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有效资本市场的概念范文

有效资本市场的概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07 14:41:27

有效资本市场的概念

篇1

有效资本市场理论在描述了三种形式的"有效市场"之后,进一步提出了一个从社会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也许是更为重要的问题,即市场的"有效性"对于市场和社会究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换言之,即使是在已经证明了的"有效市场"上,人们仍然会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这里所说的"有效"用什么尺度来判断?通常我们所讲的信息作用于市场所发生的股价变动的速度只能被直观地称为"信息性有效"。而由于上述股价变动所造成的资本流向的改变,以及进而形成的整个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则可被称之为"价值性有效"。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篇2

西方国家对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主要集中在对国外文献的介绍方面。本文在吸收西方学者对内部资本市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内部资本市场租金的概念,并从不同角度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这一研究对于厘清内部资本市场组建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内部资本市场租金概念的思想基础

自从Alchian、Williamson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后,国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其中西方学者对内部资本市场形成原因和优势的分析,为本文提出内部资本市场租金概念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1、内部资本市场形成的目的是降低融资的交易成本

早期研究成果显示(Alchian,1969;Williamson,1970)内部资本市场之所以会产生并取代外部资本市场,是因为企业与外部资本市场的矛盾与摩擦,主要表现为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和外部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过高,内部资本市场可以通过减少矛盾与摩擦来降低交易成本。

2、内部资本市场的本质

Williamson(1970)认为内部资本市场的本质是市场行为组织化,外部行为内部化,内部资本市场具有市场激励和组织激励双重机制。Gentner、Sharfstein等人(1994)认为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的最大区别在于:内部资本市场资金的供应者(集团总部)是资金使用者(集团分部)的所有者,拥有资金使用者的剩余索取权,其实质是母公司对分部资产拥有相应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外部资本市场上的资金供应者(如银行)只有在企业不能履行其责任和义务时,才能控制相应的资产并拥有所有权。

3、内部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

Weston(1970)认为专业化企业只能依靠外部资本市场配置资源,而多元化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可以复制外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并借助总部CEO的控制权促使资源向效益较高的经营单元转移。

从融资角度来说,内部资本市场在融资规模和融资成本上具有优势,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集团整体由于有较稳定的现金流保障、收益水平、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好的信用,因而也有较多的外部市场融资机会和渠道;第二,缓解集团成员中优质公司的融资约束(Myers&Majluf,1984;Fluck,1999);第三,降低集团成员的融资成本(Stein,1997)。

从资源配置角度看,内部资本市场的优势表现在:第一,公司总部的控制权保证了它在分部之间重新分配资源的权威,使资金从预期产出较低的分部转移到预期产出较高的分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Stein,2000);第二,Sharfstein和Stein(1994)根据内部资本市场拥有剩余控制权的特征,认为内部资本市场相对于外部资本市场更有利于对分部监督。

西方学者对内部资本市场形成原因和优势的研究,尽管没有直接提出内部资本市场租金的概念,但为本文提出这一概念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内部资本市场租金的内涵

经济学中“租金”一词的含义经历了一个外延逐步放大的过程,内部资本市场租金在本质上是一种范围更大和层次更高的组织租金。

1、经济学中租金的起源和演变

经济学中“租金”一词的含义经历了一个外延逐步放大的过程。租金最早起源于对地租的研究,是指付给永远没有供给弹性的生产要素所有者(主要指农业土地所有者)的报酬。李嘉图认为地租是土地产品价值提高后租用肥沃土地的农场主获得了超过平均报酬的超额利润,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概念。马歇尔对地租原理进行了扩展,认为在短期内供给数量不变的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类似于土地地租,并将其定义为准地租。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将地租理论推广到对类似经济现象的分析中,认为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超过为获得该要素供应所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的部分,即超过机会成本的收益定义为经济租,因为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租金的性质。现代租金理论扩大了租金的外延,将一切生产要素所产生的超额收益都囊括其中。如经理人的报酬部分地是由于他的能力超过边际经理人的能力的程度决定的,由此产生的超边际收益可以看作是支付给他的一种能力租金;工人根据他的能力所获得的差量报酬,也可以说是一种能力租金;企业通过扩大边界组建企业集团,获取净交易费用的降低和规模效益,可以看作是由于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的创新而产生的管理租金。从租金概念的演进抽象出租金的本质:一是指绝对的资源要素报酬,如地租、利息、工资等要素的价格和收入;二是指资源在不同时间、不同用途、不同组合中的差额报酬,如超额利润、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等。

2、组织租金

对于组织租金,理论界有大致有四种不同的论述,:一是认为组织租金就是企业剩余,即企业产生的大于各要素市场价格总和的收入余额(张维迎,1996);二是认为组织租金是超额利润,总收益在支付了所有组织成员的保留收入,即满足了所有成员的参与约束条件之后还有一个正的剩余(杨瑞龙,2001);三是认为组织租金等于通过企业契约(即把要素使用权有条件地让渡给企业家)组织生产的收益大于要素所有者单干所产生的收益总和的余额(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周其仁,1996);四是将组织租金规定为通过企业组织分工相对于通过市场组织分工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收入增加(杨小凯、张永生,2000)。上述四种关于组织租金的表述虽有不同,但内涵是一致的,第一、二两种观点是从量上对组织租金进行度量,而后两者是从质上对组织租金的定性规定。根据前面的分析,很明显组织租金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组织费用的节省(交易费用的节省减去管理费用的增加);二是企业分工协作和集中生产而使生产力提高所带来的效益增量。

3、内部资本市场租金的概念

企业集团组建内部资本市场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取得比各成员单位独立运作更大的收益。内部资本市场租金是指企业集团总部通过对各分部财务资源的组合运用产生大于各分部独立运用资源的收益,这种收益具有超额收益特征,其本质是一种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层次上的组织租金。从定性角度看,它是通过组织内部交易相对于通过外部市场交易所能产生的更高效率带来的效益增量;从数量上看,它是一种对要素资源的组合运用收益大于独立运用收益的差额报酬。内部资本市场的租金包括两部分:一是净交易费用的节约(交易费用的节约减去管理费用增加);二是财务资源集中运作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经济效率所带来的效益增量。租金产生的渠道有两个层次:一是组建内部资本市场后形成的集团化优势在参与外部资本市场交易过程中创造的收益;二是集团内部通过资源整合和配置创造的收益。

三、内部资本市场租金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概念的比较分析

内部资本市场租金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是一对很容易混淆的概念,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能更准确地把握两个概念的内涵。

1、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效率原本是物理学上的概念,其定义为有效输出量对输入量的比值。经济效率的基本含义是指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其中投入主要是指人力、物力等经济资源的投入,产出是指为人类提供有用物的效用。根据效率动因不同,经济效率可分为生产效率、动态效率和配置效率。生产效率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投入产出的比率;动态效率是指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从而对投入产出比率的影响;配置效率是指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情况下,随资源配置的改变而形成的投入产出比率,这种配置的最优状态称为帕雷托最优。

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是一种对各分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效率,这种优化具体表现为在高资本回报率的分部增加投资,在低资本回报率的分部减少投资。如果在高资本回报率的分部减少投资,在低资本回报率的分部增加投资,则表明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

2、内部资本市场租金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关系

内部资本市场租金与效率的关系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共性、联系与区别体现出来:

二者的共性表现在:第一,研究对象都是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所产生的投入产出问题,且主要用价值形态进行研究;第二,研究目的都是如何在企业集团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实现产出的最大化。由于内部资本市场研究的对象和目一致,使得二者在研究的理论基础也具有一定的共性。

篇3

关键词:中国概念股 私有化退市 动因

一、引言

退市可以分为两种:主动退市和被动退市。被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不再符合上市标准而被迫退市。私有化属于主动退市,通常是由大股东提出,以现金或者有价证券的方式,从其他小股东手中购回市场上的所有流通股,从而使上市公司就此摘牌退市,成为私人公司。私有化退市是企业的一种资本运营方式,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整合资源,提升公司价值,实现战略目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中国概念股在境外倍受青睐。境外上市曾经是成功、荣耀和财富的象征。然而自2010年起,境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兴起了一股私有化退市的风潮,并且蔓延至今。以美国市场为例,根据i美股统计,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共有51家中国概念股宣布私有化(见下表)。私有化浪潮中,甚至不乏小肥羊、盛大网络和阿里巴巴等行业标杆企业。随着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加入私有化大潮中,“私有化退市”已经取代IPO成为中国概念股在华尔街的又一关键词。

实践中,境外上市往往具有能够迅速筹集巨额资金、改进公司的治理效率、提升品牌的市场价值以及增加股东财富等优势。然而,为何却有众多中国概念股公司反其道而行,纷纷私有化退市呢?本文通过对2010年以来从境外私有化退市或正在进行私有化的中国企业的分析,试图梳理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的深层次原因,以期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有所启发。

二、恶劣的融资环境是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的环境动因

2010年以来,中国概念股经历了一轮长期的下跌过程,一大批中国概念股的股价跌入谷底。伴随而来的公司低估值、低市盈率和低市场交易量,直接导致了中国概念股再融资的恶劣环境,这也成为了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的客观因素。具体分析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做空风潮的兴起引发了中国概念股信任危机。以浑水研究、香橼研究和艾弗瑞等为代表的做空机构连续质疑报告,做空中国概念股公司。在做空中国概念股的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市场研究机构、评级机构、对冲基金、券商和律师事务所等组成的利益链条。市场研究机构专门从事“找瑕疵”的工作,并形成产业链:建立空仓――披露财务造假数据――评级机构调低评级――律师事务所――被做空公司股价暴跌――做空者卖空获利。做空风潮的兴起引发了资本市场对中国概念股的不信任情绪,拉开了中国概念股信任危机的序幕。同时,部分中国企业又频频暴露出财务欺诈等丑闻,这不仅断送了自身前程,也将中国概念股集体拖入了信任危机的泥潭。加上支付宝事件引发的VIE结构问题,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宏观环境问题,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的信心逐渐降至冰点,中国概念股企业估值低迷,股票价格大跌。i美股中概30指数就直观地反映了中国概念股危机下在美中国概念股所处的恶劣环境。i美股中概30指数由2011年最高点的1 266点附近一路下跌,并在2012年8月跌至谷底556点,跌幅高达56.08%;而同期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却是相对平稳上升,甚至是屡创新高,由2 600点附件攀升至3 459点。

另一方面,经营模式不被理解,中国概念股水土不服。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境外投资者对具有本土特色经营模式的中国概念股不能很好的理解和认可;而且受限于沟通渠道,海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的情况也不尽了解,对中国概念股的产品和业务有可能不熟悉。因此,在上市之初中国概念股可能借助“中国概念”而获得比较好的市场估值,可是从长期来看,正由于国外投资者对于企业的经营模式并不熟悉,从而造成这些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流动性不好,股价难以上涨。这就是很多企业在海外水土不服的症状。例如,同济堂由于其中成药概念和盈利模式不被海外投资者认可,其股价从2007年上市到2011年退市已经缩水一半以上。最终,管理层选择主动摘牌,进行私有化退市。

根据估值理论,如果上市公司不能忍受股价的长期低迷,往往会采取回购策略。因为当股价长期被低估时通常会给企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面临被迫退市的威胁。更重要的是,低估值的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换手率或成交量一般都很低,而没有交易量的股票便已经失去了持续融资能力,其股票价值也就是个“纸面财富”。所以,很多公司价值被低估后,第一想法就是选择私有化退市。

三、战略调整是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的内部动因

私有化退市更多取决于企业战略的考虑,因为若要实施重大战略调整,在经营管理中会遭受多方掣肘。其一,根据公司治理理论,企业在公开市场上市就具有了公共企业属性,部分控制权将会转移到市场当中,企业的创始人对公司的控制力会大为削弱;而且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复杂,小股东众多,企业决策程序比较复杂;同时,战略的调整需要公司有足够的自由度和时间来实施,需要公司与资本市场沟通。而私有化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私有化后,公司控制权相对集中,治理结构将更加简单。从公司决策效率的角度考察,在非上市公司的组织形式下,公司管理层决策不受公众股东的影响,决策变得更有效率,同时也可免于各种股东集体诉讼。这些都有利于企业做出统一决策,有利于公司理顺股权关系,顺利实现战略调整。例如阿里巴巴的私有化退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整合旗下电子商务业务,构建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大平台,实现B2B业务的转型,实施“大阿里”战略。其二,从投资者价值偏好差异的角度分析,上市公司多受制于短期的业绩压力,在公司需要整合结构或制定新战略规划时往往也容易受到掣肘。公众持股者通常更注重短期收益,而对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公司缺乏投资兴趣,这种价值偏好会迫使管理层偏向于短视而忽略公司的长期战略,最终影响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实现。反之,公司进行战略调整和布局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实施,而资本市场关注上市公司的短期业绩和回报,投资者需要看到的是企业的增长回报信息,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公司短期的盈利能力。所以,资本市场追求短期回报的特点与公司长期的战略调整是相互矛盾的。而且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资金已经不是迫切需求,长远竞争力才是考虑的重点。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资本市场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的长期发展。私有化之后,公司管理层决策就不受短期股价影响,可关注长期目标。盛大网络就是出于中长期战略的需要而选择私有化退市,私有化后重新调整公司战略,制定“瘦身计划”重新打造盈利模式。

四、严厉的监管是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的制度动因

境外上市,看得见的是光环,看不见的却是资本的镣铐。作为一个公众公司,上市之后必须遵守上市有关的法律法规并接受严格的监管。由于各国均强调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往往在法律上针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等问题制定更为严格的监管标准。这种监管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可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效益,但监管本身同时也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负担。首先,是针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监管。上市公司必须构建一个复杂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庞大的股东大会、由外部董事参加的董事会以及由利益相关者代表参加的监事会,并向外部董事、监事等人员支付巨额的报酬。其次,是针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公司上市后,要严格按照境外证券监管机构和交易所的规定进行信息披露,例如需要按期及时地披露季度报告、年度报告等名目众多的报告和相关文件,而一旦公司的业绩低于投资者的预期业绩,公司的大股东、董事会就会面临投资者的压力。而且为了披露信息,上市公司必须雇用独立的会计师和律师等专业人员,由此产生的巨额费用都须由公司承担。此外,大量的信息披露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公司的透明度,竞争对手可能从公司详细的信息披露中获取重要的、与竞争相关的信息,这将使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相反,如果公司进行私有化退市,则可以使公司在更加合理的股权结构和更加简单的法人治理结构下得以继续发展。私有化后的非上市公司决策会更有效率,也不用再考虑信息披露和股东业绩的压力的问题。

