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堂教学特色范文

课堂教学特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2-24 09:46:57

课堂教学特色

课堂教学特色精选篇1

关键词:高效课堂;特色教学;初中英语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初中英语也势必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特色化教学来彰显高效课堂。这就需要英语教师通过对各种教学方式的不断摸索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一、吃透课改内容,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面对新课程改革,英语教师首先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新课改的相关内容,力求将教材内容与课改要求相融合,使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成为适合时展、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其次,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学生在课堂中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一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教师则处于主导地位,对于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再次,英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创新、拓展和发现,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着重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鼓励学生仔细听、大胆说、用心读、认真写。只有师生共同努力,英语课堂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

二、利用在校时间,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初中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读、写以及口语交际能力,由此不难看出英语素养的重要性。看学生的英语素养好不好,要看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好的英语表达能力需要学生运用大量的时间去记忆英语单词、词汇、句型,去阅读、听、写大量的英语内容等,以期在地道的口语表达中顺利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所教授班级的英语学习情况,充分利用在校时间,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英文著作,记忆相关知识,诵读英语课本等。例如,每天早上,教师可以利用早读时间与学生一起诵读英语课文,在锻炼学生听、读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可以给学生推荐英文版经典动画电影、英文名著等,让学生在欣赏名作的同时,对国外的人文、建筑、生活习惯等有所了解,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英语的素养,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教师通过对在校时间的有效利用,在潜移默化中一定会让学生爱上英语学习,让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达到高效。

三、恰当运用模式,努力实现高效课堂

教师应在吃透教材的同时,结合新课改要求,将教学课堂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努力将英语课堂打造成高效课堂。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巧妙的教室布置、问题导入语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将学生带入英语教学情境当中,让学生感受英语的特有魅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学习英语。

2.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全英式教学模式。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积极发言,在发言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做好英语知识的拓展延伸

教师根据本堂课的知识内容,在课堂中给出十分钟的时间去延伸一些相关英语知识,如外国节日、餐桌礼仪、小费、体态语、问候语、宗教习俗、禁忌语和手势语等。教师也可以利用这十分钟的拓展延伸时间为学生阅读英文诗词、故事等,让学生对外国文化、人文、社会习俗、生活习惯等有所了解,为学生跨国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4.积极进行教学反思

为避免自己过分地依赖已有的教学经验,或照搬现成的教案,在授课前的备课阶段,教师要结合现在学生的实际,反思原有的教学设计,因为“照本宣科”的教学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不会对此有太多的兴趣。在教学反思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情况进行相关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将英语课堂打造成独具特色的高效课堂。

总之,初中英语教师在面对改革的浪潮时不能瞻前顾后,亦不能裹足不前,要拥有自己的思维,善于去伪存真,不断学习借鉴,潜心提炼,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演绎最精彩的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特色精选篇2

学校文化是驱动学校持续能动发展的动力,是学校获得凝聚力、竞争力和打造学习共同体的蓝海之路。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在语文学科教研中以打造语文学科特色文化,优化课堂教学为主题的研究,经过全科组老师的行动研究,构建了我校语文学科特色文化,优化了课堂教学,提升了语文学科教学质量。

一、学科特色文化的内涵

所谓学科特色文化,就是把握学科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本质规律,在继承优秀学科特色和发掘学科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科未来发展的特色创建和品牌再造的需求,将学科持续发展的精、气、神聚焦在一个核心点或某一条主线上,形成学科文化建设的主题,这一文化主题就是学科文化建设的特色定位,以此出发,统领和建构与之匹配的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才能真正落实和深入推进学科特色文化发展,优化课堂教学。

二、学科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形成

(一)制度文化――激长

科组制度文化是科组在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规章制度、管理文化及其实施的保障机制等所构成的组织框架及其观念成果。我校语文学科以“扬长”的价值体系为基本追求,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长处,从而提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语文学科目标的实现。包括岗位激长、绩效激长、培训激长、目标激长、内在激长、形象激长、兴趣激长、参与激长、榜样激长,以激励师生、人文关怀与规范化管理相结合引导师生的行为。

(二)课程文化――特长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校语文学科夯实基础,培养特长,以丰富的特色学科课程、特色学科活动作为载体,构建必修课、选修课两大板块相结合的组合课程体系。

(三)课堂文化――合长

①所谓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课堂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聚合化的文化,并带有一定的情境性,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氛围,是一种人的精神气象,要从人的角度出发,体现对人的关怀与重视,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学生才能放松地得到发展。我校语文科组通过实践,构建了语文“三道菜”教学模式。在课堂中让学生对探究合作学习产生需要,营造探究、合作学习的人际氛围,鼓励独立思考、交流、质疑、共同讨论,激发探究合作学习的热情。创设探究学习良好情境,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有具有挑战性、具有价值的探究合作学习的问题。在“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分组原则基础上,实行动态编排小组,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树立形象,给每个人提供发展进步、改变自我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合作,善于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展示,在合作中分享,在合作中启智,在合作中进步。

(四)教师文化――采长

教师文化是学科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代表教师群体共性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特征,并成为维系教师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它甚至于决定着学校及其师生的发展走向。语文科组采用请进来,走出去,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到校指导,帮助语文学科提炼学科文化特色,指导课例,对教师进行了《扬长课堂》《课改背景下的新型教师》等系列培训;科组长还开展了小组建设、“三道菜”教学模式等主题的校本培训活动,让老师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感悟、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学生文化――争长

学生文化就是指某个或某些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行为规范、言语表达和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生活方式。语文科组构建学生文化:人人勤奋学习,抢着向前,唯恐落后;人人争取有进步,人人争取有长处;在博览群书中争长,在课堂中争长,在实践活动中争长,在思考解决问题中争长。争礼之长,争智之长,争艺之长。学生在课堂上书声朗朗,积极参与,展示大方得体,阳光自信。

三、学科特色文化初见效果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生们主动投入课堂学习,拥有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自信大方,善于表达,乐于展示,善于交流合作。教师参与学科特色文化建设的激情高涨,教育教学与科研水平大幅提升,在实践中不断地进步,打造了区名教师培养对象1人,片教学研究会成员1人,2人次获广州市优秀教师。

课堂教学特色精选篇3

布鲁纳曾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孕育着新的教学方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他的最佳起点出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课前的充分准备

课前的充分准备决定了老师是否能够在课堂上有好的发挥,如果课前的工作没做好,那么就不能保证你在课堂上应对自如。所以,我认为要打造魅力高效特色课堂,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备好课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备教材。

我们要树立音乐课程兴趣化,不完全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要科学地使用或"再度开发",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水平的基础上,对教材精选和整合,根据学生的爱好、需要和学校的实际,开发和利用好当地课程资源,拓展开设学生喜闻乐见和感兴趣的教材。

2、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要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

3、备教学设计。

教师在课前要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从学生出发,从教学目标入手,这样才能为实现音乐课堂的魅力高效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只有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才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创造有魅力的课堂。

二、发挥教师语言的艺术魅力,磁石般吸引学生,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给人的感觉是和谐的,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进行描述,或用富有童趣的动作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低段学生,使他们在充满好奇的课堂中能做到静心聆听,也能使自己去品味、想象。

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音乐要借助想象,正因为想象的存在,音乐才会变化无穷。如欣赏《大海摇篮》,我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描绘了月光下碧波相逐的海面:蓝蓝的海水,静静的沙滩,海滨是我童年的摇篮,浪花吻过我天真的笑脸,螺号拨动我快乐的心弦......

