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范文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19 14:44:47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精选篇1

   宣传是以传播某种主义、主张、思想和观点以改变特定对象态度的活动,逆反心理现象直接影响宣传效果。逆反心理是宣传对象对外来的威胁自己态度体系的宣传内容的抵制,是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自我防御,它的外在效应是多层次的、复杂的,它产生的内在机制在于宣传对象原有态度体系与宣传内容的关系,但宣传者的素质和能力、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也可诱发逆反心理。

   最近一个时期来,“逆反心理”成了一个时髦的名词。无论是报章杂志,还是广播电视,甚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个名词所使用的频率,都呈现出日渐密集的趋势。然而,对于“逆反心理”的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只试图分析作为宣传过程一个环节的逆反心理。全文分五个部分:一、宣传·宣传对象·逆反心理;二、逆反心理的五种效应;三、逆反心理的内在机制;四、外部环境和诱因;五、对宣传者的建议。

   一、宣传·宣传对象·逆反心理

   宣传是以传播某种主义、主张、思想、观点以改变特定对象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活动。宣传是否成功,它的目的能否达到,取决于宣传内容在多大程度上、在多广泛围内,赢得了宣传对象的共鸣,并为他们所接受。那么,宣传对象是否无条件地接受宣传的内容,相信所宣传的观点呢?现实的宣传活动,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在许多场合,报纸广播等宣传媒介所宣传的有些内容并不能为宣传对象所接受,与此相反,它引起宣传对象的反感、抵制,这种反感和抵制还会随着宣传内容的增加而益趋强烈,这种现象是我们不能不研究宣传对象及其接受心理。

   接受者就其接受宣传内容的心理倾向而言,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理智型接受者和感情型接受者。理智型接受者在受外来宣传信息的刺激时,总要对信息内容进行一番理智的分析,并以历史和现实与之相验证,有取有舍,存善去恶。感情型接受者,又分为两种,一种顺应型,一种逆反型。顺应型接受者,在受到宣传信息刺激时,不论信息内容的真假对错,不考虑自己的主观倾向与信息内容的异同,总是不加思索地加以接受。这种接受者,又可称为盲从型接受者。逆反型接受者则相反,只要是宣传内容和他已有的态度有较大的差距、或信息内容过量,或宣传者没有权威性,那他们就会对这些宣传内容加以抵制。这种抵制有时是无意识、有时是有意识地进行的,在大多数场合,还会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而越发加强。

   我们要研究的,就是逆反型接受者在阅读报纸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就是逆反心理现象。很显然,这种支配逆反型接受者抵制报纸宣传的心理现象的定义,跟日常生活及报章杂志上所频繁使用的逆反心理是不尽一致的。我认为,逆反心理就是宣传对象对来自外部、威胁到自己态度体系的稳定与和谐的宣传内容,受其态度倾向(主要是情绪)的支配,而自发地进行的心理抵制。这种抵制实际上是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一种“自我防御”。

   为了理解这一概念的内容,我们首先必须解决下面两个问题:这种来自外部、并威胁到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稳定与和谐的宣传信息,是否包括与宣传对象已有的态度倾向相一致和不相一致的两种内容?是否包括正确和错误的两种内容?也就是确定诱发逆反心理的信息内容的范围。

   有人认为,引起逆反心理反应的,只是与宣传对象已有态度倾向不一致、与宣传对象现有的观点相矛盾的宣传信息。这固然正确,但只答出了一半。从宣传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量的例子证明,与宣传对象已有态度倾向相一致的宣传内容,在信息量超过了一定限度的情况下,也会引起宣传对象的反感、拒绝。因此,与宣传对象的态度倾向相一致和不相一致的两种内容都可能引发逆反心理。

   有人认为,只有对正确的宣传内容的心理抵制,才是逆反心理,而对错误、虚假的内容的抵制,则不管它是理智的,还是感情用事地进行的,都不能算是逆反心理。这就意味着,逆反心理纯粹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是“堵塞传播、影响报纸宣传效果的一个严重障碍”。①我不赞成这种观点,因为逆反心理的关键是抵制反映本身。如果把错误的宣传信息排除在外,势必缩小逆反心理刺激源的研究范围;其次,如果以信息内容的对错作为确定逆反心理的根据,则难免混淆理智的批判、拒绝和逆反心理的界线。何况信息内容的正确、错误,对于宣传者和接受者是一个永远纠缠不清的问题。真理有时在读者,有时在传播者;现在认为是正确的,将来未必正确。由此看来,这种把对错误的抵制排除在外的作法是不甚妥当的。我认为,判断宣传对象逆反心理最重要的标志,应是宣传对象拒绝或抵制某一信息内容的方式。不管信息内容正确与否,只要是感情的、片面的、狭隘的抵制,就是逆反心理。在这个意义上,逆反心理也不能说成是一种纯粹消极的心理现象。如果一定要说他有消极的一面,那么它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它在抵制拒绝正确宣传内容的同时,也拒绝了错误的宣传内容。

   根据上面接受者分类,具有逆反心理的接受者,只是感情型接受者的一部分。这种接受者在我们报纸的读者群中是否确实存在?若存在又占有多大比例?今年四月份,我和《中国法制报》的张新庆同志一起就这个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北京、武汉、重庆、成都四个城市共十一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中,发问卷284份。据收回的258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理智型接受者136人,占对象总数的52.7%,而感情型中的逆反心理接受者竟达99人,占对象总数的38.3%。应该指出,当时对逆反心理接受者的确定,只是限于对报纸宣传跟自己态度体系不一致的内容进行抵制的接受者。而对逆反心理效应的测定,也只限于“对报纸上的宣传不予理睬”,“试图驳斥报纸上的观点”。至于其他的几种效应(下面分析)还没有涉及。可以设想,要是以现在的标准去检测,逆反心理接受者在全部调查对象中的比例,可能会突破38.3%的界限。

   当然,上面的数据只能说明这些学校的部分大学生读者的一些情况,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代替全体大学生,更不能代替对其他接受者的分析。日本著名新闻学家小野秀雄认为,受众的文化素养,与他们对待宣传信息的心理倾向有关联。文化水平高的人,多属于理智型受众,而知识水平不高的人,则多数属于感情型受众。固然,文化水平低的人常常易于随大流,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保守、无知、固执而时常难以说服。可以设想,在我们的受众群里,逆反心理受众是存在的。

   逆反心理受众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宣传活动的效果。从整个宣传过程来看,逆反心理宣传对象越多,抵制越强,报纸宣传的实际效果就越小。反之,逆反心理宣传对象越少,抵制弱,报纸宣传的效果就可能大。有鉴于此,我们还应该深入地探讨逆反心理的具体效应和机制。

   二、逆反心理的五种效应

   既然逆反心理是宣传对象对外来的威胁自己态度体系的宣传内容的抵制,是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自我防御,那么这种抵制或自我防御,主要有一些什么方式,换言之,逆反心理主要有哪些外显的效应呢?我们认为,逆反心理的具体效应有五种。

   第一、对外来威胁到自己态度体系的宣传信息不予理睬。国外社会心理学、宣传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在被试受到外部信息刺激时,“人们会本能地避开那些和自己尖锐对立的见解。”②我们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当报纸宣传的观点和读者不一致时,有22.3%的调查对象会“对报纸的宣传不予理睬”。同时,人们本能地注意那些符合于自己态度倾向的思想见解。但是这种合于接受者原有态度倾向的思想见解的信息量,只有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过度的信息量会使人们避开它。

   对外来宣传信息不予理睬,是逆反心理接受者自我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利用这道防线,可以将大量的外来刺激挡在接受者态度体系之外,有人认为这就是逆反心理的全部内容。我不以为然。我认为,“不予理睬”仅是逆反心理外显系列效应的开端。逆反心理还表现在接受者与外来信息“作战”的全部过程中,正如机体的自卫不仅表现在对外部威胁的回避,而且还应该表现在与外部威胁力量的“战争”上一样。事实上,我们还会发现有些信息内容会突破第一道防线,这就必然会引起下一个抵制性效应的产生。不这样,接受者的态度就会处于直接的威胁之下。

   第二、驳斥对方宣传论点。对于突破第一道防线的外来宣传信息,接受者显然不能再以回避的方式对待之。在国外心理学的一切实验中,当被试者受到外部对立观点的威胁时,他们会极力寻找一些足以驳倒外来信息并能巩固自己观点的论据,一旦他们找到这些论据,就会给反对——抵制外来宣传信息,造成特别有利的基础。当然,这种驳斥不一定要形诸语言、书面,在许多场合,它是一种论战性的思想活动。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有类似现象。在被我们视为有逆反心理反应的受众中,有近40%的人,试图驳斥报纸上宣传的某些观点。

   第三、歪曲或误解外来信息的内容。这是人们常有的一种抵制方式。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其一,对宣传内容作完全错误的理解,将对方的观点无限夸大,使之变得荒唐可笑,从而减少对方给自己造成的压力。例如,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了抵制共产主义的宣传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歪曲共产主义概念,诬蔑共产党共产共妻,以此支持自己的态度体系。其二,断章取义,按照自己的主观想象重建、再现其他部分。或者是把它改扮成自己的同类,以与自己的态度、观点同时并存。这种歪曲、误解大多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当然也有一种有意的歪曲。我们在宣传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景。

   第四、贬损信息来源。这种效应是接受者通过否定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来类推外来宣传信息的无价值。这样,接受者就可以安然地无视这种外来信息了。苏联心理学家解释这种情形时说:“毫无威信的卑鄙无耻的敌人所表现出来的敌意,并不能引起人们非常难受的不和谐之感。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基本的否定的反应集中到信息的来源、宣传的主体,他们对宣传员的定势完全向着否定的方面改变。这样往往也就不会对那种不能接受的立场表现出多余的神经过敏了。”③在现实生活中的逆反心理读者,有一部分是以这种途径来保护自己,免除多余的紧张的。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精选篇2

    关于意识的难问题指的是如何说明我们的心理状态现象的、质的方面。当我们处于某个心理状态时,除了在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处理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我们的主观感受,或者用Nagel的术语,种种经验对于一个有意识的生命体是“什么样子的”[1]。当我们抬头看晴朗的天空,蓝色对我们而言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心理状态的现象属性,或者哲学家称为的感质(qualia)。我们基本同意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系统,而一个纯物理的系统为什么会产生、如何产生出如此丰富的现象属性,这就是关于意识的难问题。

    关于现象属性的理论可以分为非还原论的和还原论的,而还原论内部又流派纷呈,比如同一论、功能主义,等等。本文所探讨的高阶信念理论是关于意识的高阶表征理论中最受瞩目的一支。

    2 高阶信念理论:源起与观点

    弗洛伊德以降,一个几乎没有什么争议的观点是,我们的心理状态中有一部分是无意识的。那么什么因素使得我们有意识的心理状态是有意识的?高阶表征理论的回答是,存在一个高阶的表征以这个心理状态为内容;那些无意识的心理状态可以称作一阶状态,那么关于这些一阶状态的心理状态就是高阶的。简单地说,关于意识的高阶表征理论主要来源于这样一种直觉:当我们有意识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意识到某些东西;反过来说,当我们不可能意识到任何东西的时候,我们是无意识的。即,我们的意识总是具有某种意向内容,或者说表征内容。根据对于这种表征的理解不同,高阶表征理论主要可以分为高阶感知理论和高阶信念理论,前者将高阶表征理解为一种类似感知的机制,后者将其理解为认知的、意向的,类似命题态度。另一方面,根据高阶表征理论对于意识难问题的态度不同,我们可以把这些理论分为温和的高阶论和激进的高阶论[2]422,温和的高阶论并不着力解决难问题,承认现象意识是另一种意识状态;激进的高阶论则必须为现象属性提供一个还原性的说明。

    前文提到,高阶信念理论对于有意识的心理状态的最基本看法是:一个心理状态是有意识的,当且仅当,同时存在或可能存在一个高阶信念,其意向内容是该心理状态。对于现象意识,激进的高阶信念理论认为,它只是有意识的心理状态的一种,也可以通过上述模式得以说明。至此,我们有了一个简单的关于现象意识的高阶信念理论:

    (T1)q是现象意识,当且仅当,q是某种(实际存在的或倾向性的)高阶信念的内容。

    但这个解释不能告诉我们为什么现象意识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现象属性——对主体而言“是什么样子的”。直觉上,一个现象意识的本质在于它具有某种独特的主体感受,如果一个试图解释现象意识的理论不能说明感质的产生,那么该理论是不成功的,这也是难问题的难之所在。

    3 实在主义高阶信念理论对难问题的回答

    高阶信念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罗森赛尔(Rosenthal)和卡拉特斯(Carruthers),罗森赛尔是实在主义高阶信念论者,这意味着高阶信念必须是与一阶信念同时实际发生的心理状态,而卡拉特斯主张倾向主义的高阶信念论,高阶信念并不是实际发生的,而只是一种可以作用于认知功能系统的倾向。

    高阶理论认为心理状态分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是我们的高阶表征使得某些无意识的心理状态变成有意识的,现象意识也不例外,这就意味着存在一些无意识的心理状态有成为现象意识的潜力。高阶理论者常用的例子有:“转移注意时的疼”,“漫不经心的司机”[3]300,等。以“转移注意时的疼”为例,这样一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在剧烈的足球比赛中,某人蹭破了手臂的皮肤,但是这个人全神贯注于如何踢球、如何赢得比赛,没有感到疼;比赛结束后,他不再只关注踢球,这时他意识到手臂的疼痛,原来自己一直都受了轻伤。在注意到疼痛之前,这个人可以说足有无意识的疼痛的心理状态。

    在注意到疼之前和之后这个人都有一种关于疼的一阶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所具有的性质是我们对现象意识状态进行分类识别的依据,罗森赛尔称之为“感觉性质”(sensory qualities)[4]411。感觉性质这个定义非常模糊,我们暂时将其理解为处于感知状态时一阶心理状态的属性。目前看来,似乎感觉性质成为高阶信念的目标之后,我们就有了相应的现象意识,但问题是,这是如何发生的。

    罗森赛尔诉诸最佳解释的论证(IBE)说明,我们能有什么样的现象属性取决于我们有什么高阶信念。西方有专门品尝葡萄酒的专业人员,他们可以将普通人口中一纵即逝、无法形容的感受区分为种种不同的味道。罗森赛尔比较了一个普通人在学习了这些不同味道的概念之前和之后品酒的不同感受,认为在学习了这些概念之后,同一杯酒对于主体的感受是不同的[5]413。我们把学习之前品酒的心理状态称为M1,学习之后品尝同一杯酒的心理状态称为M2,首先M2比M1多了一些现象属性,另外多了一些关于感知的概念,这些概念形成了一些高阶信念。

    据此罗森赛尔对现象属性的说明是:(T2)时刻t,M具有现象属性,当且仅当,M具有感觉性质,并且t时刻存在一个高阶信念,以M为内容。这表明高阶信念和现象属性之间存在某种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具体如何,罗森赛尔认为可靠的说法是,新的高阶信念使得我们意识到某些之前没有注意的感觉性质。因为产生M1和M2的外部刺激(同样的葡萄酒)没有变化,而一阶的感觉性质来源于我们感官接收的外部刺激。这意味着感觉性质在之前和之后没有变化,但是通过形成新的高阶意向性信念,感觉性质变成有意识的,从而,也就有了新的现象意识。

    但上述说明中的“从而”,并没有起到解释的作用,却留下一个空隙,即新的意向性信念加上旧的一阶属性,如何就产生了新的现象属性?那些独特的主观感受从何而来并没有得到说明。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罗森赛尔的策略,沿着他的思路,寻找可能的答案。一阶的感觉性质本身没有现象属性,其原因之一是,如果单纯的一阶感觉性质就有了感觉起来“是什么样子的”现象属性的话,那么就等于说无意识的感觉也有了感觉起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再说它是无意识的似乎很荒谬。原因之二在于,这种解释使得高阶信念对于现象属性的产生毫无贡献,不符合高阶信念理论的目的。所以,现象属性一定来自高阶信念,罗森赛尔也同意这种解 释,“一种成为有意识的感觉实际上构成了我们拥有的高阶信念”。那么一阶感觉性质对现象属性有什么贡献呢?根据罗森赛尔最近的回答,其实并没有。[6]249

    这就是说只要有了合适的高阶信念,不管一阶的心理状态是什么,主体都会处于相应的现象意识中。那么(T2)应该修改为:(T3)在时刻t,主体S具有现象意识M,当且仅当,在时刻t存在一个高阶信念,以M为内容。①

    这似乎是罗森赛尔思路进行下去的最后选择,这种解释留给我们的疑惑大于启示,一个无意识的意向性心理状态怎么能产生出主观感受并没有得到说明。同时,这种结论的必然后果是,不管一个人拥有怎样的一阶感觉性质,甚至任何一阶感觉性质都没有,只要他拥有一个以X为内容的高阶信念,那么他就拥有X相应的现象意识。举例来说,如果在时刻a,地球上的小明被针刺,孪生地球上的小明[,1]被呵痒,但这二人都有以痛感为内容的相同的高阶信念,那么他们就都有痛的现象意识,甚至另一个孪生地球二号上的小明[,2]没有接受任何感官刺激,只要他有以痛感为内容的高阶信念,那么他也有痛的现象意识。但是,我们希望知道,为什么被针刺后会有疼痛的感觉,被呵痒后会有痒的感觉,而高阶信念理论给我们的说明却是这些主观感觉和任何一阶感觉性质都无关;高阶理论的目标是把现象意识还原为某种表征内容,但罗森赛尔的回答却导致这样一个荒谬的结果:表征内容为空对现象意识的存在与否没有任何影响。