五、高昂的维护成本是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的经济动因

中国概念股境外上市后,每年仍需承担高昂的上市维护费用,例如上市年费、投资者关系维护费、法律顾问费、审计费、信息披露费、公司高管的责任保险等。其中,为了吸引和维持投资者对新上市公司的注意力和兴趣,投资者关系管理是极其关键的,其费用也相对较高。此外,配合证监部门和交易所的监管也会有一定的支出。特别是在美国,安然事件发生后颁布的萨班斯法案对在美上市公司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在美上市企业的上市维护费用。一是公司治理方面。法案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审计委员会,并提出审计委员会的人员组成不能包含任何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以保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赋予审计委员会更多的责任,并增加高管人员及董事会的责任,但要组成此类审计委员会所需成本却非常高昂。二是在内控方面。法案要求公司管理层应该设计所需的内部控制,并保证首席执行官能掌握公司及其合并报表子公司的所有重大信息,尤其是报告期内的重大信息,并大幅增强了公司的财务披露义务。这些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同样也需要很大的成本。英国、德国以及欧洲的其他国家没有颁布诸如萨班斯法案这么严格的证券市场监管法律,但这些国家也在上市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在股价过低、融资无望的情况下,继续承担过高的维护费用,对中国概念股公司而言无疑是不小的负担。因此,维持上市的成本收益比不经济是中国概念股选择私有化的重要动因。

中国概念股私有化退市的实践说明上市并不是企业发展的唯一选择,而仅仅是其作为市场参与者进行资本运作的一种手段。无论是上市还是私有化,其本质都是市场机制选择的结果,最终还要看它能否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相对于维持上市地位,有时私有化反而更符合企业的根本利益。然而,私有化退市并不一定能取得成功,如像泛华保险和侨兴移动那样要么被迫撤销,要么接受私有化失败,因为私有化面临着代价过高、程序繁杂以及潜在诉讼等诸多风险。因此,中国概念股应结合企业实际,理性分析其私有化动因,谨慎决定是否私有化退市。同时,中国概念股私有化浪潮对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面对中国概念股集体私有化的浪潮,我国应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优质外商投资企业境内上市,适时推出国际板,释放A股相对海外市场的估值优势,促使海外红筹股顺利回归A股市场。Z

参考文献:

1.李寿双,苏龙飞,朱锐.红筹博弈:10号文时代的民企境外上市[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2.叶伟.中国公司在美上市私有化问题解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2,(7).

3.于丹翎.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美国公司治理领域中的重大变革[J].环球法律评论,2003,(3).

篇4

在当今注意力经济时代,概念营销深受品牌商的青睐。概念能够将品牌中对消费者最重要的资讯个性化、单一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敛聚到最多的眼球,实现其品牌效益的最大化。概念营销也是很多中、小型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奇兵制胜的策略之一,是突围行业巨头所建立的寡头竞争集团的有力杀手锏。但是现实市场运作中,却存在着很多概念操作的误区和弊端,在此针对概念酒的营销问题作如下阐述,希望能够为广大酒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酒类企业进行概念营销提供策略依据。

一、概念营销对酒类企业的价值

白酒产品在销售产品功能价值的同时,更主要的是销售一种消费情感价值,但是我们还可以发现其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个性化的力量,同度数的五粮液和二锅头在没有包装的情况下可能有很多消费者难于辨清,但是为什么加上包装之后就能够实现上百倍的价值升值呢?一个原本属于地域化品牌的宁夏红,何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博得众多经销商的青睐呢?趵突泉为什么能够在济南市场一直保持遥遥领先的市场地位?……. 这些都可证明白酒品牌个性概念的价值所在,试想白酒品牌如果没有个性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市场结果,又如何与消费者进行价值沟通?无需质疑只有死路一条。

概念营销在产品同质化的基础上,通过个性化因素的凸现来避免品牌或者产品之间的雷同,产生个性化的消费价值。进行概念营销是实现企业发展“点”的突破,进而带动企业发展“面”的整体质量提高,以“一俊遮百丑”的竞争实力表现于市场,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型酒类企业来说,由于受自身竞争实力较弱的现实条件影响,企业在进行发展时,很难通过常规性的经营得以规模化扩张。采用概念营销就是为企业寻找一个企业发展的杠杆支撑点,为企业的高度扩张、缩短同行业领先企业的竞争实力差距找到发展得路径。

二、概念酒概念营销层次的划分和比较

一)、概念个性突现层次划分

从概念营销市场个性突现层次来分析,概念营销分为品牌、产品和市场三个层次。

1、品牌概念

品牌层次概念是从品牌理念的个性诉求出发,凸现品牌情感或者相关传播信息在个性方面的优势,在市场中形成统一的品牌形象价值认可,也可以理解为品牌整体竞争力的塑造。

品牌概念可以分为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泛层式的品牌概念表现形式。这种概念适合于各种阶层的各个地域的消费,如“难得糊涂——小糊涂仙”、“中国人的福酒——金六福”、“孔府家——叫人想家”“感悟智慧人生——品舍得酒”、“中国第一人文酒——成吉思汗酒”等在市场较为有名气的品牌概念诉求的典范;第二种是地域化或者针对适应性的表现形式。这种概念有着较强的目标消费群体适应性,通过比较价值优势获得市场消费价值的提高,如:北京的京酒、济南的趵突泉、金六福干杯系列以及很多种小型酒类企业推出的地域化文化品牌等。

2、产品概念

产品层次概念是从产品功能个性诉求出发,通过对产品本身功能和相关传播信息凸现,来增强产品及品牌的整体市场消费价值。如“中国白酒第一坊——水井坊”、“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宁夏红枸杞酒”、“真藏实窖——口子窖”以及市面上很多“***五年陈酿”、“**十年陈酿”和奶酒、纯净酒等品牌或者品牌系列产品都属于产品概念的范畴。中国葡萄酒业中有史以来最大的争议——解百纳之争,也是在产品概念上出发的。

3、市场概念

市场层次的概念则主要集中于区域市场或者针对市场的个性和文化适应上,凸现在目标市场品牌和产品的消费个性适应性,进而增强产品的整体消费价值。市场概念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目标消费群体的适应性。比如,茅台推出的个性定制产品、张裕推出的生日酒、白洋河的情人系列、以及各种限量生产的酒类产品。这些产品通过对针对目标市场消费个性的适应,突现自己的特殊消费价值,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自己的业务拓展空间,但是在针对目标消费群体中,他们通过针对性价值服务的表现,有着其他产品所不能比拟的竞争优势。

第二种是创新性的销售与市场运作模式概念

二)、概念层次比较

品牌概念强化的是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产品概念强化的是企业的技术性优势,而市场概念则是两者结合的小范围优势的体现。根据企业现实规模及市场环境的状况,每一种概念都有一定的市场适应性,具体比较如下附表。

针对中、小型酒类企业来说,由于自身资源局限,品牌价值和市场启动资源都不能够充分满足运作“大”市场的条件,在进行概念选择时,一定要掌握好发展与风险的平衡点。在此建议中小型企业应该在市场概念的基础上在进行产品概念以及品牌概念的运作,逐步实现企业概念规模化的产生。

三个概念层次比较表:

三、如何确立概念

“概念营销的精髓并不在于概念如何大气磅礴,而是这个概念会将品牌的资讯最准确、最个性化地表达出来。”中小型酒类企业在进行概念运用时,由于企业现实资源的局限与企业远期发展目标过分放大的矛盾存在,往往将概念进行恶意扩大或者极端化,造成概念价值的扭曲。因此,中小型酒类企业必须把握好企业规模化发展与概念定位的平衡点,既不能过分的求全、涉广,也不能够走向极端化的概念误区。

1、对市场的客观分析——确立目标概念群

概念出发点不是来源于企业的内在资源因素,而是来自市场的客观需求。这就需要企业在对整个行业现有竞争业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地域化的消费特点和层次化的市场结构进行客观定位。比如金六福的福文化概念,他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宁夏红的健康概念,源于对新时代白酒需求点的适应;京酒的成功,源于其京城地域个性文化的发挥。企业在确立概念主意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对概念的接受能力和概念的市场刺激效果,从而制定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概念开发思路,并确定一个可选性较强的目标概念群。

2、自我分析——明确概念方向

概念群的确定,为企业发展方向提供了更多的路径,但是具体选择什么具体路径,还需要进一步根据企业自身的资源特征进行量身订制,否则会往往出现概念范围太大、或者范围太小的尴尬局面。如果概念范围太大,企业实力很难达到启动概念市场的需求,容易形成小马拉大车、半途而废的概念歧途;而如果概念范围太小,企业的资源无法充分得到利用,则就成了“牛刀杀鸡”的局面,企业也很难通过概念实现预期目标的最大化。

在进行自我分析时,当地的资源优势是进行产品概念一个很重要的选择标准。例如:宁夏的枸杞资源、山东临沂的木瓜资源、内蒙古的奶源资源……这些地域性资源已经在国内市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认同,依托这些资源可以提高概念推广的速度,并且可以增强概念的市场可信度。

3、细化概念——制定出企业型概念

一个成功的概念往往都是在充分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产生的。将概念进行细化,就是挖掘出企业最适合、最能够有效产出的企业型概念,在概念包装的基础上突现出概念在本企业运用的个性价值和比较消费价值优势。例如:同样的枸杞,宁夏红的概念的口号是“健康多一点”、而杞浓的口号是枸杞浓一点。

4、概念要素整合——完善概念

一个概念单纯的独立于市场中,很难发挥应有的市场效果,必须对每一个概念要素进行充分的概念适应,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概念的市场效力,并形成概念点与形象面的有效结合布局。具体概念点应该有以下几个主要内容:概念定位、概念包装、产品包装(瓶型、外包装、箱包装)、宣传资料(广告片、宣传册、易拉宝等)、促用品(打火机、酒启等等)等等。

5、制定长期的发展策略——为概念成长建设平台

对于大企业来说,推出一个概念可能只是企业扩张的一个小的项目,但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一个概念的推出可能就是一种新发展思路的确定,或者说是一种新发展战略的确定。这种概念在市场上是否能够成功,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建设一套为概念成长作为支撑的平台系统。

以下是一个枸杞酒概念确定的流程图。

四、成功概念应具备的特点

1、概念有着鲜明的时代适应性

不同的市场时期,有着不同的亮点和市场关注点,概念酒作为一个带有“时尚化”意义的产品范畴,也有其特定的时代适应性。比如:非典之后的健康概念,市场由感性向理性转变时期的“复古”概念等等。中、小型酒类企业受市场掌控能力弱的影响,很难作为概念先行者获得市场的认可,所以必须紧跟时代的市场发展潮流,制定出适时而为的概念开发策略。

2、概念定位必须明确

概念只是一个点,通过点的扩散运作,才能够获得市场面的提高。如果概念定位点模糊不清,不能够一眼让消费者认可,不能够让消费者感受到直接得消费利益,那么这个概念十有八九会遭到失败。做概念就是让人们像——提到宁夏红,首先想到的是枸杞酒的境界。

3、要有广泛的市场认知度

就是一瓶一瓶销售的,每一种产品规模销售的形成都是由广泛的市场认知度为前提的。如果单纯的追求概念的个性,而失去了市场的广泛认知,这样的概念也只能曲高和寡、阳春白雪般的在市场中消失。所以进行概念开发,必须在充分研究消费群体特征,在确定广泛消费群体认同的基础上,尚可运作。

五、中小型酒类企业进行概念营销注意事项

1、强化概念、更要侧重品牌

概念是脸、品牌是身,身材不好,再好的脸蛋也做不了明星。很多的概念只是一阵市场风,在一定时期具有一定的市场效力,但是一旦等风停雨散,企业由将面临着一个新的市场环境。所以进行概念酒选择时,概念势市场的前锋,必须在强化概念的同时,侧重于品牌的运作,才能够保持企业的稳定市场发展。

2、产品品质是概念的基础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奶粉、月饼、泡菜等劣质食品事件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食品行业的发展,在消费者与生产企业之间增置了一个很难抚平阻碍。酒类市场也在面临着一个质量信誉危机问题,生产不规范、行业介入平台低、行业管理力度不足等等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酒类行业的发展,野生葡萄酒、工业酒精酒等问题如果不能引起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那么将对整个酒类市场产生深远的滞后影响。概念酒如果不能够给予消费者一个合理的质量理由,那么概念的运作只会使企业前功尽弃、南辕北辙。

3、概念需要百家齐鸣

一颗星星不叫亮,满天星斗才叫晴。没有其他企业的追捧,包括茅五剑在内的任何一个企业也不可能将一个概念在市场中运作成功,因为概念的追捧不只是显示概念的市场价值,更主要的是共同进行概念的市场培育。就像张裕的解百纳一样,如果没有其他企业的跟随和一些争议事件的产生,解百纳也不会得到消费者如此的青睐。所以概念要一支独秀(定位),更要百家齐名(规模)。

篇5

化妆品行业是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很难从产品本身来判断其价值,它包含了产品的心理诉求的特性。概念炒作就是将客户或消费者的需求具像到某一利益点上,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概念营销是一个产品或品牌赖以支撑的基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在以消费为导向的经济社会,概念营销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在专业化妆品,概念炒作的成功与否几乎左右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既然概念营销如此重要,那么如何才能策划好一个好的概念炒作呢?到底概念炒作有哪些误区? 定位消费者

目前许多中小型专业化妆品企业都抱有一种“一步登天”的想法,以为凭空想出一个新概念就可号令天下,都后来却陪了夫人又折兵,大笔真金白银的宣传费打了水漂。在90年代末期,纳米科技被炒得很火,有些化妆品企业突发奇想弄出个纳米化妆品来,到最后被国家相关部门查封了。化妆品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产品包含有多少高科技、多少特殊配方,而是在产品功效以及心理价值上,概念炒作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认同和信赖。纳米技术运用在化妆品中的可行性有多大?纳米概念所针对的目标消费群是谁?消费者是否接受纳米概念的化妆品?这是在推行纳米概念前所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企业在推行概念营销时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炒作一个概念前,首先必须做一个可行性分析,目标消费者是谁,核心概念是否能够站得住脚,是否有相关的技术做支撑。根据细分市场来明确核心的产品概念和诉求点,是推行概念营销的前提条件。化妆品是介于功效性产品和奢侈性产品之间的产品类别,消费者对产品功效需求各有侧重,消费者期望获得的心理价值也各有异同。按照营销学理论,一个好的USP(销售主张)必须要有一个核心的卖点作为基点。一个核心的卖点所针对的是一个细分消费群体,提炼核心卖点就是要将这一消费人群的利益点最大化。宝洁公司的舒肤佳香皂,十年如一日坚持“杀菌抗菌”概念,就是为了强化健康这一利益点,获得细分消费者的认同。

