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2-29 14:41:56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精选篇1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积极心理

The effects of locus of control, social support on positive psychology of underg raduates. Dai Hui, Li Yi'an.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LiaochengUniversity, Liaocheng 252059,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ocus of control and so cial support on positive psychology. Methods 284 college studen ts were tested by I-E, SSRS, GHQ-20. Results ①College students o f different locals of control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ocial support and theutilization of support; ②Thev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social support; ③Social support and psy chological control were significant to predict the increase of mental health (P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Iocus of control; Social support; Posi tive psychology

大学生是一个广泛而引人关注的群体。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不仅与其内在的本体因素有关 ,同时还受许多外在诱发因素的调节和影响。

当一个人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否向外界主动地寻求帮助,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 对所建立的支持系统的利用都反映了其应对问题的归因,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是相互作用 共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的相互关 系的研究显得不甚深入,本文将运用实证的方法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 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发展研究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研究大 学生的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对其积极心理的影响,必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与心理和谐的全面提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聊城市某大学本科一、二、三年级学生为研究被试 ,每个年

级随机选取文理专业各一个班,共发放调查问卷302份,收回有效问卷284份,有效 率94%。其中男生115人(40%),女生169人(60%);文科生178人(63%),理科学生106人 (37%);大一82人(29%),大二102人(36%),大三100人(35%)。

1.2 工具

1.2.1 一般健康问卷GHQ-20 由李虹、梅锦荣修订而成,包括3个维度:自我肯定、忧郁和 焦虑,共20道题目,要求被试用“是”或“否”指出近几周的感觉。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 数为0.743。在本研究中,我们把忧郁和焦虑的总分之和作为消极心理的得分,把自我肯定 总分减去消极心理得分之差作为被试积极心理的得分。

1.2.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由肖水源修订,10个条目共测量3个维度:客观支 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对量表进行了局部修改:将第三个条 目中的“邻居”改为“舍友”;第四个条目中的“同事”改为“同学”;第五个条目中的“ 夫妻”改为“恋人”,同时删去“儿女”一栏;第六、七条目中的“配偶”改为“恋人”, “同事”改为“同学”,“工作单位”改为“学校” ;第十条目中的“工会”删除。该量 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2.3 心理控制源量表(I-E量表)[2]包括23个项目和6个插入题,每个项目均 为一组内控性陈述和外控性陈述,要求被试必须从中选择一个。对外控性选择计分,得分范 围在0(极端内控)到23(极端外控)之间。

1.3 方法 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对研究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录入、整理,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 :描述统计、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

2 结 果

2.1 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描述统计结果 见表1。

2.2 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表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理控制源(外控性)与社会支持的各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

2.3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见表4。

表3结果显示,不同控制倾向大学生所得到的社会支持(包括主观和客观) 及对支持的利用度 都有明显的差异(P

2.3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相关。社会支持中除主 观支持与自我肯定不存在显著相关外,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与GHQ-20各 因子间都存在显著相关。心理控制源(外控性)与GHQ-20各因子间都存在着显著的相关,与 自我肯定、积极心理存在着显著负相关,与忧郁、焦虑、消极心理存在显著正相关。

2.4 心理控制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回归分析 见表5。

大学生积极心理对心理

表5控制感、社会支持的多元回 归分析

标准回归系数 tP心理控制源总分-0.293 -5.17

以GHQ-20的积极心理为因变量,以心理控制源总分和社会支持各因子得分为自变量,采 用逐步回归法进行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5)表明,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只有心理控 制源总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其联合解释的积极心理变异量为15.2%。标准化多元回归方程为 :积极心理=-0.293×心理控制源总分+0.196×社会支持总分(F=25.23,P< 0.001)

2.5 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积极心理的路径分析 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我们建立了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影响大学生 积极心理的路径图(见附图)。

由附图可以看出,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都有直接影响作用。心理控制 源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影响,既有直接作用,又通过影响社会支持水平而间接影响大学生的 积极心理。

3 讨 论

3.1 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和社会支持关系密切 本研究发现,内控型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支持的利用度上得分 高于外控型大学生,即内控性越高,获得的社会支持越明显,外控性越高获得社会支持越少 。这是因为,与外控型学生相比,内控型学生较不相信机遇和运气, 不怨天尤人, 表现出良 好的处事心态,容易获得同辈和长辈的好感、赞许。

3.2 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存在重要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感与自我肯定、积极心理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忧郁、焦 虑等消极心理因素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外控性归因的大学生因对自身的控制感低,自 我肯定等积极心理成分较少,进而影响到个体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而内控性归因的大学生 ,在生活、学习中遭遇挫折时,习惯从自身寻找原因,并能调整自己的认知方式以适应情境 的需要,其自我肯定等积极心理成分较多,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要好。回归分析和路径分 析的结果表明,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影响,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通过社会支持产 生的间接作用。

3.3 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作为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能对人们心理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 影响 社会支持的多少是产生心理冲突和心理危机的重要来源,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 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纽带,他们必然要从社会或他人获得支持和帮助来解决自己面临的矛盾或 困境,如果获得的帮助或支持越多,他们的矛盾或困境就越容易应付,心理就会朝着良性的 、健康的方向发展,获得社会支持的程度越高,积极心理水平越高,获得的社会支持的程度 越低,积极心理水平越低[3]。

当代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 或挫折时,容易出现心理波动和心理危机,需要获得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地的支 持或帮助才能解决这些危机,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并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并力所能及地为别 人提供社会支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归因方式评价生活中出现的各类消极生活事 件,以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寻求社会支持来解决问题,从而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促进自身 健全人格的养成与心理和谐的全面提升。

4 参考文献

[1,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0-131,330-332

[3]曾九江,叶金辉.心理控制源、社会支持对特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江西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16-18

[4]张雯,齐光辉,郑日昌.师范大学生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2001,15(2),81-82,87

[5]杨莉.心理控制源与师范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1,18 (1),58-61

[6]刘春梅,刘刚.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发展特点的研究.教育探索,2007,5,9 -10

[7]王柳生.农村初中生社会支持系统与心理控制源关系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 04,19(4),33-40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精选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体验 积极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技工院校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有研究发现,技校学生的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以及阳性均分均高于全国正常水平。因此,在技工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而当前的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一种“类德育化”的现象。这种做法,在造成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的同时,在教育模式上,这种教育还越来越呈现出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倾向。因此,本研究将集中对如何在技工院校进行社会体验模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希望能为技工院校乃至各类学校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可行建议。

一、相关研究

针对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已经证实:与其他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技工院校学生通过视听觉学习渠道来获取知识的效率明显弱于前者。这个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不能在技工院校取得良好的效用。

同时,由于技工院校学生的校园生活模式不同于大学,大学生的心智发展更为成熟,能够借助学校平台衍生出一整套完整的自我教育活动体系,并积极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相反的,技工院校的学生尚未找到有效和完善的自我同一途径。作为德育教育补充的课外教育活动,也很难吸引学生参与。

针对心理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幸福”一词。这种观点和美国心理学家西格曼的观点相符。西格曼认为,心理学应该对力量等优秀品质展开研究。在这种观点下,心理学研究工作应该包含几个层面,其中主观层面是要积极去体验;个体层面则要对积极人格特质进行研究。

基于此,本研究将在各种实践教育的基础上,对技工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体验模式进行探究,以期有效发挥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二、对象与方法

1.研究工具

研究使用SCl-90量表。

2.研究程序与研究对象

参考有关资料,设置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活动程序。志愿服务为常规活动,每1至2个星期开展一次;社工站活动不定期举行;团队拓展每个月进行一次;家长小组每个学期举办1至2期;创新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

研究小组在广州市某技师学院随机选择两个班构成实验班和对照班。其中男生53人,女生32人,共计85人。

三、结果

1.组间比较

实验前后两组间阳性项目数和各项心理指标并无显著性差异(P>0.5)。试验后在阳性项目数和各项因子(躯体化除外)得分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2.实验组不同性别测试结果比较

男生在躯体化因子上前后得分有所降低,但是差异不显著(P>0.5),其余因子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P

四、讨论

通过社会体验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说明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之外,学校可以创造性地设置平台,以积极心理体验为手段,帮助学生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发展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实验表明,实验组实验前后在阳性项目数、人际敏感、焦虑等因子上出现十分显著差异,这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工作提供了参考。技工院校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三类: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就业压力,问题产生归因于不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我概念水平低下。因此技工院校应该创造性地开展一些社会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在积极的社会体验中发现内在幸福的自我。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精选篇3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社会文化 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复旦投毒案尚未告破,大洋彼岸的象牙塔内又惊闻枪声。令人深思是什么原因让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选择非理性甚至是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在社会舆论广泛探讨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之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是悲剧的主要成因。本文结合时事事件,从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出发,就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和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两个因素,阐述两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1 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又称心理卫生。从国外研究看,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健康就是“爱与工作的能力”,“勤勉地完成任务、做好工作”;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在适宜的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其自身特点相符合的结果;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自我实现、自我接纳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元素。从国内研究看,林崇德(2003)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既包括积极的、消极的情绪情感,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自尊;姚本先(2010)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尽管,社会文化大相径庭,但国内外就心理健康的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可比较的。参考相关文献,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为:智力水平正常、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平衡积极、社会适应良好、情绪乐观向上、意志行为健全、人格统一完整、心身特征一致。①

2 社会文化与心理健康

“文以化之天下”,文化本义就是通过社会性的规范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②它是社会里一群人共同遵循的特殊生活方式, 表现在其传统思维、信仰、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经由世代相传而保留,也是群体人们所遵照的行为准绳。③“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④因此,人的行为深深的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受社会文化的控制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也不例外。这种影响可分为三个方面,(1)对人的知觉、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方式的潜在影响;(2)价值观的影响;(3)可观察的外显特征的影响,如语言、风俗等。同时,社会文化通过两个途径,即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教化和非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渗透,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⑤

