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古典文学素养范文

古典文学素养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0-10 15:36:16

古典文学素养

古典文学素养精选篇1

关键词:高职;人文素养教育;古典文学;融入

一、人文素养教育与古典文学概述

(一)人文素养教育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知识在个体,人身价值、世界观与品德修养等层面的内化,可视为个体具有的文化情况、特殊性质与有益社会发展的潜在能力。就当代人文主义而言,以科学主义为对照,更为注重个体的生命、价值与追求。实践论证,人文和科学是个体生存与发展不容缺失的关键价值尺度,人文注重怎样做人,科学以怎样做事为中心。故而,人文素养是人对自身的理性认识、表述与实践规范,个体对人文知识的汲取与掌握,均能促使个体精神、价值追求更进一步。就人文素养教育而言,是把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经由知识教授、环境陶冶与亲身实践让其转化成个体内在人格、气质与道德修养,其属于人性化教育,将个体发展实际需求为教育价值观,将个体健全的心性为宗旨。

(二)古典文学

古典文学即各大民族具有的古代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关键部分与当代文学发展的前提,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在文学发展史中不容或缺。当然,现今社会提到的古典文学,也寓意具备较高价值、较为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就“古典”二字来看,拉丁文对其的解释即“一流、典范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文艺理论家将罗马等地的优秀作品为经典示范,视为古典文学。就国内来看,将远古流传的古老歌谣、神话传说至五四前期诸多具备较高价值的文学作品称作古典文学。

二、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就国内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来看,效果差强人意。现状如下:

(一)职业教育持续推进、人文教育落后

高职学校可谓是最具代表性的职业教育类院校,其教育宗旨即给社会培育、输送高素养职业技能型人才,使其熟练运用某一项或多项职业技术技能,能社会、职场中站稳脚跟。职业教育独有的教育宗旨及理念,导致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偏颇,具体为:过于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未对文化气质、人文素养教育予以高度关注,因而使得大多数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难以提高,人文教育落后的现象极为显著。

(二)人文素养教育匮乏、文化底蕴薄弱

长久以来,高职院校就极为重视职业教育,往往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编制教学计划、设置教学课程。在此背景下,人文素养教育逐步淡出视野,高职院校过度注重专业知识技能讲授,无法面向学生教授人文知识,学生难以接触人文文化而受到熏陶,天天浸泡在职业性知识学习这一压抑的环境中,精神世界无法得到充实,使得高职学生匮乏较好的文化底蕴,精神气质较差。具体为:实际生活、学习时,高职学生自控力不强,应对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不高,学业负担重,在面临困境时情绪低迷、自暴自弃,部分学生不愿接受他人帮助,人文素养较差。

(三)古典民族文化精神主导性减弱,民族文化衰败

在先进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大多数高职学生整日沉迷网络,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均消耗在网络游戏、电影等层面,民族文化正受到部分低俗、负面文化的抨击。并且,某些高职学生仅注重时尚,丧失了民族灵魂,忽略了民族文化,把华夏数千年来的古典文学、优秀传统抛之脑后,使得民族文化的承袭与传扬遭受巨大威胁。在此形势下,匮乏古典文化与民族灵魂的高职学生,不但思想无信仰、灵魂无寄托,更甚者精神世界分崩离析。

三、高职人文素养教育实践中古典文学的融入策略

在分析高职人文素养教育现状的情况下,提出了高职人文素养教育实践中有效融入古典文学的策略,具体如下。

(一)革新理念,实施有效的人文素养教育活动

要确保高职人文素养教育活动顺利实施,便需革新老旧理念,由学生脑海深处加以转变,促使高职学生知晓人文素养对个体的功能价值,同时高职校领导、教师也应以身示范,由思想层面注重人文素养教育活动的实施,并在实际教学中把人文教育、古典文化教育置于重要位置,从而将其落实到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具体而言,高职院校需在教学活动中有效融入古典文学,以此借助较好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彰显民族文化的优势特征,为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浓厚的民族情感予以帮助,对其正确的民族文化情怀加以培育,对高职学生精神世界予以充实。经由面向高职学生讲授民族文化与古典文学,让其领略民族文化及古典文学的魅力,陶冶自身情操,确保思想有所寄托,从而发展成为具备人文魅力的优秀学生。

(二)变革传统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融入古典文学

民族文化历史极为久远,古典文学便是华夏数千年来优秀文化的凝集,具备重要地位,故而文明和文化均将由古典文学所呈现。要在高职人文素养教育中有效融入古典文学,便需对现有课程体系予以优化、创新,将古典文学课程设置为核心课程,从而并入至高职课程体系内,让其变为高职学生的必修课,并经由考试或考查制对学生加以考核,从而将古典文学置于和专业课程并列的位置,由此促使高职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文素养教育的功能价值并领略古典文学具有的魅力,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对古典文学予以传扬。

(三)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

实质上,高职人文素养教育中融入古典文学是具有计划与目的的,是把文化、文学和高职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等有效结合,促使双方彼此交融,以此促使高职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效学习,从而强化其人文素养,推动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就古典文学和专业知识的结合来看,可把略显单薄的专业课程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增强学生学习爱热情,在学生获知专业知识技能期间,对其人文素养加以培育,因而高职院校需对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的结合予以高度关注并落实。

(四)创新高职教育模式,强化鉴赏能力

将古典文学融入高职人文素养教育是一项创新之举,颇具趣味,因古典文学具备独有的魅力与美感,如同人文教育的灵魂,其并不与枯燥的文言文背诵等相似,具体是以审美态度分析、鉴赏古典文学,经由此模式领略民族文化的魅力。故而,高职校领导及教师需对人文素养教育模式的革新予以高度关注,经由多元教学模式给学生呈现趣味性古典文学教育,增强其古典文学水平,让其综合能力得以发展。实践教学时,教师需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经由多媒体面向学生直观呈现古典文学知识及相关背景,经由此吸引学生视线,从而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自觉进行古典文学的学习,强化自身人文素养,为今后的发展予以支撑。此外,教师还可面向学生组织古典文学阅读活动,经由新媒体等面向学生推动古典文学作品,拓展其视野,对其阅读兴趣加以培育。

四、结束语

古典文学素养精选篇2

关键词:古典文学 学生 素质培养

当人类的历史脚步已经迈入了21世纪的时光坐标之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各个领域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正在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的重要的历史使命。

有效而正向地引导和培养中国当代广泛意义层面的全体学生个体养成良好的历史文化素质与科学道德修养将会对我国学生充分取得良好完备的人生成长路径发挥重要的现实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新时期的学生们的在校所学本领与技能能够充分地与当代中国处于不间断的动态变化节奏之中的社会发展客观需求时刻保持充分的相互一致性,进而促进有关大学生的自身素质的取得客观化的良性发展态势。通过对之前的一些年来我国所实施的人文素质教育现实情况的分析整合,结合有关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对象,我们将就古典文学与当代学生的素质培养问题的相互关系的话题展开论述。

