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范文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3-10-08 10:05:36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精选篇1

[关键词] 多元智能 阅读策略 元认知策略

一、引言

加德纳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至今此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已经取得诸多成果。加德纳共提出8种“多元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以及自然智能。多元智能的出现使教育者的研究重点也产生了变化,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关于把此理论直接运用在教育实践研究。比如,坎贝尔(2004)尝试把各种智能的培养融入到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学生各种智能以及对语言测试等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在国外教学实践应用中,许多著名的项目,如零点项目等已经广泛应用,在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方面硕果累累。

然而,国内相关研究直到1999年才开始出现。国内的研究者与教师鉴国外成功的例子,逐渐在国内展开多元智能教学以及调研(霍力岩,2007)。其中,许多研究都是关于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中的英语教学。

目前,对于多元智能与英语学习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在这些研究中,梅汝(2007)对学习风格进行了区分,但是她的讨论结果并不是实证研究得来的,而是反思的结果。杨帅(2007)讨论了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结果显示只有语言智能是运用学习策略的决定因素,但是他的研究只涉及了7种多元智能,并且缺少数据分析。由于多元智能与英语阅读策略方面的研究甚少,笔者决定从多元智能角度研究英语学习者在做阅读理解测试中的阅读策略运用情况。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英语学习者的多元智能与其在做阅读测试中使用的阅读策略相关吗?

2.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40名北京师范大学地遥学院大三学生。

3.工具

本研究采用一套CET6阅读测试题与两份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多元智能调查问卷与阅读策略调查问卷。

4.数据分析

数据收集主要从3份卷子中得来,数据分析运用的SPSS软件进行皮尔逊相关性研究。

三、结果

1.多元智能运用

根据多元智能调查表,得分越多证明某项智能比较高。32-40分:很强;24-31:较强;16-23分:中等;8-15分:较弱;7分以下:很弱。表1显示被调查者语言、空间、人际以及内省智能较强,平均分分别为:24.30、25.13、25.00、25.06、27.66。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与自然智能均属中等,平均分值分别为:21.40、21.86、22.1。标准差值显示空间智能差值最小,音乐智能差值最大。

2.阅读策略使用方面呈现出的个体差异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者运用认知策略的平均值为21.90,运用元认知策略的平均值为20.06,两者的标准差值分别为4.37与4.50.

3.多元智能与阅读策略的相关性分析

表3显示,只有语言智能与认知策略相关,相关系数为0.55。身体运动智能与人际只能均与认知策略都出现负值。空间智能与元认知策略呈现出中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51.

4.多元智能与阅读成绩关系

此表说明,语言智能、人际智能与数学逻辑智能与英语阅读成绩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66与0.57。

5.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关系

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7与0.51.

四、讨论

1.多元智能与阅读策略的分布情况

数据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拥有多样化的智能。而且每个学生的智能水平各有特点。根据加德纳(2008),“英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种智能需要综合运用起来去完成这个学习过程。”被调查者均为北京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可见,他们大多数拥有较高的智能水平,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候也会使用阅读策略。从数据上看,元认知策略运用相比较认知策略较少。

2.多元智能与阅读策略的相关关系

在本研究中,被调查者的认知策略与语言智能有正相关。可能的解释有:语言智能的高低会对认知策略使用有影响,它们的变化是呈现正相关关系。空间智能与元认知策略使用亦有中度相关。可能的解释是空间智能较高的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也多一些。

然而,人际智能与身体运动智能与认知策略使用呈现负数,说明至少它们自建的关系不是正相关,甚至有微弱的负相关。

为了更加清楚地分析多元智能与阅读策略使用之间的关系,需要借助阅读成绩作为参考。由表4可以看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与内省智能均与英语阅读成绩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66,与0.57。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本研究可以归结如下:

语言智能与认知策略正相关,然而身体运动智能与人际只能均与认知策略都出现负值;语言智能、人际智能与数学逻辑智能与英语阅读成绩正相关;英语阅读策略与英语阅读成绩正相关。

本研究结果对于英语教师以及英语学习者都有许多启示,增加了人们对英语学习过程的认识。某些智能与阅读策略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一点为研究者继续去探讨阅读效率、阅读策略以及多元智能之间的因果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对于阅读效率问题的思考提出了一个新视角。

参考文献:

[1]加德纳著.沈志隆译.多元智能新视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霍力岩,沙莉.重新审视多元智力[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坎贝尔,迪金森著.霍力岩,沙莉译.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4]梅汝莉.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M].开明出版社,2003.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精选篇2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多元智能 理论探究

幼儿期是人成长和发展的起始阶段,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幼儿阶段的良好教育。但是多年来,我国幼儿教学状况并不乐观,老师和家长们都是用传统的狭隘的智力观去衡量和教导孩子,一些幼儿园的教学采用统一的教科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把幼儿教育僵化为“一刀切”的教育,束缚了幼儿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因此,如何在多元智力理论基础上进行幼儿个性化教学,就成为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多元智力的含义

加德纳认为,人有7种智力: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在其《智力的结构》一书中,他把智力定义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多元智力是把智力的本质看作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把这种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置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看待,把智力的结构看作是多维的和开放的,把智力看作是有待于环境和教育激活及培养的潜能。

二、多元智力的幼儿个性化教学观点

多元智力提倡个性化教育教学理念,为幼儿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心理学依据,拓宽了幼儿个性化教学的思路。

1.对幼儿差异的认同

依据多元智力理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智力组合。多元智能主张在尊重了解学生智力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使教育适应学生,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来进行,从而使学生强项得到加强,弱项得到弥补,获得个人最优化的发展空间。

2.提倡幼儿的个性化教育

多元智能提倡对幼儿个性化的教学,指出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开发多种智力并能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力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不同幼儿的智力特点;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也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学习风格和发展方向,来选择一定教学方法。

3.多元化的评价观

依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智力,因此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孩子排序、贴标签,而是要通过评价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提供建议,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对幼儿的评价方法都要用发展的眼光,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而应该更多的重视创造与思考技能的开发。

4.个性化的课程观

多元智能提倡重点是对幼儿多元智能的确认和培养,时刻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对幼儿实施实用的智能项目训练,将学术智能与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结合,促使学生校内校外表现出色,获得成功。

5.多样化的教学观

多元智力的教学观强调,由于学生智力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可能找到一种适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智力特点、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的、适宜的教学技术,与学生的优势智力倾向和喜好的学习与发展方向吻合起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幼儿教育个性化设计

个性化教学观点认为,教育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所以依照多元智能的理论要想精确化地制订出一份实施幼儿多元智力发展的方案,是不太现实和理智的。我们只能大致描述幼儿多元智力发展方案的轮廓。对幼儿教育实践而言,应该从教学策略、学习风格、课程设计、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个性化设计来实现幼儿教育的个性化要求。

1.教学策略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幼儿的学习策略主要是自主性学习策略、主动性学习策略和互助合作性学习策略。自主性学习策略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策略,主动性学习策略是积极自愿的学习策略,互助合作性学习策略是通过合作探求知识的学习策略。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智力,灵活选择和运用已有的教学策略,实现幼儿教育的多元智能要求,需要教师根据八种智力所提供的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学生的不同强势智力,优化教的过程,对幼儿进行个性化教学。

2.个性化教学需要学习风格整合

多元智力理论关注的是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与8种知识或学科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风格强调人在思维、解决问题时的情感、产品创造和人际互动方式上的差异。特别关注个别化的学习历程,却不特别注意学习内容。显然,学习风格与多元智力需要彼此整合。没有多元智力,学习风格将不能很好地顾及学习内容;没有学习风格,多元智力也不能顾及思考与感受等不同的学习历程,这两种模式正好可以取长补短。学习风格和多元智力的融合可以把人的各自的局限性降低到最小程度,提高人的智力强项,从而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功地形成学习风格奠定基础。

3.课程设计要体现个性化教学理念

就目前我国幼儿园情况看,课程目标狭窄,只围绕语言和逻辑组织教学。课程就也就是由专家和行政人员制订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教师只是课程的实施者,忽视课程实施的情景性。在幼儿园课程评价方面,课程评价与幼儿园的生活相脱离,课程评价往往不能真正反映幼儿的发展。基于这样的问题考虑,课程设计上应该考虑以下几点要求:

(1)课程内容上要创造更多的幼儿解决问题的情景和机会;

(2)课程设置要利于从多角度地识别儿智力强项;

(3)课程设置要利于以优势智力带动弱势智力的发展;

(4)课程实施上强调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4.评价体系的改造

传统智力评价是一元的认为,人的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是最重要的,常常使用终结性评价来判断学生的优劣,其目的就是为了对学生进行鉴别和选拔,很少估计其它智力的发展,必然缺少科学的预见性。基于多元智力的幼儿表现评价是针对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实际参与、操作、实验、观察等之后,以分组活动或个别思考的形式进行问题解决,根据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表现和结果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所以,要使评价体系能够合乎多元智能理论,需要对传统的评价系统进行改革,以满足个性化教学需要。

四、结束语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我国的幼儿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为实施幼儿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幼儿的多元智力表现出很大的个人差异,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与弱势智力。通过整合多元智力与课程、学习风格、项目学习和智力评定,能使幼儿个性化教学取得较好的预期目标。在未来,继续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一步探究多元智力与课程、学习风格、项目学习和智力评定的整合问题,为幼儿个性化教学提供具体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卫倩平.审视与超越:教师权威由非理性向理性的回归[J].教育探索,2009,(12).

