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范文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04 17:22:00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精选篇1

1.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古诗词就是其中的一项。媒介具有教育民众、传承文化的功能,它能够“改变我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还可能改变人们的公开行为”①。《经典咏流传》不仅把握了媒介的社会功能,依托强大的文化资源,还打通了音乐、文学、历史等多学科领域,让观众在电视媒介中接受教育、感受文化魅力。

2.洞悉时代诉求

现阶段,以“网络文学”、“表情包”为代表的一系列网络文化产品受到了青年群体的喜爱。文化益智类节目被各种综艺真人秀节目取代,严肃文化受到冷落,娱乐之风盛行。吃惯了“娱乐大餐”的青年观众也需要“精神养料”,《经典咏流传》的出现便迎合了观众的核心诉求。

3.唱响主旋律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青年一代的途径,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关键。《经典咏流传》串联起了现代故事,用歌声唱出了现代人的心声,唱响了主旋律。

二、《经典咏流传》的传播创新

《经典咏流传》的“走红”不仅由于其切合时代背景,更在于创作团队对于传播规律的把握和创新。无论是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上,节目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值得借鉴和思考。

1.传播主体:“诗”“歌”“人”三位一体

(1)精选古诗词,精编现代音乐

中国古典诗词与歌曲有着天然的联系,诗词是内容,而歌就是诗词传播的载体。《经典咏流传》在节目内容设置上就巧妙地把握了“诗”“歌”之间互联互通的关系,采用现代音乐和唱法,对古诗词进行了重新演绎。《经典咏流传》的创作者在“演绎”中,充分尊重了诗词韵律及内容与配乐的衔接,同时打破束缚进行创新。《将进酒》展现了李白的豪迈之气,节目采用摇滚乐的形式将其“演绎”,酣畅淋漓;《明日歌》通俗易懂,在配乐时选用了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关雎》短句居多,每句以仄声结尾,创作者在改编时采用了印尼民歌《哎哟,妈妈》为其配乐,让人耳目一新。

(2)“诗情”成风化人,“人之常情”引发共鸣

《经典咏流传》采用诗词咏唱的形式,传递着中华文化。《经典咏流传》还原了诗词的功能,将其用“唱”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让观众记住了诗词的内容和想要表达的情感,更为中国音乐奉献了优秀的作品。除了优质内容,更需要以真情打动观众。在节目中设置的“经典传唱人”和“鉴赏团成员”这两个角色,它们一个讲述,一个评价,实现了良好的互动,形成了较好的传播效果。“经典传唱人”带着诗词走上舞台,为观众演唱作品的同时,还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中国故事”。这些传唱人的选择不局限于明星、歌手,更包括了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贡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通人。他们传唱的作品与自身经历、气质相融合,与故事交相辉映。“鉴赏团成员”则对诗词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让观众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明白选择配乐的目的。这些嘉宾的解读起到了“点睛”的作用,提升了整个节目的思想深度和内涵。

2.传播内容:“中国故事”延续中华文化

(1)“诗”“歌”讲述现代“中国故事”

在节目内容的编排上,《经典咏流传》将“故事”与“诗”“歌”相连,为传统文化赋予了时代内涵。节目中,王俊凯演绎的《明日歌》,引发了青年人对于未来的思考和憧憬。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经过偶像明星的传唱,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清代袁枚的《苔》被重新谱曲后,从乡村教师梁俊和他的学生口中唱出,宛转悠扬,感人至深。这首诗的背后,不仅承载着诗人袁枚对于生命的赞颂,也连接着梁俊默默坚守的故事。观众通过节目记住了《苔》这首诗,了解了乡村教师的坚韧和守望,更明白了默默奉献的精神和执着。《经典咏流传》表面上是诗词与音乐的碰撞,实际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故事的交融。

(2)板块故事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经典咏流传》把握住了当下的传播规律,以板块化的传播形式构建起价值体系。每期节目传唱5-6首经典诗词。每首诗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讲述一个故事,传递着主流价值观。以第九期节目为例,经典传唱人对《关雎》、《迢迢牵牛星》、《念奴娇赤壁怀古》等6首诗词进行了演绎,表达了“文化交融”、“文化传承”、“文化新诠释”、“以诗传情”、“音乐创新”、“文化魅力”等主题。

3.传播效果:融媒立体传播,不断升级

(1)融媒互动,取材多样

作为以传统媒介为主要传播阵地的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也没有放弃新媒体这一有力阵地。在“中国故事”和“经典传唱人”的选择上,融合了新媒体的力量。例如《一生一阙歌》的故事就来源于网络。2014年,顾盼外公王之炀和他的歌走红网络,节目组注意到这个感人的爱情故事,将它搬上了荧屏。

(2)“大屏+小屏”,实现多次分享

在传播推广方面,《经典咏流传》也做出了突破性的尝试,提出了“1+4”的概念,让产品覆盖多种媒介,实现多次分享。所谓“1+4”,就是1个电视荧屏加上1个微信公众号、1段视频、1段音频、1个H5页面。节目播出时,观众可以利用微信“摇一摇”及时分享歌曲到朋友圈。同时,节目组根据不同歌曲还进行了新媒体产品创作。

三、《经典咏流传》的创新启示

1.讲好“中国故事”是传播的桥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魅力,只言片语就能够传递巨大的信息量,属于“高文化语境”。在文化传播中,“高文化语境”往往不容易理解,在沟通时需要借助强大的背景信息。像《经典咏流传》这样的电视综艺节目,就以“中国故事”为沟通的桥梁,联结起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联结起海内外文化。与此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也是文化类综艺节目要实现的目标。要想让中华瑰宝“活”起来,就要让它们具有生命力,通过现代人的事迹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辉。

2.精准定位传播内容和受众

《经典咏流传》之所以能够引得一片叫好声,就在于它摒弃了传统的“说教”模式,选择最普世的情感进行文化传播。“经典传唱人”的契合是创作者对内容的精准定位;诗词选择和音乐的巧妙搭配,是对内容的有效把握。在节目中,“经典传唱人”身上的闪光点几乎覆盖了所有观众。王俊凯、王力宏等偶像明星向青少年传递了珍惜时光、好好学习的价值观;梁俊为乡村教师树立了榜样;腾格尔坚守草原,守护生态。同时,诗词作品的形式多样,题材丰富。李白的《将进酒》、刘桢的《赠从弟》等都体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源远流长。

3.紧跟时代、贴近群众进行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具有时代性,艺术创作要面向大众,为大众服务。经典诗词放在古代,是古人对生活的所感所得,音乐也一样,具有净化心灵的功能,它们都是表达人类内心情感的手段和工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无疑能够缓解浮躁的社会风气,《经典咏流传》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它设置了“诗”“歌”“人”三位一体的传播主体,联动了电视媒体和互联网媒体,为观众奉献了一场视听和精神的盛宴。在节目成功的背后,我们更应该静下心来思考其创新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精选篇2

关键词:古典诗歌;积累;诵读;感悟

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用之不竭的文化遗产。作为一名中国人,从小感知古典诗歌语言的精妙,感受母语的优美,感悟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古典诗歌的教学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那么,小学古典诗歌的教学应该使用哪些教学策略呢?

一、注重积累

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这些被经久传唱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中国民族所推崇的优秀的道德思想:如《易经》中“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的自省精神。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加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陶冶高尚的情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汉语以及汉语所承载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1.对内容的横向延伸

课文中的一些诗歌是以节选的形式来出现的,这对于理解诗歌的精神内核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北京师范大学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节选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月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首诗被冠以“孤篇盖全唐”的美誉,但是课本仅仅节选其中的四句,学生很难体察诗人在依人月色背后对于人生哲理的探寻。而教师可以出示全篇,让学生在感受江边月色美好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诗歌悠远的意境。

2.对诗人的纵向扩展

在小学诗歌中,一些诗人的多部作品被选入教材,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如被称为“诗圣”的杜甫,他的作品就被反复提及,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而在《绝句》中,一个悠闲自得、闲雅疏狂的诗人映入眼帘。在诗人的不同时期,随着诗人境遇与心境的变化,诗人的作品风格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教师如果可以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加以介绍,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就会对作者及其作品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3.形成主题教学

在课本中节选了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以此为契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杜甫的《月夜》等诗歌都可以加以学习,形成关于“明月”的主题教学,让学生感悟到明月所蕴含的思乡怀人的文化意味。另外,教师也可以将古典诗歌进行分类教学,如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物诗等。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学习古典诗歌,鉴赏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4.了解诗歌意象所承载的文化意味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些意象已经浸染了文化色彩,具有了某种特定的文化意味。如“月”具有思乡怀人的文化意味;唐诗中,“柳”往往具有“留”的文化意味;“岁寒三友”则往往象征着君子坚贞的节操与高尚的气节。如果教师在古典诗歌教学中,适时地将这些渗透其中,势必会让学生体会到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二、注重诵读

新《语文课程标准》极为重视古诗教学中的诵读:“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指导,引导学生感知古诗文的韵律美、节奏美,并在诵读中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内容,体验情感。”[1]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诵读,让学生读出感情,在读中体悟诗歌的韵味。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感悟古典诗歌独特的韵律与节奏。

三、注重感悟

王力先生曾经指出:“西洋的文字是法治的,中国的文字是人治的。”[2]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感悟,感悟诗歌的意境美与语言美。

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地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真正地潜心走进文本,感悟诗歌的意境美。教师可以通过描述、多媒体授课、出图等方式为学生进入古典诗词的意境搭建桥梁。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眼”来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古人作诗讲究“炼字”,教师如能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用词的准确与精妙,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也是大有裨益的。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在小学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注重积累,注重诵读,注重感悟,让学生充分感受母语的精妙,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精选篇3

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凝结体。所以曾经有人把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叫做"诗的文化"。可以说,所有古典文明的精华都包容、凝结在古典诗词作品里。

然而,在西方现代文明影响之下,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古典文明正面临着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机。

危机与希望并存,现实与传统共在。传承古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源远流长篇:

从远古的原始图腾,到奴隶社会的刀本文由收集整理耕火种,到封建时期的农牧文明。这些文明,无不在诗歌的发展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诗歌发展史。

长久以来,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像四道江河,并排浩浩荡荡地奔流在中国大地。其中,诗歌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最早的样式之一,又是文学中得到最充分发展的体裁。起初,《诗经》《楚辞》并称,一富写实精神,一带浪漫气息,构成了诗歌历史长河的两大源头;历经汉魏风骨、齐梁声律,至唐,在集大成的基础上,超迈前贤,成诗歌之盛世,蔚为壮观;其后的宋诗,虽不似唐诗的典雅丰腴、意气浩然,然亦瘦劲冷峭、精细澄澈;与此同时,唐宋词以她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宋诗争奇斗妍;元明清三代,以戏曲和小说为主,诗词成就虽不及唐宋,但就具体诗人而言,也还有一些好的作品可供后人欣赏。两千多年来,古典诗词所体现的进步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性,无疑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人文精神的灵魂。

魅力无穷篇

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哪种语言,都有他们的诗歌,但不同的民族,诗歌的发展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诗在不同民族的精神生活中所占比重也是不同的。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诗歌,长期处于原始的、自然的发展阶段,真正高度发达的诗歌艺术,是以高度发展的文化为基础的。当然,文化的发展也不一定必然促进诗歌的发展,其中必须有适宜诗歌生长的土壤。这样看来我国古代的文化,其适宜于诗歌发展的因素,是极其丰富的。举其大端,如礼乐文明的崇尚、山水审美活动的兴盛、文官制度与科举考试,无不是促进诗歌艺术长期的繁荣并高度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诗歌,早期的成绩就十分辉煌,有《诗经》、楚辞、汉乐府诗三大系统,作为后来文人诗歌的源头与母体。魏晋时期,进入高度自觉的文人诗发展的时期,此后一直到近代,以文人为主体的诗歌体系,一直在连续发展,其历史之长,诗人之多,诗歌对整个社会文化影响之深,的确是举世罕见的。这样博大精深的古典诗词艺术,其审美价值之高,自然无需论证。文化与文学的历史既然是无法割断的,那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诗词艺术在当代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自然也是毋庸争议的。

