有更多的娱乐性而失去了社会意义。”

媒介消费主义奉行受众至上的原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受众就是媒介的主导者。相反,受众在消费媒介的同时,也被媒介消费。“民众的视角、民众的参与、民众的语言讲述都让民众在这场民生新闻大战中虚幻地扮演了一回社会和人生的主角,使民生新闻在这场插科打诨式的众声喧哗当中完成了对民众的俘虏,在貌似平等的参与对话中又使大众媒介成功地将民众当成了自己营运的资源。”可以说,受众的参与是被媒体精心设计得以实现的,这种参与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运作上。作为个人,受众应该自觉抵制消费主义思潮对自己的影响,不要迷失在媒体制造的虚幻的娱乐中,成为媒体实现利益的消费品。[6]

对于消费主义影响利弊的研究。这部分研究可以说占据了媒介消费主义研究的绝大部分。即便是以上文中其他视角为切入口的论文,其结尾也通常难逃作者的价值判断,观点无非是利大于弊或是弊大于利。对于前人的研究笔者在此不多赘述。仅从2011年度的研究成果来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以一种较为客观中立的态度来审视消费主义对于媒介的影响,即在承认消费主义对于传统的社会生活和媒介传播正不断入侵的前提下,以媒介为例来发展积极探寻思路和可能,展现了更多的辩证和审慎的思考。

新的研究视阈

近年来,随着多学科对于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影响和渗透,开始出现了一些在新的视阈和其他学科背景下对于媒介消费主义的新研究和探讨,这些研究并不一定能在理论上完全具有说服力或者获得绝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但的确为传统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提供了启发和活力。

城市空间视阈下的研究。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但海剑在《城市公共空间话语中的媒介与消费主义》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消费主义的社会氛围下,传统城市空间应具有的人文诉求和文化共生等因素会受到束缚,以致萎缩和异化。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的城市现代化进程,其本身就深深地打上了消费主义的烙印,媒介所营造的“和谐”仅仅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看似完美”。由此他认为,如何在个人与国家之间建立有足够弹性的社会关系结构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社会阶级结构视阈下的研究。进行此类研究的学者的基本观点在于:消费主义语境下,大众媒介成为社会分层的标尺。黄果在《中国媒体西方主义的研究取向》一文中指出,当代大众媒介的重要使命在于对特定的消费群体进行特定的消费习惯培训,不断加强其对于自身社会身份和地位的重视,以形成对特定商品的忠诚度。目前来看,白领阶层和中产阶层是各个媒介争夺的主要对象。《世界时装之苑——ELLE》的创刊号就明确宣称:“《时尚》杂志是生机勃勃的最新通讯,它将为目前快速扩展的白领阶层打开一个全新的视窗。”[7]

环境学视阈下的研究。贾广惠在《论传媒消费主义与当代环境破坏问题》中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媒介消费主义是罪魁祸首之一。他的论调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消费主义环境下媒介一味鼓吹享受的自由,而无视义务;媒介不负责任的宣传对于传统美德如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等是一种间接的瓦解;媒介宣传带来的“消费竞赛”一定会造成某种资源的损害。作者进而得出结论:传媒消费主义盛行与地方出于政绩追求的工业化共同导致了令人不安的环境危机。

可以看出,上述新观点和视角中包含了学者大量的积极思考和创新,呈现出一种多学科融合的可能,或许能够对于我们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

结 语

媒介消费主义作为近年来传播学研究的热点,在2011年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从研究对象来看,既有对于早些年理论研究的深入挖掘,也有针对涌现的新趋势、新现象的集中讨论,并在跨学科多角度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积极的尝试。但在研究方法上还是延续了此前一贯存在的问题:尽管有大量的受众分析、文本分析和实证研究,却始终缺乏定量研究的实践和成果,研究的基础稍显单薄,导致许多问题由于缺少数据和实例,仅能停留在理论的泛泛而谈上,无法做出深入扎实的探索。希望在后来的研究中能得到改进。

参考文献:

[1]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165.

[3][4][5]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

[6]孟庆楠.消费主义影响下的新闻和受众分析[J].新闻世界,2011(3).

[7]黄果.中国媒体消费主义的研究取向[J].东南传播,2011(8).

大众传媒的含义精选篇5

【关键词】信息时代 大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

一、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球化和商业化的加剧,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正日趋多样化,这使得我国公众面临着空前复杂的媒介环境。国外媒体内容通过各种方式大量进入我国普通民众的日常媒介消费活动中。现在,传媒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同时也是青少年树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在这种形势下,任何一所大学都不是与社会隔绝的世外桃源,必然会受到大众传媒所制造的大众文化的浸染。人们很难做到真正自发地、不受媒体文化影响和媒体描述方式所干预地观察和认识世界。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在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同时,各种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出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关于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于大众传媒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评估、创造、生产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可简单概括为:它是人们获取、分析、传播和运用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是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针对大众传播媒体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它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建立获得正确媒体信息、信息产生的意义和独立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它是融合传播学、新闻学、教育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理论的新的研究领域。简单地说,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当代大学生媒介教育的目标是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和使用大众传媒讯息,不要因媒介的使用而沦为大众媒介或讯息的奴隶,达到大学生对媒介的正确使用将成为其发展的一种动力。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仅是指如何正确判断和估价讯息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还包括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实际上这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即学习如何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二是发展关于大众媒介的思想。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受众形成对媒介性质和功能的正确认识。在信息社会里,认识媒介将会成为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所谓“正确”,意味着较完整和较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三是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大众传媒中经常存在着负面信息,即不被主流社会所接受的信息。媒介素养教育要不断地列举并评论这些负面信息,以提高受众对负面信息的反省能力。四是培养受众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受众应该了解媒介及其信息对自己的意义,了解自己的需求,并学会利用媒介满足自己的需求,建设性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和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这些正是当代大学生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因此,如何建设性地培养人们辨识信息的能力,加强媒介管理,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这对当代大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与国外的媒介在属性、特点和发展规律上都很不相同。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也应切合我国的实际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完成。

1.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一种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教育形式,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最有力的一种途径和方式。对于尚未走出校门,又大多求学在外的大学生而言,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影响应该是最重要的,因此,学校就应该成为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力量。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利用校园文化环境和为大学生创造实践机会等方式来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其中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又是重点中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思维层次较高,学习自主性较强,这些都是在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有利因素。依据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在学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该体现五个核心理念,即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进程有巨大的影响;媒体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媒体信息通常含有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商业动机;媒体信息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每种媒体都有独特的美学形式与符号特质;受众诠释和接受媒体信息意义的能力与程度有着相当的差异。

另外,在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同时还要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法,素养的提高不仅靠传授,更重在养成,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媒介素养教育的活动中不断锻炼、探索,媒介素养才能提高。

2.社会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二种途径是社会教育。社会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一方面要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组织建设,因为政府出面才能更有效地组织与实施。同时,有关部门要从法律和技术两方面加强网络管理,尤其是校园网的管理。因为网络是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媒介形式之一,其传播隐蔽性强,且目前还很不规范。

大众传媒也应该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积极发挥作用。首先,媒体要规范其内容,做到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地发布信息,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环境。其次,传统媒体也要注重传播的技巧,关注大学生的媒介接触特点,积极探索符合大学生心理的传播策略。第三,我国传媒还应该向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大众媒体学习,发挥其优势,积极传播媒介素养教育知识。

五、结束语

我国大学生的媒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大学生媒介教育的实践过程是一个不断摸索、变化和完善的过程。通过这种教育,使大学生具有分析判断媒介、有效地利用信息的能力,最终使他们成为媒介的主人、信息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

[2]郑保卫.媒介教育大众化势在必行[J].中华新闻报,2002,(1).

[3]张冠文.论媒体素养教育的必要性[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4]陈启英.媒体素养教育——E时代之新公民教育[J].中国传媒报告,2004,(1).

[5]瑞尼·赫伯斯.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J].媒介研究,2004,(3).

