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消费经济模式范文

消费经济模式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0-07 17:33:48

消费经济模式

消费经济模式精选篇1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 消费 消费增长模式

马克思认为,“消费直接也是生产”,这种生产过程,同物质资料的生产一样,也需要投入,也有产出;不同的是消费作为“生产”其投入和产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物质资料生产所需的投入和产出;这种“投入”和“产出”是指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料和劳务,取得的一定的成果,即人们的体力、智力的恢复和发展,人本身的再生产。其生产函数用公式表示就是:Q=f(a、b、c…n)。Q表示消费产出,a、b、c等表示消费的投入,可以是消费实物量,也可以是价值量,也可以是时间。

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投入与产出、消耗与成果、消费支出与达到消费目的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就是消费的经济成果,即消费取得的成果(消费产出)与消费支出(消费投入)的比值。按照生产者行为理论分析,生产者生产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消费的目的即追求消费效果最大化,即如何在现有的消费投入下取得最大的消费经济效果。

一、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消费的经济效果分析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从1957-1978年的二十多年间的统计数据看,全国居民人均货币消费水平由102元上升175元,实际年均消费水平增长不足2%,增长极其缓慢。由于消费资源的配置主要由计划进行,城镇居民主要实行供给制,农村居民则自给性消费占主导地位。因此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很小,导致消费超稳定性。加上平均主义和计划票据供应,城乡居民在物质消费、精神文化、劳务方面的消费都是同一的。

马克思指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才真正构成经济的运行。但这种传统的消费方式却以生产-消费为两个主要环节,特别在农村,分配和交换微乎其微。加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当时来讲在全国范围还不发达,人们的收入也不高,因此自给或半自给性的消费习惯很自然地占主导地位。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根本无法发挥或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度的。消费的经济效果根本无从体现,所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消费的经济效果微乎其微。

国际分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生产并且出口自己在生产中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自己在生产中具有较小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样两国都可以在贸易中获得利益。这种分工理论如果用在两个消费者个体之间来解释,就是个体把自己不擅长的分工让给其他擅长的人来做,自己买现成品满足消费,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自己最擅长的分工中,其他消费者也会购买你的现成品。这样一来,自己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也给别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也为国家创造了经济的高效率运行,但自给自足的传统消费却抑制了消费的这种社会特性。恩格斯指出:“在经济学家看来,只有能够为自己取得的东西提供等价物的人才是真正的需求者,真正的消费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19页)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居民离一个真正的消费者还尚有距离。

马克思认为“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他认为,没有消费需要,产品就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进而不能实现资金的周转和社会再生产;没有消费需要,也就不可能不断创造出生产的观念对象,生产就发展不了。综观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生产者说了算”(或称“生产者”)的体制,该体制下的消费者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一方面生产消费品的经营者只遵从计划当局与上级主管机构的指令,对消费者的意愿一般很少考虑,即使考虑也难周全;另一方面,计划经济是“短缺经济”(又称“资源约束型经济”),消费品供应不足,消费者选择余地极小。所以整整三十年的时间我们都是在解决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即吃饭问题。居民对社会的需求仅仅表现在吃上面。消费需求长期不旺、市场持续疲软,市场容量一再制约经济增长,进而制约当时的国民经济发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的经济效果分析

1、现代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

马克思在《导言》中通过精辟论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深刻地揭示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本质联系。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消费需求提供的市场空间,能从需求、供给两方面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同时,消费需求的波动又是经济周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滞缓因素。对消费需求的调控也是一个重要的反周期手段。保持消费需求于适当的规模和适当的增长速度,是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的重要途径,旺盛的消费需求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中,经济学家关于消费需求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传递机制进行了长期持续不断的关注和研究,在经济发展的结构转换中,消费需求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带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进而带动消费需求增加,同时也导致消费结构改变,从而带动经济进一步增长。无论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看,消费在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最大。(发达国家一般在60%以上,美国则更高。我国近年来在60%以下,全社会消费增长偏冷,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下降)。从各需求要素对GDP的贡献率比较来考察可以看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贡献率远远超过投资需求增长和出口需求增长;投资需求不过是消费需求的一种引致需求,受消费需求制约。而所谓净出口其实质则是来自国外部门的消费需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启动居民的消费需求。

现代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具有很大的潜在力和伸缩性,需求的这种潜在力和伸缩性大大提高和增强了需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美国为例,美国是典型的消费者导向型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经过几百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它十分强调市场力量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认为政府对经济发展只能起次要作用。推崇企业家精神,崇尚市场效率而批评政府干预,这种市场模式的特点是生产要素有较高的流动性。这一模式中还存在着无限制的法律诉讼特色。政府进行调控与否往往以是否有利于消费者利益为目标,而较少从生产者角度出发。社会习惯与政府政策更,多地着重促进私人消费而忽视储蓄。这种倾向不仅反映在个人与企业的行为方面,而且也反映在政府公共财政的大量赤字方面。美国发展到现代市场经济时代,有效需求的潜在数量和力量已积累到相当大的数额和程度。当需求的潜在力积累和扩大

到一定程度时,它的性质和作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由原来的相对稳定转变为具有很强和很大的伸缩性。加上科学技术的介入,因此消费在带动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的经济效果体现为外部经济性和外部不经济两种结果。

2、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时期消费的多重叠加效果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从认识市场经济到建立市场经济和完善市场经济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由于我国尚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的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各类经济活动主体也需要有一们适应的过程。由于市场有其自身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处理不当,它的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出来。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的经济效果更为复杂和多变,在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中互相交错,相互叠加。

(1)计划经济条件下供给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固有惯性桎梏束缚消费的经济效果

中国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作为分水岭,从这个时期开始,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人民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摸索和探索阶段,开始搞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但是由于对市场经济认识尚处于摸索过程,加上旧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供给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惯性,导致的经济波动使得人们才重新思考和重视由于需求不旺造成的经济发展速度减慢。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1998年经济波动和2008年世界性金融海啸引发的国内经济波动,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消费波动的影响,尤其90年代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居民消费占社会总消费的绝大部分,因此居民消费的波动必然引起社会总消费的波动。居民消费波动成为影响社会总消费波动的主要因素,而居民消费波动本身又受居民个人收入增长波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居民消费倾向等因素变动的影响。它们共同作用,通过影响居民消费波动来影响社会总消费波动以至整个经济增长的波动。居民消费波动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尽管国家宏观调控一再强调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然而政策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后果。

(2)当前中国消费群及其消费心理的多样性相互叠加束缚消费的经济效果

中国居民传统的收入消费理念是历来崇尚过分节俭,过于偏好储蓄。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启动的力度,根本上取决于收入增长率。广大居民的生活起居是受消费理念影响和支配的。尽管改革开放已三十年,外来思想不断的碰撞中国人民的固有传统消费观念,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在不断增强,但是中国仍然是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消费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远远没有体现出来。过分节俭必然产生闲置或浪费――本该用于消费的没有消费或被错误地用于生产,其结果只能是引起外部不经济:中国十几亿的人口大国却并非消费大国。而且中国消费群体存在多样性,而真正的庞大的消费主体多属于低端消费。专家分析,由于中国贫富分化过于严重,主流消费群体非常贫穷,因此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预测,中国即将超越美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却与中国的富豪群体人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相关报告,在中国,0.4%的家庭占有70%的国民财富;极端富有者,追求畸形的高消费,而庞大的低收入者,则是一种大面积的低端消费。再加上中国人从众跟风的消费习惯影响经济长期的稳定发展。中国人是越涨价,越抢购,越跌价越惜购。食品如此,房子如此。这种购买错位违反了市场经济下价格机制对需求调节的规律,不利于发挥市场机制正常功能,同时市场的过分波动及急剧起落又易拉大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差异与矛盾,削弱消费模式对生产的巨大促进作用,从而影响了消费的经济效果。

(3)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抑制了国民的整体消费层次

消费经济模式精选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消费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温室气体排放过度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7年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显示,以当前的减缓气候变化政策和相关可持续发展实践,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将来几十年将继续增长。人类必须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则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作为世界排放第二大国,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选择正确的消费模式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其与低碳消费的关系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由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的。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白皮书虽然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但是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

我国著名学者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是人文发展水平和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同时达到一定水平下的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低碳经济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付允等人认为低碳经济的内涵是指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金乐琴等人认为,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也有密切联系。综上所述,低碳经济是在利用各种手段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减缓气候变化目的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消费模式可以定义为在符合低碳原则的前提下,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一定的生产关系下人们消费行为的程式、规范和质的规定性。低碳消费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模式,它在满足低碳原则的同时也有着与传统消费模式所不同的其他特点,主要包括低碳消费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低碳消费的公平性可以分为两种,即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低碳消费的横向公平是指低碳消费要在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平衡,某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要在不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消费的前提下进行。例如,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北部地区的消费就存在横向不公平,通过低碳消费就可以平衡这些地区的差异。纵向公平就是前后代之间的公平,通过低碳消费,当代人在消费的同时要考虑到后代的消费,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进行无节制的消费而不顾后代人的需求。低碳消费的可持续性即低碳消费满足两条原则:资源使用的最小化原则以及废物和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原则。这两条原则也是低碳经济的原则。

一切社会经济活动最终都要体现为现实或未来的消费活动,因而一切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在根本上都是受到全社会各种消费活动的驱动。因此,低碳经济时代,低碳消费的作用不容忽视。可以说,通过低碳消费可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反过来促进低碳消费的实现,两者相互作用,密切联系,因而通过建立低碳消费模式来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有着长远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建立低碳消费模式的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能源的需求非常大,能源利用率低,碳排放量巨大,而现有的消费模式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都对低碳消费模式的建立带来了很多制约因素。

(一)低碳消费的相关政策不完善,低碳消费环境不够理想。一国对消费的政策反映了一国对消费的态度。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低碳消费虽然已被中国政府接受,但是具体完善的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还未形成。中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采取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模式,虽然GDP增长了,但是环境却每况愈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低碳消费并不是重点问题,低碳消费对于普通居民来说也还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没有相关的政策指导,低碳消费只能是空想。

(二)经济发展主要依靠高耗能产业,能源消费量巨大。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非常大,而中国的高耗能工业部门都属于第二产业,碳排放量巨大。但这些高耗能工业部门大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经济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都还有赖于这些产业的支持,在就业压力和税收压力都较大的情况下,要在短期内调整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的难度。所以,这些产业的能源消费结构是我国建立低碳消费模式的一大阻碍。

(三)收入差距大,消费观念落后,阻碍了低碳消费模式的建立。收入的高低直接决定消费水平及消费模式,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过大,造成了消费水平及消费模式的不同。由于低碳商品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导致其价格也较一般商品高,我国的低收入者在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时就不会考虑这些高价的产品。而高收入者往往具有炫富攀比心理,大排量的进口豪华车在中国的销量很好,而小排量的高价环保车型在中国却难以销售,这就证明了这一点。归根结底,这还是由于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落后,没有形成低碳消费的意识。

三、我国建立低碳消费模式的建议

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前,我国政府宣布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在2010年的坎昆会议前,我国政府又宣布将把节能减排的具体指标列入“十二五”规划建议之中。这些都证明了我国政府已经高度重视低碳经济。消费作为经济中的重要环节,也将备受重视。但是,低碳消费模式的推广,需要由政府、企业、个人以及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这样才有可能建立起真正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消费模式。

(一)加强政府对低碳消费的政策引导。政府在低碳消费模式的建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来说,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低碳消费。首先,政府应当制定关于低碳消费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低碳消费进行强制性约束。只有在法律约束下,企业和居民才会真正重视低碳消费,低碳消费模式的建立才会有更好的外部环境;其次,政府可以制定低碳消费的相关税收政策及其他引导政策,提高不符合低碳原则产品的税收,而对低碳产品的消费予以一定的支持,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居民的低碳消费。“气候经济学家之父”尼古拉斯・斯特恩也认为,中国一些大城市的交通很糟糕,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可以考虑征收拥堵税或设立无车区,也可以禁止非电动车进入市区中心地带;最后,政府自身的消费活动也可以对低碳消费产生一定的影响。政府机构应该从自身做起,带头节能减排,政府部门和单位可以通过早期采用、购买最新先进低碳技术与产品等措施,为其他部门树立榜样。

(二)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新能源开发,促进能源消费转型。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耗很大,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实现节能减排最为有效的方式。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最富有的煤炭资源也日趋减少,所以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也对低碳消费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些自然资源必定会枯竭,根据消费的公平原则,我们必须要对后代负责,所以要加快新能源的开发。例如,各种工业废渣、农村各种生物能源、太阳能、风能等都可以作为日常生产以及生活的能源。总之,在能源消费中,将过去传统高排放的能源结构转变为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能源结构,这对低碳消费模式的建立肯定是有利的。

(三)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正确的消费理念是建立低碳消费模式的基础,只有符合低碳经济的消费理念才能真正引导低碳消费,使低碳消费成为可能。首先,要通过社会文化、媒体宣传正确的消费理念,提高全民参与低碳消费的意识,这其中网络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对人们的消费理念与行为影响越来越大,它能够支持和帮助新消费模式的建立;其次,从消费者本身出发,正确合理的消费理念也会对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好处,把低碳消费作为道德标准并以这一标准来衡量自己,明确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有限与人类欲望无限的矛盾问题,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过度消费。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7.

