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反思范文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反思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4-04-22 15:32:10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反思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反思精选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许多调查都显示中学生存在着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巢传宣等曾对江西省20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4.19%的学生具有心理问题,其中中度和重度占3.68%。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引起各方关注。为此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责任尤为重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

目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中却存在着许多重大问题。

(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师专业队伍薄弱,专业人才不足,专职人员较少。沈之菲2013年对上海市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69.9%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兼职人员,只有30.1%为专职人员。

(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素质有待提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是“半路出家”,与学校对心理健康教师的强烈需求不符。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小学校里持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教师只有22.8%。陈启新2013年的一项调查里提到,对于心理健康一般知识,心理教师“很了解”的仅为20.85%,“了解一点”的为65.47%,“不是很了解”的为13.68%,近80%的老师在心理健康知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部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能正确分析、判断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效果不能让人满意。

(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定位模糊,角色冲突严重,在具体工作上定位不清,与其他角色职责产生混淆,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缺乏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个人发展条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普遍都兼任学校的政治课、劳动技能课等其他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多时候只是摆设,由此而来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边缘化和不被重视感。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兼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指导原则的根本差异,很多教师在工作中体验着与管理者角色、德育教师角色等很多角色矛盾和冲突。

(四)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还有很多其他问题。例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操作中,实践能力不足,很多知识只限于理论,不懂操作;科研力量薄弱,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很少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按部就班;继续学习机会不多,成长空间不大;进行教育教学形式单一,等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提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地位和专业能力,彻底改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处境,完善教育效果。

(一)专业人才,专业发展

新《纲要》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各地各校要制订规划,逐步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职教师原则上须具备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

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性,应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证书,教师凭证上岗。

(二)提供提升空间,创造提升条件

首先专业技术方面,应大力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业务培训,外出进修学习,进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等。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发挥所长,制定不同方向的培训计划,如个体辅导技能、团体辅导技能和教育教学技能等。另外也可以制定不同阶段的培训方案,如新进人员培训、提升培训和高级培训,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影响力。

其次科研学术方面,每个区域至少应该组建一支科研队伍,根据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掌握最新研究动态,为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最大程度上的支持和帮助。

(三)清晰定位,清楚工作

首先,要确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规范和岗位职责。只有有了明确的岗位职责和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中才能有据可依,有规范可遵循,这也是保障心理教师队伍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德育有着根本区别,必须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业务管理机构,按照职责每年开展独立的指导、培训、督察和评估工作。

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出发,我们要在专业化的要求下,不断反思,努力提升专业素养,积累经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参考文献:

[1]曾玲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培养初探.心理科学,2007,(4),977-978.

[2]邢延清.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研究.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张爱莲.心理健康服务人员核心胜任特征研究.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4]黄希庭,郑涌等.关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心理科学,2007,(1),2-5.

[5]巢传宣,刘建平,熊红星.江西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新余高专学报, 2007, (1),91-94.

[6]崔景贵.学校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心理问题与角色定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8,(12),4-7.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反思精选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工作主观心理感受心理体验

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对教育的关注,从家庭到社会,处处可以体现。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中学生心理素质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那么,对于我们教育者如何有效培养中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呢?下面我就结合我所带领的高中实验班以及我的教育教学实际来谈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一些体会。

一、心理教育的内容应当以学生的特殊需求为主

心理教育的内容应当是与受教育者现实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的,要从每个年龄段学生的特殊需求出发来选择、安排教育内容,建立自己的逻辑系统。这个逻辑系统所针对的是学生个体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说,什么因素对于他们的心理状态最具影响力,就应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教育内容,而不应当是某种学科知识的体系。心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了解一门学科的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以我所带领的高中实验班为例。所谓实验班,不言而喻,进入这个班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大多很优秀。实验班学生一直都是父母、学校、社会所偏爱的学生。他们学习认真,工作努力,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听从师长吩咐,从不让他们操心,是父母的希望,老师的骄傲,更是社会的新血液。但学生竞争压力大,再加上老师、父母、学校很高的期望值,使得学生在学习方面承受了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具体表现为学生过度关注学习,每天把学习挂在心上,担心被老师提问,上课时一直不放心,一有考试就怕得不理想的分数而无法安心学习。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焦虑、恐怖、冲动、自责、孤独等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二、心理教育必须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心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而是要实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样的目的,仅靠教师的讲授是无法达到的。唯一的解决途径主是:使教育内容尽可能直接地与受教育者的自身经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为此,利用活动教学的形式是必须的。我通过讨论、交流、学习有关知识,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辩论、讨论、模拟,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等等。笔者建议,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l、轻松自然的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

2、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3、激烈地争论,在雄辩中明理。

4、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相结合,产生情感体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5、小品与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

6、引导反思,纠正自我,寻求新知。

三、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长的关注与配合

个别家庭,不仅不能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需要,而且面对子女的反常行为往往采取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则在孩子成长中所面临的各种生理、心理问题时不能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导致子女产生心理障碍。

如何来观察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呢?我是这样向家长提供一些表象可供参考:心理健康的孩子性格开朗,活泼主动,好奇心强,跟父母的关系融恰,主动与父母、老师沟通,同学关系好,是非观念强,自觉性强,学习欲望强烈不厌学,面部表情愉悦,精力充沛,善于交友不孤独等。同时建议家长:(1)全面耐心的了解自己的孩子。(2)创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3)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精神。

当然,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校不能把它简单化,形式化。当然家庭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更不可能简单化,要避免走入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排斥心理健康教育。表现为没有认识到子女心理健康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愿意接受这方面的宣讲,不相信自己的子女会出现心理障碍,把子女有过失行为、违规行为统统视作对子女管教不严所致。

第二,把心理健康神秘化。对发生在自己子女身上的心理问题大惊失色,对子女的行为疑神疑鬼,把心理问题框框化,在探寻致障因素时也把主要原因归结在孩子身上,没有也不会从自身、从家庭、从亲子关系去寻求原因,过分地依赖心理辅导教师协助解决子女心理问题,而自己明显地束手无策。

第三,知行冲突。表现为能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对子女成长的作用,也能从自身出发,在作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调适的过程中,选取对子女的心理保健途径和手段。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的基本原则

通过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感知、体验、明理、反思、迁移、运用的过程,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1、平等性原则。我们要求老师在课上与学生平等交往,既是老师,更是朋友,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

2、尊重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言行,呵护学生的人格。

3、鼓励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坦白观点。

4、参与性原则。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心理训练全过程。

5、目的性原则。心理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学生原有心理水平高,教师的教学目标就可以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针对现在的中学生,尤其是高中重点班学生一系列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中学这个关键阶段,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立保.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式.中学教育研究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反思精选篇3

关键词: 大学生体验式教学 心理健康课程 应用 反思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1]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帮助大学生应对物理生活环境、心理文化环境和学习交流环境上发生的变化,具体集中体现在环境适应、学业择业就业、人际关系、自我认知、情绪情感、人格健全等方面。本文把体验式教育的理念、方式方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通过主观体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环境适应能力,开发潜能,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塑造健全人格。

一、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体验式教育”指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活动、游戏和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对自己、对他人和环境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一种教育观和教育形式[2]。

体验式教学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先行后知、边做边悟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个体认知图示,通过发挥知识和技能获得新的思维或行为模式。体验式学习既可以是个人,又可以是团队,或者是个人和团队的结合。既强调个人努力、自我挑战和价值体现,又重视团队协作与构建。在体验学习活动中,参与成员可以不断发现自己和团队存在的问题,通过真诚沟通、思维相互碰撞与影响,慢慢磨合形成适用于本团队的人际互动模式、团队规范和问题解决模式等。体验式教育的游戏规则既是严谨和严格执行的,又是有很多可灵活变通空间的,这样有利于实现问题解决的策略多样化和想象空间的多维化。

体验式教学内容大多是结合实际生活或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引申创设的,如机动车行驶引发的交通及人际沟通问题、空难失联带来的情感体验、踩踏事件的团队协作等人为因素导致的灾难事件,还有模拟在地震、台风、洪涝等自然灾难情况下人们应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作用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提出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心理健康教育课不能只是简单的“说教”课、培训课,更应该是学生的体验课、自我教育课。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心理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相比,其内容、教学环节都更符合社会各界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期待,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上更有效,教学效果更好,值得进一步推广[3]。

1.体验式教学课堂氛围活跃,能促进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知识。

体验式教学活动多由简短故事情节导入,以学员为主体参与完成游戏任务,除了基本游戏规则外,对学员的行动没有特定要求。活动中,学生的想象力、积极性更易被充分激发,有时畅所欲言,有时沉默深思,学生能更深入地思考问题,相互间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提升生活经验,而指导教师只是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进行补充或答疑解惑,没有硬性灌输,这种开放式的讨论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能更容易理解相关理论,通过这种假设性实践活动,更易引申运用到日常实际中。

2.体验式教学能促进学生自我认知,提高自我效能感。

体验活动中,能够自我感知与觉察,洞悉自己的意识与状态,在讨论反思中悦纳自我,并通过游戏设置的规则标准促使学员挑战自我,学会控制自我和勇于超越自我。

3.体验式教学能提高学生耐挫力,培养耐心和进取心,满足倾诉、发泄等需要。

体验式教学中事先设计的游戏任务,大多是有难度分层或对立矛盾的,由此带来更多方位的刺激与思考,制造了多次试误经历。学生要想从失败中找到有益资源、价值解决问题,就要突破思维定势,磨炼心智,不断开发潜能。在一些团体直接体验或间接体验时,成员如有情绪波动,能从团体中获得较好的支持,可以适当倾诉和宣泄,使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和控制。

4.体验式教学利于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团队本身是一个需要相互适应与配合的人际环境。通过在团队中扮演不同角色增强责任感、归属感、自豪感,锻炼组织协调能力、执行配合能力等,团队协作中还体现了尊重、付出与被给予帮助等人际互动的重要因素。在交流分享环节,不同成员的发言体会,还能丰富其他成员的思考角度,丰富观点,感受到他人的想法,真正体悟换位思考,学会奉献、理解与宽容。

5.体验式教学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需要特点,促进教师不断更新课程设计,教学相长。

同样的题目,学生创造性的解答方式和结果不尽相同,体现了学生的惯用思维和行为习惯,无形中透露出了学生真正需要提高的心理素质和渴望了解的心理健康知识。作为活动组织者的教师,透过学生的解答方式、处理情况、交流分享,可以在点评分析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以后课程内容选择、引导语设计等方面也有帮助。

三、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以“交通堵塞”游戏体验为例

不少高校在近年心理测试和心理排查工作中发现,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普遍关注,并希望了解和改善的主要问题之一。“交通堵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况,以此编排的体验活动能较好地满足教育部等部门提出的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要求。

1.情境创设。

风和日丽,你和小伙伴们高兴地自驾出游,今天下午将赶到下一个景区附近入住,不料,下午五点左右,突然发现前方堵车了,当你还在犹豫是否前行的时候,后面一辆接一辆车紧跟在你的后面,慢慢地,车子不能进退,被夹在了车流中。等了许久,你打算走上去看看是什么原因不能通行,你发现前方的山路由于山体滑坡被挡住了一半的路面,这上百米的山路只能单边通行,而就在这中间,两边的车辆形成了对立形态,除非一边车辆全部后退让行,否则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疏通。

