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作业管理范文

小学作业管理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09-25 11:24:54

小学作业管理

小学作业管理精选篇1

一、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1~2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年级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45分钟,五六年级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

二、禁止留午间作业。节假日适当增加实践性、探究性作业,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倡导开展每周一天无作业日,让学生自行调整放松,鼓励学生利用好时间,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或体育锻炼。

三、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教师设计作业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在布置作业前及时沟通,确保学生完成作业不超时,朗诵、背诵、默写等作业统一纳入家庭作业总量时间,不得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的家庭作业。学科教师可在基础作业以外,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布置微量的进阶类型作业,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不得强制所有学生完成。学校要定期检查统计各年级作业的总量和批改情况,

四、禁止教师利用手机布置作业,禁止教师布置需要学生利用手机完成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通过手机和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不得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五、要求教师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及时批改、全批全改,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帮助学生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不得要求家长代批,也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

六、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争取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帮助中小学生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教师可在完成书面作业之余,安排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严禁将课后服务作业指导变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

七、要提高作业批改的质量,教师的批语书写要工整、规范、准确,对学生有示范性和指导性。

八、提倡作业批改都写评语,语气要和蔼,对学生所存在的错误要用委婉的语言表达出来,多用表扬、激励的语言。

九、要培养学生自我找差距,自我完善的能力,要求学生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教师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检查学生纠正作业的情况。

十、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整洁地完成作业。教师要及时检查,对无故缺作业的学生应及时加以教育,对学生重做、改错的作业要认真及时批阅,对作业完成优秀的学生教师应予以表扬。

十一、每月的30日前后将作业本收齐,接受教研组长和教导处的查阅。学期结束将学生的全部作业本交教导处查阅后,归还学生保存。

小学作业管理精选篇2

(一)加强学校教学管理,确保毕业班的工作顺利进行

首先,我校在每学年初针对学校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师资重组,要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调整;尤其对毕业班,做到一是教师的合理搭配;二是新老教师的传帮带;三是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长处,做到互补,扬长避短。这样就能营造出毕业年级教师的教学环境,让教师有一个坚实的学校重视、支持基础,让教师教学有激情!

其次,学校校长重视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导处具体抓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每学期开学初教导处组织召开学校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会议,讨论教研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教研工作的重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强化目标意识。要求年级组组织毕业班教师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和贯彻实施,切实把握《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要求上的新变化,减少教学的盲目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第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工作,了解和发现毕业班师生教学、生活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时加以推广或解决。

(二)抓好毕业班教师的管理和培养

1、为毕业班教师营造成长平台。每学年开学后由教务处组织,针对本届毕业班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本届毕业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召开本届毕业班与上届毕业班教师关于毕业班教育教学经验的交流会。在会上,由本届毕业班教师介绍学生的基本情况,提出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自己感到的困惑,大家进行分析讨论;由上届毕业班教师交流在毕业班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问题。在交流会上,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他们有的谈到:教育是良心工程,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中做到努力、认真、踏实……。这样的交流会,使我校的毕业班教学成了教师共同成长的平台,教师们的经验也是大家的共同资源,这也是我校毕业班教学成绩历年逐步提高的基础。

2、落实毕业班教师的管理过程。

首先学校要求毕业班教师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质量要“高”。促使毕业班教师尽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有发表自己见解、创新的机会,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充满平等、互爱、和谐、兴奋的氛围中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共同获得发展。二是坚持校内听课制度,这样为教师提供了互相学习的平台。三是认识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工作的重要性。

(三)以教研活动为合作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加强集体备课。我们把集体备课作为毕业班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为此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在集体备课中分两步,一是备课的讨论,每个年级组是一个备课组,要求每单元集中讨论一次,组长做好详细的讨论记录。讨论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难点,毕业总复习突出的重点;讨论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讨论作业的布置,不断优化作业设计。二是教案的使用,集体备课教案是年级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在使用教案前,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知识的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注明批注。课后在教案中要写课后反思,写清楚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应该改进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在四十分钟获得了最大的效益,迫使教师把握课标,吃透教材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开展年级组研讨活动。我校每学年开展青年教师的献课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学习,进行以备课、说课、上课、反思、点评、总评为形式的毕业班教研活动,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总结的基础上提高。

3、加强教学检查力度。学校领导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听取毕业班教学情况汇报、听课评课进行现场指导、检查备课前的讨论记录并参与备课前的讨论、检查教案的使用情况记录、检查课后反思、检查作业的批改情况,召开毕业班教师座谈会、年级组教研会、与毕业班教师交换意见,并形成视导意见,用以指导教学。

小学作业管理精选篇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精神,加强并优化学校作业管理,依据乌海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及督查内容,乌达区胜利街小学于2020年12月21至25日对学校全学科作业进行了自查。

一、加强领导,明确作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严格落实教育厅提出的“严禁布置超课标、超进度的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的要求,加强领导,提高教师对此项工作的普遍认识。

(二)成立作业管理领导小组:

为了有效实施相关制度规定,建立作业管理领导小组,以便及时督促检查、反馈评价、矫正完善。

二、作业管理自查基本情况

根据学校有关作业管理的制度规定,本学期教务处对各学科作业进行了四次全面的检查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根据教育局《关于开展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及督查内容,制定“作业管理调查问卷”对各科作业布置、批改、辅导、评价做深入的了解、反馈。

(一)加强作业总量监控。班主任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审查与统筹协调本班作业总量。做好班级作业总量汇总,及时提交学校教导处。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1小时以内。

(二)学校、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发挥家校合力,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但不得要求学生家长自行打印作业,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群等方式布置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共同完成的非实践性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

(三)严禁布置超课标、超进度的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学校鼓励音乐、美术、体育及道德与法治、科学等学科布置适量的实践性作业。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四)优化作业设计、丰富作业形式。作业布置内容上体现层次性和可选择性,形式上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平日作业以预习及巩固性拓展性作业为主、双休日节假日以灵活运用知识去发现问题并培养发展能力的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为主要类型。

(五)落实作业的批改、讲评“四必”“三有”原则。要求教师作业实行全批全改与重点面批相结合的形式,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错误及时分析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评,总结方法和规律,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业管理自查存在的问题

(一)个别学科在作业布置上还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缺少明确的作业设计目的或学习目标。

(二)多数学科的作业形式以巩固性作业为主,形式单一,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教师参与指导的力度不足,大部分依靠家长的协助。

(四)学科间作业量的统筹还没形成制度性的保障。

(五)教务处对作业的检查、督促力度不够,检查欠细致,对存在的问题欠缺批评、督促后的再检查。

四、作业管理工作改进措施

(一)加强作业与备课、上课等教学环节的一致性,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将“单元、课时作业设计”纳入组内集体备课必要内容,组织教师在研读课程标准,梳理教材,明确学科知识体系和认知要求,基础上掌握作业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二)实行各学科作业统筹把关制。建立教导处牵头、教研组长长协调、班主任负责、各科教师协调的工作机制,做好各学科作业的统筹平衡工作,确保作业量、作业难度和完成时间的协调。

小学作业管理精选篇4

区域推进小学品德高效作业管理,教研员可引领学科教师:在思想上达成以实践作业培育核心素养的新共识,在行动上形成以“学为中心”构建高效课堂的新常态,在过程评价中展现发展个性品格的新风貌。在“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共同发展”的新一轮区域课改中,只有发挥学科专业研究、引领、管理的优势,改进教学管理中的作业管理意识和能力,才能促进有效学习,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关 键 词

