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心理常见的治疗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文/王志明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及性格等心理品质做基础。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是弥补心理缺陷、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训练方法。
优柔寡断的心理缺陷
如果你觉得自己常犯犹豫不决、不够果断的毛病,那就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摩托、跨栏、跳高、跳远、击剑等体育活动。在这些项目面前,任何犹豫、徘徊都将延误良机,遭到失败。多练可培养你果断的性格特征。
缺乏信心的心理缺陷
如果你做事老是担心完不成任务,那就事先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活动,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体育项目。坚持锻炼,自信心即会逐步加强。
急躁易怒的心理缺陷
倘若你发现自己遇事容易急躁,感情容易冲动,那就应多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和骑自行车、射击等缓慢、需要耐心的项目。这一类体育活动能帮助你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使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善。
孤独怪僻的心理缺陷
假如你觉得自己不大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那你就应该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会帮助你慢慢地改变孤僻的性格,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并热爱集体。
腼腆胆怯的心理缺陷
如果你感到胆子小、做事怕风险、容易脸红、怕难为情,那就应参加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单双杠、跳马、平衡木等项目活动。这些活动要求人们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跌痛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你的胆子自然会大起来,处事也渐趋老练。
常做手指、足跟、足尖操会健脑
文/黄学有
思维敏捷、耳聪目明,手足轻快是老年人大脑健康的标志。常练手指操和足跟尖操是老年人健脑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长期坚持,可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
手指操:先用右手拇指依次按右手其余4个手指的指头,分别为按食指2次、中指1次、无名指3次、小指4次;然后反过来分别按无名指3次、中指1次、食指2次。
即采用2、1、3、4、3、1、2的顺序,总共按16次。接着换左手操作。其原理是,反复进行这种数指头的细致运动,使大脑潜力得到充分开发,防止大脑老化。
足跟足尖操:双脚不穿鞋袜,自然分立,与肩同宽,双手手掌放在背后腰部,全身放松,轻松屈膝,左足前进一步,先让足跟着地,足尖翘起,接着足底轻轻着地,再慢慢提起足跟,重心放在足尖上。再换右足,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每天早晚各练15分钟至20分钟。其原理为,足底有“第二心脏”之称,经常加以刺激,就会改善体内器官,尤其是心脏的功能。经常在室内慢慢地走足跟尖步,既可以防治更年期综合征,还对预防动脉硬化和老年性痴呆有一定的功效。
老年人的17种最佳运动方法(九)――旱地划船操
文/大隐
旱地划船,顾名思义就是在平地上模拟划船的动作。在划船运动中,双臂拉桨动作锻炼了人的颈背腰肌群,不仅锻炼价值高,对缓解背部不适症状也有很大的益处。
关键词:I期乳腺癌 II期乳腺癌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83-01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乳腺癌的发生与环境、遗传、内分泌等原因有关,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乳腺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严重危害我国女性身心健康,但目前也出现了保乳手术治疗方法,临床疗效较好。乳腺癌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分期、治疗方法有密切关系,一般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预后较差。早期发现并确定分期对治疗往往具有指导意义,但早期乳腺癌往往因缺乏典型特征、临床症状不明显而分期不确切[2]。为探讨分析I、II期乳腺癌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现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I、II期乳腺癌的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患者,年龄28~45岁,中位年龄为37.3岁。所有病例均符合WHO乳腺癌的诊断标准,按照TNM临床分期均为Ⅰ期、Ⅱ期患者,其中Ⅰ期18例(45.0%),Ⅱ期为22例(55.0%)。癌灶部位:左乳19例(47.5%),右乳21例(52.5%)。临床查体均示阳性,病灶位于外上19例,内上10例,内下4例,乳晕病变2例,乳晕下方5例;肿块直径为6~11.7 mm不等,平均直径7.82 mm。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1.2 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行超声检查及乳腺癌钼靶X线摄片检查,我们发现,该组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有19例钼靶X线直接征象为结节肿块影,约为47.5%。其他患者不典型,可见单纯钙化或结节肿块伴钙化,部分患者结构紊乱、皮肤增厚。间接征象有牛角征、漏斗征、皮肤增厚、血运增加、凹陷等[3]。
超声检查示低回声、实质占位性病变,偶见边界不清的回声异常减低区,肿物周边呈毛刺样。有3例患者在扩张的乳管内可见强回声肿物;该组40例患者中有6例超声未见异常,经手术病理证实。
