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范文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精选(十四篇)

时间:2024-04-19 16:11:38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精选篇1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台州市第五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总结过去一年工作,深入谋划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台州发展,引领全市上下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深刻牢记对台州“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嘱托,全面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实现“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一、回顾过去一年,全市上下负重拼搏、励精图进,进一步奠定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的坚实基础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台州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奋进之路,从“一穷二白”的农业社会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市,步入沿海发达地区行列。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撤地设市25年来,台州民营经济风生水起,为区域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和无穷活力,向着建设独具魅力的“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阔步前行,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台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遇到的风险挑战更多,遇到的困难压力更大。市委统揽全局,坚定不移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坚定不移建设新时代美丽台州、坚定不移创建“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平安台州,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形势,保持了经济社会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学思践悟强定力,以主题教育推动初心使命扎根铸魂。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极大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干事创业动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程高质量、全面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市委常委会示范引领,作出“六始终六带头”集体承诺,扎实推进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步步深化。突出“学”字当头,知行合一、融会贯通,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开门搞教育,推动各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了解实情,在深化“三服务”、办好“三件事”、“四进”破难题中践行了群众路线,涌现了三门城西村八任书记接续奋斗等一批先进典型。坚持刀刃向内,加强检视剖析,开好各级班子民主生活会和支部组织生活会,深入推进“九整治一提升”,促进了政治“大体检”、思想“大扫除”、问题“大检修”。

(二)应对困难强信心,以“两抓”之力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市委切实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部署开展“狠抓产业项目、大抓实体经济”活动,引领全市上下以非常之力稳企业、强实体。每季度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投资再创台州力度、台州速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民间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增速持续在全省领跑快跑。打响招大引强“百日攻坚”大会战,全年新签约5亿元、20亿元、5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分别达225个、30个、13个,为近年之最。全力推进七大千亿产业集群培育,集聚区通航产业入选全省首批“万亩千亿”重大产业平台。打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攻坚战,加快老旧工业点改造和小微企业园建设,省第二批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重点县(市、区)数量居全省第1。全面落实科技新政、人才新政,新创成2个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个县(市、区)入选科技创新全国百强县(市、区),新引进领军人才数量、新落地省级以上领军人才创业项目创历年新高,全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牢牢抓住数字经济“一号工程”,重点实施100个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全面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路桥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家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深化企业股改上市,迈得医疗首登科创板,台州水务成为市属国企第一股,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达55家。全力推行稳外贸、防风险“双十法”,开展“好产品台州造”系列活动,全年为企业减税降费280亿元,企业纾困工作得到省政府表彰。

(三)深化改革强攻坚,以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发展活力。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战略机遇,深谋台州开放之策,出台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获批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启动新一轮市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集聚区、高新区机构整合、职能优化。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动省级市场化营商环境试点,“无证明城市”“受办”分离改革领跑全省,常态化企业开办1日办结,工业“标准地”成为全省样本。市行政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第一家政务领域5a级标准化单位,全市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高质量完成市县乡机构改革、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做好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半篇文章,全市所有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新村集体资产完全融合率达到90.3%。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农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全面推开,临海列入国家第三批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小微金改试验区通过中期评估,成功举办第四届海峡两岸小微金融发展论坛,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降,小微金改“台州模式”得到刘鹤副总理充分肯定,小微金改经验在全国发文推广。

(四)城乡统筹强融合,以“五美”目标引领美丽台州建设。深入实施湾区建设八大标志性工程,现代化湾区建设稳步推进。加快城市重点区块开发,中央商务区、商贸核心区形象不断丰满,椒江“一江两岸”建设加速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圆满收官,省定111个乡镇、街道全部通过验收,荣获“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优秀设区市”称号。启动美丽城镇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全市25%以上行政村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大棚房”整治高质量全面完成,黄岩、三门列入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市、区)创建名单,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加快市内外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沿海高速建成通车,杭绍台高铁、杭温高铁、金台铁路、市域铁路s1线、杭绍台高速、台金高速市区连接线、路泽太高架等项目稳步推进,台州机场改扩建工程、杭绍台高铁台州中心站开工建设,“四好农村路”投资和进度居全省首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城市空气质量稳居全国重点城市前列,交接断面水质评价结果优秀,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治土模式和经验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中国先锋榜,天台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加强水利补短板,谋划实施40个总投资644亿元的重大水利设施项目,集聚区海塘提标、漩门湾拓浚等工程开工建设。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大陈岛获批部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提升农村文化礼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台州乱弹现代戏《我的大陈岛》等四部作品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

(五)改善民生强保障,以超常举措推动社会事业跨越发展。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统筹抓好低收入农户增收、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合作)和南北协作工程。开展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改善560个行政村83.6万人口饮水条件。南部湾区引水工程顺利推进。落实“菜篮子”市(县)长负责制,稳定粮食生产,做好猪肉保供稳价,黄岩列入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区)。加大教育事业补短板力度,公办幼儿园占比明显提高,镇海中学台州分校、华师大附属学校、北师大台州实验学校按期开学,北大附中台州飞龙湖学校完成主体工程,台州学院申硕升格创一流加快步伐,温岭、玉环、仙居成功创建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加快医疗事业发展,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等高端医疗资源。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推开,城市医联体建设纳入国家试点。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发展指数增幅居全省首位。打响全域旅游品牌,临海、温岭、天台、仙居入选“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台州第四次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六)夯实基础强治理,以民本善治提升平安建设水平。召开市委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专题研究基层治理现代化,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部署“抓治理、防风险、保平安”专项行动,圆满完成系列重大活动维稳安保任务,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坚持“心防、人防、技防、物防、机制防”并举,积极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社会治安领域五项指标降幅全省第1,全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1.2%和48%。扎实开展全国扫黑除恶重点培育市创建工作,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走在全省前列。巩固平安工作基层基础,“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高效联动,在全国率先实施“全科网格、基层治理”地方标准。温岭、三门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积极探索信访“最多跑一地”改革,开展“无信访积案县(市、区)”创建,进京扰序、越级访继续大幅下降。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做好立法、普法等工作,法治台州建设取得新成效。重视党管武装,做好退役军人工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落实中央、省委宗教督查反馈意见,扎实开展宗教领域治热、治乱、治假、治俗专项行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

(七)全面从严强党建,以“五严”要求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立足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的新起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网络正能量一江山论坛。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协商议事,发挥好新乡贤的作用。统筹抓好后进基层党组织整转、城市基层党建、上市公司党建等工作,全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实施精准化干部教育培训,有效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深化开展“双百干部五线历练”“万名干部助万企”活动,推动干部一线历练成长和年轻干部一线培养发现。贯彻《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实施意见》,稳妥有序推进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地落实,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扎实开展选人用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对反腐败斗争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标本兼治,强化制度建设,深化警示教育,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立案查处一批大案要案,追逃工作绩效居全省第1。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严肃纠治“四风”问题,基层减负取得明显成效。高质量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深入推动巡察工作全覆盖。严格把握“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市县两级全面开展澄清正名工作。集中整治漠视群众利益问题,推动基层干部清正廉洁、公平公正办事。外事、侨务、对台、港澳、群团、党史、档案、老干部、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10日,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我市登陆,这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台州的最大台风,给我们带来了严重影响。灾害面前,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地驰援台州,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坚守阵地、冲在一线,广大群众同舟共济、积极自救,以最快速度实现了灾后重建,取得了防台救灾的重大胜利。最是风雨见担当,最是危难铸精神。这充分彰显了“台州式的硬气”,充分彰显了台州人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坚强意志,充分彰显了全市上下在压力面前逆势奋进的信心和勇气。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受复杂宏观形势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与预定目标差距较大;

重大产业项目储备不足,经济增长点相对单一,新旧动能转换还需加快;

教育、医疗、水利、环保、平安等领域的短板仍然不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还有待全面提升;

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存在薄弱环节,正风肃纪、反腐倡廉的任务依然艰巨,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二、牢记政治嘱托,锚定“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目标,全力推进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建设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四中全会作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开辟了“中国之治”新境界。全会站在新时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高度,系统发展和深化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确立了我国经济制度属性和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要从基本经济制度的高度认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肩负起台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市场经济先发地的历史担当,以再创新辉煌的雄心壮志,在新时代千帆竞流的发展中当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行者、排头兵。

“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是对台州的嘱托。2002年12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到台州考察调研,高瞻远瞩地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大力推进台州民营经济发展再创新辉煌,再上新台阶。”2006年12月28日,在参加台州市委常委会民主生活会时又强调,“台州今后的发展要坚持民营经济的优势,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激发民力,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两次重要讲话,是台州坚定不移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战略指引和力量源泉。我们要牢记嘱托,毫不动摇地续写好台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创业创新史,毫不动摇地把台州民营经济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举得更高。

“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总的目标是建设“实业强、机制活、环境优、城市兴、百姓富”的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实业强,就是始终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以先进制造为基,打造名副其实的“制造之都”。机制活,就是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为全国民营经济在新时代转型跨越探索先行经验。环境优,就是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厚植民营经济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城市兴,就是始终坚持以国际化、现代化为导向,打造中心城市崛起、港产城湾一体、功能配套完善的高品质湾区城市。百姓富,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民力、依靠民资、发展民营、注重民富、实现民享,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充分体现在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

实现这个目标,使命无比崇高,任务无比艰巨,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有决心,通过三个阶段的努力,建成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25年,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制造业素质整体提升,开放水平大幅提高,营商环境全面优化,体制机制彰显优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第二阶段,从2025年到2030年,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全国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综合创新能力、产业平台能级、城市功能品质对民营经济发展构成有力支撑、形成比较优势,基本建成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第三阶段,从2030年到2035年,高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培育若干世界级和部级产业集群,全面建成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

“三步走”战略是一个层层递进、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具体实施中,要按照“456工作体系”,久久为功、系统推进。

第一,顺应四大“时势”,以宏大视野把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性”和“规律性”问题。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因势而谋、因时而进,牢牢把握“时”与“势”。一要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态势。以大国博弈为标志,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入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大调整;

以5g应用为突破,数字经济正在加快催生新一轮科技革命。我们一定要坚持辩证思维,努力化“危”为“机”,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改革开放的内在动力,善于把科技创新转化为区域经济竞争力。二要把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必须以强大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领航发展。我们一定要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更加注重优化市域治理方式,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把高水平治理转化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要将“民本善治”理念融入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市域治理和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三要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方向。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取向就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我们一定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实体经济,促进工业、服务业、农业协调发展,持续深化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台州制造向台州创造转变、台州速度向台州质量转变、台州产品向台州品牌转变。四要把握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们一定要对照“两个高水平”,扬长补短,致力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其要聚焦中心城市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项目引进、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等关键,加快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第二,紧抓五大重点,以持续之力狠抓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和“方向性”问题。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必须明确主攻方向,纲举目张抓好事关长远的大事。一要紧抓解放思想,特别是聚力改革先行不放。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打破思想上的桎梏,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尤其要重拾改革开放之初蓬勃向上的首创精神,始终坚持“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破除迷茫思想、破除悲观情绪、破除狭隘格局、破除消极心态,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二要紧抓先进制造,特别是聚焦千亿产业集群不放。做强台州民营经济,必须坚持制造为本。要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动能转换、升级制造模式,有效强链补链优链,持续做大做强七大千亿产业,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7+1+x”制造业体系。三要紧抓开放融合,特别是融入长三角、走向“一带一路”不放。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主动接轨大上海,融入全省大湾区,开展跨区域发展政策协同试验,为民营经济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径。要推动台州民营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实施“一带一路”市场拓展行动,加快推动进口和出口、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协调发展,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四要紧抓平台建设,特别是争创部级、省级平台不放。平台决定格局、决定高度。要以现代化湾区城市为主平台,全面提升城市、产业、创新、开放等平台的功能品质,增强高端要素、高端产业的承载力和集聚度。加快创建部级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部级高新区、台州综合保税区、海峡两岸(玉环)经贸合作区等部级、省级平台,推进建设中德等国别产业园、台州境外并购国际产业合作园,高质量推进一批“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建设。五要紧抓“五心”服务,特别是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不放。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要以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为导向,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持续深化“五心”“妈妈式”服务,全面建设“高质量服务、高能级平台、高信用市场、高水平法治、高品质生活,低税负成本、低融资成本、低物流成本、低要素成本、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营商环境,让企业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第三,突破六大关键,以超常力度攻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性”和“紧迫性”问题。要围绕制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攻坚,实现重点突破。一要突破科技创新的瓶颈。持续走好科技新长征,大力实施“四个科技攻关计划”,加快打造创新生态优、创新活力足的全国地级市创新高地。深化实施“育苗造林”工程,大力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激励全社会提高科技和研发投入,力争r&d占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联动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打造一流的创业创新生态。二要突破优化升级的关口。落实全省县域特色经济“双千亿”工程和块状特色经济提升行动,建设全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示范区。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倒逼产业转型,推动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管理增效。以数字经济“五年倍增”为目标,高标准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高水平开展数字平台建设,高质量培育数字核心产业,谋划建设台州湾数字经济产业园。力争通过3年努力,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千亿及百亿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三要突破内源发展的依赖。坚持存量提升和增量裂变并举,聚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加快形成以内引外、以外促内的发展格局。大力推进“双招双引”,聚焦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每年招引一批上50亿元、10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和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以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四要突破市域一体的掣肘。坚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不动摇,进一步深化市区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发展布局,促进融合发展。加强全市域联动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分工协作、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加快打造众星拱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市域发展新格局。五要突破要素保障的堵点。以部级小微金改为抓手,强化金融定向支持力度,大力实施融资畅通工程,落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十条举措,全面推进“普惠金融”。加大民营企业项目用地保障力度,创新土地出让方式,采取差别化地价政策,支持存量土地盘活挖潜,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推进人才改革管理试验区建设,实行政策、机制、平台“三管齐下”,多层次、多领域引进培育创新型人才、专业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不断做强人才队伍基本盘。六要突破企业家健康成长的难题。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优秀企业家队伍是主体力量。要引导广大企业家专注实体、坚守实业,大力弘扬台州企业家扛得起大旗、经得起大浪、担得起大义、吃得了大苦、成得了大事的“五大”精神,在新时代初心不变、奋斗不息。充分发挥台州民营经济学院作用,系统加强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加快培育一批高水平现代企业管理者。大力推进企业治理现代化,打破企业股权结构单一、家族式经营的现状,推进企业股份化改造。三、做好今年工作,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为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开局破题