[2]边霞.试论个性化的幼儿艺术教育[J].早期教育,2004,(7).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精选篇3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初中数学;复习策略

从提高学生智力的角度来讲,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初中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能看出学生的未来智商。顺应时展,一种可以开发学生智力的独特教育模式应允而生,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整合初中数学复习策略,为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作为智能教学理论,培养学生的智能教育为目的,大部分学生都拥有自身完整的智能结构,各自的智能领域又各具优势。所以,只有做好初中数学的复习策略工作,多元化智能理论将会在我国现代教育中起到令人瞩目的实际效应。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1.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

所谓多元智能理论,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应用多元化理论启发智能,以多元方式为前提而存在的一组智力。智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当个人遇到难题时,运用大脑进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能力,主要存在条件表现为:语言、逻辑、视觉、音乐、身体、人际交往、自我反省、自然观察者、存在智能等等。

2.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特征

首先,高度重视整体性。虽然每个人都拥有九种智能,但九种智能都是相对独立的,都是以整个方式存在于个体之中,也就是说九种智能因素对于开发学生智能同等,每一种智能因素都应当引起注意,要高度重视多元智能的整体性。

其次,强调独特差异性。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所受教育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即使都拥有同样完整的智能结构,但智能也因人而异,具体可分为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因此,每个人的智能都有其独特性,多元智能理论必须强调独特差异性。

再次,注重智能情境性。由于智能由个体所存在文化背景中的单一或多种智能所决定,它是大脑中文化背景学习机会和生理特征互相作用的产物,它不是一种心里属性,它只是一种潜意识的多元智能理论的潜能取向。

最后,突出智能实践性。智能是一种能力,它是人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实践的演示模式,实际应用性值得肯定,多元智能理论突出智能实践性。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数学紧密结合

1.发挥认识策略,发展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是学生发挥并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语言智能在数学课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来讲,数学的公式、定理、法则等都是启发学生语言智能的基本要素,而听、读、说、写又是培养、发展学生语言智能的最佳途径。

发展语言智能,必须加强数学语言的互相转换培养,主要是对文字、符号、图形语言的认识,因为各种语言标志都有其独特性,发挥的功能都不尽相同。有效发挥数学语言的转换策略,可以更好的了解数学知识结构,深入理解数学理论,才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

2.应用表征策略,创建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指的是视觉对物体的大小、空间、形状等做出的感受和表达能力,空间智能是通过思维和想象实现的一种反映。这种智能的核心内容就是空间想象力,也是大脑中出现的空间映象的能力,将立体实物转换为平面图,运用大脑进行思考,再进行逻辑推理,最终在大脑中出现立体图的映像。这是应用多元智能理论的表征策略创建的一种空间智能。

3.多元智能理论的数学教学实例

作为一种智能理论教学模式,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作用也更加明显。以空间智能为例,说明多元智能理论的现实可行性,比如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上,其空间想像力应用最强的科目就是几何课,几何课包括着丰富的图形和材料,教师可以增加一些识图模型,或者是在黑板上画图,这都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更好地掌握数学课程内容。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数学复习策略

1.打造创造性的空间数学教育

在初中数复习课上,为了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多元智能理论的方式进行指导。授完课后,再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发挥思维和想象力的空间,根据初中生的心里特点,使教学具体化和形象化,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具有激情的学习境界中,从根本上打造创造性的空间,这是一种很好的初中数学复习策略。

2.理想环境下实现个性化指导

多元智能理论启发教师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为其创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引了学习兴趣,从而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上发挥最大潜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感到满意,充满自信。

3.多元评价体系提高自我意识

大部分学生学习差的原因在于自我意识薄弱,这是一种认识态度,不良意识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在初中数复习课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的学习意识。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思考方式起着重要作用,老师必须定时在数学课上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上明确学习目标。多元化智能理论的评价体系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它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多元智能理论初中数学复习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模式从根本提高了初中数学教育的教学水平,整个教育过程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针对初中数学的特点,不断强化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初中数学复习策略。从教学理念、方式和和课程设置来说,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推动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宣勇如.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小班化”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09,(12).

[2]孔胜涛.多元智理论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4).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精选篇4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英语教学 策略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情境化教学策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如何运用多元情境化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很快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智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主动学习,克服对英语的厌学情绪呢?对此问题,多年来笔者一直在不懈探索。

一、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有八个方面的潜能,即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知―内省智能,交往―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八种。

智能是发展的,是可以培养的,而且在许多方面都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这就给了很多人希望,特别是对那些在传统智力理论看来没有优势的人,多元智能理论关注的正是这些人,这就是多元智能理论带给教育的“最珍贵的礼物”。它使老师看到了学生们的多种潜能,看到了“人人有才”,“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增强了我们对每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的信心。多元智能理论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它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值得去开发的。

二、多元情境化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策略一:多元导入――激趣激思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我运用多元情境化教学策略,将英语课的开始从学生爱听的故事导入,从人人关注的环境导入,从直观的动画片导入,从动人的音乐导入,使教学内容一下就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智能,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这样的课堂导入,激趣激思,使学生在愉悦情趣之中学习英语。

例如,我在教学初中英语第三册第26课《 The man who never gave up》一课的开始时,利用电脑制作的母鸡孵小鸡和幼年爱迪生学着母鸡孵小鸡的动画片同时配以小夜曲进行导入。同学们边听边看,边展开想象。对于我的一系列的问题,虽然没有文字提示,但大家却争先恐后地抢答起来,兴趣之高涨,语言之流畅,是以往我仅靠语言组织教学来教这篇课文从未有过的。他们的思考自然而然地与本课要学的内容联系了起来,且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录象和课件都是视觉媒体,可以给学生直观的画面,和丰富的情境,将其运用于教学中,是利用视觉―空间智能理解掌握知识的好办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系统,参与学习,而且可以触发人的情感因素,对理解知识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样的导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的视觉智能,语言智能,和听觉音乐智能都得到了良好的开发。

策略二:运用节奏韵律开发音乐潜能――寓教于“乐”

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将音乐智能放在第二位进行分析,可见他对音乐智能的重视。他认为音乐和语言一样,都有久远的发展史,而且他们可能源于同一种表达媒介――声响的表达。按照加德纳的观点我认为音乐应成为学生学习环境的一部分,有必要将音乐蕴涵的音调和节奏融入语言教学之中。我运用韵律激发学生的发音学习兴趣和练习发音。如:Rain rain, go away.Little Jane wants to play.Rain rain,go away.see you,see you another day.我运用拗口令区分音标。如Cat cat catch that fat rat. A big bat the black of a big black rat.可帮助学生练习元音。She sells seashells by the seashore可帮助学生练习辅音。总之,利用节奏、韵律、节拍能够有效调动人体各种器官的参与和协调工作,高效地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和思维能力。

爱唱爱动是孩子的天性,英文歌曲会引起他们的新奇感,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后,他们就会产生了解歌词内容、理解歌词含义的愿望,会去寻找自己喜欢的英文流行歌曲,这就是由机械的模仿到有意识探询的过程。我选择优美的英文歌曲融入教学过程。如我在教学《A good girl》时,我安排了为做好事的小姑娘献歌的活动,四名学生演唱了英文歌曲并为她献上了鲜花,小姑娘在歌声中又把鲜花献给了老师,学生边唱边和老师握手。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和美感。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等,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表演能力,协作能力,心理应变等能力形成有机的整体,共同得到发展。

策略三:合作学习――多元互动

我在多元智能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探讨了这两种教学方式,尝试构建相应的教学策略,即多元互动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在由异智的学生所组成的小组(合作的群体形式)中,按照一定的学习目标,通过共同的学习活动,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达到目标。合作学习中既要发挥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也要培养学生这种智能,即一系列合作技能。

我尝试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问题讨论式的,操作活动式的,互助组式的,拼接指导式的,以及角色表演式等合作学习。下面以其中两种为例:

