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设农业生态范文

建设农业生态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2-28 17:01:31

建设农业生态

建设农业生态精选篇1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

1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主要构成

生态农业向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是农业产业的重要发展与升级,整个产业链的多个环节都要作出调整与改变,这才能够有效适应产业链的发展需求。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建设必须要充分考量产品开发、项目开发和营销模式开发等细节问题,确保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1农业生态旅游的产品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是整个产业链建设的基础,首先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生态农业基础上展开建设与开发,将田园风光、自然景色与生态农业融为一体,确保游客进入景区后能够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气息。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关注差异性与地方特色,保证生态农业景区具有自己的优势。其次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要注重产品的多元化,既要提供生态农业产品,同时也要满足游客观光、休闲、体验的多重需要,将自然美、人文美、文化美、生态美等呈现在游客面前,有效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1.2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是整个产业链建设的核心,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能够将我国绵延数千年的农耕文化,用直观而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游客的文化共鸣与情感共鸣,继而丰富游客的旅游感受,提升生态农业的价值。一方面,要给予游客更多的互动机会,如游客可以到菜园果采摘新鲜的绿色果蔬,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尝试农业种植,感受劳动和收获的快乐。另一方面,要注重农耕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使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可以展示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或农村民居特色,传播民俗、民仪,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展现给游客。

1.3旅游营销模式开发

信息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时消费者的旅游观念也在逐渐趋于理性,传统的营销方式并不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甚至可能会导致生态旅游陷入营销困境。曾经很多农业生态旅游区借助旅行社和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吸引游客到当地参观旅游。但在全新的环境下,这些途径能够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产业链建设需要用更多方式展开宣传与推广。例如,生态旅游区可以借助微信、QQ、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展开网络宣传,同时借助专业的旅行网站推广旅游项目和产品,也可以与娱乐节目或影视作品合作,通过植入式广告等方式对消费者产生影响,进而全面创新营销模式,有效提升消费者的关注度。

2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的互动与融合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实现了农业与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全面融合,推动农业产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摆脱传统农业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偏低、收入水平偏低的状态[1]。

2.1生态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离不开生态农业的全面建设,生态农业实现了农业建设的良性循环,农业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不同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发展需求的生产路径,进而实现生态农业目标,有效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使农村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生态农业不仅能够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更能够实现社会价值,这也是农业生态旅游实现的基本保障,生态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具有积极影响。

2.2特色化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特色化农业就是要打破传统农业的整体化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道路,使游客不仅仅能够感受到普通农村的农业生产现状,更能够得到特色化农业带来的不同感受。例如江南水乡可以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发展垂钓、游船等项目;自然风光秀丽的东北可以利用观光休闲、地方文艺演出等特色项目吸引游客的兴趣。特色化农业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潜力,有特色项目才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才能来到这里旅游、休闲和消费,特色化农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2]。

2.3规模化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旅游行业必须呈现规模化发展才能够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生态农业的发展要呈现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将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集中,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务,确保游客能够在生态旅游区内接受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有效涵盖多种特色化经营项目,满足不同类型、季节、地域游客的需求,保证农业生态旅游能够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2.4农业文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中国幅员辽阔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劳作与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习惯,不同地区的文化意识与生活习惯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因此农业生态旅游推进过程中,要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文化,将这些文化元素用多种方式呈现出来,使游客在观光旅游时能够产生与众不同的感受。生态旅游是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石,而农业文化才是其精髓与灵魂,农业文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非常深远,劳作方式、农业历史、劳动工具、习俗文化等都可以成为农业文化展示的重点。因此,在农业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对农业文化解读和展示保持高度关注,确保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化内涵[3]。

3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重点

农业生态旅游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明显差距,软硬件都存在很多不足,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最终实现建设目标。

3.1建立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也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不能单纯依靠农民的力量去实现。因此各地方政府要围绕当地实际情况及旅游市场现状展开深度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当地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农民合作社共同参与建设,由农民提供场地与人力,引入企业和资金共同参与建设,同时鼓励具有先进开发经验的企业和个人进入,最终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以全新模式参与市场竞争。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政府和参与者要共同选择具有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保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能够保持健康科学的状态。

3.2多元经营,全面发展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建设需要全方位发展,不仅要关注生态农业,同时也要关注生态旅游,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实现二者协同发展,才能够保证整个产业链稳定发展。因此,要结合当地生态农业发展实际,明确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同时根据生态旅游的运行状态,调整生态农业的生产与运行模式[4]。为了有效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旅游与消费需求,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要尽量整合并开发多元经营项目,在现有项目基础上不断创新调整。另外,针对旅游市场不断变化的现状,产业链要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及时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甚至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实现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

建设农业生态精选篇2

关键词: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

生态农业旅游是指将传统的农业旅游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在传统农业旅游区实行可持续的、集约型的农业旅游发展方式。江苏省的农业生态旅游集特色农业资源、地方文化劳动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探索出一条有利于优化我国农业旅游结构、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有利于保护农业环境的生态产业链道路。

一、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的影响因素

农业生态旅游中影响生态产业链建设的因素有三方面:农业产业文化、农业规模建设以及农业特色内容。农业产业文化的内容是地方农业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受历史因素和地理位置影响,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风俗,这对于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讲,具有神秘的吸引力,其独特的文化,带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也是维系地方农业生态旅游的支柱。实际上,农业产业文化被认为是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的精神内涵,只有重视发扬特色农业产业文化,才能体现出与众不同的内在。具体来说,农业产业文化包括劳作环境、耕种模式、劳动工具、劳动产品、地方的生活习俗文化等。[1]因此,农业产业文化在灵魂上影响着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建设,是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的重点。农业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产业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生态产业链建设的另一影响因素。首先,农业生态旅游应该呈现规模化特征,表现在某一地区的农业旅游产业链囊括吃、住、行一系列接待服务,这是在服务上的规模化。[2]其次,田园景观的规模化,多数游客参观农业地区,都希望深入农业耕作、农产品加工的环节,而非浮于表面的参观,更多的是参与其中,因此,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规模化,既是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影响因素,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建设农业生态旅游中的生态产业链,实际上就是将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将农业的生态性展现给游客。因此,农业旅游的内容应体现出地方农业生态旅游区的发展特色,将农业生态旅游进一步升级为农业生态产业链,包括地方生态农业的特色产品、特色经营模式、特色游客体验等。[3]总而言之,“与众不同”是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优势所在,满足游客的好奇、吸引游客的兴趣,是农业旅游特色内容的目的所在,也是实现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与生态产业链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构成

农业生态旅游要想进一步扩大市场、升级到生态产业链,离不开农业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以及农业生态旅游的营销。

(一)基础——农业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建设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基础。农业生态旅游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农业生态旅游景观的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景观能够为游客提供全新的休闲娱乐场所,能够帮助都市人融入自然、体会自然,此外,还能够提高农业生态景观园区的经济效益,提高其园区景观利用率,实现农业生态园区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赢,符合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建设初衷。(2)农业生态旅游园区的开发,所谓农业生态旅游园区则更偏向于农业的劳作过程,更注重游客农业劳动方面的参与和体验,为现代人感受农业提供了机会,在此过程中,还能够激发现代人对农业生产的热爱,并唤起游客保护生态、保护土地的意识。[4]

(二)核心——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

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是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核心。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的丰富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多种多样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可吸引来自全球各地的旅客,另一方面,独特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可提升地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力和市场形象。以江苏省苏北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为例,为增加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达到生态产业链建设的规模,该地针对农业的互动项目建设了花卉观赏、游船垂钓、采摘果实等项目,[5]此外,在人文项目方面,苏北地区依托当地特有的产业文化,进行文化要素方面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如乡村艺术节、旅游纪念日等等。

(三)推广——农业生态旅游的营销

在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和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两方面,不同地区依托自身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都进行了广泛的尝试与深度创新,但脱离了大范围的营销推广仍达不到预期的产业链规模,因此,推广对于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建设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连接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与游客的桥梁。传统农业旅游宣传方式以旅游交易会、农业风光图片、新闻媒体等为主,而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农业生态旅游的宣传途径十分丰富,如何利用好广泛的媒体资源,增加当地农业生态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避免酒香难出深巷,至关重要。为扩大农业生态旅游的规模、吸引更多旅客,今后的农业生态旅游可加强网络营销、微平台营销等方面推广力度,更好地促进农业生态产业链发展。[6]

