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范文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09-20 17:51:26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精选篇1

1.1家庭教育方式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培养的影响和作用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不同家庭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不同。在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中,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家长由于自身教育素质的局限性等各种原因,未能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到积极的引导示范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错误价值观往往是青少年不良习惯形成的重要诱因,这就要求父母应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1.2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和作用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性,他们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成为他们心中的楷模。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仍然处在“摇摆不定”的阶段,他们在面对一些现象和问题时仍不能做出客观和恰当的评价和分析。而在一些家庭中,父母本身存在着不良的癖好,如酗酒、等行为习惯,甚至有些家长在子女面前毫不避讳,这些不良的行为举止被子女看在眼里,很容易效仿。

1.3家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

家庭周边环境也是父母对子女教育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周边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家庭周边开设的娱乐场所会给未成年人带来消极的影响。例如,个别青少年由于沉迷于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逐渐变得萎靡不振、意志消沉,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不利于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2家庭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家长仅重视青少年智力能力的培养却忽视其道德素质的提高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学校和家庭无不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角度来评定学生,这就使得家庭在很大程度上仅重视和关注青少年的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忽视了其道德等其他素质的培育和提高。青少年教育,只有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艺术素质等方面综合发展,才称得上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提高和发展,这种教育才算是合格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也不应忽视了德育在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地位。

2.2家庭中物质生活丰富多样,但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

当代青少年的物质生活状况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衣食无忧。这种生活状况下的学生追求的仅仅是对现有物质生活的享受和占有。但是在精神生活中,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和一些新的优秀思想潮流毫无兴趣。这些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受社会的整体氛围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家庭单纯重视青少年物质生活保障所致。在物质生活丰腴和浮夸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们已经不再重视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发展,注重物质的占有和享受,不思奋斗,追求奢侈,嘲笑简朴等“去崇高化”的错误言行大行其道,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与家庭生活中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及其满足有关。

2.3家长因自身素质的限制忽视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

家长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其一言一行都对子女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变迁,部分家长未能及时跟上前进的步伐去提高充实自身素质和能力,从而对子女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3在家庭教育中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3.1引导青少年的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自觉性

部分家长认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仅仅是学校一方的任务和责任,忽视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和影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不仅是家庭内部的私事,同时也是社会赋予家庭的职责。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因此,要增强广大家长为国育才的大局意识,树立正确的理念,以保证家庭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2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其教育子女的能力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的,但是我们要善于教育他们———这都需要才能和广博的生活知识。”在家庭教育实例中,很多父母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不注重了解子女成长的规律和内心需要,因此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力不从心。在对家庭教育进行调查和研究中,多数家长表达出其对于子女教育的困惑和担忧,时展和社会进步需要家长与时俱进。家长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现状,采用正确且适当的教育方法,以达到教育目的。

3.3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发挥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修养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由于其处于模仿性极强的阶段,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的举止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模仿他人而来的。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重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正确的言谈举止来树立良好的榜样,为教育子女做出表率作用。这就要求家长要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最佳的行为方式,通过明断是非的能力,以正面力量影响和教育子女,以德树人,以德树威。

3.4重点把握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教育和培养时,家长应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他们各阶段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思想道德教育,应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做人的教育、习惯的教育、理想的教育、抗挫折的教育。

3.4.1做人的教育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应试教育下,我们不能仅仅追求青少年文化课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对他们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无数实践和实例证明,仅仅在文化课上取得优异成绩而不注重自身道德品质培养的青少年未必能在成长路上一帆风顺,如留日学生机场杀母案等实例,暴露了在家庭教育中忽视道德培养的恶果。在对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如家长注重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等做人教育会帮助子女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3.4.2习惯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无数实例表明,成功人士均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长也要注重对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培养。一些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表达了其教育的难度和力不从心。结合子女成长历程可以看出,早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取决于父母教育的及时有效。在家庭早期教育中,如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会为青少年的思想行为埋下有利的伏笔,他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会因此受益终身。而如果不重视早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今后家庭教育中家长不仅困难重重,同时也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3.4.3理想的教育

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并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以及对未来充满向往的追求。崇高的理想犹如一盏前进路上的指明灯,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人们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远大理想的树立不仅为青少年奋斗过程树立了重要目标,同时也是他们前进的不竭动力。家庭教育中,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激发他们生活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前进的动力,从而保障其健康成长。

3.4.4抗挫折的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抗挫折教育也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必然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困难。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居多,他们多是在父母长辈的精心呵护下长大,一些家长甚至为子女成长全程“买单”,使得子女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无能为力,不能自理,甚至采取消极的措施和手段处理问题。这就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要积极培养青少年战胜挫折的能力。首先,要培养青少年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正确的心态,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战胜困难,克服问题,以培养战胜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其次,应培养青少年在战胜困难和挫折时适当的方式和方法,以提高其应对挫折的能力。最后,应教育青少年在克服困难后及时作出总结和反思,以积累生活经验。

4结语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精选篇2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以此为契机,我们应该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他还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些论述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有了这种价值导向和判断标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会更加彰显魅力,社会主义荣辱观就会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亿万人民的精神动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中的集中体现。共同的理想是一个民族团结奋斗的目标和追求,没有理想和追求,就没有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摆脱贫穷落后和挨打的局面,走向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要体现在民族实践和活动中,体现为不同的时代精神。当前,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突出体现在改革和创新的时代精神上。中华民族勇于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是实现全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也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导精神。因此,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主旋律。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使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

从以上论述可知,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主要内容,因而作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来自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家庭与社会的影响。现阶段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方式不健康。青少年人生的成功和失败与家庭特别是父母的言行、教育方法、责任等密切相关。但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父母无原则的溺爱、迁就子女,使其从小就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他们在生活中稍不如意,便采取各种极端方式进行抵制反抗,严重者甚至离家出走,使极少数未成年人养成极端自私自利的性格,无法与别人交往、无法和社会沟通,这些孩子不懂得爱的艰辛,对于被爱似乎很麻木,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更别说关心社会了。同时,一些家长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在教育方法上简单粗暴,缺乏与子女的沟通,或者由于当代社会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许多父母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等现象,所有这些不健康的家庭

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感恩意识的萌生,也阻碍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良性发展。

(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软弱乏力。目前存在的社会不净、家庭不管、学校不力的状况,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软弱的主要原因。担负着重要职责的中小学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同样显得无助和乏力。一方面,学校自身存在教育偏位德育与智育失衡的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不得不把抓教学质量摆在突出的位置,使思想道德教育课的课时经常被其他课程所挤占,而且也忽略了传统美德课,造成孩子们对我国优秀传统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学校重视德育的理论灌输,轻视道德的实践教育;重视道德规范教育,忽视道德信仰教育。由于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容只有通过实践内化为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才能推动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而道德实践活动恰恰是我国青少年所缺乏的。

(三)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除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父母不良言行的影响外,现实社会中的腐败现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因素也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思想,导致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现象明显。社会是青少年最好的老师,上述现象对青少年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教育和现实的落差,不但导致青少年信仰的失落,而且也是青少年极端自私行为、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形成的现实根源。当前,部分青少年对社会以及人生缺乏理想与信念;爱国主义精神缺失,民族精神淡薄;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知之甚少;对民族英雄、模范人物缺乏仰慕之心和应有的敬重,而更多的是对现代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与追逐,出现了价值观念错位的现象。