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系列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突出稳中求进、以进固稳、进中提质,突出稳企业、增动能、补短板、保平安,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谋划好“十四五”发展,为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建设开好局起好步。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坚定“两抓”不动摇,打好经济企稳回升翻身仗。坚定不移强化“两抓”力度,全力以赴推动gdp增速好于全国全省、工业增速重回全省中上游、投资增速继续领跑快跑,实现经济稳中向好。要把重心放在稳企业上,深化“三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一站式”服务,打好减负降本、化解风险、入企帮扶等“组合拳”,持续开展“好产品台州造”系列活动,实施环保服务高质量工程,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忧、助力、赋能。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实施100个小微企业园建设和投运,新增管理创新达标企业800家,实现亩均税收5万元以下低效企业全面改造提升。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分行业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赋能,加快5g和“工业大脑”应用,鼓励制造业信息工程服务商集聚。全年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企业上线应用达到5000家,设备物联达到50万台。出台招商新政,强化驻点招商、委托招商、产业基金招商,持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紧扣“十三五”投资增速目标,加大投资强度,优化投资结构,促进交通、生态环保、公共设施投资提速,全力推动省市县长项目工程、“4+1”重大项目计划和“10个100”项目。探索“标准地+优质项目库”供地管理方式,确保年内100个制造业优质项目落地。

(二)全力以赴补短板,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逐项对照高水平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全面小康成色。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进一步深化山海协作、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合作,加大对困难群众的保障和兜底力度。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突出立德树人,加大投入力度,协同推进学前教育补短提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升级提质和高等教育跨越发展,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深化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随迁子女学校标准化水平。推进健康台州建设,大力引进高端医疗资源,强化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医院等级提升,稳步扩大优质医疗供给。深化综合医改和县域医共体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就诊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评迎检。争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开工建设市社会福利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落实“和合圣地”建设《行动纲要》,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推动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兴盛。

(三)全面接轨大上海,加快融入长三角。深入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台州行动计划,扛起国家《规划纲要》赋予的重大使命,加快全市域、全方位融入。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务实的举措接轨大上海,以所长所需所能精准对接,深化与上海市辖区的全面战略合作,在科创、产业、经贸、金融、民生等领域引进才资、共建项目、聚拢资源。持续推进“北融宁波”,深化“一个机制、六项合作”,加快谋划甬台产业合作示范区,推动三门湾区域成为省内一体化合作先行区。提升南部湾区发展能级,打造南向开放“桥头堡”。加快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台州联动创新区建设,全面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叠加优势,联动创新,协同发展。全力推进甬台温福高铁项目前期,全面融入全省海港一体化,大力推动以头门港为核心的“一港六区”资源整合,加快口岸全域开放,进一步打通融入长三角的大通道。

(四)深化改革再突破,增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抓牢“最多跑一次”改革这个牛鼻子,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高“网办率”“掌办率”,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新优势。推动部级小微金改迭代升级,深化融资畅通和减负工程,开展财政支持民营经济和金融综合试点,建设部级普惠金融人才培养中心、小微金融产业集聚中心、科技金融路演服务中心,探索多渠道对接资本市场和城商行股权制度改革,推动城商行筹建运行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冲刺民间投资创新综合改革试点,持续提高民间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深化市区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权责机制,优化要素配置,提升平台能级,释放改革红利。加快“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开展农房租赁使用权登记试点和抵押登记试点,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试点改革,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五)市域一体建“五美”,让城市和乡村都富有活力和魅力。坚持“把初心使命书写在城乡大地上”,以城带乡,市域一体,高水平推进新时代美丽台州建设。编制好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科学引领城市建设。持续开展城市美丽行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抓好老旧小区改造和未来社区建设。加快“一江两岸”、东部新区、高铁新区、中央创新区、商贸核心区、飞龙湖生态区、鉴洋湖城市湿地公园等区块开发,打造城市精品,展露高端形象。加强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建设,确保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力争创建10个省级样板镇。全域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持续推进新村融合发展,实施乡村产业振兴行动,推广片区化组团发展经验,深化农村生活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一路一景”建设“四好农村路”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确保全市50%的行政村达到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积极发展全域旅游,把“美丽资源”转换为“美丽经济”,打造长三角最佳旅游目的地。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冲刺年活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创建行动计划,深化蓝天保卫战和“污水零直排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推进海塘安澜千亿工程建设,构建“蓄得住、排得快、挡得牢”的防洪排涝御潮基础设施网,建成大田平原排涝一期工程、洪家场浦排涝调蓄工程等重点水利设施,推进三门海塘提升加固、朱溪水库、方溪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

(六)构建治理新格局,有效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牢固树立重基层、抓基础的鲜明导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具有台州特色的基层治理模式。深入推进法治台州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广新时代村级治理“三化十二制”,构建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城市社区治理,推动居民自治,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物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加快培育公益性、互助性、专业性社会组织,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提升“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深化“雪亮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多维度、立体式、全覆盖”的基层防控体系。牢固树立“治未病”理念,推广基层合法性审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努力从源头上加强管控。持续开展“清初访、查重访、化积案”工作,推进信访“最多跑一地”,推行信访代办工作,加强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努力构建不重访、不乱访、不用访的“三不”信访生态。加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深化消防、渔业、交通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动态清零,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坚持标本兼治,深化全国扫黑除恶重点培育市工作,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为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提供坚强保障

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核心在党,关键看干部。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发挥党在各项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汇聚团结奋进合力。“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并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在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中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党史、档案、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坚持党管武装,持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理想信念基石。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不移践行“两个维护”。持续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推进主题教育常态化。推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从严治学、带头领学。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巩固壮大主流舆论强势,实施“瞭望哨”工程,强化网络综合治理,管好用好各类阵地。深入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三)深化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实干担当精神。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推进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五个体系”建设。健全年轻干部发现培养机制,深化开展“双百干部五线历练”“万名干部助万企”活动。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深入治理“为官不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深化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构建“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良性互动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激励广大干部心无旁骛干事创业。加快引育急需紧缺人才,提升“双招双引”实效。

(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围绕基层治理现代化,深化“争星夺旗·和美共创”专项行动,坚持“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全力推动基层党建“全领域建强、全区域提升”。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努力建设清廉机关、模范机关。推进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制,着力打造“大党建、大服务、大民生”区域党建共同体。深入实施两新组织“双强争先、先锋引领”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加强特色小镇、小微园区、创业园等新领域新业态党建工作。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加强后进支部整转。深化党员先锋工程,进一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筹备村级组织换届,加强农村人才梯队建设。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以建设清廉浙江市域样板为目标,强化政治监督和纪律保障,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察,发挥“四责协同”联动效应,坚持纠治结合,紧盯享乐奢靡隐形变异问题,深化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党内监督体系,加强对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健全党务、政务、司法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动精准有力问责。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常态化开展澄清正名工作,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开展“惩治基层腐败、推动基层治理”专项行动,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同志们,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的目标已经明确,但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全市上下一定要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这一台州城市精神,肩负嘱托、砥砺前行,“有一个困难就克服一个困难,有一百个困难就克服一百个困难”,奋力续写新时代的新垦荒。

同志们,70年风雨兼程,台州始终传承着创业创新的火种;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精选篇2

一、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是指经济发展效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投入与产出关系。效率是一切经济工作的中心,也是经济发展质量的中心,其高低可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的优劣。单位投入获得的产出越多,表明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越高。一般来说,生产要素投入数量、配置效率及其组合方式决定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方式。如果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说明经济发展质量较低,经济发展方式为数量型;如果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在经济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则经济发展质量较高,经济发展方式为质量型。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既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集中反映,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国民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投入产出关系,评价经济发展有效性的指标主要有:

——劳动生产率。任何经济活动都有劳动消耗,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力投入产出水平的指标,根据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全社会平均从业人数对比来计算,反映社会平均每个劳动者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劳动者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多少。其计算公式为:劳动生产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劳动者平均人数。劳动生产率受科技水平、劳动者素质、产业结构、规模效益、政策体制等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综合性,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劳动生产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把经济发展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投资产出率。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相应的场所以及与之相关的机器设备等,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活动的起点是从投资开始的。投资产出率是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投资产出率=当年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投资产出率反映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额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全面评价投资使用效率的综合指标,可用来说明投资规模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投资产出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这一指标从固定资产投资效率角度出发反映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科技水平和优化投资结构。

——贷款产出率。经济活动要有资金(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投入,经济活动主体所需资金除部分自有资金外,一般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得,客观反映这部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所谓贷款产出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与银行贷款余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贷款产出率=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银行贷款年平均余额。贷款产出率反映的是银行贷款所带来的国内生产总值,贷款产出率越高,贷款的使用效益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将贷款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

——耕地产出率。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我国是一个耕地相对贫乏的国家,农业发展又离不开耕地。因此,应将耕地产出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耕地产出率是农业总产值与耕地面积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耕地产出率=农业总产值/农业耕地面积。耕地产出率反映的是耕地利用效率,产出率越高,使用效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经济发展质量越低。耕地产出率不仅受耕地质量的影响,还受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影响,将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既注重保护耕地数量,又注重提高耕地质量,并提高其集约利用程度,努力增加单位耕地产出,确保经济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安全。

二、经济发展的充分性

经济发展的充分性是指经济发展潜能的利用程度。经济发展潜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现有各种社会与经济资源是否得到有效的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是否已充分发挥了作用;二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是否形成了新的生产能力,是否使原有的生产能力得以提高,是否为经济系统在未来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各种必要的物质与技术条件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在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同时,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性从潜能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角度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了充分性就意味着条件允许下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直接反映,保持适当的经济发展速度是国民经济高质量运行的基础和集中体现。没有速度,潜能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根据经济发展潜能,评价经济发展充分性的指标主要有:

——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质量问题的提出,并不意味着把它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对立起来,而是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任何经济发展都要求有一定的速度,速度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史上众多的实例表明,各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的持续差异是造成他们之间经济实力变化的根源,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速度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所谓经济增长率是指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与基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的百分数,其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报告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基期国家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00%。稳定、合理、持续的经济发展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显著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当然,强调经济发展速度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可以过度“痴迷”国内生产总值,不顾经济效益一味追求高速度。

——就业弹性系数。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获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充分就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大的一致性,一般来说,经济发展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它们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因为经济发展以技术进步为前提,因而会引起技术性失业。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高敏感度的弹性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就业弹性系数来表示。就业弹性系数是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即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就业弹性系数=当期从业人员增长率/同期GDP增长率。该指标从劳动就业变化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不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使失业率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从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对推动经济发展的潜能。

——生产能力利用率。生产能力是指在合理的组织和技术条件下,经济活动主体利用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一定期间所能生产一定种类和质量的产品或处理一定原材料的最大能量。生产能力利用率的高低直接反映经济发展的充分性,因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可以用生产能力利用率来衡量。所谓生产能力利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实际产量与生产能力的比值,它从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生产能力利用率=实际产量/生产能力×100%。该指标越接近百分之百,说明生产能力利用越充分,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之差越小,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说明有部分生产能力被闲置,实际经济发展速度小于潜在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没有该项指标的统计,要正确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必须完善该指标的统计和考核办法。

三、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指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贸易结构等的协调程度,它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合理的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并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内容。协调的经济关系不仅标志着经济发展状况处于良好状态,而且是未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在各类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化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它通过工业化的加速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优化城乡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质量提高。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是封闭、孤立的,总是在国际、地区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环境下实现。因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以用产业结构比、城市化率和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

——产业结构比。现代经济发展方式本质上是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成长模式,不同的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整体效益,从而导致经济以不同的速度增长,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质量状态。产业结构是指一国经济赖以构成的各种产业及其比重和相互关系,各产业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通常用产业结构比来表示。所谓产业结构比是一定时期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产业结构比=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有利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势必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增加无效投入,影响经济发展。因此,产业结构比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应提高各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保持各产业之间的协调与均衡

.

