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范文

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4-22 15:32: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数字乡村存在的问题

篇1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

1 引言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是实现图书馆群体对信息资源的共同利用而采取的措施行为,其主要目的在于让信息资源在特定的图书馆共享群体中得到更加方便、更加经济的利用。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表现出显著的知识商品消费行为,知识经济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一定要遵从知识产权的利益安排,所以我们要推动图书馆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信息资源共享活动,共享利益、分担成本,对各方面因素加以分析,探讨总结推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方法对策,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 信息数据不标准

信息数据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主体和基础,其在资源共享过程中占重要位置,要实现文献资源真正的共享,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信息数据的标准化,但是当前我国图书馆在信息数据的编排上缺乏一个标准的编排规范,联机编目、集中编目、分散编目等多种编目方式都有使用,不同的图书馆在文献资料的控制、传递、检索、记录、加工等方面都是从自身需求出发来开展进行,制定实施的相关细则也是以满足自身需求为主,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过泛过多的标准和技术规范让信息资源整合工作非常困难,自然给信息资源共享带来了很多阻碍和制约。

2.2 缺乏共享法律保障,版权利益与信息资源共享冲突

图书馆信息资源是高技术、高知识的集合体,其生产制造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艰苦劳动,但是其传播和复制却非常快捷方便。倘若缺乏对信息资源制造这权益的大力保护,制造者的相关利益就得不到有效保障,信息资源的生产就会快速干枯。而法律法规正是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保障形式,法律的高度强制性和普遍约束性是信息资源共享市场稳定运行的前提保证。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和社会环境里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政治该法律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和国外高度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与完善的法律制度性相比,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让当前我国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秩序还无法得到充分的完善和健全,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一种,市场经济环境下,法律法规对于市场运营有着高度的强制性和普遍的约束性。法律规范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所必须遵从的准绳,与此同时,也只有稳定完善的市场法律规范才可以确保共享市场运营的持续稳定。在全社会对于知识产权都予以充分认识的当下,使用有关法律法规对信息资源共享市场加以调节,从而激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市场的有序、高效运行,降低共享知识产权带来的风险,已经成为当前信息资源共享得以高效开展的基本前提条件。

2.3 共享市场化程度低,过度依赖政府配置

第一,我国很少有图书馆真正参与到信息资源共享的市场化运作中,参与市场运作的意识更加缺乏。大多数图书馆都片面的认为图书馆只是被动的利用资源,而相对忽视了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制造方面的能力。所以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市场里,强化商业化运作力度,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商业信息机构和图书馆之间,多整合、多开发信息资源,多引进有偿共享运作的一些市场方式,可以让图书馆信息共享市场得到更加有效地规范。

第二,长时间以来,我国在图书馆信息共享方面的组织模式大多数都是政府牵头、图书馆系统内信息资源建设部门参与为主的方式,由于这种组织机构无法有效的调动合作共享的强烈动机和有力、持续的市场运行机制,常常使得共享图书馆群体变成等候和依赖政府的资源分配。然而对政府配置的过度以来,将使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变成一种政府对于信息资源的再分配行为,使得参与共享的机构和组织缺乏自主合作共享的强烈市场动力,有效地运行力,往往也会使得信息资源共享的初始目的得不到有效实现。现实情况中,单纯依赖政府配置的图书馆信息共享体系,在出现政策变化和调整的时候,往往都是难以为续的。

3 改进优化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建议措施

3.1 坚持标准化的资源建设,努力实现规范化资源共享

数字信息时代中,规范化和标准化成为不同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兼容、交换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的保证条件和重要前提。资源共享需要一个开放性的系统,这种开放性主要要求的就是可移植性和可兼容性。缺乏标准化,也就是无法实现数据交换,因此网络条件下,我们首先要对传统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网络化和数字化转换。比如为实现传统信息资源建设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有机结合,我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心首先应当构建并完善全国范围内图书馆在各种信息资源使用过程中的统一规范和标准。所有参与资源共享建设的图书馆应当严格遵守规范格式标准、著录标准、编目标准等等,做好有关字符集、数据格式、信息存储标准、名词术语等的标准化。

3.2 构建完善的共享法规体系,均衡知识产权保护和图书馆权利

首先,版权保护在世界范围内都表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这种情况下,图书馆首先应当对自身形象加以强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为相关立法机构以及社会公众所认知,进而重视图书馆的价值,进而能偶采用适度的法律法规政策,对数字图书馆的版权加以保护,以更加充分的让图书馆功能得到发挥。再者图书馆要积极的参加相关版权立法工作,提升图书馆在版权法里的地位。此外图书馆要重视对用户和馆员的版权保护意识的培养,让信息资源共享构成中版权纠纷尽可能的减少,最后,图书馆对已经进入到共有范围的作品要加以积极的开发,进而大量节约授权许可的费用,主要对作者精神权益加以充分的尊重,才能让版权纠纷尽可能少的发生。

3.3 政府搭建共享体系,市场主导共享运行

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模式里,政府必须改变传统模式下一管到底的做法,转而仅负责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框架的构建,监督管理共享体系中各种行为一定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相关机构可以引导构建一个合作的、开放的、有偿使用为主要形式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进而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有效合理共享。体系的开放性可以保障愿意参与体系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的各图书馆能够自由加入和退出体系。但是在共享体系框架搭建完成之后,政府机构就不需要再过度干预主导,有关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具体运行过程,最好是由市场来主导,也就是市场化运作,确保体系能够完全根据市场运行规则来运作。通过经济利益这一基本驱动力,利用好市场机制对信息资源的共享主体进行相关利益关系的有效调节,让各主体间的利益因素能够得到最优化的平衡,调动起各共享主体参与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在驱动力,实现共享主体行为和思想的控制与引导。而政府在市场主导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运行过程中需要做的就是负责对共享体系的整体运行方向加以调整和控制把握,并负责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时候发挥其调节的作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各种信息资源快速便捷的传播交流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集散地,其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和运作就显的尤为重要,针对当前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与不足,必须及时制定相关措施方案加以落实改进,进而推动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取得更好地成效。

参考文献

[1]褚芹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研究进展,山东图书馆季刊,2010(5)

篇2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对策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指各级各类图书馆根据用户对社会信息的需求,通过网络利用计算机、通信、电子、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高度理想化地对各馆藏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综合协作开发和利用的活动。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一定的参考。

1.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占有量和利用率,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信息资源持续爆发式增长,使得图书馆在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上面临极大的挑战,任何一个图书馆都难以处理如此数量庞大的信息资源。传统的办馆模式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联合共建、资源共享成为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早期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主要集中于文献的协调分工采购、统一编目、馆际外借服务等等。由于文献资料的传递主要以实物载体方式进行,受地理空间等因素影响较大,效率低下,共建共享的内容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极其有限。

2.网络环境在图书馆共建共享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图书馆馆员整体素质偏低

网络环境的发展日新月异,共建共享应用的网络环境也不断更新,这对图书馆馆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图书馆馆员只有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网络环境,才能将其应用到共建共享工程中。但是,当前我国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素质偏低,有计算机专业教育背景的馆员不多,对先进的网络环境不熟悉,使得网络环境在图书馆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

2.2 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研发能力不足

我国图书馆在应用网络环境构建共建共享平台时,一般都是与网络公司合作,提出思路和要求,由网络公司开发出相应的网络平台产品交付图书馆使用。这主要是因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环境的急剧变化,网络平台研发的复杂性和学科的交融性增加,以及资金、技术的限制,导致图书馆自主研发的难度极大,从而不得不求助于专业的网络公司。虽然这样做同样可以使图书馆实现共建共享的网络化,但研发能力不足也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1)图书馆不能掌握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核心技术,网络平台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以及时修改解决,也不能随着网络环境的进步不断更新改进共建共享的网络平台;

(2)对外依赖度过高将会提高图书馆在共建共享中应用网络环境的成本;

(3)由于缺乏既懂图书馆业务又掌握网络环境的专业研发队伍,图书馆与网络公司合作过程中存在的沟通不畅或理解错位,会给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带来一些技术盲点或缺陷。

2.3 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宣传推广力度不足

这一方面是因为读者的网络技能不高,对通过共建共享网络平台获取信息资源的操作方法不熟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图书馆对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宣传推广力度不足。除了在馆内小范围的介绍之外,图书馆很少利用各种现代媒体平台对共建共享工程进行宣传推广,因此失去了大量潜在的用户。一些图书馆建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后,出于各种考虑只对很小一部分读者开放,如高校图书馆建成VPN远程访问系统后,通常只对本校教职工开放,连本校学生都无法使用,网络平台的效能没有最大化发挥,平台本身的发展也受到很大影响。

3.推进图书馆共建共享工程应用网络环境的对策

3.1 提高图书馆员网络素质

图书馆员素质的高低与图书馆各项工作的质量、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高素质的人才是图书馆最主要的有形资产,也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建设中,图书馆员的网络素质将是一个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网络素质是一个人运用网络的技能、道德修养以及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只有拥有较高的网络素质,图书馆员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设计制作,充分利用共建共享平台丰富馆藏资源和为读者提供更完善的信息服务。因此,图书馆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信息开发、服务的技能,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的人才,以加快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化的进程。一方面图书馆要加强馆员职业技能教育,创造各种条件、开展各种活动,激励馆员参加学习和培训,提高应用网络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图书馆要引进一批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专门人才,提高图书馆应对和解决复杂网络环境问题的能力。

3.2 加强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研发建设力度

共建共享网络平台虽然已经在很多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中得到应用,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有相当多的图书馆未建立共建共享网络平台,一些已建成使用的网络平台功能也比较单一,图书馆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因此,当务之急仍然是建立数量更多、功能更强大的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图书馆之间不仅要强强联合,也要强弱联合、弱弱联合,最终的目标是全国所有的图书馆都能通过网络进行协作和资源共享。图书馆在转型发展中要更新观念,充分重视网络环境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加强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加在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建设上的经费投入,建立一支专业的网络环境队伍,提高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研发能力。考虑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图书馆还要加强与专业的网络公司之间的合作,通过技术引进达到快速实现网络平台建设的目的。但从长远来看,图书馆要将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研发纳入到日常业务工作之中,使之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的重要内容。

3.3 加强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宣传推广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平台只有获得大量用户才能实现其价值。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图书馆作为主要的信息提供者的角色地位受到挑战,如果不加强宣传和推广,共建共享网络平台不为用户所了解,就会闲置浪费,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用。信息服务是一种独特的信息商品,加强市场营销是充分开发和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共建共享网络平台也需要市场营销,需要将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信息资源产品推向广大的用户市场。具体来说,图书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推广工作:

(1)深入调研信息市场,了解用户需求;