在消费者定位上,许多化妆品企业将目标消费人群简单按年龄、收入、职业等进行划分。曾在美博会上收集了不少的招商宣传资料,发现大多数企业将目标消费人群定位在18-35岁、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白领女性,虽然这部分人群是最具消费能力的人群,但是也是最不容易打动的人群。如此简单地定位消费者,很难清晰地抓住消费者的需求,概念炒作也缺乏了市场基础。

了解消费者需求说起来容易,实行起来确实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这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场信息反馈机制。许多专业化妆品企业将这一职能赋予了策划部门,而实际上这项职能已变为了策划部的一个盲点,一些企业的策划部沦为了文案中心和设计中心,逐渐失去了市场灵敏度,策划方案严重与市场脱节。市场调研和市场策划是策划部门的两大职能,许多企业都厚策划、薄调研,闭门造车造出来的概念往往经不起市场的推敲,一个好的卖点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市场信息的分析之上,忽略了这个环节,再好的概念也是一个空中楼阁。许多化妆品企业的市场调查仅仅是停留在表格反馈、电话回访阶段,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市场调查并不能客观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所以,在一个新概念或新产品推向市场前,应针对不同的群体做一次大规模的市场调研,包括经销商和消费者,内容涵盖影响市场的所有重要因素。

消费者的需求表现在市场行为是具象的,例如喜欢草本类、不喜欢火山泥,但是,消费者对心目中所需要什么样的概念产品却是抽象的。许多企业在做市场调查的时候,总爱把“你对什么样的化妆品感兴趣”作为必不可少的一栏,这样调查来的结果往往千人千语,只局限在市场存在的产品或品牌上。因此,了解了消费者需求后,在确定产品核心概念之前,必须设定几个假定概念,来进行市场调查,这样才能规避风险。

随着化妆品市场日渐繁荣,消费者可选择余地越来越大,消费行为从接受型向主导型过渡,消费需求逐渐呈现出交叉状态。在专业化妆品兴起阶段,消费者行为容易受到宣传、口碑的影响,而且往往更容易被概念营销所俘获。在此阶段,许多概念炒作一炒一个火。而在日渐产业的今天,消费者更加主动、理性,对产品概念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往往是按自身的需求来选择产品和服务。这也是许多化妆品老总都哀叹“概念不在致胜法宝”的主要原因。

其实,无论消费者如何聪明、理性,都是会被影响的,所以概念炒作的关键是如何将利益点传达给特定的消费群。

这个特定的消费者必须是一个细分消费者,而不是大而泛的群体概念。小护士在初期的主打产品就是针对夏天需要防护的18-28岁的青年女性;而可伶可俐的产品,则是针对12-22岁的青春期女孩而诉求的。对于专业化妆品来说,高收入女性无疑是首选对象,但是要进行成功的概念炒作,就必须细分这类人群。自然美的SPA生态概念主要针对的是需要调理身心健康的高收入女性,这类人群往往是公司高层,私营业主,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概念炒作成功的企业,往往会将特定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运用各种整合营销传播方式,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形式表达出来。 概念定位

主次不明的产品,似是而非的产品定位,无差异的产品区隔,是目前许多化妆品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许多化妆品企业刚进入市场就推出一全套产品,美白的、防晒的、洗脸的几十个品类琳琅满目,以为 “东方不亮西方亮”,这许多产品总有一个适合市场的,殊不知,到后来既“丢了西瓜”也“丢了芝麻”。一般来说,80%的销售贡献来自20%的品类,索芙特一块“海藻减肥香皂”就带来了一个多亿的销售,可采面膜贴几乎占了可采销量的90%以上,这两个产品的成功表明了,产品线大而全,并不能代表市场份额的大小,关键是具有市场说服力。

许多企业对产品定位模糊,简单地用价位来确定产品定位,产品概念模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种模糊定位造成了一个怪现象: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宣称自己生产的中低档化妆品的。其实中低档的化妆品市场潜力是最诱人的,大宝从不将自己定位成高档护肤品,相反而是产品的诉求集中在其平民化上,这种具有亲和力的诉求往往能抓住消费者挑剔的心。因此,一味追求高档定位,而对目标消费者熟视无睹,不准确明晰地表达产品的核心概念,只能隐没在市场的洪流中。

在运作一个产品概念前,必须对企业进行清晰地定位。曾经做过一项统计,仅广州一地,将“科技创造美”作为诉求的企业就不下于三家。还有的的企业,对企业定位朝令夕改,今天来一个理性诉求,明天就成了感性诉求,把企业定位当儿戏。企业定位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所在,是一个区别市场竞争者的独特身份识别,是企业优势资源的核心集中体现。蔡燕萍在创立自然美之初,就倡导“自然就是美”的概念,一直延续至今,其所有产品概念和形象都围绕这个核心的主题来运作的,即使是后来的SPA概念,也是沿循了自然、生态的概念。而羽西至始至终都将企业定位成“专为东方女性打造”,所有的产品都具有浓厚的“东方”烙印。

一个成功的化妆品企业往往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企业定位。独特的企业理念是一个产品概念的核心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所有的概念炒作是空谈。许多化妆品企业都将“高科技”作为企业定位,其实这是一个误区,高科技只是一个硬性的泛概念,并不能给消费者一个明确的诉求。精明的企业则会将高科技的概念具体化,一些企业将企业定位成“基因科技”“生物科技”后,大获成功。企业定位的理性诉求应更具象化,如创美时的“美容师仰赖的专业品牌”,和雅兰国际的“一个具有国际医药背景的品牌”。感性诉求则应着重倡导全新的消费理念,如自然美、羽西等。

产品概念的炒作是在企业定位大框架下对全新产品概念诉求。曾经有一个化妆品企业,其定位是基因科技,后来见火山泥概念很火,就跟风狂炒,到最后消费者搞不清楚这个企业到底是做基因产品的还是火山泥产品的。一个新产品概念如果跨度太大,就会产生致命的危险。一个新概念要与原来的产品有一定的关联度和延续性,例如企业原来的产品是以“草本植物”为诉求的,那么全新的概念则应该从绿色、环保、生态等方面去入手,这样才能实现深层次的跨越,起到更好的市场效果。但是,在确定一个新概念之前,也不能盲目地进行概念延伸,而是要从市场的成熟度、企业资源配比等全方面进行权衡。在武汉曾经有一家以经营香水起家的专业化妆品公司,其香水份额占整个武汉商场销量的一半以上。后来,这家企业以香氛作为主导诉求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护肤品牌,由于没有市场基础、产品概念不成熟,最后这个品牌不了了之,惨淡经营。

时下,许多化妆品炒作一个新概念就会打造一个新品牌。在广州,稍具规模的企业大都拥有两个品牌或以上。差异化的多品牌战略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销售来源,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品牌多元化一旦失去了企业定位这个核心点,就会分散企业的优势资源,失去核心竞争力,给企业以致命的打击。多品牌战略最忌讳只是为了多品牌而多品牌,品牌间的定位交叉不清,无差异化。曾有一家做基因产品的企业,旗下的基因品牌运作得非常成功,为了增加收入,这家企业又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基因品牌,由于品牌定位重叠,导致了新老品牌互相竞争、互相消耗,最后这家企业只好忍痛割爱放弃了新品牌。

其实,大可不必为了一个新概念而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往往会冒很大的市场风险,成本也很高,如技术成本,市场教育成本等都不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同时,专业化妆品的产品线通常较长,新概念是否支撑这所有的产品线,是否能够解决产品线的技术瓶颈,这两个因素也直接影响了新品牌的成败。因此,在市场还没完全接受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老品牌的产品线的方式来试水新概念更加稳健。

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局限在产品概念的炒作逐渐失去了神奇的功能。事实上,消费者面对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产品,已变得更加理性。实际上,概念炒作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概念炒作,将声势做大,从而赢得代理商的认同和信赖;一是,通过各种整合营销传播方式,引导消费潮流,将市场蛋糕做大。

目前,化妆品企业普遍感到最难的不是做市场,而是招商,也就是如何让代理商掏出腰包来进货。于是,为了吸引代理商的目光,许多企业不再单纯地炒作产品概念而是重点对营销概念进行炒作。于是,“零风险”、“扁平式营销通路”、“零加盟金”、“全程服务营销”等概念层出不穷。

一个好的营销模式具有易操作性和低风险性的特点。目前,大多数化妆品企业所炒作的是特许经营概念,这些企业特许经营概念几乎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具体的标的,例如加盟金、特许管理费、加盟支持。在行业秩序尚不规范的情况下,代理商对厂家的考察不仅仅只局限在产品概念或营销概念上,而是整个企业的资源。因此,在炒作一个全新的营销概念前,企业必须对执行力和市场可接受程度进行综合评估,考察相关资源(如资金、产品、人力等)是否配套。失去了市场基础的营销概念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雅兰国际的碧丝的特许经营运作的如此成功,不是因为其特许经营概念多么新奇,而是因为其产品、管理、企业实力、可执行度、资源配合等能够给予代理商充分的信心。 概念炒作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概念炒作成为了一个不可缺少的市场战略。那么概念炒作该如何炒呢?

策划一个明确的炒作主题是概念炒作的前提。广州蝶恋花公司为了推广其活能妍白套装,曾经利用一个黑人消费者使用前后的功效对比事件,在《健康与美容》等权威媒体上进行一系列主题报道,获得了强烈反响;雅兰国际为了对姿蔓婷的营销新概念进行推广,邀请叶茂中、陈安之等营销学、管理专家举行了一次化妆品峰会,使姿蔓婷的名声大噪。确定一个炒作主题,使得炒作更容易达成预期目标,并且可防范风险。

炒作是一个系统的推广过程,它包含了市场推广的所有元素。一个精心的策划往往是谋定而后动的。筹备策划每年两届的美博会成为了许多企业战略的重中之重,美博会成败与否甚至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化妆品企业们都极力营造现场氛围,以赢得全国客商的注意力,但是许多化妆品企业都是单纯地为了炒作而炒作,并没有一个系统的策划和组织。曾经见过一个刚涉足化妆品的企业,在美博会上斥巨资租下了十多个展位宣传旗下的三大品牌,但是由于炒作主题不明确,炒作方式仅仅限于会场内派发传单等简单行为,了无新意的宣传手段使得诺大的展位空空荡荡,最后这家企业缺乏整体策划致使招商效果并不理想。还有一些企业热衷在美博会上举行模特秀场、文艺演出甚至人体彩绘等新潮艺术活动,甚至通过噱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效应。这样的炒作往往缺乏目的性和轰动效应的延续性,热闹完了也就完了,并不能为企业积累更多的资源、带来更大的效益。

一次成功的炒作往往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代理商参加美博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一个好的产品、一个好的营销模式以及一个好的合作厂商,炒作也应围绕这三个主题来进行。一些美博会参展商往往重视产品概念的炒作,而对营销模式和企业形象并不重视,在每年两届美博会上,千奇百怪的产品概念层出不穷,而对营销模式的炒作和对企业形象进行宣传的却非常鲜见。其实,一个营销模式有时比一个虚有其名的产品概念更具有炒作价值。雅兰国际在美博会上大力推广新产品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其连锁经营理念的推广与宣传,甚至超过对产品概念的推广力度。

对企业形象的塑造是最容易忽视的炒作主题。由于企业形象的塑造,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许多企业在不吝巨资进行概念炒作的同时,却忽略了企业形象的建设。所有的概念炒作都是一种短期行为,而企业形象是企业优势资源的集中展示,是一种长期行为,每一次炒作,都能给企业形象增殖。因此,无论在产品概念炒作,还是在营销概念炒作中,都应该突出企业形象。

除了炒作主题外,炒作的方式很重要,许多中小型企业鉴于成本的考虑,往往会选择在美博会现场炒作的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弊端限于场地的原因,只能以秀场的形式来进行宣传。秀场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效应,但是这种秀场的效果远远没有一次策划的公关事件更有说服力。

秀场更多地只是传达一种存在状态,并不能将企业实力或产品新概念的核心内容表达出来,即使能够形成一定效果,也只是停留在浅层面。同时,秀场对产品而言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主要集中在一些即时功效产品、美容器械和美体产品上。企业应该根据产品的特性,选择适当的产品炒作方式,否则会对炒作效果产生很大影响。丰胸类、面膜类和洗脸类产品就很难通过秀场将产品的功效说明清楚,相反通过消费者的亲身体验,宣传效果可能会更好。

功效是化妆品的基础,因此,让消费者亲身体验是最好的炒作方式。一些精明的企业通过收集消费者的案例和消费者的切身体验,运用整合营销传播手段进行炒作,往往达到不俗的效果。一个产品的概念大都是抽象的,主要表现在产品的技术和成分含量上,如生物酶技术、黑色素反转因子等。因此,对技术进行诉求的软文炒作,对新概念产品至关重要。广州蝶恋花的活能妍白套装投放市场时,就大量在《健康与美容》《美容时尚报》等专业媒体上投放功效软文。

营销概念的炒作则应建立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板模型。其实,营销概念大都大同小异,起决定因素的是营销模式的执行力度。所以,给代理商信心的除了企业的实力以外,重要的是一个可复制的、可行的盈利模式。一个良好的范本能够解除代理商的疑虑,这也是特许经营大行其道的原因所在。精明的厂家往往会带领商家去参观样板店,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商家足够的投资和盈利信心。因此,在营销概念炒作时,更应该通过现场参观的方式来加强炒作效果。

篇6

关键词:财产权  知识产权  

一、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其名著《经济学》第1}版fll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显然,绝大部分知识是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但它通常既不是物品,也不是劳务。那么它与经济学是什么关系呢?现代经济学对知识产权尚无深人的研究,甚至未将知识作为一种产品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显然与经济学有关,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既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事实上,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仅在法学领域予以讨论已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德霍斯(diahos)教授指出:“在对知识财产进行哲学分析时,经济学理论是一种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资源”(21.但drahos主要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的作用的。

他写道:“经济学对于知识财产权的最终判断必须以成本效益核算的结果为基础”,“没有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知识财产将会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制度”图。也就是说,drahos已经将知识作为一种不言自明的财产来看待,经济学只是成本效益核算的工具。但问题显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知识产权和知识是否或何以成为经济学中的财产尚不清楚。

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中,人们往往省略了权( rift),而只谈论财产(p}p}ty )o这里的财产主要是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在法学领域,人们更多谈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但同样忽略了财产与财产权的区别。这从英文p}p}’一词既被翻译为财产,又被翻译为财产权即可看出。

