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信用管理政策范文

信用管理政策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4-04-21 14:53:31

信用管理政策

信用管理政策精选篇1

关键词:企业;信用管理政策;应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企业信用的管理,企业信用管理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内容,包括对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信用管理。企业信用管理不单单是事后核算管理,也包括事前、事中的控制管理,其目的是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促进企业的生产、销售,规范客户和供应商的管理,以方便企业做好市场定位,制定未来发展规范,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现实意义

1.对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意义

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对企业扩大市场、提升企业形象和优化企业客户都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对于市场的管理上,企业可以通过信用管理扩大市场,同时控制市场风险,让企业的获得更好的经济利益。在现阶段的买方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加强产品质量和运用价格优势的同时,也要提高产品的赊销能力,赊销就会产生风险,实施信用管理可以有效的规避这种风险。其次,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形象,形成市场影响力,如果没有较好的市场信誉,再好的商品也不会被人们所熟知,企业信用的培育并不是单方的行为,也要依靠供应商和客户的认可,企业形象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最后,企业信用管理对于企业优化客户有很大的帮助,企业的发展需要客户,但不是所有的客户都是需要企业维持的,对于那些恶意赊销的客户,企业就没必要再跟他们建立联系,企业信用管理可以帮助企业筛选出信用好的客户,从而优化客户结构。

2.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社会意义

企业实施信用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意义,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由单个的组织形成的,只有单个组织提高自身的发展,社会才会进步。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可以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良好的信用惩罚体系会促使企业按照规范办事,现在随着电子信息的发展,企业的行为可以被很好的记录下来,所以现在的企业更注重信用的培育,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会获得更多的投资,更广泛的客户源,对于失信的企业,将不能@得投资,这样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若所有的企业都有可靠的信用,那么就能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

二、我国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信用管理不论是对企业还是社会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实施企业信用管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意识不强

企业信用管理的实施还处在初级阶段,多数的企业没有认识到实施信用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企业的生产销售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赊销的行为,有些恶意的赊销会对企业产生巨大的损失,造成企业形成大量的坏账,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企业不愿意再实施信用管理,更愿意运用现款的结账方式。

2.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能力不足

多数的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信用管理体制,也没有成立信用管理的部门,在对于客户的评价分析上,仅仅是依靠销售部门及财务部门的销售情况和还款情况,没有清楚的认识到客户的情况,只是凭借简单的推断,缺少科学的依据。在企业销售商品的行为中,往往以资金收回为首位,对于较大款项的赊销,企业会因为怕承担风险而不愿意合作,这样就会错失扩大客户的机会,久而久之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促进企业实施信用管理的措施

企业实施信用管理对于社会经济管理和市场转型有积极的意义,所以政府要给以一定的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企业、政府和社会组织三方的力量,并帮助企业更快更好的推进信用管理。首先要提高企业信用管理的意识,只有企业真正的认识到信用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才会重视信用管理,才能按照企业的情况建立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相关的部门对于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信用管理。其次,政府也要发挥服务政府的职能,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给企业信用建设提供坚强的后盾,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促进社会体系的建设,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对于信用好和失信的行为要有一定的奖励和惩罚,让企业认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性。最后,要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建立监督体系,推进企业信用的管理,企业在进行失信的行为时,往往会抱着侥幸的心理,对自身没有影响,所以社会组织要发挥监督的作用,对于失信的行为要及时的监督、指正、通报,以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贺首华. 关于大中型企业信用管理职能的建立思路――坏账风险控制与销售扩张[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07).

[2]马彦玲,闫晓燕,郭彦明,冯彦良.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在防范信用风险中的作用[J]. 中国经贸导刊. 2010(18).

信用管理政策精选篇2

应收账款是企业拥有的一项重要的资产,反映了一个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和资产盈利能力的水平。由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并普遍呈现出买方市场特征,信用交易方式已逐步成为我国众多企业的必然选择。随着企业应收账款数额越来越多,应收账款的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企业应收账款中大部分是由于利用商业信用及信用交易所形成的,因此本文将从信用政策方面对企业应收账款进行研究。

1 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与管理目标

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是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那么其管理的目标就是求得利润。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资金投放,是为了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投资。而投资肯定要发生成本,这就需要在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这种政策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应收账款所增加的盈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当实施应收账款赊销,如果应收账款赊销有着良好的盈利前景,就应当放宽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量。

2 信用政策的制定

企业应收账款赊销政策的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

2.1 信用期间

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企业给予顾客的付款期间。信用期过短,不足以吸引顾客,信用期过长,对销售额增加固然有利,但只顾及销售增长而盲目放宽信用期,所得的收益有时会被因此而增长的费用抵消,甚至造成利润减少。因此,企业必须慎重研究,确定出恰当的信用期。

2.2 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指顾客获得企业的交易信用所应具备的条件。如果顾客达不到信用标准,便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

企业在设定某一顾客的信用标准时,往往先要评估其赖账的可能性。目前,一般通过“5C”系统来进行。所谓“5C”系统,是评估顾客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即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品质,指顾客的信誉,即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能力,指顾客的偿债能力,即其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资本,指顾客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顾客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抵押,指顾客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条件,指可能影响顾客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

2.3 现金折扣政策

现金折扣是企业对顾客在商品价格上所做的扣减。向顾客提供这种价格上的优惠,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同时,也能招揽一些视折扣为减价出售的顾客前来购货,借此扩大销售量。现金折扣能给企业带来收益,但也会增加成本。当企业给予顾客某种现金折扣时,应当考虑折扣所带来的收益与成本孰高孰低,权衡利弊,抉择决断。

3 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方法

应收账款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正确运用赊销,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应收账款管理应从应收账款防范机制的建立和逾期债权的处理两方面入手。企业应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并与销售、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进行监控、跟踪服务和反馈分析,并由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对于存在的逾期应收账款,企业应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催讨,并积极寻找债务重组、出售债权的可能,争取及时收回债权。

3.1 加强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

(1)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对赊销进行管理。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一般以财务部门担当信用管理的主要角色进行赊销管理,这已不能适应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需要。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须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才能完成。企业对赊销的信用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大量的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设立企业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是非常必要的。在我国企业中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一种是财务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另一种是销售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适应于不同的企业管理体制。信用管理部门要取得财务和销售部门支持,并在赊销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

(2)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管理系统,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必须对客户进行风险管理,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动态监督客户尤其是核心客户,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给客户建立资信档案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这就是客户的动态资源管理。如果企业对这项工作没有足够的人力也可委托社会征信公司完成,或在其指导下完成。调查的渠道一般包括:销售部门业务员掌握的客户资料、管理人员的实地考察、客户的其他供应商调查的情况、网络数据和其他公开的信息渠道。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5C”系统),客户与企业往来的历史记录,客户的规模、财务状况、发展前景、行业的风险程度等。

(3)建立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应包括赊销的发生、收账、逾期风险预警等各个环节。

3.2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完善考核制度

3.2.1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包括三个部分: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

(1)信用期的确定,主要是分析改变现行信用期对收入和成本的影响。延长信用期,会使销售额增加,产生有利影响;与此同时,应收账款、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会产生不利影响。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可以延长信用期,否则不宜延长。如果缩短信用期,情况与此相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一般可以将不同方案的新增销售收入,扣除由此增加的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管理成本,利润最大为最优方案。

(2)在信用标准的决策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赊销对象客户的资信调查,可以通过查阅客户财务报表、往来记录、银行资信证明等方式,广泛收集有关客户信息资料,并据此采用定性分析及定时分析的方法,评估客户的信用等级。企业在设定某一顾客的信用标准时,往往先要评估其赖账的可能性。这可以通过“5C”系统来进行,所谓“5C”系统,是评估顾客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即品质、能力、资本、抵押、条件。

(3)现金折扣政策,现金折扣是企业对顾客在商品价格上所做的扣减。向顾客提供这种价格上的优惠,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另外,现金折扣也能招揽一些视折扣为减价出售的顾客前来购货,借此扩大销售量。因为现金折扣是与信用期间结合使用的,所以确定折扣程度的方法与程序实际上与前述确定信用期间的方法与程序一致,只不过要把所提供的延期付款时间和折扣综合起来,看各方案的延期与折扣能取得多大的收益增量,再计算各方案带来的成本变化,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3.2.2 强化应收账款的会计核算和监控

(1)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统计各客户应收账款的金额、时间及变动情况,提供给企业管理层及相关的销售、市场部门。同时定期向赊销客户寄送应收账款对账单和催款通知单。

(2)采取担保赊销和有条件的销售策略,加强对赊销客户的约束力,将风险转嫁给对方,达到既能控制应收账款的增加,又能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信用管理政策精选篇3

【关键词】企业;信用政策;应收账款管理

企业的发展不仅要依靠雄厚的资本和强大的团队,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信誉保证,所以说企业的信用政策是推动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企业的信用销售也会催生出应收账款的环节。目前部分企业在信用政策和应收账款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导致企业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本文主要对企业中信用政策和应收账款管理之间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一、企业信用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分析

1.企业信用政策的问题分析

(1)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过程中过于盲目。

部分企在业信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依据和准确的目标,而是盲目的采用一些成功企业的信用政策,进行生搬硬套。这种政策的制定形式极容易使信用政策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符,从而导致政策制定的过于宽松或者过于严格。如果企业的信用政策制定的过于宽松那么在销售额上会取得很好的成果,但是在收账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增大了产生呆账和死账的风险。企业的信用政策制定的过于严格,又会丧失很多的市场份额,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减小,制约企业的发展。

(2)企业的信用政策制定内容不全面。

企业的信用政策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四大部分,信用评价、条件、额度以及收账政策。但是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企业往往重视前三个方面的制定,而忽视了收账政策的制定,从而使账款到期时无法实行催款计划,甚至一些账款到期也无法及时发现。

(3)在销售中忽视信用政策的规定

一些企业过于注重销售业绩,所以在销售过程中将销售额的增加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忽视了信用政策的规定,在交易过程中为了争取客户,采取迁就对策,忽视信用的风险防范,不按照信用政策的规定进行谈判,从而为以后的账款资金回笼埋下隐患。

2.企业信用政策的措施分析

(1)加强信用政策管理

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信用政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多了解信用政策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够避免盲目的制定信用政策,从而使信用政策的制定更加科学、严谨,为企业以后的应收账款管理做好铺垫,使企业在经济管理中更有效。

(2)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和专业的管理人员

为了使信用政策发挥更好的作用,企业需要将信用管理与企业的销售和财务等部门分离,设置独立的部门。而部门中的信用管理人员除了要具备营销、法律、管理、信贷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果敢的处事作风,这样才能够将信用政策切实的落实到工作中。

(3)在信用管理中将客户按照风险程度分类管理

对于客户的信用管理只能由信用管理部门进行,管理人员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对客户的风险类别进行划分和改动,对于不同类型的客户采取差异性信用标准和信用额度,最大程度的保护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1.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1)在销售前对客户的信用评估不充分

企业坏账的形成主要是由赊销引起的,所以企业在销售时需要对合作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分析,对客户到期还款的能力、资产负债率、资金流动比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如果在分析的过程中不够全面,那么极容易导致呆账和坏账的产生。

(2)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大量的逾期账款无法回笼

很多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比较忽视,往往是在账款到期后才进行催款,未对账款进行分析,无法准确掌握账款的减值现象,从而产生坏账。同时由于企业一般采用还款期限到来后催款的方式,使得大量的资金无法及时回笼,而导致企业的资金运转出现问题,甚至造成破产。

2.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分析

(1)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首先,信用管理部门在账款产生之日起,要制定好客户的信息登记表,根据客户和应收账款的类别建立动态管理的台账,并对款项的性质、金额和还款日期进行明确的标注,对债务人的动态加以分析。其次,对应收账款进行明细管理,财务部门需要根据客户的明细做好核算,根据已经发货或者完工的进度进行应收账款数额的估算和确认,并开具发票,将应收账款的增加变化和账龄变动等信息及时的反应出来。最后,定期向客户发送询证函,并需要客户盖章确认,对于账款的异议,及时沟通,直到双方确认一致。

