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19 14:53:04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精选篇1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针对性;趣味性;拓展性

语文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养为主要任务,而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如果从本质上看,一个人的语文能力至少还反映了他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素养是人的多种素质的综合反映,他决定了学生成长的质量。那么,怎样做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就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能读书能作文,能够以良好的言语,规范的行为,聪慧的心智,高超的技能进行工作、交际的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必须以新课标为指导,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调动学学生的学习性。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尤其应加强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作为在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更有义务和责任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会自主学习,奠定其文学素养的根基,我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针对性

由于本文探讨的语文教学对象是处于童年时期的小学生,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层次以及对语文知识的接受程度。在我看来,小学时期是学生识字学习的重要时期,识字学习任务,对于刚刚踏入学校大门的低年级学生,显得尤为“繁重”。所谓“识字”,不仅要知道如何读,而且要懂得其意,如果教学策略不得法,那么,学生不仅容易忘记如何读,如何写,而且不会正确运用。如何使得学生不仅记得牢,而且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是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所以,作为老师就应当针对这一点多下功夫。教师要根据汉字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即不仅要对学生说明汉字可分为象形字、形声字、指示字、会意字等,而且要向学生讲明白何为象形字、形声字且指示字、会意字等,使得学生不仅记得字音,理解其意,而且在日后的使用中,灵活自如地正确运用。到了小学的中级阶段,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逐渐“出现”了许多的多音字、同音字等。教师要从“细节”上讲清楚其内在的区别和不同的运用方法及正确的使用场景,教会学生正确地记忆、理解和运用,为遣词造句打下坚实的基础。到小学阶段的后期的识字学习中,要正确指导学生提高识字学习中的自学能力,学会查字典。遇到生字,即使不知道读音,也要明白其属于象形字、形声字、指示字还是会意字,并进一步明白其结构、含义等。然后,通过偏旁、结构等字面信息,从字典上查出正确读音,如果是多音字,还要学会从生字的出处,判断生字在该段文字中的正确读音。通过查字典学生字,学生不仅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到可能存在的多音字的其他读音和使用,而且能学到该字的其他组词方式和词义,也就是说,通过对于每个字的认真学习和掌握,扩展到对于词的学习与了解。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通过查字典能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为进一步学会写作并提高写作能力夯实坚实的文字基础。需要强调的是,年级越低,小学生在识字学习中的遗忘率越高,因此,在小学生识字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有目的的循环巩固练习。此外,教师还要正确引导小学生识字,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字”,而且要引导小学生“会学字”,既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达到小学语文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要求。

二、趣味性

纵观我国这些年来的语文教学现状,许多老师都满足于“照本宣科”的陈旧方式。由于语文这一学科的特殊性,不存在像数学那样专门性的思维训练,老师往往可以直接按照书本及教案进行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则是记忆与背诵。久而久之,语言教学就容易陷入单一枯燥的窠臼,这样极容易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老师对课堂教学方式的懈怠,一味照搬书本,不愿充分挖掘书本知识,也不愿探索如何灵活运用自身修养,从而改善课堂氛围,使得语文教学生动起来。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所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学习质量,就得充分发挥授课过程的趣味性,如此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充分激发了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学习才不是一种负担,才是孩子们内在的一种享受。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喜好变化快,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从内心愿意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想让小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那也是不现实的。有心理学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注意力最多也就是20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但是我们如果能够转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比如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我们可以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开展,丰富教学的授课形式,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制定出他们喜欢的各种游戏,把教学的内容融于游戏中,采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开展教学。要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就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不断地丰富教学方法,巩固识字练习。

三、拓展性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精选篇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评价方式应有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引领学生走向生活,在读中培养能力,在评价中促进学生发展。我认为在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应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发展。

1.教学要注重张扬学生个性

现代教学论的真谛就是主张教学重在发挥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张扬人的个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长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语文教学应多联系儿童的实际生活。

1.1 在生活实践中,张扬学生个性。学生的生活蕴藏着无限的教育价值,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者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的资源,把学生生活中的资源,作为张扬学生个性的源泉。在现实生活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究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个性品质。如:在开学之初,让学生回忆起假期生活中一页页值得回忆的美好片断,让他们把在假期中的见闻和实践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每一位学生,讲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有一段段真实的经历,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一句句实践后的感受……在这种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了解许多风土人情,有许多的感人的体验和收获。然后,用一段话把自己的小故事再写下来。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而且开阔了眼界,达到了情感交流、资源共享。

1.2 在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中,张扬学生的个性。语文教学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在教学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教师要注重场景教学,积极地把学生引向学习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教学写景的文章后让学生做导游和写解说词,学了人物的文章后让学生当记者进行采访或与人物网上对话,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发展语文能力、提高学语文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1.3 在口语交际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在口语交际课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在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激发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在交际中学会交际。二是课堂教学中注重以学生思维活动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大脑活起来。

2.重视语言积累

小学语文课本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范本,文化素养包含其中。教师在讲读时,一定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文化素养的感悟。这样学生才能从课文中收集大量的语言文字信息,在脑中储存下来,长期积淀。现代语文教学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文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为了强化这一手段我们要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2.1 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就现用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含蓄隽永的诗歌、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但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却为数不多。所以我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单元还挑选一些妙语佳句、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并运用于片段练习。

2.2 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背诵训练。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课教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是否积累了好词佳句,是否把所积累的好词佳句恰当地加以应用,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

3.注重语文教学知识的拓宽延伸

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

3.1 Z文教学课前要精心预习,课堂要有效引导,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元化的求知过程,通过多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语文时,教师先后采用课件展示,读文绘画,上台讲解,演示说明,接读强化等处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阅读实践之中。这种求知是心灵与文本的对话,教师的点拨和指导,独具匠心的设计与组织,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形式多元化的求知过程。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3.2 课堂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表达空间,营造一个争先恐后、畅所欲言的喜人场面,使语文知识得到拓宽延伸,让课堂丰富起来。教学语文,教师先让学生读课文,然后用"从那个词语或那个句子读出了什么",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点拨学生,既告诉学生品读的重点是词和句,又没有限定固定的范围,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没有用自己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以开放的理念,设计了开放的问题,营造了开放的氛围,自然也开放了学生的思维。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精选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目标 互动教学 情感发展 质疑能力