另外,诗歌具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小说散文写得再好,毕竟不利于传诵,因为它们的篇幅相对较长。而诗词却不同。它的短小精悍,它的朗朗上口,它的雅俗共赏,都可以使它轻捷地活跃在文化传播的前沿。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门古老优秀的语言文化艺术,它在促使文化繁荣和提升民族精神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从文化的历史使命来看,诗词也同其他文体一样,曾经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岳飞的《满江红》等诗词,无一不是战斗的鼓点,冲锋的号角。我们能否认它的价值吗?而且,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它仍然可以不分场合地游走于我们的唇齿之间,增添交流的情趣

转贴于

和品位。它长时间的存在已经昭示了它作为精神产物的特殊魅力。

发扬光大篇

古典诗歌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在应试大旗的指挥下,只重试题不重人的教学,使原本情韵飞扬的诗歌也变得干枯无味。这决非简单的教学技巧技法的问题,也决非一个语文教学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生活中人格教育严重缺失的一个缩影。因此,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关注人本身和谐全面的发展,树立起人格教育的理念,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在古诗教学中进行人格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历史使命。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不仅应具备深厚的科学文化素质,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优秀精神文化的古典诗歌,在人格教育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职责。在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不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放任自流,很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流传下来的古典诗歌是语言运用的经典范例。离开了人的培养本文由收集整理,单纯追求语言能力的提高,最终只能导致古诗教学的干瘪无趣。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精选篇4

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座谈时表示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并在2015年的文艺座谈会上强调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而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高考中是必考。

高考是学生学习的风向标,在课程标准关于鉴赏古诗词的目的和态度中认为:“鉴赏文学作品是一种积极的审美活动,主体精神的投入、情感的活跃是根本的要求,不能只有审美的分析而没有审美的体验,而审美活动的目的,是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诗人赋予其作品以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这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精神领域,滋润他们的心灵世界,在情感熏陶中体验并提升人生境界。”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要让学生喜欢上诗词,我觉得可以从诗歌本身的节奏入手,先诵读然后唱诗,两者结合,更能激发大家学习的热情,切实感觉到诗词的魅力。

以教学《短歌行》为例,在上课时,我会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指导,纠正读音,停顿,继而让学生找准关键词“忧”来体会诗人感叹时光易逝、求贤若渴的忡忡忧心。在读通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字词的平平仄仄,读出语气和气势。“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是在强调情感是沟通古今跨越时空的钥匙。我会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赤壁之战前夕,让学生身临其境自己扮演一回曹操,体会诗人的紧张和忧虑。经过这样的铺垫,我再次让学生诵读,他们读得声情并茂,理解了曹操胸怀天下、求贤若渴、渴望统一的急切心情。

在声情并茂的阅读中,我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挖掘:曹操的忧虑是什么,如何解决忧虑,曹操具有怎么的形象。通过郑庄公《子衿》与共叔段的《鹿鸣》原文呈现,在对比中体会用典的浑然天成,曹操的创新,不拘一格。通过小组分析,共同完成对这首诗歌的鉴赏性阅读。

在诵读中大家和诗人融为一体,为深化记忆,我趁热打铁,请学生来唱诗。我先播放了陈乃荣《短歌行》的音乐,然后请学生凝神谛听,其中有几个学生小声地唱和着,一遍之后,我号召他们大声歌唱,全班学生兴致高昂,引吭高歌,很多课堂上不开口的学生,竟出乎意料,唱得特别响亮。通过这样与时俱进的教学,我发现学生特别喜欢上诗歌课,学生也觉得古典诗歌这样学既轻松又快乐。

诵读理解了诗人的博怀,也记住了优美的语言,但是根据记忆遗忘曲线,这些他们虽然会快速地记住,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又会快速遗忘,而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对深化诗歌大有裨益。如《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些都在阐释古典诗歌适合吟唱。广泛传唱的有哈同的《郑风・子衿》《上邪》、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蔡琴的《一剪梅》,邓丽君的《春花秋月何时了》等等。利用诗歌便于歌唱的这个特点,古诗讲解我一般采取诵唱结合的方式,这种上课方式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比如,在教学《卜算子・黄州定慧禅院》时,进行完诵读后,我问学生哪个可以试着唱一下这首词,马上有学生想到了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学生都陶醉于优美的旋律和古典的意境。于是该曲子的原始出处,苏轼《卜算子》才被人们重新关注。我把歌词和宋词并列,让学生分析两者的异同。区别:歌词塑造了以梧桐纷飞,冷风簌簌,泪眼迷离意象,刻画了恋人分离的悲伤。宋词借孤鸿这一意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相同:两者都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孤独、痛苦。尽管没有量身订制的词曲,但是学生凭借对周传雄《寂寞沙洲冷》的喜欢,当堂就理解了苏轼的这首词,并且倒背如流。

如果只是音乐,会使学生沉浸于旋律而忽视思想情感。只是诵读,容易短记忆冲击,容易遗忘。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文联主席孙家正在2015年文艺座谈会上强调“传统并非不创新,古典也并非不时尚。”传统经过现代的创新,古诗词焕发了新的活力,

经过诵唱结合的教学,学生读懂了诗歌,理解了诗人的情怀,记住了优美的诗句,培养了温柔敦厚的情感。在《礼记・经解》中讲到:“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诗歌的教育功能也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精选篇5

关键词:技工院校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策略;将进酒

一、技工院校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困境分析

但是技工院校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常常存在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热情不高、意境审美把握不当,教师教学观念陈旧等问题。(一)存在畏难心态,学习热情不高。技工院校学生因文言文理论知识普遍薄弱,鉴赏古典诗歌水平低,读不懂古典诗歌内容,品味不出古典诗歌的魅力。加上古典诗歌的语言不同于小说、散文等文体的语言直白易懂,感到古典诗歌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大大削弱了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阅读鉴赏热情。理解古典诗歌难度大,导致在古典诗歌鉴赏课上,部分学生总是心猿意马,注意力不集中,更不用提在课外还会花时间去欣赏古典诗歌了,他们学习古典诗歌就变成了是应付考试被动接受的,古典诗歌学习氛围不浓。(二)诵读效果不佳,意境审美不到。虽然有些教师已经意识到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古典诗歌艺术境界对古典诗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古典诗歌所蕴含的“意境”这一审美概念比较抽象,不知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得学生的情感体验受到限制,在阅读和欣赏古典诗歌时只能浅显地理解字面意思,无法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无法理解古典诗歌中蕴含的深刻思想。(三)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在技工院校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意识到在文学教育中,古典诗歌审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局限在教科书内容的教学中,觉得只要教授学生“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诗词意思,掌握艺术表现手法,能够归纳总结诗人写作的思想感情,就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往往无法理解古诗蕴含的内容和情感,更不用说能够准确地掌握古诗的赏析技巧,无法实现人文素质培养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只注重了对语言和知识的掌握,而疏忽了对思维和情感的培养,让古典诗歌教学变得死板,缺少情感培养目标。

二、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策略探究

(一)走近诗人生平,了解创作背景。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情感氛围中内心的抒发,古典诗歌本身就带有作者的性格特点,阅历经验,甚至是政治倾向。因此,教师在教学古典诗歌前一定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领悟古典诗歌的创作背景等。以苏轼的《赤壁怀古》为例,先让学生查阅资料,去了解词人的生平历史,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闲职,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那种追求功业的豪迈心情,仍然是掩盖不住的。故此作者借景抒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赤壁怀古》。通过了解苏轼的生平历史和创作背景,学生在学习《赤壁怀古》一词时,对词人的人物形象、词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就能够深入理解感悟了。古典诗歌《将进酒》“走近诗人”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环节:走近诗人。教师活动:一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走近李白,主动搜集占有相关资源。二是指导学生品读名家评李白,思考李白与酒的关系。学生活动:自主搜集李白与《将进酒》诗的有关资源。品读杜甫《饮中八仙歌》、明人徐增评《将进酒》、余光中《寻李白》,了解李白的人物形象,思考李白的酒与《将进酒》是如何完美结合在一起的。设计意图:通过名家评李白与《将进酒》,让学生对诗人的人物形象有初步的了解,学生主动想走近诗人,走近古诗去了解古诗与酒的融合。(二)把握朗读节奏,感受诗韵意境。朗读是学习古典诗歌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古典诗歌都是讲究押韵的,富有一定的音韵和节奏,非常容易诵读。古典诗歌语言虽简洁,却意义深刻,反反复复有感情的朗读,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诗句中蕴含的感情和诗人的思想。所以,教师在古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多去大声朗读,认真咀嚼、品味古典诗歌。学生们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读出李清照的婉约、李白的雄豪飘逸、陶渊明的朴素自然。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名家的朗诵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平仄、断句、韵律等,通过音律、节奏的高低变化来感受诗歌的气象不凡以及作者那种极致的情感,之后再模仿朗读。古典诗歌《将进酒》“诵读品味”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环节:诵读品味。教师活动:一是教师范读,学生正音。二是播放配乐朗诵视频(徐涛朗诵,乐队现场伴奏),初步感知全诗的韵律和气势。三是知韵律:指导学生分组诵读,画出韵脚,把握节奏,感受韵律;指导学生有感情、得法诵读全诗。学生活动:对古诗进行停顿与重读(加粗字)的划分,找出韵脚,感受韵律。认真聆听教师范读指导与徐涛朗读视频,有感情、得法诵读全诗。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和名家朗诵视频的范读,让学生把握诗歌节奏;划分停顿与重度,找出韵脚,让学生感受诗歌韵律,得法诵读诗歌,对诗歌感彩的把握有很大的帮助。(三)抓住诗歌意象,领悟审美意蕴。古典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的区别在于它以抒情为主,篇幅短小精悍。诗人不是直接抒发感情,也不是直接灌输思想,而是常常借助某些事物表达思想(即托物言志),通过描绘某些景色抒发感情(即借景抒情),这些比较含蓄的方式抒发感情。这里借助的事物和描绘的景色,就是诗人建构的“意象”。教师应引导学生以“意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读古典诗词,在形象分析、准确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进入诗人所构建的艺术领域,真正与诗人产生“共鸣”,领略诗歌所蕴涵的审美意蕴。(四)描绘画面意境,激发学生想象。教师在王维《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古典诗歌教学中,可以展示给学生一组画面,并提问学生:画面中有哪些景物、哪些人物,景色有什么特点等。学生在仔细观察和思考图片后,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力,并用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学生们将他们的描述与诗歌进行比较,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同。这一教学环节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教会学生从意象中理解古典诗歌,注重人物、景色,再到意象,从而提升到情感。(五)引入音乐元素,开展吟唱活动。在古代,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艺术形态,《诗经》大都有乐。相比较古典诗歌,学生更容易接受流行歌曲。故此,教师可以将音乐元素引入古典诗歌教学的课堂,开展古典诗歌吟诵演唱活动,通过比较现代流行音乐和古典诗歌的差异,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将音乐引入课堂,可以使学生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激发学生吟诵古典诗歌的兴趣。如在讲授李清照的《醉花阴》一词中,引入周杰伦的《台》歌曲,让歌曲与诗词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词人对逝去的爱情充满哀伤的情感。若某些古典诗歌比较晦涩难懂,可以在吟诵古典诗歌时穿插背景音乐。比如让学生在课堂上配乐演唱苏轼的《水调歌头》,学生为了演唱好《水调歌头》,便会在课前自主学习该诗歌,了解古典诗歌的大意和思想感情,达到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在吟诵时也会对作品与词风有更深入的感受和理解。古典诗歌《将进酒》“赏阅知诗”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环节:赏阅知诗。教师活动:播放凤凰传奇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演唱的歌曲《将进酒》,并放映歌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知全诗。学生活动:观看歌曲视频,根据歌词内容(歌词与古诗内容一致),初步感知古诗。设计意图:古诗以流行音乐唱法的方式呈现在“00后”学生的面前,突破学生对古诗学习的“畏难”情绪的困境。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需要在创新中传承,在继承中创新。(六)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情感共鸣。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华诗词大会》中设置的“飞花令”让观众赞不绝口,“飞花令”用于选手间的对抗赛,比赛设置一个关键字,挑战者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整说出一联含有约定关键字的诗句,且诗句不可重复,挑战选手说不出或答错即淘汰,直至站在最后的一方获胜。笔者在《将进酒》古诗鉴赏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也引入了“飞花令”竞赛游戏,让学生积累与“酒”有关的古诗词,展开一场“诗”与“酒”的较量,品味诗酒文化,实现情感共鸣,感受中华诗词传统文化的魅力。古典诗歌《将进酒》“飞花令比拼”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环节:飞花令比拼。教师活动:教师介绍“飞花令”比赛游戏规则,并进行活动过程指导。游戏规则:1.参赛队伍分为五支队伍,每支队伍选派一名选手参赛,按队伍顺序轮流作答。2.每支队伍作答要求必须在1分钟内完整说出一联含有“酒”字的诗词。3.每支队伍说出含“酒”字的诗词不能重复,重复则需在规定的1分钟剩下的时间内另外说出一联,说不出或说错即为失败,淘汰出局,由剩下的团队继续PK。直到最后两支队伍,有一方说不出或说错,则另一方获胜。学生活动:一是参与“飞花令”竞赛游戏,积累与“酒”有关的古诗词,感受诗酒文化,进而加深对《将进酒》诗词的理解。二是学生组建比赛队伍并进行角色扮演。角色分配:主持人:全班推选一位同学担任主持人。选手:学生进行比赛队伍组建,总共分为五支队伍,支队伍选派两名选手参赛;评委:每支队伍选派一名学生担任评委,评委需对选手说出的诗词进行评判是否过关,是否重复。记录员:全班推选选派两名学生担任记录员,记录每组共说出了多少句诗词,并将诗词记录下来,供后续同学们巩固学习的资料。设计意图:运用竞赛式游戏导入,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与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提取思政元素:汲取古诗词精粹,引导学生感受中国诗词中诗酒文化的传统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七)“三步曲”阅读法,合作探究学习。运用“初读感知—诵读品味—研读探究”的三步曲阅读法,让学生进行学习。采用三步曲阅读法,让学生在初读的时候解决字音、生词,对本诗歌的内容有整体感知。通过教师和名家朗诵视频的范读,让学生在诵读环节把握诗歌节奏,划分停顿与重度,找出韵脚,让学生感受诗歌韵律,得法诵读诗歌,对诗歌感彩的把握有很大的帮助。研读探究环节是本教学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任务驱动、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的教学法,深入把握全诗情感发展的脉络。古典诗歌《将进酒》“三步曲”阅读法教学设计。初读感知:利用蓝墨云平成字词测试,快速浏览任务书上的诗歌译文,完成“内容连线”。诵读品味:教师范读,播放配乐朗诵视频,学生画出停顿与重读,找出韵脚,感受韵律,有感情、得法诵读全诗。研读探究:引导学生划分诗歌层次,从每一层次中分别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情感。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完成任务卡,分别赏析“悲、乐、愤、狂、愁”情感。设计意图:采用三步曲阅读法,在初读环节,让学生解决字音、生词,对本诗歌的内容有整体感知;在诵读环节,让学生感受诗歌韵律,得法诵读诗歌,把握诗歌感彩;在研读环节,让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的教学法,深入把握全诗情感发展的脉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古典诗词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思维、想象和审美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灌输式教学。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只有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古典诗词教学本身的特点,联系作者的情感,注重阐释和情感理解,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才能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欣赏能力和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超.如何加强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J].才智,2016(7).