    也许上述高阶信念理论之所以不能回答我们的问题,是因为高阶信念和一阶感觉性质是从概念到形而上学都截然不同的两个东西,这样二者可以分离;而现象属性被划归到高阶信念的“管辖范围”,那么现象属性与一阶感觉性质就显然可分离。这种思路的结果既不能回答难问题,又违反现象属性源自一阶感觉性质的直觉。

    4 倾向主义高阶信念理论对难问题的回答

    罗森赛尔的高阶信念理论的不足之处启示我们:一方面追问我们称之为现象属性的东西是什么,另一方面在一阶感觉和现象性质的关系方面进行思考。在这些方面,卡拉特斯进行了非常有启发性的深入探索。他的倾向主义高阶信念理论对于现象意识的最基本刻画是:(T4)M具有现象属性,当且仅当,它可以被用于非推理性地产生以M为内容的高阶信念。M本身是非概念的意向内容,“非概念的”或模拟的、“磨得粉碎的”(fine-grained),表达的是我们对于现象意识形成信念、用语言表述时遇到的困难。例如,面对着光线照射下的色彩斑斓的宝石,我们有时无法形容它们到底是什么颜色。把我们的概念比喻成筛子,那么现象属性似乎比我们的筛孔更细小,不能完全被我们的概念所捕获。但是,仅仅这样一个刻画是很空洞的。所以卡拉特斯利用了更多技术性的手段丰富了对于现象意识的说明。

    卡拉特斯认为成功地说明现象意识最重要的标准是解释感觉起来“是什么样子的”,他的回答是功能性和还原性的,正如他的书中所述:“我的观点是现象意识由某种(模拟的或磨得粉碎的)意向内容组成,处于某特定用途的短期记忆系统,从而其产生和本质可以被高阶信念所利用;并且由于这种可被利用性(给定某种‘利用语义学’),所有这些意向内容同时也是获得了一种主观维度的高阶内容。(着重号为笔者所加)”[7],p.13

    但是仅仅“可被利用性”怎么会给我们的现象意识带来丰富的主观感受、独特的主观维度呢?卡拉特斯借助了“利用语义学”(consumer semantics),这种关于意向内容的理论来自Millikan(1984),根据该理论,一个心理状态A表征的内容将部分地取决于,该认知系统准备利用A得出什么推论,或产生什么行为;一个作为利用者的认知系统可以凭借利用输入信息的能力产生出另一重表征内容[8]。这种理论近年来得到了认知科学实验方面的支持。比如,神经科学家近年来进行了一类关于假视力的实验。他们给盲人被试的手上或头上安放一种可以将摄像头的视觉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对背部或舌部的触觉信号的装置。一开始,当摄像头扫描到他们前方的物体时,这些盲人只是感觉有不同的触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使用这个装置对空间中的物体进行识别之后,这些盲人的感觉经验获得了三维的意向内容,因为,这些被试报告感觉到的东西,并非是通过接收触觉刺激之后进行推理而得知,而是直接具有三维模式的内容[9]。在被试的感觉内容发生变化前后,他接收的输入信号没有什么变化,但是通过其认知系统的学习和熟悉这些新的信号,它对输入信号的解读发生了变化,使得输出的表征内容发生了变化,获得了一种感觉起来“是什么样子”的主观维度。

    根据利用语义学的解释框架,倾向主义高阶信念理论认为,一阶感知表征被一个作为利用者的认知系统可以利用,就足以产生第二重意向性内容;这个一阶感知表征是非概念性的、“磨得粉碎的”,而认知系统将这些一阶表征概念化为识别性的、具有理论嵌入的概念,这就是我们的高阶现象概念。我们的主观感受就是高阶表征,或者说是第二重意向内容。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上述两重内容,卡拉特斯把“是什么样子的”划分为对主体而言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以及经验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每一个感知经验状态表征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时候,也同时表征了对主体而言的经验是什么样子的,前者源自我们的一阶感知状态,后者则源自我们认知系统作为一个利用者的能力。卡拉特斯最近也将自己的理论称为双内容论(dual-content theory),就是因为上述特征[10]。

    卡拉特斯的回答可以避免高阶内容与一阶感受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原因在于卡拉特斯的理论要求同一个心理状态具有两重内容,既然源自同一个心理状态,那么就不会出现不匹配的情况,这是因为高阶表征内容取决于、甚至可以说是寄生于一阶内容,这是作为利用者的认知系统形成的。

    对这种高阶策略的一般反驳可能来自于像查尔莫斯[11]、列文[12]等关于现象意识的非还原论者,认为高阶信念理论不能说明现象意识独特的主观特征、那种“感觉起来是什么样的”性质。这种疑问其实可以归结为一句简单的话:一个无意识的意向性心理状态如何产生一个有意识的现象性心理状态?他们会说高阶理论的解释注定是不充分的:因为我们总是可以设想一个具有高阶表征状态的障痹—&m dash;具有和正常人类完全一致的高阶心理状态,但是却没有现象意识的生物;或者说高阶理论和现象意识之间存在着解释的空缺(explanatory gap),高阶理论与现象意识之间没有概念上的联系,所以高阶理论不能充分说明现象意识。这一类反驳之所以是一般性的,是因为它们打击的目标是所有对于现象意识进行还原性说明的企图,并不特别针对某一高阶理论。一个还原论者,尤其是高阶理论的拥护者,可以回应说,非还原论者将成功解释现象意识的标准定得太高了,一个成功的解释并不应该被仅仅可设想其相悖的情况而推翻,有很多与物理主义相容的策略可以解释障痹的可设想性[13];非还原论者的理论预设是现象概念对应着真实的属性,但是与认知科学紧密相关的高阶理论,基于自然主义的属性论,并不承认每一个概念都对应着一个自然的属性,并不认为每一个可设想的情况都对应着一个形而上学的可能。高阶理论并不试图为现象意识提供概念分析,现象意识并非先天地能够还原为意向状态,而是要通过经验研究后天地被还原、被充分说明,目的是得到一个依赖于经验事实的对于现象意识的后天解释,所以诉诸先天可设想性的反驳并不成功。

    笔者认为,卡拉特斯倾向主义理论有如下不足之处:高阶内容和一阶内容来源于同一个心理状态,这样每一个具体的一阶内容和高阶内容似乎是捆绑在一起的,但是有什么保证我们的认知系统利用某一类一阶状态时产生的高阶表征总是类似的呢?有什么理由使我们相信认知系统总是以同一种倾向的方式去利用同一类一阶状态?即使是同一个认知系统,面对着同样的一阶可利用状态,也可能有很多种角度、很多种方式去利用,结果是产生很多种高阶内容。比如说著名的“鸭兔图”,同一个图形,我们可以利用它产生鸭子的高阶表征,也可以利用它产生兔子的高阶表征②。具体来说,我们希望知道正常情况下被针刺的时候总是会感受到非常类似的痛感,看到草地总是会产生看到绿色的感觉。可以假设,如果认知系统内存储了一个类似于例示的状态,这个例示状态可以接收一阶感觉内容作为输入,并具有产生某种具体倾向的功能性,那么在接受一阶感觉内容作为输入状态的时候,认知系统就会与例示状态进行匹配,从而产生在例示状态下一致的现象性质。

    据此,笔者尝试对卡拉特斯的倾向主义高阶信念论进行补充性改进:(T5)p是现象意识,仅当存在某一个例示状态q,p可以倾向于产生更进一步的高阶信念以q所对应的状态为内容。

    因为我只是为现象意识的产生加入了一个必要条件,所以(T5)中只是“仅当”,其他必要条件大致与卡拉特斯相同。改进针对的是,认知系统初次习得利用某种输入的信息与之后再次识别到相同的信息时如何反应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认知系统对于感官所接收的刺激有一个接收、存贮的过程,为了便于识别利用,将这些刺激所表征的对象再表征为我们的现象性质,而进一步概念化为现象概念用于抽象活动,但这些高阶内容同时被存储于我们的认知系统,这种被储存的状态再次被同一类输入所激活时就会产生与储存的例示状态所对应的现象意识。这仍然是一种目的论的功能主义,我与前人不同之处,就在于引入例示状态,这是一个我们存贮为标准的现象性质,当我们被针刺的时候,产生疼的感受,这种现象性质是引用了一个例示状态为内容的倾向所导致的。

    例示的存在可以由我们在反思现象性质时的活动说明。我们在反思疼之类的现象意识时,如果不是回想某一个具体时刻某一个具体的疼痛例子,那么就是在引用一个比较抽象的疼的例示。通过这些例示,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疼和痒是不同的,看到蓝色和看到红色是不同的,而这些知识并不必须要我们记住某一次感受到的特例。

    但是我的这种例示理论要面临的问题一是在于例示是如何获得的,而更重要的是,这个所谓的例示似乎只是一个功能性的定义,我们不能理解如何能从这些功能性定义中得到现象性的主观感受,或者说,我们可以设想这些例示的功能条件都被满足了,但没有现象意识。根据最新的神经生物学理论,人的大脑神经元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具有可塑性(Neural Plasticity)[15]3-12,也就是说人一生中无论什么时候,新的经验、新的刺激都会改变其大脑认知系统结构,那么新例示的出现就对应着神经系统的再次塑造,例示可以成为认知系统一个稳定的功能状态。关于现象意识,除了解释一个纯物理的系统如何会产生现象属性这样的难问题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更难的问题,那就是即使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理论对现象意识进行还原性说明,我们直觉上却难以接收对现象意识的任何功能性刻画,也许我们都是“先天的二元论者”[14]16。但我认为情况并没有这么悲观,我们虽然可能是先天的二元论者,但这不意味着先天的直觉不会通过后天的经验和科学知识得以改变。前科学时期的人们不会在直觉上认为地球是圆的并且围绕太阳运行,但是科学发展至今,人们的前科学假设已经被改变了。同样的,因为我们在脑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领域还刚刚起步③,所以我们对于现象意识的前科学直觉还是根深蒂固的,但是我们不应该抱着偏见,用可设想性这样的先天论证来排除所有对现象意识进行还原性说明的理论。

    收稿日期:2012-01-03

    注释:

    ①实在主义高阶信念论者可以不像罗森赛尔这样完全取消一阶感觉状态对于现象意识的贡献,但是如果不另外对现象意识提供说明的话,就回到了(T2),依然不是一个对难问题的好的回答;所以必须用其他手段为现象意识提供更丰富的说明,这也是罗森赛尔路径失败给我们的教训。

    ②鸭兔图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著名的例子,一个图像同时具有鸭和兔的特征,主体可以利用这个图形产生鸭的表征内容,也可以产生兔的表征内容,不同的表征只取决于主体侧重于利用图形组合的性质。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精选篇3

宣传是以传播某种主义、主张、思想和观点以改变特定对象态度的活动,逆反心理现象直接影响宣传效果。逆反心理是宣传对象对外来的威胁自己态度体系的宣传内容的抵制,是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自我防御,它的外在效应是多层次的、复杂的,它产生的内在机制在于宣传对象原有态度体系与宣传内容的关系,但宣传者的素质和能力、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也可诱发逆反心理。

近几年来,“逆反心理”成了一个时髦的名词。无论是报章杂志,还是广播电视,甚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个名词所使用的频率,都呈现出日渐密集的趋势。然而,对于“逆反心理”的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只试图分析作为宣传过程一个环节的逆反心理。

一、宣传、宣传对象、逆反心理

宣传是以传播某种主义、主张、思想、观点以改变特定对象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活动。宣传是否成功,它的目的能否达到,取决于宣传内容在多大程度上、在多广泛范围内,赢得了宣传对象的共鸣,并为他们所接受。

接受者就其接受宣传内容的心理倾向而言,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理智型接受者和感情型接受者。理智型接受者在受外来宣传信息的刺激时,总要对信息内容进行一番理智的分析,并以历史和现实与之相验证,有取有舍,存善去恶。感情型接受者,又分为两种,一种顺应型,一种逆反型。顺应型接受者,在受到宣传信息刺激时,不论信息内容的真假对错,不考虑自己的主观倾向与信息内容的异同,总是不假思索地加以接受。这种接受者,又可称为盲从型接受者。逆反型接受者则相反,只要是宣传内容和他已有的态度有较大的差距、或信息内容过量,或宣传者没有权威性,那他们就会对这些宣传内容加以抵制。这种抵制有时是无意识、有时是有意识地进行的,在大多数场合,还会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而越发加强。

根据上面接受者分类,具有逆反心理的接受者,只是感情型接受者的一部分。这种接受者在受众群中是否确实存在?若存在又占有多大比例?据《中国法制报》张新庆同志的问卷调查。在北京、武汉、重庆、成都四个城市共十一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中,发问卷284份。据收回的258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理智型接受者136人,占对象总数的52.7%,而感情型中的逆反心理接受者竟达99人,占对象总数的38.3%。

当然,上面的数据只能说明这些学校的部分大学生读者的一些情况,在很大的局限性。日本著名新闻学家小野秀雄认为,受众的文化素养,与他们对待宣传信息的心理倾向有关联。文化水平高的人,多属于理智型受众,而知识水平不高的人,则多数属于感情型受众。

逆反心理受众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宣传活动的效果。从整个宣传过程来看,逆反心理宣传对象越多,抵制越强,报纸宣传的实际效果就越小。反之,逆反心理宣传对象越少,抵制弱,报纸宣传的效果就可能大。有鉴于此,我们还应该深入地探讨逆反心理的具体效应和机制。

二、逆反心理的五种效应

既然逆反心理是宣传对象对外来的威胁自己态度体系的宣传内容的抵制,是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自我防御,那么这种抵制或自我防御,主要有一些什么方式,换言之,逆反心理主要有哪些外显的效应呢?我们认为,逆反心理的具体效应有五种。

第一、对外来威胁到自己态度体系的宣传信息不予理睬。国外社会心理学、宣传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在被试受到外部信息刺激时,“人们会本能地避开那些和自己尖锐对立的见解。

第二、驳斥对方宣传论点。当然,这种驳斥不一定要形诸语言、书面,在许多场合,它是一种论战性的思想活动。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有类似现象。在被我们视为有逆反心理反应的受众中,有近40%的人,试图驳斥报纸上宣传的某些观点。

第三、歪曲或误解外来信息的内容。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其一,对宣传内容作完全错误的理解,将对方的观点无限夸大,使之变得荒唐可笑,从而减少对方给自己造成的压力。例如,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了的宣传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歪曲共产主义概念,诬蔑共产共妻,以此支持自己的态度体系。其二,断章取义,按照自己的主观想象重建、再现其他部分。我们在宣传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景。

第四、贬损信息来源。这种效应是接受者通过否定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来类推外来宣传信息的无价值。这样,接受者就可以安然地无视这种外来信息了。

第五、寻求社会支持。当外来宣传信息威胁到接受者态度体系的和谐与一致时,接受者也会产生一种寻找这样一个人或这样一个集体——他们对这个问题持有相似的观点——的意向。由于这些“个人”或“集体”能够成为自己的后盾,减轻自己能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并坚定自己对抗外来宣传信息的信心。

这四种效应一同构成了接受者态度体系的第二道防线。当一种效应不足以抵制外部宣传内容时,其他效应就会出现。如果这些效应大多数被动员起来,那宣传活动本身就很难有什么效果。

三、外部环境与诱发外因

在探讨读者的逆反心理时,也不能忽视外部环境和刺激因素。

首先,我们来看宣传者自身素质对逆反心理的影响。宣传者的素质,一般分为品格和能力两个方面。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斯多德就论证了宣传者品格的重要性。亚里斯多德认为,在宣传说服活动中,“我们越是觉得一个人诚实,就会越快地相信他。在我的一个调查中,发现有些大学生读者中,逆反心理跟对新闻工作者的否定性评价有很高的相关。那些认为“记者不敢说真话”,“记者是风派人物、跟风走”的人,大部分是逆反心理接受者。

宣传者的能力,主要指他是否是有关问题的“专家”。接受者对宣讲者的知识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宣传者的知识能力是保证他们接受到真实和正确内容的一个根本条件。而知识能力又是以一定的社会身份为代表的,所以接受者在知道演讲者的身份时,原先对于有关问题的态度就再一次表现出来。如果接受者得知宣传者并不是什么权威、却又在有关问题上唠唠叨叨,或指手画脚,板着面孔训人,就产生逆反心理。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精选篇4

一、透视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1、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

人们一致认为,民族心理学是一门民族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因而民族学研究者将民族心理学视为民族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学研究者也将其归属于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不同的学科所属使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颇为不同。

民族学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在过去一段时间中曾将重心放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上,他们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这一概念进行了多种多样的阐释,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这一时期对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心理这两个概念的分辩与讨论,也成为热门话题。近年来由于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民族研究者已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纳入民族心理的研究范畴,对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已无异议,但对民族心理的具体解释却各不相同。比如,李静提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从民族学的角度,来诠释作为一个共同体的民族群体的心理的产生、发展及其历程,与民族有关的心理问题及民族心理与民族共同体其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各个民族心理规律的揭示,对其心理模式各个方面的研究,包括各民族的民族意识、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等的研究,进而研究各民族相同或相异的心理模式及其发展演变…。而徐黎丽认为,民族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民族心理现象的科学,它也包括民族心理过程和民族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民族心理就是特定民族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结合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则是民族心理产生发展的生理基础。

