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7 14:41: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地震灾害风险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刘吉夫,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早年从事地震地质研究,曾于2002年考入中国地震局物理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陈颐院士。毕业后前往北京师范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师从现任副校长史培军,精力也转向地震灾害基础研究。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彼时,刘吉夫的博士后研究尚未出站,但震后不久,就在史培军教授的带领下,先后参加了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组和国家减灾委――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组,多次奔赴地震现场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工作,并参与完成了汶川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
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刘吉夫率组对“灾情综合研判与风险分析技术研究”之子课题“地震灾情综合研判与风险分析技术研究”开展了攻关工作,希望能够通过整合多源数据,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人口和建筑物、生命线工程易损性研究和损失评估的基础上,综合研判地震的灾情发展趋势,分析其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洪水灾害等次生灾害风险,研制灾情综合研判与风险分析系统,建立一套快速反应、运行可靠、准确决策的灾情综合应急研判与风险分析技术体系。同时,通过研究地震转移安置的快速评估方法、优化模型和效益评估模型,开展地震转移安置快速需求与资源供给评估、优化和效益评估,为应急救灾决策提供服务。如果该研究圆满完成,将会实现地震灾情综合研判与风险分析领域的两大创新,即上述建立一套科学的“地震灾情评估与风险分析系统”以及“地震灾情综合研判和风险分析系统”。
但是,尽管目标明确,刘吉夫所面临的难题却不会因此而减少。从数据获取上来说,由于我国目前数据共享机制匮乏,获取高质量的历史灾害数据和实时灾情尚有一定难度。再加上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建筑物结构种类多样,生命线工程数量众多,需要开展大量实地调查研究,难度较大。另外,次生灾害(地质灾害和洪水灾害)灾情评估和风险分析、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模型集成也是他需要攻克的重大技术难题。
玉树:调研与沟通一般重
2010年“4・14”玉树地震之后,作为国家减灾委现场灾害损失评估组专家的他,又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
为了满足国务院迅速查明一线情况的要求,刘吉夫一行6人,克服了高原缺氧等困难,对灾区人员伤亡、医护措施、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破坏等众多情况进行了细致周密的调查,终于在一周之内将地面460多个点的现场资料全部搜集齐备。在刘吉夫的认知中,玉树地震比较特殊。一是地处高原高寒地区,严重缺氧;二是玉树是一个少数民族群居地,其中尤以藏族为主,占了少数民族人数的95%;三是玉树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灾后重建中对生态保护的要求比较高。到玉树,他和工作组的伙伴们闯过了“高原反应”的第一关,又开始面临着新的问题一沟通。“如何在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工作,我们并没有充足的经验。所以,真正开展工作的时候,我们发现不是很了解藏族同胞,同样地,他们也不是很了解我们。当时,、医疗队、志愿者,还有我们的地震监测工作队等,进驻了几万人,大多数都是汉族人,大家彼此之间都需要一个沟通和适应的过程。”刘吉夫举例说,“到玉树后,我们需要进行现场的调查和评估,但是必须有藏族导游随行,不然,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我们很难与之交流。”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刘吉夫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将自己携带的干粮送给藏族孩子等等。逐渐地,他们同藏族同胞之间的关系融洽起来。而看到他们很累或者因为爬山透不过气的时候,藏民们也会热心地将从废墟里挖出来的奶茶、牦牛肉等送给他们。在那种物资缺乏的时刻,他们最终也没有接受那些食物,却对藏民们的情谊深表感动。他认为,这种沟通不仅是开展震后调研的关键,也是进行灾后重建的必备因素。
而关于玉树地震倒塌房屋数目可观,刘吉夫在国家减灾委论坛上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玉树地区的房屋多为藏族建筑,其主体用木、黄泥砌成,屋顶却是用水泥钢筋浇筑成形形的款式,是典型的重屋顶而轻墙。这种头重脚轻的建筑,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就容易倒塌。另外,采挖冬虫夏草是玉树地区的重要经济来源。据说,挖一个月的冬虫夏草可以卖到八九万。四五月份,正是采挖季节,所以,高山峡谷河流两边的房子一栋挨着一栋,房屋密度很大,人也很多,地震一来,整个儿跟多米诺骨牌似的,根本没办法疏散。”
在严密的调研结果和深刻的思考基础上,刘吉夫撰写出玉树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至此,他已两次成功应对地震灾害,这不仅向世界展现了北京师范大学在灾害科学研究领域的先进水平,而且汶川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和玉树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报告获得国务院审议通过后,也为国家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
