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文范文 城市老旧社区可食地景设计研究范文

城市老旧社区可食地景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18 09:22:52

城市老旧社区可食地景设计研究

摘要:资本驱动下的快速城市化引发了城市生态空间不足、邻里关系淡漠等一系列问题,对城市老旧社区进行广泛的振兴和重组显得尤为重要。从可食地景的视角出发,分析可食地景在老旧社区营造的适配性,提出老旧社区可食地景的营造策略,并以景园里社区为例,针对社区内不同空间载体将可食地景应用于设计实践,渐进、有效地激活老旧社区,为老旧社区更新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可食地景;老旧社区;社区更新

城市更新理念和模式不断迭代升级,我国城市普遍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变,而城市社区建设是城市更新探索的重点,然而社区更新忽视了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使得个人、群体、环境之间关系脱节,产生了景观同质化、乡土性缺失、居民关系冷漠等问题,因此需要转变社区营造中造景的思维方式,真正探究社区营造的本质,提升社区活力。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部分有农业情怀的城市居民有意挪用公共开放空间改造为菜地,使得居民以及管理者之间矛盾尖锐,同时伴随近年来疫情影响,居民居家封闭隔离期间对食物需求量大,农业文化重回大众视线。可食地景在社区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供新鲜的蔬菜,同时也是社区更新中景观营造的一个突破口,达到实用性与美观性的耦合。

1可食地景

1.1概念界定可食地景是指应用可以食用的植物来构建园林景观,将果树、蔬菜、药草等予以全面考虑,进行综合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审美性、生产性、休闲性以及抗病虫害等功能[1]。利用风景园林的方式对可食性植物进行合理规划和绿地设计,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又能够满足农耕使用需求,为居民提供交往空间,又能科普教育知识,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集观赏性经济性、参与性、教育性、生态性于一体的景观类型。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近几年可食地景的研究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随着可食地景的实践推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加入其中,主要表现在社会效应与价值的探讨,主要从“社区营造”“城市更新”“儿童教育”“社区养老与康复景观”“公众参与”等方面展开,多数来自高校的实践,如同济大学刘悦来副教授带领的“四叶草堂”团队联合共创伙伴和社区居民、社区居委等一同创设的上海创智农园,改善了社区环境,重塑居民邻里新模式。国外可食地景(EdibleLandscaping)在20世纪8年代由罗伯特·库克(RobertKourik)提出的这一概念用以代表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可食性植物。目前国外关于可食地景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完善社会治理、增加社区活力、提供自然教育、改善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等方面。

2老旧社区可食地景营造的适配性分析

2.1可食可观老旧社区建成年代久远,绿化率普遍偏低,而传统园林景观往往千篇一律,对激活老旧社区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可食地景区别于传统景观具有一定的生产性,通过对于粮食作物、蔬菜、果树等可食性植物的种植,为居民呈现景观效果的同时,也提供了新鲜的当季食物,在疫情防控期间保障社区居民的基本食物需求,具有广泛的农业经济价值。老旧社区主要群体多为老年人,往往具有浓厚的田园情节,可食性植物的取材广泛且养护成本低,居民自发种植,减少植物的包装运输以及人力物力的消耗,植物选择一般为乡土植物,相较于传统的景观形式,更容易使人们产生共鸣,对社区环境的感知更为强烈,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对老年人起到疗愈作用。

2.2社会效用老旧社区由于缺乏公众参与交流空间导致社区凝聚力不足、社区连续性差等问题。在老旧社区中引入可食地景,让人们体验农作物从播种、生长到收获整个过程的更迭演变,满足社区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同时对儿童群体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使其加深对生态系统、农业文化的理解。居民通过植物耕种、采摘等形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增加对社区的归属感,增进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培养社区意识、团结意识和共同责任感,增强社区韧性。