相较民族学界的解释,张世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解释更具有心理学意味。他认为:“民族心理学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研究不同文化条件和社会生活条件下各民族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各民族的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性格、能力、自我意识和民族的社会心理等基本内容A_。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4(58)。李尚凯认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而民族心理是由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状态和民族自我意识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民族心理素质包括民族认知、思维、气质、性格等;民族心理状态包括民族价值观念、情绪、情感、兴趣、爱好等;民族自我意识则包括民族认同、自豪感、自信心等。

上述对研究对象界定的差异,在实际研究中表现为:“在研究课题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学研究工作者的理论问题之一,他们的研究具有宏观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则通常以心理现象为单位,具有微观性。”12™。然而,民族学研究者的宏观性研究与心理学研究者的微观性研究并不存在一种的相互补充关系,它们独自为阵,并不能实现民族心理学的完善建构及发展。

2、研究对象的剖析一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定义,可以看到以往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界定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

其一,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层面。认知、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等,是个体心理的研究内容。普通心理学以个体心理为主要内容。仅只在各种心理现象前加上“民族”二字,只能表明研究样本具有“民族”这一属性(这一属性在我国还特指“少数民族”。说明民族心理学是对某一或某几个、甚至是所有人们现在能确定的民族的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的研究,即对民族的一般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如前所述,一些研究者就明显把民族心理学划为普通心理学的范畴,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意志等等。

其二,社会心理层面。将社会心理层面的心理现象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者并不多。张世富在其主编的《民族心理学》一书中,曾明确提出社会心理也是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在2005年他指出,民族心理应该包括民族认知、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意志、民族性格、民族品德、民族气质等,这些是民族心理研究的基本内容,但对这些内容进行研究仍不足以说明对民族心理能有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和本质的了解。因而,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和个体心理也应进行研究。我国的学者大多持这一看法,即对民族内部的群体心理进行研究,特别要研究那些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产发展、生活提高、智力开发、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的民族心理现象,才能充分发挥民族心理学所特有的价值。

   民族内部存在着众多的群体,如根据年龄、性别、血亲、职业、宗教、阶级或阶层、文化等特点构成的群体除了具有本民族的共同心理,还具有该群体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因此研究民族内部各个群体的心理现象,是十分必要的王昕亮对1997年到2002年我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的计量研究资料表明,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人格特质占19.8%,儿童智力占9.9%,学习心理8.0%心理健康30.2%,双语教育18.5%,社会心理8.0%,其它内容(包括心理测量、审美心理、宗教心理、文化心理等等)占5.6%丨7丨<1>10)而在统计的所有研究中学生是被试群体的绝对主体,学生占被试总数的97.2%,其他人群仅占2.8%7丨(13)。所有内容中,仅占8%的社会心理研究,及其97.2%学生被试的数据已明确的说明:当前我国民族心理学在实践中的研究样本单一、内容庞杂,并没有形成该学科的独特的主体研究对象。

上述分析可见,目前我国研究者对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的界定并不清晰,未能明确的给研究者们指明主要方向。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民族心理,其主要内容和重点究竟是通过对民族群体的研究而得出的各种民族个体的一般心理现象的研究呢?还是在社会历史、文化、经济等社会环境层面上,对各民族群体和个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研究?还是如前文所述,只要是与心理学有关的,挂有“民族”二字,或研究样本是“少数民族”即可?

二、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1、民族心理学的概念

我国学界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的不清晰,和民族心理学概念的翻译及对概念的定义不明有关。中国的心理学是舶来品,民族心理学也不例外。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是我国学界认为最重要的民族心理学著作。然而,冯特著作的英译名称是“TheElementofFolkPsychology”,涉及的内容有原始人、图腾制度、英雄与神的时代、人性的发展。冯特将这些内容的分析看作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历史。张世富曾指出:“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应称作《民俗心理学》,冯特原来称其为Folkpsychology就是民俗心理学,冯特的《民族心理学》这一书名虽译的不够准确,但沿用至今不见有什么异议,该书的内容虽以民俗为主,但研究的是民族的、部族的民俗,所以仍属于民族心理学的范畴,故称之为《民族心理学》也不是没根据的”。由于冯特所做的民俗分析是对民族的、部族的民俗分析,所以被我国研究者接受为民族心理学。这显然是需要纠正的观念,国外对民俗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是有明显差异的。最早使用民俗心理学(Folkpsychology)的心理学家WilhelmWundt在1916年认为民俗心理学的目的是在民族学所提供的事实基础上,针对原始人的思想、信仰及行动从事心理学的解释,而近期的学者认为民俗心理学指一种采取当地民众习用之本土性名词、概念及思想的心理学。从上述我国学者们对民族心理学的解释来看,显然不是指民俗心理学,因而,他们对民族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内容的界定也非民俗心理。既然如此,以冯特的民俗心理研究的体系、理论作为民族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指导理论显然是有偏差的。与民族心理学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是文化心理学(Cul¬turalpsychology),但文化心理学所研究的是文化传统与社会实务如何调节、表现及转变人心。中国民族心理学并未在实质上与民俗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等分开,而是混在一起。如果民族心理学要发展,势必要与其他相关学科区分开来,以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领域。

2、族群社会心理一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族群心理与民族心理

族群范畴的心理比民族范畴的心理更准确地反映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庄孔韶在其主编的《人类学通论》中认为:族群(ethnicgroup)是人们在交往和参照对比过程中自认为和被认为具有共同的起源和世系,从而具有某些共同文化特征的人群范畴。在概念上,族群与民族是有一定区别的。与族群不同,民族(nation或nationality)不仅是一种人群范畴,而且还是一种人们共同体。它一般指那些有自治要求,已被政治疆域化或正在追求政治疆界化的族群,而族群的政治疆界化则往往要以一定的共同地域和共同社会经济联系为前提。并不是所有具有共同地域和社会经济联系的族群都会要求政治上的疆界化。而一个散居的、缺乏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族群,也可能去寻找一块地域,创建共同的经济生活,使自己得到政治疆界化,成为一个民族。“族群”可以概称、囊括“民族’,也可以用它来区分民族内部的不同支系,但很难用民族来囊括族群。比如,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被称为“ethnicChinese”,但不能统称为“Chinesenation”,否则会引起纷争。在我国,对族群与民族的概念并不加以区别,但通过民族识别的56种民族中,汉族就明显没有自治区域的概念,而且我国目前还有很多有待识别民族成分的、明显有别于其它民族的人群体,如西藏的僵人、云南的苦聪人等等。仅以“民族”范畴的心理为研究对象,会使我国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已被识别的少数民族上,而忽视许多未被标识民族身份的族群或未获得政治疆界化的族群。以族群心理作为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更为合理,认识这一问题,对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是重要的。

(2)族群社会心理是民族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由于人具有社会性,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是紧密相连的,个体心理也具有社会性。虽然民族心理学的研究不可避免的要沿着个体心理水平与群体心理水平两条路线展开,但应当明确的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不是族群的一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而是研究在具体的人际互动和社会情境的影响下的族群的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过程和机制,即社会心理层面的族群心理。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精选篇5

一、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

(一)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的特性 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实证法,二是现象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困难也恰恰在于人研究人。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物性变化的表象与表象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而真实的,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在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无论研究情景如何精密设计,终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因主观因素而造成的偏差。这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性,而不是一般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性。教育心理学正是由于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研究人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无法达到根据外在行为表现以了解内在意识或动机的目的。

(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不高 心理学家在面对教育心理学问题时,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旨趣:理解与应用。这便有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该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科学,应对教育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也即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教育实践,而应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来看,传统教育心理学过分注重基础,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是通过将教育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其他教育学科(如教学法)而间接起作用的再有,即使是现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大多研究课题均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践,这也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难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三)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总的来说是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定位不够明确。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脱节。教育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到理论,难以指导实践,而教育部门的实践工作者虽深感教育心理学有用,却又不知如何去用。第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更多的只是服务于学校,这种单一的服务范围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广泛的应用性。

二、解决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的对策

(一)用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综观过去近一个世纪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发展变化,我们能够发现,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呈现出明显的综合化趋势。 以整合的观点构建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我们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人类教育的共同目的决定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必须符合教育的真正目的;第二,教育的对象特点和需要是选择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的基本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在保障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灵活选择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即教育心理学在内容选择上既要有共性部分,也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对象性;第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要在稳定和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教育是复杂的系统,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探索也在与时俱进,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必须随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同时教育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教育的目的、要素以及基本的教育理论(比如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都是相对稳定的,这要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

(二)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应处理好几对关系。要处理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量研究采用源自自然科学的方法,力图保证所研究问题与结论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概括性。定性研究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个体或社会的现象,这种研究通常在现象发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借以把握该现象的整体轮廓。要处理好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家都强调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对教育现象有控制的观察研究。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实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心理学同样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史论研究。实验研究要以史论研究为基础,史论研究是实验研究的升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也正是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的基础。

(三)以素质教育实践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南。21世纪是我国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当代教育心理学要想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使自身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应当结合我国教育实践和改革,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教育心理学的自身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国内有学者指出,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如

张大均等(2005年)指出,教育心理学的以下研究成果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1)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与教育环境关系的研究:(2)学生智能发展与知识学习的研究;(3)学生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的研究;(4)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5)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 但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为主的学科,其为教育实践所提供的指导还远远不够。为此,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首先,继续加强德育心理研究。其次,美育心理研究应该进一步得到重视,为学校审美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其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服务。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精选篇6

【关键词】 大学生;精神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

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进入转型期,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精神世界的发展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表现出“理想信念模糊与人生目的缺失、诚信迷失与道德失范、精神世界寂寞空虚、高道德认知与低道德践履、大学生对于精神文化飞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精神文化发展实际水平不能满足大学生高精神文化需求的矛盾”等失调失衡的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缺乏成熟稳定的价值观是造成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失调失衡现象的根本原因,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用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大学生,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增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与科学性,提高针对性,增强时效性,从而为更好的完成党的中心任务服务。

一、当代大学生精神生活失调失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伴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以及互联网的应用,人们接收各类信息的渠道更加方便快捷。市场经济是把双刃剑,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诸如“诚信迷失、道德失范、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模糊”等各类不良现象。据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精神生活存在失调失衡现象令人堪忧。

1、理想信念模糊与人生目的缺失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前进的动力。价值取向是主体基于自身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矛盾、问题时所持的价值态度和基本立场。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在促近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精神动力不足、理想信念淡薄、价值观扭曲”等各类不良现象,诸如论文抄袭、论文剽窃、篡改成绩单等现象时有发生,制造虚假简历、恶意拖欠学费甚至于青少年犯罪也时常成为新闻或者报纸的头条,对于社会责任感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不损人”而尽量“利己”的“不作为”层面,伴随改革开放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相互交锋博弈造成的文化差异性与文化同一性矛盾造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突,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也使得当代大学生更愿意接受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求职和就业的压力迫使大学生越来越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而缺乏敬畏感、底线和稳定的价值观。

2、精神世界寂寞空虚

大学阶段作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特殊阶段,大学生面对学习、恋爱和求职等各种压力由于自身缺乏足够的人生阅历和社会实践经验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不能自主、正确的处理而表现出明显的浮躁心态,对于自己内心遇到的困惑很少有同学愿意向父母倾诉而相比较之下他们更乐于选择向同龄伙伴倾诉自己内心的困惑和真实的想法,通过更新QQ、微博状态等形式宣泄自己内心的烦恼以满足自我内心获得及时情感反馈的需要。

2、高道德认知与低道德践履矛盾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伦理政治型文化,诚实守信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当代大学生总体对于“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等观点持点赞认可态度,但是近年来随着媒体的“碰瓷”、“扶不扶”等事件的发生,造成大学生虽然意识观念上有明确的道德追求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不敢积极践履,这种矛盾心理使得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停留在“不损人”而尽量“利己”的“不作为”层面,这种矛盾心理造成了大学生不能具备本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对此国家应该健全和加强相关法纪法规建设,重视并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努力培育“四有”新人,为新时期党的中心任务服务。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优化大学生精神生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论断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就是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不断强化社会价值性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核心价值体系包含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方面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首先,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引起的人们思想观念上的深刻变化和各类社会矛盾问题的解决都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出了新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用核心价值体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用社会主导价值取向引导公民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整合社会利益协调思想关系功能,通过化解矛盾整合利益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不断强化社会价值性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其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予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追求崇高理想信念、确立稳定价值取向,把个人的人生理想同祖国、社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确立为祖国为人民贡献青春的远大理想抱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对祖国对社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在社会转型文化多元矛盾的背景下克服价值选择上的混乱无序,培育树立社会主义主导价值取向,为实现人生理想保驾护航。

最后,把对象需求性内容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象需求性内容是基于人的发展立场把受教育者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发展的需要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围重新确立的教育内容。核心价值观创新对象需求性内容就是把核心价值观“嫁接”到对象需求性内容中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针对大学生目前存在的竞争压力大、精神空虚、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实际问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满足学生现实需要,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和实效性,着力构建适应大学生精神生活优化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精选篇7

宣传是以传播某种主义、主张、思想和观点以改变特定对象态度的活动,逆反心理现象直接影响宣传效果。逆反心理是宣传对象对外来的威胁自己态度体系的宣传内容的抵制,是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自我防御,它的外在效应是多层次的、复杂的,它产生的内在机制在于宣传对象原有态度体系与宣传内容的关系,但宣传者的素质和能力、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也可诱发逆反心理。

最近一个时期来,“逆反心理”成了一个时髦的名词。无论是报章杂志,还是广播电视,甚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个名词所使用的频率,都呈现出日渐密集的趋势。然而,对于“逆反心理”的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只试图分析作为宣传过程一个环节的逆反心理。全文分五个部分:一、宣传·宣传对象·逆反心理;二、逆反心理的五种效应;三、逆反心理的内在机制;四、外部环境和诱因;五、对宣传者的建议。

一、宣传·宣传对象·逆反心理

宣传是以传播某种主义、主张、思想、观点以改变特定对象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活动。宣传是否成功,它的目的能否达到,取决于宣传内容在多大程度上、在多广泛围内,赢得了宣传对象的共鸣,并为他们所接受。那么,宣传对象是否无条件地接受宣传的内容,相信所宣传的观点呢?现实的宣传活动,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在许多场合,报纸广播等宣传媒介所宣传的有些内容并不能为宣传对象所接受,与此相反,它引起宣传对象的反感、抵制,这种反感和抵制还会随着宣传内容的增加而益趋强烈,这种现象是我们不能不研究宣传对象及其接受心理。

接受者就其接受宣传内容的心理倾向而言,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理智型接受者和感情型接受者。理智型接受者在受外来宣传信息的刺激时,总要对信息内容进行一番理智的分析,并以历史和现实与之相验证,有取有舍,存善去恶。感情型接受者,又分为两种,一种顺应型,一种逆反型。顺应型接受者,在受到宣传信息刺激时,不论信息内容的真假对错,不考虑自己的主观倾向与信息内容的异同,总是不加思索地加以接受。这种接受者,又可称为盲从型接受者。逆反型接受者则相反,只要是宣传内容和他已有的态度有较大的差距、或信息内容过量,或宣传者没有权威性,那他们就会对这些宣传内容加以抵制。这种抵制有时是无意识、有时是有意识地进行的,在大多数场合,还会随着信息量的增加而越发加强。

我们要研究的,就是逆反型接受者在阅读报纸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就是逆反心理现象。很显然,这种支配逆反型接受者抵制报纸宣传的心理现象的定义,跟日常生活及报章杂志上所频繁使用的逆反心理是不尽一致的。我认为,逆反心理就是宣传对象对来自外部、威胁到自己态度体系的稳定与和谐的宣传内容,受其态度倾向(主要是情绪)的支配,而自发地进行的心理抵制。这种抵制实际上是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一种“自我防御”。

为了理解这一概念的内容,我们首先必须解决下面两个问题:这种来自外部、并威胁到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稳定与和谐的宣传信息,是否包括与宣传对象已有的态度倾向相一致和不相一致的两种内容?是否包括正确和错误的两种内容?也就是确定诱发逆反心理的信息内容的范围。

有人认为,引起逆反心理反应的,只是与宣传对象已有态度倾向不一致、与宣传对象现有的观点相矛盾的宣传信息。这固然正确,但只答出了一半。从宣传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大量的例子证明,与宣传对象已有态度倾向相一致的宣传内容,在信息量超过了一定限度的情况下,也会引起宣传对象的反感、拒绝。因此,与宣传对象的态度倾向相一致和不相一致的两种内容都可能引发逆反心理。[page_break]

有人认为,只有对正确的宣传内容的心理抵制,才是逆反心理,而对错误、虚假的内容的抵制,则不管它是理智的,还是感情用事地进行的,都不能算是逆反心理。这就意味着,逆反心理纯粹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是“堵塞传播、影响报纸宣传效果的一个严重障碍”。①我不赞成这种观点,因为逆反心理的关键是抵制反映本身。如果把错误的宣传信息排除在外,势必缩小逆反心理刺激源的研究范围;其次,如果以信息内容的对错作为确定逆反心理的根据,则难免混淆理智的批判、拒绝和逆反心理的界线。何况信息内容的正确、错误,对于宣传者和接受者是一个永远纠缠不清的问题。真理有时在读者,有时在传播者;现在认为是正确的,将来未必正确。由此看来,这种把对错误的抵制排除在外的作法是不甚妥当的。我认为,判断宣传对象逆反心理最重要的标志,应是宣传对象拒绝或抵制某一信息内容的方式。不管信息内容正确与否,只要是感情的、片面的、狭隘的抵制,就是逆反心理。在这个意义上,逆反心理也不能说成是一种纯粹消极的心理现象。如果一定要说他有消极的一面,那么它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它在抵制拒绝正确宣传内容的同时,也拒绝了错误的宣传内容。

