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疗医药行业现状范文

医疗医药行业现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4-19 16:11:37

医疗医药行业现状

医疗医药行业现状精选篇1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现状;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3-0020-03

一、医疗健康产业的概念

狭义的医疗健康产业指医药产销及医疗服务直接相关的产业活动,总体分医药工业和医药服务,其中,医药工业包含五大子行业,医药服务包含医药商业、研发外包、医疗服务(见图1)。

广义的医疗健康产业则是指维护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的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信息传播等活动的总和。大健康产业由医疗性健康服务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部分构成,已形成了四大基本产业群体: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与此同时,我国大健康产业的产业链已经逐步完善,新兴业态正在不断涌现。健康领域新兴产业包括养老产业、医疗旅游、营养保健产品研发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制造等。

二、“互联网+”环境下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现状

(一)医药市场的发展现状

《中国健康产业蓝皮书(2016版)》(以下简称《蓝皮书》)详细的分析了2015年我国医药、医疗器械以及医疗服务行业细分市场的情况。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市场上化学药物的销售额达到8 880亿元,占国内医药市场总量的66.5%。从未来趋势看,医药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运营规范的提升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化学药领域的兼并重组,特别是一致性评价的推进将很可能明显改变化学药市场竞争的格局。2015年,国内中成药市场增长趋缓,总体市场规模约为3 379亿元,占国内医药市场总量的25.3%。《蓝皮书》预测,从发展趋势看,得益于中国政府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未来行业仍有着明显的增长机会,而这需要各大企业进一步对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投入。2015年,中国市场上生物药物的销售额为1 095亿元,占国内医药市场总量的8.2%左右。预计未来我国的生物制药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二)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现状

在医疗器械市场方面,根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推算,近几年来,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2010―2014年,市场规模扩大了1倍以上,市场总量从2010年的1 200多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3 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预计到2019年行业规模将再翻一番,达到6 000亿元左右的规模。影像科设设备、检验科设备、心血管设备、骨科设备、信息科设备是医械行业最大的5个细分领域,《蓝皮书》预测,国内产品将向高端领域突破,产业融合将成为大势所趋,信息化和大数据将成为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的新的助推器。

(三)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现状

在医疗服务市场方面,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1.40万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约2.20多万亿元。基于国家卫计委的统计,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预计2019年中国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4.338万亿元。目前,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78%,社区基层与私营医院所占比例仅为11%和8%左右。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均私营医院床位数将翻三番,届时,私营医院医疗服务收入所占比重将大幅提高。

三、“互联网+”环境下医疗健康行业的创新

在“互联网+”环境下,医疗健康行业必须进行创新,实现互联网医疗,弥补传统医疗模式的缺陷,帮助患者更好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疾病,实现治未病;使优质医疗资源进行跨时空的最佳配置,优化患者院内就医流程,帮助病人免去不必要的到院就医,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给患者更方便快捷、便宜的购药体验,促进医患沟通,使医生价值最大化、服务最优化。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升医疗水平和健康管理能力。

(一)创新健康管理方式

健康管理包含保健食品、器械设备、健康追踪、体检、健身养生等多个领域,其核心是预防医学的思想。近年来,健康管理已逐渐发展成为社会热点,作为一般医疗服务的“升级版”,未来将向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互联网医疗下全新的健康管理理念、技术和手段,能够有效促进疾病预防,医病于未病,帮助降低医疗机构压力,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传统医疗环境下,多数患者出现明显病症才就医,这种健康管理方式通过互联网医疗会变为主动进行疾病的预防。首先,人们可通过穿戴先进的医疗设备将生命体征指标数据化。通过穿戴设备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实时获得数据,及时筛查、预防疾病;将获取的身体各项体征数据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寻找疾病与日常生活行为的关系,并及时咨询专业医护人员。其次,通过基因检测筛查致病基因,预估疾病发生风险。患者可以通过合理饮食、积极运动等方式尽早进行预防,减少预防疾病的发生。健康管理的未来趋势见图2。

(二)创新就医方式

互联网问诊平台通过在线问诊、诊前咨询,初步了解用户的病症情况,引导其科学、合理就医,推动医疗资源使用情况的倒三七模式向正三七模式发展,最终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因而将成为分级诊疗的有效手段。而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为“四面墙加一张检查台”,患者必须亲自前往医院就诊。由于目前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基础设施薄弱,出现了挂号难、医疗效率低、医疗服务质量低等诸多问题。

图2 健康管理的未来趋势

互联网医疗环境下,不需要政府重新建造医院、诊所,只需要通过“虚拟化”的医疗体制和系统,对患者进行远程监控,管理患者的信息即可。这样就会将医疗服务惠及更多的患者。跨时空的优质医疗资源的配置将极大改善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就医体验。互联网医疗与传统医疗的就医路径对比见图3。

图3 互联网医疗与传统医疗的就医路径对比

(三)改善就医体验

“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待时间长、取药排队时间长及医生问诊时间短”这一“三长一短”使就医体验饱受社会诟病。互联网医疗的出现使得“根治”这一“顽疾”指日可待。与传统就医体验相比,互联网医疗就医过程更加快捷,减少排队时间,提高服务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改善就医体验。在互联网医疗环境下,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进行挂号,大大节约时间;同时,医院根据不同科室的预约可以提前调配医生,缩短患者候诊时间,缓解医院的看病难问题。在候诊环节,患者可以通过科室导航服务快速找到相应的科室;在缴费环节,可以通过网络支付,如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节省了到窗口排队缴费的时间;在获取检验报告环节,患者可在手机上查看报告,不需要再到医院提取;在院外康复环节,通过在线问诊或者远程医疗设置,患者可以与医生随时咨询,针对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办法。

(四)创新购药方式

传统医疗行业购药环节存在诸多痛点:处方用药不透明,购药方式多为医院看病购药以及实体零售药店购药,取药时间长且路途用时长。互联网医疗通过医药电商,可以实现让用户更方便、快捷、便宜的购买药品。方式主要以B2C和O2O两种方式。例如,O2O模式通过实体零售药店的快速物流配送,实现在1个小时内完成药品的配送,为用户带来更加快捷的购药体验。B2C模式则通过互联网药店或者第三方医药平台,对药品信息进行快速查询、比价,查看是否支持医保报销,用户在网上完成下单,药品在1―2天内就能收到。

随着网售处方药政策的放开,医药分离的状况愈加明晰,互联网医疗销售的药品种类将迎来大幅增长,医药电商的购药方式正在加速重构传统的购药方式,为用户带去更好体验。新医改的公立医院改革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改革是破除“看病贵”问题的针对性改革措施(见图4)。

(五)重构医患生态

当前,医患冲突不断升级。互联网医疗环境下,医患关系会得到改善。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健康管理、自诊等方式在线上与患者进行沟通咨询。通过在线问诊可以缓解医疗资源的不对称,优秀的医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为更多患者提供诊断,收获口碑和名誉,恢复“白衣天使”称号。互联网医疗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服务,优化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导诊、释疑、咨询等人性化服务和人文关怀,使传统医疗的“三长一短”现状得以缓解,使患者就医更加方便,给患者带来更加温暖的体验。

参考文献:

[1] 唐克媛.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融资情况分析[J].时代金融,2015,(11)

[2] 熊翔密.医疗健康产品发展数字营销的策略研究――以Z公司为例[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医疗医药行业现状精选篇2

【关键词】医院药学;药学服务;国际

1药学服务概述

药学服务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于20世纪末提出,公众普遍接是在20世纪80年代[2]。1990年美国Hepler和Strand两位学者给出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care)的定义:即以达到特定治疗目标为目的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而提供的一种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相关的服务。它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主动服务,药师需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保障患者获得满意的药物治疗结果,并在保障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基础上努力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2强化医院药学服务转型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生产、经营的大多数药品以处方药的形式销售使用,80%是通过医院药学部门销售给患者[3]。医院是开具药品处方的重要单位,因此医院药学服务是医院医疗服务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推进、医疗体系逐渐完善,医院药学人员的职责已发生明显变化;医院药学服务模式面临巨大转变,现代药学服务模式与传统药学服务模式具有明显差异,但我国大部分医院目前仍使用传统药学服务模式[4]。因此,探究医院药学服务转型,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对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以及药学部门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国外医院药学服务现状

3.1加拿大医院药学服务现状

加拿大医院的医疗小组由医师、护师及药师组成,负责患者的药物治疗[5],药师、医师、护师与患者共同预防、解决药物相关问题,以提升治疗效果。药师负责提供药物治疗方案及药物修改方案、药学信息支持、保证疗效同时降低药品费用、监测药物疗效、报告不良反应、为重症患者提供出院用药管理服务等,同时药师还参与制订医院药品目录、临床指南与药品政策,确保药物使用的经济性与合理性。

3.2美国医院药学服务现状

美国作为临床药学的发源地,是当前药学服务发展较为完善、模式较为成熟的国家之一。目前在美国,平均每百张床配备各类药学专业人员达17.37人[6],病区由医师、护师与临床药师共同管理。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为查房、查看患者病历及其血药浓度和检验报告等,并根据这些结果制订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同时为患者、医师及护师提供药学支持;临床药师还负责病区医嘱审核,以确保药物使用经济合理;负责编写药讯,收集和提供药品情报及信息[7]。

3.3英国医院药学服务现状

英国医院内临床药师药学服务内容与美国相似,但英国的临床药师相比美国处方权更为广泛,除药学查房、参与临床用药品规范制订、医嘱审核和出院用药教育外,还可建议患者要求医师更改处方。在慢性疾病患者的治疗中,经专业授权的药师可调整患者用药剂量,还可为患者开具特定疾病的常用药物[8]。

3.4日本医院药学服务现状

日本医院药学服务已发展成为一套完善的药学服务系统,其服务内容除包括调剂、药品储存管理、无菌注射剂制备、制剂外,还在调剂如糖尿病、高血压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一些与生活饮食习惯相关疾病的治疗药物时,需要负责患者用药教育。药学咨询是针对门诊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的,药师在提供药学咨询服务基础上,需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并设计合理剂量,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师为住院患者提供药学监护、药物信息支持以及用药指导等药学服务,并为社区药师提供患者的用药信息。日本医院药学也对研发中药物的临床试验进行管理。药师参与医疗团队如感染控制、营养支持、临终关怀团队等,充分发挥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9]。

