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化学标况范文

高中化学标况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09-27 10:23:22

高中化学标况

高中化学标况精选篇1

关键词: 化学新课标 新增知识点 高考学生答题情况 高中化学教学

全日制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在普通初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学校是为社会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工厂,对广大学生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具有深刻的影响。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考习惯、严谨的办事风格、独立自主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提出并分析了化学新课标新增知识点加入高考后学生的适应状况,以及它给高中教学带来的启示。

一、化学新课标新增知识点加进高考后学生的答题情况

(一)对于“盖斯定律”的出错点的分析。

1.学生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不到位

以某地理科综合高考试题为例,通过对试卷的抽样分析,发现有接近71%的学生没有答对试卷中考察“盖斯定理”的考题。在71%的学生中,近一半的人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有偏差。

2.吸热和放热的概念界定不清晰

以同年同地的理科高考综合试题为例,通过对试卷的抽样分析,发现上文提及的近71%的错答学生中有48%的学生只知道放热时H为负值就能够轻易得出答案,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对于吸热和放热反应的概念混淆不清。

(二)对于“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分析。

以某地的理科综合高考试题为例,题目的考点包含考生对于pH的基本认识、对溶度积常数概念的理解程度等。从题目中可以很直观地发现出题人没有就概念的理解给学生设过多的陷阱,是一个十分基本的计算题。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结果有些出人意料。题目的平均分甚至没有达到该题总分的1/4,超过75%的学生得了零分。这反映出学生对“沉淀溶解平衡”这方面的知识理解不到位,还需要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强调该知识点的重要性,随时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

二、高考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化学老师教学的启示

(一)加强过程教学,教学生学习方法。

高考中大部分题目都是将书本知识结合客观实际,并不是单一地将知识点孤立考查。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化学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

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对象,老师要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将课程用阶梯递进的方式层层推进,一步步加深课程难度,让学生慢慢适应。老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独立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根本上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树立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化学中的探究性试题本身具有灵活多变的特性,由于没有一个固定的解题模式,反而能客观反映学生平时的积累情况。学生对知识的积累,一部分从课堂上老师的授课中获得,还有一部分通过课堂之外的其他渠道获得。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所以胆大心细的学生在探究性试题的解答过程中占有极大的优势。因此,老师要致力于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价值观,关注生活点滴,从生活中寻找化学知识,同时也灵活地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三)放手让学生做实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化学实验在化学课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高考试题中化学实验研究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倡导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正确高效地学习。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的常规化学实验,让他们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规范实验步骤,记录实验结果。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自己的实验成果,互助学习,共同进步。这些自主探究性实验不仅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深刻记住了实验中的细节,将来可以将实验成果运用于试题的解答中。

(四)严抓主干知识,突出学习中的主要矛盾。

高中化学学习的起点要低,不能开始就增加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畏惧心理,使得化学学习停滞不前。老师课上要着重强调基础主干知识,确保主干知识的得分率。在高考试题中,基础知识占了大部分,简而言之,基础知识是整张试卷的得分保障。老师要在保证学生都掌握了主干知识的前提下,注重课后习题的讲解,挖掘出新课程标准教材中考试的主要题型,逐个击破,提高学生的得分几率。

(五)增加情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入比例。

化学探究性试题的情景多是从生活实际中得来的。这就表示学生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要同时兼顾学术性和时代性。化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运用于生活中。化学学科与社会相融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化学、社会和学生三个因素和谐相融,达到强化知识的整体功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化学新课标中新增加的部分知识点学生掌握的情况并不好,这为化学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就化学中新增知识点对高考学生的答题情况做出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帮助老师就此现象对教学活动的改进办法。化学这门基础性的学科只要掌握了方式方法,则学习起来并不像学生想象的那样困难。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将化学融入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魅力;鼓励学生进行化学研究性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情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廖元锡.新课程高考方案及考试大纲对高中科学领域模块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

高中化学标况精选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 英语教学 语言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C-0146-03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将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个级别的要求,体现学生阶段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衔接。《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学要求则分为三个层级,分别对词汇、语法、听说读写译等提出相应的要求。由此可见,高职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要求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要求内容基本一致,都包含一个总目标: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五个基本目标: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外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按部就班地完成和落实阶段性教学目标,做好各发展阶段之间的衔接,才能更好地实现外语教学目标。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开始阶段,有必要了解高职新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明确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与目标要求的差距,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高职新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完成情况

为了了解高职新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完成情况,笔者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五级标准为依据,对某高职院校机械系、计算机与电子工程系、食品加工系、经贸系、管理系的2014级的386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分别测量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部分的完成情况。根据统计,平均分4.5~5表示很好完成目标,3.5~4.4表示基本完成目标,2.5~3.4表示目标完成情况一般,1.5~2.4表示目标完成情况差,1.0~1.4表示根本没有完成。

如表1所示,高职新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平均值都处于2.5~3.4之间,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五级标准目标完成情况一般。从标准差来看,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差异相对较小,而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标准差较大,说明高职新生在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的运用方面个体差异大。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项,说的均值仅为2.38,目标完成情况差,其他项目的均值都处于2.5~3.4 之间,目标完成情况一般。听力的六个项目中,没有一项基本完成目标,有五个项目的完成情况一般,其中 “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2.34)完成情况差。说的项目中除了“能有效的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2.93)完成情况一般外,其他各项完成情况差,最差的是“能用英语表演短剧”(1.61)。阅读方面,“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3.8)目标基本完成,但“除了教材外,课外阅读量累计应达到15万词以上”(1.7)完成情况差。在写作方面,“能简单描述人物和事件”(2.87)的完成情况相对好一些,而“能根据图或表格写出段落或操作说明”(2.31)完成情况则比较差。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在功能方面,学生基本上了解英语的问候、告别、感谢、介绍等基本功能(3.46),但在有效表达方面仍需提高(2.64)。语音(2.52)、语法(2.55)和词汇(2.54)的均值都比较低,说明这三部分的完成情况不容乐观,其中“了解发音、重音、连读、语调、节奏等内容”(2.34),“了解英语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语法功能”(2.38),以及“掌握1700个单词和30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2.32)完成情况差。在话题方面,两个项目完成情况一般。

在情感方面,“认识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3.32)、“有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3.21)、“乐于接触英语歌曲、读物”(3.21)、“乐于接触并了解异国文化”(3.41)完成情况相对较好,但“有信心学好英语,敢于表达”(2.46)和“乐于探究英语含义并尝试模仿(2.43)”完成情况较差。

学习策略的四个项目,与认知策略(2.75)、调控策略(2.87)和交际策略(2.76)相比,资源策略(3.18)完成情况要好一些。在认知策略方面,除“有效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3.28)完成情况较好外,其他项目的完成情况较差,其中最差的是“注意发现语言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举一反三和归纳”(2.33)。调控策略中,完成情况最差的是“经常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学习体会”(2.31)和“积极参与课内外的学习活动”(2.32)。交际策略方面,“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用英语与他人交流”(2.19)完成情况最差。

文化意识部分,除了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体态语、了解不同性别常用名字和亲昵称呼以及家庭成员的称呼完成情况较好外,涉及英语文化中的服饰、习俗、地理、文体活动、节日等多个项目的完成情况都比较差。

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很多高职新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仍未达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五级水平。虽然大部分高职新生有较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和积极的情感态度,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水平仍较低。大部分高职新生还不能完全听懂教师有关熟悉话题的陈述并参与讨论,不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阅读简单读物、报纸、杂志还有一定的难度,还不能克服生词障碍;基本的语音知识,包括发音、重音、语调、节奏等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掌握的词汇量不足1700个;对于基本的语法,如句子的基本结构,常用的语法功能对人、物体及事物的比较的表达方式还不是很了解;对于日常生活、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科学文化等方面的话题不是很熟悉;虽然乐于接触了解异国文化知识,但没有学好英语的信心,也不喜欢在接触英语时去探究其含义并尝试模仿;没有掌握适当的学习策略,不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学习方法;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认识还有待加强。

二、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建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这五个方面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高职新生对英语学习抱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乐于接触并了解与英语相关的文化,但薄弱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以及学习策略的欠缺会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不明显则会导致学习动机减退,影响其继续学习英语的信心,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针对高职新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情况,拟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的学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实际应用语言能力就是一句空话。语言基础不但影响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会影响其学习英语的情感态度。研究者安晓灿、周龙指出,很多高职学生因为在高中阶段没有掌握好必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是持一种排斥的态度或焦虑情绪。语言基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高职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打好语言基础,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打好语言基础,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首先是语音。受基础设施、师资以及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很多高职新生语音能力差,这不但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说能力,造成“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也会增加词汇学习的难度,造成学生词汇量不足,影响其他技能的发展。对高职新生进行系统的语音教学,使其掌握语音、语调、节奏等方面的知识,学会利用语音知识来有效地学习词汇,以扩大词汇量,为各项技能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是语法。语法是英语学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发展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掌握语法规则,就可以利用它们加快掌握语言的速度和语言的质量,反之则无法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三个层次的要求都提及“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并加以正确运用”,由此可见语法教学的重要性。语法教学可以从篇章学习入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各种语法形式,通过语境展示语法特征,让学生熟悉基本的语法知识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强化其语法意识。再次是口语。加强口语练习,一方面是由于高职学生“说”的目标完成情况最差,另一方面口语是以常用词汇和句型为主,以高职学生目前的语言能力,进行简单的交际是可能的。如果能完成简单的交际,于高职学生来说也是一个突破。如果能在最薄弱的方面率先实现突破,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加强学习策略培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共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目标之一,不仅是语言学习的需要,也顺应了教育发展的趋势。要成功地学习英语,仅仅依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课堂之外大量的学习和实践作为保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学习时间和空间不再受到限制,学习资源更加丰富,但由于缺乏引导,很多学生不知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学习,也不知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状况。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指导,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培训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就高职新生而言,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过程认识模糊以及信心的缺失,使得学习策略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将学习策略培训纳入日常教学,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进行学习策略培训。学习策略培训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学生策略意识,即让学生解自身的学习特点、语言学习的过程,以及策略的内容和重要性,形成自觉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二是结合学习内容进行策略培训,即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向学生解释、示范学习策略的使用,丰富学生策略储备,同时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尝试使用学习策略,学会评估、反思学习过程,逐步实现学习者自主。在多种学习策略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和调控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赖以获得知识和概念的识别、记忆和理解等过程,直接作用于英语学习,关系到如何学习的每个细节。如果高职学生掌握认知策略,可能会改变其学习方法,带来学习上质的飞跃。调控策略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进行计划、监控和评价。如果学生学会了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不仅有可能学好英语,还可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诸多方面受益,因为调控策略所蕴含的能力是跨学科、跨专业、跨时空发挥作用的。

(三)加强文化导入,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学习外语是为了进行交际。在交际过程中,跨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跨文化意识是指对目的语文化因素和母语文化因素及其差异的敏感性,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的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将文化意识教学目标分为两个层次,起始阶段是粗略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中外文化的差异,较高阶段则是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起始阶段的目标是知识层面的,较高阶段则上升到意识层面。但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重点放在与考试紧密相关的内容和知识上,对文化意识方面培养不够重视,导致很多高职新生对于英语文化知识和中外文化差异知之甚少,跨文化意识薄弱,最常见的现象是很多学生无论是在口头还是在书面的表达中(下转第154页)(上接第147页)直接套用母语的思维,造成交际障碍和误解。跨文化意识的形成必须是对目的语文化知识有一定的储备,才有可能将其与母语文化进行对比反思,从而产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针对高职新生英语文化知识匮乏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文化导入,有意识地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在一起,不但要挖掘学习材料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要在教学中适时增加日常生活或当前时事中与文化相关的内容,通过讲解、观看视频、讨论等方式对文化进行多维输入,引导学生对文化现象进行对比反思,逐步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促使其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步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对英语文化的积累和思考的过程,由于高职学生乐于接触和学习异文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还将有助于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安晓灿,周龙.与时俱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09(4)

[2]黄纪针.大学入校新生质量调查研究――一项基于新课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七级标准的调查分析[J].外语教学,2013(9)

[3]马刚,王娟.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实践[J].外语教学,2010(1)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5]符祝芹.基于新《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教育与职业,2010(6)

高中化学标况精选篇3

【关键词】中职 标准化建设 规范化管理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

0047-03

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项目试点工作,是广西首轮职业教育攻坚初战告捷后,新时期深化职教攻坚,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继续保持科学和谐发展,并促进优质特色中职学校再次提升的重要举措。根据《广西教育发展重点工程和体制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精神,桂林市遴选5所学校作为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项目试点学校,明确了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内涵要求,研究制定了符合本市实际的评估验收指标体系,有效推动了项目的实施,并为市级评估验收提供了依据。

