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健康教育档案范文

小学健康教育档案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0-10 15:34:13

小学健康教育档案

小学健康教育档案精选篇1

关键词:心理档案;终身制档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186-02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它不仅能够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监测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动态、提升教师教育的专业水平,同时,还在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等方面有着极其重大的教育价值[1](姚本先,2010年)。但在现今的心理档案工作中,其时效性和动态性做得不够,大部分的学校都是按自己的套路建立及管理心理档案,内容往往只具有阶段性,并没有完全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因而建立终身制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非常必要的;并且从客观现实条件来看,也是可行的。

一、建立终身制的心理健康档案的必要性

1.个人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与学籍档案功能相似,能客观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学生和老师都能通过档案直接、快速地了解到个体的心理发展状况。终身制的心理档案能够提供连续性的保证,可以真实、客观地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实时反映学生的心理诉求,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看待问题的片面性采取不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问题,以促进个体心理更为积极健康的发展。并且,针对有心理健康状况的学生,终身制的心理档案也能反映出其接受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进程及效果[1](姚本先,2010年),学生不会因为升学、转学等原因耽误心理矫治;当学生此后出现类似心理问题时,老师可以根据档案中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史探寻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不是因为过去采用的咨询与辅导方法无效而引起的,从而寻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

2.学校方面。终身制的心理档案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学校用于新一轮档案建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很多学校都是在新生刚入学的时候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然后以测评结果为主要资料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期间除对个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咨询等辅导增加了档案内容,大部分学生的档案都很难进行更新,不能及时得到学生心理的动态发展情况。而当学生升学后,新学校又要通过相似的程序进行档案建立工作,很大程度浪费了人力、物力及财力。终身制的档案不会因为学生的升学而中断,档案的更新只需要根据新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心理成长变化情况对原有档案内容进行补充即可,提高了档案工作的针对性。

由此可见,不论从个人角度还是学校角度,终身制的心理档案较现在主流的各个学校单独建立的心理档案具有明显的优势,既能够连续反映学生心理发展的具体过程,又能为学校节约档案成本,一举多得,应该大力提倡。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终身制心理档案的实施还面临多种困难,然而笔者还是从以下一些方面看到了它能够得以实施的希望。

二、建立终身制的心理健康档案的可行性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例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梁芹生,2004)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实现及检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也应该得到足够重视。终身制的心理档案相较于单一阶段性的档案,还能保证心理发展的动态性,能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全面的资料。并且,教育行政部门也将学校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纳入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的评价范畴[3](廖全明,2008)。这些文件的出台都为终身制心理档案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2.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目前各大中小学都陆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课、心理咨询等已不再是大学教育的专属,它们逐步在中小学得以推广和实施。很多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都配置了专职的心理健康老师,建设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工作室,有的学校还出版了心理学的校本教材、创办了心理团体活动社团、开展亲子心理讲座、举办心理游园和心理情景剧表演等,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课程及活动也反映出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的、大力地支持,为终身制心理档案的建立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财力基础。

3.专业心理健康老师的培养加强。由于我国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化的教师,因此国家也加大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设立了研究生课程,还有针对在职心理老师的专业培训课程。培训不仅旨在增强相关人员的心理学专业素养,还更加重视学校实践经验的积累。随着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出现,终身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相关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为其全面推广提供了强硬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可能。

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学校的环境和财力支持,以及专业教师的引导,相信终身制心理档案的推广和实施指日可待,为此,笔者从五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三、建立终身制的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议

1.将学生的心理档案建立工作下移到中小学。前文有提到目前国家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并且将心理档案纳入考评系统中。可实际操作中,许多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以活动课程为主,兼有少量心理咨询与辅导,而心理档案方面仍旧是大片空白。中小学教师可以利用心理课的教学时间完成常规的档案建立工作。且一些心理测验还可用于辅助课堂教学,如谈论到考试焦虑的话题,可以随堂进行中学生考试焦虑测验,测试结果还可以用于检验教学效果,以便教师及时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另外,针对个别学生的咨询或沙盘游戏,也可以通过心理档案记录下来,时时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

2.运用现代化手段,以电子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为主来实现终身制档案。现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还是以纸质的为主,但纸质材料更易受损和丢失,电子档案能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点,并且在管理上也更加方便快捷。目前学校应用较多的是单机版的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的统计与分析上得到优化,但建档和管理上稍有欠缺。网络版的心理档案管理系统在系统稳定性与应用实践方面推广性较差,可见还是应该加快心理健康档案系统的开发[4](韩香芝,2014),特别是在遇到学生转学、升学等情况的特殊时期,要顺利地完成档案的交接工作必须得依赖现代化手段,使得学生心理档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为实现档案终身制提供技术支持。

3.确保学生的知情同意权,加大档案保密力度,以赢得学生的支持。知情同意权是指学生有在心理档案建立前知晓心理档案建档的内容、用途、管理方式等并获得其认可的权利。而在目前的心理档案建立与使用工作中这一点做得也不够到位[5](李向辉,2012),建立终身制心理档案更应该注意这一点,保证学生的正当权益。另外,由于心理档案成为终身制,其流传时间和范围扩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规范也就提高了,保密工作显得更为重要。高校应该在初次建档与档案移交时与学生签订相关协议,充分保证学生的知情权,同时让学生信任学校的档案保密工作,在心理档案中填写自己最为真实的心理状况,为后续心理咨询与辅导提供更加客观的资料,同时也为建立终身制心理档案提供有力的当事人支持。

4.各地学校相关心理健康组织机构应多多举办相关交流活动,相互参观学习。目前,大部分省市都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小组等组织,有的地区还会定期召开全省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6](俞国良、王永丽,2002);全国性的还有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教育心理学分会等。应该充分发挥这些组织机构凝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功能,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及时普及新兴的、有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建立及管理妙招;教师们也应该抓住这些机会,多多交流、学习有关档案建立及管理的经验,取长补短,去粗取精,更加完善本校的档案建立及管理机制。

5.借鉴其他档案建立的经验,根据具体情况推广到心理档案的建立上。总体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发展还不够成熟,相关管理制度也不够具体和规范,因而可以从其他档案管理中借鉴经验。不论是人事档案,还是党员档案,都已经运行已久,都是有专职人员负责建立管理及应用的,而大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则是由心理健康老师或者心理咨询人员负责的,一人多职,难免造成工作的疏漏。要加强心理健康档案的规范管理,实现档案的终身制,需要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负责档案的建立及管理工作,专项进行档案研究工作,制定出更完善的档案管理规则。

建立终身制心理档案利大于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致使其到目前为止还难以普及和推广,因而这将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还需要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相关心理学家、学校领导和教育者的不懈努力,以及学生、政府人员和社会大众的理解与支持,以促进学校心理档案工作更加完善和系统,早日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终身制。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梁芹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4,(5):85.

[3]廖全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6):147.

[4]韩香芝.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建议[J].高教管理,2014,(4):54.

小学健康教育档案精选篇2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测查与心理档案建立工作的意义

小学阶段既是人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也是个人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基础时期。在这一时期,小学生要学习和经历大量的东西,许多东西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和经历的,这让他们感觉目不睱接,难以适应。上学、考试、升学、交友、长大、长高等许多问题在成年人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事,但对于缺少相应知识、缺乏社会经验和阅历的小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考验,他们就是在这种考验中渐渐长大的。然而,面对这种考验,他们不一定都能跨越过去,这时就需要父母、教师、社会的帮助和理解。由于家庭教育中不当的教育方式、学校中难以避免的一些弊端以及社会竞争压力、不良的风气等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对小学生形成了一种不良的心理环境,这就会使小学生的心理适应出现一些偏差,当这种偏差达到一定的程度,超过小学生心理承受的最高限度时,就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疾病的发生。

当前,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与心理档案的建立,是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应用心理测量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与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通过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将小学生中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筛查出来,并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以达到及时发现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而进行早期干预和有效控制的目的,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工作提供操作指南,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另一方面,也能够服务于全体学生,帮助小学生不断地提高自我认识,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这对于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测查与心理档案建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认为,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测查和建立心理档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小学生中筛选出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干预,而没有认识到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测查和建立心理档案工作的目的是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是服务于全体小学生而不是少数小学生,是帮助小学生不断提高自我认识、开发潜能,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不仅仅是为了发现极少数心理障碍的学生,从而产生认识上的误区。