一.古典文学有助于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民族的历代先民往往都具有着丰富而敦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特质,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文本保障中指涉爱国主义题材的文本与表达可谓层出不穷,根据上海复旦大学教授章培恒先生在公元1997年主编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在这里,我们对涉及过有关爱国主义题材撰写工作的古典作家的代表简要的予以列示:屈原(先秦)、司马迁(西汉)、李白(唐)、杜甫(唐)、范仲淹(北宋)、辛弃疾(南宋)、陆游(南宋)、文天祥(南宋)、李煜(南唐)、袁崇焕(明末清初)、龚自珍(清)等等。而当我们想要列示出中国历代先人的有关于爱国主义的诗文名句时,我们又遭遇了很大的在典例甄选层面的现实困境。所以,在这里,笔者仅仅从浩若烟海的文句群像中中简单地随机列示一些,仅作抛砖引玉,望各位读者能够予以谅解:屈原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霍去病说:“国家安定,乐无央兮”。杜甫说:“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曹植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为数繁多的中国历代先人中的优秀代表往往已经超越了计较个人行为得失层面的狭隘限制。他们将国家之恋与故园之思幻化为一种自身内化的情感形态,他们往往能够做到在实际的生活实践中不因一时一刻的得失起落而切换自身的悲喜情怀,他们超然于红尘万事之羁绊,同时又深切地怀揣着对民众的现实化的社会生活境态的深切忧虑与密切关照。

在这里,比照当代学生的实际化的道德素质水平,笔者在这里感到了一种深切的忧患心情,自开放年代开始以来,我国学生的整体性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令人深感忧虑。其一,我国现在有很多的学生个体缺乏必要的集体协作意识与观念,他们在实施所有的个体化社会行为的时候,往往倾向于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明显的特征,他们具有强烈而且明显可感的自私自利心理特征,他们极其不愿参与任何形式的集体协作性活动,缺乏为集体中的共同利益实现进行牺牲和奉献的有关意识。其二,现下阶段,当下的学生个体往往在责任心层面表现着极其明显的淡漠性特征,有一些学生甚至将自己的全部思想意识的关注性指向完全地沉浸在对知识和思维对象的学习和演绎的直接与间接流程中,在这样的实践背景之下,他们渐次地也就丧失了最基本的是非判断和道德正义评判能力,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道德意识缺位的现实性特征,还有极小数量规模的当代学生个体,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指向,局圄于某一狭隘偏颇的知识领域久久不能自拔,甚至出现了在精神控制以及心理建构层面的危险性倾向。更有极其稀少数量比例的学生,受到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出现的一些不良风气的诱导和影响,以“混”为生,玩世不恭,表现出了极其明显的在道德素质建构层面的缺位性特征。

有鉴于上段中所陈述的现实性状况,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对我国现阶段的学生个体实施古典文学知识教育对他们的道德素质水平的提升和建构所发挥的现实性作用,所以在这里也就要求我们的有关的一线教育工作实践工作者做好利用古典文学文本实施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目标的实践任务。

二.古典文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先生认为,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文本,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个体树立正确阳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据资深教育专家学者的通识性观点认为,教育事业的最大的最主要的社会性共用指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的基本约束性指标体系,培养正义、高尚、奉献等有优良的道德品性。

探究人生在世的终极性意义指涉,这是世界哲学研究通用学术梯子当中的一个经久不息的永恒命题,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文本宝藏之中,有关指涉中国人的人生生存意义的文字性表述可谓数不胜数,纵然在有些古典文学作品中出现了酒池肉林、醉生梦死等等消极的人生价值取向表达,但是,占据更大的数量比例的却依然是那些表述珍爱生命、积极进取等正向价值观的文本作品。北宋文学家张载曾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唐代文学大家柳宗元曾言:“仕虽未达,无忘生人之道”。北宋范仲淹曾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用文学作品与实际化的个人性生活行动,昭示了中国历代先人所特有的积极向善的人生价值取向,在中国人的这样的人生价值取向的良好指引之下,中国人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为数繁多的优秀成果,《黄帝内经》、《本草纲目》、《齐民要术》、《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一大批包含中华民族的先进智慧的优秀书目为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实际贡献。与此同时,我们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像先秦诸子、朱熹、张载、王阳明、方孝孺这样的思想家以及国学大鳄,以及向苏武、岳飞、袁崇焕、戚继光、邓世昌、林则徐这样的气节永存的民英雄。中国古典文学文本丛林本身就是塑造当代学生个体的价值取向的良好保障。

三.古典文学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当代高度开放的社会氛围给中国学生带来了基于很多种现实层面的心理冲击。日渐趋于白热化的社会竞争环境冲击以及由其所引致的扑朔陆离的人际关系,快节奏的生活进程等等。这些现实地存在着的实际问题已经引致了世界主要的医学与教育学研究者的密切关注。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实践措施,促使有关学生养成良好而充分的抗击挫折的能力与主观化心理品质特征,尤其要对那些个性相对脆弱的学生个体施以必要的基于心理层面的现实关切,避免他们在遭受学习或者生活过程中的现实挫折时发生郁郁寡欢和一蹶不振的不良状况。

自从《周易》中首次提出“自强不息”的命题表述之后,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了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精神象征之一,而且也是中国历朝为数众多的各流派文学家们的共享性生活态度标识。考量中国古典文学史的宏大画卷,中国历代文人的生活境遇往往都经历了各式各样的艰难与苦难,他们有物质生活条件极度匮乏的东晋诗人陶渊明、有入仕为官之路坎坷而多舛的孟郊、又在官场的沉浮流转中历尽迫害与欺压的柳宗元以及刘禹锡等等,面对种种的困难与磨难,他们大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勇毅与信念,成为可供后世学习的精神典范。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这段话可谓中国古典文学在苦难书写方面的最高境界。这些伟大的任务身上所彰显的历尽艰难而自强不息的崇高人格精神在鼓舞着司马迁的同时也感化着后世千秋万世的中华儿女。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比较充分地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在塑造中国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方面所具有的具备历史传承性的重要作用。

四.结束语:

古典文学素养精选篇3

定期安排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使他们产生成就感的同时相互促进,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动力。

二、丰富书源,提供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保障

著名学者朱永新曾说:“我希望学校的图书馆办到教室里、走廊上,学生随时可以找到想查的资料。”营造书香校园,让孩子灵动的心自由地翱翔于古诗文世界,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乐趣,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学习氛围,应该是我们的追求。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为学生走进古典文学作品世界提供必要的保障,让学生有书可读。