3.5澳大利亚医院药学服务现状

澳大利亚的公立医院实行按病种付费制。医院药师中50%药师为临床药师,与其他国家临床药师相似,其主要的工作为查房、参与治疗方案设计、药学咨询与药学监护、门诊药学服务、其他药学专科服务(肿瘤等)、无菌注射剂配制与处方点评等。药师若发现医师开具的处方不合理,可建议修改,若医师拒绝修改,药师有权拒绝配药[10]。3.6国外医院药学服务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对各国医院药学服务的发展现状研究发现,药师普遍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参与度较高,人员配备较充足且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包括电子信息系统及相关检测仪器、国家政策支持度较高,其中英国药师具有部分处方权、公众包括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的认可度较高、付费体系等较完善,既能够确保医师、药师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可以保障患者的经济利益。

4国内医院药学服务存在的问题

我国药学服务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已初步建立药学服务内容的基本结构体系。目前,我国医院药学服务大致可分为以下三部分:1)药品采购、储存及调剂等传统药学服务内容,并增加了药物咨询、不良反应上报等内容;2)药师深入临床参与会诊及病例分析,查看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等结果并制订相应药物治疗方案、为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药学信息咨询;3)将临床药物治疗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分析血药浓度检测结果等方法解决,为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4.1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我国药学服务人员数量相对匮乏、且专业水平偏低,无法满足社会需求。2005年,我国卫生主管部门启动临床药师岗位培训项目,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加速专科专职临床药学服务人才培养。自2006年首批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成立以来,截止2018年7月,在我国已有200余所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师资培训基地共17所,临床药师培训已扩展至包括通科在内的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血管内科、肿瘤内科等15个专业[11]。但培养的符合临床药师资格人员仍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4.2医疗付费体系缺陷

美国实行按病种付费,医保系统按照患者所缴纳的医疗保险额度和疾病种类为患者缴纳医疗费用,医师与药师根据患者治疗费用额度制订治疗方案,总费用固定,在确保治疗效果情况下,尽可能地选用疗效好且价格低的药品。国外学者针对药学服务研究发现,在临床药师参与的药学服务团队中,临床药师查阅病历,参与查房,建议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12],并且临床药师参与患者治疗的程度和频率越高,患者病死率越低,所导致的卫生资源浪费现象也可以得到一定缓解[13]。我国个人医疗保险报销基本上由国家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承担大部分,个人承担小部分,对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所开具的诊疗项目及药物治疗方案没有额度限制,这就导致了“过度医疗”现象的存在,甚至出现了部分医疗机构与患者联合“骗保”的不法行为。自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后,药剂科成为医疗机构的“消耗性”科室,即非但没有盈利,还需要医疗机构投入额外的人员经费维持,这也是造成医疗机构药学人才缺失的原因之一。

4.3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目前未出台《药师法》《药事服务法》等与药师职责药学服务相关的法律,而规范性文件及行政规章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医疗机构药学服务工作没有标准的操作规程、药师的责任与权利不明确,加上紧张的医患关系,导致药学服务工作无法切实贴近临床为患者服务。

4.4基础设施与社会意识阻碍

基础设施不健全,目前大部分医疗机构的电子信息系统不能够支持临床药师“以患者为中心”,服务临床的工作需求;大部分药学服务团队没有相应的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及相关检验的仪器设备等,建设水平不能支撑更高层次的药学服务水准。在我国,药学服务的概念是全新的、陌生的,公众对临床药师的工作内容及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并不了解,药学服务缺乏发展的土壤根基。其次医院领导层、医师、护师、患者在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中存在持有不配合态度的情况。自国家大力发展医疗机构药学服务以来,基层医疗机构增加了许多有关合理用药的数据统计工作,需要由临床药师完成,工作任务的增加,加上人员的不足,造成了临床药师的工作性质偏离药学服务宗旨。

5加强我国医院药学服务的对策及建议

5.1加快专业技术人员培养

一方面从临床药学专业本科教育及对临床药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两方面加快对临床药师的培养,使专业技术符合标准的药学人才进入社会从事医院药学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药师进入临床工作中,真正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5.2完善医疗付费体系

推行按病种付费制度及分级诊疗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医疗现状,医疗机构增设药师服务费,在确保药学服务为医疗机构带来一定效益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最优化、最经济适宜的药物治疗方案,体现药学服务在医疗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和基本地位。

5.3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

国家应尽快设立《药师法》《药事服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其中包括制定药师的工作职责与规程,使药师高度参与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

医疗医药行业现状精选篇3

1949年以来,我国中医药在医疗、科技、社会等领域中已有的和潜在的价值受到高度重视,国家制订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保护、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为了让中医药发展有一个更好的法律政策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在新世纪面临发展中的问题,国家正着手制订中医药法以协调中医医疗服务、教育、科研、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其中,中医师作为中医药知识的主要传承者、中医医疗的执行者以及中药新药创新主体,在中医事业中的地位不可替代,所以,明确其在医疗活动中的责权问题非常重要。

1 有关中医师责权的法律法规现状

1.1 与中医药相关的法律法规现状

我国《宪法》(1981年)明确规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并且政府将“大力发展中医药”列入“十五”计划纲要,还在2006年下发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前,与中医药有关的法律法规还有《职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中医师执业要符合《职业医师法》规定,中药生产、流通要符合《药品管理法》规范,这与对西医师以及西药的管理没有区别,中、西医药由统一法律管理。目前尚没有一部专门法律来管理、保护中医中药。

与中医药有关的行政法规有《中医药条例》(2003年)、《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等。地方性中医立法工作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自1990年第一部中医地方性法规《湖南省中医管理条例》出台,全国迄今已有23个省市出台了中医药条例。中医药虽然有以上多种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但尚没有达到促进与保护中医药发展的目的。

1.2 现行中医药法规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中医药条例》过于粗泛

《中医药条例》是目前专门针对中医药管理的法规,但其内容不够具体详细,可操作性太差,也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在法规原文中甚至连执行主体都没有明确指出。值得借鉴的是,香港《中医药条例》(1999年)的内容非常详尽,甚至连广告牌的大小、广告词的描写都有具体规定。该条例中也没有空话、套话,一开始就是相关的名词释义,以及监管香港中医药的执行组织如中医药管委会等人员职能、组成、代替、丧失资格等情况的规定,可操作性强。这样,在香港作为一个注册中医师,法律保证了他行医时防治疾病的正当权利,但他又不能有不实的宣传和有悖医德的行为,从而让中医师发挥最大的保障民众健康的作用而限制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才可能树立中医良好的形象和患者对中医的信心。

1.2.2 中医中药分开管理破坏了中医与中药的完整性

中医和中药在中医学成形时就是血肉相连、难以分割的,一名合格的中医师应精通中药知识,对药物形色、性味、配伍、功效、毒性了然于心,治起病来才能得心应手。许多中医师还根据自己的治病经验、用药喜好,自采、自制中成药,这也是古代许多名方如六味地黄丸的来由。但按现有的法规与行政制度,中医与中药分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导致医不管药、药不管医局面。研制一个新中成药,不是出自临床疗效总结,而是在药品管理部门的法律条文要求下严格按创制西药的规范(如药物毒理、药理等动物实验)产生。更严重的是,根据现有的医药分管制度,医不懂药,药不懂医,许多中医师连自己开的中药都没见过,处方中经常出现几克磁石、十几克灯心草的情况,疗效难以保障;而且医也不得制药,按规定制药企业均需达到gmp标准,许多临床有特效的民间小验方自此消失。在现行法律法规制度下,中医师与医院很难生产中药制剂,难以体现中医的治疗特色和中医特有的治疗效果。

然而,在英国,虽然以前倾向于将中医学中的针灸、中药、太极、按摩、气功等分类管理,如将中药放在草药类管理、针灸放在针灸类管理,但通过英国中医师和中医药协会的多方解释沟通后,英国政府已接受将中医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将成立传统医药管理局,以对中医(包括中药和针灸等所有中医药的防治措施)、针灸(多为西医师注册)、草药(包括印度和欧洲草药等)三大体系进行管理。这种重视医药传统与客观现状,并根据实际需求来制订法律法规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2.3 《职业医师法》对中西医师行医范围、权利限定不清,亦未保障民间中医的权利

根据《职业医师法》,经过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者,经注册可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考试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从考试类别可以看出,国家已将有权利从事临床医疗活动的人员区分为(西医)临床和中医(临床)两大类。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不论注册为西医还是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行医范围没有区别,西药、中药、中成药或针灸等治疗手段都能使用。也就是说,职业医师法所规定的考试、注册范围在我国目前的实际行医过程中没有意义,因为获得其中任一种资格就能够进行所有类型的医疗活动。

由于目前《职业医师法》没有对各类注册医师的行医范围进行明确界定,鼓励或要求中医师用中医药进行疾病防治,而现代医学手段如外科治疗、高昂化学药物具有强大的经济利益驱动力,中医院以及中医师不再愿意使用简单、价廉、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如中药汤剂、治疗骨折用的小夹板复位等,许多中医院变成低水平的西医院;同时,由于用进废退,中医临床使用的萎缩,导致中医临床水平以及疗效的下降,又进一步导致中医的信用度下降。因此,现有法规限制了中医师自采、自制中药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的权利,但却没有限制其使用注册范围以外的西药看病。其实,许多西医师在对治疗效果不佳时也会使用中医药治疗,但由于他们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培训,导致中医药疗效欠佳在所难免。

再者,基层一些民间医师根据现有法规不能获得行医执照,不是因为他们的中医药理论与实践能力不够,而是管理部门拿西医师的标准来要求和考核他们。这样,一方面浪费了医疗人力资源,对解决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就医难问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只能非法行医。其实,所谓“民间中医素质参差不齐”,不是民间中医本身的问题,而是管理者没有采取有效办法真正鉴别、保护那些具备行医资格的人。