震后:将预防提上日程
身临两大地震现场后,刘吉夫想得最多的问题就是预防。
“我国大陆处在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包围之中,构造比较特殊,很多地震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国的地震研究很有特色,也吸引了国外很多灾害学家的关注。可以说,在理论和方法上,我们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但是技术和工程领域却不是很出色,今后,我们应该对此有所侧重,为后代造福。”他认为,正因为中国地震的特殊性,更要加强地震预防教育,要从学生抓起,逐层深入。
汶川地震后,受成都教育局所托,刘吉夫在地震预防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并撰写了两部中小学防灾减灾教材,希望能够通过汶川地震的教训,将互助互救的技能提高起来,贯彻到中小学生的头脑中,防患于未然。“从整体上来说,其实,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也应该设置安全课,否则,从整个安全教育体系上就会出现断层。只有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形成完整健全的灾害预防体系,才会产生更好的效果。”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该校在防灾减灾方面就有很多的实战经验,既有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有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环境学院等,课程设计上比较系统,形成了深厚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且在该领域人才辈出,完全具备进行防灾减灾高等教育的能力。
对于防灾减灾,刘吉夫总是强调“意识”,只有加强防范意识,才能培养出强大的防范能力。这种重视,不应该单纯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重视,而应该是社会主流意识上的重视。“相对于安全生产,显然,我们对防灾减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充分。防灾减灾意识的提升,不是朝夕可至的,它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关键词:避震疏散场所防灾评估合肥市
中图分类号:TU97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显示出我国城市避震疏散场所现状综合防灾能力比较薄弱。合肥位于地震强度和频度均居全国第二的华北地震区,又地处我国23条主要地震带之一——郯庐断裂带,因此,为提高城市现状避震疏散场所防灾能力和加快推进避震疏散场所规划建设,建立避震疏散场所现状防灾能力基础条件评估体系,主要包括城市灾害要素及风险分析、应急避难场所用地资源潜力分析、综合防灾分区划分及避震疏散场所用地指标确定;对城市避震疏散场所现状防灾能力进行科学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
2. 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分析
2.1城市地震资料背景
合肥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3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又是中国地震局确定的全国5个重点防震减灾示范城市之一。合肥市地震环境影响区域有四组六条不同规模的断裂带,包括池河-西山驿断裂、乌云山合肥断裂、肥中断裂、六安-合肥断裂、韩摆渡-肥西断裂、桥头集-东关断裂。
2.2 地震灾害风险分析
根据合肥市建筑物结构类型与年代分布情况,依据整体风险评价方法、地震风险等级划分方法与标准,合肥市区共分23个地震风险等级区域。根据地震风险分析,合肥市大部分地区的地震风险都处在合理接受水平的范围内,但也存在部分地区地震风险非常高或比较高,因此,必须采取规划措施来减低地震风险。
2.3 地震次生灾害风险分析
地震次生灾害风险分析主要包括火灾、洪水、重大危险源等灾害风险分析。通过GIS软件,对建筑密度、防火等级;人口密度、与危险建筑、与水源、与消防站距离等分析,得出城市火灾风险评价。洪水淹没范围分析是用来评估不同状态下洪水的淹没情况以及分析河堤坝建筑面临洪水时所起的作用。主要利用HEC-RAS、HEC-GeoRAS、GIS软件,对合肥市水力和进析20年、50年、100年一遇的漫流淹没区域进行比较分析。
地震发生时合肥市的重大危险源有化工厂、储气站、石油库。利用ALOHA、FRED软件模拟出各点毒物浓度、热辐射和冲击波超压值,得出全市范围内重大危险源的个人风险。跟据城市主导风向判断,中心城区西南区域的个人风险最高(见图2-4)。
2.4 城市地震灾害安全空间评估
结合地震、火灾、洪灾等种主要灾害风险分析,按照自然与人为两种灾害,分别按照损害程度高、中、低三种,通过打分及叠加权重,综合评分后,得出合肥城市安全空间分布(见图2-4),
3. 避震疏散场所现状问题分析
3.2.1避震疏散场所现状概况
目前,合肥市已经建立起8个市级应急避震疏散场所和疏散基地、207个社区民防应急避震疏散场所,正在筹划、在建和扩建12个市级中心应急避震疏散场所。当前合肥市的避难空间基本满足了使用面积上需求,但避震疏散场所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亟待完善提高。
3.2.2避震疏散场所现状问题分析
目前,合肥市对灾后避震疏散和救援工作考虑较少,避震疏散场所规划和建设力度不够。因此,合肥市现状避震疏散场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避震疏散场所规划滞后和管理体制不完善
(2)公共避震疏散场所建设标准较低和配套设施不完备
(3)城市避震疏散场所数量不足和网络不健全
(4)缺乏对城市避震疏散场所的平灾综合利用