受此影响,在知识产权领域,则有将ip(intellech}alp}l}n3’)与ipr (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ft )混用的情况。例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常将知识产权称为知识财产、智慧财产。drahos教授也在其《知识财产法哲学》图一书中多次使用“知识财产”一词。

足见本领域将知识产权混同于知识财产的混乱局面。严格说来,财产、财产权、财产权客体等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本文下一节将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分析。

由于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特别是有形①资源的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中的财产主要是指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法学讨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利。正如笔者在文中}1指出,在物权(有形财产权)这一特定语境下,经济学与法学是一致的。因为在物权领域,无需区分财产和财产权。事实上,在物权领域,财产和财产权不可分离,实际上是同义语。但在知识产权领域,这种区分却非常必要,因为知识产权之客体并不处于私有领域(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fal),其配置方式与物权领域的财产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在物权领域,由于财产与财产权永远被绑定在一起,经济学与法学之间存在一座天然互通的桥梁,但在知识产权领域,权利客体与权利却往往是分离的(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al中的表1)。于是,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就不灵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曾谈到,他和香港的张五常教授多年研究知识产权之经济学,结果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法学家们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法学原理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其表现之一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所持的显著不同的态度。例如,美国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国内法中设置针对进口贸易的‘`337特别条款“。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古铁雷斯甚至认为:”对美国来说,保护知识产权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问题;侵犯知识产权就是犯罪,也必须当作犯罪来处理“②。

换句话说,古铁雷斯要求动用刑法而不仅仅是民法来保护知识产权;相反,印度则对授权专利的保护做出限制。根据其专利法,印度知识产权局向印度专利权人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以及被许可人须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向印度专利局提供其专利发明在

印度的应用情况,否则将面临100万印度卢比(约合2.2万美元)的罚金以及专利强制许可令。如果提供虚假信息,则将面临牢狱之灾。可见,在知识产权领域,什么东西应当作为财产加以保护、如何保护以及保护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就法学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达成共识。这与现代经济学的严谨和对基本理论的共识形成了鲜明对照。

事实上,在知识产权领域,经济学与法学相互分隔,成了彼此独立的孤岛,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在知识产权领域架起一座经济学与法学互通的桥梁。

本文将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一一边际效用价值一来讨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阐明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概念内涵,弄清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来历,以阐明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如何建立在仅仅处于公有领域的知识或信息之上,从而明了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本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得不从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说起。

本文所称知识产权将仅涉及财产权,不涉及精神权。

二、关于资源、财富、财产、商品、价值和财产权

本节标题中的这些概念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似乎其内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实际上,这些概念的真实或准确含义大有学问,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在学术界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按照本文自我设定的构建科学理论的目标,笔者将在本节对这些似乎普遍知晓但实际上模糊不清的概念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本节探论的这些概念仅限于经济学领域,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但即使这样,对这些概念的见解也纷繁众多,各不相同,难以一一评述。为简单起见,笔者将不在本文综述他人的观点,而是直接提出见解。正确与否,请读者鉴别。

(一)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对市场主体(亦即经济利益意义上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有用(具有效用或使用价值)的事物。无用的事物不能成为资源。

例如,土地、阳光、空气、水、矿藏、能源、动物、植物、建筑物、工具、材料、汽车、飞机、食品、服装、烟草、药品、工艺品、可用于发电的风和潮汐、道路、空中航线、劳动者、以及其它对市场主体的生产和生活有用的事物,甚至作为建材的沙子,都是资源。但当我们在漫漫旅途中身陷广裹的沙漠时,周围的黄沙对我们来说毫无用处。这时,沙子就不再是资源了。当然,如果把沙看作土地,可以支撑我们的躯体,则沙漠中的沙也是有用之物,是资源。但这已经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谈论沙子了。

应当指出,资源不仅限于上述有形之物,还包括劳动力(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出力和脑力劳动出力)、劳动能力(个人的天赋、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人脉和信誉)、有用信息(知识产权之客体)、特许专营权和专卖权(例如航线的专营权和烟草的专卖权),甚至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法律制度及公共政策,因为它们都是有用的事物。这些有用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无形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无形资源,而前面列举的资源则是有形资源。

此外,市场也是有用的事物,因而市场也是资源,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是市场主体一一尤其是跨国公司—激烈争夺的对象。市场是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在现代社会,市场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形的市场包括百货商场、超市等;无形市场如阿里巴巴、当当网等各种虚拟的网上市场。事实上,即使是百货大楼这样的有形市场,也包含着自由流动的商家和消费者会聚于此这样的无形成分。如果某一天商家和消费者减少了,则同是这个百货大楼,市场价值将大减;

另一方面,网络等无形市场也包含着有形的成分。

例如服务器、接人网等有形资源。所以,市场通常既有形,又无形,很难将其绝对划人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但在笔者看来,其无形成分更多,即无形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商家和客户及其交易量是构成市场的主要成分。所以如果硬要划分的话,笔者宁愿将其划人无形资源,而将承载这个市场的物质载体(建筑和设备)从市场剥离开来,划人有形资源。

在日常用语中,市场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市场主体所占有的客户资源,也就是市场占有率。

本文中,市场和市场占有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指的是交易场所;市场占有率指的是市场销售份额或客户资源份额。两者可分属不同的市场主体,都是有用的资源。市场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市场占有率则肯定是无形的。

注意,以上笔者将权利(right,例如特许权)和权力(power或authority,例如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列为了资源,因为它们也是有用的事物。显然,权利和权力是无形的。

需要说明的是,学界对劳动力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在许多文献中,对劳动力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即劳动者;二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但笔者认为在经济学的意义

上,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劳动力已经被约定俗成地作为商品对待(马克思即在《资本论》中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如果劳动力是劳动者,则不可能是商品,因为在废除了奴隶制的现代社会,作为人的劳动者不可以买卖,因而不是商品。至于劳动能力,则绑定于劳动者,任何情况下均无法分离,当然也不可以买卖,故不是商品。可见,在认可劳动力是商品的前提下,劳动力不可能是人,也不可能是人的劳动能力。

在本文中,劳动者和劳动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者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是有形的;劳动力是劳动者的劳动出力,其有效的部分物化于有形的产品之中或蕴含于无形的服务或信息产品之中,是无形的。显然,劳动者与劳动力密不可分。

篇7

关键词:财产权 知识产权

一、引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其名著《经济学》第1}版fll中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显然,绝大部分知识是利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但它通常既不是物品,也不是劳务。那么它与经济学是什么关系呢?现代经济学对知识产权尚无深人的研究,甚至未将知识作为一种产品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显然与经济学有关,也就是说,知识产权既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事实上,由于知识产权的特殊性,仅在法学领域予以讨论已难以得出科学的结论。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德霍斯(diahos)教授指出:“在对知识财产进行哲学分析时,经济学理论是一种绝对不能忽视的重要资源”(21.但drahos主要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学的作用的。

他写道:“经济学对于知识财产权的最终判断必须以成本效益核算的结果为基础”,“没有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知识财产将会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制度”图。也就是说,drahos已经将知识作为一种不言自明的财产来看待,经济学只是成本效益核算的工具。但问题显然不是这样简单,因为知识产权和知识是否或何以成为经济学中的财产尚不清楚。

需要指出的是,在经济学中,人们往往省略了权( rift),而只谈论财产(p}p}ty )o这里的财产主要是指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在法学领域,人们更多谈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但同样忽略了财产与财产权的区别。这从英文p}p}’一词既被翻译为财产,又被翻译为财产权即可看出。

受此影响,在知识产权领域,则有将ip(intellech}alp}l}n3’)与ipr (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ft )混用的情况。例如日本和我国台湾常将知识产权称为知识财产、智慧财产。drahos教授也在其《知识财产法哲学》图一书中多次使用“知识财产”一词。

足见本领域将知识产权混同于知识财产的混乱局面。严格说来,财产、财产权、财产权客体等概念的含义是不同的。本文下一节将对这些概念进行详细分析。

由于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特别是有形①资源的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中的财产主要是指有形的物质资源,而法学讨论的则是关于这些资源的权利。正如笔者在文中}1指出,在物权(有形财产权)这一特定语境下,经济学与法学是一致的。因为在物权领域,无需区分财产和财产权。事实上,在物权领域,财产和财产权不可分离,实际上是同义语。但在知识产权领域,这种区分却非常必要,因为知识产权之客体并不处于私有领域(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fal),其配置方式与物权领域的财产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在物权领域,由于财产与财产权永远被绑定在一起,经济学与法学之间存在一座天然互通的桥梁,但在知识产权领域,权利客体与权利却往往是分离的(参见笔者《知识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一文(al中的表1)。于是,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经济学理论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就不灵了。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汪丁丁曾谈到,他和香港的张五常教授多年研究知识产权之经济学,结果并不理想。

另一方面,法学家们简单地将物权领域的法学原理套用到知识产权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其表现之一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保护知识产权所持的显著不同的态度。例如,美国为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国内法中设置针对进口贸易的‘`337特别条款“。美国商务部前部长古铁雷斯甚至认为:”对美国来说,保护知识产权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问题;侵犯知识产权就是犯罪,也必须当作犯罪来处理“②。

换句话说,古铁雷斯要求动用刑法而不仅仅是民法来保护知识产权;相反,印度则对授权专利的保护做出限制。根据其专利法,印度知识产权局向印度专利权人发出了通知,要求他们以及被许可人须在2010年3月31日之前向印度专利局提供其专利发明在印度的应用情况,否则将面临100万印度卢比(约合2.2万美元)的罚金以及专利强制许可令。如果提供虚假信息,则将面临牢狱之灾。可见,在知识产权领域,什么东西应当作为财产加以保护、如何保护以及保护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就法学所追求的公平正义达成共识。这与现代经济学的严谨和对基本理论的共识形成了鲜明对照。

事实上,在知识产权领域,经济学与法学相互分隔,成了彼此独立的孤岛,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在知识产权领域架起一座经济学与法学互通的桥梁。

本文将根据现代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一一边际效用价值一来讨论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阐明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概念内涵,弄清知识产权之财产权的来历,以阐明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如何建立在仅仅处于公有领域的知识或信息之上,从而明了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本质。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不得不从经济学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说起。

本文所称知识产权将仅涉及财产权,不涉及精神权。

二、关于资源、财富、财产、商品、价值和财产权

本节标题中的这些概念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似乎其内涵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实际上,这些概念的真实或准确含义大有学问,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在学术界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按照本文自我设定的构建科学理论的目标,笔者将在本节对这些似乎普遍知晓但实际上模糊不清的概念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本节探论的这些概念仅限于经济学领域,并不一定适用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但即使这样,对这些概念的见解也纷繁众多,各不相同,难以一一评述。为简单起见,笔者将不在本文综述他人的观点,而是直接提出见解。正确与否,请读者鉴别。

(一)资源

所谓资源,是指对市场主体(亦即经济利益意义上的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有用(具有效用或使用价值)的事物。无用的事物不能成为资源。

例如,土地、阳光、空气、水、矿藏、能源、动物、植物、建筑物、工具、材料、汽车、飞机、食品、服装、烟草、药品、工艺品、可用于发电的风和潮汐、道路、空中航线、劳动者、以及其它对市场主体的生产和生活有用的事物,甚至作为建材的沙子,都是资源。但当我们在漫漫旅途中身陷广裹的沙漠时,周围的黄沙对我们来说毫无用处。这时,沙子就不再是资源了。当然,如果把沙看作土地,可以支撑我们的躯体,则沙漠中的沙也是有用之物,是资源。但这已经是在另一种意义上谈论沙子了。

应当指出,资源不仅限于上述有形之物,还包括劳动力(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出力和脑力劳动出力)、劳动能力(个人的天赋、知识和技能)、人际关系(人脉和信誉)、有用信息(知识产权之客体)、特许专营权和专卖权(例如航线的专营权和烟草的专卖权),甚至包括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法律制度及公共政策,因为它们都是有用的事物。这些有用的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无形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无形资源,而前面列举的资源则是有形资源。

此外,市场也是有用的事物,因而市场也是资源,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是市场主体一一尤其是跨国公司—激烈争夺的对象。市场是人们交换商品的场所。在现代社会,市场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有形的市场包括百货商场、超市等;无形市场如阿里巴巴、当当网等各种虚拟的网上市场。事实上,即使是百货大楼这样的有形市场,也包含着自由流动的商家和消费者会聚于此这样的无形成分。如果某一天商家和消费者减少了,则同是这个百货大楼,市场价值将大减;

另一方面,网络等无形市场也包含着有形的成分。

例如服务器、接人网等有形资源。所以,市场通常既有形,又无形,很难将其绝对划人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但在笔者看来,其无形成分更多,即无形的可以自由流动的商家和客户及其交易量是构成市场的主要成分。所以如果硬要划分的话,笔者宁愿将其划人无形资源,而将承载这个市场的物质载体(建筑和设备)从市场剥离开来,划人有形资源。

在日常用语中,市场还有另一种含义,即市场主体所占有的客户资源,也就是市场占有率。

本文中,市场和市场占有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指的是交易场所;市场占有率指的是市场销售份额或客户资源份额。两者可分属不同的市场主体,都是有用的资源。市场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市场占有率则肯定是无形的。

注意,以上笔者将权利(right,例如特许权)和权力(power或authority,例如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也列为了资源,因为它们也是有用的事物。显然,权利和权力是无形的。

需要说明的是,学界对劳动力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在许多文献中,对劳动力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即劳动者;二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但笔者认为在经济学的意义上,这两种解释都是错误的,因为劳动力已经被约定俗成地作为商品对待(马克思即在《资本论》中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如果劳动力是劳动者,则不可能是商品,因为在废除了奴隶制的现代社会,作为人的劳动者不可以买卖,因而不是商品。至于劳动能力,则绑定于劳动者,任何情况下均无法分离,当然也不可以买卖,故不是商品。可见,在认可劳动力是商品的前提下,劳动力不可能是人,也不可能是人的劳动能力。

篇8

在危机四伏的当今经济时代,对于资本经营的发展与掌控,必须了解以下的经典法则与概念:

1.资本经营的精英逻辑

追逐快的、大的和强的——创造性地对社会资源进行重组,就能够赢得追随者的金钱,社会热钱最愿意追捧的就是这样经营的精英。

2.资本经营的“韦尔奇法则”

这是韦尔奇一个非同常人的观点:在资本经营中几乎所有行业隔几年就必须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重组,以提高行业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