大众传媒的含义精选篇6

论文摘 要: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和发展,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显得格外重要。而对于占受众人口总数大多数的农村受众而言,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如何?其中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对此,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有什么相应的对策?这正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

媒介信息处理,指受众在处理所接触的媒介信息时所采取的一系列认知策略。[1]从近年来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可以看出,媒介素养的两个重要的维度是:媒介信息处理和媒介参与意识。鉴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农村受众,所以媒介参与意识暂且不谈。基于媒介素养关注受众主动解读和反思批判媒介信息的理论指向,作为媒介素养的一个子维度,我们可以将媒介信息处理具体化为受众对所接触的媒介信息的思考、质疑、拒绝和核实。“思考”指的是受众对大传媒所呈现的文本背后所包含的深层含义的解读;“质疑”指受众能够对大众传媒所呈现的文本提出质疑,怀疑其中的有些细节的真实准确性;“拒绝”指受众对大众传媒所持的观点、所提倡的思想的排斥和抗拒;“核实”则意味着受众能够通过个人经验、认真查询、不同传媒之间的比较来确认自己所怀疑的细节。

以上讲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所包含的四个方面——思考、质疑、拒绝、核实,在大众传媒越来越发达,信息无孔不入的进入每个人生活的今天,任何受众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即对媒介信息的思考、质疑、拒绝、核实的能力。农村在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却常被忽视的地域,中国人口的70﹪-80﹪在农村,农民,作为媒介受众中人数最庞大,却又经常被忽略的一个社会阶层,在有关媒介素养的一系列问题中,似乎也被忽略了。对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众而言,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现状如何?影响他们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涉及到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及其教育。

媒介素养发端于英国,中国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有的学者认为以1994年陈力丹《我国需要“媒介扫盲”》为开端,而有的学者认为以1997年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为开端,无论按照哪一种说法,媒介素养引进国内的时间并不长。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努力,媒介素养已从一个热点话题逐渐深化成具体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从近两年对媒介素养的研究来看,对特定群体的研究比较多,如,青少年、大学生、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少数民族受众等。具体到本文的研究对象——农村受众,则更多的倾向于媒介使用情况,信息资源的分配,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媒介素养研究。

对于媒介素养,目前比较经典的定义是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的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根据学者们的概括,媒介素养在西方经历了四次范式的转移。[3]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第三代范式,强调大众媒介制造假性意识的巨大潜力,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一种由外部文化强加的价值观念,而媒介正好代表了这种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所以媒介素养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批判解读能力。[3]这样,媒介素养的重点在于揭示大众媒介文本建构的“媒介真实”与现实世界的差异性,以及文本中暗含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如何麻痹受众的。

一、影响农村受众信息处理能力的因素

广大的农村受众因其独特的社会处境和面临的艰难的现代化的任务,其媒介素养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由于传媒的快速发展,恶性竞争,部分媒体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其社会责任,良莠不齐的内容同时涌入了广大农村受众的眼中,传媒生态正遭受商业逻辑的践踏。与城市受众相比,农村受众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在这方面受到的伤害更大。通过已有文献梳理,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农村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非常弱,他们批判接受媒介信息,积极主动思考解读的情形几乎不存在。这就是农村受众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基本现状,是什么导致了农村受众信息处理方面的现状?

(一)与经济状况有关

农村受众信息处理能力的高低与他们所处经济状况有关,与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有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接触大众传媒是人们为了生存发展和完善自我而产生的一种社会需求,对于农村受众来说,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接触传媒以及接触传媒的目的和意义是不同的。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的基本的生活问题解决了,他们就将目光转向了更高的需要层次,如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他们对大众媒介所呈现的文本有了一定的思考意识,也就是说他们有了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经济基础。比如江浙一代的农村受众,以《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居民媒介素养——对浙江金华农村居民媒介素养现状的实证调查》为例分析。对于广告的态度,有72﹪的人不认为广告是真实的;对于电视剧,有62﹪的人认为其内容贴近现实,40﹪的人认为电视剧里出现的色情和暴力镜头没什么不好;对媒介运作的认识,70﹪的人不清楚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对“把关人”更是闻所未闻。虽然以上数据显示的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并不理想,但也说明在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已经开始萌芽。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尚且这样,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受众的情况我们可想而知。大众传媒对他们而言只是闲暇时间消遣娱乐的工具,媒介所传达的基本事实、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的正确与否对他们没有实际意义,他们宁愿相信这一切全是真的,而没有时间、精力以及能力进行思考、分析,因为这些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了。

(二)与文化程度有关

农村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农村受众的文化程度有关,受教育程度越高,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越强。我国农村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据统计,在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有2/3的人处于文盲半文盲的状态。大众传媒所传递的是现代文明,无论传播技术如何发展,如何能够以最浅显易懂的形式呈现传播的内容,农村受众和大众传媒之间的隔阂还是永远存在的。传授双方的共同的意义空间越小,传播实现的效果就越不理想,更不要说激起他们心中自我意识的觉醒了。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广大农村受众的思想认识受到了局限,只关心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身边事,对于国家、国际大事没有想知道的愿望,更不要说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外面的世界,进而对大众传媒所呈现的世界提出自己的思考、想法。媒介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提供天气预报、娱乐消遣的工具。他们一般认为媒体所呈现的世界与他们所处的世界相差太远,电视剧里的生活是城里人的生活,而他们并不懂“拟态环境”,缺乏应有的媒介知识,也并不知道媒介是如何运作的。文化水平这道连接大众传媒和农村受众的桥梁一旦不畅通,那么他们之间正常的沟通就会出问题,更不要说深层次的理解、思考和批判了。 转贴于

(三)与媒介知识水平有关

农村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媒介知识水平有关,媒介知识水平越高,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越强。近年来,提出媒介素养认知范式的美国学者波特将媒介知识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内容、生产过程和效果,其中又以前两项最为重要。[4]就内容方面来说,受众应该明白,媒介内容是建构的产物,而建构现实不等于反应或者代表现实;就媒介生产过程来说,受众需要明白信息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重要背景对意义产生的影响。根据学者们对上海、北京、广州、西安4个城市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城市受众的媒介知识整体上不容乐观,处于及格水平。与城市受众相比,农村受众在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经验范围以及对媒介的接触都远远落后,所以农村受众的媒介知识更是不容乐观。根据对浙江金华农村的媒介素养调查(70﹪的人不知道电视节目的制作流程,40﹪的人认为媒介报道反映了全部的生活)也可以发现农村受众的媒介知识水平很低。然而,这种对媒介的基本知识的普遍缺失必然影响到他们对媒介信息的处理。

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有针对性的对农村受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实现大众传媒与农村受众的良性互动,从而更好的实现传播的社会功能。

(一)普及媒介知识

由于大部分农村受众文化水平偏低,对媒介的认知尚处于很低的层次。我国的大众传播技术和设施发展很快,但大众传播接受者的素质提高却比较缓慢。很多受众对媒介保持着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正是由于不了解媒介的运作模式而产生的。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首先应该打破农民对媒介的神秘感,正确认识媒介,了解媒介资源。只有对媒介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才能更好的对媒介内容进行思考、质疑、拒绝、核实。

(二)辨别过滤负面信息

对农村受众而言,负面信息还包括大量的虚假信息。限于普遍文化素质的低下,面对丰富多彩的媒介内容,能够有效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而不至于迷失在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之中,是农村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因此,对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应重点教会他们辨别负面信息的方法,对虚假信息的识别对农村受众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时,能够辨别真假信息,也就意味着农村受众对大众传媒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辨别能力的提高也就是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改善传播设施、提高文化水平

农村地区的欠发达一定意义上可以归结为知识贫困和信息贫乏。知识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文化水平的普遍偏低,信息贫乏的主要原因是传播基础设施的薄弱。只有在传媒的到达率达到一定的程度,受众能够充分享受传播资源的情况下,才可以谈对传播内容的选择、思考等。而这其中又涉及到文化水平的问题,只有达到一定的文化水平,对大众传播内容才能充分的理解。

基于上述几点,在农村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首先要从心里上消除媒介神秘感以及媒介崇拜思想,其次要尽可能多的传授媒介知识,让受众了解媒介。具体的可行途径有媒体培训、成人教育、培养意见领袖等。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偏低,这是我国农村媒介素养的现状。提高农村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可以促进农村受众个体发展,抑制大众传媒对农村受众的负面影响,实现媒体与受众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实现传媒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 周葆华,陆晔.从媒介使用到媒介参与: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现状[J].新闻大学,2008(4).