三、发挥教师的亲和力,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情感交融,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

《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不应居高临下,整天牵着孩子的鼻子跑。对所有的学生都要给予热情的关怀和鼓励,特别是对音乐能力较低的孩子,更要给予帮助和辅导,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自信地参加各类音乐活动。

教师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表情,都会让善解人意的学生心领神会,尤其在低年级教学时应多给孩子一些亲密的语言与动作。

在课堂中多用一些"好不好?""行不行?""你是好样的!""加油哦!"等话语,这样,既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又激发了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四、课堂教学方法新奇多样、灵活多变,在音乐课堂中以"趣"贯穿始终,让学生真心喜欢音乐课

教学方法的丰富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实效性。比如说在音乐课中运用以下手段:

(一)跳一跳

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在欣赏乐曲后,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通过动来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感。

(二)画一画

在我给学生欣赏过一段音乐后,学生会用相应的图示表现出来,有时书中图示或者线条已经给出,供大家选择;或者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创造性地画出适合音乐情感的线条、图像、色块,等等,别人猛一看还以为是一节美术课呢,可是这种教学方式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师讲述给学生音乐的内涵以及情感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喜爱,也更能说明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乐曲的理解。

(三)敲一敲

每个学生都是创造的天才,把一根木棒给他,他绝对能给你即兴敲出不同的节奏、声响、音色。这是他的潜能,他的兴趣,他在探索,他要表现,他的自我肯定。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音乐情绪及不同的音乐形象选择恰当的打击乐器,为欣赏的歌(乐)曲伴奏,不仅使学生动了起来,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音乐,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五、课后反思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使我对课后反思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正是陶行知先生孜孜不倦的"四问"精神引领着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一堂课结束后的反思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从而真正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特色精选篇4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语言特色 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30-01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教师语言的表达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更要注重教学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只有表达清晰、准确、有吸引力,而又能鼓舞激励学生的课堂教学语言,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老师要想通过有声有色的语言作用于学生的耳目,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首先要熟知语文教学的语言特色。

一、语言特色之内容准确与简洁

中学语文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正确的知识获取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前提,不能忽略语言的准确性而只追求生动的表达,因为所学到的这些知识将会是影响学生今后思想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中学生这个年纪,他们如同正在茁壮成长的树苗,在竭尽全力地汲取着所能接触到的一切养分。学生大半时间都在与老师接触,通过老师的语言传授获得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老师若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文字所表达的准确涵义,学生所获得的错误信息甚至将会伴随其一生。教师若能准确简洁地使用概念,恰如其分地用词和描述,一步步化繁为简,学生才能迅速准确地掌握知识。如果老师拖泥带水,表达不清晰、不准确,则会让学生的学习事倍功半。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对语言的正确理解和简洁的表述是必不可少的。

二、语言特色之强烈吸引力

中学语文课堂上经常会有很多这样的情景:老师站在讲台上语调不紧不慢、照本宣科地念着书上的文章,台下一个个学生无聊地打着哈欠,毫无学习的欲望,教学效果很差。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年龄段,要引起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语言的吸引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在教学当中可以引用一些与所表述内容相关的名著典故、历史典籍、名句、格言,还可以讲一些富有哲理的幽默小故事来增强语言的吸引力,使语文课堂教学更生动、更吸引人。例如:在《一句话演讲》中,美国飞机发明家莱特兄弟是一对很善于思考、又刻苦钻研的兄弟,但他们却是一对不善于交际的“难兄难弟”,他们最讨厌的就是演讲。有一次在某个盛宴上,酒过三巡,主持者便请大莱特发表演说。“这一定是弄错了吧?”大莱特为难地说,“演说是归舍弟负责的。”主持人转向小莱特,于是小莱特便站起来说道:“谢谢诸位,家兄刚才已经演讲过了。”就这样推来推去,人们还是不放过兄弟俩,经各界人士再三邀请,小莱特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据我所知,鸟类中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这只有一句话的演讲,博得了人们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大家也都会为小莱特的机智而鼓掌。这个哲理故事用来讽刺那些只会空说大话,而做得很少的人。这个故事讲完,既活跃了气氛,也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学到了一些知识。

三、语言特色之鼓励话语

在一个班级里,既有品学兼优的学生,也有众人眼里的“坏孩子”,但无一例外的,他们每个人都渴望赞美而厌恶批评。合适的赞美可能会成就一个学生的成功,而过分的批评也可能会毁掉一个人的前程,作为中学语文老师要多用鼓励赞美的语言。大文豪苏格特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对当时的欧美文坛也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这样的一位成功者,上学时的学习成绩却很差。由于他身染重病,身体孱弱,还几次差点丧命,本来就有些自卑,再加上成绩不如人,便成了“学校怪胎”,言行常常不礼貌,每学期期末的评语都很糟。只有一位老师知道他虽然厌恶功课,但对读书却充满兴趣而给予他鼓励,而这也正是他的人生转折点。成名后的苏格特曾回到小学的母校参观,感触良多地问学校老师:“现在学校成绩最差的孩子是谁?”他学着当年看中他的那位贴心老师,告诉那位红着脸的小朋友:“你是个好孩子,我当年也跟你一样,成绩很差,不要灰心。”说完,从口袋掏出一枚金币送他。一句话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这个孩子最终从爱丁堡大学毕业,当了职业律师。可见,老师在课堂上最重要的是要以鼓励温和的态度和语言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让他们仍旧对自己充满希望,并以积极的态度继续坚持下去。

四、结语

人们常说“言传身教”,足见言传在育人的过程中是占有很重要地位的。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丰富多样,但其中最常用、最便捷的仍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这是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教学语言作为传递知识的一种工具,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中学语文老师,唯有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教学素养,才能打造出准确、简洁、有吸引力而又能激励学生的教学语言特色,才能为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特色精选篇5

关键词:特色课堂 想象 互换角色 开门授课 鼓励赏识、

当今的语文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新课标的推进和实施,看似轰轰烈烈,但语文课堂的改变并不大,仍然以高考为指向,以题海战术为秘诀,以老师授课为“主导”,以成绩为“考标”。于是语文课堂普遍还是老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的沉闷局面。也就造成了调皮的学生越来越多,厌学的情绪越来越“上涨”。“真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老师们怨声载道,对自己的教学的信心指数一天比一天“下跌”。看来,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确实像一潭死水,缺乏生气,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特色课堂之路,才能使课堂重新焕发生机,荡起迷人的涟漪。

一、激励推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想象是人类学习和智力活动的翅膀一点也不假。然而,我们当今的课堂却无法给学生提供多少想象的空间和时间,大部都被老师的苦口婆心占据了。老师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接受和记忆,而忽视了学生想象能力的开发。学生只能做接纳知识的容器。久而久之学生智力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创新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其实,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只要我们合理开发,就可以使我们的课堂生动丰富有味起来。比如,我在给学生复习“文学常识”和“课文有关内容”时,我就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采用编故事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把他记下来。哪知,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口吐莲花,一段段让人过耳难忘的“段子”,接二连三地从他们的口中崩出来。