——城市化率。城市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大力推进城市化,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目标与基础。城市化水平通常用城市化率来衡量,所谓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与全部人口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全部人口。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以城市化水平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对外开放指数。对外开放程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经济联系及竞争能力的强弱,对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具体表现。对外开放程度通常用对外开放指数来衡量,所谓对外开放指数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加权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对外开放指数=(进出口总值×0.4+对外资产负债总额×0.3+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总额×0.3)/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指标可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及其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吸引外资的能力和强度等,以其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发展对外的协调性。

四、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指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指资源、环境承载经济长期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过程是经济要素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有机整合的过程。忽视质量的经济发展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严重损害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在自然资源被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的。付出巨大资源和环境代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的发展,会导致人们生活质量的下降。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反映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耗损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单纯用其衡量经济发展显然是不准确的。因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不能忽视资源、环境代价。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可用资源供求系数、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来衡量。

——资源供求系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采用资源高消耗和生活资料高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造成资源普遍不足,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下降。资源对经济支持能力即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可以用资源供求系数来表示。资源供求系数是资源可供量与资源需求量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资源供求系数=资源可供量/资源需要量。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足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当资源供求系数<1时,资源供给难以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可供量与资源储量、新增资源可开发储量、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资源进口量等有关;资源需求量与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相联系。无论是资源供给还是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质量。以资源供求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促进资源供求平衡,提升资源对经济的支持能力。

——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还与资源消耗量有关,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低;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量下降,表明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由于资源的种类繁多,一般以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来反映资源消费状况。所谓单位产值能源消费量是指每生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要消耗多少能源,即能源消耗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总量(标准煤)/国内生产总值。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反映的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使用效率,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强能源管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强制淘汰高耗低效产品,以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供求矛盾。

——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会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这些都会破坏环境、增加大气和江河水质污染等,从而产生环境质量成本。环境质量成本可以用单位产值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自然资源损失来加以衡量,单位产值环境质量成本=(环境污染损失+生态破坏损失+自然资源损失)/国内生产总值。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即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成本变动状况,其计算公式为: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报告期环境质量成本/基期环境质量成本-1。它是反映经济发展持续性的重要指标,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上升,说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反之,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较好。以环境质量成本变化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对被破坏的环境尽快进行恢复。

五、经济发展的创新性

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主要是指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在这里,技术创新已经不是单纯技术概念,而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经济学范畴,涵盖企业运行的全过程。技术创新既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19世纪下半叶开始,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成为当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使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从根本上来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手段,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可以用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专利授予权指数来衡量。

——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对科技进步的财力投入,是技术创新的物质保障。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是指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即研究开发活动的全部实际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其计算公式为: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额/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并成为各国和国际组织评价科技实力或竞争力的首选核心指标。依据一般规律,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的国家,是缺乏创新能力的;在1%到2%之间,才会有所作为;大于2%,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可能比较强。以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加大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使经济在不断创新中得到高质量的发展。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最终要反映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上,高技术产业化是其重要形式。高技术产业化程度一般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来衡量,它是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反映该行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科技进步状况,而且还包含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等诸多经济发展质量的内容,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其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使技术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

——专利授权指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外资,意在用市场换技术。然而,现实情况是,外资在中国大量投资建厂,但核心技术不在我们手里。专利控制在外商手里,我们使用外国专利要付大量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再快,并不表明经济发展的质量高。自主知识产权掌握程度通常用专利授权指数来表示,所谓专利授权指数是反映专利授权变化的动态相对数,其计算公式为:专利授权指数=报告期获授权专利数/基期获授权专利数。我国的实践证明,只有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才是有后劲、可持续和高质量的。以专利授权指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升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

六、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国民经济运行的平稳状况,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证。这是因为:过度的经济波动会破坏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从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加大宏观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如经济过热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经济过冷则会造成高失业率。当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并不是意味着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保持一个不变的常数,而是在正常经济发展速度附近窄幅波动,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越好,经济安全性越大,经济发展质量越高。稳定性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它可以用经济增长波动率和价格波动率来衡量。

——经济增长波动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率总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上下波动,判断经济发展是否稳定、过程是否健康,必须给出其波动的合理区间范围。一般当经济发增长波动率小于±0.5,且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处于协调状态时,可以认为经济发展是平稳、过程是健康的;当经济增长波动率大于±0.5,或经济系统各主要比例关系处于失调状态时,表明经济发展不够平稳、过程不够健康。经济增长波动率可用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与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差,除以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经济增长波动率=(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年经济增长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以经济增长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将经济波动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价格指数波动率。价格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最终会通过价格波动得以反映。价格波动幅度越大,经济发展稳定性越差、质量越低。价格波动幅度通常用价格指数波动率来衡量,价格指数波动率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幅度,反映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价格指数主要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因而价格指数波动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价格指数波动率=(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所以要用价格指数波动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是因为稳定物价不仅是我国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而且也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标志。以此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七、经济发展的分享性

经济发展的分享性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果即经济发展对于减少贫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作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焦艳玲,1999),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应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如果经济发展速度很高,而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率较低,贫富两极分化,这样的经济发展是低质量和不可持续的。因此,居民能否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是经济发展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分享性可用居民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比等指标来衡量,它要求经济发展更加关注和改善民生,以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共享发展为目标的。

——居民收入增长率。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始终把保持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放在首要位置,以实现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因此,应把居民收入增长率作为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居民收入增长率是报告期居民收入与基期居民收入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居民收入增长率=报告期居民收入/基期居民收入×100%。居民收入增长率可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这是因为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及收入统计不同的现实情况,需要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分别反映,才能更具体、更实际地反映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及其变化。以居民收入增长率评价经济发展质量,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恩格尔系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是评价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准,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状况。所谓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居民总支出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总额。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在收入水平较低时,食品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品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方面转移。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以恩格尔系数评价经济发展质量,可使经济发展更多地关注居民生活质量。

——城乡居民收入比。收入分配问题涉及到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公平,对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但如果差距过大,突破合理的度,就必然走向两极分化。居民收入差距除行业、地区差距外,最突出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可用城乡居民收入比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城乡居民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在城乡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即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能否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受到平等的待遇。城乡居民收入比差距越小,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发展协调程度越好;反之,表明城乡发展的协调程度越差,经济发展质量欠佳。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评价经济发展质量,能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八、结束语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精选篇3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内涵及其价值取向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国民经济的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数量和服务数量的增加。如果考虑人口因素,经济增长又按人口平均增加的产品数量和服务数量来计算。国际社会普遍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指标。经济增长包括了三层含义。一是经济增长表现为一国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在人口和商品价格变动的情况下,也可以说经济增长是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即人均GDP的增加。因此,经济增长最简单最明了的定义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即GDP的增加。二是经济增长必须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也就是说,实现经济增长必须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只有依靠技术进步或只有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才是现实的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可以说,经济增长的过程往往也就是技术进步的过程。三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制度、社会意识相适应。或者说,相应的社会制度及其意识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而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包括一定时期的投资量、劳动量和劳动生产率等。当然,在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与这一时期的投资量、劳动量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关系。即投资量和劳动量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则经济增长率就越高,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就越多。反之亦然。

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持续高级化及其人均实际福利不断提高的过程。包括国民财富的数量和质量、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优化及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与投入产出对比、国民生活质量和福利的改善及提高等。与经济增长相比,经济发展的内涵比较广泛,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国家经济总量与人均GDP或国民收入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同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能够持续且稳定地增长,充分体现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与国民财富的增加。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机制不断建全,国民福利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得到提高,人和各种生态环境自然、协调、和谐,社会文明、进步,并且不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社会公共福利设施完备,国民工作稳定、生活安逸、心情舒畅,享有极高的满意程度和安全感。三是各种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如人力资源的开发、使劳动者在其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也得到提升。各类客体投资要素如资本、物质资源等,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能充分满足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从而有效地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保证国民经济长期和稳定的增长。四是经济结构科学、合理,呈现持续向高级化演进的过程,包括国民经济和企业生产的组织制度性结构、产业经济结构及其技术结构、社会产品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等。五是经济制度特别是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国民收入分配趋于公平、合理,财富分配充分体现社会平等,不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居民个人收入及实际生活水平的差距日渐缩小,社会各领域及其国民生活呈现和谐状况,没有严重的或普遍的对抗行为和现象。六是经济增长与环境生态相适应,

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环境保护三者之间呈现良性循环与相互促进状况,经济增长给社会和环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较小,并且有能力快速消除由经济增长给社会和环境所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七是人文发展、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与经济增长相协调, 社会陋习在经济发展过程逐步革除,而陈旧观念则得以更新。人的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并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产生和形成新的人文价值观念,并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主导思想。八是经济运行机制与政府调控机制相适应,并在不断调整过程趋于完善。政府职能定位准确,政府行为适当、规范,对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有效、有序,并且其管理能力不断得以增强,对经济运行的调制能力、综合平衡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等等。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和联系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经济增长仅仅是指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或人均收入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则不仅包括了产品和劳务产出的增加即经济增长,还包含了伴随着由经济增长而产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人文质素、国民福利、劳动就业等结构的变化和进步。同时,经济增长又是一个单纯的数量概念,是从“量”的角度来衡量与评价一国经济发展状况,但实际上宏观经济学所着重研究的经济增长或其高增长率并不能真正体现和说明经济发展的真实状态,而经济发展则刚好能回答这个问题。与经济增长相比,经济发展是一个“质”和“量”相统一的综合性概念,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反映一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进程,包含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各领域的结构性变化、国民生活质量、一国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状况和进步等。

需要强调的是,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就说明经济发展了。因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尺度是GDP,而GDP增长快慢的本身不能说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比如,A、B两个国家都生产钢材,A国每生产1吨钢材需要投入2 吨煤作为燃料,而B国每生产1吨同样的纲材只需投入1吨煤,如果单纯从从GDP或经济增长角度来说,A国的GDP等于1吨钢材加上2吨煤,而B国的 GDP为1吨钢材加上1吨煤。从表面上看,A国的GDP或经济增长大于B国,但是实际上是A国的科技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B国。也就是说A国的经济增长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来推动的,而B国的经济增长则侧重于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技术进步带来的贡献。显然,B国经济发展状况远远优于A国。

虽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其区别,其侧重点及其经济学意义也不同,但两者又有其紧密的联系,经济发展既包含了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发展也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不能离开经济发展这个目的去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经济增长则内涵于经济发展之中,是经济发展的一分部份,也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手段。因此,经济发展不能脱离于经济增长的实际状况,而是必须以经济增长为基础。可见,经济发展及其过程是经济增长与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变化共同构成的统一体。但必须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增长都能有效的推动经济发展,只有那些经过质态升级和优化的经济增长,才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才能带动社会和政治的整体进步。如果只是单纯依赖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经济增长对经济发展是无意义的,这种增长其实只是有经济增长而无经济发展罢了。

此外,经济学家们还从各个角度设计了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用于判断一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人均国民人均收入状况、一国文盲率的高低、国民平均寿命的长短、人均每天蛋白质消耗量的多少、医生在千人中的比例如何、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化等等,极大的丰富了经济发展的思想内涵。

三、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在于制度、资源和技术进步。因此,制度、资源和技术进步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首先,是制度变革。制度是规范人们社会行为、政治行为、经济行为的社会准则。制度在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也提供经济激励,决定着一国的经济增长,包括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内容。对于我国来说,推动经济增长的制度化动力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等,这是经济增长动力的基本保障。

其次,是资源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源和资本积累,劳动力资源又包涵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质量两个方面,是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质量的统一,这两个方面对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本是劳动力大国,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口反过来约束着作为经济增长动力的劳动力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同时,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要求资本的增加数量要大于人口的增加量,即实现人均资本量的增加,只有实现人均资本量的增加,才能实现人均经济产出的增加,从而实现人均国民财富的增长。对一个国家来说,在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要求投入大量的资本,这时资本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大。此后,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相对减弱,而取代资本作用的是技术进步。但是也有许多事实证明,大凡储蓄高、资本雄厚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都是较高的。对于我国来说,目前正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的国情,资本积累和投资仍是这一阶段经济增长的决定性推动力,只不过我国目前最需要引起重视和反思的应该是投资结构、投资效率和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即如何优化投资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投资效率问题。 再次,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其重点是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于经济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说,技术进步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了世界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以上。应该努力加快我国技术进步进程,通过技术进步改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为加速我国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物质基础。

因此,对我国来说,应该努力完善制度、开发资源、加速技术进步,激活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虽然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但两者也不是对立或矛盾的,而是有着更多的联系,也有多种组合模式,如“高增长、高发展”、“高增长、低发展”、“有增长而无发展”等。当然,最理想的就是“高增长、高发展”模式了。我们应当避开“高增长、低发展”怪圈,警惕掉入“有增长、无发展”的吃人陷阱,力使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始终保持最佳组合,即在经济增长持续保持低耗、高效、适度、效益的基础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且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荣华主编《西方经济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精选篇4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1978年GDP是世界第15名,2011年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国民的幸福感是否也同步提升? 2012年4月联合国首次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中国香港排名67,中国内地排名112;2013年9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的《2013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中国香港排名64,中国内地排名93。2015年3月5日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群众对医疗、养老、住房、交通、教育、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有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根据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国内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给出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结构模型。[1]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利用济南市近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建立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从“市域”角度探索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具体影响,分析社会发展是否与经济发展同步这一问题,明确经济发展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找出促进和制约社会发展的因素,解决以往对经济与社会关系研究的“概略过广、针对性不足”的问题。

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模型的构建

Bourguignon指出,区分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用结构模型处理隐性的或者显性的关系,而不是利用简化形式的模型进行相关性分析。[2]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有时需处理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关系,会碰到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即潜变量的问题,这些是传统的统计方法不能解决的。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弥补传统统计方法的不足。结构方程模型(SEM)用可以直接观测的变量(指标)解释潜变量,建立起变量与潜变量以及潜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结构。然后基于数据,通过建模、估计和检验得到因果关系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可以替代多重回归、通径分析、因子分析、协方差分析等,清晰分析单项指标对总体的作用和单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一)指标体系构建

