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范文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2-04 10:52:19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精选篇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特点突出

应该看到,我们党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才概括出如此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对于我国的最大实际需要把握两条:一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我们有13亿人口。正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如此丰富,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不能只有一种要求、一种模式、一种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三个突出的特点:鲜明性、导向性、包容性。鲜明性是指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核心价值体系前面加“社会主义”这四个字,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带有定性意义的四个字,也就是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不同于其他社会制度所存在或倡导的那些价值体系的。

导向性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作用。社会意识形态本身就是多元的,这既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是今后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一个趋势。我们党的文献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加以表达。因此,在意识形态多样化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不可能替代所有的意识形态,但是完全可以起引领和导向作用。

包容性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内涵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包括四个层次、五个方面的丰富内容。最高层次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基础层次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层次性、广泛性来看,它的包容性是很强的。所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要注意,引领不等于代替,导向不等于包办,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性。正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断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且对它的特点以及怎么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了重要论述。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该是继承中华文化,同时又和当代社会相适应,又同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际上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发展的精炼的概括。

这几年,我们国家经历的大事、要事、好事很多。从抗震救灾到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从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到纪念我们党的90周年,一次次的抢险救灾,一次次的重要活动,以及对这些过程的总结,从而形成了许多宝贵精神,比如汶川精神、玉树精神、奥运精神、世博精神等等。这些精神实际上都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当然,我们党对各个时期呈现出来的伟大精神的概括,也都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比如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还有建国以后的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和雷锋精神等等。这些都表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继承了中华文化,又和当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相协调。总之,在历经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新中国成立60年、建党90周年的活动之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中就包括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内容。

继续深入研究和科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非常丰富,应该说这几年我国理论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获得了新进展、取得了新成果。在研究过程中合乎逻辑地提出如何科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精选篇2

关 键 词: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新定义;形式逻辑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1-0023-06

An analysis of problems existing in and ways to

correct the new definition of Wushu

YANG Jian-ying,GUO Fu-mo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14,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basic theories about Wushu, firstly, in terms of formal logic and specific content, the authors dissected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new definition of Wushu which was given at the national level, and pointed out the followings: in terms of form,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 is the mixing up of “definition” and “concept”; in terms of specific content, major problems include inaccurate connotation definition, chaotic category relationship, neglecting traditional Wushu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extensions, igno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emarcation” and “division” etc. Aiming at the said problems, the authors corrected the new defin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according to requirements for concept definition by applying formal logic. Lastly, the authors formed two types of Wushu concepts from such two perspectives as “property definition” and “occurrence definition”.

Key word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new definition of Wushu;formal logic

目前,国家层面使用的武术定义是2009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织全国50余位专家在河南登封举办的“武术定义和礼仪标准化研讨会”上经充分讨论,在高度民主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该定义表述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相对以前的武术概念,新定义既取得了新突破,也产生了新问题。对此,学术界早有讨论。如新华社记者王俊璞[1-2]的《武术新定义融入中华文化内涵 新定义着重突出文化性》、《武术新定义诞生记》、乔熛等[3]的《武术新定义诞生 武术事业新时期》、周伟良[4]的《“武术”定义的新成果》等从不同角度对武术新定义取得的新进展和重大突破进行了总结。又如张显[5]的《质疑武术新定义》、黄文龙等[6]的《中国武术新定义辨析》、周伟良[7]的《武术概念新论》、卢元镇[8]的《中国武术竞技化的迷途与困境》等则从多方面论证了新定义存在的问题。

对于新定义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盲目遵从,而应该客观地对待,形成既符合武术的客观实际,也符合形式逻辑界定概念的基本要求的更为准确的表述。对于新定义取得的新突破,以上学者已经总结得很全面,对于存在的问题,虽已有学者讨论,但还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本研究拟从概念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展开更为深入的剖析,并给予修正,以形成更为客观、严谨的武术概念。

1 武术新定义存在的问题剖析

给一个事物下定义、界定概念,必须牢牢把握两方面:其一,形式上,必须遵循形式逻辑下定义、表述概念的基本要求;其二,具体内容上,必须根据不同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尽量接近事物本质,全面、客观、准确地进行表述[9]。因此,对武术下定义、表述概念,首先要从形式上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范,其次必须由武术专业人群根据武术专业理论知识确定形式逻辑所规定的形式中的具体内容。武术新定义存在的问题正涉及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1.1 武术新定义在形式上存在的问题

武术新定义在形式上存在的最明显问题是将“定义”与“概念”混淆,其他细节问题还包括没有弄清“划分”与“分解”的区别、将“交叉关系”视为“属种关系”等等。这里重点讨论前者,对于其他细节问题将穿插在接下来的具体内容中讨论。

“定义”与“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名词,两者的联系在于:定义是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之一,它揭示了概念的内涵;区别在于:定义仅揭示事物的内涵,而概念除了要揭示事物的内涵之外,还要运用划分的逻辑方法明确事物的外延。也就是说,定义仅仅是概念中的一方面,而非全部。

2009年7月于河南登封召开的“武术定义和礼仪标准化研讨会”所形成的成果“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到底是武术的定义,还是武术的概念?——该表述中既用“属加种差”的方法揭示了武术的内涵“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体育”,也用划分的方法明确了武术的外延“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这显然是武术的概念。如果仅仅是给武术下定义,表述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体育”即可,无需画蛇添足地加上“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冠名武术定义研讨会,却形成了武术概念,这是逻辑学方面出现的一个明显失误。改正方法有二:其一把新成果中相关武术外延的内容删掉,其二,把“武术定义研讨会”改为“武术概念研讨会”,把新成果“武术的定义”更正为“武术的概念”。

客观地讲,仅从形式上,新定义优点大于缺点,因为从大方向上该定义遵循了定义事物普遍采用的“属加种差”的逻辑方法,将武术的“属”确立为“传统体育”,将“种差”确立为“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只是在细节上有所疏忽,没有对定义与概念进行辨别。

1.2 武术新概念在具体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1)内涵方面。

“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一般运用“定义”的逻辑方法揭示,常采用“属加种差”的方法。新概念将武术的内涵定义为“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体育”,从武术专业知识角度来看是否合适?

首先,作为内涵之一的“中华文化”既笼统,也不全面。形式逻辑要求给一个事物下定义时“定义项中不能包括含混的概念或语词”[9]27,“中华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词语,它包括很多内容,难道都是武术的理论基础?另外,“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只是针对传统武术,对现代竞技武术显然不合适。以现代散打运动为例,撇开具体技术,仅从文化角度,它与西方拳击运动几乎没有区别。无论从训练过程中的强度、密度、运动量的控制、训练方法的选择、训练周期的安排,还是从训练和竞赛的具体组织实施方法、场地器材服装的选择、比赛结果的判定,现代竞技散打和西方拳击运动一样,都是建构在具有明显西方文化特色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运动项目。确切地说,现代散打运动更多的是以西方文化为理论基础,而非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如果将“中华文化”作为武术概念的内涵,无疑将把现代竞技武术主要分支的现代散打运动排除在外。因此,表述为“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不全面。

其次,作为内涵之二的“技击方法”并不是所有武术内容的内涵,不能反映中华武术的新发展。对于传统武术而言,用“技击方法”还勉强说得过去,因为各拳种的绝大多数动作都是围绕技击方法而形成的。对于现代散打运动而言,这种表述也十分贴切,因为其每一动作都是“技击方法”。但是,对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竞技体育领域,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属于难美表现类运动项目,它是武术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从技击术领域质变到艺术领域的一个新分支,其具体动作仅仅具有象征性技击含义,早已失去了技击价值。用戴国斌[10]的话说,套路和散打是“两种不同的运动形态,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编码和解码系统”。可以肯定地说,用这种套路动作与技击对抗,每战必败。因此,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动作根本就不是技击方法。如果把“技击方法”作为武术概念的内涵,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无疑将被排除在外。另外,被武术管理中心确定为第130个拳种的木兰拳,其中基本没有多少技击方法,难道也将其排除在外?显然,以“技击方法”作为武术概念的内涵,等于否定了武术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成果——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及其他新内容,不能全面地反映武术全貌。

最后,作为新定义之属概念的“传统体育”与武术不是属种关系,而是交叉关系。“传统体育”是否属于“武术”?也就是说,是否所有的武术内容都包含在“传统体育”之中?仅仅对现代竞技武术而言,还勉强说得过去。因为可以称现代竞技武术为现代体育,因为它融入了太多的现代元素,是传统武术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可以称其为传统体育,尽管它融入了很多现代元素,但仍蕴含着一些中国文化的传统。称其为现代体育,是相对传统武术而言,称其为传统体育,是相对外来体育项目而言。因此,称现代竞技武术为传统体育,虽然不是很恰当,但尚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传统武术而言,问题就大了,因为传统武术根本就不属于体育,更不用说属于传统体育了。以传统武术中徒手技法为例,其中不乏二龙戏珠、海底撩阴、双峰贯耳、脑后摘盔等致命的技击招法,这些是现代体育规则所能容忍的吗?以武术中的器械为例,只是到了近几十年才改为目前这种样子,之前刀剑都是有重量并且开刃的武器。1958年时任国家体委运动司司长李梦华为贯彻国家层面发展武术“淡化技击”指导思想,而在一次简短的报告中说:“即便是练习枪刀剑棍,也不应该理解为战斗武器,而应理解为运动器械。”[11]他之所以这样强调,正说明当时人们仍把武术器械理解为战斗武器。追寻童年习武之初的记忆,有位曾参加对日寇白刃战的老武术家向我们讲解刀应该如何用力才能够快速刺入人体,刺入之后应该如何用力才能够既迅速拔出又让对方立刻毙命的技巧。这种技巧显然是武术中的刀术技法,但是,如果将其归为体育,恐怕既有悖常理,也难以被人们接受。程大力[12]将“真正的武术”界定为“杀人术”、“杀人艺术”或“艺术杀人”,可能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客观地讲,无论武术徒手技法还是器械技法,长期以来都是自卫应敌的技术,只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体育化发展的趋向,有些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安全保障的竞技运动,有些发展成为人们健身的手段而已。

在体育界,卢元镇、张洪潭等名家都极力反对把武术归属于体育。卢元镇[8]指出“中国武术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丛体,它以多个触角与哲学、军事、教育、医学、养生、竞技、娱乐、休闲、民俗等相关联,具有跨领域、跨学科、跨人群的性质,它不仅仅属于体育,体育部门对它的定义只能算是其中一家之言。”有学者引用张洪潭[5]的观点指出“武术与体育在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在武术界,邱丕相[13]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曾提出质疑:“难道由于武术归体育部门来管,它只带有体育属性吗?诚然不能!从广义上说,武术的定义并不是体育能够涵盖的。”在其新近再版的专著《武术初阶》中又强调“武术在古代并不是作为体育形态出现的,武术作为一种社会形态,首先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技击术,从严格意义上武术广泛的功能和社会价值,体育尚不能涵盖它的全部。”[14]李印东[15]在其博士论文专著《武术释义》中也以图示的方法说明“武术和体育的逻辑关系不是属种关系,而是交叉关系”。如果以体育涵盖整个武术,显然有悖常理,既不符合武术界的认识,也不符合体育界的认识。另外,随着武术的发展,目前很多内容跨入舞台艺术领域,成为“演艺武术”,这些恐怕“传统体育”也难以涵盖。应该说,中国的传统体育包括拔河、跳绳、秋千、风筝、毽球、导引养生术等很多方面的内容,而武术的主体原本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技击术,只是有一部分内容具有了体育化发展的趋向,成为健身术和竞技运动,并逐渐成为当今武术的主流而已,武术与“传统体育”是上述逻辑学中所列举的第4类——交叉关系,而非下属关系。“传统体育”不能涵盖整个武术,所以将其作为武术的上属概念,显然是犯了逻辑学方面的错误。

2)外延方面。

划分是“把一类事物分成许多小类,或把一个属分成几个种”,而分解则是“把一个具体事物分成许多部分”[9]60。例如,我们对“树”进行分类时,可以分为针叶树、阔叶树,而绝不能分为树根、树干、树枝、树叶等组成部分,前者是划分,后者是分解。分解后的部分不一定具有整体的属性,而划分之后的小类都具有原事物的属性[16]。新概念中将武术按照“主要运动形式”划分为“套路、格斗、功法”3大类,是否合适?