三、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全社会一起来关心、支持,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道德合力,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正如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一)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基地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青少年人性和理想的养育所,因此,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都在塑造着孩子的心灵。孩子们对是非美丑善恶的最初判断,常常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那些为人正派、积极进取、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父母,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榜样。相反,那些消极度日、自私自利、愚昧无知的父母,只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关爱而不溺爱”,父母的爱应该给孩子温馨的感觉、做人的真谛、自我锻炼的环境、克服困难的勇气、正直高尚的人生观来体现。同时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经常沟通感情,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父母亲应与孩子共同观赏积极健康的文艺作品,提高孩子的审美和辨别能力,懂得一个人的美不在外表而在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充实的知识、健康的体态,文明的举止言谈。这样的爱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精选篇3

新世纪以来,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深入,科技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遭遇了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的涤荡,而沉浮于其中的青少年群体受到的影响极为深刻,其思想道德状况不断凸显“时代话语”特征。在这过程中,学术界围绕新世界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展开了深入研究,对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

新世纪来,对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这个问题,学术界是众说纷纭。概括地说,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研究主要有“爬坡说”、“滑坡说”和“中间说”三种不同观念。学术界认同“爬坡说”观点的人数较多,他们主张青少主流思想道德较好,同时承认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存在不足;相对于“爬坡说”,认同“滑坡说”的学者人数相对少,他们同样认同目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现状整体上较好,但不否认青少年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持“中间说”的学者较少,他们认为目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喜忧参半。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爬坡说”

随着社会的经济的发展,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了问题。学者们主要围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虽然承认青少年思想道德存在许多不足,但坚持认为青少年主流思想道德状况较好。

有学者认为较多的青少年对社会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有一定的认知,能够清楚地辨别善恶、美丑、是非、曲直,能够抵御外界的侵蚀。一方面对个人人生价值目标的定位基本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一方面,他们注重不断学习积累知识,追求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对社会有所贡献,有较强的进取意识。

此外,还有学者从时代的要求出发,进一步归纳出了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状况的四大特征:“对知识如饥似渴孜孜以求,其强烈程度超过以往的任何时期;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追逐时尚生活;追求人格健全,企盼道德回归。”[1]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滑坡说”

200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课题组又组织了一次大型调查,在对“您认为在当前青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限选两项)”问题的回答中,有48.3%的青年选择“社会风气不正,腐败现象严重”,列第一位;有30.8%的青年选择“社会上拜金主义日趋严重”,列第二位,并由此得出我国城市中由于人际关系冷漠和异化,人们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和沟通,致使社区居民普遍存在着交往半径短、家居生活封闭性强的特点[2]。有的学者运用大量的调查数据阐述了当前世界青少年道德问题,如犯罪率上升、毒品泛滥、性混乱、家庭暴力等,并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青少年社会道德下滑现象十分严重,主要体现在:对金钱的追求成了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主要,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吸毒贩毒猖獗、冷漠心态、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下滑、家庭道德衰落。犯罪是道德沦丧的表现,目前已查获的作案成员尤其是严重犯罪的作案成员中,青少年所占的比重一直在半数以上,而犯罪率的上升则无疑表明道德水平的下降。有的学者指出,我国社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道德“滑坡”现象,对青少年树立正确、高尚的道德理想信念影响较大,这种道德滑坡现象在青少年身上不仅表现为“不思进取、沉迷虚幻、自私狂妄”,还表现在丧失自强不息精神和诚信缺失[3]。

(三)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中间说”

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这个问题,有学者持中立的态度,他们认为当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没有呈绝对的上升趋势,也没有显示绝对的下滑,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还是持乐观的态度。

有学者指出,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一方面呈向上发展的趋势、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高度吻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让人担忧、与和谐社会建构不符的问题。如,个人的价值取向居于社会的价值之上,重视个人利益取得忽视了社会利益,损害社会利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没有把对道德的理论理解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对社会的许多不良之风明知道是不正常的,但是无法消除面对这样不良风气的矛盾心理。有学者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做了探讨,在社会生活中,青少年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但也有部分青少年违反社会公共秩序,破坏公共财产;在社会工作中,青少年具有努力奋斗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热情,但在奋斗过程中受到利益的诱惑,做出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在家庭生活中,注重对父母的赡养、履行做子女的义务,但是有部分人在履行自我的责任中只注重自我的感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力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青少年面前就显得无力。

二、关于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学者们围绕这几方面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探讨。

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他们社会化的过程,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思想的活跃,侵蚀着社会的各个方面,某些领域滋生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这些都潜移默化地浸染着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4]。有的研究者认为,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的方法方式出现问题,学校的道德教育趋于理论化、形式化。因此学校的教育让学生只知道一些空洞知识,而没有真正让学生把这种理论落到实处,造成青少年对社会道德认知不够全面、深刻;对于社会丑陋的现象只能流于口头上的斥责,而无法抵抗这样的丑陋现象[5]。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造成孩子偏激失控;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教育方式,阻碍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提高;人格教育现实作用的无力、道德教育凸显的功利性、文化教育的失重、审美教育的匮乏,造成了学生思想道德偏离了社会主流;网络技术发展的利弊、使诚信面临危机的现状,造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失范,使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陷于困境。

三、加强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起阻碍作用,因此,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素质教育首位

学校不仅是青少年系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各学校要自觉地把德育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以达到强化青少年积极向上的良好道德目标。一是健全教育内容。加强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等教育。二是改善学校教学方式方法,传统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的要求,注重实践式的教育方式。把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智与德的统一。三是抓好师德建设。学校一定要注意培养教师的师德和敬业精神,使教师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渊博知识影响青少年学生。

(二)发挥家庭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的态度对孩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父母应担任起教育青少年的责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不能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要改变“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方式;要加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把握好对孩子的关爱;还要与孩子共同欣赏积极健康的作品,培育青少年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三)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群体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思想道德素质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正确引导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其监督,把优化社区育人环境列入精神文明建设中,建立德育基地;要加强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弘扬社会主旋律,引导青少年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净化各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环境,取缔各种不文明的文化场所。

四、简要述评

通过对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状况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学术界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研究取得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不足方面。

第一,研究内容深度和广度不足。目前关于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研究的知识点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特点、原因和对策方面。其研究大多延续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研究的传统套路,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不多,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精选篇4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爬坡说”

随着社会的经济的发展,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了问题。学者们主要围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虽然承认青少年思想道德存在许多不足,但坚持认为青少年主流思想道德状况较好。有学者认为较多的青少年对社会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有一定的认知,能够清楚地辨别善恶、美丑、是非、曲直,能够抵御外界的侵蚀。一方面对个人人生价值目标的定位基本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一方面,他们注重不断学习积累知识,追求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对社会有所贡献,有较强的进取意识。此外,还有学者从时代的要求出发,进一步归纳出了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状况的四大特征:“对知识如饥似渴孜孜以求,其强烈程度超过以往的任何时期;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追逐时尚生活;追求人格健全,企盼道德回归。”[1]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滑坡说”