1.角色表演式的合作学习。一般在表演课本剧时的合作。教师和同学对表演给予评价和奖励。这种方法,对合作技能的培养所起的作用较大,也能够发挥个人的作用。例如,我在组织初三英语Uint15《the necklace》教学时,我和学生们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共同学习了这篇课文。课前准备:我除了布置学生查找作者莫泊桑的生平外,我还指导学生组成了不同合作小组,来为排演同一个故事做准备,小组讨论角色分工,导演和演员协商表演方法,动作编排,个人分头熟悉剧情。学生在这一阶段就对课文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上:在教师组织学生用相互问答的方式讨论之后,让学生在已分好的小组内进行戏剧的编排,最后,各小组向全体同学展示。当有的学生看到别人表演时,为了使其更加完美,悄悄地调整自己的表演,临时改动自己的台词。表演结束后师生对各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课后,学生还为戏剧编写了结局.这一节课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2.拼接指导式合作。小组中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部分,各组中学习同一内容的人组成新的小组,称为专家组,他们在一起学习讨论,直到掌握,然后他们回到自己原来的小组中,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这一部分的内容。例如,我在教学《Travel》一节时,我在实验班组织了一次关于出行工具利与弊的小型辩论。具体做法如下:(1)将同学分成了6人一组,其中三人承担正方,三个人承担反方。(2)各组中承担同一个内容的学生组成新的小组称为专家组,他们在一起讨论。专家组的同学因肩上负有回本组进行指导的责任,所以,不但学得认真而且掌握得又快又准。(3)在这基础上,专家组的同学返回到自己原来的小组中进行正反方辩论。对方同学由于没有学习过这一部分内容,所以,听起来特别认真。这种方法不但有较强的互补性,而且错误率明显降低。

合作学习实现了使学生达到生生互助,多元互动,开发了学生多元智能,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实践证明,多元情境化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大大调动了学生多种智能活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拉近了英语与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成效。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精选篇5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课堂教学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1.多元智能的解说

迈进21世纪 ,我国的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从各方面冲击着传统的中国教育。那么教育究竟应该给予学生什么?教育究竟为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时代或许有不同的答案,从我国教育改革的理念层面来讲,已经突破了传统智力观的局限,而多元智能理论成为我国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从根本上说,“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是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创造者”,所以怎尽快地走出以往知识授受的窠臼,更多关注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培养。是目前教育界一场激动人心的革命,与此同时,关于聪明、智慧、智能等话题也成为教育中的热点问题。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用感性的“是否聪明”来区分不同的学生,而一些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商180智商70等”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在智能方面存在的差异。——“差异即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最终结果”然而我们发现古今中外,从爱迪生到比尔.盖茨,从韩寒到满舟,世界顶尖级的运动员、享誉海内外的智障指挥家胡一舟等事实。这些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智能不仅是人类一种普遍的本能,而且也表现出多元性;人与人之间在智能上的差别就不在是过去所理解的智商高低的差别,而是智能类型的差别。因此,教育应充分发挥其功能,从每个学生的特点出发,激发其优势智能,扬长避短,充分发展个性,突出个别化和个性化,使每个学生都将获得成功,这好比根雕艺术,“因为有了树根的千差万别,艺术家才能创造出独具意蕴的、没有重复的根雕作品“。那么学业失败将从人们的视野中逝去。教育从而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

2.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为标志,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以微电子、电子计算机、光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个体每天接受的信息以及教育渠道都在不断增加和扩宽。这一切将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样化,与此同时,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日益明显,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高水平人才成为教育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我国对教育质量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而这种重视的核心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成功机会,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其潜能的机会”。多元智能理论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它以更宽阔的视野看待每一个学生,以各种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张,也就是教育的民主化,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H,Gardner)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智能概念,建立了宽泛的智能体系"1983年加德纳教授在《心智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多元智能的诞生,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否定了线性的、单一的智力观,揭示了一个再为宽泛的智力体系,明确了多元化智能的存在,即认知世界的方式是多元的,因此:一个人的智能必定会带来一套解决难题的技巧,它是个体能解决自己所遇到的真正难题或困难[1]。 1989 年,加德纳把智能界定为“个体用以解决或生产出为一种或多种文化或环境所珍视的问题和产品的能力”[2]。在1993年, 加德纳在《多元智力》一书中又指出智力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活动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能够针对某一特定的目标,找到通向目标的正确路线,文化产品的创造,则需要获取知识!传播知识!表达个人观点或感受的能力。在1999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零点项目”和他本人运用计算机处理研究数据的经验不断积累,加德纳对智能又作了进一步的修改:“智能是一种处理讯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在某种文化背景之下会被激活以解决问题或是创造该文化所诊视的产品”[3]。实质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是多元的,非单一的;多种智能是相对独立的,用一种智力测验得出的智力分数不能预测另一种智能水平;多种智能是交互作用的。

3.多元智能理论的本质与内涵

加德纳经过多年来对传统智能的反思和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他认为在实际生活中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智力是多种多样的——即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同时强调个体间在智能特点上是存在差异性的,而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但是每个人身上的这八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在生活中并非是绝对孤立、互不相干的,所有的智能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需要其它智能支持,可以说是“人各有智”“智各有异”因此教育教学的方式应该与学生的智能特征相适合。那么,智能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智能是分布的、情境化的。即智能不仅仅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它可以分布于个体存在下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只有考虑到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智能。第二,智能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能力或创造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包括两个方面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产和创造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第三,智能是多维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相对独立的多种智能,这是有其生物基础的。不同文化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制造的产品有着不同的要求,而且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产品的能力不只局限于语言和逻辑能力。因此,不同文化下的不同个体在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上存在差异,智能的表现千差万别。第四,智能是可以发展的。与传统上认为智能是遗传因素决定的观点不同,加德纳认为“智能可以在任何年龄阶段发展,或任何能力层次的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让自己在各方面都变得很聪明”[1]。

因此,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能的结构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相对独立,相对平等的八种智能,既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以上八种智能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精神内核,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价值,值得每一位多元智能理论的追求者在自身的实践中去进行尝试和探索,在林林总总关于多元智能的著作当中,坎贝尔夫妇和狄肯森(Campbell,L.,Campbell,B.&Dickinson,D.,1996)将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密切结合起来,研究表明:“教师应该以智能类型为线索为不同的智能设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方式”[1]。如,语言智能教学策略、视觉空间教学策略、人际交往智能教学策略、自我认识智能教学策略等。但任何以一种特定的教学策略,对某一种类型的学生来说可能是非常成功的,而对于另一类型的学生而言则可能无用,因为学生身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差异给予了教师一个最佳答案,那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运用广泛的教学策略时,教师要转变自己单纯讲述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才会把自己最强势的智能运用到学习过程之中去。

正如拉齐尔(Lazear1991)所说:“以智能为教导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运用自己的多元智能及运用它们去学习;以智能为手段去获取此智能领域以外的知识;以智能为教学主题,把智能当做一门学科来教学”[2]。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师课堂教学打开了一扇大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多元智能式教学策略,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开发创新型教学策略的机会。

4.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生发展观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改革相互呼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它倡导的是一种个性化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这是教育的首要目的,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教师必须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蕴藏这无穷无尽的潜能,它给予教师了教师看待智能的全新视角,让我们懂得,智能是一种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工具,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解答问题,解决问题时需运用许许多多其他方面的智能,并不是用统一考试所取得的成绩就能简单评判的,要多方面,多维地看待智能,发现智力的多样性。智能是可以发展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并非一成不变,因此,多元智能理论是新课改实施的理论依据,提出并丰富了新的学生发展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够正视差异、尊重差异,正确认识每一位学生,对不同的学生实施有差别的教育,而不是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和衡量所有的学生,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1]。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改变学生智能的个体差异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组合”[2]。智能结构不同,优势智能不同,学生的智能发展方向和程度是有很明显差别的,也就是说,从智力的角度而言,每个学生都具有一方面或几方面的才能,不同的学生在智能方面是平等的,所不同的只是每个人所擅长的方面或者说智能强项不同,而每个所具有不同的智能或智能结构正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特异之处,正是他的特殊禀赋或天性所在。如果看不到不学生在智能方面的类型差异和强弱区分,一味地要求所有的人达到同一个标准,其结果可能是鸭子忘记了如何游水,兔子不知道怎样奔跑,燕子荒废了空中飞翔,而人们不顾它们自身特点所要求它们做到的,却一个也做不到。因此,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识材”是十分关键的环节,所谓“识材”——既多元解读学生。也就是认识学生的智能组合和独特的学习方式。要做到“识材”的伯乐。教师要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与多样的多元智能式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要树立一种积极乐观的学生观,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从学生的个性出发,高度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善待差异,反对教育的整齐化,填鸭式的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行、学生跟”的教学模式,坚持教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性、差异性、有效地因材施教,坚定教学的个性差异观念,坚决克服传统教学不顾实际“一刀切”“齐步走”的弊端,才是真正关注生命。