二、互换角色,让学生体念教师的滋味

有一个故事让我至今感动不已。讲的是一对父亲子俩通过互换生活消除了“代沟”的故事。小熊儿子从小寄宿在托儿所长大,直到初中才搬到新家与爸妈一起生活。回到家里后,整天抱怨父母没有出息,对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要求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一个典型的城市不羁少年。大熊爸爸是某私营服装市场一小老板,与爱人辛苦经营一个门面,一年365天,除了春节休息三天,每天早出晚归,中午在市场吃盒饭,晚上一到家就累得躺在客厅沙发上不想起来。他只上过小学五年级,常常为自己不能辅导小孩学习懊恼,但是并不自卑,总是从积极方面引导小孩。因为长期缺少沟通,儿子与父亲之间产生了一种说不清的隔阂,他们称之为“代沟”,每回讨论问题,双方总是各有理由,争论不休并痛苦,对方不了解自己的苦心。

为了消除这种隔阂,双方决定要换位体验对方生活,大熊爸爸来到课堂代替儿子上课,还要参加考试;小熊儿子则担当起一家之主的重担,不仅要接替父亲的服装生意,还将料理家务。

就是这样的角色互换让奇迹发生了,代沟没有了痕迹,水火也相容了。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问题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所以一夜间有多少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角色互换故事打动着人们的心灵。

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这种角色互换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呢?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老师,自己备课,自己学习,自己讲课,自己批改作业。我们只要把做老师(查资料、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容易让学生更投入,更有成就感,学习兴趣更浓。最后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目的。

三、课堂沙龙,让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

在给学生强调生字词时,如果板起面孔给学生讲:这个字怎么都不认识呢,这么简单的字都写错了……学生不但很难记住这个字词的读音、写法和用法,而且还会十分讨厌你这样的语气,因为给他们的心里造成了不愉快。他们会在心里埋怨:“我不会才来学啊!”相反,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给他们讲一些由于发音和写错别字引起的笑话,或者让学生讲一讲他们平时所知道的故事,他们就会很自觉地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为了纠正读错用错字的现象,我曾经给学生讲了许多笑话,比如:“一个同学有篇日记写道‘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喝(歇)一喝(歇)。后来我们实在有些累,就背着班长偷偷喝(歇)了喝(歇)’。”

“元旦时,我们全家一起到历史博物馆参观冰马桶(兵马俑)。”

“一女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学习很辛苦,白天要上课,晚上还要练习生子(字)。”等等。

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如同“兴奋剂”,让课堂一下充满了轻松的愉悦的氛围,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人性的生机与智慧的力量。

四、开门授课,让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

开放促发展,中国就是很好的例子。所以语文老师不应该把自己封闭起来,关起门来搞建设,而应该有计划地把其他科目老师请进来,让我们的课堂不断丰富和精彩,成为知识的海洋。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吸取到更多的知识营养。

因此在课堂上可以请历史老师给我们讲解相关的知识,或播放一些典型的历史图象资料。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到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五、鼓励赏识,让学生品味人生的价值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周弘有一个女儿名字叫婷婷。婷婷一岁半时错打了一针庆大霉素,造成了双耳全聋。做父母的虽然很悲痛,但并没有失去对女儿的信心。“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婷婷,你太了不起了!”婷婷在父母的千百次的鼓励下战胜了病魔取得了超乎常人的成功。10岁那年,她写的6万字的科幻童话出版了。从4年级跳到6年级,只用了半个月就赶上了全班同学的进度。只用了4年时间,学完了6年的小学课程,提前两年参加毕业考试,并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考上了中学。1996年,进入辽宁师范大学,成为我国第一个聋人少年大学生。这一年,她16岁。

我非常欣赏周弘的理念和实践———赏识教育。我常想,人家父亲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小时候,孩子们的眼睛是亮晶晶的,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那个阶段,孩子进步最快。原因是父母这个时期的心态最好,家中总是充满了欢乐。父母总是用最得意、最欣赏的目光,关注着孩子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也就是这种赏识,成就了每一个孩子在毫不费力的情况下掌握了口语这种最难的语言形式。

凭心而论,我自己都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和鼓励,而十分厌恶别人的“诋毁流言”,就算是善意的批评,心里也有几分不舒服,更何况是十几岁的孩子呢?所以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多发现学生的优点,为他的成功而鼓掌。让学生有更多的体念成功的机会,有更多品味人生价值的空间。

课堂教学特色精选篇6

关键词:数学 课堂教学 语言特色

课堂教学中要有很多态势语言于无声处交流,数学课堂语言是有声语言与态势语言的巧妙结合。基于这种定性认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具有以下特色。

一、准

数学讲究准确规范。初中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公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该使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因此,作为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首先必须有个透彻的了解。例如,“对应角相等”与“角对应相等”,“切线”与“切线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又如“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这类语言就缺乏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数学术语来授课,不能用自己生造的土话或方言来表达概念、性质、定理等。比如,把“线段的中点”讲成“在线段中间的点”就不准确。初中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样板,他们对学生语言习惯和能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够准确规范,会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模糊的理解。因此,数学教师必须熟练数学科学语言的表达,做到言之成序,言之有理,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数学思维方法也是大有益处的。

数学语言还应做到严谨简约。严谨,就是严密谨慎,数学教学语言不能模棱两可,这是由数学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简约,就是干净利索,教学语言中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送最大的信息。但有的教师口头禅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有一部分教师老是语言重复,拖泥带水,这样大大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趣

具体地说,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趣。例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数学家欧拉发明坐标系的过程:有一次,欧拉躺在床上静静地思考,如何确定事物的位置,这时发现一只苍蝇粘在了蜘蛛网上,蜘蛛迅速地爬过去把它捉住。欧拉恍然大悟:“啊!可以象蜘蛛一样用网格来确定事物的位置啊。”然后引入正题——怎样用网格来表示位置。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致被大大地调动起来了。又如,我在讲授“线段的黄金分割”时,介绍了人体中有许多黄金分割的例子,如人的肚脐是人体长的黄金分割点,而膝盖又是人体肚脐以下部分体长的黄金分割点,使学生大开眼界,学习兴趣倍增。

另一方面,幽默还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老师具有敌对情绪,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完全不同。当然,运用幽默语言应注意与开玩笑耍贫嘴区别开来,不要人为地穿插一些无关紧要的笑料,数学语言的幽默应具有深刻的智慧,能令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的语言所蕴含的知识。幽默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不能为幽默而幽默,如果脱离教材的内容和实际需要,一味调笑逗乐,只会给学生以粗俗之感。

三、情

数学教学语言应力求亲切,富有情绪。数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正如古人讲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

课堂教学特色精选篇7

一、发挥物理小实验的趣味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教科书中有许多小实验,这些小实验短小精悍,趣味性高、实用性强,实验内容紧贴教材内容,操作制作简单易行,取材容易,贴近生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小实验的作用,对教学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实验在课堂教学中以其独特的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节的教学。教师把一个乒乓球用手托住放在倒扣的漏斗下,让学生们猜想撒手后乒乓球会怎样?如果先往漏斗里吹气后再撒手,球会怎样?学生通过实验、质疑而引起求知欲望:是什么使乒乓球不落下来呢?又如在讲“大气压强”一节内容时,教师在玻璃杯中装满水,排尽空气,盖上不易被水浸湿的纸片,后用一只手轻压住纸片,另一只手抓住杯身,再将杯倒过来,让学生猜想水会不会流出来。放开托住纸片的手,让学生观察到水不会流出。学生在新奇中产生疑问: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呢?从而引入新课。学生在这种有趣的体验中,兴趣盎然,学习动力倍增,使学习效果大大提高。[2]