三、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关键

通过与城市旅游、自然景观游览等产业相比,不难发现,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生态旅游中的生态产业链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地方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建设必须有法可依、法度完善。首先,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资源的无度开采,则有违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建设理念,无异于杀鸡取卵。其次,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不仅能够在理念上指导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还能在实践上规范其建设工作,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严格划分了农业生态旅游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在保障基本农业生产劳动情况下,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业,另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能够有效限制每一季度前来旅游的游客,地方农业生态旅游区的承载力有限,普遍为其生态容量的30%-50%,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前去旅游的游客也呈翻倍趋势,表1为2015年江苏省三大区域的综合经济情况统计。由表可知,仅江苏一省的旅游业产值即可达到1400亿元以上的规模,全国的旅游人口、旅游产值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势在必行,必须为保护农业生态发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保证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工作开展地更好更有序。

(二)深化农业生态旅游与生态产业链的融合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的内在要求,二者的有效融合必不可少,在融合过程中,地方政府可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政策和方向上给予生态产业链建设帮助,具体实施则由农民合作社、社会团体或个人、民营企业等多种主体积极参与,在发展模式上吸纳了新鲜血液,有所创新和突破(见图1)。由于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社会关联度大、产业投资规模大和收益期长的特点,政府需要简政放权,调动市场的参与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吸纳社会资金、转移生态产业链建设风险,如开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合作社、建设互质的经济联合组织等等。总之,鼓励国有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广泛参与是建设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关键之一。[8]

(三)建设区域内生态旅游产业联盟

根据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的特点,笔者提出建设区域内生态旅游产业联盟的建议,一方面,每一地区的特色农业旅游既是其优势,也是发展瓶颈,任何一个农业生态旅游景区仅凭一招鲜是难以吃遍天的,只有优化区域内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配置,才能实现互相取长补短、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地方可依托自身的优势,集中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产业链的某一环节,不同地区之间形成环节对接,提高区域的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效率。[9]总而言之,建设农业生态旅游联盟,其目的都在于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农业生态旅游体验,同时扩大生态产业链的经营规模,增加区域的旅游效益。

四、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对策

(一)保护生态,夯实生态产业链基础

首先,江苏省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承载力有限,且江苏省是国内旅游热点地区,因此,在农业生态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切忌求成,要严格遵循生态环境保护原则、遵循“保护大于开发”的原则,在农业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内,开发多种旅游项目和旅游内容,做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不误。其次,要对已经污染的农业环境资源进行及时的修整和治理,彻底改变不科学的耕作方式和破坏性的农业旅游服务,为实现地方可持续发展不断努力,夯实生态产业链建设基础。总之,加大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范围,清除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劳动方式,是江苏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产业链的根本,是构建长期有效农业生态旅游机制的基础。[10]

(二)农业为本,展示江苏农业特色

与普通的自然景观观光和人文古迹游览不同,农业生态旅游的根本在于农业,无论是道路的设计还是项目的规划,以及旅游时间的开放,都是围绕着当地农业特点进行的。江苏省地处中国南部,一年四季都有不同农作物的耕种,在地势地貌方面,江苏省苏南、苏北地区差异较大,既有平原又有山地,可开发的农业旅游项目种类丰富。此外,江苏省的农作物丰富,丰富的地面作物以及水资源作物都称为建设该地区农业生产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优势。因此,展示江苏农业特色、以农业发展为本,是建设并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总体思路,要本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项目的开发和旅游内容的设计,兼顾经济收益同时,更多关注农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展现当地的天然本色,真正做到人与农业、与自然的深度融合。

(三)文化指向,重视地方农业文明建设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的居民、同时也赋予了一方的农业资源,江苏省的农业除了拥有美丽的农业旅游风光之外,还蕴藏了深厚的文化资源。在江苏省生态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可充分发挥这种文化特色,给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旅游体验,如临水而建的农民住宅、呈梯田状的耕种土地、独特的茶叶种植与采摘、充满神秘色彩的风水池,这些都是江苏省地方农业生态旅游的乡土文化景观,除此之外,一些农业方面的技艺也是生态产业链建设的瑰宝,如地方菜品的烹调、关于农业的民歌民俗等等。总之,这些实物或非实物的文化遗产,可以称为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建设的优势,在发扬地方文化资源的同时,提高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四)农民主体,增加江苏农民收益

江苏省建设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目的在于发展农业、造福农民。实际上,单一的农业生产为农民带来的利益是有限的,大力开发农业副业和以农业为依托的旅游业,是增加农业收入的必经之路。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民的参与是提高农业生态旅游效率的重要因素。首先,开发农业资源需要农民的支持,农民是农业最原始的接触者,能够给游客带来最完整的旅游体验。其次,以农民充当服务人员,解决了当地农业服务短缺的情况,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发展。最后,农民也是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建设的参与者,可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他们的智慧带动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总而言之,只有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以农民为主体并增加其经济收益,才能提高农民的农业生态旅游参与度,提高江苏省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建设效率、完善其建设模式。

五、结语

农业生态旅游中生态产业链的建设受到农业产业文化、农业产业项目及农业产业内容三方面的影响,在建设农业生态产业链过程中,要兼顾产品开发、项目建设和营销推广几个方面,简而言之,既要关注农业生态旅游的硬件构成,也要不断推进其软件实力。在未来的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产业链建设方面,法律法规制度上的完善必不可少,农业生态旅游与生态产业链也应不断深化,而行之有效的途径则是建立起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区域农业生态旅游产业联盟。最后,江苏省的农业生态产业链建设,一方面要立足生态、发展农业,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农民为本,在发展农业产业链同时,重视文化指向,总之,双管齐下,实物与非实物的农业资源都作为农业生态产业链建设的优势不断开发应用。

参考文献

[1]白延飞,等.江苏省农业旅游中的生态保护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32):11406-11408.

[2]魏玲丽.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2015(10):84-88.

[3]何海真.基于产业链延伸与融合的江苏休闲农业星级企业产品开发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4]吴晓妍.南京市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5]宋立.基于生态循环理论的城市水休闲旅游规划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6]张翼.江苏省“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初步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7]刘航.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农业旅游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8]徐胜.江苏省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及规划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建设农业生态精选篇3

关键词:生态农业;成效;做法;问题;对策;安徽郎溪

郎溪县地处皖东南,面积1105km2,耕地面积3.8万hm2(其中承包耕地2.5万hm2),林地面积2.93万hm2,可开发水面面积1.4万hm2;总人口3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8万人。郎溪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种、养业的发展。近年来,为了促进郎溪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该县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现进行探讨如下。

1郎溪县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成效

1.1农业三品认证有新突破

农业三品基地由2006年的5个增加至27个,面积由2600.0hm2扩大至4.1万hm2;三品认证数由8个升至30个,并申请瑞草魁茶作为地理标志产品加以保护,通过基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1.2生态家园有新成效

从2006年开始启动新农村建设,几年来已有长足进步,新农村建设氛围空前高涨。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点104个,编制示范点村庄建设规划121个、集镇总体规划7个、村经济发展规划11个、示范村经济发展规划或“一村一品”发展规划13个,成立村民理事会117个,建立镇村文化活动场所142个,完成村庄内道路硬化49.4万m2,实现改水3.4万人,完成卫生改厕5704座,新建沼气池3755口,修建排水沟近46.8km,清除垃圾、淤泥10.9万t,拆除废旧房屋、厕所、围墙等路障4286处。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1.3农村生态环境有新改善

通过开展生态县建设,探索出生态农业模式,使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等农业污染得到全面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85%,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进一步提升[1]。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单位面积耕地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折纯量由304.46kg/hm2降低到250.00kg/hm2,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防治技术使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治次数每公顷平均减少30次以上,节约农药费用300元/hm2以上,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

1.4生态农业监督体系有新完善

建立了县农产品检测站,完善了重大动植物疫病应急防控机制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有助于建立健全抽检和自检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进一步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2-3]。

2主要做法

2.1加强宣传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对全社会进行环境法制和生态知识的教育、培训,特别是对人口、资源、环境知识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牢固树立生态是资源、生态是商品、生态是优势、生态是品牌的理念,强化各级领导干部与群众的环保意识。

2.2抓好典型

首先抓住生态农业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开发典型,总结好经验,并进行广泛宣传,做到以点带面。以无公害农产品开发为切入点,把生态农业建设与无公害农产品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区域布局特点,开展适合本区域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山地、丘陵区发展果园,林下养鸡,平畈区发展稻鸭共育、稻田立体种养,畜禽养殖区开展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试验示范,推进基地建设工作,依靠龙头企业,带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开发工作,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激发干部群众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带动广人民群众投入到生态农业建设中来[4]。