1.开放学校图书室。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岗纳赞曾提出著名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其核心思想为“读者第一”。而调查中,我们痛心地看到:绝大部分农村小学图书室重藏轻用,被动服务,甚至无人服务;加上图书经费严重不足,使得学校图书室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因此,学校应设法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藏书质量和结构,安排专人负责,让小学生可以天天借到书,以满足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

2.建设班级图书角。由学生自带图书,并订阅包含古典文学作品的报、刊,班级进行集中管理、借阅。学生在课间就可以随时随意地看书。各班同时在班报开辟“读书角”“每周一诗”等栏目。学校还可以制定细则,评选“书香班级”,激励各班形成浓郁的读书氛围。3.鼓励家庭购书、藏书。学校针对每个年龄段学生的阅读要求,分别向家长发放《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推荐表》,争取家长配合,将读书活动向家庭延伸。学校定期组织家校共读交流活动,激发家长参与读书的热情,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读书活动。

三、循序渐进,指导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方法

1.制订计划。调查显示:小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往往逮着一本是一本,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因而教师在教学计划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来引导,对小学六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做到长计划,短安排。

2.指导选择。调查中发现:小学生鉴别能力、免疫能力较差,不知如何选择读物。因此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各种节日及主题活动,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点及阅读水平的书:如古诗词,尽量选有注释和译文的;长篇古典名著,选青少年版或儿童版的;更要指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掌握方法。调查中,我们注意到,由于课外阅读方法指导的不到位,仅有20.3%的学生阅读古典名著“能认真抄录,偶尔写点感受与体会”,28.5%的学生“偶尔抄录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段落”,19.5%的学生“只是在书上写点字,划划线”,竟有31.7%的学生不做任何记录或圈点勾画。可见,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1)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学校可以统一制定读书计划,每天安排半小时,并长期坚持下去。

(2)指导学生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不懂就问,就查工具书,边读边想,适当圈划,及时记下自己的感受。

(3)掌握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①浏览性阅读。主要针对《水浒》、《三国演义》等大部头的书,教材中节选了部分古典名著的章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不应提过高要注,只要学生作走马观花的浏览,了解故事的大意即可。

②品味型阅读。针对语言精美的古诗词,则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慢慢感悟,并通过背诵、摘抄来积淀语言,培养语感。

4.指导做读书笔记。

(1)指导记录的内容。可摘录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可摘录名言、警句、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可摘录整篇文章,同时记下自己的感受、体会……

(2)指导记录的方法。

①批注笔记。

②提纲笔记。

③摘录笔记。摘录好词好句。

④心得笔记(读后感)。

⑤撰写古诗句研究报告(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就有此要求)。

(3)要根据年级的不同,逐步提高要求。例如低年级以积累词语为准,中年级已欣赏好句为主,高级年则要适当加入自己的感悟。

四、讲究策略,养成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

1.自我效能的策略: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学生的任务选择、努力程度及坚持性。这一策略主要是通过自我要求、自我激励,更能使习惯成为一种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做法一:帮助学生建立一本自我评价本,主要是对自己所用读书方法以及对阅读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在摘录本上进行自我评价。做法二:指导学生明确竞争对手,并制定简单可行的竞争计划及奋斗目标。做法三:要求学生每天围绕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情况给自己一句表扬或批评的话。

2.及时强化的策略:心理学家有一个重要的结论: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刺激和反应之间连接的形成,其中强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做法一:竞赛。形式可以是:

①古诗文诵读比赛。

②古诗词接力赛。

③“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专题作文比赛,作文形式有读后感、诗歌改为记叙文(包括“文包诗”的形式)、续写、读书生活日记、古诗句研究报告等。做法二:榜样,这是一种正强化。综合每一位同学在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中的表现,评选“读书大王”或“古典文学作品阅读积极分子”,并及时进行全校性的表扬。做法三:奖励,是对人成绩的肯定,更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其中,奖励应以精神奖励为主。通过以上两个策略的实施,可以实现内因与外因的互相促进,共同作用,促进学生养成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

五、活动促进,展示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成果

1.诗文表演。诗文表演形式多样,主要有三种:

①诗配乐朗诵,教师播放与古诗词有联系的音乐,让学生朗读;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配乐。

②演唱古诗词,可以唱岳飞的《满江红》等已经有人谱曲的,也可以由教师配乐,指导学生演唱。

③古诗词名句应用表演。古诗词不是古董,她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许多名句盛传不衰,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恰当运用古典名句,一定会为口语交际和文章增色。

2.诗文图展。利用学校橱窗展览师生的古诗词书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进行古诗词的诵读。诗配画活动可以由每个班级定期组织。

3.古典文学作品故事会。让学生把平时从中国古代神话、古代寓言、古典名著、古典通俗小说中读到的故事,以及与古诗词有关的故事在故事会上讲出来,评出若干名“故事大王”。

4.读书心得交流会。学生们交流读书方法、体会、感受,互相推荐介绍自己喜欢的古典文学作品。

六、改革评价,促使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活动良性循环

为了了解学生的古典文学作品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认真而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必须重视阅读效果的检测评价。评价时必须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1.制作整理“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定期展示。小小的袋中有他们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相关的录音带、照片,有自制的古典文学作品手抄报,有学生的古诗词书画作品和获得的奖状等。

古典文学素养精选篇4

关键词:古典文学;人文素质;作用

所谓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使受教育者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素质。教育部在1998年就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所以,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一)人文知识的缺乏

不少大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文、史、哲和艺术方面的知识浅薄。如看过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的学生不到十分之一。但与此相反,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沉迷于武打、言情、漫画等低层次的书籍。

(二)不能树立正确的“三观”

部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易受不良意识形态与文化、自由主义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与权力至上等因素和观念的影响。他们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缺乏理想和信念;生活没有目的和方向,日子浑浑噩噩;对社会实践活动避而远之等等。

(三)道德修养的缺乏

他们道德感淡漠,缺乏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在待人处事上,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同他人沟通合作;在文化品位上,他们思想空虚,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以及生活的热情。

(四)民族精神的缺失

一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科技发展了解肤浅,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知之甚少,而对于西方文化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追捧。

(五)人格不健全

为数不少的学生行为不文明,生活品位低下;追求个性自由,法律、纪律观念淡薄;性格和意志力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缺乏修养;对事物的美丑、善恶缺乏分辨力。

由于当今大学生人文素质呈现着不容乐观的现状,所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迫在眉睫的事。而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加强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人文知识教育,使其量化积累,从而内化为人文精神,并外表为行为习惯,逐渐构成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所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知识教育是培养他们人文素质的基础,而其中文学教育,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古典文学对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一)古典文学能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度责任意识

从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主义情怀,都为后人树立了爱国主义的永恒丰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思想感情的熏陶,懂得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是一个人应有的崇高品德和立身之本,学会站在国家、社会和时代的高度思考问题,从而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古典文学能培养大学生刻苦学习、奋斗不息的进取精神