价值观是个体行为因素的主要动力。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表现为:个体与他人的合作;对集体尊崇,遵从公共规则,追求公共价值;与他人、集体利益矛盾冲突时的牺牲。⑥个体主义的价值观表现为独立性和自主意识,提倡实现个人的目标和愿望, 反对任何外来的影响和压力。⑦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同个体主义价值观的碰撞。高等院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理念的阵地,价值观冲突在所难免。由此引起的心理健康标准的变化使得个体面临更多内在的挑战。社会舆论在此背景下,对校园悲剧的反思,将悲剧的形成看作是学校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是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进行考量,认为个体出现问题源于社会。

3 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self),指个人的反身意识,即以自身为对象的意识。⑧与其将之看成一种概念,不如看成一种体系,包含功能、结构和发展三部分。Burns(1982)认为自我意识的功能是,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对经验的解释、决定人的期望。⑨ Freud认为自我包含在人格结构中,可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Rosenberg(1979)认为自我概念结构可划分为:现在自我、期望自我与表现自我。⑩关于自我概念发展,其核心机制是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及与他人的相互作用,Cooley(1992)称其为“镜像过程”形成“镜像自我”,Mead(1934)称其为“一般化他人”。豘总之,自我意识对个体的行为有着调节和定向的作用,体现着人的自主性。同时,自我意识同社会化紧密联系,共同指引着个体的行为。

大学生是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一方面,可以自由支配个体的行为和自主思考,另一方面,也明晰社会规范对于个体的约束,接受教育对其社会化的改造。复旦投毒案中嫌疑人林某,高学历,为人谦虚,因与室友发生口角,遂投毒谋杀,死者刚直博。从心理健康的标准看,与人的摩擦便产生如此极端行为,心理不可谓健康。同时,人际交往的挫折情境下,便动杀人念头,其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亲和性差。此外,死者黄洋的直博经历也成为悲剧的诱因。总之,人际交往挫折及“妒忌”心理折射出林某自我意识的不完善。

4 小结

人的行为导向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依赖于外部情境,如社会文化,二是在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下实现的自主性。校园悲剧的成因既是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也是行为个体的自我选择,甚至是毁灭。在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下,浮躁的社会气息、成功学的泛滥以及成绩动机(performance goals)的教育模式等社会文化因素与自我心理健康意识等自我意识的长期忽略的教训是深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空谈,须从以上两个角度深入。

注释

① 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9.

② 李平.中国文化概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③ 曾文星.华人的心理与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④ 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⑤ 张向葵,丛晓波.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3):229-233.

⑥ 杜鸿林,赵壮道.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与现代化,2011.4:53-57.

⑦ 李灏,翟石磊.基于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价值观的中美思维模式的反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9-124.

⑧豘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精选篇4

    论文摘要:音乐学习具有社会性,是主体的社会化过程。主体音乐审美心理的生成离不开一定的社会音乐环境,它是主体与一定音乐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音乐环境,指围绕在人的周围并对人的音乐心理产生实际影响的客观音乐世界。从教育学的角度理解,环境是指对主体的音乐心理产生教育影响的各种外在因素,特指那些自发的、非计划的影响,以区别于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教育影响。“人从来就是特定文化和环境的产物。”①随着个体的成长,社会音乐环境对其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逐渐增大。这种影响是广泛的、直接的,又是复杂的、深远的、不受时空限制,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音乐环境的影响,是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环境因素是个体心理包括音乐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良好的音乐遗传素质仅为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提供潜在的可能性,而环境则不仅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且还决定了其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②

    社会音乐环境是如何对个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的呢?从音乐文化学视角来看,音乐文化环境是一个运动着的、开放性的、生成性的音乐文化整体结构,是由社会音乐意识、音乐形态和音乐行为三个层面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社会音乐意识是一种隐性的音乐教育环境,音乐行为和形态是一种显性的音乐教育环境。在此,我们主要从隐性和显性环境两个不同的方面,来探究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产生的影响。

    一、隐性社会音乐环境

    社会音乐意识是主体对音乐本体所特有的心理反应形式,是隐性的音乐环境。它“体现为特定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存在环境的感受意识”。③音乐意识的核心更多地体现为主体对自身生命意义、价值、目标、信仰等共同信念,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主体的生命意识的积淀。在现实音乐环境中,各种存在于音乐文本中的音乐审美观念、音乐价值观念,主体的音乐审美态度、审美情趣,一定社会的音乐教育观念及音乐作品中蕴含的音乐家的音乐思想等,构成了音乐环境的意识层。

    社会音乐意识对主体的音乐心理具有能动作用,其能动作用是间接的,又是广泛的、深远的,往往左右一定社会的音乐发展方向、速度和质量。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思想认为,音乐具有审美功能、德育功能,还具有政治功能。儒家大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主张将音乐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主体,把音乐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最高手段。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广要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孟子说:“人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上心》)荀子认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乐论》)《乐记》曰:“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又曰:“大乐与天地同和”,“礼者别异,乐者合同”,“乐者敦和”,“乐者,天地之和”。儒家的这些关于音乐价值的观念,发展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主体音乐意识。这种音乐意识激励着那些想跻身上流社会的人们去努力学习音乐。所以,从那以后,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莫不操琴弄乐,以之怡情养性。

    一般来说,社会音乐意识是以观念的形式对主体的音乐学习心理产生影响,推动主体的音乐实践活动。社会音乐意识体现在音乐教育方面,转化为音乐教育的政策、音乐教育理念。它需要政策的执行者去贯彻、实施,然后作用于个体,促进个体的音乐学习。例如,本世纪初,我国进行了音乐新课程的改革,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重新审视了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提出了新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新课标》提出:“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④《新课标》认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四个方面,并把“审美体验”确定为音乐课程的核心理念。新课标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促进了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也促进了整个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

    二、显性社会音乐环境

    音乐形态和行为构成显性的社会音乐环境。社会音乐的形态层是指音乐的直接表现形式,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物化对象。由音乐符号、音乐文本、乐器、音像制品和音乐音响的时空运动等形式要素构成,是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方式。社会音乐行为层,是指社会音乐的实践活动,是社会音乐意识的直接表现。社会音乐活动有群体性、组织性的特点。如各种各样庆典活动的音乐演出、音乐比赛交流活动。社会音乐的形态层和行为层共同构成了现实的、显性的音乐环境,这种显性的音乐环境可分为音乐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

    1.听觉环境

    音乐听觉环境是音乐的音响运动环境,由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力度、和声等音乐的形式要素以及其所在的时空构成。音乐的存在形式要通过主体的音乐行为来展示,并以乐音运动的形式作用于主体,引起主体审美体验,并使主体产生音乐兴趣和音乐需要。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主题部分,以其强烈的力度、厚重而丰满的和声音响、富有生机的律动给人震撼,催人奋起;《苗林的早晨》由小提琴演奏的旋律优美婉转、轻快明丽,把人带进鸟语花香、芬芳四溢的大自然。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侵入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⑤黑格尔说:“音乐凭声音运动直接渗透到一切心灵运动的内在的发源地,所以音乐占领住意识,使意识不再和一种对象对立着,意识既然丧失了自由,就被卷到音乐的激流里,让它卷着走。”又说,“音乐艺术作品打动我们的方式和其他艺术作品的方式不同,一部艺术作品如果来自内心,渗透着丰富的灵魂和情感,可以在听众心里引起很广的反响。”⑥以上观点,说明音乐本体美的客观存在是对主体音乐心理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吴跃跃教授认为,音乐的形式要素如节奏、旋律、音色、力度等与人的审美心理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旋律上行使人感到兴奋、情绪高涨、紧张;旋律下行使人感到平静、情绪低落、松弛。旋律成波浪形运动,往往使人感到优美、抒情、惬意。节奏密集、速度较快的作品表现出激动、紧张或热烈、欢腾的气氛;节奏疏密相间、自由多变、中速的音乐营造出抒情、优美、柔和的情绪;节奏宽广、慢速的作品则适于表现田园、草原风光,或哀伤、悲痛、神秘、虔诚的情感。在表现强烈、激动、紧张的情绪时,一般采用强的力度;而弱的力度则适合于表现温和、平静、放松或忧郁、哀怨、沉思的情绪。”⑦吴跃跃教授从音乐要素与人的生命特征的对应关系,论述了音乐的音响运动对主体音乐心理的影响。

    2.音乐视觉环境

    音乐视觉环境是由乐器的形制,乐队的形态,演员的服饰,演出场所,舞台美术等要素形成的具有艺术氛围的视觉空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音乐视觉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如交响乐与多媒体的结合(谭盾的《地图》),音乐演出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以黄河为背景演奏《黄河》),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理的震撼。

    优美的音乐视觉环境与听觉环境共同形成的音乐环境,带给人们视听的美感享受,更能激起主体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热情。在现实音乐环境中,人们可能会被音乐厅神圣而高雅的艺术氛围所折服,并产生学习音乐,进入音乐殿堂的冲动;可能因听到小提琴迷人而高贵的音色而产生学习小提琴的欲望;也可能因听到一位歌手动人的歌唱而不自觉地随声和唱。“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说明良好的音乐环境对人的审美心理产生作用多么强烈。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视、网络、广播、音响设备等大众传媒成为音乐环境中新的流行因素。在当下,各种流行音乐、娱乐性音乐节目和商业广告音乐等内容成为新的音乐文化元素,充盈了现实的音乐环境。它借助现代传媒的巨大的能量,以一种饱和的状态,渗透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冲击着人们的视听。这样的音乐环境,对个体的音乐心理影响是巨大的。

    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加强社会音乐文化建设,优化社会音乐环境,应该成为我们推动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8月. 第67页.

    ②曹理,何工着.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 第122页.

    ③谢嘉幸.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德音网.

    ④王安国,吴斌主编.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0页.

    ⑤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第41页.

    ⑥黑格尔.美学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 第342-357页.