手术分两种术式进行,改良根治术是在传统根治术基础上最大限度保留胸大肌或同时保留胸小肌,对腋窝淋巴结的扩清相同。保乳术是在肿瘤切除与腋窝解剖分别做切口,根据肿瘤位置行弧形切口、放射状切口或平行腋褶线的斜切口,并切除肿瘤周围2cm正常乳腺组织。两组患者术后均行定期放、化疗。定期复查及随访病情。
1.3 观察指标
记录40例患者病理检查结果癌症分型,并做统计分型。
1.4 疗效评价
自制生存质量评价量表,主要包含躯体化、心理状况、社会适应、精神心理状况等因子,每项满分100分,统计评分平均值。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P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很多患者发现时即为中晚期,预后不佳,早期发现并诊断分期,可显著改善乳腺癌预后。由于早期患者症状缺乏特异性,故如何利用临床检查确定早期乳腺癌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一般认为,d
临床检查结果显示,根据影像学特点可早期诊断乳腺癌。钼靶X线对浸润性导管癌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诊断较准确,以恶性钙化和结构紊乱为特征。超声检查可分析浸润性导管癌的诸多异常表现,导管内异常强回声[6]。
该组40例患者有22例(55.0%)行保乳术治疗,18例(45.0%)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治疗,术后随访表明,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通过对生活质量的调查显示,保乳术患者术后社会适应更强,心理状态更好,评分显著高于改良根治术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示早期乳腺癌患者也有可能有远处转移,该组2例患者即为远处淋巴结转移而治疗失败。
综上所述,I、II期乳腺癌肿块较小,症状不明显,临床上需结合超声、钼靶X线、查体等综合检查措施早期确定临床分期,以便采取进一步治疗,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李永标.Ⅰ、Ⅱ期乳腺癌的病理分析及外科治疗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33):10-12.
[2] 邓光林,谢明秀.乳腺癌Ⅰ期、Ⅱ期患者保乳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3(1):85-86.
[3] 姜兆明.保乳手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135
例报告[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2):
38-39.
[4] 李秀琳.浅谈乳腺癌的心理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1(12):65.
【关键词】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病机制;治疗
作者单位:475000开封,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复发性阿弗他口炎(RAS)、复发性口疮。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仅次于龋齿、牙周病列第三位。口腔溃疡是指口腔内黏膜表皮细胞因种种原因而发生上皮破坏脱落,由于黏膜组织层含有血管神经,所以破溃后出现疼痛甚至出血、饮食不佳等症状[1]。该病发病率高,一般报道其患病率接近20%,发病年龄广泛,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大约为2∶3[2],本次主要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1临床分类
目前主要使用的是Lehner提出的三种类型,即轻型口腔溃疡(MiRAU)、重型口腔溃疡(MaRAU)、疱疹样溃疡(Hu)。
2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复杂,常见的有: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精神心理因素等。
3治疗方法
31一般资料150例各类复发性阿弗他溃疡,随机分为两组,综合治疗组75例,男30例,女45例,其中轻型溃疡25例,疱疹样溃疡40例,重型溃疡10例。对照组75例,男28例,女47例,其中轻型溃疡22例,疱疹样溃疡42例,重型溃疡11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32治疗方法
321对照组嘱患者保持口腔卫生,口服维生素B2片,10 mg/次,3次/d;局部使用西瓜霜喷剂喷于患处每天3~5次;餐后康复新液含漱。
322综合治疗组除以上治疗外,增加免疫调节剂和增强剂,常用药物有:①左旋咪唑,用于需增强细胞免疫作用者,成人50 mg/次,3次/d,连服2 d,停药5 d,2~3各月为一个疗程。②丙种球蛋白,适用于体液免疫功能减退者,在溃疡急性期时肌内注射3 ml,不宜长期使用。③转移因子,适用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或者缺陷者,可将免疫功能转移给无免疫的机体,以恢复其免疫功能。
33结果
4结论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病因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且存在个体差异,尚无特效的药物。预防发作,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心里调适也很重要,培养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3]。治疗方法较多,但是疗效尚不理想,治疗复发率较高。治疗本病,不要仅仅限于局部的对症处理,还要兼顾自身免疫方面的疾病,免疫调节剂和增强剂,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迅速缓解疼痛,刺激溃疡愈合,明显缩短病程,防止和减少复发。对于缺锌的患者,适当给予锌制剂,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的作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的方法,对于口腔溃疡的治疗有显著意义。
参考文献
[1]叶庆林Mysteclin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对照研究.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0,7(4):15.