2.现场布置。

将学生随机平均分成两队,相向站在一条直线上,模拟对立的车流。随机给每一队分发4个角色牌,牌可以相互传递,只能扮演牌中角色发言,角色牌分别有司机、驴友、马路杀手(新上路司机)、孕妇、领导、旅行车的老年团、老板、当地农民。

3.游戏规则。

离开车流的人视为掉下悬崖,谁先通过堵塞路段为赢,输方将接受惩罚。

4.活动过程、结果预测情况。

(1)部分学生极力劝说,试图以各种理由说服对方后退让路,部分学生置身事外,一副围观者的姿态;(2)有些学生一直在唇枪舌剑,试图以理服人,还有的学生无理耍赖,觉得自己没有理由退后;(3)一队甘愿放弃让路,另一队如愿以偿通行,等等。

5.点评分享。

根据学生现场体验情况,结合课前设计讨论切入点,笔者在点评分享环节中,试图从活动本身、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心理学理论、活动中需要调用的心理素质、真实生活情境迁移等多维度出发,启发学生交流分享,学有所得、行有所获、学以致用。

(1)思考有效完成活动任务需要考虑的因素:由两边车流长短(因个别不认真学员掉下悬崖后的该车流将剪短)、后退空间是否充足、当一方车流通过后该如何垫后指挥(体现全局观念、道德等)。(2)分析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如何留下良好第一印象,初次见面话题选择,道具使用,如何运用语言沟通技巧、肢体语言,如何处理角色冲突和角色定位问题,进而引申到生活、学习和以后工作中,认识到自己已有的角色和即将扮演的角色,怎样做到换位思考。(3)结合心理学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分析:a.用合理情绪理论疏导、控制情绪,强化情绪管理意识。当你堵在路上的时候,不是堵车让你烦躁,而是你对堵车这个事件的看法,辩证看待它的利弊。b.用黄金法则换位思考,用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对待别人,每个人都想抓紧时间,不想多生事端,那么应该想想怎样更加合理。c.责任分散效应。责任分散多体现在不积极、不关心、不求奖励的学员身上,分析以事不关己或听天由命的态度对学习、生活、工作的影响。近年因为多起“碰瓷”事件让更多人不敢伸出援手。(4)价值升华,热爱生活。不管碰到任何争端,都应该把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5)体能、耐心考验。活动过程全体站立,人员移动需共同配合,较费力,特别对不在状态的学员是一种煎熬。(6)团队意识与合作共赢。团队分工时,一对多,还是一对一,怎样配合发挥优势,减少损失。当面对挫折受阻时,如何克服团队间的情感交互负面作用,发挥积极鼓励的正能量影响。(7)强化交通安全意识。改变错误认知,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不要把生命交给他人,错误认为开车的人一定会注意避让行人,举例如瞎子打灯笼照亮他人,其实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综上所述,此体验活动从自我认知、社会认知、问题解决、人际沟通、情绪管理、团队配合等方面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锻炼了心理调适能力,提高了心理健康素质,促进了自我成长。

四、反思与建议

体验式教学有趣的体验活动充满矛盾与冲突,这种游戏形式让学员们卸下了戒备,较真实地表达和表现,有助于教师掌握其心理健康情况。教学方式的开放性与灵活性,有利于激发创造力、发展想象力。但是要能较好地运用体验式教育方法需要考虑两方面因素。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加强心理学理论学习,灵活运用教学技能。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深入浅出地引导、解析。体验式教学课堂是相对开放活跃的,对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敏锐觉察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关注社会动向。体验式学习内容涉及较广,教师接触的层面很有限。如果能感同身受地丰富业余生活、社会工作经验,相信体验教学更具说服力,更利于延伸到课外实际生活中。同时,知识结构需要更丰富,如加强政治、人力资源管理、营养保健、安全、法律、礼仪文化等学科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更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

(3)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与传授式教学被动授予知识不同的是,学生通过体验式教育从主动探索、感知中发现信息和知识。当学生没有体会到某些感受时,不应为了实现某教学目标而强加。体验教育中,更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新体验与创意,注重对发散式思维的培养和实际运用,并予以开放空间发挥,一起探析他们所想了解的东西。

2.课程体系的研发与建设。

课程体系设计应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和心理发展规律,并能根据教学环境和对象灵活调整。一般具有系统性、时尚性、挑战性、团体性、安全性、趣味性等特点。情境创设简忌繁,最好能一目了然地呈现问题,如国画中留白较多,可以有更多想象发挥空间,以抛砖引玉。体验活动解决方案一般没有标准答案,更不应在操作过程、分享理念上设过多限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OB/OL].人民网,.

[2]银星严.心理学课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9(4).

[3]邱小艳,宋宏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验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1):95-98.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反思精选篇4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2-0015-03

近二十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从无到有,方兴未艾,取得了很大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深层次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伴随着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增多而逐渐开展和完善的,这也从一开始就赋予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利。出于对心理疾病的危害性的认识,家长和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到心理问题方面。尽管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有所改变,追求发展性教育原则的呼声日高,但由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观念根深蒂固,目前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课,还是学校心理辅导和咨询,都是针对教育对象中已存在或易发生的心理问题而进行的。这种消极心理学取向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而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形式化、片面化和医学化倾向,这两方面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对传统心理学进行补充”的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给我们带来的新的认识和体验,从而为当前陷入困境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发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我们常说的许多心理问题)作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来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善心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懂得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

积极心理学明确指出了自己研究的三个主题:一是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是偏爱积极的,特别强调积极情绪体验在人生活中的作用,认为看起来相对离散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增强在某一时刻的思想和行为能力。重视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将来。二是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倡导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塞里格曼用“解释风格”来对人格进行描述,他把人格分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和“悲观型解释风格”。另外,还具体研究了包括好奇、乐观等在内的24种积极人格特质,并认为培养个体具有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一条最佳途径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三是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的经验获得与成长是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体现的,因此应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系统,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二、积极心理学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组织系统的观点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种从研究人的自身的积极因素入手,通过不断地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它们来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而获得良好生活的理论取向,为我们当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

1.树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理念

2002年,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由于我们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袭的是病理心理学或消极心理学的理念,关注的重点在于青少年的各类心理问题而非青少年本体,这也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积极因素,否定了潜能开发和积极品质的培养,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难以实现。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正如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人生而偏向积极的,每个人都有整合自己的力量和克服困难的潜能,正在成长和发展的中小学生尤甚。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树立起积极的理念,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学生,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是健康发展的个体,通过美德的发掘、积极品质的培养等途径帮助他们获得或激发积极的力量从而克服现实中的诱惑和困难。即使是面对出现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的中小学生,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专业的辅导技术激发他们克服问题的信心,在补救和修复伤害的基础上发掘其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和力量。中小学生年龄尚少,身心发育迅速,其自身旺盛的生命力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和快速愈合的能力。在目前光怪陆离、充满形形色惑的社会里,补救不是办法,预防也让人防不胜防,惟有增强个体的内在力量才能真正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并且使之受益终生。

2.摒弃功利主义,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对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过分追逐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充斥着功利主义和短期效应,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在功利主义影响下,许多列在课表之中的心理健康课被文化科目取代,导致某些学校只设立简单的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花瓶”;目前已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也大多是以心理问题为专题,引导中小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甚至为了即将到来的考试,开设考前心理辅导讲座;学习的模式也往往是先列出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讨论。这种以问题为主的教学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在处理心理问题上,一方面给学生以消极暗示,压抑其心理潜能;另一方面导致师生对心理健康产生误解,影响其学习和求助的态度。更重要也更为严重的负面效果是这决定了其预防效果的短期性。总之,忽视潜能开发和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内容最终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实效性,使实现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只能是一句空话。

只有摒弃功利主义和短期效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改善目前这种事后治疗,致力于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疏导和防治的状况,把注意力转向学生积极的、优秀品质的培养。只有以人为本,对学生生命全程负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用积极的理念和思想优化心理素质,促进青少年的健全发展。

3.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中小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健全的人格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反思精选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信息化;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0引言

一位负责的教师,不一定是优秀的教师。一位有知识的教师也不一定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师是否受学生欢迎,很大程度上要看其在教学工作中的表现及其对学生的作用效果。经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越发感觉到“力不从心”,自认在课堂教学中很卖劲,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注意力的聚焦程度并不高,课堂上玩手机的不乏其人,教学目标时常不能很好达成。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其表观原因在于教学实施中近乎习惯化的传统教学方式与行为,其深层原因却在于支配习惯化教学行为方式的教学思维习惯。这种教学思维习惯已被固化,从本质上没有脱离依托粉笔、黑板、教材、嘴巴的讲授式教学观念,有时即便有所“更新”,也只是动动枝节,并无实质性突破,教师仍就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角与中心,学生成了配角或被边缘化。当今,随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不可避免要受到信息社会的影响,他们在享受信息技术成果的同时自身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自然会得到提升。在信息化水平日益提升的社会环境中接受熏陶洗礼的大学生,有着与以往工业化时期大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行为方式与习惯。面对新时期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以改造学生主观世界、塑造学生灵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健全学生人格为己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来讲,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彻底走出以往讲授式、填鸭式“一厢情愿”传统教学思维樊篱,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理论有机融合,在行动实践中不断改造传统教学理念,通过教学行动在润泽学生心灵的同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理念水平。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不断增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情感,课堂上才可能更好地把注意力聚焦在教师主导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的功能地位才可能更好彰显。因此,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加强自我修炼,在自觉行动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就尤其显得重要而紧迫。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行动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有必要在全面学习、反思整合内化、对教学实践深度反思调整加固三方面多下功夫。

1.1在全面学习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需要教学信息化理论作指导,这种理论不是书本上静态的理论,也不是他人主观世界中内隐的理论,而是其教学信息化建设主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主观世界中内隐的教学信息化理念。它来源于外在的教学信息化理论,包括书本、网络及其它新媒体、信息技术专家学者等承载的有关教学信息化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教学信息化理论得以确立的前提和基础,若没有或缺少这些前提与基础,其教学信息化理念的确立就无异于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首先要加强对教学信息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要深入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政策法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指路明灯,在其教学信息化理念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建立健全其教学信息化理念体系必须加强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内容学习。比如,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系列讲话精神,学习《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法规文件。另一方面,要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确立与建构教学信息化理念也离不开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比如,学习教育学、职业教育原理、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教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学习论、认知心理学等课程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此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为整合信息化元素以确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理念准备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第三,深入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教学信息化促进教学现代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即在于把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活动中,改进其传统教学方法手段,以信息化教学取代纯说教式教学。教学方法手段的革命,以教学理念的革命为先导。无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信息化理念建构涵养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训练。信息技术涵盖的内容宽泛,在学习过程中既不能浮光掠影,也无需面面俱到,择其基础的、前沿的、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最为关联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与技能予以重点学习。一是要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会熟练操作计算机,熟练使用基本的计算机软件,具备网络基本知识的掌握与网络环境的维护保养。二是学习新媒体技术。主要以手机、电脑为终端的微博、微信、QQ、短信等新媒体在教学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学习新媒体技术不仅要学习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在操作上下功夫,熟练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1.2在反思整合内化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与训练,要将外在于己的知识技能融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上升到理念高度并正确指挥教学信息化建设实践,有一个反思整合内化的过程。孔子曾提倡学习要多加思考,否则,“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过程中要思考,学习之后又要进行反思。学习反思包括对学习内容的反思和学习过程本身的反思。对学习内容的反思不仅要对系列学习内容逐一进行再思考,还要将各部分内容贯通起来予以整体思考、寻找联系并序化整合,同时也要将其纳入已有知识经验系统予以同化。比如,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原理、大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现代信息技术等系列学习内容之间并非孤立,在对其单一思考基础上进行贯通思考予以整合聚焦形成概念化认识,并同化于已有知识经验系统或对已有知识经验系统进行顺应改造,学习内容才可能真正内化,形成具有信息化新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反思也不可少,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元认知,不仅可以加深对学习内容本身的理解消化,对学习过程中的时间分配、学习场所的选择、学习思维习惯及有关学习行为等方面情况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扬长补短,不断改进学习方式,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从而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理念系统注入良好学习方式、学习行为、学习习惯方面元素,丰富其教学信息化理念内涵。

