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育经济及管理范文

教育经济及管理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0-10 15:36:01

教育经济及管理

教育经济及管理精选篇1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时期,全国高校为国家建设培养了一批批先进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这些人才具备很好的科研水平,但是却不懂经济、不懂管理,使他们在社会中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他们走上岗位后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都无法真正成为高素质高层次的全面型人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层面讲,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全方位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经济管理知识的掌握,已成为每一个本科生立足社会的必备条件。从高校层面讲,高校在培养高层次的技术型人才的同时,忽略了对人才的整体培养;另外,理工类高校对于经管类知识教育的的师资力量不足、教材缺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从个人层面讲,本科生缺乏对自身的认识,不能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掌握经济管理知识的重要性。

二、大学生经济管理知识普及教育知识体系

(一)大学生经济管理知识普及教育内容分析

本科生在走上社会后,要掌握的经济管理知识不在于理论上需要有多么深刻的研究,而重在实践,要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经济管理知识,真正做到学有所用。这样一来,大学生经济管理知识的普及教育内容就需要包括方方面面,知识体系的构成要由浅入深,尤其要加大对实践应用的扩充,充分分析大学生真正需要的经济管理知识。教学的内容要根据大学生经济管理知识普及的界定及其与大学生生活与就业的关系展开,包括社会发展、经济与市场、货币与投资、及行业与管理等,建立大学生经济管理知识普及理论体系,调研大学生真正需要的经济知识管理方面的内容,形成专门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经济知识管理的教材,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教学体系要做到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实践性。

三、大学生经济管理知识的教学

(一)教学方法

针对非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要在普及经济管理知识的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过程。教学方法要在直接教学讲授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真正参与到学习经济管理知识中来。要注重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在某些内容的学习上,如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等,要结合直观演示,让学生动手填写各种报表,以做财务分析报告的形式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或者期末考试成绩,让学生可以更多地使用练习学习的内容。另外,现在市面上有很多适合大学生阅读的经济管理类图书,教师要恰当地为同学推荐阅读目录,带领学生开拓思维,以更真实的视角接触了解社会就业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此外,以布置学习任务的方式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也更能体现学习管理知识的重要性。当今社会是一个合作的社会,有合作便有团队,有团队就要懂管理,管理知识的重要性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只有学生本身充分认识到学习经济管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切实将经济管理知识的普及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形式

教育经济及管理精选篇2

[关键词]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生教育;学科;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7-0088-06

1引言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是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国民经济建设开始兴起的一门学科,1956年于光远先生创建技术经济学科,至今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特别是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奋斗历程后[1],现在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是力图通过将技术学、经济学、管理学交叉融合,兼顾理论与实践,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培养满足新时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一门学科专业。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进,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面临新使命、新挑战、新机遇。

2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纵观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在引进苏联科学技术的同时,在计划工作、基本建设、企业管理中引进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与方法。初期的技术经济学主要研究项目建设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二阶段,探索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开始纠正不讲经济效果的错误倾向。经济理论界通过总结50年代经济建设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广泛讨论社会主义经济效果问题,具体涉及经济效果的一般概念、实质、范围、评价标准、指标体系以及具体的计量方法等。第三阶段,停滞阶段。1966年爆发,受“左”倾错误的影响,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技术经济学科的发展也受到了抑制,进入停滞阶段[2]。第四阶段,复兴阶段。改革开放引来了“科学的春天”,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研究的内容从20世纪60年代以技术经济学科为代表的“项目和技术活动中的经济分析”,加入以科技哲学学者为代表的“科技发展中的经济及政策问题”、以经济和管理学者为代表的“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及政策问题”[3]。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大规模的工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技术选择、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评价的方法体系、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项目的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成为研究重点。第五阶段,繁荣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1997年,技术经济学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活动中,研究范围不仅丰富和完善微观企业层次,而且逐步扩展到中观行业层次,同时积极借鉴国外相近学科(如工程经济学、价值工程、可行性研究、预测与决策等)的理论与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技术经济学的发展[4]。第六阶段,创新阶段。从1997年技术经济学专业改名为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至今,积极借鉴国外技术创新理论,提出自主创新理论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技术创新领域范围拓展到微观、中观和宏观各个层面。

3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研究对象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发展时间较短,研究对象原来相对稳定,即应该在重视经济规律和技术规律应用的前提下研究技术与经济结合规律[5]。刘光大(1987)在《关于技术经济学科性质的探讨》指出,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在满足社会需求中的运动规律和作用。或者说,技术经济学回答的问题不是怎样做可以取得某种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同样的使用价值怎样做才能使超出劳动维持费的新创价值尽可能高[6]。傅家骥、雷家啸、程源(2003)在《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将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三个领域、四个层次、三个方面,三个领域是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活动规律、经济领域中的技术发展规律等,四个层次是项目层面、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国家层面,三个方面是技术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方法、技术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在现实技术经济活动中的应用[7]。蔡跃洲(2011)在《技术经济方法体系的拓展与完善――基于学科发展历史视角的分析》提出,自主创新、资源环境、生态保护、高技术产业发展、国际技术转移等已逐步成为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相关理论涉及经济增长理论、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循环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等主流经济学或现代经济学前沿的领域范畴[8]。技术经济及管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将技术经济学与管理学相融合,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研究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协调发展的条件、规律、效果及实现途径的一门交叉科学。伴随着科技与经济、科技与产业的深入融合,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大大拓展,逐步延伸到技术创新管理、知识管理、集群创新、平台创新、协同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等。

4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体系框架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国外称为技术管理(MOT),涉及的课程包括工程科学、技术科学、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特别强调发挥技术潜力的研究、开发、规划、运作、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杨宏等(1996)认为技术管理的内容可以多种分类,其中主要是综合国外学术研究和以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为代表的MOT内容,如下图所示[9]。科学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体系,充分体现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文理工相结合的原则、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原则、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本国与外国相结合的原则[10]。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体系的简化框架

5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状况

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自产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学科专业教育获得巨大发展。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分别始于1981年和1986年,1981年第一批技术经济学硕士点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现华北电力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1986年第一批技术经济学博士点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等[11]。经过十一批增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学科专业,目前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点已达100多个,博士点已达30多个[12]。

6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

7.1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通过收集22所“985”院校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信息,获得开设课程共191门。按照课程性质划分为基础理论、专业应用和专业技术三个大类,大类下面再根据内容划分为若干小类。考虑各个院校在同一类别下面设置的课程名称存在差异,列出各个小类具体课程名称。表2是各个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包括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表3是基础理论类、专业应用类和专业技术类三大类课程各自所占比例。

课程数目是某一类别中各个高等学校开设课程的总门数,反映高等学校在某一类课程中下设的课程数目,方便了解专业涉及的知识领域和资源投入量。占总课程比重是各大类课程下面各小类课程数目占总课程数目的份额,反映某类课程种类的多样性和在总课程中的重要性。开设学校是开设某类课程的“985”高等学校数目。课程覆盖率是开设某类课程的高等学校数目与全部22所高等学校的比值,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类课程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及其普遍性。

(1)各个高等学校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点基础理论课程数目占全部课程66.5%,超过总课程数目的一半,说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该专业的应用类和技术类课程数目分别占总课程数目的28.8%和4.7%,仅占基础理论类课程数目的43.3%和7.1%。尤其是专业技术类课程偏少,只有7所高等学校开设此类课程(分别是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开大学),覆盖率只达32%。

(2)按照课程种类排名前三位的类目依次为企业管理(52门)、管理科学(19门)、投融资管理(18门)。其中,企业管理类课程涵盖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管理、组织行为学与企业文化、创业管理七个方面的知识体系,包括的课程数目占总课程数目的25.7%,而管理科学占总数目的9.9%。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吸纳技术管理、技术经济学、技术创新的理论,与管理类课程联系密切,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力量之一。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注重同数学理论、统计学理论等定量分析学科的结合,这对经济变量间的相关因素分析、数值的统计及预测是至关重要的[14]。由表1知,各个高等学校根据各自侧重点的不同,开设金融学、财政学、国际贸易、会计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社会保障和公共关系九个类别的课程。比如,华北电力大学针对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设置电力市场理论与应用、电力经济管理、工程经济管理等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技术经济及管理的理论解决电力行业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华南理工大学将创新与科技、经济相结合作为重点。可见,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涵盖高新科学技术、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类等,能满足多种行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但是,过于宽泛地涵盖各个学科知识,是否意味本学科研究领域范围不是十分明确。

(3)从课程覆盖面看,管理科学达100%,即22所“985”高等学校均开设了此类课程,企业管理的课程覆盖率达95%,这两类课程远远领先于其他类目,各个高等学校在培养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人才时对管理类课程高度重视。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创新管理的课程覆盖率超过技术经济学,前者为82%,后者为45%,反映高等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与时俱进,与表1技术创新管理名列研究方向首位相呼应,从一个层面映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从狭隘的研究领域中挣脱出来,寻找到更为广阔、更富竞争力的天地,以便实现提升国家、区域、行业、企业创新之目标。

8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课程开设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尚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8.1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早期雷家啸和程源在《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述评与展望》中总结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活动规律,二是经济领域中的技术发展规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组成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主干部分。但是,这两个问题是以明确“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基础的,若对“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理解不透,则难以在技术和经济的交叉领域把握“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活动规律”和“经济领域中的技术发展规律”[15],而且现在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践和管理学科的加入,进一步加剧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目标定位之难度。

