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范文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0-09 15:04:38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选篇1

当今世界一方面是科技进步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另一方面也使得现代文明陷入深重的危机:因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系统使得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劣,因竞争的加剧而导致人际关系的隔阂、冷漠,因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膨胀而带来人的行为失范等等。

现代文明给人带来的伤害不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伤害,它导致人自我的失落,价值观的崩溃,人文精神的枯竭。马克思在考察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时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面对现代文明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梳理这一切,以理性的心态、以多维的价值系统和评价尺度来审视中国传统思想,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思想对缓解现代社会精神危机、培养现代人健全的精神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考察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会发现传统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历史长河中多种思想文化元素的综合体,经过多个时代不断淘汰、选择、积淀而成。它是在历史的延续中积淀起来的,又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迁的,没有延续和积淀就谈不上传统,同样没有发展和变迁也就没有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中一些传统会成为历史的陈迹而被送进博物馆,另一些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传统则在新的时挥重要作用,与现代社会和新的文化因素相结合,在新的历史时期形成新的传统,这是思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内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意味着“过去存在过的一切”遗存物,其更深层的含义在于,传统文化是一种传承的思想观念之流,是一种价值取向,是开启于过去而融透于现在又将延续至未来的一种意识趋势和存在。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形成的独特的精神信念和价值意识,它在社会机体组织以及人们的心理深层结构中有着不可替换的生命力和潜影响力,这些也已积淀为人的普遍心理和意识素质的因素时刻在规范、支配着人们未来的思想、行为。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历史上百家争鸣、儒道互补、儒道释相互融合等等,各种思想相互融通,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或国家文化素质的鲜明特征和突出表现。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受该民族的文化特质决定,并反过来表现和影响着该民族的文化素质及其发展变化。说儒家思想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是从儒家文化对构建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和作用来讲的。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世界思想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的鲜明“民族精神”或“民族个性”。

当我们以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多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发掘和论析,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而且蕴含着鲜活的生命力。

一、以人文主义的情怀化解科学主义对人类带来的伤害与困惑

在当代科技与人文严重对立的情势下,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人文主义情怀对于化解科学主义对人类带来的伤害与困惑无疑是一剂良药。

近现代科技进步带来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这无疑是科技主义的成功一面,然而也使得现代文明陷入深重的危机。人们在科技的引领下肆无忌惮地追逐自身的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使得地球生态面临严重危机,而且在科技引领的工业文明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和威胁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那样渺小,人们似乎无法改变这一切。科技对世界的改变无处不在,在科技这头庞然巨兽面前,人是科技的奴隶,是满足各种现代机器运作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带来物质产品极为丰富,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人们无休止追逐利益和财富,竞争的加剧,导致人际关系的隔阂、冷漠,因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膨胀而带来人的行为失范等等。

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看待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利与弊时,就会深深感到科技不能背离人文,科技是属于人的科技,科技应该具有人文的内涵,必须用人文的理念和价值观驾驭科技这头猛兽,只有这样科技才能造福于人类,否则,只能给人类造成无尽的灾难。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心重在人文,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思维方式的一大特质,这一点以儒家表现最为典型。儒家以仁作为最高价值取向,仁既是儒家人文精神的内核,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仁的内容是“仁者,爱人”、“泛爱众”、“忠恕之道”等,这就是儒家文化所影响的中华民族基本心态的重要体现。根据这种心态,中国人传统上注重人和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亲和关系。儒家另一个重要概念是礼,规范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是仁的价值的外在体现。礼是人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以仁为最高追求目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仁”与“礼”互补互用,人的行为应具有“仁爱之心”和“博爱”情怀。这种人文情怀在价值观念上的反映就是“重义轻利”、“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心理的优点是朴实、厚道、待人以诚,从而导致社会和谐稳定,秩序井然。这无疑对于培养现代社会健康的人格价值观具有借鉴意义。

儒家以“人”为贵,以“民”为本。在儒家看来,“仁”以及“仁者,爱人”是最高的文化范畴。孔子当初只把“仁”看成是人的一种道德属性,也是人的最高本质的存在。后来,儒家的继承者们不仅把“仁”看成是人的道德属性,更把“仁”视为宇宙和自然的属性,看成为世界最高存在。因此,儒家总是以“仁”或“人”为最基本的思维对象与内容,从而给儒家的思维方式带上了“人文主义”的特色。在儒家看来,“仁”是人们一刻也不能失去的。孔子甚至还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和“礼”都是“仁”的外在表现,是人与人之间感情关系的描述与规定。这些都说明儒家把以“人文”为基本内容的思维扩散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由儒家所奠定的“人文主义”思维的特质是强调入的感情因素,重视人在天地间的主体地位,一切从人出发,最后又都复归于“仁”或“人”。中国传统“人文主义”的思维,具有鲜明的对人的关爱与尊重的特性,倡导感情和谐和崇尚道德的价值。在现代社会危机问题普遍存在且日趋严重的历史条件下,“人文主义”的思维更是一种难得的思维品质。

二、以“和谐”、“中庸”的世界观寻求对分裂世界的互通与融合

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看世界,就会发现在当今物质文明空前繁荣背后,是敌对与分裂日益加剧。就人与人而言,许多人沉溺于拜金主义,狭隘的功利主义原则极度扩张,人的道德、尊严等一切都可以商品化,大干世界的人格呈现异化,人们价值观迷失、崩溃,精神颓废甚至也成了一种时尚。就国与国而言,由于不同的利益纷争、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习俗、不同的价值观等说不尽的原因,导致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各种帮派组织之间的冲突与战争不断,恐怖主义蔓延。当今社会人们应该重新审视过去所奉行的哲学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思想世界观是和谐的世界观,讲天人合一,强调整个世界的和谐与统一。天地人“三材之道”并行不悖,并育而不相害。宋儒主张“人与天地万物一体”,要以仁德之心对待天地万物,“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种和谐的世界观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奉行的准则是“忠恕之道”,强调的是对人的关爱与尊重,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传统辩证的思维模式是中国古代各种有影响的文化形态所共有的思维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质。这种思维方式很多表现为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方面。如子曰,为人谋事,“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孔子还告诫人们,对于交友要注意正、反两个方面。他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又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儒家倡导“中庸之道”,就是讲:“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之道”要求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力求中和、持平、稳定,注意公平协调两方面的关系,做到“允执其中”、“致中和”的程度,既反对过火,又反对不够。“中庸之道”的出发点是儒家的“仁义”之德,提倡“和谐”和对人的关爱与尊重,从思维方式上反对固执、片面、偏谢。这种思维方式对当今社会是大有裨益的。当今社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在和平建设的环境下,思考和处理人际关系,思考和处理一般学术与社会文化问题、社会与生活问题,就应注意“致中和”、“允执其中”,应提倡协调、稳定、安宁。当然,“中庸之道”与无原则调和矛盾有本质区别。

三、倡导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尊重和人格平等,以消融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冲突与矛盾

今天,现代化的交通、通信以及网络科技发展使人们感到地球就像一个地球村,人们之间的距离从未像今天这样近。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又是如此遥远,人们深切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孤独、隔阂、矛盾和冲突,不仅不同的国家间、宗教间、民族间、文化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就是个人自我人格也存在矛盾分裂,这是当今文明的一个矛盾,是在精神深处困扰人们心灵的沉重隐疾。萨特认为现代人一方面要设法从他人的掌握之中解放我自己,另一方面他人也在力图从我的掌握之中解放他自己;一方面我竭力要去奴役他人,另一方面他人则又竭力奴役我。这就是人类历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所要面临的现实。

儒家人格价值观饱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真切关怀、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尊重、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尊严平等。在儒家人格观中,天地间只有人至尊至贵,《周易》把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人是万物之灵,因此儒家主张尊重爱惜人,应该把人当人看,用人的方式对待人,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种真诚的相互关怀,这就是儒家通常所说的“仁者爱人”。孔子特别强调尊重他人的做人意愿和人格,认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对待人与人的关系上,儒家讲“忠恕之道”,忠指忠心、忠实、忠人之事,“恕”为宽恕、宽和。这些思想在《礼记·中庸》中被概括为“仁者人也”。要求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把别人当作和自己一样的人看待。孔子还要求待人都应做到“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

儒家这种人格思想贯穿了三个原则:一是人道原则,肯定人的尊严,主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建立爱和信任的关系;二是理性原则,肯定人同此心,人是有思想意识的人;三是平等原则,在人格上不分贵贱,人都具有善的本性,只要通过努力都可以成为“圣人”,正如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所以儒家“仁学”人格价值观是不同的人之间、不同的国家之间、不同的民族之间、不同的宗教之间、不同的文化之间的相接相处之道,是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世界的普遍和谐之道,是“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生命感通。儒学人格价值观对于克服现代人的人格分裂和精神危机有重要启示。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否定的态度对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视中国传统思想为社会历史发展的障碍,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截然对立起来,认为不斩断与传统的联系,就无法实现现代化,把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腐败,乃至被动挨打的根源统统归罪于传统思想,不加分析地毁辱传统。当我们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审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时,我们固然要看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存在糟粕的一面,对这一方面我们应该批判否定,但同样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存在优秀的一面,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最重要的思想成果之一。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文化发展传承的规律性,我们今天的思想文化是由过去发展而来,没有过去就没有现在。如果因为传统思想文化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就对传统思想文化一味否定,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是不尊重思想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表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对如何对待人类文化遗产都曾有过经典论述,特别是毛泽东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强调:“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