1.2.4 现有法规没能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民众选择中医治疗的权利

现行《药品管理法》限制了中医师自采、自制中药的权利,却没有管制全国滥种中药材,无序施肥、撒药所导致的中药质量下降、药性改变的严重现状。如在伦敦能够买到12种赤芍样本,芍药苷含量从0.01%~4.5%不等(相差450倍)[1]。同时,管制药厂在中药中掺杂西药等对中医药发展极其不利的行业操作规范也没有出台,象出口到英国的治疗儿童皮肤病的软膏名为纯中药制剂,却被查出含有高含量激素类药物而被清除出英国国家处方药名单[2]。这类非法行为在中国更是常见,但现有法规缺乏明确规定。

另外,由于许多中医院没有进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范围,或者规定对患者就诊中医限制很多。这样,由于医疗费用的原因,限制了患者便捷地寻求所信任的中医师看病的权利。

2 建议

2.1 以《中医药(包括民族医药)法》命名,而非《传统医药法》

由于中医药在国家医疗保健体系的突出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瞩目的趋势,我国政府也将制订中医药专门法律并提上日程。有人认为与现代医学相对,应将这部法律称为《传统医药法》,这实属不必。1978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对“中医”释为“中国固有的医学”,可以看出这是清末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为区别中国本土医学起见才启用之名。这种以发源地命名的方法无可厚非。而“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在许多发达国家却表示常规医学(conventional medicine)或对抗医学(allopathic medicine),即中国所谓之西医学,并将非常规医学称为补充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所以《中医药法》比《传统医药法》的提法更明晰、准确。象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bc)省、澳洲维省等许多国家地区在多种cam并存情况下,都明确为中医药立法,而不是统称为替代医学法或传统医药法,作为中医药发源地的中国更应如此。

再者,中国本土医药比较精纯,理论与实践自成体系,这与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国际社会所认可的cam有本质区别。cam所涵盖的内容庞杂,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中医药、印度医药、欧洲草药、印地安人传统医药、瑜珈、催眠、顺势疗法等尽在其中,即使是零碎经验也为cam所括[3]。中医药虽然属于世界非正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国,中医学与西医学一样处于主导医学地位,属于国家医疗保健体系的一部分,其理论一脉相承,内容精粹互通,并不处于补充或替代医学的从属地位,也不需要使用传统医药之名来包容防治内容、理念、实践迥异的各种非对抗医学类别。

2.2 尊重中医历史和现状,对中医师进行分层、分流管理

中医学历史悠久,再加上目前传统与现代教育途径共存,现实情况较西医学更为复杂,政府部门应从实际出发细化管理、监督。首先有关职业医师行医范围的明确。凡要使用中医药防治手段者,应考核其中医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中医师注册(但应允许中医师借鉴现代的检查诊断方法,这也是中医借助现代科技进行自我完善发展的途径之一,自我封闭与排斥于现代医学之外并不是保持中医特色的办法);凡中医和西医都使用者,则应分别参加两种执业考试、分别注册,而不是混合成中西医结合考试(否则对于中医师和西医师都有失公允)。

关于民间中医的考核、行医资格和监督问题。民间中医是指中医院校教育以外途径如师徒传承、祖传家授等方式培养的中医师。管理机构只能尊重中医历史,以事实为依据,以民间中医的中医诊治能力为考核核心,如果确实能治病救人,特别是以农村为主要工作阵线者,应发给中医执照,限制其只能使用中药或(自制)中成药。同时,要求其有完备的临床记录,建立规范的制度,管理机构不定时回访患者,有投诉或查出有违纪行为者,课以重罚,甚至永久性吊销执照。由于民间中医的准入门槛较院校毕业生为低,所以相应的权利也小些,象香港的表列中医没有强制要求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如果已在香港连续作中医执业最少达15年就可获得进行中医诊疗的权利[4],但他们没有病假条签发权等权利。大陆可借鉴香港对表列中医的管理办法,并在其成为表列中医之前的15年年限内,考虑使用医疗责任连带制,让已有行医资格的人负责监督其医疗行为,负其所有民事、刑事责任。

关于对单个秘方持有者的管理。许多人因为祖传或其它原因,留下行之有效的成药处方,治疗专病有特效,如云南白药。这种情况在中医界并不少见,留下的配方其实是中国医药的瑰宝,管理部门应根据该方治病的原始资料,发给单病种治疗执照,并对其治疗范围进行严格界定。如专治慢性咽炎的吹用散剂,注册及行医执照均清楚限定为慢性咽炎,治疗其它疾病均为非法。对他们的监督执法,一方面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另一方面,要发动社会力量进行监督,鼓励投诉和奖励举报。

2.3 重新给予中医师制药的权利

中医学的特色决定了中医师给每个患者开出的处方不尽相同,而每个处方甚至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新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医师针对单个病例无疑具有制药的权利,这也是其治病的主要手段。其实,当类似个案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就完全能够说明药物治疗的普遍性,管理部门根据详尽的患者病案记录,而批准该中药制剂的生产注册,特别是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包括毒性中药的处方完全可以免做毒理实验。这种从临床实践出发,又以临床疗效为目的的中医药管理方法才是中医理论发展、中药新药产生的源泉。这与从药物化学成分分析出发,以动物实验为疗效检验方法,再过渡到临床的西医药研究截然不同,这是由两种医学的特性所决定的,因为化学新药的产生主要是发现具有新的化学结构的新物质,而中药新药多为已知中药的重新组合。

确保用药安全是国家医药管理机构重要职能之一,但应针对学科的不同属性对中医药和西医药进行分门管理,改变目前采用管理西药生产的办法来管理中药的现状。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反而对中药生产缺乏宽松环境。在韩国,根据11种古典医籍(其中4种是中国古典医籍)上的古方制作的药剂不用做临床以及药理实验就可以直接获得批准;在日本,经方免做临床验证就可以制成成药在市场流通,目前已批准生产210个经方,其中147个为“医疗用医药品”,63个为一般用医药品;中国产的中成药进入美国市场,只要通过fda申报(约半年时间)即可按保健食品在市场上流通,而我国即使申报一个保健食品也要1~1.5年的时间,并且经费昂贵。

2.4 培养中医师的院校教育应更多体现中医药特色

中医院校教育已经成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但目前的教育现状并不乐观。毕业生基础理论薄弱,实践能力差,成为难以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毕业生改行,而留在医疗一线的新一代中医师不会运用中医药治病。这与中医院校课程设置、实习安排、学风树立等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根据现代社会对中医师的要求,中医院校应全面调整现有的中医专业的课程设置,突出中医学的重心地位,促进中医与中药知识的融合,拉长中医临床实习时间和增加对中医内容的实践。同时,中医院校教育应根据目前中医盲目扩招后毕业生趋于饱和,4年时间内中医、西医以及英语、计算机、政治等课程全学但全未学精,临床缺乏真正掌握中医药技能的高水平中医师的现状,借鉴国际医学精英教育的办学思路,实行严进严出、高淘汰率、长学制的高学历医学教育,以八年制的博士研究生为培养的主要目标。而且,尊重现实,对现代医学采取理性、积极的态度,借鉴现代医学的内容,并非一定会导致中医的西医化,主要是如何教育问题,可采用先中医、后西医的模式。

3 结语

现行中医药管理体制带有太多西医药管理模式的痕迹,如不进行修正,不仅不能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甚至可能导致绵延数千年的中医药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萎缩。目前正在制订的中医药法应协调好中医师这一中医学主体的责任与权利关系,真正促进中医药的完好继承、健康发展,并探索出一套操作性强、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护中医药优势与特色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j harper.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eczema[j].bmj,1994, 308:489-490.

[2] allen br,parkinson r.chinese herbs for eczema[j].lancet,1990, 336:177.

[3]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2002-2005年传统医学战略[j].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02.

医疗医药行业现状精选篇4

>> 现行医药产业政策对中医药的影响初探 中医药的尴尬 中医药的春风 中医药院校推行医古文评级考试的调查与分析 基层中医药进行时随感 老年性白内障的中医药治疗 老年性痴呆的中医药治疗 陈旧性血栓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中医药的性保健和性治疗 颈性眩晕的中医药治疗探讨 中医药治疗中枢性发热的进展 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经验 医药分业的利弊分析 论中医药类高校研究生进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中医药的发展 中医药人才素质的研究 中医药的发展方向 肿瘤的中医药治疗 脑梗死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斑秃的进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吴蓬,张志坚.医药分业历史发展的探讨[J].华西药学杂志,1999,14(3):213-215.

[4] 吴永佩,颜青.论“医药分业”与“医药分家”[J].中国药房,2004,15(2):68-71.

[5] 唐圣春,张新平.药品价格规制的必要性及规制的制度环境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9,22(4):1-4.

[6] 申俊龙,马洪瑶,魏鲁霞.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的互动和演化逻辑[J].医学与哲学,2013,34(10A):90-94.

[7] 孙国岗.中医整体观念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652-653.

[8] 马洪瑶,申俊龙,徐浩.我国中医医疗服务价格现状浅析与改革初探[J].江苏中医药,2013,45(8):65-67.

[9] 陈相新.我国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2,25(7):84-86.

[10] 申菲菲,申俊龙,魏鲁霞.基于隐性知识转化的中医知识创新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18-119.