根据上面接受者分类,具有逆反心理的接受者,只是感情型接受者的一部分。这种接受者在我们报纸的读者群中是否确实存在?若存在又占有多大比例?今年四月份,我和《中国法制报》的张新庆同志一起就这个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北京、武汉、重庆、成都四个城市共十一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中,发问卷284份。据收回的258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理智型接受者136人,占对象总数的52.7%,而感情型中的逆反心理接受者竟达99人,占对象总数的38.3%。应该指出,当时对逆反心理接受者的确定,只是限于对报纸宣传跟自己态度体系不一致的内容进行抵制的接受者。而对逆反心理效应的测定,也只限于“对报纸上的宣传不予理睬”,“试图驳斥报纸上的观点”。至于其他的几种效应(下面分析)还没有涉及。可以设想,要是以现在的标准去检测,逆反心理接受者在全部调查对象中的比例,可能会突破38.3%的界限。

当然,上面的数据只能说明这些学校的部分大学生读者的一些情况,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代替全体大学生,更不能代替对其他接受者的分析。日本著名新闻学家小野秀雄认为,受众的文化素养,与他们对待宣传信息的心理倾向有关联。文化水平高的人,多属于理智型受众,而知识水平不高的人,则多数属于感情型受众。固然,文化水平低的人常常易于随大流,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保守、无知、固执而时常难以说服。可以设想,在我们的受众群里,逆反心理受众是存在的。

逆反心理受众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宣传活动的效果。从整个宣传过程来看,逆反心理宣传对象越多,抵制越强,报纸宣传的实际效果就越小。反之,逆反心理宣传对象越少,抵制弱,报纸宣传的效果就可能大。有鉴于此,我们还应该深入地探讨逆反心理的具体效应和机制。

二、逆反心理的五种效应

既然逆反心理是宣传对象对外来的威胁自己态度体系的宣传内容的抵制,是宣传对象态度体系的自我防御,那么这种抵制或自我防御,主要有一些什么方式,换言之,逆反心理主要有哪些外显的效应呢?我们认为,逆反心理的具体效应有五种。

第一、对外来威胁到自己态度体系的宣传信息不予理睬。国外社会心理学、宣传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在被试受到外部信息刺激时,“人们会本能地避开那些和自己尖锐对立的见解。”②我们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当报纸宣传的观点和读者不一致时,有22.3%的调查对象会“对报纸的宣传不予理睬”。同时,人们本能地注意那些符合于自己态度倾向的思想见解。但是这种合于接受者原有态度倾向的思想见解的信息量,只有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过度的信息量会使人们避开它。[page_break]

对外来宣传信息不予理睬,是逆反心理接受者自我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利用这道防线,可以将大量的外来刺激挡在接受者态度体系之外,有人认为这就是逆反心理的全部内容。我不以为然。我认为,“不予理睬”仅是逆反心理外显系列效应的开端。逆反心理还表现在接受者与外来信息“作战”的全部过程中,正如机体的自卫不仅表现在对外部威胁的回避,而且还应该表现在与外部威胁力量的“战争”上一样。事实上,我们还会发现有些信息内容会突破第一道防线,这就必然会引起下一个抵制性效应的产生。不这样,接受者的态度就会处于直接的威胁之下。

第二、驳斥对方宣传论点。对于突破第一道防线的外来宣传信息,接受者显然不能再以回避的方式对待之。在国外心理学的一切实验中,当被试者受到外部对立观点的威胁时,他们会极力寻找一些足以驳倒外来信息并能巩固自己观点的论据,一旦他们找到这些论据,就会给反对——抵制外来宣传信息,造成特别有利的基础。当然,这种驳斥不一定要形诸语言、书面,在许多场合,它是一种论战性的思想活动。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有类似现象。在被我们视为有逆反心理反应的受众中,有近40%的人,试图驳斥报纸上宣传的某些观点。

第三、歪曲或误解外来信息的内容。这是人们常有的一种抵制方式。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其一,对宣传内容作完全错误的理解,将对方的观点无限夸大,使之变得荒唐可笑,从而减少对方给自己造成的压力。例如,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为了的宣传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歪曲共产主义概念,诬蔑共产共妻,以此支持自己的态度体系。其二,断章取义,按照自己的主观想象重建、再现其他部分。或者是把它改扮成自己的同类,以与自己的态度、观点同时并存。这种歪曲、误解大多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当然也有一种有意的歪曲。我们在宣传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景。

第四、贬损信息来源。这种效应是接受者通过否定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来类推外来宣传信息的无价值。这样,接受者就可以安然地无视这种外来信息了。苏联心理学家解释这种情形时说:“毫无威信的卑鄙的敌人所表现出来的敌意,并不能引起人们非常难受的不和谐之感。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基本的否定的反应集中到信息的来源、宣传的主体,他们对宣传员的定势完全向着否定的方面改变。这样往往也就不会对那种不能接受的立场表现出多余的神经过敏了。”③在现实生活中的逆反心理读者,有一部分是以这种途径来保护自己,免除多余的紧张的。

第五、寻求社会支持。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一个人处于恐惧心理情境中时,会产生一种寻求“社会支持”的趋向。在新闻宣传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一种类似的情形:当外来宣传信息威胁到接受者态度体系的和谐与一致时,接受者也会产生一种寻找这样一个人或这样一个集体——他们对这个问题持有相似的观点——的意向。人们之所以所以产生这种趋向,并不是由于这样的“个人”、“集体”会帮助他寻找和形成反对宣传观点的理由,而是由于这些“个人”或“集体”能够成为自己的后盾,减轻自己能感受到的心理压力,并坚定自己对抗外来宣传信息的信心。

这四种效应一同构成了接受者态度体系的第二道防线。当外来信息突破第一道防线而进入第二道防线时,这四种效应就会产生,它们或者是独自地发生作用,或者是互相联系着共同发挥抵制、自卫的功能。可见,逆反心理的外在效应是复杂的,有层次、成系列出现的,其中每一效应都有其独自的优势,同时又与其他效应处于一种互补关系之中。当一种效应不足以抵制外部宣传内容时,其他效应就会出现。如果这些效应大多数被动员起来,那宣传活动本身就很难有什么效果。[page_break]

三、逆反心理的内在机制

上述逆反心理的效应,显然不是凭空产生的,必然有其内在机制。要理解内在机制,必须从受众的态度着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克特·W·巴克在所著《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说:态度是“对人、思想或物体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成分在内”。一般认为,认知成份由人们对态度对象的信念或知识组成;情感成份指人对于对象的情绪反应;行为成分包括人对物或人的外显行为。

根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态度的产生,乃是人们的内部需要和外部环境及刺激因素发生作用的结果。而态度一经产生,就会给人们的活动以一定的规定性。在人们的活动按一定的态度多次实现时这种态度就会在人的身上固定下来,并决定今后行为的趋向。

既然态度是在个体的内部需要和外部刺激的相互作用下,对环境中的各种对象产生的,那么一个人就一定有为数众多的态度,因为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是复杂多样的。这些为数不同的态度,各依其相关程度组成相近的态度群,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态度体系。在一般情况下,这个体系中的各种态度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持的,而且在逻辑上也是一致的、合理的,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就是平衡的、协调的。但有的时候,由于外来的异端观点的刺激,或现实事件的发展变化证明原先的某种态度所依据的事实是不可靠的,人们的态度体系就会处于矛盾的,不协调的状态。不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们的态度体系总是趋向于平衡和协调的。

基于这一原则,接受者在具备了协调一致的态度体系以后,仍会寻求外界跟自己已有的态度倾向相一致的刺激内容。美国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论”认为,人们之所以要寻找能支持他们态度行为的信息,例如,为什么一个决定购买一辆豪华汽车的人仍然要看关于这种牌子的汽车的广告,或者希望听到别人赞成这种牌子的汽车的意见,并且不愿去看介绍他已决定不买的较廉价的汽车广告,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试图消除他们对已作出的决定和可能作的另一种决定之间的不和谐的感觉。”④但是,他忽视了问题的另一面,即:这种与接受者已有态度相一致的信息也不能过量,而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因为人们的态度多种多样,如果把信息大量地集中于支持其中某一态度,事实上也就是破坏了人们态度体系的内在平衡和协调;而且即使是对那种受到支持的态度本身来说,随着外部宣传信息的源源而来,其对相同信息的渴求强度也就逐渐削弱了,而渴求强度又同信息的效能成正比例关系。例如,对于一个在沙漠里口渴得要死的人来说,水对他是第一需要,但是一旦他离开沙漠,而人们却不给他食物,让他每天以水充饥,那他对水的态度恐怕就会由渴求到厌腻乃至抵制了。这种对水的抵制、厌腻,实际上是维持个体内部各种需要的平衡的必然效应。接受者对于与自己态度倾向相同的宣传信息的反应,跟对于水的反应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的。

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倾向相矛盾、乃至相对抗的信息,比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倾向相一致的宣传内容,似乎更易于引起读者的逆反心理。国外心理学的一些实验研究表明:“如果某人认为自己持有的一组态度是一致的,那么要改变此组态度中的任何一个态度将是困难的,因为改变其中的一个态度就会使这个态度和组内的其它态度不一致”。⑤由于不一致会给个体带来不舒服、压力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解脱压力,重归于和谐一致就成为必要了。为此,人们所惯于采用的方法,就是抵制外部的宣传信息。

心理学家们在研究被试接受外部信息刺激的反应时发现,“持各种不同立场的人对于同样一条信息会给以各种不同的评价。人们会把和自己相距较远的立场评为相距更远的立场。”⑥他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比性评定规律”,这种规律已为许多实证的材料所证明。例如,一个对吸引持极端肯定态度的人A,和另一个对吸烟持轻微肯定的人B,对于同样一条反对吸烟的宣传信息,其感受是不一样的。持肯定态度的A可能会感到反对吸烟的宣传信息的立场,距离自己的距离比实际的距离更加遥远,更加对立,更加不能接受;而持轻微否定的B也许会感到自己离宣传信息的距离比实际距离更近些,这种情况表明,持不同立场的人在评价同这些立场相联系的宣传信息时是不客观的。这实际上是接受信息时的一种错觉性印象。对比性评定率一旦发生作用,那么所宣传的观点就处在跟宣传对象十分对立的地位,而这种对立显然远甚于他们之间实际对立的情况。不过,这种错觉性印象是带有情境性和暂时性的东西,它并不能直接成为促使宣传对象对外部宣传信息的立场向着更为相反的方面改变的条件。只有在宣传对象这种错觉性印象得到现实经验的证实,得到他所在的社会群体的支持时,它才会由暂时的错觉印象变为固定的印象,进而促使个体向着与宣传信息更为相左的立场转变。[page_break]

应该指出,宣传对象的一些个性特征,对宣传对象逆反心理的机制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较重要的有自尊程度,“自我防卫”的强弱。研究表明,影响一个自我估价低的个人比影响一个自我估价高的人来说要容易一些。因为对自己的评价低的人,在遇到不同的观点时,较易于放弃自己的观点。⑦与此相反,自信不疑的人在下定论时不太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甚至有时明知自己不对,而外部宣传是正确的,他们还是一味地抵制外部宣传。“自我防卫”强的人,对于外来的刺激,尤其是想“征服”自己的刺激,会呈现出强烈的抵制。而自我防卫弱的人,却很容易遭到外来的攻击,乃至成为对方的“俘虏”。

如果接受者面临的宣传信息确实威胁到了他已有态度体系,而这些接受者又是些自尊心、自我防卫很强的人们时,那么,逆反心理的内在机制就有可能逐渐外化而成为具体的效应了。

四、外部环境与诱发外因

上面只是从宣传对象本身分析了逆反心理产生的全过程。这种分析是不够的。既然态度的形成,是个体内部需要与外部环境及刺激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探讨读者的逆反心理时,当然也就不能忽视外部环境和刺激因素了。

首先,我们来看宣传者自身素质对逆反心理的影响。宣传者的素质,一般分为品格和能力两个方面。早在二千多年前,亚里斯多德就论证了宣传者品格的重要性。亚里斯多德认为,在宣传说服活动中,“我们越是觉得一个人诚实,就会越快地相信他。在一般的情况下,当问题超出确切的知识范围时,在意见分歧时,我们就会绝对信任他们。”他坚持认为演说者的品格“是所有说服手段中最有力的。”与此相反,如果宣传者不是那么诚实,并且有过说谎、骗人的经历,他之所以进行这样的宣传还有着他私人的目的,那么,他宣传的内容就难以为读者相信了。即使这种宣传的内容是正确的,接受者也会由于对宣传者的不信任而牵累到宣传内容。在我和张新庆同志的一个调查中,发现有些大学生读者中,逆反心理跟对新闻工作者的否定性评价有很高的相关。那些认为“记者不敢说真话”,“记者是风派人物、跟风走”的人,大部分是逆反心理接受者。

宣传者的能力,主要指他是否是有关问题的“专家”。苏联心理学家施巴林斯基作了一个有趣的实验。⑧他把在进修班学习的教师分成四个组,由同一个人给他们作关于阿尔及利亚学校情况的讲演。这个人是师范学院的副教授,两年前他曾去阿尔及利亚工作过。但是讲演人每次以不同身份出现:在第一组,他以师范学院副教授的身份出现;在第二组则以中学教师的身份出现;在第三组以曾去过阿尔及利亚的运动员身份;第四组则以保健工作者的身份出现。在这四个组里,讲演人穿的是同样的衣服,用的是同样的讲稿,教态也一样。实验结果表明,各组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原来,许多教师所固有的态度是,关于教育问题,如果不是由专家来讲,是不可能讲清楚的。因此,在“运动员”和“保健工作者”讲演的那二组里,听课的人事先就认为,他们不会听到任何特别有趣而重要的内容。“果然不出所料”,有些人后来埋怨说白白地浪费了他们的时间。而在以副教授身份出现的那个组里,讲演人却以他的学识渊博、对问题及其特点研究得细致博得了听众的好评。这表明,接受者对宣讲者的知识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宣传者的知识能力是保证他们接受到真实和正确内容的一个根本条件。而知识能力又是以一定的社会身份为代表的,所以接受者在知道演讲者的身份时,原先对于有关问题的态度就再一次表现出来。如果接受者得知宣传者并不是什么权威、却又在有关问题上唠唠叨叨,或指手划脚,板着面孔训人,就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是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宣传是以观点和事实去影响接受者的。宣传对象所抵制的也是宣传的内容。宣传的内容与形式主要有五点值得注意。其一、是片面的宣传。我们的调查表明,在调查对象中,因报纸宣传片面而抵制宣传的受众竟占读者总数的53.1%。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面,又有消极面;既有成功,又有失败;既有主流,又有支流;既有经验,又有教训。人们对事情的看法、观点也复杂多样。片面的报道,只讲好的一面,只讲于自己有利的一面,事实上是变相的歪曲。例如十年内乱时期,报纸总是讲资本主义社会腐败的一面,贫困、失业、罢工、犯罪,一片漆黑。实行开放以后,有些报纸只讲资本主义进步的一面,科学技术、物质生活,仿佛是天堂。这种宣传显然会引起接受者的反感,乃至抵制。[page_break]

其二、是信息过量。这在前面有所论及,此不赘述。

其三、内容失真。错误、虚假的宣传最易于引起接受者的反感。因为接受者之所以接受信息,是想了解外界环境变化的情况,以使自己适应于外部世界发展的趋势。而虚假的宣传,给予接受者的却不是正确的内容,接受者据此采取的行动自然难以达到目的。尤其是那些熟悉情况的宣传对象,明知报纸宣传是错误的,就更不会接受。长此以往,报纸宣传的内容就没有什么人相信了。我们上次的调查表明,部分大学生读者的逆反心理现象和他们对时期报纸宣传的失真的了解有密切的联系,便是证明。

其四、宣传基调不稳定,经常变。报纸的宣传调子经常变,没有准星,会给接受者造成这样的印象:宣传者没有权威性,宣传内容靠不住。这两种印象正是受众抵制宣传的根本原因。报纸调子经常变,与政治环境有关系,为免离题太远,在此就不详说了。

其五、宣传者观点与接受者观点的距离。“对比评定律”往往使接受者与宣传者之间的距离比实际存在的更加遥远,而同化评定又会使接受者觉得他们之间的距离比实际存在的要更近。这就产生了一种可能,如果宣传者要宣传的基本观点(与读者对立的)组织到另外一些为听众所能接受的主题中间去,这就有可能产生这种情况,接受者感到自己和宣传内容间有许多共同的东西。反之,如果宣传者直接了当地表明自己与接受者对立的观点,依对立的程度,接受者就可能对宣传者或宣传内容产生不同程度的对比性错觉印象。这正是逆反心理的前奏。

另外,宣传得以进行的环境,也是逆反心理的外在条件之一。环境又可分为物理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自物理方面而言,宣传内容是否与客观外界发展的趋势相一致,换言之,宣传内容是否能为外界变动的事实所证明,乃是决定宣传对象接受或抵制的重要条件。如果宣传的内容与外部变动的事实相脱节。不一致,甚至对立,这些都容易造成宣传对象对宣传者的否定态度,结果是产生一系列抵制效应。从精神方面来说,宣传对象接受宣传时的精神体验,对他是否接受宣传的内容有重要的影响。国外心理学家实验证明:一个人在愉快、忧郁、愤怒、焦躁等不同情形下,对同一信息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是大为不同的。愉快的情绪,会使读者打开心扉,尽可能地接受外来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而忧郁、愤怒、焦躁、不愉快的情绪则往往会造成对宣传内容和宣传者本身的否定态度。