4 避震疏散场所现状空间资源潜力分析
4.1绿地避震疏散场所空间资源
合肥市各类体育场地占地面积549.1公顷。其中,大型体育用地约80公顷。建筑面积总数为28.9万平方米,人均0.08平方米;场地面积为227.2万平方米,人均0.68平方米。除建筑物、体育设施及周边建筑物可能损坏或倒塌占地外,可用于防救灾空间场所有效面积按总面积60%计算,可利用面积约330万平方米,人均1.0平方米。
4.2体育设施避震疏散场所空间资源
合肥市各类体育场地占地面积549.1公顷。其中,大型体育用地约80公顷。建筑面积总数为28.9万平方米,人均0.08平方米;场地面积为227.2万平方米,人均0.68平方米。除建筑物、体育设施及周边建筑物可能损坏或倒塌占地外,可用于防救灾空间场所有效面积按总面积60%计算,可利用面积约330万平方米,人均1.0平方米。
4.3学校及体育场避震疏散场所空间资源
合肥市现有中小学256所,占地约374.3公顷,中小学体育场总面积47.88公顷。除建筑物及周边建筑物可能损坏或倒塌占地外,可用于避震疏散场所有效面积按总面积30%计算。教育用地可利用面积约112.3公顷,人均0.34平方米。合肥现状中专院校与高等院校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体育场地的学校有28所,体育场地总面积达32.34公顷。合肥现状公共体育场地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的有16个,大型体育场地总面积达20.96公顷。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可用于避震疏散场所的教育和大型体育场地面积约165.6公顷。
4.4广场避震疏散场所空间资源
合肥市区现有大型广场5处:胜利广场、和平广场、市政府广场、人民广场、明珠广场,总面积29.2公顷。除建筑物及周边建筑物可能损坏或倒塌占地外,可用于防救灾空间有效面积按80%计算,可利用面积约23万㎡,人均0.07㎡。
5现状避震疏散能力评估
综合公园绿地、学校、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广场五类主要的可用于避灾的场地总有效面积约2456.9公顷,人均避灾有效面积约7.37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人均有效面积5.8平方米、中小学人均有效面积0.34平方米、体育设施人均有效面积1.0平方米、广场人均有效面积0.07平方米。按照避震疏散场地人均有效面积3.0平方米,可以支撑约819万人的避震疏散要求(见表5-1)。
表5-1避震疏散场所用地资源统计表
6总结
首先,通过合肥市地震灾害要素及灾害风险的GIS评价,确定城市地震灾害安全空间。其次基于合肥市现状避震疏散场所现状分析,诊断城市避震疏散场所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城市现状绿地、学校、广场等避震疏散场所用地资源总量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作出分阶段、分区域现状避震疏散场所的抗震防灾能力评价。
参考文献:
[1]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合肥市城市避震疏散场所规划
[2]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合肥市综合防灾规划
[3] 李改维. 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 中国城市林业, 2010. 03
关键词:泊松过程 地震灾害 风险管理 保险
中图分类号:F840.64,X43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虽然自然灾害的发生无法避免,但人们可以对这类灾难性事件的风险进行有效管理,减轻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自然灾害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有效管理这类灾害的后果并加强预防,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降低人类社会对自然灾害的脆弱性。
本文以地震灾害为例,研究地震灾害背景下提供保险的问题。由于人类社会及生存环境对地震灾害的脆弱性,有学者认为地震灾害金融风险管理应视为一类重要的公共政策问题,以政府行为为主导。而从风险管理的观点来看,为地震保险之所以存在困难,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地震灾害中,保险各方都有较大损失,因此不能采用常规的保险统计方法提供地震保险。其次,通常为地震灾害提供保险,大范围的债务责任却拥有相对较少的灾难保险储备金,或缺少合适的保险费率厘定方法。由于提供地震保险存在上述两个及其他困难,保险公司难以承担其带来的巨大风险,一次破坏性地震可能会导致许多保险公司破产,因此目前世界各国的地震风险大都由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即政府负责宏观的管理,保险公司处理具体的保险业务。
由此可以看出,关于地震保险,最重要的两个问题是:(1)地震中经济损失的确定;(2)重大地震灾害中保险企业破产可能性的确定,即保险企业的极限承保能力。确定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可以为承保者提供一种理论工具,评价地震后可能要面对的货币债务的严重程度。而确定重大地震灾害中保险企业的极限承保能力则可以帮助承保者分析交替储备水平对破产可能性的影响,分析市场行为失效阈值,提高保险企业金融风险管理水平。
2、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模型
在概率论中可以用一个或有限多个随机变量来描述随机现象,然而对有些现象还需要研究它的发展变化过程,这类现象若仅用一个或有限多个随机变量描述它,就不能揭示其全部统计规律性,于是,出现了随机过程理论。本文所采用的泊松过程是一种累计随机事件发生次数的最基本的独立增量过程,是描写随机事件累计发生次数的基本数学模型之一。
假设地震及余震后的区域经济服从参数为 的泊松过程。初始地震损失为 ,余震损失记为 。通常震后造成的破坏不如初始地震造成的破坏严重,因此假设余震带来的损失随时间按负指数衰减。即如果一次地震的初始损失为 ,经过时间 后,损失则为 ,其中 为指数分布系数(速率)。设 为时刻 发生余震的总数,经济损失记为 是独立的且同指数分布,与 独立[1]。