因此,毛泽东又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镜;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今天,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高度工业化后带来的社会问题,纷纷转而向东方文化寻求思想理论解决自己的问题,这说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现代价值不容低估。传统与现代化是统一的,它们之间的历史渊源不能割断,传统与现代有着血肉联系,我们应该主动地去改造和吸收传统,使其实现自我更新,为现时代服务。

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绝不是社会前进的包袱,更不是历史进步的阻力,而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积极动力。尤其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人文内涵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原英人香港第22任总督葛量洪于1958年“五四”前夕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演时,以他多年对中国的了解,说道:中国文化最为高深,千古以来,世界上古老文化能绵延不绝,至今仍然光芒万丈,屹立不摇,只有中国文化。……21世纪必然是中国人的世纪无疑。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选篇2

【关键词】 中国精神;文化传统;意义性逻辑;哲学省思

马克思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可见,作为民族文化信仰的重要组成,中国精神所蕴涵的文化性和实践性是统一的,中华民族所倡导和追求的民族复兴实践,具有形而上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中国精神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蕴涵多重意义的哲学性省思;同时,对于哲学省思,也非纯粹的出于哲学的偏好,而是基于哲学性的理解来重新审视中国精神的多义性和多重属性。当我们将中国精神作为哲学范畴概念来研究时,“中国精神”将是民族复兴实践性和时代性的具体体现,更是需要从其内涵性理解中来重新发现。

一、中国精神的内涵

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文明的交互与冲突,对“中国精神”的自觉研究更是在西方列强的入侵下所激发的民族意识的自觉与自省。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近代中国的发展,有识之士能够清醒的意识到,民族危机下的文化危机是激发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不竭源泉。悠久的历史文化,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全国过去和未来进行联结的时候,拥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精神,在面对现实性问题和未来理想的冲击中,又会经受抽象性的曲解考验。正如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已经成为民族文化危机的重创,研究并重新衡定中国精神的内涵及哲学本体,将成为当前中国知识界必然面对的首要问题。辜鸿铭从中国人的精神入手,就新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意识形态影响,再到当代学者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价值研究,统属于“中国精神”哲学研究范式内容。马克思提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对于中国精神的内涵及挖掘,必然需要结合中国的现实基础,从国家意识形态与民族文化自觉中来全面把握中国精神的哲学本体和精神实质。

近代中国对“中国精神”的文化自觉,印证了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往往是在异常沉静,甚至是忧患意识中获得,我们对中国精神的立场与认知,正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世界性视野的现实期许,也只有在这种沉静且忧患的思想前提下,才能够客观而全面的审读这一宏大的意识形式,保持真切的独特视角。党的十以来,中国政府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强国富民的中国梦,而实现中国梦,必然需要从中国精神的挖掘、弘扬和传承中来促进梦想成真。因此,研究中国精神,立足中国的特定国情,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内在统一上,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入当代中华民族具体实践,重新阐释和明确“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和特质。在《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多次提到“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而对于“中国精神”的理论研究及发展导向,将成为当前学术界集中探讨和挖掘、整理的核心问题。综观中国精神的研究实践,主要呈现三种研究路向:一是从中华传统文化视角来理解和明确“中国精神”;二是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实践来深化和阐释“中国精神”;三是借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精神,从文化自觉上来践行现实发展与文化精神的统一。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期,就“中国精神”的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有学者围绕中国精神的形成基础展开探讨,也有学者将中国精神的构成要素进行挖掘,还有学者从中国精神的价值取向、建构模式上来进行梳理,还有学者从中国精神的科学发展与全面弘扬上展开实践。无论是当下还是以后,对中国精神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认知和学术资源,但总体来看,更多的学者将视角投放在知识性和形成性范围内,对于中国精神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突破意识形态束缚中,如何开拓多元化价值追求,以中国精神的文化根基来重塑民族精神,如何从追求创新、超越自身发展中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精神信仰融入到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路径中。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中国精神民族性、文化性、价值性、信仰性的多重多义的整合。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夙愿实践中,归根结底是在实践中来改变自我、改变生活、改变世界,从实践意义上来强调中国精神的文化性与实践性属性的统一,更需要从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中精神具体实践进行融合。

二、中国精神的构成及活的传统

1、中国精神的文化构成

梁漱溟先生在探讨文化的意义时提出“样法”概念,对于什么样的文化传统,从而决定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及实践道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础,中国精神源自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更是统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性、现实性、真实性的关键。中国精神正如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股劲儿”,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华夏儿女共同的“根儿”。因此,认同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就是承载中华民族“样法”的具体体现,是构成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从中国精神的内涵体系来看,如何发掘和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从“精神基因”上来挖掘“活的传统”?对于基因,生物学上是构成生命的基础单位,而对于“精神基因”,中国精神同样需要“精神基因”来保持文化的活力。中华民族在精神传统中的基础、最基本的精神基因又是什么?翻看中华的文明历史,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道德境界中的“止于至善”、政治伦理中的“治国修身平天下”、以及天命精神中的“各正性命”等思想,都是中国精神的最优秀的精神基因。从这个意义来看,对于当下中国,从中国精神的“精神基因”构成上来审视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性,更需要从强调“精神基因”中来恰当的提炼“活的传统”。

当代中国的文化传统,需要从文化省思中来洞见文化精神,从“精神基因”的探析中来归纳“活的传统”,尤其是从体现中国精神的优秀文化中,以自觉的心境来理解和审视中国精神,及其优秀的、深刻的文化传统。民族文化是由历史和精神传统构成的,不同时代下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共同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精神本体和特质。在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时,如何从历史的、现实的文化价值尺度来客观、正确的评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必然需要从民族文化自觉上,从经验文化上升到道德文化,实现从“神道”到“人道”的转型。如殷周时期的“神、道”文化,先秦时期的“德、礼”文化、汉唐时期的“和、合”文化、宋明时期的“理、心”文化等等。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在文化生成、传承和创新实践中,如何从民族文化的自我审视中,超越文化冲突,将文化传统与对文化的更新、坚守作为实现文化内在连续性的引线,从文化的更迭、交融、借鉴、革故鼎新中来开启“救亡图存”的文化追求,进而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实现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新洗礼和转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对古圣先贤的智慧的感性直觉,也是传统文化在个体生命体验中的直接反映。面对中国精神的博大文化,想要真切的体味确实不易,尤其是在对中国精神的理解上,更显得极为困难。如一个“道”字,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而“志于道”则成为历代思想家研究和探讨的核心难题。王阳明在探讨天地自然本然的玄奥时,提出“至善之发见,是而是焉,非而非焉,轻重厚薄,随感随应,变动不居,而亦莫不自有天然之中”,对于“道”,并非是人们所说的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也非是确定性的结果;对于文化思想的认知,与其说是形上之“道”,莫若说是悟觉形上之道的历史。从某种意义来看,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形上之道的理解和概括是极为困难的,而要真实而具体的表达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从文化意向性思维和文化省思中来澄清概念,同样是复杂的。古代思想家将“道”统之为宗,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对于思维的表述与思想内容的彰显,需要从丰富的想象力和思想空间中来高度浓缩,以穿透性的理解力来领悟和思考中国精髓的特征、心性结构和思维特点,必然需要从文化自觉中来细数中华文化脉络中的“文化基因”。

道是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落脚点和归宿,如天道宇宙论、人生道德修养论、社会道义实践论等,无不围绕“道”来展开,体现民族文化心理的发展方向。西方人在意识形态范畴研究中,将本体论、认识论作为西方哲学基础,而心性论、境界论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用理性来认知和理解世界,成为西方人的习惯性传统,如“理性世界观”是西方传统文化的哲学体现,也是建立在西方社会“普遍秩序”的契约基础。与此相反,对于中国人,在审视世界的时候,往往用德性的精神,以“天理”来支撑“良心”,通过道德实践来实现“和而不同”的伦理社会,由此形成的独特的“德性宇宙观”、“悟道思维”成为天人合一精神的主旨。一个人的民族文化观念与整个民族的道德观念是一致的,同样在心智结构上具有相似性。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义思想,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适合的,并成为人生修养实践的思想导向。具体而言,以“道”为核心的精神体系,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德性教化与人的心性修为作为心智结构的具体化特质。如传统文化典籍中的六经,《诗》、《书》、 《礼》、《乐》、《易》、《春秋》成为六种天性的缩影。其中《诗》代表情志、《书》代表政治、《礼》代表社会,《乐》代表艺术,《易》代表辩证,《春秋》代表历史。进一步来讲,六经不仅悟觉人,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教化。《礼记・经解》中“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e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由此可见,对于德性精神及中华民族的心智结构,六经的主旨与内容正是对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范例,也是构成中国精神的优秀的文化基因。

2、中国精神的“活的传统”

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从人格、伦理、情感、实践、精神等各方面都为我们重新梳理文化逻辑创造了条件。较之于东方文化,西方人性论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并从文化“自由”中来体现历史逻辑;中国的人性论是建立在“大同”精神基础上,两者在对人类内在本性的理解上都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如中国古代将“大同”理想凝聚为世代相传的道统思想,并渗透到中国政道与治道。以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夏、商、周及秦汉的政治体制,无不延续道统思想来建构文化,特别是尧舜禹汤、周公、孔子等和谐思想,进一步巩固了“大同”理想的传统,并成为政治、社会、文化建制模式的基础,由此延伸至以人为本、以礼为序、以德为治、以乐为和等社会理想。因此,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及思想的历史延续上,不仅要从各位思想家、政治家的文化传统中来梳理典章制度和天道观念,还要立足于特定的社会、政治实践模式,从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把握中国精神的来龙去脉。