2.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建立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是搞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目前,有很多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档案人员都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大多数是由学校校医、班主任或德育教师担任,专业水平不高,因而不可能较好地完成心理健康测查、心理档案内容的选择与心理档案的统计、分析等工作任务。如,一些小学在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前不能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量工具;施测前没有正确指导语的指导,学生在不理解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回答,甚至有的学生还担心测查结果进入学籍档案,不敢真实的填写;施测后不能正确的解释测试分数的含义就随意下结论,反而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3.重视测查而不重视跟踪记录。近年,许多小学也开始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测查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但却忽视了测查后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没有根据心理测查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一些小学虽然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但也只是对测查报告的简单描述分析,缺少对不同类别的小学生群体心理发展特点的具体分析,因而,心理健康测查结果不能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一些学校在建立小学生心理档案的过程中为了省事,也只是一次建好以后就无任何跟踪记录了,档案也就成了上级检查工作的摆设。

三、改进小学生心理健康测查与心理档案建立工作的对策

1.提高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档案人员,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与建立心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全体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不仅仅是在小学生中筛选出有一定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干预,让个别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及时的咨询与治疗,从而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危机这一点,就不可能真正做到让正常的大多数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系到学校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而这也不仅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也是全体教师的工作。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都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用先进的、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目前,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档案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要适应当前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需要,学校在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时,既要注重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提高,(如了解心理健康测查与建档工作的意义、要求和途径,掌握心理数据统计的方法,并能对测量数据进行科学的解释等)还要注重加强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如遵守保密原则,不泄露心理测量结果等以免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小学健康教育档案精选篇3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快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心理咨询教师和聘请心理咨询专家,设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关注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了解学生的内心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心理档案制度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一个人从出生开始,他的个人心理档案就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心理测量技术的广泛应用,心理档案也逐渐浮出水面,日益受到社会、学校的重视。

一、心理档案的相关内容

1.心理档案的界定

学生心理档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生心理档案泛指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一切文字、数据、图表、声像等资料汇成的档案;狭义的学生心理档案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智能状况、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作出鉴定和评价的记录。建立心理档案是系统地收集资料与证据的过程,是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描述、分类的过程。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能力状况及其教育建议、人格特征分析及培养建议、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策略、学习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及指导等六部分。

2.心理档案的建立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保证对学生资料的科学管理、妥善保存和有效利用。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也要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建议条件允许的学校尽量采用电脑软件的形式。与传统的人工建立心理档案相比,它可以减少差错,防止资料丢失,保证资料管理的准确规范、安全可靠,提高工作效率。

二、当前我国学校心理档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心理档案不同于一般的学籍档案,它自身有着严格的特殊要求,无论是保管不当,或者是使用不当,都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更会给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从当前的现状看,我国学校心理档案的建立和使用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1.对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缺乏认识,心理档案建立工作不到位

有些学校认为,建立心理档案主要是为了筛选出心理异常的学生,他们没有认识到建立心理档案工作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是服务于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是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我认识、开发潜能,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不仅仅是为了发现极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有调查表明,仅9.3%的学校为全体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35%的学校为部分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55.7%的学校尚未建立心理档案;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但是并没有合理利用,心理档案对于教学工作和学生身心发展没有丝毫助益,只是应付上级检查工作的摆设。

2.心理档案的内容不够完整,不重视动态跟踪记录

学生心理档案包括六部分内容,但是有一些学校只是测查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这两方面的内容,而对于学生的能力状况、人格特征分析、学习心理分析、职业能力倾向等重要方面没有进行测查,对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不够全面,削弱了心理档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一个动态变化、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也应该是一个长期和动态的过程。但由于人力和财力投入的严重不足,目前多数学校都将建档时间设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此后便无任何跟踪记录。这种静态的心理档案显然不能准确、完全地反映学生的心理变化。

3.缺乏专职心理教师,未有效利用心理档案

目前,我国还有一大部分学校没有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心理教师和管理心理档案的人员大多由学校校医、班主任或政治教师担任。他们的专业水平不高,大大影响了心理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比如,有的心理教师是由学校领导临时指定,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随意将学生心理档案里的内容告知班主任及家长,这对部分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

4.缺乏对心理档案工作的管理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心理档案的保密性原则:“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应对其病人或来访者的有关资料、病历予以保密;这些资料应单独保管,不应列入医院其他病历之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只有在专业需要的情况下才可以与其他专业人员讨论其服务对象的案例。如果为专业的目的需要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和写作时,应适当隐去那些可能会据此辨认出服务对象的有关信息。”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学校把心理档案等同于学籍档案,认为其内容可以任意公开,特别是对学校领导和德育部门公开,以为这样就可以多一种了解学生的途径;还有的学校则没有对心理档案进行专门存放、专人保管,把心理档案随意存放在办公室的一台电脑上,结果任何使用该电脑的人都可以随意查看学生的心理档案内容,某校甚至发生过学生进入办公室将班级同学的心理档案资料修改和删除的事件。

三、改进当前我国学校心理档案问题的对策

心理档案建设可以为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基础支撑,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早期干预。现对我国学校的心理档案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心理档案管理的专业化水平,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建立健全心理档案的管理制度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逐步增大专职人员配比,其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评聘办法,制订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评价标准,落实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研究发现,学校缺乏专职心理教师是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开展的最主要原因。当前各地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模式不同,有些学校采取的是教研组模式、德育管理模式、班主任工作模式等,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工作相混淆,由政治教师或者班主任来开展。然而,由于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即使这些教师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也无法从专业角度帮助学生。因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尽快着手解决的问题。同时,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制度:如设置专门机构;规定从事心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规定学生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类别、基本格式、建立时间、方式、实施程序等。

2.完善心理档案内容并定期更新资料、跟踪探查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教育辅导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除了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外,还应包括能力状况、人格特征、学习心理、咨询记录等方面的资料。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管理心理档案的人员,一方面要定期普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另一方面,还要不定期地抽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经常向班主任、任课教师了解个别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并作好辅导和跟踪记录,不断完善学生的心理档案,以便真正达到为全体学生服务的目的。

3.加强心理教师与各学科教师、家长的交流合作,发挥心理档案的最大作用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的共同参与,他们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对学生信息了解更为全面,对学生进行辅导的时机也更多。心理教师可以适当地将档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向班主任、家长反馈,提出教育辅导建议,加强双向沟通,形成立体的心理健康监测、教育和干预网络,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发挥心理档案应有的作用,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学生自身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小学健康教育档案精选篇4

[关键词]医院健康教育;档案;作用;种类

一、医院健康教育档案的作用

(一)为全社会积累、提供健康教育信息资源。医院健康教育的对象是门诊、住院病人、患者家属、企业职工、社区居民和社会群体等等,根据其不同的健康需求,主要是利用板报、专栏、展览、传单、小册子、报纸、广播、电视和其他形式的宣传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记录文本、图像、声像、实物是真正的健康教育档案。众多健康信息知识被存储在其中,如感染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产前和产后护理、心理健康、急救、儿童和孕产妇保健。一经开发利用迅速传开,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精神启迪和实践指导,是人们接受卫生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有病早治,早期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的保健钥匙。

(二)有助于扩大医疗服务市场,提高医院的声誉。公立医院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同时肩负着抢救病人的职责。另外,还承担着传播医学保健知识的职能,愿意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和医疗环境。在第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永恒的目标”。在追求健康的的第二十一世纪,医院要在社会-心理-生物新医学模式的指导下,抓住群众渴求健康、追求生活品质、不失时机地开展健康教育。

(三)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美国医学协会指出,每年花费1美元用于健康教育服务,将节省6美元的医疗费用,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卫生资源,以健康教育和预防为主。但我国主要用于医疗,特别是针对事后抢救,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每年有2000万的脑血管疾病,包括中风,冠心病和近1000亿元的各种经济损失,巨大的医疗费用导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失衡,这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其中一个因素。如果医患及时的沟通,就可以避免这些矛盾。作为健康教育的书籍、杂志、报纸和其他的新闻刊物的补充形式去促进健康,让健康的新概念将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愿意采取行动,卫生资源逐渐向健康和预防医学上发展,紧张的医患关系将得到调整,心理,身体健康的人民群众才可以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二、医院健康教育档案分类

主要分为纸质文件和声像档案两类。纸质档案是指以纸张为载体,记录每个医院健康教育活动的材料,包括传统的记录、机械记录;声像档案是指利用磁记录或胶卷拍摄的方法,医院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原声录音、幻灯片、磁盘、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照片等。