(2)采用先进的应收账款管理系统

在信息化社会,企业的管理技术逐渐的在提高,应收账款管理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式也可以借助于先进的科技,利用计算机制作出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包括客户的基本信息、信用类别、信用额度、还款日期等。通过系统的自动识别和生成功能来识别和规避高风险客户。同时,还可以设置自动催款功能,使系统定期向客户发出催款通知和滞纳金通知单,避免出现过期遗忘收款的情况。此外,如果客户出现信用问题,系统将自动锁定客户采购账户,从而有效减少坏账的产生。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信用政策与应收款项管理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信用政策是应收款项管理的前提和依据,所以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宽严适度的信用政策。同时,加强对企业应收款项的管理工作,使企业的资金能够及时回笼,保证企业资金链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信用管理政策精选篇4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政府决策;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203-04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公共事务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不断提高,城市政府决策呈现出环境复杂、数量激增、风险加大、不确定性增强等新的特点,传统的中国城市政府决策体制和决策机制已经难以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城市政府决策组织完备性和适应性较差、城市政府决策过程透明度和参与度不高、城市政府决策方法科学化和现代化程度较低,尤其是政府决策的信息化、可视化及政策绩效评估信息反馈等方面问题更加严重,导致城市政府决策盲目、低效、失效现象比较突出,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当前参与政府决策的技术首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以其在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应用等理论和技术的优势,成为政府决策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政府决策作为城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之一,其决策与地理空间紧密相连,决策科学性与空间信息占有量和准确性紧密相关。根据当前证据表明,政府决策所需要信息的80%都与地理空间有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掌握了地理信息,政府决策就成功了一大半。正因为如此,地理信息自产生之日,就被政府广泛采用,为政府提供了有效的决策支持。本文在深入剖析政府决策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决策应用和需求的发展趋势,提出地理信息更好服务政府决策的策略与建议。

一、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当前,社会科学研究,包括公共政策与规划的一项重要进展,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方法在人类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广泛应用。国外关于地理信息化技术在社会学研究中起步较早,美国许多大学都设有相关的计量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如芝加哥大学、华盛顿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乔治·梅森大学近年来兴办的这类中心,在推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以及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间的交叉领域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围绕这一主题的相关学术会议层出不穷,相关专著也越来越多(如Goodchild & Janelle,2004;Okabe,2005)。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 GIS)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GIS在整合、分析各种数据尤其是空间数据方面有独特优势,基于GIS平台的政府公共政策与管理应用也日益广泛。正如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巴迪(Michael Batty,2006)所言:“要搞好政策性较强的社会科学研究,数量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方法及背后的理论一定要空间化。”

美国加州大学圣达巴巴拉分校的社会科学空间综合研究中心(Center for Spatially Integrated Social Sciences 简称CSISS)就是在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成立并发展起来的,为促进GIS技术在各种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高级空间分析中心也集聚了GIS、地理学、经济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专家,集中研究社会经济系统在时空演变中的客观规律以及相应的政策与规划手段。哈佛大学最近新成立了一个地理分析研究中心(Center for Geographic Analysis),宗旨就是要推动空间分析和GIS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在相关研究机构在推动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社会科学中大力推广,欧美地区在政府决策管理中应用也日益广泛。在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地理信息的应用遍及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灾害预测、投资评价、城市规划建设等政府管理众多领域。美国最早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和“数字地球”的发展战略。美国的政府机关几乎都采用了政府GIS。美国联邦政府的业务部门也建立了自己的专业信息系统,主要用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防汛抗灾、人口管理、城市规划和农业发展等,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德国政府已建成面向政府领导机关的政府GIS,其中“地形制图信息系统”、“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和“军事地形信息系统”为政府GIS的建设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空间数据支撑,其政府GIS已广泛应用于道路规划、城市治理、环境保护和热点经济问题的分析决策。丹麦开发了协调服务的政府GIS,它以高分辨率的地籍数据、遥感数据和统计数据为基础,在网络系统的支持下,建成了联结国家、省府、城市和县级政府的业务运行系统,使用效率很高。日本政府重视政府GIS的建设和应用,已建成以高分辨力空间地理数据库为支撑的分布式政府GIS。政府GIS在日本的国土规划、环境治理、防震抗灾、经济区布局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系统支持。

国内有些部门基于地理信息的电子政务建设也取得很好的效果。北京、上海、重庆、广东等省级区划单位,广州、深圳、武汉等市级单位的基于GIS的电子政务建设。《中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的是“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与地理信息密切相关的是金土工程、金盾工程、金农工程和金水工程等。“金土工程”成为2002年确定的国家“十二金”电子政务重点工程之外第一个正式批准立项的电子政务工程项目。“金土工程”一期建设建成在国土资源部、31个省(市、区)和32个城市建立相关土地基础数据库和耕地保护业务管理应用系统,以及重要矿产的矿产资源基础数据库和管理应用系统。“金土工程”作为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骨干工程,对国土资源管理领域的地理空间信息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信用管理政策精选篇5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省联社模式;内部人控制;外部干预

Abstract:In the new round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RCCs)’reform which began from 2003,most of the provinces chose the mode of“provincial association”.However, this mode whi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is accompanied with many institutional defects,such as “the owners being abscent”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being unsound”. The institutional defects caused the dual risks of “insider control” and “outsider intervene”. The paper proposed a second reform to correct the defects.

Key Words: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reform,the mode of provincial association,insider control,outsider intervene

中图分类号:F830.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8-0069-04

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自2003年起,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改革。在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方面,将农信社的管理权下放给省级政府,成立省级联社;明确要求农信社明晰产权关系,实行股权治社,完善“三会一层”法人治理结构。但由于省联社属于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既存在管理行政化、运营集中化和服务脱农化趋向,又存在所有者缺位、法人治理虚置等现实问题,进而可能由此步入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干预双重困境。本文以某省为例,对农信社管理体制、产权改革、法人治理和改革绩效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评价,并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农信社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某省农信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于2005年5月挂牌成立,注册资本金1800万元,为省内122家县(市)级联社入股省联社资金。省联社成立后,主要在五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

一是管理体制基本理顺。该省联社积极理顺各方关系,在没有成立市级联社的10个市州成立办事处,制定4个市级联社向办事处过渡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并分级配备了党的领导班子。行业管理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新的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形成。

二是经营规模快速扩大。省联社的成立,结束了农信社各自为政的局面,对扩大农信社影响力、规范经营管理行为、搭建规模化可持续发展平台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截至2008年6月,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1727.55亿元,比省联社成立前(2004年末,下同)增加847.47亿元,增幅91.17%;各项贷款余额1043.33亿元,增加490.22亿元,增幅88.63%,存贷款总量均跃居全省金融机构第2位;资产质量显著提高,不良贷款占比按可比口径(贷款四级分类)比省联社成立前下降20.3个百分点;经营效益明显提升,成功扭转长期亏损局面,连续三年实现盈利,累计实现经营利润31.07亿元。

三是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农信社改革试点开始后,该省农信社通过清产核资和增资扩股,进一步规范股权结构,明晰产权关系,所有者缺位问题得到初步解决,资本实力得到充实。截至2008年6月,全省农信社股本金达112.28亿元,资本充足率由改革前的负值上升到15.38%。全省组建了110家县级统一法人联社,9家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机构由改革前的1987个减少到121个。至2008年末,全省农信社已有115家联社获准兑付央行票据86.13亿元。农信社分散弱小、功能薄弱的局面得到了改变。

四是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健全。截至2008年6月,全省农信社系统121家法人机构均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普遍建立了以“三会一层”相分离的新型管理模式,即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决策权、经营权和监督权得到分离,变权力相对集中为权力相互制约,法人治理架构初步形成。

五是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有效发挥。全省农村信用社积极推广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加强信用村、镇建设,扩大支农覆盖面,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至2008年6月末,全省农信社农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5%,占全省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90%以上,新增农贷占比为74%,有效满足了“三农”资金需求。

二、农信社改革的现实审视

在某种意义上说,省联社模式的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的实质是“县――乡”两级法人制在“省――县”两级法人制的变身。省联社作为省政府领导下的正厅级管理机构,负责人由省政府任命,具备了代行省政府行政监督管理和履行金融经营的双重身份。“省――县”两级法人制之间的现实关系是一种“股权与控制权的反向配置”结构,县(市)级联社作为省联社的股东,却没有依法取得对省联社的股份控制权,反成为省联社的控制者,形成倒金字塔型的管理决策体系。省联社由于双重身份,在同一游戏规则中同时充当“运动员”(金融市场的经营者)和“裁判员”(省政府的行业管理机构)的角色,在面对不同的对象时,会不自觉地根据自身利益要求而选择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当面对政府时,它会以企业、以地方金融机构的身份出现,强调自己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和自我约束,要求政府放松甚至不要监管;当面对农信社时,它会以省政府的授权管理机构的身份出现,强调代政府行使监管职责、强化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要求绝对服从。这种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模式,使省联社很难明确到底是该向谁负责。因此,省联社模式基本确立了农信社的总体管理框架,由此产生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省联社管理模式下的“三化”趋势

调查显示,省联社对农信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影响甚微,并促使农信社逐渐形成了管理行政化、运营集中化和服务脱农的“三化”倾向。首先是管理行政化。由省联社提交县级联社“三会一层”高管人员的人选和任免,请社员代表大会表决产生;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着业绩评定和高管人员的薪酬核定;业务指导经常变成行政指令,忽视基层社的法人地位,重权轻责,内部管理不协调,缺乏市场调剂的灵活性。其次是运营集中化。省联社在实际运作中趋向于按一级法人模式实施管理,对人财物管理权、审批权和开办自营性业务实行集中化管理,有违省联社“建章立制、业务指导、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的设立初衷,有违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规律,弃长就短,摈弃了比较优势,拉长了管理链条。再次是服务脱农化。一些地方信用社偏离农村社区银行服务方向,片面追求城市化、规模化,盲目扩张,贷款投放的非理性与非农化倾向明显,“三农”贷款难状况并未真正得到改善。

(二)产权关系模糊下的所有者缺位

目前,农信社的股改是不彻底的。这从股权结构失衡、股权存款化和贷款化三个方面得到充分体现:一是股权结构失衡。截至2008年6月,某省农信社自然人股和法人股分别为105.83亿元和6.45亿元,各占股本金总额的94.26%和5.74%;资格股、投资股分别是81.9亿元和30.38亿元,各占71.16%和28.84% 。这种分散和失衡的股权结构,难以集中表现农信社的所有权,股东监督虚置,监督成本过高。据调查显示,一些县联社的前十大股东中均没有一人成为社员(股东)代表、董(理)事或监事或主任(行长)、副主任(副行长);外部董事、监事对信用社决策的影响非常小,股东缺乏积极性。二是股权存款化、贷款化。改革初期,由于多数农信社底子差、包袱重、亏损大,难以吸收真正意义上的股金,更无法吸引战略投资者入股。为完成大规模的增资扩股任务,一些地方先是不得不以高息代替分红方式吸引储户入股,后又通过员工和外部关系人贷款入股的方式进行增资扩股。这些存款化和贷款化的股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投资,使农信社产权关系被异化,股东并没有被赋予选择经营者的实际权利,股权投资者的长期利益无法得到制度保证,进而无法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三是股本金稳定性差。很多社员入股的目的在于寻求得到农信社贷款优先和利率优惠,对入股风险认识不够。以某县联社为例,央行专项票据兑付后三个月内,股本金就下降2000多万元。全省农信社股本金余额2008年6月末比2007年末共下降2.81亿元。由此可见,近几年来,农信社经营状况虽有所好转,但历年亏损包袱仍很沉重,一旦股本金收益达不到预期目标,入股社员要求退股在所难免。