中国精神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其意义在于对当下中国人如何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问题,迫切需要从“精神基因”的整理中来提炼“活的传统”,以至于治道。从“阴阳”悟于“道”的逻辑思维中,遵循天道宇宙论、道德修养论和道义实践论的思想体系,并从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中来坚守“礼仪、孝悌、仁义、自强”精神,并从优秀的文化基因中来撷取当代中国精神中的“活的传统”。当下,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影响下,对“天理”、对“良心”的追求依然是中国普通大众心灵中最淳朴的传统思想,并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精神与文化认同。这些源自中华传统文化的“活的传统”,在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乡土性上,更是承载着对民族生命及文化延续的历史使命和精神财富。透视中国精神中的文化理想,从思想上、文化上、精神层面等领域来研究中国人的价值诉求,以血缘伦理为基础的中国家庭、社会团体成为中华民族“活的传统”生生不息的生命源泉。德性精神作为中国人、中国家庭、中国社群、乃至中国社会的精神基础,在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延中,逐渐形成普遍老百姓对文化的信仰和敬畏。如儒家的“耕读传家”、“崇尚学习”,将通过学习来获得君子的人格,成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向往,者实质上是将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精神,在吸纳、融合、继承中实现现代意义的自发传递。

三、结语

中国精神不是纯粹的时间历史逻辑,更多的是体现在当下的意义性逻辑。深入到社会生活实际来反思中国精神的现代意义,并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衔接上来摆正两者的关系。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必然以实践诉求为历史导向,并反映在不同时期下的“大同”、“小康”、“治世”理想,具有历史文化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也为反思中国精神提供了有序的实践路径。当代中不是西方的现代社会,中国的当下与未来更有别于西方。对于中国精神的“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衔接,在缺少文化自觉和自我理想前提下是难以实现的。法国学者韦尔南在《希腊思想的起源》中提出“古希腊的思想形成于几何学性质,也是构成西方理性思想的起源”。从中可见,几何学式的世界观讲究对称和均质化,也就是对“等距”关系的抽象与概括,体现出西方精神普遍性的平等观。而对于中国文化精神及世界观,既非空间上的弯曲,也非时间上的平直,以家庭为最高伦理实体的中国社会,将家庭作为维系情感的核心纽带,并以人与人之间家庭式的情感和谐来构成国家。所以,从西方文化理性精神的借鉴中,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文化模式,而是应该从德性精神的历史延续性和传承上,依托中华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的与时俱进,从中西方文化交融中来挖掘中国精神的时代性内涵,来破解当下中国面临的精神文化传承中的新困惑和新矛盾。关注人的精神及心灵问题,坚持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然性、伦理性统一中强调人的整体性,增强民族自觉和自信,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德性精神来确立完满的精神人格,使之成为衔接当下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的精神纽带。

【参考文献】

[1] 李忠军.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三位一体的铸魂逻辑[J].社会科学战线,2015(06).

[2] 闫莉.“中国梦”:生成逻辑・精神实质・实现路径[J].理论月刊,2014(01).

[3] 李兴华,董明利.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有机结构及其内在逻辑[J].理论导刊,2015(11).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选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精神文明;现代化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概述

从概念范畴视角溯源“文化”原始含义,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共时概念和历史范畴,是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华民族文化不仅有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生演变后形成的现当代文化。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时代特征、民族特征、历史特征。《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可见“文”含义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文化象征符号和民族文物典章等。“化”本义为变易、造化、生成,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①这里“文化”的概念是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包含着一种积极的文化理想主义色彩。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随着历史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在中国各民族共同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民族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文化表征。正如贾敏曾指出:“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折射出各民族的精神文明渊源,同时反映了中国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社会记忆和历史记忆。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明传统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集体反映中华民族自身内在基本特质和该民族外在精神风貌的传统文化。中国由56个民族构成一个大家庭,其中各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蒙古族的草原传统文化、朝鲜族的盘索里、农乐和散调等传统文化、回族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传统节日文化、藏族的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等、彝族的农耕文化等。实际上众观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有原始宗教文化、婚姻习俗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丧葬习俗传统文化等。这些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思想文化和观念意识形态。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世代传承与传播中不断发展和充实,形成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悠久的历史记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优良的传统文化。以此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历史性,指历时性的文化整体,而文化传统是指传统文化中保留至今具有生命力文化内容。民族传统文化是指在人类历史社会发展进程中体现各民族各种逻辑思维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总体特征,是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其各民族民间各种神话传说是传统文化的外在表述内容,如“开天地”、“神农尝百草”、“女娲造人”、“仓颉造字”。众观中国各种思想文化渊源,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脉,比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孔子“仁义礼智信”、释教佛法“慈悲普度”等。儒、释、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使盛唐时期达到举世瞩目的辉煌。儒、释、道信仰与各民族的原始和传统文化构成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和谐,重视个人的修养,以儒释道的修炼信仰为根,以各民族原始为核心,以包容、发展和维护人间伦理道德等优良的传统思想为可持续发展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深刻的文化底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孔子、孟子和荀子为主要代表人物,以《中庸》《大学》《孟子》《论语》为主要代表著作,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思想核心;2.道家传统文化思想,主要以老子和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以“道德,无为、逍遥”为传统文化核心思想;3.墨家传统文化思想,以墨子、《墨子》主要代表,并以“兼爱、非攻、举贤、节俭”为传统文化思想渊源内核;4.法家传统文化思想,以韩非和李斯为主要代表人物,以《韩非子》著作为代表作,以“君主集权,以法治国”为传统法制文化中心思想;5.名家,代表人物如邓析、惠施、《公孙龙子》等;6.阴阳家,如“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等传统文化;7.纵横家,如鬼谷子、苏秦、张仪为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作《战国策》;8.杂家,如吕不韦《吕氏春秋》;9.小说家,如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和施耐庵(《水浒传》等;还有兵家、医家等。琴棋书画,比如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还有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民间工艺、民风民俗、地域文化(如中土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乡、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草原、青藏高原等)、传说神话、传统音乐和衣冠服饰等文化内容。可见,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世世代代创造和积累而形成的,积淀着每个民族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因子,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成中国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发展和繁荣的文化创新根源。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和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民族传统文化由民族的气节、民族的信仰、民族的传统、民族的审美、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情感、民族的愿望等构成。以上提到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先民生活实践的精髓,是各民族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和文化发展脚步的遗迹。实际上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主要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因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丰富多彩的各种传统文化。以功能视角为出发点看,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许多传统思想观念与人类精神文明,可以对远古时期的氏族或部落或国家秩序起着重要的巩固和稳定作用,对当时人类现实生活具有实践指导作用和理论服务作用。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所蕴涵的道德观念、民间信仰、哲学思想、艺术精神和“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塑造和培养具有民族特质的优秀精神品格和高尚道德品质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因为民族传统文化包涵着中华民族人民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同时传统的民族文化及其所包涵的民族精神底蕴,对建设现代化精神文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精神

根据前面谈到的“文化”所富有的含义,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定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集体所创造和传承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经世代传承的文明成果。”③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它涵盖了各族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亲属关系、民间社会组织、社会交往、岁时风俗和人生礼仪以及娱乐游戏等)和精神生活(伦理道德、、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和习惯法等)领域内的所有文化事项。中华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两种存在形态,前者主要以物质形态留存于民间,后者以口头等形式存在于民间。目前多数学者对文化分类如下,有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亦之分;有主体文化和从属文化;有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有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等等。这些分类仅表现个人对文化分类的初步认知,并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文主要谈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各民族传统文化满足当代社会人类的需求,适应中国发展的需要。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视角,关怀当下民族群众的生存现状,用传统文化思想来一些和塑造人民的正确价值观念,进而推动现代化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俗、民族宗教,民族信仰、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④民族精神主要的社会功能具体表现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民族团结、协调社会发展、指导社会实践、推动民族生存和促进建设精神文明等。民族精神是一种孕育人类的精神样态,也可说是一种民族人民内在的心理状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外在精神风貌,彰显出一个民族的独特人格品质,反映出整个民族的文化意识、生态观念、道德规范、生活习俗和哲学思想等,折射出该民族的集体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富含的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国各民族人民友好交往的文化思想观念,是各民族与国内外交流与共同生活发展的精神纽带。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内核,对该民族的和谐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它可以集中凝聚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内部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共建和谐文明家园。独特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认同、民族信仰、民族道德、民族自信、文化自觉等的肥沃土壤。民族传统文化与特定的生态环境和人文背景具有渊源关系。民族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经济生活、艺术成就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部分,是民族现代化精神文明的表征。中华民族拥有高尚的民族品格和独特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坚定不移的民族信念和民族理想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某个程度来说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根脉,而民族精神却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各民族精神文明来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核心内容和精神灵魂。只有在民族精神的关照和指引下,民族文化才有前进的巨大动力和正确的方向。这种动力和方向正是对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最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文化呈现出既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特点,也有中华文化共同特质的一面。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和相互促进,形成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认知感和归属感,进而促进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极大的融合力和生命力。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国力鼎盛时期的唐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与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建设具有历史的渊源关系。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及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情感依恋和精神归属所呈现出的民族精神面貌。只要各民族家族中的传统得以传承与保护,可以促进维系社会伦理,进而建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文明家园。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不仅要保持原有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和现有的民族文化特质和特点,同时以发展的眼光要吸收和接纳外来文化。正如曾在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⑤可见精神文明是人类在历史发展历程中认识和创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文明成果,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具体表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地区生活现代化的厚重底蕴;民族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是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趋势;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唤醒民间群众现代化的思想理念和加强民族文化自觉意识。