200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宣传部课题组又组织了一次大型调查,在对“您认为在当前青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限选两项)”问题的回答中,有48.3%的青年选择“社会风气不正,腐败现象严重”,列第一位;有30.8%的青年选择“社会上拜金主义日趋严重”,列第二位,并由此得出我国城市中由于人际关系冷漠和异化,人们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和沟通,致使社区居民普遍存在着交往半径短、家居生活封闭性强的特点[2]。有的学者运用大量的调查数据阐述了当前世界青少年道德问题,如犯罪率上升、泛滥、性混乱、家庭暴力等,并进一步指出,当前我国青少年社会道德下滑现象十分严重,主要体现在:对金钱的追求成了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主要,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吸毒贩毒猖獗、冷漠心态、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下滑、家庭道德衰落。犯罪是道德沦丧的表现,目前已查获的作案成员尤其是严重犯罪的作案成员中,青少年所占的比重一直在半数以上,而犯罪率的上升则无疑表明道德水平的下降。有的学者指出,我国社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道德“滑坡”现象,对青少年树立正确、高尚的道德理想信念影响较大,这种道德滑坡现象在青少年身上不仅表现为“不思进取、沉迷虚幻、自私狂妄”,还表现在丧失自强不息精神和诚信缺失[3]。

(三)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中间说”

关于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这个问题,有学者持中立的态度,他们认为当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没有呈绝对的上升趋势,也没有显示绝对的下滑,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还是持乐观的态度。有学者指出,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价值取向一方面呈向上发展的趋势、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高度吻合,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让人担忧、与和谐社会建构不符的问题。如,个人的价值取向居于社会的价值之上,重视个人利益取得忽视了社会利益,损害社会利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没有把对道德的理论理解落实到社会实践中。对社会的许多不良之风明知道是不正常的,但是无法消除面对这样不良风气的矛盾心理。有学者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做了探讨,在社会生活中,青少年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但也有部分青少年违公共秩序,破坏公共财产;在社会工作中,青少年具有努力奋斗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热情,但在奋斗过程中受到利益的诱惑,做出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在家庭生活中,注重对父母的赡养、履行做子女的义务,但是有部分人在履行自我的责任中只注重自我的感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力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青少年面前就显得无力。

二、关于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形成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影响,学者们围绕这几方面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探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他们社会化的过程,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思想的活跃,侵蚀着社会的各个方面,某些领域滋生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这些都潜移默化地浸染着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4]。有的研究者认为,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的方法方式出现问题,学校的道德教育趋于理论化、形式化。因此学校的教育让学生只知道一些空洞知识,而没有真正让学生把这种理论落到实处,造成青少年对社会道德认知不够全面、深刻;对于社会丑陋的现象只能流于口头上的斥责,而无法抵抗这样的丑陋现象[5]。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造成孩子偏激失控;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教育方式,阻碍受教育者道德品质的提高;人格教育现实作用的无力、道德教育凸显的功利性、文化教育的失重、审美教育的匮乏,造成了学生思想道德偏离了社会主流;网络技术发展的利弊、使诚信面临危机的现状,造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失范,使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陷于困境。

三、加强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新世纪以来,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起阻碍作用,因此,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切实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素质教育首位

学校不仅是青少年系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各学校要自觉地把德育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以达到强化青少年积极向上的良好道德目标。一是健全教育内容。加强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等教育。二是改善学校教学方式方法,传统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的要求,注重实践式的教育方式。把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智与德的统一。三是抓好师德建设。学校一定要注意培养教师的师德和敬业精神,使教师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渊博知识影响青少年学生。

(二)发挥家庭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的态度对孩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父母应担任起教育青少年的责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不能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身心健康和品德修养;要改变“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方式;要加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把握好对孩子的关爱;还要与孩子共同欣赏积极健康的作品,培育青少年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三)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群体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思想道德素质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发挥社会的教育功能,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正确引导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对其监督,把优化社区育人环境列入精神文明建设中,建立德育基地;要加强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弘扬社会主旋律,引导青少年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净化各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环境,取缔各种不文明的文化场所。

四、简要述评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精选篇5

我们党历来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就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为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理论支撑。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青少年主流思想积极进步,人生追求积极向上,主体意识显著增强,青少年思想政治状况总体上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代青少年表现出的“聪颖活泼,思维活跃,自信自立,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个性突出,追求广泛,竞争意识较强”的新特点,并感受到信息时代背景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媒体、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相互激荡融合,给青少年带来巨大影响。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已成为广大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要把握形势,顺势而为,牢牢把握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核心。“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准确把握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主旨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扎实开展的基本前提。我们要切实抓好整个国家倡导的实现“中国梦”的机遇,在广大青少年中积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入脑入心。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团结教育青年的作用,动员鼓舞广大青年牢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要求,在勤学中夯实知识根基,在修德中提升个人素养,在明辨中找准奋斗方向,在笃实中创造青春业绩,积极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优势,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牢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殷切嘱托,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载体新颖的少先队活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早日成长为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要依托大环境,结合青少年成长特点,将“思想灌输”和“体验教育”融为一体,将不好理解的、虚的“主义”具体化、形象化地表现出来,将有意义的事办得有意思,让青少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让广大青少年在愉快的体验中形成正确的成长取向。

二要转变观念,持续创新,切实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科学化水平。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常为常新的,适应时代特点的创新创造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继续发展的生命源泉。我们要把握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力求以创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新颖的形式载体和内容贴近青少年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努力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紧扣时展脉搏,深刻认识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各方面的因素,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建立一种充分体现青少年主体地位的德育方式,从根本上转变德育观念,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卓有成效的开展。

三要锤炼队伍,砥砺作风,切实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队伍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蓬勃发展的根本所在。我们要不断完善德育工作队伍的激励保障机制,按规定配好德育队伍,特别是要配备好德育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邀请德育工作的各界热心人士担任兼职教师、辅导员,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覆盖广泛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并通过开设讲座、参与组织活动、座谈交流、观摩学习等方式,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充分调动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高度重视德育队伍的选拔培养,不断加大各级各类培训力度,在保证学时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培训质量,持续推动德育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精选篇6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存在的道德丧失、诚信缺乏、假冒伪劣、欺骗欺诈等消极丑恶现象,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在给青少年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渠道的同时,也传播了一些有害信息。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一系列新课题,青少年道德教育亟待加强。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注重青少年道德修养的养成。所谓“养成”,在于启发“道德的智慧”,进而促成“道德的实践”。学校的教育是重点,家庭的熏陶也不可忽视,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会的锤炼是最终得以成就的关键。

同时,要十分重视道德教育。首先,要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现代德育课程体系,开展道德知识学习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应鼓励学生对现实道德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实事求是地引导学生看待社会,从而培养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判断能力。其次,增强学生道德完善的自我意识。要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以促进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高尚品格的渴望;教育学生主动寻找自身道德行为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克服这些弱点,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作用。第三,加强渗透,寓教于乐,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学生的社会意识。第四,提高教育者的道德水平,使学生们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受到熏陶。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精选篇7

关键词: 青少年 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方法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不仅是青少年的个人发展问题,更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必须把它当做一个重要问题来思考,应该是我们国家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大事。

(一)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着他们一生的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他们一生的重要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正在形成,而这个时候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影响着他们的一生。青年时期往往是他们最天真最善良的时期,这个时候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未来的人生走向和社会价值。