(三)法人治理虚置

法人治理结构体现的是利益的相互制衡,源于委托-关系的存在,以有效克服内部人控制问题。企业治理不仅是一种静态的组织结构和体制安排,而且是一种运行和督导过程。然而,农信社分散、失衡的股权结构,致使“三会”难分设,“三权”难分离,入股者只关心分红,不关心也无法关心经营管理状况,进而缺乏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这突出体现在:一是社员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现实中农信社的社员代表大会很少按章程召开,只是按规定走过场,甚至以职工大会或年度工作会议代替。社员代表产生的合法性和严肃性不足,大会常常由理事会主持召开,自己主持的会议选举自己,选举产生监督自己的机构,审议自己的工作报告,难以发挥社员代表大会应有的职责;社员的表决权、罢免权、决议权、分配权等均以联社党委的“研究决定”所取代;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和经营层的人选和任免,由上级主管部门提请社员代表大会表决,实际上是由省联社任命。二是监事会履行职责乏力。监事会的监事绝大部分是信用社员工,县级联社监事会一般只设监事长,没有常设机构和办事人员,无法有效履行监督职责。监事会日常工作由监事长负责,对下级机构的监督管理主要通过稽核部门发挥作用,监事长基本未能履行章程赋予的对农信社的经营决策、决策的实施过程及执行结果进行监督的职责,事实上演变为农信社的内部审计部门,在理事长或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三是理事长权利过于集中。县联社的理事长和主任虽然分设,但理事长仍然以单位“一把手”的身份行使部分主任的权利,使理事长的自身定位出现了矛盾。某种意义上理事长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质上成了理事长全权负责制。

在这种失衡和扭曲的产权关系、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共同作用下,农信社较好的经营业绩主要来自优惠政策的兑现而非经营机制的改善。某省县级农信社2004-2007年税后利润分别为8173万元、13434万元、36000万元、83194万元,若剔除央行票据获得利息(按利率1.89%计算)和税收减免因素,上述年度的税后利润分别为-8984万元、-27174万元、-25183万元和10457万元,其中还没有剔除改革后全省农信社共获得的保值储蓄利息贴补额2.1亿元。同时,若以五级分类口径统计,截至2007年12月,全省农信社不良贷款余额323.92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5.31%,历年挂账亏损64.69亿元,农信社主要依靠盈利核销而非清收是解决不良贷款的主要途径。

三、进一步深化农信社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重新定位“省联社”模式,分步推进二次改革试点

我们认为,当前的省联社模式只是一种过渡性的制度安排,随着市场化进程和改革的深入,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省联社将可能有两种改革模式:一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省联社解散和清退其现有股份的同时,由省会城市的农信社和其他企业法人、自然人共同发起,把省联社改组为金融控股公司,控股或参股县级机构,金融控股公司为相对控股股东,按股权比例行使相应权力,形成母子公司的产权关系,替代省联社现有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金融控股公司将参照现代企业制度,在组织结构上设置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同时,控股公司通过优化县联社的股本结构,可以解决原体制下股本小而分散的问题;通过设计和规范业务流程,构筑风险预警、防范、控制与处置体系,可以解决原体制下经营风险较大的问题;通过高层管理人员与职工持股,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内在动力。此模式适应于城市化程度高、城乡差别小、县级机构少的省份。二是金融服务公司模式。将省联社改组为联盟形式,逐步取消其行业管理职能,专职为会员机构服务。充分发挥其“后勤服务公司”职能,按照自愿、平等和互利的原则,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积极在综合网络、产品开发、支付结算、资金清算、业务创新、信息咨询、员工培训、交流合作等方面为农信社提供有效的服务平台,自主选择,有偿服务。这种模式既有利于保持县级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同时又可以实现县级机构一定程度上的联合,适合城市化程度低、城乡差别大、县级机构多的省份。

(二)强化内部员工股东的权益,明晰产权关系

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调整股权结构,加大投资股占比,提高股本金的稳定性;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法人股所占比例,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借以弱化内部人控制,真正建立起“谁投资、谁受益、出了问题谁负责”的产权关系。重点引进资金富裕、急于寻找投资出路的民营企业及其它经济实体入股,形成由战略投资者、普通投资者、内部员工三大类股权结构。应积极吸纳经济发达地区产业以及资金,吸收种植和养殖大户、私营业主、企业法人等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成为股东,参与信用社的管理,提高农信社的决策和管理能力,真正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为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创造条件。

强化内部人特别是内部员工股东的权益,使控制者的权利基础与出资份额相匹配,从而使控制者以所有者的身份自觉维护农信社的独立法人地位。可提高信用社内部员工股东的股份占资本总额的比例,允许农信社职工和高管人员持有较高比例的股份。解除股份额度限制,使农信社内部员工股份额度差异化,以形成大股东,调动内部员工股东参与和改善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的积极性。

(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真正的权力制衡

尽快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农信社的产权归入股社员所有,社员代表大会是农信社的权力机构;明确规定理事长、监事长、主任各自的权利、义务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督促农信社真正建立起三会分设、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充满活力、激励创新、管理规范、监督有力的新机制。建立加快金融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推行理事、主任、监事公开招聘制度的选择性和竞争性。试行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制度,理事、主任、监事的选任要避免地方政府和上级行业管理部门的干预。独立董事从农信社外部产生,不是直接利益相关者,独立董事依照法定程序由股东大会聘任,独立依法行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适时推出促进农信社改革的新政策

建议国家通过再次发行专项央行票据,或参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剥离的做法,将农信社不良资产剥离到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有效处置其不良资产。可考虑由中央财政提供政策支持,省政府成立全省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主要处理农信社不良贷款问题。但为了防止地方懈怠在帮助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打击逃废债等义务的道德风险,甚至恶意逃废债等逆向选择风险,可考虑按年度考核,由地县转移支付挂钩或地县财政参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对于能主动对“省联社”模式进行第二次试点的省份,建议允许试点发行类似国有商业银行的次级债。即允许管理规范、实力相对强的信用联社,通过联合“打捆”形式,由省级政府担保,发行类似国有商业银行的次级债,将有助于信用社公司治理增强外部监督效率,推动信用社自身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改善财务信息质量,促进信用社财务可持续性的提高和资本结构优化。同时参照国际上对合作金融机构实行政策扶持的惯例,对农信社农业贷款利息收入给予长期免征营业税;对农信社接收、处置抵债资产给予税费优惠;国家在化解乡村两级债务中,应把乡村两级拖欠农信社的不良贷款纳入财政预算,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分担、逐年偿还。

为确保农信社真正建立长效可行的自我约束机制,有效发挥资金支持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针对专项票据兑付后农信社发展的后续管理,人民银行与银监部门应尽快建立信息共享、磋商协调和监督惩戒三大机制,防止农信社采取虚报、欺骗等手段满足考核标准的不诚实行为,加强对其资本金合法性、真实性和稳定性的考核。有关部门应建立对农信社财务指标的动态考核机制,并赋予人民银行事后追索权。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与否,以及不良贷款下降和增资扩股是否真实都最终会体现在后续会计年度财务指标中。可以考虑在3―5年内对已经兑付成功的农信社在盈利能力、不良资产和资本充足率等进行连续达标考核,对农信社专项票据兑付后,没有按照改革的要求去运作或后期各项指标达不到专项票据兑付考核要求的,采取冻结或收回专项票据资金、货币政策制裁等强制性措施,促进农信社始终把改革工作重点放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和加强内部管理上,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真正达到增强服务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花钱买机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军新.“花钱买机制”:前期的差距与后续的改进[J].海南金融,2008,(6).

[2]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课题组.“省联社模式”:理论基础、制度缺陷与改革建议[J].海南金融,2008,(10).

[3]都本伟.产权模糊、治理结构不完善下省联社的职能定位[J].地方金融,2007,(10).

信用管理政策精选篇6

行政管理的组织是按照科层组织建立的,由于行政管理政策的模式参差不齐,因此,行政管理中要重视行政管理政策执行的研究。

一、制约行政管理政策执行的因素

利益因素。主要是指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的利益差别,这是制约行政管理政策执行的首要因素。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所代表的利益是有差别的,由于政策是集中制定的,政策制定者考虑的是整体利益。而政策执行是分散进行的,执行者往往要考虑其局部利益,这种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差别性,往往制约着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力。“政策执行的环节越多,意味着不同层次政治区域利益发生冲突的概率越大,政策执行所经受的利益筛选次数越多,执行过程所积累的失真冲动能量越大,这也会提高政策失真的频率和幅度”。因此,这种利益差别是制约行政管理政策执行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行政管理政策制定与执行中要充分考虑这种差别性,注意协调由于利益差别性带来的矛盾和冲突,以提高执行效果。信息因素。主要是指信息传递的有效性,这是制约行政管理政策执行核心因素。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的传递过程,在这一传递过程中存在着信息的发散和汇集两个方面:信息的发散主要是指行政组织向社会释放、传递有效的信息,使社会团体、各经济主体、民众了解政策的趋向、内容、特征;信息的汇集是指行政组织在释放传递信息的过程,也设法从社会或中央政府获得必要的信息反馈。信息的释放和汇集过程实质上是有关政策信息在中央政府、行政组织、社会团体三类主体之间的双传递过程,在这一传递过程中形成了信息交流和信息碰撞的动态运动,行政组织在这一过程中,要能得到大量反馈信息,要及时了解到行政管理政策执行的偏差;作为行政管理政策的接受者社会团体来说可以明确政策的内容、宗旨、特点及趋势。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政策信息的传递是有效的,可以增加政策的沟通能力,进而可以减少政策执行的盲目性、减少政策执行的难度和阻力,并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和情报,依据这些反馈信息调整执行方法和策略,从而增加政策的执行效果。相反,政策信息的传递如果是无效的,其结果要么是信息无法获得,或信息的失信,这都会影响到政策的执行。制度因素。主要是指政策评估制度的健全程度,这是制约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的关键因素。政策评估是行政管理政策执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中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往往热衷于制定政策、宣传政策,而忽视政策的评估,客观上助长了决策的随意性、盲目性,影响到了政策的执行效果和政策执行。环境因素。主要是指政策环境的优化程度,这是制约行政管理政策执行的外部因素。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不仅取决于政策内部的构成,还取决于政策外部环境的优化程度。美国政策学专家史密斯曾发表《政策执行过程》,他认为:“理想化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四者为政策执行过程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由此可见,环境对于政策执行是非常重要的。这些环境包括: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政策执行者的责任感、工作作风及其事业心,还涉及执行者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政策的掌握水平、政策尺度等。二是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民众的政治态度、信仰、情感、价值取向等。经济环境。经济发展与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力强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程度又影响着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行政管理政策的经济环境主要是指: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市场体系的完备程度、市场机制的健全程度等。社会环境。地方经济发展中面对的是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各种非经济因素对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因而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中要具有灵活性,要随机应变,因为执行中弹性过大,又会造成随机性太大,而执行中的刚性过大,又会造成政策执行中的相反效果。超级秘书网

信用管理政策精选篇7

关键词:财务政策 财务政策体系 财务政策的选择

0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企业经营国际化及企业合并等经济因素的影响,财务导向的企业管理逐渐成为西方企业管理的新趋势。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大多数公司将逐步进入财务导向型的企业管理阶段。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如何选择财务政策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1 企业财务政策的简述

1.1 企业财务政策的含义 企业财务政策就是指企业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运用一系列财务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以实现财务目标的策略。它是以企业为财务主体,在宏观财务政策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现实要求所制定或选择的一套自主的财务行动准则。

1.2 企业财务政策的特点 财务政策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企业财务政策运用的主体是企业;财务政策的运用应具有主动性和灵活性;企业财务政策应具有相对稳定性。