对现代竞技武术而言,无疑套路、格斗、功法是将武术划分之后的3类内容。因为在现代竞技武术领域首先得到开展的是竞技武术套路(20世纪50年代后期),然后是竞技武术散打(1979年试点,1989年成为正式竞赛项目),最后是竞技武术功法(2004年始第1届武术功力比赛),这3块内容相互独立,所以可以将现代竞技武术划分为套路、格斗、功法3类。然而,对于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武术,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温力[17]曾将武术传统的训练体系提炼为从基本功、套路,到拆手、喂手、对抗性练习、实战的训练过程。程大力[18]将拳种流派下面的内容概括为“有各自不同风格和内容的基本功、功法、内功、若干拳术套路、若干器械套路、拳术和器械的拆单练习、拳术和器械的对抗练习等等。”周伟良[19]从很多拳种中总结归纳出“以拳法为诸艺之源,以套路为入门之法,最终以‘既得艺,必试敌’即由招至化这样一个‘不离日用’的基本习武程序。”在绝大多数传统武术拳种的技术训练体系中,基本功、套路(单练、对练)、拆招、喂手、散手、实战等,构成了一个有机技术体系,套路、格斗、功法仅仅是这个技术体系中的3个环节,而非3类。如果对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武术进行分类,可以按拳种分为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不同拳种,也可以按地域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不同地域的武术,还可以把每个拳种横向切开,划分为徒手和持械两类,但是绝对不能划分为基本功、套路、拆招、实战等。因为前3种划分之后的每一小类都具有武术的本质属性,可以单独成类,而后者只是列举了每个拳种的技术环节,每个环节不一定具有武术的本质属性(如武术中的踢腿、劈叉、下腰、翻腰、站桩、举石锁等一些功法练习只是武术技击的辅手段,根本不具有技击含义),这显然是分解。

形式逻辑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是划分,而非分解,将武术概念的外延表述为“套路、格斗、功法”仅适合官方开展的现代竞技武术,不适合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武术。如果上述武术新概念仅仅是针对现代竞技武术没有问题,如果也涵盖传统武术,那将犯混淆“划分”与“分解”的逻辑错误。

2 按照形式逻辑表述概念的要求对武术新概念的修正

2.1 对内涵的修正

由于揭示概念内涵逻辑方法是定义,而定义一般采用“属+种差”的方法,所以,首先应该确立武术的属概念,在此基础上再界定相应的种差。

既然传统体育与武术是交叉关系,不是属种关系,不能涵盖所有的武术内容,那么就应该选取更大能够涵盖武术整体的属概念。经反复推敲,“人体运动文化”是一个合适的选择。由于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家层面一直把武术定位于体育领域的技术层面,由此导致了本来作为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丛体”[8]的武术失去了很多文化特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层面把文化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武术界很多学者也开始从文化角度重新认识武术,武术的文化景观得以重现。邱丕相[14]13在《武术初阶》的序言中总结道:“我们不能仅仅将武术作为一项技术来认识,也不应把它只看作强身健体的手段,更不能只从防身自卫去考虑。应该说,这些认识都没错,但是不全面,站得不够高,看得不够远”;“中国武术是以身体动作诠释中国文化的生动载体,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与教育资源。”站在文化的高度从人文学科的视角重新认识武术,是研究武术和发展武术的制高点,由此而言,可以将武术归属于“人体运动文化”。人体运动文化既包括舞蹈、杂技,也包括体育、技击术,是一个涵盖面更广的属概念。目前的武术既有一部分仍属于技击术范畴,也有一部分发展成了体育运动,还有一部分跨入了艺术领域,只有“人体运动文化”才能涵盖这么庞大复杂的文化现象。因此,将武术的属概念确立为“人体运动文化”是一个恰当的选择。

鉴于新概念中“以中华文化为基础”既笼统含混,也不能涵盖基本丧失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武术散打等内容,所以建议将其直接拿掉。但是,拿掉之后,又将出现涵盖面过宽的逻辑问题,势必把国外武技也包括进来。因此,还必须加以限定。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只需在其属概念加上“由中华民族创造的”修饰语即可。因为尽管现代散打丧失了众多中国文化特色,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它是由中华民族创造的。而且“由中华民族创造的”语义明了,清晰易懂。因此武术的属概念可以限定为“由中华民族创造的人体运动文化”。

属概念确定之后,就要确定种差,即武术不同于“由中华民族创造的人体运动文化”这个“属”中其他种类的事物的属性。对种差的确立,既可以从武术的性质角度出发,也可以从武术形成发展的角度出发,下面分别论证。

武术新概念之内涵“技击方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忽视了武术的新发展,把竞技武术套路等内容排除在外。为了把这些内容涵盖进来,可以将“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修正为“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为主要内容”。首先,对于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动作而言,虽然失去了技击价值,不再是技击方法,但是,这些动作毕竟由技击动作演化而来,大部分还保留着象征性的技击含义,所以可以称其为“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又由于竞技武术套路中还有少数动作根本没有技击含义,所以直接称“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为内容”过于绝对,加上“主要”二字,称“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为主要内容”更为恰当。其次,如此修正,也涵盖了现代竞技武术散打和传统武术。因为现代散打技术体系中的每个动作都是实实在在的技击方法,都已经是技击方法了难道还没有技击含义?无可否认,这些技击方法肯定是“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传统武术亦然。因此,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作为武术概念内涵的种差,基本能够涵盖所有的武术内容,是一个更为合适的选择。

有学者可能质疑:概念应该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将概念内涵的种差修改为“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是否会扩大武术的本质?形式逻辑教材在讲解事物的属性时说:事物有很多属性,其中有些是特有属性,有些是偶有属性,特有属性又包括本质属性和固有属性[9]15-16。而界定概念只须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即可,不一定必须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因为界定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可以选取不同的属,由此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种差。例如,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认识武术时,武术与书法、绘画、舞蹈、戏曲、杂技以及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的种差就是“武术主要由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组成”。而如果从世界技击术的范围来认识武术,武术与世界其他国家武技的种差就是“由中华民族创造的,具有技术多元、内外兼修、形神兼备、诗意审美等的中华文化特色”。从不同角度出发,事物的特有属性是多元的,而本质属性则是相对固定单一的。鉴于形式逻辑界定概念的要求,此处没有必要一定揭示武术最本质的属性,只须揭示与相应的属概念相对应特有属性即可,而“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为主要内容”正是武术相对由中华民族创造的其他人体运动文化的种差。

综上所述,武术的新定义可以表述为:“以具有技击含义的动作为主要内容,由中华民族创造的人体运动文化”。

以上定义是“以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性质作为种差的定义”,属于“性质定义”[20]。形式逻辑告诉我们,“一类事物的种差,可以是这类事物现有的属性,也可以是这类事物发生或形成过程中的情况”,“用事物发生或形成过程中的情况作为种差的定义”[9]46称为发生定义。对于武术而言,也可以根据现有武术内容的历史形成过程进行定义。现有的武术内容,无论是保持着原有技击本质的隶属于技击术范畴的武术,还是经健身化、竞技化发展之后跨入体育领域的武术,或是进军艺术领域的演艺类武术,都是在技击的基础上,围绕技击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技击是各类各色的武术内容的本源和核心。长期以来,针对竞技武术套路对武术技击特点的淡化,武术界很多学者曾展开激烈争论,但是,强化技击特点也好,淡化技击特点也罢,都没有离开技击,都说明竞技武术套路与技击的内在联系,是在技击动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武术现有的各类各色的内容都是围绕技击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也可以从“形成过程”的角度,将“围绕技击而发展起来”的作为种差,将武术“发生定义”表述为“由中华民族创造的围绕技击而发展起来的人体运动文化”。

2.2 对外延的修正

前面已经论证了将武术概念的外延表述为“套路、格斗、功法”,混淆了“划分”与“分解”,仅考虑官方开展的竞技武术,没有兼顾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武术。而“武术不仅仅属于体育,更不仅仅属于竞技体育,尤其不属于行政垄断体制管制下的、以‘金牌至上’为理念的竞技体育”[8],所以,应该突破竞技体育的思维限定,改变单纯从竞技武术出发考虑问题的单一思维模式,着眼于武术的整体全局,界定包含所有武术内容的新概念,这样才既符合武术发展的实际,也符合武术主管部门新近提出的“大武术观”。

把武术分成几个小类,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划分。例如:根据文化学方面赖以构建的理论基础,可粗略地划分为传统武术、竞技武术;根据活动人群,可大体分为学校武术、大众武术、专业武术;根据技术风格,可划分为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少林拳等不同拳种;根据形成的地域,可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武术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完全遵循形式逻辑的严格意义上的“划分”。形式逻辑对划分事物有严格的要求,既不能子项兼容,也必须穷尽母项,还应按照同一标准。以上显然难以满足这么苛刻的划分条件。

翻阅各种武术资料,发现老一辈武术家蔡龙云[21]1在表述武术概念时曾采用“徒手或器械”的分类方法,邱丕相[14]13在《武术初阶》中介绍武术“原本”时将其称为“徒手或手持武器用于搏杀格斗的方法与技艺”,也采用了“徒手或手持武器”的划分方法。从逻辑学角度,将武术划分为“徒手”、“持械”,应该没有逻辑问题。

首先,这种分法是“划分”而非“分解”。无论是徒手技击、徒手演练,还是持械技击、持械演练,都具有武术的特有属性——技击,其主要组成动作都具有技击含义。以形意拳的徒手练习为例,其中包括三体式(站桩)、五行拳(单势)、十二形(组合)、杂式捶(单练套路)、安身炮(对练套路)、形意散手等组成部分,基本上包括了武术技击的全息影像。即使竞技武术领域的长拳套路,其动作虽失去了技击价值但也大多基本保持着象征性的技击含义。武术器械中,以温力[22]著《六合大枪》为例,其中介绍的枪术既包括拦枪、拿枪、劈枪、挑枪、拨枪、闯扎枪、穿指挑枪等单势对扎技法,也包括六路单练套路,还包括四路对扎套路,这些技法都可以拆开实战,可以说,这套枪法同徒手拳种一样,也基本包括了武术的全息影像。其他很多武术器械也都如此。即使现代竞技武术中的花枪套路,其大部分动作也保留着象征性的技击含义。因此,把武术分为徒手和持械,绝非将其肢解之后的组成部分,而是将其划分之后的两大类内容。

其次,这种划分不存在子项兼容、未穷尽母项、未按同一划分标准等逻辑问题。将武术划分为徒手技术和持械技术,属于划分中最特别的“二分法”,两者之间既没有相互交叉的内容,也是按照一个而非两个标准进行的划分,同时也涵盖了武术的所有内容,穷尽了武术这个母项,因此,从形式逻辑划分事物的角度,不存在任何问题。

按照运动形式将武术划分为徒手和持械,以此作为武术概念的外延,可以解决将武术划分为套路、格斗、功法带来的逻辑混乱问题,应该是一个比较科学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王俊璞. 武术新定义融入中华文化内涵 新定义着重突出文化性[EB/OL]. http://.cn/o/

2009-07-11/21504477185.shtml,新华网,2009-07-11.

[2] 王俊璞. 武术新定义诞生记[J]. 中华武术,2009(8):30-35.

[3] 乔熛,乔晓芸. 武术新定义诞生 武术事业新时期[J]. 少林与太极,2009(9):7-8.

[4] 周伟良. “武术”定义的新成果[J]. 中华武术,2009(8):31-34.

[5] 张显. 质疑武术新定义[J]. 体育学刊,2011,18(6):12-15.

[6] 黄文龙,屈国锋,王建华. 中国武术新定义辨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1,8(3):13-15.

[7] 周伟良. 武术概念新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1):10-13.

[8] 卢元镇. 中国武术竞技化的迷途与困境[J]. 搏击·武术科学,2010,7(3):1-2.

[9] 金岳霖. 形式逻辑[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 戴国斌. 武术:身体的文化[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202.

[11] 苏晓晴,李一平,施文忠. 试论时期中国武术发展的特征[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3(6):29-32.

[12] 程大力. 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大战略:保护与改革[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21-25.

[13] 邱丕相. 对武术概念的辨析与再认识[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21(2):7-10.

[14] 邱丕相. 武术初阶[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3-15.

[15] 李印东. 武术释义——武术本质及功能价值体系阐释[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37.

[16] 张起建. 新编形式逻辑[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81.

[17] 温力. 武术传统技术体系和训练体系的形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31(2):13-17.

[18] 程大力. 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大战略:保护与改革[J]. 体育文化导刊,2005(2):16-20.

[19] 周伟良. 行健放歌——传统武术训练理论的文化诠释[M].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74-86.