小实验以其独特的特点在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不断根据实际充分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中的桥梁作用,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知识更灵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把相关物理知识的课外内容融入课堂,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把教材中枯燥的物理知识变成有趣的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精心备课、收集信息,适当给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在物理教材中,非正式文教材特别丰富,形式多样。通过这些内容,可了解物理在高科技、国际经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扩大视野、启迪思维,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天地更辽阔,兴趣更浓厚。如:在讲《光的色散与雾灯》时可作如下拓展:教材中讲到天空看起来为何是蓝的。教师可以自然地延伸到海水为何看起来也是蓝的。即因波长较长的红、橙等光能绕过一切阻碍,勇往直前射进水里,而波长较短的蓝光遇到海水的阻碍则纷纷散射到我们的周围或被反射回来进入人眼,于是觉得海水是蓝的。海水越深,被散射和反射的蓝光就越多,大海看上去就更蓝。再可以延伸到月球上看星星为何不闪烁?为何月球上看到的天空是黑色的等。从而形成与散射有关的更大的知识网络,学生的知识面得以充分拓展,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猛增,学习效果当然事半功倍。[3]

三、物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学生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每天都会遇到与物理学相关的现实问题与实际现象。如果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过于模型化、抽象化,就会远离色彩斑斓的现实生活,就可能使学生无法将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感到所学知识太枯燥,太无用,提不起任何学习兴趣。相反的,当我们把物理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如果这些问题是他们所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甚至是感兴趣或被困扰的实际问题时,学生就会感到亲切,感到物理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就会激发起他们求知的主动性,进而产生思考与解答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当问题与生活、生产联系得越紧密,这种求知的主动性、解答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就越强烈。如学习了“惯性现象”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车子没停稳前不要往下跳;学习了“密度知识的应用”后,引导学生学习用密度的方法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学习了“连通器”以后,引导学生分析卫生间排水管弯曲部分防止臭气倒流的道理。诸如此类物理知识和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问题,会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下去学习,学习效果怎会不好![4]

四、有效利用多媒体,通过大量丰富的事例丰富学生的视野

物理课堂上很多物理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甚至很多高新技术很多同学都没有听说过。通过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新技术,使学生对于这些新技术有所认识和了解,才能进一步对其产生兴趣。

课堂教学特色精选篇8

[关键词] 低段英语课堂 ;活动型; 个体—群体活动 ;群体—个体活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目前的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情感教育的误区。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没有相应的互动,老师一味地教,学生机械地学,课堂缺乏生气,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我校是一所从一年级起就开设英语学科的外国语学校,在秉承南京外国语学校“结构—情景—交际”的优秀英语教学模式下,根据低段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与规律,在学校开办近八年的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挖潜、给力做好各年段英语课堂的特色研究,提出并进行着低年级段英语课堂诗歌游戏“活”起来---活动型教学特色、中年级英语课堂结构情境“动”起来---互动型教学特色和高年级英语课堂生活交际“用”起来--应用型教学特色的教学研究。各年段教学之间既相互联系逐级提高,又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下面拟就低段英语课堂诗歌游戏“活”起来---活动型教学特色的“活动”二字谈谈活动步骤和运用框架。

二、活动型教学特色的界定

70年代N.S.Prabhu在印度邦加罗尔进行强交际法观点的教学实验,他把学习内容编成一个个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交际任务的活动去学习。时过多年强交际观点失势了,而当时完成交际任务的活动却日益发达兴旺。从国外文献看,不论叫task-based还是activities approach,都离开不了活动,活动又以完成一定任务为目的。活动的作用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用目的语言交际的环境,学生在模拟的情境里学习交际,在完成任务的中使模拟交际显得更为逼真,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还能帮助他们从相互影响中互相学习。当然活动的心理机制,在于能打破学生运用英语的紧张心理,激发其兴趣,吸引他们积极参加,参加后又能使他们自然发挥创造潜力并提高其语用能力。

南外仙林在办学初期在《英语教学达标模式》中这么界定“活动型”一词:

“1--3年级主要以活动型课型为主,也就是说,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歌谣、表演、比赛等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

1. 学生有浓厚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学生具有地道的语音、语调。

3. 学生具有地道的日常英语表达能力。

4. 学生有学习英语的好习惯。”[2

虽然当年是以1-3年级、4-6年级来划分学段的,但其“以活动型课型为主”的模式达标要求对我们三级年段中的低段教学仍然十分重要。其一 “活动型”比较适合模式定义者的初衷。其二,“活动”总是与低段孩子的身心密切相关。其三,寓英语学习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活动,便于孩子Learning in doing或 learning by doing .最后从逻辑顺承方面看,“活动型---交互型---应用型”上升比较自然合理。“活动型---交互型---应用型”这三者本身相互交织,只是低段强调或侧重寓活动于语言学习中,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或融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压力,让学生学有所得,为中高段教学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和身心基础。

三、活动的步骤

活动的步骤是指活动的操作过程。大多数活动都是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的操作形式,有时候也可以一节课都进行活动。活动可以根据我校“结构—情景—交际”的模式、课堂任务和教师风格的需要,放在课堂的任何环节里。一般一个活动可分为三步:引入、操作和归纳。

(一)引入

指活动开始前的说“戏”。即向全班学生简要说明活动的目的、要求、方法(内容、特点、角色、情境、语言材料等)。当要求明确、示范到位后,立刻进入操作部分。

(二)操作

这是活动的主体部分。师生的共同任务是尽可能让活动进行下去,不要中断,即使不合计划也不要紧,只要用到了该用的结构语言(目的语)即可。因此学生要大胆地讲做,老师要有效地管理。管理的大头工作是提供帮助。(1)提供语言。虽然在引入部分语言源已经有所呈现,但在活动中学生生成的应急语言材料老师还得及时供给。(2)巡视观察。对不能完成活动的学生或超前完成活动的学生要予以帮助,使他们继续活动,不致于给全班活动带来影响。(3)完善活动。处理偶发事故,修缮活动计划。(4)角色定位。教师的管理角色是:半参与者+半顾问,不是监察。

(三)归纳

活动按计划完成,自然结束。与结束相关的是要进行归纳:(1)指出活动中在英语方面的收获,让学生有成就感。(2)提出共同语言错误,但纠错方式可以多元,只要能达到纠错效果即可。(3)指出下一步目标。

四、活动的类别

语言是个人说的话,英语学习过程受到个体特点的制约,故要求多做个体操练。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实行20人规模的小班英语教学,加之现代电教媒体的繁荣更新,英语课堂已由班级集体化向个体化发展。本文拟把低段英语课堂活动分为两大形式予以阐释,其一:个体—群体活动,其二:群体—个体活动。

课堂教学特色精选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28-01

作为教师,一个魂牵梦萦的话题,便是怎样上出一流的“优课”。如今在新课程理念的召唤下,我们不得不又一次问 ,课堂教学本身是什么?我认为,课堂教学本身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让每位学生充分地参与体验、探究、操作、思考,彻底改变教书主讲、学生主听、教师画好了道学生跟着走的局面。

“教育者要有力量,就要像母亲那样关心和注意儿童的心灵”(裴斯泰洛齐),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了,我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堂课了,而是学生经历一次“科学家的探究”活动。在这种环境下的学生,才能主动发展,在这种环境下的课堂,才能使“面向全体学生”不成为一句空话。

那么,在这种“以人为本”的科学教学观下,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展他们的个性,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开放呢?