2 财务政策体系的构建

企业完整的财务政策体系应当包括财务政策战略、财务政策类型和财务政策实施三个部分。

企业财务政策涉及到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一个完善的企业财务政策体系,应当与理财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内容相适应,它能有效地指导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活动,从理财观念上看,尽管管理者应当树立的理财观念很多,但风险观念和信用观念是极具重要的两大基本观念;从理财内容上看,尽管涉及到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股利管理是理财的四项基本内容。据此,企业财务政策的类型应当包括:风险管理政策、信用管理政策、融资管理政策、营运资金管理政策、投资管理政策和股利管理政策等六个方面。具体如下:①风险管理政策。②信用管理政策。③融资管理政策。④营运资金管理政策。⑤投资管理政策。⑥股利管理政策。

3 财务政策选择遵从的基本前提

3.1 财务政策选择的基本假设:理性选择 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的条件下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这些约束条件包括法律、政策条令与生产技术条件等社会规范。

3.2 政策选择的基本原理:优化 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经济人在法律制度加以确认和保护的一般规则的约束下,根据利润极大化原则上,生产者可自主做出经济选择与决策。

3.3 财务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 企业财务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从理财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行为规范,它反映着企业理财活动的内在要求。为了财务政策选择的结果,其基本原则应包括:风险与收益对等原则;边际分析原则;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4 财务政策类型的选择

4.1 风险管理政策的选择 风险和报酬是现财行为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对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是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事实证明,不顾及风险,一味地追求过高报酬,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风险管理政策选择的目的不在于一味地追求降低风险,而在于在报酬和风险之间做出恰当的抉择。供选择的风险管理政策类型主要有:回避风险政策;控制风险政策;转移风险政策。

4.2 信用管理政策的选择 信用管理政策是企业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宽松的信用管理政策和从紧的信用管理政策两种类型。任何一个信用管理政策均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

4.2.1 信用标准政策 它是企业评价客户信用等级,决定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通常以预计的坏账损失率表示。若企业信用标准过高,将会使许多客户因信用品质达不到所设定的标准而被拒于企业商业信用之外;反之,则会使企业冒较大的坏账损失风险和支付较高的收账成本。为了评价、证实和判断客户的信用情况,用以确定对其可否给予商业信用的标准,一般可采取“5c”评估法:客户品质;偿债能力;财务能力;提供的担保品;经济情况。采用以上五项标准,对需要给予商业信用的客户分别进行评价,是保证应收账款安全的必要手段。

4.2.2 信用条件政策 它是企业接受客户信用订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两个方面。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的过程中,首先必须确定赊销需要采用的最佳信用期,企业采用的信用期越长,赊销的商品就越多,发生的销售收入就越大,取得的利润也可能越大,而且坏账损失也可能越高。其次还要确定合理的现金折扣政策,它是为了鼓励客户提前付款所给予的优惠。现金折扣的实施可以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但要发生折扣成本。

4.2.3 收账政策 它是企业对收回账款所采取的措施。企业对收账政策的制定要宽严适度,若收账政策过于宽松,可能导致客户更加拖欠货款,增加与应收账款投资相关的成本;反之,则可能导致企业失去较多的销售机会,影响公司未来的销售和利润的增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现实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收账政策。我们认为,信用管理政策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应收账款占用水平;②市场竞争的程度;③公司的销售状况;④客户的信用等级;⑤公司信用制度;⑥公司管理能力。

简单地说,当公司的应收账款占用少,面临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产品销路差,客户信用等级高,信用制度严密以及自身的管理能力强之时,可实行适度宽松的信用政策;反之,则可以实行适度从紧的信用政策。

4.3 融资管理政策的选择 企业融资管理政策选择的核心问题在于确定一个良好的资本结构。一般而言,融资管理政策的类型有以下几种:仅有普通股的资本结构政策;兼有普通股、优先股的资本结构政策;兼有普通股、优先股与债务资本的资本结构政策。

4.4 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选择 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必须依靠一种切实可行的、能够有效地考虑风险与报酬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一般来说,营运资金管理政策有以下三种类型:中庸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稳健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冒险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以上各类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各有利弊,其中:冒险型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净流动资本最小,风险最大,但其总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稳健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净流动资本最大,风险最小,但其总成本最高,收益最低;中庸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收益与风险则介于二者之间。

4.5 投资管理政策的选择 企业投资管理政策按性质不同,可划分为稳定型、扩张型、紧缩型政策三种类型。我们认为,企业应根据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情况等为依据,正确选择投资管理政策。在确定投资管理政策时必须考虑以下“三性”原则:第一,从属性原则;第二,指导性原则;第三,风险性原则。

4.6 股利管理政策的选择 选择科学的股利政策对于保障股东权益,协调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稳定股票价格和维护企业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按股利支付的稳定性划分,企业股利政策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固定股利政策;②固定支付率股利政策;③低正常加额外股利政策;④剩余股利政策。

5 结束语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要组织好企业资金运动,确保生产顺畅,又要处理好各种经济关系,确保各方利益要求得到满足进而实施预测、决策、计划、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信用管理政策精选篇8

关键词:财务政策财务政策体系财务政策的选择

0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企业经营国际化及企业合并等经济因素的影响,财务导向的企业管理逐渐成为西方企业管理的新趋势。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大多数公司将逐步进入财务导向型的企业管理阶段。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如何选择财务政策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1企业财务政策的简述

1.1企业财务政策的含义企业财务政策就是指企业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运用一系列财务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以实现财务目标的策略。它是以企业为财务主体,在宏观财务政策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现实要求所制定或选择的一套自主的财务行动准则。

1.2企业财务政策的特点财务政策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企业财务政策运用的主体是企业;财务政策的运用应具有主动性和灵活性;企业财务政策应具有相对稳定性。

2财务政策体系的构建

企业完整的财务政策体系应当包括财务政策战略、财务政策类型和财务政策实施三个部分。

企业财务政策涉及到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一个完善的企业财务政策体系,应当与理财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内容相适应,它能有效地指导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活动,从理财观念上看,尽管管理者应当树立的理财观念很多,但风险观念和信用观念是极具重要的两大基本观念;从理财内容上看,尽管涉及到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股利管理是理财的四项基本内容。据此,企业财务政策的类型应当包括:风险管理政策、信用管理政策、融资管理政策、营运资金管理政策、投资管理政策和股利管理政策等六个方面。具体如下:①风险管理政策。②信用管理政策。③融资管理政策。④营运资金管理政策。⑤投资管理政策。⑥股利管理政策。

3财务政策选择遵从的基本前提

3.1财务政策选择的基本假设:理性选择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的条件下争取自身的最大利益。这些约束条件包括法律、政策条令与生产技术条件等社会规范。

3.2政策选择的基本原理:优化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是经济人在法律制度加以确认和保护的一般规则的约束下,根据利润极大化原则上,生产者可自主做出经济选择与决策。

3.3财务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企业财务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从理财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行为规范,它反映着企业理财活动的内在要求。为了财务政策选择的结果,其基本原则应包括:风险与收益对等原则;边际分析原则;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4财务政策类型的选择

4.1风险管理政策的选择风险和报酬是现财行为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对基本矛盾,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是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事实证明,不顾及风险,一味地追求过高报酬,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风险管理政策选择的目的不在于一味地追求降低风险,而在于在报酬和风险之间做出恰当的抉择。供选择的风险管理政策类型主要有:回避风险政策;控制风险政策;转移风险政策。

4.2信用管理政策的选择信用管理政策是企业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宽松的信用管理政策和从紧的信用管理政策两种类型。任何一个信用管理政策均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

4.2.1信用标准政策它是企业评价客户信用等级,决定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通常以预计的坏账损失率表示。若企业信用标准过高,将会使许多客户因信用品质达不到所设定的标准而被拒于企业商业信用之外;反之,则会使企业冒较大的坏账损失风险和支付较高的收账成本。为了评价、证实和判断客户的信用情况,用以确定对其可否给予商业信用的标准,一般可采取“5C”评估法:客户品质;偿债能力;财务能力;提供的担保品;经济情况。采用以上五项标准,对需要给予商业信用的客户分别进行评价,是保证应收账款安全的必要手段。

4.2.2信用条件政策它是企业接受客户信用订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两个方面。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的过程中,首先必须确定赊销需要采用的最佳信用期,企业采用的信用期越长,赊销的商品就越多,发生的销售收入就越大,取得的利润也可能越大,而且坏账损失也可能越高。其次还要确定合理的现金折扣政策,它是为了鼓励客户提前付款所给予的优惠。现金折扣的实施可以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但要发生折扣成本。

4.2.3收账政策它是企业对收回账款所采取的措施。企业对收账政策的制定要宽严适度,若收账政策过于宽松,可能导致客户更加拖欠货款,增加与应收账款投资相关的成本;反之,则可能导致企业失去较多的销售机会,影响公司未来的销售和利润的增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现实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收账政策。我们认为,信用管理政策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应收账款占用水平;②市场竞争的程度;③公司的销售状况;④客户的信用等级;⑤公司信用制度;⑥公司管理能力。

简单地说,当公司的应收账款占用少,面临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产品销路差,客户信用等级高,信用制度严密以及自身的管理能力强之时,可实行适度宽松的信用政策;反之,则可以实行适度从紧的信用政策。

4.3融资管理政策的选择企业融资管理政策选择的核心问题在于确定一个良好的资本结构。一般而言,融资管理政策的类型有以下几种:仅有普通股的资本结构政策;兼有普通股、优先股的资本结构政策;兼有普通股、优先股与债务资本的资本结构政策。

4.4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选择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必须依靠一种切实可行的、能够有效地考虑风险与报酬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一般来说,营运资金管理政策有以下三种类型:中庸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稳健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冒险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以上各类营运资金管理政策各有利弊,其中:冒险型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净流动资本最小,风险最大,但其总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稳健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净流动资本最大,风险最小,但其总成本最高,收益最低;中庸型营运资金管理政策的收益与风险则介于二者之间。

4.5投资管理政策的选择企业投资管理政策按性质不同,可划分为稳定型、扩张型、紧缩型政策三种类型。我们认为,企业应根据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情况等为依据,正确选择投资管理政策。在确定投资管理政策时必须考虑以下“三性”原则:第一,从属性原则;第二,指导性原则;第三,风险性原则。

4.6股利管理政策的选择选择科学的股利政策对于保障股东权益,协调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稳定股票价格和维护企业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按股利支付的稳定性划分,企业股利政策包括以下几种类型:①固定股利政策;②固定支付率股利政策;③低正常加额外股利政策;④剩余股利政策。

5结束语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要组织好企业资金运动,确保生产顺畅,又要处理好各种经济关系,确保各方利益要求得到满足进而实施预测、决策、计划、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信用管理政策精选篇9

【论文摘要】信息时代的人类社会需要更加完善的自我管理体制,面对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要求,我们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构建也正在逐步深入,其中电子政务的逐步实施和发展正是信息化过程中的一大体现,政府管理活动也因而产生了许多的现象和要求,继而对于原有的行政管理活动和行政管理决策过程有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政务管理过程中不断创新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步伐,更好更快的发展。

信息化是继工业化之后世界经济的又一场革命,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人类向信息社会的迈进,政府管理活动也正受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深刻影响,于是电子政务伴随着信息化进程应运而生,而且正在不断的发展和逐步的完善。而在实施电子政务的过程中许多原有的政府管理决策过程和手段也正面临着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一、政府管理决策中的创新

1978年,西蒙成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唯一的管理学家。他所提出的理论被人们总结为“管理就是决策”,组织就是作为决策的个人组成的系统;同时他还强调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策程序就是全部的管理过程。在政府管理活动中,决策是一个尤为重要的环节,政府管理决策不同于一般的决策活动,它以公共社会问题为导向,针对在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遇到了问题,通过政府管理决策过程来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政府管理决策与其它管理决策活动一样,也是以已知的知识为基础,包括已有的经验事实与规则事实,同时还依赖于决策者个人与组织的价值取向。但是政府管理决策还具有更加突出的创新性,对于不同的政体结构、不同的地域特点、不同的社会发展轨迹以及不同的社会现实情况,使得每次政府管理决策遇到的问题部不同,即使是同一问题遇到的外部环境也不完全相同,这就形成了政府管理行为决策的不可重复性。