由此可以看出,逆反心理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有了上述那些参加宣传过程的因素在发挥作用。其中个体的内部机制是逆反心理得以产生的基础,外部环境及刺激因素是诱发外因。这些因素有时是单纯地影响读者对宣传信息的取舍,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互相联系着发挥作用,直至逆反心理外显效应的出现。

五、对宣传者的建设

从前面几个部分的分析中,不难看出,逆反心理是一种客观的心理现象,人们不可能消灭它。因为,逆反心理得以产生的内在根据、外部环境及诱变因素是不可能消除干净的,但是宣传者在它的面前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宣传家可以利用接受者内在的心理规律,将逆反心理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提高宣传的社会效果。宣传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宣传工作者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政治修养和知识修养。在一些情况下,读者是否接受某些宣传内容,尤其是那些与自己已有态度相矛盾的观点,并不取决于宣传观点本身的正确与否,而是取决于传播这些观点的人们的道德品格和知识能力。造成诚实可信的形象,是宣传者走上成功的第一步。

上述的建议,是以适应宣传对象心理反应的规律为目标的;同时,宣传方法、策略如何改进,又必须以宣传对象实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已有的态度倾向为根据。这就表明为使宣传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在宣传者和宣传对象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使宣传对象已有的态度倾向、宣传对象与宣传者立场间的距离、宣传对象的承受能力、个性特性、知识水平和对有关信息的反应等等,能及时地达到宣传者,这样,宣传者才能更快更恰当地改变传播方式,调节信息量,从而获得最佳的宣传效果。[page_break]

注释:

①卢纯田《逆反心理的分析》见《新闻与成才》1986年第二期

②③(苏)肖·阿·纳奇拉什维里著《宣传心理学》

④(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第237页

⑤(美)布恩·埃克斯特兰德《心理学的原理和应用》第466——467页

⑥肖·阿·纳奇拉什维里著《宣传心理学》第61页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精选篇8

关键词:微观分析;宏观直析;求真;尚善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57-02

“合理合式”和“尽善尽美”分别是贺拉斯与孔子对文艺的形式与内容问题的观点的集中概括。“合理”指的是诗的题材、情感、思想等内容要素,要求诗的内容合乎古典主义伦理及理性。“合式”即合乎作为写诗方式、方法、手段的技巧规律的“式”,主要是古希腊传统形式,其判断标准是得体、适宜。孔子所提出的“尽善尽美”就是主张在文艺内容方面既要具有仁的品德,又要合乎礼的规范,在形式表现方面提倡无过无不及,文质彬彬的“中和”之美。他们都注意到了文艺的社会价值功能,主张文艺当“有益教化”,且都提倡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一、分说与合说,同一与合一

从论述上来看贺拉斯用分说的方式提出了他对形式与内容问题的认识。《诗艺》前308行集中讨论形式,后面论及诗的内容及诗人,他在分述的过程中分别提出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的标准。贺拉斯的“合理合式”是从“艺术整体”之中分化出来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同源同质的,是同一的,也因此它们一开始便有着自身的规定性,在内容方面文艺的内容必须合情理,在形式方面文艺的形式必须遵守规定。在贺拉斯的论述中文艺表现须遵守规范的理性意识体现得十分明显,他强调“每种体裁都应遵守规定的用处”,“忧愁的面容要用悲哀的词句,盛怒配合威吓的词句,戏谑配嬉笑……”都显示出一定的内容和特定形式之间的映照关系,形式处在被动的地位,它需遵守一定的规范,与内容实现同质,进而构成整体。

孔子则不然,早在《周易》之中就产生的唯物辩证的思想给人们的思维注入了思辨的色彩,他不是从整体到部分,而是从部分到整体,更加注重对立的两个方面如何结合到一起实现合一,因此更加注重二者关系。文与质,言与德,尽善与尽美,往往都是对应出现的,二者相互支撑,相互阐发。在他看来只有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达到尽善尽美才算是最理想的,美与善是独立的,但又是相互生成的,他更加注重二者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时刻注意二者之间的限度。他所谓的“辞达而已矣”,“文质彬彬”,注重的是表现效果,形式处在主动的地位,更加的灵活自由,它可以自我调整以实现最优表现。强调二者间相互关系而非自身规范便成为孔子与贺拉斯的显著区别。

二、微观分析与宏观直析

贺拉斯的论述集中在文艺本身,讨论十分精细,逻辑严密概念明晰。孔子则从文艺与外部社会的联系上讨论文学,其观点带有直觉、顿悟特点,呈现出模糊性、多义性。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其根本原因。西方属海洋文明,人们从“物我对立”的角度把握现实世界,追求真理、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也是从古希腊便开始的思想传统。与此相应,主体往往把对象从纷繁的关系或者整体结构中抽离出来做具体细致的分析,运用逻辑思维,凭借理性、概念、推理来分析对象物,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把握。精确性、条理性、明晰性是其主要特点及追求。贺拉斯精细入微地深入到了文艺创作的语言、人物刻画、结构、题材、体裁、文艺创作技巧和规律等文艺内部问题。其次,他的论述过程都涵有逻辑推理过程,或由总体概念到具体阐释,或从具体事例出发得出结论,或从抽象概念出发,举例说明。他的《诗艺》又构成一个大的逻辑体系,即围绕着诗和戏剧创作,提出“合理合式”观点,并论述为什么要做到合理合式以及如何做到合理合式。论述的逻辑性,概念的明晰性特点非常明显。

中国属农耕文明,人们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把握对象世界,不将世界视为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纯粹客体,重视的不是对事物作抽象的分析和认识,而是在情感、理智、意志、经验等多种心理机制作用下对事物作理性直观,宏观直析是其主要的思维特点。它主要是用直觉思维的方式,整体地、形象地把握对象,运用类比、提炼、概括的方式得出结论。它是理性直觉与情感体验共同作用下的思维结晶,多义性、模糊性、朦胧性是其理论成果的主要特点。与此相应,认识主体往往从整体宏观的角度使对象横向铺开,注意事物的性质、功能、序列、效用,注意把握对象

的相互关系,这也决定其价值判断标准往往以“有益”为准绳,尚善。孔子并没有像贺拉斯那样专门讨论文艺,也没有具体深入到文艺理论的某一个方面。他的理论观点夹杂在其平时的言论活动中,文艺观点与其政治伦理观点、乐论往往交织到一起,他从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认识文学,规范文学,诗与礼、诗与乐、诗与教化各方面的内容交织在一起,在其整体文艺思想观念的统摄下,他注意到了文艺的社会功能,注意到了文学对人的心理、情感塑造以及人格修养的作用,他是在宏观视野之下审视文学活动的。孔子常常根据经验并通过直觉、顿悟的方式得出结论,有结论却无具体阐释和论证过程,呈现出多义性、朦胧性特点。他提出的主要概念如“文”、“质”、“善”、“美”等都没有具体内容及标准,呈现出模糊性的特点。

三、求真与尚善

在微观分析的思维方式之下,贺拉斯更加注重如何形式如何真实再现客观对象,求真是其要义。“真”所体现的是一种历史理性,①这种理性精神贯穿在贺拉斯的认识态度之中。他在《诗艺》的开篇便批评了那种把不同性质的物类拼凑到一起的做法,提出统一、一致的主张,这实际上是其对艺术创造的认识,他不反对:“画家和诗人一向都有大胆创造的权利”,但他反对那种一味追求创造却不顾客观事实的做法,他主张形式创造必须是真实的,合乎规律,合乎逻辑的。同样在内容方面,他指明:“虚构的目的在引人喜欢,因此必须贴近真实。”“戏剧不可随意虚构,观众才能相信。”他并不反对虚构,但是虚构也必须建构在“真”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实现文艺的价值。他的合理观点也暗含了古希腊大写的“人”即“真人”的理想标准,“懂得对于国家和朋友的责任……”“懂得追求荣誉”,“能给人益处和乐趣”,其中暗含了对于人的理性思索以及崇尚“真人”的理想态度,“求真”是其重要的理论品格及思想认识标准。

与宏观直析的分析方式相应,孔子更加重视文艺的功能效用,“尚善”是其理论思想的核心。“善”的背后隐藏的是情感评价,关注的是对象是否有益。②孔子主张“放郑声,远佞人”,而推崇中正平和的雅乐,因为郑声是当时的新声,节奏明快强烈,曲调高低变化较大,故容易激动人心,孔子认为这种形式容易诱发人的私欲不利于培养仁、礼为内容的道德品质。他把形式特点与情感激发联系到一起,进而与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联系起来,由此判断认识对象,求“善”是其判断的逻辑起点。在言语活动中他提出“巧言令色,鲜矣仁”,也是因为言是传道的方式,形式上过于精巧有害于“仁”的表现,他对于形式美的判断标准也是以“善”为基准和核心的。在内容方面孔子更是以“仁、德”为主要内容,与“善”紧紧联系到了一起,“尚善”是其理论中重要的品格。

四、叙事理论与抒情理论,模仿与宣泄

不同的文艺传统和文艺对象对二者理论观点的形成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西方有叙事传统,在贺拉斯之前主要的也是成就较高的文学样式是神话传说、史诗以及戏剧,这类作品重在叙事。贺拉斯《诗艺》集中讨论的是戏剧,属于叙事文学理论。叙事文学所表现的对象乃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是人的社会行为,特定的表现对象决定这类文学更加重视叙述结构,叙述话语,人物刻画等问题,它追求的是如何客观再现表现对象,如何实现对对象的真实模仿。在贺拉斯之前的主要思想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持“模仿说”,把艺术视为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贺拉斯也是如此。首先,他主张模仿传统,他主张遵守体裁规定的用处即传统形式,他提倡沿用古希腊的题材,主张人物表现与古希腊保持一致。其次,他主张真实地模仿对象世界,合理的主要内涵就是合情合理即真实。他还主张选择那些力所能及的题材,以做到文辞流畅,条理分明。他还说:“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主张词句和内容相配合,也在于真实传达出内容。贺拉斯重视的是如何客观地再现对象,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再现关系,“合理合式”则是最高的审美标准,同时也是文艺表现的规范,只有遵循形式规范、准则,做到真实再现才能达到美的顶端,形式和内容之间是一种由真而美的过程。

孔子论文学涉及到“诗”“文”两个概念,“诗”是指《诗经》,“文”则涵盖了学术和文化,与文学相关的是《诗》、《书》、“六艺”,孔子讨论的对象主要的是抒情性文学。抒情性文学所表现的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创作主体的内心体验,其文学活动的核心在于情感表现,更加注重反映主体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体验,对待形式的重视与关注程度较叙事文学轻,因此抒情性文学也呈现出较高的心灵自由度,形式美的判断标准也有所不同。关注情感内容便成为抒情文学的核心。孔子的整体文艺观点也显示出对文艺内容的重视。在先秦人们的认识观念中,艺术活动是情感宣泄的途径之一,但是在艺术活动中它不是情感的无理性的流露或迸发,而是有适度的意识控制与思维参与,是一种有节制的情感抒发。在孔子这里也体现出这样的认识,他提倡情感表现要合乎礼的规范,要在伦理道德的限制之内,即情感表现需合乎“善”,要能对人、对社会有益。他提出的“尽善尽美”,“思无邪”,“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评论标准,都贯穿着以“善”为准绳的情感评价思想,更体现出以礼节制情感的思想主张,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基点是善,是要能通过善而产生“有益性”进而到达美,这是由善而美的过程。

注释:

①参见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4页。“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②参见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4页。“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地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赵宪章,张辉,王雄.西方形式美学[b].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i].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贺毅主编.中西文化比较[i].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精选篇9

19世纪,奥地利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明确提出:“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 ②他将音乐本身流动的旋律归结为音乐的内容,以音乐的形式代替了音乐的内容,实质上,是取消了音乐的内容。笔者认为,汉斯立克的“为音乐而音乐”的形式主义的音乐美学观,显然是接受了康德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否定了音乐内容的审美意义,否定了音乐同客观现实的必然联系。

在我国战国时期成书的古籍《乐记》,充满着唯物主义精神,其音乐美学思想十分宝贵。《乐记》的开篇就阐明了音乐产生的根源:“凡音之声,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③“人心”——“感于物”——“形于声”,这就是音乐产生的过程。由于人的内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激起某种情感而发出了“声”(音乐)。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主体的内心世界,受到了客观事物的撞击而震响了心弦,激起了思想情感,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基于这一唯物主义的音乐美学思想。《乐记》进一步阐释了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美学问题。“乐者,心之动也。声音,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④音乐是表现内心感受的,乐音是音乐的现象,节奏、乐音的变化是乐音的组合。制乐的人,要表现内心感受的音乐形象,要对乐音的组合,节奏的安排等进行精心的设计与组织。“心之动”“乐之象”是指音乐的内容;“文采节奏”“治其饰”是指音乐的形式。

唯物主义美学认为,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音乐通过乐音的组合,流动的旋律,借助听赏者的想象间接反映客观现实,即使表现某种思想情感的抒情性音乐,也是主体有感于客观事物而激起的,从思想情感的折光中映现客观事物。

音乐内容,是音乐家集中现实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生活,经过美学理想的筛选,审美情感的浸透,精心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它凝结着音乐家的世界观、美学思想、鲜明的爱憎、创作技巧和心血。音乐形象是音乐家的“自我”同经过提炼的客观事物相结合的产物,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听觉艺术形态。

抒情性的音乐作品,其内容就是情感内容,音乐形象就是情感形象。

叙事性的音乐作品,其内容就是作品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图景。

音乐家赋予作品的思想与情感内容是作品的灵魂与生命,是构成音乐作品的第一要素。但是,音乐内容是无形的、无声的,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只有依存音乐形式中,隐含在乐音组合中,才能存在。音乐内容只有通过完美的音乐形式才能得到表现,才能为人们所听赏。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无法分开的,离开形式,音乐就不存在,离开内容,形式只是一堆无生命的音符,毫无欣赏意义。分析内容,离不开形式;分析形式,离不开内容。只不过有所侧重罢了。

音乐形式虽然是第二义的,但是,它是音乐之为听觉艺术的最本质的独有的特征。没有音乐形式就没有音乐。在音乐领域里,可能存在没有内容的劣品,但不存在没有形式的音乐。只有音乐内容配以相应的音乐形式,才构成完整的音乐作品。

什么是音乐的形式?德国著名的音乐美学家迈耶尔的定义是:“形式是内容的艺术造型。”⑤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音乐形式的特征。音乐形式的本质是表现,是表现内容的手段。它是构成音乐作品听得见的、流动的音乐旋律。它是由乐音合乎逻辑组成的流动的音响结构,所以说,乐音组合的规律性,便是音乐形式美的基本特质。音乐的形式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独有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对抗,追逐和遇合,飞逝和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⑥

有规律的运动着的节奏、起伏变化的旋律线条、和声与对位严整的逻辑性、配器的平衡性与科学性、曲式结构的对称性与均衡性、音色变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构成了音乐作品的形式美。在西方美学史上,称音乐为“流动的建筑”,形象地说明了音乐形式的美学特征。

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不是并列关系。内容左右形式,形式是表现内容的技术手段;形式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产生的,反过来,形式又制约着内容。形式符合内容的需要,它就促进内容的展开和显现,形式越是美,越是符合内容的需要,音乐的表现力就越强;形式不符合内容的需要,它就阻碍内容的展现和显现。黑格尔曾说:“一定的内容,就决定它的适合的形式。”“一件艺术品缺乏正当的形式,便不能算作正当的或真正的艺术品。”音乐作品的形式或优或劣,决定着音乐作品的质量高或低。

客观存在的美,给人第一个感官印象的是形式。欣赏音乐美也同样如此,听众首先凭听觉接触音乐作品的是音响形式,第一听觉印象是音响美不美、动听不动听。因此,音乐美学对音乐形式提出严格的审美尺度:音乐作品,给听赏者的第一个听觉印象,必须要悦耳。以动听的音响牢牢抓住听众,进而令其心动。必须为音乐内容建构起完美的“艺术造型”,配以相称的音乐形式,才能给听赏者以审美享受的同时,发挥其音乐内容的感染、净化的审美功能。

我国汉代哲学家王充十分强调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他说:“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也即为艺术内容配制的形式要相称、相符。

“形式和内容的完全一致是真正艺术作品的第一个主要的标志。”

注释:

①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32页.

②⑥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50页.