语文作为小学生启蒙阶段最为基础的学科,对学生以后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原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现代课改的要求,需要制定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小学由于特殊性,需要教师充当起学生家长的角色,在关心学生学习的同时关注学生生活和心理发展,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明确教学目标

老师要以学生为根本,在开展教学前根据学生学习习惯、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制定符合学生的全面、系统、科学的教学目标。要根据课程进度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在课堂上要准确把握课程节奏,通过各种方法生动地讲解精要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目标。学生的思考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等对他们以后学习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要保持和谐融洽,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对学生划分等级,使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融入班集体大家庭。教师要适当为学生补充课外知识,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学生潜力,提高课堂效率。

二、开展互动教学

开展互动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以及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充分思考学生的意见,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通过辩论过程,让学生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在互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通过互动教学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互动教学不仅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开放的学习方式也给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教师要在互动教学中让学生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课堂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带来鲜活生命力。教师在开展互动教学的同时也要把握互动教学的尺度,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彻底自由的课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营造和谐、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

三、重视学生情感发展

由于学校的学生不能经常回家,所以对学生情感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是学生的老师,课下要成为学生的家长和朋友,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关心学生生活和学习,让学生充分融入班集体大家庭,感受到家的温暖。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情绪问题,发现情绪不好的学生要积极了解情况,采取各种措施认真开导,扮演好学生家长的角色。教师不仅要在生活中注重学生情感,还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培养学生情感的过程中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课文的讲解的过程中抓住课文感人片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让学生情感与课文故事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中主人公的心情与感情发展,对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促进作用。教师要以课文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四、重视阅读与朗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朗读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与认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语文学习中,大部分课程是课文讲解与生字学习,教师要通过讲解课文逐渐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兴趣,在课堂上教导学生如何去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在课下要搜集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增加了学生知识面广度。

小学课文中的文章语境巧妙、语言运用精妙、思想表达深邃,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有些好文章甚至要达到背诵的程度。通过朗读课文,学生不仅能够对文章结构和感情产生新的理解和体会,还能够学习精妙的语句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精美课文,发掘学生朗诵能力,并通过课文讲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结构和感情发展。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况合理安排一些朗读比赛、朗诵会以及自导自演课本剧等活动,丰富教学方式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五、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课文的难点处、困惑处和关键处给学生设置悬念,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自己意见。教师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对学生的各种质疑进行鼓励,逐渐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不能对错误看法有任何批评意见,否则会打击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就算有质疑也因为害怕被批评而不敢表达出来。教师要在课上针对课文中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鼓励学生让其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和同学讨论,和同学一起解决提出的质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在学生提出质疑但无法解决时要及时进行详细的讲解,做好与学生的互动,着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解惑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结语

语文是一门很活的课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还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根本,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关心学生生活和心理发展,扮演好老师、家长以及朋友等角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教师要灵活掌握互动教学、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以及重视朗读阅读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要关心学生情感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美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125-126.

[2]杨瑞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六法[J].学周刊,2013,(17):108.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精选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方法

一、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语文启蒙教育,一方面,要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要全面夯实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字词教学

低年级学生不仅要做到把该认的字记牢,该写的字写好,还要掌握2000个左右常用词语。

2.重视朗读训练

教师要指导低年级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感。朗读教学的重点是正确地读,而不是有感情地读。

3.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理解重点词句,不是理解整篇课文内容。

4.注重语言的积累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常用句式和优秀段篇,多读多背。要重视常用句式的教学,指导学生积累与运用。

5.培养语文学习的好习惯

做到以上五点,就是对初入学儿童进行了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二、认真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帮助识字;帮助正音,纠正错误读音和地方音;帮助学习普通话。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利用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运用汉语拼音。比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音序法查字典,关注社会上使用汉语拼音的情况等。

三、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让学生主动识字,记得牢,写得好

既然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那么,在教学中就要体现、落实这一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除了要在量上完成,还要在质上达标。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以利分析字形;掌握笔顺规则,熟悉间架结构,以利把汉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学会用音序、部首查字典的方法,以利自行解决识字、写字过程中遇到的生字;学习独立识字,并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

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是正确地读,不是读出感情。正确地读有很多指标。如,把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包括生字的字音,多音字、轻声字、儿化字、变调字的字音,不读地方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更难做到的是,读出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无论哪个版本的低年级语文课文,都有一些长句子。成人凭语感就能断句,但低年级学生难以做到,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要下移,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调整为训练学生正确地读,散文读出句中词语间的停顿,韵文读出节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初步的语感。

五、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读图、读书

阅读,应从读图开始。儿童看到图画能够想象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达所见所想,进而阅读绘本、读书看报。指导小学生阅读图画是初步的阅读训练。低年级的语文教科书编排了大量的图画。它们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重要的阅读内容。低年级阅读教学,既要训练学生读图画,想情境,再把画面转换成文字;又要训练学生读文字,想画面,把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图画,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图文转换的能力。

六、让学生会听、爱读、敢问,乐于与别人交流

听、说是语文学习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在成人的学习活动中,听的活动占45%,说的活动占30%,读的活动占16%,写的活动占9%。这表明,听、说在学习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听和说都是须臾不离的。教师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人听的能力直接影响到他学习的质量和成绩。一些学生在小学成绩优秀,升入中学却渐渐掉队了。这是为什么?据我观察,不会听课、不会做笔记是重要原因。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听记的能力,可以从听写词语、句子着手。听写词语、句子,不能只是听一个写一个,要逐渐增加难度,听两个写两个,听几个写几个,听一段话写出要点,培养专注地听的能力、记忆力以及听后能抓住要点记下来的能力。

七、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低年级学生会写一定数量的字词后,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写句子、写话。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图画代替,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别人。汉语拼音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用拼音代替。关键是学生要乐于写、敢于写、经常写。教师可以从"每日一句"抓起,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也可以用"画配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想象。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只要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他们就会用童言童语,源源不断地写出童真、童心、童情、童趣。有个小学生望着天空的彩虹,写道:彩虹是天上的丝巾。望着天上的白云,写道:白云是天空哥哥爱吃的棉花糖。看着花儿,写道:花儿是草地美丽的微笑。感受着清风,写道:风是爱吹哨的、顽皮的小伙子。这是多么自然、有趣的写话练习。

