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范文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0-08 10:05:12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精选篇1

关键词:古典文学;现代文学;理念

古典文学作为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古典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殿堂中最为璀璨的一部分,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文学描写和古人表达思想时的细腻与丰富。要让中学生领略到传统文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就需要当代初中语文教师将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理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将传统古典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学生。

一、学会正确认识古典文学

1.现如今的中学生都很惧怕古典文学

许多中学生在文言文的课堂上,普遍都具有排斥和厌烦心理。认为古人的东西都是晦涩难懂的。而且年代也十分久远,没有必要进行学习。这样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古典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发展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恒星,是任何文化都无法替代和无法比拟的。

2.转变中学生错误的观点,加深对古典文化的认知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灿烂多姿。一直都是中华儿女为之骄傲的精神港湾。正因为这种古典文化的深度和广度,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喜欢追求新鲜的事物和新鲜的思想,却早已将古典文化忘在脑后。就是因为如此,我们就必须从平时的初中语文古典文化教学中将这种“追根”的思想调动起来,认识到进行古典文化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古典文学的学习本身就比较难理解

如果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把本身就让学生难以接受的古典文化课堂便得更加不愿接受。所以只有将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才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保证学习的激情和学习的动力。

2.教师在进行古典文学的教授时,要有一颗不畏艰难险阻的心

教师强硬的知识水平是基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才是引导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制胜法宝。只有教师将枯燥的课本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

三、将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理念相结合

对于初次接受古典文学的初中生来说,古典文学还是很陌生、很枯燥的。尤其是生涩难懂的文言文更是让课堂中的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来。这时就需要教师以一个全新的教学方式将古典文学与现代化相结合。让学生对古典文学不再感到陌生和难懂。比如在进行文言文的讲述时,可以先把文章的背景和涉及的人物事件做一个小小的规划,借助现代多媒体的方式制作教学课件,生动地将文言文转化为现代文,方便学生的学习。这样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文言文有兴趣,这才是今后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重要动力。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精选篇2

关键词:大学语文 古典文学作品 价值 现状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231-02

大学语文是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的在于对大学生语言文化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大学生们人文修养的提高。对于非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大学语文课与专业性、针对性较强的专业课和技能课有较大不同,它的存在在于增进非文学专业大学生语言文学修养。大学语文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要考虑到对学生语言和文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考虑到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大学生必须能够读书、能够作文,语文课就是很好的训练场地,古典文学作品都是先人留下的宝贵,必须熟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我国传统文化凝结的精髓,具有独特的个性风貌和高度的审美价值,时至今日,它们仍具有重要的人文教育价值。因此,在探讨现阶段大学语文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减少的现状前,首先应对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有一定认识。

1 大学语文中古典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价值

古典文学作品是我国数千年来古人智慧的结晶,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民族精神的塑造和民族情感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对于现代的学子来说,古典文学作品仍然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教育价值,是大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1 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内涵能够激发大学生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在不断向前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文化在积累中日趋深厚,最终形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为一种“仁爱、爱国、诚信、知礼”的内质,被人们一代代地传承下来。从《老子》中的“上善若水”,到《孟子》中的“老吾老,幼吾幼”,再到黄宗羲《原臣》中的“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都可以看出从古至今我国文人志士都在将“仁、爱”为己任,前赴后继地追寻和践行着传统美德。从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已经提出君子应“修身齐家”的观点,历代文人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贯穿着对国家、人民、自己的理想抱负,并为此不断努力,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通过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古人知礼诚信等美好品格必然会对大学生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

1.2 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获得文化归属感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继承和发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对古人人格、精神的认同、继承和发扬。正是有了这些人一代代的思想基础积累,才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基调,历代文人的人生道路和人生态度中其实包含着很多值得被人们关注和挖掘的人文精神因素。大学生们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解读过程,实质上也是对作家思想感情、人生选择的了解和品评,是对作家优秀品质进行弘扬的过程。学生们喜欢屈原的《离骚》,喜欢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对杜甫心怀敬畏,这些都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在认同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在不知觉中模仿和学习他们的人格精神。比如大学生们对陶渊明作品的喜爱,就是喜欢其中透出的率真和自然,对杜甫作品的喜爱则是其中透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透过这些古典文学作品,大学生们处处都能感受到自身内心深处相同的呼唤,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获得文化归属感和安定感。

1.3 大学语文中的古典文学作品可促进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

大学阶段的学习正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除了对本专业课程认真学习外,还应多进行课外阅读和学习,以实现全面发展。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还存在着普遍偏低的问题,比如行为举止不够雅观,对长辈、老师缺乏礼貌等,在生活方面不少大学生过分依赖父母,自我中心主义较强,将传统的谦仁礼让抛之脑后,对同学、班级缺乏热情和关心。新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包含主题众多,概括来说主要为仁者爱人、和而不同等,从这些主题也可以看出《大学语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培育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大学语文》中选取的古文基本都包含着理想人格因子,如司马迁《史记》中的《魏公子列传》,其中记述了信陵君保存赵国的事件,从中可以看出信陵君的不畏、不矜富贵的一面,他的真诚与坦然透过文字扑面而来,《汉书》中的《苏武传》记述的是苏武出使匈奴的事迹,从中可以深刻感受到苏武的爱国之心。这些古典文学作品所透出的人性美好品质一面,都能够感染阅读者,对促进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2 现阶段大学语文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减少的现状

古典文学作品对大学生们的影响和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从当前阶段大学语文教材来看,其中古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却一直在减少。概括来说,主要呈现出以下现状。

2.1 大学语文古代文学教材和教学以中国文学史为主

明代以前,中国古代文化的正宗为诗词歌赋,杂剧、传奇、小说都属于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类别,要进入社会主流诗词唱和是必不可少的。清末科举被废除之前,对古代文学的学习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写作能力和艺术品位的提升,文言文和旧体诗词写作在当时是读书之人必学的功课,唐宋诗词和韩柳古文也各有其实用价值。后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科举制度的废除,尤其白话文运动后,古典文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开始成为“文学遗产”。

由于受到西方风气和白话文运动的影响,大学讲堂学习文学逐渐由过去的富于灵性感悟的“文章学”过渡到条贯系统的“文学史”学习,中国文学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但当时的士人还仅仅是将文学史作为入门中国文学的拐杖,希望学习者通过中国文学史由浅入深地学习古代文学,并没有将其作为古代文学学习的主流。随着胡适等人反对文言文开始,古代文学开始被列入“国故”之列,至此后古代文学自然就成为不适合青年学生模仿的文学,古代文人的偶像作用轰然倒塌,大学语文中的古代文学也开始重视文学史的教授而越来越忽视古典文学作品的学习。

20世纪40、50年代之前,很多大学语文教师都是作家、诗人兼学者,之后的大学语文教师能够亲自作文的越来越少,教师本身对古典文学作品的了解就不够深刻。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学部分,基本都是通过文学史来完成的,古典文学教育实质上已经成为“史学教育”,在泛政治化严重的阶段,阶级性和人民性成为评价古代文学优劣的重要准绳。改革开放后,大学语文古代文学的教材依然以文学史为框架,直到今天大学语文中的古典文学作品越来越少,教学基本以文学史学习为范式,学生虽熟知文学史上的各个人名却很少真正去翻阅古典文学作品。

2.2 大学语文教学对知识的系统性与古代文学的特殊性顾此失彼

现阶段大学语文教学几乎皆以文学史学习为主,严格来说这种模式虽然较大程度地泯灭了古代文学学习的本质,但并非完全一无是处。现阶段大学语文教材中分章分节的写作形式与现代大学的教学模式更加相符,课堂上教师对时间和进度也更容易控制与掌握,学生们在笔记和知识梳理方面也更加方便。但古代文学教学演变到今天的大学语文教学,并非仅仅出于便利,更多的是出于现代学术形态的考虑,与传统文章流别一类著作相比,现代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史更加符合“科学”特征、也更加“系统”。很多学者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更能够帮助古代文学找到出路,都能却无法让学生掌握我国文化和文学的精髓。

近百年来,我国教育界一直在力求先进性,对传统文化失去了信心,有关一个时代的文学或一种文体的研究越来越少。现阶段人们认为古典文学作品并不能算真正的学术研究,只有系统性的、具有归纳性质的才算得上真正的古代文学学术研究,无论教学还是治学都应遵循进化的观点。1949年后的大学语文教学,除了对科学性和系统性进行强调外,同时将政治性置于其中,尽管现阶段这种现象已经得到极大改观,但古代文学的课堂仍然着重知识的宏大性和系统性。而古代文学本身是以作品为支撑的文学,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能完全按照年代、人物来分门别类系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史虽然都属于人文学科,但知识特征却完全不同。学习中国古代史,学生并不能了解当时的具体文学作品内容和范式,并不能真正感受到当时的文学意境。古代文学是一种饱含着情感温度的课程,而能够激活这种温度的只有古典文学作品,但古代文学从文学作品向文学史的过渡,无疑会导致大学语文教学对知识的系统性与古代文学的特殊性顾此失彼。

3 对现阶段大学语文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减少的思考

现阶段的大学生们在学习古代文学之前,很少接触古典文学作品,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学习使他们身处云里雾里,对中国古代文学并不能有真正的心得体会。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个时期一样,高等教育的教学主体对古典文学双双无视,现代大学生古典文学功底较低已经成为无可辩驳的事实。可以断言,如果大学语文教材一直如此忽略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古典文学真的会变成一种“死”的文学。因此,现阶段大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大学语文教学课程开设的真正功用和成效及语文教材中古典文学作品减少进行思考。

对中国的语言来说,古典文学无疑是其根基所在,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20世纪之前的中国文献,由于都是文言所著,几乎都可以列入古典文学,说得直白些,中国文化几乎全部存在于古典文学作品中。古典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虽然数千年来历史发生了无数的变化,但古典文学作品所传承的精神内涵却并没有太大变化,通过古典文学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千百年前的中国,就像跟古人对话一样明了千百年前的中国文化。正是古典文学作品的连接,促使我们的传统文化继承不会被中断,才推动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如果没有古典文学作品,现代的语言和书写将会失去自己的文化之根,处于游离状态,网络语和流行语的夹击将会使我国的语言与文化越来越芜杂而贫薄,而语言与文化一旦芜杂,民族智力与创造力也将失去维系的重心。

针对这一现状,大学语文古代文学教学的当务之急在于将其以文学史教学为中心向以古典文学作品为中心转变,正本清源,在课堂上迎接文学本位的重新回归。应立足当今大学生的实际水平,重拾中国古代的诗学和文章学,不再将古典文学作品看做“文学史参考资料”的存在,而是将“中国文学史”转变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对古代诗歌的分析应立足古代的诗学,对古代文章的分析立足古代文章学,将文学史上的每个名字都与其作品对上号,每个朝代的文章都与其时代特征对上号,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和细腻地感受到古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学技巧。可以对西方的文论和美学系统学习,然后将其与古典文学独特的艺术价值进行比较,从而在双向的理论体系和范畴下更好地认识我国古代文学。

大学语文教材在对古典文学作品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不仅应考虑到古人与今人审美标准的不同,同时应对各个朝代、各种文体的代表作尽可能地选取,对那些直到今天仍然拥有旺盛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加以选讲。此外,为了让下一代对古代文学精髓可以真正领悟,在对古代文学作家作品进行讲析时,最好将西方文学理论范畴实施闲置,通过古代诗学和文章学对古典作品进行分析。当前大学语文教材应重开“历代作品选讲”,将古代文学真正地激活,使其由一种已死的“遗产”转变为一种仍然活在当下的文学,并促使其融入当代文学和文化的建构之中。

参考文献

[1] 王娟.关于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古代文学教学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4,2(15):21-22.

