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堂教学优化策略范文

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0-13 15:37:30

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精选篇1

关键词: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28-01

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堂课中的语言及表情、“三主”原则、辅助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三维目标的统筹考虑、板书设计等方面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健环节,必须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以达到课堂教学优化的目的。

一、优化好教师的课堂语言

教师的课堂语言很重要。从走进教室开始一堂课起,教师就要面带微笑,语言和表情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是一堂课“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感情基调,能有效地形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师生自觉与不自觉地进入课堂角色。对学生回答问题出现的错误和违犯课堂纪律的现象,教师的指正方法及方式要恰当,要在既能纠正、又能使学生愉快的原则内进行;对回答问题正确、教学配合较好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对其他同学也有鼓舞作用。这些既能使一堂课轻松愉快,又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要多用“学生语言”。所谓“学生语言”,就是适合学生年龄段腔调的语言。教师的语言过于成人化,过于深奥的哲理化、书面化,过份地严肃化、个性化,难免教师和学生的兴趣脱节,不能产生共鸣。我们在从事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掌握学生的语言特征,用学生语言教学。教师语言尽量学生化、贴切化,从而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正确把握“三主”原则

所谓“三主”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这个“三主”原则是很早以前就提出的,我们有很大一部教师也知道,然而还有一大部分教师没有真正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以教师为主导中的“导”,是引导、指导的意思。教师的“导”,是教师要“导”好一堂课的整个过程,包括各环切的衔接、学生的学习活动状况、整堂课的纪律,等等。上一节课是为了在一节课之内完成一项教学任务。可有的教师为了讲完教学内容,唯恐时间不够、学生听不懂而满堂灌,把教师自己当成是这堂课的主体,忘记了教师自己“导”的身份和作用,这是错误的。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指在一堂课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来消化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是一堂课的主体,上一堂课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而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如何掌握一定的知识,也就是教学生任何学的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精心设计,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来完成教学任务。

“以练习为主线”是指教师在言简意赅地把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讲授完后,要安排习题来巩固、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当堂课的所学内容。“练习”是一堂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能忽视,更不能没有。“练习”可以安排在讲授完知识之后,也可以贯串在知识讲授之中。“练习”要切题,要难易适中。

三、着力处理三维目标

所谓“三维目标”,一是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二是教学过程安排与教学方法的运用,三是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1、关于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问题中的“知识的传授”,包括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质与量,“质”是指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和积极意义,有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作用和意义很凸显,有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作用和意义不凸显,甚至没有积极作用和积极意义。不凸显的,教师要给学生挖掘;没有积极作用和积极意义的,就略讲或不讲。所谓“技能培养”,是指教学生会学习,怎样学习。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来完成教学任务,不能是只让学生知道、掌握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如何掌握这些知识,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2、关于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教学方法的运用,就是要统筹安排好整堂课的全过程。重点是要把握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的“三主”原则。

3、关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问题,不能让学生的思想情操只停留在所讲内容的知识点上,而是要着力点拨,使主题得以升华,使学生的思想感情迁移、升华,有所教益。如讲授《田忌赛马》一课,田忌赛马的经过讲得非常清楚,但没有点拨和强调,在以后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要想到“田忌赛马”取胜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从事的活动得以取胜。

四、适当利用辅助教具和现代教学手段

首先要考虑到教具的“新、奇”。这里所指的“教具”不只是象三角板、直尺等一些常规教具,而是指一些自制的辅助教具。所制的辅助教具要从“新、奇”上下功夫。新奇教具的浓厚趣味性,能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趣味,从而予教与乐,予教于游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一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玩乐中掌握所应掌握的知识。

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精选篇2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化学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一门学科,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高中化学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又要不断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渗透化学知识,应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所以,新时期国家实行的教育制度改革,对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现状

(一)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教师和学生背负着十分沉重的升学压力,现实压力迫使高中教师不得不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即保持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传统教学形式限制了学生潜力的开发,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能实现化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无法在课堂教学上取得进展。

(二)教学方案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心理

面对近期的升学考试压力和以后的就业压力,许多教师与家长的关注点在考试成绩上。因此,双方都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上的化学知识。这会造成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会导致学生厌学。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很有可能事倍功半,既不能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也不能在学习成绩上取得明显进步,更无法提升高中生的科学素养。

二、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化学教师应该结合课堂上要讲的知识,以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为参考要素,对化学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整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化学教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不断采用引导的办法,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二)引导学生进行兴趣学习,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趣味性教学与实用性教学相统一,既可以促使学生对化学课产生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清晰的认识。例如,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无污染等多方面优势,在航天技术上被广泛使用,为航天事业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在“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中就能找到相应内容。与此同时,要积极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的课堂环境。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学习问题,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除此之外,在教学工作当中,化学教师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表扬学生,指出缺点时也要尽量含蓄、委婉。

(三)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成果检验,并适时作出教学调整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及时检验教学成果,了解学生对教授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实际情况,找到不足之处,不断对教学内容和授课形式进行合理调整,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环节,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寻找可行性办法帮助学生有效克服学习困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得到优化。

(四)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设计,推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课堂教学设计即备课,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做好备课工作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对此,教师可以整合信息资源,通力合作完善教学设计,高中化学组可以集体备课,这样能够深入领悟课标,对教材理解透彻。大家集思广益,可以制定与实际情况契合的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把握,从而找到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这种方法是教师合作共赢实现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一种有效途径,有利于教师完善教学设计,进而优化课堂教学。

(五)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顾名思义就是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高中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差异性教学。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问题特征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对已学知识在认知结构上有偏差,另一方面是在化学新内容的学习上有障碍。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做课程设计。总之,在我国高中化学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进行合理创新优化课堂教学是必由之路。利用引导式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使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科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志飞.新时期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对策探析[J].东方教育,2015,(8).

[2]熊娣菊.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途径探索[J].新校园,2015,(3).