1.3在教学实践深度反思调整加固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任何一种新质教学理念取代传统教学理念都有一个巩固的过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教学信息化理念的形成亦不例外。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过程进行深度反思,不失为巩固其课程教学信息化理念的一种好方式。教学信息化理念存在的价值在于指导教学实践,服务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其自身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其存在价值的生命力状况在指导服务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其指导服务教学实践的效果即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来反观指导支配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理念,进而在肯定的基础上予以调整修正完善,或使之在思想体系中进一步明朗化留下深刻印痕进而起到加固作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予以深度反思的过程,就是将教学实践与教学信息化理念有机结合的过程,也是在辩证统一的过程中促进教学信息化理念不断步入科学轨道并在教学思想体系中扎根留痕的过程。

2结语

任何思想观念一经形成,要改变就有难度。正因为如此,包括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内的教学人员,要让自己在教学生涯中不落伍,始终能以与学生学习认知特点、课程实际相契合的教学行为方式组织教学,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促进更多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必须加强教学思想改造,将教育教学理论、学科课程理论和网络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头脑,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这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将教学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拥有幸福美好人生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丁志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导航[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7.

[2]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10.

[3]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2.

[4]刘智.论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6(3):76-77.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反思精选篇6

关键词:经验重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5-0115-05

收稿日期:2013-01-22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注重个体经验重构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20102DB28)。

作者简介:欧阳文(1964-),女,湖南益阳人,博士,长沙理工大学教育心理教研室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教育学等研究。

处在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代社会,成长中的大学生难免产生来自学习生活与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困惑。“近年来国内外大量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更而日趋严峻。”[1]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各大学逐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成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经过近30年的努力,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扩大,作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不断探索与变革实践路径。相对来说,大学生是有着良好学习能力与心理资本的群体,“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引导大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个体“经验重构”,应该是培育大学生健康人格合理而可行的实践路径。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经验重构”的内涵

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经验重构”还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基于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教育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等有关经验与建构的思想,所谓“经验重构”,就是指大学生通过转换视角,改变认知,坚持正面信念,保持积极心态反思个体经历的生活事件,不断重组或改造已有经验并获得正面力量的实践路径。具体来说,即通过个体“叙述经历——调整心态——反思经历——自我训练”四步骤,提升大学生个体经验价值与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经验重构”中的“经验”是个体反思经历的产物,且在不断地建构之中。美国教育家杜威关于经验的理论成为教育哲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杜威认为,人的“经验”包括“两套意义”:一是经验中包含着反思,“没有某种思维的因素便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二是经验即实验,“我们的一切经验,都有‘试验’的一面——即心理学家所谓尝试错误法。”[2]而判断经验价值的两大标准:即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和交互作用原则。这意味着个体经验在一定情境主客体交互作用下,会不断得到同化和顺应,从而促进人的反思、行动与发展。德国哲学家狄尔泰则认为,生命经验具有内在结构的同一性,每一个单独经验都有可能通过生命中介与其他经验发生关联,生命脉络的形成依赖于自我现在对它们的解释。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则强调自己的出发点就是“实际生活(经验)”,科学认知最终的根基就在实际生活经验自身之中,都“出自生活世界及实际生活遭遇的活生生的多样性。”[3]伽达默尔作为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创始人,认为人类的基本生存经验就是理解,世界的存在意义正是通过理解来得以展现的,理解构成了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的一种“世界经验”。归根结底,哲学解释学所探究的是“人的世界经验和生活实践的问题”。不难看出,这些理论从不同视角强调了“经验”是对个体的存在体验展开理解与反思行动内在统一的思想。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变革,不能脱离学习者的个体经验而踽踽前行。在这里,我们既可把大学生的个体经验理解为对个体经历进行自我建构乃至意义赋予的存在过程,又可理解为一种自我经历、体验、反思的内容。这种“经验”具有个体性、内隐性、反思性与动态性的特点。

“经验重构”中的“建构”是方法论,更是个体生成经验的生活方式。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首先把认识看作是一种继续不断的建构。”[4]认识主体所具有的认知结构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下被主体建构而成的。布鲁纳把学习视为一种认知探索的过程,它需要学习者思想开放,“能从多重观点中建构知识和价值,同时又能对自己的观点和价值承担责任,使个人能‘超越给予的信息’。”[5]后现代哲学中的“建构”以批判与反思为前提,倡导以多维的视角和多元的观念来认识事物与解释世界,强调解释的无限性与多元化重构。应该说,今天的建构主义正是在皮亚杰的“自我建构”基础上,吸收了后现代哲学的多元“建构”思想,超越了方法论意义,赋予了生存方式意蕴,从而趋向积极的建设性向度。由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吸取建构主义思想精髓,引导学生在课程教学与日常生活中建构良好的心理品质。其具体内容“既包括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直接的知识基础(即准备性知识),也包括他们的日常直觉经验(比如日常生活中的错误概念);它不仅包括与新知识相一致的相容的知识经验,而且也包括与新知识相冲突的经验;它不仅包括具体领域的知识,而且还涉及到学习者的基本信念;它既包括直接以现实的标准存在于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也包括一些潜在的观念。”[6]

可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经验重构”,所关涉的个体经验、积极心态与自觉建构等基本要素之间存在内在统一性。首先,大学生的个体经验是“经验重构”的前提。个体经验来自于大学生对自身生活经历的反思,极具深刻体验与自我认同,是自我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其次,大学生的积极心态是“经验重构”的基础。积极心态对于“经验重构”来说,意味着个体的价值倾向与行为指南,它包括具有正确的认知、愉悦的心境、恰当的预期与顺其自然的态度等。大学生长期积累的个体经验并不都具有正面价值,只有从消极心态转向到积极心态,“经验重构”才能凸显其教育意义。最后,大学生对个体经验进行自觉重构是提高心理健康素质的关键。在大学生“经验重构”的实践中,教师主要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关键是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个体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经验重构”训练,增进个体经验同化与顺应的统一。这些基本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经验重构”中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经验重构”的缺位

当下我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经验重构”的缺位,致使心理健康教育遭遇瓶颈。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视教师理性权威,僭越学生的自我内省。“师生关系变成一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的时候,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由于一方在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另一方的低下和顺从的地位而变得根深蒂固了。”[7](P107)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大学教师作为闻道在先、学有专攻的主体,传承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自然彰显一种理性权威,这有利于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与有组织的知识学习。但这种看似合理的教师权威的张扬,却僭越了学生主体的内省,促成了学生自我反思的惰性。一是教师权威本身对学生主体的无形抑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乃至被动接受学习,而不是自觉主动地对个体经历进行内省;二是课程教学采取班级授课制,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且往往是大班教学,没有小班辅助,教学时数有限,教师的时间与精力都无法有效保障学生的自我内省。“人的权威最终不是基于某种服从或抛弃理性的行动,而是基于某种承认和认可的行动——即承认和认可他人的判断和见解方面超出自己,因而他的判断领先,即他的判断对我们自己的判断具有优先性。”[8](P361)这样一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一旦教师理性权威僭越了学生的自我内省,学生遭遇到生活事件想到的是求助而不是自觉内省,容易中断自我内在的对话,致使大学生的自我逐渐萎缩,不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

(二)强调传承科学知识,轻视学生的个体经验。“知识材料,尤其是高深的知识材料,处于任何高等教育系统的目的和实质的核心。”[9]近些年,我国大学逐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重视科学、系统的知识学习,无疑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样的“教育有两个弱点——第一个弱点是忽视了(不是单纯地否认了)个人所具有的微妙的复杂作用,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各式各样的表达形式与手段。第二个弱点是它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与才能。”[1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正是凸显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因为对课程的理解偏差,往往强调知识学习,无视了学生个体的经验价值。以美国教育家派纳为代表的“存在经验课程”流派,强调开发动态课程的意义,认为课程不是确定为预先设定的教学内容,而是培养个体对其“自我经历”(autobiography)进行“概念重建”能力的过程。显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重视课程知识传播,忽视学生遭遇人生问题的教育契机以及生活事件本身的教育意义,荒芜了学生个体经验这样宝贵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认知目标而忽视学生积极体验的情感目标以及自我内省的行为目标。这样一来,一味地只强调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忽视引导学生反思生活事件,更缺少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的个体履历的意识,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变得遥远而不切实际,大学生不能积极领悟知识进而改变行动,也就不能真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心理咨询干预,无视学生的经验改造。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每所大学都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广大学生工作者与心理咨询教师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排查、心理咨询与朋辈教育,预防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可否认,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九成多大学生有过心理方面的困扰,8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从未进过心理咨询室[11]。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及时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十分重要,但这远不是最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引导大学生开发潜能与完善人格,关键在于提升大学生的个体经验价值与自我教育能力。然而,我国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却忽视大学生的个体经验及其改造。一方面,大学课堂传播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忽视结合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经历,表现出对学生的个体经验及其改造的无意识;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教会大学生对个体经验进行重构的方法,大学生在遭遇到生活与学习的问题时,往往感到茫然无助,独自承受各种压力与苦恼。这样一来,如果大学生不愿走进心理咨询中心,也不积极地反思过去经历,从中找到正面力量,其心理问题就得不到预防与解决,不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要“预防精神疾病,就必须从了解和培养年轻人的优势、能力和美德入手。”[12]“经验重构”是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的过程,旨在冲破具有普遍性的知识体系、教师权威控制和其他社会约束所构成的藩篱,引导大学生提升自我意识,唤醒已有的人生经验,在经验重构中发现自身的优势、能力、美德等一切正面力量,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验重构”的实践路径

“经验重构”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渊源。杜威的自然经验主义教育学提出个体经验本身是认识真理的重要条件,教育要通过创设活动情境,丰富儿童生活体验,促进个体经验的改组与改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与经验,激励学生通过自我疏导与社会交往等方式,达到个体经验的同化和顺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特别重视人的尊严、需要、经验与潜能,倡导“以学生为本”的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开发人的潜能与完善人格。这些影响深远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从不同视角彰显了学习者建构个体经验的重要意义。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经验重构”的实践路径,就是要求大学师生转变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提升学生的个体经验价值,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心态,自觉进行“经验重构”的自我训练,以期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最终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具体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验重构”的实践路径,包括由以下四个核心要素构成的系统:叙述经历——调整心态——反思经历——自我训练。