8.2知识体系系统化与整体性不强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涉及的领域较多,也较分散。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主要研究偏向于应用研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可从事学科建设与基本理论探索的专家学者却不多,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16]。作为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主干课程的技术经济学必须以经济学为基础,但重政治经济学、轻生产力经济学,重微观经济学、轻宏观经济学,重实证经济学、轻规范经济学,重新古典经济学、轻新制度经济学[17]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同时,经济类课程、技术类课程、管理类课程以及其他课程如何合理配置,形成有机整体有待探索。

8.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不平衡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但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相对缺乏,学生单一通过课堂接受专业理论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本学科专业基础缺乏透彻的了解与认识,所学知识停留在“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层次,导致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相脱节。

8.4领域范围与相关学科过多重叠随着经济社会的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仅仅掌握一门学科专业知识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应顺势而上。但是,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之根基的项目经济评价、风险投融资管理等在经济学、企业管理、金融学、财务管理等学科专业也有所涉及[18],不利于发展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之优势。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和其他学科专业的过多交融,导致其特有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工具无法充分发挥竞争力[19]。因此,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代替的,应凝练和提升其学科专业特色,突出技术创新管理以及信息化系统支撑保障之研究,增强核心竞争力。

9完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9.1明确学科专业定位,完善课程体系,加大应用类和技术类课程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作为工商管理大类下的一个学科专业,应结合创新型国家建设明确学科专业定位,进而构建和完善其知识框架,将管理类与经济类的课程进行交叉融合,培养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会技术、懂经济、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若缺乏相应比例的应用类和技术类课程,可能会无法凸显本学科专业自身优势和特色。因此,课程设置应当适度加大学科专业专业应用类和技术类课程,在夯实理论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理论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避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空中楼阁”、“灌输型”的教学模式。

9.2巩固重点学科专业课程,优选相关学科专业课程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分散,几乎涵盖管理类课程的所有方面,却尚未形成本学科重点特色课程。因此,把握学科交叉与重点投入的黄金分割点,保留关系密切的相关职能管理类别学科专业课程,填补重点学科专业课程遗漏之空白,剔除可有可无的边缘课程(尤其是企业管理类的某些重复内容课程),重点完善技术创新管理、项目管理类、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等特色课程,减轻或摆脱易被替代的压力。

9.3打造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和学生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实践

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硕士和博士教育往往存在两个极端,一是过分地强调学术研究,二是放羊式的社会实践,理论难以很好地服务于现实。教师及学生均需要加强社会实践,增加对企业现实情况的认知,因地制宜引导教师和学生走出理论束缚,有条件的可以参照美日等国的经验,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技术背景、工作年限、具有企业中高层管理工作经验[20],通过实地考察、参观访问、企业实习、网络调查等参与实践且加强实践考核,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9.4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抓紧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随着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发展,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是师资队伍相对不足,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不仅给导师和高等院校带来了挑战,也制约了导师对学生的有效教学和辅导,不利于学生和导师、团队之间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学科专业兴旺发展的中流砥柱,各个高等学校必须千方百计地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健全科研和教学设施,努力营造蓬勃向上的学术氛围。教育教学资源方面,部分高等学校采用的是国外教材,虽然基本理论可以满足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教育教学之需要,但案例部分多是国外企业的情况,与我国企业实际脱节[21]。此外,本学科专业刊物主要是《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技术经济》等,高水平刊物数量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构建学科威望,容易造成信心危机,集中表现为众多优秀学者并不倾向于把学术研究成果展示于本学科专业期刊[22]。

9.5大力推广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研究方法,扩大学科专业影响力

积极引导政府、高等学校、咨询机构、企业等社会各界参与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建设,针对现实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大数据分析等热点问题,应用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方法,发挥“系统综合、方案比较、效益评价”的特色,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取得实效,进而推广、完善、提倡[23],扩大学科专业影响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一分力。

参考文献:

[1]张文泉.技术经济学科发展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3-7.

[2]陈立文,陈敬武.技术经济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3]雷家啸,程源.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述评与展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8):152-159.

[4]陈立文,陈敬武.技术经济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5]吴岐山.谈中国技术经济学的特色[J].技术经济学,1990(6):50-52

[6]刘光大.关于技术经济学科性质的探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7(1):30-34.

[7]傅家骥,雷家,程源.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蔡跃洲.技术经济方法体系的拓展与完善――基于学科发展历史视角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1):138-147.

[9]吴贵生,谢伟.我国技术管理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研管理,2005(6):49-55.

[10]董福忠,陆满平.论技术经济学的科学体系与地位[J].技术经济,1998(7):4-7.

[11]王国弘,张治河.我国技术经济学科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J].技术经济,2012(6):21-26.

[12]张文泉.技术经济学科发展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3-7.

[13]傅强,邹晓峰,郜琳琳.技术管理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其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4):32-38.

[14]孙续元.技术经济学理论的构建、发展与前瞻[J].经济评论,2001(3):11-15.

[15]雷家啸,程源.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述评与展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8):152-159.

[16]王淑英.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模式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2):57-59.

[17]张文泉.技术经济学科发展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3-7.

[18]雷家啸,程源.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述评与展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8):152-159.

[19]Alan Pilkington,Thorsten Teichert.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themes,concepts and relationships[J],Technovation,2006(26):288-299.

[20]刘建,王卫仑,宋博通,等.我国技术管理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2006(4):48-52.

[21]刘建,王卫仑,宋博通,等.我国技术管理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2006(4):48-52.

教育经济及管理精选篇3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贫困学生作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其由于经济困难引发的社交困境、心理困惑,乃至学习困难也逐渐显现。本文就当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资助体系监管,建立健全心理救助体系,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管理体制,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机制等各种管理策略和途径,以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人才培养。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30几年来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同时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地区和城乡差异发展不平衡,加上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得贫困大学生数量与比例逐年上升。尽管国家出台了“贷、奖、助、勤、补”的资助政策,但因各种原因,执行效果还有待提高。多数贫困大学生尽管拥有“学习勤奋刻苦,生活俭朴,自立、自强、自律”等优秀品质,但是更多的这类学生所产生的“经济困难,心理困扰,社交困境,学习困惑”等问题已经逐渐引起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关注,这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的教育管理问题。

一、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论述及因素分析

1、现状论述

(1)经济困难。经济问题是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这一弱势群体所面临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困境。据调查发现,校园贫富差距较大并存在扩大趋势,其中贫困学生每月的生活费集中在300—500元,而较富裕学生多数在1000元以上。目前,普通高校一般专业学生学费上限为每学年4200元,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重点高校上限为每学年5000元;理工科专业一般高校上限为每学年4600元,重点高校上限为每学年5500元;外语、医科类专业一般高校上限为每学年5000元,重点高校上限为每学年6000元。在2010年3月5日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153元。从以上两组数据对比可知,农村家庭至少需要一人劳动的纯收入才能勉强支付一个大学生普通高校一般专业学费。而对于医科类和艺术类专业,那些贫困家庭的学生就只能望尘莫及,独立院校和民办院校的上万元学费就更不敢想了。

(2)心理困扰。表面的经济压力导致的更深层次问题是贫困生心理上的扭曲。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经济困难而成为“心理贫困生”。“心理贫困生”是指因家庭经济困难所导致心理上出现自卑、孤僻、敏感等各种问题的学生。其常表现为:一是严重的自卑心理。物质条件上的差距和同龄人的冷嘲热讽,慢慢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二是自我封闭和对他人的排斥。心理上的落差,怕别人看不起使其习惯于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同时为强烈维护自身所谓“尊严”,常因小事而与身边人发生争执,乃至用言语和行为攻击别人。三是拜金主义和仇富心理思想严重。对钱的过度迷恋,常让他们迷失方向,误入歧途,最后葬送自己美好的前程。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社交、人格和情感等。

(3)社交困境。对“马加爵杀人事件”的反思表明,它所折射出的是贫困家庭学生在人际关系上的严重问题和教训。经济的压力常使得贫困学生在同学朋友面前“抬不起头”,经常和其他学生发生矛盾,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不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引起别人的反感,如此重复恶循环下去,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最后就会形成各式各样的悲剧在校园上演。

(4)学习困惑。研究表明,合作学习能提高学习效率,加深记忆,实现更多高层次推理与批评性思考,更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Slavin的研究也表明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成绩,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尊心。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经济与心理上的落差,经常游离于合作学习之外,不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技能严重缺失,对以后融入社会造成很大的阻碍。

2、因素分析

(1)社会经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西方的“一切向钱看”等拜金主义思想也开始在我国蔓延。人民生活水平总体提高的同时,社会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发展不平衡,农村等经济贫困家庭的“低收入”和学校“高收费”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显现。虽然我国政府初步形成了“贷、奖、助、勤、补”资助体系,且政策总体上运行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执行薄弱点。从村委会、乡民政部门到县市相关部门,再到学校的一系列审核过程因某些地区流于形式,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现象时常发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否真正得到实惠就是个疑问了。

(2)家庭状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一般都有着特殊的家庭环境和人生经历。一是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多数来自农村等落后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教育资源贫乏,人们受教育水平程度低。二是贫困生的父母可能伤亡残疾离异,一家可能多个孩子,无稳定经济来源,仅靠在家务农和外出打工来维持生计。三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监督人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从小没有很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只将所有的“赌注”都放在孩子身上,从小就对子女要求严,期望高,只想通过子女来改变家庭的命运,教育子女方式的不正确导致孩子出现各种问题。