一、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基本内涵及总体目标

(一)基本内涵

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两大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在自治区教育厅下发的《关于推荐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项目试点学校的通知》和《关于公布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项目试点学校名单的通知》中,明确了试点项目的基本内涵要求和主要任务,提出了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为依据开展建设;以《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为依据健全规范各项制度;落实《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科学设置学校内设机构;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建立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中职德育工作体系;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为依据,健全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从操作层面来看,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既涉及硬件建设,也涉及软件建设,应当包括九大方面的内容,即办学条件及办学规模、机构设置及制度建设、领导班子及师资队伍、依法办学及校企合作、教职工管理及内部管理体制、教学及实习管理、学生管理及德育工作、招生与就业服务管理、安全及资产管理与后勤服务。

(二)总体目标

桂林市遴选的5所项目试点学校均是自治区示范校或立项建设特色示范校,按照“源于标准、高于标准;样板引路、辐射带动”的原则确定总体目标,即通过开展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使试点学校在办学规模、基础能力、办学效益、服务经济社会和辐射能力方面有较大提高;在管理机制体制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综合水平,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打造若干个具有职教鲜明特色和地域特点的中职教育品牌,带动桂林市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构建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指标体系指的是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体。“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需要建立指标体系,用多个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来描述项目进展和完成的状况。因此,在构建评估验收指标体系时,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内涵丰富,内容广泛,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要求覆盖面广,体现全面性,能多维度、综合地评价试点学校实施项目的状况和成效,即不仅包括标准化建设的过程,还应包括规范化管理的过程。

(二)先进性原则

指标的设置要体现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把握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如突出信息化建设、一体化实训室、教学工厂、校企合作机制、校园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等反映现代职教特征的内容。指标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间的变化、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

(三)导向性原则

建立“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一方面是通过对试点项目实施状况的评价,科学地指导推进“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项目试点工作。另一方面是通过对试点项目的动态监测,了解“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我市全面开展“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提供正确的导向和可供借鉴的范式。因此,评估指标体系不能只反映示范校和特色示范校的状况,也不能只考虑普通学校和县级职校,而要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要体现城乡差别,又要考虑示范校和普通学校的差异。

(四)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原则

“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所要反映的是一个状态和状况,有些方面可用具体的数值来量化,有些方面涉及程度和范围,这样的指标不能简单地用数值来表现。因此,应注重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以做到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状况和规范化管理情况。

三、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框架

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层次性。“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评估验收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是以基本内涵和总体目标为基础,按照系统科学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根据我们对“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基本内涵、目标、任务的理解,并结合自治区示范校和立项建设示范特色学校建设标准,最终选择了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两个子系统,共13项指标,构成了“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一)标准化建设

主要从办学条件、领导班子、办学规模、管理机构及制度建设、教师队伍、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反映试点学校开展标准化建设的情况。

1.办学条件指标。该指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以下简称《设置标准》)第八条为衡量尺度,重点考核试点学校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体育场地及设施、仪器设备、图书及阅览室配备、实习实训基地、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设施等是否达标。同时,对示范校或特色示范校在校园面积、建筑面积、设备、校园网、示范专业和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2.领导班子指标。该指标以《设置标准》第九条依据,考核试点学校领导班子的配备及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情况。

3.办学规模指标。该指标以《设置标准》第六条为依据,重点考核试点学校的学历在校生和开展职业培训情况。同时,对示范校或特色示范校提出更高要求。

4.管理机构及制度建设指标。该指标以《设置标准》《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和《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为依据,重点考核试点学校设置内设机构和职能部门管理职责和岗位职责编制情况,以及制定教职工、教学、德育、学生、招生与就业服务、资产与后勤服务、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配备教学文件情况。对示范校或特色示范校,提出应设立教学督导机构的要求。

5.教师队伍指标。该指标以《设置标准》第七条为衡量尺度,重点考核试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特别是四级培训(部级、区级、市级、校级)情况。对示范校或特色示范校,还要从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企业兼职教师、“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本科学历、高级职称教师等比例提出更高要求。

6.校企合作机制指标。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将校企深度合作、深度融合以及开展集团化办学作为考核内容。

(二)规范化管理

主要从依法规范办学、内部管理体制、教职工管理、教学管理(含实习管理)、学生管理(含德育工作)、招生与就业服务管理、安全资产管理与后期服务等方面反映试点学校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的情况。

1.依法规范办学指标。该指标主要考核试点学校的法人资格、校长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办学经费来源等情况。

2.内部管理体制指标。该指标重点考核试点学校按照《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以下简称《管理规程》)第七、八、九条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校长全面负责行政工作、党组织保障监督、教职工民主参与的内部管理体制情况。

3.教职工管理指标。该指标考核试点学校按照《管理规程》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条规范学校教职工管理的情况,主要包括科学设置各类岗位;规范教职工的聘任、考评、奖励、职务晋升、解聘或辞退等工作;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优秀专业人员到学校兼职聘任制度;师德考评机制、班主任业绩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等。

4.教学管理(含实习管理)指标。该指标重点考核试点学校按照《管理规程》第十五至二十三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实习管理情况,包括落实《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规范》,教学水平评估和规范使用教材情况;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工作机制、配套措施、实习责任险情况;定期举办校级学生技能竞赛,组织参加市级、区级和部级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文明风采比赛和广西中职新时代刘三姐评比等活动情况。同时,对示范性或特色示范性,在全区性或全国性相关专业领域技能比赛获奖以及毕业生获得“双证”(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率方面提出相关要求。

5.学生管理(含德育工作)指标。该指标重点考核试点学校按照《管理规程》第二十四至三十三条规范学生管理和德育管理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学生入学注册、课堂教学、成绩考核、实习实训、学籍变动、纪律与考勤、奖励与处分以及毕业、结业等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情况;学生学习管理制度、奖励和处分制度,以及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等制度情况;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等规定,开足德育课课程,并在其他课程教学和实习实训等环节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情况;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情况;学校德育工作领导机构和德育工作制度规范化情况;建立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机制、学生德育档案情况;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6.招生与就业服务管理指标。该指标重点考核试点学校按照《管理规程》第三十四至三十七条规范学校招生和就业服务管理工作情况,主要包括按照国家、自治区、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规范学校的招生、录取、联合办学和就业服务工作情况;建立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报告情况。

7.安全资产管理与后期服务指标。该指标重点考核试点学校按照《管理规程》第三十八至四十九条规范学校的安全管理、资产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情况,主要包括校园建设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依法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规范收费和财务公开情况;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对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情况;设施设备采购、管理和使用等规范化情况;依据有关规定做好学生食堂、宿舍等后勤保障工作情况;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管理预案、日常安全管理规定、应急处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情况;设施设备定期检查和符合安全标准情况;开展学生法制、安全、卫生防疫等教育,与当地公安建立校园安全联防和协调机制情况;创建文明校园和卫生优秀学校情况。

桂林市根据上述原则和指标体系架构,制定了《桂林市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评估验收指标体系》,开展了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评估验收,5所试点学校全面通过评估验收,有效推动了项目和内涵建设。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评估验收指标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全面实施新时期深化职业教育攻坚工作中,要把学校常规建设和发展与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日常工作中创建标准、执行标准,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并在常规中体现标准,提升规范,用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评估验收指标体系来衡量学校的日常工作,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基金项目】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试点项目

高中化学标况精选篇4

[关键词]高职 职业道德教育 综合量化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牛涛(1979- ),男,安徽蒙城人,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在读博士,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上海 20023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大学生文化消费的国家文化安全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710049)、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科研计划项目“高校网络:舆情调研与分类引导研究”(项目编号:Y2012245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063-03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等职业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由此可见,职业道德素质是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核心内容。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完善,离不开对其形式、内容和教学实践效果的评价,以发现问题,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即所谓“以评促建”。准确把握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要素,是保证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信度和效度的首要前提。

评价的要素,简单说就是要考核的具体内容,它是将抽象的、原则的总的标准逐级分解成分类、分项、细目和要求,亦称之为评价的因子,可以根据评价的需要具体化为一级要素、二级要素和三级要素等。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是一种主观评价,很难用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示,当然也并非不可观测衡量。教育本身的理念状况、相关的条件保障等是可以测量的,一些主观性的价值观点和思想也会附着在人们的言论、行动等外化的行为指标中,让人们的观测和价值判断有据可依。这使得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和有效的手段捕捉这些外化的信息量,对照一些指标对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一、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评价的要素指标设置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不同于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评价,必须围绕着教育本身的形式、内容和实践效果开展。教育理念和目标定位、条件保障、组织机构、教师队伍和工作计划等要素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和效果,可以作为评价的核心要素和一级指标。同时,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评价的每一个一级指标要素都包涵诸多方面的内容,需要进一步细化分解,建构评价的二级要素指标,由此形成高职职业道德教育评价的多元和多级要素体系。

1.教育理念和目标定位。先进的教育理念能保证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效率。同样,只有符合实际地确定适合的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定位和规划,才能将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纳入日常工作中,提高学校育人水平和整体育人质量。“制定评价指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的标准及实施要求。”“职业道德教育涉及的诸多问题,如教育观念的更新、经费的投入,队伍和制度的完善、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等,均须蕴含其中。”①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实践中往往不是根据教育目标来决定其内容、形式以及教学方法的,而是过多地强调中间环节,为了完成职业道德教育任务而进行教育教学,这样忽视了根据优良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定位对教育实践的评价。因此,教育理念和目标定位可以作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评价要素之一,以评价其是否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否能根据科学的教育理念来确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在教育实践中能否始终根据科学的目标定位来开展教育。

2.条件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本身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努力确保职业道德教育的资金、设施和人员的投入。在投入的硬件方面,要建设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基地,确保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良好的设施、资料、经费保障。在确保投入量的同时,对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工作的评价必须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这里的产出是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提升度,即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作为生产劳动力的生产,其支出是一种投资。这正如马克思所提出的:“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而这就得花费或多或少的商品等价物,劳动力的教育费随着劳动力性质的复杂程度而不同。”②从教育的维度对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必须是这两个方面的统一体,即如何做到在投入最小的情况下产出最大化。因此,在投入的软件方面,高职院校有必要营造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氛围,建构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机构,组建优良的职业道德教育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实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制订科学合理的职业道德教育计划等确保高职职业道德教育投入的执行力度。

3.组织机构、教师队伍和工作计划。确定了教育理念、目标以及相应的外部条件保障后,组织机构、教师队伍和工作计划就成了决定职业道德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的主导性要素。第一,要看是否在学校层面设立了完备的职业道德教育组织、管理和督导机构,是否明确了机构的级别及负责人、工作机构、工作机制,是否建立了机构与行业及社会的联系渠道;第二,要评估外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自身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及执行力;第三,要评估该校专职的职业道德教育教研室设置及其工作机制建设状况,考核职业道德教研室职业道德教育授课计划、课时计划等的制订和执行状况;第四,要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师队伍从数量、结构、质量和水平、参与培训学习机会等各个层面进行评估;第五,要将班主任年度职业道德教育计划制订和执行情况、毕业实习计划中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制定及执行情况等纳入评估的范畴。

4.课程体系设置及课程内容特性。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时效性、现实性、针对性也应是对其进行评价的核心要素。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当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中缺乏设立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在职业道德教育实践中往往注重明确职业道德规范的传授,忽略与专业结合的特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职业道德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内容,在评价德育的效果中不仅关注“知”的内容,还更多地体现在“情”“意”“行”上。因此,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中,应注意多种课程模式相结合的状况,观察其是否注重学校隐性职业道德教育与其他教育系统的互补和融合,在相关专业学科中是否融合有关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否将学校隐性职业课程同社会实践的隐性课程以及家庭隐性教育课程联系起来。

课程内容的评价要素方面,首先,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强调教学内容的时效性。要时俱进,推陈出新,及时调整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将最新的科学理论、最新的职业道德观念补充到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中。其次,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要有生活性。高职学生并不擅长理论学习和逻辑推演,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试图通过这些方式让其明确职业道德的意义,从而使其主动学习和内化职业道德往往是不切实际的。因此,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在内容上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多倡导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最后,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要有专业性。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在校内进行,各专业统一课程和教材,在内容上往往容易强调共性要求,偏重相关知识和规范的识记。但是,当学生参加工作以后,往往在特定的工作岗位上需要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因此,要在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设置上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行业和岗位的需要开展教育。