钱纳里等认为,经济发展可被视为维持经济增长所必需的经济结构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变化。[3]这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的增长,还有更为广泛的内涵,包括经济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以及经济物耗的减少和增效。国内外广义的社会发展内涵包括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范围过广,指标重叠,操作性较差;狭义的社会发展则不包括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只侧重于人的发展研究。本文的社会发展选择居民生活质量、社会稳定、人口素质、生态环境4个潜变量作为量度;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48]以及《济南市十二五规划》中经济社会发展指标[9],本文经济发展指标选取经济水平、经济结构、经济增速、经济物耗4个潜变量,这样就形成了8个潜变量与23个观测变量(见表1),以此来分析济南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

经济水平。经济水平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本文选择GDP(从宏观层面量度经济发展的绝对水平)、人均GDP(将人口数量包括在内,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人均财政收入(衡量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不仅反映经济水平,也反映政府“能力”)、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既体现经济发展现状,又预示经济未来发展)作为反映经济水平的潜变量。

经济结构。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本文选择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反映产业比例关系,描述经济增长方式,并隐含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总数比重(反映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度,并从用工分布角度描述经济结构)作为量度经济结构的潜变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6月第32卷第3期张传平,等:基于SEM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经济增速。本文选用GDP增长率(衡量经济发展的相对水平)、财政收入增长率(反映政府“能力”增长的相对水平)、进出口增长率(描述对外开放与国际竞争综合能力水平)体现经济增速。

经济物耗。从能源消耗和原料消耗两方面考虑,选取每万元GDP能耗和每万元GDP原料消耗(反映经济活动效率)描述经济物耗。

居民生活质量。居民生活质量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既要考虑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差别,又不失全面性。本文选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经济基础)、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体现社会保障覆盖面)、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比农村更能体现生活质量)、每万人拥有执业医生数(是衡量社会发展“阶段”的指标,也是发达国家的突出指标)量度居民生活质量。

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共享发展的结果,是和谐发展的体现,是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与人口的可持续)的必要条件。本文选取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人口可持续的指标)、城镇失业率(负指标,隐含反映社会不稳定)、每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负指标,直接反映社会的不稳定情况)反映社会稳定情况。

人口素质。素质是人的先天秉赋和通过后天培养而获得的能力、品行、修养、素养、本领。本文选用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从居民受教育程度视角反映人口素质)和全年专利申请总量(从能力视角反映人口素质)量度人口素质。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主要是指居民的生活环境,本文选用城市绿地覆盖率、环境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测度生态环境。

(二)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假设

综合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1012],本文提出以下经济发展各潜变量与社会发展各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假设:

H1,经济水平对居民生活质量具有正向影响;

H2,经济水平对人口素质具有正向影响;

H3,经济增速对经济水平具有正向影响;

H4,经济增速对生态环境具有负向影响;

H5,经济物耗对生态环境具有负向影响;

H6,经济结构对经济水平具有正向影响;

H7,人口素质对居民生活质量具有正向影响;

H8,人口素质对社会稳定具有正向影响;

H9,居民生活质量对社会稳定具有正向影响。

(三)模型构建

1.济南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路径图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济南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数字是后面模型估计检验的结果)。

简记为η=Bη+Γξ+ζ。

式中,ξ为模型的外生潜变量;η为模型的内生潜变量;Γ和B为结构系数矩阵,分别表示模型外生潜变量ξ对内生潜变量η的影响以及内生潜变量η之间的互相影响;ζ为模型的残差。

由图1可知,对经济水平而言,其测量方程为: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Σ=Σ(θ),可实现完整模型的参数辨识。

3.数据的收集及其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文选用的数据来源于2002―2014济南统计年鉴,个别年度缺失的数据通过查阅《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及通过插值法得到。利用SPSS软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显示数据可用。

4.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

利用AMOS170软件进行计算,得到模型的拟合指数情况(如表2所示)以及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如图1所示)。

(二)济南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考量

式(12)在本文指标界定下,反映的是复杂函数η1=f(η3,ξ3),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市人均住房面积、每万人拥有执业医生数与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以及GDP、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关系。从手段到目的统一来看,济南市经济发展较好反映了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因果关系,人口素质对居民生活质量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式(13)第一项表明居民生活质量与社会稳定负相关,这不是离经叛道的奇谈怪论,而是揭示了居民生活质量作用于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生活质量固有要求、生活质量不是社会稳定“格兰杰原因”的事实。伴随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们必将更加关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广泛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实践;更加直接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对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有更高期望,对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有更高诉求。

式(13)中,第二项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助于社会稳定。本文选择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全年专利申请总量作为人口素质的度量指标,关联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失业率与每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其正向关系不言自明。减少社会弱势群体,消除分配两极分化,建设和谐国家,实现中国梦,都依赖人口素质的提高。

式(14)解释了济南市经济发展对人口素质提高的正向推动作用。山东省“十二五”规划指出:在前进道路上山东省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快,结构性矛盾突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人均经济指标水平偏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人才支撑能力不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对外开放水平不高;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济南的人才支撑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本文用城市绿地覆盖率、环境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二氧化硫排放量测度生态环境;用GDP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率和进出口增长率测度经济增速;经济物耗则用每万元GDP能耗与每万元GDP原料消耗测度。式(15)表明济南市经济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济南应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变;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逐步实现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居民环境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3]。

四、结论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也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意义所在。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经济结构及经济增速对经济水平具有正向影响;经济水平对人口素质具有正向影响;经济水平及人口素质对居民生活质量具有正向影响;人口素质对社会稳定具有正向影响,而居民生活质量对社会稳定具有负向影响(与假设不相符),说明居民生活质量作用于社会稳定,社会稳定是生活质量固有要求,生活质量不是社会稳定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速及经济物耗对生态环境有负向影响。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精选篇5

关键词:;质量时代;基本理论

质量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显著标志,质量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以来,同志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在围绕治国理政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中,针对质量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阐述精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经济社会发展从速度时代推向质量时代,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深刻认识同志质量观的丰富内涵

同志无论是在党的会议上,还是在与党外人士座谈,无论是在国内考察调研,还是出访、参加国际会议,谈发展必谈质量,谈改革必谈质量。“质量”是其重要论述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热词,既涉及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质量,也包括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等,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形成了科学系统、内涵丰富的质量观思想体系。

把质量效益作为推动发展的立足点。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是以数量扩张为主的数量型增长经济,资源不可接续、环境不可承载、经济不可持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必须调整思路、转型发展。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是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速度,是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成效的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同志精辟阐述了质量与速度、数量、效益等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强调要把质量效益放在首位,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重大转变。2013年10月7日,同志在印尼巴厘岛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事实证明,这一政策是负责任的,既是对中国自身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走质量发展新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同志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九大视角阐释新常态所呈现出的趋势性特征,强调在经济增速、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都在发生跨越式转变的过程中,必须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针对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建立在要素投入基础上的,单纯靠增加投资来改善总需求已难以为继,同志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2014年5月10日,同志在河南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同志这些重要论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深入阐释,指明了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质量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事关企业产业兴衰存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志指出,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质量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管理是企业的生存之基,必须抓好创新、质量、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研发生产我们自己的品牌产品,形成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品牌是信誉的凝结。一个品牌一旦在老百姓心目中确立起来,就可以成为质量的象征、安全的象征,老百姓就会放心购买和消费。同志在2014年3月访问德国时指出,中国持续稳定发展为包括德国在内的合作伙伴带来巨大市场和机遇。展望未来,中国需要“德国质量”,德国发展离不开中国市场和“中国速度”。当“德国制造”和“中国制造”真诚牵手合作,我们所制造的将不只是高质量的产品,更是两国人民的幸福和理想。

新型城镇化关键是提升质量。城镇化是我国内需的最大潜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新型城镇化理念,强调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同志指出,推进城镇化,要把握住发展质量,坚持把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摆在突出位置来落实。要注重提高质量,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动城镇化向质量提升转变。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过快过慢都不行,重要的是质量,是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性,做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民生连着民心,质量与民生息息相关,同志多次在论及生态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促进就业、住房建设、促进消费等工作时强调质量问题,以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志指出,要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要充分发挥全民绿化的制度优势,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加大人工造林力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要因地制宜做好厕所下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必须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着力在提高就业质量、提高劳动人口尤其是就业困难人口就业能力、改善创业环境上下功夫。要把住房质量放在首位,提高抗震水平,建设抗震民居,确保灾区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安。要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做好棚户区改造,确保质量安全和公平分配。要在继续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能力的同时,大力改善消费环境,通过改善供给质量来激活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稳步增长。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在保障数量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让人民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

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工作要求。同志质量观还贯穿在法制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建设等工作部署和要求之中。同志指出,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体制和程序,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要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凡是进入法官、检察官员额的,要在司法一线办案,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要把提高改革质量放到重要位置,坚持速度服从质量。要严把改革方案质量关,把方案质量放在第一位,不仅要重视改革施工方案质量,更要考核验收改革竣工结果,没有完成或完成不到位的要问责。2014年3月18日,同志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教育实践活动要确立较高标准,并严格按标准部署和检查工作,不达标准不交账,决不满足于一事一成、一时之效。”

加强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同志高度重视质量治理能力的提高,强调要加强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在质量源头治理、全过程监管、标准制修订、质量追溯、打击假冒伪劣、质量责任追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同志指出,要抓紧修订一批效能标准,如建筑节能标准、建材标准、车用燃油标准、环保标准、家电能效标准等。只要是落后的都要加快修订,而且要定期更新。标准制定了,就要执行。同志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建筑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城市未来和传承,要加强建筑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古人建长城,每块砖上要留下人名,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质量和追究责任。这才使得我们今天还能看到伟大长城的遗迹”。“对那些偷工减料、以劣充好、权钱交易导致建筑质量事故的不法行为,必须坚决依法打击和追究。”同志在全军装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质量至上,把质量问题摆在关系官兵生命、关系战争胜负的高度来认识,贯彻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的理念,建立质量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着力构建先进实用的试验鉴定体系,确保装备实战适用性。”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必须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准确把握同志质量观的鲜明特征

同志质量观内涵丰富,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等鲜明特征。

系统性。质量是渗透在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重要因素。质量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在《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标准(ISO9000:2008)中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概念不仅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也包括经济增长质量、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等。在当今社会,质量既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既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同志对质量有深刻的认知,其质量观内涵丰富,范畴广泛,既涵盖日用消费品质量、食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建筑质量、装备质量、森林质量、城镇化质量等领域,又涉及立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就业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党员质量、改革质量供给体系质量、经济增长质量等方面,既有微观又有宏观,是系统的大质量观。同志强调的质量发展,既包括微观层面的质量提升,又包括宏观层面的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把微观产品质量和宏观经济运行质量融为一体协同推进的科学选择,体现了对质量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质量认知的显著进步。这为我们以更高的定位、更广的视野,从全局出发、从整体出发,研究质量问题指明了方向。

实践性。我们党历来重视实践,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同志质量观,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质量发展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又是对国内外发展大势的科学把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突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传统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才能有效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同志强调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明确了新常态下经济转型的目标方向,对指导如何推动发展的实践具有重大导向作用。同志关于产品质量、工程建筑质量、供给质量等方面的论述,也是建立在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不高的实际基础之上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质量水平在持续提升,产业素质在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质量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规模增长,制造业大而不强,大多数工业产品仍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质量可靠性不足、品种适用性不强、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突出,产品领域制假售假屡禁不止,建设领域“豆腐渣”工程频现,服务领域欺诈行为多发,特别是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等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既侵犯消费者权益,损害人身健康安全,也影响百姓生活质量,使人们缺乏足够的消费安全感,质量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正因为如此,同志反复强调要提高消费品质量、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工程建筑质量、装备质量等,使质量既成为提升供给力的重要因素,又为经济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科学性。对质量问题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世界观和政绩观的问题。同志质量观,既涉及宏观经济发展,又涵盖产品质量等具体领域,既有立足于发展全局的宏观认识,又有着眼于操作层面的具体部署,既有浑厚的历史底蕴,又有丰富的时代内涵,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光芒。同志把质量作为根本、中心和立足点来对待,就是坚持质量为本,质量引领,以质取胜,以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它所摒弃的是以数量和速度为本质特征的GDP崇拜。以质量为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又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也是顺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应有之义。同志把质量升华到价值观、文明和理念来认识,是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的深刻转变。这与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五大理念一脉相承,对于塑造新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推动我国由数量型经济增长向质量型经济增长转型,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性。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党的历代领导人对质量都有重要论述。同志质量观一脉相承,既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有理论的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同志坚持宏观经济整体质量与微观产品服务质量“双提高”,强调无论是从宏观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讲,还是微观和中观层面的产品,都要追求质量提升,以质量提升促经济转型。同志坚持质量效益结构与速度规模总量相统一,强调以质量为本取代以速度为本,推进结构性改革,但不是说因此就可以只要质量不要速度,而是把质量作为发展新动力,实现更加合理的增速。同志坚持经济发展质量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质量发展相同步,强调五大建设都要讲质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同志坚持质量与创造、品牌相结合,强调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一重要论述不仅阐释了制造业质量提升的实现路径,而且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指明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设质量强国的宏大目标和具体要求。

认真贯彻同志质量观的实践要求

伟大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同志质量观是做好新形势下质量工作的行动纲领和重要遵循,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用以指导质量工作实践,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向质量时代。