[2] 陆晔.中国传播学评论—媒介素养专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大众传媒的含义精选篇7

关键词:大众传媒 军事文化

一、大众传媒是军事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先进文化依靠信息传播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得到保留,也在传播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这一特点在军队新闻媒体中也鲜明地体现出来。

1 大众传媒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存在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反映了一定时期军队这—特殊群体的社会存在方式,这种反映是大众传媒通过自身话语体系来表达,本身就是—种社会文化存在,也就是大众共享敝化。“报刊、图书、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介既是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众传媒兼具传播科学文化和传播人文文化的双重功能,置身于两种文化的交汇点上,也就决定了大众传媒应当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宣传者、促进者和有力推动者。

2 大众传媒与军事文化建设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军事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繁荣文艺创作、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用先进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部队,激励官兵,使军队的集体意志通过制度转化为官兵的精神战斗力,保证身心健康,提高整体素质,进而为部队的战斗力服务。

大众传媒固有的功能和基本特征与军事文化建设的目标有深度的契合之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3 大众传媒在军事文化建设中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把关人理论”“沉默的螺旋”等相关理论告诉我们,经过精心选择和编辑,大众传媒对文化的认知、导向,决定着公众尤其是军队官兵对于文化的认知,从长远看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理念观念、价值选择等观念层面。大众传媒的这些独有优势,使其完全可以发挥在军事文化建设中的引导和影响作用,实现传播先进文化,剔除腐朽文化的效果。

二、大众传媒在军事文化建设中的责任

先进军事文化凝聚着宫兵共同的信仰信念,目标追求和高尚的伦理道德,能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向心力。大众传媒在繁荣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上的责任,应该包含以下三个层面:内在层面,大众传媒应着力于构建官兵的精神支柱;中间层面,大众传媒应着力于引导军事文化发展方向;外在层面,大众传媒应满足官兵的文化需求。

1 弘扬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筑牢官兵精神支柱

大力弘扬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就是对军队传媒职责使命的内在要求。大众传媒的内容广泛、多样,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官兵受教育、学知识和娱乐的要求,已经成为官兵大量、快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时,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我军官兵的精神支柱。

2 传承和传播先进文化,引导军事文化发展方向

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和传播我军特色的精神文化财富和优良传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并存,对官兵思想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境外敌对势力也越来越把文化作为对我进行思想政治渗透的重要领域和渠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消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官兵在价值信仰上出现迷茫和离散化的倾向,使官兵思想受到不利影响和侵蚀,社会文化中的低俗、庸俗、媚俗倾向,对青年官兵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西方国家在加强军事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对军事文化的概念、构成要素、重要性以及发展趋势等问题做了详细的阐释,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军事文化建设的举措,如强调军队价值观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凝聚力和集体精神建设等。

大众传媒借助技术手段而成为文化最重要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在现代社会中,绝大部分的文化必须借助于大众传媒才能到达大众。在军事文化领域,大众传媒应大力倡导军事文化,对军事文化进行正面阐述和宣扬,树立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典型,营造军事文化发展氛围。大众传媒还应以先进军事文化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来分析当前形势、重大事件、社会现象,引导受众的思想观念,并对内部滋生、外部渗透的腐朽文化进行抵制,以维持先进文化的纯洁,使先进文化始终给人以正确导向、行为规范、持续激励和凝聚力量的作用。

3 丰富先进军事文化内容,满足官兵精神文化需求

包含战斗性、艺术性、娱乐性特征的军事新闻、军事文学、军事节目等先进军事文化载体不仅滋养官兵的心灵,也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官兵的言行,引导官兵的意识和行为,使官兵在润物无声、春风化雨中净化思想、完善品格,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大众传媒必须要加大创新力度,寻找更加丰富的文化内容、更加完善的文化传播渠道、更加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表达形式。

三、大众传媒在军事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实现

1 深刻认识大众传媒对军事文化的建设现状

我军的大众传媒,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从媒介形式上看,从单一的纸质媒体,发展到广播、电视、网络、视频等多种传播手段并存,满足了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硬件要求;从宣传理念上看,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的有效手段,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掌握了增强新闻宣传工作实效、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经验,为我军军事文化乃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也要充分认识到,我军的大众传媒在军事文化建设上需要加强的地方还很多。内容上,我军的新闻媒体虽然有《军营大舞台》(电视宣传中心)、《军旅文化》(《报》)等一大批承载军事文化的栏目、版面以及《生活》、《军营文化天地》等期刊杂志,但缺乏系统的整合,一些栏目定位还不够清晰,文化责任还不够明确,直接影响了节目的品质;从形式上看,文化节目大多还停留在发展文化活动,丰富官兵业余文化生活等简单层面,文化含量不高,文化氛围不浓,也缺乏对先进文化尤其是军事文化整体和系统的关照,如对我军独有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缺少相应的深入思考;从影响力上看,尽管近年来有很多文化类节目在诸多评奖中获得了荣誉,但这些文化栏目的影响力还相对有限,在同类节目中还不够突出,官兵的满意度也有限;从外部环境看,我军的新闻传媒一直以塑造独具特色的军事文化为主题,在观众心目中有了一定影响,但在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等后现代文化潮流的冲击之下,应对措施不多,改进地方有限,难以继续发扬自身独有的优势。

2 不断增强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

大众传媒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应勇于承担传播先进文化的责任,对构建良好的社会文明、公序良俗和社会秩序富有社会责任感。

毫无疑问。我军新闻传媒人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使命较作家、艺术家等一般文化人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更注重文化的战略性舆论导向作用和长远的社会效果,因而不应是信息的被动传播者,而应是站在“文化”角度上做真正意义的“把关人”。要提高新闻传媒人的文化素养,就必须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入手,从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配合开设文化讲座,丰富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品位,打牢大众传媒宣传工作者的思想根基,纯洁思想道德,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素养。

3 创新我军大众传媒的文化表达

大众传媒的含义精选篇8

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建立一套与之相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该体系建构的根基是实现在尊重我国各民族、各阶层的价值观念以及信仰追求的基础上,使社会大众坚持奉行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在讲话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如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建国以来一直奉行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具有充分的历史根源和现实依据的,它所提倡的是一种社会大众普遍认可并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以此规范大众对现实事物的认识,促使大众能够将其内化为精神世界的合法化与秩序化。

一、牢牢占据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我国的主流媒体在对新闻事件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舆论引领作用。在新闻面前,政府需要借助具有特殊权力和影响力的媒体来传播权威消息,引导民众。另外,媒体的重大新闻报道能有效地将大众“召唤”入一场重大的事件当中,呈现媒介仪式的特征,进而强化民族认同,弘扬和传播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最终实现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讲话中指出:新闻传媒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新时期新闻传媒要始终坚持体现党和政府的意志,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牢牢占据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大力弘扬符合时代特征、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宣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和不良文化的侵蚀,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新闻传媒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者和宣传者,同时也是积极实践者。在现有社会语境与媒介环境下,亟需一种新的新闻报道范式实现和形成科学良性的舆论合力与舆情导向。传统主流媒体生存与发展空间虽然备受新媒体挤压,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传播主体地位和广泛影响力仍未动摇,特别是对通过新闻传播构建社会共识、促进价值共享与维护秩序和谐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舆论意义。