因此对于政府管理决策活动只有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认真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寻求发现新的规律,进行管理体系结构变革和管理决策方式手段的创新,并且通过知识的不断创新,去解决政府管理决策中遇到的新问题,才能有满意政府决策结果,由此可见,政府管理决策过程是一个面向社会要求,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凸显政府管理决策能力和政府管理体制及结构整体智慧知识创新过程。

如果说管理就是决策,行政管理就是作为政府管理者在行使公共事务管理职责的过程中不断敞出新的决策过程。决策过程的产生正是因为在管理中遇到了问题,而且遇到的是新问题,因此在解决这样的问题过程中,就需要了解与问题有关的尽可能多的信息,同时还要依赖于管理者已有的相关知识,可是在实际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必须针对新的问题及相关的信息,努力去发现新的知识,利用新发现的知识给出解决问题的满意决策方案。因此不断的发现问题,研究并更新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并与此同时不断寻求新的知识创新点才是决策管理的重点。所以政府管理决策的创新应当包括对于新问题的解释和分析、已有的管理经验和其他学科知识和技术的不断重新整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不断突破、创新。

在管理过程中最终目的应当是使整个组织的根本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那么作为政府这个整体的根本利益就应当体现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实现上,因此在政府管理决策过程中,应当是每个社会成员部尽最大可能地参与到决策当中去,并不断激发成员们的创造性,最终达到满意的决策效果。

二、信息时代政务管理决策的要求

对于政府管理活动具体到实践过程更多的可见部分就是具体的政务处理过程,那么在信息时代原有的政务管理过程及决策过程正面临着许多新的内容和要求。

信息时代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高新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部门都应用这些新的技术来完善自身的日常运作,在政府管理决策活动中最为突出的亮点之一就是信息获取和共享效率的最大化趋势,作为国家管理者形象出现的政府政务管理活动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上社会经济活动量激增,企业和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也伴随着网络及相关技术日益兴盛而越发频繁和便捷了。作为企业和公众对政府的政务管理决策过程的希望之一,就是能够在与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容易、透明、高效率,而且也希望政府的各个管理环节能够有机的整合起来,进步实现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形象。除了面对企业和公众等外部环境的不断提升的各种要求,政府自身的发展也要求适应新时期的各种新要求。

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政府作为社会整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要素,应当积极参与到信息网络应用、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当中来实现新时期政府各项管理职能和决策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在我国政府的各级部门中都在积极促进电子政务的稳步展开,使其成为转变政府行政职能、提高行政办事效率、推进政务公正公开的有效手段。全国各地各级政务部门都在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扩大公共信息公开,促进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推进各项政务协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改善政府公共服务,有效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使得整个政府管理过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并为进一步开展管理创新变革创造先机和条件。

三、大连市电子政务中的管理决策创新

在全社会都在不断发展信启、化的大趋势下,政府信息化进程中尤为重要的电子政务就凸显出其重要意义,电子政务初期集中体现在政府办公自动化的微观应用上,目前电子政务的建设不再是局限于政府内部的办公自动化建设上,而是要为公众和社会服务,集中实现服务、共享、效益的综合性目标。

大连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重点城市,被列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发展电子商务综合试点城市和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推进信息化建设与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加快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在全市形成了各行各业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良好局面。

大连市电子政务建设集中反应了提高、转变、带动、降低四个基本特点。首先是提高了各级政府的行政能力。目前大连市已经形成了以“中国大连”政府门户网站为中心的政府公众信息网、以市政府办公厅为枢纽连接市政府各部门的市政府专网以及各地区、各部门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网。政务的电子化、网络化,有力地推动了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促进了政府系统服务质量的改善。其次是转变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能。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了大连市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提高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增加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和防治腐败;规范了部门职能、协同部门业务、提高工作效率,使政府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能。再有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带动了全市信息化建设。推进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要先行。电子政务具有重要的先导和基础性作用,会推动全市电子商务建设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也将带动社区服务、社会保障、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还有就是降低了企业和社会的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信息化建设,做到了部分的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投资或重复建设,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办事效率。

大连市的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借助电子政务平台,政府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当地的公众、企业、社会发展状态,构建了以城市管理和服务为中心的社会信息化取得明显成效。例如,实施“城市一卡通”工程,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全市所有公交线路、快速轨道交通和部分出租车上已应用IC卡,发卡量已近170万张,日消费量近130万笔,并已拓展应用到公园、游乐场所、公用电话、药房等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遍布区市县社区四级的民政信息网络,实现最低生活保障、优抚等工作的网络化管理,部分街道社区建立便民呼叫中心。通过有效的信息传输和统计系统,政府部门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应对突发事件,也可以及时调整公共设施和公共活动的安排,是政府部门在应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决策依据更加及时可靠,提高的决策实施的适应性,也使得政府管理决策过程能够实时、及时,更好的适应政府管理活动整体性优化的要求。

大连市在深入推进电子政务的过程中。重点推动重大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特别是公共服务信息化的项目建设,使电子政务的作用充分体现在为民办事、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上。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网络平台;联合办公、联合审批、应急、监管、咨询、等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对于各级政府部门在日常事务处理过程中能够实现相互协调,共同致力于服务公众的管理决策目标。大连市政府的管理决策能力的提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信息化、电子政务等各种手段来提升的。

四、电子政务带给政府管理决策创新的思路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任何管理过程都是不断地决策与不断地执行决策的过程。而对于政府管理活动而言,很多情况下由于所掌握的信息不完备就会直接影响到政府部门所进行的管理决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逐步的实现在适当的时候、把适当的信息提供给相应的政务管理者,这样可以使得政务管理的决策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了解相关的公共事务信息的前提下进行行政决策,以期取得最好的效果。

对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活动来讲,在具体事务处理过程中,信息的获取需要由下而上的书面材料汇报为渠道,信息的获取往往会有选择性传递和利益倾向性传递的弊端,最终导致信息失真,不能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客观、全面、可靠的依据。在进行行政决策的过程中,信息拥有量直接关系到政府管理决策的准确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而且在电子政务系统中所获取的信息数量是很大的,现在许多的电子政务系统建立后,都设立了专门的决策支持系统,这个系统一个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政府从海量的信息中及时分析获取准确、客观的信息。在公共行政决策过程中,行政信息始终占据重要的位置,电子政务能够保证政府管理决策过程所获取的信息准确全面,进而保证政府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政府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管理活动之处就在于政府管理决策活动具有相应的广泛性和最大限度满足公众需求的特点,因此在进行行政决策的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往往会影响到一项行政决策能否真正为民众所接受的直接因素,对于这样的问题,相对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电子政务系统构建起了相应的公众参与系统,公众可以根据情况参与到所感兴趣的问题和管理过程当中发表意见和提出要求、希望。对于如此大量的公众信息反馈,只有信息处理和传输速度都很快的电子政务系统才能够实现接受和进一步的处理工作,还有就是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可以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及时将政府管理决策公布给大众,而且对于具体的个别要求也可以及时回应,这样可以更好的吸引公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行政决策,提高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程度。

信用管理政策精选篇10

 

一、大数据与政府公共管理决策

 

大数据,从字面上理解是大量数据的意思,即各种数据的集合体。研究人员认为,大数据是运用技术手段从大量信息中高速地捕捉、发现和分析的有价值的信息。在大数据的相关论述中,最具影响力的是维克托的《大数据时代》一书。该书认为,大数据是通过分布于世界和人们生活中各个角落的感知设备,完成对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存储,并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挖掘,揭示出各种松散交叉、错综复杂以及缺乏因果联系的信息之间的关系,即数据间的相关性,进而对事物或人们行为的发展进行预测。可以说,大数据的核心是发现数据的相关性,并通过对数据深度挖掘,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行为和事件进行预测。可以说,大数据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人们惯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提出了全新挑战,对于政府公共管理和信息决策领域亦是如此。

 

政府公共管理决策,虽然学者给出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总结起来,我们认为:政府公共管理决策是国家党政机关、政治团体,依据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目标,通过行政管理等手段对公共利益进行重新选择和分配,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和选择,最后达到特定的目标或社会公共利益增加等目的。政府公共决策目前主要通过大量吸收各方面的信息、资源,进行模拟、规划、预测,进而形成综合的判断。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将大数据应用于政府日常的公共决策管理,以提高政府决策水平和效率,降低决策成本和风险,是我国各级政府应加紧研究的新课题。

 

二、大数据为政府公共管理决策带来的机遇

 

(一)有助于丰富政务数据存量,提升决策信息质量

 

数据是政府决策的依据所在,准确的数据信息是政府正确决策的保证,是政府发挥服务于公众职能的基础。通过大数据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利用已有的数据库,加大资源的整合共享,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势,促进政府管理决策从单纯地获取数据信息,并以统计调查为主,向深度分析、数据挖掘转变。另一方面,通过多渠道的信息采集和整理,大数据为政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数据信息存量,使政府能够接触到更加宽泛、多元的信息,并通过深入数据内部的信息分析,可提高公共管理和决策的针对性。在使用大数据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地利用互联网自动记录信息的便利,以保证政府获取更加准确、真实的数据,减少决策误差。在进行分析时,大数据有助于政府全面参考各方面信息,有利于在最大程度上获取最科学、最具代表性的数据,同时丰富多样的信息有利于政府对信息进行多维度、多角度、多源头检验,从而提升所得数据的真实性,极大地改善了政务数据和决策分析数据质量。

 

(二)有助于扩大决策主体范围,提升政府管理决策水平

 

在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下,政府决策主体更多的是党政机关及相关团体。而在大数据模式下,互联网为社会多元化主体提供了参与公共管理与决策的渠道和可能性。社会各界等多元化主体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间接参与到公共管理和决策中来,并对决策主体以及决策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对公共管理及决策结果进行及时反馈,最终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加强公共管理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通过云计算及数据挖掘技术,大数据可以实现对大量复杂、多变、多元数据的多触角、多渠道采集、整理、加工和动态深度挖掘分析,这将使政府管理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各个方面有全面、系统的完整认知,并能及时获取各方面的动态信息,可以对公共管理的需求、目标有更清晰的界定,对未来人们的行为取向以及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判断和预测,从而有助于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而将极大地提升政府的科学管理决策水平。

 

(三)有助于提高政府信息管理水平,节约管理决策成本

 

政府可以长期而重复地使用大数据,而不断更新的数据资源对数据管理技术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利用大数据进行有效管理首先体现在各级商业领域,其在技术应用上已经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各级政府部门可以批判性地将其大数据管理和分析技术应用于政务信息管理和决策分析上。而其应用又不同于简单地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它要求政府要相应地提高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更新维护数据库的能力以及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能力。此外,利用大数据进行公共管理决策,可以节约许多传统决策所需要的人工、纸张、场地等开支和费用,可以有效地降低重复使用相同信息的可能性,从而在提升管理决策效率的基础上减少成本。可以说,大数据的应用在提升政府信息管理水平和分析能力的同时,将进一步降低政府管理成本,节省政府管理开支。

 

三、大数据为政府公共决策管理带来的挑战

 

大数据在为政府获取信息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增大了政府对信息的需求量,并提高了政务信息管理难度。就目前我国政府利用大数据情况来看,一是其意识还没有得到提高,二是其技术还没有能够适应大数据管理的需求。可以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政府公共管理决策带来了各方面挑战。

 

(一)对政务信息开放共享和相关制度建设提出新要求

 