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精选篇3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化学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一门学科,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高中化学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又要不断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渗透化学知识,应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打好知识基础。所以,新时期国家实行的教育制度改革,对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现状

(一)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教师和学生背负着十分沉重的升学压力,现实压力迫使高中教师不得不遵循传统教学模式,即保持教师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学习。传统教学形式限制了学生潜力的开发,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不能实现化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无法在课堂教学上取得进展。

(二)教学方案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心理

面对近期的升学考试压力和以后的就业压力,许多教师与家长的关注点在考试成绩上。因此,双方都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上的化学知识。这会造成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会导致学生厌学。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很有可能事倍功半,既不能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也不能在学习成绩上取得明显进步,更无法提升高中生的科学素养。

二、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化学教师应该结合课堂上要讲的知识,以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为参考要素,对化学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与整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入化学教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不断采用引导的办法,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促进高中化学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二)引导学生进行兴趣学习,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趣味性教学与实用性教学相统一,既可以促使学生对化学课产生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清晰的认识。例如,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无污染等多方面优势,在航天技术上被广泛使用,为航天事业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在“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中就能找到相应内容。与此同时,要积极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的课堂环境。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联系学习问题,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除此之外,在教学工作当中,化学教师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尽量表扬学生,指出缺点时也要尽量含蓄、委婉。

(三)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成果检验,并适时作出教学调整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及时检验教学成果,了解学生对教授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实际情况,找到不足之处,不断对教学内容和授课形式进行合理调整,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环节,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寻找可行性办法帮助学生有效克服学习困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得到优化。

(四)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设计,推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课堂教学设计即备课,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做好备课工作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对此,教师可以整合信息资源,通力合作完善教学设计,高中化学组可以集体备课,这样能够深入领悟课标,对教材理解透彻。大家集思广益,可以制定与实际情况契合的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把握,从而找到优化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这种方法是教师合作共赢实现促进教学水平提高的一种有效途径,有利于教师完善教学设计,进而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精选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214-01

小学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最终会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积极改进课堂教学策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效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打好数学基础,达到真正的理解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如何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教师就必须得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环节得到优化。

一、认识小学数学教学的特殊性

1、小学数学学科自身的特异性: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相比,没有生动的词语、优美的语句、更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大大小小的数字、不同的运算符号、需要记忆的定律以及烦人的公式等。数学的这些特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容易分散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必须想方设法使课堂教学方式新颖且有一定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数学知识的严谨性:数学知识的应用不像语文知识的应用有很宽的灵活性,如:语文知识在表达某些意思时,有好多同义词、近义词进行选择,句子、段落可长可短,表明意思即可。数学却不然,是什么就是什么没有选择性,必须准确的表达出来。如:用错一个运算符号、少写一个小数点、错误理解字母表示的数量和式子的含义等,都会出现错误的结果。

3、与生活的相关联性:大家都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而运用数学知识的地方更是比比皆是。因此,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的时候,不能盲目的照搬课本知识,而要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恰当地应用知识,正确完整地解决问题。

二、教材情境图的深度发掘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数学教材配备了很多的情境图,这些图是对小学生理解题意的一个有效的补充,是对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情境图的功效,针对题意对这些情境图有一个详尽的解说,引导学生去进行细致观察,让学生发现图中的内在含义,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拓展。例如:有一副这样的情境图,画面上是田野间有一条笔直的马路,路上有一辆汽车。我们不能只让学生去理解汽车以多大速度行驶在马路上,要引导学生注意这里面所包含的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速度=路程÷时间,同时还要让学生理解: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这样的相关式子转换形式。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从深层去理解图意。

三、要巧妙运用自己的行为动作

课堂上,教师会采用很多有效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教师本身就有好多可以利用的资源,诙谐的言语、多变的表情、简单的提醒、肢体动作、小故事等都能够唤回学生走神的意识,使学生重新集中注意力。这样就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起来,就会在无形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我在讲圆柱的认识一节时,发现部分学生不注意听讲,在课下做小动作,这时我就做出了一个简单的提醒:谁能说出自己家都有哪些圆柱型的物体。当学生听到我说的话以后,兴趣一下子全来了,有的说自家用的做饭锅是圆柱型的;有的说自己刷牙用的茶杯是圆柱型的;有的说家里有一个以前坐过的木墩是圆柱型的;房子的立柱、木桩、旗杆、钢管……。学生一下子说出了好多见过的圆柱型物体,接着我又问:“大家是不是想了解这些物体”?学生的回答当然是“想”,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提醒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课堂上,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四、现代教学资源的应用

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精选篇5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微课堂” 教学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微课堂”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其不仅教学过程形象直观,教学重点突出,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而且课堂教学时间短,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合理应用“微课堂”教学方式,以便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注重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虽然“微课堂”教学时间较短,多在5min~10min,但是教学导入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至关重要。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围绕教学主题,选择新颖独到、趣味性强的导入方式,为“微课堂”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讲解“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时,可以利用视频形式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存在的金属腐蚀现象,如轮船腐蚀、工业设备锈蚀和厨房金属用具的腐蚀等,并展示金属腐蚀可能造成的危害,轻则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重则发生严重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样学生在观看视频图片的过程中,很容易被金属腐蚀的后果震撼,自然对金属防护的方法充满探究欲望。

这种图片展示的导入方式既形象直观,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观察和认识,又摆脱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纯说教的枯燥感,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

在“微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设想教学过程中对应的学情,以视频为媒介,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这样既有利于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又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例如高中化学教师在讲解“硫和氮的氧化物”中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在视频中围绕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及重难点,采用设问形式展开教学,如①实验反应原理: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制备装置:固液不加热制备装置;净化干燥装置:盛放浓硫酸的洗气瓶;收集方法:向上排空集气法或者排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检验方法: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或者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溶液与倒扣漏斗装置防止倒吸等。

“微课堂”的教学过程和常规教学相同,指导、点拨和评价等师生之间的互动都要在教学中一一呈现,在备课时需要分析学生的化学基础水平和理解能力,做好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设计,使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