[2]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3]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消费经济模式精选篇3

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曹和平认为,随着中国由制造经济向信息和数字经济演变,居民消费将由传统生产和生活消费导向基于传统的新型信息和数字流程消费等。这类消费不全是最终服务性质的电子销售型内需,更有可能是生产和投资领域的信息和数字流程内需,在此基础上,信息和数字消费大规模走向消费领域。

CEI: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要转到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你认为目前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

曹和平:长久以来,中国经济是以制造和车间生产为主,去年,我们在世界最常用的500种产品中生产1/3强的物质产品份额,堪称为世界的车间或者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车间经济。这一经济形式的主要特征有两个,反映在生产方面,我国的产业生产长链已经形成,但市场长链中断缺环节突出,所对应市场类中介实体短缺严重。具体到信息化,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大多是车间内上下道工艺顺序上的信息传导和表达。至于第三方独立的市场长链及关联交易这种需要信息密集的技术业态,则严重短缺。所以中国目前信息化的主体还只停留在制造经济层面,而不是后车间经济或是信息数字处理经济。

反映在消费方面,目前中国居民的消费大多集中在与工商企业制造关联日用品消费上,这类服务出现了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信息获取和处理的网络信息经济及对应实体。但在信息密集类的技术业态上,也还处在较低的层面,比如人力资源成长式的消费、体验类消费、理财类消费和流程数据需求式的消费,则比重很少。

CEI: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哪些弊端?

曹和平:车间经济主要是外向、出口导向经济,由于缺乏市场长链,便会出现缺失定价能力中心和定价话语权的状况,导致产品在中间品段和消费品之间是以式的成本价格交易。这样的经济形式显然不利于增加内需。

CEI:若要切实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需要作出哪些改进?

曹和平:由制造经济向数字信息经济过渡,需要知道什么样的国民经济结构才能改变目前的外向型经济。这一改变的根本在于,国民应该买得起,内需在国民经济增长动力中扮演较大作用。在既定的收入和技术水平前提下,若想增加消费份额,就要尽快完善医保和社保制度。表面上看,全民医保和社保是非经济类的制度变革。但从国民经济成长动力角度看,医保和社保消除了居民对未来健康和就业的不确定性,储蓄倾向会下降,消费倾向会增加。消费倾向增加,在同等收入和技术条件下,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就会增加,中间品市场实现购销两旺,大宗商品市场出货速度加快,产业链自然就向为国内民众生产的方向倾斜,使得消费服务等第三方业务增加,从而带来信息消费的增加。

CEI:除此之外,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是否也要作出调整?

曹和平:没错,扩大内需还需要尽快启动要素资本市场改革。以房地产市场消费为例,居民买不起房,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一方面是由于相对于有支付能力的人群来说,房价高了;另一方面,相对于资源本应有的价格来说,劳动资源的价格过低,而当土地资源的价格在城市部分走向均衡价格时(土地价格具有要素价格的刚性形式),相对于压低了的劳动价格,只有劳动要素收入的人群――老百姓――就用自己的劳动要素兑换不到适当份额的土地住宅要素资源了。如果启动要素资本市场改革,不仅在城乡土地要素市场,而且在城乡资本市场方向都要改革。让老百姓既有工资性收入,又有资本性收入,谈何老百姓买房变得如此困难呢。和香港特区比,深圳的房价不是高了,而是低了,但是老百姓还是买不起房。又有要素市场,制造业产品的价格只能是式的成本价格,产品低价出售,劳动和其他要素价格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CEI:你如何看待信息消费在国内的发展前景?

曹和平:信息消费,如电子商务消费、网络消费、中间品市场消费等,所对应的应该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没有新经济,信息消费的增长速度将是基于传统经济基础之上的信息需求的消费,增加速度很缓慢,规模也上不去。以印度为例,在班加罗尔和孟买,电子信息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十分明显,但这样的模式却很难在印度更大范围的其他地方复制。因此,这种新经济的发展在印度不占主体部分。要避免印度病。印度的人均收入很低。虽然印度人也购买手机、上网,但他们的信息消费是传统经济购买力条件下的新经济消费,规模有限。

此外,从后车间经济向数字和信息经济过渡,需要两个产业群。第一是后车间产业群,包括物流采购、供应链管理和整合信息技术。第二是现代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授信,包括评估、增级、第三方担保、多方协议、进入退出、卖方回购、托管置换和法律会计关联等等。只有这两类产业群的兴起,信息产品的比较价格才会变低,使国民买得起,从而拉动内需消费。信息经济的从业报酬率才会高。

消费经济模式精选篇4

一、经济发达国家住房消费信贷的典型模式

1.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模式

美国的住房消费信贷市场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美国的住房金融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传统的以存贷结构为主体的单一住房融资体系,二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以按揭证券为主体的二级市场融资体系。美国联邦政府为了实现“让全体居民”有足够的住房的目标,广泛地利用其发达的金融机构,采取抵押贷款方式促进居民购房、建房,并对买房者提供各种优惠,包括降低贷款利率和免征用来偿还住房抵押贷款本息方面收入的个人所得税。

抵押贷款是美国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住房信贷形式。美国的抵押贷款中,住房抵押贷款占90%左右,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住房金融市场。在美国住房抵押市场上,住房融资与传统的以存款金融机构为主的间接融资机制大不相同,大量非存款金融机构如抵押银行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崛起,金融创新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美国住宅金融日趋证券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美国的住房金融体系。美国的住房金融体系相当完备,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体系;政府性住房金融体系。在美国FUD(联邦住房与城市发展都)负责所有的住房与城市发展计划相关的政策的制定,下属FHA (联邦住房管理局)负责住房标准的制定和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按揭(抵押)担保:GNNIE MAE(政府全国抵押贷款协会,即吉利美)是HUD的下属公司,主要是收购政府担保的抵押贷款以及将其证券化。此外,属于政府性住房体系的还有FANNIE MAE(联邦全国抵押贷款协会,即房利美),FREDIE MAE(联邦住宅按揭公司,即福利美)以及退伍军人管理局(VA)等。商业性住房金融体系。美国商业性住房金融体系包括为数众多的银行、储蓄机构和证券公司。它们在政府公司业务范围之外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雷蒙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所罗门兄弟公司(SOLOMEN BROTERS)和美林证券公司成为二级市场上的主角,并作为政府性公司的重要承销商和技术伙伴。

(2)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绝大多数美国人建房或购房都要借助住房抵押贷款,截止2001年,已有70%的家庭通过抵押贷款方式拥有了自己的住宅。庞大的住宅抵押贷款规模促成了贷款组合,并为抵押贷款证券韵发行提供了必要条件。美国的住房消费信贷市场分为—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是商业银行、抵押贷款公司和储贷机构向借款人发放住房消费贷款的市场:二级市场是房利美、吉利美等二级市场经营机构,通过发行住宅抵押债券筹措资金,向商业银行等一级市场贷款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同时向其提供更多的贷款资金采源的市场。20世纪 30年代之前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还没有形成。

抵押贷款流动性差,资金来源缺乏,提供贷款的条件比较苛刻。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中,全美国有约200多万居民因为无力偿还住房贷款而丧失了住房产权,约1600多家银行因为无法收回住房抵押贷款而破产,住宅金融体系出现了严重危机。危中思变,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38年,美国成立了联邦国民抵押协会(FNMA),开始探索和培育住房抵押二级市场,以改善住房信贷机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其资金的流动性。最初,二级市场的运作限于批发买卖,在利率高,住房信贷机构资金短缺时,联邦国民抵押协会以债务融资方式购进抵押贷款,向中介机构注入资金:当市场利率降低,金融机构资金充裕时,则出售抵押贷款。以贷款买卖的“差价‘来清偿债务。直到1970年,美国首推第一张住房抵押债券,其发行者就是政府国民抵押协会。最近20年是美国住宅金融二级市场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最快的时期,抵押贷款证券的发行额,从 1970年的,10多亿美元,增加到至今的约4500亿美元。二级市场的建立,使得美国各银行迅速实现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为抵押贷款债券在国内外发行,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融资渠道。银行从而改善了贷款条件,将贷款期限延长到30年以上,并实行灵活的利率及支付政策。,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已成为美国资本市场上的第二大债券(第一大债券是财政债券)。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三大机构分别是房利美、吉利美和福利美。实际上,房利美和福利美已从最初的政府控制转变为私营公司,并且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并不是美国政府的对外信贷担保。吉利美的对外担保则属政府信贷担保。吉利美是典型的政策性机构,主要收购FHA和VA发放或担保的贷款。FHA和VA是专为特定的中低收入者捉供帮助的机构,其中95%以上的贷款被吉利美收购或证券化。因为有美国政府的担保作后盾,吉利美本身发行或担保的证券在市场上广为流通。目前,吉利美发行或担保的住宅抵押贷款债券余额达500亿美元左右。吉利美还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地方政府或社区给低收入阶层捉供补贴,补贴资金来源于国会拨款。房利美是由美国国会立案成立,它以增加美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为其宗旨,即协助更多人实现拥有住房的梦想。据统计,美国约有1/5的住房贷款来自房利美融资,所以房利美的业务范围比吉利美更大。尤其是按揭担保证券业务涵盖了许多层面,其业务领域不断扩大,它可以收购任何金融机构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由于范围广泛的投资者持有的房利美按揭担保证券不断增加,其住房按揭担保证券净值已占美国债券市场的6%。1987年6月到1998年初,房利美共发行 REMICS(房地产按揭投资中介)1540笔,总值达7495亿美元。房利美在全球债券市场上的扩张使其融资基础更加广泛。目前,房利美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券发行人之一。由于房利美成立时的背景,它在收购住房抵押贷款时,具有政策倾向性,以协助中低收入阶层融资。目前,房利美、吉利美、福利美三家机构在二级市场上的份额为40%、28%和32%。