核心素养;区域推进;实践作业;学为中心;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7-00-04

一、缘起

作业是学生掌握道德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发展个性品格的主要载体,是提高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杠杆。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克服重教轻学的不良倾向,充分发挥作业的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杭州市西湖区深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人对区内五十余所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专项调研,通过课堂观察、学生问卷、查阅作业本、教研组访谈等,掌握了各校有关品德作业O计、指导、批改、评价等基本情况。总体而言,区域内各校教师对课堂有效教学及作业的合理化布置等相关问题在思想上比较重视,在实践中基本能落实课标,工作态度也比较认真,较好地体现了备课备作业的意识和行为,批改和反馈作业总体上认真规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作业设计与教学目标的同步性、与重难点的匹配性以及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上还有待提高;指导作业过程不够完整仔细,重布置轻指导现象比较普遍;评价反馈课内外作业问题及指导无法到位的情况仍占不小比例;不同类别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师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影响了区域内学科教学质量的均衡优质发展。

“改进教学管理,促进有效学习”是区县教研部门的重点工作,也是教研员责无旁贷的课改使命。“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共同发展”的新一轮区域课改纲领迫切需要教研员发挥学科研究、引领、管理的专业优势,改进教师的作业管理意识和能力,进而促进有效学习,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此,笔者组织各校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边实践边探讨当前作业低效的普遍问题,分析教师在设计、指导、评价、反馈作业过程中的错位和缺失,就如何推进高效作业的管理研究和实践做了以下尝试。

二、实践

通过学习、实践、研究,我们决定首先帮助教师了解促进有效学习的作业设计和指导等环节的重要因素:一是重新认识作业的价值,基于对目标的整体把握,关注知识、能力和品格发展的前连后延,选择或设计更具综合性、实践性的作业;二要关注分层分类作业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作业兴趣,体现作业的可选择性和个性化、差异发展的需求;三是作业指导环节精细化,指导过程力求明晰、充分、完整;四是发挥“倒逼机制”的作用,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学习理念,把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尽量留给学生,切实保证课堂作业、展示反馈的时间;五是加强课外实践作业的研究和指导,整合课程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拓宽线上自学渠道,促进学生自觉预学、储备知识、自我诊断,使作业更具现实性和发展性。之后,带领教师在思想上达成以实践作业培育核心素养的新共识,在行动上形成以学为中心构建高效课堂的新常态,在过程评价中发展个性品格的新风貌。

(一)达成新共识――以实践作业培育核心素养

通过学习研究,我们达成了新共识:即“立足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前提,规范实践作业分层管理是保障,整合课程实践作业内容是重点”,指导引领学科教师撬动高效作业杠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幸福人生打下亮堂的底色。

1.立足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前提

我们必须明确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通过文化基础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培养他们社会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在本次研究中,就要帮助学生借助品德作业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让知识保持活力并运用到生活中,是高效品德作业设计和指导的前提。

2.规范实践作业分层管理是保障

为了便于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2011年版),落实《浙江省各学科教学建议》,针对我区教学研究实际,我们制订了《西湖区小学品德作业实施意见和操作办法》,从作业设计、作业指导、作业分享和作业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区域提高品德作业质量的若干实施意见,要求每一位学科教师都明确品德学习不仅要关注认知层面,更要凸显其实践性,引领学生从生活中、在社会上通过亲身实践,分享体验感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己综合素养。“操作办法”更是明确梳理出每个年级、每册教材、每个单元、每篇课文要求学生去实践体验的作业内容参考资料,每位老师可以根据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符合各自学情的作业菜单。

3.整合课程实践作业内容是重点

未来将是一个脑力密集的时代,也是充满竞争、挑战与机遇、希望的时代。因此,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创新力、意志力、学习力和责任感的人才,更加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思维、求异思维和沟通适应能力。学科整合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需要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不断整合,尤其是面对小学品德课程与学校德育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诸多课程存在交叉、重复的现实,在“整合、选择、开放、减法”的原则下,通过知识模块重组、内容合并增删,学科内拓外延,方法交叉整合,设计并指导完成基础类、拓展类、研究创新类等学科群实践作业内容,优化实践作业过程,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高效实施,从而体现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特征,为学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规划人生、幸福生活提供帮助。

(二) 形成新常态――以学为中心构建高效课堂

1.先做后学,以预学作业把握学习起点

通过对作业价值的重新认识,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将作业前置,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根据新课学习的重难点精心设计预学作业,或是在线微视频学习,或是表格式梳理,或是查找相关资料、或实地调查访问……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能力等,准确把握学习起点,助力学习效果的高效达成。

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国际组织》一课前,在布置学生完成预学作业时,教师就指导在前、指导有法。先指导学生输入有效的关键词,如先从大范围搜索,直接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国际组织”,了解基本信息;接下去针对自己的需要输入各个专题或不同类别的国际组织名称。还可以在作业设计中明确资料搜集的要求,指导资料整理和提炼,指明搜集方向。如下图:

选择下列你感觉趣的联合国的组织机构。了解它的作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联合国粮食和农业基金)。小组分工合作,每人选一个完成。

提醒:简单清楚地陈述即可,比如“世界卫生组织”的作用是: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

你选择的是: 。它的作用是: 。

以详细的模板内容为范例,明确要求,合理分工,让资料搜集作业完成得更有对性,积累了课堂教学所需的知识储备和情感储备,学生进入课堂时,带有各自不同的认知感受和独特想法,对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有了自我发现和独特思考,自然能提高课堂实效。

2.边学边做,以导学作业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指导、反馈的研究,我们会将导学作业贯穿于学习始终,指导学生边学边做,及时指导反馈,使每一位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学习增量。

如指导学生学习《谢谢你们,我的父母》:

师:前几天,王老师请小朋友做了一个小调查,我们来看看调查结果。(分别出示调查结果)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父母每天都在使用抹布,可我们只是偶尔使用。

师:是啊,偶尔做做容易,难就难在每天坚持。我们来看看我们班一位同学是怎么做的?(播放班级同学做家务视频)

师:王老师在了解不做家务的原因的时候,发现有部分小朋友是有苦衷的。(PPT出示两张调查问卷不做家务原因)如果是你,你有没有好办法?

生1:我觉得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再说做家务也不用花很多时间,比如说倒垃圾什么的,抽空就可以做了。

生2: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长大了,有能力承担了,如果现在不做,以后怎么独立生活呢!再说,我也是这个家庭的一分子,应该尽自己的责任,为这个家出份力。

学生通过直观数据的对比,意识到和父母相比自己为这个家付出太少了。通过学榜样,再聚焦到不做家务同学的苦衷,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分享,孩子们相互吸收经验,在思维的碰撞和中解决了实际问题,课堂学习成了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学生的主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学后选做,以实践作业拓宽学习能力

每位学生在学习后获得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提升都不同,于是,我们就根据学生的差异布置课后选做实践作业,以拓宽他们的学习能力。

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谢谢你们,我的父母》后,考虑到班上孩子动手能力层次不齐,家庭情况也各有不同。如果硬性要求孩子每天做多少家务也不现实。因此我们有梯度地设计了家务认领的“温度卡”。学生可以根据家庭的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家务的难易程度来认领。由于作业是在家里完成的,老师不能很好地进行评价,因此,我们借助家长的力量,设计了家长点赞的表格,请父母在相应的位置点赞。

如此,巧妙地利用好家长的资源,可以激励孩子不断地去努力,可以及时有效地对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鼓励,拓宽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时空。