[2]张锐.高中古代诗歌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精选篇6

关键词:新文化;新诗;文化激进主义;话语重构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1-0112-02

一、文化激进主义与新诗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文化激进主义,学术界有很多种说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学者指出,“‘激进’一词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可能有一定的程式或标准化处理方法,它只是相对于保守、缓进、温和态度而言的行事规则”。[1]一般而言,“激进”指的就是急剧改变现存事物的言论或行动,它只是一个中性概念,并无当下人们对待“激进”态度所包含的褒贬情感内涵。[2,5]激进主义是一个批评术语,从西方引进而来,是跟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相对而言的。近年来,人们所说的激进主义各不相同,有的指的是暴力革命,有的指的是党派政治,有的从新文化运动来解读,通过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我们认为,文化激进主义体现了激进主义想通过文化的创新和改革,进而实现自己在文化上的诉求的一种激进方式,是激进主义在文化上的自我言说和表达。文化激进主义主张在文化上推到旧文学,建设新文学,为白话文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中国新诗就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激进中逐步产生和发展。新诗的出现,是新文化运动的必然,对传统文化的激烈批判,使得中国文学的方向发生根本转变,白话文在中国文学的地位得以确立。新诗在新文化运动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突破了古典诗歌经典体式,从古汉语诗歌的围城中成功突围,建立了自己的表达体系,并不断成熟起来。陈独秀、闻一多、徐志摩、郭沫若等人,都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从新文化运动到当代,新诗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进步,逐渐在中国文坛找到自己的位置。可以说,新诗的繁荣与发展与新文化运动、政治激进主义、文化激进主义密不可分,伴随着社会政治、文化思潮的转变而不断创新,有着极强的文化生命力,是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

二、新诗的影响和主要贡献

新诗受文化激进主义的影响,保持着强烈的反叛意识,是新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首先,新诗的创作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其次,新诗是新文学的生动表现,增强了白话文的影响力,为现代汉语审美性的实现提供了新的表现方式。第三,新诗丰富了诗歌理论,使现代汉语诗歌的新体式得以确立,新格律诗使人们逐渐重视诗歌的视觉形象,“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成为新诗的独特品质。第四,受诗歌“三美”的影响,一些新诗被改编成歌曲,促进了音乐的发展。第五,新诗拓展了诗歌表达的空间,更便于理解和接受,使诗歌不再是少数人的艺术,为诗歌大众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新诗的问题和不足

新诗在新文化运动的革命号角中获得了生命,但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平息,人们开始理智思考新诗在中国文学的视野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新诗自从问世以来就备受争议和质疑,新诗的发展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对五四以来新诗变革历程的回顾和思考,我们认为新诗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新诗的产生背离了诗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文化激进主义的影响下产生,完全脱离了具体的汉语语境,破坏了传统诗歌的体制,缺少文体自觉性。其次,新诗的自我建设一直都缺少稳定适宜的环境,找不到真正的源头活水,为新诗的转变提供生长土壤,导致新诗“先天不足,后天缺氧”。第三,新诗的表达过于自由,过于重视自由体诗和口语诗,没有建立诗体的标准,不利于新诗长期的建设和发展。第四,新诗由于表达过于自由,显示了极端的世俗化倾向,功能单一,审美性不足。第五,新诗完全经典,以“革命者”的角色出现,思想过于自由,认为自由就是艺术,忽视了对优秀古典文化的吸收和借鉴,丢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著名学者郑敏尖锐地指出:“中国新诗很像一条断流的大河,汹涌澎湃的昨天已经一去不复返。可悲的是这是人工的断流。将近一个世纪以前,我们在创造新诗的同时,切断了古典诗歌的血脉,使得新诗和古典诗歌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同时口语与古典文字也失去了共融的可能,也可以说语言的断流是今天中国汉诗断流的必然原因。”[3,4]

四、新诗的话语重构

新文化运动已过去多年,但对新诗的影响却一直都没有消退,新诗的发展在“革命”和“反叛”的土壤中成长,但却由于自身的不足,造成了人们对于新诗甚至中国新文学的误读。新诗要想在传统经典文化的强势话语下求得自己的独立和生存,求得自由和发展,就必须对自己重新审视,从问题入手,以解决自身的问题为基点,完善自己的话语体系。

首先,新诗要获得自己独立的话语权,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经典的价值,绝不要为了叛逆而叛逆,为了而,要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里吸取经验和教训,汲取营养,发现价值,重新考究传统经典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在多维互动的文化空间里,找到新诗的文脉所在。传统和现代的认知,古典和新潮的对垒,并不是所有的对立都是发展。从传承文化的角度去重新看待传统,是中国新诗必须注重的问题。

其次,新诗要在古典的文化海洋里求得自己的一叶孤舟,就必须重新树立诗歌体式,旗帜鲜明地反对诗歌的绝对自由,同时也要指出诗歌的绝对不自由也是不可取的,重视自身的体制建设,既不肆意书写,也不完全照搬旧的体式,形成多元诗体共存共荣的格局,找到自己独特的话语系统,为新诗建构健康的体制,繁荣新诗创作。

第三,中国新诗已经发展近百年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中国新诗的百年征程中,也涌现了一批卓越的诗人和经典的现代诗,他们代表了新诗的巨大成就,也是新诗走向大众的重要保障,不断加强新诗经典的建设意识,推广经典新诗,传颂经典新诗,增大新诗的影响力,在学校、社会形成学习经典新诗的良好氛围,推动新诗的普及。

综上所述,新诗在文化激进主义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文化激进主义的负面作用也制约了新诗话语体系的建立,新诗要取得自己独立的话语权,就必须深刻认识百年发展中的利弊,在传统和现代、古典和新潮、和谐和对立的多重关系中,认真总结,不断反思,以求新诗的新生。

参考文献:

[1]张宝明.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2]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3]郑敏.中国新诗能向古典诗歌学些什么?[J].诗探索,2002,(1/2):24-29.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精选篇7

一、让学生掌握古典诗歌种类

按照诗歌表现内容的不同,古典诗歌大致分为怀古诗、咏物诗、写景诗、战争诗、行旅诗和闺怨诗歌、送别诗等类。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教师应该胸有丘壑,认真比较同一题材、同一风格的诗作,务求令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

二、让学生把握古典诗歌的意象

意象大致分为自然景观类、植物类、动物类、人造物象类和行为类五大类。意象是理解诗歌的钥匙,它往往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我们在教学时,不妨向学生介绍意象种类,概括意象特点,让学生在意象中探寻优美的意境,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如:“月”表示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李益《从军北征》中“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茫茫大漠中几十万将士同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如:“杨柳”蕴含送别离愁:无名氏《送别诗》中“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又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折杨柳》的曲子应运而生;李白《春城洛阳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就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被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如“双鲤”“鸿雁”代书信、“采薇”指隐居生活、“折桂”比喻科举及第、“击楫”指报效国家、收复失地,梅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竹象征正直、不从俗、向上、有气节等等。

三、让学生把握古典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

例如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乐景写哀、以景结情、铺排、渲染、烘托、点化、用典、实虚结合、抑扬、叠词、互文、意象组合、白描与工笔,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些表达技巧应加以系统化,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否则,只孤立地分析一首诗而不渗入共性的内涵,往往导致学生如盲人摸象,摸到大腿像柱子,摸到耳朵像扇子,摸到肚子像堵墙,这样是很难真正学好诗歌的。

其中用典是古典诗歌鉴赏的难点。古诗是很讲究用典的,它令诗歌更加丰富、生动、含蓄,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了诗歌的审美意蕴,能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

如:李白在《行路难》中就采用了用典的手法。诗中写道:“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里援引史实,运用了吕尚和伊尹的故事。吕尚90岁在溪钓鱼,遇到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李白化用这两个典故,不但使诗歌含蓄形象,而且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前途仍然抱有希望的心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中“乘风破浪”是借了宗悫迷志的典故。这个典故是指宗悫年少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是什么?宗悫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李白用此典故,毫无因袭痕迹,似如己出,十分自然地把自己的宏伟抱负表现出来。一首诗,连用三个典故借以抒发心中情感,如果没有历史知识的积累,懂得“垂钓碧溪”、“沉舟日边”和“乘风破浪”的典故内涵,恐怕学生难以洞悉诗人的内心世界,难以了解诗歌的意蕴。

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很自然地发出感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其中诗人借用“闻笛赋”和“烂柯人”这两个著名典故,怀念已故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和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如果当代学生不能很好掌握用典的内容和目的,就不能很好领会诗歌含义。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精选篇8

大家上午好!