从“精卫填海”到“愚公移山”,从“头悬梁,锥侧骨”到“铁杵磨针”,这些都是古人刻苦学习、奋斗不息积极人生态度的价值提炼和高度理论概括。大学生要继承并发扬这种精神,在实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要勇于面对,自信自强,顽强拼搏,坚忍不拔。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前进道路上百折不挠,奋勇当先,创造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古典文学能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这些作品具有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思想和高尚、健康、丰富的情感。这些作品能够激发起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古典文学能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孔孟语录”道出了做人的真谛。同时,古代文人自身的圣贤高尚的人格和情操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都真情流露。如屈原嫉恶如仇、修身洁行、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司马迁正刚直不阿、受辱不屈、发愤著书的执着精神。大学生在阅读理解古典作品的过程中,能亲身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人格魅力,不断提升人格品位。

古典文学是古代优秀正直文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大学生不仅能从中了解古代文人生活的真实状况,更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古典文学素养精选篇5

【关键词】诵读;小学语文;文化素养

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很多,尤其大纲推荐的80首背诵篇目,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有目标,有计划

不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两首,边背边巩固。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每天按计划进行。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比如开始背时每两天背一首,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十天一小结,停下来巩固一次。这样5首5首的过关。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每天复习4首,20天又是一个阶段。因为开始是从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经过不断复习,总比后面的背得熟,就再从后面倒着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还是像前面那样,一天四首。这样反反复复,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乱顺序背,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用不了多长时间,80首诗就能巩固住了。如果赶上假期,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根据学期计划合理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实,诵读活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巧妙利用时间

到校后先进教室和学生一块早读。学生知道了这个习惯,都愿意提前到校和老师一起早读。这样无形之中早读就多出了十来分钟。利用语文早读的黄金时间,英语、数学早读前的三五分钟也不放过,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其实背一首诗有个三五分钟也就够了。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我从不不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突击,也不占用语文课的时间来专门背古诗,因为我觉得诵读古诗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而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的硬灌。

三、教给学生方法

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背诵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三五遍,使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第一遍最重要,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大意,再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诗适合加动作我就边领读边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需要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简单易懂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背;像《商山早行》那样难读又难懂的诗,我就和学生一块背。

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大量的背诵、积累,不必加重学生负担,非要学生弄懂不可。另外在背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档案,将学生每天背诵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对那些记忆能力较差,背诵起来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抽空单独进行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诗兴趣,我还采取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诗文表演、古诗接力赛、给诗配画、办古诗专刊手抄报、配乐诗朗诵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日渐高涨。在圆满完成小学阶段必背80首古诗词的任务后,又开始给学生补充初中必背古诗文,每天一首,抄在黑板上,让学生积累在采蜜本上并背过。

古典文学素养精选篇6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这四种世俗之人,目光短浅,沉溺于利益得失,困扰于功名利禄,他们无法做到真正的逍遥。“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告诫我们要达到一种逍遥的境界,需不役于物。这就要求处于现世的我们,不要迷失于金钱、名利,保持人格的纯洁性、独立性,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中,“无己”是逍遥游中的人生观的最高境界,把自己融入到世界之中,从而把为世界上的一切人、事服务当做自己本就应该做的。从小的方面说,人即已忘我,便神人、圣人、至人。

庄子所阐释的人生哲理及实践方法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开阔胸襟,拓展视野,在顺境和逆境中都能保持良好心态,从而更好地安身立命,安心立命。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拥有坦荡的胸怀,就能在任何情况下从容自如,处乱不惊,临危不惧;就不会为荣辱所困扰,被祸福所左右。这是庄子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在。庄子的这种“理想人格”对于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若不具备优良的人格魅力,他们就无法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学生的理想人格的塑造体现在对其人文素养的培养。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由于面临升学压力,他们平时大部分时间埋头于各科知识的学习,较少主动涉猎人文科学领域,尤其是我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由于缺少深厚的文化修养,一些学生内心世界贫乏苍白,精神空虚,这些都反映出学生心理素质存在问题。如思想极端,自私狭隘;处理不好同学间的关系,因追求个性自由而导致趣味低下、思想和行为不文明;意志力薄弱,精神脆弱;极端自傲或自卑等现象。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人的知识、情感和意识等全面健康地发展,并为生存竞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将优秀的文化成果进行转化,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中得到文化熏陶,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中国古典名著是进行人文素养的最好教材。

阅读中国古典名著,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成了语文课堂的重要部分。中国古典名著的描写对象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很多作品体现了自然美、社会美、人情美。中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大多记载在这大量的文化典籍中。庄子的《逍遥游》只是沧海一粟。如《礼记》“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的诚信精神;孟子的“舍生取义”等道义精神,孔子的“仁爱”思想等。学生可以从里面汲取道德力量,培养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可见,古典文学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并赋予人的精神以饱满的激情和崇高的境界,使人的生活充满创造性,生活充满乐趣。这种影响不只存在于短期的学校教育阶段,而是终将伴随他们一生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质,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古典文学素养精选篇7

关键词:古典;诗词;文学修养

古典诗词中充满了智慧,充满了趣味,充满了诗意,所以,我们必须学会阅读古典诗词,学会在阅读中欣赏古典诗词,学会在欣赏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教育就是诗词教育,可见诗词对每个人的影响有多么重要。直至今日,我国的语文教育中还收录了几十首古诗供学生欣赏和解析。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和欣赏古典诗词呢?如何在阅读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提高文学修养呢?接下来,我将对于这个问题给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一、阅读古典诗词,提高文学修养的几个关键环节

1.注重古典诗词的积累

想要更好地解读古典诗词,更好地提高文学素养,就要注重古典诗词的积累。文学修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需要不断积累的。我们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进行古典诗词的积累。比如说,在进行语文学习时,我们可以开展“每日诗词”“每日名句”等活动来进行诗词积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多买古诗文书籍,多阅读古典诗词,我们还可以利用每日的早晨进行古典诗词的晨读。只有当我们的古典诗词和文化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古典诗词的含义,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我们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文学修养的目的。

2.注重古典诗词的朗读

想要更好地解读古典诗词,更好地提高文学素养,就要注重古典诗词的朗读。古典诗词的朗读是理解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的一个关键因素。古典诗词不同于现代白话文,每一首古诗词都像诗歌一样有节奏、有韵律。古典诗词讲究的是音韵和谐,所以古典诗词朗读起来是朗朗上口,非常押韵的。如果能够配合着音乐对古典诗歌进行朗读,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古典诗歌的节奏,可以更好地感知诗歌的意境和诗歌的情感,可以进一步地帮助我们提高文学修养。

