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范文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09-22 10:35:43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精选篇1

随着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已经从原有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信用也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然而,通过对我国企业的研究发现,很多企业缺乏信用机制,信用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怎样构建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就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从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入手,联系导致企业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提出建设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措施,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企业;信用风险分析;管理体系

前言信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发现,不少企业并不能做到这一点,很多企业也因缺乏诚信没有长久发展下去,之所以企业缺乏信用风险,主要在于企业不敢随意投资,银行也不敢轻易放贷,这样就导致了市场经济萎缩,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研究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信用风险,并联系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有效解决措施。

一、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分析

(一)运用管理中存在信用风险现阶段,很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都存在缺乏信用的情况,这样一来,就给企业发展带来较大风险。我国经济体制属于市场经济体制,拥有良好的信用不仅可以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还可以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然而,现实中很多企业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不仅无法兑现既定承诺,还影响了授信比例,企业规模也不会在这种情况下扩大。

(二)融资中存在信用风险企业要发展就离不开融资,而融资中也存在较高的信用风险,使得企业需要承担较大的融资风险。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在我国中小企业向银行进行信用贷款的难度要比大型企业高百倍左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种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认为中小型企业缺乏按时还款能力,信用风险过高;另一种原因是中小企业缺乏融资信用,容易发生不还贷的行为,这样一来银行也会蒙受较大损失。综合这两种因素,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存在较多困难。

(三)信用缺失导致坏账引发信用风险首先,信用管理人员缺失,无法很好妥善处理扩大销售规模与把控风险之间的关系。很多企业由于规模限制,并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也严重不足,加之企业管理者也不重视信用管理,也就为构建相应的信用管理机制,企业对客户的授信完全掌握在企业管理者手中。其次,缺乏必要的客户资信管理体系,不能准确辨别客户信用。由于缺乏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很多企业无法全面了解客户信用情况,很容易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再加上没有对客户真实信用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对客户的了解完全从表面开始,这样也会给企业发展带来风险。

二、导致企业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内部因素之所以我国很多企业都存在信用风险,其内部原因在于企业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风险意识较差。首先,企业现有经营战略缺乏合理性。对于企业来说,其发展与经营战略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受传统思想影响,我国很多企业在发展中依然践行过于重视销售,轻视控制的经营理念,也就是说只看重眼前利益,不能从长远角度看待问题,也没有完善的发展战略。如很多企业总是从企业当前经营情况评价自身,经常存在随意向客户放款的情况,并没有重视账款回收。其次,缺乏良好的信用风险意识,尽管现代企业的风险意识逐渐增强,但这种风险意识仅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上,所关注的也只是账面利润,并没有关注企业实际利润,然而,在企业账面利润中还包括坏账,如果无法回收就会减少企业净利润,但很多企业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样就导致企业流动资金较少,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提升。再者,财务管理与销售部门缺乏协调性。企业要发展就需要有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销售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然而,这两个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无法协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销售部门为完成既定销售任务,并没有调查客户的信用,而财务部门也不了解客户实际情况,只关心客户欠款数量,这样就导致企业需要面临一定的风险。最后,缺少信用管理机制。虽然很多企业都知道信用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很大,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并没有构建信用管理机制,使得企业容易发生拖欠账款或经营效率低下的情况,更没有组建相应的信用管理部门,由此也可以看出企业并不重视信用管理。

(二)企业外部因素使得企业不重视信用风险管理的因素中,还与企业外部有一定关系,也就是经济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尽管我国已经从计划经济走出来,但计划经济给人们所带来的影响并没有消除,很多人依然缺乏信用意识,这样一来就阻碍了社会信用经济环境的建立。同时,合作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存在不对称性,也是导致信用风险出现的主要因素。

三、企业做好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构建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要构建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就要做到自上而下,从企业发展战略出发,联系企业实际情况与国家政策完成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在这一体系中不仅要涵盖领导管理,还要重视执行与监督,加强各个阶段的信用风险建设,强化各部门职能,注重科学性、规范性的体现,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将市场竞争机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并联系国家信用体系及时调整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做到与国家发展相一致。

(二)以贸易业务为导向,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为做好管理工作,降低企业信用风险,还要将企业贸易业务作为基本导向,做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评价,以此构建完全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在与其他企业或个人建立合作关系以前,要全面了解对方情况,不仅要涉及财力,还要重视企业信用,如果信用较差应谨慎合作,通过多种渠道获得企业真实信息,为保证信息真实,企业还可以与中介机构建立联系,通过中介机构了解合作对方实际情况。同时,企业还要构建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注意搜集各个企业的信用情况,并按照信用程度的不同构建不同的档案,且要将企业信用情况传播出去,让更多企业做好信用风险管理,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最重要的就是构建授信管理机制,对于经过评价以后获得高评价的企业,应尽量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在授信阶段一定要做到科学严谨,确定审批流程,掌握企业真实经营情况,降低企业信用风险。

(三)联系实际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信息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面对这一现实就要构建完善的信息机制,企业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发挥信息化网络传播优势,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紧随国家建设步伐,不仅要了解企业发展情况,还要了解企业管理者的个人情况,这也是减少风险的有效措施。最后,企业信用系统要注意公开,让更多的人能够使用,以便将损失降到最低。

(四)打造高素质信用风险管理队伍要构建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就要吸引各种类型的人才,不仅要有资金管理人才,还要有审计人才,在岗位设置上也要做到方方面面,以便为打造高素质信用风险管理队伍奠定基础。同时,还要通过培训等方式实时更新管理理念,让其具有更为先进的管理方式,真正为促进企业发展奠定基础。并主动吸收与解决其他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区分多种信用风险,增强信用风险管理队伍的责任意识与合作意识,主动承担起应有责任。此外,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也要加强,尤其是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的联系一定要紧密,减少信用风险的存在,经常组织信用风险评估活动,全面了解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作为企业管理者还要经常在企业会议上强调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构建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将其融入到企业文化中,让企业所有员工认识到信用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共同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与环境,提高员工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四、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我国很多企业都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而信用就成为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企业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联系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发展,减少不良影响。本文联系实际情况,找出导致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从四方面提出了建设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措施,认为只有树立信用意识,构建信用管理体系,强化制定建设,防范风险发生,才能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远亮,高书丽.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小企业信用风险识别——基于北京地区信贷数据的实证研究[J].新金融,2013,01:45-49.

[2]石琳.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23:110-111.

[3]刘颖.网络环境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19:76,93.

[4]潘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机制缺陷及矫正[M].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01:52-61.

[5]宋晓薇.中小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4,02:62-64.

[6]张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J].商,2015,45:180-181.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精选篇2

关键词:信用风险;煤炭企业;客户资信;授信管理

信用风险是交易一方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交收责任而造成的风险。在当前“信用危机”等不良市场环境下,随着煤炭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煤炭企业面临价格混乱、信用控制不严格、应收账款管理松散、绩效考核不合理,甚至产生大量的呆账、坏账,销售利润被大量侵蚀等现象,这一切源于企业缺乏规范的信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因此加强对客户信用风险的控制管理,改变风险管理控制滞后,对增加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加快资金周转、降低经营风险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信用风险的成因分析

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体制的落后,是造成信用风险损失的根本性原因。

(一)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

在目前销售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上,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比如缺乏客户资信方面的资料;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做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中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账款回收上缺少专业化的方法。例如,有的企业单纯用销售提成的方法激励业务人员拉到大量订单,而后寄希望于一些缺少专业技能的人员去收账,结果是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累积越来越多,呆坏账比例逐步增加。目前许多企业解决拖欠问题多采取“事后”控制的方法,即只有在账款被拖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催收,结果出现了“前清后欠”的现象,使企业顾此失彼,包袱越背越重。

(二)客户信用管理问题突出

“企业最大的、最长远的财富是客户,然而企业最大的风险也来自客户”。客户作为企业重要的业务资源,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许多企业由于客户信息收集和管理方式的落后以及市场环境的限制,造成企业普遍缺乏足够的客户信息或占有过多虚假的客户信息。这种企业和客户信息的不对称性造成了交易双方的不平等,过高的信息风险和客户信用风险导致了交易风险损失。

(三)赊销风险管理不科学

在现代市场环境下,信用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类交易结算当中。在许多行业中,赊销已经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趋势。然而,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在赊销业务管理中仍沿用传统销售管理方式,赊销业务授权不合理,对赊销总量上缺少计划和控制;在具体业务受理和审批手续上不合理,缺少统一的信用政策和科学的授信管理制度,因而缺少有效的风险控制。另外,对于应收账款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应收账款是影响净利润和现金流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信用方式的普遍应用,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的瓶颈。我国企业普遍缺少对应收账款合理比重的有效控制。同时,如何控制应收账款的账龄和逾期应收账款的发生率,也是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目前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重点在事后管理,即对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所使用的手段无外乎是财务记录和欠款催收。这种将管理重点放在事后的做法具有明显的弊病。企业对逾期应收账款产生的源头缺少有效的控制,前清后欠,在应收账款管理上疲于奔命,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四)基本风险管理职能缺失

国内一些企业领导者还没有认识到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在观念上不重视客户的信用管理,认识上的不足,管理的不到位,造成了企业风险控制职能的缺失,在我国企业现在的管理职能中,信用风险中的重要一项应收账款的管理基本上是由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两个不同的部门承担。然而这两个部门由于管理目标、职能、利益和对市场反应上的差异,都不可能较好地承担起企业信用管理和应收账款的职能。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常常出现职责分工不清、相互推诿,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管理真空等种种问题。可见对企业构成严重威胁的风险,并不一定是每个具体业务决策部门或岗位认识到的风险。另外,一些重要部门或岗位形成的决策风险,并不能由其自身完全得到控制。

