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范文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09-21 09:56:56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精选篇1

青少年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繁荣富强。当前,留守青少年普遍存在多元智能开发问题,本文通过对社区留守青少年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当前社区教育中存在的留守青少年多元智能开发问题,并通过进一步探讨,提出了留守青少年教育中多元智能开发的有效途径,以期通过社区教育有效开发留守青少年的智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

社区教育;留守少年;多元智能开发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行业领域的增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样化。传统智力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新时代需要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呼唤新的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正是这一时代需要的产物。它作为一种关爱生命的教育理念,可以激发教师对于教师开发人的潜能的深层次思考,是教师学会正视差异、善待差异,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先进性理论。

1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1979年,受荷兰海牙伯纳德•凡•李尔基金会的委托,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一个研究小组《零点项目》承担了一项重大课题,研究人类潜能的本质及其开发。当时《零点项目》两名负责人之一的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接受了一个令人胆怯而又极富魅力的任务:写一部专著。在这一著作中,作者将自己过去关于儿童艺术认知和脑损伤病人的研究成果及其它调查报告加以综合归纳,提出了这一今日已经风靡全球的心理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所谓多元智能,是指每个人都至少应具备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这8种智能。智能多元性使人们不再以单一标准衡量人的智能发展状况,而是从多元多维的角度更加客观、全面地认识人的智能面貌,为我们客观地评价人、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全面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2对留守青少年社区教育的意义

2.1留守青少年社区教育是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教育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非以获取社区的利益为目标,而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适应社区发展需要的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产物。只有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把它纳入社会大系统,才能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

2.2留守青少年社区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

留守青少年社区教育,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三维互动教育机制,为学校、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搭建了桥梁,有利于促进留守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2.3留守青少年社区教育是增强教育实效性的教育

首先,社区教育负责人应加强对留守青少年的教育工作的重视,通过不断优化社区环境来推动学校教育;其次,家庭教育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社区也应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素质,使青少年学生在家庭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再次,积极开展留守青少年的社区教育活动。如通过走进留守青少年家庭、学校等方式了解倾听留守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和烦恼,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室等情绪宣泄渠道,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留守青少年,为了留守儿童的一切”。

3留守青少年多元智能开发的途径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作为我们国家未来的主力军,他们才是决定我们民族命运的人。那么如何缓解和解决留守青少年在智能开发中存在的社会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开设多元智能课程促进留守青少年多元智力开发

社区教育紧紧围绕塑造人、发挥人潜能来开展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教育。因此,普通学校可以通过实施多元智力课程来促进留守儿童的多元智力开发。开发多元智力课程,一方面在课程内容上应追求多样性,教材应增加案例活动,演讲辩论活动等以及小组探究环节;另一方面在课程目标上则应致力于社区青少年的全面持续发展,使青少年可以在枯燥的书本中体会到学习的无穷乐趣,从而内发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2利用公共资源促进留守青少年多元智力开发

学习理论家罗杰斯认为:自发的、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最能体现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化社区中,学校的各类公共资源都应得到充分开放。此外,除了各级各类学校外,社区内各机关、团体、部队和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系统的内部设施,如操场、游泳馆、健身房等体育设施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培训基地、多功能文化厅等教育娱乐设施等均向社区青少年开放。留守青少年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利用各种设施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和娱乐活动,进行自我教育和多元智力开发。

3.3挖掘社区人力资源促进留守青少年多元智力开发

教育正在不断发展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职能,越来越多的居民也参加这项工作中去。在社区教育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来对留守青少年进行教育:如邀请社区居民中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去教导留守青少年;也可邀请有特长的居民做志愿者,使其成为志愿的社区助手;邀请专家开展公开讲座,对青少年普及法制知识,开发留守青少年的多元智力。

3.4尊重与监管相结合促进留守青少年多元智力开发

一方面,社区共青团道德教育工作应时刻谨记社区青少年是一个有独立意志和权利、应受到尊重的服务对象,承认其有独特的个性、气质、观念和行为,以平等的态度与留守青少年进行交流,绝不能以命令、强制的口吻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如在培训方式上,要以社区留守青少年的兴趣为工作的切入点,通过了解他们的兴趣,参与他们的活动来慢慢引导他们。在培训内容上,以转变家庭教育观念为首要任务,通过丰富多元的教育技术和方法,使社区留守青少年道德教育重心从浅层引导到深层关怀。另一方面,还应针对不同的青少年开展不同特点的活动,尤其对于隔代监护人对青少年的溺爱或粗放式监管现象,进行更多的培训和教化。

参考文献:

[1]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2]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精选篇2

论文摘要:关爱与创新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促使青少年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精神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迁,生活方式日新月异的变化与人们价值观、生活观、婚姻观的演变,社会不良现象、不良文化的负面影响与家庭、学校、社会疏于教育和防范,在青少年中引发了诸多心理问题。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误区,主要在于: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混同起来。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塑造健全人格和完美德性的两个教育观念。从实效和终极目标看,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目标的实施,同时,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又属另一门类,它只限定在教育整体的一个窄小的“点”上,而教育的唯一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道德”这一概念之中。因此,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二是受“树大自直”论的影响,为数不少的家长认为“孩子大了就好了”,“一点小问题用不着大惊小怪的”。事实上,如果放任自流,任其发展,或是管理教育不当,树不会长大成林,一点小问题会酿成大患,必将影响孩子的一生,遗害无穷。学校和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以人为本的关爱与尊重

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归根结底是和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即教书育人。教师,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巨匠,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国强民富的重任;恪尽维护人类生存、民族兴旺的天职。它不仅是一项涉及整体社会的系统工程,更是教育思想、理念,教学模式、方法的一次重大变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理应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大局出发,以为社会造就一代层次不同的专门人才位己任,转变观念、锐意创新、主动探究、积极实践。

1.以人为本的关爱

关爱学生的身心成长,为发展他们的潜能创造基础,促使所有青少年成才,既是师长的期盼,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求。这种关爱首先体现在不能把教师对学生的爱,仅仅设想成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智慧,以便在他们的学习和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这种关爱还体现在以培养与发挥人的能动性为主的教学实践层面,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尊重的关爱

尊重青少年的自尊心、尊重青少年的人格、尊重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及其创造性,体现了对青少年的最深切的爱。这种关爱不仅是对学生心理需求的尊重,同时也是极大地促进学生未来学业、事业的发展,使学生终身受益。如果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强心受到伤害,那么只能产生极其有害的结果。因为“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折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感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是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志趣、激情和不断进步的完美的人”。

二、注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同发展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有心理因素的参与:一是认识(认知)性活动心理机能,即智力因素;二是意向(非认知)性心理机能,即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主要表现在能力,如思维力、观察力、记忆力等方面,其中核心是思维力。它作为智慧活动的学习,与智力因素息息相关,十分密切。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个性、兴趣、情感、意志等,其中个性是核心。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配合。离开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虽然可以在智慧活动中进行,但收效远不如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互为作用的情况下所取得的结果。

从青少年发展过程看,凡是学生自身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加以发挥,在其智慧活动中无不收效明显,其个人潜能也得以释放。每个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其成长的进程中发挥的作用都至关重要。因此,作为教师应善于协调二者的作用,特别是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发挥。

三、全方位培育青少年良好的人格

就心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而言,作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人际交往、社会实践、成长成才重要环境的学校和教书育人的教师,理所当然地承担塑造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重任。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持与维护心理的健康与发展,促进自我认识的深化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亟待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

1.某些社会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的氛围中,作为青少年成长成才主要施教者的学校、教师、家长都理应承担对有心理问题青少年进行疏导的责任。引导他们自我调节、学会心理调整和心理自助,在对他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进程中形成合力。

2.经由多种途径,培育青少年形成积极的人格素质。积极人格素质的形成,除创造条件为青少年构建和谐、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外,学校、家庭和社会还应全力培育青少年发展自身积极因素和追求完美的精神;须知,只有人的内在积极因素被“调动”起来,并得以增生和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抑制人性的消极因素,促进人的积极人格的形成。

3.抗挫折的教育。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刻意追求或事与愿违,往往产生了诸多的心理问题,如挫折心理、孤独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焦虑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心绪,阻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对他们本身和社会构成了负面影响。可以说,人的挫折心理适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也可以说,抗挫折心理适应能力主宰着人的心理活动。心理学家马其洛曾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也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四、把教育创新和培养人才结合起来

二十一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人才强国战略为指导的教育发展格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教育以其不可替代的功能承载着为国家、为民族培育人才的重任。

党的十六大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明确指出:“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教师要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育出创新人才”。

社会的前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青少年一代成长成才,呼唤着教育工作者去开拓、去创新。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教师,必然以培育人才为己任,继往开来、殚精竭虑地传承着这一神圣的使命。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一代新人的成长成才,更关系到祖国未来的繁荣富强。我们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因为这是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心灵关爱。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精选篇3

一、语言智能

留守青少年,普遍意义上而言,就是一个缺乏交流的群体,他们由于过早地缺失了父母的关怀,导致内心孤闭,不愿意和周围的人交流,以致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语言智能主要在针对留守青少年对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有效运用,全面提高留守青少年运用语言文字与周围的人交流的能力,让他们敞开心扉。并且语言智能可以提高留守青少年的记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言类的课程。留守青少年教育社区的老师们可以多和留守青少年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用爱和关怀感动他们,让他们充分信任自己,让留守青少年主动和社区教师沟通,提高自己的语言智能。

二、逻辑思维智能

由于留守青少年处于智力的关键上升时期,能否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方法,对他们以后进入更深一层的学习很关键。但是由于父母不在自己的身边,无法时刻关注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地做出正确的指导和修正,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能力辅导他们的教学。因此,留守青少年教育社区的社会工作者们可以借助教育社区这个平台,关注和参与他们的学习生活,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这对于他们以后学习数物化等理科科目很有帮助,掌握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

三、人际关系智能

留守青少年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内心情感缺失,不得不比其他同龄人更早地学会独立,学会一个人做很多事情。因此,留守青少年更倾向于封闭自己不愿意和周围的同学交流,年迈的爷爷奶奶也不能敏感地发现他们这些异样的变化,不能及时进行情绪的梳理和排解,使他们越来越自闭。留守青少年教育社区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他们能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走出心灵的荒地,重新收获正确的价值观。慢慢地走出封闭的内心,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周围的世界,发现周围人对他们的关爱,敞开自己的心扉和周围的教师、学生交流,懂得必要的人际关系,以便在以后的学习生涯和今后的工作过程中,避免独断性格,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协作。

四、自我认识智能

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了解,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和自己的兴趣,以及自我奋斗目标的确定,这形成于孩子成长的初期,对孩子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逐渐形成健全的世界观和自我认知,他们会明确自己的喜恶和今后奋斗的方向。由于留守青少年大多生长在闭塞的山村,他们很难快捷地与外界进行直接的沟通,也许他们的目标就是长大以后和父母一样走出大山,去一座经济发达的城市打工,并没有想过用自己的知识去改变人生和世界,这是当前留守青少年教育的缺失。留守青少年教育社区的教师可以运用已有的设备将他们和外界紧紧地相扣,让他们富有存在感,并且用一些励志的故事激励他们奋斗,告诉他们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选择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出人头地,改变自己、家人、故乡、社会、国家,做一个于己无愧,于国有益的栋梁。让他们在社区教育的课堂中,激发自己奋斗的潜质,充分地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而不是坐以待毙。只要肯努力,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留守青少年教育社区可以充分帮助学生关注自我,了解自我,从而改变自我。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精选篇4