(一)叙述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叙述曾经的生活事件,回忆过去的情绪状态,找出当时情绪发生的原因,并反思情绪表达方式是否恰当。通过引导个体重新回忆、体验与反思过去经历,一方面让个体回到痛苦原点,有助于宣泄内心压抑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再现个体的成功经历,有助于个体唤醒高峰体验,增强自信心。在这里,“叙述经历”更重要的价值是作为“经验重构”的起点,为经验重构提供基本素材,旨在更好地发挥个体经验的正面教育功能。人们早年的种种生活经历都会成为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父母不良的养育方式和消极态度有可能使子女产生较多的不良情绪体验,影响他们正常行为的发展,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不利[13]。每个大学生都存在经验的“前结构”,比如读书期间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的各种表扬与奖励,或者父母离异、母爱剥夺、失恋与高考经历等,都可能带来个体精神生活的改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开放和宽容的心态接受学生个体经历,进而开发个体经验的教育价值。

(二)调整心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导学生调整不良认知或进行认知重建,使之在信念、预期与态度等方面保持乐观与积极的倾向。马丁·塞利格曼等人认为,“习得性无助实验中的动物反应模式,极为类似人类的抑郁状态,动机缺失、情绪低落、思维迟滞而抑郁的原因,乃是个体在失败的经验中发展出一套特定的归因模式,核心是不可控制的信念。”[14]也有研究表明,“大部分人,尤其是健康的人,都有一种采用乐观的方式认识自己的偏好”[15]。每个人心中都存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经验世界。人们过去形成的见解,其中很多是荒谬的;过去积累的经验,也有不少是负面的。“如果仅接受与自我和谐的经验,而拒绝一切与自我结构不协调的经验,自我概念就会变得刻板、僵化。”[16]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帮助大学生成为乐观者,不仅要唤醒大学生的成功与快乐体验,更要通过转换视角,使大学生保持积极心态重构负面经验。比如采用正向思维重新评价高考经历,可以通过确立远大的理想,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利用大学社团活动和发展科研兴趣等方式来获得升华,使之拥有强大的内在动力并保持积极心态重构经验。

(三)反思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促进学生从经历中成长,必须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反思个体经历。个体经历无法复制,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混淆的。”[7](P195-196)在获得正确的认知、形成乐观的心态、唤醒积极的情感的前提下,大学生可以通过转移、升华、辩论等方式反思经历,最后实现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与言行态度的改变。其中,转移是指促进个体通过转移注意力,让自己的思维和内心不再停留在悲观的解释;升华是指个体通过确立更高的人生追求,抵御由于挫败经历带来的负面情绪;辩论是指个体通过自我对话,或者与他人讨论,改变思维视角,学会换位思考,为不幸的生活事件或者成功的生活经历找到更乐观的解释。只有这样自我反省过去的经历,才有利于认识到曾经的认知存在偏差、情绪反应不够理性、表达方式可能过于极端。伽达默尔说:“所有理解最终都是自我理解……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谁理解,谁就理解他自己,谁就知道按照他自身的可能性去筹划自身。”[8](P337-338)由此,当下我国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反思个体经历,在反思性学习中积累积极的人生经验。

(四)自我训练。“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整个人自己的教育。”[7](P200)自我训练是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经由“叙述经历——调整心态——反思经历——自我训练”的路径,通过唤醒人生重要经历,在转换视角、改变认知、保持乐观心态的前提下,自觉进行经验重构的训练,从而获得认知、情感与行为的改变,以期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一旦“经验重构”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一定能激发大学生自觉地“面向内在学习”,而不是期待外在的灌输,从而增强自我教育的力量,养成积极应对心理问题、开发潜能的行动力。马斯洛认为,“做出成长的选择而不是畏惧的选择就是趋向自我实现的运动。”[17]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要求大学生主动进行“经验重构”的自我训练,提高对心理问题的敏感度,在遇到学习障碍、就业压力、人际关系、恋爱问题等生活事件时,抓住心理健康“经验重构”训练机会,趋向积极进取的行动,及时化解当前的心理困惑与矛盾冲突,从而不断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实现。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寻求“经验重构”的实践路径,一方面,应尊重学生的尊严与需要等个性特点,信任学生个体自我教育的潜能,提升学生个体“前结构”中的经验价值;另一方面,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与乐观心态,教会学生掌握“经验重构”的自我训练方法。当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反复、自觉地进行“经验重构”,同时还要重视心理健康学科课程的教育价值,并发挥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朋辈教育等途径的作用。只有通过开放的、多元的、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 于秀丽,莫雷.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6(1):125.

[2] [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9.

[3] 朱松峰.狄尔泰为海德格尔“指示”了什么——关于生活体验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6(3):35.

[4] [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7.

[5] 高文.建构主义研究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J].全球教育展望,2001(3):9.

[6] 张建伟.知识的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7):48-49.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9]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1-12.

[10] [美]国家科学基金会.塑造未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7.

[11] 向楠,郑思琦.专家:年轻人心理健康堪忧 患疾病多因压力大[N].中国青年报,2012-7-26(07).

[12] [美]马丁·塞利格曼著,苏德中主编.真实的幸福[M].洪兰译.北京: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0:31.

[13] 李义安,王学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5):329-330.

[14] 江光荣,柳黎,少游国,等.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4):589.

[15] [美]Alan Carr.积极心理学[M].郑雪,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72.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反思精选篇7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ers;teaching informa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teaching concept;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4-0248-02

0 引言

一位负责的教师,不一定是优秀的教师。一位有知识的教师也不一定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师是否受学生欢迎,很大程度上要看其在教学工作中的表现及其对学生的作用效果。

?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越发感觉到“力不从心”,自认在课堂教学中很卖劲,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注意力的聚焦程度并不高,课堂上玩手机的不乏其人,教学目标时常不能很好达成。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其表观原因在于教学实施中近乎习惯化的传统教学方式与行为,其深层原因却在于支配习惯化教学行为方式的教学思维习惯。这种教学思维习惯已被固化,从本质上没有脱离依托粉笔、黑板、教材、嘴巴的讲授式教学观念,有时即便有所“更新”,也只是动动枝节,并无实质性突破,教师仍就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角与中心,学生成了配角或被边缘化。当今,随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不可避免要受到信息社会的影响,他们在享受信息技术成果的同时自身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自然会得到提升。在信息化水平日益提升的社会环境中接受熏陶洗礼的大学生,有着与以往工业化时期大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行为方式与习惯。面对新时期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以改造学生主观世界、塑造学生灵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健全学生人格为己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来讲,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彻底走出以往讲授式、填鸭式“一厢情愿”传统教学思维樊篱,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理论有机融合,在行动实践中不断改造传统教学理念,通过教学行动在润泽学生心灵的同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理念水平。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不断增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情感,课堂上才可能更好地把注意力聚焦在教师主导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的功能地位才可能更好彰显。因此,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加强自我修炼,在自觉行动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就尤其显得重要而紧迫。

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行动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有必要在全面学习、反思整合内化、对教学实践深度反思调整加固三方面多下功夫。

1.1 在全面学习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需要教学信息化理论作指导,这种理论不是书本上静态的理论,也不是他人主观世界中内隐的理论,而是其教学信息化建设主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主观世界中内隐的教学信息化理念。它来源于外在的教学信息化理论,包括书本、网络及其它新媒体、信息技术专家学者等承载的有关教学信息化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教学信息化理论得以确立的前提和基础,若没有或缺少这些前提与基础,其教学信息化理念的?_立就无异于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首先要加强对教学信息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一方面,要深入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政策法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指路明灯,在其教学信息化理念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建立健全其教学信息化理念体系必须加强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内容学习。比如,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系列讲话精神,学习《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法规文件。

另一方面,要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确立与建构教学信息化理念也离不开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比如,学习教育学、职业教育原理、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教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学习论、认知心理学等课程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此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为整合信息化元素以确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理念准备教育教学理论基础。

第三,深入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教学信息化促进教学现代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即在于把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活动中,改进其传统教学方法手段,以信息化教学取代纯说教式教学。教学方法手段的革命,以教学理念的革命为先导。无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信息化理念建构涵养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训练。信息技术涵盖的内容宽泛,在学习过程中既不能浮光掠影,也无需面面俱到,择其基础的、前沿的、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最为关联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与技能予以重点学习。一是要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会熟练操作计算机,熟练使用基本的计算机软件,具备网络基本知识的掌握与网络环境的维护保养。二是学习新媒体技术。主要以手机、电脑为终端的微博、微信、QQ、短信等新媒体在教学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学习新媒体技术不仅要学习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在操作上下功夫,熟练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2.2 在反思整合内化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

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与训练,要将外在于己的知识技能融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上升到理念高度并正确指挥教学信息化建设实践,有一个反思整合内化的过程。孔子曾提倡学习要多加思考,否则,“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过程中要思考,学习之后又要进行反思。学习反思包括对学习内容的反思和学习过程本身的反思。对学习内容的反思不仅要对系列学习内容逐一进行再思考,还要将各部分内容贯通起来予以整体思考、寻找联系并序化整合,同时也要将其纳入已有知识经验系统予以同化。比如,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原理、大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现代信息技术等系列学习内容之间并非孤立,在对其单一思考基础上进行贯通思考予以整合聚焦形成概念化认识,并同化于已有知识经验系统或对已有知识经验系统进行顺应改造,学习内容才可能真正内化,形成具有信息化新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反思也不可少,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元认知,不仅可以加深对学习内容本身的理解消化,对学习过程中的时间分配、学习场所的选择、学习思维习惯及有关学习行为等方面情况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扬长补短,不断改进学习方式,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从而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理念系统注入良好学习方式、学习行为、学习习惯方面元素,丰富其教学信息化理念内涵。

1.3 在教学实践深度反思调整加固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

任何一种新质教学理念取代传统教学理念都有一个巩固的过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教学信息化理念的形成亦不例外。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过程进行深度反思,不失为巩固其课程教学信息化理念的一种好方式。教学信息化理念存在的价值在于指导教学实践,服务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其自身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其存在价值的生命力状况在指导服务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其指导服务教学实践的效果即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来反观指导支配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理念,进而在肯定的基础上予以调整修正完善,或使之在思想体系中进一步明朗化留下深刻印痕进而起到加固作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予以深度反思的过程,就是将教学实践与教学信息化理念有机结合的过程,也是在辩证统一的过程中促进教学信息化理念不断步入科学轨道并在教学思想体系中扎根留痕的过程。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反思精选篇8

论文关键词: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构成;发展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的教师群体,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的是那些受过心理学与教育专业训练,在学校、家庭以及其他场合中,为儿童青少年及教师、家长提供心理服务的专业人员。与其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比较,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根据职校生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以职业心理的培养目标为核心,围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形成职业兴趣与理想并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笔者对湖南省86名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了调查,其中70%为兼职教师,且多为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事等,当中35%的兼职教师未参加任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大都在工作实践中边教、边做边自学,这已经成为了制约职业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的瓶颈。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他们要有什么样的素养才能胜任所担当的工作?对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的探讨,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构成