其次: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展示潜能的机会,最大程度唤醒每个学生的自信心,教育要符合智能发展轨迹,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基础,设计符合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案,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特征,提供发展智能,创造力的机会和坏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应充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更好地发展学生多元智能。在了解每个学生潜能的基础上,能够开发他们的潜能,就得营造有利于学生优势智能发展的教育情境。第一在多元智能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公平的表现自我与发展自我的机会,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可以看得见远处树一面旗,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点亮一盏灯,鼓励他们去追求、去实现,从而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如,《鸿门宴》《雷雨》采取身体运动智能教学策略,运用合适地戏剧表演,能获得出色的教学效果。第二在教室开辟出不同区域,展示不同学生、不同阶段、不同主题作品,鼓励学生继续充实,完善自己的作品,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发现和建立其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向学生提供运用自己的智力强项来发展智力弱项的机会。第三教师要以现代的教学手段为依托,以合适的视听材料作为文字学习的必要补充,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扩展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这将成为开启学生潜在智能的钥匙。如,在教柳永的《雨霖铃》,教师采取音乐智能教学策略,通过播放音乐背景,集体诗歌朗诵、讲授阅读、激发创造力。请学生收集耳熟能详的的关于“离别”的歌曲,在课堂上通过这些低沉凄婉的曲调营造出浓厚的“离别”气氛,从而收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再如《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借助视觉空间智能教学策略,通过影响媒体展示桂林山的奇、秀、险、漓江水的静、清、绿等,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多元智能环境。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习并且都应该达到学业上高标准。还要求教师用爱心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尤其用爱心帮助那些发展有困难或者发展有障碍的学生,教师应当成为每一位学生发展道路上“助燃气”和指导者。因此多元智能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教师采纳多元智能的观点,正确地看待每个学生潜能的发展、优点、缺点、即把发挥学生的优秀智能和提升学生的弱项结合起来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智能特征,运用多元智能教学手段能够真正指导与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结语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的语文教育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为新课程语文教学开辟了宽广的途径,为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契机。虽然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但我们只要认识到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特点,发挥不同智能在教学中的不同作用,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适应各种类型的学生,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变成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成功的乐土!

参考文献

[1]美8H,加德纳著,兰金仁译:《智力的结构》,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5页

[2]美国.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16 页.

[3]主编 李家栋 《多元智能理论与小学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6页.

[4]霍力岩等著.《多元智能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6-17页.

[5]参见Campbell,L.,Campbell,B.&Dickinson,D.,Teaching&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Allyn&Bacon,1996. 此书已有中译本,王成全译:《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

[6]转引自郑博真著:《多元智能统整课程与教学》,长春出版社,2002年.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精选篇6

关键词:元认知 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045-02

一、元认知的术语界定

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元认知是由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Flavell于1976年正式提出的,通俗地讲,元认知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Flavell认为,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知识和意识。Brown则把元认知作为是“检验、调整和评价个体思维的能力”(Brown,1978rh )。我国朱智贤认为元认知的实质是思维活动的自我意识,是思维心理结构中的监控结构(朱智贤,1986)。董奇则指出元认知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董奇,1989),这也是目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观点。

二、学习策略分类及元认知策略的提出

在语言习得理论中,语言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是指学生在发展第二语言或外语技能中,促进学习进步而使用的具体的行为、步骤或技巧,它被认为可以促进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内化、存贮、提取或使用。由于学习策略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独特地位,愈来愈多的国外学者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不同背景和不同类型的学习者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近年来,作为学习者策略(learning strategy)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元认知学习策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如果从Carton(1966)首次发表他的研究“The Method of Inference in Foreign Language”算来,关于学习策略的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但真正比较系统地研究它还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当时语言教学界也正是大力提倡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之时,因而应用语言学家的眼光开始从注重探讨语言教师如何传授知识,转移到研究学生如何内化语言上面来。80年代早期,研究者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确认了两大类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Brown & Palinscar,1982)。元认知策略涉及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价等过程对认知进行调整的行为;而认知策略是指在学习中或解决问题时,进行分析、推理、概括、信息传递以及做笔记等帮助学习者获得知识或进行概念理解的行为。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对学习策略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确认的策略数量和进行的分类已经使人感到眼花缭乱。已经确认的独立的学习策略多达600多种,对它们的分类至少达到26种之多。尽管如此,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对学习策略的系统分类是可能的。Skehan(1989)认为,已经确认的策略可以分为三大类:与语言学习过程有关的、与学习和交际有关的和与自我管理有关的策略系统。而Oxford(1990)认为,学习策略系统可以进一步分为五大类;(l)与成功者的学习行为有关的系统;(2)以心理功能为基础的系统;(3)以语言为基础的系统;(4)以具体的语言技能为基础的系统;(5)以不同类型的学习者为基础的系统。Oxford指出,人们对学习策略所作的分类反映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但也表明了语言学习策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很大问题,即缺少描写这些策略的一致的而又广为接受的系统。不同的分类系统同时存在,虽各有千秋,其结果却使得其他研究者难以对他们根据各自系统得出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也不使于进行重复研究。为使学习策略的分类更为一致、更为全面,弥补大多数研究缺乏社会了情感策略的不足,Oxford提出了一个由6组第二语言学习行为组成的策略系统。这个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元认知策略(诸如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寻找练习机会、制订学习计划、自我评价学习的进步以及监控错误等);(2)情感策略(如减低焦虑、自我鼓励等);(3)社会策略(如质疑、与本族语者的合作和文化意识等);(4)记忆策略(如归类和意象等);(5)一般认知策略(如推理、分析、概括和操练等);以及(6)补偿策略(如根据上下文猜测意义以及迂回表达法等)。

三、元认知策略的应用研究

关于元认知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语言学习者进行调查研究及对学习者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两方面。O Malley等人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进行了规模较大的学习策略的经验研究,来检验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在语言学习中的有效性。他们报告的语言水平与学习策略相关的研究结果如下:中级水平的学习者倾向于使用更多的元认知策略,而初级水平的学习者则更看重实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即便如此,认知策略在两大类学生的学习中也占有突出的地位。0 Malley等人对自己的研究结果是这样解释的,认知策略在学习中很重要,它与个人的学习任务更为直接相关,但他们也指出,不具备元认知方法的学生实际上是学无方向的人,就不能检查自己取得的进步,不能确定未来的方向;而善于学习的人会经常把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结合起来使用,并且互为补充。还有的研究者专门就提高某一项语言技能进行某一项策略的培训的实验研究。Carrell等人(1989)汇报了他们为提高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的阅读能力进行元认知策略培训的研究情况,元认知策略培训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效果明显。另外,他们还发现培训的有效性与学生的认知方式的差异有关。从以上策略培训研究结果来看,进行策略培训的确能有效地促进第二语言学习。

国外元认知培养和训练的理论依据主要有Sternberg,R,J.的智力三维理论,PASS理论,国内则以董奇的智力结构理论为代表。

在实践方面,国外的代表有:P.Feuerstein的“思维工具强化课程”,Lipman的儿童哲学课程和Sternberg,R,J.的应用智力培养方案。P.Feuerstein的“思维工具强化课程”是以他的认知结构可变性理论为基础,在“学习潜能动态评定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目标在于提高认知低下的青少年对新事物独立进行思考的能力,重视“中介学习经验”的作用,认为教师的作用就在于给学生提供“中介学习经验”。Lipman的儿童哲学课程强调思维的重要性,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学会哲学地思考,同时,Lipman及其合作者非常关注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成分,并强调给问题“下定义”,认为同一问题的不同定义可导致不同的解决方案。Sternberg,R,J.在其智力三维理论基础上设计的应用智力培养方案是这三种方案中最强调元认知或元成分的,其训练内容主要指向提高学生发现潜在问题的能力,帮助人们理解对问题的不同定义是如何导致不同解决策略、如何选择策略并监控执行策略的结果的。国内学者董奇等学者在有关儿童阅读中元认知的培养研究中发现,在专门培养训练计划的影响下,儿童随着其元认知知识的丰富和阅读元认知监控能力的提高,其阅读中思维各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见,元认知与思维品质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且思维元认知的训练有广泛的迁移性。学生原有的智能水平与训练效果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以上实践都证明了培养元认知来开发智力是可行的。

四、多媒体环境下元认知过程的相关研究

研究者从学习者控制、元认知帮助等方面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在多媒体环境下发展学习者应用元认知策略的能力,以便使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有效地应用到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去。所谓学习者控制就是在多媒体环境中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先前经验决定探索的内容、方式和时间,它是相对于计算机程序控制而言的。