[20] 连丽霞. 形式逻辑简明教程[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38.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精选篇3

一、确立以人文性作为分析教材文本的教学理念

从教学理念上看,关注、探究教材文本文化内涵的开掘,把课文的解读重心转移到文化上来,在文化传统、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更深层次上解析教材文本中的文化意蕴,传承教材文本中的文化特质,进而开掘其内在的思想和趣味,而不是流于表面化和概念化,就必须以人文性作为分析教材文本的价值取向。

所谓人文性,从感性的角度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包容,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关怀与爱护;从理性的角度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是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在探讨课文和作品的内在特质时,要抛弃过去"惟教师""惟教参"的意识,打破主题唯一的框框,允许、提倡并鼓励师生一起利用相关资料进行言之有理的多元化的学术性探讨,鼓励争鸣,这样才能最有效地发挥语文教学的文化教育功能。

二、探究情理交融的教学策略

这里的"理"指教材文本中各种民族文化要素。"情"包括文本自身的丰富复杂的人文情感。其实语文教材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文本而具有独特的趣味,更具生动、形象性。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理性思维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看春花秋月,喜意盈怀;观惊涛骇浪,壮怀激烈;听高山流水,叹知音难觅;歌大江东去,抒壮志情怀……语文应该是激情的飞扬,语文应该是灵魂的震荡,语文应该是才华的喷涌,语文应该是思想的闪光。因此,从教材文本的特点出发,情理交融,这样才能开掘教材文本文化内涵的方向和深度。

考察作者的写作意图,探寻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实现情理交融的重要途径。一般说来,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品的文化内蕴是一致的。比如第五册《乡愁》,余光中是在离开出生于斯,生长于斯的故土家园20年后创作的,诗人要表达他作为一个离开母体的游子思念故园的痛苦情绪及民族的自尊心,还要表现他古典的、传统的意识和乡土的、民族的观念,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感情。他说"创作《乡愁》一诗,我只用了20分钟。为什么我只用了20分钟呢?是因为乡愁在我心中积淀了20年了。"这些正是民族文化特质中最宝贵的内涵,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开掘这些深蕴的文化内涵,引领学生投入到对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深沉思考中,这样才能使课文的文化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追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本来也就是学习人类文化遗产的过程,是接受人类文化熏陶的过程。从这个高度来认识语文教材,使用语文教材,才会使语文教材鲜活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得到充分展现,才能有效地发挥语文教材的文化价值,落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都是历代的名篇佳作,其中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艺术、美学、乃至自然界的各个领域,既是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又蕴含丰富的现代文化的精华。如: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无为无不为的人生智慧……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合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可以说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里饱含深厚文化意蕴。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精选篇4

关键词:九华山;地藏文化;旅游商品包装

旅游商品包装需要满足顾客深层次的情感化需求,在商品中应展现出文化特色及地方特色,做到商品包装设计造型独特、与众不同、涵义深刻,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旅游商品包装,这样才能引起民众的购买欲望,提高旅游商品包装的品质。

一、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内容及相关内涵

著有“莲花佛国”之称的九华山,它的佛教文化个性突出,覆盖面广,有着浓重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肉身文化,宗教艺术,建筑艺术文化,九华山佛茶文化,佛教文物,佛教的音乐文化,僧俗共处的民俗文化等。九华山佛教文化是一种开放性文化,既是中印、中韩文化交流的产物,又是自身内部佛教文化交流的结晶。它的佛教文化体现了以“地藏大愿”,为根本理念的和谐精神,以特有的力量吸引着广大群众,宣扬普度众生的思想,彻底地、无私地为众生服务,就是今天的“孝”道和舍己救人的精神,承载者民众对地藏文化的信仰。

九华山佛教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它从早期发展至今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从佛教传入到“莲花佛国”的兴盛的发展,充分显现了佛文化在异地文化中“适者生存”的发展动因,几千年来地藏精神已渗透到佛教信众的心中,繁衍了九华山地方文化特色。加之佛教雕塑的神秘与庄严,增添了人们的崇敬情怀。

九华山佛文化与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融成一体,融各方文化于一体,魅力无穷。外来文化与中国固有的儒、道、释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二、旅游商品包装的研究

1.对九华山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分析

到九华山膜拜的游客和香客来自世界各地,多不胜数,他们基本都会购买九华山的旅游商品带回去做纪念或是当做礼品赠送他人,比较吸引年轻人购买的是一些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实惠的小东西,这类旅游商品的包装多采用年轻人所喜好的色彩基调,且造型独特,个性化,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情趣。而由那些特殊材质制成的、价格相对较高的佛像,自然雕刻、贴画等,对文化素质、文化层次较高的比较有艺术感染力,能激起他们购买的欲望,但销路不是很好。总体上说,目前九华山旅游商品包装市场存在的问题很多,旅游商品包装缺少艺术性,产品档次较低,做工粗糙,保存价值和附加价值较低,产品所展现出的地方独特性色彩不够浓。九华山旅游商品包装从色彩、图案或者造型上,能给人们极大感染力的品种不多,无论国内游客还是国外来的游客都愿意挑选一些地域特色浓的,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特色蕴含其中的物品,而目前市场上能显示出地域特色、体现出地藏文化信仰的商品所占比例不够,艺术设计理念不够创新,没能很好地将地藏文化与九华山当地的地域特色融入到旅游商品包装中去。

2.国内外旅游商品包装的分析

事实上,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到了中国,都希望买到有中国特点的旅游商品,强调了包装设计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否则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只有充分地了解旅游商品的功能性,努力挖掘传统文化遗产,充分吸取精华,融入地方独特的文化内涵,设计出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鲜明的地方特点,富有生命力的旅游商品包装。

国外的旅游商品包装设计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日本的商品包装设计,从单一的个体产品到系列化的产品组合,件件都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日本设计师善于和本国的文化相结合,在许多的设计表现有很多闪亮的地方,例如金泽的糖果公司森八出品的栗子馅小糕点,它向我们展示了“复杂的简单”之极致,采用精巧的双层式包装,被作为补充层的内衬物在材料选择上则采用日本传统的纸张材料――“和纸”,很好地将特有的传统文化特色运用到旅游商品包装设计中,“日本味”在日本商品包装设计呈现出明显的视觉特征。

三、九华山佛文化及地方特色在旅游商品包装中如何体现

1.注重地藏文化风格的体现

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内,人、文化、环境共同构建了人类的地域文化系统,所以特色文化对一地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无比珍贵,需要人类来共同维护我们的地方性文化,并且要充分利用文化特色的优点,展现在生活、居住各个方面,以达到更好的弘扬与传播效果。九华山的名气享誉中外,带来了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对旅游包装的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旅游商品包装中把握自己的文化风格,更给产品带来更高的附加值,要想做到独特,具有一定的价值,就要在斟酌艺术性的同时,体现现代设计理念,将九华山佛教内涵的精髓运用到旅游商品包装中,弘扬佛教文化,为九华山旅游和经济服务。在设计色彩上,要能充分利用佛教的色彩,譬如金、银及有黑白调和成的灰色为中间色来进行纯色搭配,注重色彩的层次、深浅对比,来表达出地藏文化的神秘与庄严的内涵。在设计的图案选择上,可充分将地藏文化的抽象或具象的图形纹样等运用到包装设计中,“金地藏”形象可通过巧妙构思,恰当的运用其中,激起消费者购买欲望。在文字的设计上,适当的可将佛文的内涵应用到旅游商品包装上。并且设计时还要考虑到旅游商品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和不同的知识结构层,采用不同的色彩、图案搭配来吸引各类消费群。

2.加强地方环境特色的体现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区域文化,即这个地方所独有的文化特色和气质,而这种文化特色又来自于这个地方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不同地域文化所形成的不同文化景观中,九华山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对游客购买旅游产品时的心态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只有符合环境的设计才有生命力。九华山旅游商品包装要立足于九华山基础上,加强自身环境设计意识,符合当地的环境地域特性,突出地域性,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设计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旅游商品包装。商品包装中不仅要体现出地藏文化的内涵,还要能体现地方个性,体现九华山宗教习俗和当地的民间风情。

四、对未来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展望

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旅游商品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增强旅游商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商品包装设计上就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本地区的丰厚资源为依托,提高创新精神,满足人们对旅游商品的多元化要求,实现旅游商品艺术性、价值型、纪念性的统一与协调,塑造出旅游商品的品牌个性,拓展旅游的市场空间。

结语

九华山旅游商品包装是地藏文化的载体,它的设计应当是地藏文化在具体产品上物化的过程,在包装设计中注入地藏文化策略,向人展示地藏文化特色,推出地藏文化品牌,展示佛教的魅力。地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旅游商品包装的创新性,只有与地藏文化融合起来,大胆创新,才能使得九华山旅游商品包装的发展朝更深远的意义上拓展。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6出版)

[2]黄志雄,洪歆慧,商品包装设计构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出版)

[3]王鹏飞,旅游产品设计基础,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4出版)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精选篇5

首先,从“后民族结构,出发,我们发现,“一国”不仅是一个民族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强调台港澳的高度自治,意味着,“一国两制不仅着眼于“一国”之下的共同的善,还尊重大陆(内地)和台港澳的特殊性,尊重各自的制度构架。如果采用普遍主义的观点,忽视两岸四地的特殊性,或者一采用特殊主义的观点,过于强调多元主义,都不利于“一国两制”的建构。“一国两制较好地统摄了两岸四地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为公共的国家认同留下了空间。但这种在一部共同宪法统摄下的“一国”必须要强调一国下的政治共识,即每一个公民踊跃的公民参与与负责任的公民担当。    

在哈贝马斯看来,“所谓包容,就是指政治共同体对所有的公民都保持开放状态,不管他们有怎样的出身”。大陆、台湾和港澳公民在“一国两制”下,在宪法的规定下,权力义务是平等的。在国家内涵发生变化之后,民族内涵也发生转变,这意味着,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拥有传统民族精神和后土业时代国家公民的双重意蕴。作为政治的共同体,两岸四地真正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人心的回归。在传统的民族结构解释模式下,中华民族被确立为一个以文化、历史和血缘为依据的概念,在后民族结构解释模式下,中华民族概念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族概念,而是公民概念,具有法律内涵。这意味着,港澳台居民作为中国公民与大陆(内地)的公民在公民地位上是一致的,有着相同的权利和义务,彼此之间并不处于实质上的“隔禽,状态。    

其次,与身份认同相关联,公民认同的内涵同样需要被重新考量。按着民族结构解释模式,公民显然与国民概念息息相关,但在后民族结构中,公民概念则不仅具有国民的内涵,还具有多层面的意义。将后民族结构作为一个重要维度引入到对公民认同的解释框架中来,最终也拓展了国民的概念,对它的定义将不再仅仅依赖空间、地域,更基于政治包容与共识。台港澳和大陆(内地)居民由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公民享有同样的公民权利,在承认中央的政治主权的前提下,两岸四地尊重各自政治制度、核心价值观。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精选篇6

关键词:茶;茶文化;茶叶包装

一、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国是茶的故乡,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我国先民对茶认识的最早记载。在商代以前,我国很多地区将茶用作祭品,一直沿用三千年。茶不仅消暑解渴、益于养生,以茶待客,以茶会友更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被上升到艺术与文化的高度,并最终升华为“茶道”。

茶由中国的西南地区经巴蜀顺长江而下,经历数千年蒙昧混沌、兴亡盛衰,在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宋代贡茶工艺的不断发展以及皇帝和上层人士的投入,取代了唐代由茶人与僧人领导的茶文化发展的局面,民间茶风更为普及,茶坊、茶肆的出现使茶开始走向世俗,并形成了有关茶的礼仪。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散茶是一大创举,饼茶为散形叶茶所代替,两宋时的斗茶之风随之消失,品饮方式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沸水冲泡叶茶的品饮方法一直延续至今。清代的茶文化表现得更加世俗,茶文化开始转向民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伦常礼仪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一种普遍的民族习惯。中国茶文化的延续到今天,不仅是中国古老文明的流传,更荣升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需求的一种体现。茶之所以能适应各种阶层,众多场合,是因为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茶文化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公认。

二、现代茶叶包装的概述

茶叶包装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包装材料和结构,组合出了多种茶叶包装的形式。茶叶包装主要有罐型茶叶包装、盒型茶叶包装、袋型茶叶包装、塑料成型茶叶包装、复合薄膜袋茶叶包装等。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大多金属制茶叶罐,因其印刷精美,款式新颖,取用方便,又方便储存,里面的茶叶不会压碎,深受大众喜爱。

茶叶这一类特殊的商品,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茶叶的包装有别于其它一般性商品的包装。目前,常用的茶叶包装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罐型包装

罐型茶叶包装主要是天地盖式包装结构,分为桶形结构和方形结构的天地盖式。罐型包装的取用方便,不易受到挤压,防潮性,避光性能好,是茶叶比较理想的包装。

2.盒型包装

盒型茶叶包装主要有纸盒装、衬袋盒装和竹木盒装。纸盒是用板纸经印刷后成型制成包装盒,装入纸盒内的是用塑料袋包装好的茶叶,这样可以解决纸盒包装茶叶受潮,香气不持久和免受外界异味的影响。

3.袋型包装

袋型茶叶包装主要有:复合薄膜袋和纸袋。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印刷性,优良的阻气性、防潮性、保香性、防异味等。加有铝箔的复合薄膜性能更优越,遮光性更好。但是这些都有缺点,茶叶被保护的功能弱,茶叶容易被压碎。

4.塑料成型容器包装

聚乙烯、聚丙稀、聚氯乙烯等塑料成型容器有着大方、美观,包装陈列效果好的特点,但是其密封性能较差,在茶叶包装中多作为外包装使用,其包装内多用复合薄膜塑料袋封装。

5.复合薄膜袋包装

塑料复合薄膜具有质轻、不易破损、热封性好、价格适宜等许多优点,在包装上被广泛应用。用于茶叶包装的复合薄膜有很多种,复合薄膜具有优良的阻气性、防潮性、保香性、防异味等。