一、呈现方式的开放——让学生有一课快乐的“心”

刚拿到“语文”教材的老师都感觉很精美,可教学时却很不习惯,因为比之旧教材少了现成的教学内容,少了固定的教学要求。我们知道学生有好动、好奇、好胜、好表现等心理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设计一些生动活泼的情景来“包装”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中感到学习是一件舒心、快乐的事情。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让学生有一颗平常的“心”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来研究,显得更具有生活性、实践性和知识性,这样能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关注生活、增强生产生活中科学的意识。从而让他们从生活中学到科学知识,初步懂得一些科学原理,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

三、师生交往的开放——让学生有一颗积极的“心”

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敌意当中,他就学会了斗争;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改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自由、激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积极的学习。

1、师生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教师要放下“架子”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评价者,倾听学生的心声、点拨学生的思路、助燃学生的热情。

2、生生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在学生的合作交流时帮助他们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赖,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请教的良好风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交流中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问题的开放——让学生有一颗灵动的“心”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学生的思考、探究、创造来自于问题。如果一节课学生一个问题都没有,一个问题都不问,不是好课。没有问题就成了最大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问题,说明教师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没有问题,说明教学是浅层的、表面的,学生没有深层次的思考,没有一种脑力激荡,没有一种思维碰撞。

五、教学方式的开放——走出课堂,让学生有一颗参与的“心”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二三件事。我们都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可见,教学做的统一,有利于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中获得真知灼见。所以我们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中学习,是对“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极好诠释。也符合“既教书又育人,既管课内又课外”的“大教学观”。“生活中教,游戏中学;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的教育理念也讲的同一道理。

课堂教学特色精选篇10

Abstract: Based on the writer’s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paper talks about how to create distin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style from such four aspects as teaching features, democratic teaching, interesting teaching and teaching language style.

关键词: 创造;教学风格

Key words: create;teaching style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168-02

0引言

课堂教学的风格是什么呢?它是指一个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组合和运用,体现着教师个人一贯的稳定的教学心理品质和独特的教学艺术。教学风格是教学经验的一种表现,一种相对稳定并且规范的表现。课堂教学的风格是教师常常善于运用课堂教学的艺术而获得的。教学风格是一种财富,是提高我们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资源,也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因素。

课堂教学成功的教师必有自己特色鲜明的教学风格;相反,则没有什么风格而言。一般来说,一位教师的课如果学生喜欢听的话,那么这位教师必有他(她)自己的教学风格,他的课堂教学会产生永恒的艺术魅力。如果我们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教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书,而没有自己的课堂教学的具有艺术魅力的特点即教学风格,那只能说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不成功的,是毫无所为的。我们的学生永远不会喜欢听我们的课,也就无法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得不到更多的知识和专业理论,也谈不上学习方法与教育理念以及思想的启迪。

本文结合自己二十五年的教学经验与体会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一个教师如何创造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呢?我认为应从四方面下功夫,一是讲授特点;二是民主教学;三是进行趣味教学,四是讲究课堂教学的语体。

1关于课堂教学的讲授特点

我努力创造的讲授特点是“两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形象与抽象相结合进行讲授。我的这个特点从根源上说,主要是受了我的两位老师的影响,一名叫张庆老师,是我在华南师大读大学期间教我们的《哲学》课的老师;另一名是我国当代文艺理论大师童庆炳,那是我到北京师大当访问学者师从的导师。

所谓感性的,也就是形而下的,具体的。所谓理性的,也就是形而上的,超越物质层面的思考。感性的往往是形象的,理性的往往是抽象的。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接受的心理一般是首先感受,然后在感性的基础上去理解理性,用理性去控制感性。因此,教师只要能做到感性与理性、形象与抽象相结合的讲授,正是顺应学生的课堂接受心理,形成心理上同构,或共鸣,自然也就收到好的课堂教学效应。

比如我在讲授“什么是文学”这一概念时,我列举了当代我国有关文学这一概念的几种主要说法,并运用“两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由于篇幅关系,我只能结合关于“文学”这一概念的其中一个观点谈谈我是怎样对这个课堂教学特点的追求的。如当我讲“文学是文字游戏”这个观点时,我以美国诗人卡明思的诗《L(a )》和贾平凹的《废都》为例加以讲授。

板书:

L(a)

le

af

fa

ll

s

one

l

iness

我的讲解:这是美国诗人卡明思的诗,这首诗的每一行字母都组不成词,但如果把九行的字母(包括题目)联起来,变L(aleaffalls)oneliness,再把中间的括弧连同内容抽出来放在前面,变成(aleaffalls)loneliness。中文是(一片叶子飘落)孤独。这首诗状写了人像叶子的孤独与飘落的生存状态。

再以贾平凹的《废都》为例,板书:“(此处作者删去了×××字)”。

我的讲解:当代著名小说家贾平凹的《废都》,当描写到庄之蝶与某个女人发生性事的时候会有这样的写法。据我的统计,全书共有36处。这是作家的文字游戏。正是这样的文字游戏,它恰如其分刻画了一个出了名的文人为了摆脱那种世俗社会的百无聊赖的生活和心理危机而寄情男女性事之中,最后不可避免地走向生命悲剧的必然结果。这是作家的神来之笔,它使作品增加了气氛、情调、色泽、亮度,同时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阅读的想象空间。当读者读到这些带有十分吸人眼球的带的非文字的文学语言的时候,都恨不得钻进里面去,看作品中的主人公的性事会如何发展到何等程度与美妙的高潮境界,那想象当然会是“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了。

结语:文学变成了文字游戏,让读者阅读成为一种文字游戏,乐在其中。

板书给学生的是直观的,作品本身给学生的是形象的,感性的,而我适当地讲解与结语,是理性的。这样,我成功地运用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讲授特点,学生也就很容易理解“文学是文字游戏”之说。

2关于课堂教学的民主教学

我所理解与所努力创造的民主教学是:不仅仅是让学生发挥课堂主体作用,多言多练,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理念与精神:敢于与老师提出不同的学习见解并与老师讨论与研究问题。这才真正体现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因为教学活动中有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教”的主体是教师,其客体是学生。教师的主体作用是主导作用,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各种条件来教好学生;“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只有在课堂中努力创造民主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人作用,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这也是有效课堂交往的基本特点的充分体现。

正如前苏联专家达尼洛夫所说的:教学应“以知识武装学生,同时教会学生思维。”[1]要教会学生思维,就必须坚持“民主教学”。

在高校教坛上执教了二十五年,我对“民主教学”的认识大致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我主张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多形式地让学生对所学的东西在课堂上自由地充分地表达他们的真实思想,以此促使学生学好学深知识和理论,同时培养创新能力。为此我曾写拙作《授课广开言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见《琼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二阶段是:不仅是让学生多言,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敢于与自己的老师提出不同学习见解并与老师共同讨论和研究问题的一种理念与精神。