在10月14日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为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所依”。同时强调“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电视新闻中,经过符号化的电视新闻话语本质上已经蕴含了整个社会族群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此可视为是电视传媒对社会族群成员进行文化濡化的方式和手段,社会成员收看电视新闻的行为,可视为是在对自我身份认知与对族群认同的形成过程。

二、媒体宣传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媒体可通过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报道对大众进行心理引导,同时表现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民族凝聚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

(一)确立社会规范,彰显社会价值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规矩与准则,在人们的行为互动中逐渐形成且具有稳定性和规范性特征,本质是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具体化反映。社会规范的作用体现在两个维度上:对个体而言,遵循社会规范是其社会性的表现,同时也是身份认定、融入群体的心理前提;就社会而言,则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保证。社会规范作为一个群体共同意见的反映,表现为一种共同的价值体系。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体要融入群体生活,就必须掌握这种价值标准并内化为行为指导,对自身的社会行为进行约束,同时在进行其他社会活动或社会行为时,会以此作为评判标准来衡量他者行为的合法性。我国电视新闻话语中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蕴含了媒体对新闻信息的筛选和分类,呈现出暗示性的价值判断,以期最终塑造符合主流意识的规范化角色、规范化行为,达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

(二)塑造社会共识,促进社会认同

社会规范在形成后要发挥其作用需经历一个形成社会共识的阶段。社会共识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事物及其相互关系大体一致的看法,即社会合意。社会作为统一整体健康有序地发展需要社会成员对社会事物(尤其是社会规范)形成“共识”,惟其如此,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同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发展。推动和强化共识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必行的一步,在传统社会中主要由教育和宗教来完成,而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成为这一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传媒领域的共识是“媒体工作者及一般民众对社会现状和运作的共同基本假设,包含对社会的基本利益、价值及问题的看法” 。

近年来我国新闻宣传逐渐改变了以往报道中直白刻板的传播模式,利用电视媒介特殊的声画符号系统,将核心价值观念蕴含在文化和情感认同之中,成功实现传播策略的转变。通过这些电视符号形成受众对民族及国家的认同,从而在宏观层面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化与完善。

三、结语

大众传媒的含义精选篇9

一、微传播的含义

微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微传播是指以微博客、QQ、MSN、微信、彩信、飞信、手机短信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狭义的微传播就是指微博客。这些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都体现了一个“微”的特点,即传播的内容是“微内容”(一句话、一个表情符号、一张图片等等);传播体验是“微动作(通过简单的按键操作、鼠标点击就能完成选择评价、投票功能);传播渠道是“微介质”(手机等介质);传播的对象是“微受众”(小众、对象性传播)。概括来讲,微传播就是信息传播的精简化,通过对海量的信息进行删繁就简,从而使传播的内容小中见大,引起受众的广泛的关注[1]。

二、微传播的特点

微传播虽然以“微”著称,但是它集合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互动传播、大众传播的特点,在微传播影响下的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从网络中筛选信息,成为信息的主动接受者。具体来讲,网络微传播包含了如下几个特点。

(一)碎片化。

“碎片化”是描绘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性的说法,指的是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导致受众细分、媒介小众化。媒介为了使传播更为精准、明确,通常会考虑到受众的差异化特征,对受众市场进行细分,以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当前,社会呈现碎片化的特征,受众和媒介也趋向碎片化的划分,微传播正是迎合了社会碎片化的特征,满足了受众碎片化的需求,反过来又造就了多变的、差异化的受众。如“人人网”就是面向高校在校生,“开心网”就是面向上班一族,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受众。

(二)个性化。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他们迫切希望能够自主决定信息的接受、传播,或者进行自由评论,在成为信息接受者的同时,他们也希望成为信息的传播者,能够表达自己的声音。微传播就是建立在互联网平等、去中心化和反权威精神的基础上,为受众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台。在微媒介作用下,受众开始积极参与到网络信息的交流中,他们开始喜欢并习惯于刷微博、发表言论,在这一过程中,受众将自身个性化特点放大,开始担任“自媒体”这一角色,通过、转发、评论信息,来满足自身需求[2]。

(三)快捷化。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快速简便的信息,并希望直接明白其中的诉求重点。媒介的传播任务就是能够以最简单的方式向受众传播他们需要的信息。以微博为例,作为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其更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微博能够将每时每刻的想法表达出来,以140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三、微传播的效果

“微博”不微,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实际上蕴含了微传播的巨大影响。在碎片化、个性化、快捷化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体的“微观世界”,微传播看似微小的力量却能够发挥出强大的传播效果,对整个社会传播的发展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微传播使得每一个社会个体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平等的个性化双向交流逐渐取代了自上而下的大众传播,信息的传播着和接受者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微传播意味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微传播对整个社会传播体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在积累微小的力量过程中不断强大起来,其传播效果已经明显超过传统媒体,整体上迎合了新时期社会催化下的受众表达信息的欲望和传播信息的欲望,使信息传播更加民主化和自由化。在微传播时代,微传播正在凝聚平民的力量,这种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对未来新的传播模式的进一步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衍生出了新的内容景观和传播方式,微传播作为网络社会发展的中心议题之一,已经真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并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当中,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对微内容的依赖感也在不断增加。微传播这种新的传播方式符合了新媒体的人性化传播特色,紧随时展的节奏,满足了受众的传播欲望,未来仍会继续发挥其巨大的影响。

注释:

[1]薛芙蓉:《微传播巨影响――网络微传播特点及效果浅析》,《今传媒》2012年第1期,第16-17页

[2]边涛:《微传播的社会动力和个人风险》,《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第26-28页

大众传媒的含义精选篇10

关键词 第四媒体 网络 媒介

当前,网络已开始走出泡沫与低谷,进入了第二轮高速发展阶段,网络媒介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不少学者也在竞相炒作一些新名词。就在“第四媒体”已经几乎成为了互联网的代名词后,又由此延伸出“第五媒体”、“第六媒体”(如“第五媒体”是手机还是数字电视还在争论)。传统媒体也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为正本清源,本文拟通过对“第四媒体”的解读与质疑来反映当前媒介排序与命名上的盲目跟风与不求甚解。

一、从词源上看,“第四媒体”是一种不求甚解的跟风

当今学术界有一种怪象就是惟洋是崇,对于外来的理论概念与词汇争相炒作,不假思索盲目跟风。“第四媒体”就是舶来品。引进者一开始就声称这是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提出来的,让人感到这是一种权威的定性。其实,联合国新闻委员会(committee on information)并不是个学术机构,它是联合国大会的一个附属机构,是联合国新闻政策的协调中心,每年举行一次例会,就联合国各方面的新闻传播活动进行审议并向联合国提供建议。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张允若教授就曾做过考查,①他发现1998年新闻委员会的报告以及主管传播和新闻的副秘书长法眼健作的致词中确有“第四媒介”一词,但其基本意思是说:联合国在发布新闻时,除了原有的印刷媒介(print medium)、广播(radio)、电视(television)这三种媒介外,还应该通过第四种媒介因特网(internet)来进行。当时联合国不仅有了自己的出版机构、电台、电视台,而且建立了自己的新闻发布网站,会议强调要完善这个网站,并充分发挥这个新建媒体的作用。可见这一说法的提出是有特定语境的,主要是就联合国的新闻发布途径而言的,并不是对互联网络的理论阐述和总体定位。况且,新闻委员会在最前面用的是“印刷媒介”( print medium)一词,其中包括了书籍、报刊、会议印发的公报、新闻稿等在内的各种印刷出版物,报告对这些方面的工作都有叙述。可是到了我国“印刷媒介”就变成了“报纸”,“第四种媒介”(网络)就变成了“第四媒体”,这是明显的曲解,或者说是特大的误会。