(3)学校环境。一是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从小在学校就片面地以升学率和卷面分数成绩为追求目标,忽视对学生健康人格、健康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教育,使得进入高校的学生,尤其是贫困生无法适应大学的新环境,无力面对新挑战。二是现在我国多数学校和相关部门对贫困生不够重视,尤其在“精神扶贫”上存在严重的缺失,对这类群体在“乐观、自信、进取”健康人格教育上不够重视。三是大学师生关系不像小学、中学那样亲密,大学师生接触更多的只是在课堂上,其他时间很少交流沟通,这自然就生疏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老师对学生了解不足,导致贫困生的现实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同时,同学之间缺乏关爱和互助精神,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尤其在独立民办院校,消费意识超前,盲目追求时尚,这些使得贫困生在现实和心理上产生巨大的落差。

(4)个人因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贫困,学习不理想,奖学金、党员入选等评选落空,被身边周边人歧视冷落等使之产生焦虑,不敢勇于面对自己的现状与困难。有些学生为掩饰自己的客观贫困,对参与“勤工俭学”感觉很丢面子,宁愿贫苦,也不愿放下所谓的“面子”去挣钱。一些贫困生总是逃避现实,不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又不敢请求别人帮助,问题永远不可能得到解决,学习成绩也得不到提高。

二、加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当代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应在坚持一定基本原则下进行:坚持“人本原则”,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激励原则”,将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坚持“绩效原则”,教育管理的同时也要考虑绩效问题;坚持“系统原则”,学生教育管理要以一个有机整体为框架,忌片面地看问题,单一地解决问题。

1、强化资助体系监管,建立完善教育公平保障机制

(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目标框架下,公平应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主旋律。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国家在分配公共教育资源时应该根据差别付给的原则向弱势全体倾斜,在操作过程中需改变单一地以身份背景作为判断标准的做法,把抽象的某一类贫困生还原为具体的个体,了解每位学生的生活质量、学习状况、人际关系等各方面情况。学校也可设立专门的机构,承担贷款所需的前提组织和初审工作。

(2)完善助学贷款跟踪管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学贫困生应该是“寒中选优”的,对于他们的学业成绩等方面应该作出一些硬性规定,达不到规定的应该取消助学贷款资格,以此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真正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3)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例如英国实行的是先上学,后交费并差异收费的学费政策,同时,通过建立捐助基金,为每位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与服务。而美国高等教育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是与美国政府不断追求高等教育公平分不开的,主要表现在多主体参与的运行机制、多措施激励银行贷款、多路径降低贷款拖欠率等方面。

2、建立健全对贫困生全方位的心理救助体系

(1)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心理状况、健康状况、学习成绩、品行说明等,并阶段性地对其进行跟踪。

(2)建立心理危机后干预体系。心理后干预,即干预者对暂时过渡心理危机或未过渡心理危机的大学生个体或周围相关学生提供帮助,以实现危机学生个体和周围相关学生达到危机前的发展水平为目的,例如建立危机学生的心理评估机制;建立危机学生的跟踪反馈机制;建立对危机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建立对周围相关学生的干预机制。

(3)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相结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和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

3、加强完善辅导员团队建设管理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24号令)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是集思想政治教师、管理干部和学生朋友三重角色于一身,是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

(1)建立辅导员个别谈心、主题班会、随班听课、家长联系、住宿值班、评教评学等工作制度。辅导员应深入到学生中去,经常与学生,尤其是贫困生交流沟通,了解熟悉学生,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真诚互爱的师生关系。

(2)加强辅导员技能培养。辅导员应提高识别贫困生以及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和生活管理的基本能力。

(3)加强辅导员自身建设。辅导员应加强自身建设,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用智慧启迪学生心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管理提供指导与服务。

4、加强教师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经济困难大学生导师联系制。选聘思想政治觉悟高、心理辅导能力强、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作为经济困难学生的人生导师。明确导师的责任与义务,扩大权利和提高待遇,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经济困难学生教育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如今虽然不能像两千年前孔子办学时那样不写教案,不发文章,老师学生吃住在一起,但孔子和弟子“一日为师,终生为师”的教育思想是我们现代教育很值得借鉴的优良传统。

(2)调整对教师的整个绩效评估体系和问责制。教育管理必须讲求管理实效,绩效是现代管理学的核心范畴和永恒主题。应该将绩效评估体系和问责制纳入普通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围,将贫困生的未来发展和教师的绩效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教师对贫困生的重视,也符合教育公平的精神实质。

(3)加强教师沟通能力和现代网络技术使用能力的培养。除了教师各种技能和教学管理培训外,美国教学沟通领域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的“亲切力”(指那些缩小师生之间空间和心理距离的教师语言和非语言沟通行为)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结果和学习动机。同时,现代网络技术也为师生互动和沟通提供了便捷的途径,节省了师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

5、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机制

贫困生的问题关系到家庭、学校和国家的未来发展,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协助者,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贫困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来,以更好地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同时,相关部门也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学校、社会有关人士对贫困生问题的关注程度。

教育管理经济困难高校学生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不同的人亦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但并不是每种方法对每个地区,每个学校,每个学生都适用,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各个学校和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校而异,因生而异,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推陈出新,不让现在的“贫困”成为这些学生未来贫困的根源,以真正实现我国教育的公平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峰、田志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贫困生”的心理援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

[2] Slavin,R.E.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student Achievement[M].School and Classroom Organization.Hillsdale,NJ;Erlbaum,1989.

[3] 刘一鸣:经济困难学生群体行为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4] 王毅武、康星华:现代管理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 舒运祥: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二卷)[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教育经济及管理精选篇4

【关键词】管理 效益 灵活 发展 公平

李保强学者在《学校管理学》中认为,学校管理活动主要特征有四点:领域性、立体性、育人性、情境性。

经济学视野下的基础教育学校管理,除具有上述学校管理活动的一般特征外,还应该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学校管理的发展性。学校管理是为了谋求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但总体而言,基础教育学校的发展还是依靠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规定,自身缺少发展规划及相应的战略管理理论和知识指导。在学校管理中,品牌创造和品牌运作,教师数量、学生数量的增加,教育设施的更新,教学管理手段的改善,教师素质的提高等都是学校发展的要素,对此,要科学规划,有效运作,高效推进学校的发展。

二是学校管理的效益性。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是管理人员对教育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组织以及领导和控制的过程,一般很少会考虑办学的成本和效益,但在目前日益发展和激烈的学校竞争形势下,基础教育学校必须关注成本和效益,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科学、布局合理、效益最大。所以作为学校管理者,学习和了解财务知识及成本管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三是学校管理的灵活性。学校管理的灵活性之一表现为学校办学应有一定的自。教师的招聘、选任、培训、晋升、评价、奖励等应该下移到学校层面。在学校管理中,校长不能因人设庙,但一定的人事、管理权还是必要的。没有一定的办学自,校长的职责无法履行,学校的发展自然也受到制约。学校管理的灵活性之二表现为较强的适应性。人有主观能动性,具有灵活性因素,学校管理要效率高、收益大,就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灵活地解决问题,所以,灵活性地管理,可以培养出较强的执行力。

根据以上三个特点,基础教育学校管理应该具有以下规定性。

一、学校的发展要以提升学校能力为根本

学校有了一定的管理自,不等于说学校就一定能办好,就一定能取得办学效益。一所学校有没有较高的办学效益,要看这所学校是否具备一定的能力,即“学校能力”。学校有了办学自,但从学校能力上来说,还会参差不齐。学校拥有了办学自,我以为,学校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1.要善于借力

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自力,借助社会上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来为我所用,让社会上各种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归自己支配,为自己使用,这是使学校能力得以提升的重要手段。如学校的教师、教学设备、教室等资源是不能自己生产的,学校就要想办法多从外部获得,如政府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社会力量的经济资助等。学校尤其是优质资源学校,是一种稀缺资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学校充分利用这种稀缺资源,是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

2.要勇于给力

提升学校能力,首先,以质量为学校的生命线,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是市场管理的观念。放松质量标准,忽视质量要求,学校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其次,要像商业产品做广告一样,学校也要会宣传自己。宣传对学校管理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对内可以利用校报、网站、橱窗等对师生进行宣传,对外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体宣传学校,为学校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再次,要通过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学校无形资产的价值。

3.要凝聚心力

凝聚心力是提升团队整体战斗力的根本。把教师的“心力”凝聚起来,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动力之源,不管是学校管理者还是一名普通的教职工,都要抱有一颗用心做事业的“心”,并深知其重,才能做好学校的事,才能做好自己的事。另外,“学校精神”是学校凝心聚力的重要支撑,它是学校群体对教育使命和教育价值凝结而成的教育境界,是一种超越个体理想的群体面貌,对学校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

二、坚持教育公平性,处理好政策、制度的公平价值与政府责任的关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的区域差距问题、城乡差距问题和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凸现了政策、制度的公平价值与政府责任的关系问题。一是政策与制度安排上的精英主义取向,使教育投入倾向于高等教育,造成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二是政策与制度安排上的城市中心取向,使教育优质资源首先满足城市,不仅如此,农村子女到城市上学,还受到种种显性或隐性规定的制约,导致边远地区广大的农村孩子不能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三是高考录取的城市化、区域化取向,分省定额、地方划线录取,使全国的学生不能享受公平的上学机会。这种政策、制度的不公平价值取向,不能不说这是政府的责任,由此也可以看出,教育公平问题,政府的责任和作用是巨大的。

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单靠自身力量是不能解决这些问题的,在处理政策、制度的公平取向与政府责任的关系上,作为学校只能在政策、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把握尺度,调整办学思路,做到既适应社会需求,又实施政府的办学意志,在政府管理权力重心下移的情况下,尽力谋求教育的相对公平。