③④乐记.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版.第1页,第30页.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精选篇10

[关键词]公共心理学 课程建设 活动性 应用性

[作者简介]张莉(1963- ),女,重庆人,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重庆 400052)廖全明(1968- ),男,四川营山人,成都师范学院教育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四川 成都 61113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35-02

公共心理学课程是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承担着为学生传授教育教学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促进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重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生活乐趣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乃至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的地位。但目前学生普遍反映不愿意听公共心理学课,为了改变学生对公共心理学课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应以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为中心,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与题库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推动学校“教学应用型大学”战略的具体实施。

一、公共心理学教学突出实践应用性改革目标的必要性

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对课程教学产生的真正效益并不“感冒”,普遍反映课程内容与现实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学、教师教的积极性都不高,实际教学效果离教学要求存有较大差距。造成公共心理学教学的现实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课程教学与学生真正关心的现实生活问题、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缺乏必要联系,不能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切实的指导;教学内容偏重于心理学基础知识的简单介绍,忽视相关技能的培养,学生不知道如何将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等。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要建立在丰富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工作经历的基础上,在学生面对新的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实现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的转化,这是公共心理学教学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公共心理学教学必须确立新的教学目标,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

从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由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等部分组成,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是传授心理学知识应以“基础”为主,强调“应用性”,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现象、主要概念和主要理论与生活现象和教育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实践应用性改革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考试方法与试题库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必要的调整。

二、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改革教学内容

教材选择在实现教学目标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尽管各高校对心理学教学目标描述相近,但所选用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可能不同,在不同时期也会有变化。如长江师范学院曾经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叶奕乾教授主编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北京师范大学章志光教授主编的公共《心理学》教材,教师自编的《心理学》教材,还专门建立了心理学题库,但效果总是不太好,讲授内容总是按照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开始,然后讲认知、情绪、意志和个性的模式,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教师讲起来生搬硬套,课堂气氛沉闷。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教师的参考书籍做了统计,主要有彭聃龄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黄希庭教授编写的《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孟昭兰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这反映出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没有脱离普通心理学的结构模式。要改变高校现有公共心理学教学现状,应以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为依据,从改革教学内容入手。

首先,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要减少对通俗易懂的概念的讲解,增加社会关注较多的热点心理现象的分析。在原来的讲解中,传统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如感觉,要讲、要背,还要举出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讲完一个概念后,一节课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但学生却感到没有多少收获。其实对感觉等心理现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概念,只需稍加提示即可,不需要花整节课的时间讲授。但对于社会关注较多的热点心理现象,如在重庆万州发生的,网络中出现的木子美、兽兽现象等,学生关注较多,社会也较为关注,而且其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心理学规律与知识。这要求我们站在实践应用性的角度上,审视心理学的现状和未来,既保留传统教材内容,又增加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水平的内容,让学生对心理学有基本认识,但又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如可增加心理现象脑成像研究成果、无意识心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问题、情绪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与情绪调节、智力理论的新发展和“大5人格”理论等。

其次,要加强对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的介绍。不能生搬硬套,要在介绍研究成果时顺便讲授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如跟学生说认识观念会影响情绪,跟学生讲影响学生情绪的认识观念有哪些,学生听起来就可能似懂非懂,感觉好象是教师把一些判断句与一些情绪词语生生扯到了一起。但如果讲研究过程,即使是很通俗简单的介绍,情况也可能要好很多,因为学生可从中理解心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听了以后能够对心理现象说出原因。

再次,增加心理活动课的教学内容与比例。心理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全面优化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为主要目标,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保持心理健康。公共心理学的各个章节都可以设计相应的活动性教学内容,如在知觉一章中可结合自我知觉设计“认识我自己”“我是谁”等活动,在思维一章中可结合思维类型设计“动手又动脑”等活动,心理活动课内容还可以与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角色扮演、行为训练、认知讨论、游戏活动等形式进行。

最后,要强化应用性的内容,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突出介绍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医学心理学、销售心理学等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如行为矫正情绪调节、老年人的行为调适等,这些内容学生感兴趣,可操作性较强。

笔者认为,要搞好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凝练特色,促进高校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首先应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不是重新选择教材,不是不痛不痒地改变其中的某部分内容,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让学生感到教师讲授的内容对学生有用,对提升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有帮助。

三、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公共心理学教学需要让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善于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分析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形成教育教学能力。这决定了心理学教学既要有学科教学的方法,又要有活动教学的方法。特别是在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学习心理学理论和规律离不开活动教学方法的全面实施。具体来说,新的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两个部分。

首先,体现为活动性与应用性的教学方法的变化,包括以下教学活动成分的显著增加:一是讨论活动课。传统的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几乎是教师的“一言堂”,一节课下来学生说不上几句话,当然不是学生不愿意说,而是根本就没有机会说。学期结束时,学生只能依赖死记硬背通过课程考试。如果在公共心理学教学中运用讨论课,想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将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应用的能力产生很好的作用。一般来说,在一个学期中,可安排2~3次讨论课。讨论课前要跟学生提要求,如事先查阅文献、写出讨论提纲,对某一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等。讨论课上学生尝试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现实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获得关于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心理学观点,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演示实验课。传统心理学课堂是没有实验课的,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很少。心理学实验课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加深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具有课堂讲授课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生众多,虽然开设实验室实验课缺乏现实可行性,但完全可以尝试开设演示性心理学实验课,如“注意的广度”“颜色的混合”和“大小恒常性”等实验,以很好地增加学生对常见心理学现象的另一种奇妙视野和独特理解。心理学教研室要能够形成制度,如演示实验项目教研制度、心理学实验方法学习制度等,特别是实验方法学习制度,让大家先学习,教师先具备了基础,以开展好心理学实验教学活动。三是课外练习与实践作业。公共课心理学教学过去很少布置作业,这是教师上课的通病,特别是随着各高校对公共课教学重视程度的降低、高校工作重心向学科建设的转移,这种情况更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观念。学生缺少练习和动手的机会,学习效果常常很不好,这是造成学生诸多怨言的重要原因。对作业的布置,不一定要每周都有,但一学期下来至少要有3次甚至更多,才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作业形式可灵活多样,如课后思考与练习、写小论文、关于教育心理现象的主题演讲、小板报、小讲座等。

其次,教学手段的显著变化。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高校办学品位的提升为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带来了机会,教室变成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装上了现代化的实验控制系统。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大量使用,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可能。在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至少要充分利用好以下两方面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一,多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备课、写教案、讲课都可使用计算机。使用现代化手段备课和教学,不仅节省了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加大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新的教学需要,随时补充和调整教学内容。在具体教学中,可尽量多地使用图片、幻灯片、模拟情景片等手段,把心理学概念、理论、观点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把“静止”的知识变成“活动”的现场。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已经将校园局域网当作课程学习的重要资源。一些优秀的教学录像带、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如艾宾浩斯记忆实验)等内容,如果放在课堂教学上,必然占用较多的时间,如果舍去会较为可惜,因为这些内容对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认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考虑将这些内容放在校园局域网的课程资源平台上,不仅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有限空间,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探索自我心灵的更多机会。

四、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改革考试方法,建设案例库

一般来说,各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学生学期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70%),作业(占30%)。无论期末考试还是平时作业,都是对知识记忆的强调和运用知识分析固定问题的现实状况,并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健全人格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情况。在公共课心理学的成绩评定中,建议分成三部分,分别是考卷分数(占60%)、活动课分数(占20%)、平时作业(占20%),即适当降低期末考试分数的比重,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了解学生人格与能力的基本情况。

为了贯彻实践应用性教学改革目标,建议进行心理学案例库建设。案例库的内容应包括: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案例,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案例,良好的师生关系案例,分析与处理学生学习、行为以及社会适应问题案例,常见心理现象分析案例等。案例库在初步形成后,可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形式,提高案例及其分析的质量,并拓宽案例库的使用范围,使之成为配合公共心理学教学、有效检验教学效果和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较为全面的资料库。

五、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公共心理学的育智、育能和育心功能相应地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心理学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基础教育教学经验、现代教育观念,还要有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以及更高的教育教学能力。但由于任课教师本身工作经历的限制、工作态度与教育观念的狭隘,造成其心理学教学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为了与实践应用性教学改革目标相适应,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做以下工作:

做好新教师的选拔引进工作。总体上看来,各高校心理学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的专业基础还不够扎实,个别教师甚至还存在教学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如有的教师认为现在上课好不好无所谓,甚至会说“我不上课又怎么样,你找别人啊,你能找到别人吗?”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始终没有一种危机感。当然引进新教师不仅是为了营造一种竞争的气氛,也是为了提升教学水平,因为教学水平要建立在渊博的学识基础上,不然无法谈及丰富的信息量和课堂的即兴发挥。

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实行了每学期的学生评教和领导评教制度。但高校内人际网络相对单纯,领导们评教时往往会照顾大家的面子,不敢把分数打得太低,这样容易使领导的评价失去客观性,所以不妨以学生评教作为根本依据,制定必要的奖励与惩罚制度。活动课的增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考试方法的变化无不考验着教师既有的教学观念,但这些改革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说学习积极性与效果紧密相关,因此以学生评教结果作为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准是必要的。

加强心理学教师与学生教育实习的联系。实际上,让每一个心理学教师都从事中小学教学显然不现实,但在组织上保证心理学教师充分参与学生的教育实习是可行的,如参与学生的试讲、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实习检查等。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的教育实习效果,还可以接触中小学教学实际,弥补自身工作经历、感性认识的不足,特别是对中青年心理学教师,要让他们参与学生的中小学教学实习,并形成制度。

在突出活动性和实用性特色后,学生评教的满意率得到了提高,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虽然我们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学生及社会的期望仍有距离。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目标是要做到真正让学生满意,让高校各个教学系院满意,让全社会满意。为此,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精选篇11

19世纪,奥地利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明确提出:“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②他将音乐本身流动的旋律归结为音乐的内容,以音乐的形式代替了音乐的内容,实质上,是取消了音乐的内容。笔者认为,汉斯立克的“为音乐而音乐”的形式主义的音乐美学观,显然是接受了康德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否定了音乐内容的审美意义,否定了音乐同客观现实的必然联系。

在我国战国时期成书的古籍《乐记》,充满着唯物主义精神,其音乐美学思想十分宝贵。《乐记》的开篇就阐明了音乐产生的根源:“凡音之声,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③“人心”——“感于物”——“形于声”,这就是音乐产生的过程。由于人的内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激起某种情感而发出了“声”(音乐)。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主体的内心世界,受到了客观事物的撞击而震响了心弦,激起了思想情感,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基于这一唯物主义的音乐美学思想。《乐记》进一步阐释了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的美学问题。“乐者,心之动也。声音,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君子动其本,乐其象,然后治其饰。”④音乐是表现内心感受的,乐音是音乐的现象,节奏、乐音的变化是乐音的组合。制乐的人,要表现内心感受的音乐形象,要对乐音的组合,节奏的安排等进行精心的设计与组织。“心之动”“乐之象”是指音乐的内容;“文采节奏”“治其饰”是指音乐的形式。

唯物主义美学认为,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而音乐通过乐音的组合,流动的旋律,借助听赏者的想象间接反映客观现实,即使表现某种思想情感的抒情性音乐,也是主体有感于客观事物而激起的,从思想情感的折光中映现客观事物。

音乐内容,是音乐家集中现实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生活,经过美学理想的筛选,审美情感的浸透,精心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它凝结着音乐家的世界观、美学思想、鲜明的爱憎、创作技巧和心血。音乐形象是音乐家的“自我”同经过提炼的客观事物相结合的产物,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听觉艺术形态。

抒情性的音乐作品,其内容就是情感内容,音乐形象就是情感形象。

叙事性的音乐作品,其内容就是作品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图景。

音乐家赋予作品的思想与情感内容是作品的灵魂与生命,是构成音乐作品的第一要素。但是,音乐内容是无形的、无声的,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只有依存音乐形式中,隐含在乐音组合中,才能存在。音乐内容只有通过完美的音乐形式才能得到表现,才能为人们所听赏。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无法分开的,离开形式,音乐就不存在,离开内容,形式只是一堆无生命的音符,毫无欣赏意义。分析内容,离不开形式;分析形式,离不开内容。只不过有所侧重罢了。

音乐形式虽然是第二义的,但是,它是音乐之为听觉艺术的最本质的独有的特征。没有音乐形式就没有音乐。在音乐领域里,可能存在没有内容的劣品,但不存在没有形式的音乐。只有音乐内容配以相应的音乐形式,才构成完整的音乐作品。什么是音乐的形式?德国著名的音乐美学家迈耶尔的定义是:“形式是内容的艺术造型。”⑤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音乐形式的特征。音乐形式的本质是表现,是表现内容的手段。它是构成音乐作品听得见的、流动的音乐旋律。它是由乐音合乎逻辑组成的流动的音响结构,所以说,乐音组合的规律性,便是音乐形式美的基本特质。音乐的形式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独有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与对抗,追逐和遇合,飞逝和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⑥

有规律的运动着的节奏、起伏变化的旋律线条、和声与对位严整的逻辑性、配器的平衡性与科学性、曲式结构的对称性与均衡性、音色变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等,构成了音乐作品的形式美。在西方美学史上,称音乐为“流动的建筑”,形象地说明了音乐形式的美学特征。

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不是并列关系。内容左右形式,形式是表现内容的技术手段;形式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产生的,反过来,形式又制约着内容。形式符合内容的需要,它就促进内容的展开和显现,形式越是美,越是符合内容的需要,音乐的表现力就越强;形式不符合内容的需要,它就阻碍内容的展现和显现。黑格尔曾说:“一定的内容,就决定它的适合的形式。”“一件艺术品缺乏正当的形式,便不能算作正当的或真正的艺术品。”音乐作品的形式或优或劣,决定着音乐作品的质量高或低。

客观存在的美,给人第一个感官印象的是形式。欣赏音乐美也同样如此,听众首先凭听觉接触音乐作品的是音响形式,第一听觉印象是音响美不美、动听不动听。因此,音乐美学对音乐形式提出严格的审美尺度:音乐作品,给听赏者的第一个听觉印象,必须要悦耳。以动听的音响牢牢抓住听众,进而令其心动。必须为音乐内容建构起完美的“艺术造型”,配以相称的音乐形式,才能给听赏者以审美享受的同时,发挥其音乐内容的感染、净化的审美功能。

我国汉代哲学家王充十分强调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他说:“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也即为艺术内容配制的形式要相称、相符。

“形式和内容的完全一致是真正艺术作品的第一个主要的标志。”

注释:

①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32页.

②⑥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50页.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精选篇12

如果我们将语言存在限制于经验世界的范围之内,那语言存在又常常被称之为语言现象的存在;语言现象的世界将自然经验的形式和心理经验的形式统一于自身,并以自然存在和心理存在的特征呈现于理性存在的实践过程。语言现象的心理经验形式在其初始阶段的表现上,它要产生于理性主体的经验直观发生,对应于自然世界的对象系列,包括自然语言的存在系列,表现为无差别的、初始性的、整体性的、不确定性的大脑意象或感觉印记;相对于自然过程的语言形式而言,它是作为心理过程的“图式语言”而存在,“图式语言”即心灵中的表象成果,其存在内容和地位既是经验直观的,又是理性存在规定的。作为心理语言存在的“图式语言”所承载和表达的既有关于自然世界的“影像”和“记录”,又有关于这种心理图式存在和统一的理性规定与作用。

关键词:语言;理性;心理;图式语言

中图分类号: H0-05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7)03003507

在我们将语言存在展示为理性主体的心理经验过程及其内容时,我们所拥有的对象就应该是一种心理语言现象的存在。语言现象一旦出现在心理经验的世界之中,它就要区别于自然世界的语言现象,心理语言现象自身的统一以及同自然语言现象的统一只有立于理性主体的存在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心理经验的语言现象在被展示为心灵中的对象性存在时,它应该是作为理性存在的一种现象结果而存在。如果我们将这样的存在结果(即一种出现在心里经验过程的语言现象)展示为不同阶段的内容构成,那语言存在的心理世界在其初始期必然地具备自身存在的形式。依据先验哲学的认知理论,心理语言现象的初始形式应该是作为感性经验直观中的表象成果[1]25,这样的表象成果在其具体内容的刻画与描述中常常又被称之为“影像”、“印迹”、“意象”,等等,一种存在于心理之内的表象式“图画”。如果我们从关注表象的具体内容转向关注表象成果作为整体性的存在,那我们就是在面对心理语言现象的整个初始形式,在此,我们将这样的初始形式称之为“图式语言”。这样的“图式语言”没有自然形式的符号、文字、颜色、大小等内容,但它却要实实在在地出现在语言行为者的心理经验过程之中,表现出具有心理对象存在的地位特征,即“图式语言”基于理性主体的经验直观发生而存在,并在其存在的位置、内容形式、心理表现特征等方面统一于语言存在的世界。“图式语言”的心理特征辨析不仅在于梳理它与自然语言形式的关系,而且在于说明它与理性的纯粹语言形式的关系,并最终将其建构为“理性语言”问题阐释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一、作为“表象”与“编码”结果的“图式语言”