科学的逻辑思维、民族的法制观念、辩证的哲学思想、系统的民族精神、民族情节和民族思想意识等成了当今文化知识结构体系。我们祖先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善恶有报”是民众社会意识的具体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们的道德和审美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忠孝节义”是人们在世的行为标准。这种传统思想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典籍中充分体现,如彝族道德经《玛穆特依》中详细记载人与人、人与自然等要和谐相处的思想道德。相对而言,传统文化是旧的,现代文明是新的,这两者不是绝对对立关系,事实上呈现出统一和对立的双重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可见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对现代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古人云:“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知中而不知外,谓之鹿砦;知外而不知中,谓之中转蓬”。可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文明需要我们吸取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建设现代化的精神文明,需要继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优秀的外来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建设,要珍惜和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同时选择性的借鉴和接受外来民族文化,即必须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历史的文化遗产和当今的文化创新。

建设现代化的精神文明,不仅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精神基础,而且还要结合当下社会实际情况和新时代的需求,即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当下社会主义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因为建设精神文明,不能摒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探索民族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邓小平理论和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来指导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促进创新民族精神文明理论和保证其正确的方向;加强中华民族精神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政治、文化、经济等基本制度体系。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等移风易俗的途径改造日常生活,构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相协调的和谐生活。在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实践中改造人类精神文明世界,在传承和传播民族精神文明过程中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是民族精神文明的载体,对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发挥鼓舞人民和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因此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用科学的态度和可行的方法,重新认知和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表征,是世界人类交流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子孙后代自觉继承和传播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吸取外来优秀文化,总结经验,指导实践,进而促进民族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形成民族信仰文化体系,进而推动建设现代化精神文明价值体系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建设精神文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们要批判性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正确的有价值的选择,以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保护、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致使传统文化符合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注释:

①参考姚敏:《析中国传统文化,传民族文化精髓》,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2年21期。

②贾敏:《试论民族预科教育阶段传承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及其路径》,《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5期。

③库兰・尼合买提:《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传承、弘扬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世界宗教文化》,2012年4期。

④王钊:《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初探》,《世纪桥》,2012年5期。

⑤1986年9月2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的内容,转载佘双好、田贵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1期。

参考文献:

[1]李存山.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J].哲学研究, 1994(9).

[2]夏振坤,唐龙.论传统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J].中华文化论坛,2005(2).

[3]杨沛艳.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4]李资源.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1997(4).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选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传统文化 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115-0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历经磨难、涅重生,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历史奇迹,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的不竭动力。十以来,党和国家再次提出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文化的传承依靠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对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就是要对传统文化中凝聚民族精神与人文内涵的经典内容予以挖掘、提炼、再现与传承,激发、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骄傲感与认同感,并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1.1物质层面

主要包括了文化典籍、科技艺术、民风民俗与人文自然景观。文化典籍方面主要有儒家经书、史书、诸子百家、《诗经》、唐诗宋词、汉赋元曲、明清小说等经典篇目。科技艺术方面主要有四大发明、中医麻醉、天文气象、建筑、书法、国画、京剧、茶艺、宗教等。民风民俗主要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生礼仪和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人文自然景观主要指祖国的大好山河与历史文化古迹。

1.2精神层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主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本思想”和“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修身、齐家、平天下”和“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礼仪之邦的礼治精神,“依法治国”的法治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自强不息精神,“言出必行”的诚信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扬弃、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精神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文化艺术欣赏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全面、系统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素养,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学会欣赏中华传统文化,培养自身的文化艺术欣赏能力。

2.2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形成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

“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可见,新疆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只有实现了民族团结,才能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文化在民族团结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民族团结,关键在于促进各民族的文化及价值认同,虽然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但又都根植于中华文化,都凝结着民族精神。因此,在新疆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研究,可以使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民族在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中共同缔造了中华文化,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自觉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

2.3有利于培育正确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拓展学生人文视野、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育学生独立人格、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中国作为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倡导仁、义、礼、智、信,主张克己、内省、修身、养性、践履、躬行,这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丰富素材与借鉴范例,对于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当下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本身就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此外,中华传统文化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与血脉,是需要中华儿女代代传承并发扬光大的,这本身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匮乏

新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度不高,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单薄,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涵盖的内容知之甚少,不能准确、全面、系统表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自然也就谈不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偏差

受网络媒体与各种文化思潮的不断冲击和影响,新疆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缺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很少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被充斥文化市场的各类通俗文学、快餐文化和“肥皂剧”等消费现象所绑架,人心浮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细嚼慢咽,用心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阅读取向更多地倾向于低俗性、娱乐性与游戏性。

2.原因分析

2.1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迫于就业压力的严峻形势,职业院校办学理念趋于功利化,课程设置过于实用化,最大限度地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大学语文作为公共类人文通识课程,职业院校往往只注重了它的基础性与工具性,而忽视了它的人文性,因而没有很好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刻内涵,使之更好为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文化艺术欣赏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2.2现代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网络媒体和各种文化思潮不断冲击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导致当今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发生偏差,阅读取向倾向低俗性,很少有学生主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策略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过不断传播、发展、融合、壮大,已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同,成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引领着我国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碰撞,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动摇,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甄别不同文化的优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丰富已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必须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

2.遵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要尊重多元一体的事实,遵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原则,即要教育学生不仅要珍视、保护、弘扬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充分尊重、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与特色,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同时学校也要有包容开放的精神,能容纳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展示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与差异。

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

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必须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既要深刻挖掘与全面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层蕴含的精神品质与价值追求,又要结合社会实践赋予“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价值理念全新的现代意义与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要盘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与范例素材,并将这些资源与素材用好、用活,结合现代社会实践与时代精神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用好、用活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这些丰富的思想素材,才能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4.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关键在于入心入脑,要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外化为学生的日常言行,而不是流于形式。这就要求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具体实践,首先要充分发挥好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一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语文与思政理论课教材建设与课程教学,结合职业教育特色与地域文化特色,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目,分层次、分内容、分项目组织教学,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二是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在高职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必修课程,使大学语文课程与文化艺术选修课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与主要渠道,让学生像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三是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建设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其次要组织开展好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的社会大课堂,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拓展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多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士陵园等革命教育基地,通过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民族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也可以组织学生多参观历史文化古迹,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育,自觉追求真善美。

5.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与践行活动

在开展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大力推行中华经典诵读与践行活动。通过反复诵读与践行,不仅可以弥补高职院校偏重理工科和技能培养的弊端,构建诗意和谐的校园,将文化熏陶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还可以使学生在与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对话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历史责任感、社会使命感与正义感,净化思想,提升境界,培养情商,完善人格;更是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同化与塑造每一个学生。

新疆高职院校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既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培养文化艺术欣赏能力、传承民族精神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需要,更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现实需要。只有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洗礼,大学生才能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才能积极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只有认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疆的大学生才能主动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高度认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洪涛.在青少年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1(6)

[2]刘和鸣.对新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3]秦宣.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6)

[4]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网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选篇5

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丰厚滋养

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强大的精神动力持续不断的激发和推动,必须要有好的文化成果不断滋养。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而博大。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发展至今的“根”和“魂”。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格素养。正确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梳理领会其中的文化精髓,为更好地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做好精神文化上的准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思想来源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家园和绵延不断的精神血脉,也是我们发展和巩固文化自信的最根本依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注入了最为厚重深远的文化内涵。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必须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那些与当今时代特征高度融合的因素。在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思考时,最为首要的就是界定清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本质特征。在学术界,有观点认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优秀民族文化相比较有着突出的独特性,它以物质为载体,以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和观念等精神性要素为内核。个人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指的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和历史选择而逐渐形成的被绝大多数民族成员自觉内化于心并且外化于行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形成,对于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形成,对于巩固民族团结,对于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明都有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华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其自身的强大发展能力是极其突出的。今天,我们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去解读文化自信,可以对其内涵理解得更加深刻,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加坚定。

2、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片沃土滋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文情怀和当今中国时展的进步要求,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和厚重的历史沉淀。正如所强调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必须看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不断适应社会历史环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又具有文化发展本身的特殊规律。这就决定了,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来说,继承好、研究好永远是更为优先的工作。这才是中华传统文化保持核心特质的最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之后,基于自身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客观现状,提出来一系列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其中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要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创新”既是中国传统文化面对过往的尊重与传承,又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探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即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发展要求的前提下,自觉的对民族传统文化加以扬弃。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可替代的强大支撑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需要在踏实有规划的构建中才能完成,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多方合力才能有所作为。在这其中,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要素所不能替代的。民族優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对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天然诉求,它所具有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特点只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才能具有时代精神。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应该坚守的价值方向恰恰就是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文化。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坚守。