(五)缺乏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

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信用管理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相互交叉,缺一不可。这就要求信用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信用管理、信息、财务、管理、法律、统计、计划、审计、生产、营销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较为丰富的工作经历。目前,我国教育系统还缺乏信用管理专业,专业研究人员很少,需求和供给缺口极大。企业在选拔任用信用管理的员工时,缺乏科学、严格的标准,大量缺乏专业知识的人员被配置到了信用管理工作岗位上,致使信用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信用风险管理工作难以切实有效的开展。

二、煤炭企业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探讨

基于对上述企业信用风险成因的分析,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必须从风险业务的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完善、业务流程和操作方法等方面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当前,煤炭企业要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至少需要进行3个方面的管理改革。

(一)完善组织体系,明确风险权限

在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中,内部信用管理的组织形式及其权责分配关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的企业在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设置上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及信用管理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企业最高管理决策层缺少对信用决策业务的领导和控制;信用管理职能划分不清,大多是支离破碎地分布在销售和财务部门,其结果往往是只重权力不重职能;部门内部管理目标、职责和权力不配套,而且部门间在信用管理上缺少协调和沟通;缺少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和专业化分工。

针对上述管理现状及未来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煤炭企业应该加强、完善以下工作。

1、建立一个在总经理或董事会直接领导下的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从而有效地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同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防止任何部门或各层管理人员盲目决策所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

2、将信用管理的各项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重新进行合理的分工,销售部门、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等各业务部门各自承担不同的信用管理工作,必须按照不同的管理目标和特点进行科学的设计。例如,在传统上销售人员垄断客户信息的问题,必须通过各部门间在信息收集上的密切合作以及信用部门集中统一的管理加以解决。

3、对企业已成立的追账机构(如清欠办)应划归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统一领导,更加专业化地开展工作。

企业首先应当根据自己管理和业务的特点,在公司内部建立起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科学管理框架,改变不合理的管理授权关系,建立起一个科学的信用管理组织体系,分清管理权责。现代企业管理实践表明,信用管理应作为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职能,独立地、专业化地发挥作用。企业一定要建立健全内部信用风险管理职能和制度。并且要特别注重信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信用政策是企业开展信用销售业务的基本管理措施,应当从政策的目标、制订原则、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设计。一个合适的信用政策将有效地支持企业营销策略的实施和风险控制方案的执行。

(二)改善客户资信管理方式

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同时也是风险的最大来源。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失部分地与客户资信的管理方式落后有关。在业务承包制或销售提成方式下,客户资源通常垄断在个别业务人员手中,公司难以对客户的真实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这种信息和权力的不对称通常是产生决策风险的直接原因。因此,企业需要采取更为专业有效的方法,统一管理和优化客户资源。建立有效的客户资信搜集渠道和管理方式,以获得真实、全面的客户资信并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是企业掌握客户资源、减少决策失误的先决条件。强化资信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交易之前对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调查和风险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在规范的管理制度下进行。企业需要在5个方面强化客户资信管理:客户信用信息的搜集;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客户信用分析管理;客户资信评级管理;客户群的经常性监督与检查。尤其是要对客户资信信息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较大地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水平。实行专业化的客户资信评估,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客户的资信能力和风险是企业有效地进行客户开发、营销策略制订和销售业务决策的保障。企业通过采用成熟的客户资信管理办法,对客户的交易价值、偿付能力、信用风险做出全面的分析判断其中包括:采用标准化的客户信息数据库管理方式、实行规范的客户交易关系准则和标准、客户综合评价和优选模型的应用等。因此,加强对客户资源的科学、规范管理,对于改进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客户信用实行专业化的评估,将大大地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水平。

(三)强化赊销信用风险管理

赊销是企业的一项经常性业务,然而如果业务管理机制设计不合理,则将会给企业带来过多的管理成本支出和风险损失。赊销业务最大的风险就是应收账款的回收。应收账款表面上是一个财务问题,实际上涉及企业的经营战略、销售管理方式、资金管理、债权管理、客户管理等许多关键领域,因此必须系统地加以解决。关于应收账款管理,许多企业已制订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往往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于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至少应考虑以下因素:应收账款的总量控制,涉及应收账款的预算与报告制度;赊销管理程序和规范的建立;建立以账龄控制为核心的账款回收监控体系;应当建立由专职人员负责债权管理体系,强化对长期拖欠款的催收和处理。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永恒主体,持续改进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灵魂。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企业自上而下的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和努力,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构建科学完善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才能确保企业的长期、快速、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洪玫.国有企业信用风险控制和防范对策研究[D].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论文集(2007),2007.

2、柳絮.企业商业信用管理方法与策略研究[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

3、张云起.营销风险预警与防范[M].商务印书馆,2001.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精选篇3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敞口;授信

1体系总体目标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提供工程建造服务、提供劳务服务等业务,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伴随着企业赊销行为而形成的一项债权。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是指因客户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支付款项责任而造成的风险,本质上是一种损失的可能性。具体体现为资金周转风险和坏账风险。资金周转风险是指由于客户不能按时足额偿付货款或者拒绝付款,导致企业的资金不能按时回笼,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风险。坏账风险是指由于客户拒绝付款或无力还款,而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风险。逾期应收账款和坏账对企业造成的实际损失大于其账面金额,还会拖慢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增加融资成本,减少利润,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1]。据资料显示:我国小型企业应收款平均回款期为90天左右,坏账发生率平均是5%~10%,而作为西方商业信用发达的国家应收账款的回收期仅为7天,坏账发生率仅为0.25%~0.5%。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应收款管理存在巨大问题,信用管理不完善[2]。为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建立债权保障措施和预警机制,年底将应收账款控制在3000万以内。在某企业实施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工作。

2实施过程

2.1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为防范风险、规范生产和销售运营方式、有效监管企业运行情况,结合目前实际经营情况,2017年7月开始组织筹备,8月正式成立了风险管理领导小组,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下设风险管理工作组,明确了组成成员、职责及风险管理职能机构。企业管理部负责风险管理日常工作,明确风险管理人员和职责。

2.2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建立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公司的管理基础薄弱,为抓住重点解决主要问题,按照集团公司的管理模式,在集团公司整体规划、集中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制定了《信用风险管理办法》、《产成品发货管理试行规定》、《应收预付账款管理暂行规定》、《客户和供应商债权保障管理暂行规定》,完善业务合同和非业务合同审批、发货流程。(2)建立起多职能部门协同共管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作为是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议事和决策机构,负责把握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确定信用风险资产分配、组合,并审议各项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评估模型、评级标准等重大事项。企业管理部作为信用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在集团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相关制度的指导下,制定本企业发展需求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负责客户、供应商的年度信用评估,对客户、供应商信用信息进行统一收集管理;对所有授信客户、供应商使用模型进行信用评估;根据业务部门提出的授信申请,复核客户、供应商信用评估结果和信用等级,依据额度测算规则,提出测算额度、建议额度与账期天数;组织编制年度信用预算,建立和维护客户、供应商信用档案;负责监管公司发货等工作,实现并完善“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处理”全流程的信用风险管理职能。根据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要求,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管理职责和流程中涉及信用风险部分的管理工作。(3)制定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中台机制,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过程管控。公司的管理基础薄弱,为抓住重点解决主要问题,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信用风险管理办法》、《产成品发货管理试行规定》、《应收预付账款管理暂行规定》、《债权保障管理暂行规定》,完善业务合同和非业务合同审批、发货流程。由于公司产品品种规格型号多、客户较多、生产周期长、交货期长、发货频繁等特点,为确保业务不受影响,又能有效的防范风险,建立业务中台管理,通过业务合同和发货审批对合同签订和发货进行控制。发货必须由财务审计部、企业管理部对客户的合同签订、授信额度、应收账款及逾期情况等审核后,仓库见审批后的发货通知单发货。严格以销定产,按合同进行发货,严格执行集团公司要求,禁止无授信发货、超授信发货、逾期发货、无合同发货、发货量与合同不符等情况。(4)建立信用信息搜集与管理、信用评级与授信的事前防范管理流程。依据公司《信用风险管理办法》,明确了企业管理部、财务审计部、业务部门的职责,对信用信息采集和管理、信用风险预警、信用风险评估、授信申请审批及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进行规定。通过内部和外部信用信息逐步完善客户供应商信用信息,把信用信息分为定性信息、定量信息和交易信息三大类,加强客户信用信息收集与管理。结合公司客户类型,制定了国内客户信用评估模型,将客户分为A、B、C、D四级。根据客户往年的合作金额、回款情况、产品类型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对客户进行分类,分为战略性客户、优质客户、潜力客户和一般客户。通过对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分等级管理,将信用政策细化落实到每个客户,逐步实现对客户和供应商的差异化、精细化管理。严控授信总额,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在集团公司的年度授信额度的基础上,梳理出确实需要临时授信额度,核减不需年度授信额度客户的额度,在集团下发的额度内进行调剂,并向集团公司备案。经过梳理,核减了17家客户的授信额度191万;临时授信客户12户,授信额度1027万元;2017年公司共对58家客户授信3112万年度授信。9月后公司共审批五家客户的17笔临时授信,共计108.55万元。共有39家授信客户通过信用交易产生2394.02万元应收账款,占总授信的80.63%。加大债权保障措施的宣传和实施。通过业务员对客户的解释和介绍,对授信额度较大,注册资本少的客户,希望客户尽量通过提供债务保障措施的方式取得授信额度,减小公司信用风险。(5)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事中监控。除了从赊销交易中的资金和货物流转进行严格控制外,建立了风险预警机制。根据集团公司风险预警机制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把合同签订、发货情况、客户和供应商信用敞口、应收/预付账款逾期敞口及期限列入预警指标,将所有产生应收款与预付款的客户和供应商都列为监控对象,并特别关注通过特例信用额度审核流程交易的业务和曾经发生过合同违约的客户和供应商,通过风险预警对客户和供应商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做到信用风险“早发现,早处理”。(6)建立应收账款应收/预付款例会机制,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积极进行事后处理。制定了《应收预付账款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业务部门(销售、采购、物资部门)、企业管理部、财务审计部、主管法律事务部的职责。建立了应收账款例会机制和报告体系。企业管理部负责人在每月月初定期召集应收/预付账款例会,对上月销售、上月应收款与预付款情况、逾期账款与坏账情况,新增逾期应收账款占比、客户/供应商结构情况、客户/供应商信息收集、账务处理规范性、对账工作和企业管理部的配合等信用风险管理基础工作方面的总体评价等工作进行汇报。除按月召开应收/预付账款会议以外,还按每季度召开季度应收/预付账款工作例会,向公司领导汇报相关工作成果,及上报需由公司领导决策的疑难问题。根据每月的应收预付账款例会按月撰写应收预付账款综合分析报告,每季度撰写季度分析报告。加强对账、催收工作,确保债权清晰,加大力度催收逾期应收账款,对于超出合同回款期限的逾期货款,严格按照“四定”、“四督办”、“三不放过”的原则,落实责任,切实催收,催收应收账款落实到具体业务人员,制定回款计划,明确责任,将应收账款的回款情况列入考核中。根据客户往年的合作金额、回款情况、产品类型及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对客户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应收账款催收措施。战略客户和优质客户逐步收回应收账款,在9月底将应收账款敞口控制在授信额度内;其他客户在8月底收回应收账款。通过发出集团和公司催款函的方式对逾期客户进行催收,发出逾期一年以上客户77家,总金额838.53万元。对逾期应收账款的客户进行了梳理,目前根据客户情况及可收回的可能性分析,已经请律师对4家客户进行催款。截止12月31日,公司的应收账款信用敞口2474.06万元。