3关于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教学

科学史的大量事例说明,强烈的创新意识来源于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酷爱。苏联教育科学院士巴班斯基认为,要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动机和责任动机。[2]

我所理解与所努力创造的趣味教学是什么呢?我曾经写过拙作《创设课堂接受的快乐情境》,(《东北师大学报,1999年专辑》里面就谈到了我的这一教学特点。

一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课堂接受的“乐”的过程,从中得到文学知识,接受我所教的课程理论。二是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刺激学生对我所讲授的课程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接受过程中觉得津津有味,听起课来就“乐”在其中。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灵活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课堂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作业法、多媒体、录相教学法、自学教学法也称自学辅导教学法,甚至是知识竞赛的辩论方法等等。由于我合理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它们之间形成优势“互补”,所以既可以避免单-的教学方法带来课堂教学中的单调刺激,以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代替严肃死板的教学气氛,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活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断产生新鲜感,始终保持课堂接受的乐趣,又可以顾全教材各种内容不同特点,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在学习认识活动中的能力和才干,并找到对他们来说最合理的知识的方式,从而创设了学生课堂接受的快乐情境,使学生学习我所教的课程活动的积极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三是从情趣入手,运用情感教学,创设课堂教学“乐”的情境,从而把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愿望激发起来,兴趣盎然地去学习理论。这是因为,人不仅仅是思维的存在,同时也是情感的存在。所以,只有把认知与情感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只有这样,教学活动就会在热烈的、生机勃勃的、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犹如春风化雨。

4关于课堂教学中教学语体

所谓语体,依我的理解就是说话人所说的话与环境或氛围以及人的接受心理(统称话境)相适应或相和谐的程度的话语体式。不同的语体必须在与它相适应或和谐的话境中使用,不同的话境要求不同的语体。否则,就会闹笑话,出问题。如果将在政治会议上的话语带回家庭与夫人和孩子们演讲,将是滑稽可笑的事情;如果将军营中操练士兵的话语用在花前月下与心中的恋人谈情说爱,那非把恋人吓跑不可……因此,所谓语体一句话就是说话人所说的话与话境相适应或相和谐的话语体式。正如《文心雕龙》《定势》篇中所说:“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势者,乘利而为制也”。势“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刚柔虽殊,必随时而适用”。

一定的工作性质和一定的环境也要求一定的语体。如外交官有外交官的语体,作家有作家的语体,教师有教师的课堂语体,卖菜的也有卖菜的语体。总之,语体用得好坏对我们的国际关系、人际关系、工作关系等作用与意义非常重大。

我所理解与所努力创造的课堂教学风格还包括讲究课堂教学语体。这是一个新的课题,这涉及到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能指”与“所指”矛盾关系而得到好的效应问题。这对于一个教师的课讲得成功与否具有重要意义。

我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语体可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是从“能指”方面来看,讲授语言节奏快慢适当,总是让听者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声调因教学内容该高即高,该低即低,形成抑扬顿挫;二是从“所指”方面来看,对自己所讲的教学内容充满情感和情趣,以此激起学生的情感与情趣。同时尽可能做到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认识价值和一定的审美价值,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丰富的专业的知识同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如果能把课堂的教学语体与课堂教学的身势语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会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特色精选篇11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课堂结构成为课堂的知情者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初为人师的兴奋使我对工作、对学生付出了满腔热情。可每每课堂进行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不少学生开始开小差甚至睡觉。于是我找来部分学生,请他们说说原因。其中有几个学生提到一个共同点:上课不了解重点,听着听着就走神了。

想想确实如此,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以前我的课按部就班,教学目标、 重难点安排心中有数。但当课程进行到重难点时,不少学生由于不了解课堂结构,已经昏昏欲睡或干其他的事情了,课堂后半程自然就成了垃圾时间。

原因找到了! “明确目标,让学生有前进方向”,这是我开出的“药方”。

于是每节课我提前2-3分钟进班,把学习目标、重难点注在黑板的左上角,让学生清晰了解本课的结构。在课堂进程中,适时地提醒学生,目前我们完成了哪个目标,将要学习哪个目标,进行到重难点时,更是重复提醒。当然这样的提醒需要一定的艺术性,不能以教学目标将课堂生硬地分成若干段,牺牲课堂的连贯性。当学生了解了课堂的结构,学习时就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分神的情况有所好转,课堂后半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课堂复习,巩固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手段

随着课堂教学秩序的逐步改善,学生的表现大有改观。有一次讲授黄河“地上河”的问题,学生合作积极,讨论热烈,现场效果堪比公开课。第二节课,我就有意识想考考他们。我的本意是想享受成功的喜悦,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学生对我的问题十分陌生,即便班上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是如此。接下来的几节课我又尝试了几次,结果几乎一样。一学就会、一过就忘似乎成了魔咒。

在与学生深入沟通后我得知:放学后,他们有很多的主科家庭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主科学习任务就万幸了,哪里还顾得上地理啊!

地理学科是素质科,其重要性相比中考科目显而易见,学生和家长在思想上都不重视。加之地理课自身的特点:每周两节课,期间相隔的时间还比较长,回家又不及时复习,怎么可能记住基本知识呢!

怎么办?总不能与中考科目抢时间吧?总不能与学生睡眠抢时间吧?只能从地理课上入手了。

每节课开始时,要求学生把课本翻至上节课的内容,用2分钟看着课本听我复述上节课的内容,再给3分钟迅速复习,之后花5分钟左右提问。重要的知识,找多个学生重复提问。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最大心理特征就是爱面子。个个都怕被提问时答不出,所以在这10分钟内,他们会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这样一些基本知识的记忆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三、帮助树立信心,将关注转化为适当的压力,督促后进生积极提高

2005年,一个同事的侄子来到我所带的班级,刚来时他学习成绩很差。经过了解,他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习习惯差、上课不听讲。于是我悄悄将他列为我的实验对象。

课堂上我“别有居心”地问了几个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全班无人能答。我发自肺腑地对学生说:“同学们看到了吗?很简单的问题谁也答不了,所以就地理知识而言,不管是谁你们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能够比一比、赛一赛。尤其是部分后进生,你们因为历史原因,很多课听不懂就自暴自弃,我希望你们能给我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上课认真学、课后认真做,和其他同学一样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话音刚落,我看到了学生眼中的那份热情。后来我给自己的这番话起了一个名字——“课堂誓师”。

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不够的,尤其是那些后进生。课堂誓师的时候听一听感动、想一想激动,课后就一动不动了,所以还需要督促。

课堂教学特色精选篇12

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谈谈对影视教育与学科(德育)融合,创建校本课程、打造特色学校的思考。

一、影视教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

中小学校园德育题材的影视作品,是中小学生的精神食粮。关注学生的精神食粮,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就他们的人生理想。立德树人是我们学校对德育工作实施的基本理念,影视教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全面落实无痕教育是我们行动的目标。