素养是指人类个体经由平时修养而形成的知识、能力、品德等。教师素养是指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所有素养,体现的是对教师理想形象的追求,突出“全面性”、“理想性”。 理想的教师素养包括教师首先作为一个公民的所有优良品质,还包括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需的高超的“专业技能”。据此,我们立足于教师角色理论,把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结构确定为两个层次:基本素养、专业发展素养。这样,既兼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一个普通社会人(基本素养)的角色,又兼顾向专业化(职业的不可替代性)努力的专业人的角色。

(一)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素养

1.基础文化知识素养。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复杂思想、丰富情感和无限发展可能的鲜活的学生生命,因此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文性”特点,强调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因为普通文化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养成人文素养的内在价值。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关注和了解青少年学生所喜欢的文化,如文学、诗歌、影视、歌曲等,学会用青少年的思维去看待青少年自身,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

2.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教师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当代职校生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成长的,网上活动已成为这些“网络时代”的重要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但同时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完善带来前所未有的新的契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将网络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环境与资源,利用电脑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统整学业成绩和心理测验等资料,利用网络得到专业培训和职业继续教育方面的机会,并能开通专门针对职校生心理辅导的心理咨询平台,通过网络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平时当面不敢说、不好说的心理障碍,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

3.仪表素养。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虽然仪表、风度有时也不完全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但就一般而论,在大多数场合它体现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教师的穿着、仪表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是最直接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穿着整洁,大方,能带给学生奋发向上的气势,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

(二)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素养

“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意味着经过系统学习、培训而拥有一整套专门的“知识”,具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的“实践能力”,并形成体现职业特点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有职业要求的人格特征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技能,将对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及学生将产生深远影响。

1.具有职业要求的人格特质。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气氛”。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的教育活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人格特质必须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吻合,将情感、责任感、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等融入其人格特质中,应以开放接纳的心态面对学生,通过共情与学生建立起真诚的理解和信任关系,真正实现心灵上的沟通。我们认为,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的人格特质:真诚、有责任心、乐观、给人积极的正向关怀、自身情绪稳定、敏锐的洞察力、尊重学生、有同理心、值得信任、公正和客观等。

2.专业知识素养。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教师首先必须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的基础知识,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教育学基础知识、心理诊断与干预知识、心理学统计与研究方法知识等,特别强调的是,针对职校生这一群体,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心理知识,培养学生积极正面的职业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了解自己,更为理智地考虑自己的职业理想,在职业与自己的个性特长方面取得良好的匹配;另外,性困惑是职校生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比较普遍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性心理知识,加强对职校生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念,有效处理异性交往中的情感与行为问题。同时,教师还应具有实践性的知识储备。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经验、一定的心理辅导与咨询经验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熟悉情况各异的职校生的心理生活,理解他们,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与他们产生共鸣。

3.专业能力素养。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具有“多专业性”特点,首先要从事教学实践,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而且还要有从事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实践能力,对于存在个体差异的部分学生,深入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通过个案辅导,消除职校生的错位心理;同时,面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应是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者。工作的“多专业性”特点决定了其必须具有多重的专业能力素养。

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教学能力,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具有运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能力,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职校生的心理特点为前提,运用心理学或教育学的有关原理,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系列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与感悟中提高心理素养、促进心理品质优化,逐渐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模式,自我管理的能力、成熟的处理情绪的能力。

(2)心理辅导与咨询能力,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人际、自我意识等心理辅导,能够灵活的运用心理辅导相关的技巧与策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出准确的诊断,并能实施具体的指导与帮助的能力。

(3)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指向那些正在经历心理危机、处于困境和遭受挫折,将要发生危险的职校生提供支持,并能准确评估心理危机事件,快速决策及时救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的能力。

(4)指导他人能力,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班主任、各科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有与家长、同事等发展有效的工作关系,指导他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5)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能力,是指准确掌握职校毕业生在择业中常见的心理偏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了解相关职业的性质与自身的特点,提高职业价值感,同时挖掘学生潜能,对智力特征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别指导,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的能力。

(6)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善于有效的总结教学和咨询实践经验,并把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问题作进一步研究,最终把课堂的教学、课外的咨询和研究工作结合起来,实现“教研相长”的能力。

4.专业情意素养。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事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情意素养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专业的职业道德。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有的理想和观念,“理念决定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教师脑中的“内隐认知结构”,其潜在的观念会影响教师的态度,影响教师某些判断、思考与行为决策。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包括:对职校生心理健康及其标准的认识;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的认识;具有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意义、目标、原则、内容、实施途径、方法等;“助人成长,自我成长”的职业价值观;“启发和促进学生成长”的职业角色观等。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教师职业,首先应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还应遵循学校咨询工作者的道德准则。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职业道德包括能明确专业职责,即对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职责;尊重来访者的人格、权利和隐私;严格遵守为来访者保密的心理辅导原则;能认识到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并积极参加继续职业发展活动。了解自己专业职能的局限性,并在需要的时候能及时进行转介,寻求其他专业人员的帮助;在法律限定范围内使用心理测验,严格禁止对测验资料的错误解释和使用。

二、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发展策略

教师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动态、长期的过程,基于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现状,一方面,要求学校和社会各方面保持宽容的心态,看到老师的努力和进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条件,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需要教师不断激励、主动探索和勇于开拓,实现教师的自我成长。也就是说,外在助力与内在发展需要相结合是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下面主要从教师自我成长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走“双师型”发展道路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充当的两个最重要的角色是教室里的教学者和心理咨询室里的咨询者,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同时,也需要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实现二者的统一,成为一名既能从事专业教学与科研,又能参与各种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加强与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中有丰富心理咨询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的沟通合作,从他们那里了解心理咨询第一线的工作理念、专业技术、专业发展趋势及社会对心理学从业人员素养的新要求,进一步促进自己向“双师型”发展。

(二)学会反思

所谓的反思,就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把自我和职业活动作为思考对象,不断对自我及对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因此,反思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自我反思。包括能否意识到自己对职业生涯未来发展的期望;能否通过自我观察而产生自我认同感;能否对职业的发展作出自我设计;能否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负责等。二是职业活动反思。包括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的反思、心理课堂教学反思、团体辅导反思等一切与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活动有关的反思。特别是对关键行为事件的反思,可以通过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来进行,就自己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所认为成功的或失败的事件进行回忆,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剖析,发掘或揭示这些事件、经验或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理念,从而发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规律与价值等,这也能为事后回顾、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历程提供基本的原始素材。

(三)参与课题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还有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其中的许多理论与实践仍在不断的丰富与发展之中,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提高研究意识,从职业活动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参与研究,不断地总结、反思、提升自己的经验。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开展:一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课题研究。把课题研究与心理辅导两者结合起来同步进行,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些研究课题,如自我意识辅导、人际交往辅导、职业生涯辅导、网络心理辅导、性健康心理辅导等。二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个案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重对案例的剖析与研究,在实践中收集、选择案例、通过对学生的个案进行深入剖析,比较、归纳,在不断的总结、评价和反思中提高自己的心理辅导技能,再运用于案例的拓展实践。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反思精选篇9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名言,言简意骇,发人深思。心理学教育对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不一言而明。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逐步深入,人的心理素质发展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在这一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是最核心最基本的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基础。没有心理素质这一生命的精神载体,一切思想、文化素质都不可能有效提升。

二、完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完善管理制度: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1.学校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关爱每一位教师在学校管理中,应“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生活状态。让能教师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杜绝公式化、平均的机构化管理,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重庆直辖市的人文关怀。调查问卷中教师心声表明,小学学校教育管理者应减少教师不必要的工作负担,重视教学环节的原则问题,杜绝无意义、过于形式化的评比考核,如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的会议、考核等等。

2.建设教师自我修定系统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调节,教师心理健康也自需要我维护。不断的自我修定。学校应该通过心理教育平善教师心理健康的自助修定系统探究学校内教师基本状态和需要,建立教师心灵的家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和修定的能力。

3.社会关爱平台

教师担负着一个民族的希望和责任,所以应该迎得更多的关爱和理解。虽然重庆市政府已经落实了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待遇,但教师心理健康需要取得社会的协同支持。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着社会的进步,人民大众的下一代。我们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共信任氛围。建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爱平台,让教师感受到职业幸福感,将更有利维护教师身心平衡,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二)调动老师学习兴趣,促心理健康教育素质

1.讨论式的讲座

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收集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聘请专家开展专题式讲座培训。根据讲座内容预先设计交流表,拟订一些问题引发教师讨论、思考。引导教师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在沟通与共鸣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提高参与培训的兴趣与实效。

2.情境模拟

提供模拟的教育情境,让教师扮演相应角色,在处理所提供的模拟情境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质。可以利用重庆名教师、名校长等优质教育资源,建立教育的专家库,充分发挥其示范、指导、引路和辐射作用,引领青年教师掌握解读、领悟教育规律的金钥匙,指导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目前教师培训中一种引人注目的培训方式,日常教育实践是案例产生和形成的源泉。通过鲜活教育案例的讲述、聆听与体验、分析,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作为独特个体的学生,有助于教师在相互的交流中分享经验、深入思考,有助于加强教师的生命意识,开启教师的生命情感,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

4.教育反思

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培训,引导教师撰写教育反思日记,及时反思教育情境中的得失感悟,在不断的反思与重建中升华思考,提高工作的智慧含量与专业品质,有利于丰富教师的生命体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提升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质的有效方式。

(三)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有效资源

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和谐的发展,应抓住当前社会提倡和谐教育的契机,努力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资源,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的共建活动,使三者发挥最大的功效。对于心智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而言,心理健康犹为重要。在小学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环境是保障。能否有效的使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至关重要。

学校教育管理人员应该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制定相应的政策文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融合与贯通。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每天大量而具体的教育组教学过程随时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内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应抓住机遇,在大力提倡和谐教育的今天,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齐抓共管、关爱教育的社会优势,整体联动,全方位、多渠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深入实施“学校育人”、“团队育人”、“家庭育人”、“活动育人”、“基地育人”、“环境育人”六大工程;进一步拓展家庭教育阵地,组建家教讲师团和家教督导组,提升家长教育素质,优化家庭成长环境;充分利用有关传媒,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舆论氛围;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障与监督机制,设计、组织各种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活动促进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反思精选篇10

心理健康需要由个人来体验、建构与获取,而不是由他人传递、施予;但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处于中心位置的建构主体是高校教师(主体是群体概念)。高校的特殊品质决定了它是建构过程中的中介体,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与体验之间的中介体。它需要引导教师对有意义的刺激作出合适的反应,帮助他们了解任务的意义与目标,促进形成控制自己行为的意识、信心与能力,以及为他们创造适宜的心理环境。社会作为环境是促成主体心理行为变化的重要条件。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维护需充分明确与发挥高校这一组织的作用。营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环境,无疑这是一个长期但却不能懈怠的工程,它是真正实现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厚实保障。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与修复必不可少且是问题解决的关键。本文着重探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中应遵循的原则。

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生命系统不是由问题构成的,它是一个开放和自我决定的系统。它既有潜在的自我心理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无论个体心理状态和社会化存在多大差异,所有的人都同样有建构心理健康的能力。高校教师自身心理调适应遵循四大基本原则:

一、重塑认知

20世纪80年代中期Lazarus和Folkman认为压力不单指外部刺激事件,也不单指机体对其的反应,而是指个体对环境认知评估的动态过程(目前多数心理学的压力研究都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压力”概念)。认知评估是情境与情绪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因此正确的认知评估是心理健康的基础。重塑认知,即高校教师应对心理压力、自我和环境建立正确的认知态度,它属于思想层面的策略。