大数据在政府管理和决策应用中发挥作用,其重要前提是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以实现各类信息数据的深度融合。虽然我国政务信息开放共享已推动多年,但由于我国目前仍然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来明确支持数据的开放和共享,以及尚未形成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导致当前我国各级政务部门之间,甚至许多部门内部仍然存在诸多的数据和信息壁垒,数据无法共享利用。因此,通过法律和相关制度保障,建立起政府内部之间的数据交流与共享机制,打破部门各自为政的保护主义倾向,促进数据在政府部门的流转和融合,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对信息技术水平、分析手段及相关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要想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政府管理决策中的价值,就要求分析人员必须对海量信息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和挖掘,找出隐藏在大量数据和信息背后的规律,并推断和预测出发展趋势和前景。这既对政府的信息管理手段和信息挖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政府管理者的数据分析、捕捉信息内在联系等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这就要求政府在公共管理和决策分析阶段,要建立起相应的机制。从数据采集、决策分析、技术支持、动态监管以及决策评估等各个阶段,都导入大数据分析方法,制定相关标准,培养相关人才,以提高决策的有效性、科学性。

 

(三)对社会各阶层以及政府内部观念转变提出更迫切的需求

 

大数据时代是颠覆旧有思维模式的时代。它不再要求人们关注事物发生的因果关系,转而关注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它时刻要求人们寻找隐藏在低相关性、低密度的数据之间的联系,并据此创造出新的价值。对于政府公职人员来说,大数据更具有革新性意义。因为传统的政府决策依据的是选择少数样本进行抽样分析,用少数需求推断多数需求的分析方式。而大数据时代则彻底打破了这些桎梏,强调拥有海量信息进行规律性分析和预测。因此,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政府内部的公职人员更应该与时俱进,加快观念转变,树立起大数据意识,时刻将大数据思维应用到政府日常管理和决策中,以切实地将大数据分析应用到现代政府管理和决策分析中,提高政务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总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政府公共管理和决策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各级政府应顺应时代要求,转变观念,加强信息开放共享和相关制度建设,加大提升信息管理技术,创新数据挖掘技术,加大人才培养,推动大数据在政府科学管理和决策中的应用。

信用管理政策精选篇11

摘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传统关系数据库实现事业单位动态工资管理的方法,在时间相关的关键数据表中加入时间属性标记有效时间,解决了工资政策和工资结构的动态管理问题,并可以实现工资信息的自动计算功能。

关键词 :工资管理系统 关系数据库 时间属性

一、引言

在高校等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过程中,工资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较强又较为复杂的工作。一方面,每一项工资政策都有其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工资管理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工资政策相关文件和规定进行;另一方面,单位职工个人情况不同,工资管理应为因人而异的个性化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工资管理具有动态性:一是人员信息可能发生变化。职工个人的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务可能发生变化,年度考核结果和月度考勤情况等信息也是动态变化的。二是工资政策可能发生变化。工资政策具有适用时期,即生命周期,工资政策发生变化则意味着原工资政策失效。工资政策变化往往带来工资结构变动。如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启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资项目中应加入养老保险个人扣缴金额,那就需要通过调整工资结构,增加“养老保险”项目并给出计算规则,同时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等项目的计算方法也应相应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工资管理已经由人工管理转变为信息化管理,既实现了工资管理的基本功能,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传统的工资管理系统多是根据不同单位要求而定制的固定结构的应用,工资政策固化于代码中,缺乏灵活度。随着工资政策的不断变化,系统维护难度越来越大,二次开发的代价过高,无法满足工资管理系统动态性的要求。近几年,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利用时态数据库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工资管理系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资管理系统动态性的问题。但是由于时态数据库的时态查询操作较为复杂,缺乏成熟的商业软件支持。此外,针对刚性工资结构缺乏灵活性、无法满足工资制度动态变化的要求,一些研究工作聚焦于工资结构的柔性化设计,提出了可自定义工资项或多帐套管理的设计方法。

本文以高校等事业单位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传统关系数据库实现动态工资管理的方法,在时间相关的关键数据表中加入时间标签,解决了工资政策和工资结构的动态管理问题并实现工资信息的自动计算功能,以期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二、动态工资管理系统需求和功能框架

动态工资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职工个人信息采集、工资政策管理、工资确定与变更、工资核定与审批、信息传递、查询与统计等。

职工个人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完成人员信息管理,包括人员编号、姓名、身份证号、出生年月、籍贯、性别、参加工作时间、岗位、职务、职称、年度考核和考勤情况等信息的录入和更新。其中,职务、职称、年度考核结果和考勤等信息都与时间相关,有时效性,且与当期工资水平密切联系,是确定和变动个人工资的依据。

工资政策管理模块用于工资标准录入和更新。工资政策是工资动态管理的前提。但是工资政策一般是用自然语言描述的,只有将工资政策作为规则用形式化语言表达,才能在工资管理系统中得以应用。同时,工资政策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工资政策随着时间是动态变化的。但是历史工资政策也是必须保存的,利用历史工资政策可以计算个人历年工资记录。

工资确定与变更模块是按照一定时期的工资政策,根据个人职务、职称、年度考核结果、考勤等实际情况确定或调整人员工资水平,生成人员工资信息。特别的,工资确定与变更模块的相应动作可由个人信息或工资政策更新等事件触发,也可以由每年年初正常晋级晋档、每月考勤等事件触发。

工资核定与审批模块的主要功能为:人事劳动工资部门通过工资核定与审批流程,核定系统生成的职工工资信息表,确认无误后通过工资审批程序呈报上级主管领导,并打印相关审批文件留存归档。

信息传递模块重点完成人事劳动工资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工资发放信息交换。劳动工资管理部门每月生成职工月度工资发放表,通过工资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传送给财务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根据职工工资信息即可完成工资发放。同时,劳动工资管理部门也可以依权限查询财务部门的工资实际发放信息。

查询与统计模块实现工资信息按照不同维度的查询和统计。

三、利用关系数据库实现工资动态管理

本文利用关系数据库实现动态工资管理的关键技术,主要关注工资政策、职工个人信息管理的关键数据表设计和工资动态管理机制。关于动态工资管理系统的其他相关技术,在本文中不再赘述。

1.动态工资管理系统关系数据库设计

传统数据库是事务性数据库,很难反映事件的动态过程。考虑到工资管理系统的动态性,本文基于关系数据库设计了保存有效时间区间的几个关键数据表。区别于传统关系数据库,这些数据表的每条记录都包含事件发生的有效起止时间,以便实现工资动态更新和查询。其数据结构图如图2所示。

职工基本信息表用于存放职工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一般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相对独立于时间。由于一些事业单位尚未明确岗位设置,人事管理仍然采用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职务“双轨制”方式,因此在职工基本信息表中用工资系列属性标识计算职工工资所采用的标准。

岗位职务信息表、专业技术职务信息表、年度考核情况信息表和考勤情况信息表都与时间相关,这些表格除了登记核心信息以外,同时需要记录每个记录的时间信息。例如,专业技术职务信息表中,每条记录应包括人员编号、专业技术职务名称、认定时间、结束时间、调薪开始时间、登记时间、备注等。当专业技术职务发生变化,在保留原专业技术职务的情况下,增加一条新专业技术职务的记录,同时需要修改原专业技术职务的结束时间。

工资政策一般是用自然语言表达的,但是如果要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来处理,则必须把自然语言的工资政策变为规则,存储在系统工资政策规则库中。同时,工资政策中仍有部分数据需要以数据表的形式存放,工资政策数据表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岗位工资标准表、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标准表、薪级工资标准表、工资结构信息表和其他津贴补贴标准表。主要数据表的结构如图3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工资政策主要数据表既包括现行的工资政策,同时也包括历史工资政策,其生命周期在数据表中用工资政策的生效时间和结束时间来区分,以满足工资政策动态调整的需要。工资结构信息表用于动态生成职工工资信息,包括工资政策编号、工资项目名称、计算公式、工资项目生效时间、工资项目结束时间等属性。例如因工资结构发生变化,工资信息中需要增加或减少工资项目时,只需要增加或更新工资结构信息表即可。

2.关系数据库实现动态工资管理的关键环节

动态工资管理系统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职工数据库和工资政策数据库的动态管理,并利用数据库实现职工工资信息的计算和查询。动态工资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和控制流如图4所示。

人员信息动态管理。当人员信息发生变化时,由事件触发器发起更新职工信息的命令。根据具体情况修改人员信息时,对于不受时间影响的人员信息,如职工基本信息表中的个人基本信息,可以在职工基本信息表中直接更新;对于受时间影响同时也影响工资标准的人员信息,如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年度考核和考勤情况等信息发生变化时,则需要修改其当前的信息结束时间,保证历史信息不被删除,同时在相关数据表中添加新的人员信息及相关时间区间。

工资政策动态管理。当工资政策发生变化后,由事件触发器发起更新工资政策数据库的指令,按新政策规定的生效时间修改工资政策相关数据表的现行工资政策结束时间,使现行工资政策变为历史工资政策。同时根据新工资政策,在工资政策相关信息表中插入有关新工资标准和新工资政策生效时间。如果工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则不必修改工资结构表。若遇到工资结构调整,或在职工工资信息中需要添加、修改或删除工资项目,仅需要更新工资结构表。工资结构表具有较为方便的用户自定义功能,可以自定义工资项目,为工资项目定义计算规则,同时为工资管理系统自动引用数据和自动计算提供条件,从而实现工资结构柔性管理。

工资确定与变更。当计算职工某月的工资时,首先根据待计算工资的月份,在人员数据库和工资政策数据库中分别查询当前职工个人信息和当前工资政策信息。利用当前有效的工资项目,构造职工工资结构框架,并根据当前职工信息、相应的工资标准和考勤结果计算职工当前工资情况,登记在工资信息库中。特别的,当工资计算月份为1月时,还需要根据职工年度考核情况和相关政策,由工资管理系统自动确定职工薪级档次是否调高一级。

四、展望

针对高校等事业单位工资管理过程动态性的要求,本文讨论了动态工资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提出了基于带时间标签的关系数据库实现动态工资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本文方法增强了工资管理系统的动态性和可扩展性。为能应对较为复杂的工资政策,如工资套改等,将来仍需继续研究并实现可操作的动态工资规则库。

参考文献

[1]汤娜,汤庸,邓智. 工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SIDSS的设计与实现[J].工业工程,2001,4(1):58-61

[2] 张静,汤庸.时态数据库在工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2002(6):45-47

[3] 吴凌坤,汤庸,汤娜.一种基于时态描述逻辑的工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43(z3):626-630

[4] 刘辉,颜超.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在高校工资管理系统中实现的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0(16):171-172

信用管理政策精选篇12

1.政策运行系统构成

网络事件管理中政策运行系统构成主要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1)网络事件管理中的政策主体在网络事件管理中,政府无疑是最主要的政策制定者,是网络事件管理中的政策主体。网络事件不一定仅限于发生在网络上,它是现实社会矛盾激化,然后再网络中得到引爆,广泛传播。(2)网络事件管理中政策的客体政策客体毫无疑问就是网络事件本身。在网络事件管理过程中,要了解该事件的性质特点,了解它所涉及到的群体需要和利益,才能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发挥政策积极作用,实现目标。另外网民也是网络事件政策客体。网络事件发生后,在互联网时代被网民迅速传播后,给政府施压。(3)网络事件管理中政策环境网络事件常在短时间内“积聚引爆”,大范围的传播。互联网“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每个网民都是面向大众多向传播,这种高密度、高强度的传播可以是一个普通事件在短时间内,积聚大量传播能量,对于政府部门政策过程带来挑战。

2.政策过程模型

网络事件管理政策过程模型有四部分构成: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控和政策评估与终结。(1)政策制定政策制定的程序有问题发现、目标确立、方案设计、方案评估、政策合法化。在网络事件管理中,政策制定机构就是各级政府部门。正确有效的政策是网络事件危机得以消除的基础。(2)政策执行由于政府网络事件管理所涉及的某个社会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如果政策执行不能有效处理,事件可能会受到更多网民的关注,引起更大的社会波动。同时,在关于网络事件的任何一个政策方案都暗含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一旦最初的政策方案发生失败,迅速的考虑替代方案,保证政策执行顺利进行。(3)政策监控政策监控是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等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并加以完善和调整的过程。政策监控的目的在于保证政策各系统的顺利运行。在网络事件管理过程中,政策监控非常复杂,常规的监控方法无法满足需要,政府要充分调动各种监控力量,对反映的问题及时做出回应,纠正偏差。(4)政策评估在网络事件处理完后,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总结。政策评估是依对政策的效率、价值等进行判断,从而决定政策修正、调整,为今后同类事件提供依据和参考借鉴,实现有效配置资源。