(三)展现新风貌,以过程评价发展个性品格

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体系,而是博大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不是某种静止不动的状态,而是具有强烈时代感和现实性的动态过程。教师要依托品德实践作业的一体化设计、指导与评价,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选择参加实践体验活动,全面提高核心素养。

1.与学校活动结合评价作业设计,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

品德课程的教学时空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教师应将本课程的教学与相关学科以及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等紧密结合(1)融合主题班会活动:品德老师大多都是班主任,融合班会主题,设计实践作业,落实知行统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整合各科特色活动:品德课程是指导学生过健康积极、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可以整合美术、劳技等课程,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来美化环境,装扮教室“欢天喜地迎大年”。(3)结合学校大型活动:如少先队大型活动“我与植物共成长”,让每个孩子把种子拿回家种养,看看谁先开花结果。结合这个活动,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完成《动物、植物和我们》的“寻找生命”实践作业,培育学生生命关怀素养。

2.与社会资源整合评价作业过程,引发学生个性感悟能力

很多实践作业都无法在校内、课堂上当场实施,而必须走出学校,到大生活圈中去。(1)社会“新点”,生兴趣:社会中产生的新问题,学生会觉得非常新鲜,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设计这样的作业学生积极性会非常高。(2)社会热点,养习惯:如现在各个社区都在实行垃圾分类。于是,在“可爱的社区人”的学习中,我们布置开展了“调查人们参与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的实践作业,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好处和重要性,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并影响身边的人。(3)社会焦点,促行为:我们可以从社会中的焦点问题寻求作业的主题。如结合“发展中的城市”,找到杭州这座城市不断发展中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失衡的“城市病”,布置“为创建绿色城市写一份建言报告”的作业,以开启学生关心社会的钥匙,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问题,养成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3.重发展过程融合评价作业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品德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促进学生发展,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认知、判断、行为,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品德作业的评价更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1)评价指向的过程化:也就是说不仅仅重视最后的结果,更应重视对儿童活动过程的评价,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2)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由于每个人生活环境不一样,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存在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的评价主体多元,评价的对象可以是学生自己,也可以是同学、家长等。评价的内容是多元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生点滴的进步都是评价的尺度。(3)评价方法的趣味化:评价方式的选择与活动内容息息相关,既要一目了然,体现直观性,又要转换内容,体现趣味性。如在“上超市”的学习中,我们设计了“我会自己上超市”的实践作业。通过最佳勇敢奖、礼貌奖、理财奖等有趣的评价方法,把不同的奖项变成金光闪闪的奖杯,学生爱不释手,很有成就感。(4)评价主体的互动化:评价主体的多元,使得在评价过程中各个评价对象必须互动,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使评价更客观、公正、全面。学生在评价中充分听取来自不同身份的表扬、鼓励和建议,教师则可以将学生、家长、教师多方的评价更好地综合在一起,来促进学生更好地提升全面素养。

三、成效

小学作业管理精选篇5

一、加强领导,解决困难

为加强毕业班管理,学校领导成员认真研究了毕业班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深入了解毕业班的教情和学情,主要通过教研活动、随堂听课的方式全面地、及时地掌握毕业班的情况,同时向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他们面临的困难和对学校的要求,以便不断改进毕业班工作,使毕业班工作更切实有效。

二、教育教学常抓不懈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其他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教学这个中心。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让我们的课堂做到真正有效,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教学常规工作。

1.是抓教学常规

按时检查教师常规,对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制定计划、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单元检测等)都要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并做好检查记录,学校领导要及时做好督促、指导工作。

2.是抓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

督促教师做好阶段检测,利用好每一次单元目标检测,做好试卷分析、学情分析,总结每一单元知识要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策略。

3.抓学生管理

结合学校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我校坚持“实现人生理想奠基”的办学理念,主要从事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即使是毕业班,我们都坚持参与学校主题活动。因此,结合学校每月一次全校性主题活动,每周开展一次主题教育,从安全、礼仪、学习、纪律、劳动、卫生等六个方面培养学生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良好习惯,打下夯实的基础。

三、抓教研,提效率

1.用好教材

以前我们习惯“教教材”,而现在新课程标准提出,我们要学会“用教材教”。很多老师会想用教材教谁不会呢?其实怎样使用好教材真是一个难题。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教材和以前的教材改变了不少,有部分老教师,老教材用了几十年,要改变观念,正确使用新教材,还真要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因此,要真正做到用教材教,我们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对教材的每一个例题学透、学深、学活,真正理解编者意图,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热点,各个内容既要考虑到课标的要求,又要注意了解近几年的毕业检测的命题方向,既不要加重学生负担,又要达到教学要求,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不但要注意训练学生的解题方法和基本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来,学校组织其他教师共同研究,这样互相取长补短,提高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3.注重学情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改变,其中一项就是让我们的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而学生的知识经验是构成新知识、新智慧的生长点,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之前,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同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注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对他们我们教师要多给一份关爱,要善于从他们闪光点入手,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他们要热情耐心帮助,采取有效措施做好转化辅导工作,不能放任不理和歧视他们, 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尤为重要。

四、有计划地复习

毕业班的新授教学一般很早就完成了,留给我们的是大量的复习时间。因此,教师在毕业前的每次复习、每一次检测都很重要。进入复习前,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努力做到:1.有复习计划。 2.备好上好复习课。3.根据学情,复习要有针对性,全班都掌握了的内容根本就不需要去复习。4.熟悉教材,用好教材,理解教材。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考试,不管怎么变,最基本的东西不会变,内容始终不会脱离教材。因此,我必须把握好教材,把握好大纲要求,真正用好教材。我们有的老师在复习时大量使用复习资料,有的甚至醉心于资料的反复练习,其实,有很多复习资料根本和我们现在的教材脱节,根本不熟悉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甚至有的还游离于教材之外。因此,我们应该把复习资料和课本结合起来,充分用好复习资料,不能以资料来代替课本。5.禁止搞题海战术。课堂练习要有针对性,要避免随意性、盲目性,更不要让学生一天就做了讲,讲了做,大家都厌烦。 6.小学1-6年级的学习内容是呈螺旋式上升的,以前很多就是基础,因此,复习的时候对于是重点知识内容和基本方法我们要重点复习。7.做好阶段性分析总结交流。对每一次单元测试结束后,及时做好分析总结,对症下药,逐个击破。

小学作业管理精选篇6

为贯彻落实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根据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以及《全面落实中小学生“五项管理“规定》的通知要求,我校特制定学校学生作业管理制度,需要家长的监督和配合,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指导思想。

学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内化过程,是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适当的作业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提高素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学生作业的科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实验学校的作业监管和考核机制,有利于促进我校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促使我校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关注作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促使教师钻研教材教法,更加重视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促进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全面提升我校学生整体素养,为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

二、学生作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原则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激发学生积极完成作业的兴趣,关注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主动实践、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及时认真专注地完成作业的良好行为习惯。

2.学业和谐发展原则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本着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谐发展的原则。既要布置知识巩固性作业,也要布置一定量的探究性、实践性作业。知识巩固性作业,避免单一重复、机械、繁杂。探究性、实践性作业,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水平。

3.量与质相统一原则作业的设计应与课堂教学紧密衔接,或是课堂教学的巩固、提高,或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延伸、拓展,或是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实际运用。精心设计,设计精而少的作业,以少的作业量达到优质的作业设计水平。控制好家庭书面作业总量。

4.师生共同发展原则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作业应是温故知新、修改建构知识体系、发展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教师的角度而言,作业应诊断学生学习水平、反思教学得失的重要环节之一;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言,既是两者之间信息反馈、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教师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资源。

5.过程性评价原则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要对每一次作业检查批改进行分析诊断,学校在学期常规教学检查中,要分多次对教师的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记录分析进行评价,把学校对教师原来较少的阶段性作业评价转化为过程性评价。

小学作业管理精选篇7

王燕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终结年级,也是小学向初中过渡的中转年级,六年级的学生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变化很大,尤其是小学的最后阶段,越到期末问题越突出,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如何对学生加强教育与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那么,如何做好小学毕业班工作呢?