    ⑦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8月. 第48-49页.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精选篇5

由于经济上的原因,贫困大学生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容易产生自卑、抑郁、仇视社会等心理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帮助和引导贫困大学生积极地面对这些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众多压力中选取就业压力进行研究。

Lazarus认为他人的支持在摆脱困境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深远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学者开始关注社会支持,但社会支持的概念,各学科之间一直未达成统一意见,《当代社会科学大辞典》对社会支持的解释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这种联系在个体面临威胁或困难时,可以为个体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支持,是心理障碍与心理社会压力之间的中介因子之一。

本文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客观存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亲密的,是能够被感知的。在互相交流中,人们能感受到被爱、被关心、被接纳,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换和互动。

陶沙等通过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结构的研究发现,从社会支持来源的角度看,社会支持的构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纵向来源,如父母、老师等;另一类是横向来源,如同学、朋友等。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相对于父母,辅导员给予他们的社会支持会更直接有效,因而本文选取辅导员作为研究视角,就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2.理论研究

2.1 就业压力的相关研究

对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研究,车文博等认为来自乡村的大学生在家庭、择业等方面的压力感高于城市大学生。林海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存在毕业去向的冲突、就业选择与父母意见的冲突、恋爱冲突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他们具有较高的就业压力。朱鲲鹏发现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来源于就业环境因素、家庭社会关系因素、就业去向因素、个人能力因素、专业因素及个人看重因素。

综上可以看出,国内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研究缺少以贫困大学生为切入点,研究社会支持对于就业心理压力的研究,因而本文重点研究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影响。

2.2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影响的相关研究

罗兰研究认为,应该从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辅导员就业指导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奖励措施三个方面入手,加强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文爱国研究认为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中间力量,在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李艳红发现贫困生相对于非贫困生而言,不善于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帮助自身缓解压力。万煌的研究表明贫困生得到的社会支持状况低于非贫困生。同时,研究表明社会支持状况直接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并没有太多的选取辅导员作为研究视角,分析其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影响效果,因此,本文的选题立意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3.研究方法

目前,肖水源的三分法在国内研究领域中得到大多数的认可,他将社会支持分为三个方面: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本文选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研究,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跟踪与社会支持和贫困大学生就业相关的研究及最新进展,为本文基于扎根理论得出的结论奠定基础。

为了进一步的了解研究结果,本研究采用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结合的资料收集手段,最终整理出了本研究所需要的约3万字的材料。对于一手资料的获得本文采取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访谈对象为从事过就业工作的辅导员15名,正在找工作的大四贫困学生3名、正在找工作的研二贫困学生2名和即将找工作的大三贫困学生3名。本文在进行访谈之前征得访谈对象的同意,使其有所准备。

将收集整理的扎根材料,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分析后使用定性研究分析软件Nvivo10.0对得到的参考点进行编码,最后得到18个自由节点和7个树状节点。又通过对主副范畴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不断挖掘与识别,最终得出本文的核心范畴“社会支持”。

4.研究结论

重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贫困大学生人格的良性塑造,应该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重心之一。因此,辅导员不仅要给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社会支持,给贫困大学生更多关爱与呵护,而且要提高他们对支持的有效利用,更要根据性别及其他因素有区分地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与辅导。

在缺乏来自家庭的社会支持的情况下,贫困学生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是相对匮乏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辅导员对于他们的社会支持对于缓解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4.1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现状

4.1.1经济困难是贫困大学生就业最基本的障碍。

在求职过程中,一定的费用支出是必然的,但是经济条件困难是贫困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且不可规避的因素,这给他们的求职带来了最基本障碍。同时,家庭经济的弱势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焦虑心理,过分的焦虑将会导致他们缺乏信心和韧性,产生消极心理和被动就业心态,无形中失去一些就业机会。

4.1.2社会关系支持匮乏成为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来自家庭、父母或是亲人朋友的支持显得特别薄弱,他们无法指望家庭范畴内的支持,无形之中失去一些机会。同时,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贫困学生将他们的空余时间用于勤工俭学,这减少了他们与辅导员和同学的交流互动,无形中也错失了一些获得社会支持的机会。

总体说来,贫困大学生的求职不仅是自身价值的实现,更承载着家人的期望,他们面临和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综上所述,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的影响是积极且重要的,对于缓解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也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2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现状

辅导员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纽带,是学生工作的中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对学生提供社会支持是重要且必要的。

本文通过扎根分析,发现目前辅导员对学生提供社会支持的状态处于一般情况,甚至一些辅导员很少提供给贫困大学生专门的社会支持。这也说明在就业相关问题上,辅导员缺乏提供社会支持的意识,社会支持力度不够,尤其是针对贫困学生的。

由于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自身特点与现实情况,辅导员投入和支持越多,在面临就业心理压力时,学生才会敢于并且积极地寻求帮助与支持,才能更好地缓解就业心理压力,才能更放松地求职,探索自己的职业生涯路。

4.2.1缺乏互动,社会支持不及时。

由于贫困大学生自身特点,他们与辅导员间缺乏互动,无法及时有效地共享社会支持。同时,由于缺乏互动,辅导员老师并不非常了解学生的求职动态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心理问题等,这使得辅导员因缺乏事实基础而无法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资源支持。

4.2.2支持内容丰富,但缺乏个性化指导。

辅导员对贫困大学生的支持内容较其他非正式支持群体要丰富一些,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关心帮助之外,也应提供一些经济资助。辅导员应积极与贫困大学生建立起良师益友的关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为贫困大学生就业提供一定的情感支持;同时,辅导员老师还要依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向贫困学生提供求职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提供就业信息等支持。

但是,对于贫困学生而言,他们的家庭和成长环境等都存在差异,通过扎根分析发现,他们更希望得到辅导员的个性化指导和帮助。

5.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社会支持系统路径思考

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在就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他们将面临更残酷的现实,这些也造成了他们严重的就业心理压力。为了更有效地缓解他们的就业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变得不可或缺。本文选取辅导员作为研究视角,基于完善辅导员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路径建议。

5.1贫困大学生档案――专属支持

辅导员通过对新入学的贫困大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心理健康情况等实时跟踪记录,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走访学生寝室、参加学生活动等方式积极深入学生内部,实事求是地获取和记录他们的真实信息。基于掌握的素材,建立属于每个贫困大学生的专属档案,采取“经济扶贫”和“心理扶贫”并行的方式,给贫困大学生更多关怀和帮助,为学生提供专属支持,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尤其对于毕业生,一直积累的专属支持将会高效合理地缓解贫困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

5.2个性化咨询――心理支持

健康的心理是保证大学生全成长成才的基础和前提,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大学生求学就业压力不断增强的今天,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由于社会、经济资源的缺乏,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及受性格原因和人际交往技巧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心理障碍问题日渐突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社会支持工作的加强对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及高校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辅导员的心理咨询专业化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不同贫困学生的就业特点,辅导员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咨询,包括面对面交流、电话咨询、在线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帮助贫困大学生及时获得支持和缓解就业压力。

5.3辅导员队伍建设――师资保障

辅导员队伍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学校和学生的有效连接者,发挥其自身不可代替的作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队伍是最直接接触学生的教师团体,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他们的社会支持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通过科学合理配备辅导员、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和加强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是缓解贫困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师资保障。

5.4建立激励机制――提升意识

研究表明,辅导员的社会支持将有利于减轻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如何提高其社会支持意识,本文认为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辅导员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辅导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稳步开展就业工作的中坚力量。因此,学校在建立机制监督考核辅导员的同时,应通过一些有效的激励机制,如评选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就业指导优秀教师等,充分调动辅导员参与就业指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鼓励辅导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才能在帮助学生的时候游刃有余,只有走专业化道路,才能进一步实现职业化。

5.5完善社会支持体系――缓解压力

5.5.1加大辅导员工作的认可度。

在我国,对于辅导员队伍的角色定位比较“边缘化”,但众多学者认为,辅导员在高校中应既是隶属于教师队伍的,又是机关行政干部的后备人才库。如果在我国的高校中有一大批的行政领导干部是辅导员出身,某种意义上也为辅导员的未来发展指明了一定方向,更能激发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事务工作中的激情和热情。

辅导员的工作最贴近学生切实需求,日常工作繁琐且量大。作为辅导员,他们需要得到认可,在他们提供社会支持的同时,他们需要得到属于他们的社会支持。社会、学校和学生的肯定都是他们在未来工作中能够继续不懈努力的坚实支撑和保障。因而,加大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可度,有利于提高辅导员加强社会支持的意识。

5.5.2加强辅导员工作的重视度。

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规定》的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承担教师的责任义务,而且要将自己定位为管理者。高校应加大对辅导员的重视程度,在队伍建设中,应提高辅导员的工作地位和职业认同度,完善其职业发展路径;加强辅导员岗前和在职培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性研究。

5.5.3实现自我效能的最大化,找到职业归属感。

辅导员对于自身的工作应有一个准确、明晰的定位,只有在找准定位和方向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实现自我效能。同样,只有在自我认可的方向上努力工作,实现自我效能的最大化,才能获得职业的归属感。热爱自己的工作,关心帮助自己的学生,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好分内之事,摒弃错误的职业观念,把握准确的自身定位,科学合理地引导培养学生,实现自我效能的最大化,找到职业归属感,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幸福感。

5.5.4培养学生积极寻求社会支持的意识。

无论是本文所研究的贫困大学生,还是非贫困大学生,他们都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掌舵者,因而,他们要时刻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用主人翁意识指导自己实现理想与抱负。在这样的前提下,积极寻求社会支持,提高自身寻求社会支持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也应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实践项目,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个人的抗压能力等。引导学生敢于寻求帮助,用于需求帮助,并乐于帮助他人。在互助互爱中学会信任,让一切心理问题和压力都随着各方的支持减少和降低。同样,在求职过程中,学生会因为日常的积累而敢于面对困难,缓解自身就业压力。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精选篇6