将地震发生时刻记为0,余震结束时刻记为 。则时间间隔 内总的经济损失即为
其中 为第 次余震发生的时刻。由方程(1)可知 是一个随机变量。因此,要进行金融风险管理,为承保者制定合理的目标,需要确定地震及余震在 区间内的损失期望 。
计算损失期望值的方法有很多。首先,考虑时间 内的震动总数 ,有
当满足条件 时,无序的到达时间 是 区间内独立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因此,若 ,记 为 区间内独立且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则 与 具有相同的分布。综上所述可以得到
其中 为初始地震的平均经济损失, 为 区间内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为确定方程(3)右边最后一项的期望,由公式
可以得到
又根据泊松过程的性质可知 [1],求期望值得到
方程(6)即为我们所要的结果。通过研究泊松过程的性质可以看出,建立地震及余震后的平均经济损失评估模型是可行的。
根据方程(6)可知,前面建立的平均地震损失评估指标 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 地震发生的频率( ),
(2) 平均初始地震损失( ),
(3) 指数分布系数( )。
例:假设一次带有余震的地震发生时刻为0,初始损失 。设 ,要求确定五小时后的平均损失。将 值代入公式(6),可以得到这种情况下的平均地震损失为¥1,986,524。
下面讨论 的影响因素,即参数 和初始损失值 的性质:首先,当地震发生的频率( )增大时平均经济损失会增加。从承保者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对于两次持续时间相同的余震,强度较大的那次余震会导致较高的期望经济损失。第二,指数分布系数( )增加对于前面建立的平均损失评估模型有不确定的影响。可以证明,若 ,则速率越大,平均经济损失就会越小。最后得到的总的平均损失评估指标是平均初始损失 的增函数。即初始损失越大,平均经济损失也越大。
3、保险企业极限承保能力模型
保险企业极限承保能力定义为保险企业的最大赔付能力,超过这一限额,保险企业将破产。假设发生了重大地震并且保险企业偿还了保险,以系统动力学和随机过程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保险企业破产可能性,确定企业极限承保能力。
从承保者的角度来看,企业破产问题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索赔者的保险额,因为他们有可能在地震发生后获得赔偿。假设发生地震及余震,结束时刻为 。只要索赔者在时刻 的索赔额度超过了承保者在时刻 的现金余额,保险公司就会破产。由于地震是随机发生的,保险索赔者的需求满足过程也是一个随机过程。因此,上面所描述的事件并非一个必然事件,而是一个偶然事件。下面讨论如何确定这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求得,考虑前面建立的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假设保险公司受到地震的影响,地震中投保的受害者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该过程符合速率为 的泊松过程。相继的索赔金额 是独立同分布的,分布函数为 ,其相对 也是独立的, 表示时刻 索赔者的数目。 记为相继的索赔者索赔的时间间隔, 记为每个保险公司的初始现金余额,并假设该保险公司每单位时间现金流入的速率恒为1。
下面确定保险公司破产的可能性 ,它是初始现金余额的函数。首先需要确定不破产的可能性 ,即保险公司仍具有偿还能力的可能性。
(7)
方程(7)右边一项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可能的时刻现金余额保持为正值的可能性。以前 时间单元为条件,采用科尔莫戈罗夫向后方法简化方程(7)的右侧。如果在这段时间间隔内没有索赔者获得保险赔偿,则保险公司的现金余额为 。若只有一个索赔者获得保险,现金余额则为 。综上所述可得
(8)
其中 为保险公司在最初的前 时间单元内接待两个或更多索赔者的可能性,它是 的高阶无穷小。将公式(8)两边同时减去 ,并同时除以 ,整理得到
(9)
令 ,则 ,得
(10)
方程(10)为具有偿还能力的可能性,即 的常微分方程。求解微分方程(10)时,可以更新理论为基础,首先,将方程(10)转换为一个更新方程,其次,换元并求解满足该更新方程的更新函数。由此可得
(11)
其中 为更新函数。令 ,然后求极限,已知 ,且 ,其中 。将 和 代入方程(11),得到 。由此可知在有限的情况下,维持营业的可能性为1;相反破产的可能性即为0。
4、结语
保险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经济行为,地震保险也面临着一些根本性的困难。地震具有非故意行为所致、偶然发生、有造成重大损失的可能性、造成的损失可以用货币衡量的特点,这些是开展地震保险的基础。目前,人们虽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地震灾害数据,有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但尚不能完全掌握地震发生的规律,致使地震保险业务本身的风险很大。其次,地震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和灾难保险储备金不足是开展地震保险业务的障碍之一,使得地震保险成为一种不同寻常且难以处理的保险问题。
本文运用泊松过程理论建立地震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数学模型。通过地震经济损失分析,建立保险企业支付保险金后破产概率数学模型,以破产概率作为确定保险企业极限承保能力的依据。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有助于保险企业提高地震灾害金融风险管理水平,对于保险企业与政府确定各自的责任分担和责任限度额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樊平毅.随机过程理论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1-94.