二、网络事件管理中我国政府公共政策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

1.政策制定中信息子系统建设落后

目前,我国关于网络事件的政策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一方面,政府垄断大量的信息资源,但并没有行成一个完善的“收集、处理、传递、保存”体系,即便拥有大量的资源,但利用效率不高。另一方面,政府存在“信息鸿沟”,获取信息渠道狭窄,收集信息有限。信息的滞后性和因受到其它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失真变形,使决策环境异常恶劣、险峻。加之政府对处理网络事件的决策很多属于非程序性决策,事件往往是首发或突发,使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化面临极大的挑战。

2.政策执行中沟通表达机制不完善

网络事件的公共性、传播迅速性等特点,要求政府在网络事件爆发的开始、处理网络事件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及时沟通,公开、透明地向公众披露有关事件的信息,降低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稳定公众情绪。但是,我国网络事件信息的传播通常严格控制在相关的政府政策决定部门和技术专家之间,往往会出现由于沟通不够,公众无法获得真实的政策相关信息,加重恐慌情绪并对政策产生误解,给网络事件妥善处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3.缺乏有效的监控和评估体系

对网络事件的监督作为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贯穿公共政策的全部过程。虽然我国的政策监督机制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但是目前网络事件管理中公共政策的监督机制正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漏洞,如行政监督体制不完善,不能实现自我有效监督;权力机关监督的力量弱小,形同虚设;社会和舆论监督制度不规范,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专门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等导致监督功能弱化,影响了监督的力度和实际效果。

三、我国网络事件政策体系的构建

1.依靠信息子系统,扩展信息渠道

信息子系统要为公共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和适用的信息,为政策过程服务,保证制定出合理的政策并加以有效的执行,以取得预期目标,这就要求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转。网络事件管理信息子系统包括:资料系统、研究系统、咨询系统、预警系统、反馈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平台等。资料系统收集网络上有效的资料,通过研究系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研究,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通过反馈系统进行反馈事实,通过庞大的咨询系统,拓宽信息来源,对缺失的信息进行补充,提出专业意见,如果某个问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通过预警系统,向有关部门反馈意见,提出解决的政策。

2.建立网民和政策主体相结合的信息沟通机制

加强政策主体与网民之间的沟通,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事件信息披露机制。一方面,可以利用官方渠道开展政策宣传,发现可能导致网络事件发生的各种潜在因素,而且在网络事件过程中,官方的沟通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传递可靠信息、疏导公众情绪。通过各种官方媒介,打造良好的沟通的路径,如办好政府网络、地方网络论坛、政务微博微信、领导网上信箱等方面,向群众进行政策宣传,使公众了解政策目标,政府的态度,了解政策进展,缓和公众的紧张情绪,得到公众的认可和信任,避免出现“塔西佗陷阱”,打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使政策顺利执行,为政策监督评估提供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和公众的监督,为监督主体和客体之间提供一个宽广的空间,让公众意愿顺利表达,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反馈信息,从根源上杜绝网络事件的发生。

3.完善网络事件监控评估体系,健全网络事件问责机制

在网络事件过去之后,需要根据政策制定的目标,进行政策评估、分析。根据结果总结经验,为今后的网络事件管理活动提供依据,同时也完善了网络事件管理政策体系。如建立问责机制和标准。包括在网络事件管理的政策制定、执行、监督过程中,政策主体履行职能的优劣程度,对整个网络事件的起因,处理情况,公众的反应,网络媒体的应对等等。这些都应该作为问题的内容,以法律规则的形式制定下来,杜绝问责的不彻底性和随意性,规范问责程序,是问责公正、规范、操作性强。让问责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四、结语

信用管理政策精选篇13

论文关键词:货币政策转变,有效性,银行经营特点,策略

一、对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几点认识

2011年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对于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是非常及时和十分必要的。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从过去较为宽松的货币信贷条件向常态回规。因此,稳健货币政策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与其他宏观政策相互协调,把握好力度。迫切需要加深对货币及其相关配套政策的再认识,以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宏观经济形势。

(一)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必须发挥信贷政策的特殊作用。稳健货币政策是通过中央银行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进而实现稳定币值、物价和控制通货膨胀的最终目标。信贷政策则是按照扶优限劣的原则,以实现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为主要目标。然而,两个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调控内容和目标看,货币政策主要着眼于调控总量,通过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性工具借助市场平台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规模,促进社会总供求大体平衡,从而保证币值、物价稳定、抑制通胀。信贷政策主要着眼于解决结构问题,通过引导信贷投向,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调节手段看,货币政策调节工具更市场化一些。而信贷政策的有效实施,不仅要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必要时还须借助行政手段的调控措施。货币与信贷政策的紧密关系,决定了当前我国在间接融资占绝对比例的融资格局下,信贷资金的结构配置和使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资金配置结构和运行效率。因此,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极大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稳健货币政策效果发挥着积极促进作用。所以,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要正确处理好稳健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辩证关系,不仅要运用稳健货币政策去管理通货膨胀,更要擅于运用信贷政策来调解产业结构,积极主动发挥信贷政策的特殊作用,进而实现稳健货币政策目标。

(二)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必须以优化信贷结构为核心。2011年稳健货币政策内涵为,“增强金融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引导货币信贷向常态回归,实现合理适度增长。要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保持社会融资总量的合理规模。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其中信贷结构优化是核心要件。只有切实调整信贷结构,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等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限制领域的信贷,大力增加国家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才能在控制信贷规模的同时,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信贷需要,才能真正确保信贷总量适度,也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控金融风险。只有对不同的部门实施差别化的信贷结构调整,才能避免稳健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偏离目标,从而保证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在落实稳健货币政策时,对于过度投资、投资低效、风险较大的部门,比如高耗能行业、投机性房地产需求等,人民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要通过各种工具和手段,抑制商业银行贷款投放。对于战略性产业、经济中薄弱环节,比如低碳经济、民营经济和农业,则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支持。

(三)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必须保持宏观政策相对稳定。2008年以来的两年多时间内,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起大落。2008年上半年为防止过热实行了从紧缩货币政策,随着8月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财政、货币政策转为极度宽松,宏观刺激政策持续了大约一年之后,2009年保增长的目标得以实现。到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和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不断巩固,国内出现了通货预期强化和通胀压力上升的苗头,宏观政策开始逐步收紧,转以抑制潜在的过热风险,货币政策也由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货币政策。以上宏观政策的不断变化,虽然是应对宏观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同时却加重了各方面政策执行的难度。在当前通货预期强化和通胀压力上升下,宏观政策当然要因时而动,但更应该保持相对稳定。要从长远的视角来观察我国的问题,摸清我国的实际情况,兼顾眼前与长远,才能够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才不会出现频繁的、过度化的政策调控。尤其是对一些战略性问题,更要从长计议,探索出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持续的、相对稳定的稳健货币政策。

(四)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必须有宏观政策部门主动配合。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特别是优化信贷结构,需要差别化金融调控工具和监管、财政、税务、产业多部门的协调配合。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差别化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定向票据、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选择性地放松或收紧商业银行贷款的资本约束和流动性约束,以此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银行业监管部门要主动协调货币政策目标和监管目标,灵活使用监管工具。在金融结构调整体系中,银行监管作为商业银行贯彻执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外部环节,其职能不仅要在事中和事后发现纰漏和纠正错误,还应在事前有效配合稳健货币政策,积极发挥约束和导向作用。

二、货币政策转变后基层银行经营的主要特点及中小企业面临的新困难

(一)基层银行经营的主要特点。从2010年四季度至今,央行已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三次加息,加快了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步伐。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逐步加大,主要银行经营及风险管理政策出现调整,引发基层行经营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营运资金较紧,揽存压力加大。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的信贷规模适度控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加息和通胀预期,使银行面临信贷规模下降和利润空间收缩的压力,不得不调整业务结构,寻求新的收入和资金来源。2010年10月以来,央行五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调高,主要银行系统内部资金集中的力度也在加大,基层分支机构的流动性收缩来得更快、更猛。目前我国负利率的问题依然存在。在负利率导致的社会储蓄意愿低迷的情况下,仅维持现有存贷比,银行就要付出更多的揽存努力。导致部分银行不断推出带有明显存款性质的各类理财产品,通过基层行吸引市场资金,缓解银根抽紧后可能面临的流动性困难。二是信贷规模压缩,额度控制加强。2010年12月以来,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各银行机构总行普遍对授信规模和信贷增速实施了一定控制,由此导致部分银行分支机构前期签订的一些授信协议、承诺难以按原有额度、期限、利率等条件兑现。2010年底开始,各大型银行已普遍开始收紧信贷,进入今年年初,规模从紧趋势显现。信贷规模收紧,银企博弈格局发生变化,根据借款企业综合贡献状况采取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原先的非核心客户、边缘客户将面临“被压缩”、“被清退”的局面。另一方面,基于银行发展战略、风险防控的角度考虑,将紧缺的信贷资源主要投向于目标核心客户、大规模集团型企业,并且要求借款企业落实足值的不动产抵押,提供与贷款规模相匹配的资产支持,进一步推高了信贷政策的准入门槛,原先游离于信贷准入政策边缘的借款企业将会面临“出局”的尴尬境地。信贷规模的收缩导致借款人甚至部分重点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的信贷需求较难满足。三是市场转向卖方,信贷门槛抬升。信贷规模控制,使信贷资金成为市场稀缺资源,银行在贷款风险定价中处于有利地位,在客户选择上得以实行更严格的行业限制、更高的担保条件、更高的利率以及更多附加条件,有的贷款品种利率不断上浮仍然供不应求,贷款定价中的额度溢价飙升迅猛。信贷市场转向卖方,一方面给银行带来了超额收益,另一方面也为银行调整客户机构,筛选优质客户,特别是发现有增长潜力的中小企业客户创造了条件,对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以有效利用信贷资源配置,弥补因规模受控可能带来的收益减少产生重要影响。四是管理面临压力,潜在风险滋生。随着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银行信贷规模收缩,使银行经营管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目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多变,各类风险交织的情况下,任一风险应对、处置不力,都可能影响银行形象和声誉,引发声誉风险。此外,在难以正常融资的情况下,由于借款人的资金需求难以适时得到持续满足,在信贷宽松条件下长期依靠借新还旧和滚动贷款维持经营资金链正常运转的个人和公司客户可能面临资金断链的风险。部分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很可能铤而走险,利用银行漏洞获取资金。而一旦发生案件极易使公众对银行管理能力产生怀疑,动摇市场信心,引发声誉风险。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新困难。我国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后,中小企业将面临三方面的困难:一是供求矛盾加剧,中小企业获取贷款难度增加。总量规模收紧,信贷资金供求缺口扩大已成不争事实。值得关注的是,贷款规模收缩比例在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基于风险、收益、成本等方面考虑,银行往往采取“保大压小”的结构调整策略,使得中小企业获取贷款的难度增加。多数中小企业面临贷款难、资金保障压力大的同时,还面临招收员工难、原材料涨价、汇率波动大等困境,“大单、长单”的接收意愿下降,经营导向趋于短期化、投机化,将对制造、外贸等实体产业产生深远影响。二是融资成本上升,中小企业财务压力明显加大。信贷供求关系偏紧导致借贷利率走高,民间借贷利率进一步上升。银行短期贷款基准利率上升,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已呈常态化,个别贷款甚至上浮幅度更大。利率上浮的贷款品种主要集中于与中小企业高度关联的个人经营贷款、小企业贷款等品种,广大中小企业成为融资成本上升的“聚焦点”、“重灾区”,成为货币政策转向、贷款规模收紧形势下的主要“被调控对象”,与政策基调相违背。多数中小企业财务实力弱、盈利空间小,难以承受长期的高息成本,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和案件风险。三是融资压力传导,行业中游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规模收紧下,行业上游企业基于市场优势地位,以延期付款方式,将财务成本转嫁至中游企业。处于行业下游的中小企业基于目前的融资困境,也通过原材料、配件等供销渠道向中游核心企业传导融资压力,致使行业中游企业面临上、下游企业的双重资金压力。