[2] 胡辉洲.学习文化的构建与文学经典阅读[J].文学教育(下),2010,1(1):44-46.

[3] 田维武.文学经典阅读及其思想教育功能[J].文学教育(下),2010,4(8):77-80.

[4] 邵炳军,张静,路艳艳.文学“元典”教学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应给予更有力的关注[J].中国大学教学,2007,2(28):33-36.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精选篇3

【关键词】古典文学 网络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033-02

一、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教学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古典文学教学脱离现当代生活

“大学语文”中的古典文学教学,目前从大多数课堂教学来看,还是局限在“说文解字”上,未能有效地结合当代生活特点,开拓和延伸古典文学丰富的内涵。其实,古典文学中的许多篇目与当代生活是紧密结合的:陶渊明的“饮酒”、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苏轼的词等等,对于现当代浮躁的心态是一帖很好的清火剂。甚至文学源头的《诗经》中的“蒹葭”,也是教育当代大学生坚忍不拔地追求精神的好教材。

2.古典文学教学脱离网络

由于不少古典文学教学者在教学时脱离了当代生活,这就很难运用当代生活最前沿的网络科技。在不少教古典文学教师的眼里,古典文学与网络生活的结合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网路传播知识的功能是无所不包的,自然也包括古典文学。只要我们更多地从思想、情感、人物的个性之美去解读古典文学,就很自然地与网络生活发生有意思的联系。

3.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可开掘中国丰富的文学资源

中国的古典文学资源十分丰富,但面对90后的大学生,因为古典文学显得“老”和“厚重”,他们不买账,许多气势非常强盛的古典文学资源被束之高阁,难免可惜。但我们如果能将古典文学与当代网络生活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好比将骨头熬成骨汤给他们喝,这样,不仅使学生学有所得,更主要的是对中国的古典文学十分丰富的资源一次有效地开掘。

4.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是古典文学教学的必然趋势

时代在前进,古典文学教学也不例外。当许多领域从互联网上领略到新传播媒体的优势,我们理应顺应这一不可抗拒的世界潮流,以吸引新新人群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热情。同时,教古典文学的大多是相对年龄较大的老师,这何尝不是他们的一次重新学习、提振的机会呢?将古典文学教学与网络有机结合,不仅让当代大学生学得有味,也是顺应古典文学在新时期的教学,它的深远意义在于:如果这真的成为大多古文教学者的一种教学模式,这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其宝藏,甚至引导成群的青年学生以现代的眼光和心情欣赏中国的优秀的文化,这对于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二、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教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1.古典文学教学与网络结合的可能性

网络文学如今虽已成为当代文化视域中令人瞩目的对象,表面看来是对传统文学的一个颠覆,但我们仔细留意就不难发现,它其实与古典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最明显的表现在语言运用的沿袭上,网络文学的文章命名、作者笔名、专栏名称等,多有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古典诗文句子。如著名的武侠沧月的名字,就是化用李商隐的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我们指出网络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关联性,就为我们的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教学提供可能性。

事实上,现在很多的光盘、影像资料都已经将古典文学的相关内容纳入其中,只是我们的古典文学教师未能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上。我在教“春江花月夜”一文时,充分运用了互联网的特有功能,不仅在文字条理上通过课件给他们清晰的印象,还播放了“春江花月夜”的音乐,让他们在听觉的享受中理会文字美妙的意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古典文学教学与网络结合的前景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有着良好的语言感受能力,他们喜欢生活化、口语化、生动灵活的语言风格,也就是说,喜欢直接、随意、形象的语言。我们若能将古典文学中富有生命力的东西与现代网络相结合,无疑是从中提取精华的部分给学生,这将会受到他们的欢迎,也会极大地调动学生认真学习传统的经典的文学作品的兴趣。这对于他们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前景。

3.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的创新性

无论进入“万方”或“维普”,输入“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关键词,检索命中的都是0。由此观之,此论题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一创新成果无疑会引起相关教师参与教改,并加深对古典文学教学与网络结合的理解,培养高职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快大学语文中的古典文学教学的改革。

三、古典文学与网络结合教学的途径

1.古典文学教学如何实现与网络结合

古典文学教学如何与网络结合?现在相关的论述大多是孤立地从网络文化语境的角度或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角度进行研究,很少有人指出古典文学教学与网络结合的具体途径。网络语言作为当代新兴的文体语言,其特殊灵活的表达方式与传统语言相比更具有创新性、随意性、简约性、容错性等特点。我认为,以下方法可以使两者实现结合:①在多种媒体功能的运用上结合。②在思想、情感、情景分析上的结合。③与现当代生活感受的结合。④在网络文化语境方面引导的结合(像易中天在讲解古典文学作品时运用现在的词语)。

2.利用电子信息库,浓缩古文学习资源。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类古代典籍浩如烟海,用纸媒图书检索系统去搜寻,不仅费时又费力,还不利于及时找到所需的资料。网络的出现,使堆积如山的古典文学,依然可以轻松的梳理,那就要看古文教学者是否能及时地利用电子信息库。当你将古典文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时,古典文学教学不再是咬文嚼字,这一变化将是惊人的。再说,当今社会的纸质出版物开始向电子出版物的转换,这已成为信息载体发展演变的一大趋势。作为古典文学的纸质物,也应顺从这一大趋势。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历代典籍总汇,如《四库全书》电子版、《四部丛刊》电子版都在相继问世,让足以汗牛充栋的古籍,浓缩在若干张轻巧的光盘上。古典文学的联结不再是排列的线性的,而是浓缩的网状的。

古典文学教学只要与网络相结合,它会向你展示全新、高效的超文本阅读与检索方式。你可以在几秒中之内锁定你所需要的目标,任凭你在历史文化的长廊上纵横穿梭。更为重要的是网络信息平台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你可以把古典文学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这样,当学生在阅读诗词曲赋时,就再也不会有枯燥乏味之感:学生可以从文字里听到美妙的古典音乐,也可以看到一个个古代人物的动画形象栩栩如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将文字的阅读和感性的视听有机地混合在一起,既符合90后读图时代的需要,也会大大提高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效率。

3.将信息资源链接到课堂教学

目前,可以说大多教师普遍拥有计算机设备,网络资源也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传统的古典文学课堂教学与文化信息资源实现链接的条件已经具备。但主观上你是否有意识地将它们链接,这是古典文学教学者首先要解决的思想问题。计算机设备可以说是既简单又复杂,但仅仅从与古典文学教学结合这点来说是简单的。从关键词的输入到点击,从复制到粘贴,一旦当你习惯了将信息资源链接到课堂教学,也就意味着你在古典文学教学上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你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的模式也都随之发生巨大的变革。

有了网络信息资源,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沉默与缺席,教师要从讲坛上的“讲者”变成材料的设计者与组织者、材料的理解者与发挥者,整个过程仍然要“讲”,讲要点、讲重点、讲心得。既要将古典文学的神韵呈现在学生面前,又要激励他们自身到网络世界中找寻那些具有人文精神之美的诗文,使有形的接触和无形的熏陶相得益彰。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信息库里,教师应该做一个高明的引路人,为学生引导一条通向知识圣殿的路径。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将传统古典文学的课堂教学与现代的信息资源有效地链接起来。总之,教师怎样用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去构建网上古典文学学习资源,这是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4.树立信念,更新观念。

从事古典文学的教学者承载着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它需要教学者树立信念,更新观念,用现代化的手段让学生汲取古典文学所蕴含的思想精华,意识到古典文学是我们这个群体的根,是我们整个民族的魂。“古典”与“现代”是两个泾渭分明的概念,但它们可以互相融会贯通。只要更新观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古典文学的凝缩美可以在现代生活中得以全然地融化,而现代丰富的生活内容,也将为古典文学的新解注入新的激情。越来越多的古典文学教学者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是拉近现代人与传统文化距离的有效途径,这对于古典文学教学顺应时代要求至关重要。让我们用新的观念在课堂上尽情演绎古典情怀,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我们古老灿烂的文明与文化,让更多人感受古典文学独特的魅力,让古典文学成为他们心灵的永恒寄托。

参考文献

1 魏鸿雁.谈多媒体课件在古典文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6(3)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精选篇4

一、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资源的利用

提及网络与古典,人们恐怕立即就会联想到“大话”、“恶搞”,对“经典”的戏谑、颠覆、篡改,等等。这里,网络作品对经典乃至整个古典文学的态度是游戏的、嬉笑不恭的。然而,深入网络文学的丛林之后,我们会惊讶地发现,颠覆、恶搞只是极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严肃认真的学习、肯定性的模仿、有意识的资源利用。

纵观网络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大量的古典文学资源的蛛丝马迹。这最明显地表现在语言的沿袭上。首先是命名。网络文学的文章命名、作者笔名、专栏名称,多有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古典诗文句子的。如著名的武侠沧月,其名就是化用李商隐的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晋江文学原创网(

然后是行文。网络作品颇有在文中引用或仿作古典诗词的,它们或匿名不匿名地点缀于篇中,或被假托为文中角色之作。如起点中文网(

而有些网络作品本身就局部或大部分在模仿套用古典文学作品的行文。如久久的《富贵繁花录》(httpL///readbook.asp?bl_id=31553),号称“男版十二金钗”,行文也是一派《红楼梦》口吻:

今日却实在迟了,回了府里,已近午饭时分,早有家人小童接了,迎进上房去,几个贴身大童儿服侍着卸去宫妆,才歪了歇息,外面有人传:“姑娘来了。”忙掀帘子,已进了屋,初春天气,却没穿大衣裳,着了件雪白的箭袖,下面淡水蓝的裤子,未着靴,散了裤脚,也除了冠,只挽着发,越显得唇红齿白,眼清面润。进来了便嚷热,行了礼,也不上炕,便坐了下首椅子,一头扎在郡马怀里,又说今日如何玩耍,又说何处见到甚么有趣玩意儿,又说认识了什么朋友。郡马摩挲了她道:“我儿,起来说罢,闹了一上午,想是也饿了,怎的才这等天气就脱了外面大衣裳?跟你的那班丫头也是该打,什么都由着你性儿来,她们倒乐得少事,听说出去,连食盒也是不带的?这般不用心,你就该开革几个,换些人才是。你这么身娇肉贵的,不可纵容了奴才去。”

这用词、句式、描绘笔法、对话口吻,在在皆有《红楼梦》的影子。另外,像凤歌的《昆仑》(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资源的利用还表现在意象和情境的化用上。在一些网络作品的场景描绘、景物描写等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意象情境的踪影。如:

水晶在紫藤树下吹了一回短笛,见侍女们要清扫秋千架上的落花,连忙起身阻止。来到秋千架前,脱了鞋,裸着双足踩上秋千架。两个侍女一前一后,配合默契地推送起来,几下冲跌,秋千便高高荡起,架上飞花,扑簌簌撒了满天。水晶衣衫流黄,仿佛绿杨丛中一束娇阳,衣飞袂卷,语笑嫣然。(湖衣《乌夜啼》,

无疑,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花下弄笛”、“绿杨秋千”的典型意境。

梅树底下的清浅池子里,荷叶擎了几个翠绿的尖角出来,两只细细的蜻蜓正停在上面歇息,忽尔几片梅花儿飘下,惊得震翅飞去。(方谢晓《洛书·大荒志·血婴》,

很明显,这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境的化用。类似的意象情境还有“四季意象”、“江南意象”以及其它山川草木意象,等等。此等情境多数非作者亲身阅历,而出自想象,而想象的素材来源,大多数发自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这些意象虽经网络改建再创造,但其象征意向以及审美趋向大多仍是古典传统中的格局,如“春”之为生机烂漫、“梅”之为孤高清洁、“江南”之为妩媚秀丽,等等。