在二级市场上经营的核心业务有两种:一是住房抵押贷款组合,即购买并持有贷款机构的住房抵押贷款。通常经营机构通过贷款机构定期收回每期贷款的本息,同时向购买他们发行的债券的投资者,支付每期的贷款本息。在这项业务中,一方面,经营机构承担了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和信贷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拥有贷款和发行债券的资产组合,赚取利息差价。二是经营机构以住房抵押担保债券(MBS)换取贷款机构的住房抵押贷款,并从中收取担保费。美国MBS市场品种丰富,充分考虑了投资者的需求,并在交易方式上也根据投资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在美国,超过半数的抵押贷款大都进了二级市场,根据雷蒙兄弟公司提供的数据,抵押贷款证券享有的市场份额已经接近国债,为34.44%,高于公司类债券的市场份额 (20.81%),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余额在3万亿美元左右。房利美、吉利美、福利美三家公司在MBS市场占有接近90%的份额。近几年来,美国MBS约占美国信贷市场债务余额的近1/3.美国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促进了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它对一级市场的发展和深化发挥着积极作用。首先,它有利于降低贷款机构的贷款风险,增加资金的流动性,拓宽了资金来源的渠道。对于贷款机构而言,拥有MBS比拥有贷款的安全性和流动性要高。因为 MBS的信用等级仅次于国债。二级市场为金融机构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次,二级市场促使了住房抵押贷款的标准化。为了便于出售,二级市场的经营机构对其所要购买的住房抵押贷款做出一系列标准化规定,如:贷款对象、金额、利率等规定,提高了贷款投放的效率。最后,政府通过二级市场经营机构制定不同的贷款标准,增加二级市场对资金缺乏区的供给,更大程度地解决全国的住房。

2.英国的住房协会模式

与本国的银行业发展一样,英国的住房协会也有着悠久的。1775年在伯明翰成立了英国第一家住房协会。早期的住房协会是一个典型的互助合作组织,它对其会员负责,会员通过投票来决定或住房协会的事务。它主要是吸收会员的存款然后将其贷放给需要购房或修建房屋的会员,早期中规定“住房协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其会员认购其股份为了自己将来的住房融资”。由于政府的支持,住房协会迅速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卡特尔组织并统治了住房金融市场。20世纪60年代,住房协会在英国抵押贷款市场的份额约在75%到85%之间。之后,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迅速发展,金融管制逐渐放松,住房协会不断成长,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到目前已经具备了和商业银行竞争的实力,其本身也由一个互助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成长为更多具有商业性质的银行机构。

3.法国的住房金融市场政府干预模式

在发达国家中,法国是一个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国家,政府的积极干预同样体现在住房金融市场上。法国政府对住房金融的国家补贴主要有三种:一是对住房建设期间提供的贷款给予利息补贴,二是对住房竣工后提供的贷款给予利息补贴,三是国家根据所建房屋是自用还是出租一次性发给10年或20年的补贴。由政府财政补贴的贷款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附加贷款,由法国土地信贷银行提供,贷款对象主要是低收入家庭:另一类是住房储蓄项目,在法国,只要有合法住所和固定收入,都可以在银行开立住房储蓄账户,5年内只要每月不间断地存入(金额多少不限),就可以获得银行提供的低息贷款。法国在住房市场上的政府干预还体现在对主要住房金融机构的控制上,如法国土地信贷银行是一个私人股东拥有的股份公司,但其高级管理人员都由政府任命,同时还通过相关法律使其拥有某些政府管理的权利,从而保证了该行业务活动与政府政策的一致。

4.加拿大的住房抵押款证券化模式

加拿大的住房一级市场已经相当发达。加拿大住房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加拿大按揭和住房公司(CMHC)。商业银行是加拿大住房消费信贷市场的主力军。加拿大抵押贷款和住房公司是皇家公司,既履行政策职能也履行商业职能。CMHC负责除基础设施建设以外所有与住房有关的事务,并根据《住房法》的规定,为所有的按揭提供全额保险,促使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同时,CMHC负有重要的政府职能,设有一些专门帮助中低收入者的项目,但其市场运作的结果反而能使政府盈利,而不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加拿大二级市场的建立和得益于一级市场的成熟和政府的有力支持。加拿大的抵押贷款余额3000亿加元左右。为了提高抵押贷款的流动性,1984年政府实施了国家住房法,允许CMHC对抵押贷款的现金进行担保,以支持抵押贷款证券的发行。1987年1月,一个称为NHA—MBS(NHA指国家住房局,MBS指抵押贷款证券)的证券开始发行,参与发行该证券的机构主要有14个,其中包括4家国家大银行和10家信托公司。就这样,政府以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方式增加抵押贷款的流动性,从而延长贷款的期限,CMHC的主要作用有两个,即管理和担保,管理方面包括审查发放贷款的机构,发行证券机构、抵押贷款管理机构的资格,并监督其运行:担保功能主要体现在当证券发行者不能按承诺支付证券回报时,CMHC自动向投资者支付。

二、发达国家住房消费信贷模式的经验

就总体而言,经济发达国家的住房消费信贷在二战后得到普遍而迅猛的发展。尽管它们在经济体制、金融体制、保障体制等方面各有差异,住房消费信贷发展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起到了为需要资金购房的人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的作用,归集起来,有以下诸方面的发展共性。

1.各国都建立了完善的住房融资体系

住房金融是一个带有政策性色彩的业务,许多国家政府出于政局稳定、各方利益协调考虑,都比较重视此项业务的发展,各国都设有门类齐全的住房融资机构。专业性金融机构、非专业性金融机构以及为住房融资提供担保或保险的机构并存,其中专业性住房金融机构是专门从事住房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如美国的储贷协会,加拿大的抵押贷款公司等:非专业性住房金融机构则是指各种兼营住房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如各国的商业银行都兼营着住房金融业务。为住房融资提供担保和保险的机构,是为了对广大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住房消费信贷,它在二战之后得到充分发展,既包含政府机构,如美国的退伍军人管理局、联邦住房管理局、加拿大的按揭和住房公司等,也包括各种私人机构,如各国私营的保险公司。无论这些机构是官方的还是私有的,有专门机构从事住房金融业务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可以保证住房消费融资的需要,二是可以使政府的优惠政策能够及时有效地贯彻下去,使购房者能够真正享受到政府政策的倾斜扶持。

2.住房消费信贷的基本形式都是住房抵押贷款

各国都把住房抵押贷款作为住房消费信贷的基本形式,但各国在具体操作中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各国的贷款条件都较为宽松,首期付款额度少,贷款额度大,利率低,且期限长。各国都根据借款人的不同情况和具体要求,在贷款偿还期、偿还方式、利率水平及调整方式、贷款额度等方面做出不同的安排。譬如,贷款偿还期参照借款人的要求及资信情况,可长可短,贷款偿还方式可先用等额偿还方式,也可用递增(或递减)偿还方式。二战以后,由于金融业之间竞争加剧,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对住房消费信贷的大力支持,许多国家都增加了住房消费信贷的贷款额度,而且贷款利率比一般贷款的利率低20%或者更多,贷款期限一般都很长,如:美国一般为20-30年,最长可达35年。

3.各国政府对住房金融的发展积极支持

政府对住房消费信贷的支持主要采取两类,即直接支持与间接支持。所谓直接支持就是政府直接向住房金融机构拨发资金:所谓间接支持是政府通过优惠政策的制定,为住房消费信贷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其中,各国政府采取间接支持的方式更多,具体措施有:(1)对专业性住房金融机构的资金筹集实行优惠政策。如对专业性住房金融机构存款减免利息税,以鼓励居民积极存款、降低专业性住房金融机构的贷款成本:对专业性住房金融机构实行较宽松的优惠倾向政策,间接增强其资金实力:向专业性住房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提供保险扩大吸收存款的规模。(2)向金融机构发放的住房贷款提供担保或保险,鼓励金融机构向广大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住房贷款。(3)减免住房贷款利息税,刺激金融机构发放住房贷款。(4)制定和实施住房金融专门法与相关,为住房金融的发展制定规范。间接支持不会破坏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商业原则,较之直接干预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时,也使政府摆脱了直接干预可能带来的沉重包袱。

4.住房消费信贷的发展都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虽然各国政府给予住房消费信贷大力支持,但是并没有改变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主体。各国住房消费信贷的发展都没有偏离市场机制的轨道。金融机构筹集的资金大多来源于市场,发放贷款的具体安排,诸如贷款对象、偿还方式、偿还期限、贷款利率等都由金融机构自己确定,金融机构自担风险、自负盈亏。在这样的市场中任何金融机构都面临着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

5.住房金融创新的普遍发展

住房金融创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住房金融机构体系的创新,如住房消费信贷中专门的担保和保险机构的出现:第二,住房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筹资工具的重新组合方面,如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利率月调整抵押贷款,浮动利率抵押贷款等:第三,住房融资技术的创新,各国纷纷采用先进技术为客户提供方便,节约时间以吸引更多的客户。

消费经济模式精选篇5

【关键词】消费经济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06-01

消费经济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消费领域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即基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一切关于消费的问题。与其他学科相比,消费经济学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所以教师在消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消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什么,这是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清楚的问题;二是学生怎样才能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在一定时期的教学后,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能否发现当前社会的消费行为、消费需求、消费心理、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等现实问题;三是当代大学生大多接受过良好的初等和中等教育,获取信息渠道多而广,而且思维非常活跃,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点难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所以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给学生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如何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了解消费经济学目前的教学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消费经济学教学模式现状及其问题

如今的消费经济学教学主要是课堂教师讲授的模式,是以教师讲解理论知识点为主,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是将理论知识点以例子或者解析的方式讲解给学生听,学生在课后根据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后将之运用到生活中(罗钰,2012)。而消费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结合了宏观消费和微观消费的问题,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储蓄决策、投资决策、信贷及劳动供给决策等,来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消费方式及总需求等宏观现象。因此,学生仅仅依靠消费经济学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无法将各个知识点在生活中进行灵活应用。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需要改变目前的消费经济学教学模式,不仅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还要辅之以实践教学模式。

二、消费经济学教学模式改进措施

1.学术论文探讨模式

消费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知识点来分析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讲解概念性的知识点,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马向晖,2011)。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优秀学术论文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一些经典的学术论文不仅融合了理论知识点,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应用,具有极强的逻辑性。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选取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经典论文和学生一起阅读,品鉴论文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尽量将枯燥乏味的论文变得生动有趣。

2.项目团队实践模式

项目团队实践模式是指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引导和监督下解决教师布置的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体做法是:教师将学生分组,然后设计好教学项目,项目需要涉及到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并能运用理论知识,将项目分给学生小组,引入具体的问题,引导并监督他们去解决项目中的问题,最后带领学生在课堂上汇报和展示项目实践成果并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同时给予点评和分析。教师在项目团队实践模式中主要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项目涉及问题时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还能将其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应用,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从长期来看,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模式

案例分析模式可以作为理论教学模式的补充,主要是教师选取消费经济学所涉及的相关案例,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讨论,例如采用“印度的假日经济现象”案例来分析假日经济的形成条件及其影响。因为仅讲理论知识可能会非常枯燥及乏味,所以采用有趣的案例分析来与学生一起交流,可以很好的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比较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另外,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课堂所涉及的案例也可以交给学生课后去搜集,然后带到课堂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从而提升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消费经济学是经济类和管理类学生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效果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因此,消费经济学的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争取质的飞跃。总之,在消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也要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现实,最主要的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会正确的运用知识,独立的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消费经济模式精选篇6

研究文献综述

对于我国消费状况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我国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余东华(2004)通过储蓄率和投资率的变动趋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我国在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程中,通过提高投资率对经济增长的余地已经不大;而通过刺激最终消费和消费结构升级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沈坤荣和田伟(2009)认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当前应稳定出口、扩大内需,长期应改革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弊端。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只有通过扩大居民消费的方式;为此应该进行收入分配制度、官员晋升制度、财税制度和社保制度的改革(刘东皇,2009)。许永兵(2006)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位的主导因素,由于当前过低的消费率致使消费需求疲软,导致大量储蓄资金闲置;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应当大力扩大消费需求。裴晓鹏(2010)则从制度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稳定性实证分析,得出要实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结论,为此应调整和完善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比如所有制结构、社保制度和工资增长机制等。刘江会和唐东波(2010)从城乡比较研究的视角,分析了财产性收入差距、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经济增长和市场化初期会导致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的扩大,但是随着经济增长和市场化程度的持续,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会逐步缩小。余芳东(2010)通过国际比较分析认为,扩大我国居民消费应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祁京梅(2010)同样认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扩大消费的前提条件。