一、“爱”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心医”

随着阅历的丰富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升入六年级的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有所选择,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地崇拜和依赖老师,对老师的优劣有了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喜欢老师把他们当作“小大人”看待,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对于粗暴的批评和压制感到反感。通过调查发现,六年级的学生欣赏有才干,工作作风民主平等的老师。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班主任应努力改变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方式,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甚至是心理医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使工作开展起来更有实效。从心理角度看待学生问题。成长中的少年总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工作中,我们发现这些问题大多是学生暂时的心理失衡所致,尚未构成思想品质上的问题,如果我们不问缘由,就简单地批评责骂,必然会引致学生抵触、逆反心理的出现。在工作中,我们应多从心理角度看待学生的问题,按“心理分析、沟通疏导、行为指导”三个步骤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心理分析”即就学生出现的问题,从心理变化和障碍上弄清问题出现的原因,而不是理所当然,不分青红皂白就给学生扣以品质问题的帽子;“沟通疏导”即教师作为心理咨询者,与学生对话,耐心聆听学生的倾述,进行心灵和情感的沟通,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宣泄,心结得以解开;“行为指导”即在认同疏导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提出努力方向和具体可行的行为目标,以契约的方式肯定下来,导之以行,以新的面貌出现于班集体中,并进行跟踪追进,不断给予鼓励帮助,促进其不断进步。

针对毕业班学生心理波动比较大,一些学生有厌学、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的情况,班主任在这个时候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抓好毕业班每位学生的思想工作,就得施仁爱之心,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没错,学生虽小但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要想让学生爱咱们,咱们就必须得先关爱学生;要想得到学生的尊敬,就必须得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在物质上给予帮助,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爱护,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多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自己》一书中也说过:“儿童心灵需要极大的关注和爱护。”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关爱。付出爱的同时也能回收爱。在学生眼里,我不是一个发号施令的老师,而是一个长辈、一个朋友,是他们可以分担烦恼的知心朋友。有了这种“爱”作前提,毕业班的所有工作就很容易开展。

二、不吝惜赞扬、鼓励的话,把表扬挂在嘴上,把问题记在心里,把话语放在耳边。

毕业班的学生因为生理、心理上的原因可能比其他年级存在的问题要多,不好管制。有的班主任一味的批评学生,实行高压政策,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增加,结果适得其反。我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则是看到学生的一丁点儿优点,毫不吝啬的进行鼓励、表扬,“你在我们班是最棒的”这是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就是这句话,让学生发生大的改变。在班级各项活动中,鼓励学困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融入班级的集体活动中,在班级形成更团结的集体氛围、更浓郁的学习氛围,更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对于发现的问题,老师要把问题放在心上,哪怕是学生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在意;解决问题时要春风化雨,用道理,用老师的教诲、言语感化学生,“阳光,充满爱”沐浴学生的心灵。

三、帮助毕业生做好角色转换准备工作

小学毕业生,由童年走向少年,角色上发生了变化。他们一方面对原学校、教师和同学恋恋不舍,另一方面对新学校、新老师怀有一种好奇、向往之心。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在讲课时,有些知识不展开讲,告诉他们上了中学就会知道,让他们对中学生活充满期待。在平时教学中,结合课改精神,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自学,并把自习课交给他们,让他们自行安排,尽早适应中学的学习方式。小学毕业生思想波动很大,容易与不喜欢的学科教师发生矛盾。针对这种情况,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目前所处的特殊时期,及时与学生沟通,使他们保持平和的心态,顺利渡过小学的最后阶段。

四、重视落后生的转化提高工作

小学作业管理精选篇8

课外作业管理的方案

为落实《中共中央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推进我县小学“作业革命”,现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生课外作业管理的通知》、《**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线上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就延迟开学期间线上与开学后线下课外作业管理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减量降负,提质增效”为目标,通过加强课外作业管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为学生留出阅读、游戏、健身、探索的时间,让学生拥有明亮的眼睛、勤劳的双手、健康的体魄和快乐的童年,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延迟开学期间线上课外作业的管理要求

1.

禁止超量布置作业。各学区(县直学校)要根据线上学习的实际,科学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布置弹性作业和分层作业。学校要统筹学生作业总量,防止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得安排过多、过重和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安排书面作业,其他年级作业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

2.

禁止统一要求线上“打卡”。要求不得增加学生、家长负担,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或家长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打印和批改作业,不得向家长布置作业。

三、开学后线下课外作业管理的主要任务及实施措施

(一)

规范课外作业布置。

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其他年级语文、数学书面课外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其他学科不留书面课外作业。原则上当日无课的学科不布置课外作业。学生完成课外作业要充分利用学校课后服务时间。

(二)

建立课外作业评价标准和实施制度。

1.

小学学段以学区为主,推进3—6年级语文、数学作业改革;

2.

各学区(县直学校)要建立课外作业设计与批改评价标准,将作业研制与使用情况纳入日常教研;

3.

各学区(县直学校)分学科、分年级成立课外作业设计团队,以课时为单位设计课外作业,并至少在教学前两周上报教研室;

4.

县教研室成立以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学科优质课外作业遴选优化工作组”,负责对各学区(县直学校)设计作业的遴选优化,确定我县本学科“优质课外作业”,并及时向全县推送。

5.

优质课外作业推送到学校后,教师可根据班级教学进度、学生学习水平等,对优质课外作业进行再设计,再设计的作业总量不能超出有关规定。向学生布置的课外作业要记录在教案中。

(三)

设计分层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课外作业可分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基础性作业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设计,指向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巩固和预习,其内容以课程标准的基本学习目标要求。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必做内容。发展性作业是基于学生不同发展水平设计,指向学生学科潜能、实践运用、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等的开发和培养,其内容和形式要注重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发展性作业为学生选做。基础性作业和发展性作业合并计入学生作业总量。

(四)

认真批改书面作业。

1.

作业批改要及时,严禁只布置不批改,布置的书面作业要做到全部批改和及时反馈,有一定比例的面批;

2.

作业批语突出诊断性和激励性;

3.

教师有作业批改记录,突出共性问题,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

4.