另外就是故实的摭取。在文学形象的构建创造中,网络文学中不乏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名物典故为依据,而发挥、而营造的。如林寒烟卿的《春色岂知心》(在网络文学中还可以看到许多其它形式的古典文学资源利用现象,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的审美性认同

对于与古典文学发生的这种牵连,网络作品是引以为荣的。作品中有引用古典诗文或典故时,作者往往特加注释标明,这固然是不愿掠人之美,却也隐隐透露着“无一字无来历”的得意和炫耀;而评论者的“颇有古风”、“古文功底深厚”等等诸如此类的评语,对双方都意味着一种很高的赞誉。这反映了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的基本态度:肯定、欣赏、赞叹、认同。

这种认同,首先来自对古典文学的高度艺术成就和优秀思想传统的景仰和企羡。如所谓的“红楼体”,这蜂拥群集的模仿就肇自对《红楼梦》的高度艺术成就和丰富人生意蕴的欣羡。又如网络作品中对古典诗文的借用,这常常表现了年轻的们对这些诗文中展示的襟怀气度、精神境界的追慕向往,如《任平生》、《诗酒趁年华》的命名与内容,都表现了对苏轼词中展现的那种超然荣辱、不计小利、豪迈奔放的积极人生态度的向往。

这种认同,更主要是对“古典”本身的认同。网络以古诗文命名自己或作品,不仅是表达自我,还有强调自己“渊源有自、出自名门”的意味,正如匪我思存在晋江专栏里说的,“匪我思存,以此ID来标榜自己曾经读过《诗经》”。作品中行文叙事的拟古化、古诗文的托名借用,则是在有意地摹拟一种“古典”的口吻,制造一个贴近“古典”的仿真现场。而那些借用或化用了古典文学意象的作品,其目标主要也不在推陈出新、酿花为蜜,而是借着这些古典诗文名篇中的经典意象、或那些极具鲜明的非现代特色的形象、或若干古代特有的器物名称等等,作为一种“蜜引”,引导人回溯到它的最初意象,从而强化自身与“古典”的牵连,营造出一种“古色古香”的气氛。所以,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的资源利用,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上的借鉴和模仿,而是把它作为“古典”的理想化身而在追求的。

这“古典”指示着一个遥远的起点,一段悠长的延续,一种深厚的经验知识智慧积淀,一种对“起源”的无限接近。当人们遭遇具体的生活疑难乃至陷入对生命本源的迷惘时,它为人们提供本体的支撑,知识论的解释,乃至实用的技术保障。

这“古典”还指示着与“现时”的绝对距离。这距离消解了一切现实社会的羁绊,被压抑的欲望得到骤然释放,自由放逐,作者与读者的“YY”(意淫)可以毫无忌惮地横行。

最普遍也最重要的,这“古典”指示着一个纯粹的审美对象与一个单一的审美过程。利用古典文学资源精心构造起来的“古典”,大多用词雅致,句式考究,摹状细腻,绘景绮丽,整个透着一股唯美、古雅、精致的情调。它不看重情节的紧凑起伏,虽然也编织些复杂曲折的故事,但都是伴随着相应的情境氛围的优美描写,缓缓行进。它尤其偏嗜对服饰器物的刻绘,不惜笔墨,精雕细刻,务求穷形尽相,造就出美轮美奂的效果。例如:

他的手指从绿头签上抚过,每一块牌子,幽碧湛青的漆色,仿佛上好的一汪翡翠,用墨漆写了各宫所有的妃嫔名号,整整齐齐排列在朱红填漆大盘里。身旁的赤金九龙绕足烛台上,一枝烛突然爆了个烛花,“噼叭”一声火光轻跳,在这寂静的宫殿里,却让人听得格外清晰……却不想一只手斜刺里过来握住她手腕,那腕上覆着明黄团福暗纹袖,她只觉得身子一轻,不由自主站起来。目光低垂,只望着他腰际的明黄色佩带,金圆版嵌珊瑚,月白吩、金嵌松石套襁、珐琅鞘刀、燧、平金绣荷包……荷包流苏上坠着细小精巧的银铃……(匪我思存《寂寞空庭春欲晚》)

这样详细精致华美的书写,不但使读者沉迷在惊奇、欢喜、贪婪的观赏把玩中不能自拔,而且令作者自己也陶醉在繁复的铺叙编织中不能自已。这样,“古典”被物化为一个“对象”,去满足作者与读者共有的“观看”欲望。这种“观看”不带任何认知与道德的目的,只是沉醉在视知觉的感官快感中。在这里,对象只是一个“形象”。但对象的物质性质在这里决不是毫无意义的,组成“古典”形象场景的物品往往有着名贵的质地、高昂的身价,如Ane的《好山好水好花儿》(一整座城池通体透亮,全部是由一块块切割打磨均匀约寸许大的宝石晶体堆砌而成,玛瑙翡翠胭脂玉猫眼绿紫水晶玫瑰钻……约两尺见方,映着玻璃外的天光和店堂内的柔和灯光,熠熠生辉,宝光流转,那样强烈的美感几乎要直接灼痛人的视觉神经。”一片奢华、贵重、华丽的形象堆积。所以这其实又是一种影像消费。

因而,这“古典”只是一个意象性的、审美化的乌托邦。它不是一种认知性的、对历史真实的好奇和追溯。虽然颇有在写作古代题材作品时大肆收集史料,在名物制度细节上极力凸显一种“历史的真实”,如匪我思存写《寂寞空庭春欲晚》时,“有大量的史实资料做参考,细节处基本与史实保持一致,比如太监与御医的名字,皇帝得病的时间,祈雨以及地震的时间,包括保定行围的时间都是按史实来的。参考的史料主要是《康熙皇帝的一家》及《清史稿》,以及一些这方面有所研究的朋友的大力支持”。(《当时明月——匪我思存访谈录》,

这种想象的“古典”乌托邦,也不同于古典文学传统中的“古典”乌托邦。古典文学作品中常常称道所谓的“羲皇上人”、“唐虞盛世”,等等,也梦想着一个遥远的古老时空中的黄金社会,但这种古典的“古典”理想基本上是一种伦理性的向往和假设,是作为当时社会的伦理状况的对照而构建的一种参照系。而言辞再古雅、意境再古色古香的网络作品,其间充斥的,也是完全现代的生活理念——突出的现代个人主义色彩,强烈的自我意识,往往还夹带着对某些古代习俗观念的质疑和批判,等等。“古典”在这里完全构不成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它只是经由作品的语言修辞、叙事行文、情境意象等等显现的一个情境,一个背景,一种审美氛围,并不具备一种实质性的内容。

这样的一个“古典”无疑大不同于古典文学本身的“古典”。后者中沉重的历史积淀、深厚的现实精神、丰富的人文意蕴,都在前者里被抽离了,只剩下一个空洞的“形象”,满足网络文学的审美欲求。因而,网络文学对古典文学的认同,是片面的、架空的审美性认同。

三、网络文学的古典文学“传统”

但这个“古典”并不是网络文学的独造,它本来就蕴藏在古典文学以及传统文化之中。以“古”为尚,崇古、复古的风气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传统,到“古”中去寻求生存根据和解决现实人生问题,这在古代文人那里也形成了一种习惯。而出世、隐逸更是诗人之一宗,对十里红尘的厌倦与对世外桃源的憧憬于古典诗文中简直无时无处不有。而细腻肖似的摹状与华美的形式追求亦是古典文学中不绝之一脉,咏物诗赋、西昆体等等都是典型的代表……因而,这“古典”也可以说是古典文学传统在网络文学中的延续。

从现实的学术发展与文化进程来看,古典文学乃至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现代已然断绝。在当代语境中,古典文学已经作为文学遗产被封存起来了,作为生长于现代汉语语境和当代媒介文化土壤之中的语言生物,网络文学实际上已经断绝了与古典文学传统的血脉传承。但是,在民族审美心理模式、民间无意识沉淀以及现代汉语语法中,却仍有启功所说的“血小板”似的因子遗存下来,顽强地活动着作用着,传递着民族文化的最深层的血脉。①所以,网络文学与古典文学在“古典”这一理想上的契合,并不是偶然的一拍即合,而是有着深远的内在的历史文化关联。总之,网络文学的“古典”理想,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内在的心理趋向,都体现了与古典文学乃至传统文化的关联传承。

但是,现代社会毕竟是现代文化为主体文化的社会,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古典文化只是作为古典残片生存下来,完全不能构成一种有力的、能够自我传承的“传统”。它能够存活、能够起作用,必须依赖现代文化的激活、接济、注入。所以现代社会中的古典文化实际是嫁接在现代文化粗壮的枝干上、赖现代文化才得以重生的寄生性的文化。它“已不再是古代的古典文化本身,而是现代性中的古典传统”,王一川称之为“后古典性”②。

而这传统表现为什么形态,对现代文化发挥什么样的影响,这不由它本身决定,而是由现代性决定的。对生活在现代性社会里的年轻的网络而言,伴随全球化浪潮冲击而来的现代文化淹没了他们,给予他们几乎噎食的餍足,但这不劳而获的文化饲养使他们深深不安,他们想寻找一个根基,给他们一个深远的牵连的幻象,使他们得到安慰;现代社会高度商品化,极端功利,拜金主义盛行,人们丰富的感性和想象被生存的压力挤压成了“单维”,他们需要一块逃离的飞地,使他们得以尽情释放心灵的梦想;现代社会高度技术化物质化,物欲被人为地膨胀乃至影像化、符号化,生存“形象化”、审美化,他们需要一个对象展现足够把玩观赏的细节和精致,满足人们的审美消费欲望。这些需要投射到古典文学传统中,便营造出了这样一个“古典”的幻象。从这一点来看,网络文学的“古典”其实又是对古典文学传统的扭曲、异化、割裂。

如此一来,网络文学中的古典文学“传统”呈现出复杂的情态。一方面,它是一种断裂,一种肢解,另一方面,在这断裂肢解中它得以延续前行。网络文学的“古典”理想决定了它所模仿借鉴的对象是有所倾斜的,一般多是一些抒情性较强、偏重于景致的铺陈、比较含蓄婉约的作品,它所营造的“古色古香”的氛围一般是富于形式美、讲究细节、精致、繁复、阴柔的形象。因而,网络文学的“古典”是狭隘的,实际上摒除了古典文学中大量的现实主义的、富于批判性的部分。因此,古典文学传统在这里实际上被肢解了。它里面丰富的人文意蕴,深厚的历史积淀,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都被抽空为一个审美化的“形象”。因而,网络文学里的古典文学传统实际上只是一个标签,一种形式,一个点缀,这“传统”在网络文学中是断绝的,支离破碎的。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精选篇5

关键词: 文学经典; 意识形态; 文学性

abstract: ancient literature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re two forms of concept, and so are ancient literary classics and contemporary literary classics.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s a factual description while ancient literature is an explanatory concept. ancient literature agrees with ancient literary classics whereas contemporary literary classics mean borrowing and variation of ancient literary classics, hence containing unavoidable imaginative elements. a confusion of these distinctions will result in some unnecessary theoretical perplexity, which occurred as the view of ideology of literary classics. with the removal of this confusion, we will discover the two side of literary activity, that is, literary classics and literary character. the hierarchization of these concepts means mainly a diagnosis, which is preliminary but won't continue till all related concepts are discriminated.

key words: literary classics; ideology; literary character

说到文学经典,我们就忍不住地想哪些文学作品是经典,比如我们会想《红楼梦》是经典,李白的诗是经典,《三国演义》是经典,《阿q正传》是经典;有时我们也认为《平凡的世界》是经典;我们也问这样的问题:当代文学里哪些是经典呢?大众文学里哪些是经典呢?如果例子想得少些,我们还能明白地说说文学经典指的是哪些,但一旦想起的例子多了,我们就会陷入迷惑,好像经典有很多种,每种经典的涵义都很不同,让人越想越糊涂。