从近期文献可以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投资和出口对我国经济良性发展的作用逐步让位于消费拉动。多数学者从消费、投资和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其对经济的影响,有的学者引进制度性因素对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而把收入差距因素、消费和经济增长结合起来研究我国经济增长的文献尚不多见。

相关理论介绍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 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 在0.3~0.4之间表示相对合理; 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而达到0.6则属于社会动乱随时会发生的危险状态。

凯恩斯的总需求理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总需求可以表示为:Y=C+I+G+NX。其中Y为总需求,C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NX表示净出口。消费增加具有乘数效应,即消费的增加可以带来国民收入的倍数增加。消费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消费乘数越高;边际消费倾向越低,消费乘数越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所谓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当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增加,但消费增加的比例不如收入增加的比例大;当收入减少的时候,消费也随之减少,但也不如收入减少的那么厉害。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通常低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

指标选取和实证分析

(一)指标说明

本文主要选取的指标是基尼系数、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资本形成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拉动率、资本形成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拉动率、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拉动率。

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是支出法下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大构成项目,贡献率分别指三大需求增量与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拉动率分别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三大需求贡献率的乘积。基尼系数的数据期间为1982~2007年,其中1982~2005年数据引自尹成远(2008)《中国人身保费收入的实证分析与预测》一文,2006~2007年度数据依公式(魏后凯)计算所得,公式如下:

其中Gk为基尼系数,xi为按各地区人均收入占总收入的份额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yi为各地区的人均收入,n为地区数量。其他相关指标数据取自国研中心数据库,样本数据区间为1979-2009年。

(二)实证分析

首先,可以从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发现,1999年以前我国基尼系数都在0.4以下,属于国际合理标准区间范围;但是自从1999年开始,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在0.4以上,超过了国际警戒线。近年来已经超过了0.5,收入处于严重不均的状态。

从时间趋势来看,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并且不断恶化。如图1所示,2003年之前,随着基尼系数的持续上升,最终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和拉动率总体处于下降趋势;2003年基尼系数和消费对GDP贡献率交叉之后,基尼系数一直处于消费对GDP贡献率上方,并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这说明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这种状况不仅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其次,从图2可以看到,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中,2000年之前除了1993~1995年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过消费之外,其他年份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均大于投资的贡献率;而2000年以后,从2002年开始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一直在消费之上,在2009年投资对GDP的贡献率高达95.2%。出现这种严重情形的原因在于,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我国外贸形势严重恶化,国家启动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以拉动经济增长。

最后,从GDP增长率的构成来看,2000之前“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差别尚不明显;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占比越来越显著。例如,2008年我国GDP增长率是9.6%,同期投资拉动率是4.6%;2009年GDP增长率是9.1%,而同期投资拉动率是8.7%(如图3所示)。

结论

当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中的“三驾马车”的比例严重失调;政府主导型的经济模式使得投资比例不断上升,而消费占比远远低于世界先进经济体。从当前世界经济情况看,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尚不明朗,欧洲债务危机尚未完全解决,欧美的经济恶化使得我国出口短期内难以恢复,而国内的大量投资造成了许多地方重复建设,资源严重浪费,同样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在这种状况下,只有通过扩大居民消费才可以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也成为我国经济学界的共识。

从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和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我国理应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以改变我国长期依靠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不仅有利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要扩大居民消费,必然要提高居民收入,降低我国的基尼系数。为此,目前最迫切的就是解决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差距固然有个人自然禀赋的原因,但是更需要变革我国重资本、轻劳动的分配体制。首先,应当健全社保制度。使普通居民降低对未来养老的担忧,以促使他们愿意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进行消费,使得他们敢于消费,乐于消费。其次,进行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手段是政府购买和税收,我国2011年的财政政策基调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就是扩大政府预算,增加政府消费支出;笔者认为,与其扩大政府支出不如减税,纳税人更能最大效用花费自己的钱。在个税改革上,也应该调高个税起征点,调高税率以增加对富人阶层的征税。建立个人纳税账户等改革措施,规避富人逃税现象,同时要严厉惩罚偷税行为。再次,推行官员财产公开制度,以减少其灰色收入,并对国有垄断行业进行收入调节,提高国有垄断行业的利润上缴国库比重,避免国企收入集团内部化行为。最后,积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减少国有资本的比重,鼓励民营企业涉足更多行业,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应先行允许民营资本发展,民营资本的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经济的活力,而且可以更加有效促进就业;只有增加居民就业,才能增加居民收入。

总之,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扩大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既有利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当前,“十二五”规划应改变以往只重视GPG的地方考核制度,强调民生,降低基尼系数。比如,重庆已经把降低基尼系数写入地方“十二五”规划,值得其它地方政府仿效。

参考文献:

1.余东华.论我国投资率、消费率的变动趋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沈坤荣,田伟.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增长―结构性特征及其国际比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1)

3.刘东皇.启动居民消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探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6)

4.许永兵.消费需求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6(5)

5.裴晓鹏.制度结构、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5)

6.刘江会,唐东波.财产性收入差距、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城乡间的比较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4)

7.余芳东.扩大我国居民消费潜力的国家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10(6)

消费经济模式精选篇7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消费和净出口需求是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随着近几年我国进出口额的激增,贸易摩擦不断发生,同时,我国经济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愈来愈大。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终还是要依靠消费需求的增长。

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动因对策

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1998年我国就认识到了扩大消费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扩大国内需求的政策,但却收效甚微,城市居民消费能力高但是消费欲望低,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低但是消费欲望高,这种不平衡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因此,要想降低经济发展的风险,实现经济平稳有序运行,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由投资型转向内需拉动型,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扩大国内市场,进一步减少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一、我国实行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有利条件

(一)政策引导有利于消费的增长

最近几年,我国消费增长缓慢、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降低等问题,已引起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们的普遍关注,2004年以来,国家把扩大消费需求提到相当的高度,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消费需求有望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周期。

(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助推居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大幅增长

“十二五”r期,第三产业已有了飞跃性发展,第三产业占GDP达到40%左右,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第三产业将会取得更为快速的发展,以此将极大促进劳动服务型消费的增长,使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在消费中的比例大幅提高,从来带动我国未来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三)城市化将拉动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城市化率保持在1.44个百点左右,粗略计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约拉动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那么,“十二五”期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拉动最终需求每年增长约2.3个百分点,因而,未来城市化率的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消费的增长,进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二、我国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一)收入分配不均,有效需求不足

根据2015年的数据统计表明,我国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为31195元,比农民11422元的人均纯收入多了近万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这一比例非常悬殊。这种现状使消费陷入了高收入阶层的实际消费需求相对缩小进而造成有效需求难以形成的不良影响。即使是消费层次较高的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同的群体之间,其消费能力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对扩大消费需求而言迫在眉睫。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立法滞后,制度本身在设置就上缺乏科学性和统一性,目前并没有建立起覆盖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不能很好的统筹社会各个阶层,另一方面保障水平低又导致家庭承担的风险过重。这些方面都使得消费需求难以真正实现,极大的阻碍了消费需求的正常增长。

(三)消费观念阻碍了消费的增长

儒家文化对节俭的倡导以及安居乐业的生活,造就了人们根深蒂固的节俭传统和积累财富的观念。这种勤俭节约、未雨绸缪的传统消费观念虽然可以缓解潜在风险和变故所带来的压力,但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消费信贷的发展。

与节俭的消费观不同,高消费观念是一种不顾个人信用承受能力的过分的、不科学的和超前的消费观念,会危害正常的健康的消费需求。在收入增加时,由于缺乏正确的消费引导,许多人不计成本的进行盲目的高消费。

三、启动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对策

(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

要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要改变初次分配中重资本而轻劳动的现象,降低资本所得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同时加强政府对再次分配的参与和强制力量,把目光集中在低收入群体身上,提高再分配中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降低国家和企业的过多收入,通过调节税收等方式,把财富重新分配给低收入群体,增加其消费能力,提升其消费信心。

(二)不断完善社保制度,提高消费者预期

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消费倾向或是储蓄倾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补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的过大,保护全社会成员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从而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一是扩大社保覆盖面积,增加受保护人群基数。目前扩大社保覆盖面的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中低收入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不断扩大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的覆盖面。

二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创新救助体制机制,倡导社会互助,从而构建起全面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国家财政要对社会救助组织给予专款专项支持,并加强监管,充分落实好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和优抚安置等专项资金的运转情况,确保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和优抚对象的生活权益。

(三)调整消费结构,逐渐转变居民的传统消费观念

当代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与现代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新型的消费观,它倡导人们不仅要勤劳的工作,也要进行科学的消费,这需要消费结构的引导。

一是开辟住房消费新热点。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为消费者打造轻松舒适的购房环境。

二是提高教育消费的比重。政府要加强宣传,引导居民加大对自身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动员和支持各种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办学,大力扶持民办大学、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三是积极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政府方面应该规范旅游市场,控制门票价格,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忠,任文举.消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 (1):25-26.

[2]卢嘉瑞,王智刚.扩大内需应坚持投资与消费“双拉动”.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3(2):33-35.

[3]范剑平.论投资主导型向居民消费、社会投资双拉动型转换――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分析.经济学动态,2013(2):67-69.

[4]李富强,董直庆.论中国当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特点.冶金经济与管理,2011(4):88-89.

消费经济模式精选篇8

互联网思维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品牌)、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维方式。从营销角度讲,互联网思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创造极致的用户体验,深入到内心满足消费者。今天害怕被颠覆的人,一定要研究互联网思维,如果你不学习、不研究互联网思维,你的企业迟早会被颠覆。

你看一下近年来商业世界的变化就不难理解了。世界上曾经有过这样一家世界500强的企业,名叫“柯达”,在1991年的时候,他的技术领先世界同行10年,但是2012年1月破产了,被做数码的干掉了。同样当“索尼”还沉浸在数码领先的喜悦中时,突然发现,原来全世界卖照相机卖的最好的不是他,而是做手机的“诺基亚”,因为每部手机都是一部照相机,随后几年“索尼”业绩大幅亏损,濒临倒闭。然后原来做电脑的“苹果”出来了,把手机世界老大的“诺基亚”给干掉了,而且没有还手之力,2013年9月,“诺基亚”被微软收购了。

你再看一下中国的商业或市场变化与国际上的发展也是相同的。如360的出台,直接把杀毒变成免费的,淘汰了金山毒霸,淘宝电子商务2012年一万亿的销量,逼得“苏宁”、“国美”这些传统零售巨头不得不转型,逼得“李宁服装”关掉了全国1800多家专卖店,连天上发了卫星的“沃尔玛”都难以招架,如果马云“菜鸟”行动成功的话,24小时内全国到货的梦想实现,那么这些零售巨头的命运又将会是如何?再如马云“余额宝”的出台,18天狂收57个亿资金存款,开始强夺银行的饭碗;三马(马云、马化腾、马明哲)的网上保险公司的启动,预计未来五年将会有200万保险人员失业,其他保险公司将何去何从。腾讯微信的出台,6个亿的用户还在增加,直接打劫了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的饭碗。

行业的落败关键是管理者思维的落后。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时代,经营者具有互联网思维可能是最重要的。“粉丝”恐怕是今天互联网上提及最高的词语之一,它也是互联网思维核心――用户思维的最好表征。从有了互联网就没有离开过用户。如用户注册数、活跃率等都伴随着各个互联网产品,到了SNS、微博、微信产品出现时,粉丝称为衡量一个平台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如考究一个明星的人气,看微博有多少粉丝、贴吧有多少用户等,粉丝的参与、体验,也成为产品最好的创新源泉,粉丝也是品牌力量的一部分,或者说唯有粉丝才有品牌,否则就只是LOGO而已。