三、中国茶文化对现代茶叶包装的影响

茶文化是中华悠久文化中的一支独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内容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由物质文化上升到精神文化的范畴。21世纪的包装,从简单的保护、收纳功能,发展成为沟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包装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已成为人类经济活动中的自觉行为,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由过去的产品包装升华为当今的文化包装。茶叶包装亦是如此。

陆羽在《茶经》中指出,凡茶有九难“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因而茶事活动是综合、协调“茶、水、器、火、境”各项要素的复杂过程: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这一理念之中渗透了中华五千年悠久文化的精髓,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与茶中的浓缩和传扬。茶文化中丰厚的内涵,给茶叶包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是我们设计师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茶道精神更是茶叶包装设计中永恒的表现主题之一。

四、现代茶叶包装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茶文化

中国的茶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内涵丰富、深厚。当代的茶叶包装设计以多种手法来体现着茶文化,茶叶包装的造型、色彩、装饰等方面着手,都能很好地体现出茶文化。好的茶叶包装,需以包装为形式载体,将茶文化蕴涵其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商品销售份额,还可以增加商品的附加值,更可以提升品牌形象,使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得以更广泛的传播。所以,茶叶包装是茶文化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设计茶叶包装时应该从茶文化寻找创作的依据,如:茶具,茶的历史传说,茶的精神,融入了的茶的精神的文学、艺术等。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体现了茶道精神的作品有不少,无不说明了茶叶包装也是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五、结语

凭借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茶叶包装设计工作者们只有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中的营养和精华,牢牢把握住时代运行的大动脉,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新表现手法,将茶文化中的元素以国际化的设计语言表现于包装风格中,才能更好地适应我国广大茶叶消费者的审美意识,满足国内市场上的地域化个性设计和国际市场上的民族化个性设计的需求,促使中国茶文化和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两者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南国嘉木.茶经新说[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2]南国嘉木.茶道人生[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40

[3]席志新.中国茶包装设计中的文化理念[J].吉林:文艺争鸣,2010年,第16期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精选篇7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发展;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为此,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

在人类民族文化的原始积淀期,由于生存区域与生存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文化积累与传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活动凸显出来,共同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1]。它寓竞争、娱乐、广适、地域及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涵盖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把人与环境视为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统一体,并把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看作是一个精神同物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活动[2]。它既是自贯一身、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改变其具体的结构式样,呈现出多姿疯狂学习的差别。这种在相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趋向,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形成在历史演进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孕育出丰硕的果实,突出地再现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

第一,劳动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物化品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中最高层次的部分。生产劳动是人类区别于猿类的特征,又是文化创造的开始。当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生命类开始文化创造活动的时候,即使是最粗糙的简单文化,也无不是从自然存在物直接加工开始的。而文化成果又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劳动过程中,其技术、社会和价值方式都作为相当复杂的文化体系而存在[3]。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区域、特定的社会人群,伴随着一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体育文化现象。

第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文化活动方式,孤立的个体活动是不存在的。尽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常常通过个人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和进行,但永远脱离不开社会的联系而受制于社会,永远是物质文化的产物。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和影响,并为一定社会关系所包围,这种社会关系不论是以物为对象,还是以人为对象,其参与活动的行为包含着社会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所形成的血

缘、地缘、行业的组织关系;所形成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表现出规定性、固定性、制约性的链接方式。从而使社会的人按照一定社会所提供的规定条件和可能,依据一定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方式进行活动。

第三,反映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围绕民族体育活动方式,通过抽象事物的艺术表现,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内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最终依托体育活动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验证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进了民族心理素质的升华。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3]。因此,民族心理素质是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综合作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面貌的表现与结果,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之灵魂。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特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示民族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民族和文化是两个密切联系的概念,民族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文化,而文化则是构成民族的要素。[4]

(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属性。任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存在于特定的地域空间和具体的历史时间之中,蕴涵这一文化的民族特性,也反映出这一文化发展的时代性质。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因其民族性而呈现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体育文化特质,又依其时代性而融汇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共性特征。

民族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代表一定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积淀与特定地域文明的特点,表现为该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类型。时代性则体现体育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共同特征,反映文化发展由低向高的发展方向和文化之间传播、交融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表现为体育文化发展阶段的标识和特定的文化类型所展示的时代风貌与精神。

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民族性存在于时代性之中,时代性反映民族性的共同特征,不存在绝然独立的文化属性。正由于二者的统一,衍生出体育文化的整体性与独立性、连续性与阶段性、自主性与互赖性、兼容性与选择性等等的有机共生。这些特性又表现为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意识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本质特征所在,全球意识则从世界和人类体育文化发展的高度拓展了各民族的文化视野。民族精神展示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命力,时代精神则代表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和历史演进的阶段特征与风貌。  

(二)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

文化的涵延性系指一种文化所具有的兼融涵括、多元共生与传承延续、传播吸收等特性;主导性则是指文化的多元复合结构中,必然呈现该文化的主导倾向,包含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特性。文化的涵延性与主导性并存,反映着文化存在的结构特性。文化是一个涵延广博的概念,有其丰富的内涵,诸文化因素多元交汇,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同文化发展的时代新质共集于一定的社会空间。文化创新是以一定的优秀文化传统之弘扬为前提的,新文化不可以完全独创出来;并且,文化演进还是文化发展多元因素相互吸收、兼容并蓄的过程。正是在继往开来与传播互感的文化整合中,民族文化得以实现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发展。

从文化的涵延性来看,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非常典型地证明了文化特性的客观存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无论从悠久的历史传承还是从广博的丰富内涵以及辽阔的地域分布上都具有鲜明的典型性。从文化的主导性而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历经数千年不衰,其交融会通的强大生命力之中,展现出立于主导地位的、与时展相适应的文化特质,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反映出民族文化的主导性特性。

(三)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

兼容性不仅包括了涵延性所规范的文化多元复合与传承演化的因素,而且含指文化发展中精华与糟粕、进步与落后等等因素的并存。有可能区分出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又有许多无法绝然判定的交汇复合内容,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或具体的状况情形下,精华与糟粕的判定受到时代的局限,也受到评判主体的制约。

选择性指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选择、吸收所需养分以补充、壮大本体文化、排斥不适应自身需要的民族文化的内在机制。其包括民族文化自身特有的选择、排斥功能,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特点;又由于文化选择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进行的,从而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意义。选择性同样不能独立存在,也受到兼容性的影响。文化的选择、排斥功能是在兼容性的规范下实现的,选择的结果不是使文化成为单一因素,而是丰富和发展了兼容性。兼容性一样受到选择性的制约,选择的结果是使兼容并包的各种文化因素根据民族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被排斥、淘汰的因素则失去生命力,这就是民族文化发展演进的过程,也代表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动力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即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借鉴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适应本体文化需要的选择和汲取、以及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会通创新,这三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同步过程。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为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5]

历史证明,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强盛发达国泰民安的时期,往往就是政策开放、民族平等、文化交融、百花齐放的时期。固步自封意味着保守落后,开放创新才是民族兴盛文化繁荣的契机。中国有句名言叫“有容乃大”,民族繁荣是各民族平等相处相互尊重的结果,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立个性和存在价值,促进各民族间体育文化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才能取长补短不断完善。       

(二)交流互感是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推动力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就是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史,也是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史。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文化,除了时代差异外,还有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差异,在数千年中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区域、各民族体育文化的荟萃,交流互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推动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有民族间及民族外两种类型。各民族的认同、亲和与交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的接触,无论表现为交易、和亲、联盟的友好方式,还是掠夺、复仇、征服的冲突形式,客观上都使民族体育文化得到相互的撞击触发与交流影响,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正是在各民族生息繁衍和相互交流中,积育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养分与动力。各民族的文化聚集和交融,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三)兼融会通是民族体育文化绵延的内驱力   

任何民族的体育文化都有其空气和土壤,有自己的载体和灵性;任何民族体育文化都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以及尊重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义务;都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汲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发展创新的责任;也有共同繁荣人类文化进步的历史使命。各民族的文化发展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既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却同处并存相互联系,都是其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交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在静止和封闭的状态中发展,都是其内在的新旧更替、进步发展的矛盾运动和外部的文化触击冲突、汲取融合之合力的作用。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兼融会通特质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绵延的内在驱动力。     

(四)整合创新是民族体育文化长存的生命力

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基本特性集中体现为文化的内在调制与外在互感功能,通过涵延传播、汲取更新来实现新文化建设。开放与交融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衰的动因,整合创新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长存的   (下转第82页)

(上接第74页)生命力。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兼容并收、各民族间的交融会通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与外来文化的撞击吸收、整合创新是其强劲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五)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是民族复兴的最终表征

民族传统体育是由中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各个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历来年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规模一届比一届盛大,项目一届比一届丰富疯狂学习,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将民族体育按照固定的节奏一浪接一浪推向高潮,展示了民族体育文化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由民族文化创造汇集而成,具有共同的基本属性,融会于民族文化的特性之中,这种基本的属性,既可以反映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又表现出兼容性和选择性的一致。从而使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发展特性认识的同时,充分参与、占有和分享属于全民财富的社会主义民族体育文化。

“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现今世界上任何一项流行的体育项目,都源自于各国的民族体育项目,它们同样是在一定的地域受一定文化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文化渗透、使团表演、广泛普及而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体育运动[7]。实践证明,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优点和长处。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和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中占据应有的位置,每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够在同外来文化的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这就是文化的创造性。同时,我们的创新还必须树立全球意识,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方向上把握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脉络,只有立足于全球性的意识,才能深入理解和吸收外来文化进步的文明,并与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结合和创新。

四、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先哲们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中创造、选择、发明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传统体育,历尽沧桑,经久不衰,推动了我国数千年体育文化的发展。尽管时生了变化,但蕴藏在其深层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响着人们今天的思想和观念,其体育方式仍为各民族人民采用,运用人类学来加以研究,在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下开发这个蕴藏量极大的资源,可以为中华民族体育全面走向世界,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世界现代体育宝库[j].体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4).

[2]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张文勋,施惟达,张胜冰,等.民族文化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赵光远主编.民族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诸形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5]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载朱家桢、厉以平、叶坦主编.东亚经济社会思想与现代化[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精选篇8

感受奥运精神,并在全身心地弘扬和践行奥运精神的同时,以谦逊的态度、开放的姿态、宽广的胸怀和大国的风范升华伟大的民族精神。

一、奥运精神与民族精神具有相融相通的坚实基础

从本质内涵看,奥运精神与民族精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同志指出:“中国各族人民始终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而奥运精神的本质内涵与我们的民族精神是息息相通的。现代奥运创始人顾拜旦在亲手设计五环标志时指出:“五环象征五大洲通过奥林匹克理想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在奥运会仪式上,所有运动员联袂携手而行,亲如手足,使人们感到世界是一个大家庭。这些都表明,奥运精神同我们的民族精神一样,也有着团结统一的内涵。公元前490年,希腊士兵斐迪辟为了传达胜利喜讯、传递和平信息,从马拉松平原一直跑到雅典城,因长跑过度劳累而不幸逝去;古希腊火炬手在将圣火传向战乱频仍的各个城邦时,一边奔跑一边高呼“和平!停止战争!参加运动会!”的口号;《奥林匹克》明确表示,“支持和平与人类的相互理解,包括倡导遵守奥林匹克休战”。这些都表明,奥运精神同我们的民族精神一样,也有着爱好和平的内涵。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千千万万名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用勤劳的双手托起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这一宏伟事业;历届奥运会都勇敢地同歧视、阻碍圣火传递等各种消极行为作坚决斗争。这些都表明,奥运精神同我们的民族精神一样,也有着勤劳勇敢的内涵。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不仅是指在竞技场上不断地战胜自己,挑战新的极限,同时也鼓励人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不断地超越自我,永远保持奋斗不止的蓬勃朝气;奥运会一届届举办,圣火一次次点燃,激情不断燃烧,梦想代代相传。这些都表明,奥运精神同我们的民族精神一样,也有着自强不息的内涵。奥运精神与我们的民族精神在本质内涵上的高度一致性,决定了我们通过弘扬奥运精神来升华民族精神,是以保持民族精神的本质内涵为根本前提的。

从发展特征看,奥运精神与民族精神都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自古以来就呈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历经数千年而生生不息、常盛不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精神的开放与包容显得更为自觉和理智。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主导性价值观念和多样化价值观念的统一体。民族精神作为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必然要求全人类的优秀精神文化成果作为其生存发展的资源,必然能够兼容并蓄人类一切优秀精神文化成果。奥运精神也具有广纳博收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服装、不同语言、不同生活方式的各个民族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相遇,各种精神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汇集。面对这些差异,一届又一届主办和参与奥运会的人们营造了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化氛围,使这些差异得以和谐相处,使差异成为人们互相学习的动力,使差异汇成精彩。正是这样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千姿百态的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荟萃于奥运会,使奥运精神成为人类精神的集大成。奥运精神和民族精神共同具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决定了在弘扬奥运精神中升华民族精神是完全可行的。