八、充分利用母语学习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源,让学生在低年级尝试运用体验式学习的方法

教师应拓宽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体验式学习的需求。比如入学教育课,大有改进的必要。学生一进学校,上第一节课,就被关在教室里,手背后,身坐直,听教师讲该怎么听课、怎么读书、怎么写字,完全是一种告知式的教育。美国一位教师上入学第一课,创设了给新生读图画书,然后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四处寻找书中主人公的情境,使新生在入学第一天就接触到阅读,还了解了校园环境,认识了校长和许多部门的教师。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外国小学生上课,不都在教室里,图书馆、纪念馆、展览馆、大自然都是学习的课堂。相比起来,我国的语文教学观念还比较封闭,途径还比较单一,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精选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培养;实践与探索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是一个多层面多侧面的复杂的系统,而语感就是这个系统中的核心。因为语言文字并不是只带有机械的语义知识,而往往带有作者很强的感彩,同一个词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也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因而语文教学绝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来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感情。下面就谈谈我的实践与体会。

一、在字词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字词教学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语感强的人,很容易把语言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从而进入其所描述的意境。完成从语言文字到画面的转换,表象是基础。没有丰富的表象积累,要完成转换是困难的。因此,在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学习字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建立起字词同事物的联系,不断积累字词所表达的事物的表象。第一用直观的形式使学生把字词同相应的事建立联系。直观的形式包括实物、图画、幻灯直观,动作、表情直观。要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把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同事物建立起联系。对学生少见的事物更应该用图像直观加上语言直观等多种直观方法,让学生认识这类事物,建立起这类事物的表象。一年级课本每篇课文插图,很多字词都可以利用插图引出和教学,不仅“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如此,“课文”也是如此,如《鹅》文中的“鹅、曲项、白毛、绿水、红掌、清波”等词语都可以利用插图使学生把词义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第二引导学生把字词同有关知识、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对一个字、词的意思的理解程度,也是同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因此,在字词教学中,对一些信息量大的词和较难理解的词都应联系有关知识、生活经验理解词义。如第一册《我是中国人》中的“五星红旗”一词,在引导学生认识五星红旗的形状时,应适当讲清楚旗上符号的意义。这样,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一接触到“五星红旗”一词,就会把它同“党的领导、民族大团结”联系起来。

二、要严格进行理解句子意思的训练

理解句子是理解句群、甚至是理解段、篇的基础;理解简单句是理解复杂句子的基础。一年级应就理解简单句进行严格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一是要启发学生掌握理解句子意思的基本方法,二是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基本方法是抓主干理解句子意思,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一个句子一般包括两部分,开头部分讲的是“谁”或“什么”,接下去的部分讲的是“是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表达这两部分之间关系的只有三个基本句式,即“谁(什么)、是谁(什么)”、“谁(什么)怎么样”、“谁(什么)做什么”,按这三个句式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按一定的程序教学,一是先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二是在这基础上体会修饰语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丰富的意思。如第一册《秋天到了》中的“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先理解句子讲的是树叶掉下来,再抓住“一片片”这个词理解是很多树叶掉下来,从而知道是秋天到了。

三、要初步训练咬文嚼字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精选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优化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小学生而言,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时刻重视小学生各种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论人格上还是学习方法都要严格要求,从各个方面进行引导,点点滴滴不能放松。新课程改革倡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快乐地去学习,这是必要的。但是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仅仅需要正面引导,还需要带有一些强制性。教育心理学就此专门提到:“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现在小学语文教学有一种倾向,认为只要出现强制字眼,就应该遭到批判。这种倾向恰恰说明了现在改革存在一些盲区。

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没有完全被激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需要教师意志进行左右。教育以人为本,并不是处处顺从和迁就学生,在尊重学生和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教师也要有“强制”的意识,只要是切实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的都应该得到认可。

角色表演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小学生的表演欲望比较强,而且通过角色表演可以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在表演中把握住语言的节奏,使学生在表演中逐渐对课文产生感情。《牛郎织女》是一个千古传唱的神话爱情故事,像这样的故事光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美的。所以,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牛郎织女的故事,当然,学生也可以发挥想象,丰富故事内容。比如,当牛郎织女分别多年后,在鹊桥上相见后会说些什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情境模拟相关的对话。我相信用这样的方法,肯定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乐趣,使他们在以后的语文课上更有激情。

二、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

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关键看老师怎样进行开发。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差,大都依赖老师的课堂教学,这种灌输式教育,不能培养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因此,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就很重要。所谓“点”,就是要抓住学习的“重点”和“要点”;所谓“拨”,就是为学生解答疑难,排除学习障碍。它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适应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需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维,排除疑难,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逐步拥有知识迁移的能力,发展智力。

三、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全面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语文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应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下工夫,不能机械地讲解课文中的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有更深地体会。

在教《月光曲》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出心中的感受,读出音乐所蕴涵的深情。在导入时,播放了《月光曲》钢琴曲,使学生先对这首曲子有了最初的感受,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欲望,使学生迫切地想知道这首美妙的乐曲是怎样谱成的。在课堂中教师采用了师生角色的变换、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老师不再是“教”;而是“导”,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而是自主地“学”。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铺设台阶引导学生情感朗读:“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教师采用这样的文字激情引导:“盲姑娘怎么也想不到,在这偏僻的乡村竟能如愿以偿地听到如此精湛、如此纯熟的钢琴声,而且酷爱音乐的她猜想眼前这位演奏者很可能就是赫赫有名的贝多芬先生。因此,盲姑娘又惊又喜地说……”学生仿佛已经和盲姑娘融为一体,很激动地朗读课文,感受盲姑娘的激动和贝多芬由同情到遇知音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复杂的情感变化。这样,学生在教师的轻松引导、自己的深入朗读中,明白了《月光曲》的旋律实际就是贝多芬当时的情感变化过程,巧妙地突破了本文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四、审美教育的策略