【关键词】青少年; 非智力因素; 误区; 方法。

一、当前我国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上存在片面、狭隘的误区,限制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国家教育政策落实难,部分地方相关教育政策不完善。

在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看来: “素质教育,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目前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这五个方面,有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却强调得过度了。此外,素质教育的问题,不是出在办学条件上,也不是出在经费不足上,而是出在治学理念上,出在我们对人才判断的标准上。”另外,学校仍以提高升学率、重点率为办学目的,以培养名牌生、特长生、尖子生为人才目标,造成许多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停滞,成为应试机器。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上滋生出了所谓的高考集中复读学校,以提高学生分数作为收取学费的唯一标准。教师把教育片面理解为教学,重“教书”而轻“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讲的也是这个问题。然而在我国,很长时间内老师被称为“教书匠”,教师也片面认为教育就是进行教学。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更是片面理解“素质教育”,认为除了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以外,学会弹奏乐器、绘画、书法、跳舞就是全面发展,更有甚者把让孩子学会这些特长作为将来升学提供便利的条件来培养。

2、教育内容上仍以培养智力因素为重,轻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全日制教育仍然摆脱不了以“应试”作为主要任务的教学内容。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在改进青少年教育内容对科学教育过分倚重,尽管早已推行所谓的素质教育,但除应试科目外,许多中小学增加的额外教学内容依然以知识技能为主,如人口教育、青春期教育、健康教育、国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减灾教育、消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等均属专题性教育。“素质教育”,为各种贴近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智力水平的课程设置铺平了道路,却很少思考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相互作用促进青少年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加青少年教育中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共同发展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中多强调实用主义,力求教学成果在短期内见效。如中小学以多学习各种特长为以优选高中做准备,高中就直接以高考内容作为学习内容,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以学习技能作为教育内容,这些做法虽然在短时期内使我们看到了教育效果,但就长远来看,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培养,情感、道德、责任心、意志力的缺失使这些孩子有可能会成为怪才、偏才,最终被社会和自己的人生所淘汰。

3、教育方法上以传统、单一的主要教育方式,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调节作用。传统的教育方法采取“灌输 - 接受 - 考核”的路径。过分强调老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受动性,即单向知识传导,学生毫无选择性的全盘接受,而后又以闭卷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来检验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中心主导地位( 讲授) ,学生处于附属地位( 听讲) ,照本宣科,墨守成规。当今的青少年多以 90 后、00 后为主,他们个性突出、思维敏捷、求新求变的特点早已不适合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育方法主要体现在各阶段教育脱节、各学科之间缺乏交流。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论人与人之间合作交流的重要性说: 两个人在一起交换苹果,与两个人在一起交换思想完全不一样,两个人交换了苹果,每个人手上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两个人交换了思想,每个人就同时有两个人的思想。要在教育中形成合作交流的氛围,离不开各阶段、各教师间的合作交流。虽然几乎绝大多数的学校都有统一的时间集中教研活动,但很少跨年级、跨学科,更不要说跨区域、跨阶段。工作只开展在表面,组织者积极表现,旁听者消极坐视、评价者口是心非,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格、性情、兴趣、心理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得不到延续、完整的教育。

二、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的途径。

( 一) 人格培养 - - 家长和教师共同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

1、家长要注重提高自我道德素养和心理品质。家庭是人出生的场所,是人最初的成长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对青少年人格培养的首任教师。中国有句“先入为主”的成语,就是说先看到听到体验到的占主导作用,正如孔子所说: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培养,会影响人的一生。家长要学会“教子以德”; 家长要坚持诚信守信; 家长要做到平等真诚; 家长要接种“心理免疫”。

2、教师要具备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完善自身人格魅力。我们提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师德师风修养,重视的是为人师者自身形象的塑造,强调的是教师以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坦荡的胸怀,高尚的言行等对学生进行“寓教于无形”的教育。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从;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以身示范的人格力量更容易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提升教师道德情操的途径。

3、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人格影响应保持延续性和一致性。孩子人格的健全家长言行身心一致的教育,也同样需要老师的教育保持一致性和延续性。因此要求老师和家长应该经常保持沟通和交流,构建“家校合作”体系,实施家庭和学校同步教育,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建立 QQ 群等途径做到学校教给孩子的一些道德常识,家长要教育孩子既能倒背如流,又能切入实际生活。让孩子保持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孩子人格培养的强大合力。

( 二) 兴趣开发 - - 尊重并指导青少年培养广泛兴趣爱好。

1、家庭教育要注意引导孩子大胆进行兴趣探索,尊重孩子的选择。首先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要尽可能的倾听孩子的问题,同时引导其多提问题,提好问题,必要的话,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样才使其积极性得到最大的保护和提高。其次是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引导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进行多种爱好探索,把学习和玩结合起来,让孩子体会到知识的作用。营造家庭民主和谐氛围。要努力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很多自以为懂得孩子的家长只是徒有虚名,他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也不愿花时间在这方面多下些工夫。要学会换位思考,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选择。家长切不可打着“爱”的旗号去强迫孩子,如果真的为孩子好,就要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尊重孩子的情感。

2、学校要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激发培养学生兴趣。一是提高课堂教育效率。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有关因素,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营造宽松愉快环境,寓教于乐; 巧用直观手段,提高兴趣; 解答趣味问题,调动兴趣。二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以及参与实践活动的各种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和亲身体验。可以基于学生自身需要、爱好、情感设计实践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开发课题,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创造意识,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发展。

( 三) 性情陶冶 - - 家庭教育重视陶冶青少年良好的性情。

1、家长要增强自身人文修养以营造轻松健康的家庭氛围。家长的人文修养是重要的家庭教育资源,对孩子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里讲的人文修养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文化知识修养、审美修养、文化修养能力。转贴于

2、采取适合青少年身心成长特点的教育方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性情。用阅读推动心灵的呼吸。阅读就是读思想,阅读能使人养气。阅读可以让我们敢言人之不敢言,能言人之不能言,善言人之不善言; 阅读可以让我们形成侠骨的尖锐,理性的思考,感人肺腑的诗情画意之文风。无数史实证明,不读书,不积累,就永远不会成功。用音乐陶冶孩子的性情。通过鉴赏或表现音乐,使孩子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和蕴含于其中的丰富情感,为音乐所表达出的真、善、美所感染、吸引,从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过程。用美育滋养青少年的情感。通过美育培养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孩子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美育不仅是一个独立成分,它对体智、德育还能起到催化作用。

( 四) 心理调节 - - 引导青少年形成心理自助机制。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学业观。学生时代当以学习为主,但不应该为分数而学习、为功利而学习。不同种类的知识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青少年应当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结合当前实际,脚踏实地地学习真本领,着眼自身长远发展,而不是追求虚名,应当以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学习目的,不断解放自我,提高改造自我的能力。只有对学习的目的有了科学而正确的认识后,才能树立崇高的志向并产生强大内动力,为达到目标而积极进取和不断奋斗。其次是要客观准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学会自我剖析,正确地与他人比较,适时地向他人咨询。再次是要调节目标高度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遇到挫折的时候,因此要学会设立由低到高的目标,一步步实现,保护自己少受挫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优势,去获得成功。最后是要找到合理宣泄情绪的方式。在心理承受力与现实存在严重脱节的时候,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之前,要学会通过适当途径将心理压力、心理不平衡释放出来,以免高度压力下脆弱的心灵过于扭曲。

( 五) 进取求胜 - - 采取多种方式培养青少年进取心。

1、用激励表扬的方式树立青少年自信心。青少年自尊心较强,也有叛逆心理,因此在教育学生时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公开打骂批评,而应该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宽容的态度去处理。

对学生进行表扬应多过于批评,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提出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不是揪住他们的错误一个劲地“穷追猛打”,那样只会适得其反。但是表扬应该有原则,必须客观公正,不然的话会让学生无法分清是非对错,也就无法进步了。

2、以榜样的作用激发青少年树立奋斗目标。榜样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优良传统。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趋于多元化,传统的榜样作用也应该随着时代进步不断更新,以适合新时期下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在榜样教育中应该引导青少年对榜样的理解和热爱转化为具体的日常行为实践,从而逐步走向成长成才。

3、用乐观心态滋养青少年参与竞争的意识。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说: “一个人向前瞩望的时候,如果看不到一点快乐的远景,他在世上就活不下去。人类生活中真正的刺激剂是未来的快乐。在教育技术中,这种未来的快乐是他最重要的工作对象之一。首先要培养起这个快乐,唤起这个快乐,使它成为可以实现的。其次,应当坚持不懈地使比较简单的快乐转变为比较复杂的和对人类有意义的快乐。”

( 六) 意志磨炼 - - 有意识地进行青少年的意志力锻炼。

1、要教育孩子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今日做起。事无大小,事无点滴。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这个道理。只要认真对待身边的小事,同样也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比如按时上课、完成作业,如果一个人能一贯做到,从不马虎,那他的意志必然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样,任何远大的追求,都必须从身边的事做起。培养意志也不能一步登天。因此,在日常教育中应该培养孩子从身边的学习、生活、活动中,自觉严于律己,形成习惯,这样就能使意志得到锻炼而逐渐坚强起来。另外,教育孩子做什么事情,应该从当下做起,从今日做起。明代文嘉《明日歌》云: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因此,要培养孩子“五日三省吾身”,抓住每一天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力。

2、要培养孩子形成自我要求、自我激励、自我监督的思维习惯。学习者要培养意志,必须对自己提出一定的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目标,就不会有巨大的热情去从事学习、工作和生活,不会有坚强的意志去搏击生活的风浪。同样,一个人没有崇高的理想,就不会有生活的支点,不会有顽强的意志强化其责任感和进取心。常见的自我激励的形式,便是把格言箴语、诗文名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当学习、生活与工作中遇到困难或者障碍时,用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增加力量,勇敢迎接挑战。自我监督的过程就意志自我锻炼的过程,严格的自我监督者,必定能养成坚强的意志,宽松的自我监督者,就会意志软弱,缺乏自制力和耐力。青少年应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常常为自己订下一些要求和规则,用于监督和约束自己。

( 七) 开拓创新 - - 结合非智力因素培养提高青少年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1、创设有利于孩子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学校应创建适合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外部环境。教师和家长都应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内部环境,即心理环境。

2、开创新型师生观,塑造学生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格是衡量一个人想不想创造,愿不愿创造,以及是否具有实施创造所必需的人格基础,对于个体创造力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开创新型师生观,就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时展所带来的教师角色转换,建立由原来单纯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转换为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发展自己的创造潜能。要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育中的权威化管理,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支持者。

3、增设有利于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教育内容。增设培养青少年创造性的教育内容,要重视基础性课程,更要重视拓展性和探索性课程,即要重视青少年智力因素提高,更要重视与非智力因素开发与培养的结合。从具体内容上来讲,就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青少年创造力。一是结合非智力因素,培养创新精神。二是提高课堂教学策略,训练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加强现代技术教育,提高创造技能。

参考文献

[1]邹顺康。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 重庆出版社,2007.