从价值取向看,奥运精神与民族精神都坚持促进文明发展的进步性。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文化交流的必然性,这种文化交流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不断推动人类文明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的繁荣发展。中华民族作为人类文明的推动者,始终坚持进步的价值取向,坚持维护和促进文明的多样性、促进文明发展。数千年来,“和而不同”、“厚德载物”始终是中国人民宏大智慧和宽广胸怀的证明。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就是在保护和繁荣发展中华大家庭内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铸就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就是在促进各民族弘扬优秀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说,正是维护和促进文明多样性、促进文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成就了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不仅如此,这一价值取向还是中华民族对待世界上其他民族文明的一个根本态度。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明确指出:“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坚持这样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就能为维护生机勃勃、缤纷多彩的世界文明和人类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一样,奥运精神也始终坚持维护和促进文明多样性、促进文明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顾拜旦在亲手设计五环标志时指出:“五种颜色代表世界上所有国家旗帜的颜色”。这实际上就把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文明发展作为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印在了奥运精神的旗帜上。坚持这样的价值取向,就使现代奥运会成为充分展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巨型舞台,成为各民族文化交流、整合、提高的桥梁和纽带。参加奥运会的人们坚持这样的价值取向,就能跨越民族、宗教、政治和文化上的障碍,以世界公民的博怀,去认识、理解、欣赏和借鉴其他文化,进而促进与他国人民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奥运精神和民族精神共同的价值取向,使包含中华民族在内的世界各个民族站在了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维护和促进文明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同一阵线上,决定了在弘扬奥运精神中升华民族精神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弘扬奥运精神为升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新的契机、载体和生长点

弘扬奥运精神,为升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新的契机。奥运会是国际体育的最高盛会,聚焦着亿万中国人民的目光,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人们渴盼着参加奥运会、申办奥运会、主办奥运会。从72年前第一位中国人走进奥运赛场,到1984年获得第一块奥运金牌,中国人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用了48年的时间;从1990年7月邓小平提出“中国要申办奥运”到2001年申办奥运会成功,中国人民申办奥运走过了11年的艰难历程。可以说,主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百年一遇的良机;跟随奥运会一起走来的奥运精神为升华民族精神提供了一个很好契机。奥运会是世界文化交流的巨大舞台,这次东西方文明的伟大握手和雄伟交汇,必将为升华民族精神提供广博的精神文化资源,因而是弥足珍贵的,是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和把握的机遇。随着2008年中华民族奥运梦圆,亿万华夏儿女的奥运情愫不断得到升华和释放。这样的奥运情愫是民族激情和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示,中华民族的激情第一次在国际性体育盛会中得到如此淋漓尽致的体现,把这样的民族激情和凝聚力转化为升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动力,同样是中华民族难得的机遇。

弘扬奥运精神,为升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新的载体。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生产活动、抢险救灾、共敌外侮、建设改革、发展创新等实践为载体,创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今天,筹办奥运会、弘扬奥运精神,是中华民族全新的实践,为我们升华民族精神提供了全新的载体。奥运会本身是体育盛会,但它又是超越体育的,是以体育的形式来高扬正义的主张和理念。正如顾拜旦曾表达的,奥林匹克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教育。通过体育形式教育民众、传播文化,最终促使更多理念在奥运这一平台上被宣扬,进而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原则。我们主办奥运会,弘扬奥运精神,就是在举办一场场体育赛事的同时,使奥运精神的理念进入人们的内心世界,达到升华民族精神的特殊效果。

弘扬奥运精神,为升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新的生长点。筹办奥运会、弘扬奥运精神,在使我们民族更加成熟的同时,也使民族精神得到新的洗礼。尽管奥运精神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一样,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内涵,但也拥有很多其他宝贵的精神元素。弘扬奥运精神,就能使这些精神元素注入民族精神的内涵,使民族精神进一步成长。奥运会作为体育竞技的盛会,是以诚实比赛、公平竞争为道德基础和基本原则的。弘扬奥运精神,就能在打击假球、黑哨,抵制和反对使用兴奋剂的同时,使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的理念融入民族精神的血液;奥运会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服务来整合社会力量的盛会,是以大力倡导社会志愿精神为导向的。弘扬奥运精神,就能在调整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关系,使全社会为筹办奥运会贡献力量的同时,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更加深入地融入到民族精神中;奥林匹克精神倡导以开阔的视野看待各国的文明成果,以宽广的胸怀包容各民族的精神文化,以尊重代替歧视,以交流代替排斥,以竞争代替对抗,以共处代替冲突。弘扬奥运精神,就能在保证奥运会各项赛事在和平、和谐、友好的氛围中举办的同时,把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理念在民族精神中更为强化,等等。广泛吸纳奥运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能在不断更新中永葆蓬勃朝气和旺盛活力。

三、立足弘扬奥运精神的实践不断开拓民族精神的新境界

弘扬奥运精神,使之成为升华民族精神新的动力。弘扬奥运精神,不仅需要有接纳和包容奥运精神的胸襟和气度,也需要国民践行奥运精神的境界和品质。毋庸置疑,中国人民有能力、有素质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但也要看到,提升群众素质和境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在某些地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高声喧哗、漠视交规等陋习还没有完全杜绝;诚信缺失、弄虚作假现象仍较为突出;赛场起哄、一输就乱等不文明行为还有一定市场;等等。这些既不利于成功举办奥运会,也不利于奥运精神的大发扬。我们要力争把高扬奥运精神的必然要求转化为全民族净化精神境界、升华民族精神的内在动力。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普及奥运精神,使奥运精神所蕴含的理念和高扬奥运精神的要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升全社会弘扬奥运精神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把奥运精神的感染力转化为对社会文明风尚的影响力,使人们的奥运情结和爱国热情转化为升华道德、改进观念、趋向文明的源泉。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精选篇9

2009~2011年高考考查本专题考点的试题:

专题考点2009年2010年2011年

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天津文综卷•11 (选)山东文综卷•29(非选)江苏政治卷•19(选)

海南政治卷•15(选)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江苏政治卷•20 (选)安徽文综卷•38(非选)福建文综卷•31(选) 江苏政治卷•21(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上海综合能力•1 (选)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江苏政治卷•23(选)安徽文综卷•37(非选)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福建文综卷•27(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江苏政治卷•37(非选)北京文综卷•40(非选)山东文综卷•19(选)

注:“选”指选择题,“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备考时,注意把本专题知识与第一单元文化的作用、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起来。

2.考生要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中,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中,从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感悟中华民族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考生要关注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学会运用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考点指津】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规模大,存留丰富。

(3)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其中,我国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②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各地文化各具特色又互相交融。③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即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即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且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历久而弥新。

(2)中国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②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7.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表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②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有:改革创新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主要措施):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考点拓展:

弘扬民族精神为什么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所以,弘扬民族精神,就要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相互依存。民族精神只有反映时代精神,才能使一个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时代精神只有与民族精神相结合,才能生根,转化为催生民族向上的不竭动力。

③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弘扬民族精神就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并转化为我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高考回眸】

1.(2011•福建文综卷•27)“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中的关键词“传承”“升华”可知,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历久弥新,A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D两项表述错误;C夸大了中华美德的作用,表述不科学。

2.(2011•江苏政治卷•21)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②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题干中,“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等信息,体现了不同地域文化各具特色以及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吸收、渐趋融合和繁荣,①③④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为C。

3.(2011•山东文综卷•19)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将我国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向世界,增进世界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①④正确;②表述不科学,且与题意不符;③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4.(2011•海南政治卷•15)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①④说法错误。答案为C。

5.(2011•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2)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解析:本题是综合考查文化生活知识的主观题。第1问,考生可从文化对人的作用以及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等角度结合材料组织答案。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提出建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妈祖文化影响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促进了文化交流,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2)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

【创新设计】

1.《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中华文化

A.包容并蓄B.与时俱进

C.博大精深D.源远流长

2.2011年8月1日下午,辽宁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援疆志愿者出征仪式在沈阳举行。来自全省40余所高校的125名赴新疆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响亮提出“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正式开始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征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

①能促进青年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②直接提升了青年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 ③能够快速改变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3.(广东)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4.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于4月14至16日在海南召开,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 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2)“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被誉为助人为乐的道德楷模、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的郭明义,是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他“把雷锋的道路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把雷锋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梦想”。“30年来,我经历了很多,但我的信念一直很明确:一个共产党员,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这是天经地义的,不需要任何理由!”在鞍钢工作的20年里,他始终把自己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看做是为党、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心力的机会。在工作中他总能顾全大局,甚至不分分内分外,心里始终装着集体、社会和国家,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公德大义。同时在工作中他总是锐意进取、孜孜不倦、与时俱进,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请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宣传郭明义的事迹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参考答案:

1.D 提示:“文明圣火,千古未绝”“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B 提示:②不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

3.B 提示: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由岭南文化的形成过程可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A、C、D不符合题意。

4.(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精选篇10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体现着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民族传统体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流传至今,形成了代表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展示了其社会价值作用,比如健身、娱乐、陶冶身心等,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包括对中国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生活内容、习俗宗教http://等的传播与促进作用。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与作用也必将会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与发展而发生改变,因此探索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与文化选择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1 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内涵及特征

1.1 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基本概念的界定是其发展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注重对其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的体现,在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内涵界定。

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方面界定,主要是指古代民族体育,包括奴隶制与封建社会时期的体育运动项目[1]。后来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各民族之间也出现了不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每个民族都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界定便更加宽泛起来,世界各国都形成了本民族的体育项目。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指世界各国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以满足人类身心发展及其他方面需要的体育活动形式与内容[2]。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不断吸收外来体育形式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小农经济的发展与大一统的文化氛围[3],在与其他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指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多民族不断融合与发展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形成的与其他国家有显著不同的体育形式。文章主要从中国传统体育出发,运用社会学独特视角,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与文化选择进行剖析,并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进行建构。

1.2 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特征

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特征主要包括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两方面,其中显性特征包括健身性、大众性等特点,隐性特征主要包括传统性、民族性与文化性等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显性特征

(1)健身性体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以身体活动锻炼身体为基本的目标,鼓励人们直接参与其中。民族传统体育一般都来源于实际生产生活,是劳动形式的一种转化,因此具备健身的特点,涵盖健美、保健与体疗康复等方面的内容,对增进人们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2)大众性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性特点主要包括体育项目方式、技巧的简单化倾向,容易被广大群众接受并不断传承;另外还表现为其健身性附加的恒定性,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利于最广大的群众接受并习得,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大众性价值体现。

1.2.2 隐性特征

(1)传统性体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统性主要表现在其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民族特定风俗与生活习惯,并在民族传统节日中予以表达出来并进一步的促进其发展,将寓意深刻的内涵及文化表达方式渗透到体育项目中,使传统体育项目更加具有民俗风情,体现出了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价值的发展。

(2)民族性体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民族性主要是指体育项目对民族特定内涵、文化与习俗的融合,比如蒙古族的摔跤,体现了一种高原生活方式,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本民族之间不断流传,象征着本民族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并不断影响着这些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及体育精神的不断充实。

(3)文化性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性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传统习俗的传承与文化精髓的继承,其中文化习俗主要包括民族生活习惯与宗教信仰,比如赛龙舟与龙图腾之间的关系;文化精髓主要包括传统的文化观念、伦理价值与哲理思想等的发展,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动静相生”、“阴阳辨证”等观念与哲理体现在体育项目中出现了太极拳、气功等运动形式,充分证明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传统民族文化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

2 民族传统体育的综合价值分析

2.1 大众娱乐与强身健体

民族传统体育注重以静养生,相对于日渐形成的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生活环境来讲,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与娱乐方式,调整着人们的心理与情感发展,不断丰富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其多样的活动形式与内容不断增强了其娱乐价值体现。另外传统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有氧运动,其最初的价值就体现在强身健体方面,通过机体的运动协调,使机体得到不同程度的活动与锻炼,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尤其是现阶段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亚群体不断出现,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其独特的优势与文化色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促进参与者身体能量的消耗与恢复的代谢过程,保证人的身体强壮。

2.2 陶冶情操与增进团结

民族传统体育陶冶情操的社会价值主要通过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来,包括对人的感情的培养与信仰的追求。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多是一种健康、优雅、有内涵的项目,比如太极拳、气功等,这类体育运动更多能陶冶人的心性,反映生活的情趣与价值,进而促进自身感情与心态的升华。另外透过传统体育项目,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体育延续的宗教信仰与价值观念,从而有效的维系人的信仰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民族传统体育增进团结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凝聚力方面,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必然存在合作与竞争等环节,内部的有效合作与外部的有效竞争思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团结与凝聚的内涵,反映在民族之间主要是民族内部不断凝聚交往的价值内涵,各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往与情感交流,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向心力。

2.3 拉动经济与传承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色,开发出新的体育项目、服务及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形成新的民族产业链。民