(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面对进入新世纪的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大背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弘扬民族传统,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青少年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决定着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平年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新社会时期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等等,都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净化社会大环境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大力管理整治社会不良风气,从以下方面为青少年创造和谐、美好、健康的社会大环境。

第一,网络的管理。

网吧应该拒绝接纳未成年人,这一方面必须加大管理的力度,坚决抵制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行为。加大网络管理力度,杜绝利用网吧传输、下载暴力等不良信息,取缔黑网吧,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拒绝暴力色情的游戏,多给网络传递有效信息、安全信息、健康信息的通道,让网络环境带给人更多方便、快捷的信息的同时,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第二,大众传媒的管理。

电视、广播等应该播出更多对青少年有益的节目,着力法制教育、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拒绝不良节目和广告,应该对大众传媒播出的信息进行严格管理,营造电视广播等的绿色环境。报纸杂志也要杜绝不良出版物,不要在学校附近出售不良报纸杂志,严格管理市场环境,杜绝一切不良影响。

第三,宣传社会正能量。

快节奏的生活、开放的时代给了人们更多自由与更多选择,成年人是青少年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这个时候成年人同样需要教育,需要启迪。我们要关注未成年人的教育,却同样不能忽视对成年人的正确引导,在宣传成年人辛勤工作的同时,也应宣传如何陶冶情操,如何缓解压力,如何面对竞争,如何做一个好榜样,让更多成年人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重要性,使自己更有责任心、爱心。成年人对这个社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工作上,还有做人上,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生的价值,为这个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就是营造和谐的社会。

(二)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要知道,很多事情可以重来,但孩子的一生只有一次,家长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良教育方法把孩子送进监狱,毁了孩子的一生。要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他们都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为此,笔者建议家长可以这样做。

第一,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孩子最需要的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之间相爱,父母和孩子之间相爱,这种爱会给他们安全感,让他们觉得温暖、舒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应该是父母教会他的爱,只有让他学会了爱,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学会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的爱。如果父母整天吵架,就会让孩子觉得恐惧,没有安全感,从而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

家长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可以无形中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孩子从小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的成长产生影响。

第三,多与孩子沟通、赞赏孩子。

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努力消除和孩子的代沟,充分理解孩子,避免产生误会和争执,对孩子做得不对的地方要积极引导,关心孩子的成长。日常生活中,学会赞扬孩子,这样可以让孩子更有自信,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第四,不要溺爱孩子。

现在的青少年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每天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关心很少,于是在物质上大力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样的行为,换来的并不是孩子的幸福,只能让孩子越来越依赖物质的满足。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未必能买到父母孩子之间真正的爱,多陪陪孩子,才是真正的关心,物质的满足反正会丧失孩子的生存能力,以及很多节俭的美德,使孩子不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

(三)学校应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应该在日常教学环节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只重视智育轻德育,应该本着负责任的心理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第一,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显示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学校本是一个诗书圣地,应该重视起校园环境中的文化彰显,例如板报的宣传,班级文化栏,走廊名人名言,班级的班规,班歌,班风,等等,这些良好的熏陶有益学生的成长。加强学校的文明礼仪规范,注重每周一次的班会总结,传统节日的中华美德教育,等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需要有学校的重视,才有学生的重视,才能真正让良好的品德教育深入人心。

第二,加强心理教育。

青少年正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对诱惑不能很好地抵制,青春期的很多不良心理不能正确对待,等等。这些可能的一时疏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而我们很多的学校教育中,并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有的边远学校没有心理教师,没有开设心理辅导课。许多事实证明,在成长中的孩子需要积极正确的心理疏导,否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

第三,在课堂教育的同时,加强实践教育。

中国的学生理论性强,动手能力弱,这一点也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方面。学校开设了思想品德课,但是课堂一味地讲授理论,并不容易被学生真正吸收和体会。学校应该关注课后的实践环节,比如讲到孝敬父母,各种古代的例子听得学生都快背下来了,可是他们并没有体会什么是孝敬父母,不如留一个回家给父母洗脚的作业,再听一听第二天学生的感触,我们就会发现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行动,让我们的孩子长大了。

(四)教育工作者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创新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不容忽视,尤其是学校中老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法的创新。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善于总结学生思想道德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在教学中予以讲解落实。思想道德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并且结合实际,让学生理解学习良好的品德情操。例如,现在青少年的犯罪比例上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利用实例的讲解宣传法制教育,让学生制作法律手抄报等,亲自动手实践,了解法律知识,等等。

结语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着孩子们的人生,也关系着祖国未来的命运,也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发展的灵魂,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教育方法也要发展,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现状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影响的,学校教育为关键因素,只有正确地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我们的国家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瑞霞.浅析社会工作者如何应对青少年偏差行为[J].理论月刊,2008(4).

[2]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鞠文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精选篇8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一、道德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我们可以把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形成和表现的德性,看做是教师的美德。教师的美德是教师的一种优秀品格,或者说卓越的人格品质,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品格,这一种是理性的,不是通过道德评价来衡量的,另外一种是教师追求教育的伦理理想和道德价值而获得的道德性的人格品质。这两种品质都是好教师之为好教师的核心,它们都是在教师的专业工作中形成的,也就是在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的专业品质包括:教育机智、教育热忱、敏锐、教育幽默、简明清晰、深刻、创造等等。教师的伦理德性包括:仁慈、温和、耐性、通达乐观、明智、公正、节制、希望、正派、诚实、信赖、友谊、智慧、真诚、宽容、理解、信任、欣赏等。如果说教育培养的公民不是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的工作机器,而是一个有理性精神、有德性和有个性的社会发展的领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那么,公民整体的人格品质的发展就是教育的核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根本就不是狭隘地教给人以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不是程式化的、固定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的工作也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教学或专业能力实践的过程,而是一种整体的伦理实践。其中,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出色地承担自己的伦理义务,如何在教育中实现学生的人格品质的提升是他的专业工作的核心。教师教育最为重要的内容是针对教师的道德教育,应把教师的伦理道德品格的培育、教师的教育目的感和价值感、教师的伦理实践智慧等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因为,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专业伦理是构成教师之优秀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的教育行动实现教育价值的基础。我们的教师发展需要一场真正的转型,从技能和专业为中心的教师发展转向以完整的道德品质发展中心的教师教育。这是一场非常重要而且亟须的教师教育的变革。

二、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我们应该在全社会进行感恩教育,让感恩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从小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家庭教育的必备内容,只有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感激之情,然后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这种情感扩展到身边的人,直至整个社会。感恩教育应该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

三、找到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切入点

针对目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 我认为做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工作应该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入手, 形成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网络。当今青少年的知识结构复杂,他们个性突出,具有独立性。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全球化和网络化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他们渴求自由和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这就为学校的道德教育增加了难度。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增设课程、增加课时,而在于如何改革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使之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道德教育不只是思想品德课的责任,而是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都应承担的责任, 同时也是家庭、社会这两种隐性教育的共同责任。

四、完善网络管理机制

当前,网络已融入现实社会,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青少年作为社会上最为活跃的整体,已成为接触网络最早,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一族。的确,网络汇集的科技、文化、艺术等信息及成果,有助于青少年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但网络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大量不健康的东西,有的甚至语言粗俗、格调低下,如不善加引导,这将给青少年的精神和道德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有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疏堵并举的管理机制,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健全网上教育阵地,充实适合青少年浏览的内容,开设青少年网吧,大力倡导“网络文明公约”,组织开展“健康网上行、网络视频课堂、网页设计大赛”等健康有益的活动,把青少年吸引到传播先进文化的网站,使他们健康上网。