1,压力认知重塑

当心理压力来临时,应对其采取明确的认知和接受态度。现代社会是一个“压力社会”,压力及其反应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适度压力能引起我们的积极反应,过度的压力则可能导致种种身心失调现象。学会与心理压力共处合作,是现代人的基本生存策略。

2,自我认同与自我评价

“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真正能滋养教师心灵的教学也基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尊重真实的自我,聆听内心的呼唤,可以找回改变工作和生活的内部力量与信念。情绪是伴随着人的自我评价与需求满足而变化。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了解自己在人生每一阶段中对工作的需求,建立合理客观的自我期待值。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就越能帮助自己有效调适教学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

3,正确理解与评估环境

“身处一个似乎无法忍受的局势,不管它是长期累积所致,或是一个暂时的刺激性事件,我们总能有所选择。”正确理解与评估环境,并确定自己能否影响与改变局势后做出选择。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作出公正评价,形成对于压力情境的理智反应,避免单纯依靠个人本能的心理防卫机制作出混乱而无效的解释与应付。譬如,高校改革带给教师一种新的情境,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一情境的意义,就无法选择、修正和控制。

二、积极应对

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与科学的调适方法,从容积极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刺激,避免消极的心理偏激反应。在对心理压力、自我和环境建立正确认知态度的基础上,自觉调整自己,把对心理压力的回避模式转为主动模式,区分压力的原因和反应,把情绪定向应付转为问题定向应付:运用积极认知方式,如换位思考法一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调节情绪。看到事物不利的一面的同时,更看到其积极有利的一面,可以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地处理引起压力的事件本身,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动手解决。

运用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如:劳逸结合法,通过参加某些体育运动可达到释放消极情绪的目的,尤其是一些比较激烈的带有对抗性的运动项目,调节作用更明显;勇于倾诉法,把心中的烦恼郁闷向可信且头脑冷静的朋友或同行倾诉,即使不能得到他们的指点,倾诉活动本身即是适度的情绪宣泄,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对于压力较大的教师要勇于找精神科医生倾诉,现在很多城市去找精神科医生倾诉是免费的;自我解脱法,学会自我放松,实在不想做事时可暂时放下,不追求十全十美;自我调节法,在心理压力太大,心情不佳时变换一下环境;音乐保健法,可以多听一些优美的音乐;在挫折面前要适当用点“精神胜利法”,有助于在逆境中进行心理补偿等。

通过控制行为来调节情绪。不良情绪已经产生之后,可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情绪,这属于反应调节。这些行为虽琐碎,但却是获得良好情绪的有效方法。例如改变面部表情,对自己微笑;改变行走姿势,抬头挺胸,昂首阔步;整理书桌或衣柜,让一切井井有条;适当从事家务劳动等。这些行为能转移注意或产生积极暗示,经常使用能增强对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当情绪处于高度紧张时,转移注意是消除紧张情绪的一种有效办法。当变换活动方式时,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就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人的情绪也就从一种状态转化另一种状态。

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心理学上的社会支持是来自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是心理压力来临时的强大支撑力量,通过提供物质和信息的帮助,增加个体的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提

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个体获得比较高的主观幸福感。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多向老教师请教,学习并掌握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升驾驭教学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对高校教师来说,学校同事、尤其是学校管理者的帮助和支持,能有效减轻心理压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增加抗力

台湾心理学家何永钰教授曾提出一个心理健康公式:B=P/E。B指症状出现率,P指内外压力总和,E指个体对内外压力的承受能力(即抗力)。人的心理健康与内外压力和自我抗力有关:心理健康程度与抗力成正比;与内外压力成反比。增加自我抗力是实现心理健康的“未雨绸缪”之策略,是主动性策略。人的抗压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高校教师可通过一些方法或途径来有效提高抗力,建筑起维护心理健康的“铜墙铁壁”。

1,不断学习,充实自我

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更应该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要树立“学习永远不晚”的观念。知识丰富是教师的一种强大的内部力量,是增加抗力、保持自信的途径之一。自信是防御疾病战胜疾病的精神动力。高校教师对环境最好的适应就是不断学习。

2,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磨炼人的意志力是增强抗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重要心理基础。高校教师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制力,学会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如主动承担难度大的教学工作或担任班主任工作等,来磨炼自己的耐性;随着一个个困难的克服,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3,积极善意对待身边所有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类的心理适应,很大程度上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仅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抗压能力的指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事业的拓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高校教师愉快工作的基础,是战胜压力的社会支持来源。高校教师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缺少社会支持的群体更应该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4,合理管理时间

大学教师工作负荷过重一直是公认的损害身体健康的压力源。在高校将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关心教师健康状况提到议事日程之前或之中,教师自身可通过掌握一些时间管理技巧使生活和工作更有效率,避免过度负荷,增加抗力。时间管理技巧具体包括对时间进行组织和预算、将目标按优先次序进行区分、限定目标、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时间表、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给自己等。而且如何使用时间,与日常行为习惯有关。正如改变行为能使我们对压力的感受发生变化,高校教师有意识地改善使用时间的方式,会提高抗力。

5,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改善心理环境,提升抗压力

高校教师可以尝试运用罗森塔尔积极暗示效应来改善自我的心理环境,如用“我可以做得很好”“没问题,我一定行”等积极暗示语言来提升自信,增强抗力,回避不良自我言语暗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6,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会欣赏和感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感受教育工作中的乐趣,善于在学生的点滴进步中体会快乐,从每一节好课中体验成功。培养广博的兴趣,拥有丰富的业余生活。

7,用身体健康保证心理健康

从调整饮食、均衡营养、保证睡眠、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合理用脑等方面保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础是身体健康,没有健康的身体很难实现心理健康。

四、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通过对教育经验、抗挫经验的反思来提高心理张力,寻求适合自己的心理健康调适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教育行为,踏上心理健康之轨道。在前述增加抗力方法之一的时间管理技巧中提到,每天要留一定的时间给自己。这些留出的时间中除了休息、培养新的兴趣外,教师务必要合理安排时间来进行自我反思。1993年,基利昂和托里姆率先提出教师的反思行为。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所作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参与者的自我察觉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教师的反思包括三种:一是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活动、想法和做法进行的反思;二是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作出行为的过程中对自己活动中的表现、自己的想法做法进行反思;三是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前两种反思的结果,以前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基利昂和托里姆倡导的教师反思的对象主要是教学工作,旨在提高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笔者受其启发将反思内容进行了拓展,提出:在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过程中,高校教师可通过对抗挫过程、抗挫经验、教学工作的反思来提高心理张力,建立起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对个体的激动情绪与攻击行为具有缓和作用,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能激发个人潜能的发展。自我反思能使教师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提高抗压能力,寻求适合自己的心理健康调适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教育行为,踏上心理健康之轨道。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反思精选篇11

论文摘要: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结构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与兼职相结合;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要求应包括:专业强、观念新、心理素质好;军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目标包括知识与理论、技能及理念的培训,重点是理念的培训;培养方法包括校本培训、远程教育、体验反思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后两者为重点。

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是一个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结构如何、有什么要求、如何培训,这些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结构

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普及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

(一)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师资力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6 000~7 500名学生中至少应该配有1名心理学专职人员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专职的学校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教师,在美国叫"学校心理士"(school psychologist),在日本叫"心理专家"或者"学校心理相谈家",属"心理学专业技术工作者"范畴。

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优化学员的心理品质,培养健全人格,帮助学员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促进学员全面健康发展。因此,作为专职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员或心理专家主要承担两项工作:一是心理教育,即通过必修课、选修课、讲座等形式对学员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这就要求他们具备心理教学和科学研究能力;二是心理咨询,即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协助学员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同时对心理问题严重者进行鉴别诊断,以做到及时转介,这又要求他们掌握相应的心理诊断、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活动和训练理论,熟练运用心理咨洵和心理活动技巧。

(二)心理健康教育兼职师资力量

在专职心理健康教员之外,军队院校还需聘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员。兼职教员是指学院正式聘用的,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经验丰富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要建立一支比例合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这既能够有效补充专职教员队伍的不足,又能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

二、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要求

要保证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良好发展,必须拥有一支专业硬、观念新、心理素质好的教员队伍。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要求应包括:

(一)专业强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首先必须具备深厚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包括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统计等基础学科知识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式方法、技能技巧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还应了解一些医学心理学、精神心理学、治疗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其次是自如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包括心理教育、测量、统计、咨询、调查、研究的能力。另外也包括一些非专业能力,如言语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调控能力等。

(二)观念新

知识和技能之外,对教育教学实践有重大影响的是教员个人头脑中的"内隐理论",即理念问题。它随时随地会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着教员的教育教学思维和课堂教学策略。教育家阿瑟·阔伯斯说过:"影响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也许莫过于教师他自己相信什么。"这充分说明了教育观念对塑造教师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一个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者在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的同时,更要加强对教育观念的重塑。具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具有的观念是:

1、充分尊重学员的观念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员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学习环境的开发者,学员学习过程的帮助者、调控者和评价者。在此过程中,首要的是接纳与尊重。要采取真诚、同情的态度,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接纳、理解对方,这样才能建立信任感与安全感。在此基础上再通过讨论、反思等方法,帮助学员自我探索,做出符合自己内心意愿的判断和选择。

2、最大限度地保护来访学生的利益的观念

要严格坚持保密原则。在不危害别人和当事人的前提下必须严格遵循保密原则,不经当事人的同意,不得将其情况向任何人透露(法律规定除外),这是对当事人个人权利和利益的最大尊重,也是心理咨询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同时还是咨询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3、致力于来访学生的自我成长的观念

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助人自助。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员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因此,整个教育过程都要致力于调动学员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其自我反思、自我改善、自我实现的能力,最终促使其在教育过程中学会成长。

4、提倡个性发展的观念

著名教育家、博士生导师钟启泉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个性发展"。个性,是一个人得以区别于他人的标识,是一个人最为宝贵的心理品质,是创造力的原始力和心理依托,也是判定一个人是否真正拥有自己的尺度。我们应尽力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应尊重学员的个性和人格。学员需要有发挥其能力的自由环境,以便激起更充分的探索和思考。

(三)心理素质好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员自身应具有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心态;具有豁达宽容的包容心;具有调节控制表达情绪的能力;具有理性客观全面看待问题的认知能力;具有知难而上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具有真诚、友善、开明、合作的人格;具有亲切、热情、宽容、善良的个性品质。这样才能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较好的处理与学员的互动关系、引导学员理性看待问题,同时也作为榜样潜移默化学员的心理状态。

三、军队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教育培训,不是学历教育或学位教育,而是一种职业技能培训,因此要将理论知识教育与实践技能教育相结合,同时重视心理健康教员基本教育观念的重塑。

一是知识和理论的培养。包括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理论。二是技能的培养。主要包括心理诊断、心理测量、心理统计、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技能。三是理念的培养。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培训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不仅需要解决知识和技能层面的问题,更要解决观念、信念层面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涉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作用、内容、对象、方法、途径等的认识。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就会有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和行为。同时,理念还包括对人对事对生活对工作基本的观念。若持一种开放、通达、包容、理解的态度,热爱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甘于奉献,尊重学员的人格和意愿,便有利于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以及积极的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