2.3生态可持续可食地景是一个可持续运作的景观,整合了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之间的共生关系,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促进社区资源的转换,可食性植物产生的有机废物在昆虫的辅助下可以产生堆肥,而有机堆肥的使用支持了土壤微生物的活力,微生物活动可以控制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可食性植物的生长环境也得以保证[2]。因此,可食性景观是一个生态循环系统,它相对于传统景观的地表环境更接近于自然形态、更易形成稳定的系统。

3老旧社区可食地景的营造策略

3.1灵活运用社区资源,激活碎片化空间老旧社区中,可食地景的营造场地优先选择闲置地,既可以是使用率低的公共绿地,也可以是废弃的边角空地等,都可以将其有效利用,转变为共享的社区菜园、邻里互动的交流区、老年群体的疗愈园区、儿童的教育园区等,闲置地的转化是最有效的活化社区的方式之一。例如北京育园原址为社区楼间的一块废弃边角地,育园的营建打通了原本由建筑划分开的南北两个区,活化了这块区域,成为了社区中最受欢迎的公共活动空间,吸引了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与交流互动,激发了社区居民持续参与环境改造的积极性。鉴于老旧社区高密度的建筑用地,地面绿化可用面积较小,可食地景的营造可依托社区建筑用地,从而有效缓解建筑用地与景观用地之间的矛盾,阳台、建筑屋顶等非地面空间也可营造可食地景,屋顶是社区内面积较大的闲置空间,具有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易于收集雨水等优势,可以有效化解景观用地与建筑用地之间的矛盾,用集约资源的方式开辟新的绿地。另外,可以鼓励居民将自家盆栽作为弥补社区景观缺乏的资源,使居民共同参与营造,用低成本的方式实现城市老旧社区景观的微更新。例如百草园在设计初期鼓励社区居民将自家植物带到花园共同分享。在可食地景的营造中,要着重利用废旧材料,废弃的垃圾桶、轮胎等作为形态各异的植物装置器皿,废弃桌椅等可以作为区域指示牌,旧集装箱改装成工具房等。例如上海创智农园以废弃自行车筐、竹篓、轮胎和塑料瓶改制成作物生长容器或作为独特构筑物观赏,室内空间由集装箱改造而成,通过对废旧材料的再利用,激发居民创意性,提高居民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社区整体趣味性。

3.2彰显地域特色文化,重构文化多样性农耕文化贯穿于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做了积淀,使其不断走向文明和进步。可食地景作为农耕文化的载体,具有景观和文化双重价值[3],在营造过程中注重提取农耕文化和体现农耕氛围,运用深化农耕相关主题元素,发掘当地文化记忆,促使人们在自然中传承地域文化,并充分调动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在社区营造过程中的相关农具、材料、活动上融合地方文化,促使地域特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例如莫斯维尔社区花园将传统文化元素雕刻到花园的建筑物、构筑物、农具当中,并定期举办地域特色活动,从而达到文化和地域的融合,增强居民文化认同感与情感归属感。

3.3构建多元协同组织,共同缔造新家园可食地景作为空间更新的景观载体,应深入挖掘其内在价值,赋能社区居民成为积极的行动者,形成以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多元协同组织,通常由政府指导,企业投资,社会组织运作和社区居民参与,整合了自上而下的社区治理需求与自下而上的民众参与愿望[4]。一般情况下,在老旧社区的更新改造过程中越是政府投资大、越精准的设计,后期居民的参与度则越低,而可食地景则是一种与之相反的“留白”的设计,充分激发社区居民持续参与环境改造的积极性,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感。例如百草园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交流互动、休闲活动、自然教育的场所,园中的花卉、香草部分是由居民共同分享的,是社区民众参与式微更新的典型案例。

4可食地景在老旧社区的设计营造———以天津景园里社区为例

4.1区位分析

以天津市西青区景园里社区为例,景园里社区是天津市有代表性的城市老旧社区之一,住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辖区面积约140000m2,绿化率10%,大多为6层楼房,平屋顶,共有27栋建筑,容积率约2.12,区域内交通便利,具备发达的交通路网。景园里社区建筑紧凑,社区内并未设置集中公共绿地区域,仅在主入口右侧设置了小面积的休闲广场,绿化区域基本设置在宅前宅后,绿化面积少且景观效果不佳。