医疗医药行业现状精选篇5

【关键词】医疗改革;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发展

一、医疗改革下我国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的生存现状

1.我国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正处于行业改革的“活跃期”

2009年4月6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此番新医疗改革使得医药流通行业重新洗牌,竞争压力日趋激烈;2015年7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已于2015年5月18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举不仅对药品经营管理和质量控制进行了双重把控,更是对整个医药流通企业的行业标准进行了规范。

2.我国医药流通企业数量繁多,行业集中度不高

此次新医疗改革方案规范了整个医药卫生行业,但归属其中的医药流通企业却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根据智研咨询的《2016-2022年中国药品流通市场深度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508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4981家,下辖门店204895家,零售单体药店243162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448057家,连锁化率为45.7%,较2014年上升6.3PCTs。2015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2625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9%,增幅回落4.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8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6%,增幅回落4.2个百分点;平均毛利率6.9%,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平均费用率5.4%,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平均利润率1.7%,与上年基本持平;净利润率1.4%。

此种现状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是处于“亚健康”状态的。针对这一行业现状,我国在“十二五”计划中就已经明确鼓励药品流通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和医药流通资源的配置效率。新医疗改革的出台,会对整个行业进行整合,这是有助于整个行业发展的,但同时也会导致中小型企业数量锐减。

3.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竞争激烈,行业利润率不高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集中度低,也就表示了整个行业的企业呈小而多的分布。企业数目多,竞争也就激烈,利润率自然提不上来。据统计,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毛利率在6.7%左右,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的毛利率要超过7%,换言之,中小型企业的利润空间就被挤占,使原本就不高的利润率更加捉襟见肘。

二、医疗改革下我国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的发展瓶颈

1.配套政策改革影响中小型企业发展

2009年1月17日,《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意见》正式实施。其中对我国的药品采购机制进行了规范。在新的药品采购制度中,医药流通企业被取消投标资格,由药品生产企业直接“对话”药品终端消费者。这一举措可以大大规范我国医药流通秩序,减少药价虚高的现象,让利给消费者。但这无形中也侵占了医药流通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型医药流通企业根据政策调整自身发展模式,而中小型企业则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2.医药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冲击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均受到了不小冲击。在医药流通领域,医药电子商务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家的“互联网+”计划中不断涌现和发展。这一新兴销售形式简化了药品的产业链,突破了原有的药品销售体系,但也o了医药流通企业不小的冲击。

3.物流环节成本过高挤压利润空间

对于我国整个医药流通行业来说,复杂的物流环节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我国的药品流通从制造商到终端消费者通常要经历6个环节左右。如此繁复的药品周转在增加药品流通时间的同时,也增加了医药流通企业的物流成本。特别是对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来说,无法做到大型龙头企业的资源整合效率,只能靠价格战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无疑会挤压中小型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利于整个行业形成规模效益。

三、医疗改革下我国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的发展建议

1.适应新政策,提高竞争力

新医疗改革方案的实施,不仅会给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以竞争压力,更会带来改革红利。其中,提高行业集中度是本次医疗改革要求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趋势。所谓“船小好调头”,中小型企业为避免被淘汰,应该详细解读政策细则,准确定位自身市场价值及优势、劣势,不断的寻求差异化经营,从而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2.创新经营模式,加速企业拓展

在医疗改革实施的过程中,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应该积极抓住机遇,进行整体的改革转型。其一,应尽快转变固有经营理念,转变销售策略。在竞争最为激烈的时刻,可以考虑“身靠大树好乘凉”――成为大型企业的终端,学型企业优势科技的同时,根植于末端市场,稳固自身根基不断壮大实力。其二,如果自身根基较稳,可以趁此机会实现重组和并购,通过兼并扩大企业规模,占领更多市场份额。其三,可以积极更新管理理念,从固有的销售管理模式中脱离出来,开拓电子商务平台,抓住科技机遇,实现市场占领先机,加速企业的规模拓展。

3.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优势

与大型龙头企业相比,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细致、专注和用心。中小型企业的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借助新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覆盖农村的“东风”,将大型企业无暇顾及的农村和中小城镇的市场收入囊中,化被动竞争为主动扩大市场利润,提升企业规模。农村和城镇市场的医药流通行业现状呈多、小、散的特点,但好在整个市场处于较原始的状态,只要用大城市固有的管理整合经验去规划,想率先拿下市场份额并不难。同时,成本费用率低也会使资金风险大大降低,适合成为中小型企业转型的重要砝码。

参考文献:

医疗医药行业现状精选篇6

总结国外罕见病医疗保险制度以及罕用药管理制度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为我国罕见病医疗保障提供参考和建议

>> 从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看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现状研究 浅谈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国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启示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及给予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借鉴 《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问答 《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出台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刍议 胜利油田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河北省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分析 破解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难题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探析 新旧医疗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 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关于完善军人医疗保险制度的构想 建立中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思考 重庆城乡医疗保险制度比较 建立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8]Orphan drugs[EB/OL].http://tga.gov.au/orphandrugs#summaryi.

[9]Simerka P,EurLEX A.Council recommendation of 8 June 2009 on an action in the field of rare diseases[EB/OL].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

[10]何江江,张崖冰,夏苏建等.欧盟罕见病保障体系及启示[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5(7):5259.

[11]胡娟娟,罗安琪.国际罕见病药品医疗保险状况分析[C].2012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十二五”医药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406411.

[12]钟军,郜文,霍记平,等.罕见病医疗保障的国际比较研究[J].药品评价,2014,(6).

[13]陈昕,王英晓.中美罕见病与罕用药政府研发投入项目的现状分析[C].201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13:320329.

[14]刘欢.罕见病2013年有望纳入医保报销目录[N].北京日报:20120727.

[15]丁锦希,季娜,白庚亮.我国罕见病用药市场保障政策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2,43(11):959964.

医疗医药行业现状精选篇7

通过我们对现有医药流通的变革中发现,消费的最终需求是要解决他本身的问题,而非一定的价格因素,对于医药产品的特殊性,消费者在选择上还是有些迷茫的,在经过炒作后的医药产品附加值远没有当作产品进行销售,所以在竞争上出现的是一种局面,就是价格问题,因为药店所能够分割的也只有这样一项功能了,这就为医药企业与直接面对的医疗机构产生矛盾,也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医药的同源性问题变得非常突出,因此就要对目前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探悉。

药店大风大雨后的困惑

平价如果是一种趋势的话,那么作为经营药品零售企业来讲,就必须要对此作好充分的准备,仅靠一时的降价是无法弥补医药竞争中出现的直面撕杀的问题,反而让消费者感觉是在买一种由头,也是非常不利于零售企业的发展。现在的经营格局是平价遭遇医疗机构的封杀、同行的诋毁,甚至医药企业的不愿意合作,我们最近在上海了解到,上海开出的一家平价药房已经开不下去了,原因是受到厂家不愿意供货的场面,追其原因是医药批发企业的集体联合抵制,关键就是价格的利益问题,所以药店零售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在降价的同时,要关注整体行业的时候,可以做出联合平价的做法,同时寻求厂商的进一步合作,寻找合作机制,摆脱中间环节的控制,当然也可以寻求上级主管的支持。

目前平价零售药店的困惑在于平价后怎么发展的问题,怎样在两年后面对外企同时出现竞争的局面,不仅仅是国内竞争的问题了,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如何继续推动零售发展变化,任务非常紧迫,一方面要在实施中规范竞争的要求,同时要迅速找寻突破口,在遭受多家平价竞争的时候如何面对,就象现在,平价风波刚刚过去,零售是否又会转入淡季销售,靠药价竞争是否是唯一的出路?现在看来不仅仅如此了,消费者并不是需要把药品当作经常使用的快速消费品,医疗与预防的话题仍然需要审视我们的国有现状,作为我们国家一直以来对于医疗的投入与教育是主导的,预防是非主导,这样老百姓的观念在短时间可能仍然停留在医疗上,药品零售在现阶段要注重对于医疗方式上的探索,同时加大对附加医疗的展开,许多地方已经开始研究预防医疗的开展,在零售上继续扩大占有率。

医院稳中阻击流通销售

医院在医药销售中现在一直处于被动阶段,医院本身的体制转换还没有适应过来,这边的平价吆喝越来越厉害,一直靠药品销售作为经营支出的医院能否在尽快的时间里有所动作,保持医院在正常的经营条件下,能够与市场同步经营,所以医院也在集中力量应对医院处方外流的局面,阻击药品外流是医院的首要目标,当然这样的局面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但在竞争的角度看,这是现阶段的必然结果,市场化程度越高,药品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随着医疗保险品种在药店的不断拓展,药品零售竞争也是在不断出现新的动向,一方面将加强对于微机化处方的运作与管理,防止处方外流,但这样做容易引起消费者的怀疑与不满,消费者会认为是一种权利的暗中操作,没有做到透明化处理,伤害到许多经常到医院检查购药的消费者,也不是长久之计,但这样也是一种医院的必须做法。在防止处方外流的同时,医院也将积极拓展与宣传相结合,经常义诊参加社区活动,积极沟通消费者参加医疗活动,同时也在采取进一步的调价活动,包括特价活动,使医疗与药品销售的便捷与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不断加快对医疗与药品经营的合理捆绑运作,把在平价药店的药品流失现象堵在最小程度。医院在稳定药品销售外流的同时也开始人性化运作,透明化机制的建立,将改善消费者心中医药回扣产生药价虚高的理解,同时建立长效的经营目标制,联动互相关联的医疗机构,突破价格的最终因素将决定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医药分离又出现合并现象

最近又有消息传出,在不违反国家有关医疗经营许可的范围内,在符合社会发展的同时,能够更多实惠于老百姓,同意有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可以开设门诊业务,这无疑又是一场异常的变革,让我们看到医疗经营的全方位改变已经出现新的动向,医药分离的口号刚刚提出,在实施还未展开的同时,药品零售又可以开设门诊,是否有根本的矛盾?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件非常的好事,能够在医院外面解决一些常规问题,可以说是非常受欢迎的,主管部门也是本着如何有效体现医疗与医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加快运作整体行业的重新布局,将大大提升我们国家医疗体系应对即将到来的全面竞争。

其实医药分或合的最终结果是如何提升对社会的服务,零售药店开设门诊,方便于消费者,使医药零售处于同等的竞争局面,加快建设多元化战略的市场竞争布局,医药分离与合并的条件是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才能展开,OTC销售的关键也是在于不断提升的外在服务质量, 因为降价始终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如果为了继续占有市场而开展无成本经营, 这样也会伤害到药品生产企业, 对整体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现在平价药店已经出现这样的局面,靠几样低价药品的低于成本价销售,在招揽生意,这样并不是长久之计,可能是一种促销的手段,但容易产生整体性的不利影响,难免在行业的竞争中出现混乱的局面。