2.3整改销售模式,通过中台加强过程管控,实现“四流”合一

通过建立合同签订、发货等中台监控体系,每月财务审计部、市场营销部、企业管理部、仓库进行四方对账,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实现货物、现金、合同可追溯。严禁合同签订单位和开票单位不一致、发货单位与开票单位不一致、货款回笼与合同签订单位不一致等情况。梳理财务和销售账目,财务和市场营销部门进行逐一对账,将往年不清楚的账目向客户发送对账函等进行对账和处理,清理了带拖斗客户10家,清除拖斗109家。通过梳理客户、规范合同签订和发货流程,实现了现金流、货物流、票据流、合同签订一致。

2.4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及审批流程,规范合同管理

根据集团公司合同管理规定和内控管理要求,对业务合同和非业务合同的审批流程进行了完善,设定了业务合同审批权限,即合同金额300万以内的总经理审批、300万以上的上总经理办公会、2000万以上的报集团公司审批。业务合同对外签订之前必须经过生产安环部、财务审计部、风险管理部审核后提交法务副总监、财务总监(分管风险管理)、分管销售副总、总经理审批。制定了销售合同标准合同文本。根据业务形式、客户回款、发货方式的不同,共拟定了5个版本。

2.5建立经销商选聘和准入机制,明确经销商权利和义务,做到有章可循

2017年8月至10月,对公司客户资信、客户分类、合同执行情况、应收预付账款、带拖客户进行了全面梳理。将现有交易客户分为战略客户、重点客户、潜力客户、一般客户四大类,系统整理客户情况,针对不同类别客户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明确客户的权利和义务,真正体现让低风险、优质客户为公司创造更大利润,严控高风险、差信用客户,提高公司风险防范能力。12月,根据2017年的销售情况,结合2018年公司的经营计划,经过反复测算,对2018年经销商奖励机制进行了调整,一是明确奖励范围,即特定低附加值产品不纳入奖励范围;二是调整奖励方式:所有产品的销售奖励只设定一种奖励方式,取消现金折扣奖励和特定产品的综合奖励。产品销售奖励实行超额累进的阶段奖励形式。奖励以销售折扣的方式进行兑现。设立享受奖励的基本条件,达到条件的经销商才享有销售奖励。三是降低销售奖励返点。四是通过调整经销商的奖励方式,调整经销商结构。2.6全面梳理客户和供应商,保持科学合理的客户比例,清理历史遗留的睡眠客户,保留优质客户和供应商。已完成客户梳理工作,梳理客户为战略客户、重点客户、潜力客户、一般客户,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规范三流,总体开票客户151家,已经平账客户37家,待处理客户114家,不再增加新开票单位,89家客户逐月减少。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精选篇4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体系;效果

一、建立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农村信用社强化风险管理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主要是来源于公众存款,涉及千家万户,若发生风险将会引发社会的不安定。农村信用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成为农村金融行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但其要健康、稳健发展还需进一步强化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二)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现状需要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我国农村金融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的瓶颈之一,而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就是农村信用社,它的问题产生绝大部分与各种各类风险的发生密切相关。基于我国农村目前主要具有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抵御自然灾害和抗市场风险能力差的特点,所以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外部风险远远高于其他商业银行。另外信用社自身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信贷资产质量比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严重影响农村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需要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帮助农村信用社早日摆脱困境,实现稳步健康发展。

(三)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的需要

要开发金融市场,建立规范化、名副其实的农村信用社,就必须正视我国农村现实,根据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功能和机构布局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从国际经验可以看到,许多发达国家就是借助合作金融实现互助解决经济问题。在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着的现实是:农村信用社重组,改造,有些地区甚至出现撤并;地下钱庄和民间借贷也日益活跃;商业银行也在进行机构网点收缩、战略转向。因此需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农村信用社合作组织,就必须对现有的农村信用社进行合理的改造,逐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二、制约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效果因素分析

(一)制约农村信用社管理效果内部因素分析

1、体制性和管理因素。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起系统的会计、财务、信贷、人事、工资、奖惩、考核等一系列相应的规章制度,造成的操作风险和人员违规风险。所有权主体现实缺位、权力约束机制无法保障、民主管理不到位、激励不兼容和信息双向传播不对称等矛盾依然。内部控制乏力,管理落后是造成农村信用社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当前,虽然用理事会、社员大会、监事会代替了党组会、职代会、主任办公会,但其作用发挥还需要长期的磨合。法人治理结构制衡机制的不完善或缺位关乎内部管理体系的科学合理和有序运作。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存在较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对法人代表缺乏有效合理的监督和约束,农村信用社主任权力过大,存在着的行为;责任分离制度不明确,导致责任不清;信贷管理混乱,信贷质量差。由于缺乏多层次、立体化的监控防线,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存在很大的风险。

2、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中的股权设置的局限性。从现有的制度安排和已经实现增资扩股的地区的操作而言,现有股权设置的制度安排是排斥小股东的。根据银监会《关于规范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的若干意见》及其他一些相关规定和安排,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及农村合作银行的股权结构设置安排的起点相对较高,这对于中等收入及以下收入的农户非常不利。

3、人才因素。农村信用社人才方面的问题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农村信用社先天的制约因素,如信用社地处信息闭塞、科技文化落后的农村地区,工作环境相对比较艰苦,其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不大。另外由于农村信用社的特殊性质,计划经济时期员工的进入渠道不宽,大部分为原来中国农业银行或信用社的家属子女,鲜有正规大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信用社。目前,经济处于转轨时期,出现了“双向选择”引进人才,但由于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差、工资福利水平低而难以招聘到业务发展所需人才。

4、技术因素信用社的电子化建设相对于其他商业银行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去年末,我省农村信用社才开通了电话银行服务,向客户提供除现金以外的各种银行服务,而电话银行服务在其他各商业银行早就相继开通了。技术方面的欠缺还表现在信用社网点的设置以及还不能够提供ATM自动取款机24小时的服务。

(二)制约管理效果外部因素分析

1、国家制度的变迁因素。虽然最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但是却在实施过程中经常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表现在:一是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各种金融税收没有和商业银行进行区别对待,没有得到政策中规定的“在财政税务上给予便利和优惠助”和“减免所得税,降低营业税收”的优惠措施,从而加大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难度。二是监管部门现采用商业银行现行法规来约束限制其业务活动,没有结合农村现实,金融业经营困难。

2、农村借款人信用意识淡薄,易出现逆向选择。农村还缺乏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农户们的信用观念也比较淡漠,在加上农村的信用道德评价和约束机制不健全,使得贷款信用度低,还贷意识差,造成随意违约,恶意贷款不归还信用社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贷款抵押、保证流于形式,抵押物的变现受到当前拍卖市场的限制,很难达到抵押目的,抵押行为的法律手续不完备,如抵押物登记、公证、所有权的转移,留置等在操作中漏洞较多,给执行带来诸多困难。

3、外部监管及行政干预因素。外部监管不力,监管理念的僵化和监管目标的偏移,监管当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农村信用社与农行脱钩后就由监管当局托管,即监管当局既是农村信用社的监管者,也是农村信用社的具体管理者,在这种双重的身份下,监管当局为了自身的利益,很难对农村信用社正确适当地监管。