三、医院健康教育档案收集形式、制度及内容

做好资料收集,除了建档者要认真按收集形式操作之外,还需要对资料的内容予以规定,用制度来保证及时归档。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会议记录;医院健康教育组织人事变更情况的文件;当年医院健康教育计划和总结;各门诊部、病区各科的健康教育黑板报底稿;各科工作座谈会健康教育宣讲记录;各科床边宣教内容登记;当年医院人员已刊登的科普和电台科普播音稿;当年新编的健康教育处方样本;健康教育录像播放记录;当年健康教育培训课程安排、参加人员记录、考试样卷及成绩汇总表;深入社区街道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资料;其他有关健康教育活动资料。

在声像档案方面,对摄影照片作了如下规定:由专人负责摄片和收集保管,并要求医院的各种健康教育活动,如医务人员深入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服务和对老人义务体检、咨询,全院黑板报评比活动,参加卫生局组织的健康教育一条街活动,为社区健康教育学校授课,上级领导来院检查指导健康教育工作,重大的健康教育会议、健康教育培训、考试等场面尽可能以照片来反映医院重大的健康教育人事变动任命书,当年的健康教育计划、总结以及当年健康教育活动汇总表要摄成照片归档。这种具体化的规定为各部门资料收集指明了方向,有利于资料的完整性及可操作性,为下一步的整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四、医院健康教育档案的整理、开发及利用

医院健康教育纸质档案的整理包括分类、立卷、编目、装订、排列、编制目录等,还要设计出各种表格,如健康教育资金使用一览表、深入社区活动汇总表、健康教育设备登记表、全年健康教育大事记等来充实档案的内容,提高纸质档案的整体质量。经鉴定没有保存价值的资料送健康教育委员会领导审批后销毁。

声像档案按录音带、磁盘、照片、录像带等分门别类整理。最多最丰富的声像档案资料是照片.医院有专门的健康教育照片册,照片按年代先后排列。当年的照片以年度计划为首张开始排列,以年度总结为末张结束(其中要有以纸质档案翻拍下来的重要表格大事记),健康教育活动会议的场面照片下方附有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情况说明。每当上级来院检查工作和与外院进行资料交流时,医院可将整齐的档案摆在桌上,这样做既美观,人们对我们的工作也一目了然。

医院健康教育档案收集了医院健康教育的信息资源,这个资源只有被开发、利用才能体现出价值所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遇到医院内的某个部门或医务人员到健康教育档案上找资料,得到具体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真实情况。在社区服务方面,可与街道共同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承担街道健康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务,并且共享资料。健康教育档案面向领导,面向科室,面向业务人员,面向社会,这样把死资料变活,使档案具有生机。

参考文献:

[1]杨红霞,张铁军.医院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档案的范围与作用[J].工企医刊,2002(02).

小学健康教育档案精选篇5

关键词:猝死;体育锻炼;健康档案

【前言】2008年9月某市某高中的学生体育锻炼课中发生猝死,最后经调查是该学生小时侯心脏不好动过手术,心脏功能属于不全者,但是该生与家长都隐瞒了该生的病情,最终在学校与老师的都不知情的情况下,该生参加了体育锻炼,最终发生了悲剧。类似的悲剧不止一次的学校的体育课(体锻课)上演,如何避免这种悲剧发生,摆在了体育工作者和学校卫生工作者面前,建立学生的体育锻炼健康档案,让体育教师及学校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能较完全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1 体育课的特点:

体育课是教、学、练合一的,在练中教、在练中学。各项体育运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都是要通过练才能掌握的,因而教与练都离不开身体的活动。一般体育课开始前教师都会安排见习生(生病请假的学生),然后是由老师指导大家做进跑,跳,投,攀爬,球类等各种身体练习活动的课,通过上课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身体的素质,完善内部组织。因此需要体育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来安排上课的内容和强度。尽可能的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有益身体健康的锻炼。

2 现在学校体育课普遍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2.1 学生理解的误区

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没有受过什么苦,在家里父母,祖父母都事事顺从于孩子,使学生缺少失败感挫折感。上体育课怕苦怕累是一个方面,一点小事情就请假。体育教师无法正确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生病为了安全就准假,因此不能正常的进行体育教学,从而导致学生经常得不到正常的体育锻炼,使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另一方面学生就算生病也不愿意请假,认为没有关系,但是有些病:如病毒性感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体育运动是会引起生命危险的。

2.2 教师对学生健康状况的不了解

现在很多体育教师对学生(特别对新生)的身体状况缺少了解,学生的健康体检档案基本不会给体育教师过目和查看,直接放在班主任或校医室。特别是有些先天性疾病或突发性疾病如果学生不肯说体育老师更是无从了解。

3 应该采取的措施与建议

3.1 加强学生思想和生理卫生知识教育

体育教师要加强学生生理卫生知识的认识,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和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对健康常识以及自己的身体的健康状况有较科学的认识和理解。不在盲目练习或故意偷懒。特别是一些急救措施应该能及时的授于学生,使学生面对突发状况时,能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进行自救或互救。

3.2 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

学生健康档案的建立对于确保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健康档案的建立还有以下要注意的几点:

3.2.1 卫生机关和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的规定新生体检以及每年的常规体检。一定要落实到部门以及落实到人,不能流走于形式,一定要保质保项目的做好每一个项目的检查。学校也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宣传工作。

3.2.2 学生的健康档案中的各项检查结果个体报告单形式向学生、家长以及任课老师反馈健康体检结果,为了更好的辅助体育课堂教学,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体检结果建立专门的体育锻炼(训练)的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内容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体检结果

(2)女生可以包含每个月的例假时间(可以由家长或学生填写)

(3)本学年(年度)将计划的体育运动项目并在每一个运动项目后根据医生的意见注明不适合运动的疾病

(4)有条件的可以将常见病像拉肚子,感冒等最好能够将生病的时间记录下来(最好有医生诊断证书)。

4 建立体育健康档案的意义

首先能让老师对于学生的健康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样体育教师就能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合理的按排教学内容,有的放矢。能使教学有更好的效果,让每一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合理的运动,避免了学生的盲目请假。

【结束语】学校的体育教学主要是希望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一项到两项的体育技能并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由于体育实践课需要通过学生身体的活动来完成的,因此安全的运动成了广大师生以及家长最为关心的重中之中。建立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健康档案因而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校家长双方面的共同关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身体健康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素质。体育教师有了健康档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体育课的项目和运动量的安排上也能做到有的放矢。

小学健康教育档案精选篇6

关键词:健康;心理健康;中职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意义

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拥有健康,生命才会光鲜靓丽,生活才会多姿多彩。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1948年《》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使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1990年WHO对健康的阐述是: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

如今,很多专家、学者对健康又有新的诠释:将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生理健康有很明确的规范标准,比如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等,更量化一些,体温36℃~37℃,血压:低压60~90毫米汞柱、高压90~130毫米汞柱,心率60~80次/分,这是人体生理运动的正常指标;而心理健康的定义,由于受社会文化、生活环境,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量化的标准就相对比较模糊了。

目前,国家正处在飞速发展的转型期,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生活设施需求的完善,促使在生理健康的前提下,当代人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喝足,冷暖相宜,对精神生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追求生活舒适,身心安宁,和谐幸福,这是时展、人民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特征。说到这里,不禁要问:促成这一幸福感的来源在哪里?无非就是平日里亲人互敬互爱,夫妻和睦相处,孩子乖巧孝顺,朋友互帮互助,工作学习顺心等等,这确实是个美好的愿景,也是人人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但镜头一转:如果您的身体很健康,心理状态不好,每天心情焦躁、疑虑、烦闷、抑郁、甚至狂躁等,您还会有幸福感吗?

回到我们熟悉的中职校园,未来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调查显示,20%的学生有各种心理问题,近几年,中职校园内频现学生打架斗殴、厌学、自残和自杀事件,因恋爱不成产生消极、报复心理的个案频发,学生自杀、出走、自残的事件屡见报端,这是一个信号,证明在校学生承受了学业、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已经达到不平衡状态甚至是不健康状态。这个群体因其生理、心理的特殊性,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触目惊心的校园案例也在逐年递增。人民网时评称:“对于发生在学生中的极端案件,教育部门、学校是否引起高度重视,补上对学生缺失的教育”?