语文是一门集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人文性等为一体的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揭示了五彩纷繁的美好世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提高审美观点,进一步促进全面的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训练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不断提高审美能力的过程。只有在教学中利用多种训练方法不断地调动学生情感,对他们进行美育渗透,才能收到最佳的美育效果。文章不是无情物。大部分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但教师如果只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进行一般的叙述,学生是不能很好的受到美的感染。老师可通过创设意境、表情范读、看图想象、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总之,在语文教材中有优美的词句,强烈感人的抒彩,丰富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意境。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觉美、理解美、领悟美、发现美,就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达到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目的。

五、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精选篇7

关键词:转变学习方式 更新观念 培养习惯

《语文课程新标准》要求语文课堂有意识地凸现"语文素养",把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加以融合,使学生拥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以及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要达到要求,就需转变教师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在本次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如何落实《课标》精神,有效地转变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呢?在实践中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转变学习方式,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

做为教师的我们,应确立新的教学观,正确认识到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在于知识的传授,分数的多少,而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新知,习得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只有更新了教学观念,才能更好地支配自身的教学行为。

二、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但是现在的孩子爱语文的好似并不多,因此在课堂上不愿意“说”,特别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就越严重,不愿用心地去读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优美的文章。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认为可以从教学语言、教学情感两方面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1)精心设计教学语言

阅读既要通过对课文的语言分析来学习语言,也要用教师对课文理解的语

言对学生进行语言教育。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力争使导言,结束语,小结都明晰、富有启发性。如,在教学《玩出了名堂》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言:“同学们,你们爱玩吗?”孩子们一听精神振奋,异口同声地回答:“爱”。我接着问:“会玩吗?其实玩也是很有学问的一件事。有一个人,他竟然玩出了一项伟大的发明,你们想知道他是谁,他发明了什么吗?”如此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带着饱满的情绪投入到了本节课的学习之中。课文学完后,照应导言,我又设计了如下的结束语:“孩子们,玩是一件快乐的事儿,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儿,就看你是不是一个有心人了,希望你们都做一个真正会玩儿的人,不但获得乐趣,更能有所收获。”我力争达到“课尽趣尚浓”的效果。

(2)引导学生体会情感

教学中,只有教师教课入“情”,学生读书才能入“境”。因此,在讲课时,教师应要求自己带着一种激情,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他们就能像我们一样投入情感,倾情阅读,去品味作者的心灵深处。例如,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时,在理解海鸥为老人送行这一部分时,我配上悲情的音乐,用心、用情去引读这一部分,很多孩子都被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那份情与爱所打动,流下了眼泪,在小练笔拓展部分,也将自己的感情抒发得很好,真的达到了入情入境。

总之,讲究教学艺术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

2.注意创造课堂气氛

在语文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或问题,如此学生才敢于大胆发言,自由争辩。例如在教学《矛和盾的集合》一课时,学生提出了很多幼稚的问题:在坦克里的人会看见外面吗?什么能把坦克炸掉等等,我都一一耐心地讲解而并非一顿训斥。如此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状态也良好!

教师让出讲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像内容浅显、文字朴实、贴近学生实际的课文,便可放心、放手地让学生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自主尝试探究中,体验成功,实现发展。如,《找骆驼》一课,教学时我采用从解题入手,尝试整体感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尝试研读,感悟人物品质;点明中心,升华情感的教学程序,精心设计每个环节,通过设问激疑、填空初知、巧导自学、合作交流、小组汇报、探究释疑的方法,优化动作,理想地完成学习目标。内容较深、不易理解的,我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必学习中获得发展,如,《孔子拜师》一课力现所蕴含人文精神,教学时我引入选择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入研读机制,培养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通过“划”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圈”出这一句中的关键词,“研读”领悟其特别含义,并创设情境进行导读,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小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说,好象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其实则不然。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一味的顺从和迁就学生,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我们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那才是“以人为本”最本质的含义。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预习、阅读、习作等习惯。

四、切实开展好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语文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还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各种各样,如教材课文的拓展阅读,召开故事会、朗诵会、辩论会、办手抄报、收集资料要闻等等。活动主题的确立基于学生的"内需",源于学生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精选篇8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构建自己认知的过程,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因此构建小学生自己的认知过程是学习的关键,应当注重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培养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互动式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创建和谐环境,激发学生互动

所谓互动教学就是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授课和学习之间能够有足够的互动和信息的交流沟通。能够让学生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内容的含义和意义,也让教师了解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哪里感到比较轻松、哪里觉得比较吃力,哪个知识点不够具体,哪部分内容需要重点讲解。

(一)教师应该放低姿态,尊重学生的发言

允许学生在教师讲课的时候举手打断,提出自己在听讲时候感觉不太明白的知识点,让教师重新具体的讲解,不要留在课下再花时间去找教师。学生讲不太明白的内容及时提出来,教师给予学生耐心的讲解,对学生存在的疑虑与难点进行重点引导、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学生自己听课时候最亲身的感受,教师也许觉得这个知识点很简单,也许学生并不这么认为,毕竟大人和孩子的思维程度和思维方法是不一样的。鼓励学生积极、大胆的发言,学生提出问题就为教师教课提供信息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改变教学方法,就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难点,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轻松课堂气氛,尊重学生感受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已经成为教学的主体部分,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跟邻近的同学交流信息和对教师讲课内容进评价。课堂不再是严肃的,整堂课都全神贯注、注意看、仔细听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教师也可以时不时的跟学生开玩笑,活跃课堂气氛。允许学生在课堂时间喝水、允许学生自由走动,上厕所等。为学生创设出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提升他们的互动情绪,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建立互动平台,引导学生互动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将语文作为集中活动进行解释和分析,建立在这一教学方法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我称之为再创造方法。”所以根据教育家的指导,教师应该在课堂之让小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平台。为学生提供能够学习、思考、再创造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能够发挥想象、大胆猜测、主动学习,形成互动氛围。