3.人才资本的经济意义

人才资本会流向需要他的地方,而且会选择长期待在那些地方。强占头排座位的经济意义:第一,消费者大脑储存空间有限,第二,必须成为焦点人物:第三,在第一回合的赢家在竞赛中的后几个回合中能够享受累积的优势:第四,形成知识的连锁效果,加速积累财富的过程,第五,成功会带来更多的成功。第六,小小的先机会帮你抢滩成功。

4.资本经营的“马太效应”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相对经营表现来决定奖酬,是赢家通吃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赢家通吃就是“马太效应”(原意是说:凡有的都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都要夺去),你越是成功,就会变得越成功。

5.资本经营的偏差概念

资本市场具有如此神奇的创造力和游戏精神,使追求成功的人惊叹不已:而在经营管理或努力方面的微小偏差往往造成所得的巨大差距。需要矫正这样十个在认识上存有的偏差(windage)概念:

windage-l:“速富(Soon rich)”概念

很多人以为,资本经营是使操作者在短时期积聚巨额财富最好的经营方式。在实践中也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般来说,稳健而利益丰厚且长久的资本经营活动都是以产品经营为基础并最终以提高产品经营水平为目的的,而这绝非瞬间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过程。的确,也存在某些“一夜之间”暴富的资本经营活动,但这种”投机取巧”性的资本经营是以基于特殊的机遇存在和相当高的操作技巧为条件的,否则,对于操作者来说,不会是“速富”,而只会是“速穷”。

windage-2:“万能(All-powerful)”概念

这种概念把资本经营看做是包治百病的良方,不仅可以无本套利,还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改善产品与产业结构,不但可以盘活资产,还可以革新体制等等,有的人还认为,资本经营是严重亏损企业扭亏增盈的有效途径。把资本经营功能神化,不仅会导致忽视其他有效的经营方式,还会使操作者陷入“南辕北辙”的困境。

windage-3:“包容(Forgive)”概念

这种概念实际上是把资本经营当做一个筐,什么都往里放。明明是任何经济条件下都存在的经营内容,偏偏要往资本经营上扯,明明是以产品为作用对象的操作,一定要冠上资本运作的名称。似乎联上资本经营,就显示出操作者的能力、技巧水平的高超。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把资本经营看做是高于其他经营形式的概念引发的虚荣心所致。

windage-4:“包装(Packing)”概念

这种概念认为,资本经营在本质上是玩“空手道”,而使“空手道”玩成功的诀窍在于“包装”,即通过构造能满足某种需要且符合交易,经营规则的“壳”来牟取实利。但资本经营从主体上说不等于“空手道”,为了契合运作环境的需要,在某些非本质性环节进行适当“包装”是必要的,但在本质性环节不能“包装”。过多依靠“包装”忽视操作,最终会把“资本经营”引向绝路。

windage-5:“上市(Appear on market)”概念

一些地方和部门大力号召所属企业搞资本经营,具体内容则是把企业搞“上市”。而这种做法在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是不约而同。于是,千军万马跑北京,万众一心奔上市,于是,“包装”也好,“运作”也好,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它的确推动了为数不少的企业(其中不乏“垃圾企业”)上了市。把资本经营等同某种操作内容,不仅会脱离客观要求人为造就某种热潮,从而带来经济上的损害,而且会造成许多非经济的不良行为的产生。

windage-6:“高级(High class)”概念

这一概念是把资本经营置于其他经营形式特别是产品经营形式之上,认为资本经营是企业经营的高级形式。甚至认为资本经营形式是对产品经营形式的否定,断言企业经营是由产品经营到资本经营再到智力经营逐渐更替的。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产品经营是主体,是永恒的主题,是其他经营形式的出发点与归宿,不存在所谓从产品经营转向资本经营的问题,绝不可把资本经营同产品经营及其他经营形式对立起来。

windage-7:“主题(Topic)”概念

认为资本经营应当成为当前企业经营的主要形式,或者说,企业应当把从事资本经营当做经济活动的“主题”。这一看法是不科学的。事实上,社会必然是以从事财富生产的产品生产企业为主体,因而,这也决定了资本经营难以成为企业经营的主体,即使是市场经济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对于所有企业来说,资本经营应当是一种服从于特定目的相机而用的经营形式,它是构成复杂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一个方面的内容。

windage-8:“主导(Main leadership)”概念

这种观点强调,资本运营应该以市场为主导。应该说,对于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而言,这一观点并不错误,但对于眼前我国发展中的市场经济来说,如此强调则有失偏颇。与产品的市场导向不同,从主体方面看,在中国搞资本经营,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得服从政府导向,以“政策”为主导。当然,政府不可随主观好恶而进行行政性强制的“资本经营”。像“归堆式”的企业组合、“乱点鸳鸯谱”式的好企业与坏企业“捆绑”、“拉郎配”形成的企业集团等做法,都是极为错误的。

windage-9:“扩张(Extend)”概念

这种概念认为,资本经营是实现企业规模扩张的最有效而又最省事的手段,应充分利用资本经营进行企业规模扩张。事实上,科学的资本经营实际上坚持的是灵活调整、相机吐纳的原则。在把资本经营与企业规模高速联系起来时,要特别重视收缩的一面。贪大求广,面面俱到,很容易陷于“尾大不掉”,不堪重负、粗放性经营的窘境。在必要的时候,要敢于把对某企业的控股变成非控股,甚至服从长远的战略要求,把目前经营好的企业转让出去。

篇9

奥运会刚结束,便有人提出紧随奥运概念股其后的将是世博概念股。不过,奥运概念股留给投资人心理上的阴影,会否被世博概念股驱散?

世博概念VS奥运概念

2008年8月18日召开的北京奥运会,为奥运概念股带来了不少表现机会。借着奥运会的题材,人们挖掘出了中体产业、中视传媒、北巴传媒、首旅股份、全聚德、中青旅、北京城建等一大批奥运概念股。这些股票在奥运会召开前两个多月里表现很好,但就在奥运会召开前夕,这些股票开始走弱,让那些满怀希望的投资者接了最后一棒,损失惨重。因此,越临近世博会开幕,人们越担心世博行情会演绎成出货行情。

对此,市场上有不同的看法。谨慎的投资人认为,世博会的举行,必然会对举办地的交通、餐饮、商贸、旅游等市场产生巨大的需求,从而直接拉动这些产业产值的增加,对于相关的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推动。现在市场对于世博概念股的炒作,在很大程度上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与当年炒北京奥运概念股差不多。这种仅仅是基于对世博会预期而展开的行情,现在已经差不多了,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有限,不要对世博行情期望太高。对概念股的炒作,往往就是利好公布前提前反应,利好兑现后获利回吐。所以越接近开幕越要当心“最后的疯狂”,及时抽身,谨防接到最后一棒。

乐观的投资人认为,奥运会与世博会有很多不同之处。奥运会是一项体坛盛会,时间较短,主要吸引的是体育比赛的观众,人数有限;而世博会是一项综合性的大规模展会,时间长达6个月,吸引的是旅游观光者,参观人数众多。另外,奥运会的场馆主要是体育场馆,会后使用效率一般较低,很难产生奥运后效应;世博会则会从多方面影响城市面貌,加上世博园区的二次开发、新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等,都将催生世博后效应。因此,世博会对市场的正面影响应该比奥运会更大、时间更长,世博主题也会比奥运主题持续更长时间。况且,2008年由金融危机导致的大熊市,是奥运概念股昙花一现的一大原因。而2010年经济企稳回升,对世博概念股将是一大支持。不过,随着世博概念股的反复炒作,未来走势会更加起伏多变,越往后发展,个股会越分化,而个股的投资价值最终将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受益程度和未来的盈利增长情况。

游资炒作不宜盲从

虽说奥运概念股和世博概念股有些差别,但共同的特点是,游资是炒作的主力军,这从证交所公开的交易信息中可以发现,所以表现活跃的世博概念股多是中低流通市值个股。如果从估值角度看,这些个股的市盈率水平已经明显偏高。游资快进快出的特性决定了其不可能长期驻扎,只会波段运作,适时落袋为安。

上海证券研究员指出,世博概念作为历时较长的题材,阶段性炒作的特点比较明显。过去倒计时1周年、300天、200天、100天之际,世博概念股都有过阶段性的表现,而且力度有所加强。下一个时间节点将是4月30日开幕式倒计时,有可能令世博概念股再“火”一把。

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不宜重仓参与短炒,尤其在目前大盘偏弱的情况下,更不宜盲目追高或抢反弹。

须防机构落袋为安

当然,除了游资,对世博感兴趣的还有机构投资者。在券商和基金的2010年策略报告里,世博主题投资是常见的字眼。而且很多投资基金、保险资金进驻了世博概念股,比如锦江股份、百联股份、豫园商城、新世界、上海机场的大股东名单中都闪现了基金的身影。

有基金人士表示,在经济复苏和政策调控博弈下,市场震荡加大,而寻找确定性主题仍是市场主要投资的方向,世博会正是具有确定性的投资机会。从海外世博会举办的经验来看,在世博会举办期间,当地酒店、零售、物流板块都明显跑赢大盘。

篇10

随着沪港通的渐行渐近,产业资本激发了蓝筹股的活力。井喷式行情呈现以低价蓝筹为中军,以能源革命和小金属资源为急先锋,以国企改革、新能源汽车为主流热点的全面主升浪格局。

沪港通提升蓝筹估值空间,券商概念股拔地而起,小金属资源概念股一枝独秀。小金属资源概念股上涨的驱动因素为:第一,金属期货市场的节节高升的联动效应;第二,工信部有色金属的资源税改革方案由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将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提振有色金属价格;第三,新兴产业的大力发展直接加大对小金属的需求;第四,小金属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工业材料的不可或缺性,使其成为沪港通的稀缺标的。本周市场以盛达矿业、豫光金铅连续3涨停、建新矿业、盛屯矿业(中报预10送15)为代表的铅锌概念股成为小金属资源投资主线的领军人物,带动以贵研铂业(铂金)、新华龙(钼)等小金属概念股的联袂走强,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以矿业、路翔股份、赣锋锂业为代表的锂电池概念一起成为小金属资源概念股的强者。此外,以以宏源证券、长江证券为龙头的券商概念股,以交通银行、安源煤业为代表的蓝筹股也有不俗的表现。

新能源产业链迎来“能源革命”,页岩气概念股一鸣惊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强势依旧。“能源革命”是在今年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发展战略,主要涵盖以油气、核电、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电力等能源领域,其核心是建设美丽中国大计。本周市场表现靓丽的代表性品种为:以永泰能源为龙头的页岩气概念股(受所属公司勘察区域内页岩气储量为2000亿立方米利好驱动)、以丹甫股份为代表的核电概念股、以江淮汽车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概念股。

国企改革投资大主线上,兵工改制概念股风生水起,油气改革概念股良机再现。军工改革是国企改革的先锋军,中航系、中兵系、中核系、中船系共十大军工集团无疑是沪港通最为稀缺的资源股票。中航系暴龙行情刚刚谢幕,本周又迎来了中兵系军工整合新军,北化股份、华锦股份、北方导航三大中兵工概念股龙头,带动了长春一东、北方股份、北方创业等军工改革概念股军团的风起云涌,成为继小金属资源股后市场的新主流。油气改革概念股焕发青春,受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半年有望提速刺激,石油济柴、准油股份、泰山石油、新疆浩源四小龙的涨停引发其第二轮炒作,此外,以中成股份、瑞泰科技为代表的央企改革强势依旧。

展望后市,笔者认为上海市场的2233-2260点将成为压力区域。热点继续看好国企改革投资大主线,建议重点关注中兵工系和油气改革四小龙的投资机会。

篇11

【关键词】市场产权 产权结构 公共产权 内涵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市场经济成为主流经济模式的时代,市场不仅是一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手段,其自身也日益成为了一种基础性和公共性的战略资源。也即是说,市场具有手段性与资源性的双重性特点。市场的功能是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但市场本身作为资源(而且是基础性的公共战略资源)又有一个如何被合理有效配置的问题。而且,只有以市场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为前提,才能使市场真正合理有效地配置其他资源。否则,市场的资源配置就会扭曲甚至导致“市场失灵”。按产权理论的逻辑,资源是否能合理有效配置最终又可以归结为产权问题,因此,市场资源本身的合理有效配置就关涉到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即市场和其他资源一样也有一个如何界定产权的问题―市场产权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市场产权是一种战略性和公共性的基础产权,是其他产权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市场产权问题没有解决好,那么必将对其他产权问题带来根本性的影响,就会导致产权制度的扭曲甚至根本失效,使产权理论本身也失去意义。因此,对市场产权进行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于市场产权的内涵

关于市场产权的内涵,目前国内主要有两种界说,本文试图在对这两种概念进行分析归纳并研究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从历史逻辑的分析视角,提出自己的结构性的“广义市场产权概念”,并指出其运用的价值和意义。

市场产权的两种界说。一是“政府论”的市场产权。市场产权的概念最早由曾繁华在《论市场所有权》(2001年)一文中提出,并作了初步的界定。他认为,市场本身也具有一个产权界定的问题,相应地也就有一个产权归属的问题。在市场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之中,各个经济主体(主要指各国政府)的市场产权不仅要解决其内部市场的所有权、占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等权利束的制度安排问题,而且还要解决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共同形成的“主体间市场”的权利束的“游戏规则”与制度安排问题。由此得出结论:市场产权是一系列关于市场的权利束的规则制度安排的集合体,即从产权的角度来看,市场产权是指一国中央政府对其构建、所有、运作、管理市场及从市场获益的一系列对内与对外的市场规则与制度安排①。因此,市场产权在组成要素上和其他产权一样,包含市场的所有权、占有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等权利束。

二是“股市论”的市场产权。由陈永忠等人在有关股市问题的研究(2004年以来)中加以论述。他们在对上市公司的性质、功能和优势进行研究时发现,上市公司和未上市的公司相比,它拥有直接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以及股权(流通股权)可以直接进入资本市场进行交易的特殊权力,使得上市公司拥有(未上市公司则没有)一条在资本市场中低成本直接融资的特殊管道。于是他们把这种特殊权力,即上市公司拥有(未上市公司没有)的入市权力,主要是入市融资和入市交易这两方面内容的特殊权力,称之为“市场产权”。它实质上是上市公司的入市权,可以视为政府和市场(资本市场)特许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经营资本(资本的募集和资本的交易)的特许经营权②。这种特许经营权具有无形资产的特征,是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立足的基本保证,同时也能给其上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他们认为,市场产权是只有上市公司才拥有的资本权力,它具有直接从资本市场融资的强大功能。股票的募集、发行和溢价等使得资本可以实现快速的大规模增值,这正是上市公司因拥有市场产权而获取巨大资本收益的体现。在此,市场产权表现出了十分显著的无形的产权资本的特征,并附着在股票的融资权、流通权和收益权等权利束之中,使流通股权的市场价值大大高于非流通股权的市场价值。因此,所谓流通股含权,其实就是含有的市场产权中的流通权。