4.2社区现状问题分析

4.2.1碎片化空间布局。景园里社区中的建筑布局模式单一,景观用地中出现了大量未利用的闲置空地及占用现象,社区公共空间因缺乏管理导致广场硬质铺装遭受破坏,缺乏休闲活动空间,宅间绿地私自占用、堆满杂物、随意搭建,场地环境比较杂乱。社区内人车混行,没有固定的停车位,车位严重不足,车辆只能停在道路两侧,使狭窄的道路更加拥挤。

4.2.2景观绿化面积少。植物类型较少且景观结构单一,社区中多以树木为主,没有季节性花卉和植物,缺乏景观性装置和设施,缺乏趣味性,绿化区域缺乏统一管理,废弃物随意堆砌占用公共绿地。在人流量少的小路及灰色地带存在土地裸露状态,没有植物覆盖,景观效果差。

4.2.3社区自发种植现象。经调查发现,社区中有许多宅间绿地、道路绿地等公共空间被自发性地种植蔬菜,私自挪用占有公共绿地,这些自发的种植现象作为社区中一种非正规的营造活动,没有统一的规划与设计[5],破坏整个社区居住环境质量。

4.3可食地景在景园里社区的应用

基于以上对景园里社区内的现状问题,结合居民意愿需求,发现社区内环境质量较差、老龄人口比例较高、自治基础较好,且对改造可食地景意愿较强,适合进行可食地景的设计营造;可充分挖掘景园里社区内闲置空间及需要优化提升的空间,针对社区内不同空间载体,如休闲广场、宅间绿地、道路绿地将其进行更新改造,让旧空间迸发新活力。休闲广场作为景园里社区中最大的居民日常活动空间,人员流动性最大,居民交际往来频率最高,但由于景观设计不佳和相关配套设施缺乏,社区居民并无多少参与性,因此通过可食地景的营造,创造功能复合的空间,以满足居民活动和体验的多元需求,也提升了社区内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设计时要保留原有的空间关系,满足居民休闲健身的活动空间,配置合理的可食景观;在植物配置时,配以观赏性为主导的可食植物,并搭配容器式或花坛式布局进行景观设计,利用可食植物的形态差异变换造型,划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场地空间;花坛中多选用色彩鲜艳的观赏类植物,通过不同颜色的植物配置划分空间布局,综合搭配景观小品、构筑物等,如亭廊搭配藤本植物葡萄、丝瓜、南瓜等,既能满足观赏、夏季遮阴等功能,也能发挥其实用特性。同时,要充分考虑老年群体及儿童群体等特殊群体的使用需求,如抬高的种植容器提供视线良好的种植环境、休憩座椅提供观赏社交需求、趣味性装置等为儿童传播农耕文化,科普教育知识,增进对自然园林知识的了解,体验劳动的乐趣。为彰显特色地域文化,将西青区特有的年画文化、大院文化融入设计当中,来恢复居民的场所情感体验(如图1)。

5结语

综上所述,可食地景的营造要充分挖掘闲置空间的生产潜力,以农作物“置换”观赏性效果较差的植被,构建以农业生产、能源生产等多种资源生产于一体的生产性社区,可食地景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贯穿全过程的组织模式对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存量规划时代下,老旧社区改造进程不断推进,人们不仅仅需求视觉上单一的绿色,更需要“复合”的绿色。可食地景作为一种新的景观形式纳入社区营造,为老旧社区更新提供新思路,通过不同用地类型重构景观环境,在实现美学价值的同时也附带农业经济价值。可食地景在老旧社区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推动废弃闲置空地到再开发的过渡,满足居民的共享参与和精神诉求,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可食地景的发展推进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可食地景把两者之间联系起来,由对立走向统一,保护了城市生态的多样性,为我们营造出更加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卢克·穆杰特.养育更美好的城市:都市农业推进可持续发展[M].蔡建明,郑艳婷,王研,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丛怡然.基于可食性植物景观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作者:张进 单位: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