2.3开展生态农业模式探索

生态农业模式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支撑,是整个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近几年,通过开展生态农业模式的探索与推广,如涛城的猪—沼—茶(果)、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十字的稻鸭共育,东夏、梅渚的稻田立体种养,凌笪、姚村的果园养鸡、林下养鸡等立体种养、无公害农产品开发、观光生态园等,促进了生态农业建设。

2.4利用项目带动

根据郎溪县实际,多方筹集资金,整合新农办、能源等方面的项目资金投入,发挥部门协同能力,搞好生态农业建设。

2.5加强农业综合执法

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结合郎溪县农业生产实际和农资市场特点,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农业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执法检查力度,强化对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各类制售假劣农资、销售禁、限用高毒农药和违禁畜禽药物的行为[5]。加大畜禽产品的市场检疫准入关,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打击各种违法捕鱼行为,保护渔业生态环境,加大入市农产品抽检,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6实行奖惩措施

按照“谁受益谁投资,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对生态环境保护者实行奖励,对破坏生态环境者实行重惩。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以承包租赁等形式加快丘陵、岗地和山场的综合开发、开展生态农业模式的探索、研究与推广,三品一标基地建设与认证的奖励。

3存在的问题

3.1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

虽然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单位面积耕地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折纯量由304.46kg/hm2降低到250.00kg/hm2,但仍超出发达国家设置的225.00kg/hm2的安全上限。全县农药年使用量达到300t(纯量)以上,造成不同程度地大面积农田污染。地膜、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的污染也呈逐渐加剧趋势,给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及经济建设带来不良影响。

3.2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生态农业建设基础性建设资金缺口较大,部门、企业、农民受自身素质的影响、经济利益驱动,只考虑眼前利益,忽视长远生态利益,更不愿意增加资金投入,造成资金投入匮乏。同时,各部门从自身角度抓示范点,示范点多而分散,资金难以整合,生态农业建设难以见到综合成效。

3.3科技含量水平低

尽管郎溪县近年来农产品优质品有了长足发展,但农产品优质品率还不够高,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过小,种、养殖业食物链、产业链循环桥梁未能很好形成,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生态农业模式未能得到很好推广。

3.4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

生态农业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相统一的,不少干部与群众在认识上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对生态农业的内涵认识不足,对生态农业破坏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对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认识不足,对生态农业广阔的前景认识不足,片面认为生态农业经济效益低。

4对策

一是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建立政策支持体系。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需要政府适当的资金支持与补助,否则建设缓慢,难度大。三是加快生态农业建设。坚持以三品认证和农业三品基地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水平,打造地方品牌[6]。四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一步完善测土配方施肥体系,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秸秆收集、加工贮存新方法,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推广果园养鸡、稻鸭共育养殖等多项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大力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庭院生态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五是完善监督体系,加快农产品检测站建设,完善重大动植物疫病应急防控机制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建立健全抽检和自检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

5参考文献

[1]刘明,张新生,陆小雪,等.桂林市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1):42-44.

[2]朝克图,关勇,王崴,等.兴安盟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2):110-111.

[3]殷志明,刘涟淮,曹安辉,等.涟水县生态农业建设现状分析评价与发展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3):50-52.

[4]宜慧,赵言文.浅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的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8(11):108-111.

[5]岳德连.肥东县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6):222-224.

建设农业生态精选篇4

【关键词】绿色食品;生态农业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人均资源少的农业大国,近年来随着环境的变化,我国传统农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的需求。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为生产和开发绿色食品提供了基本条件,绿色食品又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价值,是生态农业建设成果的载体。要发展绿色食品必须发展相应的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是发展绿色食品的前提和基础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种植及全过程标准化生产或加工的农产品,严格控制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使之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绿色食品的开发特别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无污染的原料基地为基础,以环境监测、食品检测为保障,以教育培训和宣传为推广手段。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科学合理的耕作技术为其前提条件。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全面实施和发展,为绿色食品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集中表现如下:

其一,有利于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进程。其二,通过加强农村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三,通过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调整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使农业生产更趋合理,促进农业生态的改善和提高。其四,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力水平,从而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并向深加工、精加工方面拓展,为绿色食品的开展服务。

我国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强调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开展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这些措施恰恰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因此,可以说搞好了生态农业也就为开发绿色食品提供了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质量就得到了保证。

2.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果的载体和桥梁

2.1推广绿色食品技术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

发展绿色食品要求有一个良好生态环境的生产基地,要求有一系列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这些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对绿色食品生产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发展绿色食品的这些标准规程和措施的目标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工业“三废”、生活“三废”和化肥、农药等的污染。推广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防止和减轻环境污染。发展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和技术措施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本质特征是一致的。发展绿色食品与生态农业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因此,推广应用绿色食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和技术措施,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果的载体和桥梁

生态农业建设的目的:一是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二是要用过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农业建设追求生态效益是前提,是正确的,但生态农业建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生态效益,在生态效益的同时也要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经济效益是目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是为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后劲。这就进一步说明了生态农业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是为了长远的经济效益。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急功近利,忽视生态效益,只顾目前的经济效益,所以导致了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牺牲环境去千方百计获区经济效益,这种效益是不会长久的,必然会导致大自然的报复。另一种倾向是生态农业建设重视了生态效益,而经济效益研究不够,重视不够。而农民致富的现实矛盾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则群众对农业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就会下降。而绿色食品是解决生态农业建设以生态效益为基础,达到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生态农业建设将生态效益成果转为经济效益成果的良好载体。生态农业建设促进了绿色食品的发展,通过了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特点,提高生态农业试点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生态农业试点的农业经济效益,促进生态农业试点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发展绿色食品,又可促进生态农业建设,两者是相互促进的,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一致的。因此从中可以看出,发展绿色食品可以体现生态农业的成果,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成果的载体,是生态农业和市场农业连接的桥梁。

3.生态农业的模式适合绿色食品的开发

生态农业的核心可以看成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因此结合生态农业典型模式进行绿色食品生产和开发对我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绿色食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成功的运用和总结了许多典型的生态模式。如多样性、有序性增强抗灾力的生态模式:该模式强调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有序性,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以减缓由于滥用化学农药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内部物质的循环利用,所谓“种、养”结合物质循环利用,是将“种、养、加工”三结合物质循环利用和“种、养、沼”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做到科学合理、实用、配套;清洁工艺模式:工厂排出的余热,释放的二氧化碳、硫和氮化合物等通过回收和净化加工利用,这种兼顾生产和环境的工艺被称为清洁工艺,若干工艺所构成的工程体系,被称为清洁工程。这些模式为我们开发绿色食品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实用技术,它们既可以直接用于开发某种绿色食品,又可以根据一般原理和某些绿色食品的特殊要求因地制宜地加以创造性的重新设计、组装,已形成新的优化生态模式。

建设农业生态精选篇5

1.1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农业生态学是由生态学发展起来的,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从有机体与环境关系角度为农业提供一些原理与观点。例如资源负担原理、食物链原理、能量金字塔原理、十分之一定律等等。生物体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例如小麦、棉花多分布于北方冷凉干燥的环境,水稻、甘蔗则多分布于南方高温多湿的环境。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工农业结合日益密切,科学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不足和生态失调等反效果。

1.2“生态农业”的内涵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充分利用人力、畜力和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相结合,不排除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施用工业化肥、生长剂、保水剂等,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转化;在植物保护方面,尽量采用耕作措施和人工措施防治农田病、虫、草害,积极研究高效、低毒、无残毒的化学农药,把农药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采取食物链加环的方法,发挥生物能转化效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非矿物能源的利用。

2农业生态学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农业生态实际是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预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问题的科学。农业生态研究的就是这种人为干预或控制下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人类调控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它是一个专门的学科,侧重于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追求。“生态农业”从字面上看,它本身是一种农业类型,它和旱地农业、能源农业、有机农业等一样,是一个以特殊方式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学,生产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

3新时期中国推行的生态农业建设

3.1中国生态农业的类型无论什么样的生态农业模式,都是在一定区域的土地类型上进行的,无论其规模如何,它们都是一个农业生产的系统,并且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优化的生态农业系统。依据各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中国的生态农业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生态农业系统。

1)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根据各类生物群落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考虑到不同的生物对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等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组合,最终实现不同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类型。

2)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系统。

3)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系统:针对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采取人为措施对其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加以调控和治理。