三、结合传统教学,实现优势互补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微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两种教学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将“微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实现二者优势互补,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微课堂”的教学时间较短,但仍然需要板书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以起到提纲要领作用,而如果板书太多,则会既浪费教学时间,又显得多余累赘;板书太少又无法准确表意,无法达到板书的预期效果。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合理设计板书,以“微课堂”呈现教学重难点,利用板书将重难点内容进一步明确,这样相互结合的方式,可以对“微课堂”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在“微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需要将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对语言进行精炼,注重突出关键词,并辅助板书、手势和表情等,让“微课堂”教学过程更立体丰富,真正让“微课堂”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

四、选择合适课型,把握教学重点

“微课堂”教学形式多样,高中化学教师需要依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以及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选择合适的“微课堂”课型,使其更贴合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微课堂”教学的作用。

依据教学环节,“微课堂”课型可以分为课前复习、新课导入、知识理解、练习巩固和小结拓展等类型;依据教学方法,“微课堂”可以分为:①讲解类,主要通过语言传递教学信息,加深学生理解;②演示类,主要是让学生直接观察和感知教学内容;③练习类,主要利用典型例题讲解和实际训练巩固课堂教学内容;④探究类,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等。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一节“微课堂”作品既可以对应一种类型,又可以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类型的相互结合。为了保证“微课堂”教学的效果,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重难点,如果无法用一节“微课堂”完全呈现教学内容,则教师可以制作多个微视频,并采取同构异课或者同课异构的方式,帮助学生将教学内容条理化和系统化。

总之,高中化学知识点多而分散,如果单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容易全而不精。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利用“微课堂”突出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精简和教学方式新颖独特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化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红杰,金凤.优化高中化学“微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科技视界,2015(4):18.

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精选篇6

一.课堂教学最优化分析

1.课堂教学最优化概念分析

课堂教学最优化指的是教师能够通过对教学课程的分析整理,综合分析教学系统,组织其理论和工作体系,然后进行教学方案的规划,付出最小的时间精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效率化。这种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们能够减少很多本来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很大帮助的工作,通过最合适的选择,对课程进行优化设计。这样一来,教师不用费太多精力,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学习。

2.课堂教学最优化重要性分析

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对课堂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基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学生在校时间的80%基本都是课堂时间,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实现教学的主要方式。而如何能够帮助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质量,让教学过程变得更有效率,而不会像过去那样,讲过一遍的知识反复忘记,需要多次讲解,这样教师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学生也十分辛苦,不如一次将问题解决好,这样课堂效率提高了,减轻了教师、学生的负担,教师就能更好的实施备课,学生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对师生都有助益。

二.最优化策略探讨

1.良好教学氛围的创建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置身其中时有想学习的欲望。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进行多样设计,而不是单一枯燥的模式。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增加一些环节,如读书、讨论、练习等。若整个课堂单由老师支撑,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不能将学生吸引进去,无法获得学习兴趣。

例如对于一些规律题的探索:4跟木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7个木棒摆两个,以此类推,100个木棒摆多少个?n个木棒又摆多少个?这种题目如果只是老师进行方法讲解,学生可能会只是记住一个结果,而对这个结果获得的过程无法很好地了解。而最优化的教学的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体的构建来进行结果的探索,在动手中让学生获得了乐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教师在问题讲解时就会十分容易,学生也能够理解得更深刻。若下次学生再遇到这种类似的问题时,容易回想起当时解决这类问题时的探索过程,从而轻松解决问题。这种教学设计更加有效率,学生更不容易遗忘,达到数学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的目的。

2.有效的课堂管理

对课堂进行有效管理是教师的对课堂教学优化的保障,通过一些有效的管理办法,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比如,教师可以进行一些课堂管控规则的制定,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参与进来,互相督促,共同提高等,让学生们通过一些规矩来约束自己,从而营造了好的教学秩序,使学生置身其中也能够专心听讲,提升听课的效率。当然教师也需要以饱满的精神来为学生服务,树立一个亲切而不失严谨的形象,时常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不会畏惧学习,而是勇敢地进行学习的探索并成为学习的主人。

3.加强教学反馈工作的开展

教学反馈工作的开展,能够让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到自身教学工作中的优缺点,发扬优点,而针对不足的地方,及时思考改进的措施。

而反馈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例如可以通过作业进行反馈,作业情况可以说明很多问题,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对哪个知识点不是很清楚等,然后加强对薄弱环节的训练。通过对薄弱环节进行训练,让学生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而不是全部输送,很累也没效率。

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精选篇7

关键词:优化;新课程教育;教学策略;教师主导

新课程教育是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新课程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其能各方面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讲求策略,即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教材重点,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以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识需要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

一、新疑激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

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富有新鲜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突出新字,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新来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讲授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核心。高尔基说:“惊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教学中,教师紧扣“新”字,可引起学生兴趣。如一位教师教《枫桥夜泊》时,在课始介绍说:“日本旅游者来到苏州必游寒山寺,自1980年以来,每逢新年除夕,总有数百位日本客人专程渡海来苏州,聚集在寒山寺聆听夜半钟声,日本电台还将钟声录下来,在新年零点向日本全国播放,以飨未能来华的日本人民,为什么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如此吸引着日本人民呢?原来他们在儿时的教科书里早就熟读了中国唐代张继的诗《枫桥夜泊》,说这首诗把‘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韵味和情致写得太美了……”教师提供一个这样新颖的线索,就既对认知的对象起到指引作用,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惊异感,以致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设置疑问,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从中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如一位教师在教《孔乙己》一课时,进行导入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过去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人们看了悲剧往往会流出同情的泪水或者是感到很悲伤,而读了《孔乙己》这篇小说,我们的眼泪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到内心的刺痛。那么孔乙己的悲剧究竟是什么样的悲剧呢?”这样的悬念疑问就紧紧抓住了学生,激起了他们欲罢不能的求知欲望。