一般来说,我们都注意到经典的树立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文学性,我们也叫它审美内涵;一是意识形态,就是各个利益集团不断争斗,为了自身的利益树立对己有利的经典。有学者认为经典之树立在于文学性,有学者认为主要是意识形态的作用。无论怎样,这两方面的争斗构成经典问题的主要讨论范围。但一般来说,学者们都注意到单纯从意识形态出发或单纯从文学性出发都会带来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所以往往采取调和的思路。也有学者看到经典有不同的层次,比如,我们谈论杜甫的诗作与谈论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是不一样的,前者具有一种成熟的风格和均衡的品质,如果有人否定杜甫的诗是经典而且言之成理,那可真是一个划时代的批评家了;后者则是实验型的,本身有一定缺陷,但引起人极大关注。我们一般把前者称为古代文学经典,而把后者称为当代文学经典。[1]119这样的区分是恰当的,但如果在古代文学经典和当代文学经典中都发现了一致的文学性或一致的意识形态作用,就再次把两个层次混淆在一块儿了。

我们一般思考经典问题的时候,都是沿着“经典是如何树立的”这样的思路进行的,这里试图另换一个思路,就是考察一下我们是怎样谈论经典的,不同的谈论方式是否有不同的涵义。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治疗”意识形态论带来的一系列混淆。

为了简便的缘故,在这儿首先提出经典的层次划分。我们一般在三个层次上谈论经典:一、古代经典,制作一系列的规则;二、古代文学经典,这是从现代文学观念看的,重点在文学形式上;三、当代经典,我们依据它来判断当代文学。从三个方面来说,经典都具有史的价值,都是在树立规则。

一、 经典是与生活的交织

英文里说起“文学经典”的时候有两个表达,一个是literary canon,一个是literary classic,都有规则或传统的意思。实际上传统就是规则,我们遵照传统而行事就是遵照传统给我们树立起来的规则行事。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经”与“典”是两个词,但两者的涵义大致是相通的。《说文解字》认为“经,织也。”《辞海》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释:“经,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说文》里的释义是比较古的,与经的原意比较接近。织是什么呢?是织入其中的意思,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形成规则,无论是经还是纬,都是赋予形式,使物得以显形。一块布,如果没有横线和纵线怎么织成一块布呢?所以“经”是一种条理化的规则。我们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如果没有一些规则把它们织到一起,就是混乱的,但一般来说,各个行为之间都会有一些关联,这些关联就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把它们确定下来,使人们有章可循,这就是“经”的作用。“经”一旦树立,就会产生规约人们行为的作用。有了经,人们的行为就有了遵从的规则;二是与人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经”为人们的生活树立起规则,但不是说从此之后,这个规则就从人们的生活中独立出来,与人们的生活不相关了。“经”就是与人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的,古代不断有释经的行为,甚至有为了某种目的而造伪经的行为,这都是看到“经”实际上是交织在人们生活中的,它不是孤立地存在于某个高高在上的所在,向我们放射无比耀眼的光芒,那样想实在是一种误解。我们说经典的树立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为什么树立经典?因为有需要。什么样的需要?可能是政治生活,可能是经济生活,可能是道德生活,可能是文化生活,等等。当然在古代,没有分得这么清楚,它是一种混合的规则,它可能就是结合着某种政治需要、文化需要等等而树立起来的文本典范。作为一种规则,它就不可能仅仅是文本表述自身的规则,它还包含着政治规则或者文化规则等等,就像《诗经》,它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或者它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它可能本来就如《礼记·王制》所言是天子 “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注: 以上所引为《诗经》的采诗说,另有列士献诗说、孔子删诗说。参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1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0-61页;亦见陆侃如、冯元君《中国诗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后来演化为各种有教养活动的交流平台,所以你会看到对于《诗经》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些解释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觉得不可思议,但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它就是那样恰切。

与“经”相连的是“典”。“典”的原义则为常道、法则。《尔雅·释诂》解释道:“典,常也”,“典”主要是一种树立起来的规则,而“经”不仅有这层意思,它还显现出一种形成的过程,显现与生活交织在一起的层面。“经”与“典”的词意在古代中国基本可以通用。可见在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就在于树立规则,同时它又与人们的生活编织在一起。古代政治阐释和伦理阐释是主要的两条途径,所以古代的经典主要偏重于这两个方面。但这样是否就能说经典的树立是政治意识形态的事呢?进而说文学经典的树立也同样是意识形态所致?

可以看到,诸多主张意识形态论的学者对此会持肯定的答复,而且看起来好像也顺理成章,因为古代经典的树立就是与生活中的各种政治、经济、伦理关系纠结在一起的,那么经典也正是在各种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的。但是我们看到,意识形态论有一个潜在的预设,就是文学与其他部分是分离开的。文学,有它独特的领域,它与其他意识形态部分有一个边界隔开,哪怕这个边界是非常模糊的。其实,强调文学审美内涵的观点也同样假设了这一边界,而且会把这个边界划得更清晰一些。这样思考经典问题,就会假定文学一直有其自己独特的性质,它或者拒斥其他因素的侵入,或者接受其他因素的侵入。但古代是否有这样的文学性呢?回答是否定的。可以说,这样想是拿现代文学的性质衡量古代文学。

二、 古代文学经典的涵义

我们先要说说“文学”这个概念。据乔纳森·卡勒说,“文学”(literature)一词晚到200年前才具有现代意义的,我们可以在18世纪末德国浪漫主义中找到它的踪迹,或者是以法国作家斯达尔夫人于公元1800年出版的一本书《文学与社会建制的关系》为标志。那么,什么是现代意义的文学呢?就是一种以想象性为主的写作。[2]21西方“文学”概念的演进与中国类似。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文学”概念,但有相近的“文”的概念,只是这个“文”的概念比较驳杂,中国学术传统讲文史不分家,“文”这个概念也是如此。当然从魏晋开始,开始有了注重形式因素的“文”,与现代意义的“文学”概念相近,但在漫长的历史中并不占优势。比如宋太宗(977-984)时期修纂《太平御览》中“文”的分类为:1.序(文);2.诗;3.赋;4.颂、赞、箴;5.碑;6.铭、铭志、七辞、连珠;7-8.御制;9.诏、策、诰、教、诫;10.章表、奏、劾奏;11.论、议、栈、启、书记;12.诔、吊文、哀辞、哀策;13.檄、移、露布;14.符、契券、铁券、过所、零丁;15.品量文章、叹赏、改易、诋诃;16.思疾、思迟;17.著书(上);18.著书(下)、幼属文;19-20.史传。

离我们最近的清代,人们对“文学”的看法也与我们现在完全不同。比如清代张英、王士祯等撰的《渊鉴类函》中文学类分为:1.周易、尚书;2.春秋、礼记、史;3.书籍、帙、诵读、写书、藏书、校书、求书、载书负书、赐书、借书;4.文字、著述;5.文章(敏捷、叹赏);6.诏、制诰、章奏、表、书记、檄、移、图、谶、符;7.诗、赋;8.七、颂;9.箴、铭、集序、论、射策、连珠、诔、碑文、哀辞、吊文;10.儒术、劝学、善诱;11.讲论、名理、好学;12.博学、幼学、从学、同学、废学;13.笔、砚;14.纸、墨、策、简、牍、札、刺、券契、封泥。

由此可见,现代意义的文学不过是古代“文”的分类的一部分而已。

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一词是晚清以来才由日本转译过来的。近代日本先借用中国“文学”一词来译literature,词义缩小定格为“以语言塑造形象来反映现实的艺术”,再传回到中国,成为后来中国“文学”概念的一个主导方向。[3]362但也不是说,这个译法一经传入,“文学”概念就再无疑义了,实际上,“文学”到底指什么经过了二三十年的探讨,这主要表现在20世纪初文学史写作上。如何书写文学史,如何确认文学史中的经典,这经过了一个不断变动的过程。[4]

我们看到,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文学的涵义都有演变,古典涵义与现代涵义有很大区别,而我们现在使用“文学”这个概念的时候,基本上是在现代涵义上使用的,因此我们在古代作品中用到“文学”一词的时候,要有一些历史意识。可以说,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构成方式。现代文学是在现代“文学”概念下产生出来的,它也包含对古代文学的追慕,但主要部分是文学的自觉。而古代文学则是现代的一种解释机制,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很多作品是具有强烈的形式美特性的,比如诗赋词曲,但对古代“文学”的整体规划却是以现代“文学”观念为基础的。

文学史本身就是由经典树立起来的。我们在文学的历史中发现,古代有很多作品很符合我们现代的文学观念,因此我们很自然地将其称为文学经典。当我们谈论古代文学经典的时候,我们就是有意地忽略掉与文学无关的一些意识形态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发现哪些作品更具有形式审美内涵,这当然是以当代的文学观念在古代寻找“源流”,而且这样做是很有意义的,但不要忘了,任何溯源的举动都是一种阐释,假如在谈论经典的时候把这一假定忘记了,就会倒流为源,以疏为典。我们把古代文学经典从政治、道德语境中剥离出来,这本来就是一种解释,假如我们解释时,把它当作确定不变的事实了,就会发现古代文学经典是格外受到外部意识形态因素影响的。我们承认,古代经典(而不是文学经典)根本脱不开意识形态的干涉,但古代经典是一个事实性描述,而古代文学经典则是一种文学史解释,两者根本不是一种存在方式,虽然我们面对的可能是同一个对象,比如《诗经》。

所以文学经典的树立与古代经典的树立还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当然认为《诗经》是文学,但不等于说《诗经》经典化的过程就是文学经典化过程的一个范例,如果这么说就要犯错误。当然我们说古代文学经典的时候也就是指《诗经》、《史记》等等那些在古代负有文学之外使命的作品,这并不矛盾。同样是《诗经》,古代人看它与我们现代人看它完全是两个角度,我们也说《诗经》是文学经典,但我们说这话的含义不同于古代人说《诗》为五经之首的含义。所以不要把文学经典的《诗经》等同于古代经典的《诗经》。我们说的是同一个东西,但看的方式不一样。

由此,我们可以说,在文学经典的树立中当然有意识形态参与其中,而且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文学作品本身、政治力量、文学机构、公众意见共同构成了当时对文学[注: 此处用的“文学”一词极宽泛,它包含各种“文”与“笔”、“文”与“学”的概念分延,这也与不同时代树立经典作家的方式相符。]经典的选择,可能一时这个因素大些,一时那个因素大些,但没有哪个是决定力量。文学经典的树立是一种实践,没有一个不变的规则,过分强调其中一个因素就会产生偏差。文学作品本身,很容易被误解为文学性,一种纯粹的文学性。实际上,我们判断文学的时候都以某种文学独有的性质为基础的,但并不是说这是一个纯而又纯的文学性。没有这种东西:它潜伏着,等待我们去发现。文学性恰好就是在不断的讨论甚至是争论中显现出来的,它是生长出来的,不是一下子就有一个纯粹的本性放在那儿,它一诞生就带着各种各样的杂质,包括意识形态。所以不应该说,意识形态决定经典的设立,而应该说经典的设立里就包含着意识形态的作用。但这并不能证明文学经典一直以来就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了,古代文学这个概念更多的是现代文学概念的一个解释性应用,所以,一定要在古代文学经典中发现意识形态的决定性作用,是用错了力。这就好像我们评价一个人,我们先设置了一个完人的道德标准,然后发现没有一个人在道德上是完美的,因此就说,人都是坏的,都是为了各自私利而损害他人的,所以人的本质是不道德的。——这么说根本就没理解“道德”是怎么回事。

三、古代文学经典与当代作品

实际上,古代文学经典问题是基于现代文学观念的一个解释性评论,特别是基于当下文学观念的一个解释性评论,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评论呢?一个关键是通过梳理文学史来凸显当下文学观念,进而产生这样的想法:当代文学中有没有经典。[注: “当代”指的是1949年以来的这段时间,虽然这种划分颇为牵强,但从意识形态与文学关系的角度来看却也合适。现代文学从1919年算起不过30年的时间,对这段时间中的经典追溯与当代文学中的经典问题是紧密相连的。]古代有经典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个经典是各种意识形态交织作用的产物。古代也有文学经典,但如我们前面指出的,这大部分是我们基于现代文学观念的一个梳理,当然这个梳理不那么强硬,不是用一把标尺,定一个尺度,不合适的就截去,合适的就留下。我们看到,的确有很大一部分作品与现代文学观念相吻合,而且离现代越近,吻合者越多。但毕竟古代文学是在现代文学观念烛照下才得以凸显出来的。

我们看到,文学史的编制实际上就是经典的序列。那么当代哪些是经典?这一问题似乎很奇怪,因为我们一直在谈当代文学经典。是的,但这和谈论古代文学经典有什么不同呢?前面我们谈到用意识形态来分析古代文学作品有些偏了,当代文学作品当然是与现代文学观念合拍的,它与意识形态有多大关系呢?