杜绝安排学生家长代批作业。

请各学区(县直学校)按照通知精神,严格落实。

小学作业管理精选篇9

关键词:小学学校后勤;管理现状;对策

小学作为我国教育部门的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及国家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我国教育部门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后勤综合管理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但是目前我国小学学校在后勤综合管理中的制度还不完善,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对于我国小学教育及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发现小学后勤综合管理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小学学校后勤综合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小学学校后勤综合管理工作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人手不足,管理人员文化知识程度偏低,总体的职业素质不高,还存在着某些后勤工作是由教职工人员代替,或者由老年人及残疾职工代替等现象,在文化素养及生活方式方面都有所欠佳。这是我国小学学校忽视后勤管理工作,不重视后勤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及服务素质造成的。

二、小学学校后勤综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思想陈旧

在小学学校后勤管理中思想陈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目前许多小学学校没有把后勤管理工作当成一个独立的工作岗位,而是归为行政工作来看待,这就导致管理人员职责不够明确,管理效率降低;其二,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属于编制人员,就是俗称的“铁饭碗”,所以后勤管理人员养成了懒惰的性格;其三,许多小学学校不重视后勤管理工作,没有意识到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不重视后勤管理的工作质量。所以,目前我国小学学校后勤综合管理工作思想陈旧,学校领导观念过于传统,这就降低了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

2.管理体制陈旧

小学学校后勤管理体制陈旧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学校的管理没有一个独立的管理体制,而是属于学校领导管理;其二,学校的后勤管理体制中没有后勤咨询制度,即使有些学校设置了后勤咨询制度,服务态度也非常差,管理人员在工作方面没有积极性。此外,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竞争性,工作人员都拿着固定薪资,并不主动创新管理制度方法。

3.管理人员缺乏素养

据了解,我国小学学校后勤管理人员多为一些教师职工家属,很多人不具备专业的管理水平及管理素质。学校缺乏具有专业性的后勤管理人员,现在的管理人员的专业度和对工作的态度都比较低,无法满足后勤管理工作的需求。在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工作之前,学校也没有进行专业培训,这就造成了后勤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低下。此外,我国没有设置专门的后勤管理专业,这就造成了学校后勤专业工作人员的短缺。

三、小学学校后勤综合管理中的改善策略

1.创建正确的后勤管理思想

后勤管理工作是为学校、学生及教职工服务的,后勤管理人员要明确自身的工作性质,主动联系学校各个部门,了解部门需求,站在学校及教职工的立场上,提高服务质量。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薪资是由学校发放的,这就导致后勤工作人员过于依赖学校,也影响了后勤管理质量。所以后勤管理人员要明白自身定位,正确对待后勤管理工作,满足学校及师生的需求。

2.完善管理制度

改善小学学校后勤管理现状不只是要求工作人员改正,学校方面也应该采取措施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其能够明确后勤管理工作的内容,制订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其中还应设置专门的咨询部门,为学生及教职工提供咨询服务。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还要对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及检查,定期查看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3.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改善小学学校后勤综合管理现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后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学校要认识到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让后勤管理人员外出培训或邀请专业人员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后勤管理人员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学校还可设置专门的后勤管理奖励机制,帮助后勤管理人员改变懒惰的性格,在工作中更有动力。学校可以培养内部人才,也可以招聘一些对后勤管理有兴趣且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参与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

四、结语

后勤综合管理是小学学校整体管理制度最重要的部分,对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及扩大学校名声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要重视后勤综合管理工作,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建设科学合理的后勤管理制度及后勤管理团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小学学校后勤综合管理的现状,完善后勤管理制度,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小学作业管理精选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仲春梅(1968- ),女,山东平度人,宁波大红鹰学院,高级会计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浙江 宁波 315175)

[课题项目]本文系宁波大红鹰学院2010年校级教改重点项目“面向中小企业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0ZDJG0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57-02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总体数量巨大,超过了企业总数的99%,对GDP以及税收贡献率分别是60%和50%左右,并创造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已经成为国家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因其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以及发展时间短、管理基础薄等现实发展条件,使其迫切需要一批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其当家理财、解决现实问题,尤其是财务管理方面的专门人才更加迫切。但目前国内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评方式都是针对企业一些共性特点与普遍要求而设计的,没有考虑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的特殊性和具体岗位要求,因此,培养出的学生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发展与管理需要,研究与探索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广泛的借鉴价值。

一、中小企业及其财务管理特殊性

1.职能设置综合化。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业务较单一,一般不像大型企业那样独立设置财务管理部门,往往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能合二为一,这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更为全面和综合。

2.筹资渠道较单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靠自有资金或民间借贷发展。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筹资方式选择上更加依赖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设备租赁及银行借款,从资本市场上通过股票和债券方式融资难度较大。

3.资金流向对内投资为主。大型企业资金充裕,多元化的投资降低了其投资风险。而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设备更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因此其投资方向往往集中于内部建设上。

4.资金流量小、周转慢。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信不足,在采购环节多以货币资金结算,而在销售策略上,为增强竞争力更多采用赊销措施。相对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货币资金相对短缺,应收账款和存货资金占用居高不下,资金周转速度缓慢。

5.财务决策短、平、快。中小企业产权不明晰,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职责不清,决策权相对集中,其利润分配有别于大型企业,更多注重的是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统筹安排。

中小企业的以上财务管理特点,要求其从业人员在掌握财务管理一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时,必须结合企业特点与管理的特殊性要求,在管理能力、决策分析重点以及知识与技能结构上,更要突出专业化、专门化和综合化要求。

二、目前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普遍性问题

1.实践内容单一,脱离现实岗位要求,难以实现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目前,财务管理理论教学主要以大型企业为蓝本,以成熟企业为背景,实践教学是按照理论教学体系进行内容、方法与考核安排的。而中小企业明显不同于大型企业的发展特点,普适性的实践内容设计与安排,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技能的基本掌握,难以适应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要求,更难以认同中小企业组织与管理文化。

2.教学主体单一,学习者主体作用未得到发挥,学生自我提升的能动性未充分激发。目前,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方法虽有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岗位实习等多种方式,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切实体现,老师在实践教学课堂上仍沿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学生按照老师的讲解做出正确答案的传统思路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过于依赖老师,教师过于依赖既定方法,无法发挥教与学的两个主体作用,尤其是学生的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而实际工作中,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更易受理财环境、政策变化的影响,更需要其从业人员具有更强的独立分析、判断与学习能力,因此,目前的教学方法远不能适应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职业发展与知识迁移的要求。

3.考核手段单一,结果评价占主导,无法反映学生实践教学的实际水平。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各高校对财务管理实践考核主要采取结果评价方式,对实践过程、团队协作、方法创新等几乎没有关注,更没有对学生职能素养给予考量与关注,使得实践教学过程脱离实境,考核成绩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努力效果与投入程度,更重要的是偏离了真实的岗位职业特征以及文化要求,使学生缺乏参与实践、面向未来的积极性。

三、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1.实践模块设计,要在知行合一基础上,突出适中、够用原则。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模块在针对其财务管理特点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岗位实务要求,在保证财务管理实践模块适中、够用的原则下,将会计核算等实践模块有机嵌入,体现适中、沟通要求。

第一,认知模块突出企业特性与文化。开课前要组织学生深入中小企业,了解企业特点与组织文化。通过观察、了解和置身中小企业现实工作氛围中才能对其机构设置、生产流程及财务活动有理性认识,形成学生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岗位要求的初步认识,树立职业发展兴趣和掌握未来职业方向。

第二,专业模块要突出多样化能力与知识的融合与兼顾。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综合化决定了其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知识与技能综合化要求,而且考虑中小企业招聘的财务管理人员最初主要是从事会计核算工作开始的,因此,其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核算与分析能力的特点,在专业技能模块设计上要做好两方面能力与技能的融合与兼顾,一是会计核算与分析模块内容按照中小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训练学生按《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利用真实的凭证、账簿、报表完成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其发展前景,并作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为企业的决策者制定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二是信用及税收筹划实践模块出于中小企业市场竞争需要多采取赊销政策,训练学生能够根据客户的购货量、货款支付的及时性等信息评估客户信用,权衡利弊制定科学的信用政策的能力以及面临复杂的经营环境和竞争环境的税收筹划的能力。训练模块内容包括中小企业赊销额度的设定、信用标准的比较、收账政策的制定及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等。三是投融资实践模块处于中小企业资金的有限性,其投资主要用于对内的新产品开发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特点。培养学生筹资渠道开发和筹资方案设计能力,以解决中小企业的筹资瓶颈问题。训练模块内容侧重对租赁融资、典当融资以及企业内部新产品开发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评价设计等。