二、沟通情感,优化师生关系的策略

1.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有句话说得很好“情动于衷而溢于言”,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最真挚的语言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让师生间的关系更为贴近,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说,有位教师到另一所学校讲课,由于师生间从来没有接触过,显得很陌生,于是就在课前这样说:“同学们,有句古话叫‘有缘千里来相会’,还有一句是‘相逢何必曾相识’。今天我们由于一条求学的红线而相逢、相识,就让我们珍惜这次缘分,来互相配合,增进我们的友谊吧,大家说好吗?”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古有感情的课堂口语,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他们的思维,使自己句句求精的课堂用语入耳入心,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2.用富有感情的体态感染学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时,教师的一个眼神会让学生激动不已,一个手势会让学生认真听讲,一个微笑会使学生心花怒放,一个动作会使学生开怀大笑……因此在教学中,体态语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敞开学生求知的心扉,更能吊起学生的学习情感。一实习生讲课的时候,就有一位学生经常是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只是会偶尔抬头看看老师是否在注意他,当时实习老师并不敢怎么管学生,只用温和的方法试着去提问他,即使他答不上来也不责备,还用一贯的眼神鼓励他,后来这个学生明显的课堂上不再睡觉,在他的周记中还写到:“我才知道一个肯定的眼神会给我这样大的鼓舞,他,一个实习老师,给了我学习勇气,真的很好!”,教师的言行确实会给学生莫大的影响。

3.用教材中的情感内容感染学生。在教材中有许多的情感素材可以挖掘运用,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赋予教材内容一定的情感色彩,设计教学情境去陶冶学生的情感,开发学生的智力,唤起他们主动、积极的学习热情。有位教师教《我与地坛》第二部分时,特意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大家都知道,母爱是深沉不张扬的,她通常平凡的让人熟视无睹。而当史铁生能够清醒地面对自己的不幸遭遇时,便逐渐将目光投射到自己母亲的身上,原来,他发现其实母亲所承受的苦难是自己的双倍,同时他还感悟到母亲的爱一直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他的周围,但他却全然不知。即使这样,他的母亲毫无怨言。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体验到了这份比金子还珍贵的母爱呢?”整个课堂很静很静,很显然同学们被这份伟大的母爱所感动着、思考着、回味着。这节课,教师很显然地把作品(作者)的感情波澜准确地传导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给学生的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创设热情奔放的课堂氛围熏陶学生。一般来说,中小学生的思维都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不能完全地透过现象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含义。所以,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个与之相配合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心与课文内容的讲解紧紧贴在一起,犹如身临其境,这样,学生的理解就会更透彻。就像一位老师在讲《我们家的男子汉》时,首先播放了《童年》这首歌谣,让学生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那个快乐无比的童年,然后再让学生在对自己童年的回忆下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这样的课,轻松而又印象深刻,而且又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三、讲究教法,教师启发引导的策略

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较多的知识,掌握较多的技能,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它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因此讲究不讲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运用的好坏,是能否实现教学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1.言语性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口头语或书面语比较迅速、准确地向学生传授间接经验的方法。它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这些方法,主要是教师通过与学生的问答谈话,掌握讲授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给学生适当的指导,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实践性教学方法是以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等实际训练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实习法、练习法,这些方法是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手脑并用,能在自己的实践中综合运用理论而掌握知识,最后得以巩固。

3.研究性教学方法是以学生间的集体讨论或自我发现等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有讨论法和发现法两种,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虽然在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学方法,但古今中外,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教学方法。正如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说:“某种方法对某种情况来说是成功的、有效的,但对另一些情况,另一些专题,另一些学习方式来说,则可能根本不行。”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是有道理的,所以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四、立足教材,学生学习指导的策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义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办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似的经验,发生相类似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因此,教师的教不是单纯地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掌握知识的本领。

1.课程式指导法是把学习方法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向学生系统进行传授。这样的做法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高度重视,并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一般的基本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

2.迁移式指导法是通过教师“举一”,培养学生“反三”的能力。这种方法关键在于教师“举一”要选准,而且选的“一”要有代表性、典型性,与学生要反的“三”具有相通性,否则就收不到迁移指导的理想效果,影响学生使用科学方法的积极性。

3.点拨式指导法是教师以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为前提,在教学中抓住契机,用画龙点睛,留有余味的方法点拨学生学习。用这种方法关键是设计、选择点拨点,垫在学法指导的重点处、难点处、关键处。另外还要选择点拨的最佳时机,点在新旧知识衔接时,点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就像一位教师教《一定要争气》一文时,让学生解释“基础”一词,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指建筑物的根基。”教师在这里便用点拨法点拨学生:“以前我们讲解词的方法的时候,其中有一条叫随文法,大家想想,用随文法‘基础’一词如何解――指(原来文化的)底子。”这样就起到了很好的点拨作用。

对课堂教学的优化,不光要关注学生的状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还要积极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主体地位。只有让教师在课堂上讲究最优的教学策略,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求知热情,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阎承利.新课程教育课堂优化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08.

[2]周小山.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07.

[3]章康为.教学语言艺术浅谈.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0(2).