对两种市场产权界说的简评。通过对市场与产权范畴的历史逻辑分析,以及市场产权起源的模型分析,可以对上述两种关于“市场产权”概念的界说作一简单评论。第一,“政府论”的市场产权概念,是一个中观层面的市场产权概念,实际是一个国家市场产权的概念,是从国际视野来看国家应该具有的市场产权,这对于研究全球化以及国家经济安全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说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注意到其他市场主体(如买方与卖方等)所应有的产权,只将中央政府看作唯一市场产权主体似乎也有待商榷,对于市场产权的公共特性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没有注意到市场的终极所有权应属于一定范围内的人民,对于市场产权作为公共产权的人民性特征没有作深入的探讨。

第二,“股市论”的市场产权概念,则只是微观层面的一个产权概念,实质上只是市场产权理论的一个具体应用的案例,但却比较成功地分析了上市公司壳资源价值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尤其是认为上市公司(作为市场交易方)具有某种“市场产权”的观点很有启发意义。他们认为流通股的“含权”含的就是市场产权,从而很好地论证了“大小非”解禁的股权分置改革实际上是侵害了流通股的“含权”―市场产权。但其明显的缺陷就在于微观性和应用性,对于市场产权的本质并没有深入的把握。

文章试图界定的结构性的“广义市场产权概念”。在上述分析提炼和评价总结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上市公司的入市上市发行等市场产权,这些只是微观层面的市场产权,广而言之,任何参与市场交易和竞争关系建构的各方―买方、卖方和“中方”(主要指政府)都拥有广义的市场产权。上市公司的入市权只是广义市场产权所包涵的范围内的其中一种特殊形式而已。曾繁华教授的市场产权范畴要深入抽象得多,但其要旨还主要是讲的“中方”市场产权,即作为政府拥有的市场产权,属于中观层面的市场产权,还不是宏观层面的广义市场产权。虽然当前学界对于市场和产权的概念界定较为繁杂,尚没有完全统一的意见,但通过历史逻辑的探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市场的本质就是一个关涉交易关系以及交易条件的范畴,产权的本质就是一个关涉利益关系以及利益归属的范畴。因此,市场产权也就可以作这样的界定:由于市场主体各方(条件提供方及交易各方,可概括为“中方”、“买方”与“卖方”)参与了市场交易关系的建构,各方凭借它们在其中所承担的义务而拥有的在该关系中的相应的权利。简言之,市场产权即参与市场交易关系建构的各市场主体由其付出的“交易成本”义务(集)生发的应得的“交易收益”权利(束)。

与此相对应,关于市场产权是否清晰的问题,也就可以转换为市场主体各方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否平衡的问题。因此,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本质上就是在全球市场交易关系中是否发生了权益与责任的严重失衡,从而使国家的市场产权受到严重侵害的问题。如果得到的交易收益极少而付出的交易成本极大,就会出现交易越发展损失越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累积成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只有合理保护国家市场产权,改变失衡状态,才能使一国的市场资源在全球融合过程中得以合理有效地配置和生长。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避免各种陷阱,有效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而一旦绝大多数的国家都能做到这一点,则全球“经济生态平衡”也就能得以维持,经济全球化的和谐健康发展也就能得以实现。这应该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题中之义。

关于市场产权的结构

在上述对市场产权的起源与内涵进行新的探索的基础上,笔者初步探讨了市场产权的结构性分类,即从市场交易关系构成的角度来划分不同市场产权类型,将其分为“买方”市场产权、“卖方”市场产权以及“中方”(主要是交易中介条件提供方,一般指政府)市场产权三种类型,并对其不同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

“买方”市场产权。“买方”市场产权,即作为参与交易关系构建的买方应该拥有的市场产权。“买方市场产权”与“买方市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也有一定联系。“买方市场”主要是指市场上买方在交易过程中相对于卖方更占据主导和有利地位的市场。“买方市场产权”,是指作为参与交易关系构建的购买方所应享有的权利束。如作为交易合同中的买受人的权利,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一般消费品购买者的权利,以及其他各类交易关系的购买方享有的权利,如股票市场上的股民的权利,房地产市场上的购房者的权利,劳务市场上的雇主的权利,国际贸易中进口商品和劳务国以及资本输出国(可视作是购买资本品的购买者)应享有的权利,以及《合同法》中规定的买受人的主要权利,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消费者权益等等。它是一个广义的购买者在市场中所应享有的权利束的概念。从市场产权的维度来看,“买方市场”也就是买方的市场产权相对于卖方更加得到伸张的市场(相应地卖方受到压抑)。

“卖方”市场产权。“卖方”市场产权,即作为参与交易关系构建的卖方应该拥有的市场产权。“卖方市场产权”与“卖方市场”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也有一定联系。“卖方市场”主要是指市场上卖方在交易过程中相对于买方更占据主导和有利地位的市场。“卖方市场产权”,是指作为参与交易关系构建的售卖方所应享有的权利束。如作为交易合同中的出卖人的权利,在《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定的知识产品出卖者的权利,以及其他各类交易关系的出卖方享有的权利,如股票市场中的上市公司的权利,房地产市场上的开发商的权利,劳务市场上的劳动者的权利,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劳务国以及资本输入国(可视作是出卖资本品的出卖者)应享有的权利等等,它是一个广义的出卖者在市场中所应享有的权利束的概念。从市场产权的维度来看,“卖方市场”也就是卖方的市场产权相对于买方更加得到伸张的市场(相应地买方受到压抑)。

“中方”市场产权。“中方”市场产权,主要是指参与交易关系构建的“中方”―市场交易的中介条件的提供方(一般是各级政府)所拥有的市场产权。在市场交易关系中,政府或国家通过对市场运行规则与市场运行制度的安排,为市场活动确定运行规范和基本秩序,从而为市场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制度框架以及各种条件或设施。也即是说,政府或国家是市场中介的“软件”(市场规则、制度等)和“硬件”(市场设施、环境等)最主要的投资、建设和供给者,它理所当然因此而拥有“中方”市场产权。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说法,国家是在某特定地域对强制性手段的合法使用具有垄断权的一种制度安排,它的基本功能就是提供秩序及法律。诺斯认为,国家可视为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或称之为“暴力潜能”的组织,在扩大地理范围时,国家的界限要受其对选民征税权力的限制。③此外,市场交易关系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一种契约关系,而国家的存在有利于契约的实施和制度的建立,这样就可以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大幅提高交易收益,否则,契约关系就会因为交易成本太高而丧失意义。这也是政府或国家在市场体系中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之所在,也是其拥有市场产权的内在根据。当然,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中方”也是市场交易关系的一个主体,最终也可以分解为“买方”和“卖方”。例如,进行政府采购时是“买方”,提供公共服务时则是“卖方”。这就是我们在资源配置中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调控功能,二者辩证综合才能使资源配置达到高效的原因所在。

市场产权的准公共产权特征

通过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市场在本质上是一个交易关系及其设施的范畴,它对于一定范围内参与构建这种关系和使用这些设施的人们而言,就是一种特殊的但又极其重要的公共产品。市场作为交换设施、条件、行为、关系等的总和,除了具有其作为产权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稀缺性、准资本属性、排他性、可交换性、收益的可计量性等之外,市场产权还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准公共产品,因而,市场产权相应地也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准公共产权。也就是说,对于市场主体而言,整个市场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也就是大家都可以平等参与其中,然而在进行具体的市场交易活动过程中却又充满了排他性和竞争性。因此,可以说市场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都是“弱”的,可以称之为“双弱特性”,因此它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它的提供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买方”、“卖方”与“中方”(最终也可以分解为“买方”和“卖方”)共同构建(生产和提供)而又混合使用,可称之为混合生产提供与混合使用的“双混结构”。总之,市场是一种具有弱的非竞争性与弱的非排他性的“双弱特性”,以及混合生产与混合使用的“双混结构”的特殊的准公共产品,相应地市场产权也是一种相对特殊的准公共产权。

通过上述对市场产权的内涵、结构和特征进行的新探析,使我们看到了市场经济存在着的垄断与竞争,权利与义务,公共与个体,买方与卖方,政府与市场等等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就提醒了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时切不可孤立、静止、平面和简单化地理解市场。第一,就国内改革而言,我们必须高度注重市场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平衡的问题,也就是市场产权的合理界定和保护的问题,不能让某一方持续地不可逆地侵蚀另一方的市场产权,使两极分化不断被拉大,最后导致市场主体之间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从而使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失灵。第二,就对外开放而言,在当今中心―的全球体系背景下,国家层面的市场产权保护更具有重要意义。因全球化是由西方发达国推动和主导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往往是被动融入全球化的,因此容易被经济殖民控制(本质是自己的国家市场产权被其侵蚀)变成发达国家为其垄断资本利润服务的附庸及工具,导致全球两极分化日益加剧,全球经济“生态平衡”日益被破坏,最后不可避免地会爆发全球性的经济社会危机和自然生态危机。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加强市场产权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全球化,公正合理地分享全球市场的交易收益,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无疑是加快自身发展和促进全球经济的“生态平衡”和建立和谐世界的重要前提条件。

(作者为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本文系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项目“基于市场产权的‘经济生态平衡’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B200916)

【注释】

①曾繁华:“论市场所有权”,《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5期。

②陈永忠:“市场产权与股权分置改革”,《西南金融》,2006年第2期。

篇12

    目前,会计透明度被普遍接受为衡量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角度,可以更好地理解资源配置、公司治理、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等基础性问题。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经济体系越来越依靠高透明度的会计信息,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是维护证券市场有效运转的前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较低,披露水平不高,会计违规造假行为屡禁不止,已是公认的事实。因此,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增强投资者信息已是刻不容缓。

    二、会计信息透明度概念的界定

    魏明海、刘峰等(2001)I1认为,会计信息透明度是一个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全面、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会计信息披露与管制。葛家澍(2001)认为,透明度的涵义相当广泛,至少包括六个方面的质量特征:中立性、清晰眭、完整性、充分披露、实质重于形式以及可比性,并目会计信息透明度必须建立在决策有用性基础上。唐予华、李明辉(2003)~k为,会计信息透明是指透过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及时、明确、容易地知道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以及这些经营活动的后果,从而得到清晰、完整、可比、不失真的影像。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对会计信息透明度概念的界定,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以上定义可以归结为广义的概念和狭义的概念两种。狭义的概念主要是从信息披露的角度来谈的,而广义的概念则上升到了会计信息的全面质量体系的高度。但是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谈,上述会计信息透明度概念都是x,~4t信息质量标准和一般意义二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的发展,透明度是继相关性和可靠性这两个会计信息基本质量特征之后的又一重要概念。

    三、资本市场概念的界定

    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长期资金融通的场所。资本市场包括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证券市场、基金市场、保险市场和融资租赁市场等,其中,“证券市场是资本市场中最重要、最活跃、最具创新性与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啡,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资本市场优劣的衡量标准包括:“安全性、流动性、透明性、有效性和公平性五个方面”I|l。其中,安全性指金融交易能正常地进行;流动性指资本市场参与者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入市或脱手的可能程度;透明性指市场组织的透明性和市场信息的透明性;公平性指竞争条件的公平和游戏规则的公平;而有效性指金融产品的市价对各种信息的反映程度。资本市场越有效,则金融产品的市价越能快速地、全面地和无偏差地反映各种有关的信息,从而其价格越趋向于其真正的价值。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一般会同时具有安全性、流动性、透明性和公平性,而无效资本市场则反之。可见,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是衡量资本市场质量的重要的和核心的标准。

    四、会计信息与有效资本市场的关系

    (一)信息不对称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是指信息在各市场主体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交易一方拥有更多、更新、更确切的相关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另一方由于不知情或对他方的信息由于验证成本昂贵而在经济上不现实,处于信息劣势地位资本市场中广泛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如公司经理较外部投资者更加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某些知情投资者较其他投资者更加了解公司的风险和前景等等。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使得部分投资者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财力去获取和运用相关信息以指导其投资决策,因而信息的获取并非无偿,信息成本并非为零,而且如果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的话,信息成本会更加凸显。信息不对称使投资者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因此导致的柠檬问题和代理问题等阻碍了资本市场资源的最优配置,降低了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致使市场失灵和崩溃。人们先后发明了多种方法来解决“两权分离”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进而提高资本市场有效程度的方法,其中,通过充分有效地信息披露,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被证明是—个有效的方式。

    (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1、决策有用性特征对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根据“利益相关性”原则确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现有的和潜在的债权人、政府部门、职工、其他利益关联者。在明确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以后,就应确保不同使用者获得其各自所需的信息。各种投资者只有通过对有用的会计信息的分析,才能依据当前资本市场的“风险一回报”偏好,权衡价格找到一种合理的投资组合;上市公司也只有向市场披露了真实有用的信息,才可能获得投资者的信任,筹集到必要的资本。

    2、充分性特征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从数量上看,会计信息应是充分的。不充分的会计信息不能满足投资者对于信息特别是财务信息的需求,他们就会转向其他途径寻求信息,这无疑加大了交易成本并使会计信息的作用降低。充分的会计信.息,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以便正确估计所发行的证券等金融产品的价格;而信息的充分披露还有助于减少内幕信息和内幕交易。当存在内幕信息时,价格不能反映未予公开的信息,因而会削弱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3、可靠性特征对资本市场有效眭的影响。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取决于会计信息是否具有反映的真实性、可复核性和中立性。虚假的、错误的和有所偏袒的财务信息也能反映在市价中,但信息虚假必然导致金融产品的定价偏离其真正价值,如果虚假财务信息不能被“看穿”则会出现“功能锁定”现象,资本市场不可能是强有效的。处于信息优势的参与者必然会利用其所掌握的真实信息谋取私利,从而会使大部分处于信息劣势的参与者损失惨重。而虚假信息一旦暴露,便会引起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进而降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其在资本市场的地位,会计信息对资本市场有效性的贡献自然会降低。

    4、相关性特征对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应与决策相关,有助于满足各方面使用者的需要,包括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有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不仅要看信息是否真实客观,还要看所提供的信息是否能够满足有关方面的需要。为了使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对市场有用,有助于形成有效市场,其前提是这些信息必须能使投资者产生—个合理的期望值,从而对其决策行为产生影响。