可见,在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中职生是花季,是五彩缤纷人生的开始,拥有生理健康固然很重要,但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因为它是生活质量的保证,是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前提。为了给我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我们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并探索组建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做为科学教育依据,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服务。

什么是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笼统地讲:就是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成长规律,身心要求,个性特点等各项评定指标得到的宝贵原始数据,可以为学校的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教师教育决策和科学研究水平,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从而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工作提供有效的操作指南,切实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纸质或者电子记录信息资料。

以我校为例,在新生入校后两三个月的时间内,从影响学生心理发展和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心理特点的基本资料入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统计学习适应性、人际关系、学习焦虑、能力评估、个性评价、心理健康状况等指标数据,方便今后做数据对比;通过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性格特征的测试,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建立预警工作机制,筛查出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分析,实施心理干预。

通过几个学期的实践、总结,让我们欣喜地看到: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甚至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实际意义:

1.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运转的保证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得到学校的重视,而心理健康辅导成功与否又跟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医生诊断病患,首先要翻阅的是病患的病历,再探询目前的病情,然后再加以综合分析,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也是一样,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必须以深入、正确地了解学生为前提,用可靠地依据来确定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后做到“精心把脉,一人一方,对症下药”,保证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效、有序、健康的发展。

2.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为评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阶段性进展,记录了科学有力的凭证

每份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都记录了学生的能力、人格、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及职业能力特点等方面较为具体的教育建议或培养策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面上的教育和沟通,针对那些问题较多或较严重的学生,我们逐步创造条件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个别辅导时,可以是针对学生的某一方面问题,也可以是多方面或全方位地进行辅导,一个学期结束后,通过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的科学评价体系,真实记录学生取得的阶段性进步和问题,这是见证学生稳定心理状态的良好办法,也是检验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稳步推进的有力凭证。

3.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架起了家校互联的沟通亲情桥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和家庭环境深深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通过问卷调查显示,职校生很多生长在父母离异,再婚或者单亲家庭里,平日承受着家庭关系复杂、亲情缺失的心灵煎熬,中考的失利让他们的自尊心再次受挫,在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过程中观察到,这些孩子大都有自卑、感情冷漠、愿走极端、自我约束力差、责任心和进取心低的特点,如何让家长了解孩子,协助学校一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让学校的教育成果在家中显现?在建档初期做有针对性的重点分类和标识,制定家校互联沟通方案,以心理健康成长档案为记录载体,让家长了解孩子,知道孩子出现问题的症结,在学校的表现等等,经过家校沟通,任务实践,成果展示,逐步解决学生在校一个样,在家一个样的突出问题,搭建起一个个家校互联、和谐沟通的亲情桥梁。

4.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是提高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如一本心灵绘本,里面记录着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轨迹,通过这些真实的记录,科学的数据,来分班、分组,选拔学生干部,制定教学计划,学习计划,管理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等,有效促进学生文明进步,校园风清气正;班级管理有序,学校安定团结;科学的育人依据让学生的教育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总之,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着小家,大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效发展,需要管理者认真、细致、耐心地一直做下去,这不仅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学校的需要,更是每个中职生家庭、每个孩子的需要。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虽然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枚小小辅助分子,但它的科学参考价值、方便利用价值,一定会在今后工作实践中得到更多挖掘和发现,来助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谌业锋.如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J].人民教育,2002(08).

[2]贾建雯.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02).

[3]薛华.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C].教育论坛,2001.

[4]颜苏勤.中职生心理健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小学健康教育档案精选篇7

1.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档案管理的特点。数据是当今信息社会的宝贵资源,对数据进行合理利用和挖掘是获得新知和创作价值的重要途径。预测为大数据的本质,档案管理活动的开展、大学生档案价值的提升和大学生事务的决策是以数据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这就要求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因势而动,积极运用大学生数据信息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准确反映,进而促进大学生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如此,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依据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分析与整合,从而使其可为大学生、高校和社会更好而有效的服务。我们以大学生心理档案为例,利用大数据精准测量分析大学生的动态心理指标,将大学生心理变化的趋势准确反映出来,这不仅对防范大学生心理突发危机有利,而且也有利于科学预判和决策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这恰好为当前大学生档案管理的空白。这就需要大学生档案工作必须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更新传统档案管理的理念与模式,确立以数据为核心的信息服务意识。2.大数据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要求尽快构建起三大信息平台。具体为:一是信息整合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来源广泛,且内容繁多,周期也长。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可以在搭建信息整合平台过程中,整合起不同学生的各类心理档案,从中深度挖掘数据源,可将各类不同档案资料之间的关联寻找出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逐渐将一个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数据网络形成,从而奠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效开展的坚实基础。二是信息管理平台。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好的目的就在于有效使用,面对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所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必须搭建起具有大数据要求特点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三是科研平台。这就是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分析,努力归纳和寻找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和总体规律,并提出针对性强的预控和处理策略。大数据时代可以将现代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充分利用,把大学生心理档案研究平台建立好,以数据化来处理分析各类学生的心理档案,将蕴含其中的规律挖掘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服务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务工作。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就我校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心理档案的动态性。因为学校相关部门仅仅将新入学大学生的普查和建档作为工作重点,忽视了持续追踪和调查学生在读期间心理状态,也就无法将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全貌与变化过程呈现出来。二是心理档案管理缺乏系统性。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由学校学生工作部负责,而学生档案则归学院等部门管理,两者分属不同系统,若彼此割裂,相互之间就无法产生一个能互为支撑、彼此依托的数据系统。三是未健全心理档案管理制度。从我校实际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仅仅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可以参照执行,而且比较笼统和宏观,未涉及谁来管、怎么管、用什么管等一些具体内容,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性、规范性,这就导致档案的管理效率与其应用价值大打折扣。四是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利用效能比较低。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依旧是因袭传统的档案保管与查询模式,对档案具体信息缺乏发掘,这肯定无法产生比较高的利用效能。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过程之中,而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是人手不够。例如,我校在校生达到两万多人的规模,但只有五名专职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此外就是有几个学生干部参与其中,兼职承担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并非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仅仅能做些新生的普查和建档工作,想追踪调查全部学生比较难,仅仅可以开展搜集整理局部信息方面,要系统去建设和管理就不可能了。二是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搜集标准,不同部门和环节都不统一,因没有过硬的数据处理技术所以无法进行整合,甚至仅仅处于纸质心理测评资料、简单的excel表格汇总等基础层面上,很难深度挖掘和分析数据,也无法有效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其档案的使用效果就打了折扣。

三、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利用效率

1.优化数据收集。出于分析、整理和挖掘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需要,就自然应对数据收集提出新的高标准要求,而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其基础数据采集的规范与标准。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同质性比较强,也不乏在全国开展数据挖掘与分析所必需的条件,依据一样的标准与规范采集数据,就可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与利用的效率。从一个方面来看,借助于对本校数据与全国范围内其他学校数据的比较过程,进行大学生心理状况规律特点的有效归纳,必须将那些取得比较好成效的高校经验与做法作为学习借鉴的重点,对本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另一方面,在对全国范围内大学生心理档案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本校还没发现的问题及时找出来,并有针对性采取措施,超前进行预防,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断提高。2.实施动态化、系统化管理。一是将档案信息进行准确齐全的搜集。主要从不同层面和领域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反映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相关信息资料及时进行搜集。二是做好信息数据的深入分析。必须站在心理学原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高度,分析现有数据,并对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主次轻重、相互影响等进行深入挖掘和总结,将一个大学生心理档案数据网络搭建起来,并以心理数据分析框架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反映。三是档案信息要及时更新。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基础上,继续与学生年级、年龄、情感、生活等多方面变化有机结合起来,所涉及的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信息必须及时更新,依据时间序列而形成大学生心理档案资料数据库,再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挖掘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情况。3.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对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常规制度做好完善,采取建立大学生心理普查制度与跟踪调查制度等措施,对搜集的心理健康档案数据明确各种要求,将岗位工作制度完善好,并结合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实际做好分工、职责、流程的明确,从而构建起事有专管、人有专责、协调合作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工作新体系;在优化数据管理手段和完善保密制度的基础上,做好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和保密技能的强化工作。通过档案反馈查阅制度的建立,使大学生本人的档案知情权有保证,并在确保隐私不泄露的基础上,以档案对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及危机干预工作进行研究和指导。另一方面,要将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规范与标准、电子化数据保管、备份与安全制度、数据处理规范、数据共享制度等的制定,实现大学生心理档案开发利用的规范化。

四、未来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利用的趋向及设想、建议

实现有效利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目的。具体来说,未来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利用的趋向主要有:一是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辅导。在学生心理档案中,我们可寻找出其不同于其他同学的个性化心理健康特点和人格特征,可以结合其存在的个性化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教育辅导策略。二是开展团体辅导教育。开展团体教育辅导的着眼点就应聚焦在学生心理档案中体现的共性问题上,采取学生小组的形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开展科学研究与预测。要以统一的标准化测评量表对学生心理测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科学预测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进行指导,并预防出现心理危机情况。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为今后科学利用大学生心理档案提供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学好用好数据处理技术,达到数据整理与分析的高水平,同时深入而充分地发掘出档案之中蕴含的内在关联和基本规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分析,为学生心理辅导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数据深入研究分析。由此,可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以更有效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对实际工作进行指导。总之,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必须针对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不断提高其管理和利用水平,以便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培养高素质的高等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小学健康教育档案精选篇8

关键词:大学新生 心理档案 动态管理

新生心理档案工作开展20多年以来,为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高校中已普遍形成了一套普查――访谈――干预――教育――入档的规范化的新生心理档案建设流程。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近几年大学生自伤与伤人等恶性事件中,有很大一部分个案并不在心理档案的关注范围中,而档案中的危机个案却往往没有任何危机事件发生,反而成绩、人际、工作等方面都非常优秀。这不免让我们深思,是否我们的心理档案建设存有瑕疵?