三、坚持以教师为本,处理好公益性与效率价值取向的关系

学校管理者要有“发展教师”就是“发展学校”的理念,因为对一所学校来说,教师发展了,也就是学校发展了,教师强大了,学校必然强大。学校要充分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强者,并在工作中依靠每一位教师办好学校。认真听取教师对办学的建议和意见,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当然,一定的激励措施也是必要的。现在有的学校通过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直接将教师绩效与工资挂钩。但这种激励措施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一些校长通常认为教师会非常注重物质利益的追求,但研究发现,教师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并不像校长所理解的那么高,对教师的培养培训、绩效评估、晋级激励、创新奖励等,可以满足和实现教师的多元需求。

坚持以教师为本,其重要一点就是要处理好公益性与效率价值取向的关系。有人认为,教育只能讲人文精神价值、公平正义价值,而不能讲物质功利价值、经济效率价值。如果讲教育的物质功利价值、经济效率价值,就有悖于教育公益性的根本价值取向。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社会的经济效益、学校的教育效率和个人的物质利益等效率价值与教育的公益性并不矛盾。

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以来,学校教育就开始超越传统的精神文化领域的边界,出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科技和经济发展相联系的趋势。这时的学校教育不仅体现着公共的精神利益、文化利益和政治利益,也包含公共的物质利益、经济利益。教育公益性所崇尚的也不再仅仅是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和政治价值,而且也包括功利价值、经济价值等。

教育经济及管理精选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 技校教育管理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3-0182-01

随着我国经济的空前跃进,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由于多种社会原因和家长们的期望值居高不下,致使技校生源质量仍未得到改善,学生素质仍偏低,不但学习能力不强,思想道德水平也达不到时代的要求,较前几年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所以强化技工学校的教育管理,虽是老生常谈,却是搞好技工教育的根本。尽管我国技校在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创新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技校教育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技校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技校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 建立一支既有优秀品质又有市场经济头脑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技校教育管理的关键和灵魂,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教育管理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技校发展水平。因此,要想对技校进行创新教育管理,亟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支既有优秀品质又有市场经济头脑的教师队伍。首先,技校领导应该注重对老师思想教育以及市场教育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基本市场知识理论,并不断加深市场知识理论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老师将市场知识理论使用到教学中的能力。其次,学校应鼓励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把市场经济的新理念、规律、知识、运作方式的内核引入教育过程,使教育与市场不脱节、不被动,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成本下降。最后,学校应加强同企业的联系,在企业建立技校教学基地或引进企业,努力提高技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提高老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能力。

二 学校的管理必须以教育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

技校不同于其他高校,它主要是以教授技能为主的学校,因此,无论市场经济如何发展,技校始终要做到以教育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这既是技校的教学宗旨,也是技校生存的关键。首先,技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目的,进入企业才是技工生存的前提,学生没有出路,技校也就没有出路。其次,技校应了解市场信息,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包括文化、技术、人品、类型以及工作时间、工作程度、企业管理等。再次,满足学生知识与技术需求,毕竟学生才是市场的直接消费者。因此,技校应做好基础知识教学与管理工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向学生提供关于市场信息以及就业知识,让学生不断地发展自身优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毕业时找到好的工作。

三 按市场需求创新技校管理

管理创新是技校不断发展的源泉,技校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是关键。这里的管理创新主要包括:(1)管理观念创新。技校领导及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做到以人为本、以德立校。重视对学生的技能开发。(2)管理方式创新。技校领导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对学生情商与智商的开发。(3)管理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对学生的管理制约与鼓励机制,协调师生之间甚至学生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与约束。(4)管理文化创新。技校文化是技校在外的形象与标志,因此,技校应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技校文化,加强技校市场经济文化建设,推动市场经济文化在技校中的普及。

四 总结

21世纪,企业急需具有复合型管理知识、现代管理技艺和动手能力的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技校是培养这类实用性素质人才的基地,学生管理作为技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综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加快,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必须不断地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探索与创新。我国技校在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创新实践过程中,很多问题仍存在。技校相关管理人员应深入研究我国技校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现状,创新技校教育管理策略,为我国技校教育管理创新思考及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罗文芳.浅论技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职业圈,2009(9)

教育经济及管理精选篇6

关键词:教育高地建设 ;资源库;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894(2006)06-0068-03

上海高等学校本科教育高地建设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的战略决策。教育高地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建设,教育高地的总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条件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在某些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为确保“高校本科教育高地”建设,结合学校特点应加快“外贸经济教育高地”建设,推进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建设,强化专业水平,优化办学特色。教育高地建设离不开信息资源,学校图书馆必须在教育高地信息资源库的构建、管理、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提高教学教育水平,图书馆应加快建立品种齐全,内容丰富,便于教学和学术研究的专业资源库的步伐,从而在学校学科建设中更好地体现教育资源为高校教学服务的功能。当前,迅速建立起外贸经济信息资源库,能有效地整合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立有针对性的服务平台,发挥学校专业特色的优势。同时,对充分发挥教育高地的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外贸经济教育高地资源库的构建

1.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1) 服务于教学原则。外贸经济信息资源库作为学校的教学辅助平台,其功能要具备学校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特色,为学科建设和教学服务。我校具有十多年外贸经济教育特色,在基本建立起具有外经贸特色的学科藏书体系的基础上,着重突出精品课程、重点学科的相关内容,设立专题栏目,建立品种齐全,内容丰富,便于学术和教学研究的图书馆专业资源库。

(2) 循序渐进、及时更新原则。资源库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对资源库内容的及时更新就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日积月累,不断充实内容,才能真正体现专业资源库的价值,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

2.资源库建设的内容。资源库建设应确立“以人为本”、“以外贸经济教育为主”的服务理念。

(1)建立经贸动态资料库。及时收集学科的研究动态,反映该学科教育高地领域的前沿发展水平,每月编辑《经贸动态》等刊物。

(2)建立学位论文库。全文收录本校经贸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提供读者网上浏览检索。

(3)建立WTO研究资料库。收录国内外WTO研究资料,以学术论文为主,收录内容注重新颖,有深度,及时提供读者网上检索。

(4)建立外贸经济专业资料室。根据外贸经济专业设置配备书刊,突出学科特色,以推动教学科研为重点,主要收藏本专业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配备现代化网络设备供教师查找丰富的网上资源和馆藏数字资源。

(5)建立学科专业书目库。主要内容是外贸经济相关的中、外文公开出版或内部发行的图书、教材(包括自编教材)目录。

(6)建立成果库。集中展示本校建校以来教学、科研的优秀成果,新出版的图书资料、专著,反映外贸经济最新成果和信息动态,帮助教师、科研人员了解学科前沿的发展水平,把握科研方向,避免重复性研究。

(7)引进专业数据库。引进适合外贸经济教育专业特色的各类数据库,见效快,节省人力、物力,可加快完成和丰富特色库建设。

(8)建立外贸经济动态信息库。依托技术先进的学科专业网站,采用对网络信息的动态链接,及时报道与学科相关的最新动态信息。

二、外贸经济教育高地资源库的管理

1.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选拔具有学科专业的馆员,利用所具备的专业学科知识,围绕对口专业学科领域开展有针对性文献信息服务,一是负责与专业对口的学科老师建立联系和沟通,宣传专业的文献特色,征求意见,了解师生的服务要求。二是进行深层次的文献开发,如编制目录索引,在网上对该学科网络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和链接,制作网络资源指南等二三次文献新产品。三是对该学科师生进行有关专业的文献检索知识培训,指导师生通过各种检索途径,快捷有效地获得学科资源,提高师生利用资源的能力。

2.发挥馆藏优势,深化特色服务充分发挥馆藏优势,注重特色文献开发,定期提供专业核心期刊的现刊目录、书目、索引资料等,为学科带头人和重点科研项目提供个性化特色服务,开展绿色通道服务,利用Email、电话为教师查找信息资料,提供最新信息动态。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情报服务开发电子信息资源,特别是网络信息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展网络电子期刊信息服务,收集与外贸经济专业相关的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论文、评论、书籍,编制《经贸动态》,为师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4.合理配置馆藏和室藏资源合理制定文献资源建设规划,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有计划、有重点的补充,形成具有外贸经济特色的专业藏书体系,使外贸经济的教学、科研工作获得文献情报保障。采购图书由专业教师参与,保证图书资料的针对性、专业性。

5.资源库建设的日常管理图书馆要不断更新、充实、丰富外贸经济信息资源库的图书资料信息,同时,要使资源库的资源更好地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图书馆的馆员要根据专业教师的要求,从文献信息角度满足教师深层次的、专业的要求,做到提供周到优良的服务,为书、信息找人,提供主动服务。

分编图书资料做到统一规范,到馆图书快速编目,尽快上架流通,体现方便、快捷的服务宗旨。专业资料室对全校教师、研究生开放,提供全天候服务。

合理使用教育高地建设的图书资料购置费,做到专款专用,专人负责,责任到人。

三、外贸经济教育高地资源库的使用

1. 大力宣传馆藏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图书馆坚持“藏以致用”的方针,要“以用为主”的原则,以“提高文献利用率”为目标,努力做好已有资源的宣传、推广和利用工作。学校购买的专业文献、信息数据库要以多种形式及时向全校师生宣传、推广,并协助或通过培训帮助教师在家中如何使用学校的数据库,充分提高资源库在教学、科研中的利用率。馆藏资源只有被利用才有价值,才能让信息增值,使知识再创,否则,图书馆资源再丰富,没人了解,不被发掘、利用等于无用之物,也白白浪费了高校的教育资源。