    5、及时性特征对资本市场有效I生的影响。

    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应具有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并能及时提供。信息提供得越及时,则越能较陕地影响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测和决策,进而迅速地对证券等金融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信息提供的滞后,则会导致内幕信息的产生,损害了市场的有效性。

    6、可理解性特征对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影响。会计信息能为大多数投资者或投资代理^昕理解,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会计信息晦涩难懂,或过分注重细节而使得会计报告冗长无比,则不利于为“足够多”的人所理解和吸收。有效资本市场并不排斥对会计信息“无知”的投资者的存在,但如果大多数投资者均是“无知”者,那么,会计信息的作用便很难发挣。

    (三)信息披露的影响

篇13

3月中小创市场涨幅榜排名上,科技创新和小盘高送转两大投资主线高居前列。在科技创新投资主线上,VR和智能制造两大主流热点捷报频传,以佳创视讯(101%)、棕榈园林(87%)为代表的VR虚拟现实概念龙头股,以科大智能(77%)为代表的智能机器概念股,以金固股份(76%)为代表的智能驾驶概念股成为大黑马。在小盘高送转成长股投资主线上,以宝德股份(104%)、国恩股份(88%)为代表的小盘高送转概念股,主演了小盘高送转概念股牛股飞扬的好戏。

小盘高送转再度迎来炒作风口。近期中小创市场宝德股份的龙头效应,掀起主力机构和市场游资对抢权、除权概念股接力炒作浪潮,高送转概念股已经成为新主流,“高送转+科技创新”复合概念股则成为核心主流,炒作周期也正如笔者推测般将反复炒作至4月中下旬方才终结。本周市场,中小创市场以游族网络、巨轮股份为龙头的含权概念股,带动了雅百特、爱迪尔、浩丰科技的连续2涨停,掀起了以天汽模、天齐锂业、华自科技、创业软件、美尚生态、中泰股份、棒杰股份、威帝股份等含权概念股的涨停潮;以国恩股份为代表的抢、填权概念股龙头,带动了柏堡龙、三鑫医疗、融捷股份、旋极信息等股票持续走强。在主题投资路径上,“高送转+科技创新”更受投资者青睐,以恒信移动、棕榈园林为代表的“高送+VR”概念股,以巨轮智能、星宇股份、威帝股份为代表的“高送+智能”概念股,无疑成为市场新宠。

纵观本周市场,其它的市场热点较分散。随着一季报的出炉,以双林股份、奥特佳、法因数控、兴民钢圈、盛路通信为代表的一季报业绩预增概念股,成为市场的另外一个投资支流;以巴士在线为代表的网红概念股,以栋梁新材为代表的重组概念股也有不错的表现。笔者上期推荐的智能汽车产业链概念股,技术上处于拉升后的小K小箱体整理期,后市仍会出现主升浪。

篇14

关键词:外部性;公平与效率;均衡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11(02)-0027-07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个理论被提出来,如果既不能解决理论问题,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已经有了更好的替论,那么这个理论恐怕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外部性理论有没有存在的价值?

外部性理论从产生至今,确实一直备受理论界的质疑和批判。外部性理论发端于西奇威克《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灯塔”理论和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的“外部经济”的提法。马歇尔是这样描述“外部经济”的:“有赖于该产业的一般发达所形成的经济”。后来,马歇尔的弟子庇古受这一提法的启发,正式建构了外部性理论框架。庇古外部性理论的基本框架为: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某些厂商给其他厂商或整个社会造成了损失而不需要付出代价,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而“外部性”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需要采用某种手段加以解决,税收和津贴办法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有效办法(即著名的庇古路径)。

外部性理论很快遭到批判,就“外部经济”这一提法,约翰・克拉彭(John Clapham)就将其批判为经济学上的“空盒子”;蒂博尔・希托夫斯基(Ti-bor Scitovsky)曾说,“外在经济概念是经济学文献中最令人费解的概念之一”;而对庇古的外部理性的逻辑架构批判最有力的当属科斯。科斯认为,庇古所提到的那些问题(即外部性问题)的实质是:侵害效应是相互的。在这种假定下,要解决或避免侵害效应,首先是要赋予和明确侵害的权利,权利清晰了,侵害效应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得以解决(即著名的科斯路径)。科斯从否定庇古的逻辑起点开始,对外部性理论进行彻底的批判,在有些人看来,是对外部性概念及其理论的全面否定,但在有些人看来却是外部性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

后来张五常和杨小凯等人根据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全盘否定了外部性理论存在的意义。张五常指出,外部性概念过于空泛,“是模糊不清的理念”。张五常和杨小凯都认为交易成本概念可以更好地取代外部性概念。在他们看来,外部性概念及其理论是多余的。

由此可知,外部性概念及其理论确实受到质疑。但外部性概念是不是真如张五常和杨小凯所言,能够被交易成本概念取代?外部性理论是否确实没有存在的价值?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

二、对外部性概念及其理论受到质疑的冷静思考

(一)质疑和批判的理由

1920年,庇古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其福利经济学思想。1922年9月,约翰・克拉彭在《经济学杂志(The E-conomic Journal)》上发表了《论经济学上的空盒子(of Empty Economic Boxes)》一文,认为“外部经济”是经济学上的“空盒子”,因为世界上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事物。1922年12月,针对庇古的反驳,约翰・克拉彭又在《经济学杂志》发表了《经济学上的盒子》一文,进一步批判庇古的外部性思想,因为即使“空盒子”被填满,也可能没有什么价值。而约翰・克拉彭批判最直接的理由是:没有具体例证证明“外部经济”这种事物客观存在。

科斯并没有直接否定庇古的外部性概念,但却是从批判庇古以这一概念为逻辑要素的假定开始,构建了一套与庇古路径截然不同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科斯路径。在科斯看来,庇古的外部性理论基于一个先验性的假定:谁侵害谁是事先就确定的(即谁给谁造成外部性是确定的)。在庇古及其追随者眼中,灯塔的建造者未能向受益者收取费用,灯塔建造者就是权利的受损害方;污染源的制造者无权污染他人;走失的牛踩踏了他人的庄稼,就是对他人权利的侵害。这些例子中,既然谁是侵害者、谁是受侵害者已经确定。既然谁是侵害者、谁是受侵害者已经确定,而通过市场无法对这种侵害予以有效的解决,由政府出面干预也就情非得已。而科斯及其追随者则认为灯塔建造者与受益者之间、走失的牛的主人与庄稼的主人之间、污染者与被污染者之间的损害效应是相互的,不存在谁侵害谁的问题。既然谁侵害谁都不清楚,自然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赋予侵害的权利,允许谁侵害谁。科斯及其追随者进一步指出,只要清晰地赋予谁侵害谁的权利,那么就可以通过市场调节机制来解决损害效应问题,就不需要国家(政府)干预。

张五常从外部性概念和理论存在的问题入手,批判外部性理论。根据其总结,外部性概念及其理论存在以下问题:①外部效应涉及的行为权利没有界定清楚,不在市场上交易;②外部性问题的性质不清楚;③每一行为都有外部效应;④外部性的概念混乱;⑤理论各不相同,随意性很大;⑥所引例证也都是特例,等等。据此,他认为,外部性概念是个模糊不清的概念,由外部性概念产生的各种理论就不可能是有用的。针对外部性理论试图解决的问题,张五常认为,外部效果的实质是界定产权的外生交易费用同不界定产权引起的内生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由于外部性概念和理论模糊不清,而交易成本理论和合约理论更符合真实世界,因此完全可以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合约理论替代外部性理论。张五常进一步认为,合约外效应存在的本身,并不表示资源的错误配置,因此,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背离,除非被认为与采取行动的边际明确有关,否则并不能说明需要政府采取矫正性行动。也即主张自由市场路径而非政府干预路径。所以,在解决问题的基本路径上,张五常的观点与科斯的观点是一样的。杨小凯对外部性理论的批判与张五常的观点基本一致。

归纳起来,对外部性理论的质疑和批判的理由主要为这几点:一是外部性概念是一个无法确定、模糊不清的概念;二是外部性理论并不能解决其企图解决的问题;三是外部性概念和理论有更好的替代概念和理论。这些理由是否合理?

(二)对质疑和批判理由的分析

1. 反对者的第一个理由

反对者的第一个理由是,外部性概念模糊不清、混乱不堪、无法确定。这是对现实状况的一个真实描述。有很多人使用外部性概念,但指称的事物各不相同;也有很多人对外部性概念进行界定,但其内涵也是五花八门。庇古的“外部经济”与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所指事物不是同一个事物;詹姆斯・米德(Meade)(1952)、贝特(Bator)(1958)、布坎南(Buchanan)和斯塔布尔宾(Stubblebine)(1962)、鲍

默尔(Bamnol)和奥茨(Oates)(1988)等人分别对外部性概念进行过描述,但差别甚大,而且迄今为止仍没有给出令学界满意的界定。

根据库恩和玛格丽特・玛斯特曼的范式理论,一门科学的存在和发展需要该科学研究者群体公认并共同遵循一定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否则不能称其为科学。如依此理,则外部性理论不是一门科学,或者至少离形成一门科学有很大一段距离,因为外部性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尚未取得研究共同体的确定和认同。因此,外部性理论反对者以外部性概念模糊不清批判外部性理论并非没有根据。

2. 反对者的第二个理由

反对者的第二个理由是,外部性理论并不能解决其企图解决的问题。外部性理论的创立者庇古企图用外部性理论解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问题。庇古依据外部性理论是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认识到,影响经济福利的是:第一,国民收入量;第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情况。外部性实际上就是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的背离。这种背离会损害社会福利,而这种背离依靠自由竞争是没法消除的,于是就应由政府干预,消除这种背离。适用外部性理论的结论是:可以通过国家调节收入分配转移财富的办法增进社会福利。可问题是,虽然通过调节收入分配转移财富的办法可以缓和贫富之间的矛盾,但如果要彻底解决社会福利问题,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要增加生产,增加国民收入的总量,而社会资源在各部门的最优配置,就是增加生产的最好办法。但是,怎么样才能够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这个问题在他那里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虽然外部性概念和理论架构在学界并未形成广泛共识,但赞成外部性理论的学者在有些观点上还是共同的:他们认为外部性会导致低效率,要提高效率,就应当设法将外部性内部化。对此,张五常和杨小凯的批判是正确的,即外部效果的实质是界定产权的外生交易费用同不界定产权引起的内生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换言之,外部性内部化并不必然是高效率的。

由此可知,庇古的外部性理论不能很好地解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问题,外部性的内部化也不能解决效率问题。而从外部性理论创立至今,外部性理论的意图就在于解决前述问题,尚未运用外部性理论关注其他社会问题;而当前的外部性理论对这些问题没能拿出令人信服的方案,因此,这一批判理由也有其合理性。

3. 反对者的第三个理由

反对者的第三个理由是,外部性概念和理论有更好的替代概念和理论。张五常和杨小凯认为,外部性概念和理论完全可以由交易成本和合约理论取代。在他们看来,交易成本和合约理论更贴近现实,更能解决界定产权的外生交易费用同不界定产权引起的内生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问题。

庇古创立外部性理论,他不但希望解决公平问题,也希望解决效率问题。庇古的外部性理论在解决静态的公平问题上有其合理性,但社会是动态的,适用其理论的结果很有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从而降低社会福利。所以,实际上庇古的外部性理论既不能很好地解决公平问题,也不能解决效率问题。此后的外部性理论者除米德等少数人外,几乎都是在思考效率问题。而在运用外部性理论来解决效率问题的能力上,外部性理论确实不如交易成本和合约理论。

综上分析可知,反对者的理由确实有其合理性。如果这些理由不仅合理,而且充分的话,那么外部性理论真的可以退出学术舞台。但笔者认为,以一个概念的模糊不确定来否定其理论存在的必要,理由并不是很充分。很多学科中很多概念都是不确定的,如交易成本(经济学)、正义(法学)、社会化(社会学)等等概念也是模糊不确定的,也是有争议的,但这些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并不一定是多余的。外部性理论解决社会福利最大化和效率问题,恐怕能力有限,不如交易成本和合约理论管用;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用它来看待、分析其他社会现象,也不意味着它没有能力解决其他社会问题。因此,外部性理论是否多余,是否有发展的可能、空间和必要,就看它有没有其他价值。

三、外部性理论价值功能重塑

(一)现实社会中公平与效率的被动和破坏性均衡

在经济学上,干预主义主张政府干预资源配置是必要的,而自由主义主张由自由市场来配置资源才能实现最优,反对政府干预。但历史却告诉我们,政府干预并不必然带来公平或效率,自由市场也不必然带来持续的高效或最优;社会经济是在干预与自由之间的均衡中发展。如何达到最佳均衡呢?这才是经济学真正要解决的而且永远也解决不完的问题。这个问题放在更广泛的社会科学领域来看,就是公平与效率之间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尽管很多学科领域很多人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但是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之间的最佳均衡,却是一个难题,迄今也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很好地协调这两者的关系。

由于没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效率与公平之间实现最佳均衡,所以只能靠事后矫正和拯救的办法来实现两者的均衡,这种均衡的基本过程如是:当强调效率一段时间后,社会经济效率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很快衍生了很多社会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的反作用,最后导致社会经济效率低下,甚至引发极端事件(如经济危机、战争、暴动等),严重影响整个社会发展;这个时候人们才会意识到要关注社会公平问题,于是求诸于政府干预来促进公平。政府干预一段时间后,一些社会矛盾得到了缓和,一些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这为政府的持续甚至加大干预力度提供了实践支持,政府的干预往往因此而加强,但实际上这时的干预很有可能不必要或是过头了,但因为没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政府的干预继续甚至加强,只有等到不当干预或过分干预给社会带来比较严重的低效率、腐败等社会问题时,人们才会意识到政府干预不当或干预过当。于是人们又求诸于自由市场,向市场要效率。于是一个新的循环又开始了。历史告诉我们,这个循环周期与经济危机的周期是一致的。每每经济危机爆发,就会给人类尤其是穷苦百姓造成巨大的灾难,近两年的金融危机也不例外。这样看来,只有等到严重损害社会的事件或问题出现,人们才会发现公平与效率、政府干预与自由市场之间失衡,才会采取措施去矫正,这种均衡就是一种事后的、被动性的和破坏性的均衡。如果有一种理论,能够指导或者有助于实现公平与效率、政府干预与自由市场之间更优或最优均衡,使资本社会的经济危机不再发生、或者减轻经济危机发生的程度、或者延长经济危机发生的周期,那么这种理论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根据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资本社会的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如果的确如此,那么就不可能存在一种理论能够实现资本社会公平与效率、政府干预与自由市场最优均衡,使经济危机不再发生)。