5.途径和方法。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多元主体互动合作的过程,其途径应包括针对高职学生专业特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课堂教学、日常实践活动中相关教育内容的渗透教育、专业课教学中的相关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校企合作的相关教育等。对这些教育的途径、教育结构、重视程度等都应开展教育评价,以发现问题,改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同时,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也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将知识灌输、典型示范与专业学习和实践过程相结合。教育方法的科学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成败。因此,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也是对其进行评价的核心要素之一。

6.实践效果。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效果也是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评价要素。在评价主体方面,由于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本身是多元主体互动合作的过程,因此,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效果的评价也应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学校、行业、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力量,每个教育相关方都要参与教育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自身的教育策略,以增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在评价内容方面,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效果的评价,也就是对学生在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知”“情”“意”“行”等方面表现及其持久性的评价。这些表现可以通过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言行表现出来,对这些内容的考查可以有效评价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综合量化评价体系建构

初步明确基本要素内容后,要想对评价的对象进行综合的量化评价,必须在评价过程中对被评价对象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进行定量分配。首先,给每一项和每一级要素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作为针对某一具体要素指标的相对性概念,并根据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不同的权重分值;其次,对每一具体的二级要素指标都确定一定的评价等级标准,并赋予相应的分值。

在本研究中,笔者将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评价的要素指标分别列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是强调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必须把握的6个要素,二级指标为6个要素分解出的若干部分测评目标。一级指标用A表示,二级指标用B表示。

根据职业道德课程评价的内涵要素,一级指标可以包括下列6条:A1思想理念与目标定位;A2条件保障;A3组织机构、教师队伍和工作计划;A4教育内容;A5教育方法;A6教育效果的反馈及教育的总结。每项一级指标下还可以具体细分成诸多二级指标要素。

A1思想理念与目标定位可细分为:B1思想理念(发展性教育理念的应用、校企合作、主体多元);B2总目标(识记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学习、生活、工作中践行职业道德要求);B3阶段性目标(基础学习阶段相关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与观念、情感的培育,实习阶段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初步形成)。

A2条件保障包括:B4教育设施完备情况;B5资金的保障;B6学习资料和教学资源库建设;B7职业道德教育基地建设。

A3组织机构、教师队伍和工作计划包括:B8学校层面的职业道德教育组织、管理和督导机构设置及其工作机制建设(机构的负责人、级别、与行业和社会的联系状况等);B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B10职业道德教育教研室设置及其工作机制建设;B11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质量和水平,教师参与培训、进修学习的机会;B12学校层面年度(学期)职业道德教育计划制订情况;B13职业道德教研室职业道德教育计划制订情况(职业道德课授课计划、课时计划等);B14班主任年度(学期)职业道德教育计划制定情况;B15毕业实习计划中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制定情况。

A4教育内容包括:B16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显性课程网络构建情况(是否单独设置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门数、课程性质、课时安排等);B17学校职业道德教育隐性课程开发状况(包括各科专业课教学渗透职业道德教育情况、班主任工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情况、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各类团、会活动及文体、技能竞赛中渗透道德教育情况等);B18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环节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情况;B19教育内容的时效性;B20教育内容的现实性;B21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A5教育方法包括:B22正面灌输和典型示范;B23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程度;B24培养思辨和批判精神及能力的问题讨论教学法;B25案例教学的使用;B26社会调查的使用;B27使学生体验职业道德情景的角色扮演教学法。

A6教育效果的反馈及教育的总结包括:B28高职学生职业道德认知状况;B29高职学生对待职业道德的情感态度;B30高职学生践行职业道德的意志状况;B31家庭、社会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状况的评价;B32实习单位和学生自身对学生实习期间践行职业道德表现的评价;B33对毕业生职业道德表现跟踪调查的结果;B34专业职业道德教育考核评估情况;B35专业职业道德全程教育情况总结。

在评价的要素指标确定之后,根据德尔菲法,在专家打分的基础上将各个评价要素自身的重要性量化体现为“评价权重”,非常重要是4分,重要是3分,较重要是2分,一般是1分。接下来,将各个要素自身发展状况量化为“评价等级”,根据优、良、中、合格、不合格的标准给该项内容开展评价并打分。在该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要素上表现优秀是4分,良好是3分,中等是2分,合格是1分,不合格没有分。“评价权重”是各个评价要素自身重要性的量化体现,“评价等级”是对各个要素自身发展状况的量化评价标准。在具体的评价实践中,将每一二级要素指标的评价权重分值和评价等级分值相乘,即可得到此二级要素指标的综合量化评价结果。35项二级要素指标评价结果相加,即可得出对某一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水平评价的综合量化评价结果。

[注释]

高中化学标况精选篇5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2-0038-05

构建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评价体系是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指挥棒”和“助推器”,通过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我们判断党的制度科学化建设是否收到了预期效果,从而督促我们持续地推动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化。这在客观上也要求建构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但从目前看,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本文试图从评价意义、评价主体、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角度,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构建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评价体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对党的制度建设的总体情况作出判断

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党的制度建设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有些制度过于抽象、笼统,缺少具体的条文和实施细则,有些制度出现难以适应环境的问题等。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对党的制度建设的现状进行评价。制度评价是以评价标准为准绳,对照、衡量党的制度建设的诸多方面,既可以使我们看到目前党的制度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又能使我们明确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原因的分析,找出症结所在。这样就会为以后改进工作采取富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坚实有力的根据。

(二)有利于促进党的制度体系的自我创新、完善和科学化目标的实现

党的制度科学化的目标是党的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因此党的制度建设要围绕这一目标来展开。当然,这个目标是依赖若干方面任务的完成而共同实现的。相关各项制度从制定、修改、补充、完善到执行、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也是一个长的过程。党的制度评估是以这个目标为总目标(或称为终极目标),并由此导出若干个分项目标。通过制度评估,不仅能够从总体上较为清醒地认识党的制度科学化的现状,而且还可以促使我们修正各项具体制度存在的不足,促使各项具体制度朝着科学化水平迈进,从而有利于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目标的实现。

(三)有利于党的制度建设和中国政治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我国,政党与国家的逻辑关系是:政党是国家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与国家这种逻辑关系决定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执政党,而且是领导党。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制度建设的状况直接关系中国政治的发展状况。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对于国家的法治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促进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样,中国政治发展本身又是党的制度建设的政治生态环境,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如提出:“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些目标不仅对中国政治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也是对执政党的制度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客观认识目前党的制度建设的现状,而这都离不开对党的制度科学化水平状况的评价。因此,党的制度科学化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实现党的制度建设和中国政治发展的良性互动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评价的主体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执政党对自身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进行的自我评价。由于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制度建设的主体,党的各项制度的制定、修改、补充和完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完成的,党的制度执行和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也是靠自身的力量进行的。因此,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的评价具有其他主体所不具有的优势,即使得评价者更容易把握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现状,因而这种评估方式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不足之处是因为执政党既是评价者又是制度的制定者与实施者,所以有可能存在夸大成绩、掩盖缺点与失误的问题。

(二)对象评价

主要是指广大党员通过亲身感受来检验党的制度建设的效果。它的结果可以反映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党员态度的倾向,二是党员态度的倾向程度。这种测量可以对党员的思想态度进行分类、简化和浓缩,它可以把党员的主观态度用数字和符号表示出来。但是,对象评价也有不足之处,即由于有切身利害关系,在进行评价时,有些党员主观色彩往往过强。这就需要我们对对象评估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三)专家评价

在进行自我评价和对象评价方式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专家、学者等中间力量进行评价。他们拥有必要资源:信息、专业知识和评价能力。因此,组织专家对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进行调研,撰写评估报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估鉴定,是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评价的重要形式。

三、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评价的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固有属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条主线展开,通过制度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党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同样,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评价也有个坚持正确方向的问题,因此,对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问题的评价应该在借鉴国外政党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党的自身实际科学地设定评价指标体系,使这种评价真正有利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整体性原则

评价是一种综合信息的价值判断。当相关信息尚不充分,取得信息资料渠道不畅通时,评价只能根据有限的资料开展,就会出现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现象。因此,制度的评价应建立在广泛、充分、全面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尽可能拓宽获取评估信息的渠道。获取资料的来源越广泛、多样,占有的资料越丰富、充实,制度评价的结论也就越可靠。

(三)差异性原则

党的制度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对之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从主体上分,有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制度;从内容上分,有党代会制度、党内监督制度、集体领导制度、干部制度等;作为执政党,还应包括执政制度。同样,党的制度科学化水平的评价也有全局评价和局部评价之分:全局评价是从宏观视角,从整体上评价党的制度体系的科学化水平;局部评价主要是从具体某一项制度的层面评价某一制度的科学化程度,如我们对党代会制度、党内监督制度、集体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执政制度科学化水平的评价。由于各项制度的构成、针对的对象、具体细则是不同的,因此在设计某一专门制度评价的时候,就要求我们奉行差异性原则,精心设计,否则就会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

(四)对比性原则

对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进行评价,其目的之一就是从中诊断存在的问题。因此,以有据可查的对比性对象作为评价参照系是极为必要的。这种可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历史发展为参照系进行评价。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制度变迁离不开自己的历史,因此,对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评价要充分考虑其历史起点和历史发展,特别是纵向的各种因素和变量的变化。第二,以环境变动为参照系进行评价。任何制度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制度的有效运行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因此,对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评价,也必须随着环境变化以及由此提出的新要求而作出比较性判断。第三,以现实要求为参照系进行评价。

(五)反馈原则

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评价的反馈,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向党组织反馈信息,通过反馈使党组织意识到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差距,为党组织进一步创新与完善党的制度奠定基础;二是向领导干部反馈信息;三是向广大党员反馈。党员是党的主体,党员有知情权、表决权等各项民利,向党员进行反馈,不仅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必要之举,而且也可以通过广大党员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进一步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四、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评价的内容——以全局评价为考察对象

(一)制度体系构成状况的评价

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化首先要求建立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从而为制度化的动态推进提供结构意义上的文本保证。具体说来,科学化的党的制度体系构成需要呈现出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系统性和整体性。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制度系统要具有共同基础。即各项制度的设计必须遵循党的性质和宗旨,必须与相一致。正是这样的共同基础,形成了和谐的整体制度。(2)制度作为一个系统,是一个立体交叉的网络。在这个制度的巨大网络之中,制度在各个层次以及在各个分散的位置上,从纵向的、横向的角度汇成一种制度互动。制度正是在这样一种网状的整体互动中发挥作用的。第二,完整性。科学化的内在取向要求党的制度建设要具有完整性,即不仅要求注重党的根本制度建设,还要注重党内法规的建设,更要注重党具体制度的建设,注重在制度“细化”上下工夫。

(二)制度可操作性状况的评价

制度可操作性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程序问题。程序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操作”。对操作的要求要具体、准确,做什么、怎么做,要有具体的规定。操作指令不能是原则性要求,而必须是精确的行为规则。二是制度是否符合党的实际情况。它要求各级党的组织在制度的制定、修改、补充和废止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从实际出发,重视调查研究,确保党的制度符合现实的需要。

(三)制度创新状况的评价

党的制度创新是作为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对制度的自觉创建和更新过程,也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辩证过程。它一方面要防止因“制度遗产”中糟粕成分的“纠缠”,从而使制度建设陷入一种“锁定状态”;另一方面要防止因制度创新成为一种无原则的创新,从而使党的制度建设偏离科学化的方向。

(四)制度权威和制度落实状况的评价

第一,关于权威和落实状况的评价。中国共产程,是以全党名义所确认的、包括党的纲领和章程的基本文献。它是全党最高的行为规范,具有最高的约束力。如果失去应有的权威,那么制度的权威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衡量党的制度权威的树立和落实状况首先就要对权威的树立和落实状况进行评价。

第二,关于党内法规权威和落实状况的评价。党内法规体系是指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全部现行的党内法规规范,是由作为主导,由在内的各个不同的法规部门分类组合而形成的内在一致的统一体。借鉴法学中“法律部门”,我们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现行的所有党内法规进行分类,即将党内法规划分为一定的法规部门。(1)部门。所规定的是党的建设和党内生活的根本原则。它所要解决的是事关党的性质和战斗力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2)组织法规部门。主要包括党的组织制度、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3)纪律法规部门。纪律法规部门分为两个部分,即党的纪律规范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规范。比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03)就是党的纪律规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2003)则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规范。(4)党员和党的干部法规部门。它分为两个部分,即党员规范和党的干部规范。如《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2004)就属于党员方面的规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02)、《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2005),则都属于党的干部方面的规范。(5)其他法规部门。有些规范无法准确地列入以上法规部门,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意见》(2000),就属于这方面的规范。上述党内法规在实践中是否真正落到实处也直接关系到党的制度权威的状况如何。