一、大学新生心理档案建设的意义

大学新生心理档案建设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必要依据,又是学生接受心理辅导的原始记录,能为我们进行科学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大量客观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以及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动态跟踪等。

(1)进行新生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有助于大学生更客观科学认识自我

有研究显示,接近86%的大学生感觉心理测试结果对自己的有很大的帮助,他们普遍认为通过对心理档案资料的分析有助于科学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有助于认识自己的职业倾向性,形成理性的择业观,积极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1]。

(2)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是覆盖率最高的心理知识宣传手段

在心理工作中,工作者们采取多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教育,但是大部分都覆盖率比较低。而心理档案建设的过程,一般都会在前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宣传,提高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可度,消除对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误区,增强心理保健意识等。

(3)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年都有学生走上自杀、犯罪的道路[2]。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需要教育者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全体学生的心理状态、人格特点、发展规律等状况,对那些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或存在明显个性缺陷的学生,要进行重点关注,进行必要的疏导、矫正。

(4)可以为学校制定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是取得管理成效的重要前提。大学生心理档案能够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人格特点、发展规律,从而制定符合大学生特点的规章制度与管理政策,为实现科学管理提供心理学依据。如可以通过心理档案所反映出来的学生兴趣、爱好等信息,从中寻找导致某部分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从宏观上寻找教育、预防和干预的方法。

二、大学新生心理档案建设的发展状况

(1)心理测验是大学新生心理档案建设的源起

大学新生心理档案建设数据的主要来源是新生心理普查。而心理普查最重要的关键点之一是选用测验工具。心理测量学起源于西方,我国大学生新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正式开始,大致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新生的心理状况,掌控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动态,筛查危机个案并予以干预,以便使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3]。

(2)测验工具的适用性是新生心理档案建设的发展瓶颈

新生心理档案建设是高校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但随着这项工作的日渐深入,很多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对于测试,尤其是采用何种心理测验工具、以何种方式进行普查,各高校之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相关的心理普查的结果也是相互矛盾、大相径庭。单从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而言,有的不足10%[4],有的在10%~30%之间[5],有的则高达60%~70%[6]。且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许多高校的心理档案建设流于形式。虽然建立了心理档案,却没有对普查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单纯是为建档而建档;在建档过程中滥用心理测验、测评结果解释错误等问题也非常严重。

(3)心理危机筛查工作是心理档案建设的尖锐问题所在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面临突发事件,自身力量无法应对时出现的身体和精神处于崩溃边缘的状态[7]。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越来越受重视,通过建立心理档案筛出心理危机信息就成为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各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和信息筛选,建立规范的心理健康档案。但从长期的工作经验中我们却发现,在现在高校的心理档案系统中,出现了很多“漏网之鱼”,反而很多发生恶性事件的学生并不在心理档案危机预警系统名单中,这个现象反映出我们现在所采用的心理档案危机检测系统存在比较严重的缺陷。

三、对新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思考

(1)关于心理档案建设筛查工具选择的思考

在对新生的心理档案建设工作中,各高校根据学校情况单独选用UPI或SCL-90、EPQ等量表,或者多种量表结合使用。其中UPI和SCL-90两者使用率最高,但是从这几个常用的问卷用于心理档案建设的筛查工具存在不少问题。

UPI(大学生人格问卷)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健康调查表。但经验表明,UPI问卷筛选假阳性率较高,如果中小学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做得好,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比较重视,对“是否需要心理咨询”此类问题做肯定回答的比率就会升高,造成学生一类个案增多的假象。

SCL-90(症状自评量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量表题量较多,通过测验结果能够明确问题学生的症状特点。但由于SCL-90其项目主要来自于精神病症状学,临床上常用作精神科、咨询门诊的一个筛选量表,所以把它作为正常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筛查量表会有些不妥。而且SCL-90反映的是一个人在一周内的自我感觉的心理健康状态,而不是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EPQ(艾森克人格问卷)在设计之初是按照三维人格理论进行编制的,主要用于人格特征的分析,不能用于心理危机筛查。但是如果用于普查中作为学生的人格特征分析,确实是比较可靠的量表。

那么,该选择什么类型的筛查问卷呢?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摸索出一套心理危机的检测系统,即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以及自杀意念问卷(SOISS)合并使用:

首先,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可以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艾森克人格问卷是一个应用广泛的人格问卷,同时,它还可以看出受测者的气质类型,通过此问卷,大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

其次,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能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UPI反映的是被试“最近一年来的情况”,测试的是心理健康的特质,且UPI具有题量少,简便易行,信息量大,便于团体测验,筛选有效性高;测验过程不易引起心理抵抗;对施测人员无特殊要求等特点。

最后,自杀意念问卷(SOISS)能增加危机信息筛查力度。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生心理危机以自杀最为迫切。虽然心理普查筛选出的自杀意念高危学生并不一定真的就会发生自杀行为,但当我们对这部分高危学生进行预防性干预后,自杀发生率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所以,将自杀意念问卷(SOISS)用于心理档案建设非常必要。

(2)新生心理测试建档的时间思考

新生入学后,各高校都会安排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一般有两种安排,一种是在新生入学后马上进行,如在入学一周内、一周后、或军训期间;另外一种是在入学后一个月到两个月左右进行。还有少部分学者认为应该在第二学期开展。从实际工作中了解,采取前两种时间安排的高校最多。究竟该如何进行测试?笔者认为,从心理档案建设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实际工作的效果来看,第二种时间安排能够更准确反映新生的心理状况。因为在入学之初,新生到校时间短,还没有深入体味大学生活,人际问题还没有显现,不存在学习压力,也不存在人生规划等诸多思考,有些问题可能还暂时没有折射出来。不少新生在大学生活一段时间后其人际交往问题、自我认同等问题才开始慢慢暴露[8]。

(3)心理档案建设应该是动态管理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要有动态管理意识。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不是静止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对心理档案进行动态管理。使用心理档案时,不仅要研究学生们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要善于发现、研究和预测他们能够形成的良好品质;不仅要了解学生心理品质的现状,而且要挖掘学生心理品质发展的前景。心理档案记录的是过去的心理状态,它只可帮助我们预测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制定教育对策。我们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防止一次档案定终身的现象。

总的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程,心理档案建设是这项工程的开端,心理档案建设工作做好了,接下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等工作才会更加顺畅和有效,才能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代俊,袁晓艳.心理普查筛出心理危机信息的价值[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25(5):115-117.

[2]赵红利.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诊断与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6):91-92.

[3]孙宁,王玮.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188-189.

[4]熊燕,彭萍,胡一秋.大学生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06):14-17

[5]林静.大学生人格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相结合用于大学新生心理普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01):47-48.

[6]申继亮,彭华茂.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47(1):14-20.

[7]马建青,朱美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7,(09):48-50.