我们为什么要谈当代的经典呢?一个回答是,因为它们对我们最有紧迫性,我们要依据它们来判断其他作品。如此,这些当代经典就与古代经典有很大的不同。之所以树立当代文学经典,是为了显现当代文学性质为何,并依此判断其他当代作品。由于当代文学经典与政治意识形态联系过于紧密,在它身上过多地维系了政治诉求,或者说,文学经典的树立,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形态的事,这一点在20世纪50-70年代尤为典范,而古代文学经典则是通过滤除各种意识形态因素确立起来的,所以,我们在谈起当代文学经典的时候,实际上对“经典”一词怀有谅解的心情。我们说卢新华的《伤痕》和刘心武的《班主任》是经典,但我们没有拿它和《红楼梦》比;我们说李季的《王贵和李香香》是经典,但我们没有拿它和古诗十九首比。我们的确谈论《班主任》这样的当代文学经典,我们也的确谈论所谓的红色经典,但这些经典与古代文学经典无疑不在一个层次上。

实际上,我们讨论经典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的。如果不能分清层次,就会产生概念上的混淆,以致出现“古代文学经典有很大一部分是意识形态树立起来的”这样的误解。如前面所指出的,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构成方式,当代文学是一种事实性描述,而古代文学则是一种解释性概念,它是中国20世纪初以来的现代文学观念的应用和推演,所以说“古代文学经典由意识形态决定”是混淆了不同的概念结构,意识形态因素只应该在事实性描述中才有用力之处。

我们看到,当代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密切些,当代文学中各类所谓“经典”像走马灯一样的变幻不停,与意识形态的距离太近是一个主要原因。用意识形态来分析现当代文学还算恰当,但用来分析古代文学就会混淆事实与解释性现象。但作为一种事实存在的当代文学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假如有当代文学经典的话,那么这个经典的标准也会放得极低,与古代文学经典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充其量可以说是好的作品,如果把标准稍为提高,当代文学中是否存在经典就会成为一个悬案。如果当代文学经典问题消隐,那么它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问题也会消隐。由此可见,从意识形态出发来研究文学经典问题并不是一个恰切的角度。

让我们再转换一下角度。如果我们从古代文学经典与当代文学经典是两种经典形态这一事实出发,我们就会发现当代文学经典这一提法的更深层的涵义。无疑,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观念是一致的,而古代文学则是现代文学观念的一个扩展和但这并不代表纯而又纯的文学性体现在当代文学中,相反,它是在整理古代文学时出现的,我们恰恰是在古代文学中指认最具文学性的作品和代表作家,指认的方式就是将其树为经典,所以我们才会在各种文学史中看到经典作家的追认和经典作品的排列,并把他们看做文学性质的保障。可以说,文学经典与文学性不是两种文学活动,它们是一种文学活动的两面。那么当代文学经典呢?它是对古代文学经典的借用和变形,它是对一种构成性概念的借用,包含相当多的想象成分。所以我们看到,当代文学活动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这是一种事实描述,而当代文学经典概念则是一种构成性概念的借用,它的意义在于为当代文学指明方向,借以探究文学的界限和文学的性质。这么说不是把当代文学经典概念判断为一种假概念,而是指出这种概念活动的想象成分,指出它的局限以及它的积极意义。

由以上我们看到,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分析经典问题并不很恰切。那么是否就剩下文学性了呢?也不尽然。如果这个文学性指的是一种纯而又纯的标准,那么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文学性指的是一种变化的历史,这倒是可以接受的。我们不如把文学性当作一种引导,而不是决定,毕竟我们总要依据一些标准来进行判断,虽然这个标准不太牢固,但聊胜于无。我们更应该把文学性当作一种运动,经典是这种运动的另一面,两者是双向铸造的关系,而不是谁决定谁的关系。

[ 参 考 文 献 ]

[1] 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

[2] jonathan culler.literary theory[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精选篇6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现代化;意义

一、总述:中国古典美学现代化意义的有关论文介绍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古典美学,就必须认识中国古典美学这一母体,必须基于中国古典美学的基础之上。那么为何要认识中国古典美学呢?因为中国古典美学记录着我们先哲在通往真理的阶梯上所经历的灵魂探险,它包含着真理的颗粒、因素,但还不是真理本身。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绝对的谬误;二者在某些情况下还是相互转化的。所以要辩证的全面的看待问题。中国古典美学尤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其的内涵却是超越时空的界限的,这就要用现代意思来揭露其在现代化条件下所产生的现代化美学意义。

美学来源于哲学,但是美学的发展和演变有自身的内在演变规律。对于古典美学的研究对象要有明确;对于古典美学的现代化研究对象也要有所明确。经济决定上层基础,经济基础反作用于上层建筑,社会的主体意识都是上层阶级服务。从文化发展风尚的流行源头可以看到,回顾往昔,宫廷贵族豪门主导着社会下层占人口大多数的意识形态及社会风尚。

在《解构与建构: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转换》中,就有探讨对于中国古典美学现代意义的转变就是要结合人文的、社会的、科学的、历史的甚至民俗的学科交叉研究在现代生活当中的美学。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去孤立地以当代的文化视野和理论去考证、分析古典美学有什么现代意义, 而要以历史的、美学的态度. 运用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学科知识恢复古典关学生发的情形和语境。”在《解构与建构: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转换》就有提及。

展望中国古典美学的未来,中国古典美学的民族性时期永恒的光辉是伫立在世界文艺上的珍宝。对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也成为了历来学者探讨的方向。周纪文《和谐文化与中国美学的未来发展问题》就提出了有关中国古典美学的三个方向问题: 一是中国美学的民族化问题;二是当代美学的转型问题;三是中国美学走向世界的问题。在有关中国古典美学的转型方面就谈到了对于中国古典美学,“不能再陶醉于仅仅对形而上问题的论争、思想体系的构建以及精英阶层的文化批评。美学的发展到了必须重新思考定位以及研究对象、范围、范式、方法等基本问题的时候。”

二、反映在不同方面的简单介绍

在文学上反映。上古原型的参照引用;民间文学中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史诗等等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是作家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文学结构体式的参照;从四言诗到五言的发展的演变,从传奇、小调、杂技等等演变为独具中古传统特色的戏曲。例如:诗歌中都有的《寒江雪》“天山鸟飞绝,万里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一种古典审美体现的表现。

在艺术上的反映。特别是在绘画上面的表现;中国水墨画。作为中国画艺术的典型代表的“水墨画”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光耀古今。水墨画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综合艺术的品质。在数模华中对于山水田园的变现可以从无中生有,如王维的《雪里芭蕉》。

王维的一帧极负盛名的画作《袁安卧雪图》,即著名的《雪里芭蕉》曾引起美学、哲学、宗教、文学批评等领域的关注。芭蕉在寒冬时就已经凋谢殆尽的,但是在王维的图画中却是绿油油的生机勃勃。这在艺术创作上采用了的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体验的影响。在现代中古绘画上依然有突出的体现,特别是水墨画上。《汝南先贤传》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故事,说是有一年下大雪,地上的积雪达一丈多深。洛阳令来汝阳巡察,见穷人们铲除积雪,出外讨饭,唯袁家门前没有路,以为他已经冻饿而死。于是命人除雪进去,见他僵卧在房里,问他为什么不出去,他说:“大雪天大家都在挨饿, 不应当去求别人。洛阳令被他的贤德所动,便推荐他为孝廉。这便是《袁安卧雪图》的原本故事,王维推崇袁安的精神故而特地用雪里芭蕉来表现其精神品质。梅、兰、竹、菊。中国古典艺术上的四大天王组合,对于现代艺术绘画的影响也颇为深厚。在现代生活当中,对于梅兰竹菊的推崇随处可见,在文学创作当中就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竹林七贤”以至于在《红楼梦》中黛玉的潇湘竹。兰花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更是天价的身价出现在生活当中的每个角落。可见中国古典美学对于现代人们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

[2]董晔、李妍,《解构与建构: 中国古典美学的现代转换》[J]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精选篇7

首先,整个社会的古典文学水平普遍偏低。在当今的中国,不说用口语文言文,读不懂文言文文章,不认识繁体字的大有人在。中国古文博大精深,是世界最难学的语言和文化之一,其中“假字”是文言文的特点之一。在中国各大古典电视剧中,由于怕电视观众看不懂文言文,而对其字幕的配制全套是白话文。其次,古典文学人才的严重匮乏。现代教育中,也许只有大学开设的汉语文学专业的学生和一些古典文学爱好者对古典文学有一定的了解,而大多数只是迫于义务教育或无意识而接触到它,古代的文学著作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二、中国古典文存在危机的原因

首先,文学教育以现代文学教育为主。、新文化运动至期间,在中国知识分子心目中,只有以鲁迅为代表的的文学思想。直到1978年,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恢复高考,才让中国古典文学教育重新回到教育的层面。但由于深受影响,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还是以“照本宣科”的教育理念为主。

其次,应试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以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为例,中国的高中教育,老师会给出文言文中高考的重点,而学生则根据重点去刻板的面对高考。从2002年开始,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的诗歌鉴赏考查由选择题型变为简答题型,改变了以往的诗歌鉴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转变为选项分析能力考查的状况。

第三,现代文学多元化的趋势对古典文学造成威胁。文化也是在时代中不断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发展,1998年,第一本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使台湾和内陆文学界掀起了一股网络文学的狂潮,此后的题材除了爱情,也有历史、武侠、恐怖、魔幻、侦探、悬疑、纪实等,拉开了一股“新新人类”的“新新文化运动”,人们更加愿意喜欢阅读新颖的题材类型。文化种类的增多,人们更愿意接受网络带给我们的快捷、娱乐化的信息,使得古典文学的地位更加削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古典文学的教育。

第四,古典文学的接触渠道较少。中国教育的模式普遍是填鸭式教育,这也让在校的学生能够接触到古典文学的机会只限在课堂。但书本上的文言文、古典相对于中国2500年的历史文化来说,只是凤毛麟角。同时由于古代文学在地域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人口繁密,民族众多,自古以来产生了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使得学生在接受时有一定的难度。