终端销售趋势不稳

无论是在平价药店还是医院处方,终端销售的不稳定状态,始终是让人不放心的,如何让药品的零售处于稳定状态,是医药经营企业的发展方向,现在看来,好象已经形成这样一种局面,每到节日的促销是销售的高潮,折价与促销的方式层出不穷,消费者也习惯于在这样的时候,集中采购,要不就选择在零售药店开张之机,因此药品零售非常不稳,导致对于零售药品无法实施正常的检测,这样也无法在经营的过程中有效保证药品最佳的有效期。

医疗医药行业现状精选篇8

【关键词】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监督管理;医保用户

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是我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其初衷是促进医院药房和定点药店之间的竞争,以改善药学服务,合理降低药价各地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权益,纷纷加大对定点药店的监管力度,提高定点药店的准入制度的同时,在后期的经营管理中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医疗费审核与现场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受理举报相结合等方式对这些定点药店进行考核。这些监督管理条例的进一步实施促进了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的经营管理规范化,其中就包括对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的营业员或厂方的资格;对柜台处方药、非处方药、外用药、内服药的摆放;医疗保险药品备药率;医保消费的上下限额度;医保药品的促销行为等都成为定点药店被监督的对象。虽然我国在对这些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的监督管理条例上进一步细化深入,但由于监管机制上的欠缺使得定点药店依然存在些许骗保或违规现象。2009年7~12月间,深圳中联大药房作为医疗保险定点药店,其在经营过程中医药换药、不核验社保卡、以药物大肆促销、不如实将信息录入医保系统等违规手段骗取社保基金,共计1733621元,给整个医疗保险体系造成极大的恶劣影响,进一步拷问了我国定点药店的监督管理体制。

一、定点药店监督管理的现状

(一)准入制度管理

我国对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的准入制度管理分为申请和批准两个阶段,提供申请的药店在经营面积、年营业额、社会反响、开业时间、营业范围和营业人员上都有相应的要求,比如江苏省所以规定的定点药店年营业额不得少于20万、至少1名执业药师,在学历与资格上有明确的考核制度;医保单位根据各地的医疗保险定点药店分布进行考核,考核分数较高者优先布局。但现实情况却反映了准入制度在执行上的欠缺,很多地方在方圆一百米以内有好几家定点药店,且有些营业面积只有三四十平米,既加剧了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的恶性竞争,又影响了医保人员的购药体验,这充分反映了我国定点药店的准入监督管理制度存在执行不实、审批不严格的现状。

(二)监督检查频率

在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对部分医疗保险定点药店在一定时期内的被监督检查次数进行研究发现,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定点药店被监督检查次数存在较大的差别,与政府物价监管部门或医保单位较近的定点药店被检查的频率较高,这也是因为监督检查较为方便的原因,而距离较远的定点药店颇有山高皇帝远的意味,被检查的频率通常是一季度一次。同时由于社会参保人员越来越多,医疗保险的形势也发展为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医疗保险等多种形式,造成定点药店的数量越来越多,使得相关管理部门检查的难度加大,从而造成对定点药店的监督检查频率越来越高。

(三)网络信息监督

现如今我国医保中心对医疗保险定点药店存在药价实施监督的价值,通过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以统一确保药品的销售价格不能超过最高限价,而医保中心的物价信息监督管理系统一般会根据国家发改委定期公布的最高限价文件进行录入补充,如果定点药店上传价格超过最高限价则无法使用药店信息系统,这种做法是为了保护参保人对药物购买的过程中不至于在价格上受到欺骗,因为使用医保卡消费的群众对价格的重视心理比较弱,容易使定点药店在经营过程中违规操作的可能。但随着定点药店的数量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也越来越多,这也对物价部门与医保单位的监督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完善医保定点药店监管的措施分析

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地区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定点药店监督管理办法,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效果甚微,这也使得监管条例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还无法在实际市场中产生效果,这需要政府物价部门和医保单位进行更深入的监管体制改革与更强的监管力度尝试,以适应对定点药店的监管需求。

(一)完善定点药店准入与考核制度

鉴于有些地区对定点药店的准入审查不够严格,造成市场混乱,有必要对地区内的定点药店进行重新审核,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定点药店取消其原有资格,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减少定点药店的数量,便于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缓减定点药店之间的过度竞争,同时对定点药店的监督考核进行创新,对销量突增或较大的药店进行重点监督,以防其在价格与经营上违背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的管理规定,比如太高的药物价格或者以药物易物、过分通过物质奖励促销等,违反者进行评级下降、限期整改或付款的处理措施,严重的甚至取消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经营资格。

(二)规范监管程序及完善信息系统

根据地区特定的定点药店配备一定数额的监督管理人员,专人监督特定区域,同时形成负责制。对于监督信息系统强制实行条形码自动录入模式,减少操作流程上的手工输入,建立完备的医疗保险药品信息库,包括药品种类以及相应的价格,对于参保人员的信息也应在信息系统中详细记录,规定各种药物购买的频率及数额,严禁超出规定数额的购买行为。

(三)发动社会监督的作用

在政府部门适当加大对定点药店监督频率的同时,也需要采取适当的暗访模式,可以发动社会群众对周围的定点药店进行监督,设置举报奖励制度,呼吁社会公众和媒体共同对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的监督行为。通过全方位的监督架构来确保定点药店的规范经验,使医保人员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总结

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定点药店的监督工作随着科技水平和人民群众对就医服务意识的提高,监督问题也呈现逐步解决的状态,但所遗留的如何解决监管部门的执行力以及定点药店的知法守法行为需要我国政府进行不断的改革尝试,在科学技术手段的引领下,合理安排专业监督人员,规范监督程序,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确保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的良性运转,使市场上存在的医疗保险定点药店能真正发挥丰富医保人员看病买药途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鸿翔,汤晓莉.医疗保险竞争与行政监督――基于欧洲典型国家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疗保险,2014,67(4).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监督试点的意见(人社部发[2012]98号)[S].2012.

[3]吴传俭,王玉芳.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地区合作相关问题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7).

医疗医药行业现状精选篇9

现如今的高职教育专业,在创设的方向上有了相当大的针对性,制药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同属于新时代的应用型专业,在进行教育的时候,不仅仅需要加大知识技能的宣传力度,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实习空间和机会,以实质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此,高职院校开始尝试对制药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共享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制药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共享

0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创设专业的时候遵循了以应用为主的原则,因而其教学目标也十分鲜明,要求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专业培养和教育,使他们具有本专业的深层次专业技巧和能力,进而能够满足社会的生活生产需要。因而,当代的高职专业教育,在进行知识理论教育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契机和空间,而且实训教育也是高职院校主导的教育模式,通过它的开展,能够最为实际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在新时期的高职教育发展中,很多的专业出现了多层次地碰撞和发展,不仅教育体系上产生了相互的交流与学习,在教育基地的选择建设上也存在很多共同的需求特征,同时,对相联系的高职教育专业推行共享实训基地的策略,能够最为有效地实现资源的科学配置,对于最终教育效益的提高有着深层次的意义。在高职院校当中,制药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同属于医学类的专业,两者的实习内容存在许多的共同点,如都需要运用良好的药物治疗各种兽类疾病、需要对兽类的疾病为基础开展医疗实习内容等,因而,为了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提高实训教育的科学性,高职院校开始尝试建设制药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的共享实训基地。

1高职院校制药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实践的特点

1.1制药专业的特点

制药专业是我国新时期高职院校创设的全新专业,虽然以往的高职院校也出现过类似的医学药类专业,但仅仅只是涉及,制药专业并未从其中完全地脱离出来。而且制药专业对于学生能力的标准相当高,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医学药物认知能力,切实地了解每个药物的配方和用量,能够掌握多个方面的医学技能,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够在对病患状况有着实质了解的前提下,进行药物的制造。制药专业不同于其他的专业,它的专业特色在于本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高强度的医学专业素质,能够切实分辨出每一样药物的原材料种类及比例分配,而且制药本身属于较为严谨的一个作业过程,对于药物的配方和用量都要有一定的准确度,否则,很容易使得药物的效用受到影响,许多时候甚至会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危害。

1.2畜牧兽医专业的特点

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训教育开展,首先需要有一定的实训对象,即牲畜和其他兽类,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兽类的病症,进行针对性地治疗。因此,高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训,往往需要建设一个良好的实训基地。但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训难点并不在此,它需要对牲畜进行良好的管理,并且配合专业的实训方案提供相应的治疗场所。畜牧兽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十分强的专业,开展这一专业的教育,核心功能在于能够更为合理地治疗兽类的各种疾病,而失去了研究对象的实训是无法开展的,如果将这个专业的教育完全地贯彻到课堂教育上,则会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提升造成相当大的阻碍。为此,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这一专业开始尝试建设相应的实训基地。

2高职院校制药专业与畜牧兽医专业建设共享实训基地的可行性

2.1部分实践内容及对象的重合

当前的高职院校,十分推行制药专业与畜牧兽医专业实训基地的共享。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一方面是为了高职院校的资源配置考虑,能够深层次地优化资源利用率,节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是由于制药专业与畜牧兽医专业本身的实践有着多方面的重合。首先是实践内容上,制药专业的实践在于生产出能够治疗医患病症的药物,而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践,也需要以多种药物为基础,因而两者具有相当密切的联系,可以进行协作开展。其次,两者同属于医学专业,本身存在着许多方面的联系,如基础的用药、配方、病症等。再之,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训开展,很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药物治疗,失去了药物的治疗,兽医专业也就失去了兽类病患治疗的根本方法。最后,两者的实践对象有一定的重合性。在制药专业中,它的实践对象包含了所有的病患,而牲畜以及其他兽类明显属于它的实践对象范畴。而对于畜牧兽医专业而言,它的实践对象一直都是牲畜和其他兽类。两者在这点上出现了直接地重合,便于高职院校制药专业与畜牧兽医专业建设共享实训基地。