关键词:心理学;网络;人际关系

21世纪是网络迅速发展和普及的时期,网络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方式,也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也不再是固有的面对面交往,而是衍生出来了一种新型的利用网络建立的人际交往。

一、网络人际关系的概述

(一)什么是网络人际关系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那么对于网络人际关系是进入新世纪后才出现的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的说网络人际关系就是以计算机、网络和数字符号为媒介,从而在超文本和多媒体中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都是基于网络才能够实现和建立的。因此在我看来,网络人际关系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的一种有别于以往的新型人际关系。

(二)网络人H关系的特点

说起网络人际关系,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区别它与现实人际关系的异同,同样都包含着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心理因素,网络人际关新的建立也是通过先认知对方,然后依靠情感的带动建立网络交往。按照其规律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

(1)虚拟性。在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给,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都是建立在网络世界中,交往的个体都是用网名的方式出现,利用网络语言交流,在不暴露自身隐私的前提下和对方进行交往,这些都使得交往过程有很大的虚拟性。

(2)约束力差。由于网络环境交往,彼此不见面,关于身份、性格都无法面对面判断,那么就可以跨越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仅靠语言表达来诠释想展现的性格,造成网络中与现实中的人物性格有很大的差异。由于这种不完整性,让人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导致网络关系不稳定。

(3)平等性。网络交往中由于没有身份以及阶层的标准,大家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聚在一起,仅凭情感来选择亲疏远近,克服了现实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门第、空间、地位等一系列影响交往的外界差异,获取更加广泛的交友体验,让交往变得纯粹而又平等。

二、网络人际关系的双重影响

如今网络已覆盖全球,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就达7.31亿人,这样巨大的数字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人际交往中,它既有积极又有消极的一面。

(一)网络让人际交往更加频繁

利用互联网可以迅速突破地域的限制,将遥远两端的人瞬间联系在一起,构建地球村,从而进一步拓展交往空间。而传统的面对面交往往往会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让生活和朋友圈变得狭小。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和世界各地的朋友联系,无需了解对方的年龄、性别和真实姓名却因为爱好相同或者个性相似,甚至是在论坛或者qq上对同一问题感兴趣,就可以成为朋友。但这在现实中,有可能在我们完全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很难与其结成朋友。因此网络让我们即建立了人际关系,又享受了单纯的安全感。

(二)网络可以增强交往的信心

在网络交往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单元,处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的,无需察言观色,就可以真实而又信任的表达最真实的自我,弥补了现实中不敢接触陌生人的现状,这是网络的距离感带给我们的好处,在网络中表达一些平时不会用的活泼的网络用语,可以增强与他人接触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调整自己在现实中的步调,提高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网络造成人际关系的隔阂

首先虽然网络虽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换个角度来看,网络却也阻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更多的人迷恋于网络交际中,每天活在虚拟世界中,远离原有的现实中的朋友,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游走在网络中,作息紊乱,思维变得僵硬,表现出性格孤僻、不合群、说话交流极少、手机不离手等情况,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逐步退化,出现很严重的隔阂;其次,网络的发达也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安全系数。大量的网络诈骗充斥其中,借用人际交往中的接触,骗子利用网络套取你的个人信息,或者是假意交友,最终还是要骗取钱财,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再者网络世界中,我们虽然加强了交往的范围,有了新的群体和朋友,但是整体来看每个群之间还是割裂的,不同朋友圈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交流的内容和形式也无法做到更加全面的对接,网络用语也存在着极大的不规范。

总之,网络这面双刃剑,在创新工作模式的同时,通过网络改变空间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加强交流和沟通,让人际交往越来越紧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沉浸于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危害,要不断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让人们意识到网络的危害,恰当并合理使用网络,在加强引导大众将虚拟世界中的交流,不断渗入到实际生活基础上,针对网络中的不可控的安全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加大执法力度,这样就不仅可以促进人际交往,还能保证网络交际环境的健康和安全,从而建立多元化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德芳,余林.虚拟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及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6.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精选篇7

[关键词]社会群体;个体;犯罪心理;影响

前言

5月28日山东招远麦当劳惨案,6名犯罪嫌疑人均系“全能神”教徒,其中4名系家庭成员。惨无人道犯罪过程,惨绝人寰的犯罪后果,敢怒不敢言的围观者令人愤慨。借此案剖析组织、家庭等社会群体对犯罪人心理的影响,把控犯罪成因,防控类似惨案再次发生才是题中应有之意。

一.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要在它的框架内既包含有机体的内部过程,也包括与操作有关联的决定因素。班杜拉相信行为的发生是内部动力和环境作用复杂的相互影响的结果。①

(一)三元交互决定论

对于犯罪行为的产生,班杜拉主张交互作用论,反对环境单向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交互作用论所主张的交互作用模式至少有三种,(B―行为;P―个体;E―环境)。包括单项的相互作用论B=f (P,E) ,双向的相互作用B=f(PE)。而在交互决定论中班杜拉指出,行为、个体(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联系密切,三因素的重要性等同,尽管在个案中,某一个因素可能起支配作用。交互性也并不意味着这种影响的双边因素具有同等的强度,交互作用会因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环境条件而不同。

(二)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社会学习与观察学习几乎被看成是同义词。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的主体因素特别是认知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把信息加工理论和强化理论综合起来以解释个人社会行为的理论。②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间接经验的学习。

(三)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人们对个人效能的信念会对他们选择追求的行动进程、从事这种活动会尽多大努力以及在遭遇障碍和失败经验时会坚持多久、需要多长时间能从挫败中恢复过来产生影响。③班杜拉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生理状态和情景条件。

二.涉案社会群体对个体犯罪心理的影响

山东市招远市麦当劳惨案,作案动机令人费解,作案手段令人发指,作案结果令人愤慨。犯罪嫌疑人罪后态度坦然,蔑视法律权威,无惧法律惩罚。如此的暴行和态度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本节将基于三元交互决定论中行为、环境以及个人因素分析涉案社会群体对个体犯罪心理的影响。

(一)社会群体对个体犯罪行为产生的影响

首先,组织的成员或者曾无或者缺乏政治信仰,涉案组织“全能神”正是利用教义灌输的方式,建立“全能神”教义,制造神的化神,神话组织领导者的能力,鼓吹宣扬与现行主流相违背的价值观、道德观。在教徒的眼里,包括本案中的6名犯罪嫌疑人,因为“神”的存在,他们幻想自己是神的子民,在询问号码,扩展教众的过程中,服从则是子民,抗拒则是“恶魔”,对“恶魔”代表神实施惩罚是正当的。他们坚信会得到“神”的庇护和拯救。此外,“血浓于水”的亲情观强化了对家庭成员的对教义的认同和凝聚,对教义更是深信不疑。正是这被歪曲的思想和臆想的判断,使之施行失去道德伦理的暴力行为合理化,在所谓“神”的庇护下得到宽恕,在直面国家司法威严和刑事处罚时依无畏无惧。

其次,教内成员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强化了犯罪的心理和手段。一方面,6犯罪嫌疑人通过自己实施犯罪行为,强化学习的过程,增进犯罪经验,体验到暴力行为带来的刺激和释放。另一方面,近年来“全能神”暴力残害、破坏法律实施、扰乱社会秩序的案件屡见不鲜,加上教内暴力行为的鼓吹,宣传,自己和他人成功的经验提高了自我效能感,犯罪升级和持续只是时间问题。

(二)社会群体对犯罪环境的影响

现代城市社区户户封闭,邻里交往甚少,5犯罪嫌疑人以家庭的形式生活,日常的聚合,集体行为并不会让周围的人产生怀疑,与一般社会群体犯罪相比,家庭这一社会群体犯罪更具有隐秘性,若试图把犯罪行为扼杀在预备阶段,防止犯罪行为的升级,将犯罪伤害降低到最低实属不易。

偶然聚集而临时丧失个人特性的偶合群体亦是社会群体的一种,案件的发生地点在麦当劳,营业人员和就餐人员中目击者的数量绝对比犯罪嫌疑人数多,但是案发当时,面对令人发指的暴力行为,目击者在现场拍照、摄像欲通过公开暴行表达当时的愤慨,事后对受害人的遗憾和哀悼,早已于事无补。目击者群体敢怒不敢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行为人惨无人道的进行暴力行为,眼睁睁的看着鲜活的生命慢慢的消逝。也正因为如此,组织在公共场合才会如此猖獗,毫无畏惧。

结语

招远麦当劳惨案,国法人心不容,公理良知不容。除了愤慨、暴怒,如何正视惨绝人寰的犯罪,彻底根除犯罪社会群体,解救被荼毒的民众,构建社会群体犯罪防控体系才是研究社会群体对个体犯罪心理的影响的题中应有之意。

参考文献

[1]班杜拉.行为理论与人的模型[J].美国心理学家,1994,(29):862.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60.