[2]燕国材。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周小妍,王立新。 浅谈家庭教育中青少年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策略与措施[J]。 理论界,2007( 6)。

[4]张惠绒。 浅谈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山西高等学习社会科学学报,2001( 11)。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精选篇5

编者按:

青少年教育可分为青少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了校外教育。青少年宫是孩子校外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青少年宫教育是青少年校外教育中规模较大、系统较为完善的一种。校外教育的重要性无人质疑,但青少年校外教育所受的非议历来多于学校教育。本期特别关注将聚焦以青少年宫教育为主要代表的青少年校外教育,围绕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校外教育机构的教师成长,青少年宫教育的定位、功能及教材等问题展开讨论。

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为了在社会中和谐生存,必须努力适应社会规范与行为期待,这个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和社会规范等社会文化,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并积极作用于社会的过程。社会化涉及社会和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社会化可以划分为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和继续社会化(成人期)。青少年的社会化显然属于早期社会化,青少年社会化是指通过教育训练,使青少年能动地接受、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形成社会适应性,从而取得社会资格并发展个性的过程。青少年社会化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社会化是培养青少年的“社会性”,即社会化的目标是将青少年培养成为适合社会的人;另一方面,社会化是发展青少年的“个性”,即发展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并使青少年获得个性。

青少年社会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相对独立性,较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意识形成、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一、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

思想意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表露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思想意识的内容大概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信仰与追求;二是各种各样的观念,如是非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等,其中世界观和人生观制约、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我国的青少年社会教育本质上就是:在意识层面,形成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乃至审美意识;在价值层面,引导青少年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想信念层面,培养青少年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崇高理想,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远大信念。

1. 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影响因素

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因素归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生理因素和心理素质,对青少年社会化的速度和质量有一定影响,这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基础。比如,青春期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必经的重要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拐点,这一生理因素影响和制约着青少年的思想意识。青春期以前的青少年,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可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思想,采取灌输的方法,在思想意识上加以引导;青春期以后的青少年,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已基本形成,再依靠灌输的方法,已不能奏效,则应采取价值分析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判断、自行选择。

外部因素主要指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即青少年成长的“社会”,如文化(风俗习惯、道德、艺术等)、家庭、学校、社会(社区)、大众传媒和同辈群体、“重要他人”等。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青少年,这些外在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广大青少年不可避免地身在其中,每天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多元影响。青少年社会化具有高度的情境特殊性,在一种情境下学到的东西不一定会表现在另一种情境之中。这是因为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行为。所以,父母对青少年的影响仅限于家庭情境之中。儿童独立地在家庭内、外习得两套行为系统。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与家庭内的行为系统相比,青少年更倾向于家庭外的行为系统。于是,家庭外的行为系统逐渐取代、超越了家庭内的行为系统,并最终成为其成人人格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父母对青少年没有长期的影响,家庭外的环境(主要指同辈群体)才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环境。

青少年社会教育实质上就是,在青少年生理因素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和民族精神,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影响,促进个体的早期社会化。

2. 较之学校教育的优势

青少年社会教育可以通过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影响,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氛围,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学校教育虽然也担负着引导青少年思想意识的重任,但是受学校教育体制的制约。在教育方式上,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以前是《思想品德》,现在是《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的灌输、班会活动和少先队活动的陶冶来实现,脱离青少年的话语体系,方式单一苍白;在教育内容上,基本上不涉及青少年喜好的时尚性元素,比较陈旧,不能紧密贴近现实生活、贴近青少年的需求,趣味性和娱乐性不够,吸引力不强;在资源整合能力上,学校教育只能局限于学校空间进行资源整合,不能面对真实的社会生活,现实感较差,引导效用不高。学校教育过多地停留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层面的“双基”教育,其结果只能是,形成了对分数的崇拜而忽视了生命教育,忽视了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缺乏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

较之学校教育,青少年社会教育针对性更强,资源整合力度更大,教育方式更加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详实、丰富、现实。青少年社会教育不仅能够充分发挥组织化引导的优势,更能有效实施社会化引导;不仅能够探索、深化青少年思想意识形成规律,更能有效遵循规律,根据青少年群体的差异,实施分层教育;不仅能够整合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效的社会资源和影响,更能够通过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真正走进社会,贴近现实生活。

3. 较之家庭教育的优势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和主要机构,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担负着主要责任。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情感功能,引领青少年社会化,为今后更深层次的社会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文化修养、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家庭生活条件等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思想意识,特别是是非观、道德观、价值观等。但是目前,家庭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逐渐弱化,家庭教育有沦为应试教育的工具的倾向,即家庭教育的主要功能成为辅导孩子考试,无意中忽视了对青少年思想意识的引导。况且,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意识引导上并不系统,这无形中影响了家庭教育引导功能的发挥。

较之家庭教育,青少年社会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十分注重在认知教育的基础上,从青少年的情感、信任、友谊等出发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意识引导,这也避免了学校教育的一贯灌输;同时,青少年社会教育开展的活动主题鲜明,富于趣味性、情感性、娱乐性、时尚性等,十分契合青少年的思想特点和认知特点,对青少年极具吸引力;青少年社会教育也克服了家庭教育资源整合能力差的弱势,为青少年创设了一个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

4. 对传媒影响的整合优势

传媒是一种社会存在,也是社会信息交流系统的中介,它以其强烈的社会化特质影响人类的社会行为。现代媒介对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有更深刻的影响作用。在儿童的思维定势中,媒介不仅是娱乐和获取信息的平台,更是一个如同教师和父母的“教育权威”。大众传媒能够向人们提供知识经验、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娱乐等多方面信息,影响着个人的社会化方向。

现代商业化的传媒,因过分追逐商业利益,逐步淡化了其教育功能,甚至不惜容忍自身“反教育”功能的存在。媒介过度细分、信息泛滥;内容极具诱惑与感性,如平庸媚俗、性诱惑、暴力攻击、无聊荒谬等。更值得重视的是,我们并未考虑到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还未成熟的事实,并未意识到青少年早期社会化过程存在的特殊性,而是依照成人的伦理和审美标准、成人与传媒文化之间的关系,无意识地判断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这是导致青少年发展成人化、现实化倾向的重要原因,也导致一些青少年过度依赖于媒介,沉溺于鱼龙混杂的电视节目、网络游戏或交际社区等所营造的虚幻世界中。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没有整合这方面资源的能力,唯有青少年社会教育能对这方面的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鲜明的主题活动,既不失其思想性,又能保持时尚元素和娱乐性、趣味性。

5. 对同辈群体的引导优势

此外,青少年社会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能够打破班级、学校、社区、地区等空间限制,将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同辈群体汇集在一起,为他们自由交流、相互沟通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桥梁。这既有利于解决独生子女的思想意识问题,又能通过同辈群体的交流学习提升青少年合作、交往的意识和能力,这一点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难以企及的。

概言之,青少年社会教育在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成热爱党和国家的朴素情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二、引导青少年习得社会规范和必要的社会化技能

社会规范是人类为了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衍生出来,相习成风、约定俗成,或者由人们共同制订并明确施行的,其本质是对社会关系的反映,也是社会关系的具体化。社会规范可分为成文的和不成文的两类,民俗、道德、法律等是社会规范的各种具体形式。各种社会规范互相配合,有机地组成一个社会规范体系,调整人们各个方面的社会行为,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使社会活动纳入一定轨道。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全面推进并获得成功,必须依赖于全社会都能够认同的社会规范,这种社会规范包括凝聚和约束社会全体成员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法制意识和伦理道德等。形成这些社会规范的过程,就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过程。

技能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教育心理学中的“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社会化技能就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必需掌握和运用的某种能力。

社会规范与社会化技能是个体社会化过程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从实质上讲,个体的社会化就是个体形成社会规范和社会化技能的过程,社会规范和社会化技能又规约着个体的进一步社会化。青少年的社会化同样需要社会规范和社会化技能,民俗、道德、法律等影响着青少年社会规范的形成,生活、生存和发展迫切要求青少年学习一系列相关的社会化技能。

1. 习得民俗

民俗是出现最早最普遍的一种社会规范。自发的行为规范被众多人反复不断地长期遵循便成为民俗,故风俗一般都是传统的、长期存在的,它主要通过模仿转化为人们的习惯行为。“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民俗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使人们具有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性。青少年从小成长的社会环境就是一种潜在的民俗,它自发地影响着青少年,不为人们所知。家庭或多或少会进行一些民俗教育,但都是琐碎的;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责是教学,无暇顾及青少年对家乡故土的认同与热爱,课程或多或少对民俗有所涉及,但多是远离青少年的。因此,民俗教育就成为青少年教育中的一块空缺。青少年的“社会”首先是在他们自己的身边,民俗民风、家乡故土是他们每天直接面对的东西,十分有必要强化青少年这种乡土意识和家乡情感,并扩而充之,扩大到对祖国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青少年社会教育能够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民俗教育的疏离,通过“小时候”活动、“寻找美丽的中华”等主题活动,补上这重要一课。

2. 习得道德规范

道德规范是比民俗高一层次的社会规范。人们对那些与社会共同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事物与行为,给予是非善恶公正或偏私的评价,加以褒贬,由此形成道德规范。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了的行为规则,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要受到社会舆论和良心的谴责。道德可分为私德和公德,私德是个体自身的道德素养,公德是个体在公共空间中的道德行为。中华民族一直有着良好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传统,道德的社会化是广大青少年社会化的核心,“学会做人”是对此的最好注解。然而长期以来,家庭只是承担了青少年的养育和情感教育的职能,伴随青少年的成长,家庭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弱。很多家长惊叹自己不了解孩子,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学校也十分重视道德教育,有专门的课程和活动,但是,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只注重书本灌输,缺乏生活体验;在教育内容上,陈旧沉闷,远离青少年实际的道德困境。结果造成“5+2=0”的现象,缺乏实效。青少年社会教育一方面可以打破狭隘的教育方式,通过角色扮演、社会体验、成长辅导、素质拓展等多种方式让青少年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别样境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把握时代脉搏,把握青少年最新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更新教育内容,解决青少年的道德困境。

3. 习得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它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机构保证其实施。法律规范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以全民的形式出现,具有普遍性和继承性。知法、懂法、守法、护法,是新时期对青少年的基本要求,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保障,广大青少年也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家庭会灌输给青少年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但并不系统;学校在课程设置里,零零散散也有提及,有时也会通过一些讲座、宣传活动来进行法制教育。但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在法制教育方面都不系统,没有针对性,更谈不上有吸引力。青少年社会教育依托社会,整合资源,开展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多样活动,能有效融合各方面教育,如公民教育、情感教育等,让法制教育深入人心。

4. 习得必要的社会化技能

青少年在生活、生存和发展成长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社会化技能,这就要求青少年在生活中、在社会中学习。家庭会教给青少年一些简单的基本生活技能,如衣食住行等自理能力;学校重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双基”教育,教给学生基本的读、写、算等学习技能,并不重视培养青少年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简单的学习和生活技能不足以让青少年应付复杂的社会生活。社会复杂多变,青少年置身其中必须具备能够生存的社会化技能。青少年社会教育紧紧抓住青少年成长的“社会”,不仅要呵护青少年,更要让青少年学会自我呵护、自我生存。青少年社会教育通过角色扮演、社会体验、技能培训等教育方式,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技能、科学技能、安全技能、心理调适技能、交往技能、职业规划技能等多方面实用、可操作的社会化技能,让青少年在社会中游刃有余。