3.注重古典诗词的理解

想要更好地解读古典诗词,更好地提高文学素养,就要注重古典诗词的理解。古典诗词不同于白话文,它的文字精练,每一个字和每一句话都有着深刻的含义,如果不注重古典诗词的理解,很难真正地领会古典诗词的内容和情感。例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中,诗中本来是“僧推月下门”,但是诗人经过反复推敲炼字之后,改成了“僧敲月下门”,在万物入睡,没有一点声音的时候,一个“敲”字更加地衬托出了夜深人静。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古典诗词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要掌握古汉语的意思,要掌握古典诗词中出现的典故,要掌握古典诗词写作的文化背景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达到透彻地理解古典诗词,提高文学修养的目的。

4.注重古典诗词的背诵

想要更好地解读古典诗词,更好地提高文学素养,就要注重古典诗词的背诵。古典诗词的背诵应该从小开始,在小的时候就接受古典诗词的熏陶,加强古典诗词的积累,对于日后提高文学修养有着重要的帮助。在初读一首古典诗词时,我们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诗词的意思和意境,如果我们能将这首古典诗词进行背诵,当日后我们的人生阅历增多,我们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时,我们在头脑中再回味起这首古诗词时就可以有更深层次的解读,这对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5.注重古典诗词的内化

想要更好地解读古典诗词,更好地提高文学素养,就要注重古典诗词的内化。阅读古典诗词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要内化古典诗词,让古典诗词真正地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提高文学修养。如果我们阅读古典诗词只是流于表面,而不是真正地进行深入理解,那就与我们的目标背道而驰了。为了更好地内化古典诗词的内容,我们要加强对古典诗词的阅读、积累、理解和背诵,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就一定会使我们的文学素养有质的提升。

二、阅读古典诗词,提高文学修养的方法归纳

为了更好地阅读古典诗词,提高文化修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古典诗词的探究与学习。这几种方法可以引导我们学会去糟取精,提高自己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

1.通过诗人和背景进行赏析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的方法对古典诗词进行赏析。要想真正地读懂一首诗,只是理解古诗词的字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首先要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诗人杜甫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坎坷,诗人李白一生郁郁不得志,诗人李煜一生经历了几次大起大落,诗人孟郊一生穷困潦倒,这些诗人的生活状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他们的诗词作品。我们可以通过诗人的人生经历更好地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我们还要结合古典诗词的写作背景进行赏析,《忆昔》写的是繁华盛世,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对盛世盛况的描写和赞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战争乱世,诗词中描写了战乱之苦以及思乡之情;《相见欢》写于李煜亡国之后,诗词中就多多少少会带一些对故国的哀思。所以说,只有透过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我们才能更好地解读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2.抓住关键字、词、句进行赏析

我们可以通过抓住关键字、词、句的方法对古典诗词进行赏析。古典诗词的创作讲究锻字炼词,诗词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是诗人经过无数次推敲才最终确定下来的,可以说只要换掉诗词中的一个字就会影响到古诗词的整体感觉。所以,我们要抓住古诗词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和每一句话进行推敲和赏析,只有这样才能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3.根据诗词意象赏析渔家傲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诗词意象的方法对古典诗词进行赏析。古典诗词的意象是指在诗词中出现的能表达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我们在阅读古典诗词时,一定要抓住诗词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和理解。我们要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以及意象寄托的诗人的情感。在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就用“衡阳雁”“长烟落日”“孤城”“羌管”“霜满地”等意象来描写塞下秋景,寄托了想要建功立业却郁郁不得志的心情。“杜鹃鸟”这个意象多数情况下是表达悲痛的情感,“子规夜半有啼血,不信东风换不回”这句诗就通过子规(杜鹃鸟)这个意象表达了哀伤、凄切的思想感情。所以说只有对古诗词中的意象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真正地了解诗词的含义,才能真正地理解诗词要表达的情感。

4.根据诗词意境进行赏析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诗词意境的方法对古典诗词进行赏析。多个意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就是我们常说的古诗词的意境。之所以有的古诗词让人能够沉溺其中就是因为古诗词中拥有优美的意境。比如说“暮日残柳落影长,冷月寒池落红妆”这句诗就写出了黄昏时刻残柳的落影和冷月寒池印映着红妆的意境美,通过凄凉景色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凄凉。所以说我们在阅读古典诗词时,不只要流于表面意思,还要将古诗词中意象进行串联,要学会仔细地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美,这样才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

5.尝试延伸和创造诗词

我们可以通过尝试延伸和创造诗词的方法来阅读古典诗词,提高文化素养。阅读和鉴赏古诗词可以帮助我们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养。但是我们不单单要学会鉴赏诗词,我们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能够学以致用,能够充分地运用自身掌握的古诗词知识以及自身丰富的想象力自己创作诗词。我们可以对古诗词进行延伸创造,我们可以对古诗文进行续写、扩写和改写,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综上所述,我国的古典诗词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古典诗词的风格多变,有的婉约,有的豪放,无论是哪一种风格都是诗中有画,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阅读古典诗词,仿佛是在与诗人促膝长谈;我们阅读古典诗词,仿佛是在感受壮阔的塞外风光;我们阅读古典诗词,仿佛是在浏览祖国的大好山河;我们尽情地在古典文学的海洋中徜徉。在阅读古典诗词时,我们要注意古典诗词的积累和朗读,我们要注意古典诗词的理解和背诵,我们要注意将古典诗词进行内化和运用。在阅读古诗词时有一些方法也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可以通过诗人和背景进行赏析、可以抓住关键字、词、句进行赏析、可以根据诗词意象进行赏析、可以根据诗词意境进行赏析,还可以尝试延伸和创造诗词。相信通过这些有效方法,我们一定能够提升自己的鉴赏品味,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参考文献:

[1]赵菲菲.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析[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古典文学素养精选篇8

一、由浅入深,在诵读中感悟经典诗文的神韵

小学低年段,学生应学习一些浅显的古诗文,如《弟子规》《三字经》及经典诗词等。以诵读为主,不要求书写和理解含义。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经典文化的氛围,激发孩子们学习古经典文化的兴趣。小学中高年段,学生已有了一定语言文字的积累,所以对古诗文学习就有了新的要求,对《弟子规》《三字经》及经典诗词要达到熟读成诵,能初步理解经典古诗文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感受古文化的魅力。初中阶段,在小学经典诗文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有选择地大量阅读古代经典篇目,注重成语典故的积累,流利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强指导,提升学生学习经典诗文的能力