2.教学方法设计要突出“开放性与合作性”目标,体现适合原则。中小企业面临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其财务管理人员既要有及时、自觉地进行知识体系的更新能力,更要有团队合作、人际交流的能力与意识,因此,体现“开放性与合作性”目标的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根本途径。

第一,教师引导下的开放性个人实训,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能力与意识。我们将财务管理实践模块中的货币时间价值、资本成本、经济订货量等知识点设计为个人实践内容,在实践平台与内容选择上,以校园网络平台形式开展并确定必选和任选内容,实践地点和实践时间完全开放。学生在完成必选实践内容的基础上可根据个人的兴趣,自主选择任选内容进行实践。教师只是对学生实践过程通过网络平台及时跟踪、了解,对于共性的问题网上辅导,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地位和个性。开放性个人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财务管理基本知识的独立运用能力,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二,教师参与下的合作性综合实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管理创新能力与意识。我们将财务管理中需要综合运用财务管理、金融、会计等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内容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性课题研究式实践训练。如财务分析综合实践模块训练时,由5~6名学生成立1个财务分析组,并由小组成员商定所分析的行业企业以及每个成员的工作分工,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下完成财务分析综合报告。然后财务分析小组对工作成果以PPT形式进行公开汇报,其他小组对相应问题由汇报小组成员进行解答,学生评委和教师根据汇报小组的汇报情况、问题回答情况、团队合作情况进行面对面公开点评。合作性的综合实践通过共同任务中的分工、个人责任的履行及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既培养了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3.实践教学评价要实现主体多元化、过程全程化评价思想,反映学生综合训练的实际效果。根据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能力训练贡献度与影响因素实施多元化、全过程评价方式符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实践过程与特点,总体评价分值为100分,其中个人开放性实践评价占20%,小组合作评价占10%,学生互评30%,教师评价占40%。(1)个人开放性评价。根据开放性个人实践中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任选实践内容的学习情况考核评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小组合作评价。由合作性综合实践中的小组长根据小组成员在实践中参与度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研讨、总结、汇报的贡献度对每位成员进行评价。(3)学生互评。由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学生担任评委,成立5~6名学生组成的学生评委组,评委组根据小组公开汇报情况从PPT的制作、语言的表达、团队的合作、成果的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评分最高的评委和最低的评委要分别指出汇报小组的优势和不足,评委组的平均得分在汇报小组无异议情况下评定为汇报小组的成绩。学生互评使学生意识到个人的成功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团队的合作,只有团队成功了小组成员才能获取成功,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4)教师综合评价。具体包括实践出勤10%,实践成果30%。实践成果主要从资料收集是否完整、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否科学、观点的阐述是否清楚、报告的撰写是否规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评价方法使评价标准更明确,评价内容更全面,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彤,梁爱平.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全国总数的99%以上[EB/OL]. http:///fortune/2010-09/26/c_12608785.htm ,2010-09-26.

[2]付刚,钱亚玲.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具箱[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3]白冰.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特点[EB/OL]. http:///knowledge/content.jsp?id=242629,2010-09-19.

[4]刘利群.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与培养模式[J].会计之友,2010(4).

小学作业管理精选篇11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挂管理办法》,在相关学校和行业提交增补专业建议的基础上,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了2016年度增补专业共13个,自2017年起执行,其中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是财经商贸类唯一增补专业。中小企业在理论上就是中型和小型规模的企业,其特征通常表现为:企业资产规模不大、销售不大、从业人员不多、管理跨度较小。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同时很多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成。另外,中小企业资金投入少,管理人员少,市场进退成本低,经营机制灵活,能更多的接触客户,更快的反应市场,有自己的优势。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类高职类专业人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在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虽数量众多,但高素质人才往往集中在广深两大城市的大中型企业,其他城市的中小企业更是普遍缺乏管理人才。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打破传统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与企业管理能力相结合,培养既能创业又有中小企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真正满足周边中小企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管理类人才用人需求。

陈宏探索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的高职中小企业创业与管理专业建设之路,提出了创业园、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思路。黄爱明,黄玉朋和郭仲齐从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出发,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及中小企业创业管理方向进行分析。李明珍以广州商学院为例,根据广东中小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和趋势,将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作为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了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掌握中小企业创业及成长规律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必须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应用型人才。

综上,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可以更好发挥高职院校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作用的创新设置,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五邑地区唯一一所公办高职类院校,在该专业建设方面可行。

二、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企业人才需求因素分析

据劳动部门统计,预计到2020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将达到5000万,所需工商企业管理人员将达到1300万,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预计只有900万左右,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缺口大,就业形势好。因此,中国未来20年内,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存在巨大的缺口。具体到省内,广东地区在经济深化发展的大前提下,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缺口也比较大,尤其是江门五邑地区中小企业现有的基层管理人员专科层次以下占很大比重,企业急需具有创业能力的基层管理人才。

(二)学院专业设置因素分析

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2005年申报,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同年8月,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正式招生。目前,在我院已经连续招生近10届学生,招生情况良好,师资队伍经验丰富,就业率达到98%以上。毕业生基本能找到对口专业的工作,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该专业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学科。

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虽然不同于传统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但后者对前者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却起到坚实的铺垫作用和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学院管理类学生学情因素分析

我院管理类学生创业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很多学生在校就有创业经历,校外兼职学生更是多不胜数。同时,广东省民营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对于众多民营家族企业来讲,面临子女进入企业管理层的压力。这些学生和父母都希望学生在校期间能接受创业教育和扎实的中小企业管理实践技能。

三、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步探索

广东众多高职院校都开设工商管理专业,但目前并无一所开设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其中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城建职业学院都是把其作为工商管理专业下设方向。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例,该校开设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中小企业创业管理方向,主要?n程有中小企业融资与理财、生产管理、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小企业市场运作管理、中小企业公司理财、中小企业生产与采购、项目管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实务、创业管理基础等,是在传统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中小企业相关课程和实训练习,培养学生创业和服务中小企业技能。

通过学习其他院校模式,以江门职院为例,先将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作为工商企业管理下设方向,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以目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在培养学生基本管理素养和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设中小企业相关课程。其中素质结构和基本知识结构方面参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但能力结构方面则要突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鲜明特色,开设如中小企业创业实务、中小企业会计及核算、中小企业管理、中小企业法务、家族企业管理、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等课程。

小学作业管理精选篇12

关键词: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现状;策略

最近几年来,小学校园恶性安全事故不断出现,而且一些事件令人感觉触目惊心,安全事故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就使得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学校安全事故,真正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改善,已经成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边缘化运作状态必须引起学校领导的充分重视,专门化与专业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要求必须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并及早付诸实践,以保证学校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自身的环境安全。