[3]AlbertBandura.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M].New York:Worth Publishers, 1997. 5.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精选篇8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就业压力;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4.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11-0102-05

The Impact of Social Support,Coping Style and Employment Stres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n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CHANG Yan-jun

(P.E.Dept. Langfang Normal College, Landfang 065000, Hebei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ocial support, coping style and employment stres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in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intervention programs.Methods: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examine 1, 380 (male 928 and female 452) sports majors from 14 universities in Hebei. The instruments employed included the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employment pressure questionnaire and SCL-90. Results: The result revealed that positive coping style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the mental health, while negative coping style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with mental health. Employment stres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mental health. Social support showed both main and buffering effects on mental health. Conclusion: From the social support, Employment stress and their coping measures by the sports majors, their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can be predicted.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upport; coping style; employment stress; psychological health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面对就业难的社会现实,大学生极易引起各种不良的应激反应, 对身心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社会支持作为一种有效的应激资源,对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和个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支持系统丧失对心理健康指数影响最大[1]。

应对是指个体评价压力源的意义,控制或改变压力情境,缓解由压力引起情绪反应的认知活动和行为[2]。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身心健康的中介机制,对健康的保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张磊等的研究表明,应对策略越积极,领悟社会支持能力越好,压力感受越低[3]。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个体在高应急状态下,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则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两倍[4]。

基于上述原因,关注大学生社会支持、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以及心理健康的相关问题,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体育专业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社会支持、就业压力、心理健康以及应对方式都有其特殊性。而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此类研究还未见有报道。以河北省体育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就业压力为前件变量,以心理健康为后件变量,探索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应对压力的能力,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H1:社会支持、就业压力和应对方式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显著;H2: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H3:心理健康对社会支持、就业压力和应对方式的回归显著。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考虑到低年级大学生对就业压力感受较小,为了提高研究的瞻前性、针对性,特选定三、四年级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为保证问卷回收数量,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课题组成员亲自到各高校当场发问卷并回收。本研究以河北省11个地市的14所高等院校三、四年级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体育专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 5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3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0%。其中男生928名,女生452名;三年级494名,四年级886名;城镇438名,农村942名。

1.2 研究方法

1.2.1 量具 综合调查问卷主要包括被试的基本情况、症状自评量表(SCL-90)、就业压力、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量表等五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调查采用自编问题,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生源地等。

心理健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5]。该量表共有90个条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等10个因子。量表按症状的程度分为0~4分的五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对应的因子症状越明显。

就业压力:采用陈宇红等编制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6]对被试进行调查。问卷由59个题目组成,包含职业素质评价、就业竞争环境、自我认识与定位、就业心理预期、缺少求职帮助和专业供求矛盾6个维度。问卷各项目采用5点计分法,被试得分越高,表明承受的就业压力越大。

社会支持:依据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7], 自编针对大学生就业实际的社会支持问卷。在研究中结合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接受社会支持情况,对量表中一些项目的词语进行了修改。如将“同事”改为“老师”等。该问卷包括27个条目,分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问卷采用5级评分,评分越高,表明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

应对方式:采用解亚宁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8]。问卷分为积极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寻求信息、寻找帮助等)和消极应对方式(压抑、否认、回避等)2个因子。该问卷采用Liker4点量表的评分,得分越高表明越多采用此种应对方式。

1.2.2 质量控制 为验证问卷的实际效度与信度,分别对心理健康、就业压力、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各维度作区分效度检验。根据美国检测专家R.L.Ebel提出的鉴别指数进行效度评价[9]。心理健康10个因子区分效度D值在0.328~0.436之间,鉴别指数评价为4优和6良。就业压力6个维度区分效度D值在0.331~0.428之间,鉴别指数评价为3良和3优。社会支持3个维度区分效度D值在0.421~0.443之间,鉴别指数评价均为优。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因子区分效度D值分别为0.351和0.433,鉴别指数评价为良和优。数据显示,各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1.2.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软件中的General Linear ModelUn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进行主效应分析;通过RegressionLinear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社会支持、就业压力和应对方式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分析 把被试社会支持、就业压力、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在问卷上的总分以平均数为分界点划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进行2×2×2×2表的单因变量多维交互效应的方差分析。表1数据显示, 社会支持、就业压力和积极应对方式对被试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显著。消极应对方式的主效应不明显。社会支持与就业压力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就业压力与积极应对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其他变量之间没有显著互作用。研究结果基本支持假设H1。

2.2 就业压力、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交互作用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在就业压力较低时,社会支持未能表现出相应的缓冲作用;而当就业压力较高时,社会支持却表现出显著的缓冲作用。社会支持高者, 其SCL-90总分较低,心理更健康。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有显著互作用。表3显示,无论就业压力大小如何,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多者, SCL-90总分较低,心理更健康,体现出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直接作用。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就业压力与积极应对之间有显著互作用。研究结果对假设H2给予了支持。

2.3 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表4的统计结果显示,积极应对与就业压力、心理健康和消极应对存在显著性负相关,而与社会支持有显著的正相关(P

2.4 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支持、就业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心理健康、就业压力和社会支持为因变量,以社会支持、就业压力、两种应对方式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5的数据显示,就业压力、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对被试心理健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而消极应对则不能有效地预测被试心理健康水平;它们共同解释心理健康的方差变异量累计为32.4%。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对就业压力有显著性预测作用;它们共同解释就业压力的方差变异量累计为33.2%。就业压力、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都对社会支持有显著性预测作用;它们共同解释社会支持的方差变异量累计为25.3%。研究结果支持了假设H3。

3 分析与讨论

3.1 社会支持既是影响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同时又通过缓解就业压力而间接的影响心理健康 本研究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影响心理健康的F比值是13.648,相伴概率为0.023,被试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显著;进一步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表5),社会支持是心理健康的主要预测源,其B值为-0.658(P

被试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就业压力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且社会支持能有效的预测就业压力。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到就业方面的社会支持越多,其承受的就业压力会越小。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大学生在面临更大就业压力的同时,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亲朋好友对大学生就业的关注程度也在增加。就业形势分析、信息、就业指导、家庭以及亲朋好友社会关系的利用,都使得社会支持在这一特殊时期呈现出更高的价值。而体育专业大学生自身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网,更增加了社会支持与就业压力之间关系的强度。

3.2 积极应对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心理健康,而且还通过提高社会支持程度,降低就业压力间接的影响心理健康。消极应对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明显

人的心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般认为,认知、情感、人格、行为等因素是相互影响的。但由于不同的应对方式,在不同时间和情景,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结果。并不是积极的应对方式就一定有积极的后果,或者消极的应对方式就产生消极的后果。

表1的统计数据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影响心理健康的F比值是23.534,相伴概率为0.000,被试体育专业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显著;回归分析中(表5),积极应对影响心理健康的回归系数B值为-0.475(P

尽管被试体育专业大学生消极应对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表4:P

3.3 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 表2和表3的数据结果表明,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交互作用其F比值为6.643,相伴概率为0.018;就业压力与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交互作用其F比值为12.328,相伴概率为0.000。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交互作用显著。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是作为就业压力的中介因素,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起调节作用。因此,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压力影响心理健康的大小首先取决于他们获得社会支持的程度,然后通过应对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发挥调节压力的作用。

主效应分析及回归分析的数据表明,被试体育专业大学生不论就业压力的大小如何,获得社会支持较多者,其心理症状更少一些,体现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直接作用。被试体育专业大学生不论就业压力的大小如何,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多者,其心理症状更少一些,体现出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直接作用。因此,如果被试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就业压力缺乏正确的认识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必然导致较高的就业压力而影响心理健康;即使被试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就业压力有了正确的认识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但若缺乏有力的社会支持,也不一定能够缓减其就业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只有大学生在对就业压力有正确认知评价基础上,自己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外界环境给予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作保障,才能共同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被试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支持既是影响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同时又通过缓解就业压力而间接的影响心理健康。

2)体育专业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心理健康,而且还通过提高社会支持的程度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3)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

4.2 建议

1)高校应在充分利用“体育运动对增强大学生社会支持程度具有积极的作用”[11]的体育学科特点,增强大学生自身获得社会支持程度基础上,合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从不同侧面给予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社会支持,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体育院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提高大学生就业认识水平,鼓励学生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待就业问题,并积极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避免采取消极应对方式逃避现实。从而,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减轻就业压力对心理健康造成的伤害。

参考文献:

[1] 冯丽云.生活事件因素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1):4-6.

[2] 刘杰.论青少年学生的压力应对教育[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 (2):116-118.

[3] 张磊,殷恒婵,王茜,等.应对策略在体育专业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压力间的中介作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6):41-44.

[4] Ray C. Lindop J .The Concept of Coping[J]. Psychological Medicine,1982,1:385-395.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12:31-35.

[6] 陈宇红,江光荣.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的编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31-35.

[7]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本) [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127-131.

[8] 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1):36-41.

[9] Catherine J. Lutzand Brian Lakey. How People Make Support Judgm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its Used to Infer Supportiveness in Other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1, 81 (6):1070-1079.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精选篇9

结核病―这一古老的瘟疫,长期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结核病作为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流行广泛,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得到控制。目前通过实施DOTS策略,实现了高发现,高治愈,最大限度地控制减少了传染源。然而面临的耐药结核菌,流动人口增加及艾滋病结核双重感染又成为新的难题,迫切要求结核病控制要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从对个体疾病的医治方式转向群体防治的综合干预方式。探讨新时期医学模式转变对结核病控制影响。全部运用统一问卷的形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生物因素对结核病人的影响

1.1 结核病作为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难以控制,卡介苗对重型结核病(如结脑、粟粒型肺结核)起到了预防作用,目前卡介苗还不能作为预防结核病的特效疫苗。

1.2 新的抗结核药物研制开发速度慢,耐药结核菌株的出现,给结核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3 抗结核药物毒副作用大,尤其是板式组合药,大多病人因副反应不能坚持规律治疗,而自行停药,增加了耐药性。

2 心理因素对结核病人的影响

为了解心理因素对结核病治疗的影响,对15岁以上的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共收集乐陵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专科门诊2006~2008年收治的1347例病人,其中新发病人1121例,复治病人226例。采用统一问卷的形式,结果显示:

2.1 15~39岁结核病人,得知患了肺结核病时,情绪非常低落、焦虑,尤其是青年人,恐惧心理较重。一方面,怕影响求学、婚姻、工作,怕同事朋友远离自己,怕让别人知道,想赶快治愈,急于求成。另一方面,对治疗缺乏足够的信心,导致乱求医,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治疗不规律,甚至造成多发耐药,致使治疗失败。

2.2 40~59岁年龄段的病人,经济负担过重,认为自己体质好无所谓,不能坚持治疗。这些病人将成为复治、难治的多发耐药肺结核病人的主要来源,多发耐药是目前临床面临的最大问题。