在学生循序渐地进学习古经典文化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给予必要的指导。小学低年级主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的学习活动,教师精选一些浅显适宜的内容学习,不能要求过难、过深,以免影响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这一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形成对民族语言的语感,让民族文化与精神内化到学生的潜意识层面,注重经典学习的长远效应。允许“不求甚解,渐读渐悟”,利用模糊教学法、生活感悟法等学习古代经典诗文,提升学习兴趣。小学中高年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查找感兴趣的经典诗文学习,调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形式要多样,学习内容要理解背诵有机结合。如,教师组织古诗文朗读比赛、背诵比赛等,在活动中使经典文化得到学习升华。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大量的古诗文积累,在背诵理解经典诗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把优秀的古代文化学习与现代知识融合在一起,在习作中使知识古为今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把经典诗文的学习融入相关学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音乐、美术和书法等学科中融入经典文化的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古典文化赋予了新的魅力,使学生乐学。根据古诗文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在音乐课上与音乐教学融合,使学生在唱演古诗文活动中学习古诗文,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根据古诗文的意境美,在美术课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诗画合一,理解学习古诗文。在书法课上,古代书法家诗人的篆、隶、草、楷,比比皆是,在临摹字帖中学习优秀的古典文化,一举两得。古诗文与各学科知识的融合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古文化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人文素养。

四、营造经典文化的氛围,使学校处处有诗文

古典文学素养精选篇9

一、对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原则的思考

古典诗词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占有很大比例,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足以体现出了古典诗词教学在我国义务教育基础阶段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是提高学生传统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基本途径,直接影响到初、高中阶段语文素养的培养。根据小学阶段的教学特点,小学语文的古典诗词教学应该坚持以下的教学原则。

1. 课堂传授与课余阅读相结合

现阶段,小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坚持课堂传授与课余阅读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教师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认真备课,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会古典诗词的巨大魅力;另一方面,注重加强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寻找感兴趣的古典诗词进行阅读欣赏。课堂传授与课余阅读相结合,才可以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2. 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小学生因其年龄的特殊性,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注重教学方法的选用。小学生自制力差、精力充沛,上课很难做到长时间地集中精力,小动作不断、走神的现象在小学课堂中非常普遍。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坚持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通过集中教学,消除小学生对教师和课程的恐惧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集体的合作学习中,共同进步;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对古典诗词学习的心得体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 基础知识学习与人文素养提升相结合

小学生处在古典诗词的启蒙阶段,直观思维比抽象思维发达,再加上古典诗词有自己的特色,语言、语法与日常语言有很大区别,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因此,小学生对古典诗词接受上存在困难。针对上述情况,教师授课时要热爱、关注学生,耐心地讲解知识。同时,引入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古典诗词蕴涵的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对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的思考

教学是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更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和教学环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意义重大。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诵读法”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带着思想感情对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反复地进行大声朗读,这是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经过大声诵读,直观地了解到诗词的内容,进而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更好地理解诗词表达的思想内涵。在诵读中强化创造性思维,通过小学生丰富的联想,将艺术的魅力内化;最后,通过有节奏地诵读可以感受到古典诗词的韵律美,使孩子们的情操得以陶冶。

2. 鉴赏法

“鉴赏法”是指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欣赏,增强对古典诗词之美的感悟和体会。在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从而获取审美上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骆宾王《咏鹅》这一课,可以鼓励学生拿起画笔,描绘出诗中的意境,感悟画面美。古典诗词韵律整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诗词进行“古诗新唱”,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下,体会古典诗词的音乐美。

3. 探究法

“探究法”是指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的教学方法。小学生的自主能力比较差,需要教师耐心指导。作为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创办诗词板报或小报,定期举办诗词填充大赛,激发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也可在学生充分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改诗为文,既能增加对该诗词的理解,又能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古典文学素养精选篇10

一.明确目标,提高素养

众所周知,职业中专是为社会培养初级人才的学校。职业中专学生语文素质、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职业中专学生的前途和终身发展方向。所以,在社会职场对职业中专人才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必须首先明确职业中专语文教学的知识目标和教育教学对象,积极调整教育教学结构,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尽量在职业中专语文古典诗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渗透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洁身自好的道德理念等素质教育理念,从而构建起美丽、高效、丰富、健康的职业中专语文古典诗词素质教育体系。

比如,教学时,我们可以在不影响正常的古典诗词知识传授的前提下,借鉴教材中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等向同学们渗透面对挫折时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精神等;借鉴宋代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向同学们渗透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的人生观;借鉴唐代诗人柳永的《雨霖铃》向同学们渗透情感的真挚与美丽;借鉴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向同学们渗透同情弱者、关爱弱者的人文情感……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中国古典诗词因其具有优美的形式、凝练精辟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蕴等美学特质而堪称世界文学之最。但是,由于其创作的时代与我们相隔久远,导致职业中专的同学对古典诗词的诵读、鉴赏等常常知难而退。故此,教学古典诗词时,我们有必要创设与古典诗词内容、情境等和谐一致的教学氛围,引导同学们通过聆听、诵读、品鉴等方式达到理解古典诗词大意、鉴赏艺术形象及体味作者在古典诗词中寄寓的美好思想感情等,激发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情感体验及与古典诗词的作者产生近距离沟通的强烈愿望。

比如,教学唐代诗人李白的《将敬酒》时,我曾借助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从网络中下载的曹灿深情诵读的《将进酒》音画配乐视频给同学们视听,当同学们看到画面中飘逸俊美的李白画像、听到视频中传出的时而激越时而舒缓的古筝乐曲和曹灿抑扬顿挫的诵读之声时,同学们都禁不住跃跃欲试,立即合着音画视频中曹灿的配乐朗诵抑扬顿挫的朗诵了起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可见,在职业中专古典诗词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创设与教学文本内容一致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同学们激情诵读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

三.纵横延伸,拓展诵读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规定:职业中专学生必须“养成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阅读总量不少于300万字。”鉴于此,我们不仅要千方百计激发同学们诵读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还要学会以点带面纵横延伸、拓宽同学们古典诗词的诵读面、扩大同学们记忆中的古典诗词储存量的方法。其法,既可以将所教学的某一首古典诗词,与其同题材、同内容、同表现手法等的其他古典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也可以将同一作者的其他诗篇联系起来诵读,继之形成一个古典诗词接龙诵读链接。

比如,教学李白的《将进酒》时,我们既可以引导同学们诵读与“酒”相关的其他诗歌,比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等;也可以引导同学们诵读李白的其他诗篇,比如李白的《赠汪伦》《蜀道难》《静夜思》《西江月》等。

事实证明,采用上述以点带面、纵横延伸、拓展诵读的古典诗词教学方法,既可以扩大同学们诵读古典诗词的知识面,又可以提高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还可以强化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记忆效果,继之激起同学们诵读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古典文学素养精选篇11

关键词:舞蹈;古典舞;课堂教学;表演素养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123-01

一、认识中国古典舞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具有显著的民族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舞者对自身腰、腿等部位的柔韧性训练比较高,在节奏上更为注重弹性和点线结合的特点,动作讲究抑扬顿挫、刚柔相济,在身法气韵上贯穿提、沉、冲、靠等动作节律,特别是旋转和翻身,更体现了舞姿的民族性。同时,在音乐、美术、武术等民族风格的引领下,其表现的内在神韵与外在身韵更是将形与神形成了高度交融的艺术美学。