2.2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完善

在高职院校的医疗专业中,不同的专业仅仅是指教育主体方向的不同,而其的本质依然属于医疗专业,相互之间有着较强的联系,经常能够产生彼此的促进作用。对制药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建设共享实训基地,直接地给两种专业的深层次交流创造了机会,两个专业的学生可以相互地进行交流与学习,以完善自己的医疗专业素质,获得更多的医疗方向。比如,制药的过程具有较高的逻辑性,它首先需要制药的人员根据病患的具体状况,分析出病症的原因,即各种病害细胞产生及消除压制的方法,进而采取相应地制药策略。而它的药物适用对象涉及到对人、鸟、兽以及植物,因而牲畜也应当是它的主要治疗对象。为此,制药专业应当在与畜牧兽医专业共享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清晰地认识牲畜产生各种疾病症状的现象,准确分析其中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制药策略。同时,直接观察牲畜的病患改善状况,可以帮助制药人员提高对药物用量的认识,确定药物原材料的比例,进而改进药物的实效性。对于畜牧兽医专业而言,它的实训目的在于对牲畜病状的分析和治疗,而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免要用到各种药物。但是,它的药物知识理论体系并不完善,经常在配药的问题上存在较多的疑惑,因而可以在共享的实训基地中,直接与制药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共同研制出治疗效益相对较高的药物。

3高职院校制药专业与畜牧兽医专业共享实训基地的建设策略

3.1实训治疗室及医疗设备的共享

高职院校制药专业与畜牧兽医专业共享实训基地建设的开展,需要优先考虑到对实训治疗室及医疗设备的共享。无论是制药专业,还是畜牧兽医专业,两者的实训开展都需要结合实践对象的病患状况,但是,牲畜的病患状况并不是每天都有的,很可能一段时间内出现一个病患对象,而对它的治疗,如果针对两个专业分别设置不同的治疗场所和医疗设备,所消耗的资金是相当大的,而且需要实时地移动患有病症的牲畜对象,对于两个专业的实训开展造成了相当大的阻碍。如果对实训治疗室及医疗设备进行共享,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约资金,优化治疗的过程,还能够实现对病患状况的直接监控,确保病患的改善状况完全地呈现在两个专业学生的眼中。

3.2病患对象的管理及共享

在制药专业与畜牧兽医专业的共享基地中,所拥有的实践对象主要是各种牲畜,而它们生病的状况并不常见,如果仅仅将患有病症的牲畜提供给两者中的任意一个专业,只会使得另一个专业缺乏实践的机会,不利于专业素质的提升。因而,可以在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对这些病患对象进行共享,两个专业的学生共同进行实训。之所以要推行病患对象的共享,与两个专业的实训内容有着直接的联系。制药专业主要在于根据病患对象的症状,相应地调整药的用量,而畜牧兽医专业的实训内容主要是对牲畜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它们出现了病患症状,直接进行有效地治疗。可以看出,两者的实训内容是不重合的,可以同时开展。此外,建设共享实训基地,有利于制药专业与畜牧兽医业的学生共同对患有病症的牲畜进行管理和监测,切实地了解它的改善状况,进而提升自身的医疗素质和水平。

4结束语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建设实训共享基地,对于制药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而言,无疑是一个较好的实训教育思路,不仅能为两者的交流形成有利的条件,而且能够促进实训质量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应当为这两个专业积极建设实训共享基地。

作者:刘君子 赵小莲 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明.职业院校制药实训中心建设探索[J].职业,2016(33).

[2]闫世伟.水利枢纽实训中心建设对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作用研究[J].时代教育,2016(22).

[3]卢剑林.河北唐山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建设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J].新校园(上旬),2016(09).

医疗医药行业现状精选篇10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药事管理;现状;措施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随着我国医药卫生制度的改革,药事管理和合理用药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保障药品质量转向药学科学技术管理。提高了药事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更保障了人民用药的安全。

1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现状

1.1观念陈旧基层医疗机构传统的观念中,药房的作用只是负责药品的采购和按医生处方调剂药品、发放药品。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观念已经完全不能现在的发展了。药房工作人员虽然不需要具有医生那样的专业医疗知识,但对药品的贮藏、保管、使用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的,不单单是机械的取药付药的过程了。因此,这就要求基层医疗机构重视药房的管理,重视加强其人员素质的提高,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基层医疗机构。

1.2管理不规范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对药事管理的重视还不够,存在管理制度不规范的现象,经常发生药事人员不认真履行去岗位职责,药品管理未落到实处。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和贮藏都有严格的标准,如不能合理存放,其药效和药性就会发生变化,不仅仅不能够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甚至还会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例如,胰岛素,一种很常见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其贮藏就有很严格的规则,其贮藏温度必须保持在2℃――1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或低于这个温度,都会造成药品药效的变质。基层医疗机构在药品管理方面一定要重视,这样才能确保人民用药安全。

2解决目前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现状的措施及对策

2.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药品管理工作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存在人员配置较低的特点,这也就造成了药房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高的现状。因此,要切实做好基层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工作,还要从根源上做起,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整体实力。基层医疗机构要从领导做起,转变观念,重视药品的管理。从人才的引进到员工的管理,都应完善。

在人才引进方面,尽量选取一些医学院校毕业的人才,科班出身的人才无论从专业知识还是整体素质,都要比“半路出家”的人员强很多,因此,要严格审查人员的引入,医疗机构是人民身心健康的确保者,一定要引入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员,才能建立起一支现代化的管理团队,为我国医疗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2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实行问责制制度是一切工作的规范,要建立良好的药品管理秩序,首先就要有合理的制度来规范这项工作。医疗机构可以成立专门的药事管理委员会,由主要领导担任负责人确保将这项工作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领导人员的言行具有很强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因此领导管理者不仅要在工作中恪尽职守更要在学习的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令人信服的表率才能影响和带动下面的小组成员,大力促进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系统上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有效的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维护人民身体健康 。

在实际工作中,实行问责制。将责任落实到每个药品管理人员,使其对这项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给患者付药的过程中,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交易,这是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问题和社会责任感的问题。只要做到高度负责,才能还患者一个健康的身心,更是创立医疗机构信誉,扩大其影响的重要途径。

另外,医疗机构还可以通过设立“优秀服务能手”“十佳金牌员工”等荣誉,促进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使患者用药得到了切实的保障,是一项一举数得的创新型措施。

3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

3.1重要性原则药品是一项特殊的商品,医疗机构在给患者进行用药时,应充分认识到药品的重要性,慎重荐药。医疗机构要树立“用药如用兵”“是药三分毒”的理念,在给患者用药时一定要注意合理用药。严格按照药品的剂型、用法用量进行给药。

药品使用人员相对药品管理人员,就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明确药物在进入患者体内会产生何种效果,有何禁忌,对人体的影响等,因此如何正确合理用药是应该值得我们注意和重视的。 例如氧氟沙星类药品,在患者选择这种药品时,就一定要告诉患者,这种药品绝对不可以给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使用,会对其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像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泻立停”这种药物,其主要成分为磺胺类,因此,在使用这种药品时,就要了解患者是否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因为这种过敏反应是致命的,虽然这种过敏的几率极小,但为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也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来合理用药。

3.2前瞻性原则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很多药品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的潜伏期有长有短,短时间的副作用可能很快被患者发现,但有的药品潜伏去长达十几年,这就很难及时的发现了。因此,医疗机构在对患者用药时就必须要有前瞻性,考虑一些药物是否应该使用,使用之后会对患者造成哪种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最为广泛的国家。而基层医疗机构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更是严重,一些医疗机构,由于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不管何种病症,都推荐患者用一些例如头孢类的抗生素,这种抗生素使用起来效果明显,但其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很大的,会使患者产生耐药性,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觉得刚开始用这种药品效果很好,以后再用效果就不明显了的原因。如何合理地用药,对于疾病的治疗也是直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非典的肆虐,甲型H1NI病毒的流行,和抗生素的滥用都是由密切关系的,因此,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和科学合理的用药时非常重要的,这是基层医疗机构社会责任感和对我国人民身心健康负责的体现,更是我国实现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

结束语: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药事管理与合理用药一直都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只要我们坚持综合运用法律的、政策的、自律的、经济的手段,切实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使之逐步走上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广大基层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在我党正确政策的指导下,我国一定会打造出一支医疗水平和人员素质都处于领先水平的基层医疗机构。

参考文献

[1]吴永佩,颜青.试论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学的发展[J].中国药房,2008.

[2]叶静,宫维双,成祝莲.浅谈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存在问题及策略[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

[3]张素华.如何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7.

医疗医药行业现状精选篇11

关键词:我国乡镇医疗体制;现状;改革;监督管理体制;作用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我国乡镇医疗体制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看病难,看病贵”是老百姓经常谈论的问题,在我国的部分地区,特别是落后的乡镇,医院少,医疗水平低,医疗环境差,很多医院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无法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形成看病难的问题。在乡镇很多医院都是考虑如何使医院的经济效益增加,如何能最大化的实现经济效益,从而走上了自主经营的道路,他们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使得乡镇医疗体制存在许多问题。

1.乡镇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不完善。乡镇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包括村卫生所、乡卫生院和县医院,基础医疗卫生设施差,其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仍处于不完善状态。能够为百姓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障的是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可以用基层群众的话“县是龙头,乡是枢纽,村是网底”来体现。生存困难的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致使“枢纽不灵,网底不牢”这一现象非常严重。如果再不采取修护措施,整个乡镇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都将停滞。另一方面,卫生院没有基础的医疗设施又缺少经费以支持自身运营,从而走上了抬高药价的道路。有一部分村卫生所对诊断多发病和常见病都很困难,只通过血压计、体温计和听诊计来诊病。这些因素使乡镇医疗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2.乡镇医疗费用持续增长。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使百姓丧失了最基本的医疗保障。药物价格居高不下、医疗费用不断增长是我国医药市场的主要体现,从而长期处于混乱状态,这主要是由于医疗行业缺乏一定的监督管理和其市场化造成的。目前最严重的问题还是医疗费用的提高,这使很多农民看不起病,一些卫生院通过抬高药价来谋取利益,为了赚取回扣很多医生乱开药方。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使原本贫困的农民的经济负担加重,农民陷入了“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为了保证最基本的医疗卫生健康,他们需要有有一个完善的医疗体制。