转贴于 http://

族传统体育产业主要包括民族传统体育商业表演、民族文化本体宣传产业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产业,比如民族传统体育器械、服装、文化旅游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都将经济与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融合,促进了传统体育对经济的有效拉动作用。

民族传统体http://育对文化的传承价值主要表现在对宗教的信奉,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等方面。宗教与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与内涵发展的主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论其表现形式还是其特定的文化内涵,都体现了一种特定文化的表达,体现了民族体育活动作为一种价值信仰与文化形式所起到的作用。在许多民族内部,体育项目均是特定的宗教价值取向的表达,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及民族内部文化观念的有效整合与认同。

 3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价值

3.1 代表民族母体文化的价值取向

民族母体文化可以通过任何代表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的体育运动形式与其母体文化及其各个文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4],在母体文化的积淀中得以发展,并受母体文化的制约与影响。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常会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底蕴,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例,体现了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其本质与中国民族文化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与母体文化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任何其他外来的文化或者体育项目形式在与民族文化与体育形式结合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首先与母体文化相融合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以中国武术为例进行分析,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中国武术各门派中关于阴阳学说的印迹[5],还能体会到其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意境。同样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也具有这样的文化痕迹,比如篮球——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体现在在现代工业文化发展过程中西方诸国逐渐形成的竞争意识。

任何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都隐藏着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音乐、戏曲、诗歌等的融合与统一,西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同样与其绘画、交响乐、歌剧等相统一[6],具有本质上的关联性。

3.2 代表民族文化品格的价值取向

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本民族的母体文化中,并与母体文化共同发展,体现了一种不断的扬弃与融合过程,因此二者之间具有天然的统一性与历史传承性。另外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的结合还表现出了另一种主体价值取向,这种主体性及价值取向与母体文化内涵与规范相结合,体现出了本民族的特色。这种主体性的发展一般不会偏离母体文化[7],而是在母体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丰富与创新,最终发展成为具有自身运动特色与母体文化特点的文化品格,即文化标识。以中国武术为例,武术是带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同样朝鲜民族有具有自身文化品格内涵的跆拳道,大和民族有相扑、美利坚合众国有篮球[8]等。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与文化个性的形成具有显著的规训作用。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不断增加,民族传统体育也出现了不断融合的趋势,比如在印度、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中出现了英国的半球,在世界各国基本都存在的篮球与足球等,都体现了一种对外来文化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吸收与传承。另外,在世界民族传统体育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反对外来体育项目,保存本民族文化品格主体地位的行为,这些方式也体现出符合本民族文化品格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自选择性。因此在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下体育过程中,需要从本民族文化品格及文化内涵出发,不断扬弃,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本民族文化品格的延续。

3.3 代表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通常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都与本民族的生活习惯与习俗相关,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是特定习俗与宗教信仰的产物,比如端午节划龙舟,是一种节庆礼仪与祭祀活动[9]。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对一个民族的庆典、祭祀及其他娱乐活动发挥着丰富与完善的作用,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民族品格与民族性格。

回顾中国历史,透过文化发展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便可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发展价值取向的代表性作用。中国从孔子到康熙大帝,从孙中山到毛泽东都以自身的行动切实倡导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10]。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形成与文化品格的塑造有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与发展,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与智慧结晶,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独立于世界的能力与价值。比如美国的篮球,日本的相扑,中国的武术等,都是本民族能力与信心的表现,是塑造本民族文化性格的重要表达方式,代表着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与价值取向和追求。

4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选择

4.1 摒除文化自卑,回归民族传统体育到主流文化领域

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发展,是一种充满冲突与演变过程,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随着中国政治地位不断下降,经济不断衰弱,外来文化的不断侵袭,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心态,使国人陷入一种深度的文化自卑之中。反映在体育文化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则是对西方竞技体育的无限崇拜,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认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不具有独立发展的形态与健全科学的体系,因此开始用西方体育的标准来衡量民族体育,使得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完全失去了自身特有的价值与内涵。随着以奥林匹克运动为基调的西方体育世界性发展,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不得不去适应西方体育发展的要求,甚

转贴于 http://

至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西化,最终失去自身的特点及主体地位。

新时期要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恢复主体地位与自身的特色与特殊价值,需要从根本上摒弃民族自卑心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http://文化的博大精深内涵,将西方体育运动作为借鉴对象与辅助工具,不断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回归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主体地位与价值。

4.2 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的信念

民族传统体育积淀着一个民族与国家的文明成果,也蕴含着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文化基因。尤其是现阶段全球化发展趋势逐渐明显,如何在世界范围内保持自己的特色,找准自己的位置,不断的发展健全自己,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因此需要不断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不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维护民族与国家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基础与价值。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存在于整个社会进程中,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持续发展来讲,首先需要确定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并且坚信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深厚的民族性与可持续发展性。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数千年,已经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风情,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内涵的体育项目体系,但受地域及传承方式的影响,一些项目逐渐消失了,因此要有效保护民族传统体育及其特殊的功效价值,应重视其存在的意义与作为民族原创文化的价值,充分利用现有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

4.3 与多元化的体育文化进行对话与沟通

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也面临着多元开放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因此需要与世界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进行融合与对话、沟通,在沟通与对话中相互理解和包容,从而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与多元化的体育文化进行对话与沟通一方面可以促进本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构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模式,需要从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意义出发,不断实现现代化的追求与目标。尤其是现代社会,信息化、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促使民族传统体育需要不断适应多变的社会,解决好民族化与全球化、个性化与普遍化等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加深对多元一体化文化内涵的理解,在文化形式、文化风格等方面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民族自身特点,形成与现代化发展步调相结合的现代化民族传统体育形式。从民族传统体育与全球化发展来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通过与其他民族体育相互碰撞与沟通、融合,逐渐实现了自身世界性的发展,提高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4.4 以原创文化为基础,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

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需要以本民族的文化为基础[11],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世界化的发展,才能有效保证民族传统体育的持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本民族文化的结晶,如果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也就失去了其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相融合与发展的世界性意义与价值。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及其他各方面的不断扶持、指导与配合,充分考虑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本民族文化内涵的依赖性。世界各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其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矛盾与冲突,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论证。民族传统体育与其内涵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在本民族原创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当代性的变迁,即将体育项目与文化内涵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外来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不断的接触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意义与价值,进而实现其现代化的转型与变迁,体现出文化筛选的作用。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受国家与民族发展历程特殊性的影响,很少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因此民族原创文化在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承载了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往往决定其发展的方向,不论是参与运动的主体还是运动过程及内容,传统的文化内涵及其他不科学的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作用,因此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讲,民族传统体育要持续进步与发展,应不断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去除其中封建的、不科学的因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5 结 语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精选篇11

【摘要题】文艺复兴与大众文化

【英文摘要】ThereentailsprofoundaestheticconnotationintherejuvenationofChineseliteratureandarts.1.Theembodimentofloftyspirit.ItsloftybeautyexertsanedifyinginfluenceontheChineseyouth.2.Thebrightnessofsensewhichiscloselyrelatedwithloftiness.3.Artisticbeautywithspecialattentiontoart.4.Thebeautyofcreation,includingtherecovery.rejuvenationandrecreationofbeauty.SoitissignificanttoexploretheseaestheticcontentstomakethemplayactiverolesinthegreatrejuvenationoftheChinesenation.

【关键词】中华文艺复兴/美学/内涵

Chineseartandliteraturesrejuvenation/aesthetics/connotation

【正文】

中华文艺复兴的涵义是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为价值取向的,以中华科技文化艺术的普遍持久高涨为突出表现和主要特征的,体现新中华理性主义并且旨在创造新的中华先进文化的思想文化运动、时期和潮流[1]。中华文艺复兴这一涵义又蕴藏着深刻的美学内涵。

中华文艺复兴深藏着的第一种美学内涵就是体现崇高精神,放射崇高美光彩,要求中华民族儿女崇尚崇高。为什么这样说呢?崇高(或壮美、或伟大)是不同于优美的一种美的形态。这种美的形态“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liú@①铁;其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2](P47),能够给人以特殊的阳刚性质的美感。这种作为“实践主体巨大力量,更多地展示着主体和客体在现阶段相冲突和对立状态;并且在这一对立的冲突中,显示出客体和主体相统一的历史必然性”[2](P50)的崇高,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都有所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先进力量的胜利,往往要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决不会轻而易举、一蹴而就。正是在这种斗争中,先进社会力量的崇高精神崇高美显示出来了。人类历史上的奴隶革命、农民起义、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民族解放斗争,都是先进社会力量起来反抗旧制度、反抗黑暗势力的艰巨的斗争,都付出了一定的英勇的牺牲,从而写下了历史上悲壮、崇高、伟大的篇章。无产阶级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是人类历史上最艰巨最伟大的历史进程,人民群众及其先进代表人物在这一进程中,更是体现了崇高的理想,显示出了崇高的光彩。中华文艺复兴是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为价值取向的,“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我们的中华民族不断壮大不断发展”[1]的思想文化运动,当然就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爱国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体现崇高精神,放出崇高美的光彩。

显然,不是别的,而正是中华文艺复兴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价值取向,使得中华文艺复兴具有崇高精神,放射崇高美光彩的美学内容。这种美学内容的存在,反映到中华儿女的头脑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崇尚崇高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形成后,人们认为自己投身的中华文艺复兴事业是神圣的崇高的事业,又会为达到目标而全力以赴奋勇前行。这么一来,中华文艺复兴又会为崇高、崇高美的发展辅路。

在时下的中国,“体现崇高精神,放射崇高美光彩,让中华儿女崇高”这一美学内容的开掘,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种‘耻言理想、蔑视道德、拒斥传统、躲避崇高、不要规则、怎么都行’的社会思潮(包括社会心理、大众文化和学术思潮)正在引起人们深深的困惑与忧虑”,以文学创作为例,躲避崇高、拒斥崇高的“痞子”小说就引起了人们的困惑和忧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不过是游戏人生的《顽主》,我们都希望《千万别把我当人》,我们大家全都《玩的就是心跳》,并且全都《过一把瘾就死》,‘人’就不是从‘神’回归为‘人’,而是把人变成了‘虫’。‘虫’的生存不是‘人’的生活,人不能忍受‘虫’一样的生存”[3]。显然,在这么一种躲避崇高、拒斥崇高的社会背景下,在人们的困惑和忧虑的情绪中,开掘“中华文艺复兴”所蕴含的美学内容“体现崇高精神,放射崇高美光彩,要求中华民族儿女崇尚崇高”,具有非同寻常的“针锋相对”、“对症下药”的意义:你要躲避崇高、拒斥崇高吗?我们就是要对着干,开掘中华文艺复兴所蕴藏的崇高美学内容,重建崇高,崇尚崇高,让追求崇高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风尚。

中华文艺复兴深藏着的第二种美学内涵就是与崇高紧紧相连的新中华理性美的光芒照耀。这种美学内容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成功经验的启迪下发现并开摒出来的。

欧洲文艺复兴开始前后的情况是,面对千年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宗教教义、经院哲学教条以及教会、宗教裁判所的严酷,有识之士们从古希腊、罗马文化那里,汲取有关“人的理性”的营养,形成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发展需要的反对宗教教义、经院哲学教条,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的“人文主义理性”思想、理论。尔后,他们又大力宣传“人文主义理性”思想、理论,使许多人认同、接受人文主义理性思想、理论而成为了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者出现后,就以“人文主义理性”思想、理论作指导,掀起了从神性走向人性,从信仰走向理性的欧洲文艺复兴热潮。热潮掀起后,尽管“人文主义者从古代不同的思想家那里吸取自己所需的思想,他们的意见常常是分歧的”,但是共同的人文主义理性“把不同的认识贯穿起来,使之得以成为一个思想体系”[4]。在这个思想体系的制约或影响下,人文主义理性美的光芒照耀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整个历史过程,使处在这个过程中的人们“对自然的观察与实验代替了经院派的繁琐思辨;感性认识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归纳逻辑打破了演绎逻辑的垄断;因果律代替了目的论(天意安排说);理性代替了对权威的盲目崇拜,精神解放了,人的地位提高了”。从而,“感觉到自己的尊严与无限发展的潜能”,“把个性自由,理性至上和人性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生活理想,带着蓬勃的朝气向各方面去探索,去扩张”[6],进而取得各个方面(包括科学文化艺术各方面)的丰硕成果。

显然,欧洲文艺复兴之所以成为“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成为“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成为带来近代文明的彪炳世界史册的思想文化运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它有以“个性自由,理性至上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活理想”为核心的人文主义理性美光芒的照耀。以史为鉴,中华文艺复兴要能取得科技文化艺术方面的丰硕成果,成为促进中华民族复兴和发展的一次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就应该有新的人文主义理性美的照耀,这新的人文主义理性美正是切合我们中国需要的“自觉扎根中华文化、为中华服务、以中华或中国的眼睛看待世界的中华性,与以民主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开放精神为重要部分的理性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新中华理性主义精神”[1],或新中华理性美。