4)区域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一定区域内,运用生态学规律,提高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中国生态农业模式案例探析—以贵州从江县为例中国幅员辽阔,沿海较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而使得两者的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模式选择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本文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总结了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对本省同类型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2.1从江县区域发展概况从江县全县山地面积2963km2,占总面积的91.34%,坝子面积64km2,占2%,河流滩涂面积占4%。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森林覆盖率65.13%。从江县属珠江水系,支流纵横、水源丰富。通过资料研究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耕地资源相对缺乏,且以梯田为主,粮食生产难度极高,产量低。

3.2.2从江县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

1)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模式:从江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稻鱼共生、玉米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根据稻鱼鸭共生的原理,在稻田养鱼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生产经营。

2)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农业模式:从江县因地制宜地生产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加强产业化建设,一方面减少了粮食生产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发展。

3)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农村沼气建设已经成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沼气起着连接种植与养殖、生活与生产用能的纽带作用。

4)旅游业的发展:从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由于相对闭塞的环境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从江县拥有独具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民俗文化,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

3.2.3从江县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总结从江县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存在大面积的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某些模式的应用推广比例在不断减小,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形成多方面的参与机制;其次,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大,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应在优化农产品内部结构的同时建立各产业的农民协会,改善基础设施;最后,农村劳动力减少,交通不便利,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又需要农民从生活习惯上作出改变,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支持措施,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后期保障服务体系。

3.3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展望目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对农产品和食物上的要求不仅是满足数量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从农业生态环境和食物安全方面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做更多的系统研究,使科技顺利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当中,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盐渍化、作物病虫害、环境污染等进行动态研究;应用卫星成像系统,辨别农作物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情况恶化。中国农业应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系统能力,减少人为和药肥的投入,改变其现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率,最终实现走生产安全可靠且高质量的农产品与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结语

建设农业生态精选篇6

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应融入生态文明观念,突出地方特色,弘扬地域历史文化。美丽乡村建设应使农民主体地位真正体现出来,对农民的个人选择给予尊重。政府相关部门应在支持、引导上下功夫,这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要条件,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动力所在。

关键词:

生态农业;美丽乡村;问题;措施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提出的重要观点,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很早就对此决策发表过论述,只有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生态农业建设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

1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

1.1生态文明意识有限。

从国家环保部调查研究全国生态文明意识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国内老百姓掌握的相关生态文明知识极为有限,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态文明行为并不关注。政府行为是公众很大程度形成生态文明观念的实际决定因素,公众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较强的依赖政府行为。在大多数的地方,这种现象极为普遍,实际上,很多干部和群众还没有正确的清醒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没有办法真正让他们在生活中做到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不能用实际行动对环境进行保护。

1.2规划水平不足。

科学规划是建设美丽乡村活动的最重要工作,很多地方政府出台的小组规划与科学规律并不能吻合,规划内容还处于极为肤浅状态,对实际的发展需要不能达到满足,设计内容深度不足,此外整合不到位的状况在一些农村项目中也存在,对实际条件情况过分追求,把量力而为作为工作的唯一着重点,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在思考和改进农村发展建设上办法不多,在建设内容上不科学性极为严重,从而对建设美丽乡村水平造成极大的影响。

1.3资金整合力度有限。

目前,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短缺,资金整合力度不够,仅靠上级资金支持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大,但是有些地方投入单纯依靠有限的地方财政,这导致项目资金整合难度增加,工作推进不力。同时,大多村集体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加上农民本身并不具备很高的收入水平,自有资金有限,这也是农村建设项目资金难度增加的因素,从而限制了一些示范点建设水平的提升,距离建设美丽乡村目标很远,与具体的建设标准形成很大的差距。

2对策

2.1以生态文明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首先,地方政府应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环境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观念,贯穿于整个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容整洁是乡村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美丽乡村的主要标志。实现村容整洁,需要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这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要努力构建良好的村民居住环境,解决农村道路、污水治理、人畜饮水、信息、卫生等民生问题,真正的造福于村民。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应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寻找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地方政府应重视构建农村生态文化氛围,提升农民文化素养,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

2.2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规划的导向性作用。

首先,美丽乡村建设全局应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着眼点,把城乡一体化的实际需要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把绿色环保作为建设新型社会的重点内容,促进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次,地方政府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农村的具体情况为出发点,做到统筹规划,要注意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发挥地方优势,要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符号和民俗气息,规划要因地制宜,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要把中长期的规划和近期的工作目标科学、有机结合,量力而行,不能顾此失彼,贪大求快,讲求实际成效。

2.3坚持以产业培育为支撑。

美丽乡村需要有美丽产业,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否则村庄建得再美也会缺乏生机,甚至会成为新一轮“空心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才能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持久动力,引领美丽乡村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仅是刷刷墙,换一下屋顶,更重要的是要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提升乡村魅力,可以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地方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特点,引导农民大力开发特色农业产业,抓好地域农业品牌建设,为农业生产品牌建设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鼓励农民投身创业,增强农民群众良好的品牌意识,积极融入生态文明发展,彰显农业绿色环保理念。建设美丽乡村,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发展绿色经济,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各地实践证明,发展生态游、农家乐是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有效抓手。在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重视美丽乡村建设至关重要。兴文明本质上就是兴生态,而生态的衰亡实质就是文明走向衰亡。积极融入生态文明观念,这是建设美丽乡村充满良好性与积极向上性的前提条件,并有利于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推动中国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作者:张红群 单位:村镇建设管理所

建设农业生态精选篇7

1.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深入实施“十龙企业带动战略”,扶持茶叶、花木、蔬菜、香榧、油茶、竹笋、长毛兔等十大农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市财政安排100万元,对当年实际设备投资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按实际投资额的2%左右予以贴息;凡被新认定为部级、省级农业(林业)龙头企业的,分别奖励30万元、10万元。鼓励园林绿化企业提档升级,凡当年新晋升到一级资质的,每家企业补助20万元;新晋升到二级资质的,每家企业补助10万元。

2.扶优扶强农业主导产业。市财政安排200万元,重点扶持茶叶、花木两大产业。对当年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茶叶、花木相关基地、大户、企业、市场,按当年生产经营所上缴税费(除增值税外)的地方留成部分予以补助,上缴税费超出确定补助额度的,由市林业局按比例返还。

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其中150万元用于茶叶、香榧等产业的集群品牌建设和*省十大名茶的评比;100万元用于老茶园无性系良种化改造、香榧示范基地建设;50万元用于新建茶叶集聚小区、青叶市场和补助集聚小区电价。

市财政安排300万元用于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其中100万元用于兴林富民示范基地。基地建设实行项目化管理、以奖代补的办法。

市财政安排100万元,用于农业主导产业块状发展和高效生态农业基地的提质升档。

鼓励发展设施栽培农业,市财政安排50万元对新发展连片钢管大棚蔬菜每亩给予3000元左右的补助。

3.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市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管。凡被认定为部级无公害农产品、部级绿色食品的,分别奖励8000元、2万元;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的,奖励1万元;通过省级和部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的,分别奖励5000元、1万元,上述奖励同一企业系列产品(基地)只能享受一次。凡被省、*市评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现代畜牧生态养殖小区的,分别奖励5万元和3万元。凡被省、*市评为动物防疫建设示范乡镇的,分别奖励3万元和2万元。鼓励茶叶企业参加QS认证,凡通过认证的,每家补助3万元。鼓励到市外开设“越乡龙井”专卖店,每新设一家符合建设标准的给予1-3万元的补助,具体建设及补助标准由市林业局制订并实施。

4.加大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市财政安排120万元用于农产品的推介推销。主要是用于举办*农产品上海等地展示会,参加省、*市等各级农产品展示展销和营销推介、品牌宣传及市场拓展。其中参加国外农产品展示展销,每次补助2万元,在境外开设农产品专卖店,每家补助2万元,新注册境外农产品商标,每个补助3万元(以国外证照为准);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到省会以上城市开设农产品专卖店、配货中心,每新设一家补助5000元(以当地营业执照为准)。鼓励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运销农产品,对当年销售额名列全市前十位的每位给予1万元的奖励。

市财政安排90万元专门用于市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建设,具体由供销社负责。

5.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销售社员生产和初加工农产品及合作社销售非社员农产品不超过合作社社员自产农产品总额部分,视同农户自产自销。凡被省评为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的,奖励3万元。