二、从语义上看,“第四媒体”是“第四媒介”的误用

《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7月修订第三版)对“媒介”的解释是“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世界上的事物之间总是有联系的,所以媒介作为一种中介因素,存在于一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如我们面对面交流时声波传动所依载的媒介就是空气。在新闻传播学中,《新闻学大辞典》对“媒介”的解释是“用来表达含义的静态或动态的任何物体或物体排列。例如,烟火信号、树皮上的刻痕、纸上的墨迹等”。其中《新闻学大辞典》对“传播媒介”的解释是“简称传媒,是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指承载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对“大众传播媒介”的解释是“简称大众传媒或大众媒介,泛指所有用以向广大的受众传递各种信息的技术手段,通常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和图书等6种传播工具”。②从以上对“媒介”的定义可知,媒介的定位是一种介质或工具。而对于“媒体”,《新闻学大辞典》以及各种传播学书籍都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当下各种书刊报纸对“媒介”和“媒体”的使用,基本上是随时都可以互相换用。

虽然二者的混用已经了成为了习惯,但在中文语境中,二者的内涵毕竟还是有差别。“媒体”,它侧重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譬如电视台、报社等。也就是说“媒体”一词更微观化和组织化,更倾向于指某种特定的或具体的媒介组织;而“媒介”的含义较之“媒体”来得更宽泛一些,更多地侧重于一般意义上的介质与普遍意义上的工具。比如,我们通常把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视为大众媒体,但似乎不会说:人民日报是一个大众媒介,中央电视台是一个大众媒介。再比如说某某在报社或电视台工作,我们可以说某某在媒体工作,但似乎不会说这样说,某某在媒介工作。感觉十分之拗口。同时,从量词的使用上来看,也有这种倾向:大众媒介用“种”,大众媒体用“个”。可见,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媒介指的是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等信息内容的传播工具(介质),如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而媒体指的是出版社、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等传播信息内容的组织或机构。因此,严格意义上,互联网是一种媒介,是传播信息的一种媒介(电子媒介),不能说是一个媒体,而互联网上的新闻网站如新华网,才是媒体,一个传播信息的媒体(电子媒体)。

三、从内涵上看,“第四媒体”的本质与互联网的实质不符

抛开“媒介”和“媒体”语义上的差异,“第四媒体”的内涵与互联网的本质也不能契合。

自从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提到的“第四种传播媒介” 舶入中国成为“第四媒体”后,从此,“第四媒体”在中国一夜走红。但与传统媒体众口一词把互联网称为“第四媒体”截然相反,网络企业的“头头脑脑”们却几乎都一致认为互联网不是媒体。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263首都在线执行总监张大庆的观点:“许多人称‘第四媒体’即是互联网,我认为这种看法是阶段与片面的。媒体只是互联网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一种功能,而不是它的全部。”③我们知道互联网并非仅有传播信息的媒体功能,互联网还具有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重要功能;互联网对每个使用它的人来讲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平台,也是通信、商务、交易、服务、娱乐等方面的平台。其本质与核心似乎只有两个字:“应用”,各方面的应用。同时,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来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是媒体定位的标志。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播媒介”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互联网虽然是信息的集散地,但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网上商场、网上银行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看互联网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因此,把互联网从“媒体”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或“第四媒体”,都是不妥当的。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互联网作为整体虽然不是媒体,但互联网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或称“第四媒体”,即那些基于互联网这个传输平台来传播新闻和信息的网站。

四、从寓意上看,“第四媒体”的预期与传媒的现状悖离

从传统意义上说,报纸被誉为第一媒体,广播被誉为第二媒体,电视被誉为第三媒体。但这种称谓具有典型时代的背景特色即认知上的局限性。上世纪50年代是电视的时代,自从电视进几亿万个家庭后,它以纪实的传播方式,直观的现场效果、富有冲击力的画面语言征服了全球数以亿计的观众。电视这种媒体从出现到风靡全球,只经历了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 电视的惊人的发展速度极大地震撼了学者界。当时便有无数未来学家几乎肯定的说,电视集声像文字于一体的优势远远超过了报纸和广播,其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征服全球之日,也就是报纸和广播消亡之时, 因而学者界才将媒体进行了第一第二和第三的划分。由此可见媒体的排序除了作为一种产生时间的见证之外。更隐含着后来者必将取代前者的一种寓意。但时至今日,在电视的发展已经如日中天时,报纸和广播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在与电视的残酷竞争中获得了极大发展。因此,人们反思之后在正视这一现实的同时,也就不再沿用第一媒体第二媒体和第三媒体的划分了。故现在很难在大众传媒上和学术论文中找到“第一媒体”“第二媒体”“第三媒体”这样的术语了。互联网的出现无论其迅速崛起的发展史、遍及全球的影响力和成为数以亿计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都与电视发展的历程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人们对互联网就是“第四媒体”的定义似乎也隐含着对新兴媒体必将取代传统媒体的一种预期。有的未来学家甚至预测,在高速公路时代,由于网络上的电子影像、声音、文字等信息传播是如此之及时、生动、立体,以至于传统媒体的生存将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报纸将成为首批牺牲品在人类社会中完全消失,而电视将在今后十年内消亡,传统媒体的命运就将是信息时代的恐龙。最有代表性的意见是美国未来学家乔治吉尔德,他大胆地宣布了电视的死亡,但半个世纪前的报纸和广播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电视也不会成为信息时代的恐龙。④当前,人们看到及预测到的不是报纸、广播、电视的消亡,而是彼此的融合,共同发展。因此,“第四媒体”的寓意也只是如同“第三媒体”的寓意,成为妄言。

因此,把报纸称作“第一媒体”,把广播称作“第二媒体”,把电视称作“第三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又把网络称为“第四媒体”,并由此延伸出“第五媒体”、“第六媒体”,这种对媒介的排序与命名实则是一种盲目跟风和不求甚解。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传播者与文化人,还是多一点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为好。

注释

张允若:《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1期。

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9-60页。

大众传媒的含义精选篇11

关键词:符号 舆论 符号义 官方舆论场

一.“官方舆论场”的说法引争议

伴随网络的发展以及层出不穷的网络舆论事件给官方带来的压力,新闻界兴起了有关舆论场的研究热潮,“舆论场”、“官方舆论场”“民间舆论场”“网络舆论场”等等也成为官媒热词。但由于当下的“舆论场”理论还不成熟,没有完善的理论系统,因此面对相关的种概念,大家还不能达成共识,环顾当下,已有学者对“官方舆论场”这一概念提出质疑。“‘官方舆论场’本身是一个无法成立的伪命题,应当丢弃这一说法,以免误导众多媒介和草民大众。”继而认为官方媒体只能引导舆论,将“两个舆论场打通”既没有必要,也无法做到。

基于这种观点,便有学者认为应该将主流媒体的“舆论场”改名为“宣传场”,“主流媒体传播的一些观点出自宣传需要,只能叫做宣传场而不是舆论场。”这种说法看起来直接破解了之前的质疑,但在某种程度上是把人们带进了另一个误区。舆论究竟能否被制造,官方能否制造舆论呢?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进行阐述官方制造舆论的可能性。

二.符号与舆论的关系

索绪尔是符号学理论的奠基人,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首先提出了符号学的概念:“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我们称之为符号学”。他认为符号是人类传播的基础,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能指”代表了语言形式,“所指”代表概念内容,二者不可分割。刘建明在《基础舆论学》中指出:“舆论是由意见或观点体系组成的,是若干舆论细胞的集合”,而“舆论细胞,即单一的舆论意见正是由印象、情感、信念、态度和见解这些要素组成的”。简单地说,舆论是意识的集合。而从符号学研究范畴看,符号学的研究涉及到意义表达的一切领域,因此从符号学来分析舆论是可行的。

根据符号学的观点,生活中人们接收到的信息实际上是一系列的符号,它来自于各种传播渠道,包括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符号学中的“能指”也称为“符号具”,“所指”则称为“符号义”。有关相同事件的不同符号的“符号具”是一样的,都是指有关事件的客观信息,而客观信息之外的那些有关主观意识的信息,如态度、意见、立场、情感、信念、心情等,则属于“符号义”的范畴。按照舆论学的观点,“舆论是由意见或观点体系组成的”,而符号学中的“符号义”包含了所有意识方面的东西,因此可以认为舆论是“符号义”聚合并显现的结果。