第三,关于具体规章制度权威状况的评价。它主要是指中央组织以下的各级组织及其部门,根据的规定,按照形势的发展和阶段性党建的需要,针对某些新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制定一些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条例、通知、意见一类的文件,及时对党内关系和党员行为进行调节和规范。这些法规,一般只在一定范围内有约束力,它是对和具体法规的重要补充。因此,对其实际效果的发挥和贯彻落实情况也是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评价的重要内容。

(五)制度“内化”状况评价

所谓“内化”是要化制度为人的理性、德性、智慧、方法、也就是使制度内在化、主体化和人格化为人的素质的过程。因而,也可把其理解为规范所体现的价值转化为个人本身的内在需求的过程,这些规范于是成了个人自愿遵守并进一步演化成个人习惯的行为模式。因为只有人们把外在的制度规范看作是有价值的,是符合自己内在需要的,并转变为自觉遵守的一种行为模式时,制度才可能会真正“获得价值”。把这方面列为评价内容,有利于推进党内制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也有利于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五、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评价的方法

(一)加法汇总法

这种方法将各评估项目所得分值直接相加,得出综合分数,公式为: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在不少场合可采用,但是,这种方法也有明显缺点,即忽视了各指标的重要程度,抹煞了指标的差异性,主次不够分明。

(二)加权求和法

这种评价方法主要对各评价项目按其重要程度分配权数,各项得分乘以权系数然后相加得综合值,公式为:

式中W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其余各符号意义同加法汇总法公式。很明显,运用加权求和法,由于权重Wi的作用,突出了各指标的重要程度这一因素,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三)模糊综合评价法

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评估,必然会遇到一个问题,这就是有些指标本身不是很准确或无法进行准确描述,这就给评估带来很大困难,此时通常用模糊综合的评估方法。“在模糊综合评估中,首先要找出与评估问题相关的若干因素,将它们组成一个评估因素的集合,然后,将通过调查分析得来的对这若干因素的评判等级组成另一个集合,这样便构成了因素集和评判集两个集合。以这两个集合为基础得出各因素的向量,再根据这些问题构成评估矩阵,最终得出评估结论。由于各因素对评价问题产生的影响不一样,还要确定各因素的权重,给它们分配数额,每个因素得到大于0小于1的权数,且各因素权重之和为1。”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方法对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进行评价,我们首先可以考虑把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分为5个等级:高、较高、一般、较低、低(对应优、良、中、较差、差)。其中,每个等级分值依次为1、0.8、0.6、0.4、0.2。在此基础上,可以考虑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评估因素集合。一般在评估开始的准备工作即建立指标体系时完成。在指标确定上,笔者主要以上述提出的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评价内容为指标,即制度体系构成状况、制度可操作性状况、制度创新状况、制度权威和制度落实状况以及制度“内化”状况。于是得到评估因素集合:

U={制度体系构成状况,制度可操作性状况,制度创新状况,制度权威和制度落实状况,制度“内化”状况}

第二步:确定指标权重。即分清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具体方法如前所述。假定权重分配为:制度体系构成状况为0.3,制度可操作性状况为0.2,制度创新状况为0.1,制度权威和制度落实状况为0.3,制度“内化”状况为0.1,用公式表示:

A=(0.3,0.2,0.1,0.3,0.1)

第三步:设定评价指标指数。假定对上述五个因素都按五等评价,指标权数与分值相乘累积相加的结果即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的评估指标指数。分别对制度体系构成状况、制度可操作性状况、制度创新状况、制度权威和制度落实状况、制度“内化”状况五大指标进行评价。

第一,制度体系构成状况。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以为核心的党内法规的体系化得到了逐步完善,但另一方面,在当前党具体制度建设中,实体规定多,程序规定少;原则要求多,具体操作少的问题依然是存在的。以《关于党政机关县(处)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这一制度为例。由于没有规定核查干部申报收入虚实的办法和手段,也缺少对少报、瞒报者惩处的办法和手段,结果,绝大部分领导干部都是按照自己的工资单和奖金、福利的发放单填写的。这项制度在全国实施,耗费了很大的制度成本,却没有收到预期效果。鉴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将制度体系构成状况这一指标的考核定为“良”是合适的。

第二,制度可操作性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汲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制度可操作性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表现为:一是程序性制度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二是党的制度建设体现出有明确针对性的特征,更注重结合党内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在制度制定之前更加注重调研,使党的制度更符合各级党组织的实际情况,这对于提高党制度的可操作性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制度本身缺少可操作性的问题依然是存在的。以安徽省六安市在全市开展的“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问卷调查活动为例,该调研通过走访、座谈,发放1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80份。问卷调查反映,“认为制度规定不符合实际、无法执行的有210人,占总数的17.8%。”有鉴于此,笔者将制度可操作性这一指标的考核定为“良”。

第三,制度创新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制度建设进入一个全面恢复和不断创新的崭新阶段。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党的建设要走出一条不靠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十三大以后,一系列党内通知、决定和条例的相继出台,涵盖了党的领导制度、工作制度、生活制度、组织制度和监督制度等主要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党进行制度建设时,创新意识明显增强,创新周期也明显加快,创新成效也不断提高。鉴于此,笔者认为制度创新这一指标的考核定为“优”是合适的。

第四,制度权威和制度落实状况。我国学者林尚立指出:“客观地讲,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政党。这种组织化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有相当高的制度含量。”但“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有制度,但制度运行不正常甚至不运行,结果,制度虚置甚至失效。”以党内选举为例,目前党内选举中“组织定名单、代表画圈圈”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将制度权威和制度落实状况这一指标的考核定为“中”。

高中化学标况精选篇6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认真分析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的构成方案,确定了制定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有关原则,在借鉴其他学者建立的指标的基础上,根据高校信息化的特点,对指标体系作了大幅调整,确定了高校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要素和具体构成。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深入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立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够与国际接轨的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已经变得十分迫切。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现状综述

2000年11月7日,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三次全体会议,并正式《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作为当前进行国家和地区信息化水平量化分析和管理的依据与手段。由国家主管部门牵头制订一整套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在全世界尚属首次。国家信息化指标将从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人才培养、信息产业发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主导作用等方面加以引导,促进我国提高信息化水平、尽快缩小与国际信息化发展的差距。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对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与设计及评价方法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在指标的设置上更加体现了时代特征,符合我国实际情况,能够较好地反映各省市、地区的社会信息化水平。但是该方法只适宜测算社会信息化水平,若用来测算教育信息化或是其他行业信息化水平,则应作较大的调整。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建立

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博士生导师何克抗教授1990年对现代教学媒体的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作为学习者的认知工具和理想的教学环境,具有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外部刺激的多样性、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性、计算机网络特征及超文本与网络化特征相结合等。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的“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一文论述了教育技术的含义及其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他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系统设计、对媒体的使用技能、途径等作了详尽的研究,同时也把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教育的目的和核心内容。

2003年9月8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与高校信息化研究会筹委会合并而成的学术组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信息化分会成立。①丁玉国等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运作机制研究”一文中从管理体制、科学运作、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建设中存在的领导体制及管理模式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建立良好运行机制的几个基本原则。

张成洪等人在“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思路探讨”一文中,参考国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趋势,首次建立了一个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设计了包括战略地位、基础建设、应用情况、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组织机构和管理六个大类的指标。安宝生教授则在“我国高校信息化体系的四大支柱”一文中强调高校信息化应该从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及培训体系四大方面来开展评估。徐国利在他的“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研究”中,将高等学校信息化评价指标分为3个等级,包括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服务等7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若干三级指标。2003年,广东省教育厅信息中心组织成立了工作小组,2005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广东高校信息化建设参考标准》作为该文件附件同时公布执行。

复旦大学的张成洪在“中国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详细介绍了将原来的指标体系调整后的指标体系,他指出新的指标体系有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72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应用、教学科研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保障体系五个方面。②我国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制定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但是基本上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技术的利用、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教育事业发展。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的现状

赵全超,赵国杰在应用定性和定量指标上,建立了包括8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模糊矩阵,对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刘军跃、饶慧等提出了一套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并以实例进行应用分析。余丽华等人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权重。闫慧设计了由教育化基础建设指数、教育信息资源指数、教育网站建设指数、教育信息化主题水平指数和教育信息消费水平指数构成的教育信息化测试指标体系,并运用二次球面函数来计算教育信息化指数,以克服算术平均法的弱点。余丽华、石青、费军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权重。李涛考虑到高校信息化评估的多因素、多目标及复杂性,选取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来对高校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估,同时应用了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李勇、刘文云应用综合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来测算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水平。

二、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的框架构建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求

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是指用于高校信息化全面评估的一系列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指标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首先,高等教育信息化指标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目的,实现其导向性。要综合反映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现状,便于制定和出台必要的政策与制度,整体推进各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确定指标权重及统计方法,以反映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其次,指标体系的建立,要遵循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科学概念和理论体系,借鉴和吸收教育理论与信息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使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要对每个具体指标进行必要的分析,既要全面、系统,又要避免重复。

最后,指标体系的设立一方面要具有综合性,既能以尽量少的指标完成综合评价任务,又能按单项指标、各高校、各省市进行统计,方便数据的收集及处理;另一方面,要具有可操作性,既要考虑某一指标的必要性,又要考虑这一指标数据取得的可能性,要与现有的统计数字相衔接,以便能充分利用现有统计渠道和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地收集到相应的信息资料。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以上的要求,结合高校信息化水平测度和评价的一般方法与内容,笔者认为,高校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可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战略地位评价指标。战略地位是高校信息化的前提,它决定了信息化工作在学校工作中所处的地位,保证了信息化工作的资金来源。本文选取了年度运营维护投入、近三年的信息化投入资金投入占学校总投入的比例、经费增长率三项。

年度运营维护投入反映了学校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有投入才会有产出,要想信息化取得成功,必须有明确的信息化规划和充足的预算资金。近三年的信息化资金投入占学校总投入的比例和经费增长率则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考察学校对信息化的实际投入情况。

2.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基础设施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直接的平台,是反映高校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校园网出口带宽、校园网覆盖率和多媒体教室数量等。

校园网出口带宽是指网络设备的规格、性能等,它是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反映了学校通过网络与外界交换信息资源的快慢,主要是指学校的出口带宽。校园网覆盖率则表明学校内部网络的建设、推广情况。多媒体教室便于教师利用课件教学,能激发教师开发教学信息资源的热情,便于大班教学,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其数量也是基础设施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3.应用状况评价指标。应用是高校信息化的重点,主要有基于网络的综合办公系统及教务、科研、学生以及招生就业等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能极大地方便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等各方面的工作,能集中体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和效益。本文选用了其中最主要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已注册的教师总数、最主要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已注册的学生总数、最近一学年实现网上教学的课程总数、最近一学年参加网上课程的学生总数、最近一学年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学校主页平均每日访问次数、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等七个指标,其中,教育部对高校使用的系统一般都进行了指定或是相关的认证,教务管理系统同样也应该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证,并根据学校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开发,只有能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系统才能更好地为学校服务。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则包括科研、招生就业、图书馆、机房、校园一卡通等管理信息系统。

4.信息资源评价指标。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高校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教育信息化有“路、车、货”的说法,如果说把校园物理网络比做路,各种管理信息系统比做车,那各种信息资源就是货,高校信息化仅仅是建设物理网络,应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还远远没有达到目的,只有将各种教学资源、公用信息、内部信息都收集整理成库,并在允许范围内供大家共享,才是高校信息化的目标。本文选取了图书馆能提供的各类文献数据库的数量、学校或院系统一建设的为学科研究服务的学科资源库数量、每日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浏览次数、每日图书馆电子资源被下载的次数四个指标。其中各类文献数据库主要衡量校内公用和特定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5.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人才是高校信息化取得成功的根本,人力资源水平主要通过最近一学年正式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化培训的人次、信息化建设部门规模(人数)、学校在编的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队伍规模(人数)三个指标来衡量。信息技术年培训人次及措施反映学校对教职员工信息素养的培训情况,学校在编的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队伍规模(人数)则反映教职员工对信息技术的实际掌握情况,可通过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认证合格率来衡量。

6.组织机构和管理评价指标。组织机构和管理评价指标体现高校信息化工作的组织、管理水平,从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用教育部的行业标准程度、执行明确的信息化安全相关规范程度两个方面来考察。机构设置主要是考察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职能及实际的运作情况,这与战略地位中的组织地位相辅相成,前面考察是否建立有相关的机构,这里着重考察其是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规章制度则主要考察其网络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措施的制定及实施情况。安全管理着重考察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响应机制和解决机制。

[注释]