6.加强农业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市财政安排20万元,用于农业信息网络和“农民信箱”工作。市财政安排50万元,用于农技大师及农技人员的科研、推广与农业基地的技术辅导。

7.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市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用于农民的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8.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市财政安排180万元,用于山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其中50万元用于东部山体覆绿;60万元用于实施退耕还林、阔叶林发展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资金全部实行项目化管理;30万元用于森林资源宣传、保护以及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10万元用于古树名木保护;30万元用于省、市级兴林富民、生态绿化示范村镇的创建和竹林低改、花木珍稀树种培育、水果新品种推广等补助。对省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在省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市财政按省要求安排配套补助金。

建设农业生态精选篇8

一、土地开发项目规划坚持“一严禁”

国家和省级公益林林地严禁开发。

二、土地开发项目实施中推行“二保”

1.保持水土:严格按设计要求埋设好涵管及“u”型槽,建好沉沙池,做好梯田田埂,防止水土流失;

2.保护野生珍希阔叶树种:在规划区域内的6公分以上零星野生樟树、甜槠等珍稀阔叶树确保留存不采挖。

三、开发后土地利用实行“三不”

1.不抛荒。土地开发项目经验收合格后,要进行耕作,提高土地利用率,严禁闲置或抛荒。

2.不栽乔木树种。对原是林业用地进行土地开发项目的小班地块,一律要求种植高产油茶或新余蜜桔。否则,林业部门不予项目开发支持。

3.不重复项目建设。土地开发项目实施后,不予安排与土地开发项目政策相抵触的其他项目。

四、土地开发项目规划遵循“四原则”

1.袁河两岸两公里内迎坡面一、二层山脊内原则上不宜开发。

2.小(一)型以上水库库区最大蓄水线外延40米以内及迎水面外延200米范围以内原则上不宜开发;小(二)型水库库区最大蓄水线外延30米以内及迎水面外延100米范围以内原则上不宜开发。

3.天然阔叶(或珍稀树种)有、疏林地原则上不宜开发。

4.坡度大于25度的荒山荒地原则上不宜开发。

五、管理措施

1.凡涉及林业用地进行土地开发项目,要求国土资源部门和林业部门取得协调,并派出技术人员统一进行可行性论证后方可开发。

建设农业生态精选篇9

为了做好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工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打造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经济,中捷产业园区成立了粮改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确立了政策引导、市场拉动、因地制宜、合理改种、种养结合、为养而种的指导思想,推动种植业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调整。因以河北犇放牧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奶牛牧场刚性需求的存在,全区全株青贮玉米、苜蓿等饲料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22万亩。2016年、2017年两年分别承担了粮改饲项目。2018年,中捷产业园区粮改饲完成项目种植全株玉米和优质饲料作物4万亩、收贮青贮饲料10万吨的任务,目前,种植地块已经落实。

二、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2014年10月,中捷产业园区对所有生产队进行了以“土地换保障”的全面改革,实现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的三权分置,引导土地有序流转,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符合条件的农业生产人员,全部实现了转型。生产队集中流转的10万亩土地,由沧州临港中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其中,5.8万余亩用于优质饲草订单种植。土地集中流转不仅促进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居民收入增加,更为实现农业大规模生产及现代农业机械化作业提供了有利基础。

三、培养专业第三方企业,实现收贮制贮现代化

河北景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现代农业机械服务为主,集农作物种植、销售为一体的规模化专业型农业公司。公司着力为中捷产业园区10万亩集中流转土地和河北犇放牧业有限公司5万头奶牛服务,公司拥有农业机械、牧草收货设备若干。其中,大型德国克拉斯收割机4台套,德国进口青贮打包机1台套,德国进口850型拖拉机1台,能确保全株玉米青贮收获量达2500~3000亩/天,苜蓿草收获量达2000亩/天。2017年,中捷产业园区积极探索制贮新模式,由河北景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德国进口裹包机一台,为中小牧场供贮提供了新途径。

四、以特色畜牧业为主导,探索农业循环发展的路子

中捷产业园区2015年被批准为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标志着该区农业基本步入循环经济发展轨道。中捷产业园区奶牛饲养是历史悠久、农民养殖积极性高、养殖经验丰富的传统产业,也是作为大型国有农场的特色优势产业,奶业经济链条的发展成为了园区的主要建设内容,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调整,为奶业经济链条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也成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一大亮点。中捷产业园区对现有农业产业项目完善升级,积极培育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了以“畜、乳、饲、肥、田”五位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循环模式。河北犇放牧业有限公司5万头奶牛养殖基地与河北乡谣乳业有限公司联合经营,以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销售为主导产业。目前,奶牛存栏2万头,除供应蒙牛生鲜乳外,河北乡谣乳业有限公司控制全产业链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乳品的生产,主要产品有UHT灭菌乳、巴氏杀菌乳、纯牛乳、调味乳、酸牛乳、果汁酸奶及发酵型乳酸饮品,产品覆盖河北全省,并销往山东、天津、山西、内蒙古、江西、上海等省市,使中捷产业园区畜乳一体化得以迅猛发展。公司每年采购青贮玉米13万吨,苜蓿11万吨,带动了区域以及周边饲草业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饲草规模化标准化订单种植—饲草加工—奶牛养殖—乳品加工—有机肥加工—肥料回归饲草种植和大田种植”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河北犇放牧业有限公司年产湿牛粪30万吨。通过粪污再处理系统,将养殖和无公害种植联系起来,奶牛养殖产生的污水、粪便,生活垃圾以及农作物秸秆,经过沼气池发酵,变废为宝。饲草种植基地施用沼渣、沼液,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能生产出优质饲草。畜牧养殖所产生的粪污在全区域内实现资源化再利用,变“粪”为宝,形成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建设农业生态精选篇10

关键词:生态保护区;生态农业;沼气;养猪+沼气+种魔芋模式;上站村;秦岭北麓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6-0014-03

1 引言

宝鸡市陈仓区地处陕西秦岭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内,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端。全区现辖18镇、338个行政村、223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0万,其中农业人口50万;全区总面积2517km2,东西长119km,南北宽68km,耕地66.73万亩。其中,西部山区8镇有136个村、13.6万人,面积1584km2,占全区总面积的61.4%。全区有7.5万贫困人口,其中西部山区有5.7万贫困人口。

自从20世纪末实行封山育林后,该区的植被得到很快恢复,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该区居民以采药、放牧、伐木等直接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制约,急需引进新的生产模式。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平衡,保进人与环境的和谐,提高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农民的生活质量,当地政府启动了“绿色、环保、循环”秦岭北麓生态保护项目,采取公司+基地+学校+农户+市场的运作模式, 希望在该区发现和发展一些新的农业产业,以提高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态保护。

“绿色、环保、循环”秦岭北麓生态保护项目选择在溪镇上站村实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部分师生提供技术支持。该项目在上站村采取“养猪+种魔芋+沼气”的生态农业模式,以建沼气池作为纽带,带动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沼气池可存下人畜粪尿,解决农村面源污染,又可生产沼气用于村民烧火做饭,减少森林的砍伐。沼液作为有机肥料施给农作物,减少或不用化肥的使用,生产出绿色农产品。农民有了沼气池后,可进行猪鸡的规模养殖,提高农民的收入。三者构成了一个生态农业循环系统,既可增加收入,节约开支,又能保护环境,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作为此项目的参与者之一,下面谈谈上站村的生态农业建设。

2 选择生态农业模式的原因分析

上站村地处秦岭北麓山区,属半山区。北依渭河,是关中地区的黄土高坡,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壤颜色为黄色,该村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秋多雨,冬春水少,有1509人,分为8个村民小组,有386户,耕地共1774亩。其中水流浇地1470亩,坡地204亩,人均耕地1.18亩。此外该村有林地2000亩,荒山6800亩。人地矛盾突出,经济欠发达,迫切需要实施该项目。

2.1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该村在封山育林之前,村民生活水平较高;自从封山育林以后,村民在山里采药、放牧、伐木等生产方式被禁止,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被切断,新的生产方式又没有到位,再加上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村民普遍反映生活比较困难。为了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发展经济的要求就显得非常迫切,这就需要一个好的经济项目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2.2环境保护的需要

实施封山育林,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在发展经济项目时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需要。而养猪+沼气+种魔芋作为一种生态农业循环模式正好满足了保护环境的要求。

2.3缓解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该项目是为了缓解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而建立,因此必须遵循促进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既考虑到环境的保护,又考虑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项目能兼顾二者的协调发展。