三、如何面对古典文学教育存在的危机

首先,加强教师的职业知识素养。古典文学的传教,不一定要按严肃、古板的方法。而是要课内课外的结合,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也必须加强古典文学“深”度、“广”度,才能满足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需要。讲诗经侧重于艺术的角度,突出情感的渗透;讲唐宋文学,侧重想象力的发挥,扩散学生的思维;注重自己在各方面知识的扩展,不应只按教材式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将古典文学拓展到学生心理。

其次,通过多渠道传播学生宣传古典文学教育。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可以把古典文学上传到网上,让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快捷的阅读古典。老师经常带动学生到名胜古迹、博物馆等地进行交流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优美;不断拓展古典文学的传播渠道。

第三,在先进的网络技术中发展古典文学教育。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随着电脑的走家入户,我们的学习、写作条件已相当优越。我国最早论述为学问题的著名专论——荀子《劝学》即通过“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的联翩喻体强调了诵读积累的重要意义,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方法常为人们所称道。古典文学电子版的出现,能给那些爱好古典文学又无迹可寻的人,提供一个大量的传播信息库。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精选篇8

关键词 古典文献 世界古代史 教学 价值

中图分类号:K12-4 文献标识码:A

1世界古代史教学现状

在世界古代史的教学中,由于内容繁杂和课堂时间有限,对于很多重要的历史问题只是泛泛而谈,没有得到深入和拓展,这导致学生对学习世界古代史缺乏兴趣,学习效果大打折扣。笔者对某高校历史专业的学生进行调研后发现学生学习印象不深刻,在大三、大四的时候会忘记之前学习过的世界古代史的内容,且大部分学生反映教学内容不够深入。教学内容的陈旧和单一浇熄了学生探索历史奥秘、揭示历史真谛的热情,因此必须解决世界古代史知识层次老化,内容设置狭窄的问题,给历史课堂教学诸如活力,显示出历史教学的重要的社会价值。

通过网上查询等方式,笔者发现近些年西方学者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兴趣不断增强,这和社会希望回归西洋源头和原典,寻找新的文明灵感的需求相适应,因此研究该课题的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在中国,一些西方的古典文献也被译成中文,了解古典文献对于历史系的学生来说具有必要性,将古典文献引入世界古代史的教学具有可行性。但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历史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涵养,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对世界古代史中的重要课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2古典文献引入世界古代史教学中的价值

首先,在历史课堂中引入古典文献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充实。学生在学习世界古代史的过程中还可以对西方古典作家和作品、中西学者的学术观点等有一定的了解,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的深度。其次,将古典文献引入世界古代史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很多学生接触到世界古代史文献资料的机会比较少,在世界古代史的课堂中引入古典文献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和认知原始史实的能力,对于教师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一些原始的史料,能够帮助本科生积累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其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世界古代史的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引入古典文献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回溯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让学生对历史的脉动的体会更加深切,这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领会书本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和重要成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其与之后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衔接。

3世界古代史教学中引入古典文献的形式

世界古代史教学中引入古典文献的形式主要包括引入文字教学、图像教学、古典语言三种。

引入文字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古典文献并进行展示,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一段铭文,可以使学生对古代的语言、文字、古人的生平等有一定了解;在讲述罗马的婚姻文化时,可以引入罗马墓志铭的记载,可以让学生对当时的社会情况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其次,世界古代史教材中对很多历史内容阐述不够具体,引入古典文献加深学生印象。如在讲述罗马土地洁净仪式时,可以引入加图的《农业志》,让学生深刻入认识到罗马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宗教活动。

引入图像教学的侧重点在于对场景的意义进行解释。世界古代史中图像教学材料主要指陶器。古代的陶器上会有反映各种社会现实点的各种场景和图像,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对古人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进行考察和探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图片或视频进行展示,相对来说更加形象和生动,能够加深学生对当时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如在讲解古希腊学校教育时,可以展示一件刻有公元5世纪初期雅典学校情况的陶器,同时展示古典作家的记述,可以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

引入古典语言主要是指教师在世界古代史教学中引入古典语言,使学生了解古典语言正确表述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还原意识和能力。在中国的世界古代史教材中,很多词语的翻译不确切,使学生对其产生错误的认知,引入古典语言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世界古代史。如在讲解罗马早期历史时,会涉及到“旅行者”这一名词,指出现军事危机时被召唤到元老院但热独裁者的人。该词的拉丁文为viatores,其中via在拉丁语中意为“路”,因为他们需要游历农场去寻找这些政治家故有此称谓。引入古典语言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4结束语

将古典文献引入世界古代史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学习脱节。其次,古典文献中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对先进的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筛选古典文献,尽量让学生参与到古典文献的准备工作中,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力求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范秀琳.浅谈世界古代史教学中引入古典文献的价值[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6).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精选篇9

关键词:古典文学 研究方法 综述

古典文学是民族发展的历史,是民族精神的血脉,是民族文化的源泉;是志士仰天长啸的一首歌,是文人邀月共饮的一杯酒,是侠客仗剑扼腕的一腔血;是一幅画,是一个梦,是一份情。

古典文学的研究是一个割不断的历史过程。回顾19世纪中叶以来的古典文学研究,从《诗经》、《楚辞》直到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有引人注目的成果。然而,在这个政治思想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革命没有像文学创作那样引人注目。首先这是由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和新文学创作相比,古典文学的研究显得有些沉寂,它面对的是过去的历史,而不是变革的当下和发展的未来。这使得从事该领域的学者多遵循前代的老路,仍做着考证、注疏的传统工作,同时仍在沿用传统的诗话、词话或评点等方式对文学典籍进行解释。概括来说,做19世纪中末叶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多数人属于旧式学者。他们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文化的教育,有良好的学问功底,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批在封建文化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学人,外来文化还没有对他们的学术产生影响,他们的古典文学研究还带着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尚未显现太多变革的气象,他们基本上属于那个时代的守旧派。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20世纪是社会变化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最曲折复杂,也最激动人心的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在20世纪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古典文学研究,在中国一直是显学,它传统深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取得了新的与时代相适应的成就。回顾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现代性的内涵,大致可以归为两方面,一是西方性,二是人民性。西方性是指古典文学研究者多运用西方的文学理论及文学研究方法来关照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对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性进程。这种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形成了古典文学研究传统,应该说,西方视角和方法构成了古典文学研究的思维模式和研究传统,对古典文学研究者产生了深刻影响;人民性是指“五四”以来,在鲁迅等人的倡导下,古典文学研究者从平民大众角度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性风气。“人民性”作为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内一个特有的概念与术语成为了一个历史性的阶段性的概念,构成古典文学研究现代性进程的重要内涵。到90年代后期,古典文学研究进入了多元化研究格局。此时,“创新”与“特质”成为主要方面,即尽力形成自己的研究个性,在评价标准上试图有新突破。“无用之用”的研究目的进入研究者思想,多元化格局由此大显。

进入21世纪已有八载,古典文学研究在多元化的格局中推进很快,一批中年学者成果坚实,年轻学者锐利四射。可以说,古典文学研究队伍的青黄不接与断层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但在新世纪里,古典文学研究的态势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去思考。

纵观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归为三种,即宏观研究方法、微观研究方法和打通古今中外研究方法。

宏观研究方法更多注重思辨色彩,古典文学的宏观研究有三个出发点:一是研究我国民族文学特点以继承优秀传统;二是了解文学发展规律以促进当代文学的发展;三是研究民族文化特性以提高民族自信心。宏观研究是古典文学研究学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倡这种研究原因之一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在宏观研究方面比较薄弱,需要加强;其二,宏观研究中理论比重较大,推进古典文学研究,开创新局面,需要对几十年来研究领域中一些重大理论观念问题作一番清理;其三是希望抓住带有全局性的课题,促进古典文学研究水平的总体提高。宏观研究对于打破旧的研究格局有很大帮助。首先,人们尝试用史学、哲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理论作为古典文学研究的理论武器;其次,在方法论上有重要意义。宏观研究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是将研究对象当作一个整体、一个体系来研究,更多考虑事物间的关系、事物内部与外部的联系等问题。

适合用宏观研究方法的人,首先要有灵气,思想比较活跃;其次,知识面要广,知识积累丰富而且牢固;再次是必须对某一事件有深入而且独到的思维;第四是要有独特的方法。宏观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启发人的思维,在研究过程中,新的思想与新的观点会层出不穷。缺点则主要表现在,主观的东西太多,缺乏有力的证据。用这种方法进行研究的学者,有李泽厚、刘再复、刘晓波等。

微观研究方法,又叫传统国学(中学、汉学、国粹)研究方法。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研究方法,其中包括词章之学(如训诂学等)、考据之学(历史范畴)、义理之学(如古典哲学、宗教等)和经世之学(曾国藩提出)。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在于,研究者的功底相当扎实,资料丰富,得出的结论是肯定的。缺点主要体现在,微观研究的格局过于狭小,启发性也较小,固步自封。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学者,使用此种方法的,建国前有王国维等;建国后有傅玄宗、袁行霈等。乾嘉学派主要也是利用这种方法,注重从字词句章进行微观研究,从考据入手。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精选篇10

中国现代文学从倡导和诞生之日起,便与西方文学的各种思潮构成了紧密而稳定的参照关系,这是新文化和新文学界面向西方思潮敞开门户的必然结果;惟其是在思潮意义上发现了西方的各种“主义”与新文学之间相互参照的可能,“倾向性”便自然而然地被带入对各种主义的评价之中,于是人们既从积极意义上理解西方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等等之于新文学的正面参照关系,也从消极方面评估西方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等等之于新文学建设的逆向参照关系。

在逆向参照的对象中,自然主义还一度受到过正面的肯定,陈独秀、沈雁冰在新文学运动之初都曾赞赏甚至倡导过自然主义,而古典主义则在新文学倡导初期备受规避、批判和遗弃,只有到了通常被视为“新文学的反动”的学衡派文人那里,古典主义才得到了某种学理的肯定,后来在梁实秋的批评理论中得到了积极的阐发和利用。然而即便如此,古典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形迹仍不宜夸大。近些年来,也有研究者将古典主义视为与新文学创作密切相关的一种创作方法,然后从中艰难地寻找其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艺术合法性与文化生存的价值。

也有学者根据古典主义的某些刻板的条规,试图将古典主义与以样板戏为代表的特定年代的文学原则之间建立过某种联系,例如认为样板戏意味着“古典主义的复活”,样板戏是“革命古典主义的经典”等等。这种种努力都有相当的学术内涵和理论灼见,但似乎难以形成相应的说服力:即便是从古典主义的理论条规确实能够寻找到与样板戏或其他中国文学现象之间的全面对应,也仍然难以避免人们在面对这些文学现象之时对于其与古典主义联系的将信将疑。为什么古典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在理论框架上的哪怕完全的对应现象,最终无法打消人们对其间同一关系的怀疑?