(2)确定目标用户,尽可能涵盖多的用户群体;

(3)进行市场竞争分析,了解图书馆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4)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宣传推销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信息服务。图书馆要改变服务理念,变坐等用户上门的被动服务为面向用户的主动服务。可以采用电话、短信或电子邮件、主页展示、在报纸或网页上刊登广告、散发宣传页、运用公关手段、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等营销方式吸引用户。可以编辑图书馆信息服务业务通讯,积极参加各种会议,总结经验,把握一切可能的宣传机会来宣传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5)注意用户体验和意见反馈,不断改进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作为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的一种工具,只有在读者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因此图书馆要建立一个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充分重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和完善共建共享网络平台。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网络环境下,做好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对图书馆的发展尤为重要。然而若要做好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就要做好提高图书馆员网络素质、加强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研发建设力度和加强共建共享网络平台的宣传推广三个措施,及时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措施 会计处理

事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能保持其实物形态的各种建筑物、设备、器材等物资资产。这些资产正是高等学校进行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物资基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为解决校舍紧张等问题,许多高校纷纷利用银行贷款投资建设新校区,高校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大幅度增加。除此之外,多种来源共同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固定资产,具有形态多样、种类繁多、数量大、价值高的特点,并且投资越来越庞大。但同时也出现了资产监管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资产使用效率低、资产价值失真、会计核算不当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应切实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改善会计核算方式,提高高校资产管理水平。对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确保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观念落后、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过程缺乏有机协调

由于我国高校大部分是公办性质,属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高校的固定资产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投资建设而成,长期以来高校无偿地使用固定资产,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也不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对固定资产管理和教育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由于高等教育考核指标主要为教学、科研方面,不少高校领导忙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而忽视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导致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从而造成高校普遍存在着“重钱轻物、重购轻管、公物私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情况。认为只要完成了教学计划、科研任务就行,基本不关注固定资产的效益性。或因不愿承担风险而过多地囿于教学、科研,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经济使用效益,使得部分固定资产出现闲置现象。同时,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在学校职能部门,而固定资产购建以各学院、部门为主,“谁购建,谁拥有;谁拥有,谁使用”的现状形成了固定资产管理与使用相分离。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由于资产管理与资产使用部门间的责任不明确,未能有效共享资源,管理效率低下,以致管理不到位,重复投资情况明显,造成资源浪费,甚至成为腐败的根源。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在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在高校中同样存在。特别是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高校固定资产主要用于教学、科研及为教学、科研相配套服务。在购入时,直接列入学校当年支出,无需考虑经济回报,不象企业那样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进行补偿。这种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高校为扩大规模,盲目地扩大对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配置时,也只想到拥有,而没考虑如何更好地使用。结果造成:一方面,急需购置必要的资产设备;另一方面,出现大量的资产闲置,给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弊端。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执行监督不力,高校固定资产流失状况令人堪忧。首先,是随意改变用途。部分拥有固定资产使用权的二级单位私自对外出租、出借学校的房屋、设备、仪器等进行经营活动,所得利益归部门所有,谋取小集体利益,但其耗损维修费用却由学校承担,造成学校资产流失。其次,对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缺乏管理。某些部门对转为经营性资产的固定资产不按有关规定进行评估检查,对出租、出借、转让的固定资产不按规定办理资产出租、出借、转让手续,甚至也不收取使用费用,使得固定资产被经营单位无偿占有和使用。高校资产投入得不到合理的补偿,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得不到保证。

(三)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管理不到位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的是以“账物分管”为原则的分类归口管理模式。如后勤管理部门管理房屋、建筑物;图书馆管理图书杂志;设备处管理设备仪器;财务处负责固定资产价值核算。而各职能部门又分别归不同学校领导分管,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缺乏一个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权力集中的综合监督协调部门。造成固定资产实物流动与财务核算相脱节,职能管理部门与各教学、科研等占有使用部门相分离的状态。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最终导致高校固定资产普遍存着“帐实不符、家底不清、资源浪费、资产流失”等问题。虽然,有些高校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也形同虚设,多数依附财务部门帐务基础上的管理,并不能实施帐物核实的对应管理。

(四)国家的投入体制存在问题

国家大包大揽的投入体制,助长了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上出现“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在制定增添仪器设备计划时,更是缺乏一系列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对于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缺乏专家论证制度、购前论证关;对于实行项目化管理的资产,没有严格按照项目的申请、项目的可行性论证、项目的审核、项目的评估、项目的审批、项目的执行、项目的后期检查评价等程序来操作。而更为严重的是固定资产投入后,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评价、检查、考核机制。

(五)会计核算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而在实际操作中,固定资产的界定不明确,管理不规范。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固定资产名称不清,价值限额模糊,将部分单价不足的也列为固定资产,或者应列入固定资产的却没入固定资产账,使得财务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方法,反映在固定资产核算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造成高校财务报表中普遍存在着虚增资产、成本核算不真、资产更新资金不足等问题。根据高校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只核算原值,不计提折旧。高校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仅设置“固定资产”、“固定基金”两个对应的会计科目核算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除了清理报废外,入账后数据一直不变。由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只反映历史成本,使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背离,并使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不能反映其客观情况,从而导致虚增净资产。这种会计核算方法既违背了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也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

二、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树立正确思想,提高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首先必须树立正确思想,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强化管理不仅能消除混乱,保证效益,且更能创造效益。因此必须增强管理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从领导到使用者、管理者都必须意识到管理好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要严格实施管理制度。实行校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主要负责,管理者和使用者直接负责,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有关个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强化管理意识。只有管理意识提高了,才能管好用好固定资产,使其保值、增值,发挥其最大的经济使用效益。

(二)完善健全管理体制,防止高校固定资产流失

规范、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制度保障。

首先,各高校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建立具有权威性、独立性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学校监管各级各类资产。财务部门负责对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设置数量、金额总账,进行总量控制,掌握固定资产总值,实行财务监督,并进行价值管理与控制;设备、房产、图书馆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教学仪器设备、房产及建筑物、行政设备、图书等实物和价值进行归口管理;实物的具体使用部门应建立资产管理台账,依账放置,准确反映资产去向,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各级管理部门明确责任、相互制约。同时,利用计算机按照管理要求建立资产数据库,全面、完整地记录学校各类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利用校园网实现网络化管理,准确、及时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增减、调配等变动情况,使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有利于财务核算部门、归口管理部门、使用者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建立 “统一口径、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质量,并为学校高层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对仪器设备,尤其是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果要加以考核,避免闲置、重复购置,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对于报废、损毁的仪器设备,要建立严格的报废制度,对仪器设备的自然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三者综合评定,杜绝固定资产的浪费现象,减少固定资产的损失。

其次,建立定期的清理盘点和资产核销制度。固定资产盘点是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可操作的实物盘点制度,及时掌握资产损盈情况,并按规定程序进行账务处理;对报废、调出、依法转让的固定资产要严格履行审核程序,如实地进行固定资产核销的账务处理,准确反映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固定资产的家底清、账实相符。同时,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的有关责任人根据损失情况进行责任追究。

(三)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会计核算方法,充分发挥财会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固定资产作为高校重要的物资资源,必然要求财务对其从形成到使用耗费再到报废的全过程进行合理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因此,建议在其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

二是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事业单位同企业一样,其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使用与否,使用程度如何,都会发生各种损耗,资产价值也会随之减少。为了如实反映这种价值减少的情况,就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样既可以建立符合高校内部资金循环和价值补偿机制,又能达到其资产价值管理和实物形态管理的统一。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投资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作为发展市场经济重要手段的一种产业,客观上也要计算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对高校就具有现实意义。计算折旧可以根据固定资产的种类和性能,考虑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从而选择不同的核算方法。

三是突出财会部门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财会部门应参与固定资产全过程的管理,做好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把好固定资产管理的资金筹集、运用关口,确保学校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为高校的决策者们在财务管理上提供决策支持。

三、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账务处理上的建设性更新设想

根据2006《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明确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由此可知,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初始计量时,所采用的基本计量属性为历史成本,介入其他计量属性为辅助的方式。

高校固定资产大多以发票上标明的金额为主要依据转入固定资产价值入帐。有时对隶属于设备由于分解开票的配件而作为材料支出,此举并不能反映整套设备与仪器的全貌。漏记固定资产成本,甚至有化整为零的情况。这些处理方式对资产核算都是不合理的,不能真实地记录固定资产的真正入帐价值,也并非是历史成本的完全反映。除此之外,笔者建议参照企业核算方式增加以下核算科目:“固定资产折旧”、“固定基金减值准备”。在固定资产下设立二级明细科目:(1)房产,(2)设备仪器,(3)交通工具,(4)低值易耗品等。针对房产可对应设立:“房产增值准备”、“固定基金增值准备”。等等科目,类似企业化管理核算,能使资产负债表反映得更真实。现将列举新增科目的帐务处理如下:

各类固定资产:设备仪器、交通工具、房产、低值易耗品等都可参照企业会计核算采取月计提折旧模式,分录如下:

借:固定基金减值准备xxxxx

贷:固定资产折旧——房产xxxx

——仪器设备xxxx

——交通工具xxxx

——低值易耗品xxxx

低值易耗品,主要针对一些家具及课桌椅板凳的管理核算,笔者认为不应列入固定资产科目更为合理,而作为低值易耗品类似固定资产管理更为合适。因为其数量之多,单价并不高,易破损,管理困难,需要不断修理与补充替换。因此在会计核算上可以采取2—5年之间的无殘值摊销方式。分录如下:

借:固定基金减值准备xxxxx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准备xxxx

经过这样革新以后,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均应为备抵后的净值列示,为了使报表使用者能准确了解单位资产变动情况,应在报表附注中表明各项增减固定基金的成因及影响程度。这样处理结果将会使报表使用者得到真实的资产情况,也能更贴切遵循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同时也可以帮助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真实使用情况及成新程度,更好地促使各部门管理好固定资产。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财务司.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法规汇编.1997.

[2]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2006-06-07.

[3]叶可辉等.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3).

[4]刘明远,汪芸.新时期加强和改革高校设备管理.实验室科学,2006,(4).

[5]吴涛涛.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4,(1).

[6]徐朝宏.高校固定资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探析[j].会计之友,2006,(2).

[7]莫文,杨建.浅议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j].高校后勤研究,2006(3):94-95.