开掘深藏在“中华文艺复兴”里的新中华理性美具有明显而深刻的现实意义,因为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今天,中国大陆人民缺失的是精神和信仰,是对理性的高度重视,封建迷信现象回潮、感望粗俗化、理想追求虚无化、行为方式非理智化等等就是表现”。推动集中体现新中华理性主义,让新中华理性美的光芒照遍中国大地的中华文艺复兴,“就是力图以潜移默化方式向中华儿女,特别是青少年‘灌输’包含民主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开放精神的新中华理性,就是对各种理性缺位、缺失的弥补、反拨”[6]。

对艺术这种人类掌握世界方式,这种美的高度重视是中华文艺复兴的又一种美学的内涵。这种美学内涵也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成功经验的启迪下开掘出来的。

欧洲文艺复兴普遍的表现是对科学、文化和艺术的高度重视,使得科学、文化和艺术高涨,不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抑或是在文学艺术领域都取得了光照青史的突出成就,产生了一批成果累累、功绩卓著、影响深远的大师、巨人。然而,对艺术(包括文学)的非同一般的重视(改变在中世纪,艺术家被看做“从事低下体力劳动的工匠”的身份,使艺术家的地位在历史上首次被公开承认),使艺术发挥影响生活、改造生活的作用也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特点。对此,欧洲文艺复兴研究专家早就指出过:“文艺复兴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使视觉艺术取得了与‘自由艺术’并驾齐驱的地位,艺术家竭力对当时的生活与思想施加影响。显而易见,人们在克服了中世纪那种把艺术视为手工艺活动的陈旧观念后,进而把艺术看作能在精神和宗教方面发挥作用的宝贵的客体或形象的创作性活动。因此,文艺复兴的艺术起了重要的文明作用。”[7](重点为引者所加)也正因为如此,欧洲文艺复兴,特别是作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早期阶段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产生了众多的成就卓越,名传千秋的文学艺术巨匠,如诗人但丁、彼特拉克,作家薄伽丘,画家乔托、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文、提香,雕刻家米开朗基罗,建筑师鲁涅列斯基,音乐家帕莱斯特里那、拉索等。

欧洲文艺复兴,特别是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早期阶段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非常重视文学艺术,使之发挥影响生活、改造生活的作用是有深刻原因的。“文学是人学”(高尔基),是最能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而为人们所接受的艺术形式。由于“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马克思),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艺术以其感人的、庄严宏伟的气魄,显示了权威的力量,它仿佛施展了魔法,使人们对它着了迷”,“起到使公民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焦点作用”[8]。这么一来,艺术就成了“人类生活的一种普遍机能”,成了“理解全部人生的钥匙”,而往昔的伟大艺术品则成了“人们获得审美愉悦的不尽源泉”,成了“催人向上的永恒动力”,成了“超越人世辛劳、争斗、烦恼以及欲望的事物”,成了“绝对美的永恒领域的创造物”[9]。……艺术的这些特质和作用,就使得它成为最能被人接受的最受人欢迎的人文主义理性载体,而人们通过它比通过其他形式更能接受和认同人文主义理性,以及其他的文艺复兴主张。事实上,当时的人们首先就是通过但丁、彼特拉克等诗人的能够点燃情感火苗的诗句,通过薄伽丘的吸引人的故事,通过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人的色彩鲜艳夺目、神态栩栩如生的美术作品,而在受到熏陶之后接受、认同人文主义理性的。一言以蔽之,艺术(包括文学)的内在特质和作用是人们特别重视艺术、艺术美的最根本的依据,也是开掘重视艺术、艺术美的这一美学内容的最根本的依据。

欧洲文艺复兴过去了几百年时间,但是,文学艺术及其内在特质和作用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因此,恰如对艺术、艺术美的重视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的美学内涵一样,对艺术、艺术美的重视也必定会是中华文艺复兴的重要的美学内涵。我们理应开掘这一美学内涵,使曾经当过欧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理性载体的文学艺术,在我们时代里担负起中华文艺复兴新中华理性载体的重任。“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文艺可以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地受到其在各个历史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10](重点为引者所加)在这段话里所指出的文艺的“独特的重要作用”、“深刻影响”,与我们所说的文艺“因其特质和作用而最能被人所接受”是一致的,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文艺的“最能被人所接受”的“特质”,发挥文艺的“独特的重要作用”、“深刻影响”,让文艺当好新中华理性载体,使中华文艺复兴的重视艺术、艺术美的美学内涵得到充分的开掘。

中华文艺复兴的实质、主旨的创造新的中华先进文化。从美学的角度看问题,这个“实质”、“主旨”里,蕴藏着中华文艺复兴的创造新美的美学内涵。这“创造新美”指的是,给我们中华祖国、中华民族创造更多的美好的东西,使中华儿女得到更多的审美享受。“创造新美”可以通过三个环节来实现。这三个环节就是复美、兴美、创美。

(一)复美事物的发展是“在高级阶段上重复低级阶段的某些特征、特性等等,并且仿佛是向旧东西的回复”(列宁)。美好的事物也是如此发展的。这是规律。因此,要创造新的美好的东西,就必须顺应这条规律,重复、恢复低级阶段美好事物的“某些特征、特性”,并且仿佛是向旧的美好事物的“回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艺术大师、巨匠就是这么做的,他们挖掘古希腊罗马的古典宝藏,发现古典世界的美。然后,“在断壁残垣的古代建筑的废墟、年代久远的雕刻塑像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手稿的启发下”[11],结合现实情况而创造出新美的东西。虽然中华文艺复兴不是复古,但是,同样不是复古的欧洲文艺复兴的上述做法,还是值得我们中华文艺复兴效仿或借鉴的。这就是说,我国古代的某些美好事物的“某些特征、特性”有必要恢复,并且传承下去。例如,曾经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超凡脱俗的境界和人格的风骨精神而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的中国绘画艺术应该传承下去,中国画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地位也应该恢复。

恢复、传承我国古代某些美好事物的“某些特征、特性”,在当今的中国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因为在中国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国家形势不断变好的情况下,出现了严重的本土商店“克隆”外国商店,中国人“克隆”美国生活,以至于美国报纸都要惊问“这还是中国吗”的情况[12],而恢复、传承我国古代某些美好事物的“某些特征、特性”,就有助于抵制上述“克隆”现象,有助于保持中华文化、中华美赖以立身的个性、特质。

(二)兴美所谓“兴美”指的是让某种美兴盛起来。时尚、流行色之类的存在为兴美提供了某种依据。欧洲文艺复兴也给“兴美”带来了某种注释或例证。“乔万尼·戴拉·科萨在他16世纪写的一本有关礼仪的书籍里写道:‘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和社会地位穿着得体,否则就会受到别人的鄙视。’文艺复兴时期,殷实富裕的意大利人崇高这种观念,雇用裁缝和绣工制作高雅精美的服装”[11](P62)。“威尼斯人花费大量财富来美化他们的城市,使她在15世纪已成为与佛罗伦萨和罗马齐名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大都市,众多的游人香客拥入威尼斯,前来观赏这座威尼斯人自诩为最安宁的共和城邦。一位来访的法国牧师曾这样描述威尼斯:‘宏伟壮丽,繁荣富足,像地中海的女神一样神奇地矗立在水中”[11](P92)。诸如此类的“兴美”例子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是很多的。这类“兴美”例子启示我们,在中华文艺复兴时期,也应该发挥文学艺术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能动性,使真正的属于中华民族先进文化范畴的美的事物、现象兴盛起来。真正的美兴盛起来之后,反理性、反传统的,诸如将10吨苹果倾入广场水池中,以“演泽生命从新鲜到腐烂的过程”的所谓“行为艺术”,假冒伪劣艺术才会消失。

(三)创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复美、兴美、创美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还是创美。恢复我国古代某些美好事物的“某些特征、特性”,也是希望在它们的启发下创造出新的美的东西。

对创美的重视和要求固然与人们的审美心理有着求新求奇的成分有关,甚至可以说是由人们的求新求奇心理成分所决定的,然而,也与时展的要求紧紧相连。何以见得?当今和未来的时代是科技、特别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可以预见,科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将伴随着中华文艺复兴的开展和进行。而这种伴随中华文艺复兴始终的科技、高科技迅猛发展,又必然会影响到文学艺术的发展,使得文学艺术的面貌、形态、存在方式都发生诸多的变化,使得许多新的艺术美品种能够在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下产生。例如,由于高科技带来的现代传播媒介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VCD、DVD、电子游戏、电视娱乐节目、家庭影院等对人们欣赏方式的强大诱惑,就发生了文学美的由单媒介(语言单媒介)向多媒介(把文字阅读与声音、图片、动画等视听观赏方式结合起来)的延伸。又如,高科技“计算机艺术作品中经常表现的超时空画面,在审美中更增添了几分玄奥的色彩和虚幻的空间效果,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尤其是一些拼贴的图像处理软件,可设置出一些矛盾的空间,构图元素的错位能使画面产生一种戏剧性的幽默或一种幻想中的世界,并能多视点欣赏,还可制作成动画效果,表现出人类超越自然和自身局限的审美理想,折射出人类尽善尽美的渴望”[13]。……在科技、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影响下,许多新的艺术美的品种、形式在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下产生出来了。显然,摆在中华文艺复兴中的艺术家面前的一大任务,就是“因”科技与艺术结合之“势”而利导,创造出许多新的美。

综上所述,中华文艺复兴蕴藏着深刻的美学内涵,这些有着相应意义的美学内涵主要有:(1)体现崇高精神,放射崇高美光彩,让中华儿女崇尚崇高;(2)与崇高紧紧相连的新中华理性美的光芒照耀;(3)非同一般地重视艺术、艺术美;(4)包括有“复美”、“兴美”、“创美”环节的“创造新美”。我们理应深入开掘这些美学内涵,使它们在中华文艺复兴,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萧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中华文艺复兴[N].文艺报,2002-01-22.

[2]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50.

[3]孙正聿.崇高的位置[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310-311.

[4]张椿年.从信仰到理性[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158.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48.

[6]华力君.“亮出中华文艺复兴的大旗”亮得好[N].文艺报,200-04-16.

[7]桑德拉·苏阿托妮.文艺复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7.

[8]白秀兰.追寻古罗马[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5.22.

[9]本内施.北方文艺复兴艺术[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1.

[10].在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1-12-19.

[11]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公司”.天才复生[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精选篇12

关键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上的与时俱进。

一、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上具有引领社会潮流的巨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合乎思想价值观念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和国情的发展变化,对国内外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思想主线与各种社会思潮关系过程中的经验升华,里面孕育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的新认识。

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他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各具功能、各有侧重。

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这个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应当成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全体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社会思想观念越是多样化,就越是需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这个价值体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揭示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应当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旗帜,成为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崇高追求。在这个共同理想的旗帜下,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都应当得到尊重、保护和发扬。

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在这个价值体系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强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在这个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融合,应当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就能够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可以说,这四个方面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统一起来,把政治与伦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是一个结构完备、逻辑缜密的科学体系。从基本内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体现在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多地是从先进性角度来讲的,属最高层次,即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层次;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荣辱观更多地是从广泛性来说,属社会层次,它们是一元中的两个层次。具有这种层次性的社会强调对社会力量的思想整合又照顾民众思想的差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符合不同层次群众的文化思想状况;体现共同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不同群体和阶层的意识和诉求。

二、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明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特点突出。应该看到,我们党是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才概括出如此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对于我国的最大实际需要把握两条:一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我们有13亿人口。正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如此丰富,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不能只有一种要求、一种模式、一种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五个突出的特点:鲜明性、科学性、导向性、包容性、时代性。

鲜明性是指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核心价值体系前面加“社会主义”这四个字,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带有定性意义的四个字,也就是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不同于其他社会制度所存在或倡导的那些价值体系的。

科学性是指它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内在地蕴涵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包含着和谐的精神、和谐的理念,是真正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体系。

导向性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作用。社会意识形态本身就是多元的,这既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是今后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一个趋势。我们党的文献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加以表达。因此,在意识形态多样化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不可能替代所有的意识形态,但是完全可以起引领和导向作用。

包容性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内涵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包括不同的层次、丰富的内容。最高层次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基础层次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层次性、广泛性来看,它的包容性是很强的。所以,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要注意,引领不等于代替,导向不等于包办,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性。正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时代性。是指它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体现时展潮流,是富有时代气息、反映人类进步要求的价值体系。

三、准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干部群众思想实际出发,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妥善解决思想理论领域的问题,正确处理先进性与广泛性、主导性与包容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必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人的精神诉求,善于发现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要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适应群众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点,多用典型示范、交流疏导、说服教育、民主讨论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思想疑虑和困惑。要关注民生、倾听民意,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让人们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中理解和认同党的主张、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重在建设,妥善处理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问题

培育核心价值理念,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不能靠急风暴雨式的运动,不能搞大批判。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用正确的思想、进步的观念、先进的文化逐步消解错误思想、落后观念、腐朽文化的影响。重在建设并不等于对错误思潮放任自流。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妥善处理思想文化领域里的问题。对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办法去处理,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范围内的问题就在什么范围内解决,避免炒热、扩散蔓延。