构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过程是复杂的,时间跨度也比较长。在这样漫长的征程中,只有坚持民族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价值方向才能保证始终不背离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文化的发展深受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文化又以更加深刻的方式记录和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我们构建社会化主义文化自信奠定了深厚而坚实的价值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深深地植根于我们民族的精神文化家园,才能更易于人民群众理解、认同。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和选择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精神和外在体现,其中真正蕴含中华文化基因的是文化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仁礼和义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哲学精神是我们民族看自己、看世界、看宇宙的基本价值立场和价值观点。只有在坚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前提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构建才能坚持正确方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离不开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选篇6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社会基础广泛深厚。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所形成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众多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情感传承的重要载体,是维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文化认同、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这些传统节日,尽管形式不同、主题各异,但其中所凝结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则一脉相承、历久弥新,都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昭示着中华民族之魂。

无论情势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始终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保持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当前,我们已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丰富资源,广泛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任务,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去年底国务院已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国家法定假日,让人民身心得以休整的同时,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中融入了更多的传统文化精髓,体现了文化的自觉。这为我们利用传统节日,深入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提供了良好机遇,开辟了新的思路。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建首善自京师始”,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在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方面,理应积极前行。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精华,剔除封建糟粕,赋予时代内涵,创新形式载体,突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通过节庆活动增进人们的情感交流,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和谐的节日气氛中充分享受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

大力发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构建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节日文化,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宣传文化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更重要的是要唤起全社会的文化自觉。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主题、内涵、内容、形式、载体,以及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对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选篇7

关键词:党史文化;传统文化;异同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013-02

党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孕育,产生、发展及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类型。中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考虑的中心不是个体,而是相互的关系,寻求利益与道德之间的某种结合点,强调互利双赢的关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理性乐观精神,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包容并兼"。 党史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有相同性,也有不同性。

1 相同性

1.1 基本精神的一致性。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昭示了党史文化基本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一致性。

我们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重视,在革命战争时期就已经开始。1940年1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文化工作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命题,对发展文化的理论和方针作出了精辟的论述。1942年5月,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的方针,就文艺和人民、文艺和生活、作家和群众、批判和继承、文艺的内容和形式、普及和提高等关系问题作了精辟论述。在1951年4月,提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口号。1956年4月和1964年2月,又先后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指出,我们要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一再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保证文艺真正做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十七届六中全会就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出重要决定,要求各族人民提高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建设文化强国,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1.2 都重信仰。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讲信仰的民族。信仰什么?信"天、地、君、亲、师"。天地是自然物,天覆盖万物,生生不息,地承载万物,孕育万物,天地运行创造万物,所以信"天地";信"君、亲、师",这三者都是人,人在天地间合天道,重地道,讲人道,创造财富,所以信仰"人",尊重"人"。"天、地、人"叫"三才",中国人就信这"三才"能影响他们的生活,能左右他们的生活,天人合一就吉祥。这是中华文明的主流。中国文化重视生命、生存、生活和人生的价值,实质就是"以人为本"。这与我们今天讲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

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什么?是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这个信仰就像人的脊梁骨一样,支撑着我们脚踏实地的从事着共产主义事业和运动。

一个人没有信仰,没有远大目标,没有前进的方向,也就没有前进的动力;没有前进的动力,就消极颓废,就欲及时行乐;要想及时行乐,就要敛财索贿。敛财索贿就是犯罪,及时行乐就是腐败,腐败犯罪就要落马,这就是信仰缺失的必然逻辑。

战争年代,我们的共产党员,人民军队指战员,为什么不怕牺牲?为什么英勇善战,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有一种坚定的信仰,就是要旧社会旧制度,建立新社会新制度,甘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献身,也在所不辞。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焦裕禄、王进喜、时传祥、雷锋、欧阳海、王杰,他们的献身精神从何而来,也是因为他们有理想有信仰。

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任长霞、牛玉儒、王瑛、丁小兵、方玉刚等等共产党员,他们信仰坚定,道德高尚,爱岗敬业,心系群众,是我们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1.3 都重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作为具体体现的一种精神。而其核心--爱国主义,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于自己祖国挚爱的深厚情感。它表现为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眷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强烈期盼,对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定信念,对祖国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卖国求荣的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的无比崇敬等。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千百年来,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培养孕育的文化结晶,是在长达五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进程中,由50多个民族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通过思想感情、意志信念、心理素质、道德观念等长期的相互交融凝聚而成的,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孕育、发展形成的传统民族精神有:"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仁民爱物"、"厚德载物"的博爱精神;自力更生、发奋图强的自强不息精神;以和为贵的团结友善、热爱和平精神;勤劳勇敢、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毅精神;与时偕行、革故鼎新、日新又新的革新精神等。这些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张思德精神、西柏坡精神和红岩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改革开放阶段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勤俭节约、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的精神财富。

2 不同性

2.1 外延不同。

党史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是不同的。党史文化的外延仅有党史理论文化、党史纪念地文化、党史人物文化、党史事件文化,还有军事文化、外交文化、统战文化、民族宗教文化、教育科技文化以及文艺、体育、卫生等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较宽。中华文化五千多年,积淀了非常厚重的优秀文化因子。如孝文化、和文化、善文化以及建立在道德主干上的仁、义、礼、智、信的忠孝观、义利观、和平观、实用性的宗教观、重视家庭与人情的伦理观等,范围非常宽泛。还包括了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论,其视角触及到了教育、文化、社会、日常民俗等多领域多行业范围。可说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正因为如此,我们中华民族的深层价值观才未发生根本转换。我们中华文明才一直延续几千年而未中断,且原生态的基本内核在世界范围内才再次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2.2 时段不同。

党史文化的时段严格说可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算起,至今90多年。这9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三大变化,一个是"站"起来,二个是"富"起来,三个是"强"起来,在这个时段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史文化的的时间至今只有九十多年。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段严格说应从伏羲氏"一画开工"算起,至今已有五千多年(或六千多年)历史。这五千多年里,中国从原始社会演变为奴隶社会,再演变为封建社会直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

以伏羲炎黄哲学为源头,以易经和儒、道、墨、法等为主干的中华优秀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东方汉学文化的本体和源泉。中国国民性格为什么会出现迥异于西方民族的特征,中华民族何以能以独特的发展道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即受惠于这些文化元典。

2.3 源头不同。

党史文化源自于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外文化包容兼并的产物。"五四"运动以后,马列主义从国外传入,经、陈独秀等革命先驱的传播,逐渐被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从而与中国实际结合,产生了共产主义小组,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就有了党史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于《易经》。《易经》是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的源头,这已被各界所接受,是不争的事实。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承认过,他所创造的辩证逻辑定律正是得到了《易经》的启发,他还感叹地说,他一生中的最大遗憾就是没有完全学透中国的《易经》。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选篇8

[关键词]民族精神;精神家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2-0063-02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是推动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一个民族在形成本民族文化中最核心、最精华的组成部分,是维系本国、本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民族精神是国家统一、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生于斯,长于斯,衣食于斯”,中华民族每个个体对于自己民族有着深厚而神圣的感情。爱国主义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各种社会力量,为祖国的统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作出过积极的贡献。

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到关系综合国力强弱的高度来认识。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它体现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竞争,即人的素质、民族素质的竞争。民族素质主要包括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三个方面。民族精神是民族素质的核心,是民族素质的“软件”。当今世界,文化力量、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民族精神是抵御境外渗透、分裂图谋的坚强精神支柱。我国不但民族众多,而且边疆地区是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三十几个民族跨境而居,与周边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上,有64%属于民族自治区域。境外渗透、分裂势力利用民族、宗教等幌子妄图破坏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发展,其罪恶图谋从来没有停止过。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抵御境外渗透、分裂图谋的坚强精神支柱,对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发展有重大意义。

民族精神为整个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添砖加瓦。民族精神作为一种进步的、积极的精神,既是属于各个民族的,也是属于整个人类的。属于不同民族,是由于它受民族意识的规定,为民族性格所制约;属于整个人类,是因为它的进步意义和积极价值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共同确认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精神与一般人类精神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正是由不同民族精神的砖砖瓦瓦所共同构建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但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也是在为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添砖加瓦。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民族精神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每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而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有一些相通的地方;民族精神有其一般内涵,也有不同民族的特殊内涵。民族精神是静态与动态的辩证统一,民族精神具有稳固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般来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所普遍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力和个性特征,是普遍尊奉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社会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旺盛的民族活力;二是健康的民族意识;三是个性的民族性格;四是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

那么,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呢?