篇4

一、三项措施,强保障

为了确保全乡“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一是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分管副乡长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对这项工作实行直接领导协调,并要求各村委会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全力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图片的采集和录入,乡人民政府与各村委会签订了工作责任制,实行一票否决。二是从各站所和村委会抽调了26名业务骨干分成数据采集、图片采集、软件技术、数据录入、图片处理、质量审核和后勤保障七个工作小组,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协同合作的方式开展工作,并从学校和各站所抽调了电脑硬件、数码相机、车辆等设备,为工作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保证。三是从乡财力中划拨了10万元工作经费,用于缺口设备、办公用品的采购和后勤保障,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启动。

二、四个明确,定目标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失地开展,9月12日,乡党委政府结合楚雄、玉溪试点单位取得的成绩,召开了各村委会文书和抽调工作人员会议,结合沿江实际,一是明确总体思路,通过“数字乡村”工程的实施,展示沿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反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网站建成服务沿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窗口和新载体。二是确定了10个村委会、65个自然村和乡级机构共76个单位为网页制作基本单位。三是明确了工作步骤,把整个工程建设工作分为筹备、数据图片采集、审核、录入、校对、汇总上报六个阶段。四是明确了工作任务。根据抽调人员特长把工作人员分为六个工作小组,按六个工作阶段分别明确了各阶段工作目标任务。

三、三个统一,提效率

一是在筹备阶段成立了组织机构,抽调相关工作人员,完成了数据采集人员的业务培训,统一了指标、口径和采集方法,9月20日全面完成数据采集工作;二是在数据采集组采集数据的同时,完成了数据录入工作人员的培训,熟练掌握离线录入软件的操作,并利用投影仪对图片处理小组进行图片处理软件acdsee演示,统一了图片规格和对曝光过度、曝光不足等图片的处理方法;三是制定了数据图片录入、图片处理工作流程,统一了工作步调,从根本上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四个把关,保质量

为了确保数据、图片质量,一方面对采集的数据,由质量审核组审核后交由数据录入组录入,凡是因数据采集和质量审核小组把关不严,在进行录入时,每出现一个指标错误,从数据采集和数据审核人员责任制考核中扣除5分,有效地控制了采集数据质量。另一方面,对当天采集到的图片,晚上召开图片质量审核专题会议,图片通过投影仪展示,由乡四班子成员进行审核验收,总结当天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时提出存在问题,并安排下一工作日的工作任务。通过图片把关,在不断提高图片采集组工作人员的拍摄水平的同时,全乡图片整体质量得到了提高,没有出现返工现象。三是数据图片全部录入完成后,由各村委会书记、主任、文书对辖区范围内所有单位的录入数据、文本和图片进行校对审核,及时进行修正补充,确保了网页使用的图片文本信息的真实性。四是乡级网页所有使用的图片和文本信息,经过班子会议逐一讨论通过后才进行数据上传。

五、取得的经验

(一)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各级领导重视。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涉及了全乡农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盛市、区各级组织高度重视,沿江乡党委政府把这项工作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由乡长亲自抓,最终顺利完成了这项工作。在乡农经站电脑设备、数码相机、工作人员、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及时从学校借用了7台电脑,从各站所筹集了8台数码相机,从各站所和村委会抽调了26名工作人员,抽调车辆3辆,并从十分紧张的乡财力中提供了10万元工作经费,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区政府及时调集资金购置了数码相机,按照乡镇业务量大小进行调剂,解决了器材不足的迫切问题。

(二)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一个和谐社会环境。图片采集工作组采集的图片共计13500余张,全部来自群众生产生活,有的图片采集需要进到农户家中,拍摄反映农民家庭基本生活设施的场景;有的需要爬到农户房顶,拍摄反映村庄全貌的写实图片;有的需要进入厂房内部,拍摄企业生产实际的图片;有的需要进入种养殖大户的种养殖场,拍摄反映农村经济的来源图片;还有的需要拍摄群众在田间劳作、休闲娱乐的大量图片资料,这些图片的采集都得到了群众们的热情配合,这也体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三)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圆满完成,需要一支无私奉献的工作队伍。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全体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数据图片的采集、录入、修改和数据上报工作,和他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是分不开的。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全程陪同工作人员进行数据质量把关,参与工作难点的化解。

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了国庆假期,有的同志还带病坚持,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在分工不同的各个工作小组之间,需要形成一种默契,大家只有相互沟通协作,才能顺利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全盘工作的开展。虽然正值国庆长假期间,各小组成员都比平时上班时间早到半个小时,相互交流沟通,确保工作步调一致。(四)数字乡村建设工程的圆满完成,需要一支过硬的技术力量支持。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是一项摸索开展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只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加上离线软件的开发的时间较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给全乡的数据采集录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工作人员中抽调了电脑操作比较熟练的业务人员,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在当天工作结束以后,针对录入软件进行全方位的测试,测试录入图文信息显示、导入导出数据是否规范、完整、准确,及时发现软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确保了全乡离线数据录入软件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为使工作人员真正掌握数据采集、图片采集,文字编辑、图片处理、数据录入等技术要求,确保工作人员技术到位,除了业务人员培训以外,实行“每天一会”、以会代训的方式对数据录入、图片处理、图片采集人员进行强化训练,为后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六、存在的问题

篇5

一、社会背景:乡村治理与乡镇政府改革的必然性

(一)对目前的乡村治理与乡镇体制的满意度

问卷中以1-10等十个数字来测评专家学者们对目前的乡村治理与乡镇体制的满意度,1代表非常不满意,10代表非常满意。统计数据如图表一。

表一:

附图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专家学者对目前的乡村治理和现行乡镇体制是不满意的。以6为中间线,63人当中,选择6的5人,占7.9%;选择6以下数字的51人,占80.9%;选择6以上数字的只有7人,占11.2%。值得一提的是,选择非常不满意的人不在少数,共9人,占14.2%,而满意度高的9、10两个数字没有人选。

(二)乡镇政府在乡村治理方面职能发挥情况的评价

专家学者们认为的乡镇政府各项职能发挥情况依次排序如表二。

表二: 乡镇职 执行党的路

能发挥 线、方针、 完成上级

情况评 政策和上级 人民政府 维护 从事 管理 从事 促进 保护公民、

行政机关的 交办的其 社会 经济 社会 公共 文化 其他组织

命令、决定 他任务

稳定 建设 事务 服务 建设 合法权益

人数

53

52

47

32

29

11

9

7

百分比

84.1%

82.5% 74.6% 50.8% 46% 17.5% 14.3% 11.1%

统计结果表明,对乡镇政府在执行路线、上行下达、完成任务和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功能发挥情况,专家学者们给予了充分肯定,其认同度均超过了50%。但对其保护公民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和从事公共服务方面评价不高,其认同度均在20%以下。这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乡镇政府的转型尚未完成。

(三)促使乡村治理变迁和乡镇政府改革的主要因素

专家们认为目前乡镇存在的最突出的三个问题依次是:1、机构臃肿,财政供养人员过多;2、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公共服务能力较差;3、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在公益事业和处理负债方面陷入困境。详见表三。

表三: 当前乡 机构臃

乡镇政府

取消农业税

乡镇与站

镇存在 肿,财政 职能转变

后,乡镇在

所责、权、 体制障

乡镇政府 村两委

的主要 供养人

滞后,公共 公益事业和

利不统一, 碍,党政 缺乏权威, 交叉任

问题 员过多

服务能力

处理负债方

相互之间

关系难

在群众中 职后,乡

较差

面陷入困境

的关系

以理顺

威信不高 镇工作

难协调

难度大

人数

46

39

32

20

18

16

6

百分比 73%

61.9%

50.8%

31.7%

28.6%

25.4%

9.5%

从分析来看,专家学者们认为促使我国乡村治理的变迁和乡镇政府改革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是财税体制的改革。乡镇政府财政拮据日益显现,乡村治理模式难适应,持这种看法的达47人,占74.6%。其二是市场经济的呼唤。乡村治理的传统模式和乡镇政府的职能未能随着市场经济而转型,持这种看法的达41人,占65.1%。其三是乡村关系的乱象。党政关系、条块关系、县乡关系、乡村关系诸方面的不协调,持这种看法的达39人,占61.9%。其四是村民自治的困惑。缺少自上而下的配套,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不明显,持这种看法的达33人,占52.4%。其五是土地保障的缺失。农民土地权益缺乏保障,出现种种矛盾和纠纷,持这种看法的达30人,占47.6%。

(四)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与对改革的基本态度

据统计,对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依次排序如下:一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加快乡镇政府改革;三是完善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四是维护社会稳定,化解乡村矛盾;五是解决土地纠纷,实行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六是抓好基础教育,搞好乡村文化建设;七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农民非农化;八是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详见表四。

表四:

解决土地

当前 发展农 加快 完善保障 维护社 纠纷,实行 抓好基础 农村城镇 防止

农村 村经济, 乡镇 体系,解 会稳定, 土地制度 教育,搞 化、农业 农民

工作 增加农 政府 决农民后 化解乡 改革,提 好乡村文 工业化,农 负担

重点 民收入 改革 顾之忧

村矛盾 高土地使 化建设

民非农化 反弹

用效率

人数

47

39

33

32

32

30

27

篇6

为切实抓好秋季动物防疫和今年“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县政府决定召开*年秋季动物疫病防控暨“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总结上半年动物防疫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安排部署秋季动物防疫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安排部署*年“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我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上半年动物防疫工作回顾

今年上半年的动物防疫工作,在各乡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防疫密度达到要求。生猪防疫注射29.13万头,牛5.63万头,羊11.7万只,禽免疫47.4万羽;在春防的基础上,五月份注射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27.3万头,上半年综合防疫密度为103%。二是巩固了市场检疫效果。我县41个畜禽交易市场和4家生猪定点屠宰点,全面开展了检疫检验工作,检疫面100%。上半年检验肉食品4.65万件,检出病害肉68件,未发现“注水肉”出售;检疫畜禽30.46万头(匹、只),检出病畜禽71头(匹、只),对检出的病害动物及肉食品均按规定进行了处理,保障了肉食品的卫生安全,市场检疫效果得到巩固。三是市场监管效果明显。上半年共出动监督执法人员347人次,执法车辆15辆次,对全县99家兽药饲料经营户和33家规模养殖场开展了规模整治1次,常规检查5次,共检查兽药56个品种695批次,添加剂31个品种,饲料419批次,查获过期兽药5个品种、过期饲料528公斤,均进行了销毁处理,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经营质量安全。四是动物疫病监测体系进一步加强。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网络监测体系,做到了县有统计员,乡有联络员,村、组有信息员。实行了日报、月报、季报、半年报等报表制度,县动物疫情办公室每天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总,分析动物疫情状况,准确掌握畜禽疫病动态,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并通过疫情网络直传中央数据库,完善了疫情监测体系。五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措施进一步完善。为防止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时能及时启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应急预案》,并按“早、快、严、小”的原则扑灭重大动物疫情,已按要求储备了防护服、水鞋、消毒药、针头、药棉、疫苗等应急物资。上半年销毁过期疫苗和消毒药品,并进行了更换储备,确保了储备物资的有效性。