三、建设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路径

(一)建立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农村信用社要彻底改变漠视和淡化风险的意识和行为,增强职工的风险意识,实行市场化运行机制,真正做到优胜劣汰,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舆论监督、宣传等手段,同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的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以及考核评价制度。广泛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制度,着力培养企业和个人信用观念。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可以利用客户资信监测网络与传播系统、建立定期向社会公布黑名单客户制度、建立对不良客户的监管和约束机制、建立金融安全协调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着手。充分利用社会监测、资信监测的传播系统,真正掌握客户信息,对客户进行筛选,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二)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及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从农村实际出发,对经济相对落后、资本充足率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农村信用社成立统一的法人,要改造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建立“三会”的权力制衡和约束机制,即形成董事会对重大事务进行决策,管理层在相应的授权范围内进行经营管理,监事会、股东代表大会对其形成监督的制衡机制,保证和明确各机构的职责。建立责任落实制度,对在管理、操作、监督上因制度不规范、执行不力的要层层追究责任。要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加强民主管理就是要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信用社各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对各项业务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对已经或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监控,对违规业务操作提出处罚建议等,及时消灭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隐患和漏洞。

(三)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的重构

现代社会的竞争体现在资源的竞争,谁掌握了资源谁就在竞争处于优势。资源是由人发挥其作用,只有合理配置才能让资源得到优化和合理利用,所以说人是竞争力之本。信用社应该着力开发好职工的能力,将其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用处。开发人才就应先做到以人为本的观念,体现在对职工的尊重和信任。要健全“以人为本”的员工内在自主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员工个性要求和发展,建立以人为核心的“人本管理”,建立员工的价值体系和企业精神,更多考虑员工长远发展。信用社除了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还需对人力资源配置方式进行重构。依法建立以合同为核心的用工制度,全面评价人才,全面推行聘任制度,为调整和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奠定制度基础。

(四)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将更加强调定量分析,通过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这使得风险管理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数理化、定量化的特征,并最终走向定量分析。要建立现代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就应该重视起定量分析,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这样才能体现风险管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研究出较易操作的量化分析模型,对信用社影响较大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作为管理重点,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地引进和培养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指导、组织和推动信用社的风险管理工作,使得风险管理理念、方法、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五)建立严格贷款审批制度,有效防范风险

1、构建信贷管理制度体系。农村信用社要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可以科学地揭示和计量风险,揭示贷款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异,全面准确地反映农村信用社的整体风险情况,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信贷管理过程的管理制度,即对贷款风险的识别、计量和监测,实施科学的风险预警和风险提示机制;建立信用评级、授信、项目评估、贷款担保、贷款期限、贷款定价、责任追究等基础信贷制度和客户相关管理制度。这不仅有助于解决其潜在的历史遗留问题,防范风险,而且还可以促使农村信用社转变经营理念,转换经营机制,提高抗风险能力。

2、严格信贷监测、检查和责任追究。对于单户大额贷款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进行动态监测,坚持定期检查,提高大额贷款检查频度,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明细的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对贷款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贷款管理尽职要求,加大查处力度,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有效防范大额贷款风险。

3、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信贷人员整体素质。信贷管理要把信贷目标管理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相结合,注重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信贷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信贷人员明确自己岗位所需的素质和能力、职责、目标、业绩等要求,并建立量化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全面推行客户经理制度,客户经理的收入与提升与营销业绩紧密相关,增强员工工作的自觉主动性,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盛勇炜.城市性还是农村性:农村信用社的运行特征和改革的理性选择[J].金融研究,2001(5).

2、王书生.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体系的问题与思考[J].时代经贸,2007(5).

3、夏红芳.当前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及防范对策[J].江苏农村经济,2007(3).

4、杜晓山.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及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关问题[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4(5).

5、符习安.对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7).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精选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构建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违约事件,严重阻碍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虽然兴起时间不长,其现在指示初具规模,但是其涉及领域较多,覆盖面广,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其信用风险会不断放大。互联网金融市场一旦爆发大规模的违约情况,整个金融市场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构建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可以最大限度的确保金融市场的安全。

一、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的信用风险管理不足

(一)互联网金融市场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针对金融市场制定的法律法规都是针对传统的金融市场的,目前还未出台针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与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无法对金融市场进行相应的监督。P2P贷款、微信支付等全新的金融业务没有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一旦出现纠纷很难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目前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市场管理中,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基金理财和保险分别央行、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开监管,尚未形成统一的监督管理体系。

(二)互联网金融交易监督制度不完善

互联网金融的一切交易过程都是在网络中进行,这种信息不对称将加大金融交易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缺乏对参与主体识别、信用记录等评估的考核和监督,参与主体的信用风险进一步加大。对于第三方支付和P2P网贷平台等的风险缺乏有效的监督是金融市场违约事件高发的主要原因。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基础,其交易过程虽然没有离开银行的服务,但是其确确实实进行了资金结算,资金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处往往会滞留一定的时间,这无形中加大了交易资金的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中的资金较为复杂,缺乏明确的资金流向,极易出现资金随意转移。

(三)缺乏应对互联网金融市场意外事件的预设方案

互联网金融所面对的是开放的互联网环境,其通讯和监督制度不健全,容易受到各种黑客的恶意攻击。同时,互联网金融缺乏健全的身份验证和识别、信息加密体系,因此其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一旦互联网金融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受到黑客的恶意攻击,金融市场中各种客户的信息极易泄露,各项交易记录也会丢失。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中所应用的软件基本都是进口的,严重缺乏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金融设备,交易数据等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

互联网金融想要提升其可信度,就要对参与主体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约束,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完善准入机制。制定互联网金融交易法规,加强对交易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对交易过程和滞留资金进行实时监控。对互联网金融犯罪进行立法,严厉打击互联网金融诈骗。对互联网金融的参与主体进行分开监督,统一管理的制度。传统的金融机构向互联网的延伸已有成熟的监管体系,其主要的风险在于运营等。而互联网企业将金融业务转接到互联网,其主要风险在于金融业务,因此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进行监督,建立协调统一的监督体系。

(二)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有关部门要建设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配套征信系统,收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主要信息,将此信息上传至征信数据库,将数据库信息共享给央行征信系统。不断更新和完善互联网企业的信息,为提高互联网企业的信用提供保障。构建投诉平台,受理客户的投诉,实时掌握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用状况。可以开设相关的网站,将互联网金融诈骗的案例进行共享,提高公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利用云计算等先进的技术对互联网金融信息进行甄选,整合数据库的信息,构建互联网信用审核制度。

(三)建立互联网金融交易风险预警处理方案

根据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特点,建立有效的意外事件处理方案,以便在受到黑客等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可以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以降低金融市场受到的影响。研发全新的数据加密技术,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密,确保交易信息的安全。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是降低互联网金融市场风险的关键,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防护体系对确保我国互联网金融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三、总结

目前,互联网金融才刚刚兴起,其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因此存在巨大的风险,经常出现违约的情况,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其一旦出现风险,将直接威胁到整个金融市场的安全。因此,构建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制度,才能确保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长久发展。(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精选篇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信用风险 金融市场 

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自身的性质而言,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关联性,在这种极为自由的互联网平台中,金融体系会受到不同类型信用问题的干扰和波及,所以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大力整顿和管理,以此来降低信用风险的出现几率,减少心信用缺失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营创造一个更为合理和科学的金融信用环境。基于此,下面本文围绕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的信用风险以及构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 

在当今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普及的背景下,关于互联网金融平台中的信用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在作为新兴金融方式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中,其作为区别于传统金融市场的一种新兴模式,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扩张和成熟,在互联网金融体系中的参与主体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和扩展,表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生命力。那么在这样缤纷复杂的互联网金融世界里,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着信用等级方面的差异,伴随交易业务数量的提升,衍生的信用事件也在随之增加,这就会大大增加互联网金融平台内部的信用风险,甚至会演变成金融信用危机[1]。 

(一)互联网金融企业经营的信贷行为不存在实物抵押和担保 

由于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的金融交易方式为虚拟货币交易形式,在抵押物方面来说不具备以实物进行抵押的条件和平台,因此会在金融业务的交易后期出现担保物价值不足以达到贷款标准,从而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带来很大的违约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征信体系不完善 

针对征信体系来说,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贷业务主要是面对个人小额贷款客户,由于信贷对象数量多且繁杂,会造成对贷款对象的信用评估工作冗长且效率低下,同时科学性也有待提升。那么这种不规范的征信体系会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难以准确评价信贷客户的具体信用指标,容易发生互联网金融企业亏损、贷款中断且流失的现象。 

(三)信贷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道德感”缺失 

在互联网平台中,由于个人信用贷款的需求更为强烈,客户类型繁多,因此面对借款人的具体信息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难免会发生客户信贷业务信息不对称的行为,这便大大提升了互联网金融市场整体的信用风险系数,不利于更加完善和全面的掌握信贷信息[2]。 

二、当前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管理制度的缺失 

1.目前我国未出台关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适用法律 

在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行业金融交易方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尽管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应用,但是从法律角度来说,我国并没有专门出台关于互联网金融市场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这种法律制度的缺失会造成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规范性较低,同时也使得互联网金融手段比如P2P贷款、众筹等金融业务自身的法律遵循程度也较低,没有真正的生存于法律接受、容纳和法律允许的范畴之内,从而存在很大的信用风险,也非常不利于对互联网金融市场进行系统化的信用风险管理[3]。 