关键词:地震保险;危险单位;再保险;风险转移
中圈分类号:F84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69X(2006)06—0040—03
一、地震风险与损失补偿
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围家。也是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1831年我国有地震的历史记录以来,至今共记录到6级以上(含6级)强震800多次。遍布于除浙江、贵州以外的所有省份。就浙江、贵州两省而言,也都发生过5—6级地震。我国大陆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但20世纪有1/3的陆上破坏性地震发生在我剧。死亡人数约60万,占全世界同期因地震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另据资料显示,我国有60%的国土处于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地区,其中地震烈度为Ⅶ度和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区约占全国面积的40%。就城市来看,60%的5O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位于Ⅶ度和Ⅶ度以上的高烈度地区。表一是根据现有资料整理的1990~2000年我国大陆地震及其成灾事件统计。
地震可以形成众多直接和次生灾害,严重的破坏性地震往往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目前我国地震灾害的损失补偿主要依靠政府救济和民间捐助,补偿程度极为有限。主要解决公共设施和最困难群体的住房恢复重建,一般公众和企业的经济损失难以得到补偿。在国外,较多国家(如美国、日本、法国、新西兰等)通过建立国家地震灾害保险计划,作为地震损失主要的经济补偿手段,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在我国,虽然1998年3月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了“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参加地震灾害保险”,但一直没能建立起国家统筹的地震保险计划。
二、我国地震灾害保险发展现状
由于地震事件的大灾难、大范围、小概率特征,地震灾害保险是一项特殊的财产保险业务。国内保险业对地震责任的承保,在风险认识上有一个前进的过程。在1996年7月以前,由于缺乏对地震巨灾风险的防范意识,我国保险业一直将地震责任包括在企财险的保险责任之内,而且在费率中也没有单独考虑地震责任的风险因素。由于逐渐意识到地震损失的突发性、破坏性和保险赔付的潜在压力,当时负有保险监管职责的中国人民银行下文规定,自1996年7月起。将地震责任从企财险的保险责任中剔除。应该说,在我国保险业发展初期,由于地震风险对保险业的巨大偿付压力,在缺乏科学的精算依据,地震巨灾可能带来的损失无法控制等状况下。停止地震风险的承保是正确的。但这种对市场供给的强制性抑止无疑不符合市场化原则,也不利于国内地震损失分散和补偿机制的探索和建立。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风险转移者对购买地震保险业务的要求与日俱增,迫于形势和市场需求,近几年来政策有所松动,保险监管部门允许保险公司以附加险形式承保地震责任,但禁止零保费承保。
日前保险市场承保地震责任的基本情况是:一方面,随着保险业风险防范意识逐渐提高,国内保险公司对地震风险持谨慎承保态度;建筑工程险包含地震责任,企业财产险需要另行特约承保,而家庭财产险、机动车辆险等险种则将地震风险列为除外责任。在承保实务中,基本上也采取了限制保险金额、设置绝对免赔率、高比例分保等控制地震赔付风险的措施。另一方面,由于保险公司数量快速增加,保险市场竞争加剧,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措施多少显得苍白。加之国内保险业没有独立的地震保险产品和费率,地震保险以扩展责任或附加险的面目出现,更使地震承保风险的控制措施流于形式。在一些业务的争夺上,保险公司往往投客户所好,以免费赠送地震保险责任为优惠条件,使实际净费率不升反降。
以上情况说明,国内保险公司对地震风险还缺少成熟认识,对地震风险的保险处理显得经验不足和随意性大,多数地震责任的承保公司对地震风险抱有侥幸心理,在实务操作中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要么控得过死,要么放得过松。而地震保险责任的承保率也不高,并且主要集中在建/安工险(约占总地震风险保额的50-60%)。地震保险对震害险的分散和补偿作用极为有限。以上二现象从根源来看,是因为我国对地震保险缺少统一的制度安排和风险管理措施,没有建立国家统筹的地震保险计划;地震保险作为一项巨灾补偿机制或者说资源,在管理和安排上显得过于零乱和分散,不能有效起到震害补偿和经济保护网的作用。
三、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构建
(一)加速建立国家地震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1.提高地震安全意识和灾害补偿的能力。
相比其他损失补偿机制来看,地震保险制度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在地震灾害发生前广泛动员和集结社会成员的资金,形成地震损失补偿基金。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灾后的经济补偿能力,改变灾害发生后只能向政府等、靠、要的现状,有利于快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并且地震保险制度的保费缴纳义务使人们置身于地震灾害防范制度内,能够有效增强地震安全和防灾防损意识,有效落实国家有关抗震设防要求。
2.降低国家财政负担。
目前政府救济是我国地震灾害发生后最主要的经济补偿手段,灾害补偿款往往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通过建立地震保险制度,在国家财政、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投保人之间形成地震险的分担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国家财政的负担,也符合社会公平原则。
3.是保险业防范风险的需要。
目前保险业对地震赔付可能诱发的系统性风险缺少足够的认识。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地震频发,造成丁大量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但由于灾区主要集中在保险覆盖牢低的西部边远地区,因而地震损失对保险业的实际影响并大,保险公司对地震巨灾的风险暴露也不突出。但是需要意识到:
第一,国内保险业承保地震风险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随着城市密集度的提高,危险单位越来越大,地震风险将过于集中。因此地震风险可能对保险业造成的破坏性冲击的强度也越来越大;第二,我圆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开展使西部边远域的实投资和基础没施建设快速发展,存在较大的地震保险需求,保险业将不能再置身于地震灾害之外;第三,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开放步伐加快,客户对开展地震保险业务的要求与日俱增,特别是一些涉及两国政府协议和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的项目。地震保险经常作为项目的必备条件之一。以上这些客观现实都将使我国保险业必须直面地震保险的研究和发展,以及自身承保风险的控制问题。在国内因地震等巨灾损失导致偿付能力不足是保险公司破产倒闭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是地震险的高发区,而且国内财产保险业整体资本金偏低,认识地震赔付责任对我国保险的影响并尽早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地震保险制度的有利因素。
1.政府部门对地震灾害的高度重视。
在l998年《防震减灾法》和2001年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5~1.1图》颁布实施后,我国各省区的防震防损意识明显增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得到重视,在城市规划、建设工程上的抗震设防能力和水平均有了大幅度提高。据悉,在国家颁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后,福建等较多省份还自行组织有关专家,对本省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进行了划定,并制定了相应的省区划图,精度到乡(镇)。这一系列举措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地震保险计划的建立成本。
2.技术上的可行条件。
(1)地震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给地震保险计划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在对风险汇聚进行统筹管理的条件下,保费可以实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互补贴。我地域辽阔,一次震害事件所致危险单位的相对有限性使风险的空间分散成为可能;而地震活动过程中活动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说明地震损失在时间进行分摊也是可以实现的。
(2)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地震活动监测数据。我国以1966年邢台地震为起点,不间断地加大监测、预报地震和地震科研的力度,积累了大量连续、可靠及完整的观测资料。为地震保险计划的建立提供了科学数据基础。
(3)保险业对地震风险承保已经积累一定经验。例如人保公司利用AIR中国地震模型完成了对中国的详细地震风险分析评估,其中包括了家财险、企财险以及建/安工程险等。
3.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在需求。
地震灾害的破坏性使得国民经济建设对地震保险的需求逐步提高。利用保险工具转移风险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和经济实体的首选方式。我国普通居民虽然在巨灾损失的补偿安排上习惯于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救济与援助,不愿意自己购买保险。但随着加强地震保险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且在地震保险制度建立后逐步削弱政府财政救灾的投入,可以实现从“依靠政府救灾”向“以购买保险为主”的地震损失补偿机制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地震保险的需求也必然大幅增加。
(三)建立地震保险制度的重要着眼点。
1.政府支持和地震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
地震保险因其风险的集中性和损失的巨大性决定丁单凭保险公司的商业化运作将无力承担,按照目前国内产险公司的资本金总量。一次灾害性大地震的损失金额就有可能使保险业陷于偿付危机。如果要充分发挥保险公司在参与建立国家地震保险制度中的积极作用,必须要率先解决好地震风险的分担机制和政府支持政策。政府对地震保险的政策支持主要包括:(1)国家对保险公司的地震保险
业务实行税费减免政策,以提高地震保险的供给;(2)国家对保险公司地震保险责任准备金的投资收益给予政策和税收方面的优惠;(3)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制定地震保险基准费率并由财政承担“最终保险人”责任;(4)国家通过立法和行政支持手段,加大地震保险计划的实施力度和提高参保面,逐步提高保险机制在震害补偿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基础上,保险公司发挥风险管理和市场化运作优势,提供地震保险产品。
2.建立多层次的地震风险准备金。
目前我国财产保险公司提取的准备金主要有来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责任准备金和IBNR准备金等,并没有要求提取应付地震等巨大自然灾害的巨灾责任准备金。鉴于我国保险业已经以责任扩展或附加险形式承保地震风险,而且社会对地震保险的需求也较大,因而从现在起就有必要单独提取地震保险责任准备金(国家应在财务制度和政策上对保险公司的地震责任准备金予以确认)。在国家地震保险制度建成后,除了保险公司提取的地震保险责任准备金外,接受地震分保的再保险公司将提取地震再保险责任准备金。而国家相关部门还应建立地震巨灾的统筹后备基金,从而形成三层保障的地震损失补偿体系。
3.做好地震保险区划。