2. 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供人性化服务图书馆要改革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取消读者不能带书进专业阅览室的限制,师生可将自己学习必需的个人书籍带入专业阅览室阅读,以方便阅览室的书刊相互参考学习。阅览室与书库要形成统一的开架阅览区,方便读者使用,有效地提高专业阅览室的文献资料利用率,打破藏书区与阅览区分离界限、印刷型资源与数字资源分离界限,书刊阅览与电子阅览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实现多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实行藏、阅、咨一体化服务,方便师生对文献的查找、利用,提高文献利用率和使用价值,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馆利用文献的效果。

3.开发专业信息资源指引库,方便教师查找文献资料图书馆为了满足教师教学、科研的需求应及时通过数据库系统对因特网上的学科专业进行访问,按专业学科进行分类、集中整理,将国内外有关专业信息资源网址连接起来,向教师提供相关学科信息资源的分布,方便教师查找各类信息资源,让图书馆真正起到信息导航站的作用。

四、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教育高地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应抓住机遇,把参与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教育高地建设作为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树立自身品牌特色的最佳切入点。图书馆资源库要以前沿信息服务为主,不仅要准确、便捷,而且要开展专业特色的信息服务,要关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和发展趋势,了解专业设置状况,为教育高地建设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保障。

外贸经济教育高地资源库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只有及时把握教育高地建设的最新动态,开创性地为教育高地建设提供完善的、及时的、高效的服务,才能使高校图书馆形成自身的办馆特色和服务特色,使图书馆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元芳.大学图书馆与学科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5).

教育经济及管理精选篇7

创业知识是指对创业实践过程具有意义的个体的知识系统及其结构,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等。创业知识教育应该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从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逐层铺开。经管类大学生虽具有较为扎实的经济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但还应掌握行业性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创业知识和方法。因此,经管类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体系的研究调查,将有效地完善创业知识结构,鼓励大学生将自主创业作为择业方式,实现就业岗位的自我创造和增值,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采用抽样问卷调研法,以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科技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独立财经学院)六所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大学生及研究生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 600 份,实际回收问卷 595份,问卷回收率为99.2%。剔除无效问卷 9 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 586份,问卷有效率为 97.7%。本次问卷调查样本范围较广,具有较高的可信性和广泛性。

二、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体系现状分析

1.创业知识教育缺乏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目前,经管类大学生的创业知识教育课程无论是在设置、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在很多高校还是空白。在调查中(见图1),34.5%的大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并未开设创业相关课程,而27.3%的大学生“不清楚,没关注”。同样,在“您所在学校创业课程设置情况如何?”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见图2):超过半数的大学生(356人)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完善”,甚至有106名大学生则认为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几乎空白”。这说明目前有些高校并未开设创业知识教育课程,即使开设,课程设置也不够完善,结构单一,覆盖面窄,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体系。

2.创业教育师资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在关于“您的学校创业教育师资情况如何?”的调查中(见表1),有39.6%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授课教师“创业理论知识扎实,但是缺乏实践经验”,还有31.4%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授课教师“创业知识陈旧和狭窄”。这说明,创业教育师资无法达到创业知识教育所需要的层次,教师在理论或者实践上某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学生创业学习的积极性。由于缺少创业实战经验,教师们也无法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很难提高学生对创业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3.创业知识教育的获取途径偏重于课堂教学,缺乏实践平台。在“开展创业知识教育方式有哪些”的调查中(见表2),“开设创业选修课和必修课”以及“定期举办讲座”的比例较高,分别占65.9%和50.5%。这反映了高校在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方面,偏重于课堂教授,而创业者和专家的授课比例却很少,仅占33.8%和17.1%,甚至从未有创业实践教学。有些高校虽然采取了讲座的形式,但在传授知识方面更类似于走马观花,再加上缺乏实践教育,使学生无法在实践中夯实所学知识,积累创业经验。因此,目前的创业知识教育途径对于打算创业的大学生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4.创业知识教育缺乏权威的教材体系。在创业教育教材的选择上(见图3),目前重庆市部分高校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大都采用“引进且公开出版的教材”(39%)、“自编且公开出版的教材”(25%),但这些教材内容都比较简单,甚至有的是将其他教材的理论东拼西凑,将国外一些零散的案例生硬地拼接在一起,使得教育内容变得肤浅,不够深入,缺乏针对性。甚至有31%的高校只有自编讲义,这样的教材体系显然不利于学生创业知识的提高,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体系构建的建议

1.加强对创业知识教育的重视程度,构建完善的创业知识教育课程体系。针对经管类大学生创业知识教育课程数量较少,创业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的现状,首先,学校要充分重视创业知识教育,增设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为此,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来开设相关创业课程,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创业知识教育课程。其次,课程的设置应更加细化,创业教育模式与专业教育模式相结合。目前,经管类大学生经过专业学习,可以系统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创业所需要的包括政策、法规、工商、税务等方面的知识还有待提升。因此,可以考虑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及教学内容,在使大学生完成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能够增加课程的实践性、趣味性,熟悉并掌握相关创业知识。最后,为完善创业知识教育课程体系,经管类专业还应开设一些与创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课程,使创业者具备一些工程设计、机械电子、材料等方面的知识,避免出现“外行管理内行”的情况。

2.建立完善的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机制。高校要根据创业教育目标,建立一支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首先,选择校内具备渊博理论知识和创新思想观念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创业导师,组织他们深入开展对创业教育的理论学习,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创业组织,创业协会的活动,将其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更好的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其次,聘请具备一定能力和资质的企业家、投资家等创业实践人才进行创业指导。通过邀请他们到课堂中来现身说法,与同学一起分析案例,共同探讨如何学习成功者的创业方法、创业品质以及了解创业知识,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中培育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经济及管理精选篇8

关键词:激励机制;定位;教育经济管理

教育的科学成果研究是一名教师对教学经验和相关实践进行的有力钻研。教育科研成果的钻研水平对于学校的教学效果的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教育经济管理中,优良的激励机制可以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研究教育经济管理中激励机制定位的相关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相关问题分析

1.相关组织

尽管现在有关科研的各种制度已经十分完善,科研水平也较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个人或者某些方面不合格的组织依然在进行科研活动,这就导致有关科研内容不能满足科研者的真正需求,科研过程不够专业,科研结果不如预期等情况发生。

2.教师素养

一个教师的素养受其在自己工作位置上的能力和态度影响。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出现问题的原因是教师的态度出现偏差,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并不是教师本身的职业操守出了问题,而是学校对于教师的绩效管理上出了纰漏。比如学校在组织岗位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比原定时间短,科研期间所提供的资料过于简略,出现这种问题是监管机制出现了问题,此时就需要绩效体系中的激励机制缓解相关问题的反作用。

3.监管问题

在教育经济管理的相关问题上,许多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起到的实质作用不大。因此,如何确保相关科研教师的科研水平处在较高层次,会对本学校是否取得重大成就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建立较为严格的监管机制就有其根本必要性。

二、具体情况下的定位

1.相关目标的制订

激励机制的设立应该有其明确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不能和学校进行的科研目标相违背。实行激励机制的目标就是提高相关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实施不但能让教师本身获得社会认可,还能满足参加科研的人员的科研需求。

2.相关方法的实施

要实现激励的效果,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因而会出现相关教师获得报酬是根据其教时的数量发放的现象,但这也只是激励机制的一部分而已。为了更好地实现目的,还应该从物质和意识两个层面进行相关的增添。

3.评价机制

激励机制在开展的过程中必然要有公平性,而确保公平原则的关键在于评价机制的建立。首先评价自身要具有弹性,不能生硬地进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每个科研工作者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要实现对其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对于其内部结构建设方面,就应该将考核策略本身具有的各种因素收录,并在可控范围内进行量化处理,保证评价机制能够完善地建立。

三、激励机制的确立

1.领导层面

领导层面要对高效教育科研表现出切实的关注,这样其激励机制才能不断得到完善。另一方面,科研成果对于教育经济管理的意义应该得到领导层面的重视,对于那些在科研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的教师,要在舆论上进行广泛赞扬,在物质上给予丰厚奖励,这样物质和意识的结合,必然能激发起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相关人员的高度荣誉感。因此,教育经济管理系统的建立要实现合理化,相关考核机制务必缜密。这就从制度上为相关人员实行激励保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经济管理环境。

2.奖励制度

创新是衡量教育经济管理工作人员效率是否达标的重要标准,在没有创新的情况下,激励机制只能是毫无意义的摆设。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对科研成果研究人员的大力奖励制度,让相关教师人员获得重大经济奖励,获得实在的物质报酬,在经济层面让其满足,从而促进教育科研事业向前发展。

3.意识方面

对于那些为教育经济管理作出突出贡献的相关人员,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重大奖励,而且还要满足其意识上的需求。其实,从事科研的人员对荣誉都是极为渴望的,都想从科研的成功中获得巨大的精神满足,因此高校必须设立相关的奖励制度,制订相关职称、级别名称。如此,荣誉的落实是对相关贡献者社会地位的尊重,让他们在社会上享有广泛的声誉,进而获得更大的精神成就感,才有利于该项事业向前推进。

在教育经济管理中,激励体制的建设是一个繁杂的活动,它需要相关科研成果取得者、各部门单位和领导层面的协调配合,在进行各种考量之后,依据现实情况的规律进行制定。本文对教育经济管理中激励机制定位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探讨了激励机制在现实中的确立情况。