博林中学七年级诗词大会胜利落下帷幕,师生们在和煦的春风中与诗歌相会,传承诗词文化,彰显语言魅力、发扬中华文明,提高文化底蕴。毋庸置疑,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利好大事。我看到博林学子们全程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感到十分欣慰。

首先,我代表学校对大赛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七年级主办这样一次诗词大会,具有别样的风味,很有纪念意义。在当前市场化的浪潮中,“诗意地栖居”似乎成为一种美好的愿景。在“浅阅读”大行其道的当下,诗词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特此,我对这次诗词大会的组委会、评委会及各环节的参与老师、学生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文化库中的瑰宝和国粹,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习主席在参观北京师范大学时曾明确表态:“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他很有感触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短短数语,寄托了总书记对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希冀。

如何对待传统,就是如何对待明天。英国学者特理·伊格尔顿有言道:“今天有种有趣现象:连一行马克思著作都没读过的人都敢嘲笑马克思。”对待传统文化,今天也有相似的现象。对“去中国化”的批判,事实上是对“全盘西化”的批判,是对“中国”的自觉与自信,也是对西方中心论的话语体系的挣脱与重建。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可以说,古典诗词代表着“中国化”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于中华诗词经典,我们应该以文化自觉的责任心,培植文化自信的民族感,从而实现文化自强的中国梦。

古人云:上善若水。热爱诗词,热爱文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抒发理想抱负和家国情怀,这是大多数诗词作品所反映的深刻主题。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强调说:“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当今开展古典诗词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重要的行动指南。这既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需要,也是以诗育人的需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总是千秋大计。中国是诗的故乡。“燕赵自古多康概悲歌之士”,河北大地也诞生过董仲舒、高适、贾岛、关汉卿、曹雪芹等一大批伟大的文学家。我们的诗词教育应该进一步发展,进一步优化和深化。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诗词篇章和《课程标准》附录的诗歌篇目是十分有限的,建议老师指导学生们多读经典诗词,多看文化古籍,让更多的学生体会诗词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让更多的孩子领略中华传世文学的美妙境界,这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这次诗词大会还有两个方面特别值得点赞。一方面,中华诗词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只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时期鲜活的生活元素,就会发出具有时代精神的大美之音。另一方面,这次活动组织周密,评选认真。从组织教师秘密出题、大会现场答题评分,到个人团体奖项评选都是非常正规、公正、合理、科学的。组委会、评委会,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求真尚美,堪称典范。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精选篇9

一、制度引领 保障实施

学校成立了中华经典诗文吟唱领导小组,研究制订了《中华经典诗文歌吟实施方案》、《中华经典诗文歌吟考核方案》,并将实施、考核方案传到学校网站上。通过学校周工作安排、国旗下讲话、班会等形式让全体师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还将此项活动列入教学常规,活动结果计入常规检查。经典诗文吟唱活动在我校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二、科学规划 目标贴切

学校把《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中华经典诗文歌吟》纳入学校课程,按照教研室的教学内容安排,将《百首歌吟》中的使用目标分别细化到低、中、高三个年级。各年级每学期必须完成教研室制定的目标,参与面100%,达标率95%。学校还要求各班语文、音乐老师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各阶段目标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制定经典诗文吟唱方案,对吟唱时间的安排、方法、汇报表演的形式等,制定出详细的计划。

课时安排上,确定低年级从学校课程中抽出一节课,中高年级从语文阅读课时中抽出一节,用于诵读经典诗文,由语文老师负责;各班每周抽出一节音乐课,学唱旋律,由音乐老师负责。每周五下午课外活动,让学生将本周所吟诵的经典诗文全面复习,借助配发的光盘吟唱,主要由语文老师负责。

三、集思广益 精彩纷呈

1.创新方式,吟唱结合。音乐老师和语文老师结合。语文老师负责经典诗文的诵读,对诗文内涵进行感悟解读,音乐老师负责教唱旋律,指导吟唱。按照学期规定的必会吟唱经典诗文数量,各班把教研室配发的歌吟光盘复制到班班通上。吟唱课上,语文、音乐老师随时播放,用于辅导。

1.1经典诵读。低年级主要采用故事激趣、游戏引趣、竞赛添趣等方法,激起学生强烈的诵读愿望。一年级杨庆科老师把要诵读的古诗打印下来,贴在教室四周墙上。除吟诵课外,学生每天早上到校后、中午预备铃前随时诵读。当你走进一年级教室,你会经常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教室四周站满了摇头晃脑、入情入境背诗的“小诗人”。

中高年级则主要通过学生调查、研究、诵读、板报、主题活动等形式诵读经典,由读到写,读写并举。四年级的杨五喜老师让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再贯穿一些仿写诗句、语段或整篇的练习,将经典诗文吟诵活动推向更高层次。

1.2经典吟唱。诗文吟唱课上,音乐老师赵丽静大显身手,弹琴、伴奏、教唱,规范学生的吟唱,忙得不亦乐乎。不仅是音乐老师,语文老师也不甘落后,纷纷拜“师”学艺。我校朱圣兰、杨五喜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拜光盘为师,不厌其烦地学唱,一有时间就带着学生唱。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吟唱经典的兴趣更加浓厚。

2.校内外结合。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和家长会,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将“百首歌吟进校园”活动由校内引向校外。家长会上,学校向家长介绍了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并请家长配合督促指导,各班分别介绍了具体做法,展示了成果,得到家长的好评。

3.经典诗文吟唱与评优争先结合。学校在学期末进行评比活动,综合考量班级经典诗文吟唱活动的情况,结合读书活动,对成绩突出的个人和班集体进行奖励,分别授予 “书香班级”称号。上学期,结合读书活动,四年级、三年级获得一等奖,分别被评为“书香班级”。 活动中赵丽静、杨庆科老师表现突出,在年度考核中直接定为“优秀”。

四、特色活动彰显:品味诗韵 萌发新芽

1.课前一诵。我们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结合我校开展的“课前三分钟 精彩你我他”活动,利用每天早晨上课前三分钟时间,学生展示自己吟诵经典情况,并记录在《经典诗文吟诵记录卡》中,一周一汇总。

2.操前一吟。每天课间操,我们抽2名优秀学生在校园广播中诵唱经典,以点带面,浓厚了吟唱氛围。

3.活动前一歌。下午阳光体育活动前5分钟,学校按时播放光盘,优美的歌吟旋律在校园里回荡。这一刻,学生静静地聆听,默默地跟唱,享受到了经典神韵之

4.诗吟赛。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歌吟》中的《吟诵展示》《活动乐园》《诗词常识》,各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诗文知识竞赛、诵读音乐会、诗文情景剧等。上学期末,我校举行了诗文吟唱比赛,并在全镇举行的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五、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学校墙壁、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都开辟了经典吟诵专栏,学生随时随处欣赏、吟诵,感受经典气息。

办公室内每位老师的电脑上,都复制了歌吟光盘。课间活动,听到的是优美的歌吟旋律,看到的是老师们哼唱歌吟的镜头。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让我们随便摄取几个镜头,感受一幕幕动人心弦的场面:每日,迎着清新的空气走进校园,扑面而来的是学生诵读经典的琅琅书声,看到的是游戏时边唱边吟的身影。学生的一张张诗词小报,一幅幅诗配画作品,展示的是孩子诵读经典的每一份收获。现在,学校已形成“人人吟唱,遍地诗声”的局面。更可喜的是歌吟也由学校进入家庭,步入社会。孩子们将经典诗文吟唱给家长听,引起了家长对经典诗文吟唱活动的关注。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精选篇10

关键词:中国新诗 现代诗 诗探索 诗性 诗情 诗思 诗歌语言 诗歌结构 定型的新形式

对于中国新诗,诗人、评论家、研究者等专业人士与社会大众都表现为莫衷一是,于是诗歌作者往往各持己见或独持偏见或自以为是或自我陶醉,但读者大都对那些诗歌不以为然或有嘲讽或让作者自娱自乐。推求其原因,主因也许是汉语新诗乱象丛生、泥沙俱下。我们知道,从早期的白话新诗到现在的多种可能性诗探索,汉语新诗一直未见“定型的新形式”。那么,百年新诗一路走来,在艺术层面上的“诗探索”有哪些值得关注呢,它们对于创立定型的新形式有什么启示?

一.新诗是否形成了可借鉴的传统

百年新诗在“自由体”或言“随行体”上的实验有过许多种类,比如白话诗、新格律诗、“口语诗”、新叙事入诗、新古典主义诗歌等等,但所有新诗实验都是失败的,所有实验还得继续或转型;这样不可能一下子让新诗形成传统――事实上百年新诗还没有形成传统。那么新诗被经典只是某种需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本身经典化,新诗还有经典化过程要走,走多远才会出现经典新诗呢?这要看新诗是否创立了完美的定型的新形式。

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诗坛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远远不如中国古典诗歌。美国诗人弗兰克指出,19世纪、20世纪西方有很多杰出的翻译家,通过他们的工作,奠定了杜甫等人的国际地位和在西方的经典性。要让自己的诗歌传世,那得让诗歌走过一个自身经典化的过程。被经典化了的“朦胧诗”其实没有精准地找到真东西,哪有什么传统呢。对此,我们要从新诗自身找问题。实际上汉语新诗在尝试或实验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新诗散文化和反诗倾向以及没有形成完美的新形式等,更何况当下汉语新诗写作由于功利性或言急功近利导致“旗号诗”、“坏诗”、“非诗”泛滥。特别是所谓“先锋诗”和“实验诗”为了“树旗帜”,把跟它不一样的先前那些“先锋诗”和“实验诗”视为传统。当然这些诗当中也有诗本身的艺术技巧可以学习,但从整体上看还没有形成新诗传统,只是有些新的写作方法可以借鉴,有些好的诗歌语言可以学习。

二.中国新诗早期探索有什么启示

可以这么说,中国新诗在“新文学”时期有对旧体诗的革命并创造适合现代人表达的多种诗体――胡适第一次“有意试做白话的韵文”,胡适的诗还是注意到了韵脚――大体是押韵的。以李金发、穆木天为代表的早期象征诗派在创作理论和实践方面受到了法国象征主义(Symbolism)诗歌的影响,虽模仿痕迹较重,但毕竟打开了中国新诗的风气,特别是给新诗创作提供了优良的写作手法――比如运用象征手法和新奇的想象,运用“诗的语法”上的创新即意象之间联络上的创新,丰富了诗歌写作的表达方法,在诗艺上提供了新的可能。启示一:“尝试派”学习外国诗且不脱离中国古典诗词根源开拓新路,诗的语言形式有明显的变化;启示二:“新格律诗派”倡导美学原则试图创立新的诗体,适合表现当时人们的复杂生活和心理变化;启示三:“象征诗派”引进外国诗表现手法求出新,找寻新的诗性表达方式;启示四:郭沫若和艾青在诗体解放方面存在得不偿失的教训――自此以后的新诗最大的问题就是“散文化”或言散文气息浓重,而且散文化一旦失控会对诗歌的押韵、节奏和跳跃性构成消解,导致诗歌呈现“非诗化”或“假诗”现象泛滥。然而,戴望舒是现代文学中最成型的接近现代主义诗歌的诗人,而且将现代与传统交接并创造优良的诗歌表达方式,为中国新诗指示了一条出路。