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国家战略是引领国家发展和国力提升的重要方略。纵观我国发展历程,长期由以GDP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和传统发展观占据主导地位,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同以GDP增长为中心,将工业化等同工业规模扩大,而忽视质量同步发展,经济社会在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由数量型经济增长向质量型经济增长的转型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也是质量时代的显著特征。质量发展是兴国之道、强国之策,国家强则质量必须强。质量强国之日,才是中国圆梦之时,质量强国应当成为中国梦的华彩乐章。为了推进国家战略从传统到科学的演变,我们应当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站在创新和发展国家战略体系的高度,把建设质量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质量强国战略具有全局性、重要性和长远性的国家战略本质属性,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它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等国家战略相得益彰,是国家战略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立质量强国战略地位的基础上,明确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任务和战略措施,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推进实施中形成合力,从而把我国经济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培育先进质量文化。质量文化是建立在工业化进程基础之上,以特定的民族文化为背景,群体或民族在质量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物质基础、技术知识、管理思想、行为模式、法律制度与道德规范等因素及其总和。质量文化包括物质、行为、制度及道德等层面的内涵,具有鲜明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是一个企业乃至国家或地区借助文化力量振兴其经济竞争力的强大武器。当前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与质量文化落后密切相关。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质量文化研究,把同志质量观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切实加强先进质量文化建设,加快培育以诚实守信、严谨求实、创新发展、追求卓越为主要内容的质量价值观、质量道德、质量意识、质量情感、质量目标、质量形象和质量行为,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的良好氛围,努力提升质量文化软实力,使质量自觉成为社会普遍的行为范式,为建设质量强国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完善质量法律法规。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等质量法律法规大都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有的虽然几经修订,但早期的制度设计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质量法治的需要。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法治理念,坚持以维护质量安全和促进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强质量法制建设,完善质量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明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质量权利、义务和责任,建立健全质量发展、质量安全、质量担保、质量责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推动将制假售假的后果罪改为行为罪,建立对质量侵权行为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严厉打击危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等质量违法行为,加大对制假售假行为的惩处力度。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完善质量法制监督,加强质量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质量法制良好社会氛围。坚决破除地方保护,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精选篇6

时隔16年,国务院再次颁发我国质量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纵观14000余字的《纲要》,无论是指导思想、主体内容、发展目标,还是体制机制,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贯穿始终,这既是质量发展理论的创新,更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国务院颁布实施《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以来,我国总体质量水平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我国质量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数量,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肆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破坏市场秩序和社会公正,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损害国家信誉和形象。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坚实的质量基础,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产生了新的期待,建设质量强国,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我国的发展主题和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数量为先”转变为“质量为先”。与此同时,中央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之路的实现,需要科技、创新、科技、公共服务等一系列的抓手和手段作为支撑,而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提高我国质量的总体水平,不断加强质量安全。

在这一特定背景下,《纲要》首先在指导思想上把以人为本置于“24字工作方针”之首,作为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予以确立,提出“质量发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质量,说到底是一个民生问题,是服务于百姓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幸福感的增强。从《质量振兴纲要》到《质量发展纲要》的10多年间,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物质短缺到产品丰富,从贫穷落后到建设小康社会,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调整,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有了新的期待,这就是对质量的期待,对质量发展的期待。

在此背景下出台的《纲要》,适应了国家新的发展需求、百姓新的期待、经济发展新的定位。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将质量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强调以人为质量之本,强调全民族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建设,强调我国质量软能力的全面提升,这既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也顺应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真正抓住了质量之魂。

《纲要》在突出“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思想的同时,通篇贯穿了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这两大内容,并为此确定了阶段目标、构建了指标体系、出台了政策措施、明确了责任主体。而这一切无不集中体现和包含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安全是质量的基础和底线,质量发展是建立在安全基础上的发展。质量发展不仅仅是产品质量的提高,还包括法治环境、质量文化、诚信体系等软实力的提升和进步。

《纲要》紧扣了质量与发展的基本关系,明确提出要以质量作为强国战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在规划软、硬发展目标上,通过运用先进质量理论,提出了不少创新论断和理念,强调质量自身能力的建设和完善。如在工作方针上,把安全为先作为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科学处置质量安全事件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在制定质量发展指标上,将顾客满意度作为硬指标予以量化;在发展目标上,提出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论断;在强化责任上,第一次明确企业质量主体责任,要求实施质量安全“一票否决”。这些新的论断和理念,是站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的高度提出的。因此,《纲要》将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纲要》提出通过建立、完善、创新质量工作、质量评价、质量准入退出、质量激励、品牌培育和质量安全多元救济等6大机制,来创新质量发展机制。而这6大机制组合构成了目前我国最科学的质量发展机制,它是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制度层面的反映。其创新和突破主要表现为紧抓了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这3个关键主体,建立了一套职责明晰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

质量从根本上是一个经济现象。《纲要》强调企业的质量主体作用,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良性的市场竞争,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突出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作用,要求加强政府对质量公共性和安全性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政府的质量综合管理能力;明确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要求进一步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自律作用,不断创新社会管理。这本身就是“促进质量发展,也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这条工作方针的具体体现,说明我国政府对质量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外,建立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也是《纲要》的创新所在。这个机制是从不同的侧面,即降低质量安全风险的角度,来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大大丰富了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可以看到,《纲要》的出台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的最大战略作用在于,它对我国的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一方面,《纲要》明确指出,要将质量文化建设放在优化发展环境的第一位,提升质量文化的软实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道德观念,建设更加诚信的文明社会。这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精神保障;另一方面,《纲要》突出了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和政府质量的综合监管能力,并进行了一系列新的体制设计,推动我国建立一个更加科学的发展体制,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体制保障。

与国外理论研究水平相比,我国的宏观质量理论研究总体上处于较为先进的水平,我国在质量领域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研究上均有所突破,属于国际先进水平。然而,我国在质量理论转化和科研成果转化上,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社会普遍对“把质量作为优先发展和创新发展”的意识不够,对质量意识、质量知识和质量理论的掌握也不够充分。

目前,《纲要》虽已颁布,但关键还在落实。《纲要》的落实必须坚持一手抓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市场主体作用;一手抓质量公共投入和建设,建立国家质量公共服务体系,《纲要》描绘的蓝图就一定能实现。在《纲要》落实中,制度建设是根本保证。改革开放是我国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质量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的制度,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改革开放意识,需要把质量当成强国的基本战略,当成国家惠及民生、惠及百姓生活幸福感最基本的评价标准。

其次,《纲要》的落实,需要加强质量教育。质量的发展,需要提高全民族的质量意识,抓好全民族的质量教育和质量文化建设,要实现质量教育、质量文化的“社会化”、“广泛化”。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精选篇7

1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在其著作《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中提出了“伊斯特林悖论”。“伊斯特林悖论”提出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的不一致性问题,即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国民的快乐与幸福感不再随着收入增长而增长。[3]衡量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要看这种增长和发展是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总理明确提出,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当前,国内外专家学者也对人本主义视角的经济学幸福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山东大学心理学及社会学教授刑占军的《幸福测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和《城市幸福感———来自六个省会城市的研究报告》,都在试求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幸福问题。幸福经济学采用幸福指数(GNH)取代传统经济学的效用函数来计算主观幸福。1972年,不丹王国提出了GNH的概念,并将追求该目标的最大化作为政府的最高发展目标。近年来,美国、英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并创设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数。幸福经济学采用幸福指数来计算主观幸福感。居民幸福指数(GrossNationalHap-pinessIndex),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的居民对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整体的感受水平,是衡量人们主观幸福感的具体感受程度的指标数值。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居民幸福指数(GNH)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居民幸福感的标准。[4]居民幸福指数与GDP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部分的幸福感,受到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政治因素的影响。作为制定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一种重要参考因素的幸福指数,与GDP的关系是辩证的。GDP是硬指标,是前提和基础;GNH是软指标,是动力和保障。居民幸福指数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所向的“风向标”。

二、经济建设与改善民生的辩证关系

经济建设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改善民生是经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二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一)经济建设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经济建设为改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党的十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和民生主义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增加民生财富,从而为改善民生奠定物质基础;否则,改善民生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经济建设为改善民生提供重要保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基本方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济的发展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有利于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有利于缓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从而为改善民生提供重要保障。经济结构单一的工业城市难以持续发展,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开发和传统产业,产业转型失败,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必将导致破产。与底特律一样,国内很多城市面临着产业转型、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现实困扰。高昂的房价、拥堵的交通、肮脏的空气,促使诸多白领“逃离北上广”。而“底特律之痛”警示我们,城市唯有实现产业再升级以获得新的发展支撑才能持续发展。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对于城镇化,指出,中国的城镇化规模之大为人类历史所未有,不仅对中国的发展很重要,而且会影响世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普遍愿望,它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我们要从底特律破产中吸取经验教训,搞好新型城镇化建设,它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其直接作用就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二)改善民生是经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与落脚点。”[5]澳大利亚华裔教授黄有光提出“东亚幸福缺口假说”,指东亚国家和地区不仅有高收入水平而且经济具有高增长率,但整体上看却比其它地区幸福水平低。“东亚幸福缺口假说”实际上是“幸福悖论”在东亚的体现。导致这一现象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东亚地区经济高增长和民众高消费所引致的拥挤、污染和其他形式的环境破坏,经济增长破坏了生态文明,导致人们感觉不幸福。[6]我国农民工“临时夫妻”问题在2013年两会上被广泛关注。为了更多的收入,无数农民工进城务工,但由于户籍、高房价、子女教育等原因,很多外出农民工没法拖家带口,不得不和配偶分居两地,并在打工地与异性组织“临时夫妻”,直接造成农村夫妻婚外恋增多,离婚率升高,严重影响下一代教育。这些问题凸显了社会建设尤其是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产能过剩,对外部市场过度依赖的问题比较突出。投资是派生需求,是中间需求,消费才是最终需求,因此,只有依靠消费拉动,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内需循环与良性互动。我们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经济建设和改善民生协调发展。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宗旨是为了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让人民富裕,让人民充分享受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落脚点,也是国家强大的根本目的,更是党的使命。(三)改善民生是评价经济增长的最高标准人民的幸福指数的提升是评价经济增长的最高标准。经济建设是改善民生的前提,改善民生是经济建设的动力。要把GDP转化为人民幸福,就得继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近年来,雾霾天气侵袭我国东中部大片地区,尤其是京津鲁豫、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大气污染十分严峻;违规排污事件和水污染隐患,毒奶粉、瘦肉精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现。“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作为关系到老百姓健康和安全的“底线”,已成为当前最大民生期盼。空气安全、饮水安全、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各界聚焦的热点。过度追求GDP发展速度,导致经济模式太过粗放,过度重视具体经济指标和发展数量、依赖资源开发,都是科学发展观没有落实好的“症状”。要从让老百姓能呼吸新鲜空气、喝干净水、吃放心食品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出发,从吃喝住行让人民感到满意,逐步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这才是经济建设的最高标准。[7]

三、倡导民生与经济相结合的“民生经济”模式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精选篇8

直面问题:表明政府决心

2007年12月3日至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和以往每年一度的经济工作会议相比,这次会议突出强调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这种直面现实的勇气令人赞赏。

中国是个曾经历了上千年专制统治下的农业社会,新中国建立后又长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缺乏经验。种种主客观原因,导致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说的:“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积累的

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被经济学家概括

为:“高”、“热”、“难”。

坦陈问题,表明政府有勇气。有困难不怕,怕的是不敢承认和面对困难,甚至用的美妙的“字词”粉饰太平。

坦陈问题,表明政府讲诚信。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要取信于民。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教训。2005年,因吉林石化发生事故,黑龙江省境内的松花江水被污染,当地政府因为种种顾虑,没及时向民众告知真相,结果造成社会性恐慌,市场疯狂抢购饮用水。政府信誉受到损害。

坦陈问题,尊重了民众的知情权。人民群众要当家作主,其重要前提就是要及时了解“家”的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出主意、想办法,齐心协力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今天的问题就是明天的机会。

好字优先:提升发展水平

面对问题,中央工作会议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提出了好字优先的原则。从以前讲的“又快又好”到十七大提出的“又好又快”,再到经济工作会议“好字优先”,好字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好字优先,是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联系,要求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进步这个大局。换句话说,就是纠正以往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的现象,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内在质量。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稳定物价。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让民众享受高质量的生活,好的经济发展,应该带来良好的社会效果。通货膨胀不仅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会降低普通民众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引发民众的恐慌和社会动荡,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为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08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2008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长过热、防止明显通货膨胀成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刚过40%。经合组织国家这一比重平均超过70%,其中美国为75.3%。与我国发展水平相近的巴西和印度分别为75.1%和51.2%。在工业内部,高耗能行业比重大,特别是高耗能的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能耗的行业比重低。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看好中国劳动力成本低、能源价格低、环境管理松弛的状况,将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由此导致中国出口货物中,高耗能、高污染产品迅速增加。粗放的增长方式超过了国内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也对世界资源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这种现象必须及时纠正。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做好三农工作。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相对缓慢,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多数。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位。为此,要统筹城乡发展,强化支农惠农,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民兄弟。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将单纯GDP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将重化工业过度发展作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惟一途径,忽视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目前,中国1/3的国土都遭遇过酸雨的袭击,7大河中一半的水资源是完全没用的。有1/4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1/3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城市中只有不到20%的垃圾是按照环保的方式处理,世界上10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国占了5个。在环境污染中,工业污染占了很大的比例。

节能减排的任务还很艰巨。2007年,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的目标。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资源、能源的相对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2004年上半年,全国发电总量创1975年以来最高点。与此同时,我国工业企业资源、能源消耗过高。我国钢材消耗量占全世界的1/3;原煤消耗量达16亿吨,占全世界的1/3;石油消耗量占全世界的1/3,而GDP总量只占全世界的1/30。在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节能管理都是薄弱环节,浪费能源、跑冒滴漏现象仍很普遍。