3 生态农业模式的效益分析

3.1 可节省燃料、电费、化肥支出

农户使用沼气做饭、炒菜及点灯照明,每户年节省燃料和电费开支约800元,利用沼液、沼渣施于农作物,每年可节省化肥350kg,减少化肥支出约400元,两项合计每个沼气用户年节支增收1200元;同时,魔芋的产出也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

3.2 发展养殖种植业可增加农民收入

以沼气为纽带推动了农民发展养猪、养牛、养羊、养家禽业。据调查,沼气用户普遍增加养猪2头左右,以年出栏2批,每头获利200元计,每户年获利800元。同时,利用沼液、沼渣优质有机肥,调整了种植业结构,除了发展魔芋,还能发展反季节瓜菜和其它经济作物,增加了种植业收入。

3.3 减少森林资源消耗

据估算,不用沼气的农户1年生火做饭所用薪柴相当于能覆盖5亩地的植被。也就是说,在改用沼气后,1年可保护5亩地的山林不受砍伐。

3.4可治理生活垃圾污染

建设沼气池配套三改(改猪圈、改厕所、改厨房),禽畜圈养,治理面源污染。通过沼气工程建设,人畜粪尿自流进入沼气池,面源污染得到有效的治理和资源化再利用,形成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3.5 推动无公害农业生产发展

人畜粪尿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后的沼液、沼渣是优质有机肥,为发展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提供了大量的理想肥料,沼液、沼渣还有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效能。每个沼气池年产沼液、沼渣可达18t,可满足4亩作物的肥料需求。

4 “养猪+沼气+种魔芋”技术模式

4.1村民有能力出资建设

该计划项目为养猪(5头) + 沼气池(1个体积8m3) + 魔芋种植(667O合1亩)。以村民的现有经济实力,完全有可能建设。

此项目投入1年就可完成,共需投资23995元,其中由农户出资2700元,由项目申请方出资21295元。包括:沼气池建设费5145元,养猪成本9750元,魔芋成本3000元,专家指导费3000元,销售费用600元,项目监控费2000元,其他费用500元。

4.2村民种魔芋技术成熟

魔芋作为当地的传统产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此产业对土地掠夺性强,因此发展受限制。但魔芋产业具有好市场前景,且投资少、见效快,适合农村发展。魔芋在当地已初具规模,经济效益较好,村民已掌握一定的种植技术。实施该项目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作指导,在技术上有强大支撑。魔芋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且绿色无公害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魔芋亩产可达10000K,产值达10000元,纯收入约为9000元。

4.3沼气池建设技术成熟

目前,农村进行“三改”提上日程,其中包括猪圈的改造,这对养猪和沼气池的新建提供了基础;沼气池的建设和生态农业循环系统的建设已取得多次成功,技术成熟。池型是8m3水压式沼气池,按照“三结合”的原则进行布局,即沼气池与圈舍和厕所相连通,使人畜粪便直接入池,常年存栏5头猪,常温发酵,全年正常运行,北方采用暖圈保温,使用寿命达到20a以上。户用沼气池的产气量与发酵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在北方能达到每年300m3左右。种植魔芋667O(合1亩),沼渣直接用作魔芋的有机肥料。

4.4建沼气池可保护生态

每个沼气池年节约薪柴1204K,约相当于保护0.22hO林地;1个沼气池年节约煤炭847K,折605K标煤,按1kg标煤减排二氧化碳2.644K计算,则每个沼气池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612K。按每kg标煤减排二氧化硫0.0224K计算,则每个沼气池年可减排二氧化硫13.6K。因此该项目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5 魔芋生产基地和魔芋产业

5.1魔芋的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魔芋是一种很有开发前景的食品原料。目前,日本是魔芋消费最大的国家,常年缺口1万t精粉,需从中国、印尼进口。日本将成为我国魔芋原料及产品的主要外销市场。国际上魔芋的兴起也刚刚起步,美国食品医药局1989年通过了魔芋食品的注册,为魔芋食品打入美国市场扫除了障碍。欧洲人不种魔芋,但对魔芋的减肥保健功能很感兴趣,欧洲人已着手魔芋食品的研究和开发。可以相信,不久的将来魔芋的世界市场将非常巨大。

5.2魔芋种植易形成规模效应

魔芋(667O合1亩)单位总成本为1000元/667O,其中:①种苗费850元/667O;②肥料50元/667O;③农药100元/667O。如果实行绿色生产,则农药、化肥等开支可以省掉,而魔芋的亩产值可达10000元,产量也可达10000kg,规模效应显著。

由于魔芋的亩产量极为可观,按每家农户种1亩魔芋计算,上站村386户农民1年的魔芋产量可达386万kg,这已形成魔芋产业,为魔芋的深加工提供了原材料。

有了原材料作保证,魔芋可以种植加工系列化,形成产业链,有利于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推动民族经济的发展,形成民族产品优势品牌,壮大民族特色经济。

5.3关于发展魔芋产业的建议

组织村民生产魔芋相对容易,要把生产的魔芋卖出去就比较困难。在上站村形成魔芋产业基地的同时,当地政府应加强策划,在产品深加工及销售方面下功夫,以拉长魔芋产业的链条,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模式,提高魔芋产业的附加值。

(1)加大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剂量要严格控制,以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提高魔芋产品的技术含量, 打造绿色环保无公害的魔芋品牌。

(2)建议组建魔芋食品行业协会,以统筹安排魔芋生产、销售,统一经营国际、国内市场。

(3)引进深加工的企业,增加魔芋的工业附加值,扩大销路。

(4)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在政府网站上免费介绍产品,力求在招商引资、引进业主、拓展市场、扩大营销上取得突破。

(5)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科技含量,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继续培育魔芋优良品种,并搞好种植规范化的实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6 结 语

“养猪+沼气+种魔芋”项目以沼气为中间纽带, 通过饲料喂猪――猪粪尿进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用能――沼渣、沼液肥田, 形成绿色、高效、综合性的生态农业链, 促进种养业的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无公害魔芋生产, 同时衍生了多项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实现了农村沼气建设与魔芋等经济作物生产的密切结合,实现了与农村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园、改路、改浴的有机结合, 达到了环境整治的最佳效果。

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能给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增收效果,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实实在在促进该区生态农业的发展,保护秦岭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环境。

因此,在当今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我国的“三农”问题提上重要议程的背景下,作为既环保又增收的“养猪+沼气+种魔芋”生态农业项目应该得到大力支持,在该地区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新军,李同.秦岭部级生态功能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J].水土保持通报,2004,24(3).

[2]原建军,蔡秋琪.秦岭北麓生态保护报告[N].西安日报,2008-3-21.

[3]郑秀娟.延安市宝塔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1).

建设农业生态精选篇1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污染;生态农业;环保农村

中图分类号:[X1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我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远古时期我国的先人就开始进行农业种植。进入现代后,尤其是现代化农业种植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产量,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的环保问题,造成大量的农田受到土壤沙化、板结、化学污染等,对我国农村农业实现可持续种植发展带来了隐患,也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以,必须在进行农业种植的同时,要重视农村环境和农业生态系统。对农村进行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建设,是促进我国环保大局,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要采取措施进行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的建设治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农业已成“面源污染最广泛的行业”

1.国外的现状

欧洲和美国等大多数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较高,在进行农业种植的时候都是仿着工业化的模式进行的农业现代化管理,结果在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化学物污染、水和土壤资源受到污染等农业面源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因此,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大规模进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进行约束。

2.我国的现状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也较少,而且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我国的农业种植不合理。因为土地少,很多农村地区过度追求农业的产量以及耕地的数量,造成现有土地被施入大量的肥料,造成土地化学污染及板结,有的地区还大肆进行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这些都导致我国农村土地无法实现可持续种植的良好效果,造成农业面源性污染。目前,从我国农村土地受到面源污染的角度来看,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农业种植中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而且使用的这些产品多是在国际上不允许使用,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农田平均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化学肥料使用量是发达国家的三倍,在我国市场上流通的蔬菜里,九成以上都有农药残留,四成以上农药残留超标,在我国农村有一多半的自然水源被污染。

二、农业污染的本质问题尤需关注

1.庸俗化的市场经济造成农业污染

市场经济的庸俗化,一方面使得消费增长,一方面为加速城镇化建设进程而盲目进行土地资源投资,加上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进行地表灌溉,使得农业资源日益短缺,情况恶化,农业生产和环境污染成为恶性循环。