三.境外华文诗人对汉语新诗发展有什么贡献

台湾现代诗和海外华文诗歌的繁荣也在汉语新诗方面作出了不可忽视的有益的探索。比如,大陆诗人李金发、穆木天等还只是停留在模仿的层面,而海外华文作家程抱一及台湾诗人杨牧等在新诗创作上做到中西融会而出新。先看台湾现代诗对中国新诗的复兴意义。自解放战争后至1970年代的台湾新诗,其佳作之多,有如“小小的盛唐”(余光中语);这种新诗使大陆五四后现代诗的写作方法和台湾省日据时期现代诗的创作手法得以汇合。比如余光中将中国诗歌传统与西方诗歌现代进行动态沟通,一直努力构建传统与现代的良好互动关系――他的诗还是有守旧之脉,还是从中国民歌吸取营养进而出新,不过他的这种努力是对中国文学的重要贡献。再说海外华文诗人创作对汉语新诗也有启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中“人的文学”和“自由的文学”的传统,还表现为“文学的自觉”。文学作为心灵自由的表达,一直在寻找着如何深化表达人自身的复杂性。即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东西方冷战意识形态高压抑下,东西方华文文学却仍涌现着相当强劲的艺术探索潮流。例如,此时在祖国大陆文学中完全消失的现代主义却在海外华文文学中一再兴盛,孕育出了白先勇(美国)、程抱一(法国)等极为出色的作家,也从整体上推动了所在国华文文学的发展,甚至促成了文学的转型。值得一提还有海外的“盛唐”――饮誉台湾诗坛的诗人郑愁予、非马、杨牧等自60年代定居美国后,创造力再度爆发,蔚成大观,被称为海外的“盛唐”。比如杨牧将中国文学超文类的抒情传统与西方以史诗和戏剧为主轴的叙事传统结合,在叙述性历史感和诗作的抒情性格的交错拉锯中化用中西艺术资源,丰富了中国的抒情诗传统。另外,海外“朦胧诗人”创作跟他们早期相比就大不一样――如旅居欧美的北岛、杨炼、多多等,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创作自然地融合了中西文化并直接地吸纳了世界性新诗的表现手法,所以我们可以说,真正自醒、自觉地进行诗歌革命的是朦胧诗派诸位诗人的漂泊海外又归国期间的诗歌实验性创作,比如多多、北岛、杨炼等。

四.新时期新诗的特意实验有何得失

新中国成立后,新诗与旧体诗同行,新诗为主;新时期产生了“口号诗”、“朦胧诗”、“口语诗”、“先锋诗”等。“先锋诗人”流派纷呈、各种旗帜铺天盖地;这些前卫诗人的诗歌运动其实不是诗歌革命,主要表现为趣味革命,在诗的形式上没有创新。一是诗歌方面的“拨乱反正”――“朦胧诗”针对之前的“口号诗”通过向外学习回归到诗本身,呈现出一定意义的先锋,但在诗的语言形式方面并没有革命性更新,只是借鉴了外国现代诗的一些技巧。二是“第三代诗人”虽诗派纷争但“闯”出了诗艺革新的一片天地,最为闪亮的是天才诗人海子创造这一时期的诗歌高峰。可是,我们不能忽视第三代诗群在求新求变的过程中把新诗带入了沼泽。其实大学生诗派前期和后期的诗歌创作主要还是趣味革命,虽有诗歌革命倾向,诗的语言更新有一些探索,但在诗的形式上仍然没有整体性创新。比如,“口语诗”指的是具有口语风格的叙述性的诗,并非以“口语”为特色的诗,它的本意也是想实现“诗歌语言的更新”,但他们诗歌的那些“口水化”话语(大白话式的生活用语)并非诗性的语言,也算不上文学中语言,也就是说跟水一样白到没有一点诗意的色和味道,这种述说的方式大概可以算作分行排列的散文吧。新诗散文化是使诗歌边缘化的主因之一。

五.新世纪新诗的无序突围方向感何在

新世纪中国新诗产生了诸如“先锋诗或实验诗”、“梨花体”、“下半身写作”、“垃圾派”、“荒诞主义”、“信息主义”等;然而有的玩到诗外去了;当下某些旗号诗人及其追随者从反文化一直到反诗,走向他们所谓的新诗领地;可是放在世界文学的大坐标中,就找不到一个适当的位置(因为中国新时期新诗没有从模仿中走出来),放在中国文学史当中也找不到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相对称的位置。比如,并不先锋的“先锋诗”都未走好走远。意在超越“朦胧诗”或对“朦胧诗”的表现手法和文化性不满的“口语诗”倡导者,着实引领先锋之风一阵子;之后演变为将“口语诗”进行到底;这种革命性普及后,也许是为了继续“先锋”,有人自觉地开启汉语诗歌叙述策略即“叙事入诗”,随后又有人故意以“新叙事入诗”及“口语+叙事”模式来推动汉语诗歌叙述策略转型。他们开始将“口语化”和“叙事入诗”结合起来,以显示其“先锋性”。这先锋诗派有些迎合精英趣味,一味模仿,仿先锋写诗。有些诗人表现出了开创性,有些诗人表现为“打旗号”,可是先锋诗及推广先锋诗的平台并未走远,有些“先锋诗人”后来转型了或“转业”了。然而,复杂多变的生活需要诗歌,但作者捡到便捷方式就运用,以痛快表达为理由抓取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于是借诗之名生产非诗性表达的假诗,这为全民写诗提供了一条捷径,但没了方向感。

六.如何创立新诗定型的新形式或审美法则

中国新诗并非没有“法度”和“难度”,只是有别于格律诗体而已。相对于古体诗和近体诗而言,白话新诗从时间上来说可以说是现代诗,但从审美机制和艺术发展方面来看,新诗不完全等于现代诗――现代诗不但在文体上具有现代元素和创新基因,而且在内容上建构现代意义世界,而许多新诗不具备这些特质。针对新诗创作实际,有必要选择其中有自身写作法度和难度的样式进行深入探索,或通过全新实验创新形式,力求形成定型的新形式。

从总体上说,现代诗是一种方向,但仍需找寻更好的适合表现现代人和现代生活的新形式。这需要我们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1.以文学的冒险精神寻找适合中国新诗的美学基础。诗人的本职是挑战艺术的高度,所以我们要有文学的冒险精神,以开放的心灵、自由的个性充分发挥诗人应有的创造性。没有任何一种文体比诗歌更强调惟一性和独创性。所以我们要用不断更新的诗化语言创造一个独立的现代意义世界,呈现距离感、空间感。还要有独特的视角、独特的细节和独特的音调节奏,这样增加辨识度。比如,诗人王钻清尝试创作的大时空诗就有这些特征。中国当代文坛“晚生代”文学代表作家文浪与上海大学等高校专家交流后表示,王钻清的大时空诗有三大特点:一是通过创新中的随性拼贴与转换创造了新的语言方式,具有反诗歌艺术的倾向――其诗尝试运用小说和寓言的手法比如变形、荒诞和关系换位等,呈现科幻性和戏剧性,表现为渴望中寻找自我与外部对话的语言迷津,用繁复的句子应对繁复的世界,且有令人惊讶的意象和句式;二是通过跳跃式思维与混沌意境提供了新的经验、新的发现,呈现新鲜感和独在的具体性,表现为非对称与非理性的双重书写,揭示了更多的未知;三是通过粗旷的宏观宇宙与微妙表述,呈现非时空虚拟,抵达思想意义的厚度。其代表作有《一个人的地球梦》、《黑森林》、《穿越时空的人心》等。

2.在诗歌的技艺层面上创造性地运用已有技巧并尝试新方法。诗歌是词汇的更新。好的作品是语言的更新。诗歌的“机制”是它的韵律和格律。那么我们要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吸取有益于新诗成长的元素,比如呈现画面感的意境和增强音乐性的押韵等;同时从外国经典诗歌中选取优质基因转入中国新诗当中,比如向外国经典诗学习如何创造新美的诗歌结构、如何表现人性和人类性、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意象等诗歌修辞。诗人王钻清就是这样向中国古典诗歌和外国意象诗学习的,并有意识地在意象上求新―― 一是在大自然和新科技中寻找未被意象化的具象并与文化交融从而产生“新意象”,二是通过反常搭配或有机转换等技术处理使意象组合产生整体性语境而呈现新意,即一个具有整体感的意象或整体性象征物包裹若干被意象化的具象从而使意象组合出新意。其三是捕捉全新的诗性感觉以产生富有新意的意象。如是完成语言的更新。

3.创立中国新诗的基本法度和某种诗体的精确形式。一是创作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诗并呈现惟一的诗体特征。在现代诗的创作中寻找新形式诗歌的多种可能性。先锋文学具有独创性、前沿性、可能性。现代诗一直都是以先锋的姿态在文学前沿积极地创造着,有的实验或言独创也许会不成功,但有的却为现代诗提供了一种可能;同时吸收民间清新有活力的语言,活学活用文人传统语言,健康使用现代生活用语等。二是通过新的尝试建构完美的诗歌结构,在诗的形式设计上有所突破;因为诗之形式是被音韵和节奏所控制的新的写作方式的语言运动体,那么诗歌的魅力主要表现在捕捉诗性的感觉、引爆内在的诗情、触摸独立的诗思,也就是构建新美的诗歌结构。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精选篇11

关键词:诗歌节 诗歌诵读 诗歌表演 童诗创作

优秀诗歌叩击人们的心灵,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在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感受诗歌的魅力呢?我校曾借助连续三年的诗歌节平台进行过有益的尝试,探索出一套以“诗歌诵读、诗歌表演和童诗创作”为主题的“诗歌节三步推进模式”,引导学生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起到传承经典文化、发展语言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作用。

一.诗歌诵读中积累感悟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词的精华,丰富自己的语言。

1.编制校本教材,分层次引导诵读。

组织语文组内优秀教师资源,以《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和《中华传统文化精选读本》等书籍为参考,加入三十余首经典优秀诗词篇目,编制成校本教材《经典吟诵》。教材中共包含百首经典诗词,分为低中高年段必读背篇目,难度与深度逐步扩展提升,注音注解详实,设计排版深受学生喜爱,成为学生每日诵读诗文的桌上必备手册。

2.每日校园广播导读,指导性与氛围熏陶并重。

结合校本《经典吟诵》教材,选择本校有朗读吟诵特长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录制配套的《经典吟诵》教材诗文朗读音频,利用每天中午学生到校后午读前的时间,在学校班级内广播播放。音频中的读音、断句、韵律和情感表达均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学生在听中学、听中跟读、听中培养诗感,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对于诗文的感知。

3.以立项课题为出发点,带动教师力量全程跟进。

我校立项的“创新古诗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题,以“诗歌诵读”为主题,制定详细的诗歌节活动方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每日一诵”、“每周一查”、“每月一评”等经典古诗诵读活动。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在各班教师的培养下,通过检查与评比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4.争取家长支持,塑造亲子共读的家庭氛围。

通过家校沟通与宣传,我们争取到家长的支持,通过自评和家长评的方式推进诗歌诵读活动的开展,提倡亲子共读与伴读,培养每个家庭的读诗氛围。例如在每个寒暑假学生都拥有一张古诗词诵读进度和评价成绩卡,记载着学生背诵、默写、参加活动次数与成绩等。

二.舞台竞演中感受氛围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只要学生喜欢诵读,把诵读当作一种游戏,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诵读,提高文学素养。在上一阶段的诗歌诵读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诗歌竞赛与表演,进一步营造诗歌氛围。

1.诗歌诵读比赛。

在各年级课题教研组精心组织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诗歌诵读比赛。例如低年级的古诗词诵读比赛中,各班派出精英选手,组队参加年级比赛,比赛的题型有必背题、接龙题、抢背题、表演题等。中年级的全体学生参加的名句填空比赛,而高年级的古诗词知识比赛中,内容涉及诗词发展演变中的常识、诗人介绍、代表作品、风格流派、艺术手段、文化观点等。

2.诗歌表演会。

每个年级呈现精彩的节目,将诗歌与舞蹈、音乐、戏剧、武术运动巧妙结合。例如三年级呈现的《一剪梅,水调歌头》借古诗中“月亮”这一意象,在古筝音乐声中,表达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四年级展示的是情景剧《游子吟》,孩子们尽情的吟唱,投入的表演,让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流露出来,亲切感人。

三.亲身创作中深化感知

对于每一代人来说,童年时代的一首好诗、一幅好画,都可能会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童诗创作,为的是让孩子们能放飞想象,自由、有趣的表达。为此,我校组织学生参与广东小学生诗歌节诗歌创作比赛,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写作童诗的积极性。试图通过诗歌创作和评选等活动,发展孩子们的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