(一)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构建交流互动平台

教师根据学习水平等综合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成员5至7人。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之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一位导演和编剧,而是一位参与者,引发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学习。例如:在《翠鸟》一文中,第二段第一句话讲的是“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而在第二、三、四句分别讲的是翠鸟的头部、背部和腹部的羽毛颜色。教师在这时候就可以按照分组,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这一段文字的结构层次,在一段时间之后每一组出一位代表,发表小组讨论成果和得出结果的理由。最后在各组不同意见之中找出正确答案。如果各个小组之间得出的答案区别度很大,而且都能够拿出支持各自小组讨论结果成立的理由,那么这时候就需要进一步的辩论和分析。但是这时候就要换一种思维方式,不是继续找出支持自己结论的理由,而是找对方小组结论不成立的理由和证据。在第二轮辩论之后教师就要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不要一下子说出正确结果,要做的是将结果一步步引导出来,让学生领会结果得出的整个过程,并学习这个过程。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从模仿开始,渐渐地能够独自运用学到的方法得到正确的结果。小组学习能够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及全体成员智慧于一体,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存在感,开拓学生思维,达到交流学习的目的。这种形式的学习还可以让班级同学之间提升竞争力,增强团队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和团队荣誉感。

(二)转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语言是交流学习的工具,也是人类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学习语文不是让学生照着课本念课文,而是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思维活动。在这一点来说传统的课文教学就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为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转换教学方法与思维,以达到新的教学目的。

在《乌鸦喝水》一文教学中,乌鸦的整个思想活动就是整个课文内容。掌握了乌鸦思维过程就能够很好地学习这篇课文。新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将乌鸦内心活动过程表达出来,重点是思维转化过程和想出用石头提升水位办法的过程。新的教学方法不在以课程教材为主,而是注重学生表达内心活动的语言能力,将语文学习从纸面上带到学生的心里和嘴上,这一转变无疑将会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互动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堂时间很宝贵,不能够让学生思维过度开放,教师应该时刻抓紧学生的思维,围绕课堂讲课主题。思维过度散漫不仅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会让互动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失败,不能够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改革变化的成果。同时,教师在每次授课之前要精心准备,认真备课,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流畅,欢快,气氛和谐。否则教师在课堂之上不知道接下来干什么,学生的学习思维停滞,影响互动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精选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教师 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的角色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那么,怎样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享受学习的快乐呢?这就要求在课堂上要把握好教师的导。

一、注意情境的创设

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设问激疑引发学生思维,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教师在创设情景时,不仅要注重课本的知识,还要注意联系课本以外的知识。如《田忌赛马》一课,教师在让学生复述课文、比较田忌两次赛马的异同后,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你们认为齐威王、田忌、孙膑各是什么样的人?这时学生的思维像打开的闸门一样。有的认为齐威王是个骄傲的人,从课文中”洋洋自得”、“轻蔑”等词语中看出;有人马上反驳,说他从课外书中得知,齐威王是个善于纳谏的人。关于孙膑足智多谋的故事更多了,《围魏救赵》、《苦肉计》、《空城计》……特别是有人提出,孙膑教田忌赛马的计谋是他能胜齐威王的好办法,除此之外,别无他计。同学们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巩固了课本知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

另外,在创设情境时,还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如《匆匆》一课,我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你每天是怎样过的?你觉得你的生活充实吗?学生们陷入了沉思,有的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我学了这篇课文才觉得我的很多日子都白白地浪费了。我每天玩的时间比做事的时间多。”有的学生说“有时候我觉得时间过得太慢,现在想想,就是因为我的生活太空虚。”通过学生们自己的感受,他们认识到了时间的宝贵,从而要好好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

二、注意课堂中问题的设计

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难简适度,既要保证优生在课堂上不会因为太简单而没有学习兴趣,又要保证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会因为太难而茫然失措。所以课堂提问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最终才能达到“跳起来摘桃子”的理想境界。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句话“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比较隐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刻含义,可依序设计如下提问:①小女孩曾经幸福吗?为什么幸福呢?②她跟着奶奶走向新年的幸福中,这个幸福是指的什么?③这两个幸福的意义相同吗?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读课文可以知道,小女孩曾经是幸福的,因为奶奶活着的时候非常疼爱她。从课文中还可以看出,小女孩是在幻想、幸福与欢乐中死去的,所以她感到很幸福。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小女孩跟着奶奶到了另一个世界,她没有了生命,没有了思想,所以也没有了痛苦。第三个问题就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小女孩在有人疼爱的时候是幸福的,但当疼爱她的人死去后,她生活在贫富差别悬殊的资本主义社会,过着没有温暖,没有幸福的生活。在大年夜这个本应得到欢乐和幸福的日子里悲惨地死去,这就使幻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加深了人们对小女孩的同情。

再如《穷人》的第二段中有一句话:“没什么可抱怨的。”老师先问:“‘抱怨’是什么意思?”帮助学生弄清词义后,进一步设问:“桑娜为什么会感到没什么可抱怨呢?”这一问题开始触及实质,但还可以在课文中找出原句回答,体现不出学生思维的过程。于是再问:“桑娜如此辛苦;而得到的仅仅是‘孩子们都还健康’,她可以抱怨些什么?现在为什么不抱怨?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问题层层拓展,步步深入,由现象到本质,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总之,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心理发展规律以及语文课堂教学规律,而要坚决反对为图课堂热闹一问到底的形式主义的所谓“启发式”。只有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独立思考、自能读书的能力。

三、合理利用课件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精选篇10

【关键词】新教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新教改后对小学语文的发展有了一定意义的更新与拓展,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发展思路和方式上,因为教学改革的目标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上做出了调整,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所以在本文中作者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研究,提出了小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观点,与国内学者共同探索,在理论知识上奠定基础。

实践表明,教学涉及到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对象的差异、教师本身的素养等,决定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总是依靠单一的教学方法模式。比如,语文教材文体有别,结构各异,教法当然应该有所区别;再如,有的教师长于逻辑分析,有的教师长于形象思维,其自身素养及教学风格的差异,也决定了教法自然有所不同;又如,学生的心理活动、学习表现也时有新的发展变化,教法也必须要适应这种多变性的特点,根据需要适当地变换教法。在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勇于努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这与课程、教学手段的变革,以及教学理论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相适应。