研究显示,在多媒体环境下的学习和教学中仅仅引入学习者控制和元认知帮助是不够的。为了促进其元认知过程,必须从元认知过程的内在机制入手作全面考虑。元认知过程和知识获得的过程一样也是一个建构性的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①学习者的先前经验将会影响他对学习条件和过程的注意、知觉和解释,并影响调节措施的选用。②学习目标的设置与学习策略的选用是基于对学习条件的认识,从而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和努力程度。③对学习过程的监视是以学习者自身的元认知“理论”与学习目标为参照的。④对学习策略的调整是以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知识为基础的。为此,在设计多媒体学习环境时,要设法引导学习者认识自己的学习观念;认识该环境各种影响元认知过程的因素;认识在自我监视中应注意哪些线索;理解元认知策略知识尤其是条件性知识。这四者不可或缺,却不能生搬硬套,必须通过各种具体情景来实现。使学习者建构起对多媒体学习环境以及元认知过程的适当“理论”,增强其对各种不同学习条件的敏感性,提高应用元认知策略的能力

五、元认知在教学中的应用

从元认知的角度来考虑,学习过程并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而且同时也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的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特有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记忆,而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处理信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更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了让学生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监控、评价及修改,也忽视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及时的内容反馈。让学生学习新的学习技能,如自我监控与调节、自我指导与自我检查,对适应未来、获得成功以及终身学习与自我更新是必需的。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为教师开辟一条高质高效的教学途径,还可以适应现实对人才的需要,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包括很多方面,而元认知则是指导学生总结对学习对象调控的方法及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认识,是较高层次的一种带有策略性的学法。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元认知认识,从以下三方面做起:1.提高学生对认知个体的认识。2.提高学生对认知任务的认识。3.提高学生对认知策略的认识。丰富学生的元认知体验,指导其调节与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也须做到以下几点:1.证明与讨论元认知活动,让学生认识元认知。2.常给学生提供反馈的机会。3.指导学生学会提问和思考。4.指导学生学会概括。5.指导学生评估自己的理解力。综上所述,元认知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发展学生的元认知应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徐子亮.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认知心理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1999(04).

[2]秦晓晴.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J].外语教学,1996(04).

[3]田学红.国内外有关元认知研究的综述[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2).)

[4]武和平.元认知及其与外语学习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2000(02).

[5]吴潜龙.关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0(04).

[6]庞国萍,王兄. 元认知研究综述及其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01).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精选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 多元智能 差异教学

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基础性的意义,是学生语言能力成长的基础性阶段。学生由于自身具有独特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统一化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难以达到现代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因此进行差异性的教学对于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多元智能理论的初次提出是在1983年,距离当下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多元智能理论人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并且具备言语一语言智能、逻辑一数理智能基本智能、音乐一节奏智能、视觉一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身体一运动智能、自我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与先天因素都有所不同,在智能的表现上,每个人的特点与其他人也有所不同。在同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存在智能差异,实现差异性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差异教学策略的基本要求

1.1重视因材施教。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能,智能的多元化使得每个人擅长的领域有所不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特点,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差异教学的策略需要教师通过合理的组织形式,建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能发展。

1.2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与个性化。多元智力理论对于学生的智力结构进行了分析,阐明了学生的不同智能。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教育、遗传、个体努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智能在特点、组合形式、学习方式上都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性,从而造成学习存在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的区别。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应该基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充分的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与个性化,将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1.3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元教学能力。传统的教学工作中,主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与逻辑能力的培养,关注语言能力与逻辑能力较为突出的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自身多元教学能力,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工作的灵活性。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对于教师的多元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对自身教学知识水平进行提高,适应多元化教学的具体需求。教师在提高语言教学能力的基础上,要丰富自身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工作的灵活性。

1.4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学生之间并不存在智商高低的差异,根据智能多元化理论,学生之间的区别是基于智能类型的差别。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找到良好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信息与学习效率。

1.5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在对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改进上,要认识到学生智能结构所存在的差异性,降低标准化的考核方式,对于具有差异化学生的不合理评估。学生的智能结构发展与成长,难以通过数据进行准确的量化,评价方式应该从差异性出发,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与标准。科学的评价方式需要将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初中英语差异教学策略

2.1差异化备课。在进行备课时,教师要根据自身的特长以及教学资源情况,在教学设计上,有意识的进行差异化教学活动的设计,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善。通过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实现自主成长,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进行备课时,一充分的考虑到多元化智能成长的需求,考虑学生不同智能结构的发展。语言的学习是一项系统的过程,单一的进行传统备课,难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能力。备课阶段是教师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阶段,也是开展差异化教学的基础阶段。

2.2差异化教学目标。以往传统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语言逻辑与数学智能关注,忽视其他智能方面的成长与发展。英语教学中,快速掌握英语知识的学生数量较少,英语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具有较高的难度。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制定时,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认识到学生智能结构的差异性,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具有差异化的教学目标。

2.3差异化教学过程。通过研究发现,同时利用多种智能对相同内容进行学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一个知识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发挥自身特长的机会。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学生英语水平不同的情况,教师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可以让不同水平学生都积极参与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的成长。在教学过程差异化的改革上,需要注重对教学方式、教学提问、教学形式以及教学评价上进行创新。

2.4差异化课后作业。在进行课后作业安排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并且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多种形式的作为,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在英语作业类型的选择上,可以针对学生特长的不同与兴趣的区别,设计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差异性的作业形式。差异化课后作业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并且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三、结束语

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学生的智力结构进行科学的定义,依照多元智能理论开展教学工作,有效的体现了现代教育的重要目的。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重视多元智能理论,开展差异化的英语教学,在教学的全过程当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差异化的教学,从而保证不同的学生接受个性化的教学。

参考文献: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精选篇8

关键词:多元智能视角 高中数学 学困生

学困生是一种在学科教学中都会碰到的学生类型.该类型的学生智力正常,但是成绩却普遍较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该类型的学生尤为常见.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包括语言、空间、逻辑、运动等多种智能,其中逻辑智能是数学学习中的主要智能,而其他智能则是辅智能.因此,在多元化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困生的智能情况开展数学教学,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全面进步.

一、建立多元智能观,转变对学困生的态度

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学生相对较弱的智能通常会被放大,大多数学生、教师只看到学困生不足的方面,使学困生被贴上“愚笨”、“差生”等片面性的标签,而学困生也对自己产生不信任、自卑感,导致学习跟不上、成绩上不去.因此,教师、家长及学生应建立多元智能观,消除对学困生的错误认知,转变对学困生的态度.教师可以向学生及家长讲解多元智能观的理论,提高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认知.同时,开展自我认识活动,使学生通过定期写自评或者向同学进行自我介绍等方法重新认识自己.在写评语时,学生要写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及不足之处,总结一段时间内自己在学习方面上的进步与不足之处,保障对自己的剖析的客观性.此外,要让学困生认识到,学习成绩差不是先天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转变当前的学习状况;对有进步的学困生,要给予及时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智能观,尊重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从而实现素质教育.

二、区分优弱势智能,制定适合的教学策略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智能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首先,通过多次数学考试、测验,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确定学困生在班级内的比例及名单.然后,将具有权威性的调查问卷发给学困生进行填写,对学生的问卷填写情况进行智能优弱的评估.同时,将问卷评估情况与学生的交流结合起来,进一步分析、记录每个学困生的智能优弱情况.最后,根据学困生的智能优弱,确定学生的培养方向,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比如,学困生的逻辑智能相对较弱,教学内容倾向于对数学逻辑思维方面的理论教学与练习.这样,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弱势智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开展多元手段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优势智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丰富教学手段.例如,在讲“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模具,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或者利用多媒体,向学困生展示空间图形物体的移动、形状及向量的规律,提高学生对空间的直观感受能力.此外,还可以开展“一帮一”的学习活动,根据班内学生的智能情况安排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互助活动.比如,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则找一个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合作,组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学习小组.在互助学习中,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优智能的学生进一步增强自身的逻辑能力,同时提高自身的语言、人际智能水平.