【关键词】乳腺癌;综合治疗;现状
乳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是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疾病,约占各种恶性肿瘤疾病的10%-12%。每年全世界大约有160万人被诊断了为乳腺癌,并且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该疾病[1]。相关研究显示,世界乳腺癌发病率正以每年4%的速度递增,患者人群也开始年轻化。乳腺癌严重威胁着全球女性的身心健康,加强对乳腺癌治疗技术的研究是极其必要的。本文对当前的乳腺癌综合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
手术治疗法是较为常规的治疗方法,其也是乳腺癌综合治疗法中的重要部分。目前通用的临床综合治疗法一般都是以手术治疗法为主,再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共同进行。乳腺癌手术治疗法经历了经典根治术到扩大根治术,再到微创手术和保乳手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手术治疗法正慢慢向生物学方向发展。尽管手术治疗法的方式较多,在实际治疗时,主治医生还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以治愈为根本目标,在这些基础上合理的选用手术方法,并且还有保证尽早的进行手术治疗。目前。临床较为通用的手术方法有:
1.1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肿瘤具有向全身其他区域转移的特性,所以,人们认为乳腺癌从发病之时就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甚至部分患者在早期时,肿瘤就开始了隐匿性转移,局部的切除手术难以面对该特性[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我国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手术治疗方法,该种手术方式的损伤相对较小,可以较大程度保留患者的患部功能和胸部外型,患者可以较快的恢复。在该手术早期,还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其他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极大的辅助手术治疗,加快患者康复速度。临床上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分为Ⅰ式和Ⅱ式,其中Ⅰ式一般适用于肿瘤距
期乳腺癌的患者。
1.2 保乳手术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的局限性的凸显,人们越来越强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在乳腺癌的治疗技术上体现为手术越来越强调保证患部的功能和的外形美。上个世纪末期,国际癌症协会正式确定了保留治疗法(BCT)可以适用于Ⅰ、Ⅱ期乳腺癌治疗中。在这之后保乳手术成为了主要的早起乳腺癌治疗方法,并逐步取代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现代临床医学研究显示,保乳手术与术后放疗相互配合可以取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相似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的无瘤率和生存率也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相当,同时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程度显著提高。
在实际保乳术操作时,需细致分析患者情况,就一般而言,保乳手术适用于:(1)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其瘤直径3cm,瘤占总体积较小;(3)与皮肤和胸大肌无连接;(4)切除肿瘤后,不影响患者外形;(5)患者心理状况良好,并且确认接受保乳手术治疗;(6)患者癌细胞病灶无多发性和转移性的可能;(7)乳腺切除标本通过相关检测,其切缘为阴性;(8)手术时可以将局部散状分布的微小钙化病灶一起切除。保乳手术在我国应用较为谨慎,但是在西方国家中,应用极为广泛,广为西方女性患者接受。
1.3 乳腺癌微创手术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手术都会一定程度上造成患者外型的变化,影响人体美观。在这情况下,微创手术应运而生,该种手术的临床疗效极高,可以根治,并且其对患者的功能和外型损伤较少,广为人们接受。由于该种手术需求的专业技术较高,并且要求较为精密的仪器设备,无法在中小型医院推广。目前,常用的乳腺癌微创手术主要有以下步骤:乳腔镜下手术、麦默通( MMT) 微旋切系统以及消融治疗。
2 化疗