小学健康教育档案精选篇9

关键词:家校互动;小学生;心理辅导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道排在第一位,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世界观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使命与责任。而小学生正处在智力还未成熟的阶段,极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家校互动方式,积极开展小学生心理辅导,为他们的日后发展与人格的健康养成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障碍

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来看,对于心理问题和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品德行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不同学龄的学生都存在厌学、困惑和依赖的学习心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对于作业,无法独立完成,需要父母督促。(2)对人多疑、恐惧。对某些事情感到焦虑,十分胆小,整天情绪不安,总感觉受到侵害。此外,对别人缺少信任,喜欢独处,没有朋友,长时间发展下去,变得更加孤僻、沉默寡言。(3)对他人冷漠敌视。部分学生会将内心的烦恼、愤恨发泄给他人,甚至是殴打、谩骂同学,破坏公共设施。(4)存在逆反心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部分学生不听父母与教师的劝导,故意对着干;对于别人的议论过于敏感,少言寡语,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

二、家校互动开展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有效途径

1.营造良好的家校沟通氛围

针对目前小学生缺乏沟通交流而言,学校应定期和学生的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状态,让家长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营造良好的家校沟通环境,让家长认识到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文明、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孩子得到父母、长辈的爱,必然会回馈社会真诚的爱。例如,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某校为寻找家校共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结合点,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联系沟通,营造良好的家校心理沟通气氛,通过问卷调查、发放公开信和人设立宣传栏的方式,向学生与家长宣传有关的心理健康常识,并在每周五举办讲座,召开校班级家长会,通过家长学校一起授课方式,让家长在心理健康发展中充分发挥共育角色,以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解Q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2.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心理轨迹

心理健康档案作为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是开展小学生心理辅导教育的有效手段,能详细记录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方便学校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的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心理档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日常开展小学生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必须将学生姓名、性别、能力状况、性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态等能够反馈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信息纳入健康档案中,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心理测试,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所改善,愉快地学习与生活。例如,在学生入校后3个月时间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安排心理咨询教师为他们进行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与性格特征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在案,动态化监测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早发现、及早干预,从根源上杜绝极端情况的发生,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方便学校了解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人际关系和学习焦虑等数据指标,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掌握孩子的心理档案,有助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3.多途径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为了提高学校的心理教育水平,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还应加强心理辅导教育,多途径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体现为:学校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心理辅导课程作为一门常规课程排进课表,以学校教育为阵地,以家校互动为纽带,通过开展专业的心理咨询进行日常心理辅导,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此外,还可以让学校还需尽快完善《校报》建设,定期刊登家教经验和家长分享,拓宽家长的知识面,让家长科学地管教孩子,缩短学校与家庭、学校与学生的距离,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在小学日常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小学应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多途径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营造良好的家校沟通气氛,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此外,还需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档案,详细记录学生的心理轨迹,随时随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早预防,从而让每一名学生的身心都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健康教育档案精选篇10

年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健康教育工作得到蓬勃发展。年健康教育工作要继续结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重点,围绕我办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要求,目标要求如下:

一、目标

(一)进一步巩固我办健康教育组织网络,明确各社区、各单位牵头责任的职责,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督查力度,建立健康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二)依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指导手册》相关内容要求,加强督导工作,落实各项任务指标

(三)充分利用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和媒体,面向社区,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加大健康信息知识的传播,促进健康行为。

(四)加强健康教育队伍能力建设。

(五)坚持开展控烟活动,公共场所有窗口单位、办公场所禁烟标志。

二、工作任务与重点

(一)召开年我办健康教育工作会议,总结健康教育工作得失、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落实责任,力促健康教育全面发展。

(二)各社区协助区爱卫办做好辖区单位、社区健康教育指导工作。

1.开展学校、社区、医疗机构(卫生服务站)、企业健康教育指导工作。重点指导基层单位作好健康教育组织体系、网络建设及工作资料收集整理。

2.开展以学生、社区居民、医院病人、企业职工等人群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的调查,使辖区居民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达到75%以上。对各行业健康教育工作效果做出评估。

3.开展单位社区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的培训工作,夯实基层健康教育队伍。

4.组织单位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和咨询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5.做好各社区、单位健康教育资料归档工作。

(三)组织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1.社区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各群众活动小组的作用,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措施,拟定年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做到社区主任亲自抓,任务明确、责任落实。

2.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示范社区的模范作用,把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以交流会或现场观摩的形式介绍给其他社区。通过相互学习交流促进社区健康教育的发展。

3.继续做好社区宣传阵地工作,完善宣传阵地的建设,并按每年不少于6期要求定期更换内容。

小学健康教育档案精选篇11

椒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椒金山街道辖区内的椒北社区居民委、椒中社区居民委、矿北社区居民委和金泉社区居民委,面积3.28平方公里,辖区内户籍人口23104人、户数8877户。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835人,占总人口的20.9%;

中心目前处于创优过渡阶段。中心位于椒房街18-1号,建筑面积达1056平米。流动人口数1780人,低保人口数189人。中心共有工作人员26人,其中卫技人员16人,占总人数的61.54%;全科医生6名,全科护士6人;临床医生数的8 人,护士数6人。2011年中心全年门诊量12500人次,平均日门诊量34.7人次。

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

(一)中心建有全科服务团队支,每支团队由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生和社区护师组成。以辖区内各居民委作为落脚点和辐射点,通过“中心-居民委-家庭”三站式服务方式,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

服务中心主要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慢性病防治、康复指导、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在部分有条件的社居委开设简易诊疗及中医、康复适宜技术等服务。与二、三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及执行情况:门诊自开展签约服务以来,开具门诊转诊单转往二、三级医院23人。病房2011年自二、三级医院转入138名病员。

中心自XX年开始,以家庭为单位,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2011年起全面实施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11年底,共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8400户、20717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专项档案4835人,残疾人专项档案61人。为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和有效使用。通过对已建档居民中进行干预的慢性病病人(包括高血压一、二、三级管理、糖尿病强化管理和常规管理)、传染病病人以及提供服务的家庭病床病人和残疾人等的专项管理,及时更新他们的健康信息,真正做到档案的动态管理和有效使用。

中心大力开展弱势人群服务,提供多项便民利民措施。与辖区内4835名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保健服务体系,每季度由团队公共卫生医生上门为老人提供健康保健服务;根据市、区卫生局和残联要求,做好“残疾人送康复服务”工作。全科团队与辖区内11名有康复需求的各类残疾人建立了康复服务体系,为每一位残疾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每月为残疾人进行一次康复指导、提供健康教育等服务;为解决社区内独居、行动不便等老年人的看病难问题,中心在卫生服务站开设简易门诊,提供代配送药等服务;同时,积极开展慈善帮困助医活动,做好结核病人减免治疗及贫困精神病人免费服药工作。我们的服务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二)慢性病监测和管理方面:开展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防治,实行社区高血压一、二、三级管理和糖尿病常规和强化管理。

1.高血压方面:辖区区内共有高血压病人1211人,管理数为478人,管理率39.47%,一级管理数为242人,管理率24.82%,二级管理数129人,管理率100%,三级管理数107人,管理率100%;门诊首诊测血压680人次。其中: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人数520人,发病率为16.67%。危险因素调查641人;

2.糖尿病方面: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本中心流行病学调查,2011年辖区内共有糖尿病病人468人,管理数为375人,管理率80.12%,常规管理数297人,管理率76.15%,强化管理数78人,管理率100%。糖尿病筛查人数2578人,60岁以上2228人;中心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帮助糖尿病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从而帮助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缓解糖尿病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3.精神病人方面:将辖区内61名精神病人纳入社区管理,为23名精神病患者定期随访病情相对稳定的精神病人;对出现病情变化、反复者,及时联系住院治疗;定期下社区康复中心,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康复指导。

(三)健康教育方面:2011年我们尤其重视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把它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并以此带动社区慢病管理、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医疗救助等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采取完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优化服务流程,加强措施落实,搞好健康教育队伍健设,增加经费投入等多项综合措施,使我们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形成有人才、有场所、有人气、有效果等“四有”局面。现将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年来,共开展22场次健康教育讲座,和卫生主题宣传活动,参加居民数千余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1360余份,宣传材料1360余份,解答疑问560例,心理咨询639人,测血压804人,测血糖52人,心电图346人,共计收回健康问卷1130余份,使用宣传板20余块,黑板报4期。医务人员健康知识培训29场次,参加人数537人。健康教育累计免费体检(测血糖、血压)21942人;累计测心电图1126人;累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9266份,1670元;累计宣传材料挂历4465份,8641元;累计健康教育板块25块,625份;累计健康小礼品700份,14000元;累计健康教育投入总资金约47815余元。

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各种形式、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活动2次,从而使广大居民从中受益,有效地保证了健康教育有效和可持续性的开展。我们根据每个社区人文环境、经济条件和健康情况不同,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如根据椒中社区居民委困难户、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残疾人多等“五多”状况,制定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案,如内容以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保健为主;形式以各社居委为平台开展健康讲座或义诊咨询为主;指导用药以价廉、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为主;同时结合开展免费查血糖、体检和节日送温暖等活动,使居民看到参加健康教育的好处,调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其结果一些居民主动争先恐后来建立健康档案。如通过开展免费体检活动,可以使辖区内的老年人慢病和残疾居民都能积极参与得到了实惠。中心主任亲自抓健康教育,经常全程参与或做主讲人,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我中心真正做到了每次健康教育要有计划、通知、签到、讲稿或相关材料、图片和总结等五个方面资料。