四、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为适应多元智能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师应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评价机制.首先,多种角度评价每一个学生.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空间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全面性.多角度评价,可以看到学生的长处与短处,有利于对学生的学生能力做出科学的评估.其次,多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及卷面考试、实践活动与平时表现相结合的评价手段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有效性.最后,优化各个评价项目的评分比例,根据高中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对学生的逻辑、空间、语言、交际等方面的评价项目进行优化,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树立多元化智能的发展观点,在看到学生在学习中的劣势时,也要看到学生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教W策略,将学生的劣势转变为优势,实现优者更优、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精选篇9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

传统的智能(智力)理论认为人是一元化的认知,个人的智能是单一的。但是多元智能理论打破了这种传统的观念,它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这一理论提出后就受到美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多元智能理论也受到中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批判传统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人类智能结构理论。他在《多元智能》中提出:“智能就是在某一种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文化环境价值标准下,个人用于解决自身难题或生产、发明产品所需的能力。”最初他认为一个人至少具有语言、数理逻辑、音乐、空间、身体、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七个方面的智能。后来又加入了自然主义智力以及存在主义智力两种智能,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多元智能理论。

与传统的智能理论相比,它强调智能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注重智能对个人日常生活和文化的价值,重视智能与社会环境的之间的关系。

二、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

(一)在智能培养要求下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作为教学思想的主要载体,它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当在明确政治课堂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合理的安排、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语言、逻辑、视觉等多方面的智能,但是如何发展这些智能则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思考。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经济观,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模式,这不仅是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教学的主要任务。所以教师要在多元智能理论和高中政治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合理确定教学内容,以课本知识为向导,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给高二学生上第一节“文化生活”课时,笔者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向学生介绍课本内容,而是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岁月,让学生算一算自己在动漫及相近文化产业上花费了多少金钱,然后估算我国这类文化产业每年的消费量。然后向学生展示美国、日本等国动漫产品的营业额,让学生进行对比,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生活”的重视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民族责任感。

(二)分层次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设计的任务要求。教师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措施:(1)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政治学科知识结构特点,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将教学内容拆分成多个模块,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讲解。(2)不同的学生政治知识基础、理解能力也会有所差异,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让所有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或者采用强弱搭配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互相帮助,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一般来说分层次教学比较适用于重视自我调查与合作的课。比如在讲“生活与哲学”中的《价值与价值观》一课时,笔者针对高中生喜欢参加课外活动的特点,设计了一个采访调查活动,主题为“我们的成长之旅”。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把性格内向的学生与性格开朗的学生放在一组,让学生自己设计采访问题,进行采访。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多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智能。

(三)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实现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在提出人类具有多方面智能的基础上,又指出各项智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学生在政治学习中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并帮助学生实现利用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

比如某个学生在“政治生活”上比较有优势,但是“生活与哲学”却是他的短板。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从政治问题入手,逐步引导学生运用哲学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知识来解释政治问题。实现以优带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因“智”施教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水平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学生的智能水平,然后根据学生的智能水平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智”施教。

比如在讲我国的分配制度时,因为高中生对这些内容多少都有一些了解,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讨论一下我国的分配制度,并结合一些社会事件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再进入正式教学环节。这样一方面使学生的语言和逻辑分析智能得到了锻炼,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越来越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到高中政治教学中来,这是高中政治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此笔者针对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应当在智能培养要求下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其次采用分层次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次以优带弱,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最后因“智”施教。

参考文献

[1] 李梅姬.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2,05.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精选篇10

一、新课程标准与多元智力

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中,该课程首要理念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且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存在着的地区差异、民族不同、经济状况好坏、文化背景底蕴的高低等等,甚至无论学生的性格内向与否,先天资质如何,教师都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个科学课程标准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意味仅仅是接受这些学生,还意味着教师需要照顾好他们的个体差异,充分挖掘他们的科学潜能。如何更好地挖掘这种潜力,在笔者看来当下先进的多元智力理论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依据。

在多元智能理论看来,个体的差异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终点,受教育就是要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获得最大的成功。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中关于的教育思路,教师应该实事求是,根据每个学生独特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优势智能,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取得成功,那么相比较而言,人们所谓的学困生就不会出现了,这才是教育的最终功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被认为是学习困难生,但其他方面的能力却比较突出。如何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来为初中物理教学服务是我们这些一线物理老师所需要深思的。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智力的训练思考

在以培训学生思维力为核心的智力观作用下,中学物理课程教学的实质是围绕着培养精英这个目标,在内容上,以围绕物理学的知识逻辑体系而展开,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主要还是讲授法,然后根据用“纸和笔”完成的考试成绩来作为评价标准。物理课程教学始终以对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类比等思维训练为核心,使得由“题目+纸+笔”组成的考试卷考核学生的学习完全占领物理课堂,从而导致中学物理教学围绕怎么考就怎么教的现状发生。

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为思维而教”并非不对,但是笔者认为应该从多元智力理论的角度对“为思维而教”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在多元智力理论中,对于每一种智力而言,思维其实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核心的因素。即使是身体动觉智力的发展,也必须以思维的发展作为其发展的前提和核心。如果身体动觉仅仅停留在模仿和复制的基础上,它是没有包含思维的因素的,这样就不可能运用智力进行创新和实践活动。

现行的中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目标、方法、内容和评价的单一特点导致学生智力的训练非常不合理。这种智力训练没有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一些数理逻辑智力相对较弱的中学生,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女生,认为物理是一门难学的课程,一些学生在物理课程中成为“失败者”。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多元智力的训练策略

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应该着重发展身体动觉、现象观察、视觉空间和数理逻辑智力的观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现代智力理论中的多元智力理论分析学生的差异,提出发展学生多元智力的观点和相应的多元化物理教学策略。

笔者认为物理课程教学与实验应该在组织形式上合二为一、内容上选择合适,课程资源上应该材料丰富廉价且取自生活,还应该布置动手制作的作业、创设交流作品的机会。对于现象观察的策略应该提供丰富信息的观察活动,用各种感官协同接收信息,用实验控制现象的变化进行观察,学习描述和交流观察的信息。对于图形呈现的策略应该充分运用现代化和传统手段。在现代化手段中通过渗透视频、动画、图片和概念图等加强直观教学,在传统手段的使用中注意语言直观、形象生动、利用挂图、模型、实物、教科书插图等。在教学中采取聚焦问题、建立联系、收集证据和思维整合的编排和局部整合,来体现科学探究的策略。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精选篇11

要:美国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

关键词:弹性作业策略;智力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059-01

美国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它们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教师应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从而确定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此外,多元智能理论中的几种智力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它们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发展出来,此理论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是“只有差异,没有差生”[1]。

2001年公布并付诸实施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公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中都提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看,学生能力是有差异的,对作业的要求自然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作业设置上需要根据班级教学的特点,运用符合差异教学要求的、灵活多样的弹性作业策略。

一、从教学重点、难点上来谈弹性作业的策略

教师在设计数学练习时应该要考虑到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时掌握所学的知识,考虑到学生智力存在的个体差异。例如:在小学五年级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单元时,学生在做练习时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混淆或者在计算面积时忘记要除以2,这时候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关于这些问题的题目。例如:一个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8倍。高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倍;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0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底是(

)。

二、从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来谈弹性作业的策略

在平时的作业中我发现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的知识容易出错。例如:认识小数这一单元,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知识容易混淆,这会影响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如小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同步》: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学生往往会把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混淆起来。此外在学了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时学生对于一些涉及单位换算的改写题目往往会出错。如:小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补充》中40075700米=(

)千米=(

)万千米;在小数加减法这一单元中会涉及以前学习的整数运算律的知识。这时《数学同步》和《数学补充》中学生会犯加减法去括号符号变化的问题。学生学会了新知识而忘却旧知识,特别是一些后进生更易出错,所以教师可以在回家作业中再补充几条类似的题目,例如: 6千克548克=(

)千克;6千克58克=(

)千克;68千克 = (

)吨。小数的改写:2876000米=(

)千米=(

)万千米;235400米=(

)万千米。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后进生完成基础的题目,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也可以帮助学优生巩固基础知识。

三、从发展思维角度来谈弹性作业的策略

发展数学思维,能帮助学生在直觉观点和抽象的数学语言之间建立联系。因此,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上,要尽量扩大学生的视野,在学生掌握了一般的方法后,要注意引导学生离开原有的思维轨道,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克服思维定势,一题多解[2]。

四、从实践作业来谈弹性作业的策略

传统的数学课外作业多以书面作业为主,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学生比较厌烦。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外作业时应尽量避免机械化与程式化,要力求有创造性,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要注重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3]。如:小学五年级认识小数这一单元的探索与实践,布置了学生回家量一量自己的身高,课桌以及自己跳远的最好成绩;查找关于地球赤道一周的长度和人口普查的数据等资料。

如:小学五年级小数加减法这一单元的探索与实践中,布置学生回家找出上个月的电话缴费单,水费单,电费单或燃气费单,统计一下家中上个月的支出情况;或者记录家中一周生活费用的情况。此时,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杜威“做中学”理论告诉我们“我做了,我明白了。”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可以让后进生和学优生都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巩固所学课堂知识。但是,如果教师知识把布置下去而没有检查的话,那么学生对于教师再布置这种类型的题目只会草草应付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作业的检查也是一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付爱娟. 中小学作业优化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精选篇12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小班化教学;教学策略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为配合学校整体教学改革需要对授课方式进行了改革,即改变了以往几个自然班合班的大班授课模式,绝大多数采用以自然班为主体的小班化教学形式。下面结合教学实际,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分析。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班上课存在的问题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采取合班上课的授课方式,存在着很多弊端。