高中化学标况精选篇7

关键词: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5-014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演进和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全面推进[1,2],新升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他们从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从理论课程教学到实践实习实训等,都突出应用性特色。在国家和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一轮又一轮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和教改项目建设,各高校从办学规模到专业设置,从实践性教学到人才培养质量等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也可以看出,一方面各个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不尽一致,有些学校占住发达地理优势发展迅速,有些学校根据地方需求发展地方性;另一方面,各校各专业的发展也不平衡,如一些传统性专业,不如工学专业发展迅速,面临招生和就业的困难。这些高校每年都源源不断的向社会输送大量人才,各个学校各个专业人才就业率和就业层次不一样,归根到底还是人才培养质量不尽相同。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明确指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2012年3月,教育部又出台《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文件,各高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质量标准体系[4]。事实上,人才质量是高校发展之核心和关键,怎样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就要涉及到一个标准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建立已是迫在眉睫。本文着力寻找建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拟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

《刚要》有明确指出,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根据《刚要》精神,我校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对地方经济开发区、周边人才市场和沿海城市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同时,对一些重点、一般和同类应用型高校相关专业也进行了学习和交流,制定出了我校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能在电子工程、通信、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等相关领域从事科技开发、产品设计与加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本文围绕这个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原则

1.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的客观性原则。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必须符合客观性原则,也就是说,这个质量标准必须符合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制定标准要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这需要进行大量社会调研和人才调研,高瞻远虑,才能寻找出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性和本质要求。

2.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的时代性原则。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必须符合时代性原则,即标准要具有实时性,不能将以前的标准直接搬过来用。以电子信息行业人才培养为例,当今电子行业发展迅速,应用型人才要具有一定电子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而电子产品开发和早期的含义已不一样,人才的能力要素要随时展而变化。

3.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的共识性原则[5]。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的共识性是指标准应该得到大家的一致共识。以电子学科来说,制定标准要由大家共同参与制定,不但是本校同行,还要有校外电子学科专家论证,同时还要有电子企业专家参与制定。要符合电子类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得到的标准大家应该一致认可。

4.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的全面性原则。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的全面性是指标准应该从各个方面反映和体现人才质量。不能只从学生角度来看,不光涉及到学习理论成绩方面,还要涉及德智体美劳方面,特别是电子动手实践方面;不但是人才主体方面,还要涉及与主体有关客体方面,如师资队伍质量、学科实验实训室建设质量、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质量等等,人才培养应该是在一个立体空间中实现。

5.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的可操作性和层次性原则。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立的可操作性是指标准在实践应用中能够方便执行,能够容易操作。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分类要明确,层次分明,应该确定一级标准、二级标准等等,各级指标尽量量化具体,语言表述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力求准确具体。

三、电子信息类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构建

根据以上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原则要求,本文结合池州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际情况,不仅根据人才能力要素,还要从与人才能力相关的诸要素,如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共同构建电子类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本文拟定从六个方面构建一级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标准、教学资源建设标准、师资队伍建设标准、教学管理标准、实践性教学质量标准和人才质量标准。这几个方面几乎涵盖了人才培养质量主要要素,它们都与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并在一级指标下进行分级得到更细化的二级指标。

1.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体系两个二级指标,是标准建设的主要指标。人才培养目标标准要按照符合学学校地方性和应用型办学定位,是否符合电子信息专业特点;人才培养体系标准应包括:能力模块设置符合目标要求情况;学时学分分配情况;实践性学时学分比例情况;教材选用情况等等。

2.教学资源建设包括公共图书资料建设、专业图书资料建设、图书馆网上资源建设、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情况等二级指标。公共图书资料是指公共课程方面的图书资料数量;专业图书质量包括电子类专业课方面的教材、教辅资料、专业杂志等数量;专业精品课程资源包括电子类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资源共享情况,其质量直接反映教学团队力量和水平情况,该资源直接能为教师和学生教学和学习方便使用。

3.师资队伍建设包括教师数量、师资结构和教学水平等二级指标,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可以通过调研国外应用型高校专业和国内同类学校专业,确定最优化的师生比例指标;师资结构指标主要包括年龄结构、职称学历学位结构、企业专家比例、双师比例;教学水平指标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备课教案情况、教师教学成果情况等。

4.实践性教学建设包括实验室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建设、电子竞赛组织参加获奖情况二级指标。该指标反映应用型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指标。实验室建设指标包括基础实验室建设、专业实验室建设、综合性实验室建设,而实验室中实验台套数、实验开出率、综合性设计性比例要具体细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指标包括基地数目(校内和校外)、基地规模(一次容纳学生数);产学研合作建设指标包括产学研项目合作、申报专利、产品开发等;电子竞赛组织参加获奖情况指标包括参赛数目、参赛级别和获奖情况。

5.教学管理建设包括教风、学风、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督导等二级指标。教风指标包括师风师德和敬业精神。前者包括师德师风建设情况、治学态度、执教情况、教书育人情况和学生评价情况;后者包括遵守教学纪律情况、备课辅导作业批改情况、管理学生考勤和课堂教学气氛情况。学风指标包括学风建设情况和学习纪律情况。前者包括教学与学生管理制度健全情况、教学质量监控体与执行情况等;后者包括学生管理措施、学风考风和违纪现象。教学过程管理指标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实践性竞赛的组织管理。教学督导指标包括双导制(高职称教师指导青年教师、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建设、督导组建设、督导效果。

6.人才质量包括大学生道德修养、知识能力水平和综合能力等二级指标。道德修养指标包括学生道德素养与文化、心理素质和学生遵纪守法情况;知识能力水平指标包括学生基本理论水平情况、实践创新能力情况、毕业论文或设计质量;综合能力指标包括获得各种证书情况、大学生身体素质、就业情况、社会声誉情况等等。

四、结语

本文通过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人才培养质量遵循的客观性、时代性、共识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层次性原则,全面构建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获得具体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相应细化指标,构建的质量指标标准能够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质量评估作有益参考,同时也为建设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指出了具体途径和措施。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6-9.

[2]苏宁.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质量政策研究[J].2011,(3):22-26.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高中化学标况精选篇8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现状综述

2000年11月7日,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三次全体会议,并正式《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作为当前进行国家和地区信息化水平量化分析和管理的依据与手段。由国家主管部门牵头制订一整套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在全世界尚属首次。国家信息化指标将从促进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人才培养、信息产业发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高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主导作用等方面加以引导,促进我国提高信息化水平、尽快缩小与国际信息化发展的差距。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对高校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与设计及评价方法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在指标的设置上更加体现了时代特征,符合我国实际情况,能够较好地反映各省市、地区的社会信息化水平。但是该方法只适宜测算社会信息化水平,若用来测算教育信息化或是其他行业信息化水平,则应作较大的调整。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的建立

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博士生导师何克抗教授1990年对现代教学媒体的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作为学习者的认知工具和理想的教学环境,具有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外部刺激的多样性、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性、计算机网络特征及超文本与网络化特征相结合等。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的“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一文论述了教育技术的含义及其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他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系统设计、对媒体的使用技能、途径等作了详尽的研究,同时也把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教育的目的和核心内容。

2003年9月8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与高校信息化研究会筹委会合并而成的学术组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信息化分会成立。①丁玉国等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运作机制研究”一文中从管理体制、科学运作、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对高等教育建设中存在的领导体制及管理模式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建立良好运行机制的几个基本原则。

张成洪等人在“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思路探讨”一文中,参考国外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趋势,首次建立了一个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设计了包括战略地位、基础建设、应用情况、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组织机构和管理六个大类的指标。安宝生教授则在“我国高校信息化体系的四大支柱”一文中强调高校信息化应该从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技术体系及培训体系四大方面来开展评估。徐国利在他的“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研究”中,将高等学校信息化评价指标分为3个等级,包括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服务等7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若干三级指标。2003年,广东省教育厅信息中心组织成立了工作小组,2005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快我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广东高校信息化建设参考标准》作为该文件附件同时公布执行。

复旦大学的张成洪在“中国高校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详细介绍了将原来的指标体系调整后的指标体系,他指出新的指标体系有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72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基础应用、教学科研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保障体系五个方面。②我国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制定还有很多需要研究的地方,但是基本上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技术的利用、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教育事业发展。

(二)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的现状

赵全超,赵国杰在应用定性和定量指标上,建立了包括8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模糊矩阵,对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刘军跃、饶慧等提出了一套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32个二级指标,并以实例进行应用分析。余丽华等人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权重。闫慧设计了由教育化基础建设指数、教育信息资源指数、教育网站建设指数、教育信息化主题水平指数和教育信息消费水平指数构成的教育信息化测试指标体系,并运用二次球面函数来计算教育信息化指数,以克服算术平均法的弱点。余丽华、石青、费军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的权重。李涛考虑到高校信息化评估的多因素、多目标及复杂性,选取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来对高校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估,同时应用了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李勇、刘文云应用综合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来测算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水平。

二、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的框架构建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求

高校信息化评价体系是指用于高校信息化全面评估的一系列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指标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首先,高等教育信息化指标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目的,实现其导向性。要综合反映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现状,便于制定和出台必要的政策与制度,整体推进各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根据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确定指标权重及统计方法,以反映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

其次,指标体系的建立,要遵循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科学概念和理论体系,借鉴和吸收教育理论与信息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使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要对每个具体指标进行必要的分析,既要全面、系统,又要避免重复。

最后,指标体系的设立一方面要具有综合性,既能以尽量少的指标完成综合评价任务,又能按单项指标、各高校、各省市进行统计,方便数据的收集及处理;另一方面,要具有可操作性,既要考虑某一指标的必要性,又要考虑这一指标数据取得的可能性,要与现有的统计数字相衔接,以便能充分利用现有统计渠道和统计数据,准确、及时地收集到相应的信息资料。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以上的要求,结合高校信息化水平测度和评价的一般方法与内容,笔者认为,高校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可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战略地位评价指标。战略地位是高校信息化的前提,它决定了信息化工作在学校工作中所处的地位,保证了信息化工作的资金来源。本文选取了年度运营维护投入、近三年的信息化投入资金投入占学校总投入的比例、经费增长率三项。

年度运营维护投入反映了学校对信息化的投入力度,有投入才会有产出,要想信息化取得成功,必须有明确的信息化规划和充足的预算资金。近三年的信息化资金投入占学校总投入的比例和经费增长率则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考察学校对信息化的实际投入情况。

2.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基础设施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直接的平台,是反映高校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包括校园网出口带宽、校园网覆盖率和多媒体教室数量等。

校园网出口带宽是指网络设备的规格、性能等,它是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反映了学校通过网络与外界交换信息资源的快慢,主要是指学校的出口带宽。校园网覆盖率则表明学校内部网络的建设、推广情况。多媒体教室便于教师利用课件教学,能激发教师开发教学信息资源的热情,便于大班教学,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其数量也是基础设施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3.应用状况评价指标。应用是高校信息化的重点,主要有基于网络的综合办公系统及教务、科研、学生以及招生就业等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能极大地方便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行政等各方面的工作,能集中体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和效益。本文选用了其中最主要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已注册的教师总数、最主要的网络(辅助)教学平台上已注册的学生总数、最近一学年实现网上教学的课程总数、最近一学年参加网上课程的学生总数、最近一学年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学校主页平均每日访问次数、其他管理信息系统等七个指标,其中,教育部对高校使用的系统一般都进行了指定或是相关的认证,教务管理系统同样也应该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证,并根据学校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开发,只有能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系统才能更好地为学校服务。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则包括科研、招生就业、图书馆、机房、校园一卡通等管理信息系统。

4.信息资源评价指标。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是高校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教育信息化有“路、车、货”的说法,如果说把校园物理网络比做路,各种管理信息系统比做车,那各种信息资源就是货,高校信息化仅仅是建设物理网络,应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还远远没有达到目的,只有将各种教学资源、公用信息、内部信息都收集整理成库,并在允许范围内供大家共享,才是高校信息化的目标。本文选取了图书馆能提供的各类文献数据库的数量、学校或院系统一建设的为学科研究服务的学科资源库数量、每日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浏览次数、每日图书馆电子资源被下载的次数四个指标。其中各类文献数据库主要衡量校内公用和特定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高中化学标况精选篇9

关键词:电厂 在线化学仪表 测量 准确性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154-02

电厂的在线化学仪表主要是为了检测水汽品质是否合格的设备,其水汽品质的好坏会直接的影响到电厂热力设备的腐蚀情况、积盐情况和结垢情况等。如果电厂的在线化学仪表测量的不够准确,不能够及时的发现水汽品质的变化,就会使电厂的热力设备发生以上所说的情况,最终影响到电厂锅炉的省煤气管、过热器管、水冷壁管以及再热器管等出现爆裂等情况,影响电厂热力设备的运行效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此,提高电厂的在线化学仪表的准确性,对电厂的水汽品质进行有效的控制,则对于电厂热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在线化学仪表测量准确性的现状