(四)居民健康档案电子信息录入和纸式档案信息书写情况方面:为了落实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做好卫生信息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和规范化管理的需要,现将我们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如下:

适应信息化社区的需要,重视信息管理,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加快新式“纸质”信息和“电子档案”信息平稳过渡。目前,为新系统下的卫生信息管理初级阶段,即:以纸质档案书写为主,电子信息档案录入处于过渡。我们在制定工作计划时,项目详细明确,为了保证任务的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我中心聘进医学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作为主力,增添了办公室、档案室相关硬件设施。今年完成了户居民健康档案(新“纸质档案”),共计4200户,12502人,完成了建档总数的50%,新系统下的电子档案录入1449人,完成了新建档总数的11.6%。其中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共有4835人,建档数4835人,健康档案完成了建档率的100%。以上三项已达到了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再接再厉争取在2011年中旬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全部完善。

(五)传染病方面:传染病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是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关键。今年我中心共报告法定乙类传染病1例次(乙型病毒性肝炎),甲、丙类传染病0例次,无传染病漏报发现,在门诊设立预检、分诊制度,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发现呼吸道发热病人或腹泻病人安排到发热呼吸道门诊或肠道门诊就诊。我院全年开设发热门诊,积极配合疾控中心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六)老年人保健方面:老年保健不仅是衡量老龄事业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坐标。根据中心实际情况,采取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办法,让老年保健健康有序、有声有色的开展。让老人感到真心关爱,实实在在,无处不在。我们为社区100% 60岁以上老年人建档并管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特有平台和技术优势,推动老年保健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把党的温暖,政府的关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爱心实实在在送到居民家中,为社会和谐作出一份贡献。一年来,我们为社区60岁以上老年开展健康教育和义诊活动16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6870多份,免费体检297人次,免费查血糖2577人次,受到居民广泛好评。

今年,老年保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居民赞扬和领导的表扬,但工作中存在观念转变不够,经费、人力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等多方面的问题。如开展老年健康教育内容以慢病老人为主,单独为健康老人偏少,虽然为老年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但是管理不够规范,档案更新率不够。我们会继续努力出色完成老年人保健这项工程。

户籍家庭医生方面:我们社区建立了户籍医生责任负责制,一年来为辖区居民实行了走访和宣传共计参加人数4672人,心理咨询3965人,解答疑问4569,健康处方发放4672份,其他宣传材料4672份,免费测血压4672人次,免费测血糖3577人次。四个家庭团队,共管理约8378户,20637人,管理率90.5%。经过一年家庭医生的努力,圆满完成了一年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对于今后户籍家庭医生工作会更加努力高标准的完成的。

残疾人康复指导方面:在康复室一年来共开展了12次培训,参加人数43人次,共解答疑问516人次,心理咨询486人次,发放宣传材料516份,测血糖365人次,测血压516人次,做心电图516人次,在康复治疗方面我社区会加强管理为更多的残疾人服务。

计划生育指导方面:中心为孕产妇组织了培训和相关义诊,共参加人数645人,心理咨询596人次,解答疑问622人次,发放健康处方645份,其他宣传材料189份,测血压638人次,宣传板4块,发放避孕药具398人。

生命统计方面:辖区内死亡人数33人,其中心肌梗死死亡29人,其他原因死亡4人,培训2次,培训人数40次。都建立了殡仪馆火化、派出所调查和走访相关记录,临终关怀了33名患者。本年度生命统计工作圆满完成了,以后中心会继续高标准完成生命统计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进行清扫卫生29次,发放消毒液4次,消毒7次发放宣传材料和处方570余份,宣传板4块。中心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了长效的运作机制和组织领导,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奠好了根基。

小学健康教育档案精选篇12

一、指导思想

学校卫生工作以《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指导思想,继续围绕建设“健康校园”总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监测学生健康状况,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切实抓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和预防接种工作,切实抓好学校卫生工作。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健康教育,强化师生健康意识

1.组织教师和学校有关人员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明确学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只有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才能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健康成长。

2.健康教育课: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进行,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考核。继续开展健康教育研讨活动。

3.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通过黑板报、卫生广播、校园网络及卫生小报、主题班会等有计划、针对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从而提高学生的防病能力和健康素养。

(二)加强卫生监督,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学校继续贯彻落实《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决定》精神,坚持自查,并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的复训,继续坚持节日长假后对学校食堂卫生的验收登记等制度,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坚决杜绝师生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饮水卫生安全。

(三)加强健康监测,落实疾病防控措施

1.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根据各类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及传播和流行特点,落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建立学校晨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确保做到“四早”,防止传染病在校内蔓延。做好各种疫苗免疫接种的宣传动员、登记工作,建立和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广播、板报、讲座等形式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呼吸道、肠道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增强学生的防病能力和意识。

2.“六病”防治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常见病的病因、危害性及预防措施,降低其发生率,“六病”防治工作按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通知进行,确保每一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对健康体检中有阳性体征的学生及时发告家长书及健康处方,并将反馈信息汇总,做好资料统计工作。

(四)加强组织管理,落实常态监控机制。实行校长亲自抓,各条线负责人分头抓,全体教师一齐抓的管理模式,实行环境卫生、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工作的分块负责制度,定期检查考核,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达标。响应号召,积极开展绿化活动,净化、美化学校环境。积极开展全国爱国卫生活动,提升学校的整体卫生水平。努力创设整洁、文明、优美的学习环境,陶冶师生情操。

三、具体工作安排

(1)定期更新黑板报、画廊,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每校各班每月利用班会时间进行一次卫生宣传,传授季节性、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识。

(3)注意用眼卫生,做好视力检查和防近工作,严格控制近视率。

(4)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进一步做好疾病防治工作,认真落实防治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接种,加强晨检,发现传染病,马上严格进行隔离,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避免疾病的蔓延。

(5)继续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如近视、龋齿、营养不良、贫血、沙眼、蛔虫等六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6)定期进行学生健康检查工作,做好学生疾病、体检的统计分析工作。对有疾病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带学生到医院确诊并将资料返回学校,学校将结果通知体育教师,注意学生运动负荷,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7)制定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的实施方案和制度,利用多种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宣传预防接种的意义和相关知识,从而让家长主动配合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并专人负责登记造册。

四、年度工作计划

2-4月份做好一年级新生入学预防保健卡验收保存工作;做好一年级新生入学体检工作。

4-5月份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5-6月份完成学生健康电子档案。

6-7月份做好学生请假登记汇总,统计缺课率。

9月份:(1)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

(2)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专题活动;(3)第19个全国“爱牙日”活动;(4)学生健康体检及少儿住院基金、学生意外保险投保工作。

10月份:(1)对全体学生进行“常见食物中毒及其预防知识”专题教育活动;(2)学生健康体检及沙眼、贫血等普查普治。

11月份:学生健康基本知识与能力测试。

12月份:(1)开展“防控爱滋病”为主题的健康教育活动;(2)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活动。

附件:

学校医务室管理与建设

——必备档案资料

一、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档案

(一)学校卫生组织机构

(二)学校卫生各项规章制度

1.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

3.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4.学校健康教育管理制度

5.学校教育教学环境监测制度

6.校医室药品采购管理用药制

7.医疗废物处理制度

8.医疗器械消毒制度

9.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10.校医室人员岗位职责

二、学生健康管理档案

(一)每年一次健康体检档案资料(电子版与纸质档案并存)

(二)学生健康体检信息反馈报告资料(校医应将学生体检个人信息条粘贴在体检报告单上反馈给每名家长)

(三)学生体检统计分析报告

(四)学生特殊疾病及高危疾病记录资料(有家长、校医、体育老师签名)

(五)肝功能异常及复查结果记录资料

(六)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复查情况记录资料

三、学校健康教育管理档案

(一)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

(二)健康教育教研组,包括:校医、体育、生物及相关教师名单和教研活动记录

(三)创建部级卫生城市健康教育档案资料

1.学校创卫组织机构文件及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

2.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教学进度表

3.健康教育教研小组名单和教研活动记录

4.健康教育教案,内容包括:课时、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小结

5.健康教育教材、教具

6.健康教育总体安排时间表

7.多种形式的传播活动:卫生板报、家长会、主题班会、广播稿、讲座、知识竞赛、电化教育等,20次/年

8.健康教育测试考核记录(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不低于80%)