3.乡镇缺少专业的医疗卫生人才。在大多数乡镇卫生院里,具有中专学历的占多数,也有很多没有学历的医疗卫生人员,专业医疗卫生人才的缺乏,使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差。没有专业医疗卫生人才主要是缺少合理的人才机制,再加上卫生院的工资低、环境条件差、运营资金不足,对医疗卫生人才更加没有吸引力。缺乏专业的医疗卫生人才是导致乡镇医疗服务质量差的直接原因,诊断多发病和常见病对于这些素质不高的乡镇卫生人员来说都成了问题,使日常的预防工作都很难展开,更无法应对突发的医疗公共卫生事件。

二、监督管理体制对乡镇医疗体制改革的作用

为了避免乡镇医疗卫生院中乱收费、变相收费、服务质量差及医疗质量下降的现象,县、乡、村三级卫生行政机构应成立医院监督检查管理中心,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体制在乡镇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1.对贵重药和大处方的检查监督。检查监督管理中心对贵重药和大处方的用药标准要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疾病的类型来制定,还要视情况对那些乱开检查、乱开处方,使病人医药费增加的医生进行处罚。为了防止医生给病人开贵重药、大处方,所以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医生开的贵重药和大处方进行监督检查。如发现医生有违反规定乱开贵重药和大处方的情况要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罚。

2.实行单病种及成本核算。乡镇医疗卫生管理检查要以当地的收费标准为依据,针对几百种常见病制定最高收费标准及超出最高收费保准后的处罚措施。对经常达不到最高收费标准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收费标准,及时使最高收费标准降低,对经常超过最高收费标准的不仅要查明原因还要追究其责任。一些医疗卫生院吃“皇粮”,所以必然会存在卫生材料和药品流失及浪费的现象,为了加强对医院成本的控制,避免再次出现卫生材料和药品的流失和浪费,就要加强对医院的成本核算,以达到节省投资成本、奖勤罚懒的目的。

3.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及对医德医风的监督。乡镇医疗卫生院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医院监督管理检查中心之间形成彼此关联,开发、应用更多的计算机网络软件,使数据能够在医院和监督管理检查中心间实现共享,便于监督管理检查中心对医院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检查。还要对医德医风奖罚制度进行制定,对收取病人贿赂、赚取回扣、推诿病人、服务态度差的医疗工作人员应给与相应的惩罚,但对医疗水平高、服务态度好的医疗工作人员应给与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4.对招标采购实行监督管理。对于招标采购的问题,政府招标部门要与监督管理检查中心联合起来,加强对医院所需的医疗设备、卫生材料和药品的采购进行及时的监督检查。为了达到降低病人医药费用、减少医院投资成本的目的,政府部门和监督管理检查中心要对采购进行及时的整顿,并实行政府招标、医院和监督管理中心三方统一参加的采购招标,以杜绝采购中所存在的不正之风。

三、结语

我国乡镇医疗体制目前还不够完善,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为了解决乱收费、服务质量差、专业医疗卫生人才缺乏等问题,我们要大力推行乡镇医疗体制改革,加强各方面的监督管理工作,使乡镇的医院和卫生院得以顺利的运行,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体制在乡镇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通过城镇医疗体制网络的建立,我们相信乡镇医疗体制中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得到很好地解决,使农民在医疗卫生方面得到更好地医疗保障。

参考文献:

[1]廖宁.关于我国民办中医医疗机构管理政策的探讨[J].中医院管理杂志,2007(08).

[2]陈强,王跃龙,宋韵,王琦,高闻捷.试论加强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和引导[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6(04).

[3]应滨,游凤娇.乡镇卫生院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6(01).

医疗医药行业现状精选篇12

黑龙江省桦川县中医院 黑龙江省桦川县 154300

【摘 要】药事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整体的管理,但是在我国无论是营利性医疗机构,还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药事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医院药事管理及中药合理用药现状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其解决对策,仅此提供借鉴。

关键词 医院;药事管理;中药合理用药

营利性医疗机构因为市场激烈竞争的原因。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则是因为财政补贴不到位等原因,使其在药事管理期间只重视药品的价格,而忽视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这严重影响了医疗机构在人民群众中良好的形象,尤其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形象受到了大大的影响。

1 医院药事管理及中药合理用药现状

医院药事管理是医院最为重要的管理的内容,可以说,药事管理直接影响中药合理的应用,但是我国某些医院在药事管理现状并不佳,因此导致中药用药方面并不合理。而之所以会产生上述问题,主要是基于下述原因:

1.1 财政补贴不及时

现今,我国医疗机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营利机构,这种医疗机构,并不受政府的支持,自负盈亏,完全根据企业运营模式来运营,另一种是非营利机构,这种医疗机构主要的功能是处理人民群众的日常的医疗工作,其运营资本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但是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有些地方财政比较富足,可以给予医疗机构大量的支持,而有些地方政府才真却缺乏,无法为医疗机构提供大力的支持,因此常常会出现财政补贴不及时的现象,使得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难以运营下去,大量的优秀人才逐渐的流失,使得非营利医疗机构陷入到尴尬的境地。为了能够继续运营下去,很多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通常情况下都会采取“以药养医”的方法,使得这些医疗机构在药事管理中只将重点放在药品价格上,而忽视了具体的管理工作。

1.2 监管缺失

医院药事管理之所以会存在只重视价格,忽视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因为监管缺失,相关部门没有认真的履行其职责,再加之,我国的相关法律对医院药品使用标准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条款,严厉禁止这种行为,但是其惩罚力度过小对相关医院并没有起到震慑作用,依然我行我素,这是医院药事管理一直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

1.3 缺少优秀的管理人才

有些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基于经济条件的考虑,并没有专门的聘请相关的专业人才,而只是从某一部门指派人员来对药事进行管理,而这些人员并没有了解药事管理的相关内容,因此必然出现问题,再加之,非盈利性机构原本自身的经济效益不佳,所以大量的医疗人才流失,其整体的医疗团队水平并不高,所以药事管理相关人员其水平也不高。因为长期无法引进大量的人才,使其医疗机构中药事管理知识无法更新,一直严重传统的管理模式,其自然存在诸多问题。而营利性医疗机构因为并不重视药事管理,所以也没有聘请专业人士,进而导致了相关问题的出现。

2 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及中药合理用药的对策

医院药事管理对医院的长久发展有一定的关系,而且对中药的合理用药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上述情况一直延续下去,对我国非盈利性医疗机构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加强医院药事管理,以此来保证医院在配置中药时,能够合理用药,一切以人民的生命健康为前提。

2.1 确保财政补贴及时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因其性质的原因,需要地方财政给予大量的支持,但是因为经济发展等原因,使得有些地方政府无力承担或者无法按时给予补贴,这些医疗机构为了继续运营下去,只能依靠买药,因此当有些来配置中药时,医生只是将重点放在药品价格上,并没有看重疗效,所以中药用药存在很多不合理的方面。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国家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支持,有些地方政府虽然经济条件并不差,但是依然没有及时的为医疗机构提供补助,针对这种情况,国家相关部门要严肃处理,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作为当地政府的一项政绩来看待,因此来提高当地政府领导人对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视程度,及时与补贴。

2.2 做好监管工作

无论是营利性医疗机构,还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针对药事管理的问题必须做好监管工作,地方监管部门必须履行职责,一经发现,要严厉查处。基于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当地监管工作要依据市场公平合理竞争的原则进行查处。但是因为我国的相关法规并没有对医疗机构的用药标准进行具体的规定,这使得监管部门缺少监管依据,因此我国的立法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标准,以使得监管部门有监管的依据,对医疗机构来说也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

2.3 提高相关管理业务水平

严格药学人员的准入制度并着力提升其水平,构筑合理用药的首要屏障。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也应当利用自学" 进修等方式努力学习,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与患者" 医生" 护士的沟通与技巧,携手医护人员共同构筑合理" 安全" 有效" 经济的用药屏障。

2.4 积极作为,强化督导,全面推进合理用药

基层医疗机构应积极作为,认真执行《处方管理办法》,规范处方和病区用药医嘱单的书写和合理用药。同时成立处方质量考核小组,建立严格的处方点评制度,定期抽查,实行惩罚制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药事管理对医院来说十分重要,因此针对医院只看重药品价格的现象,当地的监管部门应该有所作为,对其进行监管,一经发现要严厉查处,相关的立法部门也应该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监管部门提供监管依据,以此保持医院良性的发展运行。

参考文献

[1] 刘丽华, 易爱纯, 曾建国, 何鸽飞. 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合理用药现状及应对思考[J]. 中南药学,2011(07).

医疗医药行业现状精选篇13

【摘要】从基层医院肿瘤化疗防护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目前基层医院肿瘤化疗防护方面较为薄弱的现状,以及肿瘤化疗防护方面的对策,以引起基层医院各级护理人员的足够重视,增强其防护意识,并采取积极主动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性健康损害的发生。

【关键词】基层医院;化疗防护;对策

恶性肿瘤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同样具有杀伤作用。在我国,虽然化疗防护问题近年来渐受重视,但从教育到管理仍力度不够,基层医院尤其是县级及以下医院更为突出。

1化疗药物的危害性

抗肿瘤药物属于细胞毒性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同样具有杀伤作用。化疗护士可通过配制、给药等操作由呼吸道吸入、药物与皮肤直接接触吸收等,具有潜在的职业危害。护士每天操作时不慎摄入的剂量虽小,但长期频繁的接触,可因蓄积作用产生远期影响[1]。主要表现在:①对骨髓的抑制:抗肿瘤药物对人体最严重的毒性反应是骨髓抑制,主要变现为白细胞下降。医护人员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可出现骨髓毒性反应。②对生殖细胞的影响:护士在配药和给药时与化疗药物频繁接触,会因化疗药物的蓄积作用产生远期影响。有研究显示,长期接触化疗药物的护理人员不育、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妊娠、月经不调的发生率高[2]。③致癌作用:抗癌药物本身大多也是致癌物质,可抑制人体的免疫功能。经常接触抗癌药,有可能产生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与化疗药物相关的恶性肿瘤。④免疫系统受损:长期接触化疗药物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疲乏、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冒、心肌炎、失眠、精力不集中等。