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要求改善人民生活,所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也可以理解以经济发展为后盾,通过国民经济收入二次分配等手段,合理平衡社会公共事业的支出,分轻重缓急。从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力度,改善民生,包括解决就业难问题;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国民素质;为广大公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医药卫生服务;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完善社会管理,维护安定团结。

抓住重点:做好质量工作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以质取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工作具体部署上,强调“坚持以质取胜”,“做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十七大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以质取胜,就是强调产品的质量竞争力。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品质量仍有一定差距。据对一些行业的分析,我国产品的性能水平大约落后于发达国家10至15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面对全球范围内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中质量竞争已经成为焦点。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依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事关中国产品信誉和国家形象。2007年3月份以来,中国出口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被一些国家和媒体炒作。从最初的宠物食品扩大到药品、牙膏、儿童玩具、水产品、汽车轮胎等多种产品,不少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采取限制措施,不仅给出口企业带来很大损害,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声誉。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政府加强了对产品的监管,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是长期的任务。预计,2008年国家有关部门将全面启动急需标准制修订工作。企业生产经营者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主动承担质量责任,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

以质取胜,归根结底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尊重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将极大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在国际制造业的分工中,大部分“中国制造”处于加工环节,发达国家赚取了95%的利润,而中国制造业只分得了价值链低端5%的利润。拥有知识产权和品牌的耐克公司,一双鞋的销售价格达100多美元,我国生产耐克鞋的企业只能挣一个多美元。目前,“珠三角”、“长三角”还有很多制造业仍挤在5%的利润上打价格战。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使“中国制造”几乎成了低端产品加工的代名词,多数高端产品和技术市场都被国外垄断。2004年,我国汽车总产量507万辆,在各项技术中,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仅占10%;我国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的数控机床、纺织机械都被进口产品占据。

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靠自主创新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

实现自主创新,要求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这样的社会氛围,不仅会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更有益于社会的全面文明与进步。预计2008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将有一系列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出台。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精选篇9

关键词:协调发展;创新;装备制造业;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强盛,我们的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都保持在9%左右,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实力已经和解放初期不可同日而语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物质财富的增加,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实践证明,中国经济的逐步强盛,就是坚持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的结果。但是,我们还要看到,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来说,我们的经济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我们的国民经济还不够强大,我们国家还需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

一、国民经济各产业和行业的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这个范畴,包括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如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第三产业中的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在不同的产业部门内部又分为许多行业,如农业中的饲养业、林业、种植业;工业部门的钢铁、机械制造工业等;商业中的批发、零售业等。各个行业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国民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1.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规律国民经济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如果国民经济的发展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那么它的发展就会遇到波动与障碍。国民经济运行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上。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能相互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原料、材料,同时又能把生产出的大量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既要满足各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又要同时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形成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展的合理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农业的发展是保障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的产品除了农村居民自用部分外,还要提供给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向部分工业企业提供充足的粮食、禽畜等产品作原料。另外,工业生产的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来满足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对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要能满足工业再生产和城乡居民对生活消费用品的需要。在工业内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生产的各种劳动资料和各种不同性能的零部件及各种原材料,要能相互满足需要,工业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才能协调地发展。除农业、工业之外的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商业等行业,也在国民经济的物质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交通运输业,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产品要经过运输,才能从生产地运到销售地,运输业如果发展不够,就会有一些产品运输不出去而无法销售,会制约生产的发展,所以运输业是和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是相互联系的,需要相互的协调发展,才能促使国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所谓结构合理,就是它们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它们之间比例关系协调的具体表现,即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相互满足需要,形成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果某一种数量的商品不能满足购买者需要,它们的价格不仅会上涨,甚至购买不到,这就会影响购买者的生产;如果某一种类的产品生产过多,大量被积压,这又会造成物资和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力的大量浪费,这两种情况,都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损失。为了能使经济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处于合比例的状态,国家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处理好各产业及其内部之间的比例关系。

2.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处于国际前列。然而,在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不尽合理,有些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落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只有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战略性调整,同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型转变与全面发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并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持久性。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这对于我国来说,机遇、挑战并存。我国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与增长方式的调整与转变,这既是我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国内来说,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约束日益突出,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

从当前来看,我国部分产业发展层次偏低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使得一些产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形成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在全国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今年上半年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70种,占28.3%;供过于求的商品430种,占71.7%,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与2005年下半年相比,基本持平。”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呈现粗放的特征,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核心技术能力与产品严重地受制于人,不得不依赖进口。“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窘况:卖8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A380空客;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70%的轿车制造设备都要依赖进口。”这些状况说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否则我们就只能处于产业的低端,处处受制于人。要摆脱这种状况,就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关键在于实现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在于具有一大批掌握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这才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基础。

我们还应看到,依赖于生产要素高投入为特征的经济高增长,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而且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火力发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4.1%,而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的消费量却分别为世界消费总量的7.4%、31%、30%、27%、25%和40%。”众所周知,土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按照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我国的耕地面积在1996-2003年的7年中,由19.5亿亩减少到18.5亿亩,整整减少了1亿亩。这种高消耗、高排放、高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难以支撑中国的未来发展。这种粗放型增长所伴随的资源、环境透支问题必将累积出更多矛盾,必然长期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必然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我们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要注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为中心,消除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与资源、原材料的结构性短缺问题,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和企业转移,推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创新发展现代制造业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靠资源投入型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将是难以持续的。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又在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日益起着主导作用,我们的工业要想拥有持续的增长空间,就必须拥有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核心竞争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所作为,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而先进的机械设备,则是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现代机械装备制造业是制造生产资料、生产现代劳动工具的企业,它是其它一些工业发展的载体和基础,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柱。但我国工业企业使用的各种设备,前面提到有许多是从发达国家购买的,严重地依赖外国,单纯依赖引进只会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并弱化,使我国的企业“空心化、边缘化”问题更为严重,这是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我国自己必须研制具有知识产权的具有先进性能的机械设备,运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先进的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比起同种类的老式机械设备来,它的运转速度会快得多,从而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相同时间内,比起使用技术落后的机械设备来,就能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从而在国内外市场上形成更强的竞争力。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能降低生产成本,获取得更多的利润,这就会使采用先进机械设备的企业能不断扩大再生产,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发展为工业部门各行业的企业所使用的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业。我国要逐步实现工业化,就不能只是个别企业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应是每个产业和每个行业内的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都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这就会使我国逐步实现工业化。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它们内部的各行业也必然会逐步发展起来。在农业产业内的谷物种植业,采用先进的各种机械进行翻耕播种、施肥、脱粒和入库,会大大加快整个谷物生产的过程;在畜禽饲养上,饲料加工工业生产的发展,能提高饲料加工的速度,以扩大饲养规模;在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中,我国研制出了提高速度的火车,这就能加快货物和人员运输的速度,使同一列火车在和过去相同的时间内,就能增加运输量,大量生产出各种高性能的汽车,也会加快运量和速度;在商业经营中,采用电子网络技术,可进行远距离的交易,这不仅能加快交换过程,而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上面的几个事例表明,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不仅仅是工业企业使用这些先进的机械设备,能使国民经济逐步实现工业化的现代化,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也能逐渐实现它们的现代化,从而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各产业各行业都能逐渐实现现代化。

时下,我国所使用的相当一部分高新技术设备与现代装备还主要依赖于外国进口,暂时进口一些是可以和必须的,但是,这决不是长久之计,也绝不是我们的强国之计,单纯依靠引进和购买,我国的工业现代化是没有发展基础的。象我们的钢铁企业,从产量上来说已经很大了,但有些品种我们还不能进行生产,我们三峡工程建设所使用的特种钢板是进口的,我们生产的小汽车所使用的一些薄钢板、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还不能自己制造。随着生产的发展,核心零部件仅靠购买显然是不能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这会制约我们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大力发展机械设备制造业,需要以体现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重点解决产业升级所面临的重大装备和关键技术。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产品更新、设备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不断有新技术被发明创造出来。“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任何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对其技术和产品进行反复研究、试验,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最终是会取得成功的。我们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机械装备制造业,现在已基本具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的条件。现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和自然科学的院所,在各自然科学和应用学科方面,都已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科学技术水平很高的科学理论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为了使某项科技研究能较快取得突破性成果,我国可以把一些行业与企业的相关高级专业人才适度集中起来,改变分散进行研究的状况,以一些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或研究院所为依托,按每位专家的专长和工作需要进行分工协同攻关,联合起来会更有利于完成待攻克的科技研究任务。我国的科学家很多都是具有真才实学而又努力工作的,有不少人有创造发明的才华,但我们必须组织好,让他们发挥专长,给他们创造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没有条件,就是再有学问也很难有创造性的突破。中国古代就有四大发明,我相信,只要努力,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主流一定会实现,这样,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有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人才举措

从根本上说,加快科技发展,实施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都要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由于我们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是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起步的,客观条件决定了我国各类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远不能适应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还具有相当的局限性,把经济发展理解为主要是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单纯数量上的增长,尤其是有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形成一种盲目追求产值与速度的思想和体制冲动,经济增长方式重外延的扩大,不重视发展内涵上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存在技术与体制上的约束。

1.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这里讲的具有高级经济管理能力的人才,是指国家各级机关具有各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才能并从事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由于国民经济管理涉及的面很广,国家机关需要有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能力的人才,需要他们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因此,管理国民经济的人才,既要能够从全局出发,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同时对国内各地区的企业和全国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也要有所把握,还要尽可能掌握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与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等要有所了解,从而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管理国民经济的高级管理人才,要通过对全国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一些企业进行经常性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情况,从经济与社会角度考虑生产效率、生产质量、产业结构等等问题,进而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2.培育一大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的背景下,人才竞争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培养和锻炼出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状况,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企业家。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管理者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要善于任用一些具有新思想、新方法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特别是要有一些高水平的技术专家、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他们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的源泉,他们的水平是高是低决定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创新活动的推进,决定着生产出的产品是否是市场上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因此,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格外重视。

3.培养一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与技能型人才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有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企业才能不断进行技术与产品创新,因此,对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尤其需要造就一大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以加速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实力的增强,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高技术人才的使用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大力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科技专家,他们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已取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技术能力强,在科研、生产、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的关键专业技术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做出突出业绩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涌现出了一批以袁隆平、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升、王永志等当代的高级专家群体,成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栋梁之材。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领域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载人航天、三峡工程、杂交水稻、正负电子对撞机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这些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创新的高级技术专家,对我国研制新的高新技术产品,已经起着极为重要的核心作用。

大力发展先进的机械制造业,运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已有的成功经验表明,我们国家不断走向富强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离不开人才建设。高技能工人也是发展现代制造业不可缺少的人才,因此在大力培养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大力培养出在技术应用层面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象桥吊工人许振超、模具钳工葛茂昱、车工郭嘉明、鞍钢机修工人李晏家等这些具有高技能的专门人才,他们爱岗敬业,有的还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写出书来出版。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技能熟练,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我们拥有的高技能的熟练工人,总的来说在数量、质量上还远远不够,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需要。“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30%—40%,我国高级技工仅占技工总数4%。差距之大,促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尊重高技能人才,关心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从这个数字看,随着技术进步的节奏越来越快,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技术工人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传统的技工人才标准已越来越显露出局限性,有必要采取有效方式,大力培养出数量更多和技能更好的技工人才。这与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是紧密相连的。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培养的人才也必须与时代同步。我国的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各企业发展的各个领域、我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卫生各个方面都必须造就出一支具有相当数量的高级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即必须大力培养出大批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要求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才能不断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把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作为主要途径,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突破口,加快我国的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进程。要努力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这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在更高阶段上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逐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龚雯.上半年全国没有供不应求的消费品[N].人民日报(第6版),2006-02-14.

[2]任仲平.没有那么一股子气,不行[N].人民日报(第1版),2006-04-05.

[3]李德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求是,2005,21.