用户思维导致了跨界思维的产生,它表明互联网发展使得许多产业的边界变得模糊,如销售、金融、图书、娱乐、交通和媒体等现在可能都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在互联网影响下,今天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跨界的时代,每一个行业都在整合,都在交叉,都在相互渗透,如果原来你一直获利的产品或行业,在另外一个人手里,可能就变成一种免费的增值服务。

记住: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产品的竞争、不再是渠道的竞争,而是资源整合的竞争,是终端消费者的竞争,谁能够持有资源,持有消费者用户,不管他消费什么产品、消费什么服务,你都能够盈利的时候保证你的利益,立于不败之地。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一切由消费者定义。近两年随着移动互联下新媒体不断涌现,SNS、微博、微信等不断刷新人们的观念,也不断地刷新企业的营销体系。从本质上看,不是一场由新媒体主导的变化,而是思维模式的转变诱发了新工具、新媒体不断的推陈出新,不断的迭代的出现。在移动互联下营销管理方式是协作、开放、分享,沟通。它是未来企业成功的关键。

互联网思维影响下目前营销最新模式:O2O: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或线上到线下)。这一模式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特别是二维码的出现,成为移动运营商进军移动互联网,布局未来O2O电子商务的关键。

我们设想一下,晚上带着家人去吃饭,拿出手机点击附件餐厅,看完餐厅介绍,对比之后,挑一家评价好的、好吃又实惠的餐厅,在手机上领取一张会员卡,定好座位,等时间到了,点击导航,直接去吃饭,不用排队;吃饭的时候,哪个好吃就拍个照,放到微博或朋友圈,晒一晒,与朋友共享,因为以后朋友来这里吃饭的时候,凭着你的分享,朋友可以优惠,商家还要给你返利,既能吃到好东西,分享又能赚钱,这好事哪里有啊。吃完饭,去商场购物,看到哪个产品喜欢的,拿起来扫一下二维码,用手机比比价,放入网络购物车,逛完商场,在手机上点击送货时间和送货地址,直接付款,不用拎东西,也不用排队,然后去看电影,因为电影票在吃饭的时候已经用手机买好了。这可能就是我们未来的生活。

由此可见,要做好O2O模式一定要研究今天的消费者特点。这方面消费者心理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1.今天的主流消费者更加注重自我,各自有一些独特的、不同于他人的喜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对自己的判断力非常自负。

2.擅长理性分析,不会轻易受舆论左右,受潮流影响。

3.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孜孜不倦,对事物喜欢追根究底。

4 .品位越来越高,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精细程度都相当高,在购物时都有自己的标准。

消费经济模式精选篇9

摘要:本文从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消费方式的选择入手,分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如何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的消费方式。经验与实践反映出与经济发展模式不相适应的消费方式必然会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用科学发展的消费观念引导消费方式的积极转变,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模式

一、 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消费方式的选择

1、 农业经济下消费方式的选择

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是以生存消费为主要的消费方式。生存消费可分为简单的生存消费和扩大的生存消费。前者是指家庭已有人口生命再生产的消费,后者则是指满足家庭新增人口生命的需要和生命生产与再生产质量提升的需要1。传统的农业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个人的需要,它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经济。在传统农业经济社会,人们的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

2、 市场经济下消费方式的选择

在市场经济社会,消费方式主要是工业社会的消费方式,它与农业社会单纯的生存型的消费方式不同。即由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到发展与享受型需要。市场经济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标,这一方面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步入了新的增长时期,物质消费水平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中日益巨大的浪费和过度的物质消费导致各种生态问题。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方式的转变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

3、 经济发展模式与消费方式选择的关系

经济发展模式与消费方式选择的关系实质上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其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这种辩证关系实际上阐述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消费方式,而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消费方式对经济的发展会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 影响消费方式选择的因素

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不同的消费方式,消费方式具体是如何产生的需要具体分析。第一,消费者对商品的偏好。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有所偏好,从而消费者就会选择这种消费对象。第二,消费者收入水平的高低。关于收入变化对消费者消费的影响,最典型的是微观经济学中经常提到的吉芬商品。就吉芬商品来说,在消费者收入水平高的条件下,消费者对这类商品的偏好程度低;反之就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消费者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上,其生理和心理状态是不同的。第三,各种商品的价格。由于各种商品的物价水平高低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其所支出的每一单位货币所获得的平均效用水平的评价,所以,各种商品的价格高低是影响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选取与否的另一直接因素。

三、 我国消费方式的转变及问题

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消费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首先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给制逐步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消费方式。第二,由基层型的生存消费为主转变为发展及享受型消费等多种消费方式并存。第三,由国内消费为主转为国际消费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方式的扩大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相互影响。

2、我国当前消费方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消费方式日益适应并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但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沿袭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型低层次方式。经济发展总体上没有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收益的局面。根据《2012中国能源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34.78亿吨标准煤,比前一年增加7%2。我国能源消费仍居世界第二位。此外,人们在消费方式上选择的空间日益增大,但是这也带来了铺张浪费、奢侈消费的社会问题。中国奢侈品协会的《201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国内奢侈品消费 18365亿元,2012年中国消费者在世界各地的奢侈品消费总和占全球奢侈品消费的25%3。因此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必须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发展方式的变革,没有科学的消费观的支持,科学的发展观也不可能彻底和牢固树立起来,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消费方式的转变。

四、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消费方式的转变

1、当前转变消费方式的必要性及意义

我国当前积极推进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消费方式的转变,一方面是对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当前我国发展经济的宏观环境所影响。与此同时,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紧制定和落实消费发展战略,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当前转变消费方式的建议

树立适度消费的理念,不过度的消费。树立适度消费的理念要坚持四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工业结构升级。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当前的问题,但是我国寻求的发展必须是又好又快的发展,要重视提高发展质量,重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在发展经济中,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做好工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影响能源、原材料消费的转变,因此会推动消费结构的优化。

充分发挥政府对消费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政府要加快建立保障合理消费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加强产业政策、资源与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研究制定有关的立法计划、方案和措施,促进法律法规、消费政策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保持可持续消费模式的顺利实现。在倡导可持续消费方式的政策中,必须尊重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选择,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保护社会低收入阶层的利益和社会上易受损害群体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可持续消费方式的建立4。

调整收入分配,提高中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合理消费倾向。我国居民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对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形成了较大约束。中央和地方政府应着力于通过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努力增加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加大财政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减轻工薪阶层税负,强化对高收入行业和人群的税收监控5。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消费层次,同时收入水平的提高,能够引导人们绿色消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五、结论

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不同的消费方式,合理的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当前大力推进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消费方式的转变,既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汤跃跃:“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消费方式的转变”,《商业时代》,2006.(26)

[2]《2012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国能源研究会,2012

[3]《2012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中国奢侈品协会,2012

消费经济模式精选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消费;消费模式

一、我国低碳消费研究的历史

对于低碳经济及低碳消费行为的研究,世界上在4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并在过去40年里引起西方学者极大的兴趣,世界对低碳行为的研究最早是出于保护能源,应对石油危机方面的考虑。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相关研究,则更多地考虑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暖方面的因素。

我国对低碳消费的研究起步较晚,通过对中国期刊网以低碳消费为关键词进行搜索,能够搜索到的文献有1430篇,而这些文章都是21世纪的文章,我国20世纪对低碳消费的研究几乎空白。在这些文章中,2009年以前的文章仅占到了12篇,不到文献总量的1%,2009年的文章有143篇,占总量的10%左右,剩下的90%左右的文章都是在2009年末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以后发表的。由上可见我国对低碳消费的研究是相对滞后的,这与我国发展中国家的身份相符,符合低碳经济的研究规律。我国对低碳消费模式的研究,主要是在分析低碳经济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低碳消费模式的内容及如何引导低碳消费的策略。

二、低碳经济与低碳消费模式的内涵

第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面临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暖压力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究竟何为低碳经济?目前尚无严格定义,被广泛引用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我国学者在借鉴国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也有自己的见解。如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夏堡认为低碳经济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潘家华认为低碳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种经济形态,其特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碳生产率即每单位碳排放所创造的GDP或附加值比较高。二是社会人文发展水平、生活质量较高。

第二,低碳消费模式的内涵。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与低碳消费两个方面,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生产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所以对低碳消费模式的分析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低碳消费模式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模式,这种模式体现出物质产品消费均衡,精神产品消费丰富,生态消费更加凸显。其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是一种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黄毓哲、黄亚哲)。

三、我国对低碳消费模式的分析

人们的消费模式和消费发展取向不仅影响和日常消费直接相关的能源消费,还将通过终端消费内容的变化,间接影响整个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结构和数量产生重大影响。低碳经济时代低碳消费意义重大。

第一,低碳消费模式的影响因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居民消费方式与能源消费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很多情况下,居民消费方式的改变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有更明显和更深远的影响。影响人们低碳消费模式的因素有很多,王淑新、何元庆等在借助国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影响我国居民低碳消费模式的因素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从宏观上来分析,能源制度及消费政策、消费风俗习惯和政府采购与消费行为导向对低碳消费模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在微观方面,家庭收入、个人偏好和家庭规模等对低碳消费模式的构建都具有重要影响。

第二,低碳消费模式分析。赵晓光、许振成等提出了可以将我们的日常消费划分为衣、食、住、行、情五类。其中“衣”包括纺织品的生产过程、纺织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纺织品消耗量以及最终废气回收;“食”包括食品生产过程所消耗的能源及消耗的食品种类、数量;“住”包括住房面积、家用能源的类型及供应量、家用电器种类数量、家庭采暖和制冷等,在“行”方面,包括出行需求、小汽车拥有量、交通方式结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覆盖密度等;“情”包括政府和国防、餐饮和住宿、教育、医疗、卫生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衣、食、住、行、情的碳链图,并提出了衣、食、住、行、情方面的低碳消费新理念。

孙延红则提出了低碳消费循环模型,该模型提出: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而低碳经济又进一步推动低碳消费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消费循环模型代表了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圣坛环境的和谐共处、良性发展、可持续循环的共生式消费方式,如图1所示。

该模型提出了一种低碳消费理念:即低碳文化对低碳消费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推动作用,要实现全社会的低碳消费模式,低碳文化的建立和渗透至关重要。

周厚威、刘争波则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低碳消费模式进行了分析。借用C-D生产函数模型建立了低碳经济增长与现代消费之间的内在关系模型――通过建立GDP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消费总量等之间的函数关系:GDP=AKαLβECγC有EOγOEgγgEeγeeμ,其中K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L为就业人数,Ec、Eo、Eg、Ee分别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消费总量,A、α、β、γC、γO、γg、γe为未知参数,根据C-D函数的假定,一般情形是0

第三,推进低碳消费模式的策略。根据对低碳消费模式的分析,推进低碳消费模式的策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大力发展低碳消费文化。低碳消费文化是低碳消费模式的核心,发展低碳消费文化,就是积极倡导发展性、智力型、精神性消费,努力提高广大群众享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比重。(黄毓哲、黄亚哲)具体主要包括大力倡导节约为荣、简约为美的风尚,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分俗习惯,大力提倡一种环境友好性、资源节约型的生活方式(王淑新等)。二是要从政府、企业、公民三方面入手,推动低碳消费模式。政府主要是从制度上引导居民的低碳消费,如通过减免税、提供财政补贴等措施调节居民的消费行为,实现低碳消费(曾嘉)。而企业可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加强低碳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等来加大低碳产品的生产力度以保证低碳消费的需求(陈小春、胡婷)。公民则应着重改变自己的消费行为习惯,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结构。

参考文献:

1、庄贵阳.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经济低碳发展[J].国际经济评论,2007(5).