五、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精选篇9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不仅是青少年的个人发展问题,更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必须把它当做一个重要问题来思考,应该是我们国家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大事。

(一)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着他们一生的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他们一生的重要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正在形成,而这个时候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影响着他们的一生。青年时期往往是他们最天真最善良的时期,这个时候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未来的人生走向和社会价值。

(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面对进入新世纪的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大背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弘扬民族传统,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青少年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决定着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平年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新社会时期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等等,都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净化社会大环境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大力管理整治社会不良风气,从以下方面为青少年创造和谐、美好、健康的社会大环境。

第一,网络的管理。

网吧应该拒绝接纳未成年人,这一方面必须加大管理的力度,坚决抵制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行为。加大网络管理力度,杜绝利用网吧传输、下载淫秽暴力等不良信息,取缔黑网吧,营造绿色的网络环境,拒绝暴力色情的游戏,多给网络传递有效信息、安全信息、健康信息的通道,让网络环境带给人更多方便、快捷的信息的同时,传递更多的正能量。

第二,大众传媒的管理。

电视、广播等应该播出更多对青少年有益的节目,着力法制教育、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拒绝不良节目和广告,应该对大众传媒播出的信息进行严格管理,营造电视广播等的绿色环境。报纸杂志也要杜绝不良出版物,不要在学校附近出售不良报纸杂志,严格管理市场环境,杜绝一切不良影响。

第三,宣传社会正能量。

快节奏的生活、开放的时代给了人们更多自由与更多选择,成年人是青少年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这个时候成年人同样需要教育,需要启迪。我们要关注未成年人的教育,却同样不能忽视对成年人的正确引导,在宣传成年人辛勤工作的同时,也应宣传如何陶冶情操,如何缓解压力,如何面对竞争,如何做一个好榜样,让更多成年人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重要性,使自己更有责任心、爱心。成年人对这个社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工作上,还有做人上,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生的价值,为这个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就是营造和谐的社会。

(二)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要知道,很多事情可以重来,但孩子的一生只有一次,家长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良教育方法把孩子送进监狱,毁了孩子的一生。要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他们都会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为此,笔者建议家长可以这样做。

第一,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孩子最需要的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之间相爱,父母和孩子之间相爱,这种爱会给他们安全感,让他们觉得温暖、舒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应该是父母教会他的爱,只有让他学会了爱,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学会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的爱。如果父母整天吵架,就会让孩子觉得恐惧,没有安全感,从而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

家长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可以无形中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孩子从小和父母在一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的成长产生影响。

第三,多与孩子沟通、赞赏孩子。

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努力消除和孩子的代沟,充分理解孩子,避免产生误会和争执,对孩子做得不对的地方要积极引导,关心孩子的成长。日常生活中,学会赞扬孩子,这样可以让孩子更有自信,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第四,不要溺爱孩子。

现在的青少年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每天忙于工作,对孩子的关心很少,于是在物质上大力满足孩子的需要,这样的行为,换来的并不是孩子的幸福,只能让孩子越来越依赖物质的满足。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未必能买到父母孩子之间真正的爱,多陪陪孩子,才是真正的关心,物质的满足反正会丧失孩子的生存能力,以及很多节俭的美德,使孩子不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

(三)学校应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应该在日常教学环节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只重视智育轻德育,应该本着负责任的心理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第一,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显示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学校本是一个诗书圣地,应该重视起校园环境中的文化彰显,例如板报的宣传,班级文化栏,走廊名人名言,班级的班规,班歌,班风,等等,这些良好的熏陶有益学生的成长。加强学校的文明礼仪规范,注重每周一次的班会总结,传统节日的中华美德教育,等等。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需要有学校的重视,才有学生的重视,才能真正让良好的品德教育深入人心。

第二,加强心理教育。

青少年正处在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对诱惑不能很好地抵制,青春期的很多不良心理不能正确对待,等等。这些可能的一时疏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而我们很多的学校教育中,并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有的边远学校没有心理教师,没有开设心理辅导课。许多事实证明,在成长中的孩子需要积极正确的心理疏导,否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不利。

第三,在课堂教育的同时,加强实践教育。

中国的学生理论性强,动手能力弱,这一点也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方面。学校开设了思想品德课,但是课堂一味地讲授理论,并不容易被学生真正吸收和体会。学校应该关注课后的实践环节,比如讲到孝敬父母,各种古代的例子听得学生都快背下来了,可是他们并没有体会什么是孝敬父母,不如留一个回家给父母洗脚的作业,再听一听第二天学生的感触,我们就会发现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行动,让我们的孩子长大了。

(四)教育工作者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创新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不容忽视,尤其是学校中老师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法的创新。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善于总结学生思想道德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在教学中予以讲解落实。思想道德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并且结合实际,让学生理解学习良好的品德情操。例如,现在青少年的犯罪比例上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利用实例的讲解宣传法制教育,让学生制作法律手抄报等,亲自动手实践,了解法律知识,等等。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精选篇10

一、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保障

新敦社区居委会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纳入社区建设体系,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了年初有安排,活动有落实、效果有检查的工作机制。为了给社区青年提供良好的活动场地和设施,居委会专门开辟了青年活动中心,根据青少年的兴趣特点和工作需要,设置了青少年阅览室、健身房、电教室等活动场所,总面积达80多平方米。居委会还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筹措资金4万余元,购置了电脑、VCD、电视、音响等电教设备和乒乓球桌、舞蹈服装等文体娱乐设施,为社区青年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依托阵地建设,居委会成立了社区团支部、关工委等组织,在此基础上,居委会根据社区青少年的爱好和特长,积极组织他们成立了文体协会、维权协会、社区服务协会等青少年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机构,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以教育引导为重点,筑牢青少年的思想道德防线

教育和引导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新敦居委会坚持以提高社区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落实《*市青少年发展规划》和各项青少年教育工作制度为保障,开展了多项主题教育活动。一是政治理论教育。居委会每季度邀请镇领导、辖区单位政工干部为社区青年讲授党的基本知识、方针和政策,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理想。近三年来,先后有9名优秀青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二是思想道德教育。居委会牢牢抓住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两条主线,采取集中宣传、活动宣传等多种途径,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并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明宣誓、观看革命历史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式,增强教育效果,激发广大青年热爱*、建设家乡、奉献青春的热情。三是法制教育。居委会紧密配合镇综治委、派出所等部门,以落实《预防社区青少年犯罪计划》为重点,以法律讲座、案例警示为主要手段,扎实开展法制教育,并与学校、派出所和青少年家庭密切协作,定期研究探讨青少年教育的方法和计划,共同构筑“四位一体”、多方联动的社区青年教育体系。社区青年刘明初中毕业后待业在家,因交友不慎,染上了毒瘾,把家里的积蓄都折腾光了,年迈的父母几乎为此哭瞎了双眼。自知悔恨的刘明深知对不起父母,但万恶的使得他不能自拔,他便自暴自弃,居委会了解情况后,把他作为重点帮教对象,与派出所民警、关工委的同志经常到他家跟他谈心,并为他买书,帮助他补习文化知识,为了帮他彻底戒断毒瘾,居委会和他父母共同把他送到了远乡的亲戚家中,从此,居委会每天跟刘明和他父母通过电话了解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便成了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九个月后,重获新生的刘明在居委会的联系帮助下,成了一家超市的员工。他们一家感激万分,给居委会送来了一面锦旗,上书“再造之恩,永生不忘”。