(二)培养方法

培养方法主要包括:校本培训、远程教育、体验反思式培训、参与式培训。其中,校本培训主要依托本院校相关资源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远程教育主要借助远程网络上的相关资源和机构进行远程培养。重点是体验反思式培训、参与式培训。

体验反思式培训和参与式培训是对传统培训的创新和发展。传统的培训是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中心,以"专家讲授"为主要模式,以讲解和讨论为主要方法的一种培训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传递知识和培训技能,但难以重塑教育理念。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不仅需要解决知识层面的问题,更要解决观念、信念层面的问题,所以仅靠传统的培训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所谓体验反思式培训是指以受训者为中心,让受训者先体验心理辅导活动、先实践行动研究,再在心理辅导与行动研究过程中,让受训者以自己的心理辅导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的理念、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提高受训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心理辅导能力发展的培训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创造一种真诚、民主、合作、共情的环境,引导和帮助学员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的活动。所以心理辅导理念的培训中确实要突出教员的自我探索和自我体验,从自我探索和自我体验中不断进行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尊重接纳他人,建立真诚信任的人际关系,相信他人有积极向上的潜力。参与式培训便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参与式培训强调受训人员的参与、体现出以人为本、注重多向交流资源共享、充分尊重受训者、受训者体验的是平等和温暖的人际关系。其特点为:第一,通过需求评估,确定培训内容。第二,受训人员参与培训活动。不但在内容制定上而且培训活动的组织上也让受训人员参与,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和发挥其积极性。第三,全员参与。除了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的专业性之外,还要进行学院教员全员培训,要走普及化的道路。第四,多维评估。要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评价,要将自评与他评、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总之,在培训中,一要加强培训目标的人本化;二是实现培训内容的综合化,突破以往只重理论指导或只重技能训练的片面性,同时重视教师基本教育观念的重塑;三是注重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可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体验游戏、个案分析、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丰富培训手段、增强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冯铁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及政策建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2]廖全明.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8,(1).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反思精选篇12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296-01

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原则的指导作用,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作为指导,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品行素养;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前提,为进一步巩固大学生道德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

1.1 二者的性质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教育

意识形态的内容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主体。意识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是人脑对外在世界客观现实的内部反映,它是人类所独有的能力。物质与意识、存在与思维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哲学中的根本问题。意识是一个宏观概念,其包含的内容很广泛,既涵盖我们通常所说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同时也囊括人的思维、情感、意志等于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认识的理性阶段,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

1.2 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二者的共同目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解决的是大学生政治觉悟,政治立场和政治^斗目标的问题,它以理想信念教育和品德意志教育为主要内容,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解,引导大学生志存高远、遵纪守法、讲公德、讲美德、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鼓励大学生将自身的知识、特长、能力和理想与实现中国梦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建设共同理想相结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的是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问题,这种心理调节的基础是充分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而符合自身实际的理想,良好的心态是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明白,与他人和谐相处也是优秀品德的体现。坚定的信念与坚强的意志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于新环境的适应以及不良情绪的控制。

不难看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两种手段与方法,其本质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知、情、意、行全方位合理发展的,综合能力强、适应能力好的大学生,都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价值。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思考

2.1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方法的不断革新,促使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单纯地对大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只会引起学生主体的反感,影响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具体来说:第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融入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比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校关系、高尚人格魅力培养等契合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因素,使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素质共同提升。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对大学生主体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渗透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针对大一学生应渗透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对待大二、大三的学生则可以涉及考研深造、感情、友情等心理方面的教育,针对大四学生则应加强就业指导,缓解面对就业压力时大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

2.2 加强政治方向引领

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活动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新思潮比较快,但是也较容易被负面的思想占据头脑,尤其是碍于年龄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容易对社会上出现的不良社会现象所左右,导致其思想信念动摇,价值观越来越趋近功利化,过分注重个人利益得失,道德评判标准有失偏颇,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阻碍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在大学阶段,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方向的引领,开阔学生视野通过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及思想道德的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并且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

2.3 注重人文关怀

2.3.1 应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仅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还应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与学生人格、心理的培养,注重学生整体素质提升。

2.3.2 尊重学生主体的个性化发展

高校应从每位学生个体的思想与心理实际特点出发,注重发挥学生个体的潜力与优势,使学生获得自我学习与提升。

2.4 优势互补,增强教育实践工作的实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有区别的,但二者可以优势互补,互相吸收各自的营养,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一些政治理论做基础,还需要一定的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做支撑,并引入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扩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渠道。相反,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有选择性地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角色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往往是教育工作者,这样使教师难以接近学生,走进学生,从而拉大了受施者之间的距离。而心理健康教育相反,学生在教育中占主导地位,这样才能够亲近学生,增强教育的亲和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因而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转换角色,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如心理素质培训法、角色扮演法、心理疏导法等来应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构建既有现实的必要性又有可能性。实践中两种教育脱节导致问题的交叉出现,对于问题的解决需要将两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实现互补。

参考文献

[1] 王岩.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可行性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7(02).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反思精选篇13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的联系

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意志、性格等方面的素质。一方面,两者互为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受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为依据,思想的发展变化受心理因素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出发,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否则就会陷入盲目的境地。同时,心理教育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因为人们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将自身的思想政治观念贯穿其中,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另一方面,两者相互影响。任何一种政治思想品质都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成分构成的。心理成分的健康发展是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完全脱离受教育者当时的心理需求。同时,思想是心理的调节中枢,是行动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人们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一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形成,它就对一个人的整个个性品质起导向作用,促进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结合的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关系密切,同属于意识范畴,都是以人脑为器官,以客观现实为源泉,以实践活动为桥梁,以感知为基础的。思想活动是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心理是思想的基础小论文,思想的发展变化要受心理的影响、制约。而心理活动的方向又受思想的支配。思想对心理起决定作用,心理对思想有反作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许多思想问题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因素,有些看起来是思想道德问题,究其根源实质却是心理障碍所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而只有从心理入手,才能掌握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而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而心理教育能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使人们的心理素质得以提升,思想积极向上。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正因为如此,某些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来解决,某些思想问题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改变。

(三)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结合是时代对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一22岁之间,正处于青年期。这一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人个性品质形成、身体和智力发育的最高峰,是人生中精力最旺盛、求知欲最强烈、接受新事物最快的黄金时期。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网络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减少,人们的心理负担加重,心理不平衡加剧。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急需疏导和调节。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多,它贯穿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中,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济转型和我国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培养大学生对生活的现实态度,正确处理理想与实现的矛盾。大学生往往对人生怀有美好的憧憬,对未来踌躇满志。但一接触现实却发现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时,就容易产生不客观、不正确的判断小论文,从而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为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缺乏生活热情和积极性、猜疑他人、孤独忧郁、生硬固执等状况。因此,培养大学生对杜会对生活的现实的、科学的态度就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二、培养大学生耐挫折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我国,能考人大学的学生,往往在中学时期都是学习尖子。但进人大学后,却发现自己在班里非常一般。有的虽然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总是在中下水平。对他们来说,这是很难受的。进人大学的新环境后,远离父母、家乡,教学方式、生活环境等都不同于中学,于是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一些病态反应:对战胜困难毫无信心、心慌失眠、多虑、有的沉默寡言、有的破罐破摔,甚至有的寻死觅活、自杀轻生。从调查情况看,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学生产生受挫心理的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应该把提高学生的耐挫折能力作为对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培养大学生的顽强意志,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为掌上明珠,考上大学以后更是家中的皇帝。一些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如过分依赖、受不得刺激、经不起挫折、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一点不顺心就觉得天要塌下来、意志薄弱,承受力差、一遇到问题就无所适从,容易产生挫折感。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将“勇敢”作为君子“三道”之一。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勇者不惧”、一往无前的顽强意志,使他们能在即将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增强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1.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

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和发展,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远大理想,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其教育方式一般是主动介入,采用集体教育的方式,自上而下,强制灌输,受教育者往往缺少平等和尊重体验,有被命令感和被迫服从感。心理健康教育则着眼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帮助受教育者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小论文,使受教育者学会处理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教育方式一般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采取个别交谈和咨询的方式,帮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构建健康的心理世界。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势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相似的角色之间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容易互相影响。高校学生都是成年人,心理和生理都已成熟,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平等和尊重的交流方式。如果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座谈方式代替报告方式,以谈心方式代替训导方式,学生们就会因“角色相似”而把教育者当作知心人,并乐意接受其教育。

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过去单一“说教者”角度和立场转变为兼顾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角度和立场,尽快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理解、同情学生,对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迷茫、误解和不正确的观点采取谅解和宽容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价值的权利,以减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服从。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要对学生的价值观无原则的接纳和包容,当学生的价值观明显违背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时候,当学生做出一个可能给社会、他人或其本人造成严重损失和危害的价值选择的时候,教育者就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干预,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持续进行影响,使其思想向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水乳交融,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实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现实保持一致。有时面对同一客观事实,不同的主体可能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但以下三方面的规律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所共同存在的:第一、客观刺激事件会导致主观心理反应;第二、负性刺激事件会导致负性心理反应;第三、良性刺激事件会导致良性心理反应。所以说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在本质上是和实际问题密切相连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从人的现实表现入手,分析支配其行为的思想动机,再从思想动机分析产生该思想动机的客观外界条件,然后去创造和改变客观外界环境,使之具有产生好的思想动机的外界条件小论文,从而促使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动机。因此,解决实际问题就成为解决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基础。对大学生而言,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学习困难、就业困难、社会交往困难、贫困生生活困难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容易使人产生紧张、焦虑、自卑、无价值感、社交恐惧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长久不能摆脱,就会影响他们业已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决这些心理和思想问题:一是要引导受教育者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一个正确认知;二是要把解决心理和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现实问题解决了,就会缓解压力,稳定情绪,化解矛盾,使学生产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国家。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坚持解决心理、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困难和问题,尽量用宽容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教育者要想方设法解决学生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真正解决心理和思想问题。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强势作用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唐书怡高校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探讨[J] 时代教育

[2]杨作新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J] 高教探索1999.2

[3]张明成为合格的教师[J] 心理健康教育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6-6

[3]赵景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D]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6-7

[4]祝敏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 安顺学院学报 第10卷第2期2008年4月

[5]杨世雄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途径探讨[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

[6]颜农秋关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J] 探索与争鸣

[7]赵展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性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4

中学心理健康教学反思精选篇14

关键词:知识教育;幸福教育;教学模式;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在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者通常只能够做到很好地实现知识教育目标,却不能实现知识教育向幸福教育的转变和升华,这必然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丢了根本,失去灵魂,其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如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价值目标,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刻地反思,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重构。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转变

(一)高校心理健康课具有知识教育与幸福教育的双重价值取向

每一门课程教育的基本属性都离不开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不认识到这一点,教育就失去了它最基本的功能和意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属性即是向教育对象传授认知、情感、意志等个体心理学特点以及人际交往、学业选择、人格发展、婚姻爱情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理解他人,掌握合理调控不良情绪的方法,应对挫折和压力等技能[1]。高校应该在重视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前提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帮助学生了解其自身的突出优势和积极的人格特质,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构建他们崇高的精神世界,即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幸福教育的神圣使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就是培养幸福的人。”对幸福的追求与培养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主要特点,也是其地位重要性的集中体现。