上半年的动物防疫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乡镇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免疫不够彻底,防疫密度存在一定水分。二是防堵不够严,从外地购进染疫生猪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我县个别地方发生疫情。三是动物疫病呈现出复杂化趋势,多种疫病混合感染,给诊断、治疗和预防带来很大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找准薄弱环节,站在顾大局、讲政治的高度,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把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抓紧、抓好,确保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打好秋季动物防疫攻坚战

动物防疫涉及千家万户,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群策群力,扎实抓好秋季动物防疫工作。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动物防疫工作事关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各乡镇、各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县委、政府的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做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抓紧抓实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和完善动物防疫目标责任制,全面实行责任追究制,把免疫、疫情监测、疫情防堵和疫情报告等防控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协调配合到位,确保防控工作扎实有效推进,确保县内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二)进一步落实防控措施,确保按质按量完成免疫任务

免疫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关键措施,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规定,按照国务院关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负总责、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乡镇要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畜牧兽医站、派出所、综治办、工商所等为成员的防疫工作领导组,负责制定秋防工作方案,落实好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保证人力、物力的投入;组织开好村、组和农户的三级会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发动农户积极配合,及时解决防疫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消除免疫空白和免疫死角,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对拒绝、阻挠免疫的农户,要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二是县农业局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全力做好疫苗、物资就位和技术指导等工作,指导村防疫员按“五统一”(统一免疫疫苗、统一免疫程序、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免疫效果评价、统一使用免疫户口册)的要求,做到“六不漏”(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药),对全县所有应免畜禽实行免疫,按质按量完成免疫注射工作。秋防结束后,要做好“三不打”畜禽的查缺补漏,保证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禽流感和口蹄疫免疫密度100%;存栏畜禽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70%以上,未达到要求的要及时补免,确保畜禽处于有效的免疫保护状态。三是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做到县有汇总表,乡镇、村有免疫登记表,农户有免疫户口册。四是对秋防免疫工作不负责,走过场的,将进行通报批评;因工作不到位而导致动物疫情传播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防疫结束后,各乡镇要采用随机抽查方式,认真组织抽查组对防疫情况进行抽查,每村至少抽查5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抽查10户,按抽查的防疫密度兑现防疫反应(治疗)和村兽医防疫注射补助,对免疫任务完成得好的村防疫员,给予奖励,任务完成较差的,扣除相关补助。今年春防,蒙姑乡防疫工作不扎实,不彻底,上报材料存在水分,防疫存在免疫空白,导致7月份因农户从外地购进生猪而引发生猪疫病,这种情况在今后的工作中,绝不允许再次发生。

(三)进一步强化动物疫情监测和报告

各乡镇和县农业局要加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的范围和频率,认真做好日常监测工作,及时评估疫情风险,同时对规模养殖场(户)、畜禽交易市场、牲畜定点屠宰场(点)、主要交通沿线、水网地区、候鸟密集活动区和曾经发生过疫情的区域要加大疫情的监测和排查力度,特别是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要实行专人监管、责任到人,一旦发现可疑疫情要严格按照疫情报告程序及时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通过其他任何渠道报告动物疫情,同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和疫情处置技术规范的要求,本着“早、快、严”的原则及时处置,对病死畜禽,严格按照“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措施进行处理,决不留下任何隐患。

(四)进一步强化检疫和市场监管

各乡镇要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市场监管工作,产地检疫率和屠宰检疫率要达到100%,确保畜禽及产品的卫生安全。出栏的畜禽,做到有出必检;屠宰的畜禽,做到有宰必检,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依法加强对饲养、屠宰、经营、加工、运输、储藏的动物及其产品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严厉打击逃避或抗拒检疫、贩卖病死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

(五)进一步加强县外疫情防堵

今年以来,特别是六月份以来,全县外购畜禽特别是购进生猪较多,市场交易生猪来源复杂,疫情发生风险大,各乡镇、各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要严格执行《云南省种畜禽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外引奶牛和种畜禽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云农(牧)字〔2003〕30号)的规定,办理有关引种审批手续。二是与四川接壤的蒙姑、金塘、白鹤滩、大寨、茂租、东坪、红山等乡镇设立的各公路、桥梁、索道、渡口等临时检查站与公路动物防疫临时监督检查站,务必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厌战情绪,坚持24小时值班,严防死守,暂时禁止四川等地的生猪及其产品进入我县,防止疫情传入。若因措施不落实而导致疫情发生,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进一步加强防疫督查

秋防期间,县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将成立督查组,到各乡镇巡回督查防疫工作。督查组采取不告知、不定点、随机抽查的方式,对所到乡镇防疫情况进行抽查。白鹤滩、药山、老店3个镇抽查6个村,其余乡镇抽查4个村,每村至少抽查15户,抽查的防疫密度和抗体检测结果作为乡镇年终“争先创优”考核的打分依据。防疫密度低或质量差的,一律全县通报批评。任何乡镇出现重大动物疫情,“争先创优”考核一票否决。秋防各乡镇的防疫经费,根据督查组抽查的结果,完成任务指标的全额兑现,并给予奖励;完不成任务指标的乡镇,防疫经费由乡镇自己解决,由此造成疫病流行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督查组人员工作不到位、不负责、弄虚作假的,将进行全县通报批评。受通报批评人员,年终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得调动和参与职务(称)晋升。

(七)进一步强化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

各乡镇要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云南省突发重大疫情应急预案》、《昭通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县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应急机制,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及工作方案,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县农业局要做好疫苗、药品、防护服等应急物资储备,把突发动物疫情应急准备工作做得更加主动、扎实、有效。一旦发生疫情,确保做到有效组织反应,坚决把疫情消灭在点上,防止扩散蔓延。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抓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

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反映民意,对外宣传,促进发展的重要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各乡镇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实施“数字乡村”工程的重要意义,切实抓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

(一)今年“数字乡村”工程的主要任务

*年“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工作任务:一是在*年9月底前,要把各乡镇网站上现有的乡村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更新;二是在*年12月中旬前,全县完成视频制作任务。

(二)今年“数字乡村”工程的主要内容

1.做好乡村基础信息的更新。各乡镇要把网站上现有的乡村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更新:一是更新数据报表。为保持数据的相对稳定和便于数据对比,对基础性的常规指标,如地理状况、海拔、年降水量、国土面积等指标不作更新,仅对变量指标,如人口、收入、农田水利及耕地面积变化等进行更新,并新增农户建房等指标。二是图片信息要突出远景和整体效果,反映整个村庄全貌,对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的新情况,未按要求拍摄的要进行补充完善,有重大变化的要及时拍摄反映。对所更新的基础信息数据各乡镇要认真审核把关,确保准确性和权威性。

2.完成乡村视频信息制作。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和各乡镇要完成全县视频制作任务:一是突出重点。采集乡村视频图像的主要内容是乡村基本情况、经济情况、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重点项目、乡风民俗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需要解决的重大困难和问题等,各乡镇在采集图像中要坚持客观真实、实事求是的原则,图像资料要统一规范,以便收集、处理、编辑、制作。二是创新方式。要按照有关的视频模式、标准和需求开展视频制作工作,并通过利用语音合成等方式进行录制,以降低制作成本。三是努力扩大视频规模。今年,要将视频统一制作到乡镇和行政村一级,并努力扩大到新农村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的典型自然村。有条件的乡镇要全面完成所有自然村的视频制作。

3.抓好“三农”信息。我县的“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要建立信息采集、分析和机制,要与全省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平台建立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及时“三农”信息。一是突出信息重点。各乡镇要把面向广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的信息服务作为信息的重点,突出时效性、趋势性和突发性,在“数字乡村”网站上及时乡村基本信息,以及涉及“三农”的重大政策、政务、技术、市场、统计等信息。二是严格信息的审核把关。各部门、乡镇从信息的采集、编辑、审核、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对拟上网的信息进行审核,统一信息出口,未经审核批准的信息和按规定不得公开以及未经许可的信息不得。三是加强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应用。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要充分开发利用“数字乡村”网络平台现有数据资源和决策分析系统功能,加强数据信息的综合分析和预测,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提出对策措施,努力提高信息的分析利用水平。

4.努力拓展网站功能。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和各乡镇要进一步充实完善网站功能和作用,依托“数字乡村”网络平台重点开发和建设乡村视频数据、“三农”政策法规、农业技术、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数据库和农业生产形势、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民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承包等调查统计和管理系统。同时,要完善网站的地图导航功能,以方便信息搜索,逐步实现与地理信息系统对接。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加快推进乡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功能,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加快信息进村入户。

5.健全网站维护管理办法和长效机制。按照《云南省“数字乡村”网站管理暂行办法》和《昭通市“数字乡村”网站管理暂行办法》的精神,为确保我县“数字乡村”网站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要认真拟定《*县“数字乡村”网站管理暂行办法》,还要逐步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制定绩效考核奖励办法,对“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扎实、应用效果好的乡镇和个人,县政府将给予表彰和奖励,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为确保数据安全,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组办公室和各乡镇要严格执行国家安全保密制度,认真做好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三)加强领导,严格措施,切实加快“数字乡村”工程建设进程

按照省“人员培训、方案制定、信息采编、网上、增强功能”的要求,*年数字乡村建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把“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纳入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政府已成立了领导组,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切实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2.加强协调,统筹规划。“数字乡村”是一个系统化、集约化工程,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能够完成的,必须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制定计划,广泛宣传,克服困难,培训骨干,加强指导,认真组织实施好“数字乡村”工程。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各乡镇要树立大信息大发展的思想,统一领导,明确定位。农业和其他相关各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准确定位,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其引导、管理、推动与规范的作用。各级各部门都要加强沟通协调,逐步建立健全部门共同推进的协作机制和县、乡、村三级协同工作机制,形成上下左右互联互动的运行机制和工作合力。同时,要抓紧研究制定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信息化培训等政策措施,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3.建立机制,增加投入。为切实抓好全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除省、市补助外,县里已投入一定的资金加强“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奖惩,调动各级各部门搞好“数字乡村”工程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加入,多渠道增加对农业信息工作的投入,以确保此项工程的顺利进行。