一、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长期处于边缘化运作的状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凸显,影响了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由于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在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边缘化的运作状态,即出现事故时引起人们的注意,等事故过后人们又将其长期搁置,从而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呈现出安全事故频发、事故源复杂多变、学生遭受伤害严重等特点,有些甚至危及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财产安全,给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陷入了“内忧外患”的状态中。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 1.6 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其中,平均每天有 44人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和其他安全事故。针对这种情况,教育部及中央各部委多次下发文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政策和部门规章,各地方政府响应中央号召,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和细则,但学校安全事故依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学校安全事故频发,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比如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学校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成熟,遇到事情容易冲动,社会交通与治安形势复杂多样,社会的协作共管机制有待发展和完善等。在这众多原因中,学校系统内部的安全管理运行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它的直接导因应当是学校安全管理机构的不健全,以及学校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不足。在学校安全管理的一些研究中,笔者发现,当说起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时,许多校长和副校长等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学校主要领导都用“如履薄冰”“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焦头烂额”“疲于应付”等词语形容。应当说,很大一部分学校领导在学校安全问题上的态度是十分重视的,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我们看到,其效果往往并不是特别理想。当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不少校长亲力亲为,在安全事故现场孤军作战、疲于奔命,他们的焦灼心态表明了他们对学校安全事故的重视,同时也展示了学校安全事故就像是绑在学校身上的一颗定时炸弹,一不小心就会出现警报。这使学校领导长期陷于事故处理的纷争中不能自拔,无奈地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视为可怕的“紧箍咒”。

二、应对的策略: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

综观全球,学校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难题。保障财产及相关人员的安全,被坚定地视为学校管理系统的一项首要任务。从发达国家学校安全管理的经验来看,学校安全管理的C呕与专业化是学校管理工作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从根本上去解决和预防校园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学校安全管理的专门化,就是要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从整体的学校管理职责中独立出来,像学校教学工作和德育工作一样,将其视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来实行专事专管、各司其职。

学校安全管理的专业化,就是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机构和人员进行一种专门化和专业化的训练,从而保障学校的安全,预防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因为学校安全管理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它要求学校安全管理的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专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够有效巩固并不断发展这一专业的地位。

1.设立学校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

开展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是要有完善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这种专门的学校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不同于人们过去认为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安全管理机构的责任是全权负责学校安全管理的计划制定、安全方案的实施、督促检查、预测评估以及危机干预等学校安全系统工作的常设机构链或机构群,而“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往往是在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学校领导根据情况临时组建起来的应急处理班子,这种班子里的人员多数是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层,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并没有进行专业化的训练或很少进行相关的培训。

2. 配备学校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是关系学校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身心健康等各方面安全的重要工作,因此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必须配备专业的安全从业人员及合作团队,来共同完成学校安全管理的工作。学校管理安全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入职前的安全从业资格审查;二是入职后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从学校内部环境来说,保卫人员应当成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从业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部分中小学校的保卫人员(主要是学校的门卫),除了很少一部分经过正规的安全培训机构培训、来自正规的保安公司的职员,很大一部分是社会上的退休或者下岗闲散人员,这些保安人员在入职后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他们无法胜任现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为保证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安全管理的专业人员除了包括很大一部分的学校保卫人员,还应该包括一定数量的专职校医、专业心理医生以及驻校法律顾问等。事实表明,只有把各种相关的安全管理专业人员配备齐全,并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和专业考核,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在专业力量的支撑下发挥合力效应。

三、小结

学校安全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快乐,也事关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我们应该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大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要从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独立出来,既要设立相关的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对出现过的一些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和研究,防止其重演,又要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和管理,以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裴 岩.中小学校校长安全管理案头手册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小学作业管理精选篇13

关键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机制;生产供销仓储;第三方公司

从我国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运作现实情况进行观察,笔者发现中小企业因为生产运作规模较小,其成本投资数额受到制约,从而导致在科技创新、产品优化等方面的弱势,因而亟需建立科学全面的物流管理机制,优化产品在生产、供销、仓储管理等环节,实现物流支出成本控制、物流管理高效运作、物流管理程序制度化,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一、我国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分析

毋庸置疑,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撑力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物流管理工作中的失衡混乱和问题频发严重影响、制约了中小企业实现经济目标。其具体分析论证如下:

1.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理念意识薄弱

笔者通过资料调查与研究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往往忽视了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决策人员根本不具备对科学物流管理理念的基本认识与了解,更谈不上能够熟练运用的科学物流管理理念为增强企业组织管理策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长期规划提供帮助。很多中小企业的领导者更关心的问题是企业的经济收入情况,只严抓产品的生产制造与销售成绩,而忽视了产品在货物运输与流通过程中的服务与管理,造成企业工作人员对物流管理工作也不予重视,职责划分混乱、物流管理工作无秩序,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经营服务效益,浪费了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和财产资源,增加了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工作上的不当费用与支出增多,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收入。

2.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策略不科学

从国内的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情况分析,部分中小企业在物流组织管理工作中的策略与方法保守、落后,错误地将物流组织管理重心当成原材料、设施设备采购管理和销售产品的运输,但对如何建立科学的货物生产、供销运输与仓储物流管理科学机制却没有概念。很多企业还没有建立的物流管理信息数据系统,不能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失去了对物流管理效果的数据统计汇总与分析。现实情况是,物流管理信息数据系统的科学应用,能够帮助中小企业优化组织物流工作,实现企业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分配,避免对原材料、设施设备和人员资源的过度浪费,稳步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

3.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人员能力较低

专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是中小企业实现物流管理科学化、制度化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提高物流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专业能力,才是加强物流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从国内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问题原因分析,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负责物流管理工作的人员能力较低,或者不具备物流管理的专业知识,间接限制了企业物流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造成该种情况的原因,或者是因为中小企业的领导决策者不重视物流管理工作,或者是因为中小企业对物流管理投入的关注不够,或者是因为企业在专业人才聘用、选拔工作方面缺乏严格管理,没有统一标准,造成录用的物流管理人员素质高低不齐。

4.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资源配置不合理

笔者发现,在国内的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的物流管理尚且没有形成科学管理模式和物流管理工作机制,企业往往利用企业内部部门暂代管理物流工作,将原材料采购、设施设备采购、工作人员聘用、货物运输与仓储等工作都有后勤采购部门进行管理,导致物流管理规范秩序无法建立,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与严重失衡,一方面浪费了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也是产品物资、设施设备、工具仓库等资源的浪费和闲置。与此同时,国内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工作中的设备、工具使用效率较低,间接增加了中小企业的成本支出,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收益数额。

二、我国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工作中的解决策略分析

1.加强物流管理意识,科学运用物流管理理论知识

国内中小企业需要积极转变物流管理工作意识,从中小企业的领导决策人员到了企业每一位员工都应当具备基本的科学物流管理知识与物流管理意识,改变过去传统的物流管理工作机制:一是,继续学习专业物流管理理论知识,运用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物流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促进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的提升。二是,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专业能力和科学物流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物流管理的方案设计与执行服务。三是在物流管理工作中,融入资金成本控制理念,将物流管理工作与企业的经济收益目标结合起来,避免在物流管理工作中产生资源浪费和不当支出项目。

2.改善、优化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管理模式

企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利润。而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在控制成本入手。因此从物流管理角度看,完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则是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就是使企业在物流运作过程中提高物流运作速度、缩短运输流雉、完善运输、销售网络、降低库存从而降低成本。创造更大的利润。因此,完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就业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完善物流管理部门职能。优化物流管理部门结构,将物流过程中的采购、仓储、库存、物料处理、物料的分装与拣选、运输、信息管理、供应计划等进行综合的系统的管理。为企业物流管理优化提供强大的平台;二是积极应用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物流运作的模式化、物流信息计算化等,为企业的物流管理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3.实现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

第三方物流是指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在一定的期限内。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很多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仍然主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模式。在物流管理方面也是力主追求“自办物流”。而许多中小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经常是资源及设施的利用不足。这就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更重要的是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财政负担。因此,中小企业为了更大地发挥自身效能,节约企业运作成本。提高竞争力,应从繁杂的物流业务中的全部或部分脱身出来。将物流服务交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去运作。这样企业就能节约大量的采购、仓储、运输、包装、装卸、人力等成本。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并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而企业也能将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应用到核心业务上。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国的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应当在现有基础水平上进行提高与改进,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加强物流管理意识,科学运用物流管理理论知识,改善、优化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管理模式,实现物流管理资源优化配置与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开展积极合作,建立全面的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庆丰.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探析[J].中国商贸,2011(15).