2.规模化的大型现代种植业造成农业污染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企业都在农村建厂生产。在农村的这些龙头企业一方面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不断追求规模经济,进行蔬菜种植、农田育种、畜牧养殖等现代化农业的生产;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添加剂、保鲜剂等化学原料,造成农田以及农村周边环境出现空气污染、化学物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废污染等问题。

3.从中进行的反思

反思在过去二十年,我国农村在新的发展战略、新的农业政策政策中,一方面圆满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经济生产的目标,另一方面,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造成粮食等产生不安全因素。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以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为建设的重心,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和污染治理为工作目标。最大限度的恢复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可持续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农村地区的生态农业和环保建设工作。

三、新农村建设应突出生态农业和环保农村

1.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农业建设点

应该在农业科技含量上加大投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进行退耕还林,减少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只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才能提高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

2.环保农村的建设方式

按照科学发展、循环经济、高效经济的概念进行环保农村的建设,从环境治理、废物利用、生态能源、生态种植和养殖等方面进行建设。通过铺设乡村油路改善道路环境,并对道路两侧进行树木种植;提倡农村修建沼气池,利用沼气这种生态能源进行照明等;建设生态建筑,减少能源消耗;发展生态种植和养殖,贯彻科学发展观;成立农村环保志愿队伍,进行环保宣传以及环境治理。

四、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试验

1.利用生态建筑,推行环保农村理念

随着农村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都进行房屋的翻建,这个时候房屋的建设应按照农村的实际,建设生态建筑。房屋建筑的材料尽量选取可回收的建材,而不去采用钢筋、水泥等建材。

2.利用生态农业,贯彻科学发展观

在农村除了进行生态建设达到环保农村的理念外,还可以进行态农业,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目前在农村比较普遍的生态农业有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两种。生态种植主要是采用微生物技术进行轮作制,利用生物自身产生植物生长需要的肥料,实现绿色种植,最终既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又提高了它的质量;生态养殖就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及天然饵料,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也不施肥、洒药。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以人为本为出发点的科学发展观前提下,通过对农村生态进行的治理,利用循环经济、高效经济,实现农村地区农业种植可持续发展目标,完成生态农业、环保农村的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生态农业、环保农村”的环保理念,严格履行环保职责,使农村真正实现生态化、环保化。

参考文献:

[1]覃源.浅谈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科技视界,2012(16).

建设农业生态精选篇1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林业;产业化发展;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S759.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新农建设中生态林业的发展离不开规模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尤其是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模式,突出将生态环保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构建生态林业的良好氛围,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简述生态林业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1.1 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新农村建设中,采用生态管理的建设模式,在突出生态建设、环保、科学的管理基础上,构建自然与林业和谐发展的方式,将林业建设中的各项注意事项包括树木的种植技术、养护措施、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形成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砝码,尤其是突出在整个建设中不同产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将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现代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流通构成林业产业一条龙的发展模式,并依托现代化的土地资源聚合使用效果,突出产业结构的生态化,更好的实现整个林业建设的现代化路径。

1.2 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通过生态林业建设的运用,在结合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的前提下,突出在经济建设、社会和谐、环保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尤其是结合新型农村的建设,亟需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和管理的新型农民,也是现代化林业建设缺一不可的基础条件。通过林业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农民的新型转变提供林业管理技术和市场信息的学习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科学化的生产经营,有助于农产品产销对接链的形成,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提供优势条件;引导农民自觉提高本身综合素质和改变传统的林业思想观念,自觉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依法维权的思想观念和能力,更好的实现整个农民增收。

2 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林业建设的存在问题

2.1 生态环保的意识不浓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林业生态化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但是由于历史的发展以及现实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原因,从整体和全局上来看,农民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等相对比较低,对林业生态建设的知识知之甚少,技术管理人才匮乏,意识比较单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保守意识导致广大对农民对新知识的接受热情不高,对互联网关于农业信息表现出默然的态度;不善于利用现代化网络通讯的方式进行农产品信息和交流,也没有利用现代化网络通讯进行农产品市场需求的搜索,这种情况不仅削弱了林业信息化建设者的积极性,而且无法形成农业信息化主体的力量;农民掌握林业基本信息技术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农村网络硬件设施的投入速度,缺乏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条件,不利于整个生态建设的整体发展。

2.2 整体建设的生态质量不高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化林业管理中,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还存在不高的现象。例如树种单一,重人工造林轻封山育林;林种、树种结构配置不合理;纯林多、混交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同时,治理措施的质量较差,重造林轻经营等,还有一些地区在树种选择及造林技术上不够科学。以上这些因素,造成了植树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生态效益不明显,造成新农建设与生态环保林业发展的脱节,不利于整个生态环境的构成。

3 探讨构建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举措

3.1 统筹规划,提升生态建设力度

在新农建设的环境下,要结合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从整个农村发展规划进行深入思考,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蓝图中,通过适宜林业树木生长的分析,改善整个绿色生态模式,恢复或者理顺林业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适宜的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并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构建自然、和谐的科学统筹方式,并通过具体的综合规划,将生态建设中的各个环节突出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适应,并实现更多的目标,能有效的保护和优化适地适树的各种立地生产潜能,促进结构多样性,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实现生物多样性,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建立或恢复,并加强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环境治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等,提升生态建设的力度。

3.2 基础先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林业,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全面跟进,在推动基础设施改进的同时,融入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化主题,全面实现与周边村庄的道路交通网络;坚持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广“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以实现一村一品或产业连片村一品种的目标,确立扶贫产业开发的整体思路,在条件可以的地方,种植高山种金银花,平地育香菇,草地变牧场,栎树养天蚕,拓展有机茶的发展思路,实现在种植、畜牧包括有羊、天蚕、有机茶、冬枣、金银花、香菇、灵芝、楠竹、高山寒水鱼等方面的生态林业发展。

3.3 优化服务,提升生态林业管理机制

为满足不同条件、内容和层次的林业技术要求,在通过传统传媒手段宣传地同时,突出抓好林业生态化建设的工程管理,通过无线电波传递节目,结合林业技术培训的事宜,普及到各家各户,解决林业信息技术面向服务大众的问题,做好各项服务保障体制。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组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林业、水利、农办、科技、广电等智能部门为成员,建立相应的协调组织。建立与升级专家的非正式求助机制,加强对粮油面、经济特产、蔬菜食用菌、园林花卉、病虫防治、林业生态环境、市场信息分析等管理。

4 结语

在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形成综合管理的技术运用,尤其是将现代林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运用到生态管理之中,构建生态化、环保化的现代林业发展模式,并通过现代化的林业管理技术,在树木种植、产业发展等形成全面优化的新局面,推动新农建设中生态环保的实现。

建设农业生态精选篇13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林业建设必定会突出生态建设,强调发挥综合效益,尤其是在集约型以及质量效益型的林业建设上,为林业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目前,林业覆盖面逐渐拓宽,不仅包含了养殖业、种植业等领域,也包含了农产品的加工、流通,甚至涉及到文化产业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就能实现最大限度地土地利用率、资产使用率以及生产效率,将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突显出来,这才是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林业发展的综合表现。想要发展农村经济,就需要开展综合的林业生态化建设管理,并且确保农村产业结构能够朝着不断升级与优化的方向前进。但是,由于在产业结构转换中,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还存在滞后问题,朝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较为缓慢,再加上农村林业经营规模偏小,其机械化生产远远跟不上发展,导致林业的品质结构和产品品质无法满足市场要求,最终影响到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进而削弱农村收入。考虑这一情况,林业的生态化建设会逐渐朝着农村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需求不断转变。同时,通过创新林业发展体制,通过生态化、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生产经营标准,同时也能提升林业收入,为农民致富奠定基础,最终实现农村经济战略性的发展转变。

二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林业建设的具体化策略

在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林业建设中,要做好绿化模式的合理规划,懂得把握基本原则,才能实现最根本的生态林业建设。

1绿化规划模式

(1)村域绿化模式

针对当前村(镇)农田和地埂现状,没有建立的,要尽快建立,未能完善的,要尽快完善。基于当地实际情况,推行本村(镇)行政区域之内的零星荒地、路边、河渠和其余适合林业建设的造林绿化,确保建立出完整的农田林网体系,保持25%~30%的村域绿化覆盖率。在树种的选择上,可以倾向于生长健壮、适应能力强的乡土树种。

(2)环村林带模式

新建的村镇需要有宽度达到10m以上的防护林带支持,一般保持3~5行的栽植,保持4m的株距,在树种选择上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要求,一般来说,国槐、针叶树、杨树是最普遍的选择。