篇7

关键词:普惠金融;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一、普惠金融的内涵与作用

“普惠金融”一词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旨在通过金融服务手段为农民和小微企业等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帮扶性的储蓄、贷款等金融帮助。而我国受自然经济发展和鼓励创新创业政策的影响,普惠金融多年来在我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结合我国本土的实际发展情况,其具体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来源渠道单一、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一直是我国普惠金融的重点关注对象。虽然普惠金融的具体金融形式丰富多样,但由于其帮扶性的特点,在实践中通常是以降低金融服务的门槛,使得我国农村地区的群众能够更容易地参与农村金融服务。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历经多年的实践与完善,在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金融机构的数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且仍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方面,金融服务的质量却并未跟上数量增长的步伐,并且由于农村经济的特殊性和政府政策的不断调整,在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农村地区的发展状况仍然值得探索和研究。

二、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的实践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都登上了新的台阶,但是城乡差距的扩大仍然是我国当前面对的最突出的发展问题,农村地区的发展问题仍是国家政府和全社会人民关注的头等大事。在自普惠金融进入农村以来,已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数量大大增加,同时开始出现了一批以农村商业银行为首的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首先,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的数量得到了显著增加,覆盖率大大提升。普惠金融顾名思义,其核心关注点一个是金融服务的普及性,一个是金融服务的优惠性,服务于所有有金融服务需求的人群,才是普惠金融的核心理念。其次,农业贷款余额不断提升,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这表明农民手里可以支配利用的资金不断增多,农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再次,普惠金融的商业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而持续的创新。在过去的几年中,受惠于政府政策的专业性引导和金融科技的大力支持,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迈入了新征程。与传统的普惠金融商业模式不同,新兴商业模式是基于互联网为发展背景的情况下,结合金融科技,实现了普惠金融发展与数字化信息的有效融合。与传统的商业模式相比,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在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性方面有广泛的提升,利用互联网技术,在降低时间与空间成本的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能够让客户更加方便简捷地得到所需要的金融服务。由此可见,数字普惠金融超越了地理上的限制,使得身处不同地区的人民在任何时间都能享受到相同质量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在形式上增强了普惠金融的普惠性,对于乡村振兴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近年来普惠金融发展的主流地位就是数字普惠金融。最后,在普惠金融的应用发展中多方机构合作倒推了整个金融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推动普惠金融更加全面地发展不仅仅是银行机构单方面的努力,更是国家与多方机构共同建设了责任分担体系。国家通过各项财政支持和帮扶政策在宏观上推动普惠金融体系的完善建设,为其有序健康地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向县、乡等金融服务薄弱地区拓展网点和业务,平衡了乡村地区的供应与需求。同时政府与多方机构通过建立了风险担保体系,有效地控制了在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三、当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建设不完善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个地区之间差异巨大,加上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导致城乡发展差距较大。部分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尚未完善,尤其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由于地势特殊和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的特点差异,各个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的通信技术发展水平较为先进,在一些发展较好的农村和地区已经出现线上支付等现代化手段,但是在一些较为偏远和更加贫困落后的地区,由于设备建设和维护的难度和成本较高,尚未建立完整而健全的互联网终端,移动支付手段也没有得到全面的推广。这就造成了这部分地区的金融服务领域难以得到满足和发展。同时,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导致农村的基础设施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通常是各级政府拨款,但经常受到资金不足的制约,各级政府所能够提供的基础设施数量较少,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在信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方面,部分地区的农民并没有建立完整的信息档案,因此当其出现违约行为时,很大程度上并不能采取较为有效的措施。同时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开展还面临着很大的信息障碍,农民所能够获取到信息的渠道是十分有限甚至是单一的,而这对于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来说,农民获取信息的对称性和时效性都大大被削弱。

(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供需相应存在误差

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民仍以务农为主要收入来源,而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周期一般比较长,并且其产量和品质受到各种人为和自然灾害因素影响较大,极容易造成产量的减少和品质的降低,从而导致农户当期收益减少,这也极大地提高了涉农贷款回收的风险。近些年,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农村里大部分的青壮年都离开农村进城务工,导致真正从事务农的农民的老龄化十分严重,尽管新的经营方式、商业模式在不断涌现,但传统务农人员仍然面临着农产品滞销等问题。而在一些发展较好的地区,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们的收入日益增高,农民不再仅仅以追求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为唯一的需求,对于乡村旅游、生态环保、教育医疗等多方面也需要金融资金支持,但现有的配套机制仍是匮乏状态。这就造成了乡村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与信贷投入的不统一。人们日常需求的产品及服务越来越多,但农村普惠金融机构创新能力不足,配套的创新机制不完善,无法满足农村用户对金融服务的进一步需求。与此同时,农村金融市场也面临人才短缺这一难题,基层人员多数是单一工作的员工,未接受过金融创新方面的学习与培训,难以推动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的发展和创新。

(三)金融生态环境薄弱

我国的征信体系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的,同时接入了多方机构的征信信息。但在农村地区,难以做到完全覆盖和信息共享,部分村镇的普惠金融机构还不能做到共享资源,导致客户信息不透明,大大提高了用户还贷不及时的风险。目前,我国农村的贷款对象仍然以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主,关于个人的有象征信信息仍十分缺乏,相关体制仍未建立,难以对个人借贷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由于我国城乡发展的差异,农村地区部分农民的教育层次和文化水平较低,涉及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更是十分匮乏,金融诈骗等问题也屡见不鲜,这给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给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机。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由于农民知识匮乏及部分道德水平不高的现象,可能出现故意骗取贷款和逃债等行为的出现;而农民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和金融意识还较为缺乏,容易出现将个人信息借予他人等多种问题,这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征信体制建立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与此同时,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贷款给农民本身就是一件具有风险的举措,大多数农民从事的是农产品的生产相关的行业,本身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制约,应对市场变化的抗风险能力也较差,经济收入不稳定,有大很可能会出现无法还贷的情况,这就造成在农村的市场上,普惠金融具体的产品和种类比较匮乏。

(四)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目前对普惠金融的应用和发展,相关的政策仅仅停留在针对群体的层面,并没有落实到农村现实环境下。一些大型的金融机构,只是设立了面向农民这一群体的普惠金融服务,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针对农村市场的普惠金融的发展,尚未形成完整健全的体系。政府相关法规的制定也较为宏观,对于具体落实未形成指导意见。以常见的抵押担保为例,在农村地区的实施过程中对资产的评估担保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经过以往简单化的数量增长阶段,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已经初步向更加深入更加具体的方向发展,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一些辅助机构开始出现并发挥作用。在此背景下,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完善显得十分重要。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健全有力的法制引导和保障,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尤其如此,只有在制度和法律层面进行不断完善,才能更好地引导农村市场地的普惠金融实现更好的发展和创新。

四、普惠金融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改进建议

(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网点覆盖率

随着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也得到提高,而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速度却没有跟上。在政府层面,可以通过财政补贴进行扶持,帮助部分落后的乡村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做好物质条件基础;并通过补贴政策,推动一些传统的大型企业牵头,帮助农村地区建立移动设备网络,为今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引导农村地区尽快发展数字化产品做好铺垫工作。同时应该引导不同的地区借助自身的地理优势、产业优势等形成新的增长点,并通过出台相关的扶持性策略,形成发展合力,并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具备可操作性指导意见,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在金融机构层面,主动进行机构网点向乡镇级别的地区进行扩张,根据不同地区金融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进行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和服务提供。进行金融机构网点的选择和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当地普惠金融服务的具体需求,进行综合考虑。

(二)降低农业生产风险,鼓励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为了应对农作物生产环境的不确定性,除了加强水利建设以外,政府还应当完善财政补偿手段,尤其是对受灾群众的需求进行动态分析,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同时政府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以缓解务农人员老龄化的问题。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金融机构应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下沉,将基础金融资源配置的重点转移到农村,坚持立足于农民群众的需求,针对乡村振兴的痛点,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创新性培训,创造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用户日益增长的需要。与此同时,金融创新还需要坚持因地制宜、风险可控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变化和“三农”金融需求,有效地防控风险,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入乡村振兴中。

(三)健全农村征信体系和监管体系,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健康的社会征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征信信息,建立一套专门针对农村用户的征信体系是很有必要的。金融机构也要主动积极引导农村用户培养诚信意识,利用经济手段让客户切实体验到守诚信的好处。同时国家也应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的良好风气,强化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引导金融市场进行合法的交易。针对农村地区农民金融知识匮乏的现状,应当建立完善的金融知识普及体系,可以考虑通过设立专门的学习机构进行教学普及。同时为了保证具体落实过程中的有效性,可以采用以村为单位,设立学习小组的方式,并定期开展金融机构下乡的活动,通过一些鼓励性的活动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并根据不同的农民基础水平进行差异化的普及工作。在普及过程中应当注意要时刻结合当地发展现状,进行针对性教学,要以农民的切实需求为基础,确保农民能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四)完善相关的法规建设,加强政府监管

普惠金融的应用和发展,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都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此过程中,相关法规的建设和完善是指导和总领性的任务。政府部门通过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出台相应的政策条款,一定程度上对金融机构进行政策性补助,从而引导其更多地向农村地区发展扩张,更好的服务农村地区;并通过一些鼓励性政策,降低农民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拓展农民获得收入的渠道。除此之外,政府监督部门也应加强在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及时的惩处,营造健康良好的普惠金融发展环境。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已从高速增长完成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变,然而农村地区的发展必然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实现普惠金融全面推广的过程中,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是不容忽视的;相应的,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普惠金融因其普惠性的特点也成为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对当前普惠金融在农村市场上的实践现状进行深度剖析,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薛继芳.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思考[J].时代金融,2020(09):14-15.

[2]王林.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商论,2019(21):54-55.

[3]宋俊.普惠金融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21(30):7-9.