一、新教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学概述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由劳动密集性产业向低碳绿色环保型产业的转型,在战略发展方向上更加注重对新时期人才的培养与开发,要求新时期提高人才的实用新型价值和创新性价值。新时期的教育改革要求我国小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人才的综合化素质与多元化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自主拓展能力与创新意识。语文课程作为一门接触我国文化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极富情感与个性的学科,对激发学生自主想象力与文学写作创新能力起到了引导作用。在《语文课程新标准》中对语文教学的一些特点和标准做出了要求,学习语文技能和拓展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新的目标。

二、新教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标准与方式改革后,面对国内小学教学与发展的近况,新教改后的方式提升了小学生学习的动力,实现了小学生学习的多样化与创新化发展。小学生的语文能力需要向着国际化标准靠拢,需要开展多元化的培养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与自主进取精神,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通过小学教学的改革与拓展,实现了小学教学的课改目标后的一个新型发展路线,帮助我国小学教学发展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缺点

1.教师素质较差,欠缺多元化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随着教学标准与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应的有所降低,尤其是在偏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培训体系和成长渠道,促进小学语文教师在素质和能力上的提高,这种不足性的表现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障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欠缺新型授课方式的探索,对多元化的语文能力培养与开发还是存在不足。

2.缺乏教学互动,让教学失去吸引力

小学语文教学关键的问题就是课文枯燥、乏味,引起学生的厌恶心理,造成小学语文发展的非均衡性表现。教学发展过程中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就限制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原因是教师没有思考如何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考虑到学生学习积极性转变的心理。学生会因为教师失去与学生互动的机会而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语文的吸引力就下降了。

3.语文课本设计枯燥、没有拓展性

小学语文课本的设计只是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没有提高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与思维的独立性,对待知识的学习只是单一的罗列出来应该学习的词汇与知识点。在根本上欠缺对知识的综合化理解与记忆,没有组织或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式题目,失去了拓展性。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缺点的改进方式

1.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开展多元化培训

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需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因为在每一次的教育改革中都需要不断的提高教学标准与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素质的方式必须通过正规的统一化的标准和要求来实现最终的发展。教师需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主动参与小学语文教师的系统化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要保证教师拥有语文多元化发展的基础性知识。提高教师自身能力与素质,保证教师的创新性思维与多元化教学方式相结合,达到统一化发展的目的。

2.提升课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加强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的互动能力,保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与教师进行沟通,从而转变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方式,实现互动式教学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自主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所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产生发散性思维。

3.改善小学语文课本,实现课本拓展性

小学语文课本需要更改课本构成模式,加强课程的实用性价值,提高课本的一些创新性。小学语文课程要在课堂教授中与课本的拓展性题目相结合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按照书本所学习文学资料开展讨论会、辩论会、组织主题班会、野游项目等,加强孩子们对大自然或所学习环境的认识,提高记忆力,实现课本的拓展能力,让小学语文课本的实用性达到最优化。

五、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已经从根本上加强了小学教学的管理模式与发展目标,从基础上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从能力上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提高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学还需要在不断的创新过程中寻求更优的发展路线,实现飞跃。

【参考文献】

[1]钱金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摭谈》.《小学教学参考》.2011年12月76-78页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精选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对于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针对小学学生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来进行教学课堂建设,教师则利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从小学的语文课程学习中掌握正确的阅读学习观念和阅读习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可以有效提升语文学习效率,培养阅读素养,在其他科目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同样有价值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建设来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阅读能力,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素质,这也是新课程教学改革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所要求的主要内容。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学生对于语文素材的阅读训练,通过有效的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阅读态度和阅读习惯,让学生学会由阅读引发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又不断培养阅读习惯,提高自身主动参与阅读以及学习的能力,为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接下来,笔者就来谈谈阅读教学的价值及培养策略。

一、阅读教学的教学价值

1.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基础内容,还应该让学生对语文教学的语言性有所了解,让学生明白语言的构成以及语文教学的价值。在教师教学课堂建设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进行课堂设计,让学生更加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应该面向学生展示更多的语文拓展知识,这也就需要建立有效的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学生掌握课外知识的途径大多离不开阅读,只有掌握有效的阅读习惯,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发展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通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培养出学生对文字性知识的信息掌握和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基础要求。2.提高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有非常重要的教学要求,就是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在小学阶段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教学中,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就是阅读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掌握基础语言组织技巧,在朗读过程中逐渐熟悉语言感情表达,这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之一。小学阶段的学生通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效率,培养正确的语文阅读习惯,还能在阅读教学中对语文课程的语言性有正确的理解,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和训练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策略

1.加强基础语文教学训练。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就必须针对学生的语文基础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语言文字技巧,对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文章意思来反向理解句子意思以及字词的意思,这样就可以通过日常的语文教学课程来加强基础语文教学训练。2.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单方面地关注学生的阅读效果而忽略了学生的阅读方式,这样的情况对于学生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应该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这样就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通过阅读训练来养成有效的学习思维和思考习惯,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需要的。3.提高课内外阅读结合程度。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重视语文教学素材中的阅读训练,还应该重视课外读物的阅读量。课外阅读的丰富程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学习起点,还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许多新的知识,涉及多个学科多个层面的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新课程教学改革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开放式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提高课内外阅读结合的教学方式正符合这样的要求。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价值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就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其价值已经得到了肯定,但其教学方式上还有很大程度的不足,需要教师通过不断实践来努力完善。

作者:陈乃霞 单位:山东省新泰市楼德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精选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兴趣 能力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具有不稳定、不成熟的特性。因此,对他们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较为艰巨的任务。教师不能像对初中生以及高中生那样采取严厉的教学方式对待小学生,那样只能收到相反的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多变的教学方式,改变以往死气沉沉、只是一味传授知识的课堂,可以通过游戏、表演、猜谜、讨论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教学给老人让座这一课时,在学生熟读了课文,领会课文大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课文进行表演,分派小组,由组员分别出演老人、学生、乘客及司机等。通过表演,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主旨,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通过表演中的对话,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技能,也可使学生树立尊老爱幼、懂礼貌、知谦让的道德观念,有助于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这种表演也大大增加了学生在众人面前表达的勇气,有效地减轻了学生怯场所带来的紧张感。可以说这种表演的教学方式从各个方面都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与单纯的书本教学相比,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语文中的一些开放性题目,这种小组讨论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间的友谊,有利于和谐进步班集体的形成;另外,这也有利于团体成员间的合作与协调,从而使学生树立团队团结的意识。这种趣味无穷的上课方法,益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了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开展语文竞赛,加强师生交流