2、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问题[EB/OL].省略/zlk_1/yjbg/zcyjbg2008/200909/P020090903605916091468.pdf,2009-09-03.

3、庄贵阳.低碳经济中国之选[J].中国石油石化,2007(13).

4、夏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A).

5、潘家华.怎样发展中国的低碳经济[J].绿叶,2009(5).

6、王淑新,何庆元,王学定等.低碳经济时代中国消费模式的转型[J].软科学,2010(7).

7、赵晓光,许振成,胡习邦.低碳消费战略框架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6).

8、周厚威,刘争波.低碳经济下的消费模式与引导策略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0(1).

9、曾嘉.低碳消费初探[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10、孙延红.低碳经济时代对低碳消费模式的新探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

11、黄毓哲,黄亚哲.低碳经济消费模式转变析论[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10).

12、陈晓春,胡梅,唐姨军.略论低碳消费需求[J].消费经济,2010(8).

消费经济模式精选篇11

[关键词] 体育消费需求 分析模式 理论依据 构建

一、构建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的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不少学者对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和体育消费需求做过一些调研,并从不同层面加以分析,这对于体育经济理论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但是由于缺乏比较科学的、系统的分析模式,难免出现顾此失彼,有点无面,残缺不全的局面。比如说,有学者在研究个体体育消费需求时,却忽视了家庭体育消费需求及团队体育消费需求;有的学者在研究消费者体育需求时,只考虑观赏型,参与型体育消费者需求,却没有顾及到体育赞助商的体育消费需求等等。为此,构建比较科学、系统的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对于全面掌握不同消费群体、不同消费单位的体育消费需求状况,加强体育产品开发的宏观调控,调处体育市场供需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并愿支付的有效需要。体育消费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对体育消费资料的需求状况。体育消费需求受体育消费者的经济收入,兴趣爱好、体育消费品的价格,以及体育消费者的余暇活动时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体育消费需求具有选择性、时代性、效用性、预期性等特点。因此,构建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也有它的独特理论依据。

1.模型及需求分析模型作用原理

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经济学家与所有社会科学的学者一样,深深依赖于各种模型(model)的对真实世界的简化。模型使经济学家能够分离出特别的经济力量,可以运用一个好的模型迅速而经济地进行预测。他们认为衡量模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它是否精练或简洁。由于真实世界太复杂,模型要作简化假设,因此,好模型是建立在合理的假设之上的。

一些学者借助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模型作用原理创建了一些重要的“需求分析模型”。如LES模型、working模型、AIDS模型、Rottordair模型,其产生途径主要导源于直接效用函数、间接效用函数、成本函数和微分方法的应用。我国学者邵全琴、周虎成等5人根据需求分析具有迭代性、并行性、演化性等特点,在需求分析的浪峰模式(The ofanos等,1996)的基础上构建了演进迭代式GIS需求分析模型。以上模型作用原理及多元模型的构建是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赖以建立的根本依。

2.构建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赖以建立的供给与需求原理

在经济学家的十八般武艺中,供求模型是最简单的武器之一,即使如此,它对于解释我们身边的世界非常重要。供给与需求向我们展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如何对市场刺激做出反应。供给与需求理论中的需求法则(价格与数量之间的负相关),供给法则(价格与数量之间正期关),收入效应(以更低的价格使消费者手头的钱买到更多的商品)以及影响需求、供给曲线位置的因素等理论都对构建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具有指导作用。

3.构建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赖以建立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品的经济改革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就随之发展起来。体育产业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必然要深入体育经济领域。因此,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必须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科学构建。

(2)关于社会生产目的和实质的理论

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生产的目的和实质不是由个人或某些人的主观意志来决定的,而是社会条件,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体育事业的根本目的不是利润,而是满足人们的健身和精神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4.构建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赖以建立的消费者行为学和消费者心理学理论。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定义是对涉及商品、服务、经验或创意的获得、消费及处置的购买单位和交换过程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决策观点、体验观点和行为影响观点对构建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有一定指导作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消费者心理学研究者的一些成果,如消费动机、消费体验、满意度理论和消费群体市场心理理论等都对构建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起到重要理论指导[6]。

三、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的类型

由于体育消费需求具有显著的选择性、时代性、效用性、多元性等特征,其分析模式可以划分如下三种类型。

1.根据体育消费者对体育消费资料的不同选择或多项选择,构建“需求选择分析模式。”

图1中体育用品消费需求包括居民对体育器材、特许商品(如运动队的帽子、夹克或运动衫),收藏品和纪念品(如美国19世纪80年代了早出现的“棒球卡”)的消费需求。另外,从事比赛或表演的运动员也可被认为是体育产品,这种体育产品能够满足体育消费者的“捆绑效益”,也是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的一项内容;运动食品饮料消费需求包括居民对运动专用食品饮料和运动员比赛训练过程中的专用食品饮料;体育图书画册消费需求指居民对国家正式出版发行的体育图书画册的需求,健康咨询消费需求指居民对健身方法,手段和作用的消费需求;健身休闲服务消费需求是指居民为满足健身娱乐需要,对健身场所,健身指导的消费需求;体育培训消费需求指居民,尤其是青少年为提高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而参与运动训练,身体锻炼的消费需求。

需求选择分析模式的优点是:(1)体育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经济状况、时空条件选择消费资料,(2)便于研究者统计评价,准确把握各项消费品的需求量以及体育消费需求总量,利于宏观调控体育产品的供求关系,(3)也有利于体育制造商和体育赞助商制作营销方案。其缺点是难以对家庭体育消费需求和团队体育消费需求做出调研方案,导致体育需求总量产生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宏观决策。

图1 需求选择分析模式图

2.根据家庭、赞助商和团队等不同单位的体育消费需求状况构建“单位需求分析模式”。

图2中的体育实物和服务消费需求内容同图1,健身消费需求主要指订购家庭健身器材的需求,保健消费需求主要指中老年保健方法、手段的需求;观赏消费需求指家庭成员购买运动会入场券,收看体育节目的需求;团队主要指企业单位组建的业余运动队或指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和一个自由组合体。

该模式构建的优点是:能够全面调查分析全社会(个人、家庭、团队、赞助商)体育消费需求状况。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中,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居民家庭体育消费水平也会提高;随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企事业单位领导竞争意识的增强,各单位体育投资也会逐步增加,由此产生的团队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因此这种需求分析模式比图1需求分析模式更为全面。不足的是难以统计家庭、团队需求数据,在实际调查中也存在一定难度。

3.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体育消费者对体育消费需求状况构建“多元群体需求分析模式”。

构建多元群体需求分析模式时,为什么要把女性体育消费需求作为其中一项进行分析呢?因为女性占我国人口的二分之一,从以往情况看,女性体育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女性体育消费不如男性。但从发展的眼光看,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以及整体素质都在不断上升,女性体育消费需求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因此,分析女性体育消费需求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多元群体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的优点是:容易把握不同群体体育消费状况,可根据年龄、性别心理行为特征进行全面分析,有利于调控体育市场。不足之处是无法掌握家庭、团队的体育消费需求状况。

图3 多元群体需求分析模式图

四、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的应用价值或操作方法

1.应用价值

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的构建是一种理论探讨和创新,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才是真正的构思目的。在实践中,研究者运用创建模式制订调查量表、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科学结论,为政府和经营者对体育市场供需关系进行宏观调控做出应有贡献,就是构建分析模式的应用价值。

2.操作方法

比如,我们要研究某省、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现状时,运用图2、图3分析模式为优,因为这两种分析模式能比较全面反映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状况。如果要研究某一群体体育消费需求状况,则采用图3为佳。图1分析模式是研究居民体育消费状况的基础模式,在实际操作时不可忽视。

以上三种体育消费需求分析模式各有优缺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综合应用,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利兹彼得・冯・阿尔门[美].体育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7~8

[2]钟颖杰王铮:中国地区的消费需求分析[J].地理学报,1998(4):295~300

[3]邵全琴周成虎杜云艳等人:迭代演进式GIS需求分析模型研究[J].遥感学报.2001(9): 23~26

[4]李宗浩:体育管理学 体育经济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144

[5]钟天朗:体育经济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20

消费经济模式精选篇12

目前,对什么是生态文明,学术界尚缺乏权威的统一界定,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和研究侧重点出发,对生态文明的表述或多或少地都会有所差别。但是,如果我们“求同存异”地分析一下,则不难发现不管哪种生态文明的概念表述当中,都蕴含着一个核心思想———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研究和探讨生态文明,实际上是在探索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范畴非常广泛的命题,设计的因素也非常多,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也来自多个方面。但生态文明建设最为关注,或者说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还是提高人类的生活福祉,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经济建设,这也正是我国政府决定将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融入经济建设过程的根本目的所在。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的扬弃,生态文明和传统文明既有着明显的区别,也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的工业文明过分看重经济增长,忽视甚至无视环境和资源代价,固然是不可取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为了保护环境而放缓甚至放弃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改变的是传统文明发展的模式,而不是文明发展的终极目的,生态文明建设绝不能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还是创造生态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如何有效地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进程有机结合,是决定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如何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一般而言,首先想到的就是在生产领域的融合。毋容置疑,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的依然是提升人类社会的发展水平和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因此,“生产”依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推动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必须构建新型的生态型生产模式,以生态经济产业为主导,以新型生态技术为支撑,走生态型的经济发展之路,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然而,如前所著,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来源于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促进生产、发展经济固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流砥柱”,但仅仅靠生产领域的“一枝独秀”还无法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因此,除去生产环节之外,生态文明建设亟需其它领域的密切配合与支持,居民消费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政治经济学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简单公式描述了社会大生产的循环与周转过程,由此可见,“消费”和“生产”一起构成了社会生产的关键结点,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生产的连贯性和协调性,因此,消费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况且,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相互融合,不能仅仅停留在上层建筑的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和社会公众产生十分密切的联系,生态文明建设也亟需得到来自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而消费作为和社会公众联系程度很高的日常生活环节,可以很好地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有效传达给社会公众,让社会公众充分享受到生态技术带来的优势和便利,使得新型生态经济产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合过程更加顺畅,更加有效率。