篇8

目前一些地方乡村财务帐目及管理异常混乱,集中表现为“五不清”,即一是会计帐册混乱不清,财务收支既不公开,也无人监督;二是专项收支不清,村里卖地办厂,建公路补偿及水电费征缴款项不清;三是村与乡里上交定购、提留、农业税等帐不清;四是乡村集体收入算不清;五是村与队、户帐不清。

一“五不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目前乡村会计基础工作差,具体表现在:一是帐簿设置不规范。“糊涂帐”、“流水帐”、“包包帐”较多,核算乱;二是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抵库现象严重,签字手续不全,自批自报、自买自报等现象时常存在;三是报表不齐。有相当部分乡镇企业有年报无季报或有月报无年报;有的报表数字是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和任务倒算出来的,采取“统计加估计”的方式上报的,结果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四是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凭证、帐簿、报表没有及时分类归档保留,一两年就遗失了。

2、管理体制不明。目前在乡村财务管理权问题上一直意见不一致,客观上存在着乡村两级财务由乡级农经站,乡级财政所或乡镇企业局两线管理,造成了机构重叠,人员冗多,管理职权、范围不明确。

3、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据调查,目前村乡财会人员普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培训。

4、对管理者制约不严。不少乡村领导不熟悉财会知识,“外行”管“内行”现象履见不鲜;而且有的乡村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个人说了算,长官意识严重。

5、财务监督不力。不少乡镇很少对乡村财务进行定期审计,没有监督机制,没有审计组织机构,缺乏民主理财和群众监督意识。

二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

由于目前乡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五不清”问题,造成了目前乡村经济的重大损失,影响了村里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乡村财务管理、财务审计、民主理财制度在当前是刻不容缓。为此笔者建议:

1、围绕“统”字,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首先要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二是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三是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四是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五是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为此,乡镇领导必须提高对乡村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强化“责”字,加强会计资料管理。乡村财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乡村业务的重要证据,是乡村财会的信息载体,因而必须要管理好财务档案。首先是对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以及其它会计资料进行全面清理,逐月逐年装订成册,立卷归档;二是要专人保管,专柜专地存放;三是对会计档案存档、移交、查阅,要建立存、交、查登记簿,完善手续,明确责任,避免资料的丢失。

3、明确“章”字,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建章立制是乡村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要解决乡村财务混乱状况,最迫切的任务是在一定区域内制定一套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为此,首先要建立乡村财务跟踪审计制度,尤其是不相容职务控制制度,设立主办与出纳会计,实行帐款分开;三是建立“一支笔”审批制度,控制多头批款,多头报销现象。

4、着力“训”字,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乡村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认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上岗,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

5、注重“稳”字,保持财会队伍稳定。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首先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乡村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作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6、突出“严”字,定期开展财务审计。针对一些乡镇存在的财务不民主,帐目不分开等问题必须建立一整套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制度。因此,首先县、乡两级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员,对乡村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评议,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二是逐步建立乡村会计报表必须经会计师审签有效制度。由社会专业机制根据“两法”、“两则”等法规,配合政府财税的工作来行使社会监督职能,从而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良好社会氛围。

7、坚持“明”字,真正做到民主理财。农村财务能否如实向群众分开公布,能否接受群众的监督,事关重大,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因而农村必须要实行财务分开,进行民主理财。对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地点,管理及效益要进行逐一规范。时间上要定期公开;地点应设在住户集中,位置显眼,群众易看到的地方;公布时,所有的帐目必须都是上级审计部门审计合格的;公布后,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建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本着实事求是,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对财务公开中揭发出来的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要在群众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该纠正的纠正,该查处的一查到底。:

篇9

一、实施阅读文化培育工程

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户外广告等各类媒介在培育阅读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重点要反映各乡镇,各部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亮点和特色。创新形式,组织人员利用文化“三送”下乡机会,开展阅读文艺节目展演,把阅读文化送到基层,使阅读理念深入人心。机关工委、妇联、教育、工会等部门,分层次、分类别向服务对象开展阅读倡议活动,宣传阅读的重要性。加大版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净化网上网下出版物市场,为健康阅读营造良好环境。

二、实施阅读阵地提升工程

充分发挥图书馆全民阅读主阵地作用,加强现代化、数字化建设,将图书馆打造成集阅读、展示、教育、培训和交流为一体的服务平台。实施农家书屋提升工程示范区建设,推进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图书的通借通还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城乡阅报栏(屏)建设,合理布局设置报刊亭,在公园、宾馆、游客中心等窗口区域开辟书香气息浓郁的阅读空间。加强数字阅读服务内容建设,集聚优质阅读资源,传递文明阅读正能量,促进数字阅读健康发展。

三、实施阅读群体培养工程

建立校园读书角、图书漂流书屋,举办校园读书节,开展传习经典美文诵读、红领巾读书征文等活动,努力营造充满浓郁书香的校园氛围。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读书活动引领性、示范性作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述学、评学、考学、奖学等制度和融选修、培训、中心组学习为一体的阅读服务体系。通过职工读书月,组织广大职工开展书香摄影、读书使用技能比赛等活动,促进职工阅读,提高业务技能本领。建立健全阅读惠民帮扶体系,着力解决没有条件阅读、没有能力阅读、没有习惯阅读、没有动力阅读的特殊群体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四、实施阅读精品引领工程

依托公共图书馆、新华书店、电视和报刊媒体,针对不同受众群体,有针对性地集中推介精品书目,开展精品阅读引领活动。开展畅销书、好书“月月评”活动,为广大读者选好书、读好书提供参考。开设读书专栏、专题进行新书推介和著名作家作品推介、本土作家作品推介等。

五、实施阅读活动示范工程

有组织开展全民阅读“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活动,以活动开展引领全民阅读。深化“六进”活动内涵,邀请专家学者走进机关、企业、社区、乡村、学校等,讲述百姓关心问题,解决疑难,开阔视野。继续开展送书下乡、送讲座下乡、“农家书屋·暑期乐园”、星级农家书屋创建工作,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的文明素质。

篇10

从当前的根本事实出发

中国乡村今日的最基本事实之一是劳动力大量外流。2003 年底“离土离乡”的农民工共约1亿人(0.98亿)。另外,“离土不离乡”,就业于乡镇企业的也共约1亿人。这样,在共约5亿(4.90亿)“乡村从业人员”中,约有2亿(40%)从事非农业, 3亿(3.13亿)从事农业。(农业及非农业从业人员的数字比较确切,得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以下简称《农鉴》]:31。离土离乡农民工的数目,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是0.8亿;其后根据农业部调查,2002年是0.95亿,2003年0.98亿——见张晓山《析我国“民工荒”问题,载《中国青年报》2004年10月19日;陆学艺《农民工要从根本是治理》,2005,见于yannan.cn/data/detail/php?id=3084》)

我们可以先从农民工的数量来认识这个问题:以全国70万个(行政)村来计算, 2亿农民工相当于平均每村700劳动力中将近300个脱离农业(《农鉴》:31)。当然,非农劳动力不是平均分配于所有的村庄而是集中于部分地区,因为乡镇企业比较集中于东部沿海以及城郊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例如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已有相当比例的农户不再从事农业,把土地转包给外地人耕种),而离土离乡的农民工则更多来自中部地带。无论如何,全国相当大部分农村已是“半工半耕”的村庄。虽然如此,在农村所有劳动力中,仍然有60%是纯粹从事农业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抽样调查得出的是58%只从事农业,16%非农业,15%两者兼之,10%没有从业——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2004年版:308-309)

今日的家庭农场差不多都是很小规模的农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3年人均分配土地是2.4(播种)亩,户均9.2亩,劳均(实际务农劳动力)7.3亩(《农鉴》:31,135)。这当然只是一个平均数字,忽略了各地区间的差异。出来打工人数较多的湘、鄂、皖、川等省的数字是:湖南2。1亩/人、湖北2.7亩/人、安徽2.7亩/人、四川2.0亩/人(同上:33, 139)。

此外,总播种面积的约三分之二(2.3亿亩中的1.5亿)是粮食作物(同上:135),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3年乡村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所产的1362公斤粮食之中,只有18%(294公斤)是出卖的,其它都由农户自家消费(《中国统计年鉴》2004[以下简称《统鉴》]:502-503)。也就是说,今日的种植业中,口粮种植占去共约一半。

在这样的农场上“就业”的劳动力一般每年平均只投入相当于130天的全天劳动,其中80天种植(11天/亩,“三种粮食平均”),另加50天种蔬菜、养猪和养鸡(种蔬菜0.6亩35日、养猪1头12日,养鸡15只3日)(《农鉴》:148,261,276-77,278)。这些劳动力的投入,尽管实际上不是像城市上班那样集中于130天内,而是分散于更多的日数,但是在家只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可以说一般不是全“就业”的,而是“半就业”的。(当然,如果在家的农业劳动力不止一人,而户均只有9个播种亩,那么一个劳动力种植的面积就更少了,其就业比例相应也就更低。)因此也可以说,今日的农业中存在着庞大的不充分就业,或“隐性失业”。

众所周知,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一般很低。根据统计局的数字,2003年务农的每个劳动力在种植业和饲养业上投入的劳动,其日平均“用工作价”是11元/日。以此计算,一个这样半就业的劳动力在自家的家庭农场上一般每年可以净挣约1430元,也就是说约120元/月。一个常住农村从业人员的非农工资收入基本相同,2003年是1344元/年(同上:289)。

这样的收入水平乃是“离土离乡”农民工外流到城市打工的最基本动因。出外打工的收入虽然不高,但是要比在家庭农场或乡镇企业工作高出好几倍(当然,花费也相对高)。反过来说,低收入的种植劳动(和低工资的乡镇企业)也是离土离乡农民工工资相对低的基本原因, 因为农村充满了更多愿意为这种相对低的报酬而出外打工的劳动力。在供过于求的大环境下,今日的“离土离乡”农民工的工资被压到推、拉交叉的最低点。

我们也许可以想像,如果农村每个务农劳动力能够种植一倍于现在的播种面积(部分非农就业高度发达地区其实已经具备这样的土地条件),也就是说播种面积提高到劳均14亩,每年劳动日数相应提高,这样,即使没有任何规模效益,半就业型的劳动就会变成接近全就业型的劳动,其年收入立刻就可以因此相应提高。同时,种植14亩可以免去过密型经营的低效率,并应具有规模效益的多种可能。现存统计指标没有区别适度规模种植和口粮地型种植,但是,以规模养猪和农户散养猪为例,前者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后者,每头猪所需工数的比例是一比三,每劳动日的净产值的比例是二比一,统计局得出的数目是2002年32元对14元(同上:第276-77页)。一个家庭农场如果能够掺入较高价值的专业性生产,并且能够在大市场前适当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被商人或资本家占去绝大部分),应当可以达到更高的收入。那样,部分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一定会像今日这样全部外流。(我们这里还没有考虑到税费的减免以及农产品价格的可能调整。)

历史回顾和经济分析

长期的人口压力是今日的低报酬、半就业型种植业的主要原因,在几次的历史性大转变中都没有得到解决。首先是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中的现代生产要素(农业机械、科学选种、化肥等)的投入于农业。在发达国家中,这样的农业现代化带来了劳动生产率和收入的显著提高。譬如日本,这些投入是在农村人口基本没有增加的历史情况之下实现的。当时因为城市工业蓬勃发展,吸收了相当部分农村人口,因此,农村人口基本稳定,农村劳动力得以吸取现入所赋予的产出上的提高,也因此能够实现农村劳动生产率和收入的提高。但是,在中国,在这些投入实现的同时,“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增加了将近70%(从1952年的1.73个亿到1980年的2.91个亿,《统鉴》:120)。 加上集体化下妇女劳动力的动员以及每年劳动日数的提高,大规模的劳动力增加决定了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的模式:依赖原来劳动量的约四倍的投入,伴随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在已经是相当高粮食总产量的出发点上进一步把产出提高了约三倍。这是可观的成绩,但是,每劳动日的报酬不仅没有提高,实际上是降低了(d. perkins and s. yusuf,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1984;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441)。