2.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督主体处于“真空”状态 

在大量互联网金融企业诞生的背景下,各个企业存在于互联网平台中,在实际生活中并未在工商部门进行实际的注册和认定,那么对不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上来说,便无法具体的制定相关的信用管理制度。并且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并未给自己构建较为完善和适用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和相关机制,造成企业内部对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并不重视,管理制度和体系较为缺失。 

(二)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过程监控力度薄弱 

1.对参与主体没有制定合规的有效审查和验证 

在广为复杂和开放的互联网金融体系中,面对不同起点和规模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言是具备高度容纳性的,但也正是由于这种高度容纳性造成了互联网金融市场并未对各个互联网金融企业制定较为合理和完善的审查机制和有效验证机制。由于缺少更为适用的参与主体验证体系和审核体系,会造成金融业务交易的过程中,出现参与主体的故意损害行为,比如通过销毁当前的网络链接和IP地址,让其他参与主体遭受到财务和信用双重方面的损失。这种行为和现象的出现,大大挑战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用管理工作,为信用管理工作带来了系数较高的难题。 

2.缺少对互联网金融市场流通的金融资金的有效跟踪 

在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中,针对金融交易发生过程的相关跟踪机制并未彻底的落实下去,那么这种对金融资金的跟踪工作无法开展会造成贷款款项的缺失和多次流转,从而造成金融流程的隐蔽性过强,容易发生信贷业务的舞弊事件,从而造成信用危机。 

(三)缺乏科学合理的信用风险控制手段 

1.未与我国中央金融征信系统相连接 

在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中,适用的征信机制过于单一,并且构建的征信系统也并未与国家中央金融征信系统相连接,表现出很大程度的单薄性特点。这种过于单薄和独立的征信机制,会使得互联网金融市场缺乏固定和流通的征信标准,不利于各个金融业务的统一开展。同时对各项客户的信用评级标准不一,没有一个更具威严性和科学性的衡量标准,从而造成了互联网金融市场的信用风险问题[4]。 2.面对互联网平台的海量信息,信用风险控制手段应接不暇 

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市场上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中,主要应用的便是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整方式,利用事中管理的形式进行风险管理。但是伴随互联网平台的逐渐成熟和完善,互联网金融平台上包含的各项信息越来越多,相关金融业务也越来越复杂。所以面对互联网金融市场上海量的金融信息,在传统事中风险管理的手段上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金融业务的发展需要。当前这种过于单一和单向的风险控制手段难免会造成信息过剩,收到的干扰也越来越多,大大降低了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效率。 

三、构建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策略 

(一)完善现有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1.加快健全相关法律进程,逐步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适用法律体系 

为了构建更为规范和健全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需要利用更为全面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来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和进行。基于此,我国相关法律部门要切实针对当前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实际发展状况,把握市场的发展规律,构建更符合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脚步的相关法律体系和法律程序,提升互联网平台电子货币交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构建金融业务往来的法律标准,从而降低互联网金融市场中金融犯罪的几率。 

2.针对参与主体个性特征,构建明确分工的监管框架 

为了在整体方向上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针对互联网金融主体来说,需要进一步明确金融市场上的参与主体角色,将各个参与主体的责任和职能明确区分开来,才能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体系的形成,从而构建更为合理的监管框架[5]。 

(二)提升对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力度 

面对不断扩张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要想改善风险四伏的现状,需要构建更为完善和全面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加大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力度。首先要形成职能性更强、监管性更深入的监督部门,落实监督者的角色,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相关业务进行实时性的监督和把控;其次要发挥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管控功能,有效制定行业发展标准,规范相关金融业务的开展,促进互联网金融新产品更加适用市场的发展,同时也达到科学规避信用风险和缓冲风险的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自身的性质而言,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关联性,在这种极为自由的互联网平台中,金融体系会受到不同类型信用问题的干扰和波及。因此本文以上通过进一步提出有效解决和防范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的信用风险,目的是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实现良好发展,提升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的严密性,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现有的信用风险水平降低到最低水平。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的信用风险进行大力整顿和管理,以此来降低信用风险的出现几率,减少心信用缺失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营创造一个更为合理和科学的金融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杨东.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基于信息工具的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15,04.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精选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一、引言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始于20世纪90年代,与欧美地区相比,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比较迅猛,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大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设立,带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在2013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了爆发式的增长,被业界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与传统的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规模比较大,发展速度比较快。互联网金融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关联性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给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信用带来很大的挑战。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信用风险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互联网金融交易,所以必须对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加强管理,减少信用缺失事件的发生,保证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正常化。

二、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

1.信贷信息缺乏审查,容易引起金融信用风险

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交易平台中,对于客户信用借贷的资质审查过于表明化,只注重书面审核,缺乏实体审核。对于客户是否是自己亲自注册的考证,基本是处于无审核状态,只是简单的短信验证。这种情况下,难免会发生客户信贷业务信息不对称,导致互联网金融市场整体的信用风险系数的发生。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本身是处于虚拟状态或者空壳状态,对于客户而言,无法全面地掌握互联网金融企业信贷信息。

2.不存在实物抵押和担保的信贷

互联网金融交易方式不同于传统的金融行业交易,不注重实体交易,而是为虚拟货币交易为主。针对抵押物而言,不具备以实物进行抵押的条件和平台,也往往会导致交易出现违约状况时,其担保物价值不足以达到贷款标准,从而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带来很大的违约风险。

3.没有管理和监督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当下而言,我国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管理和监督都比较薄弱,还未制定关于互联网金融市场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由于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互联网金融交易过于随意化,没有相应的法定程序,使得互联网金融交易毫无规范可言。在没有法律法规的维护下,互联网金融交易存在很大的信用风险,也非常不利于对互联网金融市场进行系统化的信用风险管理。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主要是针对互联网虚拟网络的,这就导致在实际生活中并未在工商部门进行实际的注册和认定。

三、构建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管理监督

针对互联网金融交易中的信用风险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构建相应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来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和进行。因而,相关部门应该根据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实际情况,分析和研究互联网金融交易中的问题,把握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关法律体系和法律程序,便于互联网金融交易正常健康的发展,提升互联网平台电子货币交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构建金融业务往来的法律标准,从而降低互联网金融市场中金融犯罪的几率。构建明确分工的监管框架,在整体方向上有效引导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良好发展。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操作程序,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监管机制,可以运用法律监督、媒体监督、大众监督等方式,保证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操作合法合理科学。

2.建立健全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用风险管理预案

针对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用风险,有关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监管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用风险管理预案。通过制定相应的互联网金融交易的信用风险管理预案,构建更为完善和全面的信用风险机制,加大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力度。首先要形成职能性更强、监管性更深入的监督部门,落实监督者的角色,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相关业务进行实时性的监督和把控;其次要发挥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管控功能,有效制定行业发展标准,规范相关金融业务的开展,促进互联网金融新产品更加适用市场的发展,同时也达到科学规避信用风险和缓冲风险的效果。

四、结语

构建互联网金融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就必须先要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和引起的因素,进而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体系,才能保证互联网金融交易的安全和可靠。

参考文献:

[1]王艳琼.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监管[J]..西部金融,2014,11(02):12.

[2]杜聪聪.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其内部控制[J].区域金融研究,2015,01(22):11-14.

[3]黄子健,王.大数据、互联网金融与信用资本:破解小微企业融资悖论[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5,23(01):56.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精选篇8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评级体系 管理战略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 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 spread 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图1: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如表1。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精选篇9

论文摘要:文章概括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以及体系内容,同时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它的度量模型、体系内容方面、内部管理文化等进行分析,并根据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完善,银行自身应该从多方面努力才能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以保证银行生存和发展上的安全。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spread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

3.商、世银行未建立起有关信用资产的历史数据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在银行业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造成信息之间冗余,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较差。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或正在建立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信息采集系统,以收集客户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主,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企业详尽完整的信息数据库,缺乏模型分析,银行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解决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隐患。

4.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由于长期受漠视风险的思维定式以及行为惯性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比较薄弱,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坪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陈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的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从我国商业银行来看,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最突出的表现为: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和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

5.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的管理科学,要求银行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很难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性质,更难以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与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显得十分匮乏。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加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人才。

三、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要尽可能地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日常业务运营中得到良好的执行。商业银行应该把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焦点放在信用风险管理之上。首先要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商业银行应以改造和完善资产评级制度,特别是改造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为切人点,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和客户为中心的风险识别管理体系。最后,针对目前国内信用环境较差的实际,研究、开发一套具有反欺诈功能的风险监测系统。通过量化和建模的方法,甄刖虚假财务数据,从源头扼制风险的发生。运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并建立健全数据库,致力于开发新的度量模型。注意信贷资料的收集。完善信贷档案管理,做到专人负责、资料完整。组织科技人员统一开发适合本行的数据处理系统。商业银行还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之更好适应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2.逐步建立健全内部评级体系。内部评级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应按照实施阶段和条件,分为在制定贷款审批权限结构、贷后管理、贷款组合报告与分析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和在设定信用风险限额、确定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定价、资本分配与绩效评估的应用这样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在近期可以实现,后一个层次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够实现。