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的恶性肿瘤疾病,早期发病时就有可能存在癌细胞扩散全身的情况。手术治疗虽然可以针对性的切除病灶,减轻肿瘤负荷,但是却难以根除血液中的癌细胞。化疗是当前根除血液中的癌细胞的主要方法。化疗可以分为术后常规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等。
2.1新辅助化疗
在临床治疗中,如患者的乳腺癌病灶过大,无法进行手术,这时就需要进行术前的新辅助化疗。需要强调的是,化疗时要根据患者的药物敏感性进行合理的化疗方式选择。临床应用较多的化疗方式有AC以及CAF方案[3],这两种方案都适用于晚期局部乳腺癌、原发肿瘤直径>4cm及其他复况、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等患者中。新辅助化疗法是较为常规的治疗方法,但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如会导致淋巴结缩小和消失,这将会影响手术和相关指标的判定。
2.2 术后常规辅助化疗
乳腺癌手术结束后,可以采用术后常规辅助化疗进行疗效巩固,消灭可能存在的细小残余病灶。一般而言,乳腺癌手术结束后都需进行术后常规辅助化疗。部分学者认为,如患者腋淋巴结为阴性,并且原发肿瘤PT≤3cm,肿瘤未与周边血管连接时,其病理分级为Ⅰ时,PR或者ER检测呈阳性,而HER-2检测呈阴性,并且患者年龄大于40岁时,可以不进行术后常规辅助化疗,只选用内分泌疗法进行治疗。辅助化疗方案较多,常见的有:紫杉类药物加蒽环类药物,改种疗法的疗程一般控制在7周左右。
3 放疗
放疗也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部分,该种治疗方式适用于局部治疗,是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放疗的临床效果与乳腺癌根治术效果相当,可以极大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且降低局部地区的淋巴结的复发率。
4 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方法在晚期乳腺癌治疗和复发性治疗中有较大的临床效果。相关医学资料显示,雌激素受体(ER)对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极大,通过检查患者雌激素受体(ER)情况,判断患者的ER阴阳性,可以极大提高内分泌治疗的有效率,可以提高50%-60%
左右[4]。
5 分子靶向治疗法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也开始向分子学和基因技术上发展。人们对乳腺癌病发的癌基因、肿瘤生成、细胞凋零等的认知越来越高,并且建立了相关的衡量指标。分子靶向治疗法就是分子技术和基因技术临床应用的重要体现,改种疗法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也是临床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内容。其在疗效上较为显著,可以针对性的对某种基因进行治疗,可以有效保证针对性和准确性。值得注意的是,其在联合用药时,较为难以把握,并且药物价格较为昂贵,普通患者难以承受。
6 中医治疗
乳腺癌在中医药理学中被划分在“乳石痈”和“乳岩”[5]的范畴中,患者情志失调,冲任失调以及肝气郁结导致气血不畅,进而气滞血凝,阻塞乳中经络而发病。中医治疗乳腺癌有中药注射剂、单方验方、专方加减等。其疗效较为难以调查,一般适用于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中,可以有效减轻放疗副作用,提高患者术后体质,降低复发率。
7 结语
女性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乳腺癌作为一种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疾病[6],其相关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医学技术的应用,乳腺癌的治疗方式开始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目前新增了辅助放化疗、微创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治疗方式。这些治疗方式的应用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任应梅,吕青,王桂花.努力提高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水平[J].基层医学论坛.2009(11):12- 13.
[2] 韩东兴,席吕刚,严琳.乳腺癌保留治疗20例[J].中国厂矿医学.2010(03):54- 55.
[3] 陈秀春,杨孟选,赵军.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09(16):34- 35.