相同震级的地震在经济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所产生的灾害后果有很大差别,相同经济水平的城市如果处于同一地震的不同烈度区。灾害损失程度也有很大差别。所以以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等技术资料为基础进行地震保险区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地震保险区划是反映各地地震风险差异和制定合理保险费率的基础。地震灾害空间分布极不均匀,而不同地区的震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又有很大差异,因而采用同样的地震保险费率显然是不合理的。而且也不利于提高投保人的参保积极性。所以在建立国家地震保险制度之前,必须要首先做好地震保险区划,针对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细化地震保险的保险费率和制定不同的承保管理政策。
4.风险再分散机制的有效运用。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总量较低,发生破坏性大地震极可能诱发保险业的系统性风险。因而地震保险的经营主体要高度重视自身的风险控制,积极利用各种工具实现风险的再转移和再分散。向国际再保险市场分保和发行地震巨灾债券是两种可行的方式。国际再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总量超过了4000亿美元,而且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巨灾风险管理技术,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国际再保险企业对在中国开展地震保险业务兴趣浓厚。通过发行地震巨灾债券将地震超赔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在保险发达国家已有较为成熟的做法,国内保险公司也应积极借鉴。(作者:刘树峰,来源:《金融与经济》
参考文献:
1.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0.
关键词:地震 防灾 灾害损失 基础设施 风险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b)-0084-02
区域综合防御体系是研究重点防御区减轻地震灾害的战略措施,其地区范围既可跨市,也可跨省,它是对一个地区抗震防灾的宏观的、指导性的措施和对策。由于中强地震波及范围广,在一个特定范围内形成受灾区,对区域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后果,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大陆与台湾等地区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展了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多个方面的研究。
1 美国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
美国加州是美国地震危险性最高的地区,针对该区域美国开展了多个区域地震灾害综合防御体系的研究。1990年,加州地震安全委员会主持开展了加州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体系的研究[1]。1990―2002年期间,减灾计划实施已投入190亿美元,年均15亿美元。该研究共开展148个减灾项目:地震地质(15个)、科研(13个)、教育(12个)、经济(12个)、土地利用(13个)、既有建筑(15个)、新建建筑(12个)、基础设施(10个)、减灾准备(12个)、应急响应(18个)、恢复重建(16个)。其中,重点研究加强区域重大骨干基础设施[如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桥梁)的抗震加固]和区域应急救助资源建设(如投入最多的一项是医疗系统的抗震防灾,共投入71亿美元)。加州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体系以未来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为基础,分项目、分部门等条块的进行,其显著特点主要是以法案为主导体制,以项目实施为手段,以持续改善区域承灾体抗震能力为基础,以重大基础设施和救灾设施抗震能力的提升为主线,以科技能力提升为支撑,以强化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能力为补充,通过灾后恢复重建完善灾区防灾体系。
南加州开展的“The Shake Out Scenario”综合防灾计划[2-3]。2008年,由来自USGS,加州地质调查所,南加州地震中心和地震安全委员会加州办公室的300多名科学家、工程师和各领域其他专家共同研究了南加州“The Shake Out Scenario”综合防灾计划。“The Shake Out Scenario”综合防灾计划基于历史数据预测了旧金山湾地区在未来30年(2003―2032)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几率达到62%,所以假想美国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发生7.8级地震进而引发1 600多处起火,假设断裂带运动的裂度和强度,基于地震学模拟地震发生过程和影响范围,分析影响区域状况(人口、建筑、火灾源、天气等),研究地震对区域、城市基础设施的破坏情况,评估地震灾害损失并制定相应的减灾规划方案。该综合防灾体系的显著特点主要为以情景假设为研究基础,以地震学模拟、GIS空间分析技术和软件仿真等为手段,以典型建筑结构、疏散、爆炸等理论模型为依据,综合地球科学、物理破坏和社会影响多方面,估计地震危害,制定减灾措施。
由美国的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的研究可知:区域地震灾害综合防御是以地震灾害损失风险评估为依据,以加强基础设施、建构筑物等的抗震能力为手段,以制定应急疏散救援和恢复重建计划为对策,体系的重点在于防灾计划实施的连续性、更新性。
2 日本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
日本的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最具代表性的是东京都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4-6]。该综合防灾体系是以假定震源位置、地震等级以及当时环境因素(如风速等)进行灾害情景模拟,并结合灾害调查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对不同情景的人员死伤和设施损毁情况予以推测,以制定应对措施。