2传统消费模式与生态文明理念的背离

虽然从总体上看消费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似乎已成为人类自身的一种本能,但消费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几个不同的文明阶段,每一种文明形态都会形成与之相配套的消费模式。在漫长的原始文明阶段,人类社会挣扎在生存的边缘,物质资料的生产能力尚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因此在这一阶段并无实质上的消费可言。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虽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依旧十分低下,再加上社会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等,因此在农业文明阶段消费只能是少数特权阶层的专利,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还是与消费无缘。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起源于工业文明阶段,建立在技术革新和社会分工基础之上的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大大增强,使得人类社会财富的生产能力超过了保障基本生存的需要,消费行为的普及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再加上工业革命催生了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传统的世袭特权阶层被打破,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劳工阶级,在劳资双方的长期博弈中,社会大众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权利和利益,资产阶级为平衡和缓和社会矛盾,在社会财富的分配领域也逐渐地向社会公众倾斜。普通民众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使得消费行为的普及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人类社会也第一次真正走向了消费社会时代,消费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并且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工业文明催生的消费模式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消费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财富的能力空前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终于摆脱了财富短缺的桎梏,人类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消费使得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人类社会的平等程度也大大加强。然而,传统的消费模式是把双刃剑,消费在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注重的是短期发展的经济效益,对发展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极少考虑,甚至视而不见,这样一种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发生过著名的“公害事件”(另一种说法是“十大公害事件”),很好地证明了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弊端。除此之外,和工业文明相匹配的传统消费模式对资源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艾伦曾经这样描述消费社会:“我们庞大而多产的经济……要求我们使消费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作为宗教仪式,要求我们从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我们需要……我们需要消费东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烧掉、穿坏、更换或者扔掉。”[1]究其原因,传统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是以生产为导向的,为保持生产的连贯性,必然要求长期保持巨大的消费能力,因此,传统的工业化国家对国民的消费是极力鼓吹的。事实证明,几个主要的发达国家都有着极其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发达国家20%的富裕人口消费支出已经占到全球私人消费支出总额的86%,与20世纪50年代比较起来,日本在80年代消费的铝、能源、钢铁、汽车分别是前期的的4倍、5倍、25倍和4倍。就总体情况而言,在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消费主义扩张之后,欧洲与日本的人均资源消费已经大体和美国持平。[2]更为严重地是,传统的消费主义会导致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一系列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虽然从短期来看,过度膨胀的消费市场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消费模式只会导致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失衡,并且大量地造成资源消耗和浪费,给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压力。目前,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的情况日益严重,这其中固然有产业结构失衡、人口无序膨胀等主要原因,但传统消费理念和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和蔓延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的进程当中,对后者的消费模式是竞相效仿的,殊不知这种消费模式超越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极限,最终将使得全球的经济发展提前进入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状态,“寂静的春天”一旦真的到来,人类的发展,甚至生存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工业文明孕育下的传统消费模式是和生态文明的理念从根本上相违背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并且形成相应的符合生态文明理念需求的新型消费模式。具体到我国而言,随着近几十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国民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随之而来的国民消费能力也极大增强。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2年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已超过6000美元,同时,2012年全年我国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为210307亿元,比2011年增长14.3%,增长的幅度比较大,即便扣除通货膨胀的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也有12.1%。[3]与此同时,消费也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是,和发达国家的情况类似,我国迅速增长的国民消费对资源的消耗程度和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在急剧地上升。同样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全年社会能源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比2011年增长3.9%。其中煤炭消费量增长2.5%;原油消费量增长6.0%;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0.2%;电力消费量增长5.5%。同时,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也呈现出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七大水系已有的571个水质监测断面中,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占12.4%。近岸海域现有的301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四类、劣四类海水占23.9%。在长期监测的316个城市中,轻度污染的占20.3%,中度污染的占0.3%。[3]

+-究其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走的依旧是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看重的仍是“扩大生产、促进消费”,由于人口总量和资源分布的因素,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是主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却很少。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淡水拥有量、人均森林覆盖率分别只有世界水平的32%、27.4%和12.8%,其它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我国的资源消耗量却保持在很高的层次,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在继续增长,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消费环节产生的。例如我国包装废弃物的年排放量占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3,在体积上甚至达到了1/2,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我国每年使用的一次性筷子的数量高达450亿双,相当于消耗了166万m3的木材。[4]建立在庞大人口基数基础之上的传统消费模式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加重,我国现在已经是多种资源的第一进口大国,这给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同时,传统消费模式滋生出的奢侈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不合理的消费现象使得我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显像化,并且助推了盲目攀比的不良社会风气,对我国传统的社会公德和伦理造成了腐蚀和破坏。传统消费模式带来的这些弊端都是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格格不入的,必须及时地加以改进和修正。

3新型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途径

工业文明背景下的传统消费模式虽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但因为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使得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生态文明的时代潮流,要求构建与之相匹配的生态型消费模式。和传统的消费模式比较起来,生态消费是以生态文明的理念为宗旨,以生态技术为支撑,以生态产品为媒介,以生态消费伦理为指引。新型的生态消费模式强调的是消费的合理性和持久性,生态消费要求能够给经济发展带来长久的推动作用,生态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充分融合的有效途径,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与推广,对生态文明建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管控。尽管从一般意义上看,消费属于个人行为,政府似乎不应该干涉,但个人消费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环境系统天然的整体性和公共性决定了消费不仅仅是个人选择,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不合理的消费模式会导致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和无效使用,加剧社会矛盾的激化。例如我国社会现阶段少数富裕阶层的炫耀性消费行为不仅极大程度地浪费了社会资源,而且使得因收入差距过大形成的不同阶层之间的对立情绪日益彰显,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政府必须充分利用自身在宣传和动员机制方面的优势,对国民消费模式进行及时的引导,促使全社会尽早形成生态消费的理念,倡导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对奢侈消费的行为进行有效的限制,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规范全社会的消费理念和模式,将消费行为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其实,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政府对国民消费也会有所调控,这一点从西方国家政府对消费者环境义务的法律规定中可以明显看出,例如日本《消费者保护基本法》第5条规定:“消费者为适应经济社会之发展,须自行修得有关消费生活之必要的知识,并有采取自主的、合理的行动,以积极的促使消费生活安定及改善之任务。”韩国《消费者保护法》第4条第2款规定:“消费者主动吸引专业知识来维护权益,并采取合理、自主的行为来促进消费者生活水准的提高。[5]而我国现阶段在法律层面对消费者环境义务和责任的规范还很少,即使涉及到的部分操作性也不够强,留下了很多漏洞,值得我们反思。生态消费产业的形成,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消费虽然是国民的个体选择,但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不会凭空产生,相反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这就是消费的对象———商品,商品是生态消费模式的载体,是生态消费理念的物化。因此,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是以大量的生态型商品为前提的,生态商品的生产是生态消费模式构建的物质基础,离开生态商品的支撑,生态消费理念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是商品生产的主体,企业是绝大部分商品的生产者和供应者,这就要求企业在生态消费模式构建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成为生态商品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主要中间渠道。同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社会组织形态,承担着更为多样化的社会角色和职能。除传统的经济型组织色彩之外,企业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主体,生态文明的理念要求企业重新塑造自身的生态人格,树立生态管理、生态生产、生态营销的新型企业伦理和文化,从商品的最初设计、原材料采购、商品生产、渠道选择、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采取生态化的理念和模式,促进生态经济产业的培育和壮大,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坚实的经济基础。为此,企业应抛弃传统的以生产为主导,以消费为核心的工业文明时代的生产理念和经营模式,重新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审视企业的环境责任和生态伦理,通过自身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创新构造,提供大量的生态型消费商品,为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生态消费理念的推行,需要社会公众的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国政府宏观层面的整体发展战略,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泛,需要动用的社会资源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行,势必要求构建多样化的参与主体,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政府行为,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必须获得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与参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通过消费领域和环节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能够使社会成员从切身利益中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福祉。因此,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每一个公民都应从自身的消费环节入手,形成理性的个体化生态消费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生态型的消费理念并不是限制社会成员的消费,更不是降低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生态消费模式提倡的是适度消费、合理消费,这和传统消费模式鼓吹的“大量消费、奢侈消费”有着本质的区别,事实已经证明传统消费模式超越了地球资源和环境生态系统的承载极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生态消费是通过可持续的绿色消费模式为人类社会整体的长远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环境支撑。社会个体生态消费理念的塑造与普及,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将生态文明建设的远大理想细化到社会个体成员的现实生活,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主体最大限度地扩散,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最为广泛的微观基础。除以上几个主要环节之外,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消费模式的构建还需开创更多的实现路径。譬如,生态消费模式的形成,需要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我国现阶段的传统消费模式是由西方国家传入的,这其中既有经济全球化的势不可挡,同时也有发达国家的有意为之。实际上,西方国家对自身在工业化进程当中形成的传统消费模式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而且在经历了数百年的社会整体富裕与繁荣之后,西方社会对传统消费模式的弊端有着深刻的反思,西方社会总体层面的消费理念在日趋成熟,国民消费逐步在回归理性。然而,发达国家自身消费模式的改良并不意味着经济结构的同步调整,传统的产业模式和商品生产依旧在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发达国家急于将传统商品向外倾销,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对传统商品的需求维持着巨大的市场容量,理所当然地成为发达国家传统商品出口的首选。

消费经济模式精选篇13

关键词:环境资源约束;消费模式;构建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消费模式表现为是在一定消费理念指导下的消费方式的总体定位,反映了社会消费的整体特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人类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有了革命性的改变和提高,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然而,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威胁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反思走过的路程、探索趋利避害的发展模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并指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在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增长将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又一主导性因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直接影响着怎样生产。从这个角度上讲,消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生产方式。在消费导向型经济中,消费模式对一个国家的消费和生产会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因此,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构建科学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二、影响模式的主要因素

影响消费模式的因素主要有技术,社会与心理,法律、经济和制度三个因素,它们彼此联系密切。

(一)技术因素

技术在提高生活水平,减少生产对环境影响,对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起着重要作用。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学等理念对生产模式、消费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大多数生产者的技术水平无法达到新技术的要求,或者即使达到了技术标准但成本太高因而短时间内无法普及的时候,人们还是难以完全按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行事。

(二)社会与心理因素

消费模式同样受到社会、心理、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限制,它们影响着人们对产品的需求。目前社会上有相当一部分人错误地把物质消费理解为个人经济成就和个人地位的象征,把成功等同于物质财富和消费方式,以占有大量高档商品和高级奢侈品为荣耀。“为地位而消费”,为荣耀而消费而不是为需要而消费。这种消费取向势必造成一个浪费型的社会。现在的问题是,不仅发达国家实行这种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而且发展中国家的少数人,也在崇尚这种高消费。可持续消费要求人们像改变技术和产品一样改变自身的价值观和消费态度,因为后者影响对前者的需求。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依靠社会的力量,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调整人们对产品的心理需求,树立起新的物质观念。

(三)法律、经济和制度因素

环境立法和管理系统可以影响和引导消费,价格是引导消费以及引导消费者行为的有利因素。然而,目前大多政策往往集中鼓励或要求对于污染的“末端控制”或向废物管理技术的投资,而不是促进向清洁生产的投资;现有的价格体系并不能反映出自然资源、原材料和产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目前的价格体系和现行的经济结构(财政补贴、财政计划)等,实际上是鼓励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生产、消费的不可持续模式。西方国家的实践表明,在环境保护、新型消费模式的倡导过程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消费习惯与消费观念的改变不可能是自觉的,只能借助于外力实现,这就有赖于政府的舆论倡导和政策引导。政府应当为新型消费模式的建立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政策倾斜及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促使人们尽快改变消费习惯,同时促进环保科技的持续发展。

三、模式的构建对策

环境资源约束下科学的消费模式构建是一项长远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有赖于技术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法律经济和制度因素的共同作用与创新。

(一)加强宣传教化,树立新的消费意识

亚历士多德说过:“在道德方面,决策依赖观念。”要想变革现行的消费模式,建立崭新的消费模式,首先要树立新的消费意识,以渐进的方式转变消费观念、改变消费习惯,从而确立科学的消费模式。为此,必须大力加强社会各层面的教育宣传力度。其中关键是对消费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教育活动,包括传播消费知识、倡导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者素质。这是维护消费者的根本要求,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重要保证,更是提倡文明、科学消费,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强化宣传教育应做到:

1、内容丰富化。既要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清楚我国目前资源和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全民资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家喻户晓;又要加强合理物质生活标准的引导,使人们确立一个实际的、合理的物质生活预期,即普遍达到丰衣足食、安全便利和比较舒适,不能脱离实际地盲目攀比、赶超发达国家。

2、方式多样化。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消费教育。不仅要依靠学校、消费者协会,还应依靠政府、科研科普机构、文化传媒、行业协会、企业等的共同努力。主要依托新闻出版、报纸、广播影视和网络等传播媒介等广泛宣传介绍文明、健康、新型的消费模式,引导大众健康的、正常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努力改变过分讲求豪华的“高档消费”、随意铺张浪费的“攀比消费”、片面追求方便的“一次性消费”等消费陋习和消费模式,使消费者适度消费、公平消费、科学消费、和谐消费。

3、对象重点化。理性消费的宣传面向全体公民,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的教育,使理性消费观深入人心,影响未来。

(二)完善政策法律,调节消费行为

消费领域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仅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各方利益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政府的消费调控。当前,应尽快完善相应的政策及法律法规制度,用经济杠杆和法律杠杆调节消费行为。