9.学生参加课间操合格率统计表及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百分率统计表

10.开展控烟、青春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艾滋病和肺结核防治知识等专题讲座

11.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的记录

12.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检测方案、登记表、工作总结

13.《学校健康教育评分方案》自评表(三年)

14.控烟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控烟制度和措施;被评为无烟单位材料;控烟教育活动方法的记录资料及考评记录;控烟教育的资料

15.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各项卫生管理制度

(2)卫生保洁工作岗位职责

四、学校传染病管理档案

(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二)传染病防控方案(组织管理;工作职责;报告人;日常防控;出现疫情防控措施;物质保障;责任追究等内容)

(三)晨午检制度及健康网报记录及定期分析资料

(四)师生因病缺课追踪登记资料

(五)入学新生疫苗查验、漏种、补种登记表(表1-4)

(六)传染病报告卡,登记记录

五、学校食品安全督促检查记录资料

(一)每周至少两次检查学校食堂的整改意见书

(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记录

(三)学生食品安全教育资料

(四)学校饮用水安全检查记录

六、学生常见病预防治疗档案

(一)每学年初及学年末视力监测记录,并有视低程度记录,干预措施

(二)学生常见病预防宣传教育资料

(三)眼保健操培训或评比记录

(四)对红十字青少年或卫生员急救知识培训记录

七、学校教学生活环境检查档案

(一)定期对教室、图书馆、计算机室、学生公寓、厕所等教学生活环境检查记录

(二)检查结果及整改意见书

(三)环境清洁、开窗通风、消毒记录资料

八、学校卫生法律法规及文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7号)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

(五)《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34号)

(六)《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0号、卫生部令第1号)

(七)《学校卫生管理条例》(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7号)

(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

(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2012〕x号)

(十)《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教育部、卫生部令第x号)

(十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2003〕x号)

(十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卫生部教育部令第x号)

(十三)《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体艺〔2008〕x号)

(十四)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x)

(十五)《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卫疾控〔2005〕x号)

(十六)关于印发《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10〕x号)

(十七)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的通知(教体艺〔2011〕5x)

小学健康教育档案精选篇13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评价

成都市武侯区是全国首个“城乡教育一体化实验区”,先后成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国教育均衡特色示范区、全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研究实验区。全区现有公办中小学60所,在校学生近10万人,全区中小学均配置了专兼职心理教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置了心理辅导室。目前全区共有“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17所。从2013年在广泛征求各学校意见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几所具有代表性的“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开展了试点研究工作,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探索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途径。鉴于在中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刚刚起步,教育部、各省市教育局尚未出台统一的教学大纲、测评指导意见。武侯区内学校开展评价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充分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目的――评估(非检测)

评出学生在学习了课程内容后所获得的学习结果,即学生在其对应年龄段的心智发展水平如何?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真实反映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衡量出学生所具有的心理素质发展潜力,以确定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策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进一步深化我区的课程改革。客观地反映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及心理教师实际教学效果,规范全区心理活动课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评价原则――发展性原则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学生一生的心理素质、人格发展,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是一个具有延续性、动态的过程,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对学生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各年龄段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动态过程为基础进行评价。“动态评定”两层含义:一是跨越越多个时间点观察评定学生的进步与改变情形,了解学生动态认知历程与认知能力变化的特点和潜能。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大量的互动(如个别谈话、个别咨询),强调评价与教学结合,评价与心理咨询等老师收集的综合信息相结合。

三、评价方法

实践“档案袋评定”的方法。“档案袋评定”分为两类:展示型档案和过程型档案。我们选用后者,称其为“心理素质成长档案袋”简称“成长档案袋”,它是典型的过程性档案。心理教师动态的将每学期各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果不断放入“成长档案袋”中,随时间进程不断丰富“成长档案袋”中学生各阶段心理素质发展状况的信息。它避免了传统的纸笔测试、避免了为考试而教学,它能够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直观、生动的记录。学校在新生入学时为每位学生制作一个,存放于心理咨询室,持续使用六年,在学生毕业或转学时交由父母转交至新学校,也可伴随学生一生,以此保证对学生评价的延续性和全面性。经过试点校实验证明“成长档案袋”的使用具备以下优点:

1.延续性。在个别咨询与辅导中,学生上次参加个别辅导所做的咨询记录是心理教师为该学生制定下次个别辅导方案的重要依据。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前期获得的评价结果是心理教师针对性制定下一阶段的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在期终的终结性评价中,前后两学期获得的不同评价结果,是评价学生心理素质阶段性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

2.全面性。不因学校心理教师的改变,学生转学、毕业等客观原因遗失学生各阶段心理素质发展状况的重要信息。

四、评价措施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期末综合评价分值为(50%+50%)。即学期形成性评价占综合评价50%,学期终结性评价占综合评价50%。学生各阶段、各类成果都装入成长档案袋。

学期形成性评价。学期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出勤情况;课堂活动表现;课外活动表现;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情况;常规心理测试量表等维度。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情况。个别有需要的学生参加了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教师要对辅导过程进行完整规范的咨询记录,严格遵循保密原则,将学生咨询记录放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袋”,作为学生本学期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常规心理测试量表。心理教师可以根据一个时期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或倾向,运用各校已安装的“心海导航”专业网络平台,选取相应的心理测试量表对部分学生进行测评,了解学生本阶段心理素质发展状况。测评后,要严格遵循保密原则,将测评结果放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袋”,作为学生本学期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但请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能强迫学生接受心理测试,禁止使用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仪器,如测谎仪,CT脑电仪等。

学期终结性评价。学期终结评价是目标达成评价,主要是总结、了解学生本学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形成、能力培养、知识掌握等情况,它包括对核心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养成等。这一评价一定要和平时的学期形成性评价相互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建议心理教师分年级制作《学期终结评价表》以完成学期终结性评价。将评价结果放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袋”,作为学生本学期终结性评价的依据。

小学健康教育档案精选篇14

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幼儿园园务管理工作,指导在园幼儿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现就我区幼儿园幼儿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幼儿档案的重要性

幼儿档案是对每个孩子在幼儿时期所有有价值信息的分类汇总,并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评价,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以幼儿成长档案为载体的教育评价工作,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共同健康成长,同时,在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评价、反思,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幼儿档案包括幼儿基本信息园级档案和幼儿个人成长档案两部分,其中:幼儿基本信息园级档案,又称园籍档案,是以园所为单位,汇总登记本园所有幼儿姓名、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建立园籍档案,可以进一步规范园务管理工作,维护幼儿园招生秩序,加强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个人成长档案,简称幼儿成长档案,是全面记录和反映幼儿健康、语言、社会认知、科学探究等方面的情况,对幼儿个人成长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历史记录。

全区各幼儿园均应建立健全和规范管理幼儿档案。

二、幼儿档案的基本内容

㈠园籍档案:包括幼儿所在园所、序号、身份证号、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家庭住址、户口所在地、父母基本信息、在园形式、入(离)园日期、爱好特长、健康状况等信息。幼儿在离园进入小学前,幼儿园可以打印统一的《区学前教育登记卡片》并盖章,作为幼儿享受完学前教育的一项纸质记录,存入幼儿成长档案。

㈡幼儿成长档案:凡是幼儿在幼儿园时期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录音、录像、照片等材料均应进行全方位收集归入幼儿成长档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1.幼儿个体成长情况:记录和反映幼儿健康方面的材料(如幼儿健康、生理、心理健康登记表,卫生、饮食、行为习惯调查表,食物过敏史调查表等);

2.幼儿生活写真:主要反映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趣事的材料;

3.幼儿活动纪实:主要是幼儿在各种节日、大型活动中形成的照片、作品等。

4.幼儿发展水平测评:主要是记录和反映幼儿语言发展方面、参加实践与体验活动方面、对自然常识认知与发展方面、参加艺术活动的材料、记录和反映获奖(表扬)荣誉方面的材料等。

三、幼儿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

1.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关于幼儿档案材料形成、积累、整理、归档等的制度,并指定一名园级领导分管幼儿档案管理工作,定期对幼儿档案进行检查和监督。幼儿本班教师是幼儿档案管理的直接责任者,负责幼儿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幼儿档案的管理应列入幼儿教师的岗位责任制。

2.幼儿园要在每学期初对本园幼儿进行园籍档案的录入、汇总工作,并于每学期开学后的第二个月的第二周按规定格式将园籍档案信息(电子稿)上报区教局基础教育科。

3.幼儿成长档案应及时反馈、评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评价幼儿成长档案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赏识性原则——孩子的每一份作品都是他努力的成果,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在赏识中获得自信;

尊重性原则——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