三、发展青少年的个好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提出三项具体要求:一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门特别喜爱的学科;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样入迷的课外制作活动,也就是业余爱好;三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爱阅读的书籍。青少年的智能是多元的,不仅仅是传统的单一数理―逻辑智能和言语―语言智能,还包括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

1. 发展青少年的多元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在侦探、律师、工程师、科学家、数学家身上有突出表现,主要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言语―语言智能在记者、编辑、作家、演讲家和政治领袖等身上有突出表现,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视觉―空间智能在画家、雕刻家、建筑师、航海家、博物学家和军事战略家身上有突出表现,主要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身体―动觉智能在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赛车手和发明家身上有突出表现,主要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音乐―节奏智能在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演奏家、乐器制造者和乐器调音师身上有突出表现,主要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在教师、律师、推销员、公关人员、谈话节目主持人、管理者和政治家等人身上有突出表现,主要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自知―自省智能在哲学家、小说家、律师身上有突出表现,主要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自然观察智能在猎人、渔夫、农场主、动植物学家、园艺家、自然主义者和物理学家身上有突出表现,主要指人类分辨动植物及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能力,表现为喜欢探索大自然,善于观察、分类、辨别,喜欢饲养、种植等。

青少年教育就是要发掘青少年身上的各种潜能,因材施教,让每个青少年找到适合自己成长发展的领域。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培养青少年个性的教育。每个青少年都潜在多种智力,而且每个青少年潜在的智力是有差别的,培养青少年的个性就是开发学生的优势智力。从培养兴趣爱好入手,发现青少年的优势潜能,加以培养引导,才能形成青少年真正的个性。

2. 较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优势

传统的学校教育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过分注重发展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能,对学生评价单一,不顾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的能力和特长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不能满足青少年在这一特殊年龄时期的多样化需求,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性,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校以班级授课制作为其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缺点就是只培养学生的共性,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家庭教育为了配合学校教育,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

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同,青少年社会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既能发展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又能巩固青少年在学校所学知识、技能和技巧,提高学校教育的成效。青少年社会教育注重对青少年的多样化评价,注重通过专业化的培训手段和多样化的主题活动,提高青少年的审美意识、艺术专长和其他特殊技能,发展青少年的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交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更好地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青少年社会教育能够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发掘青少年的多元智能,开发青少年的优势智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和个性,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拓展素质教育的内涵。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精选篇6

论文摘要: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是有利于青春期的智力开发的,这对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和培养舞蹈欣赏的能力以及对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有着重要的人生意义的。

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智慧和身体发育的高峰期,也是思想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我国青春期的年龄跨度为10~18岁,它包括从小学到大学的青少年,舞蹈教育对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的智力和个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它的意义在于:促进人体的健康发育,有利于青春期的智力开发,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

一、 促进人体的健康发育

青少年时期是幼儿向成人过渡的时期,它是人生成长发育的重大转折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也是运动发展的最佳时期。适量的舞蹈运动能使青少年骨骼生长得到良好刺激,促进人体肌肉﹑骨骼的发育,消除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姿态和习惯,逐渐形成挺拔、匀称、完美的体态。而通过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则能发展人体的柔韧、力量、速度、灵活、平衡、耐力等。尤其是柔软性和肌肉力量的发展,最能使青少年的形体趋向完善,从而达到形体的健康完美。还有利于个别青少年减少脂肪,降低体重,增加瘦体重,从而使人具有较低的体脂含量和较低的体重,具有控制体重和减肥的效果。

舞蹈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促进心肺功能适应水平提高,使精力和体力越来越充沛,不仅能完成更多的学习工作,而且不易疲劳。还能调节呼吸系统和加强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使青少年的大脑更灵活、健全和细密,反应迅速、动作灵敏。

舞蹈运动对人体的身体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舞蹈运动不同于体育运动,舞蹈是人体在优美动听的音乐节奏中展现的各种姿态,它能使青少年肌肉的各个部分在愉悦﹑有趣的舞蹈运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二、有利于青春期的智力开发

舞蹈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它不仅要求人民具备良好的外形条件和运动素质,还要求人民具备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而且对人的智力要求标准也比较高。目前,许多人还未认识到舞蹈运动对开发青少年智力的重要性。现在社会上出现了中年人学芭蕾的倾向,这说明了人们到了中年时期才认识到了舞蹈对形体的塑造及大脑智力的维持与拓展的重要性。

在我国幼儿园所进行的各种舞蹈律动活动和幼儿舞蹈表演,其目的就是锻炼幼儿神经系统,提高幼儿中枢神经指挥运动系统的能力,这是开发幼儿智力和能力的重要方法。在青少年时期,舞蹈活动同样具有开发智力的重要作用。舞蹈教育,就是一种特殊方式的“全脑”教育。舞蹈通过动作施展教育,以科学的方法训练身体,使得人类认识世界的各种感觉器官不断的完善和加强,从而促进大脑的完善,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精神上获得自由,提高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应变能力,学会关心别人,加强合作精神。因此,在校园里,安排舞蹈教育这一课程,是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目前,我国教育界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各大、中、小学校相继开设了舞蹈课程,其目的就在于:从教育入手,培养青少年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用舞蹈来训练形体,陶冶情操,培养坚强意志,以达到成才的目的。

三、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

舞蹈能够培养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们的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舞蹈也是同样。如原始社会的舞蹈主要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狩猎﹑耕种的生活,具体表现形态为自娱性舞蹈;奴隶社会的舞蹈,由于阶级分化,出现了娱人歌舞,主要是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的享乐生活;封建社会的舞蹈,由于物质生产的发展,人民得到了一定的自由,各民族民间舞蹈得到了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群众自娱性舞蹈大量出现,舞台上的舞蹈带有了商业性质;社会主义的舞蹈,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人,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转变,舞蹈的内容与形式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舞蹈主要反映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精神面貌。青少年在这个时期,学习了这样的舞蹈,就能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从小树立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拼搏的远大志向。同时青少年学习舞蹈能够接受社会主义政治思想的教育,陶冶情操,并且在学习舞蹈﹑欣赏舞蹈之中不知不觉净化灵魂,认识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使自己变得高尚、善良。

2.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社会

舞蹈是对社会生活形象反映的意识形态,它同其他艺术一样直接反映人类社会的各种现实生活。青少年学习舞蹈后,能通过各种舞蹈来了解不同的社会生活。

用舞蹈来帮助、教育青年一代,早在原始社会就已被原始先民所认识。从上古时代到现代,这种方法一直在延续着。我国现代社会里的各种舞蹈,如《龙之舞》、《鱼舞》等舞蹈,能够帮助青少年了解到广大人民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彝族舞蹈《快乐的罗嗦》,能够帮助青少年了解到广大彝族人民翻身解放的喜悦心情。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舞蹈,能够帮助青少年认识、了解世界各民族的生活习俗与民族的情感﹑爱好。

3.培养青少年舞蹈欣赏的能力

舞蹈欣赏活动与一般认识活动的规律一样,也是从感觉到直觉到思维。只有了解舞蹈艺术的特点、形象以及构成的各种要素,才能很好地进行舞蹈欣赏活动。因此,我们在指导青少年学习舞蹈时,在进行课堂训练的同时,要给学生讲解动作及舞蹈风格形成的来龙去脉,以便使青少年学习舞蹈与欣赏舞蹈的能力同步提高。目前,在我国的校园舞蹈教育中,舞蹈欣赏的教育比较薄弱,这致使许多青少年走进剧场,坐在观众席中,在观看丰富多彩的舞蹈表演时,不知道怎样去欣赏舞蹈,区分不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以及不能很好的运用不同舞蹈审美观念去欣赏舞蹈,这是以往校园舞蹈教育的缺憾,它与青少年进行舞蹈普及教育的不足是有关的。青少年不应之成为学好数、理、化的偏科学生,而应成为符合当今信息时代潮流的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青少年学会欣赏舞蹈是一种文化修养的表现,因此,青少年在学习舞蹈技能的同时,也要学会欣赏舞蹈,在不知不觉地学习中,提高舞蹈欣赏的能力。

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普及性教育模式,认为任何人都有平等的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对中国舞蹈普及教育十分重视的吕艺生教授,在专著《舞蹈教育学》中谈到:“普及型舞蹈教育制度,是一种将舞蹈教育渗透在普通教育中的制度。它与普通教育同步进行,教育覆盖面很宽,这种制度对于提高全民舞蹈文化水平,提高普通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对于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

综上所述,舞蹈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共同为了祖国的后代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参考文献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精选篇7

一、认识要有高度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着眼长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事关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促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上认识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重要性

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操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讲,资金、技术、设备都可以引进,但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可能引进。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是否合格、是否可靠,事关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前途命运,对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全民拥护的基础工程、希望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的战略工程。

2.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出发认识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紧迫性

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令人堪忧,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迫在眉睫。

第一,成长环境恶化。西方文化的涌入,掀起了一股来势不小的崇洋潮,着洋装、吃洋餐,拿洋腔、过洋节。不少未成年人对西方的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情有独钟,却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扫墓祭祖的清明、悼念爱国先人的端午、合家团圆的中秋、登高敬老的重阳不屑一顾。2007年12月,国务院决定把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列为国家法定假日。教育部和已联合决定把每年9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就是一个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与此同时,大量沉渣泛起的社会不良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扭曲了青少年的是非标准和价值观念。有些青少年精神空虚、道德滑坡、行为失范,马加爵、徐力就是其中的典型。

第二,教育软弱乏力。社会不净,家庭不管,学校不力,是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软弱的主要原因。担负着重要职责的中小学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同样显得无助和乏力。一方面,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是孤军奋战,社会和家庭的观念经常与学校的教育不同步也不合拍,形成2>5的怪圈。另一方面,学校自身也存在教育偏位、德智失衡的问题。在升学率占舆论主导的今天,学校不得不把智育摆在突出的位置,领导和教师都知道德育重要,但时常是做起来向后靠,学生的德和智非但没有均衡协调地发展,倒是思想道德教育时常被升学竞争所挤占,德智失衡严重影响着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3.从党的十七大关于学校德育的精神认识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时代性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入系统地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实质,认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扎实有效地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一是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线,锲而不舍地抓好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实践中,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党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站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高度,审时度势,创造性地组织好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实实在在地抓好学校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折不扣地突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根主线,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要紧密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尤其是要紧密结合青少年思想和身心发展的具体实际,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努力适应新形势,认真研究新情况,积极探索新思路,切实解决新问题。要努力通过富有成效的德育教育活动,从小培育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崇高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并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振兴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二是要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教书育人,而教书则必须服务和服从于育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对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适应新形势下教书育人的要求,以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在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要切实做到《报告》中要求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就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党中央的要求,抓住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有利契机,紧紧围绕着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和为人民服务的重点,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不断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实践中,必须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着眼点,统一到党中央十七大要求的战略高度上来,将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提高到民族振兴和发展的长远利益上来,将解决问题的落脚点,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富有成效的教育活动中来。就是说,一定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和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自觉遵守行为规范,自觉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和人民,崇尚科学,创新进步,立志成长为具备崇高思想道德的一代新人。