1.专家讲座导学,点燃学生创作欲望。

首先,我们邀请诗人杨长征老师作关于“诗歌的境界与风格”的专题讲座,他通过大量的例子对诗歌的韵律、境界与风格作了阐述。讲解过程中,杨老师深入浅出,用贴近儿童生活的风趣语言,生动地诠释了诗歌、赋比兴等深奥的学识。杨老师的讲解和师生互动,使大家对古代诗词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激发了孩子创作童诗的欲望。

2.校内兴趣班指导现代诗,以兴趣为起点提高学生欣赏能力。

其次,我们开设了阅读现代诗指导课,让学生知道现代诗的写法特点。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诗人饱满的情感之外,还要让学生发现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之处。

例如: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读一读阅读材料中《致老鼠》《爸爸的鼾声》两首童诗,让学生明白:只要我们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其次,教师还可以简单讲解诗歌创作的要点,让孩子们了解诗的多种写法,如明喻法──描写事物的特点,适合描写大自然,还有阅兵法──表现景物的层次。然后,再补充几首贴近学生生活的诗歌并鼓励学生朗诵、交流自己写的诗。

3.学生写诗,成果展示。

最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写童诗、参加诗歌节投稿活动。利用校园橱窗、宣传牌、校报等创设中华文化经典的环境,并将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在次刊登展示,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将诗文和书法结合,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童诗创作,培养 ‘诗心’。藉此培养孩子们对母语的热爱,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培育他们的审美力和造力。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曾经说过,教孩子们写诗,是让孩子们会说“我赞美”,是让诗与儿童特质对接:让想象的翅膀飞起来,让诗充满生命力和灵性,让自己变成儿童。

四.“诗歌节三步推进模式”的实践意义

语言是在大量的积累运用的基础上习得的。我们相信:学生在实现古诗词“量”的积累的同时,随着他们阅历、知识的增长,对背诵的古诗词理解会逐渐深刻,久而久之,内容与理解便会内化,运用也就水到渠成了。写作文时学生有了唐诗宋词的功底并恰当运用,文章会大放光彩。

校园诗歌节,正是我们苦苦找寻的文化根源,民族归属的最佳载体。让儿童自小就扎根在富有民族特色的本土文化土壤中,徜徉于经典的诵读,表演,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之中汲取着古中华文明精髓,创作童诗,成为一个有根的中国人。在三步推进模式下开展的诗歌节,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世界,感受诗歌的魅力,起到传承经典文化、变化气质、培养情操、提升语文素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学参考用书六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精选篇12

第一,有助于深入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增强文化的归属感。

中华民族创造伟大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跨越困境、不断前行的过程。要想认识中华民族坚实厚重的历史,了解她的崇高与苦难,完全可以从了解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入手。诗歌是诗人对所处时代的描写和反映,堪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一部《诗经》就是当时生活百科全书式的记录。例如,其中的《豳风七月》有对先民们四季繁忙劳作的生动叙述;《秦风无衣》则体现出了士兵在战场上的同仇敌忾。若想了解盛唐的富庶繁华,最直观的记载莫过于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柳永写下《望海潮东南形胜》这样的名篇,见证了北宋的都市繁华。究其根本,诗歌的产生总有它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不少诗作词作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中国诗史历来以中华历史作为它的基石,文史相通,密不可分。诗词所提供的历史信息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它包含着一种审美认识,使学习知识与审美活动融合统一,因而趣味性强,易为普通民众接受。它又是当时人们心灵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历史细节上更富于真实性,更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

中华民族依托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形成了积极进取、友爱和谐而又坚韧不拔、威武不屈的民族性格。《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对这种民族性格的绝佳诠释。诗歌是情感与思想的双重结晶,是文化思潮的自然产物。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具象化、个性化的显现方式。中华文明以儒家思想为其骨干,又容纳吸收了道家、法家和佛家等各个思想流派,形成了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这些在古典诗词中都有鲜明体现。

诗人杜甫、李白、王维分别被称作诗圣、诗仙、诗佛,正好大致对应了儒、道、释这三个思想流派。杜甫的远祖杜预曾为《左传》作注,在经学上极有成就,他的祖父杜审言则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儒学和诗歌是杜甫的家族传统,他用自己的毕生践行使二者达到完美融合的境地,以至于宋人有老杜似孟子的说法。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诗中体现的正是儒家那种关爱苍生、兼济天下的胸怀。李白屡屡以《庄子》中的鲲鹏自比,他狂放不羁、要求冲破一切外在束缚的自由精神主要来自道家。王维诗中则充满了寂静出世的禅趣。对于今天的社会大众而言,学习古典诗词是了解中华文化精神的快捷有效且易于实行的方式。在阅读当中,我们能够体认到祖先数千年来始终坚守的精神血脉和心灵家园,而这正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第二,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也会有用这种语言撰写的诗歌。从一定意义上说,诗歌将本民族的语言之美发挥到极致。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居多,一字一音,字音中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个组成部分。围绕这一特性,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多篇幅相对短小的抒情诗,语言极为精练传神。例如,五言绝句仅二十个字,词中还有字数更少的《十六字令》,七言律诗也不过五十六个字。古典诗词以抒写内心情思为基本维度,以塑造鲜明意境为主要旨归,普遍讲求用韵、对仗、平仄的规则。这充分彰显了汉语自身的意蕴之美和声韵之美,达到了笔落惊风雨、篇终接混茫的高超艺术境界。汉语的民族特色使中国古典诗词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例如,西方诗歌就无法做到中国古典诗词中所具备的精工对仗。汉字的稳定形体,更是让古典诗词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效果。唐诗中的许多名篇,今天的中小学生都可以背诵,并依然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和意味,并不存在巨大的文字障碍。

随着汉字、历史典籍和中华文化的传播,古代东亚形成了汉文化圈,古典诗词在整个汉文化圈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日本、朝鲜和越南的许多文士都酷爱诗词,并且进行创作,这些作品现在被统称为域外汉诗。例如,唐代诗人张志和曾撰有《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很快就传入日本,为当时日本天皇称赞不已,和亲王大臣们一起加以追和,据说这是日本填词的开端。白居易对古代日本民众影响很大,白诗的浅近易懂和清丽忧伤非常符合他们的审美趣味,日本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就受到了白居易《长恨歌》的巨大影响。在古代朝鲜官方正史《高丽史》的《乐志》中,收录了多首柳永的词,足见当时柳永词作的广泛传播。凡此种种,都充分说明了古典诗歌的非凡成就与重大价值,值得我们骄傲自豪。事实上,五四以后的新诗也无法彻底割断与传统诗词的关联,诸多名篇如朱湘的《采莲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都是极好的例证。

第三,有助于全面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水平。

中国古代有着诗品出于人品的文学观念,这昭示了文学的道德评判尺度。诗人们将修身立德视为内在的自觉追求,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古典诗词往往是他们崇高情怀的集中写照。屈原坚持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归耕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甫在狂风暴雨掀翻了茅屋屋顶的秋夜,依然心系百姓,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慨叹。陆游在临终之时,仍旧不忘毕生的恢复之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他最后的遗言。辛弃疾的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凡此种种,无不闪耀着高尚人格的光辉。善待自然、热爱国家、孝敬父母、关爱他人? .所有这些优秀品质,都成为历代诗词反复咏叹的主题。学习这样的作品,无疑可以让我们情感为之激荡,思想为之触动,心灵为之净化,增强内在的精神力量。优秀古典诗词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不仅能给人思想的启迪,更能给人艺术的享受。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精选篇13

关键词:国学;古诗词歌曲;声乐教学;通识教育课程

国学,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涵盖历史、哲学、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术数、医学、星相乃至音乐、戏曲、书画、建筑、舞蹈等艺术范畴。中国古诗词歌曲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流传至今至少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每个历史时期都留下了古诗词歌曲的遗韵。这些古诗词歌曲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音乐审美意识,而且活态化地展示了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是中华文化中的音乐瑰宝。教育是人类文化延续最主要的渠道,尤其是高等教育能够对文化进行过滤和整合,将本民族文化中最有价值的精髓进行保存和传承,使之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因而,在高校音乐教育领域弘扬国学,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重视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教学与研究,应是我们无可推卸的文化担当。

一、古曲渐息——古诗词歌曲教学的现状

迄今为止,国内高教领域仅有中国音乐学院在2007年成立了“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研究中心”,并开设了由本科至研究生的“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教学”。这大概是我国唯一冠以“古典诗词歌曲研究”的学术机构,也是唯一开设了古典诗词歌曲专业的音乐院校(此处的“古典诗词歌曲”即本文的“古诗词歌曲”)。随着那位毕其一生、呕心沥血致力于古诗词歌曲研究的傅雪漪先生的离世,随着创办这一专业教学的中国音乐学院王学芬教授的退休,也随着王教授苦心孤诣培养的7位研究生的先后“转业”,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这块原本是广袤而丰厚的文化土壤,而今已是地荒人稀、寂寥冷清。

2500年来,孔子代表的儒家学说在国内外推崇得如火如荼。88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282所“孔子学院”,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教学。国学日兴,但儒家音乐文化的精髓——古诗词歌曲却声息渐远、日趋式微。点开“网络孔子学院”的音乐栏目,我们可以看到其下有民歌、民乐、戏曲、曲艺、歌唱家、演奏家、乐评论道、音乐资讯……唯独没有古诗词歌曲的介绍。近年来,我国数以百计的高校设立了音乐专业,但又有多少将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列入课程体系并真正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与科研呢?我们难以设想在其他门类的艺术教学中——绘画不学水墨丹青、工笔重彩;建筑不懂雕梁画栋、斗拱重檐;工艺不识四羊方尊,长信宫灯;而书法不知道泰山刻石、颜骨柳筋、《兰亭序》、《华严疏》……假若如此,高等教育何以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因而,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没有理由让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教学处于后位、甚至缺失。

难道是当代社会文化价值的多元将中国古诗词歌曲已经边缘化了?或是她自身的生命力开始衰竭?

二、诗乐同源——古诗词歌曲的文化基因

“中国文学中的诗歌,从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是歌曲之词,随着时代推移,音乐佚亡,歌词尚存。凡词皆可歌可咏,应当说,中国文学史中的半壁江山存在于中国音乐史中。”[1]赵晓生阐述的诗歌与音乐同源的观点不仅反映了中国音乐发展中的文化现象,在西方音乐历史中这种现象同样存在。古希腊的“音乐和诗歌几乎是同义词”,“没有音乐,诗歌形式便没有名称”,抒情诗歌(lyric)最初指的就是“和着里尔琴(lyre)而唱的诗歌”[2],这和我国诗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3]几乎是同样的音乐行为方式。

然而,由于乐谱的佚亡,我们无法知道诗经、楚辞、乐府这些上古时期的诗词歌曲是什么样的曲调?用什么样的谱式记录?歌词与曲调的配合又是怎样的方式?