在电厂中,用于对水汽品质检测的在线化学仪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pH表、导电率表、钠表和溶解氧表。本文对于这几种在线化学仪表分别进行了检测和试验。

1.1 在线pH表测量准确性现状的检测结果

本次检验中对30家电厂的198台在线pH表的测量准确性情况进行检测,在198台在线pH表中,测量误差严重超标的有150台,其超标率为75.7%其中主要误差类型包括,温度补偿的附加误差(整机)误差仪表数量5台(3.3%),二次仪表的表示值误差数量为1台(0.67%),静电荷和液接电位的误差仪表数量为121台(80.7%),管道泄漏误差仪表数量为1台(0.67%),电极老化和损坏的误差仪表数量为(8.0%)。

从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造成在线pH表测量不准确的常见原因是静电荷和液接电位等测量误差,此外,温度补偿的附加误差(整机)对于在线pH表的测量准确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1.2 在线导电率表测量准确性现状的检测结果

本次检验中对30家电厂的476台在线导电率表的测量准确性情况进行检测,在476台在线导电率表中,有直接导电率表共221台,有氢导电率表225台。其中,直接导电率表的检测中,测量误差严重超标的有90台,其超标率为40.7%;氢导电率表的检测中,测量误差严重超标的有160台,其超标率为62.7%。

从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造成导电率表测量不准确的常见原因在于氢交换柱的附加误差,而像温度补偿的附加误差、电极常数的误差以及二次仪表引用的误差则是导致导电率表测量不准确的三大主要原因。

1.3 在线钠表测量准确性现状的检测结果

本次检验中对30家电厂的75台在线钠表的测量准确性情况进行检测,在75台在线钠表中,测量误差严重超标的有57台,其超标率为76%,其中包括静电荷和液接电位的误差、标定误差仪表数量为50台(87.7%),电极损坏、碱化不足、仪表故障误差仪表数量为4台(7.01%),电极老化数量为3台(5.29%)。

从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造成在线钠表测量不准确的常见原因在于静电荷和液接电位的误差、标定误差。而像电极的老化损坏、碱化不足以及仪表故障等问题,也影响着在线钠表测量的准确性。

1.4 在线溶解氧表准确性现状的检测结果

本次检验中对30家电厂的115台在线溶解氧表的测量准确性情况进行检测,在115台在线溶解氧表中,测量误差严重超标的有62台,其超标率为53.9%。

从检验的结果中可以看出,造成在线钠表测量不准确的常见原因在于标定误差。此外,传感器异常误差问题也影响着在线溶解氧表的测量准确性。

2 提高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测量准确性的途径

2.1 使用正确的检验方法进行检测

根据目前所使用的DL/T677-2009的《发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检验规程》中对在线化学仪表的正确检验方法的确定,明确了对在线pH表、在线导电率表、在线溶解氧表以及在线钠表等在线化学仪表的在线检验标准。如果根据该规程进行在线化学仪表的检测,则能够将之前不能够检验出来的干扰因素、二次仪表误差因素以及纯水干扰因素等检验出来,并能够真实可靠的反映出水汽品质的情况,从而保证了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为在线化学仪表装备在线检验装置

对电厂的在线化学仪表添加在线检验装备,可以有效的对在线化学仪表进行检测,是提高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测量准确性的有效途径。对此,本文推荐由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发的YHJ-V型移动式的在线化学仪表检验装置。这个装置可以对上述的四种在线化学仪表进行准确的检验。其次,该装置使用方便,携带轻便,能够减轻检验的工作量,提高检验的效率。此外,该装置是我国国内唯一一个能够根据检验规程进行在线检验的装置。

2.3 强化对在线化学仪表的管理

给电厂的在线化学仪表安装完检验装置后,还需要根据检验标准等对在线化学仪表进行定期和定项的检验,这才能够保证在线化学仪表测量的准确性。其检验的周期和检验的项目如表1所示。

除按表1进行定期和定项的检验外,还需要对在线化学仪表维护的人员进行定期的维护培训,并在获得检验员资格后,持证上岗。只有对在线化学仪表检验按照正确的标准,由专业的检验人员根据准确性高的检验装置,对在线化学仪表进行定期定项的检验,才能够切实的保证和提高在线化学仪表测量的准确性。

3 总结

在对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测量准确性的检验中可以知道,30家电厂的864台在线化学仪表中,有518台在线化学仪表存在着严重测量误差的问题,其超标率为60%。其中,参与在线pH表测量准确性检测的有198台,存在严重测量误差的有150台,超标率为75.7%;参与在线导电率表测量准确性检测的有476台,存在严重测量误差的有250台,超标率为52.5%;参与在线钠表测量准确性检测的有75台,存在严重测量误差的有57台,超标率为76.9%;参与在线溶解氧表测量准确性检测的有115台,存在严重的测量误差的有62台,超标率为53.9%。这些数据已经表明,目前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测量误差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电厂水汽品质化学监督和控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了。电厂在线化学仪表测量误差问题,最终可能导致锅炉结垢、积盐,影响和降低电厂的运行效率,更严重的情况会导致电厂热力设备受到腐蚀,影响电厂运行的安全性,造成经济损失。对此,电厂应该装备在线化学仪表的检验装置,并对在线化学仪表进行定期的检验,以保证在线化学仪表的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标况精选篇10

总理曾对中外记者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保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政府努力追求的目标。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近年来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高度重视,2007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建立了新的资助政策体系。与此同时,国家用于教育资助方面的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已经从2003年的18亿增加至2010年的510亿。另据统计,2010年,各级财政共下达高校国家奖助学金经费141亿元。在此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获得了莫大的支持,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急剧增多的资助资源被许多人视为“免费的午餐”,随之而来的是堆积如山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同学之间的猜忌、攀比、拉帮结派等不良现象紧跟登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面临严峻的考验。在此情况下,探寻科学准确、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评估机制,对资助资源实施合理分配,对于大学生建立对真实、公平、正义、诚信等人类普遍价值理念的强烈认同,意义重大、刻不容缓。再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甄别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评估机制,提高资助资源分配公平性和使用效益,可以促进资助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持续发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对于缓和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同样不容忽视。

二、现行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评估机制述评

2007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此意见的指导下,各高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纷纷探索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评估的有效机制。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评估办法主要分为三类:评议法、贫困线测量法、数学模型分析法。

(一)评议法评议法为大多数高校所采用,基本程序是:学生申请——同学评议——老师确定——学校审批,主要的依据是学生自己的陈述、生源地民政部门出具的经济困难证明以及师生对申请者日常行为的观察。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难以保证结果的客观、公正。

(二)贫困线测量法有学者借鉴测量城镇贫困线的市场菜篮子法,通过重点分析大学生的消费特点、营养需要,以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食物摄入量为标准,计算出基本生活费用,再乘以恩格尔系数,由此计算所需费用和确定大学生贫困线[1]。例如北京某大学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了三条贫困线,即:生存线,根据大学生达到成长要求所需营养标准及学生食堂伙食价格测算得出;生活线,在生存线基础上增加学生书费、交通费和零用费得出;困难线,在生活线基础上增加学生的学宿费得出。学生家庭提供的经济支持与上述三线相比较得出学生的困难等级[2]。贫困线测量法将贫困的标准具体化,通过量化计算得出结论,使主观因素大大降低。但是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用、交通费、零用费等值的测算,依赖于大量的统计数据,且受地区、季节、市场、性别等因素影响,数值稳定性较差,尤其对于多地跨校区办学的高校实施起来难度较大。

(三)数学模型分析法有学者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数学分析模型,将各项定性的致贫因素转化成可量化的数学公式。该方法首先“建立描述学生贫困程度的内部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3],“将评判贫困学生贫困程度看作是一个问题,影响该问题的因素按属性不同进行分层,一般分为目标层、中间层和方案层三个层次”[4],然后分别列出各层量化致贫指标,确定各指标的相应权重,给出各指标的计分标准,采用Matlab等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出学生贫困度。运用该方法可以将影响学生经济状况的多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统一的量化标准,考察比较全面,人为因素较少,评估结果相对公正。缺点是过多依赖于量化计算,灵活性较差,针对特殊情况评估准确度低;再者,层次分析法软件操作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具体工作的多为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学科背景差异较大,层次分析法软件推广存在一定困难。

三、基于技术的大学生经济状况评估系统

(一)基本思路经过分析可以看出,上述三种方法的单一运用对于评估大学生经济状况这一复杂问题都是不合适的,我们将在实践中探索一套以量化评估为主,民主评议为辅,借助现代信息科技,操作规范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评估新机制。该机制首先借鉴数学模型分析法进行量化评估,对学生经济状况作出初步判断;其次,全班学生根据日常消费行为、操行表现进行民主评议,以民主评议的结果对量化评估所得到的贫困度进行调整;最后,由学院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组根据掌握的特殊情况对认定的结果进一步复核和调整,学校对认定结果进行审批。

(二)操作实施我们提出的大学生经济状况评估机制的基本程序是:量化评估初定——民主评议调整——学院复核——学校审批。这一过程的具体实施存在一定的难点:其一,学生信息庞杂且分布于不同的纸质档案,收集难度大;其二,数据繁多,公式复杂,计算和排序难度大;其三,评估工作需要学生、学院、学校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必须建立数据共享、信息公开、传输便捷的交流平台。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利用网络开发技术构建一个稳定、高效、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网络开发技术具有VisualFoxPro系统的可视化强、操作便利等优点以及MicrosoftExcel系统的高数据处理能力特性,同时弥补了两者运行效率低、功能有限、安全性不高、数据输入及导出不便等缺点。基于技术的系统建模图设计如图1所示。

1.认证及登录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验证用户的合法性,并且根据身份的不同,赋予其相应的权限。大学生经济状况评估系统的注册用户分别是学生处、学院和学生个人。具体的权限分配如下:学生处是系统的超级管理员,可通过系统对各院学生信息进行录入、审核和查询,并且独有审核后的数据修改权及系统公共代码的设置权;学院可通过系统对本院学生信息进行录入、审核和查询;学生是系统的普通用户,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期间,可进行信息录入和查询,认定结束后只有信息查询权限。

2.数据收集模块该模块可以与其他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交流,如从招生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批量导入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籍贯、户籍、专业、年级、学制等基本信息,避免了人工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该模块还可以通过信息录入直接收集学生信息。这就需要从分析导致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因素入手,建立经济状况量化评估的指标体系。大学生的经济窘迫主要根植于两项因素的叠加,即收入低、支出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可能的致贫原因如表1所示。表1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可能的致贫原因上表诸原因可能会独立存在,更多情况下是相伴共存,但在确立经济状况量化评估的指标体系时应根据其重要程度、信息统计分析难度、信息准确程度等因素有所取舍。对父母学历层次和父母有无稳定职业进行统计分析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将其与相关项“获得资助少或无”、“学生自救所得少或无”合并为一项指标——家庭人均年收入;将“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父母离异”、“家庭人口众多”三个相关项合并为一项指标——家庭劳动力与总人口之比;“来自老、少、山、边、穷地区”一项标准难统一,“家庭负债”和“消费水平高”两项信息准确程度较差,因此不再将该三项纳入综合指标体系。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到由“家庭人均年收入”、“本年度家庭成员大病支出金额”、“家庭受教育子女数量”、“家庭劳动力与总人口之比”、“自然灾害或其他重大变故”五项指标构成的经济状况量化评估的指标体系。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学生将与上述量化评估五项指标相关的信息录入系统,学院对照生源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进行信息审核,以此作为量化评估的基础数据。

3.民主评议模块通过该模块,可以实现“在线评议”,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匿名表达自己的意见,对申请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操行表现进行评价,有效防止了“乐队效应”。

4.数据分析模块该模块分为四部分,即量化评估、消费行为评议结果计算、操行表现评议结果计算、困难等级确定。(1)量化评估。我们已确定了量化评估的五项指标,针对每项指标选择适当的核算方法对于提高量化评估准确度有着重要作用。指标核算方法主要有公式法和赋值法两种。在评估过程中,一般首选公式法,建立连续的函数式,以提高指标对于学生经济状况的区分度;例如:将指标“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核算公式设立为10×(1-家庭人均年收入/高校所在地低保家庭人均年收入);另外可采用赋值法,针对指标直接赋予具体数值,而数值的确定则应通过开展调查,精确有效区间,凸现频数分布差异,以提高指标的甄别效果。开展量化评估,还需要确定每项指标的权重。在设置指标权重时,一方面要考虑指标对学生经济状况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还应考虑该指标信息的准确程度,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师生、专家的意见,综合多方因素,得到相对合理的指标权重。在实际工作中,还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可提高“自然灾害或其他重大变故”指标的权重。我们将各指标的核算公式和权重编入本模块程序中,学生录入各指标数据后,学院即可进行计算得到贫困度的量化分值,初步判断学生的困难程度。指标核算公式相关参数及权重由学生处控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完善。(2)消费行为及操行表现评议结果计算。学生对申请者的消费行为和操行表现进行评价,评议意见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分别记为3、2、1、0分,学院可进行评议结果的计算及排序。(3)困难等级确定。学院在量化评估模块得到学生贫困度量化分值,据此排序,可以看到某学生在全班(专业)的相对困难程度,参考消费行为得分、操行表现评议得分以及日常工作中对申请学生的深入了解,并根据资助资源的比例,确定学生的困难等级,标记为“特殊困难”、“困难”、“一般困难”。