1、教师组织教学困难,多种教学方法无法展开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思政课基本采用2个以上自然班合班授课的大班上课的形式。这种授课模式下,教室空间大,学生人数多,而且在学校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情况下,启发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合班上课中实施比较困难。合班上课人数较多,很难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往往只能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方式,而无法采用效果更好的授课方法。

2、学生感觉受关注度不够,上课热情不高,课堂参与度低

合班授课人数往往达到100-200人甚至更多,面对这么多学生,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是无法顾及每一个人。笔者在本校大一做了一个匿名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200名学生中,有168名学生能按时到课,但听课效率也不高,占调查总人数的 84%;还有28名学生有迟到、早退、旷课的情况,占调查总人数的 14%;还有3名学生表示自己很少来上课,占调查总人数的 1.5%。这种情况在许多高校也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同。如果长期不能解决,必然加深教师兴趣与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

二、“小班化教学”的核心理念与理论基础

小班化教学以“个性化教育”为核心理念,其宗旨就是让每一个的学生受到更多的关注。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等多方面智力,这一理论被称为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已经成为当前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分析我国的教育问题,对于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小班教学由于有优于大班教学的时空及资源条件,也更易于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所以,小班教学的教学策略应当是:以“多元智力理论”为理论基础的“自主・合作”学习以及个别化指导。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倡学生按照自己适合的方式展开自主学习。学习方法可以是接受式,即教师讲授,学生积极掌握教师的授课内容;也可以是研究式、体验式等等;同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又有利于促进其学业成绩的提高以及社会性素质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三、高校思政课“小班化”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采取小班授课的方式,可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其中,凸显小班化教学优势。

1、自主教学策略和师生交融教学法

(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学生讨论,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或全班讨论;学会动手操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2)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别人回答问题正确与否、表演正确与否;学会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找出自己学习成功和失误的原因。(3)指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复习、学会听课、学会作业、学会检查、学会小结、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和安排学习时间等。(4)培养自学能力。按“扶―引―放”的操作程序对学生进行教育。做到:“扶”,从领会学习到主动学习过渡;“引”,从主动学习向学会学习过渡;“放”,实现学会学习的目的。

现在我们的教学对象主要已经是90后大学生。这个年代的学生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自主性很强。我们教师可以抓住他们的特点,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依靠自己来完成学习过程并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以及自我组织能力。

2、合作教学策略和分组教学法

(1)小组编制方法。班级中要组建各种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让每个学生按不同的教学需要,参加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2)小组学习进程,一般是:①提出学习任务;②启发独立思考;③创设情意,导入讨论;④巡回观察,及时调整;⑤全班交流,相互评价;⑥围绕课题,深入学习。(3)师生合作评价。①变教师监管为引导参与,积极提供帮助;②变单纯关注任务为重视小组及其成员自身的发展;③变教师单向评价学生为定期组织学生评价教师和师生互评。

几个不同的学习小组形成后,彼此之间会形成一种潜在的竞争力和集体意识。分组教学法下,采取合作教学策略,往往能激发学生表现出最好的学习状态。教师需要做的不是手把手的进行教学,而是巡回观察,并在适当的情况下略加指导和及时调整。学生自己才是完成学习任务的主体。

3、多元智力理论下的“自主・合作”学习策略和体验学习教学法

体验教学法就是在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自主-合作”学习策略指导下,采用的一种适宜的教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改变“教师传授―学生聆听”的传统授课模式,让学生在亲自“研究”、“思索”、“想象”中领悟知识,在“探究知识”中形成个人化的理解,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如运用故事、案例或视频引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运用的故事和案例,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年代不要过于久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学生会更容易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改变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以小班化教学模式取代,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大势所趋。这有助于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以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掌握教学要求和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这样更有利于师生建立融洽的感情,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斯腾伯格著,俞晓琳,吴国宏译.超越lQ一人类智力三元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3] 钟启泉,金正扬,吴国平.解读中国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精选篇13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启示;教学策略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针对传统智能理论,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并非像传统智力定义所说的那样是以语言、数理或逻辑推理等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以外,还有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内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等。他认为,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时,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多元智力优势,挖掘其多元智力潜力,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突破传统的观念,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实施多元化教学。

1 重新树立观念

1.1 智力观。传统的智力理论将智力解释为一种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因而教学的重点则被定位于追求优异的成绩。当职业学校的高分学生毕业分配到工作岗位上时,用人单位却多不满意。多元智能理论拓展了我们的“智力观”,学业智力与实践智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最主要的就是反应在日常生活中。高水平的学业智力只能是在学校中成绩出众,而成功的实践性智力可以产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好办法。该种智力所具备的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在特定情景下的、难以明确表述的知识,它的获得一般很少通过他人的帮助或者环境的支持来习得,必须通过个人亲自去体验、实践和领悟来获得。其具有实际的价值。作为职业中专学校,我们培养的是职业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教学观。多元智能理论不仅提出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而且提出在每一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观应是:

1.2.1 “懂得赏识”的教学。教师应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从而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1.2.2 “对症下药”的教学。学生会表现出某些特别发达的智力,并倾向于用不同的智力来学习,在可能的范围内,我们的教学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来进行。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层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以向他人(包括自己)展现他们所学的、所理解的内容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并给予每个学生以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

1.2.3 “主动发展”的教学。教师须全方位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智力特点、学习强项等,从而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帮助学生发现和建立其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以此为切入点,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而教师的教必须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是否有效。

1.3 评价观。

1.3.1 灵活多样的评价。评价学生不能只依据考试成绩的高低,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而无视不同学生各异的特质、情感和学习风格,这样无形之中会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应建立“以人为本”评价体系,将一段时期的观察记录、成果展示、录音、图片、涂鸦或图表、个别谈话记录等都考虑进去,综合评价学生。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识别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反馈,提出今后学习的建议。

1.3.2 真实性的评价。一方面我们要注意学生知识、技能的真实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应确保按照学生实际作品或表现来评价。揭示出学生成长的轨迹和进步的方式。

1.3.3 实践能力的评价。职业学校应加强考试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发展,重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2.1 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既是一种课程理念,又是一种多用途的教学方法。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课程设计不仅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策略来开发多元智力,而且还要求教师把多元智力整合到教学活动中,进行项目学习。

例如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中,由于该课程是一门灵活度很高,与当前市场经济形式联系紧密,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因而应将重点放在学生能用所学知识会处理并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开展项目教学,便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因而,我在开课前就已通过问卷等方式对每一学生的特长、优势进行了调研。第一课时,通过随机抽签并适当调整,将班中同学分成了每六人一组,一个班分成六个项目组,每一组即为一家模拟公司,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自定经营项目,并推选了经理,内部管理条例等。在以后的教学中就以公司形式将市场营销的4ps策略融入各公司的发展企划中,进行相关理论教学。而我是六个公司的顾问,通过合理安排时间,与各项目组进行充分的沟通,成为各项目组的良好促进者,对各项目组的学习进展实施有效的指导与协助。要求他们克服困难,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成员在项目组中的作用。

2.2 教学手段。多元智力是一道多彩的光谱,其教学策略更加五彩斑斓,为了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在教学中应该“为多元智力而教”和“用多元智力来教”。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内容开发旨在促进多元智力发展的教学方法。

2.2.1 多媒体教学。运用课件、影像教材等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工作。这样可以形象、生动地展示课程内容。

2.2.2 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学生以小组方式就某一项目,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口头辩论和分析、写作训练。教师鼓励学生在讨论中进行思考、交流。课堂下进行课外指导以提出问题、提示思路、激发兴趣、引导查阅资料、组织课外调研为主要手段,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辨性,增强其认知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因而,在教学中我打破了传统的学生面对背的座位排序,而要求学生按小组面对面侧对教师的坐法,这样可以更加方便讨论和活跃气氛,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2.2.3 案例法教学。总结选取有关案例,事先将案例布置,学生课前先阅读,掌握案例要点,针对课堂讲授原理,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深入剖析案例,增强学生对基本理论、分析方法的掌握,通过案例分析,还能掌握一些教科书一般不重点讲,但在实际运作中又十分重要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2.2.4 角色扮演法教学。

角色扮演法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扮演活动中的角色,进行现场表演,通过观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我在《市场营销学》课程就是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模拟公司的实际作业,体会和掌握市场开发、产品、商标的设计、营销渠道的建立,加深理论学习的理解。