人类最初的音乐是通过自身的嗓音来创造的。唐人孔颖达为《诗•周南•关雎序》注疏:“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故言吟咏性情也。”[4]从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的吟诵进而“嗟叹不足故咏歌之”的咏唱,原始的歌唱是语言的音调化逐步加强的结果。由于汉语的“四声”音韵极富音乐性,“把歌词声调略为夸张性地朗诵,可‘吟诵’出曲调来。”[5]这正是《礼记•乐记》中“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的意思。因而,吟诵这种最自然的发声状态也常常成为营造古诗词歌曲清微淡雅、沉着高古的艺境特有的表现手段。

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古诗词歌曲的初始阶段仅仅只是语言声调情绪化的强调,它应该还有与歌词同出一“辙”的曲调。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汉书•艺文志》除了录有《河南周歌诗七篇》、《周谣歌诗七十五篇》,另外还录有与此相应的《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周谣歌诗声曲折七十五篇》。以“歌诗”与“歌声曲折”并列,由此可以推断应是词与曲的关系。《文心雕龙•乐府》篇说得更清楚:“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这里“诗指的是诗人所作的歌辞,歌指的是和诗相配合的乐曲”。[6] 尽管当今学者对于“声曲折”或“歌声曲折”的谱式形态还见解不一,尚在探讨,但无论是认为“声曲折是用线条的曲折来表示音调的高低” [7]之 “曲线说”,还是认为“声曲折是用文字记写的方式标记歌诗音调之高下的乐谱”[8]之 “曲谱说”, 或者是认为“歌声曲折是现知中国最早的旋律谱本”之“旋律谱说”[9],基本的共识是古诗词歌曲在文学的诗词之外还存在表现音乐的歌曲曲调。由于至今缺乏实物考证,唐代以远的古诗词歌曲还不能如我国古代器乐曲那样根据文字谱、减字谱、燕乐半字谱以及弦索谱和管色谱去“按谱寻声”,大量“歌词尚存”的古诗词歌曲均为后人补曲,这也为我们研究古诗词歌曲留下了巨大的空间。

历史发展到“依声度曲”、“倚声填词”的诗、乐高度分化阶段,我们依然可以从诗的整齐美、对仗美、节奏美、音律美以及词的平仄相间、抑扬顿挫,散文化的语法句式中看到古诗词歌曲中音韵与旋律的关系,即诗乐同源、共为连体的关系。

三、修身养性——古诗词教学的现实意义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人类用自身的嗓音来表达内心情感,更为直接,更为深刻。古诗词歌曲大部分属于中国古代的文人音乐,尤其是唐、宋时期及其以后的古诗词歌曲,歌词精辞妙句,大多咏史叹世,直抒胸臆,寄情山林田园,参破人间宠辱;曲调则婉转迂回,韵味幽远,忧而不伤,哀而不怨,表现一种超脱、旷达的人文品质。古诗词歌曲的演唱很大程度表现为气定神闲的“自娱性”音乐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 “中正平和、含蓄蕴籍”的审美趣味,在音乐审美中保持一种“和”的情感态度。和谐的音响对人的心理有安定、抚慰的作用,音乐的和谐让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从而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音和——心和——人和——政和……这正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历来重视音乐与人生、人与社会关系的特点所在”。[10]

我们清醒的看到,由于当前社会媒介市场化、商业化运作,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带来了社会文化的低俗、恶俗现象,并日趋形成强大的媚俗文化势力。从颠覆审美的“文化丑角”到精神狂乱的“反智主义”,都是用瞬间的精神快感去满足人们日益浮躁、倦怠无聊的心态。长期 “速食”这种娱乐至上的快餐文化,人们将逐渐丧失审美的“咀嚼”能力和对一种高品质文化的欣赏耐心,直接导致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低下。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审美取向低俗化、娱乐化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在“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上大声疾呼,在低俗化的时风下 “高校要保持独立的思考,发出科学的声音”、“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应该对民族的艺术思维作出独特的贡献”(2009.2.13于东南大学),这也是每一个高校音乐教育者的社会良知。将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纳入高校音乐教育,引导大学生品读、演唱古诗词歌曲,在古曲中唱出诗的意境,在诗词中领略古曲的幽雅,在“唱着歌儿学古诗”[11]中修身养性,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他们在文化人格、艺术趣味、音乐素质方面的自我塑造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使他们能从情感上建立起母语文化的音乐情结,从而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的向心力。

 四、专业化研究与普及性推广——古诗词歌曲教学走进高校

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主要的艺术品种,古诗词歌曲应该成为一种特定的声乐体裁进入高校声乐教学课程,并获得应有的地位,犹如德奥艺术歌曲、民族民间歌曲、现代通俗歌曲等,真正使高校课程体系包容多种文化形态,成为多元而丰富的现代教育体系。在高校实施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应首先从声乐专业教学切入,在教学实践中逐步获得对中国音乐文化的深刻理解,进而作出系统的理论总结,包括诗词审美欣赏、音乐本题分析、演唱风格的把握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而推及到全校学生公选课的教学,形成专业化研究与普及性推广的全方位展开。

专业化的研究是指在声乐表演专业的教学中系统的进行中国古诗词教学与研究。

(一)组成教学团队

在高校的古诗词歌曲教学中,师资队伍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担负古诗词歌曲教学的教师除了具备精深的声乐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广博的古典文学知识以及对古诗词歌曲音乐方面的分析解读能力,这种高素质师资人才的缺乏,也是古诗词歌曲教学难以在高校广泛展开的原因之一。综合性大学应充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的资源优势,集合声乐专业教师、音乐理论教师、古典文学教师共同组成“三合一”的教学团队,形成学科知识的互补与共享,以获得对中国古诗词歌曲“全观视角”的整体解读。

(二)加强理论研究

中国古诗词教学应在系统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我国几千年的音乐历史,历代音乐家都曾对民族声乐艺术作过理论总结,如战国时期的《乐论•师乙篇》、《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唐代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明代魏良辅的《曲律》、清代徐大椿的《乐府传声》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论著,不仅精辟地论述了歌唱中的咬字、呼吸、发声、润腔等技巧,而且详细地规范了民族声乐的审美标准,鲜明地体现了民族声乐的审美意识,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将这些典籍中有关声乐艺术的理论进行精选,并从现代声乐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加以系统整理,从而为古诗词教学夯实丰厚的理论基础。

(三)建立教材体系

编写教材《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及辅助教材《中国古诗词歌曲萃选》,包括简谱、五线谱对照的声乐演唱谱与钢琴伴奏谱。教材中对每首古诗词歌曲的教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古诗词的文学赏析(作者简述、创作背景、文学风格、诗境与艺境、白话体译文);2.歌曲的音乐本体分析(曲式结构、调式风格、旋法特征、钢琴的背景与歌唱);3.古曲演唱提示(基本音乐情绪、重要的吐字归韵、有特点的行腔、声音色彩的把握)。

(四)调整课程设置

为声乐专业所有学生开设学科基础课程“中国古诗词歌曲演唱”,使他们掌握古诗词歌曲的一般知识以及能够演唱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歌曲。同时,为那些立志研究中国古诗词歌曲的学生开设专业选修课程“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与研究”,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上课程的教学都应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切实按纲实施教学。

(五)创新教学方法

通过声乐专业的教学实践,探索、创新一种“以中国古诗词歌曲的吟诵、咏唱为原点,并吸纳民歌、戏曲演唱技巧”的教学方法,在演唱中要求学生做到以情带声,以气出声,气息流畅,字清腔纯,尤其是注重无声状态下的气息连贯,培养学生在演唱中逐步进入和谐的情趣意境、淡定沉稳的气韵神态。

普及性的推广是指将中国古诗词歌曲教学的外延扩大到非音乐专业范围,将国学的传承融入于高校的素质教育。“乐所以修内也”、“乐者,德之华也”,这些儒家古籍中的名言强调用音乐来提高内心修养,并在音乐审美中体现以德为美,说明高尚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上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开设的六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第一类就是“文学与艺术”,其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成为有教养的现代人。因而,构建一门“以国学传承为宗旨,以音乐教学为载体”的通识教育课程“中国古诗词歌曲的品读与学唱”尤为必要。在通识课的教学中可以突破传统声乐教学的“一对一”模式,将多媒体大课教学与口传面授的分组辅助更广泛的教学平台。

责任编辑:陈达波

注释:

① 2009年 12月1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主办、北京世纪视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唱响古诗词•汪国真作品音乐会暨唱着歌儿学古诗•汪国真古诗词歌曲唱专 辑首发式”在北京音乐厅举行。此处借用“唱着歌儿学古诗”,是提倡一种边唱、边学、边背的古诗词传习方式。

参考文献:

[1]赵晓生.传统作曲技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3]司马迁.史记 [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语词分册 [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

[5]赵晓生.传统作曲技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王力.古代汉语[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7]缪天瑞.音乐百科词典[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8]刘再生.“声曲折”之我见[j].中国音乐学,1990 (1).

[9]冯洁轩,李爱群.“声曲折”是个错定的词[j].中国音乐,1998 (1).

[10]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making a thorough inquiry into the chinese songs filled with ancient poetries

rao zerong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精选篇14

摘 要:西方用典在台湾现代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丰富的美学内涵,如西方用典的历史意识及现代性阐发呈现厚重的历史美;其知性意识观照呈现的知性美和理性美;以及生命意识及人性意识观照呈现的人性美等等。运用现代阐释学的“视域融合”理论,从结构主义符号学和文学修辞学的角度对台湾现代诗西方用典之美学内涵的阐释,则将台湾现代诗学纳入跨文化、跨学科的比较诗学研究视域之中,拓展了研究空间。

西方用典是台湾现代诗的一种普遍修辞手段。现代诗的西典并不局限于地理概念的西方,而是相对于中国典故而言的异质文化典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洋典”。探究台湾现代诗歌创作中的西方用典,可发现其表征出鲜明的历史意识、现代意识、知性意识和生命意识,这诸种意识使台湾现代诗具有厚重的历史美、深邃的知性美和丰富的人性美。本文通过对台湾现代诗西方用典之美学内涵的阐释,将诗歌的用典研究从实践行为的概括进一步拓展到理论的描述和诗学规律的总结。

用典往往与民族心理尚古崇经意识有密切关系。西典大多脱胎于西方典籍和文学艺术,而西方的悠久历史与广博的传统文化自然而然形成一种巨大的向心力,使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可避免向此倾斜,形成对西方先贤智慧的普遍敬仰和尊崇。因此,西典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内涵,成为西方传统文化的“原型”,隐含着深刻的民族群体的历史记忆与文化选择。

在诗歌创作中,这种历史记忆如何选择?西典作为一种构建诗歌的语言符号,从结构主义符号学来看,其构成以对等原则为基础,即通过典源语境和现实语境的相似或对照来构成。西典有两个端点,一端联系当代现实,一端联系西方历史事件,西典在运用中或为强调今昔的类似,即历史原型(人物或事件原型)的重复,或为强调今昔的对照,即今日与往昔的差异。于是,在两个不同历史时空语境的碰撞与交融中,西典表现出浑厚深沉的历史意识。台湾现代诗通过西方用典自然也就渗入了这种历史意识,呈现厚重的历史美。

席慕蓉的诗细腻柔婉,纯粹澄澈,诗中颇喜欢用庞贝古城的典故。如:“庞贝城里十六岁的女子/在发间细细插上鲜花/就在镜前就在一瞬间/灰飞烟灭了千年堆砌的繁华”(《夏夜的传说》),又如:“如庞贝的命运/将一切最美的在瞬间浇铸”(《夏日午后》),诗人藉古城陷落的历史典故,感慨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命运的沧桑变化,这种怀古情愫缠绵悱恻,深沉细腻。

陈黎诗中的西典具有深沉曲折的历史意识:“华浦兰语传道书,西底雅语马太福音/让上帝的灵入福尔摩莎的肉”(《福尔摩莎 一六六一》),用史实典故追忆17世纪西方殖民者对台湾的精神奴役,饱含着对屈辱历史的愤慨和痛苦思索。

朵思的诗则借史实典故回忆战争如《(湖岩礁)湖下地行船》:“其实,最纯粹的黑暗/更纯粹的,则是忘掉它正划行在想象 /的拆卸和拼装”,通过对二战时期德国武器运装地遗址的缅怀,思索人类乖戾多舛的命运,这种历史意识具有深刻的反思色彩。

西典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原型”,其蕴涵的文化内涵在移植过程中,包含着作为创作主体的诗人超越自身存在的当下视域去收览彼时彼地的典源语境的意义,将之与现实语境互比互证,这形成一种“视域融合”;也包含着西典作为此在空间的“他者”对台湾现代诗歌自我的观照,这也形成另一种“视域融合”;此外还包含着作为阐释主体的读者的“前理解”与诗歌用典语境的观照,这亦可视为一种“视域融合”。西典独特的“视域融合” 形成了多元对话、开放性的台湾现代诗歌语境。因此,通过西方用典,台湾现代诗人通过对比或相似的时空联想以今会古,以古衬今,阐发了新的现代性思想。