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上,结合舞蹈理论和相关教材要求,从古典舞舞蹈元素入手,将形、神、静、律等作为中国古典舞的学习要点,突出从人的肢体上来达意传情。比如在学习探海、斜探海等基本舞姿的时候,需要我们从人体运动学,以及人体解剖学中来了解动作的要求和规律,结合不同学生的年龄特征,将课堂教学由浅入深的展示给学生。

舞蹈是生命的最直接、最真实的生命表现,从舞蹈动作中,可以让观众体会文艺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精神,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共鸣,中国古典舞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如诗歌、阴阳、辩证思想等所展示的审美情趣,通过体态的“圆曲拧倾”,来追求在时空上的流动之美,诠释古典舞的身韵、气韵等特征。从而激发学生对古典舞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表演素养的提升。

二、激发学生的表演素质

由于学生的知识面和生活阅历相对有限,在古典舞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把握舞蹈中的人物形象,如何从情感、动作等方面来展示舞者的内心思想变化,如何将学生的思维引领到舞蹈的意境中,为此,需要从舞感上、想象力两方面来提升。

舞感是舞蹈动作的灵魂,只有在舞感的引领下才能实现舞蹈所表达的情感与意义,才能将体态、步伐、动作等进行准确的协调,才能实现舞蹈的艺术魅力。在古典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规范的基础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舞感,如“擦地”动作,只有通过长期的绷脚、外开、延伸等腿部动作的训练和感知,才能在脚底、脚尖与地面之间形成准确而协调的感觉。

想象力是舞蹈者自身素养的重要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舞蹈神韵的基础,在古典舞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舞蹈作品中激发其想象力,从而实现对作品内涵的完美表现。如在在练习“弹撩腿”时,要指导学生将小腿的动作想象成是在甩鞭子一样,将力量散到脚尖,在练习“串翻身”动作时,要想象着车轮滚滚的壮观景象等,这些都是在传递一种对舞蹈动作的想象力的培养思路。只有从动作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才能有效的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作品的韵味和情愫,才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作品的表演技法。

另外,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扩展知识面,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从不同的舞蹈中涉猎优秀的舞蹈意蕴,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来表达学生对情感、对人生的真切感知,如通过一些故事来启发学生对文艺作品所要传达的一种情感,如在学习古典舞《秋海棠》时,通过对历史故事的讲解,来营造故事背景及人物角色的定义和动作的处理,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把握舞蹈中的人物形象,从而不知不觉的影响着学生,提升着学生的舞蹈思维能力。

三、强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表演素质的提升

(一)从优秀的古典舞作品中提升学生的表演能力

古典舞的教学不仅表现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上,更重要的是体系古典舞的神韵价值,在古典舞课堂教学中,选择优秀的舞蹈作品来引导学生从中体验基本功训练和身韵能力的培养,既要追求古典舞的形,也要关注古典舞的神,将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细节、每个过度动作,都能从舞蹈的身韵中来贯穿和体现,从而实现提升学生对舞蹈教学的表演能力。

(二)注重表演目标的差异性

古典舞的课堂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分层次的给予指导和引领,对于基础功强的学生,要结合其身段特征来针对性的开展柔韧性训练,而对于差一点的学生,要通过难度低一点的动作要领来引导学生积极表演。分层教学目标的实施,能使各类学生都将对古典舞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学有所获。

总之,古典舞教学是学生展现自我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中国古典舞的课堂教学,将古典舞的民族特色和富有变化的舞姿贯穿于文艺作品的情感表达上,将学生对古典舞的艺术魅力通过自身的表演,化抽象思维为视觉性的舞蹈语言,从而促进学生对古典舞的审美精神的深层解读。

古典文学素养精选篇12

一、高校古典舞教学的价值体现

我国高校舞蹈专业纷纷设立,其中古典舞教学在舞蹈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舞蹈教学内容庞杂,其培养目标在于既要求培养学生掌握舞蹈基础知识,也具备舞蹈表演和研究的专业人才。舞蹈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训练才能达到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价值非常重要。首先,中国古典舞在肢体形态动作训练中具有重要作用,舞蹈是以人体为物质载体,以肢体动作作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因而肢体形态动作的训练非常重要,是舞蹈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次,中国古典舞在舞蹈意识培养上也具有重要体现,舞蹈训练中要求学习者的情志和神韵专注在舞蹈上,体现舞蹈的感染力,深化和升华肢体动作。最后,中国古典舞训练对于学习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古典舞训练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古典舞需要以我国文化价值作为重要支撑,在舞台上彰显文化,在训练中沉淀文化。

二、我国高校的古典舞教学现状

我国高校古典舞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多的成果,优秀作品引起人们对古典舞的兴趣和关注。在我国高校舞蹈教学中,课时量时非常有限的,通常一周只有两个课时左右的学习时间,学生学习时间较少,虽然学生自觉学习意识较强,但课程紧张仍无法保证学习的质量。在古典舞教学中,教师水平也是影响学生古典舞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而我国高校古典舞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这影响了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学活动效果的取得。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体,必须自身素质过硬,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开展教学。

三、高校古典舞教学的发展建议

(一)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古典舞教学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上下五千年的积累沉淀,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深厚。中国古典舞教学要依托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据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丰富古典舞教学内容。我国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以仁德孝和礼为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基本方法。我国古代的祭孔乐舞就是儒家文化在古典舞中的具体表现,也是儒家精神的重要体现。古典舞训练中可以借助道具体现我国古典文化,展现物我合一,内外合一的审美规范;在舞蹈中培养学生平和静穆的心境,将课堂训练中的兴趣爱好转化为信仰,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舞的热情。

(二)加强古典舞学科交流活动

交流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如语言、文字、符号、动作等表达行为者的思想,是人类了解和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古典舞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古典舞教学中的交流活动可以分为教学交流和学术交流。前者一般包括教学观摩课和演出实践等活动,后者一般包括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专题讨论、研讨会内容,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对古典舞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古典舞交流活动中,教学交流是师生间学习的最直观方式,师生从教学活动中不断审视他人和自我行为。学生在课堂内外可在教师和同学的知道下完善剧目,提高自己的能力,使得舞蹈情节和动作符合作品思想。教师在课堂上巧妙运用多维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实现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

(三)创作古典舞剧目,培养古典舞人才

古典舞的发展离不开剧目创作,要坚持以优秀的剧目促进古典舞的发展,不论是原创还是二度创作都是古典舞教学发展的重要方法。任何舞蹈比赛都需要进行创作,因此好的剧目对于舞蹈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典舞剧目创作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编导能力,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技能。古典舞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要加强对高校舞蹈教师培养,不端倪提高教师培养人才的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在培养中培养,用人才塑人才。当前,为了适应社会需求,高校古典舞专业要注意培养舞蹈通识人才,调整教学培养方案,以社会需求整合高校现有舞蹈专业。