教师可以以班级或者学校为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举行语文竞赛,如听写大赛、朗诵大赛、成语大赛等,以鼓动学生学习语文。通过听写大赛,可以检验学生对汉字及其读音的学习是否达到标准。对于学生这种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应该予以充分重视,毕竟汉字和发音是语文学习的根基,如果基础知识都无法保证完全正确,那么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将无法顺利进行。比如,朗诵比赛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汉字读音的基础上,得到对全篇课文的朗读训练。与读汉字相比较,朗诵除了要求学生对每个汉字都能够准确发音外,还要求学生根据全文的大意和主旨来确定朗读的感情基调,语气或者轻快、或者悲伤,这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朗读比赛是一项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竞赛。又如,成语大赛则考验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几人为一组进行成语接龙的游戏,看哪个小组能够接得多又快,或者可以考学生成语产生的由来等。通过成语比赛,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语文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文化的悠久历史,体会到我国文化的深厚,让他们以祖国为傲,并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着的文化传承任务的艰巨。

此外,教师也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扮演朋友的角色,认真倾听他们真实的想法,并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达出来,并给予他们意见和建议,做学生思想和行动上的导师,做他们生活中的朋友,这种平等的交往方式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①对于语文成绩进步的学生,教师应积极地鼓励他们;对于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应指点与帮助他们,为他们指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鼓励他们坚持不懈、不要放弃。教师可以让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去帮助语文较差的学生,这种方法不仅加强了学生本身对语文知识的深入理解,还有利于班级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氛围,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增强学生班级荣誉感,促进班集体的共同进步。

三、运用电子教学设备改进教学方式

近几年科技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社会中的各个方面似乎都与电子科技相联系,学校也不例外。如今学校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电子设备,如多媒体、投影仪、电子阅览室及语音室等。这些设备的引入无疑为学校教学方式的创新带来了便捷的条件。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新设备进行教学,将书本上的静态图片通过幻灯片、投影仪等形式变为动态画面,③这样势必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由于学生刚接触到文言文,所以他们理解起来可能会困难些,这时教师可以使用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先利用传统教学讲解让学生明白文言文中词语和句子与现代汉语的不同,再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将每句诗词的意思用图片体现出来,这样的图片再现方法可以让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并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因此,随着时代在进步,教师也应该按照时代的发展改造和创新教学方法,这些新兴的教学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是教育宗旨所提倡的。④小学生喜欢新奇事物,这些不同往常的教学方法一定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大脑快速发育时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应该把握住这一时期。对于语文的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及时纠正学生汉字发音、汉字字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还应该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改变在学生心中严肃的形象,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平日可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关系。总之,小学语文在教学方式上的改革是小学教育变革的一个良好开端,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和教训,有利于小学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这个追求创新理念的社会中,创新人才受到社会的欢迎。因此,在这种创新教学方式下培养出的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定会被社会和国家所重用的,有利于学生个人及社会的发展。

注释:

①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②李如约.谈电教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功能[J].北京,1995.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精选篇13

[关键词] 语文教学;体验式教学

一、语文体验式教学概说

体验是现代学习的新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格。而具体至语文体验教学则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研究语言材料的前提下,带领学生感悟、理解并应用语言。学生自主尝试,亲身从事各种试验提高活动,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要想开展体验式教学,首先,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观念,摆正个人在教学体系中的位置,将学生视檠习和掌握知识的主体,给予他们充足的尊重,即便学生出错亦应对其错误成因进行剖析,鼓励学生再次尝试;其次,改变师生地位与关系,两者应形成并保持良好的情感关系,教师要学会尊重并理解学生,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善于聆听并接受学生的看法。

二、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方法

(一)有感情朗读

“美读”即在理解阅读内容的同时,有感情、代入式地进行朗读;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思考问题,更好地听从并配合老师,共同构建优质课堂。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有感情朗读是让学生在进行自我感受之后通过个人语言进行表达。在进行感受时,主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就会处于兴奋的状态;在进行表达时,主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就会处于兴奋状态。通过感受和表达情感相互交替,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力,促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做到以情导知、知而生情、知情相融,从而促进学生体验生成并进一步丰富体验式教学。

(二)合理布置课外作业

布置课外作业的初衷与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以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夹竹桃》为例进行课外练习设计,教师布置三道作业题:一是抄写题,要求学生将文中的所有生字词(比如熏、簪等)抄写5遍,确保学生能够记住生字词;二是造句题,用“熏陶”和“……不……也不……但是……最……”分别造一个句子,掌握其含义和用法;三是写作题,要求学生通过观看实物或者图片的方式,利用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分别从外形、生长特点、功效等不同方面对夹竹桃进行描写,加强学生对夹竹桃的认识。

设计语文练习应注重语文词汇的应用,加强字词的学习与巩固,无论是课外练习还是课堂练习,都需要强化字词的读写。教师还需加强写作练习,锻炼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孩子在作业中体验和感知自身语文水平,明确个人不足,通过多种学习方法掌握知识,提高语文综合水平。

(三)构建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不强。学生通过形象思维进行辨识与学习,形象而直观的画面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思维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创设轻松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参与互动,加强语言训练,将语言知识进一步转化成个人用语,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以苏教版《上下五千年》课文为例,《上下五千年》是一幅全景式的历史画卷,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必读书目之一。教师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时,通过幻灯片的方式展示中国文化的斑斓、历史的多彩之后,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讲述自己所知道的历史故事,这不仅为学生表现自我提供了机会,还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重视师生互动的阅读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逐步喜欢充满趣味性的阅读方式,继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积极开展游戏活动