[4]宋涛.关于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5,11.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9.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精选篇10

关键词:生活质量;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6―0084―03

通常认为,生活质量是指社会提供国民生活的充分程度和国民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历史上来看,生活质量的状况与发展理念的演进息息相关。发展理念在由传统发展理念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演变过程中,生活质量经历了不同的境遇:由被忽视而日益受到重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人民群众对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必然引领我国成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的国家。

一、发展理念引领生活质量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理念经历了从传统发展理念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演变过程。传统发展理念的实质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在传统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发展仅仅被归结为增长,国民生产总值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追求经济的无限增长和物质财富的无限增加,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传统发展理念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人自身的危机。三种危机共同作用于人类自身,给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从自然危机来看,一方面,人们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超越了资源环境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利用的极限,过早地造成资源短缺或枯竭,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们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直接影响了人类自身生活环境。

从社会危机来看,单纯的经济增长不但没有给人们带来普遍的福祉,反而使失业、疾病、文盲、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出现,导致道德失范、价值信仰偏差、贫富差距拉大,更为严重的甚至导致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从人自身的危机来看,在传统发展理念的支配下,经济运行过程中只见物而不见人,把人当成实现经济增长的工具。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被消融于物性的纯粹释放之中,人的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被任意地吞噬。

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提出了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即社会发展应是“以人为核心的发展”。其前总干事姆博指出:满足基本需要无疑在发展目标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它和其他目标一样不能占有核心地位,而只是一些补充因素。“以人为核心的发展”是多元的,即社会发展不局限于经济增长这惟一的内容,而是经济、文化、教育和技术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发展。这些因素的汇合才能保证以人为核心的发展。以人为核心或称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着眼于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和消灭贫困。这种基本需求的满足和贫困的消灭,不只是要满足人在物质方面如食品、住房、衣着、保健等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人在非物质方面如民众享有民利、参政议政等需求。这也表明,只有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入再分配方式逐渐得到优化及人们的民利逐渐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针对传统发展理念中只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弊端,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作了一个后来被西方学者普遍引用的定义,即“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的前提下,满足我们现时之需要的一种发展”。这一定义既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增长、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又强调当代人与后代人发展的关系,说明了当代的发展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从1992年以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一系列专题国际会议的指导思想。1994年在开罗召开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提出,将发展人力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和原则,实现“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则进一步指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

传统发展理念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忽视人在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忽视环境保护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导致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人自身的危机。所以,在传统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根本谈不上生活质量,或者说,生活质量被完全忽视。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追求“人口、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最终使人们认识到,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从传统发展理念到可持续发展理念,不同的发展理念引领着不同的生活质量前景,而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则又催生新的发展理念。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要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就必须不断地创新发展理念。

二、中国发展理念的变革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发展理念的转变,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传播,中国也经历了从传统发展理念到科学发展观的转变。

传统发展理念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传统发展理念也认为,经济发展的目的就在于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不可否认,传统发展理念对于中国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在短期内摆脱贫困、实现经济上的起飞产生了历史性的作用。但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的效率低。表现在中国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过高,经济效益与发展的速度比例失调;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自然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二是发展的严重不平衡。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但是就业、教育、医疗、住房、收入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地区、行业、阶层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果说,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在发展理念上还处于从“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变革之中的话,那么,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在从总体小康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发展理念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逐渐形成了科学的发展观。

1996年6月召开的里约地球首脑会议,10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们对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承诺,通过了《21世纪议程》。其重要意义首先体现在它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政府之间,而不仅仅像过去那样只是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之间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达成的共识。提出的行动方案和

活动主要包括6个主题,即:生活质量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全球公共财富的保护、人类住区的管理、废物管理和可持续的增长。而中国早在1994年就制定并实施了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纲领性文件,即《中国21世纪议程》,成为世界上率先开展这一活动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将《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内容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计划中。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到21世纪前十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八个重要方面之一。

中国发展理念的变革历程告诉我们:必须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到一个更加全面、更加协调的高度,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这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的新要求。从可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必然带来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发展质量、发展效益的提高,最终促进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三、科学发展观与生活质量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多种价值要求,如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生态需求等的实现,以及人的自身价值的提高,强调人民群众都能实现多种价值需求,都能提高自身价值,这是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而这种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就是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要求。生活质量并非只局限于消费层面,它涉及就业的充分程度、收入分配的合理程度、人民的文化教育卫生状况、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城市化水平状况,以及法律范围内的公平及其保障等多个层面。这些方面成为衡量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对生活质量提高的昭示,不仅意味着人对物质需求的满足,而且也意味着人对精神需求、生态需求等方面的满足;不仅表现为人对多种需求的满足,而且也表现为人的自身价值的实现;不仅要求某些人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人民群众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因此,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精选篇11

关键词:民营经济 经济增长 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程度的提高和各项政策的放宽,民营经济逐步发展起来,我们要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它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

民营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民营经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政府限制其发展,到提倡和激励其发展,直到今天大力发展的过程,其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主要表现为:

形成了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尽管国有和国有控股的大型企业是国家安全的保障,是国民经济和行业发展的支柱,代表着国家的技术、经济实力,但是民营经济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目前,在中国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约1000万户,其中国有企业约20万户,另外的98%均为民营企业,还有个体工商户2800万。非国有部门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已达60%。自1980年以来,非国有部门产值以平均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推动了市场化的进程

民营经济从萌芽到发展,就天然地与市场经济融合在一起。企业以市场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采取灵活的经营方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

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国有和集体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大背景下,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的就业空间明显缩小,而民营经济就业持续增长。实践表明,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人员净减少的同时,是民营企业增加了就业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以计算机、通讯、生物工程和微电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一些民营企业不甘示弱,积极参与。在上海确认的1743户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有312户,占总数的17.9%。在上海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一区六园”内,民营高科技企业占主要部分。在北京,民营科技企业已从过去的配角转换为主力军,目前对北京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60%。

形成了独特的民营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文化是一种以经营理念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体的企业精神,这种创新精神使民营企业在组织管理上实现了由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演变,从企业战略上实现了从片面追求产量与低价竞争到注重品牌形象和质量信用的根本性转变,民营企业文化以独特的品位和凝聚力以及创新精神,造就了一批风险意识强、市场洞察力敏锐、敢于创新突破,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

将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发展民营经济有助于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异,加速中西部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目前累计有8846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港、澳、台、侨工商界人士率先到老少边穷地区投资扶贫,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民营经济的发展特点

从民营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民营经济发展中呈现出以下特点:

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寿命延长 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11月,我国私营企业数达297万户,注册资金超过33470亿元。在第五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中,被调查企业的实收资本总额中位数为250万元,比1999年增长了66.7%;实收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重为18.8%,比1999年增长了7.8%。几次调查的对比表明,私营企业的平均经营年数从1993年的5.91年延长到2002年的7.04年。

发展速度快且平稳 据统计,私营企业户数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私营企业注册资本以每年60%以上的速度增长;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私营企业产值以年均50%左右的速度增长,税收以年均70%左右的速度增长,就业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长。

行业分布渐趋合理 民营经济发展初期主导行业是制造业,近几年逐步向第三产业发展,目前已涉足计算机、通讯、生物工程和微电子等高新技术领域,涌现出一批产值超过亿元的优秀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

开始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有一些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制重组,建立公司制,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确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并通过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实现了跨越发展。在上海、深圳股市中民营企业尤其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股市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新亮点。

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国家取消了一些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限制政策,创造了一个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较为宽松的大环境,但是由于历史的惯性和体制的局限,民营经济在加快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产品层次偏低,技术落后 虽然这几年民营经济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就单个企业来说,普遍存在着规模偏小、技术落后的情况。据对某省私营企业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生产设备先进性一般,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只有4.79%,中等水平的占41.01%,落后的占54.2%;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占36.23%,中等的占61.68%,落后的占2%。从企业产品科技含量来看,有18.13%的企业产品科技含量较高,67.71%的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一般,其余的企业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人员素质不高,人才短缺 从民营企业的人员状况看,一是人员素质不高,大专以上学历者偏少,从业科技人员不到30%。特别是有些企业“老板”的综合素质不高,这包括他们的经营思想、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学识修养、职业道德等素质不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求。二是急需人才,尤以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最为急缺。34%的民营企业认为在引进人才方面遇到的最大困难是高素质人才不愿到民企工作,从而影响一些企业的生命力。

“空心”企业较多 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常见。以上海为例,按照工商部门的调查,上海市现有留学生在郊区各区县创办企业11400多家,其中90%企业存在异地经营的“空壳”现象。这些企业的办公地点普遍设在一个房间内,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再在桌子上放一块公司牌匾,就成了一家公司,很少有人办公,有的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同企业联系,有的根本联系不到,成了断线的风筝。这是民营经济存在的顽症。

家族式管理方式 民营企业虽然有一部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起现代化管理模式,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企业仍按照家族式模式进行管理,如家长个人决策、接班人世袭、任人唯亲、产权封闭等弊端,已经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自办企业、自当总经理,有的还将技术、财务、营销“一把抓”,对招聘职业经理来“管家”不感兴趣、不放心,就是聘用职业经理,也不肯下放管理权利。这不仅不能使企业做大做强,而且使很多员工纷纷跳槽,面临困境。

融资渠道不畅 民营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现象,有资料显示,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中有99%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中近80%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民营经济融资机会少、规模小、期限短、比重低、担保难、成本高,远远满足不了民营企业融资的需求。与此同时,风险基金也缺乏,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意识也淡薄,因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明显不足。随着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急剧扩大,融资难问题将变得更加突出。

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的建议

要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还应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重视技术创新。当今社会发展趋势,领导主流消费的越来越不是一般产品,而是名牌产品。所以民营企业要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创名优,创品牌。同时重视技术创新,采用国内成熟的先进技术,引进国外领先技术,并通过自身消化和吸收后加以改进和创新,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努力提高民营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民营企业不论是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是一般员工都要有较高素质,不仅学历层次要高,而且在经营思想、研究能力、学识修养、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都要高。不仅教育民营企业人员在平时加强自身学习,而且各省市县要有组织地定期举办企业人员培训,帮助他们学政策、学经营、学管理、学文化、学习一切与企业发展相关知识,帮助他们及时“充电”,提高综合素质,这应该是事关民营企业健康成长的关键。

努力改革投融资体制。这是解决民营企业资金不足、商业贷款难、手续繁、风险基金有名无实等问题的重要措施。要加大对民营经济融资的支持力度,拓宽民间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商业银行向对民营经济扩大贷款,建立健全民营经济服务的金融机构,提高现有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贷款份额。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激活民间投资,拓宽民营经济融资渠道。

努力建立现代民营企业制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民营企业在体制上要进行创新,要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自身的特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采用公司制形式,建立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制企业;二是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已建立的公司制企业,要进行整改,要彻底打破家族式的企业制度,强化民主决策制度的建设,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努力加强对民营经济的宏观引导。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根本战略,制定民营经济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把它纳入到国民经济总体规划之中,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政策、信息服务和引导,加强对民营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总结探索出利用各种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新路子。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精选篇12