5.数据查询模块为保证系统安全并实现信息的保密,系统针对不同的用户设计不同的查询权限:学生处有最高查询权限,可以查询所有学生的评估信息;学院有权查询本院学生的评估信息;学生可以查询自己及本班(专业)同学的评估信息。为保障学生的知情权,系统允许学生查询量化评估得分、民主评议得分及认定结果,从而使整个过程清楚明了、有据可查。对于涉及到学生隐私的某些信息,则可依照学生的申请进行保密处理,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根据查询结果,系统可生成相关报表,并可将结果导出或打印。

6.数据维护模块该模块主要功能是维护数据,保证系统运行的效率、共享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主要包括:数据变更及备份和系统日志。这里所讲的数据变更主要是指数据在信息录入系统并审核完毕进行的数据更新。学生处和学院有不同层次的信息审核权。学生信息录入后,由学院进行审核,审核后学生不得更改信息,学院和学生处可更新数据;学院提交的信息由学生处进行审核,审核后学院不得更改信息,学生处可更新数据,以此保证系统信息安全。另外,为进一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本系统还设置了数据备份和系统日志功能。

高中化学标况精选篇11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临床教学;内科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7(a)-133-02

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各医学院校的大幅扩招以及患者维权意识的普遍增强,原有的临床技能训练已难以满足高质量的教学任务。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的引入能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标准化病人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患者,其经过培训后,能发挥扮演患者、充当评估者及教学指导者三种功能[1]。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某些医学院校将其作为教学措施而开展。近几年来,本校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采用标准化病人开展临床内科学教学,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校2007级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学生,6个小班共210名。《内科学》理论课采用多媒体课件,依照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由相同教师讲授。内科实践的内容、时间完全相同,带教老师相同,但方式不同:实践教学部分按制定的计划,随机将学生分为实验组105名和对照组105名。

1.2 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1.2.1 组建培训团队以本校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主要机构,中心主任全面统筹,抽调内科教研室经验较丰富的教师负责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和后续教学工作,并有专职人员负责标准化病人的管理和调配工作。

1.2.2 标准化病人的招聘本中心在校内各宣传栏张贴标准化病人招聘启事,在学校论坛网上招聘信息,鼓励学生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报名人数达109名,经初筛后选取65名,其中,男性26名,女性39名,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23岁,无肝炎、结核传染病史。

1.2.3 标准化病人的培训我们根据应聘者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特点进行分组,安排不同的病种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如下:①医学常识的学习,要求其了解各重要脏器的大概解剖位置;②问诊、体格检查的配合和技巧;③介绍案例,根据每一病种所涉及到的病史询问项目,分别向标准化病人提供相应的剧本,标准化病人在培训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下理解剧本、熟悉剧本,掌握相应病种的体征,要求标准化病人能熟练的牢记各项目的正确表述[2],能逼真演示出相应疾病的体征;④按照剧本内容反复演练。经过为期2周的培训,标准化病人对各疾病的问诊及检查的步骤和要领基本掌握,并能熟记各自的剧本。

1.2.4 标准化病人的考核标准化病人真正用于临床教学之前需经过再次筛选,考核由培训教师模拟不同水平的医学生与标准化病人反复演练剧本的对话,只有符合率较高、扮演逼真、反馈标准的标准化病人才能应用于临床教学[3],考核后正式录用45名,并与之签订协议。

1.2.5 应用标准化病人培训医学生实验组:教师介绍完疾病的特点后,将标准化病人请入课堂,经过培训的标准化病人根据不同的病种,相应地提供所需的病史资料,要求学生针对标准化病人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两方面的训练。标准化病人在接受体格检查时,要求被动顺从、不厌其烦,不可给予任何暗示,并要做出相应的反应[4]。标准化病人在讲述病情时,根据事先教学安排适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培训结束,学生进入内科临床实习后,我们在其对临床患者的问诊和体查情况方面都进行跟踪调查。

对照组:用传统方式见习实践,由教师讲述疾病的特点,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运用医学模型和录像光盘复习后,直接进入内科临床实习。其对临床患者的问诊和体查情况也进行跟踪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及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课堂调查情况

在实验组,标准化病人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活跃,学生的主动性大幅度提高,改变了常规教学中教师一人主讲的沉闷氛围,与对照组相比,理论学习更加形象而生动,加强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2 临床实习考核情况

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对其在临床患者身上进行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进行评分考核,并将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作了比较,结果问诊和体格检查等技能考核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患者对学生的评价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内科学理论成绩两组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详见表1和表2。

3 讨论

目前临床医学教育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医学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导致的医学教学资源相对紧张,患者的法律意识的健全,法律对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的保护等。标准化病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能为医学生在校早期接触临床提供机会和条件,可以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和临床综合诊断思维能力。

我们应用标准化病人完成了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内科学》理论教学及实验课的考核。所有的标准化病人经过培训后,在教学过程中及期末实验课考核中,均能达到理想表现。该教学模式使学生临床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普遍提高,既提高了内科临床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构建,亦提高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应用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通过与标准化病人亲密接触,亲身体验各种人文方面问题,培养及检测学生该方面素质和能力,为将来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勇芝.标准化病人在医学院校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26(6):676-677.

[2]徐白燕.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及管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101-102.

[3]徐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及其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08,16(4):305-307.

[4]姚忠玲.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教学中的价值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8,9(2):41-44.

高中化学标况精选篇12

【关键字】高中化学 分层教学 实施

“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自古就有,而在当下,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素质水平各有差异,针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依据“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就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个体智能差异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化学水平都能得到发展,学生的整体化学素质都能得到普遍提高,既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能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需要。那么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实现。

一、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分层

对学生分层是实施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基础,由于学生的化学知识掌握情况、化学学习和理解能力、学习兴趣、智能水平等都存在者差异,教师就要在调查分析之后,根据学生的化学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思维水平和个人能力,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

A层为优等生,化学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并且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B层为中等生,化学成绩在中游水平或是不稳定,学习态度或学习能力一般,对化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

C层为困难生,化学基础知识差,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态度有待改善。

这样的分层是不固定的,而是随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的,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分层情况,才能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分层,有利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从而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自身的化学基础之上有所提高,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课前分层备课,对教学目标分层

要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对化学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彻底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之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C层的学生,确立基本目标,要求学生理解、识记基础知识。对于B层的学生,确立一般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识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对于A层的学生,确立较高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解、识记的基础知识运用自如,并且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教学目标分层完毕之后,教师就应根据分层情况来分层备课,并且准备好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教师在上课之前,也可以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和情况,来确立其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分层是接下来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提条件,只有确立了合理的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教学才能得到有效实施。

三、分层施教授课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确立了教学目标的分层之后,就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实现相应层次的教学目标。这是有效实施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中心步骤,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在进行课堂讲解时,教师应该由浅入深、分类讲解,根据学生的层次把握好讲解的第一步,先从简易的知识点入手,继而要减缓教学的坡度,一步步加深难度,使知识的衔接能够自然圆滑。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中,教师应根据提问对象的层次水平,提出相应层次的问题。在做课堂练习时,可以让A层的学生做较难的习题,让B、C层的学生做一般的习题和基础题。如此相应的分层,就可以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对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也能起到激发的作用,分层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分层教学也能得到有效实施。

四、分层评价、分层指导

在进行学生作业批阅和评价时,教师也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分层批阅评价,分层对其指导。如在批改作业时,对于A层次的学生要求严格一些,相对地,对于C层次的学生要求宽松一些,这样既可以让A层学生更加努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才能,使得他们的学习状况更进一步,又可以让C层的同学对于学习产生热情和期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成立课外活动学习小组,使层次之间的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同时也可使优等生帮助其他学生。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对个别学生进行课外个别辅导,比如,对于A层次学生可指导他们更深的知识,对于C层学生帮助其巩固基础知识。如此分层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就可以促进学生从低层次转化向高层次,同时学生整体的水平也在优化和提高。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作用。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层教材,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会得到更为满意的结果。有效地实施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能力得到提高,同样对于教师来说,也是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和素质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昔才.浅谈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3.

高中化学标况精选篇13

【关键词】 高校财务 评价体系 指标体系

一、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教育体制不断深入改革,对高校的投资出现多元化主体,日益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高校不再是单纯的非盈利性组织。高校已经逐渐成为投资项目,学校财务就变得复杂起来,这就需要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全面评价高校的资源发展状况以及收益情况,以此来进行投资决策。颁布和实施的新会计制度,高校会计的核算工作也逐步规范化,使得会计数据的丰富化,这对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数据基础。教育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财务制度的完善,加强了对资本的管理,财务评价体系也在逐步建立完善中。建立专门的指标体系以及预测系统,使得高校财务可以充分利用,利用会计数据全面有效分析高校的资源状况,显示高校的综合实力,比较各校的办学效益,监督学校的办学质量,还能检测学校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可以有效对高校的财务问题进行监管,而促使高校的办学效率的提高。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综合体系指标体系,有利于加强对高校各种资源的管理,提高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和管理水平,也促进高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进步。建立科学的财务综合体系指标体系成了目前高校财务建设的重要部分,如何提高财务综合评价是高校运用的重要任务,必须提高财务综合评价体系指标体系有效性,这样对高校财务综合评价体系指标体系有效性研究具有了重大的意义。

二、相关概念以及现状

1、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遵循的是整体性的原则,在对各个指标的评价基础上进行综合,总体用一个指标来表示,而较全面统一来评判该情况,利于系统认识事物现象,具有整体优化的作用,提供系统的整体信息。内容一般是四个方面,一是设置指标体系,全面反映出所研究的各个方面的情况;二是确定指标的标准,以此为依据;三是比较各项指标和评价的标准,对各方面的单因素评价;四是对各项指标所得到的评价结果以合适的评价手段来汇总,得到综合评价的指标值,而能全面系统的反映此现象。

2、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评价一个对象的各个方面特性以及其中的相互联系而得出的多个指标,而构成的有机整体。要使其科学而规范化,有以下原则:系统性原则(层次性的深入,有机统一体系),典型性原则(准确表现特定的区域,可靠性),动态性原则(选择变化的数据而确定指标),简明科学原则(科学的指标体系设计和评价,数据容易获得并且方法简明),综合性原则(全面考虑诸多的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3、现状

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教育体制不断深入改革,对高校的投资出现多元化主体,日益增强高校的办学活力,高校不再是单纯的非盈利性组织。高校已经逐渐成为投资项目,学校财务就变得复杂起来,这就需要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全面评价高校的资源发展状况以及收益情况,以此来进行投资决策。颁布和实施的新会计制度,高校会计的核算工作也逐步规范化,使得会计数据的丰富化,这对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数据基础。教育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财务制度的完善,加强了对资本的管理,财务评价体系也在逐步建立完善中。建立专门的指标体系以及预测系统,使得高校财务可以充分利用,利用会计数据全面有效分析高校的资源状况,显示高校的综合实力,比较各校的办学效益,监督学校的办学质量,还能检测学校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可以有效对高校的财务问题进行监管,而促使高校的办学效率的提高。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综合体系指标体系,有利于加强对高校各种资源的管理,提高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和管理水平,也促进高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进步。为此,教育部成立了高校财务综合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组,通过研究建立了高校财务评价系统,对高校财务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评估。

三、建立高校财务评价体系

高校综合评价系统的建立,不仅发映出其综合实力,也反映了各种指标的高低情况,可全面了解高校的整体情况,而能有所对比,发现各高校的差距以及特色所在,也是为教育部门提供可靠的资料以便加强对高校的管理。