2.3 >60岁以上的病人,大多因经济条件差,合并症多,负担不了治疗的费用,也耐受不了板式组合药的副反应,往往中途停止治疗。

3 社会因素

3.1 由于人们对结核病的有关知识不了解,产生恐惧心理,大多对结核病人歧视,置之不理,怕传染给自己,据调查有的村医不愿给结核病人输液,不愿督导病人服药等,这些都增加了病人的自卑心理,致使有的病人患了结核不说,也不治疗,给控制结核传染源增加了一定的困难。

3.2 1992年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伊始,中央财政只给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乡村医生督导不到位,病人自服药、拒服药等不规律治疗的现象发生,导致复治病人增加。

3.3 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医务人员业务素质相对较低,技术设备落后,知识更新速度慢,在病人的诊断和治疗上有待提高。

3.4 由于政府配套经费(尤其是县级)落实不到位、不及时,严重影响着结核病人的督导和管理。

3.5 流动人口的增加,给结核病人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结核病人由于工作关系往往不能按时取药和定期复查,甚至不能坚持规律服药,这是耐药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6 HIV―TB双重感染,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难题。结核病是艾滋病人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一般要占20%―50%,艾滋病病人有1/3死于结核病。

4 建议

目前结核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全社会都来关注结核病。首先是政府领导要高度重视,各部门互相协作,单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检查和免费治疗远远不够控制结核病。其次是加快研制开发特效高效治疗结核药物的步伐。再次是对涂阳病人实行住院式管理。每个传染源每年可传染10~15人,涂阳病人经治疗一般1~2月才能转阴,对涂阳病人不限制活动,继续散播结核菌,对控制传染源不利。目前门诊对病人的治疗管理力度不够强,多数病人常形成自服药。药物的不良反应是造成病人拒治、中断治疗和不规律服药及影响治愈率的原因之一。住院督导实施以后,在医护人员督导下服药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保证病人规律用药,故督导治疗是目前防止耐药的产生和控制结核病的最有效的措施[1]。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不能控制,易感人群保护率不高,只有有效管理传染源才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涂阳病人转阴后再实行督导服药。所谓的:“送药到手、看药到口、咽下再走”的督导方式,能否真正做到做好6~8个月的治疗,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最后,呼吁全社会对结核病人给予关怀,病人在心理上趋于平衡,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危害健康人群,自觉地配合治疗,消灭结核病才能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精选篇10

【关键词】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性质的独特性

查询资料,广义的理论性社团指的是各高校中以探讨和研究理论为主的社团,不过本文所指向的是偏狭义的高校中的理论社团,即以研究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方向的学生社团。高校政治理论性社团,作为高校众多社团中独树一帜的一类学生社团,以统一学生思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宗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的主要力量和重要阵地。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在自愿的基础上,吸收学生中的先锋者,充分发挥凝聚人心,传播正确思想的作用,为校园形成学理论、爱理论、懂理论,用理论的良好局面提供支持。

二、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在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已经成为近期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开展活动的主要内容。其实在2014年,就曾在北师大的座谈会中提出,大学生要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新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谈到广大青年要在党的领导下,勇敢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组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还用这样的话语勉励当代大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所以,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如火如荼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的系列活动作为工作重心。因其创立的初衷及其特有的性质,政治性理论社团组织的活动往往具有坚定的政治性、鲜明的时代性以及科学的实践性。所以,在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可以很好地解决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在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中,各类活动开展的主体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对象也是大学生,由此,就从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精髓融入到学生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去,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从主观上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可见,社团活动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人格塑造和行为习惯,帮助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是基于前面所论述的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对于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来谈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和归属。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再次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和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各类活动最终的活动目的也是如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传达出来的精神传递给大学生,帮助他们认同、培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之后,还能够外化于行,并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去影响更多的人。有调查数据显示,如果从学校因素来看:学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收获大。这三个方面的调查结论都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度。在文献中,有句话更是明确提出:“学校是社会专门建立的负责对年轻一代进行社会化的正式机构。”可见,大学生最紧密接触的环境――学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程度,而在大学里,我们目之所及,除了开设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真正贴近学生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高校政治性理论社团开展的各类活动,所以,我们不难明确此类社团在帮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起到的重要作用,在社团进行的各类活动中,尤其是理论学习后的社会实践,一方面社团内部的成员能够最直接最深入地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并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活动的开展以及宣传工作的普及,也是对更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表率。

正如在2014年五四青年座谈会上讲到的那样:抓好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对此,总书记更用“扣扣子”理论来做比喻,“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作为即将迈入社会的青年大学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而无论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还是身体力行大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到全社会中的过程,高校政治理论型社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精选篇11

关键词:社会环境;青少年心理;群体社会化;同一性混乱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87-03

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和过渡期,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生理的成熟使青少年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渴望变换社会角色;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并不协调,由此,面临着同一性的确立和同一性混乱的矛盾。如何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社会环境,因此,本文将详细探讨不同社会环境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同伴群体环境等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另一方面试图探讨如何优化社会环境以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正面的影响。

一、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环境是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和影响个人发展的一切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与变化[1]。车文博认为,从发生作用先后来看,环境可分为生前环境和生后环境;从发生部位来看,环境可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从外部环境的性质来看,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我们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但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从来没有一个公认的特定的定义,不同的学科对社会环境有着不同的定义。在心理学上,宏观上将社会环境定义为整个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2]。认为社会环境对于个体来说是纯粹客观的,不同的个体均处于同样的社会环境之中。按要素性质可将社会环境分为物质环境、生物社会环境以及心理社会环境;按功能可将社会环境分为聚落环境、工业环境、农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医疗休养环境。也有人认为社会环境包含五大子系统,即自然系统、人口系统、文化教育系统、经济政法系统以及社会风尚和社会方式系统[3]。由于社会环境的分类繁多,对社会环境的不同分类也是基于不同的学科基础和研究对象,故分析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需选定一个特定的分类,这个分类要概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对这些社会环境进行概括,可概括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同伴群体环境四大类,全文将围绕这四类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展开分析。

二、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影响

本文基于青少年日常生活接触最多以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将社会环境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以及同伴群体环境四大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1.社会环境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4]。青少年处于同一性的确立和同一性混乱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容易产生同一性混乱即同一性危机。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青少年阶段(12~20岁)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同一性混乱的阶段。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如果这个过程不顺利,就会产生同一性混乱,也就是发生同一性危机。同一性危机理论可以用来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问题上,由此可见,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必要就具体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以及如何优化这些社会环境进行研究。

2.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很多,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金盛华把研究的焦点放在社会机制上,张胜康则着重研究人际交往对青少年的影响,彭渝等研究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李萌等详细介绍和评述了儿童发展研究中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及其围绕这一理论的争论。还有的学者则重视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如陆士桢就研究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周先进、李颂明、侯捷等也关注这一点。已有的研究范围涉及广泛,研究侧重点比较具体,重点研究某种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或者研究宏观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研究四类具体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一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所,对于青少年来说,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心理的极为重要的场所,家庭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是多方面,家庭影响青少年心理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家庭的教养方式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鲍尔温特将家庭的教养态度分为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民主型。专制型的教养态度将父母、儿女之间的界限人为进行划分,儿女不得反抗父母做出的决定,成为被管制的对象,父母也不理解儿女的需要和想法,按照自己的观点塑造儿女,稍有不满则严厉批评或采取棍棒教育;溺爱型的教养态度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更易出现,孩子就像家里的小皇帝或小公主,父母和爷爷奶奶等都围着孩子转,过分迁就孩子,使得孩子不懂得和别人分享,不懂得谦让;放任型的教养态度难以培养父母与子女的亲密感,加深了两代人的代沟,往往会造成青少年冷漠、散漫的心理品质;民主型的教养态度有助于父母与子女成为朋友,他们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理解,能够为子女心理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也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经济社会地位高的家庭中的孩子通常会有任性、高傲等不良品质,同样,也会在智力发展、能力发展、视野开阔度等方面具有优势;经济社会地位低的孩子通常更懂得责任和孝顺父母,勤俭节约,意志力坚强,同时也容易造成眼光狭隘及自卑等心理品质。除此之外,父母本身的综合素质对子女也有着深刻的影响。高素质的父母对子女智力能力的发展、情商的发展、个人气质的培养等方面有好的帮助,而低素质的父母则可能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不能给子女进行心理上的安抚,不能给子女树立好的榜样,也不能拓宽子女的眼界和思维方式。

二是学校环境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这里,教师、同学及校园文化等都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知识丰富的教师能以其特有的魅力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毅力和兴趣,而人格高尚的老师则更易被学生当成道德的榜样和化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提供向善的动力,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道德败坏的老师,对学生的身心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种现象应该得到严厉打击和遏止。

同学在年龄、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比较相近,因而更容易交流和相互影响,同学之间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成长和提高,有助于培养青少年乐观的性格,而不良的人际交往则往往导致青少年自闭心理的产生,青少年容易悲观、自卑。同学之间也会在很多方面如学习、生活习惯、看待事物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交流并相互之间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身边的同学本身就能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优秀的同学在一起能容易变得优秀,反之则容易变得不优秀甚至平庸。

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校园文化注重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有些校园文化则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心理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建构多层次、多方面的校园文化是极其重要的。

三是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青少年本身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很容易受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根据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必须设置在学校特定范围之外,然而,青少年学生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青少年最终沉迷于这些游戏场所不可自拔,变得玩世不恭,抛弃信念和理想,甚至发生抢劫、盗窃等行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得到迅猛的发展,网络媒体得到空前的发展,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而青少年不能准确地辨别这些信息,很容易被虚假信息和黄赌毒信息影响,进而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网络上言情小说等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勾起青少年对爱情的憧憬和好奇,对早恋的产生也有着催化作用,而青少年不能正确地处理早恋,同样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社会上还有一些因素也影响着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不良的社会风气容易误导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各种道德败坏现象会使青少年变得麻木和冷漠,犯罪事件的不正确处理会给青少年错误的暗示等种种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四是同伴群体的影响。1995年,哈里斯在《儿童的环境在哪里?———成长的群体社会化理论》一文中提出:家庭对孩子的社会化没有显著的影响。其群体社会化理论将同伴群体的社会化功能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超越了家庭。由于不同国家影响青少年的社会环境在具体作用程度上不尽相同,故对哈里斯的观点也应区别对待。应当承认的是同伴群体对青少年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也不应该否认家庭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哈里斯的群体社会化理论主要集中论述发生在家庭之外的各种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问题,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关于群体现象及儿童的同伴群体以及发生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和社会文化传递的机制。