2 化疗防护现状

2.1 医院普遍对化疗药物防护不重视 我国目前无完善的有关化疗的防护制度,化疗药物的管理体系落后,有关调查显示,仅有4.79的医院采用了集中式管理模式,设有静脉液体配制中心或配制室,其余95.21的医院采用落后的分散式管理模式[3]。而基层医院各级管理者对化疗防护问题的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不够,没有设置独立的肿瘤病区,肿瘤病人分散在各相关病区,没有专门的静脉液体配制室和特制的生物安全柜备药,也没有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护士进行操作,护士在配制化疗药物时与其他普通药物配制程序一样,化疗废弃物也均按一般医疗废弃物处理。由于肿瘤病人分散在各相关病区,与非肿瘤病人同病室居住,增加了对其他病人的潜在危害。基层医院由于资金不足,而化疗生物安全柜、防护衣、防护镜、手套等在护理操作中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又不增加收入,更增加了成本负担,这就造成了基层医院化疗防护设施不健全,化疗补助、定期体检、轮岗和休假制度基本没有。

2.2 护士对化疗药物的危害认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差 《执行静脉抗肿瘤药物治疗人员操作规定》中明确规定:化疗护士操作时要穿防护服,戴口罩、手套、目镜,有条件的戴面罩。有关调查显示,护士在化疗操作中戴手套的占81.43,而正确戴手套符合防护要求的仅占9.58;仅有1家医院的层流病房护士穿了合格的一次性无纤维防渗透隔离衣,其余均为棉质隔离衣,渗透性强,不符合防护要求。还有62.28家医院护士操作时没有穿隔离衣[4]。而基层医院护士对化疗药物的危害认识不足,防护意识差,在病房治疗室配制化疗药物,与其他普通药物配制程序一样,穿一般的工作服,戴口罩有的甚至不戴口罩、戴单层手套或者不戴手套,不戴目镜;化疗废弃物按一般医疗废弃物处理,放在敞口的容器内,这不但污染了工作环境,也对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3应采取的对策

3.1 医院应提高对化疗防护问题的重视,加大管理力度: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已列入了2006年出台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各级主管部门、护理管理者应对基层医院的化疗防护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适当的监管机制,完善提高化疗防护的保护措施。基层医院应设置专门的肿瘤病区,对肿瘤病人集中治疗,统一管理,以减少化疗药物对其他病人的潜在危害;医院应加大对化疗防护的投入,主动更新观念,装备安全有效的防护设施,提供有利于操作者健康的工作环境,以减少和消除化疗过程中对护士的各种危害。

3.2 护士应提高防护意识,执行防护措施

3.2.1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基层医院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组织相关护理人员学习各种化疗药物的药理特点、毒副作用、排泄途径、配药方式、潜在的职业危害和防护措施等,提高对化疗药物潜在危险性的认识,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3.2.2 执行操作规程,做好职业防护: 基层医院护士应在现有条件下,采取积极主动的防护措施,使化疗药物的危害降到最低:①治疗室内保持良好的排风设备,保证空气流通。②操作时穿隔离衣,戴口罩、圆帽(帽子要罩住全部头发)、护目镜、聚乙烯和乳胶双层手套。③在割据安瓿前轻弹其颈部,使附着于顶部和颈部的药物降至瓶底。掰开安瓿时垫以无菌纱布,可避免药粉、药液、玻璃碎片四处飞溅,并防止划破手套;溶药时,将带有溶媒的注射器针头以40~60度插入瓶塞,沿瓶壁注入药液;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药液,注意抽出药液的量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防止针栓脱出;静脉给药时采用密闭式静脉输液法,若需从莫菲滴管加入药液,先用无菌棉球围住滴管开口处再进行加药,加药速度不宜过快,以防药液从管口溢出;操作完毕脱掉手套后用肥皂及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若操作过程中皮肤不慎接触化疗药物,立即用肥皂及流动水彻底清洗;若眼睛内溅入化疗药物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持续冲洗5分钟。

3.2.3 化疗废弃物的处理:做好化疗废弃物的管理,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是自我防护的重要环节之一。化疗废弃物应与其他垃圾分开管理,用坚固、防漏、带盖的容器收集起来,密封处理,并标有明显的警示标记:细胞毒性废弃物。

4讨论

基层医院化疗防护措施基本没有,化疗护士更应加强学习,提高对化疗药物潜在危险性的认识,严格执行化疗药物配制操作规程,增强自身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降低职业危险性,在保障病人安全的同时,能够为自身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希望基层医院的化疗防护现状能够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建立健全化疗防护的法规和操作规程,加大化疗防护的投入力度,加强环保及职业防护的教育宣传,对长期接触化疗药物的人员应定时体检,定时更换工作岗位,女性医务人员在孕期及哺乳期应调离。

参考文献

[1]戴青梅,王立英,刘典美,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533

[2]袁风梅,唐建萍.加强接触抗癌药物医护人员的安全保护[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2,2(6):40~41

[3]毛秀英,郭娜,于荔梅,等.我国部分医院护士化疗防护现状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09~812

[4]毛秀英,郭娜,于荔梅,等.我国部分医院护士化疗防护现状的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09~812

医疗医药行业现状精选篇14

1医药企业采用商业贿赂方式促销药品的原因

首先,在我国目前的医药市场中,传统的用药习惯和现行医疗体制,使得医院药房的销售额远远大于社会药店的销售额。而医院里药品销售都是靠医生的处方进行的,这是因为药品的特殊性而造成的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以要获得占药品总销售额绝大部分的医院市场,医药企业就必须瞄准其直接客户——医生。因为医生对药品的选择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权。又由于目前我国制药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截至2004年底通过GMP认证的生产企业有4 000多家,其中大部分属中小型企业,且仍然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产品结构趋同,缺乏核心竞争力[2],于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争取一定的市场份额就必须花大量的人力、财力对医院医生进行公关。为了获得医生对本企业产品的青睐,根据医生处方量给予一定的“回扣”成为企业促销药品的“潜规则”,这也是药品促销中商业贿赂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其次,从企业本身角度分析,这也是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不得不采用的一种商业贿赂方式。利用经济学上的博弈论进行分析,企业也有给以回扣的合理借口,由此也就必然导致了医药企业使用商业贿赂行为促销药品现象的出现。

2医院医生促使商业贿赂形成的原因

根据法律上关于商业贿赂构成要件的原则,商业贿赂必须由行贿和受贿双方共同构成,若受贿不存在,行贿也就没有对象,商业贿赂则无法构成。所以药品促销中的商业贿赂,医院医生是不可缺少的一方。在目前的医疗行业中,为数不少的医生拿药品回扣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成为公开的秘密,究其主要原因,除了国家医疗体制弊端、政府打击不力等客观因素以外,从医生本身的角度分析也存在一些根本原因值得我们探讨。

⑴医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智力学习专业知识才能获得从医资格,而且医生每天面临不同的病人情况都有差异性,所以工作中一直要保持学习新的专业知识状态,这点不像其他一些行业工作重复性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相对较少。况且医生这个行业相比其他一些行业,风险较大,因为他们服务的对象是人,涉及到人的生命安危,所以医生的工作压力相对也大。从这个角度来讲,医生的工资收入应该比普通行业职工收入相对要高才合理,但我国现行医疗卫生体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使得医生的工资收入相对普通行业无明显优势。这种状况造成医生心理不平衡,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药企业实施的“带金”销售方式恰好迎合了某些医生的心理和利益需求。

⑵药品回扣这种贿赂形式很隐蔽,回扣款从医药企业转到医药代表手里,医药代表再转给医生,且医药代表和医生之间通常是单线联系,这一系列的环节难以调查取证。对于医生来说,违法风险就减小,相反,收受回扣的几率就增加。对于国家的屡次整治行动,并不觉得有威慑作用,只当作一阵风,暂时由地上转为地下进行。这也正是国家多次整治医疗行业不正之风却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

⑶对商业贿赂的处罚力度不够,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商业贿赂行为的行政责任是处以最高20万元的罚款,这与违法者通过贿赂手段赚取的交易利润相比往往微不足道,因此,难以起到震慑作用[3]。尤其对于医院医生来说,即使受贿行为被查实,由于监管存在“法不责众”情况,况且涉及到医生的面广,问题若处理不当对医生队伍的稳定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医生之所以敢于受贿是因为违法成本低、风险小。 转贴于

⑷我国现行医疗体制的弊端、药品招标制度的缺陷、医院进药制度的不规范等一系列因素也给药品促销中的商业贿赂现象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3根除药品营销中商业贿赂行为的对策

3.1企业应该主动有所作为

首先,作为科技含量高、投资风险大的医药企业,要想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生存发展,主要就是要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医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体现在新药研发能力上,所以我国的医药行业只有彻底改变当前以仿制药作为支撑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的现状,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并增强与药物研究所的合作,争取到有前景的新品种,不断创新自己的核心产品,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壮大。

其次,鉴于目前宏观环境的改变和未来发展趋势,企业不应墨守陈旧的营销模式,而应采用和推行新的专业化的学术营销模式,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宣传企业文化,使之深入人心,在医生和消费者中产生一定的品牌效应。

3.2政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2.1加强调控,制止医药企业低水平重复仿制

调整医药产业结构,整合资源,关并一些生产能力低下、产品竞争力弱的企业,提高医药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形成规模效应,从而使医药企业进入良性发展、有序竞争的状态,为医药行业经济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2.2改革医疗收入分配制度,对违规、违法行为加大惩罚力度

国家应尽快改革现行的医疗卫生收入分配制度,比如提高门诊费和技术性的服务收费等,使之能真正体现医生的技术价值、知识价值和风险价值,使医生的收入与付出相匹配,从而提高他们的地位、保障他们的利益,消除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不平衡心理。在保障他们利益的前提下,改进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医生受贿行为的惩罚力度,首先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以明确商业贿赂行为的界限。越过违法界限者一经查出,则严厉惩处,轻则吊销医师执业资格证书,触犯刑律则依法进行刑事处罚,真正体现法律的威慑力。

3.2.3建立举报人制度

针对商业贿赂行为隐蔽、查处难的情况,国家应建立举报人制度,应规定要为举报人严格保密,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举报人的真实身份;不得以任何理由解雇或用其他任何方式打击报复举报人[4]。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些存有侥幸心理的医生也能起到威慑作用。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