参考文献:

[1]金鑫.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教育经济及管理精选篇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42―05

一、形相: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样貌

(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形相

随着1997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颁发,“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正式并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至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诞生。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科概况介绍如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该学科对于研究教育领域中的经济、教育管理科学化等问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简介》中也特别说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可授予管理学学位或者教育学学位,这从政策层面展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有的样貌:跨学科。学界对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也都趋向于跨学科的定义。“教育经济与管理是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特点是将经济学原理和管理学原理运用于教育管理过程之中”…。“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的跨学科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教育与社会发展、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并用管理理论分析教育系统运行机制,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提高教育的资源配置,以揭示现代经济发展中教育与经济管理的运行规律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效益之间的变化”。

两个政策性文件不管是从学科设置还是从学位授予方面都给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合法身份”。

再从课程体系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我们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作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开设的先驱代表,它的课程体系也体现出跨学科的形相。如表1所示,北京师范大学根据每个学院的侧重点的不同,分别在教育学部、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院等三个学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运用多方面的资源优化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但有实力在教育、经济、管理学院均开设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校并不多,但每个学校都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考虑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质,通过基础课、选修课和讲座等形式丰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学科点设置的跨学科形相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归属学科为教育学、经济学和管理学,而且可以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因此,学界在专业点设置的时候,会根据大学的学科优势,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放在不同的学院或者强强联合,在不同的学院同时设置,这也体现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形相。

根据表2显示,在全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点设置中,设置在教育学院的比例最大,为40%,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的比例为35%,另有25%的硕士点是根据高校自身的资源、特点分设在不同的学院,不过鲜见设立在经济学门类中的硕士点。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点设置的跨学科形象不仅体现在上述的分散性,也有多学院设置的情况。例如,学科发展较早且成熟的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等,都在不同的学院或研究院设置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力求从不同的学院、研究院的特点出发,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某一学科优势。

(三)导师队伍的跨学科形象

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对设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的“985”高校进行搜索,2009年到2013年共有612篇学位论文,根据选择的612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排序,可以看到前十位的导师有教育学背景、哲学、管理学背景,如表3。这样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构成也体现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跨学科形相。

二、形相与价值的分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困境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一――不足以称为学科

在谈教育经济与管理的学科价值之前,有必要先厘清学科、专业及其之间的关系。

从词源上来看,“学科”一词来自于英文中的diseipline,它最初的概念与知识和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伯顿?R?克拉克认为,“一门门知识则称作为‘学科’”,“学科活动的‘共同内容是知识操作’,其本身是‘发现、保存、提炼、传授以及应用知识’”。

而“专业”在《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课程计划(program)或者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major)专业。专业指向的是职业,它是基于劳动分工而产生的,在大学中它是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基本组织单位。

学科和专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知识领域和组织实体两个方面。第一,在知识形态中,学科与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与门类清晰的知识体系相对应的;而专业则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劳动分工,并根据分工的不同划分相应的门类。第二,在组织实体中,学科的是由学科的使命、学术信息和相关的学科物质支持资料等要素构成。学科力求的是知识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学科发展的力量带动知识的进步;而专业的构成要素则对应的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

在厘清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关系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之所以不能称为学科的原因也逐渐明朗。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来看,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也成为跨学科研究兴起和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问题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线。国家学位目录先后经过了1990年、1997年、2009年、2011年四次修订,通过四次修订我们可以看出,学位目录设置正在满足面向社会需求改进。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之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1997年的学位目录修改中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出现披上了浓厚的人为色彩,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内部的张力,它意在将教育作为公共事业,以教育问题为中心,整合管理、经济、教育的知识,解决教育的问题。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而且事实上,很多学科的学者都在基于自己的学科研究范式研究教育问题,而教育的研究范式也在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的精华。因此,主观上以教育问题为中心力图为适应社会需求,“造出”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专业),似乎本身就不必要。学位目录中即使没有这个学科,不少经济学、管理学的学者也自发地研究教育问题。

从上述内容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立缺乏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学科的学科知识发展内在张力。“学科的制度化指的是那些处于零散状态且缺乏独立性研究领域向独立的、组织化了的学科转变的过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否能够转变为一门独立的、组织化的学科,我们可以从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两方面情况进行分析。

学科组织是学科制度化的物质外在条件。“其标志有:①在大学里设立一些首席讲座职位,以保证学科教学、研究的权威性;②在大学里建立一些相关学系并开设学科课程,以保证学科知识的传承;③大学颁发学位证书,尤其是博士学位证书,以保证学科教学和研究的质量标准;④按学科建立各种学会(先是全国性的,然后是国际性的),以保证学科的群体知识消费性;⑤编辑学术期刊,以保证学科知识生产的前沿性和成果交流;⑥建立按学科分类的图书收藏制度”¨J。

对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组织中,目前,鲜有院校开展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首席讲座职位,教学多数以班级制度展开,学科的影响力有限;成功地在大学中建立相关学系并开设课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可授予管理学学位和教育学学位,但全国范围内的博士点较少;在全国学会组织中,已经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经济学会、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但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没有独立的学会;和没有独立的学会一样,教育经济与管理也没有自己的学术期刊以及专门的图书收藏制度,这都导致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的学科内部张力不足。

学科文化指的是“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语言符号及成员之间特有的精神风貌以及相应行为准则的总和。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知识传统――即思想范畴――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上是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相关的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教育经济与管理目前依然是一个很“年轻”的专业,在短时间内很难沉淀出学科共同的价值观念、学科文化、行为准则等。

由此可知,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不论从“形而下”来看,还是从“形而上”的学科来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仍不能完全称为学科。

(二)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

曼西利亚(Ver6nica Boix Mansilla)曾提出:“跨学科的三个特性:意图性、学科性和整合性。首先,跨学科是有意为之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拓展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是为了去终结它,即提高我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其次,跨学科研究需要基于学科得知识,不仅是学科研究的成果还包括该学科思维模式的特点;再次,跨学科研究的侧重点在于整合,而不是去并列各种学科视角,需要达到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根据曼西利亚提出的跨学科的意图性来说,跨学科需要我们提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在实际上“跨”的时候,各学科之间的融合的程度,“跨”的宽度和深度也都受制于这些所指向问题的限制。这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跨学科的第一个难点,前面说到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创建之初,人为的力量大于学科本身的内在张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从建立至今对其的研究相对于其上位学科、平行学科来说可谓少之又少,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知识整合的难点在于学科性、整合性。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学科本身的不成熟,研究学者群体较为单一,除了部分教育学科内人士对其的研究,无法引起更多相关背景的学者关注,这对于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目前的学科知识多数还是以教育学为基础,如何更深入地和管理学、经济学融合,吸引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士共同发展学科,并借用其思维模式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这对于目前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来说是难点,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价值的困境之三――跨学科知识创新与研究生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的实践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才培养之上。人才培养是否真的能够体现跨学科的特性,我们可以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位论文来看。学位论文在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物化形式能够综合体现研究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系统知识和学术科研能力。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专业,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无不应该体现出跨学科的特性,学位论文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反映出人才培养的优劣。

在通过上述提到的612篇学位论文,进行关键词统计,得到图1。

通过关键词频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所选的612篇学位论文中,大多是对高等教育、高校出现问题进行一些定性的分析和提出对策。在这些定性的分析中,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引用文献等方法进行研究的占多数。只有接近十分之一的论文使用了不同程度的定量研究和实证分析,例如,统计测量、实证实验、因素分析和模型建构及经济学分析等研究方法。

从人才培养的成果上看,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无论在论文的选题还是研究的方法上,还没有真正体现出跨学研究的特性,研究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教育领域,且单是教育领域自身即可解决的问题,无须使用经济、管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来解决,跨学科研究的整合性较差,更谈不上所需解决问题的前沿性和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这样的人才培养结果是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真正跨学科程度的体现。学者们目前的科学研究跨学科本身的难度较大,因此,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也难以真正跨学科。按照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学生只有三年的时间进行学习,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要掌握三个学科的知识根本不可能,延长学制明显也不可行。同时,跨学科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在实践上的“两张皮”现象还受到组织阻隔的强化。没有哪个学校真正是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作为独立组织单位设置,其中的导师和课程授课教师都分属于不同单位,这是几乎所有跨学科作为二级学科的尴尬。

如上所述,正是由于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学科发轫的内在动力不足,几乎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而知识逻辑的延伸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艰难,直接导致无法为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真正“跨”起来的知识体系,因此,纵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具备较为完整的跨学科形相,但研究生培养的结果无法达到跨学科人才的要求。

三、价值提升: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优化途径

(一)内部求突破:找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及学科定位

“从学科系统形成的角度上看,全部学科可以分为两个系统:其一以对象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其二则是以问题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学科系统”。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系统通过经验归纳和理论演绎力求去解释世界是什么,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系统则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去力求去改造世界。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设置是人为的事,旨在面向社会需求,设置这个专业(二级学科)的核心价值应当是整合知识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属于典型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而非以对象为中心的学科。

普朗克曾在《世界物理图景的统一性》一书中说道:“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割为单独的部门是取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而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我们知道学科之间呈现出彼此分割的独立性,而科学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社会问题和需求也是一个复杂体,单个的科学研究和复杂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和错位,为跨学科研究创造了条件,而这也正是教育经济与管理的核心价值的体现。