三、以社区服务为根本,搭建青少年服务社会的平台。

青年具备新知识、新思维,如何把这些资源转化为服务社区、造福居民的力量是居委会的又一个着力点。居委会动员组织辖区青少年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伍,以此为依托,开展了“爱心献社区,温暖送他人”主题服务活动,服务内容有美化保洁、治安巡逻、家政事务、法律援助、信息中介、帮困助残等多个项目,受到了居民群众的称赞和欢迎,不仅树立了青少年的良好形象,也增强了青年的社会责任感。现如今,志愿者队伍已由最初的20人发展壮大到56人,每当周未常可以看到青年志愿者在社区楼院、大街小巷打扫卫生,清洗公共设施的身影,成了街头一道美丽的风景。青少年也是最需要社会关心和帮助的群体。为此,居委会将重点放在促进下岗青工再就业和待业青年就业上,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技能培训、就业信息等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三年来,共帮助青年就业87人次。社区青年张巨生是一名下岗职工,母亲年迈多病,妻子刚刚生完小孩。在初下岗的那段日子里,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小张意志消沉,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整天酗酒滋事,家庭“战事”不断,一个原本幸福和睦的家庭眼看就要散伙了。居委会得知情况后,一面耐心劝说他正视困难,鼓起勇气,一面到劳动部门帮他办理再就业手续,还与工商、税务、市场管理等部门积极协调,给他减免了一些税费,并出面担保为他贷款,后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张办了一个饭馆,由于他们小两口的勤奋和诚实,生意越来越红火,幸福的家中又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精选篇11

青山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按照团区委的统一部署,全区各级团组织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围绕我区不同层次青少年的理想信念、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开展了细致深入的调研,共撰写有关调研文章13篇,思考总结我区在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不足,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的基础性、科学性、层次性、实践性和示范性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本次调研涉及的对象主要是全区104个社区及部分区直单位、学校、企业中10至35岁之间的中、小学生、在职团员青年以及社区闲散青少年。

2、调查方式: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走访座谈、个案分析、资料分析为辅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广泛联系青少年的工作优势,使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调查的时间在20xx年9月至10月间。

3、调查内容:本次调研思想道德的内容包含着政治理想、价值取向和思想品德等方面,但突出对青少年道德行为的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也是围绕这几个方面,主要的问题或指标涉及对理想信念、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的看法、对个人成长发展的价值目标追求等。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本次调查共下发问卷1000份,回收850份,其中男性占39;女性占61;年龄在10-20岁的青少年占52,20-30岁青年占30,10岁以下和30岁以上的青少年分别占1和17;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占12,共青团员占60,一般群众占21,少先队员和民主党派人士分占6和1;学历为大学专科以上的占36,高中或初中的占61,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占3;在校生占57,行政事业单位青年占17,企业青年占7,其他性质或无业人员占19。

2、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基本特征:

(1)基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具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对未来充满信心。当代中国主流政治理念要求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倡导爱国主义等。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对青少年自身政治理想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调查表明,我区青少年对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见表1),对当前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相当高的认同(见表2),并且绝大多数青少年认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十分必要(见表3)。

表1:您觉得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国发展中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主要体现

比例

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动力

80

发挥的作用有限

10

说不清楚

10

表2:您认为当前坚定社会主义理想是否必要:

比例(表2)

比例(表3)

很有必要

76

86

重要但不必要

14

7

不必要

3

5

说不清或与我无关

7

2

表3:您认为当前提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否必要:

同时,90的青少年对改革开放的政策表示满意,93的青少年对台海局势表示应“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但决不放弃军事斗争的手段”,60的青少年充分肯定了“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对与规范政府所起的作用,95的青少年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且有90的青少年认为当前有青年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分重要,这充分说明我区青少年满怀爱国之情与民族自豪感,已经树立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2)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冲撞,大容量、高速度、多渠道的信息流通和获取对传统的道德体系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对青少年的道德养成带来较大的影响,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日趋弱化。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它与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揉合在一起,形成了当代的社会风尚。青少年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对社会的共同理想和主流的价值观念还缺乏认同。他们在做出某种价值判断时,往往以自身耳濡目染的事实为依据,空讲道理不太能打动他们。因此,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对确立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规范 青少年的行为具有相当的意义。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传统美德和现代公德的教育趋于弱化。这一方面体现在一部分青少年理想信念上的模糊,另一方面表现为过于实用功利,现在青少年无论在人生目标的确定,还是学习方式、就业观念、生活方式等都深受市场导向的影响,十分务实,特别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相对缺乏为国家和为社会服务的奉献精神。调查中显示,人们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环境(即影响因素)”也提出了置疑,在各项环境因素中,47和20的人认为目前社会风气和学校风气是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最大的因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的社会风气和学校至少还不是最受大多数人满意,也是最为迫切需要改进和提高的。(见表4)

表4:你认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影响最大的因素

比例

社会风气

47

学校风气

20

家庭熏陶

19

社区环境

8

朋友

6

其他因素

同时,调查表明,当前36的被调查青少年经常上网,52的被调查青少年认为网络对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有较大影响。调查同时表明,大多数青少年对社会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有一定的认知,对善恶、是非、美丑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严重的“知行分离”现象,道德认知和道德行动还不相一致。比如对于周围发生的社会不良现象,只有4的人选择多方面制止,27的人采取举报和反映,7选择用媒体曝光,32的人会表示不满,而28的人表示无能为力,另有2的人表示与已无关。

(3)对个人人生价值目标的定位基本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但价值取向更趋多元化、实用化和个性化。当今青少年个人人生价值目标定位具有较明显的历史与现实的特征。一方面,他们注重不断学习“充电”,追求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对社会有所贡献,有较强的进取意识。同时,社会现实以各种特定的方式影响着青少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着青少年价值目标的不断重构,带上深刻的市场经济的烙印,即表现出重经济而轻政治、重物质而轻精神、重个性而轻共性的特点。在调查中,当被问及“什么是最大的幸福”时,45的选择“家庭幸福”,22的选择“为社会发展作贡献”,这是符合传统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也表现出实用主义特征,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不再呈单一模式,而是表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见表5和表6)。

表5:你最崇尚下列哪一种工作方式:

比例

追求合乎自己兴趣的工作

67

埋头苦干,争取早日出人头地

14

与世无争、悠闲度日

13

投机取巧,钻营人情世故

其他方式

6

表6:你认为“成功者”最主要的标志是:

比例

拥有较高的职位和地位

25

拥有可观的收入

17

拥有高尚的人格

20

恋爱婚姻生活美满幸福

24

拥有丰富的学识

9

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

5

三、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尽管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中,我们重视了对不同青少年群体的分类分层教育,使工作质量和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与党对青少年工作的新要求,在工作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