其后,80年代蓬勃的乡村工业化,截至1989年吸收了将近一亿的(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0.94亿,《统鉴》:123), 再一次带来了可能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和报酬的机会。但是,农村的劳动力是如此的丰富,当时自然增长率又仍然是如此之高,“乡村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在十年乡村工业化之后仍然从1980年的2.98亿增加到3.24亿。(乡村人口则从8。1亿增加到8.8亿,乡村总从业人员数从3.18增加到4.09亿。)劳均耕地因此非但没有增加,反而递减(同上:473-74)。

其后,90年代至今,中国大规模参与国际市场,全球资本大规模进入,城市经济大幅度增长,又吸收了约1亿(离土离乡的)农民工,再次提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发展的机会和可能,但是乡村农业从业人员数只有少量的递减,从1989年的3.24亿到2003年的3.13亿 (同上:474)。中国劳动力人数及其自然增长率是如此的庞大,以致改革以来将近三十年之中所发展起来的惊人的非农业就业总的来说仍然少于农村自然增长的数量。这就是今日劳均仍然只有7(播种)亩的基本原因。当然,近年来地方官员大规模侵夺征占城郊农民承包地,达到1.5亿亩、涉及9千万人的幅度,也是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陆学艺《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前景》,2005,见于weiquan.org.cn/data/detail.php?id=4540)。

篇11

关键词:计划生育基础信息不实现象分析干部责任落实“死角村”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是检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人口计划实施结果和对人口政策进行人口预测的根本依据。但是当前基层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不实已经成为计划生育统计工作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引起了各级计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造成基础信息不实的原因

计划生育基础信息不实是计划生育工作存在问题的综合反映。究其根源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管理体制的问题,也有各级领导和村组干部的责任意识问题和村级网络不健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生育对象

1.国家现行生育政策与部分群众生育观念的矛盾。由于受“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生育观念以及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再加上自然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农村对养老问题顾虑大,“早生贵子,养儿防老”的观念从根本上未解决,特别是双纯女户为了想法生儿子,逃避管理,长期外出,生下孩子后几乎再不回家,使计生干部束手无策,再加上乡部分干部有同情心理,管理不到位,形成“本人逃避,村上保避,乡上回避”的局面,形成出生人口漏报。

2.生育对象存在超生要受经济处罚和落实节育措施的实际问题,于是抱着侥幸心理,超生后能瞒则瞒,推迟上报甚至不上报出生,形成出生漏报、瞒报。

(二)工作管理

1.近几年来,各级下大决心狠抓了“模范村、合格村”建设,但由于部分村班子瘫痪,更换频繁,又疏于培训,责、权、利落实得不好,基层网络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真实的数据从源头上上不来,出现漏报、瞒报。

2.部分计生管理人员不负责任造成漏报,部分村级计生干部文化水平低,胜任不了计生工作,对台账表册理不清,道不明,丢三落四,自相矛盾;还有的责任心差,工作不扎实,出现漏报、瞒报。

3.依法管理、齐抓共管的氛围尚未真正形成。计划生育人人有责,但有些部门的配合意识不强,“只问用工,不问计生”,“凭一证办多证”的机制并未真正落实,导致流动人口失管和漏管,流动人口的漏报出生和不落实节育措施现象时有存在。

(三)干部责任落实

漏报、瞒报的主要症结在乡村两级,乡级主要是畏惧“一票否决”和“黄牌警告”这根高压线,又涉及党政领导的荣辱升迁,乡镇领导干部怕亮“丑”,怕自身的工作被否定,谎报成绩,虚报问题,更不愿主动上报政策外出生,如发现问题就在数据上作手脚,造成出生漏报、瞒报;村一级是碍于人情,怕得罪人,纵容瞒报,责任跟踪流于形式,形同虚设,缺乏责任心、事业心,不深入村户摸底,上报出生知多少报多少,有时甚至政策内的也不能及时上报,形成出生人口漏报、瞒报问题。

(四)干部作风

指标的下达是可靠性与科学管理的统一,过低的指标不利于人口增长,过高的指标只会导致玩数字游戏。指标过高造成基层部分领导报喜不报忧,只讲好的不敢讲坏的,导致上级决策失误,为完成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只好采取瞒报、虚报等手段降低计划外出生,乡镇驻村干部因不负责任,对村级出生瞒报、漏报现象熟视无睹,这样计划外出生的当年就报不上来,形成漏报,掩饰了实际的工作水平。

二、治理对策

(一)抓实事求是的思想工作

1.治假求实工作必须坚持查防并举,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抓起。目前,人口出生能够得到控制,主要靠行政手段和经济制约来实现,所以很不稳定。因此,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要着力解决思想多变工作,抓领导层思想。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对计划生育工作要有充分的认识,既肯定成绩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克服盲目乐观的思想。领导干部带头讲实话、讲真话、办实事,一是一,二是二,工作有成绩不虚夸,有问题不隐瞒,不护短,勤于督查,勤于落实,勤于奖罚兑现。

2.抓基层干部思想。把建立层层责任制同动态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各司其职,奖罚分明,促使计生干部人人有责任感,千斤重担人人挑,建立出现问题,不能推卸的责任追究制,提倡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摸实情,讲实话,报实数,办实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3.抓群众的思想。立足于宣传教育改变群众生育观念,除抓在人口控制中起主导作用的政策法规等宣传教育外,更应从道德、文化、习俗等观念上进行指导,同时政府应在奖励及优惠政策的兑现上加大力度,从根本上改变群众旧的婚育观念,真正把国家的政策要求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乡村队伍建设,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1.多年的统计工作实践证明的关键是源头数字上下大力气,从村级抓起。要把工作重心下移,就必须加大创“模范村”、“合格村”、扫“死角村”的力度,建立制度,落实责任,逐步形成县领导、乡负责、村为主、户落实、组配合的管理格局。

2.加强统计人员培训。按照分段负责的原则,县对乡、村每年培训不少于4次,乡镇定期、不定期对村专干进行手把手的业务指导,坚持开好每月例会,同时,由于统计工作专业性强,队伍要相对稳定,要真正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工作扎实的计生队伍。

3.加强乡村表、卡、册、簿的管理。严格按照有省、市规定的表、卡进行管理,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上报、交接、归档和保密制度。要明确这些卡档是计划生育管理的村级记录,是计生管理最基础,最主要的资料来源,是各类计生统计数字的源头。

(三)抓规范管理工作

1.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口控制和工作质量指标。若人口控制目标过紧或过高,就脱离实际,结果欲速则不达;若人口控制目标过松,要求过低,既不利于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又会影响人口的有效控制和工作水平的提高,所以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把握好目标的“尺度”。

2.摸清底子,夯实基础,在认识上,要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在方法上,每年每季从源头上做起,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核对,全面整顿好台账,尤其要将新入户、新结婚、新出生、新节育等有关对象所涉及的有关资料进行认真填写、核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

3.严肃纪律,奖惩分明。对计生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歪风,做到追究领导责任,对严重失职、造假制假的实行“一票否决”。

4.规范管理建章立制。要围绕“村级规范化管理”

这一中心内容,逐项落实。经过抓好规范性的管理和制度、促进计生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

5.齐抓共管,形成共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走综合治理之路,形成治假求实的良好社会局面,计生、统计、公安、卫生、工商与相关部门要加强联系,加强合作,互相促进,共同做好人口与计生统计工作。

(四)抓干部的工作作风

实事求是是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灵魂。弄虚作假、瞒报、虚报、统计数字不实、不仅影响各级领导的正确决策,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败坏党风、民风所以各级计生干部要以实为荣,摸实情,讲实话,报实数,办实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各项人口数据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参考文献

[1]蒋正华.计划生育规划统计与考核评估[M].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

篇12

“五不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目前村级会计基础工作差,具体表现在:一是帐簿设置不规范。“糊涂帐”、“流水帐”、“包包帐”较多,核算乱;二是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抵库现象严重,签字手续不全,自批自报、自买自报等现象时常存在;三是报表不齐。有相当部分乡镇企业有年报无季报或有月报无年报;有的报表数字是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和任务倒算出来的,采取“统计加估计”的方式上报的,结果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四是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凭证、帐簿、报表没有及时分类归档保留,一两年就遗失了。

2、管理体制不明。目前在村级财务管理权问题上一直意见不一致,客观上存在着乡村两级财务由乡级农经站,乡级财政所或乡镇企业局两线管理,造成了机构重叠,人员冗多,管理职权、范围不明确。

3、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据调查,目前村乡财会人员普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培训。

4、对管理者制约不严。不少乡村领导不熟悉财会知识,“外行”管“内行”现象履见不鲜;而且有的乡村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个人说了算,长官意识严重。

5、财务监督不力。不少乡镇很少对村级财务进行定期审计,没有监督机制,没有审计组织机构,缺乏民主理财和群众监督意识。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由于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五不清”问题,造成了目前村级经济的重大损失,影响了村里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财务审计、民主理财制度在当前是刻不容缓。为此笔者建议:

1、围绕“统”字,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首先要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二是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三是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四是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五是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为此,乡镇领导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强化“责”字,加强会计资料管理。村级财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村级业务的重要证据,是村级财会的信息载体,因而必须要管理好财务档案。首先是对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以及其它会计资料进行全面清理,逐月逐年装订成册,立卷归档;二是要专人保管,专柜专地存放;三是对会计档案存档、移交、查阅,要建立存、交、查登记簿,完善手续,明确责任,避免资料的丢失。

3、明确“章”字,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建章立制是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要解决村级财务混乱状况,最迫切的任务是在一定区域内制定一套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为此,首先要建立村级财务跟踪审计制度,尤其是不相容职务控制制度,设立主办与出纳会计,实行帐款分开;三是建立“一支笔”审批制度,控制多头批款,多头报销现象。

4、着力“训”字,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认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上岗,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

5、注重“稳”字,保持财会队伍稳定。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首先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作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6、突出“严”字,定期开展财务审计。针对一些乡镇存在的财务不民主,帐目不分开等问题必须建立一整套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制度。因此,首先县、乡两级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评议,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二是逐步建立乡村会计报表必须经会计师审签有效制度。由社会专业机制根据“两法”、“两则”等法规,配合政府财税的工作来行使社会监督职能,从而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良好社会氛围。

7、坚持“明”字,真正做到民主理财。农村财务能否如实向群众分开公布,能否接受群众的监督,事关重大,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因而农村必须要实行财务分开,进行民主理财。对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地点,管理及效益要进行逐一规范。时间上要定期公开;地点应设在住户集中,位置显眼,群众易看到的地方;公布时,所有的帐目必须都是上级审计部门审计合格的;公布后,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建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本着实事求是,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对财务公开中揭发出来的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要在群众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该纠正的纠正,该查处的一查到底。