(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积极引导社会思潮运动进程

差异是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多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核心价值体系能否发挥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要看它能不能包容和整合大多数社会群体的思想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体系,应当具有包容其他价值观念合理成分的气度和能力,应当在与其他价值观念的交流交融中不断提升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密切关注社会思想变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引导社会思潮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持之以恒,在不断积累中壮大主流意识形态

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绝非一日之功。封建礼教之所以根深蒂固,是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灌输、教化的结果;“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念之所以在西方国家盛行不衰,也是因为持续不断地推行了三百多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仅有六十多年,又处在十分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赢得亿万群众,更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要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伴随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战略任务,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将长远目标与阶段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积极推进,又脚踏实地,防止急功近利、搞一阵风。要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千秋万代的基业工程,建立经常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保证这项意识形态领域的基本建设能够一代一代地抓下去。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精选篇13

[关键词] 中国大片 商业包装E神内涵

近几年,国产电影在商业化大道上高歌猛进,从亿元投资明星打造,到主流媒体舆论宣传,营销手段日益娴熟,但形式上的繁华掩不住内涵的贫乏,国产大片的“内虚”饱受影迷的诟病,大片的商业包装和精神内涵的得失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

一、中国大片及其商业包装的历程

电影“大片”,一般是指制作成本高、票房收入高的电影。其内容多以亲情、爱情、生命为主题,除不言而喻的商业目的外,还具有宏大的场面、真实感人的情节,能潜移默化地引导观众珍惜生命和亲情,追求爱情,积极向上。

“商业包装”就是用商业手段和模式对文化项目进行鲜丽的包装和强势的宣传,直到出售。“大片”包含大资金投入,大场面奇观,高科技制作,大明星出场,大宣传策略等商业特征。商业包装是以裸的商业目的驱动为前提的,目标是票房收入,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变得无关紧要。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电影借鉴国外大片经验,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改变了操作投资格局,铿锵有力地进入“大片时代”,超过几千万元人民币的电影制作,已成为市场接受的主导对象。

2002年12月14日,《英雄》在人民大会堂首映,中国式商业大片由此启动。与成熟的传统电影相比,《英雄》学习了好莱坞影片大制作的包装技术,表现出鲜活的艺术性和商业包装性。梁朝伟、李连杰、张曼玉等巨星阵容强大,拍摄过程严格保密,宣传策略计划周详,首映宣传遍布全国各大城市……中国电影发行第一次进行了纯粹商业化的运作,并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

此后几年间国内大片群起,《十面埋伏》、《无极》、《夜宴》相继登场,《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集结号》、《赤壁》接踵而至。

大片的商业包装取得了票房成功。《英雄》投资3000万美元,国内票房达2.5亿元人民币;《十面埋伏》投资2.2亿元人民币,国内票房1.5亿元人民币《无极》由中、美、日、韩四国联合投资3500万美元,国内票房超过2亿元人民币《夜宴》投资1500万美元,前10个月票房近1.4亿人民币《满城尽带黄金甲》国内票房突破2.4亿元人民币。至2007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33.27亿元,国产影片票房为18.01亿元,连续5年超过进口影片。2008年7月,《赤壁》在众目期待中上映,月底票房已突破2.6亿元。

中国大片色彩绚丽,场景恢宏,风景绝美,服饰华丽,大片中展示出来的中华盛世,辉煌文明,对当今西方主流文化形成反冲,也让世人领略到中华文明的浑厚底蕴。几年来,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中国导演掌握了商业大片的筹资运作、国内宣传、海外推销等本领,又从观众的反馈中修改不足,不断探索以迎合市场。

二、大片形式的浮华与精神内涵的缺失

大片的票房风光无限,但多数大片遭遇了观众与专家的质疑与批评:“《英雄》单薄得像一张纸,《无极》得像一场梦,《夜宴》俗气得像一顿晚饭”。“大肆炒作的商业片鼓涨了导演明星们的腰包,绚丽浮华遮盖不住思想内涵的贫乏”。甚至有网友评价许多大片是“花钱拍了一堆垃圾”。

影评人王文宾尖锐地指出,题材单一化、审美统一化、故事幼稚化,是中国国产大片的“三大综合症”,显示了整个电影市场题材的单一及电影编剧想象力的整体匮乏。《夜宴》改编自《哈姆雷特》;《黄金甲》改编自《雷雨》;《英雄》的画面和音乐虽然优美,但情节单调苍白,“王道”使人摸不着头脑,观众感觉故事牵强;吴宇森的《赤壁》被认为是好莱坞电影元素强行植入,“血腥”、“香艳”、“搞笑”众要素逐一具备,电影精彩但不经典。电影冗长的战前铺垫、游离子故事之外的枝蔓情节、虚假的战船和电脑特技、演员生硬蹩脚的港台腔调,使观众熟知的三国故事变得晦涩矫情,看后难有心灵震撼和经久的精神享受。

纵观历年的世界优秀影片都是内涵和场景并重,首先征服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精神再辅之以壮观的场景和细腻的描绘。《辛德勒的名单》把对残暴纳粹的控诉、人间可贵真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勇敢的心》取自苏格兰的民族英雄故事,其反抗侵略暴虐赞颂自由正义的深刻内涵和精彩壮观的战争场景成为后来古装战争片的样板:《角斗士》在写实的悲壮场景里生动诠释了亲情与卑劣、奴隶与专制的喋血抗争。而我们的大片《英雄》、《无极》除了表面模仿飞弩满天、铠甲晃眼的场景,拿不出电影作为文化精神食粮反映思想的深功夫。能投入那么多的资金搞服装、道具和特技,完全可以在剧本、故事情节方面多下功夫。

中国大片在表现审美精神和人文情怀上多显得模糊不清。如影片《黄金甲》中多处十分露骨地塑造了皇帝的威严,暴力的臣服,还有父亲打死亲生儿子、兄弟夫妻残杀的场面。电影《赤壁》中没有表现刘、关、张等人之间的情义深厚,反而出现了一些搞怪的镜头:关羽当上业余私塾先生,张飞狂练书法,刘备时时不忘编草鞋,诸葛亮为马接生。人物彼此情感模糊,整体上并不动人。吴宇森声称要把《赤壁》拍成一部励志片,而观众却看到了无厘头地搞笑,人物形象的错位,号称史诗大片的《赤壁》几乎拍成了一部轻喜剧,观众看罢并未受到心灵的震撼和生命的启迪。

在模仿好莱坞大片的艺术风格方面,《赤壁》可谓登峰造极,但只能说是得其形而弃其神,丢弃了自己的精神传统,模糊了自己的灵魂内涵。相比之下,《投名状》、《集结号》等个别影片在获得可观票房的同时,在思想内涵上赢得了众多挑剔观众和影视专家的褒扬。

三、打造经典国产大片之路

笔者认为,票房高不等于影片好看和经典,真正的经典之作产生于优秀的剧本、剧组的精彩演绎和有效的宣传营销,影片成功主要体现在精神内涵和艺术成就上。中国电影大片要批判,更要建设,只有坚持商业包装和精神内涵并重,商业电影才会凤凰涅、浴火重生。

世界的优秀影片,往往具有两个特点:

1、形神俱备,震撼心灵

优秀的史诗电影往往能通过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故事表达人类情感,以感性画面引发观众理性思考并产生心灵的震撼。商业包装可谓史诗电影之“形”,精神内涵才是史诗电影之“魂”,场面和动作只有与人物命运有机结合,才能成为艺术。国外的许多史诗影片都能让人感觉到人物和历史的灵魂《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在受尽折磨之后使劲全身力气喊出的那句“freedom”《斯巴达克斯》中斯巴达克斯的妻子抱着刚刚出生的孩子与钉在十字架上的斯巴达克斯生离死 别……总之,这些经典史诗片中有很多场面深深打动观众,让他们体会到难以言传的艺术魅力。

2、印象深刻,重复观看

经典的史诗片,往往展现出经久的艺术魅力,其中很多镜头让人终生难忘。好莱坞电影工业的研究者们认为,一部电影的好坏,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观众重复观看次数的多少。《辛德勒的名单》不仅让不同肤色的人们泪流满面、心灵震撼,还争相购光碟珍藏:《勇敢的心》让人对本来遥远陌生的苏格兰民族产生敬意《星球大战》、《终结者》、《黑客帝国》、《指环王》、《侏罗纪公园》等科幻或神话的娱乐片,因其前瞻性的思维、独有的原创魅力让全球的影迷翘首期盼,以至续集层出不尽。

反观国产大片往往只震动不感动。《赤壁》徒有史诗电影之外形,而缺乏史诗电影之灵魂。影片重资营造了一次豪华的视听盛宴,音画效果好但精神内涵不足《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影片,依靠众明星的名声和媒体的宣传炒作让亿万观众慷慨解囊,但华光艳服下难有多少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回味,很少有影片人们愿意再看第二遍。

目前国产的商业大片似乎过于重视影片的表现形式,忽略了精神内容,造成浮华背后内涵缺失。相比之下,一些小投入电影多贴近现实,情感真实而富有感染力。如《疯狂的石头》、《东京审判》、《落叶归根》等。

国产电影不能一味地模仿西方,要有自己的民族个性和形式创新。可以挖掘两千多年来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在丰厚的历史背景下展现人物的命运和悲喜情仇;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商业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电影更具中国特色,又不缺乏现代元素。

电影题材可以进一步拓宽,并非只有历史故事是波涛汹涌的。目前大片多为历史和武打题材,现实题材的影片几乎为零,这使影片在反映时代生活方面缺乏力度。时代在发展,观众的审美在提高,市场需要既叫座又叫好的影片。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精选篇14

【关键词】中华审美精神 审美文化 民族国家 现代化 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 B8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7.10.008

“中华美学精神”语义

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关于“中华美学精神”的提法,指示了一个深远重大的方向。这一方向要求学术界创造性参与诠释,而不能是对这一提法重复性的表态附议。

对这一概念的语义分析与诠释是相关研究的第一步。

“美学”是指审美理论及其学科。尽管英文aesthetics可以兼指理论学科的“美学”与活动经验的“审美”,但汉语以两个词区分二者更为确切。一个需要指出的问题是,英文aesthetics的语用模糊性已经影响到汉语“审美”与“美学”原本清晰的语义,从而导致汉语美学界自身长期以来对这两个概念的混用①。倡导“中华美学精神”的本意,应该是指作为美学研究对象的“审美活动”的精神(具有民族国家传统风格的审美情趣、审美习俗、审美风貌、审美境界),而非指作为专业学科的“美学理论精神”(可以将这一概念引申为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感悟、品评、伦理教化诸特性)。诚然,“审美活动”这一美学对象包含着审美意识经由思想观念而理论化亦即美学化部分,从而,一个时代的美学理论思想不仅承袭美学理论思想观念史谱系的演变,也在根本上植根于本时代的生活世界而融入本时代的审美活动精神。从而,“中华审美精神”是比“中华美学精神”更完整更丰富的概念。

建议以“中华审美精神”替换“中华美学精神”表述。这也是这一提法的本来意思,即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文化精神。 审美精神是华夏文明赖以确立的重要文化维度

“中华”作为民族国家有严格的内涵与外延。但作为文化概念,如何理解绵延流长且丰富多样而又高度统一概括的“中华审美精神”?

我们首先面临的是丰富多样的地域审美精神:

从空间范围看,云南的审美风格毋宁更接近于印度与南亚审美精神,藏区及蒙地审美风格也与内陆迥异。以此类推,皆然。“中华审美精神”能否指以汉族地域文化为主流的审美风尚?

从时间流变来看,深入现代化及其现代性的现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已与世界审美文化衔接。透过旅游文化刺激强化所自觉渲染的本土审美道具风格表演,却透露出那些民族青年趋同的现代性:手机文化、开放交往(从京腔台湾腔到英语腔)、市场算计、快节奏理性……但这些恰恰不是“中华审美精神”本意。“中华”这一限定词,正欲在现代化与现代性所覆盖的全球化深处,寻求地域民族文化的个性自主之根。

现当代中国人是否还存在有“中华审美精神”?这是倡导“中华审美精神”的内在基础,也是一个至深的前沿课题。

中华文化博大包容的特性在当代引出了“无立场的本体论”或“作为方法论的中国”观点②。这一观点实质否定对中华文化做特定内涵的本质概括。其根据是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突出的吸纳与包容变迁特性。胡琴已是中国传统艺术乐器代表之一,但一个“胡”字却透露出其异于中原文化的异族文化性质。然而,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中华审美精神的物质形态代表。这一视野我们几乎可扩展为整个中国文明与文化的历史形成与发展。作为中华文明与文化代表性别称“炎黄子孙”的历史开端,却是炎帝与黄帝之间的战争事件。如果以黄帝为正统,如何接纳炎帝?因此,需要突破单一民族血统的中国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