3.建立独立体系,完善管理流程。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应先明确董事会是银行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负责起草风险管理战略,负责战略风险的管理。监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成员进行监测。风险管理战略必须强调的是只能自上而下,不能自下而上。风险管理战略应在系统内得到充分的认识,其制定、审批、分解执行和监督流程必须得到相应的组织制度保障。完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流程,则要逐步做到按产品、地区、业务、主线来识别风险;全面收集银行的业务管理数据。特别是要严格实行贷款授权审批机制。由总行依据分行的资产负债情况,授权分行信贷委员会一个最高审批限额,分行依据最高限额向分行信贷委员会成员转授权,核定每个委员的集体审批权限,当发生贷款时,先由信贷人员对企业资信全面评估,再交由信贷委员会委员批准生效,若贷款超过一定数额,则需报上级行信贷委员会核准,从而形成分层次的贷款授权审批制度。对那些不使用的流程应及时废除。

4.树立重视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企业文化。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既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建金融安全的~项基础工作,因此商业银行要会同有关方面,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教育和风险教育,引导教育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的危害性。在银行内部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道德标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应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要将个人行为与企业发展、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这一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信贷调查,以对客户负责、对全行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正确审批每一笔业务,建立一支品行端正、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风险管理队伍。

5.成立专门的机构、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与其机构的合理设置是分不开的,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大都要遵循合理分工相互协调的原则,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快内部稽核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独立于最高管理者。同时有相当权威的某个人或某个小规模的委员会负责,以确保最高管理者关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技术,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都还很难适应现代风险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精选篇10

随着《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及配套指引在中央企业的开展和推广,央企陆续建立或准备建立内控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素。而信息化作为推动和实现企业体制完善、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也早已融入企业的各项管理和实践。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风险管理信息化纳入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当中。已经有相当数量的中央企业建立了内控和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还有一些企业结合管理实践,从法律、市场、信用、项目等专项业务管理入手形成了专项风险管理信息化应用。

风险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目前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数企业建立了独立的整体或专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在企业各项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仍不充分,无法满足企业对信息收集、风险评估、预警监测、沟通报告等工作的信息化要求,也未能发挥其对提高风险管理效率的促进作用。

笔者认为风险管理信息化之所以开展缓慢,应用不顺,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

首先是定位不够清晰。一部分企业在建立内控或风险管理体系的同时或之后,实施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但是这样一个系统是作为内控或全面风险管理牵头部门的工作信息平台,用于推动企业内控和全面风险管理管理体系运行?还是希望在各专项业务管理中通过风险管理信息化手段评估和管控业务风险?不少企业对于系统的操作主体、应用范围、管理目标往往不够清晰,导致信息系统效能难以发挥。

其次是不能与业务管理融合。有些企业虽然已经构建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但是业务管理和风险管理在信息化应用中几乎没有交集,在信息系统中难以体系集成与信息共享,使得风险管理变成“管理孤岛”。现代企业已经制定了各种各样足够多的规章制度、流程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南等;还有各种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六西格玛、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风险管理、HSE、内控规范等。理论上讲,不管引入并建立了多少种管理理念和体系,企业都应当将它们整合成一套制度和流程,而企业的员工只要严格按照这套制度和流程中所规定的要求开展工作即可以满足所有管理体系的要求。如果不能发挥风险管理的整合价值,如果不通过IT技术构建统一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实现多个体系的整合和管理的融合,就会不断形成“管理体系孤岛”和“信息孤岛”,也就失去了内控和风险管理的价值和意义。

风险管理信息化的原动力

企业风险管理信息化主要应满足以下两个层面的管理需要:

一方面是建立内控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信息化运行平台,帮助企业开展定期的风险评估、日常风险监控改进和内控评价,编制风险管理和内控评价报告,落实公司层面风险的集中管理,实现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转。这项业务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与企业其他业务管理相比较,是企业的“新业务”。因此,有必要建立—套信息系统作为落实该业务的工作平台,便于内控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或团队更有效地开展公司层面风险管理工作的组织、沟通、协调和报告,解决风险管理工作推动、监督、评价考核;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都是为了满足内控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而设计的,已经实施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中央企业多数也是应用的此类产品。此外,在构建此类信息系统时,最好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尽可能考虑内控和全面风险管理在信息流(包括风险库、指标库、流程库、控制措施等)、管理过程和评价考核等方面的融合。

另一方面就是企业中作为风险管理第一道防线的业务管理部门,需要将风险管理与企业业务管理相融合,使得风险管理充分融入企业的各项日常工作实践,应用风险管理的手段,评估并管控业务中的风险,体现在业务管理的信息化应用中,支持业务管理的有效风险分析和决策支持,这是业务管理部门所必备的工具手段。

这两个方面既体现企业管理的全局与局部,又体现风险管理的集中与分类,构成了企业风险管理信息化的原动力。

风险管理与业务管理信息化的融合

如何体现管理融合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如果一个企业有自己的协同办公管理系统,又有一套ERP,企业的各项业务的管理实践如何既能在执行业务流程的同时有效地评估和管控风险,又不出现“管理体系二张皮”的情况呢?显然,一套业务系统、一套风险管理系统的模式难以适应企业管理应用,换句话说,构建一套风险管理系统既作为企业内控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平台,又希望承载风险管理与业务管理的融合要求是很困难的。

《指引》第五十八条明确提出:“已建立或基本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应补充、调整、更新已有的管理流程和管理程序,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将风险管理与企业各项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软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同步运行。”

根据《指引》的要求,对于尚未进行业务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应该应用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作为管理整合的管理依据和基础保障,将风险管理要素嵌入各项管理业务流程,统一设计一套整合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在业务管理实践中开展并重复风险管理的闭环。

而对于已经构建ERP等信息化应用的企业,可以考虑将风险管理要素分解并构造成较细颗粒度且相对独立的“服务”。若企业具备修改、调整原有管理系统条件的,可以在各业务流程的不同环节中“嵌入”所需要的风险管理服务,根据服务运行的结果,决定下一步流程走向,形成“强控制”。比如,可以提供多个定性和定量的风险分析服务以及风险评价和查询服务,用于在各项业务中开展风险评估和动态查询,并在信息系统中根据风险分析和评价结果确定下一步应对策略和操作环节。

对于不具备业务系统中进行流程控制优化条件的,可以建立数据接口确保业务数据到风险管理系统的单向输入,根据业务管理逻辑和数据分析构成风险管理“服务触发器”,根据风险承受度和管理策略及时发出提示、预警等,但不影响原有系统的流程,形成“弱控制”。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精选篇11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在全球银行业危机中导致银行大量破产的原因就是信用风险。我国由于政府干预、内部管理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造成了商业银行明显的信用风险。因此,我国急需加快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改革。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一)信用风险在银行风险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根据麦肯锡公司的研究结果显示,信用风险占据了银行总体风险的60%。在我国,由于存在着较高的不良贷款率,更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更高的银行信用风险。从数据上来看,如果按照“一逾两呆”额口径计算,我国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25%;若按照“五级分类”的口径,与银监会不良贷款率不能超过5%的要求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仍然偏高。过高的不良贷款率带来的银行信用风险势必会严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二)适应《新巴赛尔协议》的需要

《新巴赛尔协议》在信用风险方面增强了资本要求的风险敏感度,并提出了运用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两种方法对信用风险进行衡量。这体现了《新巴赛尔协议》能进一步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增强银行的稳健经营,促使银行之间开展公平竞争。但是,由于我国银行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新巴赛尔协议》的实施对我国银行来说不啻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

目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建设已日益受到国内商业银行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有:国内部分商业银行已初步建立信用风险组织管理体系;在商业银行实现了全面推广使用5级分类法;银监会的一些诸如风险报告制度、贷款发放流程、贷后管理制度等对商业银行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国内众多商业银行成立了风险管理部门,使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经逐步实现专业化等。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大多数股份制、地方性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机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及国家垄断的性质,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仍存在较大缺陷。因而至今仍无法形成内部权力的制衡机制,从而不利于对庞大的分支机构进行分责控制,导致了银行体系内风险管理机构的缺位,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健全。

(二)尚未建立起高质量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高质量的风险信息管理系统是银行开展信用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开展信用风险管理的时间较短,相关基础数据的积累不足。同时,由于我国在信息披露及公司治理等方面严重落后,使得不少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收集,即使最后公布出来的数据也存在一定的失真现象。这些都导致了基础数据质量的下降,从而制约了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建立。

(三)风险量化管理落后,缺乏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进行度量和管理的先进技术

现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大量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和数理统计模型。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仍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国内还没有一家银行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的模型应用和管理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衍产品金融市场尚未形成,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缺乏

衍生金融产品由于其具有直接对冲风险的性质,被公认是管理市场风险最有效的市场工具。但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建立较晚,到目前为止,衍生金融产品市场在我国尚未形成。这个市场的缺失以及衍生金融产品的缺乏,极大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多样化资产组合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明显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了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行集中化风险管理模式。以德国为例,德国商业银行在其银行内部建立了独立的、纵向式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董事会下面设立了独立的信用风险委员会负责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集中化的风险管理模式,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较好地把握、管理银行风险,因而被广泛采用。

(二)建立了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国外大型的商业银行都拥有一套比较成熟和健全的风险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花旗银行为例,该银行建有自己完善的全球信息系统,它不仅能做到数据的每日更新,而且具有极强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和统计查询功能,能够为各个区域、行业、产品等日常检查及风险评级工作提供全面支持,这些为花旗银行的高水平风险信用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创建了完善的信用风险预警系统

信息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及早发现隐患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JP摩根银行的有关统计分析表明,在贷款决策前若能实现对贷款风险的预测并采取正确地预控措施,将能有效降低实际损失的50%~60%。因此,西方现代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力求尽早发现风险,将银行损失降到最低。