篇13

关键词:城镇化;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探究武安市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保护

收录日期2016年5月16日

乡村文化包括古建筑、碑刻、雕塑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语言、地方戏曲、地方性节庆、民俗、建筑布局、传统工艺以及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其独特的价值。但是,在我国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逐年减少,由2000年的300余万个减少到目前的200余万个,16年间消失100万个左右的村落,折算后每天消失200个自然村落。其中,传统村落现存数量仅有1.2万左右,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村落仅存4,000个。因此,新城镇化背景下,以村落为代表的优秀文化正在淡化,乃至消亡。

一、武安市乡村文化的主要内容

乡村文化即村落文化,是农村社会信仰禁忌、价值取向、生活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的综合,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种形式。依据该定义,武安市乡村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口头文化。所谓“口头文化”,就是指未形成书面材料但在社会群体文化继承方面起作用并协助塑造群体世界观的习俗、信仰、生产及生活技艺以及文化传统中的口传部分。武安市乡村“口头文化”种类繁多,主要有传说、戏曲(傩戏、赛戏、平调、落子)、方言、故事等。这些口头文化是我们探究武安市传统乡村村民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奠基石”。

1、传说。武安太行山区传说较为丰富,主要有京娘投湖、天仙配、天降龙雾、村名来源以及氏族祖先生活传说等等,它们反映了武安先辈们的以及村民精神寄托,体现了他们古朴的生活方式。

2、戏剧曲艺。武安地方戏曲艺术种类繁多,如赛戏、傩戏、平调、落子等等。武安傩戏、平调落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安傩戏最初以面具戏为主,逐步发展为傩戏、赛戏、队戏等形势,具有分布广、种类多、传承性强等特点。2010年以来,武安市固义村傩戏《捉黄鬼》和白府村《捉死鬼》,以其磅礴的声势,独特的形势,精彩的内容,吸引国内外学者的接踵而来,打破了“长江以北无公认戏”的断言。武安平调落子极具地方特色,念白以武安方言为主,大多数剧目体现了武安居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其价值观念。

(二)传统节日文化。武安地区节日文化种类繁多,甚至月月有节日。例如,在武安一带流传着农历六月六敬谷神的习俗。农历六月六这天,当地家家蒸馍、豆包,而最时兴吃的好饭是裹卷。敬谷神是为了感激上苍赐给人们粮食,同时也是因传说中人们担心五谷神收回人们享用的粮食。从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武安固义村以傩戏形势欢度元宵佳节,吸引国内外学者关注。这些节日体现了武安人民朴素、踏实的品格,也凸显了武安人民热情、勤劳、遵从孝道、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三)传统技艺、工艺以及建筑艺术

1、传统技艺、工艺文化。武安地区拥有悠久的传统技艺文化历史,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要包括酿酒、米醋、冶炼、雕花、雕塑、剪纸等传统工艺。其中,冶炼技艺是武安的传统工艺,拥有2,000年的历史,古冶炼技术曾在古代盛行一方;活水米醋采用地下甘泉水、武安小米、麸曲等,用古老传统手工艺酿制而成。古老的传统技艺与工艺反映了武安人民不断探究,精益求精的探索精神。

2、传统建筑艺术。武安房屋多为砖木结构,高大敞亮,高台阶、高门楼、高房基。建筑造型往往是沿街门楼、陪房门楼、窗框上、照壁上方皆有飞檐盖瓦,瓦上压脊,两端出兽,斜顶后是平顶,人从院内向上看是瓦房,实则是平房;陪房屋檐有的出檐,有的上设女儿墙,墙间设水口,水口由青砖雕刻而成。木雕、彩绘多用于室内装饰,如隔扇、屏风、炕围、梁柱等,也有用于室外的,窗棂、门楼、屋门等。以徐家大院为代表,伯延建筑群反映地方建筑特色,建造工艺独特,细部装饰精美,是历史的见证。它集建筑学、艺术学、设计学之精髓,具有武安地方特色,是武安乡村文化的活化石。

二、城镇化背景下武安市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强势的城市文化不断侵蚀着乡土文化,乡村的发展与其自身文化相矛盾,致使传统“乡村文化”面临巨大的困境。

(一)缺乏文化自信致使传承乡村文化的主体逐年减少。随着武安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传统村落主体的农民在富裕之后开始向往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自发的人口流动不断涌向城市,促使村落人口不断减少,“空心村”、“老人村”等问题越加凸显,村落居民由于文化不自信导致村落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致使武安傩戏、赛戏、剪纸技艺的传承人不断减少,民间技艺以及工艺不断失传。

(二)城市文化的不断侵蚀导致乡村文化失去本真。由于城市文化的侵蚀,村落向城市看齐,村民的价值观、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为追求高质量生活水平,村民建新房,集体建新厂,从而导致民居建筑的衰颓、村落景观的凋落、山水体系的破坏、传统工艺、地方语言、戏曲的遗弃以及大量以“文化”为名的乱搭乱建,古村落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已经面目全非。

(三)地方政府力不从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方政府在乡村文化保护方面凸显出很多问题,如以政府保护造成财政负担大,效力有限;文化监管权责不明,管理困难;缺乏专项资金投入,日常维修保养难以到位;乡土文化保护机制不健全,致使缺乏法律依据;乡村文化保护缺少技术规范支持等。

三、建议

武安乡村文化是人们在这一地域经过漫长的探索所创造一切文化的总和,是中国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在今天城镇化进程中却面临着消亡的困境,因此乡村文化保护已迫在眉睫。

(一)政府应在乡村文化保护中发挥职能。乡村文化保护是城市化必经之路,弘扬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彰显乡村价值观的必然之举。武安政府应跟随时代步伐,积极转变观念;规划乡村文化保护项目;加强政府监管,确保资金对号入座;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且使其投入渠道多元化;完善乡村文化保护保障机制;设立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切实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制定相关城乡互补政策,使城乡文化共存荣。

(二)促使村民文化自觉,提高村民文化自信。随着城市文化的侵蚀,乡村文化不断消亡,应在满足村民生存、安全需要的前提下,加大乡村文化保护的宣传力度会引发村民文化自觉,村民文化自觉才能唤醒,从而实现保护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激发村落文化资源旅游、经济价值,从而满足村民利益,提高农民收入,使村民自发地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因此,当前政府应重视村民利益,在开发、利用、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时,不能忽视村民的力量,维护村民利益,提高村民文化自觉以及文化自信。

(三)加大构建乡村文化博物馆力度。武安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且种类多样,依据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两种形式将武安乡村传统文化进行分类,对其进行重点保护。因此,乡村文化博物馆的建设不仅能宣传地方特色和稀缺性的文化资源,而且还能提高村民对武安乡村文化的认可。同时,紧随时代潮流,构建武安乡村文化数据库以及数字博物馆,主要呈现形式以图片、纪实、报刊为主,运用数字化存储手段,对武安传统文化资源资料进行及时更新,真实、全面、详细地记录和归档,展现武安传统乡村文化风采。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坛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社区致力研究:影响因素分析与指标体系构建[D].甘肃:兰州大学,2014.

篇14

关健词:变压器;吸附式;声光报警器

1 存在问题

电在城市和乡村,变压器是随处可见的重要电力设施,其用量大、分布广,但长期以来缺乏对其进行有效监管的措施。变压器安全运行的关键是其工作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使设备绝缘损伤,加速老化,寿命缩短,甚至烧毁,酿成火灾甚至爆炸的严重事故。对配网变压器运行温度实行监测的一个难点是,变压器种类繁多,有油浸变压器、非晶体变压器、干式变压器、箱式变压器等,安装方式可以是地面的、或地下的。面对复杂的运行环境,准确测量变压器温度,及时提醒维护调控至关重要。

目前,变压器广泛采用的仪表现在一般是两种,一种是压力式温度控制仪,一种是铂电阻测温仪。液压力式温度控制仪是利用一根毛细管把温度探头和测压力的原件连起来,探头里的液体温度与变压器一致,根据热胀冷缩,通过毛细管对感压原件产生一个压力。感压原件测定压力,再由转换原件把压力转换为温度值。这种转换当中存在一定误差,运行一定时间需要检验;铂电阻测温仪是在绕组内部预埋光纤测温元件直接测温的办法,相对来说,油温是比较准确的值,绕组温度不太准确,所以应用并不广泛。这两种装置都是在变压器生产中配置的,现在容量500KVA以下变压器大多没有配置,并且需要管理人员专门查看,没有自动提醒功能,造价比较高,维修不便等不足。

2 设计情况

为了避免变压器长时间过负或故障运行,导致油温升高,油温升高,使绝缘纸板失去应有的绝缘作用,造成击穿等事故。油温升高报警器就是当油温高于正常油温值时,报警器就能发出声光报警,提醒用户进行检查维护,防止变压器烧毁。

2.1 研制目的

吸附式变压器油温升高声光报警器研制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装置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寿命长,容易安装维护,显示温度直观准确,超温自动提醒等优点的设备,可以随时随地安装,易于推广应用。

2.2 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主要解决变压器没有温度指示或没有自动报警功能,避免长期超温运行造成老化、缩短寿命甚至烧毁等问题。

2.3 采用的技术方案

2.3.1 本方案装置主要由吸附式温度感应器(自主设计制造),主要包括数字显示温度控制器、声光报警器、电源线及温度传感器等设备装置。

2.3.2 吸附式变压器油温升高声光报警器采用吸附式温度传感器吸附于变压器的箱体上部,通过温度传感器将温度数据传至数字显示温度控制器,随时显示变压器温度,当超过设置温度时,触发声光报警器产生报警声音和闪光,提醒工作人员进行维护。

3 产品附图及应用

3.1 报警器主视图

图1中“1”表示数字显示温度控制器,“2”表示声光报警器,“3”表示电源线,“4”表示温度传感器。

3.2 报警器安装及应用

3.2.1 将数字式温度控制器、电源线接在变压器配电柜内,提供220V电源。

3.2.2 将吸附式温度感应器吸附在变压器箱体上部,要求吸附在平整部位,接触紧密,强力磁铁压在感应器上部,对于有油枕的变压器也可将感应器放入油枕直接测量油温。

3.2.3 声光报警器内安装两节1.5伏5号电池,固定在合适位置既可。

3.2.4 油温报警设置,规定变压器上层油面温度下得超过85℃,经测试,变压器内外温差在15℃,按设置键将报警值设置在70即可。

3.3 报警器现场应用图(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