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乃是由三股精神融汇而成的: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二是全人类精神,三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是发源于中原华夏族人生息繁衍之地,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开疆拓地实践中,56个民族交融叠合,达经嬗变升华而成。她勤劳勇敢,仁爱宽厚,以德服人,以和为贵,自尊自信。全人类的精神,包括热爱和平、博爱、正义、自由、平等,它们体现了所有种族、民族精神中的积极成分和美好品格,体现了不分肤色、性别,不论文明进化程度高低的全部地球人的共性。改革开放的年代,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孕育出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而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已包含在作为时代结晶的邓小平理论中。邓小平理论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嬗变注入了极其宝贵的新鲜血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表现在:一是开拓创新的批判精神,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三是求善求美的人格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就在于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继承与发展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统一,定型与塑型相伴随,巩固已有成果,弘扬传统精华,发现崭新之美,培育初露之德,在按部就班和探索新知的双管齐下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是一个继承的过程,又是一个改造、更新和超越的过程。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可能单靠政府行为来实现,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来完成,需要多方努力,需要持之以恒。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强有力的引导。国家是文明社会的基本政治建构和整体社会单元。为了维护这个建构和单元的统一和稳定,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自觉地提倡一种意识形态以凝聚社会。这种意识形态也就很自然地成为这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一种培养基,它的一些内容也就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些成分。国家掌握着社会的统治权、支配权,也就决定了它是民族精神创造中的主导力量。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家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在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事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立足于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实践。这

就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引导。

2、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秀传统,从中把握牢固根基,汲取丰富养分。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是现实中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历史地传递着的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根基。离开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一切有益文化成果。民族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每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而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脱离世界文明而独立发展。我们既要珍惜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富有特色的民族精神,也要面向世界吸取其他国家民族精神的精华,或者以此为参照来反思我们的民族精神。但同时要处理好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的关系,在文化开放中维护文化安全,保持自身的民族特性和文化价值。

3、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和提炼新的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精神都产生于一定历史条件之下,存在于一定时空环境之中,受特定时代及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民族精神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局限。由于传统的民族精神是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生成的,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仅仅弘扬传统民族精神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只有培育反映时展特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真正支撑起民族的精神大厦。因此,我们不仅要弘扬民族精神,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光大,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培育新的民族精神,以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进入21世纪,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拓展民族精神的内涵,进一步培育开放精神、竞争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理性精神等民族精神,以使民族精神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4、文化创新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文化创新,在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前提之下,通过文化创新丰富、更新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在文化感召的潜移默化之中,在文化创新的丰富更新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事半功倍。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选篇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创举,是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源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一、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实施好保护传承工程。

传统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概念。其内容中既有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的部分;既有时代性、阶级性的一面,也有超越时代的、具有文明共性的一面,对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我们所说的继承和弘扬,自然是传统文化中独特且优秀的部分,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而不是丧失合理性、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糟粕。继承和发扬的对象只能是“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要学习中华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经验,“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我们要积极挖掘、整理和发扬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史前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治沙精神等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整理中卫历史文化、民间故事、人文精神的典籍,谋划项目,争取资金,实施长城、大麦地岩画、黄河古渡等遗迹的保护工程;用好平台,创意展示,做好羊皮筏子制作、蒿子面、剪纸、刺绣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工作。

二、创作优秀作品,引领继承和发扬,。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就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优秀的文艺作品、文艺节目,能真正的深入人民的精神世界,能触及人的灵魂,是人民最好的精神食粮。像《山海情》《花儿三部曲》《丝路情中卫村长有话说》等等优秀剧目、方言广播剧,要多创作,还要利用好媒体、网络、活动等平台弘扬出去,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人们在辞旧迎新、慎终追远、缅怀先贤、阖家团圆、孝老敬老中弘扬文明新风。

三、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基层活动

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群众性神文明建设源源不绝的精神源泉,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开展好优秀文化进基层活动,可以有效的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一是组织编印或发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本》。该书应深入浅出地阐述为人、做事、求学、交友、接物等方面应有的道德修养和礼仪规范。教育大家与人交往要以“诚”为贵,行为规范要以“礼”为先,家庭伦理要以“孝”为首,待人之心要以“仁”为本,让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的忠、孝、诚、仁、信等理念在全体市民中扎根、生长、开花、结果。

二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以“感恩、励志、修德”为主题,在校园里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美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以“学经典、品人生、提素质”为主题,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在全市党政机关、窗口单位中开展“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活动。广泛开展促进公共文明志愿服务、便民服务等各类文明礼仪践行活动。在广大机关干部中开展读一本好书、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讲文明、知礼仪、团结友善的传统美德,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四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组织文化工作者,通过送书籍、搞培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市民在公共交往中乐于助人,大兴互助之风;孝老敬老,大兴孝敬之风。

五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以促进农村文明为目标,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广泛开展“传统美德进农户”活动。围绕传统文化中的“仁”、“孝”,突出孝贤文化和感恩文化,开设文明礼仪和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普及文明礼仪常识、中华传统美德知识,营造知恩图报、奉献社会的良好氛围。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选篇10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才培养;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传承和发扬的核心,对青年一代文化积累、人格培养、民族精神的塑造有重要的意义。在中央党校建校80 周年庆祝大会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1]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相融合,有助于推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价值观,重构健全人格,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1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

1.1 民族凝聚力、和谐统一的精神

所谓民族凝聚力是指由情感、理想愿望、价值观等各种观念形态相结合,蕴藏于民族成员的意识或观念之中,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民族聚合与相互团结的精神力量。[2]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各民族追求长期和谐统一的心愿,成为凝聚社会的根本力量,呈现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来自中国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塑造中华各民族共同理想和追求发挥了重大作用。

1.2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是保障中华民族持续长久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我国文化长盛不衰的精神动力,激励着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终身奋斗。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正是遵循这种精神而奋斗了一生,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度过了无数次的灾难与危机。

1.3 追求真理、知行合一的精神

追求真理、知行合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追求真理、行知统一的优良传统,推动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理论,开辟了实践检验真理的基本道路,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但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实践,为我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1.4 责任担当、勇于奉献的精神

责任担当、勇于奉献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究极核心,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与希望的融合表现。孟子提出:“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之推而内之沟中。”充分体现了勇于担当的胸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鼓励历代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忧国忧民,为国家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教育的良好素材。

2 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确定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人才培养课程中合理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重要的。

2.1 中国传统文化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过多次的论述,陈宝生部长也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体功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所要面对、思索与完成的基本命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就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这些对于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高校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从我国来看,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校之所以能够在文化继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因为高校大多属于综合类大学,有多个学科和各领域的专家及设备作为文化传承所必需的人才以及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还因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途径是知识的传授和文化的濡染。从这两个方面上说,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进程中,高校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好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

2.3 融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承载着人类历史上灿烂的文化,在每个炎黄子孙的骨子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将中华优秀传统的精华部分融入人才培养,即能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也有利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高校教师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也曾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当今世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复杂严峻,从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文化精华处引领大学生思想,有利于大学生面临纷繁不同的文化时,秉持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定力。

3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的融合途径

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相融合,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对于大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要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高校从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出适合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宏观上控制传统文化的教育,制定传统文化课程的学分制度;另一方面设置传统文化类的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其他课程中,全面推进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将传统文化意识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程效率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使自己重构健全人格,继而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3.2 拓展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创新传播载体

除了渗透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外,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以借助新的媒体技术和平台进行推广和传播。一方面学校可以组建传统文化的社团组织,组织各类传统文化的活动项目;另一方面可以在学校内教学楼、食堂、购物中心等地方的宣传栏,还可以通过学校微博、微信群、QQ群、公众号等平台,向学生们传统文化的宣传海报和视频,通过学生喜欢接受的形式传达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这两方面的参与学习,学生可获得人才培养方案的集中实践学分。

3.3 注重文化课堂情感内化,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一直存在重知识轻情感的教育问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靠灌输和说教是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文化教育课堂应该以启发式、互动式、展示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注重情感内,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4 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选篇11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认同 文化安全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154-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教育部2014年3月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华夏文明几千年,积累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学、道学、佛学、易经、中医、武学、文学、书法、绘画、饮食、民族工艺、戏曲……可以说不胜枚举,瑰宝甚多,称得上是“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经过几千年积淀,是先贤们经过不断探索研究的结果,最终使其精妙绝伦,精辟无比,其中蕴涵着大道理、大智慧,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意义重大,而且经过后人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历史现实也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中国传统教育历来重视受教育者的道德修养,注重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圣人”“君子”品格的人,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性教育,而是全面培养人文品格的教育。当前的教育也应如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绝不可忘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这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

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当代的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富有报国之志的有志青年,对于国家都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铭记历史,胸怀祖国,意欲展现自己的报国之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于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当代大学生应当铭记和践行的行为准则。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有利于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精神境界

大学生求知欲最强烈,对精神食粮的需求很大,他们渴望学到新鲜知识,期望尽快成长。大学这个开放的环境正为他们吸收各种文化知识与思想理论敞开了大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精神境界。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的丰富和发展,并不断地创新和进步。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大学生在学习和科研中才会打开思路,联想古今,立足实际,求实创新,不断进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且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让学生在精神层面得到满足和提升,引导大学生寻找人生的终极价值和意义。

(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西方腐朽思想的辨别能力和抵御能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文化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这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方冲突和恐怖主义依然存在。近年来,西方国家在看到强权政治并不十分奏效的情况下,逐步把强权政治演变为文化入侵。西方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通过文化入侵的方式传入我国。青年学生对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因而西方文化得以乘机进入大学生的思想领域,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面对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一些防范意识差的大学生由开始的好奇心理到最后认同和好感,甚至崇拜和迷恋,从而导致对本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忽视,这直接影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则可以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对西方腐朽思想的辨别能力和抵御能力。

(五)有利于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传承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中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它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

(一)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认同,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文化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本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支撑。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次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竞争中“软实力”的重要核心。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太极拳》《武术操》等课程让学生领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由来和发展,同时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例如清明祭奠英烈、诵读国学经典、传统礼仪教育、传统文化讲座、书法比赛、中国风绘画、民族舞蹈、传统手工技艺展示、民间故事演讲、高雅艺术进校园等,让学生切实感受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等,从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认同。

(二)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文化冲击,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安全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如民族精神、政治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等)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趋势下,世界是开放的,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为文化的交流与竞争提供了载体、工具和渠道。外来文化与内部文化必然要相遇、交流与碰撞。在内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就存在本国文化的保护问题。冷战结束之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间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政治、经济等“硬实力”的竞争,而更多包含了文化、外交等软实力的竞争。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大学生思想意识自主、价值追求多样、个性特点鲜明,但对文化冲击的防范意识却非常薄弱。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向学生讲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腐朽意识形态的对立关系,同时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红色观影的形式,引导学生更加直观、真切地领会这一点。对于西方文化中合理的、优秀的,我们可以批判借鉴,但不合理的,一定要引导学生坚决抵制,树立起文化安全观。