原因盖在于,将古典主义理解为一种工具性的方法论,本身就体现为一种认知上的迷误;当古典主义作为新文学的逆向参照物时,它被无可置疑地理解为一种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或者说一种创作倾向,然而古典主义在现代中国文化语境下并不真正体现一种价值形态,不适合当作价值理性去张扬抑或去批判,因而所有关于古典主义的价值批判都流于偏激,难以中肯剀綮,切中要害;古典主义其实更多地体现着一种理念的内涵,适合运用于文学与文化观念的申述与表达,而且仅仅就是申述与表达而已,形不成倡导的力量。这便是梁实秋对古典主义最为切合实际的理解,也是他的古典主义论既精当中肯同时又未曾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缘由。

工具理性的克服古典主义在新文学建设初期备受质疑与排斥,盖因为其名称既与新文化和新文学所忌恨和反对的旧文学诸多瓜葛,其内涵又被理解为对旧文学的眷恋、认同与倡导。那是一个以新与旧划分价值倾向并判断其对与错的时代,人们普遍习惯于这种两极化的认知,于是古典主义不可避免地成为新文学界的攻击和唾弃的对象。最先对古典主义发起猛烈攻击的是文学革命的倡导者陈独秀,他不仅在战斗檄文式的《文学革命论》中借批判古典的文学否定古典主义,此前,在《现代欧洲文艺史谭》中,他已经从文学的进化观出发。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精选篇11

关键词:现代审美;中国古典舞;影响;创新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39-01

一、现代审美的本质与含义

如果将中国古典舞放进某个时代背景中,分析与探讨它在当展过程中的审美取向与标准,我觉得最为重要的就是对现代审美取向这一课题进行探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们首先发现的并不是动物和植物的美,而是在自己的身体中发现了美。因此人体不仅是人类审美的最初见证,也是人类审美发生的起点。

二、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典舞的主要源泉是戏曲舞蹈。另外,在20世纪中叶,芭蕾艺术深刻影响着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芭蕾也就成为中国古典舞建立的参照系,古典舞也科学地借鉴了芭蕾的训练方法和完整的训练体系。其次,武术、杂技和民间舞蹈等门类也为古典舞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可借鉴的素材,中国古典舞还在中国传统艺术和古典美学中汲取养分。在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古典舞“身韵”诞生之后,其“提、沉、冲、靠、含、腆、移”的动作元素,极大仿佛了古典舞的变现与创作。至此,中国古典舞摆脱了古典舞的的“戏曲味”,不断受到现代审美的影响,走向了本体的发展道路。纵观中国古典舞的形成于发展,的确经过了一个漫长探索并逐步发展的过程,舞蹈工作者既继承典范,发扬传统,又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地赋予古典舞以新的样式和气韵。

三、中国古典舞在现代审美的影响下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

(一)在继承与传承民族文化中提炼审美特质。由于中国古典舞的母体就是戏曲,这也决定着中国古典舞在受到现代审美的影响下,还是要以继承和传承民族文化为基础的。也就是说,在受到现代审美的影响,我们仍然要加强民族主体的重要性,要更清楚地认识到对戏曲传统身段中的风格韵律这部分内容的继承,实际是加强民族特色的关键所在。

我们以《萋萋长亭》这一作品来分析,这是古典舞双人舞,编导将中国古典舞浓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的民族风格在舞蹈中表现出来,将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许多动作元素予以变形,在双人舞编排中,使该作品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审美性,我们是能够从这个舞蹈作品中感受到中国古典舞受到现代审美的影响。总的来说,《凄凄长亭》恰好迎合了现代的审美要求,体现出中国古典舞深受现代审美的影响,也体现出现代审美推动和促进着中国古典舞的前进与发展。

(二)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在现代审美的影响下,中国古典舞首先做到了传承民族文化,其次就是借鉴芭蕾舞蹈元素,不断推动中国古典舞的创新发展。我们以《扇舞丹青》为例进行分析,该舞蹈是以女子古典舞身韵为基础,融入了男子古典舞身韵,在身体的舞动中,将扇子作为身体的一部分,作品给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该作品的创作的成功之处是将传统的古典神韵与现代的编舞技法的完美结合,舞蹈既具有中国息,舞蹈体现出当代艺术无限生命力,符合当今人们审美心境与审美品位。

古典文化的气质与神韵,蕴含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博大精深,同时又具有现代的审美特质,《扇舞丹青》舞蹈音乐的选用,使舞蹈的表现获得了一种灵性,在古筝曲《高山流水》的美妙旋律伴奏下,产生美妙的旋律。编导在舞蹈的编创中,舞蹈表现与乐曲的旋律相对应,随着音乐的跌宕起伏,使舞蹈的表现动静相宜、刚柔并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舞在时代潮流的引领下不断向前发展,它不断受到现代审美的影响而创新发展着,这是肯定了现代审美给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要铭记,中国古典舞需要完善和创新,但是更加需要重视传统民族文化,只有基于传统文化之上,才能使中国古典舞越走越远,如果脱离传统文化,中国古典舞体系是无法完善起来的。

参考文献:

[1]李正一、郜大琨、朱清渊.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M].人民文学出版社.

[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精选篇12

我国古典舞蹈艺术有一个漫长的演变,并且在戏剧的基础上形成戏剧舞蹈,之后又经历了我国古典舞和学院派古典舞三个阶段。古典舞继承了戏剧舞蹈的动作,经过演变形成自己独特个性,又给学院派古典舞提供了发展基础。戏曲舞蹈是我国戏剧的重要形式与我国古典舞之间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我国古典舞初建阶段,吸收了戏剧舞蹈的精髓,承接戏剧舞蹈的文化精神和舞蹈动作,加快了古典舞的发展步伐,为其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950年我国古典舞正式命名,并且脱离了戏剧舞蹈的称谓,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性向前发展,也为学院派古典舞发展打下基础。学院派古典舞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发展,也赋予了其新的内容,产生了比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作品。回顾我国古典舞的历史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观念不断变化。

2我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

我国古典舞传承着我国的历史文化,延续和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有着明显的变化,却具有强烈时代感。我国古典舞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成为当代舞蹈艺术体系一员。但是我国古典舞不可能离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否则将造成古典舞的精髓大量流失,失去本来面目。我国古典舞首先要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传统民族审美特质。因此未来我国古典舞的发展之路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返璞。为了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古典舞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国古典舞学科继承与发扬传统舞蹈中的风格特征,更深刻的认识传统艺术的精髓。同时我国古典舞也可以吸收外来因素,完善我国古典舞。我国古典舞在当代的舞蹈创作中,很容易直接“引用”现代舞技法,造成了大量古典舞剧目内容相似。忽略了古典舞要表现的人物思想和特征,甚至个别编导直接吸收西方舞蹈,减少了传统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学中的审美特征,古典舞的艺术价值大大减弱,弄得我国古典舞千疮百孔的。

3我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

我国古典舞艺术要传承民族文化,坚持民族化的审美,在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守护好自己的文化疆域,必须坚定自身的优势,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求发展。

3.1整合我国古典舞语言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我国古典舞创作语言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完善与丰富我国古典舞的语言体系才能为古典舞的未来发展提供传播的基础。整合我国古典舞语言非常必要,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以及再提炼,是传承的要求。我国古典舞蹈语言具有古典舞审美特征的经典语言,加强和完善语言系统,形成自身独特性,特别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广漠的土地上,给我国古典舞提供了全新的素素材。在传承与整合中,要抱有谨慎的探索精神,挖掘出古典舞语言最精粹的素材。同时在如今的大量古典舞作品之中,许多现代舞、当代舞语言词汇已经渗透进来。我国古典舞不断传承和发展变化,才能承载时代赋予的使命,克服重重困难,为创建古典舞学科打下基础。

3.2继承与开拓创新

我国古典舞蹈艺术未来发展,不仅需要开拓创新,更需要进行有效的传承,重视传统文化,寻找一条属于古典舞自己的独特的道路。我国古典舞要与时代紧密接轨,只有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中,把立足点构置于现当代,建立中国古典舞学科,我们后来者要继承他们的衣钵,通过不懈的探索与实践,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让我国古典舞继续辉煌在舞台上。

3.3“和谐”发展我国古典舞原则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品格,是我国文化中的整体体现,是自然与人的审美境界合之为一,它深刻影响了古代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在当今社会,我国古典舞遵循“和谐”发展的原则,建立在我国传统审美基础上,代表中国古典的形象。目前,我国古典舞学科正处于不断构建完善的状态,需要我们以“和”的态度,开放式的思想,接纳新的元素,反复试验,最终为我所用。

3.4“融合”优秀的古典舞素材

现代我国古典舞艺术要长远发展,要保持持久而旺盛的艺术活力。面对当今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如何面向世界,如何与国际完全的接轨,如何以独特的民族性独占鳌头都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我国古典舞走向世界之前,要保守住古典舞自己的文化概念和文化形态,结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后充分研究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并去其糟粕,筛选辨别,才能形成两文化的完美融合。在西方文化进入国门时,同样震荡与冲击着我国人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引起了国民在审美享受和审美取向方面的变化,我国古典舞蹈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西方芭蕾舞传入我国,在我国古典舞的训练中芭蕾的训练体系和内容被大量吸收与借鉴。但我国古典舞并没有盲目的照抄照搬,更不是简单的复制,取芭蕾本身所具有的科学、系统的方法论去总结和吸收,形成科学的训练方式与方法。我国古典舞不能因为学习或借鉴了其他舞种就否定旧体系的一切,而是在强大的历史背景下,拥有了自己的审美观念和与众不同的展示方法,也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风格。学习或是借鉴时代的优秀舞蹈文化是继承或是发展所必须的。闭门造车式的发展会封闭我国古典舞发展的思路。借鉴本身就是一种“融合”,并不仅仅是一味的加法,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芭蕾的优点相结合,芭蕾的科学性与中华民族的风格特征融合,保留自身“灵魂”的基础上,博取众家之长,吸收各个舞种的精华,开辟一条我国古典舞独特的发展道路。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精选篇13

不仅文学创作丰富,而且文学批评繁荣,文学逐渐摆脱功利的束缚,不再仅仅强调文学服务于政教,而是开始慢慢重视文学的审美功能,并通过具体作家作品的评述逐渐摆脱儒家经典的束缚,形成独立的文学经典观。魏晋时期,思想活跃,儒学式微,道家、佛学等各派宗教盛行,这样宽松的思想环境为文学观念的解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为文学摆脱经学的束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此时对于经典的观念,也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此时期文学理论最高成就的体现,其对于经典的看法也最系统和深入。《文心雕龙》在前人基础之上,将原道、征圣和宗经的思想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发挥,在中国古代经典问题的讨论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和前人一样,刘勰依然是首先从思想上肯定儒家经典的思想价值,他认为,文章是道的表现,而道是文的本源,古代圣人创作文章是为了表现道,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用于教化、治理国家。其在《文心雕龙•原道》中云: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同时,刘勰又认为,经典不但是后世文章的渊源,而且还在思想及艺术上为后世文学作品提供了标准,是后世文学作品的典范,将经典的文学意义提到了比较高的位置。其在《宗经》中云:“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盟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又云:“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可以看出,刘勰不仅详细地剖析了后世各体文章与经书渊源,而且还明确地提出了文学创作审美角度的六标准,即其所谓的“六义”之美:感情深诚而不虚假,风格清朗而不繁杂,记事信实而不荒诞,思想正直而不回曲,体制要约而不芜秽,文采美丽而不淫滥。因此,可以说文学意义上的经典及明确的艺术标准始于《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为南朝文论又一力作。此书是中国文论史第一部诗学专论,总共评述了汉魏至齐梁的122位诗人,且将这些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对诗人的品评,树立良好的准则,对当时的诗歌创作起指导作用。钟嵘对所评诗人进行品第的区分本身便体现了一种文学经典意识,被其列为上品的诗人如曹植、陆机、谢灵运等,都是钟嵘心中经典诗人的代表。钟嵘秉持的是文质兼备的文学经典原则,因此,在推崇他心目中经典诗人的同时,依据这一原则,对他们表现出的艺术风格进行了总结和评价,无形中也就树立了他的文学经典标准。如他赞曹植“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真正做到了思想和文辞的完美统一,是经典诗人的最高成就代表。