从先验哲学的视角来看,理性存在过程的直观、判断和综合行为应该首先是基于纯粹理性形式的能力存在,而表象和概念应该首先是作为纯粹理性形式作用下的内容存在,只有具备这样的纯粹形式能力和内容,关于自然的经验和知识才能被加以“确立”,尽管这样的“确立”未曾等同于表象与概念之外的自然本身。在理性的进程中,如果表象被视为了经验直观下的后天图式,那概念就是解读这种直观图式的心灵标示,没有概念的表象不成其为理性主体的感知,没有表象的概念不成其为理性主体的经验成果,当然,对于理性主体的表象与概念世界而言,它们作为心理经验产生的内容其实就是一种心理形式的语言存在,即心理表象形式的“图式语言”和概念形式的“概念语言”,它们共同构成了语言存在的心理语言现象,心理语言现象世界的表象统一或概念统一决定于理性存在的统一。在心理语言现象统一的理性存在决定中,其表象与概念的发生过程呈现出不同的阶段和表现特征,在表象的阶段,心理语言现象体现出一种“图景”的特征,即作为一种“图式语言”的存在。既然这样的“图式语言”所指向的是关于表象或经验直观的心理成果,那“图式语言”就要秉承表象或直观得以产生的先验理性能力及其规定和要求,它在语言存在的意义上就要体现为一种先验语言形式的原因秉承,一但这样的先验原因未能被加以肯定,那作为“语言图式”的根据也就消失了,其结果必然是表象成果或“图式语言”的离我而去,理性存在的过程也就会嘎然而止了。@然,这样的结果有悖于语言存在和经验的事实。不论表象是作为世界的表象,还是作为语言现象的表象,表象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经验的“图画”,就是一种心理形式标志,就是一种广义上的语言现象存在。如果语言行为者的“图式语言”应该标示为语言存在的心理现象环节,而且,这样的环节还要秉承语言存在的先验理性原因,那我们又该如何辨明心理“图式语言”与经验自然物(或自然语言)等“质料”的关系呢?不可否认,在我们呈现心理“图式语言”之时,我们一定经验了自然现象的世界,并习惯性地认为“图式语言”就是经验对象本身。当然,这样的“习惯性”认知除了企图将“图式语言”等同于自然对象之外并不能为“图式语言”的地位确立带来任何的帮助,因为“图式语言”内容的自然对象联系应该区别于“图式语言”的本底原因,前者源于经验对象的映照,即一种可以进行经验直观的、形成了心理图示化结果的自然物对象,而后者却要涉及语言存在的先验理性形式原因,换言之,“图式语言”的经验性地位体现总是要联系于语言现象认知过程中的经验对象存在,当然,“图式语言”的本底原因存在同其经验过程的实际结果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作为表象成果的“图式语言”内容并非理性存在原因的全部真实。只要理性存在的“自明”事实没有问题,“图式语言”的本底存在就会决定于理性的先验形式根据,而非自然经验过程的对象决定,“图式语言”的本底存在是作为其产生根据的纯粹理性原因的存在,而非作为心理经验对象的意象存在,总而言之,作为先验根据的“图式语言”本底同其作为经验对象的存在完全分属不同的世界,一切关于“图式语言” 的本底存在与其说是语言经验对象的“是什么”,不如说是理性之先验语言形式规定的“是什么”,如果前者的“是什么”在知识意义可以回答的话,那答案一定要被限制在自然世界的经验过程中,以及限制在心理过程的经验世界,“因为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1]1。对于心理经验的过程而言,我们所获得的心理经验对象也只能是非自然语言形式的影像或印迹(我们或许可以称之心理语言),正是凭借这样的心里经验影像或印迹存在事实,那种作为如此事实存在的理性原因或本底存在就必然要加以设定,即设定关于“图式语言”的先验理性根据,要确立这样的“设定”就是要回答其存在的“是什么”,然而,这样的问题在这里是无法取得答案的,因为我们缺失建立“图式语言”之先验原因知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所以,一切要将“图式语言”的本底存在建立在知识意义上的尝试和说明都无法取得经验有效的结果,“图式语言”的本底存在不同于“图式语言”的心理经验过程和内容,它所指向的应该是“图式语言”存在的先验原因。

倘若将“图式语言”的先验原因世界视为无限自由的语言存在王国,那这样的王国就是一种纯粹理性世界的王国,语言存在的所有先验形式根据在这里都是自在的,一旦这样的自在语言形式由于理性的直观能力而作用到自然对象的世界,那语言存在的经验过程就一定要产生。于是,我们的存在过程就拥有了关于自然语言对象的经验和关于心理语言影像的经验,不管这些经验在内容上存在多大的差异,它们都应该被看成是接受了先验语言形式规定的语言现象编码过程,或许为自然或人工符号的标记与解读,或许为心理图式的结合与统一,自然与心里的语言现象经验世界就在这样的语言编码过程中呈现出各自的和谐一致与统一,呈现出“是什么”的知识构建体系,于是,我们之外的自然世界或自然语言世界才会总是显得那么熟悉和亲近,心理影像图画才会总是显得那么自然和美丽,拥有自然经验和心理经验的内容和过程就是拥有理性与语言存在的过程,就是拥有语言存在之美与真的过程,因此,人类“此在”的语言存在不仅仅表现为自然经验与心理经验的相容和谐过程,而且表现为那种赋予“和谐”和撒播“美丽”的先验原因的存在过程。如果我们将先验语言形式在自然过程中的语言编码视为一种从理性先验之大美向经验之美转化的语言行为过程,那么,其结果就造就了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的出现,即关于语言现象经验的“第二自然”的出现,由此,关于语言文字、语言语音、语言文法等,方可在“和谐”与“美”的意义上得以展现,关于语言现象的研究就不仅仅是关于语言的科学,而且还是关于语言的存在美学。所以,任何局限于语言现象世界的研究可以呈现语言经验的知识意义,但这样的知识意义并非就是语言存在的意义,尽管它要必然地联系于语言存在的意义。语言存在的意义既是关于语言现象知识的,也是关于理性存在原因的,其知识的意义表现为语言行为者的现实需要,其理性的意义体现为语言现象知识形成的先验形式规定。任何关于语言存在意义的忽视就为“语言美”与“语言真”的忘却提供了可能,语言现象的知识一旦缺失了理性的根据就会游离于我们之外而成为虚幻,其先验语言形式对于与语言现象世界的“赋予”和“撒播”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语言现象不可缺失自身的理性存在之源,不可缺失语言现象作为现象世界编码体系产生的决定之源。当然,这里的语言编码就是基于理性主体要求下的语言现象的创造行为,它不仅涉及自然语言形式的创造,而且涉及心理语言形式的创造。在我们关注自然世界的语言编码过程时,我们同样得关注心理经验世界的语言编码发生,关注这种心理经验编码发生的过程、结果、特征,以及与“图式语言”的认同关系。首先,心理经验的语言编码发生过程在认知的意义上是基于其心理结果来加以确立的,或者说,我们既然有了关于经验的心理影像或印迹,我们就没有理由去否认带来这种结果的自然发生过程的存在,而且,这样的过程同样也一定要联系到心理经验的过程,并体现为心理语言知识的构建过程。当然,心理经验的语言编码行为在作为具有语言意义的心理影像或印迹存在的原因时也作为了理性存在的结果,因为心理经验的语言编码过程仅仅在经验的意义上并不能形成一个自在的整体和统一,它一定要依赖具备如此全部经验过程的自在原因,那这样的自在原因既不能决定于心理经验的影像,也不能决定于外在经验的自然语言现象,其源泉应该出自理性存在的先验原因,出自语言存在的先验形式规定,所以,只要语言编码过程的心理影像或印迹必须被置于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存在时,这样的心理语言编码过程就一定要表现为一种创建心理知识对象的过程,一定要表现为回归与联系理性存在原因的过程,其成果就不仅仅体现为心理经验的影像或印迹,更是以心理影像为经验环节的语言存在真实的体现。在经验的限制下,任何心理编码结果的影像或印迹都具有图式号的功能和特征,即具有“图式语言”的地位特征。如果说“图式语言”作为了指向表象存在的一般概念,那影像或印迹则为表象存在的具体指向和内容,所以,心理经验世界的语言编码过程就是带来“图式语言”的过程,就是呈现心理影像或印迹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的意义一定是可知的、可解的,一定是作为语言存在统一的必然经验环节。不论是作为整体意义上的“图式语言”,还是作为个体意义上的影像、印迹,它应该承载于自身的总是要表现出一种联系的特征、表现出一种心理地位的特征:一方面,心理“图式语言”的环节既是联系自然语言现象的过程,又是联系语言存在之先验原因的过程,另一方面,“图式语言”的环节在语言存在的统一中充当了一种“过渡”的重要角色,即由语言现象的杂多回归先验语言形式统一的“过渡”。当然,“图式语言”的“过渡”应该是一个理性存在的进程,一个无限的因果经验与联系的发生进程。作为心理经验对象的“图式语言”必然地要展开在这种经验过程的因果联系里,尽管这样的展开一定要受到心理经验的限制,尽管这样的展开一定要体现为某种可知的心理对象的存在。总之,“存在总是某种存在者的存在”[2]12,心理世界的“图式语言”具备着自己独特的存在地位,比起那些相应的外在自然对象或自然语言现象来,它应该是在一个更易于联系纯粹理性形式的心理位置上接受着存在者的先验语言形式的原因决定。

二、心理“图式语言”的存在及其地位特征

在我们提出心理“表象”即心理“图式语言”说之时,心理经验的限制前提不可缺失,否则,我们就会难以确立“图式语言”作为经验对象的地位特征,如果这样的地位特征确立等同于自然语言现象的地位特征,那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图式语言”就是语言现象,就是一种文字系统,就是一种语音系统和一种文法系统,就是一种被感知的语言对象实在,然而,如果这样的等同关系没有问题,那我们在自然语言现象之外提出“图式语言”的概念就变得完全没有意义而多余了,那“图式语言”自身的存在特征也会在经验过程的同一中被忽视,显然,这样的结果不仅仅消解了“图式语言”的地位建立,而且消解了理性存在过程的认知环节:表象或图式呈现,进而消解了知识建构的“表象”必然性和特殊性,即有悖于“表象”之“图式语言”的必然性和特殊性,那么,“图式语言”的真实地位又该作何辨析呢?

在普通语言学的标准下,“图式语言”区别于自然语言现象似乎显得有些“无中生有”或难以捉摸,既然如此,我们在“图式语言”方面又依据了什么样的标准呢?这样的标准应该是言说者的“心理”,只有将“心理”的标准也凸显出来,“图式语言”的归属领域才能被明确下来,也只有将经验的标准发展为“心理经验”的标准,同自然语言现象一样拥有经验特征的“图式语言”才能确立自身的区别性特征,由此避免两者之间的混同。一旦心理经验的“图式语言”地位得以确立,“图式语言”在语言存在过程中就一定拥有自身的位置和自身的作用,以及表现特征;尽管语言存在的全部过程对于有限理性存在的人类而言不可完全经验,但它的必然性存在应该要在两个阶段体现出来,即纯粹语言形式的阶段和经验语言现象的阶段,后者又因为“心理”的标准而区分为“图式语言”的环节和自然语言现象的环节(自然语言),或者,它可以体现为一个简洁的图示:理性存在的先验语言形式┄〖JX-*6〗〖HT7,5〗〖KG-*3〗〖JX*6〗图式语言自然语言现象或表象的世界(虚线箭头┄〖JX-*6〗〖HT7,5〗〖KG-*3〗〖JX*6〗表示先验语言形式的作用过程,实线箭头表示语言现象经验的过程),凭借这样的进程,“图式语言”的位置就在“过渡”的环节上得以显现,尽管这样的位置在直观意义上还只能是一种心理经验过程的直观对象。“图式语言”的位置不是一种单一的、关于心理经验影像的点或面,而是容纳了以这样的点和面为起点的无限因果联系过程,或者说,就逻辑意义而言,这样的位置就是关于某种心理经验对象产生的全部原因过程,于是,“图式语言”的位置远非承载某个心理影像的时空规定或概念的留存之所,它所应该标示的永远地留在了心理影像的决定历程,留在了当下“图式语言”的语言编码历程之中。所以,关于“图式语言”位置的强调就是要再现它的真实地位,再现它作为“心理位置”的无限性、相对性和不确定性。

就一般意义的“图式语言”而论,它的呈现应该依托于无限的时空存在,这样的时空存在尽管可以为我们提供任何具体的区分个体影像或印迹的起点或参照点,但它在心理经验的世界里却是无限延伸的,正是因为这种“图式语言”位置的无限特性,理性存在的心理过程总会拥有一个比自然语言现象更丰富、更复杂、更系统、更完美、更神秘的内在语言现象的经验发生,这种内在语言经验的发生内容虽不能等同于外在经验的自然语言现象,但其所具有的共同经验特性却为两者比较提供了可能,或者说,前者的无限位置和形式内容并未离开经验意义上的确立;参照弗雷格的逻辑基本关系,即逻辑的基本关系是一个对象处于一个概念之下的关系[3]128;如果我们将普遍意义的“图式语言”概念记为“F(A)”,其个体影像或印迹记为“A”,而将自然语言现象(自然语言)概念记为“f(a)”,其对象记为“a”,那么,不论是概念,还是概念特征,以及所能展开的值域,F(A)>f(a),即存在于自然语言现象的一定存在于“图式语言”,但存在于“图式语言”的不一定存在于自然语言现象,我们在语言现象的经验中可以穷尽关于概念“古树”的对象,也可以穷尽关于自然物“古树”的自然语言现象概念(自然世界的语言概念和物的对象总是有限的、可以计算的),但我们却无法确定心理“图式语言”的“古树”对象和“古树”概念,即使我们在自然经验中直观了全部的“古树”对象和全部的“古树”名称,我们在语言存在的内在心理经验中,或在我们的“图式语言”中,仍然会发现那些全部的、来自自然语言现象和自然物的影像或印迹还远远没能占据“图式语言”所能提供的位置或显现空间,在此意义上,心理经验的“图式语言”不仅应该属于自然世界之表象的形成与储存,而且应该属于语言存在可能的心理形式和条件,当然,这样的心理形式和条件就是语言存在的心理形式和条件,而且是心理过程的语言存在。

在“图式语言”的概念下,我们或许只是认为关于具体“影像”或“印迹”的出现才属于心理经验的范畴,但这样的做法除了标明作为心理结果的经验对象之外,它并不能展现一个心理语言经验的全貌,这就好比一个木匠使用自己的工具将一颗深山的古树砍到,然后,我们对此进行断言:这位木匠所经验的只是“倒在地上的古树”,显然,这样的断言只能是基于经验结果的断言,而非基于“经验”全貌的断言,除去关于结果的经验之外,我们的断言还应该涉及关于工具的经验、关于时空的经验、关于劳作的经验,等等,所以,在我们面对作为表象的“图式语言”的经验时,我们所拥有的不仅是那些特定的“影像”或“印迹”,以及加载了这些结果的特定的心理时间和空间,而且是那些产生如此结果的心理形式和条件,以及那容纳了全部过程的位置存在,如此的“图式语言”之存在“显然不是一个真实的谓词”[4]598,626。当然,关于“图式语言”位置的一般经验总是要首先建立在那些特定的“影像”或“印迹”之上,或者以它们为起点,或者以它们为中心,将“图式语言”位置同最具有经验信息和特征的心理对象联系起来,否则,关于“图式语言”位置的经验就可能成为某种幻想,就会违背“图式语言”作为经验直观结果的地位存在,只有依靠那些“影像”或“印迹”的具体心理对象,“图式语言”位置的延伸存在才会真正呈现为一种心理经验的无限因果联系过程,它才会真正地呈现为具备心理经验意义的时间与空间里的无限进程,只有如此,我们的“心比天高”才不至于缺失经验实在的起点,“图式语言”位置的经验才会体现为一种自然因果联系的无限过程。

总之,关于“图式语言”位置的无限性思考与讨论应该是立足于一般经验意义和一般心理表象的全部过程及其存在,同时,它也一定拥有纷繁而具体的“影像”、“印迹”等心理经验对象,从具体的心理“影像”经验而言,它在知识的意义上被视为了某种与自然对象相符的成果,而在自身原因存在的意义上则应该被视为某种先验语言形式的规定结果,尽管这样的先验语言形式规定因为“图式语言”位置的无限延伸而无从经验,或者,从心里“影像”所开启的“图式语言”世界到规定这个世界的先验语言形式原因之间存在着无法穷尽的距离和进程,任何想要全部地经验这种距离和进程的尝试都是不会有结果的,即使这样的距离和进程都被限制在“图式语言”的经验可能性里,实现这样的“可能性”同样要体现为一个无限的过程,于是,辨析“图式语言”位置的无限性就是在于凸显心里经验的“图式语言”的一般存在特性,以及凸显“图式语言”自身的可能性内容所能具备的超越自然物(如大脑、脑细胞、神经元等等)时空限制的那种无限扩展的一般特性。正是凭借“图式语言”存在的无限位置,任何关于这种位置经验的绝对起点或绝对终点的断言都只能属于发生在特定时间里的、针对特定心理经验“影像”的断言,换言之,这样的绝对起点或终点其实就是心理语言认知活动中的设定结果,因此,在我们叙说某个“图式语言”中的“影像”开始或中止之时,我们并非在提供或建构“图式语言”的开始和中止,我们所能提供的就只有关于个体“影像”或“印迹”的起始与终结,即:在“图式语言”位置的可能性经验中,个体“影像”或“印迹”代表了这种可能性经验的“实现”或现实转化,从而带来了关于现实转化的开始和中止的产生,并且,在我们将这样的开始和中止置于“图式语言”存在的无限位置之中时,这样的开始和中止以及个体“影像”的具置就是相对的、不确定的,所以,“图式语言”位置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应该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之上,即宏观与微观的层面。在宏观的层面,“图式语言”位置相对于自然语言现象(第二自然)和先验语言形式而存在,而且,这样的位置存在不仅是相对的,而且也是无法确定的,因为我们不能为语言现象的自然过程划定边界,更不能为先验语言形式的世界表明范围;在微观的层面,“图式语言”位置存在得之于心理经验的具体语言内容的可能性存在,不论这样的可能性内容是否成为了被“实现”的或具体的心理经验,只要拥有了心理经验的可能性内容存在,我们也就拥有了容纳这些内容的心理位置的存在,与“图式语言”位置存在的一般意义相比,所有实现的或可能实现的心理经验的语言“影像”或“印迹”的个体都只能被视为无限“图式语言”位置中的有限位置的占据,这种有限的位置就好比自然对象的“古树”对于外在化时空呈现的占据一样,任何无条件的开始或永远的结束都是不存在的,任何关于“古树”位置的谈论都应该是相对于其他有限位置存在的谈论,任何关于“古树”位置的确定都应该是特定时空前提下的参照确定,即“古树”的有限位置总是要体现为一种相对性的时空经验过程;同宏观的层面一样,心理语言形式的个体“影像”或“印迹”位置作为有限的和相对的内在时空占有对于某个限制的局部范围而言可以体现为一种确定的存在,但对于无法确定的“图式语言”的一般位置而言,它作为部分或个体的存在又应该是不确定的,如此位置关系同样可以使用数学函数所表达的意义来加以阐明,如果将位置关系看着F(x),只要对象x具有确定的、限制的存在范围,而且是可以直观经验的、可以穷尽的,那么,F(x)就具有了自身的真值判定,或者说,限制的对象x可以带来关于F的确定特性,但是,心理经验的“图式语言”位置存在具有o限的特征,位置对象x无法确定,或者说,我们不能为一个未知的对象赋予一种确定的性质F,因此,“图式语言”位置x不具备确定的经验范围或对象存在,关于x的函数不能取得自身的值域存在,即没有关于F(x)的真值存在。