(三)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十以来,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2014年5月4日,他与北京大学学子座谈,也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中,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向学生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通过以关爱和奉献为主题的志愿服务、以挖掘传统文化底蕴为内容的社会实践、以敬业为核心的学风建设和创新教育、以平等、公正、诚信为主题的创业教育、诚信考试主题教育、友善宿舍关系构建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将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思想教育中,将大学生培养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选篇12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自春秋战国以来被称为士(文士)即今天称为知识分子的群体,一直把文化与现实的问题当作不断探讨的重大命题。进入19世纪中后期,随着列强入侵和西学东渐,这一群体同时又深深焦虑着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联系问题;至“五四”时期,更集中关注于传统与时代的关系问题。后两个问题从本质内涵上说又都可以纳入第一个问题的范畴。因此,文化与时代的关系,就成为每个重大变革时期知识群体必须深入研讨、执政者及主要决策者必须深入考量并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出于传统文化中负面因素的痛疾以及对其负面因素可能禁锢新时代意识的深忧,曾激进地主张彻底抛弃传统,以换取民族的觉醒与新生。同时,又援引西方文化的资源以作为建设新文化的推进器。尽管从“五四”运动到方今的21世纪,中国社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的丰富复杂已远非当时可比,但是上述三个问题,尤其是传统文化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依然是思想文化界所必须严肃面对、深入研究,并切实提出对策方案的重要问题。宿州学院作为把孟二冬精神作为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核心内容,成立孟二冬精神及传统文化研究所,正是紧跟党中央部署,立足于文化战略高度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持久发展而作出的重要决策,是文化战略意识在学校教育规划与工作决策中的重要体现。遵循这一决策,宿州学院充分运用孟二冬精神在各项工作中的导向、规范、激励与凝聚功能,充分发挥孟二冬精神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熏陶品格、提升境界的作用,从而开辟了一条应用型高校建设大学文化的特色道路,使学校工作获得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成果,不断迈上新台阶。学校近年的发展,充分显示出孟二冬精神在建设大学文化、促进学校持续发展中的强大推进力。孟二冬精神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作用和魅力?这当然与孟二冬精神的核心内容有关。从哲学层面说,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本是物质运动的最高产物;从社会学层面说:“精神”则常用以指代某个人物、事件或某种思潮所体现的先进价值体系与高尚道德观念,并用人物或事件、或思潮作为精神的定语以形成固定的词组结构,如雷锋精神、长征精神、狂飙突进精神等。其中以个人命名的精神,一般认为应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一、代表这种精神的人,其人格必须具有独特的魅力,其精神内涵必须具有普世价值;其二、这种精神必须植根于其人所属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精华成分与积极因素;其三、这种精神必须与其人所处时代的先进文化同步,与时代的先进价值体系契合,即具有新时代先进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本质内涵。孟二冬精神正因为具备了这些特征,所以能够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强大推进力。

二、孟二冬的人格魅力与孟二冬精神的普世价值

对个人而言,这种人格是自然而然地潜蕴在其生平经历所形成的特定的家庭与社会环境中,具体展现在本人的工作过程与教学科研业绩中。但上述所有因素共同折射出的品德情操、价值观念乃至人生观、荣辱观,却足以作为全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人可资躬行的高标典型;而对于绝大多数置身日常生活中的芸芸众生,则更具有感同身受的示范意义。因此,通过这种高尚人格展示的精神,不仅具有令人心向往之的魅力,而且对所有希望成就卓越、超越平凡的普通人,都提供了一种值得向往并足资躬行的成功人生的范例,具备了寻常理念中的惊天动地的英雄所不曾具有的普及型,这一特点和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倡导至今的雷锋精神颇为相似,同样具有普遍的社会价值。

三、孟二冬精神与传统文化

孟二冬的专业是古代文化的教学、研究,但他在从事相关工作与事业的同时,又从举止言行各个方面,身体力行地实践乃至无声地示范着优秀传统文化。“他不仅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在三尺讲台上讲授和传承中华文化,而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诠释和躬行中华文化的骨髓。”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基本精神是以人本主义为内核的文化精神,具体说有三个方面:“以人为本与天人合一、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中庸尚和与厚德载物。”或按当代学者所说,把上述三方面细分为八个要点“:一是民为邦本,二是正道直行,三是自强不息,四是贵和持中,五是平均平等,六是求是务实,七是豁达乐观,八是以道制欲。”孟二冬在工作、生活、待人接物中体现出的友善、坦诚、务实、进取、坚毅、宽厚等,都渗透着传统文化中的敦厚尚和、务实求是、厚德载物、豁达乐观等精华成分的基因,而孟二冬精神中对以道制欲、中庸之道、平均平等之类精华糟粕并存内容的扬弃,也和他对传统文化的精华予以躬行诠释的做法一样,对新世纪的中华民族实行文化的发展繁荣,同样有着广为示范的意义和深远启发的意义。孟二冬的生命历程和精神境界,使人们联想到作家周涛曾的一段话:一个人在顺利得意辉煌时,能保持安之若素的低调、平和;在遭遇重大变故时,能够既不像祥林嫂式逢人诉苦,也不是阿Q式的“老子此前阔过”,而是坚持不诉不悲,挺着腰杆继续做人。这种人身上,体现的其实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高文化阶层的民族。在文化视野中,人和人比的不是貌,而是“气”,即文化修养,精神气质。再美的貌也要“气”去支撑。没有底气的容貌,只能经得住看三眼,第四眼就索然无味了。而“气”,则是文明、品格、修养、学识、眼界、才能的综合。不断加强、丰富,自然愈老愈醇,伴随终生。同样,国与国比的也不仅是武力、财力,而是国民素质。素质普遍提高,弱可以变强,穷可以变富,这才是富国强兵的根本。孟二冬精神体现的是传统文化精髓,他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揭示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永不枯竭的生命底蕴,昭示的是中华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永恒价值。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曾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而在现阶段,更是新世纪社会发展、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进程中极其重要的精神力量。

四、孟二冬精神与时代精神

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构,时代精神是改革创新为核心的现代主流精神。这种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共同形成人们在继承历史传统、参与社会实践、经历具体人生中,所习得、需遵守的思想观念和基本价值观念,而这观念价值,解决的是普罗大众的基本人生追求问题。孟二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授、诠释、躬行、弘扬者,但正是在传授、躬行、弘扬传统文化的专业工作中,体现出他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正如孟二冬的领导和同事所说:“在孟二冬身上,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他的“文章不着一字空”,其精神内涵是指所有著述,都必须有科学真知,都必须是不蹈袭旧说之下开拓出的学术新境。他的博士论文《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从题目到内容,都贯穿着改革创新的立意。他论述韩孟诗派的论文,标题是借用李贺的诗句“笔补造化天无工”,既标明韩孟诗派在中唐诗坛的创作业绩和创新精神,也同时展示了他的“改革旧说,开拓学术,创新研究格局”的治学为文宗旨。这种融时代精神于本职工作之中的态度,体现的正是一种安于寂寞、淡泊名利,为社会发展而志存高远、勇于探索、不懈攀登、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促使他秉持“守正而创新”的治学思想,通过探索学术真谛,以实现其“为人类文明立心,为民族灵魂立命,为传统文化传薪火,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学术智慧”的崇高立意和远大抱负,使他在生命和事业中,实现了学术研究和革新精神、传统文化的丰厚蕴涵和时代洪流的火热激情的完美结合。孟二冬这种将本职工作和时代精神高度契合的自觉意识,为各行各业的人们树立起在不同岗位上秉持时代精神、践行时代使命的人生座标。

五、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选篇1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54-03

2014年2月24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1]高校作为知识创造和文化传承的高地,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以实践来回答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把一代代大学生培育成为追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民族脊梁。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价值理想和道德准则,它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内心,奔流在中华儿女的血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中华民族持久的精神家园。“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没有了精神命脉,精神家园就会荒芜;没有了价值理想,信仰就会模糊;没有了道德准则,文明将会被践踏。新文化运动以降,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式微,在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中面临商业利益与传统精神价值的冲撞、现代信息技术浪涌和网络信息泥沙俱下的多维冲击,在隐含着西方价值观念的西方现代文明强势倾轧之下,激荡了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冲突中多元思想价值观念的交锋,理想的淡漠、信仰的迷失、道德的沉沦已经折射在一些国人的行为异化中。在追逐物欲与精神价值的心灵博弈之间,我们要拨开物质繁华的迷雾,对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涌流的通道,重拾高尚的价值理想,重塑丰盈的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中华民族先人们创造的优秀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文化,但无论是“器物文化中那些卓越的工艺品,还是制度文化中精粹的管理思想,都是由相应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所指导和决定的”[2],也就是说,是思想文化决定了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走向。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及其体现出的精神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精髓、是灵魂。先秦以降的两千多年,灿若繁星的先贤们凝结出闪烁着历史光芒的价值思想,汇聚成中华文化的鲜明品格,构建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和谐精神、仁者爱人的道德人文精神、革故鼎新的变易精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哲理,无不在历史长河中迸射着思想的光芒,高扬着中华民族追求真善美的理想,成为中华民族能够谓之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任何信仰与道德和价值观都是密不可分的。思想文化蕴涵着价值观。培养本民族的共同价值观,离不开本民族的先进思想文化的滋养。因此,我们要深入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夯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精髓,培育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品质