(四)强调信用风险管理的量化和模型化

西方现代商业银行十分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量化研究。近些年来,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化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和相当大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是1994年J.P.摩根提出的信用度量制模型即VAR模型,该模型现已受到金融界的广泛认可,为国际上许多金融机构所采用。此外,国际上最先进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还有Creditmetrics、KMV以及RAPM度量指标量化方法RORAC等。

(五)合理使用信用衍生产品分散信用风险

信用衍生产品的产生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可以有效地分散和转移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因此,近年来,信用衍生产品在国际上的使用呈现爆炸性增长的势头。具体来说,目前西方现代商业银行最常用的信用衍生工具主要有为信用违约期权、信用联系票据和总收益互换三种。以德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为例,使用最多地是信用违约期权,它占据了德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73%的份额,信用衍生产品的使用推动了国外整个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不断向前发展。

四、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银行体系内部的应对策略

1.加快建立和完善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快建立起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我国商业银行应学习建立国际上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纵向架构,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由它来负责建立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同时,要明确各个部门和个人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强化个人责任追究制度。

2.加快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尽快按照巴赛尔协议的要求尽快建立起独立、高质量的数量的数据库,并保持数据信息的及时更新,为国内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和检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银行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建立信息系统及时有效的交流渠道,确保信息系统的开发具有前瞻性和有效性,使信息系统最终能涵盖银行的所有业务。

3.加快建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管理体系

风险量化是今后信用风险管理的大趋势,新巴赛尔协议在信用风险的度量上就大量地引用了数量化的计算模型。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风险量化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库,因此在短期内可能无法构建出符合新协议要求的风险评估系统。但是,只要坚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建立起系统性的风险性衡量方法,仍然可以达到风险度量的目标。从长期来看,我们的目标仍然是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技术,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计量工具。

(二)银行体系外部的应对策略

1.加快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建立和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市场

要加快完善我国金融体系建设,加强资本市场建设,从而为信用风险从商业银行向外转移提供可能。同时,在合适的时机,逐步开发金融衍生产品,建立和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从而建立其现代化的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2.加强社会信用文化建设,建立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

要加快社会信用文化建设,建立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政府要加强和完善信用信息的使用规范和失信处罚机制,特别是要通过建立健全有关社会信用的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的失信处罚机制。其次,要建立一个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评级架构,建立社会客户的信用档案,以此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精选篇12

银行是中国最领先的行业。银行各项主要的业务已经实现了信息化,银行业务和服务几乎到了离开信息化已经不能工作的程度。银行信息化的范围非常广阔,表现在银行企业、银行领域和银行监管当局各个方面。银行企业包括产品服务、资源管理、核心业务管理、风险管理、客户管理、财务管理、电子银行(银行电子商务)、公众服务、办公业务、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建立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和通信系统的信息化体系。

但我国银行信息化依然存在着许多必须重视的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紧迫,急待解决。例如银行信息化运营、管理和服务模式需要进一步改革:银行信息化的整体结构不够完善和相当凌乱,银行企业与领域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互操作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银行信息化综合效益和高端的应用开展水平较低;银行信息化体系结构研究十分薄弱,需要大力加强信息化总体和体系结构等顶层研究;银行信息系统备份体制较差,系统可靠保障欠缺,业务连续性与应急措施不够,抗击灾害的能力有待加强;金融风险监管信息化是空白,监管模式与方法陈旧,监管效率低下。在“光电的速度”处理事务年代,银行实行信息化、网络化,不能“服务在网络里”,而“监管在网络外面”,这两种模式的速度之间的巨大不匹配,造成了监管的虚假性。银行面临威胁严重的信息系统安全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结构性与脆弱性方面,经常导致信息化安全事件不断发生。我国银行界在积极学习国外的经典的风险评估、测评和标准化经验的同时,也和发达国家的银行一样面对网络世界中的风险监管问题,但我国的问题更为突出。我国银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机构缺位,银行企业、银行领域和银行监管当局在信息资产风险监管上主要依靠其信息中心兼顾实施,而信息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对机构内的信息化进行建设、应用、管理、维护等。对于实行整个领域的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无论是对信息资产风险监管的计划与管理,还是对信息资产运营情况的监控,基本上没有力量实施。由于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是一种运营管理体制,需要对整个领域的信息化风险实行实时监管和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金融领域信息资产监管缺位,反映出我国金融领域对金融信息化作用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缺少正确的认识。

二、银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总体要求

银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包括银行企业、领域和监管当局三个方面。

银行企业风险监管的要求是:规避、化解和减少风险并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在银行监管认真地落实信息化科学方法、确保在风险监管中自下而上的监管信息的内容真实性和监管行为的可信性与有效性及自上而下的银行业务与风险监管的政策传导的畅通性基础上,依据巴塞尔资本协议和其他风险监管标准,银行风险监管要实现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业务风险和企业风险的综合治理的要求。

银行领域风险监管与银行企业的风险监管有许多不同的要求和特点,除关注银行企业信息系统之间互操作性之外,银行企业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系统,必须把银行风险监管工作延伸到整个领域范围内。银行企业与国际信息系统连接和跨边界的特点,使其信息资产风险监管工作任务艰巨。银行领域的风险监管,不仅仅是微观基础上的监管,更重要的是实现综合性的宏观意义上的监管。从基础上讲,金融风险监管最终要落实在资金流量、流向管理、控制金融政策传导畅通性上。

银行监管当局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是在国家范围内所有银行和银行领域风险监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的风险监管综合信息系统,大致包含如下内容:银行监管当局信息化业务风险监管、安全保障、技术监管、安全应急等。

三、建立信息资产风险监管的长效机制

1、银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长效机制的内容

(1)建立信息资产监管组织体系,明确信息资产风险监管的职责与权利。

(2)明确信息资产风险监管的目标。

(3)明确信息资产风险监管的任务与工作范围。包括建立和运行银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运营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银行信息资产与风险价值化体系;建立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标准体系;建立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法规体系。

(4)建立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一体化的监管体系。要落实“服务在网络里”和“监管也在网络里”的基本要求,实现在网络内执法、管理、监管和控制。建立执法、管理、服务、监管的服务技术体系。

2、建立银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标准体系

(1)银行信息资产与风险评估标准体系。银行业务与管理信息化以及银行风险监管信息化,不仅仅要求建立一些管理制度,还必须建立相当充实的银行风险监管、评估标准体系。银行建立风险评估标准体系是做好风险监管的根本。建立一个风险评估的标准体系,应考虑以下几个方向:风险处理态度划分级别:风险监管评级标准体系;银行信息资产与风险定价标准体系:风险监管工作评估体系;风险监管人员评级(绩效考评)评估体系;风险监管成熟度评估体系。

(2)银行信息资产与风险定价标准体系。对银行信息资产与风险的价值化进行评估是长效机制的重要工作内容。银行风险评估应当主要考虑如下方面:银行业务风险评估、银行业务风险监管评估、银行技术风险评估、银行技术风险监管评估、银行技术风险安全保障评估、银行业务连续性与安全应急评估和银行监管服务的评估等。银行风险总体评估实际就是将所有的风险问题按照巴塞尔资本协议实现评分和定价的评估。为此,需要给出所有风险评分和定价标准体系,并将这种评分和定价指标体系在银行监管的每一个环节中实现,给出行为特性监管的度量方法。如以可信性评估与定价为例,可信性是指主体行为历史记录反映主体行为有无违约、违规、违法、超越权限、超越范围以及破坏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等统计特性,例如违约概率、错误概率等。行为可信性可以划分级别,针对行为的可信性,可以把行为树划分成两个部分:预期行为和非预期行为。在预期行为部分又划分成业务行为和办公行为,这些行为是加分行为。加分的算法依据业务行为和办公行为的时间与总办公时间相对比值,表示加分的考虑数值。对于非预期行为是减分的。非预期行为划分成一般性非预期行为、危害性的非预期行为和具有高危害性的非预期行为。不同级别的非预期行为减分的数值当然不相同,不仅减分,而a还要发出警告或处罚。

银行管理定价指标体系是根据银行各种业务职务和角色,在全银行范围内制定相互配合的工作定价。制定银行管理平均定价体系是实现银行管理会计、绩效考评的基础指标体系,也是银行行为监管的落脚点之一。至少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建立相应的定价体系、终端运行单位时间平均定价、网络运行单位时间平均定价、有效工作时间平均百分比、风险定价和损失定价。需要

说明的是,上述定价体系都是面向角色的。这种评分与定价是可以完全在计算机与网络系统中实现的,即信息资产与风险评分与定价在网络世界中实现。银行的信息化资产价值表现在银行信息系统中断业务的各种事件中所表现出的巨大影响。

(3)银行监管信息化用户标准体系。用户标准是由行业用户领域为实现信息化制定的技术标准系列。主要包括信息化体系结构标准、互操作性标准、网络服务标准、安全标准、监管标准、评估标准、测评标准等。这些标准不是企业的产品与技术标准。其中的体系结构标准是最重要的,建立运行体系结构、系统体系结构和技术体系结构标准。

用户标准是由行业用户出面牵头,在标准化专业机构的配合下,在行业产品、系统和服务供应商的参与下,在保护用户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建设投资效益的基础上,要求企业实施长期成熟发展、参与竞争、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实现信息产品综合功能效益的标准体系,这就是用户标准体系。信息技术标准用户关心的标准实际上是用户“解决方案”标准。我国各个信息化应用领域,虽然为信息化的用户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来说还是非常初步的。

现代的用户标准化也是一种网络服务体系。为了检查或评估标准的执行情况,需要针对这些标准或准则建立测评认证机构,通过认证证书管理与控制产品质量标准来执行。信息化的测评工作需要进入到网络中,通过测评业务的网络化服务,在网络中实行真实的测评工作。