[4]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精选篇8

 

关键词:优化 新课程教育 教学策略 教师主导

新课程教育是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新课程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其能各方面共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讲求策略,即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教材重点,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以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认识需要采取的教学实施措施。 

一、新疑激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 

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富有新鲜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突出新字,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新来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讲授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核心。高尔基说:“惊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教学中,教师紧扣“新”字,可引起学生兴趣。如一位教师教《枫桥夜泊》时,在课始介绍说:“日本旅游者来到苏州必游寒山寺,自1980年以来,每逢新年除夕,总有数百位日本客人专程渡海来苏州,聚集在寒山寺聆听夜半钟声,日本电台还将钟声录下来,在新年零点向日本全国播放,以飨未能来华的日本人民,为什么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如此吸引着日本人民呢?原来他们在儿时的教科书里早就熟读了中国唐代张继的诗《枫桥夜泊》,说这首诗把‘夜半钟声到客船’的韵味和情致写得太美了……”教师提供一个这样新颖的线索,就既对认知的对象起到指引作用,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惊异感,以致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设置疑问,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从中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如一位教师在教《孔乙己》一课时,进行导入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过去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人们看了悲剧往往会流出同情的泪水或者是感到很悲伤,而读了《孔乙己》这篇小说,我们的眼泪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到内心的刺痛。那么孔乙己的悲剧究竟是什么样的悲剧呢?”这样的悬念疑问就紧紧抓住了学生,激起了他们欲罢不能的求知欲望。 

二、沟通情感,优化师生关系的策略 

1.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有句话说得很好“情动于衷而溢于言”,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最真挚的语言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让师生间的关系更为贴近,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说,有位教师到另一所学校讲课,由于师生间从来没有接触过,显得很陌生,于是就在课前这样说:“同学们,有句古话叫‘有缘千里来相会’,还有一句是‘相逢何必曾相识’。今天我们由于一条求学的红线而相逢、相识,就让我们珍惜这次缘分,来互相配合,增进我们的友谊吧,大家说好吗?”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古有感情的课堂口语,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他们的思维,使自己句句求精的课堂用语入耳入心,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2.用富有感情的体态感染学生。“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时,教师的一个眼神会让学生激动不已,一个手势会让学生认真听讲,一个微笑会使学生心花怒放,一个动作会使学生开怀大笑……因此在教学中,体态语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敞开学生求知的心扉,更能吊起学生的学习情感。一实习生讲课的时候,就有一位学生经常是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只是会偶尔抬头看看老师是否在注意他,当时实习老师并不敢怎么管学生,只用温和的方法试着去提问他,即使他答不上来也不责备,还用一贯的眼神鼓励他,后来这个学生明显的课堂上不再睡觉,在他的周记中还写到:“我才知道一个肯定的眼神会给我这样大的鼓舞,他,一个实习老师,给了我学习勇气,真的很好!”,教师的言行确实会给学生莫大的影响。 

3.用教材中的情感内容感染学生。在教材中有许多的情感素材可以挖掘运用,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赋予教材内容一定的情感色彩,设计教学情境去陶冶学生的情感,开发学生的智力,唤起他们主动、积极的学习热情。有位教师教《我与地坛》第二部分时,特意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大家都知道,母爱是深沉不张扬的,她通常平凡的让人熟视无睹。而当史铁生能够清醒地面对自己的不幸遭遇时,便逐渐将目光投射到自己母亲的身上,原来,他发现其实母亲所承受的苦难是自己的双倍,同

时他还感悟到母亲的爱一直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他的周围,但他却全然不知。即使这样,他的母亲毫无怨言。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体验到了这份比金子还珍贵的母爱呢?”整个课堂很静很静,很显然同学们被这份伟大的母爱所感动着、思考着、回味着。这节课,教师很显然地把作品(作者)的感情波澜准确地传导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给学生的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创设热情奔放的课堂氛围熏陶学生。一般来说,中小学生的思维都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不能完全地透过现象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含义。所以,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个与之相配合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心与课文内容的讲解紧紧贴在一起,犹如身临其境,这样,学生的理解就会更透彻。就像一位老师在讲《我们家的男子汉》时,首先播放了《童年》这首歌谣,让学生感觉自己又回到了那个快乐无比的童年,然后再让学生在对自己童年的回忆下朗读课文、理解课文,这样的课,轻松而又印象深刻,而且又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三、讲究教法,教师启发引导的策略 

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较多的知识,掌握较多的技能,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得到全面发展,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它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因此讲究不讲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运用的好坏,是能否实现教学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1.言语性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口头语或书面语比较迅速、准确地向学生传授间接经验的方法。它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这些方法,主要是教师通过与学生的问答谈话,掌握讲授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给学生适当的指导,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实践性教学方法是以形成学生的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等实际训练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实习法、练习法,这些方法是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手脑并用,能在自己的实践中综合运用理论而掌握知识,最后得以巩固。

3.研究性教学方法是以学生间的集体讨论或自我发现等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有讨论法和发现法两种,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虽然在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学方法,但古今中外,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教学方法。正如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说:“某种方法对某种情况来说是成功的、有效的,但对另一些情况,另一些专题,另一些学习方式来说,则可能根本不行。”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是有道理的,所以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四、立足教材,学生学习指导的策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义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办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似的经验,发生相类似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因此,教师的教不是单纯地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掌握知识的本领。 

1.课程式指导法是把学习方法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向学生系统进行传授。这样的做法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高度重视,并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一般的基本学习理论和学习方法。 

2.迁移式指导法是通过教师“举一”,培养学生“反三”的能力。这种方法关键在于教师“举一”要选准,而且选的“一”要有代表性、典型性,与学生要反的“三”具有相通性,否则就收不到迁移指导的理想效果,影响学生使用科学方法的积极性。 

3.点拨式指导法是教师以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为前提,在教学中抓住契机,用画龙点睛,留有余味的方法点拨学生学习。用这种方法关键是设计、选择点拨点,垫在学法指导的重点处、难点处、关键处。另外还要选择点拨的最佳时机,点在新旧知识衔接时,点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就像一位教师教《一定要争气》一文时,让学生解释“基础”一词,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指建筑物的根基。”教师在这里便用点拨法点拨学生:“以前我们讲解词的方法的时候,其中有一条叫随文法,大家想想,用随文法‘基础’一词如何解——指(原来文化的)底子。”这样就起到了很好的点拨作用。 

对课堂教学的优化,不光要关注学生的状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还要积极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只有在教师

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主体地位。只有让教师在课堂上讲究最优的教学策略,引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求知热情,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阎承利.新课程教育课堂优化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08. 

[2]周小山.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07. 

[3]章康为.教学语言艺术浅谈.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0(2). 