1、建立高校财务评价体系的原则

建立高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些重要的原则,只有依照这些原则,才能使得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合理性,而具有可行性。科学性原则:指标具有代表性,体系具有完整性,指标科学简明,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指标之间要保持一定独立性,说明对象的不同方面。总体性原则:高等院校是一个整体的发展,将其基本设施的建设、校办各项产业以及后勤服务等形成一个系统,全面考虑校级财力以及各方面的状况。整体优化原则:财务评价体系具有多变量的复杂系统,高校的综合评价同时面临着很多目标的决策,因而单一指标的评价会造成很大的局限性,需要一套侧重各个方面,又联系彼此的指标群,有效显示高校的综合水平和总体绩效;但是指标过多又容易导致失去评价重点,而要优化选择有限的目标,使指标具有相互独立性,实现整体优化的原则。可比性原则: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要达到对高校的综合评价的目的,必须相互比较各校际的指标水平,因此指标要有统一的核算范围以及相同而可比的基准点,这样可以进行校际之间的量化比较。可行性原则:对指标体系的设立,不仅是在理论上实现其完整科学性,还要在现实中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动态完善原则:高校的综合评价是在发展中发展,具有动态性,随着发展而不断完善其体系。在时间方面来说,越长时间的考核评价,越明显地反映对象具有的真实的趋势性。如果只关注某一时间的评价结果,无法剔除工作失误等带来的偶然性,而使得评价不具备合理性,只有坚持动态完善的原则,在教育管理发展以及会计核算的变化发展中,不断修订完善各个指标以及各权重系数,而更能准确地表现出各高校的真实总体水平。

2、建立的高校财务体系

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建立高校财务评价体系,这是一个具有多目标的系统,不仅要正确反映高校运行时的将效益做为管理的核心的,还有具有层次分析和动态管理的思想,反映教学及科研的绩效以及全面揭示学校财务的综合实力。财务的综合实力,表现高校以自身努力通过国家拨款以及自筹经费等方法取得经费的能力。例如:生均总经费收入、学校的自筹经费在总经费收入中的比例国家经费拨款在总经费收入中的比例等各种指标。因为高校的规模不同,此类的指标不能用绝对的总量指标,一般规模越大的学校的相应收入会越多,不同校际之间不具有直接的可比性,只能通过相对指标来反映。在教学和科研绩效方面,该类指标有:师生比例,在校的学生人数,教学的活动收入在总经费收入中的比例,教师的人均科研经费,教学的活动收入的年增长率,科技活动收入的年增长率等等。

四、高校财务综合评价体系指标体系

高校财务综合评价体系一般有38项指标,指标类型基本有三种:综合实力(总经费、国家的拨款、学校的自筹资金、教学的收入、科研的收入、校产的上交情况、捐赠收入以及年终净资产);运行绩效(师生比例、学生人均的事业支出及设备费用支出、教职工的人均经费、教学收入的年增长率、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例、教师的人均科研经费、科研经费及自筹经费的年增长率、自筹经费占总收入的比例、自筹基建占基建经费的比例、固定资产的年增长率、融资收入占银行存款的比例、其他投资的收益率、校产上交和经营效益的年增长率、校产的投资收益率、校产资金的利润率、校产资金的保值增值率);发展潜力(年终的借入款总额、年终的借入款总额占总经费的比例、年终的存款净余额、净存款占总支出的比例、总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自有资金的使用情况、其他资金的利用状况、已付的资金总额、应收和暂付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资产的负债率、校产长期的负债总额、校产的资产负债率)。这些指标体系的形成以实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以及高校实际财务工作中所得的经验为基础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得到了大多的高校财务同行的认可并实行。但是还需从数据统计的角度,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经验性指标体系进行更深入的检验,而使得高校财务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更具科学合理的分析依据,还可提供合理优化的意见。

根据所得的数据,从数据出发来科学评价,而能实现统一规范性。统计方法有:聚类分析,确定指标的合理性。这是以指标的聚类分析来明确相似性的指标分类是否具有合理性,指标的相关系数的度量指标来确定其相似性程度。对指标的原始数据采用功效系数法处理而进行无量纲处理,对不同类型的指标处理采用不同的公式(正向指标处理公式:X'=X- XminXmax -Xmin×40+60;逆向指标处理公式:X'=Xmax-XXmax -Xmin×40+60),这可以保证分析的结果在高校财务的综合评价体系中具有有相当的可比性,而进行综合以及合成,以便获得指标之间形成的相关系数矩阵。在有关的数据研究下,高校财务的综合评价体系中指标的分类具有合理性,这些指标可以合适地反映出高校的财务运行的某方面特征。筛选优化指标,以极大不相关法来研究调查对象的各指标分类中的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指标的优化。在变量的相关矩阵的基础上,计算分析一个变量和其它变量之间存在的线性相关程度。首先进行指标的相关矩阵R的计算,R=(rij),rij =Sij,(i,j=1,2,・・・p),rij是两者的相关系数,反映出其线性的相关程度。一个指标和其它指标之间存在的线性相关程度,亦为复相关系数,常记为?籽i,计算方法是R先分块,置换R中的第i行和第i列,归位于矩阵最后一行和最后一列,即R置换后R-irirTil,?籽2i=rTiR-1-iri(i=1,2,3,・・・,p,得?籽21、・・・、?籽p2,得到的最大值是指它和其余变量的相关性最大,指定的临界值为D之后,若?籽2i>D,就删去该指标i,达到了指标的优化。通过真实的数据分析材料,可发现高校财务的综合评体系合理优化地选取了指标,指标基本反映了不同方面的情况,过度重复反映同样的情况的指标基本不存在,可全面有效地进行高校财务的评价。

在综合评价工作中,是否合理地选取评价指标以及对评价指标的分类,直接对综合评价的结论产生影响。但是指标越多越全面是一个误区,指标不是越多就越全面的,如果指标太多了就容易造成信息的重复,但太少了又可能缺乏足够的代表性,而使得评价出现片面性。如果对指标的分类不合理,也会使评价的结果无法正确地指导实际工作,评价的目的性没有明确体现。在设计评价指标时,既要对评价研究的目标任务的考虑,又要与客观现象所具有的特点及规律相符合,具有科学合理性。经过以上初步对指标的分类和优化选取两方面分析,粗略地研究了高校财务综合评价体系的指标体系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还是十分可观的。高校财务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指标的分类以及优化选取都是比较适当合理的,对高校财务的运行绩效能够较全面反映出来,而且各个指标所反映的信息在互补中增强了整体的评价效果,当然指标的分类和优化选取上需要不断改善,以促进教育管理的发展。

五、结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推动下,高校教育体制不断深入改革发展,教育部更加重视高校财务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建立并完善高校财务评价系统,对高校财务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加强对高校财务综合评价体系的指标体系的有效性研究的深入,指标的分类和优化选取上进行不断的改善,促进科学合理的财务综合体系指标体系的建立,不断加强对高校各种资源的管理,提高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和管理水平,促进高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海兰、蔡明生、刘尚明:高校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其综合评价[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1).

[2] 杭建民、谢潜:高校财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效性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4(2).

高中化学标况精选篇14

关键词:汽车;传动系参数;优化设计

1.引言

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的好坏在很人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的性能和传动系形式及参数的选择和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合理匹配的程度。为提高设计质量,缩短研制周期,在设计阶段就要根据有关设计参数,对汽车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和排放进行预测。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现代计算方法的发展,计算机模拟计算方法为汽车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和排放预测提供了有效而准确的工具。

目前国内围绕汽车传动系参数的设计和优化 ,主要在以下儿个方而展开工作:①汽车传动系参数优化设计评价指标的研究②汽车传动系各部分数学模型的研究,特别是传动系各部分在非稳定工况下模型的研究;③按给定工况模式的模拟研究④按实际路况随机模拟的研究;⑤传动系参数优化模型的研究;⑥模拟程序的开发和研究。

2.汽车传动系参数设计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

汽车传动系参数的优化设计研究的重点是确定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匹配的评价指标。早期,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的评价是相互独立的。后来,一般用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加权值作为目标函数。随着汽车排放标准的提高,有学者提出在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的基础上引入了对汽车排放性能的考虑,这是基于发动机的最佳排放特性区与最佳燃油经济性区并不重合。因此,传动系匹配的最终评价指标是采用动力性指标、燃油经济性指标以及多工况汽车尾气排放性指标三者的加权值。

2.1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有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汽车原地起步连续换档加速时间作为动力性的评价标准。

以上指标反映了汽车处于极限情况下的性能。实际上,汽车的动力性与常用的使用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故此指标并不能定量反映汽车传动系匹配的好坏程度。所以,目前许多文献中引用驱动功率利用率(或损失率)作为评价动力性的指标 。

功率利用率(或损失率)反映了汽车动力性的发挥程度,汽车实际行驶时的驱动功率越接近理想驱动功率,功率损失越小,匹配后得到的动力性能越佳。

2 .2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

汽车多工况循环行驶的百公里油耗量 ,包括怠速、加速、等速、减速等循环行驶工况,是目前最常见的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

百公里油耗量是汽车基本性能指标,不能定量说明汽车传动系匹配的合理程度。因此提出高档位常速比油耗因子和发动机有效效率利用率作为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常用车速下比油耗 可以按一下步骤确定:

(1)确定常用车速

为常用车速系数,一般取0.6~0.8,; 为实际允许的最高车速。

(2)计算对应发动机转速

(3)计算发动机转矩

可根据发动机万有特性确定对应比油耗 ,求出高档常速比油耗因子和发动机有效效率利用率两个指标将让燃油经济性与发动机常用工况的油耗和效率相连,能较好的反映发动机经济性的发挥程度。

2. 3排放性能评价指标

汽车传动系匹配与发动机废气的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展考虑发动机废气排放评价指标对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意义重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因子是目前常见的排放评价指标。有学者提出 ,以多工况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单位里程的排放总量,也可以是多工况循环的总排放量 ,作为尾气排放的评价指标。

若采用主要污染物单位里程排放总量作为排放的评价指标。若采用多工况循环的总排放量作为指标,各量代表总的排放量。

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采用的是欧洲体系,因此采用欧洲排放标准作为基准标准,用实车多工况循环试验的排放值与标准值对比既可得到比排放因子。

3.汽车传动系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

3.1 汽车传动参数的优化模型

(1)汽车传动系参数的传统优化模型

目前采用传统优化设计模型的目标函数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双目标函数的加权值为目标函数;另一种是采用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和尾气排放性三目标函数的加权值为目标函数。目标函数的设计变量一般取变速器各档速比或采用各档传动比连同驱动桥主减速器的传动比作为设计变量 。这些模型的约束条件一般选择整车动力性要求,变速器速各档位速比比值的约束及道路附着条件的约束,尾气排放约束,再加上汽车燃油经济性要求的约束等。

( 2)汽车传动系参数的模糊优化模型

汽车行驶条件的复杂性使得传统优化模型在建立约束条件时,带有主观性的约束限值会影响到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从而影响到优化结果。对汽车性能的要求(即约束条件限值的取定)往往模糊,采用模糊优化模型则可使设计更加符合实际,从而获得最佳效果。

在建立模糊优化模型中,设计变量和目标函数与传统优化模型相同,只是在建立约束条件时,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约束条件的隶属函数,可选用按梯形分布的线性隶属函数,其过渡区间上下界采用扩增系数法确定,这样各约束条件中模糊约束过渡区间的上下界,在已知界值上乘以扩增系数即可。模糊优化考虑设计者对动力性要求的重视程度,扩大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从而使整车的经济性获得显著提高。

3.2汽车传动参数的优化方法

经典优化方法的数学描述较复杂,常见的是惩罚函数法和复合形法。优点是不必计算目标函数的梯度和海塞矩阵,只需大量的重复计算,在计算机上容易实现。

现代优化算法是兴起的启发式算法,主要包括遗传算法、蚁群算法、模拟退火法等。目前以运用遗传算法及其改进算法进行优化最为常见。各种优化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只有建立合适的模型,选用合适的优化方法才可得到优化目标。

4结束语

目前对汽车传动系参数的优化设计研究虽然已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用发动机动态特性场模型为研究主导,这样使研究模型更加接近汽车实际行驶工况。②对基于整车性能进一步的评价和分析,把汽车动力传动系的匹配与汽车的噪声振动特性、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等进行联合研究。③在传动系参数的优化计算中,对各种不同车型的加权因子进行系统研究,根据汽车的设计要求给日标函数中各分日标函数以不同的加权因子。④充分考虑汽车在不同工况下,如考虑弯道、坡道、侧滑和紧急制动情况对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⑤运用优化设计专用软件及先进的优化算法解决汽车传动系参数的优化设计,建立更加合理的优化模型。

参考文献:

[1]何仁.商高高.汽车动力传动系参数的优化方法[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2000( 6): 61一64.

[2]张京明.崔胜民.汽车传动系参数的模糊优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 10): 1322一1324.

[3]汪超.汽车传动系参数优化的改进遗传算法[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5 ( 2) : 36一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