3、建立银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法规体系

银行领域对于制定信息资产风险监管的政策法规、市场法规和业务法规还是比较重视的。国家通常出台中央银行、银行监管当局、保险企业、融资租赁企业等金融机构与企业从事金融市场活动的各种法律。这些法规对实现国家政策法规的传导畅通性或非阻塞性,加强宏观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银行领域对于信息化方面的技术法规却重视不够。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相关。例如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实行操作性的安全性标准与规范,不解决互操作性就不可能实现整个银行信息系统‘体化运行,就不可能实现银行企业范围的综合管理,也就不可能实现银行领域的信息化管理。银行信息化实现了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之后,信息系统安全性便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技术标准的贯彻与执行是通过测评认证来实现的,不能靠下发标准化文件贯彻,必须强制性地执行。为此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技术法规,确保银行技术标准的执行。技术法规有些是在国家范围内制定的,例如:信息资产风险监管组织法规、信息安全法、信息产品认证认可法规、信息安全政府条例、电子签名法等。有些技术法规是在行业或者某领域范围内制定的,有些技术法规甚至在企业范围内自行制定。例如,银行信息化规范与标准的执行条例。又如,在国外刚刚研究的电子标签法,对网络通信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银行领域在积极制定电子票据法。我们同时还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出台在网络中执行服务的法规、银行网络行为的监管法规、认证法规等。通过监管企业员工在信息系统中的行为,完全可以管理和控制技术法规的贯彻与执行。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精选篇13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建设问题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指的是银行交易对象无法按照事先协议履行义务的可能性,主要由违约风险与信用价差风险组成。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比较晚,因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相对不高,在管理体系建设、计量手段及管理方法等方面,与国外大型银行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此种形势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对商业银行的健康、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体系存在的建设问题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国际多家银行因受到信用风险而倒闭,由此,商业银行便对信用风险防范及管理报以普遍重视,在此种背景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应运而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建设问题,主要由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实效性及系统性引起。

1.1、主客观因素对信用风险的计量造成制约

主观上分析,商业银行在度量信用风险方面,长期由信贷主管人员对借款对象的财务报表与近期往来结算记录进行分析,进而作出信贷决策的方法,具有非常浓厚的主观评价色彩,是一种被动的,静态的管理方法;客观上分析,信息征集渠道及信息披露制度比较缺乏,就商业银行进行分析,我国当前大多数的征信公司起步晚、规模小、效益不理想;企业之间的信息也缺乏互通性,透明度不高,许多企业的财务数据难以有效搜集,部分公开的大企业财务数据也同样缺乏真实性。

1.2、商业银行不具备成熟的信用风险评级体系

当前,我国众多商业银行尚未建立健全的信用风险评估系统,由于信用风险评估水平不高,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及其造成的损失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因而未能使用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对银行的经营风险难以进行准确识别与度量。此外,商业银行普遍未能建立以科学识别、度量信用风险机制为基础的风险预警机制,因而导致商业银行将借款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抵押贷款上,而未能建立出有效的分散管理机制,以及具有防范、转移信用风险作用的衍生产品。

1.3、严重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具有非常强的技术性、复杂性,要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否则将对相关产品及业务存在的风险性质难以进行充分理解,更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风险对策。因此,相比于现代化的风险管理要求,商业银行现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人才及复合型金融风险管理人才显得尤为缺乏,给银行的经营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2、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完善对策

2.1、加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商业银行为实现自身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就应加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并落实到银行日常的业务运营管理中。为取得良好发展,商业银行应将信用风险管理作为接下来信息化建设的重心:首先,加大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其次,在做好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完善银行内部评级工作。商业银行应将资产评级制度的完善与改造作为基础,进而逐步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经营导向的信用风险识别管理体系;最后,根据当前信用环境实际情况,开发出具备反欺诈功能的一套风险检测体系。同时,运用科学的模型对信用风险进行计量,建立出完善的信息数据库,加大新型度量模型的开发利用力度;进一步完善信贷档案管理,确保资料的完整性,派专人进行负责。除此之外,商业银行还应同相关科研机构及政府部门进行协作,改建信用风险的度量模型,使其充分满足我国当前风险管理需要。

2.2、建立健全的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应用内部评级法时,应严格按照具体的实施条件与步骤,一方面,在贷款审批权限结构的制定、贷后管理,及贷款组合报告与分析三个方面应用;另一层面,应用在信用风险限额的设定、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确定、风险定价、分配资本以及绩效评估方面。对于前一层次,可在近期实现,而后一层次则需要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方可实现。

2.3、加大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商业银行的合理有效运营需以合理设备机构为基础。在设置机构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相互协调、合理分工、权责一致的原则,在加强银行内部稽核机构建设的同时,实现完善风险管理部门的建立。在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中,风险管理为其核心技术,为实现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银行就必须加强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与锻炼。在现代化风险管理理念下,相关技术人员需充分掌握计算机应用,精通经济学、金融学、数学等多门学科。因此,我国相关高等院校及商业银行应成立专门的机构,加强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为其提供充分的理论学习及实践锻炼机会,进而充分适应现代银行风险管理需求。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重视信用风险,并建设相关体系对风险进行防范、管理。在商业银行中,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则为通过信贷业务进行预警,进而采取及时有效的解决办法,最终实现信用风险的量化计算。在我国当前金融体系下,为促进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就应当对银行信用管理体系存在的建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探寻出行之有效的完善措施,从而将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精选篇14

[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09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全面风险管理在我国企业发展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虽然目前全面风险管理主要的应用领域为金融领域,但是可以看出,将全面风险管理应用于其他领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我国全面风险管理由于起步较晚,在组织体系的建立、控制活动流程等多方面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较慢不仅限制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还有可能使企业陷入生存危机。因此,为了促进我国企业的更好发展,相关负责人必须加大对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视,并根据全面风险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现状提出具体的改进对策。

1我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应用现状

11缺乏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我国许多企业在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立等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部门设置不当。[1]风险管理属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环节,加强对风险管理部门的重视有助于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增强企业发展的内驱力和凝聚力。然而我国许多企业对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还存在严重的不足,使得企业的风险管理部门依附于其他部门;第二,管理人员职责不够清晰,影响其职能的正确发挥。全面风险部门管理中,许多企业并没有指定明确的风险管理制度,导致风险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清晰,影响其职能的有效发挥。风险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有:第一,加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第二,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第三,对企业领导人员的行为和工作进行规范。然而,风险管理人员的职责不清则会导致我国企业内部机制出现混乱,导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成为空谈。

12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够健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更好地将各项风险信息涵括在内,并根据现代化风险管理方法进行统筹管理。[2]采用信息系统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然而,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对网络安全的依赖性较强,网络出现安全故障将会直接影响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的传递和全面风险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此外,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企业的经营成本具有直接的联系,如何统筹对信息系统的投入和获取的经济效益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另一难题。

13全面风险管理控制活动有待提高

控制活动是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加强对风险管理的控制活动流程和实施的控制才能切实做好企业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在控制活动方面的弊端在于,企业在全面风险管理的具体控制活动流程等认识较浅,且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导致我国控制活动的规范性还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2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1建立健全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我国企业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与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根据国际上的全面风险管理原则、目标的设置等,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其企业立体的组织结构。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一般由四方面组成:执行团队、知识管理和技术支持团队、战略制定团队以及目标管理团队。这些不同的团队分别负责不同的管理任务,团队之间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合作;第二,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建立网络化组织结构。全面风险管理网络组织结构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其中包括智能化、自动化实现风险管理等。与其他的网络风险管理相比,全面风险管理网络化在人员的分配和调动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动性,团队之间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且全面风险管理具有更加完善的知识管理等团队组织,对于人才的培养、及时和知识的科学等更加有保障。

2完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设置

完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设置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必要性方面来讲,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只有增加科技投入才能提高竞争水平。而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企业风险管理中所需要的信息和数据来源较为广泛、数据信息的分类也较为散乱,单纯依靠人力将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必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通过设置信息系统进行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则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等成本;从可行性方面开看,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设置利用科学技术的时效性、智能性等特征,能够有效提高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加强信息系统设置与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率等有着重要的意义。[3]完整的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该由多个模块组成,包括内控信息、风险信息、监控预警、信息沟通等。不同的模块控制着不同的风险信息数据,有利于明确分工和合作。

3规范全面风险管理的控制活动

全面风险管理的控制活动必须规范化,这要求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与管理过程中需要规范控制活动流程。规范的控制活动流程如下:

首先,部门人员加强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的分析;其次,建立独立的财务会计报告流程,包括编制报表、进行会计报告等;最后,以文本形式加强对企业不同经营业务的控制。业务文本控制指的是采用流程图和文字等形式记录业务详情,加强对生产经营活动各项业务的文本控制可以方便信息的查找,保证全面风险管理的质量。

3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企业中全面风险管理的问题有:缺乏完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全面风险管理控制活动有待提高,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需要企业建立健全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设置并规范全面风险管理的控制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11):128-129,134

[2]张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架构研究[J].中国市场,2009(5):54-55

[3]张琴,陈柳钦企业全面风险管理(ERM)理论梳理和框架构建[J].当代经济管理,2009(7):25-32

[4]赵杨,吕文栋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评价及能力提升研究[J].科学决策,2011(1):10-53

[5]李相志基于内部审计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11):78-80,129

[6]王静浅谈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商论,2015(7):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