(二)既有外部性理论中理论价值的挖掘

外部性理论由庇古创立,并服务于福利经济学。庇古认识到要提高整体国民经济福利,取决于国民总收入大小和收入分配两个因素。庇古运用外部性

理论分析的部分结论是:当国民收入一定时,国民收入的分配越是均等化,则全社会的经济福利越大;高收入者将自己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低收入者,将使后者增加的福利超过前者减少的福利。由此可见,庇古的外部性理论解决了静态的公平问题。可是,因为其不能找到使国民收入最大化的有效办法,因此无法解决动态的公平问题以及效率问题。但与以效率为主题主流经济学不同的是,庇古特别注意到不少(并不像张五常说得那样仅是些特例)私人或企业的收益是建立在牺牲别人或其他企业利益的基础上,也就是边际私人成本与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之间的背离。这是庇古对现实的一个基本看法,这一看法在科斯看来是错误的,科斯则认为在产权界定之前,不存在谁侵害谁的问题。

到底是庇古对现实的看法是正确的,还是科斯对现实的判断是正确的?笔者认为,错误的应当是科斯,而不是庇古,因为谁侵害谁是个事实问题,在制度(法律)上确定谁有权侵害谁之前,并不是不存在谁侵害谁的问题。科斯把谁侵害谁与谁有权侵害谁的问题混为一谈,混淆了事实与制度(法律)两者的区别。科斯之所以会对现实作出错误判断,除了其阶级立场外,在哲学上犯了“制度决定经济”的逻辑错误。而庇古对现实的看法却是得到了社会发展史的证实:在奴隶社会,奴隶主的收益是建立在侵害奴隶利益的基础上;在封建社会,地主的收益是建立在侵害农奴利益的基础上。对这些事实,相信资本家们不会否认。但在资本社会,资本家及其代言人当然会否认他们的收益是建立在侵害工人利益的基础上。资本家及其代言人很快敏感地发现,庇古的对现实的看法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有不谋而合之处,批判和质疑接踵而来也在情理之中。如果依科斯的理论,谁侵害谁是无法确定的,应当依据效率来确定谁有权侵害谁,那么一种极端的也是极为可怕的推论跟希特勒的种族灭绝理论恐怕就别无二致。所以,庇古对现实中这一看法是正确的。如果西方经济学关于自利人的假定是正确的,那么人(企业)与人(企业)之间的交易,一方总是企图从对方获得更大收益;企业组织内部则是老板总是企图从工人身上获得更多收益。科斯等人提到的火车火花、走失的牛、工厂污染等例子也不例外,因此,这些例子在事实上都存在谁侵害谁,而不是无法确定谁侵害谁。

庇古对现实的看法归结为外部性现象,这使我们看到了公平问题的起点,这是庇古的外部性理论最有价值之处。但却不能简单地以此为由对外部性内部化来解决公平问题或者效率问题。后来的外部性理论者几乎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即主张一旦存在外部性,就应当将其内部化;在制度或法律规则上,只要是维护外部性的制度或法律规则,都要求、修改或废除;在具体事件上,只要一方侵害了另一方,侵害方就应当补偿受侵害方。从社会和事物发展一般趋势来看,将外部性内部化是一种必然,但将外部性内部化是一个漫长的均衡过程,实际上就是公平与效率无休止的均衡过程。如前所述,要实现公平与效率最优或者更优均衡,必须要有一个理论。而对外部性理论进一步挖掘,我们会发现,通过外部性理论,不仅能够揭示侵害的事实、发现公平问题的起点,可以设计出最理想的效率状态,而且还可以计算出减轻或逐步消除外部性所需要的成本,从而决定是否采取、何时采取以及采取何种手段或手段组合,达到公平与效率的更优或最优均衡,避免事后被动均衡对社会带来损害和灾难。

为了凸显外部性理论在揭示侵害事实的功能以及均衡公平与效率、政府干预与自由市场的功能,下文从侵权、商事交易、企业(组织)内部三大领域对上述功能加以初步分析。

(三)外部性理论在三大领域的价值功能初步分析

1. 侵权领域

现代社会有形形的侵权,限于篇幅,笔者以环境侵权为例,对外部性理论的价值功能进行分析。

假定在环境能够承受限度内,环境的侵害者对环境(包括特定居民)造成的损害为100个基数点,而收益是超过100点,假定为110点,那么可以继续污染;如果收益低于100点,那么不能继续污染。下文要探讨的是可以继续污染的情况下,怎么来解决相关问题。在允许继续污染的情况下,如果不发生因支付100点损害所引起的成本的话,污染者能够获得10点收益,受侵害的一方也能得到补偿。但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社会中,要求侵害者支付受害人补偿费,肯定会发生成本。在发生支付成本的情况下,最有效率状态是让环境污染者免于支付100点的损害,但却是最不公平的;最公平的状态是,不管支付损害发生的成本多大,都要求污染者支付100点的损害,但却很有可能是没有效率的。在最有效率但最不公平的情况下,这种效率是静态的或临时的;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受害人在得不到补偿的情况下,往往会采取其他手段,让侵害人付出代价(很有可能超过100点),而这时受害人也往往没有收益。这就出现了经济学上描述的两种情况:前者是损人利己,后者是损人不利己。如此,则最终是没有效率的,社会最终的收益可能是-90点,甚至负值更大(因为侵害人为了防止受害人采取某种报复手段,其不得不采取某种防范措施,这也要耗费成本)。在一味追求公平的情况下,很有可能需要可观的成本,假定为20点,那么这个结果肯定是无效率的,因为环境侵害人给社会新增总收益仅为10点,却因此而耗费了社会20点资源(这也是一种外部性)。

由此可知,不让受害人得到补偿是不行的;不考虑补偿中产生的成本也是不行的。因此,问题的实质是采取一种更合理的手段,既使受害人获得补偿,又使补偿的成本控制在10点以内。自由市场(合约)路径有可能使成本低于lO点,政府干预路径也有可能使成本低于10点。这需要借助外部性理论计算哪种路径不会使社会效益为负值,或者正值更大。这样,利用外部性理论就使得公平和效率、市场与干预得到更优或者最优均衡。

这也同样适用于意外事故,如交通事故。尽管从单次交通事故来看,侵害人并没有获得收益,但侵害人从享受交通便利中获得了收益。

为了进一步凸显外部性理论的功能,本文就环境污染侵权作进一步分析。在不承认外部性的情况下,由于谁侵害谁都认为是不确定的,一方愿意支付0-110点之间成本以期免责,而另一方愿意以0-100点之间的成本以期获得补偿,这样整个过程带来的社会负收益是可能达到200点。但在承认外部性的情况下,由于侵害方与被侵害方是确定的,侵害方对应支付的补偿会有一个基本预期,用110扣除预期补偿额,余额就是侵害方愿意消耗的成本限额,大概为10点;而受害方因为能够确定自己能够获得补偿,这样,他愿意消耗的成本也是在其获得补偿的限额100点内,而且实际上往往会远远低于这个限额。这样整个过程带来的社会负收益限额不超过100点。由此可知,承认侵害事实的客观存在,承认谁侵害谁是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前提。

2. 商事交易领域

在商事交易中,是否需要外部性理论?人们一般会认为,商事交易是在市场中进行,交易完全可以由市场主体通过合约来进行,问题也可以通过合约解决。但事实是,不完全自由市场是常态,而完全自由市场是理想状态。由于市场总是不完全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同样存在,自由与干预问题也同样存在。

在买卖市场均完全的情况下,交易双方都能获得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率和最公平的交易,这就是交易中外部性的逻辑起点。依据外部性理论及其它相关理论可以设计一种理想的模型,计算出完全市场中的交易价格。完全市场中的交易价格是外部性(侵害)是否存在的参照物,如果实际价格超过完全市场中的交易价格,那么卖方侵害了买方;反之,则买方侵害了卖方。不管是卖方侵害买方,还是买方侵害卖方,都是不公平的,也会影响效率。这就需要设法减轻或消除侵害。但不管采取何种手段减轻或消除这种侵害,都需要成本,这就需要用外部性理论来计算采取哪种手段造成的成本更小。因此,外部性理论具备揭示商事交易中侵害事实存在的功能,也具备均衡商事交易中公平和效率、干预与市场问题的功能。

以近两年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为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金融机构及其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延长贷款链条方式(即所谓的金融衍生工具),获取了不正常高额的利润,使金融交易价格严重背离完全市场情况下的交易价格,最终爆发了金融危机。如果能运用外部性理论及相关理论,设计一种理想模型,计算出完全市场中金融交易价格,发现其中存在的侵害;然后依据外部性理论设计出一种成本最低的消除侵害的手段,金融危机恐怕不会发生、或者发生周期延长、或者使危机对社会造成的灾难更小些。

再以中国房地产交易为例。中国房地产交易存在大量的侵害现象:政府在获取土地时没有一个交易市场,往往侵害居民的利益;政府将土地(使用权)卖给开发商,也没有真正的市场,地价往往是非常廉价的(相对再次转让或出售的价格),政府将土地垄断在自己手里,开发商为什么能获得廉价的地价,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但这个过程存在侵害是毋庸置疑的;开发商将房产卖给买房人,也没有真正的市场,因为需求房子的人太多了,而提供的房子却是有限的,往往是开发商侵害买房人;而不少买房人买房的目的并不是使用,而是投资,表面上有利于增加所谓的社会投资或融资,实际上培育了不少泡沫市场,这里拥有过多住房面积的人实际上侵害了没有住房或住房面积不足的人。这里的问题是,要减轻和逐步消除这些侵害,采用什么手段?有很多可供选择的手段,如市场、政策、法律等等,而这些手段又可以细分,采取什么手段或手段组合,既能解决侵害(公平)问题,又能获得效率,手段本身的成本也最小,这就可以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哪种手段组合更优或者最优。

3. 企业(组织)内部

很少有人用外部性理论讨论企业内部的侵害问题。但实际上,企业内部的侵害问题是很多重大社会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在资本社会早期,企业内部存在资本与劳动力两大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而当代企业内部的结构链条加长,形成了资本、职业经理人与劳动力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但实际上并没有改变资本与劳动力冲突的基本架构,因为职业经理人是资本的人,而且职业经理人往往也是大资本所有者担当。当然,资本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冲突对社会经济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指出,企业的形成可以减少交易成本,其所指(实质上)的主要是节省劳动力成本。在很多人看来,资本与劳动力共存于企业是两者自由交易结果,所以是公平的,也是有效率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马克思对资本剥削劳动力的批判无疑(也即剩余价值理论)是正确的,换用外部性理论来看,就是资本侵害劳动力。依照最公平的观念,劳动者创造的所有剩余价值都应当为劳动者所有,但我们会发现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这种最公平的结果却是最没有效率的,最终也可能是最不公平的。因为,资本所有者不可能无偿贡献资本而不求回报,社会因此会缺少投资,最终整个社会的经济就不可能发展起来。有些国家(包括中国)曾经做过计划经济的尝试和探索,把资本都集中到国家手中,由国家统一配置资本,但最终都未能获得成功。

由此可见,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侵害劳动力的事实,这是正确的,但不允许资本侵害劳动力却不一定合理。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合理的状态(也即既体现一定的公平,又能促进经济效率)应当是允许资本侵害劳动力,但也不能允许资本过度侵害劳动力。如果资本过度侵害劳动力,不仅导致重度不公,而且影响到劳动力的积极性,影响生产效率;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加速经济危机、缩短经济危机的周期,加重经济危机的程度。

因此,在资本社会的企业内部,问题的实质不是消灭侵害,而是设法将侵害程度调控到更优或最优状态。而这实际上是对资本所有者利益与劳动力所有者利益之间的一个均衡,要实现均衡的更优或最优,有很多可供选择的手段,但大体上还是归结到自由市场与政府干预两大类,外部性理论进一步的功能在于计算出资本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在什么手段下,处于更优或最优的均衡解,据此将资本侵害劳动力调节到更佳或最佳的位置。

(四)外部性理论的学术价值

外部性理论能够揭示侵害事实,又能够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等方式从理论上均衡公平与效率、自由市场与政府干预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公平与效率关系、市场与干预关系不仅是经济学领域关注的问题,也是诸多社会学科关注的问题,因此,其不仅对经济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而且对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的学术价值。而作为经济学与法学交叉学科的法经济学,更是致力于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研究;外部性理论对均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着其他理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重视外部性理论在法经济学中的价值和地位,将能更有效地促进法经济学的发展。当然,外部性理论要想在学术理论中获得重视和进一步发展,首先要克服其发展中的三大困境:即外部性概念模糊不清、混乱不堪,外部性理论的工具性价值定位偏颇,考察外部性的视角、立场、价值观念错位。然后,在此基础上着力研究公平与效率、自由市场与政府干预之间达到更优或最优均衡的数理模型,最终服务于经济社会。

四、结语

外部性理论从诞生之初就具有了均衡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内在价值,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却因为种种原因,走向了一条以效率为主题、企图通过简单内部化来消除外部性的死胡同。笔者的用意是:唤醒外部性理论学者离开那条通向学术死胡同的道路;让外部性理论反对者看到外部性理论的真正功能价值;呼吁相关学界运用外部性理论及相关理论,进一步探索主动均衡公平与效率、自由市场与政府干预的数理模型和具体理论。

参考文献:

[1]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es[J].London:Mac-

millan,1920(6):266.转引自贾丽虹,对“外部性”概念的考察[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2(6):132-135.

[2]Clapham J H.of empty economic boxes[J].The Econom-ic Journal,1922,32(127):305-314.

[3]Tibor Scitovsky.Two concepts of external economie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4,62(2):143.

[4]贾丽虹,外部性理论及其政策边界[C],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06-11.

[5]张五常,合约结构与界外效应――经济解释(三卷本)[M].台湾:花千树出版公司,2002:179-181.

[6]沈满洪,何灵巧,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J].浙江大学学报,2002(1):152-160.

[7]Pigou A c.Empty economic boxes:a reply[J],The Eco-nomic Journal,1922,32(128):458-465.

[8]Clapham J H,The economic boxes[J],The EconomicJournal,1922,32(128):560-563.

[9]张五常,经济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93-109,转引自沈满洪,何灵巧,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J],浙江大学学报,2002(1):152-160.

[10]张五常,经济解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31-232,转引白沈满洪,何灵巧,外部性的分类及外部性理论的演化[J],浙江大学学报,2002(1):152-160.

[11]罗士俐,外部性理论的困境及其出路[J],当代经济研究,2009(10):26-31.

[12]余仕麟,新旧福利经济学的价值观差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6):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