《诗品》还突破了儒家经典的束缚,站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高度正视并高度评价五言诗的成就,其云:“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岂不以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者邪?”这无疑是对以往论诗以《诗经》为标准、重四言的传统诗学观的修正和挑战。可以说《诗品》是第一部以文学经典的视角分析诗歌的著作,在古代文学经典及经典观的形成与独立中意义非凡。魏晋六朝时期崇尚古代经典虽然是主流,但也同样有别调。代表性人物是东晋葛洪,葛洪继王充之后,又对崇古抑今的风气进行强烈批判。其《抱朴子•尚博》云:又世俗率神贵古昔而黩贱同时……虽有超群之人,犹谓之不及竹帛之所载也;虽有益世之书,犹谓之不及前代之遗文也。是以仲尼不见重于当时,《太玄》见蚩薄于比肩也。俗士多云:今山不及古山之高,今海不及古海之广,今日不及古日之热,今月不及古月之朗。何肯许今之才士不减古之枯骨?重所闻,轻所见,非一世所患矣。他甚至认为今胜于古,其《抱朴子•钧世》云:“且夫《尚书》者,政事之集也,然未若近代之优文、诏策、军书、奏议之清富赡丽也。《毛诗》者,华彩之辞也,然不及《上林》《羽猎》《二京》《三都》之汪濊博富也。”他觉得《尚书》、《诗经》等儒家经典在文辞方面逊于两汉魏晋时期辞赋。一方面抨击了贵古贱今的传统,对古代经典提出质疑;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对文辞的重视,从文学的角度对著作进行评判,颇具进步色彩。

二隋唐至宋,经历了三次比较大规模的文学复古运动

其焦点就是如何对待以往经典的问题。在这几次文学复古运动中,人们对文学经典的认识更加深入,自觉性也更强,而传统儒家经典的文学经典地位,也得以凸现和巩固。第一次大规模的复古运动发生在诗歌领域。经历六朝诗风和文风的浮华之后,初唐陈子昂首先举起复古大旗,其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言:“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窃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这里,陈子昂表达了对晋宋以来,尤其是齐梁颓靡不振诗风的不满,大力提倡风雅、风骨与兴寄,要求保持《诗经》的风雅传统,学习汉魏诗歌刚健、质朴的风格。很明显,他是将《诗经》、汉魏诗歌当成诗歌创作的楷模,即他心目中不可动摇的文学经典。他的矛头是对准初唐盛行的片面强调文采的浮靡诗风,因此,经典不仅成为文学创作的典范和法则,同时也成为一种革新的手段。陈子昂大力提倡复古对唐诗的风格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以后,复古与革新便交织在一起,对唐诗创作高峰的到来产生了积极影响,很多盛唐名家都主动从传统中寻求汲取创作营养,如李白就是陈子昂复古论的直接继承者,他一生钟情古风,而且也是其诗歌创作中最具影响力的部分。其他诗人也是从传统中找到了创作的突破口,由此一来,诗坛为之一振,尽扫齐梁余风,这不得不说是复古运动带来的积极影响。第二次复古浪潮在中唐开始席卷,这一次是在散文领域展开,矛头指向了六朝以来产生的一种新文体———骈文。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质朴,内容充实,而且极富思想性,为后世的散文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并且提供了很好的榜样。然而,六朝时期,随着骈文这种片面追求语言形式美的新文体的产生和兴盛,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丧失殆尽,这种不良文风一直延续到中唐。面对社会的矛盾、文风的凋敝,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华艳丽的骈文,提倡学习先秦两汉的古文。韩愈首先吹向复古号角,他在《答李秀才书》明确表达了他的主张:“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又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其辞;通其辞,本志乎古道者也。”很明显,韩愈提倡古文,不仅仅是学习古文的文辞和表达方式,更要学习古文之道,即里面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尤其是指儒家思想。韩愈十分推崇先秦两汉古文,在《答李翊书》中提到自己开始学习文章时,“非先秦两汉之书不敢观”,同时他还在《进学解》中,对他认为的前代经典有更为具体的说明:“沈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很显然,韩愈主张的学习面很广,不仅限于儒家的《五经》,还提倡学习《庄子》、楚辞、《史记》、扬雄等作家作品。以先秦两汉经典古文为标准,对文学思想性和艺术规范双重要求是古文运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此次文学复古运动开创了一种新的雄奇瑰丽的艺术风格,为后世散文创作提供了新的典范。第三次大规模复古运动是发生在宋代的诗新运动。此次运动贯穿整个北宋,经历了三个阶段,前期代表人物是柳开、王禹偁、穆修、石介、姚铉、孙复等人,中期以欧阳修为领袖,响应者有范仲淹、李觏、尹洙、石延年、苏舜钦、梅尧臣、宋祁、欧阳修及王安石、曾巩等人,是此次运动的高潮。后期是诗新运动的完成阶段,以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以及黄庭坚、秦观等人为代表。此次运动以复古为旗号,以革新为目的,他们最初反对的目标就是盛行于宋初诗坛的西昆体和晚唐五代延续下来的颓靡文风。为了达到革新目的,他们主张学习古代经典:散文领域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及韩柳古文,诗歌方面则以《诗经》、《离骚》、两汉乐府、建安诗歌及李白、杜甫等杰出诗人诗作为标杆,主张以复兴古道改革文风与世风。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动机和背景与韩柳的古文运动颇为相似。以欧阳修为例,他非常重视文与道的关系,提倡从前代经典中追寻古道,《答吴充秀才书》云:“圣人之文,虽不可及,然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也。”很显然,对文学思想性的强调与韩愈是一致。因此,欧阳修对韩愈古文极为推崇,他在《记旧本韩文后》中叙述自己读韩文的经历和感受:“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诗新运动的领袖都如此,其他人对道与古文的重视可想而知,因此诗新运动可以说是韩柳古文运动精神的延续。

三明清时期的复古运动尤盛

是中国古代历史进程当中最具复古色彩的时代。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封建社会发展到末期,一方面,人们对古代文化有一种本能的依恋;另一方面,文学发展到了明清时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和历次复古一样,文坛的领导者们也想利用倡导古风反对不良文风,从古代经典中找到创新的突破口,然而,明清时代的复古运动,并没有像前几次那样取得骄人的成绩,相反渐渐走上了因袭和模拟的死胡同,从而也招来了强烈反对的声音。在流派众多、新旧思想交织、争论不休的明清文坛,围绕经典与反经典、复古与革新呈现出一道热闹非凡的风景线,从而也为古代文学经典的创作拉开了帷幕。明清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要数明代中叶以后前后七子及唐宋派发起的文学复古运动。前后七子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主张散文学先秦两汉,古诗学汉魏,近体则学习盛唐。而唐宋派则主要是在散文领域,主张散文创作应该学习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唐宋名家,虽说学习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他们的目的是趋同的,即反对明初以来粉饰太平的台阁体及陈腐的八股文,从扭转文风的角度讲,此次文学复古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前后七子及唐宋派都没有能够处理好复古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而是一味循古,极少创新,因此,创新成就乏善可陈。如前七子代表人物李梦阳在《答周子书》中说:“仆少壮时,振翮云路,尝周旋鹓鸾之末,谓学不的古,苦心无益。又谓文必有法式,然后中谐音度。如方圆之于规矩,古人用之,非自作之,实天生之也。今人法式古人,非法式古人也,实物之自则也。”可见,他将古人的作品看成是最高法则,认为这些经典之作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在语言、修辞等方面都有一成不变的法式,必须严格遵守。这种匍匐于经典的脚下,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做法终究使得这次复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因一味拟古,层层相因,遭到了明代后期力求抒写性灵的公安派、竟陵派等的强烈反对。如公安派的主将袁宏道就对当时盲目复古进行了猛烈批判: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文则必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则共指以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字字学汉、魏欤?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客观上讲,袁宏道的批评是中肯的,也道出了前后七子及唐宋派复古的弊端。因此,公安派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在创作上的成就远远高于明代的复古派。如果说明代复古派重在“复”的话,那么公安派则重在“变”,在复与变的争论中,前代经典的意义也较为客观呈现了出来。清代的文学复古流派更多,较有影响的,如诗词方面有清代前期的浙西词派、阳羡词派,散文方面则有清中后期的桐城派和骈文中兴派等等。但总的说来,清代的文学复古多以拟古为主,创作上成就不高,失去了太多积极意义,与前代的文学复古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故不再赘述。

四总结

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精选篇14

中国现代的语言教育,一味地借鉴国外教育经验而忽视中国文化的特质。在课程设置上,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学习外语,却把中国古典语言视如敝屣,只是作为现代语文教学的附属。过去属于孩童启蒙的“小学”教育,读书必备的“经学”常识,变得比外语还要艰涩难懂,令人生畏。一个外语四级的中国大学生,能流利地讲说和阅读外文典籍,却连浅显的文言都阅读不了,“中国几种重要丛书都末曾见过”(林语堂语)。中国大学生被外国人问起孔子在世界思想家的排名,一定会很自豪地说:“是第一!”当问:“你读过他的《论语》吗?”回答是“没有,读不下来。”我们又从何骄傲自豪呢?这是中国文化的幸事还是悲剧?

阅读古代经典,反对者无外以“古代经典的封建糟粕”为借口。所谓的古代经典,多是先秦经典,大都产生于春秋战国。这时是奴隶制崩溃而封建制尚未确立的时代,何来“封建糟粕”?所谓的“封建糟粕”,不过是封建文人因时所需,对古代经典的再发现和新认识。我们现在不必拾人牙慧,完全可以也对古代经典进行再发现和新认识。

现代西方有识之士早就指出:欧洲力量的来源,常是透过古代文明的再发现和新认识而达至,中国要想真正崛起,为世人瞩目,也应如此,要对中国古代经典进行再发现和新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也证明,文化的每一次进步和创新,都是以“复古”为名,借以对古代文明的新认识而达至。当代中国文化要充分发挥他宾的民族性和创造性,取得更大的辉煌和成就,就必需对古典文化进行再发现和新认识。

梁启超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学理论宝典”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也说:“无论研究何种学问,都要有目的。什么是历史的目的,简单一句话,历史的目的是在将过去的真实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这资鉴。”现代古典文化研究,背离了学术研究的目的。古代经典不是离民众越来越近,而是离民众越来越远,没有予以新意义和新价值,仍是照搬古代的经解,还堂而皇之地斥责古代经典有糟粕。所谓的“糟粕”,不过是不同时代的学者予以的新意义和新价值,用以服务当时的社会。现代社会,应该有新认识和再发现,予以的新意义和新价值。著名学者顾颉刚说:“不同时代对孔子思想的阐述都不一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孔子。”

经典该不该读,问题不是经典本身,而是对经典的注解。学生阅读古代经典的关键,是要对古代经典再发现和新认识,以现念重新解经。教育部指定的中学生课外必读书中,唯一的先秦经典是《论语》,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推荐本是徐志刚教授的《论语通译》。我们不敢说此书有什么不对,但可以肯定地说,此书只是延续了封建文人为当时朝代服务的认识,而没有用现念去再发现和新认识。让中学生读这样的注解经典,自然是不读为好。

我们完全可以再发现和新认识这本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书 ——《论语》。书中有一句话使人对孔子颇有微词: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历来认为这表明孔子对少数民族的歧视,是典型的大汉族主义。现在,各民族和睦共处,这种歧视性的传统注解不利民族团结,只会助长大汉族主义。现在的读来自然不合时宜。

且不说孔子作为周的臣民,是否会冒杀头的危险把中原称为“诸夏”,但也没有必要沿用封建文人的注解。我们完全可以再发现和新认识,把这章断句为:“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意思是说“夷狄都心中有君,不这样(爱君尊君),是夏朝的灭亡原因”。夏被臣国商所灭,商被臣国周所灭,是同样的以下犯上,但孔子作为周的臣民,不便指责周,故只言夏,也是讲得通的。后儒的解释,原因想必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是以下犯上取得天下,而不敢直解。

宋儒释“中庸”为“不偏为之中,不易之谓庸”,已把中国人的性格塑造成没有棱角的“谦谦君子”。我们完全可以把“中庸”重新释为“中和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