1.立德树人是我们学校对德育工作实施的基本理念

怎么立德?靠什么立德?我们认为要靠正确的价值观立德。怎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过去,我们靠口头说教,靠榜样的力量,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枯燥的说教与落后的理念,使传统的德育工作遭遇了瓶颈。在今天这个新媒体时代,新生代的信息接受方式已经发生了变革—从纸质阅读向触屏阅读转变,从接受文字信息向图片、视频信息转变。因此,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必须开始接受新的方式,运用新的方式。影视教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影、电视产生一种新的产物—微电影,在青少年中流行。我们学校因势利导,通过自主开发和利用全国校园影视优秀微电影作品,对学生进行教育,大受学生欢迎。

2.影视教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

首先,由教科室牵头对课程进行设计,我们选择了部分爱国主义电影和优秀校园微电影作品:爱国主义电影有《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优秀校园微电影作品,如关爱类有《电话里的妈妈们》《我们都是农民工的孩子》等,理想类有《路》《想当总理的女孩》等。其次,由德育处牵头,班主任负责实施,播放渠道是每周的班会课。最后,落实可持续发展策略:①建立一支创作队伍。我们成立校园电视台,组建了一支优秀的制作团队。②制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目前学校在德育教育和特色教育中,把德育影视制作经费纳入预算,拿出专项资金。③拿来主义。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从经典的爱国主义影片中选择;二是从每年的全国校园电视优秀作品中挑选。

3.全面落实无痕教育是我们行动的目标

通过班会课上看微电影、交流、写观后感,悄无声息地进行道德教育,这就是无痕的道德教育。俗话说得好:一部好的电影影响一代人。今天,如果我们将德育题材制作成学生喜闻乐见的道德教育微电影,其受欢迎的程度就大不一样。学校德育工作,也可以从说教式、训导式走向无痕德育—影视教育融合,办学生喜欢的德育课程是我们的行动目标。

二、影视教育与学科资源的深度融合

微时代,微视频的流行和慕课的兴起,加快了微课资源支持下的翻转课堂的课改步伐,学生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当下,由先教后学变革为先学后教。先学学什么?有哪些资源可以选择?微课可否成为学生的选择内容,那就要看微课是否被学生认可喜欢了。那么,什么样的微课才是学生欢迎的微课?笔者听过某知名教授关于这方面的报告,也看过全国标杆—广东佛山的海量微课,感觉更像一场运动。学科老师做的微课,真的不好看,甚至很难吸引眼球。问题出在哪里?依我看,根本就是那些拍微课的人连一点影视制作的常识都不懂,甚至把PPT转成视频,以为就是好的微课了。拍摄微课,这是很专业的事情,制作人要既懂教学又懂影视技术,是复合型人才。学校不缺教学专才,但缺全才和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抓业务培训,打造校园影视制作队伍。笔者所在学校就有这样的星星之火,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形成燎原之势。什么才是好的微课?个人认为特别简单,好的微课一定要好看。如果不好看,内容再好,在线上也没有人看。至于知识的讲授,是老师的专长,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好看的微课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从经典的影视作品中剪辑,主要在影视作品中选择3~5分钟的片段,作为国家课程的一两个知识点课程资源,广泛应用于语文、英语、品德、科学等课程;二是从自主开发、制作中获得,主要是制作德育微电影和学科微课程资源;三是从互联网资源中获取,主要分享互联网上免费的传递正能量的微电影和微课程资源。

三、影视教育与媒体素养(校本)的深度融合

媒体素养作为现代公民最重要的综合能力之一,可分为基础、核心及关键三个要素。其中,一定的知识积累是基础要素;把握各种媒体的特性,正确解读各种信息并恰当运用,培养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认能力和免疫能力,同时学会有效地利用媒体信息为个人工作、生活及社会发展服务,这是其核心要素;有着追求当代社会新鲜信息的强烈愿望是关键要素。

学校的媒体素养就是培养学生养成正确解读各种信息的习惯,提高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以及对不良信息的辨析能力,同时学会有效地利用媒体信息为学习及社会服务。学校将从媒体技术素养、媒体道德素养两方面实施培养计划:

1.媒体技术素养

媒体技术素养就是培养学生摄、录、编、播的能力。沙河小学在媒体技术素养培养方面,具体做法有三种:①办传媒学院:开设主持、英语配音、美术、摄影、摄像、编剧、导演、剪辑、定格动漫系列课程。②建设环境:学校建设了200平米左右的演播厅一个、60平米左右的新媒体体验馆一个(设定格动漫体验区、影视剪辑体验区、英语电影配音体验区、影评交流体验区)③装备保障:学校目前有苹果影视工作站两套,摄像机两套,脚架两套,灯光、音响已经列入2016年预算。

2.媒体道德素养

媒体道德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媒体信息的思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沙河小学在少儿传媒学院开设影评课,在校园电视台开辟校园放大镜等新闻栏目,通过写、评、议来促进学生媒体道德素养发展。

课堂教学特色精选篇13

 

在“互联网+”时代,微课程、微电影、在线学习、在线评价等新兴教学模式,已经悄然进入家庭、校园、课堂,并推动着学校教与学的变革。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文件要求: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校园影视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是服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通过影视教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影视教育与学科资源的深度融合、影视教育与媒体素养的(校本)深度融合这三项举措,将影视教育引入课堂教学,以期开发校本课程,打造特色学校。深圳市南山区沙河小学是一所拥有55年历史的老学校,与特区众多新建小学相比,可谓历史悠久。为了加强课改力度,实现“互联·自主·生成·高效”的课堂学习模式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对影视教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支持。

 

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谈谈对影视教育与学科(德育)融合,创建校本课程、打造特色学校的思考。

 

一、影视教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

 

中小学校园德育题材的影视作品,是中小学生的精神食粮。关注学生的精神食粮,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就他们的人生理想。立德树人是我们学校对德育工作实施的基本理念,影视教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全面落实无痕教育是我们行动的目标。

 

1.立德树人是我们学校对德育工作实施的基本理念

 

怎么立德?靠什么立德?我们认为要靠正确的价值观立德。怎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过去,我们靠口头说教,靠榜样的力量,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枯燥的说教与落后的理念,使传统的德育工作遭遇了瓶颈。在今天这个新媒体时代,新生代的信息接受方式已经发生了变革—从纸质阅读向触屏阅读转变,从接受文字信息向图片、视频信息转变。因此,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必须开始接受新的方式,运用新的方式。影视教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影、电视产生一种新的产物—微电影,在青少年中流行。我们学校因势利导,通过自主开发和利用全国校园影视优秀微电影作品,对学生进行教育,大受学生欢迎。

 

2.影视教育与德育课程的深度融合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

 

首先,由教科室牵头对课程进行设计,我们选择了部分爱国主义电影和优秀校园微电影作品:爱国主义电影有《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等。优秀校园微电影作品,如关爱类有《电话里的妈妈们》《我们都是农民工的孩子》等,理想类有《路》《想当总理的女孩》等。其次,由德育处牵头,班主任负责实施,播放渠道是每周的班会课。最后,落实可持续发展策略:①建立一支创作队伍。我们成立校园电视台,组建了一支优秀的制作团队。②制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目前学校在德育教育和特色教育中,把德育影视制作经费纳入预算,拿出专项资金。③拿来主义。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从经典的爱国主义影片中选择;二是从每年的全国校园电视优秀作品中挑选。

 

3.全面落实无痕教育是我们行动的目标

 