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3]高校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教育和培养大学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明大德”就是要培育大学生具有“天下兴亡、人人有责”的爱国情怀

“明大德”就是要有“中华一家、和谐统一”的博怀。“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王制》)的“大一统”思想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而从历史时空上看,秦统一之后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社会,统一的时间约占70%[4]。而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几段繁华盛世也是出现在大统一时期。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统一、祈求社会的平和安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共同诉求。跳出旧式的忠君式的爱国主义窠臼,正视中华民族共同创造文明历史的事实,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当代大学生弘扬理性的爱国主义的首要之义。

“明大德”就是要有“治平天下、舍我其谁”的高远志向。在具有务实精神的民族性格导引下,“入世、经世”始终是报有“立德、立言、立功”政治理想的士人的人生选择。无论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情怀,还是“如欲治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的豪气,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治国平天下的高远志向。大学生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中的优秀群体,要树立起复兴民族伟业的高远志向,以务实的精神,成才报国,勇担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

“明大德”就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气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张载)的主体觉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的忧患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慷慨呼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文天祥)的铮铮铁骨,既闪烁着理想人格的光辉,更传递着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和道义责任感,一代代仁人志士面对屠戮不屈膝的民族气节千古流芳。当代大学生虽身处和平时代,但应以铮铮风骨、凛然正气砥砺自己成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民族脊梁”。

(二)“守公德”就是要培育大学生具有“悲天悯人、仁爱共济”的社会良知

“守公德”就是秉承“天人合一”以保护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乾卦彖辞》)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二十五章》)阐明了人的主体地位,而人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完全有能力“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地参矣”(《中庸》)。依“仁道”以“推恩”仁极万物,以道德终极关怀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当代大学生要建立起对人─社会─自然多重关系的道德思考,在改造自然世界的实践中更应从内心产生对自然的感受、发现和体验自然之美,为建设永世山青水绿的美丽中国而奉献智慧。

“守公德”就是秉承“仁者爱人”,要有推己达人的悲悯情怀。“仁爱”是中华传统价值体系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观之一。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到“天下人皆相爱”(《墨子・兼爱》),推己达人的博爱精神、和谐共济的仁爱情怀、悲天悯人的道德关怀始终充盈在中华民族的心间。当代大学生要发扬这一博大的仁爱精神,用纯洁之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

“守公德”就是秉承“天下为公”,要有兼济天下的担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大同篇》)这是古人描绘的大同世界。追求公平、崇尚正义,建立“大同世界”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不患寡患不均”“扶贫济困”“兼济天下”等思想和主张反映了古人忧思民众、追求公平的正义诉求。当代大学生应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做出贡献。

(三)“严私德”就是要培育大学生具有“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

“严私德”就是要有治平天下的宏图之志。成就大事业的人,必然是具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古代儒家曾经为人生设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道路,并且用“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昭示了古人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洁志向。树立大志就是要将个人的旨趣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社会发展需要联系在一起,大学生“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5],才能在人生奋斗中创造出自身的生命价值。

“严私德”就是要有舍生取义的理想人格。“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正是这种为了理想不惜杀身殉道、舍生就义的奉献精神,造就了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这些“民族脊梁”身上闪耀着理想人格的光辉,鼓舞和激励着代代后来人,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敢抛头颅、甘洒热血。身处和平年代的大学生应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秉承理想与正义,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严私德”就是要有明礼诚信的道德修养。“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曾是两千多年来中国人所信奉的道德规范和安身立命的精神力量。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当代中国,“仁义、孝亲、尊师、忠信、诚信、善良、纯朴”等这些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道德精神仍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规范和导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上》)当代大学生应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在追求自身人格完美中达成远大的理想。

“严私德”就是要有勤奋躬行的知行意志。学与思必须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与习也必须结合起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语・学而》)。要在思考中获取新知,要在实践中萃取真理,要在躬行中磨炼意志品格。正所谓“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当代大学生要珍惜美好时光,发奋钻研科学文化知识,知行合一,勇于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早日成为栋梁之材。

“严私德”就是要有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变易”思想是中华民族矢志创新求变的原动力。在“观法于天”“观法于地”(《系辞下》)中,中华民族的一代代仁人志士始终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为奋发图强的座右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激励着中华民族变易日新、自强不息,催发着中华文化的赓续不衰。当代大学生要以朝气蓬勃、刚健自强的精神,在投身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中书写人生的光彩。

三、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德育链条,丰富课程教育体系

高校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整合融入教学。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结合,利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高校要利用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选必修体系,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向大学生推荐必读书目或指导书目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广泛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同时要发挥好图书^的作用。各专业课程也应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自觉肩负起人文教育的职责。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泽校园文化,充盈素质教育体系

高校要结合自身建设发展历史凝练升华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重品格和体现现代大学特质的大学精神,凝聚师生价值共识。要发挥高校学术研究和文化创造的优势,加强对中华文化的学术研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和现代性表达转换,形成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要采用契合时展特点和适合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传播手段,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规划、建筑风格、人文景观、室内装饰等方面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格调品位。要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仪式教育活动,设计组织“中华经典诵读”“中华礼仪展示推介”“传统艺术鉴赏”等校园文化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引导大学生追求真善美。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砥砺社会实践,延展社会教育体系

文化的认同既源于思想的感召、精神的引领,也源于情感的融合、实践的捕获。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完善组织和制度等体制机制保障,挖掘和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组织和动员广大学生到社会实践中锤炼品质、磨炼意志。要利用好各地文化古迹、历史文化博物馆、民族英雄纪念馆等物质文化基地和非物质文化基地;要支持大学生开展游学活动,在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和人文地理中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对国家的热爱;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在体察世风民情中,让广大学生从人民群众身上真实把握中华传统美德汩汩流淌的生生脉搏,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在创造美好未来的宏图伟业中蓬勃不息的精神力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取之不竭的道德力量和精神价值,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源泉。高校和社会各方面要协同合作,将一代代大学生培养成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魄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2]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35-39.

[3]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精选篇14

【关键词】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文化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发展至今的精神动力,是维系中华民族统一、进取的精神支柱。如今,经济全球化、传媒网络化,国外隐性的文化入侵更为激烈,他们用网络、影视、扶持组织和分裂势力等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力等。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

1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

同志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文化是“魂”,承载着我们民族自我认同的群体意识,是民族无法拒绝的历史传承。一个民族的发展或复兴,必然包含着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因此,任何时代、任何民族培养民族精神都离不开传统文化。而且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具有极高的思想道德价值和极为丰富的人文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它的精华部分有着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对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发挥重要作用。

2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包括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以及做人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在应试教育下,文化底蕴的缺失使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欠缺,亟待提高,表现为大学生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匮乏。而人文素养的高低关系到人格的好坏、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强弱等。

3 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培育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刚健有为、兼容并蓄是中华文化的主旋律,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这种刚健自强的奋发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无论是国家强盛之时还是民族危难之际,它都曾激发全民族的斗志。

4 以“和合”的民族理念引导大学生爱好和平、团结统一

“和合”就是和谐、凝聚、团结,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它深深植根于我国传统的哲学、医学、政治、经济、文艺乃至日常的行为方式及风俗习惯中。“和合”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人与自身、他人、社会、宇宙,及国家与国家之间,诸如“天人合一”“和为贵”“和实生物”“和衷共济”“协和万邦”等。中国人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成了人们的普遍思维原则,对于调节人际关系和社会矛盾、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5 培育重德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点,首先,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把传统道德中的宝贵资源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并加以合理利用,并本着德术并重的原则,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感。其次,要坚持培养、践履与弘扬并重的原则,使大学生确立稳定的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强化民族精神教育

6.1 开展生命价值教育,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生命价值教育 旨在弘扬一个民族对于生命的价值观念,因为追求人的价值取向乃是生命意义的真正所在。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生命质量及价值观念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是弘扬、创新民族精神的前提。

因此,要引导大学生在体验生命的历程中感悟其意义:仁爱、忠孝、奉献等,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使自身的价值彰显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这才是“以人文本”中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

6.2 开展情感教育,彰显爱国主义精神 情感教育是一种精神成人教育,也是一种行为养成教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民族的情感认同,这是民族精神最基本的特征。民族情感是民族内部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来源。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仅要用中华民族情感精华来培育大学生良好品性,承续本民族情感历史的积淀,还要吸收世界各民族情感智慧的精华,以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7 培养创新能力,弘扬时代精神

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重中之重。我们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为创新提供人文素养的基础,以重德精神为创新提供精神动力,以情感教育为创新提供智慧支撑。

8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实效保障

为了使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达到实效,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及网络四位一体的民族精神培育培育机制,采用社会合力,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弘扬民族精神。

其次,在了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新时代青年思想特点的基础上,各高校要大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育人作用,让民族精神培育卓有成效;同时积极规划,借助专业课及第二课堂加大民族精神培育力度。

然后,要加强实践锻炼,必须把民族精神培育从课堂教学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去,把理论知识转为社会实践,把内化于心的民族精神理念外化为传承民族精神的实际行动中。因此,要积极为大学生践行中华民族精神搭建实践平台,使大学生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传承、弘扬、创新中华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 龚学增.民族精神教育读本[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