三、货币政策转变后基层银行应对策略

(一)把握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取向。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宏观经济政策是建立在对我国基本国情准确判断后提出的,应当认真贯彻落实。一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取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社会、文化、民生以及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都需要大量建设资金,在间接融资占绝对比例的融资格局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显得非常重要。面对地方政府难以抑制的发展冲动,以及全面完成节能减排、房地产调控、清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淘汰落后产能等任务,只有实施严格的信贷政策,才能规范信贷投向,优化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不符合国家政策支持方向、产能过剩的行业尽管其有信贷资金需求,银行要执行严格的信贷政策,在信贷上予以控制,积极主动配合国家宏观政策,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二是坚持信贷政策和有效监管相结合。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政策取向,是巧妙运用“看的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体现。几年来,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的货币政策承担了太多职能,包括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整的职能。然而,由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市场主体不健全、政府管理经济目标考核不科学,尤其是缺乏像信贷政策这样一只比较严格的“看的见的手”的积极配合,常常出现一“松”就乱、一“紧”就死的局面。这说明严格的信贷政策和有效监管,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真正的关键,否则,政策设想再美好,实施起来可能只会是徒劳,一定程度上信贷政策和有效监管的成效决定货币政策执行的成效。所以,要改变过去单向调控货币供求的方式,巧妙运用“看的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进行宏观调控,消除由于过紧或过松对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确保2011年的银行信贷增长恢复到平常水平又不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

(二)为基层银行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担保机制,建议各级政府按照中小企业上缴税收的一定比例计提专项资金,注入政策性担保公司,补充“临时还贷扶持基金”,形成以“担保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税收增加—担保增强”主线的循环互动机制。控制融资成本,在推进财政贴息制度基础上,建议人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上浮幅度作适当限制,防止宏观调控政策“误伤”中小企业。加强财政扶持,加大中小企业贷款利息收入的税收减免力度,强化差异化核销政策,进一步调动银行信贷支持的积极性。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整合中小企业在人行、工商、税务、司法机关的各类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加大违约成本,优化区域金融环境。二是加大监管推进力度。加强监管引领,促使银行及时转变思想理念,提高发展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考核力度,将中小企业贷款发展要求纳入监管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监管评级、准入审批、检查频率等管理措施相挂钩,进一步增强监管激励效果;强化集中度风险监管,进一步加强大户贷款、集团授信监管,加大违规贷款、超限额贷款的处罚力度,纠正银行“垒大户、傍大款”的不当倾向;加强舆论引导,持续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帮助中小企业主增强信用意识,全面了解信贷政策,落实诚实申贷、用贷原则,为中小企业贷款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中小企业要强化“自主管理”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贷款持续、快速、稳定发展需要银企双方共同努力。当前环境下,中小企业要围绕“提升自主管理能力”,着重做好两个层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摆正经营发展理念。坚持长期稳健经营理念,加强融资风险管理,配合银行落实贷款新规,以实际行动体现企业方面的合规意识、诚信意识、合作意识,增强银行支持的信心。另一方面,要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优化产供销运营体系,规范财务核算制度,加强账户和资金往来管理,完善经营管理信息的披露机制,尽快扭转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严格做到三个“不”,即:不提供虚假报表蒙蔽银行,不利用关联交易套取贷款、不利用同名划转挪用资金,增强银企合作的基础。

(三)基层银行要尽快适应货币政策调整的要求。针对货币政策转向条件下基层银行经营活动的特点,各上级行和银行监管部门必须保持高度关注,帮助基层行尽可能平稳地适应货币政策调整的要求,在新的货币政策条件下平稳健康运行。一是增加商业银行内部规模调度的弹性。要在统一规模和资金调度的框架下,更多地运用经济资本占用考核等更具有弹性和灵活性的考核与调控手段,根据不同机构和地区经济及银行业务发展情况,总量从紧下,分层、分区系统内调控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和力度,防止银行系统内部规模管理“一刀切”给基层行资金运营管理和正常信贷业务活动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二是用好卖方市场下银行信贷结构优化的机遇。各级银行要抓住信贷额度阶段性趋紧的机遇,重点支持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重点满足符合产业和信贷政策导向、综合收益好、忠诚度高的客户的合理需求,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贷款规模实行专项管理、单独控制,以权限下放、单列考核为重点,大胆尝试供应链融资、小额保证保险贷款等新型融资模式。会同有关政府部门打通存货、知识产权、特许经营权抵质押业务运行链条,加大担保方式创新力度为中小企业贷款平稳、较快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同时,对存在潜在风险和重点调控行业的存量客户,认真研究制定清收和退出计划,以此缓解增量计划不足的矛盾,加大平台贷款、集团客户和房地产贷款的管控力度,加大不良贷款清退力度,腾出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用于补充小企业贷款规模。三是适时开拓新的利润增长渠道。信贷规模的严格控制对基层银行主要依靠利息收入的发展模式形成了较大的挑战。要维持近年来利润快速增长的势头,必须加快基层行的金融创新步伐,根据当地金融服务的实际需求推出更多的、新的金融产品,大力发展涵盖企业和个人的理财、基金、国内信用证、国际结算等资本占用较少,收益水平较高的中间业务,提高产品渗透度,用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代替单一的信贷支持,推进收入多元化,缓解宏观调控对银行盈利水平的冲击。

(四)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基层银行需防控声誉风险。稳健货币政策下使银行面临信贷规模下降和利润空间收缩的压力,不得不调整业务结构,寻求新的收入和资金来源。这一过程中,若营销宣传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消费者利益保护不到位,极易引发声誉风险。为此,银行要适应货币政策调整的要求,加强声誉风险管理。一是完善声誉风险管控体系。银行要把加强声誉风险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统筹加以考虑,科学制定商业银行声誉的战略规划和行动方案。建立健全声誉管理机构,完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与流程,适时、全面监测银行声誉状况,提升声誉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声誉风险文化建设,强化全员声誉风险意识,提升风险应对能力,营造声誉风险管理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市场纪律的自我约束。坚持诚信经营原则,进一步完善服务程序公示制度,诚实、正确介绍服务产品,审慎做出授信承诺和实施授信行为,出现确实无法实现服务承诺情况时,应给予满意、诚恳的答复,避免因盲目承诺难以兑现而产生的声誉风险。注重互利互惠、长远发展,合理简化服务程序,整合收费项目,减少短期行为,并充分履行对金融消费者的告知义务,充分尊重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完善客户关系管理,完善客户投诉处理工作机制,及时向利益受到损害的消费者提供便捷、快速的协商渠道,防止消费者极端行为,避免负面舆情。三是加强合规管理。以强化合规建设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识别、监测、评估、报告合规风险,从而提高合规管理和业务规范化水平,有效避免声誉风险。四是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加强舆情监测,关注并及时引导正确的公众舆论。加强与各类新闻媒体的沟通,积极回应媒体,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事件,避免误导公众。

参考文献1 胡晓炼,关于准确理解和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建议[J],当代金融家杂志2011.02

2 谷秀军,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着力提高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N],金融时报2011.02

信用管理政策精选篇14

步,在转变机关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信息化在政府决策方面的作用却非常有限,我国各级政府还是习惯于以行政首长的个人决策为主的决策方式。借鉴发达国家CIO制度(首席信息官制度),充分认识信息化对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方面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对提高各级政府决策水平的重要作用是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发达国家重视信息化在政府决策方面的重要作用

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信息化在政府决策方面的重要作用,其重要表现就是创立了CIO制度(首席信息官制度)。多年的实践表明,该制度在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CIO制度是在政府的每一个机构中设立一名主管信息资源的高级官员,全面负责本部门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并直接参与最高决策管理。例如,美国政府设立信息部长一职,并在政府各部门中设立CIO职位,从组织机构上保证联邦政府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得以开展。CIO的主要职能是统一管理信息资源,参与高层决策,为领导提供政策建议和支持。

CIO制度在实践当中给政府决策带来了积极的作用。一是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降低了决策失误率。CIO制度建立后,政府和民众能够及时掌握准确的信息。政府摆脱了“拥有太多的错误信息,太少的正确信息”的苦恼,政府决策失误率降低,民众满意度提高,政府变得更有回应力、更有效率、更有责任。 二是巩固了信息在决策中的作用,提高了决策的效率。CIO制度建立后,信息部门既独立于其他部门又依赖各部门, CIO既掌握行政权力,又具备信息技能。这种行政权力优势使其获得信息更快捷,专业优势使其掌握准确的信息,这两者无形中提高了决策的效率。三是促进资源共享,节约了政府决策的成本。CIO制度建立后使联邦政府各部门之间加强了联系和沟通,消除部门间的隔阂,进行部门间横向整合,促进了资源共享,从而减少了决策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中国的政府信息化建设是沿着“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在多年的实践当中,政府信息化在政府决策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化在政府决策方面的作用还是相当有限,我国各级政府还是习惯于以行政首长的个人决策为主的决策方式,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及决策过程并没有体现出信息化的作用。下面,就以浙江省为案例,谈一谈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在政府决策方面的作用。

信息化在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建设“数字浙江”的重大决策,并把电子政务建设确定为“数字浙江”建设的核心工程。为此,各级政府和部门加强了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力度,加速开展了各项信息化试点工作,推进了一批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促进浙江省规范化、标准化保障电子政务建设,浙江省人民政府也先后制定并了《浙江省政府网站12类信息规范》、《浙江省电子政务网络技术规范》、《浙江省电子政府网络安全技术规范》、《省长信箱邮件处理工作规则》、《中国浙江政府门户网站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经过多年的努力,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转变机关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信息化对政府决策的支持力度并不明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认识有待提高。政府官员还是习惯传统的政府决策过程,对于信息化条件下的政府决策过程并不熟悉。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性不够,决策相关的信息还是无法与其他单位流通与共享,这直接决定了信息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极为有限。

二是核心技术有待突破。由于目前相对落后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浙江省电子政务中的基础设施(如网络连接设备、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器处理芯片等)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而且引进设备中的核心芯片和系统内核逻辑编辑都掌握在他人手中,这种状况今后若未能彻底改变,将无法保证我们网络的安全利用和有效监控,从而威胁政府决策的安全性。

三是互动性有待提高。浙江省内各级政府网站有的还主要停留在单向信息的功能上,相当于把政府门前的公告栏搬到互联网上,而真正的让网民群众提议反馈等互动性的交流并不多,直接导致了政府决策缺乏对群众意见的考虑,群众无法参与到政府决策中来。

现阶段如何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在各级政府决策方面的作用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政府决策方面的作用,进一步让民众参与到政府决策过程,提高各级政府的决策水平,将成为未来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下面针对浙江省信息化支持政府决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创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在各级政府的每一个机构中设立一名主管信息资源的高级官员,全面负责本部门信息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并直接参与最高决策管理。信息官员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参与高层决策,为领导提供政策建议和支持。

二是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牢牢把握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历史机遇,将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与实现浙江省政府信息化决策的目标结合起来。信息化电子政务系统方面的硬件和软件是政府实现信息化决策的基础和保障,通过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突破政府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为政府决策的准确性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

三是将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引入政府信息化建设。从实用性和经济性的角度出发,注重技术层面与政府管理创新应用层面的对接,优先将社会效益较高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政府管理上。物联网时代,依靠强大实时的数据传输网络和云计算处理平台,可以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与可行性分析,从而保证政府决策更加准确、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