古典文学素养精选篇13

1.古典与流行音乐结合的必要性

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是两种不同构架、不同风格的音乐形式,古典音乐规模宏大,清新典雅,流行音乐情感丰富,易于传唱。两者虽然在表现形式、受众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和本质是不变的,它们都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音乐形式。如今,许多古典音乐在表达形式上日趋流行化,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也更加紧密。大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但是由于审美方面的爱好不同,音乐素养差异,加之年龄所限,缺乏阅历,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音乐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同对象的喜好,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满足大学生的情感和表达需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道德品质。

2.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途径

2.1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由上述可知,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有着不同的特点,两者的受众在审美兴趣、喜好等方面也有所不同,针对两者的差异性,教师可以课内外教学内容一体化理论为指导,构建课内外教学内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都引入到高校音乐课堂上去。确切来说,高校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树立开放的教学思想,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审美心理特征进行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创新,广开音乐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多种音乐种类的机会。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音乐教学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将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如《告白气球》、《不将就》等用到音乐教学中来,一方面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地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在讲述到与古典音乐有关的音乐乐理知识时,教师要积极借助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教学设备来形象讲述古典音乐知识,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经典古典音乐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加深学生对古典音乐艺术特色、乐理知识的认识和了解,构建富有传统韵味的音乐课堂,真正使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爱上古典音乐。2.2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音乐素养。就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比较而言,大学生显然更喜欢流行音乐,究其原因,许多学生从小就接触到流行音乐,他们对流行音乐也更感兴趣。在许多大学生看来,古典音乐虽然高雅别致,但是已经过时。高校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综合教育,首先要改变的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偏见,而要想改变大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偏见,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古典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这也要求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在选用的教材、课堂练唱教学中,合理掌控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比例,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普及一些古典音乐知识。如在课堂休息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当天天气情况、社会热门话题播放一些应情应境的古典音乐,或根据该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进行对比分析,以引起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关注,使学生慢慢接触并接受古典音乐。2.3借助校园文化进行音乐教学。如今,随着社会发展,高校音乐教学的开放性不断增强。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渗透音乐教育,进行音乐教学资源开发,是大学音乐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因此,高校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将音乐教育与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支持学生创建音乐社团,鼓励学生以社团为单位开展各种音乐学习、交流活动。与此同时,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开展各种音乐表演、欣赏和文化活动,举办各种音乐比赛、音乐会,推进校园音乐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或者引导有音乐特长的学生积极参加社区、地方举办的音乐比赛、文化活动,并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综上所述,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高校要以音乐教学改革为出发点,积极探索古典与流行的结合途径和新的教学方法,通过两者相互结合、创新教学实现音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白帆.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路径探讨[J].音乐时空,2016,01:152-153.

[2]赵静.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J].大众文艺,2016,06:239.

[3]刘兴武.基于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探究[J].戏剧之家,2017,03:202-203.

古典文学素养精选篇14

关键词:阅读;古诗词课堂;方法

诗词是千百年来中国的百科教学之本,古典诗词经过了岁月的沉淀而能流传下来,其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文学美,我国的古典诗词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学作品浩若烟海。古典诗词教学是促近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随着人教版语文教材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小学语文课改的推进,语文课程承担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小学生对中华民族诗词文化的学习有助于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的塑造,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古典诗词课程特色

古典诗词教学在我国义务教育基础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新课改后,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小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通常具有短小精悍、活泼生动、形象易懂的特点,能够有效启迪学生智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传统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有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小学阶段的古诗通常有两大类,即叙事诗和抒情诗,古诗词言简义丰,通过有限的诗句表达丰富的情感,具有意美、语美、音美、形美的特点。

二、对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原则的思考

1、课堂传授与课余阅读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限,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传授古诗词知识外,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即采取课堂传授与课余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首先教师本身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和课后作业的布置,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最大限度展现古典诗词的魅力;此外,还要注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

2、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相结合

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尚未成熟,针对其年龄的特殊性,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方法。小学生的自制能力差,而且精力充沛,课堂上表现得活跃,注意力难集中,所以教师可采取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消除课堂上的恐惧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在集体中共同进步。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在学习新的古诗词时,鼓励学生自己理解诗的意思,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基础知识学习与人文素养提升相结合

小学生处于古典诗词的启蒙阶段,他们的直观思维比较强,对抽象的古诗词较为陌生,而且古典诗词的语言特色与学生日常语言存在一定差别,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对于以上问题,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耐心,科学的引导,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入情景教学,将学生引入古诗词美妙的意境中去,引导学生领会古典诗词蕴涵的美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对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方法的思考

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过程是一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高效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教学概念指导下,搭建美妙的古典诗词课堂。

1、指导学生朗读,咀嚼品味,让古典诗词课堂充满音韵美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古典诗词教学中最常见的训练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中再现诗的意境。教师给学生讲解诗词大意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在充分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加强朗读,使学生主观理解,通过联想,将艺术的魅力内化,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读”历来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法宝在,是古典诗词教学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重感情基调的控制,读出节奏、读出缓急、读出感情,指导学生如何处理重音与节奏。

2、斟词酌句,举一反三,让古典诗词的课堂充满语言美

古典诗词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艺术瑰宝,还有艺术和人生的魅力。但是由于升学竞争压力大,受应试教育关念的影响,教师们在进行古典诗词教学时,给学生介绍作者情况,讲解诗词大意,之后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教师们注重分数而忽略了古诗词的美育、德育渗透,古典诗词游走在语文教学的边缘。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字斟句酌品出诗意和诗味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1)换字法

顾名思义,换字法是指通过替换诗词中的同义字,来比较换自后诗词表达的效果,让学生体会作者炼字的精准。

(2)描述法

教师创设一个诗词所描绘的情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诗词的画面。

(3)比较法

通过对同一作者不同诗词的比较,能够加深学生对作者和诗词的理解。

3、古今“穿越” ,融会贯通

古典诗词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展开互动式教学。在古典诗词的讲授时,打破时空的界限,不仅体会诗词中的音韵美和语言美,更要重视起诗人形象和情感的熏陶。由于古典诗词年代久远,格律严格,加之信息量较少,所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挣脱时间、空间和情感的束缚,实现课内与课外的衔接,同时又完成阅读与写作的对接。这种开放的课堂能够拉近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走进诗词这一体裁形式,同时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写作水平,消除学习古典诗词的畏惧情绪,在诗词学习中真正的有所感悟,有所思考,体会到古典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但是,古今的“穿越”需要老师的激情投入和知识储备,做到有理有据、对象具体,同时符合诗的意境。

结束语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璀璨文明的代表,它以丰厚的人文精神和思维情感,简练、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穿射出优美的意境,以简练的文字表达出作者深挚的情感,流传至今,脍炙人口。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去发现古典之美,丰厚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