[4]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精选篇9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分层教学

数学课堂是数学教育的主阵地,它是一个生态系统,必须保持生态平衡。课堂教学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命运动,其学习内容和各种信息都要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处理和深化。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常听到有人叹息初中数学难教难学。其原因有两方面:客观上是数学科的特点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逻辑性,初中生处于智力的发展阶段,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主观因素上是现今的数学课堂大多要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主观因素寻找解决的办法。下面,笔者联系一些成功的教学实践,从分层教学法、多媒体的利用、栏目设置、开展教学活动等方面探究优化课堂的策略,希望能为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一、分层教学优化课堂策略

笔者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一种师生间全面互动的过程。优质的数学课堂表现在学生能尽情投入,教师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最大的进步与收获。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外,还应该顾及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如何才能做到这个效果呢?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分层教学及学生间互批的课堂最有效。

在学生间互批及帮教的同时,教师随堂点拨辅导,调动学生多改,从反复的互改中取长补短、加深认识。最后是课堂反馈和小结,教师应在小结中鼓励学生平时能自觉训练,互批互学。这样做既能全面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述方法既充分体现了老师因材施教,又调动了学生互帮互学。应用这种方式优化了数学课堂,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笔者的教学成绩之所以能在同类学校中屡获前茅,归功于上述教学模式的娴熟运用。

二、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策略

在数学课堂实践中,通过设计教学课件将多媒体用于数学教学,更易达到满意的效果。课堂上,笔者喜欢将多种解题方法的演练呈现在幻灯上,再发放训练题给学生训练,最后在幻灯片上演练训练题,训练与演练相结合。

这样在熟悉教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多媒体提供教学便利,重复往返,熟知解题方法,不仅省时高效,而且加深学生的记忆。这种先进的教学工具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在传递信息、激发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显示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一)多媒体数学课堂优势尽显

1 从数学科的特点看,多媒体对数学教学优势明显。利用多媒体的重要原因是计算机使得功能强大的图形表示成为可能,它能使抽象的数学符号、复杂而零散的数学数据得到直观表示,而且还可以对数学对象直接进行操作。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使学生在一种直观、动态的情境中观察数学对象和关系的变化,这会帮助学生意识到这些关系的存在,并为理解这些本质奠定坚实基础,从而达到优化效果。

2 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如在传授《圆周角》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熟悉的“足球射门”的幻灯片,创设问题情境,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出“圆周角”概念。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形象生动的画面,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利用多媒体实现数学课堂优化

1 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呈现动态直观的模拟数学形象。例如在探讨旋转的性质时,利用多媒体制作Flas演示旋转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旋转的性质,使教学重难点轻松突破。这样的教学,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给学生丰富的感知、表象,化难为易;更重要的是数学教学内容有机的整合及主干尽早的突出,使学生掌握得较扎实,让数学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2 运用多媒体,突出数学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如在传授《圆周角》时,利用《几何画板》的拖动功能,直观形象地演示圆心角和圆周角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感受圆心角和圆周角的位置关系。通过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使学生从运动的观点理解知识,更直观通晓教学意图,在探索、观察图形变换活动中,发展几何直觉,突出数学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3 合理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教师选择媒体一定要结合教学目标的需要,适应教学过程、数学知识特征、学生心理结构特点等,并要求教师要理清形象生动与抽象运算、实验归纳与演绎推理、人机交互与情感交流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多媒体与数学教学完美结合,达到多媒体课堂的最大优化。

三、利用栏目设置内容优化课堂策略

我们中学的数学教材设置了许多的栏目,数学课堂栏目的设置打破了数学教材仅仅作为知识载体的观念,不仅体现了数学教材本身的系统性、开放性,贯彻了新课程理念,而且使数学教材真正成为直接参与课堂教学的工具。

(一)调整栏目教学顺序,使数学内容得到整合

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精选篇10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引言

高中教育注重的是对高中生进行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要求高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学生只有保持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的心态,才能够学好高中数学。因此,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师需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巧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能力。

1.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一)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充分认识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并研究其原因,唯有这样才能够找到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措施。其一,在讲授高中数学知识点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学生做题只会照搬照抄,长期以往,使得一些复杂的数学知识被积累下来,学生无法彻底理解这些知识,学生数学成绩一直无法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下降。其二,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缺乏了热情与兴趣。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只会埋头听教师讲课,并不发表相应的看法,限制了自身思维的自由发展。这种教学模式造成高中生的“死学习”,做题目也只能依靠生搬硬套的方法,并不会举一反三,也不会从多角度针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随着所学知识点的难度加大,学习也相当吃力,无法从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快乐,长时间下来,学生只会厌倦数学,这和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相悖[1]。

2.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2.1转变教学观念,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要想整体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首先,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应对教育发展潮流,树立全新的课堂教学观念。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因此,在实际的课堂上,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加强和学生在课堂上以及课后的交流沟通,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师需要关心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需要积极配合教师,上课积极发言,让教师能够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想法,以此及时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学习数学充满激情。

2.2创新教学方法,巧设教学情境

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前设置好相关的课堂问题,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唯有这样才能够将学生带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求知欲[2]。

例如:当开始教授几何的课堂上,数学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板书难度偏低的几何问题,让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答这些问题,并鼓励学生争取做到“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教师需要结合自身观点对学生的想法进行综合点评。这样有利于引导对本节课堂的学习,还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数学。

此外,是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以此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在教授抛物线方程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现场制作图形,并利用动画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静态型图片变得更加的生动,让枯燥的抛物线方程知识变得更加的丰富有趣。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空间联想能力,同时加深了对抛物线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也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2.3合作探究,全面提高高中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注重的是对高中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利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与理解数学知识点的能力,同时提高数学学习水平。数学教师不能局限在课堂教学上,要着眼于课外的补充。这也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措施。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只会制约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针对不同课题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创新教学方式,开拓学生的视野[3]。

例如:在教授统计的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下列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每组设置不同的学习课题,学生采取调查走访或是查资料等方式,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汇总,并得出课题的结论,然后全班学生针对不同课题进行讨论,自由发言,各抒起见。在进行课题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分组讨论、自由发言、课外调查等学习方式,转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观念,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活跃了数学课堂氛围。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也能够提高自身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在分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使得数学教学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唯有不断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才能够让高中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就需要积极转变角色,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全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此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不断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永法,陈彩香,邓一飞.对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0(21):177-179.