三、初始形式的“图式语言”与时空位置的心理经验

不论是关于“图式语言”位置的无限性的说明,还是关于它的相对性与不确定性的说明,这样的过程所要致力于达到的目标就是呈现心理经验阶段的“图式语言”存在的居所,并以这样语言“居所”为条件或参照去更好地面对“居所”之内的世界,即“图式语言”的内容世界或心理经验的语言世界;“图式语言”只有相伴于这样的位置“居所”才会将自身存在的心理特性、经验特性和表象特性展现出来,才会将自身的存在同自然物或自然语言现象(作为第二自然的现象存在)的世界区分开来。置身于这样的“图式语言”世界,呈现于我们的心理语言图景已经不再是那些被经验直观所感知的音标、文字、词语、句子、篇章,以及发音、书写和表意,等等,同时,它也不是哲学认知中所阐明的知性概念出现,更不是关于语言存在的先验原因存在,认知的概念或作为知识的概念总是要建立在确定对象的性质判定里,总是要进行确定对象的确定属性的分析与综合,概念下的对象及其属性的联系判断总是要在当下的现实经验中被确定是有效的、可证实的,所以,认知的语言概念尽管存在于心理经验的领域和表现为内在经验的推出成果,但它的出现是确定的、具体的、廓清的,以及可经验辨明的,它的存在不同于心理经验的影像或印迹,更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图式语言”存在,用一句时尚的话讲,它至多也只能作为“后图式语言”(post-language in presentation),作为“图式语言”存在的可能发展或走向,即脱离于“图式语言”的存在状态和位置“居所”,成为同样具有心理经验特征的概念或概念语言的存在,关于概念语言的存在问题会出现在以后的相关内容里,在此不作展开讨论。

显然,依据心理经验的特性,“图式语言”完全可以同外在的自然语言现象区分开来,但这样的特性却无法使之与概念语言区分开来,要获得这样的区分,除去心理经验的特征之外,“图式语言”存在必须拥有自身的特殊地位,即作为表象的图式特征,从这样的特征出发,我们在语言存在的内在经验进程里就会辨明不同的语言经验形式及其相关的位置特征,要么是表象的“图式语言”,要么是推理与判断的“概念语言”,任何就“表象”或“图式”的缺失,其Y果不仅是关于区别性特征的缺失,而且是关于“图式语言”自身内容存在的缺失;其实,在我们小心翼翼地探寻“图式语言”位置或“居所”的主要特征之时,不论是关于它的无限性,还是关于它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我们都没有忘记去预设这种位置上的内容存在,以及去预设位置与内容的同一性特征,等等;在心理经验的意义上,“图式语言”的位置一定是承载了“图式语言”内容的内在时空范围,其位置特征也应该是关于其内容存在特征的反映,或者说,它是源于“图式”和“表象”内容的联想与推定说明, “图式语言”位置的空置在这里是不具有任何意义的,“空置”作为直观的形式被意识而又无表象内容是不可接受的[5]S.639,因为这样的空置有悖于语言存在的心理经验发生;可以说,“图式语言”位置在时间形式上的持续和在空间形式上的占据就是“图式语言”内容在时空形式上的持续和占据,当然,我们在这里所提及的时空是作为心理经验过程的内在形式,而不是外在自然世界的时间先后或空间大小,并且,内在经验的时空形式应该为自然世界提供着一切时间先后与空间大小产生和呈现的可能条件,虽然这种出现于心理经验环节的可能条件还远不是那种纯粹的先验语言形式条件,但它的出现与否直接地关系到我们是否拥有关于自然世界的时空经验,关系到“世界属于我们”判定的心理基础;我们能够并确定地面对自然经验的事实,比如,“古树长在深山里”,这里既出现了自然世界的空间,也出现了自然世界的时间,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样的时间是“古树”自身所有,是否可以认为这样的空间是“古树”或“深山”自身所具备,如果情况果真如此,“古树长在深山里”所体现的自然时空特性又是凭借什么被我们所认知呢?为何这样的自然时空特性对于所有的人类个体而言都具有同一性?显然,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任何假设于从自然到人的过程都不能取得有效的答案,或者说,自然对象的时空特性应该是作为从人到自然过程的认知成果,这样的特性原本就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内,存在于心理经验的世界,存在于先验形式的世界;不论“古树”与“深山”作为现象的存在多么久远,也不论“古树”与“深山”多么的高大与宽广,其时空特性的源泉与规定一刻也不能脱离理性的主体存在。

总之,在我们将“图式语言”指向了语言行为者心理经验世界的初始内容存在时,我们其实是在将这样的心理世界解读为一种语言存在的世界,即一种心理经验的语言现象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们虽然没有文字符号、语音表达以及其他的自然语言形式,但我们却有“影像”、“印迹”、“意象”、“概念”等的心理图画,一旦这样的心理图画被放置于语言现象及其语言存在的统一之中,它就要必然地联系于自然和理性原因根据的世界,并将语言现象的经验过程重新确立为自然的过程和心理的过程,从而改变传统语言学的“语言”定义,即将语言的自然对象地位扩展为语言的理性主体地位,语言存在的统一源自于理性存在的统一,理性存在进程中的所有发生和结果都应该被视为语言行为的发生和结果,都应该被视为“先验自我”的显现载体,由此,不管是现代心理语言学的领域,还是心智学的领域,它们所建构的对象都应该归属于语言存在的心理产生机制及其内容。当然,在心理语言现象的世界里,“图式语言”只是这一世界中的初始形式存在,它所拥有的位置和内容存在既是经验直观的表象结果,又是概念与知识综合的起点,它所提供的内容就是一种心灵符号所初步描绘出的心灵图画,一幅有待于概念阐释的图画,它因为经验而联系于自然和知识的世界,又因为如此经验的纯粹原因而决定于理性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5.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12.

[3]G.Frege, Nachgelassene Schriften[M].Hamburg:Felix Meiner Verlag,1969:128.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精选篇13

这种现场意识我认为应表现为主持人主持不同栏目的形象设计定位和主持风格定位。

主持人的形象设计定位,从宏观角度看,应明确主持人在社会中的公众形象,从微观角度看,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具体形象。所谓形象,并不是指主持人的相貌特征,而是指综合意义的整体形象,是一个主持人在具体节目中的思想感情、言谈举止给观众的整体印象,主持人这种大众传媒角色,既要代表特定的政治、经济利益,又要满足观众的需要。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新闻宣传机构,它的性质决定了节目主持人的公众形象就是党的宣传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电视是大众传媒,对于观众不能以专家学者的形象出现,更不能以演艺明星的身分出现,而是以能与观众真诚交流的朋友形象出现。只不过这个朋友,除了平等亲切之外,更应是在思想修养等各方面更胜一筹的朋友。

生活中谁不喜欢健康向上、热情真诚、平易友好而又总能给人以启迪的朋友呢?所以我们节目主持人的公众形象应当是平易近人的党的宣传工作者,是观众喜闻乐见的朋友。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沟通节目与观众的中介,它缩短了观众与传播者的心理距离,主持人只有了解节目,正确的分析自己才会与节目相融合。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其到位的主持中透露出来的人格魅力、学识修养,可以给节目增光添彩,成为节目的标志,使许多观众因为喜欢这位主持人而更喜欢他主持的节目。所以有一个为观众接受认可并欢迎的节目形象,是主持人形象定位的另一种含义。

主持人如果要成为节目的标志,就必须与节目的形象风格相统一。在具体节目中的形象定位,首先要准确把握节目的定位,即了解节目的宗旨、内容范围,形式风格特点,尤其要注意到这一节目与同类节目的区别;其次要清楚节目的服务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和需求,然后进一步分析这个节目需要主持人具有哪些特点;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完整地理解自我,知道自己相对于这个节目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足,再结合前面的认识,强化自己适合于这个节目的优势,避免不适合节目的一些东西。这样,有了这些紧密联系节目和观众的分析,就初步形成了主持人的形象定位。如我们主持经济类节目时,就应该根据节目性质,以敏锐、深思、干练的气质,揭示和剖析各种经济现象和问题。

主持人的现场意识还表现为主持风格的定位,这又如何设定呢?一般来说,主持风格是指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所形成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征。

主持风格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关系到主持人的自身条件,又关系到他所处的外界环境,由于主持人思想感情、生活阅历、审美情趣及知识层次的不同,在理解和表达上也必然各不相同,再加上时代的需要,民族的习惯及生活的特点,必然对主持人产生直接的影响。也决定了主持人独具个性的主持风格。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主持特色,不同的主持风格,也需要运用不同的语气和基调。语气是在具体思想感情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又都来源于对节目内容的精心分析和具体感受,不同的内容应有不同的语气。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基调表现为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将文字转化为语言的艺术再创造。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之前,应该对节目的内容,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掌握一些最鲜活、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针对交流对象地位、身份、职务、阅历的不同,准确地把握,或对名人的敬重,对老者的真诚,对患难者的同情又或对伤病者的关心体贴……。这种朴实,善解人意的心态,就很容易与观众沟通,以至于观众在这种和谐亲近的屏幕上有所感悟。

电视台的节目林林总总不计其数,根据节目的内容性质,可分为新闻、综艺、社教、体育、少儿、经济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节目要求主持人除了思想素质、敬业精神、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共性之外,在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性格特征方面还要有各不相同的要求,更要具有不同的主持风格。如新闻评论类的主持人需要敏锐的新闻素质和深刻的思辨能力;综艺节目的主持人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质和较为亮丽的外表及优雅的体态;体育节目的主持人要有扎实的体育知识和灵活机敏的反应;少儿类的节目主持人首先要有一颗童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活泼可爱的性格;经济类节目内容包容量大,要求主持人更要博学多才和反应机敏。

另外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还与临场应对技巧的发挥有着一定的联系。临场发挥对于主持人来说,是一项很高的主持技巧,它要求与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和节目的最终效果必须实现合理的契合。一般来说,没有交流对象的信息节目或节目片断,最容易达成临场效果与最终效果之间的一致,这是因为主持人在这样的节目中,完全是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文字来主持,其间没有信息的遗漏或扭曲。当主持人在节目中与人进行交流时,就容易造成信息传播的阻断,如主持人事先准备不足,对采访主题不够了解,对采访对象的风格把握不准,机械地按事先设定好的计划来交流,不做临时处理,这样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主持人若想在节目中尽善尽美,既需要注重主持风格的完善更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我认为,主持人在主持现场节目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如何实现一种非常和谐自然的交流气氛。在这方面,应该根据节目的基本内容进行明确的风格定位,主持人更要对特定的内容进行明确的风格定位,做到心中有数;对节目的基本氛围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多设想几种方式;在主持节目中,主持人对现场气氛的变化应保持一种敏感,以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整,并在主持过程中时刻把握分寸,从而保证节目的最终成功。

其次我认为主持人在现场主持过程中不要追求特定的节目效果,如现在流行的综艺节目的热烈气氛不一定非要通过主持人的夸张表演来实现;一些主题严肃的访谈,也并不一定要通过主持人低沉的语调或呆板的表情来体现。在这方面,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要时刻对节目的最佳效果有一种想象,以便做适时地调整。

最后,我认为主持人在临场录制节目中,经常会出现因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被打断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很容易使主持人失去对节目节奏的基本把握。在这方面,应做到事先对整个节目的段落有一个明确的把握。在主持过程中,主持人忽然意识到已经失去对整个节目的节奏感的把握时,要及时停止,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以语言、表情或其他姿势来强化自己的节奏感,做到自然得体。

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精选篇14

这种现场意识我认为应表现为主持人主持不同栏目的形象设计定位和主持风格定位。

主持人的形象设计定位,从宏观角度看,应明确主持人在社会中的公众形象,从微观角度看,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中的具体形象。所谓形象,并不是指主持人的相貌特征,而是指综合意义的整体形象,是一个主持人在具体节目中的思想感情、言谈举止给观众的整体印象,主持人这种大众传媒角色,既要代表特定的政治、经济利益,又要满足观众的需要。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新闻宣传机构,它的性质决定了节目主持人的公众形象就是党的宣传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电视是大众传媒,对于观众不能以专家学者的形象出现,更不能以演艺明星的身分出现,而是以能与观众真诚交流的朋友形象出现。只不过这个朋友,除了平等亲切之外,更应是在思想修养等各方面更胜一筹的朋友。

生活中谁不喜欢健康向上、热情真诚、平易友好而又总能给人以启迪的朋友呢?所以我们节目主持人的公众形象应当是平易近人的党的宣传工作者,是观众喜闻乐见的朋友。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沟通节目与观众的中介,它缩短了观众与传播者的心理距离,主持人只有了解节目,正确的分析自己才会与节目相融合。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其到位的主持中透露出来的人格魅力、学识修养,可以给节目增光添彩,成为节目的标志,使许多观众因为喜欢这位主持人而更喜欢他主持的节目。所以有一个为观众接受认可并欢迎的节目形象,是主持人形象定位的另一种含义。

主持人如果要成为节目的标志,就必须与节目的形象风格相统一。在具体节目中的形象定位,首先要准确把握节目的定位,即了解节目的宗旨、内容范围,形式风格特点,尤其要注意到这一节目与同类节目的区别;其次要清楚节目的服务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和需求,然后进一步分析这个节目需要主持人具有哪些特点;最后在这个基础上,完整地理解自我,知道自己相对于这个节目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足,再结合前面的认识,强化自己适合于这个节目的优势,避免不适合节目的一些东西。这样,有了这些紧密联系节目和观众的分析,就初步形成了主持人的形象定位。如我们主持经济类节目时,就应该根据节目性质,以敏锐、深思、干练的气质,揭示和剖析各种经济现象和问题。

主持人的现场意识还表现为主持风格的定位,这又如何设定呢?一般来说,主持风格是指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所形成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征。

主持风格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关系到主持人的自身条件,又关系到他所处的外界环境,由于主持人思想感情、生活阅历、审美情趣及知识层次的不同,在理解和表达上也必然各不相同,再加上时代的需要,民族的习惯及生活的特点,必然对主持人产生直接的影响。也决定了主持人独具个性的主持风格。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主持特色,不同的主持风格,也需要运用不同的语气和基调。语气是在具体思想感情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又都来源于对节目内容的精心分析和具体感受,不同的内容应有不同的语气。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基调表现为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将文字转化为语言的艺术再创造。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之前,应该对节目的内容,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掌握一些最鲜活、最有价值的新闻素材,针对交流对象地位、身份、职务、阅历的不同,准确地把握,或对名人的敬重,对老者的真诚,对患难者的同情又或对伤病者的关心体贴……。这种朴实,善解人意的心态,就很容易与观众沟通,以至于观众在这种和谐亲近的屏幕上有所感悟。

电视台的节目林林总总不计其数,根据节目的内容性质,可分为新闻、综艺、社教、体育、少儿、经济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节目要求主持人除了思想素质、敬业精神、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共性之外,在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性格特征方面还要有各不相同的要求,更要具有不同的主持风格。如新闻评论类的主持人需要敏锐的新闻素质和深刻的思辨能力;综艺节目的主持人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质和较为亮丽的外表及优雅的体态;体育节目的主持人要有扎实的体育知识和灵活机敏的反应;少儿类的节目主持人首先要有一颗童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活泼可爱的性格;经济类节目内容包容量大,要求主持人更要博学多才和反应机敏。

另外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还与临场应对技巧的发挥有着一定的联系。临场发挥对于主持人来说,是一项很高的主持技巧,它要求与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和节目的最终效果必须实现合理的契合。一般来说,没有交流对象的信息节目或节目片断,最容易达成临场效果与最终效果之间的一致,这是因为主持人在这样的节目中,完全是根据事先设定好的文字来主持,其间没有信息的遗漏或扭曲。当主持人在节目中与人进行交流时,就容易造成信息传播的阻断,如主持人事先准备不足,对采访主题不够了解,对采访对象的风格把握不准,机械地按事先设定好的计划来交流,不做临时处理,这样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主持人若想在节目中尽善尽美,既需要注重主持风格的完善更需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我认为,主持人在主持现场节目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如何实现一种非常和谐自然的交流气氛。在这方面,应该根据节目的基本内容进行明确的风格定位,主持人更要对特定的内容进行明确的风格定位,做到心中有数;对节目的基本氛围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多设想几种方式;在主持节目中,主持人对现场气氛的变化应保持一种敏感,以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整,并在主持过程中时刻把握分寸,从而保证节目的最终成功。

其次我认为主持人在现场主持过程中不要追求特定的节目效果,如现在流行的综艺节目的热烈气氛不一定非要通过主持人的夸张表演来实现;一些主题严肃的访谈,也并不一定要通过主持人低沉的语调或呆板的表情来体现。在这方面,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要时刻对节目的最佳效果有一种想象,以便做适时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