通过班会课上看微电影、交流、写观后感,悄无声息地进行道德教育,这就是无痕的道德教育。俗话说得好:一部好的电影影响一代人。今天,如果我们将德育题材制作成学生喜闻乐见的道德教育微电影,其受欢迎的程度就大不一样。学校德育工作,也可以从说教式、训导式走向无痕德育—影视教育融合,办学生喜欢的德育课程是我们的行动目标。

 

二、影视教育与学科资源的深度融合

 

微时代,微视频的流行和慕课的兴起,加快了微课资源支持下的翻转课堂的课改步伐,学生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当下,由先教后学变革为先学后教。先学学什么?有哪些资源可以选择?微课可否成为学生的选择内容,那就要看微课是否被学生认可喜欢了。那么,什么样的微课才是学生欢迎的微课?笔者听过某知名教授关于这方面的报告,也看过全国标杆—广东佛山的海量微课,感觉更像一场运动。学科老师做的微课,真的不好看,甚至很难吸引眼球。问题出在哪里?依我看,根本就是那些拍微课的人连一点影视制作的常识都不懂,甚至把PPT转成视频,以为就是好的微课了。拍摄微课,这是很专业的事情,制作人要既懂教学又懂影视技术,是复合型人才。学校不缺教学专才,但缺全才和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抓业务培训,打造校园影视制作队伍。笔者所在学校就有这样的星星之火,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形成燎原之势。什么才是好的微课?个人认为特别简单,好的微课一定要好看。如果不好看,内容再好,在线上也没有人看。至于知识的讲授,是老师的专长,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好看的微课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从经典的影视作品中剪辑,主要在影视作品中选择3~5分钟的片段,作为国家课程的一两个知识点课程资源,广泛应用于语文、英语、品德、科学等课程;二是从自主开发、制作中获得,主要是制作德育微电影和学科微课程资源;三是从互联网资源中获取,主要分享互联网上免费的传递正能量的微电影和微课程资源。

 

三、影视教育与媒体素养(校本)的深度融合

 

媒体素养作为现代公民最重要的综合能力之一,可分为基础、核心及关键三个要素。其中,一定的知识积累是基础要素;把握各种媒体的特性,正确解读各种信息并恰当运用,培养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认能力和免疫能力,同时学会有效地利用媒体信息为个人工作、生活及社会发展服务,这是其核心要素;有着追求当代社会新鲜信息的强烈愿望是关键要素。

 

学校的媒体素养就是培养学生养成正确解读各种信息的习惯,提高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以及对不良信息的辨析能力,同时学会有效地利用媒体信息为学习及社会服务。学校将从媒体技术素养、媒体道德素养两方面实施培养计划:

 

1.媒体技术素养

 

媒体技术素养就是培养学生摄、录、编、播的能力。沙河小学在媒体技术素养培养方面,具体做法有三种:①办传媒学院:开设主持、英语配音、美术、摄影、摄像、编剧、导演、剪辑、定格动漫系列课程。②建设环境:学校建设了200平米左右的演播厅一个、60平米左右的新媒体体验馆一个(设定格动漫体验区、影视剪辑体验区、英语电影配音体验区、影评交流体验区)③装备保障:学校目前有苹果影视工作站两套,摄像机两套,脚架两套,灯光、音响已经列入 2016年预算。

 

2.媒体道德素养

 

媒体道德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媒体信息的思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沙河小学在少儿传媒学院开设影评课,在校园电视台开辟校园放大镜等新闻栏目,通过写、评、议来促进学生媒体道德素养发展。

 

总而言之,影视教育进课堂,打造特色学校,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需要,是微时代背景下影视教育课程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深圳市电教馆首次承办全国校园影视节之际,提出影视教育进课堂,有力地促进了深圳市中小学影视教育全面、系统和持续发展。我校将搭乘影视教育进课堂这条诺亚方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课堂教学特色精选篇14

近几年,我们明确提出了“以德立校,育人为本”、“既为六年着想,更为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秉承“诚以做人,专以做事”的校训,最终实现“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进而全面实现学生的“成人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全面实施“成人教育”,就是要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标,以“诚以做人,专以做事”为切入点,以“乐学善思”的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学生的养成教育、经典诗文诵读、师生写字和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家庭教育为补充,开展各项工作,把学校真正建成名副其实的特色学校。

一、打造“乐学善思”的课堂

要使学生做到“诚以做人,专以做事”,首先从打造“乐学善思”的课堂开始。

(一)紧紧围绕“乐学善思”,修订和改进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具体的教学过程,突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和自主学习的程度。

2.老师能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兴趣被充分激发,能充满自信地提问、朗读或回答问题;能积极主动地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讨论问题。

3.课堂或课后的练习、作业,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去独立完成;课前能否自觉主动地预习。

4.在家里,能处理好学习和玩耍、看电视、玩电脑之间的关系。

5.课后,能主动去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能积极主动地去参加学校或社会上的兴趣或特长班活动。

(二)教师要彻底更新教学观念,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课堂教学中,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

2.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自始至终都能保持精神愉悦、情绪高昂的状态,从而用自己的正面情绪影响学生。

3.衣着打扮得体,语言热情、富有感染力,行动轻松敏捷,举手投足自然大方。

(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1.精心备课,认真设计问题,真正让学生的“乐学善思”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2.始终要把启发式教学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核心手段去落实,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持久的学习动力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去追求。

3.彻底杜绝以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的课堂教学。

4.实施“无过错”课堂教学。即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只要不是故意的捣乱、起哄,对所有的不当言行,老师都要给予充分的宽容和接纳。

5.老师要学会用含蓄而富有深意的身体语言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关注和肯定,举手投足间,体现的都是老师的智慧。

具体要学会“四个一”:一束欣赏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一个肯定的手势。

(四)教师要乐教

1.生活上尽力给老师提供方便,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在制度的设计与执行上,采取宽严相济、张弛有度的策略。

3.加强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亲其师,信其道”,用教师的文化底蕴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从而让他们热爱老师教的学科。

4.给教师以各种展示的机会,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五)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1.上课前,老师要将一切不愉快的情绪放在一边,要将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2.走进课堂,老师要面带微笑,步履轻快;和学生的问候致意,语言要热情、欢快,声音宏亮。

3.为了营造一种平等开放、朋友式的交流氛围,老师要充分尊重、爱护和信任每位学生,要无条件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要充分调动学生想学、爱学和乐学的潜在动力,在参与中会学、学会,在体验成功中享受快乐和喜悦。

二、思想品德教育

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在多年来已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创设良好校园环境,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1.在教室、走廊、门厅、室外等场所设置相关宣传标语。

2.利用广播室、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媒体对诚信与做人、诚信与学习、诚信与成才作全面的宣传。

3.用历史典故和现代社会实例,对学生进行恪守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道德观。

4.开辩论会,在辩论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诚以做人,专以做事”的重要性。

(二)家校携手,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1.开展家教讲座,以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2.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发挥家校的协同教育作用。如家访、家长会、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举办家长学校、发放家庭教育手册、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

3.广泛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给家长介绍学校取得的成绩,随堂听课、评议教风学风和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家长的教育水平。

4.通过表彰优秀家长、学习型家庭评选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积极性。

三、主题教育活动

(一)大队部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

1.利用每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和校园“雏鹰”广播站等教育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