痖弦的诗用典新奇独特,如:“更恨祈祷/因耶稣也是男子”(《弃妇》),圣经中的救世主成为不愿祈祷的对象,传统文化“原型”完全被颠覆。这种用典方式是对西方文化另辟蹊径的摄取与吸纳,典故的古今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而这种现代性阐发却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思维。痖弦的另一首诗则藉耶稣为救赎世人而献身的典故,表达一种现代生存状态:“所有的灵魂蛇立起来,扑向一个垂在十字架上的/憔悴的额头。/穿过从肋骨的牢狱里释放的灵魂,/哈里路亚!我们活着。走路、咳嗽、辩论,/厚着脸皮占地球的一部分。”(《深渊》)以耶稣受难的“古”映衬被救赎者荒诞堕落的“今”,表达对现实的深切失望,具有现代主义的荒诞意识。

对现代都市罪恶蔓延、道德堕落的强烈忧思,余光中的诗也用典予以揭示:“罪恶在成熟,夜总会里有蛇和夏娃”(《芝加哥》),诗人抓住《圣经》典故原型与现实语境的相似性,跨越时空进行联想,以今会古,在异质文化中找到情感内蕴的触媒点并加以阐发,具有鲜明的现代性思想。

季广茂在《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一书中指出:“典故是一种历史化的隐喻……是在神话或历史事件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当下事件、情状或环境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典故对构成隐喻的彼类事物和此类事物作出限制:隐喻中的彼类事物在典故中变成了神话或历史事件,隐喻中的此类事物在典故中变成了当下事件、情状或环境。因此,典故能够借助于历史与现实在相似性基础上相互映照表现一定的思想与情感,并能达到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效果。”①因此,西典体现了西方传统文化厚重的历史积淀,而台湾现代诗人通过对西典故实的情感注入及创造性运用达到了“以故为新”,袭故而弥新的境地,使西典获得永久的生命力。

上世纪50年代,台湾现代诗派的摇旗呐喊者纪弦先生旗帜鲜明地提出“知性之强调”的号召。研读台湾现代诗,就会发现大多意象繁复稠密,讲究思想知觉化,主题多元化。西典作为台湾现代诗的语言构件和意义生成符号,也成为其知性意识的表征。

这里的“知性”概念有别于西方古典哲学的理解。斯宾诺莎定义的知性是从方法论角度论述,即“知性凭借天赋的力量,自己制造理智的工具,再凭借这种工具获得新的力量来从事别的新的理智的作品,再由这种理智的作品又获得新的工具或新的力量向前探究,……直至达到智慧的顶峰为止”②。这种知性是逻辑学研究所指向的认知理性。西典的“知性”则接近于康德的“审美知性”,即“想象力在它的自由中唤醒着悟性,而悟性没有概念地把想象力置于一个合规则的游动之中,这时表象传达着自己不作为思想,而作为心意的一个合目的状态的内里的情感”③。这里的“悟性”即“知性”,是诗人、艺术家精神内里的,与想象力、情感、意象融为一体,处在自由协调运动中的“审美知性”。

台湾现代诗人和诗论家对现代诗及西典的“知性”特质历来颇为重视。杜国清先生在1989年提交给“台湾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的《新诗的再革命与现代化:论台湾现代诗的特质》一文中,指出台湾现代诗的特点之一就是:“在诗质上以主知的诗想取代感伤的诗情。”④在1991年提交的《宋诗与台湾现代诗》一文中认为“在中国的诗传统中,台湾现代诗的特质,也可以追溯到宋诗”⑤,即台湾现代诗的知性意识与宋诗的讲求理趣是一脉相承的。

洛夫先生则说:“我们所谓的知性或思想性,……是对生命本性的体认,生命真谛的探索,这种本性与真谛唯有在残败的生命情境中发现。”⑥他站在寻求诗人主体的生存意义与生存价值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点上来界定现代诗的知性内涵,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性。

覃子豪先生也提出自己的见解:“近代诗有强调古典主义的理性和知性的倾向。因为理性和知性可以提高诗质,使诗质趋于醇化,达于炉火纯青的清明之境……最理想的诗,是知性和抒情的混合产物。”⑦他认为知性在诗艺的运作中,必须和情感、意象、哲理三者互相渗透,达致象中有理,理中有情、情中有象。

因而,台湾现代诗人在创作中充分而敏锐地感应到这种“审美知性”的召引,并通过西典运用明晰地表现出来。

转贴于

诗人非马2007年在其网站上发表的新诗写道:“嗨,我是包可华/我刚刚死去”(《幽默的轮回》),借用美国幽默作家包可华以生前预拍的录像带告诉读者自身死讯的现实典故,将生与死这一永恒命题以幽默笔调淡淡道来,体现了对生命本性的体认,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台湾现代诗的西方用典常常是多典组合,即诗歌用典(特指西典)超过两次。各典故跳跃性的转换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诗歌诗意流转,富于灵动的色彩。覃子豪的诗中写道:“蒙娜丽莎的微笑,我没有留着/留着了满廊的神秘/维娜斯的胴体仍然放射光华/贝多芬的死面,有死不去的苦恼。”(《画廊》)典故的变换传达着诗人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层层叠加,因而诗味异常浓厚,充满知性的隽永。杨唤是喜用西典,且喜欢多典连用的台湾诗人之一,如:“梵蒂冈的地窖里囚不死我的信仰/赝币制造者才永远怕晒太阳。/审判日浪子收葡萄回家,/如果麦子不死,我们到哪里去收获地粮。”(《诗的喷泉—告白》)用了一系列法国作家纪德作品的典故,以隐匿的方式把远距离的比喻形象地结合在一起,突破了读者陈俗习惯性联想,产生一种“陌生化”的艺术效果,诗歌蕴涵的思想和玄理却不能以显明的语言道尽。一如钱钟书所言:“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所谓冥合圆显者也。”⑧典故融化在作者情感、作品生命之中,诗歌的情、理、象混茫难辨,反而达致一种浑然一体、圆融自如的诗境。

周梦蝶的诗用典更为玄妙:“人在船上,船在水上,水在无尽上/无尽在,无尽在我刹那生灭的悲喜上。/是水负载着船和我行走?/抑是我行走,负载着船和水?……/爱因斯坦底笑很玄,很苍凉。”(《摆渡船上》)通过摆渡船上所见的刹那感悟,讨论了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诗人的生命感受与西典包含的玄理在两相交融时绽现知性的美感,在感性具体的氛围中,诗歌显示出一种诗质的厚度和密度,令人回味悠长。

西方向来有诗与哲学是一家之说,柏拉图尽管在《理想国》中对诗人的作用极之斥责,但自我克制和压抑终究不能完全打消他对诗的热爱。他认为“诗人和哲学家都以对美的追求为己任;前者追求形式的美,后者追求实质的美。……哲学和最好的诗是一致的。”⑨可见诗歌是具有理性美和知性美的。台湾现代诗的西方用典,寓知性与感性于一体,将意象、情思、哲理互融互渗,或以隐喻手段,使典故意象与哲理暗合,消解用典修辞之痕迹,达致典实与现实水乳交融的诗境;或以层层典故强化表达效果,使诗歌表意曲折,意境深邃,解读更具多义性。

典故作为一种辞格,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以寄情言志的方式呈现的表达功能。从修辞学角度来看,西典在“修辞所用语言本身的属性”这一内在语境层面有别于其它修辞方式。因为西典由于典源语境意义支撑而有着相对独立的意义表达,同时亦包含典源语境带来的情感内容,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文本。因而,台湾现代诗人在创作中要协调西典的内在语境与外部语境,使读者理解诗歌通过用典传递的情感信息。

从语用学角度来看,台湾现代诗人是西典的语用主体。西典在被选择和运用之初就已被主体进行了适应性改造,被注入了特定的情感信息,这些情感信息与西典本身已有的情感内容交融互渗,融为一体。因此,西典意象承载的情感内涵丰富复杂,蕴涵着深刻醇厚的人性意识和生命意识,闪耀着深沉蕴藉的人性美。

西典作为语言信息的交换媒体,其交换的信息自然包括了情感信息。张错的《鎏金菩萨》用佛经故事典故传达了一种宽容超然的传统精神,一种超脱时空的悲悯情怀:“那是如何慈悲喜舍的投火飞蛾──/在燃烧中蒸发,黄金与水银结合/如何水乳交融的生生世世啊!/所有来世今生情缘/就这般付诸於青铜躯体永远/鎏金的菩萨……”席慕蓉诗中常用的庞贝古城之典,表达的情感似乎是对时间易逝的叹息,但又何尝不是女子对幸福的盼望?这种细腻缠绵之情也在郑愁予的诗体现出来:“你来赠我一百零八颗舍利子说是前生火化的相思骨/又用菩提树年轮的心线/串成时间绵替的念珠/……/当我拈花是那心魔在微笑/每朝手写一百零八个痴字/恐怕情孽如九牛而修持如一毛”(《佛外缘》)。非马诗中的西典则闪耀着清明的生命意识(如《幽默的轮回》)……这些诗歌的西典包含的情感信息与诗人创建的现实语境的情感内涵进行交换、过滤直至融合,传达一种绵亘不绝的生命意识和人性意识。

台湾现代诗的西典运用除了表达传统的生命意识和人性意识,也显示了传统意识的转化。传统文化的生死有命、人生无常、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等典型的东方式感慨,通过西方用典则融入了西方现代主义生存的荒诞、生命的孤绝等思想意识。“更恨祈祷/因耶稣也是男子”(痖弦《弃妇》)反映了一种现代生存态度,表现女性对其生命本体的觉醒。余光中与罗门诗歌的西典运用则表现了现代社会的畸变,如余光中的诗写道:“而十九世纪在醒着,文艺复兴在醒着/德拉克鲁瓦在醒着,罗丹在醒着/许多灵魂在失眠着,耳语着,听着/听着——/门外,二十世纪崩溃的喧嚣。”(《芝加哥》)以西方文化灿烂辉煌的“古”映衬20世纪的“今”,对20世纪文明的倾颓与崩溃深深叹息。同样,诗人罗门的《都市之死》也描绘了都市的堕落和沉沦,人类文明的颓靡和沦丧:“伊甸园是从不设门的/在尼龙垫上榻榻米上文明是那条脱下的花腰带……/天堂便暗成一个投影/神在仰视中垮下来/都市在复活节一切死得更快”。罗门不愧为台湾现代都市诗人,通过用典生动摹写了现代都市的异化和异化的生命存在。

台湾现代诗的西典运用也显示了伦理道德的转化。含蓄深情,忠贞不渝的情感已不再是唯一吟咏的对象。张错的诗写道:“翌日捧读谷崎掩卷无语/雪子婚姻当真雨雪霏霏般懊恼吗?”(《雪》)借用日本唯美主义作家谷崎润一郎的作品《细雪》的内容,对传统的婚恋观念、女性地位开始反思,反映了在现代生活潮流之下,陈旧的古老遗风、僵化的家庭屏障的桎梏和必将崩溃之现实。因此,台湾现代诗的西方用典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存在的思索、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反思、对美与和谐的永恒追求和人伦情理的重新认识。

综论之,台湾现代诗的西方用典体现了西方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厚重的积淀,表征出深沉的历史美;并将知性与感性寓于一体,表征出澄澈的理性美与知性美。此外,西方用典承载的情思意绪也在诗人情感与典源文本内在情思的相融互渗中,呈现复杂多样,富于现代意义的生命情调和精神内涵,表征出丰富的人性美。而在开放多元的诗学研究场域中,以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来探究台湾现代诗的异质文化影响及艺术效果,则拓展了现代诗学的研究空间,具有深远意义。

① 季广茂:《隐喻视野中的诗性传统》,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② 斯宾诺莎:《知性改进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1页。

③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40页。

④⑤ 俞兆平:《台湾现代诗学中‘知性’概念之我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第31页。

⑥ 洛夫:《诗的探险》,黎明文化公司,1979年,第50页。

⑦ 覃子豪:《新诗向何处去?》,《蓝星诗丛刊》第一辑狮子星座号,195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