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精选篇11

关键词:化学教学;优化策略;多媒体

一、优化备课方案

优化课堂教学,教师需要做好备课工作,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把握教材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所学知识与学生年龄特点、已掌握的知识水平之间的关系,考虑如何把握教材的重点、怎样突破难点,如何设计教学过程。如怎样导入新课,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怎样指导学法,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怎样让学生来展示自己,达标检测怎样设计等每个环节都要认真考虑。备教材要“懂、透、化”。“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才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要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优化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要立足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教师要对化学知识的脉络把握好,根据教学大纲设计出学生理解偏差的问题,不仅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基本知识,而且避免认知上的盲区,另外,在提问教学中应当贯彻寓教于乐的理念。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如何设置更有趣的情境,如何使用更加轻松诙谐的语言表述,或者是如何将问题与学生感兴趣的点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度。同时,简单性问题的答案比较确定,学生一般回答比较简单;对于开放性问题,每个学生表达的观点不同,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不同,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的难度也有一定的差异,所以这样的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合理安排教学过程。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自己可以回答的问题,不会出现学习积极性受挫的情况,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调动全部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互动环节中。当然,课堂提问应该还要合理安排提问时机。比如,在不同知识点的衔接处,若是设置一些巧妙的衔接问题,可以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不会显得很生硬。另外,每节课的时长是限定的,教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讲完准备好的内容,还需要设计一些提问环节,因此提问的重点需要突出。教师应当用重点将课堂教学串联起来,并在难以理解的地方设计问题,检验学生是否真正了解,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所教授的知识。

三、优化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科学。化学与其他科目的不同在于实验的重要性。实验在化学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实验可以解决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难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思维能力。通过实验过程的观察和动手操作,学生会加深对实验的印象和理解,更有效地掌握学习要点。一般来说,科学观察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通过对于实验的观察可以发现实验中的现象,为进行创新奠定基础。良好的观察习惯、敏锐的观察力能够让学生对于所观察的现象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继而进行探讨,这样才能有新的发现、新的创新。在化学实验中,教师要积极探索优化学生分组实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平时的学习情况,将组内学生合理分工,明确职责。进行实验探究时,教师要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操作员1-2人。通过角色分工,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这样,每个成员也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实践证明,通过合理分工,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实验之中,亲身体验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同时也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和提高。

四、优化多媒体技术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用直观形象的课件模拟化学物质的生成原理和反应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于其他学科,化学教育更显得抽象,不易理解,化学物的生成过程是原子、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这些微观粒子在实际生活中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向学生灌输这些知识时,教师描述起来比较困难,同时也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部分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吃力。我们可以应用FLASH软件制作一个动画课件、用动画的方式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来直观、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原子、分子这些微观粒子的运动特性。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这种图文并茂、影音结合的表现方法能够增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和感知性,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可以辅助化学实验教学,但是有很多实验是无法完成的,如CO气体的毒性实验、硫化氢的实验等。还有的实验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产生危险。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采用动画演示等方式展示实验过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在实验前播放动画显示点燃不纯的混合气体而爆炸的情境,真实而形象地反映出点燃一氧化碳气体前一定要验纯,否则可能引起爆炸。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这一原理的直观理解,又使学生认识到在以后做可燃性气体实验以及家中煤气泄露时要注意的事项和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戴显刚.新课程初中化学课堂优化教学[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精选篇1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我国在教学领域也取得了显著地成绩,尤其是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方面有了新的突破。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提出了素质教学战略,并对教育现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不能否认,我国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在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为此本文将针对我国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中职数学 课堂教学 策略优化 探讨分析

进入21世纪之后,素质教育得到大力提倡,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尤其是对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不断地优化其教学策略,在提高中职学生数学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在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归纳能力方面依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我国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的现状

随着我国职教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中职数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中职数学教学。中职数学教学作为中职教学中的一门基础的教学课程,不仅有助于中职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概括、总结归纳能力,因此对于中职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我国不断地对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在缩小中职学校与普通高校教学质量差距、发挥中职教学优势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但是我国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依然问题重重,在新的教学环境下,中职教学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我国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优化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中职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

在我国,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问题,中职学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数学教学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要知道数学教学比较抽象,逻辑推理性强,因此对于学生的基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常来讲,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因此学习数学较吃力,学习积极性也受到严重的打击,这就严重影响了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进一步优化和其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教学策略的目标不够明确

据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很多中职学校没有明确教学策略的目标,没有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普遍侧重于理论教学部分,使得教学内容与实践课程严重脱节,不利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中职数学教学依然以应试教学模式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影响了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进一步优化。

3.课堂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我国的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依然以教师为主角,书本为主要教材,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要知道在当今这个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社会,脱离了网络的教学是极其不明智的。但是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多数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少使用多媒体教学,而且互动与课外活动很少,这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材料编订的不够科学

我国中职数学教材编订不够科学,由于中职学生的基础较差,因此在教学编订的时候应该根据特殊情况进行编订,但是新课标的推广并没有估计到学生的基础。同时目前数学教材的编订并没有与时俱进,教材很难与视频教程结合,或者不利于使用视频教程进行讲授,这样不利于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简单化、具体化,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进一步优化我国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具体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

我国中职学校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同时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并与时俱进,进一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中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丰富教学方式

我国中职学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进一步丰富教学方式,通过采用网络技术,大力倡导网络视频教学,这样有利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具体化。同时还要注重增加互动环节和课下活动时间,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处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3.科学编订教材

我国应该科学合理的编订教材,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进行编订,避免教材内容过难或者过易。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在编订教材时注意与网络视频相结合,从而有利于将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教学部分进一步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四、总结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质量方面也取得显著地成就。但是不能否认,我国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优化途径中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我国必须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我国中职数学教学的特点不断地发展创新,从而进一步优化我国中职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安川.中职数学活动课教学的实践探究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10)

【2】王秋颖.关于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职教论坛,2011(17)

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精选篇13

策略一 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思维活跃,创设一定的现实问题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在课中创设现实生活情境,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

例如:教学三年级《千米的认识》,课前、(教师在教室门口有意识的向前走步到讲台)

师:老师从教室门口到讲台,走了几步?