群体存在以下五种基本行为现象:群体中的友好行为、群体外的敌对行为、群体间的对比行为、群体内的同化行为以及群体内的异化行为[5]。同一个群体中的成员互相之间关系友好并会努力做有利于群体发展的事情,对于群体外的人则抱有敌对的态度,不同群体之间会进行对比,群体成员的行为观点会趋于一致,同一个群体内的成员也会分成不同的地位。这也意味着青少年为了获得所在群体的认同而自发地持有某种观点或做出某种行为,群体的认同对青少年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入什么样的群体很有可能影响青少年的自我判断,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群体中也存在着社会文化的传递。群体和群体之间存在着文化的传递,群体内部也存着这文化的传递,如果传递的文化是健康向上的,则有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反之,则阻碍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引导其向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三、青少年心理成长社会环境的优化

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努力优化社会环境以对青少年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本文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环境分为四大类,故要从这四类具体的环境着手进行优化。

家庭环境方面,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改善父母的教养态度,宣传民主型等有益的教养态度,促进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使父母与子女了解双方各自的需要,从而能从各自的需要出发处理双方的关系;应加强社会各界对离异家庭子女的关爱,重视其心理健康发展,为离异家庭子女提供心理咨询,同时也应做好父母的工作,努力为子女提供一个正常的家庭环境;应该提高父母的综合素质,为子女树立好的行为榜样,潜移默化地引导子女心理向好的方向发展。学校环境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和知识水平,为青少年提供良师;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为青少年人际交往等提供良好的环境和问题解决机制;完善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提供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校园文化的广度和深度。社会生活环境方面,要取缔非法的娱乐组织如黄色书摊、歌舞厅等,扶持健康的娱乐场所和学习场所如学习书店、体育运动馆等;净化社会风气,加大力度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惩治不道德行为,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及其先进事迹,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引导媒体进行积极准确的信息传播,严厉打击造谣与传播谣言的行为。同伴群体环境方面,要了解青少年周围的同伴群体的基本情况,判断哪些是有益的同伴群体,哪些是有害的同伴群体;对有益的同伴群体采用引导、扶持的方式,使其健康发展,传播健康向上的群体文化,继续发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对有害的同伴群体采用弱化甚至取缔的方式,减少其对青少年的影响。

青少年处于同一性的确立和产生同一性混乱的阶段,如何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帮助青少年形成独立的人格,确立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不良的社会环境则会使青少年产生悲观、孤僻、自傲、自卑等不良人格,严重的甚至会采取报复社会的手段来唤起他人对自身的注意。青少年无时无刻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同伴群体环境这四个具体环境是青少年日常学习和生活接触最多的环境,也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为了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主要是对这四项具体的社会环境进行优化,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同伴着手,扶植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弱化甚或消灭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利的因素。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长的内在条件,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4.

[2]时蓉华.社会心理学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24.

[3]王雨田.略论社会环境[J].社会科学战线,2002,(1).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精选篇12

关键词 心理发展 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群 环境因素群 个体因素群

中图分类号:D844.2 文献标识码:A

自从科学心理学创建以来,有关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在探讨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过程中,很大时间以来存在着“遗传”和“环境”之争,这场争论从中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最近,尽管现代心理学家们不再持有非此即彼的立场,但回顾历史,考察现在,本文将从心理学派的争论中找出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诸多因素。

尽管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问题上,曾经派别林立,观点各异,但是,目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群可归为三大类:自然因素群、环境因素群和个体因素群。

1自然因素群

该因素群包括遗传生理因素和先天因素。遗传因素是指前代遗传以及在此基础上个体生长、发育乃至衰老、死亡的整个过程中的一系列生理解剖特点,现代心理学认为,遗传和生理因素,特别是脑、神经生理方面的特征是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没有了这个基础,一切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但是,它对心理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先天因素是指出生前影响个体生长发育的诸因素,除遗传基因决定外,还有一些是由先天环境影响造成的,其中较重要的有母体环境。母体环境就是出生前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生物环境,一般称为理化环境。有关研究表明,在母体环境中,营养、温度、药物、辐射等保健方面的因素对胎儿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生作用极大,甚至对出生以后儿童的健康和适应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我们平常所说的“胎教”实质上就是指应为胎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和谐的母体环境。

2环境因素群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因素是指来自于自然界的对个体心理发生影响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生存所必需的食物营养、气候、土壤、山川、河流、矿藏等动植物资源。这些因素的好坏,以及满足与否,都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也许是来自于对环境决定论的否定,人们往往忽视了自然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把环境因素仅仅理解为社会环境。其实,自然环境对心理的影响不总是间接的,而往往是直接的。平时常常说到某些人具有某种浓厚的地域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社会环境因素是指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最复杂的,也是决定性的,它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影响,家庭是儿童出生以后所面临的主要环境,其中家庭规模大小、经济结构、父母教养态度、亲子关系等都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社会信仰、价值观念等社会化目标首先都是通过父母的过滤,以高度个体化了的有选择的形式传递给儿童的。家庭是儿童所面临的第一大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是对儿童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影响,对儿童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他们心理的全面发展等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环境中同伴关系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与学校环境相比较,社会因素主要是指自发地、潜移默化地对儿童心理发生影响的一切社会条件,包括社会经济状态、文化背景、意识形态、风俗习惯、民族传统、时代精神等。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着个体的发展。

3个体因素群

儿童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其中个体本身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首先,个体生理成熟的快慢或迟早,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方面的成熟直接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生理成熟有利于心理发展;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促进生理成熟。其次,各种内外因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并不是孤立起作用的,离不开儿童的主体活动,主体活动对心理的影响最直接、最显而易见,是个体心理学发展的动力性因素。而且儿童心理发展并非是一挥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已发展和完善了的心理品质影响着其它心理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或是促进,或是抑制。

总之,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这是由影响心理发展因素的复杂性、变化性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要用辩证的、全面的、动态的观点来考察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家庭、学校、社会应可能地为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创设一个最适宜的条件或环境,这也许才是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最终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精选篇13

关键词: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应激

自20世纪60年代初社会支持作为一个独立概念被提出以来,在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领域探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当前广泛认为社会支持是指个体能获得来自他人和社会各方面的心理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已有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生活水平和社会适应存在积极影响。目前有三种理论解释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机制,主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能提供一种普遍的增益效果,而缓冲机制模型认为社会支持能够为个体在应激状态提供缓冲作用,动态效应模型则强调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阶段性动态变化。本文从近几年来的实证研究入手,分别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和应激的关系三方面探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机制。

一、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

程素萍等研究者分析了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具体探讨了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各个成分的作用。结果显示对心理健康影响最明显的是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除了一般群体,也有研究以贫困大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发现在贫困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模型中,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反向预测作用达到显著水平。另外以服刑人员为对象的研究中,靳海风等人发现服刑人员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而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服刑人员卡特尔人格特质中的因素Q4、因素O与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影响心理健康的模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也就是说,对于服刑人员而言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是通过人格与应对方式的直接或者间接作用而产生的。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方面,大部分研究者采用问卷测量法都得到基本一致的结论,即充分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并且这对多数群体而言都是一致的。然而,这种积极作用并非是完全由社会支持直接产生的,与个体的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等其他内部因素也有密切关系。

二、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因此也有不少研究者从主观幸福感入手探讨个体社会支持系统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张艳宁等人的研究引入了情绪智力这一因素,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和情绪智力存在显著相关。对于拥有较高情绪智力的个体而言,他们能够较好地领悟和理解自身及他人的情绪,当其拥有较充分的社会支持时他们也能够充分使用这种条件,从而影响自身的主观幸福感。而对于情绪智力较低的个体,即使拥有充分的社会支持,也很难对提升自身的主观幸福感产生作用。在这层作用机制上,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提升主观幸福感起普遍增益的主效应,并且这种作用的产生也需要个体内在因素的协同作用。吴国强等人研究发现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并且,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应对方式则起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生活事件会影响个体的积极的、幸福的感受,但社会支持能够缓解这种压力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即验证了社会支持的缓冲作用。同时,在这种影响路径中应对方式也起了一定作用,即生活事件是通过社会支持间接作用于应对方式而后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

三、社会支持与应激

另一些研究者从应激的角度来考察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缓冲作用。生活事件是诱发各类负性情绪的重要原因。多数学者认为社会支持对于缓解个体的应激有着重要的作用,即拥有良好社会支持系统的个体,可以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变化。社会支持不仅能够对不良心理症状直接产生影响,也能在生活事件与心理症状间起到间接的缓冲作用。涂阳军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发现对于生活事件引发的负性情绪而言,个体的社会支持特别是主观支持有重要的作用。伍新春等人分别在雅安地震之后半年和一年半考察了当地小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发现,个体的创伤暴露程度和主观害怕程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但是社会支持可以显著缓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特别是在灾后一年半的时间里,社会支持能够显著缓冲主观害怕程度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上述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不仅是一种直接影响,还会通过个体特质、应对方式等内部因素间接起作用。同时,社会支持不仅通过普遍的增益作用提高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还会通过缓冲作用降低生活事件或者应激事件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

参考文献:

[1]杨静.社会支持在贫困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7):998-1000.

[2]靳海风,曾祥岚.社会支持对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人格与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7):1018-1021.

[3]张艳宁,孔风.成人社会支持、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50-51.

[4]程素萍,张潮,贾建荣.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35-37.

[5]吴国强,黄杰,鲍旭辉,李越.公务员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8):618-622.