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应该走以问题中心的科学发展路线,以问题为中心产生特有的学科规训,以此建立一个有跨学科特色的知识、制度、规范及组织机构共同构成的完整体系。因此,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应该以问题为中心产生新的知识增长点,更密切地联系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让科学为实际工作服务。

(二)外部求生存:建立学科点建设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

硕士点作为专业学科实现教学的实体组织,既能体现出专业自身的发展成熟度,也能体现出教育界对于学科的重视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对专业的需求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1997年开办以来,随着研究生招生的不断扩招的大环境以及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身的发展,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的硕士点也在不断增加。在全国主要省份已有的94个硕士学位点中,师范类院校有27个,占比29%;非师范类综合院校有67个,占比71%(见表4)。

随着2002年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专业工作的开展,大量二级学科由学校自主设置。而目前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要求发展首先必须规范学科点的设置,引入学科评估和动态调整的制度,对学科点优胜劣汰。

通过对教学水平、教学成果和科研水平、科研成果两个维度对学科点的建设进行评估,对于无法通过评估的学位点勒令整改,无法在整改期限内再次通过评估的学位点撤销其办学权限。

四、动态调整: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的推动力量

动态调整分为国家和学校两股力量,推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发展。

(一)从国家的力量来看,将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设置为一级学科

通过国家学位目录先后四次修订过程可见,2011年的学科目录只设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不再出现在学科目录中。国家正在以二级学科设置为重点向一级学科设置为重点的变化,相应的管理和资源配置会越来越向一级学科倾斜。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位于公共管理的一级学科之下,与之平行的二级学科还有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其他新兴的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这些平行的二级学科中,无法在资源再配置的过程中获得优质资源,在这样夹缝中生存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转为一级学科必然能带来更多的优质资源,通过这些优质资源来发展学科内部知识创新和外部组织建设,以此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二)从学校的力量看,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条件,建立多元化的师资结构

根据以问题为中心的学科发展路线,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下:力求培养以熟练掌握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原理为基础,灵活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各级各类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的实践型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课程设置根据我们的培养目标而设定,而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跨学科人才要求,或是侧重于教育学原理,或是侧重于管理学原理。培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跨学科人才首先要打破传统教育学院(系、研究院)课程体系,拓宽专业基础面,提高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课程比重,促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解决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

教育经济及管理精选篇10

[关键词] 知识经济 经济管理人才 教育

21世纪伊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以创新与高新科技为突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各行各业都急需掌握全方位知识结构的经济管理人才。经济管理教育作为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摇篮,对社会经济有重大意义。

一、经济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1.扎实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理论经济学、管理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相关经济科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科技发展动态、发展趋向及自然、环境、生态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学会应用辩证分析、实证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总量与个量、动态与静态、及建立模型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应了解和熟悉经济理论研究的动态及最新研究成果,掌握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及发展前沿,以洞悉其未来的走势。

2.广博的知识面。应具有一定的未来学、预测学知识,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未来商品与劳务的需求变动趋向及变化规律;熟悉新经济周期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深谙发达国家科技、经济发展史及其掘起的原因、条件;各国组织、管理、刺激经济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及手段;成功企业家及企业成长、壮大的历程及经验;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特点及现代企业制度的不同范式等。

3.通专结合的知识结构。在厚基础、宽口径,通识相关经济科学的基础上,应熟练掌握2~3项被美国学者称之为可就业性的专业特长与技能,并有较深造诣和建树,做到通能拓宽面,专能突破点。

4.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包括组织管理、人文管理、技术管理等;掌握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知识及应用技术。

二、经济管理人才教育理念及教育目标

1.教育理念。(1)从培养操作型人才转向培养管理、操作复合型人才。使培养对象首先符合市场经济及现代企业制度对经济管理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2)从狭窄的专业教育转向综合素质教育。拓宽知识面,扩大信息量,克服传统的狭窄专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缺乏适应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缺乏开阔的思路、视野及驾御全局能力的弊端,增强学生俯瞰、把握经济全局的能力。(3)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性学习”转变。“维持性学习”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已有知识的传授、继承,对新知识的探求不够,影响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现代教育应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即进行“创造性学习”,使教育成为培养创造精神、激发创造能力的源泉。

2.教育目标。公司国际化是21世纪企业发展的趋势。企业国际化的特点有:一是公司产品、业务的国际化,即国与国之间的市场壁垒被打破,允许公司互设分支机构,公司产品、业务已突破国界限制,向全球展开,服务对象逐步国际化。二是管理的模式与方法国际化,如在管理职能或管理哲学上,对人力资源的看法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三是公司治理的国际化。这就是说,21世纪中国企业将要置身于全球化的国际市场,要参与国际竞争。因此,我们的经济管理教育必须面向国际,培养出有广阔视野、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管理人才。

三、经济管理人才教育方法

1.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经济管理人才。我们的经济管理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检验学生知识量,把学业成绩或分数作为唯一尺度,侧重于记忆,以方法和技巧为主模式固定,不利于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因此,改革传统的教育评价方法已势在必行。改革考试, 考试形式多样化,既可以闭卷,也可以开卷;既可以笔试,也可以口试;既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集体完成;既可以场内完成,也可以场外完成。总之,既要能考知识,又要能考核能力,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因教师、课程、学生制宜,教师有命题、选择考试形式和评定成绩的权利。完善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考试方法,把学生的知识、能力、道德品质、人格的和谐发展,有“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较强的社交能力,有健康的体魂及文化修养,有较强的主动参与意识及创新意识和能力等作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标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经济管理人才。

2.建立人才教育的保障机制。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管理运行机制和师资队伍作保障,努力营造一定的创新氛围。(1)组织机构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际运作体系,包括各种组织、体制、机构等。它既包含着院(系)、所、室等实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研究和教学单位,也包括各种形式的关系性和临时性课题组、协作组等。(2)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学校应根据创新教育指导方针和目标,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制订各种政策法规、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明确职责,建立有效的过程控制体系。同时还要制订一系列激励政策,一方面激发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积极开设新课、更新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开展学、研、产和创新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支持学生投身科学研究工作,积极参加科技创造和发明活动。(3)师资队伍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大学的灵魂。优秀创新人才的出现,既有一定的自发性和个体性,要靠个体的努力与奋斗,同时也离不开学校的发现、扶持和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的培养。因此,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立体多维的“综合观”,包括知识结构的综合、教学手段的综合以及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指导的综合,具有功底深厚的学术水平和艺术高超的教学能力,并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不断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教育经济及管理精选篇11

一、《林业经济管理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及任务。

《林业经济管理学》是高等林业职业院校根据林业等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设置的课。这门课程属于社会科学,是经济学与相关林业科学交叉的产物,或者说是经济学在林业经济领域的具体化,因而,林业经济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它是以经济学和现代林业为其理论基础,研究林业经济活动的合理组织及其规律性问题。其任务就是为现代林业的发展提供森林利用和发展的理论依据及相应的运行机制,正确评价各项政策的得失和提供新政策的依据,对林产品贸易的趋势和利弊进行分析,充分重视森林的环境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人工林,以期改变森林的经济结构和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从而,真正把林业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二、存在的问题。

1、没有统一的“大纲”。对于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八五”和“九五”期间,在“全国高等林业院校林学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组织和领导下,对《林业经济管理学》教学《大纲》进行过研讨和审定;对于中等林业职业学校,20的年在“国家林业局中等林业职业教育教材指导委员会”的组织和领导下,对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完成了编写和审定工作。作者本人也参加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研究与开发项目—中等职业学校林业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林业经济管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已于2000年12月经林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并由教育部于2001年8月在全国颁布实施。而林业高职院校“林业经济管理”教学处于“真空”,无“纲”可循,一方面为该课程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2、没有统编的教材。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普通高等林业院校己有成熟的教材,目前使用的教材有谢家佑、邱俊齐主编的<林业经济管理学》(1995年11月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和邱俊齐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重点教材《林业经济学》(1998年10月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两部教材;中等林业学校林业经济管理教材已于2O0(〕年12月经林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并由教育部于2001年8月在全国颁布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林业高职教育虽然起步晚,但也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而这一领域的教材建设尚属空白。

3、教学计划不够严密。近年来林业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教育教学改革滞后,教学计划不够严密,一般都属学校组织制定和实施,随意性大。截止目前,高等林业职业院校有关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没有组织过集中、统一的研究和讨论。如作为林业经济管理学的基础理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的学校纳人到政治课教学计划,忽视基础理论教学;林业政策学、环境(生态)管理等相关专业课程开设滞后,甚至没有纳人教学i}•划等问题。

4、课程体系结构不完整,课程内容增减随意性大。由于该课程缺少大纲和教材,加之教学计划不够严密,致使林业高职院校在林业经济管理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方面不够完整,随意性很大,既不能保证学生对该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全面掌握,又不利于高职教育对应用型高等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

三、对课程改革的建议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现代林业的发展及培养面向21世纪新型林业经济技术管理人才的要求,林业高职院校该课程的改革应从课程休系和课程内容两方面加以调整、规范和完善。

教育经济及管理精选篇12

培养模式。创造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课堂与企业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等激励手段,使培养对象自发产生动力性,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个性化的人才产品。

供需链是由物料获取并加工成中间件或成品, 再将成品送到顾客手中的一些企业和部门构成的网络。供需链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原先的供需链可能需要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因此,运用供需链理论来分析和研究西安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从供求两端对人才培养中目标定位、课程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创业教育等提出了更加针对性的要求,可顺应时代诉求和满足社会需求,使专业建设和培养更趋理性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西安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搜集整理有关供需链、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理论支撑。