二、贯彻要有力度

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是新时期新阶段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起点,中央和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学校干部职工更应该主动积极地担起这份责任,要有非同一般的工作力度,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实抓好。

1.更新理念

“育人为本”的观点。对于未成年的中小学生而言,学会做人是第一位的。基础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了人生打基础”,这也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是中小学教育的本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没有理由淡化育人意识,简化育人措施,弱化育人环境。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性教育”的观点。德育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小学应该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与各种歪风邪气争夺青少年学生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

“切实解决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的观点。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减负困难重重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我们不应该把“减负”与提质对立起来,更不要有因课业负担过重而冲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象重现。

“在未成年人教育的三个环节(家庭、学校、社会)中,学校是龙头”的观点。学校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课余实践活动主阵地、广大教师主力军的作用。我们应该主动承担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政治责任,少抱怨外部环境,少叹息学生难管,多反思如何履行自身责任和如何自身示范。

2.走出误区

“德智对立”的误区。认为德育再重要,但不如学生升学、学校的升学率和家长对子女的升学期望重要;认为与社会关注的教学质量相比,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并不那么迫切。

“德智分离”的误区。认为德育和智育是两条线。党团组织、德育处、班主任抓德育,校长、教务处、任课教师抓智育。似乎德育和智育互不相干,成了两条道上跑的车。

应该说,公然持“德智对立”和“德智分离”观点的同志是没有的,对其危险性也是有认识的。问题在于我们可能不自觉地误入歧途,在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中重蹈“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覆辙。要走出误区,重要的还在于我们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意识要强要牢。

3.强化机制

学校成立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建立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德育处组织协凋、班主任各负其责、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班主任、年级组长、团队干部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骨干队伍,作用不言而喻。班主任更要自觉承担起责任,思想观念上不能重智轻德、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工作实践上应该把准学生思想道德的脉博,把思想教育与德育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工作方式上不能对学生思想道德顺其自然或抓“大”放“小”。如北京中关村一小以“学会冲厕”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小”中见“大”,很有成效。

4.落实措施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精选篇8

[论文摘要] 从国内外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是从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而目前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有低龄化倾向,危机事件频发正暴露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取向。本文在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客观的角度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是20 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首倡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enM.E)。积极心理学与传统的病理性心理学不同,它不是把研究视野专注于消极、障碍、病态心理等负性方面,而是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用一种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并以此来激发个体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使生命过得更有意义。

一、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

我国长时间内没有把生命教育作为一个体系重视起来,只是在部分课程教育中有所体现。直到2000 年前后,随着中学和大学校园中自杀事件的不断出现,才开始被关注。生命教育得以重视源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 号)之后,2005 年3 月上海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这是政府教育部门第一次明确了生命教育的定义,但它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继上海之后,其他一些省市的中小学校也相继开展了生命教育,主要是以珍惜生命、日常生活安全知识、面对突发事件如何生存等教育为主。[1]目前高校实施生命教育几乎还是空白。

从国内外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是从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而2007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28.7 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青少年自杀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有低龄化倾向。我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世界预防自杀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自杀在青少年死因中列首位,有近30%的中学生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感到心情郁闷、紧张、厌烦、焦虑甚至恐惧。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调查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危机事件频发正暴露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推动,但很多东西照搬西方的模式,还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体系,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难免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生命教育的理念上存在误区。在现行的教育中,大多是从近几年来青少年越来越高的自杀率、犯罪率等残酷的现实而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而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多限于教育青少年要预防自杀、珍惜生命的理性层面上,仅仅将生命教育看成降低青少年自杀率的工具,当成解决青少年生命问题的权宜之计,并没有对生命教育进行更全面更科学的解读;不是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情绪智力、发挥自身的潜能、塑造完美人格品质等积极层面对生命教育进行思考。

情绪教育的缺失。情绪教育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教育观念,主张教育不应只重视理性知识的传授,也应当培养青少年的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指的是认识自己的情绪、克制冲动、延迟满足、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2]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的研究发现:人生的成就与EQ(情商)的关系远大于IQ(智商)。我国的情绪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较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更加重视青少年理性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情绪智力的培养。

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建构还不到位。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家庭、学校、社会各自的生命教育活动单一,缺乏互动和交流,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生命教育网络系统。在家庭环境中的生命教育一般是隐性的,无计划、无规律,内容往往比较零碎;学校的生命教育通常是接受生命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般没有将这些理论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价值取向;而社会却极少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使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在社会中很容易形成真空地带。因此,充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生命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因素,构建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已是推进生命教育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主张对人性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研究个体如何更好的发展、生活,让人学会分享幸福、创造快乐,使其具有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持生命最佳状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积极的情绪

积极的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重点是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充满希望并乐观地面对未来。积极情绪目前比较公认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六大类:快乐、兴趣、满足、自豪、爱和感恩。

(二)积极的人格特征

所谓积极人格指的是个体能在生活中不断主动追求幸福并时时体验到这种幸福,同时又能使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积极人格理论强调要研究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共同拥有六大类美德:智慧、勇敢、仁爱、公正、克己和超越自我,具体包括诚实、热情、感恩等24种人格特质。

(三)积极的组织系统

积极的组织系统主要研究如何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生命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因素,构建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以便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情绪智力,发挥潜能,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Williams 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和朋友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3]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

(一)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带来新的价值取向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青少年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潜能,以促进青少年更好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生命教育,不应该仅局限于自杀、抑郁、焦虑等消极层面,而应着眼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情绪智力、发挥潜能、塑造完美人格品质等积极层面。倡导积极的生命教育,不仅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积极生命教育不仅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使生命过得更有意义。

(二)培养良好的情绪智力,是我国青少年积极生命教育的关键

情绪智力水平不是由遗传所决定的,是经后天的学习和经验而不断提高的,因此,拥有高水平的情绪智力并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培养良好的情绪智力主要体现在:(1)认识自我情绪的能力,就是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情绪、动机、性格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等,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2)妥善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就是对自己的快乐、愤怒、恐惧、爱、厌恶、悲伤、焦虑等体验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协调。(3)自我激励的能力,就是面对自己欲实现的目标,随时进行自我鞭策、自我说服,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遇到的挫折。(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就是对他人的各种感受,能“设身处地”地进行直觉判断。了解他人的情绪、动机等,并能做出适度的反应。比如,在人际交往中,能从对方的语言及其语调、语气和表情、手势、姿势等透露的情绪情感做出判断。(5)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就是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一个人的人缘、人际和谐程度都和这项能力有关。

(三)塑造完美的人格品质,是我国青少年积极生命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

积极生命教育要把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积极人格品质、进而拥有那些品质作为终极价值目标,使青少年学会用自己的美德与优势去积极面对生活,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建立自尊和自信,使青少年接纳自己,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和克服遇到的挫折,学会积极地适应环境,学会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四)构建多维教育组织系统,为我国青少年积极生命教育搭建了平台

积极的生命教育是个系统的工程,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培养、潜能的发挥、人格品质的塑造、生命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家庭的配合、学校的推进、社会的支持,三者缺一不可。

家庭在青少年生命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持有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给孩子塑造一个充满温馨的家庭氛围,孩子便能从中体验到生命的快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怀着积极关爱的心态去看待外面的一切生命现象,领略到生命的真谛。

目前,学校生命教育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倡导积极的生命教育理念;完善生命教育体制,构建优秀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多学科渗透生命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学校日常生活与管理方面渗透生命教育等。

生命教育除了家庭、学校努力之外,也离不开社会的大力支持。社会要承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抵制不良文化的重任,通过舆论、媒体大力宣传生命的可贵和生存的意义。同时,为了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社会可以建立专门的生命教育机构,完善其机构管理机制,提高其机构人员的专业素质,广泛开展有关生命教育的专题活动,为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许海元.中外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2008,(10).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精选篇9

论文摘要:教学活动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教学理论智慧,更应具有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体验、感悟、反思和探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时课堂进行创造性驾驭,对教学情境高度敏锐,并能够灵活应对的一种综合能力。研究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加速青年教饰自身发展的需要。文章在探寻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培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

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的、情境的、个体的活动,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教学理论智慧,更应具有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体验、感悟、反思和探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课堂进行创造性驾驭,对教学情境高度敏锐,并能够灵活应对的一种综合能力。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条件,它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所具有的教学实珍智慧的多少及其运用情况。本文试图在探寻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形成教学实践智慧.以期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

一、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粗缺失的原因

1.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及实践训练少。

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原来学习的教师教育课程也少,多为《教育学》、《心理学》,而且实践训练的时间短。如许多高校《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为54学时(每周3学时),少的只有36学时(每周2学时),教育实践课程的学时也很少,一般仅为8周。这么少的学时怎能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际应用的能力呢,在教师教育较为完善的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是不容忽视的。美国,心理学一般都在9个学分(162课时)左右,师资培训课程中有大约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用于教学实践,而且平常也有很多走进课堂、与学生相处的机会。我国教师教育课程门类少,教学实践训练时间短,课程教学理论性强。可以想象,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后续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都难以起到应有的指导和支撑作用,更谈不上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2.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缺陷。

教师岗前培训(人职培训)是新补充的教师任教前的职前培训,是一种初步的师范性质的适应性培训。它对新教师转变角色,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完善综合素质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第一步”。从目前的培训看,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是培训内容不全面。现在的教师岗前培训仅限于教育法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师职业道德四门课程,内容不全面。而美国新教师的培训要求为:增加新教师对教学神圣职责的认识;探究和发展新教师的知识技能、表现和操作能力、研究能力;通过他们对职业的奉献,挖掘科研潜力;体现对所奉献职业的快乐和追求。二是培训过程缺少实践性。表现为缺少实践性知识的讲授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培训人数多,培训内容不能结合各专业具体教学的要求,教师也不进行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因此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作用不大。

3.职后继续教育中过于注重学历学位,忽视教学实戏智慧。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理论智慧、工作热情和教学经验等因素的综合。青年教师考虑较多的是学历学位提升,外出进修读研的人数多,而在目前的函授教育中,教育理论类的课程很少(教育学专业除外),而且在三年学习中几乎没有教学实习。由于忽视“校本培训”,忽视教师的课堂行动研究,结果是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而教学实践能力几乎没有多大长进,这不利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综合提高。

4.来自教师个人的原因。

许多青年教师在工作之初,非教学工作时间偏多。有的担任班主任,有的兼任辅导员,有的要协助实验室管理,有时还要完成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这些工作让青年教师付出了许多时间,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研究时间,客观上也延缓了教学实践智慧的形成。从主观上看,由于部分青年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或存在着专业知识的偏差,或主体意识不强,进取心减弱,教学能力提高较慢。

二、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慈的培育

1.改革教师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学科专家型的教师,课程体系呈现单一纵深发展型,没有体现教学工作的专业特点。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看,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调整课程结构。目前的课程结构中,课程比例失调,教育理论课时偏少,必修课比例较大,选修课比例偏少,教育学科课程的地位不高,教学实施常流于形式。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应进行改革,把课程置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设计和规划,在保证稳定性、继承性的同时,增加前沿性知识;在保证课程系统性、完整性的同时,增加专题性、操作性课程。

(2)强化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是教师培养中的关键部分,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莫定基础。但是,目前的实践活动存在着问题,如教育见习实习时间短,实习基地少,指导力量明显不够等。因此,要延长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增加次数;建立高校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类似于临床医学的教学实践情境。