1、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形式的表面性。目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往往过多注重表面形式,停留在知识性的课堂传授层面,广大青少年为学习而学习,更多地停留在“入耳”层面,没有很好地“入脑”、“入心”,也没有很好地将思想道德认知同工作、生活及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加之传统的教育手段过多地注重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命令主义,缺乏创造思维和强有力的生命力,结果导致工作拓展难度增大。

2、青少年思想道德行为养成的被动性。思想道德习惯养成的形式、内容趋向组织化、行政化、单一化、运动化,不少道德行为规范还没有成为青少年持之以恒的工作、生活原则。故在增强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调动广大青少年主动参与践行的积极性上还不够。

3、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主体调动的行政性。青少年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运用行政动员方式过多,工作对象的覆盖面还不够,尤其在青工、闲散青少年以及普通青少年群体中缺乏鼓动性和活跃性,只能借助组织行为去调动部分群体,存在着目标群体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均衡性,且缺乏对目标群体的分层分类指导,容易出现“一刀切”现象。

4、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整合的简单性。应该说,全区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还是很多,但横向与横向之间、横向与纵向之间、条块之间缺乏沟通和资源共享。即便整合,也是活动硬件设施考虑较高,软件方面考虑较少,在工作中借力不够。同时,团干部的社会拓展能力也需提高。

四、思考与对策

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青年群体分化的多层次性等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已成为社会关注和重视的一大课题。共青团组织要以改进求加强,以创新促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渗透力、覆盖面和有效性,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断深化。

1、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础性。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基础性主要表现:(一)青少年时期是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基础阶段。学校是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础阶段,人的道德养成关键是要从小就要打好基础,掌握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从小打好道德认知基础。同时,通过建立青少年需求反馈系统、信息系统和重点样本调查反馈系统,及时了解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方式的新趋势。(二)适应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特点的教育内容是关键。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青少年不同阶段的道德养成需求,提供不同的道德教育内容,重点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通过开展思想道德现象大讨论、征集道德文明警语等形式,培养青少年明辨是非的能力。(三)开放性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阵地是依托。网络和社区已成为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次调查中有72的青少年有过上网经历,同时也有83的青少年表示目前我区的青少年文化活动阵地短缺或对其功能设置和管理不太满意。我们要借助“社区青少年学校”、“青山共青团”网站等载体,以多种传播方式激活青少年的认知模式,使思想道德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并通过体验活动等,加大青少年活动阵地的开发利用,在社区中建立分散多样、就近就便的活动中心,吸引青少年经常参与,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式的科学性。

我们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在社会迅速转型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接受的信息量大,思维灵活、想象丰富、视野开阔,传统的“说教式”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迫切需要转变思想道德教育方式,认真分析把握新时期青少年思想发展变化规律,要注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实现由灌输道德知识向发展道德能力转变,实现从青少年被动接受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上“自主型”转变,减少行政化动员,把真实的道德生活展现在青少年面前,在现实的具体生活场景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

3、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对象的层次性。

不同的青少年群体有不同生存状态和发展的要求。在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我们要对优势群体和弱势群体、职业青年和学生青少年等等群体差异有更深入的研究,“兼顾两头,突出中间”,体现层次性,在注重把握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的同时,针对不同的青少年群体,形成不同的侧重点,让不同层次的青年都能找到自己的追求目标。如对青年党员、团干部、优秀青年等先进分子,要强调“三观”,强调共产主义的理想观念;对广大普通青少年群体,要以“三德”为基本要求,倡导与现代化文明社会相匹配的精神生活和道德情操。以此,逐步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4、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养成的实践性。

引导青少年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最根本的途径在于实践。本次调查中反映,青少年对道德教育活动意见最大的是“形式单调”,认为最有收获的是实践。这就要求我们注重让青少年在实践中学习,要通过家庭实践、社区实践、岗位实践等途径的有机结合,引导青少年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己的行为规范、道德文明和人生价值取向与法律规范和传统文化倡导的道德文明保持一致。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的学习和活动中,养成伦理道德、社会公德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和基础文明;在职青年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学会理性地处理各种矛盾和人际关系的本领。

5、突出青少年思想道德评价的示范性。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精选篇12

关键词:道德教育;孝道;知恩报恩

【中图分类号】G410

一、 青年大专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

青年,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和希望。所以总书记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而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将深刻影响着未来人类社会文明的走向。德育是做人之本,亦是教育之本,更是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之本,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二、青年大专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现状。

当代的青少年在丰富的物质财富和强大的社会欲望的诱惑下,普遍存在极端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现象,如深渊般的欲望,对父母师长满腔的怨气与不满。没有基本的礼貌礼节,课堂上让同学们写出从小到大父母为我们做的十件事,居然有很多同学写不出来,对父母国家及他人为我们的付出麻木不仁,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德行教育存在的现状及难题:1、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育中普遍都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轻德行的培养;2、德行教育目标太高,都找不到着力点或立足点,因而也无法培养学生的良好德行。因此,德育教育和德行培养迫在眉睫。

三、孝道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关键

1、孝为德之本。大家都知道: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却少有人知道:孝为德之本。孝为百善之首万行之门。中国几千年古代文明所积淀下来的文化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它贯穿始终的思想就是一个“孝”字,《孝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也就是说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所以“百善孝为先”,教育要从教孝开始,人的一切行为也要从行孝开始,孝应该是德育教育的绝好切入点。由此才找出现代德育教育的问题所在:德育教育缺乏根基!老师相信人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宽阔的心胸,要把国家、民族和社会装在自己的心里,可在教的时候总感觉到不得力、不踏实,是因为这一崇高的道德理想和要求没有根基,因为一个人在为国家和民族奉献和付出之前他必须先回报父母――生他养他给了他生命为了他的成长付出了全部心血的恩人。一个不知感恩和回报父母恩德的人,是忘恩负义之人,是不仁不义之人,这样的人如果说要为国家、民族、社会牺牲奉献,那一定是假的,是另有所途,即使是真的,那他的这一想法和行为也是没有根基的,是无根之花,无本之木,是不会有结果的。因此“孝道也是我们生命的根本”

2、怎样孝养父母?作为学生的我们,不伤害自己的身体,不上网成瘾,不结交酒肉朋友,不懒散怠惰,就是孝养父母。《孝经》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子女之身是父母之心,不让父母伤心、忧(纠)心、操心;保护好自己的身体,经常打电话回家问候父母,在学校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就是让父母放心、安心、欢心,就是在“孝养父母的心”,进而按父母的所希望的去做,完成父母的志向,了父母的心愿就是在“孝养父母的志”。其实,孝亲的核心就是让大家做一个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是人道的大根大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其实也只是报恩而已――报父母恩师长恩国家恩天地众生恩而已。

3、孝养父母的核心是敬--表现为有礼。孔老夫子说:“犬马皆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在行孝修德的时候必须要有内心的恭敬,内心没有恭敬,那和养犬养马养宠物没有什么区别,内心有敬,就会在他们面前低下我们的头弯下我们的腰,那就表现为礼。人的每一个言行举止都表达的是他的内心,代表着一种修养,也就是说这个人内心对父母孝不孝,有没有德行,道德修养高不高,是通过这个人有没有礼来表现。礼是天地万物本有的秩序,是人们进退应对的行为法度和规矩,是一个人内在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所以有“不学礼,无以立!”之说。礼的本质是敬――内心对人事物的恭敬诚敬,就可以从父母祖先那里得到我们生命所需的养分。