2.专家访谈法

借西安体育学院2012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修订的机会,走访了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等院校相关专业的设置及建设,针对研究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访谈国内有关专家,听取其建议,保证了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

3 .问卷调查法

西安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自2002年设置招生以来,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针对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课程设置现状、创业教育现状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借助访谈、座谈的方式,获取一手比较真实、详实的数据资料,为我院经济学专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及建议。

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8.0,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处理。 此外,本课题还运用了比较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保证本研究的科学性。

二、西安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供需链的构建

在全球化竞争条件下,任何企业都不能孤立的存在,必须依靠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的客户并形成合作关系,否则就很难在现代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按照供需链理论,西安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供需链是指以西安体育学院为核心企业,隶属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管理,以培养经济学专业人才为核心产品,并将核心产品送到顾客手中,包含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涉及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后勤集团等部门和组织构成的网络。

(一)核心企业——西安体育学院

西安体育学院创建于1954年,坐落在古城西安小雁塔西侧,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6所体育院校之一,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学院现有本部、沣峪口两个校区,占地面积920亩。教职工810人,专任教师565人:其中教授68人,副教授167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326人,占教师总数的57.7%;具有博士学位75人,占教师总数的13.3%;具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陕西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的专家学者8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96人。 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751人,其中本科生7292人,硕士研究生459人。现有8个系(体育教育系、运动训练系、武术系、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系、健康科学系、体育传媒系、体育艺术系、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2部(研究生部、思政部),1院(高等职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1校(附属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学院1959年开始招收体育学类专业本科生,现有18个本科专业(体育学类专业7个,非体育学类专业11个),涵盖了经、教、文、管、艺5个专业门类。学院重视对外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先后与日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 20 多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等30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关系和协作关系,加快了学院办学的国际化进程,扩大了国际影响[2]。

(二)具体培养管理部门——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

为不断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加强学院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领域学科建设,2010年学院新成立了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现有经济学专业(体育产业方向,2002年开始招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方向,2005年开始招生)、市场营销专业(体育市场营销方向,2008年开始招生)三个专业。现有教职工25人,其中专职教师19人,行政管理和教学辅助人员6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7人,讲师13人。专职教师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有11位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研究生在读。

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将依托学院体育学科办学优势,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特色,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服务社会;坚持质量第一,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能够胜任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努力办成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适应地方体育产业发展,体育管理创新,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

(三)具体培养实施部门——经济学教研室

经济学教研室教师配备合理,职称结构相对比较均衡,是我院高学历人才最为集中的专业。现有专职教师7人,兼职教师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博士8人(其中2人已博士后出站,1人在站博士后)、硕士2人。承担学院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目前,经济学专业是院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体育经济学教学团队为院级教学团队;体育经济学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体育产业经营导论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经济学专业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发表核心论文50余篇,完成专著与教材8本。主持参与课题60余项,其中部级课题近10余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部分省部级以上课题见表1。获得省部级奖项情况见表2。同时,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如第三届体育产业年会;第五届体育产业学术会议;The 3rd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 Management Engineering Symposium、第八届体育科学大学;;2008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等。经济学专业(体育经济方向)建设中,尤为重视对学生实践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西安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流分析

所谓三流是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主要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转变,从半成品向成品转变的过程中物质的流动,包括教学环节、实践环节、实习环节等,其流动是单向流动;资金流主要是经济学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涉及的学费、住宿费、技能培训费等的流动,主要表现为单向流动;只要产生产品流动的环节必然存在信息流,经济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信息流失双向的,通过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实现供需链各节点组织、部门之间的沟通。当今社会,需求决定供给,人才的培养也是一样,要迎合社会需求,强化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成为未来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

四、西安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供需链解析

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西安体育学院各部门、组织间的相互协作和配合,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目前我院经济学专业大学生培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他们是一个相互矛盾、相互补充的统一体。

(一)西安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大学生的供求分析

经济学专业大学生供求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源,学生就业动向,为课程及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重要依据,可以不断完善我院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模式,有助于经济学专业的发展和壮大,也是学院影响力的重要体现。目前我院经济学专业大学生生源数量比较稳定。生源主要来自本地生源,其他省份比例较低,例如内蒙古、山西、河南、海南、甘肃等,每个省份1-4人不等。如何提高影响力,扩大招生范围是未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西安体育学院2012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的修订

经济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及培养方案的修订,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它是在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经济学专业的培养现状来进行修订和完善的。它有助于整个培养过程的有序化、科学化。目前,我院经济学专业2012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自2011年11月开始,历时8个月修订完成。

(三)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经济学特色课程建设研究

体育经济学经过20余年的课程建设实践和理论创新研究,初步形成了以知识传授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规范教学模式。特色课程建设是为整个教学环节服务,可以为其它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特色课程建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也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四)体育经济与体育管理系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潮流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传统就业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进程中带有瓶颈色彩的阻碍因素,同时也日渐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市场经济环境和日益高涨的高等教育需求情形下,解决就业问题不能再单单依靠社会和政府的力量,社会和政府也无力解决所有受教育者的就业问题。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有效解决就业必须大力发展创业教育。[3]西安体育学院经管系学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理论,如何发挥体育学院的优势,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成为当前我院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其对我院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满足社会需求实现人才无缝对接意义重大,也必将开创我院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因此,对我院经管系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是时代要求、社会所需,也是我院全体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何东宪.体育市场壮大促进人才需求[N].经济日报,2007-03-27.

[2]西安体育学院[EB/OL].http:///.

教育经济及管理精选篇13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知识经济又称为新经济、信息经济,它建立在知识的分配、使用与生产基础上,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新型经济,与传统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有着本质区别。总体而言,知识经济主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知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也是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当前,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物质投入逐渐被知识投入代替,进而提升了经济效益,节约了物质资源。知识的掌握和传承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开展又必须以教育管理为基础。其次,知识密集型产品比例逐步增大。传统的工业经济主要以物质生产为主。知识经济则是将知识生产与物质生产有机结合在一起。合理运用信息资源与知识资源,极大地提升产品的高附加值与知识含量。通俗而言,即是说产品包含的知识日益增加,包含的物质则相对减少。再次,知识经济具有高效低耗的特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物质资源高消耗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形势必将被时代淘汰,而信息、计算机技术、电子则会逐渐普及和应用,这都可以极大地降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物质消耗。当前,数字化形式作为知识经济的载体,正在改变着人们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能力。而教育则对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探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既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题中之义。

二、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管理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多样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直接决定教育教学管理的成效,特别是对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管理的规范有着直接影响。目前,许多学校在教育管理中过于“规范”,对不同年级、性格、能力的学生运用同样的管理标准和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若要顺应知识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管理原则的前提下,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多样化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人才需求,灵活地调整和修正教学管理制度,并通过有效的措施、组织结构加以实行。多样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内容,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推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

(二)建立网络型教育管理体系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逐渐普及,网络管理理念被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点。传统教学管理体系缺乏师生互动,单一僵化,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管理效率难以提升。因此,若要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就必须运用网络工具和平台构建网络型教学管理体系,以提升管理者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网络教学管理体系首先要求注重师生沟通交流。简单而言,即是指无论是在教育系统外部,还是在教育系统内部,都必须实现双向沟通,在融洽的师生氛围中有序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构建互动平台,及时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需求,并给予帮助和指导。其次,要重视学生在网络教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一切教学管理活动的中心,因此,教师利用网络设计教育管理方案或计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生的个性需求为教学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三)完善基本管理机制

教育经济及管理精选篇14

一、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知识经济又称为新经济、信息经济,它建立在知识的分配、使用与生产基础上,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新型经济,与传统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有着本质区别。总体而言,知识经济主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知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也是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当前,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物质投入逐渐被知识投入代替,进而提升了经济效益,节约了物质资源。知识的掌握和传承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开展又必须以教育管理为基础。其次,知识密集型产品比例逐步增大。传统的工业经济主要以物质生产为主。知识经济则是将知识生产与物质生产有机结合在一起。合理运用信息资源与知识资源,极大地提升产品的高附加值与知识含量。通俗而言,即是说产品包含的知识日益增加,包含的物质则相对减少。再次,知识经济具有高效低耗的特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物质资源高消耗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形势必将被时代淘汰,而信息、计算机技术、电子则会逐渐普及和应用,这都可以极大地降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物质消耗。当前,数字化形式作为知识经济的载体,正在改变着人们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能力。而教育则对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探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既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题中之义。

二、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管理的实践策略

(一)建立多样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直接决定教育教学管理的成效,特别是对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管理的规范有着直接影响。目前,许多学校在教育管理中过于“规范”,对不同年级、性格、能力的学生运用同样的管理标准和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若要顺应知识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在坚持“以人为本”管理原则的前提下,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多样化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指,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人才需求,灵活地调整和修正教学管理制度,并通过有效的措施、组织结构加以实行。多样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和内容,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为社会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推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

(二)建立网络型教育管理体系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逐渐普及,网络管理理念被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特点。传统教学管理体系缺乏师生互动,单一僵化,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管理效率难以提升。因此,若要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就必须运用网络工具和平台构建网络型教学管理体系,以提升管理者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网络教学管理体系首先要求注重师生沟通交流。简单而言,即是指无论是在教育系统外部,还是在教育系统内部,都必须实现双向沟通,在融洽的师生氛围中有序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构建互动平台,及时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需求,并给予帮助和指导。其次,要重视学生在网络教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一切教学管理活动的中心,因此,教师利用网络设计教育管理方案或计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生的个性需求为教学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三)完善基本管理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