[4] 陈秀春,陈建中.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J].医药论坛杂志.2010(17):81-8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高。发病年龄在21~60岁多见,且治疗方法颇多,通常以几种方法配合治疗,能够提高本病保守治疗的临床治愈率。经保守治疗无效,反复发作,适应手术指征者,可行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①药物治疗,遵医嘱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注射40~60滴/分,1次/日,7天为1个疗程,20%甘露醇250ml静滴1次/日,7天为1个疗程。②牵引疗法:以牵引床行腰椎骨盆牵引,重量为30~40kg,每次20~30分钟,每天1~2次,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歇3天,1~2个疗程即可。牵引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牵引不可过轻或过重,并询问患者对牵引的反应。③手法按摩:行滚、揉、按压、弹拔、拍打等手法达到松解腰臀部及患肢肌群的目的,然后使患者健侧卧位行腰椎斜板法,2日1次,一般5~7次即可。④腰椎旁经椎间隙硬膜外腔注射,急性期以止痛解痉为主,取醋酸曲安奈德3ml、2%利多卡因2ml、当归注射液2ml、维生素B12 500ug在疼痛明显部位行腰椎旁经椎间隙硬膜外腔注射,即可缓解疼痛,每隔5日注射1次,注射2次后,患侧臀部或腿部仍疼痛明显,则在疼痛明显处,即阿是穴处进行注射,药物同上,剂量酌减1~2次即可。⑤卧床休息:卧床休息可减少腰部肌肉负担,即配合上述疗法,待症状基本缓解,可在腰围保护下离床活动。
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反复发作,适应手术指征者,均行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及神经根松解术,术后患者平卧硬板床休息,以直腿抬高试验来检查神经根受压是否解除,松解是否完全,平卧3天后,开始抬腿活动,防止神经根粘连,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较早进行腰背肌锻炼,3个月后恢复工作。
心理护理
忧虑不安心理的护理:部分患者初次发病就诊,对本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一无所知,不知能否治愈,心存忧虑,为此,要让患者了解本病发生的普遍性及目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目前治疗方法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其科学性原则,主管医师有此方面的丰富临床经验,会对其疾病的诊断治疗给予肯定,病人可以自由择医,护士首先要耐心解释,让病人解除思想顾虑,安心接受治疗护理。
焦虑恐惧心理的护理:保守治疗早期疗效不明显的患者会产生焦虑心理,要让其了解本病的发生可以是长时间造成或瞬间创伤所致,但其治疗恢复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如无手术指征还是非手术治疗为好。若需手术治疗,对担心手术失败或手术中发生意外,造成下肢瘫痪甚至更严重的后果,又极度恐惧担心,故拒绝手术治疗。此时护士要配合医师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让患者不必有太多思想顾虑,了解手术治疗方法的安全可靠性及疗效情况,若过于恐惧会影响手术顺利实施。
对害怕疼痛心理的护理:对因害怕疼痛而拒绝翻身病人要讲明术后翻身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定时翻身及行直腿抬高锻炼,同时要加强护理,指导协助病人正确翻身,使病人卧位舒适,避免腰部屈曲和扭转,定时按摩受压部位,并应用气垫或海绵垫等避免刀口及骶尾部的压伤。
对害怕床上大小便心理的护理:患者由于不习惯床上大小便而害怕,便有意禁食禁水,要指导患者正确调配饮食,注意营养;讲明禁食禁水影响排便时间延长,造成大便干结甚至大便结石,加重痛苦。要鼓励患者进食清淡富含营养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忌辛辣、油腻食物。定时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发生,必要时可口服果导片或番泻叶等缓泻剂以防止大便干结。对已发生便秘者要通过外用开塞露甚至肥皂水清洁灌肠以解除痛苦。对发生尿潴留者要通过诱导、热敷、按摩、心理疏导等方法鼓励病人自行排尿。若不能自解,可行无菌导尿术导尿。
轻视心理的护理:极少数病人有轻视心理,不遵医嘱,术后过早下床小便,提前下床活动,结果出现一些不适反应,如头晕、心慌、腰椎负担过重等。对存有轻视心理者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讲明术后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使其明白只有注意腰部保护,坚持功能锻炼,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本病复发,减少痛苦,从而使其自觉主动地遵医嘱锻炼。要教会患者掌握日常生活中各种正确姿势,避免弯腰工作及腰部过度劳累,防止各种意外扭伤。
出院指导
病人出院时要做好康复指导:①出院以卧位乘车较为安全,以防腰部损伤而加重症状。②保守治疗患者功能锻炼一般认为在急性期过后进行,合理的腰背肌放松锻炼可以缓解肌紧张痉挛,减轻腰椎畸形。③养成良好的坐、站、行及劳动姿势,缓解腰椎间盘退变,避免腰椎侧弯,腰椎生理曲度变浅及后弓等畸形,保持腰椎的平衡和腰椎的活动功能。④术后患者6个月至1年内避免负重劳动、便秘、受凉及腰部的过度活动。腰围制动至3个月,以维持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⑤复查: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时分别来院复查,随时进行询问指导。
讨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