论文摘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把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作为主要途径。特别是要创新发展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作为突破口,加快我国的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进程,努力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这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在更高阶段上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逐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论文关键词:协调发展;创新;装备制造业;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强盛,我们的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都保持在9%左右,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实力已经和解放初期不可同日而语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物质财富的增加,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实践证明,中国经济的逐步强盛,就是坚持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的结果。但是,我们还要看到,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来说,我们的经济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我们的国民经济还不够强大,我们国家还需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 一、国民经济各产业和行业的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这个范畴,包括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如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第三产业中的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在不同的产业部门内部又分为许多行业,如农业中的饲养业、林业、种植业;工业部门的钢铁、机械制造工业等;商业中的批发、零售业等。各个行业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国民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1.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规律国民经济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如果国民经济的发展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那么它的发展就会遇到波动与障碍。国民经济运行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上。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能相互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原料、材料,同时又能把生产出的大量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既要满足各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又要同时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形成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展的合理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农业的发展是保障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的产品除了农村居民自用部分外,还要提供给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向部分工业企业提供充足的粮食、禽畜等产品作原料。另外,工业生产的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来满足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对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要能满足工业再生产和城乡居民对生活消费用品的需要。在工业内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生产的各种劳动资料和各种不同性能的零部件及各种原材料,要能相互满足需要,工业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才能协调地发展。除农业、工业之外的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商业等行业,也在国民经济的物质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交通运输业,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产品要经过运输,才能从生产地运到销售地,运输业如果发展不够,就会有一些产品运输不出去而无法销售,会制约生产的发展,所以运输业是和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是相互联系的,需要相互的协调发展,才能促使国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所谓结构合理,就是它们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它们之间比例关系协调的具体表现,即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相互满足需要,形成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果某一种数量的商品不能满足购买者需要,它们的价格不仅会上涨,甚至购买不到,这就会影响购买者的生产;如果某一种类的产品生产过多,大量被积压,这又会造成物资和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力的大量浪费,这两种情况,都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损失。为了能使经济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处于合比例的状态,国家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处理好各产业及其内部之间的比例关系。 2.加快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处于国际前列。然而,在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不尽合理,有些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落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只有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战略性调整,同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型转变与全面发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并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持久性。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这对于我国来说,机遇、挑战并存。我国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与增长方式的调整与转变,这既是我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国内来说,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约束日益突出,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 从当前来看,我国部分产业发展层次偏低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使得一些产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形成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在全国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今年上半年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70种,占28.3%;供过于求的商品430种,占71.7%,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与2005年下半年相比,基本持平。”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呈现粗放的特征,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核心技术能力与产品严重地受制于人,不得不依赖进口。“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窘况:卖8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A380空客;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70%的轿车制造设备都要依赖进口。”这些状况说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否则我们就只能处于产业的低端,处处受制于人。要摆脱这种状况,就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关键在于实现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在于具有一大批掌握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这才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基础。 我们还应看到,依赖于生产要素高投入为特征的经济高增长,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而且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火力发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4.1%,而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的消费量却分别为世界消费总量的7.4%、31%、30%、27%、25%和40%。”众所周知,土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按照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我国的耕地面积在1996-2003年的7年中,由19.5亿亩减少到18.5亿亩,整整减少了1亿亩。这种高消耗、高排放、高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难以支撑中国的未来发展。这种粗放型增长所伴随的资源、环境透支问题必将累积出更多矛盾,必然长期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必然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我们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要注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发展与完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为中心,消除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与资源、原材料的结构性短缺问题,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和企业转移,推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创新发展现代制造业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靠资源投入型的粗放 型增长模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将是难以持续的。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又在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日益起着主导作用,我们的工业要想拥有持续的增长空间,就必须拥有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核心竞争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所作为,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而先进的机械设备,则是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现代机械装备制造业是制造生产资料、生产现代劳动工具的企业,它是其它一些工业发展的载体和基础,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柱。但我国工业企业使用的各种设备,前面提到有许多是从发达国家购买的,严重地依赖外国,单纯依赖引进只会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并弱化,使我国的企业“空心化、边缘化”问题更为严重,这是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我国自己必须研制具有知识产权的具有先进性能的机械设备,运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先进的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比起同种类的老式机械设备来,它的运转速度会快得多,从而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相同时间内,比起使用技术落后的机械设备来,就能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从而在国内外市场上形成更强的竞争力。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能降低生产成本,获取得更多的利润,这就会使采用先进机械设备的企业能不断扩大再生产,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发展为工业部门各行业的企业所使用的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业。我国要逐步实现工业化,就不能只是个别企业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应是每个产业和每个行业内的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都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这就会使我国逐步实现工业化。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它们内部的各行业也必然会逐步发展起来。在农业产业内的谷物种植业,采用先进的各种机械进行翻耕播种、施肥、脱粒和入库,会大大加快整个谷物生产的过程;在畜禽饲养上,饲料加工工业生产的发展,能提高饲料加工的速度,以扩大饲养规模;在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中,我国研制出了提高速度的火车,这就能加快货物和人员运输的速度,使同一列火车在和过去相同的时间内,就能增加运输量,大量生产出各种高性能的汽车,也会加快运量和速度;在商业经营中,采用电子网络技术,可进行远距离的交易,这不仅能加快交换过程,而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上面的几个事例表明,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不仅仅是工业企业使用这些先进的机械设备,能使国民经济逐步实现工业化的现代化,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也能逐渐实现它们的现代化,从而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各产业各行业都能逐渐实现现代化。 时下,我国所使用的相当一部分高新技术设备与现代装备还主要依赖于外国进口,暂时进口一些是可以和必须的,但是,这决不是长久之计,也绝不是我们的强国之计,单纯依靠引进和购买,我国的工业现代化是没有发展基础的。象我们的钢铁企业,从产量上来说已经很大了,但有些品种我们还不能进行生产,我们三峡工程建设所使用的特种钢板是进口的,我们生产的小汽车所使用的一些薄钢板、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还不能自己制造。随着生产的发展,核心零部件仅靠购买显然是不能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这会制约我们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大力发展机械设备制造业,需要以体现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重点解决产业升级所面临的重大装备和关键技术。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产品更新、设备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不断有新技术被发明创造出来。“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任何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对其技术和产品进行反复研究、试验,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最终是会取得成功的。我们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机械装备制造业,现在已基本具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的条件。现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和自然科学的院所,在各自然科 学和应用学科方面,都已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科学技术水平很高的科学理论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为了使某项科技研究能较快取得突破性成果,我国可以把一些行业与企业的相关高级专业人才适度集中起来,改变分散进行研究的状况,以一些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或研究院所为依托,按每位专家的专长和工作需要进行分工协同攻关,联合起来会更有利于完成待攻克的科技研究任务。我国的科学家很多都是具有真才实学而又努力工作的,有不少人有创造发明的才华,但我们必须组织好,让他们发挥专长,给他们创造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没有条件,就是再有学问也很难有创造性的突破。中国古代就有四大发明,我相信,只要努力,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主流一定会实现,这样,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有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人才举措 从根本上说,加快科技发展,实施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都要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由于我们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是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起步的,客观条件决定了我国各类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远不能适应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还具有相当的局限性,把经济发展理解为主要是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单纯数量上的增长,尤其是有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形成一种盲目追求产值与速度的思想和体制冲动,经济增长方式重外延的扩大,不重视发展内涵上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存在技术与体制上的约束。 1. 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这里讲的具有高级经济管理能力的人才,是指国家各级机关具有各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才能并从事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由于国民经济管理涉及的面很广,国家机关需要有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能力的人才,需要他们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因此,管理国民经济的人才,既要能够从全局出发,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同时对国内各地区的企业和全国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也要有所把握,还要尽可能掌握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与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等要有所了解,从而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管理国民经济的高级管理人才,要通过对全国一些 地区、一些行业、一些企业进行经常性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情况,从经济与社会角度考虑生产效率、生产质量、产业结构等等问题,进而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2. 培育一大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 的背景下,人才竞争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培养和锻炼出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状况,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企业家。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管理者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要善于任用一些具有新思想、新方法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特别是要有一些高水平的技术专家、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他们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的源泉,他们的水平是高是低决定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创新活动的推进,决定着生产出的产品是否是市场上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因此,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格外重视。 3. 培养一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与技能型人才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有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企业才能不断进行技术与产品创新,因此,对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尤其需要造就一大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 机制,以加速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实力的增强,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高技术人才的使用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大力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科技专家,他们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已取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技术能力强,在科研、生产、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的关键专业技术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做出突出业绩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涌现出了一批以袁隆平、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升、王永志等当代的高级专家群体,成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栋梁之材。⋯⋯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领域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载人航天、三峡工程、杂交水稻、正负电子对撞机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6 ] 这些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创新的高级技术专家,对我国研制新的高新技术产品,已经起着极为重要的核心作用。 大力发展先进的机械制造业,运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已有的成功经验表明,我们国家不断走向富强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离不开人才建设。高技能工人也是发展现代制造业不可缺少的人才,因此在大力培养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大力培养出在技术应用层面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象桥吊工人许振超、模具钳工葛茂昱、车工郭嘉明、鞍钢机修工人李晏家等这些具有高技能的专门人才,他们爱岗敬业,有的还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写出书来出版。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技能熟练,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我们拥有的高技能的熟练工人,总的来说在数量、质量上还远远不够,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需要。“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30 % —40 % ,我国高级技工仅占技工总数4 %。差距之大,促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尊重高技能人才,关心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7 ] 从这个数字看,随着技术进步的节奏越来越快,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技术工人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传统的技工人才标准已越来越显露出局限性,有必要采取有效方式,大力培养出数量更多和技能更好的技工人才。这与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是紧密相连的。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培养的人才也必须与时代同步。我国的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各企业发展的各个领域、我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卫生各个方面都必须造就出一支具有相当数量的高级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即必须大力培养出大批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要求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才能不断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把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作为主要途径,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突破口,加快我国的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进程。要努力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这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在更高阶段上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逐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龚雯.上半年全国没有供不应求的消费品[N].人民日报(第6版),2006-02-14. 任仲平.没有那么一股子气,不行[N].人民日报(第1版),2006-04-05. 李德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求是,2005,21. 宋涛.关于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5,1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9. 我国“高端人才”建设步入“快车道”[N].人民日报,2004-05-28.第10版 喜看高技能人才受尊重[N].人民日报,2004-08-19,第4版 文章 来源:中華勵志網 论文 范文 www.zhlzw.com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精选篇13

【关键词】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

一、农村经济的定义

农村经济是所有关于农村区域的一切经济活动,或者与所有经济体相关联的一切农业生产活动,所以农村经济关系代表着农村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自从我们经济腾飞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也得到了相应提高,特别是以小区域的农村经济体,数量之多,奠定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在最近一些年,农村城镇化建设也在不断的加快,初步统计已经发展到了19060多个。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急速增长时期。深思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农村城镇的特点是级别低,数量多,它围绕着城市的边缘,作为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纽带。农村城镇化使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发展,从而达到了农村与城镇人口的比例相互平衡,这对经济平衡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样一来使农产品的销售更加畅销,也极大增加了农业人口的收入。所以促进农村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探究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农产品质量太次随着贸易在信息时代的影响变得国际化,我国经济得到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涨幅达到几倍。但是由于我们地域广阔,农业产品分布较为分散,直接导致农产品供应不及时,从而造成产品滞销。又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品众多,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的生产技术和技术设施相对比与国际水平还是远远落后,这就暴露了我们农业品质量问题,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失去了竞争力,这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现代社会,人民越来越注重健康,所以质量问题至关重要,农产品质量不达标,就难以被消费者认可,这直接断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道路。(二)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长期不足农村的经济投资力度不够,这直接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自身资金有限,另一方面是引入资金不够。由于农村生活竞争力相对城市比较低,所以产生的压力并不是很大,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间接地使农民安于现状,这样大大的降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积极性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占有特别重要的因素。(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我国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落后,农业的经济结构生产不合理,缺乏有特色的主产品,农产品基本都是自产自销,小农思想,很难发展农村特色,在向外拓展农产品市场存在很多阻碍。

三、对于改善农村经济的建议

要想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合理的制定方案,来改善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具体有以下几点:(一)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我国的农产品在质量方面还是比较落后,如果依然使用陈旧的方法和设施,那么质量是不会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因此要积极学习国际化先进技术,引入高科技设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于质量的要求,这样才不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尽量做到供需平衡,看清市场,使得农产品不滞销,物有所用。(二)改善农村思想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首先要增强农民的思想素质,改善农民的思维方式,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政府要积极做好配合工作,调动农民努力搞好农业生产,让农民都具备一定的团队感。要多传授于农村人员农业技术,可以多组织农业培训课,不断促进农村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为建设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以及科技意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快速有效,让人人都为农村经济尽一份力,建设社会新农村,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三)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要求也随时增多,要随时掌握市场经济需求,根据市场供需,制定对应方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得农产品生产多元化,充分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满足市场所需,生产链才能保持良好的活力。(四)对农村发展制定优惠政策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减免农民各种税收,增加扶持政策。如今物价飞速上涨,农业生产成本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翻了很多倍,以往的对农扶持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因此政府应该投入一定的扶持资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产负担,这也间接地促进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热情度。只有从扶持农业这个切入点入手,才能彻底打开农村经济翻天覆地的改变。国家只有把经济基础做牢靠了,人民生活水平太能达到新高峰。

四、结语

随着社会现代化飞速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生产也需要和国际化接轨,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也逐渐转变为商业经济,农村产品也逐步走向多元化。我国农业在中国经济中才有一定重要比例,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占有极大的比率,加快农村经济的步伐,可以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巩固农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高国民人均收入。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投入力度,改变农村卫生条件落后的难题,积极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推动农村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打下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孔令辉,阿茹娜.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应用与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6(7).

[2]孙良媛.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挑战、机遇与出路———“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2(5):48-51.

[3]林毅夫.农业产业化与“山东经验”[J].城乡桥,2007(9).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精选篇14

【关键词】农村经济 产业化 发展

一、农村经济的定义

农村经济是所有关于农村区域的一切经济活动,或者与所有经济体相关联的一切农业生产活动,所以农村经济关系代表着农村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自从我们经济腾飞以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也得到了相应提高,特别是以小区域的农村经济体,数量之多,奠定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在最近一些年,农村城镇化建设也在不断的加快,初步统计已经发展到了19060多个。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急速增长时期。深思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农村城镇的特点是级别低,数量多,它围绕着城市的边缘,作为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纽带。农村城镇化使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发展,从而达到了农村与城镇人口的比例相互平衡,这对经济平衡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样一来使农产品的销售更加畅销,也极大增加了农业人口的收入。所以促进农村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探究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农产品质量太次

随着贸易在信息时代的影响变得国际化,我国经济得到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涨幅达到几倍。但是由于我们地域广阔,农业产品分布较为分散,直接导致农产品供应不及时,从而造成产品滞销。又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品众多,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的生产技术和技术设施相对比与国际水平还是远远落后,这就暴露了我们农业品质量问题,使我国的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失去了竞争力,这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现代社会,人民越来越注重健康,所以质量问题至关重要,农产品质量不达标,就难以被消费者认可,这直接断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道路。

(二)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长期不足

农村的经济投资力度不够,这直接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自身资金有限,另一方面是引入资金不够。由于农村生活竞争力相对城市比较低,所以产生的压力并不是很大,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间接地使农民安于现状,这哟蟠蟮慕档土伺寰济的发展速度,所以积极性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占有特别重要的因素。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我国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落后,农业的经济结构生产不合理,缺乏有特色的主产品,农产品基本都是自产自销,小农思想,很难发展农村特色,在向外拓展农产品市场存在很多阻碍。

三、对于改善农村经济的建议

要想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合理的制定方案,来改善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

我国的农产品在质量方面还是比较落后,如果依然使用陈旧的方法和设施,那么质量是不会得到大幅度提升的。因此要积极学习国际化先进技术,引入高科技设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于质量的要求,这样才不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尽量做到供需平衡,看清市场,使得农产品不滞销,物有所用。

(二)改善农村思想

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首先要增强农民的思想素质,改善农民的思维方式,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政府要积极做好配合工作,调动农民努力搞好农业生产,让农民都具备一定的团队感。要多传授于农村人员农业技术,可以多组织农业培训课,不断促进农村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为建设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以及科技意识,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快速有效,让人人都为农村经济尽一份力,建设社会新农村,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三)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要求也随时增多,要随时掌握市场经济需求,根据市场供需,制定对应方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得农产品生产多元化,充分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有满足市场所需,生产链才能保持良好的活力。

(四)对农村发展制定优惠政策

要想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减免农民各种税收,增加扶持政策。如今物价飞速上涨,农业生产成本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翻了很多倍,以往的对农扶持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因此政府应该投入一定的扶持资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产负担,这也间接地促进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热情度。只有从扶持农业这个切入点入手,才能彻底打开农村经济翻天覆地的改变。国家只有把经济基础做牢靠了,人民生活水平太能达到新高峰。

四、结语

随着社会现代化飞速发展,我国农村的经济生产也需要和国际化接轨,农村经济原有的自给经济也逐渐转变为商业经济,农村产品也逐步走向多元化。我国农业在中国经济中才有一定重要比例,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占有极大的比率,加快农村经济的步伐,可以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巩固农民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高国民人均收入。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投入力度,改变农村卫生条件落后的难题,积极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推动农村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打下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孔令辉,阿茹娜.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应用与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6(7).

[2]孙良媛.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挑战、机遇与出路――“新世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农业经济问题,2002(5):48-51.

[3]林毅夫.农业产业化与“山东经验”[J].城乡桥,2007(9).