[2]李德福.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10(02).

[3]张明丽,李方,秦笑梅.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市场,2010(23).

小学作业管理精选篇14

关键词:经济转型;财务管理专业;中小企业;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解云霞(1979-),女,山西临汾人,山西管理职业学院商贸系,讲师。(山西 临汾 041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的校企深度合作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56-02

一、经济大背景

党的“十二五”规划的有关《意见》明确提出,未来的一个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从国际经验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型工业化国家,无一不是在经济转型升级中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而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技术、设备、资本、市场和管理方式等转型,而其根本在于人才的配套升级。

据统计,全国中小民营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覆盖面广,且中小企业吸纳了90%以上的新就业人员,因此中小企业的相关问题一直是理论实务关注的焦点。[1]“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转型快速发展,还将继续涌现出一大批中小企业,同样需要一大批会核算、懂管理、能决策的高端技能型财务管理人才。职业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层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科学定位,为第一线企业培养高端技能型财务管理人才。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需求分析

中小企业的财务活动的特点不同于大企业,在融资方面,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以创始人的投资和民间融资为主。随着企业的发展,资金需求膨胀,便出现了拓展资金渠道的要求,融资问题主要围绕创始人与新投资人、投资人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建立和维护;投资方面,中小企业投资以对内投资为主,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设备更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缺乏科学的程序和方法,造成投资失误,从而导致资金链断裂,缺少系统专业的管理,是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的直接原因;营运方面,在采购环节多以倾向资金结算为主,为增强竞争力更多采用赊销措施,应收账款和存货资金占用居高不下,资金回收困难,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收益分配方面,中小企业产权不明晰,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职责不清,决策权相对集中,其利润分配有别于大型企业,更多注重的是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统筹安排。[1]

随着经济转型快速的发展,中小企业面临的筹资和理财环境等日趋复杂,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要求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掌握财务管理一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时,必须结合以上中小企业特点与管理的特殊性要求对其进行培养。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了财务人员的数量不可能太多,不会像成熟公司有细致的分工,因此需要财务管理人才掌握包括财务管理、金融知识和相关企业管理等知识在内的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所以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实务中,除需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具备包括解决问题、团队合作、人际交往、沟通协调、应对压力及合理安排时间等能力在内的专业能力,才能理顺中小企业财务关系,切实履行财务管理职能。在具备上述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专业素养基础上,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才胜任其工作的关键要素。

三、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与中小企业合作思路

目前,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战,联络较弱,资源有限而且个体差异较大,技术力量薄弱,转型升级困难,技术创新能力和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在校企合作中或是被动参与或是无力参与。[2]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往往较注重于专业知识层面的培养,而能力和素质层面的培养则难以实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难以满足中小企业需要。因而高职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必须有中小企业的有效参与,与此同时配合以其他形式的培养,比如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职业技能认定等形式来完善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

1.为中小企业合作搭建平台

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在高职教育中要体现出来,离不开中小企业有效的参与。通过建立一个服务平台使校企真正合作,不流于表面,能真正解决中小企业实际问题,可以发挥集中力量引导和推动、融合行业管理、科技创新的路径,起到对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统一规划,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的作用,弥补当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建立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也是适应当前经济转型背景下经济发展需要的。[3]

在这个过程中借助于中小企业服务平台,集中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企业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得到有效的技术支持,学校通过平台得到符合实际需求方面的信息,使高职院校真正实现为社会服务。服务平台还将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建设高职毕业生信息库,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订单式”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与横向课题项目合作等。到目前为止全国范围内没有统一标准的运行良好的组织来做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据调查某些地区中小企业局的管理和服务意识较好,可以扮演此角色,地方科技局或科协也可以扮演此角色。地方科技局对企业发展进行扶持,负责科技项目的申报管理以及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如果科技局能尽其职责作为中小企业信息平台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时地方科技局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在校企合作中扮演着“牵头人”的角色,为校企双方牵线搭桥,组织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为校企合作提供服务平台以及构建完备的校企合作服务体系,市场竞争和调节使校企合作内化为校企双方的内在需求。

在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中,财务管理专业可以逐步建立一个以高职学历教育为基础,以上级主管部门为依托,以地方科技局为服务平台,以中小企业财务财务管理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认定等为补充的人才培养模式。

2.政策激励及利益驱动引导

政府部门首先要进行政策引导,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只有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才能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优先享受到相关利益,从而在企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否则中小企业以其自身情况很难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为此,必须建立合理的企业利益补偿机制,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政策倾斜、资金补贴、表彰奖励等方面作出明确的政策规定。同时,不断探索新的更为科学的奖励形式,如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并取得良好效果的企业授予荣誉,认定其为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允许企业适当提高职工培训经费提取比例,列入成本开支;对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企业授予社会贡献奖。在校企合作中,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都必须关注企业利益,寻找合作的利益结合点,保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确保企业在合作中能获得预期的利益,包括企业用人的优先权。企业可以利用学校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同时依法享有一定的财政补贴或税费减免等。

3.制定校企合作制度,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

省政府应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制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指导意见”,明文确立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和组织管理模式,细化企业、学校在合作中的责权利。“十二五”期间,还应进一步出台政策以鼓励相关企业参与职教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全面培养配备“双师型”教师;建立校企联动师资培养机制,实现学校与企业人员的双向互动。[4]

由高职院校、地方科技局、中小企业领导、财务管理专家等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旨在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推进经济发展,明确合作内容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深化中小企业和高职院校对地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侧重技术服务、员工培训、订单式培养以及管理咨询、投资理财决策指导等。将共同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子,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的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建设高职毕业生信息库,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与横向课题项目合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充分发挥地方科技局作用,做好企业用工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对接。

4.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

由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负责联络,定期开展学校和企业的见面会,为校企提供合作渠道,收集和学校、企业的合作意向和需求信息。搭建平台,就是要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1)健全管理平台,加强对学校合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建立专家数据库等。

(2)完善服务平台,通过与社会培训机构、继续教育、专业研究所、职业技能鉴定所等机构合作,完善财务管理人才持续培养过程。

(3)建设信息平台,打造校企合作高峰论坛、校企合作网等活动品牌,提升信息集成能力。

5.建立校企合作评估、激励体系

由地方科技局服务平台建立校企合作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建立校企合作的政府投入机制,将校企合作管理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设立校企合作政府奖励资金和补助资金。多方联动,激发合作各方的积极性,形成全方位、多结构的合作格局。充分使用政府投入和政府激励两种手段,调动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制订科学有效的评估标准,确定严格的评价程序,对校企合作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树立校企合作的先进典型。

6.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有利的政策导向、政府部门的引导、利益驱动将会促进中小企业关注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从而引导和强化企业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的形成。财务管理专业建立以校企合作培养为主,以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证、继续教育)、职业技能认定为补充的合作培养格局,如图1所示。通过与社会培训机构、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证、继续教育)、专业研究所、职业技能鉴定所等机构多方联动,激发各方的积极性,形成全方位、多结构的合作格局,完善财务管理人才持续培养过程。高职院校应积极转变观念,根据自身的层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科学定位,逐步走适应社会需求的校企联合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仲春梅.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2).

[2]余芝轩.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