日本东京都区域主要是遵从“灾害评估灾难预防规划灾变危机应急体系”三位一体的循环危机管理模式来编制区域抗震防灾计划。其主要特色为以区域地震灾害综合风险评价为基础,区域空间防灾结构区划为平台,区域应急交通体系为骨干,构建多层次多方式保障救灾通道,支撑区域综合防御体系的“三位一体”救灾体系和区域不同类型的多等级应急避难疏散场所支撑体系,加强区域城镇多源、多方式应急供水体系建设和区域医疗卫生应急救助依托中心及医疗资源建设,强化区域多中心互为备用的多冗余应急电力、通信支撑体系,建设区域抗震救援资源配置体系(如物资储备库、救灾设备的优化布局等)。
3 台湾地区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
台湾地区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相接触的活动带上,灾难性的地震频繁发生,造成的震灾也非常严重。因此,台湾地区早期也开展了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的相关研究。台湾地区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也以地震风险分析和评价为基础,预测不同地区的地震损失率,进而配置防灾救灾资源,并保障区域主要救灾干道的连通性,构建了区域救灾物资的支援体系和物资的城乡分发体系。台湾地区的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是在汲取日、美国家防灾经验的基础上,强调地区综合防御体系的落实,突出地区城镇防灾资源优化配置[7-9]。
4 中国大陆地区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大陆开始了区域抗震防灾方面的研究。1988年底,《京西北―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10]项目的开展,是抗震减灾领域中,由单体到城市,由城市到区域防灾的第三个里程碑。1989年,江苏省建设委员会组织开展了《江苏省长江三角洲地区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11]工作。
在开展了早期的两个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研究之后,国内相关专家学者[12-16]在构建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的设想、区域地震灾害综合防御体系能力的评估模型、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的编制模式以及城乡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的构建思路与框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的苏经宇研究员等人所提出的在城乡防灾体系建设中考虑两道防线的思路,形成由点―线―面构成的城乡救灾空间格局,并初步构建城乡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框架和城乡救灾空间布局模式。
5 结语
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的建设应以地震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为基础,开展抗震防灾空间结构布局,配置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和应急服务基础设施,建立应急救灾资源的区域联动联防体系和制度,构成一个完整的区域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
参考文献
[1] California Seismic Safety Commission.California Earthquake Loss Reduction Plan(2002-2006)[Z].
[2] California Seismic Safety Commission. Shakeout Scenario Supplementary Reports[Z].
[3] Sinan O. Ak?iz, Lisa Grant Ludwig,J Ramon Arrowsmith,et al.Century-long average time intervals betwee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San Andreas fault in the Carrizo Plain, California[J].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2010,38(9):787-790.
[4] 滕五晓,加藤孝明,小出治.日本灾害对策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 东京都.东京都震灾预防计划(昭和58~62年度)[Z].
[6] 东京都.东京都地域防灾规划震灾分册.2007修订版.
[7] Pelling M,Maskrey A,Ruiz P,et al.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A global report reducing disaster risk:A challenge for development[R].New York:UNDP,2004.
[8] 戴瑞文.地震灾害之防灾系统空间规划及灾害潜势风险评估之研究[D].台湾成功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1995.
[9] 陈亮全,赖美如.地区防灾计划研拟之初探[C]//第四届防灾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2000.
[10] 京西北-晋、冀、内蒙古交界区区域综合防御体系协作组.京西北―晋、冀、内蒙古交界地区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Z].1992.
[11] 江苏省建设委员会防震抗震领导小组抗震办公室.江苏省长江三角洲地区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Z].1996.
[12] 毕兴锁,邸永寿.地区性抗震防灾综合防御体系的设想[J].山西建筑,1991(2):20-24.
[13] 徐祥文,黄崇福,胡宝生.区域地震综合防御体系的模糊数学模型及其能力估价与对策[J].中国地震,1992,8(2):61-72.
[14] 李延兴,李明传.区域综合防震减灾规划模式研究[J].城市与减灾,2001(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