[6]伍新春,周宵,毋梦薇,陈杰灵,赵献梓.创伤暴露程度、主观害怕程度对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的追踪研究: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32(5):595-603.

心理学对社会的影响精选篇14

关键词:社会适应;流动少年儿童;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中图分类号:B844.2;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3)01—0083-05

一、引 言

社会适应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表现。心理学领域从社会适应性、社会适应过程、社会适应状态三个角度研究社会适应,这三者是一个统一体,个体以已有的社会适应性为基础,通过社会适应过程达到某一社会适应状态。本研究将社会适应理解为一种较为稳定的社会适应状态,它反映了个体的社会适应性。

在我国,流动少年儿童主要指6、7周岁至14、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少年儿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流动少年儿童也日趋增多,流动少年儿童随其父母打工地点和环境的变化,其生活和成长环境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他们的社会适应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很多研究都发现,流动给儿童心理和社会适应带来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国外有研究者认为,移民儿童因为在移民过程中环境的改变导致其遭遇不幸和受到社会的拒绝可能造成压力,对心理适应造成负面影响;少年儿童和成人一样易受迁移和文化适应的影响,特别是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关键时期的少年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那么,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到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我国的研究者对此作了一定的探索。如,有研究者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流动少年儿童的年龄、普通话水平、留守时间、父母是否愿意带在身边、转学次数是影响流动少年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流动少年儿童的普通话水平、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朋友个数、流动时间、留守时间、转学次数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国内更多的研究者专门针对某一方面的因素对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作了分析,如,研究学校环境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影响;研究父母的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学习环境适应性的影响等。国外有许多研究探讨了移民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如,据生态心理学的观点,移民儿童的心理健康可能受不同层次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分为三个系统,即微系统、中间系统和外层系统;有人概括已有研究后认为,影响移民儿童文化适应的因素主要有:(1)儿童的个体特征,(2)居住社区因素,(3)双亲的态度及其适应行为方式,(4)迁移的社会特征等。

综合以上分析,虽然国外研究较为丰富,但由于社会境况迥异,其研究结果并不能照搬至我国。国内的研究多为考察单一因素对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的影响,没有综合各因素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为此,本研究参考已有量表,自编本土化的社会适应量表,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综合考查各因素对我国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构建影响关系模型。

二、研究方法和程序

(一)对象

考虑到处于社会同一性关键时期的初中生的社会适应可能更能说明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抽样时设计初中生大概为小学生的两倍左右。另外,目前农民工子女主要进入城市的公立学校学习,所以,抽样主要选取混合招收流动少年儿童和本地少年儿童的公立初中和小学。

从某市集中招收农民工子女的中学和小学(招收的农民工子女数占全校总人数1/3以上)随机选取3所中学和2所小学,再随机抽取班级进行整班调查。共测试中小学生1431名,收回有效问卷1295份,剔除城市本地儿童问卷后,得到流动少年儿童问卷855份。流动儿童中,男生455名,女生396名,未填明性别的4名;小学生310名,初中生545名。

(二)工具

1.自编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SASCA)

参考陈建文编制的《青少年社会适应性问卷》,龚耀先等编制的《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自编《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SASCA)。该量表包括8个因素,其累积解释率为52.230%,该量表8个因素的a系数在0.656~0.806之间,总量表的a系数为0.921,重测信度系数为0.907。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量表因素结构的主要拟合指数分别是NNFI=0.988,IFI=0.980,RMSA—0.040。CFI—0.990。拟合指数表明所编制的量表结构效度较好。

2.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影响因素问卷

根据非结构式访谈和已往研究成果,概括出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40个项目。以这40个项目作为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影响因素问卷的初始项目,进行初测。对初测结果进行项目分析和因素分析筛选项目,最后保留20个项目。对20个项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共同因素,并对因素进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Varimax)得到因素负荷矩阵。结果,20个项目较好地被4个因子解释,累积贡献率达46.509%。根据因素负荷划分项目归属,根据各因素的项目内容将4个因素分别命名为:学校因素、家庭因素、歧视与欺负、个人因素。学校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理解与支持、教师的民主程度、同学的理解与支持;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气氛、父母的管教方式以及父母对子女的理解、支持和关爱等;歧视与欺负主要包括少年儿童知觉到的社会歧视和社会欺负;个人志气包括个体得到社会认可的学业理想、生活理想、人际理想。

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少年儿童社会适应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的结构进行估计,主要拟合指数为:NNFI—0.898,IFI—0.913,CFI=0.912,RMSEA—0.045。

(三)施测过程

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按照心理测验学程序进行团体测试,施测前测量人员按统一的指导语解释相关事宜。由于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混合编班,因此先按班级施测,测试结束后收回问卷,根据基本资料剔除城市本地儿童问卷和无效问卷。

(四)统计方法

回归分析等采用SPSSl2.0统计软件,结构模型估计采用AMOS4.0软件。

三、研究结果

(一)初始结构模型与竞争模型构建

根据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初始模型(图1)。该模型中,社会适应被看作内潜变量,社会适应量表的8个因素的平均分作为其指标变量的分数;社会适应影响因素的4个因素作为4个外潜变量,各因素的项目得分为其指标变量的分数。这样形成了由5个潜变量构成的结构模型。

以图1为基础,根据回归分析得到的路径系数,采取由小到大逐步删除路径的方法构建了5个嵌套竞争模型,加上图1的初始模型(M1)共6个嵌套竞争模型,见图2。在图2中,F1为歧视与欺负,F2为家庭因素,F3为学校因素,F4为个人志气,F5为社会适应。

(二)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的模型估计与比较

对6个模型估计的结果见表1。从整体上看6个模型都可以接受,卡方值随路径的减少、自由度的增加而增加。

根据结构方程嵌套模型的比较原理比较取舍模型。M1与M2、M3、M4相比,AZ。(增加的卡方值,后同)分别是0.02、0.279、4.729,AdI厂(增加的自由度,后同)分别是1、2、3,P值均大于0.05,说明M2、M3、M4比M1简单且卡方增加不显著,M2、M3、M4优于Ml。M1与M5、M6相比,Ay分别是11.102、11.691,Ad厂分别是4、5,P值均小于0.05,说明M5、M6虽然比M1简单,但是卡方增加显著,M1优于M5、M6。至此可以放弃M1、M5、M6。M2与M3、M4相比,Ay分别是0.259、4.709,Ad厂分别是1、2,P值均大于0.05,说明M3、M4比M2简单且卡方增加不显著,M3、M4优于M2,由此可放弃M2。M3与M4相比,AZ=4.45,Ad=1,P值小于0.05,说明M4虽然比M3简单,但是卡方增加显著,M3优于M4。通过对几个嵌套模型的比较,最终接受M3。

四、讨论

本研究根据非结构式访谈和已往研究成果,概括出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内容,并用问卷编制技术筛选项目。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了4个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因素,分别是个人志气、学校因素、歧视与欺负、家庭因素。这四个因素比较全面地概括了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各种影响因素。以4个影响因素为外潜变量,以社会适应为内潜变量建立了6个嵌套的假设模型,通过模型比较,接受模型3。这一模型反映了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首先,个人志气直接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个体因素影响社会适应已是不争的事实。有研究发现,个体的信息沟通技能、建立与维护人际关系的技能等技能因素,个体对新文化环境的认可等态度因素,个体容忍力等人格因素对移民儿童的适应均有影响。与此不同,本研究的个体因素主要是理想和态度方面的。这可能是因为我国的流动少年儿童与国外的移民少年儿童的适应任务不同造成的。国外移民儿童面临的是一种跨国适应,跨国适应对语言技能和对巨大的跨国文化环境差异的容忍力要求较高;我国流动少年儿童的异地适应主要面临的是怎样在新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良好志向,这对语言技能和文化容忍力要求不高,对追求好的学业成绩、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及他人的信任的志向因素要求突出。由此,我国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教育,主要应该引导流动少年儿童在新的环境中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学业理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获得老师和同学信任的信心与勇气。

其次,学校因素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学校因素主要包括学校的教师和同学对流动少年儿童的理解与支持、教师的民主程度等因素。学校因素直接影Ⅱ向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有研究表明,教师的民主程度与学生的学校适应呈正相关;学校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会影响少年儿童的适应行为;教师的支持行为对退缩儿童的学校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班级内部,教师对学生的支持行为越高,退缩儿童学业水平的提高幅度越为明显,其被同伴接受的可能性也越大;同伴关系影响儿童学校适应的各个方面;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与学校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这些研究都从某一角度支持了本研究关于学校因素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的结论。从理论上分析,由于流动少年儿童刚进入城市,面对新的学校环境,往往表现出程度不同的退缩行为。在新的学校环境中,教师和同学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教师对待学生的民主程度等对他们熟悉环境、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社会适应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因素还通过影响个人的志气间接影响社会适应。国内有许多研究证明了学校因素会影响学生个体心理,如刘立庆的研究证实教师的成就评价对学生自我认识具有影响。从理论上分析,学生在学校得到老师与同学的尊重、理解和支持会提高他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信心,因此学校因素通过影响个人志气而影响社会适应是可以理解的。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学校要特别重视流动少年儿童的适应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关心、尊重、理解、帮助流动少年儿童,另一方面要教导本地的学生尊重、理解和帮助他们。

再次,歧视与欺负间接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适应。歧视与欺负主要通过个人志气和学校因素间接影响社会适应。本研究所说的歧视与欺负包括歧视和欺负两方面。有研究发现,歧视感对学校适应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学校适应的部分因素有负面影响;社会欺负对学校适应有负面影响,且对个别因素的影响极显著。本研究的结果与此基本一致。看来,歧视与欺负是通过影响流动少年儿童在学校得到的支持与理解感以及个人志气等来影响社会适应的。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国内类似研究结果的证实,蔺秀云、方晓义、刘杨和兰菁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显著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本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教育中,一方面可以采取措施使流动少年儿童免遭歧视和欺负,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提高学校教师和同学对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度,教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念等来提高社会适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