三.从符号学角度看争议来由

(一)存在即合理

有关“官方舆论场”这一概念的争论,实际上是有关“官方能否制造舆论”的争论。若从符号学的角度,结合我国新闻媒体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官方是能够制造舆论的,而这种制造不是一对一的直接过程,主要通过媒体作为中介来实现。当某起重大事件发生时,官方将自己认可的“符号义”,结合具体的事件形成“符号”,通过媒体向大众传播。当一群人解读相同的“符号”,大多数人都能获得其中的“符号具”,即“能指”。虽然在二次编码及二次解码之后,每个人收到的和内化的“符号义”不总是相同,即每个人形成的主观意图或对传者主观意图的理解(如果有去理解的话)不同,导致每个人的立场态度也就不同,但是对于接受同样“符号”的人,形成相同意见的概率要大于接受了不同“符号”的人。

在过去,传统媒体作为主要的传播渠道,如果受某种原则或观念的约束,制造的符号都含有相同的与官方一致的“符号义”,那么受众容易形成与传者主观意图相同或接近的意见,加上沉默的螺旋在作用,受众会以为媒体里的意见是大多数人的意见,因此而接受媒体的“符号义”,也就接收了官方所认可的“符号义”。因为舆论是“符号义”聚合的显现,那么当认可官方所认可的“符号义”的人在数量上达到一定规模时,就能形成与官方立场一致的舆论场。因此基于这种“符号义”范畴内的共性,“官方舆论场”一

可以成立。

(二)变化引争议

在过去,官方能够构建强大舆论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众接收到的信息“符号”的单一化所致。然而,在这个通讯、交通如此发达的时代,尤其是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导致大家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得十分多元,同一客观信息在不同媒体编码后会形成多种具有不同“符号义”的符号。因此受众接受官方的“符号义”的概率,相比过去下降了许多,官方舆论场的形成不再那么容易。

除了“符号”多元化是导致“官方舆论场”建构失利的因素之外,官方想要传达的“符号义”与受众实际上收到的“符号义”会有所差别,而这差别的多少也决定了官方是否能够成功构建舆论。很显然,当下的状况表明了受众接受的“符号义”与官方想要传达的“符号义”出现了很大偏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内容不符合受众胃口,所以受众直接拒绝该符号;立场过于高大,受众在接受符号时带着抗拒心理拒绝掉“符号义”,甚至形成相反的对立的“符号义”。总之各种原因导致了传递与接收的错位,使得政府不能构建拥护自己的强大舆论场。

(三)改革是真理

马克思的辩证法要求我们要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来看世界,那么受众在收到多个内涵不同的符号之后内化的意见相对来说更具有理性也更接近真实,所以我们应该肯定符号多元化对舆论产生的积极意义。另外一方面,虽然我们从符号学的角度认可官方具备构建舆论场的能力,但是舆论的主体始终是民众,民众的“符号义”才是舆论构成的基本要素。因此,“官方舆论场”在面临当下与其它舆论场发生的错位问题时,应该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根源。

有关官方舆论场的争议,实际上是还源于“宣传场”和“舆论场”的争议。在关于“官方舆论场”的争议中,有人直接说“主流媒体舆论场”不是“舆论场”,是“宣传场”,企图通过公开宣传意图,转移讨论的重点,来完全否认两者的冲突矛盾。这其实又回到原来的矛盾,“宣传场”与“舆论场”可以并存吗?当一个“符号”承认它在向你推销某种观点,你还愿意接受它的“符号义”来内化为自身的意见吗?舆论和宣传之间是存在冲突的,因为在两个行为后面的受众地位发生冲突。在舆论中,受众属于制造符号者,是主体;而在宣传中,受众属于接受符号者,是客体,在既把受众当主体又把受众当客体的传播实践里是必然会出现问题。因此要想消除这种争议,就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宣传场”与“舆论场”的关系。

对于如何处理“宣传场”与“舆论场”的关系,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提出的著名的“圈子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地方。他认为关于媒体是喉舌的定义有大圈、中圈、小圈之分。大圈是指“凡是媒体都是党的喉舌”这一传统观点,中圈则缩小了范畴,以“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来表达,小圈划定的是“党报党刊是党的喉舌”。李良荣教授认为,“中国进行新闻改革25年来,‘大圈’之说已基本消失,现在‘中圈’与‘小圈’之间徘徊”。而当今的“喉舌论”适用于“小圈”。建立“小圈”式的“喉舌论”实际上就是让媒体创造拥有自身“符号义”的符号,而不是官方的。这样做一方面会缩小“官方宣传场”,那么与它负相关的“官方舆论场”相应地可能被扩大。另一方面会形成并扩大“媒体舆论场”,主要是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会增加。新形成的“媒体舆论场”将与现有的以网络为主体的“媒体舆论场”进行磨合,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以所有媒体为主体的“媒体舆论场”。

同样以马克思的辩证法为依据,这样形成的“媒体舆论场”将更有利于社会,它既包含了网络的真实,也包含了传统媒体的理性。由于原来的“网络舆论场”被包含在新的“媒体舆论场”内,也就不存在“网络舆论场”,它与“官方舆论场”的对立也就消失了。至于新的“媒体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的关系,它既不是原来传统媒体与官方的附属关系,也不像“网络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的对立关系,虽然现在还无法确切地定义,但是可以推断出,它将是优于以上二者的一种更和谐、稳定的关系,更能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建明.两个舆论场若干歧义的破解[j].中国记者,2013(1).

[2]索绪尔著,高明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1999:38.

[3]刘建明.基础舆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11.

大众传媒的含义精选篇12

关键词:新闻概念;本闻;知闻;媒闻;受闻和馈闻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124-05

一、引 言

新闻概念,定义纷呈,莫衷一是。择其要者,有人概括为三类:一“是受众注意的事实”;二“是经过媒体报道的事实”;三是“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的客观性”“信息”[1]。进而有学者采用一元化的思维方式,言之凿凿地要证明某类定义“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引来学界争讼不已,直到近几年,“许多专家包括陈力丹、何光铤、张允若等人还在为新闻的定义而争论不休”[2]。

有的坚持只有报道的才是新闻,强调“只有经过记者的采访整理,形成语言的客观叙述以及一定程度的主观评述,然后通过技术手段进入媒体的传播,才能够称为新闻”[3]。

而有人却说“新闻是否存在,并不由报道与否来决定”[4],在媒体报道的新闻之外,不仅有“漏报的新闻”,还有“社会公众和其他社会组织发现加工的未经媒体报道的新闻”[5]。

也有人认为媒体报道了,但“没有被接受者所接收的信息不能称之为新闻”[6],只有受众接受了的才是新闻,“公众是否接受和接受量的大小都是‘新闻’是否成为新闻的关键因素”[7]。

上述各执一端的观点,从片面角度来看确有道理,但从系统论的角度去考察,却犯了盲人摸象的弊病。因为新闻这一概念是一个范畴系统,不能用系统中的某一局部范畴来囊括系统所有范畴。下面我们就从人们日常运用新闻这一概念的各种语境中,来认识新闻范畴系统,并对新闻这一概念的全部含义加以界定。

二、多维新闻语境确认范畴扩张

人类的新闻活动是一个几近线性的动态传播过程。从先在于新闻认知主体的信源——客观事物出发,经过新闻认知主体的感知进入其主观世界,再到新闻传播主体运用语言、图形、影像等符号进行编码,然后通过媒介进行传播或再传播,最后到达信宿——受众,从而完成由拉斯韦尔所描述的信息传播的“五W”历程。期间不同的社会主体参与了不同的新闻实践活动。