(3)整合课程内容。由于学科发展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综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教育课程要体现这一要求。一是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使学科课程统一于实际的教学情境;二是加强教育专业课程本身的内在整合;三是加强综合课程,开设一定数量的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等,提供系列化的研究性课程。

(4)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贯穿子职前和职后全过程的,教师继续教育不单是提高学历,更重要的是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速教师的自我成长,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要更新继续教育的观念,重视继续教育的理论探讨,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2.形成专业自我。

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库姆斯(Combs)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教师的专业教育》中提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独特的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作为有效工具进行教学的人。”高自我的教师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他们自己和所处的世界,对他人有深刻的认同感,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研究表明,具有强烈的专业自我的教师常常具有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当教师了解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认识到自己教学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时,才能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并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做出适当的调整。在规划、调整、发展中逐步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3.加速自我更新,做成人学习者。

美国学者舒尔曼(Shulman;L.S.)认为,教师的知识掌握包括七大类:教材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与内容相关的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的知识;有关教育目的、宗旨、价值的知识;哲学与历史背景的知识。教师显然和这一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客观上要求“自我更新”,加强自身学习。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自己始终看作是一个学习者,是一个研究者,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

4.将教学成长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

经常性、有针对性的甚至是系统性的反思能形成教师的创造精神,增强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青年教师要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评价,评判教学活动的得失,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以积极的心态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促进教学的成长与发展。反思是教师自主意识的表现,是教师独立于外在压力,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计划,如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学习及何时学习等,而且有意愿和能力将所订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这样不断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对自己的教学发展作出诊断,并寻求新的更好的发展策略。

5.主动争取外援,加强与专家教师的交流。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精选篇10

[论文摘要] 从国内外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是从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而目前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有低龄化倾向,危机事件频发正暴露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问题,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一个新的研究取向。本文在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客观的角度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是20 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首倡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enm.e)。积极心理学与传统的病理性心理学不同,它不是把研究视野专注于消极、障碍、病态心理等负性方面,而是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用一种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并以此来激发个体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使生命过得更有意义。

一、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

我国长时间内没有把生命教育作为一个体系重视起来,只是在部分课程教育中有所体现。直到2000 年前后,随着中学和大学校园中自杀事件的不断出现,才开始被关注。生命教育得以重视源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 号)之后,2005 年3 月上海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这是政府教育部门第一次明确了生命教育的定义,但它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继上海之后,其他一些省市的中小学校也相继开展了生命教育,主要是以珍惜生命、日常生活安全知识、面对突发事件如何生存等教育为主。[1]目前高校实施生命教育几乎还是空白。

从国内外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是从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而2007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28.7 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青少年自杀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有低龄化倾向。我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世界预防自杀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自杀在青少年死因中列首位,有近30%的中学生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感到心情郁闷、紧张、厌烦、焦虑甚至恐惧。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调查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危机事件频发正暴露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推动,但很多东西照搬西方的模式,还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体系,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难免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生命教育的理念上存在误区。在现行的教育中,大多是从近几年来青少年越来越高的自杀率、犯罪率等残酷的现实而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而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多限于教育青少年要预防自杀、珍惜生命的理性层面上,仅仅将生命教育看成降低青少年自杀率的工具,当成解决青少年生命问题的权宜之计,并没有对生命教育进行更全面更科学的解读;不是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情绪智力、发挥自身的潜能、塑造完美人格品质等积极层面对生命教育进行思考。

情绪教育的缺失。情绪教育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教育观念,主张教育不应只重视理性知识的传授,也应当培养青少年的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指的是认识自己的情绪、克制冲动、延迟满足、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2]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的研究发现:人生的成就与eq(情商)的关系远大于iq(智商)。我国的情绪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较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更加重视青少年理性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情绪智力的培养。

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建构还不到位。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家庭、学校、社会各自的生命教育活动单一,缺乏互动和交流,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生命教育网络系统。在家庭环境中的生命教育一般是隐性的,无计划、无规律,内容往往比较零碎;学校的生命教育通常是接受生命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般没有将这些理论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价值取向;而社会却极少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使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在社会中很容易形成真空地带。因此,充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生命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因素,构建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已是推进生命教育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主张对人性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研究个体如何更好的发展、生活,让人学会分享幸福、创造快乐,使其具有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持生命最佳状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积极的情绪

积极的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重点是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充满希望并乐观地面对未来。积极情绪目前比较公认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六大类:快乐、兴趣、满足、自豪、爱和感恩。

(二)积极的人格特征

所谓积极人格指的是个体能在生活中不断主动追求幸福并时时体验到这种幸福,同时又能使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积极人格理论强调要研究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共同拥有六大类美德:智慧、勇敢、仁爱、公正、克己和超越自我,具体包括诚实、热情、感恩等24种人格特质。

(三)积极的组织系统

积极的组织系统主要研究如何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生命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因素,构建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以便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情绪智力,发挥潜能,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williams 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和朋友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3]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

(一)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带来新的价值取向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青少年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潜能,以促进青少年更好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生命教育,不应该仅局限于自杀、抑郁、焦虑等消极层面,而应着眼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情绪智力、发挥潜能、塑造完美人格品质等积极层面。倡导积极的生命教育,不仅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积极生命教育不仅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使生命过得更有意义。

(二)培养良好的情绪智力,是我国青少年积极生命教育的关键

情绪智力水平不是由遗传所决定的,是经后天的学习和经验而不断提高的,因此,拥有高水平的情绪智力并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培养良好的情绪智力主要体现在:(1)认识自我情绪的能力,就是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情绪、动机、性格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等,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2)妥善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就是对自己的快乐、愤怒、恐惧、爱、厌恶、悲伤、焦虑等体验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协调。(3)自我激励的能力,就是面对自己欲实现的目标,随时进行自我鞭策、自我说服,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遇到的挫折。(4)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就是对他人的各种感受,能“设身处地”地进行直觉判断。了解他人的情绪、动机等,并能做出适度的反应。比如,在人际交往中,能从对方的语言及其语调、语气和表情、手势、姿势等透露的情绪情感做出判断。(5)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就是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一个人的人缘、人际和谐程度都和这项能力有关。

(三)塑造完美的人格品质,是我国青少年积极生命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

积极生命教育要把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积极人格品质、进而拥有那些品质作为终极价值目标,使青少年学会用自己的美德与优势去积极面对生活,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建立自尊和自信,使青少年接纳自己,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和克服遇到的挫折,学会积极地适应环境,学会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四)构建多维教育组织系统,为我国青少年积极生命教育搭建了平台

积极的生命教育是个系统的工程,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培养、潜能的发挥、人格品质的塑造、生命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家庭的配合、学校的推进、社会的支持,三者缺一不可。

家庭在青少年生命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持有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给孩子塑造一个充满温馨的家庭氛围,孩子便能从中体验到生命的快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怀着积极关爱的心态去看待外面的一切生命现象,领略到生命的真谛。

目前,学校生命教育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倡导积极的生命教育理念;完善生命教育体制,构建优秀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多学科渗透生命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学校日常生活与管理方面渗透生命教育等。

生命教育除了家庭、学校努力之外,也离不开社会的大力支持。社会要承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抵制不良文化的重任,通过舆论、媒体大力宣传生命的可贵和生存的意义。同时,为了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社会可以建立专门的生命教育机构,完善其机构管理机制,提高其机构人员的专业素质,广泛开展有关生命教育的专题活动,为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许海元.中外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2008,(10).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精选篇11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

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复杂的、情境的、个体的活动,客观上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教学理论智慧,更应具有教学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理解和把握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体验、感悟、反思和探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课堂进行创造性驾驭,对教学情境高度敏锐,并能够灵活应对的一种综合能力。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条件,它影响着教师对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所具有的教学实珍智慧的多少及其运用情况。本文试图在探寻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形成教学实践智慧。以期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成长。

一、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缺失的原因

1.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及实践训练少。

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原来学习的教师教育课程也少,多为《教育学》、《心理学》,而且实践训练的时间短。如许多高校《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为54学时(每周3学时),少的只有36学时(每周2学时),教育实践课程的学时也很少,一般仅为8周。这么少的学时怎能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际应用的能力呢,在教师教育较为完善的国家,教师教育课程是不容忽视的。美国,心理学一般都在9个学分(162课时)左右,师资培训课程中有大约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用于教学实践,而且平常也有很多走进课堂、与学生相处的机会。我国教师教育课程门类少,教学实践训练时间短,课程教学理论性强。可以想象,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后续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都难以起到应有的指导和支撑作用,更谈不上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2.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缺陷。

教师岗前培训(人职培训)是新补充的教师任教前的职前培训,是一种初步的师范性质的适应性培训。它对新教师转变角色,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完善综合素质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第一步”。从目前的培训看,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是培训内容不全面。现在的教师岗前培训仅限于教育法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师职业道德四门课程,内容不全面。而美国新教师的培训要求为:增加新教师对教学神圣职责的认识;探究和发展新教师的知识技能、表现和操作能力、研究能力;通过他们对职业的奉献,挖掘科研潜力;体现对所奉献职业的快乐和追求。二是培训过程缺少实践性。表现为缺少实践性知识的讲授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培训人数多,培训内容不能结合各专业具体教学的要求,教师也不进行实践技能方面的训练,因此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提高作用不大。

3.职后继续教育中过于注重学历学位,忽视教学实戏智慧。

教学实践智慧是教师理论智慧、工作热情和教学经验等因素的综合。青年教师考虑较多的是学历学位提升,外出进修读研的人数多,而在目前的函授教育中,教育理论类的课程很少(教育学专业除外),而且在三年学习中几乎没有教学实习。由于忽视“校本培训”,忽视教师的课堂行动研究,结果是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而教学实践能力几乎没有多大长进,这不利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综合提高。

4.来自教师个人的原因。

许多青年教师在工作之初,非教学工作时间偏多。有的担任班主任,有的兼任辅导员,有的要协助实验室管理,有时还要完成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这些工作让青年教师付出了许多时间,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研究时间,客观上也延缓了教学实践智慧的形成。从主观上看,由于部分青年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或存在着专业知识的偏差,或主体意识不强,进取心减弱,教学能力提高较慢。

二、青年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培育

1.改革教师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的目标偏重于培养学科专家型的教师,课程体系呈现单一纵深发展型,没有体现教学工作的专业特点。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看,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调整课程结构。目前的课程结构中,课程比例失调,教育理论课时偏少,必修课比例较大,选修课比例偏少,教育学科课程的地位不高,教学实施常流于形式。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应进行改革,把课程置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设计和规划,在保证稳定性、继承性的同时,增加前沿性知识;在保证课程系统性、完整性的同时,增加专题性、操作性课程。

(2)强化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是教师培养中的关键部分,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莫定基础。但是,目前的实践活动存在着问题,如教育见习实习时间短,实习基地少,指导力量明显不够等。因此,要延长教育见习实习的时间,增加次数;建立高校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类似于临床医学的教学实践情境。

(3)整合课程内容。由于学科发展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综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师教育课程要体现这一要求。一是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整合,使学科课程统一于实际的教学情境;二是加强教育专业课程本身的内在整合;三是加强综合课程,开设一定数量的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等,提供系列化的研究性课程。