1、成本内化。要将环境资源成本内化在产品和服务中,用经济杠杆调节人们的消费势在必行。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努力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大力提倡公共式和集约化消费方式,使消费走出一条集约化的道路。对于某些公用品,提倡社区、单位共同购买使用,减少单个个人购买和使用的不必要浪费。此外,政府还可采取其他的经济调节手段,如提高水电等生活资料的价格,对生活垃圾分类收取垃圾回收费用,对不可降解的或是严重污染的垃圾收取高额费用。政府还可以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鼓励可持续消费行为,如对绿色企业的生产在政策、税收、市场准人等方面给以优惠,对不符环境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坚决取缔。

2、制度硬化。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制化的消费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为科学消费和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国家应通过法律和行政法规对消费行为加以必要的规范,制订和实施有关自然资源保护法,加强消费污染的控制和处理,对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消费环境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3、监管严化。进一步强化对企业资源消耗、污染排放情况的监督,依托科技进步,实施专业监控、在线监控、全程监控,坚决杜绝企业超标排放行为,通过严格监管,督促整改,使节能减排、保护生态成为每个企业的自觉行动。同时,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畴,既考核GDP的增长速度,又考核生态环境的质量。通过全面、科学的考评,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工作中自觉做到既致富当代,又造福后代,既注重当前发展,更注重永续发展。

(三)加强技术支持,提供可持续产品

加快建设健康文明、节约资源型的消费模式,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大力推动资源能源节约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全面发展和普及节约技术和绿色技术,积极研究与开发“可持续产品”,鼓励生产和消费能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品。因此,必须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带动健康文明、资源节约型消费模式的建立。

1、构建科学的生态产业模式。发展生态产业能使物质能量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污染由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资源综合利用,达到系统产出最大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将生态产业列入国家支持性产业政策范围进行扶持,增加对生态产业的投资,提高企业的科研与开发能力,并促进绿色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支持创建和发展绿色企业或企业“绿化”,生产更多物美价廉的生态消费品,为推广普及生态消费提供现实保障,从而不断减少人们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开发应用循环经济技术。循环经济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发展循环经济要以开发经济体系生态链接技术为关键,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的排放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具有附加值高、高效、低耗、低污染甚至无污染的特点,而且还可以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因此,应快速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鼓励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先进环保产业,不断提高资源节约和资源消费的整体技术水平。

(四)加强国际协作,共同推进可持续消费

科学的消费模式也是与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如一国的消费习惯具有不可持续性,不仅会影响本国的发展,还可能造成对其他国家资源的剥削和发展的制约。因此,想要最终解决消费过度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就必须建立起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改变当前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就需要通过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沟通,建立和推进国际相关政策,规定资源的最大配置限额等措施来限制以消费者阶层为主要构成人群的发达国家全球规模的资源掠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还要通过加强各国政府、非政府、民间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促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同时,共同深入推进可持续消费,从而在满足世界各国人民的基本物质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加强对环境和资源的有效保护。

四、结束语

消费经济模式精选篇14

内容摘要:“消费”所包含的“毁掉、用光、耗尽”等初始意义,意味着“消费”最终表现为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关系。本文通过对人类消费行为和模式发展历程的简单回顾,认为在能源资源性供给日益趋紧约束的现代社会,构建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对于实现能源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促进低碳经济的和谐发展,并最终实现人口消费与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消费 消费模式 资源性供给 紧约束

“消费”和“消费模式”的深层次内涵

对居民消费模式的认识,首先得认识消费的深层次内涵。一般认为,在中国古代最早提到“消费”一词的是东汉时期的王符,他在《潜夫论•浮侈》中认为奢侈品生产“既不助长农工女,无有益于世,而坐食嘉谷,消费白日……。”可见,“消费”这个词至少在1900年前就已提出来了,但中国古人在论及我们使用“消费”所指词意时,往往用“靡”、“养”、“养生”、“食”、“穿衣吃饭”等词代替,而不直接使用“消费”这个词(欧阳卫民,1994)。马克思认为“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而产品的最后完成只是由于消费“把它的独立的物体形式毁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消费定义为“对物品和劳务的最终消耗。”《牛津袖珍词典》对“消费”解释为“毁掉,用掉,吞掉,吃光或喝光”。根据英国学者威廉斯•雷蒙德的研究,“消费”从18世纪中期以后,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开始成为一个与生产相对的中性概念。而很早就用来描述购买者的“顾客”一词也逐渐让位于“消费者”,前者往往意味着一个与供应者具有固定、连续的关系,而后者则指抽象市场中的一种角色(成伯清,2001)。

由我国学者林白鹏主编的《消费经济词典》将“消费”定义为:人们通过各种劳动产品的使用和消耗,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最早研究消费问题的经济学将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个方面:生产消费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使用和消耗;生活消费则是指为了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使用、消耗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这是对生产产品的最终使用和消耗。学者们在探讨和分析消费问题时,往往将生产消费纳入生产范畴,而将个人生活消费纳入消费范畴。本文所要探讨的“消费”就是指生活消费。

通过上述对“消费”概念内涵的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生产消费还是生活消费,在英语中“消费”一词初始意义是“摧毁、用光、浪费、耗尽”之意是有道理的。因为就本来的意义说,消费根源于人的各种需要及其满足,而需要如需得到满足就必须通过对消费客体(对象)的消耗、摧毁和破坏等手段才能得以实现。从此意义上来说,人类的消费正是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甚至摧毁、破坏来实现和满足的,而人类消费的无限增长不可避免对大自然造成各种消极影响。

应当指出,虽然“消费”可能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并非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是通过“消耗、毁掉”等方式来实现人们的消费满足。对消费内涵的理解自始至终要把握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实现居民消费满足,最终达到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这一重要目标;而通过“消耗、毁掉、浪费”等手段的“消费”,更多地表现为经济主体的粗放型的经济行为,而这必然会“引导”、“引致”甚至“创造”出居民粗放型的生活消费行为和方式。

总之,对“消费”进行深刻的透视发现,隐藏在“消费”背后的,是由于消费者有了某种客观和主观意义上的需要或需求意愿,正因如此,消费者才会产生各种形式上的消费行为、方式和消费模式。所谓消费模式,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和一定生产关系下人们消费行为的方式、规范和质的规定性。消费模式不仅综合反映了消费领域的主要范畴、主要经济关系和人们消费生活的基本内容,而且也反映了消费领域的本质联系、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性(尹世杰,1990)。消费模式是人们消费关系和行为规范的综合表现,是从总体上反映人们消费行为的主要内容、基本态势和质的规定性,是指导人们进行消费活动并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社会价值判断的理论概括和依据。

消费和消费模式的发展历程

在现代经济社会,消费者不仅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更是现代文明社会的“生态人”。人们的消费活动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消费行为和模式,都不能脱离社会和自然环境而孤立存在,而应该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受到客观资源禀赋条件的约束和限制。消费和消费模式不仅包括社会生活中与消费有关的规范、法规以及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而且还包括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等方面的内容,因而无法摆脱对大自然的依赖,经济活动总要直接或间接地与自然发生某种联系。

回溯人类消费模式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消费模式的发展演替总是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从而也决定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程度。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的消费依赖的主要是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所得到的产品,生产过程对诸如地理、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大,物质财富的极度匮乏使原始人类充分意识到创造物质财富的来之不易,崇俭消费观油然而生。“黜奢崇俭”始终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基本的主张,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占据重要的价值主导地位。

而在西方产业革命以前的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财富增长的渴望使得节欲、节俭的消费价值观成为这个时期消费模式的基本内容。对于“资本的增加,由于节俭;资本的减少,由于奢侈与妄为。一个人节省了多少收入,就等于增加了多少资本([英]亚当•斯密,1972)”;“奢侈是社会幸福的最大敌人,而公共浪费比之私人浪费有更大的危害([法]让•巴蒂斯特•萨伊,1981)”。节欲主义肯定人的真实消费需要,认为人的需要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松,应当鼓励合理的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和奢侈豪华,倡导适度节俭的消费生活。

产业革命的爆发标志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开端。产业革命既是一次新型文明的开始,又是一次消费模式和社会经济关系的革命,它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发展目标,要求“把满足人的需求的生活资料作为商品来生产([日]岩佐茂,1997)”,要求崇尚大量消费的生活方式。西方经济学家更为这种消费(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推波助澜,凯恩斯甚至将消费刺激经济的思想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其需求管理理论极力主张奢侈消费甚至铺张浪费和以达到扩大消费,增加就业目的。消费的社会功能就是尽快地把现有的消费品消费掉,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资本对利润的追逐。显然,这种消费价值观虽然强有力地推动了西方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它在实践中却把人类推向与自然生态严重对立的危险境地,给人类的生态家园和精神家园带来巨大灾难,不仅造成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且给广大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消极影响。

从农业文明时代的崇尚节俭和适度合理型消费模式过渡到工业文明时代的高消费、过度消费等非理性的消费模式,人们的消费观念由“黜奢崇俭”转变为不顾自然资源存量和生态环境容量的铺张浪费式的奢侈消费。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人类开始意识到,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给人们带来“幸福”生活的同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资源性供给约束日益趋紧。

资源性供给紧约束下的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自20世纪60年代起,许多有识之士已开始对工业文明社会这种浪费型的奢侈消费观进行深刻的反思,并对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新的消费价值观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法国学者弗朗索瓦•佩鲁指出“我们完全有理由谴责那些具有最工业化国家的毫无意义的资源浪费”;英国著名生态学家戈德•史密斯认为,生产和消费的迅速增加对自然生态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对此他提出了建设人口、消费和生产适度增长的社会。扬弃和超越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消费价值观,充分考虑资源环境价值的重要性,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和伦理价值追求的新方向。

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都发出了改变消费模式的呼吁。《中国21世纪议程》也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不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认为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入21世纪,全球资源性供给日益趋紧约束,意味着人类已经由工业文明时代过渡到生态文明时代。在我国,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显然,生态文明社会对居民消费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亦即不仅把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打造成生态文明型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而且把消费模式置于生态文明之中,构建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在当今社会,通过构建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合理消费、低碳消费等消费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领域践行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达成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选择。

所谓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是一种适合21世纪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态化消费模式,是既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既能满足人的物质、精神和生态消费需求,又不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行为或过程。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具有以下内在规定性:一是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包括消费品的生产过程、消费过程以及消费结果是适度合理的,消费数量或规模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个人消费水平应该限制在资源和生态的边界之内。二是公平消费。公平消费必须保证国际公平、国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三个层面的和谐并进,以保证居民消费的可持续性,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责任消费。责任消费要求在资源耗用和环境消费过程中均不能以损害他人、危害社会利益为代价,不仅要严格地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实现消费文明,还要在全社会倡导社会责任,确立消费者的消费义务。

可见,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内含的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责任消费等内在规定性,要求居民在日常生活领域中主动选择和经济购买绿色产品、以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驾车上班、尽量乘坐火车外出旅行,以及引导居民形成节电、节油、节气、节水等生活态度和消费习惯,通过实施低碳生活方式来减少碳排放,最终实现能源、淡水等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显然,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是对工业文明社会所追求的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型消费模式的放弃和超越,它彻底摒弃了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总之,在能源、土地、淡水等资源性供给日益趋紧的现代社会,通过构建生态文明型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对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包括居民消费行为和模式在内的低碳经济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人口消费与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欧阳卫民.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

4.成伯清.消费主义离我们有多远[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2)

5.林白鹏.消费经济词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6.尹世杰.关于消费模式的几个问题[J].求索,1990(4)

7.[英]亚当•斯密. 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72

8.[法]让•巴蒂斯特•萨伊. 陈福生等译.政治经济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1981

9.[日]岩佐茂. 韩立新等译.环境的思想[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10.[法]弗朗索瓦•佩鲁. 张宁等译.新发展观[M].华夏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