(3)庭院绿化模式

庭院绿化作为新农村绿化建设的一部分,不仅要体现出生态性,还要体现出经济性。因此,在庭院绿化建设中,需要以经济树木为主,如选择葡萄、李子、苹果、梨树等。

(4)“四旁”绿化模式

在村内的路旁、屋旁或者是空地,可以栽植乔木树种,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以便绿化村内环境。

2村(镇)绿化规划原则

(1)坚持适地适树原则

所谓的适地适树也就是要求根据村(镇)环境的不同,来合理地选择树种,这才是植树绿化的前提条件。做好选择一些乡土气息“浓烈”的树种,在满足生长适应性的同时,还能够让村(镇)生活的居民感觉到亲切感。

(2)经济合理的原则

考虑到村(镇)与村(镇)经济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要因地制宜的选择绿化树种。如果村(镇)条件允许,也可以适当选择名贵树种,进而提高绿化的水平与档次,这样才能让绿化效果更为明显。

(3)树种多样性原则

考虑多样化的树种,不仅可以避免绿化景观的单一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病虫害。所以,村(镇)建设中应该尽可能避免单一一种或者是两种树种的种植,相邻的村(镇)应该选择相同的绿化模式。

(4)因用途而异原则

在新农村的绿化建设中,由于地块的不同,在选择绿化树种时也需要根据用途和功能来进行选择。如在选择村旁的行道树时,应尽量选择干高冠大,具备良好遮阳效果的树种。在小花园内,则可以考虑花木,而庭院则以果树为主,果树的选择则根据村(镇)的实际条件和周边的区域产品的需求为种植原则。

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林业建设的主要措施

统筹规划、基础先行、优化服务是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林业建设不可缺少的3个基本要素,想要发展生态林业,就应从这三方面入手,具体方式如下。

1统筹规划新农村建设想要结合

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就需站在农村发展的整体规划角度去思考,基于城乡统筹规划的发展蓝图,寻求更适合农村生长的林业树木,确保整个绿色生态模式得以改善,理顺或者是恢复林业建设的各个环节,确保产业发展方向得以调整。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统筹,根据具体的综合规划,突出生态建设的各个环节,确保其能够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并且还能够为更多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推动并保护适地适树的立地生产潜能的发展,促进农村林业建设结构的多样性,在土地与空间充分利用的前提下,注重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建设与恢复,并且强化生产与物种保护之间的相互结合、文化建设与环境治理之间的相互结合,以便提升生态建设的整体力度。

2基础先行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林业建设

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持。在基础设施改进推动的同时,还需融入生态化的产业结构调整主题,全面实现农村道路交通网络的互通;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布局,推广“大群体、小规模”的发展模式,可以以产业连片一品种或者是同一村一品种为目标,确定整体的发展思路,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种植经济性的林业,以拓展发展思路,如发展核桃、山杏、油用牡丹等生态林业建设。

3优化服务为了满足层次不同、内容

不同以及条件不同的林业技术要求,在宣传传统传媒手段的同时,还需要做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管理工作,通过节目传播的方式,结合林业技术培训等工作,将林业建设普及到农村的家家户户,以便解决林业信息化建设面向大众服务的问题,为各项服务保障机制的开展奠定基础。建立林业建设协调机制,由相关部门领导担任组长,由水利、林业、广电、科技等智能部门作为小组成员,建立协调组织。通过专家的非正式求助机制的建立与升级,强化经济特产、园林花卉、粮油面、林业生态环境、病虫害防治等多方信息的综合化管理。

四结语

建设农业生态精选篇1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林业建设;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增长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林业主要是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用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业产品,以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来发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对林业资源的过度开采使之没法及时更新,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会对林业资源的匾乏和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等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生态环境保护是大家日益关注的重点间题,生态绿色林业建设实在必行。

1.生态林业及其建设的重要性

1.1生态林业的内涵

所谓生态林业,就是在自然发展和生态和谐的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新的林业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生态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一个涉及面广、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生态林业是在不破坏生态稳定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往林业系统中投入能量、物质等,来提高生态林业系统的输出,让生态林业系统具有较强的能量转换率和生产力。生态林业能够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环境要求构建出多样性的森林生态系统。

1.2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

实施生态林业是解除当前环境危机的唯一有效途径。森林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森林不仅为人们提供各种木材和林副产品,而且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防止污染、保护和美化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等重要的生态效能,对改善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改变日趋恶化的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全面加快生态林业建设,使我国有足够数量的森林资源,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因此,开展生态林业建设是防御自然灾害、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牧业稳定高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和保证。

2.新农村建设中生态林业建设的存在问题

2.1生态环保的意识不浓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林业生态化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但是由于历史的发展以及现实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原因,从整体和全局上来看,农民的文化水平、综合素质等相对比较低,对林业生态建设的知识知之甚少,技术管理人才匮乏,意识比较单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保守意识导致广大对农民对新知识的接受热情不高,对互联网关于农业信息表现出默然的态度;不善于利用现代化网络通讯的方式进行农产品信息和交流,也没有利用现代化网络通讯进行农产品市场需求的搜索,这种情况不仅削弱了林业信息化建设者的积极性,而且无法形成农业信息化主体的力量;农民掌握林业基本信息技术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农村网络硬件设施的投入速度,缺乏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条件,不利于整个生态建设的整体发展。

2.2整体建设的生态质量不高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化林业管理中,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还存在不高的现象。例如树种单一,重人工造林轻封山育林;林种、树种结构配置不合理;纯林多、混交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同时,治理措施的质量较差,重造林轻经营等,还有一些地区在树种选择及造林技术上不够科学。以上这些因素,造成了植树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生态效益不明显,造成新农建设与生态环保林业发展的脱节,不利于整个生态环境的构成。

3.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的措施

3.1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生态绿色林业建设发展的观念

发展林业离不开资源和生态环境,在满足人类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方面,要大力发展林业,要解决好林业发展与林业生态保护的关系。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念,解决好生产和投人的比例关系,当代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要杜绝过度使用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可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不断培育出新的优良的林木品种,促进森林资源的良胜循环发展模式的。为了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破坏生态环境。以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林业生态状况,更好的推进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要努力改变资源利用方式和生产方式,为构建新型生态文明社会多做有益的探索。

3.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政府是生态林业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生态林业建设的实践中,各级政府要始终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要增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对生态林业建设的认识,建立完善目标责任制度,把生态林业建设任务明确为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主要考核政绩。要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形成全社会自上而下高度重视生态林业建设的氛围。制订和出台一系列的生态林业建设的政策措施,以确保现代生态林业建设加快发展。

3.3统筹规划,提升生态建设力度

在新农建设的环境下,要结合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从整个农村发展规划进行深入思考,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蓝图中,通过适宜林业树木生长的分析,改善整个绿色生态模式,恢复或者理顺林业建设中的每一个环节,适宜的调整产业发展方向,并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构建自然、和谐的科学统筹方式,并通过具体的综合规划,将生态建设中的各个环节突出与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适应,并实现更多的目标,能有效的保护和优化适地适树的各种立地生产潜能,促进结构多样性,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实现生物多样性,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建立或恢复,并加强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环境治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等,提升生态建设的力度。

3.4基础先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林业,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全面跟进,在推动基础设施改进的同时,融入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化主题,全面实现与周边村庄的道路交通网络;坚持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广“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以实现一村一品或产业连片村一品种的目标,确立扶贫产业开发的整体思路,在条件可以的地方,种植高山种金银花,平地育香菇,草地变牧场,栎树养天蚕,拓展有机茶的发展思路,实现在种植、畜牧包括有羊、天蚕、有机茶、冬枣、金银花、香菇、灵芝、楠竹、高山寒水鱼等方面的生态林业发展。

3.5优化服务,提升生态林业管理机制

为满足不同条件、内容和层次的林业技术要求,在通过传统传媒手段宣传地同时,突出抓好林业生态化建设的工程管理,通过无线电波传递节目,结合林业技术培训的事宜,普及到各家各户,解决林业信息技术面向服务大众的问题,做好各项服务保障体制。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组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林业、水利、农办、科技、广电等智能部门为成员,建立相应的协调组织。建立与升级专家的非正式求助机制,加强对粮油面、经济特产、蔬菜食用菌、园林花卉、病虫防治、林业生态环境、市场信息分析等管理。

结束语

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生态环境保护是大家日益关注的重点间题,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建设和林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