4、“孝道与环境保护”。自然界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天、地这对父母孕育的,我们人类分分秒秒都离不开空气、阳光、水、大地的哺育,知道天地这对父母对我们无尽的关爱与无私的奉献,了解天、地、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是我们人类生命的根本,我们个人与国家、社会、自然及至宇宙万物都有着整体同生共死的生命联系。是整体同生死共存亡的生命共同体!可是我们今天的人类也成了那不孝的子孙,不仅不感恩天地这对父母对我们人类的无私付出,还疯狂地向天地索取,而回报给天地的是、污染、破坏、毁灭,这样的行为等于我们是在杀父弑母,由此下去可以想象得到,我们人类未来的道路不会走的太远了!地球母亲死了,我们人类还有路可走吗?我们个人还有活路吗?为了不让我们人类的末日来得太快,保护地球、感恩天地、节约资源、过勤俭朴素的生活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当我们从地上捡起一片垃圾,就相当于从地球母亲的脸上檫掉一块污渍,也许我们人类的路会由此向前多迈出一步,我们个人的命运也许会由此而改变,保护地球、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正是从如何孝亲、孝国、孝天下众生和孝天地自然等各个层次,从小到大,从低到高去培养我们的德行,使我们的德行教育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不但没有过时,而且还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仍是我们进行自我修养的精神食粮,这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有理想有道德的青年一代,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精选篇13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结构,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家长溺爱、包揽代替、满足孩子的一切;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整个社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责任不明,处于家庭、学校、社会各自为政、配合乏力的状况,没有形成统一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这种现状,导致了许多青少年缺乏人生理想与信念,缺乏爱心与责任感,贪图享受与害怕困难,甚至出现了违法犯罪低龄化倾向,令人堪忧。应当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高度关注,切实下大气力,抓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笔者是一名长期从事小学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并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感触很深,有过较长时间的思考。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党委与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社区主导、学校配合、家长参与的三位一体的有效机制,落实各自责任,互相沟通配合,常抓不懈,才能把这项事关千秋伟业的大事抓好。

所谓社区主导即社区是现阶段社区居民生活的领导组织机构,是党委、政府的最基层组织,直接联系居民家庭,集党政财文工作于一身的基层党政领导组织。现阶段小学教育是就近入学,学生来源基本是学校周边的一、二个社区的居民子女。小学生除在校学习时间以外,多数时间主要活动在依托家庭的社区之中。所以,建立社区、学校、家长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机制的组织领导者应该是社区,这也是社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社区主要领导应当把此项工作摆入重要议事日程,由一名主管领导负责领导、组织此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同时,吸收社区所在地学校负责思想教育工作的副校长、少先队辅导员、社区网格长、综合治理协管员,以及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委员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好健康向上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学校配合即社区所在地学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的同时,延伸自己的职责,充分发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军作用,既把思想道德教育环节延伸到社区,又把社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引入学校。定期组织学校教师深入社区走访,征求听取意见,配合社区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同时,在学校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开展法制教育,并分别在学校和班级建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成为联系社区与学生家长的纽带,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发挥学校对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军作用。

家长参与即要充分发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特殊作用,担负起对子女教育的第一责任的重任。要发挥好这一特殊作用,就要针对现实家庭家长与学生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在社区办好培训家长的业余学校,组织优秀学生家长,邀请社区学校优秀教师,或者请专家学者讲课等办法,搞好对学生家长的培训工作,提高家长对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明确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向、目标,传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与方法,切实提高广大家长的素质,激活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健康细胞,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广泛的正能量。从而做到社区、学校、家长与学生四者互动,互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确保取得成效。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精选篇14

关键词 青少年 学生 思想道德 教育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1当前中学生的思想状况

1.1学校教育思想不端正,潜伏着思想工作的危机

这几年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问题,是重智轻德。高考指挥棒操纵一切,由于片面要求升学率的错误导向,扭曲了学校的培养目标,一切为了高分,甚至连思想政治课也不得不为升学“捞分”服务,品德评语为了升学遮遮掩掩,使学生的品德考核流于形式。尤其到了初三毕业班,为了升学考试,一切让路,出现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断裂层,这就必然潜伏着学生思想成长过程中的不良危机。所以中学德育工作这几年来尽快努力改革,然而由于方向不准,干扰太大,地位不稳,其收效不大。现实教育我们,德育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学校只抓智育,不抓德育,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因此,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

1.2家庭教育的负面作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现在不少家长由于工作忙,无暇顾及教育自己的子女,有的家长只寄希望于学校老师;有的家长偏重于智力投资,对子女成长期望较高,有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娇宠;家长的思想政治倾向给子女以直接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反映了家长的思想。故有的学生在思想目标的追求上,希望成才立业,然而光有职业理想,缺乏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有的学生在人生价值的认识上,注重自身的存在,脱离社会和国家的需要;有的学生在行为上,希望受人尊重,不愿循规蹈矩;有的学生在生活方式上,向往现代化美好生活,然而往往脱离国情,缺乏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有的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只希望别人理解关心自己,而很少去理解关心别人。凡此种种,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

1.3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大背景的高度来剖析当代中学生思想和心理状态。如何全面认识和分析当今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就需要站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化的大背景的高度来做深入的剖析。在现在的中学生的头脑中,对于我国的国情知之甚少,缺乏有效的国情和国史教育,也缺少必要的革命传统和马列主义教育。形形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着幼稚的青少年学生,使之产生盲目崇拜。这个深刻而现实的教训是值得我们认真记取的。

2学校德育工作的反思

2.1在教育的内容上忽视了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

这几年来,中学的政治思想教育开始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品德教育,而忽视了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根本建设,没有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政治观点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主线,甚至一度出现企图以品德教育代替政治教育的倾向。对传统教育否定多,而继承发扬少。@几年来较多的是抓学生纪律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而不是学生的思想和政治倾向。就事论事教育多,而系统理论灌输少,教育工作缺乏有力的理论依据,没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观点上的基本建设。

2.2在教育途径和方法上存在脱离和偏离的倾向

在教育途径上,知与行相脱节,理论与实际相分离,在教育工作上课堂教学多,社会实践少;重复说教多,行为训练少,这往往造成学生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行知脱节,实践能力差。

在教育方法上,强调了渗透疏导,而又否定了必要的灌输;重视物质奖励,而忽视精神奖励;注意生动活泼而放低教育要求;强调自我完善而放松了互相督促。

3加强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思考

3.1加强道德规范的训练,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道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整个德育工作的基础。

《中学德育大纲》和《中学生行为规范》是学校实行品德教育的依据,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的教育中,要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与培养现代人的高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在孝敬长辈、关心他人、热爱集体、学习雷锋等方面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

3.2加强基本政治观念的教育

政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和灵魂,任何时候都要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要使学生明确必须把坚持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要特别抓好学生的国情教育,使学生懂得爱国主义必须上升到社会主义。要树立正确的理论信念,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

3.3从学生不同层次思想基础出发,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

德育工作要改变一刀切,一般化的毛病,就必须坚持从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德育的要求和内容上要有坡度、分层次。对于思想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骨干还要在德育上更上一层楼,在思想政治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激励他们更好成长。

3.4发挥德育工作的整体功能,形成多方面的教育合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