(4)完善教师继续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贯穿子职前和职后全过程的,教师继续教育不单是提高学历,更重要的是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着眼,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速教师的自我成长,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把培训与教育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要更新继续教育的观念,重视继续教育的理论探讨,建立适当的评价体系,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2.形成专业自我。

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对自我从事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库姆斯(Combs)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教师的专业教育》中提出:“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有独特的人格的人,是一个知道运用‘自我’作为有效工具进行教学的人。”高自我的教师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他们自己和所处的世界,对他人有深刻的认同感,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教师专业自我形成的过程。研究表明,具有强烈的专业自我的教师常常具有自觉的职业规划意识。当教师了解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认识到自己教学发展的优势和不足时,才能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并对未来的发展规划做出适当的调整。在规划、调整、发展中逐步形成教学实践智慧。

3.加速自我更新,做成人学习者。

美国学者舒尔曼(Shulman;L.S.)认为,教师的知识掌握包括七大类:教材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与内容相关的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教育环境的知识;有关教育目的、宗旨、价值的知识;哲学与历史背景的知识。教师显然和这一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客观上要求“自我更新”,加强自身学习。教师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自己始终看作是一个学习者,是一个研究者,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实践学习。

4.将教学成长过程作为反思的对象。

经常性、有针对性的甚至是系统性的反思能形成教师的创造精神,增强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青年教师要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理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回顾、分析、评价,评判教学活动的得失,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以积极的心态来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促进教学的成长与发展。反思是教师自主意识的表现,是教师独立于外在压力,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计划,如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如何学习及何时学习等,而且有意愿和能力将所订目标和计划付诸实施。这样不断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对自己的教学发展作出诊断,并寻求新的更好的发展策略。

5.主动争取外援,加强与专家教师的交流。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精选篇12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新常态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着自身能力的发展,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党和国家历来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十分重视,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从战略的高度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要求。2008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以制度的方式扩充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力量。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指出,青少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1],从微观的角度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加以充实。当前,社会各界,包括各级政府、学校、家庭等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地青少年思想道德模范不断涌现。但是,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比如理想信念淡化、集体荣誉感不强、自我意识太强等等,且呈现出多样化、交叉化的趋势。面对新情况,需要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常态来加以应对。何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常态?在中国,“新常态”一词最早是由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中提出的,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新常态,之后被运用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新常态的“新”就是区别于旧,“常态”则是指相对稳定的状态,新常态就是指不同以往的稳定状态。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而言,指的是要敏锐地认识到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新常态,并且去适应它、引领它,让新常态服务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1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新常态的必要性

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新常态的产生并非无中生有,而是由当前社会环境、经济形势、精神文明建设以及青少年精神需求都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决定的。

1.1应对社会新环境的需要

国内与国外两方面的环境发生着新变化。首先,从国内环境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同时也是社会转型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矛盾较为凸显,正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说:“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1],比如贫富悬殊、道德滑坡、等等,看似与青少年无关,但作为“社会人”,如不对其正确引导,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其次,从国外环境来看,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领域的不断扩大,文化的影响日趋突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这一方面为我国青少年学习、利用国外先进文化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增加了其受腐朽文化侵蚀的风险。加之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提高了风险系数。在此背景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应对社会新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护青少年免受腐朽文化的侵害。

1.2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在2011年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处于回落状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但是也需要看到,在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切换、制度环境改变,机会要比过去大得多[2]。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修筑上层建筑的手段之一,在经济新发展的背景下也遇到了新机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得到更大的发挥,而市场经济的深化要依靠诚信,这就需要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未来市场经济的主力军———青少年。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常态。

1.3顺应精神文明建设新阶段的需要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为物质文明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柱。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良好。当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构成了树立“三个自信”、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已经处在推动我国“四个全局”战略的重要位置,其必要性与迫切性不言而喻。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从某种程度上说,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需要与其相契合,从而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器。

1.4满足青少年精神新需求的需要

随着经济大发展、大繁荣带来的物质文化充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步提升。青少年对新事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在内容、载体、形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等特点。但同时,由于青少年在心智方面还未成熟,抗挫能力、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心灵伤害,更有甚者转化为心理扭曲。青少年时期对一个人来说,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他们在这一时期的强烈求知欲与“成长中的烦恼”,需依靠思想道德教育在其中发挥不可代替的、指路明灯的重要作用。

2如何构建青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新常态

在面对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以及青少年需求都在逐渐产生新常态的形势下,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也需要在理念、内容、方法、载体等方面积极适应并创新发展,从而成为新常态。

2.1教育理念上: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德育与智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深化青少年道德认知、培养青少年道德情感、陶冶青少年道德情操、形成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是德育的主要目标与任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专业知识技能是智育的主要目标与任务。从这来看,德育与智育具有巨大的区别。当前,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最大目标,但是现实中,大多数学校仍以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首要标准,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除了思想品德课之外,少有其他德育渠道。德育的缺位会导致智育成果向负面转化。只有德育与智育的有效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育的成果。因此,在新常态下,必须将德育与智育牢牢地结合在一起。首先,把德育融入教师考核中。教师是实施德育与智育的最直接主体,因此,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需要从教师方面着手。在未来的教师考核中,不能仅仅测量如学生考试优秀率等智育指标,还需要将德育指标融入教师考核中去,比如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等。其次,把德育融入学校考核中。学校是决定校园氛围的重要因素,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需要对学校进行可行的德育水平考核。对德育的考核应该包括是否设置德育课程、是否有德育活动,同时还需要对学校的德育效果进行考核。最后,把德育融入学生考核中。当前,各中小学对学生们都进行了思想道德考核,它已经成为了考核学生的一个方面,但是仅停留班主任对其的思想品德评语上。要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思想道德的重要性,需要加大对其的考核力度,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测评,进而达到德育的目标。

2.2教育内容上:历史教育与时代教育相结合

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让人在审视的过程中真正认识自己。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能够让其对中华民族、中国有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并且运用中华传统美德作为自己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的标准。全球化进程加快,青少年需要对当前的社会形势有一定的认识,对不良现象有正确的判断。因此,在新常态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既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要符合时代特点,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保持生机与活力。首先,深化历史教育。当前的历史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最为主要的就是学习历史课。深化历史教育,需要调整每一阶段历史课程,让其符合青少年各个阶段的需求。其次,强化时代教育。时代教育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学中相对较弱,而在大学中得到加强,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中。中小学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阶段,也需要对其进行时代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时代教育,可以通过相应的课程设置和班级活动来实现,一方面增加了课程的丰富性,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最后,将历史教育与时代教育相结合。历史与现实本来就具有不可分割性,对青少年进行历史与时代教育需要将二者相结合。要将时代教育融入历史教育的总过程中,让青少年在对比的过程中深化对历史的认知,更加清晰地认识当今形势。

2.3教育方法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当前,我国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多为理论教育。理论教育能够让青少年对思想道德教育有个系统的认识,为自己的道德认知与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离现实社会有一定的距离,仅仅注重理论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实践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青少年的道德体验,进而提升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认同感,是稳固和扩大教育活动阵地的重要举措。但是,实践教育没有理论教育作为支撑,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在新常态下,需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首先,保证理论教育品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需严格的审查,在符合历史的基础上,还需要增强其认可度与接受度,让其真正发挥出教育的作用。其次,创新实践教育方式。在完成相应的理论学习后,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实践教育。比如游览红色景点,观看红等等,让青少年在体验中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最后,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对于实践教育的内容,应该与理论教育相对应,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青少年对理论的认知与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理论学习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2.4教育载体上:线上载体与线下载体并重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得以实现。线上载体指的是运用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呈现出教育内容的媒介。与此相对应的线下载体主要是指实体存在的媒介,比如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等。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多为线下载体。在新常态下,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随着科技发展,网络传播的力度与速度已在许多领域里得到证明。这一载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时效性强、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等等,而网络对青少年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接受度。当然,网络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信息失真、网络成瘾等等。因此,在运用网络载体时,需要将网络载体与课堂载体相结合,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首先,运用线上资源呼应线下教学。当前,许多学校在自己的门户网站上开设了相应的网络课程,这可以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两点:第一,对于网络课程需要与线下课程有所区别,不能仅仅是将线下课程搬到了网络上,还需要增加课程的趣味性。第二,不能以增加网络访问量为由变相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其次,运用线上资源促进师生互动。教师应该是青少年的良师益友,应该发挥其对青少年的指导与引领作用。因此,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搭建教师与青少年双向互动的平台,教师可以较好地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及时对可能发生的偏差进行纠正。最后,运用线上资源为青少年搭建排忧平台。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因素很多,其中重要一点就是青少年面对的困难与忧虑。因此,可以建立专门针对青少年的BBS,青少年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请专家做客,及时对青少年的烦恼与困惑进行解答与疏导。

作者:程晓娟 叶璇 刘挺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38

2武红昌,中学生道德问题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精选篇13

关键词 E-游戏;青少年;多元智能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032-03

1 概念厘定

1.1 E-游戏

“游戏”一词在汉语中最早见于《韩非子·难三》:“管仲之所谓言室满室,言堂满堂者,非特谓游戏饮食之言也,必谓大物也。”《乐府诗集》的《懊农歌》中也记载:“黄牛细犊车,游戏出孟津。”“游戏”在此主要指玩耍、嬉戏和娱乐。在古希腊语中,游戏(Paidia)一词的词根与教育(Paideia)的词根相同,指儿童的活动。从中西方“游戏”一词的辞源来看,游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基本方式。游戏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由人类内在需要引发的愉快的活动,是人类体验快乐、寻求满足、获得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

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游戏这一新兴的娱乐方式开始出现。1958年物理学家威利·希金博特姆(Willy Higinbotham)研发了名为“双人网球”(Tennis for Two)的世界上最早的视频游戏,从此电子游戏被正式写入人类历史。1961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史蒂夫·拉塞尔(Steve Russell)创作了名为“空间大战”(SpaceWarl)的电脑交互式游戏,从此电子游戏逐渐走入家庭,成为人们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娱乐方式,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伙伴,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将这些运行在电子产品(如掌机、街机、计算机、手机、网络等平台)上的游戏称之为广义的E-游戏(Electronic Game)。

而狭义的E-游戏便是其中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并开发的游戏,具有以下特征:以计算机、网络为游戏平台;游戏者依靠鼠标键盘间接操纵道具,不需直接接触游戏道具;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环境;游戏规则具有绝对约束力;游戏过程中伴随着紧张、愉快的情感[1]。本研究所指即是狭义的E-游戏,指通过电子方式创设虚拟场景,使得游戏者利用游戏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独自或群体分工合作并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进行能满足其交互、竞争、控制、幻想、好奇、挑战与反馈等需求的活动[2]。

1.2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及其助手经过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于1983年在其《智能的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系统地提出,并在后来的研究中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包含8种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之后,便在世界各国的教育领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以美国为中心辐射全球各国,给世界各国的教育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期望通过对E-游戏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的实证研究,探讨E-游戏对青少年多元智能的促进作用,促使其朝着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实证研究方法开展,所采用的调查问卷是根据调查目的及内容,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游戏调查问卷,综合许多游戏的特点编制。调查问卷经过初期测试分析,对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修改后,才正式用于调查。考虑到大一学生判断问题的能力较强,学业压力较小,有更多的时间接触E-游戏,故而调研对象选择大一在校生。调研共发放问卷400份,共回收386份,回收率96.5%;其中有效问卷37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8%。本次调研的问卷设计主要包括游戏者基本信息、接触E-游戏的时间、常玩E-游戏的类型调查、E-游戏在多元智能培养方面的作用以及8种智能测试题目。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及Excel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青少年接触E-游戏的时间