尽管新闻一词的语言符号没有发生变化,但却因主体和语境的不同而改变了它的内涵和外延。下面我们就从历时性的角度,大体按照新闻传播动态过程,列举人们在使用新闻这一概念时几种含义不同的语境:

“在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工作中能够‘发现’新闻才是真功夫”[8];

记者说:“我发现了一个重大新闻”;

“看电视的人会说《新闻联播》里放的东西都是新闻”[9];

观众说:“我看了‘9?11’事件的电视新闻,飞机先撞了南楼”;

“‘新闻变得越来越不像新闻’”[10]。

显然,上述几种语境中“新闻”一词,分别指向了不同的含义:

1.指先于记者感知而存在的“新的、重要的事实”;

2.指新闻认知主体感知到而未被媒体报道的“新的、重要的事实”;

3.指媒体上发表了还未被受众接受的“新的、重要的事实”;

4.媒体发表的被受众接受到的“新的、重要的事实”;

5.句首的“新闻”,是当今媒体上的新闻,而句末的“新闻”是人们心中应然的理想状态的新闻。

从上面新闻一词多种语境含义的在场确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为前面那几种歧异的观点找到合理的注脚:它们各自从某一语境出发,阐述了某一新闻范畴的存在。只是不能认同的是:它们都偏狭地强调自己新闻范畴的唯一性,而排斥其它的新闻范畴。由此看来,我们应当建立一种全新的多维新闻定义观。

所以,本文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构建“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为上述多种语境中新闻的不同含义,撑起一个新的理论阐释框架。

三、“静态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

从纵向来说,新闻是一个多层次的范畴系统。新闻是基本层次范畴,它不仅可以作为下位范畴,成为客观事物“信息”这一上位范畴的子系统,而且可以作为上位范畴形成母系统,依新闻传播过程中主体的不同,组成包含本闻、知闻、媒闻、受闻、馈闻诸多下位范畴的子系统。

上位范畴与下位范畴之间、同一层次的范畴与范畴之间,如果从信息相对静止的角度来看,具有信息不对称性,即任何一个范畴的内涵和外延都不与别的范畴完全重合,各个范畴都有自己质的规定性。

比如,处于基本层次范畴的新闻,与处于下位范畴中的任何一个范畴,内涵和外延都是相异的。我们不能把新闻等同于本闻、媒闻、受闻、馈闻中的任何一个。前面所说的有些学者只把媒体传播的新闻、或受众知悉的新闻当作新闻的全部,就是在这一意义上出现了差错。

同样,也不能在同一层次上,把媒闻等同于本闻,或把知闻等同于受闻、馈闻,等等。故而名之曰“静态非对称层级新闻范畴系统”,模型见图1。主体外部世界的客观事物的信息用“O”表示;新闻用“N”表示;非新闻用“-N”表示,即客观事物中不能成为新闻的信息。处于基本层次范畴的新闻“N”,包含了处于子层系统的本闻、知闻、媒闻、受闻、馈闻几个下位范畴。

大众传媒的含义精选篇13

本文在阐述大众传媒文化含义及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大众传媒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审美观、精神生活、文艺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双重影响。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发挥传媒文化中优秀成分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大众传媒文化;大学生;影响;对策

一、当代大众传媒

1、大众传媒的含义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它是信息的传播工具,是传递各种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电影和杂志的总称。郭庆光先生在《传播学概论》中明确界定:“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我们又把它们称为大众传播者,或称为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的发展

大众传媒文化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原始传播、手抄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四个阶段。原始传播阶段书写工具尚未问世,人们主要靠语言、肢体动作、图形标记、火把等方式来传递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随后,出现了报纸,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报纸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新闻传播工具,但是早期的报纸依旧存在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后来,电报发展开来。电报的诞生让人们感受到了信息的时效性,成功的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开启了大众传媒的新纪元。当时的人们认为电报的产生是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他们根本无法预料到以后的多元通讯工具能超越电报这让人叹为观止的发明。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广播、电视等利用现代化电子技术进行传播的媒介的高速发展,它们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登上了传媒文化的历史舞台。大众传媒是以科技的进步,技术的革新为发展基础的,激光照排技术、卫星电视及有线电视技术的普及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迅速到来并风靡全球,有力的推动了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使得大众传媒跨入了新的时代。

二、大众传媒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由于受到大众传媒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当代大学生早已走过了埋头苦学的时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具有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特点,对大众传媒文化更是充满了好奇与探知欲望。但是,与之并存的还有另一方面:在瞬息万变、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面前,这一新时代群体又有缺乏辩证能力,无法准确的选择正确的方向。大众传媒文化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众传媒文化并不是单一的,也并非全都是对我们有益处的,它是多元复合、良莠不分的,真、善、美、假、恶、丑,各种各样的因素以五花八门的形式掺杂交错,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无法及时有效地辨认当中的真善美。无疑,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1、大众传媒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使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大众传媒文化在每个时代相应都反映了时代的先进性,满足了人们在精神层次上的追求。大众传媒文化在一定的意义上具有愉悦效果。大众传媒文化使得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的空间得到拓宽,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使大学生的知识面变得宽广,视野开阔。大众传媒文化“包罗万象”,涉及经济、政治、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军事、伦理道德、法律、恋爱婚姻、天文地理、科学技术、旅游、审美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大众传媒以其广泛性、新颖性、多样性的特点,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内、课外知识,同时,先进传媒文化对旧观念的冲击,衍生了新的生活观念和特立独行的生活风格。当代大众传媒文化改变了传统社会认知的单一性。传媒文化的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在各种文化场所和网络、影视、报刊杂志等媒介中进行交流的机会,从而使视野更加开阔,知识面更加宽广,同时也能激发艺术灵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更好的适应社会。社会化是指个人向社会、他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资格,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大众传媒文化中包含的礼仪、风俗、民族、艺术、法律、道德和价值理念等各种方面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大学生通过对大众传媒文化的接触,可以提前了解并适应社会。有学者指出,“个体也正是依托一定的文化价值理念、行动规范的引导而使自身上升成为类的存在,成为德性的存在,成为置身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境遇之中的自由自主的‘人’”。

2、当代大众传媒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不良文化导致盲目跟风、攀比、非理性消费。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当今中国的消费水平正在飞速提高、消费观念变革异常迅速,消费主义文化氛围愈加浓厚。大众传媒文化发展趋于商业化的特征使它倾向于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长此以往,大众传媒文化必将受到消费文化的荼毒,从而使大学生走向浅薄、粗俗的一面。 当代大学生多数从小衣食无忧,节约意识单薄。再加上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不问缘由便为孩子的各种消费提供不限量的经济支持。种种原因的叠加累积造就了当代大学生在不具备高消费能力的情况下崇尚个人享乐主义,盲目的追求所谓的个性生活。从而引发非理性消费,忽视了合理的消费理念培养。不良文化导致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低俗化。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少的关注中国古典文化,凡事追求视觉效果,使得当今文化更倾向于直观表现,而忽视了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朦胧美、内涵美的含义。视觉感知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感知方式。部分大学生认为对名著、经典论述影视化、光盘化、漫画化可以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严肃的学术著作进行图解。他们更加倾向于浅显直接的视觉感受,快餐文化成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标志。

三、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大众传媒文化

当代大学生固然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丰富生活、开阔视野。但是,通过大众传媒接收到的知识是零乱无序的,更加无法对大众传媒传播的海量知识进行及时的消化和思考, 这必然会影响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精神状态。当代大众传媒文化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当代青年的审美观、文艺观、消费观及价值观。这种影响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向性的。由此可见,加强引导,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建设绿色的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是势在必行的。我们在面对大众传媒文化时,必须辩证地看待当代传媒文化,大力弘扬优秀精神和文化,突出优秀文化在传播中的分量从而使大众文化品位得到丰富与提升。面对当前的传媒文化,首先应思考为何它会对我们构成负面影响,并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克服不良影响。要辩证的看待媒介,提高辨别能力,对各种不良影响加强抵御,坚定地拒绝不良文化。对于优秀的传媒文化,我们要充分的利用,从而达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目的。当代大学生对于外界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与大学生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关系。上个世纪后半段开始大众传媒逐渐对大学生产生了影响,随着以新兴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成为继报刊、电台、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教育将传媒文化以直观便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传媒文化以其极强的渗透性、丰富的信息量、易于接受以及传播途径宽广等优势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业余生活,使得大众传媒文化成为一种成本极低,但是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修养的重要途径。如果大学生群体能够在大众传媒文化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充分发挥它的优良作用,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大学生在学校中所受教育的局限和不足,使其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众传媒的含义精选篇14