2.2.5 合作学习教学。合作学习是以异质或同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优势互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每个人都有希望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例如在《市场营销学》课程的项目教学中,班中的一名调皮男生因为绘画很好,就成了“各公司”的抢手货,于是他经常跳槽,最后成了班中“拿薪”最高的人。通过这样的教学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和自尊。

3 案例运用

市场营销课程《品牌和商标》

课前知识:在前一次课,学生已学了产品的整体概念,设计了自己公司的产品的整体概念和产品组合等内容。并已知品牌和商标是产品整体概念的一部分。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多种智能模式学习,理解商标和品牌的构成要素、设计要求、重要意义,感受认识著名品牌和商标的成功之处,能用语言、音乐、绘画、逻辑、人际合作、道德等方式展示自己对品牌和商标的理解;并掌握品牌策略;培养他们欣赏美,关注公司相关经济纠纷的市场案例,并从中受到保护知识产权的教育。

学生课前必要的前餐:各小组即各公司组织调研和收集本公司竞争者的品牌和商标。每个成员课前交调研记录。

学习活动的设计:

逻辑-数学:统计目前自己了解到的本公司竞争对手的产品品牌、商标及相关策略,并分析其隐含意义;

视觉-空间:剪贴或画一画已知本公司竞争对手的产品品牌、商标;

音乐:寻找优美的音乐配合本公司的产品形象;

身体-运动智力:利用业余时间去商场、超市、专卖店、公司进行调研,收集品牌、商标的种类和图样;

人际关系:用小组合作集体创作设计本公司的品牌和商标,并明确品牌营销策略;

语言:各公司选派代表用语言描述本公司产品的品牌、商标设计的创意;

道德:利用案例说明知识产权维护的必要性;

自我认识:描述自己学了《品牌和商标》后的感受;

评价方式:评出“明星公司”、 “最佳发言”、“收集资料能手”、“最佳设计”“最佳创意”等。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精选篇1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多元智能 英语教学 策划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和特征

1、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于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其核心是:人的智力结构是多方面的,在每个人的智力结构中,包含有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感知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这八种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即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而适当的教育与训练可以使每一种智能都有在某方面发展的潜能和机会,在许多方面都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因此,教育应该在全面开发学生大脑中的八种智能的基础上,给每个人以多样化的选择,使其扬长避短,从而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能水平,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个性。

2、多元智能理论的特征

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不仅阐述了智能的结构理论,更为重要的是给教育教学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主要体现了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性特征。霍华德·加德纳把智能作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这是智能理论发展的一个突破性进展。他认为智能不是上天赐予少数幸运者的一种特殊的脑内物质,而是每个人在不同方面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发现新知识、生产及创造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这充分表明了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学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第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性特征。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并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而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这就是智能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虽然指的是先天与生俱来的能力,但是我们仍强调后天环境的重要性。若能给予适当的鼓励、指导和培养,每个人都有能力使所有的八项智能发展到相当的水准。这充分表明了人的智能是发展的,是可以培养的,只要在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就能得到发展。多元智能理论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多元智能理论的开发性特征。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多元智能发展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开发。他强调,帮助每一个人彻底地开发他(她)的潜在能力,需要建立一种教育体系,能够以精确的方法来描述每个人智能的演变。学校的教育是开发智能的教育,其宗旨应是开发学生的智能,并帮助发现其智能的特点和业余爱好,培养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四,多元智能理论的整体性特征。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类拥有多种智能,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用,如果仅凭一、两种智能,是不能快速、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的。他还认为,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这说明智能是可以组合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各种智能相互协作、共同作用的过程。面对不同的问题情境,各种智能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这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二、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策划

为了适应高职英语教育教学,培养高职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高职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智能结构,通过课堂教学,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广泛地吸收多元文化,开阔眼界、拓展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1、多元智能年级经营策略

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不同于其他智能的独特思考模式。根据八种智能的思考模式,在年级经营上,教学体系应当按照八种智能的逻辑联系,实施重点培养开发策略,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项到多项、由部分到整体、由基础能力培养到岗位应用能力培养,分年级层次递进教学。

一年级侧重于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感知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的培养与开发。

二年级侧重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专业英语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2、多元智能教材谋划策略

教材是知识传授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它是教师表达思想观点、传播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的主要窗口,是学生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最重要的平台。教材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习智能的提高、知识的构建、能力的培养的效果。教材是根据一定的学科任务,编写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刊及教学辅导材料(如教学影片、唱片、录音、录像磁带等)。因此,教材编写应把握四个贴近:

(1)贴近学习对象。高职高专学生生源渠道复杂,包括普通高考学生和中专、职高、技校升格的学生。他们虽然总成绩差异不大,但英语成绩的差距非常突出。这就要求教材要符合个性化学习的需要,选择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知识点、学习模式和途径,这必将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

(2)贴近学习专业。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质,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需要较强的综合思维,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多元智能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与职业教育应用性、操作性强的特点相结合编写英语教材,对多元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习效果和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贴近工作任务。每一章节以一个任务为主题, 划分教材模块。任务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做的事情,如填写表格、买东西、订机票、阅读产品说明书等等。 教材的编写应围绕社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紧密模仿或真实反映工作任务实际,改变以学科、学术内容为体系的传统模式,以任务为主题确定相关学习实践内容,让学生创设该主题的情境,突出内容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4)贴近生活实际。生活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思维活动,又是一种快乐的行为方式。日常生活与多元情境、多元智能开发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要把每一种智能与日常生活相融合,使各种智能成为我们日常认知、情感和感觉生活的一部分,使学生能够尽其所能,发展其优势,在真实世界中运用智能解决问题,以启导和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3、多元智能教学运用策略

每一种智能代表着一种不同于其他智能的独特的思考模式,但它们并非是独立运作的,而是同时并存、相互补充、综合实现的。

(1)多元导入,激发情趣。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情境化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要将英语课从学生爱听的故事、关注的环境、直观的动画或动人的音乐导入,使教学内容快速调动起学生的多种智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愉悦情趣之中学习。这样,每位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特长智能来学习,以吸取知识的精华,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达到教育的目的,有效地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任务驱动,整合智能。任何一项工作任务都是由多种要素、诸多环节和工作环境构成的,必然要启用多种知识和智能的思维。任何一项工作任务都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不同的途径、不同的方法去完成,以工作任务为主题开展教学,就能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智能潜力,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智能开发。

以工作任务为主题的教学方式,也是整合智能的有效方式。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技能型应用人才,必须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主题的教学方式,将语言学习与其他专业内容相整合,是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3)差异组合,合作学习。差异组合就是以学生智能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和学习型态的相似性,组成智能特色的异质性或同质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就是学习小组按照一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问题讨论、操作活动、切块拼接以及角色表演等形式进行的共同学习活动。“差异组合,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激发、公平宽松的学习环境。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和美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性格爱好、兴趣特点、特殊才能等内在特质,形成强烈的学习动力;同时,能够有效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等,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表演能力、协作能力、心理应变能力等形成有机整体,协同发展。

4、多元智能教学检测策略

教学实务的改变,应当改变教学检测方法。长期以来,人们多采用单一的理论考试,这种方法不利于检验学生对掌握知识的应用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应当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训技能考试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课程阶段考试与课程综合考试相结合、育人单位考试与用人单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检测方法一般包括理论检测、技能检测和岗位检测。

一是理论检测。检测是测验学习效果的手段。学生在参与八项智能的培训和经历之后,是否实现了八项智能的提高,是否实现了教学任务的目标,应当按课程进度和任务特点,依教学阶段进行八项智能检测。

二是技能检测。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进行理论检测的基础上,应当开展应用技能检测。多元智能理论的八项智能分别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也意谓着任何目标和任务都可以用八种不同的方式来测验。

三是岗位检测。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除了接受学校教育的检测外,更重要的是接受市场检测,特别要注重用人单位的检测,包括行业、企业、中介组织和用人单位的参与。同时,检测指标也应当是多元的,不仅涉及基础能力检测,更重要的是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检测。岗位检测是推动英语教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多元智能理论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拓展了我们的教学视野,也给我们提供了教育教学的方法论基础,为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美]JoeL.Kincheloe 主编 多元智力再思考[M].霍力岩 李敏谊 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第一版。

[2]苏贺明 促进团队成员多元智能发展的项目学习模式研究[J].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7。

[3]王培军 我国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及培养探析[J].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6。

[4]梁彩玲 多元智能与国中英语教学[J].英语教学,24 (1):74-85,1999。

[5]赵子嘉 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英语教学[J].英语教学,24(2): 47-62,1999。

[6]李平 译 经营多元智能: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M].(Translated from Armstrong,T.1994.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New York:St.Martin Press.)台北:远流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