(二)各方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诉求不一致

教育最本质的属性是满足多方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在其它各学科教育领域中目标趋于一致,分歧不大[2],而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差异很大。首先,从国家层面看,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种诉求带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政治色彩,具体体现在从师资力量的选拔配备、培养培训,甚至连工作的具体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都有相关的规定。近年来社会在选拔人才时也更加看重团结协作精神、沟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从社会层面看,和谐社会的构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更强烈,因为和谐的个人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其自身和谐更重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培养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3]。所以在国家和社会这个层面上,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是高标准、高要求。其次,从家庭层面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并不高。家长把孩子送进高校学习深造,其诉求要么是孩子能考上研究生,获得继续系统学习的机会,要么是大学毕业能够顺利就业,获得一份安稳的体面工作[4]。至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和是否幸福虽然家长也关心,但并不强烈,一直在应试教育概念里的家长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幸福教育和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他们也没有将心理教育与孩子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因此,他们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很低,有的家长甚至根本没有诉求,只求孩子别变坏。从大学生个体看,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多样化,幸福观出现错位。当代大学生多出生于90后,又多为独生子女,物质条件优越,娱乐丰富多彩,亲情呵护备至,物质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匮乏导致学生的幸福观扭曲错位。一些学生认为,幸福就是单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感官的快乐,而忽视内心的精神建设[4];在对待个人与集体矛盾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个人的感受,而忽视对集体的责任与贡献,完全就是享乐主义;在对待当前与未来的关系上,只把当前的暂时愉悦当成了幸福,而忽视了对未来的创造,拒绝对未来付出辛苦与努力。结果理想信念不坚定,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选择放弃,意志力缺乏,做人没有原则和底线,逃课、考试作弊、迷恋网吧、打架等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为此心理健康的幸福教育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转变

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和国家、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强烈诉求形成极大的反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想更好地满足多方诉求,难度很大,为此就要站在心理健康教育终极目标的制高点,实现由知识教育向幸福教育转变[5]。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知识本身并不会自觉发生变化或更新,它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传播与教育对象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主观接受意愿去推动知识的发展与更新。即知识的教育是有限的,而幸福的教育是无限的,知识教育的有限性只有依赖幸福教育的无限性才能得以更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来没有如此多元化的今天,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幸福观,在精神世界里为广大学生建造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既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反思

受传统主流心理学一直将其研究重心放在心理疾病的治疗和矫正上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也一度将工作重心放在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诊断和治疗上。心理健康教育背离终极目标越来越远,教育工作者必须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深刻反思。

(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幸福感现状的反思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专职心理学教师和辅导员承担,教育工作者的主观幸福感不强的现状应该引起关注。自2011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以来,各高校已经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6]。但由于教学资源的不足,大多数学校基本上采取合班上大课的方式,教师基本以知识传授为唯一教学目标,理论讲座式的传统教学与学生期待的充满活力的生动课堂相差甚远。实用功利的心态导致大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其教学效果很难实现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再有就是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同一个教师要重复讲授十几次同样的教学内容,这对教师本身的耐受力是个不小的考验。此外,由于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的特殊性,心理教育工作者经常接触负性事件,他们承载太多的悲观情绪,如果咨询效果不明显还会给他们带来工作上的挫败感,造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身体和精神上疲惫,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幸福在哪里?教师的幸福感也令人堪忧。

(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现状的改变反思

审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现状,存在着只重视知识教育目标的弊端,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由于受主流心理学“消除心理疾病就能获得幸福”的理念主导,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基本上以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的现象、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症状表现、诊断的理论依据及治疗的方法等描述为重点[7]。结果导致一些健康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出现问题,需要老师帮助;即使对真正出现问题的学生也不合适,他们常常对号入座,夸大自己的问题;最可怕的是真正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将自己伪装得严严实实,用“健康”的外表切断外界的帮助。高校校园内出现的多例学生自杀现象,调查中几乎会出现同一种声音:“平时该学生很乐观,没看出什么异常”。教育工作者最大的遗憾和悲哀就是当校园内恶性事件发生时,我们就在身边,不是自己无能为力,而是根本就没有机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单一追求知识传递和学生的理性养成,忽视大学生个体的存在意义,忽视大学生的内心成长,背离了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和幸福观养成的根本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没有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甚至会产生更多的困惑和问题,这样的教育使原本就迷茫的大学生失去方向,精神世界略显空洞。漠视学生的幸福,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生命成长的意义,教育者必须反思幸福教育目标下的心育教学模式。

(三)教师几近“完美”的工作思维模式的反思

爱之深责之切。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一样的,在老师眼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是工作中养成的“挑剔”的职业习惯和“完美”的思维模式,相比学生的优点,教育工作者更容易关注学生的问题,并试图努力修正这些行为。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以为有更多的理论支撑和改变行为的办法,这种愿望就更加强烈。教师带着“挑剔”眼光工作的过程中,根本看不到学生在哪些地方做得好,也看不到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特别害怕老师的目光,因为他们一直认为心理老师特别神秘,自己的所思所想逃不过老师的眼睛,还有教师甚至用医生的眼光搜寻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试图通过咨询给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结果导致老师将目光聚焦在学生的问题或问题学生上,教师“挑剔”的思维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8]。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建设积极性、包容性、肯定性、非防御性的思维模式,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绝不是挑毛病,而是看优点。其实幸福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生命的统一体,生命的自组织系统能够实现个体的自我修正、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优化和自我实现。为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促进人类幸福美好,挖掘内在潜能和优秀品质上需要深刻反思。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

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的知识教育模式,幸福教育的缺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遭遇瓶颈。重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对提升学生自我价值、彰显“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重构教师价值取向,重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以及探索实践教学模式,达到丰富学生的个体积极情绪体验以及提升学生的自我潜能,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受能力。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价值取向的重构

最近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在影响学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优良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就好比武器,它虽然对教育效果有重要影响,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却是教师的品格[9]。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主要由专职教师和辅导员组成。他们的幸福观和价值取向对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胜过教育本身。从客观环境上,学校领导要关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成长和他们的幸福感受,要像重视专业课教师发展一样重视他们的成长;像重视学科建设一样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建设。要做到情感上支持、生活上关心、政策上鼓励、待遇上倾斜,努力创设更加积极的、包容的、愉悦的工作环境。主观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困难,从“习得性无助”到习惯性乐观转变。要树立自己正确的幸福观,在工作实践和生活中体验自己的幸福感受,并将这种深刻的内心体验传递给学生,身体力行的实践最有说服力。此外,心理课教师对自身的要求也尽量避免追求完美,偶尔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一些小缺点,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益,师生之间的坦诚和真实是对教育的最好诠释。教育者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升华为幸福教育的深刻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幸福教育目标在于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提倡积极人性论,消解了传统主流心理课教学过于偏重解决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育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10]。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能集中力量利用人积极的本性来使人更趋于完善,而人又能在个人和集体的解放中表现出充分的积极,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就能作出巨大的贡献。就目前我国的实际现状来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能够为每一个人提供比较好的生活条件。如何在比较好的物质条件下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幸福,自然应成为当代心理健康教育最迫切的任务。高校心理健康课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渠道,责无旁贷。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价值取向的重构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从知识教育向幸福教育转变的基础是教学体系的重构。教学体系要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服务。为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从教材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等方面逐步推进。在教学内容上凸显幸福教育的诉求,倡导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在精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特殊阶段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特点,将教材内容重新整合为四个模块:积极人际关系、积极情绪、积极自我和积极应对,进一步细化为项目教学。一位老师可以负责一个项目或几个项目,教师将精力集中于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上,这样就能激发自身潜能,也容易出教学精品。这样的教学,教师感动,学生主动,教学实效性明显增强。此外,根据项目内容可以开发符合教育特点的易操作的心理小游戏或微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或游戏中思考,通过自己的真实体验理解心理学知识,充分调动个体能动性,感受沉浸带来的幸福。正如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所言:“真实的幸福源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美德,并在生活中充分发挥它们。”创新教学方法,创造生动的、充满活力的教学课堂,增强心理健康课堂的吸引力。长期以来,由于客观上合班大课和教师主观上遵循守旧的应对方式导致心理健康课教学主要以单一讲授为主[11]。教师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总认为心理学知识理论性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必须在教师的反复讲解后学生才能掌握。然而主观上的美好愿望,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在期末课程快结束时,一个学生给心理健康课的评价是:“我对这门课非常失望,唯一的印象是这位教师竟然可以从头到尾一直讲个不停,完全无趣。”由此可见,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增强心理健康课的实效性。可以将小组讨论式、启发式、案例教学、角色扮演、音视频、谈话法等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的身份和学生的角色在互换和变化中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团队意识,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用我们的爱浇灌出有幸福向往和生命动力的人。

(三)以体验式团体辅导为主的实践教学的探索

基于目前高校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采用小班型授课在短期内很难实现,为此我们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探索以体验式团体辅导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以体验式团体辅导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即是结合课程教学的四个模块内容,根据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需求、发展特点设计团体辅导科目,充分信任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和团队优势,作为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目前主要开展八个科目: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团队建设,我就是我——接纳自我,沟通无极限——人际关系,网络世界有个你——网络交往,同一屋檐下——亲密舍友,没有什么大不了——学会乐观,逆风飞扬——应对挫折,莫愁前路无知己——失恋心理[12]。实践课教师可以借力辅导员,因为辅导员是大学生最信任的老师,同时辅导员也肩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又具备心理辅导的职业资格。以辽宁为例,多数辅导员已经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学习、培训、交流等途径提升辅导员开展实践教学的能力,使辅导员在工作中的职业能力不断提升,幸福感不断增强。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理清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要根据教学目标确保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融性,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发展大学生的积极心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的潜在优势和积极品质,充分体验积极情绪和积极品质带来的心理享受和主观幸福感,充分挖掘他们自身具有的建设性力量,增强他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自信以及奋斗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协助大学生在自身和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提升感受幸福的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实效性不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没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没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学习中感受不到幸福,方向不对,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相反会背道而驰。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一个不能让学生在内心深处认可、接受、信服的教育,其实效性又怎么能好?[12]正如罗国杰所说:“道德教育究竟能起到多大的效果,在于受教育者能够接受多少。”教育在于肯定灵魂,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知识教育升华为幸福教育时,教育便深入到了学生的灵魂深处,其效果便会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MartinE.P.Seligman.真实的幸福[M].洪兰,译.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0.

[2]周晓莹,祝振兵.背景发展理论视阈下高校新生心理教育生态化研究——以江西高校A为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33(6):80-83.

[3]李国金.地方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32(6):36-37,112.

[4]吴海燕.加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刍议[J].学理论2013(32):384-385.

[5]马中宝,李薇.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2):28-31.

[6]吴美娟.生命教育视野下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2(7):164-165.

[7]肖杏烟.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28(4):11-15.

[8]王冬云.高职院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2):263-264.

[9]张悦,刘亚军.生命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18):7.

[10]黄颖娜.反思与重构青年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论——基于价值观的视角[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3):158-161.

[11]曾丽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重构探析——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报,2015,37(2):82-85.

[12]林燕.青少年思维方式教育的实践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思维方式视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26(6):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