如图1所示,本次问卷统计结果表明,95%的青少年学生都玩过E-游戏,其中有3年以上游戏龄的学生占到被试的74%,这些数据足以证明E-游戏对青少年构成巨大的吸引力。E-游戏给青少年带来极大乐趣的同时,也极易对他们的学习和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其负面影响让人极为忧心。电子游戏现已不单单是一种娱乐活动,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认为它们完全无益于教育,甚至是将其视作“电子”而强烈排斥阻止孩子接触游戏的观点与做法从某种程度上看,就好比让孩子背离社会发展轨道,拖缓孩子学习成长的步伐。因此,回归E-游戏娱乐的真谛,发掘E-游戏潜在教育价值,尊重游戏背后教育意义的施展以及个体在游戏中所获得的真实的成长[3]的呼声开始冒出,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有学者采用思辨和分析的方法从E-游戏特点及意义出发,研究和论述其在青少年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出E-游戏具有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的结论[4-5]。

3.2 青少年常玩的E-游戏类型

目前常见的游戏类型有角色扮演类游戏(RPG)、策略游戏(SLG)、冒险游戏(AVG)、模拟游戏(SIM)、益智类游戏(PUZ)等类型,不同类型的游戏有着自身的特点。如图2所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颇受青少年青睐的E-游戏类型分别是射击类、策略类、角色扮演类。通过与被调查者访谈,之所以喜欢E-游戏,与游戏生动的情境、绚丽的画面、形象逼真的人物、较强的交互性等带来的沉浸感是分不开的。有趣健康的游戏可以给予他们对身边事物的认知与体验,增长他们的学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健全的性格。

3.3 E-游戏在多元智能培养方面的作用

传统教育注重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的培育和开发,而今多元智能的提出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学生的发展。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潜力将自身的每一项智能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每项智能的发展潜力不仅与个体的遗传因子相关,还与其后天所受教育和生存环境相关。E-游戏对智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因兴趣、成就感等因素,能自主地完成学习内容,使得观察、动作协调等能力得到发展。从多元智能的培养开发看,E-游戏可以是一种很好的环境、资源、工具、手段。不同的E-游戏在智能开发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对各单项智能的培养开发效果不一,如益智类游戏依靠游戏内容的推理、归纳手段培养游戏者的数理逻辑智能,体育类游戏通过影响游戏者对体育运动的身体姿势建构开发其身体运动智能,角色扮演类游戏通过游戏者心理体验式的参与培养其内省智能,等等[6]。

本调查以《劲舞团》《完美世界》为例,将被调查者在玩游戏过程中可获得的8种智能分为完全符合、基本符合、部分符合、完全不符合、不确定5个维度,调查结果见表1、表2。

《劲舞团》是由韩国T3娱乐公司开发的一款舞蹈类休闲音乐网游,其充满个性的可爱3D人物造型、刻画细致的人物及连贯的肢体动作、任意搭配时尚个性的装饰品吸引了玩家视线。劲舞团的歌曲风格从R&B、Hip-Hop一直到电子舞曲,不论中国、韩国、日本还是欧美的流行音乐应有尽有。玩家可以跟随音乐节拍,在键盘上敲击屏幕显示的对应箭头,完成动作后,游戏中的虚拟人物就会跳出不同的舞蹈动作。调查数据显示,《劲舞团》游戏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尤其是在培养游戏者音乐韵律智能(前三项共占97%)、身体运动智能(前三项共占93.1%)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此游戏包含丰富的声音,需要玩家借助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音乐因素,跟随音乐模仿舞蹈动作,从而更好地完成使命或获得更高积分。

自然观察者智能主要体现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对大自然的各种物体非常敏感,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关注自然事物的发生变化及其发展,自然知识越来越丰富[7]。《完美世界》是由北京完美世界公司历时3年精心打造的一款大型多人在线全三维网络游戏。游戏以开天地为引子,在中国上古神话传说的基础上营造一个独特的历史空间,以史诗般的背景和的波澜壮阔的剧情,为玩家展现了一个古老神秘的奇幻世界。调查数据显示,《完美世界》游戏促进玩家多元智能的发展,尤其在培养游戏者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方面(前三项占87%)具有独特的优势。这类游戏以自然界为依托,让游戏者在游戏中了解自然界的规律、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需要根据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把握、对事物形态的有效观察与辨认或分类、细致观察并分析团队以及对方成员的行为状态才能做出决策,从而通过游戏关卡。该类游戏能够培养玩家对社会的观察分析能力。游戏中蕴涵了大量的科学问题,展现了大自然的奥妙,激发玩家观察自然的兴趣和意识,让玩家在游戏中思考自然界的问题,给玩家提供了事物结构认知和探索的情境,使得玩家在这种情境中完成游戏的任务。

4 结语

不同类型的E-游戏对培养开发青少年单项智能具有不同的优势,应发挥其所具有的智能开发的优势,减少对青少年智能发展的不利影响,在选择游戏时应根据智能培养目标来进行有效选择。如想通过电子游戏来开发青少年身体运动智能,那么就应选择倾向身体运动智能类E-游戏。在当前E-游戏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游戏设计开发人员和教育人员应该合理设计开发游戏作品,让其成为促进青少年多元智能发展过程中的教育资源,减少游戏的负面影响,从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词语“游戏”的解释[EB/OL].http:///cd/ci/12/ZdicE6ZdicB8ZdicB8291012.htm

[2]王琴.E-游戏化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3]黄照翠.电子游戏影响玩家多元智能的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4]任秀平,李艺.电子游戏的分级与分类问题的教育视角论证[J].远程教育杂志,2009(2):66-69.

[5]殷亚林,刘延申.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新思路:电子游戏与校本课程的整合[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61-64.

[6]田爱奎,杨瑛霞,夏天.数字化游戏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06(1):37-41.

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精选篇14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青少年 生命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20 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首倡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enM.E)。积极心理学与传统的病理性心理学不同,它不是把研究视野专注于消极、障碍、病态心理等负性方面,而是倡导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用一种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并以此来激发个体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使生命过得更有意义。 

 

一、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现状 

我国长时间内没有把生命教育作为一个体系重视起来,只是在部分课程教育中有所体现。直到2000 年前后,随着中学和大学校园中自杀事件的不断出现,才开始被关注。生命教育得以重视源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 号)之后,2005 年3 月上海制定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这是政府教育部门第一次明确了生命教育的定义,但它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继上海之后,其他一些省市的中小学校也相继开展了生命教育,主要是以珍惜生命、日常生活安全知识、面对突发事件如何生存等教育为主。[1]目前高校实施生命教育几乎还是空白。 

从国内外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是从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而2007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28.7 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青少年自杀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有低龄化倾向。我国卫生部门在2007年“世界预防自杀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自杀在青少年死因中列首位,有近30%的中学生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感到心情郁闷、紧张、厌烦、焦虑甚至恐惧。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最新公布了一项全国性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调查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危机事件频发正暴露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推动,但很多东西照搬西方的模式,还没有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体系,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难免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生命教育的理念上存在误区。在现行的教育中,大多是从近几年来青少年越来越高的自杀率、犯罪率等残酷的现实而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而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多限于教育青少年要预防自杀、珍惜生命的理性层面上,仅仅将生命教育看成降低青少年自杀率的工具,当成解决青少年生命问题的权宜之计,并没有对生命教育进行更全面更科学的解读;不是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情绪智力、发挥自身的潜能、塑造完美人格品质等积极层面对生命教育进行思考。 

情绪教育的缺失。情绪教育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种教育观念,主张教育不应只重视理性知识的传授,也应当培养青少年的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指的是认识自己的情绪、克制冲动、延迟满足、自我激励,认识他人的情绪,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2]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的研究发现:人生的成就与EQ(情商)的关系远大于IQ(智商)。我国的情绪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较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更加重视青少年理性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情绪智力的培养。 

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建构还不到位。生命教育是一项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家庭、学校、社会各自的生命教育活动单一,缺乏互动和交流,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生命教育网络系统。在家庭环境中的生命教育一般是隐性的,无计划、无规律,内容往往比较零碎;学校的生命教育通常是

[1] [2] [3] 

接受生命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般没有将这些理论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价值取向;而社会却极少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使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在社会中很容易形成真空地带。因此,充分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生命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因素,构建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已是推进生命教育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主张对人性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研究个体如何更好的发展、生活,让人学会分享幸福、创造快乐,使其具有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持生命最佳状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积极的情绪 

积极的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重点是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充满希望并乐观地面对未来。积极情绪目前比较公认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六大类:快乐、兴趣、满足、自豪、爱和感恩。 

(二)积极的人格特征 

所谓积极人格指的是个体能在生活中不断主动追求幸福并时时体验到这种幸福,同时又能使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积极人格理论强调要研究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共同拥有六大类美德:智慧、勇敢、仁爱、公正、克己和超越自我,具体包括诚实、热情、感恩等种人格特质。 

(三)积极的组织系统 

积极的组织系统主要研究如何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生命教育资源,调动各方的积极因素,构建生命教育多维网络系统,以便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情绪智力,发挥潜能,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Williams 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和朋友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对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启示 

 

(一)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我国青少年生命教育带来新的价值取向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青少年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挖掘潜能,以促进青少年更好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生命教育,不应该仅局限于自杀、抑郁、焦虑等消极层面,而应着眼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情绪智力、发挥潜能、塑造完美人格品质等积极层面。倡导积极的生命教育,不仅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积极生命教育不仅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使生命过得更有意义。 

(二)培养良好的情绪智力,是我国青少年积极生命教育的关键 

情绪智力水平不是由遗传所决定的,是经后天的学习和经验而不断提高的,因此,拥有高水平的情绪智力并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培养良好的情绪智力主要体现在:()认识自我情绪的能力,就是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情绪、动机、性格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等,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妥善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就是对自己的快乐、愤怒、恐惧、爱、厌恶、悲伤、焦虑等体验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协调。()自我激励的能力,就是面对自己欲实现的目标,随时进行自我鞭策、自我说服,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遇到的挫折。()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就是对他人的各种感受,能“设身处地”地进行直觉判断。了解他人的情绪、动机等,并能做出适度的反应。比如,在人际交往中,能从对方的语言及其语调、语气和表情、手势、姿势等透露的情绪情感做出判断。()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就是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一个人的人缘、人际和谐程度都和这项能力有关。 

(三)塑造完美的人格品质,是我国青少年积极生命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 

积极生命教育要把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积极人格品质、进而拥有那些品质作为终极价值目标,使青少年学会用自己的美德与优势去积极面对生活,体验成功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建立自尊和自信,使青少年接纳自己,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和克服遇到的挫折,学会积极地适应环境,学会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四)构建多维教育组织系统,为我国青少年积极生命教育搭建了平台 

积极的生命教育是个系统的工程,青少年情绪智力的培养、潜能的发挥、人格品质的塑造、生命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家庭的配合、学校的推进、社会的支持,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