关键词:新媒体 定义 传统媒体 内涵 外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和迅速普及。“新媒体”这一概念不仅在学术文章中出现的频率与日俱增。而且逐渐融人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当下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时髦名词。但是,对于究竟什么是“新媒体”,不仅普通使用者难下定义,就是专家学者也各执一词。莫衷一是,造成理解和交流上的诸多障碍。因此很有必要加以讨论和澄清。

大相径庭的新媒体定义

一般认为,所谓新媒体。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我们平时见到的已经用于公共通信方面的除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的新的媒体形态。目前,对于新媒体较为流行的定义是,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但是,这种说法并未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可,国内外还有一些较为典型的新媒体的定义,了解它们将有助于对新媒体的定义加以重新建构。

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个相对的概念。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今天的新媒体主要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

阳光卫视的执行主席兼集团行政总裁吴征给出的新媒体的定义是:是一种既超越了电视媒体的广度。又超越了印刷媒体的深度的媒体,而且由于其高度的互动性、个人性和感知方式的多样性。它具备了从前任何媒体都不曾具备的力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岳颂东提出,新媒体是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的介质。

若干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新媒体有过一个定义,即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美国俄裔新媒体艺术家列维・曼诺维奇认为。新媒体将不再是任何一种特殊意义的媒体,而不过是一种与传统媒体形式没有关联的一组数字信息,但这些信息可以根据需要以相应的媒体形式展示出来。

康涅狄格州在线媒体顾问、资深媒体分析师文・克罗斯比的定义为: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收者融合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事实上,上述定义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都有各自的强调重点。但无疑它们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定义所必须依据的新媒体的特点。因此,在给新媒体下定义之前。有必要梳理一下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的特点

形式逻辑告诉我们,所谓定义,就是通过归纳出概念对象的特有属性,通过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方式,从而使该概念对象和其他类似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揭露概念内涵与外延的逻辑方法。其中,内涵定义就是要揭示这个概念对象的本质属性,而外延定义则是要划定该概念所指的范围。从以上提示中,我们可以看出,要定义一个对象概念,关键在于抓住它的特性,或者说是要理清它的特点,抓住它的本质特征。我们通过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新媒体作为新型的传播形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交互性。传统的大众媒介都是单向式传播。媒体高高在上,居高临下,报纸写什么,读者就只能读什么;广播说什么,听众就只能听什么;电视播什么,观众就只能看什么,受众很少能主动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根本无法和媒体互动。而新媒体则不同,由于采用了新的技术。尤其是因特网具有连接网上任何用户、共享网上信息资源的功能,用户之间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广泛的沟通,从而可以实现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交互式的双向交流。

个性化。由于计算机网络把单向的传播变为双向乃至多方位的交流,通过联机网络,只要拥有一台信息处理机和一台调制解调器的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提供者或报道者。这样新闻报道便成了个人行为,即所谓“人人即媒体”,从而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收阅的个人化。

复合性。以往的传统媒体传递的信息符号较为单一,而新媒体所传递的信息不仅包含文字、声音、图像。还包含视频、音频、动画等,真正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图文声一体化。

集成性。集成性充分体现了新媒体传播形态的多样性特点。它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传播手段与传播方式于一体。如:计算机网络媒介=电子报纸+电子杂志+交互式电视+交互式广播+电子图书馆+……其形式的多样化是前所未有的。

新媒体定义的重构

对于“新媒体”一词的认识,既可以从语义学的角度来探索,也可以从形式逻辑学中关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考察。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新”一般用来描述与传统的、旧的、落后的、不同的事物或者更先进的和最近出现的事物。而“媒体”一词,按照传播学奠基人威尔伯・施拉姆的界定,它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信息传递所借助的具体媒介,如报纸、电视等:第二层含义是指信息的机构。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媒介越来越被定义为技术性媒介,即是能够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提高传播速度的一项科技发展,或者说是这些方式得以实现的技术形式(如电视机、报纸、影片等)。可见,“媒体”一词越来越被专有化、特指化。从而“新媒体”的含义也被用来仅仅指新的信息载体,而不再涉及媒体机构。

从形式逻辑学中关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来看,其内涵指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内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够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不同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新媒体主要包括光纤电缆通信网、都市型双向传播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通信卫星和卫星直播电视系统、高清晰度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多媒体信息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即利用数字技术播放的广播网等等。

可见,无论新媒体具体指的是什么、如何对它加以定义,本质上它无非是一个中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因而可将新媒体定义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对出现于传统媒体之后的各类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统称,主要指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时地、交互地承载和传递各种个性化、多媒化复合信息的中介。其中。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指电脑的发明、互联网的出现即HITP

协议的发明,它们是新媒体兴起的首发阵容。但是随着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兴起,数字技术,尤其是其中的卫星通信技术’、宽带技术及手机无线服务平台,成了新媒体出现的最基本的科技基础。发展新媒体的目的是为了使人类更快、更好地相互交流、获取信息。它的出现使得以往种种阻隔人们沟通的障碍得到了革命性的清除,人类从此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和互动关系。

新媒体――一把“双刃剑”

新媒体以它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抢占了广阔的受众市场,它突破了传统媒体受时空等的限制,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接收信息的新平台,而且为实现信息的交互提供了可能。然而,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社会的双重影响和对传统媒体的双重作用同时表现了出来,新媒体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怎样控制信息有序流动问题。由于以新媒体为工作的信息传播自由度非常高,信息控制就成了一个难题。例如,有时我们在网络上阅读新闻时会发现,虽然有众多的链接和海量的信息,但由于把关人的缺失,无论什么信息都有可能畅通无阻地在网上,良莠不齐,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难辨真伪。很多时候,当我们看遍了这些信息后并未感到有多少收获,因为除了网上信息参差不齐外,网络的相互抄袭现象也非常严重。正由于网络把关人的缺失使我们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难以得到保障。

怎样保护个人隐私问题。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个人的私生活同时也被置于摄像头的监控之下。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对于个人隐私,传统上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西方新闻理论把“国家安全”、“商业机密”、“个人隐私”列为传统媒体不得涉足的三大,严加保护。但是自从新媒体横空出世以后,个人隐私的保护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一些与公共事务无关、只涉及私密生活的信息在网上随处可见,而且不断加以放大,最后常常使当事人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很受伤”,如台湾的“璩美凤事件”、香港的“艳照门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不得不让人惊叹新媒体的可怕与可恨,也使得当代社会中如何保护人们的隐私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舆论导向的偏颇问题。在新媒体,特别是网络技术对社会产生的消极作用中,舆论导向的偏离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有些网民为了制造轰动效应。常常会一些无中生有、捕风捉影、颠倒情节、胡编乱造的信息,因为其具有刺激人的眼球的特征,就免不了会引来一些不明真相、不明就里的网友跟风评论,甚至不乏恶意发展其故事的情形发生,所以网上以讹传讹、以假当真甚至弄假成真的事件(即网络事件)时有发生,误导网民,损害社会诚信。对于年轻人来说,一方面他们的好奇心重,对各种信息都十分感兴趣;另一方面对新事物新观点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在他们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之前。舆论导向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青少年过早地接触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的话,往往会受到一些负面信息的冲击,甚至受到一些敌对网站错误信息的不良影响,这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是极为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