生:三步。

师:用哪个长度单位?大概有多少?

生:米。有三米。

老师:今天,我上班,从高桥出发,经过南京路后再经过成都路到学校,路很远,你们说这么长的路程,该用哪个长度单位来表示?

生:千米。

教师:真聪明,长的路程用千米作单位,千米是长度单位,是比米长的多,也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的单位。

教师与学生平等聊天式的对话,很快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深深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观察走步,感受情境,再感受教师的言行,激发学生的对新知的好奇心,学生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里,变的不拘束,愿想,愿做,愿说。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了不同的探索过程,有不同的体验和发现,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启发学生用数学思想审视生活。课堂成为了他们展示自己智慧的宽阔舞台。

策略二 造就民主气氛,通过比较优化解题方法

在数学中,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是十分普遍的,传统的做法通常是将那些教者认为最佳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害怕学生走弯路浪费时间。然而这些最佳的方法往往不是唾手可得的,学生有时很难想到,甚至无法想到。学生在赞叹教师“妙笔生辉”的同时又感到一丝无奈。探索式教学则要求尽量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打破权威,造就民主的课堂气氛,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哪怕走点“弯路”,吃点“苦头”;另一方面,则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评判各方面之优劣,最后选出大家公认的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

策略三 注意知识回顾反思,总结提炼数学思想

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精选篇14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课堂阅读教学是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对提升学生考试成绩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学生阅读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需引起足够重视。

一、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高校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主体性地位不突出、专业基础不扎实、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具体如下:

1.学生主体性地位不突出

在一些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课时间较长,缺乏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忽视对学生理解、分析能力的指导和培养,也很少留给学生提问或自我展示的机会和时间,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同时,不少教师过于侧重对难词、长句的分析讲解,使阅读教学变为了讲授词汇用法和语法知识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英语阅读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从而影响阅读水平的提高。

2.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

对于大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虽然在高中阶段已经有一定的英语词汇积累,但面对大学英语教材时词汇量仍然匮乏,直接导致不少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遇到陌生的词语和句子以及表达方式,因此很难连贯畅通地阅读,无形中降低了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还有一些学生虽然了解词汇的常见释义,但由于掌握不够全面、深入,再加上缺乏较好的分析推断能力,导致阅读理解答题正确率下降。另外,部分学生缺少对文化差异现象知识点的积累和把握,也容易导致阅读过程中理解出现偏差。

3.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少大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注重对文章整体框架的把握,过多关注对词汇或短句的学习理解,加上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忽视对全文整体布局的分析引导,导致学生无法快速有效理解文章大意,阅读效率较低,影响了学习信心,严重制约了阅读能力的提高。另外,由于大学所学课程较多,不少学生仅将阅读时间局限在课堂,课后主动自觉学习意识较差,较少主动开展阅读学习和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后阅读习惯。

二、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针对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优化改进,具体策略如下:

1.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改革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改变教学思维和模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正确认识自身角色定位,在课堂上扮演点拨者或评价者,在有效的教学课时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要适当减少对语法知识的讲解时间,帮助学生提高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要积极扮演好课堂主角的角色,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大胆表达个人观点,并热情参与阅读能力训练或相关竞技活动。对于教师提出的知识难点,自行归纳和总结,并在课后通过查阅和自学进行深入理解。例如,在课堂阅读教学的语法知识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常用语法现象的使用和条件反射,并总结有利于提高判断力的潜台词和推理思路,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提升。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可毛遂自荐上台讲课,扮演好教师的角色,阐述自己对阅读学习的认知和心得,并针对某些重点或难点,通过游戏竞技形式,激发其他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课堂气氛。

2.注重日常学习积累

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量较少,经常因生词而影响阅读速度的问题,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诸如类似关系( furthermore, more than that, likewise, moreover)、转折关系(although,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in spite of)、因果关系( as a result, because, thus, for this reason, therefore, consequently)、顺序关系(first, second, third, then, after, finally)、总结关系(consequently, in conclusion, therefore, accordingly, in short, therefore, in brief, in a word)等有利于抓住文章思路、提高推测判断能力的信息词,以提高其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应进一步提高认识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善于思考发问,提出质疑,在课堂内加强对词汇、短语以及句子的理解和积累,尤其要强化对文化差异和重、难点语法知识的自我学习和把握,不断增强推测分析能力,努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学生在课外要加强自我约束,广泛选择内容多样、具有梯度性难度的阅读材料加强实战训练,多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多做四、六级或考研真题试卷,通过日常学习和实践训练积累沉淀,提高词汇的储备量和全局阅读掌控能力,教师要扮演好督促角色,及时检验阅读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可减少讲课时间,在阅读准备、提问等环节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训练。例如,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可更熟悉了解到国外一些社会背景或文化知识,有利于拓展思维视野,增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此外,学生还可以借助网络手段,选择适合未来职业发展或具有实效性的阅读材料开展学习和训练,如英文申请信、英文求职信或者英语合同,来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学习能力,努力发展成为实用型人才。

总之,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应注重日常学习积累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管齐下,不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天.大学英语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4(04):192-193.

[2]吴晓.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开发[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2(12):314-315.

[3]陈树平.大学英语网络课程阅读策略设计研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04):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