小学生受其年龄的限制,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心理发育不成熟,很难集中课堂注意力。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师应将教学内容和游戏进行结合,让孩子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技能。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九寨沟》,教师先介绍文章背景,文章使用写景性词汇,所用词汇非常优美,值得同学们学习与诵读。教师让学生按照作者描写的地方来对应描述景色特点,提出问题进行沟通与探讨,最后教师进行讲解,给出正确的答案。学习课文后,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大组,开展“你提问题我回答”的游戏活动,两组分别向对方小组提出关于《九寨沟》这篇课文的问题,每次回答正确的小组记1分,回答错误不计分,5分钟时间内得分较高的一组获胜。这种游戏式合作学习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为小组荣誉积极表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五)推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共同解决问题,教师设计若干问题,所设计的问题不仅要贴合教学内容,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强化同学们讨论意识进而提高思维深度与合作能力,使得“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真正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中不断提升自我。

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诚实与信任》,教师着重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合作讨论,使其充分意识到人与人相处之际,诚信和信任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文章懂得诚信做人、宽容待人,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提升。学生通读课文后,教师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第一,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第二,“我”留下的字条上有什么内容?第三,如果你是小红车(被撞车)的主人,看到字条会如何做?学生受课文描述的影响,思维出现了定式化倾向,特别是第三个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同学们一致表示会像小红车的主人那样,打电话给撞车人,表示自己的感谢,不予追究其任何责任,并表示人和人之间要多一点诚实与信任。面对这固定思维模式的答案,教师反问学生:“同学们,自己的车子受到他人碰撞,我们是否可以在要求他人正当赔偿的基础上表示感谢呢?”同学积极响应:“可以,这是我们的权利,我们可以要求赔偿,也可以要求不赔偿。”教师在总结提到,学生应学习主人公诚信待人、不逃避责任的优秀精神,亦应该学习红车主人的大度与宽容;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注重行使个人权利,给他人尊重的同时,温和待人,诚实守信。

参考文献

[1]肖海平,王存厚.小学语文体验教学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1):67-69.

[2]李彦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验学习[J].现代农村科技,2015,(03):62.

[3]魏连爱.试析农村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15.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精选篇14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8-0017-02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爱动,精力充沛,求知欲旺盛,富有好奇心;而语文学科涉猎内容广泛,知识、技能种类繁多。学生和学科两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多样式”,抓住了二者的契合点,就能较好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有效的教学体现在传授知识、交流情感、启迪智慧、塑造性格、培养习惯等多方面效果的达成,小学语文课堂是为学生成长奠基的重要阵地。小学语文教师需精心设计、深入研究各种教学方式。

一、感想式教学

什么是“感想式”教学?就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学生亲身感受,多让学生思考,用谈感想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知识传授的规律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感想式”教学,是符合认知规律的顺畅通道。

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起始课,可让学生先谈谈对课题和课文内容的想法,以找到教学的针对性和切入点。在学完一课后,再让学生到讲台上谈自己的感想,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拓展,又能兼顾不同水平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丰富和延伸语文课的内容。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发表独特见解,甚至提出和老师相左的意见;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谈自己的点滴收获,或复述学过的知识内容。如学习《成全一棵树》,学生谈感想,有的对“母亲”加以分析;有的对“孩子”加以分析,认为孩子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成全了她自己。通过“感想式”教学,不仅巩固深化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滋润了学生的心灵。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二、质疑式教学

质疑式教学是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统领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把教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这样的教学,首先不是教师交待课的重点和注意事项,而是让学生对课本内容提出问题。通过自由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如学习《穷人》一课,全班学生积极发表意见,提出了几十个问题,有思想内容方面的,有写作技巧方面的,还有的是细小的字词、标点方面的。学生一旦质疑,就进入了主动求知、积极思维的学习状态。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问、分析、讨论、争论、释疑,步步深入,口语训练和阅读教学达到了和谐统一。

三、讨论式教学

用讨论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关键是教师需在讨论的过程中,引领学生思考的方向,理顺学生思考的路子,把控讨论的重点,防止漫无边际的讨论,也要避免学生不知从何说起,造成冷场。

讨论式教学的有效开展,一般应掌握两类内容:一类是从简单知识介入讨论,打开局面,比如某些字、词、句的基础知识,这类知识可以采取学生互问互答形式进行。同时也要注意抓住关键,争取用较短的时间解决问题。例如学习《穷人》这课,有的学生提出了“自作自受”的“作”发什么音?课文中几处省略号的作用有什么不同?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并讲出自己的理由。

另一类是语文课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方面的重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互相交流,在步步深入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例如,学习《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一课,学生提出了“第二段为什么要写坐船的规矩”?为什么要有上下桥的规矩?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上下桥的规矩体现了水乡孩子的独有成长经历,懂得了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规矩。讨论式教学,使思、读、说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表演式教学

这种教学活动方式一般设计在学习了课文之后,进入深层理解和巩固提高阶段时进行的教学活动。表演式教学是对课文的再创作。其过程是:钻研理解课文――编写课文小话剧――进行表演。

表演式教学由于学生亲身参与性,因而课堂形式更具趣味性,但也有局限性,如只有具备人物、情节且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才适合编制成课本剧来表演。当然,课文内容是自然现象或动植物的也可以采用模拟方式表演。

表演式教学,有的是直接再现课文,例如《将相和》、《七个铜板》;有的是在保持课文中心和人物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性改编,如《跳水续》,表演不只是让学生演示一下课文内容,对课文阅读理解也有很好的促进。为了很好的改编和表演,学生对把握课本的中心内容,扮演人物、理解台词需进行合理想象、重新构思,对课文再创作都需要认真阅读原文。这种阅读行为,是在表演牵动下自觉主动进行的。所以阅读效果比平时阅读要高出好几倍。表演式教学不仅在教学形式上学生乐于参与,而且在综合性知识、技能的培养方面,学生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五、竞赛式教学

竞赛式语文教学是以认真阅读自学课文为前提,以课堂上抢答问题为主要教学活动,最后由教师点评课文内容和竞赛情况的教学方式。

实施竞赛式教学的关键在于:一是教师要依据课文内容编制好抢答题目;二是辅导学生参照题目阅读课文;三是要在竞赛时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参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